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300 楞严经纂注
No. 300-A 大佛顶首楞严经纂注题辞
界师纂注旧本。余十年前曾见之。去秋晤于南翰官舍。所示今本。则改窜已十五六。盖取诸家之说。芟夷烦冗。会归精约。而间附己意。不但作圣经孝子。且为诸师忠臣。其功顾不卲欤。虽然。楞严有显密。经首云。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如来有示。清众有得。音声普闻。而无一字。此密楞严也。庆喜殷勤启请。如来妙辩演说。此显楞严也。显以诠密。则十卷经文已为注脚。注脚之下又添注脚。入海算沙。竟亦何益。对盲者说天如盖如鸡子。其理不得不然。有目者则仰面一观而已。界师约诸家之意。盖不独为盲者设。而所望于有目者尤至。愿与善读楞严之士共勉之。
万历乙未三月十日真实居士冯梦祯时游双径憩文殊台静室敬题
No. 300-B
岁戊寅。予于山中读楞严。时诸名衲毕集。予讯经中如是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义。酬者悉枝蔓。幻居上人独谓予曰。动为业本。一切诸法本自寂灭。一念心动。六乱横生。其言因动有声因声有色。谓一涉于有。则法法皆有耳。予洒然异之。乃上人于此经朝夕探索不已。逮甲午。越十有七年。其所纂注。四易藁而成。以示予于秣陵。且谓予曰。曩子所问。予所告者。何独一章之旨。实囊括全经矣。夫因动有声。颠倒众生因之轮转也。入流亡所。观音大士以之圆通也。盖心本无心。相元无相。而众生不觉一念妄动。由尘发知。妄见于心。因根起相。妄见于相。由是而七趣昏扰。没溺长夜。动也。若达相见无性。犹若交芦。则内无能推之心。外无所现之相。由是而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空所空灭。寂灭现前。亡也。动则见空见色。故曰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也。亡则空色皆真。故曰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也。是故七徴之所破者。破此动也。八还之不可还者。还此亡也。动则听不越声。视不逾色。一身且胡越。亡则阴入处界莫非妙圆。地水火风不相陵灭。殚二十五圣之所证。穷五十五位之所诣。皆尽此动。竟此亡耳。故曰。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予曰。归无所得。又何以见。何以修。何以证也。曰。动则有苦。非见无所得。修无所得。证无所得。无以息苦也。虽在十地。犹有学佛烦恼。况具缚哉。予闻之。若喝者之得泠风。上人命予卒读其书。意或有所异同乎。予掩卷曰。子既已示我矣。见狻猊而复欲试其猛力。不亦过计乎。注之得于长水温陵者十之七。得于泐潭孤山诸家者十之二。得于上人之独见者十之一。诸师名号不复录。以融而为一。则经旨脉络相属。读者为便。且诸师所说。世习见之。读可自见也。此上人所语予者。卒之卷未尝展也。
万历甲午十月晦日那罗延窟学人瞿汝稷槃谈撰
No. 300-C 大佛顶首楞严经纂注序
夫楞严三昧。本然清净。匪由悟得。岂藉修成。然智镜长昏。舍妙悟何能大朗。心珠久翳。假圆修始得廓清。是以庆喜因邪染而询最初方便。世尊依妄缘而诘因地发心。见相生心。诚为迷真认妄。徴心辩见。实乃破妄显真。虽显真而破妄。仍会妄以归真。破斥重重。意使知真识妄。会通法法。欲其了妄即真。故当机闻微妙开示。而倒想销亡。真心顿悟。满慈聆第一义谛。而所知障蔽。疑问风生。清净本然。世界众生。因迷妄起。如空澄寂。浮虚华相。从翳幻生。悟之则清净本然。迷之则山河大地。背觉合尘。执诸相而致相倾相夺。灭尘合觉。圆一性而得互遍互容。迷真妙觉明。山河大地从兹顿现。得妙空明觉。有为习漏何当复生。迷方既悟。不复更迷。幻翳若除。空华永灭。金出矿岂重为矿。木成灰何再生枝。闻斯而真妄先后之见应销。达此而悟迷始终之疑永息。于是。虽知法从妄有。未明妄何所因。故先引达多照镜狂走。喻妄想因无所在。次劝满慈不分别法。令狂心歇即菩提。而当机复疑菩提之心。合从因缘而得。故世尊重引达多之事。明非假藉而成。继此显无戏论法。结责多闻。劝修无漏。由是得执销心悟。获天王宅。求造入门。然诣大涅槃。要依本发心路。入佛知见。须假摄伏根门。故初审因地发心。令以湛旋其生灭而伏还元觉。次审烦恼根本。教依根逆彼业流而循顺圆通。击钟显常。悟闻性则不执常为断。绾巾示结。解狂心即得妙证无生。一六亡义虽知。圆通本根未悉。故先敕诸圣说修行方便。次命文殊选真实圆通。宣清净明诲以摄初心。演秘密伽陀令销宿习。于是远客识归家之路。旅人得赐屋之门。五十五位。由是路以趣登。单复十二。假斯门而证入。然则真如界内。虽亡悟修之迹。生灭门中。岂碍解入之名。文殊请示经题。实为流通大法。世尊精研界趣。意在禁遏迷情。继复详辩阴魔。尽芟见刺。塞迷津之邪径。启法殿之正阶。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两忘真妄。一契果因。究竟穷源。斯经为最。余始窥会解。颇信于佛旨无遗。久玩经文。渐觉于圣心未尽。潜神默究。稍获端倪。由是搜诸家之章疏。纂众解之精微。明宗趣而辩㭊异同。会问答而申明隐略。其犹捧土何增万仞。掬水岂益九渊。不揆闇短。妄拟会通。采集群言。目为纂注。所冀依文了义。顿悟常住真心。如说修行。速证楞严三昧。
寓径山沙门真界述
No. 300-D 楞严释疑
释疑之说。因学法者披阅此经。于奢摩他三摩禅那处。或从古注。或执己见。以理为行。迷见为修。旨意不明。读今纂注。不能无疑。故此先明宗本。而后略举数条以释焉。原夫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者。乃一经之大本。三分之纲宗也。奢摩他者寂静义也。三摩者明照义也。禅那者明静不二义也。性体本觉谓之明。觉体本寂谓之静。明静不二谓之体。此约明静之体言也。即究竟坚固之理。亦谓之安住定也。良以明静之体。俄然晦昧。动念瞥生。即本明而为无明。全本静而成动念。于是因动以修止。止其动也。因昏以修观。观其昏也。止观功着。昏动自亡。明静自复矣。此约止观之用言也。即究竟坚固之行。亦谓之引起定也。经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斯则奢摩他等通于理行明矣。故阿难首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者。意在明究竟坚固之理。而为修行之本。非问进修之行也。盖十方如来由明此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为最初方便而得成菩提之果。是以阿难即指果体以问初因。岂非意在明究竟坚固之理耶。则最初方便。只可指信解真正。不当复说耳根圆通。且三卷半经皆属见道。此岂问修。是知初问为见道分之总问也。又阿难请示奢摩他路。意在求示自性首楞严妙庄严路。非求示止行也。然奢摩他等既通理行矣。以之为自性。非惟不违于理。亦乃发请示者之本意耳。所以世尊放光之后。先指真妄二心。以明生死涅槃根本。后即牒其问意云。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盖妄心是无始生死本也。真心是出生死证涅槃本也。既以欲知奢摩他路为愿出生死。岂非欲知奢摩他路是欲知自性乎。由是即举拳以问。意在验其用心真妄。因其复认能推。即咄而告言。此是前尘虚妄相想。乃至结示云。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故不成圣果。然上所开示。但欲其识妄知真而出生死。文中未尝论修。故知请示奢摩他路。是求示自性。非求示止也。又阿难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即复请云。惟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此欲求释迷闷得心明净也。而世尊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疆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故于真见体用而生迷闷。盖真见。体也。寂照。用也。以真见之体。法尔具寂照之用。是则寂而常照。故能照了见精是妄。照而常寂。故见非是见。阿难既于真见体用。二俱不达。而增迷闷。世尊即复指同别二见。重示奢摩他观照云。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盖本觉明。心即大陀罗尼也。觉缘非眚等。即诸三摩提妙修行路也。由本觉之体寂而常照。故能觉了诸缘是妄。照而常寂。故不堕于眚中。此实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即重示奢摩他观照。以释见见非见之迷。令其觉心明净也。或谓。既云奢摩他观照。又云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岂非示进修止观。何局于见道耶。答。不然。以此文中是破妄见妄觉。而显真见真觉。欲阿难知真见真觉之体。法尔具寂照之用而能破妄。故经云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意在其知而后行。行而破妄也。若阿难知真觉体用。即知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今阿难既不知真见体用。而生迷闷。则于理行二俱不知矣。是以虽云奢摩他观照妙修行路。而文属破妄显真。意在其知理知行。故属见道不属修道也。然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既通理行。则见道之所见者见此理也。故云知如来藏妙觉明心。含育如来十方国土等。修道之所修者修此行也。故于修道文中即明止观二决定义。证果之所证者证此理也。故云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即还证佛三摩地。故予谓之一经大本。三分纲宗。而古人所谓依究竟坚固之理。修究竟坚固之行。修究竟坚固之行。还证究竟坚固之理。首楞严经大旨如是。
楞严释疑。
No. 300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一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槜李沙门 真界 纂注
如来果体。其体本然。何假密因。菩萨道用。其用无作。孰为万行。无因无行。无修无证。无了不了。大小名相一切不立。此真首楞严究竟坚固者也。特以众生如来隐于藏心。非密因不显。众生菩萨沦于七趣。非万行不修。觉皇于是示之以大法。使不迷于小道。而默得乎无外之体。喻之以佛顶。使不滞于相见。而妙极乎无上之致。指如来密因。使明本妙心。知三世诸佛皆依此为初因。明修证了义。使悟究竟法。知一切圣人皆依此而证果。乃至具足菩萨万行。一切事法。无不究竟至于实相。坚固不坏。故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首楞严。此翻一切事究竟坚固。即一经理行之本。圣凡依正之体也。以未明此体。一切事法宛尔差殊。为法所缚。得此体时。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圣凡染净一切事法当处寂灭。即是常住心性。故云一切事究竟坚固。经即能诠之文。诠。犹筌也。学者能勿执筌为鱼。则首楞严真经可得矣。纂注者。谓纂集诸家之语。以注释此经也。夫楞严自兴福而下。解者凡十有余家。兹所纂集。则长水温陵二氏居多。而诸师名氏。则俱隐而不出。盖以或采多文而会通其意。或用一意而少变其文。或多一兼收。意文俱用。而初无损益。然愚昧间有一得。则亦窃附其间。但取文理直捷贯通。以发明经旨而已。苟无当于经。即其谈理幽玄。为文美富。皆无取焉。良以在古固不无千里之蹶。于今亦不无一管之明。以故在昔诸师。且未免入此出彼。党同伐异。如饮海者各饱一味。照摩尼者自见一色。若曰究尽。则惟佛与佛耳。
通叙科判。
楞严一经。自唐至宋。科判疏释。代有哲人。然其科经。皆执匿王琉璃异代。谓非一会顿说。其判教。皆局持地耶输等事。而断为法华之后。愚窃疑焉。请先质之。夫夜壑负趋。速于反掌。匿王代谢。可唯旦暮。而楞严法会。自夏徂冬。此不应执异王疑异会也。法华自灯明已来。诸佛无时不说。菩萨无时不证。持地既曰闻诸如来宣妙莲华。岂止释迦欤。又第四经中。称摩登由神咒力消其爱欲。与耶输同悟宿因。或得出缠。或蒙授记者。此如来悬示未然也。故下第六经中。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灵山法会授记耶输。既出缠授记。皆居说后。得非悬示未然乎。但以或字观之。盖可知矣。经言最后垂范者。彼乃结辨魔文当第十卷末。实楞严法会最后。非临灭之最后也。旧引多说。不可缕疏。皆未足为科判准绳。科判失准。则理义自差。今准吾佛设教之序。未知其可也。请陈管见。夫法王说法。有条不紊。初说一乘顿教以立本。即华严也。次说三乘渐教以逗机。即阿含方等般若也。后说一乘圆教以显实。即法华也。楞严即般若法华之中。实大乘终极之教。故如来密因。菩萨万行。修证之法。一切毕竟。自此已往。无复进修。直造一乘圆妙之道。故法华会上。更无地位之说。纯谈妙法。随根印可。授记作佛而已。盖出兴大事。于法华至矣尽矣。不可有加矣。法华之后。便说涅槃。扶律谈常而终焉。其扶律者所以嘱后事。谈常者所以示真寂。此独临灭遗付之事。非有加于法华也。说者不本扶律之意。辄判楞严在法华后。亦称扶律谈常。然则进修既毕而又进修。扶律之后而又扶律。前则加于法华。后则赘于涅槃。是乃倒置枝骈。紊于法王之法矣。夫进修之事。譬稼穑犹耘耨。譬芙蕖犹敷华。既号法华秋获。涅槃捃拾。则不应获拾之中又耘耨也。既号法华废权立实。如华落莲现。则不应废落之后又敷华也。以经证之。竛竮之子既领宝藏。复何所求。化城之人既到宝所。复何前进。灯明说法华已。便于中夜涅槃。释尊说法华已。便于四众唱灭。复何枝蔓于楞严哉。如必楞严居后。则阿难既于法华诸漏已尽。而复于楞严未尽诸漏。既于法华堪任佛记。而复于楞严未全道力。既先领悟妙法。而复不知真际所诣。既已安住佛道。而复为彼所转溺于淫舍。是皆倒置。理自不然。故判楞严在般若之后也。盖般若之后。慧学方盛。定力未全。人或溺于多闻。失于正受。于是示首楞严之大定。资般若之大慧。使定慧均等。学行两全。而究竟趣于一乘实相。此楞严所以作也。论三经大致。无非为一大事因缘。必先藉般若发明。次由楞严修证。终至法华印可。然后尽诸佛能事。序固如是也。然导达禅乘。决择正见。无尚楞严矣。其科准常大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序分分二。初陈时处主伴以证信。次陈阿难示迹以发起。正宗文五。一见道分。初由七徴。以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第一卷)次由八还。以辨妙净见精显如来藏。(第二第三)后即山河万象。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四初至中)皆使行人明心见性。为修证密因。故名见道分。二修道分。首示初心二决定义。令审因心果觉。又审烦恼根本。为修行真基。(四中至末)次示六根舒结伦次。令解结心。而得妙圆通。为修行真要。(五至六中)此利根修进之一终也。故阿难至此。明了菩提所归道路。自谓已悟成佛法门。而愿度末世。复请安立道场。摄心轨则。遂闻三无漏学。四种律仪。及大神咒。(六中七末)总为修行方便。故名修道分。三证果分。始从凡夫。终大涅槃。历示增进五十七位。至尽妙觉。成无上道。故名证果分。(七末八中)四结经分。列示五名。结显大旨也。(八中)五助道分。初明天狱七趣。一唯心造。次明奢摩他中。微细魔事。恐诸行人洗心非正。失错堕落。故名助道也。(八中十末)夫见道然后修道。修道然后证果。修证事毕。于是结经。楞严法要。止此而已。而世尊大慈。复欲持戒众生谨洁无犯。真修行者不遭枝歧。故说助道之法。为最后垂范。遂入流通而终会焉。此乃一经纶贯。连环不断。不可判为异会。科为异义也。此其大略耳。随文消释。乃尽其详。然以今视昔。稍多违戾。专门旧学。不免矛盾。惟通人考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至)千二百五十人俱。
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此集者。因佛立言。证法有所授而已。不必他说。一时之语。亦因佛立。诸经通用。故不定指也。佛。具云佛陀。此云觉者。室罗筏。或云舍卫。新翻丰德。以国丰四德。一货财。二欲境。三多闻。四解脱。祇。具云祇陀。正云逝多。此翻战胜。太子之名也。生时。父王与外国战胜。因立美号。即须达为之买园。造立精舍。以施佛者。桓。即林也。比丘含三义。谓乞士。破恶。怖魔也。千二百五十人者。初度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兄弟兼徒一千。次度舍利弗目犍连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长者等五十人。经举大数。故减五人。俱者。师资交际。同聚一时也。此众并先事外道。勤苦累劫。一无所证。才遇佛即得上果。故感佛恩。常随佛化。为常随众也。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至)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此叹德也。初二句总叹。佛子下别叹。所谓住持者。住于中道。任持不失。即无漏义也。言无漏者。不漏落二边也。善超诸有。则不漏于有。能于国土下。则不漏于空。所谓善超者。即诸有而超诸有故也。所谓妙堪者。能超诸有。而又能于国土从佛转轮。不滞于空有。故堪遗嘱。且又严毗尼以弘范三界。示应身而度脱众生。意非利彼一时。直欲拔济未来。使皆超诸有尘累。如是则能自利利人。故叹云无漏大阿罗汉也。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至)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此列名也。舍利。此云鹙。弗即子也。其母名舍利。以其眼黑白分明。转动流利如之。故连母为名。目犍连。姓也。此云采菽氏。名拘律陀。此云无节树。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富楼那。父名。此云满。弥多罗尼。母名。此云慈。今连父母名。召云满慈子。须菩提。云空生。生时库藏皆空。占者云既善且吉。故亦云善现善吉。优波尼沙陀。此云尘性空。诸经列名不同。尚年腊则先陈如。尚声德则先鹙子。今从尚德之例也。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至)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辟支。具云辟支迦罗。此云缘觉。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故。此是部行。非同麟喻。麟喻者。喻麟之独。出无佛世。即独觉也。部行者。部党而行。出有佛出。即缘觉也。主伴咸集。故云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值也。自恣。律开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也。自有愆失。恣任僧举。曰自恣。九旬禁足。莫由觐佛。故于休夏。咨决心疑。自恣决疑。皆所以考九旬德业也。钦奉如来而称慈严者。慈以恩言。严以威言。密义。即密因之义。宣示深奥。所以为楞严发起。如法华以无量义为发起也。迦陵频伽。仙禽也。其音和雅。佛音如之。文殊。此云妙德。表根本智。楞严会上为择法眼。故居上首也。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波斯匿。此云胜军。即舍卫国王也。讳日。即忌日。宫掖。王之内庭也。于内庭延佛。敬之至也。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至)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此叙其误堕淫室之由也。受别请者。阿难于众檀请斋之先。受别请而远游未还。不遑僧次也。僧次。谓次第差僧受请也。律制僧远出侣须三人。一上座。一轨范师。所以严行止防误失也。钵曰应器。最后檀越。谓未饭僧者。平等之慈。于己等心而化。使彼等心而施。于贪等者于法亦等。俾施者见者得福无量。所以能成无量功德。若摩登者。即秽而微贱。阿难既无拣择。所以误堕也。刹帝利。王族。旃陀罗。云杀者。即屠脍淫酒之家。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至)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此叙平等行慈之意也。须菩提舍贫从富。大迦叶舍富从贫。一为富者易施。一为贫者植因。如来诃之。欲其心无遮限。而息不均之疑谤。故阿难钦仰以肃恭斋法。斋法者。齐整严重次第行乞之谓也。或局维摩经。谓非如来诃责。安知如来不诃。独净名诃哉。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至)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正明误堕淫室也。摩登伽。义翻本性。即妓女也。娑毗迦罗。此云黄?外道。所传幻咒。名先梵天。实妖术耳。淫躬抚摩将毁戒体者。以身逼近。将毁净戒之体也。后云心清净故尚未沦溺。则将毁而已。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至)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此明说咒往护也。如来常仪。受请斋毕。皆为说法。今既速归。必有所为。故王臣大众随而来也。顶门为无上果。光有百宝色。谓之无畏者。能慑魔外。物无以胜也。世尊不自说咒。而于顶光化佛说者。示此咒乃无为心佛。无上心法也。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至)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责躬启请成菩提之最初方便也。盖多闻之慧。必资见性。道力乃全。而不为邪摄。今阿难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故问十方如来得果初因。盖谓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果。皆依见性为因。故指果体以问初因。正同圆觉文殊启请一切如来本起因地也。奢摩他。寂静义也。三摩。明照义也。禅那。明静不二义也。义虽有三。心体惟一。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俱非。故以妙称。即自性首楞严也。言最初方便者。即请示自性首楞严。意在悟此以成密因。故释题中云。指如来密因。使明本妙心。知三世诸佛皆依此为初因。即斯义也。然此问密因而云最初方便者。以法界性中。尚绝修证。何假密因。今云得菩提明自性皆方便耳。以见修证三分而言。则见道为最初方便。故长水亦指信解真正。为最初方便也。窃观阿难因问最初方便。而如来下文即反问其当初发心。意在验因地之真伪。则此最初方便。岂非问得果之初心乎。然得果既由因地。而阿难用妄迷真。是以始则决择真妄。次则会妄归真。后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以至见道分终。皆是发明自性首楞严而已。苟悟此性。则信解真正。而名见道。见道即得最初方便。故知此问为见道分之总。有谓未全道力。是有多闻慧而无正定。故请示止观及耳根圆通。意在修此以全道力。愚谓多闻而未见道。则力用未全。遂为登伽所摄。故请示自性首楞严。意在悟此以全道力。以成最初方便也。请详。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至)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因前启请十方如来最初方便。故此追问阿难因地发心。以验其真耶妄耶。何阿难之见皆生灭也。是则见相实有。生灭宛然。缘此发心。安趣常果。故下经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阿难。此云庆喜。是佛堂弟。故云同气。同气。共本也。天伦。兄弟也。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此先赞其发心。而复令知一切众生迷真用妄轮转生死者。欲其因心真直。故令先知众生轮回之本。次即牒其问意敕使直心也。盖以一切众生。皆由因心不真。轮转生死。汝今欲研真发明性。当以直心。是则因心须当真直也。然前虽因心不直矣。此复赞之者。盖愍其迷甚。欲含缓开导故也。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至)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欲其直陈所迷。即牒前请。令直心酬问也。且十方如来。皆以直心出离生死。汝既欲研真发明性。亦当以直心也。汝今下。牒前请问。应当下。敕令直答。十方下。明如来得果之本。问谁爱乐。重徴妄本也。答因心目。正陈妄本也。目即眼根。心即意识。根识虚妄。犹如空华。既执有体。能见能乐。即不知真而用妄想。岂能研真发明性而舍生死哉。故后文云。六为贼媒。自劫家宝。无始虚习。住地无明。皆由根识。生死轮转。莫不由斯。故下推徴。令知虚妄。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至)惟心与目今何所在。
因答心目。遂徴其所在也。心目即尘劳本。若不知心目所在。则不能降伏尘劳。如国被贼侵。发兵讨除。若不知贼之所在。贼不能除。今使汝流转者皆由心目。则心目今何所在。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此答心目所在。即计心在内也。谓心在内。目在外。自众生至如来阿难皆然。文互见也。异生有十二类。除土木空散。非心眼伦也。浮根四尘。言眼也。详见第四卷中。此虽心目双计。下乃先破其心也。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至)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将破在内之心。此先引事辨定也。定内外境。欲明在内之心当次第见。定先后见。欲破在内之心不先见内。既辨定已。下乃牒破。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至)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上既引事辨定。此应直破在内之心。何先许示首楞严三昧耶。答。因前依首楞严三昧。问最初方便。故摩顶许示自性首楞严。欲其明此。以知妙庄严路。以成最初方便也。或谓自性首楞严何所示耶。答。阿难所执。皆有在有着局量之心。世尊所破。皆显无在无著充扩法界之心。岂非示自性首楞严三昧乎。苟能悟此。即知妙庄严路。以成最初方便也。因其不悟。故下复求开示奢摩他路。奢摩他与此三摩提。皆指自性首楞严三昧。路即妙庄严路。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至)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此破执心在内也。如汝下。复牒前事以反问者。意明心果在内必当先见身中。如人在堂必先见如来也。汝亦下。正破心在身内合见身中。颇。犹可也。引众以问。决不能也。心胃内藏。纵不能知。爪脉外浮。云何不晓。既不内知。果非在内矣。云何知外者。谓五藏同居。最为亲眤。万象离异。诚谓疏遥。若使不了身中。岂合能知外物。是故下结破。然前文双呈心目所在。今乃先破妄心。虽曰破妄心。而但言此心无有处所。却不显言此心是妄者。要引阿难处处推呈。令其情尽而理穷也。由是直至七处徴心之后。始告之曰此非汝心等。然则七处逐破者。且破妄心无所在也。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至)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复计心在外也。譬如下。设喻以成心不在内而在外义。佛告下。因复计心在外。故复引事以辨定之。谓彼食不能饱此。则外心不能知身矣。宿。预也。食有四种。抟。即段也。有形段可抟取。拣非思食等也。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至)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此破执心在外也。身心相外下。辨非外也。我今示汝下。验非外也。兜罗。具云兜沙罗。此云霜。佛手柔软。如兜罗绵。故云兜罗绵手。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此计心潜眼根也。犹如下。设喻以成潜根之计。琉璃喻根。眼喻于心。眼根色净。不碍于心。同琉璃碗不碍于眼。随照一境。心随根知。然我下。结成潜根之义。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至)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此破潜根也。如汝下。牒计以问。佛告下。明法喻不齐之过。喻见琉璃。法不见根。纵许见根。根即是境。若是境者。不得言随。以前文云彼根随见随即分别故。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此复计心在内。故以见暗为见腑藏也。然则虽云见明名为见外。而所执心体还成在内。以开眼见明不同灯在室外故。腑藏。即五藏六腑也。窍穴。即七窍也。白虎通云。五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者。即五藏之宫府也。胃为脾之府。膀胱为肾之府。三焦为命之府。胆为肝之府。大小肠为心府肺府也。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至)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此正破见暗名见内也。汝当下。牒计以问。若与下。随计难破。谓若暗与眼对。则暗在眼前。不得成内。若谓见暗即见焦腑而成内者。居暗无明。则室中之暗皆汝焦腑矣。若不下。谓未曾见有境不对眼而称见物者。既不成见。云何成内。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至)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此纵破也。眼前之境名外见。身内之境名内对。前以对眼为外。不得成内。今纵离外见而成内对。即是眼能返观。且合能返观身中。则开应返观己面。若不尔者。义不成矣。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至)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此曲尽计执以结破也。设汝执言能见面者。汝心及眼应处虚空。以根境相对方成见故。若处虚空。显是在外。何成在内。又若在空。即同他人。自然不是汝体。汝或执言虽见我面定是我体。则佛亦见汝。应是汝身。又若汝心能见面者。本分身处应无知觉。以在眼根处虚空故。必执两皆有知。则成两体。应成两佛矣。是故下结破。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至)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此计随所合处也。我尝下。引佛所说以起计执。心生法生。境从心起也。法生心生。心逐境迁也。以心法相生。则随境思惟。即是心体。心法合处。即为心在。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至)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此牒前所计。以辨体之有无也。设若无体。则空有其名。云何随合。如十九界七尘。特空名耳。设若有体。当何所在。令挃身而验。明体实无在也。挃。犹触也。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至)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言下。解上难也。谓心但能知。不可言见。曾不悟能见在心。徒眼不见也。佛言下。因其解难。故举门喻能见在心。举死明徒眼不见。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至)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此重辨其体。以破随所合处也。先立四义。下逐义详辨。若一下。辨非一体。无在。谓无定处。若多下。辨非多体。若遍下。辨非遍体。同前者。当挃一支。四支应觉也。若不下。辨非不遍。四义既非。则不可谓随所合处心随有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此计心在中间也。我亦下。引昔所闻。如我下。思惟起计。以为在内。则不见腑藏。以为在外。则身不相知。二义不成。当在根境之中。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至)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因计中间。此就根境以推中位也。身即根。处即境。若在身者下。谓身有中边二义。在边。则不得为中。在中。则同前在内。应见内矣。若在处者下。亦推中位无定也。表者标物以表显也。混乱则无所取中矣。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至)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此破心在中间也。上令别就根境以推中位。此非上二以明根境中间也。佛言下。牒计以问。若兼下。随计难破。物即尘也。体即根也。若兼二者。则知与无知杂乱。纵使不杂。物非体知。根尘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下。破不兼不得为中也。不兼根。则非知。不兼尘。则非不知。二义既非。中何为相。是故下结破。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佛意正显心本无在。能无住着即名为心。今阿难口说无著。情实有着。故下引出其情而破之也。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至)有不著者不可名无。
因计无著。故举物象引出其情也。言俱无在者。俱即一切。无在即无著也。为在为无者。谓汝心不着。而彼物象为存在耶。为空无耶。若彼空无。则同龟毛。云何可着。而说不着。若物有在。则为有物。云何无著。故曰不可名无。此皆牒难。下乃结破。
无相则无非无即相(至)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此破一切无著也。物果无相。则同龟毛。物果非无。即自有相。知相有。则心有在。云何得为无著也。上来七番逐破。使有所著心无逃避处。妄情若亡。真心自悟。最初方便。于兹得矣。然则上根利智已合潜悟。而阿难未悟。故于下文重请开示。世尊乃复放光现瑞。示以二种根本。次则举拳验见。重诘其心。因其复认能推。然后咄而告之。乃至令其微细揣摩离尘无体等。则是破其妄心无实体也。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至)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此叙沉溺淫舍之由。请示奢摩他路也。盖当机欲漏未除。为邪染所转而溺淫舍者。良由不知真际而未诣真际故也。言奢摩他路者。谓前示自性首楞严是妙庄严路。欲其悟此以知路。今既不悟。故复求示自性首楞严妙庄严路。故云奢摩他路。意在悟此以知路。非求示止行也。故华严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意显明心方知正路。义正同此。若理明路正。恶见自灭。故云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至)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将显本明。故先现光瑞。言面门放种种光。即口眼耳鼻眉间之光并放。示此本明于诸根门无所不现也。以无所不现。故齐彰并照。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即法界也。六震者。表破六识无明感结妄境也。微尘国土一时开现者。本明洞照妄尘不隔也。十方世界合成一界者。智境圆现情量不碍也。菩萨听众皆住本国者。心量本周心闻本洞也。了兹光瑞。即悟自性。而知妙庄严路矣。六种震动者。即动踊震起吼击也。摇飏不安曰动。?垄凹凸曰踊。隐隐有声曰震。自下升高曰起。砰磕发响曰吼。打抟擎物曰击。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至)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此指所迷之众。示二种根本。令识妄知真。而知妙庄严路也。业种者颠倒妄惑也。恶叉果。一枝三子。生必同科。喻惑业苦三。生必同聚也。识精元明。指真精本明也。能生诸缘者。谓依本明而起根身器界等诸缘。所谓元明照生所也。诸缘既立。本明即失。故缘所遗者。即元清净体。所谓所立照性亡也。众生由遗本明。日用不觉。枉入诸趣。此由阿难不知真际所诣。请示奢摩他路。故世尊示二种根本。欲其识妄以悟自性首楞严。而知妙庄严路耳。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至)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牒前请已。即举拳验见。重诘其心也。夫欲知奢摩他路而出生死。意在了悟本心。故复举拳验见。重诘其心。而阿难尘相未除。复迷真认妄。则昧奢摩他路。而入生死矣。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至)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此直破能推心也。佛言咄者。嗟其迷重。故叱以语之。此非下。摅其迷执也。矍。惊愕貌。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至)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因斥能推非心。故起无情之怖。以求开示也。此是下。指前能推非真。不应计执。然阿难犹以对境觉知。异乎土木。封为我心。故申惊疑。以求开示。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至)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因其怖谓无心。故举常所说。引物以证元有真心。使知所措也。欲令心入无生法忍者。欲其识生灭以悟不生灭也。三界惟心万法惟识。故曰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指十界正报。世界微尘。指十界依报。此皆因心成体。其间乃至草叶缕结咸有体性。虚空亦有名貌。何况妙净明体。安得谓之无心同土木哉。以本自无染曰清净。染而不染曰妙净。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者。谓常住真心能为一切万法之本性。而自岂无体耶。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至)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此依六尘辨无自性也。分别觉观。即能推心也。若必执此为心。即应离尘有性。如汝下。引事以辨无性也。盖分别声尘是动。内守幽闲是静。动属前尘。静属法尘。若离动静二尘。毕竟无有自性。故皆为分别影事。内守幽闲。即住着静境也。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至)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明离尘无体。以破生灭心也。我非敕汝所执定非真心。汝且试将此心微细揣摩。为当离尘有体。为复离尘无体。若此妄心离尘有体。则容是真心。既离尘无体。非妄而何。言前尘分别影事者。谓六尘如形。分别如影。影由形有。故无自体。心因尘有。岂有体耶。既认能推为真。而离尘无体。则汝法身同于断灭矣。将何修证无生法忍乎。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至)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上破生灭。欲其悟不生灭。悟则恍然自得。不悟故默然自失。因其不悟。故以执妄为真不成圣果之言而告之。令识能推非真。以悟无生也。盖能悟无生。即悟自性首楞严。而知妙庄严路矣。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至)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感佛所发。慨前之失。以请发妙心开道眼也。此问从上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之言而起。言二障者。谓所知烦恼也。所知。即缘尘分别之心。随境生灭。如客之有去来者。烦恼。即性中流动之心。起灭不停。如空中摇动之尘也。总之皆生死妄想。若知寂常心性。则不误认妄想为真。而妄缠自释。今由不知心性。为妄想所缠。故请发妙心开道眼也。而世尊即引盲人瞩暗以开示者。令知见性是心。了无亏损。以悟寂常心性也。而阿难大众虽闻说示而毕竟不悟者。良由妄认身心之情未亡故也。是以先令五比丘说客尘。欲其识能缘之心是客尘。而不认妄为真。次屈指飞光。欲其悟所缘身境亦客尘。而不迷真认妄。果能如是。则妄认身心两情自亡。而寂常心性自悟也。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至)旋至阿难及诸大众。
将明妙心道眼。而从胸卍字放宝光者。表由宝明妙心发正知见也。佛胸有卍字。表吉祥万德所集。其光晃然明。昱然盛。有百千色。表妙心照用具足万德也。光遍佛界者。示清净本然也。遍灌佛顶者。表极果所同也。旋及大众者。示群灵共有也。此即妙心道眼之真光。在圣不增。处凡不减。但随量应现耳。
告阿难言吾今为汝(至)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因前请示妙心道眼。故此许建法幢也。幢表摧邪立正。下因见显心。令悟见性是心。摧伏邪异。得正知见。是谓建大法幢。邪异既摧。知见既正。则妙心获而净眼得矣。故前问心眼双扣。此许心眼双示也。生佛等有而不可测知。曰妙微密。垢不能染。暗不能昏。曰性净明。见离眚病。廓然照了。曰清净眼。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至)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妙心道眼。本自无亏。因迷不觉。故此引喻以发明也。阎浮檀树。果汁入水。沙石成金。赩。赤艳也。眼根例拳。事义不类。而阿难未悟。答言相类。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至)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正显见性无亏也。见暗即见矣。是知盲非无见。特无眼耳。
阿难言诸盲眼前惟睹黑暗(至)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此因不悟性无亏损。故复引明目处暗相对以显示也。若灯见者下。牒上结明见不由眼也。知见不由眼。则直悟性净明心本无亏欠。得清净眼矣。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至)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上显见性是心。而大众未悟。复希开示也。然当机大众闻佛开示所以不悟者。盖为认妄为真之情未亡。则寂常心性何由得悟。故下令五比丘说客尘以开示也。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至)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举昔说问开悟之因。将使说客尘以开示也。所以示客尘者。令了动心缘想如客如尘。不为其所误。则寂常心性可知。而菩提圣果可获也。若以客尘对二障。客即所知。尘即烦恼。主空即寂常也。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至)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此白客尘。欲众闻所示。以识去来生灭缘心是客尘之妄。而悟无去来生灭寂常是主空之真也。客尘之喻。客喻所知之粗。尘喻烦恼之细。所知即缘尘分别粗流逸念。烦恼即起灭不停细流注心。言客寄旅亭宿食。喻缘心对境即生缘会而来也。食宿事毕前行。喻缘心离境即灭缘散而去也。主人自无攸往。喻常心不逐境缘去来生灭也。又隙尘摇动不停。喻微细念虑起灭无息。虚空澄清寂静。喻真性离念湛寂凝然。若众因所示。而识妄知真。则认妄为真之情忘。二障之缠释。而寂常心性悟矣。岂圣果有不获者哉。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至)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因众不悟寂常心性。而妄认身境之相。如来欲祛迷荡执。必与当机之人酬唱激扬以发明斯道。故此屈指飞光。师资对扬以显示也。盖身有生灭。境有去来。犹客尘也。因不知此。而认以为实。故如来以屈指示境。飞光示身。以摇动开合不住之相意显客尘。欲其观所示相。以识身境是客尘之妄。而自祛执情也。寂常本无生灭去来。犹主空也。因其不悟。故复于头手徴问其见意。令答出见性无动无开合。以显主空。欲其于所答言。以悟见性是主空之真也。盖此所显摇动开合之相。及所答无动无开合言。是垂言象也。意显客尘主空。是垂言象意也。欲其识妄悟真。即令观象得意。言下知归耳。然当机因佛两徴其见。即随己所闻解而答。雅合佛心。故印言如是。其所证意。一以印其所言与理顺。一使当机大众于言下而悟心。因众不悟。故下责之。虽然。而当机于此。既同未悟。不免亦在所责。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至)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上师资对扬以垂言象。欲其识妄悟真。而大众虽观象闻言。犹迷真认妄。故此举悟指迷以责也。言若复者。假众生对陈那而明悟。故云若复。盖陈那因悟缘心是客尘之妄而成果矣。假若复有众生。观头自摇动之象。以摇动者为尘。观佛手不住之象。以不住者为客。即知身有生灭。如隙尘摇动不停。境有去来。犹行客来往不住。如此。即悟身境亦客尘之妄。则不认妄为实矣。此明观象得意者也。汝观下。指迷以责。即责观象闻言不得意者。盖谓汝既观阿难头自动摇。即应知身是尘。闻见无所动。即应悟心是寂。又汝观我手自开合。即应识境是客。闻见无舒卷。即应悟性是常。云何汝今不悟无动无舒卷之寂常。而犹以动摇生灭之身为身。去来不住之境为境。故云以动为身。以动为境。斯即责众认妄动而迷不动也。以文中惟责认妄。而影略迷真。故但言云何汝今以动为身等。从始下。谓始因迷妄。而屈指飞光。及至于今。犹迷真认妄。故云从始洎终念念生灭。是则所认身境即生灭境。能认之心即生灭心也。不悟寂常。是失真也。妄认身境。是颠倒也。既认物失真颠倒行事。故于轮回中自取流转耳。若能直下照了身境与心。悉从缘有而无自性。如客如尘。则妄认身心之情自忘。而寂常心性悟矣。生死转回于此超脱。得不快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一
