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页 共 60 页
大日经疏演奥钞第十五
东寺观智院法印杲宝撰述
东都灵云寺比丘慧光挍阅
疏第五卷之余(释经一具缘品)
西方近门置地神众者。释西方诸地神等八句也。苏悉地经中云。门北置地神。与诸阿修罗而为眷属(明本四之十左)瞿醯经中云。于西门北边置下方瓶印。与阿修罗围绕(八右)瓶印者。地天三昧耶形也。此两经意。西门次北安地神。以阿修罗为眷属。阿阇梨所传图。西门次北安地神。西北列阿修罗也。不同记第九云。神护云。西门中所在宝瓶。疑地神欤(云云)是就现图曼荼罗作释。现图无地神故也。当卷下说西门中地神(二十八右)门中之词。违当段释。似难思矣
次北置萨罗(乃至)辩才天者。第十(普通真言藏品)云。次美音天。是诸天显咏美者。与乾闼婆稍异。彼是奏乐者也。萨啰萨伐底曳(即美音之名也十五右)义释第七云。美音天亦名大辩天。亦名辩才天。是诸天中歌咏美妙者。犹如毗首羯磨工于伎巧之类。非乾闼婆也(三十五右)第十四(密印品)云。先仰左手当齐。如承把琵琶状。右手风空捻。余散申之向身运动如弹弦之状。是妙音天印也。此即摄乾闼婆等。此是天后。亦言。乾闼婆类也(二左)依此等文。妙音天或云非乾闼婆。或云摄乾闼婆。颇似相违。法华所列美音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以之可分别之
一费拏印
广大仪轨中云。辩才即妙音。慧风持于空。定仰在脐舒。运动如奏乐。名为费拏印(二十四左)青龙轨同之。小野敦造纸云。费拏弹弦形(已上)全土梵语云。●●箜篌也(已上)兼意钞云。费拏印者琵琶也(已上)心目云。辩才天。或持琵琶。或持箜篌(已上)帝释所问经(法贤译)云。尔时帝释天王。
闻佛在摩诃陀国毗提呬山○即告五髻乾闼婆王子言○汝五髻乾闼婆王子。可以所持之乐当作供养○作此念已。即动所持琉璃宝装箜篌。于其声中而出伽陀。于伽陀中说所乐事(初叶)准此等文。费拏印者。乃箜篌之别称欤。或是弹弦之总称欤。更详
又次置微瑟纽(乃至)那罗延天也者。弘决第十云。毗纽天亦云违纽天。亦云猱天。
此翻遍胜亦遍闻亦遍净(六叶)但就此天异说繁多。今所云那罗延天者。帝释力士也。探玄记第十五云。那罗延者。此云坚牢。即帝释力士之名(五十八右)可知之。智论第二云。如韦纽天。秦言遍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二十五左)
并置商羯罗天(乃至)世界主也者。悉昙藏第一云。大乘基因明疏云。商羯罗者。此云骨锁。劫初梵王下化人间。以苦行形骨锁相连(二十六右)若依此文。商羯罗者。即梵王化身也一世界者。盖指一须弥世界也。何者一梵王之所统领。四州四恶趣六欲及初禅也。初禅量等一须弥界。是故梵王现骨锁形。周游一世界。施大势力也。法衡钞第三云。经三千大千世界者。四州日月乃至初禅各有一千。以铁围山而总围之。量等二禅名小千界。复以十个小千是一万。百个小千是十万。千个小千是百万。以铁围山面总围之。量等三禅名中千界○此千中千。即是大千世界。以铁围山而总围之。量等四禅(二十三左)按此释意。第二禅等小千界故。初禅天王非可统领。应知。一世界者。指一梵世界也。其极可至初禅也。或又一世界者。指小千界欤。十住心论第三引正理论。初静虑地等小千界。第二静虑等中千界。第三静虑等大千界(九叶取意)今准此说。初禅是等小千界故。魔醯首罗。于小千世界有大势力。非大千界也
经中下文(乃至)从事立名者。经中下文。乃指普通真言藏品。彼品说噜捺罗真言也。第二云。黑天梵音噜捺罗。是自在天眷属(八右)第十云。次噜捺啰。亦佛所化身。是摩醯首罗之化身也(亦名伊舍那。十四左)俱舍颂疏第七云。由险利能烧。可畏恒逼害。乐食血肉髓。故名鲁达罗。解云。涂灰外道说。自在天有三身。法身遍充法界。报身居自在天。三目八臂魔醯首罗也。化身随形六道。此颂说化身也。有三阿修罗。将三国上飞行虚空。向向在天上过。自在天见以火箭射之。一时俱尽。此即火箭险利烧三国土也。以龙贯人髑髅。系于头颈。杀象取皮。涂血反被。此是可畏恒逼害有情也。乐食血肉者。显所食也。鲁达罗者。此云暴恶。自在天有一千名。此是一号(五左)第二言黑天者。大黑天神欤。良贲仁王经疏释。大黑天神者。是魔醯首罗变化身(下一之十一)颂疏所明。亦是大黑神欤。形像颇相似也
又置塞健那天(乃至)其侧置妃者。塞健那天者。广大轨中云。塞建翻童子六首乘孔雀(二十左)摄青玄三轨。三首乘孔雀。鸠摩罗天。亦翻童子天。同异如何。智论第二云。如鸠摩罗天。秦言童子。是天擎鸡持铃。捉赤幡骑孔雀。皆是诸天大将(二十五左)又鸠摩罗塞健那。共乘孔雀。是同天欤。注大佛顶云。塞健(二合)娜誐罗(二合)诃(鸠摩罗童子)可知之。又嘉祥中论疏第一(末)云。鸠摩罗伽者。此言童子天。以其是初禅梵王。颜如童子故。以为名。亦那罗延天(七右)依此释者。梵天直名鸠摩罗天。尔乃与塞健那天别耳
