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众生,有种种惑。不特三界以内凡夫,具一切界内之惑。即超出界外之圣人,亦尚有界外之惑。九界众生,无不在惑内者矣,所谓惑者:

本末二种无明根本、枝末。

独头二种无明独头、相应。

五种无明相应、不共、恒行不共、主独、非主独行。

十五无明根本、乃至惑。

二执我、法。

二我执俱生、分别。

二法执俱生、分别。

俱生我法执二种常相续、有间断。

分别我执二种蕴相、我相。

分别法执二种蕴相、自性相。

四我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我见或曰人见、身见、人我见。

我执或曰人执、人我执。

我相略。

理事二惑理惑、事惑。

现种二惑现行、种子。

四住地惑一切见、欲爱、色爱、有爱。

五住地惑四住地、加无明。

见思二惑见惑、思惑。

三惑见思、尘沙、无明。

理事二障理障、事障。

烦所二障烦恼、所知。

三障肉心、三烦恼障。

我慢等三重障我慢、嫉妒、贪欲。

烦恼等三障烦恼、业、报。

三烦恼障即贪等三毒。

十重障异生、乃至于诸法中未得自在。

分别俱生略。

三分别自性、计度、随念。

现种行现行、种子、习气。

种子二种本有、新薰。

二烦恼根本、随。

六大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五见身、边、邪、取、戒。

十六随烦恼嫉、乃至掉举。

二十随烦恼忿乃至散乱。

十烦恼贪、嗔、痴、慢、疑、身、边、邪、取、戒。

七使欲爱、恚、有爱、慢、无明、见、疑。

十使五钝使、五利使。

五钝使贪、嗔、痴、慢、疑。

五利使身、边、邪、取、戒。

九十八使见惑八十八,思惑十。

见惑八十八使欲界三十二,色无色界各二十八。

欲界三十二见使略。

色无色界各二十八思使略。

思惑十使欲四,上二各三。

欲界四思使贪、嗔、痴、慢。

上二界各三思使贪、痴、慢。

百二十八使见惑百十二使,思惑十六使。

见惑百十二使欲四十,上二各三十六。

欲界四十见使略。

上二界各三十六见使略。

思惑十六使欲六,上二各五。

欲界六思使贪、嗔、痴、慢、身、边。

上二各五思使贪、痴、慢、身、边。

三毒贪、嗔、痴。

三结见、戒取、疑。

五结贪、恚、慢、嫉、悭。

上下分结五下分、五上分。

五下分结贪、嗔、身、戒、疑。

五上分结色、无色、掉、慢、无明。

九结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

三缚贪、嗔、痴。

十缠无惭、乃至覆。

六随眠贪、嗔、无明、慢、疑、见。

十随眠贪、乃至戒。

五盖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

色等五欲色、声、香、味、触。

财等五欲财、色、名、食、睡。

六欲色、乃至人相。

有无二见有、无。

断常二见断、常。

七见邪、我、常、断、戒盗、果盗、疑。

四见三单复、具足。

单四见有、无、亦、非。

复四见(有、无。)(有、无、亦、非。)

具足四见(有、无、亦、非。)(有、无、亦、非。)

一异四见一、异、亦、非。

十四难常、边、如去、各四句及一、异。

十四难之六十二见略。

身边之六十二见略。

边邪之六十二见略。

本末之六十二见略。

一百八见略。

八万四千尘劳略。

八倒常、乐、我、净、及四非。

八迷或八病生、灭、去、来、一、异、断、常。

生病自、他、俱、非。

自生神我、五阴、唯性、唯理等四。

他生有情、非有情、非有情非无情等三。

俱生有情、非有情二。

非俱生虚空、自然、强伏无所有、三。

灭病自他、共、不共、三。

自灭身、阴、业、(现、未)三。

他灭有情、无情、非有情非无情、三。

常病我、法、他有情、他非有情、四。

断病三世、七种、四大、涅盘、因缘、果报、因果。

一病因果、身神、我阴、总聚、相续。

异病因果、身神、我阴、边无边、体相。

来病如来、无明、来者、来法、来处、处、诸缘、妄计清净、鬼神、阿修罗、所依谛。

出病生死、觉、出者、出法、出处、宿生、我慢、性、妄计、想、福德、世情。

十六知见我乃至见者。

三妄执略。

五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

一百六十心五根本烦恼,五次自倍,一倍十,二倍二十,三倍四十,四倍八十,五倍一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