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300 楞严经纂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二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槜李沙门 真界 纂注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至)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此叙所悟。而请示不生灭性也。谓虽悟缘心非实。而未悟本心。故闻前所责示。以动为身。以动为境。及念念生灭。遗失真性。则不知身心云何虚妄生灭。云何真不生灭。故皆合掌礼佛愿闻也。匿王深体阿难大众所怀。兼己亦于不生灭性心犹疑惑。故引外宗辨问。冀佛开示。而下如来即于生灭身中。显出不生灭性。则近破外道断见。令知死后续生。深引阿难等悟真。不离虚妄生灭。此即生灭中以示不生灭也。迦旃延。姓也。名迦罗鸠䭾。此外道执一切法亦有亦无。删阇夜。是名毗罗胝。母号。此外道起自然见。外计虽多。不离断常二见。此二皆断见类。故云咸言断灭。此人异计。不知业种相生。妄谓死后即是涅槃。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至)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将显不变不灭。即就肉身以辨。问其变不变者。欲于生灭身中。显出不生灭性故也。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至)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欲其更审迁谢之相。故以老少相比而问也。且佛问两时。答出三时。谓孩孺。长成。衰耄也。孩。才成骸也。孺。需人以养者。皮表曰肤。文理曰腠。耄。昏忘也。然八十曰耄。时匿王方六十二。盖通言昏忘耳。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至)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前指颜貌老少而问相变。今以形不顿朽而问年变。令其细审迁谢之相也。盖佛所问意。欲其于变灭中观之审谛。然后示不变灭性。必易颔解耳。殂落。犹迁谢也。尚书以殂落为死。非今经义。且限十年。以宽数粗观也。自促细观。实念念不停矣。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至)王言不也世尊。
将示性无生灭。此先令知见无童耄也。盖颜貌虽有迁变。而此见性未尝迁变。云何于中受生灭耶。耆婆。此云长寿天神。?子谒之。求长寿也。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至)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此即变灭中以示不变灭也。末伽黎。即迦旃毗罗之徒。既无生死。即汝真常。不应惑彼断灭异论也。王闻下。因悟不灭。故欢喜踊跃。以叙其浅悟。但云舍生趋生。详彼深意。必知灭元不灭。若然者。岂但破匿王引外之见。抑亦酬阿难二发之请也。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至)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因闻上说。即认妄为真。遂疑前责。故愿佛开示也。盖谓观河之见既无生灭。则前见佛手开合之见亦不生灭矣。云何名我等遗失真性颠倒行事耶。然上依性示。此就相执。即其所认。具二颠倒。以如来所示不变灭性。为缘尘分别之见。是迷真为妄。如以正为倒。既认缘尘之见为不生灭。是认妄为真。如以倒为正。此即性颠倒也。如来以性为真。以相为妄。如以正为正。以倒为倒。故名正遍知。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至)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因其认妄为真。此垂手以发明颠倒也。盖佛身本无正倒。由阿难等倒见。故言颠倒。如臂顺垂。反以为倒。逆竖为倒。反以为正。如以首为尾。以尾为首。故云首尾相换。诸世间人既一概倍加倒见。则知二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以正为正。名正遍知。汝等之身。特由倒见。故号性颠倒也。母陀罗。云印。即三十二相之一。瞻视。即见也。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至)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此教其谛观颠倒所在也。谓汝身对佛身称颠倒者。且此颠倒名字何从而得耶。意令悟认妄为真。是认悟中之迷。即颠倒所在。时众未达。于是瞢然。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至)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因其不达颠倒所在。此举常说以指明也。色。总举五根六尘也。心。总举六识八识也。诸缘。即根识所缘诸法也。心所使。即五十一心所法也。诸所缘法。广举山河大地。明暗色空。真妄性相。邪正因果。悉无自体。惟心所现。然则汝今幻妄身心。皆是妙明心所现物。悟则识妄知真。迷则遗本认妄。今既认妄为真。是不识幻妄而悟妙体。反遗本妙而执幻妄。是认悟中之迷。此即颠倒所在也。妙心则一。而称谓多异者。依法随用之异也。此明心所现物如镜。故称妙明真精。所谓本妙者。本来自妙。不假修为也。心之与性。乃体用互称也。心则从妙起明。圆融照了。如镜之光。故曰圆妙明心。性则即明而妙。凝然湛寂。如镜之体。故曰宝明妙性。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至)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此申明颠倒之意以结叹也。晦昧为空者。由不了真如法一。遍迷法界而成顽空。即下经云迷妄有虚空也。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者。所变顽空与能变无明二法和合。变起四大。为山河依报外色。即想澄成国土也。以四大色杂妄想心。变起众生正报内色。故曰色杂妄想想相为身。想谓妄心。相谓妄色。色心和合。五阴备矣。即知觉乃众生也。聚缘内摇等者。谓妄有缘气于中积聚。内则随想摇荡。外则逐境奔逸。以此昏扰扰相而为心性。此皆真心中所现物。俱非真实。汝既迷此昏扰之相为心。决定以心为在幻质之内。则不知虚空世界皆真心所现之广大心矣。若此。何异弃彼无边刹海。认一浮沤。以为全潮之体。溟渤之量。岂非颠倒哉。汝等下。谓背真逐妄。如弃海认沤。执妄为真。如认沤为海。既弃海认沤。早是迷矣。复认沤为海。又一迷也。是谓迷中倍人。其迷如此。则与以正为倒以倒为正者。无以异也。故引垂手之事以结叹之。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因承妙音。悟妙明心本来圆满。了无遗失。然于所获能闻缘心。尚纡疑惑。谓以为真。前来已破。以为非真。余无所得。犹未敢认为本元。故愿佛宣示以㧞疑根也。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至)无所了故汝亦如是。
因其真妄未明。此显真性无能所也。盖真性无缘。离能所相。以能缘心。缘佛法音。既有能所。非得法性。如人下。先显所缘非真也。以人喻如来。手指喻声教。月喻真理。示人喻化众生也。教诠真理。理是众生之心。闻教自合观心。离指方能识月。若复观指为月。则指月俱亡。明暗莫识矣。汝亦如是者。谓汝若认法为心。同观指为月之人也。何者。谓认法为心。则教理俱亡。真妄莫知故也。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至)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正显能缘非真。兼显冥谛也。谓能缘之心。譬如行客。暂止便去。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下。蹑阿难之意广明也。声分别心。指声上缘心。即悟佛法音者也。分别我容。谓色上缘心。即允所瞻仰者也。盖言非但声分别心离声无性。色分别心离色相外亦无其性。如是乃至下。兼显冥谛非真也。谓外道二十五谛。除冥谛是非色非心非空。余皆不出色心空也。觉谛。我心五知根五作业根心平等根神我。皆心也。五尘五大。皆色也。五大中空大。即空也。今分别都无。即非心也。非色非空。非色境也。既非色空识心。惟识性冥冥。而外道不知。立为冥谛。是又不但因尘分别非真。纵无分别。非色非空。是为冥谛。亦非真也。
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此结前起后也。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至)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此问妙心无还。向下别指见精为不还者。是托见精无还。以显真性无还也。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至)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阿难所问妙明元心云何无还。而佛以见精为答者。以真心无朕。发悟良难。故托见精。方便开示。此虽属妄。切近于真。如第二月。取譬非远。应知此见。亦是前来缘尘之见。但缘尘分别之见。则破云有还。缘尘能见之性。则示云无还。如下文云。汝今遍观此会圣众。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㭊。此即见精也。即能见之相。可还者也。又云。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等。此即缘尘分别者也。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至)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欲示无还之性。先指可还之相。此八但是举要而已。然此八缘。余七皆就所分别处言之。惟分别缘。则于七境而起分别。是以前云缘尘分别之见。则破云有还者此也。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至)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此就可还之相。示无还之性。以结叹也。盖明暗等八种。各还八因。能观八种见精明性。当还何所。何以故下。徴释无还也。若有所还。则随境去。无复能见矣。境自有差。见性无别。则不随境明矣。诸可还下。结示无还实汝真性。则知下。结叹警悟也。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此迷如来所示无还真性为见精明元。故有此问。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至)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此叙见用各别。意显见性无殊也。见用有五。一声闻。二罗汉。三菩萨。四如来。五众生。意明四圣六凡。见量虽异。见性不殊也。庵摩罗。云难分别。其果似桃非桃。似奈非奈故。言不过分寸者。隔纸膜不见外物。隔皮肤不见五脏也。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至)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将示无殊之性。此先指差别之相。令其决择也。且吾下。先标物象。次令决择。极汝见源。谓极其所见也。上极日月。下极轮围。中极万物。令一一详择也。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至)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此正示真性无殊也。前问云何得知是我真性。此示万境差别。见无差别。无差别者。即汝真性。此之真性。览粗浊而不杂。精也。涉万殊而不异。妙也。极远近而同瞩。明也。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至)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因上即物以明见性。将恐认见为物。故此对扬以辨也。若汝认见为物。吾见亦同是物。汝应可见。同见者依物之迹也。不见者离物之体也。若谓吾汝同见一物。是见吾之见。特迹而已。吾当离物不见之时。其体何在。既无处可见。定非是物矣。此辨见非是物也。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
此辨所见非不见也。若谓能见吾不见者。自然非彼不见之相。且不见之相。本自无相。岂汝所能见哉。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此结显见性非物也。不见之地。真性之体也。若能见之。容许是物。既不能见。自然非物矣。云何非汝真性乎。故前云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至)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又约物我杂乱。辨见非物也。若见是物。则物应有见。而有情无情。体性错乱。不可分辨。故曰不成安立。则见非是物。又可明也。诸世间。谓众生及器。通指有情无情也。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至)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此复指周遍。以显真性也。盖前示无殊。此指周遍。皆显真性耳。云何下。谓既知见性无还。即汝真性矣。云何自疑汝性不真。而求质于我耶。此结答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之问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蹑上以问见性舒缩夹绝也。盖舒缩。谓见自舒缩。夹绝。谓见本周遍。由墙夹断也。此由阿难以所视广狭。而疑见体舒缩。故生斯问。既观初天。则惟见一四天下。言娑婆者。举其通名耳。非指大千也。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至)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此举喻以示见无舒缩也。一切世间。则根身器界之类。大小内外。则一界一室之类。诸所事业。则舒缩夹绝之类。此总举万法皆属前尘。与吾见性自不相涉。是故前尘大小。见无舒缩。譬如下。器喻前尘。空喻见体。吾复下。明方圆因器。不在虚空。大小由尘。何关见性。是故结言云何为在。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至)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此重示空无方圆。再显见无舒缩也。然上对器明空。故令虚空似有方圆之相。此复欲令虚空入无方圆。但去其器。而空即无方圆矣。以空本无方圆。故但除器。不应除空也。以况缘尘辨见。致使见性似有大小之形。若复欲使见无大小。但离前尘。而见即无大小矣。以见本无大小。故但离尘。不应除见。是以古师谓离尘观性自得本真也。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至)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此即其所问而破之也。既非可挽。定非可缩。既非可续。定非可断。义既不然。无用情计。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至)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此举众结示阿难之妄计也。迷己为物。谓迷性为尘也。为物所转者。谓因而倒妄也。为物所转。如空随器变。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而终为众生。能转物者。如除器观空。故身心圆明。遍含国土。而即同如来。言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以能转物。故诸法同如。言众生者。即众法相生义。以为物所转。见大小故。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因闻见性周遍。即疑妙性在前。故牒之以发问也。盖谓见精必我妙性。即是此见妙性现在我前。与身心异矣。所见既是真性。则我能见复是何物。若谓身无见性。而今分别非虚。若言现前是见。则彼之外物别无心智反辨我身。若彼外物实是我心。现今能见。则成外物是我。彼既真我。我应非我。何殊前难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也。然此问意。由阿难见性未圆。故于一性而分物我之别。如来令其指陈。言虽破其见不在前。意显万法一体无是非相。使悟圆明之性。本无物我之殊。亦无是非之异也。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至)佛言如是如是。
因疑见性在前。即举万象令其指陈也。物无是见。故虽大圣。不能即物中使见离物。而显出见性。如是如是者。阿难指物无是见。如来如所如说也。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至)佛言如是如是。
因其不能指陈。故复以非见而问。先答不知。以义未可定。谓若树非见。何能见树。若树即见。树当名见。云何名树。故复思惟无非见者。然如来于无是无非之言两皆印者。以所证中。见与见缘如虚空华。于中本无是非是义。故如所如说。而两皆印也。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至)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因众不悟无是非理。故指如说不妄。令谛思慕也。茫然者。瞑昧不明也。是见义既失。非见理复乖。终始难明。守归何所。而不知能见所缘。俱为劳相。是非物我。咸是缘尘。既法空之慧未开。智障之惑难破。由是非无学者。一时惶悚。魂虑变慑。即惶悚失守也。真语等者。谓上答二义。乃称真之语。非矫论也。末伽外道。四种矫乱。见于第十卷。忝。辱也。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因其惶悚失守。故文殊愍众以请明也。盖佛意为显见与见缘如虚空华。于中本无是非是义。故以如语随问而答。然此非有学小智所及。故大众茫然失守。而必须文殊请明也。若此前缘下。牒前罔措之意请明。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至)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先明所证。次指法体无是非相。以答前问也。言自住三摩地者。即自证首楞严三昧也。圣人证是三昧。安住其中。心境一如。圣凡不二。本无根识。岂有是非。是以前则如所证如而说。故于无是无非之言两皆印之。今亦如所证如而答。故云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也。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至)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上直指法体无是非相。恐其未悟。此复就文殊以明无是非相也。问意有三。如汝文殊。一也。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二也。为无文殊。三也。答曰。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下。释成上义。则二文殊者。明有真是二文殊也。然我下。明虽不立是。亦不堕非。于当体中实无二相。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至)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此重举见与见缘无是非相。以合上文殊。无是非相也。盖此见及缘。本是净圆真心。妄为色空闻见。元无实体。岂有是非。如第二月下。复举月喻以明无是非也。本唯一月。未曾有二。病眼不了。二相俄生。既知第二无体。更欲名谁为是月非月哉。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至)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此结指是非由妄。以显真精本无是非也。尽不了一体。见法差殊。则物外是我。小非是大等。如此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何出是非。若了万法一体。唯一精真。本无差别。宁有是非。故能出是非是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遍满十方有何差别。
将计常遍为自然。故引佛说对外宗问辩。觉缘者。觉谓觉性。缘即周遍。无生相也。前云见性周遍。又云彼不变者元无生灭。即所谓觉缘遍十方界常住不灭也。然黄发之流。亦说真我遍界。及所立冥谛。谓真性冥冥体非生灭。则与佛说何异。盖外道不见性真。但依赖耶妄计。混滥真说。故此问难。冀佛甄别也。外道通称梵志。投灰。苦行外道也。
世尊亦曾于楞伽山(至)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此引昔说以计自然也。楞伽。山名。此云不可往。惟得通者能到。楞伽会上。为大慧菩萨说因缘义。以破外道自然之执。非彼境界者。非同外道所见也。楞伽虽说因缘。破彼妄执。今观觉性有真自然体。远离倒妄。则似非因缘与彼外道自然。云何开示。使不入群邪。获妙觉明性也。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至)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释非自然也。真实之告。通指前所开示。自然。谓自体本然也。自体本然。则不随境变。今皆随变。非自然矣。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非自然(至)是义云何合因缘性。
因破自然。故复以常遍而计因缘也。盖常遍既非自然。必是因缘。因缘之义。非常非遍。请问如来是常遍义。云何得合非常非遍之因缘性。
佛言汝言因缘吾复问汝(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释非因缘也。假物为因。循物为缘。既无定趣。非因缘矣。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至)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叠拂遍计。直示精觉也。因缘自然是非等相。皆是妄情遍计分别。精觉妙明本无是事。故曰离一切相。遍计既离。则圆成实体触处现前。故曰即一切法。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结上文而责滞情也。精觉不可措心。如虚空不可措手。云何以自然因缘戏论名相而分别哉。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蹑上复计和合因缘也。见性具四缘者。谓因空而有。因明而显。因心而知。因眼而见。是乃世间名相。于第一义皆为戏论。
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至)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此指不和合以破前和合也。因三种光而后能见。名和合相。非真见体。当知真见非和合相。若无明时下。渐核真见也。若在暗时下。逆质俗情也。若复二相下。顺显真见也。明暗自夺。见不暂无。此即不逐缘生。不随境灭者也。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至)见塞之时见非是塞。
欲使其知真见无见。此先令知妄见有见也。然能见虽非所见。而有明暗空塞可见。则知是妄见矣。而真见即见无见。故非妄见也。
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至)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此破见精。复结破因缘等勉进。欲令通达实相。得妙菩提路也。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者。结成上义。复起下文也。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者。谓真见照了见精是妄之时。即照而寂。而真见无见。故云见非是见。真见犹离见相。见相尚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下。责而勉之之辞。清净实相。即真见也。以真见离乎见相。亦离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故云清净实相。由汝等不能通达。故吾诲汝。常自思惟通达。以知妙菩提路。此与前悟自性首楞严即知妙庄严路同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此因不达真见无见。故许示奢摩他观照也。见见非见等。阿难意谓见有所见即是有见。何云见非是见。是以迷闷复希开示。世尊将演诸三摩提妙修行路。而告之言。汝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故即许示奢摩他观照。亦令诸有漏者获菩提果也。盖以奢摩他观照。寂而常照。故能照了见精是妄。照而常寂。故见非是见。是则奢摩他观照。即见用也。因其不达。故下复指同别二见以开示之。亦即示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也。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至)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将示奢摩他观照。此先明同别二见也。初二句。举果由二。下明因出过也。一念心动。即名分别。动故有见。由无实体。故云见妄。一切众生及世间相。皆由分别见妄而生。故云当处发生。众生轮回。亦由分别动念而有。故云当业轮转。云何下。徴列二见。别业者一人妄见也。同分者多人妄见也。故后文先引别业。且喻阿难一人眼根之妄。次连同分。广喻十方众生根身器界同一妄耳。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至)别有圆影五色重叠。
举喻以明别业妄见也。目喻真见。眚喻业相。灯喻法性。夜见喻妄见。圆影喻妄境。此明目有赤眚。于灯见重叠之色。以喻见因业识。于境见差别之相也。
于意云何此夜灯明(至)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此即灯见以推圆影也。重叠影光。既非灯色。又非见色。惟彼见者目眚所成。以喻妄见差别之境。非由境起。亦非见生。皆是众生业识所成也。惟眚之观。谓有眚者见之也。名为何等。谓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不得名为见矣。色。即影也。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至)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此离灯见以推圆影也。上即灯见既无实体。此离灯见又无定处。则知妄见差别之境。皆由业识。故不即见境。亦不离见境也。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至)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结显圆影皆由目眚。不应难其即离也。色。灯色也。色实在灯。境不离真也。见病为影。乃因眚成影。影见俱眚。谓所见之影。能见之见。俱眚所成。皆为眚病。即下因觉明成见所缘眚也。见眚非病。即下本觉明心觉缘非眚也。不应说言下。谓圆影既因眚有。不应以灯见而难其是非。则第二月因捏而有。亦不应以形见而难其即离也。非体非影者。非真月体。非水中影也。是形非形等。智人不言此月生处。是形是见。离形离见。今上句双是形与非形。下句双离见与非见。乃译人用巧变其文耳。此亦如是下。合前可见。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至)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不祥气现。惟灾地见之。乃同业妄感。彼无灾地。不闻不见。晕适珮玦。日月之灾象也。彗孛飞流。星辰之灾象也。负耳虹霓。阴阳之灾象也。恶气环日曰晕。日食曰适。所谓适见于日月之灾也。珮玦。谓妖气近日。如环珮之状。星芒偏指曰彗。如彗帚也。芒气四出曰孛。孛孛然也。绝迹而去曰飞。光迹相连曰流。阴阳之气。或背日如负。旁日如耳。或明而为虹。暗而为霓。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至)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前则总列二事。此下以法喻展转合明。故云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也。如彼下。谓因眚而见圆影。则圆影无实。似境而已。乃见劳目眚所成。非灯色之所造。然见眚者下。明有智眚人。知因目眚。终不为过也。
例汝今日以目观见(至)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此进喻例法。退法合喻。示奢摩他观照。破妄觉。显真觉也。目见山河国土等。例上妄见圆影。无始见病。例上目眚。此节总例。下即别例。见与见缘似现前境。例上妄见圆影虽现似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例上终彼见者目眚所成。觉见即眚。乃牒成上义。复起下文。本觉下。例上见眚者终无见咎。即示奢摩他观照也。盖以奢摩他观照。寂而常照。故能觉了诸缘是妄。照而常寂。故觉非眚也。
觉所觉眚觉非眚中(至)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牒上觉缘非眚之意。释前见见非见之疑。以结明真妄也。所觉。即觉明等也。今吾觉其所觉是眚。而吾真觉非堕眚中。此实见见之时见非是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斯由阿难迷真为妄。以见见非见而问。故如来释其疑。以结破其迷真为妄之见也。是故下。结明真妄。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至)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此明同别异而见妄不异也。然将例同分。先以同别相例者。为显同别虽异。妄本不殊也。故曰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至)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前以同感恶缘。故见灾祥变异。例此同依妄缘。故有诸有漏国及诸众生虚妄生灭也。盖有漏众生。同是觉明妙心。与见闻觉知和合。妄有生死。此即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下即因缘则离。虚妄名灭也。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至)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此明离生死因。圆不生灭性也。盖生死既由和合妄成。若了万法一体。则无真妄之异。和合不和合缘自离。如是则生死因亡。不生灭性圆满常住也。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至)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此牒其所悟以起后文也。盖阿难前云。因缘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如来乃就同别二见文中。破妄觉。显真觉。则阿难已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自然矣。但和合等义未明。故此下复就觉元重与明之。令悟本和合及不和合也。
阿难吾今复以前境问汝(至)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此举前尘以牒问也。盖阿难于和合等心犹未开。以其疑觉性从因缘和合而起。故如来牒其疑以前尘问之。证菩提心。即觉性也。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至)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明属前相。见属内心。齐何处所而论其杂。见之与相。目击可分。明见相杂。作何形像。若非下。就杂以辨。谓明若非见。则明见二皆是明。应不见明。既见明则非杂矣。明若即见。则明见二皆是见。谁为能见。又非杂矣。必见下。谓惟见与明。体必圆满。不合相和。盖和则间杂不圆满矣。见必异明下。性谓见性。见被明杂。岂得名见。明被见杂。岂得名明。和杂既失明性两名。则知谓见和明不成义理。故云和明非义。彼暗与通下。知非与明和。则余皆非也。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至)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上明和义。如水和土。今明合义。如盖合函。盖谓和则杂而不辨。合则附而不离。合则不离。故明相灭时见亦随灭。不复合暗。若不合暗而能见暗。则与明合时应非见明。然既不见明。云何言与明合。云何了明非暗耶。合义不成。则菩提心非和合起矣。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此复计非和合也。且真妙觉元。体虽不变。用乃随缘。岂非和合耶。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至)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此破非和也。谓和则同而无畔。非和则异。故必有畔。盖欲求畔。必相及乃有畔。既不相及。畔云何成。畔义不成。非非和矣。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至)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此破非合也。以为非合。则根境乖背。既不知明。亦不显见。二体既无。从何甄别合与非合之理耶。然自徴心破见至此。皆破妄显真。欲人悟真以成最初方便也。原夫真心无在。靡所不在。真际无缘。离能所推。以阿难妄执心有所在。又计心为能推。故致重重破斥。因破虚妄缘心。复问寂常真性。故引盲人瞩暗。示根虽灭而性不灭。屈指飞光。显身境动而见不动。观河。则颜貌变而见不变。垂手。则见闻遗而性不遗。缘心去而主不去。相虽还而性不还。物虽殊而见不异。相虽局而见性周。尘有大小。见无舒缩。迹分物我。体无是非。以至真见见而无见。真觉觉而无知。斯则所破灭等诸法皆妄。而所显不灭等性皆真也。然又明因缘自然合与非合皆妄。本非因缘自然合与非合皆真。斯则破有生之见皆妄。显无生之性即真。故云破妄显真。苟能知真本净。达妄本空。则最初方便得矣。上虽破妄显真。岂妄外有真。惟在拂人之情执耳。即所谓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故下会通藏性。以会妄归真也。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至)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前既破妄显真。意谓阿难已悟一切浮尘幻相生灭去来其性皆妄。而犹未明一切浮尘幻相生灭去来其性皆真。故此会通也。因缘和合虚妄有生等。谓迷时不了万法一真。则因与缘合。故阴处界等由是而生。如眼与翳合。见空华生。故云虚妄有生。悟时了法无性当处全真。则因与缘别。而阴等不生。如眼与翳离。见空华灭。故云虚妄名灭。若约生死。谓生时以业识为因。父母为缘。因缘和合。故虚妄有生。死时四缘各离。业因他适。即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虽有生灭。殊不知生是缘生。灭是缘灭。故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等也。如来藏者。谓依果而称曰如来。含摄众德曰藏。未尝去来曰常住。暗不能昏曰妙明。不随生灭曰不动。无不遍足曰周圆。妙万物而至神。性一切而不异。曰妙真如性。能见是性。则迷悟生死了不可得矣。问。真常之性人人本具。既无去来生死。奈何今之实有耶。答。不真常则有。真常则不有。譬之空水。目病则华。风击则泡。岂其真常哉。若晴明澄湛。乃谓真常。于明湛中。静求华泡。夫何所得。能审乎此。则不疑圣言。惟务了幻妄而复真常也。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此中五阴。唯余识阴乃约身坏无往来相以明虚妄。其色等四阴。皆由动心妄发。无体可得。故指空华幻触酢说湿流以喻之。其推空华等相无所从生。以喻四阴妄发。即根即境求之不可得也。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至)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净目况本具真智。晴空况本具真理。惟一晴虚。即理智一如。迥无所有。绝一切妄色。其人无故下。喻迷真起妄。瞪目视空。喻不了真如法一。瞪以发劳。喻不觉动念。于空见狂华等。喻色境妄现。斯则不了真如法一。不觉念动现妄境界也。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
若有出入。则有实体。故非虚空。非空则实。故不容华相起灭。如阿难体更无所容。此辨狂华不因空生也。若华从目出。则得目之性。故应有见。今旋时既不见眼。又不翳眼。非目出矣。又若华从目出。则华在空时。目应无翳。若见晴空。应是翳眼。云何见华。名为翳眼。见晴明空。号清明眼。此辨狂华不因目出也。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既了幻华无因。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自然。即如来藏妙真如性。余四例此。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至)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触情于境。纳境于心。曰受。宴安调适。性无违顺。喻藏性本无诸受也。二手空摩妄生涩滑。喻妄触引起诸受也。忘生。如圆觉所谓忽忘我身。言调适之至。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空体常遍。不应有择。掌当自出。不应有待。又若从掌出。出必有入。然合而出时。掌虽有知。离而入时。臂且不觉。既无定实。全一虚妄耳。
阿难臂如有人谈说酢梅(至)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想无实相。由心成相。说梅思崖。无实相也。口水足酸。由心成相也。凡想如之。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人谈梅而口水。梅不能谈。则计梅出者妄也。耳闻梅而心想。口不能闻。则计口入者妄也。耳闻梅而耳无水。则计说计闻皆妄也。且谈梅口水者因闻他人说梅。而吾口水出。思崖足酸者。吾自思耳。与说相类者。应云。如是思蹋。非悬崖来。非足心入。若从崖来。崖合自想。何待人思。若从足入。足合自思。何待心想。若独心思。何故足心觉有酸涩。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至)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妙湛妄动。随境转徙。念念迁谢。新新不停。故名行阴。而譬瀑流也。以念念生灭。后不至前。故曰不相逾越。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牒释流性不因空水。非即非离。以明行阴无实体也。若因水有下。谓若因其水别有流性。因果性别。则瀑流性不应是水。能有是水。所有是流。二相若殊。俱应现在。若离空水下。谓空非有外。水流其间。水外无流。流终依水。则非离空水矣。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至)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频伽。好声鸟也。瓶形象之。塞其两孔。喻死有至时。诸根不通也。此以人喻业。以瓶喻身。以空喻识。人擎瓶空而行。犹业持身识而走。他国者。喻六道依报也。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者。喻识虽为业牵实无往来相也。故宗镜释云。若执有识随身往来者。则彼处识阴灭。往此处生时。如将彼方虚空远至此方。若彼阴实灭。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阴复生。如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故知虚空不动。识无去来。则知识阴虚妄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二
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300 楞严经纂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三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槜李沙门 真界 纂注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此六入之文。乃各指一易解妄事。以明三相虚妄。色等六尘。同境界相。眼等六入。同能见相。六入之劳。同喻业相。然虽三相皆妄。而正意在破六入也。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此指前瞪目视空。眼根劳故。于空见华。前喻色境。此通喻三相。故云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盖业转现相。同迷性起。如瞪目劳。故发空华相也。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因尘发见。由根吸尘。故名眼入。然离尘无体。足知虚妄。乃至云非明暗来非根出等。既无所从。则非因缘自然。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矣。据上经文应分三节。即彼目睛下。依真起妄。因于明暗下。辩妄无实。是故当知下。了妄即真。盖谓妄无自性。全体即真也。余五例此。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六入之文。皆云瞪发劳者。以空华之喻。非惟单喻眼入。亦乃通喻六根。故例称瞪发也。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畜。缩气也。机者。弩牙也。根有发闻之义。故取喻之。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䑛吻(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舌取物曰䑛。吻。口角也。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手不自触。因合觉触。故曰合觉之触。合不自合。因离知合。故曰显于离知。涉势若成等者。谓冷热相涉。使二相相成。因触久成劳。妄生斯相。故云因于劳触。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意不缘时。本无寤寐。缘虑时久。意劳形倦。始有眠寐。睡久劳解。即便醒寤。故云。劳倦则眠。睡熟便寤。览尘斯忆。谓醒寤时。缘尘思虑。览忆即生。失忆为忘。谓昏寐时。无所缘虑。失忘即灭。而住异处中。迷妄而有。故云颠倒。吸。取也。习。缘虑也。中归。法尘也。不相逾越。即四相也。此即吸取所缘法尘四相。称意知根。同下吸撮内尘生灭。名觉知性也。妄不离真。故寤寐意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前举四相。此惟二者。以生摄住。以灭收异。而意知居中。即吸撮此法尘生灭。名觉知性。内尘。法尘也。见闻逆流者。宗镜云。眼等取外尘境。刹那流入意地。从外入内。名为逆流。斯则意有所缘。即是寤则览尘斯忆为生也。流不及地者。谓昏寐时。根不缘尘。则无外尘流及意地。而意亦无所缘。即是寐则失忆而忘为灭也。觉知览此寤寐生灭二尘为体。故离彼二尘毕竟无体。寤寐二相随身开合者。列子云。其寤也形开。其寐也形交。交即合也。盖言开则览尘斯忆为生。合则不缘法尘名灭。汝觉知性。离此寤寐生灭毕竟无体。故同空华也。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前六入破六根。虽以尘对辨。而正意在根。今十二处。虽根尘互破。正破在尘。后十八界。虽根境识三相对推破。而正意惟在六识也。
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眼能生色。则眼为色性。然见空之时。即非色相。则色性应销。能生之色性既销。销则从根显发之一切色相都无矣。且色空二法对待而显。色相既无。何以显空。故曰谁明空质。然则计眼生色处者妄也。空亦如是者。因色例空亦无定处也。若复色尘下。谓色能生见。则观空之时见无所生。故曰销亡。亡则色尘与见都无。谁明空色。然则计色生眼处者妄也。是故下。结明虚妄。会归藏性。
阿难汝更听此祇陀园中(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我入城祇林无我。喻声来耳边。则余处无声。然千众皆闻。则声处无实矣。若复汝耳下。谓如我归林城中无我。喻耳往声处。则余处无耳。然异音皆闻。则耳处无实矣。若无来往下。谓声不来耳。耳不往声。闻义不立。
阿难汝又嗅此罏中旃檀(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鼻非旃檀。非鼻生也。藉热而有。非空生也。若生于木下。破木生也。此约烟相粗显而破。不论其气。若以烟表。实谓未通。故云其烟腾空未及遥远也。且烟犹在近。闻已远通。故知其香不从木发。既非鼻非空非木。则香处无实矣。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味生于舌下。破根生也。谓味因舌生。舌本一体。应不别多味。若不别多味。又不名知味。若别多味。则味不生于舌矣。石蜜。沙糖也。坚如沙石。故云石蜜。若生于食下。谓食不自知。因舌知味。纵食能知。则知不在汝。便同他食。汝无所预。味非汝知。理既不然。则味不生于食矣。若生于空下。谓虚空无味。则味不生于空矣。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触因能所相感。故在手在头。皆不成触。若各各有则应有二身。若一触所生。当为一体。触则无成者。谓触须二物。一则不成。非所非能等。谓在一处不能成触。故云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至)非心所缘云何成处。
