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大词典(日莲)】

六宗硕德


读音:[liu4 zong1 shuo4 de2]

又称六宗大德、六宗高德、六宗硕学。指八○二年(日本延历二十一年),在日本高雄山寺,与传教大师论议的日本南都六宗(三论、法相、俱舍、成实、律、华严)高僧等。南都六宗是以南都(奈良)七大寺,亦即法隆、大安、元兴、东大、西大、药师、兴福等各寺作为根据地,当时的列席者,有三论宗的善议、观敏、勤操、玄耀,法相宗的修圆、奉基、贤玉、道证,华严宗的胜猷、安福、宠忍、慈诰、岁光、光证等十四人。桓武天皇于八○二年(延历二十一年)一月,命传教大师在高雄山寺,当着此等高僧的面前讲解。结果,南都六宗的高僧等,悉被传教大师破折,且提出谢表。尤其是道证、修圆、勤操、正能、延秀、广圆等八大德,更在八○五年(延历二十四年)九月,在高雄山寺接受传教大师的三摩耶灌顶。御书撰时抄(第二九一页)报恩抄(第三二二页)覆下山书(第三六六页)谏晓八幡抄(第六○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