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次第统编】

杂明


有漏无漏略。

三种有漏略。

六种有漏自性、乃至种类。

相等四分相、见、自证、证自证。

自共二相自、共。

三境性、独影、带质。

性境二种无本质、有本质。

独影境二种无质、有质。

带质境二种真、似。

性境三不随性、种、系。

带质三通情本性、种、系。

三量现、比、非。

非量二种似现、似比。

三性善、恶、无记。

二无记有覆、无覆。

四无覆异熟、威仪、工巧、变化。

欲界四心善、不善、有覆、无覆。

色无色界三心善、有覆、无覆。

三分别自性、随念、计度。

二自性分别寻伺、非寻伺。

三计度分别寻伺、非寻伺。

二门真如、生灭。

真如二义空、不空。

阿梨耶识二义觉、不觉。

觉本、始、究竟、非究竟、相似、随分、不。

本觉随染二相智净、不思议。

觉体四相如实空、因薰习、法出离、缘薰习。

不觉三相无明业、能见、境界。

不觉六相智、相续、执取、计名字、起业、业系苦。

觉不觉二相同、异。

意五种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

染心六种执相应染、乃至根本业不相应染。

生灭二相粗、细。(相应、不相应。)

生灭二依依因、依缘。(不觉、妄作境界。)

薰习四义净法、一切染因、妄心、妄境界。

二妄境薰增长念、增长取。

二妄心薰业识根本增长、分别事识。

二无明薰根本、所起见爱。

妄心薰习二种分别事识、意。

真如薰习二种自体相、用。

用薰习二差别缘、平等缘。

差别缘二近、远。

近远缘二增长行、受道。

体用薰习二相应、未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