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No. 1823 [cf. Nos. 1558, 1560]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

  正议大夫持节诸军使晋洲刺史贾曾 撰

  昔释迦去代。过九百年。天亲菩萨纂论千部。弘宣盖远。发起良多。至于标揭义门训剖名相。文约事广。词微理明。则此对法藏论尤称工也 虽源出婆娑。本诠论藏。若能究根界之旨。穷世圣之源。辨因果于真俗。祛执滞于人我。乃十二部经思已过半。八万法门。由而可知。岂唯但趣小乘。专攻说有而已 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躬得梵本。再译真文。其徒大乘光法师。亲承密诲。初传正释。既尽善矣。又何加焉 然论岐则说繁。义富则辞黩。学徒始习。难以兼功 有圆晖上人者。慧炬炽然。戒珠融朗。后来之美。先达所印。幼好斯文。长而独得。尝因暇日。见为讨论。余时迫俗尘。倦于周览。乃求略释。先辨颂文。良愿不违。欣然默受。旧德闻已。深相激赞。居诸未几。删削遽成。以简则易知。有功则可久。虽允在家之请。乃为有学之资。贤人之业其不泯矣 上人自陈作意。已题别序。以余本缘所起。欲重宣扬。嘉旨再三。故疏此记 俾夫后身广慧。遥证通方。过去众贤。永惭偏识。云尔。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一

  中大云寺沙门圆晖述

  粤烛天下之幽者。其惟赫日乎。鼓万物而成者。其惟颽风乎。匡大教而济时者。其惟菩萨乎。爰有大士。厥号世亲。弘道于五天。制论于千部。光我师之正躅。解外道之邪纷。功无得而详也 千部之内。俱舍论是其一焉。斯乃包括六足。吞纳八蕴。义虽诸部。宗唯以正。故得西域学徒。号为聪明论也 至如七支无表之说。作传律之丹青。三科蕴界之谈。与弘经为润色。光光佛日。寔在兹焉 有正议大夫。晋洲刺史贾曾。惟公特禀异气。别授精灵。文盖云间。声雄日下。器宇冲邈。容止清闲。盖缙绅龟镜之士也 公前任礼部侍郎。省司多暇。归心正法。乃相命谈义。遂请造略释 有大圣善寺。怀远律师者。清以戒珠。凉以风仪。既勤勤于法门。亦孜孜以劝诱。志存兼济。故有请焉 在圆晖多幸。遭兹像化。咀以真诠。狎以兰室。喜朝闻于夕殒。荷严命以斯临。课以庸虚。聊为颂释。删其枝叶。采以精华。文于广本有繁。略叙关节。义于经律有要。必尽根源。颂则再牒而方释。论乃有引而具注。木石以销。质而不文也。冀味道君子。义学精人。披之而不惑。寻之而易悟。其犹执鸾镜而鉴像。持龙泉以断物。盖述之志矣。愚见不敏。何必当乎。庶通鉴之士详而正焉 将启论端。六门分别。

  第一明论缘起。二释论宗旨。三明藏所摄。四翻译不同。五略解品题。六广释文义。

  初明论缘起者有二。一明本缘起。二明别造意。本缘起者。自迦叶遁形于鸡足。末田乞地于龙宫。虽大义少乖。而微言尚有。洎乎尊者鞠多。道不继于三圣。摩诃提婆。乱真言于五缘。二部分宗。诤兴于摩揭提国。五百罗汉。飞来于迦湿弥罗。一切有宗兴兹国矣 佛涅槃后。四百年初。健驮罗国。有王名迦腻色迦。其王敬信尊重佛经。味道忘疲。传灯是务。有日请僧入宫供养。王因问道。僧说莫同。王甚怪焉。问胁尊者曰。佛教同源。理无异趣。诸德宣唱。奚有异乎 尊者答曰。自五梦不祥。双林现灭。百有余载。诸部肇兴。虽复万途。津梁一揆。是故大圣。喻折金杖。况以争衣。争衣则衣终不破。斫金则金体无殊。是故依之修行。无不皆成圣果 王闻此语。因为问曰。诸部立范孰最善乎。我欲修行。愿尊者说。尊者答曰。诸部懿典。莫越有宗。王欲修行。宜遵此矣 王曰。向承嘉旨。示以有宗。此部三藏。今应结集。须召有德。共详议之。于是万里星驰。四方云集。英贤毕萃。凡圣极众。既多烦乱。不可总集为遂简凡僧。唯留圣众。圣众尚繁。简去有学。唯留无学。无学复多。不可总集。于无学内。定满六通。智圆四辩。内闲三藏。外达五明。方堪结集。故以简留。所简圣众。四百九十有九。王曰。此国暑湿。不堪结集。应往王舍城中。迦叶结集之处。不亦宜乎。胁尊者曰。王舍城中。多诸外道。酬答无暇。何功造论。迦湿弥罗国。林木郁茂。泉石清闲。圣贤所居。灵仙游止。复山有四面。城唯一门。极坚固矣。可结集矣。于是国王。及诸圣众。自彼而至迦湿弥罗。到彼国已。缘少一人未满五百。欲召世友。然世友识虽明敏。未成无学。众欲不取。世友顾圣众曰。我见罗汉。视之如唾。久舍不取。汝何尊此。而弃我乎。我欲证之。须臾便获。遂于僧众。便立誓言。我掷缕至空。缕下至地。愿我便证阿罗汉果。缕未下空。诸天接住。语世友曰。大士方期佛果。次补弥勒。三界特尊。四生攸赖。一何为此小缘。而欲舍斯大事。于是圣众。闻此空言。顶礼世友。推为上座。于是五百圣众。初集十万颂。释素怛缆藏。次造十万颂。释毗奈耶藏。后造十万颂。释阿毗达磨藏。即大毗婆沙是也。世友商确。马鸣采翰。备释三藏。悬诸千古。法云重。布于遐方。佛日再晖于沙界。传灯之盛。斯之谓焉。五百罗汉。既结集已。刻石立誓。唯听自国。不许外方。敕药叉神。守护城门。不令散出 然世亲尊者。旧习有宗。后学经部。将为当理。于有宗义。怀取舍心。欲定是非。恐畏彼师情怀忌惮。潜名重往。时经四载。屡以自宗。频破他部。时有罗汉。被诘莫通。即众贤师。悟入是也。悟入怪异。遂入定观知是世亲。私告之曰。此部众中。未离欲者。知长老破。必相致害。长老可速归还本国。于时世亲至本国已。讲毗婆沙。若一日讲便造一偈。摄一日中所讲之义。刻赤铜叶。书写此偈。如是次第。成六百颂。摄大婆沙。其义周尽 标颂香象。击鼓宣令云。谁能破者。吾当谢之。竟无一人能破斯偈。将此偈颂。使人赍往迦湿弥罗。时彼国王。及诸僧众。闻皆欢喜。严幢幡盖。出境来迎。标颂香象。至国寻读。谓弘己宗。悟入知非。告众人曰。此颂非是专弘我宗。颂置传说之言。似相调耳。如其不信。请释即知 于是国王。及诸僧众。发使往请。奉百斤金。以申敬请。论主受请。为释本文。凡八千颂。寄往果如悟入所言。此是第一明本缘起也。

  第二明造论意者。大意有三。一为众生断烦恼故。二欲令智者慧解深故。三弘持正法。令久住故。断烦恼者。欲令众生出三有故。有情沉沦。由惑未灭。欲求出离。须断惑缘。断惑正因所谓净慧。论正诠慧。论主因之故制斯论。故下文云。何因说彼阿毗达磨。举颂答曰。由惑世间飘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故。知造论为断烦恼 第二生慧解者。斯论乃四含幽键。六足玄关。法相川源。义门江海。文清清兮。玉润理明明兮。月花启学人之昧心。发智者之明慧。故下文云。我于方隅。已略说。为开智者慧毒门 如身少破。着少毒药。须臾毒气。遍满身中。此论亦然。开少慧门。诸有智人。能深悟入。如似毒门。名慧毒门。聪明论名。因兹起也。

  第三弘持正法者。自青莲罢笑。白毫掩色。邪徒纷纠。正法陵迟。雨众三德之谈。米斋六句之说。残我花苑。泊我清流。论主方欲扫彼邪云。光斯佛日。制论之意其在兹乎。故下文云。上来所说。种种法门。皆为弘持世尊教法 又三藏教兴。皆有四意。故婆沙云。说素怛缆藏。依力等流。一为众生得增上心。学论道故。二为众生。种种杂说故。三令众生种善根故。四为众生未入正法。令入正法故。说毗奈耶藏。依悲等流。一为众生得增上戒学论道故。二为众生说诸学处故。三为众生已种善根者。令相续成就故。四令已入正法者。受持正法故 说阿毗达磨藏。依无畏等流。一为众生得增上慧学论道故。二为分别诸法自相共相故。三为已成就者令得正解脱故。四为已受持学处者。通达诸法真实相故 又依婆沙。有七意造论。一为饶益他故。为令有情于佛圣教。无倒受持。便得悟入甚深法性。譬如有人为饶益他。于黑闇处。燃大明灯。令有目者见种种色 二为破无明闇故。如灯破闇能发光明。造论亦尔。破无明闇。发智慧明 三为显无我像故。譬如镜面极善磨莹种种相现。论亦如是。分别法相。令无我像分明显现 四为度生死河故。如牢船筏百千众生。依之无畏。度至彼岸论亦如是。佛及有情。依之无畏。到涅槃岸 五为照契经等故。如人执炬则见众色。而无迷乱。论亦如是。照契经等义。而无迷乱故 六为观察善等诸法故。如别宝人识金刚等宝。论亦如是。分别善等诸法故 七为显诸大论师。不倾动故。如妙高山。踞金轮上。一切猛风不能倾动。诸大论师亦复如是。轻毁邪论。不能摧伏故。

  第二明论宗旨者。自教迹区分。部成十八。所立宗旨。固非一家。如一说部大众部.鸡胤部.说出世部。此四奉宗。一切诸法。无非是假。但有言说 若经部宗。立一切法。少分实有。多分是假 若萨婆多宗。一切有法。为所奉宗。计有不同。总有四说。一类。二相。三位。四待。言类者。尊者法救。作如是说。由类不同。三世有异。谓从未来。至现在时。舍未来类。得现在类。若从现在。流至过去。舍现在类。得过去类。但类不同。非体有异。如破金器作余物时。形虽有殊金色无异。言相者。尊者妙音。说相不同。三世有异。谓法在过去。正与过去相。合而不名为离现未相。以过去相显但名过去也。现在正与现在相。合而不名为离过未相。未来正与未来相。合而不名为离过现相。随显得名。准过去说。言位者。尊者世友。说位不同。三世有异。未作用位。名为未来。正作用位。名为现在。作用谢位。名为过去。至位位中。作异异说。如运一筹置在一位名一。置百位名百。置千位名千。历位有别。筹体无异。言待者。尊者觉天说待不同。三世有异。待谓观待。前观于后。名为过去。后观于前。名为未来。观待前后。名为现在。如一女人。名女名母。观母名女。观女名母。论主评云。法救执法有转变故。应置数论外道朋中。以数论宗。执法有转变故也。妙音所立。世相杂乱。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觉天所立。世还杂乱。一世法中。应有三世。谓过去世。有多刹那。前后刹那。应名去来。中名现在。未来现在。类亦应然。故此四中。第三世友。立世最善。依经部宗。过未无体。唯现世有 今详世亲著论宗旨。有其两种。一者显宗。即一切有。故下文云迦湿弥罗议理成。我多依彼释对法。既言依彼释对法藏。故知此论。有部为宗。二者密宗。所谓经部。故下文云。经部所说。不违理故 此一部论。多将经部。破萨婆多。故知世亲。密意所许。经部为宗。此上不同。第二明宗旨竟。

  第三明藏所摄者。藏有三种。一素怛缆藏。此翻为綖。或名为经。正诠于定。二毗奈耶藏。此称调伏。正诠于戒。三阿毗达磨藏。此言对法。正诠于慧。于此三中。此论即是阿毗达磨藏摄 问为唯一藏摄。亦通余二。答顺正理第一云。诸有素怛览。及毗奈耶所有穷理问答。皆是此中阿毗达磨藏摄。

  第四明翻译不同者。此论翻译。总有两时。初即陈朝。后居唐代。陈朝三藏真谛法师有于岭南。译成二十二卷。大唐三藏。永徽年中。于慈恩寺。译成三十卷。翻译不同。非无所以。由前译主未善方言。致使论文义在差舛。至如无为是因果。前译言非。现法无非得。昔翻云有。大唐三藏音善两方。译义无差。缀文不谬。由使怀疑之客。得白玉于青山。伫决之宾。获玄珠于赤水。由是此论。译有两时。

  第五略释品题者。阿毗此云对。达磨此云法。俱舍此云藏。谓无漏慧。名之为对。对有二义。一者对向。谓对向涅槃。二者对观。谓对观四谛。法有二种。一胜义法。谓是涅槃。二法相法。通四圣谛。释法名者。一则轨生物解。二乃能持自性。故名为法 言对法者。谓无漏慧。名之为对。四谛涅槃。名之为法。此无漏慧。名对法者。法之对故。名为对法。是依主释。依光法师对与法俱通能所。下文当释 藏有二义。一者包含。二者所依。言包含者。犹如篑箧。此论包含发智论等诸胜义言。故名为藏。发智论等名为对法。俱舍名藏。而非对法。然今此论。名对法藏者。对法之藏故。名对法藏。依主释也 言所依者。正理释云。藏或所依。犹如刀藏。引彼义言。造此论故。以对法藏。名对法藏。光法师释云。鞘名刀藏。刀所依故。言刀名藏。取鞘藏名。以有藏故。名为刀藏 彼发智等。是此所依。所以然者。谓引彼义言。造此论故 彼发智等。名为对法。此论所依故。亦即是藏 今俱舍论。名对法藏者。全取本论对法藏名。有对法藏故。名对法藏。是有财释。宝法师云。藏或所依。犹如刀藏。此正理文。但释藏义。未辨有财。正理下文。以对法藏故名对法藏。此文方释有财。光法师说刀名藏。作有财释。谬之甚矣 释对法藏中。无持业释者。谓世亲论主。不欲自取其功。推能于本故也。

  第六广释文义者。就中有二。一别释品名。二依文正解 就别释品名。复分为二。一正释品名。二明品先后。言正释品名者。族义持义性义名界。此品广明。故名分别 问此品亦明蕴处。何故以界标名。答此品广。以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故。以界标名。蕴处不尔。故不标也 二明品先后者。此颂上下。总有八品。一界品。二根品。三世间品。四业品。五随眠品。六贤圣品。七智品。八定品。破我一品。无别正颂。故此不论。初二品总明有漏无漏。后六品别明有漏无漏。总是其本。所以先说。依总释别。所以后说 就总明中。初界品。明诸法体。根品明诸法用。体是其本。所以先说。依体起用。故次明根 就别明六品中。初三品别明有漏。后三品别明无漏。有漏可厌。所以先说。厌已令欣无漏。所以后说 就别明有漏中。世品明果。业品明因。随眠品明缘。果粗易厌。所以先明。果不孤起。必藉于因。故次明业。因不孤起。必待于缘所以后明随眠 就别明无漏中。贤圣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缘。果相易欣。所以先说。果必藉因。故次明智。智必待缘。故后明定。

  从此第二。依文正解者。将释此颂。略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夫圣人造论。必有由致。故初明序分。序分既讫。当有所陈故。次明正宗。宗义已彰。劝物修学故。后有流通。初三行颂。是序分。次有六百行颂。是正宗。后四行颂。是流通分。就序分中。文分两段。初有四句颂。正明序分。后有八句。随难别解。且初正明序分。四句者。颂曰。

  诸一切种诸冥灭  拔众生出生死泥
  敬礼如是如理师  对法藏论我当说

  释曰。此之四句。正明序分。就此序分。复分两段。一归敬序。二发起序。即前三句。是归敬序。第四句是发起序。就前三句。初两句明佛三德。第三句指德归敬 初诸字明所归敬。次十三字明佛三德。诸者谓诸佛。故论云。诸言所表。谓佛世尊。后十三字中。前有六字。明自利德。后七字明利他德。一切种诸冥灭者。自利德也。冥有二种。一者一切种冥。二者诸冥。一切种冥名不染无知。诸冥是染污无知。此二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说为冥(外境名实义内心名真见)一切种者。不染无知。种类无边。名一切种。障一切法。不能悟解。是不染无知。故种类多也 不染无知。劣慧为体。三性门中。善无记摄。体非烦恼。故名不染。于境不悟。称曰无知。无知即不染。名不染无知持业释也。亦名习气。数习烦恼。所成气分。习之气故。名为习气。唯佛永断。二乘犹有。故论云声闻独觉。虽灭诸冥。以染无智毕竟断故。非一切种。所以者何。由于佛法极远时处。及诸义类。无边差别。不染无知。犹未断故 解云。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极远时等是也。八万劫外。名极远时。三千界外。名极远处也 诸冥者是染污无知。诸谓诸境。即四谛修道。五部境也。五部非一。故名诸境。冥者即是见修所断。一切烦恼。以此烦恼覆障诸境。故说为冥。染污无知。无明为体。烦恼不净。名为染污。于境不悟。故曰无知。无知即染污。名染污无知。持业释也 颂言灭者。灭有二灭。一择灭。二非择灭 一切种冥灭。是非择灭。由佛世尊断一切种冥。证不生法。故名非择灭。此言证者。是不染无知。胜缘阙位。得非择灭。名为证也。由断此冥。获一切智。能知一切种类法。故智德圆满 诸冥灭者。即是择灭。由佛世尊断烦恼冥。证不生法。名为择灭。断德圆满故。颂灭字通二灭也。智德是佛身中。智慧为体。断德是佛所证。择灭为体。灭名为断。由断显故 拔众生出生死泥者。叹利他德也。一切众生。于生死泥。沦没无救。世尊哀愍。随授所应正法教手。拔济令出。此是恩德。大悲为体 言众生者。有众多生死故也。言泥者。有漏业。烦恼异熟果为体。烦恼如水。业异熟如土。由此相参。成生死泥 敬礼如是如理师者。指德归敬。稽首接足。故称敬礼。诸有具前自他利德。故云如是。即如是者。指前三德也 如理师者显利他德。益物为胜。故别标敬 由佛世尊能方便说如理正教。拔济众生。名如理师。上来归敬序竟。

  对法藏论我当说者。是发起序。为发起论端故也 教诫学徒。故称为论。教是教授。令人修善。诫是诫勖。令人断恶。断恶修善故名教诫。其对法藏。邻次当辨。我当说者。五蕴假者。目之为我。当说之言简已正说。

  从此第二。随难别解。此复分三。一释对法。二释藏。三明说意说人。且初第一。释对法者。颂曰。

  净慧随行名对法  及能得此诸慧论

  释曰。净慧随行名对法者。明胜义对法也。净慧者。谓无漏慧。离缚名净。简择称慧。净慧眷属。名曰随行。慧相应心。及受想等。诸心所法。四相及得。道共无表。此等诸法。是慧眷属。随慧行故。名曰随行。如是净慧。及与随行。通摄五蕴。名为胜义阿毗达磨。此五蕴中。言色蕴者。道共戒也。受想蕴者。随行中受想心所也。行蕴者。除受想外诸余心所。四相及得也。识蕴者。慧相应心也 言胜义者。无漏名胜。实体称义。胜即是义。名为胜义。胜义即对法。名胜义对法。持业释也 及能得此诸慧论者。此明世俗对法。颂文诸字。通在两处。一则诸慧。二则诸论。慧论非一。故名为诸。此诸慧论是有漏法。名为世俗。此者无漏净慧也由彼诸慧诸论。方能得此无漏净慧。名能得此也。非但净慧随行。名为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亦名对法。故云及也。言诸慧者慧有四种。一者生得慧。生便得故。二者闻慧。闻教成故。三者思慧。因思起故。四者修慧。从定生故。定名为修。熏修于心。令成功德。无过于定。故独名修 言诸论者谓六足论等。一舍利子。造集异门足论。二大目犍连造法蕴足论。三迦多演那。造施设足论。已上三论。佛在世造 佛涅槃后。一百年中。提婆设磨。造识身足论。至三百年初。尊者世友。造品类足论。又造界身足论。至三百年末。迦多演尼子。造发智论。前六足论。义门稍少。发智一论。法门最广。后代论师。说六为足。发智为身。后代论师。多宗发智。大毗婆娑依之而造。无漏净慧。是真对法。有漏慧论。非真对法 言对法者。谓为无漏作资粮故。亦名对法。故论云。此诸慧论。是彼资粮故。亦得名阿毗达磨。言资粮者。先因论教。次有生得。从生得后方有闻慧。从闻慧后次起思慧。从思慧后始生修慧。从修慧后起无漏慧。故诸慧论。是净慧资粮也 释此法名者。能持自性。故名为法。且如色法。变碍为性。能持此性。故名色法。略举此一。余法例然。法有二种。一胜义法。二法相法。胜义法者。谓是涅槃。是善是常。故名为胜。有实体故。复名为义。即胜名义。即胜义名法。故名胜义法。持业释也。二法相法者。通四圣谛。相者性也。状也。望自体边名性。望他缘边名相。此四谛法。是法相故。故名法相法。法相即法持业释也。对有二义。一则对向。谓无漏慧。对向涅槃。二则对观。谓无漏慧。对观四谛。前言对向。以因对果。因即净慧。果即涅槃 后言对观。以心对境。心即净慧。境即四谛 无漏净慧。但是其对。是能对故。而非是法。非所对故 言对法者。是法之对故。依主释也。光法师云。能对对胜。且与对名。理实而言。亦名为法。持自性故 所对法胜。且立法名。理实而言。亦名为对。是所对故。由此对法。俱通能所 总有六种。一自性对法。谓净慧也。二随行对法。谓净慧眷属也。三方便对法。谓有漏四慧也。四资粮对法。谓论教也。五境界对法。谓四谛也。六果对法。谓涅槃也。前四能对。名对法。后二所对名对法也 此能所对。各有三释。且能对法。有三释者。一能对名对。所对名法。法之对故。名为对法。依主释也。二能对非对法。所对名对法。能对名对法者。有对法故。名为对法。有财释也。三能对名对。是能对故 亦名为法。持自性故。对即是法。名为对法。持业释也。所对法中。亦有三释。准能对说。依宝法师。唯说能对。名为对法。释对法名。唯依主释也。此解甚佳。妙符论矣。

  从此第二释藏名。论云已释对法。何谓此论名对法藏。颂曰。

  摄彼胜义依彼故  此立对法俱舍名

  释曰上句释藏。下句释名。摄彼胜义依彼故者。以二义释藏也。一摄彼胜义故。二依彼故 摄彼胜义者。包含名藏。谓此俱舍。摄彼对法。发智论等。诸胜义言。故名为藏。对法之藏。名对法藏。依主释也。依彼者。所依名藏。谓此俱舍。依彼对法发智论等。从彼引生。彼是所依故名为藏。发智论等。是对法藏。今此俱舍。有对法藏。故名对法藏。有财释也。此立对法俱舍名者。结成也。

  从此第三。明说意说人。论云。何因说彼阿毗达磨(问说意也)。谁复先说阿毗达磨(问说人也)。颂曰。

  若离择法定无余  能灭诸惑胜方便
  由惑世间漂有海  因此传佛说对法

  释曰从若离择法。乃至第四句。因此。传说对法者。明说论意也。传佛说对法者。明说论人也。故第四句。说对法三字。通两处也。择法者慧也。慧能灭惑。为胜方便。若离于慧。定无有余能灭诸惑胜方便也 由烦恼惑。令有情世间漂在三有生死海中。故说对法。以对法中诠慧故也。论虽明戒定兼非正也 传佛说对法者。然佛世尊。处处散说阿毗达磨。迦多演尼子等。结集安置。犹如大德法救。所集无常品等。邬陀南颂(已上论文也)邬陀南者。此言集施。或云集散。集所说义。散施有情。名邬陀南。言法救者。以法救人故也。法救大德。佛说无常义。集为无常颂。乃至无我义集。为无我颂。上来明序分竟。

  从此已下。明论正宗。就中有二。一总标纲要。二别释体性。且初标纲要者。论云何法。名为彼所简择。因此传佛说对法耶。颂曰。

  有漏无漏法  除道余有为
  于彼漏随增  故说名有漏
  无漏谓道谛  及三种无为
  谓虚空二灭  此中空无碍
  择灭谓离系  随系事各别
  毕竟碍当生  别得非择灭

  释曰初一句总标。后十一句别释。就别释中。前三句别。释有漏法。后八句别释无漏法。有漏无漏法者。标也。谓一切法。不过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除道余有为者。明有漏体也。除道者除道谛也。谛有四种。苦集灭道。苦集道三。是有为法。道虽有为。是无漏法。今明有漏。故除道也。余有为者。即苦集谛。道谛外故。称之为余。故余有为。即苦集谛。于彼漏随增者。解有漏义。于彼者。彼前苦集。漏谓烦恼。泄过无穷。烦恼名漏。诸漏于彼苦集谛中。等随顺增长故。苦集谛名为有漏。有彼漏故。故论云。诸漏于中。等随增故(漏于苦集相应法中所缘法中。互相随顺。互相增长。相望力齐故名等) 又论云。缘灭道谛。诸漏虽生。而不随增。故非有漏。不随增义。随眠品中。自当广释。故说名有漏者。结也。无漏谓道谛及三种无为者。别释无漏也。道谛者。有为无漏也。三种无为者。无为无漏也。谓虚空二灭者。列三无为也。二灭者。择灭非择灭也。此中空无碍者。释虚空体。此中者。于略所说三无为中。虚空但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 择灭谓离系者。出择灭体。择灭以离系为性。系者。缚也。缚有二种。一相应缚。二所缘缚。然此二缚。随眠品明。此略不释。断此二缚。证得无为。名为择灭。择者慧也。由慧简择四圣谛故。灭者涅槃。不生名灭。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言。故作是说。随系事各别者。明择灭数量。谓择灭随所系事。体各别故 且如三界九地。地地有九品烦恼。九九八十一品。断一品惑。证一品择灭。乃至断八十一品。证得八十一品择灭。故体各别也。又论云。依何义。说灭无同类(问也。择灭体多。应有同类。依何义说择灭无同类耶)。依灭自无同类因义。亦不与他。故作是说。非无同类(答也。依灭自无同类因义者。显择灭不从同类因生也。亦不与他者。择灭亦不与他作同类因也。故作是说者。经依无同类因义。故作是说。灭无同类也。非无同类者。显择灭有多体同类也)。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者。释非择灭。言当生者。当来生法。此当生法。缘会则生。缘阙不生。于不生时。得非择灭。此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阙位中。起别得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缘阙名非择灭。论云。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色声香味触等谢。缘彼境界。五识身等。住未来世。毕竟不生。由彼不能缘过去境。缘不具故。得非择灭(解云如眼与意识专一色时。所余不见闻等。色声香味触落谢过去也。于专一色时。合有一类五识。缘彼已谢五境。缘正专一色故。余五识不得起。此未起五识。毕竟不生。谓五境已谢故。五识唯缘现在。不合缘过去境故。未来五识得非择灭。言触等等取法界中。有与能缘同时为所缘境。谓他心智。所缘心所也。五识等等取意识中。亦有缘同时境。谓他心智也。以他心智。唯缘现在 缘心。不缘心所。缘心所不缘心。正缘心时。缘心所他心智。得非择灭。正缘心所时。缘心他心智。得非择灭此约同时。合缘者说也) 亦论云于法得灭。应作四句。或于诸法。唯得择灭。谓诸有漏。过现生法。以有漏故。唯得择灭。以过现生法故。不得非择灭。或于诸法。唯得非择灭。谓不生法。无漏有为。以不生故。得非择灭 以无漏故。不得择灭 或于诸法。俱得二灭。谓彼不生。诸有漏法。以不生故。得非择灭。以有漏故。亦得择灭 或于诸法。不得二灭。谓诸无漏。过现生法 以无漏故。不得择灭。以过现生。故亦不得非择灭。

  从此第二。别释诸法体。于中有二。一辨诸法异名。二明诸法体。就辨异名中分二。一明有为异名。二明有漏异名。且初明有为异名者论云。前言除道余有为法是名有漏何谓有为。颂曰。

  又诸有为法  谓色等五蕴
  亦世路言依  有离有事等

  释曰又诸有为法。谓色等五蕴者。标有为法也。为者作也。此有为法众缘造作。故名为有彼为故。名为有为 问过现众缘造作故。可说名有为。未来既未造。如何名有为。答是彼过现造作类故。故名有为。如乳如薪。饮儿乳时。可名为乳。未饮名乳。饮流类故 正烧名薪。未烧名薪。烧流类故。色等者。等取受想行识。名为五蕴。亦世路言依有离有事等者。正辨异名 亦世路者。世谓三世。路即是法。世所依故。谓过去法。是世已行。现在法。是世正行。未来法。是世当行。故有为法是三世路。世之路故。名为世路。依主释也。又解此有为法。可破坏故。名之为世。无常所依。故名为路。世即是路。名为世路。是持业释也 故论云。或为无常。所吞食故 解云。有为被无常迁。无常是能吞食也。言谓言语。以声为体。此言所依。即名俱义 言俱义者。取有为义。此所诠义。与能诠名。俱堕三世。故名俱义 无为虽义。不堕三世。不名俱义。非言依也 有离者。离谓永离。即是涅槃。一切有为。有彼离故。名为有离。如有财者名为有财 有事者。事是因义。有为有因。故名为有事。颂文等者。等取有果。有为有果。无为无果。是故有为。名为有果。如是等类。是有为法。差别众名。

  其次第二。明有漏异名颂曰。

  有漏名取蕴  亦说为有诤
  及苦集世间  见处三有等

  释曰有漏名取蕴者。烦恼名取。能执取生死故也。蕴从取生。故名取蕴。从因为名。如草糠火。火从草糠生。名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从属为名。如帝王臣。臣属帝王。名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从果为名。如华果树。生华果故名华果树。言有诤者烦恼名诤。触动善品。损害自他。故名为诤。此有漏法。诤随增故。名为有诤。有彼诤故。犹如前说有彼漏故。名为有漏。苦者苦谛。三界有漏。违圣心故。总名为苦。非是苦受。逼迫之苦。以彼苦受唯欲界故 集者集谛。有漏诸法。招集苦故。名之为集 世间者。是可毁坏义。有漏诸法。有二种坏。一四相坏。二对治坏。故名世间。无漏道谛。虽四相坏。阙第二对治坏。故不名世间。亦名见处者。见谓五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此有漏法。见所住处。故名见处 名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诸有漏法。有三种义。得名三有。一三有因。因即集谛。二三有依。依即苦谛。三是三有。摄具此三义。故名三有。等者等取有染。如是等类。是有漏法。差别众名。

  从此第二。正明体性。就中有三。一总辨体性。二别释名义。三诸门分别。就总辨体中分三。一正出体。二明总摄。三显开合。就第一正出体中分三。一明色蕴。二明三蕴。三明识蕴。就明色蕴中分二。一正立蕴二立处界。就立蕴中分二。一开章。二别释。且初开章者。论云前言色等五蕴谓有为法。色蕴者何。颂曰。

  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无表

  释曰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及无表色。此十一种。名为色蕴。

  从此已下。依章别释。就此有三。一释五根。二释五境。三释无表。且初释五根者。颂曰。

  彼识依净色  名眼等五根

  释曰。彼者。彼前眼等五根也。识者即眼耳鼻舌身识也。眼识等五。依止眼等五根。从依得名。名眼识等。颂言彼识彼能依识故名彼识。依净色者。彼识所依。五种净色。名眼等五根。眼等五根。体清净故。如珠宝光。故名净色。

  次下第二释五境者。颂曰。

  色二或二十  声唯有八种
  味六香四种  触十一为性

  释曰色二或二十者。色有二种。一显。二形。或二十者。开为二十。显色十二。形色有八。故成二十。显色十二者。青黄赤白影光明闇云烟尘雾 形色八者。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 日焰名光。月星火药.诸焰名明。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翻此为闇。谓形平等名之为正。形不平等名为不正。余色易了。故今不释 声唯有八种者。一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二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三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四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五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可意声。六无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不可意声。七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声。八无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声 有情身中。所发音声。名有执受。谓言手等也。就中语业名有情名。能诠表故 拍手等声名非有情名。不能诠表故 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名无执受大种为因。无执受中有情名者。谓化人语声。此化人身。虽无执受。能诠表故。称有情名。余义易知 味六者。苦酢咸辛甘淡别故 香四种者。好香。恶香。等香。不等香。有差别故。沉檀等名好香。葱薤等名恶香。好恶香中增益依身名为等香。损减依身名不等香。无增损者。名好恶香。故好恶香中。各分出等不等香。故成四香 触十一者。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轻。六重。七滑。八涩。九饥。十渴。十一冷。坚名地。湿名水。暖名火。动名风。可称名重。翻此名轻柔耎名滑。粗强名涩。食欲名饥。暖欲名冷。饮欲名渴。冷饥渴三。是心所欲。非正目触。因有三触。发此三欲。故冷饥渴。是触家果。而非是触。今言触者。从果为名。故论云。此皆于因。立果名故。如有颂曰。

  诸佛出现乐  演说正法乐
  僧众和合乐  同修勇进乐

  (解云。佛出现等。实非是乐。能生乐故。从果为名。触亦如是)。

  从此第三。明无表色。于中有二。一正明无表。二明能造大种。且初第一。正明无表者。颂曰。

  乱心无心等  随流净不净
  大种所造性  由此说无表

  释曰乱心无心等者。明无表位 乱心者。此善无表。余恶无记心。名为乱心。乱善无表故 善心名不乱心。同善性故。此恶无表。余善无记心。名乱心。乱恶无表故 恶心名不乱心。同恶性故。故善恶心。通乱不乱 无记心。唯名乱。无无记无表故。故论云。乱心者谓此余心 无心者。谓无想定。灭尽定 等言。显示不乱有心。谓乱心等。等取不乱心。无心等。等取有心。乱不乱心。散位一对。无心有心。定位一对。故颂等字义通两处 随流者。明无表相。随谓随顺。性相似故。流谓流转。相续起故。故论云。相似相续。说名随流(相似名随相续名流) 净不净者。出无表体。无表唯善恶。不通无记性。名净不净 大种所造性者。简法也。为简诸得诸得者。虽复通四位行相似相续滥无表相。然得非是大种所造。简诸得故。是故复言大种所造。谓无表色。大种所造故 造者因义。因有五因。一生因。二依因。三立。四持。五养。此后当说 由此说无表者。结成。由此者。由此上三句。得立无表名。说者。显此是师宗言。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同有表业。然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

  此下第二。明能造大种于中有二。一实四大种。二假四大种。且初第一明实大种者。论云前言无表大种所造。大种者何。颂曰。

  大种谓四界  即地水火风
  能成持等业  坚湿暖动性

  释曰大种谓四界者。标也。三义释大。一体宽广故。谓四大种。遍所造色。其体宽广。二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谓大地大山。地增盛 大江大海。水增盛 炎炉猛焰。火增盛 黑风团风。风增盛 三能起种种大事用故。如地能持世界。火能坏初禅。水能坏二禅。风能坏三禅 一义释种。与所造色。为所依故。故名为种。大则是种。故名大种。能持自性故。名为界。即地水火风者举数。能成持等业者明用。地能成持用等者。等取水能成摄用。火能成熟用。风能成长用。坚湿暖动性者。出体。地坚。水湿。火暖。风动。

  从此下第二。明假四大种者。论云云何地等。地等界别。颂曰。

  地谓显形色  随世想立名
  水火亦复然  风即界亦尔

  释曰地谓显形色者释假地也。地谓显形色色处为体。谓青等地。依显色立。长短等地。依形色立。此非实地。实地是坚。唯身根得。非眼根见。于显形色。假立地名。是色处摄。眼所见也。随世想立名者。释立假所由。谓诸世间。相示地者。以显形色。而相指示。佛随世间想。立此假地名。水火亦复然者。释假水火。此假水火。用显形色。以之为体。例同假地。名亦复然。风即界亦尔者。释假风。风即界者。此一师释。无有假风。风即是界。界者体也。体即是动。世间于动。立风名故。立动为风。即是实风。故无假风 言亦尔者。此一师释。许有假风。如前假地水火。依显形色。立风亦如此。依显形色。故言亦然。如世间说黑风团风。黑即是显。团即是形。此用显形。表示风故 问始自眼根。终于无表。世尊何故。说为色耶。答论有两释。第一释云。可变坏故。名为色蕴(变者。显刹那无常。坏者显众同分无常也)。谁能变坏(问也)。谓手触故。即便变坏。广说乃至。蚊虻等触 此变坏者。即是可恼坏。义(答前问也。下文引证)故大德法救集义品中。作如是说。

  趣求诸欲人  常起于希望
  诸欲若不遂  恼坏如箭中

  (此颂是释迦菩萨。为多求王说也。此王性贪。欲采海宝。魔变为臣。来白于王。我能采宝。遂与王期。及至期日。魔不为来。其王忧苦。如箭在身。佛为彼王。说此颂矣。今引意证色可恼坏也)。又论云有说变碍故。名为色(第二师释色义也变谓变坏碍谓质碍也)。若尔极微。应不名色。无变碍故。难第二释也。由一极微不是积集。故无变碍也。此难不然。无一极微各处而住。众微聚集。变碍义成(答也。现在无一极微各处独住也。以五识依缘必应积集也。依谓五根缘谓五境。依缘极微既必积集变碍义成也乎)。过去未来。应不名色(难也。现在极微聚。可得名为色。过未众微散。应不名为色矣)。此亦曾当。有变碍故。及彼类故。如所烧薪(答也。过去曾变碍。未来生法。当变碍故。故名为色。及彼类者。谓未来不生法。此不生法。虽非当变碍。是变碍类故。亦名为色。犹如火薪也)。诸无表色应不名色(难也。根境积极微。成变碍可名色。无表非极微。无变碍故。应非色)。有说表色。有变碍故。无表随彼。亦受色名。如树动时影必随动(解云。释无表难。总有三师。此是第一。杂心师释也。影从树上起。树动影必动。无表从表生。表色无表色也)。此释不然。无变碍故。又表灭时。无表应灭。如树灭时。影必随灭(解云。此是论主。破杂心师释也。汝本以变碍。释色。无表无变碍。如何成色。故云此释不然。无变碍故。又破喻云。影从树上起。树灭影亦灭。无表依表生。表灭无表灭。然表灭时无表不灭。灭既不等。色岂同乎。又正理论破云。随心转戒不从表生。应当非色也)。有释所依大种有变碍故。无表业亦名为色(此是第二有宗释无表难也)。若尔所依。有变碍故。眼识等五。应亦名色(解云。此是论主破有宗也。无表依大种。随大种名。为色。眼识等依五根。随根识名色也)。此难不齐。无表依止大种。转时。如影依树光依珠宝。眼识等五依眼等根则不如是。唯能为作助生缘故(解云。此文有宗古师救也。彼言论主将五识依五根难无表色。此难不齐也。谓无表依大种。大种亲因。如影依树树为亲因光依珠宝。珠宝为亲因。良由大种。望无表色。具生等五因。故名亲依。由是亲依故。大种名色。无表亦名色。也。眼等五根为增上缘。助生五识。但是疏依。而非亲依故。眼识等不随五根名为色也)。此影依树。光依珠宝言。且非符顺毗婆沙宗。彼宗影等。显色极微。各自依止四大种故(解云。此是论主。破古师解。言有违宗失也。汝宗影之与光。各自有大种。以为亲依。今言影依树。光依珠宝。岂非违宗失乎)。设许影光依止树宝。而无表色不同彼依。彼许所依大种虽灭而无表色不随灭故(解云。此文是论主纵破古师。故言设许也。树宝若灭影光必灭。大种若灭无表不灭。故言无表色。不同彼依也。依既不同为喻不成也)。复有别释彼所难言。眼识等五。所依不定。或有变碍。谓眼等五根。或无变碍。谓无间意 无表所依。则不如是。故前所难。定为不齐。变碍名色理得成就(解云。此是第三。论主为正释也。无表依大种。但是变碍依。不同五识通有二依。故无表依大种得名色也)。上来正明色蕴。

  从此大文。第二正立处界者。颂曰。

  此中根与境  许即十处界

  释曰此色蕴中。五根五境。于处门中。立为十处。于界门中。立为十界。上来二段不同。总是明色蕴竟。

  其次第二。明受等三蕴者。颂曰。

  受领纳随触  想取像为体
  四余名行蕴  如是受等三
  及无表无为  名法处法界

  释曰受领纳随触者。释受蕴也。受能领纳随顺触因。故名为受。此随触言。为显因义。因即是触。能生受故。触顺于受。故名为随。受能领纳随顺触因。名领纳随触 问何故受能领触。答受从触生。行相似触。领似触边。说受能领。如世间说子能领父。子之媚好。皆似于父。故名为领 余心所法。唯领前境。不能领触。名境界受。唯受一个。偏能领触。名自性受 又解。此随触声为显前境。随顺触境故。名随触受能领纳 余心所法。虽俱领境。唯受偏强。以自性是受故。独得受名。如有十人同一处坐。一人是贼。傍忽有一人。叫唤呼贼。十人虽复俱闻贼声。实是贼者。领则偏强。心心所法。虽同领境。实是受者。领亦偏强。故独名受。此有三种。谓苦乐舍 想取像为体者。明想蕴。想能执取苦乐怨亲男女等像。故名想蕴 四余名行蕴者。明行蕴也.四者谓色受想识。除四蕴外。诸余心所。有四十四。及十四不相应。此五十八法。是四蕴余。总名行蕴 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谓由行蕴摄法多故。偏得行名。如是受等三及无表无为名法处法界者。立处界门。受等三者等取想行。名三也。并无表成四。及三种无为成七。此等七法。十二处中。名为法处。十八界中名为法界。

  从此已下。第三明识蕴。于中有二。一明识蕴。二释妨。且初第一明识蕴者。颂曰。

  识谓各了别  此即名意处
  及七界应知  六识转为意

  释曰识谓各了别者。明识蕴也。了别名识。此有六种。了别不同。故名为各。谓初眼识了色。乃至意识了法 此即名意处及七界者。立处界门。此识蕴于十二处中。即名意处。于十八界门。名七心界。于六识外。更加意界。名七心界 应知六识转为意者。明有意界。应知六识转谢过去。能与后识。为所依边。名为意界。故知六识。居现在世名识。在过去名意。

  次下释妨。于中有二。一别立意界妨。二十八界不成妨。且初第一。别立意界妨者。论云。若尔六识。即是意界。异此说何。复为意界。颂曰。

  由即六识身  无间灭为意

  释曰身者体也。此六识身。初谢过去。名无间灭。谓于中间。无间隔故。即此六识。无间灭已。为后识依。即名意界意者。所依义故。过去识得名为意。由与现识为所依故 从此第二。十八界不成妨者。难前问起。论云。若尔实界。应唯十二。或应十七。六识与意更相摄故。何缘得立十八界耶。颂曰。

  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应知

  释曰成第六依故者。立意界所由也。眼等五识。各有别依。谓眼等五根 第六意识。无别所依。为成此依故立意界。十八界应知者。结成十八界也。既立意界。由此六识各有所依。成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各六故。成十八界。所依六者。谓眼等六根。能依六者。谓眼等六识。境界六者。谓色等六境。

  从此第二。明总摄者。颂曰。

  总摄一切法  由一蕴处界
  摄自性非余  以离他性故

  释曰。总摄一切法由一蕴处界者。正明相摄。摄一切法。由一色蕴。由一意处。由一法界。所以者何。且一切法不过五位。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五无为法。一切色法。一色蕴摄尽。一切心法。一意处摄尽。一切心所及不相应。并无为法。一法界摄尽 故举此三。摄法总尽 摄自性非余以离他性故者。明摄分齐。前言摄者。唯摄自性。不摄他性。故云非余。法与他性。恒相离故。故不相摄。自性摄者。色唯摄色。心唯摄心。且如眼处眼界及苦集谛。是色蕴摄同色性故。不摄意处意界。及灭谛等。非色性故。

  从此大文第三。明数开合。于中有二。一明数合。二明数开。且初第一。明数合者。论云。眼耳鼻三处。各有二。何缘界体。非二十一。颂曰。

  类境识同故  虽二界体一

  释曰。类同者同眼自性故境同者。同以色为境故。识同者。同与眼识为所依故。由此眼界。虽二立一。耳鼻亦应如是分别。

  其次第二。明数开者。论云。若尔何缘。生依二处。颂曰。

  然为令端严  眼等各生二

  释曰然为令端严者。论有二解 第一师解。为所依身相端严故。界体虽一。而两处生。若眼耳根。处唯生一。鼻无二穴。身不端严。此释不然。论主破云。若本来尔。谁言丑陋。又猫鸱等。有何端严 第二正解。为所发识明了端严。现见世间。闭一目等。了别色等。便不分明。是故三根。各生二处。

  从此大文。第二别释名义。于中有六。一释三法名。二教起因。三蕴废立。四名次第。五名废立六摄异名 初第一释三法名者。论云。已说诸蕴乃处界摄。当说其义。此蕴处界。别义何云。颂曰。

  聚生门种族  是蕴处界义

  释曰初句释义。次句结成。聚谓积聚。即是蕴义。故经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近。若远。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此经意者。义有五门 第一三世门。谓无常已灭名过去。若未已生名未来。已生未谢名现在 第二内外门。自身名内。所余他身非情名外。或约十二处。辨眼等五根名内色等五境名外 第三粗细门。色有三种。一有见有对。谓色境也。二无见有对。谓眼等五根。声香味触也。三无见无对。谓无表色也。此三色中。有对名粗。无对名细。或相待立。如无见有对色。望有见有对色。名细。望无见无对色。名粗 第四劣胜门。染污名劣。不染名胜(色十一中。眼等五根。香味触八。是无记性。色声两种。通三性。无表唯善恶。于三性中。善无记名不染。恶名染污也) 第五远近门。去来名远。现在名近。如色蕴中有此五门。乃至识蕴亦有五门。应知亦然。唯粗细一门。与色蕴有别。谓眼等五识。相应四蕴。依五根名粗。第六意识。相应四蕴。唯依意根名细。或约地辨。谓九地中。下地名粗。上地名细 生门者。是处义也。谓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长门处。由六识生必托根境方能起故。论云。是能生长彼作用义(依萨婆多宗。法体先有。不可言生。但生其用耳) 言种族者。是界义。论有两释。一解族者。谓种族也。是生本义。谓十八界。为同类因。各生自类等流果故。是法生本。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解云。金银等族。是金银等矿。言一身者。一有情身。一相续者。一法相续。此一身一相续。合前喻中如一山中也。问若尔无为。应不名界。谓无为法。非同类因。不成生本故。答心心所法。生之本故 谓心心所缘无为法生。虽不为因而得为境。是心心所生之本故 有说界声。表种类义。谓十八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名十八界。此师解意。族谓族类。谓十八法。各各别也。如崔卢等姓。各各不同。萨婆多宗。三科俱实。若依经部。蕴处是假。唯界是实。若依论主。唯蕴是假。余二并实。

  从此第二。明教起因。论云。何故世尊。于所知境。由蕴等门。作三种说。颂曰。

  愚根乐三故  说蕴处界三

  释曰。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为说蕴等三门。愚有三者。或愚心所。总执为我。为说五蕴。以五蕴中。一蕴是色。一蕴是心。分心所法。为受想行三蕴。故说五蕴。能破彼执 或唯愚色。总执为我。为说十二处。以十二处中。十处是色。唯意法。非色。故说处门。能破彼执 或愚色心。总执为我。为说十八界。以十八界广说色心。十界是色余八是心。故说界门。能破彼执 根亦三者。谓上中下根。上根聪利。说略便解。为开五蕴。中根稍迟。说处方解。下根最钝。要须广说。故为谈界 乐亦三者。为乐略中及广文故。如其次第。说蕴等三。

  从此第三。明蕴废立。就中有二。一正明蕴废立。二明蕴不摄无为。且初正明废立者。论云。何缘世尊说余心所。总置行蕴。分别受想。为二蕴耶(心所。有四十六。唯除受想。余四十四入行蕴摄。名余心所)颂曰。

  诤根生死因  及次第因故
  于诸心所法  受想别为蕴

  释曰初之两句。正举三因。后之两句结成别蕴。言三因者 第一诤根因。诤根有二。谓着诸欲。及着诸见。此二受想。如其次第。为最胜因。味受力故贪着诸欲。倒想力故。贪着诸见。解云。诸欲者是五妙境也。诸见者是身见等五也。诸欲贪及诸见体是烦恼。烦恼名诤即诤名根。受想二法。与诤根为因。诤根之因。依主释也 第二生死因者。由贪着受起倒想故。生死轮回故。受与想为生死因。生死之因。依主释也 第三明次第因者。邻次当辨 由上三因。于心所法。应知别立受想为蕴。

  从此第二明无为非蕴者。论云何故无为说在处界非蕴摄耶。颂曰。

  蕴不摄无为  义不相应故

  释曰初句正标。次句释成。义不相应。论有三解 第一解云。三无为法。与色等义不相应故。谓体非色。乃至非识 无为体非色。与色义不相应。乃至体非识。与识义不相应。故非蕴摄。问无为既非五蕴。何不立为第六蕴耶。答亦不可说为第六蕴。彼与蕴义不相应故。聚义是蕴 无为非聚义。义不相应。不可立蕴 第二解云。又言取蕴。为显染依。染净二依。蕴言所显 无为于此二义都无。义不相应。故不立蕴。取蕴有漏。故显染依。无漏五蕴。便是净依。故但言蕴。便通染净 第三解云。有说如瓶破非瓶。如是蕴息应非蕴。解云。谓瓶破非瓶。不是瓶摄。蕴息是无为。无为非蕴摄。此第三释。论主破云。彼于处界。例应成失。解云。此意者。蕴息是无为。无为非蕴摄。处界息处是无为。亦可无为非处界。故将处界为例。彼第三解成过失也。

  从此第四。明名次第者。就中分二。第一蕴次第。第二处界次第 且初第一蕴次第者。论云如是。已说诸蕴废立。当说次第。颂曰。

  随粗染器等  界别次第立

  释曰此之两句总有四义。一随粗次第。二随染次第。三随器等次第。四随界别次第。且随粗次第者。色有对故诸蕴中粗 谓五蕴中。色蕴有对。余四无对。故色最粗。先说色也。无色中粗。唯受行相。故世说我手等痛言(无色者。受等四蕴。于中最粗唯受行相。何以得知。故举喻言手等也。言痛即在苦受。不言手等想。明知受粗于想。故先说受) 待二想粗。男女等想。易了知故 解云待者对也。二者行识二蕴也。想对此二。即粗故。言待二想粗。次说想蕴也 行粗过识贪瞋等行。易了知故。此贪瞋等。是行蕴摄。既易了知。明知行蕴。粗于识蕴。识最为细。总取境相。难分别故。解云。境有二相。一者总相。谓色声等。二者别相。谓违顺等。心所取别。识取总相。故难分别。最为细也 第二随染次第者。或从无始。生死已来。男女于色。更相爱乐。此由耽着乐受味故。耽受复因倒想生故。此倒想生。由业烦恼(烦恼。是行蕴摄) 故如是烦恼依识而生。由此随染。立蕴次第 第三随器等次第者。器等者。等取饮食助味厨人食者也。夫欲请客。先求食器。既得其器。次求米面。以为饮食。米面已辨。次求盐酢。以为助味。便付厨人。使令调合。饮食既办。进客。令食。色蕴如器。如世间器。饮食所依。色亦如是。受所依故。受类饮食。如世间食。有损有益。受亦如是。乐受益人。苦受便损。想同助味。如世盐醋。助生食味。想亦如是。起怨想时。生苦受味。起亲想时。生乐受味。行似厨人。由行蕴中有业烦恼。能感异熟。如世厨人造得饮食。识喻食者受果报故。故随器等。立蕴次第 第四随界别次第者。于欲界中。有诸妙欲。色相显了。先说色蕴 于色界中。有胜喜等。受相显了。次说受蕴 三无色中。取空等相。想相显了。次说想蕴 第一有中。思最为胜。行相显了。解云。第一有中。非想地也。谓思是业。行蕴所摄。由非想业。能感有顶八万劫果。故思最胜。行相显了。次说行蕴 此前四蕴。识住其中。故后说识。谓识住色中。识住受中。识住想中。识住行中。四是所住。识是能住。故识后说。由如世间。田种次第。先田后种。田喻四蕴。识喻其种。由上四义。立蕴次第故。故此五蕴。无增减失。又论云。即由如是。诸次第因。离行别立受想二蕴。谓受与想。于诸行中。相粗生染。类食同助。二界中强。故别立蕴(前次第因。邻次当辨。是此文也。相粗者。受想粗门。生染者。是受想生染门。类食是受也。同助是想也。此是受想器等门。二界中强者。受色界强。想无色强。是受想界次第门。故次第因含此四门也)。

  其次第二。明处界次第者。论云。处界门中。应先辨说六根次第。由斯境识次第可知。颂曰。

  前五境唯现  四境唯所造
  余用远速明  或随处次第

  释曰前三句。约境明次第。第四句。约处明次第。前五境唯现者。前五根境。谓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现境。是故先说。第六意根。取境不定。意境有四。三世无为。于此四中。或时取一。或二三四。是故后说。四境唯所造者。初句前字。流至此中。应言前四境也。谓五根中。前四根境。唯是所造。是故先说。身境不定。是故后说。谓身取触。触有十一。四是能造。地水火风。七是所造。滑涩等。身根有时。或取大种。或取所造。或二俱取。故。不定也。余用远速明者。余谓前四眼耳鼻舌身意外故。名之为余。此四根中。先说眼耳。取远境故。鼻舌不尔。是故后说 于眼耳中。眼用远故。在耳先说。远见山河。不闻声故。

  又眼用速。先远见人撞击钟鼓。后闻声故。鼻舌二根。用俱非远。先说鼻者。谓由两义。一速。二明。一速者。如对香美诸饮食时。鼻先臭香。舌后尝味。二明者鼻能取味中之细香。舌不能取香中之细味也 或随处次第者。处是六根。所依之处。随所依处有上下故。辨根次第。谓眼所依。最居其上。其次耳鼻舌。身多居下。意无方所。有即依止诸根生者。故最后说 解云。谓六识身。总名为意。眼等五识。依五根生。非第六识。故言有即依止诸根生者。

  从此第五。明名废立者。论云。何缘十处皆色蕴摄。唯于一处。立色处名。又十二处。体皆是法。唯于一种。立法处名。颂曰。

  为差别最胜  摄多增上法
  故一处名色  一名为法处

  释曰为差别三字。通下两句。且初为差别故一处名色者。境有境性。种种差别。名差别也。谓色等五境。为境性。是境界故 眼等五根。名有境性。有境界故 于此十处。若总名色。即无如此境有境性种种差别。为差别故。建立为十。唯一名色。又眼等九各有别名。唯此色处。而无别名。为眼等九名。所简别。虽标总称。即受别名 言最胜者。明色处得通名也。于十处中。色处最胜。故立通名。色有三义。名为最胜。一者有对故。二有见故。三诸世间同说为色故 眼等九处。唯有有对一义。无余两义。不名最胜 又为差别故一名为法处者。释法处也。若总言法。即无差别。谓差别故。立一法处。如色应知。摄多增上法者。此明法处得立通名。一摄多法。有六十四法。名为多法。心所有四十六。不相应有十四。无为有三。及无表色。此等诸法。法处摄故。二摄增上法。增上法者。所谓涅槃。唯法.处摄。由此两义。独名为法。

  从此第六。明摄异名。于中有三。一略摄法蕴。二明类摄余蕴等。三别明六界等。就第一略摄法蕴。复分两种。一摄法蕴。二明法蕴量。且初第一摄法蕴者。论云。诸契经中。有余种种蕴。及处界名相可得。为即此摄。为离彼耶(经中种种蕴。及处界者。蕴者谓八万法蕴。于戒等五蕴。名种种蕴。处谓十遍处。八胜处。五解脱处。无想天处。非想天处。名种种处。界谓六十二界。地等六界。名种种界。此经中蕴。为即此论五蕴所摄。此经中处。为即此论十二处摄。此经中界为即此论十八界摄。为离彼蕴处界耶)。彼皆此摄。如应当知(此论文总答前问。彼经中蕴处界。皆此论中蕴处界摄。如其所应。当知下文当辨)。且辨摄余诸蕴。名相。颂曰。

  牟尼说法蕴  数有八十千
  彼体语或名  此色行蕴摄

  释曰。论有两释。诸说佛教语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色蕴摄。语是音声。故色蕴摄。诸说佛教名为体者。彼说法蕴。皆行蕴摄。名是不相应行。故行。蕴摄。

  从此第二。明法蕴量。论云。此诸法蕴。其量云何。颂曰。

  有言诸法蕴  量如彼论说
  或随蕴等言  如实行对治

  释曰初两句颂。约文定量。第三句。约义定量。第四句。约行定量。论云。有诸师言。八万法蕴。一一量等法蕴足论。谓彼一一。有六千颂。如对法中。法蕴足论说。或随蕴等言者。是第二师。约所诠义。以为其量。或者显第二解也。随蕴等者。蕴者谓五蕴。等等取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四食。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十七觉品。六神通。一无诤定。一愿智。四无碍解等。一一教门。名一法蕴。如实行对治者。是第三解。就行定量。是婆沙中。正义家释。故云如实行。谓贪瞋痴等。八万行别。对治者。是不净观等。能对治门。所对治贪等。有八万故。能对治教。亦有八万。言八万者。谓贪瞋等。十种随眠。此十随眠。一一皆以九随眠。为方便。足成一百 此有前分一百。后分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分一百。一一皆以九随眠。为方便。成一千 后分一百。亦以九随眠。为方便。复成一千 兼本一百。成二千一百 已起有二千一百。未起有二千一百。足满四千二百 约多贪。多瞋。多痴。着我。思觉。此之五人。一一有四千二百。合成二万一千。更就三毒等分四人。以配一一。有二万一千。遂成八万四千 如彼所说。八万法蕴。皆此五中。二蕴所摄 若声为体。是色蕴所摄。若名为体。是行蕴摄。

  从此大文。第二类摄余蕴等。论云。如是余处诸蕴处界。类亦应然(余处者。余经处也。余经所明。诸蕴处界。皆此论中。蕴处界摄故。言类亦应然也) 颂曰。

  如是余蕴等  各随其所应
  摄在前说中  应审观自相

  释曰初句标经。次两句。明论摄经。下一句。劝观。如是余蕴等者。标经所说。如是余经。所明蕴等。等取处界。蕴谓戒等五蕴。处谓十遍处等。界谓六十二界等。各随其所应摄在前说中者。明论摄经。谓经所明。蕴处界三。各随所应。摄在此论。前所说中。谓此论五蕴。摄经五蕴。此论十二处。摄经十遍处等。此论十八界。摄经六十二界。故言各随其所应也。应审观自相者。观知摄相。相者性也。应审观彼一一自相。夫言摄者。唯摄自相。色唯摄色。心唯摄心。名自相也。经中五蕴。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彼中戒蕴。此色蕴摄。戒是道共无表色也。彼余四蕴。是行蕴摄。解脱蕴以胜解。为体。解脱知见蕴。取尽无生智为体。此之四蕴。是心所法。故行蕴摄。又诸经说十遍处等。前八遍处。无贪性故。十二处中。是法处摄。若兼助伴。五蕴性故。即此意处。法处所摄。此中色蕴。取定共无表色也。色等四蕴。是法处摄。识蕴是意处摄。摄八胜处。应知亦尔。空识二遍处.空无边等四无色处.四蕴性故。即此意处法处所摄 复有二处。谓无想有情天处。及非想非非想处。初处即此。十处所摄。无香味故。后处即此意法处摄。四蕴性故。又多界经。说界差别。有六十二界。随其所应当知。皆此十八界摄。如有颂曰。

  界有六十二 十八界为初 三六一四种(三六。一十八。加一四。成二十二界。足前十八界。成四十) 六三后二二(六三十八。二二成四。合二十二。足前成六十二) 三六者(一六。谓地水火风空识界。二六。谓苦乐忧喜舍无明界。三六。谓欲恚害无恚无害无欲也) 一四种者(谓受想行识也) 六三者(一三。欲界色界无色界。二三。色界无色界灭界。三三。过去界。现在界。未来界。四三。善界。不善界。无记界。五三。劣界。处中界。妙界。六三。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也) 后二二者(一二。有漏界。无漏界。二二。有为界。无为界也)。

  从此第三。别明六界。论云。地水火风。四界已说。空识二界。未说其相。为即虚空名为空界。为一切识。为识界耶(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徴也) 颂曰。

  空界谓窍隙  传说是明闇
  识界有漏识  有情生所依

  释曰空界谓窍隙者。正明空界非虚空也。唯取门窗。及口鼻等。内外窍隙。名为空界。传说是明闇者。出空界体。应知此体。不离昼夜。昼以明为体。夜以闇为体 依经部宗。空界是假。萨婆多师。空界是实。明闇为体。论主意。朋经部故曰传说 识界有漏识者。正明识界。非无漏识也。有情生所依者。明无漏识。非识界所以也。由许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故。若无漏法。破坏三有。非生所依故。无漏识非识界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一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

  从此第三。诸门分别。总有二十二门。分别十八界。此有三门。论云。于前所说十八界中。几有见。无见。几有对。无对。几善。几不善。几无记。颂曰。

  一有见谓色  十有色有对
  此除色声八  无记余三种

  释曰。一有见谓色者。十八界中。一界有见。所谓色界。由显形色在此在彼差别不同。遂能示现此彼言说。言说名见。有彼言说故。故名有见。亦解见谓眼根。观照色故。色有眼见名为有见 十有色有对者。五根五境。称之为十。体是色故。名为有色 此十色界。极微所成。更相障碍。故名有对。论云。如手碍手。如石碍石。或二相碍(手石名二)应知有对。总有三种。一障碍有对。二境界有对。三所缘有对。对是碍义。碍有二种。一障碍碍。二拘碍碍。障碍碍者。谓障碍有对。十色为体。障碍即有对。持业释也。拘碍碍者。谓境界所缘。二种有对。境界有对。体者论云。谓十二界(六根六识)。法界一分(于法界中。唯取心所故。云一分)。诸有境法。于色等境(前十二界。及法界一分。能取境故。名诸有境法。于色等境者即所取境也)。此十二界。为境所拘。名为有对。境界之有对。依主释也。所缘有对体者。谓七心界全(六识及意界也)。法界一分(心所是也)。言所缘者。色等六境也。言有对者。七心界。法界。一分也。此七心界法界。名所缘有对者。为所缘境。之所拘碍。名为有对。所缘之有对。依主释也 论引施设足论证。境界有对。作四句分别。故施设足论。作如是说。此中于水。有碍非陆。如鱼等眼。于陆有碍非水。从多分说。如人等眼。有于俱碍。如毕舍遮(唐云食血肉鬼)室兽摩罗。及捕鱼人。虾蟆等眼(此毕舍遮等。于水陆。俱能见色。故通俱碍耳)。有俱非碍。谓除前相 论云境界所缘。复有何别(问也)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名为所缘。解云(答也)。彼法者。色等六境也。此有功能者。此六根六识。于彼色等。有见闻等功能也。准此论文。功能所托。名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界。以眼识于色有功能故也。心心所法。其性劣弱。执境方生。犹如羸人非杖不起。故色等境。识所攀附。名为所缘也(已上注也)。准此论文。境界所缘。二义全别 且如一色被眼所见。名为境界。眼为有功能于色故也 即此一色。能引识起。名为所缘。为与识为力故也。由此道理。碍取境义边。名境界有对。故境界有对。通六根六识。以根及识。能取境故 碍缘境义边。名所缘有对。故所缘有对 唯心心所。以心心所杖境起故。亦光法师云。碍体义边。名所缘有对。碍用义边。名境界有对。更有多释。烦而不叙。亦论云。云何眼等。于自境界及自所缘。转时说名有碍(问碍义也。云何眼根。眼识等。于自境界。转时说名有碍。问境界有对也。云何眼识等。于自所缘。转时说名有碍。问所缘有对也。言自简他。如眼见色。耳闻声也)。越彼依余。此不转故(解云答也。越彼色等。于余声等此眼等。不转故。名为碍也)。或复碍者。是和合义。谓眼等法。于自境界及自所缘。和合转故(解云。是约和合义。以释碍也)。问若法境界有对。亦障碍有对耶。答应作四句。谓七心界。法界一分。诸相应法(四十六心所。名诸相应法)。是第一句。能取境故。名境界有对。非极微成。非障碍有对。色等五境。是第二句。极微成故。名障碍有对。不能取境。非境界有对眼等五根是第三句。极微成故。名障碍有对。能取境故。亦名境界有对。法界一分。非相应法。是第四句(于法界中。除心所外。余得非得等 名非相应法也)。非极微成。故非障碍有对。不能取境。故非境界有对。问若法境界有对。亦所缘有对耶。答应顺后句。谓所缘有对。必是境界有对。以心心所。缘境起时必取境故。自有境界有对。而非所缘有对。谓眼等五根 以眼等根。能取境故。名境界有对。不缘境故。非所缘有对 依经部宗中。大德鸠摩罗多。作如是说。鸠摩罗多。此云豪童也 是处心欲生他。碍令不起。应知是有对。无对此相违 此颂意者。如有色处。其心欲生。被他声碍。心遂不起。心不起时。名为有对。心正生时。即名无对。不同有宗于心生位说名有对。论主意朋鸠摩罗多释故。论云此是所许 此除色声八无记余三种者。三性分别门。此十色中。除色声二。所余八种。是无记性无记二字。义属上句。余谓色声。是通三性。言三性者。一善。二不善。三无记。若法可赞置白品中。名为善性。若法可毁置黑品中。名为不善性。非可赞毁。名为无记。亦解不能记异熟果。故名无记。眼等八种。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是无记摄 若色声二。从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摄。是名为善性。若从不善心力。等起身语表摄。名为不善。从无记心。等起身语表摄。名为无记。及不从心等起。总名无记 言色声二者。身表是色。语表是声。言等起者。心王心所。等能引起。由色声二非自性善恶。约能发心。判成善恶。心若是善。所发身语。亦名为善。心若不善。所发身语。亦名不善。所以身语。名等起善。

  从此第四三界分别门。论云已说善等。十八界中。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颂曰。

  欲界系十八  色界系十四
  除香味二识  无色系后三

  释曰。欲界所系。具足十八。色界所系。唯十四种。除香味境及鼻舌识。除香味者。段食性故。色界无段食。故无香味 除鼻舌识。无所缘故。鼻识缘香。舌识缘味既无香味故。无鼻舌识 无色所系。唯后三种。所谓意界。意识界。法界 眼等五根。色等五境。此十是色。无色离色。故无此十。无此十故。五识亦无。故论云。依缘无故。五识亦无(五根为依。五境为缘)故唯后三无色界系。

  从此第五。有漏无漏分别门。论云。已说界系。十八界中。几有漏。几无漏。颂曰。

  意法意识通  所余唯有漏

  释曰。意法意识通者。通有漏无漏二也。谓意及意识。道谛摄者。名为无漏。余名有漏。法界若是道谛。无为名为无漏余名有漏(法界有无漏心所法名道谛也)。余十五界。唯是有漏。道谛无为。所不摄故。

  从此第六。有寻有伺门。于中有二。一正分别。二释妨难。且正分别者。论云。十八界中。几有寻有伺。几无寻唯伺。几无寻无伺。颂曰。

  五识唯寻伺  后三三余无

  释曰眼等五识。有寻有伺。由与寻伺恒共相应。谓眼等五识。有二种因。故与寻伺恒相应也。一行相粗。二外门转 由此二因。故眼等识。与寻伺俱。其义决定。故说唯言。后三三余无者。后三谓意法意识。根境识中。各居后故。重言三者。明此三界。皆通三品。三品名三。言三品者。一有寻有伺品。二无寻唯伺品。三无寻无伺品。故论云。此后三界。皆通三品。意界意识界。及相应法界。除寻与伺(法界中。有四十六心所法。名相应法界。于四十六心所中。除却寻伺。取余四十四心所。谓寻伺二种。不通三品。故除之也。今此文中意。明通三品也)。若在欲界初静虑中。有寻有伺。若在静虑中间。无寻唯伺。第二静虑。已上诸地。乃至有顶。无寻无伺(明意界意识界。及四十四相应法界。在诸地中。通三品也)。又论云。法界所摄。非相应法。静虑中间。伺亦如是(法界中。有十四不相应。及三无为兼无表色。名非相应法。此非相应法及静虑中间伺。同前第三无寻无伺品。故言亦如是。谓非相应法。不与寻伺相应故。名无寻无伺。其中间禅伺。地法中无寻故。不与寻相应。故名无寻也。伺无第二伺共相应。故名无伺也)。又论云。寻一切时。无寻唯伺。无第二寻故。但伺相应故(寻同前第二品。名无寻唯伺。寻无两寻同一时起。故无第二寻也。由寻无第二寻故。寻不与寻相应。故寻名无寻。寻得与伺相应。寻名唯伺。请细读看之也)。又论云。伺在欲界初静虑中。三品不收。应名何等(此问意。伺非三品收者。伺不与伺相应故。不可言有寻有伺品。伺得与寻相应。故不可言第二无寻唯伺品。及第三无寻无伺品。既非三品。应名何等)此应名曰无伺唯寻。无第二伺故。但与寻相应故(此文答前问也。伺无第二伺共相应故。名为无伺。与寻相应故。名唯寻也)。由此故。言有寻有伺地有四品法(由此者。由有第四无伺唯寻品也。有寻有伺地者。欲界初禅是也)。一有寻有伺。谓除寻伺。余相应法(余相应法者。余四十四心所法也)。二无寻唯伺。谓即是寻。三无寻无伺。谓即一切非相应法(非相应法者。法界中。有十四不相应。三无为法。及无表色也)。四无伺唯寻。谓即是伺。言余无者。余十色界。无寻无伺。常与寻伺。不相应故。

  从此第二。释妨难。论问起云。若五识身。有寻有伺。如何得说无分别耶。颂曰。

  说五无分别  由计度随念
  以意地散慧  意诸念为体

  释曰。上两句释难。下两句出体。传说分别。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二计度分别。三随念分别。由五识身虽有自性而无余二。论云。如一足马名为无足。是故经中。说无分别 自性分别者。体唯是寻。后心所中。自当辨释 以意地散慧者。出计度分别体。散谓非定。简定中慧。意识相应。简五识心。故。第六识相应散慧。名为计度分别 意诸念为体者。出随念分别体。若定若散。意识相应诸念。名为随念分别(念通定散。故名为诸)。

  此下第七。有所缘无所缘门。第八有执受无执受门。论问起云。十八界中几有所缘。几无所缘。几有执受。几无执受。颂曰。

  七心法界半  有所缘余无
  前八界及声  无执受余二

  释曰。初两句者。答第七问。下两句者。答第八问。七心者。六识意界也。法界半者。于法界中。有四品法。今唯心所法。取非全故。名为半也。此七心界。及法界半。为有所缘。缘谓攀缘。心心所法名为能缘。境名所缘。有彼所缘。名有所缘 余无者。余谓十色界。及法界所摄非相应法。不能缘境。名无所缘。前八界及声无执受者。前谓取前七心界。及法界全。此八及声。总成九界。名无执受。余二者。余谓所余。谓眼等五根。色香味触。此之九界。各通二义。一有执受。二无执受。有眼等五根住现在世。名有执受。过去未来名无执受。色香味触住现在世。与五根不相离者。名有执受。若在现在。不与根合。及在身外。并过去未来法。名无执受(解云。色香味触。总有三类。名。无执受。一不与根合。谓发毛等。二在身外。谓非情中地水等。三过去未来者也)。

  论云。有执受者。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为依处。名有执受。损益展转。更相随故(由眼等五根。彼心心所摄。为所依处。若扶根四境摄。为依处故。眼等九界。有心心所执受故。有彼执受。名有执受。由执受故。眼等与心损益相随。心有喜乐身亦益也。心若苦恼身亦损也)。

  从此第九大种所造门。第十积集非积集门。论问起云。十八界中。几大种性。几所造性。几可积集性。几非可积集性。颂曰。

  触界中有二  余九色所造
  法一分亦然  十色可积集

  释曰。上三句答第九问。下一句答第十问。触界中有二者。触谓身所觉。触通二种。一谓大种。地水火风。二所造。滑涩等七 余九色所造者。余谓所余眼等五根。色等四境。唯除触也。此九色界。唯所造性。法一分亦然者。法界一分。无表业色。同前九界。亦唯所造。故言亦然。法界中有四分法。一相应法。二不相应法。三无表色。四无为法。今唯取无表。故言一分也 十色可积集者。五根五境名为十色。极微所成。名可积集。义准余八。非可积集。非极微故。

  从此已下。第十一能斫所斫门。第十二能烧所烧门。第十三能称所称门。论问起云。十八界中几能斫。几所斫。几能烧。几所烧。几能称。几所称。颂曰。

  谓唯外四界  能斫及所斫
  亦所烧能称  能烧所称诤

  释曰。上两句者。色香味触。名外四界。此即名为能斫所斫。四尘成斧。名为能斫。四尘成薪等。名为所斫也。问何法名斫。答薪等色聚。相逼续生。斧等分隔。令各续起。此法名斫 亦所烧能称者。如外四尘名能斫所斫。所烧能称其体亦然也。能烧所称诤者。诤谓诤论。能烧所称两解不同。名为诤论。谓或有说。能烧所称体亦如前。唯外四界 或复有说。唯有火界。可名能烧。所称唯重。重者所造触中重触也。

  从此第十四。五类分别门。论问起云。十八界中几异熟生。几所长养。几等流性。几有实事。几一刹那。颂曰。

  内五有熟养  声无异熟生
  八无碍等流  亦异熟生性
  余三实唯法  刹那唯后三

  释曰。内五有熟养者。眼等五根。唯通二类。有异熟生及所长养。业所感得。名异熟生 于现在世。因饮食等。长小令大。养瘦令肥。名所长养 眼等五根。体非无为。不名有实。又非苦忍初心。不名一刹那。问眼等五根。同类因生。有等流性。何故不言通等流耶。答五类明义。体各不同。互不相摄。若眼等五根。异熟生摄。不尽者方立长养摄。若此二类摄不尽者。方立等流。今此二类摄根总尽。其眼等五根。离二类外更无别有眼等根性故。不立等流。虽眼等内亦有等流。离异熟性及所长养。无别性故。所以不说 异熟生义。论有四解 一云异熟因所生。名异熟生。如牛所驾车名言牛车。略去中言故作如是说。此解异熟。或属因或属果。若属因者。异熟即因。名异熟因。持业释也。若属果者。异熟之因。名异熟因。依主释也。若言异熟生。唯依主释。谓异熟因所生名异熟生。略去因所二字。但言异熟生。如言牛车略去所驾二字也 第二解云。或所造业。至得果时。变而能熟。故名异熟。果从彼生。名异熟生。谓所造业。未至得果。起取果用。至得果时。起与果用。此与果用。与前取果用异故。名之为变。变即是异。是能熟故。名异熟。异即是熟。故名异熟。持业释也。果从彼生。名异熟生。异熟之生。依主释也。此解意。异熟在因。生属果也 第三解云。彼所得果。与因别类。而是所熟故名异熟。此解意。果是无记。因是善恶。故言与因别类。名之为异。复是所熟。异熟即生。持业释也 第四解云。或于因上。假立果名(此解意。果名异熟。同第二解。因非异熟。而今因名异熟者。此于因上立果名故。因名异熟。有异熟故。是有财释也。果从异熟因生名异熟生。异熟之生依主释也)所长养者。且能长养。有其四种。一则饮食。二者资助如涂洗也。三睡眠。四等持。此四胜缘。资益五根。长小令大。养瘦令肥。名所长养。能长养通三性。所长养唯无记。今五类门。取所长养也 声无异熟生者。声有二类。一则等流。二所长养。无异熟生者。夫异熟色。任运而起。声随欲转。有间断故。无异熟生 八无碍等流亦异熟生性者。七心法界。无积集故。名八无碍。此有等流异熟生性。若从同类遍行因生。名等流性。从异熟因所引生者。名异熟生。非积集。故无所长养 余三者。余谓余四色香味触 此四是前眼等五根。及八无碍外。名之为余。此之余四。通三类也。有异熟因。有所长养。有等流性 实唯法者。无为名实。非四相迁。体坚实故。此法界摄。故唯法界。独名有实。刹那唯后三者。意法意识名为后三。唯此三界。有一刹那。谓见道初心。苦法忍品。唯有此一刹那心。究竟不从同类因生。非等流故。名一刹那。余有为法。无非等流。苦忍相应心。名意界意识界也。望后名意。望前名意识也。受等俱起法。名为法界。

  从此下第十五。得成就门。依萨婆多宗。若得至生相名得。若得至现在名成就。成就时不名得。得时不名成就 言生相者。在未来世也。论云。如是已说异熟生等。今应思择。若有眼界。先不成就。今得成就。亦眼识耶。若眼识界。先不成就。今得成就。亦眼界耶。如是等问。今应略答。颂曰。

  眼与眼识界  独俱得非等

  释曰。眼与眼识。四句分别。独俱得非等者。独是两单句也。俱得者。是俱句也。非者俱非句也。等者。明成就不成就四句也。且独中第一单句。谓得眼不得识 谓生欲界渐得眼根 渐得眼言。意显胎卵湿生。若是化生。根顿得故。夫论眼根。是异熟无记。唯法俱得。故约渐得。但名得眼 眼识通三性。有前后俱得 先中有位。已起眼识 今此渐得眼根。是受生已后 识前成就故。故不名得 及无色没生二三四静虑时(生二三四静虑。中有初起唯有眼根而无眼识眼。识未起故。故不名得也) 第二单句。得识不得眼 谓已生二三四静虑地。眼识现起(现之言正。起之言生识。在生相名为现起。此所起识。在生相位。正在未来。尔时名得。其眼根在现在。名成就不名得也) 第三俱句者。根识俱得。谓无色没。生欲界及梵世时 欲界梵世。中有初心。根识俱有尔时名得。第四俱非句者。谓除前相。颂言等者。等取成就四句。第一句者。成就眼根。不成就眼识。谓生二三四静虑地。眼识不起。第二句者。成就眼识。不成就眼根。谓生欲界。未得眼根。及得已失。谓生欲界。必成就识。地法成故。未得根者。谓初受胎时也。及得已失者。谓是生后盲人也。既无眼根。故不成就。第三句者。谓生欲界。得眼不失。及生梵世。若生二三四静虑。正见色时。根识俱成就也。第四句者。谓除前相。

  从此第十六。内外门。论云。十八界中。几内。几外。颂曰。

  内十二眼等  色等六为外

  释曰。内有十二。六根六识。此十二界。心所依故。所依亲近。说名为内。色等六境。为心所缘。所缘疏远。说名为外。

  从此第十七。同分彼同分门。论云。十八界中。几同分。几彼同分。颂曰。

  法同分余二  作不作自业

  释曰。法同分者。法谓法界。此法界中。唯有同分。无彼同分 泛论六境名同分者。与能缘识定为所缘。定有二义。一如色等五境。与识定为所缘。名之为定。谓五识名定。缘境不杂故 今此五境得名定者。谓与五识。定为所缘故。五识缘时。说名同分。虽被意识缘。以非定故。故非同分 第二法境名定。体即是定。唯意识缘。是决定故。定被意识缘。所以望意识名同分。论云无一法界不于其中。已正当生无边意识 故此法界。恒名同分(无边意识。是无我观。缘境无边故。已正当生者。过去已生。现在正生。未来当生)。余二者。谓余十七界皆有同分及彼同分。若作自业名为同分。不作自业名彼同分。作自业者。业谓业用。如六根六识。约能取境。名自业用。若不能取境。名不作自业。色等五境。约为境名作自业。不为境名不作自业 此中眼根。于有见色。已见。正见。当见。名同分眼。如是广说。乃至意根。各于自业境。应说自业用。彼同分眼。但有四种。谓不见色。已灭。正灭。当灭。及不生法。如眼有四。乃至身界。亦有四种。准眼应知 意彼同分。唯有一种。谓不生法。意生必同分。故唯不生。名彼同分也 色界为眼已正当见。名同分色。彼同分色。但有四种。谓非眼见。已灭。正灭。当灭。及不生法。如色既尔。乃至触境。应知亦然。同分亦三。彼同分四也 眼等六识。同分有三。已生。正生。当生。故彼同分一。唯不生法故。如意界说 问何故名同分彼同分耶。答此有三解 第一解云。根境识三。更相交涉。故名为分。同有交涉分。故名同分 第二解云。或复分者。是已作用。作自业者。名已作业。同有作用分。故名同分 第三解云。或复分者。是所生触。三和生触。同有生触。故名同分。彼同分者。论云。由非同分与彼同分。种类分同。名彼同分。解云。如不见色眼。名非同分。此非同分。与彼见色眼。种类分同。名彼同分 言种类分同者。同眼自性故。互相引起故。又相系属故。

  从此第十八。三断门。论云。十八界中。几见所断。几修所断。几非所断。颂曰。

  十五唯修断  后三界通三
  不染非六生  色定非见断

  释曰。十五界者。五根。五识。及与五境。唯修断。后三界通三者。意法意识通三种断。若意界意识界。与八十八随眠相应。及俱有法。并随行得。皆见所断 苦谛有十烦恼。集灭各七。除身见边见戒禁取也。道谛有八。除身边见。四谛合成三十二。上界除瞋。有二十八。谓四谛下。各除瞋故。成二十八。上二界各有二十八。合成五十六。兼欲界三十二。成八十八。此等随眠。是分别惑。迷理起故。才见谛时。彼皆断故。名见所断。见谓见谛。见是能断。惑是所断。见之所断。名见所断。依主释也。俱有法者。谓与见惑。相应心所。兼四相是也 此意等三。除见断外诸余有漏。皆修所断 通无漏故。名非所断。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见断者。此通外难。谓经部宗。许异生性及招恶趣。身语业等是见所断。谓得见道。彼异生等。永不复生。既与见道。极相违故。应见所断。为答此难。故有斯颂。虽尔此法。定非见断。略说非见断。总有三种。一不染法。善无记也。二非六生。谓五识也。不从第六意生。名非六生也。三者色法此三种法。定非见断。非迷谛理亲发起。故谓不染。非六生非迷谛理。色法非见惑亲发也 然异生性。是不染污。无记性摄。身语恶业。是色法故。故此二种。非见所断。

