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16 册 No. 0313 楞严经序指味疏
No. 313-A 指味疏略科提纲将释此序总分为(二)初释题(二)初合释二离释(二)初释别题(二)初释大佛顶二释首楞严二释通题二释文(四)初序一经大旨(四)初提全文纲要二显一经独胜(三)初明佛兴所以二明法化所以三明独胜所以三彰名义因果四明理行性修(二)初明理行二明性修二序十轴文义(六)初序机感二序教兴(三)初巧示缘起二点示常心三悬示定名三显圆理(四)初细勘徴心辨见为破妄显真(二)初序七处徴心二序十番辨见(二)初总标心见互显二别列十番妙辨二广列四科七大明全妄即真(二)初标列二正示三答执相难性融性相不二(二)初结起二正融四引迷真逐妄显妄本无因四示圆行(二)初总标二别释(三)初明二义决定为修行之要领二定请根优劣为正修之方便三示双修显密为觉路之资粮五明圆证(三)初总明位次浅深悬示未证而论证二别示行门邪正预谈既修宜真修(二)初示邪行岐途二示正修差别三结归圆满菩提克论到家无新得六结圆名(二)初结理行证二皆究竟二结教行理三悉楞严三判正宗科节(二)初正科判二略显义(二)初示当分二示跨节四示藉教明心
指味疏略科(终)
No. 313-B 大佛顶经序指味疏缘起
详夫此经。由来无序。先哲以会解之序移置经端者。喜其文义周足。经旨炳然故也。夫以疏序为经序。可谓美善双尽矣。第序与经时甚悬殊。是以笺释者寡。今夏予受沪上龙华之请。将欲敷演斯经。法众不下二千余指。然皆肤学居多。尚不谙字义句节安求理趣。时同学有请以此序。裂句分章。略事训释。以便初机拾级临高之助。既不获辞。乃仿法华弘传意。为之编科列目。命笔疏通。原始要终。不日成帙。遂定名曰指味疏。意谓。阅全经。犹䬸大锅之膳。研是疏。如尝一指之味也。众皆合十称善。予曰。斯稿虽就。殊为草率。自知下里巴歌。未敢闻诸郢客。惟望诸君弗惮繁琐。必玩索而后得之。未始非供养海中之一滴耳。或谓。初习教乘者流。既经义全疏。罔知底蕴。疏亦奚裨。予曰。子是何言欤。岂不闻慧学者。务期宿见。博问者。贵在先知。兹稿正为。初心入手时。易得全经纲要。使关节一清。无致问桥之叹。亦安患为太早计耶。唯冀潜修上士。同志高人。先请熟读经文。然后安心观法。览斯疏而通会。忘言象以冥符。愿一旦常光显现。使根尘识消。则佛法身心。尚为余事。况此妄识依通。岂非剩语者哉。
时
光绪癸巳夏五端阳日台宗晚学卓三比丘谛闲搁笔故书
No. 313
大佛顶经序指味疏
古吴师子林天如禅师 唯则 撰序
黄岩台宗裔孙比丘 谛闲 述疏
将释此序大科分二。初释题。二释文。
初又二。初合释二。离释。
今初。
大佛顶首楞严经叙。
此序以单法立题。只一法字。义含十双。谓教义。性修。事理。境智。止观。正助。行位。因果。体用。六即也。初言教义一双者。教。谓能诠。即经叙二字。义。谓所诠。即大等六字。此一是通义。九双是别义。二就所诠义中言性修一双者。性。即大佛顶。修。即首楞严也。意欲令人悟大佛顶法。即心自性。始知从性起修故。三就修中言事理一双者。谓梵语首楞严。华言一切事毕竟坚固。今言事。即一切事。谓阴入处界也。理。即毕竟坚固。谓妙觉明体也。既知从性起修。必知全修在性故。四就事理中言境智一双者。谓上之事理。皆可为境。依境修观。观名为智。以境发智以智照境故。五就境智中言止观一双者。谓境是所观。智是能观。所观。即一境三谛。能观。即一心三观。亦即一心三止。亦名圆顿止观。以止观不二故。六就止观中言正助一双者。圆顿止观是正行。即二十五门是。如其理障惑强。止观功微。务须加持神咒。故有三七建坛。经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正助并行。收功。弥速故。七就正助中言行位一双者。行有进趣之功。能趣。即三渐次。所趣。即五十五位。行必入位故。八就行位中言因果一双者。行位未极。总属因心。圆满菩提。方称果觉。因必克果故。九就因果中言体用一双者。自行因果是体。化他因果为用。体必发用故。十就体用后言六即一双者。以自他具有六即义故。谓六。分因果之事殊。即显凡圣之理等。明六义。不生上慢。明即义。不生退屈。约性约理。则知六而常即。言修言事。则知即而常六故。今言大佛顶者。非因非果之妙性也。首楞严者。通因彻果之妙修也。是故出世行人。先须悟大佛顶理。了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然后于阴入处界等诸法。随拈一法。无非即空即假即中圆三谛理。皆得为所观境。依境修观。能观之智。即一心三观。亦名一心三止。照真谛理。即空观。照俗谛理。即假观。照中谛理。即中观。空观。即体真止。假观。即方便随缘止。中观即息二边分别止。又三止。即空观。三观。即假观。止观不二。即中观。在因曰止观。在果曰定慧。止观功成。即名首楞严王妙三摩提。以此为因。即名如来密因。修此一行。具足菩萨万行。大佛顶。是所庄严。首楞严。为能庄严能所不二。为妙庄严。故曰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具诠诸义。即名经。悬述纲要。名为叙也。合释竟。
二离释二。初释别题。二释通题。
初又二。初释大佛顶。二释首楞严。
今初。
大佛顶三字。事释。理释。古今疏解。不啻盈栋。兹不暇录。今直就一切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发明也。以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实无方隅。亦无分剂。是故不在内。外。中间。无有前后。并无时劫。是故不属过。现。未来。然此心非一切法。一切法不能收摄。而此心即一切法。一切法莫可逃遁。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得已强名曰大。非对小言大。以对小言大。则大有分量。非真大故。亦非先小后大。以先小后大。则大有始终。非本大故。要之十方无尽。三际莫穷。故言曰大。大有三义。一。离过绝非义。即体大。二。竖穷横遍义。即相大。三。具足恒沙义。即用大。以吾人现前一念之心。灵明不昧。了了常知。故名曰佛。佛者。觉也。觉有三义。一圆明独照义。即自觉。二随缘照了义。即他觉。三彻照心源义。即满觉。以吾人现前一念之心。量绝边涯。体尊无极。故名为顶。顶有三义。一最尊义。一切诸法莫可比拟故。二不可见义。四过咸离百非俱绝故。三放光现化义。随缘普应不染诸尘故。一字具三。三三具九。若细分之。义应无量无量妙义。唯是一心。故言一心为大佛顶。乃众生之性德。为当经之正体。仍遍为一切诸大乘经之体。以如来所说一代时教。皆是称性之谈。故曰佛说上下法唯是一心作。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波旬说。
