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73 册 No. 1449 吴山净端禅师语录

No. 1449-A 湖州吴山端禅师语录序

  左朝奉大夫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刘谊撰

  禅师讳净端。字明表。族姓丘氏。本贯湖州归安人也。受业吴山解空院。得法于临安龙华院齐岳禅师。一参宗匠。顿悟全机。解不存玄。见量颖脱。三千法席。众少投机。退隐本山。自号安闲和尚。谊行将赴官南方。因入山礼师。又有偈赠曰。天公不见过。祇为肚皮大。奉劝刘谊翁。为官依此做。言咏玄妙。于里中石壁间。诗颂颇多。皆如寒山拾得之流。谛寔至理。或有可观。师以无碍辨才。中传富于有缘法施故序。

No. 1449-B

  古佛应世。顺行逆行。风颠浪颠。凡四登山。普化寒山拾得之流。只要当人时时省捕。不随八风所漂。忽然一念相应。即是到家时节。禅师名净端。字明表。归安丘氏子。肄业吴山解空讲院。始见人弄师子。发明心要。遂诣翠峰月禅师。得游戏三昧。即以彩帛像其皮而衣之。故以为号。凡四住小纠。皆荒凉不给。人不堪其忧。而师独得其乐。多与贤士大夫游戏。为偈颂。有若戏谑。详味久之。极有深旨。示寂百余年。微言奥旨。脍炙人口。法孙比丘师皎。得其平日与士大夫酬唱。并杂著述辑一册。开板流通。以惠后世。其志可嘉。谒余正其讹舛。义不可辞。观者苟于语言文字外。见师子奋迅。则师皎上人。不虚刊此录也。

  时嘉定己巳秋后五日。前住持道场山嗣祖比丘定隆。书于铁观音东堂。

No. 1449-C

  予客代之清凉山。一夕梦一僧。蒙师子皮。自东而西。斜阳在天。光烛其面。忽然启齿。口如血盆。牙似霜剑。梦窃自计曰。如彼者我当为之。及读端师子语录。惊其脱略窠臼。大用纵横。不存轨则。果若金毛师子。跳掷露地。百兽闻风。靡不脑裂者也。呜呼去古既远。宗门爪牙希遘。率皆如妖狐怪狗。软暖委靡。凡见可欲。摇尾乞怜。万态迎合。一充其欲。阎罗老汉。叱咤其前。犹不暇顾。况顾我道哉。至于由机缘而颂古作。由颂古而评唱集。由评唱而所谓秘要者行秘要行。则后之学者。评唱不知。安知颂古。颂古不知。安知机缘。机缘不知。安知自心。自心不知。安知祖意。夫机缘者。活句耳。生杀自在。抑扬莫测。凡圣路穷。是非药病。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唯了悟自心者。即病为药。即药为病。即生而杀。即纵而夺。正抑乃扬。正杀乃生。以棒喝为广长舌。以铁丁饭木札羹为供养。临机哮吼。天龙欣悦。狐兔魂销。若然者。今之以秘要。自谓正传。慢侮法道。宁不有愧于师乎。 旹
万历壬辰仲春十三日。达观道人释真可。书于五台山叶斗之阳妙德庵自肯寮。

  No. 1449

  湖州吴山端禅师语录卷上

  法孙比丘 师皎 重编

  长兴寿圣禅寺语录(刘谊翁请师住持疏附)

  寿圣旧非禅刹。罕见衲僧。吴山久隐作家。还同古佛。亟干太守。愿得高人。恭惟。禅师乃夙悟大乘。弗拘小节。纵横妙用。出处不羁。勘破回头。撞翻不托。粗言细语。皆是上机。粝食恶衣。唯修密行。惯遨游于城市。常笑傲于林泉。潇洒余清。徜徉雅措。白云虚室。七轴莲经。皓月空潭。一声渔父。况兹所好。岂是不佳。若也为人。何妨行化。众心皆喜。思作礼于象王。十目具瞻。愿归依于师子。既伸䖍请。宁假谦辞。

  师受请。拈帖云。伏承。太博士承野翁先生。请山僧住持寿圣禅刹。公文已至。辞不获免。然住持之事。勉旃向前。若教出来。绍嗣宗风。难为担荷也。况端平生不曾行脚。遍参知识。始欲说经说论。荒废多年。说道说禅。难为启口。虽然如是。事无一定。官不容情。私通车马。

  升堂。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众中还有识者。出来。通个消息。良久云。大众为甚么不识。只为太近。众生久流转于生死。盖乃日用而不知。未登真觉。常处梦乡。古人道。昨夜得个梦。梦见一团空。今朝拟说梦。举头又见空。为当空是梦。为复梦是空。料想浮生里。还同此梦中。此是古人一梦。山僧夜来得一梦。与古人不同。梦见土地向山僧道。来日太博士承野翁先生。与诸人入山。请和尚住持寿圣禅刹。况和尚不曾行脚。焉可住持。山僧向土地道。听教不在多闻。参禅亦非广走。若是真师子儿。生下便能大哮吼。土地问。如何是师子儿。岂不见。永嘉云。师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也大奇也大奇。自笑吴山师子儿。数年长卧深林里。今朝徐步出岩扉。露爪牙展毛威。双睛晃晃迸光辉。碧眼胡僧犹不识。土地山僧焉得知。梦中被山僧拄杖子打一下。土地忽然不见。大众。不烦久立。伏惟珍重。

  上堂。僧问。羚羊未挂角时如何。师云。怕。进云。羚羊已挂角后如何。复云。怕。进云。既是大善知识。为甚么却怕。师云。老僧未曾见恁么差异畜生。僧退。师云。今朝二月二。禅翁有何谓。春风触目百华开。公子王孙日日醺醺醉。唯有殿前陈朝桧。不入时人之意。禅家流。只这是莫思虑。坦然斋后一瓯茶。长连床上伸脚睡。

  辨才法师至。上堂。举。庞居士颂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只是寿圣门下。还有及第也无。山僧若放一线地。个个无非金榜高名。若也把定乾坤。直教释迦老子历代祖师出来。也个个只是多年措大。良久云。法师尚不出。复成一偈云。古人经络一般丝。织出华幔世所稀。莫怪老婆无好手。都缘堂上不逢机。

  上堂云。久雨天晴好。春风万象和。白云本是无心物。南山飞过北山坡。急着眼绝誵讹。弄云堂上笑呵呵。遥望太湖波浪静。渔人尽唱太平歌。

  新岁上堂云。新岁新春雪又浓。森罗万象尽皆同。相逢莫认这般事。筋斗全抛示祖风。遂打筋斗。下座。

  西余大觉禅寺语录

  上堂云。端禅老端禅老。住持落魄无烦恼。朝参僧众数十人。夜观一轮明月皎。劝诸人勤学道。识取衣中无价宝。山光堂上雪初晴。洗出峰峦尤更好。诸人会么。僧问。如何是西余境。师云。七零八落。进云。如何是境中人。师云。天上无双月。西余只一僧。进云。人境已蒙师指示。祖意西来事若何。师掷下拄杖。复成一偈。山僧一生愚拙。葛藤无可得说。若问祖意西来。一日两度展钵。

