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大词典(日莲)】

只陀太子


读音:[qi2 tuo2 tai4 zi3]

中印度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太子。只陀是梵语Jeta的译音。亦写做只多、逝多、誓多、制多。译谓胜、战胜。太子出生当天,波斯匿王与邻国交战获胜,故取此名。舍卫城的须达长者,欲为佛及佛弟子兴建精舍,向只陀太子请求购入园林时,太子起初不允,察知“佛诚良田,宜植善种”之后,太子遂与长者合力奉施于佛,建立堂宇献给佛。此称祇园精舍。据第一卷(大正第四卷第五八三页)的记载,太子之弟、毘甞璃杀父王及近臣五百余人,并欲杀太子时,只陀了知无常,心不畏惧,面不改色,含笑受刃。富要一有师物语听闻抄佳迹(第一八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