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6 页
卍新续藏第 81 册 No. 1570 五灯全书目录No. 1570-A
也。间尝流览释氏之书。立教虽主于空寂。而其戒欺去妄。蠲忿窒欲。亦与劝善惩恶之道。盖无殊指焉。自宗门教兴。曹溪而下五派迭衍。各有撰述。宋景德以后。裒集为传灯诸录嗣是。又举挈要领。汇成一编。是为五灯会元。洎乎本朝沙门海宽。念其支派繁衍。自宋金元明数百年来。传述阙然。乃着缵续一书。今圣感寺僧超永。复虑谱牒渐棼。闻见不一。用是旁搜博考。折衷于二编。而参订之。删其烦芜。增所未备。以成全书。其用心也。可谓勤矣。至于简牍所载互相印证之语。罕譬曲喻。为说甚伙。而其大指要归。亦惟欲祛迷惑。以复性真。不越乎闲邪存诚牖人为善之意。匪仅有裨于禅宗教旨而已也。故为之序。
康熙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No. 1570-B 五灯全书目序
恭惟
盛朝开国以来
国家之治。超于三代。凡事关教化。咸与阐扬。僧史传灯之录。虽方外要典。亦当以时修明也。(永)因念从上慧命所系。于是顿忘固陋自
康熙癸亥入京。广徴博采。谨以古今遗集。探其事实。其理不当而言冗伪者。则删之。其旨不二而机冥合者。则增之。继而考订宗派。申明大端。不使金鍮溷杂。务期支绪详明。引说辨解。各有根据。靡不穷搜极讨。编成垂二百余万言。名曰五灯全书。遭遇
圣天子。以至道慈德治天子。天地万物。清宁安裕。而佛教得以毗赞大化。虽古之帝王。未有如
皇上之启牖生民。欲其回心向道。如此之切也。(永)所以勤勤恳恳。不避冒犯。辄敢以其书上进。幸于万几之暇。得经
御览。辨正差谬。
恩赐序文。
天章云灿。
睿藻波腾。外核六经。内该三藏。使千灯互映。托
宸撰而弥彰。万类同归。荷
纶音而愈彻。岂直抑扬善恶。昭晰儒禅。镕范四天。垂规百代而已。又蒙
颁内府黎板。
命付剞劂。(永)承
旨勉力鸠工。兹呈新刊
御序并全书首卷。
圣览甚悦。
手敕谕(永)曰。御制序后。当有自序凡例方好。(永)惭惶无地。敢不稽首飏言。吾佛以正法眼。为一大教之宗。以不传旨。为一大教之祖。其宗乃心性之道原。生灵之妙谛也。其祖乃定慧之大范。朗悟之真验也。
今上大圣垂览兹编。发扬儒佛合一之义。以广流通。所谓
圣人立教之道。必
圣人乃能行之。是岂惟万世佛氏之徒大幸也。亦天下生民之大幸也。夫敬为序。
康熙癸酉孟秋上浣八日圣感寺嗣祖沙门(臣超永)拜撰。
No. 1570-C 五灯全书序
世出世间法。其源多岐。贵夫挈领提纲。而善损益之。提挈之要。则宜取信于本法。无取证于末流。取信于佛说。无取证于俗议。而天下大中至正之理始跃然。知发蒙振落。周行无悖。博照不偏。亘古亘今。阐呈真体。所谓一大事因缘也。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以正法要。为一大教之宗。密传授。为一大教之祖。递代相禅。五灯薪接。有由来矣。读其书。徴其事。或现圆机。如波纹织沼。或轰狮吼。如绝壑奔雷。醉心者。甘胜醍醐。误触者。猛逾毒药。自书传互异。暧昧漶漫。遂令疑而不信。誵讹杂出。鱼目珠贝之不分。是岂授受者有阙失欤。抑亦纪载者之过也。去圣时遥。师承各袒。匪具超方眼目。运大公无我之心。以贯串诸家。广嗣续而建纲宗。亟搜剔而严去取。几何不日星晦。而沧溟涸耶。迦文于经教之外。以无尽三昧。授大龟氏。二十八传而至菩提达磨尊者。按唐书后魏之末。有僧达磨。本天竺国王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法。自释迦文佛。相传衣钵。世为授受。入梁隐于嵩山少林寺。以其法传慧可。可传僧粲。粲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慧能。能在中国。