  从此第十九。是见非见门。于中有二。一正明。二傍论。且初正明者。论云十八界中。几是见。几非见。颂曰。

  眼法界一分  八种说名见
  五识俱生慧  非见不度故
  眼见色同分  非彼能依识
  传说不能观  被障诸色故

  释曰。眼全是见。观照色故 法界一分八种名见。谓身见等五染污见。六世间正见。谓意识相应善。有漏慧也。七有学正见。谓有学身中。诸无漏见。八无学正见。谓无学身中。诸无漏见。此八是慧。推度境故。皆名为见。法界所摄。名一分也。问何故世间正见。唯意识相应。答颂言五识俱生慧非见不度故。以无分别故。不能决度。是故非见 后四句颂。破识见家。谓尊者法救。许眼识见。尊者世友说眼根见。故。论云。若尔眼根。不能决度。云何名见(识见家难也)。以能明了观照诸色。故亦名见(眼见家答也)。若眼见者。余识行时。亦应名见(此难意。依此宗。六识不并起故。余识行眼便无识。许眼见者。何故非见)。非一切眼。皆能现见(眼见家答也)。谁能现见(徴也)。谓同分眼。与识合位。能见非余(释第五句颂)。若尔则应彼能依识见色非眼(识见家难)。眼不尔。眼识定非能见(释第六句)。所以者何(徴也)。传说不能观被障诸色故。眼根有对。于障外色。理不合见。若识见者。识无对故。壁等不碍。应见障色(此眼见家答。释第七第八句也)。依经部宗。说眼根见。假而非实。故论云。经部诸师。作如是说。如何共聚。楂掣虚空。眼色等缘。生于眼识。此等于见。孰为能所。但顺世情。假兴言说。眼名能见。识名能了。智者于中。不应封着。

  从此第二。傍论于中有七。一两眼见先后。二六根六境离合。三根境量大小。四六识依世摄。五眼等得依名。六识随根立称。七依地同异别。且初第一。两眼见先后者。论云。于见色时。为一眼见。为二眼见。此无定准。颂曰。

  或二眼俱时  见色分明故

  释曰。阿毗达磨诸大论师。皆咸言。或时二眼俱见。以开二眼见色分明。闭一目时不分明故。故知有时二眼见色。又开一眼。触一眼时。便于现前。见二月等。闭一触一。此事即无 是故或时。二眼俱见。非所依别。识成二分。住无方所。故不同碍色也。

  从此第二。六根境离合。论云。若此宗说眼见耳闻乃至意了。彼所取境。根正取时。为至不至。颂曰。

  眼耳意根境  不至三相违

  释曰。眼耳意根。取不至境。谓眼能见远处诸色。眼中药等。则不能观。谓耳能闻远处声响。逼耳根者。则不能闻。意无色故。不可名至。故此三根。取不至境。三相违者。三谓鼻舌身。此三取至境。故与上相违也。

  从此第三。根境量大小者。颂曰。

  应知鼻等三  唯取等量境

  释曰。鼻等者。等取舌身。此三唯能取等.量.境。言等量者。如根微量。境微亦然。相称合生鼻等识故 眼耳取境。大小不定。谓眼有时见小。如见毛端。有时见大。如见山等。有时取等。如见蒲桃 耳不定者。取蚊虻云琴声。大小等别。云声是雷。依云起故。西方呼雷。为云声也。意无质碍。不可辨其形量差别。

  从此第四。六识依世摄者。论云。如前所说。识有六种。谓眼识界。乃至意识界。为如五识唯缘现在。意识通缘三世非世。如是诸识依亦尔耶。不尔云何。颂曰。

  后依唯过去  五识依或俱

  释曰。后依唯过去者。后是第六识。于六识中。最居后故。此第六识。唯依过去无间灭意。五识依或俱者。或表不定。眼等五识。所依有二。一者过去。谓无间意。二者现在。眼等五根。识与五根同现在故。名之为俱 或言表此亦依过去。故五识依名或俱也 问如是眼识所依性者。即是眼识。等无间缘耶。设是眼识。等无间缘。复是眼识。所依性耶。答应作四句。第一句者。俱生眼根。眼根是眼识所依性。非等无间缘。等无间缘。唯心心所。眼根是色。故非此缘。第二句者。谓无间灭。心所法界。无间灭言。意表过去。过去心所。与现在眼识。为等无间缘 非心王故。非是眼识所依性也。第三句者。谓过去意根。无间灭意。与现在眼识为所依性。是心法故。复是眼识。等无间缘。第四句者。谓除前相所说法。如眼既尔。乃至身识。应知亦然 问若是意识。所依性者。复是意识。等无间缘耶。若是意识。等无间缘。复是意识。所依性耶。答顺前句。答谓是意识。所依性者。定是意识。等无间缘 意识所依。即是意根故。故通俱句也。有是意识等无间缘。非与意识为所依性。谓无间灭心所法界 非心王故。不是所依。依大毗婆沙。答问法不过四种。以狭问宽。顺前句答。以宽问狭。顺后句答。互有宽狭。应作四句。若无宽狭。答曰如是。且如今问若意识所依亦等无间缘。此是以狭问宽。谓意识所依唯心王故。是狭等无间缘。通心王心所。是宽顺前句答者。顺前问答。谓若是意识所依性者定是等无间缘也 以宽问狭顺后句答者。谓即改前问。云若意识。等无间缘。复是意识所依性耶。此既即是以宽问狭。谓意识等无间缘。是宽通心王心所故 若所依性。即狭唯心王故。应作顺后句答。谓若意识所依性者。必是等无间缘。顺后句故 若将眼识所依性。与等无间缘。为问此即互有宽狭。谓眼识所依。通色通心是宽。不通心所是狭。若等无间缘。通心心所是宽。不通色是狭。

  从此第五。眼等得依名。论云。何缘识起。俱托二缘。得所依名。在根非境(以根境为二缘)。颂曰。

  随根变识异  故眼等名依

  释曰。随根变者。识随根变。根若转变。识亦异故。谓根若益。其识即明。根若有损。识便昧故。非境有变令识有异。以识随根。不随境故。依名唯在眼等非余。言眼等者。眼等六界也。

  从此第六。识随根受称者。论云。何缘色等。正是所识。而名眼识乃至意识。不名色识乃至法识。颂曰。

  彼及不共因  故随根说识

  释曰。彼者彼前所说。眼等名依也。及不共因者。眼等五根。与眼等识。为不共因。谓眼唯与自身眼识。为所依性。名不共因。若色便通自他眼识。及通自他意识所取。是共因也。如眼既尔。乃至身触应知亦然 眼等五根。由上二义。一者所依胜。二者不共因。故识得名。随根非境 然依论文。唯依五根。明不共因。五境明共因。不就意法明者。谓意能生五识。非是不共因也。法唯意识。缘却名不共因也 虽意非不共因。而是意识。所依性故。故随所依。名为意识。法虽是不共因。非所依故。不名法识。今此五根。由所依胜及不共因 境无此义。是故五识从根受称。喻如鼓声及麦芽等。鼓声因手及鼓。但名鼓声不名手声者。鼓有二义。一所依胜。声依鼓变故。二不共因。但生鼓声故。手阙二义。不名手声。鼓喻根也。声喻识也。手喻境也。况法可知。但名麦芽。不名水等芽者。麦有二义。准鼓说之。

  从此第七。依地同异别。颂曰。

  眼不下于身  色识非上眼
  色于识一切  二于身亦然
  如眼耳亦然  次三皆自地
  身识自下地  意不定应知

  释曰。欲释此颂。且要先知。身眼色三。皆通五地。谓在欲界及四静虑 眼识唯在欲界初禅 眼不下于身者。眼根望身。或等或上。终不居下 且欲界眼见欲界色。此即眼与身等(等同地故言等)身在欲界。获四禅眼。是即眼有身上 决定无有身居上地。起下地眼。以生上地自有胜眼。故不须起下地劣眼。故眼于身。终不居下 色识非上眼者。色识望眼。等下非上 等谓同地。如欲界眼见欲界色。色识与眼俱同地也。若以二禅眼。见初禅色。色识属初定。眼属第二禅。此即色识。望眼俱下地也 上地色细。下眼不能见上色故 故色非眼上也。上识不依下地眼故 故识非眼上也。由此理故。色识非眼上 色于识一切者。色望于识通等上下故。言一切。如欲界识。了欲界色。此即色望识等也 初禅眼识。了欲界色。此即色望识下也 获二禅天眼。借初禅眼识。了二地色。此即色望识上也 二于身亦然者。二者谓色识。此二望身通等上下。如色于识。故言亦然。如身生欲界。起欲界眼识。了欲色时。此即色识。望身同地等也 身在欲界。发上天眼。起初禅识。了初禅色。此即色识。望身上也。身生二禅。借初禅识。了下地色。此即色识。望身下也。上所引义。是略举一隅。非遍尽举。智者应知 如眼耳亦然者。释耳根也。翻前颂云耳不下于身。声识非上耳。声于识一切。二于身亦然。此言识者。耳识也 次三皆自地者。次三者。谓鼻舌身三。眼耳次故。名为次三。谓鼻根鼻识香身四种。舌根舌识。味身四种。身根身识。触三种。此等相望。总皆自地。谓此三种。取至境故。鼻舌两识。唯欲界故 唯身识一。望于身触。通自下地。与前少别故。颂曰身识自下地。自者。生欲界初禅也。谓欲界初禅。身识望于身触。皆同地故。名为自也。下者。生上三定。借初禅识。觉上地触。此即身识。望于身触。在下地也 意不定应知者。应知意界四事不定。谓意有时与身识法。四皆同地 有时上下。于游等至及受生时。随其而应。或同或异。如后定品当广分别。已上七段。总是傍论竟。次辨正论。

  从此第二十。十八界中。谁六识内。几识所识门。第二十一。几常。几无常门。第二十二。几根。几非根门。颂曰。

  五外二所识  常法界无为
  法一分是根  并内界十二

  释曰。五外二所识者。色等五境。名为五外。此外五境。二识所识。一为五识所识。二为意识所识。除此五界。余十三界。义准应知。唯意识识。非五识身所缘境故 常法界无为者。唯有法界一分是常。谓无为法。义准无常法余余界 言法余者。除无为外所余法界也。言余界者。余十七界全也 论云。又经中说二十二根。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已上依经列数)阿毗达磨诸大论师。皆越经中六处次第。于命根后方说意根。有所缘故 解云。经依六处次第。于眼等五根后。即说意根也 论依无所缘门。有所缘门次第。于命根后。方说意根。谓命根等前八。无所缘门。意等十四。是有所缘门也 法一分是根者。于法界中。一分是根。谓命根。乐等五受根。信等五根。此十一根。是法界摄 后三无漏根一分。亦法界摄。由三无漏以九根为体。所谓意喜乐舍信等五根。此九根中。唯意根一。非法界摄。所余八根。是法界摄。故三无漏根中。取一分名法界摄也。并内界十二者。眼等五界。及七心界。名为十二。非直法界一分为根并内界十二为根体也。且眼等五界。摄眼等五根也。七心界摄意根也。意界意识界此二。摄后三无漏根中一分也。言一分者。三无漏根。九根为体。于九根中。唯摄意根。故言一分。女根男根。即是身根。一分所摄。如后当辨 义准。所余色等五界。法界一分。皆体非根。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三

  分别根品二之一

  分别根品者.胜用增上故名为根。此品广明故。名分别。所以界品后次明根品者。界品明诸法体。根品明诸法用。依体起用。故次明根 释此品颂文分三段。一明二十二根。二明俱生诸法。三明六因四缘 就第一明二十二根中。复分为五。一释根义。二明根废立。三明根体。四辨诸门。五杂分别。初释根义者。就中有二。一述萨婆多宗。二述异部。且初述萨婆多宗者。论云如是因界已列诸根。即于此中根是何义(问根义也)最胜自在。光显是故名根。由此总成根增上义(答根义也。根体胜故。名为最胜。根用胜故。名为自在也。根体用双胜名为光显。由有最胜自在光显。名为增上。将增上义以释根也)。此增上义。谁望于谁(谁二十二根。望谁增上)。颂曰。

  传说五于四  四根于二种
  五八染净中  各别为增上

  释曰。传说五于四者。眼等五根。各于四事。能为增上。一庄严身。二导养身。三生识等。四不共事。且眼耳根。庄严身者。谓若盲聋身丑陋故。导养身者。眼见耳闻避险难故 生识等者。发眼耳二识及相应心所(等者等取心所也) 不共事者。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用各别故 鼻舌身根庄严身者。如眼耳说 导养身者。谓鼻臭香。舌尝味。身觉触。香味触三。是段食性。能受用故 生识等者。谓发三识及相应故 不共事者。谓臭尝觉香味触三用各别故 四根于二种者。女男命意。此于二事。能为增上。且女男根。二增上者。一有情异。二分别异。有情异者。由此二根。令诸有情。女男类别。分别异者。由此二根。形相言音。乳房等别(男形大。女形小。男言雄。女言细。男乳房小。女乳房大)。命根二者。一能续过去众同分。二能持现在众同分 意根二者。一能续后有。二自在随行 言后有者。是生有也。由中有位起爱恚心。便续生有。论引经云。时健达缚。于二心中。随一现行。谓或爱俱。或恚俱等(健达缚。此云寻香。中有名也。男中有。于母起爱。于父起恚。女中有。于父起爱。于母起瞋也)。自在随行者经云。心能导世间(自在义也)。心能遍摄受(随行义也)。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随行。五八染净中者。五谓乐等五受。八谓信等五三无漏根。于染净中。如次增上。乐等五受。染增上者。贪等随眠。所随增故。谓喜乐受顺贪也。忧苦受顺瞋也。舍受顺痴也。信等八根。净增上者。谓清净法随生长故。

  从此第二叙异说者。颂曰。

  了自境增上  总立于六根
  从身立二根  女男性增上
  于同住杂染  清净增上故
  应知命五受  信等立为根
  未当知已知  具知根亦尔
  于得后后道  涅槃等增上

  释曰。了自境增上者。谓六识身。能了境故。眼等六根。能发六识。于了自境有增上用。故眼等六。总立为根。从身立二根者。女男二根。于女男性中。有增上故 女身形类。音声作业。志乐差别。名为女性。作业者。缝衣等也。志乐者乐脂粉也 男身形类。音声作业志乐差别。名为男性。作业者。书写等业也。志乐者乐弓马也。二性差别。由男女根故。说女男根于二性增上。于同住杂染清净增上故者。取下两句。释此二句。应知命根。于众同分住。有增上用 应知五受。于杂染法。有增上用。故经云于乐受贪随增。于苦受瞋随增。于舍受痴随增 应知信等。于清净法。有增上用。由信等五。分于暖顶位。伏诸烦恼。引圣道故 言应知者。劝许一一。各能为根 三无漏根。于得后后道涅槃等。有增上者。言亦尔者。类显一一。各能为根 谓未知当知根。于得已知根道。有增上用。未知根是见道。已知根是修道。见道引修道故。于已知根。增上也 已知根。于得具知根道。有增上用。谓已知根。是修道。具知根。是无学道 谓从修道。引无学道故。已知根。于具知根。有增上用也。具知根。于得涅槃。有增上用。由具知根。心得解脱。心若解脱。方证涅槃。故于涅槃。有增上用。故论云。非心未解脱。能得涅槃故 颂曰后后者。已知根是未知根后。具知根是已知根后。故言后后。等言复显更有异说 有说未知当知根。于见所断烦恼灭中。有增上用 已知根。于修所断烦恼灭中。有增上用。具知根。于现法乐住。有增上用。由此具知根。能领受解脱身中。喜乐事业故。

  从此大文第二。明根废立。于中有二。一述自宗。二叙异说。且初述自宗者。将明问起。论云。若增上故。立为根者。无明等性。应立为根。无明等因。于行等果。各各别。有增上用故(此约自宗为难。十二因缘。互相引发。有增上用。应立为根)又语具等。应立为根。语具手足大小便处。于语执行弃乐事中。如其次第。有增上故。解云。此约外道数论宗为难。彼宗立五根。语具是肉舌。于语有增上用。手于执有增上用。足于行步。有增上用。大便处于弃秽有增上用。小便处起淫乐。有增上用。应立为根 如是等事。不应立根。由所许根。有如是相。颂曰。

  心所依此别  此住此杂染
  此资粮此净  由此量立根

  释曰。心所依者。谓眼等六根。此内六处。是有情本也。此别者。此六根相差别。由女男根也。此住者。复由命根。此六根一期住也。此杂染者。此六根成杂染。由五受根也。此资粮者。此六根能与无漏净法。作资粮由信等五也。此净者。此六根成无漏净。由后三根也 由此立根。事皆究竟。是故不应许无明等。及语具等。亦立为根。彼无此中增上用故。

  从此已下。第二叙异说。是识见宗。论云。复有余师。别说根相。颂曰。

  或流转所依  及生住受用
  建立前十四  还灭后亦然

  释曰。或言显此是余师意。约流转还灭。立二十二根。言流转者。以识为体。于生死中。流转故也。流转有四。一流转所依 谓眼等六根。二流转生。由女男根。从彼生故。三流转住。谓由命根。依彼住故。四流转受用。由五受根。能领纳故。上来约四义。立前十四根。思可知也 言还灭者。生死止息。名为还灭。取涅槃得。为还灭体。还灭位中。同前四义。立后八根。一还灭所依。谓信等五根。一切善法。生之本故。二还灭生。由未知当知根。正定聚中。此初生故。三还灭得住。由已知根。令涅槃得。相续起故。四还灭得受用。由具知根。受用现法乐住故 又论结云。根量由此。无减无增。即由此缘。经立次第(由此者。此流转还灭也。二十二根。更不可增减)。

  从此大文第三。明根体。于中眼等六根。女男二根。此之八根。界品已说。命根及信等五根。此六下文当辨 唯有乐等五受。三无漏根。更无转辨处。故今应释。颂曰。

  身不悦名苦  即此悦名乐
  及三定心悦  余处此名喜
  心不悦名忧  中舍二无别
  见修无学道  依九立三根

  释曰。身不悦名苦者。身谓身受。即五识相应受也。身谓所依。受依身起。名为身受。身之受故。依主释也。言不悦者。是损恼义。于身受内能损恼者。名为苦根 即此悦名乐者。即前身受。名为即此悦也 于身受中。能摄益者。名为乐根。及三定心悦者。心谓第六意识 此第三定。心相应受。能摄益者。亦名乐根。谓第三禅。五识无故。无身受乐。唯心悦名乐也 余处此名喜者。除第三禅。于下三地。名为余处(下三地者。欲界初二禅也)。此者。此第六识心也。谓此心悦。于下三地。名为喜根。第三静虑。心悦安静。离喜贪故。唯名乐根。下三地中。心悦粗动。有喜贪故。唯名喜根 心不悦名忧者。意识相应。能损恼受。是心不悦。此名忧根 中舍二无别者。中谓非悦非不悦。即是不苦不乐受。此处中受。名为舍根。二者谓身心二也。身即五识。心是意识。舍在身心。同无分别。任运而生。故虽通二立一舍根 又论云。在心苦乐。多分别生。在身不然。随境力故。阿罗汉等。亦如是生。故此立根。身心各别。解云。在心苦乐者。意地受也。苦乐在心。分别起故。苦名为忧。乐名为喜。乐受在第三禅。即无分别。为简此故。故言多分别生也。苦乐二受。在五识身。无分别故。名为不然。谓五识身。随境力故。名无分别。阿罗汉等。举圣同凡 故此苦乐。在五识身。名苦名乐。在第六识。名喜名忧也 见修无学道依九立三根者。九谓意喜乐舍信等五根。若在见道。依此九根。立未知当知根。若在修道。依此九根。立已知根。在无学道。亦依此九。立具知根。

  论云。如是三名。因何而立。谓在见道。有未曾知。当知行转。故说彼名未知当知 解云。见道有十五心。谓八忍七智。此十五心。于四谛境。有未曾知。当知行相转。如苦法忍。与疑得俱生。未知苦谛。名未曾知。后至智位。必当知故。名为当知。如苦忍既尔。诸余七忍。亦复如是。故忍总名未知当知。中间七智。虽能正知。良由知谛未遍中间起故。亦名未知当知。故说彼有见道行者。名未知当知也。又论云。若在修道。无未曾知。但为断除余随眠故。即于彼境。复数了知。是故说彼。名为已知。解云。从道类智。已去乃至金刚喻定。总名修道。若在修道。上下八谛。总已知竟。无未曾知。但为断除迷事烦恼。贪瞋痴慢。四随眠故。于四谛境。数起智知。名为已知。是故说彼有修道行者。名为已知。已知而知故 又论云。在无学道。知己已知。故名为知(此释知也。谓尽智无生智。作知己已知之解。故名为知也)。有此知者。名为具知(此释具义也。有此者成就义也)。或习此知。已成性者。名为具知(此第二约习释具也)。谓得尽智无生智故。如实自知我遍知苦。不复遍知。乃至广说(释知体也。谓尽无生。是具知体。如实自知。我遍知苦。是尽智行相不复遍知。是无生智行相。我已断集是尽智。不复更断。是无生智。我已证灭是尽智。不复更证是无生智。我已修道是尽智 不复更修。是无生智。含此义故。故言乃至广说也)。广彼所有根。名为未知当知根等。解云。此释名也。彼者。彼未知当知。等行者。彼属人也。根属法也。彼未知当知等。行者人身中。有此根故。名未知当知等根。未知当知之根。名未知当知根等。依主释也。上来所明。第三根体竟。

  从此大文第四。诸门分别。于中有六。一有漏无漏门。二是异熟非异熟门。三有异熟无异熟门。四三性门。五界系门。六三断门 且初第一有漏无漏门者。论云。此二十二根中。几有漏几无漏。颂曰。

  唯无漏后三  有色命忧苦
  当知唯有漏  通二余九根

  释曰。唯无漏后三者。谓未知当知。已知具知根。此之三根。最居后故。名为后三。体唯无漏 有色命忧苦当知唯有漏者。言有色者。谓七色根。眼等五根。及女根男根。此之七根。是色蕴摄。名为有色。七有色根。及命忧苦。一向有漏 通二余九根者。通有漏无漏二门。谓意喜乐舍信等五根。此九皆通有漏无漏。

  从此第二。是异熟非异熟门者。论云。如是已说有漏无漏。二十二根中。几是异熟。几非异熟。颂曰。

  命唯是异熟  忧及后八非
  色意余四受  一一皆通二

  释曰。命唯是异熟者。唯一命根。定是异熟。业所招故。忧及后八非者。忧根及后信等八根。是非异熟。忧通善恶。信等八根。唯是善性。是有记故。故非异熟 色意余四受。一一皆通二者色谓七色。及意根余四受(除忧)此十二根。一一皆是。通是异熟非异熟门。谓七色根。业所招者。即是异熟。若长养者便非异熟。意及四受。业所招者。即是异熟。若善恶性。又无记中。威仪工巧。及通果者。非是异熟。故十二根。通二门也。

  从此第三。有异熟无异熟门。论云。如是已说是异熟等。二十二根中。几有异熟。几无异熟。颂曰。

  忧定有异熟  前八后三无
  意余受信等  一一皆通二

  释曰。忧定有异熟者。忧根当知。定有异熟。依唯越义。颂说定声。唯者谓显忧根。唯有异熟也。越者具二义故。越根次第。先说忧根也。言二义者。一忧非无记。强思起故。二非无漏。唯散地故。由此越次第。先说忧根定有异熟 前八后三无者。前八谓眼等前八根。后三者。三无漏根。此十一根。定无异熟 谓眼等八。无记性故。最后三根。是无漏故。不能招果。故无异熟 意余受信等一一皆通二者。意根所余四受(除忧)信等五根。此之十根。一一皆通有异熟无异熟二也。谓意乐喜舍。若善恶性。及有漏者。即有异熟 若无记性。及无漏者。便无异熟 苦根若善恶性。即有异熟 若无记性。便无异熟 信等五根。若有漏者。名有异熟 若无漏者。即无异熟 故此十通二类也。

  从此第四。三性门。论云。如是已说有异熟等。二十二根中。几善。几不善。几无记。颂曰。

  唯善后八根  忧通善不善
  意余受三种  前八唯无记

  释曰。唯善后八根者。谓信等八。名后八根。唯是善性 忧通善不善者。忧非无记。强思起故。通善恶性 意余受三种者。意根余四受(除忧) 此五通三性 前八唯无记者。眼等前八。唯无记性。眼等五根。及男女命。名八根也。

  从此第五。界系门。论云。如是已说善不善等。二十二根中。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颂曰。

  欲色无色界  如次除后三
  兼女男忧苦  并余色喜乐

  释曰。初句标三界也。如次除后三者。如次者。已下诸义。配上初句。故言如次也。除后三者。明欲界系。于欲界中。有十九根。除后三无漏根。由彼三根是不系故。兼女男忧苦者。明色界系。于色界中。如前所除。后三根外兼除女男忧苦四根。余十五根。是色界系。除女男者。离淫欲故 又女男根。身丑陋故。经说色界。名为男者。有男相故。非谓有根 无苦根者。身净妙故(非苦依也) 又彼无有不善事故(非苦境也) 无忧根者。有奢摩多。润相续故(相续者。是身非忧依也) 又彼无有恼害事故(非忧境也) 并余色喜乐者。明无色系。无色界中。如色界中。除后三根及女男忧苦。外并更除余色及喜乐根。言余色者。眼等五根。男女根外名之为余。除此已外所余八根。无色界系。谓信等五。及命意舍。

  从此第六。三断门。论云。如是已说欲界系等。二十二根中。几见所断。几修所断。几非所断。颂曰。

  意三受通三  忧见修所断
  九唯修所断  五修非三非

  释曰。意三受通三者。意及三受。通三种断。言三受者。谓喜乐舍。此上四根。若有漏者。通见修断。若无漏者。唯非所断 忧见修所断者。忧根与迷理惑相应。是见所断 诸余有漏。是修所断 非无漏故。不通非所断 九唯修所断者。九谓七色命苦。唯修所断 七色命根。是无记性。不染污故 苦根与五识相应。非第六识生。前言不染。非六生色。定非见断。故此九根非见所断。非无漏故。不通非所断。五修非三非者。五谓。信等五根。通修非二断。若有漏者。是修所断。若无漏者。是非所断。不染污故不通见断 三无漏根。唯非所断。非无漏法。是所断故。已上是第四。诸门分别竟。

  从此第五。明杂分别。于中有六。一受生得异熟门。二约死位灭根多少门。三得果用根多少门。四成就诸根定量门。五成根极少门。六成根极多门。今初第一。受生得异熟门者。论云。已说诸门义类差别。何界初得几异熟根。颂曰。

  欲胎卵湿生  初得二异熟
  化生六七八  色六上唯命

  释曰。欲胎卵湿生初得二异熟者。欲谓欲界。胎卵湿生。除化生也。此之三生。初受生位。唯得身命二异熟根。由此三生根渐起故 不得余根。化生六七八者。化生初位。得六七八根。言得六根者。眼耳鼻舌身命。谓劫初时。无形化生故。有六根 得七根者。如诸天等。六根如上。加男女一。得八根者。谓恶趣中。容有二形化生者是也。六根如上。加男女二根。色六上唯命者。色谓色界。初得六根。如欲界中无形者说。上唯命者。上谓无色。胜下二界名之为上。一则定胜。无色因也。二者生胜。无色果也。初得一根。谓唯命也。

  从此已下。第二死位。灭根多少者。论云。说异熟根。最初得已 何界死位。几根后灭。颂曰。

  正死灭诸根  无色三色八
  欲顿十九八  渐四善增五

  释曰。正死灭诸根者。此之一句。流入下三句。皆并言之。无色三色八者。无色界中。将命终位。灭根有三。谓命意舍。色八者。色界命终。灭根有八。谓命意舍眼等五根。论云。一切化生。必具诸根。而生死故(释前义也)欲顿十九八者。欲界顿死。十九八根。于最后灭。灭十根者。谓二形人。顿命终时。眼等五根。女男命意舍。于最后灭。灭九根者。谓一形者。顿死于前十中。除女男一。灭八根者。谓无形人。顿死于前十根。除女男二。以无形故 渐四善增五者。渐谓渐死。欲界渐死。将命终时。唯灭四根。谓身命意舍。善增五者。善谓善心。于善心死。更增五根。谓信等五。前顿渐死。灭三根等。依染污无记心命终者说。若善心死。于前诸位。更增信等。故前三根。增至八根。前灭八根。增至十三。前灭九根。加至十四。前灭十根。增至十五。渐死四根。增至九根。谓三界善心死。皆有信等五也。

  从此已下。第三明得果用根多少者。论云。分别根中。一切根法。皆应思择。二十二根中。几能证得何沙门果。颂曰。

  九得边二果  七八九中二
  十一阿罗汉  依一容有说

  释曰。九得边二果者。边谓预流。阿罗汉果。居初后故。名之为边。此边二果。九根证得。初预流果。九根得者。谓意及舍。信等五根。未知当知。已知为九。其预流果。依未至定。故唯舍受。论云。未知当知根。在无间道。已知根。在解脱道。此二相资。得最初果。如其次第。于离系得。能为引因依因性故。解云未知当知在无间道者。第十五心。道类忍是也。已知根。在解脱道者。第十六心。道类智是也。其无间道。为同类因。引离系得。名为引因。其解脱道。与离系得。俱时而生。持离系得。名为依因。离系得者。无为上得也 阿罗汉果。九根得者。谓意根信等五根。已知根。具知根。为八。喜乐舍中随取其一。故成九也。以阿罗汉通九地证。其九地者。未至中间。四本静虑。及三无色。除有顶也。若依未至中间第四静虑。及三无色。证者唯舍受也 依初二禅。喜受证也 依第三禅。乐受证也。故于三受。随取其一。又论云。已知根在无间道。具知根在解脱道。此二相资。得最后果。如其次第。于离系得。能为引因依因性故。解云。已知根在无间道者。金刚喻定是也。具知根在解脱道者。尽智是也。断有顶惑。第九无间道。名金刚喻定。第九解脱道。名为尽智。其无间道。为同类因。引离系得。名为引因其解脱道。为能作因。持离系得。名为依因 七八九中二者。谓中间二果。即一来不还果也。此中二果。或七根。或八根。或九根。证得 且一来果七根得者。谓世间道依次第证。由七根得。谓意及舍。信等五根 唯依未至。证一来果。故唯取舍。不通余受 依出世道。由八根得。七根如前。加已知根为八 若一来果。倍离欲贪。超越证者。如预流果。由九根证得 先凡夫位。断六品贪。名倍离欲。今入见道。至道类智。超越预流。直证第二。名超越证。上来明者。是一来果。七八九得。宜善知之 其不还果七根得者。用世间道。依次第证。由七根得。谓意及舍信等五根 八根得者。有二种八。且初八者。依出世道。七根如上。加已知为八。第二八者。用世间道。依次第证。谓意喜舍信等五根。故论云。又次第证。不还果者。若于第九解脱道中。入根本地。依世间道。由八根得。彼无间道。舍受相应。解脱道中。复有喜受。此二相资。得第三果。于离系得。二因如前。解云若超越证者。必无依未至定。从第九解脱道中。得入根本。以超越者。先得根本。更不愿求。故不入也 次第证者。未曾得根本故。于未至定。第九解脱。若愿入者。得入根本也。无间道中舍受者。未至地中舍也。解脱道中喜受者。初禅根本喜也。由无间道。断下地惑。欣上地故。解脱道中。得入根本也 九根得者。有二种九。且初九得者。谓超越证。故论云。全离欲贪。超越证者。由九根得。如前超越。得一来果(先凡夫位。断九品惑。名全离欲。今入见道。至道类智。超前二果。直证第三。名超越证)。总说虽然。而有差别。谓此依地有差别故。乐喜舍中。可随取一。前果超越。唯一舍根(已上论文) 解云。总说虽然者。谓总说九。数同一来也。而有差别者。根中受名。即有差别。不同一来也。谓此依地有差别故者。释上差别名也。谓此不还果。依六地证故。地有差别。若依未至中间。第四禅证。唯用舍受。依初二禅。用喜受证。依第三禅。用乐受证。故于三受。可随取一。即是根名。有差别也 第二九者。依次第证不还果者。用出世间道。若于第九。解脱道中。入根本地。由九根得。谓意喜舍信等五根。已知根也。彼。无间道。舍受相应。解脱道中。复有喜受。故有二受。出世间道故。加已知根。故论云。依出世道。由九根得。八根如前加已知根。第九无间解脱。此俱有故(八根如前者。同前依世间道。中八根数。加已知为九也。无间解脱此俱有故者。此已知根。在无间解脱二道。俱有故须加之也) 据上所明。颂言七八九者应知。有二种七。谓一来不还各一七也。有三种八。谓一来果中。有一种八。不还果中。有二种八也 有三种九。一来中一九。不还中二九也 十一阿罗汉者。引本论为难也。故论。云。岂不根本阿毗达磨。问由几根。得阿罗汉。答十一根。云何乃言由九根得(十一根者。意喜乐舍。信等五根。已知具知也)。依一容有说者。通前难也。依一身中容有十一根。故本论说 理实有九。故说九根。故论云。实得第四。但由九根。而本论言十一根者。依一身中。容有故说。谓容有一补特伽罗。从无学位。数数退已。由喜乐舍。随一现前。后复证得阿罗汉果。由斯本论说十一根。然无一时。三受俱起。是故今说定由九根(已上论文) 解云。阿罗汉果。通九地证故。有喜乐舍三受证也 又依萨婆多宗。许阿罗汉。数数有退。故于一身。许有三受证阿罗汉。然当证时。唯有一受。故说九根。各据一义。不相违也 论云。于不还果中。何不如是说(此难意者。谓第三果。许数数退通六地证。容于一身。有三受证。何不本论说十一根)。以无乐根。证不还果。而于后时。得有退义。亦无退已由乐后得(答前难也)解云。若乐根证。必定不退 若是退者。必无后时由乐根证。故知乐受证者。必无喜舍。喜舍证者。必无乐受故。故于一身。必无容有三受证。得不还果义故。不可说十一根也。又论云。非先离欲超越证第三。而于后时得有退义。此离欲果。二道所得。极坚牢故。解云。此文释乐根证不退所以也。由此乐根在第三禅。次第证者。唯得初禅故 乐根证必是超越。谓凡夫位。断二禅惑。后时容依第三禅。起见道证不还果。故知超越。得起乐根。此超越人。毕竟不退。以二道所得故。一先凡夫位。断欲惑尽世道所得也。二今入见道。圣道所得也。次第证人。唯一道得。故可退矣。此上义隐。论有要处。故具录之。

  从此第四。成就诸根。定量门。论云。今应思择。成就何根。彼诸根中。几定成就。颂曰。

  成就命意舍  各定成就三
  若成就乐身  各定成就四
  成眼等及喜  各定成五根
  若成就苦根  彼定成就七
  若成女男忧  信等各成八
  二无漏十一  初无漏十三

  释曰。成就命意舍各定成就三者。此据三根必定成就。谓成命时。必有意舍。若成意舍必有命根。不可阙也 若成就乐身各定成就四者。谓成就乐根时。必有命意舍也 若成身根时。亦必有命意舍。故言各也。成乐不成身者。谓圣者生无色界。无色界中。成就下三禅无漏乐根也。成就身不成乐者。谓异生生第四禅。彼无乐根。下三禅乐根彼已断也。既是凡夫。不可成就下无漏乐故。不成乐根。而成身根也。成乐不成喜者。谓异生生第三定也 成眼等及喜各定成五根者。眼等等取耳鼻舌。若成眼根。必成就五。谓身命意舍兼眼根。如眼既尔。耳鼻舌三各成五根。准眼说之。喜根成五根者。谓命意舍乐喜根。又论云。第二静虑地生。未得第三静虑。舍下未得上当成何乐根(此文意者。难前喜根。必成就乐第二静虑。自地无乐。而有喜根。初禅有三识乐。今已舍竟。第三禅意地乐。今复未修得故。言舍下未得上。当成何乐根也) 当言成就第三静虑。染污乐根。余未得故(答也。未断第三禅染污。必成就也。余未得者。余乐未得也) 若成就苦根彼定成就七者。彼者彼苦根定成就七根也。谓身命意喜乐舍苦根。夫成苦根。必是欲界。故此七种。不可阙也。于四受内。除忧根者。离欲舍故 若成女男忧信等各成八者。谓成女根。必成就八。七根如苦。更加女根。男根亦八。七根如苦。更加男根。忧根亦八。七根如苦。更加忧根。若成信等。各成八者。谓命意舍信等五根。二无漏十一者。谓已知具知二无漏根。各十一根也。已知根十一根者。谓命意喜乐舍信等五根。及已知根。具知十一者。前十一根中。除已知根。加具知根。初无漏十三者。谓未知当知。初无漏根。必成就十三根。言十三者。谓身命意喜乐舍苦信等五根。及未知当知根。此加身苦者。若成未知当知根。必在欲界。故定有身苦也。

  从此第五。成根极少门者。论云。诸极少者。成就几根。颂曰。

  极少八无善  成受身命意
  愚生无色界  成善命意舍

  释曰。极少八无善者。谓阐提人。名为无善。彼若极少。成就八根。谓五受身命意也 愚生无色界成善命意舍者。愚谓异生。未见谛故。彼若极少。成就八根。谓信等五。命意舍三。

  从此第六。成根极多门者。论云诸极多者。成就几根。颂曰。

  极多成十九  二形除三净
  圣者未离欲  除二净一形

  释曰。极多成十九者。标也。二形除三净者。释也。此明异生成根十九。谓二形人必非圣者。故无三净也。言三净者。三无漏根也。除此三外。余十九根。容皆具有 圣者未离欲除二净一形者。此明未离欲圣者极多。亦成十九根也。谓初二果。及不还向。名未离欲圣也。除二净一形者。明所除根。若住见道。除已知具知二净。若住修道。除未知具知二净。除一形者。女男根中。随除一种。以诸圣者无二形故 故欲界圣除此三净。外余十九根。容皆具有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三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四

  从此大文。第二明俱生诸法。于中有二。一正明俱起。二广辨差别 就初正明俱起中。一明色法俱生。二明四品同起。且初明色法俱生者。论问起云。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亦各异。为有诸法决定俱生(此总问也) 有定俱生(总答) 谓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不相应行。五无为法。无为无生。此中不说(此总标诸法。意取俱生。简无为也)今先辨色决定俱生(别问色也)。颂曰。

  欲微聚无声  无根有八事
  有身根九事  十事有余根

  释曰。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者。欲谓欲界。微是细义。非极微也。色聚极微细。立微聚名为显更无细极此者。此在欲界。无声无根。八事俱生随一不减 言八事者。谓四大种色香味触 有身根九事者。有身根聚。九事俱生。八事如前。身为第九。十事有余根者。眼耳鼻舌。名有余根。此眼耳鼻舌各。十事俱生。且如眼根。必有身根。此上必有地水火风。色香味触。故成十也。如眼既然。耳鼻舌三。十事亦尔。故论云。眼耳鼻舌必不离身。展转相望。处各别故(此上两句。显必有身。下两句。明四根各别。不可眼上。加耳等也) 于前诸聚。若有声生。如次数增。九十十一谓前八上。加声成九。前九上加声成十。前十上加声成十一。又论云。以有声处。不离根生。谓有执受。大种因起(以根上。有声义隐故。此文别指也)。

  从此第二。明四品同起者。论云。如是已辨色定俱生。余定俱生。今次当辨。颂曰。

  心心所必俱  诸行相或得

  释曰 心心所必俱者。心与心所必定俱生。随阙一时余则不起。诸行相或得者。诸行即是一切有为 此即有四种。谓色心。心所。心不相应行 相谓四相。此之诸行。必与有为四相俱起。故前句必俱二字。流至于此 应言诸行相必俱 或得者。得谓诸行上得也。谓诸行内。唯有情法。与得俱生。不通非情。是故言或。从此上来两段不同。总是第一。正明俱起竟。

  其次第二。大文广辨差别。于中有二。一明心所有法。二明不相应行。就明心所有。文分四段。一明五地。二明定俱生。三明相似殊。四明众名别。就初明五地中。一总标名数。二别释名体。且初总标名数者。论云。向言心所。何者是耶。颂曰。

  心所且有五  大地法等异

  释曰。心所且有五者。标心所位也。大地法等异者。列其数也。一大地法。二大善地法。三大烦恼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五小烦恼地法 略释大地法名者。论云。地谓行处。若此是彼所行处。即说此为彼法地(释地一字义也。地是心王。是心所所行处。故言地。谓行处也。言若此者。此心王也。言是彼者。彼心所也。所行处者。心是心所行处也。即说此为彼法地者。由心是行处故。即说此心。为彼心所法家地也) 大法地故。名为大地(释大地二字也。此言大者。目受想等。十心所也。以受想等。通三性等。一切心品。故名为大。若言大地。还目心王。心但是地。而是非大。今言大地者。大法之地。名为大地。依主释也)。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谓法恒于一切心有(此释大地法三字也。此中者。此心所中也。此心所中。受想等十心所法。是大地家所有。名大地法。大地之法。名大地法。依主释也。故知唯言大者。但目心所。若言大地。便目心王。言大地法。即还目心所法也。此上有两重依主释。善应思之) 此下第二。别释名体。正明五地。文分五段。且初大地法者。论云。彼法是何。颂曰。

  受想思触欲  慧念与作意
  胜解三摩地  遍于一切心

  释曰。前三句标列。第四句。释得大地法名。受谓领纳。此有三种。苦。乐。俱非。有差别故(俱非是舍受也)想者取像。谓于前境取差别相。思者造作。谓能令心有所造作。触谓触对。根境识三和合而生。能有触对。欲谓希求所作事业。慧谓于法能有简择。念谓于缘明记不忘。作意者。动作于意。谓能令心警觉为性。胜解者。谓能于境印可。此事如此。非不如是。起殊胜解。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亦持心所从强说心。遍于一切心者。释得地名也。此十心所。遍三性等一切心品。诸余心所。即不能遍。故于此独名大地法。

  从此第二。明大善地法者。论云。大善法地。名大善地(此释大善地三字。信等十心所法。遍一切善心。得大善名 心王名大善地者。是大善法所行处故。大善之地。依主释也。故大善地言。唯目心王)。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谓法恒于诸善心有(此释大善地法四字。此中者此心所中。谓信等十。是大善地家所有法故。名大善地法。大善地之法。依主释也)。彼法是何。颂曰。

  信及不放逸  轻安舍惭愧
  二根及不害  勤唯遍善心

  释曰。信者澄净也。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有说于四谛三宝善恶业果。忍许名信。及不放逸者。修诸善法。论云。离诸善法。复何名修(此难意。善法即修。离善之外。何者名修。名不放逸也)。谓此于善。专注为性(答前难也。专注是修。名不放逸也)。余部经中。有如是释。能守护心。名不放逸轻安者。轻谓轻利。安谓安适。于善法中。有所堪任。名心堪任性 舍者舍离沉掉。令心平等。无警觉性 惭愧二种。如后当释。颂言二根者。谓无贪无瞋。二善根也。不说无痴者。无痴善根。以慧为体。前大地法中。慧已摄竟。故大善地法中。不重说也 言不害者。谓无损恼。勤者精进。谓能令心勇悍为性。颂言唯遍善心者。释得地名也。谓唯遍善心也。由前信等具此两义。一则唯是善性。二则遍一切善心。如大地法。虽能遍善心。不是唯善。唯信等具二义。得大善地法名也。

  从此第三。明大烦恼地法。论云。如是已说大善地法。大烦恼法地。名大烦恼地(释大烦恼地四字。唯目心王。心是大烦恼之地。名大烦恼地。依主释也) 此中若法。大烦恼地所有名大烦恼地法(此释大烦恼地法五字。此心所中。谓痴等六。是大烦恼地家。所有法故。名大烦恼地法。大烦恼地之法。依主释也。故知大烦恼三字。唯目痴等。大烦恼地四字。即目心王。大烦恼地法五字。还目痴等。应善思之) 谓法恒于染污心有(释上大义也) 彼法是何。颂曰。

  痴逸怠不信  昏掉恒唯染

  释曰。痴者愚痴。亦名无明。迷境起故 亦名无智。无决断故 亦名无显无彰了故 逸者放逸。不修诸善。是修诸善。所对治法。怠谓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不信者。令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昏者昏沉。谓身心重性。于善法中。无所堪任。亦名身心之无堪任性。掉者掉举。令心不静。恒唯染者。释得地名也。遍者是恒义。此上六种。一则唯染。二则遍染。具此两义。独得大烦恼地法名。且如受等。虽是遍染。不是唯染。忿等十惑。虽是唯染。不是遍染。故皆不得大烦恼地名也。

  从此第四。明大不善地法者。论云。如是已说大烦恼地法。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此释大不善地四字。目心王也。心王是大不善法之地。名大不善地也。依主释也)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谓法恒于不善心有(此意释大不善地法五字。目无惭等。谓无惭等。是大不善地家。所有法故。名大不善地法。大不善地之法。依主释也) 彼法是何。颂曰。

  唯遍不善心  无惭及无愧

  释曰。此遍不善心者。释无惭无愧。得大不善名也。谓无惭无愧。一则唯不善性。二则遍一切不善心。具此两义。独得大不善名。且如受等。虽是遍不善心。不是唯不善性。忿等七惑。除谄诳憍。此七及瞋。虽唯不善性。不是遍不善心故。皆不得大不善名。此二行相。如后当释。

  从此第五。释小烦恼地法。论云。如是已说大不善地法。小烦恼法地。名小烦恼地(小烦恼三字。忿等是也。小烦恼地。即目心王。心王是小烦恼法之地。名小烦恼地。依主释也) 此中若法。小烦恼地所有。名小烦恼地法(此小烦恼地法五字。目忿等十。谓忿等是小烦恼地家所有法。故名小烦恼地法。小烦恼地之法。依主释也) 谓法少分。染污心俱(释小烦恼名也。不遍一切。故言少分) 彼法是何。颂曰。

  忿覆悭嫉恼  害恨谄诳憍
  如是类名为  小烦恼地法

  释曰。此忿等十。名小烦恼。谓有三义。一唯修所断。二意识地起与无明相应。三各别现行。具此三义。故独得名小烦恼地也 且如受等十大地法。痴等六大烦恼地法。及无惭愧二。不定中贪瞋寻伺睡眠。此等诸法。三义俱关。慢疑二种。虽与意痴相应。俱阙唯修断 慢通见修断。疑唯见断故。恶作虽唯修断。阙意痴相应。通善性故。皆不名小烦恼地法也。已上五段不同。总是别释五地名体竟。

  从此第二。明定俱生。于中有二。一明欲界。二明上界。且欲界俱生者。论问云。此中应说于何心品。有几心所决定俱生。颂曰。

  欲有寻伺故  于善心品中
  二十二心所  有时增恶作
  于不善不共  见俱唯二十
  四烦恼忿等  恶作二十一
  有覆有十八  无覆许十二
  睡眠通不违  若有皆增一

  释曰。欲晓此颂。且要先知于欲界中。心品有五。谓善唯一 不善有二。一与不共无明相应 谓此心品。唯有无明 更无余惑。二与余贪瞋等相应 无记有二。一有覆无记。二无覆无记 今此颂文。约此五品。以明俱生 欲有寻伺故于善心品中二十二心所者。夫欲界中。必有寻伺。故于善心品中。二十二俱生。谓大地十。大善地十。及与寻伺 有时增恶作者。然此恶作通善恶性。于善心中。有无不定。故言有时。善心若有。于前心品。更增恶作。成二十三 言恶作者。论有三解。论云。恶作者何(问也)恶所作体。名为恶作(答也。于所作事。起心厌恶。若恶若善。若作若不作。俱在其境也) 应知此中缘恶作法。说名恶作。谓缘恶作。心追悔性。注曰。于恶作事既不称心。遂生追悔。即此追悔。缘恶作起名为恶作。恶作是境。非追悔也。今名追悔。为恶作者。从境为名也。此下论文。如缘空解脱门。说名为空。缘不净无贪。说为不净。注曰。此文举例释成也。空解脱门。以定为体。今名空者。以缘空故。从境为名 不净观无贪为体。今名不净者。缘不净故。从境为名。恶作亦尔也 又见世间。约所依处。说能依事。如言一切村邑国土皆来集会。恶作即是追悔所依。故约所依说为恶作。注曰。此第二释意者。先因恶作。方起追悔。故知恶作追悔所依。今唤追悔为恶作者。于所依处。显能依事。如人依村村是所依。若人集会即言村来。是举所依村。显能依人也 又于果体。假立因名。如言此六触处。应知名宿作业。注曰。此第三释。因是恶作。果是追悔。今唤追悔。为恶作者。此于果上立因名故。如言者。如经言也。此六触处。眼等六根也。此六触处是果。宿作业是因。经言六触处是业者。亦是果上立因名也。问何等恶作。说名为善。答谓于善恶作不作中。心中追悔性。谓于先时。于善不作。于恶而作。后生追悔。名善恶作也 与此相违。名为不善。谓先作善。而不作恶。后生追悔。名不善恶作也。故此二恶作。各依善恶二处而起 于不善不共见俱唯二十者。此明不善心品。二十心所俱生也。不善不共者。不共无明也。见者不善见也 俱者。谓不善心 一与不共无明俱。二与不善见俱也 且于不善不共无明心品。必有二十心所俱生。谓大地十。大烦恼地六。大不善地二。及与寻伺 第二不善见。相应心品者。谓此心中。或有邪见。或有见取。或有戒禁取。亦有二十心所俱生。名即如前不共品说。于五见中。除身边见者。此二见是有覆无记见也 问此不善见相应心品。合有二十一。二十如前。应加不善见。何故俱言二十耶。答非见增故。无有二十一。以即于十大地法中。慧用差别。说为见故。见以慧为体。十大地法中。慧已摄竟。故不重说也 四烦恼忿等恶作二十一者。此有三类。一四烦恼者。贪瞋疑慢也。二忿等者。十小随烦恼也。三恶作者。不善中恶作也。此三类心。各有二十一心所俱生。且四烦恼相应心品。二十一者。谓大地十。大烦恼地六。大不善地二。及与寻伺。此二十上。加贪等随一。名二十一也 忿等二十一者。二十如前。加忿等一。不善恶作二十一者。二十如前。加恶作一。有覆有十八者。此取欲界有覆无记心也。谓与身边二见相应。此二种见。能覆圣道。或有痴覆。名为有覆。不能招果。故名无记。此有覆心。必有十八心所俱生。谓大地十。大烦恼地六。及与寻伺。此中见不增。应知如前释也 无覆许十二者。欲无覆心。异熟生等也。此有十二心所俱生。谓大地十。及与寻伺 言许者。依萨婆多宗。恶作不通无记。故于无覆无记心。唯许有十二。不同经部意。恶作通无记心。无记心中更加恶作故。得有十三。非所许也。睡眠遍不违若有皆增一者。睡眠通三性故。于前心品。遍有不违也。随何品有。皆说此增。谓前善中。二十二上。加至二十三。若前二十三。增至二十四。不善无记。准例应知。

  从此第二。明上界俱生者。论云。已说欲界心品俱生。当说上界。颂曰。

  初定除不善  及恶作睡眠
  中定又除寻  上兼除伺等

  释曰。初定除不善及恶作睡眠者。谓初静虑。如前欲界。诸心所法。唯除不善。不善有十。谓瞋一。小烦恼中忿等七。除谄诳憍。及无惭愧。此十烦恼。唯不善性。色界无有 除恶作者。恶作与忧根相应。色界离忧。故无恶作 除睡眠者。色界无段食。故无睡眠也。中定又除寻者。谓中间定。除前所除。又更除寻。余皆具有。上兼除伺等者。上者二禅已上。乃至非想也。此二禅已上。除前所除。兼除伺等。等取谄诳。余皆具有。经说谄诳。极至梵天。故唯初禅。得有谄诳。以初禅地臣主相依。必行谄诳。如经中说。大梵天王。处自梵众。忽被马胜苾刍问言。此四大种。当于何位。尽灭无余。梵王不知无余灭位。便矫乱答。我于此梵众。自在作者。化者。生者。养者。是一切众生父。作此语已。引出众外。谄言愧谢。令还问佛 解云。大梵天王。不知依未至中间四禅。此六地中。起无漏道。断第四禅染。及依空处近分。起有漏道。断第四禅染。是四大种。无余灭位故。矫乱答也。矫乱答辞。是诳语摄也。谄言愧谢。显有谄也。作者。我能造作世间也。化者。我能化世间也。生者。我能生一切众生也养者。我能养一切众生也。

  从此第三。明相似殊。此有两段。一明无惭等。二明寻伺等。且初明无惭等者。论云。今次当说于前所辨。诸心所中。少分差别。无惭无愧。爱之与敬。差别云何。颂曰。

  无惭愧不重  于罪不见怖
  爱敬谓信惭  唯于欲色有

  释曰。无惭愧者。标也。不重者。释无惭也。不重贤善。名为无惭也。谓于功德。及有德人。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即是恭敬所敌对法 言功德者。戒定慧功德也。有德人者。具戒定慧人也。无忌难者。无畏惧也。不随属者。不作弟子礼也 于罪不见怖者。释无愧也。谓诸善士。所呵厌法。说名为罪。于此罪中。不见能招可怖畏果。说名无愧。此中怖言。显非爱果能生怖故 有余师说。于所造罪。自观无耻。说名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惭愧差别。翻此应知。谓翻初释。有敬有崇。有所忌难。有所随属。说名为惭。于罪见怖说名为愧。翻第二释。于所造罪。自观有耻。说名为惭。观他有耻。说名为愧 爱敬谓信惭者。释爱敬差别也。爱即是信。敬即是惭。爱谓爱乐。体即是信 然爱有二。一有染污。二无染污。有染谓贪。如爱妻子等。无染谓信。如爱师长等。此颂言爱者。取第二爱也。有信非爱。谓缘苦集信 忍许故有信。可厌故非爱。有爱非信。谓诸染污爱。由起贪是爱。染污非信也。有通信爱。谓缘灭道信。忍许故生信。可欣故有爱。有非信爱。谓除前相。敬谓敬重。体即是惭。如前解惭谓有敬等。有惭非敬。谓缘苦集惭 生耻有惭。可厌非敬。有通惭敬。谓缘灭道惭 恭敬有惭。可欣有敬。唯于欲色有者。三界分别。如是爱敬。欲色界有。无色界无。问岂不信惭大善地法。无色亦有。答爱敬有二。谓缘于法补特伽罗。缘法爱敬通三界有。此中意说缘补特伽罗者。故欲色有。无色界无。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数取诸趣也。

  从此第二。明寻伺等。论云。如是已说爱敬差别。寻伺慢憍。差别云何。颂曰。

  寻伺心粗细  慢对他心举
  憍由染自法  心高无所顾

  释曰。寻伺心粗细者。寻谓寻求。伺谓伺察。心之粗性。名之为寻。心之细性。名之为伺。复有别释。寻伺二法。是诸语言行。故契经言。要有寻伺。方有语言。非无寻伺此语言行。粗者名寻。细者名伺。语言行者。是语言因也 慢对他心举者。慢谓对他。心自举性。称量自他德类差别。心自举恃。陵蔑于他。故名为慢 憍由染自法者。自法谓自身。色力等法也。谓憍染着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论云。有余师说。如因酒生欣举差别说名为醉。如是贪生欣举差别。说名为憍。是谓憍慢差别之相。已上两段不同。总是第三。明相似殊竟。

  从此第四。明众名别者。论云。然心心所。于契经中。随义建立种种名相。今当辨此名义差别。颂曰。

  心意识体一  心心所有依
  有缘有行相  相应义有五

  释曰。心意识体一者。集起名心 谓能集起三业事也。思量名意。了别名识 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净者善也。不净者恶也。界者体也)。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 即此者即此心也。将所依义。释意也。作能依止。故名为识 识能依意也。据上两解。是心意识三。名义虽异。其体一也。心心所有依有缘有行相相应义有五者。此释心心所法。更有四名。义虽有殊。体还一也。一名有所依。谓心心所。皆名有所依。托所依根故。所依根者。眼等六根也。二名有所缘。取所缘境故 所缘境者。色等六境也 三名有行相。谓同有一行相也。如缘青境心及心所。皆带青上影像。此识上相。名为行相。行谓行解。即能缘心也。相谓影像。即行上相也。行解之相。名为行相。依主释也。心与心所。皆有青相。青相虽多。同一青故。名同有一行相也 或名有行相。论云。即于所缘品类差别。等起行相故 解云。品类差别者。境非一也。等起者。心心所齐等起也 四名相应。等和合故。等和合者。谓心心所。五义平等。故说相应。一所依。二所缘。三行相。四时。五事。皆平等故。时等者。谓心心所。同生住异灭时故。事等者。事者体也。一相应中。如心体一。诸心所法。各各亦尔。无两受等。共相应故。上来不同。总是第一。明心所竟。

  从此大文第二。明不相应行。于中有三。一总标名数。二别牒解释。三诸门分别。且初总标名数者。论云。已说心心所广分别义。心不相应行。何者是耶。颂曰。

  心不相应行  得非得同分
  无想二定命  相名身等类

  释曰。颂言二定者。无想定。灭尽定也。相者。四相也。名身等者。等取句文身也。总有十四。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无想果。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命根。八生。九住。十异。十一灭。十二名身。十三句身。十四文身。此十四种。体非心所。不与心相应。名心不相应。五蕴门中。是行蕴摄。故名心不相应行。

  从此第二。别牒解释。于中有七。一明得非得。二明同分。三明无想。四明二定。五明命根。六明四相。七明名身等。就初第一明得非得中。复分两段。一明自性。二明差别。且初明自性者。论云于中且辩得非得相。颂曰。

  得谓获成就  非得此相违
  得非得唯于  自相续二灭

  释曰。上两句明自性。下两句明所依。得谓护成就者。释得自性。得有二种。一获。二成就也 获中有二。一未得今获。二已失今获。故论云。未得已失今获 解云。未得今获者。如未得戒。今受得戒。创至生相。将成就故。名为今获 已失今获者。如先坐定遇缘便舍定。名为已失。后重修得。创至生相。将成就故。名为今获 言成就者。先未得法。今时已得。先已得者。今复不失 此所得法。流至现在。名为成就。故论云。得已不失。名为成就 故知获时。不名成就。成就时。不名获也 非得此相违者。释非得自性也。应知非得与此相违。谓若有法。先未曾失。及重得已。但今初失。此法非得。创至生相。名为不获。流入现存。名为不成就。故知不获时。不名不成就。不成就时。不名不获。得非得唯于自相续二灭者。释得非得所依也。自相续者。自即简他也。相续是身。简非相续。非相续者。非情是也。唯于自身。有得非得。故论云。非他相续。无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续。无有成就非情法故。言二灭者。择灭非择灭也。无为法中。唯于二灭。有得非得 谓若修道。证择灭时。择灭上有得也。不证时择灭上。有非得也。缘阙位中。得非择灭。故非择灭上有得也。缘会时。不得非择灭。即非择灭上。有非得也。故于二灭。有得非得。论云。一切有情。无不成就非择灭者(皆有缘阙)除初刹那。具缚圣者。及余一切。具缚异生。诸余有情。皆成择灭(初刹那圣者。苦法忍是也。烦恼未断。名具缚圣。此圣者。无择灭也。诸余有情者。一切圣人也)。决定无有成就虚空。故于虚空不言有得。以得无故。非得亦无。宗明得非得相翻而立故(已上论文) 又依大毗婆沙。一百五十八云。得有四种。一与彼法俱(此是法俱得。亦名如影随形得)。二在彼法前(此是法前得。亦名牛王引前得也)。三在彼法后(此是法后得。亦名犊子随后得)。四非彼法前后俱(谓无为上得也)。其所得法。则有六种。一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如异熟生等。二有所得法。唯有前得。如三类智边世俗智等。有说此等亦有俱得 应在第四类摄(解云。第四类者。是第四所得法。通俱得前得也)。三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后得。如别解脱戒等。四有所得法。唯有俱得前得。如道类智忍等。五有所得法。具有前后俱得。如所余善染等。六有所得法。不可说有前后及俱。而有诸得者。谓择灭非择灭法。解云。第一异熟生等。等取威仪。工巧。非数习者。及有覆无记色等。此等诸法。势力劣故。唯法俱得 第二三类智边世俗智等。等取相应心心所也。谓入见道。至苦集灭三类智边。能修未来俗智。起法前得得之。此言修者。是得修也。谓见道是无漏。俗智是有漏。故于见道俗智不起。胜缘阙故。得非择灭(解云。胜缘者。是俗智。所依身也。在见道中。唯有见道所依身。无俗智所依身。故胜缘阙耳)。俗智既毕竟不生。故无法俱法后得也 问何故三类智边。能修俗智。非道类智耶。答二义故修。一有事现观故。谓世俗智。于无始来。曾知苦断集证灭。今三类智。亦知苦断集证灭。与世俗智。同为一事故。能修俗智等。二当谛事周故。谓于三谛。可遍知苦。可遍断集。可遍证灭。当谛事周兼修俗智 于道类智。不修俗智者。一俗智于道中。曾无事现观故。二无遍事现观故。谓必无于道可能遍知。可能遍修。种性多故 问何故于三谛。有边声非道谛耶。答以其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而无能修一切道。佛亦于道。得修习修。俱不尽故。故无边声 第三别解脱戒等。等取恶律仪等也。别解脱戒。是有记故。通法后得。即是戒在过去。现在起得。成就不失也。此别解脱戒。不随心色。势微劣故。无法前得 第四道类忍等。等取相应心心所也。谓道类忍。是向道摄。至道类智。是果道摄。得果道中。舍向道故。故道类忍。无法后得 第五所余善染等。等取通果等无记也。除前四类外。名所余也。势力强故。通三种得 第六择灭。非择灭法。非三世摄故。不可说前后及俱。而有诸得者。谓证择灭时。择灭上有得也。于缘阙位。非择灭上有得也 问现在道类忍。如何得有法前得耶。答现在道类忍。虽复唯有法俱得。未来道类忍。即有法前得。在现在世。今言现在忍有法前得者。约忍种类说。以所得法据种类说故 又解。此现在忍。虽唯法俱。若不现前。即有法前。约容有说。言现在忍有法前得 又解。此现在忍。虽唯法俱而无法前。由此现在忍有法前得。在未来世。此未来得。约世横望。实在现忍后。而名法前。不名法后者。谓由此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现在忍前。约容起用。说有前得 又婆沙一百五十八云。一切非得。总有三种。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后。三非彼前后。所不得法。亦唯三种。一有所不得法。唯有法前非得。谓未来情数毕竟不生法。及入无余涅槃。最后刹那心等(等取相应心所。及无生智也)二有所不得法。通彼法前法后非得 谓余随应。有情数法。三有所不得法。无法前后。而有非得 谓择灭。非择灭法 必无非得可与法俱。以法现前。是所得者。必有得故 非所得者。无得非得。亦无唯有法后非得。非无始来恒成就彼未舍必起彼类尽故。解云。第一未来情数毕竟不生法者。谓是三类智边。所修俗智也。此世俗智。不通过现。故言未来。不是非情。名为情数。得非择灭。名毕竟不生 见道已前。此世俗智。常有非得。名法前非得。三类智后。常有得起。更无非得也 及入无余最后心者。谓未来有一类。异熟威仪心。作入涅槃心。此心未起。常有非得非得此心。名法前非得。此心起已。必入涅槃。便同非情故。无法后非得。无所依故。又无生智。未起已前。常有非得。名法前非得。此智起已。必定不退故。无法后非得也 非无始来恒成就彼未舍必起彼类尽故者。此十六字。为遮非想见惑难故。谓唐三藏。译婆沙了。有人以非想见惑。难三藏言。合唯有法后非得 其难意者。非想见惑。无始来成。无法前非得。见道断已毕竟不退。于过去见惑。理应合有唯法后非得。何故无耶 故三藏于婆沙。加一十六字。为通此难。其十六字意者。谓非想见惑。未断已前。名为未舍。于未舍位。必无有人起未来。非想见惑。入过去尽。以未来见惑。种类无边。起不尽故。及入见道。断见惑时。于未来非想见惑。即有法前非得故 过去非想见惑。约种类说。不可唯有法后非得也。

  从此第二。明差别。于中有二。一明得差别。二明非得差别。就初明得差别中。文复分二。一正辨差别。二随难别解。且初明正辨差别者。论云。已辨自性。差别云何(总问)。且应辨得(别问)。颂曰。

  三世法各三  善等唯善等
  有系自界得  无系得通四
  非学无学三  非所断二种

  释曰。三世法各三者。三世门也。三世法得。各有三种。谓过去法。有过去得。有未来得。有现在得。如是未来。及现在法。各有三种得 且过去法。有过去得者。或是法前。或是法俱。或是法后。此约能得与所得法。今时同在过去世也。然过去法。唯有一得。如过去世异熟生等也。或有二得。如过去世。别解脱戒等。有通三得。如过去世道共戒等也。若一得。若二得。若三得。皆名过去法中过去得也。故过去得。通三种得。宜善思之。过去法家现在得者。如别解脱戒。落谢过去。现在不失。起得得之。此即法在过去。得居现在。得居法后故。过去法家现在得者。唯法后得也 过去法家未来得者。谓法过去。得在未来。此未来得。名法后得。据世横望。虽皆法后。若约起用先后。未来亦有过去法家法前得也。如过去世道共戒等。有法前得。已谢过去。其法前得。种类众多。起未尽者。仍在未来得。此未来得。不起即已。起必在彼过去法前得。故过去法。未来得者。亦有法前得也。宜善思之。现在法家过去得者。唯法前得 现在法中现在得者。唯法俱得 现在法家未来得者。名法后得 据世横望。虽皆法后。若论起用前后。未来亦有现在法家。法前得也。准过去说。宜善思之。未来法家过去现在得者。唯法前得 未来法家未来得者。或法前。或法俱。或法后。未来虽无前后次第。约得种类别。约容起用。说前后也 善等唯善等者。三性门也。善等者。所得善法也。等等取不善无记法也。唯善等者。能得得也。等取不善无记得也。谓善不善。及无记法。如其次第。有善不善无记三得 有系自界得无系得通四者。系不系门也。有系者。三界有漏法也。其有系法。得唯自界 谓欲界法得。唯欲界。若色界法得。亦色界若无色界 法得亦无色界 以有漏得。随所得判。故有系法。随在何界。其能得得。与所得同 无系者。无漏法也。无漏法有二种。一有为无漏谓道谛也。二无为无漏择灭非择灭也。得通四者。无系法上。能得得通四种也 谓三界得。及无漏得。名为四种 且非择灭得。通三界系。谓非择灭得。随命根众同分别判。以命根众同分通三界系故。故得通三界系也。如欲界缘阙。得非择灭得。即欲界系 若色界缘阙得非择灭得。即色界系 若无色界。缘阙得非择灭得。即无色界系 故论云。非择灭得。通三界系。若择灭得。色无色界。及与无漏 解云。谓择灭得。随能证道判 若有漏道。证择灭者。其所引得。色无色界系。以色无色有有漏道。为能证故。故择灭得。通彼二界。然于欲界。无能断道。故择灭得。不通欲界 若无漏道。所证择灭。其择灭得。亦唯无漏。随能证道。是无漏故。若道谛得。唯是无漏。以道谛得。随所得判。道谛是无漏。得亦无漏也。故无系法。总而言之。得通三界及与无漏四种也。非学无学三者。三学门也。颂言非字。流至无学。谓非学非无学也。三者能得得也。谓非学非无学法。得通三种。一者是学。二者无学。三者非学非无学。又颂文窄故。唯标非学非无学 若依论文。三学具明。故论云。若有学法。得唯有学 注曰。有学法者。有学身中。有为无漏是也。以有学法是有为故。得随所得判故。得亦是有学也 若无学法。得唯无学。注曰。无学法者。无学身中。有为无漏也。以无学法是有为故。得随所得判。故得亦无学也 非学非无学。得有差别。谓此法得。总说有三 注曰。此文正释颂也。非学非无学法。虽是一。其法上得。即通三学故。言得有差别也。非学非无学法者。谓一切有漏。及三无为也(已上论文) 注曰。以有漏法不可修故。故非有学无学身中法。名非学非无学也 若无为法。不可修习令其增长故。亦是非学无学法 且有漏法。唯有非学非无学得 以有漏法随所得判故。能得得亦是非学非无学也。非择灭得。及非圣道所引。择灭得亦如是。注曰。非择灭得。随命根众同分判 非圣道得。随能证道判故。此二得亦是非学非无学也。亦如是者。意明得同前。是非学非无学也。若有学道。所证择灭得。亦有学。随能证道。是有学故。若无学道。所证择灭得。亦无学 随能证道。是无学故 故知有漏。及无为法。虽是非学非无学法。其能得得。通三学也。宜善思之 非所断二种者。三断门也。非所断者。谓无漏法也。二种者。非所断法。上能得得。通二种也。一修所断。二非所断。颂文窄故。唯标非所断得。若依论文。三断具明。故论云。又见修所断法。如其次第。有见修所断得。非所断法。得有差别。谓此法得。总说有二(此正释颂文也。有二者。修非二断也)。别分别者。诸无漏法。名非所断(无漏者。道谛二灭也。无漏非见修所断。名非所断)。非择灭得。唯修所断。及非圣道所证。择灭得。亦如是 注曰。此是释非所断法得通修所断也。非择灭得。随所依判。唯修所断。若非圣道。所引得者。随能证判。亦唯修断。故言亦如是也。圣道所证。择灭之得。及道谛得。唯非所断(此文释非所断法得。通非断也。谓圣道所引得随能证判若道谛得随所得。判故皆非断也)。

  从此第二。随难别解者。论云。前虽总说三世法各三。今应简别其中差别相。颂曰。

  无记得俱起  除二通变化
  有覆色亦俱  欲色无前起

  释曰。无记得俱起者。无记者。无覆无记也。谓异熟生全。威仪工巧少分。取非数习者。此无记法。势力劣故 唯法俱得。法若过去。得亦过去。法若未来。得亦未来。法若现在。得亦现在 除二通变化者。此二通变化。是通果无记。有三种得。前言无记得唯俱起。故须除也。二通者。天眼耳通相应慧也。能变化心者。谓十四能变化心也。论云。天眼耳通慧。及能变化心。势力强故。加行差别。所成辨故。虽是无覆无记性收。而有前后及俱起得有覆色亦俱者。此明有覆无记色。亦如无覆无记。唯法俱得也。有覆色者。谓初禅有覆。烦恼所发。身语二色是也。能发烦恼。通三种得。所发身语。唯法俱得。谓此身语。虽有上品。而亦不能发无表故。势力劣故。由此定无法前后得 欲色无前起者。谓欲界系。善不善色无法前得唯法俱得。及法后得。以欲界色是不随心势微劣故。无法前得。是有记故。通法后得。

  从此第二。明非得差别。论云。非得如得。亦有如上品类别耶。不尔云何。颂曰。

  非得净无记  去来世各三
  三界不系三  许圣道非得
  说名异生性  得法易地舍

  释曰。非得净无记者。三性门也。谓非得性。无覆无记。净谓无覆也。去来世各三者。三世门也。谓过去未来。各有三世非得 若现在法。唯有过去未来非得。无现在非得。以法现在是所得者必成就故。定无非得。旧云现在法有非得者。此翻谬矣。且过去。法有过去非得者。或是法前。或是法后。此据非得与所不得法。今时同在过去也。若过去法。现在非得者。唯法后非得。若过去法。未来非得者。据世横望。虽皆法后。若论起用先后。未来亦有过去法家法前非得也。准得说之 未来法家。未来非得者。或法前。或法后。未来虽无前后次第。约性类别。约容起用。说前后也。未来法家。过去现在非得者。唯法前非得也。现在法中。过去非得者。唯法前非得也。现在法中。未来非得。据世横望。虽皆法后。若约起用先后。未来亦有现在法家法前非得也。 三界不系三者界系门也。三界不系者。是所不得法 三者能得非得也。谓三界及不系法。各有三界非得也。且如彼欲界法。有三界非得者。谓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欲界系 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色界系 无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无色界系 良由非得随所依判。故随所依。通在三界。如欲界法有三界非得。色无色界法。有三界非得。准欲界说之。若不系法。三界非得者。欲界不得不系法。非得欲界系。色界不得不系法。非得色界系。无色不得不系法。非得无色界系许圣道非得说名异生性者。释非得不通无漏也。谓发智本论。许圣道非得说名异生性故。论引本论云。云何异生性。谓不获圣法。不获即是非得异名。非说异生性是无漏应理。注曰。已上论文。不获即是非得异名已下者。是论主释。上两句。本论文也。既知不获圣道。名异生性。明知异生性。必非无漏。此异生性。即是非得。故知非得。不通无漏也。又婆沙四十五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能令有情起异类见异类烦恼。造异类业。受异类生。故名异生。得法易地舍者。舍非得门。谓舍非得。不过二门。一得法舍。二易地舍。得法舍者。如圣道非得说名异生性。得圣道时。舍异生性。此即以得替非得处也。易地舍者。谓从下地。生上地时。若从上地。生下地时。以易地故。必舍非得。如从欲界生上界时舍欲非得。以欲非得随所依身。所依舍故。非得亦舍也。如欲界既然。余界亦尔。故易地舍。但由易地。舍于非得。未必有得替非得处。然异生性。通前两舍。谓易地舍中。虽不遍舍异生性尽。亦有少分舍异生性。如从下地生上地时。亦舍下地异生性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四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五

  从此大文第二。明众同分者。论云。如是已辩得非得相。同分者何。颂曰。

  同分有情等

  释曰。同分者标章 有情等者。正释同。谓身形等同。谓诸有情。身形业用。乐欲展转。互相似故。分者因义。谓由此分能令有情身形等同。同之分故。名为同分。依主释也。言有情者。同分所依。简非情也。等者简不等。正显能依同分也。论云。有别实物。名为同分。谓诸有情。展转类等。本论说此。名众同分。解云。众同分者。众多同分也。此复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无差别者。谓诸有情。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同是有情故。名无差别也。有情同分。谓简非情。此宗非情。无同分也。有差别者。谓诸有情。界地趣生。种性男女。近士苾刍。学无学等。各别同分。一类有情。各等有故。界谓三界。地谓九地。趣谓五趣。生谓四生。种性谓刹帝利等。各别有故。名差别也 复有法同分者。谓随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自类相似。此三科法。是法同分。所依也。由有实物名法同分。能令诸法互相似故。颂文同文。摄二同分。言有情者。谓简非情。故有情言亦摄法同分也。论云。若无实物无差别相名同分者。展转差别。诸有情中。有情有情等无差别觉及施设。不应得有。如是蕴等等。无差别觉及施设。如理应知(觉者。能缘同分。智觉也。施设者。施设同分名也。由实有同分。方有缘同分。智觉。及施设同分名。各以此智名。证实立有同分也。依经部宗同分假立故。此标宗意明实也)。

  从此第三。明无想果。论云。已辨同分。无想者何。颂曰。

  无想无想中  心心所法灭
  异熟居广果

  释曰。无想无想中心心所法灭者。正释无想也。上言无想。无想异熟也。下言无想。无想天也。谓无想天中。有无想异熟。故论云。若生无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灭。名为无想。是实有物。能遮未来心心所法。令暂不起。如堰江河(解云。既能灭心。明有实物。依经部宗。无想是假故。此标宗言实物也) 异熟居广果者。二门分别也。异熟者。五类分别门。谓修无想定。为异熟因。感五百大劫无想异熟。为果也 居广果者。第二明所居处。无想有情。居在广果。非别有地谓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名无想天 如初禅中。有高台阁。大梵王居名中间禅。问彼为恒无想。为亦有想耶。答生死位中。多时有想。言无想者。由彼中间。五百大劫。想不起故 生死有想者。无想天中。初生有心。死时有心也。故契经言。彼诸有情。由想起故。从彼处没。然彼有情。如久睡觉还起于想。论云。从彼处没。必生欲界。非余处所。先修定行。势力尽故。于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尽便堕。若诸有情。应生彼处。必有欲界顺后受业。如应生彼北俱卢洲。必定应有生天之业。解云。此明无想天。必退堕也。余义可知。问生欲界何趣耶。答婆沙一百五十四云。有说生地狱。有说生恶趣。如是说者。定生欲界。处所不定。或生天趣。或生人趣。或生恶趣。问何故生欲。五趣不定。解云。谓诸外道。修无想定。于加行时。或起邪见。谤释种涅槃。或起见取。计无想天。为真解脱。或起戒取。计无想定。以为真道。如是等惑。为恶趣因。既修此定。次复离欲。或起生得或闻或思。如是等善。为善趣因。由善恶杂起故。生五趣不定也。

  从此大文第四。明二定。于中有三。一明无想定。二明灭尽定。三明所依身。且初明无想定者。论云。已辨无想。二定者何(总问)。谓无想定。及灭尽定(总答)。初无想定。其相云何(别问)。颂曰。

  如是无想定  后静虑求脱
  善唯顺生受  非圣得一世

  释曰。如是无想定者。前明无想灭心心所。有实体性。如是复有别物。心不相应。灭心心所。名无想定。约灭心同。名为如是。无想者定。名无想定。或定无想。名无想定。言无想者。者是假者假者。修无想人也。修无想人。成此定故。名无想定。无想之定。是依主释也。言或定无想者。无想即定。持业释也。后静虑者。明所依地。修无想定。依第四禅。于静虑中。最居后故。求脱者。明作意也。谓诸外道。计无想果。为真解脱。为求彼故。修无想定。善唯顺生受者。善谓三性门也。此无想定。唯是善性。此是善故。能招无想天中。五蕴异熟 唯顺生受者。明报时也。谓无想定。于第二生。必受其果。唯言为简无顺现顺后。及不定受。故论云。若起此定。后虽退失。传说。现身必还。能起当生无想有情天中。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离生(此文意。明唯顺生受也)非圣得一世者。非圣者。明修人也。谓唯外道。修无想定。必非圣者。论云。以诸圣者。于无想定。如见深坑。不乐入故。要执无想。为真解脱。起出离想。而修此定。一切圣者。不执有漏。为真解脱。及真出离。故于此定。必不修行(解云。计无想天。为真解脱。无想定。为真出离。无出离生死也)。得一世者。明成就也。谓无想定。初念起时。唯得现世。名为一世。如初受得别解脱戒。此无想定。从第二念已去。乃至未舍。是有记故。亦成过去。有法后得也。故知初念。唯成一世。第二念等。若未出观。通成过现。以无心故。无未来修。无法前得也。若出观已。唯成过去。论云。若诸圣者。修得第四静虑地时。若为如静虑。亦得去来无想定不。解云。此问意者。如圣人初修得第四禅。过去已失静虑。及未来未起静虑。以曾习故。今时总得。以有心静虑通三世成就也。此圣人为如静虑。亦得曾习过去无想定。及未来未起。无想定不。以无想定属第四禅。圣人修得第四禅时。既得过未有心静虑。过未无想。应亦有得。故为此问也 余亦不得(答也。余凡夫人。得第四禅。亦不得去来无想定。何况圣人乎)。所以者何(徴也)。彼虽曾习。以无心故。要待加行。方便修得。故初得时。唯得一世(答前徴也。彼无想定。于过去生。虽能曾习。以无心故。今时要须更修加行。方可得也。故知。凡夫修得第四禅。而未修无想定。不可得之也)。

  从此第二。明灭尽定。论云。次灭尽定。其相云何。颂曰。

  灭尽定亦然  为静住有顶
  善二受不定  圣由加行得
  成佛得非前  三十四念故

  释曰。初句出体。次三句辨差别。第五第六句。明佛得也。灭尽定亦然者。此灭尽定。有实体性。灭心心所。同前无想。灭心心所。故言亦然。为静住者。明作意也。前无想定。为求解脱。以出离想作意为先 此灭尽定。为求静住。以止息想作意为先。有顶者。明所依也。前无想定。依第四禅。此灭尽定。唯依有顶。谓下诸地皆名有想。行想粗动。难可止息。此有顶地。名为非想。行相微细。易可止息。故唯有顶。有灭尽定 善二受不定者。善者三性门也。谓灭尽定。性唯是善。非无记染。谓是善心。所等起故 二受不定者。明报时分也。二受谓顺生。顺后二受也。此灭尽定。通顺生顺后。及不定受。谓约异熟。有顺生受或顺后受。颂言不定。含二不定。一报定时不定。二时报俱不定 故论云。或有不定受。此报定时不定。或全不受。谓若于下。得般涅槃。此时报俱不定。如阿罗汉得灭尽定。入般涅槃。不受果耳 此灭尽定。唯招有顶。四蕴异熟。圣由加行得者圣者。明修人也。此灭尽定。唯圣者得。论云。非异生能起。怖畏断灭故。唯圣道力。所能起故。现法涅槃。胜解入故 解云。谓灭尽定。依有顶起。彼已无色。若更灭心。便成断灭。故怖畏也。圣入灭定。作胜解心。如入涅槃故。异生不起也。加行得者。此灭尽定。唯加行得。非离染得。以心无故。要大加行。方可得也。又初得时。唯得现在世。从第二念。乃至未舍。通成过现。若出观已。唯成过去 成佛得非前者。明佛得灭尽定也。成佛得者。明成佛时。得灭尽定也。非前者。非前加行得也。成佛得言。显离染得。谓佛世尊。尽智生时成佛位也。此时离染。得灭尽定。不由加行。而修得也。故论云。佛无一德由加行得。暂起欲乐。现在前时。一切圆德。随乐而起。故佛众德皆离染得 解云。但离染时。得诸功德。故诸功德名离染得。随乐而起。非加行也。又论云。世尊曾未起灭尽定。得尽智时。云何得成俱分解脱。解云。菩萨学位。未起灭定。于成佛时。应有定障。云何得成俱分解脱。俱分解脱者。谓离定慧障也。于起灭定得自在故。如已起者。名俱解脱。解云答也。此灭尽定。于成佛时。虽复未起。得自在故。如已起者。名俱解脱。或得灭定入出心故。名俱解脱。即由此理。名离染得。后时不由加行起故。非得定体。以灭尽定无法前得。故不得也 西方师。说菩萨学位。先起此定。后得菩提。云何此中不许彼说。解云。是经部宗。此许菩萨从见道出。便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方断有顶故。于尽智起。成俱解脱。论主问萨婆多宗。云何此中。不许彼说也。若许彼说。便顺尊者邬波鞠多。理目足论。如彼论说。当言如来先起灭定。后生尽智。解云。论主朋西方师。故为此释。三十四念故者。遮西方师说也。谓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说。非前起灭定。后方生尽智。所以者何。传说菩萨三十四念。成菩提故。谛现观中。有十六念。离有顶贪。有十八念。谓断有顶。九无间道。九解脱道。如是十八。足前十六。成三十四。一切菩萨。决定先于无所有处。已得离贪。方入见道。不复须断下地烦恼。于此中间。无容得起不同类心。解云。菩萨先断无所有处贪。后依第四禅。起三十四念。此三十四念唯无漏心。故不可说从见道出。起灭尽定。以入灭尽定心。是有漏故。此有漏心望三十四念。名不同类。故不可起。

