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1 册 No. 0608 法华经知音

No. 608-A 妙法莲华经知音序

  金陵石头庵学无学僧江夏如愚撰

  诸佛说法。如慈父之教爱子。略无毫忽隐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亦如明师之训蒙徒。此不喻又取诸彼。务得为子弟者解。所以教训而后止。如是则何用其屋中架屋钵上安柄。更注疏讲说者哉。盖佛法来自西域。其言有不免华梵兼用。其义有不免即世出世之差别。是以诸大菩萨。乘悲愿力。来生此土。或示身为国王大臣。或示身为长者居士。或示身为沙门释子。留神内典。若译文者。若注疏者。若兴供养者。若颛讲说者。无非受佛付嘱之人也。又岂有彼此是非之优劣哉。第受佛付嘱时。比当有情愿不情愿者之不同致。虽来生此土。其护持流通。固有其浅深。深者如子干父事。知父之家业为己有。虽吃苦不懈也。浅者如侠人作事。不过完其当时。受佛付嘱。一时之人情耳。以故注疏者。揭日月而行。而览之者。转播糠而昧目矣。讲说者。击鼓而求亡子。而听之者。且呼鼠而为璞矣。是经本明。而注者晦之。人本知。而说者愚之。求其为爱子。而不为蒙徒不可得矣。余见妙法莲华一经。文虽平易。义实奇绝。事虽明直。理诚玄奥。虽曰匪雕匪饰。而一大时教。极雕饰之玄文。无以逾一大时教。辟夫三场举子角试之文。无不尽其心力。炫其抱负。颜其藻丽。极其致趣。而奇中求奇。明中索明。惟恐主试者之不知其妙且中矣。唯此妙莲华王。则如出榜唱名之文。不假藻绘雕饰。但曰第一名某人。第二名某人而已。又一大时教。如做官者考续之贤否。或荐或黜。必用品藻修饰。唯此金刚王宝觉。则如奉
圣旨之文。不藉委曲都俞。但曰是。或曰有。点者用而已。然而得一是。与一唱名者。其先之文藻始有甲乙超擢。否则向之工于艳丽。令尽归之。空华泡影。奚用哉。是以此经。独以授记诸声闻。名某某之佛者。为诸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缘也。俾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最后之极谈者也。夫一大时教。不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乎。不曰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乎。然未实知所成何佛。佛为何人。出何时劫。据何国土。有何眷属。说何佛法。复转记何人。此泛言读书者。皆可登第做官之谓也。宁如此经。实授舍利弗等万二千声闻。成佛十号劫国庄严之显记欤。弥勒虽尝记于阿含。弥勒乃菩萨。非此经之记诸声闻也。此诚佛法中。奉圣旨出榜唱名之经。一大时教奚可类焉。一大时教诚开华也。若此经者则结果矣。由诸声闻初不信自心作佛。致佛有四十年之含忍。由将有作佛之机动故。含忍不住。直得放光动地三周九喻而说焉。由说之中。以平易而彰。奇绝幽玄。故俾人视之。似澹而实深。有味乎其旨也。天台岂不玄乎。未识玄于此。温陵岂不要乎。未知要于是。诸方讲白文者。岂不曰讲经之大义乎。而未达夫大义在授记。吾人当来成佛。劫国庄严之佛知见耳。佛知见者何。吾心本有之实相也。吾心本有之实相者何。经中或名眉间白毫光。或名不时出之优钵罗。或名火宅门外白牛车。或名长者室中大宝藏。或名普雨三草二木之甘露。或名权变过现未来之化城。或名系衣里之明珠。或名见泥边之近水。或名多宝塔。或名三净土。或名阿私陀之仙人。或名娑伽罗之龙女。或名四行之安乐。值大功者赏髻珠。或名恒沙之弟子。遇父归者增寿命。或名分别德。或名常不轻。或名如来现神力。或名嘱累与菩萨。或名肯服药一切众生皆喜见。或名善行医普门自在推观音。或名妙音陀罗。或名庄严普贤行。总之。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不出此经之?矢也。如愚生逢末劫。肤受无闻。邻树索环。固多宿习深愿。乃甘自发作。事不假人侠。唯性惭爱子质秉童蒙。不揆才难贱而自用。然知佛诚慈父。心如直弦。直以佛心求佛言。经外不另立其科。恐坐截鹤续凫之愆也。又知佛实明师。言如至宝。直以佛言求佛心。言虽重而意必有在。故值一切繁文赘语。必务究其源本。虽不外立其科。亦章句而节目之。见经井井。固自有程。法非浪施也。然后依乎牛之天理。而游刃于技经。肯綮之未尝。若其经之来历。自有宣师之序在。若其文之起伏。义之浅深次第。具载二十八品之注中。日就月将。从容卒业。众请灾木。以广流通。经云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是以命题曰知音者也。诸方有目有趾者。愿必待是而成功。幸无以耳当眼。择其善者而从之。则不负昔日灵山对佛之发愿。而今日此经此注。是为诸方再奉吾
佛圣旨。重揭成佛唱名之榜矣。若其佛祖有所不为。文字有所不立。果是其人。何嫌躐等计。注成。历地凡三郡一邑。始于
南京应天府碧峰寺之石头庵注两品。次于镇江府之焦山寺注一品。次于徽州府之松萝庵注四品。次于高淳县之淳西庵及韩乡官止庵精舍。注十五品。末复于石头庵。注六品也。历年凡三载有奇。始于
万历三十年壬寅夏六月十五日。讫于三十三年乙巳秋七月十五日也。

No. 608-B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知音

  唐 终南山沙门 道宣 述

  明护国金刚寺住持 如愚 着

  妙等五字。经题也。弘等三字。据经题立。序题也。今先解经题。后解序题。先者诸经命题。须当机请。而佛说之。唯此经题目。自过去日月灯大通智威音王等。诸佛法中。已是此名。且佛在定中。文殊答弥勒。业已先言之。及佛出定许说。亦莫过拈过去诸佛之旧题。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此妙法二字。可见是亲佛说者。又云。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梵语优昙钵罗。准众经论诗编。当是灵瑞大宝青莲华。则莲华二字。亦是佛自喻妙法者(此法喻所以名题也)。是知题标莲华二字。非目世间寻常所有红白莲华。乃经中所云优昙钵灵瑞大宝青莲华也。以大宝青莲华世间希有。故经云。譬如优昙华世间所希有。若红白莲华。世岂希有哉。有则为金轮圣王出世之灵瑞也。佛以此华喻妙法者。准经文全重一时字。以诸佛出世。凡说小大三乘之法。顺众生机宜。随宜便说。不拘其时。唯此经畅佛本怀。须时至而说。何则。以此经不说三乘。唯说一乘。然一乘即前三乘。三乘元为今之一乘。最难信难解故也。不说则已。说则一切声闻辟支佛。往日未许成佛者。今皆得受记作佛。即如优昙钵灵瑞大宝青莲华。不出则已。出则定有金轮圣王应世。人民寿命国土庄严。皆得增长。故经云。舍利弗当知。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乃至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以此而知。经中法喻训题。全重一时字也。题准经名。经是佛语。不可违佛自撰。以方华即果。处染常净。莲有六义。妙有十妙。而强解也。以染净因果常即之言。皆四十年前方等教中之义。非此经最后极谈。不问染净。等赐白牛。不拘久近。皆付家业中。可拟议也(经云。是大长者财富无量。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等。此不拘久近皆授记成佛之家业证据)。此方出其经题之来源。若欲训其义理。亦依经自释为愈。经云。诸佛随宜说法。此训题中法字(四十年前。小大三乘九部之经。便机而谈。故曰随宜)。意趣难解。此训题中妙字(正法华经云。尔等当信如来诚谛所说深经义甚微妙。是也)。经中训已。又徴而释之。云所以者何。随宜所说之法。意趣难解。为妙。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二乘人等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然者。以诸佛所出之世界虽不同。而为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则同。乃至云。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故云妙也。此经中自标自徴自释。法之为法。妙之为妙。显然无疑之明文也。若准起信论。直捷明法与妙者。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此心既摄世间出世间之法。故谓之法。具体相用三大。为诸佛本所乘。一切菩萨当所乘。觉与不觉之妙用。故谓之妙法。众生一明此心法之妙。即父母所生眼等六根。当下便是诸佛之知见矣。由众生不敢承当(经云。穷子见父有大势力。即怀恐怖。悔来至此。乃至云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此不敢承当)。及不肯承当(经云。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乃至云下劣之心。亦未能舍。此。不肯承当)。故佛于四十年前。随众生所宜。于阿含教。或说此心法为有(计十二年)。众生闻法。证得二乘小果之涅槃。于般若教。或说此心法为空(计二十二年)。众生闻法。成就大乘之菩萨。于方等教。或说此心法非空非有即有即空(计八年)。菩萨闻法。究竟一乘阿耨之菩提。如此小大三乘分别。岂佛与诸佛。出现于世之心乎。佛与诸佛出世。原只要众生直下承当。自见此心是佛。则一件极大的事。有因有缘。皆毕矣(经云。舍利弗当知。我本有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是也)。由众生难信难解。致佛无漏无为诸法之王。为其下劣。忍于四十余年。与取相凡夫。随宜而说。騃到四十年后。佛涅槃时至。忍骏不禁。直得满槃托出。彻底为人。故有此放光现瑞出定扬德二十八品之文。以明佛与诸佛出世。唯为众生开示悟入本具佛之知见。名一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小大三乘之人。总得一乘劫国庄严成佛十号之显记也。故会前四十余年随宜所说之法。都成一乘佛知见之妙法也。故题云妙法者。此也。然须声闻辟支佛及佛。见前灭后。闻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受记时到。与佛涅槃时至。始能说之。如优昙钵灵瑞大宝青莲华。寻常不现。须金轮圣王出世时到。时一现耳。故题喻莲华者。此也。若经卷第一之训。仍诸旧疏可也。

  优昙钵。旧翻瑞应。知音训为灵瑞大宝青莲华。考(证附)。

  正法华经云。如来云何说此法乎。譬灵瑞华。时时可见。佛所叹法。久久希有。

  大方等陀罗尼经云。尔时祇陀林中。有宝莲华。从地涌出。高七多罗树。其华有八十万恒河沙重。一一重中。各有一佛。与无量大众。前后围绕。说妙法藏。舍利弗念欲供养是诸佛故。以神通力。绕此华王。经八十七日。百千万分。不周其一(此知音所以训大训宝也)。文殊师利问佛。此华是何名字。诸佛中与无量大众。说妙法藏。佛告文殊。善男子。此华名优昙钵罗。其中诸佛。皆名释迦牟尼。汝等应当供养(前标云宝莲华。后释云优昙钵罗。即如此经。题标莲华。经中以优昙钵华为训。同也。此知音所以唯佛训优昙钵。为大宝青莲华也)。问曰。经文彼此一字。增损不同。切恐此经但云优昙钵。未尝有罗字。法护所以翻为灵瑞。名义集所以翻为瑞应。方等陀罗尼经。既多一罗字。佛所以用训宝莲华也。答曰。不然。名义集标文。亦直是优昙钵。训文特增一罗字。释为瑞应也。是知优昙钵。即优昙钵罗。瑞应即大宝青莲华。无疑矣。本经妙音菩萨。将来此土。先现八万四千宝莲华。文殊问佛。是何因缘先现此瑞。是亦以见宝莲华为瑞应也。问曰。宝莲华为瑞应。则是矣。而曰青莲华。岂不与瑞应有抵牾乎。以名义集翻优昙钵为瑞应。翻优钵罗。为青莲故。二华各自一名一色。故不可以瑞应为青莲也。答曰。准方等泥洹经。二华元是一华。优昙钵即是优钵罗。以彼经三度喻佛难值。文异义一。故初须䟦求见佛云。佛难遭值。如沤昙华时时一有。初无钵字。次佛教诸比丘。睹佛仪容云。却后一亿四千余岁。乃当复有弥勒佛耳。天下乃有沤昙钵。不华而实。若其生华。则世界有佛。末训阿难。佛恩广大。无不成济。然而难值。如沤波罗华时时有耳。又无昙字有罗字。一经一时。三度之文。或云沤昙沤昙钵云瑞应者。或云沤波罗云青莲者。皆喻佛难值。是知瑞应即为青莲华也。问曰。佛说方等泥洹经。在北藏驹字函。止得上下二卷。由失译人名。附东晋录。故致损益错讹。似不可准。况名义集。弘般泥洹经云。阎浮提内。有尊树王。名优昙钵。有实无华。优昙钵树有金华者。世乃有佛。如是则优昙钵。是金华。非青莲华也。岂可以失译人之经。为凭准耶。答曰。方等泥洹经。失译人名。固不可信。若鸠摩罗什者。古称为七佛译经之师。彼译金华为青莲。亦不可信。即吴支谦译维摩经云。清净金华眼明好。罗什译云。目净修广如青莲。是翻金华。为青莲华。亦可信矣。

  见宝塔品一品。藏中别名云萨昙分陀利经。今为开合华梵。俾见经题莲华。是用经文优昙钵华为义。萨谓妙法(祥迈师云。梵语萨达摩。此云妙法。亦云正法。盖萨字中。含摄二义。故晋译正法。秦译妙法)。昙即优昙。瑞应义。特省其文耳。分陀利云白莲华(此开释也)。合释应云妙法瑞应莲华经。以彼萨昙分陀利。证此妙法莲华。开合相符。妙得佛心。可为古今定衡矣。问曰。彼既云分陀利。是白莲华。知音云。非世间常所见红白莲华。乃优昙钵灵瑞大宝青莲华。岂不前后自相矛盾乎。答曰。青白莲华。凡生水中。不足为瑞。一生树上。皆可为瑞应。而知音颛以青莲华训者。以经论诗编。往往皆以青莲华言。曾不十分以白莲华言。故从多。多为善也(玄义云。莲华是通称。分陀利是别称。道朗云。或翻赤色。或翻最香。准此。则分陀利。亦不必定是白色也)。

  普曜经瑞应品云。菩萨临产之时。先现瑞应三十有二。其第四瑞应云。陆地生青莲华。大如车轮。又云。于是王宫。先现八瑞。其第四瑞云。诸观屋宅。悉自然生青莲华。大如车轮(此证青莲华尝生树上也)。

  宋丞相张无尽法华论云。妙法莲华经。所谓莲华。非如他经所譬莲华。或取开敷出水因果同时。乃取瑞莲华也(瑞莲华。即所谓优昙钵华也)。

  宋洪觉范禅师法华论云。优昙钵三千岁始华。华必金轮王应世。佛以况第一希有之法(生可见以经中优昙钵。喻题中之妙法也)。

  本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是人现世。口中常出青莲华香。论云。晋建兴二年。长沙县西自千叶青莲华两本。生于陆地。官吏掘之丈许。根茎出于瓦棺。发棺有白骨一聚。青莲根蒂。出髑髅齿骨间。有铭记棺上曰。有僧诵法华经万部。临终遗命。以纸为衣。以瓦为棺葬之。事闻朝廷。诏建寺其处。名莲华寺。今驿亭其基(经如此言。论如此证。诵经者。生死皆以青莲华言。可见妙法是以青莲为喻矣)。

  隋天台顗禅师法华玄义释题有云。经文两处。说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此灵瑞华。似莲华故。以喻妙法。玄义又设问云。经题莲华。定是法华三昧之莲华。定是华草之莲华。答云。定是法莲华(指优昙钵华也)。法莲华难解。故以草华为喻。为中下难悟。使易知也(准此。则天台亦知优昙钵是训题中之莲华者。但未的知为大宝青莲华。故以似莲华□之置之。反以华草中莲华训题。误至今也)。

  宋雷庵受师楞伽经注云。优昙钵。又云乌昙钵罗。此云瑞应。象教皮编云。沤波罗。一云乌昙钵罗。青莲华也(雷庵一名乌昙。翻瑞应。皮编一名乌昙。翻青莲华。则知瑞应。即青莲华也)。

  唐岑嘉州云。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华。目所未见。又唐诗云。青莲渝法微(微即妙义。既云目所未见。可见非红白莲华也)。释证经题竟。

  △释序题者。准本序赞扬。无尽曰弘。永贻来哲曰传。以序弘赞莫穷。承贻诸后。云序次序也。又头绪也。序如墙。观东西墙。知堂室之浅深。绪如丝。丝得头绪而不紊。经有序知文理之低昂。及有绪而不乱也。此一篇序。章法应分四节。妙法下。标序一章之大旨。蕴结下。承序一经之出处。夫以下。释成标青抑扬一大时教(以四十九年为一时。故云一大时也)。独尊本经。以表弘传之义。弘赞下。结成序题。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

  妙法为法。莲华为喻。属所诠。经为能诠。者之一字。牒定经题。指七卷文言。统总摄义。诸佛即经序品光中所现。方便品中所谈。宝塔品中所会集。降谓隐胜现劣。如升降之降。灵迹也。致意愿也。谓经虽七卷。文似不多。其三世十方一切诸佛降灵迹之本意本愿。总统而摄尽无余也。既称为佛。何有升降。盖以诸佛清净法身。无有彼此色相可见。方为正位。一涉报化之形。便属偏位。今光中所现。方便所谈。宝塔所会。无非报化身偏位之佛。隐清净法身之妙胜。降现千丈丈六报化之劣迹。比之法界众生则灵。较毗卢遮那妙体则迹。为降也如此。舍己从人。无非曲成万物。要一切众生。知有白家已成了佛之法性耳。经云。诸佛出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乃至一切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此诸佛之本意也。偈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此诸佛之本愿也。

  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西晋惠帝永康年中长安青门憝(音屯)煌菩萨笠法护者初翻此经名正法华东晋安帝隆安年中后秦弘始龟(音丘)兹(音慈)沙门鸠摩罗什次翻此经名妙法莲华隋氏仁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阇那笈多后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经重沓文旨互陈时所宗尚皆弘秦本自余支品别偈不无其流具如序历故所非述。