生成法则。即法尘也。盖谓意缘不出善恶无记所生法尘。此法下。双徴。阿难下。先释即心无法尘也。谓法若即心。则不属尘。既非所缘。何成法处。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明离心无法尘也。谓法尘既离心别有。则法尘自性。为知耶。为非知耶。知则属心。然体异于汝。又且非尘。故同他心量。即汝即心者。防转计也。云何下难破。汝心惟一。云何有二。根尘俱知。是二心矣。设若非知。然此法尘既非色等。处当何在。而色空之内无所表显。不应存于色空之外。况空又非有外也。法尘既无。则心无所缘。处从谁立。然则心缘意处终无实矣。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根尘识三各六。分内外中为界。又界者因也。种族也。以根尘识三。互为因故。类各别故。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至)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如汝所明者。即指初卷所明。又小乘所解因缘生法。皆是实有。不了即空。今据彼诘之。用破其执也。他皆仿此。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若独因眼不有色空。则识无所缘。见无所表。界无所立。非因眼矣。若因色生。当随色灭。色灭空现。当不知空。既识知空。则不随色灭。显非色生矣。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色既变矣。则此不迁之识从何所立者。若从色变。识则变矣。故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空现色亡。识应随灭。应不识空。理又不然。非从色生矣。若眼色兼合共生识界。当半有知半无知。故曰中离。若中离者。半合根半合境。故曰两合。两合若成。有杂乱过。故不成识界也。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至)则耳识界复从谁立。
若因耳生下。此就胜义根破。谓根无前境。根自无知。若实无知。根尚不成。更何有识。若取耳闻下。此就浮尘根破。设取浮尘之耳容有闻者。若无动静亦不成闻。云何下。明无知之根。不能生有知之识界。则耳下。谓识既不从根生。复从谁立耶。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声能生识。何假于闻。若无于闻。声亦不有。纵谓识从声生。又许因根有相。则闻声时。即是闻识。若不闻识。则无识界。若闻于识。识则同声。既能了之识。作所闻之境。谁为能知。知此闻识。若无能知知闻识者。终如草木矣。亦无有识也。不应声闻等。谓依根依境单论既非。不应二者合成识界而为中位。中位既无。边界何立。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至)鼻尚无名云何立界。
若取肉形下。破浮尘根也。名身则非鼻。名触则属身根所对之尘。故曰鼻尚无名也。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至)二性不有界从谁立。
此破胜义根也。以肉形双爪为知属身。故曰元触非鼻。以空为知属空。故曰肉应非觉。以香为知属香。何干汝鼻。故曰何预于汝。若香下。牒计以破。正破香臭不从根生。从二物不来下。以根从境破。则堕两鼻之失。以境从根破。则无境可得。何者。以二性既其不有。则香臭之性不可得矣。识界从何所立哉。斯则言虽破其香臭不从根生。意显香臭互夺双亡不能生识。故知无香臭。则识不能生也。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见性因眼而有。不能见眼。鼻识因香而有。应不知香。若曰能知。即非香生。若曰不知。则不名识。皆不可也。又香不因知。则不成香界。识不知香。则识界不从香立矣。此计识因香生者妄也。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至)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甘蔗等。举五味也。若识因舌生。世间诸物都无味时。则应尝舌矣。何者。谓识因了别方显。今世味既无。必须尝舌。故教汝自尝舌为甜为苦也。若舌本苦。则无能尝者。且舌不自尝。孰为能知觉此苦舌。若舌本淡。则味无所生。无味与对。从何立界。此计识因舌生者妄也。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识自为味。谓识即味也。同于舌根。谓味不自尝味也。既不自尝。云何知味。若不知味。则无识矣。又识因味生。味多识亦应多。识一味亦应一。体必味生者。牒定识因味生也。咸淡甘辛同为一味者。结成识一味亦应一也。异味既同。则无分别。无别则非识。非识则无界。此计识因味生者妄也。不应下。明非生于空也。舌味和合下。谓识若因根境和合而生。则元无自性。云何识生。咸淡甘辛。略举四味。详则有六。更加苦酢。言和合者。众味共成也。俱生。本性不易也。变异。烧煮异本也。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至)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觉观即身识。而以合离二境为缘。若无缘。则无识。计根生者妄也。若因触生。触若无身。则不知合离。谁有无身知合离者。是则无身。则无触。计触生者亦妄也。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物不触知身知有触者。谓物不自知其触。因身方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者。谓身不自知。即触方知。触不自知。即身方知。如是则身触相即。相即则互夺双亡。故无处所。触合身即为身自体性。故无触位。触离身即是虚空等相。故无触用。斯则内外不成。中云何立。此计身触合生识界者妄也。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至)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此约离尘无体破也。盖意根发于所思。生于法尘。若离法尘。则根无形。识无用。计根生者妄也。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至)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此约同异无生破也。识心。即意识。思量了别。即意根。同则无复所生。异则应无所识。苟无所识。云何是意根生。苟有所识。云何识与意异。二既无异。亦无识矣。惟同下。双结不成识界也。
若因法生世间诸法(至)相状不有界云何生。
以五尘之法各配五根。皆非意摄。汝识下。令推法尘之相也。法法者法尘之法也。色空动静通塞。即色声香三尘也。合离即味触两尘。生灭即法尘。然生灭但是五尘通相。离五无体。故云生则诸法生。灭则诸法灭也。所因者法尘也。所因之法自无实状。则因之生识复作何状耶。状不有。则界亦亡矣。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既非因缘自然。是谓妙真如性也。前依阴入处界四科。以明本非因缘自然。而阿难未悟。故下复以四大和合因缘而问。如来复就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以明本非和合及不和合。融会万法归如来藏。使有生之见及与法执当下俱消。无生实相全体现前也。谓之大者。以性圆周遍含裹十方为义。所以有七者。万法生成不离四大。而依空建立。因见有觉。因识有知故也。前五无情所具。后二有情兼之。今举其七。则万法该矣。然彼大性。先非水火。亦非空识。全一如来藏体循业发现而已。七大既尔。万法皆然。凡我依正。先非根身。亦非器界。皆即循业之相。性真圆融。初无生灭。所以阿难蒙佛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了知世间诸所有物。皆即妙心含裹十方。反观幻身。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此举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以对因缘自然二俱排?。请示中道了义者。意谓昔说因缘是有。今之排摈是空。既非中道。皆戏论法。故复求开示无戏论法也。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至)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因前启请中道了义。故许开示。令通达实相也。汝先厌离下。指初卷恨无始来一向多闻等文。故我下。谓因求觉道。故示第一义。既闻此法。名真药现前。通达实相。令达第一义谛也。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至)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因疑四大和合。此先推大性非和不和也。盖彼大性果非和合。则如虚空不和诸色。殆不然也。若果和合。则同彼万变。相成相续。展转虚妄。又不然也。旋火之轮。无有实体。喻虚妄相成相续之相也。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直示大性非和不和之理。而起后文。故复召告也。如水成冰。非非和也。冰还成水。非和合也。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至)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令观色可析。而空非可合。以显地性非和合也。尘之细者曰微。细之又细曰极微。微之又微曰邻虚。极微之尘犹有微色。故名色边际相。析极微为七分。则微色殆虚。故名邻虚。更析邻虚。即成空性。析色既能成空。虚空应生色相。今合色不能成空。合空又不能成色。色从何生。故知此色本无自性。非和合矣。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如来藏性。万法一如。而循发似异。遂有七大之名特性相异称耳。以相即无相。故曰性色真空。无相即相。故曰性空真色。无相不相曰清净。非和不和曰本然。无乎不在曰周遍。既非相与非相。合与非合。而能成七大万法者。但随心应量循业发现而已。后云。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此随心应量之事也。背觉合尘。故发尘劳。灭尘合觉。故发真如。此循业发现之事也。至于十界依正之相。万形纤悉之理。莫非随应循发者也。然此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性元真。惟妙觉明。理绝情谓。不容妄度。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以第一义谛。拟心即差。动念即乖。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不用识心分别计度。然后相应也。余亦同此。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火无自体。寓物成形。故曰无我。众名和合。诘之各有根本。真和合也。火名和合。诘之各无根本。非和合矣。优楼频螺。云木瓜林。迦叶波。云龟氏。瞿昙。星名。从星立姓。至于后代。改姓释迦。阳燧者。崔豹古今注云。以铜为之。如镜之状。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出。纡者屈也。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至)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求则流。否则息。所谓流息无恒也。迦毗罗等。四皆外道。善幻术。太阴精。月中之水也。月望前曰白。亭午曰昼。方诸。取水之珠也。
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林木既不吐流。明知此水非从月降。水非月来。又非珠出。不从空生。则本然周遍。非和合矣。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拂衣则动。垂衣则静。所谓动静不常也。倒拂者。己面生风。还拂自面。是为倒拂。既非倒拂。则非生于面矣。汝审下。谓三性不参。二性相隔。求风所从。杳莫可究。既非衣出。又非空生。非生彼面。了无所从。非和合矣。谓本然周遍。循业发现。得不信哉。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至)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凿土得空。所谓因色显发也。西天贵贱。族分四姓。如此方四民刹帝利。王族。婆罗门。净志。亦云净行。以守道居正。洁白其操也。毗舍。商贾也。首陀农夫也。是谓四姓。颇罗堕。此翻捷疾。亦利根也。旃陀罗。魁脍。此云严帜。恶业自严。行持标帜。谓摇铃持竹。此又智愚之族也。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至)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若因土出下。谓虚空若因土出。则凿土出井之时。应见虚空入井。既无空入。岂因土出。若虚空无有出入。而虚空元因土出。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井时。何不见空从井出耶。若因凿下。明即因不可。离因不可。汝更下。令详察其非因缘自然也。凿空虚实。谓凿实空虚也。上诸巧辨。皆遣识心妄计。而显圆融真体也。
若此虚空性圆周遍(至)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会上义而通前文也。由上所明非因缘和合。则知空性圆遍。非生灭法。一大既尔。余大皆然。故皆无生灭。然此明空大。而兼会前四者。令知色空虽异。其性皆同故也。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至)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若悟虚空性圆周遍。本无出入与非出入。即悟四大性真圆融。本无生灭也。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此会空大。与前四大异。前则先言相即无相。此则先言无相即相。又译人将恐真空滥于顽空。故易真空为真实也。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至)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此问四句。一同。二异。三亦同亦异。四非同非异。但经文分两同两异。各成一句。故云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至)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阿难下。辨非一体。若此见精下。辨非异体。明暗相背下。辨非或同非同或异非异。汝更下。令详察其性真圆融。不涉诸妄也。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至)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若见闻知者。前于六根广破眼见。余根并略。今类通显示其性皆遍。闻即耳根。觉即鼻舌身根。知即意根。不言觉者略也。为生为灭等者。以见闻觉知。元是如来藏性。本非生灭同异等故。此令谛观。欲其通达实相本无诸相也。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性见觉明者。谓即性之见全是觉明真体。觉精明见者。谓见乃觉精明见。故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也。如一下。例余根。尝触即舌根。以味合方觉。故亦名触。觉触觉知。身意根也。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至)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根但照境。故如镜鉴物。识有了别。故能标指。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至)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此明识性非生于相见。亦非生于空也。若生于空。则非是相。亦非是见。非见则无辨。非相则无缘。既无见相。识从何立。又处此非相非见之间。识体若空。则同龟毛。识体若有。非同物象。纵于虚空能发汝识。既无相见。亦无用也。若无下。谓日中无月。既无见月之识。应知非无因而有也。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至)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此复令审观识性所从出也。见托根。相托境。有状成有。无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者。为从见相出耶。有无出耶。求其识性了无所从。汝言和合。识有分别名动。见无分别名澄。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知亦然。皆非和合。又非自然。是则性真圆融。不涉诸妄矣。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至)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若此识心。即指识大。了别见闻觉知。即会上见大。兼彼空等。总会七大。旁通万法也。既本无所从。则湛然圆遍。地等既尔。世界众生。物物皆尔。不惟地等名大。草芥尘毛皆可名大。性真圆融。本无生灭矣。前文详辨。意皆萃此。故自根境万法。总会而旁通也。为同为异等者。以诸识心。元是如来藏性。本非同异空有等。故令微细沉思。观得其真。则悟本如来藏。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性识明知者。谓即性之识。全是明知真体。觉明真识者。谓识乃觉明真识。讵可谓之因缘自然耶。而世人无知。惑为因缘自然。皆无实义。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至)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因前开示。获本妙心。故说偈赞佛也。自初决择真妄。终至阴入七大。多方发明。使悟器界万法。当体全真。本如来藏。是谓微妙开示。既悟万法性真圆融。故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悟妙觉湛然周遍法界。故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觉湛周遍含吐十虚。故见十方空如手中叶。万法性真本如来藏。故一切所有皆即妙心也。悟本心量广大如此。故反观妄身。其微如尘。其幻如沤。忽无所有。而本妙常心了了悟获。于是深庆。说偈赞谢也。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妙湛总持。即澄圆妙性如来藏体。前之屡称妙觉湛然不动周圆含吐十虚者此也。阿难既自造悟。遂知佛之所以为佛者特此而已。故以是称赞也。觉海圆澄。物不能汩。曰妙湛。藏心遍圆。含裹十方。曰总持。体寂如空。常住不灭。曰不动。具此而独尊三界也。首楞严王世希有者。即赞法也。虽教行理三。悉号楞严。今正举能诠以叹。迥超诸教。喻之以王。如来在世所说经中最为殊胜。故曰世希有也。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无始迷真妄认缘影。及起因缘自然等见。即亿劫颠倒想也。一蒙开示。倒想销亡。而了获本心。即不历僧祇获法身也。据上经文。既属见道。且叙了悟。如云各各自知心遍十方。知即悟也。又据下富楼那云。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故知是了悟矣。若论其证。但证初果耳。旧有多说皆非正意。
愿今得果成宝王(至)终不于此取泥洹。
既悟自性。深感发明之恩。故愿有所成。弘道利生。称佛心而上报也。愿得圣果。智心也。还度多众。悲心也。智悲双运。广大无尽。即所谓深心。誓入五浊。不取涅槃。即深心之效也。凭此报恩。故请佛为证。
大雄大力大慈悲(至)烁迦罗心无动转。
既赞谢已。重请后法。庶尽断惑障。成就果愿也。然此既销倒想。顿获法身。疑己得果。且又愿求而更除细惑者。佛果有七。曰。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所谓获法身者。则方悟菩提。自见佛性而已。见性之后。必须审除细惑。使生灭灭生俱寂。以合乎涅槃。真如。白净纯凝。以合乎庵摩罗识。廓然圆照。以合乎空如来藏。大圆镜智。七果圆备。乃所谓登无上觉也。今之学者。才得其二。顿亡余五。轻捐教法。不复修断。则生灭何时而寂。杂染何时而净。交交扰扰。何时而廓然。昏昏昧昧。何时而圆照。纵虽见性。有为习漏不免复生。吾知其倒想依然。将又倍于亿劫。为可叹惜矣。闻此首楞严毕竟之教。快宜勉进。疾使一切毕竟也。舜若多。此云空。烁迦罗。云坚固。谓空性无体。尚可销亡。我心坚固。终无动转。此依首楞严力。结前愿心。自誓究竟。毕无退堕。愿心如此。然后圣果可期。佛恩可报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三
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300 楞严经纂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四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槜李沙门 真界 纂注
上阿难等惑销心悟。故说偈赞佛。富楼那尚纡疑执。故又发起后章之问也。然法本无生。因妄有生。相本无相。因迷执相。而富楼那由不达法本无生。则不知因妄有生。故问云何忽生。不了相本无相。则不达诸相虚妄。故问水火等不相陵灭。此皆不达第一义谛而问。故世尊即许宣真胜义性。由是而知下文虽示因妄有生。意显无生。虽示循发之相。意显无相。故环师谓即山河万象。宣胜义中真胜义性也。而资中谓世尊所说。惟俗谛生灭之相。故以不空如来藏收之。殊不知世尊既云因妄有生。则知妄无自性。生即无生。岂非缘起之相而本自无生乎。既云循业发相。则知七大虚妄。全一真妙觉明。故法法本然周遍法界也。岂说俗谛生灭之法哉。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至)所说法音尚纡疑悔。
引前所说以叙疑也。盖前示阴入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是即相以示无相即生以示无生。故云敷演第一义谛。富楼那无明未尽。不了第一义谛。故譬聋人百步闻蚋。以第一法才犹昧。则中下之机难无疑惑。故下呈疑以请也。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至)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此正陈所疑也。疑云。清净宜无诸相。本然宜无迁流。云何忽生诸相。次第迁流耶。此即不达因妄有生。因妄相续而问也。问意有二。云何下。问生起。次第下。问相续。故下先约一念之迷以示忽生之相。次即详示三种相续之相也。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至)敛渴如来无上慈诲。
疑云。水处不能容火。地处不能容空。云何相遍不相陵灭耶。此由不达相本虚妄而问。故下如来即以虚空非相而不拒诸相。真觉本非七大而不碍七大示之。意显循业发现之相本自虚妄。不应诘其相陵灭也。
尔时世尊告富楼那(至)钦佛法音默然承听。
因其不达第一义谛。故许宣真胜义性也。所谓胜义谛中真胜义性者。即前所明第一义谛也。由富楼那不达此义。致生前问。故如来即许宣真胜义性。令二乘闻此。契真性而起真修。故云令汝二乘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真阿练若正修行处。阿练若云无喧杂。以悟无生。了无喧杂故。依此而修。是谓正修行处。
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至)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将示因妄有生。而即其所闻互融之理。以诘明不明者。意在引其认明堕妄以为生法之端也。盖性觉妙明。即妙而明。非不明也。本觉明妙。即明而妙。又非明也。富楼那虽闻其言而不达其理。即认明为觉。故曰若此不明则无所明矣。如谓富楼那认觉不明者。此一失也。因立所明。故佛示云。有所非觉。无所非明。则知明与不明。皆非真觉妙明。而圆师则以有所明为妄。无所明是真。故解云无所则无妄明者。此二失也。因认明立所。虚空世界等由是生焉。故云无同异中炽然成异等。是则因动以发相。因妄而忽生。乃现相也。岳师指因明立所等为三细。指无同异等为六粗者。此三失也。如是扰乱等一节。乃牒前三细而引起六粗。故云如是扰乱相待生劳等。岳师指为牒前三细六粗者。此四失也。然下文皆依经正意解释。恐有欲知会解与今注异同。故此明示。
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
富楼那由不明真觉本非明不明。故一念妄动。认明立所。故曰。若此不明。则无所明。此即无明为因生三细也。盖不明真觉。即无明也。动即业相。认即转相。所即现相。三相既现。无穷妄业由是而生。故下云。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等。
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至)性觉必明妄为明觉。
牒上以明觉非有无也。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此二句乃总牒所计。若汝执言。必有所明方称明觉。若无所明无明觉者。佛即示云。有所非觉。无所非明。则有明无明。皆非真觉也。无明下。释上觉非有无也。以无明又非觉湛明性。必明则妄为明觉。故知真觉本非有无矣。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至)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此明前一念之迷生三细也。夫性觉之体。本无能所。亦无同异。由无明故。一念妄动。认明立所。能所斯立。同异即形。因明立所。所立由于汝能。能所同时。说有先后耳。既有所明。则无同异中。炽然成异矣。异彼所异。因异异立同。故云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即有无同无异。故云因此复立无同无异。然此三相。以言不顿彰。故相因而说。说虽先后。起即同时。所感外器虚空。及有情根。一念顿现。亦非先后。应知此三。昏未动时。是静是同。为虚空体。动即成异。为世界体。认明立所。与昏动异。即众生体也。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至)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牒前三细。复起六粗也。如是扰乱者。牒前因无明故。一念妄动。性真于是扰乱。此牒业相也。相待生劳者。牒前能所等相待而生劳相。能即转相。所等即现相。劳即智相。相续相也。劳久发尘者。即由上二相。发起执取。计名字相也。自相浑浊者。智等四相。混杂真性。故名为浑。汩清净体。令失明洁。故名为浊也。由是下。牒由三细引起四粗。故云尘劳烦恼。此四正是烦恼之体。下业果众生。即后二粗也。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至)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此明前一念昏动成三相也。起即是动。动即成异。动为世体。异为界体。则世界由动异所成。故云起为世界。静即同相。形前起动。故名为静。即虚空之体也。以虚空由对动之静所成立故。故云静成虚空。虚空下二句。牒明二相。彼无下。指前对同异之无同异名有为法。即众生也。此盖由内心一念妄动。有同异无同无异故。于外即成虚空世界及众生也。前问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此既因动发相。即是因妄而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也。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至)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上就一念之迷。已示忽生之相。此下详示相续之相也。觉明空昧等者。谓由一念之迷。不觉妄动。动与空昧。一明一昧。一动一静。相待不息。于内生灭即名为摇。于外即成风轮初起。是故世界之初。风轮为始。世界最下。依风轮住。故曰执持世界。因空生摇。牒上文也。坚执觉明。遂立质碍。故曰坚明立碍。于内即是坚执觉明。于外即成金轮次起。故云彼金宝者明觉立坚。大地最下。依金轮住。故曰保持国土。坚觉下二句。指前二性为生火之由。于内则生灭不停。坚执不舍。于外则动摇不息。坚刚难坏。互相摩触。而有火生。如取火法。钻燧与木。一坚一动。火能镕散。成熟万物。故云为变化性。宝明下。于内则坚执觉明。懆心炽盛。于外则宝润火蒸。遂成流水也。如世蒸物。必有汗流。火腾下。水交于火。火交于水。其势相敌。而立于物。故曰交发立坚。湿为巨海。水降之所立也。干为洲潬。火腾之所立也。以是下。明水火气分。水劣火为山。土劣水为木。?融明水火气分。烧绞明土水气分也。递相为种者。如明昧相待。为风轮种。因摇立碍。为金轮种。风金相摩。为火大种。金火复为水大种。火水又为海洲种。水土复为草木种。此世界相续之由也。然此约觉明坚执而发生世界。下约觉明所妄以发明众生。则知世界众生。皆无越一念之迷而生也。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至)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此即前因明立所之妄。明众生相续之本也。明妄非他觉明为咎等者。明妄即前所明之妄。此妄非他。只由迷心妄动。方有所明。故云觉明为咎。所妄既立。遂使六根成碍。故明理不能超越矣。盖明妄即所妄。所妄即六妄。于内由迷心妄动。故有所明。于外因妄明故。遂立所妄也。以是下。示不逾之相。色香下。牒上不逾之义以明业性。谓见闻觉知。元一圆融清净宝觉。但因色等六妄成就。由是分一圆融宝觉。而为见觉闻知。既有根尘而为业性。则发起妄业。于是同业相缠。合离成化。此六道四生之始也。同业即胎卵类。因父母己三者业同。故相缠着而有生。合离即湿化类。不因父母。但由己业。或合湿而成形。即蠢蠕也。或离异而托化。如天狱等类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至)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此明众生相续之由也。见明色发者。谓妄心见妄境。即是中阴见父母境也。明见想成者。谓明见父母之境而想成。即由境生情也。异见下。谓男子投胎。则父是所憎境。母是所爱境。女子投胎反此。以爱为轮回根本。故流爱为种。想为传命之媒。故纳想为胎。交遘发生等者。谓父母交遘为缘。同业之人想爱为因。有此因缘。入胎托质也。俱舍明胎中凡有五位。一七名羯罗蓝。此云凝滑。二七名遏蒲昙。此云疱。状如疮疱。三七名闭尸。此云软肉。四七名健南。此云坚肉。五七名钵罗奢佉。此云形位。今略举前二。等取余三。四生之类。卵应于想。胎应于情。湿应于合。化应于离。故曰随其所应也。情想合离更相变易者。或情变为想。合变为离。无定业也。卵易为胎。湿易为化。无定质也。故所受报。成升或沈。无定趣也。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至)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此指贪爱。明业果之本也。盖想爱不结。爱则可离。既彼此交结爱不能离。故相生不断。是等欲贪为本也。贪爱不滋。贪则可止。既彼此交滋。贪不能止。贪必致杀。故相食不断。是等杀贪为本也。以人下。明盗贪也。杀盗二贪。一往观之。似无差别。若以负不负义推之。则有别焉。若负命者杀之。即属杀贪。不负者杀之。即属盗贪。是知盗必具杀。而杀未必有盗也。故于杀贪。但云递相吞食。而于盗贪。则云人死为羊等。二者之别。盖可见矣。且欲贪通乎四生。今正约胎生言之。又胎生复通。今多就人伦辨之。以其易见故也。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至)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此明业果相续之由也。负债。杀盗由也。爱怜。欲贪由也。惟杀下结显。命债二句。文义互见。如云。汝负我命。汝还我命。我负汝债。我还汝债。爱怜二句。亦应互见。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至)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总牒前文。结答世界众生业果。皆由不觉一念妄动。认明立所发生。故云。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也。盖觉明。即无明业相。明了知性。即认明为觉之转相。因了发相。即现相。前问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此既因了发相。即是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故起信云。依能见故。境界妄现也。次第迁流。即由生而灭。终而复始。即灭而复生。然则三种相续。既从妄有。妄无自性。全体无生。是以虽示有生。意显无生也。若悟无生。则知根尘处界。皆如来藏清净本然矣。岂俗谛生灭之法哉。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至)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众生觉体。与佛无别。无端忽生诸有为相。则如来既证空觉。何时复生诸有耶。此由富楼那不达诸法本来常自寂灭。于寂灭中起生灭见。故问山河大地等何当复生。如来乃就其生灭之见破之。故下引喻。以明觉不复迷。灭不复生也。若就本来寂灭。则何灭何生。何迷何觉。故知下文所示。诚梦中说梦耳。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至)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此示觉不复迷也。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者。谓本无有迷。无始之迷者似迷也。亦无有觉。从迷而觉者似觉也。迷既觉矣。岂觉更生迷哉。
亦如翳人见空中华(至)何当更出山河大地。
此示灭不复生也。翳喻妄见。华喻山河。空华灭地喻妙空明觉。佛言下。谓既了所喻。何复前疑。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至)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此示无变无生也。金喻菩提果觉无变。灰喻涅槃果德无生。果至无变无生。则习漏不生可知矣。此卷之初。富楼那有二问。初问答竟。此下答第二问也。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至)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此牒前问。而示无相不拒诸相也。盖由富楼那不达相本虚妄。以水火等不相陵灭而问。故如来即以虚空非相而不拒诸相。真觉本非七大而不碍七大示之。意显循业发现之相。本自虚妄。不应诘其相陵灭也。
所以者何富楼那(至)云何复问不相容者。
此徴辨循业发现诸相虚妄。喻显七大之相虚妄。不应诘其相陵灭也。所以下。示诸相。于意下。明相虚妄。随处而发。故曰殊方诸有为相。指明暗等相也。彼指日云等体。若就明相。彼指日也。余可例知。且日照时下。辨明不因日生。谓明若因日。十方世界同日色时。则空中应无日矣。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下。辨明不因空生。当知是明下。示不即不离。以显明相虚妄。明相既妄。则暗动等相亦妄。然空中循业发现诸相。既无可指陈。则显七大循业之相亦妄。不应诘其相陵灭也。若更诘其陵灭。是犹邀空华而结空果矣。观性下。明性相容。既同一性。法尔相容。云何复问不相容也。
真妙觉明亦复如是(至)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此以法合前无相不拒诸相也。真觉不碍七大。如空不拒诸相。皆循业发现之相耳。汝以空明等者。以事言之。如凿井出空。照燧生火是也。以业言之。如起为世界。静成虚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是也。以心言之。妄起空见。则有空现。地水火风亦复如是。故曰各各发明则各各现。各各谓前后也。俱谓同时也。
云何俱现富楼那(至)宛转虚妄无可凭据。
此复举喻以显七大之相虚妄。不应诘其相陵灭也。如一水中现于日影。喻一性中现七大也。日影随人俱现。以喻七大随缘俱现。先无准的。不应诘难。喻显七大虚妄。不应诘其相陵灭也。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至)故发尘劳有世间相。
色摄四大。对空成五。前富楼那问地水火风本性圆融。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即相倾也。虚空大地不合相容。即相夺也。既以色空倾夺于如来藏。则如来藏随为色空。是则背觉合尘。发尘劳相也。以迷失真体。分别缘影。名背觉合尘。了相元妄。观性元真。名灭尘合觉。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至)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色空。世间妄相也妙明。真如妙性也。前由著相。故致相倾。即生灭也。此由合性。故致相容。即不生灭也。原夫如来藏体。元一圆融。特由众生背真合妄。故局促世相之中。遂致相倾相夺。诸佛灭妄合真。故妙得真如之性。所以一多互现。小大相容。现宝刹于毛端。转法轮于尘里。事事无碍。法法如如。盖由观性元真。故无不容者。一为无量下。总列四句。不动下。别示其相。大中现小之相易明。故略之。灭尘下。结所以也。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至)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上答问已竟。此继之复示三如来藏者。盖由富楼那不了第一义谛。致生前问。故如来示以此结责也。以第一义谛即空不空如来藏故。非心至非意识界。总非六凡界也。非明无明等。非缘觉界也。缘觉观十二缘。有生起相。有修断相。此兼举之。非苦非集等。非声闻界也。非智非得者。非二乘理智。得即理也。非檀那等。非菩萨界。先非能趋行。非波罗蜜多者。总非所趣理也。非怛闼阿竭下。非佛界。先非能证人。三号是也。次非所证法。涅槃四德也。怛闼阿竭。云如来。阿罗诃。云应供。三耶三菩。云正遍知。即十号之三也。涅槃是总。四德是别。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结上起下也。世结六凡。出世结四圣。以藏理即空。无有十界。故并非之。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至)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上文俱非。约真谛示如来藏。此文俱即。约俗谛示如来藏。以藏理即无而有。十界宛然故也。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至)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此示第一义谛以结责也。盖第一义谛。非空非有。即性即相。即如来无上菩提及佛知见。由富楼那不达此义。致生前问。故如来即指此以结责也。然此第一义谛。惟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尚不能明了。云何凡小以所知心测。用世语言以求入哉。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至)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此释伏疑也。疑云。宝觉真心无二圆满。何凡小不能思议耶。释云。宝觉真心虽各各圆满。如琴瑟箜篌虽各具妙音。如我举心海印发光。犹得妙指者。按指妙音随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如无明指者。不发妙音。心虽无二。所证不同。何能思议。由不下正释不能思议之由。谓由汝不求觉道爱念小乘。故不能思议也。然于如来则云按指。于富楼那则曰举心。法喻互显耳。尘劳。即所知心。海印。即宝觉真心。大集云。阎浮所有色像。大海皆有印文。此喻法身性海。普现一切相也。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至)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蹑上各各圆满之言。以问妄想因也。既悟无二。益晓妄沦。而不知妄之所由。故请穷其因。犹未究竟。以无明未尽故。诸妄圆灭。即极果断德。独妙真常。即究竟智德。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至)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举事以明妄无因也。汝虽除疑余惑未尽者。谓因闻前说三疑已除。然不知妄想无因。即余惑未尽也。演若达多。云祠授。从神乞得故。此即狂人也。爱镜中头。责己狂走。喻因执影明。遂迷本真。妄随流转。夫引达多照镜为喻。而言其无故狂走。使知狂走无故。则知妄元无因矣。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至)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结指妄无因也。佛言下。明真本有。既称下。明妄无因。自诸下。明诸妄相因。迷深不返。如是下。令识妄无因。无有生灭。得菩提下。因富楼那自恨昔遭妄想。而称世尊诸妄圆灭。似谓迷有所因。请穷其因。故告以此。如彼下。牒喻重显。令了妄无因。无可灭者。虽然。惑元无而须断。故下劝其息妄契真也。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至)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此劝息妄契真。得本妙心也。三缘断故三因不生者。谓世间众生业果。缘分别而相续。因分别而得生。汝但不随分别三种相续。则三缘断。而三因不生矣。分别不生。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岂藉修证哉。如达多但不随分别镜中影子。狂性自歇。头非外得。岂假狂走而后获哉。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至)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此喻妄息真现。不从人得也。盖五蕴之中具有佛性。因迷不觉。逐境生心。流浪诸趣。受大穷苦。虽然而本性不失。故忽蒙指示。狂心顿歇。即获本心。致大德用。不从人得也。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至)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递蹑上文起难。为后学决疑也。世尊现说下。此乃就三种相续中略举业果。而世界众生在其间矣。是则举一该三。本非独指杀盗淫也。既称缘断而因不生。斯正因缘之义。何前言顿弃耶。今弃因缘。则外道自然之说为当矣。故此陈疑请问。以求开发也。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至)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由计因缘。此即引前事以立理也。谓狂性因缘得除。不狂自然而出。因缘自然之理。尽于此矣。由是下文。以因缘自然等。反覆推破也。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至)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此以因缘破自然也。自然者。本自天然。不假因缘也。若本自然。则或狂不狂。无所然而非自然矣。夫何又假照镜因缘而后狂走。此自然之计堕矣。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至)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此以自然破因缘也。若本自不狂。假因缘故狂。则本自不失。盍假因缘故失。头既不失。特由狂妄。则因缘之计堕矣。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至)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因阿难于开悟而计因缘。故即引达多之事以例破也。盖狂心未歇时。既不可谓之因缘自然狂与不狂。则狂心歇而悟菩提。又岂可谓之因缘自然耶。足知因缘之说。诚妄计也。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至)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此结破所计。详显无戏论法也。谓悟本头而知狂走。则狂走歇。即获本头。故我言三缘断即菩提。因缘自然俱为戏论。且菩提既由缘断而显。则菩提亦妄。故云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因是则名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斯指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皆即戏论。譬如因有杂和。故说和合。非和合者。称本然性。皆是对待妄立戏论之法。直使然与非然。合与非合等。谓总饶真妄两亡。圣凡情尽。执谢见消。一法不立。菩提涅槃尚在遥远。以究竟果。非修不证故。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至)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此举果以劝修也。菩提涅槃尚在遥远者。谓虽多忆持如来清净妙理。如不勤修。只益戏论。故于菩提涅槃遥远。清净妙理。即无戏论法也。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至)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抑多闻以劝修也。因缘自然。有益于辨。无益于道。多闻第一。有益于名。无益于实。故虽积劫熏持。不如一日修无漏业。无漏业者。首楞严真定也。得此定者。永灭诸漏。故能离憎爱苦。令汝解脱者。得离淫室也。秘密妙严。即清净妙理也。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至)如何自叹尚留观听。
明熏修无漏业之速效以结责也。宿因。即历世贪爱苦因也。由知贪爱苦因而熏修故。或得出缠授记。如何下。结责阿难。令舍苦本。修无漏道。无以贪爱存于闻见也。然自徴心破见已来齐此。皆破执破疑。显如来藏。令信解真正为因地心。明最初方便竟。又因心既真。斯可圆成果地修证。故前经为见道分者止此。下文别起为修道分也。盖虽见性真。非修莫证。是以即所悟性。全性成修。故令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也。然则上根利器。随闻获证。楞严大体。亦已备矣。其有中下之器。更俟谈行思而修之。故假阿难等请入华屋。于是广示三摩提路也。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至)引诸沉冥出于苦海。