于达磨为六世。故世称六祖。其文盖班班可考。复念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可以语言发。不可以语言到。故末上特慎重拈花付嘱之举。用以表明正法非同謟曲。明教嵩之言曰。正法者。大教之所自出。众经之所自明也。得乎此者。虽以万端言之。其所言未始杂也。不得乎此者。虽绝言而守之。其所守未始不惑也。善说法要。盖无逾于明教矣。今世法道下趋。邪师辈出。沉湎于势利。攘臂于斗诤。喔唯突谲之徒。相与以佛为戏。而语言文字一途。昔用之扬扢宗要。今用之嘬蚀狮身。肩慧命之责者。仰屋扼腕之不暇。尚何所事于发挥揣摩。以表彰从上之法式哉。我深雪霁兄。为之痛心发愤。乃殚虑竭思。经营铅椠。操三十年之苦心。而全书脱藁。蒙
圣天子嘉浆再三。寿剞劂有日矣。于是祖道重光。五灯复灿。(揆)以椎鲁闇识。亦得搦不律。以佐厥功。更窃窃然。踊跃叹美。以附于孔门之游夏焉。夫道为天下之本。书为天下之迹。事为天下之异。理为天下之同。因迹以显本。折同以融异。而上下古今无剩义矣。非挈提纲领损益取证之明验乎。紫阳之论达磨。为能尽翻窠臼。倡为禅宗。视义学尤为高妙。固知别传之旨。常存世间。以起缁素之笃信讨论全藉楮墨。以为证据。宋季五灯并传。大川济公会而梓之。迄今又五百余载。嗣法者亡虑数千。断断续续。霁兄表而出之。兴灭继绝。心涵太虚。岂如白岩之党同伐异。任生灭。为笔削者哉。述而不作。窃比老彭。知我罪我。虽宣尼。有所不免耳。霁兄初结茆于永嘉之云外峰。八易寒暑。刀耕火种。谢绝人事。全书经始于峰下。道老人贻札。殊深弗克告成之虑。而今书竟成矣。可以告老人于寂光矣。(揆)昔叨老人之推爱极殷。故附及序末。以见著述卒业之难。而霁兄仰承师训辅教翊经。其所存者广。其所见者大。虽其习趋之端。与儒或异。而五灯建竖。即易礼诗书春秋相表里并行。有如此也。
康熙壬申冬日北京玉泉山静明园古华严寺沙门(超揆)撰。
No. 1570-D 五灯全书进呈奏疏
圣感寺住持(臣)僧(超永)谨
奏为进呈五灯全书事。窃惟三教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迹虽有世间方外之殊。理原无修己利人之别。第品类杂则群言贵。有折衷须流派清。而根源斯为可据。喜际
同文之盛世。敬集一家之成言。非敢云尘露有益于山海之高深。实仰藉
圣明。得照夫昏衢之日月。兹盖伏遇
皇帝陛下
心传千圣。
道冠百王。
明目达聪。而迩言犹察。
悬鞀设铎。而闻善则登。万方共仰
有道之圣人。四海久颂
太平之天子。(臣)僧(超永)忝预缁流。幸依
紫禁。有怀莫报。矢愿靡他。爰念
佛起西干。祖传东震。以明心见性为宗。以化恶从善为教。修持则以六度为大乘。原不离世间相而求实相。取证则以参悟为要旨。无非借方便言。以表至言。纪其系者。往代尚有。厥人接其枝者。于今亟宜详核。(臣僧)不揣固陋。用志十年。历稽从上之遗编。搜索近今之宗派。言无岐辙。语合心灯。西域则首七佛。而递授迦叶阿难。中土则先达磨。而沿流青原南岳。末附未详法嗣。间收应化圣贤。阅时近三千年。计人余七千数。一十有六卷标其目。一百二十卷记其言。虽识为五灯全书。诚有待
天心炳鉴。为此汇写。冒昧进
呈。伏愿
不弃刍荛。
俯垂辨择。如言堪继。后求循例。
允附龙藏之末函。则派衍流长。冀校订一勒。梨编以示远。(臣僧)又沐情谛观。 前圣懿德。有内典。曾叨卷首 纶音。倘蒙
恩赐序文。更属万年盛典。则法轮赖
金轮以常转。
舜日映佛日以增辉矣。(臣)僧(超永)曷胜瞻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具
奏。恭
进以
闻。
康熙参拾贰年参月 日(臣)僧(超永)。
No. 1570-E 五灯全书进呈奏疏(二)
圣感寺住持(臣)僧(超永)谨
奏为进呈五灯全书事。窃惟
化洽太和。道含弘而广大。