  从此第三。明二定所依。论云。已说二定有多同异。而于其中复有同异。颂曰。

  二定依欲色  灭定初人中

  释曰。二定依欲色者。释依身也。二定者。谓无想定灭尽定。此二俱依欲色身起。问先无想定。不依无色。理在不疑。何故灭定不依无色。答命根依二法转。一色二心。若于欲色。起灭尽定。时虽复无心。命根依色转。生于无色。已无色身。若起灭尽定。便无色心。命依何转。是则断灭。非谓入定。故无色界不起灭定也。论云。若有人不许亦依色界。起无想定。便违此文。谓本论言。或有是色有此有非五行。谓色缠有情。或生有想天。住不同类心。或入无想定。或入灭尽定。或生无想天。已得入无想。是谓是色有此有非五行。解云。依婆娑有说。不许色界起无想定。故引本论。显彼非也 或有是色有者。是色界有情也 此有非五行者。虽色有情。不具五蕴也。过去迦叶佛说五蕴为五行。此有四类。一生有想天。住不同类心。生有想天者。色界天中。除无想天。余天名有想也。于有想天。起无色界心。及无漏心。与色界心。类不同故。名不同类也。此唯有色行二蕴。无余三蕴。非色系故。二生有想天已入无想定。三生有想天已。入灭尽定。四生无想天。已得入无想异熟。此后三类。受想识灭。唯有色行二蕴。故此四类。不具五行。此本论文。既言生有想天。或入无想定。或入灭尽定。故知二定色界起也 灭定初人中者。此明灭定初起人中也。谓无想定。无始曾习起时即易。故于二界。皆得初起。此灭尽定。未曾修习。起时即难。故要人中。方起灭定。以人中有说力故。慧解利故。论云。此在人中。初修起已。由退为先。方生色界。依有色界身。后复修起。解云。灭定有退。故生色界。如不退者。直生有顶。生色界已由先习力。得起灭定也。然此二定。灭心心所 但言无想灭受想者。谓加行中。偏厌此故。故别标也。且如外道计。有苦乐以为生死。欲修无想。先作是念。欲界有苦。初二三禅。有喜乐受。不了第四。有舍及余心心所法。而作是言。第四禅中。虽出苦乐。仍有想念。未得涅槃。我今须灭。故加行中。偏厌想也 若诸圣者。以欲色界。有疲劳受。于第四静虑。无色有粗动想。为求静住。暂欲息心。故加行中。偏厌受想。故此二定。依加行中。立名也。故论云。此二定加行中。有厌逆此故。如亦知受等。唯名他心智。解云。他心智。虽知心所。然修加行。但欲知心。故从加行。名他心智也。然此二定。以二十二物为体。为修定前有二十一心所及心王一 心所二十一者。谓大地十。大善地十。欣厌随一。为灭此故。有二十二物。不相应行。替处名无想等。故随灭尔许心心所法。为定体也。

  从此大文第五。明命根。论云。已辨二定。命根者何。颂曰。

  命根体即寿  能持暖及识

  释曰。上句会名。下句用证。论云。命体即寿。故对法言。云何命根。谓三界寿。解云。既将寿释命。故知命即寿。此复未了。何法名寿。谓有别法。能持暖与识。说名为寿。

  从此第六。明四相。于中有二。一正明四相。二释难。就第一明四相中。一明本相。二明随相。且初明本相者。论云。已辨命根。四相者何。颂曰。

  相谓诸有为  生住异灭性

  释曰。上句标章。下句出体。相者能相也。谓诸有为者。所相法也。诸有为者。谓五蕴法因缘造作。故名之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为有为。相是标相。谓相法体。令是有为。故论云。由此四种是有为相。法若有此。应是有为。与此相违。是无为法。解云。正释相义 生住异灭性者。出体也。此中于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异。能坏名灭。性者体义。谓萨婆多宗。四相有实故也。论云。岂不经说有三有为之有为相。解云。此引经为难也。经说三相。论今说四。岂不相违。有三者能相也。有为者所相法也之者显依主释。重言有为者。令知此相。表示法体。成有为故。此三相者。有为之相。于此经中。应说有四。解云。于此经中。理应说四也 不说者何(徴也) 所谓住相然经说住异。是此异别名。如生名起。灭名为尽。如是应知。异名住异。解云。有三师释经。此一师释也。经不说住说三相。一起。二住异。三尽。然经说住异相。是此论说。异相别名。谓依住辨异。故所以异。名住异也。如起者。生之别名。如尽相灭之别名。故知异相是住异之别名也。若法令行三世迁流。此经说为有为之相。令诸有情生厌畏故。谓彼诸行。生力所迁。令从未来流入现在。异及灭相。力所迁迫。令从现在。流入过去。令其衰异。及坏灭故 住于彼行。摄受安乐。常乐与彼不相舍离。故不立在有为相中。解云。是第一师释经意也。三相迁行。故经说之。住乐安立故经不说也。又无为法。有自相住。住相滥彼。故经不说也 注曰。此第二师释经也。无为湛然是自相住也。有谓此经说。住与异总合为一。名住异相。注曰。此第三师说也。经说住异。两相合说。不同初师。唯是异相。何用如是总合说为(问也)。住是有情所爱着处。为令厌舍。与异合说。如示黑耳与吉祥俱。是故定有四有为相(答也)。吉祥黑耳。姊妹二人。恒相随逐。姊名吉祥。所至之处。为吉祥事。妹名黑耳。由耳黑故。故以名焉。所至之处。能为衰损。愚人贪爱吉祥。智者为令厌舍。先示黑耳。住喻吉祥。异喻黑耳。欲令厌住。与异合说也。

  从此第二。明随相。论云。此生等相。既是有为。应更别有生等四相(问也) 若更别有应致无穷。彼复有余生等相故也(难也) 相是有为。别有四相。相上有相。成无穷失耳。应言更有。然非无穷(双答也) 所以者何(徴也) 颂曰。

  此有生生等  于八一有能

  释曰。上句答问。下句答难。此者此前四本相也。生生等者。四小相也 谓前四相。有生生等四种随相。故成有为。论云。诸行有为。由四本相。本相有为。由四随相。解云。诸行成有为。由四本相相。本相成有为。由四随相相。生生等者。等取住住异异灭灭此有三名。一名生生等。上生字是小生。下生字是大生。从小生生大生故。名生生小相中住。住本相住。名为住住。小相中异。异本相异。名为异异。小相中灭。灭本相灭。名为灭灭。如生生释之。二名随相。随本相故。三名小相。相一法故。本相亦有三名。一名本相。相本法故。二名大相。相八法故。三名生等。生八法故。不同小生唯生于生。故但名生。住等亦尔 于八一有能者。通无穷难也。岂不本相如所相法。一一应有四种随相。此复各四展转无穷。为通此难。故有斯颂。四种本相。于八有能四种随相。于一有能功能别故。无无穷失。且如生相生色法时。九法俱起。一是本法。谓色自体。此上必有四本四随。故成九法。于九法内。生不能自生。生除自体。能生余八。本相中住。不能自住。住余八法。本相中异不能自异。异余八法。本相中灭不能自灭。灭余八法 故四本相。于八法中。有功能也。于九法中。生不自生。是生生生。住不自住。住住来住。异不自异。由异异异。灭不自灭。由灭灭灭。故四随相。于一法中。有功能也。由此道理。无无穷失。故论云。是故生等。相复有相。随相唯四。无无穷失。又经云。有三有为之有为相。论云。然经重说有为言者。令知此相表是有为。勿谓此相表有为有。如居白鹭表水非无。亦勿谓表有为善恶。如童女相表善非善。解云。遥见白鹭。表知有水。如童女有好相。表生善子。有恶相表生恶子。今此四相。唯表有为。是有为法。不表有为是有义故。不同白鹭表有义也。又此四相。不表有为善恶性故。不同童女表善非善。

  从此第二。释难。依经部宗。四相是假。不许有宗未来有体。实有生相。故论云。若生在未来。生所生法。未来一切法。何不顿生。颂曰。

  生能生所生  非离因缘合

  释曰。此两句。答经部宗难也。因者六因。缘者谓四缘。论云。非离所余因缘和合。唯生相力。能生所生。故诸未来。非皆顿起。

  从此大文第七。明名身等。论云。如是已辨诸有为相。名身等类。其义云何。颂曰。

  名身等所谓  想章字总说

  释曰。名身等者。标章也。所谓下正释也。等者等取句身文身也 想章字总说者。释上也。以想释名。以章释句。以字释文。以总说释身也 论云名谓作想。解云。想者取像。或契约义。若取像名想。想是心所。如说色名。能生色想。因名生想。名为作想。若契约义。想即是名。谓诸贤圣。共为契约。立色等名。名即是想。由此名想。能有诠表故名作想。梵云那(上声)磨。唐翻为名。是随义。归义。赴义。谓随音声。归赴于境。呼召色等。名能诠义 论云。句者谓章。诠义究竟。如说诸行无常等章。或能辨了业用德时相应差别。此章称句。解云。且如一色。有所见业。能发识用。青黄等德。过未等时。与四相合名为相应。不相应者。名曰差别。谓能辨色是所见等。此章称句也。梵云钵陀。义翻为句。正翻为迹。谓如象身有四足迹。且如一颂。总四句成。故今就义翻之为句。梵云缚迦。此翻为章。章者。诠义究竟故。以章释句 文者。谓字。如说恶阿壹伊等字 是不相应行中字。不同此方黑书之字。梵云便膳那。唐云文是能彰显义。近显名句。远显于义。西国风俗。呼扇盐酢。亦名便膳那。亦是能显义。扇能显风。盐酢能显食中味也。故旧译为味翻之谬矣 身者聚集义。总说者。合集义 谓合集总说二三等名。为聚集故。故以总说释身义也。论云。言总说者。是合集义。于合集义中。说嗢遮界故。解云。西方声明。造字有字界字缘。界是本义。以字缘助成种种义。且嗢遮是字界。本造字家。于合集义中。立嗢遮字界。后以字缘。助嗢遮界。转成三木讫底。唐言总说。既知总说之义。起自嗢遮。嗢遮是合集义。明知总说亦是合集。此文言于合集义。说嗢遮界。以证总说。是合集义。既以总说释身。故知多名合集为名身等也。然一名是名非名身。二名名身。如说色声。三名已去名多名身。如说色声香等者。有三名也。一句是句。非句身。两句是句。亦句身。三句已去。名多句身也。如说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此皆有三句。名多句身也。一字是文。非文身。二字亦文。亦文身。三字已去。名多文身。如迦佉伽等。有三字。得名多文身也。论云。且如古者。于九义中。共立一瞿声。为能诠定量故。有颂曰。

  方兽地光言  金刚眼天水
  于此九种义  智者立瞿声

  (一方。二兽。三地。四光。五言。六金刚。七眼。八天。九水。皆一瞿声。目斯九义。指方言瞿。瞿则目方。指兽言瞿。瞿即目兽也。余准可知耳)。

  从此第三。诸门分别。于中有二。一辨名等。二明同分等。且初明名等者。论云。此名身等。何界所系。为是有情数。为是非有情数。为是异熟生。为是所长养。为是等流性。为善为不善。为无记此皆应辨。颂曰。

  欲色有情摄  等流无记性

  释曰。言欲色者界系门也。谓此名身等。欲色界系 谓名句文身。依声而有。无色无声故无名等。有情摄者。论云。又名身等有情数摄。能说者成非所显义。解云。能说者成者。显唯有情也。非所显义。明不通非情也。等流者。五类门也。此名身等。同类因生。于五类中。唯等流性 非业所感故。不通异熟。非色法故。不通长养。无记者。三性门也。唯是无覆无记性摄 谓名身等。依声而起。非是心力亲能发起。故唯无记。声是心力。亲能发起。故通三性也。

  从此第二。明同分等。论云。如上所说余不相应。所未说义。今当略辨。颂曰。

  同分亦如是  并无色异熟
  得相通三类  非得定等流

  释曰。同分亦如是者。为显同分如前名等。通于欲色。有情。等流。无覆无记。并无色者。谓显同分非唯欲色。亦通无色。并异熟者。谓明同分非唯等流。并通异熟性。由此同分是界通三。类通二义。界三者。三界也。类二者。等流异熟也。得相通三类者。得谓能得。相谓四相。此得及相。唯通三类。一有刹那。二等流性。三异熟性。苦法忍上。得及四相。是有刹那余。二可知 非得定等流者。非得者非得也。定谓二定。无想灭尽也。非得及定。于五类门。同类因生。唯等流性。非业所感故。不通异熟。非色法故。不通长养。等流性故。非有刹那。是有为故。故不通有实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五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六

  从此大文第三。明因缘。于中有二。一明六因。二明四缘。就正明六因中。复分为三。一正明因体。二明因得果。三明法从因生。就初正明因体中。文分三段。一总标名。二别显体。三三世分别。且初总标名者。论云。如是已说不相应行。前言生相生所生法。非离所余因缘和合。此中何法。说为因缘(此总。问也)。且因六种(总答)。何等为六(别问)。颂曰。

  能作及俱有  同类与相应
  遍行并异熟  许因唯六种

  释曰。上三句颂。标六因名。第四一句。结归本宗。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相应因。五遍行因。六异熟因。此如后释。经部等宗。不许六因。无经说故。许有四缘。有经说故。然有部宗中。迦多演尼子。大阿罗汉。静室思惟。言有六因经。是诸天传来非余部许故论云。对法诸师。许因唯有如是六种。

  从此第二。别显体者。六因不同。文即为六。且初第一能作因者。颂曰。

  除自余能作

  释曰。除自者。唯有为法也。谓有为法生。除其自体。自体非因。故须除也。余能作者。正明因体。有为法生时。除自体外余一切法皆不为障。名能作因。故颂余字通一切法。谓有为无为皆能作因体也。故论云。一切有为。唯除自体。以一切法。为能作因。由彼生时。无障住。故解云。以不障义。释能作因。故知能作因。宽通一切法。增上果狭唯有为法也。因能作果。名能作因。能作即因。持业释也。问若据此义。余五种因。亦名能作因。皆能作果故。何故此因独名能作。答论云。虽余因性亦能作因。然能作因更无别称。如色处等。总即别名。解云。所余五因。皆有别名。唯能作因未有别名。谓余五因所简别故。此能作因虽标总称。即受别名也。

  从此第二。明俱有因。文分两段。一正明俱有因。二明心随转。且初正明俱有者。论云。如是已说能作因相。第二俱有因相。云何。颂曰。

  俱有互为果  如大相所相
  心于心随转

  释曰。俱有者。俱时而有也。互为果者。释俱有因也。论云。若法更互。为士用果。彼法更互为俱有因。解云。俱有作用。俱有即因名俱有因。持业释也。若果与因俱名为俱有。俱有之因。依主释也 如大相所相心于心随转者。指体也。此有三类。如大者。谓四大种。第一类也。此四大种。造果之时。互相假籍生所造色。故互相望为俱有因 相与所相者。第二类也。相者四法相也。此四法相。与所相法。更互为果。谓此能相相所相故。复因所相能相转故。故互为果。名俱有因 心于心随转者。第三类也。谓心王与心随转法。亦更互为果。论云。是则俱有因。由互为果。遍摄有为法。如其所应。解云。结上三类也。如其所应者。谓有为法中有五。一四大互相望。二相所相相望。三四相自互相望。四心与心随转相望。五随转自互相望 皆俱有因故。言如其所应也。又论云。法与随相非互为果。然法与随相为俱有因。非随相于法此中应辨。解云。此文是论主出有宗以互为果。释俱有因有过也。法者。所相法也。随相者。小四相也。法不因小相相。法非小相果。小相因法转。小相是法果故。言法与随相。非互为果。然法与随相为俱有因者。以随相因法转故也。法与随相为俱有因。非随相于法者。以随相不相所相法故。随相望法非俱有因。既法与随相。非互为果。而名俱有因。如何今以互为果义。释俱有因。此中应辨者。劝释通也。

  从此第二。明随转。于中有二。一明随转体。二明随转义。且初明随转体者。论云。何等名为心随转法。颂曰。

  心所二律仪  彼及心诸相
  是心随转法

  释曰。前两句辨体。第三句结成。言心所者。谓四十六心所是也。言二律仪者谓静虑无漏。二种律仪 此二律仪。入定则有。出定则无。名心随转。彼及心诸相者。彼谓彼前心所。及二律仪。及心者谓心王也。取彼法上生等四相。及心王上生等四相。名为诸相。故诸相字通彼及心王上相也。此等诸法名心随转如上三类。一心所。二定道律仪。三诸相 是随转法也。

  从此第二。释随转义。论云。如何此法名心随转。颂曰。

  由时果善等

  释曰。由时者。时有四种。一生。二住。三灭。四堕一世 生在未来。住灭现在。若未来法。未至生相。及过去法。三相不摄故。生住灭外别说堕一世。此四相不同。总是时摄 谓前随转。与此心王。同一生。同一住。同一灭。同堕一世。故名随转。由果等者。果谓一果。等取一异熟及一等流。谓前随转与心同得一果。同感一异熟。同得一等流。名心随转。此一果言意取士用及离系果。故异熟等流外。别说一果也。然士用果。总有四种。一俱生士用。此复有二。一俱有相应因。展转士用果。二及余同时。造作得者。二无间士用。此复有二。一等无间缘。所引起者。二及余邻次。造作得者。三隔越士用果。此复有二。一异熟果。二如农夫春种秋收。隔越士用果。四不生士用果。谓是择灭。体不生也 此一果言。于俱生士用中。唯取同时造作得者。于无间中。除同性法无间。以同性无间等流摄故。取余异熟性无间果也。于隔越中。除异熟果。以三果中异熟摄故。取余隔越。远士用果。及取第四不生士用。故一果言。唯摄士用及离系果。由善等者。等取不善无记。谓此随转与心。同善不善。及无记性。名心随转 论云应知此中前一后一。显俱显共。其义不同。解云。前时言一。显俱一时也。后果言一。显共一果也 由此十因。名心随转。谓时四种。果等三种。善等三种。是十因也。论云。此中心王极少。由与五十八法。为俱有因。谓十大地法。彼四十本相。心八本相。随相。名五十八法。五十八中。除心四随相。余五十四。为心俱有因。解云。五十八者。谓受等十大地法。此十法上。各有四大相。成四十。足前成五十。心王上四。本相四。随相为八。足前成五十八也 心王与此五十八法。为俱有因。五十八法。为士用果。此五十八中。除心王上四小相。余五十四法。与心王为俱有因。心王为士用果。谓心不由随相相。然随相依心而得转故。随相望心但为果不为因也 有八对法是俱有法非俱有因。故论云。诸由俱有因故。成因彼必俱有。或有俱有非由俱有因故成因(此标也)。谓诸随相。各于本法(此第一对谓小相。不相本法。虽与本法。俱有非俱有因也)。此诸随相。各互相望(解云。此第二对。谓随相。唯相本相。非互相生。展转相望。不同一果等。故虽俱有。非俱有因也)。随心转法。随相于心(解云。是第三对。随心转法上。四小相望心王。非一果等。非俱有因也)。此诸随相。展转相对(是第四对。随心转法上。随相自互相望。非互为果。理非因也)。一切俱生。有对造色。展转相对。(解云。是第五对。如色声等。是有对造色也。虽然俱有。非同一果等。非俱有因耳也)。少分俱生。无对造色。展转相对(解云。是第六对无对色者。谓别解脱戒无表也。七支无表。虽俱时有。由展转相望。非一果等。非俱有因也。简定 道二无对色。言少分也)。一切俱生造色大种。展转相对(解云。是第七对。造色者所造也。大种者能造也。能造所造 展转相望。非一果等。非俱有因。也)。一切俱生。得与所得。展转相对(解云。是第八对。然法俱得。与所得法。虽俱时有。此得或前。或后。或俱生。故以不定故。非俱有因也)。

  从此第三。明同类因。论云。如是已说俱有因相。第三同类因相。云何。颂曰。

  同类因相似  自部地前生
  道展转九地  唯等胜为果
  加行生亦然  闻思所成等

  释曰。同类因相似者。谓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言展转者。如色蕴与色为因。与余四蕴为因。余四蕴等。望色等皆得名为因也)。染污与染污。无记与无记。五蕴相望应知亦尔。言亦尔者。同前善五蕴。亦展转为因也。自部地前生者。言自部者。于相似中。唯取自部。为同类因。非一切相似皆同类因也。部谓五部。即见苦所断乃至修所断 此中见苦。唯与见苦所断为同类因乃至修所断。唯与修所断为同类因。言自地者。简自部中他地也。于自部中。唯取自地。为同类因非他地也。地谓九地。谓欲界四禅四无色也。如欲界见苦。唯与欲界为同类因。乃至有顶。唯与有顶。为同类因。以有漏法部系皆定。异地相望皆无因义也。前生者。于自地中。唯取前生为同类因。过去望现未名前生。现在望未来名前生。故前生字唯通过现。若过去世。与现未为同类因。若现在世。与未来为同类因也。道展转九地者。前言自地。依有漏说 若无漏道九地相望。皆互为同类因。言九地者。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三无色也。依此九地。起无漏道。一一皆与九地为因。依未至地。起无漏道。能与九地道谛为因。乃至无所有处。起无漏道。亦与九地。为同类因。论云。此于诸地。皆如客住。不堕界摄。非诸地爱摄为已有。是故九地道。虽不同而展转为因。由同类故。解云。无漏非界系。虽起于诸地。如客人住也。有漏爱摄。故堕界摄。若无漏法。非九地爱摄为已有。故无漏道。不堕界摄也 唯等胜为果者。简差别也。然唯得与等胜为因。非为劣因。为无漏道谓加行生故。岂设勤劳。劣法为果。故与等胜为同类因。且如已生苦法智忍。还与未来苦法智忍。为同类因。是为等因 若苦法忍。与苦法智乃至无生智。为同类因。是名为胜 智胜忍故。广说乃至诸无生智。唯与等类为同类因。更无有法胜无生智故。又诸已生见道修道。及无学道。随其次第。与三二一。为同类因。解云。见道与三为因。见修无学也。修道与二为因。除见道也。无学道与一为因。除见修道也。又于此中。诸钝根道。与钝及利。为同类因。诸利根道为利道为因。如随信行。及信胜解。时解脱道。随其次第。与六四二。为同类因。解云。见道二圣。一钝。二利。钝谓随信行。利谓随法行 修道有二圣。一钝。二利。钝谓信胜解。利谓见至。无学道有二圣。一钝。二利。钝谓时解脱。利谓不时解脱。此约三道。总有六圣。今随信行与六为因。信胜解。与四为因。除见道二圣也。时解脱道。与二为因。除见修四圣也。若随法行。及见至不时解脱道。随其次第。与三二一为同类因。解云。随法行。与三为因。谓随法。见至。不时也。见至。与二为因。除随法也。不时与一为因。除随法及见至也。论云。诸上地道。为下地因。云何名为或等或胜。解云。此难九地道互为因。上地胜。下地劣。与下为因。是则与劣为因。非等胜也。论云。由因增长。及由根故。谓见道等。下下品等。后后位中。因转增长。解云。答前难也。不由地有上下。令道等有胜劣。虽依下地。望上地道。有二种因。得名为胜。一由因增长。第二及由根故。由因增长者。谓见道等下。释因增长也。等取修道。及无学道。后后位中。因转增胜。谓修无学道。在见道后。无学道在修道后。名为后后。又见道等。各有下下品等九品道也。此九品等位。后后位中。因亦转胜。如上地起见道。与下地修道等为因。及上地下下品等。道与下地上中品等道。为因。以后后位因增长也。第二由根者。上地钝根道。与下地利根道为因。论文不释根者。谓易解故。又论云。虽一相续无容可得随信随法二道现起。而已生者为未来因。解云。此文释伏难。伏难意者。难前及由根故。如一身中。已起钝根随信行道。不可更起利根随法行道如何可说上地钝根道。与下地利根道为因。故言虽一相续身无容二道起。而上地已起。随信行道。与下地未来。随法行为因。理无妨矣 加行生亦然者。此明有漏加行生法。同前无漏。唯与等胜。为同类因。故言亦然 闻思所成等者。正明加行善体也。谓闻思所成等者。等取修所成。因闻思修。所成功德。名彼所成。此之三慧。加功用行。方得发生。名加行善。闻所成法。与闻所成慧。为同类因。是名为等。闻所成法。与思修慧。为同类因。是名为胜。思与思修为同类因。除闻所成以闻劣故。修唯与修。为同类因。除闻思二。以二劣故 欲界无修。是散地故。上二界无思。举心思时。便入定故。无色无闻无耳根故。论文约三界明因。读可解也 此加行善束成九品。若下下品。为九品因。下中品。与八为因。乃至上上品。唯与上上品为因。除前劣故。生得善法。九品相望。展转为因。染污亦然。谓生得善。或从下品。生中上品。或从上品生中下品。容一一后皆现前故。故得九品展转为因。染污亦尔者。准生得说也。无覆无记。总有四种。谓异熟生。威仪路。工巧处。变化心。俱随其次第。与四三二一为因。解云。后胜前故也。

  从此第四。明相应因。论云。如是已说同类因相。第四相应因相云何。颂曰。

  相应因决定  心心所同依

  释曰。相应因者。心心所法。要须同依。方名相应。故言决定。谓同依言。即显必同所依。同所缘。同行相。同时。同事。五义具足。名为相应。论云。此中同言显所依一。谓若眼识。用此刹那眼根为依。相应受等。亦即用此眼根为依。乃至意识。及相应法。同依意根。应知亦尔。解云。心与心所。所依不异。名为一也。

  从此第五。明遍行因。论云。如是已说相应因相。第五遍行因相云何。颂曰。

  遍行谓前遍  为同地染因

  释曰。遍行者。谓十一遍使。及相应俱有法也。十一遍使者。谓苦谛有七。五见。疑。无明也。集谛有四。邪见。见取。疑。无明也。此等诸法遍与五部染法为因。名为遍行。遍行即因。持业释也。谓前遍者。唯取前生。遍行诸法为因。此之前生。简未来世。唯通过现。为同地者。不与异地染法为因也。论云。此与染法为通因故。同类因外更别建立。亦为余部染法因故。由此势力。余部染法。及彼眷属。亦生长故。解云。为遍行因。取五部果。名为通因。若同类因。唯自部果。非通因也。言眷属者。谓与烦恼。相应俱有法也。

  从此第六。明异熟因者。论云。如是已说遍行因相。第六异熟因相云何。颂曰。

  异熟因不善  及善唯有漏

  释曰。唯诸不善及善有漏。是异熟因。异熟法故。问何缘无记。不招异熟 答由力劣故。如朽败种 问何缘无漏。不招异熟。答无爱润故。如贞实种无水润沃。又非系地。如何能招系地异熟。余法具二。是故能招。如贞实种。水所沃润。言异熟者。依萨婆多宗。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异类而熟。名为异熟。俱有等四。因。唯同类熟 谓因与果。俱性同故 能作一因。兼同异熟 谓有同性果。有异性果。故 今异熟因。唯异类熟。故唯此一名异熟因。

  从此大文。第三明世摄。颂曰。

  遍行与同类  二世三世三

  释曰。二世者。遍行同类。唯通过现二世也。三世三者。谓异熟相应俱有三因。通三世也。颂既不说能作因所居。义准应知。通三世非世。非世者无为也。

  从此大文第二。明因得果。于中有四。一总标果体。二对因配果。三别显果相。四因取与时 且初第一。总标果体者。论云。已说六因相别世定。何等为果。对彼成因。颂曰。

  果有为离系  无为无因果

  释曰。上句出体。下句释妨 果有为离系者。释体也。果有二种。一者有为。谓士用。增上。等流。异熟。此为六因。所引生故。名之为果。二者离系。择灭为体。由道所证。择灭名果 道为证因。非为生因。故此证因非六因摄 无为无因果者。释疑也。论云。若尔无为。许是果故。则应有因。要对彼因。乃可得说此为果故。又此无为。许是因故。则应有果。要对彼果。乃可得说此为因故。解云。无为是离系果。应名有因。无为是能作因。应名有果也。为遣此疑。故有斯颂。无为无因者。无六因故。谓无为法。体虽是果。是所证果。非是六因所引生果。故名无因。无为无果者。无五果故。谓无为法。于生不障。立能作因。非能证故。无离系果。无取与用。无有为果。是故择灭。是因无果。是果无因。余二无为。是因非果。故三无为。皆无因果。旧译无为非因果者。此翻谬矣。无为是能作因。不可言非因。无为是离系果。不可言非果。非即非其自体。无即乃是无他。故得言无。不可言非也。论云。何缘不许诸无间道。与离系果。为能作因(难合有因)。于生不障。立能作因。无为无生。道何所作(答前难也)。若尔谁果。果义如何(解云。此有两句问。一道既非因。未知谁果。二无因是果。果义如何也)。谓是道果。道力得故(言道果者。答谁果也。道力得者。答果义也)。若尔道果。应唯是得。道于得有能。非择灭故(解云。得者。离系得也。由道引故 应有功能)。不尔。于得于择灭中。道之功能有差别故(答也)。云何于得。道有功能(徴也)。谓能生故(答也)。得是有为。道能生故 云何于灭道有功能(徴也)。谓能证故(答由道证择灭也)。由此理故。道虽非灭因。而可得说择灭。为道果(结成也)。

  从此第二。明对因配果。论云。总说已竟。于诸果中。应说何果何因所得。颂曰。

  后因果异熟  前因增上果
  同类遍等流  俱相应士用

  释曰。后因者。谓异熟因。于六因中。最后说故。初异熟果。此因所得 言前因者。谓能作因。于六因中。最初说故。后增上果。此因所得。由能作因有增上力所引得果。名为增上。增上之果。依主释也。谓能作因。于法不障。得增上名。或能作因。亦有胜力。如十处界于五识身。诸有情业。于器世间。言十处者。五根五境。亲生五识也。又耳等根。对于眼识生等。亦有展转增上生力。闻已便生欣见欲故。谓因耳闻。便欣见色。遂发眼识是则耳根。有增上力。能生眼识也 同类遍等流者。此二种因。得等流果 俱相应士用者。俱有相应。得士用果 言士用果者。因有作用。如世士夫。营农等用。因名士用。果从因生。名士用果。士用之果。依主释也。如世间说鸦足药草。醉象将军。药草似鸦足。名鸦足也。将军破贼。如醉象。名醉象也。从譬为名。士用亦尔。论云。为唯此二。有士用果为余亦有(问也) 有说余因亦有此果。唯除异熟。由士用果。与因俱生。或无间生。异熟不尔(此师立俱生无间。二士用果故除异熟也)有余师说。此异熟因。亦有隔越远士用果。譬如农夫。所收果实(此师更立隔越士用果。故通异熟。春种秋收。隔越士用也)。

  从此第三。明果相。论云。异熟等果。其相云何。颂曰。

  异熟无记法  有情有记生
  等流似自因  离系由慧尽
  若因彼力生  是果名士用
  除前有为法  有为增上果

  释曰。异熟无记法者。唯于无覆无记。有异熟果。言有情者。谓异熟果。不通非情也。有记生者。谓异熟果。善恶业感。名有记生。既异熟果。唯有记生。明知不通等流长养。以等流果及所长养通三性生。故不通也。此上是异熟果相 等流似自因者。谓等流果。皆似自因。谓似同类遍行因故 离系由慧尽者。尽者灭也。慧者择也。谓此择灭离系所显。故将择灭释离系果。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用者。若法因彼势力所生。名士用果。如因下地加行心力。上地有漏.无漏定生。及因清净静虑心力。生变化无记心。此等名士用果。择灭名不生士用果。谓因道力。证得亦得士用果名。除前有为法有为增上果者。有为法生。余法不障。是增上果。故增上果唯有为法 除前者。谓前已生。有为诸法。非增上果。谓果望因。或俱或后。必无果前因后。故言除前也。重言有为者。是除前外诸余有为。此余有为。或与因俱。或在因后。名增上果。论云。言增上果者。显依主释也。增上之果。问士用增上。二果何殊。答士用果名唯对作者。增上果称。通对此余。如匠所成对能成匠。俱得士用增上果名。对余非匠。唯增上果。解云。谓匠造屋。屋对匠人。是士用果。亦增上果。屋对非匠。唯增上果。以非匠不造屋。屋望非匠非士用果也。

  从此第四。明因取与果。论云。于上所说。六种因中。何位何因。取果与果。颂曰。

  五取果唯现  二与果亦然
  过现与二因  一与唯过去

  释曰。五取果唯现者。除能作因。五因取果。唯于现在。定非过去。彼已取故。亦非未来。彼无用故 二与果亦然者。谓相应俱有二因。与果唯于现在。同前五因。故云亦然。由此二因得俱生果。正取果时。亦与果故 过现与二因者。谓同类遍行。二因与果。通过现世 现在世与果者。谓此二因。有等流果无间生故 过去与果者。谓有隔念等流果也 一与唯过去者。一谓异熟因。此异熟因。唯过去与果。谓异熟果。不与因俱。及无间生故。此因与果。唯过去世问取果与果。其义如何。答能为彼种。故名取果。种者因义。现在为因。能取后果。故取果用。唯于现在。正与彼力。故名与果。谓果将生。因与力用。令入现在。故名与果。故取与用唯目因也。论云。善同类因。有时取果。而非与果。应作四句 第一句者。谓断善根时。最后所舍得。解云。最后善得住现在世。已成因义。故名取果。无后善得果。至生相故。此现在因。不名与果。也 第二句者。谓续善根时。最初所得得。解云。续善根时。最初所得得者。谓得过去最后。所舍善得。此过去善得。名为与果。谓善得所引果。今时至生相故也。不名取果者。由已取故也。应言尔时。续者前得。解云。论主恐人不解前文所得得言。谓将通取过去诸得故。今解云。应说尔时续者。前得前得。是前最后。所舍善得也 第三句者。谓不断善根。于所余诸位。解云。于一身中有所余诸善心位。能为因故。名为取果。有果生故。得名与果也 第四句者。谓除前相。解云。除前三句相。所余未来善等。皆非取与也。

  从此第三。明法从因生。论云。说因果已。复应思择。此中何法。几因所生(问也)。法略有四。谓染污法。异熟生法。初无漏法。三所余法(总标诸法也)。余法者何(别问三所余法也)。谓余异熟。余无记法。除初无漏。诸余善法(余无记者。谓工巧等。三无记也。余善法者。除苦法忍。外诸余无漏。及一切有漏善。此等是前三法外。名三所余也)。如是四法云何。颂曰。

  染污异熟生  余初圣如次
  除异熟遍二  及同类余生
  此谓心心所  余及除相应

  释曰。染污异熟生余初圣者。标四法也 如次者。言此四法除因门中。于下两句。如次除之。除异熟遍二者。此除一字四度言之。除异熟者 初句染污法。除异熟因。余五因生 第二除遍者。谓初句异熟生法。除遍行因。余五因生 第三除二者。谓前第二句。三所余法。除前异熟遍行二因。从余四因生 第四及同类余生者。谓第二句。初无漏圣。非但除异熟遍行二因。及除同类因。从余三因生。故颂除字。及余生两字。四度言也。此谓心心所者。此前所辨四法从因生者。唯是心心所法也。余及除相应者。此明色及不相应四法也。余谓色法。及不相应。是心心所外故。名为余故。余一字含此二法。谓色不相应也。此二法中各有四法。谓余染污等。且染污色。恶律仪是也。异熟色者。眼等五根是也。三所余色者。除初圣外所余无漏戒。及定共戒等。一切善色。兼工巧威仪。通果色也。初无漏色者。谓苦法忍上。道共戒也。不相应中。染污等四。思之可解。及除相应者。谓色不相应四法。如心心所。所除因外兼除相应。故言及也。且色及不相应染污法。除异熟因。及除相应因。余四因生。若色及不相应。异熟生法。除遍行因。及除相应因。余四因生。若色及不相应。三所余法。除异熟遍行二因。及除相应。余三因生。若色及不相应。初无漏法。除异熟遍行同类三因。及除相应。余二因生。一因生法。决定无有 此颂甚巧。应善思之。已上不同。总是第一。明因已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六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七

  从此大文第二。明四缘。于中分二。一明四缘。二别解等无间。初就明四缘中。文复分三。一明四缘体。二明缘中作用。三明法从缘生。且第一明缘体者。论云。广说因已。缘复云何。颂曰。

  说有四种缘  因缘五因性
  等无间非后  心心所已生
  所缘一切法  增上即能作

  释曰。说有四种缘者。说谓契经中。说有四缘性。谓因缘性。等无间缘性。所缘缘性。增上缘性 言因缘者。因即是缘。持业释也 等无间者。前后心心所。体各一故。名之为等。如心心所中。受体是一。余想等亦尔。故论云。谓无少受无间生多。或复从多无间生少。想等亦尔。于自类中。无非等义 又解。前心心所齐等。与后心心所为缘。非是前受生后受。前想生后想。自类中等也 又解后心心所。等用前心心所为缘 故此等字。通缘及果 言无间者。前心心所。生后心心所。中间无有余心间隔。名为无间。故此无间。通缘及果。或等无间即缘。是持业释也。或等无间之缘。是依主释 所缘缘者。谓所缘境为缘。能牵生心心所法。所缘即缘。持业释也 增上缘者。增上即缘。是持业释也。因缘五因性者。出因缘体。于六因中。除能作因。所余五因。是因缘性。等无间非后心心所已生者非后者。谓阿罗汉。临入涅槃。最后心心所。名之为后。此后心心所。非等无间缘。除后心外。诸余已生。心心所法。皆是等无间缘。论云。此缘生法。等而无间。依是义立等无间缘(解云。法者。此果法。此果法。与缘等也)由此色等。皆不可立等无间缘。不等生故。谓欲界色。或无间生欲界色界。二无表色(解云。谓受戒者。从第三羯磨。便入色界定。即欲界别解脱无表。与色界定共无表色。俱时生耳)。或无间生欲界无漏。二无表色(解云。谓第三羯磨。便入色界无漏定即欲界无表。与道共无表。俱时生耳)。由诸色法。杂乱现前。等无间缘。生无杂乱。故色不立等无间缘。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于一身中。一长养色。相续不断。从此后复有第二长养色生。不相违害。故不可立等无间缘。大德复言。以诸色法无间生起。或少或多故。谓或有时。从多生少。如烧稻稗大聚为灰。或时复有从少生多。如细种生诺瞿陀树。根茎枝叶。渐次增荣。耸干垂条。多所荫映(解云。大德谓法救也。诺瞿陀树子。甚少而生大树。荫得五百乘车也)。所缘一切法者。谓一切法。与心心所。为所缘也。心心所法。其性羸劣。执境方生。犹如羸人非杖不起。故一切法识所攀附。名为所缘。此所缘境。有别体性。是心心所。发生缘故。名所缘缘。增上即能作者。谓增上缘性。即能作因。以即能作因为增上缘。故此缘体广。名增上缘。一切皆是增上缘故。问既一切法。皆所缘缘。此增上缘。何独体广。答论有两释 第一解云。俱有诸法。未尝为所缘。然为增上故。唯此体广。解云。如无我观。亦观一切法。于第一念。不见俱有故。俱有诸法。未尝为所缘。然此俱有法。为增上缘故。增上体广也 第二解云。或所作广。名增上缘。以一切法各除自性。与一切有为。为增上缘故。

  从此第二。明缘作用。此言作用。是与果用。论云。如是诸缘。于何位法。而兴作用。颂曰。

  二因于正灭  三因于正生
  余二缘相违  而兴于作用

  释曰。前两句明因缘。第三句明二缘。第四句结用。通前三句也。二因于正灭者。谓相应俱有二因。于正灭时。而兴作用。言正灭者。谓现在世。以此灭相居现在。故名正灭时。此言作用。是与果用。由此二因令俱生果。有作用故 三因于正生者。谓同类遍行异熟三因。于正生位。而兴作用。言正生者。谓未来法。居生相位。生现前故。名正生时 由此三因。所引果法。至生相位。兴与果用。此上两句。明因缘竟 余二缘相违者。谓等无间缘。及所缘缘。此之二缘。兴与果用。与上相违。等无间缘。于正生位。而兴作用。与前二因于正灭位。是相违也。以等无间。果法生时。开避路故。与其处也 若所缘缘。于正灭位。而兴作用。与前三因。于正生位。是相违也。谓所缘缘。能缘灭位。方兴作用。由心心所。要现在时。方取境故 颂中不言增上缘者。以增上缘于一切法。皆无障住。随无障位。或于正生。或于正灭。兴与果用。皆不遮也。

  从此第三。明法从缘生。于中有二。一总明诸法。二随难别解 且初总明诸法者。论云。已说诸缘及兴作用。应言何法。由几缘生。颂曰。

  心心所由四  二定但由三
  余由二缘生  非天次等故

  释曰。前三句。辨缘生法。第四一句。遮外道宗。心心所由四者。谓心心所由四缘生。此中因缘。谓五因性。等无间缘者。谓心心所。必须前念等无间缘。引发生故。所缘缘者。缘境起故。增上缘者。除自性外余一切法。皆不障故 二定但由三者。谓无想灭尽二定。由三缘生。非能缘故。除所缘缘。由因缘者。谓由二因。一俱有因。谓二定上生等四相。二同类因。谓前已生同地善法 若无想定。无想天中。一切善法。是同地也。若灭尽定。有顶天中。一切善法。是同地也 等无间缘者。谓入二定。前心心所法。为等无间缘。引生二定也 增上缘者。谓如前说。论云。如是二定心等引生。碍心等起。故与心等。但为等无间。非等无间缘(解云。心等。等取心所也。余可知也)余由二缘生者。余谓色法。及不相应。此二类法。由因缘增上二缘所生。非能缘故。除所缘缘。非心等引生。无等无间缘 非天次等故者。正破外道。此有两意。一正非。二立理。且正非者。非天等也。立理者。次等也。如涂灰外道。执大自在。天能生世间。胜论外道。执我能生世间。数论外道。执胜性。谓萨埵等三。能生一切法。我佛法中。唯有因缘。能生诸法。故言非天 等等取我胜性等也。次等者。次谓次第。等等取无义利及违诸世间。立此三种理。破外道也。次第理者。论云。谓诸世间。若自在等。一因生起。则应一切俱时而生。非次第起。现见诸法次第而生。故知定非一因所起。无义利者。论云。又自在等。作大功力。生诸世间。得何义利。又自在等。生地狱等无量苦具。逼害有情。为见如斯。发生自喜。咄哉何用此自在为。依彼颂言。诚为善说。由险利能烧。可畏恒逼害。乐食血肉髓。故名鲁达罗。解云。涂灰外道。说自在天有三身。法身遍充法界。报身居自在天。三目八臂。摩醯首罗也。化身随形六道。此颂说化身也 有三阿修罗。将三国土。飞行虚空。向自在天上过。自在天见。以火箭射之。一时俱尽。此即火箭险利。烧三国土也。以龙贯人髑髅。系于头颈。杀象取皮。涂血反被。此是可畏。恒逼害有情也 乐食血肉髓者。显所食也。鲁达罗者。此云暴恶。自在天有一千名。此是一号。第三违世间者。论云。又若信受一切世间。唯自在天。一因所起。则为非拨现见世间。所余因缘人功等事。我胜性等。如自在天。应广徴遣。故无有法唯一因生。

  从此第二。随难别解。论云。前言余法。由二缘生。于中云何。大种所造。自他相望。互为因缘。颂曰。

  大为大二因  为所造五种
  造为造三种  为大唯一因

  释曰。大为大二因者。大种望大种。但为俱有同类二因。非心所故。无相应因。同无记性故。无异熟因 非是染故。无遍行因 为所造五种者。初句大字。流至此中。应言大为所造五种也。谓四大种望所造色。能为五因。一生。二依。三立。四持。五养。此之五因。于前六因。能作因摄。此四大种。生所造色。名为生因。造色生已。随逐大种。如依师等。说为依因。大种任持所造色故。如壁持画。说为立因。令所造色相续不断。说为持因。增长因故。说为养因。如是则显大与所造。为起变持任长因性故。为起者。是生因也。为变者。是依因也。为持者。是立因也。为任者。是持因也。为长者。是养因也 造为造三种者。所造望所造。但为三因。谓俱有。同类。异熟。俱有因者。谓随心转。身语二业。七支无表。展转为因 同类因者。一切前生。于后同类。皆能为因。异熟因者。谓身语业。能招眼等。此即因果。俱所造也 为大唯一因者。前句造字。流至此中。应言造为大。唯一因也。谓所造色。望四大种。但为一因。谓异熟因。由身语二业。能招异熟大种果故。

  从此大文第二。别明等无间。于中有二。一明诸心相生。二明得心多少。就明诸心相生中。有二。一明十二心。二明二十心。复就明十二心中。一列十二心。二正辨相生。且初列十二心者。论先问云。前已总说诸心心所。前能为后等无间缘。未决定说何心无间。有几心生。复从几心有何心起。今当定说(结前问起)。谓且略说。有十二心(答也)。云何十二心(问也)。颂曰。

  欲界有四心  善恶覆无覆
  色无色除恶  无漏有二心

  释曰。且于欲界有四种心。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色无色界各有三心。谓除不善。余如上说。如是十种。说有漏心。若无漏心。唯有二种。谓学无学。合成十二。

  从此第二。正辨相生。论云。此十二心。互相生者。颂曰。

  欲界善生九  此复从八生
  染从十生四  余从五生七
  色善生十一  此复从九生
  有覆从八生  此复生于六
  无覆从三生  此复能生六
  无色善生九  此复从六生
  有覆生从七  无覆如色辨
  学从四生五  余从五生四

  释曰。欲界善生九者。谓从欲界善心。无间容生九心。谓自界四心色界二心。无色一心。无漏二心。故成九也 色界二心者。谓善染污也。从欲界心。入色界定生彼善心。又从欲界善心中死。往生色界。生彼染心。续生心中。必染污故。故论云。于入定时及续生位。如其次第。生善染心。无色界一心者。谓从欲界善心中死。生无色界。生彼染心。续生心中。必染污故。欲界不生无色善心者。以极远故。无色于欲界。四远故远。一所依远。二行相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所依远者。无色界心。不与欲界心为所依故 行相远者。无色界心。唯于第四禅。作苦粗障行相。必无缘欲作苦粗等行相故 所缘远者。不缘欲故 对治远者。未离欲界贪。必无能起无色界定。能为欲界恶戒等法。厌坏及断二对治故。无漏二心者。谓从欲界加行善心入学无学观也 此复从八生者。此欲界加行善心。复从八心生。谓自界四。色界二心。无漏二心。故成八也 色界二心者。一色界善心。生欲界善。谓从定出起欲界善心。二色界染心。生欲界善。谓入定者。作如是愿。我宁起下地善心。不起上地染污。由此愿故。彼染污定。所逼恼时。从彼染污定。生于下地善。为防退故。是则色染生欲界善也 无漏二心者。从学无学观出入欲界善心时 染从十生四者。染谓二染。不善有覆此二染心。从十心生。能生四心。从十生者。谓十二中。除学无学。谓自界四。色界三心。无色三心。此十心中。皆容命终生欲界染。故论云。于续生位。三界诸心皆可无间生欲界染心故能生四心者。谓自界四 余无生理。谓欲界染心。不生上定及往彼界。故无生界理 余从五生七者。余谓欲界无覆无记 此无记心。善等心外名之为余。从五心生。能生七心。从五生者。谓自界四。及色界善。谓欲界通果无记。从色界善定生故。能生七心者。谓自界四。及色界二。无色界一。故成七也。色界二心者。一生彼善。谓通果无记。还生彼定。以通果心唯与定心相出入故。二生彼染。谓异熟。威仪。无记心中。命终。生彼染心。续生位也。无色界一心者。谓欲界无记心命终。约续生位生无色染心 色善生十一者。色善谓色界善心无间。容生十一心。于十二心中。唯除无色无覆无记心。以无色界唯有异熟生无记心。夫异熟心。不许异地起。故不生也 能生无色染心者。据命终说。此复从九生者。此色界善心。复从九心生。谓于十二心中。唯除欲界。二染污心。及除无色。无覆无记。所以可知。有覆从八生者。谓色界有覆心。从八心生。于十二心中。除欲二染及学无学 此复生于六者。此色界有覆心。复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善不善。有覆无记。生欲善者。从染污定。生欲善也 生欲不善有覆者。从色界染心命终。于续生位生欲二染也 无覆从三生者。谓色界无覆无记。从三心生。谓自界三。余无生理 此复能生六者。此色无覆心。复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界二染。无色一染。约续生位。思而可知。无色善生九者。谓无色善心。能生九心。言九心者。于十二心中。除欲界二善及无覆。除色界一所谓无覆 此复从六生者。此无色善心。复从六心生。谓自界三。及色界善。并学无学 有覆生从七者。无色有覆。能生七心。亦从七心。生生七心者。谓自界三。及色界二。生彼善染心。并欲界二不善有覆 即此亦从七。无间起。谓除欲色染。及学无学心 无覆如色辨者。无色无覆。如色界辨。从三心生。能生六心。从三心生者。谓自界三。能生六心者。谓自界三。及色界染。兼欲界二。不善有覆 学从四生五者。谓有学心。从四心生。能生五心。从四心生者。谓三界善。及与学心。能生五者。于前四上。加无学一 余从五生四者。余谓无学心。此无学心。从五心生。能生四心。从五生者。谓三界善学无学心。能生四者。于前五上。唯除学心。

  从此第二。明二十心相生。论云。说十二心互相生已。云何分此。成二十心。颂曰。

  十二为二十  谓三界善心
  分加行生得  欲无覆分四
  异熟威仪路  工巧处通果
  色界除工巧  余数如前说

  释曰。三界善心。各分二种。谓加行得。生得别故。欲界无覆。分为四心。一异熟生。二威仪路。三工巧处。四通果心 色界无覆。分为三种。除工巧处。上界都无造作种种工巧事故。于无色界。无覆唯一。谓异熟生。故前无覆。合成八种。如是十二。为二十心。谓欲界八。二善。二染。四无记心也。色界六种。前八心上。除不善工巧二也。无色界四。于前六上。更除威仪通果二心也。兼学无学。故成二十 威仪路心者。行住坐卧。名为威仪路。此用色香味触为体。此之威仪心所缘故。名之为路。威仪即路。名威仪路。缘威仪路。心名威仪路心。威仪路之心依主释也 此威仪路心。总有三种。一起威仪路心。唯是意识。二缘威仪路心。通眼等四识。除耳识也。及取意识。三似威仪路心。即通六识。如泛尔缘外色声等心。名似威仪路也。二工巧处心者。工巧处有二。一身工巧。谓刻镂等。二语工巧。谓歌咏等。若身工巧。以四境为体。以身工巧起时。不离四境故。若语工巧。以五境为体。以语起时不离五境故。此二工巧。心所缘故。名之为处。工巧即处。名工巧处。工巧处之心。名工巧处心。依主释也。此工巧心。略有三种。一起工巧心。唯在意识。二缘工巧心。通五识及意识。三似工巧心。亦通六识。通果心者。谓能变化心。及天眼耳通果。此能变化心。缘色等四境。谓化四境故。亦缘于声。有发语通果心故。论云。威仪路等三无覆心。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等。亦缘于声。如是三心唯是意识。威仪路。工巧处。加行。亦通四识五识(解云。此言加行者。是缘威仪等心也) 有余师说。有威仪路。及工巧处。所引意识。能具足缘十二处境。解云。此师据似威仪路心说也。

  从此大文第二。明得心多少。论云。于前所说十二心中。何心现前。几心可得。颂曰。

  三界染心中  得六六二种
  色善三学四  余皆自可得

  释曰。三界染心中得六六二种者。此明染心。得心多少。欲界染心得六心。色界染心亦得六心。无色界染心。唯得二心 且欲界染心得六心者。谓欲染心。正现前位。容得六心。谓欲界三。善恶有覆也。色无色界各一心。有覆无记也。兼学心成六也。且第一得欲善心者。论云。由疑续善。及界退还。欲界善心。尔时名得。解云。由疑续善。谓疑心。发生正见。能续善根也。疑是染心。此即染心生欲界善也。界退还者。谓从上界退还来生欲界染心也。于欲界续生。必是染心。正起染时。欲界善心。此时亦得起法前得得之也 得欲不善有覆及色有覆心者。论云。由起惑退。及界退还。得欲二心。不善有覆。及得色界。一有覆心 解云。由起惑退者。此据离色界烦恼。后时起欲染退也。正起欲惑退染心时。欲界不善及有覆心。兼色界有覆心。此时总得也。界退还者。从无色界退还来生欲界。受生心中。得欲界二染。兼色界染心也。得无色有覆及学心者。论云。由起惑退。得无色界一有覆心。及得学心。故名得六(解云。由起惑退者。阿罗汉果。起欲界惑。退正起欲染时。得无色有覆。及学心也) 色界染心正现前位得六心者。谓自界三。欲界无覆。无色有覆。及得学心。故成六也。且初得自界三欲界无覆者。论云。由界退还。得欲界一无覆无记心。及色界三。色界染心。亦由退得 解云。由界退还者。此据无色命终。来生色界。正起色界续生染时。自界三心。欲界一通果心。此时总得也。色界染心亦由退得者。此明色染非但由前界退还得。亦由起色界惑退得也 得无色有覆及学心者。论云。由起惑退。得无色界一有覆心。及得学心。故名得六(解云。由起惑退者。此据阿罗汉。起色界惑退故。得无色有覆。及与学心也)。无色界染心得二心者。论云无色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中。唯得二心。由起惑退。得彼染心。及得学心。故名得二(解云。由起惑退者。此据阿罗汉。起无色惑退。正起染时。得自界染。及学心也)。色善三学四者。谓色界善心。现在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三心。一谓得自界善。及欲色界。通果无记。成三心也。所以然者。由升进故。得彼三心。谓从欲界。入未至定。得色善心。此则从欲入色界。名升进也。断欲惑尽。第九解脱道入根本地。得欲色界。二通果心。此即从加行。入根本地。名升进也 学四者。谓有学心。正现前位。容得四心得有学心及得欲色界二通果心并无色善故成四也。得有学心者。由初证入正性离生。于苦法忍位。得有学心也。第二得欲色界二通果心者。谓由圣道离欲界染心。入根本地。得二界通果也。得无色善者。亦由圣道。离色界染。得无色善也。故论云。由初证入正性离生。及由圣道离欲色染(寻前文。即可解也)。余皆自可得者。余谓前说。染等心余。即欲界善。三界无记。及无色善。并无学心。故颂余字。含此六心。然此六心。正现前位。唯可自得不成他也 论云。有余于此总说。颂曰。

  慧者说染心  现起时得九
  善心中得六  无记唯无记

  释曰。此是论主引杂心师颂。明得心多少也。彼说染心现起得九。此论说得染有十四心。谓欲界六。色界得六。无色界得二也。此论据染心重得。说十四心。彼论约单得。唯说九心。此论十四心中。有五心重得。谓色界染心。且两度得。一欲界染时得。二色界染时得。杂心除一心也。无色界染心。及与学心。各三度得。谓三界染时。皆得也 杂心各除二。兼前一心。总除五也。故说得九。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善心中得六者。谓欲界无覆 色界善及无覆 无色界善。及学无学 故成六心也。杂心据单得。唯说此六心。此论约重得。言得七心。谓色善三。学四名七心也。于此七中。除二心重 言二心者。谓欲色界。无覆。各两度得。一色善时得。二学心时得。各除一心。取余五心。兼无学一。故成六也 论云。为摄前义。复说颂言。由托生入定(一由托生者。是前界退还也。第二入定者。是前色善及学心也)。及离染退时(第三及离染者。是前离欲界染心也。第四退时者。是前由起惑退也)。续善位得心(第五续善位者。是前疑心续善也)。非前所成故(明得义也。此言得者。今时成就。名为得也)。此是论主。为摄前义。总为五门。勒显一颂。请细细寻焉。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七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八

  从此第三。明世间品。于中有二。一者明有情世间。二者明器世间。就明有情世间中有二。一总辨有情。二判聚差别 就总辨有情。复分三段。一明有情生。二明有情住。三明有情没 就初明有情生中。复分九种。一明三界。二明五趣。三明七识住。四明九有情居。五明四识住。六明四生。七明中有。八明缘起。九明四有。此下第一。明三界者。论云。已依三界。分别心等。今次应说。三界是何。各于其中。处别有几。颂曰。

  地狱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
  名欲界二十  由地狱洲异
  此上十七处  名色界于中
  三静虑各三  第四静虑八
  无色界无处  由生有四种
  依同分及命  令心等相续

  释曰。初一行明欲界。次一行明色界。后一行明无色界。初两句者列五趣名。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义翻为地狱。以地下有狱故。非正翻也 言傍生者。以傍行故 言鬼者谓余生中。喜盗他物。又复是多。他所祀祖。宗又多希求以自存济。又多性怯劣身心轻躁。故名为鬼 言人者。多思虑故。名之为人 言天者。有光明故。或复尊高。神用自在。众所祈告。故名为天 六欲天者。一四大王众天。二三十三天。三夜摩天。此云时分。谓彼天中。时时多分。唱快乐哉。四睹史多天。此云喜足。于五欲乐。生喜足心。五乐变化天。于五欲境。自变化故。六他化自在天。于他化中。得自在故 第三句名欲界者。结上也。此上五趣。器及有情。总名欲界 言二十者。明欲界中处有二十。由地狱洲异者。明二十所由也 于上五趣。由地狱异。及由洲异。故成二十。地狱有八。名地狱异。一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遭种种斫刺磨捣。而彼暂遇凉风所吹。寻苏如本。等前活故。立等活名。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后方斩锯。故名黑绳。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残。故名众合。四号叫地狱。众苦所逼。异类悲号。发怨叫声。名为号叫。五大号叫地狱。剧苦所逼。发大哭声。悲叫称怨故。名为大号叫。六炎热地狱。火随身转。炎炽周围。热苦难任故名炎热。七极热地狱。若内若外。自身他身。俱出猛火。互相烧害。热中极故。名为极热。八无间地狱者。受苦无间。或无乐间苦。故名无间 言洲异者。有四大洲。一南赡部洲。此洲南边。有赡部树。今此洲名。或从林立名。或从果为名。名赡部洲。二东胜身洲。身形胜故。或身胜赡部。名东胜身洲。三西牛货洲。以牛为货易。故名牛货洲。四北俱卢洲。此云胜处。或云胜生。于四洲中。处最胜故。名为胜处。生最胜故。名为胜生 地狱及洲。合成十二。并六欲天。傍生饿鬼。处成二十。若有情界。从自在天。至无间狱若器世间。乃至风轮。皆欲界摄。此上十七处者。标色界也。此欲界上。有十七处。名为色界。三静虑各三第四静虑八者。列十七名也。谓三静虑。处各有三。第四静虑。处独有八。合成十七处。器及有情。总名色界。第一静虑。处有三者。一名梵众天。大梵天王。所领众故。二名梵辅天。卫侍梵王。为臣辅翼故。三名大梵天。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后没故。威德等胜。故名大梵。第二静虑。有三天者。一少光天。于二禅内。光明最少。故名少光天。二无量光天。光明转增。量难限。故名无量光天。三极光净天。光明胜前。遍照自地。故名极光 第三静虑。有三天者。一少净天。意地乐受。故名为净。于第三禅中。此净最少。名为少净。二无量净天。此净转胜。量难限故。名无量净天。三遍净天。此净周普。故名遍净 第四静虑。有八天者。一无云天。此下空中。无所居地。如云密合。故说名云。此上诸天。更无云地。在无云首。故名无云。二福生天者。更有异生胜福。方可往生故。说名福生。三广果天。于色界中。异生生中。此最殊胜。故名广果天。四无烦天。烦谓烦杂。于无烦中。此最初故。得无烦名。五无热天。已得杂修上中品定。能善伏除上中品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名无热。六善现天。已得上品杂修静虑。果位易彰。故名善现。七善见天。已得上胜杂修静虑。离修定障。余品至微。见极清彻故。名善见天。八色究竟天。有色天中。更无有处能过于此故名色究竟。此五天名净居天。唯圣人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于色界中。立十七天。依经部宗也。若萨婆多宗。唯立十六天。除大梵天。谓梵辅天。中有高台阁。名大梵天。一主所居。更无别地。如世尊处座。四众围绕。故别不立大梵天也。除无想天者。谓广果天中。有高胜处。名无想天。非别有地。故不立也 经部师。立大梵天者。谓大梵王。与梵辅等。处虽不别。身形寿量。皆不等故。故须别立。此经部宗。除无想天者。以无想天。与广果天。身寿等。所以无想摄入广果。更不别立 若上座部。亦立大梵天。由身寿不同故。亦立无想天。谓与广果。因果别故。由此色界。即有十八天。无色界无处者。明无色界都无处所。以非色法无方所故。由生有四种者。此明无色虽无处所。由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天。修此定前。于加行位。厌有色身。思无边空。作空无边解。名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厌先外空。复思内识。作识无边解。名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次厌无边识。思无所有。作无所有解。名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天。谓此定体。非前七地粗想。名为非想。若想全无。便同痴暗。有细想故。名非非想。前三无色。从加行立名。第四无色。当体受称。又论云。复如何知彼无方处(问也)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是处生故。复从彼没生欲色时。即于是处中有起故。解云(答前问也)。谓于是处得彼定者。谓随何等洲。修得无色定处也。即于修定处。命终受无色界生。后时从无色没。生欲色时。还即于过去。修得定处。中有起故。明知无色。无方所也。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续者。明无色界所依也。欲色有身。心依身而转。无色无身。心依同分及命根转 问何故名欲界等。答界是总名。欲等是别。以别依总。名欲界等。具足应言欲所属界。名为欲界。色所属界。名为色界。无色所属界。名为无色界。略去所属字。但名欲界等。如言胡椒饮。及金刚环。饮与环俱是总名。胡椒金刚。并为别称。以别依总名胡椒饮。及金刚环。具足应言胡椒所属饮。金刚所属环。略去所属字。但名胡椒饮等。况法可知。问此中欲言。为说何法。答略说段食淫所引贪(解云。淫贪食贪名之为欲耳也)。如经颂云。世诸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妙境如本住世间。智者于中已除欲(此颂是佛说。舍利子为人。诵意取贪心。名欲非境也)。邪命外道。便诘舍利子言。若世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苾刍应名受欲人。起恶分别寻思故(解云。此外道意。取外境。为真欲体。不远而住难舍利子也)。若世妙境是真欲。真欲非人分别贪。汝师应名受欲人。恒观可意妙色故(解云。此外道师。实观可意色。舍利子报言。汝师实观可意色。而不名受欲人。明知真欲是贪。非关外境外道于是。默然而去也)。

  从此第二明五趣。论云。已说三界。五趣云何。颂曰。

  于中地狱等  自名说五趣
  唯无覆无记  有情非中有

  释曰。前两句列五趣名。下两句诸门分别。于中地狱等自名说五趣者。于三界中。有地狱等。说名五趣。谓前所说。地狱.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唯无覆无记者。三性分别。此五趣体。不通善染。唯无覆无记。过去业所招。是异熟生无记。若通善染。五趣便相杂。谓一趣中。具有五趣业烦恼故。亦不通外器。以外器中通于五趣。共受用故。有情非中有者。五趣唯是有情数摄。体非中有。趣是所往。中有是能往故中有非趣也。施设足论。作如是说。四生摄五趣。非五趣摄四生。不摄者何。所谓中有(解云。中有是化生故。四生摄 是能往故。不是趣摄也) 上来所明。五趣不通善染外器中有。明知界宽趣狭。以彼善染。外器中有三界摄故。由此理故。若是趣体。必是界摄。自有是界而非是趣。谓善染等。

  从此第三。明七识住。论云。即于三界及五趣中。如其次第。识住有七。其七者何。颂曰。

  身异及想异  身异同一想
  翻此身想一  并无色下三
  故识住有七  余非有损坏

  释曰。身异及想异者。是第一识住。谓人趣全。天趣一分。故论云。契经中说。有色有情。身异想异。如人一分天。是第一识住。一分天者。谓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解云。如劫初起。是第二识住。故今除也。次即辨之)。言身异者。状貌异故。彼由身异。或有异身。故名身异。言由身异者。约体以明。言有异身者。据成就说。言想异者。苦乐舍想。有差别故。彼由想异。或有异想。故名想异。言由想异者。约体以明。言有异想者。据成就说 第二句者。是第二识住。于初静虑。取劫初起。故论云。有色有情。身异想一。是第二识住。如梵众天。谓劫初起(解云。理实亦取梵王梵辅。唯言梵众天者。举初摄后)。所以者何。以劫初起彼诸梵众起如是想。我等皆是。大梵王生。大梵尔时。亦起此想。是诸梵众。皆我所生。同想一因。故名想一。大梵王身。其量高广。容貌威德。言语光明。一一皆与梵众不同。故名身异(已上论文) 问何故梵王。梵众起一因想。答谓大梵王。于劫初时。独一而住。更无侍卫。遂发愿言。云何当令诸余有情。生我同分。时极光净天。见已悲愍。从彼处没。生为梵众。梵王才发愿。见有天生故。大梵王起如是想。我表能生也。彼诸梵众。初见大梵威德特尊天。又忆念知先因梵王发誓愿故。我来生此。是故梵众起如是念。我等皆是大梵王生 翻此身想一者。此一句中。有两重识住。言翻此者。谓翻上身异想一。应言身一想异。是第三识住。故论云。有色有情。身一想异。如极光净天。为第三识住(解云。理实亦摄少光净天。无量光天。唯言极光净者。举后摄初也)。彼天显形。状貌不异。故名身一。乐非苦乐二想交参。故名想异。传说彼天厌根本地喜根已。起近分地舍根现前。厌近分地舍根已。起根本地喜根现前。如富贵人厌欲乐已。便受法乐。厌法乐已。复受欲乐。身想一者。是第四识住。论云。有色有情。身一想一如遍净天。是第四识住(解云。理实亦摄少净天。无量净天。唯言遍净天者。举后摄初也)。言身一者。状貌不异。言想一者。唯乐受想。又论云。初静虑中。由染污想。故言想一。第二静虑。由二善想。故言想异。第三静虑。由异熟想。故言想一(解云。此文结上。简差别也。由染污想者。谓同想一因。是戒禁取也。由异熟想。谓乐受想。业所招故)。并无色下三者。除有顶也。谓空处是。第五识住。识处是第六识住。无所有处。是第七识住。故识住有七者。总结也。言识住者。识所乐住。若欲色界五蕴为体。若无色界四蕴为体。余非有损坏者。简非也。余谓三恶趣。第四静虑。及有顶天。此等诸处。皆非识住。言有损者。简三恶趣也。谓三恶趣。有重苦受。能损于识。言有坏者。简第四禅。及有顶天也。谓第四禅。有无想定及无想事。有顶天中。有灭尽定。能坏于识。令相续断。故非识住。又论云。复说余处有情。心乐来止。若至于此。不更求出故。说名识住。于诸恶处。二义俱。无第四静虑。心恒求出。谓诸异生。求入无想。若诸圣者。乐入净居或无色处。若净居天。乐证寂灭。有顶昧劣。故非识住(解云。于第四禅。无云福生。广果三天。通凡圣居。若是凡夫。求入无想。若是圣者。乐慧者。求入净居。乐定者。求入无色。余可知也)。

  从此第四。明九有情居。论云。如是分别七识住。已因兹复说九有情居。其九者何。颂曰。

  应知兼有顶  及无想有情
  是九有情居  余非不乐住

  释曰。前七识住。兼有顶天。及无想处。是名为九。诸有情类。唯于此九。欣乐住故。立有情居。余处皆非。不乐住故。言余处者。谓诸恶处。非有情类自乐居中。恶业罗刹。逼之令住故。彼如牢狱。不立有情居。第四静虑。除无想天。所余八天。非有情居。如识住释。

  从此第五。明四识住。论云。前所引经说七识住。复有余经说四识住。其四者何。颂曰。

  四识住当知  四蕴唯自地
  说独识非住  有漏四句摄

  释曰。言四识住者。标名也。当知两字。流入下句。如经说言。识随色住。识随受住。识随想住。识随行住。四是所住。识是能住。识所住故。名四识住。当知四蕴者。辨体也。色受想行。名为四蕴。有漏四蕴。为识住体。自地者。唯取自地四蕴为体。以自地蕴爱所摄受识随爱力。依著于彼。得名识住。若于他地。无爱摄受。故非识住。故论云。非于异地色等蕴中。识随爱力。依著于彼。说独识非住者。此明识蕴非是识住。谓此识蕴。是能住识。不可能住立为所住。故识非识住。论云。非能住识。可名所住。如非即王可名王座。或若有法。识所乘御。如人船理。说名识住。非识即能乘御自体。是故不说识名识住。毗婆娑师所。说如是(解云。王喻能住识也。王座喻所住。四蕴也。如人船理者。人喻识蕴。船喻色等。四蕴义可知也)。又佛意说。此四识住。犹如良田。总说一切有取诸识。犹如种子。不可种子立为良田。仰测世尊教意如是(已上论文) 有漏四句摄者。明同异也。同者。此四识住。与七识住。俱有漏摄异者。四句分别。谓四识住。位宽体狭。通恶趣等。故位宽也。非识蕴故体狭也。若七识住。体宽位狭。通识蕴为体。故体宽也。非恶趣等。故位狭也。互有宽狭。得成四句。有七识住。非四识住。谓七中识。以七中摄。是七识住。以识蕴故。非四识住。有四识住。非七识住。谓三恶趣。第四静虑。及有顶天。中有受等四蕴。以四蕴故。是四识住。恶趣等故。非七识住。第三俱句者。谓七中四蕴。第四俱非句者。谓除前相。即前恶趣等中。识蕴是也恶趣等故。非七识住。以识蕴故。非四识住。

  从此第六。明四生。论云。于前所说诸界趣中。应知其生。略有四种。何等为四。何处有何(此有两问)。颂曰。

  于中有四生  有情谓卵等
  人傍生具四  地狱及诸天
  中有唯化生  鬼通胎化二

  释曰。前两句答第一问。下四句答第二问。于中有四生者。标数。于三界中生有四生也。有情谓卵等者。列名。谓诸有情类有四种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如孔雀等。生从卵㲉。是名卵生。如牛马等。生从胎藏。是名胎生。如飞蛾等。生从湿气。是名湿生。如诸天等。诸根顿具。无而欻有。是名化生。人傍生具四者。人傍生趣。各具四生。人卵生者。谓如世罗邬婆世罗。生从鹤卵。鹿母所生。三十二子。槃遮罗王。五百子等。解云。世罗此云大山。邬婆世罗。此云小山。近山生故。以山为名。婆娑论云。昔于此洲。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鹤。形色伟丽奇而悦之。遂生二卵。于后卵开。生二童子。端正聪明。年长出家。得阿罗汉果。大者名世罗。小者名邬婆世罗 鹿母是毗舍佉夫人。毗舍佉。是二月星名。从星为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是弥伽罗长者。儿妇有子名鹿。故名鹿母。从子为名。生三十二卵。卵各生一儿。般遮罗王有妃。生五百卵。生已羞耻。恐为灾变。以小函盛弃殑伽河。随流而去。下有邻国王。因观河水。有函遣人接取见卵。将归城内。经数日间。各出一子。养大骁勇。所往皆伏。无敢敌者。时彼邻国王。与彼父王。久来怨仇。欲遣征伐。先作书告。今欲决战。寻后兵至围绕其城。即欲摧破。般遮罗王。极大忙怖。王妃问委。慰喻王言。王不须愁。此五百子。皆是我儿。具陈前事。夫子见母。恶心必息。妃自登城。告五百子。说上因缘。如何今者。欲造逆罪若不信者。各应张口。妃按两乳。有五百道乳。各注一口应时信伏。因即和好。两国交通各无征伐 人胎生者。如今世人 人湿生者。如曼驮多。遮卢。邬波遮卢。鸽鬘。庵罗卫女。解云。曼驮多。此云我养。是布杀陀王。顶疱而生。颜貌端正。王抱入宫。诸宫皆言我能养也。故以标名。旧云顶生。此是义翻。然非正目。此王长大。为金轮王。遮卢。此云髀生 邬波遮卢。此云小髀。于我养王。两髀之上。各生一疱。疱生一子。从所生处。为名以小标别。亦为轮王 鸽鬘者。昔有一王。名为静授。于王腋下。有一疱生。生一女子。名为鸽鬘。如鸽飞出。王重如鬘。故以为名焉 庵罗卫女。从庵罗树湿气。而生。从树为名 人化生者。唯劫初起。傍生三种。人所共见。化生如龙。揭路荼等。解云。此云顶瘿。亦名苏刺尼。此云妙翅。旧云金翅鸟。地狱及诸天中有唯化生者。一切地狱。诸天中有。皆唯化生。鬼趣唯通胎化二生。鬼胎生者。如饿鬼母。白目连言。我夜生五子。随生皆自食。昼生五亦然。虽食尽而无饱(解云。意表有胎生)论云。一切生中。何生最胜。应言最胜唯是化生。若尔何缘。后身菩萨。得生自在而受胎生。见受胎生有大利益故。谓为引导诸大释种亲属相因。令入正法。又引余类。令知菩萨是轮王种。生敬慕心因得舍邪归于正法。又令所化生增上心。彼既是人。能成大事。我曹亦尔。何不能为因发正勤。专修正法。又若不尔。族姓难知。恐疑幻化。为天为鬼。如外道论矫设谤。言过百劫后当有大幻出现世间。故受胎生。息诸疑谤。有余师说。为留身界。故受胎生。令无量人及诸异类。一兴供养。千返生天。及证解脱。若受化生。无外种故。身才殒逝复无遗形。如灭灯光。即无所见(已上论文。梵云驮都。此云界。佛身界也。亦名室利罗。此云体佛身体。旧云舍利。讹余可知也)。

  从此第七。明中有。于中有二。一正明中有。二正破外道。就明中有中。曲分三段。一正明中有。二证有中有。三诸门分别。且初正明中有者。论云。此中何法。说名中有。何缘中有非即名生(此有两问)。颂曰。

  死生二有中  五蕴名中有
  未至应至处  故中有非生

  释曰。上两句答初问。下两句答第二问。死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者。谓死有后在生有前。二有中间。有五蕴起。为至生处。故起此身。二趣中间。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者。答第二问。中有已起。不名生者。谓未至彼当来。所应至处。是故中有。不名为生。论云。何谓当来所应至处(问也)。谓引异熟。究竟分明。是谓当来。所应至处(答也)。解云。中有唯天眼见故。昧劣不明也。

  从此第二。证有中有。依大众部。不立中有。故论云。有余部说。从死至生。处容间绝。故无中有(述大众部宗也)。此不应许(论主总非)。所以者何(大众部徴也)。依理教故(总答)。何谓理教。颂曰。

  如谷等相续  处无间续生
  像实有不成  不等故非譬
  一处无二并  非相续二生
  说有健达缚  及五七经故

  释曰。前六句依理证。第七第八句依教证。前两句立比量破大众部。如谷等相续者。谓如谷等种。春种秋收。中间必有芽等相续。处无间续生者。如谷种果。既是相续。要处无间。刹那续生。言无间者。谓无间绝种果中间。芽茎等也。如谷等相续处无间绝。有情相续。理亦应然。有情死生。是相续法。如何间绝。言无中有。此有比量。如谷等者。是同喻也。处无间者。是宗法也。续生者。是因也。量云。死生是有法。要处无间。是宗法。因云。以续生故。同喻云。犹如种果。种果是续生。种果无间绝。死生是续生。死生无间绝像实有不成不等故非譬者。破大众部救也。论云。岂不现见。有法续生。而于其中。处亦有间。如依镜等。从质像现。如是有情死有生有。处虽有间。何妨续生。解云。此大众部救也。言续生为因。因中有不定过。死有生有为如种果子。以续生故。必无间绝耶。为如质像。以续生故。亦有间绝耶。并曰。质像是续生。质像许间绝。死生是续生。死生亦间绝。为破此救。故有斯颂。此有二理。破之。一所立质像。实有不成。二像喻不等于法。由此二理。故非譬也。故论云。谓别色生。说名为像。其体实有。理所不成。设成非等。故不成喻。一处无二并者。释上像实有不成句也。论有四义。释一处无二并也。一云谓于一处。镜色及像。并见现前。二色不应同处并有。依异大种故(解云。于一镜处。不可实有像与镜色。二并生也。既二并生。故像不实也) 第二云。又陕水上。两岸色形同处一时。俱现二像。居两岸者。互见分明。曾无一处。并见二色。不应谓此二色并生(解云。于一水处。两岸像生。二像既是。同生故知像非实有也) 第三云。又影与光。未曾同处。然曾见镜悬置影中。光像显然。现于镜面。不应于此。谓二并生(解云。障光明生。名之为影。故知影处。不合有光。既见影中镜之光像。像非实也) 第四云。或言一处无二并者。镜面月像。谓之为二。近远别见。如观井水。若有并生。如何别见。故知诸像。于理实无(解云。于一镜处。有面月二像。看面像则近。观月像则远。二像若实岂容一处。近远别见也)。又论云。然诸因缘。和合势力。令如是见。以诸法性。功能差别。难可思议(解云。令如是见者。谓镜质等势力。返见本面实无像)。非相续二生者。释上不等故非譬也。非相续者。汝所立像。非一相续。不等于法。夫言相续。此灭彼生。唯从镜中。有像现故。明知质像体类各别。非一相续。又像与本质。俱时而有。故知质像非是相续。若死生法。是一相续。要从此死后彼方生。汝将质像非一相续法。而喻死生一相续法者。不实等也。言二生者。汝所立像。托二缘生。不等于法。谓本质及镜。为二缘也。生有唯从死有为缘。故生有起。唯一缘生法也。汝以二缘生法。以喻一缘生法。是则不可等于法。故非譬也。已依正理。对破彼宗。故知死生必有中有。说有健达缚及五七经故者。引教证也。如契经言。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一者母身是时调适。二者父母交爱和合。三者健达缚。正现在前。此经既言健达缚。明知有中有。健达缚者。此云寻香。中有食香。名寻香也。及五七经故者。如契经言。有五不还。一者中般。二者生般。三者有行般。四者无行般。五者上流般。此经既说有中般。明知有中有。在中有中。般涅槃故。名中般也 及七经者。又经说有七善士趣。大众部中。有余师释云。中般者。非是中有。有中天名中。住中天中得般涅槃。名中般也。故引七善士经。破彼所说。显成中有。故论云。又经说有七善士趣。谓于前五。中般分三。由处及时近中远故。譬如札火小星迸时。才起至近。则灭。初善士亦尔。譬如铁火小星迸时。起至中灭。二善士亦尔。譬如铁火大星迸时。远未堕土而灭。三善士亦尔。非彼所执。别有中天。有此时处。三品差别。故彼所执。定非应理。解云。初善士者。才受色界中有。未出欲界。得般涅槃。时处俱近也。第二善士。受中有已到二界中间。得般涅槃处时俱中也。第三善士。临到色界。未及受生。便般涅槃处时俱远也 又大众部。更有释云。寿量中间。得般涅槃。故名为中般。非中有也。论主破云。又无色界。亦应说有中般涅槃。彼亦有寿量中间。般涅槃故。然无色界。无中般者。以嗢陀南伽他中。说总集众圣贤。四静虑各十(注曰)初禅有十人。得初禅定业。为第一人。又得初禅已。种解脱分善。为第二人。又得初禅已。现般为第三人。并前七善士。为十人。二三四禅准斯数说也 三无色各七(于十中除中般三也)。唯六谓非想于前七中。又除上流。无上生故。准此颂文。无色界中。必无中般。故彼所执。皆成虚妄。又大众部引一经颂。证无中有。颂曰。

  再生汝今过盛位(注曰)有外道婆罗门。名再生。年老来见世尊。世尊呵啧。汝今年老。已过盛位。胎外有五位。一婴孩。二童子。三少年。四盛年。五老年也 至衰将近琰魔王(至衰老位)欲往前路。无资粮(无戒定慧资粮也)求住中间。无所止(大众部云。此颂云中间无所止。明知无中有若有中有。即有所止) 论主释通云。此颂意显于彼人中。速归磨灭无暂停义。名无所止。或可中有名无所止。为至所生。亦无暂停。行无碍故。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八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九

  从此第三。诸门分别。总有十一门。就中有三。一明中有形状。二明眼等九门。三明入胎门。且第一明中有形状者。论云。当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状如何。颂曰。

