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5 页
卍新续藏第 38 册 No. 0679 梵网菩萨戒经义疏发隐No. 679-A 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发隐序
闻夫心佛众生。一而已矣。生本即佛。佛本即心。心自不生。戒将焉用。自迷心而起于惑海。浩尔难穷。乃因心而建以法门。茫乎无量。然而法必有纪。事斯可循。繇是无量而约以恒沙。恒沙而约以八万又约之则从万而千。又约之则从百而十。又约之则六度张其大目。又约之则三学总其宏纲。而复融会乎三。捃束为二。双配故云定慧。单举则号毗尼。斯盖溯流及源。全归此戒。缘名觅体。惟是一心。心摄也。游念敛而湛寂生。心寂也。定力深而慧光发。三学既备。六度自修。无量法门。皆举之矣。大哉戒也。其一切法之宗欤。顾本其类也。有小乘。有大乘。而别其戒也。曰声闻。曰菩萨。一则清修外慎。而身绝非为。一则正观内勤。而心无慝念。一则守己便名无犯。泽匪旁兼。一则利他方表能持。道非有我。一则随事设匡维之制。渐就良模。一则当时陈画一之规。顿周善法。一则精严分齐。局为僧尼。一则剖破藩篱。统该缁素一则依制止称制止。遵故辙而明近功。一则即律仪超律仪。运神机而树伟绩。体既如是。用胡不然。其灭恶也。或如朝曦。泮冰。迟久而坚凝未动。或如红炉点雪。刹那而影迹无存。其生善也。或如婴儿学语。片言而蹇吃连朝。或如大造回春。万卉而萌芽一旦。其度生也。或如流萤烛地。光生跬步。而仅为蚁径之资。或如杲日丽天。晖映虚空。而普作人寰之益。霄壤不足评其胜劣。日劫何所喻其高卑。故知欲入如来乘。必应先受菩萨戒。繇此戒而发舒万行。则普贤愿王。繇此戒而廓彻孤明。则文殊智母。诸佛所同扬之标帜。千贤所共履之康庄。大哉菩萨戒也。其一切戒之宗欤。是以舍那面授。妙海亲闻。千华之上慈尊。枝枝衍秀。七佛而来译主。字字传音。惜乎虽具全经。未彰妙疏。缅惟智者。始创微言。洎我愚夫。重披隐义。旷劫波灵台之秘典。何幸躬逢。数圣人道岸之芳尘。深惭踵接。惟冀流通授受。拂古镜以维新。递互承绳。续先灯而广照。各各悟惟心之佛。而恒以戒摄心。人人了是佛之生。而竟以生成佛。若僧若俗。是人是神。不简恶道幽途。无论异形殊类。但知闻法。齐登梵网法门。凡厥有心。尽入舍那心地云尔。
时
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二月八日菩萨戒弟子杭云栖寺比丘袾宏谨识
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发隐凡例第一卷顶格书者。天台疏文。第二卷至末卷顶格书者经文。低一字者天台疏文。标发隐者今解。诸经科作别本。今撮略贴附经文。自为一法。诸经疏钞。各分经科疏科。今不立疏科。间有一二。融会和合。以省烦细。诸本字句相违。种种不一。南北藏本。亦不尽同。纯据藏文。亦未为当。良繇每朝革命。藏必重刊。颇有去取。开元目录。传至今时。空题无经。十有三二。况藏外之本。或反在前。何可知也。乃参古酌今。评量较计。惟观大意。或小差殊。不必拘也。今所据本。以合疏故。如食五辛戒。茖葱茖字。放火焚烧戒。有生物生字。两舌戒。斗遘遘字。损害众生戒。贩卖二字居首。经疏相合。则知今本正当隋时。去秦译师不远。断应依从。无可疑者。此经所重在菩萨戒。故疏中虽广列菩萨位分。发隐但略释而已。欲详知者。自考天台全书。疏中间有文义难通者。或恐传写脱误。虽从臆解。未敢谓是。姑存以俟高明正之。
No. 679
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发隐卷第一
陈隋天台 智者大师 说
明云栖寺沙门 袾宏 发隐
总释经疏大文分二 初经前演义。二正解经文。
○初经前演义(四) 初总明大意。二标显说人。三略释经题。四详解疏目。
○初总明大意。
发隐。天台疏经。每有五重玄义。此经不说。虽有经前演义。止是解释经疏题目。今仍其旧。亦无妨碍。此经本名梵网。卷有上下。今单出下卷。时所刊刻。安名不同。或云菩萨心地。则遗崇律之名。或云菩萨戒本。又滥别师之译。而单名梵网。类彼全经。又不可也。况加疏文。为名复别。今所据者。以疏主先释梵网经名。次释心地品名。次释菩萨人名。次释本戒法名。则经品人法明如指掌。况此疏本名菩萨戒义疏。今合而目之曰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次第浑成。无容异议矣。
○二标显说人。
陈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发隐。陈。隋。二国名。陈大建中。师弘道瓦棺。既而宣帝请住光宅。隋开皇中。炀帝方在东宫。请师授菩萨戒。道复大显。两朝帝主。乃至臣民。靡不尊崇。称陈隋也。天台。山名。师以梦符手接。瑞感钟鸣。魑魅望德而消。梵僧从空而礼。弘经螺水。示寂石城。缘着兹山。称天台也。智者。号也。炀帝受戒于师。因奉斯号。以经中说智者方堪作授戒师。美师之德。称智者也。师讳上智下顗。今不书者。以师号人所乐闻。故仍旧也。大师者。四众收宗。万代咸仰。如佛出世。称大师也。说者。比撰小异。撰繇笔作。说或口出。门人记也。疏主盛德大业。灵应休徴。具载本传。及与别录。兹取梗概。不暇繁引。
○三略释经题(二) 初赞戒。二释题。
○初赞戒(三) 初为益之大。二所被之广。三结广大意。
○初为益之大。
菩萨戒者。运善之初章。却恶之前阵。直道而归。生源可尽。
发隐。善功广大。创其首事为难。恶魔炽盛。破其先锐为难。此心地戒。非善非恶。而实以行善止恶为用。依持此戒。然后行善有方。止恶有道。故开通展布一切善功。此为初章。降伏破灭一切恶魔。此为前阵。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盖三世诸佛化导之常轨也。夫尘劫受生。源源不竭。良繇谬行邪道。迷背忘归故耳。今从此戒。止恶行善。是繇于正直之道。而息妄归真也。岂不能枯爱河之流注。干苦海之汪洋。而了证无生耶。至此。则善恶双亡。正本来心地之真戒也。
○二所被之广。
声闻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怀。宁不精持戒品。内外二途。咸皆敬奉。王家众庶。委质虔恭。
发隐。戒有如上大益。故所被者广。内学外学。贵族贱族。罔弗遵之。声闻者举况。良以自利小乘。尚先持戒。况大乘兼利之道乎。题名菩萨戒。良有以也。委质者。委身为质。一心向服之谓也。
○三结广大意。
斯乃趋极果之胜因。结道场之妙业。
发隐。繇戒成佛。故曰极果胜因。运善意也。仗戒降魔。故曰道场妙业。却恶意也。厥功如是。一切咸遵不亦宜乎。
○二释题(二) 初明多品。二释本经。
○初明多品(二) 初原戒不同。二繇机有异。
○初原戒不同。
然经论所载。戒相有于多种。记传所辨。受法不无同异。
发隐。承上戒虽益大被广。然经载之相不同。人受之法亦异。
○二繇机有异。
良以机悟偏圆。宜闻详略。辞无双举。事不并行。
发隐。所以然者。诚繇人之机悟有偏有圆。是以相之示陈有详有略。随机逗教。安得混然双举。漫尔并行乎。
○二释本经(二) 初出名。二释义。
○初出名(二) 初明大部。二明单本。
○初明大部。
今谨按什师所述法相。出自梵网经律藏品。什师。秦弘始三年。来达汉境。光显大乘。匡维圣教。传译经论三百余卷。
发隐。什师者。鸠摩罗什师也。此云童寿。以年冲德邵。故符秦始请。才及中途。姚兴续秦。迎师归国。以其两通华梵。博极群经。号三藏法师。古云七佛以来译经师也。言今所述者。按肇序。秦弘始三年。什师于长安草堂寺。及义学沙门三千人。手执梵本。口翻解释五十余部。言三百卷者。五十部中有卷三百也。此梵网经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即其时所译也。
○二明单本。
梵网一本。最后诵出。誓愿弘宣。是故殷勤。一言三复。
发隐。按肇序。此心地品。当第十品。于时道融道影等三百余人。受菩萨戒。各诵此品。遂书八十一部。以广流通。今云一本。即此一品也。三复。言诵出之慎。语云。南容三复白圭。是也。
○二释义(三) 初出意。二明题。三举品。
○初出意。
特为文义幽隐。旨趣深玄。所以指掌晓示。令后生取悟为易。
发隐。所以殷勤三复者。特为幽隐深玄。是故叮咛烦悉。即后生之易悟。知先德之难忘矣。言指掌者。佛云观大千世界。如观手掌。儒云。如视诸斯。指其掌。皆明显易见意也。
○二明题。
经称梵网者。欲明诸佛教法不同。犹如梵王网目。
发隐。详见后释题中。彼兼说世界。此惟言教法者。因世界起教法。而诸佛利生。教法为重。且举重以释也。
○三举品。
品言心地者。菩萨律仪。遍防三业。心意识。体一名异。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居次。据胜为论。故言心地也。
发隐。戒律遍防三业。本合兼称。身口咸属一心。故惟单举。以胜该劣。名心地品也。言体一名异者。初惟一真凝寂之体。繇集起有心之名。繇筹量有意之名。繇了别有识之名。究其根源。无二体也。
○四详解疏目(三) 初释名。二出体。三料简。
○初释名(三) 初明人名。二辨法号。三明阶位。
○初明人名(二) 初表有多名。二出其得名。
○初表有多名。
天竺梵音。摩诃菩提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余字。译云大道心成众生。亦云开士。亦云大勇心。亦云善美。随行为名。
发隐。梵语菩萨。正译大道心成众生。言大道心已成之众生。亦言以大道心成彼众生也。随行立名。复有多种。开士者。内能开广己智。外能开导他心也。大勇心者。被弘誓铠。绍隆佛种。震摄魔军。勇健之至也。善美者。积德立行。人所赞说也。上皆随行稍殊。而名亦异也。
○二出其名。
以其运心广普。因斯立号。大品缘明此人有大道心。不可沮坏。犹如金刚。从初发心。终至等觉。皆名菩萨也。又称佛子。以绍继为义。三乘皆从佛生解。尽是子义。法华云。若如我子。大士绍继为胜。称为真子。又三乘同皆修道。尽有此义。二乘自通至小果。狭而且短。大士广长。自通通他。故受斯称。大经偈云。初发已为天人师。胜出声闻及缘觉。故言大心。
发隐。如上名号。皆因运心广普。即所谓大道心也。次引经以证。大品者。摩诃般若。言从初心以至成佛。大心更不沮坏。故浅深虽殊。总名菩萨。又称佛子者。当继佛位。有子义也。三乘同绍一佛。而菩萨独擅其称者。以所绍者一乘无上之嫡种也。三乘同修一道。而菩萨独专其美者。以所修者人己兼通之大道也。故初发心时。己师天人。胜二乘矣。何待成佛乎。云大心者此也。
