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辞典】

阿字五转


为密教用来表示菩提心依次转升的五种阶位之用语。略称五转。豙( a,阿)字为悉昙十二韵之一,于密教中,依照悉昙音韵上五种之转化,配上发心、修行、证菩提、入涅盘、方便究竟(方便)等五德,用以表示真言行者菩提心渐次升转之修行阶段,称为阿字五转。据大日经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二下、七二三中):‘此阿有五种,阿、阿(长)、暗、恶、恶(长)。(中略)阿字一字即来生四字,谓阿是菩提心,阿(长)是行,暗是成菩提,恶是大寂涅盘,恶(长)是方便。’

大日经卷一住心品以阿字为本有净菩提心之体,并以此义与阿字字音之转化配合之,而将密教修行者菩提心开显之次第分为五种阶段。即:(一)阿(短音),表示发菩提心,称为发心。其中又分为两种:(1)本有菩提心,谓一切众生之心中本来法尔,皆具有本觉之妙慧。(2)修生菩提心,谓经由本觉之熏力而发起归本之心。(二)阿(长音),表示修持三密六度之妙行,称为修行。(三)暗,表示修行圆满,获得自证之果德,称为证菩提。(四)恶(短音),表示由于果德圆满,故证入不生不灭之理体,称为入涅盘。 (五)恶(长音),表示具足自证与化他之万德,随缘度化,到达三平等之位,称为方便究竟。

以此五转,即可涵盖大日经之大意,盖一部大日经之大意,不出因、根、究竟等三句。古来多以此三句配合五转,即以发心为‘因’,中间之三项为‘根’,最后之方便为‘究竟’,此无异说;另有以发心为‘因’,修行为‘根’,其余三项为入于‘佛果’之心,此系属佛果究竟之义,此有异说。又于三句之中,若就以发心之位为‘因’而言,有东因发心与中因发心二义,古来称东因发心之说为善无畏所传,中因发心之说为不空所传。东因发心即以东方配上发心,南方配上修行,西方配上证菩提,北方配上入涅盘,中央配上究竟;以修行之方向而言,此系‘从因向果’之取向,属于‘始觉上转门’之说。中因发心则以中央之阿(短音)配上发心,东方之阿(长音)配上修行,南方之暗配上证菩提,西方之恶(短音)配上入涅盘,北方之恶(长音)配上方便;此系‘从果向因’之取向,属于‘本觉下转门’之说。两者之异,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