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辞典】

禅宗艺术


佛教东传,对中国及日本之文化、思想、艺术等各方面影响至钜,其中尤以禅宗对两国在艺术上之影响最具特色。

(一)中国:禅宗浑简锋利、超然特立之思想,为中国画坛开启一种笔节形具、气韵有致的禅画之风。东汉至六朝之五百年间,有张僧繇、顾恺之、陆探微、宗少文等,为‘墨戏’、‘画禅’之先河。禅画正式始于唐代,有南北二宗之别。北宗以李思训父子为首,笔法工整,色彩浓烈,庄严而典丽。南宗则尊诗佛王维为始祖,王维首创泼墨山水,以渲染画法一变历来之钩研画法,蔚为时风,其传人有张璪、王墨等。世评此二宗之别为:‘李派朴细,无士气;王派虚和萧散。’

迨至宋代,禅画更臻于心物合一之空灵境界,画风超然象外,大胆运用空白,呈现空灵清净之悟境。此期以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米芾父子等为代表,皆承南宗之风。另有范宽、江参、郭忠恕等亦为南宗健将。其中以米芾父子独创之‘无根树’、‘蒙鸿云’等画法最为特出。另有马远,自树‘一角’画法,对日本艺术影响匪浅。北宗于此时则逐渐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