愿垂上乘德。普覆而平均。敷善教以利民。布慈心以育物。恭逢盛典。喜际昌时。兹盖伏遇
皇帝陛下
尧钦舜哲
文献武功
圣学恒新。抚万邦而建极。
皇威远播。统六服以绥猷。悬天鉴于域中。运大权于寓内。廓清沙漠。全凭
睿算之指挥。克定乾坤。总属
神机之纵夺。眷言匡护。清祖系于禅林。汲引培扶。登苍生于福地。佛法赖隆
盛世。梵刹宏创
兴朝。(臣)僧庸愚无似。老迈难堪。才异大川。谬忝续灯之妄。识乖明教。愧叨
宠赉之深。前呈百二十卷全书。早开七千余僧正眼。钦承
纶命。敬付梓工剞劂。已得告成装饰。因而再贡。兹缘此理。重有干祈。向蒙
御制鸿文。曾许
颁入龙藏。敢希
允俞。冒犯
威严。伏愿
圣德崔嵬。永树万年基业。
天潢灏瀚。总归一派渊源。礼备当今。玉轴配锦函之贵。事高旷古。金轮巩绣柱之尊。
景祚与七政相齐。
厚恩与二曜弥固矣。(臣)僧(超永)曷胜瞻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具
奏。恭
进以
闻。
康熙三十六年六月 日(臣)僧(超永)。
五灯全书凡例
灯史自传联普续广五籍。为禅门记载之书。其行于世也久矣。嗣后宋大川济禅师。病其卷帙浩繁事实未核。于是删伪定讹。析疑传信。束为会元一书。盖有经有法。有条有理。于禅统法系。不假考而明昭而着。其有造于大道。有功于学者甚大。实天壤间一大典。故尤非群书可得而拟也。从是五百年来。显晦不一。五宗之统。且止其三。虽济洞尚存。亦非前此家风。况近日谱牒纷更。闻见益异。若决江河。安所底止。直下儿孙凡有血气者。能无蒿目深忧乎。(永)行愧先贤。解惭往哲。但念从上恩德。碎身罔报。乃于垂老之年。曳踵行数千里。谒告同人。而商确此书。共图返古。悬救方来。矢公矢慎。至正至详。敢曰树天下万世之防。
按列圣徽猷。汇诸家法要。考古徴今。网罗上下。穷神极虑。竭智尽能。法尚春秋之严式。准会元之切。亦颇显幽阐微。发前人未发之旨。庶乎理长义就。必有明哲知音。共扶南董。其伦序之次。南岳青原。俱止三十七世。天王于马祖。天皇于石头。皆前人所定之案。见诸典藉。不啻数十种。悉从龙藏佛祖通载中原本根据。庶令统系无差。海舟慈祖。是永非普。是二非一。奈彼迷惑谬见。削我二世。岂知慈加普者。嗣万峰沈贯铭中所及者是也。慈加永者。嗣东明翼善碑中符合者是也。其理炳然。更复何辨。洞宗世系。所纪不一。今从永觉贤公之补灯。远门柱公之续略。涵宇宽公之缵续。为霖霈公之辟谬。参酌以定。匪涉私裁。自宗分五派。良由绍震旦之真灯。然不面证一堂。未许称传衣之嫡血。即如荐福古。偶触纸上陈言。遥继云门偃祖。不止百有余祀。认为嗣法。为己甚重。为法甚轻。紊乱道源。开罪千古。故敢列于未详。以明法统之不可或淆。而承虚之不可觊幸。雪峤信老人。久曰。无传存稿。忽嗣司理黄端伯。若端伯洞宗。或收于无明慧经下。或列于无异元来下。殊无定准。细考端伯历叙来由。毕竟嗣寿昌为当。密祖行状。为山翁忞和尚所作。嗣法十二位外。从无枝节。近存稿之增黄毓祺。宝积之入古雪喆。未审何意况行状。宝积父子相承。所著之书。何不同如是。两公之不忍遗。拟同元白可惟一润山幢海诸公。列于未详。僧摩居士马一腾。遍参诸方。入处谛当。唱道吴越燕楚之间。士大夫中。林太史增志。张司农有誉。熊给谏开元。俱出其炉鞴。所著儒禅合一之书等身。亦士林所希有者。补入未详。应化圣贤。西天者。列于二十八祖之末。东土者。集于南岳青原之前。庶见次序分明。不致条理舛错。古今尊宿。有录存者。语俱另选。不循旧文。若无录可辑。仍从灯元诸书。取要删繁。所贵旨趣之切当。五宗世系之名。俱依诸谱所载。但有传记法言者。取冠于前。共不列章次者。目录于后。南岳下三十五六七世。青原下三十七世。支分蕃衍一时。难获全璧兹则随得随录。但从世次。而弗拘嗣法之前后。
康熙甲子上元日槜李嗣祖沙门超永书于深雪草堂。
No. 1570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一
卷首