赞谢前法也。惑销心悟者。谓因缘自然之惑销。即悟实相本无诸相也。多方诲示。为无上大悲。洗我沈垢。为清净宝王。
世尊我今虽承如是法音(至)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失性如旅泊。见性如华屋。见性不修。如获屋不入。故请示本发心路。及摄伏攀缘之处。冀获无余涅槃。入佛知见也。由是下文。先审因地发心。教依不生灭性证无余果。以示本发心路。次审烦恼根本。令悟圆根而逆彼无始织妄业流。以示摄伏攀缘之处也。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至)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将示本发心路。此先令审因地心也。汝等决定下。牒前请示之意。谓汝等既欲获大涅槃入佛知见。而请示本发心路及摄攀缘处。即于如来所证妙三摩提不生疲倦矣。以无余涅槃及佛知见。皆即妙三摩提故。若此。应当先明初心二决定义。云何下。总徴。阿难下。明第一义。先牒问意。应当下。令审因心。为同为异者。谓不生不灭合如来藏为同。以生灭心求常住果为异。生灭心者。即下五浊也。不生不灭。即下元明觉无生灭性也。生灭。例可作之法。不生灭。例空无烂坏。然此云当明二决定义者。即定慧也。即止观也。是以初审因地发心。云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即是明三止。旋其死生根本也。若不以止旋其生灭。则不得无生灭性。依何证涅槃果。故第一义明止。令其依止旋伏生灭。得不生灭。证涅槃果也。次审烦恼根本。云依根逆彼织妄业流。即是明三观。逆彼烦恼根本也。若不依根发观。逆彼织妄业流。何能得循圆通。故第二义明观。令其依根发观。逆彼业流。得循圆通也。是知止观二法。乃决定获无余涅槃。入佛知见之因。故此云当先明之。下文举三决定义。但云四戒。而不明定慧。定慧已备此中。故长水以止观而解二决定义。良有以焉。不然。二决定义之名。何从而得也。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至)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此明生灭心也。夫湛圆明体。本无隔碍。亦无浑浊由四大缠缚。分为视听觉知。从始至终。而有五重浑浊。湛由是分。明由是浊矣。云何下。约喻以明浊相。清水。元明觉性也。尘土。五浊业用也。性不相循。真妄染净异也。世人取土投水。容貌汩然。喻众生五浊生灭。汩扰湛圆。使性浑浊。此即总明生灭。下即别明也。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至)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此明空见相织成劫浊也。盖以见空名劫浊者。谓念不动时。本无空见。亦无时分。何有浑浊之相。只因一念妄动。见空遍界。时即生焉。差别动乱既形。真性由斯而浑浊矣。故以无体无觉空见相织不分。而妄成劫浊也。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至)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此明四大六根相织成见浊也。盖见觉本无留碍。由四大抟结以成根隔。则四大壅而见觉碍。四大本无知觉。因六根所旋故令知觉。则六根旋而觉知生。是谓相织。然前既摄六根为见大。故此总六根为见浊也。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至)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此明根境相织成烦恼浊也。忆识诵习者。忆过去境。识现在尘。诵习未来境。性发下。谓六识之性。发于六根。知见。即六根也。六识之相。现于六尘。容。即相也。以识由根境所成。故离尘无相。离觉无性。根境烦构。妄生分别。恼乱湛性。名烦恼浊。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至)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此明惑业相织成众生浊也。知见欲留。即恋着三界。业运常迁。即随趣受生。由此惑业相织。成众生浊。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至)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此明性用相织成命浊也。盖见闻自湛圆而分。故元无异性。众尘隔圆融之体。故无端成异。性中相知。释上元无异性。用中相背。释上无状异生。眼不别声。耳不别色。是相背也。同异失准者。适言其同。用中相背。适言其异。性中相知。故无定准。以此相织妄成命浊。然则五浊自始至终无越六根。是以前云。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听觉察。从始至终五叠浑浊。后云。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妙德。即知是指根中粗细流逸之念。以明五浊也。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至)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此令返妄依真。以示本发心路也。盖五浊即是根中流逸之念。乃死生根本。云何令契涅槃妙德。故云。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涅槃妙德。应先择去死生妄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此即示本发心路也。欲择死生妄本。须依三止旋之。故令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即如澄浊水贮于静器也。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者。即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也。以无生性为因地心修断根本。如去泥纯水。故得圆成果地修证也。一切变现。即随机所感十界现形。俱是净用。故云不为烦恼。符契四德。故云皆合涅槃等。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至)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将示摄伏攀缘之处。此先令审烦恼根本也。汝等下。牒其问意。应当下。令审根本。谓汝等既欲摄伏畴昔攀缘。即欲弃捐诸有为相也。以畴昔攀缘即有为相故。若此应当审详烦恼根本。言发业润生。此指烦恼。谁作谁受。此推根本。意显六根自作自受。阿难下。明审根本之意。然此二决定义。说虽先后。意乃相成。如初义令得不生灭性为因地心。教旋虚妄灭生者。即令伏烦恼也。次义令伏烦恼。教依根逆流循顺圆通者。即令得不生灭性也。是以欲得无生。须伏烦恼。能伏烦恼。即顺无生。则知修进虽分止观伏惑之殊。而证无生之性无异。故前云伏还元觉。而后云循顺圆通也。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至)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释上以示烦恼根本也。汝观下。释上须知其处。引空义者。谓除无结则无解。而孰能无结哉。则汝下。正示虚妄根尘颠倒处所。盖眼等六媒。引外六贼。劫自真性。故名颠倒。由此根尘引起烦恼。发业润生。乃有无始众生世界。以由众生正报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故下但约正报以明也。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至)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徴上以明六根功德也。世为下。释名。汝今下。辩相。一切下。结示。盖明众生之身。由世界交织妄成也。身中。界也。贸迁。世也。世界交织。故云相涉。上下无位者。指着上下。皆四方之上下。除此别无上下。故云无位。中无定方者。谓四隅之中也。隅以两方交接得名。既一隅而属两方。故曰无定方也。三四四三者。此约十二迁流变易。共成三重也。一十百千者。通举增数之法耳。谓增一为十。增十为百等。今且以方涉世明三叠者。第一约四方各论三世。共成十二也。第二于东方三世。变一为十成三十。南西北方亦复如是。四方各三十。成一百二十也。第三于东方三十。变十为百成三百。三方亦尔。四方各三百。成一千二百也。以世涉方。其例可解。斯盖如来只指凡夫之身。世界相涉。从粗至细。且至三叠。以彰厥德。不然。据何以显示其千二百八百之功德耶。此又据六根了别之性是同。故云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下对六根了别之用有异。所以功德全阙不等。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至)当知眼惟八百功德。
先显织妄。欲明根结之始。次辨优劣。欲明耳根圆通。使知所选也。如眼下。若以一方三百言之。则前与左右合成九百。义不通也。当知四方各二百。四隅各一百。今眼所见。前及左右三方已成六百。并前二隅二百。共成八百。惟后方二百。及后二隅二百。不见。故云三分之二也。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至)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动有分限。故说迩遥。静无涯量。故无边际。以能周听故功全也。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至)当知鼻惟八百功德。
出能取香。入能闻香。出入之中无能。故阙中交。出入中交。共成三分。一分四百。阙于中交。故惟八百。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至)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世出世智所知之境。惟舌诠显。言有方分。其理无穷。无穷之理。悉能宣尽。故功全也。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至)当知身惟八百功德。
离阙一分。合全二分。曰离一合双。离中不知。是阙一分。合时能觉。有违有顺。故具二分。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至)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竖穷横遍。世出世间若凡若圣之法。无不包容。故功全也。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至)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此令依根逆流。以示摄伏攀缘处也。盖以六根乃烦恼根本。生死欲流。从何摄伏。得陀罗尼入佛知见。故云。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于六根审辨。以悟圆根。依之发观。逆彼业流。得循圆通。此即示摄伏攀缘处也。盖畴昔攀缘。即生死欲流也。得陀罗尼入佛知见。即穷流根至不生灭循圆通也。流根。即妙湛不动之本。决之而出。流逸奔境。名生死流。逆之而入。返流全一。名不生灭。当验下。谓循圆则合性而深。不圆则离性而浅。深浅相辽。故迟速之功日劫相倍。夫欲速返。须悟圆根也。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至)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前令审辨。此令选择也。言六湛圆明者。谓六根同一湛圆明性故也。本所功德等者。即牒前六根本具之功德数量也。随汝下。敕令选择。十方下。就胜明无选择。但汝下。就劣明选择意。盖得圆自在慧。则十八界无非圆通。不容有择。然下劣初机。未能圆得。且择一门而入。入一无妄。则六皆清净。不惟悟十八界。尘尘刹刹皆圆通矣。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此不知一入六净而问。答以惑言者。盖见道所断之惑。即八十八使也。阿难已见道故。则无障见道之惑矣。根中虚习。即八十一思也。且根中无始细流逸念。尚未知修断。何况根中生住异灭之微细无明念虑。岂能知而修断乎。思惑既未知修断。云何得知一入六净。故以惑告也。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至)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先令审观。以示本非一六。次明迷真逐妄。一六义生也。得六销者。已断见惑。缘尘分别之粗流逸念亡也。未亡一者。谓根中无始细流逸念。犹未以止观之功旋之伏之。则一机未亡。所以不知一入六净。此机若息。当自知其了无一六矣。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至)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虚空本非同异。喻圆湛本非一六。合器除器。喻一六义生之由也。知虚空之同异是非。了无所立。则一六并亡。而圆湛不分矣。一六既无。而现有六根者。由粘湛妄发耳。故下原其妄发之源以示之。然前由阿难未明一入六净之说。故佛欲与明之。始则辨惑。谓其积生虚习等尚未修断。宜其未知一入六净之说也。次则难以一六。令知两无定趣。乃直示之曰。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颠倒故一六义生也。今文如太虚空下。喻一六义生。彼太虚空下。喻本非一六。例合后文由明暗等。至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等。即一六义生也。汝但不循下。至随拔一根五粘圆脱。即本非一六也。此正释阿难一入六净之疑耳。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至)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此明圆湛之性。随缘而有六根。即合上虚空参合群器。妄生异空也。妙湛圆明。本非见觉。由粘妄失真。于是发见。见精映色下。明胜义根。能照境发识。是净色根。故名清净。此是染中说净。非无漏妙明之净也。因名眼体下。明浮尘根。此用能造所造八法为体。今言四尘。但举所造耳。问。浮尘但与胜义为所依处。不能照境发识。何言流逸奔色。答。理实胜义。然浮尘是所依处。举所依显能依也。能造者地水火风四大。所造者色香味触四尘也。余五例此。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至)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粘湛发知者。妄虑知也。根元下。此取肉团心根为虑知之所托。故胜义根还是清净四大。如幽室见。即浮尘根为意思托附。如人处幽室而见外物也。肉团心。正法念经云。如莲华开合者是也。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至)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先示六根初起之由。明由无始颠倒妄生六根。次指阿难虽得六销犹未亡一。合上除器观空说空为一也。由彼觉明。真明也。有明明觉。妄明也。迷彼真明。故云失彼精了。由尘粘湛。成此妄明。故云粘妄发光。是以下。明得六销。下脱粘伏真。即亡一也。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至)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此明一入六净。合上太虚本无一六也。彼十二相能粘六根障湛明。故以圆观㧞一根而本明发。本明一发。则妄粘皆脱而圆矣。粘妄。则由尘循根。故成隔碍。脱粘。则不由不循。特寄根而已。故能互用。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至)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此指明不依根。成上本明洞发六根不隔也。且那律等六人。或是凡夫业报。或是小圣修得。斯皆妄力。尚不依根。何况圆脱。岂无互用。盖那律尊者。因精进失明而能见。贤喜龙王。无耳能听。恒河之神。无鼻闻香。骄梵受牛哨报。故曰异舌。舜若多神。主空神也。其质如风。而能觉触。修灭尽定得空寂者。意根斯灭。如大迦叶。虽灭意根。而能了知。此皆不依根而发本明曜者也。殑伽。河名。此云天堂来。以其自雪山顶无热恼池流出故也。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至)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先明尘销觉净。次引事以显觉性圆妙也。盖诸根圆拔。内莹发光。光照诸法。万法一如。故浮尘幻相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也。聚见于眼。则缘明有见之时。急合而暗。则暗成无见之时。六根无辨。故曰黯然。头足未分。故曰相类。而触之。一一能辨。同于明时。则知世人尚有不假明缘而能有辨。况脱粘消尘。岂有根不互用。而尘不化为无上知觉者乎。故云。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欲获如来七常住果。
此引前说而执常为断也。谓体性坚凝。常住不坏。名常住果。见听六用。离尘无体。是断灭法。依断灭因。求常住果乌得相应耶。此误认缘尘。迷失常性也。由失常性。故难契常果。实修证大患。故须难明。诸佛所得。曰菩提。寂静常乐。曰涅槃。不妄不变。曰真如。离过绝非。曰佛性。分别一切而无染着。曰庵摩罗识。一法不立烦恼荡尽。曰空如来藏。洞照万法而无分别。曰大圆镜智。庵摩罗。此云无垢。即第九白净识也。此已成智而名识者。以能分则故。
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至)惟垂大慈开我蒙吝。
复揣六用疑若断灭。故反以佛说湛常为不诚。而近乎戏论。不得为真实语者。先说湛精圆常。即前说脱粘伏真。发本明耀也。盖如来说脱粘发真。乃湛精圆常。而阿难谓离尘无体。是毕竟断灭。故以佛说湛常为不诚也。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至)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将与断疑。先责其倒也。倒因。即疑妄分别。真倒。即执常为断也。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至)音响双绝则名无闻。
此但无声。非谓无闻。必再击叠问者。欲令审辩而有悟也。
如来又敕罗睺击钟(至)音响双绝则名无声。
上答为倒。此答为正。盖声有生灭。闻性常在。迷情不了。以闻同声。是以常为断也。
佛语阿难及诸大众(至)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此示尘有生灭。性无生灭。以破执常为断之见也。声尘或有或无。闻性未尝有无。所谓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此即不生不灭真常性也。夫知无者亦因闻性。不可谓无声则无闻也。是故下。牒上显常。然前阿难通疑六根离尘无体。云何将此断灭为因欲获常果。如来所以别显闻性为常者。诚欲发耳根圆通之机也。
汝尚颠倒惑声为闻(至)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所举寐事。验妄识至昏。而真性不寐也。纵汝下。谓非惟现在不灭。纵汝命谢亦不灭也。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至)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此对妄显真。以结破前断灭无因之见也。盖前令审择常性为因地心。而阿难牒难。故此结破。以诸众生循声逐念。不悟性常。随诸生灭。故生生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则尘垢消亡。法眼清净。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何前云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此七常住果可获证矣。岂其断灭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四
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300 楞严经纂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五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槜李沙门 真界 纂注
阿难见性。犹未造修。如获华屋。未能深入。故请修行要门。以求证入。由是前文先明止观二决定义。略示修断要门矣。此下广明解结。以至二十五圣各陈圆通。敕选耳根为初心方便。则广示止观修断要门。令其一门深入。无出二决定义。是以下云。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于法不取。名三摩提。又云若欲除结。当于结心。至观音陈圆通云。入流亡所。寂灭现前。文殊开示云。旋倒闻机。反闻自性。性成无上。皆依止观逆彼业流。循顺圆通。而圆成果地也。故知广明解结。及诸圣所陈。文殊所示。无出二决定义。但广略开示之殊耳。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此蹑前文而请示结解之元也。盖六根所结之元。即微细流逸之念。此念即俱生无始无明。以六根流逸奔尘。则由念而轮回生死。不流。则离念而速证妙常。故知结解皆由念也。以念不亡。则病根未尽。故喻如隔日疟。由是而知前令脱粘内伏。乃伏思惑狂机。此问结解之元。意在穷尽微细无明也。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至)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此示结解之元也。先摩其顶。表无上开示。六种震动。表破六根妄结。诸佛顶光灌释迦顶者。示同发明无上顶法也。异口同告者。示诸佛脱生死证菩提。皆由斯要也。俱生。即根本无明。生死妙常同因六根者。知见立知。故轮生死。知见无见。即证妙常如下所明。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至)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此因重问结解之元。故先告本无生死涅槃之体也。盖根尘同源。识亦同源。识性虚妄。根尘亦妄文互略也。缚脱无二者。谓迷之缚于根尘。故轮生死。悟之脱于根尘。故证妙常。缚脱虽殊。性无有异。故云无二。然则生死妙常。皆由六根。既云同源无二。则本无根尘缚脱之相。何有生死妙常。故下偈云。真性有为空。无为无起灭也。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至)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示结解之要。以释其疑也。谓根尘由相藉而有。如交芦因相依而立。俱无自性。然于其中不了虚妄。随逐六根分别六尘。斯即无明本。所谓迷晦即无明也。若达相见无性。不随六根分别六尘。斯即涅槃真净。所谓发明便解脱也。云何是中更容他物者。由上诸佛告阿难言。轮生死。证妙常。惟汝六根。更非他物。阿难体此有疑。重举问佛。故佛先明本无生死涅槃之体。至此告以知见立知等者。盖知见二字。通摄六根。言为无明。为涅槃。无非六根而已。岂更容他物哉。此盖释阿难之疑。而证诸佛之言也。又阿难前云。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又云。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故如来答以知见立知。即是结也。即是所结之元也。知见无见即名解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至)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此颂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也。盖同源无二。明真性中无根尘缚脱之相。故此颂有为无为皆虚妄也。以有为无为即缚脱相故。言有为者。由迷本性缚于根尘。故曰有为。性中本无是相。故云空也。此则真性是有法。有为空故为宗。因云缘生故。同喻如幻。言无为者。由悟本性脱于根尘。故曰无为。性中亦无是相。故云不实。此则真性是有法。无为不实故为宗。因云无起灭故。同喻如空华。此第二量中先因后宗。译人语便。亦无所失。既有为无为皆妄。则对妄之真亦妄。故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也。此出掌珍论。岳师不以有为无为皆妄而解。非经论竟。故此取长水之解释之。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此颂相见无性同于交芦也。犹非真非真一句。承上起下。谓真与非真尚不可得。云何更有妄中根境乎。中间下。谓根境由相藉而有。中无实性。故喻如交芦也。
结解同所因(至)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此颂生死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也。所因即六根。结即是凡。解即同圣。故无二路。汝观下。重牒前喻。令审观也。言空则相依似有。谓有则不依本空以例根境相依似有。不依本无也。若不了虚妄。随尘分别。即是无明。故云迷晦即无明。若达无性。不随分别。即便解脱。故曰发明便解脱。此即颂知见立知及知见无见也。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蹑前结解之义。起后圆通之文也。六解则根㧞。一亡则性空。言入流者。谓决之而出。流逸奔境。逆之而入。返流全一。盖谓选择圆根。依之发观。而逆彼业流。则成正觉也。自此已下。皆孤起颂。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颂根结初起之由也。陀那。此翻执持。谓执持种子。发起现行。即第八黎耶。含藏种子为习气。发生诸法为瀑流。湛由是分。结由是起也。此识依真如合生灭。杂乎真妄之间。故曰真非真也。若以为真。恐迷妄习而自误。以为非真。恐迷自性而外求。故权小教中皆不开演也。深密经曰。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成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外道所执神我。即此识也。
自心取自心(至)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颂解结入圆之要也。一切诸法。惟心所现。元无自性。因不了故。而于中取着。妄成根结。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由妄取故。有幻非幻。能以观慧了法如幻。而不妄取。非幻亦无。非幻尚无。幻法何有。幻法不立。则根尘顿净。圆通现前矣。
是名妙莲华(至)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结颂上文也。由上观法如幻。不妄取着。故得真妄两忘。染净不滞。名妙莲华。根境结惑。当下消亡。名金刚王觉。即照而寂。能所两忘。名如幻正受。依此进修。一弹指间。可超无学。而入圆通也。阿毗达摩。云无比法。十方如来。迥出生死。速证寂常。莫不由斯。故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薄伽尊号。具六义。谓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至)施以法音洗涤沈垢。
赞谢前法。复请后说也。祇夜。云应颂。又云重颂。颂上长行也。伽陀。云讽诵。亦略云偈。不因长行。但讽美而颂之。二偈并颂而双美。故云杂糅精莹。此指能诠也。妙理清彻。此谓所诠也。无遮大悲。言其博济也。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即真妄两忘称性之谈。心犹下。请后说也。由前偈云。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故此疑之。沈垢。微细结惑也。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至)次第酬佛此名为结。
此绾巾示结也。涅槃僧。里衣。僧伽黎。大衣。劫波罗。云时分。即夜摩天也。然此由阿难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故如来示一巾以成六结。令悟六解一亡。示绾结之有次第。令悟舒结之有伦次也。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至)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此明一巾而成六结。以喻一真心而结六根也。巾体元无六结。喻心性本无六根。绾动妄生六结。喻狂乱妄发六根。故后文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即毕竟同中生毕竟异也。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至)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此明六解一亡也。汝必下。徴问解六得一之方。不成。谓不成一体也。此结下。答出六解一亡之义。谓六结若存。是非锋起。若总解除。则无彼此。何有一六。佛言下。以法合明。谓六根若解。真性亦空。则同异圆泯。如六结若解。一六俱亡。故云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至)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明由狂心以结六根。合绾一巾而成六结。劳见发尘。如劳目之起空华。非惟尘境如华。生死涅槃皆空华也。故曰皆即狂劳颠倒华相。然则六根既由狂心妄发。但解狂心。而六根自然解脱矣。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至)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此示解结之要也。此劳下二句。先就法指喻。问解结方。偏掣左右。喻依空有二边。不知解结。须依圆观。当于结心解即分散。喻修圆观即解结根。此则以圆观而为结心也。夫能以圆观观法如幻。自然于根不起分别。对境不生取着。结根于是乎解矣。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
此中正取修圆观而解结根。为佛法因缘。故云不取世间四大和合粗相也。
如来发明世出世法(至)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此明不取和合粗相之由也。佛有权实二智。实智冥理。权智鉴物。发明世出世法。乃至知其种种元由者。皆权智所鉴也。既于世出世及情无情法。皆照了不昧。岂今所说解结因缘。而取和合粗相乎。是故随汝于六根中。选择何根依之发观。根结若除。尘相自灭。尘垢销亡。非真何待。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至)六根解除亦复如是。
此明舒结伦次也。吾今下。先就喻明舒结伦次。佛言下。以法合明。盖谓最初迷时。本于一根。由一根迷故。而六根皆迷。此如巾结之伦次也。结既如是。今欲解时。必从一根发观。一根返元。六根解脱。此如结舒之伦次也。故云六根解除亦复如是。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至)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明根解获忍之渐次也。盖六根初解。了阴无我。故得人空。般若圆明。悟法空寂。成法解脱。法解脱已。观照亦空。境智既空。能所俱寂。故即得无生忍也。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至)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开示慧觉圆通。即前六解一亡真妄两忘之说也。由于一六亡义了无疑惑。故得身心皎然无碍。然一六亡义虽复悟知。而圆通本根尚未通达。故冀佛冥授也。密言。即开示慧觉圆通等言。本悟。即心悟实相之悟。以实相无相。则无真妄一切相故。秘严。即圆通本根秘要。盖谓幸预天伦。若复为说圆通本根。则亦因此际会道成。不说本根。所得密言还同本悟。与未闻无异。故即请云。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也。佛不显说。而因众敷陈。是谓冥授。退藏密机。即息虑凝心也。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至)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因前请示圆通本根。故先令诸圣各陈。次敕文殊拣选以示本根也。盖前明十八界七大同一如来藏性。此二十五圣于十八界七大各入圆通。所谓千迳九逵。王城不二。下文拣选。为顺方宜。然非为显法门之有优劣也。况佛自证云。彼等修行实无优劣。而岳师以大小偏圆拣别圆通。非经正意。故今注不存。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憍陈那。此云火器。即姓也。观见下。明依声解悟。妙音密圆者。谓即声契性也。然此二十五门。初标声尘者。先此方教体也。鸡园即无忧王造以迎佛者。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优波尼沙陀。云尘性。因尘悟性。故得此名。以昔多贪欲。故佛令作不净观。悟诸色性。以从下。正明观相。谓初观此身。以从不净白骨。至空色二无。则尘色尽矣。妙色密圆。即悟诸色性也。由依色相得阿罗汉。故陈所证云色因为上。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教观有为。而因香圆悟。得童真位。故名童子。辞佛宴晦者。宴坐晦迹。于清斋作观也。非木下。观性空也。木烟皆非。去来不有。则意无所缘。由是意销。而发明无漏。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故陈所证云香严为上。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至)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苦酢等。即六味。众味共成。名和合味。直尔采用。名俱生味。修炼炮炙。名变异味。由事佛故。必闻正法。故能了知味性。以晃晃于尘。故非空。相不可取。故非有。非有故。非即身心。非空故。非离身心。既了味性无依。即悟无生法忍。是则因味觉明。故答所证云味因为上。
䟦陀婆罗并其同伴(至)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䟦陀婆罗。此云贤守。亦云贤护。自守护贤德。亦守护众生。我等下。叙昔因以陈圆通。忽悟水因等。谓于水处一悟。万法皆空。则尘体不有。水相亦空。内外既空。从何有洗。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即触明心。故云妙触宣明。而答云触因为上。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至)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摩诃迦叶。此云大饮光。以其身真金色。光吞日月故。我观下。谓因观尘变。悟法空寂。遂修灭尽定。以灭意根。故得身心超百千劫如弹指顷。尘法既尽。妙法开明。则诸漏销灭。故陈所证云法因为上。头陀。新云杜多。此翻抖擞。以能抖擞法尘为号故。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至)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那律。此云无贫。增一阿含云。佛在给孤园。为众说法。那律于中眼睡。佛说偈诃曰。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那律于是达晓不眠。眼根便失。世尊下。叙所示相。乐见照明者。即令注心欲见照明万法之见性也。以注心于见。余缘并息。因息缘故。三昧现前。结惑净尽。故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因得三昧。自性洞然。故观十方如掌果也。旋见循元者。即反妄循真也。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至)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槃特。此云继道。即诵帚比丘也。以其心多散乱。故教调息。盖息之生灭。由心生灭也。心生灭故。心不无碍。因尊者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成阿罗汉也。反息循空者。谓穷尽诸行刹那。即反生灭息。其心豁然无碍。即循无生空也。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至)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憍梵钵提。此云牛呞。我有下。陈牛呞因。如来下。明所示观法。即教观尝味之知。而得超诸漏。以至法眼清净。是谓入三摩地清净法门也。观味下。正明作观之相。谓观尝味之知。不从根生。不因境有。由是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故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即正报解脱。外遗世界。即依报解脱。由超世间诸漏。故得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也。以不着尘味。不随妄知。是谓还味旋知。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至)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毕陵伽婆蹉。此云余习。我初下。叙入道之缘。闻不可乐事。一切苦事也。思不可乐法。而触不可乐事。因而正观。为有知故知此深痛。虽有能觉之觉。觉于所觉之痛。反觉清净之心。曾无痛觉。然此犹存能所。其觉未纯。故又思而进之。至于身触皆亡。心相亦灭。而诸漏虚尽。纯觉遗身也。
须菩提即从座起(至)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尊者解空。非惟一世。故云旷劫。由达法空。心不住法。故心得无碍。在胎知空。以至了十方空。犹是但空。复因发明性觉真空。空性圆明。乃能顿入宝明妙性真空之海。离二乘见。同佛知见也。诸相入非。能所皆尽。盖融于宝明空海也。旋诸有法。归于至无。盖归于宝明空海也。
舍利弗即从座起(至)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心见清净者。谓不因根生。不从境有。脱出根尘。了无惑习也。由无惑习。故照诸变化。通达无碍。闻说因缘悟心无际。是则见觉明圆。销灭诸漏。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也。心见发光光极知见者。谓以心光知见万法无不通利。即所谓内莹发光。一切浮尘幻相。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也。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至)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凡具大根修菩萨行。皆名普贤之行。心闻。耳识也。分别众生知见者。择普贤行而成就之也。心闻发明。内证也。分别自在。外用也。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至)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孙陀罗。云好爱。妻名也。难陀。云欢喜。己号也。慈恩两名。共翻艳喜。为简放牛难陀。故标妻名。我初下。明示观之由。世尊下。明依教谛观所发之相。前调息依根。所以摄心。此观白依识。所以驻心也。息由肺动而起。鼓烦恼浊。故其状如烟。昧者不觉。惟谛观能见。净观发明。则烦浊渐销。故内明外虚。而烟销成白。心净漏尽。无复烦恼。内莹发光。故出入息化为光明也。当得菩提者。谓无生空慧既已现前。纯是智慧。故当得菩提也。销息。即烟消成白。息久发明。即出入息化为光明也。明圆。即照十方界。灭漏。即心开漏尽。皆由鼻识发明也。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至)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说法第一。辨才无碍。因以降魔灭漏。皆舌识力也。宣说苦空深达实相者。谓了苦无苦相。空无空相。名达实相。即于苦空宣说实相。是为秘密法门微妙开示。以彻法源。故无所畏。佛以身口意三轮应物无滞。音声。即口轮也。由因师吼而登无学。故印其为说法无上。言降魔灭漏者。谓以舌识宣说法音。外则降伏魔冤。内则销灭诸漏。故舌识而为第一也。
优波离即从座起(至)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优波离。此云上首。以其持律为众纲纪故。或翻近执。以佛为太子时。彼为亲近执事之臣故。我亲下。先叙入道之缘。承佛教戒下。正陈所证。行住坐卧律仪。各二百五十。对三聚成三千。复以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万一千。复配四分烦恼。成八万四千。性业遮业者。以杀盗淫妄性元是罪。不待制止。犯即成业。余则因过始制。制前犯即无罪。以二业悉皆清净。故身心寂灭也。我以执身等者。谓先由执身。身清净故。身得自在。次由执心。心清净故。心得通达。由是身心一切悉皆通利。而得妙圆通也。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至)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宣说因缘深义。谓非世间和合粗相。乃发明诸法空义。故得显发自心。得大通达。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也。然人之所以不得圆明清净自在无畏者。由意识流逸奔境故也。今既闻深义。了法空寂。而识不流逸。复归妙湛。故得圆明自在无畏。佛问下。结答所证。谓旋意识而复妙湛。心光发明。如澄流久。清水现前。故意识为第一也。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至)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乌刍瑟摩。云火头。即火头金刚也。我常下。叙昔因以陈所证。多淫之人。本由暖触迫发。生为欲火。死为业火。业力增炽。故成猛火聚也。遍观暖气者。令观火大也。神光下。明观成入证。谓化欲火而成智火。变淫心而作定心也。谛观暖触无碍流通者。即观火大入圆通也。生大宝?。即火光三昧也。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至)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平险防损。代人济牛。无彼我相。实善平心地。无有高下也。行至于此。故闻所示。即得心开。言当平心地则一切地皆平者。令了万法唯心。勿起异见分别。即得心平。心地若平。即不见彼我高下等相。则一切皆平也。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在。亦由平心故一切自在。我即下。正陈所证。谓了身界二尘等本如来藏。故不相摩触。了微尘性。即悟无生。故云我于法性获无生忍。妙莲华佛知见地。即诸佛心地法门也。行实圆契。染净双忘。名妙莲华。迥出三乘。深造一实。名佛知见地。持地所持。在此而已。故得身界尘销。无上智圆也。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至)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月。太阴水精。昔师水天。修习水观。水性圆明。故号月光。观于下。明作观相。盖由初观内身之水。性不相夺。以至观世界外诸香海水。无二无别。故得水性圆明。我于是时。至身质如初。叙作观之缘。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明定果色随心所变。未得无身。出定心痛。如舍利弗于恒河岸入定。遭违害鬼所击。而出定头痛。亦未得无身也。久离病缘者。谓罗汉子缚虽尽。既未得无身。则果缚犹存。是以心痛。出定不知者。由无明未尽也。观身界之水无别。即性合真空。以水性不相陵夺。云一味流通。由观水性不相陵夺。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故水大为第一也。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至)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因风大圆悟。身心发光。洞彻无碍。号琉璃光。无量声佛。依风大开示菩萨。欲其证得不动。故令观于群动。若了群动无依。即证本觉不动。琉璃光因是观界观世观身观心。迁流运止。悉惟风力。故曰诸动无二。亦复了知此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由是觉了大千群动。皆即狂劳。犹百蚊蚋鼓于方寸耳。因了风无所从。故逢佛未几。即悟无生。是于群动而觉乎不动。故见自身于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也。东为群动之本。而佛号不动。乃即动而静者也。能即动而静。故身心无碍。洞彻发光。合十方佛传一妙心者。谓观风力无依。所悟之心。即十方佛所传妙心故也。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至)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由观空故。得证空性。则性中所有。一切皆空。身与刹海涉入无碍。号虚空藏。以证空性故。得无边身。由得无边身故。能以四宝珠。照十方刹。化成虚空。于心现镜。光照诸刹。来入镜中。身刹互入。不相妨碍。广大随顺。施作佛事也。此大神力下。明妙力之因。谓由观四大身心虚空佛国。同一虚妄。唯是圆常。冥此发用。岂拘方所。佛问下。结答所证。妙力圆明。即照刹现镜之事。由观空故得此妙力。故空大第一也。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至)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弥勒。正云梅怛利曳那。此翻慈氏。谓慈隆即世。悲臻后劫。愍物迷识。故示迹发明也。心重世名好游族姓者。明迷识逐境。外慕妄求也。从灯明教而名心顿歇者。了境唯识。迷妄自除也。然灯佛现乃成妙圆者。迷妄既除。真心即现。则万境妙圆矣。得是妙圆识心三昧。则了尽空如来国土皆我心变。净秽有无亦我心变。无量佛性从此发挥。是谓流出无量如来。至得补处。亦不离此也。识心圆明入圆成实等。盖由识心妙圆。证圆成实。不复迷识逐境。种种计着。故能远离依他及遍计执。而得无生忍也。遍计所执。谓横执众生寿者我及我所。乃至情非情异。有实体性。故周遍计度也。依他起性。谓计有因缘世间和合。建立名相。执此假相定从种生。虽无我执自然种性。犹执五蕴等法。定从种生也。圆成实性。即真如也。圆成如麻。依他如绳。遍计如蛇。今入圆成。即证真如理也。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至)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大势至。亦名无量光。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名大势至。夫念佛者。不得一弹指顷念世五欲。是谓系念。脱能如此一无间杂。则无量性光自然发明。下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者此也。譬如下。示必须系念。然后相应。不专念佛。则虽逢不逢。或见不见。染香则袭香。念佛则见佛。故以念佛妙熏。名香光庄严也。念佛得忍者。盖以净念蠲浊想。正念灭邪受。邪浊既除。心境空寂。一切不生。名无生忍。如此。则自性佛土净矣。故摄行人同归也。我无下。正陈所证。都摄六根者。以念佛三昧通摄六根。即见大第一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五
