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26 册 No. 0570 般若心经解义
No. 570
般若心经解义
注 般若。华言智慧。即人之本性。超情离见。湛寂圆明之称。般若体用清净。如如圆满。细分有三。一实相般若。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即经云不生不灭是也。二观照般若。离相之照。名为观照。经云行深照见是也。实相即所照真理。观照即能照妙慧。实相是体。观照是用。三文字般若。即言说章句。能诠般若者是。波罗蜜多。此云到彼岸。对苦海言之也。多字作梵音语助词。有智慧者。照破烦恼。不溺情波。生死超然。妙契本有。即凭此般若之真体妙用。以超登彼岸也。心是般若心。乃诸佛之性体。以般若到彼岸。不外自识此心。经者径也。是修行之径路也。题兼华梵两言。显标宗旨。
论 此经总为世人耽着现前幻境。造种种业。迷真丧本。万劫堕落。辗转受苦。总无出期。佛在觉中。哀悯惨切。冀人因言悟道。以脱离苦海。特说此观照妙法。揭醒心无挂碍大自在之真境。六百卷般若义蕴。都该括于二百六十字之内。大意秉六如之观智。扫五蕴之空华。表生佛之一如。达真如之实相。括金刚经之奥旨。而归简易者。此经是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注 观。即下照见。自在。即下心无挂碍。自其闻声赴感而言。称观世音。自其不见一法之体而言。曰观自在。菩萨。华言觉有情。谓能以此自在观智自觉。并觉一切有情众生也。行。功行也。亦修行也。深。穷微极妙也。般若。兼实相观照说。波罗蜜多。即是到彼岸。谓观照般若。契合实相。乃全体究竟之义。时。谓功行圆满之时。照者。般若之灵光。体也。见者。无相之慧眼。用也。即上文所云观也。蕴。藏也。以其伏藏阴覆。缠缚人心。故名蕴。五蕴。即下文色受想行识也。色谓幻色。受谓领纳。想谓妄想。行谓迁流造作。识谓明了分别。识即心主。受想行。是心所发也。凡人一身。不出色心二法。色蕴惟一。心蕴有受想行识四种。众生受生死苦。俱从五蕴。不得解脱来。菩萨行深般若。证知五蕴各无自性。彻底是个真空也。度。度脱也。逼迫为苦。被困为厄。菩萨照五蕴空寂。离生死海。复悯众生颠倒妄想。受诸苦恼。故说此般若法门。令其修习。离苦得乐也。
论 此序能行般若之大菩萨。自度度人。以为修行之标准也。四句为全经之纲。佛说此经。专以度众生苦厄为心。五蕴为万苦根株。众生未能空此。故萦缠苦厄。如蚕作茧。于百沸汤中。头出头没。丝无断日。菩萨既断蕴丝。故得空色两融。智悲俱运。不但能自出苦海。又能救度众生。同出苦海。究其神通。祇此慧觉虚含。洞彻源底。照见五蕴皆空而已。六字是全经要旨。最重。不照见。则妄念起灭。生死无休。是名烦恼海无一得自在也。能照见。则一真常湛。万法圆融。是名真空界无一不自在也。菩萨自心清净圆融。略无挂碍。故能自度度人。此经诚疗众苦之灵丹。渡迷津之宝筏也。
讲 阿难说。我教有观自在菩萨者。功行最深。具大智慧。造到彼岸之时。照见自己之五蕴。与众生之五蕴。皆属空虚。于己则修无上菩提。于人则多方接引。俾一切苦恼之厄。尽归解脱。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注 舍利子。即舍利弗尊者。声闻乘中。智慧第一。在如来十大弟子之列。佛故呼而告之。色即四大幻色。空乃般若真空。色不异空。是破凡夫有见。执色为实色也。空不异色。是破二乘耽枯。堕空为偏空也。知幻色非色。真空不空。故曰不异。舍空别无色。而色即空。舍色别无空。而空即色。故曰即是。色空虽对举。本意惟归于空。五蕴先言色者。以色是坚固妄想。凝结成象。最易执着。若于此勘破。其余四蕴。胥冰消矣。亦复如是。例上色蕴。亦作如是观也。
论 此明空理。即观照般若也。众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菩萨修般若观慧。照了幻色即是真空。幻色如泡影露电。当其出现。何尝无像。一刹那顷。变灭归空。色不异空也。真空如圆明大镜。当其虚悬。何尝有物。一有照见。随成形色。空不异色也。变色为空。色即是空也。随空见色。空即是色也。不异即是。总言色与空。无二见处。