○复次若能悟斯大佛顶义。便能遍达全经妙义。兹当不避繁文。撮其枢要。略为点示。经初阿难请妙奢摩它。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悟大义。是禅那之方便。悟佛义。是奢摩之方便。悟顶义。是三摩之方便。又体大。是禅那之方便。相大。是奢摩之方便。用大。是三摩之方便。又奢摩。是自觉。三摩。是他觉。禅那。是满觉。又禅那。是最尊。奢摩。是不可见。三摩。是放光现化。又三即一。是奢摩。一即三。是三摩。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是禅那。又即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性明。是奢摩。即相大。性净。是三摩。即用大。常住。是禅那。即体大。佛顶各三。乃至三一一三。非一非三。而三而一。如上说。七处徴心文中。正破七处咸非。即相大。旁显七处皆是。即用大。有三摩提名首楞严王。即体大。三一一三乃至佛顶各三。如上说。十番辨见文中。番番皆有斯义今略其二三。主与空。俱是相大客与尘。俱是用大。皆无二性。即体大。指皆是物。无是见者。即相大。微细发明。无非见者。即用大。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即体大。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即相大。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即用大。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即体大。三一一三。乃至佛顶各三。如上说。四科文中。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即相大。幻妄称相。即用大。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即体大。七大文中。周遍法界。即相大。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循业发现。即用大。清净本然。即体大。大众圆悟文中。心遍十方。空如叶物。即相大。父母生身。如尘如沤。即用大。物即妙心。心精含裹。即体大。三如来藏。一切俱非。即相大。一切俱即。即用大。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即体大。二十五门所观之境。一一皆具圆通常三真实圆真实。即相大。通真实。即用大。常真实。即体大。五会神咒。名摩诃悉怛多钵怛啰。此云大白伞盖。白。即相大。伞盖。即用大。摩诃。即体大。六十圣位。第三渐次文中云。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圆。即相大。净。即用大。密。即体大。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三一俱不可思议曰妙。三一一三。乃至佛顶各三。皆如上说。略点全文大旨竟。
二释首楞严。
首楞严三字。直指一切行人全性起修之性定。乃大定之略名也。具足应云大佛顶首楞严王。首楞严。云一切事毕竟坚固。今谓事言一切。者即总收十法界之根身器界。所谓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也。言毕竟坚固者。毕竟。即彻底义。坚固。即常住义。所谓彻法底源。无动无坏也。意谓。行者既悟大佛顶性。便能了知一性一切性。一切性一性。是故阴处界等一切诸法。一一无非大佛顶性。故曰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经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用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耳。了知全性起修。自然全修在性。非离性外别有修也。以性无外故。
○复次。只此修法。仍当会取经中修行妙旨。言依一切事毕竟空修。成奢摩它真谛三昧。依毕竟假修。成三摩钵提俗谛三昧。依毕竟中修。成禅那中谛三昧。又三即一。是真谛三昧。一即三。是俗谛三昧。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是中谛三昧。三一圆融。故名为妙。只一三昧。统收一切三昧。故曰首楞严王。二十五圣所修三昧。即此三一圆融之三昧也。良以法门平等。原无优劣。且文殊独选耳门为最胜者。乃就当时一类之机。欲其就路还家耳。非有私于观音也。大抵悟心大士。既悟大佛顶性。必能了达一切诸法平等之性。是故随拈一法。皆得为所观境。皆具圆通常三真实义。非独观音为然也。慧学之流。不可不知。是故余尝谓。灵峰旭祖。科前三卷半经。为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以酬当机最初方便之请。为千古之独唱。苟非升天台之堂。入圣祖之室者。安有若斯超迈之见。佛顶文句详明其旨智者细心味之。自见其妙。前来一切三义。皆是不思议境。行者依之修观。所观之境。随拈一法。皆具三谛。能观之心。随举一念皆具三观。亦即三止。谛观不二。止观不二。故称妙也。一切众生。是理即大佛顶首楞严。闻名生解。是名字即大佛顶首楞严圆起妙修。是观行即大佛顶首楞严。六根清净。是相似即大佛顶首楞严。无明豁破。是分证即大佛顶首楞严。五住究尽。是究竟即大佛顶首楞严也。释别题竟。
二释通题。
上六字是别名。乃一经所诠之法义。经叙二字是通名。经字。别指当部能诠之文字。叙字。单指此篇之别目也。言经者。径也。谓此经乃超凡入圣。返本还元之径路也。叙者。悬述也。谓悬述经中纲要。使后学开卷了然。如视诸掌也又说此大义。述此宏纲。名为经叙又大佛顶。即理经。首楞严。即行经。经叙。即教经。复次大佛顶。序体。首楞严。序宗。从性起修。修有伏断。序用。体宗用次第不紊。序教。立此为题。序名。三经具足。五玄备周。言虽简。意尽详矣。释题竟。
二释文四。初序一经大旨。二序十轴文义。三判正宗科节。四示藉教明心。
初又四。初提全文纲要。二显一经独胜。三彰名义因果。四明理行性修。
今初。
首楞严经者。诸佛之慧命。众生之达道。教网之宏纲。禅门之要关也。
此节总提全文之纲要也。初句。标徴。首楞严三字。如题释者。是徴起之辞。又即物而衬垫之词。将释其中旨趣。先用者字垫之。引出文中所以也。次四句。释义。首句。诸者。众也。有时处二义。举时。则摄过去。现在。未来。言处。则该四方。四隅。上下。佛者。觉也。觉有三义。一自觉。谓觉了自性真常。悟知烦恼虚妄。二觉他。谓自既觉悟。还须运无缘慈。普度未悟。三觉满。谓穷源极底。福智圆明。三觉皆圆。万德具足。故称为佛。此是极果之称。若云当人自己。谓一念不迷。曰觉。觉者。即佛也。若一觉之后。不复更迷如日出无暗。即与佛同俦。之者。语助之辞。句文不足。添之字助之。慧者。照了之义。谓自性灵通。触物即了。命有二。一四圣。唯智为命二六凡。连持色心为命。今言慧命者。唯指圣人。以智慧为命也。意谓。此经是十方三世诸佛之慧命。乃。举诸而显一也。当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举诸佛之慧命。即显我本师之慧命。显本师之慧命。即显吾人之慧命。亦即显一切众生之慧命。以吾人与众生。即未来之诸佛也。须知诸佛之慧命无他。即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离心言佛。即同魔说。经中七处徴心。即是正破妄执。密显真心。十番辨见。正是彻底谈心。阴入处界。就事显心。地水火风。即相明心。大众圆悟。悟此妙心。便云。了然自知。获本妙心。是故当机陈谢。直曰不历僧祇获法身。法身。即慧命也。明三如来藏竟。亦云疑惑消除心悟实相。实相。即慧命之异称也。岂非以现前一念之心。为诸佛慧命之明证乎。其间明决定。审根本。定六根。陈圆通。摄心轨则。安立道场。乃至悬示六十圣位。是为大开修证之门。修。即修此慧命。证。即证此慧命。非离此外别有修证也。而后广示七趣。详辨五魔。无非指示现前一念迷悟之差别耳。迷。即迷此慧命。悟。亦悟此慧命。要而言之。请此。说此。解此。修此。证此。迷悟差别。皆此也。故曰是经者。诸佛之慧命也。二句。言众生者。十界中唯除佛。可称非众生。其余九界。皆是也。世间六凡。出世三圣无明未尽皆有生在。生必五众和合而成。名众生也。达道二字。各有二义。若谓达是通达。道是道理。即指第一大科悟圆理义。经云。