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 31 册 No. 1612 大乘五蕴论
No. 1612 [cf. No. 1613]
大乘五蕴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薄伽梵略说五蕴:一者、色蕴,二者、受蕴,三者、想蕴,四者、行蕴,五者、识蕴。
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
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云何地界?谓坚强性。云何水界?谓流湿性。云何火界?谓温燥性。云何风界?谓轻等动性。
云何四大种所造诸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无表色等。
云何眼根?谓色为境清净色。云何耳根?谓声为境清净色。云何鼻根?谓香为境清净色。云何舌根?谓味为境清净色。云何身根?谓所触为境清净色。
云何为色?谓眼境界,显色、形色及表色等。云何为声?谓耳境界,执受大种因声,非执受大种因声,俱大种因声。云何为香?谓鼻境界,好香、恶香、及所余香。云何为味?谓舌境界,甘味、酢味、咸味、辛味、苦味、淡味。云何为所触一分?谓身境界,除四大种余所造触,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云何名为无表色等?谓有表业及三摩地所生色等,无见无对。
云何受蕴?谓三领纳:一、苦,二、乐,三、不苦不乐。乐谓灭时有和合欲;苦谓生时有乖离欲;不苦不乐谓无二欲。
云何想蕴?谓于境界,取种种相。
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
云何名为诸余心法?谓彼诸法与心相应。彼复云何?谓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善根、无瞋善根、无痴善根、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慢、无明、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
是诸心法:五是遍行,五是别境,十一是善,六是烦恼,余是随烦恼,四是不决定。
云何为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
云何作意?谓能令心发悟为性。
云何为思?谓于功德过失及俱相违,令心造作,意业为性。
云何为欲?谓于可爱事,希望为性。
云何胜解?谓于决定事,即如所了印可为性。
云何为念?谓于串习事,令心不忘明记为性。
云何三摩地?谓于所观事,令心一境不散为性。
云何为慧?谓即于彼择法为性;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俱非所引。
云何为信?谓于业果诸谛宝中,极正符顺,心净为性。
云何为惭?谓自增上,及法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云何为愧?谓世增上,于所作罪羞耻为性。
云何无贪?谓贪对治,令深厌患无著为性。
云何无瞋?谓瞋对治,以慈为性。
云何无痴?谓痴对治,以其如实正行为性。
云何精进?谓懈怠对治,心于善品勇悍为性。
云何轻安?谓粗重对治,身心调畅堪能为性。
云何不放逸?谓放逸对治,即是无贪乃至精进。依止此故,舍不善法及即修彼对治善法。
云何为舍?谓即无贪乃至精进。依止此故,获得所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发悟性。又由此故,于已除遣染污法中,无染安住。
云何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
云何为贪?谓于五取蕴染爱耽着为性。
云何为瞋?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云何为慢?所谓七慢: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云何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过慢?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慢过慢?谓于胜计己胜,心高举为性。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心高举为性。云何增上慢?谓于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已得,心高举为性。云何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下劣心高举为性。云何邪慢?谓实无德计己有德,心高举为性。
云何无明?谓于业果及谛宝中无智为性。此复二种,所谓俱生、分别所起。又欲缠贪、瞋及欲缠无明,名三不善根,谓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
云何为见?所谓五见:一、萨迦耶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云何萨迦耶见?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染污慧为性。云何边执见?谓即由彼增上力故,随观为常或复为断,染污慧为性。云何邪见?谓或谤因或复谤果、或谤作用或坏善事,染污慧为性。云何见取?谓即于三见及彼所依诸蕴,随观为最为上为胜为极,染污慧为性。云何戒禁取?谓于戒禁及彼所依诸蕴,随观为清净为解脱为出离,染污慧为性。云何为疑?谓于谛等犹豫为性。诸烦恼中,后三见及疑唯分别起,余通俱生及分别起。