○二办法号(二) 初总标戒义。二详陈戒相。
○初总标戒义。
法号即是戒义。梵音尸罗。大论云。秦言性善。亦云清凉。以其能止破戒热恼。从能得名。亦云波罗提木叉。译云保解脱。亦云净命。亦言成就威仪。无所受畜。未来生处离三恶道。净土受形。能止邪命。防非止恶。亦言戒是约义。训义。复言勒义。禁义。并是随义立名。大经云。如佛禁无常。汝犹说者。即破佛禁。舌则堕落又云。是人所有禁戒皆不具足。尚不能得二乘菩提。况无上道。
发隐。梵语尸罗。秦言性善者。大智度论译自什师。故曰秦言。性善者。言性本自善。无所染污。戒体然也。随义立名。复有多种清凉者。破戒之人。欲火炎烧。戒能止之也。保解脱者。保持三业。离诸缚也。净命者。清净自活也。成就威仪者。威严可畏。仪轨可则也。无受畜者。不贪求而妄受。不吝啬而多畜也。未来生处者。报尽必离恶趣。生净土也。止邪命者。能止不净命。不以邪业自活也。防非止恶者。防闲过非使不侵。止息罪恶使不作也。约者。约束不放纵义。训者。训教。善规诫义。勒者。如马受勒。自调服义。禁者。如王禁敕。靡敢违义。或云勒当作勤。勤修三业。其义亦通。勒字为胜。如佛禁者。但释禁字以例其余。佛禁汝说。招堕舌报。如王禁汝犯。自取诛戮也。以上皆有戒义。故云随义立名也。
○二详陈戒相(三) 初略标多种。二结归三聚。三会通三谛。
○初略标多种。
今言戒者。有律仪戒。定共戒。道共戒。此名原出三藏。律是遮止。仪是形仪。能止形上诸恶。故称为戒。亦曰威仪。威是清严可畏。仪是轨范行人。肃然可畏。亦曰调御。使心行调善也。定是静摄。入定之时。自然调善。防止诸恶也。道是能通。发真以后。自无毁犯。初果耕地。虫离四寸。道共力也。此二戒法既是心上胜用。力能发戒。道定与律仪并起。故称为共。
发隐。律仪三义。遮止。正身也。威仪。化物也。调御。制情也。定共者。心寂则诸恶不行。道共者。心明则群妄自息。但修道定。戒即圆成。故曰与律僧并起。并者。共也。
萨婆多说律仪戒。禅戒。无漏戒。此名虽出三藏。今菩萨戒善亦有此三。若要誓所得。名曰律仪。若菩萨定共道共。皆止三业。通称戒也。
发隐。律仪同前。禅即定义。无漏即道义。要誓者。凡举大事。必先立要。要者。期也。愿也。
若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此三聚戒名出方等地持。不通三藏。大士律仪。通止三业。今从身口相显。皆名律仪也。摄善者。于律仪上起大菩提心。能止一切不修善事。勤修诸善。满菩提愿也。摄生者。菩萨利益众生有十一事。皆是益物。广利众生也。
发隐。戒兼三业。今律仪似偏属身口者。从相显也。戒以止恶为义。而曰摄善者。仅能免恶。无善可称。安曰菩提大心。即止恶处众善奉行。故曰律仪上起菩提心也言十一事者。一众生饶益事悉与同事。二看病。三说法。四报恩。五救苦难。开解忧恼。六给贫。七以德畜众。八安慰众生。九称有德。十折伏过恶令改。十一神通示现过恶。令人畏避也。
○二结归三聚。
戒品广列菩萨一切戒竟。总结九种戒。皆为三戒所摄。律仪能令心住。摄善自成佛法。摄生成就众生。此三摄大士诸戒尽也。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夷。摄善。谓八万四千法门。摄生。谓慈悲喜舍。化及众生。令得安乐也。
发隐。地持第十品明九种戒。一曰自性戒。二曰一切戒。一切戒中出三聚名。末结云。如上自性等九种戒。当知三戒所摄三戒指三聚也。复引璎珞者。彼经以十重为律仪。万行为善法。无量四心为度生。亦不出三聚耳。观此。则定道禅无漏等种种诸戒无不统括也。
○三会通三谛。
大论戒品列十种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杂。五随道。六无著。七智所赞。八自在。九随定。十具足。义推此十。不缺者。持于性戒。性重清净。如护明珠。若毁犯者。如器已缺。佛法边人也。不破者。持于十三。无有破损也。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也。不杂者。持定共戒。虽持律仪。念破戒事。名之为杂。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经云。言语嘲调。壁外钏声。男女相追。皆污净戒也。随道者。随顺谛理。能破见惑也。无著者。见真成圣。于思惟惑无所染着。此两约真谛持戒也。智所赞戒。自在戒。约菩萨化他。为佛所赞。于世间中而得自在。此约俗谛论持戒也。随定具足两戒。即是随首楞严。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示十法界像。导利众生。虽威仪起动。任运常净。故名随定戒。前来诸戒。律仪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无戒不备。故名具足。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义谛戒也。
发隐。缺者已全废坏。故属根本。破者损而未坏。故属僧残。穿者漏而未损。故属波夜。从粗至密也。身心俱摄。名曰不杂。则三失皆免矣。入理破见。纯真灭思。真谛戒也。允可佛心。纵横世法。俗谛戒也。灭定现示。则即真而俗。起动常净。则即俗而真。随定戒也。如是之戒。摄一切戒。又复入一切法。靡不周备。靡不圆融。故云具足。故云中道戒也。
○三明阶位(二) 初略标四教。二备释四教。
○初略标四教。
释尊一化所说教门。准义推寻。具明四教。谓藏通别圆。如大论引迦旃延明六度齐限。尸毗代鸽。是檀满。须摩提王不妄语。是尸满。忍辱仙人。歌利王割。其心不动。是忍满。大施抒海。是进满。尚阇黎鸟巢。是禅满。劬嫔大臣分地息诤。是等智满。偏菩萨也。大品明有菩萨发心。与萨婆若相应。通菩萨也。有菩萨发心。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净名中不思议解脱。变身登座。而复受屈被呵者。别菩萨也。发心即坐道场。成正觉。转法轮。度众生。圆菩萨也。
发隐。委在教义。大意勤修六度。铢积寸累而成者。藏也。不曰藏而曰偏菩萨者。以藏中具有声闻菩萨二门。而此经属菩萨戒。故独表菩萨。藏教菩萨。偏而未全。故曰偏菩萨也。前通藏。后通别圆。或钝但见偏空。或利则发心与种智相应。彻上彻下者。通也。下别藏通。上别于圆。离二。故变身登座。未圆。故受屈被呵。别为一教者。别也。初发心时。便能成佛度生者。圆也。问。六度满相。行所难行。功德如斯。云何属小。答。此是事六度。渐行渐满。有齐限故。尸毗割肉饲鹰。行施而至身分血肉。施斯极矣。普明视死如归。以全其信。舍身不舍戒。戒斯极矣。羼提仙人忍支解。心不动摇。忍斯极矣。大施太子以失珠故。抒海欲干。心无退倦。进斯极矣。尚阇黎入定。而鹊巢顶上。出定乃知。禅斯极矣。劬嫔均分阎浮提城邑山川为七分。诸国息诤。智巧方便而至于此。慧斯极矣。然不出因果生灭之法。故属小也。
○二备释四教(四) 初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
○初藏教(二) 初旦举声闻。二次论菩萨。
○初且举声闻。
四菩萨中行位深浅。今当说。最初三藏正为小乘。声闻有七贤圣。外凡有三。一五停。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次入内凡。有四善根。第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过此入圣位。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得。五身证。六时解脱。七不时解脱。声闻如此。
发隐。身居有漏。圣道未生。皆号曰凡。外凡则未见法性。尚在理外。内凡则渐见法性。心游理内故也。外凡三者。五停以调伏为义。如不净停贪。数息停乱。慈悲停瞋。因缘停痴。念佛停障也。别念者。身念不净。受念是苦。心念无常。法念无我也。总念者。念身不净。亦念受不净。心不净。法不净也。次三念例此。内凡四者。即四加行。亦云四善根也。暖者。从总相念。生暖善根。具观四谛。修十六行。发相似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钻木先热。将春先和。名曰暖也。顶者。用观同前。转更明朗。如登高远视。名曰顶也。忍者。堪忍。又忍可义。分下中上。下忍遍观八谛。修三十二行。中忍渐减。乃至上忍。惟有一行二刹那在。名曰忍也。世第一者。从上忍二刹那心。一刹那尽。余一刹那。犹在忍位。更一刹那心尽。即入世第一。有漏名世。世间最胜。名第一也。此七方便。入圣之阶。过此则圣位。教义圣位分三。曰见修无学。今分七。随信乃至不时解脱是也。配之。则随信随法属见道。信解见得身证属修道。时解脱不时解脱属无学。盖随信为钝根。依他而起故。随法为利根。自以智入故。随信。故信解时解脱。随法。故见得不时解脱。唯身证则双具利钝。而为证各别也。问。此云菩萨中行位深浅。何举声闻。答。三藏正为小乘。傍为菩萨。又下云准望小乘而作深浅。故须先举。
○二次论菩萨。
菩萨不论阶位。不断烦恼。惟修六度。若论次位。祗可准望小乘作深浅耳。从初发心。起慈悲誓愿。观察四谛。以道谛为初门。专修六度。檀破饿鬼。尸救地狱。忍济畜生。进拔修罗。禅静人中。慧照天众。从释迦至罽那尸弃。名初僧祇。得五种功德。一不生三恶道。二不生边地。三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识宿命。而自不知作佛不作佛。准望位在五停别总念处也。从尸弃至然灯。名二僧祇。尔时虽自知作佛。而口不说。准望位在暖法性地。既有证法之信。必知作佛。修六度行。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说也。从燃灯至毗婆尸。三僧祇满。是时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准望在顶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谛解明。如登山顶。了见四方。故口向他说。若过三僧祗。种三十二相业。准望此是下忍之位。若坐道场。位在上忍。后一刹那入真。三十四心断结。得三菩提。则为佛也(罽那四教义作罽那。存考)。
