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u3 shou4]
寗众生所受得的五种感觉。亦称五受根。说于第三卷(大正第二十九卷第一四页)、第五卷(同第三十一卷第二三页)等。谓(1)苦受(身体所感受到的苦)、(2)乐受(身体所感受到的乐)、(3)喜受(心所感受到的乐)、(4)忧受(心所感受到的苦)、蕌舍受(身心双方所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感觉)的五种。五种的受(缘于对境而接受到外界事物的作用、功能)。说于第十五卷(同第二十九卷第八一页)、第四十卷(同第二十九卷第五六八页)等。谓(1)自性受(苦、乐受等的一切受)、(2)相应受(相应于苦、乐受等的一切触或接触感觉)、(3)所缘受(苦、乐受等的一切境界或对象)、(4)异熟受(异熟即果与因相对,感受到其性质或时、所皆有不同而成熟者)、蕌现前受(苦、乐受等的诸受中,正于眼前显现出来者)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