  此承序一经两土之出处。蕴盖藏义。结谓结集。大夏西域之美称。出彼千龄等者。谓经自佛灭结集以来。盖藏而未知。所谓处也。彼出彼西域。千年始东传此土。所谓出也。震旦(亦名真丹)。西域谓中国之名。盖中国在天竺之东。琳法师云。东方属震。日始出曰旦(易注。一阳始生二阴之下。震而动也。诗云。旭日始旦)。楼炭经云。葱河以东名震旦。三百余载。当作二百余载。于文始顺。于数始合。佛法自汉明帝永平七年始入中国。至献帝终。共一百五十五年。归魏。魏五主。共四十四年。归西晋。西晋四主。合五十二年。至惠帝永康年中。仅得二百余载。东晋元帝。至安帝义熙罗什译经之年。始足三百四十一年也。今先明汉帝本始佛法来源。后详其年载。庶见为传刻者所误(先明汉帝本始佛法来源者。史记汉显宗孝明皇帝。讳庄。光武太子。阴后所生。在位一十八年。寿四十八岁。谥法。照临四方曰明。佛祖通载云。帝梦金人。身长丈六。项佩日轮。飞至殿庭。旦令群臣占之。通人传毅奏曰。臣按周书异记。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有五色光。贯入大微。王问大史苏由曰。是何祥瑞。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生也。王曰。于天下何如。对曰。此时无他。后一千余年。声教被于此土。王命镌石记之。埋于南郊天祠中。以年考之。至今辛酉。正合其数。陛下所梦。将无是乎。帝即遣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秦憬等。十有八人。西访其道。至大月[是]国。遇摩腾竺法兰持优阗王所造白氎画像。并四十二章经。同愔等来至洛阳。帝迎供兰台石室。造白马寺。来腾兰等居之。此帝之。本始。及佛法之来源也。后详其年载者。汉明帝在位一十八年。除佛法未至前七年。甫得一十一年。章帝烜十三年。和帝肇十七年。殇帝隆一年。安帝祐十九年。顺帝保十九年。冲帝炳一年。质帝缵一年。桓帝志二十一年。灵帝宏二十二年。献帝协三十年。右汉十一帝。合一百五十五年。魏五主。共四十四年者。文帝丕治七年。明帝睿治十三年。齐王芳十三年。高贵卿公髦六年。常道谢公奂五年。西晋四主。合五十二年者。武帝炎二十五年。惠帝衷十七年。怀帝炽六年。愍帝邺四年。除怀愍十年。加汉魏。通计二百四十一年。故二百余载。文顺数合。东晋元帝。至安帝义熙。始足三百余载者。元帝睿六年。明帝绍三年。成帝衍十七年。康帝岳二年。穆帝聃十七年。哀帝丕四年。废帝奕五年。简文帝昱二年。孝武帝曜二十四年。安帝德宗二十二年。恭帝二年。右十一主。共治一百四年。除安愍?一十五年。通得八十九年。合前西晋魏汉。始足三百四十一年也。若曰三百余载。为秦本言。则应序于隆安年中)。西晋者。司马氏建都洛阳。对东晋为言。惠帝字正度。武帝次子。永康惠帝年号。惠帝以庚戌即位。改元永凞。辛亥改元康。甲寅改永平。庚申改永康。长安古称咸阳。汉高祖建都。改为长安。以山河百二子孙可长安也(史记秦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正义曰。括地志咸阳故城在雍州咸阳县。即秦孝公徙都者。汉元年十月。沛公兵。先诸侯至坝上。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文选云。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寔曰。长安注云。汉书秦地。于禹贡时。跨雍梁二州。汉兴立都长安。山河百二者。史记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乐县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虞喜注云。二倍也。秦地险固。百倍于天下。故云百二。盖言秦兵百万。当诸侯兵二百万也。文选吕延济曰。汉称长安。言可长安子孙)。青门俗呼。乃长安东。坝城门。邵平种瓜处(子美诗云。文人才力犹强健。奠傍青门学种瓜)。炖煌禹贡雍州之域(禹贡书经篇名。书黑水西河。惟雍州)。汉为炖煌郡。竺法护者。梵语竺昙摩罗刹。此云法护。月氏国人。究三十六国道术。泰始二年丙戌。自天竺达玉门。徙居炖煌。人尊其德。讳其名。称其地。曰菩萨。后入长安。居青门。永康七年。初译出此经。为十卷。名正法华(祥迈云。梵语萨达摩。此云妙法。或云正法。盖萨字中。含摄二义故)。(○经云。演说正法。初中后善。法护准此。又云。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罗什准此)。虽传震旦。过二百余载。始成翻译。又此经来东土之出处也。东晋者。五胡乱华。元帝渡江。建都江东之建康。望洛阳曰东(鉴历年图云。胡。羯。氐。羌。鲜卑。是谓五胡。注胡谓刘渊。羯谓石勒。氐谓苻坚。羌谓姚苌。鲜?谓慕容廆。佛祖通载云。前赵刘渊。字元海。新兴匈奴冒顿之后。初汉主以宗女为公主。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子孙冒姓刘氏。都平阳。六年改光熙。后赵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人。其先匈奴别部。年十四至洛阳上都门。大笑。王衍异之曰。胡雏声势有奇。志将为天下患。遣人收之。会勒已去。后起兵据襄国。一十五年。勒初暴政。及见图澄钵长青莲。回心纳谏。延及子虎。慕德推贤。前燕俊姓慕容。字子英。祖名廆。字奕昌黎棘鲜?人。其先有熊氏之裔。世居北夷紫囊之野。晋封燕子。迁都龙城。生子皝㑺。皝之次子。居邺十一年。前秦符健。字建业。湛第三子。启阳临渭氐人。其先有扈氏之裔。西戎酋长。洪有师十万。自称秦王。生健。背有草付字。改姓苻氏。僭位四年。都长安。坚字永固。亦洪之子。雄武智略。尽有中原。立二十七年。率兵百万。伐晋。为谢石谢玄等所败。后秦姚苌。字景茂。赤亭羌人。其先有虞氏之裔。父弋仲。有二十四子。苌幼子也。初仕苻坚。南伐败绩。缢杀坚。有直。僭位八年。子兴字子略。立二十二年。此五胡乱华之大概也。元帝渡江者。准鉴晋愍帝。癸酉。建兴元年。汉主刘聪。宴群臣于光极殿。使怀帝青衣行酒。庾珉王隽等。不胜怒愤号泣。聪恶之。杀晋臣十余人。帝亦遇害。凶问至。大臣立吴王晏之子邺即位。是为愍帝。时长安城中。不满百户。蒿棘成林。官无章服印绶。唯以桑服署号。后亦被刘聪虏之。使行酒涤爵。已而更。使帝戎服执盖。尚书郎辛宾。抱帝大哭。聪引出斩之。由是元帝渡江之江东也。佛祖通载云。东晋元帝者。宣帝曾孙。恭王觐之子也。讳睿。字景文。初生之辰。内有神光。一室尽明。白毫生于日角之左。累官都督扬州诸军事左丞相。怀愍败后。百官分离。或走江南。或为俘戮。长安失据。帝幽于江都之平阳。于时忽有五日并出。群臣劝睿。宜称晋王。统摄万机。以临亿兆。及愍帝遇害。遂即尊位。改元建武。因都建邺。避愍帝讳。改名建康。先时童谣。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永嘉之乱。宗室中唯琅玡。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睿首基为天子)。

  安帝讳德宗。孝武太子。丙申继孝武即位。次年丁酉。改元隆安。凡五年。又改元兴。凡三年。又改义熙。凡十四年。后秦姓姚。事见前注。弘始姚兴年号。龟兹国名。在焉耆西南。沙门云勤习。鸠摩罗什云童寿。前秦王苻坚闻师名。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七万。伐龟兹取什。当晋太元七年壬午岁也。得什俱还。至凉州。闻坚已殁。光遂据凉州。即三河王位。国号太凉。改元大安。当晋太元十一年也。光卒。子绍立。为太原公吕纂所害。纂立。又为吕超所废。立吕隆。姚兴弘始三年。遣师伐隆。隆降。遂奉什至长安。秦王师礼之。当晋隆安五年辛丑岁也。弘始八年。什始于草堂寺。译出此经。为七卷。即今名也。当晋义熙丙午年。而序曰隆安。以什入长安时言耳。隋氏仁寿者。隋高祖文皇帝。姓扬。名坚。弘隆华阴人。汉太尉震第十四代孙。初宇文泰。仕魏封周公。至子觉。受魏禅。国号周。坚父忠。仕周有功。官至太傅隋国公。忠卒坚袭爵。陈大建十三年辛丑。坚受周禅。都长安。国号大隋。自文帝至恭帝。通三主。合三十七年。以国号为姓。故曰隋氏。仁寿。文帝年号。北天竺者。天竺有五。总名印度。此云月邦。简非其四。故曰北(西域记云。天竺之称。异计紏纷。旧云身笃。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阇那笈多。准添品法华经序。当是二人。然彼经序。无阇那。有崛多。翻译集。笈多上有达摩二字。序云。大隋仁寿元年辛酉。普曜寺沙门上行。请崛多(此云德志)笈多(此云法密)二法师。于大兴善寺。重译此经。为八卷。名添品妙法。今序两取半名。合成一句。曰阇那笈多也。三经重沓等者。缴前起后之辞。谓经虽统诸佛降灵本致。自西之东。出处有时。凡历三译。不胜重沓(再译曰重。三译曰沓。十卷八卷七卷。而重重沓沓也)文言旨义。彼此互相陈列。似无优劣。第时人所宗仰。而好尚者。唯秦本弘传为多。此序王所以独序秦译。不序晋随译者。在顺乎时也(文旨互陈者。如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句。法护译云。如来皆了诸法所由。从何所来。诸法自然。分别法貌。众相根本。知法自然。校什译则文不逮。而旨实陈也。何则以诸法即根尘界等。世间出世间之诸法。亦佛与诸佛四十年中。说成三乘九部。相性本末究竟等之诸法所由。即一乘无漏实相之心性。为所由也。从何所来佛与者。佛知从实相所来也。诸法自然者。谓既从实相所来。则自然而然。不因修而得。不修而不得也。分别法貌者。谓诸法虽同一实相。然而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各有其法与像貌之分别也。众相根本知法自然者。谓相性体力等法貌像虽多且广。同以一乘无漏实相心性为根本。此佛与诸佛。所以知其自然而然究竟等也)。如药草喻两译。尚多半品之文。什译则无(两译药草喻后。多譬如日月。譬如陶家作器。譬如生盲值良医。得雪山药王法喻等文。又法护译本。五百弟子受记品。当那受记前。多导师入海采宝等文。法师品前。多药王如来品。以三译并核。似依晋本。有药王如来事而接因药王告八万大士。始有由绪。不如秦本。胡为而阙之。及阅添品法华经序。始知皆由译师出于各国。带来梵文有异。故致彼此有无不一。序云。护是多罗之叶。什是龟兹之文。凡此皆文旨之互陈也)如嘱累品。什译次在二十二。法护译次在卷末(什以一十九品。为正宗。如来神力以下八品。为流通。护以神力等品。皆为正宗。独属累品。为流通。皆可也)。自余支品等者。谓秦本既为时所宗尚。则文旨皆善。奚序于二十八品有述。及述不及者。以述不及者。皆支品别偈也(如见宝塔品。在藏经中别是一支。名萨昙分陀利经。普门品。别名普门经。故序主于三周法中。唯述序品方便火宅化城五百弟子受记及系珠凿井数品。余皆判入支别也)。不无其流具如序历等者。谓既是支别。奚用列入正经。以各有其流类也。既有其流类。当循流得源。俱依品目次序。而辞理历明易知。故序于凿井。显示悟后有所不述。唯述诸佛降灵之本致。如下节所云云也(不无其流者。如提婆品。是应法师品教菩萨法。佛以国王为弟子。求法不辞辛勤之流。常不轻品。是应法师品教菩萨法。佛以比丘为师保持经。能受忍辱之流。见宝塔品。是明佛所护念有报化身之流。寿量品是。明佛所护念有法性身之流。药王本事品。以苦行持经为流。观音以普门自在。为流等)。

  夫以灵岳降灵非大圣无由开化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所以仙苑告成机分小大之别金河顾命道殊半满之科岂非教被乘时无是核其高会是知五千退席为进增慢之俦五百受记俱崇密化之迹所以放光现瑞开发请之教源出定扬德畅佛慧之弘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轨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系珠明理性之常在凿井显示悟之多方词义宛然喻陈惟远自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沉流一极悲心拯昏迷之失性自汉至唐六百余载总历群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将非机教相扣并智胜之遗尘闻而深敬俱威王之余绩辄于经首序而综之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玄猷。

  此释成诸佛降灵本致。以明弘赞也。夫以者。发语辞。前云诸佛降灵。此云灵岳。前通述十方三世。此单述释迦一佛。故以灵岳别之。所以然者。以释迦为本经之教主。诸佛本致出。释迦而唱显。释迦本致畅。则千百亿无量无边之化佛本致皆畅矣。灵岳。即经耆阇崛山。梵语耆阇崛。此云灵鹫。岳者。尊称之。降灵。用诗惟岳降神润色(诗大雅崧高八章章八句首章云。崧高惟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番。四方于宣)。非大圣无由开化者。谓诸佛法身。遍满三千。以释迦之大圣。独降迹于灵鹫者。非无其因由。来此开权。而化实也。适化所及等者。正显其有由。适当及到。谓有何因由。乃千二百阿罗汉。适当于此山。蒙佛开化。得受记成佛时到。以为由也。既阿罗汉得记时到。为佛降灵之由。何故经中有化及化不及者。化及者。昔有大乘缘。如千二百阿罗汉及二千学无学众得记者。是也。化不及者。昔无大乘缘。如五千退席者。佛虽有由平等能化。则亦无以开导其心矣。故曰。非昔缘无以导心(非大圣无由开化。重能被之教化。非昔缘无以导心。重所被之机说。为后机教相扣伏案)。所以仙苑告成等者。申明大圣始终有由开化之地。谓佛始有出于仙苑。所以于仙苑而告成。机亦分别其大小。终有由于金河。所以于金河而顾命。道犹科殊其半满。岂非下是结证语。谓如彼经所诠小大半满之地。岂非是佛教被乘时始终之有由哉。第无足与灵岳降灵之地。相考核其高会。说此授记二乘人成佛之妙法也。(仙苑即鹿野园。往古仙人。多于此得道。故称仙苑。又为输伽王养鹿之园。复名鹿园。属波罗奈国。□成佛初成正觉。三七思惟。知众生不堪大乘。遂诣鹿苑。告阿若憍陈如等五人。言我已成正觉。即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云。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道。我已修。此是灭。我已证等。经云。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云云。机分小大之别者。谓佛自鹿苑。说四谛法。成一十二年之阿含教。虽是有由平等开化。不妨三乘机宜。自有生灭四谛之小。无生四谛之大之分别也。金河。准涅槃经。有八大河。金河是第四河。经云。如八大河。一名恒河。二名阎摩罗。三名萨罗。四名阿利罗䟦提。五名摩诃。六名辛头。七名缚叉。八名悉陀。翻译名义集引西域记云。阿利罗䟦提。此云有金河。是产阎浮金处。梁宗法师云。佛来此河边入灭。表河流奔注。若生死遄速。金沙不动。喻佛性常住。有云。佛因地在此舍身故。今亦至此入灭。顾命。尚书篇名。成王将崩。召公举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郑玄注云。回首曰顾。成王临终。回首顾群臣而发命也。太甲曰。顾禔天之明命。借以润色。佛临灭度。说大般涅槃经。为顾命经也。经云。一时佛在拘那城力士生地。阿利罗䟦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至于有顶。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知。将欲涅槃。一切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此即是佛临终顾命之言。由是与迦叶等菩萨。说涅槃经四十二卷。道殊半满之科者。道言也。殊别也。科等第义。涅槃经云。譬如长者。唯有一子。诣师受学。惧不速成。昼夜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其毗伽罗论。以其幼稚力未堪故。乃至云。善男子。彼大长者。谓如来也。一子谓一切众生。如来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教一子者。谓声闻弟子。半字者。谓九部经。毗伽罗论。谓方等大乘经典。以诸声闻无有慧力。是故佛说半字九部之经。而不为说毗伽罗论。准此则毗伽罗论。喻于方等大乘经典为满字矣。又第八经。迦叶菩萨。问其字义。佛以一十四音答之。乃至云。半字为世间诸经书记论文章根本。满字为出世间一切善法根本。如人为恶名半人。为善名满人。如来及正解脱。不入半字。以离文字故。若有能知。佛出现于世。能灭半字。名为解了字义之人。准此则知。涅槃经虽是大乘终教。比阿含为喻。然能被之教。既分半满。所被之机。亦殊菩萨声闻等。第不似今经。无分小大半满。皆当授记作佛。经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又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准此则涅槃半满。阿含小大。岂可与此经同日而相考核其高下哉。况爪画像。沙为塔。举手低头。散心念佛。小善微因。皆已成佛。俗间治世经书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岂半字根本。而不入如来正解脱者乎。是以一大时教。皆无足与此经相方也。高会者。经分二十八品。自序品。至见宝塔前半品。共十品半文。在灵山顶上说。校鹿苑金河。其法会固已高矣。自宝塔后半品。至嘱累品。计一十一品半文。皆塔在空中。佛在塔中说。校山顶。则尤为高会。是其地其人其法。俱难[但]考矣)是知五千等者。申明适化所及不及。为无缘有缘之义。谓既小大半满。不足与此经高会相考核。云何此经。而有五千退席之众。以是高会。而知五千退席。非真退席。乃佛神通力。示现以退者。为增上慢辈。作进者之缘也。既退者。可为进者之缘。则五百受记成佛之进者。愈崇显其往劫。曾蒙佛密化之迹矣(经中。舍利弗三请后。佛才许。分别解说。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礼佛而退。佛因默然。而不制止云。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五百弟子受记品。云诸比丘谛听。佛子所行道。善学方便故。不可得思议。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以无数方便。化诸众生类。自说是声闻。去佛道甚远。度脱无量众。渐当令作佛。示众有三毒。实自净佛土等。准此则知。退席之众。是示现也。在佛之弟子。尚能内秘外现。以为密化。岂佛无量劫。不能密化乎。故五百弟子受记后。说系珠喻。酬佛密化之迹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乃至法合云。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准此益知。俱崇密化之迹矣)。以上泛序一大时教。始终旁明佛之降灵。此下叙入本经。正明佛之降灵(问曰。上既叙五千退席。五百受记安得谓旁明。答曰。虽序五千五百之迹。元为破惑者。谓此经既属高会。不当有退席之疑。故为之旁明)。所以放光等者。谓经因有此退。为进之缘。进为崇显密化之所以。故序品佛于眉间放光现瑞。弥勒文殊。一席问答。无非开舍利弗等千二百阿罗汉之心。使发请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之教源也(谓序品一品经。是发起此教流源也)。出定扬德等者。谓方便品中。佛因舍利弗等不领会序品中义故。直得自已出定。赞扬权实二智之德。无非演畅佛与诸佛智慧之宏略也(经云。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是出定也。又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是扬德也。宏者大也。即经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乃至如来知是广大深远等文。是也。略者要也。即经舍利弗。以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须复说等文。是也。序主意谓。方便一品经文。出定扬德。犹是大略。至三请后。佛计分别解说。始为法说一周之全分)。朽宅通入等者。法说一周。身子得记。其余声闻。尚未信解。身子代请。佛重喻说。以三界喻火宅。佛喻长者。声闻辟支佛喻火宅中诸子。先以三车引导(喻佛四十年前所说三乘)。后等赐大宝白牛之车(喻佛今说妙法)。虽区区数千言。莫过为二乘人畅通入大乘之文。同一轨度也。文轨用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润色(譬品。以三界譬火宅。而序曰朽宅者。经云。是朽故宅。属于一人)。化城引昔等者。迦叶等四大弟子。领譬品。说穷子喻酬佛。佛更为说药草喻品。虽为四大弟。子述成其不逮。其实欲千二百人。由药草喻。一时开悟佛知见。与其成佛之记。而五百弟子。反由一味之雨。润于人华。渐矢修行。皆得道果。及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之说。安于小果。迷其大乘。意谓前后法既一乘。人皆菩萨。奚用精修更求与记。故佛授四大弟子记后。又说化城喻品。为因缘说。一问以明。佛昔在智佛法中。为十六菩萨沙弥时。曾为千二百人。植有大乘之因。今成佛。犹先度千二百人。以小乘者。以小是引入大之缘也。大如宝所。小是化城。使五百弟子。知昔有大乘宝所之缘。不自坠堕于小果化城不实之涅槃。安于渐而不顿进也。系珠明理等者。五百弟子。领佛因缘说。一周得受果记。感佛恩德。说系珠喻。以佛喻亲友。自喻醉人。一乘佛知见之理性。以喻其珠。今佛说三周法。五百人开悟。如酒消后觉昔珠今用。智佛与佛相去劫尘。虽是久远。而佛知见理性之珠。不曾少刻遗失。故曰常在(经云。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凿井显示等者。承上文而言。谓佛知见理性之珠虽在。苟不得此经开示悟入修治之方。四亦不得现前受用。故佛于法师品。又再四劝其精勤读诵受持此经。而说凿井一喻。谓在家出家。学菩萨道。求菩提。有善不善者。若依他经修习。如于高原求水。但见干土。虽费穿凿。其水尚远。若依此经修习。如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知水必近。以此经诠显开示悟入。圆顿成佛。有多种之方便也(多方用庄子多方乎仁义润色)。词义宛然等者。谓序品至法师品。三周之词义。虽曰宛然明白。而数喻陈列。思惟其实远大。以词义似是世谛。易见易知之常谈。而喻陈则明向上难信难解一大事之因缘故。以上弘赞其经。以明所说之法妙。自非大哀下。弘赞其佛。以明能说者具慈悲之心妙。谓自非释迦之大哀与旷济。孰能说此词义宛然之妙法。拔其滞而不通。溺而不升。沉流之二乘人。自非牟尼至极之悲心。孰能譬此喻陈惟远优昙钵之莲华。极其昏而不明。迷而不悟。失性之众生哉(沈流指二乘人。以沉于小果之流类也。失性指六凡辈。以失于三乘之本性也)。自汉至唐等者。谓自非吾佛大哀极悲。诠乎此经。何以自汉至唐。计年六百余载。是时之久也。总历群籍。计经律论。四千余轴。是法之多也。而人不受持他经。独受持此经。最久且盛者。验是佛之大哀一极之悲心。所加被也。六百余载。照前三百余载。明唐异乎晋也。受持盛者。应前时所宗尚。为不诬也。以上既弘赞其佛。将非下。又弘赞其僧俗。具有机教相投。及闻而深敬之妙。照前有由开化为教。有缘导心为机。扣投也。合也。谓昔佛在世。亲说此经。犹多怨嫉。而有五千退席。今佛灭度既久。受持者反如是之盛。将不是机与教而相投。佛与众生有缘而相合耶。此机教相投合者。诚非一生一劫之善根。乃并是大通智胜佛法中。十六菩萨沙弥。尘点劫前。所化之遗尘也。魏都赋。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闻而下。谓即未机教相投。但一闻此经之名。便深生敬仰者。亦俱是常不轻菩萨。于过去威音王佛法中。尝见蒙授记之余绩功勋也。则机教相投。与闻而深敬者。又不可不自庆矣。辄于下。辄专首前。综织具锦丝。万亿经纬。由之提掇。序主谓我知机教相投。与闻而深敬之人。既皆过去佛法中。遗尘余绩。故辄敢自专作序。冠于经前。如综而提掇之。使人见序而知经。由经而开悟佛知见。庶得六根早净。而勿晚攀仰弥勒慈尊。龙华树下。受记成佛。嘉美之胜会。速成四德。而不迟一直趣入常寂光之乐土。证一乘实相之玄猷也(早净六根。如法师功德品。及常不轻菩萨品说。仰慈尊者。普贤劝发品云。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有百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嘉会。用易文言亨者嘉之会也润文。四德。旧注训常乐我净。若准本经。亦劝发品云。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植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为愈。以序主既弘赞三宝讫故。序入普贤劝发品。见彼序文。该尽一经之始终。故乐土准经。当以三变净土为乐土。亦可指西方极乐世界名乐土。所以然者。以经有文故。药王菩萨本事品云。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是也。玄猷。即经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唯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准此。以一女流持经。其功德。便度越三乘法众。宁不为玄猷乎)。

