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大词典(日莲)】

空理


读音:[kong1 li3]

空的法理。主张万物皆依因缘而生,无不变的实体,一切皆空的法理。但于释尊的教法,亦有种种的空理。于藏教是分析森罗万象的生灭现象,称之为但空,以使领悟空理。此一悟得谓但空之理。藏教的空理,是为破折外道的有见、无见等邪义,而作的阐示。于通教是主张生灭的万物当体原本即为空,此称无生四谛,利根的菩萨修行此法所得之悟,并不单是偏于空理,故称不但空之理。别教则是破此藏教的但空及通教的不但空,而立中道,此名但中。于别教,一往是说空、假、中三谛,三谛各自有别,故谓隔历三谛。相对的,于圆教虽说空、假、中,然并非相互隔历不融,而谓一谛即三谛、三谛即一谛,阐明的圆融三谛。御书显谤法抄(第四八○页)覆曾谷居士书其二(第一○九九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