阿阇梨言(乃至)序列之耳者。阿阇梨言等者。持诵第七云。又云。辨才天微瑟纽天商羯罗天噜捺罗天塞健那天其妃阿阇梨云。释梵左右序列之耳(云云)私云。初二天是帝释乐天力士。密印释云。妙音天印。此即摄乾闼婆等。此天亦言乾闼婆类。故图帝释南。列舍脂提头赖吒。并乾闼婆众六欲天魔天他化自在天那罗延并眷属。后三天是梵王眷属。因明论劫初梵王。以苦行形下化人间。名骨锁天。即商羯罗是初禅主。非三千主。噜捺罗即商羯罗忿怒身。塞揵那是鸠摩罗天。此云童子。是初禅梵王变化也。金刚顶十天法中。东北伊舍那明亦云噜捺罗。此是大般若云阿首罗女天。是鬼首天。非第六天。又紧那罗是帝释法乐神。乾闼婆是俗乐神。故可以二类摄天帝族(已上持诵文。六十一左)总意云。经文以辩才微纽商羯塞健四天。同安西方。依之胎藏四部大仪轨。亦同安西方也。而阿阇梨以口决。辩才微纽二天属东方帝释。商羯噜捺塞健三天属同方梵天也。问。阿阇梨所传曼荼罗。以辩才天而列南方其意如何。答。最胜王经第七(大辩才天女品)云。现为阎罗之长姊。常着青色野蚕衣(十右)若尔此天。为阎魔姊则居南方。为乾闼婆摄则列东方。以为帝释眷属也光云。持诵不同文中。言鬼首天者。摄大轨云鬼首伊舍那(中之三十五左)
最西北隅置护方风天眷属者。释风神二字。瞿醯经中云。其风神王契印是幢幡(六右)又云。于西北方置旗幡印。与诸风神围绕(八右)
西门之南(乃至)以为眷属者。释月天二字
与日天相对者。乃与东方日天相对。西方应置月天也。般若寺疏钞第一云。日天眷属者。七曜众。月天眷属者。二十七宿十二宫神等。皆于西东门南相对令住(七十三右)乘白鹅车等者。尊胜轨下云。门东面月天子。并后乘五鹅车。手执风幢上伏免。坐白月轮中二十八宿。各执本契。随本方色状若天形。绕月天而坐(八左)二十七宿等者。苏悉地经中云。置月天子。与宿围绕(明本四之十左)第十二云。义准二十八宿及十二房等。与月水同位(三左)不同记第八云。今案具缘品释三藏轨等。月天眷属有二十八宿十二宫神。皆在西方。所传图主十二宫神亦在西方。玄法仪轨依现图列之(十一左)法三疑问云。十二宫神二十八宿。是月天眷属也。可在西方。九执是日天眷属也。可在东方。而在诸方疑(云云已上)私云。现图十二宫神散。在曼荼罗四方。是分管二十八宿故也。宿曜经说。一宫配管列宿九足。如第四卷钞记。已上西方
次于北门(乃至)置在西方也者。瞿醯经中云。于其北方置伽驮印。与诸药叉围绕(八右)又云。于曼荼罗第三院北面。安置摩尼跋多罗将等及诸敬信药叉(七右)摄大轨中云。次于其胜方北门多闻天。左右八兄弟母及祖母等。吉祥功德天万胜独勇健男女眷属等(三十四右)当段经文。不说北方眷属。恐是梵本脱落欤。疏主补释之。四部仪轨阿阇梨所传图等。皆同出之。青龙轨下云。北方门内。
置难陀·乌波龙·俱肥罗并女○门东毗沙门吉祥功德天。八大药叉众(十三右)是依现图。门内安二龙等。经疏之中未得其文。又现图不列功德天及八兄弟也毗沙门者。法华义疏第十二云。毗沙门是北方天王。此云多闻。恒护佛道场。常闻说法故云多闻(二十七右)新华严音义上云。毗沙门具正云鞞室罗懑囊。此云多闻。谓此王福德。多处知闻也。或曰。毗遍也沙门闻也。谓诸处遍闻。义同前释。或曰。毗云伊也。此王本名俱吠罗。后于一时。佛正为众说法。其王乃被袈裟来入会中。时众咸怪。互相谓言。伊是沙门伊是沙门。从此与号毗沙门也(明本一之六右)于其左右等者。摄大仪轨中云。天王八兄弟门。西东各四(三十五右)北天曼荼罗私记(金刚秀记)云。四大天王。过去兄弟。护三世佛法。八大夜叉。现在兄弟。随顺天王。护持行者(已上)翻译名义集第二云。感通传天人费氏云。一王之下有八将军。四王三十二将。周四天下。往还护助诸出家人。四天下中。北天一洲少有佛法。余三天下佛法大弘○韦将军三十二将之中。最存弘护(六右)摩尼跋陀罗等者。三家次第下云。其八兄弟仪轨广说之。今依梵本出之。
●●●●(人)●●●●●(人)●●●(人)●●●(人)●●●●(人)●●●(人)●●●●(人)●●●(已上)心目云。毗沙门八兄弟事(大日经疏五胎轨下)一摩尼跋陀罗(此云宝贤大将。或云。宝满。或云威伏行)二布噜那跋陀罗(此云满贤。或云满愿)三半只迦(此云散脂大将。或梵云散脂。此云密主。或云半只迦。此云密身。有四密。
谓现密教密名密行密也)私云。半支迦并散脂。共应梵语也。婆与娑通。如罗刹婆云罗刹娑。金光明古云散指。新云僧慎尔耶(此云正了知)
四萨埵纥哩(此云威神大将。或云众德)五醯摩跋陀罗(此云应念大将)六毗舍迦(此云大满大将。或云持法)七阿驮婆(此云无比力。或云无比身。是太元明王)八半舍罗(此云密严大将。或云教令使)已上以隆胜律师记书之。未见正文本说(已上)苏摩呼童子经上云。又摩尼贤将儿名曰满贤。于摩尼部中所说真言。有持诵者彼作障难(十九右)若依此文。宝贤满贤如次父子。而非兄弟。相违如何半只迦旧等者。大药叉女欢喜母法云。半支迦大药叉将(古云散脂者讹。五右)叶衣法二十八部药叉中列半尸迦。然散脂是彼上首也。若尔为别天欤。尚可决之
