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 85 册 No. 2818 大乘二十二问本
No. 2818
大乘二十二问本
见有五蕴□法执□世间□□若深□□□□□涅槃。不乐住世救拔群品。是故声闻缘觉之行。若初发心修行□□□□□□□□□□□□□□□前境界修无相法离一切相。都无所得了人法空故□着□□□□□□□□□□了法空故不乐涅槃。不向声闻缘觉之行□□□空能离凡夫二乘□□□菩萨行。故维摩经云。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此菩萨行契顺真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故离凡夫世俗之地不向声闻缘觉之行。能为众生说如是法。令离一切烦恼之苦。故修无念离一切相。即此是□□□□□。
第二问云。又不退入行菩萨内所思意外身显现法中内修第一行法何是外行。第一法是何 谨对所问。深远文意难知。须述两解以通妙趣。第一释云。夫云不退总有三种。一信不退。即十住初自信己身。有真如法性无动念。是本源心。由有此性决定成佛。深信解故分证真如。决定不退。大乘正信心亦不退转趣入。二乘亦能权现化作。佛身八相成道利众生事由得定信成。此功能故此菩萨名信不退。二证不退。即初地位断分别障正证真如。一念能至百佛世界供养百佛。请转法轮开导群生拔济云识。由证真如离分别故。不起一切烦恼。□□永不退失。真无漏故此菩萨名证不退。三行不退即入八地。常任运住纯无性心。在法駃流任运而转万行倍增。外虽起化不动无相。内虽无动外化无穷。由不退动无相行故。此位菩萨名行不退。今此文中言不退者。即此三位不退人也。言入行者。行谓行位。即入此三不退位也。此诸菩萨内心所有思惟意乐。为化众生外起作用。是故名为外身显现。即彼所修无相妙行。多为内修第一法行。第二释□言不退者即不动也。若心无念名为不动。若至无念不动行中。名为不退入行菩萨。内心所有思惟意乐。行住坐卧常现在前。所修行中是故名为外身显现。而其内修无相妙行常不动念。名为内修第一行法。
第三问云。修身口意从初至修行。行如何 谨对。修身口意须戒定惠。言修戒者复有三种。一摄律仪戒。离身口意所有十恶。二摄善法戒。即身口意所修行十善。三摄众生戒。即行十善利益众生。修行如此三聚净戒。即是初修身口意也。言修者。身定。谓即结跏趺坐不低不昂不傍不侧。故经偈云。见尽结跏趺像魔王尚惊怖。何况入道人端坐不倾动。口定谓即言成准的。语行相应心口皆顺。如说能行如行能说。楷定正邪命物归信。心定谓即远离散乱。常在有相无相三昧。恒不远离心一境性。有相定者即经所说。观佛三昧观净土等。无相定者。即经所说。离一切相一切分别。身口意业能如是。定即是次修三业地也。言修慧者。身慧有二。有相无相二种别故。身谓眼耳鼻舌身也。身者聚义。聚此五种总名为身。此五虽无计度随念。而亦得有微细分别。能取色声味触境而生恋着。于此五尘有二种慧。若能了知是非好恶。不迷不谬。名为世间有分别慧。若于此五无所分别。虽声闻知而不贪着。是即名为无分别慧。即修身业所有慧也。口业慧者亦有二种。有相无相二种别故。辨说善恶命众生知。是名有相口业慧也。虽能说别德失差别。而于其中尔着语相。虽终日语而无所语。虽常说法而无所说。是即名为无分别语。是名依慧所修语也。言意慧者亦有二种。有相无相二种别故。若意了知一切。
诸法善恶得失因果差别舍恶从善名有相慧。能于此中都无所得。于一切法无所取舍心念不生。名无相慧。若身口意依如是慧而修行者。是究竟修身口意也。
第四问云。又今处于五浊恶世自说无缚彼亦无解义如何者 谨对。浊者滓秽不清净义。众生所以处浊劫者。由自身命不清净故。众生及命皆浑浊者。由烦恼浊。有烦恼者。由其见浊妄见尘沙。遍处生执不清净故。名之为浊众生。本性即是真如。常乐我净具恒沙德。自皆本源妄生诸见。起烦恼业受苦无穷。真乐本消失而不知。妄苦本空得而不觉。如是一切皆从见生。见浊不生诸浊皆静。若离妄念照达心源。净相尚无浊相。宁有离净浊相。不见身心无挂无碍。谁缚谁解。了无解缚。乃能离缚。但自无缚彼亦能解。如斯妙义着在群经。伏愿彼寻照然自见。
