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页 共 16 页
四十帖决卷第十三
疏传授次第(一)。义释(二)。
诸经典真言(三)。轨仪由绪(四)。
●经(五)。别行经(六)。
苏婆呼经(七)。陀罗尼集经(八)。
牟梨(九)。理趣(十)。
大日五字(十一)。金五(十二)。
三部别法(十三)。青龙(十四)。
义决(十五)。义释加疏(十六)。
抄记(十七)。阿字观(十八)。
义记(十九)台一卷轨(二十)。
甘露佛顶经(二十一)具支〃〃(二十二)。
嘉会坛(二十三)秘藏记(二十四)。
无畏决(二十五)梵网经(二十六)。
七星如意轮(二十七)却温经(二十八)。
秘录之内(二十九)。
(三十三)
疏传授次第(一)
始自宽德三年四月十四日。于谷底御房重奉受大日经疏。师先鸣磬表白。次弟子各起礼拜(三反)次师发五大愿。次读疏。
听众
圆融坊僧都。无动寺僧都。定心院阿阇梨。理智房内供。安庆少僧。长宴。
疏相承次第禅念律师授仁眷君。仁眷君授长庆君。长庆君授千通院。千通院授禅觉持经。禅觉持经授皇庆阿阇梨。皇庆阇梨授长宴(云云)。
义释(二)
(宽德二年四月上旬说)
师曰。超舞寺入唐三君(又云池边公)法号遍明(云云)秘录云。大毗卢遮那经义释十四卷。有温古序入唐遍明和上送来。异慈觉大师御本(云云)。
师曰。件义释是彼三宫送来也(云云)。
又检点年代记云。贞观五年宗睿遍明入唐(云云。相传云。入唐三君御供宗睿僧正同以入唐)或人私被抄年代记云。贞观五年真如亲王入唐(云云)恐是计其法号欤。师曰。真如亲王者。圆成寺三君也。或说真如者入唐三宫也(云云)德之入唐宫。是遍照也。圆城寺宫是真如也(云云)。
诸经无畏真言决(三)
(长久四年九月中旬说)
花严法华等显教诸经译者。略印真言。只译所说之理。故云印明阙不出也。如彼金光明经新古二译。古全不出真言等事。新犹真言经也。
作轨仪之由绪(四)
(宽德三年四月上旬说)
师曰。大日金刚顶经意。或有行法不相顺事等。而出轨者能舍取经文缀聚经意。以作行法次第耳。
●●经决(五)
初品率睹婆印者。外五古印是也。四接行品云其印云。四种钩印(云云)谓如金界四接印。惹吽鑁解印是也。随诸四字结四印是也。又坏二乘真言(如文)即文殊印明也。其印一院文殊剑印。外缚二火屈上节(是山门所传也)东寺传云。左手作拳当胸前。想右手持一茎莲花。右手作刀印。谓左火风并申。以空押地水甲也。以此刀印右腕其上覆之右引遣。即想莲茎打截(云云)初品云。本有金刚性(乃至)三业持常等心行寂谓横读之。或竖读之疏也。或横或竖(云云)真如实大三昧品云。内竖十度缚。忍愿屈如顶。谓忍愿拄屈圆形。犹如佛顶形(云云)又金刚轮密语(如文)印轮坛印是也(如文)自余诸品决如先云所记(已上宽德三年四月上旬说)。
(永承元年十月说)
瑜祇经大胜品云。十二臂持智拳印。复持五峰金刚(乃至)法轮十二大印(取意云云)问。案文意只有十一印。谓二手结一智拳印故也。尔者何云十二大印耶。师说浅略说十一手。故云十二大印也。秘说(云云)智拳印者。右智法身印也。左理法身印也。即是表理智冥合。故二拳(智上。理下)相重形也。故开一印有差别。故云十二大印也。
(宽德三年四月上旬)
瑜经初品云。本有金刚性(萨)乃至无为与作业(业)
金刚钩召起云(王)乃至被金刚甲铠(护)。染欲诸有情(爱)乃至尽际诸盖障(牙)。称赞令欢喜(喜)乃至三乘持常寂(拳)。
师曰。此十六句横读之。又竖读之无妨。释疏耳。
护摩品云。悉皆云是我云。师曰。我者佛也(云云)。
(宽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说)
又瑜祇率睹婆印。名金刚部是普贤金刚萨埵故欤(又可见疏文。云云)睿成供秦。瑜祇经撰文云。瑜祇经无人相传。我安然大阿阇梨独传授之(件经甚古破本也)。
(永承四年正月中旬说)
