【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麓山寺
位于湖南长沙市西郊岳麓山。相传是西晋‧泰始四年(268 ),将佛法首度传入湖南之竺法崇所创。初名古鹿苑,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改为寺,为湖南最早的佛寺,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称。自晋以来,寺名先后改称为岳麓寺、慧光寺、万寿寺。民国初年复称古麓山寺。明末,寺宇毁于兵火。清‧顺治五年(1648)重建,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然大雄宝殿、弥勒殿于1944年被炸毁,现仅存寺门及后殿藏经阁。此外,寺前有二株相传为六朝时所栽的罗汉松,称为“六朝松”,树龄在一千五百年以上。寺旁有多处名胜古迹,如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蟒蛇洞、云麓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