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14 册 No. 0292 楞严经击节

No. 292-A 楞严经击节自序

  释迦老子。播弄唇舌。四十九年。横说竖说。显说密说。百般伎俩。皆是弄人的圈套。千样钳锤。无非炼钢铁的家风。令人塞在胸中。呕吐不了。皆成药病。若是上根利智。必须裂开圈套。扑破疑团。从自己胸襟。一一流出。弃其旧而开其新。始自盖天盖地。大凡看教。须得真实工夫到家。自有真实受用。参须实参。悟须实悟。宗乘教语。必得如来真旨。莫执文会义。随语生解。直透诠旨。契会本心。无师之智现前。天真之道不昧。消归自己。冥合无遗。即不见有文字丝毫之相。大涅槃经云。闻说大涅槃。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文相。不作佛相。不作说相。如是义者。名无相相。楞严经者。如来纵横妙辩。吐纳虚空。舌底锋铓。神奇变化。绵绵密密。如空谷响。全体是楞严大定。全体是大寂灭海中流出。恣肆汪洋。语言挥洒。如激悬河。埋锋弢颖。每变每奇。莫测其浅深。融心融见。迷者之所忙然。心无是非之域。见无是非之境。触境即心。是非双忘也。由是乎真精妙觉明性之中。向发乎如来大机大用。密权示迹。至圣垂象。岂无为哉。是以克穷精蕴。即言调而洞彻宗猷。契宗猷而顿明心见。一味之膏。分河暂起。见无多方。心无邪岐。常观如来微妙之辩。大露真心于言表。显真心于随缘。示真心于直言。皆如来所发乎心。语音变化之法。鼓舞文章之妙。扩心见而齐物我。了言说而非实义。则虽酬酢万变。言动千殊。皆如来自住三摩地中。一经之奥。可以一贯而无遗矣。是以心见之融为蛇画足。析根析境。能所皆忘。而顽空虚静之徒。不能随事随机。精察如来之妙辩。以致其本然无动之心。空知解而荡见闻。扫情识而截妄想。天机触发。万虑皆空。显纵夺之奇。行杀活之妙。唯一舌变之奇。犹龙神之雨。是故殚智虑。弊精力。而莫究其见也。搜玄枢。极法藏。而莫竟其说也。析邻虚。创精见。而莫既其心也。夫言一而已矣。特然显露。浑然一体。触境融心。如珠走盘。周流无滞。和声吐露。横拈倒弄。皆所陈心。岂可字字而求焉。句句而鸠焉。趣风传响。疑滞豁然。莫为文字所障。持循讲习者。日就支离。而无真实见地。互起根见之疑。如识臭物为栴檀。张瓦砾为南金。是以高明戚额。拊膺而抱痛。膏肓痼疾。神医敛手而傍观。若以亲证虽成。而皆现于民生日用。是以功非专。则不能悟。心非悟。则不能以化。悟非真。则不能以通。见非悟。则不能以融。穷变化于千言。显一心于万法。转辩转精。愈穷愈妙。皆是悟后功为神用。至易至简。虚圆妙应者也。

  No. 292

  楞严经击节

  明 大韶 着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至)归来佛所。

  如来说法。先表真体。而放光明。化佛跏趺于舌流出神光。宣说咒语。以显不思议之神变。非识可到思议可及也。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