序文 凡例 目录
卷一
七佛
毗婆尸佛 尸弃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牟尼佛
西天祖师
摩诃迦叶尊者 阿难尊者
商那和修尊者 优波鞠多尊者
提多迦尊者 弥遮迦尊者
婆须密尊者 佛陀难提尊者
伏䭾密多尊者 胁尊者
富那夜奢尊者 马鸣尊者
迦毗摩罗尊者 龙树尊者
迦那提婆尊者
卷二
罗睺罗多尊者 僧伽难提尊者
伽耶舍多尊者 鸠摩罗多尊者
阇夜多尊者 婆修盘头尊者
摩拏罗尊者 鹤勒那尊者
师子尊者 婆舍斯多尊者
不如密多尊者 般若多罗尊者
西天二祖阿难尊者旁出法嗣第一世
末田底迦尊者(不列章次)
西天二十四祖师子尊者旁出法嗣第一世
达磨达尊者(不列章次)
二十四祖下第二世
达磨达尊者法嗣
因陀罗尊者(以下不列章次) 瞿罗忌利婆尊者
二十四祖下第三世
因陀罗尊者法嗣
达磨尸利帝尊者(以下不列章次)
破楼求多罗尊者 那伽难提尊者
波罗婆提尊者
瞿罗忌利婆尊者法嗣
波罗䟦摩尊者(以下不列章次) 僧伽罗叉尊者
二十四世祖下第四世
达磨尸利帝尊者法嗣
摩帝?㧞罗尊者(以下不列章次)
诃利跋茂尊者
破楼求多罗尊者法嗣
和修盘头尊者(以下不列章次) 达摩诃帝尊者
栴陀罗多尊者
波罗跋摩尊者法嗣
勒那多罗尊者(以下不列章次) 盘头多罗尊者
婆罗波多尊者
僧伽罗叉尊者法嗣
毗舍耶多罗尊者(以下不列章次)
毗栗刍多罗尊者 毗楼罗多摩尊者
优波膻陀尊者 婆难提多尊者
西天应化圣贤
文殊菩萨 天亲菩萨
维摩大士 善财童子
须菩提尊者 舍利弗尊者
殃崛摩罗尊者 宾头卢尊者
障蔽魔王 那吒太子
广额屠儿
东土祖师
菩提达磨大师 慧可大祖大师
僧璨鉴智禅师 道信大医禅师
弘忍大满禅师 慧能大鉴禅师
卷三
东土应化圣贤
秦跋陀禅师 金陵宝志禅师
天台智觊禅师 泗州僧伽大圣
天台丰干禅师 天台寒山大士
天台拾得大士 明州布袋和尚
法华志言大士 扣冰澡先古佛
千岁宝掌和尚 懒残禅师
杜法顺和尚 万回法云公
清凉观国师 天台戒阇黎
初祖达磨大师旁出法嗣第一世
道育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道副禅师
尼总持禅师
二祖慧可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
僧那禅师 向居士
二祖下第二世
僧那禅师法嗣
隆化慧满禅师 岘山神定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宝月禅师 化公禅师
和公禅师 华闲居士
廖居士
二祖下第三世
华闲居士法嗣
昙?禅师(不列章次)
二祖下第四世
昙?禅师法嗣
定林慧纲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延陵慧简禅师
彭城慧瑳禅师
二祖下第五世
定林纲禅师法嗣
六合大觉禅师(不列章次)
二祖下第六世
六合觉禅师法嗣
高邮昙影禅师(不列章次)
二祖下第七世
高邮影禅师法嗣
泰山明练禅师(不列章次)
二祖下第八世
泰山练禅师法嗣
扬州静泰禅师(不列章次)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
牛头法融禅师
四祖下第二世
牛头融禅师法嗣
金陵智岩禅师 钟山昙璀禅师
荆州大素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幽栖月空禅师
白马道演禅师 新安定庄禅师
彭城智瑳禅师 广州道树禅师
湖州智爽禅师 新州杜默禅师
上元智诚禅师
四祖下第三世
金陵岩禅师法嗣
牛头慧方禅师 东都镜潭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襄州志长禅师 湖州义真禅师
益州端伏禅师 龙光归仁禅师