  此一业引故  如当本有形
  本有谓死前  居生刹那后

  释曰。上两句明形状。下两句释本有。此一业引故如当本有形者。此谓中有。与当本有。同一业引。由业同故。中有形状。如当本有。谓本有是人形。中有亦人形。余趣亦然。问于一狗等腹中。容有五趣中有顿起。既有地狱中有现前。如何不能焚烧母腹。答彼居本有。亦不恒烧。如暂游增。况居中有。言游增者。游十六增。彼无火也。又解。诸趣中有。虽居一腹。非互触烧。业所遮故。又论云。欲中有量。虽如小儿年五六岁。而根明利。菩萨中有。如盛年时。形量周圆。具诸相好。故住中有。将入胎时。照百俱胝四大洲等(此明菩萨中有) 若尔何故。菩萨母梦。见白象子来入己右胁(难也)此吉瑞相。非关中有。菩萨久舍傍生趣故(答也)如讫栗枳王梦。所见十事(讫栗枳王者。云作事王也) 谓大象井麨。栴檀妙园林。小象。二猕猴。广坚衣。斗诤。白象相端严。具六牙四足。正知入母胎。寝如仙隐林。如是所见梦。但表当来余事先兆。非如所见(已上论文) 解云。讫栗枳王。迦叶佛父。作此十梦。来白世尊。佛言此表当来释迦如来遗法弟子之先兆也。王梦见有一大象。被闭室中。更无门户。唯有小窗。其象方便。投身得出。尾犹窗碍。不能出者。此表释迦遗法弟子。能舍父母妻子。出家而于其中。尚怀名利。如尾碍窗 又梦见一渴人。求觅水饮。便有一井。具八功德。井随逐渴人。人不欲饮。此表释迦遗法弟子诸道俗等。不肯学法。有知法者。为名利故。随彼为说。而犹不学 又梦见一人。将一升真珠。博一升麨。此表释迦遗法弟子。为求利故。将佛正法。为他人说。又梦见有人。将栴檀木。博以凡木。此表遗法弟子。以内正法。博外书典 又梦见有妙园林。华果茂盛。狂贼坏尽。此表遗法弟子。广灭如来正法园也 又梦见有诸小象。驱一大象。令之出群。此表遗法弟子诸恶朋党。破戒众僧。摈斥有德人也 又梦有一猕猴。身涂粪秽。溏突己众。众皆避也。此表遗法弟子。以诸恶事。诬谤良善。见皆远避 又梦见一猕猴。实无有德。众共扶捧。海水灌顶。立以为王。此表遗法弟子诸恶朋党举破戒僧。犹以为众首。又梦见一衣坚而亦广。有十八人。各执少分。四面争挽。衣犹不破。此表遗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部。虽有少异执。而真法尚存。依之修行。皆得解脱。又梦见多人共集。互相征伐。死亡略尽。此表遗法弟子。十八部内。各有门人。部执不同。互兴斗诤也。此之十梦。但表先兆。非如所见。菩萨母梦见白象者。是善瑞先应非白象也。色界中有量如本有。与衣俱生。惭愧增故。欲界中有不与衣俱。由皆宿习无惭愧故。唯有鲜白苾刍尼。由本愿力。世世有自然衣。恒不离身。随时改变。乃至最后般涅槃时。亦以此衣。缠尸焚葬也。本有谓死前居生刹那后者。本过去业所感之有。名为本有。此之本有。在死有前。居生有后。中间诸蕴。为本有体。言生有者。初受生时一刹那蕴也。言死有者。最后命终一刹那死蕴也。欲色二界。具足四有。若无色界。唯阙中有。有余三有。

  从此第二。明眼等九门。论云。已辨形状。余义当辨。颂曰。

  同净天眼见  业通疾具根
  无对不可转  食香非久住
  倒心趣欲境  湿化染香处
  天首上三横  地狱头归下

  释曰。此有九门。同净天眼见者。第一眼境门。谓中有身。唯两眼境。一同类眼见。五趣中有。各见自类也。二净天眼见。言净天眼者。修得天眼。极清净故。能见中有。生得天眼。则不能观。以中有身极微细故。有余师说。天中有眼。能见五趣。人中有眼。能见四趣。除天中有也。鬼中有眼。能见三趣。除人天也。傍生中有眼。能见二趣。除人天鬼也。地狱中有眼。唯见自类也 业通疾者。第二行速门。凌空自在。是谓通义。通由业得。名为业通。此通势用速故名疾。中有获得最疾业通。上至世尊。无能遮抑。以业势力最强盛故 具根者。第三具根门 一切中有。皆具五根 无对者。第四无碍门。对谓对碍。中有凌空。金刚山等。所不能遮。故名无对。曾闻析破炎赤铁团。见有生虫故 不可转者。第五不可转门。谓五趣中有。不可转也。人中有起。但往人趣。必不可令人中有没。余中有起。天等亦然 食香者。第六所食门。中有以香为食。由食香故。名健达缚。若少福者。唯食恶香。若多福者。妙香为食 非久住者。第七住时门。婆娑师说。此住少时。一切中有。乐求生故。速往受生。必不久住。更有余师说。极多七七日。尊者世友说。极至七日。法救大德说。时无定限。生缘未合。中有恒存。故轮王中有。要至人寿八万岁时。方顿与果。以世尊说业力不思议故 倒心趣欲境湿化染香处者。第八结生门。倒心者。此明中有先起倒心。驰趣欲境。彼由业力所起眼根。虽住远方。能见生处父母交会。而起倒心。若男中有。缘母起爱。生于欲心。若女中有。缘父起爱。生于欲想。翻此二缘。俱起瞋心。故施设论云。时健达缚。于二心中。随一现行。谓爱或恚。彼由起此二种倒心。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泄不净。流至胎时。谓是己有。便生欢喜。此心生已。中有便没。受生有身。若男处胎。依母右胁。向背蹲坐。若女处胎。依母左胁。向腹而住。若非男非女。住于母胎。随所起贪。如应而住。必无中有非女非男。以中有身必具根故。然中有身。或男或女。后胎增长。方作不男女。如上所明。是胎卵生。余湿化生。今次当说。湿化染香处者。夫论受生。皆须起染。湿化无胎。依何起染。故说湿生染香故生。谓远臭知生处香气。便生爱染。往彼受生。业有胜劣。香有净秽。若化生者。染处故生。谓远观知当所生处。便生爱染。往彼受生。业随善恶。处有净秽。于地狱趣。起倒心故。亦生爱染。谓彼中有。或见自身冷雨寒风之所逼切。见极热地狱。情欣暖触。投身于彼。或见自身热风盛火之所逼害。见寒地狱。心欲清凉。投身于彼。先旧诸师。作如是说。由先见彼造恶业时己身伴类。驰往赴彼 天首上三横地狱头归下者。第九行状门。谓天中有。首正上升。如从坐起。人鬼傍生中有。行相还如人等。地狱中有。头下足上。故有颂曰。颠坠于地狱。足上头归下。由毁谤诸仙乐寂修苦行。此上所论。据人中死还生人趣。若通余趣。行相不定。故婆娑云。若地狱死。还生地狱。不必头下足上。若天中死。还生天中。不必首上足下。若地狱死。生于人趣。应首上升。若天中死。生于人趣。应头归下。

  从此第三明入胎门。论云。前说倒心。入母胎藏。一切中有。皆定尔耶 不尔。经言入胎有四 其四者何。颂曰。

  一于入正知  二三兼住出
  四于一切位  及卵恒无知
  前三种入胎  谓轮王二佛
  业智俱胜故  如次四余生

  释曰。此两行颂。是第十一入胎门。一切入胎。不过四位。一于入正知者。一入胎位也。唯知入胎。不知住出。二三兼住出者。二兼住者。二入胎位也。谓知住胎。亦知入胎。三兼出者。三入胎位也。谓知出胎兼知住入。兼言为显后带前故。四于一切位者。第四入胎位也。入住出位。一切不知。及卵恒无知者。此前四位。唯说胎生。若卵生者。入胎等位。三时不知。名恒无知。恒无知同前胎生第四位故。颂言及也。问如何卵生。言入胎藏。答谓卵生者。先必入胎。从初名说。或可卵言据当名说。谓先入胎。后从卵生。说胎名卵。据当名说。如煮米时。即言煮饭。据当名也。前三种入胎谓轮王二佛者。约人以配也。第一入胎。谓转轮王。于入胎时。无倒想解。正知入胎。不知住出。第二入胎。谓独胜觉。于入胎位。正知入住。不知出位。第三入胎。谓无上觉。入住出位。皆能正知。言二佛者。独觉大觉也。业智俱胜故者。释前所以也。第一业胜。正知入胎。谓转轮王。宿世曾修广大福故。第二智胜。正知入住。谓独胜觉。久习多闻胜思择故。第三福智俱胜。谓无上觉。旷劫修行胜福智故。如次四余生者。如次两字。配上业智俱胜。是轮王二佛也。四余生者。四谓第四入胎。即入住出位。皆不正知。除前三种。余胎卵生。福智俱劣。皆是第四入胎位摄。

  从此大文第二遮外道难。是数论胜论外道难也。论云。此中外道执我者言。若许有情转趣余世。即我所执有我义成。今为遮彼。颂曰。

  无我唯诸蕴  烦恼业所为
  由中有相续  入胎如灯焰
  如引次第增  相续由惑业
  更趣于余世  故有轮无初

  释曰。前一行。明无我。但有由惑业。相续入胎也。后一行。明生死轮转。无我唯诸蕴者。无我者。正遮外道。谓外道执我。临命终时。能舍此蕴。于受生时。能续余蕴。若无有我。谁能蕴续。故有我也。为破此执。故言无我。故论云。内用士夫。此定非有。如色眼等不可得故(注曰)解云。外道执我。名为士夫。如士夫用也。故论主破言。此定非有如色等五境。是现量知。眼等五根。是比量知。汝今执我。非如色眼等现比量知。故不可得也。世尊亦言。有业有异熟。作者不可得。谓能舍此蕴。及能续余蕴。唯除法假(注曰)解云。作者我之异名也。众生生死。由业异熟。非由作者实我也。法假谓何(问也)依此有故。彼有。依此生故彼生。广说缘起(注曰)已上论文。解云。依此无明等有故。彼行等得有。彼无明等生故。彼行等得生。十二缘起假立于我。名为法假也 唯诸蕴者。正立义也。唯有五蕴。更无实我。于此蕴上。假立为我。是正道理。非所遮遣。烦恼业所为由中有相续者。释难也。既无实我。应许诸蕴即能从此转趣余世。中有入胎。为遮此难。故有斯颂。蕴刹那灭。不可从此转趣余世。但由数习烦恼业力。令中有蕴相续入胎。入胎如灯焰如引次第增者。正明相续也。譬如灯焰虽刹那灭。而能相续转趣余世。诸蕴亦然。名转无失。故虽无我。但由惑业以为因故。诸蕴相续入胎义成。如业所引。令胎中蕴次第转增。次第增者。谓从羯罗蓝。乃至钵罗奢佉。名次第转增也。相续由惑业更趣于余世者。明三有轮转也。谓次第增。乃至命终现蕴相续。于现在世。复起惑业。以此为因。更趣于余世。故有轮无初者。明无始也。如是惑业。为因故生。生复为因。起于惑业。从此惑业。更复有生。故知有轮旋环无始 又论文明次第增义。引经颂曰。

  最初羯剌蓝(此云凝滑亦云和合) 次生頞部昙(此云疱) 从此生闭尸(此云血肉也) 闭尸生健南(此云坚肉) 次钵罗奢佉(此云支节) 后发毛爪等 及色根形相 渐次而转增(发毛等。总是第五位。此上是胎内五位也)。

  从此大文第八。明十二缘起。第一广明十二缘起。第二略摄喻显。就第一广明十二缘起中。一总辨。二别明。就总辨中。又分六段。一总判支位。二别显体性。三明本说意。四以略摄广。五遣通疑难。六会释经文。且初第一总判支位者。论云。如是蕴相续说三生为位。颂曰。

  如是诸缘起  十二支三际
  前后际各二  中八据圆满

  释曰。前两句标名列数。下两句依世立支。十二支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言三际者。一前际。即是过去。二后际。即是未来也。三中际。谓现在世也。前后际各二者。谓前后际各立二支。无明行在前际。生老死在后际。中八据圆满者。此明中际立八支也。除前后际所余八支在现在世。据圆满者。中际八支非诸有情皆悉具有。今言八者。据圆满说。历八支位。名为圆满。若中夭者。不具八支。有历二支等。谓胎内死等也。又此八支。据欲界说。非色无色。谓色界中。无名色支。以彼化生。诸根顿具故。若无色界无名色及六处支。以无色故 故大缘起经说具有故。彼说。佛告阿难。识若不入胎。名色得广大增长不。不也。世尊乃至广说。解云。此经既云。入胎方有名色等增长。明知八支据欲界说。以色界不入胎故。有时但说二分缘起。一前际摄。二后际摄。谓无明乃至受支。此七支前际摄。若爱乃至老死。此五支后际摄。前后因果。二分摄故。前因果者。谓无明行为因。识等五为果也。后因果者。谓爱取有为因。生老死为果。此约因果。分为二际。

  从此第二。别显体性。论云。无明等支。何法为体。颂曰。

  宿惑位无明  宿诸业名行
  识正结生蕴  六处前名色
  从生眼等根  三和前六处
  于三受因异  未了知名触
  在淫爱前受  贪资具淫爱
  为得诸境界  遍驰求名取
  有谓正能造  牵当有果业
  结当有名生  至当受老死

  释曰。宿惑位无明者。谓过去生。起烦恼时。名宿惑位。此位五蕴。至今果熟。总名无明。既是五蕴。独标无明者。论云。彼与无明。俱时行故。由无明力。彼现行故。如说王行。非无导从。王但胜故。总谓王行(解云。彼者彼宿惑位。五蕴也)。宿诸业名行者。谓宿生中。起诸业位。此位五蕴。总名为业。业名为行。造作义故。此十二支。皆有位字。故初句位言流至生老死 识正结生蕴者。若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刹那位五蕴名识。受生识强。故别标识 六处前名色者。从结生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所有五蕴。总称名色。中间诸位者。即是胎中。从羯罗蓝。至钵罗奢佉。五位也。论云。此中应说四处生前。而言六者。据满立故(四处除身意也)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者。此是钵罗奢佉。此位通多念也。从名色后三和已前生眼等根。此位五蕴。说名六处。六处创圆。根相显故。但标六处。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者。三受因者。谓三受境。境名为因。能生受也。谓出胎后。三两岁来。根境识三能有对触。此位五蕴。总名为触。触相显故。故标触名。于三受境。未能了知。故未名受。在淫爱前受者。谓五六岁已去。十四十五已来。已了三受因差别之相。未起淫贪。此位五蕴总名为受。受用胜故。故别标受名。贪资具淫爱者。十五已去。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五蕴总名为爱。爱用胜故。别标爱名。为得诸境界遍驰求名取者。取谓贪也。年既长大。贪五欲境。四方驰求。不惮劳倦。此位五蕴总名为取。以取胜故。标以取名。爱取别者。初起名爱。相续转盛。别立取名。相续取境。转坚猛故 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者。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此位五蕴总名为有。业名为有。有当果故。以业胜故。标以有名 结当有名生者。从此舍命。正结当有。此位五蕴总立生名。当来生支。即如今识。当来生显。立以生名。现在识强。当体受称。至当受老死者。于当来世。受生已后。有名色支。次生六处支。次生触支。次生受支。此之四位所有五蕴。总名老死。如是老死。即如今世名色六处触受四支。从生支后老死相显。标老死名 论云。又缘起支差别有四。一者刹那。二者连缚。三者分位。四者远续。云何刹那。谓刹那顷。由贪行杀。具十二支。痴谓无明。思即是行(通大地思贪必有也)。于诸境事了别名识(贪起有识。了境者也)。识俱三蕴。总称名色(注曰)言三蕴者。色想行三。此之三蕴与识俱起 想蕴取全 色蕴少分。除五根及表无表色。以别立支故。取余色蕴。即扶根四境是也 行蕴亦取少分。除无明思触受贪及无惭无愧惛沉掉举并生异灭。以别立支故。取余行蕴。即作意等是也 住名色根。说为六处(眼等五根住名色故。说此五根以为六处。虽然是五。六处摄故。说名六处也) 六处对余。和合有为触(六处即是根。对余境识。三和有触) 领触名受(贪相应受) 贪即是爱(即行杀时。本贪心也) 与此相应诸缠名取(谓无惭无愧惛沉掉举。名为诸缠。与贪相应也) 所起身语二业名有(谓行杀时。起身语二业 名为有支也) 如是诸法起位名生。熟变名老。灭坏名死(此是三相。熟变是异相) 复有说者。刹那连缚。如品类足。俱遍有为十二支位所有五蕴。皆分位摄。即此悬远相续无始。说名远续(已上论文) 解云。言刹那者。一刹那也。连缚者。因果无间相连起也。若情非情。皆有生灭。念念相续故。刹那连缚。遍一切有为也。前解刹那唯是有情。此师解刹那亦通非情也。分位缘起。约顺生受业及不定受业。三世十二支五蕴分位也。远续者。即前分位。约顺后受业。及不定受业。隔越多生。无始远续之因果也。

  从此第三明本说意。此中有两。一正明说意。二遣他愚惑。且初说意者。论云。世尊于此只说意者何。颂曰。

  传许约位说  从胜立支名

  释曰。传许约位说者。传许。世尊唯约分位。说十二支。不据刹那等也。分位缘起。经部有破。论主意明故言传许。从胜立支名者。此通外难。分位缘起。皆具五蕴。何缘但立无明等名。为通止此难。以诸位中无明等胜。虽有五蕴。从胜立名。标无明等。广如前释 经说分位唯是有情。论说刹那连缚通情非情。分位远续亦同经说。唯是有情。经为断惑唯说有情。论依法相。通情非情。为明此义。次下问起。即当第二遣惑门也。论云。契经何故唯说有情。颂曰。

  于前后中际  为遣他愚惑

  释曰。世尊为遣三际愚惑故说缘起。唯约有情 问如何有情前际愚惑。答谓于前际。生如是疑。我于过去世。为曾有非有。何等我曾有。云何我曾有。解云。曾有非有者。疑我有无也。何等我者。疑我自性。为即蕴我。为离蕴我也。云何曾有者。疑我差别。为当常我。无常我耶 问如何有情。后际愚惑。答谓于后际。生如是疑。我于未来。为当有非有。何等我当有。云何我当有。解云。当有非有者。疑我有无也。何等我者。疑我自性也。云何我者。疑我差别也。问如何有情。中际愚惑。答谓于中际。生如是疑。何等是我。此我云何。我谁所有。我当有谁。解云。何等是我者。疑我自性也。此我云何者。疑我差别也。我谁所有者。疑我因也。谓此现在我。过去谁因所有也。我当有谁者。疑我果也。谓我当有谁果也。为除如是三际愚惑故。经唯说有情缘起。以契经说。苾刍谛听。若有苾刍。于诸缘起缘已生法。能以如实正慧。观见彼。必不于三际愚惑。谓我于过去世。为曾有非有等。

  从此第四。以略摄广。论云。又应知此缘起支。虽有十二支。而二三为性。三谓惑业事。二谓果与因。其义云何。颂曰。

  三烦恼二业  七事亦名果
  略果及略因  由中可比二

  释曰。前两句。正明相摄。下两句释妨也。三烦恼者。无明爱取烦恼为性。二业者。行有二支。以业为体。七事亦名果者。除前五支。余识等七。名之为事。是烦恼业所依事故。如是七事。亦名为果。义准。余法即亦名因。谓无明行为因。识等五为果。爱取有为因。生老死为果。略果及略因者。此举略门。由以为妨。后际略果。说二果故。谓识等五合为二果。是略果也 前际略因。惑唯一故。谓爱取二惑。为无明一因。是略因也 而于中际。广说果因。开事为五。谓识等五果也。惑为二故。谓开无明为爱取二也。何缘中际。广说果因。前后际略因略果。由中可比二者。释前妨也。由中际广。可以比度前后二际。广义已成。故不别说。说便无用。

  从此第五释通疑难。论云。若缘起支唯十二者。不说老死果。生死应有终。不说无明因。生死应有始。或应更立余缘起支。余复有余。成无穷失(问也)。不应更立。然无前过。此中世尊由义已显。云何已显(徴也)。颂曰。

  从惑生惑业  从业生于事
  从事事惑生  有支理唯此

  释曰。从惑生惑业者。一从惑生惑。谓爱生取也。二从惑生业。谓取生有。无明生行也 从业生于事者。谓行生识。从有生生也 从事事惑生者。一从事事生。二从事惑生。从事事生者。即是事能生事也。谓识生名色。乃至触生于受也。从事惑生者。即是事能生惑也。谓受生爱也。有支理唯此者 正释难也。由立有支其理如此。谓说名色生于六处。受生于爱。已显老死为事惑因。谓名色与受是老死。既受生爱。爱生于取。已表无明为事惑果。谓爱与取是无明也。无明有因。生死无始。老死有果。生死无终。故不须立余缘起支。故经言如是纯大苦蕴集。解云。如是者。如是十二因缘起也。无我我所。故名为纯。为果义边名为苦蕴。为因义边名为集也。此苦蕴集无始无终。故名为大。既十二支皆名苦集。故知无明有因。老死有果。若不尔者。此经言何用。

  从此第六会释经文。论云。如世尊说。吾今为汝说缘起法缘已生法。此二何异(问也)且本论文。此二无差别。以俱言摄一切法故(解云。本论说缘起摄一切有为。缘已生法。亦摄一切有为。既言此二俱摄一切有为。明知无别也)。

  从此论主。正释经意。颂曰。

  此中意正说  因起果已生

  释曰。此两句正释经意。言此中者。此契经中也。因起果已生者。此经中意。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因有缘。能起果故。故知因分名为缘起。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果皆从缘所生故。故知果分。名缘已生。由此理故。如是一切二义俱成。诸支皆有因果性故。解云。一切者。十二因缘也。二义者。缘起缘已生也。又论云。若尔安立。应不俱成。解云。难也。诸支因果体既无别。如何安立缘起缘已生法。故云应不俱成。论云。不尔。所观有差别故。谓若能观此。名缘已生。非即观斯复名缘起。犹如因果父子等名。解云。答前难也。所望不同。二义常别。如行望无明。常名缘已生。不名缘起也。若行望识常名缘起。不名缘已生也。故体虽一。得成二义。如世间子望父边常名子。不名父。父望子边常名父。不名子。虽是一得有二名。况法可知。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九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

  从此大文第二别明。于中有二。一别明四法。二别指余文。且别明四法者。一明无明。二明名色。三明触。四明受。就第一明无明。复分为二。一明释义。二引证。初释义者。论云。无明何义(问也)。谓体非明(答非智明)。若尔无明。应是眼等(难也。眼等五根。亦非智明。以应是无明也)。既尔此义应谓明无(此更别释明无之处名无明也)。若尔无明体应非有(难也。若明无之处名无明者。既是他无。体应非有也)。为显有体。义不滥余。颂曰(为显有体者。不同第二释。义不滥余者。不同初释也)。

  明所治无明  如非亲实等

  释曰。明所治无明者。明有实体。谓此无明不了四谛。明所对治名曰无明。与明相违方名无明。非是离明之外皆是无明。亦非明无之处名无明也 如非亲实等者。举喻释成。论云。如诸亲友所对怨敌亲友相违。名非亲友。非异亲友。非亲友无。解云。非异亲友者。谓说怨家。名非亲友。非异亲友。外皆名非亲友。此喻无明不滥眼等也。非亲友无者。谓不是亲友无处名非亲友。此喻无明有体也。非实者。谛语名实。此所对治虚诳言语。名为非实。非异于实皆名非实。亦非实无名为非实。等者。等取非法非义非事也。如不善法名为非法。不善义名非义。不善事名非事。此与善法等相违。名非法等也。论云。如是无明。别有实体。是明所治非异非无。解云。非异者。非是异明。之外总是无明也。非无者。非是明无处名无明也 又契经说。无明缘行。故知有体。此则略证。

  从此第二。广证。颂曰。

  说为结等故  非恶慧见故
  与见相应故  说能染慧故

  释曰。初句引证。下三句破异说。说为结等故者。说谓经说。结是九结。等取三缚十随眠三漏四瀑流经说结等。皆有无明。岂无实体。说为结等。非恶慧见故者。破有余师说。有余师说。无明以恶慧为体。故彼云。如恶妻子名无妻子。如是恶慧。应名无明。论主破此。故言非恶慧见故。谓染污慧名为恶慧。于中有见故非无明。如身见等。是恶见慧。慧既有见。宁是无明。与见相应故者。破彼转救。谓余师言。若尔非见。恶慧应许是无明。如贪等相应慧。是非见恶慧也。既非是见。应是无明。为破此救故。言与见相应故。谓此无明。与见相应故。知无明不可是慧。无明若慧。岂有二慧。共相应耶。既许无明与见相应。故知无明不是慧也。说能染慧故者。引教证也。如契经言。贪欲染心。令不解脱。无明染慧。令不清净。此经既说无明染慧。故知慧体不是无明。无明若慧岂可慧体还能染慧。然无明体。谓不了知四谛三宝善恶业果。即是了知所治别法 大德法救。说无明体。是诸有情。恃我类性。解云。无明恃我而起。即我慢之类也。

  从此第二。明名色。论云。名色何义。色如先辨。今唯辨名。颂曰。

  名无色四蕴

  释曰。名谓非色四蕴。即受。想。行。识 问名于四蕴。是行蕴摄也。如何四蕴。总说为名。答论有四释。一云随所立名。根境势力于义转变。故说为名。问云何随名势力转变。答谓随种种世共立名。于彼彼义。转变诠表。即如牛马色味等名。问此复何缘。标以名称。答于彼彼境。转变而缘。解云。已上论文。此师意者。如今时名随于古昔名之势力。方得于义转变诠表。或诠此境。或诠彼境。诠彼彼境。名为转变。名既如此。四蕴亦然。谓受等蕴。随根境势力。于境转变而缘。转变如名。故标名称。言转变缘者。谓缘此缘彼。名转变缘也。第二释云。又类似名。此解意者。谓一切法。不过二类。一者色类。二非色类。四蕴与名。同非色类。类似名故。四蕴名名。第三解云。随名显故。此解意者。谓色法粗着。有不须名显。如眼见也。四蕴微细。要须名显必藉名故。故标名称也。第四释云。有余师说。四无色蕴。舍此身已。转趣余生。转变如名。故标名称。解云。此师约舍身名转变。初师据缘境。名转变。转变虽同。二释别也。

  从此第三。明触于中有三。一明六触。二明二触。三明八触。且初明六触者。论云。触何为义。颂曰。

  触六三和生

  释曰。触六者。是眼等六识。相应触也。谓眼识相应触。乃至意识相应触。触体虽一据识分六。三和生者。释触义也。谓根境识。三和所生。能有触对故名为触。论云。且如五触生。可三和合。许根境识俱时起故。意根过去法。或未来意识现在。如何和合。解云。此文难也。法或未来者。缘未来法也。言或者不定也。且据缘未来。亦通缘余世。故言或也。此难意者。谓意法识三各居一世。岂名和合。论云。此即名和合。谓因果义成。或同一果。故名和合。谓根境识三。同顺生触故。解云。答(前问也)此有两释。初释者。意法为因。意识为果。因果义成。即名和合。第二解者。根境识三同。一触果。同一果故。故名和合。此上两释。不约同世名和合也 依萨婆多。离三和外。别有触体。是心所法。若是经部。三和即触。更无别体。论有相破。烦而不叙。

  从此第二。明二触。论云。即前六触。复合为二。所以者何。颂曰。

  五相应有对  第六俱增语

  释曰。五相应有对者。眼等五触。名有对触。触虽无对。谓依眼等是有对故。从所依为名。名有对触。有对之触依主释也。第六俱增语者。第六意触。名增语触。所以然者。增语是名。名能诠表。增胜于语。故名增语。名是意触所缘长境。故偏就此名名增语触。问何故名是意识长境。答谓如眼识但能了青。不了青名。意识了青。亦了青名。故青上名称之为长。长者余长也。增语是境。触是能缘。缘增语故。名增语触。增语之触。依主释也。故论云。增语触名就所缘立。有说意识名为增语。以此意识语为增上方于境转。五识不然。是故意识独名增语 触与增语意识相应。名增语触。故论云。增语触名就相应立。

  从此第三。明八触论云。即前六触。随别相应。复成八种。颂曰。

  明无明非二  无漏染污余
  爱恚二相应  乐等顺三受

  释曰。明无明非二者。此有三触。一明触。二无明触。三非明非无明触。颂言非二者。是第三触也。无漏染污余者。释上三触也。余者。谓无漏染污外余有漏善无记也。无漏相应触。名为明触。染污相应触。名无明触。与有漏善无记。相应触名非明非无明触 爱恚二相应者。此有二触。一爱触与贪相应也。二恚触。谓与瞋相应也。谓烦恼中。此二数起故。无明触外。别立此二也。乐等顺三受者。为约三受摄一切触。总为三触。一与乐受相应。名顺乐受触。二与苦受相应。名顺苦受触。三与舍受相应。名顺不苦不乐受触。问何故此触。名为顺受。答论有三释。一云。此三能引乐等三受故。解云。此则能引顺所引也。二云。或是乐等受所领故。解云。受领于触。触名顺受。此约所领顺能领也。三云。或能为受行相依故。解云。受之行相。依触而生。名为顺受。此据所依顺能依也。又论云。如何触为受所领行相依(问第二第三释也)行相极似触。依触而生故(答也)解云。行相极似触者。答触是受所领也。如世子孙媚好似父。名能领父。受似触相。说领触也。依触而生故者。明触受所依也 如是合成十六种触也。初明六触。次明二触。又说明等三触。其次爱恚二触。后说顺乐等三触。故成十六。

  从此大文第四。明受支。一总。二别。第一总者。论云。受何为义。颂曰。

  从此生六受  五属身余心

  释曰。从此生六受者。从此六触。能生六受。谓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 五属身余心者。六中前五。为身受依色根故。色根名身。聚集义也。受依身起。名为身受。身之受故。是依主释也。意触所生受。说名心受。但依心故。名为心受。心之受故。亦依主释。此上二受。俱从所依为名。思之可解。萨婆多宗。受之与触俱时而起。触生于受同时因果。若经部宗。触既为因能生于受。故触与受必不同时。彼宗不许同时因果。论有相破。烦而不叙。

  从此第二。别明于中有二。一开定数。二义分别。且初开定数者。颂曰。

  此复成十八  由意近行异

  释曰。此复成十八由意近行异者。此前心受。由意近行异。复分成十八。应知此复声。显乘前起后。意近行异。有十八者。谓心受中。有喜忧舍缘六境起。各六近行。故成十八。且喜缘六境。有六喜近行。忧缘六境。有六忧近行。舍缘六境。有六舍近行。问若由自性。应但有三。喜忧舍三自性异故。若由相应应唯有一。一切皆与意相应故。若由所缘应但有六。色等六境。为所缘故 答此成十八。具足由三。由自性相应所缘三义。乃成十八也 于中十五名不杂缘。谓色等五。十五近行。境各别故。名不杂缘。三法近行。皆通二种。法且有二。一者别法。谓五境外。所余法也。二者通法。所谓五境。或二二合缘。乃至五五合缘。以杂缘故。此之五境。亦名为法。喜忧舍三。若缘别法。名不杂缘。缘别法时。兼缘色等。或唯合缘色等五境。名为杂缘。故法近行。通二种也 问此意近行名。为因何义。答传说喜等。意为近缘。于诸境中。数游行故。有说。喜等能为近缘。令意于境数游行故 身受不名意近行者。良谓身受。有二种依。一依五根。二依意根。非唯依意故不名近。由无分别故亦非行 第三禅乐唯依意根。亦有分别。非近行者。谓欲界意识无乐根故。缘初欲界无乐近行故。上界乐亦不立也。又于意地有喜有忧。以相对故。各立近行。第三静虑虽有意乐。而无意苦无所对故。不立近行。

  从此第二义分别。一系缘分别。二有漏无漏分别。初系缘分别者。论云。诸意近行几欲界系。欲界意近行几何所缘。色无色界为问亦尔。颂曰。

  欲缘欲十八  色十二上三
  二缘欲十二  八自二无色
  后二缘欲六  四自一上缘
  初无色近分  缘色四自一
  四本及三边  唯一缘自境

  释曰。初两句明欲界。次四句明色界。后四句明无色界 欲缘欲十八者。上欲明系十八。下欲明缘境十八。谓欲界系具足十八。缘欲界境。其数亦然 色十二上三者。此明欲界近行缘上界境界数也。欲缘色界境。唯十二。谓喜忧舍各缘色四。三四十二。彼无香味。除香味六也。上三者。上谓无色。欲缘无色。唯得有三。谓喜忧舍。各缘彼法。彼无色等五所缘境。故有三法 二缘欲十二者。二谓初禅二禅。此初二禅唯系十二。谓六喜六舍。但除六忧。彼无忧故。缘欲界境。共亦有十二。除六忧境也 八自二无色者。谓初二禅缘自界八。谓彼喜舍各缘四境。除香味四。二无色者。缘无色二。谓喜与舍各缘彼法。后二缘欲。六者第三四禅名为后二。三四静虑唯系六种。彼无六喜。但有六舍。缘欲界境。亦得有六。色等六也。四自一上缘者。三四静虑缘自境四。谓舍缘四境。除香味二也。一上缘者。一缘无色。谓法近行 初无色近分缘色四自一者。谓空处近分唯系四种。缘色界境亦有四种。谓空处近分起有漏道。能缘色界第四静虑色等四境。既缘有四。系亦四也。缘自界一。谓唯法境 四本及三边唯一缘自境者。谓空处等四根本地及识处等三近分地。名为三边。此七地中唯一。谓法。无色根本不缘色界。彼上三边亦不缘色。故唯有法一近行也。不缘色义。定品当辨。

  从此第二有漏无漏分别者。论云。此意近行通无漏耶。颂曰。

  十八唯有漏

  释曰。此意近行三界所系。故唯有漏。不通无漏。论云。谁成就几意近行耶。谓生欲界。若未获得色界善心。成欲一切初二定八三四定四无色界一。所成上界皆不缘下。唯染污故(解云。欲界有情成三界染故。虽未得上界善心。而成彼地染污近行也) 论云。若已获得色界善心。未离欲贪。成欲一切初静虑十。唯成四喜染。不缘下香味境故。舍具成六。未至定中善心得缘香味境故。余随此理。如应当知。解云。未离欲贪。显未得根本也。言获得彼善。唯近分也。然近分地唯舍无喜。既得善舍。故舍有六。善缘下也。未得根本。成彼染喜。故唯有四。染不缘下也。又论云。若生色界。唯成欲界一舍法近行。谓通果心俱。解云。以通果心唯舍相应也。此上所论十八近行皆通有漏。是婆娑宗 然依经部。于有漏中。唯取杂染。名为近行。于爱门立喜近行。或于憎门。立忧近行。或于不择舍门。立舍近行。以杂染故。所以近行名耽嗜依。是染喜忧舍也。为治染故。立出离依。即善喜忧舍也。故论云。即喜等为三十六师句。谓为耽嗜依出离依别。此句差别大师说故。耽嗜依者。谓诸染受。出离依者。谓诸善受。解云。染善相对。各有十八。成三十六句。

  从此第二余指别文。论云。何缘不说所余有支。颂曰。

  余已说当说

  释曰。上来所明无明等四所余六支。已说当说故此不论。且识与六处。界品已说。前言识谓各了别。是识支也。名眼等五根。六处支也。行有二支。业品当说。爱取二支。随眠品。说。生老死二是识等摄。故无指陈。

  从此大文第二略摄喻显。论云。此诸缘起略立为三。谓烦恼业异熟果事也。应寄外喻显别功能。颂曰。

  此中说烦恼  如种复如龙
  如草根树茎  及如糠裹米
  业如有糠米  如草药如华
  诸异熟果事  如成熟饮食

  释曰。前四句喻显烦恼。次两句喻显业因。后两句喻显果事。烦恼如种者。如从种子芽茎等生。从烦恼生烦恼业事。烦恼如龙者。如龙镇池水恒不竭。烦恼镇业。感果无穷。烦恼如草根者。如草根未拔。苗剪剪还生。未拔烦恼根。趣灭灭还起。如树茎者。如树茎频生枝叶华果。从诸烦恼。数起惑业事。及如糠裹米者。如糠裹米能生芽等。烦恼裹业能感余生。业如有糠米者。如米有糠能生芽等。业有烦恼。能招异熟。业如草药者。如诸草药果熟为后边。业果熟已。更不招异熟。业如华者。如华于果为生近因。业为近因。能生异熟。果如成熟饮食者。如熟饮食但应受用。不可复转成余饮食。异熟果事既成熟已。不能更招余生异熟。

  从此大文第九明四有者。论云。如是缘起烦恼业事。生生相续。不过四有。中生本死。如前已释。染不染义。三界有无。今当略辨。颂曰。

  于四种有中  生有唯染污
  由自地烦恼  余三无色三

  释曰。前三句及第四句余三字三性分别门。最后三字三界分别。于四有中。生有唯染污。谓受生时。自地烦恼皆能润生。故对法者咸作是言。诸烦恼中。无一烦恼于结生位无润功能。然诸结生唯烦恼力。非由自力现起缠垢。解云。自力缠者。嫉悭忿覆悔眠也。垢谓六垢。此缠及垢起不籍他。故名自力。以自力故。要因思择。方始现前。初受生时。身心昧劣。故不起也。无惭。无愧。昏沉。掉举。是随从缠。烦恼起时。必相应故。于受生位。亦得起也 又论云。虽此位中身心昧劣。而由数起或近现行引发力故。烦恼现起。解云。无始名数起。前生称近行。初受中有。亦唯染污。犹如生有。余三无色三者。除生有外所余三有。皆通三性。名为余三。善染无记也。无色三者。于无色界。唯有三有。但无中有。颂中不言欲色界者。故知于中具足四有。已上总是第一明有情生竟。

  从此大文第二明有情住。论云。有情缘起已广分别。是诸有情由何而住。颂曰。

  有情由食住  段欲体唯三
  非色不能益  自根解脱故
  触思识三食  有漏通三界
  意成及求生  食香中有起
  前二益此世  所依及能依
  后二于当有  引及起如次

  释曰。有情由食住者。标也。经说。世尊自悟一切法。正觉正说。谓诸有情一切无非由食而住。食有四种。一段。二触。三思。四识。段有二种。谓细及粗。细为欲界中有食香为食故。诸天中食及人劫初食。亦名为细。无便秽故。如油沃沙。散入支体故。或细汗虫。婴儿等食。亦名为细。谓身有细虫。因汗而生。名细汗虫也。段欲体唯三者。明段食体。如是段食唯欲界系。体唯三尘。谓香味触。言段食者。可成段别而饮啖故。谓以口鼻。分分受之。光影炎凉及涂洗等。虽无分段。有资益故。亦名为食。故段食言从多分说。光影炎凉名为食者。寒遇日光。及值炎火。热逢树影。并得风凉。有益于人。皆名食也。非色不能益自根解脱故者。明色非段食也。论云。色亦可成段别饮啖。何缘非食。以不能益自所对根解脱者故。解云。且色不益自根者。自根是眼。眼见色时。而无益也。自根大种尚无有益。况能益余诸根大种。故色非食。不益解脱者。谓不还果。及阿罗汉。无段食贪。名为解脱。此不还等。色香味触俱得离贪。虽见美食。而不能益饮啖香味等。便即有益。一种离贪。见色无益。以此故知。色非段食。触思识三食者。触谓三和生触。思谓意业。识谓识蕴。皆能持身。并称为食。有漏通三界者。触思等三虽通无漏。而今食体唯取有漏。资益有故。若无漏法破坏诸有。故非食也。触等三食通三界摄。意成及求生食香中有起者。此通经说中有名也。谓契经说。食有四种。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资益诸求生者。解云。言部多者。此云已生。五趣生已皆名已生。故部多言摄五趣也。言求生者。即是中有。以佛世尊以五种名说中有故。一名意成。从意所生。非精血等外缘成故。二名求生。常喜寻察当生处故。三名食香。香为食故。四名中有。二趣中间所有蕴故。五名为起。对向当生暂时起故。又契经言有坏自体起。有坏世间生。解云。起谓中有。生谓生有。此二无常可破坏故。名为有坏。中有非无标以自体。生有多过。称曰世间。又契经言。有补特伽罗。已断起结。未断生结。于此经中。广说四句。谓上流者。为第一句。谓无色上流也。于无色界。不受中有。已断起结。更有受生。未断生结也 中般涅槃为第二句。正居中有。未断起结。更不受生。已断生结 诸阿罗汉为第三句。更无生故。除前诸相为第四句。上来引经意。证中有名为起也 又部多者。是无生义。谓阿罗汉不受生也。诸有爱者。说名求生。更受生故 后四句颂者。明食废立。问诸有漏法。皆资长有。如何世尊说食唯四。答虽尔。就胜说四。无失。问其胜者何。答颂言前二益此世所依及能依者。此明二食胜也。言此世者。现在世也。言所依者。谓有根身。段食于彼能为资益。言能依者。谓心心所。触食于彼能为资益。如是二食。于已生身有资益功能。最为殊胜。后二于当有引及起如此者。明后二食胜也。言当有者。谓未来生。思食是业。能引当有。思食引已。识种子力能起当有。由业所熏识种子力。当有方起。故此二食能益当生。最为殊胜。故虽有漏皆资长有。而就胜说唯有四食。前二如养母。养已生故。后二如生母。生未生故。又论文明段食四句分别。第一句者。是段非食。谓所饮啖为缘。损坏诸根大种。第二句者。是食非段。谓触等三食。第三句者。亦段亦食。谓所饮啖。为缘。资益诸根大种。第四句者。谓除前相 触等三食皆有四句。于中是触等而非食者。谓无漏触及有漏触为缘。损坏诸根大种。余思可解。论云。五趣四生。皆具四食。问如何地狱有段食耶。答饮铁丸等。虽于食已能为损坏。而能暂时解除饥渴。得食相故。亦名为食。又孤地狱饮食如人。故五趣中皆具四食。

  从此大文第三明有情没。论云。今应正辨。何识现前。何受相应。有死生等。颂曰。

  断善根与续  离染退死生
  许唯意识中  死生唯舍受
  非定无心二  二无记涅槃
  渐死足脐心  最后意识灭
  下人天不生  断末摩水等

  释曰。初两句标六法也。一断善根。二续善根。三离染位。四退惑时。五死。六生。许唯意识中者。于此六位。唯许第六意识相应也。死生唯舍受者。死生唯许舍受相应。苦乐明利不顺死生。舍受中庸。故顺死生。非定无心二者。二谓死生。定及无心无死生义。故言非也。言非定者。谓由三义。一身在下界。起上界定。必无死生。界地别故。二加行生故。然死生心任运而起。三能摄益故。生死有损。定既有益。故无死生。非无心者。在无心位。命必无损。若所依身。将欲变坏。心必定还。起属所依心。然后命终。更无余理。于无心位。亦无受生。以受生时烦恼为因。于无心位。无烦恼因。故无生也。二无记涅槃者。入涅槃心唯二无记。谓异熟生及威仪路。唯无记心入涅槃者。无记势力微。顺心断灭故。工巧稍强。通果定发。虽是无记。不入涅槃。渐死足脐心最后意识灭下人天不生者。明死时识也。言下者。三恶趣也。不生谓阿罗汉也。若顿命终。意识身根忽然总灭。若渐死者。堕于恶趣。识灭于足。若往人中。识灭于脐。若得生天。识灭于心。若得罗汉。识灭亦于心。有言于顶。上来所明皆据最后意识灭也。断末摩水等者。正明死义。末摩此云支节。然于身中。有百处异支节。其量甚小。触便致死。是谓末摩。水等者。等取风火。于此三大随一增盛。如利刀刃。触彼末摩。因此命终。故名为断 此言断者。非如斩薪令成两段。但由三大触彼末摩。令身无觉。说名为断。地界不名断末摩者。谓无第四内灾患故。内三灾患。谓风热痰。痰是水增。热缘火起。风病风增。无第四灾故。无地界断末摩也。有说。此似外器三灾。外有水火风。内还有水火风。既外无地界灾故。内无地界患也。此断末摩唯人间有。非于天上。然诸天子将欲死时。有五衰相。一衣染尘垢。二华鬘萎悴。三两腋汗出。四臭气入身。五不乐本座。此五相现必定当死。

  从此大文第二明三聚。论云。世尊于此有情世间生住没中。建立三聚。何谓三聚。颂曰。

  正邪不定聚  圣造无间余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者。名邪性定聚。自余凡夫。名不定性聚。颂言余者。正邪定余即无间外余凡夫也。言正性者。所谓涅槃。定者是圣。有无漏道。远一切恶。故名为圣。获得毕竟离系得故。定尽烦恼。故名为定。圣于正性。得决定故。名正性定也 言邪性者。谓三恶趣。定谓造无间人也。造五无间。必堕恶趣。故名为定。造无间人于邪性中。得决定故。名邪性定也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一

  从此大文第二。明器世间。一明所居器。二明能居量。三明三分齐。就明所居器中有二。一别明小器。二总明大千。就明小器中有八。一明三轮。二明九山。三明八海。四明四洲。五明黑山等。六明地狱。七明日月。八明天器。且初第一明三轮者。论云。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颂曰。

  安立器世间  风轮最居下
  其量广无数  厚十六洛叉
  次上水轮深  十一亿二万
  下八洛叉水  余凝结成金
  此水金轮广  径十二洛叉
  三千四百半  周围此三倍

  释曰。初句总标。余句别释。洛叉此云亿。论云。许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安立形量不同。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先于最下。依止虚空。有风轮生。其量广无数。厚十六亿逾缮那。如是风轮其体坚密。假使有一大诺健那(此云露形神)。以金刚轮。奋威悬击。金刚有碎。风轮无损。又诸有情。业增上力。起大云雨。澍风轮上。渧如车轴。积水成轮。于未凝结位。深十一亿二万逾缮那。问如何水轮。不傍流散。答有余师说。一切有情业力所持。令不流散。如所饮食未熟变时。终不流移堕于熟藏。有余师说。由风力持。令不流散。如篅持谷。有情业力。感别风起。搏击此水。上结成金。如熟乳停上凝成瞙。故水轮减。唯厚八洛叉。余转成金轮。厚三亿二万二轮。广量其数是同。谓径十二亿。三千四百半。周围其边数成三倍。谓周围量。成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逾缮那。

  从此第二。明九山。颂曰。

  苏迷卢处中(此云妙高) 次逾健达罗(此云持双。山顶有二双迹。山能持故。故以名焉) 伊沙驮罗山(此云持轴。山峰上耸。犹如车轴。山能持故也) 竭地洛迦山(竭地洛迦。西国树名。此国南方。亦有此树。名檐木山。山上宝树。其形似彼。故以为名也) 蕴达黎舍那(此云善见见者称善) 頞湿缚羯拏(此云马耳。山形似彼也) 毗那怛迦山(此云象鼻山形似彼) 尼民达罗山(此是鱼名。其鱼觜尖。山形似彼)。

  于大洲等外  有铁轮围山
  前七金所成  苏迷卢四宝
  入水皆八万  妙高出亦然
  余八半半下  广皆等高量

  释曰。前两行半明九山。次两句明山体。后一行明山量。论云。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余八周匝绕妙高山。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持双等七。唯金所成。妙高山王。四宝为体。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随宝威德。色显于空。故赡部洲空。似吠琉璃色。问如是宝等。从何而生。答亦诸有情。业增上力。复大云起雨金轮上。滴如车轴。积水涛奔。其水即为众宝种藏。由具种种威德。猛风钻击。变生众宝类等。如是变生金宝等。已复由业力。引起别风。简别宝等。摄令聚集。成山成洲。分水甘咸。令别成立内海外海。如是九山住金轮上。入水量皆等。八万逾缮那。苏迷卢山。出水亦尔。余八出水半半渐卑。谓初持双山。出水四万。乃至最后铁轮围山。出水三百一十二半。如是九山一一广量。各各自与出水量同。

  从此第三。明八海。颂曰。

  山间有八海  前七名为内
  最初广八万  四边各三倍
  余六半半陕  第八名为外
  三洛叉二万  二千逾缮那

  释曰。妙高为初。轮围为后。中间有八海。前七名为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耎。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腹。如是七海。初广八万。约持双山内边周围量。于其四面。数各三倍。谓各成二亿四万逾缮那。其余六海。量半半狭。谓第二海。量广四万。乃至第七量。广一千二百五十。此等不说周围量者。以烦多故。第八名外。碱水盈满。量广三亿二万二千。

  从此第四。明四大洲。颂曰。

  于中大洲相  南赡部如车
  三边各二千  南边有三半
  东毗提诃洲  其相如半月
  三边如赡部  东边三百半
  西瞿陀尼洲  其相圆无缺
  径二千五百  周围此三倍
  北俱卢畟方  面各二千等
  中洲复有八  四洲边各二

  释曰。前三行半。明大洲。后两句明中洲。论云。于外海中。大洲有四。谓于四面对妙高山。南赡部洲。北广南狭。三边量等。其相如车。南边唯广。三逾缮那半。三边各有二千逾缮那(解云。此言车者。是西国车。彼国车形。前狭后阔。如人面也)又论云。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余依及余处所有。坚固力能持此故(解云。以无余依者。除菩萨身。外更无余依身。起此定也。无余处者。除金刚座外。无余处所也。此定力大。余依余处。无坚固力。可能持故) 东胜身洲。东狭西广。三边量等。形如半月。东三百五十。三边各二千。西牛货洲圆。如满月经二千五百。周围七千半。北俱卢洲。形如方座。四边量等。面各二千。等言为明无少增减。随其洲相。人面亦然 复有八中洲。是大洲眷属。谓四大洲侧。各有二中洲。赡部洲边二中洲者。一遮末罗洲。此云猫牛。二筏罗遮末罗洲。此云胜猫牛。东胜身洲。边二中洲者。一提诃洲。此云身。二毗提诃洲。此云胜身。西牛货洲。边二中洲者。一舍揥洲。此云谄。二嗢怛罗漫恒里拏洲。此云上仪。北俱卢洲。边二中洲者。一矩拉婆洲。此云胜边。二憍拉婆洲。此云有胜边。此八中洲。皆人所住。人形短小。如此方侏儒。有说唯一洲。罗刹婆居。即是此方。遮末罗洲也。

  从此第五。明黑山等。颂曰。

  此北九黑山  雪香醉山内
  无热池纵广  五十逾缮那

  释曰。此赡部洲。从中向北。三处各有三重黑山。有大雪山。在黑山北。大雪山北。有香醉山。此山有香。人嗅便醉。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恼。出四大河。一殑伽河。从池东面。出绕池一匝。方入东海。二信度河。从池南面。出绕池一匝。方入南海。三徙多河。从池北面。出绕池一匝。方入北海。此云孟津河是也。四缚刍河。从池西面。出绕池一匝。方入西海。无热恼池。纵广正等。五十逾缮那量。八功德水。盈满其中。非得通人。无由能至。于此池侧。有赡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赡部洲。或依此果。以立洲号。

  从此第六。明地狱。论云。复于何处。置捺落迦。大捺落迦。何量有几。颂曰。

  此下过二万  无间深广同
  上七捺落迦  八增皆十六
  谓煻煨屎粪  锋刃列河增
  各住彼四方  余八寒地狱

  释曰。此赡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逾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余七捺落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且如等活捺落迦中。诸有情身。虽被种种斫刺磨捣。而彼暂遇凉风所吹。还活如本。由此理故。立等活名。阿鼻旨中。无如是事。有余师说。阿鼻旨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余地狱中。虽无异熟而有等流。七捺落迦。在无间上。重累而住。其七者何。一极热。二炎热。三大叫。四号叫。五众合。六黑绳。七等活。有说。此七在无间傍。八捺落迦增。各十六故。薄伽梵说此颂曰 此八捺落迦 我说甚难越 以热铁为地 周匝有铁墙 四面有四门 开闭以铁扉 巧安布分量 各有十六增 多百逾缮那 满中造恶者 周遍暖交彻 猛火恒洞燃。

  释曰十六增者。八捺落迦。四面门外。各有四所。一煻煨增。谓此增内。煻煨没膝。有情游彼。才下足时。皮肉与血。俱燋烂坠。举足还生。平复如本。二尸粪增。谓此增内。尸粪泥满于其中。多有娘矩吒虫。觜利如针。身白头黑。有情游彼。皆为此虫。钻皮破骨。?食其髓。三锋刃增。谓此增内。复有三种。一刀刃路。谓于此中。仰布刀刃。以为大道。有情游彼。才下足时。皮肉与血。俱断碎坠。举足还生。平复如本。二剑叶林。谓此林上。纯以铦利剑刃为叶。有情游彼。风吹叶坠。斩刺支体。骨肉零落。有乌驳狗。揸掣食之。三铁刺林。谓此林上。有利铁刺。长十六指。有情被逼。上下树时。其刺铦锋。上下镵刺。有铁觜鸟。探啄有情眼睛心肝。争竞而食。刀刃路等。三种虽殊。而铁杖同。故一增摄。四烈河增。谓此增内。满热碱水。有情游中。或浮或没。或逆或顺。被蒸被煮。骨肉糜烂。设欲逃亡。于两岸上。有诸狱卒。手执刀枪。御捍令回。无由得出。此河如堑。前三似园四面各四增。故言皆十六。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说为增。本地狱中。适被害已。重遭苦故。有说。有情从地狱出。重遭苦。故说为增 问诸地狱。狱卒是有情不。答有说非情 问既是非情。如何动作。答有情业力。如成劫风。风虽非情。亦能成劫。问若尔云何。通彼大德法救善现说。如彼颂曰 心常怀忿毒 好集诸恶业 见他苦欣悦 死作琰魔卒(据此颂文。岂是非情) 答琰魔王使。

  诸罗刹婆。掷诸有情。置地狱中者。名琰魔卒。是实有情。非地狱中害有情者。故地狱狱卒。非实有情 有说有情。问若尔何缘火不能烧彼。答此定由业力所隔碍故。或感异大种。故不被烧 复有余八寒捺落迦。一頞部陀(此云疱寒风逼身。故生疱也)。二尼剌部陀(此云疱裂)。三頞哳吒。四臛臛婆。五虎虎婆(此三忍寒声也)。六嗢钵罗(此云青莲华。寒逼身青故也)。七钵特摩(此云红莲华。身寒赤色。似红莲华故也)。八摩诃钵特摩(此云大红莲华。寒之更甚。身色弥红也) 论云。此中有情。严寒所逼。随身声色变。以立其名(解云。初二地狱。随身变立名。次三随声立名。后三随色变立名也) 此八并居赡部洲下。如前所说。大地狱傍。问此赡部洲。其量无几。下宁容受无间等耶。答洲如谷聚。上尖下阔。是故大海渐狭渐深也。如上所论十六地狱。一切有情。业增上力感。余孤地狱。各别业招。或多或少。或二或一。所止差别。多种处处不定。或近江河山边旷野。或在地下空及余处。诸地狱器安布如是。本处在下。支派不定。傍生住处。谓水陆空。本处大海。后渐流入余处。诸鬼本处。琰魔王国。于此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国。纵广量亦然。从此展转。散居余处。或有端严具大威德。受诸富乐。自在如天。或有饥羸颜貌丑陋。如是等类。广说如经。

  从此第七。明日月等。论云。日月所居。量等义者。颂曰。

  日月迷卢半  五十一五十
  夜半日没中  日出四洲等
  雨际第二月  后九夜渐增
  寒第四亦然  夜减昼翻此
  昼夜增腊缚  行南北路时
  近日自影覆  故见月轮缺

  释曰。初句明日月近远。第二句明日月体量。次两句。明四时。后两行。明昼夜增减。论云。日月众星。依何而住。依风而住。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共引风起。绕妙高山。空中旋环。运持日等。令不停坠。彼所住去此。四万逾缮那。持双山顶。齐妙高山半。日五十一。月唯五十。星最小者。唯一俱卢舍。其最大者十六逾缮那。日轮下面。颇胝迦宝。火珠所成。能热能照。月轮下面。颇胝迦宝。水珠所成。能冷能照。唯一日月。普于四洲。作所作事。北洲夜半。东洲日没。南洲日中。西洲日出。此四时等。余例应知 日行此洲。路有差别。故令昼夜有减有增。从雨际第二月。后半第九日。夜渐增。从寒际第四月后半第九日。夜渐减也。昼时翻此。夜若渐增。昼便渐减。夜若渐减。昼则渐增。昼夜增时。增一腊缚。昼夜减时。减一腊缚。日行此洲。向南向北。如其次第。夜增昼增。释曰。西国之法。分十二月。以为三际谓寒热雨。各有四月。略述两释。泰法师云。从二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为热际四月。从六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为雨际四月。从十月十六日。至二月十五日。为寒际四月。雨际第二月。后半第九日。当此间八月九日。从秋分已去。夜增昼减也。寒际第四月。后半第九日。当此间二月九日。从春分已去。夜减昼增也。此约昼夜停等后。说增减也。光法师云。西方诸国。时节不定。还随方俗。以立三际。从十一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为热际。从三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雨际。从七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为寒际。雨际第二月。后半第九日。当此间五月九日。此与夏至。稍得相当。此时日极长。夜极短。从此已后。夜则渐增。若寒际第四月。后半第九日。当此间十一月九日。此与冬至。稍得相当。此时昼极短。夜极长。从此已后。夜则渐减。昼则渐增。故婆沙一百三十六云。摩诃陀月(当此间十一月也)白半之日。夜有十八。昼有十二。从此已后。昼增夜减。室罗筏拏月(当此间五月也)白半之日。昼有十八。夜有十二。从此已后。夜增昼减。解云。言十八十二者。谓十八十二。牟呼栗多也。据此文证。明知夜极长。后方说昼增。昼极长后方说夜增也。又此论云。日行此洲。向南向北。如其次第。夜增昼增。故知五月。夏至已后。日则向南。说夜增也。十一月。冬至已后。日既向北。说昼增也。此上两释。泰法师意。约昼夜停等后。说有增减。光法师意。约昼夜极长后。说有增减。各据一义。任情取舍。更有多解。不能具叙 依此论文。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若至极长。有十八牟呼栗多。若至极短。有十二牟呼栗多。故知中间。延促总有六牟呼栗多。从夏至日。已去至冬至日。已来有一百八十日。日夜增一腊缚。计一百八十腊缚。足成六牟呼栗多。故冬至日。夜有十八。昼有十二也。若从冬至日。已去至夏至日已来。成六牟呼栗多。义准前说。故夏至日。夜有十二。昼有十八。问何故月轮。于黑半末白半初位。见有缺。答世施设论中。作如是释。以月宫殿行近日轮。月轮被日轮光。所侵照。余边发影。白覆月轮。令于尔时。见不圆满。又经部宗。先旧师释。由日月轮。行度不同。现有圆缺。问日等宫殿。何有情居。答是四王天下。天众所居。若空居天。唯住如是。日月等宫殿。若地居天。住妙高山诸层级等。

  从此第八。明天器。一明天所居器。二明天器近远。就明天所居器。文复分二。初正明天器。二便显余义。初文分三。一明四天王天器。二明三十三天器。三明空居天器。且初第一明四天王天器者。论云。有几层级。其量云何。何等诸天。住何层级。颂曰。

  妙高层有四  相去各十千
  傍出十六千  八四二千量
  坚手及持鬘  恒憍大王众
  如次居四级  亦住余七山

  释曰。苏迷卢山。有四层级。始从水际。尽第一层。相去十千。逾缮那量。如是乃至。从第三层级。尽第四层。亦十千量。此四层级。从妙高山。傍出围绕。尽其下半(妙高山下。四万名下半耳)最初层级。出十六千。第二第三。第四层级。如其次第。八四二千。有药叉神。名为坚手。住初层级。有名持鬘。住第二级。有名恒憍。住第三级。此三皆是。四大天王。所部天众。第四层级。四大天王。及诸眷属。共所居止。故经依此。说四大王众天。除层级外。七金山上。亦有天居。是四大天王。所部村邑。是名依地住。四大王众天。于欲天中。此天最广。

  从此第二。明三十三天器。论云。三十三天住在何处。颂曰。

  妙高顶八万  三十三天居
  四角有四峰  金刚手所住
  中宫名善见  周万逾缮那
  高一半金城  杂饰地柔软
  中有殊胜殿  周千逾缮那
  外四苑庄严  众车粗杂喜
  妙地居四方  相去各二千
  东北圆生树  西南善法堂

  释曰。三十三天。住苏迷卢顶。其顶四面。各八十千。与下四边。其量无别。山顶四角。各有一峰。其量纵广。各有五百。有药叉神。名金刚手。于中止住。守护诸天。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见者称善也。四面二千半。周万逾缮那。金城量高。一逾缮那半。其地平坦。亦真金所成。俱用百一杂宝严饰。地触柔软。如妒罗绵。于践蹑时。随足高下。是天帝释所都大城。于其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余天宫。故名殊胜。面二百五十。周千逾缮那。是谓城中诸可爱事。城外四面。四苑庄严。是彼诸天。共游戏处。一众车苑。随天福力。种种车现。二粗恶苑。天欲战时。甲仗等现。三杂林苑。诸天入中。所玩皆同。俱生胜喜。四喜林苑。极妙境界。并集此苑。观此无厌名喜林也。此为外饰。庄严大城。四苑四边。有四妙地。中间各去苑。二千逾缮那。是彼诸天胜游戏处。诸天于彼捔指争胜欢娱。城外东北。有圆生树。是三十三天。受欲乐胜所也。其圆生树。盘根深广。五十逾缮那。耸干上升。枝条傍布。高广量等。百逾缮那。挺叶开华。妙香芬馥。顺风熏满。百逾缮那。若逆风时。犹遍五十。问顺风可尔。云何逆风熏。答有余师说。香无逆熏义。依不越树界故。说逆风熏(解云。言不越树界者谓树身外。枝条四面。各五十逾缮那。如在树下。近东边立去彼树身。五十逾缮那。若有东风。名为逆熏。此人由在树界。而得头上枝条等香故。言不越树界也)论主正解云。理实圆生。有如是德。所流香气。能逆风熏。虽天和风力所壅遏。然能相续。流趣余方。渐劣渐微。近处便歇。非能远至如顺风熏(五十逾缮那。名近处。百逾缮那。名远处也) 又论云。如是华香。为依自地。随风相续转趣余方。为但熏风别生香气(问也。自地者。华也。香依华发。说华为自地也) 此义无定。诸轨范师。于此二问。俱许无失(答也。依华依风名二问也)。若尔者何故。薄伽梵(此云功德聚也)。华香不能逆风熏根茎等香亦复尔。善士功德。香芬馥。逆风流美遍诸方(解云。引此颂意。难论主许华香。能逆风熏也。修善之士。名满四方。能逆风熏。华香不尔也) 论主通云。据人间香。故作是说。以世共了无如是能。若据天香。能逆熏也。化地部经。说此香气。顺风熏满。百逾缮那。若无风时。唯遍五十。城西南角。有善法堂。三十三天。于彼评论如法。不如法事。

  从此第三。明空居天。论云。如是已辨三十三天。所居外器。余有色天众所住器。云何。颂曰。

  此上有色天  住依空宫殿

  释曰。此前所说。三十三天上有色诸天。住依空宫殿。谓夜摩天。都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及梵众天。等十六处。并前天合成二十二天。名有色天。二十住空居也。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初生。三明欲生乐生也。此即第一。明六天行淫。论云。如是所说诸天众中。六天行淫云何。颂曰。

  六受欲交抱  执手笑视淫

  释曰。唯六欲天。受妙欲境。于中初二。依地居天。形交成淫。与人无别。然风气泄热恼便除。非如人间有余不净。夜摩天众。才抱成淫。都史多天。但由执手。乐变化天。唯相向笑。他化自在天。相视成淫随彼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欻然化生。即说为彼天所生男女也。

  从此第二。明诸天初生。论云。初生天众。身量云何。颂曰。

  初如五至十  色圆满有衣

  释曰。且六欲天。初生如次。如五六七八九十岁人。生已身形。速得圆满。色界天众。于初生时。身量周圆。具妙衣服。一切天众。皆作圣言。谓彼言词。同中印度。

  从此第三。明欲生乐生。论云。欲生乐生。差别云何。应知颂曰。

  欲生三人天  乐生三九处

  释曰。欲生三者 第一依受如生现前欲境故。谓诸有情。乐受现前诸妙欲境。彼于如是现前欲境中。自在而转。谓全人趣。及下四天 第二依受如乐自化妙欲境故。有诸有情。乐受自化诸妙欲境。彼于自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谓唯第五乐变化天 第三依受如乐他化妙欲境故。谓诸有情。乐受他化诸妙欲境。彼于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谓唯第六。他化自在天。此上人天。受欲界生。是谓欲生差别三种 乐生三者。三静虑中。于九处生。受三种乐 一于初静虑。三处生中。受一种乐。谓离生喜乐。离欲界恶。生喜乐故 第二静虑。三处生中。受一种乐。名定生喜乐。从初禅定中。生二禅喜乐故 第三静虑。三处生中。受一种乐。名离喜妙乐。离第二禅喜。生第三禅乐。离喜之乐。名离喜妙乐。初静虑中。长时安住离生喜乐。第二静虑。长时离苦。第三静虑。长时受乐。故名乐生。

  从此第二。明天器近远。于中有二。一明天器近远。二明下天见上。且初明天器近远者。论云。所说诸天。二十二处。上下相去。其量云何。颂曰。

  如彼去下量  去上数亦然

  释曰。随从何天去下海量。彼上所至与去下同。谓妙高山。从第四层级。去下大海。四万逾缮那。是四天王天。从彼上去三十三天。亦如彼天。去下海量。如三十三天。去下大海。上去夜摩天。其量亦复尔。如是乃至。如善见天下去大海。逾缮那量。从彼上至色究竟天。亦与彼天去下大海量等。从此向上。复无所居。此处最高。名色究竟天。

  从此第二。明下见上天。论云。于下天处生。升见上不。颂曰。

  离通力依他  下无升见上

  释曰。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从本处。升夜摩天。或复依他。谓得通者。及上天者。接往夜摩天。所余诸天。升上例尔。若来若至。下见上天 然下眼不能睹上界地。非境界故。如不觉彼触。因此义便。复明天量。有余师说。夜摩等四依处量。同妙高山顶。有余师说。上倍倍增。有余师说。初静虑量。等一四大洲。第二静虑。等小千界。第三静虑。等中千界。第四静虑。等大千界。

  从此大文第二。总辨大千。论云。齐何量。说小中大千。颂曰。

  四大洲日月  苏迷卢欲天
  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
  此小千千倍  说名一中千
  此千倍大千  皆同一成坏

  释曰。千四大洲。乃至千梵世。如是总说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总名大千界。如是大千。同成同坏。

  从此大文第二。明能居量。一明身量。二明寿量。且初明身量者。论云。如外器量别。身量亦别耶。亦别云何。颂曰。

  赡部洲人量  三肘半四肘
  东西北洲人  倍倍增如次
  欲天俱卢舍  四分一一增
  色天逾缮那  初四增半半
  此上增倍倍  唯无云减三

  释曰。赡部洲。人身多分。长三肘半。于中少分。有长四肘。东胜身洲。人身长八肘。西牛货洲。人身长十六肘。北俱卢洲。人身长三十二肘。欲界六天。最下身量。一俱卢舍。四分之一。如是后后。一一分增。至第六天。一俱卢舍半 色天身量。初梵众天。半逾缮那。梵辅全一。大梵一半。少光二全。此上诸天皆增倍倍。唯无云天。减三逾缮那。谓遍净天。六十四逾缮那。至无云天。于一倍中。减三逾缮那。计成一百二十五逾缮那也 所以无云减三者。从第三禅变易受生。入第四禅不变易受。难故减三劫也。舍受名不变易受也。又解谓。顺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劫。故减三劫。谓无云天减三劫。已上倍倍增。乃至色究竟增。满一万六千逾缮那也。

  从此第二。明寿量。一明善趣寿量。二明恶趣寿量。三明中夭不中夭。且善趣寿量者。论云。身量既殊。寿量亦别。不亦别云何。颂曰。

  北洲定千年  西东半半减
  此洲寿不定  后十初叵量
  人间五十年  下天一昼夜
  乘斯寿五百  上五倍倍增
  色无昼夜殊  劫数等身量
  无色初二万  后后二二增
  少光上下天  大全半为劫

  释曰。北俱卢洲人。定寿千岁。西牛货洲人。寿五百岁。东胜身洲人。寿二百五十岁。南赡部洲人。寿无定限。谓劫减位。极寿十年。于劫初时。人寿无量百千等数。不能计量。已说人间寿量长短。要先建立天上昼夜。方可计算天寿短长。天上云何。建立昼夜。且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一昼一夜。乘此昼夜。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彼寿五百岁。上五欲天。渐俱增倍。谓人间百岁。为第二天一昼一夜。乘此昼夜。成月及年。彼寿千岁。夜摩等四。随如次人二四八百千六百岁。为一昼一夜。乘此昼夜。成月及年。如次彼寿二四八千。一万六千岁。问持双已上。日月并无。诸天云何。建立昼夜及光明事。答依华开合。建立昼夜。又依诸鸟鸣静差别。或依天众寤寐不同。依已自身光明。成外光明事 色界诸天中。无昼夜别。但约劫数。知寿短长。彼寿短长与身量等。谓若身量。半逾缮那。寿量半劫。若彼身量。一逾缮那。寿量一劫。乃至身量。长万六千逾缮那。寿量亦同。万六千劫。无色寿量。从下如次。二四六八万大劫。谓空处二万劫。识处四万劫。无所有处。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八万大劫 应知如上所说劫量。少光已上。大全为劫。八十中劫。为一劫也。自此下诸天。大半为劫。四十中劫。为一劫也。由此理故。经说大梵。过梵辅天。寿一劫半。谓以成住坏各二十中劫。此六十中劫。为一劫半。故以大半四十中劫。为下三天所寿劫量。言三天者。梵众。梵辅。大梵天也。

  从此第二。明恶趣寿量。论云。已说善趣寿量短长。恶趣寿云何。颂曰。

  等活等上六  如次以欲天
  寿为一昼夜  寿量亦同彼
  极热半中劫  无间中劫全
  傍生极一中  鬼月日五百
  頞部陀寿量  如一婆诃麻
  百年除一尽  后后倍二十

  释曰。四天王等。六欲天寿如其次第。为等活等六捺落迦一昼一夜。寿量如次亦同彼天。谓四天王天。寿量五百岁。于等活地狱。为一昼一夜。乘此昼夜。成月及年。以如是年。彼等活地狱寿五百岁。乃至他化天。寿万六千岁。于第六炎热地狱。为一昼一夜。乘此昼夜。成月及年。彼炎热地狱。寿一万六千岁。第七极热地狱寿。半中劫。无间地狱。寿一中劫。二十增减。为一中劫也 傍生寿量多少。无定限。若寿量极长。亦一中劫。故世尊言。大龙有八。谓难陀等。皆住一劫。而能持大地。鬼以人间一月。为一日。乘此成月岁。彼寿五百年 问寒捺落迦。寿量云何。答世尊寄喻。显彼寿言。如此人间佉黎二十。成摩揭陀一麻婆诃量。佉黎此云斛。婆诃此云篅。麻者巨藤也。一麻婆诃量者。意取婆诃量。不欲取麻。如言一谷篅。颂言婆诃麻者。意欲取麻。如言一篅谷。有置巨藤。平满其中。设复有人。百年除一。如是巨藤。易有尽期。生頞部陀。寿量难尽。此二十倍。为第二寒地狱寿。如是后后。二十倍增。是谓八寒地狱等寿量。

  从此第三。明中夭不中夭。论云。此诸寿量。有中夭耶。颂曰。

  诸处有中夭  除北俱卢洲

  释曰。诸处寿量。皆有中夭。除北俱卢洲。彼定千岁。此言诸处有中夭者约处所说。非别有情。以诸处中有别有情不中夭故。谓住睹史多天。一生所系菩萨。及最后有菩萨(谓王宫身也)佛记(树提伽也)佛使(耆婆也)随信随法行(见道圣人)菩萨。轮王。母怀彼二胎时。此等亦无中夭。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一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二

  从此大文第三。明三分齐。就中一明三极少。二明二量。且初明三极少者。论云。如是已约逾缮那等。辨器世间身量差别。约年等辨寿量有殊。二量不同。未说今说。此二建立。无不依名前二及名。未详极少。今应先辨三极少量。颂曰。

  极微字刹那  色名时极少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也。极微者。是色极少也。刹那者。是时极少也。一字者。是名极少也。谓分析诸色。至一极微。为色极少。分析诸名。至于一字。为名极少。分析于时。至一刹那。为时极少。一字名者。如说瞿名。问何名刹那。答众缘和合。法得自体顷。又解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又解对法诸师。作如是说。由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如是名为一刹那量。

  从此第二。明二量。就中一明逾缮那等。二明年等。且初辨逾缮那等者。论云。已知三极少。前二量云何(总问)。今且辨前逾缮那等(别问)。颂曰。

  极微微金水  兔羊牛隙尘
  虮虱麦指节  后后增七倍
  二十四指肘  四肘为弓量
  五百俱卢舍  此八逾缮那

  释曰。极微为初。指节为后。应知后后皆七倍增。谓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尘(一解云。尘向金上住。又解尘透金。过至下。水尘皆有两释也)。积七金尘为一水尘。积七水尘。为一兔毛尘(一解兔毛上住。一解量如兔毛端。乃至牛毛。皆有两释)。积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积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积七牛毛尘。为一隙游尘。积七隙游尘。为一虮。积七虮。为一虱。积七虱。为一?麦。积七?麦。为一指节。三节为一指。二十四指。横布为一肘。竖积四肘。为一弓。谓寻。竖积五百弓。为一俱卢舍。一俱卢舍者。计是从村。至阿练若(此云无喧杂)中间道量。说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解云。计一肘。有一尺八寸。一弓有七尺二寸。乃至一俱卢舍。计有二里。一逾缮那。有十六里)。

  从此第二。明年等。就中一明刹那至年。二明诸劫数。且初明刹那至年者。论云。如是已说逾缮那等。今当辨彼年等量别。颂曰。

  百二十刹那  为怛刹那量
  腊缚此六十  此三十须臾
  此三十昼夜  三十昼夜月
  十二月为年  于中半减夜

  释曰。刹那百二十。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三十昼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于一年中。分为三际。谓寒热雨。各有四月。十二月中六月减夜。以一年内夜总减六。云何如是。故有颂曰。寒热雨际中。一月半已度。于所余半月。智者知夜减。

  从此第二。明劫量。就中一明劫数。二明劫中人。三明劫中灾。且初明劫数者。论云。如是已辨刹那至年。劫量不同。今次当辨。颂曰。

  应知有四劫  谓坏成中大
  坏从狱不生  至外器都尽
  成劫从风起  至地狱初生
  中劫从无量  减至寿唯十
  次增减十八  后增至八万
  如是成已住  名中二十劫
  成坏坏已空  时皆等住劫
  八十中大劫  大劫三无数

  释曰。劫有四种。一坏。二成。三中。四大。言坏劫者。谓从地狱有情不复更生。至外器都尽。坏有二种。一趣坏。二界坏界。坏复有二种。一有情坏。二外器坏。谓此世间。过于二十中劫住已。从此复有等住二十。坏劫便至。若时地狱。有情命终。无复新生。为坏劫始。乃至地狱。无一有情。尔时名为地狱已坏。诸有地狱定受业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由此准知傍生鬼趣。然各先坏本处住者。人天杂居者。与人天同坏。若是时人趣。此洲一人。无师法然。得初静虑。从静虑起。唱如是言。离生喜乐。甚乐甚静。余人闻已。皆入静虑。命终并得生梵世中。乃至此洲有情都尽。是名已坏赡部洲人。东西二洲。例此应说。北洲命尽。生欲界天。由彼无能入定离欲(北洲不入定显。不生色界也)。乃至人趣无一有情。尔时名为人趣已坏。若时天趣四大王天随一法然。得初静虑。乃至并得生梵世中。尔时四大王天。有情都尽。是名已坏四大王天。余五欲天。例此应说。乃至欲界。无一有情。名欲界中有情已坏。若时梵世。随一有情。无师法然。得二静虑。从定起已。唱如是言。定生喜乐。甚乐甚静。余天闻已。皆入彼静虑。命终并得生极光净天。乃至梵世。有情都尽。是名已坏有情世间。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余十方界。一切有情。感此三千大千世界。业尽于此渐有七日轮现。诸海干渴。众山洞然。州渚三轮。并从焚燎。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宫。无遗灰烬。自地火焰。烧自地宫。非他地灾能坏他地。由相引起。故作是言。下火风飘。焚烧上地。谓欲界火。猛焰上升。为缘引生色界火炎。余灾亦尔。如是始从地狱渐坏。乃至器尽。总名坏劫(已上释初行颂) 所言成劫。谓从风起。乃至地狱始有情生。谓此世间。灾所坏已。二十中劫。唯有虚空。过此长时。次应复有等住二十。成劫便至。一切有情。业增上力。空中渐有微细风生。是器世间。将成前相。风渐增盛。成立如前所说。风轮水金轮等。然初成立大梵王宫乃至夜摩天宫。后起风轮等。是谓成立外器世间。初一有情。极光净没。生大梵处。为大梵王。后诸有情。亦从彼没。有生梵辅。有生梵众。有生他化自在天宫。渐渐下生乃至人趣。北俱卢。西牛货。东胜身。南赡部。后生饿鬼傍生地狱。法尔后坏。必最先成。若初一有情。生无间狱。二十中成劫。应知已满(已上释第五第六句) 此后复有二十中劫。名成已住。次第而起。谓从风起造器世间。乃至后时。有情渐住。此洲人寿。经无量岁。至住劫初。寿方渐减。从无量劫减。至极十年。即名为初一住中劫(已上释第七第八句) 此后十八。皆有增减。谓从十岁增至八万从八万岁减。至十年第二十劫唯增无减。谓从十岁。增至八万。名第二十劫。一切劫增。无过八万。一切劫减。唯极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减。时量方等初减后增。故二十劫。时量皆等。此总名为成已住劫(已上释第九乃至第十二句也) 所余成坏。及坏已空。虽无增减。二十差别。然由时量与住劫同准住各成二十中劫(已上释第十三第十四句也) 成中初劫。起器世间。后十九中。有情渐住。坏中后劫。坏器世间。前十九劫。有情渐舍。如是所说。成住坏空。各二十中劫。积成八十。总此八十成大劫量。问劫性是何。答谓唯五蕴。时无别体。依法而立也。问经说三劫阿僧祇耶(此云无数)积何劫。成三劫无数。答累前大劫为十百千。乃至积成三劫无数。问既称无数。何复言三劫。答非无数言显不可数。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祇耶。是第五十二一数 问云何六十。答如彼经言。有一无余数。始为一。一十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十那庾多为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为钵罗那庾多。十钵罗那庾多为大钵罗那庾多。十大钵罗那庾多为矜羯罗。十矜羯罗为大矜羯罗。十大矜羯罗为频跋罗。十频跋罗为大频跋罗。十大频跋罗为阿刍婆。十阿刍婆为大阿刍婆。十大阿刍婆为毗婆诃。十毗婆诃为大毗婆诃。十大毗婆诃为嗢蹭伽。十嗢蹭伽为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为婆喝那。十婆喝那为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为地致婆。十地致婆为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为醯都。十醯都为大醯都。十大醯都为羯腊婆。十羯腊婆为大羯腊婆。十大羯腊婆为印达罗。十印达罗为大印达罗。十大印达罗为三磨钵耽。十三磨钵耽为大三磨钵耽。十大三磨钵耽为揭底。十揭底为大揭底。十大揭底为拈筏罗阇。十拈筏罗阇为大拈筏罗阇。十大拈筏罗阇为姥达罗。十姥达罗为大姥达罗。十大姥达罗为跋蓝。十跋蓝为大跋蓝。十大跋蓝为珊若。十珊若为大珊若。十大珊若为毗步多。十毗步多为大毗步多。十大毗步多为跋逻欃。十跋逻欃为大跋逻欃。十大跋逻欃为阿僧祇耶。于此数中。忘失余八。若数大劫。至此数中阿僧祇耶。名劫无数。此劫无数。复积至三。经中说为三劫无数。非诸算计不能数知。故得说为三劫无数。问何缘菩萨发愿。长时精进修行。方期佛果。答无上菩提。甚难可得。非多愿行。无容得成菩提。菩萨要经三劫无数。修大福德智慧资粮。六波罗蜜多。百千苦行。方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定应发长时愿。问若余方便。亦得涅槃。何用菩萨久修苦行。答为欲利乐一切有情故。求菩提发长时愿。云何令我具大堪能。于苦海瀑流。济诸含识故舍涅槃道。求无上菩提。问济他有情。于己何益。答菩萨济物。遂己悲心。故以济他。即为己益。问谁信菩萨。有如是事。答有怀润己。无大慈悲。于如是有情。此事实难信 无心润己有大慈悲。于如是有情。此事非难信 如有久习无哀愍者。虽无益己。而乐损他。世所同悉。如是菩萨。久习慈悲。虽无利己。而乐益他。如何不信。又此菩萨。由种性异有此志愿起。于他苦为己苦。用他乐为己乐。不以自苦乐为己苦乐事。不见异他益。而别有自益。依如是义。故有颂曰 下士勤方便 恒求自身乐 中士求灭苦 非乐苦依故 上士恒勤求 自苦他安乐 及他苦永灭 以他为己故。

  此言上士。谓菩萨也。意说菩萨观他如己。故见他乐。即为己乐。

  从此第二。明劫中人。就中一明佛独觉。二明轮王出现。三明劫初有王。且初明佛独觉者。论云。如是已辨劫量差别。诸佛独觉。出现世间。为劫增时。为劫减时。颂曰。

  减八万至百  诸佛现世间
  独觉增减时  麟角喻百劫

  释曰。从此州人寿八万岁。渐减乃至寿极百年于此中间。诸佛出现。问何缘增位。无佛出耶。答有情乐增。难教厌故。问何缘减百年。无佛出耶。答五浊极增。难可化故。言五浊者。一寿浊。二劫浊。三烦恼浊。四见浊。五有情浊。劫减将末。寿等鄙下。如滓秽故。说名为浊。谓寿浊损命也。劫浊损资具。烦恼与见。衰损善品也。由烦恼浊。耽欲乐故。由其见浊。自苦行故。或烦恼浊。损在家善。或由见浊。损出家善。若有情浊。衰损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勇。及无病故。多病损无病也 独觉出现。通劫增减。然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谓有部党。二者麟角。唯一出世。如麟一角。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前三果人。后得无学。不由他悟。转名独胜。有余师说。先是异生。曾修声闻顺决择分。今自悟道。得独胜名。由本事中说。一山中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后时猕猴。至外仙所。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若先是圣人。不应修苦行。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资粮。然后方成麟角果也。

