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72卷No.2333
  No. 2333

华严宗香薰抄第一。

  问题。
  问。普光法堂名。可有有财释耶。
  问。香象大师意。第二会教主卢舍那佛。何位佛耶。
  问。第二会可有入定分耶。
  问。清凉大师意。先说法后入定义。引何经文证之耶。
  问。新译华严经第七会可有入定分耶。
  问。第二会序分唯限当会欤。
  问。名号品经文云。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文)。尔者初始得佛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
  问。名号经文云。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莲华藏(文)。尔者坐莲华藏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
  问。名号品经文云。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文)。尔者今此大菩萨者。为新众为当旧众欤。
  问。名号品经文云。尽一生补处(文)。尔者可有简始异终义耶。
  问。名号品经文云。悉从他方世界来集(文)。尔者可有简主异客义耶。
  问。名号品经文云。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尽一生补处(文)。尔者今此一生者可指天上生耶。
  问。香象大师引摄论说云。遍计染分名生死。圆成净分名涅槃(文)。尔者以何法名依他耶。
  问。香象大师意。十藏问十回向品答(文)。尔者在十回向后答欤。
  问。香象大师意。六十华严经所说十定问何品答之耶。
  问。菩萨本业经·华严经名号品。同本异译欤。
  问。梵网经可云华严经部类耶。
  问。清凉大师依梵网经意于几处说法耶。
  问。清凉大师意。以梵网经第三会所说法。望华严经第四会所说法时。其体可同耶。
  问。清凉大师意。以梵网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望华严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时。其体可同耶。
  问。香象大师依梵网经意云。初禅说十金刚心(文)。尔者今此十金刚心者。指十回向欤。
  问。香象大师依梵网经意。于何处说十愿十忍法门耶。
  问。清凉大师意。梵网·华严二经相对出四例不同。尔者第三有无不同相。如何释之耶。
  问。华严经第四第六第七会。各说一法门欤。
  问。香象大师意。十顶问何品答之耶。
  问。清凉大师十顶问十忍品答云释意。引何相例耶。
  问。名号品经文举三十四问。尔者后际十四问何品中答之耶。

  问。普光法堂名可有有财释耶。进云。探玄记中不举有财释也。付之。有财释者。由有财得名之义也。而于堂中说普法门故。名普光法堂。何无有财释哉。是以清凉·惠苑二师。于普光法堂名。有有财释判。如何。
  答。于有财释。其类虽多。由有他法为自名。以之专名有财释也。而于普光法堂者。名言之中既有堂言。故异常途有财释也。故探玄记中。释普光法堂名之时。不举有财释欤。但于清凉·惠苑两师释者。佛于其中放普光故。或佛于殿中说普法门。惠光照世故。于普光法堂名。有有财释云也。若依此义者。香众大师意。可云有有财释。故师资定判不可有相违欤。
  玄四云。二会名者。名普光法堂会。然释有五义。一约事。谓佛于堂内放光普照故。名此堂为普光。于中说法。又名法堂。此依主释。二约法。谓真俗遐周曰普。妙智照达云光。境智玄轨为法。此普光则法。又诠普光之法。堂内说此。依主为名。法通二释。堂唯依主。三约境。谓普体光用。法通教义。四唯约智。亦如境说。五约实。谓无碍法界一尘一行。皆遍因陀罗网重重显现。故称为普。即普圆明焕曜。故复云光。无不正轨。故亦云法。即法应缘成荫为堂。皆持业释。如以三空为门等。例唯可知。又信该六位称普。灭惑显理为光。阴机为堂(文)。
  疏三上云。二会名。约处名普光明殿会。然有三释。一以殿是宝成光普照故。二佛于其中放普光故。三佛于殿中说普法门。惠光照世。故立其名。依前一义。即依主释。后二有财。约法则名信行之会(文)。
  钞七下云。疏佛于殿中说普法者。就此普法。自有四义。一境智合说。真俗双照曰普。妙智照达名光。二单约境说。体周曰普。用彻为光。三唯约智说。准境可知。四约融摄说。若事若理。皆无障碍。一尘一行。犹如帝网曰普。圆明显焕为光。余如十玄(文)。
  刊四云。二会名中。约处名普光明殿会。殿中演说普法光明。有财释也。若言普光明殿之会。依主释也。若约法名说信终心会。谓初三品明信之胜缘。后三品明信中解行及德。此即说信终心之会。依主释也(文)。
  问。香象大师意。第二会教主卢舍那佛。何位佛耶。进云。探玄记云。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余位亦尔(文)。付之。定佛果位分。更不可依所说法门。设虽第二会说十信法。教主何可云信中佛哉。若从所说法门定能说教主位分者。说生死法佛可名生死佛欤。如何。
  答。六位之成佛者。一宗之玄谈也。故五教章云。谓始从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随得一位。得一切位(文)。而卢舍那佛说十信法之时。以十信为显相故。云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也。但生死法非佛果摄故。会不可为相例之难也。
  玄四云。问。未知此舍那佛是何位中佛。答。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余位亦尔。思之(文)。
  疏三上·演义抄七下·刊定记四无释。
  问。第二会可有入定分耶。进云。香象·清凉两师。俱无入定分释也。付之。说法之习。必先可入定也。至第二会何无入定分哉。是以见宗家余处解释云。诸圣说法。皆悉入定(文)。何况立证诚道理云。第二会可有入定分。八会随一摄故。如余会(文)。于此量付何过。成第二会无入定分之义哉。
  答。第二会中说十信法。以十信法不成位故。不入定说之也。故探玄记云。何不入定者。以信无位故(文)。疏云。问。何以下入定。以未入住性不定故(文)。演义钞中释此文云。一者正答。犹如轻毛。未能得入正定聚故(文)。但于说法之习必先可入定云难者。就多分论之。虽入定之后。说法有别由时。少分亦可有不入定说法之义也。宗家余处释。即谈多分相欤。次于第二会可有入定分云比量者。可有不定过也。为如初会第九会随一摄故。第二会有入定分。为如新译华严经第七会九会随一摄故。第二会无入定分。可作法也。就中随一摄故因用不随量形。若一向用之者。佛果位可有烦恼。因果二位随一摄故。如因位云量可立欤。
  疏三上云。问。何以不入定。以未入住性不定故。若尔十定岂散善耶。然说法之仪通有四句○四不入说。如此信中及第七会。诸文非一(文)。
  钞七下云。疏以未入位性不定故下。答此上问文有五段。一者正答。犹如轻毛。未能得入正定聚故。二若尔下。蹑迹生难。三然说法下。以义释通。
  刊四云(无释)。
  玄四云。何不入定者。以信无位故。前会岂有位耶。以是果德深细故。此中岂无果法耶。以为成因故。通具广因故(文)。
  疏三上云。何不入定。以果顺因。同信会故。余如上说。何故无加。以无定故。又永佛神力是冥加故(文)。
  钞七下云。疏何不入定者。问意云。信未入位许不入定。说佛三业。何不入定。故为此通。以果从因。因即十信。十信不入。果亦不入。是十信中所说果故(文)。
  刊四云。何不入定者。表信同会故。何故无加者。以无定故(文)。
  问。清凉大师意。先说法后入定义。引何经文证之耶。进云。疏云。二说后定。如无量义经等(文)。付之。入无量义处三昧为说法华经也。是则当先入定后说法之常仪。何引之证先说法后入定之义哉。
  答。演义钞中释此事。引法华经。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佛心不动之文。说先说法后入定之义也。下述其意云。若出其意。无量义者。是出生义。故彼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法华即是收入之法。故彼经云。究竟至于一切智地。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今欲收入。先辨出生。若知三乘万化从实相生。究竟还归一实相故。欲为法华序故说无量义。便入此定(文)。解释既被委悉。疑难自被会通欤。
  疏三上云。然说法之仪通有四句○二说后定。如无量义经等○说后入者。说在行故。将起后故(文)。
  钞七下云。二中说后定如无量义经者。即法华经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经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是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也。若出其意。无量义者是出生义。故彼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法华即是收入之法。故彼经云。究竟至于一切智地。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今欲收入。先辨出生。若知三乘万化从实相生。究竟还归一实相故。欲为法华序故。说无量义。便入此定○三说后入下。通第二义。入即修行。上引无量义经。乃是别意。而有等言。等取此经通意。通诸经意。今显通意耳(文)。
  刊四云(无释)。
  疏三上云。二会数(文)。
  钞九上云。二会数者○或一经多会说。如华严·般若。或一会说多经。如无量义法华(文)。
  刊四云。三会数者○或一经闻会说。或一会说多经。广显应知(文)。
  法华经一云(序品)为说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文)。
  问。新译华严经第七会。可有入定分耶。进云。清凉大师无入定分释也。付之。说法之习。必先可入定也。至新译华严经第七会。何无入定分哉。是以披新译华严经第七会初品云。入刹那际诸佛三昧。可有入定分见。如何。
  答。新译华严经第七会初品说十定相故。为表常在定故。无入定分也。或亦入定为受佛加被也。彼会初品无佛显加故。无入定分也。故疏中释第七会无入定分云。第七为表常在定故。又入为受加。彼不须加故不须入(文)。但于说法之习必先可入定云难者。就多分论之。虽入定之后说法。有别由时。少分亦可有不入定说法之义也。如彼华严经第二会等也。次于十定品入刹那际诸佛三昧之文者。此如来入刹那际诸佛三昧云也。故十定品经云。尔时世尊。在摩谒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际诸佛三昧(文)。今判其会入定有无。就彼会能说人论之也。而十定品者。普贤菩萨说之。非佛自说也。故彼品经中说本分云。尔时如来告普贤菩萨言。普贤。汝应为普眼及此会中诸菩萨众。说十三昧。令得善入。成满普贤所有行愿(文)。述说分云。尔时普贤菩萨承如来旨。观普眼等诸菩萨众。而告之言(文)。
