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
《大正藏》第65卷No.2259No. 2259 [cf. No. 1579]
瑜伽论问答卷第一(论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多武峰增贺圣造
伽第十三遁伦记第五。第百一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
依初不定地。于安住心。应正取相。谓青瘀相等。此说五·识性不定故。于境驰流贪等生起(文)附此所疑。五识言含如来五识。如来五识或从眼根入于正受。或从耳根入于正受。既入正受。岂非定地。何故总说名非定地。谓正识身。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有二释。初释云。前十五界唯有漏故。知如来无有五识(文)意云。佛无五识。是余二乘凡夫五识(言也)后释云。如来亦有。无漏五识恒在定故。非如余异生二乘等(云云)且就初释。若云如来无五识者。成所作智为何识转乎。此释。成所作智或第六识。或第七识(文)问。此释非理。若第六识及第七识为转。即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为何识转耶。若第六识或七识二智并生有于一心中二惠并生之过。若第六识或第七识唯为成所作智。不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便有阙妙观察智之佛。甚无道理。何可言乎。
伽第十三。遁伦记第五。第百二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二日)。
问。于非三摩呬多地有十二种之中。识第二非三摩呬多地云。阙轻安故名非定地。谓欲界系诸心心法(文)其欲界心心法阙轻安样何。答(云*云)问。进云。凡云轻安者。是定地法也。欲界非定地。故云阙轻安。今附此所疑。唯识论有二义。一云。欲界无轻安。二云。欲界有轻安。彼论既有二义。何故此论一向云无。答(云*云)问。进曰。其论云意不同。不可以彼难此。但引彼论意欲会此论意。即当二义中云。有之方义。不可为相违。今附此所疑。就云无之方。欲界名非定地可然。就云有之方。不可名非定地何遍名非定地。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述云有之义云。有义。欲界亦有轻安。彼定加行亦得定地。彼亦微有调畅义故。除定加行余欲界心皆阙轻安。名不定地。非一切无。说善十一通一切地。则九地故(云云)今附此所疑。若云善十一通一切地故欲界有轻安。云无之释家何通此说乎。答(云*云)问。进云无之释会。言一切地者。有寻有伺等云一切地也。非欲界等九(云云)。
伽第十三。遁伦记第五。第百三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四日)。
问。入无余涅槃界者。为赖耶识灭。为当不灭耶。若言灭者。有情界可减。若言不灭。何瑜伽论云。于此界中阿赖耶识永灭尽故。名无心地(文)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定性二乘入无余时。随非生数。理亦有*减。如此(云云)故阿赖耶识永灭尽故之方难。能被通。但有情界*减之方难。尤甚。何者。诸经论云有情界不增不减之道理显然。而今云定性二乘入无余时理亦有灭。彼不增不减经文何通乎。答(云*云)问。进云。文通释云以从多故说言无减。如海一滴(文)今附此所疑。定性二乘入无余涅槃者。非唯一两。说无量定性二乘入无余涅槃界。皆灭阿赖耶识。即多众生界减。何言如海一滴乎。
伽第十三。遁伦记第五。第百四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五日)。
问。经论文处处说补特伽罗空法空·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何故此空无我名通人法俱有乎。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空谓所空自性。无我谓无其用及差别义(文)意云。空人法自性俱名空可然。但无用及差别故名无我。可分别。何者。凡云我者。不知蕴处界诸法远离差别义。泛执一合相。总许我也。今此观诸法远离差别。知无补特伽罗。即立补特伽罗无我性也。然空补特伽罗。知唯有法时。即有法执起。空此法执故。但可云法空。不可云法无我。知唯有法时。无我心起。何空法时。云法无我。答。此义叵思。今聊会释。观蕴处界诸法远离差别。便补特伽罗自性都无空。亦观此诸法空。便法自性空虽无人法二性。然有其用差别。此用差别即当我义。故空人法用及差别。名二无我。问。何故无用及差别义。可名无我。答。我是自在义。自在起用。自在差别。观唯有法。虽无我体。然有作业及差别等。即当彼我自在用义及差别义。今无我体不空我体。唯空其用及差别等。空用差别体。名二无我。