一散支正了知同异
最胜王经第八云。我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并与二十八部药叉诸神。俱诣其所。
各自隐形随处拥护○世尊何故我名正了知○我有护思智光。我有难思智炬。我有难思智行。我有难思智聚。我有难思智境。
而能通达○以是因缘我药叉大将名正了知(十二左)旧译金光明经散脂鬼神品云。世尊何因缘故我名散脂鬼神大将。唯然世尊。自当证知○我现见不可思议智光。不可思议智炬。不可思议智行。不可思议智聚。不可思议智境。世尊我于诸法正解正观。得正分别正解。于缘正能觉了。世尊以是义故。名散脂大将(三之一左)私云。新旧两译比挍。僧慎尔耶亦云散脂。与正了知同体也。翻译名义集第二云。散脂修摩此云密。谓名行理智四皆密故。天台释天大将军。乃云。金光明以散脂为大将。大经云。八臂健提天中力士○光明疏云。二十八部巡游世间。赏善罚恶。皆为散脂所管(九右)义疏第十二释天大将军云。有人言。是鬼神如金光明散脂大将。散脂大将属毗沙门出大集经。有人言。是韦陀天毗纽天也(二十七右)依此等文。散脂半支迦僧慎尔正了知天大将军。并皆同体异名也。又大元仪轨中云。旷野金毗罗僧慎尔耶药叉大将正了知镇军大将(十一右)若依此文。散脂与正了知。乃别天也。更可决之。又或记云。孔雀经云。苏师奴药叉。住那羯罗国。师曰。苏师奴此云正了知。亦云妙了知(已上)
诃栗底母者。洞微集(智瑞书)云。梵语诃利帝喃。梁言鬼子母○故律中明鬼子母。后总结云。时王舍城人众。皆称为诃栗帝母神(已上)金光明经疏(惠沼)第一云。诃利底此云青色。是罗叉鬼母。有五百子。拥护三宝并小男女(五十七左)智证大师记云。诃利底母此翻恶女。因行恶事。城中诸人。与他立名名之恶女。诃利者恶底者女也(已上)此天有拥护三宝誓故。诸曼荼罗通画之。苏悉地瞿醯等意也。问。以诃利底为毗沙门眷属。其义如何。答。八大将中半只迦大将之妻故也。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不空)云。是沙多大药叉将之女。聘半支迦大药叉将(名散脂者讹)生五百子(五右)阿阇梨所传图。满贤散脂中间列之。其趣可知。又苏婆呼经上(请问除障分品)云。又诃利帝儿名曰爱子。般脂迦将所说真言持诵者。彼作障难(十八左)障难所以难思如何
功德天者。义释第四云。吉祥天女。旧译云功德天女。经文阙之(四十一左)四卷金光明经功德天女品。新译最胜王经。作大吉祥天女品。是二天同体也。三十卷不空罥索经第十一(悉地王真言品)云。是功德天母。又是十方过现未来一切诸佛功德母故。
复是十方过现未来一切菩萨摩诃萨种种神通相好福聚功德母故(十六右)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定深记)释云。次言功德者吉祥天女也。梵曰摩诃室利。言摩诃者大也。室利有二义。一者功德二者吉祥。由此二义。昙无谶及伽梵达摩阿地瞿多等三藏诸师。同云功德天。余诸三藏翻为吉祥。
如文殊师利或云妙吉祥或云妙德也(云云已上)心目云。大日经疏(第六图)云。吉祥功德天(或人云。依此文一天也。或人云各别天也。如下文)吉藏疏云。吉祥天女及功德天(云云已上心目)大佛顶仪轨云。尔时功德天女。大辩天女。吉祥天女(已上)吉祥功德同异难详。尚俟明师决耳。又不空所译毗沙门天王经中。说吉祥天女印明。此天为多闻天所属。合当段说也
一智证疑目
杂钞第一云。功德天女经文阙之。阿阇梨言○亦可置在西方也。功德天为毗沙门天后否。又何故本位在西方耶。又非唯功德天经文阙之。八大将亦阙之。何以独言功德缺阙耶(已上)此中载三个疑问。次第可决之。不空所译毗沙门天王经中。说吉祥天印明。是多闻天之所属明矣。可推知之。三家次第下云。此天有八兄弟母及祖母等吉祥功德天万胜独勇健男女子孙等眷属。自围绕。以知。功德天多闻天之后也(已上)山门承隆僧正记云。此天女为多闻所属事。见经轨等(云云)慥为后事未分明。可捡之。双身许也。又新渡大乘毗沙门经(三卷)两天初发心旨有之。或人云。四天王本缘功德经。为夫妇事见(已上承隆钞)北天曼荼罗私记云。四无量经云。过去有王名大香。有一女名极好。边小四国各有一王。东王名药王。持如意妙药。南王名药光。持如意飞车。西王名明达。持明珠。北王名福田。左手出自然食。此等四王欲娶好女。四王集会。尔时好女忽然隐失。父母恋求不得其母。于时明达明珠通见。戌亥之方。过四十七万九百里。大海龙王被纳在大海底。尔时父王并四王。乘药光飞车。次福田王手出甘露。令食诸人。药王以妙药。死女还苏生。皆还本国。各各举能净女。尔时日月灯明佛现前。说往昔因缘。过去有夫妇。夫名寿根。妻名现姓。即有四男一女之子。最弟之女名洗衣。洗净垢衣。报得容颜端严之报○命终以后。得其果报。昔药王者持国天是。药光者增长天是。明达者广目天是。福田者多闻天是也。极好女者大吉祥天是也(云云取意)同记云。大吉祥天女往世弟女。契有三世故(云云已上)此钞所引四无量经者。四天王本缘功德经欤。如引经文。此天与多闻天。往世或为弟女。或为夫妇。然乃诸说无咎。但此经真伪可辨之。入藏目录不载之(已上)光云。四无量经文义猥拙决。是伪造不足论耳。又所传图。毗沙门左边护方神后安之。右边吉祥功德天列之。应知。吉祥天非多闻后也。次本位在西方如左勘载。次功德天经文阙之者。此疑恐背疏释。经文阙之句。可广通次于北门以下文。非唯指功德天。经文总不说北方天故。三藏以口传补释之也。况又半遮罗及诃利底母文句相连。岂是局功德天而应云经文阙之乎