为令众生修大乘者通达实相。又云疑惑消除。心悟实相之类。如谓达是了达道是道路。即指第二第三修证二大科文。经云。明了其家。所归道路又云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后文七趣升沉。是未达道之差别五魔扰乱。是行道路之差别。故曰是经者众生之达道也。三句。教。指佛说一大藏教。网。是譬喻。言网目之多。喻佛教门之多也。梵网经云。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佛教门亦复如是。言教门多者。如来说法。贵在逗机。机既万殊。法亦千变。概而为语。有四种教。良以众生流转生死。止因二种无明。一迷中无明。二迷真无明。迷真。故有分段生死。迷中。故有变易生死。而二迷复各有轻重不同。故界内外人又各有利钝根异。迷真重者。为界内钝根。非析空观。莫生其解。故有藏教法起。轻者。为界内利根。非体空观。莫逗其宜。故有通教法起。迷中重者。为界外钝根。非次第三观。莫治其惑。故有别教法起。轻者。为界外利根。非一心三观。莫开其悟。故有圆教法起。就此四教。各有四门入道。谓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四教共一十六门。又各具四种悉檀。谓众生闻一一门。或得欢喜益。是世界悉檀。得生善益。是为人悉檀。得灭恶益。是对治悉檀。得入理益。是第一义悉檀又有信行人。法行人。自行化他等法门无量。故如网目之多也。宏。大也。纲。是网口之大绳。谓纲领也。网。喻大藏诸经。纲。喻楞严一经。意谓。大藏中诸经无量。若谓开妙理之深藏。示修证之大途。指迷悟之差别。明禅定之境相。明显宣示。当逊斯经。故曰是经者。教网之宏纲也。末句。梵语禅那此云静虑。又云思惟修。通途言之。一切行门。皆禅也。所谓真谛三昧。俗谛三昧。中谛三昧。次第三昧。一心三昧。行为入理之门。故曰门也。言禅门要关者。禅门二字。通指宗下参玄行者。要关二字。的指斯经。以经中第一大科显圆理文。正宗门中法身向上一着。第二第三二科开修证门。正悟后履践之实事。第五科广示七趣。第六科详辨五魔。真宗门中之明镜。所谓悬宝镜于高堂。胡汉俱现是也。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真照胆语。明指是经。凡参宗人。尤为紧要。故曰禅门之要关也。要者。的的不可少之谓。关者。阻节要会之处也。上来四句释义。句句通论全文要旨。若分而论之。亦无不可。今略为点示。首句是第一大科之要旨。谓显圆理也。此理乃当人之妙心。即诸佛之慧命也。二句。是第二大科之要旨。谓示观门也。观为能达。理为所达。自观行至分证。皆名为路。故曰众生达道。三句。是三四五科之要旨。大意谓悟此一心。则真如熏于无明。而成净用。为单复十二圣位。迷此一心。则无明熏于真如。而成染用。为颠倒十二类生。可见现前一念迷悟。实教网之宏纲也。末句。是第六大科之要旨。谓辨五魔也。斯文。正如王度宝镜。真禅门之要关也。提纲要竟。
二显一经独胜三。初明佛兴所以。二明法化所以。三明独胜所以。
今初。
世尊成道以来。五时设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
此节明佛一代时教。发明。性。修。行。证。独斯经为最胜也。初句。标佛兴。世尊。即指本师。因修万行。果彰万德。三觉圆明。二严克备。为世出世间九界众生之所尊重也。圆满具足曰成。至妙虚通曰道。谓本性圆明。道隆德备。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言我本师示迹于迦维卫国。净梵王宫。为释达太子。舍金轮位。?城出家。至雪山六年苦行。后于摩伽提国。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故曰成道。以来者。谓始自觉场成佛。终至双树泥洹。中间所历之时也。二句。明说法。时者。时分。有长短不同。长曰劫波。短曰刹那。言五时者。谓世尊五十年所说之法大士结集成为二藏。一大乘教。曰菩萨藏。二小乘教。曰声闻藏。自法水东流。天台圣祖。智者大师。判二藏为五时。谓一华严时。二鹿苑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言设化者。设。是施设。乃建立之义。化。是化导。乃诱引之义。意谓。如来一代时教。祖师判为五时。总为建立教化。诱引众生。使人从言得旨。借教明心。此外更无余蕴矣。三句。正明所以。言无非者。出世度生。非为别事也。故曰为一大事因缘。一大事者。一。指众生之一心。大。直指心之当体也。大义有三。谓体。相。用。如题释。事。是事业。指佛出世之事业也。众生机感为因。诸佛应化为缘。为者。特特之谓也。意谓。我本师世尊。自己彻证心性。受大法乐。以同体大悲。缘念众生之苦。迷失本心。枉受轮转。故为特特出世。普令众生。觉悟自心。同受法乐而已。所谓唯此一事更无余事。
二明法化所以。
求其总摄化机。直指心体。发宣真胜义性。简定真实圆通。
求。参寻之意。言序主参寻如来。法化之所以也。其。有所指的之辞。总。统也。摄。收也。化机二字。指众生受化之机宜也。直。谓正直。指。谓指示。心体者。即本经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发。是开启之辞。宣。是扬说之辞。从来不假。曰真。殊妙超特。曰胜。言之所诠。曰义。理之异称。曰性。言真胜义性者。如来说法。常依二谛。说世间法。为世俗谛。说出世法。为胜义谛。今所说者。异乎常说。是胜义中之胜义。是故曰真。曰性。即第一义谛。中道实相也。简。是选择之谓。定。是不易之谓。圆。是具足不缺之义。通。是融流不壅之义。无妄。曰真无虚。曰实。言真实圆通者。意指耳根法门。圆照三昧也。
三明独胜所以。
使人转物同如来。弹指超无学者。无尚楞严矣。
使。令也。人。灵也。以人为百物之最灵也。转。是回旋之义。物者。浮尘境像也。同。无异也。如来者。诸佛之通号。谓后佛出世。如先佛之再来。乃仿同先德号也。此句意谓。众生所以不成正觉同如来者。皆因不了万法唯心。以凡外。认物为己。权小。迷己为物。总为物转。不能转物。良以无始迷本如来。藏心。转变而为藏识。法尔幻起见相二分。为色为心以凡外不知色心。乃真心之幻影。执为实有。认以为己。权小不知诸法。原由藏识变现。妄执心外实有。即是迷己为物。所以逐境迁移。动被所碍。全无自由之分矣。是知物本是心。迷之。反碍于心。譬如冰本是水。结之。反碍于水。皆自迷而自碍耳。是故为物所转。即名众生。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是也。今言转物者。乃转见相二物也。以此二物。如蜗牛二角。出则成双。入则一体。今但不随境界分别。则见。分泯。泯见分。则离一切身心执取。离执取。则相分自转。所谓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故得识精圆明。转而成智便是如来藏心。故曰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也。经云。不取无非幻。幻法云何立是也。弹指者。手指与指。自相弹击作声。言其时之速也。超者。顿证之义。学者。切磋琢磨之谓。即用功也。言无学者。即无功用道。有大小乘之别。大乘唯佛独称。小乘。指阿罗汉。谓研真断惑。名有学。真穷惑尽。为无学。今指小乘。言弹指超者。意显斯经不历僧祇获法身。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可以顿超小果。言得道之易。犹弹指之顷也。无尚句。正显独胜所以。谓序主参寻如来所说五时法化。若言总摄化机。直指心体。乃至使人弹指顿超。立地成佛。莫过高尚于斯经矣。
三彰名义因果。
