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黄念祖(1913~1992)
现代中国大陆之著名居士。法号龙尊,亦号心示、乐生,别号老念、不退翁。自幼早孤,母亲梅太夫人笃信佛教,净行超伦。居士性自纯孝,常随侍母亲梅太夫人与舅父梅光羲居士听经闻法,参谒耆宿大德,闻习薰陶,志趣超群。
二十岁,就学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大学期间学业成绩优秀,性格开朗活泼,擅长排球、滑水等运动。假期中,某夜自读《金刚经》,深体“无住生心”之妙,受大震动,从始至终多次感觉如醍醐灌顶,身心内外清凉润泽,兴起“以凡夫心致臻此境,唯有念佛与持咒”之念,从此对学佛生起大崇敬心。
二十三岁,于开滦煤矿工作,一次梦中遍觅“家”不可得,忽成一片虚空,初有省。
抗战期间,于国难中,学佛益加精诚。曾皈依当代禅宗大德虚云老法师。于密教皈依红教大德诺那祖师嫡传弟子莲花正觉王上师与白教大德贡噶上师,后于1959年继承莲花精舍金刚阿阇黎位,受诺那上师衣钵与王上师遗嘱。
三十二岁,抗战胜利后,经梅光羲老居士引荐,拜谒禅净大德夏莲居老居士,深蒙奖掖,成入室弟子。夏老居士出入儒佛显密禅净各宗,融会贯通,尤于禅净要旨,穷深极微。壬申之岁,摒弃万缘,掩关三载,会集《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以下简称《大经》)。居士亲闻夏老居士讲解此经,详做笔记,并随侍二十余年,于禅净密各宗深得法要,因六十年代初,曾撰写《大经玄义提纲》一册,呈夏老居士鉴核,深蒙印可,并以注解宏扬此经之大事相嘱。
四十岁,于天津大学任教授,精诚修法读经,忽一日触机成偈,呈夏老居士鉴览,肯定其开悟,称为唯一心许弟子。又呈王上师评鉴,亦确定为开悟无疑。又深得贡噶上师印可。
文革动乱中,居士经历种种磨炼艰危,而修持无片刻松懈,相反愈加勇猛精进,所获真实利益不可胜记,正如悬记“唯艰难困苦备尝之矣,方可成就。”数次遇死,均安定持诵,将生死置之度外,遂安然度过。尤其一次遭遇龙卷风,周围房屋全部扫光,而居士泰然无损,安然直立于原地,获得殊胜境界。经过文革,归来已非旧时人。
1979年,摒除俗务,广集中外经论,苦心参研,构思酝酿,经历二载。于1981年闭门谢客,一心注解《大经》,于该年完成初稿,第二年完成二稿。由于连年带病突出,体不能任,遂于1983年辍笔,专心修法,祈佛加被。1984年春,不顾医生劝告,奋力完成三稿。历时六载,竣稿付印,1987年《大乘无量寿经解》流通于海内外,海内外佛子普沾法雨,深获真实利乐。笔耕同时,还先后在中国佛学院,北京居士林、广化寺多次弘法,开设净宗讲座。
1990年,为进一步弘扬《大经》,普被三根,居士著手撰写《大经白话解》,经常废寝忘食,同时还慈悲接引,随机设教,终日劳顿,后于1992年三月二十七日凌晨示寂往生。临终前欲言不能之际,但释然一笑,全无牵挂。
1992年四月七日荼毗,遗骨洁白,获五色坚固子数百粒。
居士生前主要著述有《大乘无量寿经解》《净土资粮》《谷响集》《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心声录》,尚未完成的有《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净修捷要报恩谈》等。(取材自《香港佛教》第三八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