  疏三上云。四不入说。如此信中及第七会。诸文非一○第七为表常在定故。又入为受加。彼不须加故不须入(文)。
  钞七下云。二第七为表下解第四。第四有二会不入定。第二不入前已解竟。准解第七(文)。
  刊四云(无释)。
  华严经四十云(十定品)。尔时世尊在摩谒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际诸佛三昧(文)。
  疏八上云。三入刹那下。就德显主(文)。
  华严经四十云(十定品)。尔时如来告普贤菩萨言。普贤。汝应为普眼及此会中诸菩萨众。说十三昧。令得善入。成满普贤所有行愿(文)。
  疏八上云。大文第四。尔时如来告下。本分。
  华严经四十云(十定品)。尔时普贤菩萨承如来旨。观普眼等诸菩萨众。而告之言(文)。
  疏八上云。大文第五。尔时普贤下。说分(文)。
  问。第二会序分唯限当会欤。进云。探玄记云。此中序亦通第六会已来。请说亦尔(文)。付之。既第二会序分也。唯可限当会。何通余会哉。
  答。第二会初名号品中。广举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等三十四问。早即自此会初名号品中说分已来。至第六会终性起品。随其所应。品品之中答前所问故。同一翻问答。修因契果生解分故。此中序分通第六会已来云也。
  玄四云。四释文者。于此修因契果生解分一翻问答之内。长分有三。初序分。二请分。三说分。此中序亦通第六会已来。请说亦尔(文)。
  疏三上云。今就四番问答科。从此终第七会。即当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若顺诸会。应直分问答。今为顺文。一会分三。第一序分。第二请分。第三说分。今初序分。具如经初。但加普光。以为少异(文)。
  钞七下云。疏若顺诸会应直分问答者。以六会共答此中问故。第一序分。唯属此会。为加序分。名为顺文(文)。
  刊四云。第四释文者。就此分中长科为二。先问。后尔时世尊知诸下答。前中二分。光明序分。后时诸菩萨下明请分(文)。
  问。名号品经文云。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文)。尔者初始得佛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又此中初始得者。约信法辨之(文)。付之。初始得佛者。显成佛未久之义也。何释约信法辨之哉。依之惠苑法师释此文云。约主彰时(文)。加之探玄记余处解初会初品始成正觉之经文云。此中是成正觉来经今七日故。云始成正觉也(文)。云初始得佛。述始成正觉。其言虽少异。其义不可替。如何。
  答。初始得佛者显成佛未久之义云事。经文既炳然也。更不可替初会初品始成正觉之经文。故刊定记当卷解释。探玄记余处定判。还为讲答润色。不可为难契之论哉。但于探玄记约信法辨之之进释者。自宗意谈六位之成佛故。十信满心即唱究竟果满成道也。故说十信法之时。以十信佛且为显相故云尔欤。唯探玄记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之释。可思之也。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佛在摩谒提国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文)。
  玄四云。又此中初始得者。约信法辨之(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名)。尔时世尊在摩谒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文)。
  疏三上云。初别显说时(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二别显中初云始成正觉者。约主彰时。亦如上说(文)。
  华严经一云(世间净眼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谒提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文)。
  玄二云。第五释文者。始成正觉者。意显初始之义。然有二相。一初七日是现世之始。二第二七日是说法之始。此中是成正觉来经今七日故。云始成正觉也(文)。
  华严经一云(世主妙严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谒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文)。
  疏一下云。第三别明时分者。前标一时未知何时故。今别显是初成佛时。亦彰大师出现时也(文)。
  钞五上云(无释)。
  刊二云。前中始成正觉者。谓前但总标闻法一期究竟。然未别指的在何时故。此别明始成正觉时也(文)。
  问。名号品经文云。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莲华藏(文)。尔者坐莲华藏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莲华藏者。信行开敷。离染摄德(文)。付之。余会之时。佛坐莲华。此会独非坐莲华。何储信行开敷故哉。是以探玄记中释。凡说法处皆有莲华座。如何。
  答。凡储如此故事。可随时宜。而第二会说十信法故。寄之释莲华藏义。何强疑之哉。余会亦寄其所说法。显莲华藏义。更非所遮欤。但于探玄记释者。说法之处皆有莲华座云事。自本所许也。有何相违哉。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佛在摩谒提国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莲华藏师子座上(文)。
  玄四云。莲华藏者。信行开敷。离染摄德。约法准之。又大集经中。菩萨得莲华陀罗尼故。凡说法处皆有莲华座。余义并同前释(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尔时世尊在摩谒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文)。
  疏三上·演义钞七下(无释)。
  刊四云。座名莲藏者。西域呼莲台为藏。含其子故。座既似莲。佛据其台故云坐藏(文)。
  问。名号品经文云。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文)。尔者今此大菩萨者。为新众为当旧众欤。答。可云旧众也。两方。若旧众者。见次下经文云。悉从他方世界来集(文)。尤可新众也。是以探玄记中释此文云。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文)。此释意可新众云事炳然也。若依之尔者。皆是一生补处大菩萨也。岂非旧众哉。
  答。任探玄记余处并纲目。或唯旧无新。如六·七二会。或唯新无旧。如三·四·五三会。或亦新亦旧。如初·二·八三会之释。第二会同闻众有新旧二众之中。会初所列大菩萨众者。是可旧众也。其故。定八会新旧二众之时。设虽从他方来众。此界佛眷属众名旧众故也。而今文不云他方佛眷属众故。可非新众也。光明觉品中云。以佛神力故。百亿阎浮提。皆见十方各有一大菩萨。各与十世界尘数菩萨眷属俱来诣佛所。所谓文殊师利菩萨○贤首菩萨。是诸菩萨所从来国。金色世界○如实色世界。各于本国佛所。所谓不动智佛○伏怨智佛所。净修梵行之文。列新众也。是即他方佛眷属众故也。等二会同闻众云亦新亦旧之中。其新众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记中释此文云。二以佛神力下。现新众来集(文)。但于悉从他方世界来集之经文者。虽从他方来。此界他眷属众故名旧众。无相违也。次于探玄记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之释者。是非定八会同闻众新旧二众之门。于旧众中。且以他方来众名新众之一门废立也。以何知之者。任或唯旧无新如六七二会之释。第六会中虽唯有旧众不列新众。探玄记余处中。释第六会初与大菩萨众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转从他方世界但来集会之经文云。简新异旧(文)。准彼思之。简新异旧之今释。于旧众中。且以他方来众名新众之一门废立欤。
  今此义者。去嘉祯四年十一月被行探玄记第四卷三十讲之时。藏圆得业对宗性得业疑此论义。其座愚答之趣也。但未生决智也。
  问。名号品经文云。尽一生补处(文)。尔者可有简始异终义耶。答。可有二意也。两方。若有简始异终义者。探玄记中释此文云。简终异始。谓一生补处故(文)。如解释者。不可有此义见。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余处中释十地品经文云。简始异终。谓别于十地初心等故。彼云皆一生得阿耨菩提等。此文略也(文)。准彼释思今文。可有简始异终之义也。如何。
  答。凡约简言有二义。谓或撰取义。或嫌舍义也。而探玄记今解释中。解尽一生补处之经文。云三简终异始谓一生补处故者。撰取终义也。谓一生补处故之所以。其旨分明也。何况见探玄记一段之释。云一简多异少谓十佛国土微尘数故者。撰取多义。二简大异小谓大菩萨故者。撰取大义。四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者。撰取新义也。准彼思之。三简终异始谓一生补处故者。撰取终义云事炳然也。加之探玄记余处。解离世间品悉是一生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经文云。三简终异始。其意亦同之。故据此义门之时。不可有简始异终之义也。但于探玄记余处简始异终之释者。实为难思。若夫于彼处。且约嫌舍义。云简始异终欤。谓别于十地初心等故之所以。撰取终之旨分明故也。或亦简始异终者。展转书写之谬也。可云简终异始之义可有也。
  重难云。二义会通俱不可然。先就初义难思。勘探玄记余处一段之释。云一简大异小谓别地前者。撰取大义。二简住异退谓别于七地已还者。撰取住义。四简新异旧者。撰取新义也。至中间简始异终之释简者。嫌舍始义云事。皆前后简言甚难依用哉。次就后义亦不明。勘探玄记多本。皆云简始异终。全无简终异始之本。明知简始异终者。是正本云事。
  答。
  问。名号品经文云。悉从他方世界来集(文)。尔者可有简主异客义耶。答不可有此义也两方。若有简主异客义者。探玄记中释此文云。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文)。准而思之。不可有简主异客之义哉。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余处中。解十地品从他方佛世界俱来集会之经文云。亦是简主异客(文)。依彼释推今文。可有简主异客之义也。如何。
