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26 册 No. 0515 仁王经科疏科文

No. 515-A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科疏(并叙)

  闻夫。真际寂寥。绝染净于色心之域。法性空廓。超修证于理智之阶。冲虚灵鉴。妙粹凝常。独露万象而非多。卓立十方而匪异。良繇非一多之缘起。染净齐峙以融通。惟修证之体空。因果两忘而交彻。是以空有空。空不空。有空有。有不有。不有有。有非常。不空空。空非断。非断故乃真空。非当故即妙有。然则妙有真空之道。同时相容而互即。一念交摄以相含。至于含摄双忘。容即两立。玄同真际。妙等法性。诚胜义谛中。真胜义性。迥出三乘。高超八部。乃此经穷微尽化之极谭。妙绝言思之玄唱也。故我
世尊。象驾俄临鹫岭。龙天列侍狮床。圣众云拥道场。
王臣风趋理窟。入定湛智海澄波。放光皎性天慧日。他方大士。妙花香灯作供。此土世主。宝幢幡盖投诚。变净土于尘沙。现宝台于百亿。佛踞金莲。流遍恒沙国土。共谭般若。摄归一派灵源。斯王念请护国。吾佛言答护心。示离相以明真。观体空而行化。达身佛同一实相。标理事总一灵玄。乃护国之枢机。安邦之要径也。既悟护果观空。须达修因行化。故明性与无性。本一灵知。五十二位真修。一十四门玄趣。寄位权化。伏断证修。至于三假俱空。一相无实。头头耸般若妙光。步步踏实相理地。二护既明。一真当显。故咨二谛有无。意明本非一二。斯王偈赞。如来述成。为行法所依理体。果德能照智用耳。二护理事抗行。般若体用无二。是以斯王重咨护国。如来复示真慈。云国土。众生共业招感。祸福。人心别业变现。心正则天清地宁。心邪则灾殃祸祟。欲使千灾顿息。万祸潜消。须百法师。以持般若。严一道场。供诸圣容。故帝释修持顶生即退。普明讲演班足弃荣者。良有以也。然诸王领解。各各依真献华。华变珍台。佛佛共谭般若。或现一华多土。多土一华。大小染净。互相摄入。诚谓罄宏廓之幽宗。尽难思之海会。故知一念净信之福。胜化证恒沙小乘。举心受持之功。超施七宝大德者。信不诬矣。向谭护果。未尽行因。复于五忍十地。详示伏断证修。度生数量。时劫短长。至令五方金刚。说咒往卫。意令因行大成。护国诚念究竟。是以依之护国。当念世道康和。仗之护果。顷刻菩提妙证。若夫祈
皇图而永固。祝
圣寿以无强。舍此般若。其孰与焉。然念请护国。先说护果者。盖以护果正念。为护国金汤。令国中七难潜消。五常弥布。即此护国深心。作转凡妙药。俾果上四智圆明。三身顿证。此则护国护果。无出乎忍地证修。相为用矣。乃至玄微既阐当时。胜益应沾末世。如来预忧法灭
王臣力能护持。谆谆示诫。切切叮咛。时王领诲。泣撼三千。即誓行道。不制四众。经名甘露法药。信服却病延年。受持功德。福等虚空。能护
国王。功高城堑。可谓一极悲心。大哀旷济者也。大哉此经。三根普摄。五味俱含。仰夫秦译幽秘。天台疏阐玄微。窃惟唐翻灵篇。后哲未窥其奥。加以言空言有而义圆。名同有空而体异。后昆有所未达。故贵从之为解。自
神祖戊午夏。因礼清凉山回。惊闻奴贼跳梁。失陷抚顺。蒿目之忧。流注寤寐。誓弘此典。上报
国恩。不揆肤受。笔录成篇。时门人敬贤忠公。关中人。留心较梓。其志未满。早作古人。去年己巳。虏薄
都城。贵潜质山岩。亦被围困。重整先心。希殄灾厄。仰蒙