发隐。声闻之法。怖怕生死。速求解脱。琐琐焉计阶位。遑遑乎厌烦恼。菩萨不以阶位为慕。不以烦恼为忧。广大其心。慵慨其志。锐然但知修行六度。救济众生而已。而亦有自然位次与小乘相望。道谛为初者。不专为自身避苦。故先道谛。即勤修六度等也。檀属饿鬼者。悭贪独食。不肯施故。尸属地狱者。十恶五逆。不持戒故。忍属畜生者。强弱吞[日*筮]。不能忍故。进属修罗者。贡高自负。不修进故。乃至人习攀援。失定意故。天迷欲乐。丧慧心故。故各以六度分度之也。初僧祗不知作佛者。未有证法信。位准外凡。圣凡太隔故。二僧祗心知作佛。口不言作者。已有证法之信。信己是佛。位准暖处。虽信未了不决定故。三僧祗心知作佛。口称作佛者。信分已极。位准顶处。见极明了。更无疑故。下忍上忍者。即忍位分三。不言中忍者。意含上下。六度种相好因。准下忍。登补处至坐道场。准中忍。一刹那准上忍。又一刹那入世第一。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结习。得三菩提也。
○二通教。
通教菩萨。即三乘共十地。一干慧地者。事相名同三藏。观行心别。体阴界入如幻如化。总破见爱八倒。名身念处。心受法亦如是。住是观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虽未得暖法相似理水。总相智慧深利。故称干慧地。二性地者。得过干慧地。得暖法已。能增进初中后心。入顶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得无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发隐。名同观异。体折别故。体色即空。故五阴十八界六入。皆如幻化也。总破者。对下别破。见爱者。即见思也。见思二惑共有八倒。皆总破也。八倒不行。正四念处。故曰住是观中。繇是备修助道三十七品。斯则已具智慧。但未入理性之水。干有其慧。云干慧地。犹蛟龙已具变化。未乘云雨。犹在土也。以上号外凡位。齐藏教五停总别也。进此入暖法。精勤不休。得入无漏性水。故云性地。顶至第一。皆属性地。但浅深异耳。以上号内凡位。齐藏教四善根也。
三八人地者。三乘信行法行。体见假发真断惑。在无间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也。四见地者。三乘同见第一义无生四谛之理。同断见惑八十八使尽。五薄地者。体爱假发真。断欲界思。证第六解脱。烦恼薄也。六离欲地者。三乘体爱假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瞋。故言离欲地也。七已办地者。三乘之人。体色无色爱即真。发无漏断五上分结。掉慢痴色染无色染七十二尽。三界事惑究竟。故云已办地也。
发隐。人者忍也。八人即八忍也。体见假发真者。体见即空而发起真理也。无间三昧者。三四二地以断见之初后分。二地联络难间。云无间也。忍智断见。分类分法各有其八。今忍周智缺。故智少一分。单名八忍地。见地者。通前八人地。断八十八见。惑尽。名见地。齐藏教初果也。薄地者。体爱即空而发真。断思惑六品。齐藏教二果也。离欲地者。体欲界受即真。断欲界五下分结。九品思惑。故云离欲。齐藏教三果也。已办地者。体色无色爱即真。断五上分结七十二品。见思惑至此竭尽。所作已办。无复烦恼。名已办地。齐藏教四果也。
八辟支佛地者。缘觉发真无漏功德力大。能除习气也。九菩萨地者。从空入假。道观双流。深观二谛。进断习气。色心无知。得法眼道种智。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学佛十力四无所畏。断习气将尽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以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究竟。习亦无余。如劫火烧木。无复灰炭。香象渡河。到于边底。虽佛菩萨名异二乘。通观无生体法。同是无学。共归灰断。证果处一。称为通也。
发隐。声闻但断正使。不侵习气。渐除习气者。支佛也。将尽习气者。菩萨也。除习已尽者。如来也。道观双流。谓化道与空观双流。正从空入假也。色心无知者。染污不染污无知。今菩萨断色心二种无知愚也。法眼照万法。道种通俗谛。神通助化导。言净国度生者。如是乃能庄严国土利众生也。虽佛菩萨二乘名异而通者。言皆观无生。体法即空。皆无学。皆灰断。所谓同断见思。同出分段。同证偏真也。故云通也。又其中但见空者。齐藏教极果。故通前兼见空不空者。受别圆接。故通后。又二中进位不同。及真似被接迥异等。委在教义。文繁不录。
○三别教(二) 初位次。一料简。
○初位次。
别教阶位五十二地。一外凡十信。一信。二念。三进。四慧。五定。六不退。七回向。八护法。九戒。十愿。第二。内凡习种性。十住。一发心。二持地。三修行。四生贵。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顶。尽三十心。皆名解行位。悉是内凡。尽名性地。第三。性种性。十行。一欢喜。二饶益。三无恚恨。四无尽。五离痴乱。六善现。七无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实。第四道种性。十回向。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二不坏。三等一切诸佛。四遍至一切处。五无尽功德藏。六随顺一切坚固平等善根。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八真如相。九无缚无著解脱。十法界无量。第五圣种性。十地。一欢喜。二离垢。三明。四炎。五难胜。六现前。七远行。八不动。九善慧。十法云。第六等觉地。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邻真极圣。众学之顶也。第七妙觉地。即见性究竟佛菩提果。了了见性。称妙觉也。
发隐。此教独菩萨法。故前别藏通。因历次第。故后别圆教。名为别也。五十二位出璎珞经。诸经惟璎珞最详。故用之也。束为七科。始信终妙。信为外凡。住行向为内凡。地等妙为圣位。信者。随顺常住。信之不疑。名信。住者。会理之心。又师言信立之后。慧住于理。得位不退。名住。此为习种性者。信与住皆研习空观故也。行者。前既发真悟理。从此进趣名行。此为性种性者。行中分别十界差别种性也。回向者。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功德向众生。名回向。此为道种性者。回向能通中道故也。地者。住持佛智。荷负众生。名地。此为圣种性者。地地证入圣境故也。等觉者有二义。一云与佛无间。一云犹去一等。今兼之。言虽齐等。未极于妙。犹稍隔一等也。妙觉者。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也。以上诸位名相。或与华严一二差别。名殊而实同也。详解具见教义。
○二料简(三) 初性习相先。二解行详辨。三习种不退。
○初性习相先。
性习二性。若据位分。习种在前。性种在后。若据行论。性习同时。故前后不定。依体起用。先明性种。后明习种。寻用取体。先习后性。与教证二道相似。就位以论。教道在前。证道在后。据行论之证教同时。前后不定。依体起用。先证后教。寻用取体。先教后证也。
发隐。据位则先住后行。故习在先。性在后。据行。则体用互相先。故不定。依体起用者。依中道理。起观行用。则性先。寻用取体者。从自行用。取中道体。则习先。教证者。引喻也。据位则繇教入证。故教在先。证在后。如习性也。据行亦同前不定。依体起用者。因望证道体。乃起教道用。故证先。寻用取体者。繇寻教道用。乃证中道体。故教先也。若通古难。则地前习种。登地性种。用地持意。
○二解行详辨。
就解行中。复有四种。一名解行。二名发心。三名回向。四名道种。于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于大菩提起意趣求。故名发心。用己善法趣向菩提。故名回向。当分之中。如观道立。故名为道。望后佛果能生曰种也。习种性能生报佛。性种性能生法佛。
发隐。道种者。现前则依中观之道而立。望后则生妙觉之果为种也。自行修习生报佛。自体证性生法佛也。
○三习种不退。
旧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云十住第六心。难云。十住云性地。性以不改为义。云何退作二乘。其由。一答性是不作一阐提。不妨退大向小。终是难通。止观师说是十法信中六心退耳。比释论师。及金刚般若论师。皆作此解。是信习十心中六心耳。七心以上。永离二乘。尔时设为利弘经。不无轻漏。而度物心不失。恒有菩萨之名也。
发隐。此承上接下。言习种以去。能生佛果。焉得退。故法才退心。或难非住位六心也。其繇者。揆厥所繇。一师言性本不作阐提。不妨退作小果。此意终强。而南岳止观师云。是法信六心。及释论诸师亦云信习十心。则此信者。是六坚中信坚。习者。是六性中习种性。六定中习相定耳。三俱正当住位。则法才之退。是住六心明矣。本业璎珞经广明见思惑等。恐繁不引。言为利弘经者。正明轻漏不失大心。在七住始然。而所谓习种不退。乃习种七心。非六心也。良以别住非圆比故也。今人宜应自反。已登习种七心。则逆顺弘经。无不可者。如或不然。菩萨之名未必恒有。可弗慎诸。
○四圆教(二) 初明位。二证成。
○初明位(二) 初列五品。二明七位。
○初列五品。
别教五十二位。次第修行。圆教圆修。一心具万行。异于次第行也。外凡五品位。一初随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千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圆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为十。谓识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议。伤己昏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识一心诸心若通若塞。能于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识己心。及凡圣心。又安心不动。不堕不退不散。虽识一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也。