  答。简言颇虽有所可思。探玄记释处处之习。多名撰取义也。而今解释中。受名号品悉从他方世界来集之经文云。四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文)。主者旧义。客者新义。故他方来众不可有简主异客之义云事必然也。故余处释中。解离世间品各从十方世界来集之经文云。四简客异主。不择简主异客也。但于探玄记余处亦是简主异客之释者。是则展转书写之谬也。实可云亦是简客异主也。以道理思之。上云简新异旧毕。不隔言宁可举与上义相违简主异客之义哉。
  重难云。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尽一生补处。悉从他方世界来集(文)。
  玄四云。初中有四。一简多异少。谓十佛国土微尘数故。二简大异小。谓大菩萨故。三简终异始。谓一生补处故。四简新异旧。谓从他方来集。然此四位。以前望后。展转奇特。皆可准知(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莫不皆是一生补处。悉从他方而其来集(文)。
  疏三上云。前中菩萨简非凡小。补处明非下位。他方而来非旧众也(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四悉从他下。显众新集(文)。
  华严经五云(如来光明觉品)以佛神力故。百亿阎浮提。皆见十方各有一大菩萨。各与十世界尘数菩萨眷属俱来诣佛所。所谓文殊师利菩萨。觉首菩萨。财首菩萨。宝首菩萨。德首菩萨。目首菩萨。精进首菩萨。法首菩萨。智首菩萨。贤首菩萨。是诸菩萨所从来国。金色世界。乐色。华色。瞻卜华色。青莲华色。金色。宝色。金刚色。颇梨色。如实色世界。各于本国佛所。所谓不动智佛。智慧火佛。净智佛。具威仪智佛。明星智佛。究竟智佛。无上智佛。自在智佛。梵天智佛。伏怨智佛所。净修梵行(文)。
  私云。香象大师意。第二会有新众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记释此文云。现新众来集(文)。
  玄四云。二以佛神力下。现新众来集。于中佛神力者。是前则如其像现神力是也。所集中有三世间等。可知(文)。
  华严经一云(世间净眼品)。与十佛世界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其名曰普贤菩萨。普德智光菩萨。普明师子菩萨。普胜宝光菩萨。普德海幢菩萨。普惠光照菩萨。普宝华幢菩萨。普胜软音菩萨。普净德焰菩萨。普相光明菩萨。大光海月菩萨。云音海藏菩萨。德宝胜月菩萨。净惠光焰自在王菩萨。超趣华光菩萨。无量智云日光菩萨。大力精进金刚菩萨。香焰光幢菩萨。月德妙音菩萨。光明尊德菩萨。与如是等诸菩萨俱。皆是卢舍那佛宿世善友(文)。
  玄二云。大段第二明众生世间圆满。于中先总料简。后释本文。初中略作十门分别。一明众数。二新旧○初众数者。谓此初会有五十五众。始从普贤至摩醯众为三十四类。后从善海还至普贤为十八众。帖前总为五十二众。海惠内众并新集十方及胜音众。帖前总为五十五众。第二会中有新旧二众。帖前为五十七众。三·四二会各有天王菩萨二众。帖前总为六十一众。第五会中升天品内有五十二众及云集一众。第六会有同生异生二众。及第七会一众。帖前总为一百一十七众。第八会中菩萨声闻及天王三众。帖前则为一百二十众○二诸会新旧者。或唯旧无新。如六·七二会。或唯新无旧。如三·四·五三会。或亦新亦旧。如初·二·八三会。余意各如下文集众中说(文)。
  纲目云。第六众数差别作十门。一明众数。二新旧○初众数多少者。谓此初会。谓五十五众。始从普贤至摩醯众为三十四众。复从善海还至普贤为十八众。帖前总为五十二众。海惠内众并新集十方及胜音众。帖前总为五十五众。第二会中有新旧二众。帖前总五十七众。三·四二会各有天王菩萨二众。帖前总为六十一众。第五会中升天品内有五十二众及云集众。帖前总为一百一十四众。第六会中有同生异生二众。及第七会一众。帖前总为一百一十七众。第八会中菩萨声闻天王三众。帖前则为一百二十众○二诸会新旧者。或唯旧无新。如六·七二会。或唯新无旧。如三·四·五三会。或亦新亦旧。如初·二·八三会。余意各如下集众中说(文)。
  华严经文义纲目别记上云。或唯旧无新如六七等者。十地品初。云从他方世界俱来集会故。问。何故无新众耶。答。四十类常随众是旧众。今此会中。若从远方来众始无。而终至会闻法为旧众。后后集会为新众。六·七二会中。从始至终唯旧无新。谓眉间放光后后无集。众事藏云。依论经此中即有所从来处。谓种种佛国集。金刚藏菩萨而为上首。此中无前者。已从他方世界来众集故。此繁也。问。若尔上文别言从他方来。从或一界二界众而来。亦名他方。又下文言种种佛土集。何故无新耶。答。一华藏世界内种种国土故。唯旧无新也(文)。
  华严经二云(世间净眼品)。尔时于佛师子之座一切妙华摩尼宝轮高台楼观庄严具中。一一各出一佛世界微尘数等大菩萨众。其名曰海惠超越菩萨。无量师子吼菩萨。众宝光幢菩萨。智日超惠菩萨。不可思议功德智称菩萨。方便寂静妙华髻菩萨。金光焰菩萨。法界普音菩萨。净云月幢菩萨。善超净光菩萨(文)。
  玄二云。大段第二明海惠等内众者。显因果同体故。依正无碍故。境智无二故。缘起楼观内因外果。内即外故出菩萨也(文)。
  华严经三云(卢舍那佛品)。尔时莲华藏庄严世界海东。次有世界海。名净莲华胜光庄严。中有佛刹。名众宝金刚藏。佛号法水觉虚空法王。于彼如来大众海中有菩萨。名观胜妙法清净王。为佛光明所开发已。与世界海尘数菩萨眷属围绕来向佛所。充满十方一切虚空。兴十种宝色光明华云。悉皆弥覆充满虚空。十种妙宝须弥山云。十种日轮云。十种宝华云。十种妙宝楼阁藏云。十种华树云。十种妙香现众色云。十种一切妙音声云。如是一切悉皆弥覆充满虚空。来诣佛所供养恭敬礼拜已。在于东方杂华光藏师子座上结跏趺坐(文)。自余九方七段之文。恐繁略之。准此可思。
  私云。香象大师意。初会有新众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记中释初会同闻众云。并杂集十方(文)。
  玄三云。第二集众中。先明诸会有四义。一有无○初中六·七二会无。以证位及行熟俱皆离相故。余六皆有。所为可知。凡集新众有四意。一为摄机。二为证法。三为兴供。四明众圆(文)。
  华严经九云(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尔时十方各过百佛世界微尘数刹一一方各十世界。其世界名因陀罗。次名莲华。次名众宝。次名优钵罗。次名妙行。次名善行。次名欢喜。次名星宿。次名无厌慈。次名虚空。其佛号不变月。次号无尽月。次号不动月。次号香风月。次号自在天月。次号清净月。次号无上月。次号星宿月。次号不衰变月。次号无量自在月。其菩萨名法惠。次名一切惠。次名胜惠。次名功德惠。次名精进惠。次名善惠。次名智惠。次名真实惠。次名无上惠。次名坚固惠。此诸菩萨各于其国佛所。净修梵行。尔时佛神力故。彼一一菩萨。各将一佛世界微尘数菩萨眷属俱来诣佛所。恭敬礼拜。父佛神力故。化作宝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充满十方。如此世界须弥山顶菩萨云集。十方世界亦复如是(文)。
  私云。香象大师意。第三会唯有新众者。指此文也。
  玄五云。四释文中三。初集众○初中二。先此土。后类通。前中二。初显所从来处。二佛神力下明菩萨集来(文)。
  华严经十二云(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尔时十方各过十万佛刹尘数世界有世界。名无量惠。次名幢惠。次名地惠。次名胜惠。次名灯惠。次名金刚惠。次名安乐惠。次名日惠。次名清净惠。次名梵惠。其佛号常住眼。次号无量眼。次号真实眼。次号不动眼。次号天眼。次号清净眼。次号安谛眼。次号明相眼。次号无上眼。次号清光泽眼。其菩萨名功德林。次名惠林。次名胜林。次名无畏林。次名惭愧林。次名精进林。次名力成就林。次名竖固林。次名如来林。次名智林。此诸菩萨各于其国佛所。净修梵行。尔时佛神力故。彼诸菩萨各与一佛世界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弥礼拜。佛神力故。随所来方。化作宝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充满十方。如此世界夜摩天上菩萨云集。十方世界亦复如是(文)。私云。香象大师意。第四会唯有新众者。指此文也。
  玄六云。四释文者。三义同前。初集众内。先此界。后类通。前中初显所从来处。后佛神力下明菩萨集来(文)。
  华严经十五云(如来升兜率天宫一切宝殿品)。百万亿诸大菩萨顶戴护持。百万亿华手菩萨雨一切华。百万亿香手菩萨雨一切香。百万亿鬘手菩萨雨一切鬘。百万亿末香手菩萨雨一切末香。百万亿衣手菩萨雨一切宝衣。百万亿幢手菩萨雨一切幢。百万亿幡手菩萨雨一切幡。百万亿宝手菩萨雨一切宝。百万亿庄严手菩萨普雨一切诸庄严具。百万亿诸天以天种种庄严宫殿而以庄严。欢喜天子以百万亿诸天庄严宫殿而庄严之。百万亿生贵天子法身普覆。百万亿灌顶天子举身持坐(文)。
  私云。香象大师意。第五会唯有新众者。指此文欤。
  玄七云。第二菩萨众中。初十依本位名显德用。后四以天名说此土并是海印中法界自在差别实德。以人法无碍依正混融故致然也(文)。
  华严经二十五云(十地品)。与大菩萨众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转。从他方世界俱来集会(文)。
  十地论一云。与大菩萨众俱。一切不退转。皆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他方佛世界俱来集会(文)。
  玄九云。与大菩萨下。显众生世间。于中有五。一简定其人○初中准论经有四。一简大异小。谓别地前。二简住异退。谓别于七地已还。三简始异。谓别于十地初心等故。彼三皆一生得阿耨菩提等。此文略也。亦可。于阿耨等是此终位不退。即是简住异退。四简新异旧。亦是简主异客。于中诸义并同前释(文)。
  华严经三十八云(离世间品)。与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一切佛刹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俱。悉是一生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各从十方世界来集(文)。
  玄十七云。第三众生世间圆满中有二。初举数叹德○前中一举数。二简大异小。三简终异始。四简客异主(文)。
  华严经四十五云(入法界品)。尔时东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等世界海有世界。名金刚云明净灯庄严。佛号明净妙德王。彼大众中有菩萨。名明净愿光明。与不可说佛刹微尘等菩萨俱来向此土。兴种种云庄严虚空。所谓兴天华云。散天末香云。垂天鬘带云。雨天宝云。天庄严云。天宝盖云。天宝衣云。天幢盖云。充满虚空。以可悦乐众宝庄严。来诣佛所礼拜供养。即于东方化作一切庄严楼阁宝莲华藏师子之座。如意宝网罗覆其身。与其眷属结跏趺坐(文)。
