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传总集】

洪川宗温(1807~1893年,日本)


  宗温和尚,大阪人,今北氏。二十五岁投于大拙出家,开悟后嗣仪山之法住永兴寺,为圆觉寺管长,八十六岁寂。
  今北洪川是天才,自幼好学,十三岁入塾。十八岁开塾,教授学徒。某日默想,以为神儒彿三道,趣旨虽异,总归圣域,但今日儒士所为,徒然摘句寻章,忘本逐未,不能说是圣人之心。讲到孟子浩然章,不能答门人所问,惭愧而关闭该塾,静坐一室,作文字以外的工夫。某日忽然顿悟:‘孟子说浩然,我行浩然。’看《禅门宝训》,始见“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语,拍手云:‘是这个,是这个。’想投入禅门。其父早知此事,令他娶妻生子,其父安心了。
  从大阪返回京都,过大河,各界人合同船,与二三客谈起道学,多人听他讲说,论儒彿,意气难当。傍卧的老僧,垢衣破笠,欠伸一声云:‘嗳呀!’傍若无人:‘世间很多不知道理的混蛋。’今北感觉受到侮辱,发怒的说:‘臭和尚!’和尚:‘你是谁?要到那里做什么的?’今北:‘我辈是天下的儒家,因有论究的大问题要上京,把五山的长老,全部打败下去。’和尚:‘那是难的,但有儒流不能知道的,例如孟子之浩然章,那是要问于禅门长老的,可是想打败五山,是愚笨的事。上了京,要先访相国寺,那里小僧,都可以做你的对手作谈。’今北:‘太无礼!相国寺的鬼大拙,是吾们知道的,可以前往拜访,但你知道他么?’和尚:‘不仅知道他,是最亲密的。’‘呵!那贵僧是什么人?如果是大拙的道友,可能是名山的住持吧?’‘哈哈哈,老僧的事,不要理他。’老僧缄口睡下去。到京都,今北即入相国寺山门,通名片,求见大拙。接待的十五岁小僧问:‘为什么要见大拙老汉?’就在门前斗法议论,结果今北被小僧说服了。今北:‘像你少年,还是大力量,大拙老师可能是大善知识,请你介绍介绍,我要入为弟子。’‘不,不能着急,如果想做老师的弟子的话,当然要与我们一样,需要与父母亲族离别以后,做个出家沙门。如有妻子,先要舍弃,你有这样的决心么?’‘没有问题,我立即回家去,离别妻子,转来拜托。’今北与小僧约了,返回大阪,遗下一书给其妻,整理行李,再而访相国寺去了。遗下妻子的一书是离缘状:‘我与你,犹以丝系的木偶,而今丝断了。我入山去,秽土厌离状如件。’
  相国寺依然由那个小僧出来接见,认为今北诚心要求出家,准入僧堂,与众起居。未曾见大拙,令小僧监视其动静。经过一个月,依然不理他。今北鸣不平,出暴言,不客气,高歌朗吟,如流亡。大拙听闻报告即云:‘今日接见他,带来吧!’今北喜极,跟随小僧进入后门时,叫声嗳呀!脸色转青而狼狈,低头不敢举首,乞于后日相见而退走。今北惊了什么?看了大拙,渡河船中的老僧,臭和尚,镇静以后再请谒见。受大拙剃度,是时二十五岁,小僧是荻野独园。洪川开悟时,即到方丈呈见,大拙执其手云:‘老僧知你出家因缘不平常,特别弄毒手钳锤你。你能坚信不退,而得妙悟,不仅为你庆幸,更善护持。’洪川作偈云:‘文学为家,诗文为朋,危哉瞎马上冰棱;一朝忽破井底见,百万经典月下灯。’又一首示其开悟云:‘(?)阔孔夫子,相遇阿赌中,凭谁多谢志,好谋主人公。’大拙视他如子,洪川侍之如亲父。
  洪川受命,参于仪山,数月而回来,大拙骂:‘胡乱波光阴,摇摇排排,归来做什么?’再去,仪山给与“黄龙三关”的公案作工夫,‘我手何似佛手?摸得枕头背后,不觉大笑呵呵,元求通身是手;我脚何似驴脚,未举步时踏着,一任横行四海,倒跨杨岐三脚。’
  某日煮饭,忽然开悟,呈示,仪山云:‘参禅一日一次就可以,你何来多次?’‘多谢多谢,乞和尚海容。’叩头拜谢云:‘小子,拈提公案,忘却饮食,何况考虑到入室受痛棒,节度不节度。’仪山大笑云:‘好在,好在!’受其印可,嗣其法。
  五十二岁请住山口永兴寺,许多藩士来参,大振禅风。著作《禅海一澜》其中云:‘一夜定中,忽然前后际断,进入佳境,如大死底人,不知有物我,只觉腔中一气,弥满世界,如须更苏息,视听言动,异与平日。妙理明于头上,显于物上,欢喜而不知手舞足踏。’
  明治八年出于东京,主持嫌仓园觉寺,补为大教正,为一派的管长,又为临济宗大黉长,寓居东京下谷,许多学人来参。山冈铁舟,川尻宝岑,山本节翁等,亲受指导。
  洪川受到大拙、仪山的毒手钳锤,家风森严,一面飘逸洒脱,曾有僧来探试云:‘久迎大名,未审是麦还是米洪川?’‘尝试看!’该僧大喝一声,洪川:‘呵!发烧了么?’磨擦僧背。
  洪用经常以三关接化学人:‘一人说得会不得,一人会得说不得,二人来参时,作么生辨其过。且道,过在何处?(第一关)。室内有卧龙,眼蓄猛威,口含毒焰,而待人过,你等作么生透此室?(二关)。我有金刚圈子,佛来也陷入,祖来也陷入,你等须透脱这里,始称本分衲子。具作么生透?(三关)。’
  (曾普信 着)(根据网上资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