云何为忿?谓遇现前不饶益事心损恼为性。
云何为恨?谓结怨不舍为性。
云何为覆?谓于自罪覆藏为性。
云何为恼?谓发暴恶言尤蛆为性。
云何为嫉?谓于他盛事心妒为性。
云何为悭?谓施相违心吝为性。
云何为诳?谓为诳他诈现不实事为性。
云何为谄?谓覆藏自过方便所摄心曲为性。
云何为憍?谓于自盛事染着倨傲心恃为性。
云何为害?谓于诸有情损恼为性。
云何无惭?谓于所作罪不自羞耻为性。
云何无愧?谓于所作罪不羞耻他为性。
云何惛沈?谓心不调畅无所堪能蒙昧为性。
云何掉举?谓心不寂静为性。
云何不信?谓信所对治,于业果等不正信顺,心不清净为性。
云何懈怠?谓精进所治,于诸善品心不勇猛为性。
云何放逸?谓即由贪瞋痴懈怠故,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
云何失念?谓染污念,于诸善法不能明记为性。
云何散乱?谓贪瞋痴分心流荡为性。
云何不正知?谓于身语意现前行中不正依住为性。
云何恶作?谓心变悔为性。
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心极昧略为性。
云何为寻?谓能寻求意言分别思慧差别令心粗为性。云何为伺?谓能伺察意言分别思慧差别令心细为性。
云何心不相应行?谓依色、心、心法分位,但假建立,不可施设决定异性及不异性。彼复云何?谓得、无想等至、灭尽等至、无想所有、命根、众同分、生、老、住、无常、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如是等类。
云何为得?谓若获若成就。此复三种,谓若种子、若自在、若现前,如其所应。
云何无想等至?谓已离遍净贪、未离上贪,由出离想作意为先,不恒现行心心法灭为性。
云何灭尽等至?谓已离无所有处贪,从第一有更求胜进,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不恒现行及恒行一分心心法灭为性。
云何无想所有?谓无想等至果。无想有情天中生已,不恒现行心心法灭为性。
云何命根?谓于众同分中,先业所引,住时决定为性。
云何众同分?谓诸有情自类相似为性。
云何为生?谓于众同分中,诸行本无今有为性。
云何为老?谓即如是诸行相续变异为性。
云何为住?谓即如是诸行相续随转为性。
云何无常?谓即如是诸行相续谢灭为性。
云何名身?谓诸法自性增语为性。
云何句身?谓诸法差别增语为性。
云何文身?谓诸字为性,以能表彰前二种故;亦名为显,由与名句为所依止显了义故;亦名为字,非差别门所变易故。云何异生性?谓于诸圣法不得为性。如是等类已说行蕴。
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最胜心者,谓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中诸行种子皆采集故。又此行缘不可分别,前后一类相续随转。又由此故,从灭尽等至、无想等至、无想所有起者,了别境名转识还生,待所缘缘差别转故、数数间断还复转故、又令生死流转旋还故。阿赖耶识者,谓能摄藏一切种子故,又能摄藏我慢相故,又复缘身为境界故。即此亦名阿陀那识,能执持身故。最胜意者,谓缘阿赖耶识为境,恒与我痴、我见、我慢及我爱等相应之识,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果及与圣道灭尽等至现在前位。
问:“以何义故说名为蕴?”
答:“以积聚义说名为蕴。谓世相续品类趣处差别色等总略摄故。”
复有十二处,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眼等五处及色声香味处,如前已释。言触处者,谓四大种及前所说所触一分。言意处者,即是识蕴。言法处者,谓受想行蕴无表色等及与无为。
云何无为?谓虚空无为、非择灭无为、择灭无为及真如等。云何虚空?谓若容受诸色。云何非择灭?谓若灭非离系。此复云何?谓离烦恼对治而诸蕴毕竟不生。云何择灭?谓若灭是离系。此复云何?谓由烦恼对治故诸蕴毕竟不生。云何真如?谓诸法法性、法无我性。
问:“以何义故名为处耶?”
答:“诸识生长门义,是处义。”
复有十八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眼等诸界及色等诸界,如处中说。六识界者,谓依眼等根、缘色等境,了别为性。言意界者,谓即彼无间灭等,为欲显示第六意识,及广建立十八界故。如是色蕴,即十处十界及法处法界,一分识蕴即意处及七心界,余三蕴及色蕴一分并诸无为即法处法界。
问以何义故说名为界。答以能任持无作用性自相义故。说名为界。
问:“以何义故宣说蕴等?”
答:“为欲对治三种我执。如其次第三种我执者,谓一性我执、受者我执、作者我执。”
复次此十八界几有色?谓十界一少分即色蕴自性。
几无色?谓所余界。
几有见?谓一色界。
几无见?谓所余界。
几有对?谓十有色界。若彼于是处有所障碍,是有对义。
几无对?谓所余界。
几有漏?谓十五界及后三少分,由于是处烦恼起故、现所行处故。
几无漏?谓后三少分。
几欲界系?谓一切。
几色界系?谓十四,除香、味,鼻、舌识。
几无色界系?谓后三。
几不系?谓即彼无漏界。
几蕴所摄?谓除无为。
几取蕴所摄?谓有漏。
几善?几不善?几无记?谓十,通三种七心界及色声法界,八无记。
几是内?谓十二,除色、声、香、味、触及法界。几是外?谓六即所除。
几有缘?谓七心界及法界少分心所有法。
几无缘?谓余十及法界少分。
几有分别?谓意界、意识界、法界少分。
几执受?谓五内界及四界少分,谓色、香、味、触。
几非执受?谓余九四少分。
几同分?谓五内有色界,由与自识等境界故。
几彼同分?谓即彼自识空时与自类等故。
大乘五蕴论一卷
1612 31.P0848 大乘五蕴论 (1卷)〖唐 玄奘译〗
- 说明
- 分类:11.中观部·瑜伽部
- 点击数: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