  观如来这般大作略。大辩才。大机括。大作用。必有根本发来。无穷变化。纵夺神奇。而大畅本怀。莫不由最初发起一念。而吞吐长江。激流悬瀑。气运天成。须于文字上。点出如来法眼。光明遍处。语语含金吐玉。须识玉之真体。放言落笔。靡不贯彼精微。凡言而不自识其主。安知先得乎心之于至正者。乃可欲推之与天下同之。心于未动。难识于真。动则神变莫测。变则语之无定。何能识其主乎。真主未识。安能于文字中辩心辩相。而于水中辩乳。是以才生念起。华彩便彰。风骨尽露。如游龙振海。云气四生。乘时应机。变化千般。其神何所不之。其言何所不捷。不从思议中流将出来。而显大机大用。皆从一念根源发起。至于千念万念。而为贯华妙旨。殆不可以拟议而生。须从真实地上履去。而为无定之念生矣。无定之语流矣。无定之迹现矣。如来之真面目露矣。诸佛心光亦皆如是。众生本来无有二相。是以阿难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它。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之要。而为发起之源。世尊便云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然则辩论如来宗旨。须识法中旨趣。方可机教相扣。而识其问处。方知答处无讹。是故阿难才见如来开口动舌。问其法中见何胜相。即云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非是欲爱所生。世尊又云汝等当知。一切众生。皆由不知此为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看他两个。一个指为三十二相。一个指为常住真心。殊不知皆是如来舌端上。吐出光明。种种变化。真体互融。性相平等。权实双行。同时啐啄。风棱之露。语脉一贯。还能分别得为相乎。得为心乎。得成菩提乎。妙奢摩它三摩禅那乎。如来之用神奇。不啻变化之权为妙。须知无变真体。皆从一念真源发来。而为三摩禅那。或为三十二相。或为常住真心。即此三变其文矣。是故世尊令其直心酬我。须知法脉真宗。如鸡犀之枕。文彩随缘。立跻神妙。以应万机。能令此中洒洒。直造如来真实之地那。能应来机之锋刃那。可谓世尊极见得彻透。莫不从一念这点血脉。神融骨洽。莫现乎隐。莫显乎微。而为最初方便。故能一滴之水。而扰长河为酥酪。得自己之愉快。而贻诸人之愉快那。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至)实居身内。

  凡看如来之法。不是死死看定文字穿凿的。如来是活泼泼地。问阿难当汝发心。缘于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言。如是爱乐。用我心目。佛言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降伏尘劳。如来点缀极奇。用法极密。故先凿开顶上一窍。放出光明。令一切众生。照见自家面目。所以道其如汝所说。此一说字。贼之所在获矣。心目之处见矣。三十二相明矣。可见如来不从拟议流将出来。而说一大藏不费纤毫之力。唯言说尽千古事业。此说字便是如来大辩才处。大机括处。大作用处。大禅定处。出生诸佛处。露十方诸佛法身处。见一切众生本来面目处。彻透一经血脉处。露真见之踪处。故不居于身内。亦非内外中间。故无识心分别想相之妄。是诸佛之真相一切众生之本源。是为涅槃元清净体。清净妙净明心者也。众生悟此。而识自己空劫已前之面目。十方诸佛亦皆如是。所以不涉连纤。全无窠臼。学人若于随文逐义。迷于真眼。阿难好不伶利。就云青莲华眼。亦在佛面。而十种异生。同将识心。故居身内。浮根四尘。秪在我面。可谓阿难。点得真妄源头极清。如是方可沂流。直泛如来大寂灭海。而过七徴八还之关。岂在钩章棘句。展露言锋那。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至)得远瞻见。

  释迦老子。大畅本怀。衡鉴在悬。风雷在握。胸含太虚。纵横颠倒。奇正诡异。露出自家面目出来。令一切众生堪验。还识得在甚么处。能见如来面目来。故云直心酬我。心言直故。乃至终始地位。释迦老子不假拟议吐露出来。但是用到心言直处。就不识心言真面目。皆从真实地上发来。一念起处理会。毫无假借。举至赜而无遗。随应变而无尽。元不曾改换真面目处。心无真到。则风飞雷动奋迅激昂。神变无定。几微瞬息。即今世尊问曰。汝今堂中。先何所见。阿难就云。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毕竟要识阿难在甚么处。能见如来。决不在于仪容色相之间。趁此追风逐电之舌。点出如来之眼。亲见如来面目飞空之象。岂可于眼中之见。而觅如来云雷之相耶。可谓阿难甚是伶俐。已亲御其所适果如来也。孰能视天下之相。莫不竞同焉。故与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各各尽露诸佛之相。学人若于随文逐义。不能识如来真面目处。即不能识自己真面目矣。尚有根见之疑。着乎胸中。未得心言直处之神化错过久矣。不能具识如来之眼。如来用处血脉不断者。犹如独茧抽丝。一根到底。无断续处。无隔碍处。如来这个决窍。终不与人道破。须得真实自得彻悟这个关棙子。方得如来一大藏教。尽底掀翻。皆入我壳中矣。方识如来千古雄心。传真相于数十万言。未尝有一剩语来。也须是个人使得。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至)无有是处。