第五问云。佛有有余无余涅槃为别实有为复假说 谨对。言涅槃者。是圆寂义。圆谓圆满具众得故。寂谓寂净异苦障故。涅槃不同。诸教异说就要而言不过四种。一者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本真如理。虽有容染而本性净。具无边德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此有二种。若二乘人至无学位此生死苦身之上断烦恼障显真如性心德寂静。名为涅槃。而此苦身尚未弃舍苦未寂静。名为有余依。言余依者即苦身也。若佛世尊烦恼虽尽。身心寂静名为涅槃。有余无漏常乐我净功德身在。依此身上所得涅槃。是故名为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此有二种。若二乘人至无学位。一切烦恼先以断尽。今复更厌此苦依身。以灭尽定灭其心智。又自化火焚分段身。无苦依身。诸苦永寂。是故名曰无余依涅槃。若佛世尊。无漏功德。所依身上。一切烦恼。生死苦恼。悉已寂静。永无苦恼余所依故。是故名曰无余依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大智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曰涅槃。若诸菩萨至第五地。能断下乘般涅槃障。能证真如无住真理。名为分得无住涅槃。若佛世尊一切障尽。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三事圆满。名大涅槃。四涅槃中一切众生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既四涅槃皆依真立。就其不同据。其真如体无差别故。佛身上有余无余但幻义存。实无有二。
第六问云佛有三身其法身者周遍法界化身各各在一切佛而应身有一有异 谨对。然其佛身诸教异说。或开。或合。义理多门。今者先明佛身之相。次则显其开合之门。然后答其所问之义。统论诸教有五佛身。第一身者。是诸如来真净法界具无数量其常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如来平等共有此。有二名。一名法身。是报化身。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名自性身。真如乃是诸法自性。是报化身实自性故。第二身者。是诸如来三无数劫所集无边真实无漏自利功德。感得如是净妙色身。诸根相好一一无边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此有三名。一名法身。诸功德法所集成故。二名报身。以果酬因受乐报故。三名自受用。唯自受用妙法乐故。第三身者。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集无边利他功德。随住十地菩萨所宣所显渐胜相好之身。此有五名。一名他受用。命他受用好法乐故。二名报身。酬报菩萨见佛因故。三名应身。应诸菩萨净心现故。四名化身。前后改转如变化故。五名法身。诸功德法所庄严故。第四身者。是诸如来大慈悲故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凡夫所现微少粗功德身故。此有三名。一名化身。以非真身如化现故。二名应身。但应凡小心所现故。三名法身。亦功德法所集聚故。第五身者。是诸如来为化六道外道等类诸众生故所现种种异类身相。此有二名。一名化身。但是暂时变化现故。二名应身。暂应六道众生现故。非法者。非功德法集成相故。明佛已显开合者。或有圣教开为五身。依广义门是分别故。或有圣教开为四身。即五身中前之四身不说第五第四摄故。暂时化现非久住故。或有圣教合为三身。谓法报化。此有三义。或合五。中前之二身名为法身。其第一身是真如理。其第二身是真如智。理智无别合为一故。金光明经说法如如智名法身故。其报身者。即是五中第三佛身报诸菩萨功德因故。其化身者。即五中第四化身。谓地前凡小现故。第二义者。或初法身即前五中第一佛身。是诸功德法之体故。言报身者。合前五中第二第三。有经论中皆名受用。为自为他受乐报故。化身即是五中第四义如前说。此依大乘经论说也。小乘经论□法报化三身之义。与此不同。言法身者。即是如来无漏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此五是其功德之法。是诸贤圣所依体故名为法身。言报身者。即是王宫父母所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酬报过去因果故。言化身者。即是如来所现神通化相。即是此有二种。一者共有。即同二乘所有现化十八变等。二不共有。即如经说。如来所现大神变身。或有圣教合为二身。一者法身。即合五中前之二身。二者化身。即合五中后之三身。义如前说。或有圣教合为一身。即是五中前之四身皆功德法总名为法。自体依止聚集义故总名为身。显开合竟。答所问者。所言法身周遍法界。此依五中前二身说真如妙理及能证智平等皆遍故。化身各各在一切佛。即是五中第四佛身随彼彼佛所现别故。应身为一为异义者。此应身即当五中第三佛身。此佛应身随应十地菩萨所现。初地菩萨所现佛身坐百叶莲花台上有一大千世界。其佛身量称彼莲花。二地所见千叶莲花。三地所见坐万叶莲花。乃至十地如是转增。初地见小。二地见大。同处同时不相障碍。不可言一。不可言异。不可言一者。十地所见各不同故。不可异者。所见之佛无别处故。一刹那中含三世劫。一佛住处有一切佛。一切国有一切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处同时不相障碍。以诸色法无实体故。真如理智无限碍故。如众翳者。同于一处所见差别不相障碍。如众灯光各遍似一。由是义故非但诸佛所现。应身非一非异。乃至报化身亦尔。