襄州辨才禅师 汉南法俊禅师
西川敏古禅师
上元诚禅师法嗣
上元定真禅师(不列章次)
四祖下第四世
牛头方禅师法嗣
牛头法持禅师
上元真禅师法嗣
上元如度禅师(不列章次)
四祖下第五世
牛头持禅师法嗣
牛头山智威禅师 金陵玄素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天柱弘仁禅师
四祖下第六世
牛头威禅师法嗣
牛头慧忠禅师 安国玄挺禅师
天柱崇慧禅师 鹤林玄素禅师
四祖下第七世
牛头忠禅师法嗣
佛窟惟则禅师
鹤林素禅师法嗣
径山道钦禅师 金陵昙益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吴门圆镜禅师
四祖下第八世
佛窟则禅师法嗣
天台云居智禅师
径山钦禅师法嗣
鸟窠道林禅师 木渚山悟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青阳广敷禅师 巾子崇惠禅师
四祖下第九世
云居智禅师法嗣
牛头道性禅师 江宁智灯禅师
解县怀信禅师 鹤林全禅师
北山怀古禅师 明州观宗禅师
牛头大智禅师 白马善道禅师
牛头智真禅师 牛头谭颙禅师
牛头云韬禅师 牛头山凝禅师
牛头法梁禅师 江宁行应禅师
牛头惠良禅师 兴善道融禅师
蒋山照明禅师 牛头法灯禅师
牛头定空禅师 牛头慧涉禅师
牛头凝空禅师 蒋山道初禅师
幽栖道遇禅师 幽栖藏禅师
牛头灵晖禅师 幽栖道颖禅师
牛头巨英禅师 释山法常禅师
龙门凝寂禅师 庄严远禅师
襄州道坚禅师 尼明悟
居士殷净
鸟窠林禅师法嗣
招贤会通禅师 灵岩宝观禅师(不列章次)
四祖下第十世
牛头涉禅师法嗣
栖霞清源禅师(不列章次)
卷四
五祖大满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
玉泉神秀禅师 嵩山慧安国师
蒙山道明禅师 奉法昙光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随州禅慥禅师 金州法持禅师
资州智侁禅师 舒州法照禅师
枝江道俊禅师 常州玄赜禅师
越州僧达禅师 主簿刘白松
五祖下第二世
玉泉秀禅师法嗣
五台巨方禅师 中条智封禅师
充州藏禅师 寿州道树禅师
都梁全植禅师 荆州辞朗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嵩山普寂禅师 大佛秀育禅师
西京义福禅师 忽雷澄禅师
东京日禅师 大原遍净禅师
南岳元观禅师 汝南杜禅师
嵩山敬禅师 京兆小福禅师
霍山观禅师 茅山崇圭禅师
安陆怀空禅师
嵩岳安禅师法嗣
福先仁俭禅师 破灶堕禅师
嵩岳元圭禅师 常山坦然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郑都圆寂禅师 西京道亮禅师
资州侁禅师法嗣
资州处寂禅师(不列章次)
随州慥禅师法嗣
随州正寿禅师(不列章次)
常州赜禅师法嗣
义兴神斐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湖州畅禅师
蒙山明禅师法嗣
洪州崇寂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江西坏禅师
抚州神真禅师
五祖下第三世
嵩山寂禅师法嗣
终南惟政禅师 广福慧空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嵩山常越禅师 夹石思禅师
爱敬志真禅师 明瓒禅师
兖州守贤禅师 定州石藏禅师
南岳澄心禅师 南岳日照禅师
同德干禅师 苏州真亮禅师
泽州亘月禅师 亳州昙真禅师
都梁崇演禅师 章敬澄禅师
嵩阳一行禅师 山北融禅师
丁定陶居士
降魔藏禅师法嗣
西京寂满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西京定庄禅师