伽第十四。遁伦记第五。第百五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十一日)。
问。于爱有四种。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无有爱。此中何名无有爱。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愚涅槃为依止故。而于无有生希求爱(文)今附此其于无有生希求故名无有爱事。趣虽闻。然云无有。物体不显。何名无有。云于无有生希求爱。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不了涅槃应烦恼得。而执身断则是涅槃。遂计自身齐此无有。爱身无有。名无有爱(文)无有爱义。此文既显。但文初云不了涅槃应烦恼得文意叵思。何处涅槃应烦恼得。不了之者。而执身断是涅槃耶。答。恐是文误。可云离烦恼得。
伽第十四。遁伦记第五。第百六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问于五上分结。有无差别*结·有差别*结何等名尔乎。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无差别*结者。谓色贪·无色贪。有差别*结者。谓爱上静虑者掉·慢上静虑者慢·无明上静虑者无明(文)今附此所疑。于贪分别色贪。是应有差别。何此名无差别结。于掉举·慢·无明不分别色·无色界。是应无差别。何此名有差别结乎。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依界辨结。不依人故。名无差别。余之三种依人辨*结。名有差别(文)。
伽第十四。遁伦记第五。第百七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问。说七识住中身一想异识住。云有怖不怖想(文)如此云意何。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光音天众光后生者。由睹梵世猛炎烧然。尔时便有怖不怖想(文)意云。第二静虑有新生天众·旧生天众。见初静虑为火灾烧。若新生天众怖彼火来此。若旧生天众知不来不怖(言也)今附此有例。第三静虑亦应有新生·旧生。被见第二静虑为水灾溺。应有怖不怖想。何第三静虑不立想异识性乎。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火灾从下向上。上地见生怖。水从上向下。虽见不怖(文)道理如是。抑婆娑论云。夫言怖者。有自性。是心所摄。唯在欲界(文)以此可知。上界中不可有怖。何光音天见初禅天可生怖畏(文)答(云云)问进*曰。劳释文云。彼于厌心假立怖名(文)若是厌心。新生旧生俱可怖畏。何但新生独生怖畏。
伽第十五。遁伦记第五。第百八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问。说八解脱中。前三解脱与八胜处。互相成显。云谓三解脱方便道所摄三胜处也(文)如此云意何。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解脱三为因故。说三胜处是三解脱方便道摄。非唯三也(文)意云。于前三解脱。八胜处为因。应知八胜处是前三解脱方便道所摄。据解脱取三随名三胜处。非彼胜处其数唯有三(言也)今附此所疑。婆娑等中皆云。八解脱是因。十遍处是果。八胜处亦因亦果(云云)故应八解脱为胜处方便。何说八胜处是解脱方便。答(云云)问。进云。彼萨婆多一宗所说。余宗不尔。成实论云。遍处是一向因。胜处亦因亦果。解脱一向是果(文)摄大乘论。作究竟非无漏等四句意同成实论。依此等论文。有胜处为因解脱为果之义。今依此义如此云也。今附此所*疑成实论有何道理。云遍处*是一向因。胜处亦因亦果。解脱一向是果。答(云云)问。进云。以摄大乘论四句。当成成实意。其四句者。一究竟非无漏。二无漏非究竟。三亦究竟亦无漏四非究竟非无漏。劳释文云。因非究竟。果为究竟。空观为无漏。有观为有漏。十遍处一向是因。故非究竟。一向有观。故非有漏。若八胜处初作有观。是前遍处所生之果。此为究竟非无漏句。后作空观。是后解脱能生之因。此为无漏非究竟句。八解脱者。一向空观一向是果。为两五句。遍处俱非(文)。
