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教学辞典】

四神足


三十七道品中,次于四念处、四正勤之第三行法。又云四如意分、四如意足。系由欲求(欲)、心念(心)、精进(勤)、观照(观)四禅力,引发种种神用而产生三摩地(定)。据‘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下:于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如此则慧多定少,今修四种禅定摄心,始能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称如意足。

又关神足释义,据‘大毗婆娑论’卷一四一,思求诸所欲愿,一切如意故称为神,引发于神故称神足。即依欲、勤等力引发等持,再依止等持而引发种种神用,故称四神足。

此外,据‘俱舍论’卷二十五:四善根位中,于顶位可修得四神足。

[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一、长阿含卷五阇尼沙经、佛般泥洹经上、大集法门经卷上、法蕴足论卷四神足品、瑜伽师地论二九、大乘义章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