佛庇。法孙海阔。率徒寂妙等。舍命忘躯。夜扶老体。同戒密观。还居本寺。后有门人湛一肫公。营山人。精严教理。见围厄已解。忆弘经念深。再四迫余。灾木偿愿。遂再参详。欲辞达义通僭名科疏。庶览者有秉烛之观。无寻枝之厌。藉此以通经。经通而意得。意既得矣。则般若智体。昭昭然于心目之间。晃晃乎于色尘之内。如是则灵山不离当处。仁王即我
圣皇。五忍 朝中玉柱擎 天。十地塞外金梁架海。四夷消氛于无何有乡。八表归心于
大明上国。聊尽报
国福民之葵诚。庄严圣教之丹悃也。疏成。非敢布诸讲肆。取哂高明。唯便八十老人。自备遗忘耳。

  时
明崇祯三年。岁次庚午。佛成道日
京师慈慧寺开山嗣贤首宗第二十五代前
钦依皇坛承
旨讲经论
赐紫玉环比丘蜀东普真贵谨序

  仁王经科疏目次卷首科文悬谭卷第一序品第一卷第二观如来品第二菩萨行品第三卷第三菩萨行品之余二谛品第四卷第四护国品第五不思议品第六奉持品第七卷第五奉持品之余嘱累品第八

  仁王经科疏目次(终)

  No. 515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科疏科文

  明京师慈慧寺开山比丘 蜀东普真贵 述将释此经(三)初归敬请加(稽首)二开章悬叙(二)初举数列章(将释)二依列牒释(十)初释教起因缘(二)初诸教因缘(初中)二本经因缘(二)初正明因缘(二别)二明十利益(若一)二释藏教所摄(二)初明藏摄(三)初明三藏(第二)二明二藏(二藏)三明藏相摄(三明)二明教摄(二)初总明诸师(次明)二别明五教(三)初五教师宗(二别)二五教法相(若约)三明教相摄(五教)三释诸宗对辩(三)初叙师承(三诸)二列三宗(三)初列法性(一唯)二列法相(一三)三列破相(三破)三明宗相摄(三相)四释分齐幽深(二)初明有境智(二)初引论观总标(四分)二依标别释(三)初引起信五重(二)初论经合辨(今初)二通释妨难(难云)二引法界三观(二)初标列科目(二引)二依标别释(四)初摄归真实(初中)二彰其无碍(第二)三周遍含融(第三)四结成深玄(上之)三再释妨难(再释)二明离境智(后明)五释教所被机(二)初牒章总标(第五)二依标别释(三)初约拣非器(初中)二普收是器(后普)三结前成种(然上)六释总辨教体(三)初列数类简(第六)二依数牒释(五)初释声名句文体(初中)二释通摄所诠体(二通)三释诸法遍空体(三诸)四释会相归性体(四会)五释理智无碍体(五理)三结属今经(以上)七释明经宗趣(二)初叙义总标(第七)二依标牒释(二)初通明诸宗(初通)二别明此经(四)初约理智为宗趣(二明)二约五对为宗趣(若就)三约十义为宗趣(然此)四约心观为宗趣(若会)八释会通地位(二)初叙义分科(第八)二依科别释(三)初引诸教不一(五)初引始教(二)初正引位次(四)初引唯识(唯识)二引璎珞(璎珞)三引地持(地持)四引金刚(金刚)二举数简异(然前)二引终教(若约)三引顿教(若约)四引圆教(二)初约行布(若圆)二约圆融(二圆)五结拣诸位(二)初配对结属(此上)二结括他宗(即知)二明证真不二(二)初立理标本(次明)二互相摄属(若诸)三结归观心(此中)九释显法护国(第九)十释部类品会(二)初通示大部(第十)二别显今经(三)初通明二经传译(二别)二别叙今经疏解(然秦)三唐译御制经序(仁王)三正释经文○○三正释经文(三)初释经总题(仁王)二译主时德(唐三)三