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ang3 zhe3 qiong2 zi3 pi4]
所说的七譬之一。说于信解品第四。听闻譬喻品第三的三车火宅譬,领解“开三显一”之义的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犍连等四大声闻,以此长者穷子的譬喻表达领解之意。某长者有一子,幼时舍父离家,流浪诸国。长者在各地遍寻儿子,却找不到,于某城镇住下。长者在此地坐拥无穷财富,且仆役众多。落魄儿子(穷子)历经五十余载,辗转来到父亲所在的城市求职,看见长者生活富裕的情景,不认得父亲,以为是国王或与此同等身分的人,不禁惊慌逃走。长者见此模样,知道是自己儿子,便派仆人去把儿子觅回。儿子以为必遭杀害而吓晕过去。长者知道儿子心地卑劣,便派其貌不扬的仆人,诱使一同从事除粪的工作,穷子才来到长者的家中,认真做事。长者逐步让穷子可出入家中,经过二十年后,长者的财产更全部托付他来管理。但穷子心想自己虽有那种身分,却仍继续住在门外的茅草房,生活贫困。直至长者临终时,长者召集亲族、国王、大臣等,表明穷子是自己儿子,将全部财产托付儿子。穷子获得意外财产,大为欢喜。此是意谓凡夫(穷子或经文上所指的二乘)离开佛(长者)而过着苦恼不已的生活,佛乃以方便,引导众生,令其领会不求自得的成佛境地。于以前的经文是说二乘永不成佛,至才初次说出成佛。信解品第四记载二乘表达其大欢喜的心思云:“无上宝聚,不求自得”(法第二三八页)。法华经信解品第四(第二二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