释其名。则一切事究竟坚固。即所谓彻法底源。无动无坏。而如来密因。菩萨万行。靡不资始乎此。而归极乎此耳。
初句彰名。释。是解释。其名者。即指首楞严。翻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如题释。二句释义。即吃紧之意。所谓。犹云所说也。原其说而进解之辞。彻。洞然了悟之意。法。指诸法。谓自性轨持之义。底源二字。皆指常住真心。谓心为诸之依止。故名为底。万法皆由心现。故名为源。无动无坏。即常住不变之意。今言彻者。谓洞明法法唯心。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也。法之一字。即释一切事义。无动无坏。即释究竟坚固义。意谓斯经名首楞严者。即古德所谓彻法底源。无动无坏者是也。而如来下。正明通因彻果。无非尽此八字而已。而者。语助之词。亦小转之词。文非而字。则血脉不通。如来。指果人。诸菩萨指因人。密因者。因。是三因佛性。此性即吾人现前一念之心。上言无动坏者乃成佛之正因佛性。前言悟万法之唯心。悟字。乃成佛之了因佛性。乃至举手低头。种种善行。乃成佛之缘因佛性如来极果圣人。究竟成我之三因而已。众生迷而不知故名曰密。万行者即成佛之缘因也。万是此方总数。表其最多。行是修德都名。不出二种。谓福行慧行。言菩萨自利利他之行。历位造修。行应无量。如十信。全根力而植佛种。十住。生佛家而成佛子。十行。广六度而行佛事。十向。回佛事而向佛心。四加泯佛心而灭数量。十地。契真如而覆涅槃。等觉。齐佛际而破生相。一具一切。主伴重重。缘起无碍。如帝网珠。照映无尽。今言万者。不过显其数多耳。靡不资始乎此者。靡。无也。资。禀也。始。初也。此字。即指现前一念常住真心。意谓菩萨最初发心修因。无不资禀乎此心。而归极乎此者。谓乃至究竟圆成佛果。而还归极手此心耳。
四明理行性修二。初明理行。二明性修。
今初。
考其所诠。则谈圆理。以明真性。开圆行。以示真修。
考研究参详之义。其。指物之辞。即指当经。言能显理曰诠文字。为能诠。妙理。为所诠。则。接语紧要之辞。谈宣扬也。圆。是圆融中道。理。是平等理性。明。是明悟。真性二字。直指吾人本具妙心。此心从来不妄曰真。古今不改。曰性。此句意谓。序主参考前三卷之经文。则纯谈圆融中道之理。故曰所诠。普令一切众生。各各悟明自心本具。为造修之本也。开。即开示。行。即造修。依圆理而起行。曰圆行从真性而起修。曰真修。真性。是圆理之异名真修是圆行之异名。示即指示。谓参考经中。自四卷至八卷。所诠显者。皆为开示依圆理以起圆行。俾行者从真性以起真修也。
二明性修。
其性也。体用双彰。其修也。果因一契。原始要终。了义之说也。
其性。即指上之真性。其修。即指上之真修。此二也字。用在句文之中。非歇语之辞。乃落而复起之意体。是不变之理。用。是随缘之事。言双彰者。彰。显也。意谓。其所谓性者。此非偏真之理性。又非但中之佛性。而不具诸法。此性乃是圆融中道之理性。一具一切也。是故前三卷经。皆就事显理。即相明性。故曰体用双彰也。果因一契者。果。是果觉。因。是因心。一契符合也。意谓其所谓修者。此非凡小以生灭心修。又非权乘离二边修。此修乃是先悟圆理后起圆修。一修一切修。因该果彻。名一契也。末句。结显。原始者。究本意。要终者。会末意。了义者。义。指自心第一义谛。了。无隐覆也。意谓。原究经中始终要旨。真乃大乘圆极之谈。初则破妄执显真心。会四科。融七大。明相续之因。示圆融之故。全彰三藏。不离一心。以显性德。令人识取自心。不向他觅。中则。明二义。定六根。陈圆通。示真实悬示真菩提路。令人得门入室。就路还家。后则戒业习以空七趣情想。修禅定以破五阴樊笼。乃至圆满菩提以毕能事。岂非究竟显了无诸含隐之说也耶。
二序十轴文义六。初序机感。二序教兴。三显圆理。四示圆行。五明圆证。六结圆名。
今初。
良由诸修行人。背真向妄。不成无上菩提。或爱念小乘。得少为足。或欲漏不除。畜闻成过。
此节总叹七方便人。不悟圆理。而起造修。错入岐途。非法门之咎也。良由者。的确无疑之叹也。诸修行人。通指七种方便。谓三教菩萨。藏通二乘。乃至凡夫外道。魔王魔眷。最初皆修行人也背。违也。真。即一真法界。本有妙心。向。顺也。妄。即六尘缘影。生灭想相。今于真曰背。于妄曰向者。明指众生颠倒行事也。无上菩提。即。佛果之异称。不成者。不能成就也。意谓。众生发心修行。原为成就佛果。反谓不成者病在背真向妄。颠倒行事之故耳。次二句。指过或。不定之辞。孳孳不舍。曰爱。心心流动曰念。乘。运载之义。小乘。即小教二乘。得少为足者。少。谓少分。明有限之意。足。谓满足。此句意谓。小教二乘。正如羊鹿之车。但能自利。不能度人。本为厌生死苦。求出三界。既得空无相无作。则念念保爱。自谓于佛法中。勤精进故。所得宏多。满足之至也。故曰得少为足。欲漏不除者。漏本有三。谓欲漏。有漏。无明漏。除欲漏。出欲界。除有漏。超三界。除无明漏。离三空。畜。谓含育。过。谓过咎。言畜闻成过者。闻是三慧之初基。若闻法修行。正是最上行径。谓闻而思。思而修。修而证。有何过咎。今言成过者。病在畜也。谓闻法不肯观心。不务真修实证。但随尘分别。流逸奔声。纵使大乘经典。实相妙义。一生听闻。惟增名言习气。以循尘流转。故曰欲漏不除。但计玄言妙语。故曰畜闻成过。如来说为可怜悯者良可叹也。机感竟。
二序教兴三。初巧示缘起。二点示常心。三悬示定名。
今初。
故阿难以多闻邪染为缘。浚发大教。
此节明闻而不修。畜闻成过。为慧学之覆辙耳。梵语阿难。华言庆喜。佛弟子中。多闻第一。邪染者。即尊者次第乞食。以遭登伽之难。缘。是缘助。浚。深也。大教。指当经。上用故字。乃承上起下之辞。言承上者。以上言畜闻成过。所以尊者有示堕之缘。意显历劫多闻之功。尚不免邪染之事。况今初学。才入讲筵。便可称有道人乎。今之慧学人。应作如是观。言起下者谓斯经大教。苟非示堕。发起无由。所谓恶因缘。是好因缘。此是尊者深心悲愿。非大权示现而何。故曰浚发大教。序分竟。下入正宗分也。
二点示常心。
而世尊首告之曰。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此节乃一经之关键。破妄之秘诀也。以众生之真心。向被无明封固。不能自显。今世尊将欲为众生破妄显真。先以一言道破也。首告者。阿难见佛启请后。佛先为垂示之言也。众生有九。谓三圣。六凡。生死有二。一变易。二分段妄想有三。一无明。二尘沙。三见思。轮转有三一实报轮转。二方便轮转。三同居轮转。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吾人现前一念之心性也。此心寂而常照。曰性明。照而常寂。曰性净。即寂即照。今古无迁。曰常住。迷一心。则生死无边。悟一心。则轮回顿息。今言相续。正明无始而来。不曾悟故故曰不知。不知者。无智照之功也。以不知心之常住。故用无明妄想。不知心之性净。故用尘沙妄想。不知心之性明。故用见思妄想。此无明妄想不真。故有实报土中变易生死轮转。此尘沙妄想不真。故有方便土中变易生死轮转。此见思妄想不真。故有同居土中分段生死轮转。
三悬示定名。
又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斯一经理行之大本也欤。
此节乃一经之脉络。亦众生治生死病之奇方也。又曰者。佛再为垂示之言也。梵语三摩提。亦云三昧。华言正受。谓不受诸尘故。亦云正定。谓非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故。王者。统摄义。谓此一三昧。能统摄一切三昧故。其名曰大佛顶首楞严王也。具足万行者。谓修此三昧一行。便能圆该诸行也。十方如来一门超出者。门。通也。三昧为能通。佛果菩提为所通。意谓十方如来最初由凡夫地。修此一三昧行。即从此一门。超出二生死海。经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直登妙觉果岸也。路曰妙庄严者。法身。为所庄严。三昧。为能庄严。性修不二。为妙庄严也。斯。此也。大佛顶。一经之理本。首楞严。一经之行本。故知即斯一三昧王。为一经理行之大本也欤。也欤二字。是虚歇咏叹之辞。教兴竟。