崇古科判(三)初法会繇致(二)初证信序(二)初当品名题(序品)二入经详解(二)初信闻时处(如是)二标列大众(三)初辅翼圆满众(二)初三乘贤圣众(三)初无学众(与大)二有学众(复有)三菩萨众(复有)二三界人天众(二)初人众(二)初入道众(二)初五戒入道众(复有)二七贤入道众(复有)二国王众(复有)二天众(三)初欲界天众(复有)二色界天众(色四)三诸趣修罗众(诸趣)二变化流通众(复有)三总结众集(有如)二发起序(二)初定瑞开发(二)初时定光彩(尔时)二当机助发(二)初睹瑞兴疑(二)初时众罔知(尔时)二匿王请决(二)初知必说法(时室)二问众无酬(即问)二作乐觉悟(波斯)二光明遍觉(二)初放光现化(尔时)二光被有缘(二)初总显普益(是佛)二别明来众(二)初标方列名(彼他)二持供礼佛(持种)二正演玄微(二)初分科略叙(此下)二依科释文(四)初内护佛法显理虚玄(二)初略开二护(二)初当品名题(观如)二正解经文(三)初预知请意(尔时)二略开诫听(善男)三领诫赞供(是时)二问答广释(二)初当机正问(时波)二如来垂答(四)初明自利答第一问(三)初正观空理(二)初正演真空(二)初标宗正释(二)初正释(二)初指所化境(佛告)二能化之智(二)初正观蕴空(不观)二徴释喻显(所以)二结行(是为)二问答重释(三)初明三种般若(三)初实相般若(二)初问何相化生(波斯)二不住相化(二)初真则无化(佛言)二俗则有化(二)初明因假故有(繇世)二明执有迷真(大王)二观照般若(二)初智照相违问(波斯)二理智一如答(二)初略标宗答(佛言)二广徴释答(二)初所观俱空(二)初总显性空(所以)二历观诸法(二)初正明法空(是即)二释成空义(是诸)二明能观双照(二)初观照有无(二)初真实般若(以甚)二相似般若(诸有)二明其得失(二)初邪观则失(善男)二正观则得(二)初以理正观(若于)二具足圣位(圣智)三文字般若(三)初多佛共说(大王)二举事况胜(若有)三明信解相(二)初正明文字相空(所以)二兼明行位俱空(何以)二明依教发观(二)初凡夫邪观(大王)二智者正观(三)初人天染净空(有情)二圣贤断证空(三界)三说听法性空(善男)三总结答意(大王)二总结答意二别观佛身(三)初如来垂问(尔时)二匿王敬答(三)初总显真空(波斯)二别明离相(四)初离世间法(无前)二离对待法(明无)三离度蔽法(非施)四离业报法(非来)三结归真际(心行)三印许令观(佛言)三时众得益(说是)二明利他答第二问○三二利双修答第三问○四明二护所依真理○二外护国难显法妙利○三报恩供养显果难思○四弘经相貌显教无尽○三遐芳万古○○二明利他行答第二问(二)初当品名题(菩萨)二正释经文(二)初当机请问(尔时)二如来垂答(三)初答前二问(三)初正答二问(二)初正答前问明利他(三)初略答(佛告)二广答(五)初伏忍位(三)初习种性(善男)二性种性(复次)三道种性(复次)二信忍位(复次)三顺忍位(复次)四无生忍(复次)五寂灭忍(三)初因果对辨(复次)二别明果相(一切)三依宗明异(三)初指摄生分齐(善男)二斥邪说难凭(若有)三引昔说证今(大王)三总结(是为)二答后问兼自利(二)初总牒前问(佛言)二再为垂答(三)初略标地行(菩萨)二广申义相(十)初歌喜地(若菩)二离垢地(若菩)三发光地(若菩)四焰慧地(若菩)五难胜地(若菩)六现前地(若菩)七远行地(若菩)八不动地(若菩)