  从此第二。明轮王出现。论云。轮王出现。为在何时(一问)几种(二问)几俱(三问)何威(四问)何相(五问)。颂曰。

  轮王八万上  金银铜铁轮
  一二三四洲  逆次独如佛
  他迎自往伏  诤阵胜无害
  相不正明圆  故与佛非等

  释曰。初句答初问。次两句答第二问次一句答第三问。次两句答第四问。后两句答第五问。从此洲人寿无量岁。至八万岁。有轮王出。此王由轮旋转应道。威伏一切。名转轮王。金银铜铁轮应别故。谓铁轮王。王一洲界。铜轮王。王二洲界。银轮王。王三洲界。金轮王。王四洲界。轮王如佛。无二俱生。唯一出现。依萨婆多。十方世界。唯有一佛。依经部宗。十方世界。许十方佛。论有相破。烦而不叙。此四轮王。威定诸方。亦有差别。谓金轮王。诸小国王。各自来迎。作如是请。我等国土。安稳富乐。多诸人众。唯愿天尊。亲垂教敕。我等皆是天尊翼从。若银轮王。自往彼土。彼方臣伏。若铜轮王。至彼国已。宣威竞德。彼方推胜。若铁轮王。亦至彼国。现威列阵。克胜便止。一切轮王。皆无伤害。令伏得胜已各安其所居。劝化令修十善业道。故轮王死。定得生天。经说轮王有七种宝。一者轮宝。二者象宝。三者马宝。四者珠宝。五者女宝。六者主藏臣宝。七者主兵臣宝 如诸轮王。非唯七宝与余王别。亦有三十二。大士相与余王别。问若尔轮王。与佛何别。答佛大士相处。正明圆王相不然。故有差别。

  从此第三。明劫初有王。论云。劫初人众。为有王为无。颂曰。

  劫初如色天  后渐增贪味
  由堕贮贼起  为防雇守田

  释曰。劫初时人。皆如色界。诸根无缺。形色端严。身带光明。腾空自在。饮食喜乐。长寿久住 有如是类。地味渐生。其味甘美。其香郁馥。时有一人。禀性耽味。嗅香取食。余人随学。竞取食之。尔时方名初受段食。资段食故。身渐坚重。光明隐没。黑闇便生。日月众星。从兹出现 由渐耽味。地味便隐。从斯复有地皮饼生。竞耽食之 地饼复隐。尔时复有林藤出现 竞耽食故。林藤复隐。尔时有非耕种。香稻自生。众共取之。以充所食 此食粗故。残秽在身。为欲蠲除。便生二道。因斯遂复有男女根生 由二根殊形相亦异。宿习力故。便相瞻视。因此遂生非理作意。欲贪鬼魅。惑乱身心。失意猖狂。行非梵行。人中欲鬼。初发此时 尔时诸人随取香稻。无所贮积。后时有人。禀性懒惰。长取香稻。贮拟后食。余人随学。渐多停贮。由此于稻生我所心。多收无厌。故随收处。无复再生。遂共分田。虑防远尽。于己分田。生吝护心。于他分田。有怀侵夺。劫偷过起始于此时 为欲遮防。共聚评议。佥量众内一有德人。各以所取六分之一.雇令防护。封为田主。因斯故立刹帝利名大众钦承恩流率土。故复名大三末多王(此云共许王也)。自后诸王。此王为首 时人或有情厌居家。乐在空闲精修戒行。因斯故得婆罗门名(此云净志) 后时有王。贪吝财物。不能均给国土人民。故贫匮人者。多行贼盗。王为禁止。行轻重罚。为杀害业。始于此时。时有罪人。心怖刑罚。覆藏其罪。异想发言。虚诳语生。此时为首。

  从此第三。明劫中灾。就中一明小三灾。二明大三灾。且小三灾者。论云。于劫减位。有小三灾。其相云何。颂曰。

  业道增寿减  至十三灾现
  刀疾饥如次  七日月年止

  释曰。从诸有情起虚诳语。诸恶业道。后后转增。由恶业增。故此洲人寿量渐减。乃至极十。小三灾现。故诸灾患二法为本。一耽美食。二性懒惰。此小三灾。中劫末起。言三灾者。一刀兵。二疾疫。三饥馑。十岁时人。为非法贪相续增盛。不平等爱映弊其心。瞋毒增上。相见便起猛利害心。随手所执。皆成利刀。互相杀害 又中劫末十岁时人。由具如前诸过失。故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辄命终。难可救疗 又中劫末。十岁时人。亦具如前。诸过失故。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是世间多遇饥馑。既无支济。多分命终。由饥馑故。便有聚集白骨运筹。有二聚集。一人聚集。谓彼时人。由极饥羸。聚集而死。二种聚集。为益后人。辍其所食。置于小箧。拟为种子 白骨亦二。一彼时人。命终未久。白骨便现。二彼时人。饥馑所逼。聚集白骨。煎汁饮之。运筹亦二。一由粮少。行筹食之。谓一家中。从长至幼。随筹至日。得小粗餐。二谓以筹。挑故场蕴。得少谷粒。多用水煎。分共饮之。以济余命 然有圣教说治彼方。谓若人有能一昼一夜。持不杀戒。决定不逢刀兵劫起。若能以一诃黎怛鸡。起殷净心奉施众僧。决定不逢疾疫劫起。若有能以一抟之食。起殷重心。奉施众僧。决定不逢饥馑灾起 刀兵劫起。极唯七日。疾疫灾起。七月七日。饥馑灾起。七年七月七日。过此便止。人寿渐增。东西二洲。有似灾起。谓瞋增盛。身力羸劣。数加饥渴。北洲总无。

  从此第二。明大三灾。论云。前说火灾焚烧世界。余灾亦尔。如应当知。何者为余。今当具辨。颂曰。

  三灾火水风  上三定为顶
  如次内灾等  四无不动故
  然后器非常  情俱生灭故
  要七火一水  七水火后风

  释曰。三灾火水风者。此大三灾。逼有情类。令舍下地集上天宫。初火灾兴。由七日现。次水灾起。由雨霖霔。后风灾生。由风相击。此三灾力。坏器世间。乃至极微。亦无余在。上三定为顶者。第二静虑。为火灾顶。此下为火。所焚烧故。第三静虑。为水灾顶。此下为水所浸润故。第四静虑。为风灾顶。此下为风。所飘散故。如次内灾等者。谓初静虑。寻伺为内灾。能烧烦恼心。等外火灾故。第二静虑。喜受为内灾。与轻安俱润身如水。等外水灾故。第三静虑。动息为内灾。息即是风。等外风灾故。下三静虑。有如是内灾。遭是外灾坏 问何缘不立地亦以为灾耶。答以器世间。即是地故。但可火等。与地相违。不可说言地还违地。问第四静虑。何为外灾耶。答颂言四无不动故。彼无外灾。离内灾故。由佛说彼。名不动地故。内外三灾。所不及故。问若尔彼地。器应是常。答颂言然彼器非常情俱生灭故。谓彼天处。无总地形。但如众星居处各别。彼天生时。天宫随起。彼天死时。天宫随灭 问所说三灾。云何次第。答颂言要七火一水七水火后风。要先无间。起七火灾。其次定应一水灾起。此后无间。复七火灾。还有一水灾。如是乃至满七水灾。复七火灾。后风灾起。如是总有八七火灾。一七水灾。一风灾起。应知八七火灾中间。有七水灾。次第八七火灾后。有一风灾。计数总有六十四灾 问何缘七火灾后有一水灾。答谓顺极光净天寿八大劫故。谓缘水灾坏第二禅。既极光天寿。八大劫故。第八灾方有水灾。坏第二禅也。问何缘八七火灾后。方有一风灾。答谓顺遍净天。寿六十四大劫故。谓风灾起。坏第三禅。既遍净天。寿六十四劫故。第六十四灾。方是风灾。坏第三禅也。故论云。由彼有情所修定因于上渐胜。故感身寿。其量渐长。由是所居亦渐久住。由此善释施设足文遍净天寿。六十四劫。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二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三

  造作名业。此品广明。故名分别。释此品颂。总作三门。一明业体性。二释诸业名。三杂明诸业。就明业体性中。一正明业体。二诸门分别。三广明表无表。就正明业体中。一明所造业。二明能造大种。就明所造业中。一明二三业。二明五种业。此下第一明二三业。牒前问起。论云。如前所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各多差别。如是差别。由谁而生。颂曰。

  世别由业生  思及思所作
  思即是意业  所作谓身语

  释曰。初句总答。次句明二业。下两句明三业。世别由业生者。世间差别。由业所生。非自在天及大梵王。为一因主。作先觉因。生诸世间。外道计天先起欲观。欲受用境。名先觉因能生世间。此虚计也。业有善恶。果分净秽。人中善业。恶所陵杂。以杂业故。感身不净。感外资具。郁金栴檀。甚可爱乐。诸天善业。恶不能杂。名为纯业。以业纯善。所感内外。二事俱妙 问此所由业其体云何。答思及思所作者。此明二业。于契经中。说有二业。一者思业。二者思已业。思已业者。谓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者。此明三业。即前二业。开为三种。思是意业。思所作者。是身语业。因思起故。名思所作。言意业者。约等起立。业即是思。与意相应。意等引起。名为意业。言身业者。约所依立。身谓色身。业依身起。名为身业。言语业者。约自性立。以语自性即是业故。又论云。然心所思。即是意业。思所作业。名为身语二业。是思所等起故(解云。思名等起。思与心等。能引起身语业也)。

  从此第二。明五业。一明表无表。二明身语表。三证有无表。且初第一。表无表者。论云。且身语二业。自性云何。颂曰。

  此身语二业  俱表无表性

  释曰。身语各有表无表故。身语二业俱表无表性。

  从此第二。别明身语表。论先问云。且身语表其相云何。颂曰。

  身表许别形  非行动为体
  以诸有为法  有刹那尽故
  应无无因故  生因应能灭
  形亦非实有  应二根取故
  无别极微故  语表许言声

  释曰。前九句明身业。后一句明语业。初一句。论主述一切有宗。形为身表。次五句。论主破正量部动名身业。次三句。论主却破一切有宗实有形色。身表许别形者。一切有宗。许身表业。形色为体。由思力故。别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业。形谓形色。犹如合掌杀缚等形。形即是表。表善恶故。表即是业。有造作故。此之形色依身起故。名身表业 非行动为体者。正量部说。动名身表。为破此故。说非行动。正量部计。有为法中。心心所法。及音声光明等。许刹那灭。定无行动。身表业色。许有动故。非刹那灭。如礼佛等身动转时。事若未终。此之动色无刹那灭。此身动时。表善恶故。故身表业。行动为体 以诸有为法有刹那尽故者。立理正破。以诸有为有刹那故。定无行动。何以得知皆有刹那。以有尽故。既后有尽。知前有灭。故知有为法。皆刹那灭。故颂尽故二字。释上有刹那故也。颂中故字。两度言之。有刹那故。尽故。此应立量。身表业色。是有法。定无行动。是宗法。因云。有刹那故。同喻云。如心所等。并曰。心等有刹那。心等无行动。身表有刹那。身表无行动。故论云。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故。不可言动名身表业。彼宗救云。我许身表无刹那灭。故有行动。即显论主刹那为因有不成过。为破此救。应立量云。身表业色定有刹那。以有尽故。如心所等。并曰。心所后有尽。心所有刹那。身表后有尽。身表有刹那。故以尽故二字。成立有为皆有刹那。其理极成也。故论云。诸有为法。皆有刹那。其理极成。后必尽故。谓有为法。灭不待因。所以者何。待因谓果。灭无非果。故不待因(解云。果法待因。灭是无法。无法非果。故不待因。应立量云。灭不待因。以是无故。犹如兔角。既有为法。灭不待因。明知有为。皆刹那灭也)。应无无因故者。破彼转救。彼许法灭待因而灭。故论云。岂不世间现见薪等。由与火合故。致灭无。定无余量过现量者。故非法灭皆不待因(薪待火灭。即是待因。薪等现见现量证也)。为破此救。故言应无无因故。汝许薪等若待因灭。应一切灭无不待因。如生待因无无因者。并曰。生法待因生。无有无因生。灭法待因灭。无有无因灭。现见觉焰等。不待因而灭。明知薪等灭。亦不待因灭。应立量云。又薪等灭。定不待因。有为摄故。如觉焰等。觉焰是有为。不待因而灭。薪等是有为。亦不待因灭。心心所法。总名为觉。能觉境故。焰是灯焰。生因应能灭者。更以理逐之。又若薪等。火合为因。有熟变生。下中上别。下熟初黄。中熟次黑。上熟最黑。然中熟生。下熟即灭。若上熟生。中熟亦灭。应生中上熟因体即是灭下中熟因。生灭相违。岂容生因即能为灭。故以此理。显彼成非。论云。故无有因令诸法灭。法自然灭。是坏性故。自然灭故。才生即灭。由才生即灭故。刹那灭义成。有刹那故。定无行动 身表是形理得成立 形亦非实有者。是经部宗。标破有宗实有形色。故论云。然经部师。形非实有。谓显色聚。一面多生。假立长色。待此长色。于余色聚一面少中。假立短色 于四方面。并多生中。假立方色。于一切处。遍满生中假立圆色。所余形色。如应当知(所余形色。谓高下等。皆假立也)。如见火㷮于一方面。无间速运。便谓为长。见彼周旋。谓为圆色。故形无实别类色体。应二根取故者。是经部师正立理破。汝萨婆多。若谓实有别类形色。则应一色二根取过。如长等色。一眼根见。二身根触。以身触时知长短故。由此应成二根取过。十二处中。理无色处二根所取。故知形色。本无实体。论云。然如依触取长等相。如是依显能取于形(解云。此文是经部立正义。言依触者。以形是假。身根触时。意识于中。依身根触。取假长等。故言依触。即是意识。依身根触。取长等也)。无别极微故者。说形假所由。谓离显色外。无别极微名为长等。但由显色。如是安布。差别相中。假立长等(方圆等相。名差别也)。然经部宗。形为身表。但假非实。形虽是表。而非是业。言身业者。以思为体。谓能种种运动身思。依身门行。故名身业。身之业故。故名身业。言语业者。亦思为体。谓发语思。依语门行。故名语业。语之业故。故名语业。言意业者。谓审虑思。及决定思。为意业体。故此三业。皆思为体。随门异故。立差别名。依意门行。名为意业。依身门行。名为身业。依语门行。名为语业。总有四思。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身思。四发证思。前二意业。第三身业。第四语业。以经部宗身语二表。色性钝故。唯无记性。不同有宗身语二业。以色为体。身业形色。语业音声。俱色摄也。故论云。谓前加行。起思惟思。我当应为如是如是。所应作事。名为思业。既思惟已。起作事思。谓随所思作所作事。能发身语。名思已业(解云。经部释经二业也。欲明二业。皆思为体。思惟者。谓审虑思。决定思是也)。语表许言声者。此明语业。谓即言声为语表业。此身语业。皆有无表。如前界品已分别竟。

  从此第三。证有无表。如前界品。以经部宗不许无表是实有故。彼说无表。但是思种。谓审决动发。四现行思。于色心上。熏成种子。此思种上。防非止过。假立无表。但不作恶。即名无表。更无实体。故论云。经部亦说。此非实有。由先誓限。唯不作故。彼亦依过去大种施设。然过去大种。体非有故。又诸无表无色相故(解云。一由不作。即名无表。二无表。依过去大种。大种尚非有。无表岂得有。三又无色相。由此三因。故无表无实也)。故此已下。萨婆多宗。以八义证无表实有。颂曰。

  说三无漏色  增非作等故

  释曰。此颂有八证。一说三色证。二说无漏色证。三说福增长证。四说非作成业证。五法处色证。六八道支证。七别解脱戒证。八戒为堤塘证。

  说三无漏色者。此举二证。一说三色证。二说无漏色证 增非作等故者。增谓第三福增长证。非作是第四非作成业证。余四证等字收 第一说三色证者。以契经说色有三种。此三为处。摄一切色。一者有色有见有对(色处是也)。二者有色无见有对(眼等五根。声香味触)。三者有色无见无对(无表色也)。此经既说有无见无对色。明知实有无表也 第二无漏色证者。如契经说。无漏法云何。谓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所有色。不起爱恚。乃至识亦然。是名无漏法 此经既言有无漏色。明知无表。体必实有。除无表外。更无有色名无漏也 第三福增长证者。如契经言。诸有净信。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成就有依七福业事。若行若住。若寐若觉。恒时相续。福业续起。无依亦尔。此经既言福业增长。福业增长。即是无表。谓彼施主。行施已后。或起恶心及无记心。或无心时。若无无表。依何法说福业增长。故知无表。实有体也。七有依福者。一施羁旅客。二施路行人。三施有病人。四施看病人。五施园林。六施常乞食。七随时施。如是七种。善故名福。作故名业。业依此七。故名为事。无依福者。无物布施。但起深心。随喜恭敬。亦生胜福也 第四非作成业证者。又自非作。遣他杀等。若无无表。不应成业道。所以然者。谓发语处分。遣他杀等。此发语表。非业道摄。谓使未作杀等事故。若彼使者。行杀等竟。此前语表。更无异性。如何能教者。成杀等业道。明知别有杀等无表。来入身中。故能教人得成业道。故此业道。即无表摄。第五法处色证者。又契经说。苾刍当知。法谓外处。是十一处。所不摄法。无见无对。此经于法处中。不言无色。故知法处中。实有无表色。若无无表色。此经阙减。便成无用。谓经阙减无色言故。既不言无色。明知实有无表。第六八道支证者。若无无表。应无八道支。以八道支中。正语。正业。正命。此三是无表。故论云。以在定时无语等故(解云。在定不可语。无正语也。身不运动行礼佛等无正业也。不乞食等无正命也。既于定中。说正语等三。以在定中。有正语等。三无表色。出定之后。能起三正。不起三邪。故于定中。说正语等。此于因上。立果名故。因即无表色。果即正语等也)第七别解脱戒证者。若无无表。则亦应无别解脱戒。以受戒后虽起异缘恶无记心。而名苾刍。明知别有无表戒色。名别解脱戒。恶无记中。相续而转。名苾刍等。第八戒为堤塘证者。又契经说。离杀等戒。名为堤塘戒。能长时相续。堰遏犯戒过故。此经既说戒为堤塘。明知别有无表戒色。萨婆多宗。引上八证。证无表实 从此经部。会通前说。且三色者。是定境色。非无表色。瑜伽(此云相应。谓心境相应也)师说。修静虑时。定力所生。定境界色。非眼根见。故名无见。不障处所。故名无对。第二无漏色。亦定境色。依无漏定。所生色者。名无漏色。第三福增长者。但是布施。现行善思。所熏成种。假立无表。名福增长。故论云。而前缘施。思所熏习。微细相续。渐渐转变。差别而生。由此当来。能感多果。故密意说。恒时相续。福业渐增。福业续起(解云。一熏习。二微细。三相续。四转变。五差别。此五并是种子异名) 第四非作成业证者。亦思种为体。第五法处所摄色者。是前定境界色也。第六八圣道支者。论云。虽无无表。而在道时。获得如斯。意乐依止。故出观后。由前势力。能起三正。不起三邪。以于因中立果名故。可具安立八圣道支(解云。依经部宗。道俱时思。名为意乐。与出定后三正为依。故名依止。此道俱思。假立无表。名道俱无表。无表无体。于此思上。立正语等。余文可知也) 第七别解脱戒者。亦思种为体。于此思种上。有防非.止过功能。假立无表。故论云。谓由思愿力。先立要期能定遮防身语恶业。由此故建立别解脱律仪(已上论文) 第八。戒为堤塘者。论云。谓先立誓限。定不作恶。后数忆念。惭愧现前。能自制持。令不犯戒。故堤塘义。由心受持。略明经部思种之义。且如受戒。誓断七非。于加行位。熏成加行七思种子。后至受戒第三羯磨。遇胜缘已。从此加行。思种子上。复更熏成根本思种。与前加行思种。并起初念。七支种子。第二念。二七支种子。第三念三七支种子。乃至未遇舍缘。念念七支增长。若遇舍缘。即不增长。恶戒亦尔。又解。于一思种。刹那刹那。七支功能增长。大乘亦尔。然依大乘宗。熏第八识。若经部宗。熏于色心。即色心持种子。于色心上。有生果功能。假立种子。离色心外。更无别体。

  从此第二。明能造大种。于中有三。一明表无表大种异。二明能造时同异。三明大种依地异。且初第一表无表大种异者。论云。前说无表大种所造。为表大种所造。为有异耶。颂曰。

  此能造大种  异于表所依

  释曰。此者此无表也。无表与表异大种生。此无表色细。表色即粗。不可一四大种能生粗细二果。故须异也。

  从此第二。明能造时同异。论云。如表与大必同时生。无表与大少分时异。颂曰。

  欲后念无表  依过大种生

  释曰。言欲者。简色界定俱无表。定俱无表。与能造大时必同也。唯欲界系。初刹那后。所有无表。从过大生。谓初念无表。与大种俱。此时大种。悬造未来众多无表。故第二念所有无表。依过去大生。过去大种。能造无表。具生等五因。名为所依。此为所依。无表得起。无表起时。依现大种。现身大种。但能为依。非所依也。论云。为转随转因。如轮行于地。以手地为依(解云。过去大种。名转因。转之言起。无表起故。现身大种。名随转因。无表随逐大种转故。随转之因依主释也。以手掷轮。轮依地转。轮喻无表。手喻过去大种。地喻现身大种也) 问初念大种。造后念无表。为即用彼造初念无表大种。为别起大种。造后念无表。答依婆娑论。此有三释。第一解云。即用造初念无表大种。造后念无表。第二解云。别起一具大种。悬造未来众多无表。第三释云。于初念时。起众多大种。悬造未来众多无表。刹那刹那四大别造。

  从此第三。明能造地别生。论云。何地身语业。何地大种所造。颂曰。

  有漏自地依  无漏随生处

  释曰。有漏自地依者。明有漏戒所依大种也。欲别解脱。及色定共。此二律仪。名有漏戒。各随当地。大种所造。以有漏法系地定故。故论云。欲界所系。身语二业。唯欲界系。大种所造。如是乃至。第四静虑。身语二业。唯是彼地。大种所造(已上论文) 无漏随生处者。此明无漏戒所依大种。道共无表。名为无漏戒。此无漏戒。随身生处。大种所造。谓生欲界。无漏现前。即是欲界。大种所造。此欲无漏。虽依色界六地而起。不依彼地。大种所造。以无漏法。不堕界故。又无诸大种是无漏故。复不可说不系大种。由所依身。无漏起故。故随生处大种所造。如是乃至。身生第四静虑。无漏现前。唯是从地。大种所造。随生处故。义准前说。

  此下第二。诸门分别。就中一约类以明。二约性界地辨。

  此下第一。约类以明。论云。此表无表。其类是何。复是何类。大种所造。颂曰。

  无表无执受  亦等流情数
  散依等流性  有受异大生
  定生依长养  无受无异大
  表唯等流性  属身有执受

  释曰。前六句。明无表类及所依大种。后两句。明表类及所依大种。无表无执受者。若定若散。一切无表。无变碍故。名无执受。亦等流情数者。谓无表色。同类因生。是等流性。亦言显此有是刹那。谓苦忍俱。道共无表。非等流故。名有刹那 言情数者。又此无表依内身起。有情数摄 散依等流性有受异大生者。明无表所依大种也。散谓欲界。别解脱无表也。依谓无表。所依大种。此散大种。同类因生。唯等流性。又此大种。散心果故。名有执受。必有爱心。执为自体。故有执受异大生言。显身三口四七支无表。一一各别。四大种造。以散七支展转相望。非一果故。故此七支。各别大造。定生依长养无受无异大者。明定无表所依大种。定生无表。总有二种。谓静虑戒。及无漏戒 此二无表。所依大种。唯长养性。以在定中必能长养四大种故。定生大种。唯长养性也 又定大种。是无执受以于定位。必无爱心执此大种。为内自体故。无执受无异大者。显定无表七支。同一四大种造。以此大种与定心俱。定心一故。故此大种。亦唯一具。又此七支。展转相望。同一果故。无异大造。表唯等流性者。身语表色。同类因生。唯等流性。属身有执受者。就中身表。以属身故。名有执受。语表不属身故。无执受也。然有新生等流大种遍住身分。造有表业。不破本身。身亦不大。异熟虚疏。有孔隙故。故得相容。

  从此第二。明性界地。一明性界地。二明三性。论云。已辨业门二三五别。此性界地。差别云何。颂曰。

  无表记余三  不善唯在欲
  无表遍欲色  表唯有伺二
  欲无有覆表  以无等起故

  释曰。无表记余三者。三性分别。谓无表色。不通无记。唯善恶性。故说记言。余谓表业。及与意思。皆通三性。问何故无表。不通无记。答以无记心。势力微劣。不能引发强无表业。可因灭时。果仍续起。故无表业非无记也。不善唯在欲者。无表表思。于中不善。唯在欲界。善及无记。诸地皆有。无表遍欲色者。此明无表不通无色。以无色界无大种故。既无大种。无表宁有。又有身语。方有律仪。无色界中。无身语转。故无律仪。又毗婆沙师。作如是说。为治恶戒。故起尸罗。唯欲界中。有诸恶戒。无色于欲具四种远。一所依远。二行相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故无色中。无无表色。表唯有伺二者。欲界初禅。名有伺二。表色唯在有伺地中。要有寻伺。方能发表。二禅已上。无寻伺故。故无表业。欲无有覆表以无等起故者。明有覆表唯在初禅也。夫论表业。约等起心。以判善恶。言等起者。能发心也。以欲界中。无有覆心能发表业。故有覆表。欲界无也。欲界虽有身边二见。是有覆心。是见所断。不能发业。夫发业者。唯修所断。问何名初禅有覆表业。答如大梵王于马胜所。起谄诳心。发身语业。名有覆表。论云。复以何缘。二定已上。都无表业。欲界无有有覆无记表业。

  以无发业等起心故。有寻伺心。方能发业。二定已上。都无此心。又发表心。唯修所断。见所断惑。内门转故。以欲界中。决定无有有覆无记。修所断惑。是故表业。上三地皆无。欲界无有有覆无记表业(已上论文思而可知)。

  从此第二。明三性所由。就中有二。一明三性所由。二明二种等起。且明三性者。论明四因能成三性。一由胜义。二由自性。三由相应。四由等起。此中应辨。何法何性。由何因成。颂曰。

  胜义善解脱  自性惭愧根
  相应彼相应  等起色业等
  翻此名不善  胜无记二常

  释曰。胜义善解脱者。涅槃名解脱。以涅槃中。最极安隐。众苦都寂。犹如无病。是善是常。故名为胜。有实体故。复名为义。故此涅槃。名胜义善。自性惭愧根者。根谓无贪等三善根。及惭愧二。此之五法。体性是善。犹如良药。名自性善相应彼相应者。上相应是标。下相应是释。谓彼前无贪等五。余心心所。自性非善。与彼相应。而得善名。名相应善。如杂药水。等起色业等者。色业谓身语表无表业等。等取不相应中四相及得。二无心定。此等诸法。名等起善。以是自性。及相应善。所等起故。而得善名。如良药汁所引生乳。翻此名不善者。翻此四善。立四不善。胜义不善。谓生死法。由生死法。苦为自性。极不安隐。犹如痼疾。自性不善。谓无惭愧。及贪瞋等。三不善根。性是不善。犹如毒药。相应不善。除无惭愧等外。余心心所法。要与无惭愧等相应。方名不善。如杂毒水。等起不善。谓身语业。不相应中。四相及得。以是自性相应不善所等起。故如毒药汁所引生乳。胜无记二常者。胜义无记。谓虚空非择灭。二常法也。以是常故。名为胜义。非道所证故。称曰无记。理实有为无记。名自性无记。此论略而不论。正理论具明。应知无记中。无有相应等起无记也。问若等起力。令身语业成善不善。即此业上能造大种。亦等起生。何故大种唯无记性。答以作者心。本欲起业。非四大种。故不成例。

  从此第二。明等起义。引经难起。故论云。如上所言。见所断惑。不能发表。若尔何缘。契经中说由邪见故。起邪思惟。邪语。邪业。及邪命等(解云。邪见。是见所断惑。既从邪见。发邪语等。如何见惑。不发表乎) 此不相违(总答)。何以故(徴也)。颂曰。

  等起有二种  因及彼刹那
  如次第应知  名转名随转
  见断识唯转  唯随转五识
  修断意通二  无漏异熟非
  于转善等性  随转各容三
  牟尼善必同  无记随或善

  释曰。初一行颂。明二等起。第二一行颂。约六识。明差别。后一行颂。约三性辨同异。等起有二种者。标也。表无表色等起。有二种也。因及彼刹那者。列名也。一因等起。二刹那等起。发业前心。名因等起。在先为因故 与业俱心。名刹那等起 同一刹那时故。如次第应知名转名随转者。因等起心。说名为转。谓能转业。转之言起。将作业时。能引发故 刹那等起。名为随转。谓随业转。正作业时。不相离故 见断识唯转者。此下四句分别。此初句也。谓见断识。唯能为转。但为远因。助寻伺心。能起表也。不为随转。于外门心。正起业时。见断无故(外门者谓修断)唯随转五识者。第二句也。谓五识身。无分别故。不能为转。外门起故。能为随转。修断意通二者。明俱句也。修所断识。有分别故。而能为转。外门起故。亦为随转。无漏异熟非者俱非句也。谓无漏法。唯在定故。不能发业。非转非随转。若异熟心。任运起故。不能发业。非转非随转。于转善等性随转各容三者。明转随转三性不同也。善等性者。等取不善无记也。三者三性也。谓转心。若善。随转容三性。转心。若不善随转。亦容三性。转心若无记。随转亦容三性。牟尼善必同者。明佛心也。谓佛转心。若是善性。后随转心。亦必是善。故言必同。无记随或善者。佛无记心。若是转者。其随转心。或是善性。亦通无记。是故言或。以佛世尊于说法时。心或增长。无萎歇故。故无记转心。通善心随转。言佛有无记心也。若依萨婆多宗。许佛有异熟。通果。威仪。三无记心也。若依大众部宗。说佛无无记心。心唯是善。以佛世尊常在定故。故契经言。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那伽此云龙头。显佛世尊)。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三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四

  从此第三。广明表无表。一明三无表。二依三别解。且初明三无表者。论云。傍论已了。复应辨前表无表相。颂曰。

  无表三律仪  不律仪非二

  释曰。无表有三者。一者律仪。二者不律仪三者非律仪。非不律仪。颂言非二者。即是第三非律仪。非不律仪也。能遮能灭恶戒相续。故名律仪。

  从此第二。依三别解。就中有五。一别解律仪二总明成就。三明得戒因缘。四明舍差别。五约处明成就第一别解律仪中。一明三善律仪。二别明初律仪。且初明三善律仪者。论云。如是律仪差别有几。颂曰。

  律仪别解脱  静虑及道生

  释曰。此标三律仪也。一别解脱律仪(谓欲廛戒)二静虑生律仪(谓色廛戒) 三道生律仪(谓无漏戒) 就第二别明初律仪中。一明初律仪。二安立四戒。三别解异名。且明初律仪者。论云。初律仪相差别云何。颂曰。

  初律仪八种  实体唯有四
  形转名异故  各别不相违

  释曰。初句辨名。次三句明体。初律仪八种者。标也。一苾刍律仪。二苾刍尼律仪。三正学律仪。谓正学六法故(于五戒上。加不非时食也)。四勤策律仪。勤为大僧之所策励。旧云沙弥。五勤策女律仪。六近事律仪。七近事女律仪。八近住律仪。如是八种。总名第一别解脱律仪也。实体唯有四者。明体也。名虽有八实体唯四。一苾刍。二勤策。三近事。四近住。所以然者。离苾刍戒。无别苾刍尼律仪。离勤策戒。无别正学勤策女律仪。离近事戒。无别近事女律仪。故体唯四。形转名异故者。释其所由也。形谓形相。即女男根。但由形转。名有异故。戒体无别。谓转根位。令本苾刍戒名苾刍尼律仪。或苾刍尼戒。名苾刍律仪。令本勤策戒名勤策女律仪。或勤策女及正学戒。名勤策律仪。令本近事戒。为近事女律仪。或近事女戒。为近事律仪。故论云。非转根位有舍先得。得先未得律仪因缘故。四律仪非异三体(解云。舍戒因缘。总有四种舍。得戒因缘。谓从他受等。今转根位。非四舍摄。故非有舍先得戒因缘也 又转根位。无得先未得戒之因缘。故知尼等四戒。不异苾刍等三体也) 问若从近事。受勤策戒。复从勤策。受苾刍戒。此三律仪。为由增足远离方便。立别别名。如只金钱加一名双。或五钱上加五名十。十上加十。成二十耶。为此三戒其体各别具足顿生。答三种律仪。其体各别。具足顿生。故于苾刍身中。有二百六十五戒。俱时而转。问三种律仪。同不杀等。既尔相望。同类何别。答由因缘别。相望有异。因谓求戒。心名因也。本求五戒等。心有别也。缘谓戒师名缘。如五戒从一人受。十戒从两师受。大戒从十师受。缘有别也。以诸远离。依因缘发故。因缘别远离有异。戒名远离远离恶也。又论云。若无此事。舍苾刍律仪。尔时则应三律仪皆舍。前二摄在后一中故。既不许然。故三各别。然此三种。互不相违。于一身中。俱时而转。非由受后。舍前律仪。勿舍苾刍戒。便非近事等(解云。舍苾刍时。既名近事等。明知三戒俱时转也)。

  从此第二。安立四律仪。论云。近事。近住。勤策。苾刍。四种律仪。云何安立。颂曰。

  受离五八十  一切所应离
  立近事近住  勤策及苾刍

  释曰。初两句标戒数。下两句立戒名。谓若受离五所应远离。安立第一近事律仪。五所应离者。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欲邪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若受离八所应远离。安立第二近住律仪。八所应离者。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歌舞观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若受离十所应远离。安立第三勤策律仪。谓于前八。涂饰香鬘。歌舞观听。开为二种。复加受畜金银等宝(解云。讥嫌重故。开一为二。妨废修道。制畜金银也)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

  从此第三。别释异名。论云。别解脱律仪。名差别者何。颂曰。

  俱得名尸罗  妙行业律仪
  唯初表无表  名别解业道

  释曰。此有六名。一能平险业。故名尸罗。训释言词者。谓清凉义。如伽陀言。受持戒乐。身无热恼。故名尸罗。二智者称扬。故名妙行。三所作自体。故名为业。问岂不无表亦名无作。如何今说所作自体。答有惭耻者。受无表力。不造众恶。故名不作表思所造。得所作名。四能防身语。故名律仪。第五第六名者。颂言唯初表无表名别解业道。名别解脱者。第五名也。业道者。第六名也。初谓初念。谓受戒时。别别弃舍种种恶故。依初别舍义。立别解脱名。第二念等。虽能舍恶。非初舍故。不得名为别解脱也 第二念等。但得名为别解脱律仪。能防非故。故律仪名。通初后位。无差别也。别解脱律仪者。别解脱之律仪。依主释也。又此初念。亦名业道。第六名也。本求戒思。今日究竟。依业畅义。立业道名。谓戒前思。名之为业。初念戒体。名之为道。思所游履故。业家之道。故名业道。故初刹那。名别解脱。初弃恶故。亦得名为别解脱律仪。能防非故。亦得名为根本业道。畅思起故。第二念等。不名业道。非畅思故。名为后起。根本后故。

  从此第二。总明成就。于中有二。一总明成就。二约世明成就。就初总明。复分三段。一明成三戒。二明断律仪。三会经二律仪。此下第一。明成三戒。论云。谁成就何律仪。颂曰。

  八成别解脱  得静虑圣者
  成静虑道生  后二随心转

  释曰。初句明成别解脱。次两句明成定道。后句明差别。八成别解脱者。始自苾刍。终于近住。此之八众。成别解脱戒也。得静虑者。谓得根本四静虑。及未至中间。兼上三静虑近分。总名静虑。诸近分地近静虑故。得静虑名。如近村邑得村邑名。得圣者。谓学无学也。若得静虑者。成静虑生律仪。谓戒从静虑生。或依静虑故。名静虑生律仪。若得圣者。成道生律仪。后二随心转者。唯定道二名心随转。入定则有出定则无。与定心。俱名心随转。别解脱戒。非心随转。异心无心。亦恒转故(异心者。恶无记也)。

  从此第二。明断律仪。论云。静虑无漏。二种律仪。依何义故。名断律仪。颂曰。

  未至九无间  俱生二名断

  释曰。未至九无间者。谓未至地。九无间道。有断律仪。此无间道。通静虑道及无漏道也。俱生二名断者。二谓静虑无漏戒。此戒与未至九无间道。俱时而生。名俱生二也。此俱生二。以能永断欲廛恶戒。及能起惑。名断律仪。前八无间。俱生二戒。能断欲惑。名断律仪。第九无间。俱生二戒。能断欲惑。兼断恶戒。名断律仪。以此恶戒是缘缚断。要断能缘九品惑尽。方名为断。故前八品。不断恶戒。唯未至地。能断欲惑。故取未至也。无间道断惑。解脱道证灭。故唯无间。名断律仪。有静虑律仪。非断律仪。应作四句。第一句者。除未至定九无间道。有漏律仪。取所余未至地有漏解脱道律仪。及上地有漏静虑律仪。以有漏故。名静虑律仪。不断惑故。非断律仪。第二句者。依未至定。九无间道。无漏律仪。以无漏故。非静虑律仪。以无间道。故名断律仪。第三句者。谓未至定。九无间道有漏律仪。以有漏故。名静虑律仪。无间道故。名断律仪。第四句者。除未至定。九无间道无漏律仪。取所余未至地。无漏解脱道。及上地一切无漏律仪。以无漏故。非静虑律仪。非无间道故。非断律仪也。

  无漏律仪。非断律仪。亦有四句。准前四句。思而可知。

  从此第三。会经二律仪。论云。若尔世尊所说。略戒颂曰 身律仪善哉 善哉语律仪 意律仪善哉 善哉遍律仪(遍律仪者。总叹三业)。

  又契经说。应善守护。应善安住眼根律仪。问此上两经意及眼根。此二律仪。以何为自性。答此二自性。非无表色。若尔是何。颂曰。

  正知正念合  名意根律仪

  释曰。正知正念合名意根律仪者。合前二种正知正念。名意根律仪。正知是慧。正念是念。以此念慧。能防过非。故二律仪。慧念为体。

  从此第二。约世明成就。一成就无表。二成就表。三明恶戒名。四成表无表。就成无表中。一约世明成就。二约世成处中。三住善恶成中。且初约世明成就者。论云。今应思择。表及无表。谁成就何。齐何时分(问也)且辨成无表律仪不律仪。颂曰(答也。表在后文明也。此唯明无表。故言且也)。

  住别解无表  未舍恒成现
  刹那后成过  不律仪亦然
  得静虑律仪  恒成就过未
  圣初除过去  住定道成中

  释曰。前三句。明别解脱无表。次一句。明不律仪无表。次两句。明定共无表。次一句。明道共无表。后一句。双明定道。住别解无表未舍恒成现者。别解无表。未舍已来恒成现在。此未舍言。遍流至后定道句中。以说成就必未舍故。刹那后成过者。此明别解脱无表初刹那后亦成过去。法后得故。成过去也。由此初念。唯成现世。若第二念。通成二世。无法前得。不成未来。问何故无法前得。答不随心。色势微劣故。无法前得。不律仪亦然者。此明不律仪无表。约世成就。如别解脱戒。故言亦然。谓至未舍恶戒已来恒成现在。初刹那后。亦成过去。得静虑律仪恒成就过未者。此明静虑戒。未舍已来恒成过去及与未来。恒成就过者。谓余过去生。所失静虑戒。今初刹那。必还得彼过去定戒。恒成未者。随心转色。势力强故。若未舍已来。恒成未来。圣初除过去者。谓圣所住。无漏律仪。于初刹那苦法忍位。必成未来。不成过去。此类圣道。先未起故。过去既无。故不说成就。若第二念。恒成过未。与定戒同也。住定道成中者。住谓现住。中谓现在。过未中故。正在定中。说名为住。若在观位。成现在戒。名为成中。若出观时。不成现在。以定道戒随心转故。

  从此第二。约世成处中。论云。已辨安住善恶律仪。住中云何。颂曰。

  住中有无表  初成中后二

  释曰。言住中者。谓非律非不律也有。无表者。谓此住中未必一切皆有无表。或有无表。故标有言。若有无表。即是善戒。或是恶戒。种类所摄。初成中后二者。住中无表初成现在。初刹那后。成过现二世也。

  从此第三。明住善恶成中。论云。住律仪不律仪。亦有成恶善无表。不设有成就。为经几时。颂曰。

  住律不律仪  起染净无表
  初成中后二  至染净势终

  释曰。上二句。答前问。下二句。答后问。若住律仪。起染无表者。如诸苾刍起胜烦恼。作杀缚等。住不律仪。起净无表者。如屠人等起淳净心。作礼佛等。然此二心。未断已来。所有无表。恒时相续。故此无表。至染净势终也。初念唯成现在。后念成过现二世 从此第二。明成表者。论云。已辨无表。成表云何。颂曰。

  表正作成中  后成过非未
  有覆及无覆  唯成就现在

  释曰。前两句。明成善恶表。下两句。明成无记表。表正作成中者。此表谓律不律。及处中表也。正作此表业。恒成现在。名为成中。后成过非未者。此上表业。初刹那后。通成过去。非成未来。不随心色。势微劣故。有覆及无覆唯成就现在者。明无记表也。唯成就现在者。谓无记表。唯法俱得。成现在世。无前后得。不成过未。法力劣故。此无记表。性昧钝故。从他起故。唯成现在 有覆无记等。能发之心。虽是无记。不随他起。通成三世。谓无记心。名为劣心。无记表业。从劣心起。其力倍劣彼能起心。故表成现心成三世。有差别也。

  从此第三。明恶戒异名。论云。此不律仪。名差别者。颂曰。

  恶行恶戒业  业道不律仪

  释曰。此有五名。是不律仪名之差别。是诸智者。所呵厌故。果非爱故。立恶行名。污净尸罗。故名恶戒。身语所造。故名为业。根本所摄。故名业道。不禁身语。名不律仪。然业道名。唯目初念。通初后位。立余四名。

  从此第四。成表及无表。论云。或成表业。非无表等。应作四句。其事云何。颂曰。

  成表非无表  住中劣思作
  舍未生表圣  成无表非表

  释曰。初两句。是第一句。下两句是第二句。成表非无表者。标也。住中劣思作者。释也。住非律非不律。名为住中。谓住中人。以微劣心。造善造恶。唯发表业。以心轻故。不发无表。舍未生表圣成无表非表者。谓经生圣住胎藏位。表业未生。过去生者。今时已舍。故不成表。但成无表。若欲色圣。成过未定道无表。若无色界圣。成过未道共无表 俱句者。谓住处中。重心造业。及未经生。圣人亦成表。成无表名俱句也 俱非者。谓诸异生。住胎藏中。不成表及无表也 从此第三。明得戒缘别。一明得三律仪。二明时分齐。三明近住戒。四明近事戒。五明得三戒别。从此第一明得三律仪。论云。此诸律仪。由何而得。颂曰。

  定生得定地  彼圣得道生
  别解脱律仪  得由他教等

  释曰。定生得定地者。明得定戒也。有漏未至中间。四根本禅。及上三近分静虑。名为定地。此定生戒。与定心俱。故得定地。得定戒也。彼圣得道生者。明得道戒也。彼谓彼前静虑。复说圣言。简取六地。谓未至中间。四根本定。唯此六地。有无漏道。故说圣言。简取无漏六静虑地。得彼圣道。得道生戒。与心俱故。别解脱律仪得由他教等者。明得别解脱戒也。言他教者。从师受故。此有二种。一从僧伽得。僧伽此云众。苾刍及尼正学。依众发戒。名从僧伽得。二依补特伽罗得。是别人也。余勤策等。五种戒。不从众发。名从补特伽罗得。颂云等者。毗婆沙师说。有十种得具戒法。故说等言。一由自然谓佛独觉。自然是智。以不从师。证此智时。得具足戒。二由证入正性离生。谓憍陈如等五比丘。见道生时。得具足戒。三由佛命善来苾刍。尔时得戒。谓耶舍等。正理论云。由本愿力。佛威加故。四由信受佛为大师。得具足戒。谓大迦叶也。五由善巧酬答。谓苏陀夷。年始七岁。佛问汝家在何。彼答言。三界无家。称可佛心。未满二十。佛许僧中羯磨受戒。六由敬受八尊重法。谓大生主。梵云摩诃波阇波提。大梵天王。名大生主。生众生多故。从梵王边。乞得以所乞处为名。佛遣阿难为说八法。彼闻敬重。便即得戒。七由遣使。谓法授尼。此尼端正。恐路有难。不住僧中。僧遣使尼。传法往与授戒。彼便得戒。以尼端正。别开此缘。八由持律为第五人。边国僧少。许五人受。要须一人持律羯磨。故云第五。九由十众得。谓于中国。十由三说归佛法僧。谓六十贤部。共集受具足戒。佛遣阿难。为说三归。彼便得戒。如上所得别解脱律仪非必定。依表业而发。

  从此第二。明戒时分齐。一明别解脱戒。二明不律仪。今即是初戒时分齐者。论云。又此所说。别解脱戒。应齐几时。要期而受。颂曰。

  别解脱律仪  尽寿或昼夜

  释曰。苾刍等七众。要尽形寿。唯近住戒。一昼夜受。以戒时边际但有二种。一寿命边际。二昼夜边际。故时定尔。若依经部。或一昼夜或多昼夜。皆容受得近住律仪。毗婆沙师言。曾无契经说过昼夜。受近住成。是故我宗。不许斯义。

  从此第二。明恶戒时。论云。依何边际。得不律仪。颂曰。

  恶戒无昼夜  谓非如善受

  释曰。要期尽寿。造诸恶业。得不律仪。非一昼夜。谓此非如善戒受故。谓必无有立限对师。我一昼夜受不律仪戒。此是智人所诃厌业。无对师故。无一昼夜。要期尽寿。虽不对师。由起毕竟坏善意乐。得不律仪。

  从此第三。明近住戒。就中一明受方法。二明具八支。三明不受近事得近住。且初明受方法者。论云。说一昼夜近住律仪。欲正受时。当云何受。颂曰。

  近住于晨旦  下座从师受
  随教说具支  离严饰昼夜

  释曰。此有七意。一于晨旦。谓受此戒。要日出时。此戒要经一昼夜故。若旦有碍缘。斋竟亦得受。二须下座。谓在师前。居卑劣座。或蹲或跪曲躬合掌。唯除有病。若不恭敬。不发律仪。三从师受。谓必从师。无容自受。以后若遇诸犯戒缘。由愧戒师。能不违犯。四随教说。受此戒者。应随师教受者后说。勿前勿俱。异此授受。二俱不成。五具足受八支。方成近住。随有所阙。近住不成。六离严饰。憍逸处故。常严身具。不必须离。缘彼不能生憍逸故。七昼夜谓至明旦日初出时。若不如斯依法受者。但生妙行。不得律仪。云近住者。近阿罗汉住。以随学彼故。或近尽寿戒住。或名长养长养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渐增长故。如有颂曰 由此能长养 自他善净心 是故薄伽梵 说此名长养。

  从此第二。明具八支。论云。何缘受此。必具八支。颂曰。

  戒不逸禁支  四一三如次
  为防诸性罪  失念及憍逸

  释曰。前两句者。离杀等四。名为戒支。防性罪故 离饮酒一。名不放逸支。酒必放逸。犯性戒故 离涂饰等三。名禁约支。以能随顺厌离心故 下两句者。释上立三支也。所以立第一戒支者。为防性罪故。杀生等四。名为性罪 立第二不放逸支者。防失念故 立第三禁约支者。防憍逸故 而说此八。名八斋支者。依经部宗。此之八种。总名为斋。别说为支 支者分也。以别成总。得支名故。是故斋名。假而非实。如车众分(揽众分成。名为车也)。及四支军(揽象马车步。四支成名军也)。五支散等(揽五分药。成名散也)。其车军散。三是假名也 若萨婆多宗。离非时食是斋体。八中一故。亦斋支。所余七支。八中一故。是斋支。非是离非时食。非斋也。

  从此第三。明不受近事。得近住。论云。为唯近事即得受近住。为余亦有受近住耶。颂曰。

  近住余亦有  不受三归无

  释曰。余亦有者。余谓三归也。不受近事。但受三归。亦得近住故。言余亦有。不受三归。必不得近住。故言不受三归无。或有不知要受三归。方始发戒。或复忘误。直受近住。亦发得戒。由意乐力。发律仪故。

  从此第四。明近事戒。一明发戒时。二会经文。三明三品戒。四明三归体。五明离邪行。六明娶妻不犯。七明离虚诳语。八明遮饮酒。此下第一。明近事律仪。依经部宗。受三归名三归近事。后说五戒相。名五戒近事。受三归时。未发五戒。于此五戒。随受多少。皆发得戒。若萨婆多宗。受三归竟。即发五戒。要须五戒。方名近事。故论云。如契经说。佛告大名。诸有在家白衣男子男根成就。归佛法僧。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此云近事)。愿尊忆持。慈悲护念。齐此名曰邬波索迦。为但受三归。即成近事(引经起问)。外国诸师。说唯此即成(经部宗答。唯此三归。即成近事也)。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离近事律仪。则非近事(有宗义也。要五戒名近事)。若尔应与此经相违(经部难也。此大名经。但说三归。不言五戒也)。此不相违。已发戒故(有宗答也)。何时发戒(经部徴已上论文)。颂曰。

  称近事发戒  说如苾刍等

  释曰。称近事发戒者。答发戒时也。大名经中。称近事言。此时发戒。谓经云。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此时即发近事五戒。称近事等言。便发律仪故。本求戒心。拟受五戒。故受三归。即发五戒。以经复说我从今日。乃至命终。舍生言故。此经意。说舍杀生等。略去杀等。但说舍生。故于前时。已发五戒。说如苾刍等者。举喻释成也。说谓经说舍杀生等。由如苾刍。一白三羯磨竟发苾刍戒。后说四重学处者。令识相坚持。近事戒亦然。先受三归已。发近事戒。后说舍生等。令识相坚持。是故近事。必具律仪。

  从此第二会经文。颂曰。

  若皆具律仪  何言一分等
  谓约能持说

  释曰。前两句。引经难。后一句。通释也。经部师言。若具律仪。方名近事。何故世尊言。有四种。一能学一分(谓一戒也)。二能学少分(谓二戒也)。三能学多分(谓三戒四戒也)。四能学满分(谓五戒也)。谓约能持说者。有宗通释也。理实近事。须具五戒。谓约能持。说一分等。能持先所受故。说能学言。若不尔者。应言受一分等。经既不言受一分等。明知能学。约能持说。

  从此第三。明三品戒。论云。此近事等。一切律仪。何缘得成下中上品。颂曰。

  下中上随心

  释曰。上品心受戒。得上品戒。乃至下品心受。得下品戒。故戒随心。有三品别。由此理故。或有罗汉。成下品戒。异生成上品戒。

  从此第四。明三归体。论云。诸有归依佛法僧者。为归何等。颂曰。

  归依成佛僧  无学二种法
  及涅槃择灭  是说具三归

  释曰。归依佛者。不归佛身。但归依成佛无学法。由无学法。能成佛故。又佛得无学法。是殊胜故。又佛得无学法。能觉悟一切故 由此三义故。归依也 无学法者。谓佛身中。尽无生智。无漏五蕴为体 归依僧者。谓归依成僧二种法。所谓学法。无学法。此二种法。能成四向四果僧故。故归依也。归依法者。唯归涅槃。涅槃即择灭也。一切众生身中。所证择灭。是善是常。寂灭一相故。通归依 若依论主。归依佛者。非直归依佛无学法。亦归依佛身。以损生身。成无间罪。故知佛身亦真佛体。故须归依。归依僧者。亦归僧身。以所依身是苾刍故。故通归依。此能归依。语表为体。问归依者。何义。答是救济义。由归三宝。解脱苦故。如世尊言。众人怖所逼。多归依诸山(山神名也)园苑及丛林(亦神名也)孤树制多等(孤树神。制多外道塔也)。此归依非胜。此归依非尊。不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苦谛)知苦集(集谛)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道谛)。趣安稳涅槃(灭谛)。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是故归依。普于一切受律仪处。为方便门。

  从此第五。明离邪行。论云。何缘世尊于余律仪处。立离非梵行。唯于近事一律仪中。但制令其离欲邪行(离欲邪行者。自妻不非时也) 颂曰。

  邪行最可呵  易离得不作

  释曰。此有三意。制欲邪行。一最可呵责。侵他妻故。感恶趣故。非非梵行。二易远离故。谓邪行易远离。在家耽欲。离非梵行。难故不制离非梵行也。三得不作故。谓诸圣者。于欲邪行。决定不作。得不作律仪。经生圣者。性戒成就。虽易多生。亦不犯故。离非梵行。则不如是。谓初二圣。有自妻故。有非梵行。由上三因。是故近事。制欲邪行。若不尔者。应经生圣犯近事戒。有自妻故。

  从此第六。明娶妻不犯。论云。诸有先受近事律仪。后娶妻妾。于彼妻妾。先受戒时。得律仪不(问也)。理实应得。勿但于一分。得别解脱律仪(答也)。若尔云何。后非犯戒(难也)。颂曰。

  得律仪如誓  非总于相续

  释曰。得律仪如誓者。如本受誓。而得律仪。本受誓云。我于一切有情。誓断欲邪行罪。非总于相续者。谓誓不言我总于一切有情相续。离非梵行。故于有情得离邪行戒。不得离非梵行戒。故后娶妻妾。非毁犯前戒。

  从此第七。明离虚诳语。论云。何缘但制离虚诳语。非离间语等。为近事戒。亦由前说三种因故。谓虚诳语。最可呵故。诸在家者。易远离故。一切圣者。得不作故。复有别因。颂曰。

  以开虚诳语  便越诸学处

  释曰。学处者戒名学处。所应学故。越者违越 若开诳语。便越学处。被检问时。于所犯戒。便言我不作。因斯于戒。多所违越。故佛为欲令彼坚持。于一切律仪。皆制虚诳语。

  从此第八。明离饮酒。论云。何缘于彼诸遮罪中。不制离余。唯遮饮酒。颂曰。

  遮中唯离酒  为护余律仪

  释曰。遮罪虽多。饮酒过重。谓饮酒者。心多放逸。必犯律仪。为护律仪。故遮饮酒。酒无定量。少分亦醉。故佛严制。乃至茅端亦不许饮酒非性罪。佛教遮制。不许令饮。违遮得罪。故名遮罪。如杀生等。未制戒时。圣必不犯。故名性罪。性是罪故。又性罪相。唯染心行。疗病饮酒。不为醉乱。许无染心。故非性罪。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四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五

  从此大文第五。明得三律仪别。就中一明得处时同异。二明有情支因。三明得恶处中。此下第一明得处时同异。论云。此别解脱。静虑无漏。三种律仪。从彼得一。亦得余二不。不尔云何。颂曰。

  从一切二现  得欲界律仪
  从根本恒时  得静虑无漏

  释曰。上两句。明得别解脱戒。下两句。明得定道戒。从一切二现得欲界律仪者。一从一切。得欲律仪。二从二得欲界律仪。三从现得欲律仪。从一切者。谓根本业道。加行后起。此发罪处。名为一切。谓别解脱。离根本罪及加行后起罪故。于一切发恶处。得别解脱戒。二从二得者。二谓二类。一有情类。性罪遮罪。性谓杀生等。遮谓女人同宿等。二非情类。性罪遮罪。性谓盗外财。遮谓堀地等。今受善戒。能离性罪及与遮罪。故从二类发罪处。得别解脱戒。三从现得者。论云。谓从现世蕴处界得。非从去来。谓此律仪。有情处转。去来非是有情处故(解云。有情处者。一有情。二有情处。处有二种。一所依处。二所止处所。以离邪淫。于守护有情边发戒。若离杀生。于有情所依处发戒。若不堀地。于有情所止处发戒也) 从根本恒时得静虑无漏者。一从根本得静虑无漏戒。二从恒时得静虑无漏戒。从根本者。谓从根本业道处。得定道律仪。此二律仪。于定位中。唯有根本。定前定后。无此戒故。故无加行后起位也。由定道戒唯根本故。故得戒时。唯于根本起恶处。得。别解脱戒。加行后起。皆容有故。故于三处。皆发得戒。论云。若得静虑无漏律仪。应知但从根本业道。尚不从彼加行后起。况从遮罪(已上论文) 第二从恒时得者(恒谓三世也)。谓从三世。发定道戒。由定道戒。与心俱转。谓戒俱心能缘三世。故心俱戒亦防三世。由上差别。应作四句论云 第一句者。谓从现世加行后起及诸遮罪(以现世故。得别解脱戒。加行等故。不得定道戒也) 第二句者。谓从去来根本业道(由根本故。得定道戒。由去来故。不得别解脱戒也) 第三句者谓从现世根本业道(以现世故。得别解脱戒。是根本故。得定道戒也) 第四句者。谓从去来加行后起(由去来故。无别解脱戒。加行等故。无定道戒也) 又论云。非于正得善律仪时。可定有现世恶业道等。是故应言从现处得。理实应言防护未来。定不应言防护过现(解云。此文是论主。弹前第三。第一句。谓正得善戒。岂有现世。恶业道等。等取第一句。中。加行后起及遮罪也。弹已正言。是故应言从现处得。此意者。第一第三句。应加处字。义即无妨。谓现在虽无业道等体。而有发业等处。故于业道等处。发戒义无妨也 若论发戒。有通三世。论其防罪理应未来。遮不起故。过去已灭。现在已生。不可防也)。

  从此第二。明有情支因者。论云。诸有获得律仪不律仪。从一切有情支因。有异不。此定有异。异相云何。颂曰。

  律从诸有情  支因说不定
  不律从一切  有情支非因

  释曰。律从诸有情者。从一切有情。发律仪故。以于一切有情住善意乐。方发律仪。异则不然。以恶意乐不全息故。支因说不定者。支谓七支。因谓受戒心 支不定者。有从一切支得谓苾刍戒 有从四支得。谓勤策等戒 因不定者。谓下中上心不俱起故 或有住戒非一切因。谓或下心。或中或上。受近住近事勤策戒。或有住戒由一切因。谓以下心受近事戒复起中心。受勤策戒。后起上心。受苾刍戒。具此三心。名一切因。论云。若人不作五种定限。方可受得别解脱戒。谓有情支处时缘定有情定者。念我唯于某类有情。当离杀等。言支定者。念我唯于某律仪支。能持不犯。言处定者。念我唯于其类方域。当离杀等。言时定者。念我唯于某日月等时。能离杀等。言缘定者。念我唯除斗战等缘。能离杀等。若作五种定限受者。不得律仪。但得律仪相似妙行。不律从一切有情支非因者。谓不律仪。从一切有情得。心拟遍杀诸有情故。从一切支得。谓不律仪。具一切支。身三口四。皆造恶故。非因者。非一切因。下品等心。不俱起故。问如屠羊等。不律仪人。于一生中。不与不取。于已妻妾。住知足心。哑不能言。无语四过。如何于彼具一切支。答彼遍损善阿世耶故(阿世耶。此云意乐也)虽哑不言。以手指挥 而身表语所欲说义。故得具支。若不要期尽寿。及不具支。兼不遍有情者。但得处中恶。不名不律仪 依经部宗。随所期限。支具不具。于诸有情。遍与不遍。皆得不律仪。近事戒亦然。随受多少。皆得戒也。唯除八戒。以时促故。要须具支。及遍有情。方发戒也。不律仪者。谓诸屠羊.屠鸡.屠猪.捕鸟.捕鱼.猎兽.劫盗.魁脍.典狱.缚龙.煮狗.罝弶.恶王.典刑.罚人.听察.断罪等人。言缚龙者。谓以咒术。系缚龙蛇。戏乐求物。以自存活。煮狗者。西国恶旃陀罗人。呼为煮狗。或可煮狗以充所食。听察者。谓御史等。断罪者。谓大理等。

  从此第三。明得恶处中。论云。已说从彼得不律仪。得不律仪及余无表。云何方便。未说当说(余无表者。谓处中也)。颂曰。

  诸得不律仪  由作及誓受
  得所余无表  由田受重行

  释曰。上两句。得恶戒方便。下两句。得处中方便。得不律仪。由二种因。一者由作。二者由誓受。由作者。谓彼生在不律仪家。初作杀等。起加行时。便发恶戒。谓生屠家。少小见杀。起誓心轻。不发恶戒。要作杀等。得不律仪。二由誓者。谓生余家。为活命故。怀杀害心。便发誓言。我从今日。乃至命终。谓我当作如是事业养活自身。起誓心时。便发恶戒。谓生余家。少小已来。未曾见杀。誓心必重。故发恶戒。得所余无表者。余谓余处中无表也。由田受重行者。得处中因也。一者。由田。谓于如是诸福田。所施园林等。彼施无表。初施便生。二者。由受。谓自誓言。若未礼佛。不先食等。于其斋日。誓常施食。但起誓心。便发无表。三者。由作。谓起如是殷重作意。行善行恶。便发无表。由此三因。得余无表。

  此下大文第四。明舍差别。就中一舍别解脱。二舍定道戒。三舍不律仪。四舍处中。五舍诸非色。此下第一。明舍别解脱。论云。如是已说得律仪等。舍律仪等。未说当说。且初云何。舍别解脱戒。颂曰。

  舍别解调伏  由故舍命终
  及二形俱生  断善根夜尽
  有说由犯重  余说由法灭
  迦湿弥罗说  犯二如负财

  释曰。前四句。有宗。第五句。经部。第六句。法密宗。后两句。有宗通难。言调伏者。意显律仪。由此能令根调伏故。除近住戒。所余律仪。由四缘舍。一由故舍者。须具三缘。一由意乐厌戒心故。二对有解人相领解故。三发有表业谓陈舍辞违受表故。三缘有阙。舍戒不成 非唯起心。谓在梦中。舍不成故 非唯起表。痴狂心等。不成舍故。非唯此二。对傍生等。舍不成故。故具此三。方成故舍。二由命终者。戒依身得。所依舍时。戒随舍故 三由二形俱生者。谓男女根生。由所依变。心随变故。又二形人。非戒依故。四由断善根者。戒依心发。善心既断。戒亦随舍。五由夜尽者。戒期限过故。舍近住戒由上五缘。所余律仪。唯由四缘。舍谓除夜尽。总论别解脱。由五缘舍有说由犯重者。经部师。云于四重禁。若随犯一。亦舍勤策及苾刍戒。余说由法灭者。法密部宗。正法灭时。舍别解脱。戒以法灭时一切学处结界羯磨皆止息故。犯二如负财者。萨婆多宗。释犯重不舍戒也。所以然者。非犯一边一切律仪应遍舍故。如犯僧残等。亦不舍戒也。然有二名。谓持犯戒。如有财者。负他债时名为富人及负债者。犯戒亦尔。若于所犯发露悔除。名具尸罗。不名犯戒。如还债者但名富人。今略叙两宗。经部宗所以言犯重舍戒者。以世尊言若犯重者非释迦子。害沙门性。破苾刍体。坏灭堕落立他胜名(波罗陀夷。此云他胜。恶法名他。他来胜己也)。世尊既言非释迦子等。明知舍戒也。有宗通云。此经中言非苾刍者。谓非胜义苾刍。胜义苾刍是诸圣人。由犯重故。不成圣果故。言非苾刍。又经部引律明四苾刍。一名相似苾刍(谓俗人假名苾刍也)。二自称苾刍(谓犯重自称苾刍也)。三乞丐苾刍(谓出家人。以乞自活)。四破惑苾刍(谓圣人也)。律文既说犯重。非是苾刍。名自称苾刍。故知舍戒也。又有宗引经。证不舍戒。如世尊说。纯陀当知。沙门有四。更无第五。所言四者。一胜道沙门(谓佛独觉。自然觉故)。二示道沙门(谓舍利弗。说法示道故也)。三命道沙门(阿难以戒定慧。为命故也)。四污道沙门(犯重比丘也。律云摩诃罗。谓老比丘喜盗他物也)。此经既说犯重。名污道。仍号沙门。明知有戒 经部通云。相似沙门。名为沙门。非有戒体名沙门也。详论主意。经部为正。故论主调有宗言。若如是人。犹有苾刍性。应自归敬礼如是类苾刍。前法密宗论主破云。正法灭时。虽无一切结界羯磨及毗奈耶。未得律仪。无新得理。而先得者。亦无舍义。

  从此第二。明舍定道戒。论云。静虑无漏。二律仪等。云何当舍。颂曰。

  舍定生善法  由易地退等
  舍圣由得果  练根及退失

  释曰。舍定生善法者。标也。由易地退等者。明二缘舍。一易地舍。谓从下地。生上地时。舍下地法也。或上地没。生下地时。舍上地法也。二由得退。谓获胜定。还退失时。颂言等者。等取舍众同分。亦舍少分殊胜善根。少分殊胜善根者。唯暖等四。名殊胜善。若异生舍。命终时舍 或生当地。或生上地。皆舍暖等。既当地舍。故非易地。以易地舍唯上下故。明舍定戒。由上三缘。如色界定由易地退舍。舍无色定亦如此也。唯无律仪。与色界异。舍圣由得果练根及退失者。明三缘舍圣也。一由得果。若得后果。舍前果道。及向道故。二由练根。谓转根时舍钝根道故。三由退失。退失果道胜果道故。向道名胜果道。趣胜果故。此文总明舍无漏法。戒随法故。故舍无漏戒。亦同上三缘。

  从此第三。舍不律仪。论云。如是已说舍诸律仪。不律仪。云何舍。颂曰。

  舍恶戒由死  得戒二形生

  释曰。舍不律仪。有三种缘。一者由死舍所依故。二由得戒。谓得别解脱戒。或得静虑律仪。恶戒便舍。三由二形生。所依变故。论云。住恶戒者。虽或有时起不作思。舍刀剑等。若不受得诸善律仪。诸不律仪。无容弃舍。譬如虽避发病因缘。不服良药。病终难愈。

  从此第四。舍处中无表。论云。处中无表。舍复云何。颂曰。

  舍中由受势  作事寿根断

  释曰。处中无表。舍由六缘。上句由字下句断字。六度言之。一由受断。谓舍所受。作是念言。我从今时。弃先所受。二由势断。谓由净信烦恼势力。所引无表。彼二限势。若断坏时。无表便舍。三由作业断。谓如所受后更不作。如先礼佛今不作也。四由事物断坏故。舍谓以所施寺舍敷具。制多园林。及所施为。罝网等事坏。无表便舍。五由寿命断。命断坏时。无表便舍。六由根断。根谓善根。本因善根。发处中无表。今起加行。断善根时。便舍善根所引无表。颂文根字。理应通不善根。谓起加行。断不善根。便舍不善根所引处中无表。论文唯言断善根者。影取不善根也(言加行者。处中劣故。但加行时。舍也)。

  从此第五。舍非色善染。论云。欲非色善。及余一切非色染法。舍复云何。颂曰。

  舍欲非色善  由根断上生
  由对治道生  舍诸非色染

  释曰。舍欲非色善者。此有二缘。谓心等善。名非色善。一由根断。谓断善根。二由上生。谓生上界。舍诸非色染者。诸谓三界。三界非色染者。心等法也。由一缘舍。谓由对治道生。若此品类。对治道生。当舍此中所有烦恼及彼助伴(助伴者。相应俱有能得也)。

  从此大文第五。约处成善恶。论云。善恶律仪。何有情有。颂曰。

  恶戒人除北  二黄门二形
  律仪亦在天  唯人具三种
  生欲天色界  有静虑律仪
  无漏并无色  除中定无想

  释曰。恶戒人除北二黄门二形者。明恶戒处。于人趣中。唯三洲有。除北俱卢。彼无极重无惭愧故。故无恶戒。于三洲中。除黄门等。亦无恶戒。扇搋半择。名二黄门。律仪亦在天者。人天两趣。容有律仪。于人趣中。除北俱卢。彼无受戒。无别解脱戒 不入定故。无定道戒 二形等人。亦无善戒。于一身中。起男女欲俱增上故。又无志操。于正思择。无堪能故。无有极重惭愧心故。扇搋等身。如卤咸田。不生嘉苗恶草。故无善戒恶戒也。唯人具三种者。谓具别解脱。静虑无漏。三种律仪。别解脱戒。天趣无也。生欲天色界有静虑律仪者。此二界中。俱能入定。有静虑戒。于无想天。唯得成就。无色界无。谓无色故。无漏并无色者。谓无漏戒。欲色界有。并在无色。于无色界。虽不现行。而得成就。圣人生在无色界中。成就色界过去未来无漏律仪。法前后得。得不失故。除中定无想者。谓于色界。中定梵王。及无想天。唯是异生。无无漏戒故。须除也。余十六天。有圣人故。皆容得有无漏律仪。

  从此大文第二。释经诸业。就中有十一。一明三性业。二明福等三业。三明三受业。四明三时业。五明身心受。六明曲秽浊。七明黑黑等。八明三牟尼等。九明三恶行等。十明十业道。十一明三邪行。

  从此第一。明三性业。论云。且经中说。业有三种。善恶无记。其相云何。颂曰。

  安不安非业  名善恶无记

  释曰。谓安稳业。说名为善。得可爱果。济众苦故 不安稳业。名为非善。招非爱果。损有情故 言非业者。非前二业。立无记名。不可记为善不善故。

  从此第二。明福等三业。论云。又经中说。业有三种。福非福等。其相云何。颂曰。

  福非福不动  欲善业名福
  不善名非福  上界善不动
  约自地处所  业果无动故

  释曰。初句标。次下释。福非福。不动者。标也。欲善业名福者。招可爱果。益有情故 不善名非福者。招非爱果。损有情故 上界善不动者。上二界善。名不动业。问岂不世尊说下三定。皆名有动。答初禅有寻伺动。二禅有喜受动。三禅有乐受动。故立动名。不动经中。据能感得不动异熟。说名不动。问如何有动。定招无动异熟。为答此问。故颂言约自地处所业果无动故。虽下三定有灾患动。约处言之。业果不动。如初定业招初禅果。初禅处定。无容转令二地处受。业果处定立不动名。然欲界中。有天等业。由别缘力。转人等中受。故非不动。

  从此第三。明三受业。论云。又经中说业有三种。顺乐受等。其相云何。颂曰。

  顺乐苦非二  善至三顺乐
  诸不善顺苦  上善顺非二
  余说下亦有  由中招异熟
  又许此三业  非前后熟故
  顺受总有五  谓自性相应
  及所缘异熟  现前差别故

  释曰。初一颂正明三受。次一颂引证。后一颂明顺受。顺乐苦非二者。标也。一顺乐受业。二顺苦受业。三顺不苦不乐受业等。即非二也。善至三顺乐者。释顺乐受。始从欲界。至第三禅。所有善业。名顺乐受。诸不善顺苦者。释顺苦受。欲界不善业。名顺苦受业。上善顺非二者。释不苦不乐受。第三禅上。从第四禅。乃至有顶。所有善业。名为上善。名顺不苦不乐受业。论云。非此诸业唯感受果。应知亦感彼受资粮。受及资粮。此中名受(解云。此相应俱有名资粮也)余说下亦有由中招异熟者。有余师说。第三禅下。亦有第三顺非二业。中谓中间禅也。由中定业。招中异熟故。明知下地。有不苦不乐受业。谓生中间。唯有舍受。故彼业感顺非二果。又许此三业非前后熟故者。引证意明下地有舍异熟。此是发智本论说也。彼云。颇有三业非前非后受异熟耶(解云。同一时受。言非前非后也)彼论答曰。有谓顺乐受业色。顺苦受业。心心所法。顺不苦不乐受业。心不相应行。乃至广说(解云。顺乐色者。于人天中。眼等五根。色香昧触。顺苦心心所者。谓感人天苦受及相应法。顺不苦不乐受业。心不相应者。于人天中。命根众同分。得四相此是第一节文 于广说中。更有一节文。俱舍略引。但言乃至广说。第二节文。顺乐受业。心不相应行。能感人天命根等四。顺苦受业色者。谓感人天中。色香味触顺不苦不乐受业。心心所法。此业能感不苦不乐受。及相应异熟也)。今引彼文。意取第二节文为证以说不苦不乐受。业感不苦不乐受异熟。明知欲界。有舍异熟。以本论说三业俱时受异熟果。由此证知。下地亦有顺非二业。非离欲界有此三业俱时熟故。上界无苦故。三业之言唯说欲界 问岂不业是善恶。受果无记。此业与乐。体性既殊。如何说为顺乐受等。答业能为因。利益乐受。故约利益。说名顺受。或复此业。是乐所受。谓乐是业。异熟果故。果领于因。此即所受顺能受也。或复彼乐。是业所受。由此能受乐异熟故。因受于果。此即能受。顺所受也。顺受总有五者。标也。总说顺受。略有五种。谓自性相应者。已下别释也一自性顺受三受为体自性是受故。自性不违。名为顺受。二相应顺受。以触为体。谓触与受相应。名相应顺受。如契经说。顺乐受触。乃至广说。及所缘异熟者。第三所缘顺受。色等六境为体。谓所缘境。顺能缘受。名所缘顺受。四异熟顺受。谓感异熟业。顺异熟果。故名异熟顺受。如契经所说。顺现受业。乃至广说。现前差别故者。第五现前顺受。现谓现在。受正现行。即是受体。现前不违。名现前顺受。言差别者。上说五受。是差别也。此前所说。顺乐受等。于此五中是第四异熟顺受。由业能招受异熟故。虽业与受体性有殊。而得名为顺乐受等。

  从此第四。明三时业。就中一明四业。二明差别。三明中有业。四明定业。五明现法果业。六明业即受果。此下第一。明四种业。论云如是三业。有定不定。其相云何。颂曰。

  此有定不定  定三顺现等
  或说业有五  余师说四句

  释曰。此有定不定者。标也。此前三业。有定不定。定三顺现等者。别释也 定有三业。一顺现法受。谓此生造。即此生受。二顺次生法受。谓此生造。第二生受。三顺后法受。谓此生造。第三生后。受 依经部说。顺现受业。其力最强。必受现生受。若顺生受业。其力稍劣。必受生后受。不受现受。顺后受业。其力最劣。不受现生。唯受后受。随初熟位名顺现等 并不定业。合成四种。言不定者。不定受故。谓不定受异熟故。或于三世。时不定故。立不定名。或说业有五者。或有欲令不定受业。复有二种。谓于异熟。有定不定。开为二种。一异熟定时不定。谓果必受。于三世时。即不定也。二异熟与时俱不定谓果与时俱不定受也。但有果定时不定业。无有时定果不定者。但于时定。于果必定。以时离异熟无别性故。四业五业。开合为异其理无别 余师说四句者。谓余譬喻师说。业分八种。故为四句。彼许时定于果不定。于不定中。时复分三。兼前五业故。成八种 第一句者。于时分定异熟不定。谓顺现等三业。三世时定。于果不定。若现世受其果。即受现。若不受永更不受。于时必定。于果不定。顺现既然。生后亦尔。此分三种。一谓顺现定。果不定。二顺生定。果不定。三顺后定。果不定 第二句者。有业于异熟定。于时不定。谓不定业。定得异熟。此但为一。谓果定时不定 第三句者。有业于二俱定。谓顺现等。定得异熟。此有三种。一谓顺现时果俱定。二谓顺生时果俱定。三于顺后时果俱定 第四句者。有业于二。俱不定。谓时不定业。非定得异熟。此但为一。谓果不定。时不定。论云。彼说诸业。总成八种。谓顺现受。有定不定。乃至不定。亦有二种(解云。顺现等三定者。第三句是也。顺现等三不定者。第一句是也。第四不定中定者。第二句是也。不定中不定者。第四句是也)。

  从此第二。明差别。论云。于此所说业差别中。其相云何。颂曰。

  四善容俱作  引同分唯三
  诸处造四种  地狱善除现
  坚于离染地  异生不造生
  圣不造生后  并欲有顶退

  释曰。四善者。论主评取。说四业家于理为善。但于时中。说定不定。释经所说四业相故。容俱作者。今此四业容一时作。谓于一时。自行淫欲。遣使行杀。或盗或诳。业道齐成。或一感现。或一感生。或一感后。或一不定。一时造四 未必皆尔。故说容言 问几业能。引众同分耶。答颂言引同分唯三。于四业中。除顺现受。现身同分。先业引故。问何界何趣。能造几业。答颂言诸处造四种者。已下句共答此问也。总而言之。诸界诸趣。或善或恶。随其所应。容造四种。地狱善除现者。此下约别论也。于地狱中。四种善业。除顺现受。无爱果故。恶容造四。坚于离染地异生不造生圣不造生后者。不退性名坚。此通异生及圣也。彼于离染地。若不退异生。不造生业。以不退性离此地染。于第二生必不生故。故无生业。容造余三。不退圣人。于离染地。不造生后。以不退性必无还生下诸地故。故无生后。容造余二。并欲有顶退者离欲圣人。及有顶圣。虽有退堕。而亦不造欲界有顶生后二业。同前不退圣故。颂致并言。夫从离欲有顶。退者必是退果。诸退果者。必不命终。还修得果故。于离染地。永更不生。故无生后业也。

  从此第三。明中有造业。论云。住中有位。亦造业耶亦有云何。颂曰。

  欲中有能造  二十二种业
  皆顺现受摄  类同分一故

  释曰。于欲界中。住中有位。容有能造二十二业。谓中有位。胎内五位。胎外五位。中有能造此十一位定不定业故。名二十二。皆顺现受摄类同分一故者。中有所造。十一种定业。皆顺现受摄。以中有身与生有十位。一类同分。无差别故。此一同分。同一业引。故类无别。由类无别故。此定业。皆顺现摄。又此中有。由与生有同业引故。故不说有顺中有受业。此即是彼顺生顺后。顺不定业所引生故。

  从此第四。明定业相。论云。诸定受业。其相云何。颂曰。

  由重惑净心  及是恒所造
  于功德田起  害父母业定

  释曰。诸定业相。略由四因。一由重惑及重净心。谓重烦恼。或重善心。所造业也。二及是恒所造。虽不重心造但恒所造也。三于功德田。起谓佛法僧。或得胜果者。谓预流无学。或得胜定者。谓慈定。灭定 于此田所虽无重惑及重净心。亦非常行。以田胜故。必定受业。第四于父母所随轻重心。行损害事。业果必定。此上四因。皆定业摄。

  从此第五。明现法果业。颂曰。

  由田意殊胜  及定招异熟
  得永离地业  定招现法果

  释曰。由田意殊胜者。一由田胜。二由意胜。由田胜者。闻有苾刍。在僧众中。作女人语。便变为女。由意胜者。闻有黄门。救脱于牛黄门事故。转为丈夫。此等传闻。其类非一。得永离地业定招现法果者。此显报定时不定业谓阿罗汉人。不还随在何地离此地染。名得永离地业。此永离地业圣未离染时。于此地中造善恶业。及离染位所修善业。此等诸业。于异熟定时不定者。此业必能招现法果。谓于此地。更不受生。故招现果。若于此地。有生后定业。彼必定无永离染义必于生后。受异熟果。若于异熟及时。俱不定者。由永离染故。更不受异熟。

  从此第六。明业即受。论云。何田起业。定即受耶。颂曰。

  于佛上首僧  及灭定无诤
  慈见修道出  损益业即受

  释曰。于佛上首僧者。佛于僧中。最为上首。名上首僧。佛虽非声闻僧。而是圣僧摄也。及灭定无诤者。此下有五。一从灭定出。谓此定中。得心寂静。以无心故。极似涅槃故。初出此定。是胜上依身。二从无诤定出。谓此定中。止他烦恼。谓缘无量有情为境故。初出此定。无量胜功德。熏身相续转慈见修道出者。三从慈定出。谓此定中。缘无量有情为境。增上安乐意乐随逐故。初出此定无量胜功德。熏身相续转。四从见道出。谓此见道。永断见惑故。初出定时。净身续起。五从修道出。谓此道中。永断修惑得阿罗汉。故出此道时。净身相续起。此上五种。取初出定。名功德田。若行损益。其业即受。

  从此第五。明二受。就中一明二受。二明心狂等。今即是初明二受。论云。颇有唯招心受异熟。或招身受非心受耶。亦有云何。颂曰。

  诸善无寻业  许唯感心受
  恶唯感身受  是感受业异

  释曰。诸善无寻业者。谓从中定已上。乃至有顶善。此名无寻业。唯感心受。身受必与寻伺俱生。故无寻业。不感身受。恶唯感身受者。恶唯招苦。苦在五识。故招身受。心俱苦受。决定名忧。忧非异熟。故恶不感心受异熟。

  从此第二。明心狂等。论云。有情心狂。何识因处。颂曰。

  心狂唯意识  由业异熟生
  及怖害违忧  除北洲在欲

  释曰。心狂唯意识者。以五识身无分别故。必无心狂。是故心狂。唯在意识。由业异熟生者。已下明狂总有五因。一由业异熟。谓由彼用药物咒术。令他心狂。或令他饮药毒药酒。或现威严。怖禽兽等。或放火烧山。或造坑阱。陷损众生。或余事业令他失念。由此当来感别异熟。能令心狂。及怖害违忧者。第二由怖。非人惊怖遂致心狂。第三由害。谓恼非人。非人瞋故。伤害支节。能令心狂。第四由违。大种乖违。能令心狂。第五由忧。谓丧亲爱。愁忧发狂。如婆私吒等。除北洲在欲者。明处也。欲界五趣。皆容有狂。地狱恒狂。余趣容有。欲界圣中。佛无有狂。自余诸圣。大种乖违。容有心狂 无异熟生。由得圣故。亦无惊怖。超五畏故(不活畏。恶名畏。大众畏。死畏。恶趣畏也)。亦无伤害。非人敬故。亦无愁忧。证法性故。

  从此第六。明曲秽浊。论云。又经中说业有三种。谓曲秽浊。其相云何。颂曰。

  说曲秽浊业  依谄瞋贪生

  释曰。说者经说也。依谄生三业名曲。依瞋生三业名秽。依贪生三业名浊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五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六