  弘赞莫穷永贻诸后云尔。

  此结归序题。序主谓已作此一序。人微言轻。如撮土之助泰山。勺水之益沧溟。莫能穷尽经之功德万分之一。但愿由此序。而俾此经永远贻诸后世。表区区一念护法之诚也。云尔者。谓一序所云。如此尔尔。

  音释

  廆

  (音会)。

  冒顿

  (音麦独)。

  皝

  (音晃)。

  氐

  (音底)。

  烜

  (音绚)。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No. 608

  妙法莲华经知音卷第一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明护国金刚寺住持 如愚 着

  妙等四字。为所诠。经为能诠。法喻名题。义解见前。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此依经题。立品题也。品题各连经题名者。以经题为总。品题为别。品虽各有类聚。总属妙法莲华经。故此经二十八品。准常为三分。序品一品。为序分。方便至常不轻。计十九品。为正宗分。如来神力至普贤劝发。计八品。为流通分。序分一品。有通有别。如是我闻。至各礼佛足退坐一面。为通序。诸经通用此式。尔时世尊四众围绕。至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为别序。别序此经发起之因缘。虽曰序分正宗流通。大义实尽于此。诸品之名。唯药王本事品。及提婆达多品。是佛自说。余或译人所置。令读诵受持者。见品题。则知一品之大义。序品者。叙列起教之源本。明此经何人而说。在何地方而说。为何人而说。因何事而说。说竟成何果报。故曰序品(中阿含经云。䟦渠。此翻为品。天台云。义类同聚。名品)。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至)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此一名证信序。谓凡诸经。有如是等数行文言。能使人证入法身。信有三宝故。如是者。准智论。为信成就也。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五位。信位居初。十一善法。信亦为首。信心之前。更无胜法。依此信本。解行证始立。刘虬云。圣人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称如是。我闻者。闻成就也。我即阿难五蕴假名。闻谓耳根发识。废别从总。故云我闻。合上如是。为指法之辞。云如是之法。我从佛闻。然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之我。二外道神我。三大小乘人假我。四法身真我。今拣非余。故云假名。乃随世流布。以便生宾。称之为我。大小乘人。辨闻不同。有云耳根。有云耳识。有云根识和合。今从后义。问曰。既曰耳根发识。合云耳闻。奚言我闻。答曰。以耳为六根之别。我乃一身之主。废别耳。从总我。故言我闻。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则闻之一字。乃娑婆教体。故一切经首置之。一时者。时成就也。师资合会。说听究竟。故言一时。不拘春夏秋冬子午卯酉等时。以佛说法。四十九年。总为一大时故。佛者。具云勃陀。此云觉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为说此经之法主。乃六种成就中。主成就。即释迦牟尼文佛也。住者。四威仪之一。约能住。则住属佛。约所住。则住属王舍城等处。又此数句。是佛将涅槃时。阿难请问。一切经首。当置何语。佛命置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处。使天下后世。知佛法有源本。非世人可妄作也。一以断疑。二以息诤。三以简邪。有此三益。佛命置之经首。断疑者。阿难升座。相好如佛。众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及举如是等语。三疑顿息。息诤者。谓不言我从佛闻。是自有制作。则诤论起矣。简邪者。谓外道邪法经首。皆置阿忧二字。阿者言无。忧者言有。外道谓。万法虽多。不出有无为吉。佛法异彼。故云简邪(旧解无此补之)。王舍城等者。处成就也。昔为驳足王与千子。共立舍宅之都。故名王舍。乃摩揭提国。国王即阿阇世。耆阇崛云灵鹫。解见前序。是佛所居。说此经之地。先城后山。尊地主也。与大比丘等者。众成就也。是此经当受记成佛之人。比丘罗汉。准余经各有翻译训释。兹不赘。但以本经相释。大比丘一句。标列其数(正法华经。但标千二百人)。皆是下。解释其大之所以。谓称比丘则已。何言大也。以皆是阿罗汉故。对下学无学二千人而言。以显未证四果大阿罗汉。则名小比丘也。诸漏已尽者。三界果丧也。无复烦恼者。四住因亡也。一等出家为僧。皆佛弟子。元无大小之别。但漏尽无恼为大。否则小也。逮得己利等者。阳似叹德。阴实斥过。以不肯同菩萨己利利人。但图自身灭尽三有见思之结惑。使三界因亡。未来不漏入烦恼坑中。则分段果丧。三明六通。从心所欲。惟利无害。自在而已。心自在简非菩萨法自在。此经将要授记二乘人。学菩萨发大心。故叹德中。寓有抑辞。下出名。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至)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梵语阿若憍陈如。此云最初解。摩诃云大。迦叶云饮光。优楼频螺云木瓜林。依林住彰名。伽耶云城。依城住彰名。那提云河。依河住彰名。舍利弗云身子。大目犍连云采菽氏。迦旃延云文饰。阿菟楼驮云无贫。劫宾那云房宿。憍梵钵提云牛呞。离婆多云星宿。毕陵伽婆蹉云余习。薄拘罗云善容。摩诃拘絺罗云大膝。难陀云喜。孙陀罗难陀云艳喜。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云满慈子。须菩提云空生。阿难云庆喜。罗睺罗云障覆。此万二千之首领。故云如是等。其名其德。出处多端。余经具述。此不繁引(此为三周说法得授记者伏案)。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

  此所谓比丘。非大比丘也。研真断惑名学。真穷惑尽名无学。此二千人。即学于阿若憍陈如等之弟子辈。乃初二果之人(为后授学无学记品伏案)。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至)亦与眷属俱。

  上男僧。此女僧。摩诃波阇波提云大爱道。又名尼众主。是佛姨母。耶输陀罗云华色。是佛在俗后。故连佛子罗睺以标名。此序出家二众(为后持品得记之案)。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至)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菩萨下标其数。皆于下叹其德。菩萨所以异乎二乘者。在上求下化。福慧双修。具足四无量心也。于阿耨菩提不退转者。大喜也。得总持辩才。转不退转法轮者。大悲也。供无量佛。植众德本者。大舍也。常为诸佛所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者。大慈也。世人得一名位。而永不失。尚生欢喜。况于菩提无退。其不喜耶。所以初地名欢喜。且文殊等。是等觉地菩萨。于菩提无退。及喜之大。可知矣。世之悲愍人贫贱之苦。济以富贵。莫过有时有数。菩萨既喜自家得陀罗尼之总持。又喜得四无碍乐说之辩才。于无量劫中。以其明辩才华。转自所持不退之菩提。与无数之众生。令成佛果。其悲愿之大。何有过焉。得不退自利也。转不退利他也。二乘人能如是乎。世人以舍心。供养一贤一圣。有其限数。其舍之福。莫过求人天小果。菩萨舍身命。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不求人天福报。只愿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则其舍之大。可知也。世人或得一王侯长者称叹。尚自爱心。慈而不暴。以通其大人之智慧。菩萨由喜悲舍之大愿力。常为诸佛所称叹。宁不以慈修身。善入诸佛甚深无量之实慧乎。通达大智等者。谓因得菩提转法轮。自利利他。所以通大智到彼岸。彼岸即菩提也。由供佛植本。慈以修身。慧以济人。自利利他。有如此实。则有如此之名。所以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也。二乘人能如是乎。喜之与悲。慧兼于福。明法施也。舍之与慈。福兼于慧。明财施也。故以四无量心为训中。摄福慧二严。及六波罗蜜。菩萨之所以为大菩萨者。此也。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至)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上叹德。此列名(此为后文各品当机之伏案。天台云。声闻形出俗网。迹近如来。闻法为亲。故前列也。天人形乖服异。迹非侍奉。闻法为疏。故后列也。菩萨形不捡节。迹无定处。既不同俗。复异于僧。处季孟间。故置中也。摩诃称大。广如智论)。

  尔时释提桓因(至)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

  此序三界天王及天众也。尔时下。欲界诸天。娑婆下。色界诸天。少无色界。以无形质。不能听法故也。释提桓因。具云释迦因陀罗。此云能作。能作三十三天之主故。复有下。是能作之臣。名月即月宫天。普香是星宫天。宝光是日宫天。此三天子。是帝释内臣。四大天王。即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统领四洲。为帝释外臣。自在第五化乐天。大自在第六他化乐天。此及四王忉利。欲界六天也。举下上而中摄夜摩兜率二天。娑婆云堪忍。色界分四。初禅为娑婆世界主。尸弃云顶髻。初禅天主。光明二禅天主。以圆光成音。为教化故。等之一字。摄尽三禅四禅。

  有八龙王(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难陀云欢喜。䟦难陀云善欢喜。此兄弟二龙王。娑伽罗云咸海。和修吉云多头。德叉迦云现毒。亦名多舌。阿那婆达多云无热恼。池名。摩那斯云大身。优钵罗云青莲华。亦池名。此八龙王。或因德性。或因居止。各得成名。广如他解。

  有四紧那罗王(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紧那罗云疑神。似人而头有角。见者疑之。帝释之歌乐神也。居十宝山。凡佛说法。身现其相。歌于空中。诸天闻之。皆来听法。故以法妙等为名。

  有四乾闼婆王(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乾闼婆云寻香行。帝释奏乐神。凡帝释将奏乐。先焚香。此神居十宝山中。一闻香气。便到帝所而奏乐。乐者缘幢倒掷之技。乐音者节凑金石丝竹等音。美则倒掷中胜者。美音则节凑中胜者。

  有四阿修罗王(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阿修罗云非天。又云无端正。因中作福带嗔。感果与天同。而非同天之受用。故云非天。男丑女美故。又云无端正。婆稚云团圆。佉罗骞驮云广肩。毗摩质多罗云净心。罗睺云障蔽。与帝释战。即障蔽日月也。阎浮人行善多则帝释胜。行恶多则修罗胜。四天王所以恒察人间善恶。愿天胜也。

  有四迦楼罗王(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迦楼罗云金翅鸟。其翅金色。两开则广三百三十六万里。扇开海水。取龙为食。慑伏群类。故云大威德。形逾群类。故云大身。食龙饱足。故云大满。颈有摩尼之珠。故云如意。自天至此。名八部。其间少夜叉及摩睺罗伽二部。夜叉云捷疾鬼。食人之属。摄在四天王部下。摩睺罗伽云大蟒神。摄在八龙王部中。故不另言也。戒多乘少。为诸天眷属。乘急戒缓。为余七部眷属。乘戒俱急。为菩萨。乘戒俱缓。则堕三途。凡是八部中王。皆是大愿力菩萨应身。以四摄法。为教化者(为后舍利弗得记时庆赞。及法师品授广记案)。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韦提希云思惟。瓶沙王夫人也。阿阇世云无指。又云未生怨。王舍城之国王也。初韦提怀阿阇王。相师占曰。此儿生已。定害父母。王信其言。阿阇始生。命扑杀之。但损一指。故名无指。宫人潜养。呼为善见。后害父母。果如相言。故又名未生怨。得佛教化。知非悔过。一堕地狱。即生天上(文句引普超经云。世王从文殊忏悔。得柔顺忍。命终入宾叱罗地狱。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弥勒出时名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界如来。准涅槃第十九及二十经。还是得佛教化。知非悔过。发菩提心。而生天也)。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谓四众八部等。无论僧俗。俱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以待说法也。一面者。谓佛在众中说法。无前后左右。俱见佛面。故此言一面。下言围绕。围绕于前后左右一面也。释通序竟。下释别序。别序有三节。冥显开示悟入一大事因缘之方便。初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起。至欢喜合掌一心观佛止。是佛将要与二乘人。授记作佛。恐其安于小果。迷其大道。故先说无量义经。名教菩萨法。欲二乘人从闻思修。开佛知见者矣。又入无量义处三昧。是佛为二乘人。入三摩地。示佛知见者矣。先说经。后入定。从今时至实际。所谓先以定动也。次从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先起。至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止。是佛见二乘人不知动定。特从眉间。放白毫相光。圆现法界事相生佛始终。示人人本有一无位真人。在六根门头。日夜放光动地。欲二乘人悟佛知见者矣。三从尔时弥勒菩萨起。至品末文殊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止。是佛见二乘人根钝而不悟。密遣二人。即求穷子。具陈上事。欲二乘人入佛之知见者矣。定中放光。二大士而复问答者。从实际至今时。所谓后以智拔也。二乘人既不入。故劳我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有方便之谈。起正宗分也。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至)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尔时下。承上文。而叙佛尝说经。不简二乘人。今日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则简二乘人矣。名无量义。则显二乘人。尝所闻之义。皆有量矣。教菩萨下。谓云何为大乘。以是教菩萨法故。云何名无量义。以是诸佛所护念故。此方便品中。所以有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之权智也(准起信论。大有三义。谓体相用。乘有二义。一切诸佛本所乘。一切菩萨当所乘)。佛乃如此说者。欲激动二乘人。而二乘人不动者。意谓既教菩萨。于我何有。故佛说此经已。即结跏趺坐。入无量义处三昧。使二乘人。明见教菩萨法。不离吾人身心之不动处。非二乘人全无。此方便品中。所以有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之实智也。二乘人不解。意谓诸佛甚深无量义定。我何能入。只得天雨四华。地摇六震。天地无情尚为动雨。而四众八部及人王等。反不回头转脑。知有此一段真光。为自家分内事。却欢喜观佛。是何辜负我世尊。要为二乘人。开佛知见。无缘之慈乎。宗门所谓。贪观眼前浪。失却手中桡。只知说经入定者是佛。雨华震动者是天地。而不知能观能雨能动者。总是自家一尊活佛之知见也(将说此经。结集者先叙无量义经者。是欲明佛四十年来所说华严阿含方等般若等经。一得此经。会通小大权实。其能诠之名。皆是大乘。所诠之义。皆成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也。或者使后世知说此经。在彼经之后。一大时教。即彼成此。圆融行布次第。不相碍也。不然。无量义处三昧为彼经所诠。奚用为此经之瑞。天台训身心不动云。与所缘相应。身之本源。湛若虚空。心之理性。毕竟常寂。以此持于身心。故不动也。称为无量者。从此一法。出无量法。若作序义。身法运动。今令不动。心法分别。今不分别。故曰身心不动。余义详乎无量义经。天雨四华。据文是应佛说无量义经之瑞。亦叙为此经瑞者。以此经始。适诸佛本意。故天即雨小大适意华以应之。以曼陀罗。云适意故。此经既是教菩萨柔软之法。不比声闻刚强。但能断惑。不能柔软。恒顺众生。故天即雨小大柔软华以应之。以曼殊沙。云柔软故。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者。是佛入无量义处三昧。神力使然。以万八千佛土言之。是何等广大高厚。苟非先以定力震通。则彼此质碍。毫毛一光。奚能遍照。见于彼土法会大众。岂能即近而见其远哉。故将放光。先动地也。六种者。动涌起震吼击也)。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至)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尔时佛放眉间下。眼耳鼻舌。各司其能。眉无所职。位居其上。所谓当其无有器之用。故佛将为二乘人。说授记一大事因缘。成佛之本末究竟。先于眉间白毫相中。而放其光。示佛知见不远吾人之眉睫间。二乘人何难会也。以上文身心不动会之。六根皆有动。唯有两眉不动。故光从眉间放也。白毫相三十二相之一。东方为群动之首。万八千世界。约大数而言。靡不周遍者。言寂而常照之真光。无处无之。以上明能照之光。下至下明所照之处。阿鼻云无间。地狱极恶之苦处。阿迦尼云色究竟。天堂最善之乐处。下地狱上天堂。中摄饿鬼畜生人及修罗。依正之报善恶之形有殊。寂而常照之心光。直一相而无相也。尽见下。谓此光在六道众生而不减也。又见下。谓此光在三世十方诸佛而不增也。以众生本是佛。佛是众生之所成。故见众生时。即见彼土现在之诸佛也。及闻下。谓藉佛光。此土四众。眼中既得见彼多土诸佛。耳中亦得闻彼多土诸佛所说经法也。后文三变净土所来分身诸佛。案于此矣。并见彼诸下。谓以一真心之光周遍。上该果海。诸佛在此光中。下彻因源。众生亦在此光中。是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矣。佛与众生。位且悬殊。而共一光。岂比丘等四众修行。得二乘之道者。又不在于光中耶。二乘人亦可以因是而悟入矣。奈何哉。二乘人不信。甘心为声闻。而不愿学菩萨乎。故示比丘等四众。后光中复见彼多土诸菩萨种种因缘。信解相貌。俱在常寂心光中。而行六度万行。求成诸佛之道也。复见诸佛般涅槃者。谓彼多土十方诸佛。既在我佛光中说法。现前成佛矣。种种菩萨。又在我佛光中行道。未来成佛矣。恐此土会众。谓成道说法时。光明则有。涅槃之时。光明则无。故又示彼多土诸佛般涅槃者。亦在此佛之光明中也。经云。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有无。如是则生者未尝生。长者因子不信是父。脱珍御而隐胜现劣焉。灭者亦何尝灭。医王因子不服药。而示往他土矣。此佛知见。所以为不生不灭也。复见诸佛般涅槃后等者。谓彼多土诸佛应化之身虽灭。此经所诠生佛等有之法性常存。众生能持此经。经中已有如来全身舍利。不须复起塔寺也。如是则宝塔品中。会诸佛。圆证前法。过去多宝佛塔。先案于此矣。是知光中圆现生佛始终。无非法界实相。诸佛一大事因缘。本末究竟。业已毕矣。上根利智之人。不待吾佛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则已彻矣。何则先说无量义经。即入无量义定者。乃示此心照而常寂也。又从定中。雨华动地放光者。乃示此心寂而常照也。寂而常照。诸佛不异众生。照而常寂。众生本是诸佛。何所往而不达。而二乘人。都不信耶。由是下文有二大士。示问答。会古今也(详经文理。说经入定。天华地动。感悦众喜。都是说此经前一层事。唯放光一瑞。始为此经发端。然经家叙置总为此经六瑞者。如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宗门云。若立一尘。家国兴盛。此亦身子等。万二千声闻得授记成佛。祯祥兴盛之先瑞也。观佛三昧海经云。白毫相光。佛初生时。牵长五尺。苦行时长一丈。得佛时长一丈五尺。其毫中表皆空。如白琉璃筒。内外清净。从初发心。中间修行。乃至涅槃。一切相貌功德。皆现其中。凡看此品。要遐想当时灵山会上。佛止放眉间一白毫相光。其能照之光。有几多大小。而所照之地。横则遍照东方万八千世界。竖则上照万八千世界之有顶。下照万八千世界之阿鼻。一世界该三千大千之数。则万八千世界。是何等之高厚。何等之广大。其间法界事相。生佛始终。善恶业缘果报好丑。许大差别境界。直一光一时。皆顿现于此土四众目前。了无毫忽障碍。又是何等之时节。有能于经作是想者。当时许大灵山法会。殊胜因缘。不假修证。一开经都炳然齐现于吾人常住之心目中矣。此后文所以谓之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及持诵妙法华经也。故文殊答文中。累累以斯由佛光照为言。非译者好重杳。政恐吾人容易其文。而忽略其旨也。后见塔变土涌众诸品之文。应以此为例)。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至)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尔时弥勒下。弥勒既同文殊。于日月灯明佛法中。曾见此瑞。曾闻此经。岂有不知佛现神变相之因缘。大率只要提醒身子等万二千人。使心有所措。闻佛出定之谈。不惊疑耳。今佛下。始而作念。无可问答。以佛定中所现神通之相。不得问故。复作下。继而作念。有以问答。以文殊既不入定。又见多识广。可得问而答故。尔时比丘下。谓不止弥勒一人有疑。众皆疑也。尔时弥勒菩萨欲自下。谓自疑未决。固应问。更观他疑。尤应问。故曰而问文殊师利等。可谓四顾踯蹰。亦模写当时之形容尽矣。以何因缘。与下文为一大事因缘相照应。然疑字最重。以有疑始有信悟故。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至)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于是下。弥勒此云慈氏。思益经云。若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故。天台云。经奚有偈。具五义故。龙树毗婆沙云。一随国土。天竺有散华贯华之说。如此方序后铭也。二随乐欲。有乐散说。有乐章句。三随生解。有因散说得解。有因章句得解。四随利钝。利者一闻即悟。钝者再说。五为众集有先后。必以弥勒文殊问答者。此经授记声闻当来成佛。非当来成佛之人。不能问故。弥勒以大慈。而兴疑问。然非过去已成佛人不能答故。文殊以大智。博古以通今。文殊师利等者。颂六瑞一段。略其说经入定二瑞。妨文赘也。长行放光后雨华先。颂文反之。旃檀下四句。长文无者。颂文补之。其景像可想见。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至)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眉间光明等者。颂长行自尔时佛放眉间光明起。至尽见彼土六趣众生止。谓因佛光。见彼万八千土中第一事。众生善恶光景。有如此者。土非金色。因佛光照。变如金色。善恶业缘。因也。受报好丑。果也。天堂果报。则善好。地狱果报。则恶丑。问曰。佛为何放光。使见彼多土恶善丑好。答曰。为后文诸佛出于五浊恶世之先证。使法会大众。见佛光所照多土。皆释迦之化土耳。