九善慧地(若菩)十法云地(若菩)三结显道同(是为)二说偈赞佛(三)初时众供赞(尔时)二匿王偈赞(三)初总颂三宝(二)初颂三宝业用(二)初赞佛三业清净(世尊)二赞众闻法得益(时众)二颂五忍深玄(三)初因果同依(五忍)二果位独超(唯佛)三含摄三宝(佛法)二别颂五忍(五)初颂伏忍(二)初正颂忍位(二)初颂十信位(十善)二颂住行向位(习种)二别颂忍德(二)初结前忍位(伏忍)二颂后胜进(二)初明出生因果(三世)二明心相功能(若得)二颂信忍(二)初正颂信忍(三)初颂初地忍(二)初颂寄位功能(欢喜)二颂入位功德(入理)二颂二地忍(离垢)三颂三地忍(发光)二总结信忍(欢喜)三颂顺忍(二)初正颂顺忍(三)初颂四地忍(?慧)二颂五地忍(难胜)三颂六地忍(现前)二总结断证(?慧)四颂无生忍(三)初颂七地忍(二)初颂地位行相(远行)二颂断惑分齐(进入)二颂八地忍(不动)三颂九地忍(善慧)五颂寂灭忍(二)初颂下忍位(二)初正颂十地(法云)二结忍分齐(寂灭)二颂上忍位(三)初颂荡无纤尘(无明)二颂富有万德(寂照)三颂超绝因位(三贤)三颂结赞佛德(三)初颂佛慈荫物(如来)二颂说法无畏(口常)三颂众喜顶礼(尘沙)三时众获益三如来赞述(二)初赞能说甚深(二)初指王昔迹(尔时)二印王胜解(如是)二叹所说甚深(三)初正赞所说(三)初赞不可思议(二)初指法难思(善男)二假徴广释(三)初就佛化身明不思议(何以)二就众生明不思议(二)初正释难思(三)初人法对辨明不思议(二)初正明法空(善男)二明人空(一切)二境智合辨明不思议(二)初辨境空(法境)二辨智空(善男)三结上四义总显难思(是以)二总结名义(如是)三双结因果名不思议(是故)二释不可称量(善男)三释唯佛乃知(三世)二劝如理修(二)初正叹劝修(善男)二推徴广释(何以)三大众赞益(是时)二答第三问○三时众获益(说是)○三二利双修答第三问(三)初牒前问意(尔时)二正答其相(三)初标义略答(菩萨)二申宗广释(二)初所化如幻(七)初明法假(三)初明梦识能为识本(然诸)二明本识能生色心(从初)三明色心能成阴等(色名)二明受假(善男)三明名假(善男)四相续假(诸法)五相待假(诸法)六因成假(诸法)七缘成假(一切)二能化如幻(善男)三总结名义(是为)三时众获益(说是)○四明二护所依正理(二)初当品名题(二谛)二正释经文(三)初问答明旨(三)初明二谛不二(四)初匿王请问(尔时)二如来垂答(佛言)三引证昔说(三)初正申二谛(三)初明无作二谛(尔时)二明无性二谛(法性)三明圆融二谛(无无)二正答所问(三)初理智相对遣一异(有无)二理智相对遣情执(解心)三理智相对入真义(于解)三结成上义(三)初世谛有无(世谛)二圣见有无(幻化)三结成正观(若了)四释成二谛(二)初明常二义(大王)二明常一义(三)初标能所以明一(佛及)二约境智以明一(以一)三约染净以明一(菩萨)二明说法不二(三)初当机启请(波斯)二如来垂答(二)初明说空(佛言)二明修空(二)初正辩修习(大王)二逐难重释(三乘)三总结前文(大王)三法门不二(三)初机教相违问(波斯)二教繇机异答(二)初双标总答(佛言)二微释不异(二)初约机器明二谛(何以)二约观照明二谛(若菩)三结答不二(是故)二劝持功德○三时众获益(说是)○二劝持功德(三)初叹教同说(大王)二举益劝持(汝等)三较量显胜(四)初举能较量(二)初佛佛无尽(大