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大词典(日莲)】

咒物崇拜


读音:[zhou4 wu4 chong2 bai4]

对于宝石及贝壳等的自然物、或略施加工之物,深信其拥有神秘力量,而予以崇拜、举行种种祭仪的一种信仰体系。英语fetishism的译名,源自葡萄牙语意味守护等义的fetico。此是十五世纪,与非洲从事贸易的葡萄牙人看见原住民崇拜贝壳等物,而以为其类似自己国家的护身符之类。至十八世纪,法国的德布罗斯(Charler de Brosse,一七○九年~一七七七年)认为此种崇拜是于各地的未开化民族所共同可见的一种现象,属于宗教的最原始形态。但、十九世纪,在英国人类学家泰勒(Sir Edward B. Tylor,一八三二年~一九一七年)的提倡之下,认为万物皆有精灵存在的泛灵论的概念逐渐普及,而被视为宗教的最原始形态,德布罗斯等人的理论才不再被采用。至于在精神分析学上,fetishism一词是译作“恋物癖”,谓以异性的肉体某一部位、所持物品等,做为性欲对象的一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