伽第十五。遁伦记第五。第百九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四日问)。
问
(已上第九条论义二十行许损失不能写之)
瑜伽论问答第四卷 多武峰增贺圣造
伽第十五。遁伦记第五。第百十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问。于违法相有四类别。一于无相增为有相。二于有相减为无相。三于决定立为不定。四于不定立为决定。此中且除前三类人附第四类。其于不定为决定者。如何执乎。答(云云)问。进*曰。说文云。如执一切乐受皆贪所随眠。一切苦受瞋所随眠。一切不苦不乐爱痴所随眠(文)今附此文所疑。一切乐受贪所随眠。一切苦受瞋所随眠。一切舍受痴所随眠。是例道理。执此道理。非违法相。何破此执。名于不定立为定之违法相执。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有二释。一云。依增随眠。虽别如是。非三随眠互不随增故。执唯尔名违法相(云云)二云。离漏三受非三所增。若执皆增。便违法相(云云)且附后释。此释意云。阿罗汉位所有三受。非漏随增。若执犹增。便违法相(言也)今附此所疑。阿罗汉或有退失种姓果。应是惑随增。故执一切受贪等所随眠。应不违法相。何名违法相。答。凡随增者。于有烦恼。复更增长。是名随增。若无学位退种姓果。是断尽后还更退起。非惑随增。若执随增。可违法相。况经部宗不许退果。惑退起言不可来此。
伽第十六。遁伦记第五。第百十一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问。于共相法。有一切行*共相·一切有漏*共相·一切法*共相。何物名尔乎。答。一切行*共相。是无常行。一切有漏*共相是若行。一切法共相。是空无我行。问。无常是一切行自性。苦是一切有漏自性。空无我是一切法自性。故可名自相。何故名*共相乎。答。劳释文云。如四善根位观五蕴无常。总于五蕴上有一无常相。此即五蕴共一无常相也(文)意云。于观无常苦空无我。其有二位。一四善根。二见道位。如四善根。总观五蕴无常苦空。总*共观故。名为*共相。今文举彼四善根位(言也)问。尔见道位所观无常苦空无我不名共相。答。其不名尔。故释文云。若如见道观五个无常相。以一观心有其五解别证五蕴无常故。是自相境(文)意云。见道位中。别观五蕴一一无常。明白了别。非总共观。所观自相各显现故。名自相境(言也)问。虽各别观五蕴无常。同是五蕴无常一义。同一义故。可名共相何从别观名自相乎。
伽第十六。遁伦记第五。第百十二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极月一日)。
问。说六种言论中属主相应言论云。如说生时。此谁之生。待所属主。起此言论(文)此文意何。答。凡属主相应言论者。谓诸言论配属于主。方解其相。非不主也。如说生时。此谁之生。待所属主。起此言论。谓色之生·受想行识之生。故云如说生时此谁之生待所属主起此言论也。问。何故但于色受想行识上生等。立属主相应言论。不即于色受行想识。立属主相应言论乎。答。次下文云。非说色时此谁之色待所属主起此言论(文)以此见者。就五蕴自体。不可有此言论。问。凡云五蕴者。有情身所具。云此人身所具。彼人身所具等。即此五蕴系属于主。故于五蕴可有属主相应言论。何云就五蕴不有此言论答。有情无实体。唯有五蕴法。系属于谁故有属主相应言论。故说色等无属主言。问。若观有情空。虽无有情体。若求解空时。犹有有情体。何不约彼立属主言。若探后时解空道理云无有情。亦应寻彼后时法空无五蕴体。系属何物名五蕴生。所属五蕴既不可得。能属生等系属于谁。属主言论何故一遍。答。劳释文云。属主相应言论者。说分位假(文)意云。分位假者。不相应行心心所三法分位。此分位假立属主名。生等四相属彼三法。故说生等作属主言(言也)。
伽第十六。遁伦记第五。第百十三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二月二日)。