冒地品萨埵真言句义。金刚藏菩萨心(云云)。行位真言句义(如先云云)。
(永承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三种悉地经上云。首尾读诵受持。师曰。苏悉经上云。用此根本印明(云云)一说云。三种悉之印明是也(如先日说也)今亦说云。此三悉经中印明是也。此经是苏悉地中最极成就法也。其明有用普印○普印钵印(如曜印也)五?印(外传是也)其中绪勋咒(次云。绪功咒。云云)谓求闻持法者。仰者先持念诵百万反之后。欲作最后成就之间(谓文蚀揽苏是也)有障起。若不遂之。而彼先持授与成就法即有间断。故于后时不能作成就。而今此真言功用力故。即结前勋功。故虽问断移时节。持读诵绪勋真言。即可作成就法也。若非此真言之功用者。更作先持诵法。即可作成就法也。且举求闻一法为例耳。自余先持诵并成就法。皆准耳。此经中有行者。天厨印明耳。
苏婆呼经(七)
(宽德二年十一月上旬)
苏婆呼经是无畏乱脱(云云)不乱本东寺(云云)七卷(云云)。
陀罗尼集经决(八)
陀罗尼集经中五部佛(一)般若(二)菩萨(三)金(四)天(五)第二云。释迦心印咒(印如文)唵萨婆悉底鸡毗输陀罗尼莎诃。师曰。释迦小咒用之。
第四云。世尊我未曾见。我以此法防护其身(云云)观音文。师曰。此文点不得意。但师说末言反二度读之。未曾见。我以此法防护其身(云云)。
秘云。四分戒木云。为(云云)又人云。言(云云)今案之不字无之读不言。故未言二度读之可尔也。
第五云。千转观音心印咒(如文)又云。千劫○业障○灭尽得千佛聚集善根得皆千劫流转○见千转轮王(云云)师曰。观音所证法门无数。且为利生所现。以手为极也并今文以千为其数。即千手菩萨所持标帜皆是一切观音标帜也。如意轮等一切观音皆在其中也。皆是一种法门也。今言千转观音者。即彼一千部至聚也。彼千手菩萨唯四十余手所持明之。今此观音即彼一千手所持标是也。故云千转师说。即以此千转印明为一切观音印明(云云)乃至诸经诸轨所说有名有法。观音皆依之修之(云云)。
第十一卷请雨经(云云)师曰。圣逼法以此卷为本文。彼御门徒秘事也。努〃〃(巳上)。
(长久三年四月上旬说)
牟梨漫荼罗经(九)
牟梨漫荼罗经者。是与宝楼阁经同本异译也(云云)师传。牟梨经真言是补阁等事用之。唯金刚轮陀罗尼(云云)又件经准苏悉地经用之。说悉地等作法甚委也。又件经说护摩柴云。其为无名。如驴蹄截之(云云)师曰。无名法者降伏法也。谓降伏法修之时。不令人闻其法名。故云无名法也。驴蹄截者。其木端打○形如驴蹄形也(云云)
(永承元年七月说)
应接不动中所引牟梨经是异本也。可求之(云云)。
理趣经
若修其法彼经中说十五尊法。若一一修之。若随一法修之。其诸尊曼罗大日金刚萨埵(云云)十七尊曼荼罗如常。余十三尊一印曼荼罗也(十三尊之)彼经有十七清净句。即是彼初十七尊曼荼罗中。十七个尊句义也。而经中非有十七尊也。一〃曼荼罗只是初二曼荼罗中一十七尊也。其十七尊曼荼罗若修之。即若大日若萨埵经中种子即觅般若理。谓彼经一段(其尊段意也)文意可观之也。即尊普贤理趣会轨是其仪轨也。以此意可修其大日萨埵两尊十七尊〃〃曼荼罗法也。轨意若此十七尊坛得意。自余诸尊坛也。凡其经中十五坛二十七尊曼荼罗。十三十三尊曼荼罗也(一印)一〃观其般若理耳。如前(云云)或说。悬金界曼荼罗修之。彼寺人尔(云云)可问之(宽德三年四月上旬说)。
理趣经十七段别别坛也。各其句义系心也。
大日五字轨(十一)
(长久三年四月上旬)
师曰。毗卢遮那五字轨是大日授龙树本也(云云)有乱脱也。如别注之(云云)。
金界五支(十二)
(同二年九月中旬)
师曰。金界五支法是四种轮中降三世轮略法也。非别尊法。金界法也(云云)。
三部别法
师曰。三部大法各有别法。台随行。金三摩地。苏十八契也。是则三部别法也(云云)随行法者。此题可名大日经第七卷。谓大日文殊观音等随行何尊仪式也。而不名经。别轨造大日一尊法名随行也(宽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同日)