  性无不用。用则便见。即今言其性者多。悟其性者鲜矣。悟则必能真见。见则必知自用。用则方知自心。不假他人之力。故有法身智身之别。身心不同之用。前文显于智体。此文独显法身。传辉写液。不离规矩之外。观机适务。而识物外之形。如来调狮御象。应规入矩。爽爽有一种风味。还识如来在甚么处见。阿难才见如来。舒臂摩阿难顶。就云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昔崔瑗仕北济相。善章草书。媚趣过之。点画精微。神变无碍。如利金百炼。美玉天姿。可谓冰寒于水也。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

  心无不用。用处无不是心者。用则能见其相。不用则不能见其形之动相也。心有所动。则形俱运。无有不动之心。心无不动之相。阿难喻如灯光。而照室外。世尊就点在归林宿斋。是为外动之相现矣。世间所露之心。莫不皆以饮食。而日用之心动乎。饮食之动。用于心。人人皆亦如之。岂非一人食之。众皆同焉。故与归林宿斋。同一现其体相。食有四种。一粗段及微细食。二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阎浮提人。以面饭腐肉为粗段。按摩澡浴拭膏为微细食。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一章)。

  切不可以阿难为未入道者。你看并无一字虚发。半隐半露。心与眼根。暗暗发明。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取琉璃碗。合其两眼。彼根随见。随即分别。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阿难祗道个根里。是为眼根乎。而为舌根乎。彼根随见者。莫非眼根乎。随即分别者。莫非舌根乎。又云。不见内者。为在根故。非谓舌根乎。又云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此非眼根。是以阿难所辩心目之处。未尝有一字之讹。佛言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阿难言。实见琉璃。此非眼见。原非有差。世尊明辟其汝心若同琉璃合者。阿难暗暗露其心目之处。即今还点得出不。词锋景焕。不能程其艳言。非随见随分别之舌根乎。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一章)。

  阿难亦以文字变化。而显心目之处。故云腑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此窍穴者。非指口门而已。故心露则明。又云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此指眼根之处。如来云。既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若在虚空。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此阿难自见语语不由他人。故开眼见明。何不见自己之面乎。即自如来语语吐露。皆虚空也。今见汝面。亦是汝身。若汝执言。身眼两觉。岂有二知矣。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一章)。

  搴文囿之菁华。嗅大义之薝卜。是故心生法现。即今检点那一句是生的心。那一句是现的法。那一句不是心。那一句不是法。见非所生之心。心非所见之眼。而眼实能见。其心生即种种法生矣。岂在思惟之体。而随所合处。而在内外中间十九界七尘合。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

  阿难常占在活泼泼地。如珠走盘。如盘走珠。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不在内外中间。既云谈实相时。实相是为何法。而云内外中间。内无所见。外无知故。中何为在。表则无定。岂于眼识而分别乎。而兼二耶。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

  物在则有心在。心不着物。心物皆成。乌有物有则心在矣。岂有无心之物耶。若物无心。岂能水陆飞行。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阐提者。以不具信根等故。弥泪车此云边地。乃阐提报生处也。能获奢摩他。即隳报地也。从面门放种种宝光。即表口门所放之光也。即是涅槃元清净体。而无识心想相。不居身内。不被识精能生诸缘也。不被遗失元明之体者。唯悟口中言说。而为涅槃真体无识无想。故无妄心分别。若有纤毫识精一动。则元明之体全体皆妄。虽终日被妄所迷失元明之体。枉入诸趣。不自觉知。如来举臂屈指。示其真性。阿难以推穷寻逐。故如来咄之此非汝心。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一章)。

