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龙象(梵hasti-nāga)


  (一)象之殊胜、卓越者谓之龙象︰此中之“龙”字,是象征“殊胜”、“卓越”的形容词,并不是指龙宫中的龙。佛典中,“龙象”一词常用来形容、赞美菩萨或出家人。如《维摩经》卷中〈不思议品〉言及菩萨有威德力,并非下劣无有势力之凡夫所能逼迫时云(大正14‧547a)︰“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僧肇注云(大正38‧383b)︰“象之上者,名龙象。”吉藏《维摩经义》卷四亦言(大正38‧964c)︰“象中之美者,称为龙象,非二物也。”
  (二)龙与象之合称︰梵语nāga,音译那伽,译作“龙”,也可译作“象”,有无上、最上之义。以龙为水族之王,象为兽类之王;在水行中龙力最大,陆行中象力最大,故取龙象比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大智度论》卷三解释经中所云“摩诃那伽”时谓(大正25‧81b)︰“那伽或名龙,或名象。是五千阿罗汉,诸阿罗汉中最大力,以是故言如龙如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最大。”
  [参考资料] 北本《涅槃经》卷二;旧译《华严经》卷七;《中阿含经》卷七〈象迹喻经〉、卷二十九〈龙象经〉;《六度集经》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