  祈雨上堂云。山涧水流如凿开。旱年祈雨为民灾。不知云从何处起。只见雨从头上来(顷刻下雨)。

  宣州广教长老至。上堂云。浮云散尽天凝碧。春色消融山更清。我爱禅翁淡如水。时来相伴度残龄。

  师到华亭祇园寺。众请升座云。本是霅川师子。却来云间哮吼。佛法无可商量。不如打个筋斗。遂打筋斗。下座。

  灵山孝感禅院语录

  童申公同诸官员。送师入院。拈香毕。师挪手良久。歌渔父一声。问相公闻么。此是太平曲。便升座。拈起拂子。目顾四众云。三台命我住灵峰。四面森罗冉映中。度日将何报恩德。竹连床上演宗风。

  上堂云。面黄头白作禅翁。住在灵山山岭东。心静可观明月照。身闲懒与世人逢。高低郁密千千竹。近远森罗万万松。冲底冲兮偃底偃。老枝枝上猛重重。根蟠怪石龙归洞。声彻长空虎啸风。当年曾遇君王用。至今常有白云封。

  西余大觉禅寺修造䟽

  西余端老。打钱修造。舍也好不舍也好。更过几年。篱?壁倒。

  示众呼云。当山僧堂漏损。寮舍崩摧。经年无施主烧香。累岁少檀那羞设。恐有十方禅侣云水高人。暂入荒山。难为驻锡。可以溪山为乐。松柏充饥。名利不干怀。饮食不为念。罢参知识。懒访禅林。闻说教似春风。听谈禅如说梦。共居岩畔。同受寂寥。谨白。

  入城化缘回

  元丰七年。中秋上旬。忽因四大相逼。思昔日之愿心。换宝殿之大柱。修僧堂之正门。箱无一寸之帛。囊无挑药之金。不免入城乞化。遍扣豪门。莫非人人欢喜。处处相忻。尽道。承长老亲自到。及拈舍五文十文。才问求千钱百贯。一似抽筋。盖是我福缘浅薄。莫怨他人。自知蒲绳子短。争嫌苦井源深。不如早归岩畔。作个闲人。观月色之清辉。望孤鹤以为邻。誓弘般若。报佛深恩。奉劝后代儿孙。莫打此般鼓笛。聒噪他人。

  丰年词

  莫怪野老闲言。禅宗近日有多端。第一须会五家宗派。然后熟念传灯祖源。更谈诸家语录。钞写。印版。雕镌。连晓至夜看读。也与阇黎一般。更须广走天下。嬴得两腿疼酸。入到知识门下。先看古老因缘。长廊下胡喝乱喝。僧堂内聚话諠諠。料想曹溪路上。应无如许多般。更学文章四六。广览庄老诗篇。自视风流雅措。且要攀接官员出入。才登宝座。拈起拄杖。敷宣道我即心即佛。举着绝妙绝玄。那个得悟至理。到底肚里颟顸。且是拨无因果。懵懂必落魔边。终日业识扰扰。有甚出头之年。驰骋阴阳术数。医药针灸相便。收拾市?行货。一味只是要钱。更贪恩泽院舍。贵要徒弟骈骈。若也有些庄产。躬亲耕垦田园。嗟夫世人无识。道他心力周全。聚徒三十五十。便言福鲜无缘。匡众三百五百。声誉远动朝贤。荐举锦衣师号。帝泽累累须宣。谁知药山。众不满十。赵州禅椅。初无半边。德山吃泥吃土。岩头无醋无盐。无业三诏不赴。腾腾任运随缘。若教今日眼见。也道无福无缘。野老如斯检点。大也陆地行船。我今别无见解。且弄师子随缘。身毛即非线作。头尾岂假绳牵。看时千邪走怖。动着百兽茫然。灵山只此伎俩。与人万古流传。

  谢章庭臣同李八入山

  绍兴四年闰四月。山间林下无炎热。清风明月冷光辉。山涧水流流不绝。云间白鹤唳长空。岩畔新篁露高节。此时此景正堪眠。忽觉柴门有人拨。山童出问是何人。报道庭臣与李八。向我道。圣人急召枢密首厅。吕大资相将朝帝阙。我向伊二人道。好似我师子。奋迅威猛出岩穴。哮吼一声见太平。百兽闻知皆脑裂。奉劝公心佐圣明。莫为私仇生毒㜸。

  打睡说

  世人处身有四仪。惟我最奇。人间万虑都遣。富贵名利都不能知。翻思释迦老子。不知人之所宜。却令昼夜修习善法。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若教老僧亲见。令向灵山顶上。块石枕头。大家一时打睡。蓦地拽起来时。要他知道睡中有这般滋味。

  熙宁雪中观贫

  熙宁乙卯季冬节。凛凛寒风飘密雪。兽依岩谷鸟依巢。老幼贫人无处歇。苦夜长愁岁月。父母妻儿各离别。头发髼松似鬼形。肌肉干枯如墨刷。手足皴皮剥裂。行步艰辛滴鲜血。瓶为锅镬草为衣。䇿杖尪羸语呜噎。叫声频谁采括。往往无知将水泼。盖谓前生不早修。致使今生衣食缺。生不生灭不灭。为报聪明与贤哲。负却青苗助役钱。饿死黄泉向谁说。

  师一日。诣章公府相公。留斋下羊肉馒头。与师吃了。相公言赚。师云。我向道好吃那个畜生撞着我。遂留一偈云

  旱年祈得雨。高山好种田。吃菜若成佛。驴马也生天。

  住灵山与章相公

  章敦章敦。请我看坟。我却吃素。你却吃荤。

  章丞相诞日。师以白犬一只。上寿

  山中无羊犬当羊。头无双肉尾巴长。非但补劳并益髓。夜间别有好思量。

  师到平江府。接章相公

  眼昏耳聩老身孤。林下无人泪似珠。相公许我云中雨。救取甘泉涧底枯。

  送平上人随章相公之潭州

  子来别我去潭州。要见沩山水牯牛。水牯原来头角在。当途一见便回休。

  章相公被召。以母老辞免

  点铁成金易。忠孝两全难。仔细思量着。争如长兴灵山孝感禅院。青松林下无用老僧闲。

  祭银青章相公

  维某年月日。谨以宇宙为器。明月为奠。祭于章公之灵曰。了本真性。上升安养。五福生臻。子孙将相。千足万足。伏惟。尚飨。

  悼章相公

  生兮大海一沤发。死兮大海一沤沦。章公了此辞清世。一梦今经九十春。

  章相公赴召别师

  师请入方丈。茶汤罢。师云。且为爱护佛法。相公云。不兴不废爱护佛法也。师令侍者取糖与相公。送路吃糖次。师云。相公甜么。公云。甜。师云。甜便住。相公一笑遂起。

  师因入京。谒章相公。夫人不悦。乃留颂

  天上一声雷。老僧头上过。幸自安闲人。何用做这个。

  师因章相公请供赚下馄饨

  腥馄饨素馄饨。满碗盛来浑仑吞。垃圾打从滩上过。龙宫海藏自分明。

  退灵山

  枢密枢密。聪明正直。见我老衰。教我种植。桑柘千株。松柏万亿。思量祖教。苦极苦极。辞归林下。为报恩德。

  武康章法禅院行化偈

  破落长老着破袄。住个破院无烦恼。借得破轿去人家。破絮肚肠慢慢讨。

  陆朝奉请赴任 (字蒙老)