三显圆理四。初细勘徴心辨见为破妄显真。二广列四科七大明全妄即真。三答执相难性融性相不二。四引迷真逐妄显妄本无因。
初又二。初序七处徴心。二序十番辨见。
今初。
由是破七处攀缘。别二种根本。
首句正序徴心。由是二字。跟上文引起下文之辞。以文义之初。前科已入。师资悲念。为大教之发起故。今之七处。正由上文跟来。故云由是。攀。揽也。缘。境也。攀是能攀。缘是所攀。能攀。是八识见分。所攀。是八识相分。见相二分。皆从八识自证分幻起。毫无实体。本不可破。以众生不了见相二分如幻。当体即是自证分证自证分而妄计见分为心。相分为色。执为实有。是故妄起在内。在外。乃至一切无著之计。故佛破以七处咸非。意显七处无不是也。别二种根本者。经云。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意显一是妄本。二是真本。别。分明辨析之义。以众生不了真妄皆无自性。无性之性。即是妙真如性。今言别者。因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真心。用诸妄想。未曾明言真妄无性。唯是一心。今更申明。故言别也。
二序十番辨见二。初总标心见互显。二别列十番妙辨。
今初。
因见显心。因心显见。虽心见互显而正显在心。
因。托也。有形莫隐曰见。无法不知曰心。一切众生。但知面上之眼能见。胸中之心能知。岂知能见之眼。非一定在面上。能知之心。不必定在胸中。亦二处俱无在无不在也。今佛顺众生旧执之情。亦不明言知与不知。在与不在。只以心眼交互发明。故云因心显见。因见显心。密意正显浮尘之眼无见。缘影之心非知。亦不分明道破。令其自悟旧执俱非。方信知见原非二物。是故此中虽心见互显。而正显在心也。
二别列十番妙辨。
如以盲人瞩暗。喻见非眼。
第一辨见性非眼也。如。此例之辞。以。借用之意。盲人。目睛无光。见物不明也。瞩。视也。暗。非明之境也。喻。晓训义。见非眼者。人人从来但知见是面上之眼。今忽闻见不是眼。谁能信之。故佛指以盲人无眼。所见之暗。与有眼人。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所见之暗。为同为异。阿难答言。二黑校量。曾无有异。佛言。设使盲人。忽得眼光。见种种色。与有眼人。得灯见色。为同为异。答言无异。佛言盲人得眼见色。既名眼见眼人得灯见色应名灯见。是故应知。灯能显色。见者非灯。以是例之。眼能显色。见者非眼。
屈指飞光。验见不动。
第二辨见性不动也。屈。曲也。指。佛手五轮之指也。屈指。曲握成拳也。经云。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复屈也。飞光者。佛从轮掌中飞一宝光。至阿难边。左之右之。验。是勘问义。以阿难见佛手指开屈。飞光左右。是故眼忙头动。佛问之曰为我手动为汝见动。答曰。佛手不住。我之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又问。汝头今日因何摇动。答曰。光来左右。故头自动。问曰。为汝头动。为复见动。答曰。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俱印之。如是如是。以验见性之不动也。
印观河之非变。
第三辨见性无迁也。印。楷定之义。观河。即波斯匿王三岁见恒河水。至年六十有二。见恒河水。宛然无异。悟知由少至老。形虽迁变。见无迁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以显见性之无迁也。
比垂手之无遗。
第四辨见性无减也。比。如况之意。垂手者。经中世尊在大众中。轮手下指。问云。为正为倒阿难答曰。世人以此为倒。佛问。以何为正。答言。上指为正。佛言。原是一手。何倒何正。不过手尾相换而已。以例见性。悟则无增。迷则无减正如下指虽倒。手亦无失。上指虽正。手亦无得也。
辨于八还。
第五辨见性无还也。辨。分明指示也。还归也。如借人之物。元非己有。终必还归故主也。八还者。经云。明还日轮。乃至第八清明还霁。汝能见八种之见性。当还于谁。是故当知。诸可还者。自非汝物。不可还者。是谁物耶。以显见性无还。即当人之真性也。
择于诸物。非舒非缩。
第六显见性周遍也。择。谓拣择。诸物。即上自天宫。下至大地。举眼所观。种种诸物。必有见性。任汝拣择也。舒。放也。缩。收也。双非者。如出门见天。而见性遍满虚空。非放之令大也。进入房中而见性仅止一室非收之令小也。或大或小。皆属前尘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无是无非。使悟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闻见耳。
第七显见性唯真也。无是者。指皆是物。无是见也。无非者。微细发明。无非见也。此正勘破是非两途也。使悟下。是会通真性一理。超出是非两途也。使。令也。悟。领解也。此心本来不是诸法。曰净。具足诸法。曰圆。纯一无妄。曰真。色空者。六尘中略举其一。闻见者。六根中略举其二。意谓上来于根尘诸法之中。既不能说是。又不能道非。到底是个何物。毕竟是谁道得。于此疑来疑去。忽然打破疑团。正眼看来。了无一法。古德云。尽大地是个自己。始信不欺我也。从兹了知自心不变之体。具有随缘之用故曰使悟净圆真心。幻有色空之尘境。闻见之根性耳。妄。幻而非真也。净圆真心不变体也色空闻见。随缘用也。体真。用真。故曰唯真。
既悟妄为。尚疑混滥。故又破自然因缘。
第八显见性非因缘自然也。既。已而未竟之辞。尚。犹也。混滥。事未透彻之意。自然因缘。乃凡外之性计。以外道不达自性随缘。妄计冥谛神我。能生万物。或计大自在天为能生谓自然生灭。不假因缘也。以凡夫不达心体不变。或计诸法自生为因。他生为缘。自他和合为因缘共生也。意谓。上来无是无非。虽悟灵心绝待。不变随缘。而于净圆真心。幻为色空闻见。尚犹疑怀未彻。故曰尚疑混滥。此正光未透脱之故耳。由是妄生种种计度。或计自他共生为因缘。故佛以心体不变而破之。或计无因自然滥外道。故佛以随缘妙用而破之。以其二俱妄情。故须破也。盖此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是如来说法之纲宗。入理之要论也。
示见见之非见。
第九显真精妙觉明性。不特超凡外之妄情。更能离权小之法见也。故示之以见见非见。示。谓拈示。第一见字。指纯真之性。即妙觉明性也。如清净月。第二见字。指杂妄之精。即眼根映用之精也。如第二月上来八番显见。皆以见精之见分。与尘境之相分对辨意显见分非是相分。历然可知。尚未彻底道破。今忽拈出第一见字。是自证分证自证分之本体。尚非见精之见分可及。何况色空之相分哉。若悟见相无性。全体即是自证随缘之幻用。则上之净圆净真心。妄为色空。而混滥之疑。可以冰消瓦解矣。
合别业同分。指见妄之所生。且以一人例多人。一国例诸国。总显器界根身同一妄耳。自浅而深。自狭而广。虽多方显妄。而所显惟真。