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300 楞严经纂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六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槜李沙门 真界 纂注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观音者。观世言音。圆悟圆应之号也。于音言观者。以观智照之。不以耳识闻之也。所谓入流亡所。则以观不以闻可知矣。所师之佛亦名观音者。因果相符。古今一道也。达耳之谓闻。着心之谓思。治习之谓修。三者圆明。是谓三慧。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此叙入圆通之本因也。言入流亡所者。由初于闻中。以圆修慧。反照闻性。不随声尘流逸。故得逆彼业流。亡所闻相。而所入寂也。所入既寂。动静不生。观慧渐增。能闻亦尽。所觉之闻既离。能觉之智亦寂。境智不立。空觉极圆。所空观智既亡。能空空觉亦灭。则生灭相尽。圆通之性全体现前。即所谓有照有觉。俱名障碍。照与照者同时寂灭也。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至)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由圆通之性现前。世出世法不能限碍。十方法界圆明洞达。获二殊胜。此即圆照三昧也。以其圆洞。故上合诸佛。下合群生。无间然者。上合诸佛。遂能愍物与慈。应机与乐。即三十二应是也。下合群生。故知其悲仰。随与㧞苦。即十四无畏是也。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至)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此叙三十二应之本也。如幻者。幻人作为。本于无作。以喻熏修应机。即为无为。亡情绝解也。闻熏闻修者。谓熏修皆不离闻也。因依闻性熏修。结惑净尽。三昧现前。则与如来同一慈力。故能随缘应化。凡皆如幻而已。三十二应者。现十法界身。圆应群机也。开之有三十二。合之惟四圣六凡。摄尽群类。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至)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由圆通性现。与佛同力。故能现佛身也。修正定。取正果。进求无余。曰进修无漏。无明垂尽。种智将圆。曰胜解现圆。斯可以得佛。故现佛身为说果法。令其解脱者。使其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也。第十地菩萨。坐华王座。垂成正觉。犹有学佛烦恼。亦须别佛说教。断最后无明。方成佛道。斯即其事也。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至)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独觉者。出无佛世。观物变易。自觉无生。故号独觉。乐独善寂。求自然慧。故曰寂静妙明。缘觉者。禀佛之教。观缘悟道。故云缘觉。知迷胜性由十二缘。于是断至无明。则缘断而胜性现矣。性因缘断而现。故曰缘断胜性。胜妙现圆者。各约自乘理智。已现已圆。但未克证。今现身说法。使其证入。即令解脱也。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至)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三果已前。贤位圣位。俱属有学。见道一十六心。断四谛下惑。证生空理。故曰得四谛空。初果后。进断三界八十一品俱生。品品皆证一分择灭无为。故云修道入灭。说法解脱之义。准上可知。四圣不举菩萨者略也。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此应诸天也。梵王。即色天主。名为尸弃。此云顶髻。缨珞明四禅皆有王。今言梵者。应是初禅之顶。以有觉观语言之法。得为千界之主。说法者。如金光明云。大梵天王说出欲论。解脱者。令离欲尘也。帝释。即欲界第二天主。说法。即十善法也。自在天。是欲界顶天。大自在。即色顶摩醯首罗天。然初举梵王。复自欲天超至色顶。以明无刹不现也。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上举正统。此举臣辅也。天将军。为帝释上将。统领鬼神。四天王。臣于帝释。统领世界。四天太子。即那吒之类。能驱鬼神。
若诸众生乐为人王(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应王臣士庶也。自金轮至粟散。皆人王也。粟散。即邦国小王。散于天下。如粟之多。长者具十德。谓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故为族姓之主。世间推让也。隐居求志。行义达道。名居士。爱谈名言。即典雅之言也。三台。辅相。州牧。县长。悉号宰官。婆罗门。此云净行。爱诸数术。即和合占相。推步盈虚也。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应入道四众也。戒。谓比丘二百五十。尼倍之。言律言禁者。比丘所持常律而已。尼则禁切尤详。优婆塞优婆夷。谓近事佛法男女。以五戒自守。堪任近事出家二众故。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应主妇童真也。天子三公九卿等掌外政。三后九妃等掌内政。所以修治家国。女主。即后妃也。命妇。即公卿之妻受锡命者。国夫人。如论语邦君之妻曰君夫人。大家。如后汉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名昭。字惠姬。和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至)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应八部杂类也。药义。此云轻捷。乾闼婆。此云香阴。新翻寻香行。帝释乐神也。阿修罗。新翻非天。以谄诈无天行故。准普门品八部。此阙迦楼罗。即金翅鸟也。紧那罗。形似人而头有角。因呼为疑神。天帝丝竹乐神也。小劣乾闼婆。摩呼罗伽。地龙。肇公云大蟒腹行也。有形。如休咎精明等。无形。如空散销沈等。有想。如神鬼精灵等。无想。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皆非人也。六凡不举地狱者。此类方沈幽昏。未能闻法。则以施无畏力拔之。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至)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结前应化。会归所本也。迹示同类。心绝爱见。名妙净。依无作智。起大神用。名无作妙力。无作无为。随缘泛应。名自在成就。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至)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此明十四无畏之本也。盖菩萨所证圆通之理。遍在众生悲仰之中。故云同也。由我不自观音。而彼获脱苦。由我知见旋复。而彼不能烧。故云于我身心获无畏德。良以众生悲仰纯一同菩萨心。故感圣加而获诸无畏。此中意显菩萨功德。故但云于我身心获无畏也。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至)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反照自性也。不起知见。则无所妄。反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可得。故令众生随观其声即得脱苦也。斯盖显称名脱苦之速。故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非令苦恼众生反观音声也。
二者知见旋复(至)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由旋六根而复圆通。无复水火之相。故令众生水火不能烧溺也。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至)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杀害起于妄想。既灭妄想。则心无杀害。故令众生入于鬼国鬼不能害也。熏于妄闻成真闻性。一根既圆。则六根销复同于声听。无复形碍。故令刀兵犹如割水吹光也。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至)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闻熏精明。烁彼幽暗。故不能视也。音性圆销。则内无所系。观听返入。则外无所累。故枷锁自脱也。音闻两立。则物我成敌。今灭音圆闻。则内外无待。故能遍生慈力。无复怨敌矣。药叉。如前。罗刹。云可畏。鸠槃茶。厌魅鬼。毗舍遮。啖精气鬼。富单那。热病鬼。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至)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众生以欲习合尘故为色劫。能以金刚三昧熏闻成性。遂能离尘。成性则欲爱干枯。离尘则根境不偶。故虽有妖色。不能劫动矣。瞋由违情而起。对境而生。音性纯净。无复妄尘。故圆融无违。无能所对。无违无对。则不瞋矣。痴由妄尘所蔽。无明所覆。销尘则无蔽。旋明则无覆。故外之法界。内之身心。凝莹朗彻。离痴暗矣。性障。即痴也。阿颠迦。此云无善心。内业有十。而坏灭法身。惟淫怒痴为甚。故举三以兼余。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至)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无动无坏。能遍十方供微尘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供佛足福。禀法足慧。而能绍继法王。有男子之道。故能应其求也。六根圆通者。谓六根脱出六尘。同一圆通性也。以同一性。故明照无二。圆通故含十方界。明照故立大圆镜。无二故立空如来藏。具此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承顺即坤仪柔德。受领即闺门能事。有女子之道。故能应其求也。此既令求者满愿。是亦拔其苦。而施与无畏也。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至)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圆通本根。妙含法界。一多平等。彼我无二。故令持我名。福等于彼。当知修习得真圆通。则一身多身。此界他方。一福德一名号。各各圆遍。无复涯异也。是名下。总结。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至)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牒前所证。标起下文也。四者。谓现众多容。诵一一咒摄化众生。圆应所求。不思议者。谓理出于无为。神应于不测。是名不思议无作妙德。然前亦现形应求。独此名不思议者。前则略显。此复深明。如于一身现八万首臂。固莫得而思议也。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至)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由我初获者。即指初于闻中所得也。妙妙闻心者。谓初亡根尘。而心固已妙矣。此对粗之妙。非绝待之妙。继而境智双亡。能所俱寂。故云妙妙。由是则心精遗闻。六根不隔。一觉圆融。应现无滞也。首为六用之总。臂表提接之悲。目表照了之智。各依本数充之。以至八万四千者。表依根本六用。根本智悲。而泛应尘劳。得大自在也。一体之中。尘劳万法。慈威定慧。无所不备。而继二十四圣示现者。明彼所现虽各一端。圆而会之咸极于此。使悟入者。不止二十五门。顿了八万尘劳。法界理事。曾不离吾一圆融净觉之体。能同能异。即一即多。无边刹海。德用遍周。十方身土。境相相入。邪正吉凶之术。养生安物之方。法法圆通。尘尘具足矣。或曰。八万四千。特表法耳。一身何所施乎。是特以有思惟心。测度菩萨圆通境界也。夫身含十虚。毛端现刹。彼空与刹。又不啻如首臂而已。彼八万四千首臂。犹人之八万四千毛孔耳。未足异也。圣人之言。即事即理。既曰不思议德。无以限意思之议之。烁迦罗。云金刚。坚固不坏也。母陀罗。云印。各有妙印也。清净宝目。离尘合觉也。慈以摄化。威以折伏。定以复湛。慧以开觉。通指众多妙容也。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至)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由我六根脱出六尘。成一圆融宝觉。故得如声度垣不能为碍。因无碍故。能现形诵咒。施与无畏也。本根清净。则一切无著。故能令众生舍诸悭着也。求我哀愍者。哀愍受之。而为施作佛事也。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得佛心者。谓上合诸佛本妙觉心也。由得佛心证于究竟。故能以珍宝供养诸佛。傍及众生。使彼所求如愿也。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至)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结答本因也。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等。是从耳门得圆照也。由得圆照三昧。故随缘应化得大自在。因入下。结归本根。由我下。明因果名实。谓因心能以观照返听。故果号观音。实洞十方。故名亦遍界。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至)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前说圆通之法。此显圆通之瑞而应之也。诸佛五体同放宝光者。表证性明极。则宝觉圆融全体发现也。宝光交照。表自他之理互融。会中菩萨罗汉。即二十四圣之俦。佛光亦灌其顶者。印其修证等无优劣也。林木演音。表依正之性不二。谓圆通既现前。则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无非悟入之处。无非圆通之理也。大众普获金刚三昧者。因此皆能破惑障悟圆通也。天雨宝华。空现宝色。地隐山河。界含尘刹。表证圆通性。则无作妙行自然分披。宝明空觉全体发现。有为习漏当不复生。众尘廓然无复隔越也。梵呗咏歌自然敷奏者。能使法界永离众苦。常得妙乐也。圣人所演圆通法门。奥旨妙利详悉若此。故众瑞详而应之。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至)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印前所证。敕选根门也。归元证性。虽无差别。随方应机。自有难易。故敕大智选择也。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文殊智德之主。言用莫测。断割无疑。与夺众心。谁不缄默。故承佛旨敬而说偈。于说偈中。将拣根门。先明觉性。次辨迷妄。后示归元。于归元中选耳根为易者。谓若无迷悟。岂有修行。盖迷一真。遂成诸妄。物无终否。故有悟期。悟逐根门。遂分迟速。故唯选耳根。为初心方便也。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真觉之性。犹如大海澄湛圆明。而圆澄觉性元来自妙。此即人人本来圆通者也。
元明照生所(至)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元明照。即上本明之性也。圆澄觉体。本来明照。由迷本明而起无明。故生所也。有相当情。无相即隐。故云所立照性亡。性真既隐。空觉遂分。根器二界。遂因迷顽妄想安立。故妄想凝结。则成无情国土。妄识知觉。则成有情众生。则彼澄妙者。莫得而圆。莫得而通矣。
空生大觉中(至)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牒上以明迷澄圆而成根器。融根器则归澄圆也。大觉海中。本绝空有。由迷风飘鼓。妄发空沤。而诸有生焉。迷风既息。则空沤亦灭。所依诸有遂不可得。而空觉圆融复归元妙矣。有漏兼有情。三有含情器。诸三有。指微尘国土中三有也。
归元性无二(至)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此明选择圆通之意也。盖二十五圣。归元无异。方便不同。在乎圣性。逆顺皆通。不容料拣。其如初心迟速异宜。故须选择也。所谓顺逆者。观音耳根则顺。余圣诸门则逆。盖对此方之机说也。
色想结成尘(至)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前憍陈那等因六尘圆悟。而此皆拣去者。彼所谓圣性无不通。此所谓初心不同伦。则凡所不取。皆以不宜初心。意取耳根独宜也。今拣六尘。以色能起想结尘。使精性不彻。声唯局名句味。不该不遍。味。意味也。伊。犹唯也。香因根有。离则元无。味非本然。因舌知有。触因身显。无身不明。此皆因根而觉。有无不恒。故不能获圆通也。法尘非相。独意能缘。内潜意根。故称内尘。能所角立。能非是所。既不遍涉。云何获圆。
见性虽洞然(至)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见性但约四维以论。故亏一半。鼻阙中交。故云支离。盖圆通之性涉入无间者。既有支离。不能无间。云何获圆。舌不因味而能觉了。乃为无端。且舌根为识所依。应名舌入。今文语倒。但是舌入非无端耳。身与触尘。皆合知而离不知。故云同也。既离皆不知。则各非圆觉观矣。盖圆通之性冥会万法者。既知与无知各有涯量。不能冥会。云何获圆。湛了终无见。如精了不能彻也。以杂乱思。于湛了性终无能见故。
识见杂三和(至)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论云二和生识。谓根境和合。识生其中。今言三和者。能所合说也。三者和合。穷之本自无体。故曰非相。根境和合则有。不合则无。故曰无定也。普贤用心闻。故能知他方沙界外事。此由修法界行大因所生。非初心能入也。孙陀罗散乱。佛欲摄住其心。令观鼻端。此特权机而已。盖真心无住。有住则妄矣。教依舌识说法。开悟必先成就辨才者。如富楼那从旷劫来辨才无碍。佛教说法成阿罗汉。岂非开悟先成者耶。然其所说名句之体。且非无漏之法。是故简之。波离持戒使无所犯。但检束其身而已。无身则无所束。故不该不遍也。目连神通。本乎宿因。何关轨法意识而得显现。且意识有念有缘。不能离物。云何获圆。法即轨法。分别即意识也。
若以地性观(至)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持地平填。尚涉有为。非实圣性。月光水观。未离想念。难契如如。盖如如之理。非觉观之法故也。乌刍瑟摩闻说欲火而生厌离。是厌有也。既有欣厌。非真解脱。琉璃光观风性动则与寂对。有对非觉也晦昧为空。故云昏钝非觉。无觉异觉。云何获圆。弥勒修唯识观。而所观之识念念生灭。存心观之己妄。况获圆通耶。势至修念佛行。而念性即生灭法。依生灭因求常住果。是殊感也。已上二十四圣。皆由所得圆通本根。非此土当机。乃为所简。又若不杜塞诸门。焉能令一门深入。故知简圣。全是为机。岂文殊之有慢心。诸圣之有惭德。古谓此等龙门点额。宁不长吁者。鄙哉。
我今白世尊(至)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前拣诸门。此选耳根也。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故用音声以为佛事。由从耳根闻声。引起闻慧。缘名句文。即闻无闻。故云清净在音闻也。因闻教已。然后思惟修习。取三摩地。亦不离闻。故云欲取三摩实以闻入也。然圣人设教随方不同。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树而作佛事。乃至或以园林台观。或以虚空。或以寂无说示。如香积佛国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而此方教体。必藉音闻。欲取正定必由闻入者。各随机缘故也。盖彼诸佛土无非利智。故机缘默契出乎言象。而堪忍众生迷本循声昏惑障重。必藉闻熏闻修以销尘除障。然后可入。然以闻为入者。特得其门而已。必期于遗闻反闻。然后为至也。夫至于遗闻反闻。则佛光明菩提树。乃至寂无说示处。皆可入矣。
离苦得解脱(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初联叹观音脱苦得乐也。于沙劫入尘国。叹三十二应也。得自在施无畏。叹四不思议十四无畏也。妙音观音。叹随德之名也。梵音潮音。叹随名之实也。以说法不滞为妙音。寻声救苦为观音。音性无著为梵音。应不失时为潮音。末联总叹众德。能救世间苦。能与出世乐也。
我今启如来(至)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观音所说。即从耳门圆照得真圆通等事。目非下。初斥眼等五根不得真通。隔垣下。独取耳通之真也。口鼻身俱合中知。若将身以合方知句。居口鼻上。其义方顺。盖语倒耳。
音声性动静(至)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动静有无。皆属声尘。耳根圆离。不随生灭。是则常性之真也。无声号无闻。指阿难闻钟之事。纵令下。赞显常性也。五根皆待意思。有无不常。唯耳在梦能闻杵音。是不为不思而无也。又耳根闻性。出乎觉观思惟。胜余根矣。
今此娑婆国(至)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此令旋流返本也。谓心性不明。依声论明。欲人达本忘言耳。而人返迷本循声。以至落邪沦妄。岂非随声之所沦溺。故令旋流返本以息妄沦也。娑婆学者。多徒事强记。落邪沦妄。不知返本。故托阿难以警之。上来佛命文殊。于二十五行选拣当根。使阿难开悟。文殊说偈对佛。至此拣根既毕。下乃宣告阿难以及大众。发明旋倒闻机反闻自性之说。是亦密奉如来开悟之慈旨也。后至诚如佛世尊下。复结归对佛之辞以终偈焉。
阿难汝谛听(至)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金刚如幻三昧。即观音如来所授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三世诸佛皆从此出。故名佛母。汝闻下。责过劝修。谓将汝循声之妄闻。以持佛佛之言教。何不反闻自性以求解脱乎。上闻。能照之智。下闻。所照之理。
闻非自然生(至)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闻即耳根。声即耳境。上既警其自闻。今乃略示修相。盖根因境有。皆即妄尘。故应以观旋而脱之。而无能脱者。斯返真源。一根返真。六皆脱妄矣。
见闻如幻翳(至)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见闻幻翳。指妄根也。三界空华。指妄境也。以皆妄故。闻复则翳除。尘销则觉净。所以根返源而尘清净也。根尘既销。觉体圆净。觉圆净故。内莹发光。故得寂照含于虚空。却观世间犹如梦事。且摩登在梦。了不可得。谁能留汝使不解脱哉。
如世巧幻师(至)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喻明一返六脱也。幻师。喻一精明。幻作男女。喻动成六根。机。喻动心。息机寂然诸幻无性。喻一返六脱。盖诸根运动。本于一机。故休息一机而归寂然。则诸幻无性也。
六根亦如是(至)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合上一返六脱也。一精明。合上幻师。分成六和合。合上幻作诸男女。一处成休复。合上息机归寂然。六用皆不成。合上诸幻成无性。盖六根流逸。本乎一心。故以观慧反照。使一处休复。则六用不成。想尘识垢。应念消亡。即得妙圆明性。细惑未尽。尚须修学。惑尽明极。即如来矣。
大众及阿难(至)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
结指耳根。令其从事也。盖闻机外逸。则迷本循声。故名颠倒。能以观慧旋倒闻机。反照闻性。则脱根尘。获闻自性。即资此性成无上道。此圆通实如是也。涅槃门者。出生死证真常之要道也。三世果人莫不由此。未来学人当依是法。
诚如佛世尊(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成就不生不灭涅槃妙心。惟耳根为最。余则佛之威神如被。令即己事而舍尘劳。非始终长修。浅深同说之法也。欲其长修同说。无如观音法门矣。如那律失明而旋见。毕陵触刺而遗身。乌刍厌欲而登觉。持地待佛而销尘。皆即己事而已。
顶礼如来藏(至)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初二句礼佛。谓果体之中。含藏功德。超脱诸漏。不可以有无思议也。次二句请加。方便下。结归本根。真实心者。文殊指已选圆通心也。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叙海众闻法获益也。阿难等方悟圆通从耳根入。故云明了其家所归道路。盖圆通妙门。言下顿开。诸佛正果。由斯可冀。故观佛菩提及大涅槃。身心了然。特少进趋耳。故譬远游未归。明了道路也。普会大众。亦悟闻性。销尘旋明。故得本离尘。获法眼净。性比丘尼。由妙性圆通。诸漏永尽。成阿罗汉。无等等者。物无与等。而能与物为等。此得妙圆通。上同下合之德也。无量众生皆发是心者。因闻是道而希慕愿乐也。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至)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因悟圆通从耳根入。故云心迹圆明。悲欣者。悲昔不闻。欣今得悟。又念未来众生未悟故悲。观现前大众得益故欣也。菩萨四誓。以度人为先。如来十号。以应世为本。当知五住究尽。二死永亡。方云得度。今阿难现居分段。故曰未度。虽然。且欲将以是法度人。而恐末劫多难。邪魔妄作。易退觉心。故请摄心远魔。安立道场清净轨则也。然修道文初。先明止观二决定义。次示解结当于结心。以至诸圣所陈。文殊所示。依之修行。可谓至矣。此复问摄心远魔之法者。良由末世众生。心浮力弱。不先持戒。难入正定。故重发起世尊。举扬清净明诲。令人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则三决定义具。而修行之要始备矣。是以虽示止观修进之方。必假重施戒品。至于下明三种渐次。及五十七位。即依此进修。穷尽妙觉。则知此三。乃出苦之要津。证圣之捷径也。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至)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此示摄心远魔之要也。言三决定义者。谓此三乃决定成佛之因。佛佛决定说。行人决定修也。三藏之中。毗奈耶律藏。此大小乘戒之通称。小乘禀法为戒。粗治其末。大乘摄心为戒。细绝其本。法戒则无犯而已。心戒则无思犯也。夫能摄心。则定由是生。慧由是发。三者圆明。则诸漏永尽。故名三无漏学。此下别示四重。则十戒之初。淫杀盗妄。四波罗夷。为根本重罪。所谓其心不淫。其心不偷者。皆使无思犯也。摄持轨则。莫尚乎此。能如是摄心。则不堕魔鬼等道。故知心戒诚。摄心远魔之要术也。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至)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故缠生死。若欲爱干枯。则残质不续矣。魔亦多智修禅。为不断淫。故不成圣道。带淫修禅。必落此类。且犯四重禁。罪在地狱。今以修禅之功。且落魔鬼等道。若约未来轮转。则应备历三途。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至)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末世众生。无正法眼。多被魔惑。预须戒备。勿遭诱摄也。但贪欲爱。不顾陷坠。名落爱见坑。诸经戒杀居首。为设化以慈悲为本。此经淫戒居首。为真修以离欲为本。盖欲气粗浊。染污妙明。欲习狂迷。易失正受。续生死。丧真常。莫甚于此。故须首戒。而为清净第一明诲也。观阿难起教。示遭邪染。而厥初发心。先厌欲浊。至于三渐次中。一一首惩。然后身心妙圆。获大安隐。十信初心。由欲爱干枯。而慧性圆明。遂阶等妙。诸世间人。由心不流逸。澄莹生明。渐乎六天。是故真修内摄。必先离欲也。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至)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淫机者。淫谓淫事。机谓淫心。心能发业故曰淫机。心事俱离。离性亦离。则一无所住。故菩提可冀也。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至)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佛化初行。随事渐制。权许五净耳。不见。不闻。不疑。自死。鸟残。为五。神力所化。本无命根。名净。此乃小乘权宜。若真慈真脱。皆在所断。故梵网初演。涅槃终谈。莫不切禁也。此列五净。而他经或三或七。涅槃或九者。特开合耳。净肉。又除人蛇象马驴狗狮子狐猪猕猴十种之外。盖此十种。纵不见不闻而杀。亦不可食也。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至)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修禅避罪。反乃行杀。塞耳避人。反乃高声。是欲隐弥露也。不故蹋。不故拔。仁慈之至。犹及草木。况食众生肉耶。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至)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东方不无裘毳。西土不无丝绵。各以多分言也。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上句当在下。译人语倒也。足不离地者。劫初之人。体有飞光。足若御云。由乎食地肥。啖香稻。故其体坚重。而足不离地也。身。血肉骨髓也。身分。裘毳乳酪也。身服食。心贪求。故曰二途必须并断也。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至)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不与而取。皆为偷盗。分越所酬。犹徴其剩。况乃盗取。得无反徴。此所以生死相续也。邪道奸欺。偷者必落其类。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至)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裨。应作稗。恐传写之讹。故注以稗义释之)。
方。法也。僧祗律云。乞食谓之分卫。谓分施众僧。卫护道力。肇法师云。乞食略有四义。一为福利众生。二为折伏憍慢。三为知身有苦。四为除去滞着。今经令其舍贪不自熟食。即除去滞着也。成菩提道。即卫护道力。福利众生也。寄于下。谓残生寓于三界。如旅泊然。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如是了知。岂事畜藏。何所顾恋。皆所谓循方也。不能循方。潜奸称善。自谓果人。异言詃惑。令人恐怖失心。巧取多求。过处其家耗散。败法毁则。故号贼人。虽服佛之服。而大法小贩。是假我衣服。稗贩如来。稗贩。言小贩也。甚至称造业为佛法。非具戒为小乘。负己灵于阐提。误众生于地狱。若斯人也。可不痛哉。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至)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身为业本漏缘。无始已来为之贪求积债。今能舍之作无上业。故能酬宿债脱诸漏也。盖一切难舍无过己身。难舍能舍。则自余贪爱决能弃舍。故曰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苟能舍身。而心不决舍。则徒增业苦。无益于道。故下云必使身心二俱捐舍也。佛为宿诟比丘可食马麦。故证果后于毗兰邑食之。示宿债必酬也。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至)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衣钵不畜。视毁如赞。此于利害二途。身心俱舍也。身肉骨血与众生共。则不私其身。不顾其生。又舍之至也。行能至此。则其心不偷可知矣。阿含称所畜物。可以资身进道。萨婆多论许百物各可畜一。皆不了义也。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至)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于四果十地未得谓得。名大妄语。贪其供养。求己尊胜。名爱魔。妄起邪见。谓已齐圣。名见魔。皆大妄也。一颠迦。即一阐提。贝多罗树以刀断。则不复活。喻大妄人永绝善根。三苦海者。三途也。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至)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佛密因者。即菩萨罗汉所行密行也。若以密行轻告未学。即泄佛密因。此既云唯除命终阴有遗付。则不轻言未学泄佛密因矣。我教比丘下。牒未得谓得。求己尊胜之事。而深责也。净名曰。直心为道场。无虚假故。左传噬脐。谓终莫能及也。今之自称得上人法者多矣。宜以经言为诫。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至)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向以虚妄。故终莫成就。此能真实。故印其成就也。上明四重戒竟。初标三学。而终止四戒者。定慧已备前二决定义及诸圣观门矣。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六
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300 楞严经纂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七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槜李沙门 真界 纂注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至)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结示摄心远魔之要也。盖内摄远魔之要。以戒为先。故先说妙门。言求菩萨道要先持四律者。四律为本。余戒为末。故四律洁净。而枝叶不生也。心三口四生必无因者。谓淫杀盗妄之念。乃生贪瞋痴等之因。故四律净。而七支欲生无因也。言魔事不生者。谓魔由妄念而有。缘想而生。四事不遗。妄心已息。不缘外境。现业已违。故一切魔事不复发生。正定由斯而可入矣。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至)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现业易制。自行可违。宿习难除。必假神力。今夫行人。好正而固邪。欲洁而偏染。不教而能。不愿而为。隐然若有驱䇿而不能自已者。宿习之使也。德隆而福鄙。行善而身凶。多障多冤。数病数恼。绵然若有机缄而不能自释者。宿习之召也。兹非一生一劫之缘。乃无始来念念受熏者。自非神力。莫能脱之。故教诵持神咒也。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此云大白伞盖。即藏心也。量廓沙界曰大。体绝妄染曰白。用覆一切曰伞盖。神咒从此流演。故名心咒。无见顶者。示顶法不可以见见也。然前说定慧。破烦恼障。复明戒学。以止罪业。今说神咒。能破宿殃。兼除报障。三障苟亡。不证何待。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至)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此证神咒能消宿习也。登伽淫质。犹能速证。声闻道器。固易冥资。云何。合作何况。爱心永脱。指初闻咒得阿那含也。成阿罗汉。指前文殊简圆通后也。若尔。由闻法故方成无学。何为神力冥资耶。良以密承咒力。显藉法音。内资外熏。乃能速证。若但因咒而不因法者。何故前云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譬如下。尘譬宿习。风如神咒。顺风扬尘。散之则易。诵咒除习。脱之匪难。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至)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明结界建立道场之前方便也。师者人之模范。正邪所自出。故不遇第一真僧。则律仪不得成就。诵咒百八。表灭百八烦恼也。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至)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前云求佛灌顶。今佛现身。名为感应。既得感应。心必开悟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陈开悟以问结坛轨则也。言自知修证等者。知摄心远魔。咒力冥资。圣果可期也。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至)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此示结坛涂地之法也。雪山牛乳。纯是醍醐。所有茹退。最为香洁。但和一味旃檀。即可涂地。苟无此者。即取深净黄土。和上十香之粉成泥。以涂场地。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至)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此示结坛铺设供养之法也。盖坛中施设。意在胜境摄心。使无异缘。专心道业也。所陈供养。诸佛菩萨不食此食。为令福增示现而食。令修行者福慧具足。如佛受纯陀最后供养。令其具足檀波罗蜜。此亦如是。故须供养。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至)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此示中外悬设之法也。当阳正位卢舍那等。寂场真主也。弥勒。当来真主也。阿閦居东。弥陀居西。智悲真主也。诸大变化观音形像。上同下合真主也。金刚藏常领金刚护持咒人。伏魔断障真主也。门侧左右释梵等众。有力外护也。末法修行。凡赖于此。一有所阙。必不成就。乌刍火头金刚。蓝地迦。青面金刚。军茶利。金刚异号也。毗俱胝。亦大神变等。毗卢神变经称左边毗俱胝三目持鬟髻是也。频那夜迦。即猪头象鼻二使者。上下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者。意示事事无碍之相。欲令契此以修法界大行也。能修法界大行。则一华一香遍供尘刹。一行一相充扩无穷。则此上下施设非苟然也。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至)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凡所蕲向。以皈依三宝。为最初方便。故初七日至诚顶礼如来菩萨罗汉名号。所以假其不思议力发行助道也。然非愿力无以持之。故第二七日依毗尼教专心发愿也。行愿坚强。则得大勇猛。故第三七日时无间歇一向诵持神咒。遂能以精诚感格进力克功也。镜交光处。则生佛智照感应道交也。身心明净。谓宿习缘障纤悉荡尽。此感应克功事也。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至)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得须陀洹者。谓得入圣流也。然坛法行相。此土末世行之惟艰。然所诵咒。下文亦许不入道场。故使有缘随器受益。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至)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昔阿难密承咒力。得解淫难。故曰冥获未闻。今乃重请显说。意在悲救此会及当来也。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至)莎婆诃(四百二十七)
咒。谓咒诅。亦曰咒愿。佛以此语诅愿众生。生善灭恶。革凡成圣。若蜾蠃之咒螟蛉也。亦是密诠首楞严义。与前显说力用无殊。但被物之异耳。有云。显说令解则生慧。密说令诵则生福。一往如之。
阿难是佛顶光聚(至)经恒沙劫终不能尽。
咒心者。即大白伞盖。广大无染。周覆法界。如来藏心秘密法门也。惟其广大周覆为如来藏。故持之因之。即能出生诸佛成无上觉。降魔应化。㧞济群苦。及余功德。经恒沙劫说不能尽也。地狱饿鬼等。略举八难之四。冤憎爱别等。略举八苦之四。灌顶经。大横有九。小横无数。摄受亲因者。摄诸有缘也。
亦说此咒名如来顶(至)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上显如来境界。此明亦摄渐修。下显持咒之益也。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至)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火不能烧等。即所谓救护世间得大无畏也。以诵咒利彼。故诸恶鬼王皆领深恩而恒守护。金银入药。或能发毒。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至)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即所谓成就众生出世间智也。精心阴速等。谓精心阴资。速发神识。神识通明。则能记忆了知八万四千恒河沙劫之事得无疑惑也。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至)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第一劫者。发心修行之初时也。洎至菩萨最后身时。于其中间不落杂类。或生人中。亦非贫贱。以持尊胜法。故身尊胜也。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至)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此明前读诵书写供养神咒之益也。谓不作有为之业。自获无漏之福。举恶义者。喻众生。诸佛功德。三法同聚也。是故下。以摩登得果推之不诬。然持之须得其人。故前言一不清净多不成就。后言如法持戒必得心通。行人审之。勿徒希觊也。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至)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此明持咒能消罪业也。未受时者。未持咒时也。比丘四弃。即杀盗淫妄四根本重罪。梵语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者。永弃佛法边外。犹如死尸。大海不受也。比丘尼复加四弃。曰触八覆随。即第五不得染心男身相触。第六不得染心男捉手。捉衣。入屏处。屏处共立。共语。共行。身相倚。相期等。八事。第七不得覆他重罪。第八不得随举大僧供给衣食。即为僧所举未与作共住法者不得随彼也。通上故名八弃。僧所举者。即举讦之义也。
阿难若有众生(至)一切灾厄悉皆消灭。
