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大词典(日莲)】


读音:[fang1]

(1)城市的一个区划。如“街坊”。与“里”同义。谓旧时城邑区划的一部分,指城内。“坊”本来是堤防之意,后来才渐称城邑的一个区划。据说,中国唐代的长安城内有“百十坊”,通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各坊皆取名,划归城下内。日本是在大化年间(六四五年~六五○年)营造藤原京时,首次自唐引进坊制,其后,平城京、平安京等亦沿用此制度。尤其是平安京,左右皆有九条通路,各条又设置四坊方四十丈为町,四町为保,四保十六町称坊。(2)谓寺院内,僧侣居住的区域。大寺院所属的小寺院,或指宿坊(专为信徒设置的投宿场所)。后来因坊中又设有几间房,坊、房谐音,而渐将二者混用不分。进而又予引伸,凡在房舍起居的僧侣皆称呼“○○坊”。(3)日语中,对男孩的昵称。源自鎌仓时代以后许多僧侣渐称坊号,且僧侣剃发后的形状与儿童的头类似。御书整地书(第一四四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