  又观诸佛圣主师子(至)梵音深妙令人乐闻。

  又观诸佛等者。颂长文因佛光见彼多土现在诸佛第二事。及闻诸佛所说经法第三事光景。有如此者。佛称圣主师子。谓三界九地类。皆有圣。佛是圣中之主。人中之师子也。光中所见诸佛。以见宝塔品求之。乃我释迦之分身佛也。演说下。能被之教。文言则微妙第一。声音则清净柔软。教诸下。所被之机。根大而人多。由诸佛梵音深妙。令人乐闻所致也。

  各于世界讲说正法(至)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此颂长行由佛光并见彼多土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第四事也。各于世界下。谓上诸佛以柔软音。教诸菩萨。彼受教无数亿万菩萨。又各于彼万八千世界。化佛场化。而讲说正法。或以种种因缘说。或以无量譬喻说。无非照明诸佛所讲之法。开示悟入所化比丘等四众之众生也。此又明菩萨为能被之教主。比丘等四众。又为所被之机宜。良由比丘等四众。是六趣中众生。肯闻法修行之人。故长行以修行得道者言。颂中云众生也。若人遭苦。苦谛也。厌者。憎恶欲断之义。谓生老病死。是苦之果。凡人皆以为乐而爱着。今得佛与菩萨说法开悟。有厌恶之心。则知苦而断见思惑之集矣。为说涅槃。灭谛也。尽诸苦际。道谛也。谓众生既遭世间生死苦果。而厌恶之。诸佛菩萨。便为说出世间不生不死之涅槃。以见道一十六心修道一十六心。断尽八十八使八十一思苦之分际。得声闻乘。如彼诸子求乎羊车出于三界之火宅也。际字。对遭字看。谚遭际也。尽字。有修行工夫。对厌字看。以遭际虽有分限。能厌则始能尽断故也。此所谓慕灭修道也。若人有福等者。辟支佛乘。如彼诸子求乎鹿车出于三界之火宅也。声闻不供养佛。所以遭苦。辟支佛少行布施。以供养佛。故云有福。供佛因也。有福果也。种福因而得中乘福果者。其志在求胜于声闻乘。故佛菩萨。为彼说十二因缘之缘觉法也。若有佛子等者。大乘之菩萨。如彼诸子求乎牛车出于三界之火宅也。菩萨上求下化。修种种六度四摄之行。绍隆佛种。使不断绝。则佛为父。而菩萨为子。故称佛子。其志不但如辟支佛。求胜诸声闻乘而已。乃欲得佛无上之慧。故佛菩萨。为彼说其清净六度之道也。六度谓之净道者。不住相也。菩萨曰净道。则二乘人所得之道。尚未清净。可知矣。以二乘人。但净见思。证我空。未如菩萨净无明。证法空。故佛一光中。所见彼多土。诸求三乘人光景。有如此者。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至)如是众多今当略说。

  文殊下。结前起后。我住于此者。此谓灵山法会之近地也。见闻若斯者。斯谓光中。或见诸佛及三乘人之身。或闻诸佛菩萨说三乘之法。或三乘之众遵法修行。而得三乘之果。如此百千万亿之妙事。据前较后。如是众而且多。远隔万八千世界之广大高厚。如在目前。略无障碍。不能尽述。今当略说。如下文所云云也。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至)济地狱苦令入佛道。

  此节及下节。共计一百二十六句。颂长行因佛光见彼多土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像貌行菩萨道之第五事也。我见彼土下。谓见彼土能行道之大士。数如恒沙之多也。故以种种因缘一句。牒醒其长文。通标六度为因缘。而种种信解。在其中矣。信解无相。用布施而发挥故。又信解不真。虽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况。肯内外财皆施乎。而求佛道者。通标所求一乘之果也。或有行施下。别释金银等七宝奴婢。情与无情皆施也。小则车乘。大则辇舆。轻重皆施也。以欢喜之心为因。用所施之物为缘。但回向佛道也。愿得下。回向之辞。谓愿世间有限七宝等财施。而得出世间诸佛所叹三界第一之大乘也。愿曰回向者。大经十回向亦名十愿故。或有菩萨下。谓或见菩萨。不唯施车乘等。而更施驾车乘等之驷马。及辇舆上栏楯等之庄饰也。复见菩萨下。谓不唯施车马等之外财。而更施极难舍身肉手足等之内财。如我释尊。为月光王舍头。善眼仙人施目。皆欣乐施与。自非信解真。为不能也。文殊师利下。颂种种相貌一句。谓由佛光。见彼多土菩萨。或以以王相貌。说佛为道而行檀度。舍内外财。为僧之相貌。剃须发。被法服。便于行忍辱。而持戒也(妙庄严王案伏于此)。问曰。剃须发被法服作持戒。可也。作忍度。何也。答曰。以后文云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故也。或见菩萨下。谓菩萨以在家。作出家之相貌也(问上云剃发等。即是比丘。此奚重言。答上具比丘体。此点出名义。重处闲而诵经)。独处下。多闻之相貌也。勇猛下。精进之相貌也。又见离欲下。求禅定之相貌也。深修下。谓因定得通。则成千变万化之相貌也。又见菩萨安禅等者。谓于安禅之时。感佛恩德。以声音为佛事之相貌也。复见菩萨下。智深。所以能问诸佛之妙法。志固。所以闻悉亿劫而受持。凡此皆智慧之相貌也。以上颂自利之相貌。又见佛子定慧等者。颂利他之相貌也。谓菩萨由深修禅定。则定得具足。由智深志固。能问能持。则慧得具足。定具足。自性宗通。慧具足。禀受师承。所以内不失己。外不误人。方能近取譬。以无量喻。为众讲法。而利人也。欣乐下。为众讲法。约中下根言。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约最上一乘人言。菩萨既能观机说法故。将破魔兵。而先击法鼓也。又见菩萨寂然等者。谓菩萨一动一静。语默无非佛事。语慧则利。击法鼓。而破魔兵。定默。则虽天龙恭敬。不以为喜也。又见菩萨处林等者。谓菩萨由定慧具足。故能处林放光。拔济地狱众生出苦。顿令入佛道也。颂因缘信解。唯以布施一度表彰。颂相貌。则以六度而形容。不然。无以见其种种相貌也。慈氏可谓善问。井井有条。什师可谓善译。而运斤成风不乱也。不然。经文才言布施。又言布施。才言车乘。又言宝车。只见文字重叠。错杂颠倒。今准长行。谛察颂文。始知妙哉。圣经无一字之多。无一语不善。自古诸师何不细审阅。而用己意。妄穿凿之耶。

  又见佛子未尝睡眠(至)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此颂长行行菩萨道一句。分六度。度每以佛道杀文。又见佛子下。精进波罗蜜也。六度以精进为首者。意警二乘人不精进。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不生一念好乐之心也。此经要授二乘人。成佛十号。劫国庄严之显记。故以精进。而激发其心。故后授阿难记曰。我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同时发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成佛。而阿难护持我法。未尝睡眠。去昏散也。经行林中。摄正念也。勤求佛道。不求小果也。又见具戒者。勤尸罗波罗蜜也。威仪无缺。戒相具也。净如宝珠。戒性净如珠。能澄破戒之泥滓也。又见佛子住忍辱力者。勤羼提波罗蜜也。增上慢人。或辱于口。而恶骂之。如后文言。是无智比丘等。是也。或辱于身。而捶打之。打音顶。以物乱打曰捶。以杖直刺曰顶。如后文。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乃至数数见摈出远离于塔寺者。是也。皆悉能忍者。英雄豪杰。睚毗必报。挞辱市朝。士之所耻。今菩萨皆能忍者。以求佛道故。佛岂嗔恨而欲报横逆之冤乎。此忍辱之有力也如此。又见菩萨离戏笑者。勤禅波罗蜜也。戏笑离。则自心定矣。痴眷属离。则外境不扰矣。亲智者。以求得定之方。入山林。为除乱想之便。故能亿千万岁摄念而不动。非同二乘人乐独善寂之灭尽定。乃欲成佛道也。或见菩萨肴膳饮食者。勤檀波罗蜜也。檀之最急。饮食为先。饮食成疾。则汤药为急。寒暑须衣。以名衣上服直千万两重价者施之。名衣千万。尚可着价。舍之似易。或无价衣。则价亦难着矣。舍之为难。菩萨欲满足檀度。亦不吝惜。而施佛及僧者。如后文无尽意解颈真珠众宝璎珞。供观自在者。是也。千万亿种旃檀宝舍下。起居须舍。不用凡材。施以旃檀之宝舍。坐卧须床。不用粗恶。施以众妙之卧具。四事备足。若无园池。为游戏三昧地。则亦不为如意之檀也。故菩萨又施华果茂盛之园林。流泉清净之浴池。如此种种微妙。欢喜而施。不求人天福报。但求无上之佛道也。或有菩萨说寂灭法者。勤般若波罗蜜也。般若利人。则种种教诏无数众生而不倦。般若自利。则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成我法二空真俗二谛也。又见佛子下。般若不着二边。成我法俱空之不空。得中观慧。则第一义谛。以观诸法性属自。教诏众生属他。至中观第一义中。则自他诸法无二之性。犹如虚空。广大而无相。性既无相。心何能着。不着二边之慧。是为妙慧。以此妙慧。求无上道。成佛必矣。颂众生诸佛闻法及四众。则略。颂菩萨种种因缘信解相貌行道。则广。佛已成道。功德不可以言尽。众生尚未成佛。业苦之相。亦难以形容。唯菩萨者。为上求佛果。下度众生之人。诸佛赖以传法。众生赖以出苦。其荷担之责任。亦重矣。要二乘人学菩萨。故以此而警醒之。或是我释迦一佛因中之行。见佛求法。如此之勤也。或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行。证佛求法。如此之同也。或是妙音观音药王等之行。遵佛嘱累。如此受持其经而坚固也。世无去来。界无远近。一时一会。皆于众生毗卢遮那常寂心光中。炳然齐现一大时教。何有如此之奇特事焉。是以此经为诸经中王矣。佛白毫光中所见。彼多土大乘菩萨光景。有如此者(问曰。佛光何以但照东方万八千世界。不及余九方耶。答曰。东方属震。为群动之本。佛意欲二乘人舍寂趣动。从空涉假。入?垂手。修六度化众生。证大涅槃。故光但照东方。表佛知见即动而静。于作用中。成大事因缘也。不然。人人都学二乘人。趣空证寂。众生无边。教阿谁度。又世间日光。多从东至西。佛光既为出世间法。与世相逆。故多从西照东。至后见宝塔。涌沙众。则及下方变净土。会诸佛。则普及十方。经云。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处。亦复如是。是矣。至法会将终。佛将以此经付嘱上行等流通。先现神力。色光声光又遍照三变净土外之十方也。然后示佛知见中。世不分三。方不分十。总成一常寂光土。经云于时十方通达无碍。如一佛土。如是则知。经中言一方十方。各有次第。自有程文。不必勉强配释也)。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至)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此颂长行依佛光复见彼多土诸佛般涅槃者。及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第六事及第七事也。文殊师利下。不依长文。颂诸佛般涅槃之事。而但颂佛灭度后供养舍利者。译人不欲经文胶柱。影摄之也。又见佛子下。言塔之多。数逾恒沙者。以国土世界多。而庄严光饰无限极也。问曰。上第六事。佛灭度后。供养舍利。既已言矣。此第七事。何以复言造诸塔庙等句。答曰。第六事但云供养舍利。显是佛才般涅槃。露地供养佛身骨之时。比尚未造塔也。此第七事云造诸塔庙等者。谓佛灭度已后。欲将佛身骨。藏而不露。使人但供养塔庙也。故后虽有为供舍利之句。不为赘也。以彼一时此一时故。宝塔下。言塔之高。一由旬四十里。五千由旬。则其塔之高二十万里矣。直曰纵。横曰广。正等者。横直四方一样二千由旬。则该八万里宽大。此释成其塔之高。上才言一塔。一一下。释成其妙。更叙其多塔。每塔皆具幡铃。故曰各千。幢幡内挂。摧去物之我慢而生敬。珠网外交于露幔。日照光生。何其烜爀。以相映夺。宝铃匝垂于层级。风动声宣。何其音响以相节凑。见庄严塔之妙。不可以见闻尽矣。诸天龙神下。谓有如此塔。自然感天龙八部。常以华香伎乐。而供养也。故弥勒复称文殊以结。告其高妙云彼万八千世界诸佛子等。如此庄严光饰塔庙。本意直为供养舍利。不为庄严国界。然不妨由塔之庄严。而国界自然殊胜奇特。妙不可思。好不可言也。亦所谓丘夷而渊实也。如天树王等者。忉利天上。东北有员生树。其树生须弥山顶。人间群树高大者无以过。又天帝释所钟爱故。称天树王。其树华开敷。诸天为之游乐。丛集围绕。其间有如天龙人神。供养此塔。生敬仰也。依佛一光。见彼多土。诸佛般涅槃后。供舍利造塔庙光景。有如此者(舍利云身骨。塔庙云方坟)。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至)我等见此得未曾有。

  佛放一光下。结前起后。谓佛止放一光。能令我辈。见彼万八千国界无边无量种种殊妙如上七事者。皆诸佛神力智慧力使然。求其四十年前俱未曾见。故曰希有。放一净光下。正明其希有(又解。佛放一光能照也。我及众会。依光能见之人也。彼东方一万八千世界。去灵岳。不知多少高厚远近。而曰见此国界。下曰见彼国界者。因佛光所照。即远即近。如在目前。忘其彼此也。若以众生隔纸膜不见外物。隔皮肤不见五脏。之眼目之诚分彼此。以佛五眼目之穷尽微尘清净国土。乃至恒沙界外一渧之雨。亦知头数。则万八千世界。亦直佛菩萨自家屋里。微尘大事。何分彼哉。故曰见此国界。国界为法会所见之境也。诸佛神力智慧希有者。谓世界广大高厚。计一万八千。以圣凡因果情器劫时久近。始终因缘。信解相貌之多汇而无量无边。然而不移此而见彼。无远近也。不移一时。而见多劫。无过现未来也。佛是佛。生是生。善善恶恶。圣是圣。凡是凡。隐隐显显。果是果。因是因。此此彼彼。略无毫忽不并见。略无些须有错杂。非诸佛神智二种之力。安能如是。故曰希有。放一净光者。言能照者。有分限也。照无量国者。言所照事无量也。所以谓我等[是]此得未曾有。诚未曾有也。准经所诠。则我辈目前身心世界外。诚有无边无等等佛法身心国土眷属在。俱由佛知见未开。迷闷而不悟入耳)。