杂形。谓鬼畜等类。支提。云可供养处。即净刹之通称也。脱阇。云幢。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至)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天反时。物逆理。皆所以为灾。而反之逆之。职由乎人。天与物应之而已。所谓灾变恶星。则应人之灾恶者也。八万四千。应众生烦恼业也。二十八。则四方之纪。八。则五行之经。及罗计孛也。顺则福应。逆则灾应。所谓惠迪吉。从逆凶也。能生灾异者。亦应其逆而已。如彗孛飞流。为应同分。非星之为也。今以咒力叶乎百顺。故恶变悉灭于天。灾祥不入其境。祥。吉凶先兆也。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至)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心通者。据前所说不出三义。一者证果。即端坐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也。二者发解。谓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三者宿命。谓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至)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风师行风风王主风。此与无色天继地祇举者。前举梵释。方及三天。后举地水。未尽风火。故终举风神以该四大。举无色以该三界也。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至)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以上群灵。皆获本妙心。住首楞严。能建大义。示现菩萨诸天鬼神等像。护持行人耳。而言以宝杵碎首者。夫大圣之训物也。或用摄受。或行折伏。群邪之屏迹也。或感其惠。或畏其威。惟此二途。咸令得度。今行折伏。俾畏其威。若涅槃杀一阐提。法华破诸恼乱。仙预之诛净行。满足之僇众生。皆由住无缘慈。得一子地。乃能如是耳。经文从第四卷中。请入华屋以来。齐此通名修道分。下文别起。名证果分也。盖证果分中。广示修证地位者。良以位有因果。惑有粗细。智有明昧。断有浅深。证有分满。用有优劣。苟昧斯旨。非真修行。故历五十七位。渐入渐深。不同外道天魔都无位次。若不预辨。涉进乖源。既昧断证。错认少得便以为足。堕增上慢。事非轻小。故须明示。免招大过也。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至)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叙昔陈益。请问修证地位也。得正熏修等者。谓依悟而修。显密相济。戒定齐资。故得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也。圣位极果。曰涅槃。初因。曰干慧。自干慧入信住行向及四加行。为四十四心。行与回向加行。目曰修行。复进十地。名入地中。是为初证。至十一地。名为等觉。犹是分证。及到涅槃。名为妙觉。乃极证也。凝视曰瞪。冥心曰瞢。然阿难但问修证地位。而如来下文。先明觉性。次辨迷妄。后示渐次者盖谓妙性圆明。本绝凡圣。亦无修证。因迷有妄。颠倒遂生。然后灭妄名真。始有修证地位。是以次辨迷倒。言生灭名妄。后示渐次。示灭妄名真。由是故有修证地位也。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至)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悬示。即为修三摩地求大乘者先示。使无错认误堕也。无上。谓所示修进圣位。无法可上也。正修行路。即下五十五位。乃修行者之正路也。刳心。谓刳除杂想。虚心受教。生灭。真妄。菩提。涅槃。皆所谓诸名相也。妙性之中。本来圆离。由迷妄相因。故有修有证。于是转不觉而依菩提。转生死而依涅槃。名二转依号也。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至)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此牒前问。而先令识妄知真也。夫欲修三摩地诣大涅槃。先当识此倒妄无因。倒妄不生。即是如来真三摩地。所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也。果能识妄本空。知真本净。依之修行。倒因可除。涅槃可诣矣。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至)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将明众生颠倒。此先明二颠倒之所起也。由性下二句。明真本无生。因明下二句。明因妄有生。从毕下二句。明依真起妄。此有下四句。明妄法无因无本。本此下三句。结明世界众生所起。由性明心性明圆故者。牒上以明本无世界及诸众生也。因迷本明。即无相处妄见世界及诸众生。则世界众生由妄见生。故云因明发性性妄见生。诸法既由迷心妄生。是依无相真成有相妄。故云从毕竟无成究竟有。然此能有无明。所有诸法。既从妄有。本无有因为其所因。故云非因所因。又此能住无明。所住诸法。元无有本。故云了无根本。然则诸法既从毕竟无而成有。即是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故云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此即起信无明为因生三细也。迷本圆明。即无明业相。因明发性。即转现二相。明即转相。所发世界众生之性。即是现相。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至)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此明迷真逐妄。以成众生颠倒也。迷本下二句。明依真起妄。妄性下二句。明妄无实。将欲下三句。明复本不知其要。非真下二句。例显向外驰求。非生下八句。正明颠倒之相。由是下二句。结成众生颠倒。迷本圆明是生虚妄等者。谓诸妄法。迷本明生。元无自体。非有所依。若了无依无体。直下便是真心。所谓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岂真妄有二哉。因其不了。拟欲反妄复真。则真妄二矣。故曰已非真真如性。何况非真求复宛成非相。既不能了妄即真。由是则依法生心。由心住法。故云展转发生。以生住心法皆妄。故云非也。依法生心。即境界为缘。生智相。相续相也。由心住法。即由上二相。复起执取。计名字相也。心法相生。即是生力发明。此四皆惑。熏以成业。即起业相也。因有感业。生灭相续。即业系苦相也。以有惑业苦三。故成众生颠倒。即起信境界为缘长六粗也。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至)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此约世界颠倒。成十二类生也。是有所有分段妄生等。因能有无明。故有东西南北之分段。指此分段名之为界。然则界相既从妄立。何有所因。故云非因所因。住惟妄住。故云无住所住。既非真性常住。则有过现未来迁流不住。三世成矣。以世涉方。以方涉世。和合相涉。俱成十二。所以众生正报亦成十二也。前第四卷中。方世相涉。加流变三叠。彼对依报显于正报六根功德各千二百。此中相涉。以正从依。故约世界明十二类生也。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至)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此呈上以明十二类生轮转之所因也。然念动想生。本无先后。但言不顿彰。故相因而说。因动有声等者。谓由内心一念妄动。则闻外有声相。心既生矣。诸法齐生。故色香及见闻等皆生也。既根尘相织为六乱妄想而成业性。则十二类生由此妄想轮转不息矣。是故下。牒结上文。声香味触。牒结六乱妄想。穷十二变为一旋复。牒结十二区分由此轮转。盖谓穷十二类生迁变。是一六乱妄想旋复故云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旋复。即轮转也。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此乘上想因业果。总明十二类生也。以颠倒是想因。轮转即业果故。然此犹就总相明十二类生。下就别相。则轮回有虚妄杂染等别。颠倒有动欲等之分也。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至)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卵惟想生。虚妄即想也。以虚想故。轮回卵生。想体轻举。名动颠倒。卵以气交。名和合气成。想多升沈。名飞沉乱想。故卵生飞沈之类。成于八万四千飞沉乱想也。诸类妄想各八万四千者。各由八万四千烦恼感变也。羯逻蓝。云凝滑。入胎初位。胎卵未分之相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至)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胎因情有。杂染即情也。以杂染故。轮回胎生。情生于爱。名欲颠倒。胎以精交。名和合滋成。情有偏正。名横竖乱想。故感人畜横竖之类。遏蒲昙。云疱。即胎卵渐分之相也。虚妄杂染执着留碍等。有情皆具。但随偏重者感类耳。四生者。依壳而起曰卵生。含藏而出曰胎生。假润而兴曰湿生。无而忽有曰化生。如是四生。由内心思业为因。外壳胎藏湿润为缘。藉缘多少而成次第。卵生具四。所以先说。胎生具三。湿生具二。化生唯一。此依瑜伽所解。
由因世界执着轮回(至)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湿以合感。执着即合也。以执着故。轮回湿生。合由爱滞。触境趣附。名趣颠倒。湿以阳生。名和合暖成。所趣无定。名翻覆乱想。故感蠢蠕翻覆之类。蔽尸。云软肉。湿生初相也。既不入胎。故无前二位矣。十生皆本于淫欲。起于情想。以迷情愈妄。故化理愈乖。以至荡为空散。顽为木石。妄末虽殊。妄本一也。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至)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化以离应。变易。即离也。以变易故。轮回化生。离此托彼。名假颠倒。触类而变。名和合触成。转故趣新。名新故乱想。故感报亦尔。蜕。脱故趣新也。如虫为蝶。则转行为飞。如雀为蛤。则蜕飞为潜。凡以不同形而相禅。皆转蜕也。羯南。云硬肉。蜕即成体。无软相也。自下皆称羯南者。诸类通称止此。若第五钵罗奢佉曰成形。则各随状貌。非通称也。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至)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事日月水火。和合光明。坚执不舍。障隔不通。故名留碍。亦名障颠倒也。精明显著。因此受生。故名色相。星辰日月。吉者为休。凶者为咎。至于爝火蚌珠。皆是此类。又一切精明神物。皆精耀也。其想已结成精耀。故但有色而已。涅槃云八十神。皆因留碍想元成此精耀。此虽至精至神。亦未离乎乘彼轮转颠倒相也。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至)空散销沈其类充塞。
厌有着空。灭身归无。名销散轮回。迷惑无知。名惑颠倒。厌有归无。则依晦昧空。故名和合暗成。而云阴隐乱想也。此有想无色而不无业体。故亦称羯南。此则惑业昏重。形色销磨。体合空昧。识附阴隐。乃空散销沈类也。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至)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虚妄失真。邪着影像。如外道凡夫祠祷神明。托附形像。故名罔象。而云影颠倒也。然蹈迹附影之类。皆从忆想所生。故云和合忆成。由潜结乱想。故于罔象中潜结貌状。其神不明而幽为鬼。精不全而散为灵。无有实色。但有想相。故云想相羯南流转国土也。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至)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外道计无情有命。金石坚牢。或习定灰凝。思专枯槁。故名愚痴。而云枯槁乱想也。心随境变。遇物成形。如华表生精。黄头化石之类是也。夫不了谛理。固守愚痴。痴钝之极。则顽冥无知。而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也。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至)以鰕为目其类充塞。
世人假托因依。递为形势。资身养命。故云相待。而名因依乱想也。业果相循。不从自类受身。故名非有色相等。如水母之类。以水沫为体。以鰕为目。本非有色。待物成色。不能自用。待物有用。迷失天真。绵着浮伪。彼此异质染缘相合。故曰因依。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至)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邪业相引。使性情颠倒。而乘咒托识。不由生理。妄随呼召。即世间邪术咒诅。精魅厌物。因而有生者也。不由生理。则本自无色。既感成质。非无色也。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至)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二妄相合性情罔昧。异质相成。生理回互。如彼蒲卢。本为桑虫。非有蜂想。而成蜂想。以异质故。非有想相。以相成故。成想羯南。论因。如世之背亲向义。忘本蒸尝。认彼宗嗣。是其因也。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至)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怨害相酬。伤杀相反。生理怪诞。弃绝伦义。故感土枭等类。因土块毒果成形。以父母有爱。名非无想相。其子怨无有爱。故云无想。枭。鸟名也。食母。破镜。食父。其形如貙而虎眼。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此总结也。以皆不了妙觉明心。迷陷情欲。积妄发生。妄随轮转。非正修行莫能免脱。故下文示以除妄修证之法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七
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300 楞严经纂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八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槜李沙门 真界 纂注
此明证果渐次也。前令识妄无因。此复令除妄本者。谓识妄无因方堪修断故。此即于本因乱想立三渐次以修断也。下经云是人即获无生法忍者。即除六乱妄想而入三摩地也。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者。干慧即圣位也。而岳师判获无生忍为初住。又指初住已上为圣位。斯皆失此经本旨。逐他经所说也。盖他经有指初住获无生忍。或指八地获无生忍。随经所说各各不同。殊不知此经云获无生忍即得入三摩地。由得入三摩地即阶干慧。故知干慧即圣位也。故想阴文云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岳师又解三增进为通明修行。五十五位名别示凡圣。不以第三增进而成干慧。非惟经文前后不接。亦使干慧起自无因也。况下经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岂可不以第三增进成干慧地乎。又经云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盖从初心进至等觉。等觉还得初心。故云获初干慧。岳师又谓此经有二干慧。曰信前干慧。金刚干慧。以经云金刚心中初干慧故。而不知总结文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等渐次深入。则知信前干慧即金刚干慧。非有二干慧也。况后经云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岂信前干慧非金刚干慧耶。岳师又解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云干慧非真。则因心不真矣。何能究竟无上妙觉哉。且初信文云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岂干慧非真耶。然下注皆依经正意解释。此恐欲知会解与今注异同。故兹辨析。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至)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此结示颠倒乱想之所起也。各具。即互具。十二颠倒。即动颠倒至杀颠倒。以一一类心。妄种皆具。云各各具。此皆颠倒妙圆而生。故如捏目乱华发生也。然此结示颠倒乱想所起者。将乘之立三渐次修断以复其本也。故下即于本因乱想立三渐次。不然。则渐次地位无因而起矣。
汝今修证佛三摩地(至)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此牒前问而示修断之法也。初二句。牒前所问。于是下。示修断法。夫欲修证佛三摩地。必于二颠倒因及六乱妄想。立三渐次修断。而后可证佛三摩地。如净器毒蜜。须汤水灰香洗净。然后可贮甘露也。云何下。徴列修断三相。言渐次者。谓欲刳正性。必先除助因。欲违现业。必先持戒以刳正性。故云渐次也。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至)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此示食辛之过以戒断也。四食者。人间段食。谓所餐必有分段。鬼神触食。但歆触而饱。禅天思食。食至或但思之而饱。识天识食。既无形色但以识想。此直明众生皆依食住。而因食戒断五辛。不必他引也。五辛。内助淫恚。外引邪魅。故名助因。五辛者。楞伽经云。葱。蒜。韭。薤。兴渠也。应法师云。兴渠梵音讹也。正云兴宜。慈愍三藏云。根如萝卜。出土辛臭。慈愍冬至彼土。不见其苗。则此方无。故不翻也。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至)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此令持净戒以刳正性也。不饮酒。防乱之至。不啖生。防杀之至。律中五果皆须火净。示不啖生气也。淫如毒蛇怨贼者。能害法身杀慧命故也。执身使无身犯。执心使无思犯也。
禁戒成就则于世间(至)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淫杀相袭。偷劫相负。由无禁遏。故禁戒成就。则二业永无。酬偿亦息。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至)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此指前禁戒成就清净之人。修三摩地。现生即得神通无碍也。是则下。结名。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至)于外六尘不多流逸。
此明违现业之因也。盖根尘不偶。方违现业。故指此不多流逸。是违现业之因。亦是入正定之因也。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至)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因心不流逸。返流全一。即违现业。获无生忍也。流则分湛合尘。则根尘相织。为六乱妄想。起现前业。不流。则根尘不偶。返流全一。故得违其现业也。然返流全一等。亦是因戒生定。十方国土等。即因定发慧。以得定慧之心快然安隐。故如来净妙之性映现其中。而获无生忍。又前云。汝今修证佛三摩地。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此既返流全一。获无生忍。即除六想而入三摩地矣。下云。从是渐修安立圣位。即依三摩地而修。渐断本因。增进圣位。后云。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即还证佛三摩地。究尽本因。穷尽妙觉也。是知此所入者。下所修者。究竟之所证者。皆佛三摩地。故前云修证佛三摩地也。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至)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明依无生忍心修证圣位也。盖业净性明。乃可发行升进圣位。五十五位。即于无生忍中各随行相立名。使观其名义。知所进修也。然此三种渐次。即前所示修行三决定义也。何者。以除助因。刳正性。即摄心为戒。至违现业。返流获忍。即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故也。其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至如是重重单复十二等。亦即依定慧进修。至定慧圆明销灭诸漏成无上道。则知三种渐次。及单复十二。亦无越戒定慧三。故下结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止观渐次深入也。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至)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此即摄前所得。成干慧地也。欲爱干枯。即前心无贪淫。根境不偶。即前尘既不缘根无所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者。盖以欲爱润业。根境造业。生死相续。惟此而已。则欲枯境谢。违其现业。故残质不续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者。即前返流全一六用不行也。以全一。故执心虚明。六用不行。故智慧纯净。慧性明圆莹十方界者。即前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也。干有下。明干慧义。以欲干发慧。故名干慧。又因心未与果智相接。名干慧也。即以此心为信方便。
信者。纯真无妄之谓信。又相应之谓信。以中道心纯真无妄。则因心与果觉相应。故等妙虽悬。可以径造也。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至)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即以此心。即干慧心。言中中等者。谓心则止观不偏。境则空有不着。以此进趋。妙心开发。故云中中流入。圆妙开敷。即从干慧真妙圆心。重发此真妙信心也。以真妙信心。不随空有生心。故一切妄想。灭尽无余。妄想无余。中道纯真。妙信常住。名信心住。后位由此增进。更无别法。但随位依真妙性。净治惑习。使纤尘不立。即登妙觉也。言流入者。进趋之貌也。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至)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者。谓真性明圆。则一切浮尘幻相。化成无上知觉也。由性明圆故。故阴处界三不能为碍。无数劫中习气皆现在前忆念无遗也。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至)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妙圆通性。既纯既真。则真精洞发。化无始习。通一精明。惟一精明而进趋真净。行无杂糅。故名精进。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妄习既化。故心精现前。而进趋云为。纯智无习矣。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慧既纯明。以定执持。使周遍寂湛。寂妙之体。常凝不变。乃名定心。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惟进无退名不退心。
以定持慧。至于寂湛。故定光发明。由此又能深入明性。故惟进无退也。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既能深入明性。安然趋进。又能保持不失。则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是谓护法。即理法也。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至)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保持觉明不失。即护法心也。能以妙力回佛慈光者。回果向因也。向佛安住者。回因向果也。因果交参。光相互摄。故譬双镜相入。而名回向心也。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至)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回向既成。获佛常凝妙净。安住无为。故无遗失。常凝则对境不动。妙净则涉尘不染。而戒心成矣。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对境无动。涉尘不染。是谓住戒自在。无动无染。则无适不可。故能游十方所去随愿也。修行之初。必枯绝欲爱。使心性虚明。然后能入妙圆真性。真性明圆。细习乃现。因现遂化。使纯智无习。又持之以定。使寂湛发光。深入明性。护持不失。斯能回佛慈光。获佛净戒。而涉尘不染。所去随愿。此十信之序也。
从信趋入。生如来家。依无住智。永不退还。名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至)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此蹑前成后也。初三句蹑前。以真方便发此十心者。谓依干慧真妙圆心为进趋方便。显发十信心心。心精下成后。谓十心涉入。圆成一心。心精发辉。名发心住。圣位自干慧终于等妙。皆相蹑而设。欲令行人。从初趋入。住佛智地。而依智起行。济行以愿。由是超行向。入十地。登等妙。此修证之序也。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至)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心中发明。内外精莹牒心精发辉义也。履前妙心以成实地。名曰治地。如将筑室。必先治地。乃可兴作也。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由内外精莹。治成心地。心地即理。妙行能涉。妙智能知。理智行三。俱得明了。故游履十方得无留碍也。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至)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既所涉所知。得无留碍。则行人之行。冥合佛行。受佛气分。入如来种。如中阴自求父母。阴信冥通。故名生贵。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至)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同妙行之气分。是游道胎。奉觉胤也。前行与佛同。此方便具足。故喻胎中人相不缺也。言方便具足者。即应机接物之权智具足也。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如佛。牒上文也。心相亦同。明此位也。若容貌外同。心相内异。非正心矣。盖方便同佛。内心亦同。名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同佛之德。有进无退。名不退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具体而微。故以童称。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身。法身。智身也。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终。故喻出胎王子。以方便心相皆同佛故。堪绍佛位。名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至)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国大王。天子也。嫡嗣曰太子。刹利王。诸王也。嫡嗣曰世子。将付国位。取大海水灌顶。表为王当承用众智。今此位众德潜备。堪令分化十方而行佛事。犹如王子成人。分委国事。陈列灌顶。名灌顶住也。言以国事分委。则非正付国位。由此方极十住。若十地行满。乃堪正付。故华严十地菩萨受佛职位。比轮王太子受职。夫发心必治地。治地乃修行。修行然后生如来家。而具觉相。同佛心。长道体。圆十身。为佛子。任佛事。此十住始终之序也。
既依普智住佛所住。遂能繁兴妙行。自利利人。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至)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具佛妙德。故能十方随顺无适不可。自他利备。机应俱喜。故名欢喜。善推妙德。益以利人。故名饶益。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瞋恨生于违拒。今自觉觉他。不拒物故。得离瞋恨。故名无瞋恨行也。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触类而生。随机而应。无时不遍。无处不达。利行无尽。名无尽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上虽随机而应。说有千差。而异名别说。同归一理。故云一切合同。于法无差则离乱。于法无误则离痴。既无差误。故离痴乱也。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一中现无量。故云于同现异。无量中现一。故云异相见同。以知一切法同一法性。能作种种异说。而不失一性一相之旨。故维摩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斯由无痴乱故。能于种种法门互现随应。名善现行也。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至)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此由善现行充扩圆融也。尘中现刹。名现界。不坏尘相。名现尘。言无著者。着谓住着。即留碍也。世界微尘不相留碍。故名无著。此由菩萨得无著智。住不思议解脱。有此妙用。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现尘现界。现身现说。不相留碍。故云种种现前。皆从般若之所发现。故名第一。此之妙行。超过一切。名为尊重。故金刚称第一波罗蜜。即般若也。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至)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如是圆融。指上所现无碍妙用。能如是圆融无碍。则能成诸佛如来利生轨则。故名善法。一一轨则。皆合清净无为。故云真实。如是十行。乃至后位。不离前法。而皆相蹑别设者。一使行人随位增进。开扩性觉。净治惑障。而成熟佛果也。
前十住十行。出俗心多。大悲行劣。此须济以悲愿。处俗利生。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圆融。智悲不二。是名十回向。亦名十愿也。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至)离众生相回向。
满足神通至远诸留患。牒前现尘现界不相留碍等事。谓此行满足。当修回向行也。回向之行。悲愿最深。故职在度生。然见有可度。即涉有为。背涅槃路。故须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也。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即离众生相。远离诸离。即离相亦离。能所俱空。则本觉湛然。故名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至)名至一切处回向。
无坏不坏。无离不离。乃湛然齐佛。故云等佛。本觉齐佛。故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即地至一切处也前觉等一切。则真如体等一切佛也。此地至一切。则真如界遍一切处。所谓能以一处遍一切处也。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上等一切佛。即如来也。至一切处。即世界也。此由菩萨得真如体。发真如用。故能依正互相涉入。而无碍自在。无尽功德由是具足。故云无尽功德藏回向也。
于同佛地地中(至)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同佛地。即前地如佛地也。于一切处。各起净因。依清净因。取涅槃道。故云随顺平等善根也。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至)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平等善根。性真圆融。周遍法界。故名真根。真根既成。则十方众生皆我本性。以性圆满成就。故随顺等观众生而不失也。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至)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由上等观一切众生。故云即一切法。称性而观。离能所相。故云离一切相。以即不碍离。故虽观而无所观。离不碍即。故无观而无所不观。是则空有即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也。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至)名法界无量回向。
由得真如。不滞空有。故能十方无碍。而名无缚解脱也。三德妙性于此圆成。不见十界高下差别。法界量灭。故云法界无量。且初证性。以为齐佛。以为如佛。以为至一切处等。皆存量见。则法界性未离有量。及乎性德圆成。乃灭量见而得无量。此总治前位限量情见。此性圆成。可入十地矣。然此诸位。皆于一无生忍中。随所发行义立别名。俱能圆证圣性。不别而别。故分诸位。异而不异。唯是一心。地前既尔。后位可知。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至)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此结前起后也。四十一心者。干慧一。信住行向各十。小乘通教皆有四加。而非妙非圆。故此特标妙圆加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至)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佛觉。本觉也。前法界量灭。平等无二。无二之觉。即是佛觉。今将登地。故仍用佛觉为己因心。复加功行以求亲证。将证未证。故云若出未出。火喻果觉。本喻因心。钻喻加行。犹未登地。故譬钻火方得暖相。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至)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前以佛觉为己因心。此以己心欲成佛所履。佛所履者。即十地也。以一切诸佛皆由十地而登觉故。今行人志趋十地。即是欲成佛所履也。虽然。而障初地无明未尽。则初地果若依未依。故譬登高山身入虚空而下有微碍也。然已到顶。少需㩳进。则微碍除矣。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行人之心同于佛心。曰二同。既同佛心。善得中道矣。然此虽得而不见可得。不见可得。则亦无所说。如忍事人。不见可怀。亦不出说也。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前位谓之二同。已堕数量。谓之善得中道。即觉中道也。有觉则必有迷。至此数量迷觉俱不可得。脱世情量。犹名世第一。若进十地。极乎妙觉。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乃出世第一也。
十地者。蕴积前法。至于成实。一切佛法。依此发生。故谓之地。自十信已来。位皆蹑迹相资。直趋妙觉。于中不无断证。是皆不断而断。不证而证也。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至)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下文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以无所得为得大菩提。今既迷觉中道二无所目。故于大菩提善得通达也。尽。犹到也。佛境界者。即大菩提也。由于大菩提善得通达。故云觉通如来尽佛境界。由是法喜复增。故复名欢喜。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通大菩提。尽佛境界。则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众生国土同一法性。是异性入同也。然见异见同。还是情垢。至于同性亦灭。乃名离垢。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明极觉满名?慧地。
情见净极。妙觉明生。故名发光。明极觉满。如大火聚。同异缘影。悉皆烁绝。故名焰慧。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由前?慧烁绝。故一切同异所不能至。以下地不能胜。故云难胜。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前既明极觉满。同异不至。则真如净性明露现前矣。真如既现。则迥超极造。以尽真如之际。故名远行。以真如是无际之际。理既无际。行岂近乎。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既尽其际。乃全得其体。一真凝常。故名不动。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既得真体。斯发真用。凡所照应。无所不真。无所不如。故名善慧。华严名此菩萨。具四无碍智。作大法师。演说无量阿僧祇句义。无有穷尽。故名发真如用。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至)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此结前显后也。自初发信。至于登地。皆修习之事。而此善慧已超八地无功用道。智悲并圆。则修习之功终毕于是。故名修习以结十地之因。次后乃十地之果。无复修习矣。问。后位既无修习。复有断障之事。何耶。答。此明智悲功终。而云无复修习。若论断障。则等觉犹是修习。唯至妙觉乃名无学也。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慈阴妙云。十地之德也。十地果满。智悲功圆。无复自利。纯是利他。故以无缘慈。兴大法云。普覆众生大涅槃海。名法云地。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前干慧地云未与如来法流水接。至此顺逆交际。即与如来法流水接也。法流。即果法圣智。如来逆流者。谓从真起应。返入生死。从果入因也。如是下。谓从因入果。从生死入涅槃。顺流而入。故云顺行而至。起应之始。行因之极。顺逆交际。故云入交。即于此处立为等觉。斯则十地菩萨混俗利生。与如来同。所趋逆顺。与如来异。盖如来逆流。出同万物。菩萨顺流。入趋妙觉。此虽齐等。未极于妙。至下本因究尽。获初干慧。方尽妙觉也。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至)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总牒前文。明穷尽妙觉也。初二句。总牒前文。是觉下。明至于等觉始获初心。即穷尽妙觉也。下如是重重等。不过牒结此文耳。既尽妙觉。何云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言是觉者。即等觉也。盖等觉所获金刚干慧。即初干慧。以得初干慧。即尽妙觉故。故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也。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此牒结上文也。始从干慧。终至妙觉。单复相兼。总有十二。单则有七。谓干慧。暖。顶。忍。世第一。等觉。妙觉。复则有五。谓信。住。行。向。地。以一一位中。自具于十。故名为复。是则十一犹居等觉。惟至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也。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至)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指前地位。以示能证止观也。种种地。通指单复十二也。无位不尔。故云皆以。金刚观察。即观照之智。如幻十种深喻。即照法如幻等也。了法如此。则顿忘情解。纤尘不立矣。以止中用观。故云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由即止而观。即观而止。止观不偏。故云清净修证。由干慧以至信。由信入住。乃至妙觉。故云渐次深入。十喻者。幻人。阳?。水月。空华。谷响。干城。梦。影。像。化也。言如来毗婆舍那者。拣异小乘也。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至)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结示邪正。欲人从正反邪以修证也。问。前第三增进云。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何上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等渐次深入耶。答。三增进中。云无生法忍者。即止观不二之心也。金刚观察等。即止观也。盖一心不离止观。止观即是一心。故此结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若作增进历位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邪观也。五十五位者。自干慧至十地是也。言菩提路者。菩提即觉也。五十五位。是趋觉之路。等妙二觉。是觉非路矣。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上明证果竟。此下名结经分也。正宗未终。而遽结经者。由初示密因。次开修证。而卒乎极果。垂范来世。有始有终。则经之正范毕矣。于是文殊请问经名及奉持法也。结经后文。尚属正宗。而名助道者。特助道而已。故于后别列。乃正助之辨也。
佛告文殊师利(至)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此约所诠之理立名也。大佛顶白伞盖无上宝印者。谓体极含覆。超情离见。即如来藏之心印也。证佛心要。必契于此。十方如来清净海眼者。谓照穷刹海。净绝纤尘。即烁迦罗之法眼也。开佛知见。必资于此。实大事因缘。非小智之法。故以文殊请问。
亦名救护亲因(至)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阿难为亲。摩登为因。举斯二者。明有缘皆度也。言得菩提心等者。谓无上正觉。由此经得。一切智海。由此经入。此约所化之用立名也。亦名如来下。约所诠因果之义立名。谓依如来密因修证。是为了义。权乘修证。皆不了义。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此约体用功力立名也。大方广。所说之法也。常遍曰大。轨持曰方。包博曰广。即体相用之三大。因果同彰。染净不滞。于法自在。名妙莲华王。出生十方一切诸佛。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名十方佛母陀罗尼咒。盖咒者。佛以教言诅愿众生。革凡成圣也。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此约教行立名也。此经从天竺灌顶部中流出。盖约密言名灌顶章句。有诵持者。则如来智水灌其心顶。亦如刹利之受职也。又菩萨由此受佛职位。亦名灌顶章句。菩萨万行。以首楞严为本。故修此定者。于一心中具足万行。故名万行首楞严。结经分竟。下为助道分。而有二科。一曰。别明诸趣。戒备失错。始于下文。而终于第九卷中。二曰。详辨魔境。深邡邪误。始于第九卷中。而终于第十卷末。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至)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此结叙时众获益。下乃赞谢也。开示密印般怛啰义者。即大佛顶悉怛多钵怛啰无上宝印也。兼闻了义名目者。即如来密因修证了义等也。顿悟禅那等。谓因闻修进圣位。及密印了义名目。故得顿悟禅那修进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烦恼也。修道所断之惑。小乘于三界九地。地各九品。断欲界前六品而证二果。断后三品而证三果。断上二界各九品而证无学。今此增上顿断。故言三界六品。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至)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赞谢前法。启请后说也。俱生幽隐。故云沈惑。前说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则法界一真。万动一体。宜无诸趣之异。其如方今现有。乃常情所疑。故或执诸趣而迷妙圆之体。或执妙圆而拨诸趣之业。以至失错堕落。故特请问。冀佛详明。令人知所戒备也。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至)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问意有二。谓别业同报。别业别报。初问淫杀妄三。即别业也。为有定处。即同报也。为复自然下。即问别业别报。据下答意。皆是别业同报耳。文云。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乃至云。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且此云。令持戒者谨洁无犯。下云不入邪见。即戒备之意也。琉璃。匿王太子。废父自立。挟宿嫌。诛释种。佛记其七日当入地狱。王泛海以避。水中自然烧灭。善星比丘。能说十二部经。获四禅果。因狎邪友。妄言无佛无法。无有涅槃。故生陷无间。此皆谬执妙圆。拨无业趣者也。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至)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此赞所问而告其妄习发生诸趣也。一切下二句。牒前问意。因彼下。明依妄发生爱染之情。正是众生生死根本。名为内分。即众生分内事也。能生爱水。润业润生。轮回不断。职皆由此。诸爱不一。皆能感水结业。故云流结是同。水性沉下。故情积之业多从沦坠。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至)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众生生死。本分由情。情着染境。因是从坠。今以胜境为所欲处。但由其想。不属于情。乃是众生分外之事。故云外分。气。谓气色。是故下。引事以验。身轻清。顾雄毅。梦飞举。圣境现。轻身命。此五皆殊胜气色。由想故有。毅。果敢也。诸想虽别下。谓欣外胜境。不由情染。想既轻清。自然飞动。报当超越。然想能生胜。而卵以想生者。由染净异也。此中且指人天想心。名为外分。非出世三乘之智也。何者。因前阿难问于地狱乃至人天等道。由是佛依妄习开为二分。次约二分以辨诸趣。诸趣之后。总结示云。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等。故知外分不出三界也。文中虽云心存佛国圣境冥现。斯盖泛举胜气之相耳。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至)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生从顺习死从变流者。以一切众生皆爱生而恶死也。是故生则顺其习。死则逆其习。故复云死逆生顺二习相交。此乃文辞互略耳。只是生从存住。故顺习。死从变流。故逆习也。未舍暖触。谓现阴之末。逆顺相交。谓方死方生之间也。一切善恶之业。即于是时随其情想轻重而感轻焉。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至)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想体轻举。故纯即飞升。然此特纯善。故止于生天。必生天上者。据下情少想多但在四天之下。验今纯想所生应是忉利以上。若单修善禅。则性生上界。若兼于福慧净愿则。二习交时感变倍胜。此于飞心中旁论福慧。故皆云兼。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至)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胜想不纯。少滞邪情。故感此类。盖虽滞邪情而有善愿。斯感善缘住佛座下。即天龙八部类也。然情少想多。此通举也。理宜等降四类分之。一情九想。即为飞仙。二情八想。为大力鬼王。三情七想。为飞行夜叉。四情六想。为地行罗刹。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由昔情想。感今聪钝。是知言均等者。总报之业也。言幽明者。别报之业也。由所习情想。各在强弱。致有聪钝之异。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至)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情多想少。亦合分四。六情四想。流入横生。七情三想。坠为饿鬼。八情二想。生有间狱。九情一想。生无间狱。言水轮火际。即寒狱第八也。受气猛火。谓受火气以为身。故常被火烧。或得水饮亦化为火。故曰水能害己也。情业愈滞。故狱报愈沈。下洞火轮。即八热狱也。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谓超寒狱入热狱也。热狱第八。名五无间。此中只就七热地狱。自有轻重。而分有间无间。非五无间。下明第八热狱。方是五无间也。