发隐。此明随喜者。妙悟圆理。该罗圆行。非偏闻浅信之谓也。一多相即。不可思议者。中道圆理也。于此信解。是为圆信解。则知一念具十法界。十复具十。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界成三千世间。故曰。介尔有心。三千具足。推之无尽。不离一心。微尘大经。又何疑哉。依此而修。岂非圆行。且圆心虽不可分。略举亦有十种。一解平等心。二伤己愍物。三知心寂照。四妙观破惑。五知心通塞。六具足道品。七明晓正助。八了达圣凡。九安心坚固。十不着知见。此十心成就。岂不念念皆圆。度一切苦厄耶。初心顺理。庆己庆人。故名随喜。此十心亦名十乘观法。详见止观教义。
二诵诵者。圆信始生。善须将养。涉事纷动。令道芽破。惟得内修理观。外则读诵大乘。闻有助观之力。内外相藉。圆信转明。十心坚固。如日光照。见种种色也。
发隐。此明读诵者。外假薰闻。内资理观。非文字口耳之谓也。圆心乍发。力尚尪羸。若非圣教冥资。恐为动境惑乱。相藉者。繇心契教。假教明心。丽泽交滋。云相藉也。前虽喜悦在怀。孤明未广。今则见闻增益。开阐无穷。日光喻圣教。见种种色。喻法法皆明也。世有小获轻安。大纵欢喜。拨置圣教。碓守痴禅。盲瞽一生。诚可叹矣。又或偏耽卷帙。不复禅思。估毕终身。空数他宝。大集月藏第一。经云。若有众生。惟依读诵。欲求阿耨菩提。是人多喜著于世俗。尚不能调己心烦恼。何能调伏他人烦恼。是故善星比丘诵十二部经。提婆达多诵六万法聚。而此二人不修方便道中真佛性观四念处等。起大逆罪。俱入地狱。此又读诵者所当知也。
三说法者。内观转强。外资又着。圆解在怀。弘誓薰动。更加说法。如实衍布。但以大乘法答。设以方便。终令悟大。随说法净。则智慧净。说法开导。是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三倍转明也。
发隐。此明说法者。广演大乘。普积功德。非无解谬说之谓也。本圆解以说法。故如实相理开衍流布。彼以小来。此以大答。纵有时答小。乃逗机方便。权为按引。终令舍小得悟大也。然说法利人。何关自己。良以说法净。则智慧净。纯说大乘。无有杂说。名说法净。夫人心口往往相资。辨论日益精明。则知见日益增长。外宣妙义。内照灵心。互相资也。闻说得道。虽属听人。以法成人。功归说主。是则诵教明心。已超随喜。弘经利物。弥益光辉。过前二位。故曰十心三倍转明也。问。止观诫勿领徒。台衡皆曰损己。今之说法。何以成益。答。有师言三轨具足。方许领徒。四安乐行。乃可说法。此固一义。但南岳天台恐狂愚妄效。借己警人。未可以是而少二师。而说法一端。自分二种。一者证理而说。二者解理而说。末法未必尽证。要在说者何如耳。如其内守观心。自当获益。设使外贪名利。必有重愆。其害不可胜言。岂特为他损己。正法念处三十一。经云。不以善心为人说法。惟为财利。不能自身如说修行。如是法施。纵生天上。作智慧鸟。口说偈颂。是名下施。为名闻故。为胜他故。为欲胜余大法师故。如是法施。生人天中。得中果报。是名中施。以清净心。不为财利等事。惟欲众生住于正法。增长智慧。如是法施。自利利人。无上最胜。乃至涅槃。其福不尽。是名上施。又大威德陀罗尼经。谓求食说法。名为贩卖佛语。愿说法者择于上中下三。母为贩卖。戒之戒之。
四兼行六度。上来前熟观心。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虚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为法界。事相虽少。运怀甚大。理观为正。事行为傍。故言兼行。事福资理。十心弥盛也。
发隐。此明兼行六度者。事偏心圆。行一该万。非傍门小道之谓也。内观之时。无暇外涉。故云未遑。今正观稍明。堪宜涉事。惟明也。不可不利物。惟稍明也。不可全利物。故曰兼行也。般若谓离相布施。福如虚空。故小施能等大空也。当尔之时。一切法皆趣于檀。盖法界为万法所归。施既等空。施即法界。是故以戒趣即曰舍戒。舍诸毁犯故。以忍趣即曰舍忍。舍诸刚暴故。以进趣即曰舍进。舍诸懈怠故。余各例此。以大怀运少施。如饭犬投醪是也。正行理观。傍兼事相。则前惟讲说其言。今乃践履其实。理得事彰。十心弥盛也。
五正行六度。圆观稍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具行六度。权实二智。空了通达。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于正观如火益薪。力用光猛也。
发隐。此明正行六度者。理事圆通。权实无碍。非有为事相之谓也。事理欲融者。以圆观稍熟。故事理欲融。言虽未能浑化。而其势两相和合。将融会为一也。是以涉事则百为纷若。而一理恒如。与理何妨。入理则一念湛然。而万法俱备。与事何隔。其于六度。非少分兼行。乃全体具足。言施则三轮空寂。财法无畏。身肉手足。三界依正。一切舍故。言戒则不见戒相。性遮止作。五部重轻。威仪细行。悉无犯故。余各例此。是则终日世法。终日实相。佛之知见通达无碍也。前兼行如火始然。今正行如火大炽。前之十心至此。则资力强盛。妙用辉?。功德巍巍。故曰光猛也。
○二明七位。
第一内凡十信。圆闻圆信。修于圆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因此圆行。得入圆位。善修平等法果。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进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回向心。善修凡圣。即入护心。善修不动。即入戒心。善修无著。即入愿心。是名圆教铁转十信位。圆教似解。六根清净也。
发隐。圆闻圆信。而修圆行。此五品位也。繇此增进。倍位深明。得入圆位。圆位。十信也。前随喜十心。正解已具。特未善修。是故一念平等。不可思议第一心也。善修此心。便能常住法界。纯真无妄。即入信心。善修云者。非别有作为。即此圆心方便滋培。权巧磨炼耳。此初信与藏教初果齐。通教八人见地齐。别教初住齐。证位不退也。善修慈愍者。大悲贯彻。能于三世忆念不忘。故入念心。善修寂照者。止观双运。进趣中道。无所杂糅。故入精进心。善修破法者。以妙止观。双破有无。妄尽纯智。故入慧心。善修通塞者。别识心体。随宜阖辟。寂妙常凝。故入定心。善修道品者。道品具足。速入菩提。有进无退。故入不退心。善修正助者。缓急主宾。妙得其宜。回佛慈光。向佛安住。故入回向心。善修凡圣者。知佛众生。体同位别。保持不失。故入护法心。善修不动者。对境常寂。安住无为。得无遗失。故入戒心。善修无著者。于法不染。一切自在。能于十方。所去如愿。故入愿心。言铁轮者。借轮王统御之大小。喻菩萨阶位之浅深。此信位正配铁轮也。似解者。凡圣交际。相似解生。仿佛欲同。犹未真实。故曰相似。六根清净者。虽未得天耳眼等。即父母所生六根。清净无染。具诸功德也。此名道种智。与别教向位齐。行不退也。
第二圣位。前明十任。真中智也。初发心住。发时三种心发。一缘因善心发。二了因慧心发。三正因理心发。即是境智行妙三种开发。缘因心发。即是住不可思议解脱首楞严定。了因心发。即摩诃般若毕竟空也。正因心发。即是住实相法身中道第一义谛也。华严云。初住所有功德。三世诸佛叹不能尽。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闻法。不由他悟。净名云。知一切法。是坐道场。亦是入不二法门。大品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生。谓如佛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也。
发隐。圣位。承上内凡今始入圣也。前明者。先明住。后及行向也。住次信者。从信趣入。生如来家。依无住智。永不退还。名之曰住。真中智者。秘密不定二教。以藏通别圆为当体体。真中为所依体。今则以对似言真。对偏言中。圆修言智。良繇此十住乃入圣始事。位位证一分真如中道。智能证此体。曰真中智也。境智行妙者。正因理心属境。了因慧心属智。缘因善心属行。三心圆发。故称妙也。缘因发者。众生无量劫来。低头合掌。弹指散华。发菩提心。慈悲誓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善心。一时开发。一心具足诸波罗蜜。一心具万善。故曰不思议解脱首楞严定也。了因发者。众生无量劫来。闻大乘经。乃至一句一偈。受持读诵。解脱书写。观行修习所有智慧。一时开发。成真无漏。真无漏智成。故曰摩诃般若毕竟空也。正因发者。众生无始以来佛性真心。常为无明之所隐覆。缘了两因力。破无明暗。朗然圆显也。佛性真心圆显。故曰住实相中道也。便成正觉者。初发心时。成佛已竟。一位具一切位也。不繇他悟者。自心自悟。无假于外。是真悟也。即坐道场者。证即成正觉也。一切法不生者。阿字义也。四十二字。初阿后茶。以阿字表初住。此初住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名发心住。念不退也。次从二住至十住。各断各证。与别教十地齐也。此九住义。备见华严楞严等经。恐烦不释。行向准此。
第三明十行者。即是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诸波罗蜜任运生长。自行化他。与虚空等也。
发隐。行次住者。即此实相体上自然明觉。具足不可思议妙用。更加以十番智慧断惑。便能繁兴万行。自利利人。以修圆行。一行一切行者。如修一行即通万行。故名圆行。以此为因。是以念念趣入平等果海。如百川势向东流。必涓涓趣入沧海也。任运者。犹自然也。与虚空等者。广大无尽也。此皆圆行致之也。清凉云。随缘顺理造修名行。亦此意也。此经中又名十长养。以长养五根故。故云初行与别教等觉齐。二行与别教妙觉齐。三行以去。别教之人不知名字矣。何况伏断。
第四十回向者。十行之后。无功用道。不可思议。真明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回向也。
发隐。向次行者。十行以去。任运设施。无功用道也。此道广大。犹如虚空。不可思议。其中真明。自然念念开发。令其所作愿行事理。悉皆和融。流入法界。斯乃更以十番智断。破十分无明。故能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圆融。智悲不二。到于菩提实际名回向也。