  从此第七明黑黑等。就中一明四业。二明无漏断。三明异说。此下第一明四业。论云。又经中说。业有四种。谓或有业黑黑异熟。或复有业白白异熟。或复有业黑白黑白异熟。或复有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其相云何。颂曰。

  依黑黑等殊  所说四种业
  恶色欲界善  能尽彼无漏
  应知如次第  名黑白俱非

  释曰。初两句标。次四句释。论云。佛依业果性类不同。所治能治殊。说黑黑等四(前三业果殊。第四所治能治殊也)恶色欲界善者。恶谓欲界。诸不善业。一向名黑。染污性故。异熟亦黑。不可意故 色界善业。一向名白。不杂恶故。异熟亦白。是可意故 欲界善业。名为黑白。恶所杂故。异熟亦黑白。非爱果杂故 善性是白。而非是黑。黑来陵杂。立黑白名。故黑白名约前后间杂。不据自性也。故论云。此黑白名。依相续立。非据自性。所以者何。以无一业及一异熟。是黑是白。互相违故(已上论文) 问欲界恶业果。善业果杂故。应名白黑。答不善业果。非必应为善业果杂。如阐提身。即无善业。于地狱中。无可意果。欲善业果。必为恶杂。以欲界中恶胜善。故谓欲邪见。能断善根。欲界善业。不能断恶。故欲界恶强于善也 能尽彼无漏者。彼是所治也。无漏能治也。谓无漏业。能尽彼前黑等三业。名非黑非白。不染污故。名为非黑。不招白异熟。故名为非白。论云。此非白言。是密意说。谓佛于彼大空经中。告阿难陀。诸无学法纯善纯白。一向无罪(解云。既言无学纯白。故知无漏法。名非白者。是密意说。不显了也) 应知如次第名黑白俱非者。配上两句。如次言之。前句恶名黑。色善名白。欲善名俱。无漏名非黑非白也。

  从此第二。明无漏断。论云。诸无漏业。皆能断尽前三业。不不尔云何。颂曰。

  四法忍离欲  前八无间俱
  十二无漏思  唯尽纯黑业
  离欲四静虑  第九无间思
  一尽杂纯黑  四令纯白尽

  释曰。四法忍者。谓见道中。四法忍也。离欲者。流入下句。谓离欲前八无间道。即欲修道。八无间道也。俱者此八无间道。及前四法忍。俱行思也。此有十二无漏思。唯尽纯黑业。谓能永断不善业故 离欲四静虑第九无间思者。一离欲第九无间道思。二离四静虑。第九无间道思也。一尽杂纯黑者。取前离欲第九无间道。一无漏思。能尽杂业及纯黑业。此时总断欲界善故。能尽杂业。亦断第九不善业故。能尽纯黑。四令纯白尽者。谓取前离四静虑。一一地中第九无间思。此有四思。令纯白尽。谓各能永断当地善法故。论云。何缘诸地有漏善法。唯最后道能断非余 以诸善法非自性断。断已有容现在前故。然由缘彼烦恼尽时。方说名为断彼善法。善法尔时得离系故。由此乃至缘彼。烦恼余一品在。断义不成。善法尔时未离系故。解云。缘缚断者。有漏善法。被烦恼缚。断此能缘九品惑尽 善法离系。名缘缚断。断已不行。名自性断。善法断已。容现行故。非自性断。断善法者。不断善体。但断善上能缘烦恼。成就善故。故得现行。言容行者。谓善忧根。断已不行。所余善法断已皆行故。致容言也。

  从此第三。叙异说。颂曰。

  有说地狱受  余欲业黑杂
  有说欲见灭  余欲业黑俱

  释曰。有说地狱受余欲业黑杂者。有余师说。地狱受业。名为黑黑业。余欲界业。若善若恶。皆名杂业。以地狱异熟唯不善业感故。顺彼受名黑黑业。余欲界异熟。通善恶业感故。顺彼受名黑白业。有说欲见灭余欲业黑俱者。有余师说。欲见所断业。名黑黑。余欲修所断业名俱。俱者。黑白也。谓见所断业。无善杂故。名为黑黑。余欲修所断业有善不善。故名俱业。

  从此第八。明三牟尼等。论云。又经中说有三牟尼。又经中言有三清净。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曰。

  无学身语业  即意三牟尼
  三清净应知  即诸三妙行

  释曰。牟尼者此云寂默。无学身语业者。谓身语二牟尼也。即意者。第三意牟尼也。谓即意。名牟尼非意业也。胜义牟尼。唯心为体。相隐难知。谓由身语离众恶故。可比知心。故此身语有比用故。立为牟尼。意业非是胜义。复非能比故。非牟尼又身语业。是远离体。意业不然无无表故。由远离义。建立牟尼。是故即心。由身语业。能有所离。故名牟尼。唯于无学。立牟尼者。诸烦恼言。永寂静故。烦恼喧诤。由如言也。三清净应知即诸三妙行者。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即名三清净。此三清净。通有漏善及无漏善。有漏暂离垢。无漏永离垢。故皆名清净。

  从此第九。明三恶行等。论云。又经中说有三恶行。又经中说有三妙行。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曰。

  恶身语意业  说名三恶行
  及贪瞋邪见  三妙行翻此

  释曰。三业不善。名三恶行。意恶行中。非直意业。及取贪瞋邪见。亦名意恶行。三妙行者。翻三恶行。谓身语意一切善业。及非意业。无贪无瞋正见也。

  从此第十。明十业道。就中一明业道性。二明业道名义。三义便明断善。四明业道俱转。五明约处成业道。六明业道果。就明业道体中。一正明业道体。二明业道差别。且第一明业道体者。论云。又经中言有十业道。或善或恶其相云何。颂曰。

  所说十业道  摄恶妙行中
  粗品为其性  如应成善恶

  释曰。所说十业道者标也。谓经所说十业道也。摄恶妙行中粗品为其性者。出体也。三恶行。及三妙行中。若粗显易知。摄为十业道也。如应成善恶者。属当也。如其所应。摄前妙行。名善业道。摄前恶行。为不善业道。言粗品者。简非粗显。身恶行中。加行后起罪。及饮酒打缚等。此非粗显虽是恶行。非业道摄。令他有情断命失财。失妻妾等。此相粗显。说为业道。令远离故。语恶行中。加行后起罪。及轻染心语。所谓轮王。北洲染心歌咏等。或行诳等。阙缘不成。是语轻也。此非粗显。非业道摄。意恶行中。思非业道。夫言业道。与业为道。思即是业。不可自体为自体道。是故恶行思。非业道也。轮王北洲贪等是轻。亦非业道。身妙行中。加行后起善。及离饮酒施供养等。语妙行中。谓爱语等。皆非粗显。非业道摄。意妙行中。谓诸善思。是业非道。故亦非业道摄也。

  从此第二。明业道差别。就中一明表无表。二明三根。三明依处。四问答分别。五明业道相。就明表无表中。分二。一约根本明。二约前后辨。且初约根本明者。论云。十业道中。前七业道。为皆定有表无表耶。不尔云何。颂曰。

  恶六定无表  彼自作淫二
  善七受生二  定生唯无表

  释曰。恶六定无表者。谓杀生。不与取。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如是六种。定有无表。表有无不定。若遣他为根本成时。自表无故。唯有无表。彼自作淫二者。一彼自作二也。二淫二也。彼自作二者。彼六恶业。自作有二。谓表无表。正起表时。彼便死等。论云。后方死等。与遣使同。根本成时。唯无表故(解云。将刀杀怨。正下刀时。是身表业。起表之时。怨命未终。起表已后。怨命方终。名后死等。唯有无表。表已无故也) 淫二者。邪淫必有表无表也。谓要自作方受乐故。非遣他为如自生喜 善七受生二者。七善业道。若从受生。必具表无表二。受生尸罗。必依表故 定生唯无表者。谓定道戒。俱依定生。此唯无表。但依心力而得生故。无有表也。

  从此第二。据前后辨者。论云。加行。后起。如根本耶。不尔云何。颂曰。

  加行定有表  无表或有无
  后起此相违

  释曰。加行定有表无表或有无者。业道加行必定有表。无表不定。或有或无。殷重心起。则有无表。轻心则无 后起此相违者。后起与此加行相违。谓后起位。无表定有。表则不定。随前业作。则有表业。异此则无。问于此义中。如何建立加行后起及根本耶。答且不善中。最初杀业。如屠羊者。将行杀时先发杀心。从床而起。执持价直。趣卖羊廛。搘触羊身。酬价捉取。牵还养饴。将入屠坊。手执刀杖。若打若刺。至命未终如是皆名杀生加行。随此表业。彼正命终。此刹那顷。表无表业。是谓杀生根本业道。由二缘故。令诸有情根本业道。杀罪所触。一由加行。二由果满(命终名果满也) 此刹那后。杀无表业。随转不绝。名杀后起。及于后时。剥截治洗。若秤若卖。或煮或食。赞述其美。表业刹那如是亦名杀生后起(前言后起有表业者。即此文是也)余六业道。随其所应。三分不同。准例应说。论云。贪瞋邪见。才现在前即说名为根本业道。故无加行后起差别(解云。杀生等七。通加行。根本后起。贪瞋等三。唯根本也) 从此第二。约三根以辨。就中一明恶加行。二明生善三位。三明究竟业道。且第一明恶加行者。论云。又经中说。苾刍当知。杀有三种。一从贪生。二从瞋生。三从痴生。乃至邪见有三。亦尔。此中应说。何相杀生。名从贪生。问余亦尔(问也)非诸业道一切。皆由三根究竟。然其加行。不与彼同(经言十业道。从三根生。约加行说)。云何不同。颂曰。

  加行三根起  彼无间生故
  贪等三根生

  释曰。加行三根起者。不善业道。加行生时。一一从三不善根起。依先等起。故作是说(前经云杀生等。从三根生者。依先等起说先等起者。即加行也)。杀生加行。由贪起者。如有为欲得彼身分。或为得财。或为戏乐等。起杀生加行。从瞋起者。如为除怨发愤恚心。起杀加行。从痴起者。如有祠中杀马祭天。谓是法心。又诸王等。依世法律。诛戮怨敌。谓成大福。又波剌私。作如是说。父母老病。杀得胜福。免困苦故。又诸外道说蛇蝎等。为人毒害。杀便无罪。羊鹿牛等。本拟供养。故杀无罪。此等从痴。起杀加行 偷盗加行。从贪起者。谓随所须。起盗加行。从瞋起者。谓欲时怨。发愤恚心。起盗加行。从痴起者。谓诸王等。夺恶人财。谓法应尔 又婆罗门言。世间财物。于劫初时。大梵志天王。施诸梵志。于后梵志势力微弱。被诸卑族。侵夺受用。今时梵志于世他财。种种受用。皆用已财。无偷盗罪。此等从痴起盗加行 邪淫加行。从贪起者。谓于他妻。起染着心。或求财等。从瞋生者。除怨发愤。起淫加行。从痴生者。谓波剌私。赞于母等。行非梵行。又诸外道。赞诸女男受持牛禁。不简亲疏。随遇随合。又外道言。一切女人。如臼。华。果。熟食。阶橙道。路桥船。世间众人应共受用。此等从痴。起淫加行 虚诳语等。语四业道。从贪瞋生。准前应说。然虚诳语。从痴生者。如外道论言。若人因戏笑。嫁娶。对女王。及救命。救财。虚诳语无罪。又因邪见。起诳语等。此等加行。从痴所生。又诸吠陀。及余邪论。杂秽语摄。若言传习无有罪者。此语加行。从痴所生 问杀生等七。皆有加行。从三根生。贪瞋邪见。既无别加行。如何可说从三根生。答颂言彼无间生故。贪等三根生。谓彼不善。三根无间。生贪等三。故说贪等。从三根生。谓或有时。从贪无间。生贪业道。从二亦然。瞋及邪见。从三亦尔。前念名根。后名业道。根道义别。故说业道从三根生。

  从此第二。明生善三位。论云。已说不善从三根生。善复云何。颂曰。

  善于三位中  皆三善根起

  释曰。十善业道。加行根本。后起三位。以是善故。皆无贪等。三善根生。无贪等三。必相应故。故皆具三。善三位者。离恶加行根本后起。名善加行根本后起。且如勤策受具戒时。来入戒场乃至一白。二羯磨等。皆名善业道加行。第三羯磨竟。一刹那中。表无表业。名根本业道。从此已后。至说四依。及余依前。相续随转。表无表业。皆名后起(四依者。常乞食。树下坐。着粪扫衣。食陈弃药。余依前者。谓未死已来身也)。

  从此第三究竟业道。论云。如先所说。非诸业道一切。皆由三根究竟。何根究竟何业道耶。颂曰。

  杀粗语瞋恚  究竟皆由瞋
  盗邪行及贪  皆由贪究竟
  邪见痴究竟  许所余由三

  释曰。杀粗语。瞋恚究竟皆由瞋者。究竟者。是成辨终了义。要瞋现前。成辨终了杀等三故。盗邪行及贪皆由贪究竟者。要由贪心。成此三故。邪见痴究竟者。由上品痴。成邪见故。许所余由三者。虚诳离间。及杂秽语名为所余。此诳语等。一一皆由三根究竟。以贪瞋等。现在前时。一一能令此三成故。

  从此第三。明业道依处。论云。诸恶业道。何处起行耶。颂曰。

  有情具名色  名身等处起

  释曰。此有四节。一有情处。二众具处。三名色处。四名身等处。等取句文也。杀粗语瞋恚。于有情处起。虽骂非情。过轻非业道 偷盗。邪行。及贪。于众具处起。若情非情。以是他人所受用具。皆名众具。若偷畜等。于有情处起。偷金银等。非情处起 邪淫唯于有情处起 贪通情非情处起也 唯邪见一。名色处起。色谓色蕴。名谓余蕴。此之名色。通诸因果。邪见拨因果。故于名色起。诳语。离间。杂秽语。三于名身等处起。谓行诳等。巧作言词。故诳等三必依名等。

  从此第四。问答分别。就中一杀已非业道。二他杀成业道。且初杀已非业道者。论云。有起加行。定欲杀他。而与所杀生。俱死或前死。亦得根本业道罪耶颂曰。

  俱死及前死  无根依别故

  释曰。俱死者。能杀与所杀。俱时命终也。前死者。能杀前死。所杀者后死也。无根者。彼俱死前死。无根本业道也。依别故者。释无业道所以也。若能杀俱死前死者。以所杀生其命由存。不可令彼能杀生者。成杀罪故。若所杀者。正命终时。其能杀者。别依生故。谓受余身。名为别依。此别依身。非罪依止。谓未曾起杀生加行。成杀业道理不应然。

  从此第二。他杀成业道。论云。若有多人。集为军众。欲杀怨敌。或猎兽等。于中随有一杀生时。何人得成杀生业道颂曰。

  军等若同事  皆成如作者

  释曰。如军等中。若一人行杀时。众皆成业道。如亲作杀者。彼由同许。为一事故。

  从此第五。明业道相。就中分六。一明杀。二明盗。三明淫。四明诳语。五明离间等。六明意业道。且第一明杀者。论云。今次应辨成业道相。谓齐何量名曰杀生。乃至齐何名为邪见。且先分别杀生相者。颂曰。

  杀生由故思  他想不误杀

  释曰。要具五缘。名杀生业道。一由故思起杀心也。二于他有情。颂言他者。他有情也。他简自。自杀非业道。有情简非情。杀非情无业道。三他有情想。颂言想者。他有情想也。他简自想。有情简非情想。于他作自身想。有情作非情想。杀皆非业道。四作杀加行。谓持刀至彼。五不误而杀。谓唯杀彼。不漫杀余。颂言杀字。一杀加行。二不误杀也 问刹那灭蕴。念念自灭。如何成杀。答息风名生。依身心转。若有令断不更续生。如灭灯光铃声名杀。或复命根名生。断命令不续名杀。谓以恶心。隔断他命。乃至一念应生不生。唯此非余。杀罪所触。此上两释。不续名杀。应知杀者。但杀未来。过去已灭。现在不住。不可言杀生。但遮未来体用。不相续故名为杀。又解。若据断体。唯是未来。若论衰用。亦通现在。谓令现蕴。无有势用引后蕴故(婆沙论中。有此两说)。

  从此第二明盗。论云。已分别杀生。当辨不与取。颂曰。

  不与取他物  力窃取属己

  释曰。前颂不误故思及想。此三流至后门。更不重说。盗具五缘。一由先发起欲盗故思。从前流来。二于他物中。自盗非业道。三起他物想。自物想非业道。第三想缘。从前流来。四或力。或窃起盗加行。五不误而取。令属己身。属己颂有。不误前来。具此五缘。方成业道。

  从此第三明淫。论云。已辨不与取。当辨欲邪行。颂曰。

  欲邪行四种  行所不应行

  释曰。总有四种。行不应行。一于非境。谓行他妻。或父。或母。或父母亲。乃至或王所守护境。二于非道。谓行自妻口。及余道。三于非处。谓于寺中制多迥处。四于非时。谓怀胎时。饮儿乳时。受斋戒时。设自妻妾。亦犯邪行 于苾刍尼。行非梵行。一解。从国王边得罪。不忍许故。第二解。于自妻妾。受斋戒时。尚不应犯。况出家者。举重况轻。但有侵陵。成邪行罪 若犯童女。于所许处得罪 未许他者。于能护人。此及所余皆于王得。

  从此第四明诳语。一明诳语。二明见闻等。且第一明诳语者。论云。已说欲邪行。当辨虚诳语。颂曰。

  染异想发言  解义虚诳语

  释曰。要具四缘。成诳业道。一于所诳境界。异想发言。谓见言不见等。二所诳者。解所说义。相领会也。三起染心。四者不误。前三颂有。不误前来。若所诳者。未解言义。杂秽语摄。非诳业道。

  从此第二。明见闻等。论云。经说诸言。略有十六。谓于不见。不闻。不觉。不知。言实见等。或于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中。言不见等。如是八种。名非圣言。若于不见。乃至不知。言不见等。或于所见。乃至所知。言实见等。如是八种。名为圣言。何等名为所见等相。颂曰。

  由眼耳意识  并余三所证
  如次第名为  所见闻知觉

  释曰。若境由眼识。所证名为所见。谓色是也。若境由耳识所证。名为所闻。谓声是也。若境由意识所证。名为所知。谓法境也。若境由鼻舌身三识所证。名为所觉。谓香味触也。颂言余三者。即鼻舌身三识也。色声及法。皆通三性。唯香味触。是无记性。谓无记性。如死无觉。故能证者。偏立觉名。依经部宗。若是五根。现量所证。色等五境。名为所见。若是从他。传闻六境。名为所闻。若运自心。以种种理。比度所许。六境名为所觉。若意现量。证得六境。名为所知。于五境中。一一容起见闻觉知。四种言说。于第六境。除见有三(解云。第六境者。谓法境。无见有闻觉知三也。意识名现量者。从五识后。亲起意识。所证五境。定中意识。亲证六境。名现量意识也)。论云。先轨范师。作如是说。眼所现见。名为所见。从他传闻。名为所闻。自运己心。诸所思构。名为所觉。自内所受。及自所证。名为所知(解云。自内所受者。谓耳鼻舌身识。所证四境。名内所受自所证者。谓现量意识。所证六境也。由上准知。色境具四言说。余声等五。唯三言说。除所见一。应审思之耳)。

  从此第五。明离间等三语。论云。已辨虚诳语。当辨余三语。颂曰。

  染心坏他语  说名离间语
  非爱粗恶语  诸染杂秽语
  余说异三染  佞歌邪论等

  释曰。要具四缘。成离间语。染心坏他语者。此有四缘。一染污心。二发坏他语。若他坏不坏。皆成离间语。三所闻者。解所说义。相领解也。四者不误。后之二缘。从前流来 非爱粗恶语者。亦具四缘。一染污心。二发非爱语。毁呰于他。三者解义。四者不误。名粗恶语。染心语三字。并从初句流来。应言染心非爱语说名粗恶语。解义不误。亦从前来。诸染杂秽语者。诸染心语。名杂秽语。染所发言。皆杂秽故。诸染颂有。加语一字。故语一字。初句流来。此杂秽语。具二缘成。一染污心。二所发语。余说异三染佞歌邪论等者。有余师说。异虚诳等。前三种语。余染心语。名杂秽语。谓佞歌等。佞谓谄佞。如苾刍邪命发谄佞语。歌谓歌咏。如讽吟相调。及倡伎者。邪论谓不正见所执言词。等者等取染心悲叹。及诸世俗戏论言词。此等皆是杂秽语也。轮王出世。虽有歌咏。从出离心发非实染心。有余师言。此时嫁娶歌咏过轻。不成业道。

  从此第六。明意业道。论云。已辨虚诳等。当辨意三。颂曰。

  恶欲他财贪  憎有情瞋恚
  拨善恶等见  名邪见业道

  释曰。恶欲他财贪者。谓于他财起非理欲。生力窃心。如是恶欲。名贪业道。憎有情者。谓欲于他行伤害事。如是瞋恚。名瞋业道。若瞋自身。及瞋非情。过轻非业道。轮王北洲贪等。是轻皆非业道。拨善恶等见者。如契经说云。无施与。无爱乐。无祠祀。无妙行。无恶行。无妙恶行。业果异熟。无此世间。无彼世间。无父无母。无化生有情。无世间。无沙门。或婆罗门。无阿罗汉。解云。此经无施者。谓无施福也。无爱乐者。无戒福也。无祠祀者。无修福也。无此世者。无现在也。无彼世者。无过未世也。婆沙论云。现在世既见。何以言无。答外道无明所盲。虽能眼见。亦拨为无。不应责无眼者。愚盲者堕坑也。或可无此世者。不谤世体。但谤因果。无此世为他世因。无此世为他世果。无父母者。谤无父母感子业也。无施等者。谤因邪见。无果等者。谤果邪见。无沙门等者。谤圣邪见。颂言拨善恶等者。是谤因邪见。等取谤果。及谤圣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六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七

  从此大文第二。释业道名义。论云。如是已辨十业道相。依何义名业道。颂曰。

  此中三唯道  七业亦道故

  释曰。此中三唯道者。此十业道中。贪等三唯道也。业之道故。立业道名。谓贪等相应思说名为业。以彼贪等转故思转。彼贪等行故思行。如彼贪等势力。而思有造作故。故贪等三。与思为道。七业亦道故者。前七是业。身语业故。亦业之道。思所游故。由等起思托身语转故。身语七思所游履。亦业之道故。前七业。业之道故。立业道名。上业身语业。下业等起思故。名业业。故业道者。具显业道业业道义。虽不同类。业道名同。而一业为余业。一道为余道。犹如世间车牛名同。而一车牛名为余车牛故 于典籍中。如言识住。虽四识住。性类不同。识住名同而一识住名为余识住故 离杀等七。无贪等三。立业道名。类前应释。

  从此第三。义便明断善。论云。如是所说。十恶业道。皆与善法现起相违。诸断善根。由何业道。断善续善。差别云何。颂曰。

  唯邪见断善  所断欲生得
  拨因果一切  渐断二俱舍
  人三洲男女  见行断非得
  续善疑有见  顿现除逆者

  释曰。唯邪见断善者。唯有上品圆满邪见。能断善根。然本论中。说贪瞋痴三不善根。能断善者。由不善根能引邪见故。邪见断推在彼根。如火烧村火由贼起。故世间说被贼烧村。所断欲生得者。所断善根。唯是欲界。生得善也。谓断善时。色无色善。先不成故。不可说断。问何缘唯断生得善根。答加行善根。先已退故。谓断善根。先加行位。舍加行善。至断善时。唯断生得。拨因果一切者。明邪见相也。拨因邪见。无妙恶行。拨果邪见。无善恶果。一切者。一切邪见。皆能断善。谓自界缘。若他界缘。若有漏缘。若无漏缘。如是邪见。皆能断善。有余师说。唯自界缘。及有漏缘。方能断善。余不能断。为对彼说。故言一切 渐断者。明断善根渐断而非顿断。谓九品邪见。断九品善根。逆顺相对断。初下下品邪见。能断上上品善根。乃至上上品邪见。能断下下品善根。善根从上品。至下品名逆也。邪见从下至上名顺也。二俱舍者。二谓善根。及律仪也。断善根时。二俱时舍。论云。若彼律仪。是此品心。所等起果。此品心断。舍彼律仪。以果与因。品类同故(解云。九品善心。各能发戒。戒是其果。若断下品善。唯舍下品戒。_乃至断上品善。唯舍上品戒也) 诸律仪果。有从加行。有从生得善心所生 若从加行善心生者。律仪先舍。后断善根(解云。断善根加行。舍加行善。舍加行时。加行善根。所生律仪。同一时舍。此言先舍者。据先加行位 舍也) 人三洲男女者。明能断善根。处及人也。人趣三洲。非在恶趣。染不染慧。不坚牢故。亦非有天趣。现见善恶诸业果故。除北俱卢洲。彼无极恶阿世耶故(此云意乐)。唯男女身。志意定故。见行断非得者。此断字通上下。唯见行人。能断善根。非爱行者。诸爱行者。恶阿世耶。极躁动故。诸见行者。恶阿世耶。极坚深故。由此理趣。非扇搋等能断善根。爱行类故。又此类人。如恶趣故(言见行者。自慧见理。而行义也。爱行者。但信他语。爱乐而行也)。断非得者。善断应知。非得为体。谓断善位。善得不生。非得续生。非得生位。名断善根。故断善根。非得为体。续善疑有见者。疑谓疑有。见者谓正见。谓因果中生疑有心。此或应有。从疑有心。或发正见。定谓有非无。尔时善根得还续起。故名续善。疑有续善。疑无断善。为简疑无。故言疑有。顿现除逆者者。顿谓善根。九品顿续。然后后时。渐渐现起。如顿除病。气力渐增。现谓现世。现身续善除造逆者。经说造逆。并断善人。彼定现身。不能续善。定从地狱。将没将生。方能续善。受地狱果毕。名为将没。正住中有。未生地狱。名为将生。若由过去。宿习邪见。以为因力。彼断善根。将死时续。若由现在邪教缘力。彼断善根。将生时续由自他力。应知亦尔(自谓自推求。他谓逢恶友也)。又爱乐坏。非加行坏。是人现世。能续善根。若二俱坏。要死方续。见坏戒不坏。亦现世续善。戒见两俱坏。要死后续善(相仪中护。名戒不坏)。有断善根。非堕邪见。应作四句。第一句者。布赖那等(此云满也。起邪见名断善。不造逆非邪定也)。第二句者。谓未生怨等(是阿阇世王。造逆堕邪定。信佛不断善也)。第三句者。谓天授等(是提婆达多。名起邪见名断善。造三逆堕邪定也)。第四句者。谓除前相。

  从此第四。明思俱转。论云。已乘义便。辨断善根。今复应明本业道义。所说善恶。二业道中。有几并生。与思俱转。颂曰。

  业道思俱转  不善一至八
  善总开至十  别遮一八五

  释曰。业道思俱转者。标也。思谓刹那等起思也。此明业道与能起思。同一刹那俱时而转。不善一至八者。明不善业道。或一至八。与思俱转。一俱转者。有两种一。且初一者。谓离所余七恶色业。贪等三中。随一现起。贪嗔邪见。必不俱生。故随一起。与思俱转。第二一者。谓先加行。遣使杀等。造六恶业。不染心时。于前六中。随一究竟。善无记心。名为不染。染心究竟。成二俱转。故言不染。谓简染心成二俱转也 二俱转者。谓以嗔心。究竟杀业。若起贪位。成不与取。或复起贪。成欲邪行。或时起贪成杂秽语。此上四类。名二业道。与思俱转 三俱转者。谓以瞋心。于属他生。盗离本处。断其命根。俱时杀盗。瞋杀盗三。与思俱转。又先加行。遣使杀等。造恶色业。贪瞋邪见。一正起时。于前杀等。随二究竟。既贪等一。杀等随二。故三俱转。四俱转者。此有三类 第一四者。谓欲坏他。说虚诳语。意业道一。语业道三。以坏他故。是离间语 说虚诳故。复成诳语 此是染言。必兼杂秽。故语业三 第二四者。又欲坏他。说粗恶语。意业道一。语业道三。以坏他故。是离间语 说粗恶故。复成粗语 此是染言。必兼杂秽。故语业三 第三四者。若先加行。遣使杀等。造恶色业。贪等现前。于前杀等。随三究竟。既贪等一。杀等随三。故四俱转。五俱转者。谓先加行。造恶色业。贪等现前。随四究竟。六俱转者。贪等现前。随五究竟。七俱转者。贪等现前。随六究竟。准上应知。八俱转者。于加行位。遣于使杀等。造六恶业。自行邪行。此七业道。一时究竟。行邪欲故。必有贪心。成八俱转 贪瞋邪见。自力现前。必不俱行。故无九十。与思俱转(各当头起。名为自力)善总开至十者。十善业道。通据隐显。名为总开。隐谓处中善。显谓律仪也。隐显通论。有十俱转。别据显相。无一无八。无五俱转。唯据律仪。不约处中。名为显也。且约显中二俱转者。此有二种。且初二者。谓善五识。现在前时。无散善七。以善五识。故有无贪无瞋。无分别故。无正见一。第二二者。谓依无色。尽无生智。现在前时。无散善七。依无色故。无定戒七。尽无生故。有无贪瞋。以息求故。无正见也(无散善者。谓不受欲界。散律仪也)三俱转者。谓与正见。相应意识。现在前时。无七色善。以是正见故。必有无贪无瞋正见三业道也。无七色者。谓不受戒。及不入定。无七善色也。四俱转者。谓恶无记心。现在前时 得近事近住勤策律仪。以恶无记故。无无贪等三。受近住等戒。故有四善律仪。谓身三语。一谓四支戒也。六俱转者。谓善五识。现在前时。得上三戒。谓近事等。以善五识故。有无贪无嗔。于前四上。加无贪瞋。故成六也。七俱转者。此有二种。且第一七者。谓善意识。无随转色。正见相应。现在前时。得上三戒。谓近事等。正见相应故。必有无贪无瞋正见三也。得近事等戒故。复有四支。故成七也。第二七者。或恶无记心。现在前时。得苾刍戒。成七善无表也。九俱转者。此有三种。第一九者。谓善五识。现在前时。得苾刍戒。善五识故。有无贪无瞋得苾刍戒。有七色善。故成九也。第二九者。或依无色。尽无生智。现在前时。得苾刍戒。以尽无生智故。无正见一。有无贪无瞋二。得苾刍戒。有七色善。故成九也。第三九者。谓静虑摄。尽无生智。现在前时。以静虑故。有定戒七。尽无生故。有无贪无瞋。故成九也。十俱转者。此有二种。第一十者。谓善意识。无随转色。正见相应。现在前时。得苾刍戒以正见故。有无贪等三。得苾刍戒。有七色善。故成十也。第二十者。谓余一切。有随转色。正见相应。心正起位。以随转色。有定戒七。正见相应故。有正见等三。名十俱转也。论云。别据显相。所遮如是。通据隐显。则无所遮。谓离律仪。有一八五(解云。处中善。名离律仪。谓非律仪故也)。一俱转者。谓恶无记心。现在前时。得一支远离(受一支戒也)。五俱转者。谓善意识。无随转色。正见相应。得二支等(解云。正见相应。有正见等三也。又得二支远离。便成五也。等者。等取恶无记心中。得五支远离也)。八俱转者。谓此意识。现在前时。得五支等(解云。此前意识。有正见等三。更得五支。便成八也 等谓等取善五识。现在前得六支远离也)。

  从此第五。约处成善恶。论云。善恶业道。于何界趣处几唯成就。几亦通现行。颂曰。

  不善地狱中  粗杂瞋通二
  贪邪见成就  北洲成后三
  杂语通现成  余欲十通二
  善于一切处  后三通现成
  无色无想天  前七唯成就
  余处通成现  除地狱北洲

  释曰。不善地狱中粗杂瞋通二者。十不善业。于地狱中。唯粗恶语。杂秽语。瞋。此三通二。谓成就现行二种也。由相骂故。有粗恶语。由悲叫故。有杂秽语。由互相憎。故有瞋恚。贪邪见成就者。于此地狱中。此二成就。而不现行。无可爱境。贪不现行 现见业果。邪见不起。又地狱中。业尽死故。无杀业道。无摄财物。无盗业道。无摄女人。无邪淫罪。业镜现前。不可拒讳。以无用故。无虚诳语。即由此无用。及常离故。无离间语。北洲成后三者。北俱卢洲。成就后三。贪瞋邪见。而不现行。不摄财物。为我所故。贪不现行 身心柔懦。复无恼害。瞋不现行 无恶意乐故。邪见不现行 杂语通现成者。北俱卢洲。杂秽语。通现及成。由彼有时。染心歌咏。无恶意乐故。彼无杀等六。又寿量定故。无杀也。无摄财物。故无盗也。无摄女人。故无邪淫也。身心懦故。无粗恶语。及无用故。无离间语。及虚诳语。彼处行非梵行者。谓彼男女。执手相牵。往诣树下。树枝垂覆。知是应行。树不垂枝。并愧而别 余欲十通二者。余欲界中。天鬼傍生。及三洲人。十恶业道。皆通成就现行二也。然有差别。天。鬼。傍生。前七业道。唯有处中。无不律仪。人三洲中。二种俱有 善于一切处后三通现成者。此明十善业道。三界五趣。此一切处。无贪等三。皆通成就。及现行也 无色无想天前七唯成就者。谓圣人生无色界。成就过未无漏七支律仪。彼无色故。必不现行。无想天中。以无心故。亦不现行。唯成就过未静虑律仪 然无色那含。于过去欲色界五地身中。随依何地。或二三四五地。曾起曾灭无漏律仪。生无色时。成彼过去曾起一地。成过去一地戒。乃至曾起五地。成过去五地戒也 若未来世。依五地身。无漏律仪。皆定成就(五地欲界。四静虑也) 余处通成现除地狱北洲者。余欲色界。人天四趣。除地狱北洲。名为余处。身语七支。各皆通现行及成就也。然有差别。谓鬼傍生。有处中善。若于色界。唯有律仪。三洲欲天。皆具处中。律仪二种。

  从此第六。明业道三果。论云。不善善业道。所得果云何。颂曰。

  皆能招异熟  等流增上果
  此令他受苦  断命坏威故

  释曰。初两句总明三界。下两句别释所以也。十恶业道皆招异熟等流增上三果者。从此命终生捺落迦。是异熟果。来生人中。受等流果。谓杀生者。寿量短促。不与取者。资财乏匮。欲邪行者。妻不贞良。虚诳语故。多遭诽谤。离间语者。亲友乖穆。粗恶语者。常闻恶声。杂秽语故。言不威肃。贪者贪盛。瞋者瞋增。邪见者增痴。增上果者。所有资具由杀生故。光泽鲜少。不与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诸尘埃。虚诳语故。多诸臭秽。离间语故。所居险曲。粗恶语故。田多荆棘硗确碱卤。杂秽语故。时候变改。贪故果少。瞋故果辣。邪见故果少。或无也。问何缘此十。各招三果。答此令他受苦。断命坏威。故且初杀生。令他受苦。受异熟果。断他命故。受等流果。令他失威。受增上果。余恶业道。如理应思。由此准知。善业三果。离杀生等。生于天中。受异熟果。来生人中。受等流果。谓离杀者。得寿命长。余上相违。如理应说。

  从此大文第十一。别明邪命。论云。又契经说。八邪支中。分色业为三。谓邪语业命。离邪语业。邪命是何。虽离彼无。而别说者。颂曰。

  贪生身语业  邪命难除故
  执命资贪生  违经故非理

  释曰。瞋痴生语业名邪语。瞋痴生身业名邪业。从贪所生。身语二业。以难除故。别立邪命。谓贪能夺诸有情心。彼所起业。难可救护。为于正命令殷重修故。佛离前别说为一。如有颂曰。俗邪见难除(俗人)。由恒执异见。道邪命难护(道出家人)。由资具属他 执命资贪生者。有余师执。缘命资具。贪生身语。名为邪命。非一切贪皆名邪命。戏乐歌咏虽从贪生。不资命故非邪命也 违经故非理者。破余师说。此释违经。戒蕴经中。观象斗等。世尊亦立在邪命中。邪受外境。虚容延命。故据此经文。但是贪生皆名邪命也。

  从此大文第三。杂明诸业。就中分十。一明业得果。二明本论业。三明引满因。四明三重障。五明三时障。六明菩萨相。七明施戒修。八明顺三分业。九明书等体。十明诸法异名。就第一明业得果中分六。一总明诸业果。二三性相对果。三三世相对果。四诸地相对果。五明三学相对果。六三断相对果。且初总明诸业果者。论云。如前所言果有五种。此中何业有几果耶。颂曰。

  断道有漏业  具足有五果
  无漏业有四  谓唯除异熟
  余有漏善恶  亦四除离系
  余无漏无记  三除前所除

  释曰。断道者。诸无间道。以无间道能证无为断。及能断惑。得断道名。此道有二种者。通有漏无漏也。有漏业具足有五果者。于前断道。若有漏业。具足五果。既是有漏。能招自地可爱异熟 等流果者。谓自地中。后若等若胜。诸相似法。离系果者。断惑所证择灭无为 士用果者。谓道所牵俱有士用。谓道所牵。次解脱道无间士用。谓道所修。未来功德。隔越士用。谓道所证。诸无为断。不生士用 增上果者。谓离自性。余有为法。唯除前生。无漏业有四谓唯除异熟者。于前所断道。若无漏业。具足四果。无漏不招果故。唯除异熟。余有漏善恶亦四除离系者。异前断道。故说为余。所余有漏。若善若恶。亦有四果。非断道故。除离系果。余无漏无记三除前所除者。除前断道。所余无漏。及无记法。唯有三果。除前所除异熟离系 以无漏及无记。不招果故。除异熟果 非断道故。除离系果。

  从此第二。三性相对果。论云。已总分别诸业有果。次辨异门。有业果相。于中先辨善等三业果。颂曰。

  善等于善等  初有四二三
  中有二三四  后二三三果

  释曰。善等于善等者。上善等是业也。下善等是法也。等取不善及无记也。将善等业。望善等法。以明果数。善等三业。色行二蕴。少分为体。善等三法。五蕴为体。初有四二三者。初谓善业。以善法为四果。除异熟果。善业以不善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因善引生。是士用果。善法不障。是增上果。善业以无记法。为三果。除等流及离系。性不同故。除等流果。非择灭故。除离系果。中有二三四者。中谓不善。在善无记中间。故名中也。不善业。以善法为二果。以不善法为三果。以无记法为四果。言二果者。谓士用增上。言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言四果者。唯除离系。问无记与不善。如何为等流。答谓遍行不善。及见苦所断余不善业。为同类因。以身边见有覆无记。为等流果后二三三果者。后谓无记。善恶后故 此无记业。以善法为二果。以不善法。为三果。以无记法。亦为三果 以善法为二果者。谓士用增上。以不善法为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问云。何不善与无记。为等流。答身边无记。为同类因。以诸不善。为等流果。以无记法。为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

  从此第三。明三世果。论云。已辨三性。当辨三世颂曰。

  过于三各四  现于未亦尔
  现于现二果  未于未果三

  释曰。此以三世业。对三世法。为果差别。此三世业。色行二蕴。少分为体。若三世法。五蕴为体。过于三各四者。谓过去业。以三世法。各为四果。唯除离系。现于未亦尔者。现在世业。以未来法。亦唯四果。同前过去数。故言亦尔也。现于现二果者。谓现在世业。以现在法。为二果。谓增上果。及士用果。未于未果三者。谓未来业。以未来法。唯有三果。除等流及离系。不说后业有前果者。前法定非后业果故。

  从此第四。明诸地果。论云。已辨三世。当辨诸地。颂曰。

  同地有四果  异地二或三

  释曰。此约诸地业。望诸地法。为果差别。应知诸地业。唯色行二蕴少分。诸地法通五蕴也。同地有四果者。于九地中。随何地业。以同地法。为四果。除离系异地二或三者。若是有漏业。以异地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若无漏业。以异地法为三果。于前二果。更加等流。不堕界故。有等流果。

  从此第五。明学等三果。论云。已辨诸地。当辨学等。颂曰。

  学于三各三  无学一三二
  非学非无学  有二三五果

  释曰。此约学等三业。以学等三法。为果差别。学等三业。唯色行二蕴少分。学无学色蕴。无漏戒也。行蕴者。道共思也 非学非无学色蕴。有漏色少分 学等三法。通五蕴也。非学非无学法。兼取三无为。学于三各三者。谓有学业。于学等三法。各为三果。且学业以学法。为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以无学法。为三果者。亦除异熟及离系。以非学非无学法。为三果者。除异熟及等流。无学一三二者。谓无学业。以学法为一果。唯增上。若无学业。以无学法。为三果。除异熟及离系。无学业。以非学非无学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 非学非无学有二二五果者。谓非学非无学业。以学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 以无学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 以非学非无学法为五果。

  从此第六。明见断等三果。论云。已辨学等。当辨见所断颂曰。

  见所断业等  一一各于三
  初有三四一  中二四三果
  后有一二四  皆如次应知

  释曰。此以三断业。望三断法。为果差别。见所断业等者。等取修所断业。及非所断业 见所断业。唯行蕴少分为体。修非二断业。俱以色行二蕴少分为体 见所断法。四蕴为体。修所断法。五蕴为体。非所断法。无漏五蕴。及无为为体 一一各于三者。谓三断业。一一各于三断法为果者。此句总标也。初有三四一者。初谓见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三果。以修所断法。为四果。以非所断法为一果。言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见所断法。唯染污。非异熟。言四果者。除离系。言一果者。唯增上也。中二四三果者。中谓修所断业。在二断中间。故名中也。若修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二果。以修所断法。为四果。以非所断法。为三果。言二果者。士用增上 言四果者。除离系。言三果者。除异熟 等流。后有一二四者。后谓非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一果。以修所断法。为二果。以非所断法。为四果。言一果者。谓增上。言二果者。士用增上。言四果者。除异熟。皆如次应知者。随其所应遍上六门。所配因果皆如次。释唯后置者。略法应尔。

  从此大文第二。释本论业。论云。因辨诸业。应复问言。如本论中所说三业。谓应作业。不应作业。非应作业。非不应作业。其相云何。颂曰。

  染业不应作  有说亦坏轨
  应作业翻此  俱相违第三

  释曰。染业不应作者。有说染污三业。名不应作。谓从非理作意生故。有说亦坏轨者。有余师说。非直染业名不应作。坏轨则亦名不应作坏轨则者。是无记业也。应如是行住。应如是着衣食。若不如是。名不应作。违礼仪故。应作业翻此者。翻不应作。名应作业。有说善业。名为应作。有余师说。合轨则业。亦名应作。俱相违第三者。俱违前二。名为第三非应作非不应作。若依初说。唯无记业也。依第二师释。除轨则外。余无记是也。

  从此第三。明引满因。就中分二。一明业感多少。二明引满因体。且初明业感多少者。论云。为由一业但引一生。为引多生。又为一生但一业引。为多业引。颂曰。

  一业引一生  多业能圆满

  释曰。一业引一生者。释引业也。旧云总报业也。依萨婆多宗。但由一业。唯引一生。若许一业能引多生。时分定业应成杂乱。若此一生。多业所引。应众同分分分差别。以业果别故(分分差别者。谓数死数生也)故知一业。唯引一生。多业能圆满者。释满业也旧云别报业也。谓一生身。圆满庄严。许由多业。譬如画师先以一色图其形状。后填众彩。一色图形。喻一引业。后填众彩。喻漏业多。是故虽有同禀人身。而于其中有具支体色力庄严。或有缺减。

  从此第二。明引满因体。论云。非唯业力能引能满。一切善不善。有漏法皆容引满。以业胜故。但标业名然于其中。业俱有者。能引能满若不与业为俱有者。能满非引。势力劣故。如是种类其体是何。颂曰。

  二无心定得  不能引余通

  释曰。二无心定得者。二无心定者。谓无想定灭尽定也。此与诸业。非俱有故。不为引因。但能为满 得者。善恶得也。得与诸业。非一果故。唯满非引。除此二类。所余善恶。皆通引满。

  从此第四。明三障。就中有二。一正明三障。二别明业障。就明三障中二。一明障体。二约处辨。且初明障体者。论云。薄伽梵说。重障有三。谓业障。烦恼障。异熟障。如是三障其体是何。颂曰。

  三障无间业  及数行烦恼
  并一切恶趣  北洲无想天

  释曰。三障者标也。无间业者。出业障体。谓五无间业。名为业障。一害母。二杀父。三害阿罗汉。四破和合僧。五出佛身血。及数行烦恼者。出烦恼障体。烦恼有二。一者数行。谓恒起烦恼。通上下品。二者猛利。谓上品烦恼。唯约数行。为烦恼障。上品烦恼。非数行者。虽复猛利非恒起故。易可伏除。不说为障。下品烦恼。虽非猛利。若数行者。难可数除故。说为障故。烦恼中无论上下。但数行者。名烦恼障。并一切恶趣。北洲无想天者。出报障体。三恶趣全。北洲无想天。是异熟障 问此障何法。答谓障圣道及圣道加行(加行者。七方便行也)。论云。此三障中。烦恼与业。二障皆重。以有此者第二生内。亦不可治(解云 于第二生。亦不得道。名不可治也)。又论云。毗婆沙师作如是释。由前能引后故。后轻于前(解云。烦恼引业。业引异熟也)约异熟果。决定更无余业余生。能为间隔。故名无间。或造此业。必堕地狱。中无间隔。故名无间。

  从此第二。约处辨者。论云。三障应知。何趣中有。颂曰。

  三洲有无间  非余扇搋等
  少恩少羞耻  余障通五趣

  释曰。三洲有无间非余扇搋等者。除北俱卢。于三洲中。唯女及男。造无间业。非余扇搋等。少恩少羞耻者。释扇搋等。虽杀父母无无间业。谓彼父母于彼少恩。少爱念故。彼于父母。惭愧心微。无重恩故。故无无间。由此道理。鬼及傍生。虽害父母。亦无无间。又大德说。傍生类中。觉慧分明。亦成无间。如聪慧马。曾闻有马。人贪其种。令与母合。觉知是母。便即羞死。又若人害非人父母。不成逆罪。心境劣故(此据人从非人生也) 余障通五趣者。余烦恼障。及异熟障。通在五趣。然异熟障。于人趣中。唯北俱卢。于天趣中唯无想天。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七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八

  从此第二。别明业障。就中分六。一明业障体。二明破僧。三明成逆缘。四明加行定。五明罪重大果。六明无间同类 此下第一出业障体者。论云。于前所辨三重障中。说五无间。为业障体。五无间业。其体是何。颂曰。

  此五无间中  四身一语业
  三杀一诳语  一杀生加行

  释曰。初句标也。四身一语业者。杀父。害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此四身业。破和合僧。此一语业。三杀一诳语者。谓害父母。杀阿罗汉。名为三杀。破僧诳语。名一诳语。此四是根本业道也。一杀生加行者。一谓出佛身血。是杀生加行罪。以如来身不可害故。无根本也 问破僧是虚诳语。何缘名破僧。答因受果名。诳语是因。僧破是果。谓因诳语。僧方破故。或此诳语。能破僧故。名为破僧。从用为名。

  从此第二。明破僧。就中分五。一明僧破体及成。二明能破成时处。三明具缘成破僧。四明破二僧别。五明无破法轮时。且第一明破僧体及成者。论云。若尔僧破。其体是何。能所破人。谁所成就。颂曰。

  僧破不和合  心不相应行
  无覆无记性  所破僧所成

  释曰。僧破不和合者。谓僧破体。是不和合性。此不和合。于和合上非得为体。谓僧未破。众共和合。许有圣道。能得入圣。僧被破已失和合性。于和合上有非得生。名不和合。故不和合性。是和合上非得为体 心不相应行。无覆无记性者。此不和合。心不相应。行蕴所摄。是无记性。问既无记性。岂成无间。答如是破僧。因诳语生。诳语是无间故。说破僧是无间果。非无间体。因受果名。故说无间。名为破僧。所破僧所成者。僧破无记。非能破者成此僧破但是所破。僧众所成。

  从此第二。明能破成时处。论云。此能破人。何所成就。破僧异熟。何处几时。颂曰。

  能破者唯成  此虚诳语罪
  无间一劫熟  随罪增苦增

  释曰。初两句明罪体。次一句明处时。后一句明苦增。能破者唯成此虚诳语罪者。能破僧者。提婆达多。成破僧罪。诳语为性。即破僧俱生。语表无表。为此罪体。无间一劫熟者。此必无间。大地狱中。一劫受苦。余逆不必生无间狱。问若造多逆。皆次生熟。如何多逆。同感一生。答颂言随罪增苦增。随彼罪增。苦还增剧。谓由多逆感地狱中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

  从此第三。明具缘成破僧。论云。谁于何处能破于谁。破在何时。经几时破。颂曰。

  苾刍见净行  破异处愚夫
  忍异师道时  名破不经宿

  释曰。苾刍者。要大苾刍。方能破僧。必非在家苾刍尼等。见净行者。见谓见行人。非爱行者。净谓持戒者。非犯戒人。以犯戒者言无威故。破异处者要异处破。非对世尊。以诸如来言词威肃对必无能(异处者。谓象头山中。调达在彼。破僧去鹫峰山。北可三四里。佛在鹫峰山也)。愚夫者。唯破异生。非破圣者。以诸圣者。证法性故。有说得忍。亦不可破。前说未得圣者。名愚夫。后说未得忍者。名愚夫。颂言愚夫含此二义。忍异师道时名破者。忍言谓信。信师异佛。信异佛说。于此时中。名破法轮。谓提婆达多。作如是言。我是大师。非沙门乔答摩。我所说五法是道。非乔答摩所说。八支是道。愚痴苾刍信提婆达多是我大师。信彼五法是出离道。正起此信。即法轮破。言五法者。正理云。一不应受用乳等(等取酪生苏。熟苏。醍醐也)。二断肉。三断盐。四应被不截衣服。五应居聚落边寺。婆沙云。一尽形着粪扫衣。二尽形常乞食。三尽形一坐食。四尽寿常居迥露。五尽寿不食一切肉味盐苏乳等。不经宿者。此夜必和。不经宿住。谓日暮时破。至夜三更和。如是名曰破法轮僧。能障圣道轮。名破法轮也。坏僧和合。名为破僧也。

  从此第四。明破二僧别。论云。何洲人几破法轮僧。何洲人几破羯磨僧。颂曰。

  赡部洲九等  方破法轮僧
  唯破羯磨僧  通三洲八等

  释曰。赡部洲者。唯赡部洲。能破法轮。以有佛故。九等者。要须九人。谓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所破。四为正众。四是邪众。能破第九。故众极少。由须九人。等言为明多亦无限。通三洲八等者。唯破羯磨。通在三洲。有圣法故。极少八人。多亦无限。谓一界中。僧分二部。别作羯磨。故须八人。过此无遮。故言八等。

  从此第五。明无破法轮时。论云。于何时分。无破法轮。颂曰。

  初后疱双前  佛灭未结界
  于如是六位  无破法轮僧

  释曰。初者谓世尊转法轮未久后者。谓佛将般涅槃。此二时中。僧一味故。不可破坏。疱前者。疱谓疮疱。于正戒上。邪戒为疱。于正见上。邪见为疱。疱未起时。名为疱前。要二疱生方可破故(五法是邪戒也。谤八圣非道。是邪见也) 双前者。目连止第一也。舍利弗观第一也。名第一双。未有止观第一双时。名为双前。要彼和僧。法尔由彼速还合故。佛灭者。佛灭度后。无真大师为敌对故。未结界者。无一界中僧分二部故。于上六位。无破法轮。

  从此大文第三。明逆缘。论云。且止傍论。应辨逆缘。颂曰。

  弃坏恩德田  转形亦成逆
  母谓因彼血  误等无或有
  打心出佛血  害后无学无

  释曰。弃坏恩德田者。由弃恩田坏德田故。成无间罪。父母恩田。身生本故。佛及罗汉。名为德田。谓具诸胜德。及亦能生一切有情胜功德故。坏德所依。故成逆罪。问父母形转。杀成逆耶。答颂言转形亦成逆。以依止身一故。杀必成逆。问设有一女人。羯剌蓝堕。余女人收取。置产门中生子。杀何成害母逆。答颂言母谓因彼血言彼血者。本生母也。杀成逆罪。身生本故。虽杀后母。无有逆罪。诸有所作。应咨后母。养汝身故。误等无或有者。无谓由逆罪。拟杀父母。误杀余人。拟杀余人。误杀父母。皆不成逆。等者等取害余人。无有表也。如有一人起一加行。害母及余人。有二无表。表唯有一。唯母上有表。余人上无其表。以无间业势力强故。必有表也 尊者妙音说。有二表。表是积集。极微成故。表微各异。由有表业。他命方断。故必有表。或有者。若害阿罗汉。无阿罗汉想。于彼身上。起定杀心。无简别故。亦有逆罪。故云或有。若有害父。父是阿罗汉。得一逆罪。身是一故。打心出佛血害后无学无者。无者无无间也。此无字通两处。一不起杀心。但起打心。出佛身血无无间罪。二杀后无学。亦无无间。谓杀时。未成无学。将死时方成无学。名后无学也。

  从此第四。明加行定无间。论云。若造无间。如加行定成不可转。为有离染及得圣果耶。颂曰。

  造逆定加行  无离染得果

  释曰。五逆加行。若必定成。中间决定。无离染得果。

  从此第五。明罪重大果。论云。于诸恶行无间业中。何罪最重。于诸妙行世善业中。何最大果。颂曰。

  破僧虚诳语  于罪中最大
  感第一有思  世善中大果

  释曰。破僧罪大者。提婆达多。知法非法。为欲破僧。而起虚诳语。为最大罪。由此伤毁佛法身故。障世生天解脱道故。谓僧已破。乃至未和。一切世间。入道。得果。离染。漏尽。皆悉被遮。习定。温诵。思等业息。大千世界。法轮不转。天人龙等。身心扰乱。故招无间一劫异熟。余四无间。第五次重。第三次重。第一次轻。第二最轻。恩等少故。感第一有思世善中大果者。思是业也。谓感第一有顶业思。于世间善中。为最大果。感八万大劫故。约异熟果。有顶业胜 据离系果。金刚喻定。相应思者。能得大果。一切结断。为此果故。为简此故。说世善言。

  从此第六。明无间同类。论云。为唯无间罪。定生地狱(问也)。诸无间同类。亦定生彼。有余师说。非无间生(解云答也。无间同类。非第二生。即堕地狱。名非无间生。谓通顺后受也)。同类者何。颂曰。

  污母无学尼  杀住定菩萨
  及有学圣者  夺僧和合缘
  破坏率堵婆  是无间同类

  释曰。污母及污无学尼者。杀母罪同类。杀住定菩萨(百劫修相菩萨)。杀父罪同类。杀有学圣者。杀罗汉罪同类。夺僧和合缘(僧资具等)。破僧罪同类。破坏率堵婆(此云高显也)。出佛身血罪同类。

  从此第五。明三时障。论云。有异熟业于三时中。极能为障。言三时者。颂曰。

  将得忍不还  无学业为障

  释曰。若从顶位将得忍位。感恶趣业皆极为障。以忍超彼异熟地故(地狱果是)。如人将离本所居国。一切债主。皆极为障。若有将得不还果时。欲界系业。皆极为障。唯除随顺现法受业(以不还果。受欲现业。故除也)。若有将得无学果时。色无色业。皆极为障。亦除顺现。二喻如前。

  从此大文第六。明菩萨相。就中分四。一明住定位。二明修相业。三明供养佛。四明六度圆。此下第一明住定位。论云。如上所言。住定菩萨。为从何位得住定名。彼复云何。说名为定。颂曰。

  从修妙相业  菩萨得定名
  生善趣贵家  具男念坚固

  释曰。从修妙相业者。谓三无数劫外。于百大劫。修三十二妙相果业。得住定名。此有六义。得名为定。一善趣定。常生人天。非恶趣故。二生贵家定。常生婆罗门。或刹帝利。巨富长者。大婆罗门家(此云豪族)三具根定。于贵家中。常具胜根。无缺减故。四男定。常受男身。不为女故。五念定。常忆宿命。六坚固定。所作善事。常无退屈。谓于利乐诸有情中。他来违逆。皆能堪忍。心无厌倦。如世传有无价驮婆(此云无价奴。不用钱买。名无价奴也)当知此言。目彼菩萨。由久修习无缘(无缘亦起。故名无缘)大悲。任运恒时。系属他故。普观众生。皆摄同已。或常观已。如彼仆使。谓于一切难求事中。皆能堪忍。劳迫事中。皆能荷负。

  从此第二。明修相业。论云。修妙相业。其相云何。颂曰。

  赡部男对佛  佛思思所成
  余百劫方修  各百福严饰

  释曰。赡部男对佛者。修妙相业。唯赡部洲人。觉慧利故。要男子身。已超女故 言对佛者。唯现对佛也。佛思思所成者。此妙相业。观佛起思。思所成摄。余百劫方修者。三无数外。余百大劫。修妙相业。诸佛因中。法应如是。唯释迦佛。精进炽然。能超九劫。九十一劫。修妙相成也。各百福严饰者。三十二相。业各百福庄严。百个善思。名为百福。如修足下平满相。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使令清净。次起一思。正牵引彼。后起五十思。令其圆满。譬如农夫先治畦陇。次下种子。后以粪水。而覆溉之。修足既然。余相亦尔。五十思者。谓十善道。各有五思。且初不杀业。有五思者。一离杀思。二劝道思。三赞美思。四随喜思。五回向思。乃至正见。应知亦尔。是名五十思。问何名为一福量。答有说。唯除近佛菩萨。所余一切有情富乐果业。名一福量。有说感大千世界业。为一福量。有说量无边际。唯佛能知。

  从此第三。明供养佛。就中分二。一明佛数。二明所逢佛。初明佛数者。论云。今我大师。昔为菩萨。于三无数劫。供养几佛耶。颂曰。

  于三无数劫  各供养七万
  又如次供养  五六七千佛

  释曰。初无数劫。供养七万五千佛。第二无数劫。供养七万六千佛。第三无数劫。供养七万七千佛。

  从此第二。明所逢佛。论云。三无数劫。一一满时。及初发心。各逢何佛。颂曰。

  三无数劫满  逆次逢胜观
  燃灯宝髻佛  初释迦牟尼

  释曰。言逆次者。自后向前。谓于第三无数劫满。逢胜观佛。第二劫满。逢燃灯佛。第一劫满。逢宝髻佛。最初发心。逢释迦牟尼。发弘誓言。愿我当作佛。一如今世尊。彼佛世尊。末劫出世。正法住一千年。故今如来一一同彼。

  从此第四。明六度圆者。论云。我释迦牟尼。于何位中。何波罗蜜多。修习圆满。颂曰。

  但由悲普施  被折身无忿
  赞叹底沙佛  次无上菩提
  六波罗蜜多  于如是四位
  一二又一二  如次修圆满

  释曰。但由悲普施者。明施也。若时普菩萨施一切乃至眼髓。而无吝惜。但由悲心。非求胜生(人天生也)。齐此布施波罗蜜多。修习圆满。被折身无忿者。明戒忍二也。若时菩萨。被折身支。心无少忿。齐此所修。戒忍圆满。折身不报。净戒圆满。心无忿故。忍辱圆满。赞叹底沙佛(此云圆满)者。此明精进。若时菩萨。勇猛精进。因行遇见底沙如来。坐宝龛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异于常。专诚瞻仰。忘下一足。经七日夜。以无怠。净心以妙伽陀。赞彼佛曰。

  天地此界多闻室  逝宫天处十方无
  丈夫牛王大沙门  寻地山林遍无等

  释曰。天地者。天上地下也。此界者。此三千界也。毗沙门宫。此云多闻室。信敬名闻满十方故。逝宫者。大梵天王宫也。外道执彼为常。佛为破彼呼为逝宫。天处者。诸余天处也。非直逝宫等。无有似佛。十方世界。亦无似佛。寻地。寻山。寻林。遍无与佛等也。如是赞已。便超九劫。齐此精进波罗蜜多。修习圆满。次无上菩提者。此明定慧也。金刚喻定。邻次成佛。名次无上。齐此定慧波罗蜜多。修习圆满。于如是四位者。初施位。第二无忿位。第三精进位。第四次无上位也。一二又一二者。一者初施位。一波罗蜜多也。二者无忿位。二波罗蜜多也。又一者。于精进位。一波罗蜜多也。又二者。次无上位。二波罗蜜多也。

  从此大文第七。明施戒修。就中分二。一略明施戒修。二广明施戒修。此下第一。略明者。论云。契经说。有三福业事。一施类福业事。二戒类福业事。三修类福业事。此云何立福业事名。颂曰。

  施戒修三类  各随其所应
  受福业事名  差别如业道

  释曰。施戒修三类者。定名为修。类谓性类。谓施戒修。各别性类也。各随其所应受福业事名者。谓施等三。皆名为福。于中或有是福业事。或是业不是事。或是事不是业。名各随所应也 且初施类中。有身语二业。名福业事。善故名福。作故名业。思所托故名事。事者所依义也 彼身语上。能等起思。唯名福业。善故名福。作故名业。思不自托。故不名事 思俱有法。唯受福名。体非造作。故不名业。思不正托。故不名事。思正托者。谓身语也 戒类既唯身语业性故。皆具受福业事名。准前应释 修类中慈唯名福事。善故名福。慈相应思。托慈为门。而造作故。故慈名事。谓业之事故也 慈俱时思。及俱时戒。唯名福业。善故名福。作故名业。除思戒外余俱有法。唯受福名。差别如业道者。如业道中。谓前七种。是业亦道。贪瞋等三。是道非业。道名通十。业唯前七。今福业事通局亦尔。福名即通。事业不定。此等差别。如业道也。有说唯思。是真福业。福业之事。谓施戒修。以三为门。福业转故。

  从此第二。广明施戒修。就中分三。一明布施。二明戒修。三明法施。第一布施中。复分为九。一明布施。二明施益差别。三明施果别因。四明施福最胜。五明施果无量。六明业轻重相。七明造作增长。八明施制多福。九明果由内心。此下第一明布施者。论云。云何法名施。施招何果。颂曰。

  由此舍名施  谓为供为益
  身语及能发  此招大富果

  释曰。由此舍名施者。由此无贪心。及能发身语。方能舍财物故。无贪等是真施体。谓为供为益者。谓为供养饶益有情。故行施也。身语及能发者。此明舍具。谓身语业。及此能发。名为舍具。言能发者。谓无贪心。及一聚心心所故。有颂曰。若人以净心(无贪心也)。辍已而行施。此刹那善蕴(此有五蕴。能发有四蕴。所发身语。是色蕴也)。总立以施名 准此颂文。故知布施五蕴为体。言施类福者。类之言体。意明此福以施为体。如叶类器。此器以叶为体也。戒修类福。准此应释。

  从此第二。明施益差别。论云。为何所益。而行施耶。颂曰。

  为益自他俱  不为二行施

  释曰。为益自者。为益自身。而行施也。谓未离欲。若凡若圣。及离欲贪。诸异生类。奉施制多。此名自益。招异熟故。制多无益。不受用故。为益他者。为益他身。而行布施也。谓离欲圣。施诸有情。自身无益。于第二生。不受果故。于他有益。他受用故。为俱益者。俱谓自他。为益自他。而行施也。谓未离欲贪。若圣若凡。及离欲异。生施诸有情。自身为益。于第二生。受施果故 于他有益。他受用故。不为二行施者。不为自他。而行施也。谓离欲圣。奉施制多。自不招果。他不受用。俱无有益。唯为恭敬报恩故也。

  从此第三。明施果别因。就中分二。一明主等异。二明主财田。此下第一明主等异。论云。前已总明施招大富。今次当辨施果别因。颂曰。

  由主财田异  故施果差别

  释曰。施果差别。由三种因。谓主。财。田。施。差别故。果有差别。

  从此第二。明主财田。就中分三。一明主。二明财。三明田。此下第一明主。论云。且由施主。差别云何。颂曰。

  主异由信等  行敬重等施
  得尊重广爱  应时难夺果

  释曰。主异由信等者。谓施主异。由有信等七种圣财。差别功德也。一深信。二持戒。三多闻。四智慧。五舍施。六惭。七愧 或有具七。或有不具。故名主异。由主异故。施之与果。俱有差别行敬重等施者。等取自手。应时。无损。三施也。若有施主具七圣财。行敬重等四施。能招尊重等四果。谓若施主。行敬重施。感他尊重。若自手施。感广大财。爱乐受用。若应时施。感应时财。所须应时故。若无损施。感难夺财。不被偷劫。及火等坏。

  从此第二。明财异。论云。由所施财。差别云何。颂曰。

  财异由色等  得妙色好名
  众爱柔软身  有随时乐触

  释曰。财异由色等者。谓所施财。或阙或具色香味触。故名财异。谓所施财。色具足故。便感妙色。香具足故。便感好名。如香芬馥遍诸方故。味具足故。便感众爱。触具足故。感柔软身及有随时生乐受触。如女宝等。果有减者。由因阙故。

  从此第三。明田异。论云。由所施田。差别云何。颂曰。

  田异由趣苦  恩德有差别

  释曰。趣苦恩德。四田不同。名为田异。由趣别者。若施傍生。受百倍果。施犯戒人。受千倍果。是名趣异。由苦别者。谓七有依福。济他苦故。福不可量。一施行路人。二施羁旅客。三施病者。四施看病人。五施寺园林。六施常食。西国信士。于远绝处。恐行侣饥饿。造舍置财。多贮饮食。通施一切。或有但标供出家者。常施食故。名施常食。七随时施者。于寒热风。随时施彼故。由恩别者。如父母等。得万亿倍。由德别者。施持戒人。得亿倍果。乃至施佛。得无量果。

  从此第四。明施福最胜。论云。于诸施中。最胜者何。颂曰。

  脱于脱菩萨  第八施最胜

  释曰。最胜有三。一解脱人。施解脱人。其福最胜。二若诸菩萨。所行惠施。是普利乐诸有情因。亦为最胜。三八种施中。第八最胜。一随至施。随近已至。方能施与。二怖畏施。见财欲坏。宁施不失。三报恩施。四求报施。五习先施。谓习先父祖所行惠施。六希天施。谓欲生天也。七要名施。八为庄严心。为除悭吝。为得瑜伽(定也)。为得上义(涅槃乐也)。而行惠施。名庄严心。

  从此第五。明施果无量。论云。如契经说。施预流向。其果无量。施预流果。果量更增。乃至广说。颇有施非圣。果亦无量耶。颂曰。

  父母病法师  最后身菩萨
  设非证圣者  施果亦无量

  释曰。一父。二母。三病人。四法师。五最后身菩萨。谓王宫生身。住最后有也。如是五种。设是异生。但施亦能。招无量福。

  从此第六。明业轻重相。论云。欲知诸业轻重相者。应知轻重者。略由六因(标宗)。其六者何(问起)。颂曰。

  后起田根本  加行思意乐
  由此下上故  业成下上品

  释曰。此有六因。后起者。第一因也。谓作罪已随前更作。田者。第二因也。于上四田作损益事。根本者。第三因也。谓根本业道。加行者。第四因也。谓引根本。名加行也。思者。第五因也。谓因彼思。业道究竟。意乐者。第六因也。所有意趣。我当造作如是事等。先从意乐。引起加行。次从加行。引生于思。次复从思。引发根本。此之根本。必于田起。于后方有后起现前。今依义次。从后向前。由此下上故业成下上品者。由此前六各有下上品故。业得成下上品也。或有诸业于前六中。唯由后起。得成重品。定于后起。立异熟果。或有诸业由田成重。如于恩德田中。造业则重。于余人等。造业则轻。或有于田由根本力。业成重品。非由余四。如于父母。行杀罪重。于父母所。行盗则轻。所余加行。思意乐三。业成重品。准前释之。若有六因。皆是上品。此业最重。翻此最轻。除此中间。业非轻重。

  从此第七。明造作增长。论云。如契经说。有二种业。一造作业。二增长业。何因说业。名增长耶(问也)。由五种因(答也)。何等为五(问也)。颂曰。

  由审思圆满  无恶作对治
  有伴异熟故  此业名增长

  释曰。此有五因。由审思者。第一因也此由字通下两句。审思造业。业名增长。率尔思作。但名造作也。由圆满者。第二因也。于十业道。或由一业。便堕恶趣。或一业不堕。由二业方堕。乃至或九。不堕。由十业方堕恶趣。齐堕恶趣。名为圆满。此圆满业。名增长也。未圆满时。但名造作 由无恶作对治者。第三因也造恶不追悔名无恶作也。造恶不忏洗。名无对治也。此名增长。若能追悔。及能忏洗。但名造作。由有伴者。第四因也。谓作不善。以不善为助伴。名增长也。无不善助伴。但名造作。由有异熟者。第五因也。谓造恶业。定感异熟。名增长也。不招异熟。但名造作。善翻上应知。

  从此第八。明施制多福。论云。如前所明。未离欲等。持已所有。奉施制多。此施名为唯为自益。既无受者。福如何成。颂曰。

  制多舍类福  如慈等无受

  释曰。制多舍类福者。福有二类。一舍。二受。舍谓舍财。施福便起 受谓前人。受用施物。施福方起。布施制多。虽无受福。有舍类福也。如慈等无受者。举例释成。如修慈等。等悲喜舍。修慈等时。虽无受者及摄益他。但从善心。生无量福故。施制多。虽无受用。追申敬养。福从心生。

  从此第九。明果由内心。论云。若于善田。殖施业种。可招爱果。若于恶田。虽施但应招非爱果(难也。此难非理也)所以者何。颂曰。

  恶田有爱果  种果无倒故

  释曰。恶田者。傍生等也。虽施恶田。施种善故。还招爱果。良以种果无颠倒故。种谓施因。果谓施果。现见田中。种果无倒。如从末度伽种。末度伽果生。其形如枣。其味极美。从赁婆种。赁婆果生。其果大小。如苦练子。其味极苦。

  从此大文第二。明戒修。就中分三。一明戒。二明修。三明戒修果。此即第一。论云。今次应辨戒类福业事。颂曰。

  离犯戒及遮  名戒各有二
  非犯戒因坏  依治灭净等

  释曰。身三口四。诸不善色。是名性罪。以性罪故。名为犯戒。言遮罪者。非时食等。离犯戒及遮。俱说名戒。各有二者。此戒各有表无表二也。下两句者。明戒四德。一非犯戒坏。离前犯戒也。二不为犯戒因坏。因者谓贪等烦恼也。三依治者。治谓四念住等。治前犯戒及彼因故。四依灭者。灭谓涅槃。回向涅槃。非胜生故(人天生也) 颂言净者。具上四德。戒名清净。与此相违。名不清净 等者。复有异说。戒净由五种因。一根本净。离恶根本也。二眷属净。离恶方便也。三非寻害。离恶觉也。四念摄受。念受三宝也。五回向寂。求涅槃也。

  从此第二。明修类福。论云。已辨戒类。修类当辨。颂曰。

  等引善名修  极能熏心故

  释曰。等引者定也。谓离沉掉。名之为等。引生功德。名之为引。此定地善。极能熏心。令成德类。故独名修。

  从此第三。明戒修果。就中一明戒修果。二明梵福量。且初戒修果者。论云。前辨施福能招大富。戒修二类所感云何。颂曰。

  戒修胜如次  感生天解脱

  释曰。戒感生天。就胜为言。理实布施。亦感生天。不如戒也。修感解脱。就胜为言。理实持戒。亦感解脱。不如修也。

  从此第二。明梵福量。论云。经说四人。能生梵福。一为供养如来驮都(此云性。佛身体也)建率都婆于未曾处。二为供养四方僧伽。造寺施园。四事供养。三佛弟子。破已能和。四于有情。普修慈等。如是梵福其量云何。颂曰。

  感劫生天等  为一梵福量

  释曰。先轨范师(或经部。或大众部。轨范师也)。作如是说。感一劫生天乐。为一梵福量。四十中劫。名为一劫。同梵辅天一劫寿故。故有伽陀言。有信正见。人修十胜行者。便为生梵福。感劫天乐故。十胜行者。于前四梵福上。更加六种。一为救母命舍自身命。二救父命舍自身命。三救如来命舍自身命。四于正法中出家。五教他出家。六未转法轮。能请转法轮。引此颂意。证知四梵福感劫天乐也。颂言等者。等取毗婆娑说。此言梵福量者。同前妙相业中一福量也。

  从此大文第三。明法施。论云。财施已说。法施云何。颂曰。

  法施谓如实  无染辨经等

  释曰。说法无倒。称为如实。不求名利。是无染心。若能如实。以无染心。辨契经等。令生正解。名为法施。

  从此大文第八。明顺三分善。论云。前已别释三福业事。今释经中顺三分善。颂曰。

  顺福顺解脱  顺决择分三
  感爱果涅槃  圣道善如次

  释曰。顺福分善者。谓感世间可爱果善。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所造功德。回求涅槃者是也。此善生已。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人闻说生死有过。涅槃有德。毛竖悲泣。当知此人已殖顺解脱分善也。如见得雨场有芽生。当知穴中先有种子。顺决择分善者。谓暖等四善根。此能感圣道。圣道名决择。感圣道故。名为顺也。

  从此第九。明书印等。论云。如世间说有书印算文数。此五自体云何。颂曰。

  诸如理所起  三业并能发
  如次为书印  算文数自体

  释曰。诸如理所起者。正起书等之加行也。三业者。谓身语意业。并能发者。谓受等四蕴。能发前三业也。如次者。谓前三业等。如次为彼书印等体。为书印者。谓前身业。及彼能发。五蕴为体。书谓手书。印谓克印。并是身业。身业是色。及能发彼。受等四蕴。故通五蕴。此之五蕴。能成书印。故名书印。算文数自体者。算谓语算。文谓语字。故算及文。用前语业。及彼能发五蕴为体。数谓意思。思能计数。一十等数。故数用前意业。及能发四蕴为体。

  从此第十。明诸法异名。论云。今应略辨诸法异名。颂曰。

  善无漏名妙  染有罪覆劣
  善有为应习  解脱名无上

  释曰。善无漏者。谓道谛及择灭也智者。称扬故。名为妙。染谓染法。此名有罪。所诃厌故。亦名有覆。覆圣道故。亦名为劣。极鄙下故 善有为法。名为应习。应可修习令增长故 问何故无为。不名应习。答无为无变。不可修习令增长故。又习为果。无为无果故。非应习解脱者。谓涅槃。是善是常。超一切法。故名无上。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九

  释曰。贪等烦恼。名曰随眠。随逐有情。增昏滞故。故名随眠。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分二。一明惑体。二明惑灭。就明惑体中分三。一明根本惑。二诸门分别。三杂明诸烦恼。就明根本惑中分五。一明增数。二明见修断。三明五见。四明四倒。五明七九慢。就第一明增数中分四。一明六随眠。二明七随眠。三明十随眠。四明九十八随眠。且初第一明六随眠者。论云。前言世间差别。皆由业生。业由随眠。方得生长。离随眠业。无感有能(标宗)。所以者何(徴也)。随眠有几(问数)。颂曰。

  随眠诸有本  此差别有六
  谓贪瞋亦慢  无明见及疑

  释曰。随眠诸有本者。由此随眠是诸有本故。业离此无感有能。诸有者。三有也 此略应知。差别有六。一贪。二贪瞋。三慢。四无明。五见。六疑。颂说亦言。非直瞋名贪瞋。意显慢等亦由贪力。于境随眠增。以一切惑生皆因贪力故。是故应言贪瞋贪慢乃至贪疑也。及声显六体各不同。

  从此第二。明七随眠。论云。若诸随眠。体唯有六。何缘经说有七随眠。颂曰。

  六由贪异七  有贪上二界
  于内门转故  为遮解脱想

  释曰。六由贪异七有贪上二界者。前六随眠。由贪异故。分成七种也。一欲贪。二有贪。故名贪异。谓欲界贪。名为欲贪。上二界贪。名为有贪。于内门转故者。释有贪名也。上二界贪。多分托内门转。少分缘外门转故。立有贪名内门者定也。贪缘定起。以内为门。名内门转。谓上二界。多起定贪故也。少分缘外门转者。谓彼亦缘色声味触法外境界也。为遮解脱想者。又由外道于上二界。起解脱想。佛为遮彼。立有贪名。显彼所缘非真解脱。此中自体立以有名。自体者。谓定及所依身也。谓彼有情。多贪等至(定也)及所依身。定之与身。名之为有。缘有起故。名为有贪。有之贪故。依主释也。义准欲界贪。名欲贪。贪着五欲外境界故。欲之贪故。亦依主释也。

  从此第三。明十随眠。论云。即上所说六种随眠。于本论中。复分为十。如何成十。颂曰。

  六由见异十  异谓有身见
  边执见邪见  见取戒禁取

  释曰。前六随眠。由见异故。分成十种。五是见性。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余贪等五。非是见性。

  从此第四。明九十八。论云。又即前所说六种随眠。于本论中。说九十八。依何义说九十八耶。颂曰。

  六行部界异  故成九十八
  欲见苦等断  十七七八四
  谓如次具离  三二见见疑
  色无色除瞋  余等如欲说

  释曰。初六句明欲界。后两句明上二界。六行部界异者。标也。行谓见行。谓六随眠。由见行异(行谓行解)。分别为十。即此十种部界不同。成九十八。部谓五部。谓见苦。见集。见灭。见道。修所断部。界谓欲色。无色。三界。欲见苦等断十七七八四者。此明欲界有三十六也。苦等等取余四部也。十谓见苦。有十随眠。七七谓见集。见灭。各七随眠。八谓道谛。有八随眠。四谓修道。有四随眠。谓如次具离三二见见疑者。释上数也。具者见苦具十也。离三见者。谓集灭各七。离身见。边见。戒禁取三也。离二见者。谓道谛有八。除身边二见也。离见疑者。谓修道四。除五见及疑也。故颂上见字。两度言之。一离三见。二离二见也。如是合成三十六种(苦下具十。集灭各七。二七十四。足前成二十四。并道八成三十二。加修道四故。成三十六也)。前三十二。名见所断。才见谛时。彼则断故 后修道四。名修所断。见四谛已后后时中。数数习道。时彼方断故 论云。此中何相见苦所断。乃至何相是修所断(问也。此中者。光法师解云。此十随眠中也。宝法师云。此论前文。将五见疑。配四谛竟。后言余贪等。四各通五部则有此问。故知此中。此贪等四中。宝解为善之也)。若缘见此所断为境。名见此所断余名修所断(解云。答也。光法师云。此有二意。一缘见此。为境。此者。此四谛也。谓五见疑。亲迷四谛。名缘见此也。二缘见此所断。为境所断是五见疑也。谓贪等四。非亲迷谛。但缘五见疑上起故。名缘见此所断也 此中意者。若五见疑。缘苦谛起。名见苦所断。乃至缘道谛起。名见道断。若贪等四。缘见苦所断五见疑为境。名见苦所断。乃至缘见道谛所断。三见疑为境。名见道谛断。不缘见此为境。及见此所断为境。名修所断。若依宝法师。解云。此贪等四。若缘见此所断为境。名见所断。不缘见此所断。为境名修所断也)。如是三十六中。见分十二。谓苦下五见。集灭各二见 道谛有三见。故成十二也。疑分为四。四谛各一也。余四各五。余贪等四。各通五部。四五二十也。兼前十二见及四疑故。欲界中有三十六。色无色。除瞋余等如欲说者。色无色界。于五部下。各除瞋恚。余与欲同。故色无色各三十一。两界合论成六十二。通前三十六。总计成九十八使。更加十缠。名一百八烦恼。

  从此第二。明见修断。论云。于此所断九十八中。前八十八。名见所断。忍所害故 后十随眠。名修所断。智所害故(总标)如是所说见修所断。为决定不(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徴也)。颂曰。

  忍所害随眠  有顶唯见断
  余通见修断  智所害唯修

  释曰。前三句明忍所害随眠。第四句明智所害随眠。忍所害随眠有顶唯见断者。忍谓见道中。法类智忍也。前八十八。名忍所害随眠。于中有顶地摄。唯见所断。以有顶惑唯类智忍方能断故 余通见修断者。余八地中。忍所害随眠。通见修断。谓圣者断。唯见非修。法类智忍。如应断故(上七地。类忍断。欲界一地。法忍断也)。若异生断。唯修非见。数习世俗。智所断故 智所害唯修者。后十随眠。名智所害。唯修所断。以诸圣者。通用无漏世俗二智断故。若诸异生。唯世俗智。方能断故。

  从此第三。明五见。就中分二。一正明五见。二别释戒禁取。且正明五见者。论云。由行有殊。分见为五。名先已列。自体如何。颂曰。

  我我所断常  拨无劣谓胜
  非因道妄谓  是五见自体

  释曰。前三句出体。第四句结成。我我所者。执我我所。名有身见也身即是有。故名有身。以五取蕴为体。缘于有身。执我我所。执即是见。见缘有身。名有身见。有身之见。依主释也。西国名萨迦耶见。此云坏身见。或名有身见。故论云。坏故名萨。聚谓迦耶。即是非常。和合蕴义(非常是坏义。和合是聚义)。迦耶即萨。名萨迦耶。即五取蕴(迦耶体也)。为遮常一想。故立此名。要此想为先。方执我故(解云。此上是经部释。为遮外道计于常想。立其萨名。遮计一想。立迦耶名。是则坏身之见。名坏身见也)。毗婆沙师。作如是释。有故名萨。身义如前。勿无所缘计我我所。故说此见缘于自身。缘萨迦耶。而起此见故。标此见名萨迦耶(已上论文。释有身之见也) 断常者。于我我所。执断常。名边执见。断常名边。执即是见。依边起执。边之执故。依主释也。边执即见。持业释也 拨无者。拨无因果。名为邪见。邪即是见。名为邪见。持业释也 劣谓胜者。于劣谓胜。名为见取。见谓身见。边见。邪见。执此三见。以为胜故。名为见取。见之取故。是依主释也。除三见外。执余有漏。以为胜者。亦名见取。理实应立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见取 非因道妄谓者。非因谓因。非道谓道。名戒禁取。戒谓佛法中。五戒等也。禁谓外道。狗牛等禁也。执此禁戒以为因道。名戒禁取。戒禁之取。依主释也 论云。如大自在生主。或余非世间因(执我等。生世间也)。妄起因执。投水火等。种种邪行。非生天因。妄起因执(已上非因执因也) 受持戒禁。数相应智非解脱道妄起道执(外道计算数智。得涅槃也)。理实应立戒禁等取名则。略去等言。但名戒禁取(已上论文。等取执非戒禁余法也)。