讲 弟子舍利子。正是欲脱离苦厄者。菩萨呼其名而告之曰。舍利子。尔知世间有形者为色。无形者为空。不知色乃梦幻泡影。不异夫空也。空乃一真显露。不异夫色也。色不即是空乎。空不即是色乎。夫因色而有受。因受而有想。因想而有行。行之不得。则识于心而不忘。五者相因而见者也。今色既是空。则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矣。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注 是字。直指之词。诸法。涵下根尘处界谛缘度等。空相。乃真空妙相。即般若实相。即真如自性也。以其如如不动。非有非非有。故曰空相。六不字。就此本空释出真体。缘至为生。缘散为灭。五浊恶境为垢。无为偏空为净。真理渐圆为增。惑障渐消为减。惟此真空之体。原自无生。何复有灭。自来不垢。净亦强名。在圣不增。处凡不减。
论 此显空体。即实相般若也。上文已明五蕴皆空之理。隐然显出一个真空相。恐人第认作观照工夫。而未知真空实相。所以就诸法中。指点出空相来。言法证于空。离妄即真。真性历劫不毁。故不生不灭。真性本来不染。故不垢不净。真性不着一物。故不增不减。不生。故无生死相。不灭。故无涅槃相。不垢。故无烦恼相。不净。故无菩萨相。不增。故无结业相。不减。故无解脱相。
讲 舍利子。是真性常清常净。毫无法相可名。不诚为诸法中之空相乎。言乎其妙。则常存不敝。不生不灭也。湛然清虚。不垢不净也。自然恰好。不增不减也。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注 是故。承上文而言。空中者。是前不生不灭等真空之中也。十三无字。根上六不字来。是故空中一顿。以下一气贯到无智无得句。色受想行识为五蕴。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以其污人之心。故曰尘。根尘和合。为十二处。言各有处所也。亦云十二入。从见为眼识。从闻为耳识。从臭为鼻识。从尝为舌识。从染为身识。从分别为意识。合六根六尘六识。为十八界。界谓限域也。举首末二界。超略中间。故用乃至二字。省文耳。无明至老死。为十二因缘。性智本明。由妄念瞥起。俄成晦昧。故名无明。因无明鼓动。而妄念迁流。故无明缘行。因行而造业。识了别境界。为来生种子。故行缘识。此三支。乃前世所作之因也。幻形方谢。神识即驰。投托母胎。具受想行识等名。及形质之色。故识缘名色。既有名色。胎中遂具六根。有入尘之用。故名色缘六入。既有六入。出胎便与六尘相接。故六入缘触。既有觉触。便有苦乐在。心下领略。故触缘受。以上四支。乃现在所受之果也。心既领受。便贪种种淫欲事。故受缘爱。既有贪爱。便驰求不息。于境生取着心。故爱缘取。由爱而取。着意驰求。便造种种之业。故取缘有。此三支。乃现在所作之因也。由诸有结为三界生因。来世复于四生六道中受生。既有生。则必有生有死。由此轮回。无了期矣。此二支。乃来世当受之果也。此十二因缘。该三世因果。亦举首末而略中间。故亦云乃至。始无明。终老死。次第而生。即一大苦蕴生。是为流转门。无明尽。至老死尽。以次而灭。即一大苦蕴灭。是为还灭门。此是缘觉人所观之境。苦集灭道为四谛。苦即生死苦果。集是惑业苦因。二者世间法也。灭即涅槃乐果。道即道品乐因。二者出世间法也。此是声闻小乘人所观之境。智乃圆照之妙心。即是般若。得乃所证寂灭之理。即是彼岸。真空之中。无五蕴。自无十二处。亦无十八界。是断凡情。由是空十二因缘。无缘觉法也。观四谛清净。无声闻法也。智得俱空。并无菩萨法也。是断圣解。合之总为断惑。总是释五蕴皆空。自初地至大乘。皆当了此蕴空法。以复真体也。