第五十地者。即是无漏真明。入无功用道。犹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负法界众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也。
发隐。地次向者。言此十地。即是前十向中无漏真智之明任运而入。积集广厚如大地也。生起佛法则无穷。荷负众生。则无尽。普入三世诸佛一切智地。又十番证智破惑。深而又深也。问。十品十品次第而断。圆义安在。答。孩子顿具百骸。何妨岁岁增长。岁有所增。似存次第。生时具足。焉得非圆也耶。
第六等觉地者。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毕竟清净。断最后穷源微细无明。登中道山顶。与无明父母别。是名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也。
发隐。等觉次十地者。上来虽破无明。犹有纤存。是未尽其源。未穷其底。虽云证智。未圆满也。虽云清净。未究竟也。兹复观察了达无始无明。穷尽源底。于是智极边际。靡不圆满。体极清净。无复染污。所以然者。以其断最后至微细之无明故也。夫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中道。今则登中道之顶巅。别无明之父母矣。有所断者。言此断惑已极。何以不名妙觉。良繇既有所断。是乃见有惑在。我从断之。故为等觉。名有上士。盖等者。比拟之辞。未能为一。犹有上也。
第七妙觉地者。究竟解脱。无上佛智。故言无所断者。名无上士。此即三德不纵不横。不并不别。究竟后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愿。大庄严。大智断。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权实。大利益。大无住。即是十观成乘圆极。竟在于佛。过茶无字可说。卢舍那名净满。一切皆满也。南狱师云。四十二字门是佛密语。何必不表四十二位。诸学人执释论无此解。多疑不用。但论本文千卷。什师九倍略之。何必无此解。深应冥会。何者。经云。初阿后茶。中间四十二字门。具诸字功德。华严云。从初一地。具足诸地功德。此义即同阿字门。诸法初不生故。此岂非圆教初住。初得无生忍。过茶无字可说。岂非妙觉无上无过。广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诃衍竟。即说四十二字门。岂非圆菩萨从初发心。得诸法实相。具一切法。至妙觉地。穷一切法底。此义与圆位甚是分明。
发隐。妙次等者。言究竟于一切解脱。穷极于最上佛智。无惑可断。天中天。圣中圣无上士也。此即一心三德。纵之莫知其前后。横之不辨其东西。并之忽见其非同。别之难析其为异。盖究竟金刚后心。深入大涅槃海。至妙至玄。不可复加之极果也。问。此圆妙觉方名尽断无明。云何教义别妙觉中亦曰无明习尽。答。彼习尽者。十二品无明习尽。非今教四十二品无明也。别教断至十二。其断已极。无复更断。各就所极。皆称尽也大理者。一念即空假中也。大誓者。发无作四弘誓也。大庄严者。寂照安心也。大智断者。一心三观断诸惑也。大遍知者。诸法通塞无不达也。大道者。无作道品。一一调停。随宜而入也。大用者。善修事助。以开圆理驱魔障也。大权实者。知位次不增上慢也。大利益者。遇境不动。䇿进五品而入六根也。大无住者。不住十信相似之道也。繇此十观。成就圆乘。至此则一切满。更无亏少。故名舍那也。千卷九略者。释论卷有百千今十存一。此四十二字配位之说。安知不在所略中耶。始阿字门表初住。终茶字门表妙觉。此明释论与经合。故云与圆义甚自分明。广乘品。释论品名也。问。天台论圆教以十信为内凡。十住即为圣位。论别教以十信为外凡。住行向为内凡。谓之三贤。至十地乃名圣位。而华严五十二位正与别同。遂有以别议华严者。夫清凉赞天台四教。曰理致圆备。而己所宗。则贤首小始终顿圆五教也。五教之终。正准四教之别。奈何繇终而顿而圆。地位远隔。而反同于别乎。若以贤圣行布为别。则华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住位也。何碍贤之不圣。凡夫心中有如来安坐不动。凡圣尚融。何碍贤之不圣。大师止谓华严兼别。未尝以兼别病华严之不圆也。别议华殿。失大师意矣。
○二证成。
次发趣品明别教十地。后明三乘共十地。三教阶位。其文现也。
发隐。此言论中复明别教所历十地。三乘所共十地。即三教位。知圆独胜。皆详显可证也。问。四教分属诸经。此经四教并陈。当是何教所属。答。此经名菩萨戒。不问偏圆浅深。一切菩萨所共学也。若单约。则文中座起次第而说。属别教摄。若约五教。则文中受佛戒即入佛位。属顿教摄。又一舍那化千百亿。千百亿即舍那本身。属圆教摄。盖别也。顿也。而兼乎圆者也。判教者毋拘焉。
○二出体(二) 初明无作。二明止行。
○初明无作(六) 初无无作。二有无作。三折诤论。四明定道。五论兴废。六出三聚。
○初无无作。
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经论互说。诤论有无。一云都无无作。色心假合。共成众生。善恶本繇心起。不应别有顽善顽恶。皆是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为戒体。无别无作。大经圣行观析无常。阿阇世王观析境界。但明色心。不道无作。五阴名教通大小乘。惟有一色四心。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轻慢因果。权言重恶口能别生。一法无作牵报。善法须行。恶法须止。行一则有两力。岂可不慎。方便假说。适会一时。直如论主一生成四果法。胜别有凡夫法。岂可依此便是实耶。若因中别有顽善共为佛因。佛地亦别有此善共为佛果。当知心为因果。更无别法。
发隐。而己之而训则。言此戒体不起则已。起师是性。性起交成。所谓全性是修。全修是性。故有无作。而此无作须假色法以为之表见也。所以者何。盖戒虽非形碍之物。而止持作犯亦属色法故也。以互诤无作有无。不得不辨。今先举无无作者言也。顽善顽恶者。言戒即是心。更无顽然善恶制为止行而名曰戒也。权言重恶者。言经中止说色心。并无无作。小乘以恶口为戒者。为防轻慢而权言之耳。行一两力者。言行善兼能止恶。此一时方便之说。非真实语。假如论主身证四果。自谓权法。差胜凡夫。安可依此言便为实耶。论主。或云指慈氏也。顽善佛因者。言顽善既可作佛因。亦可作佛果矣。明不然也。故曰心为因果。更无别法。安得离心更有无作。
○二有无作。
二云大小乘经论尽有无作。皆是实法。何者。心力巨大。能生种种诸法。能牵果报。小乘明此别有一善。能制定佛法。凭师受发。极至尽形。或依定依道品别生。皆以心力胜用有此感发。成论有无作品。云是非色非心聚。律师用义亦依此说。若毗昙义。戒是色聚。无作是假色。亦言无教非对眼色。
发隐。此明小乘有无作也。心力能生诸法牵果报。非单恃一心也。如无无作。何云生诸法牵果报耶。别有一善者。指无作。此无作戒力。能制定佛法不废坏也。此戒或凭师受发。或依定道别生。皆因心力巨大。有此胜用。安得无无作也。成论以无作属非色非心聚。则亦言有。古今律师多同此说。明可信也。亦言无教者。此无作亦名无教也。非对眼色者。非与眼相对之色。明与常色不同。
大乘所明戒是色法。大论云。多少思是心数。云何言多少耶。观论意以戒是色。即问此是数义。大乘云何而用数义解云。若用非色非心。复同成实。还是小乘。今言数自家是数。色大乘色。何关数家。中论云。语言虽同。其心则异。今大乘明戒是色聚也。大乘情期极果。凭师一受。远至菩提。随定随道。誓修诸善。誓度含识。亦以此心力大。别发戒善。为行者所缘。止息诸恶。优婆塞戒经云。譬如有面有镜。则有像现。如是因作便有无作。大论解戒度云。罪不罪不可得。具足尸罗。此是戒度正体复云。云何名戒。以心生口言。从今受息身口恶法。是名为戒。既有能持所持。则别有法。即无作也。地持戒品云。下软心犯后四重。不失律仪。增上心犯。则失律仪。若不舍菩提愿。不增上心犯。亦不失律仪。若都无无作。何得言失。梵网大本即大乘教。下文云。若不见好相。虽佛菩萨前受。不名得戒。又云。若有七遮。虽发心欲受。不名得戒。若直以心为戒。发便是戒。何故言不得。大经云。非异色因果。又念戒中虽无形色。而可护持。虽无触对。善修方便。可令具足。又如刀析灰汁。脚足桥梁。若即心为戒。何假言无形色无触对。故知别有无作能持戒心以为真戒。圣行与世王中。不道观析无作。直举色心者。是易观者耳。亦不言无无作。小乘说四果。大乘开之是权法。胜说凡夫法。䟦摩明其非有。未有大乘经开无作是权。又即顽义作佛因。此自非妨。如无常善亦作常善因。即其例也。
发隐。此明大乘有无作也。戒是色法者。大论虽举心数。意在色法。故言非色非心及数者二俱未是何以故。非色非心。仍属小乘。数自属数家。今是大乘。其所恐自在色。何关数家。盖大乘说戒是色法。不说戒是数法也。语同心异者。就使大乘说数。心异何妨。况今大乘自明戒是色聚耶。面镜者。喻因缘和合而有像生。像不以无因生。戒亦如是。必因作得。则有无作明矣。大论先言罪不罪不可得。似无无作。既而言以心口受息恶法。则心口为能持。息恶法为所持。安得无无作也。下软增上者。凡犯戒。所犯之罪为小。能犯之心为大。重心犯轻戒罪重。轻心犯重戒罪轻也。又舍戒不舍大愿。破戒不破正见。斯人终得复还清净也。无触对者。非如眼色耳声之类也。然人犹有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者。善修方便。岂不能令戒体具足。且如涅槃诸喻。刀剑能令断物。灰汁繇之浣污。脚足赖以行趣。桥梁可使济渡。世事亦资方便。戒体何独不然。安得无无作也。圣行品阇王品所以不说观析无作者。是举色心之易观者言耳。非谓无无作也。四果权法者。言大乘开四果为权。䟦摩故云非有。又焉有开无作是权之理乎。顽善佛因者。言无常善可作常善因。则色法顽善而为佛因。亦何碍也。
○三折诤论。
然此二释。旧所诤论。言无于理极会。在文难惬。言有。于理难定。在文极便。既皆有文。何者当道理耶。然理非当非无当。当无当皆得。论理教义。若言无者。于理为当。若言有者。于教为当。理则为实。教则为权。在实虽无。教门则有。今之所用。有无作也。
发隐。此拣定诤论。断其必有无作也。理者超情离见理无是。故非当。理无非。故非无当。当亦可。无当亦可。故云皆得也。理既如是。故单言理。则有无非所论。双言理教。则言无合理。言有合教。理无为而教有迹也。实须假权以行。无必因有而显。弘法利生。彰轨化物。焉得终无而已乎。故今所用者。有无作也。非无无作也问。既是无作何更云有。若有无作。还同有作。答。心虽无为。戒虽无像。而以无为心。受无像戒。岂得云无。然前云如是因作。便有无作。则一作之后。任运止恶。任运持善。功德自然增长。无作而作。作实无作也。
