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24 册 No. 0460 金刚经口诀
No. 460
金刚经口诀
六祖大鉴禅师说
法性圆寂。本无生灭。因有生念。遂有生缘。故天得命之以生。是故谓之命。天命既立。真空不有。前日生念。转而为意识。意识之用散。而为六根。六根各有分别。中有所总持者。是故谓之心。心者念虑之所在也。神识之所舍也。真妄之所共处者也。当凡夫圣贤机会之地也。一切众生。自无始来。不能离生灭者。皆为此心所累故。诸佛惟教人了此心。此心了即见自性。见自性则是菩提也。此在性时。皆自空寂而湛然。若无缘有生念而后有者也。有生则有形。形者地水火风之聚沫也。以血气为体。有生者之所托也。血气足则精足。精足则生神。神足生妙用。然则妙用者。即在吾圆寂时之真我也。因形之遇物故。见之于作为而已。但凡夫迷而逐物。圣贤明而应物。逐物者自彼。应物者自我。自彼者。著于所见。故受轮回。自我者。当体常空。万劫如一。合而观之。皆心之妙用也。是故当其未生之时。所谓性者。圆满具足。空然无物。湛乎自然。其广大。与虚空等。往来变化。一切自由。天虽欲命我以生。其可得乎。天犹不能命我以生。况于四大乎。况于五行乎。既有生念。又有生缘。故天得以生命我。四大得以气形我。五行得以数约我。此有生者之所以有灭也。然乎生灭则一。在凡夫圣贤之所以生灭则殊。凡夫之人。生缘念有。识随业变。习气薰染。因生愈甚。故既生之后。心着诸妄。妄认四大。以为我身。妄认六亲。以为我有。妄认声色。以为快乐。妄认尘劳。以为富贵。心目知见。无所不妄。诸妄既起。烦恼万差。妄念夺真。真性遂隐。人我为主。真识为客。三业前引。百业后随。流浪生死。无有涯际。生尽则灭。灭尽复生。生灭相寻。至堕诸趣。转转不知。愈恣无明。造诸业罟。遂至尘沙劫尽。不复人身。圣贤则不然。圣贤生不因念。应迹而生。欲生则生。不待彼命。故既生之后。圆寂之性。依旧湛然无体。相无挂碍。其照万法。如青天白日。无毫发隐滞故。能建立一切善法。遍于沙界。不见其少。摄受一切众生。归于寂灭。不以为多驱之不能来逐之不能去。虽托四大为形。五行为养。皆我所假。未尝妄认我。缘苟尽我迹当灭。委而去之。如来去耳。于我何与哉。是故凡夫。有生则有灭。灭者不能不生。贤圣有生亦有灭。灭者归于真空。是故凡夫生灭。如身中影。出入相随。无有尽时。圣贤生灭。如空中雷自发自止。不累于物。世人不知生灭之如此。而以生灭。为烦恼大患。盖不自觉也。觉则见生灭。如身上尘。当一振奋耳。何能累我性哉。昔我如来。以大慈悲心。悯一切众生。迷错颠倒。流浪生死之如此。又见一切众生。本有快乐自在性。皆可修证成佛。欲一切众生。尽为圣贤生灭。不为凡夫生灭。犹虑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流浪日久。其种性已差。未能以一法速悟故。为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入。皆可到真如之地。每说一法门。莫非丁宁实语。欲使一切众生。各随所见法门。入自心地。到自心地。见自佛性。证自身佛。即同如来。是故如来。于诸经说有者。欲使一切众生。睹相生善。说无者。欲使一切众生。离相见性。所说色空。亦复如是。然而众生执着。见有非真有。见无非真无。其见色见空。皆如是执着。复起断常二见。转为生死根蒂。不示以无二法门。又将迷错颠倒。流浪生死。甚于前日。故如来又为说大般若法。破断常二见。使一切众生。知真有真无真色真空。本来无二。亦不远人。湛然寂静。只在自己性中。但以自己性智慧。照破诸妄。则晓然自见。是故大般若经六百卷。皆如来为菩萨果人。说佛性。然而其间。犹有为顿渐者说。惟金刚经。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是故其经。先说四生四相。次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盖显一切法。至无所住。是为真谛。故如来于此经。凡说涉有即破之。以非直取实相。以示众生。盖恐众生不解佛所说。其心反有所住故也。如所谓佛法即非佛法之类是也。
金刚经口诀(终)
金刚经疏论纂要二卷
唐 宗密述
金刚经疏论纂要刊定记四卷
宋 子璇记
0460 24.P0534 金刚经口诀(一卷)〖唐.慧能说〗
- 说明
- 分类:05.中国撰述·般若部疏
- 点击数: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