  心识运变。厥理无恒。解惑相翻。澄神虚照。一念之动。勿用于识。无始用得熟故。分别觉观之时。勿用识于色香味触之中。应机如响。犹谷风之随啸虎。庆云之逐腾龙。纵然内守幽闲。亦为法尘分别影事。此二障非为真心。若清净妙净明心如虚空。而分别觉观。有分别性。真汝心矣。九次不成圣果。以妄想分别未悟真定故。昔庾信唯爱寒山寺碑。人问北方何如。信曰唯寒山寺一片石堪共语。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

  阿难之多喻如来从胸涌出之光。以释阿难。是故真见非眼。盲人非是无心。灯光能显于色。如开道眼之光。唯说之食。能饱于法味。如子而得于父。皆从胸涌出。而惠我三昧矣。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

  世尊如大冶红炉。而百加煅炼于众生。而众生不加煅炼者。真是众生。陈那所悟。客尘旅亭。虚空寂然者。如来以开合舒拳飞光左右。法身所现。无有不动之相。念念生灭。安有不动之心。以动岂为是境。虚空岂得寂然。头自动摇。心无舒卷。岂能遗失而为颠倒行事耶(一卷乞)。

  已前七徴文字。三次表显。初曰顶放百宝光明。次曰面门所放之光。三曰从胸涌出宝光。皆不离如来舌端上。吐出语语。皆是白毫相光。令一切众生各各自验。复引观河之见。次释根见不生灭性。如第二月。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

  伏羲画八卦。而形其体。轩辕兴灵龟而彰其彩。易曰。群龙无首吉。庖丁不见全牛者。如来以金臂相轮兜罗绵之正倒。法身现处。人皆忽之。是故色心诸缘。诸所缘法。唯心之所现乎。然发海潮之音。皆是妙明真精之所现相。岂为晦昧为空。汝身汝心同一虚空。如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不杂妄想。岂能晦昧耶。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至)为我宣说。

  心无缘而不起。法非心而不生。心随事起。法逐缘生。法亦缘而心亦缘矣。因指见月。因声得心。声如旅亭。由分别而见于心。心如缘影。法亦缘矣。不可离分别而觅于心。亦不可分别都无。而昧为冥谛。阿难所悟圆音。为圆满心地。如来以分别为心。示其真实用法之幻。须知语为真实之心。

  今当示于无所还地(至)名可怜愍。

  如来把一见字。如一柄金刚王剑。能斩一切见闻觉知。能截断见与见缘。辟其根境相对。扫其内外中间。塞断拟议卜度。方可耀神剑之锋?。须格物而致知。如来不意胸中有许多话境。于舌上点缀。露其华彩。令人观之。不离本地风光。布将出来。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诸变化相。风喉忽转。前境皆空。孤峰独翠。唯见如来风骨飘然。苍苍翠霭。如蜻蜓点水。不涉尘滓那。

  阿难我虽识此见性无还(至)谁为物象。

  阿难已具慧眼。见于初禅。阿那律已具天眼。诸菩萨已明佛眼。众生祗得肉眼。然则法眼未具难觅文中之性。即今如来语中布境。日月之宫。七金之山。云腾鸟飞。风动尘起。草木人畜。咸物非汝。即今还能分柝得。谁是我体耶。谁为物象耶。境为谁布。物是谁云。孰是境中主。孰为物象中之我。还有人能描写这境象出来。分析得释迦老子与阿难鼻孔。谁为我。谁为他。物与境而并笑。人与象而共谈。似扬州人共语便音态露。罗山云。大凡唱教。须会目前生死杀活及识言中真主。可得褒扬杀人刀活人剑。上古之机锋。识取今人之面目。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至)诚汝见性。

  如来津津而不置□胸中不□有许多境象。皆于舌端上露其华彩。令人观之无地。描之无形。其无形之境。露其真相。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之类。同阿难见精所瞩。即今学佛之士。辩论种种之物。何者是物之性。何为同汝之见精乎。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若同见者名为见吾(至)取我求实。