○四明定道。
次明道定。皆以无作为体。定共于定心中发无作。无复诸恶。道共者。见谛道中所发无作。与心上胜道俱。故言道共也。止观师释。未必见道所发无作是道共戒。祇取中道正观心中发此无作。有防非止恶义。故云道共。大经云。一心法戒。二受世教戒。菩萨得心法戒。谓道共戒。得此戒者。终不为恶。不从师受。故称为得。中道心中发得此戒也。受世教戒。谓白四羯磨然后乃得。必假凭师。故称为受。差别约示。故言世教也。定共道共通大小乘。大乘道定入摄善法戒。有师言。惟入禅定能发无作。欲界定不发无作。惟假空解能发无作。有言但令证此定道。随能止伏粗品成就。便发无作。欲界定。念处前。皆能发戒也。
发隐。定共者。因入定故。此无作戒与心上禅寂俱时发也。道共者。因见道故。此无作戒与心上智慧俱时发也。未必见道云者。言不必是见道所发无作方名道共。但中道观心所发无作便名道共也。盖方习观时虽未见道。而注心在道。道斯在焉。正观之中。离非离恶。即道共也。如习射者。虽未中的。注心在的。的斯在焉。亦犹是耳。然二共中道共为胜。是故较量心法世教。以道共属心法也。但令证此定道者。承上有言上界定始发无作欲界不能。有言得空解始发无作。未解不能。有言但证此定道二共。能止伏粗品成就。便发无作。欲界定内。四念处前。有何阻碍。岂必上界定与空解而后发耶。按经称八念。初念三宝。第四念戒。解者曰。戒。谓律仪定共道共也。律净身口。定遮烦恼。道破无明。如是。则戒兼定慧。学一得三。戒之时亦大矣。
○五论兴废。
初菩萨律仪方便求受。其体则兴。若舍菩提愿。若增上烦恼犯十重。其体则废。若无此二缘。至佛乃废。定道两戒。得定得道为因。初念定道未与戒俱。具足前心为因。第二念心方与戒俱。尔时是兴。出定出道。最后一念。尔时即废。二言入定入道时。戒与心俱。是时名兴。出定出道时。戒与故心俱谢。是时名废。俱称心俱戒也。三言一发之后。出入恒有。后入胜定胜道。随从胜受名。尔时恒兴。退定退道。三藏尽寿。菩萨至菩提。尔时即废。摄善摄生与律仪同。随受则兴。二缘则废也。
发隐。承上戒体无作。而有兴废。其事多种。求受则兴。舍犯则废。此律仪戒体兴废之大端也。若据道定两戒而论。得定道后戒俱名兴。出定道后戒不俱名废者。此以难兴难废论兴废也。入定道戒心即俱名兴。出定道戒心即谢名废者。此以易兴易废论兴废也。若夫一发之后。出入恒有。入定道如是。出定道亦如是。中间更无废缘。必退定道。及声闻尽寿。菩萨成佛后废者。此以常兴鲜废论兴废也。又上且举摄律仪戒。若摄善摄生。兴废亦同此例。如前求受则兴。舍犯二缘则废也。二因字者。上言定道为戒因。下明所以为戒因者。以初念止是定道。未与戒俱。今据初念。故曰因也。
○六出三聚。
次三聚戒体者。律仪者。法戒仪则。规矩行人。令入道也。又云。律者埒也。如世马埒。令马调直。律亦如是。调直行人。不令作恶。大士誓心。不过止恶兴善。若不动身口。即是止恶发戒。防动不动。即是律仪戒。若应动身口。即是兴善。今发此戒。防其不动。摄善摄生。即是应动涉事。故开为两。取䇿励众善。依六度门称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门称摄众生。即是为人故动。下化众生。中修万善。上归佛果也。律仪多主内德。摄生外化。摄善兼于内外。故立三聚戒也。
发隐。承上论无作戒体。今正明三聚戒法。此中不动应动。即止行也。马埒者。短坦围马曰埒。如戒律守护身心。令不放逸也。风俗通云。虞舜造律。律训诠。训法。谷响云。律者诠也。诠量轻重犯不犯等。如世律法也。防动不动者。言防其动使不动也。律仪主止恶。故云不动。若摄善摄生。一则䇿励众善故应动。一则起心兼物故应动。夫兼物则下化。䇿善则中修。诸恶净尽。岂不上归佛果耶。摄善兼内外者。内以善修己。外以善导人也。
○二明止行(四) 初善恶。二道定。三小大。四料简。
○初善恶。
次论止行二善。如百论。息恶不作。名之为止。信受修习。名之为行。佛教虽多。止行收尽。诸恶莫作。即是诫门。众众奉行。即是劝门。无作义该善恶。善恶无作。义总止行。今先明善。善戒不起而已。起则伐恶。皆是止义。皆有进趣。皆是行义。逐其强弱。故有止行差别者。逐兴心止恶无作。是止善。兴心修善无作。是行善。如造井桥梁。礼佛布施。是善无作。如造渔猎等网。是恶无作。
发隐。止恶行善。戒之大端。然而无作义兼善恶。善恶各有止行。以善言之。善戒之体。不起则已。起即伐恶趣善。此善中止行二义。意例伐善趣恶为恶中止行二义也。所以然者。善强恶弱。则行善止恶。恶强善弱。则止善行恶。其势然也。故有止行善恶差别。止恶无作。修善无作。即善正行也。恶止行者例上可知。桥梁渔猎。举一二以例其余也。
○二道定。
道定二无作有行有止。道定二戒。义判为止。道定二心。义判为行。寻无作从因缘息。从止缘息后生无作。是止善。从行缘息后生无作。名为行善。又诫门是止善。劝门悉属行善。又解行惟是作。止惟无作。又云止行二善皆有无作。
发隐。此言道定有止行二义也。戒判止。戒能防制故。心判行。心能运用故。寻者。究也。究此无作何缘息后生也。止缘后生无作者。恶尽而不动之体见也。行缘后生无作者。善极而无为之道成也。行惟作。止惟无作者。别是一说。非无作本义。止行皆有无作。重明上义为正也。
○三小大。
声闻七众戒。皆是律仪戒体。但止身口二恶。菩萨律仪。备防三业。复申之至佛。长短阔狭为异。无作义从缘。增上心发。下劣不发。无记心劣。不发无作。如欲界修道。惑有九品。前六品发无作。后三品不发。故云斯陀含出无作表。阿那含出不善表。罗汉出无记表。
发隐。此言小大有止行二义也。声闻身口有止无行。极之惟证小果。菩萨三业。止行双备。申之乃至佛乘。是声闻菩萨戒有长短阔狭之异也。此之无作增上心发者。以志愿高胜。慧解精明故耳。下劣不发者。弱也。无记不发者。昏也。欲界思惑前六品发者。此属上中惑。惑强。则断惑之心猛。如精兵战勍敌。必奏大功。故无作发。后三品属下惑。惑微。则断惑之心弱。如田单不能下狄邑。神尧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是也。三果所出。或言陀含正断后三品惑。已出无作之外。那含罗汉。出益远矣。据文势。则无作之发当在初果。或言陀含不发无作。后二果亦发。于文似通。于理未顺。
○四料简。
善恶无作。对心为论。各有四句。善四句者。一是戒非无作。息恶之心能止。故名戒也。二是无作非戒。谓造井桥梁。随事随用无作等。不能止恶。非是戒也。三是戒是无作。谓善律仪等。四非戒非无作者。谓余善心也。恶家四句。一是戒非无作。谓息善之心。二是无作非戒。谓杀盗等事。随用无作也。三是戒是无作。谓恶律仪等。四非戒非无作。谓余恶心也。恶戒二种。一十六恶律仪。二外道邪戒恶律仪。如大经。外道恶戒九十五种。各有戒法。或苦行为戒。持牛马等。事火服风。常翘一脚。赴火投崖等。以此为戒。即是邪戒。运心长短。皆是恶戒也。
发隐。上明戒有无作。今以戒与无作二相简别。各即善恶而分四句。善四句者。盖以息恶不行为戒。作善无所希望为无作。故上二句各专其一。第三句善律仪者。且息恶。且任运为善也。第四句余散善心。既非专主息恶。又非无所希望之善也。恶四句者。盖以息善不行为戒。以作恶无所顾忌为无作。故上二句亦各专其一第三句恶律仪者。且息善。且任运为恶也。第四句余散恶心。既非专主息善。又非无所顾忌之恶也。十六恶律仪者。一屠儿。二魁刽。三养猪羊。四捕鱼。五猎师。六网鸟。七捕蛇。八养鸡狗。九咒龙。十作贼。十一捕贼。十二狱史。十三淫女家。十四酤酒家。十五洗染家。十六压油家。此谓显恶。人易见也。九十五种外道邪戒者。或持牛马。啖水草故。或持鸡狗。甘食秽故。或事火。奉火为师。如迦叶事火龙故。或服风。吸外气故。或翘脚自谓精进故。或五热炙身。坐薪燔体。自谓苦尽得乐故。或投崖。自谓舍秽躯得净身故。乃至涂灰卧棘裸形等事。不可悉数。降而末代。或复水斋。自谓涤除五浊故或复饿七。自谓空寂四大故。或复赤脚隆冬。囊发盛夏。自谓寒暑不侵故。此谓隐恶。似善实恶。人所难见也。上二恶戒。虽运心长短稍有优劣。皆名恶戒。
○三料简(三) 初须信心。二无三障。三人法缘。
○初须信心。
信心者。依三藏门略举三种。一信因果善恶必有所招。二信观谛得道。我能观谛。必得圣道。三信有戒是观谛入道初门。依方等戒。故宜备此三信。复加三种。一信自他心识皆有佛性。二信勤行胜善必能得果。三信所得果常乐我净。
发隐。招善果在观谛得道。观谛得道在持戒。故当戒信心持也。又三种者。一信心本是佛。二信繇心是佛。故因必得果。三信繇心是佛。故果必证佛。无此正信。戒不可得。故曰须信心也。
○二无三障(三) 初烦恼障。二业障。三报障。
○初烦恼障。
众生障碍乃有三种。烦恼常有。故不说障。
发隐。不说为障者。盖障而非障。以烦恼者众生常有故也。天常有云雾。空界不动。海常有波涛。水性不动。人常有烦恼。觉体不动。是知烦恼虽障。其障轻微。故不说障。明烦恼障不障戒也。
○二业障。
业障乃有轻重。重业障戒。防因之义。谓七逆十重。现身有此。是则为障。前身非复可知。隔生事远。七逆。一云忏灭非障。二云犯一悔与不悔悉皆是障。十重。一云前四性罪事同七逆。悔与不悔悉障。后六悔者非障。不悔则障。二云前四须悔。见相非障。后六不悔亦不障。三云十重不悔悉障。悔已悉非障。
发隐。防因者。重业障戒。因地不生。故须防也。隔生事远者。出前身不知之繇。前身不知者。表现身乃成障也。杀盗淫妄法尔是戒。根本之罪。故曰性罪。不同下六佛制乃成戒也。或云悔非障。或云不悔亦非障。或云悔不悔俱障。或云不悔成障悔已非障。语不同而各具一义。言障者。所以寒顽夫之胆。威折义也。言非障者。所以广迁善之门。慈摄义也。统而论之。后义为正。
○三报障。
报障者。地狱饿鬼二道重苦自隔。从多例判不说为因。非人畜生但能解语。皆得受戒。非人。是鬼神修罗。龙是畜生。人中男女。黄门二根。天。从六欲天上至十八梵。皆说为因。四空处既能听法。亦应得戒。但业报虚妙。故略不说。非想倒执。脱若回心慕善。亦能得戒。经说三涂长寿天边地为难地。据不能修道义耳。萨婆多记云。龙等受八斋。止是得善。不得名斋。今依文准理。五戒既是菩萨戒根本。又不表定。佛法。五戒菩萨戒。许四道皆得。从八戒以上至具足戒。既是出家表定威仪。惟人中三天下能感。余道悉非因也。大论龙即得八斋戒。
