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大词典(日莲)】


读音:[cu1]

(1)疏忽、鲁莽、不周密。(2)粗杂、隔阂。(3)疏远、欠缺、恶劣等意。粗的正字是写做“麤”,喻三头鹿一齐跳跃离去的情景,可能是由此衍生疏远、隔历、粗杂等之意,俗体字又作“砖”。佛法上所说的粗法、粗教、粗戒等,是指尔前权教之意,与的妙法、妙教、妙戒相对。云:“夫法华经妙之一字有二义:一相待妙,破粗显妙;二绝待妙,开粗显妙”(第一五三○页)。云:“尔前诸部兼对带中之圆教,夺之,同藏通别,斥为粗法,细粗同列,细亦名粗”(富要第一卷第一二六页)。信解品第四云:“其父见子…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砖弊垢腻之衣”(法第二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