合在北方者。最胜王经第八(大吉祥天女品)云。
尔时大吉祥天女○北方薜室罗末拏天王城名有财。去城不远有园。名曰妙华福光。中有胜殿。七宝所成。世尊我常住彼(四左至六右)阿阇梨所传图。北方毗沙门傍并图吉祥天女也置在西方者。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极乐世界。与无量大菩萨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大吉祥天女菩萨摩诃萨等。皆从座起。诣世尊所头面礼足。各坐一面(初右。吉祥天女一百八名经同之)苏悉地经中云。次观自在右边置摩诃室利(明本四之三左)指此尊欤。三十卷不空罥索经第十一云。又法以锡镴造功德天像○当置此像悉地王像侧。诵持最胜明王真言。加持华鬘。置功德天头上(十一右)悉地王者。不空罥索观音也。不同记第六云。现图在千手前之左。天女形也。被褴裆缦衣(十左)可知之。已上北方
凡此等诸大天神(乃至)自当开解耳者。还释大意。然密钞五云。疏凡此等诸大天神等者。通释妨难也。谓此第二院曼荼罗。是释迦眷属。且释迦如来成道最初。降去诸魔及诸外道诸恶鬼神。何故今时曼荼中列为眷属耶。疏自通释可知(四十一右)此释叵甘心矣(已上)光云。苑公太凿。只是示普门应现之意耳
又释迦牟尼(乃至)而坐其间者。此释佛子次应作等四句也。问。当段经文总说西方。尔乃无能胜及明妃。可安西方。依之摄大仪轨意。西门里安相对阿毗目佉无能胜。及妃四尊。然今疏释无能胜等。而安东方。恐违经文如何。答。此可有多义。或为诫慢法者。经文烂脱也。或从西方诸地神。至以不迷惑心。正说西方。佛子次应作下说余义。故通东西也。何者凡此等诸大天神等文势。不局西方也。或约图画次第。先说南方天已。更说东方天。是约图画次第。今亦准之。或此二尊若依摄大轨。则安西门。若依广大青龙玄法等轨。则安东方。当段经疏。互显此二意也。凡当经意。佛莲金三部忿怒明王。各当部最后说之。而于尊位者。各部主座下安之。今亦第三重释迦眷属四方诸天等。一周说竟而还东门。以忿怒明王安院主座下。图画次第。是部主忿怒之例也忿怒持明者。第十云。次无能胜真言是释迦之眷属○此是释迦化身。隐其无量自在神力。而现此忿怒明王之形。谓降伏众生而尽诸障也○能于生死中而得自在。坐佛树下摧破四魔兵众也。无能胜即无不可破坏之义也。次无能胜明妃作女形也○(佛坐道场。以斯定力与四魔。共战而得大势。无能损者。由此三昧力也十三左)五佛顶经(菩提流志译)第三。说释迦成道时降魔相云。时难胜奋怒王。忽于我前从地涌出。作天女相。瞋结斯印摧诸魔众(十一左)是释迦所现无能胜。名曰难胜奋怒王欤右边号无能胜等者。秘藏记尊位云。次释迦院○左在无能胜金刚。黑色忿怒有四面四臂。面上并有三目。有火焰鬘。左右持钺钩鉾镑。右在无能胜妃。黑色面上有三目(末之十七右)阿阇梨所传图。左右座位亦同现图。不合当段经疏可知。问。摄大仪轨中云。门里前左右。忿怒无能胜阿毗目佉对。厢曲中大护持明大忿怒。次右无能胜。次左无胜妃(三十左)此轨意。西门安四尊。其中忿怒无能胜。与次右无能胜其别如何。答。名字虽同尊体是别。初无能胜者。经第四密印品说印契曰。是无能胜印(已上)第十三释云。次难胜金刚印(二十九左)又经第二真言藏品曰。不可越守护门者(已上)第十释云。次守护者真言。此即是不可越。正为难持。谓力持义观瞻不可得也。亦有难降伏义。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门右边也。名为不可越使者○常在佛内门。有所教命如说而行。故名奉教者(二十一左)义释第七云。又纳达罗洒真言。是法佛奉教者。常守护曼荼罗内门。住于右边译云难执持。亦云难降伏(五十三左)第十三释阿毗目佉云。次相向金刚。犹与难胜相对狭门故得名也(三十右)义释第七云。阿毗目佉真言。译云相对。亦是法佛奉教者。与讷达啰遮相对。常在门之左边故以为名(五十四左)依此等释不可越(忿怒无能胜)相向守护二金刚者。是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门左右。无能胜及妃者。乃释迦化身。故可居第三重外门之中。然摄大广大轨第三重西门。安彼相向等。颇违疏释。所传图第一重西门安之。尤可然也。又释迦仪轨云。无能胜明王。亦名难胜忿怒明王(五左取意)是释迦眷属无能胜。亦名难胜忿怒。然乃无能胜与难胜。其名互通也。又无畏尊胜轨下云。东面画佛并二菩萨。左右画无能胜王难胜忿怒王(二十二左)若依此文。则二尊别体。是并列法身生身之所现欤。或又同尊且分王妃立二名欤。犹可详之观佛而坐者。上释持明院降三世云。瞻仰毗卢遮那。如请受教敕之形(二十三左)准例可知