  启心奔绎。如来忽变忽奇。吐石含金。轻摇利吻之舌。追风逐电。络绎新声。而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而声应气求之处。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写图声韵。鹄雪须分。描不见之宏词。辩音声之体会。不见云骞。词锋景焕。若同见者。名为见吾。此为能见之精。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而非物之能见乎。已明见分之精。不可混于不见之地也。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此非见精可比也。乃如来吐出不见之地来。与一切人寻见。而能见不见于如来口中重重布见。故如来示不见之时。而一切人不能见者。而无能见之人。岂无不见之地乎。然则有见之能观。而非不见之能见。若能见于不见之地。则知能见之见非见。不见之见而为见也。若不见之见。而能见之。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而还见之乎。是以露出个不见之地来。而分别见不见之相。而不见分别于见。其同见者何物。其不见者为谁。云何既云不见。而谁为见乎。而能分别见不见之相。既云同见。而又不能分别见相。故云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之能见也。阿难不悟能见之见。而见于如来不见之地。岂可以不见之地。而为能见之见者乎。若能见不见之地。云何非汝耶。是以觉范曰。世尊开示见不见之相。即当了知真性。不当更求分别也。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而不知世尊融心之秘语混见而明心。又曰。若汝见时。见性周遍。非汝而谁耶。昔赵简子有臣曰周舍。立于门下三日。简子使问之。对曰。愿为谔谔之臣。笔墨掺牍从君之过。简子居则与之居。出则与之出。居无几何。而周舍死。后与大夫。饮于洪波之台。酒酣。简子涕泣。诸大夫皆出走。曰臣有罪。而不自知。简子曰。大夫皆无罪。昔日商纣默默而亡。武王谔谔而昌。今自周舍而死。吾未尝闻吾过也。吾亡无日矣。是以寡人泣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一章)。

  此心之分用。各有其处。运法之岐。身心各别。阿难疑见体既能周遍。空体而能舒缩乎。而夹令断绝乎。世尊云。诸尘各属前尘。见有舒缩。空体无定。无定之空。能方能圆。随器而现。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更除虚空方相所在。一切众生迷己为物。若能转物而为谁乎。易云。群龙无首吉。晋文公逐麋而失之。问农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问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虎豹之居也。厌闲而近人故得。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诸侯厌众而亡其国。于是文公恐归。遇栾武子。子曰猎得兽乎。而有悦色。文公曰。寡人而失之。得善言故有悦色。子曰。其人安在乎。曰吾未与来也。子曰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骄也。缓令急诛暴也。取人之言而弃其身盗也。文公曰还载考古与俱归。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至)开发未悟。

  阿难分别用处之幽微。而辩身心之妙用。见精既非我体。身心复是何物。即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实无分别。何故云物能见我。见既非心。身心复是何物。向下发明身心。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

  如来弄这许多圈套。瞒昧天下人。疑杀天下人。游戏语中之景。描摹舌上乾坤。融今贯古。踢海搏空。露出个无影中之手眼。万象里析出精明。横手所指。横口所陈。是见非见而融心。即树非树而呈见。即今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是万象中析出精明耶。是指端上剖出精见耶。是见精明元耶。古德云。海底泥牛衔月走。岩前石虎抱儿眠。铁蛇钻入金刚眼。昆仑骑象鹭鸶牵。高峰云。内有一句能纵能夺。能杀能活。有人检点得出。一生参学事毕。即今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内有一句。能纵能活。能杀能夺。若人检点得出。许诸人具一只眼。觉范云。以是意而推之。众生日用皆平等究竟觉。于是中无毫发为缘为对。缘对且不可得。何从从有生死哉。所谓真语如所如说五语真妄一如而已。世尊每曰如大火聚。谓是故也。世尊之法施。可谓不赀。既以密说。而又正言。若树即见。复云何树。此密说也。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此正言也。深味而细观之。两者同一寂灭。何以知之。以树见不可分故。世尊意令阿难自悟明之。然观觉范亦止说一边。亦未尽释经中之旨。此身心同运。岂不见经文中。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又云举手所指纵目所观。与其真见同共发明。即今细细分析。孰为析出精明。孰是剖出精见。孰为举手所指。不可混乱。不可分岐。全体作用。尤分境见之疑。析出精明。然为体用之分。一经精华。此篇更奇。变化无穷。神妙莫测。精微玄奥。如孙武之用兵。杀活自由。纵横无碍。旋转乾坤之手眼。鬼神莫测之枢机。神彩焕然。总饶真趣。