  正是炎炎六月天。白云深处恣高眠。山童忽地来惊我。报言蒙老在溪边。拏舟远远来相访。问余临别有何言。不说教不谈禅。专听政声。如我山前水流归沧海。清清常湛然。

  答陆野翁入山偈 (野翁谒师偈附)

  浪生浮世虽无益。祖道庞公喜为传。了得宗风无个事。买琴沽酒未还钱。

  老僧兀兀山中坐。物外良朋来访我。物外良朋忽下山。我侬依旧山中坐。

  示虞提刑

  少年天子少年臣。治国安民德最深。奉劝公心扬政化。此心便是祖师心。

  同诸公游道场山

  水牯年深气力颓。登山下岭喘如雷。野华春草满山秀。幽鸟声声教我回。

  赠吴少卿入山

  友人相访入柴关。云水宽闲溪涧寒。莫道山家无可待。老松修竹任君看。

  别周察院

  但灭心头火。前程路坦夷。三冬无雨雪。各自着便宜。

  宣城吕大资招游黄檗山

  黄檗昔年裴相召。老僧今日大资留。须知此理非今古。一月分明照万流。

  和友人入山韵

  闲来无事对山屏。古涧寒松畅野情。是处岩华高下色。几般幽鸟往来声。

  吕公求坐禅颂

  吕公好坐禅。张公好学仙。徐六喻担板。各自见一边。

  舒王请益

  师在京师。王荆公请讲禅。就大相国寺设斋。看经次。荆公入院。焚香毕。问诸方云。佛未出世时。看甚么经。众无语。师云。相公周孔未出世时。读甚么书。公云。伶俐衲僧。又云。南无观世音。说出种种法。古今沉没者。声声怨菩萨。

  一日因蔡察院入山云。和尚道眼虽明。好去见法涌禅师。淘汰古今因缘。师以颂答之云

  野老平生懵懂。模样一似漆桶。看来孔窍全无。粥饭也解口动。出言鄙野无文。愚拙不能取奉。自知道眼不明。不会葛藤骨董。忽逢道友良朋。劝我去参法涌。我闻法涌禅师。福德王臣所重。行则隐隐轰轰。坐处千从云拥。吃着锦衣细食。住处雕梁画栱。野老仔细思量。也是一场[门@兴]哄。

  游西湖

  不爱禅家翁。唯谈上上宗。不爱讲家流。日日挥清风。却爱西湖上。凤皇桥下水流东。

  别丞议赴宣州吕大资请

  今日宣城去。蟾光照竹扉。途中唯一衲。寒便把来披。

  别吕大资

  岭上梅华犹未绝。岸头柳眼绿依依。临歧执手不忍别。争奈春风送我归。

  偈答周察院

  林下无人老自悲。袈裟权且当蓑衣。骆驼桥上观明月。不为鲈鱼尾更肥。

  师在京师慧林院见圆照禅师。圆照出迓曰。村里师子儿。便作师子势。应声成偈曰

  村里师子村里弄。眉毛与眼一齐动。开着口肚里。直儱侗。不爱人取奉。假饶弄到帝王宫。也是一场干打哄。

  又颂上圆照禅师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竹月松风。常为伴侣。绝学无为真我师。白云深处孤峰里。

  师入城。太守李丞议相见云。和尚既是清净法身。何得头白。师云。老僧有十愁。因兹头白。遂索笔书云

  第一愁。常怕黄河水决流。年年叠土如山岳。岁岁须防布袋头。

  第二愁。江湖水涨寔难留。苏湖尽是低乡住。须防洪水没田畴。

  第三愁。人间谷米少人留。忽然一日饥荒后。饿倒贫人无处求。

  第四愁。看看翰苑少文俦。国家若要才人用。诗赋通经双泪流。

  第五愁。臣僚代代报冤仇。子子孙孙何日了。劝君为国早回头。

  第六愁。近来将相寔难求。儿孙受禄黄金贵。才闻边用皱眉头。

  第七愁。人间广阔老僧忧。近来改寺为宫观。台殿桥梁社稷休。

  第八愁。国家节用最为忧。忠臣慈孝应难得。小人娇逸逞风流。

  第九愁。懒养爹娘要剃头。刮削民财求度牒。还他宿债眼惆惆。

  第十愁。林下无人双泪流。去圣远兮邪见近。野老因兹白了头。

  师观浮生富贵贫贱。皆属幻空。而人不悟。遂作十空警世

  人生难满百。华无十日红。有钱不布施。死了一场空。

  衣食皆前定。随缘任命终。假饶强讨得。横死一场空。

  钱多转不足。余剩尚言穷。莫教时运退。懊恼一场空。

  俗事如麻粟。妄想起重重。多贪心不足。折本一场空。

  色身不坚固。常忧火宅中。佛经不持念。闲过一场空。

  他事不干己。闻时似耳聋。自身不会理。闲管一场空。

  骨肉权相聚。妻儿防命终。无常一旦至。离别一场空。

  在堂不恭敬。死了强捶胸。寒食因游玩。祭奠一场空。

  富贵多丰足。前缘所种功。今生不修福。后世一场空。

  劝君家有剩。报答四恩浓。结缘须及早。不舍一场空。

  答妙庵主 (妙庵主词附)

  伏睹。章法禅院。有眼未尝逢见。数间破漏行廊。一所崩摧古殿。不堪雨雪风霜。尽是玲珑。椽箯香罏。永绝香烟。经案更无经卷。看来一所孤村。到者须生嗟念。又无云水高人徒弟。任他稳便门徒施利争收。应不用心营建。庄产只用资粮。蚕熟各收丝绢。斋蔬尚没油盐。饭食难逢乳面。豺狼日日成群。施主何曾见面。十方禅客到来。怎不教他厌贱。周回甚处安身。转脚一时行遍。可怜端老高僧。住此非他意愿。岂图佛法流传。可为名利留恋。却缘强顺人情。枯淡暂时吞咽。不如及早辞归。此处莫劳营变。山居寂宽犹常。且是门无半片。诸方多少禅林。惟此不堪举荐。奉咨县宰檀那。空把祖师劳练。教他几个村僧。且自独营独膳。不须更作十方免见烦州括县。聊书数句风词。尽是寔头相劝。

  大宋无心野老。不会葛藤禅道。好处不肯住持。破院随缘养老。忽同庵主入城。撞见武康寻讨。野老不肯承当。庵主劝道也好。受䟽相伴入山。翻笑我受枯槁。因公送到丰词。野老随缘十好就。以十好偈答。

  第一好。碧嶂重重何处讨。龙回虎转少人知。图画难成非所造。

  第二好。寂寂松门通大道。柴关不掩绝尘嚣。白云片片时时到。

  第三好。尘埃一任风来扫。白牛随步过岩前。一时吃尽路傍草。

  第四好。林里霜猿忽然到。中宵岭上啼一声。天边明月云开照。

  第五好。燕雀不来林下噪。时时老鹤憩高松。清唳一声惊百鸟。

  第六好。干柴软米山田稻。虽无百味及珍羞。粥饭随缘宜进道。

  第七好。前溪后溪明月皎。夜深静坐念浮生。莲经七卷声声了。

  第八好。前人相见无可道。只愿一年强一年。官中苗税供输早。

  第九好。门前古涧生苹藻。药苗旋植四时供。守贫林下无烦恼。

  第十好。且无蚊蚋来相恼。松风吹籁响长空。真是山僧堪养老。

  吴山解空院建轮藏榜

  夫转轮经藏。乃弥勒大士所建也。观末世众生。懒堕懈怠。不能诵经坐禅。如法修行。造此良因。遍周沙界。续佛慧命。无令断绝。当山比丘常智。竭力干求施主。共结良缘。施主入山舍财。宜志心恭敬。愿来世龙华三会。与诸上善人。同会一处。旹崇宁癸未六月日老僧书。

