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次第统编】

戒之各名义


由戒名上说,名词有种种,曰戒禁、戒律、律仪。

戒禁依宗规而定之戒律禁制,名曰戒禁。

戒律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为防止邪非之法律,名曰戒律。

律仪律者法律,仪者仪则。所制之法律,以防遏过非,则曰律仪也。又无表(旧为无作)之戒体,名曰律仪。谓此戒体,在人身中,不他表示,谓之无表,不动身口意之作用,谓之无作。又得此戒体,有防非止恶而自顺律仪之功能,故谓之律仪。

由戒义上说,名词有种种,曰戒体、戒相(又曰律相)、戒品。

戒体防非止恶之功能名曰戒体。

戒相又曰律相,现戒行三业之相,即五戒乃至二百五十戒,名曰戒相。又曰律相者,谓戒律之法相也。

戒品戒之品类也,即五戒十善戒等,名曰戒品。

由戒行上说,名词有种种,曰戒德、戒力、戒善、戒忍、律忏。

戒德戒律之功德,名曰戒德。

戒力持戒之功力,名曰戒力。如持五戒,则能生于人间。持十善戒,则能生于天上。

戒善持戒之善根,名曰戒善。如前生持五戒,今生生人间。前生持十善戒,今生生天上是也。

戒忍观色阴不犯禁制,所得之戒忍,名曰戒忍。

律忏戒律之忏悔法,名曰律忏。

由坏戒行上说,名有戒垢。

戒垢女人为垢戒法之原因,故因中说果,称女人为戒垢。

由非戒行上说,名有戒取、戒取见。

戒取如外道之狗戒牛戒,取着修行非理之戒禁。非戒谓戒,但是取着,名曰戒取。

戒取见戒取所生之见惑,名曰戒取见。

由戒学上说,名词有种种,曰戒学、戒门、律行、律法、律乘、律藏(或曰戒藏、戒律藏)。

戒学戒律之修学,名曰戒学。

戒门戒律之法门,名曰戒门。

律行戒律之行,名曰律行。

律法戒律之法,名曰律法。

律乘戒律之教法,名曰律乘。

律藏又曰戒藏,戒律藏。三藏之一,明戒之经典,名曰律藏。或戒藏、戒律藏。

由赞戒功德上说,名词有种种,曰戒珠、戒香、戒海。

戒珠戒律洁白而庄严人身,譬如珠玉,故曰戒珠。

戒香言戒德薰于四方,譬如香也,故曰戒香。

戒海言戒律之清净如海,故曰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