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至)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阿鼻。此云无间。谓受罪。苦具。身量。劫数。寿命。五者皆无遮间。名五无间。此惟情业最重者坠入。至劫坏乃出。若兼谤大乘等罪。则此劫虽坏。更入十方阿鼻。无有出期。以谤法毁戒。令无穷人堕邪见故。前问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故答纯情以造。虽则自招。同业所感。不无定处。元地者。各随元由因地也。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至)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此结前起后也。前开二分。以明情想感变。略明七趣也。此下详明根境构造。精研七趣也。十习本于十惑。以习成恶业。六交因乎六根。而交起恶报。如造业因眼。余五为助。至受报时亦遍及也。
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至)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恶业起于情惑。而淫为情惑之最。故前后皆首明之。十习之业。皆先言所感之境。次言所报之事。淫感火业。由惑心炽盛。相摩而发也。故所感之境。见大猛火。舒王云。淫习研磨不休。自耗其精。则火界炽然。于其生也尚有痟渴内热等疾。则其死也见大猛火宜矣。能所交炽。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之报。乃应其习业也。如来为导师。故色目以警之。菩萨为行人。故深怖以避之。色目。犹铭目也。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至)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贪习感水。由爱心计着吸取而发也。吸积风为寒。风结水为冰。故有积寒冻冽之事。吒吒等。寒冰之报。即寒狱也。俱舍云。吒波罗等。忍寒声。青赤白莲。寒冰色也。贪水能润业滋恶。瘴海能毒性没身。吒波罗三。青赤白三。更有疱裂二相。即八寒地狱。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至)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慢习骄逸。由轻陵恃己而发。以骄逸驰流。故感腾逸奔波之境。积致恶毒。故有血河灌吞之报。慢能滋痴。故如饮痴水。能致深害。故譬巨溺。痴水。西国水名。如此方之贪泉也。
四者瞋习交冲发于相忤(至)菩萨见瞋如避诛戮。
心属火。气属金。瞋者由心作气。而反动其心。加之冲击抵忤。则心火转盛。气金转刚。故曰心热发火铸气为金也。断刑曰宫。肉刑曰割。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至)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诈习依奸智起恶而渐滋蔓。故如水浸田。草木生长。由调引相延。故感绳木延引之事。谗贼。奸诈败正者也。校。枷也。易云。屦校灭趾。荷校灭耳。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至)菩萨见诳如践蛇虺。
诳者。为获利誉。多怀异谋。矫现有德。欺诳于他。令他暗昧。罔知所谋。其志诬罔。其心飞扬。如风鼓尘。使人无见。故感尘土秽恶之境。没溺腾掷之报。
七者冤习交嫌发于衔恨(至)菩萨见冤如饮酖酒。
冤习衔恨。阴隐为伤。故如阴毒畜恶。而感飞石囊扑之境。投掷抛撮之报。飞石投掷。车匣牢栅。皆阴隐之事。囊扑者。囊贮而扑杀也。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至)虚妄遍执如临毒壑。
见习有五。一萨迦耶。此云身见。谓执身有我。种种计着。二边见。于一切法执断执常。三邪见。邪悟错解。拨无因果。四见取。非果计果。如以无想为涅槃之类。五戒禁取。非因计因。如持牛狗等戒为生天因之类。此五总名恶见。诸见交明。彼此相反。互相违拒。故云发于违拒出生相反。由其违反。故感王吏证执之境。权诈鞠推之报。路人相见。一往一回。喻所见违反也。是五恶见。能陷法身。故名见坑。能致业苦。故名毒壑。行人当疾灭之。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至)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不宜曲而曲之。曰枉。盖枉非真情。由诬谤发。逼压于人。故感报如之。排。挤挫也。押捺。亦其义也。漉。沥也。衡。横也。谓迫蹙其体。沥漉其血。又于迫隘苦具。横冲而度。所谓下透挂网。倒悬其头者。皆衡度类也。谗能伤人。故名谗虎。以可惊怖。故名霹雳。
十者讼习交谊发于藏覆(至)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讼非官讼。公发其覆之谓也。斯即覆习。此覆彼讼。曰交諠。故感鉴见照烛之境。恶友对验之报。阴贼覆藏。发则自害。覆罪适足以自压自坠。故如戴山履海也。十习发于十惑。通根本而兼随。随烦恼二十。初曰。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今诈习即谄也。冤即恨也。枉即害也。讼即覆也。
云何六报阿难一切众生(至)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上明所造之因。此下明所感之报也。然造业招报。根识必俱。今以识为业。而报从根者。文互显也。
云何恶报从六根出(至)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一者下。标示。临终下。释相。先见猛火等。即现报也。亡者神识等。即生报也。发明下。就眼根明二相。如是下。对诸根明交报。他皆仿此。见业感火者。以见觉属火。故感猛火。畏见于境。恐藏于心。六交皆直入无间者。就重言耳。成论云。极善极恶皆无中阴。所以直入。闻听属水。故烧听能为镬汤洋铜。鼻嗅主气。故烧息能为黑烟紫?。舌主味。丸糜味类也。身主触。灰炭触类也。心正属火。烧之转炽。故迸洒煽鼓。
二者闻报招引恶果(至)为电为雹摧碎心魄。
闻听属水。故依之造业。则能感波涛。注闻发声。故为责罪诘情之事。注见为雷吼。水随见变也。注息为雨雾。水随气变也。注味为脓血。水随味变也。注触为畜鬼。水随形变也。注意为电雹。水随心变也。盖此中所感之报。多有与当根不相称者。然业报俱不可思议也。
三者嗅报招引恶果(至)为飞沙礰击碎身体。
因贪恶香作种种业。果感毒气成种种报。言从地涌出者。谓毒气充塞远近。无复出路。故神识从地而涌出也。质。碍也。履。通也。嗅业所依。不离通塞。故冲息能为质履也。冲见为火炬。冲听为没溺洋沸者。根随气变也。鱼败曰馁。羹败曰爽。饥馁乖爽。由味随气变也。绽拆烂坏。由体随气变也。冲思为灰沙。心随气变也。
四者味报招引恶果(至)为飞热铁从空雨下。
准眼耳鼻云见闻嗅。此应云尝报。言味报者。从所尝为名也。盖贪味。则网捕烧野以取禽兽。故见铁网猛?之相。舌根所依。不离吸吐。吸气为寒。吐气为热。乃常理也。舌啖生命。使彼承忍。故历尝发苦使己承忍。依见贪味。故能为然金石。依听发恶。故能为利兵刃。依嗅恣贪。笼取群味。故能为大铁笼。触味伤物。故感弓箭以自伤。缘味思物。故感飞铁以加害。
五者触报招引恶果(至)为坠为飞为煎为炙。
合山刀剑。并由贪着男女身分而感也。铁城火狗等。皆恶触杂感之相。触业所依。不出离合。屠裂。即离相也。道。趋狱之路。观。狱王门阙两观。厅案。乃治罪之处。皆身触所依。烧热见触。撞击闻触。括袋息触。耕钳舌触。飞坠思触。括袋。所以收气。思业飘荡。故感飞坠之事。剚。插刃于肉也。剚射考缚。乃相因旁举耳。非当根之相也。
六者思报招引恶果(至)万生万死为偃为仰。
思心飘荡。故先见恶风吹坏国土等事。思业所依。不出迷觉。荒奔。迷思也。知苦。觉思也。思必有所。故结思则为受罪方所。见能鉴证。故结见则为证罪人事。结听则能为大合石等。车船槛。乃息气乘乱思所变。尝即舌根。声所自发。大小已下。皆言其身。乃触业乘乱思所变也。
阿难是名地狱十因六果(至)受无量苦经无量劫。
总结十因六果也。恶业同造者。谓造恶业时。一根为主。余五俱助。是则六根同造。十业具足。故入阿鼻狱。受无量苦。经无量劫。此即上所受六交报也亦即五无间狱。故云受无量苦经无量劫。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
六根各造。不同前六根同造也。及彼所作等。谓前则六根同造十因。后乃三根而犯三业。此当一根而兼三四根。十业之内亦应阙二三业。故入八无间狱。非前五无间狱也。
身口意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
身口意杀盗淫。乃重罪。以不遍六。不具十。故又轻于前也。大狱只有八寒八热。而有十八鬲子地狱。及八万四千眷属等狱。皆大狱所分者也。
三业不兼中间或为(至)是入则入三十六地狱。
三业不兼。谓具二阙一也。三十六狱。并下一百八狱。未详名数。
见见一根单犯一业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
上具二阙一。此犯一阙二。故又轻也。见音现。明然不兼也。
由是众生别作别造(至)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此结答前问也。上文五节恶业不同。即别作别造。所感狱报各从其类。即入同分地也。如别造极重。同入阿鼻。别造次轻。同入百八是也。妄想发生等。并酬阿难前所疑问。
复次阿难是诸众生(至)后还罪毕受诸鬼形。
非破律仪。无正范也。犯菩萨戒。无正因也。毁佛涅槃。无正果也。三者不正。诸余皆邪。故堕狱罪毕。即入鬼趣。
若于本因贪物为罪是人罪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
此即贪习为因也。于物生贪。非理而取。余报在鬼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精怪。其类非一。故名怪鬼。
贪色为罪是人罪毕遇风成形名为魃鬼。
即前淫习为因也。色能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报招鬼质。还复托风。风质元虚。因习所致。因果相对。岂徒然哉。
贪惑为罪是人罪毕遇畜成形名为魅鬼。
即前诈习为因也。因成诈伪。惑正凭虚。托附畜生。便成鬼质。即狐狸猪犬有异灵者。其类非一。故云遇畜成形。魅。即现美形以惑人者。
贪恨为罪是人罪毕遇虫成形名蛊毒鬼。
即前冤习为因也。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在意。热恼居怀。受余报时。亦假毒类。即蛇虺毒虫有异灵者。成蛊毒鬼。
贪忆为罪是人罪毕遇衰成形名为疠鬼。
即前瞋习为因也。瞋恚不舍。名为贪忆。洎受鬼报。遇灾衰处。便人其身。名为疠鬼。即毒疠伤寒传尸骨蒸之类。皆此鬼作也。
贪仿为罪是人罪毕遇气成形名为饿鬼。
即前慢习为因也。慢以陵人傲物。高举自强。洎报鬼伦。遇气为质。内无实德。空腹高心。饥饿所困。故名饿鬼。
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
即前诳习为因也。为获利誉。多怀异谋。矫现有德。欺诳于他。令人暗昧罔知所谋。洎受鬼形。凭幽托暗。魇惑寐者。故名魇鬼。
贪明为罪是人罪毕遇精为形名魍魉鬼。
即前见习为因也。执见异生。各自明悟。及招鬼道。遇精明处以为其形。即日月精魄山泽明灵有精耀者。以托其质。言魍魉者。木石变怪也。
贪成为罪是人罪毕遇明为形名役使鬼。
即前枉习为因也。枉押成褫。凭虚架构。劳心役思。挠害无辜使成有罪。遇明显境。托以成形。非幽暗类也。走使战阵。担沙负石之徒。故云役使。
贪党为罪是人罪毕遇人为形名传送鬼。
即前讼习为因也。爱人党己。故于己之罪则覆。于他之非则讼。报在鬼类。托质于人。如世有童子师。及巫祝之类。皆为神道传送吉凶祸福之言。名传送鬼。此上鬼类。其数实繁。考果徴因。不过此十。
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至)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情业积水。下坠烧干。则情业已尽。复乘想业上出皆迷妄之为也。圆明觉心。本无是事。
复次阿难鬼业既尽(至)身为畜生酬其宿债。
狱报情业。鬼报想业。故鬼业尽。则二报俱空。复偿负业。
物怪之鬼物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枭类。
贪习为怪鬼。报尽作枭伦。枭。土枭也。附块为儿。贪物所致。一切怪异者。皆此类摄。
风魃之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咎徴一切异类。
淫习为因。报招风魃。旁为畜生。受咎徴也。咎。过恶也。徴。应验也。恶行所招。将有灾异。先有此应。如群雀众鼠。荒俭之徴。?鴹水灾。鹤舞多旱。其类非一。
畜魅之鬼畜死报尽生于世间多为狐类。
诈因之报。为鬼成魅。所依既尽。畜受狐身。
虫蛊之鬼蛊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毒类。
冤习之报。鬼作蛊毒。畜为毒类。即蛇蝎之属也。
衰疠之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为蛔类。
瞋习之因。鬼为衰疠。托灾附祸。便入身中。转受畜形。还托身内为蛲蛔也。
受气之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
饿鬼附气。慢习是因。鬼受饥虚。畜充他饱。故为食类。即世间可食之畜也。
绵幽之鬼幽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服类。
宿因诳习。鬼为魇暗。幽默既销。畜为服类。即驼驴牛马蚕茧之类。为人服用也。
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因为见习。鬼作魍魉精耀之物。既尽为畜。便成应类。即社燕寒鸿。能应四时节序者。言和者杂也。杂精明处而成鬼也。
明灵之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徴一切诸类。
即前枉习。鬼托明生。为役使类。鬼道业尽。畜报休徴。休美也。休祥将至。预有此徴。即嘉凤祥麟之类。
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循类。
讼习之因。鬼招传送。人死为畜。报在黠慧。故云循类。即人所畜养循顺之类。
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至)则此妄缘本无所有。
狱鬼二趣。业火干枯。今为畜生。酬偿余业。故云旁为。妄想故有。觉性元无。犹如圆影。眚病故见。
如汝所言宝莲香等(至)皆为浮虚妄想凝结。
所问三缘。是彼人等各自虚妄造业发生。不由他有。故云本自非天降等。妄造妄受。觉性之中皆如空华。
复次阿难从是畜生(至)还为畜生偿彼余直。
为畜正酬。酬过其分。则为人反徴。然则凡所食取。宜无过分也。如彼有力。谓修定学慧之力。不舍人身。则为彼奴婢。或遭其劫杀等。
阿难当知若用钱物(至)及佛出世不可停寝。
偿足自停。则无交仇。偿足不停。则交仇不已。自非正修正力。莫之遏绝。此约修定破惑。见佛得道。方免相害。纵有宿业所作不亡。至果偿之。若幻化之非实也。
汝今应知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
因于贪物。鬼托怪形。畜在土枭。附块而养。今归人趣。其性颛蒙。杂在顽嚚。心忘德义。盖因之故然也。而言参合者。夫人道受报。善因所招。总报虽同。满业各异。故分十种。今此从畜来者。乃余业旁受。非正善业所招。然亦顺后业感。由不正故。故言参合。
彼咎徴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异类。
始因贪欲。鬼受魃形。上为畜生。灾咎之应。业尽复本。参合异类。以咎徴本于妖异。故余习复为妖异也。
彼狐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庸类。
因从诈习。鬼为畜魅。类入旁生。狐狸所摄。故今为人。庸鄙无识也。
彼毒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很类。
冤习是因。鬼为蛊毒。旁为畜类。蛇蝎是形。还生人道。杂乎很类。毒伦为很。亦其习之余也。
彼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微类。
瞋习为因。鬼居衰疠。蛲蛔受畜。微末为人。即不为人之齿录者也。
彼食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柔类。
慢习是因。鬼招饥饿。结气而作。无实体性。畜受食类。人为柔弱。盖因我慢贡高。反招柔怯之报。
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
诳习为因。鬼从幽魇。畜为服用。人受劬劳。役力艰辛。工巧之属也。
彼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文类。
因从见习。鬼落和精。魍魉报终。畜为时应。参于人道。微有文章。非正习因。亦云参合。
彼休徴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
枉习为业。鬼受明灵。驱役疾驰。无暂停止。畜招休应。人杂聪明。考果徴因。必无差忒。
彼诸循伦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达类。
因由讼习。鬼作依人。传附神辞。发显祸福。畜招驯黠。人达穷通。宠辱不惊。安然自得。故名达类。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至)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狱鬼畜中。酬偿先业。三途报尽。还复为人。顺后善业。所招随别。复分十类。如是皆为颠倒轮转。欲息颠倒。唯戒定慧。无此三种。不息轮回。佛若不出。谁说此法。令其修学免轮回耶。故此辈名可怜愍者。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至)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不依正觉修三摩地者。谓不依不生灭心为本修行也。别修妄念者。谓别依妄念而修也。存想固形者。谓存心在于长生。欲此形骸坚固不坏。以求永寿。仙。迁也。人之形神能迁而不死也。然终归败坏比天为劣。比人为优。故别开也。抱朴子云。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不修。而但务方术。终不得长生也。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至)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以药饵驻一期之寿。而不能轻举者。地行仙也。行去声。功行也。餐黄精松柏之类。久而身轻者。飞行仙也。炼金石还丹之类。化骨易形。撮土点石。以游戏人间者。游行仙也。鼓天池。咽津液。冰雪婥约。不交世欲。与天无异者。天行仙也。乘阴阳运止。以调气固精。遗形涉空者。空行仙也。吞吸精色。服虹饮雾。粹气潜通者。通行仙也。坚持咒术。久而术道圆成者。道行仙也。澄凝精思。久能照应者。照行仙也。或存想顶门而出神。系心脐轮而炼丹。皆思忆圆成也。内以坎男离女匹配夫妻。外即采阴助阳摄卫精气者。精行仙也。存想世间皆成变化。因悟迁变遂忘心想。形如槁木。心若死灰。名觉悟圆成。其行绝世。名绝行仙也。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至)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前文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下文云。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意在知所戒备也。所谓人中炼心者。非止服饵养生而已。必兼戒善。方曰炼心。别得生理者。由人中之业。别感仙趣之报也。如山海经云。昆仑之山。广都之野。轩辕之丘。不死之国。气不寒暑。人皆数千岁。斯亦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若但固形而不炼心。便希千岁。是犹见卵而求时夜。不太早计乎。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至)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未能离欲。且能窒欲。使爱水不流。则湛性澄莹。故能初天托生也。六天由修五戒十善而致。今但约欲微增胜者。一是阿难起教之缘。又爱欲为轮回根本。前明沦坠亦始于此。此名超腾亦始于此。意使初心未能成就禅定智慧。且疾断根本。则轮回可出也。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至)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此爱薄于前。故报居其上。后递然也。净居谓清净自居之时。未全清净之味。为有微爱故也。日月居须弥腰。忉利居顶。以能澄莹增明。故能超之。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至)如是一类名须?摩天。
欲心不作。故动少静多也。六欲下二。名地居天。上四。名空居天。不须日月而常明。以莲华开合分昼夜。故名时分。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至)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虽静心愈多。亦未免应触。此能少欲。未能无心也。兜率天有内院外院。三灾至三禅。而此言不及者。约内院言之。精微不接。皆内院事也。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至)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此无心而境自至。曰横陈。嚼腊。言味甚薄也。诸天皆有报境。而此天乐自变化以受用。越于下天。故名越化。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至)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了然超越。言全无味也。化即第五天。无化即下天也。诸欲乐境。不劳自化。皆由他化而自在受用。名他化自在也。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至)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形虽出动。此对人仙二趣得出动之名。心迹尚交。谓欲心事迹犹有交合之相。故俱舍颂曰。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此言地居两天则形交。?摩则勾抱。兜率则执手。变化则对笑。他化则相视。须知彼文各据六天受欲而说。今经只就人中辩欲事轻重。用显六天感报不同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八
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300 楞严经纂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九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槜李沙门 真界 纂注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至)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前明六天。虽出尘扰。而未能绝欲。故通名欲界。自此而下。明十八天。虽离欲染。尚有色质。故通名色界。又通名梵世。为已离欲染也。通号四禅。为已离散动也。欲天但十善感生。此天兼禅定感生。然特有漏禅观六事行耳。六行者。厌欲界是苦是粗是障。欣色界是净是妙是离。此则凡夫伏惑。超世间道也。不假禅那等者。言非正修真三摩地。无正智慧。但修六行伏欲。使爱染不生。则不留欲界。粗惑不染。净报现前。故即生梵世。初名梵众。则众庶而已。次名梵辅。乃大梵宰辅。而终于大梵。其进有序。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至)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初天但能执身伏欲。此天又得定共戒。以顺律仪。行梵德。故超之也。戒定相应。名定共戒。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至)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由前身心已离欲染。故得身心妙圆。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故威仪戒行清净无缺。至此又加以明悟超达。则盛德之至。故为梵王。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至)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此天已出欲流。背欲染。趋胜净。故四禅皆称胜流也。已离欲界八苦。故曰苦恼不逼。已离散动欲心。故曰诸漏不动。俱舍云。此名离生喜乐地。谓离欲界杂恶生得轻安乐也。然此天以至下天。皆云非正修真三摩地者。此以有漏简非无漏也。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至)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此蹑大梵之行升进。具戒定慧。故曰圆满。以梵行圆满。故能澄凝其心。不随境动。而寂湛生光。其光尚劣。故名少光。盖二禅已上。无有语言。但以定心发光。光有胜劣。分其高下。
光光相然照曜无尽(至)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定力转明。妙光迭发。从前少光迭发多光。光互相然。故照曜无尽。境随光净。故映十方界遍成琉璃。以照曜无尽。名无量光也。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至)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诸世界中教体不同。故娑婆以文字。香积无文字。说但以众香。此天吸取任持圆光以成教体。令人观光知修梵德。无有语言。故发化清净。随机受益各各不同。故云应用无尽。以光为音。故云光音。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至)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二禅三天。又胜下位。故名胜流。以得极喜。故云一切忧悬所不能逼。初禅方得漏心不动。而未能伏。此天已伏粗漏。则业渐劣行渐胜也。俱舍云。此名定生喜乐地。谓定水润心。慧光明泰。喜支调适。忧愁不生也。悬。或作愁字之误耳。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至)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由上圆光教体披露妙理。故得发成精行。离诸喜动。而生净乐。是乐非境。乃出乎净性。恬怕寂静。名寂灭乐。而净犹劣。则能通而已。未能成也。以犹劣故。名少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至)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净空者。离诸喜动。不缘物境之定相也。由是充扩。使净相无际。协乎妙性。故身心轻安。而性乐成矣。以无际故。名无量净。又望上未遍。望下则多。故名无量。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至)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上身心轻安。且言其内。今世界等者。总摄于外。盖由净空无际。故得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现前。则身心归寂灭乐矣。以一切圆净。故名遍净。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至)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此三胜流。离诸喜动。随顺性乐。故云具大随顺。得安隐乐也。欢喜毕具者。此名离喜妙乐地。谓心虽离喜。而喜乐自具也。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至)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复次下。结三禅之德。乐非下。显三禅之过。苦乐下。正示福生也。盖前之喜动。为逼苦之因。今虽离喜。逼苦已尽。而得无量乐。然乐不终乐。坏苦必随。此天悟此。故苦乐顿舍。以舍苦乐。名粗重相灭。舍念清净。故净福性生也。自此而下。明四禅总有九天。然四禅报境。但有三天。第四无想。乃第三广果别开。皆凡夫报境。此四之上。有五不还天。乃圣贤别修静虑。与凡夫不同。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至)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前虽苦乐双舍。净福性生犹未圆融清净。福性无遮。至此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限。而得随顺。穷未来际。名福爱也。以爱乐随顺无遮福性。故名福爱。问。此有漏禅。寿命有限。何得穷未来际耶。答。此约得定。报寿长远。动经劫数。云穷未来际。非约报后所论也。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岐路(至)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从福爱分二岐路也。一直往道趣广果。一迂僻道趣无想。若于先心不带异执。直修禅定。使自无量净光等天。至此福德圆明。修福既圆。遂证广果。而住此天。以此天定福弥广。故名广果也。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至)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先心虽能伏惑修禅。而涉妄带异。以有心为生灭。以无想为涅槃。于是双厌苦乐。专研舍心。先舍粗心入于微心。复舍微心入微微心。从微微心相续无间。由物洎身。心至心想。一切皆舍。名圆穷舍道。身心俱灭也。心虑灰凝。即无想定也。由是感报。生无想天。寿五百劫。盖以是人不了妄性体空。乃执生灭以为劳累。厌此生灭。求不生灭。非真不生也。但见六识不行。如冰夹鱼。不知微细生灭。妄谓涅槃。俱舍说。初生此天。未全无想。经半劫始无。及报将尽。复经半劫有想。然后报谢。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至)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苦乐不动者。以四禅苦乐双舍。舍念清净。故不能动也。然彼器非真常。情俱生灭。虽非无为真境。而有为功用。至此已纯熟矣。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至)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第三果人。断欲界九品修惑尽。即生此天。不复欲界受生。故曰不还。习气。种子惑也。与现行皆灭。此指欲界无续生业也。苦乐双忘。兼指四禅已下无续业也。故云下无卜居。此五天自四禅别立。通名舍念清净地。故云舍心同分安立居处也。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至)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前于苦乐有舍有厌。则心与境斗。不能无烦。惟心境两释。烦恼斯断。盛热曰烦。微烦曰热。上唯斗心不交。疑若犹有交地。方灭粗相。得无烦而已。此复增胜。心机无对。研交无地。能灭缘影。故无热也。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至)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十方。所照也。妙见。能照也。虽照万象。不随尘象而起念虑。故无尘象沈垢。由妙见圆澄。无诸尘垢。故名善见。精见者。由无尘垢间杂也。精见现前。则进趣云为。纯智无习。故云陶铸无碍。名曰善现也。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至)一类名色究竟天。
几者色之微。究竟群几者。谓究尽众微也。性者微之本。穷色性性者。谓穷尽极微也。极微众微既已究尽。则入于空。故云入无边际。以色皆究尽。故名色究竟天。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至)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下天修有漏凡定。此天修无漏圣业。粗细有异。故不能见。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至)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总结色界也。独行无交。俱无情欲故。未尽形累。犹有色质故。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至)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色究竟天。居有色顶。与无色邻。名有顶色边际也。二岐。一出三界。即此文也。一入无色。即次文也。四禅皆依舍念修定。此言舍心。指有顶因心也。因心能发无漏智慧。断尽尘惑。至于圆明。即出三界。不住小果。入菩萨乘。是名回心。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至)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自此而下。明无色界四天也。无色者。无业果色。有定果色。依正皆然。乃灭身归无。定性声闻所居。或舍厌天人杂处。其类不一。皆无色蕴也。四天皆依偏空修进。初厌色依空。二厌空依识。三色空识等都灭。而依识性。四依识性。以灭穷研。而不得真灭。是皆有为增上善果。未出轮回不成圣道者也。若在下。蹑前。觉身下。明此天相。盖此初天虽舍念清净。而觉己形碍。坚修空观。灭身归无。即厌色依空者也。心与虚空相应。名空处定。故报生空处也。
诸碍既销无碍无灭(至)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诸碍既销而无。则不依于色。无碍之无亦灭。则不依于空。惟留阿赖末那。即厌空依识者也。名识处定。故报生识处。赖耶第八识。末那第七识也。身根既销。无复六识。故唯二者独留。而末那所缘色空识三。此位既无色空。则色空粗缘已无。故惟全半分微细也。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至)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前位虽亡空色。未灭识心。今此识心都灭。故十方寂然迥无攸往。以寂无攸往。故名无所有。然此虽亡识心。未亡识性。今之行人。见性不深。多滞于此。虽能洞了色空。灰灭心虑。逮无所有。而终于识性。幽幽绵绵。不能自脱。生死窟穴。实存乎此。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至)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识性者。识心幽本也。不动者。寂无攸往也。由识性不动。自以为真。故灭穷研。是于无尽中发宣尽性。所以似存不存。似尽不尽。似存不存。故非想也。似尽不尽。又非非想也。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至)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者。指上四天皆依偏空进修。故不能尽真空妙理也。从不还下。谓圣人有生此处者。乃钝根那含耳。言罗汉者。约后为名也。若从无想下。谓无想诸凡夫天。穷至四空。不归无漏。则迷于有漏。无所见闻。故便入轮转。岳师谓无想天不来四空曰不归者非也。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至)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此明天众随业感报。王乃寄位升进也。游三摩地等。即菩萨游戏。出入诸禅三昧。增进圣位。以天为修行路者。谓圣人欲趋菩提。必寄迹诸天而修行升进。如人欲至王城。必借路进趋故也。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至)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身心灭尽者。无色蕴及粗识也。此皆下。总指三界由妄发生。七趣由妄沉溺也。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诸有情起惑造业。各随诸趣受生也。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至)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修罗。此云非天。福力等天。而无天行。为多瞋故也。随业轻重而有四生之异。水穴。即尾闾也。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至)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总指七趣由妄。以显真心本无诸妄也。盖七趣由妄想随业受生。故名昏沉诸有为相。于妙圆中了无根绪。故如空华。前问妙心遍圆。何有狱鬼人天等道。故此结示由杀盗淫三为根本。有是业。则名鬼伦。言必坠也。无是业。则名天趣。言必升也。出生无杀盗淫。即天趣。七趣举二。以善恶通摄也。因有而坠。因无而升。故曰有无相倾起轮回性。若得妙发真三摩地。则妙性常寂。无复轮回矣。有无二无。无善恶也。无二亦灭者。谓善恶既无。则无善无恶亦不可得。如此。则妙性中尚无于善。何有不善乎。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至)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由前问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又问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故此结答。三业。即杀盗淫也。
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至)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此劝除三染心以结示邪正也。上明诸趣。戒备失错。而终于劝除杀等三种染心。乃戒备真要也。下文即助道分中第二科。名详辨魔境。深防邪误。魔即魔罗。此云杀者。亦云夺者。能杀慧命。夺善法。开之有五。曰。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鬼魔。合之惟阴魔天魔而已。阴魔。即生死烦恼。依五阴而起者也。天魔。因修邪定。好害正道者也。未发心者。常与随顺。则无?敌。惟正修者。违而不顺。偏致恼害。故须辨识也。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至)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前法既终。当机无问。故将罢法座。而又揽宝几。回金容。无问自说者。真止观中微细魔事。非一切智莫能辨识。能隳宝觉。破法王家。故须特告。乃最后深慈也。真修行法。即前二决定义。观音观门。内戒外咒。兼前正解。俱是修行入觉之方法也。修妙观智。涤内垢障。故云洗心。由魔引起分别念着。故名非正。四禅无闻者。智论说。比丘无多闻慧。但勤小行。得四禅果。便谓已证阿罗汉。及乎天报将毕。见有生处。遂谤佛妄说阿罗汉不受后有。因此坠堕。乃邪误之咎也。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至)所有国土而不振裂。
明空界生灭之相。以叙魔起之由也。觉圆心体。所谓真元。由迷理背真。遍迷法界。即成空性。化迷不息。成有漏界。为魔所依。化迷者。随迷转变也。惟真元之体本自廓然。而虚空国土。皆是迷顽妄想安立。故喻片云。若汝等一人发真不迷。则无安立者。故自殒裂也。
汝辈修禅饰三摩地(至)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魔以晦昧为依。今修禅饰定。妙心精明。故能振裂魔界。遂致恼害也。饰犹庄严也。谓修禅定功德。庄严本有真三摩地。因修饰故。则与菩萨罗汉所证心性通同㳷合。故魔等宫殿自然崩裂。此即归元之前相也。问。大地无情。水陆异类。何以同魔亦皆振慑。答。三昧威神不可思议。如大树紧那罗王。弦歌一动。声振大千。须弥山王为之涌没。况菩萨首楞严力。岂以情无情异而为责耶。凡夫昏暗不觉迁讹者。此释伏疑也。恐疑者曰。魔及诸天既见其相。凡夫何事都不觉知。故此释云。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至)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妙觉真体。无动无坏。正力所烁。邪气自消。五阴主人。真心也。阴消入明。指发真者。登伽眇劣。只毁戒体。诸魔炽恶。能隳宝觉。固宜深防也。宰臣籍没。喻几于觉位。而沦恶趣。籍没者。除其属籍也。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至)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教依止观不二之心以入正定也。销落诸念。即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也。离念精明。即止观不二之心也。离念。止也。精明。观也。以精明故。不为动静之境所移。以离念故。则其忆忘之想如一。念息尘亡。精性妙净。依之进趣。正定可入。故当依此处以入正定。观力虽尔。而色阴未破。故如明目处暗。虽精性妙净。而心未发光。此色阴之相也。阴以覆蔽为义。区局性真。故云区宇。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至)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明破色阴以超劫浊也。色阴尽相。非灭身归无。乃观力洞照。不为身境色法之所迷碍耳。故譬若目明朗。十方洞开也。劫者时也。法界无生。本亡时分。何有浑浊之相。因三想交结。妄成色阴。对色阴故。有劫浊生。故色尽则超之。色阴始因父母己三。妄伦交结。故曰坚固妄想为本。五种妄本。经末自释。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此中。即止观不二之中也。妙体本融。由妄质成碍。故精穷妙明。则四大不织。而身能出碍也。然此特定力所逼。使精妙流溢。暂而不常。故非圣证。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此心。即止观心也。前真精妙明流溢前境。故外无所隔。此流溢形体。故内无所障。而能身内拾出蛲蛔。此亦暂尔。斯即以止观心用。精穷妙明心体也。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前之精研。初能外虚。次能内彻。此复内外精研俱虚彻故。但除色身。而内魂魄等六。互相涉入也。魂魄意志精神。五藏主也。主肝曰魂。主肺曰魄。主脾为意。主肾为志。主心为精神。互为宾主者。余五入魂。则魂为主。五为宾。乃至入神。则神为主。余为宾也。递相离合。即精离本位而合于魄。或魄离本位而合于精等。既魂魄等皆失故常。迭互相入。故夙昔闻熏。自能发挥。而忽有所闻也。今夫刻意凝神。讨论之极。则奇文丽藻。未尝经意者。往往焕然得于梦寐。则精研激发。神者偶现。类可知也。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净秽之境。常随心感。心既澄彻发光。则心魂染于灵悟。佛境现于心光。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精研妙明。抑伏杂想。功力逾越。则妙明逼极焕散。而现诸境相也。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人固有不明自发。暗不能昏者。惟微细定心。澄使不乱。而后能见。暗物不除。言皆实境。不随定变也。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定力虚融。则五尘并消。四大排遣。纯觉遗身。故无伤触。定力所持。故火不烧也。世之端居丧我者。尚能使形槁木。心死灰。况真定之力哉。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厌粗浊之质碍。欣净妙之虚融。凝想曰深。故得成就清净。净功既极。则境随心化。故能遍观诸境。得无障碍也。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研究深远者。以妙心深而无底。远而无际。今行人以观心研究。而欲尽其深远。则知用心亦深远矣。故逼迫精神。遗身而出。见闻远及也。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研究精极者。以妙心纯一无染。今行人以观心穷之。所谓穷其精也。又高不可仰。深不可窥。今行人以观心究之。所谓究其极也。盖以所究精极。而能究亦精极故。故激动自心邪种。以致外魔挠乱耳。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至)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总结上义。敕诫弘宣也。用心交互者。用禅那心。与色阴坚固妄想交互。故现斯事。乃至识阴。例此明之。何则。以五妄想。各于本阴区宇之中。为禅所观。将破未破。如灯欲灭。其光复炽。乃与定力交战其功。故成之败之。则魔佛之道于是乎辨。问。此不作五阴次第观门。何得五阴次第尽耶。答。观虽总相五阴同观。阴有粗细。粗者先尽。譬如浣衣。粗垢先去。五阴既积妄所成。妄尽自然阴灭。从粗至细。理必然也。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至)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通叙色灭受现也。见诸佛心如镜现像者。诸佛心即我妙觉明心也。由破色阴。内外虚融。得见本妙心。如镜虚明而洞见色像。故云如镜现像。虽具妙体而未能运用。盖为受所覆。故如魇寐人。支体宛具。六根明了。而不能运动。此受阴之相也。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至)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明破受阴以超见浊也。色阴尽者。虽得见诸佛心。然为受所魇而未能用。故受阴消歇。即能离身反观。去住无碍也。言超见浊者。盖见浊依六根得名。受以根尘相偶领纳为义。今受阴尽。则于根尘无所领纳。故超之也。因违顺之幻境。生损益之妄受。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故虚明妄想。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中。受阴定中也。既破色阴。无复幽黯。故得大光耀。其心发明。知受阴为咎。则内自抑伏而破之。抑伏太过。失于慈柔。故多悲愍。以致悲魔附焉。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受阴明白者。谓于受阴定中。耀性发明。心地明白也。言感激者。谓喜动之相也。色尽受明。为定胜相。胜相现前。不生喜动。则不成过。因喜成功。感激过分。于感激中。生无限勇。以为佛果可齐。功行易致。遂成陵率之过也。陵率。谓勇心高率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凡修观行。须定慧等持。乃能无失。今此定强智微。故失于沈忆也。以受阴未尽。故进无新证。色阴已消。故退失故居。进退之间。杳无所依。名中隳地。苟有智照。沈忆不生。由智微故。于中隳地枯渴沈忆。而忆魔附焉。忆心妄系。故如有撮悬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前以定强智微。此又慧力过定。皆互有所失。故欲等持也。色尽受明。为定胜性。苟能忘怀。不得少为足。因以胜性怀于心中。自疑为佛。故得少为足。以致下劣易知足魔附焉。以定力微故。亡失恒审。慧力过故。溺于知见。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历览二际。苟有方便。则不生艰险。不致邪忧。因失方便。故心生艰险。以成邪忧。自致患害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清净轻安。即色消受明之定相。定若兼慧。则不生喜悦。而正道可通。今既无慧自持。心生喜悦。则定翻成散。魔得其便。喜乐附焉。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因定中生已足想。无慧自救。故起诸慢也。慢名有七。恃己陵他。名我慢。同德相仿。但名曰慢。于同争胜。名过慢。于胜争胜。曰慢过慢。未得谓得。名增上慢。以劣自矜。名卑劣慢。不礼塔庙等。即邪慢也。今之妄人。不礼不诵。皆慢魔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色消受明。即观心精明也。以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苟不生心动念。不致误堕。因心生轻安。自谓成圣自在。更不前进。故作无闻之俦。以致魔附。疑误众生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明悟。即前精明圆悟也。以于明悟中得虚明性。遂误执断空。拨无因果。成诸邪咎。凡为此者皆空魔也。空魔入其心腑者。大般若云。魔能入一切众生心。令归依魔党。如漆如胶。断手截臂。不以为难。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色消受明。得虚明性。苟无贪味。则爱欲不生。因深贪虚明。生无限爱故。便为贪欲也。此即定境顺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以致魔附。疑误众生耳。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至)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诸阴结文。皆云保持覆护等。即深防邪误。助道之意也。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至)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通叙受灭想现也。想者。心虑浮相。识情妄习。能覆妙明。障圣道故。虽受阴尽。其心离身。去住自由。而得成就上历圣位之因。又得意生身随往无碍。然尚为想阴所覆。故譬熟寐寱言也。言是人虽无别知。而言已成伦次者。喻在想之人。虽不知离念境界。而见有生死始终历然也。不寐咸悟其语者。喻想尽者。知诸众生于妄想中而妄受生死也。言六十圣位者。自干慧至妙觉。但有五十七位。云六十者。经举大数。故增三位也。
