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教学辞典】

末法思想


释尊入灭后,教法住世历经正法、像法时代,而修行证悟者渐次减少,终于至末法时代,从此一万年间,则仅残存教法而已!人虽有秉教,而不能修行证果。此一万年间,即称末法,而此种末法思想,散见于诸经典中。末法思想,促成此时期教徒之反省与奋起,而使其开始思考、寻求解决挽救方法。我国文献中,此种思想,最早见于北齐慧思(515~577)禅师立誓愿文。其次为隋代信行(540~594)提倡之三阶教,其以正法住世时为第一阶,像法为第二阶,末法为第三阶,各阶各有其相应法。一乘为第一阶法,三乘为第二阶法,普法为第三阶法。认为当时已进入末法时代,若依前二阶别法,来修行实甚困难!必须修行普法(全佛教),归依一切三宝、断除一切恶、修持一切善,始易有成!唐代道绰(562~645)、善导(613~681)大师等主张与末法相应之净土教,强调忏悔、念佛等,实践生活为信仰重点。日本平安朝中期,源信(942~1017)、源空(1133~1212)上人等亦继承此一思想,而鼓吹净土宗;日莲(1222~1282)上人创立日莲宗,亦因顺应末法思想而成立!日本平安末期之‘末法灯明记’一书,乃推动此思想最有力之著作。

[无量寿经下、善见律毗婆娑卷十八、往生礼赞、法苑珠林卷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