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大词典(日莲)】

大宝积经


读音:[da4 bao3 ji1 jing1]

一百二十卷(大正第十一卷第一页)。又称。中国、唐代的菩提流支等译。集方等经典中的四十九种而成。宝积是法宝聚积之意。因是大乘深妙之法,故称为宝,无量法门皆含于此经内,故称为积。第一卷云:“大乘法宝中,一切诸法差别义摄取故,所有大乘法宝中,诸法差别相者,彼尽摄取义故,名曰宝积”(同第二十六卷第二○四页)。徐锷在本经的序文记载,印度梵本是于后汉由迦叶摩腾、竺法兰,及唐代由玄奘、菩提流支等人,带进中国。内容多为有关菩萨修行法、授记、成佛等的记述,并含有密教、般若等的种种思想。御书一代五时继图(第七○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