  子夏问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仁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辨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也。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赐能辨而不能讷。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贰也。

  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至)有是非是。

  水中之乳难辩。语中之心难分。殊曰。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义。故有惊怖。物象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世尊弄这许多圈套。一场败缺。却被文殊觑破漏逗。识出根源。世尊被问。如老鼠入牛角。无有转身处。实情吐露于文殊面前。此是十方如来。诸大菩萨。自住三摩地中。若是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可见如来千言活句。皆是作声。肝肠尽吐。融贯一心。风惊雾起。驰荡不休。香象所负。非驴所堪。是故鸦鸣鹊噪。皆读楞严。松涛谷响。分心分见。会见归心。剑去久矣。觅见寻心。新罗鹞过。若非文殊检点。则被释迦老子幻到未来劫有甚了期。说到于此不觉绝倒。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耳。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至)出指非指。

  还识得世尊这个问头。落在甚么处。疑杀天下人。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文殊答曰。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矣。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然则世尊所问。如汝等四句语。及文殊所答真文殊。无是非二相。即今于中检点。孰是孰非。孰真孰假。可谓文殊点出眼来觑看。即今文殊现在。何故如来有此一问。文殊有此所答。若谓文殊即真。不别如来所问。若谓文殊即非。亦要辩明于如来。世尊不致空自丧身失命。检点将来。若道鼻孔元非两样。即今如来自如来。文殊自文殊。若谓是一。如来不可谓文殊。文殊不可谓如来也。分别分别看。不可文殊作如来。如来作文殊也。亦不可以笔尖头上点出文殊。亦不可谓。如来口中露出文殊之相。离此二途。任尔道看。昔高峰已悟拖死尸句。雪岩云。日间浩浩时还作得主么。答云作得主。睡梦中作得主。答云作得主。正睡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在甚么处。到这里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申。五岁方破疑团。觉范曰离是非相无增语故。如一真精妙觉明性之中。离是非二见。无剩语故。如来拣定是非是义。昭然示之。如涂毒鼓。远近闻者皆丧。出是非是。结择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也。昔夏馥以声名。为中官所忌。遂被诬陷。诏下州郡。捕为党魁。馥乃自翦须变形。为冶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弟静于涅阳市遇馥不识。闻其言声。乃觉而拜之。

  阿难白佛言世尊诚如法王所说。

  阿难疑外道。亦谈真我。遍满十方。常说自然。有何差别。复请开示。世尊即以分别明暗空塞之见。而为自然耶。因缘耶。见性耶。阿难可于明暗空塞之间。一一分明指出因缘自然见性来看。何者是精觉妙明之体。所放光明。而照见空塞明暗乎。还是明暗空塞而分别因缘自然乎。文殊一日令善财采药。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者。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殊接得在手。呈起示众曰。此药亦能杀人。亦能活人。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