问。属主相应等六种言论中。何名远离此彼言论乎。答。说文云。非以此显此。非以彼显彼。是名远离此彼言论(文)问。何物名以此显此言论。何物名以彼显彼言论。远离此二言论。有远离此彼言论乎。答。说文云。如言地之坚·石之内。是以此显此言论。如言眼之识·身之触·佛授德友之饮食衣服等。是以彼显言论(文)远离此二言论。别有远离此彼言论。问。尔远离彼二言论。如何言论名远离此彼言论乎。答。说文云。如言宅之门·舍之壁·瓶之口·瓮之腹·军之车·林之树·百之十·十之三此名远离此彼言论。问言地之坚·石之圆者。何名以此显此言论。言眼之识·身之触·佛授德友之饮食衣服等。何名以彼言论。言宅之门·*舍之*壁·瓶之口·瓮之腹等。何名远离此彼言论乎。答。离地无别坚离石无别圆。即以此坚圆。还显此地石。故言地坚石圆。名以此显此言论。离眼有眼识离身有触尘。离佛授友有饮食衣服。以彼眼彼身彼佛授德友显彼识·彼触·彼饮食衣服。故言眼识·身触·佛授德友饮食衣服等。名以彼显彼言论。以门望宅。以壁望舍。乃至以十望百。以三望十。不如地坚·石圆·以之显此言论。不如眼识·身触·佛授德友饮食衣服·以彼显彼言论。远离此彼二边。故名远离此彼言论。问。以门望宅。乃至以三望十。何不如以此显此。不如以彼显彼乎。答。离宅无门。乃至离十无三。故非以彼显彼。门相异宅。乃至三数异十。故非以此显此。远离此彼言。良由于此也。
伽第二十一。遁伦记第六。第百十四条。第四遍造(天元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问。说声闻乘人。声闻种姓随一相续。*随多相续云。若法异相俱有而转。见彼差别种种相续种种流转(文)如此云意何。答(云云)问。进云。此显声闻种姓*随一相续义。如此云也。尔其显随一相续。如此云意何。答(云云)问。进云释堕一相续。有反释顺释。今此其反释也。尔此释意。云若法异相俱有而转见彼*差别种种相续种种流转之意何。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若彼种姓与所依身有别体姓。俱时而转。便可得言或依此身。或依余身。既无别体。故不得言此身种姓堕余身中(云云)。
伽第二十三。遁伦记第六。第百十五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正月二日)。
问。于律仪。有戒律仪·根律仪。说此中根律仪云。眼见色已。不取其相。不取随好。乃至意知法已。不取其相。不取随好(文)云相云随好。何物也者。云不取彼乎。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谓若眼识取身境界未起贪等。名为取相。若能远离如是境相。名不取相。若其眼识无间意识取相能起贪等。名取随好。
今此中若其眼识取*身境界未起贪等。但取境相可名取相。眼识无间取起意识能起贪等。名取随好。义未显也。意识起贪等。何名取随好。
伽第二十五。遁伦记第六。第百十六条。
问。以素怛缆等三藏。摄契经等十二分教。第六因缘经可摄何藏乎。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若准前文。应通三藏摄。今据后义。唯毗奈耶摄(文)准如何前义。应通三藏摄。据何云后义唯毗奈耶摄乎。答(云云)问。进云。释因缘经。有二种义。一云。显示能请补特伽罗名字种姓。因请而说之义。二云。显毗奈耶相应。有因有缘别解脱经之义也。此中准初义。应通三藏摄据后义。唯应毗奈耶藏摄(言也)今附此所疑。云显示能请补特伽罗名种姓因请而说之义。何也者可通三藏摄。云毗奈耶相应有因有缘别解脱经之义。何也者唯应毗奈耶摄乎。
伽第二十五。遁伦记第六。第百十七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正月十一日)。
问。思惟诸法自相*共相。有二思惟。一算数行相善巧方便思惟。二称量行相观察德失思惟。此二思惟思惟何等诸法。如何自相共相乎。答(云云)问。进云。记文云。思惟诸蕴相应所有言教。思惟所余髓一所有言教(文)是其所思惟之诸法也。自共相者。即说文云。五蕴各别。名为自相。同有积聚总略义故。名为*共相。色等五蕴性相各异。名为自相。无常苦空无我理同。名为共相(文)今附此所求。于此等诸法自相*共相。有算数行相善巧方便思惟·称量行相观察德失思惟。样何。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算数行相者。且于五蕴云。色蕴有十一种。受蕴有三种。想有六想。行蕴有六思。识蕴有六识等也。处界缘起等准之可知。称量行相者。依观待等四种道理。观察诸蕴相应所有言教·所余随一所有言教(文)今此中且附称量行相方。何故依观待等四种道理观察。名称量行相观察德失思惟乎。
伽第二十五。遁伦记第六。第百十八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正月十二日)。