  师于寺侧。建一小庵。乃号归云。每书偈咏于壁间云

  老来林下养闲躯。茆屋清虚蚊蚋无。一径松风何处起。入松穿竹两三株。

  睡起

  石枕藤床一榻低。觉来还自日沈西。白云堆里翻身转。一曲渔歌在碧溪。

  观松

  片云忽起去。老鹤又高飞。惟有岩前老松树。青青长长岁寒枝。

  负暄

  茆屋正当南。天寒好负暄。太阳胜软火。第一且无烟。

  戏书二十三字

  谁知万象是无常。林下闲闲人自忙。思忆高僧守孤节。惭惶。

  老病

  也不能诵经。也不能坐禅。日中噇一顿。困来伸脚眠。时至即行无系绊。从他东海变桑田。

  自述

  自叹老一身。七十余三岁。田不耕一丘。蚕不养一䕠。肚里不曾饥。未寒有衣盖。幸遇太平时。未可便辞世。

  又述

  山僧落魄隐岩居。静坐端披古圣书。惟爱月明松竹长。不扳朱紫佩金鱼。

  潇洒岩居畔。结茆唯一庵。清风销暑气。寂寞少人贪。

  幽有鸟声碎。禅无衲子参。斋余林下去。华雨落??。

  睡起懒移步。日落松房阴。寥寥万籁息。独闻山鸟音。

  兀兀如痴坐。方名真出家。孤猿天外去。百鸟不䘖华。

  夜深山鸟息。唯唳鹤冲天。野老毛骨冷。闻声不得眠。

  罏灰汤似水。寂寞少人知。老朽不成睡。天寒夜半时。

  眼昏难辨字。耳聩不闻声。夜静岩边坐。见月不见星。

  凡圣不同归。佛祖不同道。洒洒落落人。应笑拈华草。

  山居诗

  吴山古寺近溪边。高阁虚堂景象全。林下寂寥罏火尽。未眠犹听夜行船。

  七岁居山今七十。山光松竹逼人寒。夜深火灭罏灰冷。纸被拥身白雪团。

  吴山古寺寒松直。老鹤巢居最上头。唯爱月明中夜后。一声清唳满山愁。

  松竹青青古涧深。结茆为屋号归云。自从参遍官僚后。野老无心见贵人。

  自笑年衰雪满头。任他冬夏与春秋。林间寂寞何为乐。山鸟自鸣泉自流。

  自觉年高无所为。诗人笑讶小人?。眼昏耳聩无心力。是是非非都不知。

  老嫌俗客来相访。独泛孤舟溪上游。夜宿芦华赏明月。应无闲事挂心头。

  老来无事掩柴扉。林下闲闲何所为。莫道茆庵无一物。窗前片片白云飞。

  老朽龙钟不下山。庵居岩谷坐林间。月华入户时时照。幽鸟声声闻更闲。

  野老欣欣任自然。斋余无事玩林泉。门前竟日无人到。夜对乔松月在天。

  年老醒醒神更清。夜深幽室诵莲经。儿孙睡觉应嫌我。石版时敲四五声。

  老拙懒陪尘俗客。茆堂静坐复安眠。林间莫道无看待。松竹溪山在目前。

  无事老来心下乐。得闲坐处念头轻。一身之外无他物。秋水澄清夜月明。

  眼昏耳聩是何缘。此事谁能为我宣。林下无人共游乐。困来独倚老松眠。

  无事老来心下乐。山中养性度残龄。经年四远无人到。吾门白日是黄昏。

  岩前松竹两三株。日炙风吹渐渐枯。叶落纵横人不扫。清声犹自响朝晡。

  人事悠悠懒更攀。茆堂静坐白云间。夜观明月为高烛。一道清光照万山。

  因观杨柳垂青眼。始觉人间春到来。遥望南山雪消尽。寒梅犹有一枝开。

  水澄山色映青天。静坐茆堂未欲眠。好玩岩头松与月。更闻高柳一声蝉。

  耳聋不听楼头鼓。眼暗难看夜半灯。一曲渔歌声尽后。归云天外自腾腾。

  不觉日又过。寂寞庵中坐。野禽飞去不䘖华。唯有白云来伴我。

  和神智讲师止观三境

  性德

  思量佛祖老婆心。性德从他强立名。岭上寒梅带春雪。九年面壁自劳形。

  修德

  黄金谁把水银和。万象森罗未是多。恁大也须从地起。更高无奈有天何。

  化德

  入海求珠深更深。摩尼众宝与黄金。今朝为报波斯道。莫把玻璃卖与人。

  总颂

  化他修性并总别。思量尽是天边月。大家话得是场空。各各自扫门头雪。

  听楞严七处徴心。八还辨见。以此颂呈本讲。本讲云。汝当以禅得法

  七处徴心徴不遂。懵懂阿难不瞥地。直教徴得见无心。也是泥里洗土块。

  八还之教传来久。自古宗风各分剖。假饶还到不还时。也是鰕跳不出斗。

  别本讲

  弯弯曲曲似门钩。一番拈起一番愁。不如做个禅和子。参到无心即便休。

  苏幕遮

  遇荒年每常见。就中今年洪水皆淹遍。父母分离无可恋。幸望豪民救取。庄家汉最堪伤。何忍见古寺禅林。翻作悲田院。日夜烧香频祷告。黄天救护开方便。

  牛歌

  牛牛牛休休休。更莫牵犁拽耙。任从冬夏春秋。无绳无索。无准无钩。朝来放向荒丘去。杳杳冥冥休便休。

  木鱼歌

  本是深山林下木。拗屈藏形寄幽谷。被他巧匠伐将来。苦使镂刻作眼目。悬向堂前号鱼鼓。教我声声为众苦。长连床上带刀眠。火棒时时打我肚。一等为鱼甚高格。挂红梁上居峭壁。五湖四海任遨游。谁怕龙门点破额。

