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77卷No.2439
No. 2439
阿字要略观(并大意)
实范上人草
凡修阿字有三业行。谓身语意。字母释云。学之书之定得常住之佛智。诵之观之必证不坏之法身(文)书是身业。诵是语业。观即意业。学通三故(智度论有闻等六行)观行有二。观能诠字。观所诠义。秘藏记云。声字实相顺逆往返观想。此观能诠字及所诠义。能诠亦二。观色文字与声文字。如大日经字轮观等。此是并观色声文字。观义多种。或观一义。大日经等一切诸法本不生义。或观三义。大日经疏吽字义等所谓不生空有义也。或观五义七义八义。如守护经十住心论。或观十义。如法华轨。或观百义·百二十义·百四十义·及无量义。守护大集及大日经疏·十住心论广说可见。能诠具有六尘文字。所诠亦有字相字义。而令且论色声文字。唯字义耳。虽观能诠。所蹄是义。义虽无量要唯不生空有义也。不生等义浅深重重。苏悉地经·菩提场经·大日经疏·十住心论·二教论等广明可知。而今观则是究竟法身所说。大真言之最深秘也。若约横义世天真言乃至究竟法身真言无差异也。念持真言启白文字。世出世间凡开口音无非阿字。内外一切文字点画无非阿字。是故当知。一切色声文字皆是不离阿字。理实虽尔初学先须观●一字。其方法者。大日经疏云。然行者初学观时心未纯熟。未得现前。当先画作妙莲。如上所说(上所说者八叶花也)极令微妙。兼置阿字。常现前观之。当于圆明中画也。此圆明由如圆净之镜。其中极深阿字圆光。于中谛观久久即能现前分明见既于外处见已。回观自心于圆明中。见观阿字莲华。若准三摩地法·菩提心论及疏上文当画白色。而一肘量圆明。亦依法华仪轨可一肘量。准疏上文字金刚色圆色字量计以知耳。又疏云。一切众生为诸烦恼等之所缠绕。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实之相也。是故先当观此心处作八叶莲华。观令开敷诸蕊具足。于此台上思想阿字。而在其中。义释云。行者初习观时虽暂得相应。犹如电光倏见倏灭。纵使明白不应味着而起意高。设令隐灭亦勿追念而自爱悔。但一心如说行之。施功不已。久久自当纯熟。乃至欲大便大。欲小便小。欲观者皆现。所欲作者皆成。譬如巧工得百练[糸*羸]变转无碍随为施为
真言行者 常当观念
我胸内有 干栗驮心
状如莲华 合未敷像
(凡夫心如合莲。圣人心似开华。佛心如满月。今就凡故)
筋脉约之 以成八分
上向而在(男子上向。女人下向。今就男)
即此八分 肉心方作
八叶莲华 白色开敷
须蕊具足 于其台上
有一圆明 于其圆明
●字在中 此字方形
而金刚色 言方形者
毗卢遮那 本地形也
金刚色者 自然性净
不变色也 从此字中
出无量光 其光四散
而合为鬘(合无量光以为一光故。若为鬘)
犹如华鬘 围绕此字
●字所表 谓一切法
从本初来 不生义也(阿提本初义。阿耨波陀不生义)
而于此中 开有三义
本初中有 有空二义
不生即是 中一义故
初有义者 谓一切法
若有本初 则是因缘
所生之法 故名为有
有者假有 即是真有
待因缘义 以为假有
体本有故 以为真有
是故方有 不出此有
次空义者 若一切法
揽因缘成 则无自性
是故为空 此无性空
即是大空 大空者谓
超十八空 遍一切有
而彼所依 如太虚空
遍一切色 而为彼依
是故万空 此空为极
不生义者 一切诸法
皆悉无不 从众缘生
能生之缘 亦从缘生
展转从缘 谁为其本
如是观时 则知诸法
本不生际 是万法本
故见生时 即见诸法
本不生际 此不生际
即是名为 第一义谛
即是自性 清净心也
若见诸法 本不生际
即知诸法 不可得义
所以然者 本不生者
本有本空 非有非空
是故不生 名不可得
唯此道理 是真实义
所以名为 一实境界
一实境界 即是诸法
之体性故 名为法界
此不思议 法界即中
即假即空 不实不妄
无定相故 离一切处
若欲云空 即是有也
若欲云有 即是空也
若欲云中 有也空也
由是义故 离诸表边
欲云非空 即是空也
欲云非有 即是有也
又非非中 而是中故
以此义故 离诸遮边(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名之中。故以空有义成中义也)
如是远离 一切诸边
实智所行 故名中道
如是有空 及中三谛
不同而同 不异而异
(上句遮义表体。下句遮体表义。是理甚非一切方便乘人之境界)
诸法三义 为之所诠
自心阿字 为之能诠
若据阿字 自诠阿字
能诠阿字 即所诠体
于其中间 更无间杂
此所诠字 从何处来
无别来处 从我心生
是故即空 即有即中
虽从心生 展转观之
本来不生 离诸戏论
一实境界 法界中道
不实不妄 无有定相
离一切边 不可思议
即是名为 自心实相
即是名为 诸法实相
即此阿字 大日种子
亦名一切 诸佛种子
亦是法身 如来密号
非但密号 即是诸佛
加持之身 即是报身
即是法身 是本地身
一切如来 妙感妙应
皆不出于 阿字门也
又是一切 真言之心
亦是生处 亦是住处
一切真言 此为最上
一切法教 此为根本
又此阿字 菩提心故
若能通达 则是通达
大菩提心 即是通达
种智之源 本不生际
即法界故 若能悟入
则是悟入 法界之门
即是名为 初法明道
若人一缘 住于阿字
是即名为 阿字三昧
亦即名为 真言三昧
亦为毗卢 遮那三昧
亦即名为 正觉等持
若人能行 此阿字者
能除一切 无明烦恼
随彼所向 无不摧灭
一切戏论 无不永息
乃斯行人 成金刚性
断诸恶趣 诸苦不生
又此阿字 本不生故
有息灾用 一切功德
具足无缺 即增益用
无量过失 殄灭无余
即降伏用 无一法出
本不生者 即摄召用(智度论有强识念等二十种功德)
若行字门 巧妙智生(巧妙智即一切智智)
若见诸法 本不生际
即是如实 知自心也
即是名为 一切智智
若观阿字 即同大日
法身之体 非唯大日
亦与诸佛 同体无二
当知行者 染欲之心
真实慧心 而相和合
即同于真 而共一味
如是观者 即是如来
入阿字故 了知真言
行之与果 若了知彼
即是授得 无上大果
真言行者 初发心时
直观自心 如实之相
了知诸法 本不生故
人法戏论 净若虚空
成自然觉 不由他悟
故此观为 顿悟法门
阿字要略观
(本云)
永正十六天(己卯)卯月五日。以良范法印御本书写之。源镜房
2439 77.P0551 阿字要略观 (1卷)〖日本实范撰〗
- 说明
- 分类:20.续诸宗部
- 点击数: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