问。观待等四种道理中。何名法尔理乎。答(云云)问。进云。*记文云。由彼诸法本性应尔。自性应尔。法性应尔。即此法尔说名道理(文)今附此所*未。其云本性应尔。云自性应尔。云法性应尔。云何义乎。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本性应尔。谓无始来。自性应尔。不待众缘。法性应尔。法相道理(文)今附此所*求。何事无始来应尔。乃至法相道理。法性应尔乎。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或即如是。或异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尔为依(文)今附此所*疑。其云或即如是。乃至云或非如是者。何云事乎。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如是四大种。坚即是地。乃至动即是风。名即如是。如地能持。乃至风能击等。名异如是。如色显形是地。清澄水。炎赤名火。轻触是风。名非如是(文)今附此所*疑。地坚乃至风动。名即如是。地持乃至风击。名异如是。色显形乃至风轻触。名非如是。意何。答。地坚乃至风动。是四大种自性。自性本来自尔。故名即如是。地持乃至风击。是四大种业用。业用异彼自性。故名异如是。地显形乃至风轻触。是所造色。非彼四大。而假记曰四大。名非如是(言也)。
伽第二十五。遁伦记第六。第百十九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正月十四日)。
问。说修布施行云。是诸菩萨所现行事。非此义中意所许施(文)此文意何。答(云云)问。进云。次上文列说种种施物中云。知谓或妻子奴婢作使。或复内身头目手足(文)结此文云。是诸菩萨所现行事。非此义中意所许施。结彼上文如此云意何。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云。今此文意。自头目手足等物。最难可施。是诸菩萨所现行事。非声闻分如其有情妻子等类。若具三义。名无罪施。此施亦声闻分(文)意云。上文列说施物。云妻子奴婢头目手足等者。皆是声闻教中所列说也。但于其中。内身头目手足。是唯菩萨所应施也。非声闻人所应施与。然妻子等若具三义。声闻应施(言也)今附此所疑。其声闻施妻子等具三义者。何等三义乎。答。释文云。一有自在力。能制伏彼。将施他时。自知无罪。二方便化导。令无嫌恨。三知彼前人得我妻子不为损恼(文)。
伽第二十六。遁伦记第六。第百二十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正月二十三日)。
问。说有分别影像等四所缘中所作成辨所缘云。一切粗重悉皆息灭得转依故。超过影像(文)如此云意何。答。记文释云。此中意显。有无分别二种影像。皆未证真。皆有影像。若入见道。名事边际。今至无学。所作成辨。得转依故。超过影像。则无漏心无影像也(文)意云。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在见道。事边际所缘。在见道位。所作成辨所缘。在无学位。其无学位得转依故。超过影像。即无影像(言也)问。今此释文前后相违。有无分别二种影像在见道前。即入圣后可无影像。而次下云今至无学所依成辨超过影像。唯无学位见无影像故。与前文忽为相违。何可和会。答。此文叵思。今聊和会。二种影像在见道前。即入圣后应无影像。而次文云。今至无学超过影像。无与超过。其义稍殊。谓入圣后不超影像。名无影像。而有能超影像心相。有此想故。不名超过。如不还者。虽无欲惑。而不得名超过欲界。要须舍离欲界异熟。尔乃得名超过欲界。此亦应然。入圣以后虽无影像。犹有想故。不名超过。至无学时。方名超过。问。准对法论云。无分别影像谓内真证智乃后所得智(文)彼论意云。无分别智影像在于真见道乃相见道等(言也)若据彼论。圣以后应有影像。何故云无。答。劳释文云。此从因为名。名无分别影像。其实二智以无漏故。皆无影像有无分别或定或惠。对法论文虽真。而影像文不具(文)意云。此从见道前无分别影像。此真位亦名无分别影像。论实。此二智应许无影像。夫有无分别是见道前或定或惠(言也)问。若从见道无分别影像。于真位立名。有分别影像亦应此备立。何须偏借用无分别影像。答。此例难应然。私案对法意。有分别影像可在见道前。无分别影像可立圣位中。无分别智影像许在圣位故。云内真证智及后得智等。问。若尔。何前云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在见道前耶。又会对法云此从因为名。答。云二种影像在见道前者。是记师释也。非论家所说。于人师所释。随宜应左右。既无论明证。何必依凭耶。又会对法云此从因为名。是记释也。取舍在意耳。问。有分别是观。无分别是止。若云见道前但有有分别无无分别者。即应见道前但有观无止。若云若入圣后但有无分别无有分别者即应入圣后有止无观。答。论云意各别。此瑜伽论意。有分别名观。无分别名止。彼对法论意。于二种影像各具止观二。若见道前。立有分别止观若入圣后。立无分别止观。