  佛子文殊愿决众疑(至)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自初说颂。沿至前节。皆申弥勒一己之疑。应长行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起。至我今当问止之文。此及上节。颂弥勒为法会大众申疑。应长行尔时比丘比丘尼起。至悉见彼佛国界庄严止之文。故前颂初曰我住于此。次曰我见彼土。三曰我见诸王。皆以我为称。上节颂所见七事既完。将欲求答以除其疑。故兼大众。而云我及众会。我等见此。始以己兼人而称。至是则专主众会而请。故称佛子文殊愿决众疑也。四众欣仰下。承上文而言。谓六瑞七事。若是一向曾有之事。则众人不疑。即疑。我弥勒亦能为众而决之。因一向未有。今忽见之。四众所以欣仰瞻着仁者。又视着我。各生其疑。谓今世尊。何故放此眉间光明。照见远方。生佛始终。法界事相。我既不能为众决疑。众又不敢请仁者。故我虽为众请。实亦为自请。仁者解我疑。则众疑自解矣。故云佛子时答决疑令喜。时答者。谓如时候生物。应节不迟。乃求速答之义。何所饶益等者。正出其疑。谓佛寻常说经。则不入定。入定则不雨华。雨华则不动地。动地则不放光。放光则光中亦未尝见许多之光景。今佛如此。振天动地。放光现瑞。果有何所饶益众生之事。而先演畅此光明耶。佛坐道场等者。谓佛今演此光明。还是为发明佛菩萨树下。始坐道场。所得妙法。今欲说此耶。还是为与诸大菩萨。授阿耨菩提成佛之记耶。示诸佛土下。谓佛若为说道场所得之法。往者已说矣。若为授诸大菩萨成佛之记。往者亦曾授记矣。并不曾见佛眉间光明中示万八千世界之佛土众宝庄严而清净。亦不曾见佛土中有许多之诸佛。今者示土现佛。故我定知。此非小因小缘。必是说妙法及授记之大事因缘也。但不知佛何故重说妙法。重授何人之记耳。汝文殊既过去见得佛多。又具大智。必定当知示土现佛之瑞。幸勿负我及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之心。于此二事。为说何等。问词铿锵。义亦绸缪。灵山一会。宾主酬酢。宛然在目。思之。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至)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尔时下。前佛说经入定。放光现瑞。一大事因缘。满盘托出。弥勒业已眇目矬陋。庄聋作瞽。而故问。为文殊者。何不将出昔日把住世尊升座。谛观法王法。法王如是的手段出来。待佛才结跏趺坐。两手掀翻。下座世尊也。只得本分。向王舍城中乞食。免得家丑外扬。岂不省话会哉。方且云。如我惟忖。后惹世尊出定。料简不少。云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则二大士面皮厚三尺矣。何也。佛既曰思求不得奚。文殊曰如我惟忖乎。虽然钩锥在手。为人与为己不同。安知二大士不与释迦老汉。曾暗打合同来耶。旧传。二菩萨问答。一曰。弥勒观七事以腾疑。二曰。文殊拟十因而领答。前问章既判七事此答章应判十因故将经文。分十二节。初一节总答问意。末一节结答问意。中十节因缘申证。其总答初中。语弥勒菩萨等者。弥勒上问曰。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为说妙法。为当授记。此非小缘。故今答曰。善男子。佛意固难测量。但我惟古忖今。知佛世尊。果如汝所疑。此非小缘乃欲说大法也。雨大下。以三喻。一义扩充其大雨。大法雨者。二乘人自谓。年并朽迈。枯稿极矣。佛以一乘佛知见法雨。而润开之。吹大法螺者。二乘人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昏聩至矣。佛以一乘佛知见法螺吹示。以警醒之。击大法鼓者。二乘人不复进求阿耨菩提。懈退惯矣。佛以一乘佛知见法鼓击悟。以䇿进之。演大法义者。二乘人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佛以一乘佛知见大法之义。演畅痛快。使趣入之。诸善男子我于下。文殊谓。我何以知今佛欲说大法也。以我于过去诸佛。曾见说经入定后。便即放光。放光后便即说大法。故以上惟古也。是故当知下。由古以忖今也。欲令众生下。谓欲说何等大法也。乃欲令大小乘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大法也。此句最重。一经二十八品。若文若义。都摄尽故。与方便品佛出定后。双叹诸佛权实二智。为案。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至)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诸善男子下。十因中。第一劫远。名法相同因。上言过去。未知过去多少劫此言过去无量无边无数劫。阿僧祇云无数故。上言诸佛。未知是何佛。此言号日月灯明佛。具如来等十号。与今佛同也。演说正法下。明彼佛未说此经之前。亦先说三乘。与今佛同也。法谓正法者。以初中后皆善故也。其义下。谓既分初后。何以皆善。以言分初后。义则深远。语则巧妙。故分初后。纯一下。释成深远。为求下。释成巧妙。灯明过去虽久。十号之称。三乘之法。与今释迦不异。则知今佛所为。皆先佛之程规。非创式也(初善。谓声闻乘。中善。谓辟支佛乘。后善。谓菩萨乘。始则依一佛乘。分别说三。初所以善。末则虽说三乘。但化菩萨。后所以善。经云。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此纯一也。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此无杂也。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此具足清白也。又云。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而自娱乐。使得无量安稳快乐。此具足梵行之相也。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此为求声闻乘。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也。其辟支佛乘。菩萨乘。一一皆如火宅喻。求鹿车牛车。可知。又初中后善三义。无量义经中。更详尽)。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

  次复有佛下。十因中。第二佛佛道同。意非偶然因。二万佛法姓号。皆同其式。则其来久矣。信不虚矣。颇罗堕云利根。二万佛本末。七十余言叙尽。译手其高也。

  其最后佛未出家时(至)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

  其最后下。十因中。第三舍宝位。父子出家。今昔得果相同因。灯明八子。释尊一儿。多少不同。舍王位。成正果。则无二矣。言其最后者。则知前二万佛所事矣(八子皆以意名。及其出家。而又名发大乘意。不名大乘心者。梵语末那。第七识之名。翻云意。意多染污。以执我故。故第一以有意为名。谓虽是菩萨。尚有我故。第二名善意者。谓虽有我。而多分执十善法为意故。第三名无量意者。谓十善法。可以扩开四无量心故。第四名宝意者。谓四无量心。为世间出世间之宝故。第五名增意者。谓知四无量心为宝。则增长佛果位中。八万四千法门故。第六名除疑意者。谓法门既得增长诸疑。佛法僧。为有为无等疑。皆除遣故。第七名响意者。谓疑惑既除。声名高响故。第八名法意者。谓高响名出。令人得其法喜。以乐意故。此八名。旧训记八种识。以八种识。皆由意执我法而起故。准起信论。意有五名。摄尽八种识故。才出家。使发大意修梵行。为法师者。以值得佛多而种善根深也)。

  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至)如今所见是诸佛土。

  是时日月下。十因中。第四今昔未曾说妙法。先示六瑞相同因。

  弥勒当知尔时会中(至)欲知此光所为因缘。

  弥勒下。十因中。第五今昔众疑欲问相同因。

  时有菩萨名曰妙光(至)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时有下。十因中。第六今昔放光后。为说妙法相同因。妙光即文殊前身。央掘经云。现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又慈恩上生经云。未来成佛。名曰普现。又首楞严经云。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已成佛。号龙种上尊王佛。灯明因妙光。起定说法。释尊因舍利弗。起定说法。昔众六十小劫如食顷。今会五十小劫如半日。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至)当入无余涅槃。

  日月下。十因中。第七今昔诸佛能事毕矣。唱灭相同因。我佛说毕三周之法。亦于宝塔中。普告大众唱灭矣。

  时有菩萨名曰德藏(至)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时有下。十因中。第八今昔授记相同因。多陀阿伽度云如来。阿罗诃云应供。三藐三佛陀云正遍知。觉十号之三也。昔佛说经。授菩萨记。今佛说经。何授声闻记。文殊叙往事。已曾得记之声闻。故名菩萨。今经声闻。乃未授记之菩萨。安知弥勒降灵时。舍利弗等不称为菩萨乎。

  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

  此十因中。第九今昔涅槃相同因。诸佛出世。元为开示众生佛知见。使得同于己而已。灯明出家得道转法轮。授显记于众生。欲前佛归源。后佛续脉。本愿讫矣。化缘尽矣。故般涅槃。则究竟不生灭矣。今法华有唱灭之言。无涅槃之事。而因曰涅槃相同者。以唱灭去。涅槃时之不远。但佛未授完二乘人作佛之记。及授记已。便诣双林入涅槃。又说涅槃经矣。经叙彼佛一大时事。集在一时。此以结集者。分为二类。故有唱灭之言。而无涅槃之事。其实法华与涅槃同时。故因曰涅槃相同。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至)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佛灭度后下。十因中。第十今昔佛灭后持经得益相同因。灯明因妙光出定而说经。则嘱累亦在妙光矣。故妙光受佛遗嘱。而持经满八十小劫。此自利也。为人演说。利他也。八子师妙光。罗睺师身子。八子得师教化。坚固菩提。最后成佛。名然灯者。则精进者。早成佛矣。妙光有八百弟子。身子亦领三百弟子。从佛出家。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求名者。言精进持经依而行者。固先成佛。即懈怠持经。以经求名利者。亦得藉以种善根。迟得成佛。迟早虽殊。持经得益同矣。而人不可不持经。持经又不可求名利也。

  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至)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弥勒当知下。承上文。结足十因。归前总答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等文。妙光既是文殊。求名又是弥勒。则彼此眼见耳闻。今日释尊所为。不异昔日灯佛故事。故曰是故惟忖等(一经题目。佛未出定。法未出口文殊预先。名之别序。初曰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末曰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可见未说此经以前。凡有所说。小大三乘。皆属无量义。一说此经后。其大小三乘。无量义经。皆为佛知见。皆名妙法莲华也。初曰为诸菩萨。今不曰为何人。但曰说大乘经者。以再叙为诸菩萨。则身子等。益生感伤。空生等。益不生一念好乐之心矣。直至法说一周后。将为身子授记。始曰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方知前所说经。入定雨华动地放光现土。皆是为二乘人。授大乘记。会权归实之所为。应知三周九喻二十八品之言语文字。总名妙法。万二千人得记。总喻优昙钵灵瑞大宝青莲华。时一现耳。故文殊不待佛出定。先说明经题者。见三世十方一切诸佛。凡所说法。不问大小乘。皆名妙法。凡闻法得果记成佛者。皆喻莲华也。故后文曰。唯佛与佛乃能得之。经题大义。益明且着也)。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至)亦随修梵行。

  尔时文殊下。颂长行第一因。佛未出家下。颂第二第三两节因也。不颂最初总答第一节者。后结答文中补之。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至)说法求佛道。

  此颂长行第四因也。时佛说大乘下。颂六瑞与今同也。缺众喜一瑞颂。此光下。颂昔光中所见七事。与今光中同也。示一切众生等者。颂六趣众生。又见诸佛等者。颂十方诸佛众宝庄严依报。身如金色正报。正报之佛。坐于依报之土。如净琉璃内现真金像。形容依正之妙如此。世尊在大众下。颂又闻诸佛所说经法也。一一诸佛土下。颂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等也。又见诸菩萨下。颂诸菩萨种种因缘信解相貌也。七事中。缺颂佛般涅槃。及记宝塔二事。

  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至)是事何因缘。

  此颂长行第五因也。

  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至)悉皆能受持。

  天人下颂长行第六因也。人之所信。莫过己眼。今妙光为人天眼目。所以七众归信。如信其眼。所以然者。为妙光能奉持诸佛法藏故也。如我下。佛先使妙光欢喜。而因起以说法。是妙下。妙光果如佛言而能持(证知明非信解而知)。

  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至)亿劫时一遇。

  颂长行第七因也。未说其经。先令妙光欢喜而说之。已说其经。又令大众欢喜而唱灭。可见妙光与众。师资高下。说法涅槃去住之次第也。学般若菩萨。大事未明。如丧考妣。终身忧啼。且未已有何欢喜。一旦开佛知见。了知生死不相干。何喜如之。可见诸佛出世。只要众生欢喜。众生不喜。如己之内于沟壑。今既喜矣。故迳唱灭。以勉其众。则慈悲何有焉。

  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至)亦度无量众。

  颂长行第八因也。世尊诸子下。谓佛慧如日。众生有目趾者。待是而后成功。今忽唱灭。如天之亡日。故怀悲恼。云佛灭一何速耶。圣主法之王下。谓佛法如王。前王既殁。后王复御。灯明灭而净身兴。何必忧怖。此诸佛临涅槃时。故以授记。为大事因缘也。意世间不可顷刻无佛法僧三宝。使众生不安慰。而生忧怖耳。可见大圣人一去一来。无非为安慰众生也。是德藏下。申明不必忧怖。以有所倚也。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至)以求无上道。

  颂长行第九因也。佛此夜灭度下。前颂光中七事。少诸佛般涅槃。及造塔二事。此中足之。薪尽火灭。用庄子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润色。谓诸佛报体。如薪之有尽。而法性之身如火。此驿尽。则又传至彼驿。何有灭哉。恒沙之众。佛在有恃。佛灭何依。故遵临终遗嘱无放逸之命。倍加精进。各自努力。不求小乘。俱愿成佛。故曰以求无上道也。

  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至)其数无有量。

  颂长行第十因也。是妙光法师下。遵佛遗命。广持其经也。是诸下。谓八王子师文殊。精进持经。次第得成佛。见经之效也。见佛供佛福足。随顺行道慧足。两足既备。八子皆成其佛。独以然灯名者。以释迦师然灯。弥勒师释迦。显文殊为释尊九世师祖。为弥勒十世师翁。今释尊欲说妙法。文殊又为证盟。则其来久矣。而其言可信矣。此为后文于旧住娑婆世界文殊师利前现大神力之案。

  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至)令尽无有余。

  彼佛灭度下一十二句。承上文颂会通今昔之事。而结前总答。且释弥勒一人之疑(谓昔灯明佛灭后。懈怠弟子。既是汝弥勒。妙光法师。又是我文殊。我见彼佛本昔光瑞如此。汝岂不知而更问耶。以是今昔我汝之故。千古一日。则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也。今相如本瑞者。本昔也。谓所以知今释迦佛。欲说法华经者。以今佛放光现瑞之相。如昔觉明之本瑞。故是诸佛方便者。谓佛无古今。凡说经皆先放光者。乃是诸佛方便。权巧之妙用。助发吾人人本有佛知见一乘之实相义也。方便二言。为下品张本。实相义者。无量义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此一十二句。乃文殊放出纳僧本色作家之语。谓佛祖头上机缘。元无瑞不瑞。今佛不得已。放光现瑞。无非助发也。诸人今当知下八句。释四众等疑。初四句。为会中一种大根众生。不愿小乘而求大乘未满足者而言。故曰一心待。又曰充足。此为身子等万二千受记成佛之案。直案至授学无学记品。后四句。为会中一种已得三乘之小果者而言。恐彼悔其自贪其小。而失其大。而又疑其何以为菩萨说大。为我声闻辟支佛说小。故曰诸求三乘。又曰若有疑悔。佛当下。谓佛今无小大。一一皆平等授记成佛。所有如昔疑悔。今皆当为汝诸人。除断无余。此释天龙八部等疑。直案至法师品首。求声闻求辟支佛求佛道者。授广记等文。文殊心虽慈悯。辞甚锋芒。宛然诸佛之师。吐声发气。自是飞扬。文殊答弥勒。必叙昔佛日月灯明。与今佛释迦。略不少异者。要使当时法会。与吾人知今日释迦受记所成之佛。即昔日二万佛中。最初日月灯明受记所成之佛。推而广之。则这般毗卢遮那。常寂心光。性相皆空。离名绝义。照古腾今。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吾人能如是。一开佛知见。则知最初日月灯明佛法会。至今尚俨然。千古犹未解制。故颂中每每以本瑞及佛光照言。有以也。由是凡看经者。讵可少忽其文哉)解序分竟。序分有三。一众集叙人。二放光现瑞叙事。三问答叙疑悟。此下释正宗分。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

  方法也。便者通利。自由之谓。如人事有阻碍。为设一方法。使得通利。便彼自由。今经是佛见二乘人为智障所碍。不信自心作佛。故假言语方便。分别解说。令二乘人。开佛知见。得受记作佛。以自由文殊答弥勒。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则佛前说经入定。放光动地。已是方便矣。经云。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则方便又不止于今经放光动地。乃从成佛已来。种种言教。皆方便也。偈云。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则方便又不止于释尊一佛。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出世说法。皆方便也。又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则方便。又不止于三乘。一乘六度万行之正经。方至举手低头。沙为塔。爪画像。或出于诚敬。或发於戏乐。无非一大事因缘之方便也。故云方便品。正宗分首。置此两言。则知七卷经文。无非方便。方便尔。我一切众生开悟。自家本有之佛知见。得以成佛。自由自便也。品中有三重方便。以显法之妙。至下。逐文释之。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至)辟支佛所不能知。

  自此至后。如是本末究竟等。为第一重止。而请说之便便也。文分五节。初节总标二智。余四节展转别释。显法妙不可思议。尔时世尊下。佛初入定云结跏趺坐。身心不动。佛今出定。云从三昧安详而起。不唯叙置文字相照应。而使宛然见佛身心。为机定动也。安详从容自得。不匆遽貌。舍利弗云。身子为法说。一周先得。记之当机。乃智慧第一之人。经首标阿罗汉。有万二千人出定。独云告身子者。有所因也。法说后身子自述曰。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而我等不预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又曰。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若余万二千人者。则曰。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菩提。又曰。于菩萨法。成就众生。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如是则身子愿学菩萨授记成佛。惟恐不得。而万二千罗汉。尚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则自足与不足者。见矣。故佛出定。独告身子。有其因也。诸佛智慧者。是佛要二乘人信己先推证于众。故双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权实二智。使二乘人心。有所激发。而生疑动请。好与授记作佛。则一经大旨。实重于斯。甚深无量者。无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及我释迦一佛。成道以来。四十年前。所行事为深。为无量。即约此会佛入无量义处三昧。则寂然示一乘佛知见。于威音那畔。如此智慧。二乘人。可能测度乎(弥勒为等觉地。菩萨尚曰。今佛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况二乘人乎。故曰甚深)。佛放眉间白毫一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乃显然示一乘佛知见。即在目前。如此智慧。二乘人可能思量乎(弥勒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弥勒尚不知故。况二乘人乎。故曰无量)。释迦一佛一时动静之智慧。尚深不可量。况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及佛成道已来。四十年前。所行事。宁不甚深无量耶。此一句。且标实智。其智慧门者。标权智也。权智谓之门者。诸佛以实智证理。权智说法。引人自浅至深。由堂入室。俾极愚痴凡夫。得以开悟佛知见。而成圣果。皆九部法。权巧方便使然。故谓之门。难解难入者。无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及佛成道已来。四十年前。所说法门。难解难入。即约此会。虽云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是教菩萨之法。然佛何尝分别。二乘人不是菩萨。而二乘人。自己不悟。其资高者。乃云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而我等不预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其资少卑者。则曰。年并朽迈。身体疲懈。于菩萨法。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如此智慧之门。二乘人其能解乎。故云难解。佛入定放光。无非是大师子吼。而二乘人业已与入头处。佛于定中。又密遣大慈。如弥勒之善问者。为二乘人而问之。大智如文殊之善答者。为二乘人而答之。二乘人虽因二大士之问答。知佛欲说授记之大法。则亦莫过。谓与他大菩萨授记。非为己耳。如此智慧之门。二乘人其能入乎。故云难入。释迦一佛一时如此。为二乘人。放光动地。开方便门。尚难解难入。况百千万亿。无量诸佛。及佛成道已来。四十年前。所开无数法门。二乘人其容易解而入耶。故总叹曰。我云诸佛实智。甚深无量。权智。难解难入者。是谁难解难入。是汝身子等。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也。此中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与下文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等。相照应。意显诸佛二智二乘人难知。唯我释迦一佛。能知之也。

  所以者何佛曾亲近(至)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所以下。徴释。上文明就实开权之义。谓诸佛二智。许多二乘人。都不能知。唯佛一人所以能知者。何也。以佛一人曾亲近得诸佛多。尽行得诸佛道广。于诸佛道法中。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故其所成就。实为甚深未曾有也。然将此甚深未曾有之法。随汝身子等机宜所说。其说中主意趣向。汝二乘人所以都难解也。相与为眷属。曰亲。恒不离左右。曰近。亲近则明其所习学。属于知。尽行则明其所操履。属于行。习学则知其深。操履。则知其甚深。知其深。则名勇猛。知其甚深。则名精进。有如此知行之实德。则有如彼普闻之名称。名者。如佛名释迦牟尼。称者。如释迦一佛。则有如来应供等十号之称颂也。普闻者。佛之十号。十方微尘刹土。无不皆知也。名实既真。则自利利他。三乘十地。以至等觉菩萨。所未曾有法。方得其成就。初曰亲近。次曰尽行。后曰成就。则佛之于道见修证。因果宛然矣。亲近诸佛。则曰无数。尽行诸佛之道。则曰无量。无量佛道难以尽行故。又曰勇猛。勇猛似近卤莽故。又曰精进。由是成就。则曰甚深矣。二乘人才得佛一有余涅槃。便谓所得弘多。其余则谓无所堪任。如是何有亲近无数诸佛之愿乎。不复进求阿耨菩提。何有尽行诸佛无量道法之力乎。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何有勇猛精进。名称普闻之因乎。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何有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之果乎。故后文云。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于菩萨法。不闻不知。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正谓二乘人不能如此学佛行事也。及舍利弗等悟后。佛与其记。必曰。于无量若干劫。供养无数若干佛已。然后乃得成佛。号曰某佛。则其劫长果大。安可因中不先开悟佛知见耶。故开悟佛知见。为经中一大事因缘也。苟先不如此说得极透。教二乘人。于无上菩提。云何不生畏惧。而不退息哉(应知自所以者何下。明佛实智甚深之所以。随宜所说下。明佛权智难解之所以。亲近二言案。至化城喻品。及提婆品。以亲则智佛与佛及十方佛。皆父子兄弟之亲。近则提婆为师。佛为弟子。奉事千岁为近故。尽行二言案。至常不轻品。以恶骂捶打。尚致礼赞。为尽行故。名称普闻案。至药草喻品。以大音声。善遍天人阿修罗。我是如来应供等。神力品。诸天于虚空中唱言有。国名娑婆。佛名释迦。皆是佛之名称普闻故。成就甚深未曾有法案。至宝塔品以去。涌塔。变土。集分身。出法眷。谈寿量。分别法会功德。乃至提婆得记。龙女成佛。皆是佛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一向不曾与二乘人说。二乘人亦不曾见今经。皆从实说出。所以为难信难解者也)。