  十二时歌

  平旦寅。鸦鸟噪声频。眼开犹懒起。床上更翻身。

  日出卯。着衣洗面了。啜尽一钵粥。直到斋时饱。

  食时辰。猛火不着薪。一升是十合。八两是半斤。

  日映未。汤瓶常滚沸。若无闲客来。便好打瞌睡。

  晡时申。举头无点亲。千年桃李核。觅甚旧时人。

  日入酉。无人到门首。屋里自优游。谁能外头走。

  黄昏戌。穴中老鼠出。拍手赶不去。相叫咬唧唧。

  人定亥。不是多懈怠。脱鞋上床眠。无可相抵待。

  半夜子。睡得恰正美。总得一场梦。说向何人是。

  鸡鸣丑。残月照户牖。楼上晓鸡鸣。天寒星转斗。

  禺中巳。口腹无定止。羹菜少盐醋。常时食些子。

  日南午。两手挪抄肚。布裤膝头穿。更觅何人补。

  湖州吴山端禅师语录卷上
卍新续藏第 73 册 No. 1449 吴山净端禅师语录

  湖州吴山端禅师语录卷下

  法孙比丘 师皎 重编

  渔父词

  师或坐观明月。歌渔父词。人乐闻其声。莫不奔骤而至。皆欣然忘归。

  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

  轻舟再奔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

  浪静西溪澄似练。片帆高挂乘风便。始向波心通一线。群鱼现。当头谁敢先吞咽。

  闪烁锦鳞如闪电。灵光今古应无变。爱是憎非都已遣。回头转。一轮明月升苍弁。

  赞净土

  七宝池中堪下钓。八功德水烟波渺。池底金沙齐布了。羡鱼鸟。周回旋绕为阶道。

  白鹤孔雀鹦鹉噪。弥陀接引毫光照。不是修行何得到。一般好。西方净土无烦恼。

  一只孤舟巡海岸。盘陀石上垂钩线。钓得锦鳞鲜又健。堪爱羡。龙王见了将珠换。

  钓罢归来莲苑看。满堂尽是真罗汉。便爇名香三五片。焚香献。元来佛不夺众生愿。

  徒弟禀师修行净土。师云。你个小顽儿。那生理会得。因书偈示之。

  净底行净底土。美酒沽来。鲈鱼作餔。困则伸脚打睡。起来自歌自舞。吴江桥下碧波中。一轮明月为丧主。

  说易道

  夫易之道。幽玄难会。问着时流。指天划地。二仪未分之前。只言太极太始。混沌一气。清浊才分之后。不离乾坤巽艮震离坎兑。出来十字街头。撞见南山张二。见我拍手呵呵。略与我说易中梗概。天雷是我爷泄气。大海是我娘屎囊。问他上代祖宗。却是我离乡人。子孙不知次第。

  哭果超法师

  山僧何故也悲辛。为忆邻间善友人。万部莲经犹未满。十方缘熟已分身。庭前老树飘黄叶。云外蟾光满素轮。若问我师归甚处。无边境内已栖神。

  为超法师举火

  性空真火。性火真空。来从此来。去复其中。法师圆寂。我等难逢。若问归何处。白云无定踪。

  尼僧悟道因缘

  师抵鄣南。见上方超和尚。有一尼师来参。师云。待来日五更三点入来。师侵早红粉搽面而坐。尼入见惊而遂悟。超和尚有颂附。

  堪笑吴山老秃奴。巧妆红粉接师姑。茫茫宇宙人无数。那个男儿是丈夫。

  村婆送一百光钱与师。荐丈夫往西方。求颂

  婆婆惠我一百光。要荐丈夫往西方。此去西方十万里。百钱缠裹到余杭(果然托生余杭)。

  湖州做袈裟会众僧奔骤。以颂示之

  苕溪溪上古禅房。出水荷华月照窗。莫怪衲僧行太速。袈裟引得脚头忙。

  闻坛下讲主说禅

  何山长老修长忏。坛下阇黎却说禅。两处都缘无别事。大家只是要光钱。

  戒坛示沙弥

  登坛受具戒。第一莫疑师。摘取果子吃。莫管树横枝。

  因一禅人有省示之

  揭起天庭骨。露出鬼眼睛。直饶恁么会。也是假惺惺。

  道婆送鞋求颂

  已知道婆能好手。双履野人焉敢受。着却踏到赵州关。免教赤脚林下走。

  小山请斋不赴。为果超法师示寂

  邻僧尽向小山去。唯我独从溪上来。莫笑山僧无用处。平生于义不于财。

  去杭州见法涌禅师。不出相见。留颂

  闲向南山寻老牯。山童报道睡方浓。乘兴来兮乘兴去。白云千载生遗风。

  乘舟西上

  嗟见世间人。风义不长久。唯有天边月。处处随我。

  登慈云岭

  千古慈云岭。往来南北行。江波与湖水。极目两分明。

  劝世辞

  我见世人痴又痴。不记熙宁八载时。如今米贱无惭愧。朝餐鱼肉暮肥脂。路上骷髅无限数。人吃人时复是谁。六趣轮回自流转。世人各自着便宜。

  又。

  野老与君忧。世间三斧头。贪财并酒色。到老不知休。坏得人性命。干得人骷髅。忽然四大病。床上眼惆惆。前头黑如漆。心行未曾修。劝君早觉悟。莫待雨淋头。多见人念佛。口甜心里苦。满肚是蛇儿。瞋心如猛虎。枉把藏经看。念佛是恶口。口善心不净。念佛无感应。一照四方明。心如天宝镜。

  劝学

  学则成圣。不学是凡。圣贵凡贱。贤在其间。春日暄暄。鸟声??。光阴可惜。争敢安闲。

  咏骷髅

  旷劫不能逃。轮回多出没。只为世间情。无缘生慧日。晨昏多不省。运用如胶漆。只这示诸人。非空亦非实。

  长兴周承事相访

  吴山长碧水长流。水转山湾路更幽。多谢庞公远相访。旋烧松火荐茶瓯。

  渐觉清和四月天。一声清磬响山川。心澄气爽无拘束。留得高人伴夜禅。

  谢紫梅饱潜道人入山

  自知无福又无缘。老朽茆堂白昼眠。潜道今朝远相访。汝无阿堵我无禅。

  尽道先生活计贫。高谈雄辩此珠珍。信知探得无生理。甘作云堂林下人。

  王居士参报本政和尚

  王居士用心参。曹溪滴水不须耽。碧眼胡僧难得遇。莫图些子口喃喃。易则易难则难。霅水东流弁岭湾。消暑楼前会处。清风明月对溪山。

  张居士相访

  清河居士别多年。一笑相逢信有缘。莫讶老僧无别话。平常心是祖师禅。

  崇宁癸未元宵节。浮云散尽天边月。一道清光照霅溪。觌面相呈无可说。

  德清沈居士相访

  因访瑶师迹。穿云入小山。忽闻沈居士。云临到此间。月照寒松碧。霜凝翠竹斑。却观堂上影。恨在见生颜。

  谒报本政和尚

  祖道久不明。临济一枝折。今日忽重荣。映掩苕溪月。

  赠辉长老

  昔日乌龙老。今向南荡住。坐断临济禅。透出云门路。咨示云水客。时来须荐取。莫莽卤。苦瓜偏甜。甜瓜偏苦。觌面相呈在半途。休说禾山解打鼓。九月九是重阳。五月五是端午。

  徒弟常度游方

  数年林下养雏儿。今日和云物外飞。高立老松山顶上。清唳一声天下知。

  师孙道月参方

  秋风黄叶落。如月出山扉。照见长空无挂碍。片云独鹤好相依。

  一伙儿孙勿奈何。旋收旋放出烟萝。平原莫讶生荆棘。直向沧溟起大波。

  师孙宗贰游方

  子今欲向山前去。且向山前问路行。山下若逢驴与马。小枝须有一枝荣。

  我家活计勿来由。说与儿孙不肯休。今朝放向师前去。入户须教便出头。

  闻祥景休结茆庵

  我爱祥景休。超然格趣别。身不与俗交。心可同明月。近闻结茅庵。何不向余说。外须基址坚。内要圆无缺。翦茅为平头。立竹宜高节。捣练灰炭和。干来硬似铁。冬天常自温。夏月无炎热。老儿毛骨寒。居此御风雪。莫要大工夫。弄巧翻成拙。