  自余九方。或有九段或有十段之文。恐繁略之。准此可思。
  私云。香象大师意。第八会有新众者。指此文也。故探玄记释此文云。第五集新众分(文)。
  玄十八云。第五集新众分中有二。初明所集之众○前中复二。初别集十方○前中十方即为十段(文)。
  问。名号品经文云。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尽一生补处(文)。尔者今此一生者。可指天上生耶。进云。探玄记四云。一生有三义。一约人中。二约天上。三约下生之身(文)。付之。一生补处者。唯可指天上生。何可有三种不同哉。是以探玄记余处释性起品为一生补处菩萨雨清净普照大法云雨之经文云。一生菩萨者。是未处胎前同弥勒等智位。俱舍论述。谓住都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萨。如何。
  答。一生所系菩萨者。泛尔兼正通论之时。或指上天以前一生。或指都史多天一生。或指下生最后一生之三义可有也。探玄记今定判即显此义门也。其中上天以前一生者。隔天上生故。非正一生所系。下生最后一生者。即身成佛故。亦无一生所系之义。都史多天一生者。所残唯是最后一生故。当正一生所系之义也。清凉大师。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下降一生。正取天中之释。此旨分明也。
  探玄记余处一生菩萨者是未处胎前同弥勒等智位之释。俱舍论等谓住都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萨之文。专可为今义之证据也。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尽一生补处(文)。
  玄四云。三中一生有三义。一约人中。二约天上。三约下生之身。此就化相。若约实报。四种变易报中。唯有末后无有生死一位犹存。故云一生。此经意约前义辨也(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莫不皆是一生补处(文)。
  疏三上云。言一生者。释有二义。一约化相。谓如弥勒。此复有三。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下降一生。正取天中。二约实报一生。谓于四种变易生死中。唯有末后一种。名无有生死。一位所系。此文多约化相耳(文)。
  钞七下云。疏四种变易生死者。第一疏钞已引摄论无上依经(文)。
  刊四云。言一生者有二种。一约化用。于中复三。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从兜率降诞王宫一生。二约实报一生。此于四种生死中。第四无有生死之生也。今此多就化相门说(文)。
  华严经三十六云(宝王如来性起品)。为一生补处菩萨。雨清净普照大法云雨(文)。
  玄十六云。三一生菩萨者。是未处胎前同弥勒等智位普照大法云也(文)。
  华严经五十一云(如来出现品)。为一生所系菩萨。雨大法雨。名清净普光明(文)。
  疏九上云。三一生所系者。谓如弥勒。更一下生故。所以更一生者。由微细无明能障所知故。今为说令净彼细或成种智普照。上三皆等觉位(文)。
  钞十九上云。言更一下生者。第二会初已广分别(文)。
  刊十三云。三一生所系者。是未处胎前同弥勒等法雨。名清净等者。谓说断集将满智果□□并令圆满故。已上并等觉位(文)。
  问。香象大师引摄论说云。遍计染分名生死。圆成净分名涅槃(文)。尔者以何法名依他耶。进云。探玄记释云。二分不异名一依他(文)。付之。遍计是体性都无之法。圆成即真如常住之性也。生死涅槃名体既别。何释二分不异名一依他哉。
  答。遍计所执名为生死。圆成实性名为涅槃。无明熏真如名染分依他。真如熏无明名净分依他。故云二分不异名一依他也。故演义抄十九上云。然此二门各分染净。谓无明熏真如成染缘起。真如熏无明成净缘起(文)。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常善思量世间涅槃(文)。
  玄四云。二常善思等明染净一对。谓如摄论中。依他起上遍计染分名生死。圆成净分名涅槃。二分不异名一依他。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经说。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又中论云。世界与涅槃无毫厘差别。此名染净无碍。四句融摄。或以本从末唯世间。或反此唯涅槃。或相融而双现。或形夺而两亡。巧观此理名曰善思。恒观不息名曰常思(文)。
  疏三上·演义抄七下·刊定记四(无释)。
  疏一上云。三终教中。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性○依他无性即是圆成(文)。
  钞三上云。疏依他无性即是圆成者。第四明三性空有即离别中相即之义。谓依他是因缘生法。缘生无性无生故空。空即圆成。更无二体。此中无性即无遍计之性。法相宗中无于遍计。无即是空故。但空遍计。法性宗中则依他性上无遍计性故。依他即空。空即无性之理。无性之性即是实性故。密严经云。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因缘上三义具足。无前无后故。即有即空不相舍离。若释三性之名。大意不殊。前教但融不融故。分性相之二宗耳(文)。
  华严经二十八云(十地品)。是菩萨善知众生身。知国土身。知业报身。知声闻身。知辟支佛身。知菩萨身。知如来身。知智身。知法身。知虚空身(文)。
  十地论十云。经曰○是菩萨知众生身。知国土身。知业报身。知声闻身。知辟支佛身。知菩萨身。知如来身。知智身。知法身。知虚空身○论曰○世谛智者。善知众生身等染分净分不二分。善分别知故。如经是菩萨知众生身乃至知虚空身故(文)。
  玄十四云。初中十身内。初三是染分。次六是净分。后一是不二分。各言分者。此是同一大缘起法义分出故。如摄论中。于依他起上杂染分名遍计。清净分名圆成。不二分为依他。是故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皆融通会摄。此中不二分约相尽为言故。以虚空身表也(文)。
  华严经三十八云(十地品)。此菩萨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文)。
  疏七下云。三此菩萨知众生身下。别显知相彰知自在。今初十身论摄为三。初三染分。次六净分。后一不二分。皆言分者。同一大缘起法界分为十故。即染分依他。净分依他。同依一实故(文)。
  钞十七上云(无释)。
  刊十一云。初中十身内。初三是染分。次六是净分。后一是不二分。皆言分者。同一法界中分别为十故(文)。
  疏。九上云。随门不同种种有异。约成佛门一切成也(文)。
  钞十九上云。疏随门不同种种有异下。第三结例。即类结余门。门虽有多。且略分四。一约性。即一真法界。二约相。即无尽事法。三性相交彻。显此二门不即不离。四以性融相德用重重。初约体门者。问。体是佛不。答。是若无碍。应成四句。一是佛法性身无所不至故。经云性空即是佛故。二非佛绝能所觉。为其性故。平等真法界。非佛非众生故。三亦佛亦非佛。以法性身无自性故。四双非。性与无性双泯绝故。经云。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三界一切空。是则诸佛见。二就相门有二。一情二非情。真心随缘变能所故。然此二门各分染净。谓无明熏真如成染缘起。真如熏无明成净缘起。染成万类。净至成佛。以修净缘断彼染缘。方得成佛。依此二义则生佛不同。于净缘中复有因果。因有纯杂。果有依正。若约纯门。随一菩萨尽未来际唯修一行。一一皆然。若约杂门。万行齐修尽未来际。若约因门。尽未来际常是菩萨。若约果门。尽未来际常是如来。经云。为众生故。念念新新成等正觉。若双辨二门。尽未来际修因得果。若约双非。尽未来际非因非果。便同真性。前之二门双具悲智双融心境(文)。
  五教章中云(三性同异义)。第二总说者。三性一际随一全收。真妄互融。性无障碍。如摄论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是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中分别性及真实性。生死为涅槃。依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性一分成生死。由真实性一分成涅槃。释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实性成涅槃故。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性由分别一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说一分。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不见生死。亦不见涅槃。由此意故。如来答婆罗门如此。又云。阿毗达磨修多罗中。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于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依此义故说三分。释曰。阿毗达磨修多罗中说。分别性以烦恼为性。真实性以清净品为性。依他性由具两分。以二性为性。故说法有三种。一烦恼为分。二清净为分。三二法为分。依此义故作是说。此上论文又明真该妄末相无不摄。妄彻真源体无不寂。真妄交彻二分双融。无碍全摄。思之可见(文)。
  摄大乘论上(无著造佛陀扇译)云。有何义故。如梵王经中说。我不见世间不证涅槃。他相性中妄分别及成就性因故。说世间及涅槃事。无异事故。如是彼他性想妄分别分故说为世间。成就分故说为涅槃(文)。
  摄大乘论中(无著造真谛译)云(应知胜相)。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此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性中。依分别性及依真实性。生死为涅槃。依无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一分成生死。由真实一分成涅槃(文)。
  摄大乘论中(无著造玄奘译)云(所知相分)。世尊依何蜜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蜜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文)。