南岳慧隐禅师
荆州朗禅师法嗣
砖界慎徽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紫金玄宗禅师
大梅举禅师
西京义禅师法嗣
西京大隐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大悲光禅师
神智斐禅师 大勇猛禅师
西京定境禅师 道播禅师
大震动禅师 玄证禅师
京兆福禅师法嗣
蓝田深寂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日没云禅师
东白法超禅师
南岳观禅师法嗣
南岳神照禅师(不列章次)
破灶堕禅师法嗣
嵩山峻极禅师
霍山观禅师法嗣
襄州岘山幽禅师(不列章次)
西京亮禅师法嗣
尚书张锡(以下不列章次) 总管李孝逸
祭酒崔融 秘监贺知章
刺史康诜
资州寂禅师法嗣
益州无相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长松马禅师
德超禅师 梓州晓了禅师
义兴斐禅师法嗣
西京智游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东都智深禅师
五祖下第四世
终南政禅师法嗣
衡州定心禅师(不列章次)
爱敬真禅师法嗣
嵩山照禅师(不列章次)
砖界徽禅师法嗣
武诫禅师(不列章次)
益州相禅师法嗣
保唐无住禅师 云顶玉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明月山融禅师 净众神会禅师
六祖大鉴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
西域崛多三藏 韶州法海禅师
吉州志诚禅师 匾担晓了禅师
洪州法达禅师 寿州智通禅师
西江志彻禅师 信州智常禅师
广州志道禅师 永嘉真觉禅师
司空本净禅师 玄䇿禅师
河北智隍禅师 南阳慧忠国师
荷泽神会禅师 昙璀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法性印宗禅师 曹溪令韬禅师
抚州净安禅师 嵩山寻禅师
南岳坚固禅师 宗一禅师
秦望善现禅师 南岳梵行禅师
并州自在禅师 西京咸空禅师
韶州祇陀禅师 罗浮定真禅师
峡山泰祥禅师 制空道进禅师
光州法净禅师 清凉辨才禅师
下回善快禅师 广州吴头陀
道英禅师 智本禅师
清苑法真禅师 玄楷禅师
义兴孙菩萨 韶山玄素禅师
刺史韦璩 侍郎薛简内
卷五
六祖下第二世
南阳忠国师法嗣
耽源应真禅师 香严惟戒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唐肃宗皇帝 唐代宗皇帝
开封孙知古
司空净禅师法嗣
中使梅庭光(不列章次)
荷泽会禅师法嗣
蒙山宝光禅师 大石福林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磁州法如禅师 西隐进平禅师
益州南印禅师 澧阳慧演禅师
河南怀空禅师 宜春广敷禅师
江宁行觉禅师 五台无名禅师
南岳皓玉禅师 宣州志满禅师
涪州朗禅师 南阳圆震禅师
广陵灵坦禅师 宁州通隐禅师
五台神英禅师 河南尹李常
祇陀禅师法嗣
衡州道倩禅师(不列章次)
罗浮真禅师法嗣
罗浮灵远禅师(不列章次)
制空进禅师法嗣
荆门玄觉禅师(不列章次)
下回快禅师法嗣
下回善悟禅师(不列章次)
韶山素禅师法嗣
韶山小道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韶山游寂禅师
六祖下第三世
耽源真禅师法嗣
吉州正邃禅师(不列章次)
磁州如禅师法嗣
荆南惟忠禅师(不列章次)
益州印禅师法嗣
益州义俯禅师(不列章次)
河南怀空禅师法嗣