论 此明空体之离诸相。正见般若之深也。上文只是显真空自相。而未明真空无相。若不一一深明。则实相非相。不得现前。所以历言之。直到无智无得。然后深般若无遗蕴。而彼岸始得究竟也。蕴处界种种名色。皆依妄念而有。真性中本无有念。谁辨根尘。所以菩萨既识真空面目。便知空中诸法相。一切俱离。蕴界处入。流转苦集。此就世间诸法推广言之。以见真空中之无所有也。还灭灭道。智得俱无。此就出世间诸法推深言之。以见真空中之无所有也。智照若不到这里。如何得凡圣俱忘。心识路绝。但是空中境界。却不易到。果然到这里。则色不异空。直至无智无得。只作一句看。如千潭一月印。一时现前。若一句是一个地位。则真空实相圆顿之理。如何融会。
讲 是故真空之中。既无色受想行识。则六根俱净。无眼耳鼻舌身意也。六尘不扰。无色声香味触法也。六根之累。以眼界为先。今眼界既空。则万缘悉泯。而意识胥忘。将见由定而静。由静而慧。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由久而固。由固而贞。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也。烦恼之苦果。作业之苦因。涅槃之乐果。修持之乐因。一时俱尽。则真空未尝无智慧之可名。即到彼岸亦属虚假。而又何所得哉。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 以者。由也。故者。因也。无所得。虽近叠无得二字。亦即远束前七空字。六不字。十三无字来。以生下佛菩萨。皆用之为因也。了得人空曰菩提。了得法空曰萨埵。即菩萨也。菩提萨埵。能依之人也。般若波罗蜜多。所依之法也。至此揭出心字。所谓结归自心也。有所系缚曰挂。有所阻滞曰碍。恐怖。畏惧也。颠倒。失真也。梦乃想之果。想乃梦之因。涅槃。此云圆寂。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一得永得曰究竟。心无挂碍。行成也。无恐怖梦想。断障也。究竟涅槃。得果也。三世。谓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也。阿。无也。耨多罗。上也。三。正也。藐。等也。菩提。觉也。谓无上正等正觉。佛果之极称也。诸佛不言断苦因者。以初证涅槃时。诸苦久已断也。
论 此举佛菩萨之行。以明般若之能度苦厄也。上文从空中无色起。直推到智得俱无。正见真空中一无所得。所以提出一句。作上文空观结底。作下文证果根原。蕴界处入缘谛智得。种种都是挂碍人心的法相。惟般若照见真空。到无所得处。则寂静一真。毫无挂碍。何等自在。既无挂碍。则业性都忘。安有一法与我为缘为对。无挂碍三字。是真空现前光景。到得真空现前。便是圆顿法门。更不用别样修为节次。所以又叠一句。便直接个无有恐怖。他色蕴已空。不见有心外之色。恐怖个甚么。受想行识心蕴已空。不见有心内之心。有甚梦想颠倒。直下便到涅槃究竟地位。只是依此般若耳。不特菩萨为然。即三世诸佛。亦只依此般若波罗蜜多。并无别法。两依字。要人识得把柄。全在这里。正是把金针度人处。
讲 空中无蕴界。以至无智得者。良以本无所得故也。了此无得。即深般若。所以菩提萨埵。以般若波罗蜜多。为修行之法。守其六根。绝其六尘。故心无牵挂滞碍。自无生死之恐怖。远离夫梦想之颠倒。至于不生不死而后已。不但菩萨为然也。即三世诸佛。欲得无上菩提。亦无有不依般若波罗蜜多者。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注 故字。承上佛菩萨所依之证果来。咒。密语也。除障不虚为神。智鉴无昧为明。更无加过为无上。独绝无伦为无等。惟神能破烦恼。惟明能破痴愚。惟无上令因行满。惟无等令果德圆。重言等者。谓无等而又能等物。法法全该。平等不二。正应三藐二字。所言咒者。非别有咒。即此般若便是。然既曰般若。而又名咒者。极言神速之效也。苦。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也。真实不虚。紧根度苦说。是大神咒四句。根色不异空至无智无得。就意义深广处说。以观人之修持。能除一切苦二句。根涅槃菩提二段。就用功切近处说。以劝人之信受。