第七问云。佛有一切智因纵修行六波罗蜜但本性清净湛然不动是一切智此二种如何 谨对。佛一切智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就。本性清净湛然不动是一切智者。据有因说也。因纵修六波罗蜜成一切智者。就具缘说也。因缘具足一切智成。随阙一种则不成就。此中随阙因缘义者。虽有内因。若不修行十波罗蜜无由能成佛一切智。若虽修行十波罗蜜而心取相乖背本因亦不能成佛一切智。故起信论云。如是报身功德之相。因波罗蜜无漏行薰。及由真如不思议薰。内外二重之所成就一切智用在于报身。报身尚然。智何不尔。
第八问云。众生若行诸菩萨行发菩提心如何发行 谨对。夫欲修行菩萨行者先须发起大菩提心。然此发心有其二种。一令初根发有相心。二令九机发无相心。所言有相菩提心者。复有三种。一厌离为心。为说世间生死苦恼。令其厌离不乐有为。永断诸恶为出离因。二欣乐菩提心。为说佛身无量功德究竟安乐。令其欣乐修行诸善为成佛因。三悲愍有情心。为说悲愍一切众生自得无量胜妙功德。令生广大救度之心。此三名为大菩提心。由有此心能行万行故。经说言此名加行持。能持六度加胜行故。所言无相菩提心者。菩提名觉。即是真如。此性澄清离一切相。但离妄念觉道自成。何假起心外念求取。若发心念外求菩提。此乃妄心返成流浪。纵修万行岂成菩提。令者但能一切不发。是名真实发菩提心。所言菩提既即是觉。不被一切烦恼破坏。即是诸法真实真心。所言发者。即是显发。但能不起一切妄情。菩提真心自然显发。是名真实发菩提心。虽名发心而无所发。由无所发无所不发。乃是广发大菩提心。非但为发菩提心。亦名真行菩萨。妙行如前三种发菩萨心。若无后说真实发心。纵多劫修终滞生死。如斯解释深契佛心。亦顺大乘无相妙理。
第九问云。十地菩萨几地有相几无想有想无想何者是行 谨对。夫想与相心境不同。想谓心想。相谓境相。心境互依不可离别。今所问者。约心想言经论所明。就相境说故摄大乘。唯识等论说五地前。有相观多无相观少。至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多。七地能得纯无相观。虽恒相续由有功用。若至第八不动地中。常任运住纯无相观。有相功用永不现行故。此八地初一念心所生功德。过前两大阿僧祇劫所行万行功德善根。第二念后倍倍增胜。此以知。修无相行百千万亿恒河沙倍胜有相行。然菩萨万行皆修。但于所修心无所住。是即名为无相胜行。不以无相都无所修。祇以有相心有碍故不能遍修一切诸行。是故无相心无碍故乃能遍修一切妙行。故经论说八地已上心无碍故一切行中起一切行法。驶流中任运而转。刹那刹那功德增进。如是皆由得无相行。是故相是真实行。
第十问云。菩萨具修诸解脱门行法如何 谨对。然解脱门有其多种。如花严经。善财童子百二十处求善知识。一一皆为说解脱门。事具经文虽以备载。就本而论具说一种。若入此门诸门皆具。谓一切法皆不离心。若心离念无所分别心无挂碍。即心解脱。诸解脱门从兹证得。故经偈云若分别境相。即堕于魔网。不动不分别。是则为解脱。又经偈云。相缚缚众生。亦由尘重缚。善双修正观。方万得解脱。
第十一问云。菩萨法身与佛法身同不同者谨对。大般若经最胜天会所说法喻正与此□。今者谨依经文而说。最胜天王重白佛言。如来法身菩萨法身如是二身有何差别。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身无差别功德有异。身无别者。同一真如无别体故。功德异者。由满未满有差别故。菩萨法身功德未满。如来法身功德已满。譬如无价末尼宝珠。若未施功莹莹庄饰。与施功力莹庄饰。如是二相虽有差别而其珠体即无差别。当知。此中道理亦尔。同不同义如经可知。
第十二问云。菩萨涅槃及与转回并不分别义如何者 谨对。夫见涅槃由执生死。不见生死。何执涅槃。既都无见。于何分别。具如二乘朱离法执。不了诸法皆从念生。执有离心生死苦法。见身心外别有涅槃。执涅槃故妄起欣求。着生死故妄生厌离。是故欣厌皆是妄心。其由怖梦虎而生侄。玩空花而自乐。菩萨了达照见心源生死本空亦可所厌。涅槃无相于何所欣。了空无相别念不生轮回涅槃。故不分别。
