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辞典】

牛头山


(一)位于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之南。又作牛首山、天阙、仙窟山。高四四八公尺,周围约二十七公里。以双峰对峙,宛如牛角,故有此名。相传文殊师利菩萨与一万菩萨,夏居五台山,冬居此山。今北称牛首山,南呼祖堂山。刘宋之初,刘司空建佛窟寺(一说系梁天监年间司空徐度所创建,又有说为梁武帝所造立者),并倾巨资,书写佛经、道书、佛经史、俗经史、医方图符等七藏经书,收藏寺中;后又于大明三年(459),建造幽栖(栖)寺。唐贞观十八年(644),法融来此,于幽栖寺之北岩下建禅室,随从者百余人。自此法融一系,称为牛头禅。此后有法持、慧忠、玄素等皆学法于幽栖寺。此寺后改称祖堂寺。

又佛窟寺系因内有辟支佛窟而得名,亦为法融住处。唐大历九年(774),代宗曾梦牛首山辟支佛来见,故令太子詹事古侁建造七级浮图。未久,改称长乐寺、资善院、福昌院。至明洪武元年(1368)恢复佛窟寺之旧称。正统十四年(1449)又改称弘(宏)觉寺,至清代方称普觉寺。此寺原为金陵八大寺之一,今已衰颓,尚存大雄殿、毗卢殿、观音窟、文殊窟、及塼塔等。此外,尚有舍身洞、辟支洞,及顶端之兜率岩等名胜。[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续高僧传卷二十、宋高僧传卷八、卷九、景德传灯录卷四、佛祖统纪卷四十一、祖庭事苑卷一、五灯会元卷四、联灯会要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