所云地神者(乃至)余如图说者。释持地神捧瓶等二句。谓西方地神。虽前已说。而其形相未分明故。重说之也其瓶中等者。第十六云。次地神印作宝瓶圆白之中。其瓶插诸宝谷华果等严之。以金刚围之(十一右)光云。文中言之中其瓶者乱也。宜作其瓶之中而得其文旨也
并于通门(乃至)依次作之也者。此释及二大龙王等四句也。持诵第七曰。具缘品释引入弟子文云。第一重逊那优婆逊那二龙王守卫之处。又云。第二重厢曲中置二龙王。右难陀左跋难陀。释迦座下。右无能胜左无能胜妃(云云)诚文虽尔。第三重八方神中。西方为龙护方故。图中逊那二龙难陀二龙。安第三重西门。是为正文。自余护门。并如义释。第一重是佛地。第二重是法身菩萨。今此二龙。是释迦生身眷属故。在释师子坛。
不可以生身龙安佛地法身菩萨护门也(五十九右)此释太非。当段第二重厢曲者。实是第三重也。次往第二院之文。阿阇梨自释第三院。何今拘第二重之词。劳会通耶。经第五云。难陀跋难陀○夹辅门厢卫。在释师子坛(已上)又当段经疏。释释迦坛之中。明二龙安置之相。第二重者。次下明之(四菩萨坛是也)安公解释。恐似无起尽矣。次第一重逊那优婆逊那之文。是又第三重也。阿阇梨所传曼荼罗。第三重西门。安此二龙。但第一重者。约引入弟子。则第三重是初重也。例如云东方初门。约从内出外。则云第三重。约从外入内。则云第一重也。凡此文明受者投华之处。第三重西门尤当其处。若实为第一重。则于第二重第三重诸尊者。不可有投华义。其奈之何
经云所余(乃至)此可知也者。此释所余释种尊等四句也释种者。释迦之种族部类也所说一切法者。余经所说也师者谓阿阇梨也。摄大仪轨中云。所余诸释种袈裟及锡杖师。应具开示三昧形色异(三十一右)已上第三重毕
经中次说(乃至)中胎藏也者。从此以下明第二重。就中初持真言行者。次至第三院二句。对上文持真言行人次往第二院二句。是第二重四菩萨院之总句也。先图妙吉祥下。正说文殊院。此中初十句明主。后右边应次画等十六句明件也初总句第三院者。是隐语也。准上文次往第二院之句可知之。第十六云。以下明菩萨曼荼罗。此是大坛第二重诸菩萨位也。文殊曼荼罗正方○(十二右)第十二云。今此中有诚文。文殊在第二重。释迦在第三重也(二十八右具文如上引之)摄大仪轨中云。大心摩诃萨应往第三院。因陀罗方中先安妙吉祥(十四右)广大仪轨中云。次于第二院。四方相均齐。卫以金刚印○(八右)摄广两轨。或云第二或云第三。各据一义。并非相违也次明主中泥卢钵罗者。第十五云。泥卢钵罗。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者。目如青莲。亦是此也。更有苏健地迦华。亦相似而小华也(十二右)新华严音义(慧苑)上云。优钵罗华。具正云尼罗乌钵罗。尼罗者此云青。乌钵罗者华号也。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佛眼似之。经多为喻。其华茎似藕。稍有刺也(明本一之九左)华上有金刚印者。持诵第七云。私云。金刚印即可决(嘉会坛同之)秘藏记尊位云。左手执青莲华。上在三股跋折罗围炎鬘(十八左)理明房图像集云。此法三形。青莲华上三股。或青莲华上五股。先德同被用之。仍所持杵又可然欤。寻云。若然者可有胜劣之义哉。答。不可胜劣。同智之表帜故○于三股者。可有证文。大日经第四(密印品)说文殊印云○犹如钩形者。此作三股形也。岂非青莲华上三股耶。以此印可为证据欤。于五股者未见文。犹可相寻之(已上)问。此尊右手印相如何。答。经第七持诵法则品云。左伐折罗在青莲。以智慧手施无畏。或作金刚与愿印(已上)不同记第五云。现图○右手屈臂开肘仰掌。指端少垂屈头指。左手竖掌屈头中名指。执青莲华。华上竖三股杵。杵有光焰(四左取意)秘藏记尊位云。次文殊院中座文殊师利菩萨(黄金色首在五髻鬘。左手执青莲华。上在三股跋折罗。围炎鬘。右手与愿契十八左)经第三转字轮品说此尊曰。施愿金刚(已上)释云。东方作施愿金刚童子形(即文殊师利别名也十三之六左)施愿金刚称号。约右手功能欤。八叶院文殊像。左手如文殊院主像。右持梵夹如常说也阿阇梨言等者。以下申秘释也本愿因缘等者。普通真言藏品义释云。此菩萨通达如来甚深般若。唯是佛佛自证。不可授与人。若离加持方便。则一切有心量者。所不能及。是故以婴儿行及小童子之身。演说人法无我蠲除戏论之法(七之二十三右)密钞七云。如世婴童无有有分别。以表此深慧离于人法戏论。所以现婴童相也(二十七右)童真者。大乘入道章云。真简伪虚。童表无咎(上之八左)法王子者。理趣释云。文殊师利菩萨。得法自在故曰法王子(下之十左)阿弥陀经云。文殊师利法王子(已上)同义疏(元照)云。绍隆佛种称法王子。智论云。佛为法王。菩萨入正法位乃至十地。悉名法王子(十四左)青莲不染着等者。寂照不二而施其功故。青莲表寂金刚表慧。照而常寂故。云即见实相(见照德也)寂而常照故。云常寂之光。密钞五云。此菩萨左持青莲华。青莲表离染。左持表定故。名不染诸法三昧。又于此三昧。心无所住故。于莲华之上。复出金刚智印。是故三昧常寂也。智印常照也。寂而常照故。曰能以常寂之光遍照法界也(四十一左)即此意也