三摩地法无别由。只有五相成身等三摩地一仪也。
(宽德三年四月上旬)
师曰。随行轨者。以此轨随何尊可行也。故云也。三摩地法者。只是金界瑜伽之法也。
青龙轨(十三)
(长久三年四月上旬说)
青龙三卷轨奉受了。禅林本也。东寺义受欤。
无玄法轨印明等重决受了。谓观音部中奉教者。难陀优婆难陀阿修摩睺罗等印明也。
师曰。难陀优婆难印。难陀右五指安左手指背。掌向下。左五指竖上。横置右五指(云云)优以左安右上为异(云云)清凉说。此印左右手掌全互相覆(云云)谓互掌覆背也。师曰。今此三卷义是东寺传读也。(サテ)是彼寺传也(真言注云。印口授者是无所不至印也)又八印结受云。其慈氏印二说。一如常。一唯心前金合只微左右转之(云云)又云。师曰。东寺传授睿僧正青龙三卷轨云。今所授青龙三卷轨是彼睿僧正本(云云)。
(宽德三年六月九日)
玄法寺者。法全大和尚先所住也。青龙寺同大和尚后所住也。
义决(十五)
(长久四年九月三十日说)
义决不空制也。智藏者即是也(云云)。
(永承三年壬正月)
义决者。是智藏三藏所制也。或一本注云一行阿阇利记者大误。又义决释经六卷本也。所帖文全同也(云云)。
义释(加疏。十六)
(长久四年九月说)
义释阿阇梨者。若一行。私谓。语阿阇梨者。无畏三藏也。若无畏语阿阇梨者。达磨掬多三藏也。而望文斟酌之。炎王授归戒。授无畏(云云)。
(宽德二年四月上旬说)
大日疏阿阇梨者。一云。一行指善无畏也。一云。无畏指掬多也(云云授誓归依无异云。彼云治定本)。
抄记(十七)
(宽德二年四月说)
师曰。抄记者一行大和尚私抄记也(云云)。
(长久年中决)
抄记者。义释奥文是也。
阿字观(十八)
阿字观一卷。是同真实智品义释意。若彼品文抄云欤。
义记(十九)
(同日)
传教大师将来七卷义记。大体同二十天疏文。而疏乱脱多之(云云。件七卷本在谷御坊。后日可见之)。
金刚智译胎藏一卷轨(二十)
师曰。金刚智译台藏一卷轨是伊舍罗口所诵也。三藏即随口诵译之。即是大日经第七卷同本异译也(云云)。
甘露佛顶经(二十一)
(宽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说)
且依题于军荼利法中出欤。疏未来者秘之欤(云云)。
具支灌顶(二十二)
(长久三年四月上旬)
师曰。具支灌顶缺第七卷。是即智证大师破烧给也。但持诵不同第七卷是其也。然和上有所思食。以之显彼也(云云)。
嘉会坛(二十三)
(长久年)
嘉令坛灌顶次第是然和上所制也。五右院者彼御住所也。门徒者可寻之。若书写误欤(云云)。
秘藏记(二十四)
(长元年中决)
秘藏记者可寻之。持诵不同引之。犹唐书欤。
无畏(二十五)
无畏决文中。后文抄入要文。非决文也。
梵网经(二十六)
(长元年中决)
梵网经金刚顶浅略文也(云云)魔受化者。彼金刚顶瑜伽所说降三世尊降魔事欤。又云。义决云。梵网经是金刚界浅略文也(云云)小山本台记云。慈觉大师进官录云。梵网经毗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一卷(亦名大乘钩锁菩萨戒。一卷是极密)集昔择法华经信解品用钩锁义。今见此文理智和合哉。故今记出件戒本显名耳。
七星如意轮法(二十七)
(同日说)
世间有书也。
却温经(二十八)
(长久五年二十一日)
却温经或说伪也(云云)。
秘录之内(二十九)
(同日说)
宜傍见者。如说训知之。
(本云)
文明十六历(申辰)夷则天于桂轮院为兴隆佛法书之功讫。
阿阇梨澄舜
(本云)
天文十五年(丙午)三月日东塔北八善光院传领。祐海之。
于时宽永十七年正月十四日书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