  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至)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

  此详释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之文。以明开权。便为显实之义。舍利弗下。承上节而言。谓佛习学如此无量。操履如此无数。成就如此甚深。而为二乘人。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者。以吾释迦。从菩提树下。成佛已来。随众生机宜。将此大法。或作种种因缘而说。或作种种譬喻而说。如此广演三乘九部言教。成其无数方便。无非引导二乘众生。令离诸着也。所以下。徴释。谓所以将大就小。言教方便。但令离著者。二乘人业已遵佛教。离其着已。今又谓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者。何也。以我释迦如来。将大就小。无数言教方便。主意趣向。元不但教二乘人。离凡夫之着。即取方便波罗蜜。证偏空小涅槃而已。若然者。则离着之方便。反为执着矣。乃佛种种言教。无数方便波罗蜜中。业已具足开示诸佛如来知见之大波罗蜜。大涅槃。在其中矣。

  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至)言辞柔软悦可众心。

  此释上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之文。而申明权实并行二乘人所以不知之义。舍利弗如来知见下。谓佛无数方便波罗蜜中。即具足如来知见之大波罗蜜。二乘人所以不知者。以释尊曾亲近过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如来知见所以广。释尊曾尽行过诸佛无量道法。如来知见所以大。释尊勇猛精进。如来知见所以深。释尊名称普闻。如来知见所以远。释尊成就甚深未曾有法。如来知见所以有四无量心。四无碍辨。十力。四无所畏。百千禅定。万亿解脱。恒河沙三昧。如海之深。如空之无际。所以果上得成就一切圣凡所未曾有之法也。舍利弗如来能种种下。谓以上未曾有之法。皆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自证之实智。而言具足于方便波罗蜜之权智中者。以如来能种种分别善巧而说。故其善巧说为何如。谓佛将广知见。为二乘人作狭知见而说。大知见。作小知见而说。深知见。作浅知见而说。远知见。作近知见而说。一切未曾有法。都作寻常所有之法说。以故一切小大乘众生。闻而不惊不怖。只见如来言辞柔软。无有强牵将来闷绝躄地之患。而悦可其众心也。此岂非无数方便波罗蜜中。皆已具足一乘佛如来知见之大波罗蜜。在其中耶。然二乘人。但取其小。不求其大。但证有余方便之化城。不进无余实相之宝所。是何负我佛之慈悲。屈我佛之喜舍。故曰。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又曰。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也(应知此中如来二字。独指释迦牟尼一佛。如来知见下。申明佛实智。如来能种种下。申明佛权智)。

  舍利弗取要言之(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此结成上节二种波罗蜜。而明权实皆妙。难以言尽之义。为后吾当为汝分别解说。直至嘱累品张本。舍利弗取要等者。谓如来知见波罗蜜。固广大深远。方便波罗蜜。又巧妙柔悦。广言之。则二乘人闻以惊骇。试取广中最紧要者。略言之。则又无量无边。略尚无边。广何能悉。广略既难尽妙。不如止而不说为愈。故云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下。徴明。谓佛所以无问而自说。说而复自止者。何也。以佛所成就。是第一义。从来未曾说之希有。二乘人难信解之妙法。唯我释迦一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乃能究尽广略诸法中之实相。汝二乘人。所以难知也。所谓下。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汝二乘人。难解为妙者。是何等之诸法也。乃即是我释迦一佛成道已来。四十年前。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随宜所说。如是相性本末究竟等之诸法也。前标中。所谓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之权智者。此也。实相者。即十如是与究竟等之三言也。十如是及究竟等三言。训为实相者。以相性等诸方便法中。元具足如来所是究竟。生佛平等一乘佛知见之实相。在其中。前标中。所谓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之实智者。此也。此中止不须复说。为下身子等生疑动请之案。诸法实相十如是。为后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之案。佛意谓。我于菩提树下。始坐道场。于三七日中。观知众生根钝不堪大法。故将究竟生佛平等一乘佛之知见。权随众生小机之所宜。或说万法唯识。则曰相。或说三界唯心。则曰性。或即相以谈性。则曰体。或即体以谈用。则曰力。或说力有善恶之业用。能兴起世间出世间。则曰作。或说真如佛知见及无明三细。为世间出世间能作之因。或说诸佛菩萨善友开示悟入及境界六粗。为世间出世间所作之缘。或说因必生果。法身同而善恶毫厘实不昧。或说缘必感报。庄严异而好丑分文曾不爽。或说心识为三界之本。或说万法为心性之末。如此随宜所说。皆佛实智。称真如无非必是之方便也。虽有许多方便。众生闻者不同。而究竟皆得一切种智也。故曰究竟等(等者。准楞伽经。诸佛有四种等。谓字等。语等。法等。身等)。究竟者。如二乘人二乘法。有二乘果之究竟。人天机人天法。有人天果之究竟。大乘机大乘法。有大乘果之究竟。所究竟虽不同。而能究竟如是性相。皆空之实相。则处凡不减。居圣不增。而平等故曰究竟等。此义详于药草喻中。佛成道已来。四十年前。所谭大小乘教。此相性本末诸法也。佛今日毫光中所示现。此相性本末诸法也。下文分别解说开示悟入一大事因缘。乃此相性本末诸法中。如是究竟授记成佛劫国庄严之实相也。二乘人四十年中错过。随相执相。随性执性。到今说经入定而不知。放光动地而不知。弥勒文殊再四指引尤不知。故佛不得已。而如此谆谆。尚须三请后分别解说。唯身子一人而知。可谓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世雄不可量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

  尔时下。颂总标第一节也。长行云诸佛。此云世雄。谓诸佛始是世间出世间真英雄也。长行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此但云不可量。则二智甚深无量。皆摄尽矣。长行云。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此推广云。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则下文新发意。及不退诸菩萨。如稻麻竹苇之多者。皆标于此矣。

  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

  佛力下。颂长文第二节义。文云。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颂中云。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正是长文所谓无量道法。及甚深未曾有法之实智也。及佛诸余下。诸佛因众生难解实智。故以方便权智。随宜说成余大小乘法。一切众生。所以无能测量也。无能测量。即长文意趣难解。

  本从无救佛具足行诸道甚深微妙法难解难可了。

  此颂长文第三节。承上文言。谓上云。及佛诸余法众生无能测量者。以佛本从无数佛所具足行讫诸道故。方便权智法中。有甚深微妙实相之法在中。一切二乘人。所以难见难可了也。

  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至)信力坚固者。

  (此及后节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总颂长文第四第五两节之文。于无量下。颂如来知见广大深远等文。明佛实智波罗蜜也。问曰。上节既云具足行诸道。此节又言行此诸道已。言岂不赘乎。答曰。上节具足行诸道。颂佛因中之事。故以无数佛言。此节行此诸道已。颂佛果上之事。故以无量亿劫言。应知上节重具足字上。此节重已字上。各自一义。问曰。此既颂第四节文。云何杂其第五节文。以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长行第五节之文故。曰长行第四节。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等文。是佛欲广谭实智波罗蜜之文。第五节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等文。是就广谭中。取紧要者。略言之之文。因此长文两节。元是一义。故颂文合而颂之。道场得成果者。准后文。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是指阿兰若法菩提场。为道场也。我已悉知见者。准后文。即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是指佛因圆果满。证得一乘佛知见也。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应前文。则照如是果如是报如是相如是性等为言。应后文。则为变净土集分身涌沙众说寿量之案。以彼昔是佛之大果报性相义故。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应前文。则照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之言。应后文。则我即释迦一佛。共多宝佛。坐宝塔中者是。十方佛。即化城喻品。十六王子各于十方成佛。及三变净土。分身诸佛。坐宝树下者是。是法不可示下。颂长行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为佛方便权智波罗蜜之文。然承上颂而言是法者。谓是佛坐道场成果。知见人人本具一乘之妙法也。此法佛于三无数劫。所行所证。唯自觉圣智所受用。本不可指示于人。故曰不可示。所以不可示者。以非言辞话会可得。乃离名绝相。要心领而神会也。故曰言辞相寂灭。由是佛于四十年前。就小机众生。于一佛乘。虽曰巧妙柔悦。无非要大小乘人。同开佛知见。同受记作佛。而大小乘人。各随语取证。不契佛心。所以谓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也。此佛见声闻人执着言辞之相。不得开悟佛知见之激辞。下文身子云。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之法。正对此也。除诸菩萨下。谓此言辞相寂灭之法。但责声闻人无有得解。除诸大菩萨信力坚固者。不在此例也。此冥激发身子等能生信力。则即是菩萨。不与诸余众生比也。故后文每每劝舍利弗生信云。汝舍利弗以信得入。应知小乘人成佛。全重在一信字上)。

  诸佛弟子众曾供养诸佛(至)亦复不能知。

  此颂应六截推广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二句。申明诸佛二智甚深无量。然人则一层高一层。义则一句紧一句。只要发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惟佛与佛乃能究尽之义。初诸佛弟子下。供佛有福漏尽无过。以有福无过最后之身。而力不堪。诸佛二智甚深无量可知矣。二假使下。谓诸佛弟子虽多。或无智慧。容有不知。即如一舍利弗之智。声振五天竺国。名遍三千大千世界。不拘劫数。尽其思量。亦不能测。诸佛二智甚深无量可知矣。三正使下。谓不但假使。即正使满十方众生。皆如舍利弗之智。乃更加其余诸大弟子。神通如目连。头陀如迦叶。辨才如富那。戒律如波离。蜜行如罗睺。多闻如阿难。解空如空生。论义如旃延等。亦遍满十方刹土。尽其神思。忖度测量。亦不能知。诸佛二智甚深无量可知矣。四辟支佛下。谓舍利弗等诸大弟子。或假使正使。虽多且广。乃三乘阿罗汉。容固难知。即二乘利智如辟支佛者。亦遍满十方。数如竹林之多。合做一心。如此人众。心一时长且久。亦莫能知。诸佛二智甚深无量可知矣。五新发意下。谓声闻辟支佛。固是中乘人。容不能知。即新发大乘意菩萨。供佛有福。超二乘人矣。达义说法。自利利人。有慧超二乘人矣。其数之多。不但如竹林。且如稻如麻如苇。又充遍十方刹土。非散乱之心。乃禅定一心。非其少时。乃恒沙之多劫。一齐思量。亦不能知。诸佛二智甚深无量可知矣。六不退下。谓新发意菩萨。虽是大乘。然以新发意故。容有退息不知。即初地以上法身大士不退地诸大菩萨。其数如恒沙之多。合做一心。共思而求佛之智慧。亦不能知。则诸佛二智甚深无量可知矣。佛与诸佛二智。如此难知。则一切声闻辟支佛。安可谓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所得弘多。固不能知佛明矣。新发意菩萨不知。为后授学无学人记品。疑阿难不应得记之案。不退菩萨不知。为提婆品智积菩萨不信龙女成佛。及寿量品阿逸多菩萨不信从地涌出菩萨是佛弟子之案。

  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至)十方佛亦然。

  又告舍利弗等者。谓上既已告汝。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矣。今又告汝。诸佛弟子。至不退菩萨。皆无有能得解者。以诸佛所证。是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之法。汝等一犯思议。则成有漏矣。浅而不精微矣。粗而不玄妙矣。所以皆不能知。而曰唯我与十方三世诸佛能知之者。以我亲近佛多。尽行道广。故其成就亦甚深。所以我释迦一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乃能究尽也。故曰我今已具得等。

  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至)引之令得出。

  舍利弗当知下。承上文而言。谓诸佛所证既同。所知又同。则其言语。无不同也。故云诸佛语无异。于佛所说下。谓佛与诸佛。语既不异。信我一佛之语。即如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言语同矣。故勉身子当生大信力。则与前所推。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相等矣。世尊法久后下。谓当生大信力者。信何法也。信我释尊说法四十余年。至是则可谓说且久。而最后必要说真实。不说方便也。告诸声闻下。谓说何等真实。谓汝身子。当告诸声闻众。及缘觉之人。说我四十年前说法。令汝二乘人。脱苦果之缚。逮得有余涅槃者。比言辞皆非真实。乃是佛以方便力。假示三乘之教也。众生处处下。谓佛四十年前。何以不用真实。而用方便开示耶。以汝二乘等众生。于世间出世间处处贪着故。假以方便。先且引之出世间。而今又引之世出世间也。此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而无异真实之言也。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至)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自此至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乃第二重。止而请说。为当机生信之方便。坚求其妙也。尔时大众下。有诸声闻。从因称也。漏尽阿罗汉。就果称也。千二百罗汉。独标陈如。为疑首者。陈如以佛成道最初。闻小乘四谛法。得解脱者。故以佛说一解脱义为言。及发声闻下。千二百人之弟子。各作下。师资为佛所激动。而念中默述佛叹大斥小之言。佛所得下。默述实智。有所下。默权述智。佛说下。师资念中循环自揣。谓己既已遵佛教。已证涅槃。而今又谓我辈不知。则诚不知其所以然矣。故云而今又知等。尔时舍利弗下。当机乘众疑。而序己疑。以请佛决。谓佛寻常不高己下人。今以何因由缘故。再四叹己所说所证之高深。而贬斥诸佛弟子及不退菩萨皆不能知。我自从佛以来。未曾闻也。此陈己疑。今者下。通众疑。惟愿下。请决疑。世尊何故下。结。回何缘求决也。身子初从因缘悟入。故以因缘而请。此中疑何因何缘。下佛答云是一大事因缘(身子疑。为法说一周一人得记之案。阿若等疑。为后喻说一周因缘说一周千二百人及五百弟子得记之案。良由不疑则不开悟。不开悟则不得受记。疑有浅深。由根有利钝。致法有三周。记有先后。非徒然矣。又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四句。为后三周九喻文字之大案)。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至)欲闻具足道。

  尔时下。偈有十一行。初慧日下三行半。总述佛所说所得。非二乘人所知。唯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知所得。次无漏诸罗汉下三行。颂陈如等师资之疑。求佛为解。于诸下两行半。颂当机自己之疑。求佛为解。诸天下两行。要会中大乘之机。求佛为解。慧日等者。天无日。不见四时运化之功。佛无慧。不见三乘修证之道。故以慧喻日。尊佛为大圣也。久乃之久。应上世尊法久后言。自说等四句。申成久乃说是法之法。道场所得法。应前道场得成果而言。无能发问者。应诸佛弟子众。乃至不退诸菩萨不能测佛智而言。我意难可测。应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而言。亦无能问者。谓除不退诸菩萨。及我舍利弗。既不能问。则亦无有能问者矣。无问而自说下。谓佛在定中。既知我等皆不能问。似不应与我等而说。却出定后。又因我等。无问而自说。既无问而说。说应异常。却又只是称叹佛四十年间平常所行之道。若论佛平常所行之道。则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不见甚微妙。而不解佛又说平常所行方便道中。有智慧甚微妙。非二乘人所知。乃诸佛之所得。因此无漏诸罗汉。及发心求罗汉涅槃者。今皆堕疑惑网中。谓何故说此言。责我等不知。其求缘觉下。谓不但小乘求罗汉果者生疑。即中乘求辟支佛果僧俗人等。亦皆彼此眼相视。而心犹豫故。瞻仰于佛。谓是事为云何哉。若我等所得非真。则佛当初不应印可于我。若真则又有何义趣不知。四众既不能问。又岂能解。故曰愿佛为解说。此身子代颂四众之疑。为二乘人。请说其妙。于诸声闻下。谓千二百罗汉有疑。乃智慧不如我者。如我则佛寻常见推。于二乘中。为智慧第一之人。似不应有疑。今闻佛说。尚不能了。况其他乎。为是究竟下。正出己疑。谓佛说满世间之身子不能知者。为是不知佛最上一乘阿耨菩提之究竟法耶。为是不知佛寻常所行之三乘道耶。若寻常所行三乘之道。我已证得。不应责我不知。若阿耨菩提究竟之法。佛原不许我二乘人作佛难得。今佛授二乘人记。要我等作佛耶。佛口所生下。谓若果记我二乘人成佛。则记出佛口。我得其记。而为佛子。则子从佛口中生矣。故我千二百人手则合掌。目则瞻佛。果如我疑。则愿佛口。早生其子。出微妙之音。使我疑解。正是其时。故曰。时为如实说。如实说一句。正应上文要当说真实言。以上身子为己请竟。诸天下。要众请。数如恒沙。言其人多。求佛下。言其根大。又诸下。言其来远。合掌下。言其心诚。欲闻下。言此多众。大根之人。皆从远方而来。至诚之极。非求半珠。在获全璧。故曰欲闻具足道。具足道亦应上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言。身子求心切。而求词迫。故法说一周后。即先得记。亦有由矣(智论谓婆罗门自称。已从大梵天王口中生。余姓皆从他处生。故佛弟子。亦以佛口所生。为尊重也)。

  尔时佛告舍利弗(至)闻佛所说则能敬信。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法王无上尊惟说愿勿虑是会无量众有能敬信者。

  尔时下。身子业已为人为己。陈其疑。请其妙。佛复止而复止。意在悦可众心。不使惊疑。说之令疑且惊。是以不说。身子复要众。而再请者。谓天人虽疑。尚有不疑者多。而敬信者广。岂可因少疑而害多信者。缺其慈悲哉。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至)将坠于大坑。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佛复下。佛法常仪。一请便说。况今无问自说。反再请而不许者。正为增上慢辈耳。上以一切天人不信为辞此以增上慢众为辞。言缓意迫。轻重渐及。佛慈而威可见矣。大坑地狱也。凡人不信佛言。则堕地狱。岂可说法度生。翻令不信者受苦耶。可见说与不说。皆是慈悲。是以辞之深。而绝之至也。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至)长夜安隐多所饶益。

  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至)则生大欢喜。

  尔时下。佛以增慢者为辞。身子以类己者多为请。佛以现前不信者为绝。身子以世世受化者为求。佛以堕大坑为虑。身子以长夜安隐为解。偈中初四句。为己求。是会下。为天龙八部求。文殊所谓诸求三乘人等者。是也。我等千二百下。为同道者求。文殊所谓诸人今当知等者。是也。文澹义浓。求之深。而语益该矣。则会中虽有不信之人。佛亦不能顾其难。而欲慈悲矣。故下文有分解说之应。允当第三重生信。为开示悟入之方便。分别解说其妙。文分九节。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至)惟然世尊愿乐欲闻。