论 此极赞般若功用之广大也。承上文言诸佛菩萨。皆依此般若而证极果。故知般若波罗蜜多。不是语言文字可求。不是思量分别可及。单以经言。未足以形其神妙光明。未足以显其高上等伦。佛法中机用之最秘密。最灵应者。莫如咒。般若波罗蜜多。其即咒而已矣。咒乃佛法密语。有转变罔测之力。人莫知其机。物莫知其故。故以之赞般若也。此承上文显说般若。而结赞为密。以下承本文显中具密。而正说密咒。以通结之也。
讲 是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变化不测之密语。是神光普照之密语。是至极无加之密语。是独绝无伦之密语。所云能除一切苦。斯言诚真实不虚矣。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 揭谛。揭出妙谛以度人也。重言之。自度度他也。波罗。此云彼岸。欲到彼岸。必赖此妙谛也。僧。众也。谓令众生共登彼岸也。言菩提者。到何等彼岸。谓大菩提处也。言萨婆诃者。此云速疾。以此般若而得菩提。乃迅速而无阻滞也。
论 此揭般若密义。示人奉持。速证菩提而登彼岸也。承上文言。惟般若有如是功用。则般若即咒矣。然不说咒。不能显般若离言绝相之妙。故既说经以示其修。又说咒以显其妙。咒是诸佛秘语。非因位所解。但当诵持。除障增福。不可强释。深求其致。只是密说此般若无所得心耳。人能以心持。勿以口持。专一持。勿杂念持。持到无所得地位。默契此蕴空般若无所得心。令人生大智慧。无得而得。秘密之道。莫加于此。
讲 更有密咒。汝可时时诵之。可以生智慧。可以到彼岸矣。总之密咒虽修行之径路。而持行不外乎此心。人能空其五蕴。则以观照而得实相。岂有不得无上菩提哉。
总解 此经贤首以为释迦牟尼佛说。寻珠云。此经观自在菩萨所说也。施护本云。世尊在灵鹫山中。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魔提竟。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人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此经乃世尊所说。大部般若之精要。故知菩萨之说。即世尊之语也。是经凡分七段。观自在至一切苦厄。是指能行般若之菩萨。以为标准也。舍利子色不异空。至亦复如是。是明空理。即观照般若也。是诸法空相至不增不减。是明空体。即实相般若也。是故空中至无智无得。是明空体之离诸相。正见般若之深也。以无所得至三菩提。是举佛菩萨之行。以明般若之功能也。故知般若以下。是极赞般若功用妙密也。末乃说密咒以结之。大意。以般若为真性。涅槃为理境。观照为功夫。自在为证得。若广为演说。何但八部六百卷。今将精要。约为二百六十八字。大旨不外照见五蕴皆空六字。而其妙谛又只是心无挂碍一句。退藏于密。愈简愈该。非佛流出妙明心。广长舌。后来声闻弟子。能有此结集耶。要之真空不幻。妙法无名。是在持经者。以信心生实相而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终)
No. 570-A 䟦
余少习举业。历名场。既而奔走四方。利锁名缰。无能解脱。辛亥岁出宰粤东。正值海内多事。莽戎蜂聚。萑盗鸱张。日事诛锄。伤心惨目。叹尘缘之未净。恨苦海之甚深。烦恼纠缠。悲痛曷既。因思度困济厄。 佛教宏深。拔生死于火坑。扇清凉于烦暑。莫如金刚一经。取而读之。始犹枘凿。继汇数十家注解。反复研究。便觉尘氛尽涤。心境旷如。第昔贤所注。头绪纷繁。未能一览即了。爰不揣鄙陋。将经文前后。提其纲领。序其节次。条理贯串。脉络分明。取各注精华。阐大乘宗旨。名曰解义。是取须菩提言解 佛所说义也。盖已五易稿矣。嗟余?染霜华。途愁日暮。浮沉宦海。未能遽离。仗 佛祖之慈悲。冀苦缠之度脱。心持半偈。万念皆空。非敢谓能种善根。庶几罪业消除。免堕恶道云尔。
咸丰七年岁次丁巳嘉平月净如居士徐槐廷谨识
0570 26.P0940 般若心经解义(一卷)〖清.徐槐廷解义〗
- 说明
- 分类:05.中国撰述·般若部疏
- 点击数: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