  梁摄论六(世亲造真谛译)云(应知胜相中分别章)。论曰。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此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性中。依分别性。及依真实性。生死为涅槃。依无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一分成生死。由真实一分成涅槃。释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实性成涅槃。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性由分别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说一分。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不见生死。亦不见涅槃。由此意故。如来答婆罗门如此(文)。
  世亲摄论五云(应知胜相胜语)。论曰。世尊依何义故。于梵天问经中说。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性中。约分别性成就性故。生死涅槃体无差别义。彼中即此依他性。分别分成生死。成就分成涅槃。释曰。此等三性法相如修多罗所说随顺相应。今当显示。依何义故。梵天问经中说。如来不见生死及涅槃。依生死涅槃无差别义故。依他性非是生死。由成就分即是涅槃故。亦非涅槃。由即彼分别分成生死故。是故不可偏说一分。世尊见依他中无偏一性。由此意故。于彼经中说不见生死不见涅槃(文)。
  世亲摄论五(玄奘译)云(所知相分)。论曰。世尊依何蜜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蜜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释曰。如是三种自性相法所说契经悉皆随顺。今当显示。世尊依何蜜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者问。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蜜意者答。次当广释。依他起自性非定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亦非定涅槃。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说一性。由此自性。若得一分余分不异。依此意趣。于彼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文)。
  无性摄论五(玄奘译)云(所知相文)。论曰。世尊依何蜜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蜜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释曰。世尊依何蜜意乃至无差别蜜意者。若问若答。两段本文其义易了。不须重释。何以故下。释上生死涅槃无差别蜜意。若遣遍计永无。复余不得生死不得。此时便得观见寂灭涅槃。然此中说偏一不成无差别性。为遣愚夫定性差别颠倒执着。亦即显示依他起义。依二自性不决定故(文)。
  问。香象大师意。十藏问十回向品答(云云)。尔者在十回向后答欤。进云。探玄记中十藏问在十回向前答释也。付之。十藏问既在十回向后。何十藏答在十回向前哉。
  答。见华严经文。问中列十回向十藏。十藏问在十回向后。列品次第之时。第四会终列十无尽藏品。第五会中列十回向品。故十藏答在十回向前云也。即探玄记中释此事云。初中十藏何故问在回向后。下答在回向前者。以藏有二义。一是出生义故在回向后。出生地上证智故。二是收摄义故在回向前。收摄诸行。令成回向故。由此二义二处互显故不相违(文)。清凉大师定判惠苑师之解释。其意同之。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开示十方一切如来所可分别菩萨○十回向十藏十地(文)。
  玄四云。初中十藏何故问在回向后。下答在回向前者。以藏有二义。一是出生义故在回向后。出生地上证智故。二是收摄义故在回向前。收摄诸行令成回向故。由此二义二处互显故不相违(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说诸菩萨○十回向十藏十地(文)。
  疏三上云。十藏第四会中答。以藏有二义。一收摄义。谓收摄诸行以用回向故。答在回向之前。二出生义。以出生地上证智故。问居回向之后(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十藏第四会中答。何故问在回向后。答在回向前者。显藏有二义故。一收摄义故在回向前。收摄诸行以回向故。二出生义故在回向后。由此亲生十地智(文)。
  问。香象大师意。六十华严经所说十定问何品答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十定十忍品答(文)。付之。十定十忍其相遥异。何释十定问十忍品答哉。何况见八十华严经文。别有十定品。明知六十华严经十定问。虽十定品答。觉贤三藏不译十定品故。六十华严经十定答文脱落云事。是以清凉大师。三十定十通第七会答。各有自品。惠苑师释。十定第七会中十定品答。如何。
  答。六十·八十两部华严经。梵本是别云事。香象·清凉两师定判分明也。如探玄记余处云。新来梵本品会及文句有少不同。明此大经数本故也。清凉大师余处述。别本云二万五千者。别梵本也等也。而觉贤三藏所览六十华严经梵本无十定品故。任彼梵本不译十定品也。故晋朝所翻六十华严经无十定品故。香象大师释十定十忍品答也。但于十定十忍其相遥异云难者。探玄记中会之云。以观心纳理为忍。止心不散为定。止观无碍。唯是一心。故二处各显一义(文)。文意显也。次于八十华严经文别有十定品云难者。香象大师见八十华严经梵本有十定品故。虽知六十华严经梵本脱落十定品。辰旦人师不可直觉贤三藏任梵本不译十定品故。依止观无碍唯是一心之理。十定问十忍品答云也。次于清凉·惠苑两师之释者。八十华严经既有十定品故。向彼经文作释之时。释十定问十定品答。尤有其理也。
  重难云。六十华严经梵本无十定品云事。有何证据哉(是一)。设又六十华严经梵本虽无十定品。余梵本中有十定品者。有后时何不译加之哉。大唐永隆元年。香象大师与中天竺日照三藏共译。加华严经处处脱落文之时。尤可译入十定一品也。如彼译入入法界品内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善知识之文。并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之十五行文也(是二)。次香象大师见八十华严经梵本云事。何处见哉(是三)。
  答。见惠苑师余处释云。是故和上以新旧两经与梵本仇校。还将日照补文安喜觉脱处。遂得断文再续□义复全(文)。任此释思之。香象大师与日照三藏共。以六十华严经对梵本文□合之时。不译出十定品故。六十华严经梵本中无十定品云事炳然也。次觉贤三藏既为大乘第三果人。任梵本译六十华严经之时。不译十定品故。香象大师为唐朝人师。不及直梵本脱落故。不译入十定品也。但于译入入法界品两处脱落之文者。觉贤三藏所览六十华严经梵本中。正有彼两处文。觉贤三藏存略不译故。香象大师与日照三藏共译入之也。次香象大师见八十华严经梵本云事。先所出申探玄记余处。新来梵本品会及文句有少不同之释。并华严传。或三万六千。如晋朝所译。或余四万。此□朝所翻之释。此旨分明也。纂灵记□释。其文亦同之。何况任清凉大师余处。而圣后所翻文词富博。贤首将解大愿不终。方至第十九经奄归寂灭之释。香象大师见八十华严经翻译本云事亦炳然也。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开示十方一切如来所可分别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自在十顶(文)。
  玄四云。十定十忍品答。以观心纳理为忍。止心不散为定。止观无碍唯是一心故。二处各显一义。以诸菩萨缘真俗境皆有二义。一不颠倒。二不散乱。具如梁论说耳(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说诸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通十顶(文)。
  疏三上云。十定十通第七会答各有自品(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十定第七会中十定品答十通后十通品答次应问十忍梵本脱也(文)。
  玄一云。第八部类传译者。亦有十义○六略本者。即此土所传六十卷本。是彼十万颂中。前分三万六千颂。要略所出也。近于大慈恩寺塔上。见梵本华严有三部。略勘并与此汉本大同。颂数亦相似○八翻译者。有东晋沙门支法领。从于阗国得此三万六千偈经。并请得北天竺大乘三果菩萨禅师。名佛陀跋陀罗。此云觉贤○以晋义熙十四年岁次鹑火三月十日。于扬洲谢司空寺。别造护净法堂。于中译出此经○后因改此寺名为兴严寺。沙门法业及惠严惠观等亲从笔受○至大宋永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与梵本再校勘毕。于法界品内。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所缺八九纸经文。今大唐永隆元年三月内。有天竺沙门三藏地婆诃罗。唐言日照。有此一品梵本。法藏亲共校勘至此缺文。奉敕与沙门道成·复礼等译出补之。九支流者。谓此大经随力受持分成多部○今现于神都更得于阗国所进华严五万颂本并三藏。至神都现翻译。其慈恩寺梵本与旧汉本。并同无异。新来梵本品会及文句有少不同。明此大经数本故也。
  疏一下云第八传译感通分二。先明翻译年代○前中此经前后通唯二译。并其补门四本不同。一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罗。此云觉贤。于扬州谢司空寺。翻梵本三万六千颂。成晋经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门法业笔受。惠严惠观润色。谢司空寺者。即今润洲兴严寺是。由兴华严故。二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此云日照。于西京大原寺。译出入法界品内两处脱文。一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善知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十五行经。大德道成律师·薄尘法师·大乘基法师等同译。复礼法师润文。依六十卷本为定。三证圣元年。于阗三藏实叉难陀。此云喜觉。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大德义净三藏·弘景禅师·圆测法师·神英法师·法宝法师·贤首法师等同译。复礼法师缀文。四即于前第三本中。虽益数处。却脱日照三藏所补文殊按善财顶之文。即贤首法师以新旧两经勘。以梵本将日照所补文。安喜觉脱处。遂得文续义连。其文之要至下当辨。今之所传即第四本。其第三本先已流传。故今代上之经犹多脱者即第三本。愿诸达识见阙而续之(文)。