文殊北边(乃至)意在此也者。以下明伴中。初说光网童子。即右边应次画等六句是也。不同记第五云。光网所传图在南方。现图在于门北(十一左)智度所说等者。智论第十八云。譬如田舍人。初不识盐。见人以盐着种种肉菜中食。问言。何以故尔。语言。此盐能令诸物味美故。此人便念。此盐能令诸物美。自味必多。便空抄盐满口食之。咸苦伤口。而问言。汝何以言盐能作美。人言。痴人此当筹量多少和之令美。云何能食盐。无智人闻空解脱门不行诸功德。但欲得空。是为邪见。断诸善根(十七右)文殊喻盐。光网类诸食也所以观佛等者。密钞五。疏所以观佛长子等者。释经句而观佛长子也。文殊师利若约果明。即是佛母。今依因说名佛长子。此光网童子。持万德庄严表于福德。在文殊之左。面向文殊表福智相严。故云所以观佛长子者。意在此也(四十一左)次作文殊(乃至)无胜智也者。后明五使者及奉教者。即左边画五种等十句是也。摄大轨中三尊五使者(十五右)三尊者文殊光网无垢光也。五使者者如今所说。又经第五秘密曼荼罗品所说五使者。亦如今释。第十六释云。以上并如童女(十二左)又经第四密印品中。文殊光网次。无垢光继室尼邬波继室尼地慧召请五尊印言说之。第十三释云。上来五菩萨。皆文殊使者也(二十五右)此文除质多罗。加无垢光为五使者也左右次第列之者。不同记第五云。私云。五使者经图。并在文殊左边。
释及所传图在左右(十六左)经说左边画五种故。似五使者同画左边。而疏释云左右。经疏不可相违。今案文殊右边画光网。左边画髻设尼。右优婆髻设尼。左质多罗右地慧(藏品作财慧)左请召次第画之。故经且约初云左边画五种欤。问。摄大广大二轨。右计设尼左乌婆计设尼等。而今左右反之。相违如何。答。彼两轨光网次说无垢光。如次安右左。次说五使者。如次安右左故。髻设尼右。优婆髻设尼左也。当段经不说无垢光故。光网右髻设尼左也。依尊数存略左右不定也。不相违也乌波是亚者者。名小计设尼。是故名亚者也。最胜王经。难陀龙王小难陀龙王。小难陀者乌婆难陀也。小计设尼可例知也质多罗等者。经第五(秘密曼荼罗品)云。质怛罗杖印(已上)第十六云。杂色使者(以杖为印十二左)义释第七云。是妙吉祥大空三昧。以具万德庄严能成一切义利故。名为唧怛㦬(六十二左)石山七集。文殊师利使者女。谓此尊也各作一奉教等者。摄大仪轨中云。五使者五种。
奉教者侍卫无胜智(十四左)当段经言二众共围绕者。使者奉教者也。广大轨中云。左青莲华中。五种奉教使。不思议童子○(十右)三家次第上云。或师云。不思议慧印明通用意者。五种奉教中。上首故通用耳。所谓经云是诸奉教者印是也(已上)八字文殊轨云。复不思议慧○名为奉教者(二十四左)跪向使者等者。第十三云。次诸奉教者(亦是文殊奉教者。与使者少异也二十五左)第十云。次诸奉教者○此谓专在本尊之侧承命。往来随有所作者也(十二右)第六云。其使者奉教者等。皆作卑下之容。其使者操持刀棒。状如夹门守御。奉教者或执持于棒印。或瞻仰所尊。若受指麾教敕(八左)不同记第五云。私云。五奉教所持物。诸图皆不同也。
今秘密品说羌揭梨印(十八右)经五秘密曼荼罗品云所有诸奉教皆羌揭梨印(已上)第十六释云。诸奉教使者。并皆作小刀印。如经中及图。此刀作锯齿形。云小刀非正翻(十二左)无胜智者。指文殊也。法皇胎藏次第上。云无胜智者文殊可知之。已上文殊院毕
次于第二重(乃至)其所愿也者。以下明除盖障院。就中初行者于右方等四句明主。后舍于二分以下十句明伴。初中经说右方。疏释左方。今为会其相违。言西方俗法等。经准俗法南方为右方。即约行者向东也。疏就坛门南方云左方。是约本尊向西也东向而治者。治始义也左手持莲华等者。第十三云。南方画除一切盖障菩萨。金色发冠(云无璎珞也)左手执真陀摩尼珠在莲华上也。但作印者。置莲华上有摩尼珠(六左)
一除盖障现图座位
法三疑问云。除盖障不在此院。在地藏院疑(云云已上)不同记第六云。除盖障菩萨(轨云日光)现图在坚固深心右○私案。此尊应在南方(二十五二十七)坚固深心者。地藏院尊也。大原四十帖第九云。问。何故除盖障菩萨在地藏院耶。答。互为主伴义也。师云。凡现图曼荼罗。只是为世流布。随宜所图绘也。唯为秘经中大曼荼罗也(云云已上)小野敦造纸上云。除盖障者日光欤(已上)不同记注曰轨云日光。依之而为言乎。但日光菩萨者。除盖障院最末(极西)列之。何以此尊可称院主乎。现图以除盖障菩萨安地藏院。然乃此义无其谓欤