发隐。此明报障惟地狱饿鬼。见余并非障也。四空虚妙。纵来受而莫知。非想虽沈。设回心而亦得。经不许三涂长寿等者。岂真不许哉。据彼不能修道而言耳。若能起修道心。何碍得戒。故彼经所说。非今经义也。龙等不得名斋者。此萨婆多义。今非之。言戒体不一。有表定者。有不表定者。表定者。拘轨仪。严禁拒。不泛授也。故诸佛常法。五戒菩萨戒兼容四道。八戒比丘律。止许人中。今属菩萨戒。云何龙不得戒。经称有一金翅入海取龙而莫能得。龙受戒故。此其证也。又大论云。五百贾客航海采宝。将入摩竭鱼王复中。惶怖号呼。称南无佛。是鱼先世曾受佛戒。即自悔责合口不吸。众得免难。鱼既念戒。云何龙不得戒。又海龙王经云。于是世尊脱身袈裟告龙王言。以是袈裟分与诸龙。值一缕者。金翅鸟王不能犯触。龙分佛衣。终莫能尽。诸龙大悦。同声说言。吾等今日奉受禁戒。永护佛法。云何龙不得戒。引大论龙即得八斋戒。正破萨婆多义也。
○三人法缘(二) 初人缘。二法缘。
○初人缘(三) 初诸佛。二圣人。三凡师。
○初诸佛。
诸佛有两。一真佛。如妙海王子从卢舍那佛受菩萨戒。二像佛。金铜泥木等。千里内无师。许求得好相。自誓受也。舍利发爪钵杖牙齿皆起重敬。尽可为缘。而舍利真伪难知。或是小圣。敬重如佛。便可凭对。次大乘经卷也。三释。一云不许。二云与佛像差次为授。千里无师。许对佛像。千里无像。许对经卷。三云莫问。有佛无佛。对大乘经卷即得为缘。大乘经典所在。如佛塔无异也。
发隐。像代佛。经代像。为千里内无师者通权变也。不可恃此而忽师范。佛塔者。金刚经云。是经所在。即为有佛。佛塔。如佛在塔也。
○二圣人。
圣人亦二。一真圣。二像圣。真者。谓十地等大士。对此为缘。故宜发戒。像圣者。谓金铜等作菩萨像。此经亦云于佛菩萨前自誓受戒。恐单菩萨像则成游漫。如凡夫发心是菩萨。作此人像。不能发戒。言佛菩萨者。是佛边有菩萨。地持但言佛像。不道菩萨也。
发隐。此明佛得单对像受。菩萨不得。须佛像菩萨像双在始得。所以者何。佛为主。菩萨为伴。主得兼伴。伴不得兼主故。如世君臣。亦复如是。千里无师。欲对像受。慎毋苟简。
○三凡师(二) 初论人。二论德。
○初论人。
凡师者。有内凡外凡。并以真人为缘。不许形像。经中称为智者。人数多少。地持璎珞并止一师。梵网受法亦止一师。下制戒中。道和尚阇黎。故成七逆。亦不见请和尚法。有言和尚者。请诸佛为和尚。文又云。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否。似非指佛。虽有现前智者。犹应共在佛像前。若经卷前。助为发起。尔时智者在佛像前。若有智者。无经像。不应得戒。具十八物中制。佛像经典。恒应相随故也。
发隐。以真人不以形像者。圣具天眼他心。乃可像授。凡非圣比。效则慢法。故不许也。成七逆者。第四十戒中。兼二师共成七逆也。二师问言者。举能问证真人也。此经前文中说一师。后制戒中说二师。故二义皆得也。虽有智者。犹应在佛前。言有真人为缘。亦不可自尊。必在佛前也。谓在佛前。则佛在上。师从傍为众授戒耳。若背佛高座而坐。是不主佛而僧独尊矣。夫僧为佛传戒。而可以背佛。臣为君宣敕。亦可以昔君乎。金口良谟。疏主明训。不可忽也。若讲演经论自宜建立法堂。如无法堂。而借坐佛殿。但勿高座过佛。切宜戒之。
○二论德。
次论德业。梵网经中。言为师必是出家菩萨。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什师所传。融师笔授。流传至今。此其正说。次地持云。必须戒德严明。善解三藏。堪能发彼敬心。方可从受不尔得罪也。
发隐。持戒者。既受之后。服之在膺。履之在躬。如执至宝而临深渊。如秉明烛而入大闇。是谓持也。十腊者。受戒以来。十历寒暑。今云僧腊几许。正指戒腊。非生年也。解律藏者。律有大有小。有性有遮。有道有定。有世间有出世间。有解脱有别解脱。有止作持犯。有僧俗男女。乃至有三有五。有八有十。至三千八万。其藏广大。不可穷尽。无不通晓也。禅思者梵语禅那。此云思惟修。即静虑也。而云通者。则是不但周知戒相。实能繇戒摄心。虚寂内凝。灵明返照。善晓出入。巧达沉浮。止观安心。离诸昏散也。慧藏者。慧含万法。喻如库藏。有少慧者。不名穷玄。今则若心若境。若理若事。若凡若圣。若显若幽。无不探其本原。究其极则。洞烛其细微曲折。贯彻其本末始终。故云慧藏穷玄也。此五德者。贵乎兼备。或戒具而腊卑。或腊高而解寡。或解通经法。而定力荒芜。或见落枯禅。而慧心不朗。皆非全德也。什传融受。贤圣流通。胡可勿信。今此经者。是其正说。无谬伪也。地持所明。文似缺略。然可以戒该腊。以慧该定。亦或末世五德难全。有戒无腊。德亦可师。犹胜徒老无知。不能诲人也。有慧无定。解亦可师。犹胜枯定哑羊。不能说法也。不尔得罪者。传扬戒法。厥任匪轻。无知罔行。获罪非小。授者受者。均不免焉。慎之重之。
○二法缘(七) 初总论。二梵网。三地持。四高昌。五璎珞。六新撰。七制旨。
○初总论。
道俗共用。方法不同。略出六种。一梵网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璎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优婆塞戒经。偏受在家。普贤观受戒法。多似高位人自誓受法。今不具列。
发隐。优婆塞戒。及普贤观。俱有受戒法。所以不列者。以其偏于在家。非道俗共用故也。
○二梵网本。
梵网受法。是卢那佛为妙海王子受有戒法。释迦从舍那所授诵。次传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余菩萨。次第相付。什师传来。出律藏品。先受三归云。我某甲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归依常住佛。归依常住法。归依常住僧(三说)。次三结已(三说)。次悔十不善业(更起三拜)。次赞叹受约敕谛听(三说)直说十重相问能持否(次第答能)。然后结撮。赞叹。发愿。余所未解。问戒师。便散。后文言欲受戒者。应香火请一师至佛前受。师应问能忍十事否。割肉喂鹰投身饿虎等。恐性地以上方能此制。亦云千里内无师。许佛像前自誓受三归忏悔。说十重如前无异。出口为别耳。
发隐。妙海先受。迦文次传。又次传弥勒。又次传二十菩萨。其来久矣。喂鹰饲虎。皆世尊为菩萨时所修苦行。而言等者。等取剜肉燃灯。敲髓济病。破脊而全逐鹿。碎形而饭饥民。以至舍国城妻子一切苦行也。然此须性地以上。已得无生慧解善巧。方堪忍此。非初心凡夫所及。师虽问此十事。盖是发起其心。使生胜慕。非强其必尔也。出口为异者。明自誓受亦无异辞。但出师口及出己口为不同耳。
○三地持本。
地持经相传是弥勒说。原本是灯明佛说。莲华菩萨受持。次第三十余菩萨传化。后有伊波勒菩萨应迹托化。传来此土。然地持是昙无谶所译。疑谶即是伊波勒。第四戒品出受戒法。若菩萨发无上菩提愿已。于同法菩萨已发愿者。有智有力。善义能诵能持。于此人所。先礼足已。作是言。我某甲从大德乞受菩萨戒。大德于我不惮劳苦。哀悯听许(三说)。次起礼十方诸佛。更请师云。惟愿大德授我某甲菩萨戒(三说)。次生念不久。当得无尽无量大功德聚。师应问言。汝是菩萨否。已发菩提愿未。问竟。应言法弟听。汝欲于我受一切菩萨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此戒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否。答能(三说)。师应起自礼佛竟。作是言。某甲菩萨。于我某甲菩萨前。三说受菩萨戒。我为作证。一切十方无量诸佛。第一无上大师。于一切众生。一切诸法。现前现学者。证知某甲菩萨。于我某甲菩萨前。三说受菩萨戒(三说)。然后结撮赞叹。便散席。依经本受法如此。
发隐。灯明可喻舍那。莲华犹彼妙海。波勒迦文之侣。无谶罗什之流。今古联辉。后先继美。真万世模楷也。中载五事。有智则穷玄。有力则住定。善义则解律。能诵则腊久。能持则有戒。亦前五德意也。
○四高昌本(二) 初受法仪文。二题名所以。
○初受法仪文。
高昌本。或题畅法师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小广。先请师云。族姓大德。我某甲今从大德乞受菩萨戒。惟愿大德忍许听受。怜愍故(三说)。次乞戒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时。愿时与我受菩萨戒(三说)。次问遮法。凡十问。师应起为白诸佛。唱言。一切诸佛。及大地诸菩萨僧听此某甲菩萨。欲从诸佛菩萨僧乞受菩萨戒。此某甲已是真实菩萨。已发菩提愿。能生深信。已能舍一切所有。不惜身命。惟愿诸佛菩萨僧怜愍故。施与某甲菩萨戒(三说)。次问受戒者言。汝某甲听。一切诸佛菩萨僧受菩萨戒。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如过去菩萨已学。未来菩萨当学。现在菩萨今学。汝如是学。汝能持否。答能(三说)。次白竟。唱言。此某甲菩萨。于一切佛菩萨前。从我某甲菩萨边。已第二第三说受菩萨戒竟。我某甲菩萨为作证人。此受戒菩萨名某甲。复白十方无量诸佛。第一胜师。及柔和者。一切众生软觉者。此某甲菩萨。于某甲菩萨前。已三说受一切菩萨律仪戒竟(三说)。次说十重相竟。结撮赞叹便散。
发隐。曰第一胜师矣。次曰柔软者何。夫刚柔妙合。慈威并运斯中道也。何取于柔软。譬诸金矿。销镕既极。则体自淳和。夹杂未融。则性犹粗梗。必精金乃能利物。非至德何以度生。软而名觉。则软亦善矣。焉可忽诸。上胜师指佛。下柔软指僧。
○二题名所以。
自齐宋以来。多用此法。所以题作高昌本者。寻地持是昙无谶于河西所译。有沙门道进。求谶授菩萨戒。谶不许。且令悔过。七日七夜竟。诣谶求授。谶大怒。不许。进自念正是我障业未消耳。复更竭诚礼忏。首尾三年。进梦见释迦文佛授己戒法。明日诣谶。欲说所梦。未至数十步。谶惊起唱善哉。已感戒矣。我当为汝作证。次第于佛像前更说戒相。时有道朗法师。是河西高足。当进感戒之时。朗亦通梦。乃自卑戒腊。求为法弟。于是从进受者千有余人。河西王。沮渠蒙逊子景环。后移据高昌。既奉进为师。进亦随往。值高昌荒饿。进生割己身以救饥者。因此舍命。进弟子僧遵。姓赵。高昌人。传师戒法。复有比丘昙景。亦传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畅法师。从魏国度在荆嘱之门。宣授菩萨戒法。大略相似。不无小异。故别有畅法师本。此出昙无谶。而小广地持。恐谶誓愿。发起人情。有此重复也(按荆嘱之门。嘱疑蜀字。门疑间字。存以备考)。