蔡州道明禅师(不列章次)
五台无名禅师法嗣
华严澄观禅师(不列章次)
南阳震禅师法嗣
南阳吴头陀(以下不列章次) 四面法智禅师
衡州倩禅师法嗣
湖南如宝禅师(不列章次)
下回快禅师法嗣
潭州无学禅师(不列章次)
六祖下第四世
南阳忠禅师法嗣
荆南道圆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益州如一禅师
奉国神照禅师 庐山雅禅师
南阳吴头陀法嗣
南阳玄固禅师(不列章次)
六祖下第五世
荆南圆禅师法嗣
圭峰宗密禅师
奉国照禅师法嗣
滑州智远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镇州常一禅师
鹿台玄邃禅师
六祖下第六世
圭峰密禅师法嗣
圭峰温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慈恩泰恭禅师
兴善泰锡禅师 万乘宗禅师
瑞圣觉禅师 化度仁逾禅师
滑州远禅师法嗣
彭门审用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滑州圆照禅师
上方真禅师 东京法志禅师
鹿台邃禅师法嗣
龙兴念禅师(不列章次)
六祖大鉴禅师法嗣
南岳怀让禅师
南岳让禅师法嗣第一世
马祖道一禅师 南岳智达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南岳坦然禅师 潮州神照禅师
大名严峻禅师 新罗本如禅师
南岳玄晟禅师 东雾法本禅师
南岳常浩禅师
南岳下第二世
马祖一禅师法嗣之一
百丈怀海禅师 南泉普愿禅师
盐官齐安国师 归宗智常禅师
大梅法常禅师 佛光如满禅师
五泄灵默禅师 柏岩明哲禅师
卷六
马祖一禅师法嗣之二
盘山宝积禅师 麻谷宝彻禅师
东寺如会禅师 虔州智藏禅师
章敬怀恽禅师 大珠慧海禅师
百丈惟政禅师 泐潭法会禅师
杉山智坚禅师 泐潭惟建禅师
茗溪道行禅师 石巩慧藏禅师
北兰让禅师 南源道明禅师
郦村自满禅师 中邑洪恩禅师
泐潭常兴禅师 汾州无业禅师
大同广澄禅师 鹅湖大义禅师
伏牛自在禅师 兴善惟宽禅师
鄂州无等禅师 三角总印禅师
鲁祖宝云禅师 芙蓉太毓禅师
紫玉道通禅师 五台隐峰禅师
石霜大善禅师 龟洋无了禅师
西园昙藏禅师 杨岐甄叔禅师
马峰神藏禅师 汀州水塘和尚
蒙溪和尚 温州佛㠗和尚
乌臼和尚 古寺和尚
石臼和尚 本溪和尚
石林和尚 亮座主
黑眼和尚 齐峰和尚
米岭和尚 大阳和尚
红螺和尚 百灵和尚
金牛和尚 黑涧和尚
利山和尚 乳源和尚
松山和尚 则川和尚
打地和尚 秀溪和尚
椑树和尚 草堂和尚
洞安和尚 兴平和尚
逍遥和尚 福溪和尚
水潦和尚 浮杯和尚
龙山和尚 庞蕴居士
天王道悟禅师(语具别卷) 华林善觉禅师(以下不列章次)
镐英禅师 王姥翛然禅师
崇泰禅师 伏栖䇿禅师
松滋智聪禅师 云秀神鉴禅师
栖灵智通禅师 京兆怀韬禅师
常州明干禅师 河中怀则禅师
鄂州洪潭禅师 青莲元礼禅师
象原怀坦禅师 河中宝庆禅师
甘泉志贤禅师 潞府法柔禅师
咸通觉平禅师 义兴胜辨禅师
开元玄虚禅师 韶州清贺禅师
紫阴惟建禅师 海陵庆云禅师
封山洪浚禅师 练山神玩禅师
崛山道圆禅师 玉台惟然禅师
池州昙觊禅师 荆州宝积禅师
河中法藏禅师 汉南良津禅师
京兆崇禅师 南岳智周禅师
白虎法宣禅师 柏岩常彻禅师
乾元晖禅师 金崛惟直禅师
齐州道岩禅师 襄州常坚禅师
荆州道本禅师 双岭道方禅师
永泰灵湍禅师 罗浮修广禅师
岘山定庆禅师 越州惟献禅师
光明普满禅师 华严智藏禅师
大阳希顶禅师 昆山定觉禅师
云水靖宗禅师 随州洪山禅师
龙牙圆畅禅师 连州元瑅禅师
泉州慧忠禅师 杭州智藏禅师
安丰怀空禅师 罗浮道行禅师
庐山法藏禅师 吕后宁贲禅师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