  钞四下云(略之)。
  刊一云。第八部类传译者。依教流次第。应云翻译部类传通○初中此经前后翻译。补阙四本不同。安本者。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罗。此云觉贤。于扬洲谢司空寺。翻梵本三万六千颂。成晋经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门法业笔受。惠严惠观润色。第二本者。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此云日照。于西京太原寺。译出入法界品内两处脱文。一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脱天主光等十善智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普贤菩萨前中间。脱文殊师利申手过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等半□余文。大德道成律师·薄尘法师·大乘基法师润色。依六十卷本为定。第三本者。证圣元年。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此云喜觉。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翻四万五千颂。合成汉本八十卷。大德义净三藏·弘景禅师·圆测法师·神英法师·法宝法师·华严和上等同译。复礼法师缀文。第四本者。谓前第三本中虽缮数处。然复扁脱日照三藏所补入法界品内文殊乎按善财顶处一段要文。由此遂令前文虚指于后后经来无所因。谓前七十七及七十九中。皆云弥勒劝善财诣文殊所。后文既阙便将善财违弥勒。今又前七十九中。弥勒告善财言。文殊师利为汝说一切功德。既满此文及使弥勒记言无验。又八十初云。善财一心愿见文殊师利。见三千大千世界尘数知识者。此文失次□然可见。谓上句既云愿见文殊师利。此句忽云见三千等。此语断绪无来由故。是故和上以新旧两经与梵本仇校。还将日照补文安喜觉脱处。遂得断文再续□义复全。今之所传即此第四本也(文)。
  四十华严经疏二云。第二传译者。自流东夏大有三译。第一东晋沙门支法领。志乐大乘。捐躯求法。至遮拘盘国请得华严梵本三万六千偈。及诸北天竺三藏佛度跋陀罗。唐言觉贤。同归翻译○谓于杨洲谢司空寺。译梵本三万六千偈。成晋经六十卷。沙门法业等笔受。惠严惠观等润文。此为大化之始也。义熙十四年。当如来涅槃已一千二百岁矣。第二大唐证圣元年岁次乙未年。将四百重通梵本。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唐言喜学。诏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沙门义净·弘景禅师·圆测法师·神英法师·法宝法师·贤首法师同译。复礼法师润色。第三今贞元十二年岁次丙子。诏罽宾三藏般若。于京师大崇福寺。译成四十卷。即旧经入法界品。从证圣元年至贞元十二年。总一百二年。统传此方。今当五百年之运矣(文)。
  玄二十云。第二明幻智念力知识者。自下九位知识。皆是旧翻于阗本所缺。应是西域觉贤之所略耳。余共日照三藏。勘天竺诸本及昆仑本并于阗别行本。并皆同有此文。是以于大唐永隆年。西京大原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共京十大德道成律师等。奉敕译补。沙门复礼亲从笔受(文)。
  疏十下·演义钞二十下·刊定记十六·贞元经疏八无释。
  华严传一云(传译)。中天竺国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言日照。婆罗门种。幼而出家。住摩诃菩提及那烂陀寺○时有贤首法师。先以华严为业。每慨斯经阙而未备。往就问之。云。赍第八会文。今来至此。贤首遂与三藏对校。遂获善财善知识天主光等十有余人。遂请译新文。以补旧阙。沙门复礼执笔。沙门惠智译语(文)。
  纂灵记二云(重译)地婆诃罗(此言日照)。三藏者。中天竺国人也。婆罗门种。幼而出家。住摩诃菩提及那烂陀寺○时有贤首法师。先以华严为业。每难大教阙而未圆。往就问之。云。赍第八会文来至此。贤首遂与三藏对校。果获善财求善知识天主光等十有余处。遂请译新文以补旧阙。沙门复礼执笔。沙门惠日译语(文)。
  玄二十云。三观察下起念推求。此中汉本经缺十七行文。今勘梵本并翻补讫(文)。
  疏十下·演义钞二十下·刊定记十六·贞元经疏九无释。
  华严传一云(部类)。又为佛去世远。众生报劣。色力念惠悉皆减损。于此下本无力具受。遂随力随乐分写受持。或具十万大本犹在。或三万六千。如晋朝所译。或余四万。此周朝所翻。或分其品会。别成部帙。如支流所辨(文)。
  纂灵记一云(微源)。去圣既遥。福智沦替。于此下本无能总持。随乐受行便成分涨。或具十万。或有数千。则晋代所翻三万六千偈。今朝所译益余四万言。品会各殊。行位斯在。自余隐秘无得而称(文)。
  华严传一云(隐显)。有东晋沙门支法领者。风范慷慨。邈然怀拔萃之志。好乐大乘。忘寝与食。乃裹粮杖策。殉玆形命。于彼精求。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赍来至此。即晋朝所译是也。今大周于阗所进。逾四万颂。于第一会所说。华藏世界。旧译门略。讲解无由。今文并具。烂然可领。其十定一会。旧经有问无答。今本照然备具。是以前有七处八会。今七处九会。虽望百千而未备。然四万之理亦无遗(文)。
  纂灵记一云(显集)。初东晋有沙门支法领。志乐大乘。损躯求法。裹粮杖策。以至遮拘盘国。竭诚请祷。遂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赍来至此。即晋朝所译是也○又案今于阗所进。盖逾四万偈。即第一会所说华藏世界。旧译门略。解悟无由。今文并具。粲然可睹。其十定一会。旧经有问无答。今乃至伴昭彰质对斯备。又旧本有七处八会。今加七处九会。虽十万之未具。亦四万之无遗(文)。
  钞一下云。曲论别为。乃有多缘。以斯经乃诸佛所证根本法轮诸教标准。此方西域无不仰遵。而圣后所翻文词富博。贤首将解大愿不终。方至第十九经。奄归寂灭。苑公言续于前疏亦刊。笔格文词不继先古。致令后学轻(文)。
  华严经四云(卢舍那佛品)。诸佛子。时彼焰光城中有王。名爱见善惠。其王统领万亿诸城。有三万七千夫人婇女。二万五千子。其第一子名功德胜。次名普庄严童子(文)。
  玄三云。
  华严经十一云(毗卢遮那品)。诸佛子。彼焰光明大城中有王。名喜见善惠。统领百万亿那由他城。夫人辨女三万七千人。福吉祥为上首。王子五百人(别本云二万五千人)。大威光为上首。大威光太子有十千夫人。妙见为上首(文)。
  疏二下云。第二夫人下总显眷属者。有德曰夫人。有色曰婇女。王子别本云二万五千者。别梵本也(文)。
  问。菩萨本业经·华严经名号品。同本异译欤。
  文义抄第九帖记录之毕。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开示十方一切如来所可分别菩萨○十自在(文)。
  玄四云。十自在十明品答。以作用明委故立二名。以别翻菩萨本业经。彼问中亦名十明故。兜沙中名十飞法(文)。
  八十华严经中。无十自在间故。疏三上·演义钞七下·刊定记四无译。
  问。梵网经可云华严经经部类耶。答。可非华严经部类也。两方。若华严经部类者。探玄记中。破古人华严经十顶问梵网经答云。义判恐难依用。不依用之见。若华严经部类者。何不依用之哉。若依之尔者。彼梵网经文。能说教主是卢舍那佛。尤可十身具足之如来。所□国土亦莲华藏界。岂非帝网无碍之净刹哉。加之唯对纪诸菩萨之大士广说十住十行等法门。旁思之可云华严经部类哉。是以他宗人师梵网经是华严经部类释。如何。
  答。华严经部类经泛有二类。一会会品品同本异译经。如兜沙经是名号品。菩萨本业经是净行品等也。二义势相似经。如修慈分经金刚鬘分经等也。故演义钞云。谓余别经。不从大部分出。义势相似。即今经统类故(文)。而梵网经说处等与华严经说处等异故。非同本异译部类。故探玄记云。又十顶不见别答。古人有将梵网经于此计会。云此脱错。恐难依用。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六处同此。彼云化乐天说十禅定。初禅说十金刚心。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四禅摩醯首罗宫说心地法门。不云重会普光及祇洹重阁。又此问与彼有同不同。故难用耳(文)。清凉大师解释。其意亦同之。次梵网经是三乘浅近说。华严经亦一乘深远教。故非义势相似部类。故孔目云。其□路本业梵网二经是三乘摄。华严经是一乘摄(文)。梵网经既非同本异译之教。又无义势相似之旨。故非华严经部类也。故探玄记。纂灵记·华严传·并疏·演义钞·刊定记等中。广举华严经支流经之时。令不出梵网经也。但于梵网经能说教主是卢舍那佛。所□国土亦莲华藏界云难者。能说教主虽名卢舍那佛。此三身中报身佛。更非十身具足之如来。所□国土虽号莲华藏世界。是他受用报土。亦非法界融通华藏世界故。浅深遥异。与华严经能说教主所□国土不同也。次于唯对记诸菩萨之大士广说十住十行等法门云难者。彼此二经虽同说十住十行等法门。彼单别十无十十无尽之义故。浅深亦异也。故孔目云。今将梵网经等对大经本。□路等十数即是单别。不具一切圆故。入三乘摄。不具十义(文)。准此释可思之。
  重难云。
  问。清凉大师依梵网经意于几处说法耶。进云。疏云。但彼经说处乃有十(文)。付之。依清凉定判披梵网经说。于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帝释宫。已上五□天四静虑十一处说法见。是以香象大师释。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若尔清凉大师但彼经说处乃有十之释。非只背本经所说。岂不招师资相违哉。
  答。勘梵网经下卷前后。上文云。于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文)。下文云。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十住处说法(文)。于十处说法云事。上下之文炳然也。故天台大师释上文云。始于道场说法。乃至十处(文)。释下文云。总结十处说竟亦两。一举此释迦所说十处出上卷(文)。胜庄师释上文云。谓如上说十种住处(文)。法进师注上文云。如前所说历十住处。乃至第十摩醯首罗天王宫中说心地法也(文)。太贤师解上文云。如次前说历十住处。乃至第十摩醯首罗天王宫中说心地(文)。善殊之释全亦同之。清凉大师但彼经说处乃有十之释。既叶梵网经说。亦顺诸师定判。何强疑之哉。但于梵网经中于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帝释宫已上五□天四静虑十一处说法见云难者。正勘彼经文云。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不云从金刚千光王座起至妙光堂故。理实而言。金刚千光王座与妙光堂虽各别处。任经现文说列之。从所说法门是同合之为一处。云十住处说法也。次于探玄记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之释者。金刚千光王座者。任菩提树下。妙光堂者即普光法堂。相当华严经初二会说处故。开之为二处。云十一处说法也。是则开合不同。实非相违欤。故清凉大师以梵网经望华严经出四例不同之中云。一菩提普光二会不分。则开合不同(文)。蕴齐师释此事云。妙光堂。华严云。普光堂去道树四五里许。故云及。意显近义。十一会中。此二合说。下但九耳(文)。