经云舍于二分位(乃至)皆放此也者。以下明伴也舍于二分位者。杂钞第一云。经云。舍于二分位当画八菩萨。舍字如何(云云已上)最珍钞云。二字引合ヲイテト读欤。法华弟子品。自舍如来之舍字。ヲイテト读也二分位者。八菩萨各二分左右也(已上)一义云。二分者二使者也。胎藏对受记第三云。文云。舍二分者。
谓盖障菩萨有二使者位也(已上)长庆公三家次第师传同之。谓先画二使者。舍于此位。更复画八菩萨。例如次下云次复舍斯位至于北胜方。此义尤合当段释也以除疑怪等者。不同记第五云。所传图。除疑怪在除盖障右。现图在第二重南方不思议右(二十一左)三家次第上云。除疑怪○疏名憍都羯罗菩萨。译谓除疑惑除垢也。或名大爱乐。凡列诸眷属。皆令最初者在右第二者在左。如此一右一左次第置之。先以除疑怪在除盖障之右也。已上除盖障院毕
次于北方(乃至)以自围绕也者。以下明地藏院。就中初说主。次复舍此斯位等十二句是也。后说伴。及与大名称等八句是也。初明主中。次于北方等者。经第三转字轮品云。夜叉方。地藏菩萨色如钵孕遇华。手持莲华。以诸璎珞庄严(已上)第十三曰。此菩萨手执莲华。以诸璎珞庄严其身。若但作印者。但置莲华也(七右)不同记第六云。现图在第二重北方中央。右手仰掌持月轮。山图莲上黑珠。左手拳当腰侧。执莲上立幢。上宝着幡面向左方(二十三右)
一地藏印言两会重说
三部秘释云。问。地藏菩萨。仪轨为其院上尊。说印真言。而又仪轨。其菩萨入观音院。说印真言意何。答。是其摄入之意也。以彼菩萨入其院可知。地藏院诸尊为莲华部也(三左)胎藏瑜伽记(智证)云。凡胎藏者。此法界理体。所以诸尊无有次第。亦无定位。混将来置一处也。得地藏在观音部。其义如是(已上)胎藏仪轨解释(真兴)下云。问。今此菩萨与在上观音院有何异耶。答。是由本誓故。成他部伴。成自部主也(已上)私云。密印品经疏。于地藏院观音院两会中所说地藏印言也其余眷属等者。以下明伴也。第十六云。此菩萨有无量眷属。今略说彼上首者如左。宝作菩萨○宝掌菩萨○持地菩萨○宝印手菩萨○坚固意菩萨(十三左。此中宝作者宝处也。义释云宝处。又名宝作。)当段经疏亦说五尊。然经有宝掌无宝处。疏有宝处无宝手。经第四密印品。并四部仪轨说真言。次第宝处宝手持地宝印手坚固意也。经宝掌者当宝处也。第十云。参宝掌菩萨种子○以宝处为定也。以宝为手故。宝从彼生也。亦有常义也。亦有作义也(二十三左)宝手亦名宝掌。故经轨云宝手。疏云宝掌欤。第六云。宝掌菩萨掌中持宝(八左)可思之。不同记第六云。宝光菩萨○私案梵号。是藏品所说宝作也。亦名宝处。亦名宝生。○具缘品释云。当于地藏之右。置宝处菩萨。藏品释云。又宝处真言○梵云罗怛曩迦罗(急呼)翻为宝作。或云宝生。
以宝处为正也○现图在地藏左○捡上下诸品。地藏眷属唯有五菩萨(二十八右)又云。宝手菩萨○仪轨及梵号图云宝印手。私云。宝掌欤。具缘品开宝掌宝手为二尊。释及仪轨合为一尊○具缘品释。地藏之左置宝掌菩萨。现图在宝光左(二十六右)又云。右地藏眷属。经释仪轨及图。名位不同。具如左。具缘品说六尊。地藏宝掌宝手持地宝印手坚意。私案。此品开宝掌宝手为二。其宝光阙文。释亦有六尊。地藏宝处(地藏右)宝掌(地藏左)持地(宝处右)宝印手(宝掌左)坚固意(持地右)私云。宝掌宝手合为一尊。而别说宝处。秘密品亦说六尊。
地藏宝作(私案即宝处也)宝掌○持地○宝印手○坚意○释说与缘品释同。真言藏品说○私云。此品亦宝掌宝手为二。别说阙名尊○(三十左)私谓。此释宝处与具缘品释并轨文。尤相乖违。又以宝处名宝生。仪轨亦名宝光。三名虽别。其实是一致也。已上地藏院毕
次于西方画虚空藏(乃至)故名虚空藏也者。以下明虚空藏院。就中初说主。次复于龙方等四句是也。后说伴。及余诸眷属等十六句是也初中左手持莲华等者。第十六云。次西方虚空藏菩萨。即是文殊会中西方部主也○坐白莲上手持刀。若不画菩萨形者但置刀(十四右)及诸眷属等者。此十字释及与诸眷属等四句也。然乃此文恐烂脱乎。
宜移此十字于故名虚空藏也之下此中法门之上。而得其意耳此菩萨等者。虚空藏菩萨秘释也譬如虚空等者。释虚空藏得名大集虚空藏经者。大方等大集经第十四虚空藏品云。何因缘故名虚空藏。佛告速辩菩萨。善男子。譬如大富长者多诸民众无量库藏财宝充满。能行布施心无悭●。若行施时。贫穷往者随意所须开大宝藏悉能给与。彼诸众生皆得适意。长者施已心喜无悔。善男子。虚空藏菩萨亦复如是。常行功德成就方便力○得如来神足力故。于虚空中。随众生所须。若法施若财施。尽能施与皆令欢喜。以是故善男子。是大士证此方便智。故名虚空藏(初右)又曰。此大菩萨可名虚空藏。所以者何。以从虚空中能雨无量珍宝充足一切故。尔时世尊。
即印可其言名虚空藏○尔时约于空中雨无量珍宝。以是因缘常名虚空藏(六右)
此中法门(乃至)皆如图说者。以下释伴也。此中列五尊。经第四密印品所说亦同之。摄大仪轨中云。正觉所生子。
