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的第八支。儿童发育成人,生理成熟,“贪妙资具淫欲现行”——就是有了性欲的需要,但对其他方面犹未广为追求。继而进入社会,接触人事,取与有二支相继生起,对于五欲尘境生起染着之心,《涅槃经》曰:“习近五欲,是名为爱。”若以现代观念诠释爱支,爱是取之缘,有些经典中译为渴爱。此处所说的爱,不是佛家的慈悲,也不是基督教博爱,而是由错误观念所衍生的贪爱——以生存欲为中心的食色之爱。所以四圣谛中把“苦集圣谛”归之于渴爱。此渴爱有三种,即欲爱、有爱、无有爱。欲爱特别着重于男女之爱,有爱是对于生存的贪着,无有爱是对存在的灭无、这种灭无状态的爱执——以人生苦和无常的不安,而急切想脱离此火宅似的世界,而臻于“无有”的世界。(佛陀住世时,印度下阶层民众如奴隶贱民、对于充满痛苦的生命感到绝望,而追求一个“无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