  尔时世尊下。从坚请许说。汝今下。诫闻与意合而听始专。吾当下。分别解说四字。按品题。正是方便。论文义。则为一经。应前启后之大关键。初佛云。止舍利弗不须复说。身子请曰。是事为云何。愿佛为解说。第三次佛却曰。止止不须说。身子请曰。惟垂分别说。则分别解说四字。元是身子请辞。佛今允可。但加吾当为汝四字。此论能诠文势相承之严密如此。若论所诠义者。前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可容分别乎。又云无漏难思议。甚深微妙法。可容解说乎。又云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又云惟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则如佛与诸佛。所得妙法。元不可分别解说。今云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者。是为身子等无有能得解者。不得已而以言语为方便。将佛与诸佛所知不可示者。而分别之。将佛与诸佛所能不可思议者。而解说之。下文如是妙法已去。直至嘱累品终。皆是为二乘人。分别解说也。而开示悟入。又为分别解说之四门。说此语时下。经家叙置。谓佛方许可。为当机等。分别解说法之所以为法。妙之所以为妙之时。法会之中。便有比丘等五千人。礼佛而退去。不欲闻佛分别解说四十年前所说诸法之妙义也。所以下。徴释。五千人不欲闻之所以者。以此辈罪根深重。及怀增上慢故也(准颂文。罪根深重。指我慢及不信言。颂云优婆塞我慢。优婆夷不信。故以我慢及不信。为极深重罪过中之根本。故增上慢。准颂文。但指比丘等出家二众言。颂云比丘比丘尼。有怀增上慢。故法数云。慢有七。恃己陵他。名我慢。同德相慠名慢。于同争胜。名过慢。于胜争胜。名慢过慢。未得谓得。名增上慢。于劣自安。名?劣慢。不礼三宝。名邪慢。今五千人。法到耳边。礼佛而去。于七慢中。犯其我慢。及增上慢。所以然者。以五千人。闻佛四十年前所谈。少有所证。抱守功勋。我相以为妙境。今忽闻二乘人不知。意岂不曰我辈千艰万难。得到此地。若更不是。则终无有是。然不知此正见。罪根深重。及增上慢也。有如此失下。失过也。谓五千人。有此罪根深重。及增慢过失。是以佛默允其退去。而不制止也)。佛法常仪。以默然为应允故。制。如天子称制之制。敕命也。尔时佛告下。始是佛自述默然允其退去而不制止之义。我今此众无复枝叶者。乃佛自慰之辞。后文云今我喜无畏者。此也。贞本干也。对枝而言。实。果实也。对叶而言。凡物有干实。不愁无枝叶。若虽有枝叶。而无干实。则何益也。此佛所以略不敕命而制止者。以五千人。是众中不肖之枝叶。去之无损。留之有累。故不如默允其去为佳也。汝今善听下。叮嘱之辟。谓当机既是贞实之人。故须善听。能善听。则上不负于佛之所说。下不负于己之殷勤三请。舍利弗言下。当机遵佛敕嘱。由此后文嘱累持经。甚恳劫。三变净土。移置天人。于他方也。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至)以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告下。正为当机。分别解说。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等。文也。如是二字。即前文所谓诸法如是相等之十如是。妙法二字。即前文相性本末之诸法。前云诸法。此云妙法者。未许分别解说时。三乘不得滥于一乘。则相只为相。性只为性。乃至本末只为本末。不得与究竟觉等成一相一种。故谓之诸法。二乘人所以不得受记作佛。既许分别解说。则相性本末三乘之法。皆与一乘实相。不相违背。都成一乘佛知见究竟觉平等之妙法。二乘人所以得受记作佛。故此中指定前文云如是妙法也。诸佛如来时乃说之者。时字最重。谓如是相性本末等诸法。四十年前。不分别解说其妙。只待四十年后。方分别解说其妙者。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要待时到而说。故云时乃说之(时乃之时。谓诸佛[涅]之时。及二乘人受记成佛之时。化城品云。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是也)。如优昙钵华下。谓如是妙法。云何要时到而说。以妙法非时不说。说则一向不许二乘人受记成佛者。今皆得受记成佛。即如优昙钵灵瑞大宝青莲华。非时不现。现时定有金轮圣王出世。国土庄严。臣民寿命。皆得增长八万四千岁也。此借世间第一希有灵瑞大宝青莲华。以喻出世间第一希有之妙法。皆由时到而说而现耳。经题由此。名妙法莲华者也。舍利弗汝等当信下。谓身子等。既以喻知妙法如华。三世十方一切诸佛。皆以时到而说。则亦当信。我释迦一佛。四十年前。不说相性本末等诸法为妙。直到于今四十年后。分别解说其妙者。亦时然后言不虚妄也(上云诸佛如来。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此云信佛所说。指释迦一佛。唯佛与佛之分别见矣)。舍利弗诸佛随宜等者。文承于上。义释于前。谓诸佛法妙。以时说。如优昙钵华以时现。而不虚妄者。时何法也。有何妙也。法者。即我出定时。所叹诸佛随宜所说如是相性本末等之诸法也。妙者。其间随宜所说相性本末等法主意趣向。汝二乘人。都难信难解故也。所以下。徴明。谓所以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称妙者何也。我以下。释成。谓且勿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为妙。即我释迦一佛。成道已来。四十年中。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无数方便权智。演说如是相性本末等诸法。汝二乘人。都用第七识思量。第六识分别。殊不知如是相性本末等诸法中妙义。非汝二乘人第七识思量。第六识分别之所能解也。故云是法非思量等。以上分别解说前文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之义。唯有诸佛下。又分别解说前文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等文。谓我前又告汝。唯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乃能知我释迦一佛权中。所以有实之妙者。何也。以三世十方一切诸佛世尊出世之世界虽不同。而出世为一大事因缘之意趣。则皆同也。故释其所以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此句会通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出世说一大时教之本怀。于法则为会三归一。于人则声闻辟支佛由是得授记作佛。名会权归实也。六祖云。此经以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故为宗。是也)。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下。徴辞可知。释辞云。诸佛出世。元不为开示悟入众生声闻缘觉知见。乃欲令众生开示悟入成佛之知见。而出现于世也。舍利弗是为下。结足徴义(诸佛世尊四字。指十方三世一切果觉为言。如后文多宝佛。为过去世佛。舍利弗成佛。名华光佛。乃至阿难成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佛。皆未来世佛。化城喻品十六王子。各在十方成佛。宝塔品会集诸佛。皆现在世佛。故此中诸佛世尊。该尽一部经中所诠佛也。欲要也。意愿之谓。令者使也。众生者。世间因缘也。以九法界众生。虽有圣凡不同。皆具无明三细为因。境界六粗为缘。开字为出世间之缘。佛知见三字。为出世间之因。以佛知见。为众生本有之正因。一向迷而不知诸佛说法。但为开之而为缘故。知见两言。摄尽六根。以见属眼。知属意。经举两头。中摄耳鼻舌身。使得清净故者。众生未开佛知见时。眼视色染。耳被声污。乃至意被法汩。名之为浊。一开佛知见后。即父母所生肉眼耳等。一十八界。皆成如来藏妙真如性。故曰清净六根。清净之义。法师功德品中广明。欲示众生等者。上文但明开者。不障蔽义。此云示者。不隐藏义。悟者。不迷惑义。入者。不退堕义。开示属佛说法。悟入属机证入。以佛知见释大事者。如后诸授记品。成佛十号。劫国庄严。法眷寿命。正像法久近。是也。大事谓之一者。众生虽与诸佛名位不同。而知见则一。未开悟时。则佛作众生知见。及开悟后。众生便是佛之知见。如后文云。十方国土中。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是也。诸佛出世。要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之意趣如此。所以四十年中。随宜说法。莫过要众生得一乘法。而声闻辟支佛众生之意趣如彼。于四十年中。闻随宜所说。取证二乘偏空之小果。佛于前文。安得不谓。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此犹约佛四十年前所说大小三乘十二部经为训。若约当经。则方便一品。为总开示。舍利弗一人。为先悟入。喻说因缘说。为别开示。千二百人。为次第悟入。自方便品起。至记学无学二千人品止。共记九品经名。说三周法。授三根记。且就开示悟入法身佛言。若约开示悟入报化身佛言。则初十品。为开佛知见。二种力中。多分属智力。见宝塔品。至涌出品。五品经文。为示佛知见。寿量一品。为悟佛知见。分别功德品。至嘱累品。六品经文。为入佛知见。二种力中。神力居多。是知一经所诠不出佛知见三字。一经能诠不出开示悟入四字。而分别解说。又开示悟入之大方便也。如身子等万二千人。由方便譬喻信解三品。分别解说知见佛于四十年前所说。许多三一权实之心事。由药草喻品。分别解说知见佛四十年前唯实无权。许多言不尽之功德。由化城喻品。分别解说知见佛不唯四十年前唯实无权。即无数尘点劫前。为沙弥时亦唯实无权。许多之因缘。由诸授记品。分别解说知见身子等千二百人。未来许多各自成佛十号。劫国寿命法眷等之庄严。由法师品。分别解说知见以声闻作菩萨。许多师资之执度。由宝塔品。分别解说知见佛有许多之分身。身有许多之国土。劝持有许多校量之难易。由提婆品。分别解说知见佛为弟子。甘许多之辛苦。文殊为师。保成许多之勇健。许多提婆于地狱而持经。同乎文殊之说法。许多龙女以畜道而证果。等乎释迦之修因。由持品安乐行品。分别解说知见诸菩萨之持经。有许多忍辱愿力与安乐。由从地涌出品。分别解说知见佛有许多常随大乘之弟子。由寿量品。分别解说知见佛有许多过尘劫。不性不灭之寿命。由分别功德品。至常不轻品。分别解说知见现在大会。及未来过去持经者。人人各得许多之功德。由神力品。分别解说知见佛与诸佛有许多之神力。由嘱累品。分别解说知见佛所付嘱。许多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家业故。此品佛知见三字。不容易悟入也。诸声闻辟支佛。苟非释尊如此从始洎终。分别解说。方便开示。则何能悟入哉)。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至)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佛告舍利弗下。覆释上节。谓诸佛所以不为众生开示声闻缘觉知见者。以诸佛如来本意。但为教化菩萨之机故。在因地时。虽诸有所作六度万行。但为一大事。故今果上自己既已成佛。为人分上。亦唯以佛知见。示悟于众生也。舍利弗如来下。谓当机既知。诸佛但为一事。则知我释迦如来。乃诸佛中一佛。诸有所作。一准诸佛程规。四十年前。以至今日。亦唯以一佛乘。为众生随宜说法。实无有余。若二乘缘觉。若三乘之声闻也。应知以佛知见教菩萨。所以为大事。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所以为一大事。此节又佛重训上文一大事之言事者。对理而言。果报之义。此经妙在不谭理不说行证。但说一乘佛知见为事。以理行证。四十年前。皆说尽矣。经云先所出内是子所知。若据本分为入。则佛有何知见而为事。今为因地众生。谈果上受记成佛十号劫国庄严等事。故曰一大事。前文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则成佛大果报。莫过是吾人该当为的一件大事。除此则余皆小事耳。此一节申前启后。下第七节。有结文。合于此。

  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下。足成上文无二无三之义。引起下文三世诸佛之文。上虽言诸佛。未知诸是多少。此云一切十方等。谓无二无三一乘之法。不但我释迦一佛。与东西南北三四方诸佛而已。乃一切十方诸佛。皆无缘觉声闻。但有一乘佛知见之法也。当机虽是小果。不信大乘。到此推车拄壁。不得不信解矣。故后述成己悟云。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乃至佛说过去世。无量灭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说是法。疑悔永已尽。我定当作佛。则佛引证十方三世诸佛。非徒然也。下第八节。有结文。合于此。

  舍利弗过去诸佛(至)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过去下。谓不但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即过去日月灯佛。大通智佛。威音雷音王等诸佛。虽说无量无数因缘譬喻三乘言辞权智之法。其实只为佛知见一乘实智之道。以上明过去能被之教主。但为一乘。所谓会三归一也。是诸众生下。谓过去所被化之众生。虽以声闻缘觉之机。从过去诸佛。闻相性本末等三乘之法。至究竟时。亦各各皆得一切种智。而成佛也。所谓会权为实也。下三节。仿此一切种智。即一乘佛知见变文。能所被机教。既皆同为一乘。得一乘。则十方三世。无余二三乘。可信矣。

  舍利弗未来诸佛(至)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舍利弗下。未来诸佛。即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者。如身子未来作华光佛。华光又授坚满菩萨记。号曰华足安行佛。乃至罗睺作佛。号蹈七宝华佛。皆未来佛也。

  舍利弗现在十方(至)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现在诸佛者。与我释尊。同时之教主。如后文三变净土所来者。是也。又妙音品净华宿王智佛。普贤劝发品宝威德上王佛。皆是也。义虽引证催当机入信。而文亦二十余品伏案。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下。乃总十方三世诸佛之文。结合前第三节之文。但言示悟入。不言开者。以无量方便因缘譬喻说法。即是开义也。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至)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舍利弗我今等者。谓我释尊一佛。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先三后一。说法之式。相同也。知诸下。实智所知也。随其下。权智所阐也。舍利弗如此下。谓虽就实开权。本意只要因权入实也。舍利弗十方下。谓所以先权后必欲入实者。以十方世界中。法本如是。唯有一乘。无二三乘故也。自出定叹德至此。我释尊成佛已来怀抱。方得扬眉吐气。文略而义深也。故后颂文。应此节者。益加详尽。十方世界等三句。为结前第四节之合辞。彼云十方诸佛法亦如是。此云尚无二乘何况有三。其言校前益厉。佛慈为人益深矣。至是身子虽多狐疑。其心宁不安如海乎。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至)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前第三节。以释迦一佛结诸佛。而启十方三世之文。上第八节。以十方三世诸佛。结我释迦一佛。以明唯有一乘之义。则分别解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之义。业已至矣。此第九节。仍以诸佛合我佛。结归初二两节。劝当机生信。冥显一切声闻辟支佛。元不是二乘。皆是大乘之菩萨也。舍利弗十方下。承上节言。谓既十方世界。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者。云何诸佛起初。又说三乘也。以诸佛所出之时。世乃五浊不良。不得已而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作三乘耳。所谓下。标其五浊。如是舍利弗下。释成。劫者时也。浊者非清净义。乃烦恼等四浊。聚于一时。故云劫浊乱时也。众生垢重。众生浊也。悭贪嫉妒。烦恼浊与见浊也。成就诸不善根。命浊也。以根即命根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周法讫。皆用此为结。法喻二周。以诸佛言。因缘周。但以释迦一佛言。舍利弗若我弟子下。以上既明从实开权。此下应会权归实也。谓若佛弟子。初未闻佛分别解说诸佛出世权实三一之故。容有不闻不知但化菩萨之事。自甘分为二乘人可也。若已闻知。而又执迷。自认是二乘人。不是菩萨者。此则皆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矣。又舍利弗是诸比丘下。转释上文。谓自认为二乘人。即不是佛弟子等者。是何物人也。以既得二三乘。便执为最后身究竟涅槃。不复发志。向四生九类度生。求无上菩提。皆即是前五千退席增上慢辈之人也。此诚斥以小果为足。不发大心者之言也。所以下。谓所以既为罗汉辟支佛。但不复志求阿耨菩提。便同增上慢者。何也。以实得阿罗汉辟支佛者。必开佛知见。必度无量众生。必求阿耨菩提故。何则以辟支佛阿罗汉。与佛知见之菩提心。元非二法故。故曰。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不信此法。无有是处。无有是处者。谓有实得阿罗汉。不信阿耨菩提者。无有此理也。除佛灭度下。谓苟得二三乘。又不信此法。除我释迦佛灭度后。现前十方世界中一佛也。无容许有此等不信之人。何则以佛现在亲见亲闻。尚有五千退席。况佛灭度后。现前又无一佛。故虽有如是等经在世。受持读诵者。不过循行数墨。转益见知。安能望其依经解义。而信自心作佛乎。故云是人难得也。若遇余佛下。谓除非佛灭度后。更遇着余佛。方能于此妙法莲华经中。而得开示悟入佛知见之决了耳。决谓决去声闻缘觉之疑。了谓解了佛性也。又解。谓如是等经。既不能解义。则流布于世何益。以虽现前无佛。不得开悟解义。若遇余国有佛。其读诵受持者。终有一日决了。是亦可以植远因也。舍利弗汝等下。谓佛灭度后。受持读诵者。尚遇余佛。而得决了。岂汝等现前亲为佛子。亲闻佛说。岂容不见不闻诸佛如来但化菩萨事。而受记作佛乎。故云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也。诸佛如来下。谓当一心信解受持佛何等之语。乃当信解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二三乘。唯一佛乘之语也。此节是结前第二第三两节之文。故诸弟子信解悟入后。其自述者。皆本于此。身子述成云。我等今者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迦叶等四大弟子述成云。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我等今者真阿罗汉。普于人天。应受供养。正应于此。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有怀增上慢(至)唯有诸贞实。

  尔时下。颂长文第一节也。长文合四众而言。总责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此分僧俗而言。以增上慢。责比丘等。我慢责优婆塞。不信责优婆夷。总之责不信自心作佛。则七慢皆具矣。如是下。颂其数。不自下。出其过。缺漏。以破器而责。瑕疵。以玷病而责。糟糠。以不醇粹而责。枝叶。以不贞实而责。惟缺漏所以护惜。惟护惜以见智小。惟智小则鲜福德。惟福智鲜少。所以不堪妙法。初曰佛威德故去。又曰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者。谓此五千人之去。一是佛之威德所临。一是彼自少福德。少福德故。如瑕疵糟糠。多威德故。播扬挤拶而去。糟糠去。而米酒之精醇者存。以安瑕疵枝叶尽。而木之贞干。玉之纯美者得。以成其器。此佛于长文中。所以默然允其去。而不来命其止也(责辞但以戒有缺漏言者。谓五千人。未尝不持在家出家所受之戒品。但一不信妙法。虽持戒。即成缺漏矣。故后之赞持妙法者云。是名持戒行头陀者。与此相照应也)。

  舍利弗善听诸佛所得法(至)皆成佛无疑。

  此颂长文第二节也。舍利弗善听下。颂权实应机。以成九部钝根。乐小下。明应小机之未大。有佛子心净下。明应大机之非小。声闻若菩萨下。明称佛本怀不分小大。诸佛所得法者。佛自证之实智。长文所谓如是妙法者。是也。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者。佛之权智也。长文所谓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者。是也。此一行颂。应长文则总摄二智。于颂中为总标起。众生心所念者。九法界众生。未发于行事之念想也。种种者。多而难言之数也。所行道者。已发于行事之道术也。若干者。有数存其间。不必尽言之谓也。诸欲性者。好尚五欲之情性也。先世下。谓众生所念所行所欲。多不可言。皆莫知所以然而然者。以有先过去世无明善恶业识管辖定而毫厘不差。唯有佛与诸佛乃能究尽。故曰佛悉知是已。初标诸佛所得。此言佛悉知。是见佛与诸佛之分别也。以上颂佛具实智。故能悉知。以诸缘譬喻下。颂权智。该摄长文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以下之文。谓佛以实智。知众生性已。然后将实从权。投机说法。或以诸因缘而说。或以诸譬喻而说。无非顺其众生所念所行所好。尚使令一切欢喜易信从也。或说修多罗下。申明因缘譬喻所说之法。以成九部之题目也。修多罗云契经。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所乐之心。伽陀云孤起。不应长行。孤孤另起而颂者。本事。即佛往昔世界中。本所行之事。如舍头目髓脑国城妻子之类。是也。本生。如佛于四生六道。本有受生之类。是也。未曾有。如放光动地。希有神通之祥瑞。是也。因缘。有小大内外之分。如化城品因缘说一周之类。是也。譬喻。如本品优昙钵。二卷火宅穷子。三卷药草之类。是也。祇夜云应颂。即应上长行而重颂者。是也。优婆提舍云论议。如外道与佛论量人天因果。世间出世间法。有无真假者。是也。此佛四十年前随宜所说。相性本末诸法。载之九部。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妙法也。若加方等自说授记三部。则名十二部也。钝根乐小下。谓上九部之说。非佛本怀。乃不得已。而为钝根众生。乐于小法。不信大乘。爱着生死。不识涅槃者而说也。于诸无量下。谓诸佛当亲近而不亲。深妙道当奉行而不行。所以无福。生死不应贪着而贪着。众苦不当受恼而受苦恼。所以无慧。福慧全无。钝根众生。难以说大。只得随所宜而说小果。故云为是说涅槃也。应知九部法是能诠之文字。涅槃是所诠之果证也。我设下。应长文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谓佛四十年前。虽说小果涅槃。乃佛所设之方便。借是令入诸佛之智慧也。未曾下。谓才密密以小法。引入佛慧。实未曾显说汝身子等千二百人。当得受记成佛道也。所以下。出其未曾显言之所以。应长文时乃说之之时字。谓所以不显说汝等当得成佛者。非佛不肯早说。乃佛说此经之时。及汝等受记成佛之时。未至故也。今正下。谓今汝等受记作佛之时既到。佛涅槃之时又至。故佛不二三其言。决定直说一乘佛知见之大乘也。我此九部下。谓既今日所说大乘是实。则知佛四十年前所说九部之法。虽是随顺众生权智所说。原其佛心。直欲以小引入大乘为本意也。故曰入大乘为本等此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以为不知佛随宜所说之义趣也。有佛子心净下。申解四十年前亦尝说大之义。谓佛既以小果。引二乘人。入大乘者。奚佛四十年前。亦尝为诸菩萨说大。以有一类大乘佛子。心净软而根亦明利。供无量佛。行深妙道。福慧双修。故我为此等佛子。说是方等大乘经典。授记其人来世得成佛也者。以彼内则深心念佛。外则修持净戒。此辈一闻得佛音声。生大欢喜。充遍其身。不生退惧。故佛以他心通。知彼菩萨心之与行与佛无异故。为彼即说大乘也。然则佛四十年前。亦尝说大者。是彼机之所感。非佛有所偏。而不平等说也(应知菩萨言心净。则二乘人。心犹未净。菩萨言柔叹。则二乘人。心尚刚强。但能断惑。不能度生。菩萨言利根。则二乘人是钝根。菩萨于诸佛所。行深妙道。故根软而利。二乘人于诸佛所。不行深妙道。所以根钝而强。菩萨深心念佛。不同二乘人但乐于小法。菩萨修持净戒。不同凡夫人但贪著于生死。彼着生死。故为苦所恼。彼乐小法。故为说小乘以脱苦。此为喜所充。故为说大乘以成佛。此佛四十年前。所以有大小之分别。小定不可语大。半定不可语满也)。声闻若菩萨下。谓前虽有大乘。乃对小之大。许利根作菩萨。钝根为二乘。今则不然。不论声闻若菩萨小大利钝。凡有闻佛所说大小乘法。乃至一偈之微少。今皆得授记成佛。而无容疑者。以称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世之本怀也(无疑二字。勉当机生信之语)。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至)说佛智慧故。