  释迦老子鼓两片皮。终日与人分见分心。把数千言。融作一见。塞断一切人咽喉。令人囫囵吞吐。前说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今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或谓三种光。四种见。而得于见。然则境无能动之见。见无能动之心。心有能观之功为见。见无能动之相为影。影为心之所露。见为心之分别。故能露于境者分别。能分别于见者为心。心中不可无动。动则不可无心。故有可观之迹。而有能观之影。象迹圆音。岂无能观之见。而见境中之象。以心融见。以见融心。岂可以思议心。而格不思议之语乎。谓之见见之时。是故见中分见。而融不思议之见者。故曰见非是见。不可混于可观之见也。彼此相离。故曰见犹离见。见之所不能及者。还为谁耶。可于此处分别看。宿习忽现。不觉淋漓满纸。昔索虚静。不应州郡之命。太守阴澹常造焉。经日忘返。退而叹曰。世人之所有余者性中富贵也。而目好五色。耳玩音声。先生弃众人之所收。收众人之所弃。味无味于恍惚之际。兼重玄于众妙之内。宅不弥亩。而志忽九州。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虽黔娄之高远。庄生之不顾。蔑以加也。遂谥为玄居先生。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一章)。

  如来云。我四十九年。未尝曾说一字。即今一见而说千言。最初云。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降伏尘劳。已经细细分析。见中之心。心中之见。于中可与一一拈将出来。谁为见中之心。谁是心中之见。释迦老子惑乱人心。终日分心分见。及至于今。又说个妄见分别。由二颠倒。当处发生。当业轮转。灯光圆影。皆属眚观。见病为影。捏所成故。此喻见之不明。捏所成故。前后自语相违。然则若非见而能融于心。安得见如来哓哓之辩。而悬解于文字之外。脱于文字之表。如来家活大。门户大。法性宽。波澜阔。为一大炉鞴。终日烹佛烹祖。煅炼一切众生。故以一见字为一金刚王剑。纵横杀活。斩砍自由。如淮阴破楚。连下七十余城。莫敢当其锋利者。如来以一见而融数千之语。点缀文词。捏见融心。伎俩才尽。直如太虚纤云。了无所有。皆是一切众生。当处出生。当业轮转。复以二喻以释于见。别业同分。目眚灯光。以见病为眚。见亦非病。以捏见故为眚。若离灯见。眚影皆空。见与见缘。觉见俱为眚故。是以若能分别觉缘。此实为之真见。见眚俱消。灯影皆灭。故曰觉非眚中。真见元不在觉。捏见之妄已空。不祥元无见故。是以十类众生。唯认见闻觉知。不悟分别觉缘。彼见真精。性非根见。根见之疑以释。如来独露融心之辩。巧说密说如海水之一滴。为涛为澜。为波为渊。观其吐纳。如夙将登坛。而极风云之思。余霞散绮。初蕊之含芳。皆如来辞谚之述。岂有妄能和合于生死耶。捏见如幻影。生死如空华。无妄而能合和。自能分别为真见耳。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

  如来云。未尝与明暗通塞和合。未尝不与明暗通塞和合。亦是两头语。通身露出于明暗通塞之上。而分别明暗通塞者谁。故入明暗通塞。而谛观谁为是见。而念念分别通塞明暗耶。赵州和尚。一日在东司上。见文远过。遂唤云文远。远应喏。州云东司上不可与你说佛法。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

  释迦老子。与阿难问答。数千转语。阿难不能下一转语。截断老和尚舌根。塞住咽喉。直说到未来劫。有甚了期。被仰山道如来禅。祖师禅。禅到于今。总是一切众生咽喉中。流出来的。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穷尽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还知这两句说的。尽底欣翻。已前数千语句。令一切众生无不丧身失命。释迦老子捏见寻心。弄一切人。七颠八倒。虽然如是。佳肴弗食。焉知其味。至道弗学。安识其深。古人道觌面相呈。犹是钝汉。口喃喃地。不消一钁。会么。不是禅。不是道。不是佛。不是法。是甚么灵锋宝剑。常露现前。亦能杀人。亦能活人。若能操持。一任操持。若也出场。定当须个汉始得。梵语塞健陀。此云阴。又云蕴钵罗吠奢。此云入。阿也怛那此云处。驮都此云界。以其能盖覆真性曰阴。根取尘曰入。根尘相生而成曰处。根尘识三互相因而立曰界。然阴入与处界。皆非实有。故下文一一破之。若知阴入处界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则迷悟生死了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