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i3 nei4 zhi1 ji1 men2]
若单独就迹门来加以思考时,为体外的迹门,但本门说出之后,若视其为本门的一部份,为垂迹时,则成体内的迹门。日本大石寺第二十六世日宽的有云:“通于迹门,自有两意。一是显本已前之迹门,此名体外之迹门,即是本无今有之法…二是显本已后之迹门,此名体内之迹门,即成本有常住之法”(六卷抄第二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