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大词典(日莲)】

五行


读音:[wu3 xing2]

寗中国古来的学说,金、木、水、火、土五种的总称。详“五行说”项。第十一卷(大正第十二卷第四三二页)所说菩萨的五种行法。谓(1)圣行(圣是正之意,戒定慧三学的修行)、(2)梵行(梵是净之意,以清净心来为众生拔苦与乐的修行)、(3)天行(依循天然之理的妙行)、(4)婴儿行(将人、天、二乘譬喻为婴儿,以对待婴儿一样的慈悲心,如同人、天、二乘的小善行来行动的修行)、蕌病行(依大慈悲心来与一切众生和合,表示和众生同烦恼、共病苦的修行)等五种。鎅(同第三十二卷第五八一页)所说菩萨的五种正行。谓(1)布施行(施财、法、无畏的修行)、(2)持戒行(护持大乘菩萨戒的修行)、(3)忍辱行(忍受诸侮辱、迫害而不动心的修行)、(4)精进行(勇猛精进于自利利他的修行)、蕌止观行(离邪念而静心,由正智观照诸法的修行)等五种。御书五行书(第七二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