第十三问云。菩萨所知不善涅槃不染世间依何法者 谨对。菩萨了知。法从缘起如幻如化非久非坚。既知诸法虚妄不真。何彼世间法所染污。此依初教作缘起观。知世如幻能不染也。若能了达一切唯心。法从心生。心外无法。今所见者。但见自心。离之外都无所见。既无外法何染世间。此依终教作唯识观。乃能不染世间法也。若了境界唯是自心。外境既无。心内何见。心既无。见念本不生。一切皆如。何所染污。此依顿教作真如观。则于世间无能所染。既知世法一切皆如本来涅槃。何所取着。虽在世间世法不染。虽得涅槃而不乐着。即是无住大般涅槃。是故菩萨依此三种所说法门无染着也。
第十四问云。又大乘法智慧方便二种双行众生欲行如何起行菩萨自在则可能行众生不然何能行者 谨对。此中义理意取难知。若不审详讵身妙旨。今于此中略述两解。一云。大乘之法有俗有真。俗则诸法若有若空。真谓都无空之与有。为照空有智慧要存。为泯有空。方便须立。照空有故俗智得生。泯空有故真如成就。若唯照俗未免轮回。若但观真不起悲济。照俗之行由智慧成。证真之功双行。自行化他阙一不可。若无自行不异凡夫。如不化他乃同小圣。此中智慧即是自行。以实智慧澄真如故。言方便者。即是化他 以权方便化众生故。鸟具二翼乃得翔空。车有两轮方能载陆。既知智慧方便二门。凡夫欲行但依此理不能依孝。即是凡夫。若能修行是称菩萨。凡夫不孝是系缚人。共能行成自在者妄。先修孝成自在人非。先自在然后修孝故。凡夫者亦能修行。
第十五问云。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于六尘境各如何见 谨对。三乘所见理合不同。然其二乘多分相似故。有圣教合名下乘。见有六尘不差别。而与菩萨显不同者。佛法理门总有四种。因缘.唯识.无相.真如。二乘之人唯了初一。知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六尘境界皆是实有。见染见净有爱有憎。不了第二唯识门故。未达诸法皆从心生。执六尘境心外实有。不达第三无相门故。不许诸法本性□空。遂执六尘实有自性。不达第四真如门故。不□诸法平等皆如。遂执六尘一一差别。菩萨具解四种理门。悟六尘境假从缘起。缘无自性一切皆空。心生即生。心灭即灭。若离心妄平等皆如。无是无非无取无舍。宛然而有。宛然而空。此是菩萨所见相也。声闻缘觉执相未亡故与菩萨所见别。
第十六问云。缘觉声闻菩萨三乘初发心相行法如何 谨对。夫发心者皆由因缘。因谓众生出世本性。此性即是诸法真如。由有此性当得出离。然为无明所覆障故轮转三界。沉溺死生受苦无穷不能出者。皆由不闻三乘正法。此三乘法法界所流故。能熏发真如本性。令其起三乘之心。此义云何。谓佛世尊证真如性。此性即是出世正因。如其所证为众生说。击发本性故能发心。故发心因是真如性。发心缘者。由闻三乘。闻大乘法发大心者即名菩萨。闻缘觉法发缘觉心名为缘觉。闻声闻法发声闻心即名声闻。今此菩萨发心相者。谓闻大乘所说正法。说有为法过患极多。世间诸法皆破坏。诸佛功德最胜无边。二乘极果非是究竟。四生五趣同一真如。一切众曾为父母。流浪生死受苦无穷。发心救度功德无量。行菩萨行能利自他。勇猛修行速成佛果。由闻正法能起信心。深厌世间有为过患。于佛功德深起愿求。于诸众生普欲救度。因此能发大菩提心。勇猛修行菩萨妙。此是菩萨发心相也。缘觉乘人发心相者。此由宿世善根所成。于证果时出无佛世。故发心相微隐难知。谓于过去种善□时。遇缘便修不念果报。佛闻正法便起信心。亦不思惟胜劣德失。但乐早得出离涅槃。不乐世间生死果报。由此成就解脱善根。善得人身生无佛世。宿世所种善根力强。暂过外缘成缘觉果。及得果已不乐度人。常厌喧烦乐独善寂。故有经中名为独觉。此是缘觉发心之相。声闻乘人发心相者。谓曾闻说四谛法门。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知此身因烦恼集。若欲出苦要断集因。若永断集证涅槃乐。修八圣道以为正因。闻此法已深起愿求。便能修行戒空智慧。解脱分善从此得成。由此善根生于佛世。遇佛闻法便得涅槃。此即声闻发心相也。
第十七问云。又此三种皆入涅槃声闻缘觉菩萨涅槃各如何者 谨对。经说三乘皆同涅槃。然其涅槃应有差别。声闻缘觉胜劣虽殊。而彼所证同我空理。故二乘者涅槃不殊。今以二乘同一位说。谓二乘人于此身上所得涅槃名有余依。烦恼虽尽苦身在故。饥渴寒热众苦极多。深厌此身欲求弃舍。以灭尽定灭其心智。又身化火焚灭此身。身心都无如灯炎灭。众苦俱寂名无余依。如太虚空寂无一物。此是二乘所得涅槃。二乘之人作如是见。菩萨所得涅槃义者。于此义中有其二说。一依唯识渐教说者。地前菩萨未得涅槃。一切苦障皆未断故。地上虽得百法明门。能证二空真如妙理。为化众生起烦恼故。不得名曰有余涅槃。未舍生死有微苦故。不得名曰无余涅槃。由有下乘般涅槃障。由是未得无住涅槃。要至第五地方断此障。故至五地方能证得无住涅槃。此是菩萨涅槃相也。二乘所得是有无余。菩萨所得是无住处。故与二乘涅槃别也。此依渐教作此分别。若依顿教分别说者。菩萨能了一切皆空。一切万法从心起。心若不动一切皆如。能除分别执着心故。了真实相不起妄心。即是清净涅槃妙理。虽得此理都无所得。由无所得无所不得。无所得故离诸苦障。是无余依。无不得故功德成就。是有余依。生死涅槃但无所住。是无住处。由无所得自性无染。是名自性清净涅槃。此是顿教涅槃相也。是谓三乘涅槃差别。