第十以别业同分进退合明。而释微细之余疑也。合者。比显之义。别业。如一人独造之业。同分。是大众共造之业。同别虽二。虚妄无殊。以别业之妄见易知。如一人眼有赤眚。见灯光而有圆影。此影独眚目人有。不眚者无。所以易知圆影不实。且如上天不祥之境界。统国皆见。谁知不实是故同分之妄见难知赖有彼国众生。不见不闻。可显是妄也。是须二见比显。故云合也。且以下。正比显。意谓。且用别业易知之一人。比例同分难知之多人。使难知而成易知。再以一国之易知。以例诸国之难知。使难成易可知扩而充之。将诸国之多。以例十方之遍。总显内之众生根身。外之国土器界。凡诸有漏秽土。同是菩提中之妄耳。若以至理而论。至于三土依正。九界同观。一切皆同圆影。唯佛界清净法身。寂光真境。可称非圆影矣。自浅下。结显。前八番。见相对辨为浅。第九番为深。故曰自浅而深。一人为狭。一国为广。一国为狭。诸国为广。故曰自狭而广。意谓。上来虽用浅深广狭。多多方法。以显其妄。谁知妄无自性。全体即真。故曰而所显唯真。
二广列四科七大。示全妄即真二。初标列。二正示。
今初。
故又举阴入处界。广及七大。融会入于如来藏性。
此节广列科大。以示全妄即真也。故。承上起下之辞。举。提扬之意。谓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为四科。经中就事显理之文也。地。水。火。风。空。根。识。为七大。经中即相论性之文也。夫理事性。相。原非异法。从来不曾分。今亦无须合会。合也。今言四科者。事也。如来藏者。理也。七大者相也。如来藏者。性也。事非理外。相非性外。即事相。即理性也。众生久积迷情。难以顿遣。前来徴心辨见。破妄显真事虽固已彻底道破。而犹不知即事相是理性。故须广列四科七大之事相。融通会合入于如来藏之理性也。
二正示。
使悟物我同根。是非一体。妄无自性。全体即真。凡十界依正之相。皆循业发现而已。
此正示全妄即真也。物。指浮胜二根。及六尘之相分。我。指见闻诸精。及诸识之见分。以众生不达见相如幻。妄起遍计。认为实我实法。故曰物我。根喻自证之本体。今令了达见相如幻。全体即是自证。故曰使悟同根。说是说非。俱为不了义教。以不了故。说见相为妄。为非。自证为真。为是。谁知言妄显真。真亦同妄。妄既本空。真亦不立。故曰是非一体。妄无自性全体即真也。凡十下。结显真妄皆是随缘之意。十界。即十法界。谓三恶。三善。三乘。及佛。依即依报。谓同居。方便。实报。寂光。正。即正报。谓十界之根身也。循。依顺也。业。即事业。谓恶善不动。无漏。亦漏亦无漏。非漏非无漏也。发。谓发起现。谓显现。夫绝待妙心。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故无同异中。炽然成异。此理玄微。愚迷难见。故皆慕诸佛至真。厌众生至妄。今达自证本体。不但无众生。并亦无诸佛。凡论十界依正之相。无非本体随缘之妙用。以随净缘。则有佛界依正。随染缘。则有九界依正。染净皆自心之本体耳。言循业发现者谓顺恶业。则三恶法界依正之相发现。顺善不动业。则三善法界依正之相发现。顺无漏业。则声闻缘觉依正之相发现。顺双亦业。则菩萨依正之相发现。循双非业。则佛法界依正之相发现也。而已者。结尽无余之辞。
三答执相难性融性相不二二。初结起。二正融。
今初。
既悟即真。尚迷循发。
此结上起下也。既字。作虽字义。乃已而未竟之辞。意谓。上来全妄即真。循业发现。两重奥义。领会实难。其即真之理。虽略见一班。奈循发之事。尚迷而未悟。故曰尚迷循发。
二正融。
故又答山河大地之难。深穷生起之由。譬虚空。不拒诸相发挥显真妙觉明。圆照法界。一多互应。小大相容。即体即用。非俗非真至于。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则藏心妙性。不涉名言矣。
此答富那执相难性也经中疑问。谓七大既是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山河句。指难辞。深穷句。是释辞。穷。谓参究深穷者。谓性相不二之义甚深。当深心而体究也。始生曰生续生曰起。由。本因也。意谓。忽生大地之疑。毋得明言。只消深心穷究生起之本因。穷之彻底其理自明。譬如下。设喻。虚空。喻如来藏性诸相。仍喻七大。不拒发挥。正喻性不碍相也。意谓。性即自心之本体。相即自心之妙用。体用唯是一心。性相原非二法。故曰虚空不拒诸相发挥也。显真下。正示一心。真妙觉明。即指自心从来不妄。曰真。永绝言思。曰妙。三惑不能迷。曰觉。诸尘不能障。曰明。自心真明。竖穷横遍。故曰圆照法界。一无一相。多无多相。一多随缘故曰互应。大无大相。小无小相。大小不二。故曰相容。即体下。即以三如来藏结显一心之义。即体句。指不空如来藏。体。指妙心不变之体。用。指十界随缘之用。体用唯是一心。故曰即体即用。非俗句。指空如来藏。俗。谓俗谛。指六凡法界。真。谓真谛。指四圣法界。真俗唯是一心。心体一法不立。故曰非俗非真。至于下二句。指空不空如来藏。上句即体即用。是妙有。次句非俗非真。是真空。今则空有双遮。以显中道妙心。故曰离即离非。此正拂迹入玄之的旨。而又空有双照。以显中道妙心。故曰是即非即。是回途入妙之微言也。所以用此二句。以显遮照同时。所谓截断两头。中间不立。离言绝待。圆融微妙之灵心也。末句。结显离言。藏心。谓如来藏心。妙性。谓妙真如性。涉。谓交涉。名。是名相。言。是语言。意谓。绝待灵心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无相亦无。如前三藏三重玄义。第一重言空。一空一切空。有中俱空。第二重言有。一有一切有。空中俱有。第三重言中。一中一切中。空有俱中。谓之圆融三谛。举一即具三。言三即是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曰不涉名言矣。
四引迷真逐妄显妄本无因。
复引照镜狂走。喻妄无因。结责多闻。劝修无漏。通而言之。皆圆理也。
复。再也。引。是提引。此因富那悟妄本空。又疑妄因何有。故指演若狂走因缘。以显妄本无因也。因缘在本经四卷中。结责下。诫劝。责。诫勖之辞。劝。勉进之辞。意谓。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愈多愈妙。如其闻不思修。多反乱意。经云。虽持十二部经如恒河沙。祇益戏论。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不能免离登伽之难。故云责也。又经云。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憎爱二苦。如摩登伽。一念熏修。无漏善故。即证三果。故云劝也。末二句。结节之辞可知。显圆理竟。
四示圆行二。初总标。二别释。
今初。
理解虽圆。非行莫证。
解如目。行如足。有解无行。如有目无足。虽闻故乡佳信。终无到家之期。造修名行。契入名证。意谓欲见本尊心父。务必目足兼资。故曰理解虽圆。非行莫证。
二别释三。初明二义决定为修行之要领。二定诸根优劣为正修之方便。三示双修显密为觉路之资粮。
今初。
故又明二决定义。初审因地发心。伏断无明。为修行之要。次审烦恼根本。意择圆根。为发行之由。
此节正示行门。学者当举择法之眼。宜简邪取正。为入道之初步也。决。谓决择。不疑之义。定。谓一定。不易之义。义。理之所在也。因地发心。正谓最初下手工夫。伏。谓调伏。不许妄动也。断。谓断除。永不复生也。无明有二。一发业。二润生。发业属第六识。如分别取舍等。以能发起现行之业用故。润生属第八识。如憎爱投胎领命等。以能滋润种子而受生故。俱能覆蔽真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审。谓审察。言初审者。意谓果能圆解大开。拈来便是。如其解心不朗。诚恐举念即乖。此为钝根者审。不为上智察也。若是利根之士。既能了达万法唯心。烦恼无明。全体即是法界。一下手时。便能圆伏五住烦恼。顿空根本无明。故为修行之要领也。吾辈根钝迷重。务须自量。当细心详察可也。此是第一番审察。盖为以因同果。乃澄浊入涅槃之良规也。次审下。示再察。烦恼。即发业无明。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根本。即润生无明。谓受生根本惑也。圆根者。圆通之根。意指从耳门下手。故为发行之由。故曰意择。谓原如来之本意。欲令选择耳门圆通。为发起行门之由致也。嘱令再审者。意谓事非小可。当思之再思为幸。盖为从根解结。为脱缠入圆通之妙道也。