  此颂长文第三节。十方下。承上节而颂。谓声闻若菩萨。但闻一偈。皆得成佛者。以十方诸佛国土中。唯有一而无二三故也。除佛下。谓除佛以二三乘为一乘实相之方便。则说有声闻及辟支佛也。然此但是以声闻辟支佛之假名字。引导一类好小果众生。由小成大。说其佛之智慧也。声闻辟支。既是假名字。则菩萨为真名字。可知矣。

  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至)唯一无二乘。

  此颂长行第四节也。长行止有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一句。颂中广者。以长文第四节。元是结证第三节。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之文。故颂中。亦直于诸佛轻颂过。而独重明我释迦一佛之本怀。通节七十九句。初三十三句。申释上颂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之义。次三十二句。申释上颂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之义。末十四句。结回前节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之义。生起下节三世诸佛之颂。诸佛下。回释上文。谓因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本法。诸佛出世。莫过演其本法。云唯此一实事也。因十方佛土中。元无二三。诸佛所以说余二三乘。则非真也。终不下。谓十方佛土。既只有一乘是真。故诸佛自初说法。至终。决不以余二三非真之小乘法。济度于众生也(以上于诸佛轻颂竟)。佛自住下。重颂我释迦今日直说一乘者。一遵诸佛本法。而平等度人也。如其下。谓佛既自住大乘法。则亦如其自所得所住大乘法。若定若慧。若力若庄严。以度生也。自证下。谓佛即以如己所得而度生者。以佛自证无上菩提。虽曰大乘。却为生佛人己皆有分之平等法。于大乘平等法中。苟以小乘法。化其一人。则是佛自堕入悭贪。于大自与。而以小与人。反为不平等矣。此平常君子且不为。况佛肯可此悭贪鬼道而为之乎。故云此事为不可。若人信归下。谓佛不可此悭贪者。以若人既归佛。以信佛。即待之以诚。故不自欺其身口意之三业。以诳于人。诳者狂大不实之言。口业。贪嫉者。只愿自好。不耐他荣之心。意业。佛口记人作佛。不诳唝于人。口业净。自住大乘。欲人亦住大乘。则心不贪嫉。意业净。心口诳嫉。乃根本大小随惑。为诸法中至恶。佛已净而断之。故佛于十方世界。独无所畏。感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庄严之身。光明烜爀。照曜世间。则身业尤净矣。自天至人。无量无边之众。见佛三业清净。无不尊而崇之。故以诚实之意而说。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之实相印也。印者。天魔外道。不能改移之谓。舍利弗当知下。又从果以原其因。谓佛三业待人。如此之诚者。以佛初发菩提心。为菩萨时因地中。本立誓愿。欲一切众生。如己无异。到今果上。化汝身子等一切众生。受记作佛。果得如因。则佛之愿。始满足也。若我遇众生下。谓佛虽果因如一。最初若不观根逗教。便尽教以一乘佛道者。则众生亦难化矣。何也。以无智者。闻佛说一切众生是佛。便错会佛意。谓妄不妨真。乱猜佛语。谓真即是妄。迷惑其见修证之次第。即为不受教矣。我知此众生下。谓我知此不受教众生。虽有一个现成佛之知见。为诸善之根本。但由往昔因中。见得佛少。修得善微。不曾发明。故识不破五欲。而坚固执着。由执着而生痴爱。由痴爱而生烦恼。此五欲中烦恼浊也。以诸欲因缘下。谓痴爱为因。五欲为缘。由此因缘。则坠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轮回于人天六趣之中。备尽受其苦毒。此五欲中众生浊也。受胎之微形下。谓有此众生浊之果缚。遂将广大无边法性。抛却不问。反受父精母血。腥臊交媾。胎中微小之形骸。一世苦命受未已。又增长一世。薄其德而少其福。所以生老病死等苦。逼迫于身心。此五欲中命浊也。入邪见稠林下。谓六道众生。为苦命所煎逼。不知反省业因。方且妄入邪见稠林。谓若有无断常。穷达寿夭。付之天命。非人力所为。自是群党吠嗷。亦有即是亦无。非断更计非常。从而各立门户。具足六十二种邪见。拨无佛法因果。为师者。不知此等邪见。皆是妄心分别。深着而自爱。为弟子者。不知其非。以妄传妄。尤坚固领受不可舍。此五欲中见浊也。我慢自矜下。谓如此见浊。圣慧眼觑之。已为可悯。彼且我慢自矜。而夸高言。我道有所传。业有所习。面是背非。阳放阴收。谄佞于人。曲从于己。以不实为实。谓己是正道。除此反命。为邪道矣。故于百千万亿劫中。更不闻有佛之名字。况有见佛之事乎。既不能见佛。又安得闻正法哉。如是五欲。汩浊其心。胶扰其形之人。诚难度矣。此五欲中劫浊也。是故舍利弗下。申缴。谓因是难度之人故。佛最初且不直说一乘。而为开设方便。说小乘之法尽苦之道。而示之以涅槃者。乃投其所好也。我虽说涅槃下。谓佛虽顺机示之小果涅槃。许二乘人得灭。乃方便权设。实非真灭也。诸法从本来下。谓要得真灭入佛大涅槃者。须知众生所具根尘识相性本末等诸法。从本以来。元不曾动着一毫。性自真常。体自寂灭。若能开悟此者。则汝舍利弗等。不是声闻。即名佛子。所得涅槃。不名果德。即为因行。四谛十二缘。即为行六度之道已竟矣。有此行道之大因。当来之世。必当得作佛之大果也。我有方便下。结完。谓佛既有此大涅槃真实之法。最初奚用小果。以佛有方便权智之力故。将一乘而开示为三乘法也。然佛所开示三乘。不妨即是彼十方三世一切世尊所说之一乘道也。今此诸大众下。劝信其实。谓既知我之三乘。即是彼诸佛之一乘。则汝等昔三今一之疑惑可除。而佛与诸佛唯一无二之言语可信矣。此节文势。初以诸佛标起。次以释迦申释。末以诸佛结成。

  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至)皆已成佛道。

  此颂长文第五节也。明过去诸佛。不但以无数因缘譬喻。说三乘法。为一乘之正方便。乃为众生深心所乐不同。尚以人天因果。为一乘之异方便。以异方便。是有漏业。元不许成佛。今尚资以成讫佛果。况缘觉声闻无漏业。又岂不容受记作佛乎。故广说异方便。使当机深信入耳。过去无数下。颂正方便。又诸大圣下。标起异方便。若有众生下。列释六度为异方便。问曰。六度是菩萨成佛之正方便。何曰异也。答曰。经不云乎。助显第一义。第一义中。即佛之一字。亦为异方便。况颂中杀文。皆云已成佛道。佛道既已成讫。而复说六度。如人到家说路上事。非异而何。若人善软下。人天异方便之心也。供舍利起塔庙。人天善软之事也。或七宝。或沙土。或香木。或砖瓦。虽诚戏不等。无非善软之心。助显第一义。故皆成讫佛矣。若人为佛下。塔庙成矣。佛像兴焉。故或刻雕香宝。或铸塑金泥。或漆布彩画。或自作使人。虽木笔爪甲。贵贱之物有殊。诚戏之心无二。无非善软之心。助显第一义故。自己皆已成讫佛道。而又但化菩萨。度无量众生也。若人于塔庙下。形像备矣。供养之具设焉。故或种种幡盖。种种伎乐。一音之小。一华之微。有出于敬喜。有出于静乱。无非善软之心。助显第一义故。皆成讫佛矣。或有人礼拜下。供养足矣。礼节度数成之故。或五体归命礼拜。与合掌不同。或一手轻心低头。与南无有异。无非善软之心。助显第一义故。自成无上佛道。又广度无数众生。共证大涅槃。如薪尽火灭也。则知过去众生。资小善微因。皆已成佛。况我释尊现在弟子。岂可但为二三乘而已哉。

  未来诸世尊其数无有量(至)导师方便说。

  此颂长文第六节也。初十句。照长行可解。诸佛本誓愿下。谓未来世诸佛。本在因地中。行道发愿。欲一切众生成佛如己。及至果上。虽说无数法门。亦只为一乘。此愿当如是也。诸佛两足尊下。明法当如是。谓诸佛所以称福慧两足尊者。由证知一切世间根尘识法。本自真常无性。不似二乘人。因断见思惑而无性。所以慧足。佛种下。谓未来世佛。虽知诸法真常无性。是佛乘种子。不妨即无性为缘。而起六度万行以度生。不似二乘人。但坐在空中。所以福足。然则诸法无性。是成佛之因。谁无此因乎。佛种从缘。是成佛之缘。谁无此缘乎。诸法无性。性也。佛种从缘。相也。性不碍相。因即是缘。虽曰两足。元是一心。故云是故说一乘。是法下。是法即上一乘之法。住谓不曾顷久暂离。法位谓根尘界法。各有见闻等分位。世间相常住者。谓由一乘佛知见之法。在世间根尘法位上。不曾顷久暂离。故世间根尘等相。即常住真如也。于道场下。谓未来世诸佛。于阿兰若法菩提场中。成等正觉。证知自所得世间相常住一乘法已。亦用方便权智。将大就小。作三乘而说也。此数句。为出定叹德中。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之实相。独详颂于此者。以身子等千二百阿罗汉。是未来受记之佛故。此特言之。

  天人所供养现在十方佛(至)随应方便说。

  天人下。颂长文第七节也。谓天人所供养。现在如恒沙多诸佛出世。佛安隐众生。亦只说世闻相常住。如是一乘之法也。知第一下。正明安隐。谓现在诸佛。虽知第一义谛。本自真常性相寂灭。不容有说。然为安隐众生。不妨以善权方便力。故假示因缘譬喻种种言说之道。而说三乘。虽说三乘。然其实只为一乘也。知众生下。谓现在诸佛。所以知一为一。而复说三者。以机有行念业习。进怠利钝之病不同。故于第一寂灭无方便法中。而设言辞方便。以说之也。

  今我亦如是安隐众生故(至)说无分别法。

  此颂长行第八节。通计一百二十二句。今我下八句。总颂长行权实二智。谓释尊因援三世十方一切诸佛。以安隐众生心为例。故亦以种种三乘权智法门。宣示于一乘实智之佛道也者。由佛具实智之力。能知众生性欲。故以方便权智说法。令众生得欢喜也(应知初一行。由权而实。次一行。明为实而权。由权而实。所以安隐。为实而权。所以欢喜)。舍利弗当知下。一百一十四句。别颂长行权实二智。别颂义有四层。初自舍利弗当知起。至而起大悲心止。明佛见众生。以苦为乐。为乐所苦。而不安隐。以起大悲。次自我始坐道场起。至疾入于涅槃止。明佛为安隐众生故。将大就小。即实开权。以成大慈。三自寻念过去佛起。至我常如是说止。明佛宪章诸佛阳小阴大。开权便为显实。以开大舍。四自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起。至说无分别法止。明佛下不畏机。上不逆佛。得遂本愿。以成大喜。此四层文。则结归前颂二三四节义。则为下譬喻品张本。所以长行略而颂中广也(以上分章。此下逐文解义)。我以佛眼等者。佛有五眼。肉眼同人。天眼同天。慧眼同二乘。法眼同菩萨。所见皆有分际。唯佛眼则同诸佛所见。则无分际。今云佛眼观者。谓见得真。而且普也。六道众生无福慧。众生浊也。入生死险道。苦续不断。命浊也。着欲自蔽。烦恼浊也。不求佛与断苦之法。劫浊也。深入邪见。见浊也。无慧故贫入险道。无福故穷苦不断。道险苦续。苦之果也。着欲自蔽。苦之因也。因果不明。如?牛爱尾而杀身。故曰盲瞑。因其盲瞑。则自蔽佛知见之因。不求断苦之法。自蔽开示悟入之缘。一大事因缘。内无所见。外无所求。遂依妄想分别。起断常有无等邪见。以卧棘涂灰为因。求生无想等处为果。此以苦而舍苦也。其苦果能舍哉。?音[瞀-矛+牙]。目被毛塞。见不真之义。佛具大慈。能与涅槃之乐。佛具大慈。能拔生死之苦。故云大势佛。断苦法者。如知苦则断集。是其法也。而外道不知。为是众生等者。言为此五浊贪欲。受苦众生。起大悲心。而欲拔济也。此段为譬喻品。自若国邑聚落起。至无求出意止张本。我始坐道场者。佛自述华严之时。于摩伽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主伴重重之处也。观树亦经行者。述不离一切菩提树。而升忉利等天也。于三七日中思惟者。观机逗教也。我所下。思惟佛自所得法大也。众生下。思惟众生机小也。如斯下。谓以微妙之大法。投钝根之小机。方木不入圆窍也。以第一之智慧。训痴盲之众生。揭鼓而求亡子也。法不投机。说置两难。故曰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此佛述初七日无人请而自思惟也。尔时诸梵王下。谓佛正自思法大机小难度之时。又值三界诸天来请。若顺请而但赞佛乘。众生为苦所淹没。殊不信自心是佛。一不信。不但无益。方且有损。故踌躇不已。思入涅槃。此佛述第二七日因诸天请而思惟也。此段为譬喻品。自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起。至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止张本。寻念下。述第三七日思惟也。初七循已法妙难投。诸佛之法而不现前。第二七循人机苦难信。诸佛之法亦不现前。至第三七日。忘其人已。上循诸佛。下顺众生。诸佛之法。始乃现前。故云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此为化城喻品十六王子今现在十方成佛案)。梵音下。述成十方诸佛慰喻之辞。得是无上法。所以第一随诸一切佛。就实开权。所以善哉。我等亦皆下。述陈十方诸佛引己为谕。以明就实开权。开权便为化实。舍利弗当知下。佛又自述回敬十方诸佛及奉行诸佛所慰谕之义。前文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之语。到此益明矣。思惟是事下。明佛遵诸佛之教。以开权也。波罗奈。即鹿野园。十二年说阿含小乘教之处也。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者。佛自证一乘之实相也。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者。即一乘之实。开三乘权智而说也。是名转法轮下。谓佛最初成道。始坐道场。三七思惟。三宝之名。业已久昌。但因法不投机。世间未知有转法轮度众生之事。直到鹿野园。就实开权。始有三宝之名出世也。涅槃音法也。小果也。阿罗汉僧也。贤位也。从久远下。谓自佛成道。如是久远。赞叹得大涅槃之法。生死苦永尽之圣僧。佛常如是说已。但二乘人。不见不闻耳。此段为譬喻品。自尔时长者即作是念起。至争出火宅止张本。以上明为实而权。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下。明由权而实。承上之言。谓佛从久远劫来。赞示大涅槃之法。生死苦永尽之圣僧。二乘人既不知。则为何人说也。乃为一类有大乘志求成佛道之佛子所说。以彼数多而心敬。往昔又曾从诸佛闻过方便之说。故佛作念。不须再言方便。但说其佛慧。正适其时也。此所谓虽知根钝。且称本怀。说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是也。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下。谓彼时独为佛子说大乘。而不普说者。以有一类钝根小智著相憍慢之人。不能信是大乘法也。今我喜无畏下。谓佛初畏此等枝叶之众。破毁大法。而带累彼堕恶道。故忍而不说。今四十年后。机熟法纯。枝叶尽而贞实存。故佛欢喜无畏。于诸菩萨众中。正直舍去昔日方便权教。但说一乘无上之道也。菩萨闻是等者。谓自华严般若方等会上。诸菩萨根人。自既是大乘。今更闻此大乘。则疑惑已除。固不必言。但汝身子等。千二百罗汉。昔日称为小乘者。悉亦由权入实。当同菩萨授记作佛也。如三世诸佛等者。谓昔日小乘。今日所以皆得为大乘作佛者。以佛如三世十方一切诸佛。会权归实。说法之仪式也。我今亦如是下。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既无小大分别。同授记弟子作佛。我释迦又岂不然乎。此段为譬喻品。自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起。至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止张本。

  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至)自知当作佛。

  此颂长文第九节。结完长文第一第二两节。诸佛兴出等者。谓五浊恶世。寻常贤圣且隐伏。况其佛乎。则无量无数悬远劫中。一遇佛兴出世为难。可知矣。正使诸佛出世。为众生根钝。人天福报。三乘渐教之法。尚难骤言。况说一乘顿教之妙法乎。则说妙法为难。可知矣。无量无数下。谓无量数劫难得闻之法。五千在会之人。法到耳边。而复远去。则得闻是妙法为难。可知矣。能听是法下。谓既得闻矣。若复不能听信。则与不闻者同。故云斯人亦复难。譬如优昙下。谓以数难得之遭际。闻能听信。生难遭想。则此人亦譬如优昙华。一切人见皆爱乐。可知矣。所以然者。以此人此华。天上人间从来罕见。时当其时。一乃出现。不容易故也(此譬长文。喻妙法以时说。在颂文。喻闻法之人。亦以时出。所以照应长文初二两节也)。闻法欢喜赞下。谓不但闻能听信为难。即闻能欢喜。能发一言赞叹。亦过于遇优昙华之难也。此过激之言。要人信得及之义。能听之听字。训信字方顺。不然。闻与听同。则文为赘矣。达耳谓之闻。着心领受谓之听。如有闻而不信者。只当不听。则听与闻。殆各一义。汝等勿有疑下。谓闻发一言赞叹。尚过于遇优昙华之难。汝身子等听信者。过于优昙华。可无用疑。当信自心作佛矣。我为诸法等者。谓诸佛难兴。我已为法王。则是佛不难值矣。妙法难说。业已普告大众。则是妙法不难说矣。三乘之众虽难闻。今但以一乘道。教化诸菩萨。则无声闻辟支之弟子。则法亦可谓有人闻。而不难矣。汝等舍利弗下。谓如上诸难不难。而所难者。在于闻而不疑。肯听信耳。汝等既肯听信。则当知此妙法是诸佛秘密之要。不可妄授与人也。以五浊下。谓既说而复嘱汝秘者。非惜法也。虑当来世恶人。不信此法。反堕恶道也。故须有惭愧清净。志求大道者。不但不秘藏。亦当为此等之人。广赞其道。庶无失言失人之过也。舍利弗当知诸佛法如是下。结劝。谓诸佛先三后一。先小后大。非有他故。乃十方三世诸国土中。本法如是故。诸佛以万亿方便。随机所宜而说。其不习学之人。固不能晓了小大方便随宜之事。汝等既已知诸佛是世出世间调御之师。则知其佛之为佛也。又知诸佛小大随宜方便之事。则知其法之为法也。佛法既皆知之。则无更以小大先后为疑。当须生大欢喜。自知于当来世必得作佛也。大欢喜者。当以一生死海中。沉沦凡夫。得作二乘。可谓欢喜矣。又由二乘。而得成一乘之佛。则欢喜岂不大乎。此佛世尊。可谓慈悲婉切。口苦肠出。恩难报哉。此节为譬喻品。自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宁有虚妄不起。至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止张本。

  如?牛爱尾(宋史夏西平王李彝兴献?牛一)。

  妙法莲华经知音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