  重难云。广披诸师解释寻梵网经说处。天台大师述十处说法相云。一在妙光堂说十世界海(文)。法铣师解梵网经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之文云。十住处者。即前文中。始妙光堂。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文)。法进师注梵网经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十住处说法品之文云。言十住处者。一明佛在妙光堂说十世界海(文)。任此等定判。梵网经中于十住处说法云释意。唯于妙光堂说十世界海法门。于金刚千光王座不说之见。何云于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同说十世界海法门哉。若于今二处同说之者。十住处说法之义犹难成哉。
  答。见梵网经文云。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文)。于金刚千光王座说十世界海法门云事分明也。谁可疑之哉。是以法铣师解此文云。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者。出其说处(文)。朴杨大师释于十住处说十重法门云。即如初道场说十世界海(文)。云初道场。岂非金刚千光王座哉。何况若于金刚千光王座不说十世界海法门者。清凉大师何可释菩场普光二会不分则开合不同哉。开合不同者。就说法之处可论之故也。但于天台等诸师释者。实似难思。试会通之者。二处之中。且举妙光堂一处可云欤。
  问。清凉大师意。以梵网经第三会所说法望华严经第四会所说法时。其体可同耶。答。可有二义边也。两方。若其体同者。梵网经第三会唯说十行法。华严经第四会兼说十行及十藏法。宽狭既异。其体岂同哉。是以清凉大师述。彼经一处说一法门。此则四六兼二。梵网经一处各说一法门。华严经第四会中说二法门释。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云。其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梵网经第三会所说法与华严经第四会所说法。其体全同见。如何。
  答。华严经第四会中宗所说者是十行法也。以之望梵网经第三会所说法之时。可云其体全同也。清凉大师其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之释。即显此意也。但华严经第四会中兼说十藏法故。以之望梵网经第三会所说法者。可云其体各别也。然而就宗所说法释处法全同。更无其过也。
  问。清凉大师意。以梵网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望华严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时。其体可同耶。答。其体不同也。两方。若其体同者。清凉大师解释中。其体不同判若依之尔者。披梵网经文。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与华严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其体可同见。依之香象大师意。彼此二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其体是同释。如何。
  答。清凉大师释但彼经说处乃有十。梵网经意。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同为初会说处故。忉利天为第二会说处说十住法。夜摩天为第三会说处说十行法。兜率天为第四会说处说十回向法。化乐天为第五会说处说十禅定法云也。华严经意。寂灭道场为初会说处故。普光法堂为第二会说处说十信法。忉利天为第三会说处说十住法。夜摩天为第四会说处说十行法。兜率天为第五会说处说十回向法云。故彼此二经第五会说处并处说法门俱不同也。故清凉大师释其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不云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合同也。但于披梵网经文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与华严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其体可同见云难者。今疑问之趣颇不得其意。梵网经意。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虽各别处。同说十世界海一法门故为初一会也。故于兜率天说十回向法。是第四会非第五会也。以之存第五会为疑。甚不可然哉。次香象大师意。虽释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于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同说十世界海一法门故。不为各别会也。以之为各别初二会说下第四会存第五会。梵网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与华严经第五会说处并所说法是同释云疑。旁不落□事也。
  问。香象大师依梵网经意云。初禅说十金刚心(文)。尔者今此十金刚心者。指十回向欤。答。非指三贤中十回向也。两方。若指十回向者。见梵网经文云。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于兜率天已说十回向毕。至初禅中何可重说之哉。若依之尔者。披一部始末勘二轴前后。十金刚心者名十回向。是以香象大师或释。十回向是世间修终坚固不坏故云金刚。或述。金刚心者。是前十金刚。当十回向。加之南岳大师云。十回向名十金刚。大贤师判。十金刚者十回向也。明知初禅说十金刚心者。指十回向也。如何。
  答。见梵网经一段之文。上云。复从座起。至第四天中。说十回向。于兜率天。已说十回向毕。下云。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非指三贤中十回向云事。道理白然也。于二处不可说一法门故也。以此理思之。今此十金刚心者。是华严经离世间品所谓十金刚心。非三贤中十回向也。故法铣师释此文云。次说十金刚。此非下文十金刚也。名同义别。若是下文十金刚者。则应摄在十回向中。即是华严十金刚愿(文)。法进师注此文。问。唯此十金刚者。即十回向。四天中说。何故色界重说回向。引北并州真藏师释。会色界所说诸位通行。出自义云。今谓。名同义别。如华严三十九说十金刚心(文)。此等释意。初禅说十金刚心者。即是华严经离世间品所说十金刚心之旨分明也。但于披梵网经一部二轴前后十金刚心者名十回向云难者。梵网经处处之文。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者。如次说地前三贤位云事。文言次第更非所诤。诸师定判述此意也。而今所成者。初禅说十金刚心者。非说三贤中十回向云许也。十金刚心之言虽同。其体相替。更非所痛也。
  问。香象大师依梵网经意。于何处说十愿十忍法门耶。进云。探玄记云。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文)。付之。依探玄记释见梵网经文云。复至二禅中说十忍。复至三禅中说十愿(文)。依之至相寺大师引梵网经文云。复至二禅说十忍。复至三禅说十愿(文)。若尔探玄记释非只背本经所说。岂不致师资相违哉。
  答。二禅说十忍三禅说十愿云事。梵网经文实分明也。故不限至相寺大师所引。天台·胜庄·朴杨·道□·法进·善珠等唐和诸师。举述二禅说十忍三禅说十愿之旨。探玄记释尤难会通。但清凉大师亦释。次至二禅说十愿。次至三禅说十忍。推之有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云异本经文欤。
  问。清凉大师意。梵网·华严二经相对出四例不同。尔者第三有无不同相如何释之耶。进云。演义钞云。三则有无不同。此经四禅无说。彼皆有说。此有重会。彼无重会(文)。付之。梵网经于化乐天说之。华严经于彼天不说之。华严经于祇树给孤独园说之。梵网经于彼处不说之。若尔今此二经相对判有无不同之时。何不出此等不同哉。
  答。梵网·华严二经相对委论有无不同之时。尤可出此等不同也。但演义钞今解释中不举之事。且先出一类。不举尽之欤。
  问。华严经第四第六第七会各说一法门欤。答。不限一法门也。两方。若各说一法门者。清凉大师以梵网经望华严经出其不同云。彼经一处说一法门。此则四·六兼二。七兼于三(文)。如此释者。华严经第四第六第七会所说各不限一法门见。若依之尔者。思华严经第四第六第七会相各说一法门可云也。如何。
  答。八十华严经第四第六第七会所说不可限一法门。清凉大师四·六兼二七兼于三之释。其旨甚分明也。所谓梵网经意。至帝释宫说十住。至夜摩天说十行。至兜率天说十回向。至化乐天说十禅定。至他化天说十地。至初禅说十金刚。至二禅说十忍。至三禅说十愿。至四禅说心地法门。故云彼经一处说一法门也。华严经意。第四会说十回向·十藏二法门。第六会说十地·十愿二法门。新译经第七会说十定·十通·十顶三法门。故云尔也。解释意如此。更有何疑哉。
  重难云。梵网经意。于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二处。同说十世界海一法门见。何释彼经一处说一法门哉。
  答。梵网经意。谈十住处说法之时。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合为一处。故云尔也。
  玄四云。又十顶不见别答。古人有将梵网经于此计会。云此脱错。恐难依用。今寻彼经。十一处说法。六处同此。彼云化乐天说十禅定。初禅说十金刚心。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四禅摩醯首罗宫说心地法门。不云重会普光及祇洹重阁。又此问与彼有同不同。故难用耳(文)。
