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黄龙派


  禅宗临济下的一个支派,由于此派的开创者慧南在隆兴(今江西南昌市)黄龙山举扬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它为黄龙派。慧南(1002~1069)是临济下八世,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出家受具后,依泐潭怀澄学云门禅。怀澄令分座接纳学人,名振诸方。后来,临济宗人云峰文悦对他说︰“澄公虽是云门之后,法道异矣。”又说︰“云门气宇如王,甘死语下乎?有法授人者死语也,死语活人能乎?”因指点他去参石霜楚圆。他整装往谒,经过楚圆的钳锤得悟,为楚圆所印可。后来在同安(今福建同安县)崇胜禅院开法,既而移住庐山归宗寺。有开示说︰“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于是拈起拄杖说︰“道之与圣,总在归宗拄杖头上,汝等诸人何不识取!若也识得,十方刹土不行而至,百千三昧无作而成。”他这样指点出临济宗“触目而真”的见解是再显豁没有的了。不久,他又移住筠州(今江西高安县)黄檗山,有开示说︰“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禅不假学,贵在息心。心息故心心无虑,不修故步步道场。无虑则无三界可出,不修则无菩提可求。”宋‧景祐三年(1036),在隆兴黄龙山振兴禅宗,自言“黄龙出世,时当末运,击将颓之法鼓,整已堕之玄纲”,法席盛极一时。有《黄龙慧南禅师语录》(又称《普觉禅师语录》)及《黄龙慧南禅师语录续补》(日本两足院东晙辑)各一卷行世。嗣法的弟子有八十三人,其中黄龙祖心、宝峰克文、东林常总等,门叶繁茂,形成了黄龙一派。
  慧南初学云门,因文悦的点拔,明白了怀澄以死句教人,已非云门旧范,后从临济得入。但接引学人还是参用云门宗风的。因之门庭严峻,人喻之如虎。他所设的三转语是很有名的︰遇到学人来参请时常问︰“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又正当和学人往复问答争辩时却把手伸出说︰“我手何似佛手?”又向前来参请的宗师问其所得时,却把脚垂下说︰“我脚何似驴脚?”如此三十余年,天下丛林称之为“黄龙三关”。南州居士潘兴嗣常问其故,他说︰“已过关者掉臂迳去,安知有关吏;从关吏问可否,此未过关者。”可见他设三关的机用,是要学人触机即悟而不应该死于句下的。
  祖心(1025~1100),南雄始兴(今广东始兴县)人,十九岁时出家,先到衡山参云峰文悦,停留三年,辞去;文悦指点他到黄檗去参慧南,住四年,又辞去。其间,他在石霜阅《传灯录》,见僧问多福禅师如何是多福一丛竹公案,顿有所悟,于是再回黄檗,慧南许为入室。后来令分座接纳,慧南示寂后,继任黄龙住持。法嗣有四十七人,而以黄龙悟心、灵源惟清为上首。
  克文(1025~1102),陕府阌乡(今河南阌乡县)人,出家后学经论,继到黄檗参慧南得悟。慧南示寂后,在洞山开堂。法嗣有三十八人,而以兜率从悦、泐潭文准、清凉德洪(即慧洪)为上首。慧洪(1071~1128),江西瑞州(今江西高安县)人,博闻强记,才气纵横,著《禅林僧宝传》《林间录》《智证传》等。
  常总(1025~1091),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县)人,出家受具后,到归宗依慧南,前后往返七次,经过二十年,尽得玄奥,既而应请住泐潭,不久又移住东林。元丰五年(1082),朝命住相国寺的智海禅院,固辞。其门法席甚盛,徒众有七百余人,法嗣多到六十一人,而以泐潭应干、开先行瑛为上首。
  慧南下法流最广的祖心、克文、常总三系,其中除祖心系灵源惟清六传到明庵荣西(日本人,后回国开立临济宗)而绝外,其余大都传一、二世而绝。黄龙一派从兴起到衰歇,只一百六、七十年而已。(黄忏华)
  [参考资料] 《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二;《五灯会元》卷十七;《续传灯录》卷七;《指月录》卷二十五;《禅宗正脉》卷九;《佛祖纲目》卷三十六;《释氏稽古略》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