王)二般若无量(是诸)二举所较量(二)初以一分较全分(于诸)二以一念较解持(若有)三结显成佛(即与)四时众得益(说是)○二外护国难显法妙利(二)初当品名题(护国)二正演玄微(三)初诫听许说(尔时)二广释本义(三)初广明护法(三)初护国功德(四)初所护之时(一切)二能护之法(三)初标法劝持(汝等)二建立福田(严饰)三讲听难灭(每日)三明护法体(大王)四显所护难(二)初明所护六难(若国)二明能护般若(是诸)二护福功德(若于)三护难功德(疾疫)二引古证今(二)初引天事证护国(二)初顶生兴恶灭帝(大王)二天帝依法得乐(时彼)二引人王证护国(二)初引昔难事(大王)二明能护难(二)初请假修福(其普)二正明护难(二)初依教请佑(其王)二说偈开心(二)初正说偈文(四)初说无常理(时彼)二说俱苦理(生老)三说皆空理(有为)四说无我理(识繇)二闻者获益(三)初王闻悟解(尔时)二复行转教(其王)三开觉邪心(三)初斑足开解(时斑)二诸王还国(汝各)三斑足弃位(时斑)三结示劝持(三)初明过去依法获报(大王)二明现在应当受持(汝等)三明未来亦应受行(若未)三时众得益(说是)○三报恩供养显果难思(二)初当品名题(不思)二正演玄微(三)初散华供养(三)初闻法欢喜(尔时)二散华显妙(三)初散行华(散百)二散般若华(复散)三散妙觉华(复散)三诸王敬愿(时波)二叹教欢持(佛言)三现通利益(二)初变现难思(二)初标章举数(尔时)二别叙神变(一华)二时众获益(当佛)○四弘经相貌显教无尽(二)初当品名题(奉持)二正解经文(三)初正明奉持(三)初匿王见佛(尔时)二正申请益(二)初赞法难思(白佛)二请问奉持(云何)三佛为垂答(二)初说长行(三)初总标忍行(二)初标法指人(佛言)二劝令供养(汝等)二别明忍相(十三)初习种性(四)初标位指人(善男)二发心利物(修十)三根纯德善(闻赞)四别显不定(善男)二性种性(三)初标位示住(复次)二显其行业(二)初别明观修(舍财)二治倒复真(对治)三入位时行(中品)三道种性(三)初标位示修(复次)二观行差别(五)初观法无生(观诸)二观修全性(所修)三观性起修(住无)四观法皆如(善观)五示受生处(虽常)三入位时行(上品)四欢喜地(三)初标位超出(复次)二智行差别(四)初通明二智(住平)二断除惑障(断诸)三方便起修(二)初总明修习(大悲)二别明方便(非证)四重明二智(三)初实智离相(善男)二权智自在(方便)三法喻合显(如水)三入证时节(三)初劫行分齐(于四)二智愿自在(此地)三修檀利生(念念)五离垢地(三)初标名示位(复次)二本地行业(四无)三证入时节(于五)六发光地(三)初标名示迹(复次)二明其行业(住无)三入证时节(于六)七焰慧地(三)初标示名迹(复次)二当地行业(三)初观忍断证行(修行)二修习助道行(修智)三成就胜进行(为欲)三入位时行(于七)八难胜地(三)初标示名位(复次)二本地观修(二)初自利行(以四)二利他行(二)初能利之行(为利)二所利之益(但为)三入位时节(于八)九现前地(三)初标示名迹(复次)二本地观修(二)初总显住断(得上)二别观因缘(大悲)三入位行时(于九)十远行地(三)初标示名位(复次)二本地观修(二)初总明断证行(修无)二别明不住行(住于)三入位时行(于十)十一不动地(三)初标名示位(复次)二当位修证(二)初明寂灭忘缘(住无)二明悲愿双运(二)初佛