  从此第二。别明戒禁取者。论云。若于非因。起是因见。此见何故。非见集断(解云。既迷因起。应见集断也)。颂曰。

  于大自在等  非因妄执因
  从常我倒生  故唯见苦断

  释曰。执自在等生世间者。必先计度彼体是常。起常倒也。执为一我。起我倒也。执常我已。方起因执。故非因执。从常我生。常我二倒。唯见苦断。故彼非因执因。亦见苦断。以常我倒身边见摄迷粗果故。故见苦断 然戒禁取。总有二类。一非因执因。二非道计道 非因。执因。复有二类。一迷执我常法起。二迷宿作苦行等起(计狗等生天因)。此二迷苦果。故皆见苦断 非道执道。亦有二类。一执有漏戒等。为解脱道。此迷粗果故。亦唯见苦断。二执谤道邪见。及疑。为清净道。此戒禁取。违道谛强。见道谛断。

  从此第四。明四倒。论云。如前所说常我倒生。为但有斯二种颠倒(问也)。应知颠倒。总有四种。谓一于非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非我。执我颠倒(答也)。如是四倒。其体云何。颂曰。

  四颠倒自体  谓从于三见
  唯倒推增故  想心随见力

  释曰。初两句出体。第三句废立。第四句通经。四颠倒自体谓从于三见者。谓边见中。唯取常见。以为常倒。于见取中。取计乐净。为乐净倒。于身见中。唯取我见。以为我倒也。唯倒推增故者。此举三因。以立四倒。言三因者。一一向倒故。二推度性故。三妄增益故。谓戒禁取。非一向倒。执有漏道得净涅槃。虽非究竟断惑证灭。而能暂时离染证灭。缘少净故。非一向倒。断见邪见。非妄增益。无门转故。余贪瞋等。不能推度。非见性故。是故余惑。非颠倒体。想心随见力者。通经也。若唯见是倒。何故经言于非常。计常有想心见三倒。于苦不净非我。亦有想心见三倒。答理实应知。唯见是倒。想心随见。亦立倒名。与见相应。行相同故。此十二倒。依婆娑师。预流永断。见及相应。见所断故。分别部说。八唯见断。四通见修断。谓乐净中。各有想心。此四想心。预流未断。故引颂言。尊者庆喜(阿难)告彼尊者辨自在言(初果人也)由有想乱倒故。汝心焦热。远离彼想已。贪息心便净(据此颂。圣人由有想心倒也)。由此颂文。故经部说八想心倒学未全断。

  从此第五。明七九慢。就中分二。一正明七九慢。二明未断不起。且第一明七九慢者。论云。为唯见随眠有多差别。为余亦有。颂曰。

  慢七九从三  皆通见修断
  圣如杀缠等  有修断不行

  释曰。初句正答。第二句明见修断。下两句明修道不行。且慢七者。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令心高举。总立慢名。行转不同。故分七种。于他劣谓已胜。于他等谓已等。虽然称境。以心高举。说名为慢。于他等谓已胜。于他胜谓已等。名为过慢。过前慢故。

  于他胜谓已胜。名慢过慢。慢他过故。

  执我我所。令心高举。名为我慢。恃我起故 未得谓得。名增上慢 于多分胜。谓已少劣。名为卑慢 于无德中。谓已有德。名为邪慢。成就恶行。名为无德。恃恶高举名为邪慢也 慢九者。发智论说。慢类有九。一我胜慢类。二我等慢类。三我劣慢类。四有胜我慢类。五有等我慢类。六有劣我慢类。七无胜我慢类。八无等我慢类。九无劣我慢类。从三者。此九慢类。从前七慢中。三慢流出。其三慢者。谓慢。过慢卑慢也。初我胜慢类。从过慢出。第二我等慢类。从前慢出。第三我劣慢类。从卑慢出。第四有胜我慢类。亦从卑慢出。第五有等我慢类。从前慢出。第六有劣我慢类。从过慢出。第七无胜我慢类。从前慢出。第八无等我慢类。从过慢出。第九无劣我慢类。从卑慢出。问无劣我慢。高处是何。答谓自爱乐胜有情聚返顾已身。虽知极劣。而自尊重。得成无劣我慢也。皆通见修断者。七慢。九慢。皆见修断。缘见所断。起者。名见所断。缘事起者。名修所断。修所断慢。圣未断时。虽复成就。或有现行。或不现行。不现行者。我慢一也。所余六慢。圣可现行。前九慢类。圣亦不现行。故颂言有修断不行者。即九慢类。及我慢也。圣如杀缠等者。举例释也。如杀生缠。是修所断。圣虽未断。必不现行。杀缠既尔。慢类亦然。杀生缠者。谓瞋是也。等者。等取盗淫诳缠无有爱全有爱一分。言无有者。谓三界非常。于此贪求名无有爱。一类众生。被苦所逼。作如是念。愿我死后。断坏无有。故于无有。而起爱也。有爱一分者。有诸异生。愿我当为蔼罗筏拏。大龙王等(蔼罗筏拏。水中龙象。从水为名帝释所乘也)于当有起爱。名为有爱。愿为龙象等。是有爱中。一分爱也。此一分爱。缘傍生故。圣不起也。杀等诸缠。缘事起故。皆修所断。

  从此第二。明未断不起。论云。何缘圣者。未断不起。颂曰。

  慢类等我慢  恶作中不善
  圣有而不起  见疑所增故

  释曰。慢类等者。谓九慢类也。等取杀等诸缠。无有爱全。有爱一分也。此慢类等。及与我慢。并恶作中。不善恶作 圣有而不起者。此上慢等。圣有而不起也。见疑所增故者。释不起所由也。九慢我慢。我见所增。杀等诸缠。邪见所增。由起邪见。行杀等也。无有爱全。断见所增。有爱一分。常见所增。不善恶作。由疑所增。此见及疑。圣已永断故慢类等。圣不现行。论云。而由见疑背已折故(解云。慢类等以见疑为背。圣断见疑。名背已折也)。

  从此大文第二。诸门分别。就中分八。一明遍行非遍行。二明漏无漏。三明二种随增。四明二性分别。五明根非根。六明惑能系。七明惑随增。八明次第起。且初第一明遍行非遍行者。论云。九十八随眠中。几是遍行几非遍行。颂曰。

  见苦集所断  诸见疑相应
  及不共无明  遍行自界地
  于中除二见  余九能上缘
  除得余随行  亦是遍行摄

  释曰。见苦集所断者。遍行随眠。唯在苦集谛也。诸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者。苦下五见。集下二见。名为诸见。疑者。苦集下疑也。相应者。谓与见疑。相应无明也。不共者。谓苦集下。不共无明也。总有七见。二疑。二无明。名十一遍使也。遍行自界地者。谓此十一。力能遍行自界。自地。五部诸法。名为遍行。一遍缘五部。二遍随眠五部。三为因遍生五部。依此三义。立遍行名 于中除二见余九能上缘者。明九上缘惑也于十一中。除身边二见。余九随眠。能缘上界上地。名九上缘惑也。不执上界。为我我所故。身见不缘上也。边见必依身见起故。故边见不缘上也。缘上界者。于上二界。或各缘一。或二合缘。缘上地者。于上八地。或一一别缘。或二二合缘。乃至或八地。合缘除得余随行亦是遍行摄者。十一随眠。相应俱有。名为随行。此之随行。亦遍行摄。遍行因故 随眠上得。以与随眠非一果故。不名遍行。故除得也。

  从此第二。明漏无漏缘。论云。九十八随眠中。几有漏缘。几无漏缘。颂曰。

  见灭道所断  邪见疑相应
  及不共无明  六能缘无漏
  于中缘灭者  唯缘自地灭
  缘道六九地  由别治相因
  贪瞋慢二取  并非无漏缘
  应离境非怨  静净胜性故

  释曰。初一行颂。总明第二行颂。别释第三行颂简法。见灭道所断者。谓见灭所断。取邪见疑无明三。见道所断。取邪见疑无明三。各三成六 颂言相应者。谓与见疑。相应无明也。及不共无明者。总名无明也。六能缘无漏者。此六烦恼。亲迷灭道。名无漏缘。除此六外。所余烦恼。皆有漏缘。义可准知。于中缘灭者。唯缘自地灭者。于六烦恼中。缘灭谛者。唯缘自地择灭。不缘他地择灭。以九地灭上下相望。非因果故。故缘自地。非他地也。谓欲界系。三种随眠。唯缘欲界诸行择灭。乃至有顶。三种随眠。唯缘有顶诸行择灭 缘道六九地者。六烦恼中。缘道谛者。通缘六地及九地道。论云。谓欲界系。三种随眠。唯缘六地。法智品道(六地。未至。中间。四本静虑。唯此六地。有法智品也)。若治欲界若能治余。皆彼所缘。以类同故(解云。未至地法智。能治欲界也。中间等五地。法智品能治余上界也。皆彼所缘者。此六地法智品。虽治不同。皆为欲界三惑所缘。以同是法智品类故。皆得缘之也)。缘九地者。色无色界。八地各有三种随眠。一一能缘九地类智品道(九地。谓未至等。更加三无色。除有顶也)。若治自地。若能治余皆彼所缘。以类同故(已上论文。解云。若治自地者。谓类智品。治当地也。治余地者。谓类智品。治余七地。此九地道。虽治不同。皆为八地。三惑所缘。以同是类智品故)。由别治相因者。释上缘道六九地也。一由别治。二由相因也。由相因者。由互相望为同类因。若缘法智。即缘六地者。以六地道。各互相望同类因故 若缘类智。即缘九地者。以九地道。各互相望。同类因故 由别治者。谓类智品。不治欲界。名别治也。虽法类智。亦互相因。而类智品。不治欲界。故类智品。非欲三所缘。论云。法智品。既能治色无色。彼应为八地。各三所缘(问也)。非此皆能治色无色。苦集法智品。非彼对治故(答也。解云。上界苦集细。欲界苦集粗。缘粗不可断细故。缘欲界苦集。不能治上也。缘细以可断粗。故灭道法智。能治上也) 又论云。亦非全能治色无色。不能治彼见所断故(解云。以上界见惑。唯类忍断。若异生断。唯俗智断。唯有顶地。非异生断故。故灭道法智。不能全治也) 又论云。二初无故。非彼所缘(解云。答前问也。一四谛中。阙初苦集。二见修断中。阙初见断。故言二初无也。由此二无。故法智品。非彼八地。各三所缘) 又论云。即由此因。显遍行惑。有缘诸地苦集。无遮。境互为缘因。非能对治故(解云。即由此因者。由前缘灭。自地缘道。六九地因也。故显遍行中。九上缘惑。能缘上八地。苦集无遮也。境互为缘因者。简灭谛也。以九地苦集境。互为增上缘。互为能作因。由互为缘因故。缘诸地苦集无遮也 非能对治故者。简道谛也。为苦集境。非能对治故。或缘一地。或二合缘。乃至总缘八地。不同缘道谛。若缘一地时。即缘六地。或缘九地。故。言非能对治也)。贪瞋慢二取并非无漏缘者。灭谛下贪。瞋。慢。见取。及道谛下。贪。瞋。慢见取。戒禁取。此等烦恼不缘灭道。名非无漏缘。应离者。明贪不缘灭道。以贪随眠应舍离故。若爱灭道。是善法欲。非是贪也 境非怨者明瞋不缘灭道。以瞋缘怨境。灭道非怨故。非瞋境也。静者。明灭道非慢境也。慢缘粗动。灭道寂静故。非慢境也。净者。明灭道谛。非戒禁取境也。非净执净。是戒禁取。灭道真净。故非戒禁取境也。胜性者。明灭道非见取境也。灭道真胜。执以为胜非见取也。是故贪等。不缘无漏。

  从此第三。明二随增。论云。九十八随眠中。几由所缘。故随增。几由相应。故随增。颂曰。

  未断遍随眠  于自地一切
  非遍于自部  所缘故随增
  非无漏上缘  无摄有违故
  随于相应法  相应故随增

  释曰。初一行颂。明所缘随增。次两句。简法。后两句。明相应随增。未断遍随眠于自地一切者。烦恼随增。要须未断。故初颂首。标未断言。通后位也。遍随眠于自地一切者。五部也。遍行随眠。谓于自地五部诸法。所缘随增。遍缘五部。以为所缘。能缘烦恼。于所缘境。随住增长。故名随增。非遍于自部者。非遍行随眠。唯缘自部。故于自部。所缘随增。所缘故。随增者。属上两句也。非无漏上缘者。六无漏缘惑及九上缘惑。无所缘随增。故言非也。无摄有违故者。释上无随增义。无漏上境。无身见爱摄为已有。名无摄有。以无摄有故。无所缘随增。如衣润湿埃尘随住。衣喻法也。润喻爱也。埃尘随住。喻惑随增也。违故者。又无漏法。及上地境。与惑相违。虽被惑缘。以相违故。无随增也。如于炎石。足不随住。炎石喻无漏上境也。不随住者。喻不随增也。随于相应法相应故随增者。随谓随何烦恼。谓遍行。非遍行。漏。无漏缘。自界缘。他界缘。此等诸惑。于所相应受想等法。由相应故。于彼随增。

  从此第四。二性分别。论云。九十八随眠中。几不善。几无记。颂曰。

  上二界随眠  及欲身边见
  彼俱痴无记  此余皆不善

  释曰。上二界随眠者。色无色界。一切随眠也。及欲身边见者。欲界中。身边见也。彼俱痴者。彼欲界身边见。相应无明也。无记者。此上烦恼。唯是有覆无记性也。谓不善性。有苦异熟。苦异熟果。上二界无。故彼随眠唯无记性。欲身边见。迷自事故。非欲损害他有情故。唯无记性。依经部宗。身见有二。一者俱生。唯以无记性。二者分别。是不善性。与身俱起。名曰俱生。因邪思起。名为分别。此余皆不善者。此身边外余欲界系。一切随眠。唯不善性。

  从此第五。明根非根。就中分二。一明不善根。二明无记根。且初第一。明不善根者。论云。于上所说。不善惑中。几是不善根。几非不善根。颂曰。

  不善根欲界  贪瞋不善痴

  释曰。唯欲界系。一切贪瞋。及不善痴。简身边见相应痴也。名不善根。有三义。一唯不善。二是烦恼。简随烦恼也。三与一切不善为根。由具三义。名不善根。所余烦恼。非不善根。义准可知。

  从此第二。明无记根。就中分二。一明无记根。二因便明四记。且初明无记根者。论云。于上所说无记惑中。几是无记根。几非无记根。颂曰。

  无记根有三  无记爱痴慧
  非余二高故  外方立四种
  中爱见慢痴  三定皆痴故

  释曰。前三句。萨婆多说。后三句。经部师说。无记根有三者。标也。毗婆娑师说。不善根既三。无记根亦三也。无记爱痴慧者。列数也。一无记爱。上界贪也。二无记痴。谓上界痴。及欲界身边见。相应痴也。三无记慧。此通有覆及与无覆。言有覆者。上界染慧。及欲界身边见慧也。言无覆者。异熟生等。四无记也。非余二高故者。简法也。非余者。上界疑慢也。此非无记根。谓疑于二趣。转性摇动故。不应立根 慢于所缘。高举相转。异根法故。夫根法下转也。慢既高举。故不立根 外方立四种者。外国诸师。立无记根有四种也。中爱见慢痴者。列四名也。中谓无记。善恶中故。一无记爱上界贪也。二无记见。上界见。及欲身边见也。三无记慢。上界慢也。四无记痴。谓上界痴。及欲身边见。相应痴也。三定皆痴故者。释立四无记所以也。三定者。爱见慢三。依定而转。愚夫修定。不过此三。谓爱上定。及见上定。慢上定也。皆痴者。此三皆依无明力转。有斯胜用。故立此四。为无记根。

  从此第二。明四记事。颂曰。

  应一向分别  反诘舍置记
  如死生殊胜  我蕴一异等

  释曰。上两句标。下两句指事释之。且问记有四。一应一向记。二应分别记。三应反诘记。四应舍置记(记者答也) 如问死者。一切有情。皆当死不。应一向记。一切有情。皆定当死 如问生者。一切有情。皆当生不。应分别记。有烦恼者。受生无烦恼者。不生 如问殊胜。应反诘记。有作是问。人为胜劣。应反诘言。为何所方。若言方天。应记人劣。若言方下(恶趣)应记人胜 如问我蕴一异者。应舍置记。若作是问。我与五蕴为一为异。应舍置记。此不应问。若有我体。可问一异。本无我体。一异不成。如问石女生儿。为白为黑。应舍置记。谓石女本自无儿。何得论其黑白 此上依毗婆沙师说。颂言等者。等取发智本论。及契经说。发智如论说。今且叙经。云何有问。应一向记。谓问诸行者。无常耶。此问名为应一向记 云何有问。应分别记。谓若有问诸有故思。造作业已。为受何果。此问名为应分别记。造善受人天。造恶受恶趣 云何有问应反诘记。谓若有问士夫想。与我为一为异(此问假我)应反诘言。汝依何我。作如是问。若言依粗我(色蕴上我)。应记与想异(想色不同。故言异也)。此问名为应反诘记 云何有问。但应舍置记。谓若有问世为常(一问)。无常(二问)。亦常亦无常(三问)。非常非无常(四问)。世为有边(五问)。无边(六问)。亦有边亦无边(七问)。非有边非无边(八问)。如来死后为有(九问)。非有(十问)。亦有亦非有(十一问)。非有非非有(十二问)。为命者即身(十三问)。为命者异身(十四问)。此问名为但应舍置(已上论文) 解云。此经问世。及问如来兼命者。皆是我之异名。此有十四问。皆不可记。名十四不可记事。以我体既无故。皆应舍置答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九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

  从此第六。明惑能系。就中分二。一约世明能系。二约断明能系。就约世明能系中。分二。一正约世明系。二明三世有无。此下第一。正约世明系。论云。谓诸有情。于此事中(所系境事)。随眠随增。名系此事。应说过去。现在。未来。何等随眠。能系何事。颂曰。

  若于此事中  未断贪瞋慢
  过现若已起  未来意遍行
  五可生自世  不生亦遍行
  余过未遍行  现正缘能系

  释曰。初句明所系事。后七句明能系惑。第二句未断字。第八句能系字。通在中间句也 欲晓此颂。且要先知随眠有二。一者自相。谓贪瞋慢。缘别法起。名为自相。二者共相。谓见疑痴。缘多法起。名为共相。缘共相境也 若于此事中者。所系事也。未断贪瞋慢者。能系惑也。于所系事。未断贪瞋慢名为能系也。过现若已起者。此贪瞋慢于所系事。过去已生。未断。现在已生。能系此事 以贪瞋慢是自相惑。非诸有情定遍三世诸事起故。不名遍行。现在已生。不标未断者。体现在前。必然未断义必有之。故不标也。应知遍行。须具二义。一者世遍缚三世故。二者事遍。能缚一切自所缘故。过现意识。贪瞋慢三。虽于世遍。阙于事遍。谓有缘此境。不缘余境故。未来意遍行者。未来意识。贪瞋慢三。遍于三世。乃至未断。皆能系缚。以未来意识。缚三世境及一切事故。能遍系名遍行也。谓未来意识。境流三世故。名世遍。又此意识。种类无边。于所缘事。必能遍缚。亦名事遍。五可生自世者。未来五识。相应贪瞋。若未断。可生者。唯系自世。在未来世。唯系未来。若流至现。唯系现在。若落谢过去。唯于过去。谓境必俱故。不生亦遍行者。未来五识。相应贪瞋。若未断不生。亦遍系三世。及一切自所缘事。谓所缘境。或在未来。或流至现在。或谢过去。识虽未来缘阙不生。由未断故。性能系彼三世境也。或有同时参差三世。如有眼识。定缘青黄赤色三境而起。随阙一境。识即不生。其所阙境。或一未来。或一现在。或一过去。故说五识遍缚三世。言事遍者。谓不生五识。种类无边。于自所缘。必能遍缚。余过未遍行者。余谓见疑无明。贪等外故。名之为余。见疑无明。若在过去。或于未来。未断皆能。遍缚三世一切事境。以共相惑。定遍起故 现正缘能系者。见疑无明。于现在世。正缘境时。随于何境。能系此事。此现在惑。虽具二遍。以不定故。不说遍行。此能系字。通上诸句。思而可知。

  从此第二。明三世有无等。就中分二。一述宗。二正破。就述宗中。分二。一教理证。二叙说定宗。且初教理证者。萨婆多宗说。有三世。经部不许。欲将破彼。今且叙宗。论云。应略标宗显其理趣。颂曰。

  三世有由说  二有境果故
  说三世有故  许说一切有

  释曰。上两句证。下两句结宗。三世有由说者。三世实有。由经说故。经言。苾刍当知。若过去色。非有。不应多闻圣弟子众勤修厌舍。以过去色是有故。应多闻圣弟子众。勤修厌舍。若未来色非有。不应多闻圣弟子众勤断欣求。以未来色是有故。应多闻圣弟子众勤断欣求。二有境果故者。二者谓契经说。识二缘生。如说眼识以眼及色。为二缘。乃至意识以意根及法。为二缘。意根过去。法通三世。过未若无。能缘意识。应阙二缘。过去无故。便阙意根。过未无故。复阙法境。已上教证也。有境者。此下有二种理证。此初理也。以识起时。必有境故。有境识生。无境不生。其理决定。过未若无。所缘无故。识亦应无。有果者第二理也。又过去业。有当果故。过去若无。其过去业。体应非有由业无故。当果应无。既业有果故。知过未理必实有。下两句者。结宗说三世实有故。许是一切有宗也。

  从此第二。定宗。论云。今此部中。差别有几(问数)。谁所立世。最善可依(问宗差别)。颂曰。

  此中有四种  类相位待异
  第三约作用  立世最为善

  释曰。上两句。答初问。下两句。答第二问。今此部中。差别有四。一类异。二相异。三位异。四待异。尊者法救。作如是说。由类不同。三世有异。谓从未来。至现在时。舍未来类。得现在类。若从现在流至过去。舍现在类。得过去类。但类不同。非体有异。如破金器。作余物时。形虽有殊。金色无异 尊者妙音。说相不同。三世有异。谓法在过去。正与过去相合。而不名为离现未相。以过去相显。但名为过去。现在正与现在相合。而不名为离过未相。未来正与未来相合。而不名为离过现相。随显得名。准过去说 尊者世友说。位不同。三世有异。未作用位。名为未来。正作用位。名为现在。作用谢位。名为过去。至位位中。作异异说。如运一筹。置一位名一。置百位名百。置千位名千。历位有别。筹体无异 尊者觉天说。待不同。三世有异。待谓观待。前观于后。名为过去。后观于前。名为未来。观待前后。名为现在。如一女人名女。名母。观母名女。观女名母 论主评云。法救执法有转变故。应置数论外道朋中。以数论执法有转变故也。妙音所立。世相杂乱。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觉天所立。世还杂乱。三世法中。应有三世。谓过去世。有多刹那。前后刹那。应名去来。中名现在。未来现在。类亦应然 故此四中。第三世友立世最善。以约作用位。立世差别故。

  从此第二。经部广破。颂曰。

  何碍用云何  无异世便坏
  有谁未生灭  此法性甚深

  释曰。前三句。经部破。第四句。有宗答。何碍用云何者。此用字两度言之。一何碍用。二用云何。何。碍用者。经部破云。汝说三世法体常有。应一切时能起作用。何法碍用。时有时无 用云何者。汝说法体由作用故。三世有别。又此作用。云何得说为去来今。且作用中。而得更立有余作用。用上有用。便致无穷 无异者。有宗救也。用不离体。名为无异。既用即体。体既无无穷之过故。用亦无无穷之失也 世便坏者破也。此经部重破。若言无异。三世便坏。体既恒有。用亦应然。何得有时。名为过未。故彼所执。世义破坏。有谁未生灭者。更以理破之。若说过未如现实有。应俱名现。谁未已生。名为未来。谁复已灭。名为过去。故不许法本无今有。有已还无。则三世义。皆不成立。又经部云。汝萨婆多。许体恒有。而说性非常。如是义言。所未曾有。依如是义。故有颂曰 许法体恒有 而说性非常 性体复无别 此真自在作(此颂经部调有宗也。言如外道说。自在天。自作诸世间。须作即作也) 此法性甚深者。萨婆多救也。如向所难。我不能通者。谓法性甚深。非寻思境。岂不能释。便拨为无。论主意朋经部故。作斯释。

  从此第二。约断明离系。论云。今应思择。诸事已断。彼离系耶。设事离系。彼已断耶(问也)。若事离系。彼必已断有事已断而非离系(答也)断非离系。其事云何(徴起)。颂曰。

  于见苦已断  余遍行随眠
  及前品已断  余缘此犹系

  释曰。上两句明见道。第三句。明修道。第四句。通上两位。应言余遍行随眠缘此犹系也。及前品已断。余缘此犹系 于见苦已断余遍行随眠者。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苦智已生。见苦已断。集智未生。有余集谛遍行随眠也。此集下遍行随眠。缘此苦谛。犹系也。是则苦谛虽断。而集惑犹系。是名断非离系也。及前品已断者。于修道位九品随眠。于前八品。随断何品。名前品已断。前品已断。未断后品。能缘此前品者。于前品犹系。故前品虽断。而后品犹系。是名断非离系。

  从此大文第七。明惑随增。就中分二。一正明惑随增。二明有随眠心。且初正明随增者。论云。何事有几。随眠随增(问也)。若随事别。答便费多言论。是故应造略毗婆沙。由此虽劳少少功力。而能越渡大大问流。谓法虽多略有十六种。即三界五部(三五十五)。及无漏法(足前成十六也)。能缘彼识。名数亦然(识亦十六)。应知何法。何识境。易思何事何随眠随增(境识既解。境即是事。事上惑增。自当了也)。此中且应知。何法何识境。颂曰(已上论文)。

  见苦集修断  若欲界所系
  自界三色一  无漏识所行
  色自下各三  上一净识境
  无色通三界  各三净识境
  见灭道所断  皆增自识行
  无漏三界中  后三净识境

  释曰。前两行颂。明苦集修三境。后一行颂。上两句。明灭道境。下两句明无漏境。见苦集修断者。通标三界三部也。若欲界所系者。简别前三部也。自界三色一无漏识所行者。此上欲界所系。苦集修断各五识缘。谓自界三。及色界一。并无漏识。名为五识。自界三者。即如前说。苦集修也。及色界一者。谓修所断。以色界修断得缘欲界苦集修也。无漏识者。谓无漏识。亦缘欲界苦集修也 色自下各三上一净识境者。谓色界所系。苦集修断。各八识缘。谓自界三。及下界三。下即欲界也。三谓前说。苦集修断 并上界一。谓无色界。修所断识。能缘色界苦集修故 兼无漏净识。亦缘色界苦集修断故。此八识一一。各皆容缘色界苦集修断也。无色通三界各三净识境者。无色所系。苦集修断。各十识缘。谓通三界。各三为九。三谓苦集修也 无漏净识为十。此之十识。一一皆容缘无色界。苦集修断 见灭道所断皆增自识行者。约三界说。且欲界系见灭道所断。为六识缘。五识如前。更增第六见灭所断识。见道所断。亦六识缘。五识如前。更增第六见道所断识。自谛下识。名为自识也。色界见灭。见道所断。各为九识缘。八识如前。各增自一 无色界见灭。见道各十一识。缘十事。如前各增自一。准前欲界说也 无漏 三界中后三净识境者。谓无漏法。通十识缘。谓三界中。各后三部。谓见灭。见道。修所断识。兼无漏识。以为第十。此之十识。一一皆容缘无漏也 为结前义。复说颂曰。

  见苦集修断  欲色无色系
  应知如次第  五八十识缘
  (解云。欲界三部。五识缘。色界三部。八识缘。无色三部。十识缘。义如前说)
  见灭道所断  各增自识缘(六识等缘也)
  无漏法应知  能为十识境

  论云。如是了知十六种法。为十六识所缘境已 今应广辨何事何随眠随增。若别疏条。恐文烦广。故我于此。略示方隅。且有问言。所系事内。乐根有几随眠随增 应观乐根总有七种。谓欲界一。即修所断(乐在五识。故唯修断)。色界五部(色有意乐。故通五部)。无漏第七(谓第三禅。无漏乐也)。无漏乐根。非诸随眠之所随增。如前已说。七中前六(谓欲界一。色界五也)。随其所应。欲修所断。及诸遍行 色界一切。随眠随增(欲界修断。缘自部乐。及苦集遍行。随眠能缘修断乐。色界乐根。既通五部。故一切识。皆缘乐根。言一切者。五部惑也) 若有问言。缘乐根识。复有几种随眠随增(前约乐根。此约乐根上识也)。应观此识总有十二。谓欲界四除见灭断(解云。欲界见苦。见集遍行。及修所断。能缘乐根。欲界道谛。邪见疑无明。能缘无漏乐也。灭谛。体非乐根故。灭谛所断。不缘乐也)。色界五部。无色界二。即见道谛。及修所断(无色道谛。邪见疑。无明。缘下第三禅。无漏乐故。无色道谛所断。有缘乐识也。无色修所断。生得加行善。通缘九地。类智品道。故彼修断。得有缘下第三禅。无漏乐根识也)。无漏第十二。皆能缘乐根(此上明缘乐识。总计有十二也。谓欲界有四。色界有五。足前成九。无色界有二。足前成十一。更加无漏识。故成十二也) 此随所应欲界有四部。色界有为缘。无色界二部。及诸遍行。随眠随增(解云。此文正明缘乐识上。随眠随增也。欲界有四部。除见灭断也色界有为缘者。取五部下。缘有为惑。除灭谛下。邪见疑无明。彼缘无为也。缘灭谛邪见等。非是缘乐根识。故须除也 无色二部。谓道谛断。及修所断。谓道谛下邪见.疑.无明。是缘乐识。此下贪瞋痴等。缘邪见等。起故道谛下贪等。名乐根识上。随眠随增也 无色修所断识。既缘乐根故。修所断烦恼。于缘乐识上。随眠随增也。及诸遍行者。即无色界苦集下。遍行随眠缘彼道谛所断。及修所断。乐根识也) 若复有问言。缘缘乐根识。复有几种随眠随增(解云。此问缘乐根识上。随眠随增也)。应观此识。总有十四。于前十二。更加二种。即无色界。见苦集断(取遍行也)。如是十四识。能缘缘乐根(能缘缘乐上识)。此随所应。欲色如上。无色四部。除见灭断。随眠随增(此正明随增。上来具注论文。欲令寻论者易晓其义。是故叙之矣)。

  从此第二。明有随眠心。论云。若心由彼。名有随眠。彼于此心定随增(问也)。此不决定。或有随增。谓与心相应。及缘心未断 相应已断。则不随增。依此义门。故作是说。颂曰。

  有随眠心二  谓有染无染
  有染心通二  无染局随增

  释曰。有随眠心二者。标也。谓有染无染者。列数也。有随眠心。总有二种。有染无染心。差别故。与惑相应。名为有染。于有漏中。善无记心。名为无染。有染心通二者。有染污心。名有随眠。此有随眠。通有随增或不随增。故云二也。有随增者。一谓染心。与惑相应。随眠未断。二谓缘此染心。随眠未断。故名有随增 不随增者。此谓染心。相应已断。则不随增。仍说有随眠。以恒相应故 已断缚性。故不随增。不断伴性。故恒相应也。相伴性必不可断。有伴性故。名有随眠无染局随增者。简不随增。故名为局。以无染心非惑相应。不由伴性。名有随眠。唯局随增。名有随眠。谓由随眠缘无染心。随眠未断。名有随眠。言未断者。随增义故。故唯局随增。名有随眠也。

  从此第八。明次第起。就中分二。一正明次第。二明起惑因。且初明次第者。论云。如上所说十种随眠次第生时。谁前谁后。颂曰。

  无明疑邪身  边见戒见取
  贪慢瞋如次  由前引后生

  释曰。一无明。二疑。二邪见。四身见。五边见。六戒禁取。七见取。八贪。九慢。十瞋。烦恼生时。先由无明。于谛不了。由不了故。次引生疑。于四圣谛。生犹预故。从此疑心。引生邪见。谓定拨无苦集灭道。由拨无谛。引身见生。谓苦蕴中。拨无苦理。便决定执此为我故。从此身见。引边见生。谓依我执断常边故。从此边见。引生戒禁取。便计前执。为能净故。从戒禁取。引见取生。谓计能净已。或必执为能胜故。从此见取。次引贪生。谓自见中。情深爱故。从此贪后。次引慢生。恃自见解。生高举故。从此慢后。次引生瞋。违已见中。必憎嫌故。如是且依次第起说。越次第者。前后无准。

  从此第二。明起惑因。论云。诸烦恼起。由几因缘。颂曰。

  由未断随眠  及随应境现
  非理作意起  说惑具因缘

  释曰。由三因缘。烦恼现起。一由未断随眠。即惑因也。二随应境现。随应者。随其所应也。如顺境生贪。违境生瞋等。此惑境界也。三由非理作意。即起惑加行也。由上三因。烦恼现起。说惑具因缘者。此上三因。谓此且据具因缘。说或有唯托境界力生。如退法根阿罗汉等。

  从此大文第三。杂明诸烦恼起。分三。一明漏等四门。二明结等六门。三明五盖差别。就明漏等四门。分二一出体。二释名。此下出体。论云。即上所说。随眠。并缠。经说为漏瀑流轭取。漏谓三漏。一欲漏。二有漏。三无明漏。言瀑流者。四瀑流。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见瀑流。四无明瀑流。轭谓四轭。如瀑流说。取谓四取。一欲取。二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语取。如是漏等其体云何。颂曰。

  欲烦恼并缠  除痴名欲漏
  有漏上二界  唯烦恼除痴
  同无记内门  定地故合一
  无明诸有本  故别为一漏
  瀑流轭亦然  别立见利故
  见不顺住故  非于漏独立
  欲有轭并痴  见分二名取
  无明不别立  以非能取故

  释曰。初两行明三漏。次一行明瀑流及轭。后一行明四取。欲烦恼并缠除痴名欲漏者。此四十一物。名欲漏体。谓欲界系。根本烦恼。有三十一。并十缠成四十一 有漏上二界唯烦恼除痴者。此有五十二物。为有漏体。谓上二界。根本烦恼。各二十六。五部惑中。各除瞋痴也。两界合论。故成五十二。彼上二界。虽有昏沉掉举二缠。不立为漏体者。以缠少故。又此二缠。随从他起。不自在故。同无记内门。定地故合一者。明上二界。合为有漏也。一同无记性。二同内门转(缘定及身。名内门转也)三同是定地。由此三义。二界随眠。合为一漏。无明诸有本故别为一漏者。三界无明。各有五种。此中十五物。为无明漏。谓由无明。为三有根本。别为一漏也。瀑流轭亦然者。瀑流与轭。体与漏同故。说亦然。谓前欲漏。析出诸见。名欲瀑流。及名欲轭。如是有漏。析出诸见。名有瀑流。及名有轭。析出诸见。名见瀑流。及名见轭 如是已显二十九物。名欲瀑流。谓贪。瞋。慢。各有五种(十五也)。疑四(四谛下疑也。足前成十九)。缠十(足前成二十九)。二十八物。名有瀑流。谓贪与慢各十(上二界。各五。总成二十)。疑八(上二界各四。疑成八。足前成二十八也)。三十六物。为见瀑流。谓三界中。各十二见(苦下五见。集灭各二。见为四。足前成九。道谛下三见。故成十二也)。十五物。为无明瀑流。谓三界无明。各有五也。应知四轭。如瀑流说。别立见利故者。析出诸见。别名见瀑流及见轭者。以见推求性猛利故。见不顺住故非于漏独立者。令住生死。名为漏义。见性猛利。不顺住义。由此于漏。不独立名。但可与余合说为漏 欲有轭并痴见分二名取者。此明四取体。同四轭。欲轭并痴。名为欲取。有轭并痴。名我语取。见轭分二。一名戒禁取。二名见取。应知三十四物。为欲取体。谓贪。瞋。慢。无明。各五(四五二十)。疑有四(足前成二十四)。并十缠(足前成三十四)。三十八物。为我语取体。谓贪。慢。无明。各十。疑有八(上界合论)。六物为戒禁取体。三界各有二戒禁取。故为六也(若下一道下一)。三十物。为见取体。三界各有十种见(十二见中。除二戒禁取)。上界烦恼。名我语取者。我语谓内身。依之说我。故上界烦恼。多缘内身。名我语取。我语之取。依主释也。于诸见中。别立戒禁取者。由此独为圣道怨故。双诳在家出家众故。谓在家众。计自饿等。为天道故。诸出家众。计舍可爱境。为清净道故。无明不别立以非能取故者。不立无明。别为取者。能取诸有。故名为取。谓不了相。名为无明。非能取故。不立为取。但可与余。合说为取。此上四取。依萨婆多宗说也 若依经部。四取谓以贪为体性。贪缘五欲境起。名为欲取。贪缘六十二见起。名为见取。贪缘戒禁起。名戒禁取。贪缘三界我语起。名我语取。故彼四取。以贪为体。

  从此第二。释名。论云。此随眠等。名有何义。颂曰。

  微细二随增  随逐与随缚
  住流漂合执  是随眠等义

  释曰。微细者。释随眠义也。根本烦恼。行相难知。故名微细。犹如眠也 二随增已下。三义释随。且第一二随增者。所缘随增相应随增。能随烦恼。于所缘境。及所相应。增昏滞故 随逐者。第二释随义。烦恼起得。此烦恼得。随逐有情。常为过患也 随缚者。第三释随义。烦恼现行。随缚有情 住流漂合执者。释上漏等名也。住者。能令众生久住生死流者。能令有情三界流转 于六根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漂者。极漂善品。故名瀑流。合者。和合有情。受种种苦。故名为轭。执者为有漏依。执取生死。故名为取。是随眠等义者结上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一

  从此第二。明结等六门。就中分二。一正明结等。二诸门分别。就正明结等。分二。一明结等五门。二明六垢。就明结等五门分二。一标章。二别释。且第一标章者。论云。如是已辨随眠并缠。世尊说为漏瀑流等。为唯尔所。为复有余。颂曰。

  由结等差别  复说有五种

  释曰。除漏等外。由结等差别。复有五种。一结。二缚。三随眠。四烦恼。五缠。

  从此第二。别释就中分五。一释结。二释缚。三释随眠。四释随烦恼。五释缠。就明结中分三。一明九结。二明五下分结。三明五上分结。且初第一九结云何。颂曰。

  结九物取等  立见取二结
  由二唯不善  及自在起故
  缠中唯嫉悭  建立为二结
  或二数行故  为贱贫因故
  遍显随惑故  恼乱二部故

  释曰。结九者。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谓三见也。六取结。谓二取也。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于中恚。嫉。悭。唯欲界系。余遍三界也 问何缘三见名。为见结。二取名为取结。答颂言物取等。谓三见二取。一则物等。二则取等。言物等者。物者体也。三见有十八物。二取亦十八物。故名物等。见十八者。谓苦下有身边二见。四谛下。各有邪见。合成六见。三界各六。故成十八。取十八者。苦下有二取。集灭各有一取。谓唯见取。道下亦二取。故成六取。三界各六。故名十八。言取等者。三见等。是所取也。二取等。是能取也。故名取等。谓由戒取。执身见等。为能净故。或起见取。执身见等。以为胜故。故身见等。名为所取。戒见二取。名能取也。由二唯不善及自在起故者。谓嫉悭二。唯不善性。又嫉。悭。唯自在起。不随从他。唯自力起故。名自在起。由二义胜故。于缠中别立为结。此释非理。论主破云。若缠唯八。此释可然。许有十缠。此释非理。以忿覆二种。亦具两义故。故应立为结。由此应言嫉悭过失尤重。一数现行故。谓由嫉悭数现行也。二为贱贫因故。嫉为贱因。悭为贫因也。三遍显随惑故。谓遍显欢戚随烦恼也。谓嫉与忧相应。遍显戚随惑也。悭喜相应。遍显欢随惑也。四恼乱出家在家二部故。谓出家于教法。为嫉悭恼乱。在家于财物。为嫉悭恼乱。五或恼乱天阿素洛故。谓天帝释。有甘露味。阿素洛。有女色。天悭味嫉色。阿素洛悭色嫉味。便兴斗诤。六或恼乱人天二胜趣故。七或恼乱他及自部故。部者众也。谓悭恼自众。嫉恼他朋。由上七义。故于十缠。唯二立结。颂言恼乱二部故者。应知摄后四种二部也。

  从此第二。明五下分结。论云。佛于余处。依差别门。即以结声。说有五种。颂曰。

  又五顺下分  由二不超欲
  由三复还下  摄门根故三
  或不欲发趣  迷道及疑道
  能障趣解脱  故唯说断三

  释曰。又五顺下分者。一身见。二戒禁取。三疑。四欲贪。五瞋。问何缘此五。名顺下分。答下谓欲界。此五顺益下分界故。名顺下分。由二不超欲由三复还下者。正释顺下也。由贪瞋二。不超欲界。设有能超上生有顶。由身见等三。还生欲界。故说贪瞋如守狱卒。身见等三。如防逻人故。说此五名顺下分。有说言下分者。谓下有情。即异生也。及取下界。谓欲界也。前三能障超下有情。后二能令不超欲界故。五皆得顺下分名。问如诸预流。断六烦恼。云何经说断三结耶。答此有二师。第一释者。颂云摄门根故三。言摄门者。谓身见在一门。即苦门也。戒禁取在二门。谓苦道门也。疑通四门。谓四谛门也。说断三种。摄彼三门故。说断三已说断六。言摄根者。谓边见依身见转。见取依戒禁取转。邪见依疑转。故说断三种。摄彼三根。故说断三。已说断六。或不欲发趣。已下第二释也。或言。谓显有余师释。凡趣异方。有三重障。一不欲发趣。二迷正道依邪道故。三疑正道。趣解脱者。亦有三障。一不欲发趣。谓由身见。执我我所。怖畏解脱。不欲发趣。二者迷正道。谓由戒取。执非道故。迷于正道。三者疑于道。谓由疑故。于道犹豫。佛显预流永断如斯。趣解脱障。故说断三。

  从此第三。明五上分结。论云。佛于余经。如顺下分。说顺上分。亦有五种。颂曰。

  顺上分亦五  色无色二贪
  掉举慢无明  令不超上故

  释曰。顺上分五。一色界贪。二无色界贪。三色无色掉举。四色无色慢。五色无色无明。由此五种。能令有情不超上界。名顺上分结。以贪过重。两界别论。

  从此第二。明三缚。论云。已说结缚云何。颂曰。

  缚三由三受

  释曰。缚有三种。一者贪缚。二者瞋缚。三者痴缚。何缘说此三。为缚。谓依三受。故立三缚。谓于乐受。贪缚随增。谓于苦受。瞋缚随增。谓于舍受。痴缚随增。所缘相应。俱随增故。虽于舍受。亦有贪瞋。非如痴故。

  从此第三。明随眠。论云。已分别缚。随眠云何。颂曰。

  随眠前已说

  释曰。随眠有六。乃至九十八品。初已说也。

  从此第四。明随烦恼。颂曰。

  随烦恼此余  染心所行蕴

  释曰。随烦恼此余者。此随眠外。余。缠垢等。名随烦恼。随根本烦恼起故。名随烦恼也。此随烦恼。是染心所。行蕴所摄。

  从此第五。明缠。颂曰。

  缠八无惭愧  嫉悭并悔眠
  及掉举昏沉  或十加忿覆
  无惭悭掉举  皆从贪所生
  无愧眠昏沉  从无明所起
  嫉忿从瞋起  悔从疑覆诤

  释曰。前一颂标缠。次一颂半明根本等流。缠八者。品类足论说。或十者。毗婆沙师说。缠有十。一无惭。二无愧。三嫉。四悭。五悔。六眠。七掉举。八昏沉。九忿。十覆。无惭。无愧。根品已释。嫉谓于他诸兴盛事。令心不喜。悭谓财法巧施相违。悔即恶作。根品已释。眠谓令心昧略为性。悔眠二种。虽通善恶。今十缠中。唯取染污。掉举昏沉。亦根品已释。令心愤发。说名为忿。隐藏自罪。说名为覆。无惭。悭。掉举。是贪家等流果也。无愧。眠昏沉。是无明等流。嫉。忿。是瞋家等流。悔是疑等流。覆有说贪等流。有说痴等流。有说贪痴等流。有说智人覆。是贪等流。无智人覆。是痴等流。颂云覆诤者。三说不同。故名为诤。

  从此大文第二。明烦恼六垢。颂曰。

  烦恼垢六恼  害恨谄诳憍
  诳憍从贪生  害恨从瞋起
  恼从见取起  谄从诸见生

  释曰。前两句明六垢。次四句明本惑等流。一恼。二害。三恨。四谄。五诳。六憍。此从烦恼生。秽污相粗。名烦恼垢。恼谓坚执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谏诲。害谓逼迫。行打骂等。恨谓结怨。谄谓心曲。诳谓惑他。憍根品已释。诳憍贪等流。害恨瞋等流。恼见取等流。谄五见等流。颂言诸见者。即五见也。

  从此大文第二。诸门分别。就中分五。一三断分别。二三性分别。三三界分别。四六识相应。五五受相应。且第一三断者。论云。此垢及缠。为何所断。颂曰。

  缠无惭愧眠  掉惛见修断
  余及烦恼垢  自在故唯修

  释曰。缠中无惭。无愧。睡眠。惛沈。掉举。此五与见惑相应。是见所断。与修惑相应。是修所断。余谓嫉悭忿覆悔。及烦恼六垢。此之十一。自在起故。唯修所断。不随他惑。自力而起。唯与无明。共相应故。名为自在。

  从此第二。明三性。论云。此随烦恼。谁通何性。颂曰。

  欲三二余恶  上界皆无记

  释曰。欲三二者。欲界眠。昏。掉。三。通不善无记二性。与身边见相应。是无记性。余恶者。所余随惑。皆不善性。上界皆无记者。上二界中。一切随惑。皆唯无记性。

  从此第三。三界分别。论云。此随烦恼。谁何界系。颂曰。

  谄诳欲初定  三三界余欲

  释曰。谄。诳。唯在欲界初禅。臣众相依故三三界者。三谓昏。掉。憍。三。皆通三界。余欲者。余者。除前五外。所余随惑。唯欲界系。

  从此第四。明六识相应。此下总明本惑及随惑。于六识中。何识何地起。颂曰。

  见所断慢眠  自在随烦恼
  皆唯意地起  余通依六识

  释曰。见所断惑。及修所断慢眠。并自在随烦恼。即前嫉等五缠。及六垢是也。此见断等。唯意地起。依五识身。无容起故。余通依六识者。余谓修断贪。瞋。无明。及与修惑相应。无惭。愧。昏。掉。并大烦恼中。不信。懈怠。放逸。此等名余也。此余惑等。一一皆通六识地起。

  从此第五。明五受相应。就中分二。一明本惑相应。二明随惑相应。且第一明本惑相应者。颂曰。

  欲界诸烦恼  贪喜乐相应
  瞋忧苦痴遍  邪见忧及喜
  疑忧余五喜  一切舍相应
  上地皆随应  遍自识诸受

  释曰。欲界诸烦恼中。贪与喜受乐受相应。以欢行转遍六识故。瞋与忧苦相应。以戚行转遍六识故。言痴遍者。谓痴遍与前四受相应。以欢戚行转遍六识故。邪见忧及喜者。谓邪见以欢戚行转唯意地故。与忧喜相应。先造罪业。后起邪见。喜受相应。不惧报故。先造善业。后起邪见。忧受相应。福唐捐故。疑忧余五喜者。疑与忧受相应。以戚行转唯意地故。余五喜者。谓余身见等四。及慢为五。此之余五。与喜相应。以欢行转唯意地故。一切舍相应者。约通相应说。此上一切。皆舍相应。以诸随眠相续断时。必住舍受。上地皆随应遍自识诸受者。此明上界所有烦恼随其所应。遍与自地诸识俱起。诸受相应。如初禅中。具有四识。若眼等三识。所起烦恼。与乐舍相应。若意地起惑。即与喜舍相应 二禅已去。乃至有顶。唯有意识。若二禅起惑。即与喜舍相应。若第三禅起惑。即乐舍相应。第四已去。乃至有顶。所起烦恼。唯舍相应。

  从此第二。明随惑五受相应。论云。已辨烦恼诸受相应。今次复应辨随烦恼。颂曰。

  诸随烦恼中  嫉悔忿及恼
  害恨忧俱起  悭喜受相应
  谄诳及眠覆  通忧喜俱起
  憍喜乐皆舍  余四遍相应

  释曰。随烦恼中。嫉。悔。忿。恼。害。恨。此六唯与忧受相应。以戚行转唯意地故。悭喜受相应。谓以欢行转。唯意地故 谄。诳。眠。覆。此四通与忧喜相应。以欢戚行转。唯意地故 憍与喜乐相应。二禅已下。喜受相应。第三禅侨。乐受相应。以欢行转。唯意地故 颂言皆舍者。此上随惑。约通相应说。一切皆与舍受相应。相续断时。必住舍故。余四遍相应者。余谓无惭。无愧。昏沉。掉举。此四通与五受相应。以欢戚行转。遍六识故。

  从此第三。明五盖。论云。今次应辨盖相云何。颂曰。

  盖五唯在欲  食治用同故
  虽二立一盖  障蕴故唯五

  释曰。上两句明盖。下两句废立。盖五唯在欲者。佛说盖。有五。一欲贪。二瞋恚。三昏眠。四掉悔。五疑。然此五盖唯在欲界。以契经说如是五种。纯是圆满。不善聚故。上界无不善。故知唯在欲。问何缘昏眠二法。及掉悔二法。合为一盖。答颂言食治用同故。虽二立一盖。食谓所食。治谓能治。即非是食也 言食同者。且昏眠盖。同有五食。一?瞢。二不乐。三颦呻。四食不平等性。即过度饱也。五心昧劣性。即因疲劳生也。言治同者。此二非食。谓光明想。言用同者。此二俱能。令心沈昧 掉悔二盖。言食同者。谓四种法。一亲里寻。二国土寻。三不死寻。四随念昔寻。随所经事。忆念寻求也。言治同者。此二非食。谓奢摩他。言用同者。此二能令心不寂静。问诸烦恼等。皆有盖义。何缘世尊唯说此五。答颂言障蕴故唯五。谓贪恚盖。能障戒蕴。昏眠能障慧蕴。掉悔能障定蕴。定慧无故。于四谛疑。疑故能障解脱蕴。及解脱知见蕴。皆不得起。故唯此五。建立为盖。依经部释。昏眠障定。掉悔障慧。定障理应先慧障故。

  从此大文第二。明惑灭。就中分六。一明断惑四因。二明四种对治。三明断烦恼处。四明四远性。五明断惑得灭。六明九种遍知.此下第一。明断惑四因。论云。今应思择。他界遍行。及见灭道断。有漏缘诸惑。于彼断位。不知彼所缘。知彼所缘时。而彼不断。如是诸惑。断由何因 解云。问也。他界遍行者。九上缘惑也。此遍行所缘者。上界苦集是也。及见灭道断有漏缘诸惑者。谓灭道下。贪瞋慢是也。谓贪。瞋。慢。缘邪见疑无明。起名有漏缘。此贪等所缘者。即邪见疑无明也。于彼断位者。若他界遍行断位者。谓苦集智忍生时也。若灭道有漏缘。断位者。谓灭道智。忍生时也。不知彼所缘者。若断他界遍行时。不知上界苦集也。若断灭道有漏缘时。不知彼邪见疑无明也。以灭道智忍。但知灭道谛故。知彼所缘时而彼不断者。知他界遍行所缘者。谓上界苦集类智也。而彼他界。遍行不断者。谓已断故。故不断也 知灭道下。有漏缘惑。所缘时者。谓苦集智忍也。以苦集智忍知苦集故。彼灭道下。邪见。疑。无明。体是苦集故。苦集智忍生。能知彼也。而彼贪瞋邪见等。不断者。谓未起灭道智忍故也。又论云。非要遍知所缘故断(答前问也)。若尔断惑。总由几因(却徴也)。由四种因(总答)。何等为四(问也)。颂曰。

  遍知所缘故  断彼能缘故
  断彼所缘故  对治起故断

  释曰。前三句。明断见惑因。第四句。明断修惑因。且断见惑。总由三因。遍知所缘故者。第一因也。此名遍知所缘故断。谓苦集断自界缘惑。以自界缘。缘自欲界苦集谛故。苦集忍生。既知苦集。故知自界缘惑断。由遍知所缘故断。言所缘者。即苦集也。及见灭道断。无漏缘惑。以邪见。疑。无明。缘灭道无漏。灭道忍生。知灭道谛故。彼邪见。疑。无明。即断。名遍知所缘故断。言所缘者。即灭道谛也 断彼能缘故者。第二因也。此名断彼能缘故断。谓见苦集。断他界缘。以自界缘惑缘他界缘惑。他界缘惑。是所缘境。自界缘惑。是能缘心也。若断自界缘惑时。彼他界缘惑即随断。名断彼能缘故断。言能缘者。即自界缘是也 断彼所缘故者。第三因也。此名断彼所缘故断。谓见灭道。断有漏缘惑。以灭道下贪等有漏缘惑。缘邪见等无漏缘惑。无漏缘惑。名为所缘。所缘若断。彼能缘有漏缘惑亦随断。故名断彼所缘故断。言所缘者。即无漏缘惑是也 对治起故断者。明断修惑。由第四因。此名对治起故断。谓九品修惑。由九品能对治道。断若上上品惑。下下品道。为对治。乃至下下品惑。上上品道。为对治。此对治门。后当广释。

  从此第二。明四种对治。论云。所言对治。总有几种。颂曰。

  对治有四种  谓断持远厌

  释曰。对治有四。一断对治。谓无间道。断烦恼故。二持对治。谓解脱道。此道能持择灭得故。无间道后。名解脱道也。三远分对治。谓胜进道。令所断惑得转更远故。解脱道后。名胜进道也。四厌患对治。谓加行道。缘苦集谛。深生厌患故。无间道前。名加行道也。论主正此文云。第一加行。二无间。三解脱。四胜进。

  从此第三。明断惑处。论云。诸惑永断。为定从何。颂曰。

  应知从所缘  可令诸惑断

  释曰。应知诸惑。得永断时。不可令其离相应法。以相近故 但可令惑远离所缘。令彼所缘。不复生故。

  从此第四。明四远性。论云。所言远分。远性有几。颂曰。

  远性有四种  谓相治处时
  如大种尸罗  异方二世等

  释曰。上两句标。下两句释。远性有四。一相远。二治远。三处远。四时远。如大种者。如四大虽俱。以相远故。亦名为远。如尸罗者。如持犯戒。此名治远。虽一身中。有持戒犯戒。以相治故。亦名为远。异方者。如东西海。此名处远。虽同一世界。方处隔故。亦名为远。二世者。如过未世者。此名时远。虽一法上立此二世。望现在世。时分隔故。亦名为远。等言。为明举事未尽。如所造色等亦名相远。如善恶性等。亦名治远。如南北海等亦名处远。故致等言。

  从此第五。明断惑得灭。论云。前言惑断由治道生。道胜进时。所断诸惑。为再断不(第一问)。所得离系。有重得耶(第二问)。颂曰。

  诸惑无再断  离系有重得
  谓治生得果  练根六时中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下三句答第二问。诸惑无再断者。诸惑顿断。若更不退。必无后时再。断惑义。离系有重得者。离系者。谓择灭无为也。道胜进时。重起胜得。得前无为。是故无为。更许重得。所言重得。总有六时。谓治生一。得果有四。练根第六时也。治生时者。谓解脱道。得果时者。谓得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练根时者。谓练钝根。转为利也。此六时中。诸惑离系。随道胜进。重起胜得。如欲界系。见四谛断。色无色界。见三谛断。除道谛也。所有无为。具六时得。色无色界。见道谛断。所有无为。唯五时得。以治生时。即得果故。不应于此。分为二时。解云。道类智起。名治生时。即得预流果也。故六时中。除治生一 欲界修断。五品无为。亦五时得。除预流果 欲界修断。第六品无为。唯四时得。谓于前五。更除一时。得果治生。时无异故。解云。第六解脱道起。名治生时。即得一来果。除治生一时也 欲界修断。第七八品无为。亦四时得。得果四中。除前二故。欲界修断。第九品无为。唯三时得。谓于前四中。又除一时。以治生时即得果故。解云。第九解脱道起。名治生时。即得不还果。除治生一时也 色无色界。修断无为。唯除有顶。第九品无为。所余无为。亦三时得。得果四中。除前三故。有顶第九。唯二时得。谓前三内。又除一时。以治生时即得果故。解云。第九解脱道起。名治生时。即得阿罗汉果。除治生一时也。此约钝根及次第证者说。若利根者。则无练根。若超果者。则不定也。

  从此第六。明九遍知。就中分六。一列九遍知名。二明六对果。三明建立遍知缘。四明成就遍知。五明集遍知处。六明得舍遍知。此下第一。列遍知名。且遍知有二。一智遍知。二断遍知。智遍知者。谓无漏智。于四谛境。周遍而知。名智遍知也。断遍知者。谓即诸断。断即是择灭。由断显故。择灭名断。断遍知者。此于果上。立因名故。遍知是因。断名为果。故断名遍知者。是果上。立因名也。论云。为一切断立一遍知(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徴也)。颂曰。

  断遍知有九  欲初二断一
  二各一合三  上界三亦尔
  余五顺下分  色一切断三

  释曰。初句标数。次三句明见谛六遍知。后二句明修道三遍知。欲初二断一者。谓欲界系。初苦集二断。立一遍知。二各一合三者。二谓欲界。灭道二谛。各立一遍知。言合三者。欲界四谛。合成三遍知也。一见苦集断遍知。二见灭断遍知。三见道断遍知 上界三亦尔者。上二界四谛。合成三遍知。如欲界数。故言亦尔。一色无色。见苦集断遍知。二色无色。见灭断遍知。三色无色。见道断遍知。此上六种遍知。名三界见谛。所断法断。六种遍知。言法断者。择灭名也 余五顺下分色一切断三者。余谓三界。修断法。断立三遍知。见断外故。名之为余。欲修惑尽。立一遍知。名五顺下分结尽遍知。此遍知体。并前见谛。六种遍知。及此修断。九品无为。总集名为五顺下分结尽遍知。故论云。五顺下分结。尽遍知并前立故 解云。并前见谛也 色一切断三者。色谓色界。修道惑尽。立一遍知。名色爱尽遍知。一切断者。谓无色修道惑尽。立一遍知。名一切结尽遍知。此遍知体。总集三界见修无为。名一切结尽遍知体也。故论云。一切结尽。通前遍知。并前立故 解云。并前见修断无为也。颂言三者。结上三界修道。立三遍知也 问何缘色无色修断。别立遍知。非见所断。答以色无色。修所断惑。治不同故。遍知别立。见断治同。遍知合说。

  从此第二。明六对果。论云。如是所立。九种遍知。应辨于中。几何道果。颂曰。

  于中忍果六  余三是智果
  未至果一切  根本五或八
  无色边果一  三根本亦尔
  俗果二圣九  法智三类二
  法智品果六  类智品果五

  释曰。此有六对果。初两句明忍智果。次两句明未至根本果。次两句明无色近分根本果。次一句明俗圣果。次一句明法类智果。次两句明法类智品果。于中忍果六者。于遍知中。忍果有六。谓见谛六。遍知也。忍谓八忍。六种遍知。是忍所得。名为忍果。余三是智果者。余谓修断。三种遍知。此三智果。唯智得故。未至果一切者。谓未至定。能断三界见修惑故。具有九遍知果。故言一切。根本五或八者。毗婆沙师说。根本静虑。果唯有五。以根本地唯能永断色无色界见修惑故。故有上界见谛三果。修断二果。以不能断欲界惑故。故欲界四遍知。非根本果也 或八者。或言。谓显妙音师说。彼说根本有八遍知果。于前五上。更加欲界见谛三遍知果。谓先凡位。离欲界染。后依根本地。入见谛时。于欲界系见四谛断。许别道引无漏得故 别道引者。谓法智及法忍也。此别道位。起能得得。得欲界见谛。三种遍知。故此见谛。三遍知。亦是根本地果。除顺下分。以顺下分。唯是未至果故。谓根本地。所起见道。无容修彼欲界修惑。断对治故。以见修不同。故不修也。故五顺下分遍知。非根本地果也 无色边果。一者边谓空处近分。近空处故。名无色边。以空处近分起有漏道。能断色界修惑尽故。唯得色爱尽。一遍知果也 三根本亦尔者。无色前三。根本除有顶也。唯得一切结尽。一遍知果。一数同前。故言亦尔俗果二者。俗道果二。谓世俗道。能断欲界色界修所断故。得顺下分。及色爱尽。二遍知果。圣九者。谓圣道力。能断三界见修惑尽。得九遍知果 法智三者。法智果三。谓法智力。能断三界修惑尽故。得修断三遍知果 类智果二。谓类智力。但能永断色无色界。修所断故。得色爱尽一切结尽。二遍知果 法智品果六者。品者类也。法智法忍。同品类故。名法智品。前说法忍得三果。法智得三果。今法智品。忍智双说。故得六果 类智品果五者。品同前释。前说类忍得三果。类智得二果。今类智品。忍智双说。故得五果。

  从此第三。明遍知缘。论云。何故一一断。不别立遍知。唯就如前九位建立。颂曰。

  得无漏断得  及缺第一有
  灭双因越果  故立九遍知

  释曰。且由三缘。立六忍果。一得无漏断得。谓得无漏择灭得故。二缺有顶。谓有顶地。五部惑中。随不成就一部惑故。不成名缺。三灭双因。谓灭自部同类因。及他部遍行因故。名灭双因。谓五部各自部为同类因。若苦集互。为遍行因。余三部。用苦集为遍行因 如诸异生能断苦集。有灭双因。阙余二缘。虽得无为。不立遍知。若诸圣者。入见道位。至苦类忍现行已前。虽得无漏得。阙余二缘。不立遍知。谓苦类忍。虽断有顶惑。犹现在前。而不名缺。至苦类智集法忍位。虽缺有顶。未灭双因。未灭集下遍行因故 谓集法忍。虽断集部。未不成就。故不名灭。集法智位。三缘具故。方立遍知。故后法智。类智位中。所得无为。皆三缘具故。立遍知 越界者。此明四缘立三智果。谓于前三。加越界故 越欲界故。立顺下分 越色界故。立色爱尽 越无色界。故立一切结尽遍知 杂心论师。总立五缘。于前四上。加离俱系。谓离自部系。及他部系。名离俱系。与双因别者。因宽系狭故也。谓系唯随眠。因通相应俱有法也。

  从此第四。明成就遍知。论云。谁成就几遍知。颂曰。

  住见谛位无  或成一至五
  修成六一二  无学唯成一

  释曰。住见谛位无者。见道有十五心。前五心来。无遍知也。或成一至五者。于见道位。至第六集法智。及集类忍。唯成一遍知。至第八集类智。及灭法忍。成二遍知。至第十灭法智。及灭类忍。成三遍知。至第十二灭类智。及道法忍。成四遍知。至第十四道法智。及第十五道类忍。成五遍知。故言一至五也。修成六一二者。修谓住修道位。从道类智。乃至未离欲染。成六遍知。及离欲者。却退亦成六遍知 全离欲染。色爱未尽。成一遍知。谓顺下分 或先离欲。来入见道。至道类智。未起色爱尽。胜果道时。亦成就一。谓顺下分 又从色爱尽。起色缠退。及无学位。起色缠退。亦成顺下分一也 若色爱永尽。成二遍知。谓顺下分。及色爱尽 或先离色爱者。来入见道。从道类智。后起色爱尽胜果道。至未全离无色爱前。成顺下分及色爱尽二 从无学位。起无色缠。退亦成顺下分色爱尽二无学唯成一者。谓一切结尽遍知。

  从此第五。明集遍知。论云。何缘不还。阿罗汉果。总集诸断。为一遍知。颂曰。

  越界得果故  二处集遍知

  释曰。具二缘故。总集遍知。一者越界。二者得果。离欲染时。越欲界故。得不还故 离无色染时。越无色界故。得无学果故。故于两果。总集遍知。

  从此第六。明得舍遍知。论云。谁舍。谁得。几种遍知。颂曰。

  舍一二五六  得亦然除五

  释曰。舍一者。谓无学道退。舍一切结尽。一遍知也。及色爱尽退。舍色爱尽遍知。并全离欲退。舍五顺下分一遍知也。舍二者。谓诸不还。从色爱尽。起欲缠退。舍色爱尽。及顺下分。二遍知也 及得阿罗汉时。亦舍前二遍知也。舍五者。谓先离欲。来入见道。至道类智。证不还果时。得顺下分一。舍前见道。五遍知也。言舍六者。谓未离欲。圣得离欲时。得五顺下分一遍知。舍前忍果六遍知也。得亦然除五者。谓得遍知。有得一。得二。得六。如前舍数。故言亦然。唯除得五。言得一者。谓得未得。九遍知中。一一渐得。皆名得一。前见道位。成二三四五等者。约成就说。成通先后故也。得唯据初。故渐得中。无有初得二三四五等。遍知也。此下言得二六者。唯约退位得说。非据渐得也。及从无学。起色缠退。亦名得一。谓顺下分。言得二者。谓从无学。起无色缠退。名为得二。谓色爱尽。及顺下分。言得六者。谓从不还退。一刹那中。得忍果六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一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二

  贤。谓贤和。圣谓圣正。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大文有三。一总明道体性。二明道所证谛。三约道辨人。且初第一明道体性者。论云。如是已说烦恼等断。于九胜位。得遍知名。然断必由道力故得。此所由道其相云何。颂曰。

  已说烦恼断  由见谛修故
  见道唯无漏  修道通二种

  释曰。前已广说诸烦恼断。由见谛道及修道故。于中见道唯是无漏。修道通二种 谓有漏无漏也。十五心位。见道速能治三界故 于四谛下。一刹那中。顿断九品见所断故。非有漏道有此堪能。故唯无漏。

  从此第二。明道所证谛。就中分二。一明四谛。二明二谛。就明四谛中分二。一正明四谛。二别显苦谛。且第一明四谛者。论云。如向所言。由见谛故 此所见谛。其相云何。颂曰。

  谛四名已说  谓苦集灭道
  彼自体亦然  次第随现观

  释曰。谛四名已说者。谓界品。初云无漏谓道谛。此说道谛也。择灭谓离系。此说灭谛也。及苦集世间。此说苦集谛也。次第列者。一苦。二集。三灭。四道。问今此品。列四谛。与彼界品所说体有何异耶。答颂言彼自体亦然。谓显体同彼故。说亦然声。问四谛次第。何缘如是。答颂言次第随现观现观者。见道也。谓现观位先所观者。便在先说。问何缘现观。次第必然。答谓暖等。加行位。如是观故。问何缘加行位。如是观耶。答谓若有法。是爱着处。能作逼恼。为苦恼因。最初观苦。次复观苦以谁为因。便观集谛。次复观苦以谁为灭。便观灭谛。次复观苦灭以谁为道。便观道谛。如见病已次寻病因。续思病愈。后求良药。故良医经云。夫医王者。谓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状。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药。如来亦尔。为大医王。如实了知苦集灭道故。加行位如是次第观现观位中次第亦尔。如已观地踪马奔驰。言现观者。应知此目现等觉义。谓现前觉观谛境也。问何故经中说为圣谛。答圣见四谛。无颠倒故。名为圣谛。故有颂曰 圣者说是乐(灭谛涅槃) 非圣说为苦(外道谓涅槃为苦也) 圣者说为苦(有漏也) 非圣说是乐(言有漏乐)。

  从此第二。别明苦谛。论云。唯受一分(五受中苦受也)。是苦自体。所余并非。如何可言诸有漏行皆是苦谛。颂曰。

  苦由三苦合  如所应一切
  可意非可意  余有漏行法

  释曰。苦由三苦合者。标也。苦谛由三苦合名为苦谛。一苦苦性。谓苦受。生时苦。住时苦。名苦苦也 二坏苦性。谓乐受。生时乐。住时乐。坏时苦。名坏苦也 三行苦性。谓不苦不乐受。由行成苦。众缘造作故。无常性故。名行苦也。如所应一切者。一切有漏。如其所应。与三苦合。皆名苦谛。一可意有漏法。与坏苦合。名为苦也。二不可意。有漏法。与苦苦合。名为苦也。三余有漏法。与行苦合。名为苦也 谓除可意不可意。外名余有漏应知。此中说可意。名坏苦。说不可意。名苦苦者。且约别论。理实可意。及不可意。皆名行苦。无常性故。故一切行。行苦故苦。行苦微细。唯圣观见。故经部师。鸠摩罗多颂曰 如以一睫毛 置掌人不觉 若置眼睛上 为损及不安 愚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缘极生厌怖(缘是行苦)故诸愚夫。于无间狱。生苦怖心。不如众圣于有顶蕴。以有顶蕴是行苦故。问若诸法中。亦许有乐。何缘但说苦为圣谛。答萨婆多宗中。有一类释。由乐少故。如置绿豆乌豆聚中。以少从多。名乌豆聚。谁有智者。沥水洗痈。有少乐生。计痈为乐 经部祖师。以颂释言。能为苦因故。能集众苦故。有苦希彼故。说乐亦名苦 婆娑正义解云。理实应言。诸有及乐。体皆是苦。以就行苦同一味故。由此言苦。为谛非乐 又依经部宗及大众部等。定无实乐。受唯是苦 愚夫颠倒妄谓之乐。故世尊言。汝应以苦观于乐受 萨婆多宗言。乐实有。佛言以苦观乐受者。意显乐受。有二种性。一有乐性。依自相门。自性乐故。二有苦性。谓依异相门。亦是无常变坏法故 故言以苦观乐受者。依行苦及坏苦说。非苦苦也。故有颂曰。诸佛正遍觉。知诸行无常(行苦)及有为变坏(坏苦)故说受皆苦 于前两说。论主评云。对法诸师。言实有乐。此言应理 又萨婆多宗。苦集一物因果分二。即苦谛体为因义边。亦名集谛 若依经部宗。唯说贪爱。为集谛体。以经唯说贪爱为集故 萨婆多云。经就胜故。说爱为集。理实一切。皆是集谛。故薄伽梵。伽陀中说。业爱及无明为因。招后行令诸有相续。名补特伽罗 此颂既言业与无明为因招果。故知非唯爱为集谛。

  从此第二明二谛。论云。谛有二种。一世俗谛。二胜义谛。如是二谛其相云何。颂曰。

  彼觉破无  慧析余亦尔
  如瓶水世俗  异此名胜义

  释曰。彼觉破便无者。若彼物觉。物破便无。名世俗谛。如瓶被破瓶觉则无。如衣被破衣觉亦无。故瓶衣等名世俗谛。慧析余亦尔者。谓若有物以慧析余。彼觉则无亦是世俗。如水被慧分析色香味触时。水觉则无。如析火亦尔。火觉则无。故此水火。名世俗谛。如瓶水世俗者。如瓶世俗属初句也。如水世俗。属第二句也。然此瓶水。未被析时。假立此名。称为世俗。依世俗理。说有瓶等。是实非虚。名世俗谛。异此名胜义者。异此瓶水。名胜义谛。如青色等。碎至极微。色觉常在。及慧析味等。乃至极微。味觉常在。及慧分析受等四蕴。至一刹那。彼觉常在。故彼色等。名胜义谛。此真实有。故名胜义。依胜义理。说有色等。是实非虚。名胜义谛 依经部说。如无漏智及此后得世间正智。所取诸法。名胜义谛。除此已外。余智取法。名世俗谛。

  从此大文第三。约圣道辨人。就中分三。一明圣道加行。二约三道辨人。三明诸道差别。就明加行中。复分为二。一总标。二广明。此下第一。总标加行者。论云。已辨诸谛。应说云何方便勤修。趣见谛道。颂曰。

  将趣见谛道  应住戒勤修
  闻思修所成  谓名俱义境

  释曰。将趣见谛道。应先住戒。然后勤修闻思修慧 因闻思修。所成慧故。慧名所成。依闻所成慧。起思所成慧。依思所成慧。起修所成慧。问三慧何别。答闻所成慧。唯缘名境。未能舍文而观义故。思所成慧。缘名及义。未全舍文而观义故。颂言俱者。谓名义也。修所成慧。唯缘义境。已能舍文而观义故。

  从此第二。广明加行。就中分四。一明身器清净。二明五停心位。三明四念住。四明四善根。此下第一明身器清净。论云。诸有欲于修精勤学者。如何净身器。令修速成。颂曰。

  具身心远离  无不足大欲
  谓已得未得  多求名所无
  治相违界三  无漏无贪性
  四圣种亦尔  前三唯喜足
  三生具后业  为治四爱生
  我所我事欲  暂息永除故

  释曰。身器清净略由三因。一身心远离。二喜足少欲。三住四圣种。具身心远离者。身远离者。离相杂住。心远离者。离不善寻 无不足大欲者。第二因也。无不足者。喜足也。无大欲者。少欲也。前二易可成。由喜足少欲。问无不足无大欲。此之二无。差别云何。答颂言谓已得未得多求名所无。谓已得衣等。更多希求。名不喜足。是喜足所无也。若未得衣等。更多希求。名为大欲。是少欲所无也。治相违者。此明喜足少欲。与此不喜足大欲相违也 界三者。喜足少欲。若有漏者。通三界。若无漏者。通九地。所治二种唯在欲界 无漏无贪性者。喜足少欲。亦通无漏。无贪为体。所治二种。以贪为性。四圣种亦尔者。释第三因也。能生众圣。故名圣种。四圣种体。亦是无贪。同前喜等。故言亦尔前三唯喜足者。一衣服喜足圣种。二饮食喜足圣种。三卧具喜足圣种。四乐断乐修圣种。谓乐断烦恼。乐修圣道也。问第四圣种。既非喜足。如何亦用无贪为体。答以能弃舍欲贪有贪故。此第四亦无贪性。问何须立此四圣种耶。答颂言三生具后业。前三圣种。助道生具。最后圣种。助道事业。以诸弟子舍俗生具及俗事业。世尊哀愍。立此助圣道生具事业。令修行者。解脱非久也。问何故安立如此二事。答颂言为治四爱生。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有无有爱。治四爱故。立四圣种。我所我事。欲暂息永除故者。此更异释。我所事欲者。衣服等三。此上起贪心。名我所事欲也。我事欲者。谓身也。身上起贪。名我事欲。为佛意欲令诸弟子。暂息我所事欲。故立前三圣种。永除我所及我事欲。故立第四圣种。

  从此第二。明五停心位。七方便也。就中有二。一总标。二别释。且总标者。论云。如是已说修所依器。由何门故。能正入修。颂曰。

  入修要二门  不净观息念
  贪寻增上者  如次第应修

  释曰。正入修门要者有二。一不净观能治贪欲。二持息念能除乱寻。

  从此第二别释。就中分二。一释不净观。二释持息念。就不净观中。复分为二。一明行相。二诸门分别。且初明行相者。论云。此中先应辨不净观。如是观相云何。颂曰。

  为通治四贪  且辨观骨锁
  广至海复略  名初习业位
  除足至头半  名为已熟修
  系心在眉间  名超作意位

  释曰。修不净观。正为治贪。贪有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缘青瘀等。修不净观。治显色贪。缘虫食等。治形色贪。缘虫蛆等。治妙触贪。缘尸不动。治供奉贪 若缘骨锁。修不净观。通治四贪。以骨锁中无四贪境故。今应且辨修骨锁观。此唯胜解作意相应 言胜解者。假想观也。谓于色中。作不净殊胜解也。此不净观。少分缘故。不断烦恼。夫断惑者。要须遍缘故也。但能伏贪。令不现行 然瑜伽师。修骨锁观。总有三位。一初习业位。二已熟修位。三超作意位。修不净观。应先系心于自身分。或于足指或额或余。随所乐处。安止其心。心得住已。依胜解力。假想思惟。皮肉烂堕。渐令骨净。乃至具观全身骨锁。见一具已复观第二。渐次一房一寺乃至遍地。以海为边。骨锁充满 为令胜解得增长故。渐略而观。乃至唯观一具白骨。齐此渐略。不净观成。名初习业位。为令略观胜解力增。于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余骨。渐次乃至。除头半骨。思惟半骨。齐此转略。名已熟修位。为令略观胜解自在。除头半骨。系心眉间。专注一缘。湛然而住。齐此极略。名超作意位 论云。有不净观。有所缘少非自在少。应作四句 作意已熟。所缘自身。名为第一句。作意熟故。非自在少。所缘一身故名所缘少 作意未熟。所缘至海。名第二句。作意未熟。是自在少。所缘至海。故非所缘少 作意已熟。所缘至海。为第三句。自在所缘。俱非少也 作意未熟。所缘自身。为第四句。自在所缘。二俱少也。

  从此第二诸门分别。论云。此不净观何性(一问)。依几地(二问)。缘何境(三问)。何处生(四问)。何行相(五问)。缘何世(六问)。为有漏为无漏(七问)。为离染得。为加行得(八问)。颂曰。

  无贪性十地  缘欲色人生
  不净自世缘  有漏通二得

  释曰。无贪性者。答初问也。谓不净观。无贪为体。十地者。答第二问。通依十地。谓四根本静虑。及四近分中间欲界 言四近分者。谓四禅各有近分也 缘欲色者。答第三问。唯缘欲界显形色 人生者。答第四问。唯在人趣生。除北俱卢。以天趣中。无有青瘀等。故无此观 不净者。答第五问。以不净为行相 自世缘者。答第六问。若在过去。缘过去世。若在现在。缘现在世。若在未来。缘未来世。名自世缘。若不生法。通缘三世。有漏者。答第七问。既是假想观。故唯有漏。通二得者。答第八问。通离染得及加行得。若曾修得。有离染得。曾未得者。有加行得。

  从此第二。别释持息念。就中分二。一明念差别。二明息差别。且释念差别者。论云。说不净观相差别。已次应辨持息念。此差别相云何。颂曰。

  息念慧五地  缘风依欲身
  二得实外无  有六谓数等

  释曰。此有八门。息念慧者。第一出体门。此之息念。以慧为体。息即是风。念持息故名为息念。体虽是慧。而名念者。由念力持。慧于境中。得分明故。经言阿那阿波那念。阿那者。此云遣来。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此云遣去。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五地者。第二依地门。谓依初禅近分。及二三禅近分。并中间欲界。此念唯与舍受相应故。在近分中间欲界。非余地也。谓苦乐受。能顺引寻。此念治寻。故唯舍受 缘风者。第三境界门。此定缘风 依欲身者。第四依身门。唯依欲界人天趣身。除北俱卢 二得者。第五辨得门。通离染得及加行得 实者。第六作意门。此与真实作意。相应非假想也 外无者。第七简邪门。佛教方修。外道无有。以诸外道无说者故。自不能觉微细法故 数等者。第八辨相门。此相差别。由具六因。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转。六净。数者谓系心。缘出入息。从一至十。此有三失。一数减失于二谓一。二数增失。于一谓二。三杂乱失。于入谓出。于出谓入。离此三失。是名正数。中间错乱。复应从一次第数之。终而复始。乃至得定 随谓系心。缘出入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止谓系念。唯在鼻端。或于足指。随所乐处。安止其心。观谓观察此息风。已并观息俱大种造色。及依色住。心心所法。具观五蕴。以为境界。转谓移转。转息风觉。乃至世第一法位。净谓胜进。入见道位等。乃至尽智等。为摄六相故。说颂曰 持息念应知 有六种异相 谓数随止观 转净相差别。

  从此第二明息差别。论云。息相差别云何应知。颂曰。

  入出息随身  依二差别转
  情数非执受  等流非下缘

  释曰。此有六门。入出息随身者。第一依身门。谓息随身。以息是身一分摄故 依二差别转者。次第二依息门。身心名二。息依身心转也。要具四缘。息方得转。一息所依地。谓欲界初二三禅。名有息地也。二风道通。谓口鼻也。三毛孔开。四入出息地。粗心现前 前三名身差别。后一名心差别。生无色界。四缘俱阙。若羯剌蓝。頞部昙。闭尸。健南。四位唯有粗心及息地。阙余二缘。及在欲界初二三禅。入二无心定。唯有三缘。阙粗心一也 若在欲界等。入第四定。唯有二缘。阙粗心及毛孔开。以第四定极淳厚故。引彼大种。遍满身中。毛孔不开也 若身生第四定。有风道通。谓口鼻也。及容有粗心。谓起下地威仪。通果心也。阙余二缘。此上诸位。随阙一缘。息皆不转故。论云。谓要身中(息所依也)。有诸孔隙(孔是风道通。隙是毛孔开也)。入出息地。粗心现前(第四缘也)。息于尔时。方得转故。出第四定等。及初生时。息最先入(谓息先无故也)。入第四定等。及后死时。息最后出(息新断故)情数者。第三依情门。息是有情数摄。身一分故。非执受者。第四非执受门。息非执受。不与根合故。等流者。第五五类门。息是等流性。同类因生故。非下缘者。第六息观门。息唯自上地心之所缘。非下地心缘上地息。如身生欲界。起欲界心。自地心也。起上初二三禅心。缘欲界息者。上地心也。若初禅息。唯三地缘。第二禅息。通二地缘。第三禅息。唯自地缘。若生下地。无上息故。又生上地。起下地心。非是缘息心。故下地心。不缘上地息也。如生初禅。起欲界心。唯是通果。然此通果。唯缘欲界所变化事 若生上二禅等。起初禅等心。通威仪通果。威仪唯缘初禅身业。通果亦唯缘初禅变化。故起下地心。而不能缘上地息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二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三

  从此第三。明四念住。就中分二。一明别相念住。二明总相念住。且初明别相者。论云。如是已说入修二门。由此二门。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复何有所修。颂曰。