伽第二十六。遁伦记第六。第百二十一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三月二十六日)。
问。说瑜伽师于所缘境安住其心云。若愚无常苦空无我。应于缘起处非处善巧安住其心(文)如此云心何。答(云云)问。进云。瑜伽师于所缘境安住其心。有三意乐。一乐净行。二乐善巧。三乐解脱。今此三中。说乐善巧义。如此云也。尔其说乐善巧义如此云心何。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愚我有情命者生者养育者等。于蕴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因。于界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缘。于处善巧安住其心。若愚无常苦空无我。应于缘起处非处善巧安住其心(文)前所畅申即此中文也。今就此文。凡愚无常苦空无我者。是即常乐我净四颠倒也。破此四颠倒。即应修无常苦空无我四行相。何云于缘起处非处善巧安住其心乎。缘起处非处善巧。对治愚痴者也。何此中为四颠倒能对治乎。答。以缘起处非处善巧。可对治四颠倒。何者。缘起是有为法。新新生灭。念念不住。烦恼业苦。因果俱苦。唯因唯果。无有主宰。观此道理。安住其心。常乐我净四倒自破。今文大概良由于此。
伽第二十七。遁伦记第七。第百二十二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四月二日)。
问。说十六胜行中觉了心行云。或谓我当有。或谓我当无。或我当有色。或我当无色。或我当有想。或我当无想。或我当非有想非无想等(文)此文意何。答(云云)问。进云。此说觉了心行之时所起忘念。如此云也。今附此所疑。*此凡十六胜行。皆是已见谛有学圣位中所修习之行。非凡夫异生所修习之行。故说之文云。有学见迹已得四念住等。于入出息所缘作意。复更进修为断余结(文)今所列出之我当有无等。是六十二见后际分别类。非已见谛者有学圣位中所可起忘念。何十六胜行觉了心行中。云起此忘念乎。答(云云)问。进云。劳释文有二释。初释云。此十六胜行。凡位亦可作。即此文为证(云云)意云。十六胜行中。起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等。此举凡夫位所修胜行也。故知凡位有修十六胜行(言也)次释云。此圣位中暂时失念。起微细常见等。而非六十二见中见(云云)意云。论文云或有暂时生起忘念。次云或谓我当有或谓我当无等(云云)此则圣位中暂时失念。起断常等见也。非异生位所起六十二见中见(言也)旦附初释。论文既云。有学见迹已得念住。复更进修为断余结(文)然则显见有学圣位修此胜行。若作凡位亦修之释。引他所文。应成此义。何以此文即证此义。答。初有难。不依凭而已。次释既无妨。可以为指南。问。初是基师释也。次是遁伦释*也。法相宗学者。基师为所依。何舍基师释。用遁伦释耶。答。彼宗例作法。虽己宗祖师。若其释有过。不必依凭耳。
伽第二十七。遁伦记第七。第百二十三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四月三日)。
问于十二处生起。各皆有三缘。谓等无间缘·所所缘·增上缘也。且意生起。以何等法为此三缘乎。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乃至意为等无间缘。此生作意为增上缘。法为所缘缘(文)今此中等无间缘·所缘缘。其义已显。但增上缘体未明闻。其言此依意何物乎。答(云云)问。进*曰。劳释文云。第六识同时增上缘根者。即是末那。故论文云。此生作意为增上缘(文)意云。此生作意是末那识(言也)今附此所疑。言此生作意。即应是意处想应作意心所。何指此名末那识。
伽第二十八。遁伦记第七。第百二十四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四月四日)。
