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唯识宗建立种子,是本宗的基本理论之一。所谓“八识三能变”,即是以种子为能变之因。而种子之建立,其渊源可追朔到部派佛教的“一味蕴”和“穷生死蕴”,以上二者可视之为种子的前身。“一味蕴”是经量部所立,《异部宗轮论》谓,经量部认为人体内有一种名为“一味蕴”的“细意识”,由它而生起“根边蕴”,即通常所称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由此五蕴构成一切众生。而此“一味蕴”,即为受、想、行、识四蕴所组成,此一味蕴行相细微,有情的轮回流转,即通过它而进行。《成唯识论述记》谓:“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者,此师说有种子,唯一种子,现在相续,转至后世,故名说转。”故其颇有种子的功用。
化地部是自说一切有部分出来的部派,此部建立“穷生死蕴”,也具有种子的特征。《摄大乘论》卷上谓︰“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世亲在《摄大乘论释》中解释此穷生死蕴曰:“穷生死阴,恒在不尽故,后时色心,因此还生。于无余涅槃前,此阴不散,故名穷生死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