  赠祥景休嗣正

  熙宁季冬节。夜坐更已久。月色射窗户。松风鸣谷口。忽思祥景休。同门素为友。欲作诗相寄。苦吟不成就。磨尽半锭墨。污却一双手。瞑目尽寻思。天寒星转斗。茆庵里向火。盘桓日上首。不觉天鸡鸣。一句也不有。

  开元寺证阇黎受僧职师与书

  某顿首。吾门多幸。新受僧正。为居山谷。未及诣贺。此者是能纯二师退于僧职。可谓脱却多年炙脂布袄蒙老着得恰好非惟当郡江浙之间。惟公清闲雅好。每见寺中。佛生之日。涅槃之忌。公尚私门不出。随喜烧香。何期今日为于僧职。区区于车马之前。役役向阶墀之下。同流成队。弟子成群。思量世间难得人也。聊书片幅。以达所怀。谅在同门。必当高照。

  与天圣月老

  前日山童。入山来报道。天圣禅师在溪头。欲入灵山相见野老。乃命人扫开松下拗。锄却路傍草。汲山泉炳松燎。碾茶待于禅师。山童又来报道。禅师绝早去了。何缘如此。为冬节日近侍者相催。要目录早了算来。住持人有许般烦恼。只此黄面老子道。若乐众者则受众恼。浑如此道。只在灵山住着破院。便乃篱?壁倒。又无十方禅侣。来入室相恼。又不去诸方求讨。免将门状牛屎堆头。谒见父老。何缘如此。盖乃无福无缘。无禅无道。

  智老归平江

  你住在城隍中。我住在深山里。山深少人到。不知你侬起。你又不恋我。我又不恋你。你又无书来与我。我又无书去送你。他年白首忽相逢。始知今日淡如水。

  吕大资求坐禅颂

  大资要坐禅。山僧只爱眠。若问祖意西来。茆荒只在面前。

  题明静轩

  性明非月照。情静不干山。最好此山幽隐处。悠悠溪水下前湾。

  为妙庵主题布袋和尚

  老古锥画得着。拖一脚进一脚。一个布袋。何时放却。

  怀妙庵主

  闲思老古锥。一去无消息。寂寞惟有风。岩前松与月。

  答陆蒙老韵(蒙老赴官晋陵别师诗附)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霜样白。西溪溪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船头渐进古松门。云是吴筠读书宅。烟云半岭见层楼。峥嵘鳌顶蓬宫窄。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演渔歌。秋来满船载明月。直钩不钓闲鼋鼍。一雨笠一烟蓑。五湖深处任风波。黄梅渡口水流急。救护心谁如老婆。

  世上何人年一百。大家须要心明白。山堂寂寂谁为主。富贵荣华一宵客。我爱吾官清更贫。囊无金玉居无宅。溪头相别去安眠。肚皮如海无宽窄。病僧无力效头陀。乌兔从他两自摩。物外良朋来相访。高吟白雪紫芝歌。笑我临行指天月。遗骸江海似鼋鼍。忘箬笠不披蓑。浮生后浪逐前波。林下一炷罏烟远。用荐野翁并野婆。

  示朝散刘谊翁

  聪明富贵少延年。淡泊虚心寿自延。林下寂寥甘自乐。山间幽鸟自茫然。

  赠长兴王省元四绝句

  谁测先生意趣难。贫如原宪学宗颜。年年酒债将琴当。岁岁诗狂待月还。

  纵道暂时辞霅水。惠然相访到林间。势来不要求荣贵。好隐吴筠旧隐山。

  混然一气派三才。今古谁逃日月催。耳聩不闻山鸟语。心闲惟喜老儒来。

  呼童林下烹新茗。情别溪头懒度杯。但把诗书教诸子。主人应不见空回。

  答丁大夫入山颂 (丁大夫呈师颂附)

  端颠端颠。高卧云烟。看个老牯。三十余年。近来悄悄。或放或牵。莫教放去。侵却良田。且道鼻孔落在那边。

  茆堂寂寂。无火无烟。老牯放去。不记何年。牧童打睡。无绳可牵。贫无寸土。说甚良田。林下休问。那边这边。

  同宜兴蒋叔明游吉祥茶山

  平生闻说真山境。此日追游喜有因。满目高山流水在。旧来灵迹不通神。

  题吉祥寺茶山

  吉祥山水与云连。清韵来闻二十年。知道老僧无热恼。金沙池内不流泉。

  同苏饶文宿吉祥寺

  孤峰峻岭翠光寒。山势奔湖去又蟠。今夜虎头岩下宿。更无归梦出林峦。

  与公昔作长城别。一去尘埃六七年。夜静书堂寻旧约。定将生计话林泉。

  赠武居士为僧

  忆昔丱角年。慈母正恩怜。老父心胆硬。舍我入林泉。相去百余里。双泪滴胸前。弱冠酬亲志。莲经诵万千。合格为僧相。霜坛受五篇。先穷台岭教。后学祖师禅。今年四十八。长城古寺边。心闲无所作。万虑已茫然。忽闻武居士。舍俗取金田。苦了心头事。可惜百年钱。

  送陈官人之三衢

  今日忽相见。俄然又相别。三衢山水清。好赏中秋月。

  袁解元赴京

  猿啼东岭上。杨柳绿依依。一别经年去。终须带角归。

  答宜兴单解元韵(单解元入山上师偈附)