发隐。梦中感戒。非进之精诚莫致。非谶之神明莫识也。有宋高僧传十四卷云。释真表者。苦到忏悔。志求戒法。誓愿弥勒亲授。夜倍日功。心心无间。经七昼夜。见地藏菩萨手摇金锡。为作戒前䇿发。加复勇猛。二七日满。有大鬼推表岩下。魔相百出。至三七日。感兜率天主仪卫陆离。来绕石坛。慈氏徐至。垂手摩顶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苏迷卢可手攘而却。尔心终不退也。乃为授法。躬付三衣瓦钵。赐名真表。寻发天眼焉。又寄归内法传云。尼慧木者。母老无齿。嚼餔饴母。为口不净。不敢受戒。悲号日夜。忏悔乞戒。忽见戒坛与天皆黄金色。举头仰视。南见一人。衣亦金色。语木云。我已授汝戒。按此二事。与进相类。皆精诚之极。故能感戒。非偶然之故也。今人一呵而退。掉头长往矣。何以堪此。舍身求偈。断臂安心。遐思古风。曷胜痛泪。得与戒者。可弗重欤。言河西高足者。朗亦谶弟子。犹目连身子等称世尊神足。又颜曾等称孔门高弟是也。沮渠蒙逊。河西王名。言景环者。经译河西。而本号高昌。以环移据高昌。奉进彼地故也。言玄畅者。畅自有别本。今本是谶师所出故也。荆嘱无出。或地名也。言小广地持者。仍地持之旧本。而稍广其文也。
○五璎珞本。
璎珞经受菩萨戒法。前礼三世三宝。次受四不坏信。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戒(三说)。次忏悔十恶五逆等(三说)。次说十重戒。犯者失四十二贤圣法。问能持否。答能。然后结撮三归。重腾前十重戒。赞叹发愿。言受菩萨戒者。超度四魔。越三界苦。生生不失。常随行人。乃至成佛。若不受戒。不名有识。畜生无异。常离三宝海。非菩萨。是邪见外道。不近人情。劝化人受戒。功德。胜造八万四千宝塔。有戒犯者。胜无戒不犯。若真佛菩萨前受者。名上品戒。若佛灭后。千里内无法师。从佛菩萨像前自誓受者。名下品戒。
发隐。四魔者。欲魔。身魔。死魔。天魔也。繇依此戒。永断于欲。无欲则无身。无身则无死。无三者。则波旬不得便。云超四魔也。越三界者。或疑戒善止合生天。焉能遽越三界。前云菩萨大戒。兼定兼慧。学一得三。断烦恼。破无明。何虑三界而不能越。言生生不失者。大戒持心。宿因不昧。常随清净行人修至佛地也。故知诸修行人。傥今生不蒙解脱。当来之世。生死海中。护持出家正因。培植菩提圣果。端于戒赖焉。戒可轻乎哉。言不名有识。而畜生有识。乃云畜生不异者。正以不受佛戒。顽冥不灵。如畜生虽有识而无识也。犯戒胜无犯者。昔繇有受。今乃有犯。繇知犯戒。则有愧心。暂时圣教薰心。终成作佛种子。夫受戒岂小因缘耶。优婆塞戒经云。阿那邠底长者子。虽为五百金钱受戒。亦得无量功德。况自至心为解脱者。有戒犯。胜无戒不犯。不为过语矣。虽然。此抑扬其辞。极言戒之当受云尔。恃此故犯。犹夸胜人。无羞无惭。为天下笑。则醍醐毒药实惟自害。佛何尤哉。
○六新撰本。
新撰本者。是近代诸师所集。凡十八科。第一。师初入道场礼佛。在佛边就座坐。第二。弟子入道场礼佛。胡跪。第三。师持三宝。第四。令起心念三宝。如在目前第五。忏悔十不善业。第六。请诸圣作师。第七。请现前师。第八。师赞叹弟子能发胜心。第九。正乞是戒。第十。教发菩萨心。第十一。问遮法(有十五问)。第十二。想念得戒。第十三。发戒时立誓。第十四。受菩萨三归(亦以三归发戒)。第十五。师起唱羯磨([亦以羯磨发戒])第十六。结竟。第十七。师还坐劝学。第十八。说十重相。结撮赞叹。作礼便去。
发隐。在佛边就座。不背佛明矣。
○七制旨本。
制旨受戒。备有在家出家方法。广不列也。
发隐。制旨者。制敕之旨。国王所立仪法。使四众咸得受戒。如今之万善戒坛是也。故知国家本有大恩僧徒自宜报德。而或故违圣训。肆作非仪。秽德彰闻。善事沮革。一恶而污连同类。积愆而祸及法门。是乃国不负僧。僧自负国。可悲也夫。
问。前云五重玄义。此经不说。亦无妨碍。无碍云何。答。此意有三。一者义例昭然故。二者他宗融会故。三者本自绝言故。云义例昭然者。若依名体宗用教相。则此乃兼人法喻为名。实相心地为体。执持心戒为宗。灭恶生善为用。最初乳味为教相。其义彰显。不言自见。故今不说亦无碍也。云他宗融会者。据贤首般若五门。谓教起。藏摄。宗趣。释题。解文也。教起者有十。一传扬诸佛授受常法故。二标示众生入道根本故。三发明心地出生大戒故。四略开菩萨广大行愿故。五广显戒门普纳含灵故。六护持菩萨必不退堕故。七激励小乘令学大乘故。八直指凡夫信己是佛故。九预扶末法作大导师故。十流通圣戒展转无尽故。藏摄者。三藏之中。毗尼藏摄。二藏之中。菩萨藏摄。权实教中。实教所摄。宗趣者。总则心地大戒。止恶行善为宗。别则毗尼教相为宗。令悟心地妙义为趣。教义对也。又以心地真境为宗。令以智慧善持为趣。境智对也。又以善持心戒正因为宗。克成佛果为趣。因果对也。释题则菩萨戒者。所诠之义。经者。能诠之教。教义对也。戒为法。梵网等为喻。法喻对也。心戒为体。止恶行善为用。体用对也。以融今疏。则宗趣之中。具体宗用。宗兼体。趣兼用也。名相随宗。自不待论。解文。则随文销释。各就彼经而已。是知二宗名殊旨一。两可通用。故今不说亦无碍也。云本自绝言者。实相中道。迥出有无。法界一真。泯然绝待。展之则万有不穷。五奚能尽。卷之则一亦不立。又何五焉。心不可思。言不可议。故今不说亦无碍也。达本源之一致。略枝末之殊科。倏起诤端。俱成戏论而已。
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发隐卷一
半月诵戒仪式
戒序
诸佛子等合掌至心听。我今欲说诸佛大戒序。众集默然听。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即安乐。不忏悔罪益深。无罪者默然。默然故。当知众清净。诸大德。优婆塞优婆夷等谛听。佛灭度后。于像法中。应当尊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时。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如病者得瘥。如因系出狱。如远行者得归。当知此则是众等大师。若佛住世无异此也。怖心难生。善心难发。故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造罪。殃堕无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壮色不停。犹如奔马。人命无常。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众等各各一心勤修精进。慎勿懈怠懒惰。睡眠纵意。夜即摄心存念三宝。莫以空过。徒设疲劳。后代深悔。众等各各一心谨依此戒。如法修行。应当学。
归命卢舍那。十方金刚佛。亦礼前论主。当觉慈氏尊。今说三聚戒。菩萨咸共听。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闇。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遗。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唯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持。
诸大德。春分四月日为一时(此依西域。一年分三时。一时有四月。从腊月十六至四月十五。为春分。从四月十六至八月十五。为夏分。从八月十六至腊月十五。为冬分。今且标春分。应随三时改之)。半月日已过(腊月尽为半月。正月十五为一月。正月尽为一月半。二月十五为两月。二月尽为两月半。三月十五为三月。三月尽为三月半。四月十五为四月。余夏分冬分。准此改之)。少一夜。余有一夜。三月半在(三月日在。两月半在。两月日在。一月半在。一月日在。半月日在)。老死至近。佛法欲灭。诸大德。优婆塞。优婆夷为得道故。一心勤求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求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善道法。各闻强健时。努力勤修善。如何不求道。安可须待老。欲何乐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僧集否(答云僧集)。和合否(答云和合)。僧集和合。何所作为(答云说戒布萨)。此中未受菩萨戒。及不清净者。出否(此有二类。一者未受菩萨戒人。二者是曾受而犯未忏悔者。此二类不应共作布萨。有者遣出。无者答无)。不来。嘱受菩萨有几人。说欲及清净(谓众中或有为三宝父母疾病等缘不能来者。当嘱知事人。或同伴于上座处。说欲及清净。言说欲者。受嘱者云。有某净欲来布萨。有某事缘。不能亲来。令某代说。言清净者。彼某甲如法僧事。无见闻疑罪)。众当一心听。
持戒净身口。摄心正忆念。多闻生实智。斯繇戒为本。戒为妙法藏。亦为出世财。戒为大舟船。能渡生死海。戒为清凉池。澡浴诸热恼。戒为无畏术。消伏邪毒害。戒为究竟伴。能过险恶道。戒为甘露门。众圣之所游。持戒心不高。专精不放逸。不取正戒相。亦无邪念心。是名清净戒。诸佛所称赞。持戒心不悔。所愿亦成就。戒为法城堑。能遮烦恼贼。戒为勇猛将。摧伏魔军众。戒为如意珠。能与商人宝。戒为妙楼观。游戏诸三昧。持戒为平地。禅定为屋宅。能生智慧光。次第得明照。定慧力庄严。万行为具足。乃至成佛道。悉繇戒为本。是故有智人。坚心守护戒。宁丧失身命。慎勿有所犯。合十指爪掌。供养释师子。我今欲说戒。众当一心听。乃至小罪中。心应大怖畏。有罪一心悔。后更不复犯。心马驰恶道。放逸难禁制。佛说切诫行。亦如利辔勒。佛口说教戒。善者能信受。是人马调顺。能破烦恼军。若不受教敕。亦不爱乐戒。是人马不调。没在生死军。若人守护戒。如牦牛爱尾。系心不放逸。亦如猴着锁。日夜常精进。求实智慧故。是人佛法中。能得清净命。诸大德。今(白黑)月十五日。作布萨说菩萨戒。众当一心善听。有罪者发露。无罪者默然。默然故当知诸大德清净。堪说菩萨戒。已说菩萨戒序竟(向下问罪。有者忏悔。无者默然)。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否(三问三答)。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诵戒之前。升座师白众云。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众。僧差诵戒。恐有错误。愿同诵者慈悲指示。
诵戒毕。下座谢众云。某甲敬谢大众。僧差诵戒。三业不勤。戒文生涩。坐久延迟。令众生恼。望众慈悲。布施欢喜。
半月诵戒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