及与诸眷属无垢·虚空慧·清净慧·行慧·安慧·出现智·莲华印·执杵。后三普通印。如是诸菩萨。左右而安布(十九)当经不说后三尊也。对受记第三云。仪轨此段列三十菩萨(已上)是指法全仪轨也。然彼轨依现图出之。现图虚空藏苏悉地二院开合。古来有异说。出现智执杵等。彼苏悉地院所图也。具如别钞。已上虚空藏院毕
一经所说曼荼罗图尊员数
具支灌顶第四云。上来中胎九尊。第一重十七尊。第二重三十二尊。第三重百十一尊。总成一百六十二尊。随经正文。出都会坛曼荼罗竟。本义释五(高野本六)有阿阇梨所传曼荼罗图。及其印座形色等。具如彼文○并是此都会坛曼荼罗也(已上)
其形相皆如图说者。智证杂钞云。未见彼图。郁结极。其伏乞垂付(云云已上)
此偈末云(乃至)经中本文也者。释最后二句如上所说(乃至)曼荼罗也者。释上来所明曼荼罗之大意也。此经以三句为大宗故。胎藏曼荼罗。又约三句作建立也。谓中胎为菩提心为因。八叶为大悲为根。三重坛为方便究竟也心实相华台者。即中胎也大悲胎藏开敷者。即八叶也以大悲方便等者。即三重曼荼罗也。义释第十四云。一者菩提心为种子。二者大悲为根。三者方便为后。今就大悲胎藏曼荼罗说之。为以中胎为菩提心。次八叶为大悲。外三院为方便也(四十七左)如于一世界等者。此约为方便之至极。释第三重曼荼罗也。就毗卢法王示同彼彼趣。有二所由。一随各各类。说种种法摄受彼类故。文言普现六趣等是也。二见上首尊在海会中。生希有心。易入佛法故。文言今此上首等是也。又教时义第二云。大日如来示现外道天仙之身。在第三重。引彼所部外道天仙。入曼荼罗之时。彼天仙等。见我所尊在下位中。即生卑下之心。易受佛化。受佛化后。即觉自身本觉不生理。终至中胎。如说外道三恶可知(二十左)依此释者。为见在下位中。而令除高慢心易受佛化也。问。若尔但能同权者居曼荼中。而所同实人不可列海会众如何。答。此有本有修生二义。若约本有者。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秘密曼荼罗海会。岂只权类耶。若约修生者。教时义第二云。一切三乘六道引入曼荼罗时。虽未果证。而始与灌顶授金刚号。从此方诧大悲胎藏之中。名为生诸佛家(二十左)可思之
复次此曼荼罗(乃至)无所不通也者。以上释为令众生生渴仰心。现六趣随类身之义。
以下释应病与药不谬施行之义也十万偈大本等者。义释第七云。然此经大本一一善知识。三密门中各有种种异方便。真言数如恒沙。不可备载。今传法圣者。为欲摄广为略故。取其宗通要旨义兼用者。举为一品。名曰普通真言藏品也(十左)曲示方便者。五重结护云。五股杵显五智也。中直者此正义无方便。边曲者此权义。而带方便故也权必归实故曲也(十三右)
阿阇梨言(乃至)方可请召也者。以下明造曼荼罗用心也。第八云。阿阇梨言。若行者未住瑜伽。云何能造如是坛法。乃至初建立时。已观在身中。然后图画(五右)画了作法等者。以下明图画以后作法之大归也
如下品中说。经第三悉地出现品云。
大金刚地际时加持下身○行者一缘想八峰弥卢山。上观妙莲华○(已上)第八云。即用阿字门。起金刚地妙高山王。当知。此曼荼罗即在其上(四左)广大轨上云。次想为大海。五宝为四岸。底布妙金沙○次于其海中。一缘而观想。八峰弥卢山○次上观嚩字。成大羯磨轮。用持大宝华。坚固无倾动○次应复观想。羯磨轮之上。其中观呵字。转成白莲华。台蕊皆严好。八叶皆广大。众宝自庄严○次应布五色○次布金刚印○以无疑虑心。普遍而流出三界金刚道。中有法界宫。广大宝楼阁中。观曼荼罗(九左十一右)智证杂钞第一云。画了作法事时○如下品中。此经及瑜伽中。未见须弥山观。何故此文云在须弥顶。若从此文合用彼观否。若许用之。其种子并观想如何(云云已上)最珍钞云。问。胎藏无须弥观何。答。胎藏金刚。实其源一故。以金刚界观。交此中欤(云云已上)慈觉大师曼荼罗问答云。道场观时。乳海之中置须弥山。今何不然耶。答。其样不无。但今传示阿阇梨所授实事耳(云云已上)私云。胎藏须弥观经。并仪轨文明白也。是何疑问乎。嘉会坛第四引经第七道场观水中观白莲妙色金刚文已云。若依此文者。八叶莲华以为妙高山。于理通欤(云云已上)可思之方可请召也者。广大轨上云。奉请大日遍照尊。尘刹海会诸如来。菩萨金刚。声闻众。广大楼阁普云集。无边圣众皆证知。我今如佛。净二界成身。建立曼荼罗。种种庄严今已竟。不舍悲愿而降临。唯愿圣众满本愿。摄受自他成悉地(十五右)此道场观已。即作召请法。广大轨说。尤契当段释也
大日经疏演奥钞第十五(毕)
光云。此卷本疏有乱曰
(一)那罗延天也(三)并置等(二)又置等
(四)最西北隅以下如文(此依经文。若直读之。则却乱读经文。又次下经文。随疏乱读)
又云(一)焰光(五)及诸等(三)此菩萨等
(二)所以等(四)被服等(五)此中以下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