加起行(由本)二悲利群生(以十)三入位时行(于千)十二善慧地(三)初标名示位(复次)二本地行业(二)初略显断证(住上)二别明业用(具大)三入位时行(于万)十三发云地(三)初标示名位(复次)二本地行业(无量)三对位显胜(三)初伏断差别(二)初总标伏惑(善男)二别明渐断(无相)二因果差别(金刚)三约证道修别(二)初约无间道(善男)二约解脱道(若解)三总结忍义(善男)二重偈讽○二别劝奉持○三时众获益○○二重偈颂(二)初总颂伏忍位(尔时)二别颂四忍(十一)初颂欢喜地(初证)二颂离垢地(远离)三颂发光地(灭坏)四颂焰慧地(清净)五颂难胜地(如寔)六颂现前地(观察)七颂远行地(方便)八颂不动地(住于)九颂善慧地(得四)十颂发云地(智慧)十一颂佛地(满足)○二别劝奉持(四)初护国劝持(二)初略叹难时(四)初举灭劝持(佛告)二明般若力用(一切)三释付嘱所以(我以)四别付匿王(是故)二广叹诸难(四)初标除难福生(大王)二别问答广明(二)初匿王请问(波斯)二如来酬答(三)初略明七难(七)初日月失度(佛言)二星辰失度(二者)三大火四起(三者)四时序改变(四者)五暴风数鼓(五者)六天地亢阳(六者)七贼盗蜂攒(七者)二总结无量(大王)三劝令持经(一一)三诸王惊问(尔时)四佛答所因(佛言)二赞名劝持(二)初赞名殊胜(三)初约法赞德(大王)二喻况显胜(如摩)三以法合显(此般)二劝兴供养(三)初标示供养之法(汝等)二别明无间供养(若欲)三喻明供养极功(如事)三释劝持所因(三)初因过去福力故(大王)二恐现生福衰故(若王)三作未来利益故(三)初明人王护法为因(大王)二明佛圣遣护为缘(三)初标指其数(我令)二别列光印(五)初东金刚手(东方)二南金刚宝(南方)三西金刚利(西方)四北金刚药义(北方)五中般若金刚(五中)三结显其益(是五)三明菩萨说咒护国(二)初菩萨兴慈(二)初本愿须护(二)初在处护经(尔时)二法在国安(令其)二咒力能护(二)初咒力神速(世尊)二正说神咒(即于)二佛圣赞善(二)初诸佛共护(尔时)二不久得果(不久)四称名付嘱(大王)○三时众获益(四)初众愿不生难国(时诸)二诸王出家得忍(时十)三人天散华得法(尔时)四菩萨散华得忍(二)初得定住忍(无量)二利生成道(无量)○三流通分(二)初当品名题(嘱累)二正演玄文(二)初付嘱诫来(三)初正明付嘱(二)初付嘱其时(佛告)二付嘱人法(此经)二别明诫来(七)初诫灭法过(四)初举灭法时(大王)二明灭法人(一切)三辨灭法过(二)初制止四正(制我)二建立三邪(白衣)四结灭法过(当知)二诫坏四众行(大王)三诫禁不依法(大王)四诫自相破灭(三)初诫自毁(大王)二诫起恶(坏我)三招殃报(当堕)五诫非理苦役(大王)六诫谬信横制(四)初示修善(大王)二示作恶(而恶)三示谬信(其王)四示时过(横立)七诫自作自咎(大王)三结成不尽(若具)二依教奉行(二)初依法奉持(四)初诸王感伤(二)初正明伤感(尔时)二依教护法(时诸)二大众咨嗟(尔时)三请问经目(尔时)四佛为垂答(三)初正答经名(佛告)二赞法广大(大王)三功德护国(若有)二结会喜持(佛说)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科疏科文(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