第十八问云。大乘经中有说三乘是方便说或说究竟或说二乘皆得成佛或说二乘不得成佛义如何者 谨对。佛法教深广无边。随所化宜隐显异说。显即究竟真实理门。隐即方便随转理门。随转理门是不了义。随小乘宗义可转故。真实理门是真了义。是实大乘圆极理故。由有二种理门别故。经或说有定姓二乘。或经说有不定姓二乘。或得成佛。或不成佛。总说须然别分别者。略明种姓有其二门。一就种子别立五乘。二就真如唯立一姓。初约种子立五姓者。无尽意等诸经所说。一切众生有五种姓。一无种姓。谓无三乘出世种子。由此毕竟常处凡夫。二声闻姓。谓即本有声闻种子。由此定成声闻菩提。三缘觉姓。谓本有缘觉种子。由此定成缘觉菩提。四佛种姓。谓即本有佛种子。由此定得无上菩提。五不定性。谓具三乘无漏种子。由此渐得三乘菩提。此种子非是新生。从本已来法尔而有。诸经论中言佛性者。即是第四成佛正因。由有此性当成佛故。故此种子名为佛性。不以真如名为佛性。若以真如为佛性者。草木瓦石皆有真如。则草木等皆应成佛。经说众生得成佛者。唯约有此佛种性人。而说一切皆成佛者。即是一切有佛种者。非前三类皆得成佛。经说二乘不成佛者。说第二三决定性人。定入涅槃不成佛故。有说二乘得成佛者。唯约第五不定性人。回心向大乃成佛故。经说阐提不出世者。但约第一无种性人。无三乘因永沉溺故。众生既有如是五性。故佛为说五乘法门。为第一人说人天法。五戒十善生人天故。为第二人说四谛法。命观染净成阿罗汉故。为第三人说十二因缘。令观因缘成缘觉故。为第四人说波罗蜜。令修万行得成佛故。为第五人具说三乘。令渐修行成佛果故。既有如是定性三乘。故三乘法是其实理。而有经中说一乘者。但为别摄不定性人。令舍二乘向佛果故。就权方便假说一乘。定性二乘若成佛者。则一乘法应是真实。何故深密及诸经中说一乘法是不了义。后约真如立一性者。即涅槃等诸经皆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是诸法真如一切众生平等共有。由有此性皆得成佛。故说众生皆唯一性。既诸众生皆当得佛。即一切行皆顺真如。是故唯立一乘正法。而经有说五乘性者。但由无明厚薄不同。出世因缘有小有大。故有五乘种性差别。无明厚者未起信心。是阿阐提名无种性。无明薄者发出世心。随同三乘成三乘性。故有三乘决定性人。若于三乘俱可爱乐。是故名为不定性人。此五种性既近熏成。近可令其得利乐故。故佛随姓为说三乘。为无姓人说人天法。为三乘人说三乘法。然其三乘有隐有显。初为别摄小乘姓人。令其证得小乘果故。是故隐覆为说小乘。不言所说是小乘法。不道别有无上大乘。佛说自身是阿罗汉。我与汝等同在一乘。众生由得成圣果。不知别有究竟大乘。执我与佛等无差别。世尊为破如是执着。及为别摄大乘姓人。令普修行大乘法故。更为显说三乘法门。乃说三乘是其实理。言一乘者是权教门。解深密经依此而说。此就粗浅近缘门说。有此五性三乘法门。若就真如微细正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故究竟唯有一乘。一切二乘皆得成佛。决定实无定性二乘。十方佛土唯一乘法。故知。实理唯一佛乘。法花经等依此而说。而深密经言一乘法。不了义者一乘有二。一者方便。即前所说合三为一。权说一乘。二者真实。即法花说会三归一。实说一乘。深密所言一乘之法。不了义者说前一乘。非说法花后教一乘。在深密后说法花故。既知众生皆有佛性。一切皆得成佛菩提。故无一分无性众生。尽未来际不出离者。亦无一类定性三乘。定入涅槃不回心者。如此说者是小乘教。设有大乘作此说者当知。皆是随转理门。非是大乘究竟实理。