问。说三学中增上心学云。入初静虑。具足安住。乃至能入第四静虑。具足安住(文)何故但举四静虑定。不举四无色定乎。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然依静虑能入现观正性离生。非全远离一切静虑能成此事(文)意云。依四静虑有入见道故。四静虑为增上心。远离静虑四无色定。非见道所依。不名增上心(言也)今附此所疑。如此云。同论文说二十二根所依地之中云。未知欲知根依九地有(文)所谓未至·中间四根本定·下三无色。彼文中。既下三无色为未知欲知根所依。故知无色定亦可见道。若许尔者。应如四静虑名增上心学。何故无色定不名增上心乎。答(云云)问。进云。唯识论云。前三无色有此根者。有胜见道傍修得故(文)意云。下三无色有未知欲知根者。菩萨等胜根性者入见道时。或傍修得无色定。今约彼人。说下三无色有未知欲知根(言也)今附*此所疑。若尔。*既有菩萨等胜根性人依下三无色入见道者。即约彼人应无色定名增上心。何前一向云依四静虑立增上心名乎。答(云云)问。进云。前一向云依四静虑立增上心。是声闻地一途说也。故且不取眼根性者依三无色(言也)。
伽第二十八。遁伦记第七。第百二十五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正月五日)。
问。说戒定惠三学次第相成。中论文云。或有增上心引发增上惠。或有增上惠引发增上心(文)此中且何名增上惠引发增上心乎。答(云云)问。进云。说文云。谓圣弟子未得根本静虑。先学见迹。后为进断修所断惑。修念觉支乃至舍觉支。是名增上惠引发增上心(文)今附此所疑。凡增上心者是四静虑定。故说文云。何增上心学。谓入初静虑具足安住。乃至能入第四静虑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文)念等七觉支*既非四静虑。何为断修惑修七觉支。名引发增上心乎答(云云)。
伽第二十八。遁伦记第七。第百二十六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四月五日)。
问。说就戒定惠三学有具不具云。是故若有增上惠学。当知必定具足三学(文)以何等故。云若有增上惠学必具三学乎。答(云云)问。进云。次上文。非有增上惠学而无增上戒及无增上心(文)如此云故。次下云。若有增上惠学。必具三学也。今附此所疑。增上惠者是无漏见道。增上心者是四根本定。或有圣弟子未得根本定。*先入见谛道。是唯有惠学。未具增上心。若约此圣者。即有增上惠不具增上心。何云有增上惠必具足三学乎。答。四根本定名增上心。是据增胜且举根本。若据全者。未至定等皆增上心。若未离欲者入见道时。虽未得根本定。而得未至定。是未至定收增上心故。则为见道增上惠学具增上心。问。此论上文二句分别。一增上心引发增上惠。二增上惠引发增上心也。其中增上惠引发增上心者。谓圣弟子未得根本静虑。先学见迹。后为进断修所断惑。正勤加行(文)意云。未得根本定先入见道者。不具增上心故。从见道后为进断修惑。勤修静虑定。是从增上惠引发增上心(言也)以之见。未离欲者住见道时。虽有未至定。不名增上心。要后修静虑。名具增上心。若彼未至定亦名增上心。则为增上惠具足增上心。何以谓不具足。更进修静虑。名引发增上心。答。虽有未至定亦名增上心。然非究竟故。要当修静虑究竟增上心。故从见道后更引发静虑。名从增上惠引发增上心。
伽第二十八。遁伦记第七。第二十七条。第四遍造(天元五年四月八日)。
问。记三十七菩提分法实体之数云。以五根中不摄思故。以此义故知体唯九(文)如此云心何。答(云云)问。进云。小乘俱舍云。此实事唯十。谓惠·勤·定·信·念·喜·舍·轻安·及戒·寻为体(文)然今为显大乘中说实体有九。如此云也。尔其为显实体有九。云以五根中不摄思故之文意何。答(云云)问。进云。俱舍颂文云惠勤定信念。是信等五根。此五根中无思心所。彼思心所非正思惟。然其正思惟摄五根中惠。无别正思惟。无正思惟故。实体十数减唯有余九种(言也)故说文云。以正思惟即惠所摄。非思为体。故唯有九(文)今附中所疑。俱舍颂文所列十中。无正思惟。若有正思惟。摄惠故。十数减为九。既无正思惟。见何物阙减云十数减有九乎。答(云云)问。进云。颂中最后寻者。是正思惟。此正思惟即是惠摄。以最后寻摄最初惠。即余其寻唯有余九(言也)今附中所疑。寻是不定心所。正思惟惠摄。故是别境心所。别境与不定。其义各别也。何不定中寻名别境中惠乎。答(云云)问。进云。附心王心所法门差别见。寻实不定。惠是别境。然今文意且不依彼。颂文狭少故。不云正思惟。然寻能察法。与正思性同故。且假寻声表正思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