  疏三上云。十顶一种答文不显。古有多释。一云准梵网经。说十忍后有心地法门。即此十顶。理亦可通。但彼经说处乃有十。初无菩提场会。但云方坐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其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他化十地次第亦同。而化乐天说十禅定。初禅说十金刚心。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四禅摩醯首罗宫说我本原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不云重会普光及祇洹重阁次第。又别难可会通。又此中问因。后更有果问。故彼佛心地即后如来地等。非十顶也(文)。
  钞七下云。疏十顶一种下。二别解顶问。于中二。先叙昔。后申今。前中有三说。一依梵网经。疏文有三。初正叙昔。二理亦可通者。以理纵成。三但彼经下。以文夺破。言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者。此是第三会在忉利。四在夜摩。五在兜率。彼第二即在忉利。故彼说十世界海竟即云。次于忉利天宫说十住。次至夜摩说十行。次至兜率天宫说十回向。斯则处法全同。次第不同。彼二此三。彼三此四。彼四此五。以前加菩提场故。言他化十地次第亦同者。亦是第六在他化天说十地故。由彼不越第五化乐故。说地亦第六。彼文云。次至化乐天宫说十禅定。次至他化自在天宫说十地。次至初禅说十金刚心。次至二禅说十愿。次至三禅说十忍。次至第四禅摩醯首罗宫说我本源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故总收之。四例不同。一菩提普光二会不分。则开合不同。二则次第不同。三则有无不同。此经四禅无说。彼皆有说。此有重会。彼无重会。四彼经一处说一法门。此则四·六兼二。七兼于三。以斯四义故难会通。从又此中问下。纵成以破。设汝欲将心地法门例同此者。此中说果应为心地。何得用顶。上一师义竟(文)。
  刊四云(无释)。
  梵网经文。诸人师释广记录之毕。恐繁重不记之。可引见彼抄也。
  问。香象大师意。十顶问何品答之耶。进云。探玄记中。寿命品答之释也。付之。十顶寿命其义遥异。何释十顶问寿命品答哉。是以清凉大师。十顶问余品答释。如何。
  答。华严经中无十顶品故。十顶问何品答云事难测。故探玄记中。引有人三异释破之毕。述自义云。寿命品中。十重佛土。上至穷终。贤首佛刹最极际。故称为顶。然有十重故云十顶。亦得无伤。以彼品初既无别问故。得为答也(文)。十顶问寿命品答之所以。此释中所见也。但于清凉大师释者。作二解释也。即彼疏中述初释意云。今谓。新旧梵本俱无忍问。答中即有。故知彼忍即此顶也。言十顶者。因位终极。十定十通皆等觉位。十忍居后。又得顶名。问中约位终极故名为顶。答据法门忍受。以智印定故云忍也。非位终极。不具十忍。非有十忍。不极因位。二文更显。故十忍品末云。通达此忍门。成就无碍智。超过一切众。转于无上轮等。既言超过。即是顶义。亦犹四善根中忍顶法门。义相类故。不尔忍无别问。空答何为(文)。此释意立道理引证文。释成十顶问十忍品答之义。如文可知之。次下明第二释意云。若将十忍已下四品。共答顶问。于理无失俱是等觉之终极故(文)。此释意。十忍品·阿僧祇品·寿量品·菩萨住处品之四品中。说等觉因位终极相。通称为顶。故十顶问此四品答云也。故演义钞释此解意云。今为总释。则以等觉因位之极。通称为顶(文)。若尔香象。清凉两师意别也。既为师资异释。不可和会之。
  问。清凉大师十顶问十忍品答云释意别。何相例耶。进云。疏云。忍顶法门义相类故(文)。付之。软等四善根中。顶者名进退两际。忍者立不退位分。其义遥异。何释忍顶法门义相类故哉。
  答。清凉大师亦犹四善根中忍顶法门义相类故之释意。同是软等四善根之流类故。且为一往润色。云义相类故也。非谓顶忍法门其体全同。故演义钞中。十顶问十忍阿僧祇寿量菩萨住处之四品答云第二释意傍通一难云。难云。引四善根忍顶不同。今何将忍以酬顶问。今为总释。则以等觉因位之极。通称为顶。不全同四。故上引云义相类故(文)。自叹此解云此解最妙。即存此意欤。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开示十方一切如来所可分别菩萨○十顶(文)。
  玄四云。又十顶不见别答。古人有将梵网经于此计会。云此脱错。恐难依用○有云。不思议品有答。但不思品等既答后果问。不可属此。又僧祇品明十大数。因位穷终数中之极。故亦得云十顶。但此品初自别有问。故亦难属。寿命品中。十重佛土。上至穷终。贤首佛刹最极际。故称为顶。然有十重故云十顶。亦得无伤。以彼品初既无别问。故得为答也。此中约望下尊高为问。下文就当处相续而答(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说诸菩萨○十顶(文)。
  疏三上云。十顶一种答文不显。古有多释。一云。准梵网经。说十忍后有心地法门。即此十顶○次第。又别难可会通○有云。僧祇品答以准璎珞等觉。别有顶位。以因位穷终。今僧祇中说十大数。数中之极故云十顶。彼问虽十。答有多数。对上定通。亦非其类。故不可也。有云。寿量品答。彼中十重佛土。皆上为下顶极。至贤首佛刹名为十顶。又佛名第二。名此十一世界为上首故。但举此初后十一。即显过百万阿僧祇世界寿量之数。此为标首。首即顶故。然复彼无别问。似有少理。但标此十界。将为问端。对十地等。甚不相例。今谓。新旧梵本俱无忍问。答中即有。故知彼忍即此顶也。言十顶者。因位终极。十定十通皆等觉位。十忍居后。又得顶名。问中约位终极故名为顶。答据法门忍受。以智印定故云忍也。非位终极。不具十忍。非有十忍。不极因位。二文更显。故十忍品末云。通达此忍门。成就无碍智。超过一切众。转于无上轮等。既言超过。即是顶义。亦犹四善根中忍顶法门。义相类故。不尔忍无别问。空答何为○若将十忍已下四品共答顶问。于理无失。俱是等觉之终极故(文)。
  钞七下云。疏十顶一种下。二别解顶问。于中二。先叙昔。后申今。前中有三说。一依梵网经。疏文有三。初正叙昔○以斯四义故难会通○上一师义竟。疏有云僧祇下。第二师义。于中二。先叙昔。二彼问虽十下破可知。疏有云寿量品答下。第三师义。于中二。先立后破。前中四。一正立。二又佛名下引证。三但举此初下。彼师遮难。恐有难云。今经百万阿僧祇重。何以证成十界之义。故为此通。四此为标首下。释成顶义。疏然复下。第二破。于中先纵立。后但标此下夺破。疏今谓新旧下。申今正义。于中二。先以十忍答顶。后通以四品答顶。前中七。一正将十忍以答顶问。二言十顶者下。会释二名。三故十忍下。引文为证。四亦犹下。引例成立。五不尔下。反以释成○疏若将下。第二通。以四品答于顶问。以信住行等皆有多品。总将四品共答顶问。于理无违。若尔古以僧祇寿量而答顶问。应不乖理。彼以局取又不收忍。今总收四。与昔全乖。顶乃通名。忍等别称。故不同也。此解最妙。亦能傍通一难。难云。引四善根忍顶不同。今何将忍以酬顶问。今为总释。则以等觉因位之极。通称为顶。今全同四故。上引云义相类故(文)。
  刊四云。十顶寿量品答。何以知然。佛名经第二卷中。名此十一世界为上首故。所以者何。但举此初后十一世界。即显过百万阿僧祇世界寿量之数。此为标显之首故。此十□名为十顶。顶之与首。眼目异名。十一摄十增数十故(文)。
  问。名号品经文。举三十四问。尔者后际十四问。何品中答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后际中十四问。不思议品至普贤品通答之(文)。付之。后际十四问是果问也。而普贤行品中说因行。于彼品中不可答果问。次性起品中说果德法。故可答果问。何可除之哉。
  答。名号品所说三十四问中。后际十四问者。问因所得果也。故探玄记云。后十四问因所得果(文)。而普贤行品中所说因行者。是平等因行。乃果中之因故。属之果摄。普贤行品答之云也。故清凉大师释云。其平等因果。因乃果中之因。果乃此果之用。故属果收(文)。次后际十四问。性起品中答不答事。香象清凉两师定判。其意异欤。若依香象大师意者。后际十四问。问因所得果。性起品中明无始本有佛性德故。虽同果德法。其义不相顺。故性起品中不答之云也。若依清凉大师意者。后际十四问。出现品中亦答之云也。故演义钞中通妨难云。难云。若依问为三。第三段唯合明果。今有普贤行为因。出现品为果。自是一段平等因果。何得皆将答果问耶。故为此通。既因是得果不舍之因。即果中因。亦是果摄。故属第三所成果也(文)。惠苑师释意。出现品中亦答之(为言)。故刊定记云。问。普贤·出现二品。岂答前问耶。答。彼虽各别有问。然则皆是乘前答果问中起故。得配答果分也(文)。
  重难云。香象大师意。理实而言。后际十四问。性起品中亦答之可云也。故探玄记中明第三说分云。三从不思议品下。答后际佛法(文)。此释意意云从不思议品下不除性起品哉。
  答。此释意实难测。但依前义趣会之者。上既云。后际中十四问。不思议品至普贤品通答之。故下该上略而不云至普贤品欤。
  玄四云。又初十问。此会初三品内通答之。若别分四谛答说法一问。光觉答势力正觉二问。此品答余问。通答顺文。明难下三品别自有问。以信不成位故。无悬问十信之言。不同十住等○次因中十问。从升须弥下至菩萨住处来答之。初九问约位自行。后随喜下问随缘化物行○后际中十四问。不思议品至普贤品通答之○第三说分中。通下五会答前所问。于中分三。初此会中答前初十问前际佛法。二从第三会下。答中际佛法。三从不思议品下。答后际佛法(文)。
  疏三上云。第三说分。于中通下六会。答此所问。准问长科。亦为三分。一此初三品答所依果问。二问明已下。答所修因问。三从不思议品下。答所成果问。其平等因果。因乃果中之因。果乃此果之用。故属果收(文)。
  钞七下云。疏其平等因果下。通妨难也。难云。若依问为三。第三段唯合明果。今有普贤行为因。出现品为果。自是一段平等因果。何得皆将答果问耶。故为此通。既因是得果不舍之因。即果中因亦是果摄。故属第三所成果也。又古人以文从义。出此因果。若疏本意。全属果也。至下重明(文)。
  刊四云。前中又三。初从此品至光觉品。答初十句问。因所依果。应机大用。二从问明品至住处品。答次二十句。果所依因。菩萨行位。三从佛不思议法品至出现品。答后二十句。因所成果。殊胜之位。问。普贤·出现二品。岂答前问耶。答。彼虽各别有问。然则皆是乘前答果问中起故。得配答果分也。故不思议法品云。诸佛出现云何不思议。又十种普遍无量无边法界中云。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菩萨行□故。普行是佛菩萨行故(文)。

  建治元年(乙亥)十二月二十八日(酉时)于笠置寺般若院僧房抄之毕去正二月比于东大寺尊胜院经论之文人师之释所记录之也而自同三月十七日以探玄记第五卷为充文欲勤修三十讲之间暂阁第四卷稽古即移第五卷习学之间此勤中绝及中冬末然间同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儿童力命丸于兴福寺林小路不图遇灾难无过被杀害之间南都心忧觉隐道思相催之余同九日晓忽辞本寺弊房葬笼当山圣迹日日修追善念念访冥路之隙悲微功之不终重所染笔也愿以此善根并资彼得脱矣。
  右笔华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年龄七十四夏﨟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