  松老何年老。庵中人独知。几回经岁月。还似始生时。

  老松千尺老松枝。古涧云深谁不知。忽地一声雷雨便。为龙须起应天时。

  题假山石

  无用无知顽石头。天生奇巧世人求。算来世上无闲物。假使无情不自由。

  昭亭山石盎泉

  行到昭亭山顶上。下观石盎泉如镜。群鸥野鸟不见飞。孤鹤自腾天外影。

  正老赴召

  临济儿孙大道通。霅溪溪上演宗风。一片白云留不住。飞向皇城见帝宫。

  中秋月

  千溪万溪水。一样天边月。堪笑世间人。尽道中秋别。

  大云寺清泉池

  我来观清泉。泉清彻见底。耳目本无人。教我如何洗。

  吊佛川明禅师

  不见慧明师。惟闻慧明道。曾经几百年。岩前松桧老。

  山居

  莫问野老教我禅。但见山前一溪水。今古悠悠流归沧海。无尽年多少。英雄壮士。一去无回。惟有青山常湛然。

  不风流处却风流。占得吴山山顶头。有人问我途中事。西指鄣南东入州。

  松月庵

  莫怪庵中无所畜。一条拄杖生涯足。东岭蟾光散影时。卷帘独对天然烛。

  松风亭

  松风历历清人耳。结构泥亭跨流水。明月夜坐东岭照。吹破云霞无一缕。

  会昙老

  渔家生计好。终日泛轻舟。翦竹为竿钓。裁荷作酒瓯。只知溪上乐。不识世间愁。昨夜岩隈下。蓑衣忘却收。

  赠如老

  说真说假未是真。无真无假是全身。日中吃饭夜间睡。野草闲华几度春。

  送上方亮老

  何故无心恋霅溪。鄣南风景白云齐。有人若问宗门事。水自东流日自西。

  祥符寺溪堂

  开窗满目见溪山。霅水东流下岭湾。夜月深明渔桌静。白云无事到禅关。

  祥符别友人

  共赏溪堂上。俄然又相别。争如后夜间。独对秋天月。

  张行者买度牒问羊道求绢

  野衲两字上羊十六道。只此一回聒恼。为行者买礼部牒一道。更舍绢三匹。染皂千好万好。愿你子孙。年年起早。

  元宵

  昨夜看元宵。一觉睡到晓。纸被暖如春被底呵呵笑。且道山僧笑。个甚么。你正忙时我眠倒。

  示世

  儿童斗百草。处处去寻讨。斗罢各回家。狼籍教谁扫。

  云峰和尚相访

  三三两两话丛丛。师子何曾怕大虫。任是雪山高万丈。太阳一照并无踪。

  同僧游金山张公洞

  白云忽起到龙游。仙洞虽深敢不留。今日重归旧岩畔。行人无不雨淋头。

  述怀

  晦迹归岩坞。僻居人到稀。稳眠高静榻。䇿杖绕荆扉。远谢名兼利。能忘是与非。松风祛暑薄。山月照萤微。烹茗满瓯雪。掬泉半湿衣。穷通云意密。终与世人违。追忆莲峰社。惟思华顶奇。何人肯回首。深造妙玄机。

  谢人雪中惠面

  春雪遍岩谷。山中一物无。雪中承惠面。更少十斤麸。

  谢人惠炭

  山中火柴头。熏得眼泪出。雪中承惠炭。愿君日胜日。

  赠小王秀才

  南山一子植于地。他日须成百尺松。若得风云相际会。腾身渐渐见于龙。

  茶

  幽雅烹输贡。罏烟爇瑞英。几分云叶细。长泛雪华轻。蟹眼增新兴。清甘涤睡情。枯肠禁三盏。稍觉梦魂清。

  寄骆道求浴缸

  端老传语骆道。我觅浴缸送老。你若舍待欢喜。不用别处寻讨。

  武居士看禅册

  野老到君家。见君看禅册。你自着眼筋。莫被祖师吓。

  三教吟

  儒释道尊。三教深恩。我等惭耻。殃及儿孙。

  尚庵主病

  四蛇忽扰乱。箧中弗条线。林下老古锥。去住随他便。

  无力打筋斗

  本无明与昧。明昧只由心。日用虽无计。应须仔细寻。

  病中示鉴二徒弟

  吴山山水连天目。山色常青水常绿。山光水色共流通。祖祖灯灯相继续。

  示徒弟文慧辞世

  千足万足。平生不畜。才死便埋。莫堕流俗。

  真赞

  四十七传写毕。露神光现幻质。从来把道说向谁。披蓑自笑维摩诘。咦。

  树树有皮。人人有面。纸上传来。两重公案。自古至今。何如此见。好个画师。不传死汉。

  湖州吴山端禅师语录卷下

No. 1449-D 西余端禅师传

  高安沙门释德洪撰

  端师子者吴兴人也。始见弄师子者。发明心要。则以彩帛像其皮。时时着之。因以为号。住西余山。嗣姑苏翠峰月禅师。西余去湖州密迩。每雪朝着彩衣入城。小儿争哗逐之。从人乞钱。得即以散饥寒者。钱穆父赴官。浙东见之。约明日饭。端黎明独往。避雨入道旁人家。幼妇出迎。俄其夫至。诟逐。竟为逻卒所收。穆父吏速客。见之问故。曰烦寄声钱公本来赴斋。中涂奸情事发请自饭。穆父闻之。惊且笑顾客曰。此僧胸中无一点疑事。又尝见持死鸡疾行者。挽衣问何之。曰鸡为狸害。法不可食。将弃水中。端苦求之。道路聚观。讽曰。当得偈乃可与。端跪作祭文曰。维灵生有鹰鸦之厄。死有汤镬之灾。生时要汝报晓。死后无人收埋。奉为转化檀越。施肚为汝作棺材。(一本云阇梨无可布施施肚为汝作棺材)言卒携鸡去。以施饥者。能诵法华经。湖人争延之。必得钱五百。乃开帙目诵数句。即持钱地坐去。缺薄者易之而去。好歌渔父词。月夕必歌之。达旦有狂僧。号回头和尚。以左道鼓动流俗。士大夫亦安其妄。方对丹阳守吕公肉食。端径至指曰。正当与么时。如何是佛。回头不能遽对。端捶其头。推倒乃行。又有妖人。号不托掘。秀州城外地有佛像。建塔其上。倾城信敬。端见揕住曰。如何是佛。不托拟议。端趯之而去。章丞相子厚请升座。使俞秀老撰疏。叙其事曰。推倒回头。趯翻不托。七轴之莲经未诵。一声之渔父先闻。端听僧官宣至此。以手耶揄曰。止。乃坐引声吟曰。本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大众杂然称善。端顾笑曰。我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子厚留饭。端瞋说偈曰。章惇章惇。请我看坟。我却吃素。汝却吃荤。子厚为大笑。时吕太尉吉甫亦留丹阳。三人者日过。从吉甫诵禅定功德诸般若中第一曰。惠卿修之十年。子厚独称。鍜可忘忧。嵇康得仙。竟作剑解。端说偈曰。章公好学仙。吕公好坐禅。徐六喻檐板。各自见一边。闻者传以为笑乐。元祐初。圆照禅师。自京师慧林。退归姑苏。见端于甘露曰。汝非端师子乎。曰是。圆照戏之曰。村里师子耳。端应声曰。村里师子村里弄。眉毛与眼一齐动。开却口肚里。直笼侗。不爱人取奉。直饶弄到帝王宫。也是一场干打哄。圆照粹美不悟其讥也。端客无锡欲归湖。旦行江上。问有湖秀便船乎。篙师曰。我行常润船也。端欣然曰。亦可。乃附船尾。高邮。秦观少游闻其高道。请升座于广慧。端以手自指曰。天上无双月。人间只一僧。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少游首肯之。端高自称誉。吐语奇怪逸人也。病牙久不愈。谓众曰。明日迁化去。众以为戏语。请说偈。端索笔大书曰。端师子太慵懒。未死牙齿先坏烂。二时伴众赴堂。粥饭都赶不办。如今得死是便宜。长眠百事皆不管。第一不着看官。第二不着吃粥饭。五更遂化。阅世七十二。东吴祠之。以为散圣。

  赞曰。予窜海外。三年而还。丛林顿衰。耆年物故。无余所至。雏道人成阡陌。皆饱食游谈无根而已。喟然长想如政黄牛。端师子辈。皆三十年前。少丛林者。然高风逸韵且尔。况其传法度生者乎。因载两士平生大概。使后之俊流。得以览观焉。