二定诸根优劣。为正修之方便。
于是定六根优劣。令一门深入系钟验常。绾巾示结陈二十五圣所证法门。敕选耳根。为最初方便。
此就根中详定功用胜劣。令择圆根为入道之门也。于是者。指上定下之辞。优。胜也。劣。卑也。六根优劣。谓功德全缺。因有千二八百之辨也。千二为优八百为劣。优即圆通。劣则否然。令一门入者诸令择优圆之门。从此深心直入。校之余门。得道之迟速。实霄壤矣。经云。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皆得菩提。元无优劣。但汝未得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击钟句。佛因阿难自疑六根离尘无体。毕竟断灭。以此生灭为因。安获常住之果。由是敕令击钟。证验闻性真常。以明因果俱常。决通第一决定义。盖为即动静寤寐。验明闻性之不断。亦是密指耳根为圆通之门也。绾巾句。因阿难不会十方诸佛同声告示。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之义。意欲别索结解之元。故佛绾宝华巾。以示结解之方。以明结解无二。决通第二决定义。盖为离见觉闻知。别无结元之可解。亦是密示耳门三昧为解结之方也。陈二下。正示正修方便陈。敷列也。言行相应曰圣。二十五圣。始自陈如。终至观音。所证法门。指修因证果之三昧。圣命曰敕拣择曰选谓二十五位大士。各陈所证法门。皆为第一方便。真实圆通。今言敕选者。敕。是世尊慈命。选。是文殊拣择。意谓。世尊欲令阿难开悟。并顺此方众生之机。故令文殊选择耳根一门。为初心修行最初方便。以入华屋之门。盖谓观音耳门。具三真实。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也。
三示双修显密。为觉路之资粮。
故又教以摄心轨则。安立道场。遂闻四重律仪。顶光神咒。通而言之。皆圆行也。
此缘会众得闻正修行门。各识归家道路。阿难心迹圆明。顿悟成佛法门。愿度末劫众生。重请道场仪范。是故世尊。又复教以摄心轨则也。摄心。谓收摄妄心。轨则。谓仪轨法则。安立。谓安排设立。道场。谓修道坛场。律。是戒律。防非止恶之义。谓防三毒之非心。止七支之恶行也。仪。是仪范。谓具三千之威仪。为众庶之模范也。四重。指杀盗淫妄根本大戒经中安立道场。文在七卷。四重律仪。文在六卷。是因当机请示摄心轨则。安立道场。佛即示以四重戒相。故曰遂闻。谓遂便获闻也。是知轨则道场。指当机启请之文。故序在四戒之前。佛意指在四戒清净。就是摄心轨则。故曰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名为三无漏学也。顶光神咒。即佛顶放光。光现化佛。佛说心咒。以密诠藏心。故曰心咒。神妙难思。故言神咒。科言双修显密者。以行门有正助不同通论。般若为正行。五度为助行。本经。第三渐次为正行。前二渐次为助行。助又有显有密。清净律仪为显行。坛仪心咒为密行。末二句结节可知。示圆行竟。
三明圆证三。初总明位次浅深悬示未证而论证。二别示行门邪正预谈既修宜真修。三结归圆满菩提克论到家无新得。
今初。
乃至由三增进。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虽谈证位。未尽行因。
此答当机悬示圣位之请也。乃至。超略之辞。经中说咒。后有护咒文。请示文。二颠倒因文。未麟次序。故超略之。由。因也。向上曰增。步前曰进。言三者。一除助因。二刳正性。三违现业。亦名三渐次。是能历之行。所谓正助圆彰也。成。谓善成就。谓将就。经中始自干慧。终至妙觉。共五十七位。今言五十五者。除前干慧非真。除后妙觉非路。自起步入真已后。真穷到家已前。中间所经由者。名菩提路。是所历之立。所谓转依如幻也。行为能成就。位是所成就。先言由。后言成就者。谓所历之位。自因因趣于果。果。全因能历之行。方能成就也。虽谈下。正明悬示。虽。未足之辞。谈。婉言详说也。未。不曾也。尽。圆极也。意谓。上来虽然详谈层次浅深。凡圣行位。而真实不曾历事造修。真登果地。故科云悬示者。此也。
二别示行门邪正预谈既修宜真修二。初示邪行歧途。二示正修差别。
今初。
下而戒业习于七趣情想。
此示邪行之歧途也。先用下字。乃超指结名文后而言。此段经文。是当机借破戒为问端佛广示七趣差别也。戒。是谨防义。业。谓事业。有漏之行也。此业有三。谓。一恶。二善三不动。习是习染。烦恼之惑也。此习略有二种。一情。二想。七趣。谓天。仙。人。修。地狱。鬼。畜。爱染曰情。即众生之内分。经云。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渴仰曰想。即众生之外分。经云。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由情想之习。而造不动善恶之业。此二为因。妄招七趣之果。以爱水之情下坠。故招三恶苦趣之沈果。以胜气之想上升。故感三善乐。趣之升报。以情想参杂。故修罗苦乐。俱受也。盖此七趣。皆是诸有为相。妄想发生。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有。知此义者。则如来密因。常自现前矣。是故出世行者。当念念堤防谨心觉察。故曰戒也。
二示正修差别。
防禅定于五阴魔邪。无非行门之事。
此示正修之差别也。此段经文。世尊用无闻为语端。备明五阴魔境也。防。是时时警觉之意禅。是思惟修。定。是寂静修。言防者。心王。如使君。禅定。如城廓。设使一念失觉。诚恐定城不固。使君惊惶。故须防之于未然也。禅定多种。兹不暇赘。依本经。即指一心三观为禅定也。魔。指天魔鬼神。邪。即邪宗外道。魔有二。一内魔。指自心妄现。即色受二阴所现之境。二外魔。指飞精附人。即想阴所现之境。邪。指行识二阴中所现之境。或妄生计度。或得少为足。盖因六结欲解。正念与妄念交兴。五阴将开内魔共外魔竞起。行者宜时时醒觉。弗使定水漏泄。道岸倾颓也。末句结收二科可知。
三结归圆满菩提。克论到家无新得。
必期于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始得名为究竟坚固之证也。
必。是必定谓定须如此。期。是克取。谓不得不休。圆。是万行圆成。满。是果地满证。菩提。谓无上正等正觉也。归至极之处也。言无所得者。以妙觉极果。即吾人本有因心。所谓依妙性。开妙解。起妙修。成妙因。历妙位。证妙果。今言圆满。不过彻底究竟证此妙性而已。古德云。未后牢关。不离最初一步。威音那畔。即在今世门头。如达多之头。衣里之珠。本不曾失。今何所得。故云归无所得。始。方才之义。言始得者。意谓果心如斯。方名究竟明圆证竟。
六结圆名二。初结理行证三皆究竟。二结教行理三悉楞严。
今初。
然则依究竟坚固之理。立究竟坚固之行。修究竟坚固之行。证究竟坚固之理。楞严教旨。大抵如是。
然则二字。承上文而直断之辞。理。指圆融三谛。结显圆理一科文。行。即一心三观。结示圆行一科文。证。是圆空三惑。而圆证三德。结明圆证一科文。全经妙旨。以三字结之。罄无不尽。意谓依理立行。修因证果。不离现前一念。故皆称究竟坚固也。故曰楞严一经。圆教旨趣。大概如是而已。大抵。犹云大概。如是。的指无疑之辞。
二结教行理三悉楞严。
是知教行理三。悉号楞严。了义之说。莫此加矣。