第十九问云。经说声闻所得涅槃与佛无异后智三身一切并灭犹如灯焰灭即无余此是定说是不定说 谨对。声闻涅槃与佛全别。言无异者是小乘宗。佛为化彼下性众生。令其证得阿罗汉果。说身极苦令起厌心。但有身者皆是苦恼。故得涅槃一切皆灭。由此永寂安乐无为。而我修行成此灭度。我所得者汝亦得之。故说三乘同一解脱。说佛与彼同一涅槃。后智三身一切皆灭。如灯焰灭余烬亦无。依小乘宗而作此说。据其实理或即不然。言涅槃者是圆寂义。圆谓圆满三德具足。寂谓寂静。众苦皆无。三身若无说难圆寂。四智既灭谁证涅槃。故佛涅槃非是永灭。万德具足众善斯圆。据此涅槃唯佛独有。故声闻等未得涅槃。方便门中说。声闻得涅槃不同有其二种。一者方便。二者真实。方便涅槃又有二种。一者外道。二者声闻。外道即以生无想天。生无色界离欲界苦。假说涅槃。声闻即以断粗烦恼入灭尽定。粗动息灭名曰涅槃。亦与外道涅槃差别。外道灭度不离四生。声闻涅槃乃出三界。虽与外道灭度不同。亦与大乘涅槃有异。大乘所得究竟无余。真实无为常乐我净。声闻所得但名有余。未名无余究竟灭度。有三种余非无余故。言无余者。一烦恼余。即所知障二业行余。即无漏业三果报余。即意生身总说虽然别分别者。以诸圣凡有二种障。由此能感二种生死。以烦恼障从我执起。能发凡夫五趣漏业。能感凡夫分段苦身。以所知障从法执生。能发圣人净分别业。感得圣人变易苦身。二乘已能断烦恼障。灭有漏业离三界生。能得有余涅槃乐故。厌此粗苦所依身心。欲入无余寂灭安乐。以灭尽定灭其心智。又以化火焚烧苦身。谓言一切如灯焰尽。所灭心者灭六识心。岂能灭得阿赖耶识。所焚身者焚分段身。岂能焚得变易身相。非彼知见不能除故。分段身心虽然灭已。由所知障不能灭故。后无漏业亦不舍故。阿赖耶不可段故。法示皆有变易报续。此变易报名意生身。此身微细余不能见。欲入灭时灭六识故。意生身上六识不行。如重醉人都无知觉。后灭尽定势力尽故。佛悲愿力所资重故。还从定起如重醉醒。见意生身在佛净土。始知不是无余涅槃。故楞伽经依此偈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觉酒消然后可觉得佛无上身。又智度论依此说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诸阿罗汉生在其中。既声闻等求得涅槃。岂更与佛涅槃无异故。前所言三乘涅槃与佛同者。是不定。定执见小乘妄兴此论。达观君子讵可从之。
等二十问云。大乘经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涅槃既示如何更须修道一切自然得涅槃故 谨对。佛说法空为除有执。有执除已空法亦除。若更执空却成重过。如药治病病息药亡。既于药病皆不合留。故于有空并不可着。故深密经依此义云。胜义生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初说一切诸法。生相灭相未生令生。生已相续增长广大。世尊复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未知。世尊是何密意。世尊告言。我初为彼未种善根 令得种故。未灭诸障令其灭故。未灭资粮令成熟故。故为宣说生相灭相。未生令生生已相续。若诸众生已种善根。已灭诸障。已能成熟福知资粮。然由未能除其执着。未能证得安乐涅槃。故我为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若诸众生已种善根。已灭诸障已成资粮。是智慧类非愚痴类。闻我说是无自性法。便能信受善解佛意。如理修行而离执着。证得究竟安乐涅槃。此无自性无生灭法。则于彼人成大利益。若诸众生未种善根。未灭诸障。未成资粮。闻我说是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法。虽能信受不能善解。所说意故而定执着。由执着起断灭见。执一切法实无性等。于诸善法不肯修行。不种善根不灭诸障。不能成孰福智资粮。诽谤一切有自性法。破灭一切功德善根。故无自性甚深妙法。即于彼人成大衰损。经文极广旨散文弘。故于今者探意而说。至教昭著自可依凭。如或广明恐成繁重。
第二十一问云。其含藏识与大智慧虽有清浊是一是异义如何者 谨对。含藏识是阿赖耶。大智慧者即如来藏。有大智慧光明性故。清浊虽异性相难分。由此言之非一非异。故密严经依此偈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金与指环喻如来藏与阿赖耶。非一异义。非一异者。如楞伽经云。泥团微尘非一非一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谓金全体以成指镮。故金与镮不可一异。若金与环是一者。镮相灭时金体应灭。环相若灭金体不亡。故金与环不可言一。金与环相若是异者。岂离金外环相得存。非可离环别求金体。金与环相非一异成。藏识与智当知亦尔。如来藏者即是真心。阿赖耶者乃是妄识。真心清净即是本源。妄识生灭乃成流浪。总说虽然别分别者。谓如来藏本源真心。性虽清净常住无为。而亦不守本静故受无明熏动成妄识。随流生死而作众生。虽成众生不失本性。故离妄识还归本源。若如来藏守常住性。不作众生有常边过。若如来藏成众生时。失其本性有断边过。既如来。藏非断非常。故与妄识非一非异。若定一者妄识灭时真心应灭。即随断边。若定异者。妄识动时真心不动。即堕常边离。此二边故非一非异。所问之因依法性宗。所对之门依顿教立。与唯识等义稍不同。宗旨有殊伏惟昭鉴。