若动念尽浮想消除(至)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明破想阴以超烦恼浊也。言想尽而生死首尾圆照者。谓生死始终。由想念有。故想尽则无始终生死。惟觉明圆照。如人睡醒。寱言叵得。岂有音韵伦次。惟有醒人耳。言超烦恼浊者。盖想由根尘所发。烦恼因想而生。故想尽则超之。想能融变。使心随境。使境随心。如想酢梅。能通质碍。故名融通妄想。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受阴尽故。心得虚妙。曰受阴虚妙。已无悲等十心。曰不遭邪虑。由无邪虑所蔽。止观心体发明。故曰圆定发明。三摩地中。想阴定中也。圆明。即圆妙明心也。爱圆明。求善巧者。思于圆明之体。以发沤和之用。故锐其精思以贪善巧也。天魔变现教化者。示沤和善巧也。附人。附他人也。其人。所附人也。然则飞精附人。斯必附其可附之人。亦修定习慧者耳。弟子与师。即求巧之子。说法之师。下皆例此。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爱绵㳷者。欲密契妙理也。希契合故。魔与开悟。自开悟下。皆密契之事也。夫忘机寂照。理自玄会。若希求契合。拟心即差。于是天魔得其便也。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爱穷万化之本。故爽其心以辨析。将佛涅槃等者。以肉身为果德。以幻生为常住。而拨无净土报体。皆因其爱辨析化元。故妄为混融之说也。以秽染为真净。亦意引媟欲也。夫性海圆澄。森罗自现。苟偏求俗理。翻益漏心。违本禅那。邪鬼斯入。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悬应在圣。冥感在己。于未证理前。求其休验也。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爱深入幽静。以澄养通力也。邪定能具五通。本业即宿业。畜生。是后报。此二宿命通也。知肇。他心通。讦露。眼耳通也。发人私事。曰讦露。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好知潜匿异事。贪求宿命也。简策符牍等。皆国家奇要之物。书大小之事。合君臣之信。故用之耳。授此异物。令心信伏。后乃着之。口中好言下。皆乘其见而惑之也。宿命者。六通之一也。小乘修成。大乘发得。今进不待发。退不从修。作念求之。故招魔事。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化元。万化之本也。欲得此本。乘之以发神变。以爱神变。故现撮火履水等事。若真神变。则不惧刀兵。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欲入灭定以趣空寂也。从空出没等。因其好空。故依空詃惑。口中常说下。皆乘其空见而发也。近世邪宗。妄谓参须实参。见须实见。遂以因果后身。天堂地狱。非亲见者。一皆拨无。故得其说者。咸谓善恶渺茫。浮生不再。于是忘戒检。恣淫乐。饮啖昏荒。以自断送。侥幸显处。掊克侵虐。真谓无天堂地狱矣。愚每痛之。因笺释及此。感发奋笔。冀悟魔说。无自陷溺也。日月薄蚀。精气流注。能为金玉之类。薄蚀者。气往迫之曰薄。亏毁曰食。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三界惑尽。方离分段而得变易。今功未成。顿欲变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为长龄。妄希即惑矣。研几。谓研穷几微以深求也。万里瞬息。乃得变易者之事耳。陀罗尼经。有遮文茶天。毗舍童子。即毗舍遮鬼。隶四天王。已发心则护人。未发心则害人。以彼定力虚明为利。故食其精气。或不因师者。不因魔附之师。而亲见魔现也。口兼独言。间出异语也。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至)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涅槃经云。末世魔属。现比丘罗汉等像。混坏正法。非毁戒律。其意同此。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至)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此经始以阿难起教。终复嘱令弘宣。足知大教源流。浚发遐被。无非阿难之力。则示遭魔事。徴心辨见。皆为末法起大慈悲。令不着魔。得正知见也。当知昔虽四派示灭。今之法化常存。与夫在处影响。无非留愿之身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九
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300 楞严经纂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十
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谛 译
唐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唐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明 槜李沙门 真界 纂注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至)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通叙想灭行现也。浮动妄习。昼明则想。夕瞢则梦。汩乱性真。莫得而一。扰动觉明。莫得而静。故想阴尽者。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也。五阴前粗后细。故想尽则无粗重影事。虽观万象而无想念。故如镜鉴明。无黏无迹虚受照应。了无陈习。惟一精真。明极如此。故幽隐行阴。于是披露也。行为万化生灭根元。故其相披露。则十二类生之元无不殚见。各命由绪。识也。同生基。行也。盖谓虽未能通其十二种类受命元由。已能见彼生类俱由行起。名此行阴为同生基。野马。阳?浮埃也。扰动幽隐。故譬野马。乍生乍灭。故云熠熠。无复粗影。故云清扰。虽无粗流逸相。既行阴未尽。则于根尘尚有微细流逸。故名行阴为根尘枢穴也。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至)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明破行阴以超众生浊也。行阴习扰成性。故称元性元习。能灭扰习。则归元澄之本。而迁流相尽矣。故如波澜灭。化为澄水也。生灭不停。业运常迁。名众生浊。故行尽则超之。行阴密移。曾无觉悟。故曰幽隐妄想。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至)是人坠入二无因论。
梦想消亡。寤寐恒一。故称正知奢摩他。又称凝明正心。皆想尽之相也。外魔皆因心召。故想尽凝明。则天魔不至。因无想覆。方得研穷行阴也。生类本。即同生基。于本类中生元露者。于同生基见己行元也。由见生元披露。故发观观之。以于圆元中妄生邪计。故坠入二无因论。此总标所计也。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至)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生机全破者。由无想阴所覆。故得行阴披露也。乘于下。谓由定中发宿命通。乃令眼根彰此力用。业流湾环。行阴流转也。善恶业缘。唯识变造。是人八万劫外。尚不见行。何况于识。故从此来起无因计。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至)一切物象皆本无因。
由见。生灭根元。不达业理。谬执自然。遂谓人竟生人。乃至黑竟为黑。从八万劫无复改移。纵八万劫满。人还生人。乌还是黑。云何而有见菩提成菩提之事耶。故计一切物象。皆本于无因也。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至)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牒结二无因也。肇师云。外道末伽黎。谓众生苦乐。不因行得。皆自然耳。正同斯计。当知诸见不出四句。谓断。常。双亦。双非也。上二无因。即断见。下四遍常。及一分无常一分常。乃至死后俱非。即后三句。余之所计。皆源流于此。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所计四种。遍一切法。生灭相续。而不失坏。故名遍常。结名圆常。圆即遍也。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至)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是人于胜定中。以心境二法为所穷处。因修习故。能知二万劫中众生。循环不灭。故计为常。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至)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此人定中。以四大性为所穷处。因修习故。能知四万劫中众生。生灭不失。故计为常。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至)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六根及末那执受。即八识也。言六根者。举所依根。显能依识也。心意识中本元。即识性也。此人观中。以八识之性为所穷处。故能知八万劫中众生。循环不失。遂计为常。此认识神。而妄计为常也。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至)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想元。想阴也。生理。行阴也。妄谓流转生灭。皆属想心。今已永灭。则理中自然成不生灭。不知行阴即生灭元。此即生灭中计不生灭也。由此下。总结前四。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于自他境妄起倒见。其类有四。各计一分无常一分有常。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至)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妙明圆湛。离我我所。而行者于此妄立神我。从是计我遍凝不动。而诸众生于中生死。遂计自为常。计他无常也。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至)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国土非一。行人既遍观十方。故见未坏者计之为常。见已坏者计为无常也。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至)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微尘。喻精微也。谓由心精密运。令身生灭故。计为无常。而心不坏灭。计为常。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至)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此就四阴以计常无常也。盖幻阴一体。迁流一相。因其见今妄昔。故以流者为常。迁者为灭也。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分位有四。谓三际分位。见闻分位。彼我分位。生灭分位。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至)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生元流用。行阴也。因迁流计三际。以过者已灭。来者未见。故名有边。现在相续。故名无边。不知真际本非有边无边也。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至)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前以不见为有边。此以无闻为无边。乃回互倒计也。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至)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我能遍知一切众生。则一切众生现为我知。故我得无边性。由不能知彼人性遍。故计彼性以为有边也。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至)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因穷行阴。而心见筹度。故计一阴为半生半灭。根身器界一切皆然。此则以生为有边。灭为无边也。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以邪倒故。于知见中狂解不决。遂矫乱其语也。准婆沙论释。外道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若实不知而辄答者。恐成矫乱。故有问时。答言。秘密言辞。不应皆说。或不定答。佛法诃云。此真矫乱。故名不死矫乱虚论。今之邪人。妄谓得道。而中无主正。矫惑于人者。多类此四。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至)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于一生灭行阴。分为八义别见。谓变恒生灭增减有无也。用心别见。即异见也。答中略举六义。以所见而为所得。即以所见而答。故云亦生亦灭等。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至)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互互无。即念念灭相也。得证者。悟一切法皆无也。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至)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各各有。即念念生相也。言无言是。皆不明答。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至)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言境枝者。枝如树枝。差互不一。由心亦生亦灭。故见境亦有亦无也。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如是循环有十六相。
无尽流。即行相续相也。以生灭灭生相继不绝。故计死后有相。或自下。谓由心颠倒故。固执色身。以色是我。此即色是我也。又谓我体圆遍色为我有。即我大色小。色在我中。前缘。即目前之色也。色属我。即离色是我也。行中相续云我在色。即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于色作此四计。受想行阴亦然。故成十六相。皆计死后复有也。不计识阴者。以幽秘未现故。
从此或计毕竟烦恼(至)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此旁计有为无为诸法。毕竟并驱者。谓烦恼菩提不相陵灭。皆后有故。言五阴者。从通结也。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如是循环有八无相。
阴性消散。谓色受想灭也。生理。即行阴。谓无受想。则行亦灭也。此约四阴。现在因亡。未来果灭。因果合论故成八非。
从此或计涅槃因果(至)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前旁计诸法后有。此旁计诸法后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行存。有相也。受想灭。无相也。以前后相例。则存者终无。虽有非有。灭者曾有。虽无不无。四阴双计。故成八非。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至)皆言死后有相无相。
色等三阴。先虽是有。而今破尽。故云非有。例行亦尔。此四非有也。行迁流内观无不无者。若将行阴例前为无。现且念念迁流不断。此又非无。行既非无。前三亦尔。此四非无也。如是循环等。谓将四阴循历相例。一一皆见非有非无。今言有无者。有即非无。无即非有也。
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此又约生灭流变以计俱非也。现见诸行迁变。生中无灭故非无。灭中无生故非有。由是通悟。一切皆非有非无。故云有无俱非。虚实失措者。谓诸法既非有无。岂可定其虚实。故云虚实失措。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至)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后际下。释死后俱非之义。无可道者。言有不有。言无不无。现在尚尔。岂况死后不觉不知而可道耶。故计死后俱非也。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是人坠入七断灭论。
见行阴念念灭处。名后后无。由是妄计设生人天七处。后皆断灭。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至)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身灭。即欲界人天二处也。欲尽。初禅也。苦尽。二禅也。极乐。三禅也。极舍。四禅及无色也。是名七际。谓七际事相。皆现前消灭。更无复生。终归断灭也。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见行灭复生。名后后有。妄于五处计涅槃果。言转依者。谓转生死依涅槃也。或于欲界悟圆明理。遂以欲界即转依处。或以初禅离忧。二禅离苦。三禅极喜。四禅极舍。即转依处。是谓五现涅槃也。迷有等者。不知此天皆属有漏。非无为果。非究竟也。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前云禅那现境。乃天魔候得其便。此云禅那狂解。乃心魔自起深孽。凡见道不真。多歧妄计。皆即狂解。是谓心魔。最宜深防也。汝等下。令弘宣人。将如来语遍为群生保持覆护。使魔不侵。孽不作。不堕邪歧。不取小证。而直登觉位。是谓作大觉王标指也。然则楞严垂教。待群生者甚厚。望行人者非轻。吾徒宜勉旃。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至)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通叙行灭识现也。行为世间迁流之体性。扰动生机之纲纽。补特酬业之深脉。能隐晦性天。驰逸六根。汩扰内湛。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故行阴尽者。生机纲纽。倏然隳裂。补特深脉。感应悬绝。而性天将大明悟。六根无复驰逸。以不驰逸。故内内湛明。以无枢穴。故入无所入。反动而静。深之又深。故云内内也。涅槃性天。为五阴所覆。昏如长夜。前三阴尽。如鸡初鸣。虽为?兆。犹沈二阴。精色未分。此行阴尽。如鸡后鸣。惟余一阴。故云将大明悟。受命元由。识阴也。以行灭识现故深达。无枢穴故可观。无迁流故可执。不作业故不召。以见能变十方依正识体。故云已获其同。性天精色虽未明彻。而幽秘之相已发现矣。此识阴之相也。然经中内内湛明之说。解自长水至于环师。皆以内内为止观深入之效。故云深之又深。因吴兴集解。谓内内或作内外。然亦未敢妄改圣经。厥后不知何人妄改。故遵经语及义海正之。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至)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明破识阴以超命浊也。群召同中。即十二类命元识阴也。若于此中。以定慧力消磨六门。使根合而不分。界开而不隔。则见闻圆通。六根互用。由是外之世界。内之身心。无复留碍。此识阴尽之相也。性本一真。由尘隔越。性用之间。同异失准。名为命浊。故识尽则超之。识乃妄觉影明。元无自体。由颠倒起。故名罔象虚无颠倒妄想。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至)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识由行流。故行空则还元。既空行阴。则已灭生灭。尚依识元。故寂灭未圆。由于定中渐破识阴。消磨六门。故能令己六知根㳷合无隔。诸类觉性通融不二。能入圆元也。圆元。即融根隔通诸类之识元。若于所归圆元识阴。而立为真因。则堕因所因执。盖真因非所。有所皆妄。娑毗外道。认阿赖耶识未形之前。冥然初相。为所归真因。正同此也。以心有所得。果有所归。即因即果。皆堕所妄。所以违圆通背涅槃也。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览识元为自体。而谓一切众生自此流出。遂执我能生彼。而实不能。故曰能非能执。摩醯首罗。即色顶天王也。妄计我能现起无边众生。亦能非能类。能为心。能事果者。计我能为彼依。能成彼事也。大慢天。即摩醯首罗天也。不能谓能。故名大慢。遍圆者。计我体圆遍空界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以识元为所归依。故疑彼能生我及一切法。遂计生起流出之处。为真常无生之体。此则在生灭中妄计常住。既惑真不生性。又迷现生灭法。以非常为常。故名常非常执。既计彼能生我。即与计自在天能生一切者同矣。由依识元妄计常住。故曰立因依心成妄计果。由计妄识为不生灭。能生身心及一切法。故名倒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所知。即所观识阴也谓识有知。而一切法由知变起。因计知体圆遍诸法。遂立异解。谓无情遍皆有知。无所简择。故曰无择遍知。此以无知为知。故名知无知执。婆吒。霰尼。二外道也。执一切觉。谓执一切有知。此谬计圆知以为因心。则果终虚谬矣。以无知为知。是倒知也。问。常说无情有性。无情作佛。何异此文邪执乎。答。不然。常住真心。一体不二。用诸妄想。依正乃分。是故众生草树。悉如空华。当知草树山河。皆是有情自心所变。故说有情有佛性时。即草树有性。说有情成佛时。即草树成佛。以心外无境故。华外无空故。波不离水故。执情不了。乃谓一一草木各各有知。遂说木死为人。人死为木。未明一体。谬计遍圆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识阴尽者。消磨六门。诸根互用。今此未尽。则于定中才得随顺而已。因随圆互。便于圆化之中。妄计一切皆能发生胜果。谓火能显发光明。乃至尘能成就器界。遂则邪求邪观。而勤心崇事。执为能生胜果。而实不能。故名生无生执。即三迦叶波诸外道之俦也。既迷真心。从物求冀。则因果皆妄。颠倒化理。名颠化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观理不谛。误堕虚无。故于圆明识性之中。计皆虚无。于是绝灭群化。归于永灭。而不知其非。名归无归执。舜若多。云空。言无想舜若。即执断空外道也。由执断空故。以圆虚无为因心。成空亡之断果。永灭依。即外道之涅槃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圆常。精圆。皆识元也。以精圆长不倾逝。遂欲固保其身与之并存。且身本无常。实不可贪。而妄贪坚久。自不知其非。名贪非贪执。阿斯陀。此云无此。即长寿仙也。彼虽延长。然终归坏灭。今此欲固妄身以求常住。故云趋长劳果。不应延而延。故云妄延。劳应作牢。声之误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以识阴为十二类生之命元。彼我互通。识阴若尽。众生命尽。我命亦尽。谁证真常。谁为所化。故便于定中化诸欲境。以留尘劳。不令销尽也。依此邪思欲证真常。而不知其非。名真无真执。吒枳迦罗。能化欲境自娱。即欲顶自在天类也。因其邪思。感生天魔。惟恣尘欲。名炽尘果。媛。美女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命明者。即识阴也。盖生灭由识。精粗由业。故依四谛分别决择。以苦集为粗伪。以灭道为精真。于是专修道因。求感灭果。以少为足。故居灭即休。斯特定性声闻上慢之俦也。此则圆精应为因心。成趣寂之小果尔。精应者。即决择粗业。惟求精应。证于偏真。缠空趣寂而已。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融净觉明。即识精也。虽无惑习。圆融清净而未离于识。故云觉明。若以此为深妙。立为果证。则定性缘觉独觉而已。此则圆觉㳷为因心。成湛明之滞果尔。以所觉止于圆融觉明。而定性不回。故名觉圆明不化圆种也。上陈五十魔境。皆是识情错解邪悟。未得正见者。拟心动念。皆堕其中。虽证缘觉辟支。犹为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所以觉皇苦口垂慈。剿心辨析。欲人之不迷不失也。然则如之何而可得也。当于五十位类。审谛观察觉已。心念不堕其中斯得矣。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至)从始成就不遭岐路。
穷道失趣。故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故于未足中生满足证。所爱先习。即无始习气也。以所爱先习各有所偏。故休息归宁之地不一。是以前八依之。终堕恶道。后二依之。不成增进。最宜深防也。前防心魔。此防见魔。助道之要尽矣。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先圣乘此心开得道。后学固宜勉究也。识尽。则消磨六门。故诸根互用。从互用中。入金刚慧。发圆明心。即心开事也。直超信等。入如来海。归无所得。即得道事也。妙庄严海者。统众德。合异流。不严而严。无证而证之果海也。前称首楞严万行为妙庄严路。则趋此而已。然此云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者。即前云返流全一欲爱干枯干有其慧也。此云圆明精心于中发化者。即前云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也。此云如净琉璃内含宝月者。即前云譬如琉璃内悬明月也。但前明依位渐修。此显一超直入。顿渐为异耳。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至)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总结五阴辨魔之意。使知深防也。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者。即定之慧也。觉明。谓妙觉圆明也。盖先佛世尊。由觉明分析止观微细魔事。故靡不委悉。行人识之。则心垢洗除。诸魔殄灭。直至菩提无乏少也。若诸下。为愚钝无知者。敕劝持咒以祛魔魅也。汝当下。诫令钦奉最后垂范。褫。犹丧也。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至)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此问五阴之本。及顿渐因界也。然如来将明五阴妄想。先示本无诸妄。故云精真妙明等。盖生死妄业。尘垢妄缘。真净性中既无所留。全因妄发。乃至虚空亦因妄起。斯元下。牒明从真起妄之相。令识虚妄。谓妙明精真本无诸相。由迷妄故生诸世间。则世间相毕竟虚妄。故喻迷头认影。由是则五阴相中五妄为本。从可知矣。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至)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明妄无因。不容计度也。知妄所起。可说因缘。不知所起。因缘何有。况推自然。得非妄计耶。是故下。结指五阴本因既同是妄。则五阴亦非实矣。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至)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想为虚妄影像。欲爱深脉。遗体自想爱流出。故曰体因父母想生。阴心乘想爱冥求。故曰心于想中传命。酢梅等说。以验体因妄结。故与妄理相应。若非妄伦。则妄不能感也。体因想生。心因想起。命因想传。诸想交固以成色阴故名坚固妄想。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至)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临高空想。而酸涩真发。由因受生者。谓因想故受。生也。能动色体。即形受酸涩也。汝今下。正示受相。谓因违顺之幻境。生损益之妄受。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故名虚明妄想。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至)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念虑。虚情也。色身。实质也。虚实不伦而能相使者。由想融之也。心生虚想。形取实物。心形异用而能相应者。由想通之也。至于寤寐摇变。使心随境。使境随心。皆融通妄想也。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至)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此若非汝。指化理不住等。云何体迁。诘其甲长发生等。如必下。若谓体迁实是汝者。何不觉此相代之相。以不觉故。行阴生灭。名为幽隐。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至)第五颠倒细微精想。
精湛不摇。识体也。见闻觉知。识用也。非真常而执常。故牒云名恒常者。若实精真不容妄习。今能藏昔。宛不遗失。即妄习也。则湛虽不摇。而念念受熏。其容妄多矣。以湛非真湛。特幽潜不觉。故譬急流之水。幽潜流注。不可测知。此真忆想之元。容妄之体也。直须消磨六门。使妄习无寄。然后可灭。串。常习也。几。微也。盖言见闻觉知之中。念念熏习微细之相。即是第五颠倒细微精想。似无曰罔。似有曰象。其体精微。故名罔象虚无颠倒精想也。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至)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初二句。结前。汝今下。明界相。五受阴。亦曰五取蕴。由一念迷妄。受此取此以自蔽藏也。言因界者。本无有界。由妄相因也。故色不自色。因空有色。成色边际。乃至灭不自灭。因生有灭。成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者。上湛即生灭。下湛即不生灭。所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名阿梨耶识。故归识边际也。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至)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真譬劫波巾体。识譬初结。色譬最后结也。生因识有者。如后结依初结生。灭从色除者。如解从后解也。五阴生起从细至粗。由迷真有识乃至有色。灭则从粗至细。必破色而后受现。乃至破行而后识现也。理则顿悟乘悟并消者。谓了阴无体。五阴并亡也。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者。谓理虽顿悟。事假渐除。如巾虽无异。结须渐除也。若不渐除。则有解无行执理迷事。终非正修真三摩地也。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至)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令以此义自觉觉他。永断妄元。齐归正果也。上明助道分竟。正宗大分。文终于此。下乃流通分也。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校量显胜。流通是法也。盖以法示人。能消剧报。变苦为乐。如此其胜者。使人因之明心见性。脱粘复湛解六亡一。破阴褫魔。不历僧祇获宝王果故也。彼既如是。则此消剧报。犹浅近言耳。诚将与彼同证也。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至)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上劝流通。此劝诵持及依教修行也。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至)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皆在会听众也。圣仙童子。即天仙类。大力鬼神。诸护法者。随所证量。皆得法喜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纂注卷第十
No. 300-E 后序
原夫佛所得法。甚深难解。以舍利弗大智。犹尽思不能测。注释若为尽之。而何用纂为。曰。古德不云乎。才有信入。皆可为人。从是长水温陵诸家。虽皆当世英才。智超群品。而不无粗妙相形。显晦异趣。其间集众美而会大成。岂云小补。此纂注之所由作也。第诸家所注。各擅一长。使于注不能洞烛群言。则纠缠而鲜要。于己不能深会佛意。亦纷还而无宗。犹夫未纂也。幻师于楞严。则积功二十余年。易藁凡四五度。其照彻诸家同异。如指诸掌。故自甲午结夏径山清凉。演说至五十五位。恍然信入。又作五十五颂。注以颂显。颂以注证。而楞严之义彰彰矣。纂注委悉。已见经前引中。而颂文仍缀卷末。以便披阅。观者按图而索之。庶乎不得于注犹得于颂。而幻师为人之心。诚深且切也。或有谓予曰。近世讲席。方赘疣诸解。而此辄劳劳纂辑而复颂之。能逃添足之诮乎。予曰。此为佛语玄微。忌在说破。欲学者自求而得之斯可耳。既已形之言矣。与注释何异哉。且言说仅济一时。而复非人不继。即令代不乏人。而传久失真。必须得文可证。故知注不迷人。人迷于注。脱肯自求而得。岂于注释有妨。而防彼执注为经者。至舍注而取言。亦一义也。闻者意解。遂并识之。
万历岁在乙未仲春望日来吴沙门释如奇书于径山喝石山房
No. 300-F 首楞严经颂
颂海众云集求示深奥为楞严发起一章
诸来清众集祇林 钦想慈严布法云 敷座宴安示深奥
递相欣庆未曾闻
颂匿王请佛阿难行乞误堕淫室为发起教缘一章
匿王延佛入宫闱 斋毕无言竟尔归 知彼术加难解脱
故光说咒破重围
不遑僧次独归迟 钦仰无遮行等慈 乞食淫坊遭幻术
加持咒力实难思
未全道力枉多闻 得息淫机仗密音 提奖归来同见佛
惭惶悲泣恨何深
颂请示最初方便一章
创问菩提本起因 瞿昙诘处意何亲 可怜不识衣中宝
流浪穷途作乞人
颂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至七处徴心一章
廓然清净本无方 真照无私体自光 滞有着空情未瞥
何能得见法中王
颂不知真际请示奢摩他路一章
不知真际溺多闻 淫术交加恶见萦 请示奢摩他路法
欲知真际息迷情
颂指所迷众示二种根本一章
凡夫逐妄枉沉沦 迷性修行非正因 指示菩提生死本
令人识妄自知真
颂举拳诘心复认能推一章
举拳验见诘其心 复认能推是本真 一昧奢摩他路矣
无边生死自相亲
颂破能推之心一章
动属前尘静法尘 一离二境即无情 能推觉观从兹灭
修证无生孰与行
颂不知寂常心性请示妙心道眼一章
二障相缠昧寂常 性天慧日两无光 法幢大建高挥抹
心眼清明万法忘
当机犹伫佛慈音 故问陈如悟道因 若识主空元不动
寂常真性在当人
屈指飞光意甚殷 那堪认物逐前尘 若知见性元无动
身境消亡契本真
颂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观河之见一章
罔知觉性无生灭 即以观河见指迷 悟得本来无变异
不劳动步证菩提
颂若此见闻必不生灭认妄为真一章
见闻知觉本非真 遗失圆明认影尘 弃海认沤情已妄
执沤为海转迷津
颂承佛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等一章
承佛圆音悟性真 其如所获但缘尘 能知指客咸无实
心法双亡见本人
颂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八还辩见一章
明暗诸缘悉有还 圆明见性自无迁 因迷本净无还者
常被漂沦深可怜
颂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一章
万形虽异性无殊 周遍河沙体湛如 蓦忽相逢无孔鼻
即知自足不求余
颂若此见性必我非余缩夹绝一章
迷却真心逐外尘 方圆大小横交陈 一能转物全空体
应用无方妙入神
颂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乃至无是非是一章
见性未圆能所立 内心外境岂融通 是非物我情忘也
一觉圆融万法同
颂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破妄见显真见一章
真见犹然绝照功 能缘之见合消融 妄真俱尽离还遣
水色山光触处逢
颂因迷见见非见许示奢摩他观照一章
妄见虚无容可识 真离见相罔知归 只因庆喜增迷闷
许示三摩观照微
颂觉所觉眚觉非眚中示奢摩他观照释见见非见疑一章
寂而常照万缘空 照觉无私混寂中 所觉既空真照寂
从前迷闷自销融
颂因缘自然和合与不和合前后诸章
和合因缘及自然 空华犹是翳于先 执除缘谢心明露
翳去华亡空体圆
颂汝犹未明等会通藏性至说偈赞佛一章
浮尘幻相本来真 不觉俄兴万象陈 人法两亡无滞碍
山河全露法王身
颂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问一章
万法由来绝异同 拟思量际昧真宗 认明遥落无明里
立所深沉有漏中 背觉合尘诸相碍 灭尘合觉众缘通
满慈迷却圆融理 翻累瞿昙话更重
颂示妄无因一章
未明诸妄本无因 曲引狂人认影真 狂歇推因无可得
即知诸妄亦无因
颂汝但不随分别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一章
分别忽忘狂性歇 因缘从此永无生 觉心本净周沙界
何藉劬劳修证成
颂赐屋求门请示本发心路及摄伏攀缘法门一章
悟心广大绝边涯 漂泊之人已得家 若示其门深入奥
圆常佛智粲心华
颂初审因地发心答无余涅槃本发心路问一章
修行之要贵因真 心地真时道易亲 以湛旋流得元觉
涅槃证入亦非新
颂次审烦恼根本答摄伏攀缘入佛知见问一章
烦恼之元在六情 脱黏复湛眼清明 欲成无上遍知觉
超越三祇不涉程
颂请示结解之元及六解一亡等一章
缚脱元来无二门 粘兮交结解兮分 六根解脱真犹泯
莫自循声迷本闻
颂请示圆通本根一章
本根未达问何殷 异路交陈念岂纯 若昧此方真教体
安知迟速不同伦
颂敕诸圣各陈圆通一章
敕令诸圣各陈因 七大诸缘混入神 究竟归元无二致
须知方便不同津
颂敕选圆通本根一章
诸圣圆通已杂陈 敕令大智选当根 不知此土何方便
堪教众生息苦轮
颂奉敕拣选圆通本根一章
觉海圆澄性本然 瞥生一念起诸缘 依根复湛空沤灭
真照灵明洞大千
归元妙性本无殊 方便之门煞有余 欲使初心容易入
须依闻性莫凭虚
诸圣圆通固所珍 此方教体在音闻 能旋倒妄闻闻性
证入三摩岂滞文
颂请示摄心远魔四种清净明诲一章
入定先须摄四心 免教魔事得相侵 惑亡业谢根尘净
顿入无生觉海深
颂示持咒消习一章
现业易违凭自力 宿殃难脱藉神功 修行方便无他术
尽在瞿昙显密中
总颂三渐次及五十七位一章
妙性圆明绝悟迷 本无烦恼与菩提 三重渐次梅休渴
五位阶梯叶止啼 有作固宜为妄缚 无修安得是真离
梦中行尽江南路 觉后方知步不移
别颂违现业得无生法忍一章
返流全一想心空 一念圆明与佛同 以故如来密圆妙
明然显现净心中
如来慧月性天明 行者禅河定水清 无去无来光映现
常相涉入了无情
别颂获无生忍成干慧地一章
欲爱干枯慧性明 十方国土皎然清 根尘脱落无生获
觉路从兹渐次行
别颂五位并等觉一章
五位修行功渐深 法流水接始圆因 从兹顺逆相交也
妙觉菩提已极邻
则颂得初干慧穷尽妙觉成无上道一章
自获无生发圣位 迥超极造未圆明 因兹证得初干慧
无上菩提始极成
发心毕竟二无殊 镜体无殊光有殊 五十五番磨莹后
须知镜体本如如
颂单复十二皆以金刚止观证入一章
如是重重单复陈 本何心行以趋登 始从干慧终圆妙
皆用金刚止观升
颂无生法忍即金刚止观意
始获无生因地心 金刚观察即真因 寂而常照诸缘息
止观圆明本一真
颂请示经名一章
见道修行证果圆 绮筵未散乐频諠 文殊为广流通意
启请经名万古传
颂精研七趣戒备失错一章
妙觉圆明绝圣凡 只因迷妄起天仙 梦中历历形诸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颂详辨魔境深防邪误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一章
法筵将罢众无询 揽几回容复倚凭 真止观中微细事
自非详辨若为凭
止观之中境 异陈预须辨识在于心 临时了了无迷惑
真照圆明空五阴
识阴尽时根互用 从兹顿入觉圆明 一超直至如来地
圆满菩提何所成
颂校量显胜赞法流通一章
七宝盈空供佛陀 示人一念福何多 能令证性超尘累
财施无常法不磨
No. 300-G 五阴辨魔说
夫圆明心体。凝然湛寂。犹若太空。廓尔清明。方之圆镜。良由俄焉晦昧。动念瞥兴。空华竞发。痕垢争生。五阴妄想以翳圆明。五重魔境而攻法性。于是然智灯以祛昏惑。仗慧剑而斩魔军。虽离念精明。尚为色阴。所覆。如明目者。见为幽暗所扃。十种境。或善或恶。定中现起。不取着。是魔是佛。一扫齐平。色阴尽时。见佛心体。如明镜里。洞见面形。体虽具。犹为受蔽。而未能运用。如寐者。为鬼所魇。而不能动身。悲等十心。于焉竞起。不作圣解。魔境消沉。故受阴尽。得意生身。随心自在。鸟出笼。于十方界。任意纵横。六十圣位之因虽具。扰动粗浮之想尚萦。十种爱心。想中横起。天魔鬼魔。大奋威神。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主人。是以想阴尽。魔不得便。照诸境。如镜鉴明。粗想既息。清扰始形。故行阴生。如静水波澜微起。犹阳焰野马奔腾。四邪见行中云踊。十外道定里风生。行阴尽时。沉细纲纽隳裂。鸡后鸣际。性天精色不昏。慧照朗然。心魔殄灭。生灭行尽。幽秘相生。于是认识神而妄起异计。着诸见而横发迷情。或居魔道。或滞小乘。所爱先习寝息。见魔于是销镕。由是得识阴尽诸根互用。从干慧超至后心。五阴既尽。五想不生。想既不生。诸魔自灭。如是则昏动俱息。心体圆明。魔?齐降。法城永固矣。
0300 15.P0140 楞严经纂注(十卷)〖明.真界纂注〗
- 说明
- 分类:04.中国撰述·方等部疏
- 点击数: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