是知二字。接上文而有所解悟之辞。教。指文字般若。结全部经文。行。即观照般若。结经中发明正助显密诸行。理。是实相般若。结经中所显如来藏妙真如性。观照般若。即空观。文字般若。即假观。实相般若。即中观。空观。即体真止。假观。即方便随缘止。中观。即不止止。三止。空见思惑。三观。空尘沙惑。平等止观。空无明惑。见思空。真谛理显。尘沙空。俗谛理显。无明空。中谛理显。真谛显。证一切智。俗谛显证道种智。中谛显。证一切种智。一切智。成般若德。道种智。成解脱德。一切种智。成法身德。般若德。即一切事毕竟空。解脱德。即一切事毕竟假。法身德。即一切事毕竟中。一切事毕竟坚固。即梵语首楞严。故曰教行理三。悉号楞严。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念相了不可得。即毕竟空。是真空了义之说。一念之心。念性历历明明。即毕竟假。是妙有了义之说。一念之心。当相了不可得时。正性历历明明。当性历历明明时。正相了不可得。是中道了义之说。真空了义。非一非三。妙有了义。而三而一。中道了义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曰了义之说。莫此加矣结圆名竟。第二大科序十轴文义竟。
三判正宗科节二。初正判科。二略显义。
今初。
科经者。合理行为正宗。离正宗为五分。一见道。二修道。三证果。四结经。五助道。
科经者。谓科判经文之段落也。自古判经。必大科分三。谓一序。二正宗。三流通。藕祖云。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一切诸经。皆具斯意。所谓初善。中善。后善。今序亦具有之。入文第一大科。序一经大旨。即序分意。第二大科。序十轴文义。即正宗意。三四大科。即流通意。今参序意。本经要旨。独重正宗。是故十卷经文。始终俱为正宗要义序与流通。首尾共止三纸。并非关要。序故置而不提。单将正宗一分。判其大节概为五科。合。并而不分也。离各开户牖也谓自初卷阿难见佛。至四卷尚留观听。为显三谛圆理。又自四卷请示屋门。之末卷不恋三界。是示三观妙行。并二文为一科。故曰合理行为正宗也。仍将正宗一科。分为五家。各开户牖。故云离正宗为五分也。一见道者。见。谓圆解顿开。犹生盲获眼。道谓三谛道理。犹盲大从来不识玄黄朱紫。今忽睹见。名为见道。即第一科显理之文也。二修道者。修。谓净除现业。道。谓无漏三学。如履归家道路。险则平之洼则盈之。名为修道。指四卷请门之七卷护咒文也。三证果者。证。谓智断究竟。果。谓妙觉道圆。如高居九阙。兆庶称尊。名为证果。自七卷阿难问位。之八卷名为邪观文也。四结经者。结示经名也。即八卷中文殊问名。如来答示。止八行文也。五助道者。助。谓示之岐途差别。道。谓。教以自度度人即自八卷说是语已。至终卷正宗文尽也。
二略显义二。初示当分。二示跨节。
今初。
谓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果。此常途之序固尔。
谓进解之辞。常途。一往之谈也。见。有真见似见。随文体会曰似见。此是意识分别。比量而知也从缘荐得曰真见。此是心眼豁开。现量证知也。心眼有三。一慧眼豁开。见真谛理。二法眼豁开。见俗谛理三佛眼豁开。见中谛理也。修亦二。一缘修。谓未见道已前。一切善行皆是也。二真修。既见道后。无论逆顺粗妙。一切行门皆是也。证亦二。一分证。二满证。藏。通。破见思为分证。破思尽为满证。别教。破无明为分证。破十二品尽为满证。圆教。当以六即论证。一如云众生皆是佛。名理证。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是也。二大开圆解。是名字证。三圆修止观。名观行证。四六根清净。名相似证。五五住豁破。名随分证。六穷无明源。名圆满证。此是一往之论。法尔如然也。固尔者。本来如斯也。
二示跨节。
究论上根修证。如发明藏性之后谓不历僧祇获法身。请入华屋之前。谓疑惑消除。心悟实相之类。又岂局于常哉。
跨节。谓顿悟顿证。不得与中下人同日而语也究论。克实之谈也。上根。根器上利也。修证。修因证果也。僧祇。谓三大阿僧祇。此云无数劫。权教大士。获证法身。定须经历阿僧祇劫。如唯识论云。地前历一僧祇。初地至七地。满二僧祇。八地至等觉。是三僧祇。方获究竟法身。圆顿大士。诚为不然顿教。谓一念不生。即如如佛。如慧可大师。觅心了不可得。大鉴禅师。本来无一物。便袭祖位。即其人也。圆教谓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本经。法会大众圆悟如来藏性之后。当机即陈不历僧祇获法身。疑惑消除心悟实相之类。即其人也。岂。是反显之辞。局。是划地自限。哉。是自得之意。谓顿教人。顿悟顿得。圆教人。圆修圆证。岂可与方便教人。务必见而修。修而证。划地自限者。同日而语哉。此等悟证。若不以六即论之。圆义如何消释。阿难迹示藏教证同初果以当教论之。岂非登初发心住位耶。判正宗科节竟。
四示藉教明心。
大哉教乎。夫欲发真归元。明心见性者。于此宜尽心焉。
首句。极赞之辞。全经妙旨。一言赞尽。今将经题。略示梗概。谓大。是大法身。佛。是大般若。顶。是大解脱。如来。是大果。密因。是大因。修证。是大庄严。了。是大智。义。是大境。菩萨。是大人。万行。是大业。首楞严。是大定。经。是大教。题为一经之总。既了总义。别义匪遥。故曰大哉教乎也。夫欲下。甚劝之辞。夫。发端之辞。欲。希须之义。发真。谓开发一真法界。归元。谓复归寂灭元明。明心谓洞明圆心固有。见性。谓彻见妙性天然。于此。谓向此圆诠大教。宜应当也。尽心。谓赤体荷担。焉。歇语辞也。意谓。斯经高妙极致。非文言句义而能尽述唯有退藏密机。虚怀仰赞而已。凡后之志学之士。苟能惜人身。得之不易。悟大教。值之倍难或即生欲发真归元者。欲明心见性者。宜应于此一经。尽其心力。赤体荷担。坐卧经行。澄心体究。语默动静。反照提撕。其或宿种忽芽。大开圆解。如初春霹雳。蛰户顿开。穷子竛竮。遇到父舍。是名发真归元。如密云被拂。心月圆明。迷雾初销。性天皎洁。是名明心见性。从兹而圆起止观妙。修。犹风帆扬于顺水。圆破法界无明。似轻尘。扬于顺风。任。运中中流入。直至萨婆若海。有何艰险纡屈之相。果能如是。未始非顿悟顿得又何必历三僧祇。方能获证法身哉。然而一切众生。谁无佛种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菩提子。个个不无。阿罗诃。人人有分。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而能之。人能精诚下切。苦切深究。安患不得真实受用者。其不自信以自肯。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大佛顶经序指味疏(终)
No. 313-C
世无不知此序之美也。而近代宏教诸师各擅所长。姑为临筵了事而已。既缺注疏。故学者失所准常。罔求一是。盖其文虽明显。而出显为难。意实幽玄。而通玄不易自非深诣圆极。熟默经文者。无由措手。我
卓三法师。承佛陇真传。为台崖冢嫡。久居讲席。素淹斯经。观此序关节诚多。虑初学阶梯未便。于是运大悲心。出妙手眼。其始也编科目以分列句章。训字义以贯穿文脉。其次也。提宏纲以标其旨趣。繇名相而剖入玄微。言虽简矣。而处处指归。辞甚明焉。而班班可考。真乃婆心热语。血笔肝文耳。时师宏经海上。斯稿初成。慎厚为怀。秘而不出。近侍者潜取钞录。顿使洛阳纸贵。尔后时异人殊。相延成误。几或将乌作马。贮粕遗珍矣。乃者。能明。定庆。二大德。发心就梓。盛欲公诸同志。商余校正。用识一言。余惟斯序得斯注。能使全经大旨。披卷了然。凡我同人。自宜履恩戴德。将心融而神领之。当有悟如来藏性者在。余固不赘云。
光绪壬寅春王月雁南受业比丘华山拜䟦
0313 16.P0395 楞严经序指味疏(一卷)〖清.谛闲述〗
- 说明
- 分类:04.中国撰述·方等部疏
- 点击数: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