第二十二问云。佛在世时众僧共行一法乃佛灭后分为四部不同于四部中何是一法 谨对。佛在世时大师导世。真风广局法雨段沾。共禀慈尊别无师范。大土坏道不二法门。小乘遵途混一知见。并无异辙咸禀通达。及至觉归真邪魔孔炽群生失脚正法陵夷遂使一味之法分成。诸见之宗三藏微言。湮灭群迷之口竞申别趣。各檀师资互起憎嫌。更相党换始分部执。盛开二十之名终久流行。但闻四五云。说所言四者。即是西域。各有三藏。盛行四宗。一上座部。二说有部。三大众部。四正量部。言五部者。即是东方。但就律宗有五部。一者萨婆多。即十诵律汉地似行。二昙无德。即四分律汉地盛行。三弥沙塞。即五分律汉地少行。四摩诃僧祇。即僧祇律汉地不用。五迦摄毗耶律空传律。各但有戒本。东方五部从西域来。西域四部咸传本有。皆称佛说并号圣言。今者须明有之始末。部执初兴即二十别。及传永久唯四五存。先明二十名之所因。后配四五教之同异。言二十部者。文殊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众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所言本二有其两重。佛涅槃后十有二年。大迦摄波思集法藏。击妙高山普告之曰。诸圣者等勿入涅槃。集王舍城当有法事。是时四润洲圣众咸集。未生怨王盛兴供养。过七日已大迦摄波恐人众多难成法事。简取五百无学圣僧精持三藏具多闻者。于七叶窟而座安居。雨前三月集成三藏。一素怛罗。二毗奈耶。三阿毗达摩。余众亦有通三藏人。既被简退共悲叹曰。如来在日同一师孝。法王寂灭简异我曹。欲报佛恩宜集法藏。于其窟外空闲林中坐雨安居集成五藏。前三更加咒藏杂藏。初以迦摄僧中上座名上座部。后以凡圣大众同居名大众部。此即是其第一重本。既结集已于二法藏随乐受持不相非序。至佛灭后百有余年。去圣时俺如日久没。摩羯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忧。统摄赡部。感一白盖化冷人神。是时佛法大众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成两部。言四众者。一龙象众。二边部众。三多闻众。四德众。言大天者。末兔罗国有一商人。婚娶幼妻生一兀子。颜貌端正字曰大天。商人贺迁久滞他国。子既年壮母逼行亟。后闻父还心怀怖惧。与母设计遂鸩杀之。恐事渐彰共窜他国。逃难展转至波吒厘。彼城遇逢门师罗汉。恐泄家事矫清杀之。母后他非其子遇见。悔恨交集遂又杀之。虽造三逆不善根。忧悔罪深何缘当灭。传闻沙门有灭罪法。遂至鸡园伽蓝门外。见一苾刍诵伽他曰。若人造重罪修善能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日出云翳。大天闻偈踊跃归知。故请出家有僧遂度。性识聪敏三藏遽通。词论既清善于化导。彼吒厘人无不归仰。既耽名利恶见乃生。矫言我得阿罗汉果。五恶见事从此而生。既称得圣人惑圣凡。育王频请说法供养。见诸宫女不正思惟。于夜梦寐中漏失不净。浣衣弟子怪而问之。岂阿罗汉有斯漏失。大天矫答。魔娆使然。以漏失因有其二种。烦恼漏失。罗汉即无不净漏失。无学未免。罗汉岂无便痢涕唾。然诸天魔常疾佛法。见行善者便往坏之。纵阿罗汉亦被娆乱。故我漏失。是彼所为。汝今不应有所疑怪。又彼大天欲令弟子益生欢喜。亲附情发次第矫受。四沙门果弟子怪疑。咸来白曰。阿罗汉等应各证知。如何我等都不自觉。大天告曰。诸阿罗汉亦有无知。勿自不信。谓诸无知亦有二种。一者染污。罗汉即无。二不染污。无觉由有。由斯汝辈不能自知。又于一时弟子启白。曾闻圣者已度诸疑。如何我等尚疑谛实。大天又告诸阿罗汉。亦未免疑。疑有二故。随眠性疑。罗汉已无处非处疑。无觉犹有。独觉于此而尚有之。况汝声闻能无疑惑。设诸弟子被读诸经。因白师言。经说无觉有圣慧眼。我于解脱应自证知。如何但由师言悟入。彼即答言有阿罗汉。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子智慧第一。佛若不记犹不能知。况汝等辈非由他入。是故汝等不应自轻。然彼大天虽造众罪。不起邪见不断善根。后于夜中自怀罪重。当于何处受诸极苦。忧惶所逼数唱苦哉。近住弟子惊怪来闻。彼便告言。我呼圣道。谓有圣道若不至诚。称苦命唤终不现前。故我夜唱苦哉矣。大天于后集先所说五恶见事而作颂 余所诱无知 犹预他命入 道因声故起 是名真佛教 十五日夜布洒陀时。次当大天升座诵戒。彼便自诵所告伽他。尔时众中有觉无觉。多闻持戒修静虑者。闻彼所说无不惊呵。