No. 1449-E 端禅师行业记

  起服朝请郎权发遣提点淮南东路刑狱公事借紫金鱼袋郡人刘焘撰并书

  宋故吴山端禅师。讳净端字明表。俗姓丘氏。吴兴归安人也。丞相舒王道德之学。出言为经。局贯九流。尤味禅悦。常见师偈颂。称之曰。有本者如是尔。观文吕太尉留意内典。多所论著。天下缁衲。鲜获印可。尝道过吴山。停舟相访。一语相契。谪居宣城。屡书招延。馆之数月。丞相章申公。神锋高峻。一世龙门。疏请传法灵山坟寺。奏赐命服。曲留累年。师与诸公谈道之际。不可少屈。飘如浮云去来。唯己未尝肯以名位。惜词色也。以三公之尊重师如此。则其道行。不言可信。而其高风遗韵。流通后世。为不诬矣。始住长兴寿圣时。有号回头者。倡于嘉禾。眩惑愚俗。诳妄方炽。数州之人。施予山积。适过邑境。见师于佛殿。师击其首。回头罔测。頳面无语。师顾谓之曰。龙头蛇尾尔。遂惭汗而奔于吕公座。尝遇妖人。众咸以为神异。师一言折之。即知其妄。不复与语。后伏诛。其高鉴远识。类皆如此。后至京师。圆照禅师。尚在惠林。师往礼焉。圆照迎谓曰。非端师子耶。师作师子势。圆照以俚语探之。师随继以伽陀。圆照为笑而肯焉。申公时典机政。欲留师都城闻之。不告而返其所驻锡之地。如寿圣西余孝感章法之类。聊复尔耳。不得其意即去。人竞挽之。不还顾也。师生而慕佛。六岁弃家。精于习诵。其师保暹数欲度之。非其愿也。二十六岁。遂以䇿试应格。既受具戒。始从净觉仁岳师。学天台教观。听首楞严。至七处徴心。八还辨见。以颂自跪。净觉览之谓曰。往矣。汝当以禅得法者。后参宝觉齐岳禅师。临济宗风。室中默契。即出庭下。翻身自掷。众骇异之。后观倡戏。至弄师子。益有警悟。故问答之际。多为奋迅之容。由是称师端师子云。素不学诗。应声成偈。天然自韵。咸有可观。脍炙人口。多能道之。或以比寒山拾得。其逆知未来迎事。与人道意中语。应若合符节。亦莫得而致诘也。还乃居吴山寺。食粮不给。每乘扁舟。将行所诣。舟人告以风逆不可行。师曰。何往而顺。舟人指所向。即飘飏乘兴而去。足未及岸。岸上人望见争迎拜。信施[禾*囤]载而归。楮中无一毫之畜。有施者随辄散之。至或穷冬解絮扶纩乞寒者。愿以破絮自裹。人闻立遣衣易之。或议其乞邻为惠。似近名者。师曰。不然。吾赤露。人或见怜。若彼即冻死矣。其用意多称是。虽其行若游戏。自在党荡。无所拘关者。而诵妙法华经。未尝虚日。持戒严洁。未尝破犯。奉亲至孝。养之终身。死葬山侧。恤患念贫。传方赋药。虽老不倦。自号安闲和尚。芒鞋筇杖。遇溪山胜处。披蓑戴笠。行歌渔父。人遽能宁热恼者顿获清凉。拘窘者暂成乐易。凡所至处。兴尽欲返。虽积金留之。不少驻足也。名公钜卿。舟及吴兴。必首问师起居状。自为二陶器曰。死则此埋之。素无病恼。崇宁二年十二月初五日。忽谓寺众曰。吾缘谢已。今日矣。索汤与浴。留颂辞众。歌渔父数声一笑。整衣趺坐而化。即以陶器。瘗于归云庵下。实明年正月初七日也。俗寿七十四岁。僧腊四十九年。师本受业于吴山之解空。其徒舍本逐末。犯义毁戒。至靡不为。师游学出山久。比归一切屏斥。荤血瓶罂。不以入门。与俗方隔。始延灵照讲师。为之肄业。复得方阳居士陆懿野翁先生。先后表里。营求香积。补苴罅漏。迄今遂为净众名刹。度徒弟若孙四十四人。常照宗礼宗鉴。皆以其学。传法立众。知名于时。予方髧髦。师一面即相叹异。比窃登科第。朝廷补外投闲备更幽患。每从师游。必曰。我死为作碑。师入灭云久。随世推迁。顾以此愿未偿为恨。宗鉴为疏始末。一夕而文就。且以词系之。其铭曰。由禅而教。如骈罗万象。而触鉴斯照。则乌往而非要。由教而禅。顺风恬波。而挽以过船。亦左右而逢源。如端师子。饱学乎经论。而自得乎蹄筌。盖宝公之神悟。寒山之微言。普化之直裰。而船子之钓竿也。其可形似者。见其人矣。其不可即者。孰知其天乎。

  觉悟教院住持。传天台教法孙。真悟大师宗鉴。立石阳羡钮完同弟宁模刻。

No. 1449-F 宋故安闲和尚端师墓志

  朝请郎新权知江阴军兼管劝农事赐绯鱼袋林旃撰并书

  朝请郎充州东路安抚司参议官赐绯鱼袋林枢隶额

  吴山解空院端师子七世孙。师皎因住道场随侃。以其情来告曰。吾祖崇宁二年圆寂。葬金殿之后。畴昔师于是山。大开法席。广来十方海众。师与此山俱。名播于天下。既没。梵呗香灯。不绝如线。士大夫与吾徒。又来瞻敬之。徘徊上下。叹佛法不振。善阴阳宅相者。以为师之宅兆固吉。其所以弗昌。厥后向背。不应古法耳。相卒闻于县。请更之道人施皓愿出力。筑亭于其前。仍祖庵旧榜曰归云。香火严奉之。先是文慧亲承师授。六十年后。开视吾冢。至期。诸徒相顾曰。敢幸因此时。毋坠我祖师之命。乃以庚戌之望二十有一日。鸠工斸土。远近奔赴。观者如堵。砖隙不动。陶器俨然。发视其中。了无一物。四众欢哗。叹为希有。相与悲咸流涕曰。是不可不记也。如来住世。演说四大六尘中外假合如幻。师结兔巾。解兔网。破一切我执。又说六度万行。为己为人。如镜像像灭镜空。破一切法执。端公禅师。蚤年观师子戏。悟三昧。胡言汉语。正提倒掷。风驱电扫。不可致诘。奇奇怪怪。刹那万状。有心纵被欺瞒。有眼尽遭愚弄。幻身既没。幻法常存。亿万劫灰变灭。生谓之散圣。死谓之尸解。如此忖度。幻法愈炽。临济疑着普化。大慧真赞金毛。横塘疑则不疑。未免赞叹重赞偈曰。镜中师子分明。是瞬目扬眉死不休。千古无人知此意。一声渔唱月明秋。

  三藏法师赞师真

  浙右端师子。哮吼惊天门。空山时奋迅。定起复颦呻。惊觉群生睡。醒然知本真。何必马驹子。踏杀天下人。

  径山大慧禅师赞师真

  师子皮披得好。寅朝去住随风扫。名呼章相公。侮慢圆照老。不托和尚。两拳打番。回头妖僧。一句骂倒。只看这几着子。不必问他禅道。个是金毛师子儿。狐狸野干徒叫噪。

  道场辨真和尚赞师真

  落魄街头没实诚。只知纵性恣无明。五家宗派难收拾。谁识渠侬继祖灯。

  安闲和尚语录。嘉定之先。师皎和尚。施财镂板。未圆而没。世祖礼思念先师志心。回施衣钵。以命工锓梓。庶广流通。旹端平三年丙申六月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