咄我愚人宁作是说。此于三藏曾所未闻。咸即翻彼所说颂云 余所诱无知 犹豫他令入 道因声故起 汝言非佛教 于是竟闻诤纷然。乃至崇朝朋党转盛。城中仕庶乃至大臣。相次来知皆不止息。王闻见已亦复生疑。遂乃令僧两朋别住。贤圣朋内耆年虽多而僧数少。大天朋内耆年虽少而众数多。王遂从多依大天语。诃伏余众事毕还宫。时说圣贤知众乖违。欲往他所。育王闻已自怒令曰。宜载破船中流坠溺。验其圣凡。时诸圣众遂运神通。又接同志。诸凡夫众变种种形。陵空而去。王闻悲悔遣人追寻。王躬固仰僧壳辞命。王遂总舍迦湿弥罗。造僧伽蓝安置圣众。于后大天相者见云。窃记七日定当命尽。弟子闻已忧惶白师。便矫答定吾久知。遣人散告涅槃之期。王庶悲哀香焚葬火。至便灭竟不能。然占相者云。不消厚葬宜狗番汁。而洒秽之便依其言。火遂炎发焚荡倏尽。飘散无遣。由是乖诤僧成两部。大天朋党取结集时。大众为名。名大众部。诸贤圣众取结集时。上座为名。名上座部。此即本部第二重分。是十八部之根本也。大众部中既无贤圣。二百年初因有乖诤。前后四破流出八部。初第一流出三部。一者说世出世法皆是假。既唯说假。名一说部。二者世法颠倒则不名实。说出世法实。名说出世部。三者上古有仙染鸡生子。部主姓氏名鸡胤部。第二破者。又因乖诤流出一部。此师学广玄悟佛经。胜过本部。名多闻部。第三破者。又有一师。说世出世亦有少假。不同一说及说出世。名说假部。第四破者。二百年满有一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重详五事分出三部。一者此人所居山似灵庙。即依本处名制多山部。二者又有一类。与此乖违住制多山西。名西山住部。三者又有一类。乖前二见住制多山北。名北山住部。故大众部四破别分。本末别说有其九部。其上座部贤圣住持。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四百年末。本未七破为十一部。第一破者。有一大德造发智论。令后进者研究染宗。其诸上坐先唯习定。既遭诰难自耻无智。避论者移居雪山转立别名。名雪转部。其学论者说一切法。皆有实体性。名说一切有部。又说有为因。亦名说因部。第二破者。于有部中流出一部。上古有仙染牛生子。是部性名犊子部。第三破者。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谓部主有法可上。法在人上名法上部。二显部主姓贤□善贤圣苗裔。名贤胄部。三显部主善立法义。刊定无邪其量必正量部。四谓部主所居近山林木蓊郁繁而且密。名密林山部。第四破者。复从有部流出一部。谓此部主身虽出家本是国王。名化地部。第五破者。从化地部流出一部。部主业弘容正法如藏之密。名法藏部。第六破者。三百年末复从有部流一部。部主上代有仙。身真金色饮弊余光。名饮光部。第七破者。四百年末复从有部流出一部。自称我以庆喜为师依经立量。名经量部。说有种子能从前世转至后世。名说转部。如是上座本末重破。兼本共成十一部计。通前九部为二十焉。一大众部。二一说部。三说出世部。四鸡胤部。五说假部。六多闻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十上坐部。十一说一切有部。十二犊子部。十三法上部。十四贤胄部。十五正量部。十六密林山部。十七化地部。十八法藏部。十九饮光部。二十经量部。已明二十部因由竟。以四五部相配属者。汉地所的五部名中萨婆多者。即四部中说一切有。当二十中第十一部。昙无德者。唐言法藏。四部中无。即二十中第十八部。弥沙塞者。唐言化地部。四部中无。是二十中第十七部。摩诃僧祇。四中大众。即二十中第一部也。迦摄毗耶。唐言饮光。即二十中第十九部。其四部中初一上坐。五部中无。即二十中是第十部。四中正量。五部中无是二十中第十五部。如是东西共行六部。一上坐部。二说有部。三大众部。四正量部。五化地部。六法藏部。余十四部两处不行 其化地部本出印度。印度已灭于阗盛行。其法藏部本出西方。西方不行。东夏广阐。化地有部汉地似行。上坐正量印度盛行。余方不见。初分部时二十具足。去圣渐远法教沦湒。住持人无部计即灭。住持人在部计乃存。不以诸部有是有非。而其部执有存有没。不以法有法用不用。而于诸部论正论邪。如析金杖彼此俱金。但依修行皆得四果。如有毁谤并堕三涂。情见不乖皆是一法。知见宣先。即相是相非识解宽者。乃无彼无此。迷情执见则有增毁过生。若达土通情。岂有慊谤正法。以斯解释用群疑。愿审尔详无迷一法。
大乘二十二问本
丁卯年三月九日写毕
比丘法灯书
2818 85.P1184 大乘二十二问本 (1卷)〖〗
- 说明
- 分类:22.古逸部·疑似部
- 点击数: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