  依已修成止  为观修念住
  以自相共相  观身受心法
  自性闻等慧  余相杂所缘
  说次第随生  治倒故唯四

  释曰。依已修成止为观修念住者。依前二门。已修成止。梵云奢摩多。此云止也 次应为观修四念住。观者。梵云毗钵舍那。即是慧也。以自相共相观身受心法者。释也 或以自相。或以共相。别观身受心法 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大种造色。是身自性。受是受性。心是心性。除此三外。所余诸法。名法自性 一切有为。皆非常相(通道谛也)。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唯苦集谛也)。及一切法。空非我性(通四谛及虚空非择灭也)。此非常等。诸法共有。名为共相 共相别观者。谓且观身与余有为。同非常相。与余有漏。同是苦相。与一切法。同空非我相。受等亦尔 问如何得知念住成满。答观身至一极微一刹那时。名为身念住满。观受心法。至一刹那。名受等满。以非色故。无一极微 自性闻等慧余相杂所缘者。出体也。念住有三。一自性念住。以慧为体。此通三慧也。慧名念住者。谓由念力。令慧住境。或由慧力。令念住境。故名念住 二相杂念住。谓慧及相应。并俱有四相为体。互相杂故。名为相杂 三所缘念住。谓身。受。心法。为体。此是念住所缘境故 三中相杂。能断烦恼。以摄慧故。自性不能断惑。以太减故。夫断烦恼。必须慧解及俱有法。自性唯慧。故太减也。所缘念住。不能断惑。以太增故。有非俱有故。太增也 所缘念住。复有三种。一缘自相续身。二缘他相续身。三缘自他俱相续身。其身受心法。各有三。缘自他俱相续异故 身受心法。四各有三。总成十二。说次第随生者。说四念住次第。随生先后也。谓身最粗。次受是粗。次心是粗。法最为细。摄涅槃故 随境粗者。应先观故。故身念住。最初生也。又论云。或诸欲贪。于身处转。故四念住。观身在初。然贪于身。由欣乐受。欣乐于受。由心不调。心之不调。由惑未断。法中摄惑故。法第四也。故观受等。如是次第。治倒故唯四者。此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治彼常乐我净四颠倒故。故唯立四 论云。四中三种。唯名不杂缘。第四所缘。通杂不杂。若唯观法。名不杂缘。若于身等。二三或四。总而观察。名为杂缘。解云。于身等四。或二二合缘。三三合缘。或四总缘。杂身等故。名杂缘也。

  从此第二。明总相缘。论云。如是熟修杂缘身等。法念住已。复何所修。颂曰。

  彼居法念住  总观四所缘
  修非常及苦  空非我行相

  释曰。言彼居者。彼观行者。居此总杂法念住也。总观身等四所缘境。修四行相。谓非常等 前别相位。有杂缘者。或二三四 今此杂缘。唯总相缘四。与前别故。总相念住。唯是总杂法念住也。

  从此第四。明暖等四善根。就中有五。一明善根观行。二诸门分别。三明善根胜利。四明三乘转根。五明修果远近。且第一明观行者。论云。修此观已。生何善根。颂曰。

  从此生暖法  具观四圣谛
  修十六行相  次生顶亦然
  如是二善根  皆初法后四
  次忍唯法念  下中品同顶
  上唯观欲苦  一行一刹那
  世第一亦然  皆慧五除得

  释曰。从此生暖法者。从此总相念住成就已。次生暖法。此法如暖立暖法名。圣道如火。能烧惑薪。圣火前相。故名为暖 具观四圣谛修十六行相者。此明暖位也。此暖善根。分位长故。能具观四圣谛。及能具修十六行相。观苦圣谛。修四行相非常苦空非我 观集圣谛。修四行相。因集生缘 观灭圣谛。修四行相灭静妙离 观道圣谛。修四行相。道如行出。释此相义后当辨之 次生顶亦然者修暖善根。有下中上。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顶法。亦观四谛。修十六行相。同前暖位。故言亦然。暖顶二善根。俱名动善。可退动故。动善根中。顶为最胜。如人顶故。名为顶法 又忍位。是进暖位。是退此顶。在进退两际。犹如山顶。故名为顶 如是二善根皆初法后四者。暖顶二善根。初安足时。皆法念住。后增进时。通四念住。初安足者。谓此暖顶。以十六行相。最初游践四圣谛迹。名初安足。即初起也。谓见道中。唯法念住。以暖顶位。顺见道故。故初安足。唯法念住。后增进时。稍容预故。故得通修四念住也 次忍唯法念者。从顶善根。有善根生。名为忍法。忍可四谛。最殊胜故。又无退故。名为忍法。忍初安足。及后增进。唯法念住。近见道故。故初与后。皆法念住 颂言下中品同顶者。此忍善根。有下中上品。下中二位。同前顶位。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也。上唯观欲苦一行一刹那者。上品忍位唯观欲苦。唯以一行一刹那心。名为上忍也 今略明忍位下中上品者。若下品忍。具观四谛。修十六行。中品忍位。减缘减行 上下八谛。名之为缘。所缘境故 上界四谛。有十六行。欲界四谛。有十六行。总计合成三十二行。名之为行。能缘行故。应知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谓以四行。观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观欲界道。后以三行。观上界道。减余一行。名一周也 又以四行。观欲界苦。如是乃至后以二行。观上界道。减余二行。第二周也 又以四行。观欲界苦。如是乃至以一行相。观上界道。减余三行。第三周也 又以四行。观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观欲界道。不观上界道。名为减缘。减缘之时。虽亦减行。减缘摄故。不名减行。此第四周也。此第四周。即是一周减缘摄也 如减上界道谛。如此减余七谛行相。亦尔。唯于缘中。不减欲苦。减余七谛。名七周减缘 总而言之。上下八谛。各减三行。谓欲界苦下。一行相留故。不减。所余七谛。余一行相。与缘同减故。但言三。三八二十四。名二十四周减行。理实言之。三十一周减行。谓余七行。减缘摄故。是故但言二十四也。于减行中。初减一行。名中忍初。如是乃至。减欲界苦下二行相时。但有二行。二刹那心。观欲界苦名中忍满 唯有一行一刹那心。观欲界苦。名为上忍 就此中忍。未减道时。虽减行相。犹观道故。故得具修四种谛也。颂言中品忍同顶位观四谛者。约此说也 至中忍满。唯观一谛。不具四也 又于中忍。未减道时。修十六行相。此言修者。但是得修行。虽起一。能起得。修彼未来四谛下十六行相。故言修也。颂言中忍同前顶位修十六行相者。约此中忍未减道说也 若此中忍。减道谛时。但修十二行相。非十六行也。既减彼道。心无欣慕。故彼道下。四行相亦。不起得修也。由此道理。减灭谛时。但修八行。谓不修彼灭道谛下各四行故 减集谛时。但修四行。谓唯修苦下四种行故 故于中忍。有修十六十二。八四行相 于上忍位。亦修四行。唯起一行一刹那心。以观苦故 故能起得。修彼苦下四行相也。问于上忍位。减彼三行。何故修彼所减行耶。答虽减彼行。不减谛故。起欣慕心。故得修彼所减行相。于中忍位。修所减行。准此理说。于三十二行中。唯留欲界苦下一行者。拟入见道故。须留也。余三十一。如名次第。从后向前。渐渐除之。缘既从后除之。行亦从后减也 问苦下一行。为留何行。答入见道人有二行者。一者利根。谓是见行 见行有二。若着我者。留无我行。着我所者。即留空行 二者钝根 钝根亦二我慢增者。留无常行。懈怠增者。即留苦行 又依西方德光论师。解减行云。欲苦四行。从后除之。如留无常。入见道者。先减非我。次减空。后减苦 若留苦行。入见道者。先减非我。次减空。后减无常 若留空行。入见道者。先减非我。次减苦。后减无常 若留非我。入见道者。先减空。次减苦。后减无常。减欲苦谛。四行既然。减余七谛四行亦尔。谓余七谛。各有四行。与此欲苦四行。相属如名次第。拟宜相当。以说其减。且如无常入见道者。于上界道。先减出。次减行。次减如。后减道。以道属无常故。后减也。若以苦行。入见道者。于上界道。先减出。次减行。次减道。后减如以如属苦故后减也。若以空行。入见道者。于上界道。先减出。次减如。次减道。后减行。以行属空。故行后减也 若以非我。入见道者。于上界道。先减行。次减如。次减道。后减出。以出属非我故后减也 减余六谛。各四行相。准前说之。为摄前义。总举论云。谓瑜伽师。于色无色。对治道等(等余七谛)一一圣谛行相(三十二行)所缘(上七谛)渐减渐略(明减义也)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圣谛境。齐此已前。名中忍位。从此位无间。起胜善根。一行一刹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续故(解云。唯有一念。故不相续。已上论文。义如前说也)世第一亦然者。从上品忍。无间生世第一法。此世第一。唯缘欲苦。唯有一行一刹那心。同前上忍。故言亦然。此有漏故。名为世间。于世间中。是最胜故。名为第一。此世第一。有士用力。离同类因。引见道生。故名最胜 皆慧五除得者。出体此暖等四念住性故。皆慧为体。若并助伴。皆五蕴性(有定共戒。名为色蕴。余四可知)此暖等四。有能得得。助伴体中得。非暖等四善根体。故言除得。出见道后。有法后得。得此暖等。暖等上得。圣容现行。若此暖等。以得为体。岂有圣者暖等善根重现前耶。谓暖等四。圣道加行。得圣果已。理不合起故。暖等体非是得也。

  从此第二。诸门分别。论云。已辨所生善根体相。今次应辨彼差别义。颂曰。

  此顺决择分  四皆修所成
  六地二或七  依欲界身九
  三女男得二  第四女亦尔
  圣由失地舍  异生由命终
  初二亦退舍  依本必见谛
  舍已得非先  二舍性非得

  释曰。初句标。第二句明修摄。第三句明依地。第四句明依身。第五第六句明男女得二。第七第八第九句明舍相。第十句明得久近。第十一句明得非先。第十二句明舍体 此顺决择分者。标也。此暖等四。名顺决择分 见修无学。三种圣道。皆名决择。决谓决断。能断疑故。择谓简择。谓能分别四谛相故 见道名决择分。是决择中一分故也。此暖等四。引见道故。能顺于彼。名顺决择分 四皆修所成者。此暖等四。依定地故。修所成摄 六地者。依地门。暖等四善。通依六地。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也。欲界中无。非定地故。无色亦无。谓暖等四。见道眷属 无色无见道。故无暖等也。二或七者。二谓暖顶。或言谓显妙音师说。彼说暖顶。通依七地。于前六地。更加欲界也。依欲界身九者。依身门。此暖等四。唯依欲界人天身。起除北俱卢。人趣三洲。及六欲天也。九处身起。唯依欲者。能厌苦故 前三善根。三洲初起。后生六天。亦续现前。第四善根。天亦初起。谓第四善。唯一念故。故人天趣。皆得初起。三女男得二者。此四善根。唯依男女。非扇搋等。前三善根。男女得二。且男得二者。谓男得男善根。及得女善根。女得二者。谓女得女善根。及得男善根。故名得二。以暖等三。男容转形为女。女容转形为男故。暖等三。女男得二。第四女亦尔者。第四善根。女得二种。同前暖等。故言亦尔。谓女得女善根。及得男善根。以女容转形为男故。若第四善根。男唯得一。谓男唯得男身善根。而不得女。已得女身非择灭故。圣由失地舍异生由命终者。明舍义也。圣舍暖等四善根者。由失地舍。谓依此地。得此善根。若迁上地。此地便失。失此地时。善根方舍。若此地死。还生此地。不失地故。暖等不舍。若异生舍但由命终。异生于地。失与不失。但命终时。必舍暖等。谓由异生无见道资。故命终舍。初二亦退舍者。谓异生于暖顶。亦由退舍非圣人也。异生于忍及世第一。亦无退舍。依本必见谛者。若诸异生。依四根本。起暖等者。彼于此生。必入见道。厌生死心。极猛利故。舍已得非先者。舍暖等已。后重修得。所得必非先所舍者唯得先未得者。以暖等善。未曾熟修。要大加行。方修得故。故得未曾得者。不得先所舍也。若先暖等。经生故舍。遇了分位善说法师。便生顶等。若不遇者。还从暖修得。二舍性非得者。失退二舍。以舍得故。非得为体。

  从此第二。明善根胜利。论云。得此善根。有何胜利。颂曰。

  暖必至涅槃  顶终不断善
  忍不堕恶趣  第一入离生

  释曰。暖位虽退又断善根。造无间业。堕三恶趣。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故。若得顶法。虽有退等。必不断善。若得忍法。虽命终舍。而无有退。不堕恶趣。若下忍位。于二恶趣。得非择灭。若至上忍。于卵湿生。及无想天。北俱卢。大梵王。处并扇搋。半择迦。二形身。及第八有等。并见所断惑。于此生处身有惑中。得非择灭。以上忍位。必入见道。得成圣果。故于卵等。得非择灭。若见断惑。虽即未断。以必不起故。得非择灭也。世第一法。虽是异生。能起无间。入正性离生。正性离生者。见道名也。

  从此第四。明三乘转根。论云。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声闻等(等独觉与佛也)种姓别故。随何种姓。善根已生。彼可移转向余乘不。颂曰。

  转声闻种姓  二成佛三余
  麟角佛无转  一座成觉故

  释曰。声闻种姓。暖顶二位。容转成佛。若得忍位。无成佛理。菩萨利物。必往恶趣。忍超恶趣。故不成佛。言三余者。余谓独觉。在佛乘外。故名为余。声闻种姓。暖顶忍三。容可转成独觉乘故。名为三余。麟角独觉。与佛世尊。于暖等位。性必无转。谓此二圣。依第四禅。一座成觉。故无容转也。梵云菩提。此翻为觉。三乘菩提。皆以尽智无生智为体。言一座者。始从暖位。终至菩提。不起于座。第四静虑。是不倾动。最极猛利。三摩地故。堪为麟角及佛所依。

  从此第五。明得果久近。论云。颇有此生创修加行即此生引起顺决择分耶。不尔云何。颂曰。

  前顺解脱分  速三生解脱
  闻思成三业  殖在人三洲

  释曰。顺决择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顺解脱分。诸有创修顺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谓初生起顺解脱分。第二生起顺决择分于第三生。方得入圣。乃至得阿罗汉也 声闻极速。三生极迟。六十劫。独觉极速。四生极迟百劫 顺解脱分。闻思所成。唯散地故。三业为体 殖解脱分。唯人三洲。三恶趣无。无般若故。诸天亦无。无厌苦故。北洲无者。以无厌心。及般若故 又施一食。持一戒等。深乐解脱。回求菩提。愿力所持。便名种殖顺解脱分。

  从此大文第三。约三道辨人。就中有三。一明三道建立。二明七种圣人。三明学无学满。就明三道建立。中二。一约现观位明。二约修无学道。就约现观明中二。一明十六心。二依位建立 就明十六心中四。一正明十六心。二明十六心依地。三明忍智次第。四明见修道别 且第一明十六心者。论云。于中已明诸加行道。世第一法。为其后边。应说从斯。复生何道。颂曰。

  世第一无间  即缘欲界苦
  生无漏法忍  忍次生法智
  次缘余界苦  生类忍类智
  缘集灭道谛  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  名圣谛现观
  此总有三种  谓见缘事别

  释曰。从世第一善根。无间即缘欲界苦圣谛境。生无漏法。名苦法智忍。苦忍无间缘欲界苦谛。次生法智。名苦法智 此智无间。次缘余界(上二界)苦圣谛境。有类智忍生。名苦类智忍 此忍无间。即缘此境。有类智生。名苦类智。如缘苦谛有此四心。缘集灭道。各生四亦然。谓苦类智后。缘欲集谛。生集法智忍 此忍无间。生集法智。此智无间。缘上界集谛。生集类智忍。此忍无间。生集类智。此智无间。缘欲灭谛。生灭法智忍。此忍无间。生灭法智。此智无间。缘上界灭。生灭类智忍。此忍无间。生灭类智 此智无间。缘欲道谛。生道法智忍 此忍无间。生道法智。此智无间。缘上界道谛。生道类智忍 此忍无间。生道类智。故于四谛。各有四心。成十六心 苦法智忍者。苦法是苦谛法。忍缘苦法。名苦法忍。智是忍果。是等流果。智唯无漏。为显此忍亦唯无漏。举后等流。以为标别。故忍为智者。从果为名故也。如华果树树。非华果。生华果故。名华果树。忍亦如是。生法智故。名法智忍苦法智者。缘苦法故。名苦法智。前忍断惑。名无间道。后智证灭。名解脱道。苦类智忍及苦类智者。此之境智。与前相似。故立类名。故论云。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后境智。与前相似。故立类名。如苦既尔。余集灭道。各有四心。准此理释。思而可知。此十六心。总说名为圣谛现观。谓在现前。观圣谛故 此有三种。一见现观。唯无漏慧。见谛分明故。名见现观。二缘现观。此无漏慧。及慧相应心。心所法同一所缘。名缘现观。三事现观。谓前相应。及余俱有同一事业。名事现观 余俱有者。谓道共戒。及生等四相。俱有因故。名俱有也 又论明得苦法智忍。名入正性离生。见所断惑。令诸有情堕在恶趣受诸剧苦。犹如生食在有情身。作苦恼事。故名为生 或由见惑。令诸善根不能淳熟。故名为生。见道能越。故名离生。言正性者。所谓涅槃。见道能证。名为正性离生。正性之离生。依主释也。或此见道。即名正性。圣正性故。正性即离生。持业释也。又此见道。或名正性决定。谓决取涅槃故。或决了谛相故。名决定也。若正性是涅槃。即正性之决定。若正性。目见道。正性即决定。二释同前。苦法智忍。名为入者。最初入故。故得入名。

  从此第二。明依地。论云。已辨现观具十六心。此十六心。为依何地。颂曰。

  皆与世第一  同依于一地

  释曰。世第一法。引见道故。故十六心与彼世第一。同依一地。前言世第一通依六地故。今见道亦唯依六地也。

  从此第三。明忍智次第。论云。何缘必有如是忍智。前后次第。间杂而起。颂曰。

  忍智如次第  无间解脱道

  释曰。忍是无间道。约断惑得。不被惑得之所隔碍。故名无间 智是解脱道。已解脱惑得。又与离系得。俱时起故。名解脱也。忍智次第。理必应然。犹如世间驱贼闭户。忍如驱贼。智如闭户也。

  从此第四。明见修道别。论云。此十六心。皆见谛理。一切可说见道摄耶。不尔云何。颂曰。

  前十五见道  见未曾见故

  释曰。除道类智。前十五心。名为见道。于四谛理。未见今见。见未曾见。故得见名。至道类智。无一谛理未见今见。如修曾见。故修道摄。问如道类忍是道谛理。此道类智。缘道类忍。于道类忍。未见今见。何故道类智。非见道摄耶。答此中约谛。不约刹那。虽于道类忍一刹那心。未见今见。于上下八谛。皆已曾见。故修道摄。如刈畦稻。唯余一科。不可名为一畦未刈。问忍于谛理。未见今见。可名见道。中间七智。已见今见。何缘七智。亦见道摄。答知谛未尽。中间起故。亦见道摄。

  从此第二。依位建立。就中有二一依十五心。二依第十六心。且依十五心者。论云。且依见道十五心位。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

  名随信法行  由根钝利别
  具修惑断一  至五向初果
  断次三向二  离八地向三

  释曰。名随信法行由根钝利别者。见道位中圣者。有二。一随信行。二随法行。由根钝利。立此二名。若钝根者。名随信行。彼于先时。随信他言。而行义故。若利根者。名随法行。彼于先时。由自披阅契经等法。随行义故 具修惑断一至五向初果者。即前二圣。于见道位。立为三向。此颂是初向也。谓于先时。未以世道断修惑。名具修惑。此名具缚人也 断一至五向者。谓先凡位。以有漏道。断修惑一品乃至五品。此为五人。兼前具缚。为六人也。此六人至见道中。名初果向。趣预流果故 断次三向二者。第二向也。谓于凡位。断第六品或七八品。名断次三。谓前五品。次三品故。此有三人。此断次三人。至见道中。名第二向。趣一来果故 离八地向三者。第三向也。谓先凡位。断欲修惑第九品尽。或断初定一品。乃至断无所有处惑尽。名离八地。此有六十四人。谓断欲第九品。为一人。断上七地各九品惑。各有九人。七九六十三。兼前一人。成六十四人。此六十四人。至见道中。名第三向也。趣不还果故。

  从此第二。依第十六心。建立者。就中有二。一明建立果位。第二别明住果非向。且明第一立果差别者。论云。次依修道。道类智时。建立众圣。有差别者。颂曰。

  至第十六心  随三向住果
  名信解见至  亦由钝利别

  释曰。随三向住果者。前初向六人。至道类智。住预流果。前第二向三人。至道类智。住一来果。前六十四人。至道类智。住不还果也。名信解见至者。此住果人。若钝根者。名为信解。若利根者。名为见至。前随信行。今名信解。谓由信故。胜解相显。名为信解 前随法行。今名见至。谓由向见。得至果见。故名见至。此二圣者。信慧互增。故剽信解见至名别。

  从此第二。明住果非向。论云。何缘先断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第十六道类智心。但说名为预流果等。非后果向(解云。此意者。何故断五品。非第二向。断七八品。非第三向。断上七地。非第四向也)。颂曰。

  诸得果位中  未得胜果道
  故未起胜道  名住果非向

  释曰。诸得果位中者。据前预流等三果也。未得胜果道者。未得五品等诸胜果道也。故未起胜道名住果非向者。结上三果不名后向也。谓断五品。至道类智。未起五品胜果道故。但名预流果。故不名第二向也。

  断七八品。至道类智。未起七八品。胜果道故。但名一来果故。不名第三向也。断上七地。至道类智。未起七地胜果道故。名第三果故。不名第四向也。胜果道者。谓向道也。夫论向道。胜前果道。或趣后果。名胜果道。问何故前住果。未得胜果道。答以胜果道是向道故。故住果位。未起得也。

  从此第二。约修无学道。就中有二。一明德失数。二历位广明。且明德失数者。论云。当约修惑辨渐次生能对治。名分位差别。颂曰。

  地地失德九  下中上各三

  释曰。失谓退失。即所断烦恼也。德谓功德。即能断道也。于九地中。地地修惑。各有九品。九九总有八十一品惑。其能断道。地地亦九。总有八十一品。无间道八十一品解脱道。问失德如何。各分九品。答谓根本品。有下中上。此三各三。故成九品。且下品三者。谓下下。下中。下上。中品分三者。谓中下。中中。中上。上品三者。谓上下。上中。上上。应知此中。下下品道。能断上上品障。乃至上上品道。能断下下品障。如洗衣位。粗垢先除后除细垢。又如粗闇小明能灭要以大明。方灭小闇。失德相对。理必应然。白法力强。黑法力劣。故刹那顷。下下品道。能断无始上上品惑。犹如长时。所集大闇。一刹那顷。小灯能灭。

  从此第二。历位广明。就中有四。一明预流七生。二明一来向果。三明不还向果。四明无学向果。且初明预流七生者。论云。先应建立都未断者。颂曰。

  未断修断失  住果极七返

  释曰。九地修惑。都未有断名为预流。生极七返。谓于人天。七返受生。极言为显受生最多。极不过七。非诸预流。皆受七反。言预流者。诸无漏道。总名为流。初预此流。名为预流。问此预流。名为因何义。若初得道。名为预流。则预流名。应目第八(苦法忍是第八也。于八忍中。从后数之。当第八故也)。若初得果名为预流 如超越人至道类智。得二三果。应名预流。答此预流名。不目第八。目初得果。于四沙门果中定初得故 一来不还。非定初得。此定初得。故名预流。问何缘此名。不目第八。答要具三义。得预流名。一具得果向无漏道故。二具得见修无漏道故。三于现观十六心流。遍至得故 第八三义俱阙。故预流名。不目第八 言七生者。人中七生。中有。生有。名为七生。天中亦然。中生各七。总二十八生。皆七等故。说极七生 问何缘彼无受第八生。答谓相续身。齐此七生。所有圣道。必成就故。圣道种类。法应如是。如七步蛇。第四日疟。法应尔故。至第七生。逢无佛法。虽在居家。得阿罗汉。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尔自得苾刍形相。问预流既。未断不善修惑。云何经说预流。名为无退堕法(不退堕三恶趣也)。答此有五义。一以不生长退堕业故。二违彼生长业与果故。三强盛善根镇彼身故。四加行意乐俱清净故。五诸有决定堕恶趣业。尚不起忍。况得预流。故有颂曰。

  愚作罪小。亦堕恶(无惭愧故) 智为罪大。亦脱苦(惭愧增故) 如团铁小亦沉水 为钵铁大亦能浮(引此颂意。明愚人名退堕。预流名无退堕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三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四

  从此第二。明一来向果。论云。已辨住果未断修惑。名为预流生极七返。今次应辨断位众圣。且应建立一来向果。颂曰。

  断欲三四品  三二生家家
  断至五二向  断六一来果

  释曰。初。两句明家家。下两句明向果。即预流圣者。进断修惑。若三缘具。转名家家。一由断惑。断欲修惑三四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无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三二生故。颂中但说初后二缘。不说成根者。预流果后进断修惑。诸无漏根。理必合有。义准已成。故颂不说 言断三四品受三二生者。若断三品。名受三生。若断四品。名受二生 谓九品惑能润七生。且上上品。能润两生 上中。上下。中上。各润一生。中中。中下。合润一生 下三品惑。共润一生 既上三品。能润四生。故断上三品。四生便损。名受三生。既言中上品润一生故断中上品。复损一生。前断三品。已损四生。今断中上。复损一生。故断四品。总损五生受二生也 问何故无断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答必无有断一品二品。不断三品。中间死生。无断五品。不断六品。而有死生。谓由圣者。得初果已。断欲修惑。起大加行。必无未断一大品结(三品名一大品)有死生故。故断一品二品。必断三品也。断第五品。必断第六品者。谓断第六品。证一来果。以无一品能障得果。故断五品。必断第六品 问若无一品能障得果。何故断第八品。不断第九品。有死生耶。答以断第九。一即得果得第三果也。二复越界。越欲界也。由越界故。第九品惑。障不还果。断第六品。虽即得果。而不越界。故此一品。不能障果。应知总有二种家家。一天家家。谓于欲天处。生三二家。而证圆寂。或一天处。或二天处。或三天处。受三二生 二人家家。谓于人趣。生三二家。而证圆寂。或一洲处。或二洲处。或三洲处。而证圆寂 若天家家。天三人二。天二人一。此天家家。人中得道 若人家家。人三天二。人二天一。此人家家。天中得道 且天家家天三人二者。谓于人中。得见道已。断三品惑。从此命终。而生天处。受天一生。又从天死。来生人间。受人一生。又从人死。而生天处。受天一生。并前一生。名为二生。复从天死。来生人间。受人一生。兼前一生。名人二生。又从人死。复生天处。更受一生。并前二生。名天三生。故天三生。人二生也 于第三生。断烦恼尽。证阿罗汉。天三既尔。天二人一。及人家家。人三天二。人二天一。准前说之。断至五二向者。谓预流果。进断欲界一品修惑。乃至五品。名一来向。趣一来果故 断六一来果者。若断六品。成一来果。彼往天上。一来人间。而般涅槃。一来果。此亦名曰薄贪瞋痴也。已断上中六品。重贪瞋痴。唯有下三品。薄贪瞋痴故。

  从此第三。明不还向果。就中二。一明不还向果。二明不还果差别。今则是初。论云。已辨一来向果差别。次应建立不还向果。颂曰。

  断七或八品  一生名一间
  此即第三向  断九不还果

  释曰。初两句明一间。下两句明向果。谓一来者。进断余惑。若三缘具。转名一间。一由断惑。断欲修惑七八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七八品惑。无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余一生。故颂中但说初后二缘。不说成根。义如前释。问如何第九一品惑。障得不还果。答断第九品。越欲界故。前说三时业为障中。欲界地业。障不还果。应知烦恼亦与业同。谓得不还。越彼第九品惑。等流果及异熟地故。故一品惑。障得不还果 言一间者。间谓间隔。为有一生为间隔故。不证圆寂。或有一品惑。为间隔故。不得不还果。由此二义。名一间也 此即第三向者。即此断七八品惑。名不还向。趣不还果故 断九不还果者。断第九品。得不还果。必不还来生欲界故。

  从此第二。明果位差别。就中有七。一明七种不还。二明九种不还。三明七善士趣。四明非生上界。五明杂修静虑。六明净居唯五。七明身证不还。且初明七种者。论云。今次应辨彼差别相。颂曰。

  此中生有行  无行般涅槃
  上流若杂修  能往色究竟
  超半超遍没  余能往有顶
  行无色有四  住此般涅槃

  释曰。此者此不还也。总说有七。一者中般。谓欲界没。色中有中。般涅槃故。二者生般。色界生已。般涅槃故。此具勤修速进二道。三有行般。色界生已。长时加行。方般涅槃。有勤修行。无速进道。四无行般。谓于色界。生已经久。加行懈怠。无功用行。般涅槃故。此勤修速进。二道俱阙也。又经部释。论主许之。故论云。于契经中。先说无行。后说有行。如是次第。与理相应。有速进道。不由功用。般涅槃故。名为无行。无速进道。有功用行。般涅槃故。名为有行 言上流者。是上行义。谓于色界。要转生上。方般涅槃。上流有二。一者有杂修即乐慧也。二者无杂修即乐定也。若杂修者生色究竟。无杂修者。能往有顶。颂言余能往有顶者。余是不杂修者也。就杂修中。复有三种。一全超。二半超。三遍没 今依色界十六天中。辨此三种。言全超者。谓在欲界。于四静虑。已具杂修。遇缘退失上三静虑。唯味初禅。从此命终生梵众天。由先习力。复能杂修第四静虑。从梵众没。生色究竟。顿越中间。故名全超 言半超者。从梵众没。生色究竟。中间有十四天。渐次受生。或越一天。后生色究竟。或越二天。后生色究竟。乃至或越十三天处。后生究竟。皆名半超。超非全故。名为半超。越一天者。受十五生。越二天者。受十四生。乃至越十三天者。唯受三生。由此半超。极多十五生。极少唯三生。中间多少。如理思之。圣必不生大梵天处。谓大梵言我生世间。是戒禁取。僻见处故 言遍没者。于十六天。尽遍受生。故名遍没。无杂修者。遍生色界。唯不能往五净居天。广果天没。往生三无色。后生有顶。方般涅槃 故色界中。下十一天。乐定乐慧。俱得受生。于广果天。便分二路。若乐慧者。生五净居。若乐定者。生无色界 此五名为行色界者。乐定那含。虽生无色。经色生故。是色界摄 行无色者。差别有四。唯除中般。无中有故。从欲界没。直生无色。有生般等四种那含。此总名为无色那含。足前成六 或有不生色界无色界。唯于欲界。得般涅槃。名现般那含。于现身中。得涅槃故。颂言住此般涅槃者。即住此欲界。名现般也。此兼前六。成七不还。

  从此第二。明九种不还。论云。于行色界五不还中。复有异门。显其差别。颂曰。

  行色界有九  谓三各分三
  业惑根有殊  故成三九别

  释曰。行于色界。五种那含。分成九种。且总为三。一者中般。二者生般。三上流般 有行无行。皆色生已。得般涅槃。皆生般摄 此三各三。故成九种。中般三者。一速般。二非速般。三经久般。由三火星喻所显故 生般三者。一者生般约速立也。二者有行般约非速立也。三无行般约经久立 上流三者。一者全超约速立也。二者半超约非速立也。三者遍没约经久立 然上三种。及与九种。皆由速非速经久。得般涅槃。故互相望。无杂乱失 如是三种。及与九种。皆由业惑根。有差别故。有速非速经久不同 由业三者。造顺起业。成中般故。造顺生业。成生般故。造顺后业。成上流故 由惑三者。下品烦恼。中般现行 中品烦恼。生般现行 上品烦恼。上流现行 由根三品者。中般上根 生般中根 上流下根 中般生般。各分三者。但由惑根有差别故。分为三种。不由业异。谓中般三。同起业故。若生般三。同生业故。故非业异也。上流分三。具由惑根业有差别。业有别者。谓顺后业。有差别故。谓全超业。及半超业。遍没业故。此九不还。由惑根别。思而可知。

  从此第三。明七善士趣。论云。若尔者。何故。诸契经中。佛唯说有七善士趣。颂曰。

  立七善士趣  由上流无别
  善恶行不行  有往无还故

  释曰。中生各三。上流为一。经依此立七善士趣。上流一者。同上行故。总合立一。问何故须斯二果。不立七善士趣名。答趣是行义。唯此七种。皆行善业。不行恶业。须斯二果。善恶杂行。又此七种。皆往上界。不复还来。须斯二果。往而复来故。唯此七种。立善士趣名。

  从此第四。明非生上界。论云。诸在圣位。曾经生者。亦有此等差别相耶。不尔云何。颂曰。

  经欲界生圣  不往余界生
  此及往上生  无练根并退

  释曰。若在圣位。经欲界生。厌欲界生。厌苦心强。必不往上色无色界。证不还已。定于现身。般涅槃故 若于色界。经生圣者。容有上生无色界义。色界无苦。厌心劣故。容生无色天。此经欲界生圣。及往上界生圣。必无练根。兼无有退。问何缘经生圣。及上生圣。必无练根并退。答经生习根。极淳熟故。及得殊胜所依止故(昔于凡身。得道未名胜依。经生唯于圣身。名殊胜之也)。故无练根及退转也。

  从此第五。明杂修静虑。论云。前说上流杂修静虑为因。能往色究竟天。先应杂修何等静虑(一问也)。由何等位。知杂修成(二问也)。复有何缘。杂修静虑(三问也)。颂曰。

  先杂修第四  成由一念杂
  为受生现乐  及遮烦恼退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次句答第二问。下两句答第三问。先杂修第四者。夫欲杂修四静虑者。必先杂修第四静虑。以第四定最堪能故 成由一念杂者。杂修定成。由一念杂。谓阿罗汉。或是不还。彼必先入第四静虑。多念无漏。相续现前。从此引生多念有漏。后复多念。无漏现前。如是旋还。后后渐减。及至最后。二念无漏。次引二念有漏。现前无间。后生二念无漏。名杂修定。加行成满 次复唯有一念无漏。次复引起一念有漏。无间后生一念无漏。中间有漏。前后无漏。以相间杂。故名杂修。此一念杂。名根本成。修第四已。乘此势力。亦能杂修下三静虑 杂修静虑。总有三缘。一为受生。生净居故。二为现乐。受法乐故。三为遮止起烦恼退。若不还修。由前三缘。若罗汉修。除受生一。

  从此第六。明净居唯五。论云。何缘净居处。唯有五。颂曰。

  由杂修五品  生有五净居

  释曰。由杂修第四静虑。有五品故。净居唯五。一下品。二中品。三上品。四上胜品。五上极品。初品有三。谓三心也。初起一无漏。次起一有漏。后起一无漏。第二品六。谓更三心并前成六。第三品九。谓更三心。并前成九。第四品十二。谓更三心。并前九心。故成十二。第五品十五。复起三心。并前十二。故成十五。如是五品。如其次第。感五净居。应知此中。无漏势力。熏修有漏。令感净居。非是无漏能感净居。憎背有故。

  从此第七。明身证不还。论云。经说不还。有名身证。依何胜德。立身证名。颂曰。

  得灭定不还  转名为身证

  释曰。若不还果。修得灭定。转名身证。灭定无心。由身证得。故名身证。又世尊言。福田有二。谓有学十八。无学有九。解云。言有学十八者。于有学中。有四向三果为七。及随法行。随信行。信解。见至。家家。一间。五种那含。故成十八。无学九者。一退法。二护法。三思法。四安住法。五堪达。六不动。七不退。八慧解脱。九俱解脱。问何缘身证。不预其数。答无漏三学。是圣者因。择灭涅槃。是圣者果。灭定有漏。不是依因。依因无故。不预其数。

  从此第四。明阿罗汉向果。就中分五。一明向果差别。二因论明治道。三明尽智后智。四明道果。五明六种姓。且第一明向果者。论云。已辨第三向果差别。次应建立第四向果。颂曰。

  上界修惑中  断初定一品
  至有顶八品  皆阿罗汉向
  第九无间道  名金刚喻定
  尽得俱尽智  成无学应果

  释曰。得不还者。从断初定一品为初。至断有顶八品为后。名阿罗汉向。趣阿罗汉果故。即此向中。断有顶地第九品惑。无间道。名金刚喻定。此定能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能摧一切。故名金刚喻定。定虽有力能破一切。余惑先断。故今唯断第九品惑此定既能断有顶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即此尽智。是解脱道。此解脱道。与漏尽得。最初俱生。故名尽智。颂言尽得俱者。即是漏尽得。俱名尽智也。尽智生已。成无学果。更无学故。亦名为应。谓阿罗汉。此翻为应。应受人天广大供养故。

  从此第二因论明治道。就中五。一明地由道离染二明道引离系得。三明道离地通局。四明近分道。五明世道缘行。且地由道离染者。论云。由何等道。离何地染。颂曰。

  有顶由无漏  余由二离染

  释曰。有顶由无漏者。断有顶染。唯无漏道。非有漏道。以有漏道欣上厌下。于有顶地。无上可欣。故有漏道。不断有顶。余由二离染者。余谓余八地也。离八地染。通由二道。漏无漏道。俱能离故。

  从此第二。明道引离系得。论云。既通由二。离八地染。各有几种离系得耶。颂曰。

  圣二离八修  各二离系得

  释曰。诸有学圣。以有漏无漏二道。离于八地修断染时。各能引生二离系得。谓有漏道。断八地修。能引有漏无漏二离系得。若无漏道。断八地染。亦能具引有漏无漏。二离系得。由二种道。同所作故。各引二得。此之二道。同断修染。名同所作。

  从此第三。明道离染通局。论云。由何地道。离何地染。颂曰。

  无漏未至道  能离一切地
  余八离自上  有漏离次下

  释曰。无漏未至道能离一切地者。谓未至定。起无漏道。能断九地故。言一切余八离自上者。余八谓中间。四本静虑。及三无色。于此八地。起无漏道。能离自地及上地染。不能离下。谓已离故 有漏离次下者。谓诸有漏道。唯能离次下一地染。谓犹依未至。离欲界染。及依二禅。离初禅染。乃至有顶。离无所有处染。名次下地。不断上地染。势力劣故。不断自染。自地烦恼。所随增故。更不断下地染。谓已离故。

  从此第四。明近分道。论云。诸依近分。离下地染。如无间道。皆近分摄。诸解脱道。亦近分耶(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徴也)。颂曰。

  近分离下染  初三后解脱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释曰。近分离下染者。近分有八。四静虑边。四无色边。边谓近分。近根本故。初禅近分。离欲界染。如是乃至有顶近分。离无所有染。名离下染。初三后解脱者。初三谓初二三禅。后解脱。谓第九解脱。此三近分。第九解脱。或入根本。或在近分也。上地唯根本者。从第四禅。至有顶地。名为上地。此五地近分。第九解脱道。必入根本故。致唯言。谓此五地。近分根本。同一舍受。离下染时。必欣上地。以受无异。必入根本。前三静虑。根本喜乐。近分唯舍。转入异受。少艰难故。有不能入。

  从此第五。明世道缘行。论云。世道缘何作何行相。颂曰。

  世无间解脱  如次缘下上
  作粗苦障行  及静妙离三

  释曰。世谓有漏道。有漏无间道。缘下地境。有漏解脱道。缘上地境。若无间道中。缘下地法。作粗苦障。三种行相。于三行中。随起一行相也 若解脱道。缘上地法。作静妙离三种行相。于三行中。随起一行相也 非寂静故。说名为粗。非美妙故。说名为苦。非出离故。说名为障。静妙离三。翻此应知。

  从此第三。明尽智后智。论云。尽智无间。有何智生。颂曰。

  不动尽智后  必起无生智
  余尽或正见  此应果皆有

  释曰。不动者。利根罗汉也。不动罗汉。于尽智后。必起无生智。以不退故。余尽或正见者。余谓退法等五种。钝根罗汉。于尽智后。或生尽智。或生正见。无无生智。后容退故。问不动种姓。无正见耶。答颂言此应果皆有。无学正见。一切无学。无简钝利。尽皆有之。谓不动法。无生智后。或更起无生智。或唯起正见。

  从此第四。便明道果。就中五。一明沙门性果。二明立四果因缘。三别明中二果。四明沙门果异名。五明沙门果依身。从此下第一。明沙门性果者。论云。何谓沙门性(一问)。此果体是何(二问)。果位差别总有几种(三问)。颂曰。

  净道沙门性  有为无为果
  此有八十九  解脱道及灭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第二句答第二问。下两句答第三问。净道沙门性者。谓诸无漏道。名为净道。此之净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名为沙门。沙门此云勤息。谓无漏道。以能勤劳息烦恼故 有为无为果者。谓有为无为。是沙门果体。有为果者。解脱道也。无为果者。是择灭也。此有八十九解脱道及灭者。列数也。此有八十九解脱道。为有为果。八十九品。所证择灭。为无为果。谓断见惑。有八无间八解脱道(八忍八智是也)。断九地修惑。有八十一无间道。八十一解脱道。见修合论。有八十九无间道。唯沙门性八十九解脱道。亦名沙门果。亦名沙门性。息恶义边。名沙门性。与无间道。为等流果。边名沙门果。一一择灭。唯是无为。沙门果体。谓无间解脱道。是沙门性。择灭是彼证。名沙门果。即名离系士用果(不生士用)。应知无间道。唯沙门性。若是择灭。唯沙门果。若解脱道。亦沙门性。亦沙门果。

  从此第二。明立四果因缘。论云。若尔世尊。何不具说(问也。何缘世尊。唯说四果。不说八十九沙门果耶)。果虽有多。而不说者。颂曰。

  五因立四果  舍曾得胜道
  集断得八智  顿修十六行

  释曰。具足五因。佛立四果。一舍曾得道。谓舍先得果向道故。若预流果。唯舍向道。所余三果。通舍向道及前果道 二得胜道。谓得果摄殊胜道故。三总集断。断是无为也。谓总一得得诸断故。名总集断。言一得者。谓得果时。起一类胜得。得前诸断。非一得也 四得八智。谓得四法四类智故 五顿修十六行。谓能顿修无常等故。于四果位。皆具五因。余位不然。故佛不说。

  从此第三。明中间二果。论云。若唯净道。是沙门性。有漏道力所得二果。如何亦是沙门果耶。颂曰。

  世道所得断  圣所得杂故
  无漏得持故  亦名沙门果

  释曰。世道所得断圣所得杂故者。谓有漏道。得一来不还果。名世道所得断。此所得断。兼前见道所得择灭。总相合集。以为果体。名圣所得杂。圣谓见道也。由圣所得杂故。亦名沙门果也。无漏得持故者。又中二果。择灭无为。世道证时。能引无漏离系得故。有无漏得所任持故。亦名沙门果。

  从此第四。明沙门果异名。论云。此沙门性。有异名耶。颂曰。

  所说沙门性  亦名婆罗门
  亦名为梵轮  真梵所转故
  于中唯见道  说名为法轮
  由速等似轮  或具辐等故

  释曰。即前所说。真沙门性。经亦说名为婆罗门性。婆罗门者。此云净志。远烦恼故。与勤息义同也。亦名梵轮。是真梵王。力所转故。佛与无上梵德相应。是故世尊。名真梵王。梵者净也 然沙门性。通见修无学三道。于中唯见道说名为法轮。谓见道中。有速等相。似世间轮。故得法轮名。一谓见谛道。速疾行故。言速疾者。十五刹那也。二有舍取故。谓舍前谛。取后谛也。三降未伏故。谓由见道能见未见。能断未断也。四镇已伏故。谓已见断者。无迷退故。见道无退也。五上下转故。谓观上苦等已。观下苦等故 或具辐等故者。或言显尊者妙音师说也。彼说见道。有辐毂辋似世间轮。谓八圣道。唯在见道。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间辐。正见等四。依戒而转。故名为辐 正语。正业。正命。似世间毂。正语等三。以戒为体。戒是正见等。众行所依故。名为毂也 正定似辋。摄正见等。令不散故。故名为辋。问宁知法轮唯是见道。答憍陈那等。见道生时。地神天神。即传唱言世尊已转正法轮故 问云何三转。十二行相。答此苦圣谛(显见道也)此应遍知(显修道也)此已遍知(显无学道)是名三转。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解云。于见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类忍名明。类智名觉。又解。观见名眼。决断名智。照了名明。警察名觉。此解通三道也 言十二行相者。如苦谛下。有三转十二行相。集灭道谛。各有三转十二行相。理实总有十二转。四十八行相。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毗婆沙师。所说如是 若依经部。法轮非唯见道。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教法)名为法轮。言三转者。三周转故。言十二行相者。三周循历四圣谛故。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一周转四谛。此名示相转也)此应遍知。此应永断。此应作证。此应修习(是第二周。转四谛也。此名劝相转也)此已遍知。此已永断。此已作证。此已修习(是第三周。转四谛也。此名引证转。无学道法也)由此法门。于他相续。令解义故。此约教名法轮。于他相续。见道生时。已至转初。故名已转。理实三道。皆是法轮也。

  从此第五。明沙门果依身。论云。何沙门果。依何界得。颂曰。

  三依欲后三  由上无见道
  无闻无缘下  无厌及经故

  释曰。三依欲后三者。初三果人。依欲界得。名三依欲。后阿罗汉。通三界得。名为后三。问前之二果。未离欲故。非依上得。理亦可然。如超越第三先离欲染。云何不许依上得耶。答颂言由上无见道。谓超越证第三果人。必入见道。色无色身。无见道故。故无上界超越。证不还果也。无闻无缘下者。此明无色无见道也。谓无色中。无正闻故。又无色界。不缘下欲界故。夫入见道。要须闻教及缘欲苦。无色不然。故无见道。无厌及经故者。无厌者明色界无见道也。夫入见道。要须厌苦。色界无厌苦。着定乐故。及经者。此是教证上界无见道也。经云。有五补特伽罗(五那含也)此处通达。彼处究竟。解云。此处者。此欲界也。通达者。见道名通达。通达谛故。彼处者。彼上界也。究竟者。于彼处得涅槃也。此经不言彼处通达。明知上界。无见道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四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五

  从此第五。明六种性。就中八。一明六阿罗汉。二明六性先后。三明从性果退。四明学凡种性。五明三退不同。六明退果时相。七明练根不同。八明无学九人。此下第一。明六阿罗汉者。论云。如前所说。不动应果。初尽智。后起无生智。诸阿罗汉。如预流等。有差别不(问也)。亦有(答也)。云何(徴也)。颂曰。

  阿罗汉有六  谓退至不动
  前五信解生  总名时解脱
  后不时解脱  从前见至生

  释曰。契经说有六阿罗汉。一者退法。谓遇少缘便退所得。二者思法。谓惧退失恒思自害。三者护法。谓于前所得法自防护。四者安住法。无胜退缘。虽不自防。亦能不退。无胜加行。亦不增进。五堪达法。谓性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动。六不动法。不为烦恼所退动故 前五种性。从先学位信解性生。此五总名时解脱也。以要待时。方能入定。及心解脱。言待时者。时有六种。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卧具。四得好处。五得好说法。六得好同学也 后不动种性。为不时解脱。谓是利根。以不待时便能入定。及心解脱故。从先学位见至性生。

  从此第二。明六性先后。论云。六阿罗汉。所有种性。为是先有。为是后得(问也)。不定(答也)。云何(徴也)。颂曰。

  有是先种性  有后练根得

  释曰。退法种姓。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后得。谓有先来。是思法姓。或有从退练根成思乃至不动法。如思法说。此中退法。非必定退。乃至堪达。非必能达。但约容有。建立此名。故六阿罗汉。通三界皆有。若退定退。堪达定达。是则上界。唯有安住不动二种。阙余四也。谓彼上界。无有退失自害自防及练根故。故无余四。

  从此第三。明从姓果退。论云。如是六种。谁从何退为姓为果。颂曰。

  四从种姓退  五从果非先

  释曰。不动种姓。必无退理。就前五种。唯退法一。姓必不退。谓居下故。唯思法等四。有种姓退。谓从思法。退入退法。或从护法。退入思法。或从安住。退入护法。或从堪达。退入安住。是名姓退。五从果非先者。退法等五。皆有退果。谓退无学也。思法等四。或有姓退。或有果退。虽俱有退。然并非先 言先者。谓先学位。住思等四。令至无学。此思等四。姓之与果。必无退理。谓学无学。道所成坚故 若于无学。退法等姓。修成思等。四种种姓。此名非先。是容有退。以唯无学道所成故 唯先退法。有退果义。以姓是退故。故颂言非先不摄退法也 依萨婆多宗。唯预流果。必定无退。以断迷理见道惑故 谛理真实。楷定可依。圣慧已证。必无退理。后之三果。许有退果。以修道惑。是迷事故。事相浮伪。无定可依。断迷彼惑。有失念退 若大众部。预流果有退。阿罗汉无退。依经部宗。预流罗汉必无退果。圣道证故。中间二果。许有漏道证故。容有退也。若超越三二果。亦无有退 依经部宗。阿罗汉果。有六种者。约现法乐住。有退不退。非约退果。若得果姓。皆名不动。无六种也。现法乐住者。有漏四静虑也。退此静虑。名为退法。思此静虑。名为思法。护此静虑。名为护法。安住静虑。名为安住法。堪达静虑。名堪达法。不退静虑。名不退法。约现法乐住。分六种姓也。

  从此第四。明学凡种姓。论云。唯阿罗汉种姓有六。为余亦有六种姓耶。设有皆能修练根不。颂曰。

  学异生亦六  练根非见道

  释曰。有学与异生。种姓皆有六。以应果六种。因有学异生。种姓有六。故无学中。有六种也 然于见道。必无练根。以见道速疾。无容起彼练根加行故。

  从此第五。明三退。论云。如契经说。我说由此所证四种。增上心所。现法乐住随一有退。所得不动。心解脱身作证。我决定说无因缘从此退。如何不动法。退现法乐住。颂曰。

  应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后  利中后钝三

  释曰。退有三者。一已得退。谓退已得殊胜功德法故。二未得退。谓约未得殊胜功德。即名为退故。三受用退。谓已得功德。于受用时。不现在前。名为退也 佛唯有最后者。佛唯有后一受用退。以具众德。无容一时顿现前故。利中后者。利谓不动罗汉。有中后二退。中谓未得退。后谓受用退。以利根故。无已得退。钝三者。钝谓退法等五。此具有三退也。经言不动法。退现法乐住者。约受用退。非余二退。故无有退。

  从此第六。明退果相。论云。诸阿罗汉。既许退果。为更生不。诸住果时。所不作事。退时作不(问也)。不尔(答也)。何缘(徴也)。颂曰。

  一切从果退  必得不命终
  住果所不为  惭增故不作

  释曰。一切果退。须臾必得。无有命终而不得者。若命终者。修梵行果。应非安隐。可委信处。又住果位。所不作业。于果退时。惭愧增故。亦必不造。譬如壮士。虽蹶不仆。

  从此第七。明练根不同。论云。如上所说。有练根得无学有学。正练根时。各几无间。几解脱道(第一问也)。何性摄(第二问也)。何所依(第三问也)。颂曰。

  练根无学位  九无间解脱
  久习故学一  无漏依人三
  无学依九地  有学但依六
  舍果胜果道  唯得果道故

  释曰。初三句答初问。第四句无漏两字答第二问。依人三已下答第三问。练根无学位九无间解脱久习故者。此明练根。于无学位。退法等五。转一一性。各九无间。九解脱道。犹如初得阿罗汉果。以九无间九解脱道也。彼钝根性。由久串习故。须九无间九解脱。学无学道。所成坚故。名为久习 学一者。有学位中。转一性。各一无间。一解脱道。非久习故。犹如初得预流果。以一无间(道类忍也)一解脱道(道类智也)无漏者。明练根道唯无漏性。以增上故 依人三者。依身门也。唯人三洲。能修练根。天趣中无。谓无退故 无学依九地者。依地门也。谓无学练根。依未至中间四禅三无色也 有学但依六者。有学练根。但依六地。于前九地。除后三也 舍果胜果道唯得果道故者。明有学依六地所以也。夫转根者。容舍果道及胜果道(向道是也)。所得唯果。非是向道。必无学果无色地摄。故学练根。但依六地。

  从此第八。明九无学。论云。诸无学位。总有几种。由何差别。颂曰。

  七声闻二佛  差别由九根

  释曰。无学有九。谓七声闻。退法等五。不动分二。一名不退先利根故。二名不动。后修得故 言二佛者。谓独觉大觉也。此圣差别。由下下等九品根异。故成九圣也。

  从此大文第二。明七圣人。就中二。一建立七圣。二明慧俱解脱。且初七圣者。论云。学无学位。有七圣者。一切圣者。皆此中摄。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信解。四见至。五身证。六慧解脱。七俱解脱。依何立七(一问)。事别有几(第二问也)。颂曰。

  加行根灭定  解脱故成七
  此事别唯六  三道各二故

  释曰。初两句答初问。下两句答第二问。依加行异。立初二圣。谓先加行。随信他语 及自随法行也 依根不同。立次二种 钝根名信解 利根名见至也 依得灭定立身证名 依解脱异。立后二圣。谓由慧力。离烦恼障。名慧解脱。兼得灭定。离解脱障(即灭定障。名解脱障。不染无知为体)。名俱解脱。离定慧障。名之为俱。此名虽七。事体唯六。谓三道各二故。且见道立二。谓信法二行 修道立二。谓信解见至 无学道立二。谓时解脱。不时解脱 故约三道。事唯有六。

  从此第二。立俱慧解脱者。论云。何等名俱及慧解脱。颂曰。

  俱由得灭定  余名慧解脱

  释曰。六种罗汉。得灭定者。名俱解脱。先由慧力。解脱惑障。又得灭定。解脱定障。故名为俱。余名慧解脱者。余谓未得灭尽定。阿罗汉也。此名慧解脱。唯由慧力。于烦恼障。得解脱故。未离定障。不得名俱。

  从此大文第三。明学无学满。论云。如世尊说。五烦恼断(五下分结那含断也)。不可牵引(不为欲惑牵引)。未名满学(已上经文。下依经问也)。学无学位。各由几因。于等位中。独称为满。颂曰。

  有学名为满  由根果定三
  无学得满名  但由根定二

  释曰。有学名满。具由三因。一由根满。谓是利根。二由果满。谓得不还。三由定满。谓得灭定 有有学者唯由根满。谓诸见至。未离欲染。由见至故。名为根满。未离欲故。无余二满 有有学者。唯由果满。谓信解不还未得灭尽定。是不还故。名为果满。谓是信解。不名根满。未得灭尽定。非定满也 有有学者。由根果故。亦得满名。谓见至不还。未得灭尽定。由见至不还。故名根果满。未得灭定。不名定满 有有学者。由果定故。亦得满名。谓诸信解。得灭尽定。非见至故。不名根满 有有学者。具由三满。谓诸见至。得灭尽定。夫得灭定。必是不还。故具三满 无学名满。但由二因。一谓根满。二谓定满 无学位中。皆是无学。无非果满。故无由果。名为满也。有诸无学。唯由根满。谓不时解脱。未得灭尽定 有唯定满。谓时解脱。得灭尽定。有具二满。谓不时解脱。得灭尽定。思而可知。

  从此大文第三。明诸道差别。就中分六。一明四道。二明四通行。三明菩提分法。四明证净。五明正智解脱。六明厌离通局。且初明四道者。论云。广说诸道。差别无量。谓世出世。见道修道等。略说几道能遍摄耶。颂曰。

  应知一切道  略说唯有四
  谓加行无间  解脱胜进道

  释曰。加行道者。谓引无间道。前之加行也。无间道者。谓诸断惑道也。解脱道者。无间道后。名解脱道。谓已解脱所应断障。最初所生。胜进道者。除前三外。所余诸道。渐胜进故。即解脱道。后所起诸道也。问道义云何。答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又解道者。谓求所依。依此寻求涅槃果故。

  从此第二。明四通行。论云。道于余处(余经处也)。立通行名。以能通达趣涅槃故。此有几种(第一问也)。依何位立(第二问也)。颂曰。

  通行有四种  乐依本静虑
  苦依所余地  迟速钝利根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下三句答第二问。经说通行。总有四种。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 道依四根本静虑。名乐通行。以摄受支(十八禅支也)。止观均平。任运转故。名之为乐。非乐受也。若依无色未至中间。名苦通行。以不摄支。止观不等。艰辛转故。名之为苦。非苦受也。谓无色界。止多观少 未至中间。观多止少 名不等也。颂言所余地者。即此无色等也然此乐苦。二通行中。钝根名迟。行稽迟故。利根名速。通境疾故。

  从此第三。明菩提分法。就中六。一举数释名。二明出体。三明念住等。四明觉分增。五明漏无漏。六依地分别。且举数者。论云。道亦名为菩提分法。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

  觉分三十七  谓四念住等
  觉谓尽无生  顺此故名分

  释曰。经说觉分有三十七。谓四念住 身受。心法。四正断。勤断二恶。勤修二善 四神足欲。勤。心。观 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也 七等觉支。一择法。二精进。三喜。四轻安。五念。六定。七行舍 八正道支。一正精进。二正念。三正定。四正见。五正思惟。六正语。七正业。八正命 是名三十七菩提分法。菩提者此云觉。无明睡眠。皆永断故 尽无生智。为此觉体。三十七法。顺趣菩提。名菩提分。

  从此第二。明出体。论云。此三十七。体各别耶(问也)。不尔(答也。体唯有十。故言不尔)。云何(徴也)。颂曰。

  此实事唯十  谓慧勤定信
  念喜舍轻安  及戒寻为体

  释曰。名虽三十七。论实体唯十。一慧。二勤。三定。四信。五念。六喜。七舍。八轻安。九戒。十寻。三十七中。且慧摄八。谓四念住。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也。此八以慧为体。勤亦摄八。谓四正断。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也。此八以勤为体 定亦摄八。谓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此八以定为体 信但摄二。谓信根信力。以信为体 念唯摄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此四以念为体 喜唯摄一。谓喜觉支。以喜为体 舍亦摄一。谓舍觉支。行舍为体。此言舍者。非是舍受。是大善地中。行舍名舍也 轻安摄一。谓轻安觉支。以轻安为体 戒但摄三。谓正语。正业。正命。以戒为体 寻唯摄一。谓正思惟。以寻为体 上来所明。慧勤定三。各摄八种。三八二十四也。信摄二。足前成二十六也。念摄四。足前成三十也。喜摄一。舍摄一。轻安摄一。戒摄三。寻摄一。此七足前成三十七。故体唯十也。毗婆娑师。说有十一。谓戒分二。以身语业不相杂故。分身业语业为二也。余九同前。

  从此第三。明念住等。论云。念住等三。名无别属。如何独说。为慧勤定(解云。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此三名无别属。如何念住独说为慧。正断独说为勤。神足独说为定也)。颂曰。

  四念住正断  神足随增上
  说为慧勤定  实诸加行善

  释曰。四念住等三。随增上义。说慧勤定。若论实体。三位遍摄诸加行善。谓念住等。相应俱有五蕴。名加行善也。且四念住位。慧为增上。于正断位。勤为增上。于神足位。定为增上。问何缘于慧。立念住名。答萨婆多释。慧由念力。持令住故。依论主解。理实由慧。令念住境。如实见者。能明记故。问何缘于勤名为正断。答于正修习。勤断二恶。勤修二善。此勤力能断懈怠故。或名正胜。于正持策身语意中。此最胜故。问何缘于定立神足名。答神谓神变灵妙德也。足即是定神所依也。神依定发。定为神足。故名神足。

  从此第四。明觉分增。论云。当言何位。何觉分增。颂曰。

  初业顺决择  及修见道位
  念住等七品  应知次第增

  释曰。初业者。谓修别相总相念住位也。此初业位。能审照了身等四境。慧用胜故。说念住增 顺决择者。暖等四位也。且暖位中。能证异品(决择分也)。殊胜功德。勤用胜故。说正断增 顶法位中。趣无退位。定用胜故。说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堕。善根坚固。得增上义。说五根增 世第一位。非世惑法。所能屈伏。得无屈义。说五力增 及修见道位者。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觉胜故。说七觉增 见道位中。速疾而转。通行胜故。说八正道增 有余师说。于见道位。建立觉支。如实觉知四圣谛。故于见修二位。建立八道支。以此二位。俱通直往涅槃城故 念住等七。品应知次第增者。结上初业等位。有念住等七品增也。

  从此第五。漏无漏分别。论云。此三十七。几通有漏。几无漏耶。颂曰。

  七觉八道支  一向是无漏
  三四五根力  皆通于二种

  释曰。七觉支。八正道。唯无漏也。三四者。一四念住。二四正断。三四神足也。五根力者。谓五根。五力也。此四念住等。皆通有漏无漏二种也。

  从此第六。明依地。论云。此三十七。何地有几。颂曰。

  初静虑一切  未至除喜根
  二静虑除寻  三四中除二
  前三无色地  除戒前二种
  于欲界有顶  除觉及道支

  释曰。初静虑一切者。依初静虑。具三十七故。言一切未至除喜根者。依未至地。唯三十六。除喜根故。以近分地励力转故。于下地法。犹疑虑故。无有喜也 二静虑除寻者。依第二禅。亦三十六。彼除寻故。无正思惟支也。三四中除二者。三四谓第三。第四静虑也。中谓中间禅也。此三四中。各三十五。谓除前二即无喜寻也。前三无色地除戒前二种者。前三无色。除戒三支。及除前二。即是喜寻。总除五种。故三无色。各三十二也。于欲界有顶除觉及道支者。欲界有顶。无无漏故。除七觉支。及八道支。有余二十二也。

  从此第四。明证净。论云。觉分转时。必得证净。此有几种(第一问也)。依何位得(第二问也)。实体是何法(第三问也)。有漏无漏耶(第四问也)。颂曰。

  证净有四种  谓佛法僧戒
  见三得法戒  见道兼佛僧
  法谓三谛全  菩萨独觉道
  信戒二为体  四皆唯无漏

  释曰。前两句答初问。次四句答第二问。次一句答第三问。后一句答第四问。经说证净总有四种。一于佛证净。二于法证净。三于僧证净。四圣戒证净也。见三得法戒者。且见道位。见前三谛。于一一谛。各得法戒二种证净。证三谛法。缘彼起信。有法证净。道起之时。无漏戒俱。有戒证净 见道兼佛僧者。道是道谛也。见道谛位。兼得佛僧。兼言谓显亦得于法及戒证净。佛无学法。是道谛摄也。缘彼起信。名佛证净 成声闻僧。学无学法。亦道谛摄。缘彼起信。名僧证净。故唯道谛。有佛僧也。见道谛时。若约现行。唯有法戒二种证净。言有佛僧。约得修说。以于此时。修得未来缘佛僧信故。见道谛具四证净 法谓三谛全菩萨独觉道者。此所信法也。谓苦集灭三谛全。名法也。于道谛中。菩萨道。及独觉道名法。以菩萨与独觉。唯有一人。不成僧义。名为法圣所受戒与现观俱。故一切时。无不亦得。(解云。此明法戒通见四谛也)信戒二为体者。出体也。由所信别。故名有四。实体唯二。三宝证净。以信为体。圣戒证净。以戒为体。故唯有二 四皆唯无漏者。四种证净。唯无漏法。以有漏法非证净故。问为依何义。立证净名。答证四谛理。故名为证。正信三宝。及妙尸罗。故名为净。离不信垢信名为净。离破戒垢。戒名为净。由证得净。立证净名。此四次第者。信佛如良医。信法如良药。信僧如看病者。由信心净故。发圣戒。是故尸罗。说为第四。要具前信。此戒现前。如遇三缘病方除故。

  从此第五。明正智解脱。就中四。一明二支。二明解脱时。三明断障时。四明灭断离。且第一明二支者。论云。经言。学位成就八支。无学位中。具成就十(加正解脱及正智支)。何缘不说有学位中。有正解脱。及有正智(一问)。正脱正智。其体云何(第二问也)。颂曰。

  学有余缚故  无正脱智支
  解脱为无为  谓胜解惑灭
  有为无学支  即二解脱蕴
  正智如觉说  谓尽无生智

  释曰。初两句答初问。后六句答第二问。学有余缚故。无正脱智支者。学位中。尚有余缚。无解脱支。由解脱支无故。亦不立正智支也。解脱为无为者标也 解脱有二。一是有为。二是无为 谓胜解惑灭者。释上也。谓无学胜解。名有为解脱。一切惑灭。名无为解脱。有为无学支者。有为解脱。名无学支。以立支名属有为故。即二解脱蕴者。即此有为解脱。经说有二种。谓心解脱。及慧解脱。此二解脱。五分法身中。名为解脱蕴也。正智如觉说谓尽无生智者。出正智体。如前觉说。谓即前说尽无生智。为正智体。

  从此第二。明解脱时。论云。心于何位。正得解脱。而言无学心解脱耶。颂曰。

  无学心生时  正从障解脱

  释曰。无学心生时者。谓初无学心。于未来正生时也。此正生时。从烦恼障正得解脱。名正解脱若现在世。名已解脱。非正解脱也。

  从此第三。明断障时。论云。道于何位。令正生障断。颂曰。

  道唯正灭位  能令彼障断

  释曰。正灭位言。显居现在。道能断障。唯正灭时。余位定无断障用故。此言道者。即金刚喻定也。

  从此第四。明灭离断。论云。经说三界。谓断离灭。以何为体(第一问也)。差别云何(第二问也)。颂曰。

  无为说三界  离界唯离贪
  断界断余结  灭界灭彼事

  释曰。初句答初问。下三句答第二问。无为说三界者。断灭离三界。以无为解脱为体也。言离界者。约但离贪。言断界者。谓约断余瞋等八结也。言灭界者。谓灭贪等。所随增事。前言离断。约断烦恼。此据灭惑所缘境事。

  从此第六。明厌离通局。论云。若事能厌。必能离系耶(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徴也)。颂曰。

  厌缘苦集慧  离缘四能断
  相对互广狭  故应成四句

  释曰。厌缘苦集慧者。唯缘苦集。所有忍智。名苦集慧。此慧名厌。厌苦集故。离缘四能断者。缘四谛境。能断惑道。皆名为离。离烦恼故。下两句者。厌离相对。广狭有殊。故成四句。有厌非离。谓缘苦集。不令惑断。所有忍智。此忍即是先离欲染。后入见道。苦集法忍也。智是见道。苦集法智。及修道中。加行解脱。胜进苦集智也。此位但名厌。缘苦集故 忍不名离。惑先断故 有离非厌。谓缘灭道。能令惑断。所有忍智 此忍即是。未离欲染。后入见道。灭道法忍。及诸所有灭。道类忍也。智是修道中。无间道摄。灭道智也。此但名离。是断道故。不名为厌。缘欣境故 有厌亦离。谓缘苦集。能令惑断。所有忍智。此忍即是未离欲染。入见道者。苦集法忍。及诸所有苦集类忍也。智是修道。无间道摄。苦集智也。此名为厌。缘苦集故。亦名为离。能断道故 有非厌离。谓缘灭道。不令惑断。所有忍智 此忍即是先离欲染。后入见道。灭道法忍也 智是见道中。灭智道智。及修道中。加行解脱。胜进道摄。灭道智也。此不名厌。缘欣境故。亦不名离。非断道故。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五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六

  释曰。决断名智。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大文分二。一明诸智差别。二明智所成功德。就明诸智差别中。一明忍智见别。二明十智相殊。三明十智行相。四诸门分别。此下第一。明忍智见差别。论云。前品初说诸忍诸智。于后复说正见正智。为有忍非智耶。为有智非见耶。颂曰。

  圣慧忍非智  尽无生非见
  余二有漏慧  皆智六见性

  释曰。初两句。及第三句。余二两字。明无漏慧。有漏已下。明有漏慧也。圣慧忍非智者。圣慧忍。谓见道中八忍也。忍非智性。决断名智。忍起之时。与疑得俱。未成决断。故不名智 尽无生非见者。尽无生智。不名为见。推度名见。此之二智。已息求心。非推度故。故不名见。余二者。谓余无漏慧。皆通智见二性。已断疑故。推度性故 有漏慧皆智六见性者。谓有漏慧。皆智性摄。于中唯六。亦是见性。谓身见等五。及世间正见。如上圣慧。及有漏慧。皆择法故。并慧性摄。

  从此第二。明十智相殊。就中四。一明渐增至十。二明尽无生别。三明建立为十。四明法类智别治。就明渐增中三。一明二智三智。二明三增至九。三明九增至十。旦初明二智三智者。论云。智有几种。相别云何。颂曰。

  智十总有二  有漏无漏别
  有漏称世俗  无漏名法类
  世俗遍为境  法智及类智
  如次欲上界  苦等谛为境

  释曰。智十总有二有漏无漏别者。一世俗智。二法智。三类智。四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如是十智。总为二种。一有漏智。二无漏智 有漏称世俗者。前有漏智。名为世俗。多缘瓶等世俗境故。无漏名法类者。前无漏智。分为二种。谓法智类智也。世俗遍为境者。谓世俗智。遍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为所缘境 后三句者。明法类智境也。若法智。缘欲界苦等四谛为境。若类智。缘上界四谛为境。

  从此第二。明三增至九。论云。即于如是三种智中。颂曰。

  法类由境别  立苦等四名
  皆通尽无生  初唯苦集类

  释曰。初两句者。谓明法智类智。缘四谛境。有差别故分为苦集灭道四智也。皆通尽无生者。此上六智。至无学身。非见性者。名为尽无生。故此二智。以六智为体也 初唯苦集类者。尽无生智。初起之时。唯苦集类。以缘有顶苦集二谛。作六行相。观有顶蕴。为境界故。初起之时。唯苦集类。后起时。方能遍缘四谛。故通六智。问何缘初位。唯缘有顶苦集为境。答有顶苦集。从无始来。未能全断。今时初断。故先缘彼。自生庆喜。

  从此第三。明九增至十。论云。于前所说九种智中。颂曰。

  法类道世俗  有成他心智
  于胜地根位  去来世不知
  法类不相知  声闻麟喻佛
  如次知见道  二三念一切

  释曰。法类道世俗有成他心智者。谓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此之四智。成他心智。若知他无漏心。以法类道他心智知也 若知他有漏心。以世俗他心智 知故由四智。成他心智 于胜地根位去来世不知者。明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于胜地胜根胜位及去来心。皆不能知。不知胜地者。谓下地他心智。不知上地心也。不知胜根者。谓信解。时解脱。钝根他心智。不知见至不时解脱心。不知胜位者。谓不还声闻。无学。独觉。大觉。他心智。前前不知后后者心 不知去来心者。谓唯现在。他心心所。为境界故 法类不相知者。法智所摄他心智。不知类品心。类智所摄。他心智。不知法品心。谓法智。他心智。以欲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若类智他心智。以上界全分对治。为所缘境故。此二智互不相缘 声闻麟喻佛如次知见道二三念一切者。声闻知见道二念心。谓知苦法忍及苦法智也。麟觉知见道三念心。谓知初二念。及第八集类智心也。佛知见道一切心。问声闻知初二念心已。何故不即知第三苦类忍耶。答初二念心。是法分心。第三念等。是类分心。法类不同。所缘境别故不能知 若为更知类分心故。别修类分他心加行。经十三念(声闻由上加行。或中加行。故十三念也)。加行方满。彼已度至第十六心。虽知此心。而非见道。问何故麟觉。能知第八集类智心。答谓此麟觉。知法分心初二念已。为欲更知类分心。故别修类分他心加行。经五念心。加行即满(谓麟觉根胜。故但由下加行。五念心也)。故能知彼第八集类智心。世尊欲知。不由加行。故于见道。一切能知。

  从此第二。明尽无生智。论云。尽无生智。二相何别。颂曰。

  智于四圣谛  知我已知等
  不应更知等  如次尽无生

  释曰。谓无学位。若正自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是名尽智。若正自知我已知苦不复更知。我已断集。不复更断。我已证灭。不复更证。我已修道。不应更修。名无生智。论云。如是十智。相摄云何。谓世俗智。摄一全一少分(摄他心智名一少分)。法智。类智。各摄一全七少分(苦等四智。尽智无生智。及他心智。摄此七少分也)。苦集灭智。各摄一全四少分(四少分者。谓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也)。道智。摄一全五少分(五少分者。谓法智。类智。尽智。无生智。他心智也)。他心智。摄一全四少分(法智。类智。道智。世俗智也)。尽无生智各摄一全六少分(六少分者。谓四谛智。法智。类智也)。

  从此第三。建立十智。论云。云何二智(有漏无漏)。建立为十。颂曰。

  由自性对治  行相行相境
  加行办因圆  故建立十智

  释曰。由七缘故。立二为十。一由自性故。立世俗智。体是有漏世俗法故 二对治故。立法类智。全能对治欲上界故 三行相故。立苦集智。此二智境。体虽无别。而行相别故。立二智。谓苦智作苦空等四行也。集智作因集等四行别也 四行相境别故。立灭道智。言行别者。谓灭智作灭静等行。道智作道如等行。言境别者。谓灭智。缘灭谛无为境。道智缘道谛有为境也 五加行故。立他心智。本修加行。谓知他心故。约加行。名他心智 六事办故。建立尽智。事办身中。最初生故 七因圆故。立无生智。一切圣道。为因生故。

  从此第四。明法类兼治。论云。知上所言法智类智。全能对治欲上界法。为有少分治上欲耶。颂曰。

  缘灭道法智  于修道位中
  兼治上修断  类无能治欲

  释曰。修道所摄灭道法智。断欲界已。兼能对治上界修断。欲之灭道。胜上界故。已除自怨。兼除他敌故。由此类智无能治欲。

  从此大文第三。明十智行相。就中三。一明十智行相。二明行摄净尽。三明实体能所。且初行相者。论云。于此十智中。谁有何行相。颂曰。

  法智及类智  行相俱十六
  世俗此及余  四谛智各四
  他心智无漏  唯四谓缘道
  有漏自相缘  俱但缘一事
  尽无生十四  谓离空非我

  释曰。法智及类智行相俱十六者。谓法智缘欲界四谛。作苦空等十六行相。类智缘上界四谛。亦作十六行相也 世俗此及余者。谓世俗智。作此十六行。及作所余自共相行。以世俗智。缘一切法故 四谛智各四者。苦等四智。各有自谛四种行相也 他心智无漏唯四谓缘道者。此明他心智。若无漏者。唯四行相。谓缘道谛。作四行相。有漏自相缘者。有漏他心智。缘自相境。缘心心所自相法故。如境既自相。行相亦自相也。俱但缘一事者。有漏无漏。二他心智。俱缘一事。谓缘心时。不缘心所。缘受等时。不缘想等。论云。诸他心智。有决定相。谓唯能取欲色界系(简无色界。不知上故)及非所系(缘无漏故也)他相续中。(缘他身也)现在(不缘过未)同类(法分他心智。知法分心。类分他心智。知类分心。有漏他心智。知有漏心。无漏他心智。知无漏心也)心心所法(不缘色故)一实自相。为所缘境(唯缘一事。名为一也。不缘假法。名实也。不缘共相。名自相也)空无相不相应(三解脱分别也。谓缘道谛。作四行相。与无愿解脱门相应。不作空非我行。不与空解脱门相应。不作灭谛四行相。不与无相解脱门。相应之也)尽无生。所不摄(他心智。是见性故。彼不摄之)不在见道无间道中(修他心智。容预时修。见道速疾。非容预故。无间道中。正断惑故。亦非容预。故彼二位。无他心智)余所不遮。如应容有(余修道位。加行解脱。胜进三道。此位不遮容有他心智也。已上论文也)尽无生十四谓离空非我者。尽无生智。十六行中。除空非我。有余十四行相。由此二智于出观时。作如是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我生等言。涉于世俗。故于观中。离空非我。

  从此第二。明行摄净尽。论云。为有无漏越此十六。为更有余行相摄不。颂曰。

  净无越十六  余说有论故

  释曰。上句述正宗。下句叙异说。净无越十六者。无漏为净。大毗婆娑诸论师言。无有无漏行相。越此十六行相也。余说有论故者。有余西方师。说有无漏行相。越此十六。由识身足本论说故。彼论说云。颇有不系心。能分别欲界系法耶(彼论问也)曰能分别。谓非常故。苦故。空故。非我故。因故。集故。生故。缘故。有如是处。有如是事。如理所引。了别(已上本论答前问)西方论师意。彼论既于非常等八行相外。言别有有是处有是事二行相。故知离十六行相。外别有有是处。有是事。二无漏行相也。

  从此第三。明实体能所。论云十六行相。实事有几(一问)。何谓行相(二问)。能行所行(此有两问。一问能行。二问所行也)。颂曰。

  行相实十六  此体唯是慧
  能行有所缘  所行诸有法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次句答第二问。次句答第三问。第四句答第四问。行相实十六者。行相名既十六。其实体亦十六也。苦谛有四。非常苦空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 集谛有四。因集生缘。如种理故因(种子生芽道理)。等现理故集(因集果令现也)。相续理故生(令果相续)。成办理故缘(为缘令果成办也) 灭谛有四。灭静妙离。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贪瞋痴火)。无众患故妙。脱众灾故离 道谛有四。道如行出。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涅槃故行。能永超生死故出 此体唯是慧者。此十六行相。体唯是慧。慧观四谛。作此行相。能行有所缘者。心心所法。名有所缘。此是能行。能行境故。所行诸有法者。一切诸法。皆名所行。所缘境故。

  从此第四。诸门分别。于中六。一明性依地身。二明念住摄智。三明十智相缘。四明十智缘境。五明人成智。六约位辨修。且初明性依地身者。论云。已辨十智行相差别。当辨性摄依地依身。颂曰。

  性俗三九善  依地俗一切
  他心智唯四  法六余七九
  现起所依身  他心依欲色
  法智但依欲  余八通三界

  释曰。性俗三九善者。性谓三性门。俗智通三性。余九智唯善也 依地俗一切者。依地门中。世俗智依九地。谓从欲界。乃至有顶故言一切 他心智唯四者。他心唯依四静虑。起五通所依。止观等故。由此余地无他心智 法六余七九者。法智依六地。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也。所余七智。通依九地。谓四谛智。类智。尽智。无生智。此七智通。依未至。中间。四静虑。下三无色。名九地也 现起所依身他心依欲色者。依身门中。他心智依欲色界身。俱可起故。不依无色。彼无通故 法智但依欲者。法智唯依欲界身起。以缘欲界四谛境故。余八通三界者。除他心智及法智。外所余八智。通三界身。皆得起也。

  从此第二。明念住摄智。论云。已辨性地身。当辨念住摄。颂曰。

  诸智念住摄  灭智唯最后
  他心智后三  余八智通四

  释曰。灭智。摄在法念住中。以缘择灭唯是法故。若他心智。后三念住摄。以能知他受心法故。不知色故。除身念住。所余八智。通四念住。

  从此第三。明十智相缘。论云。如是十智。展转相望。一一当言几智为境。颂曰。

  诸智互相缘  法类道各九
  苦集智各二  四皆十灭非

  释曰。法类道各九者。法智能缘九智。除类智 类智能缘九智。除法智 道智。能缘九智。除世俗智 苦集智。各二者。苦集二智。一一能缘二智为境。谓世俗智。及有漏摄。他心智也。四皆十灭非者。四谓世俗。他心。尽无生智。此四皆缘十智为境 灭智不缘十智为境。故言灭非。灭智唯缘择灭境故。

  从此第四。明十智缘境。就中有二。一正明十智缘境。二明俗智缘境。且正明十智缘境者。论云。十智所缘。总有几法(一问)。何智几法。为所缘境(第二问也)。颂曰。

  所缘总有十  谓三界无漏
  无为各有二  俗缘十法五
  类七苦集六  灭缘一道二
  他心智缘三  尽无生各九

  释曰。初三句答第一问。余五句答第二问。所缘总有十谓三界无漏者。标所缘法也。十智所缘。总有十法。谓有为法分。为八种。三界所系。及无漏有为。此四各有相应不相应二。故成八种。无为有二。一者是善谓择灭也。二者无记。谓虚空非择灭也 俗缘十法五者。俗智缘十。法智缘五。谓欲界二。无漏道二。及善无为。故为五也 类七苦集六者。类智缘七。谓色无色界。无漏道。各二为六。及善无为。为七 苦集六者。苦集二智。各缘六法。谓三界所系。各二法也。灭缘一道二者。灭智缘一。谓善无为 道智缘二。谓无漏道二也 他心智缘三者。谓他心智。缘欲界色界无漏三相应法也 尽无生。各九者。尽无生智。能缘九法。除无记无为也。

  从此第二。明俗智缘境。论云。颇有一念智。缘一切法不(问也)。不尔(答也)。岂不非我观知一切法皆非我耶(难也)。此亦不能缘一切法(答也)。不缘何法(一问)。此体是何(第二问也)。颂曰。

  俗智除自品  总缘一切法
  为非我行相  唯闻思所成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下三句答第二问。以世俗智。观一切法。为非我时。不缘自品。故除自品 言自品者。谓俗智自体。相应俱有也。不缘自体者。谓境有境别故。不缘相应者。谓同一所缘故。不缘俱有者。谓极相邻近故。此无我观。俗智为体。唯是闻思所成慧也。

  从此第五。明人成智者。论云。已辨所缘。复应思择。谁成就几智耶。颂曰。

  异生圣见道  初念定成一
  二定成三智  后四一一增
  修道定成七  离欲增他心
  无学钝利根  定成九成十

  释曰。异生圣见道初念定成一者。谓异生位。及圣见道。初苦法忍。名为初念。此之异生。及初念圣定。成一智。谓世俗智 二定成三智者。入见道至第二念苦法智位。定成三智。谓世俗智。法智。苦智。后四一一增者。从苦法智。后有四位。一第四念。苦类智位。二第六念集法智位。三第十念灭法智位。四第十四念道法智位 此上四位。皆增一智。且第一位。成前三智。增一类智。总成四智。于第二位。成前四智。又增集智。于第三位。成前五智。又增灭智。于第四位。成前六智。又增道智。故见道位。总成七智。修道定成七者。此约修道。未离欲位。亦成七智。如见道说。离欲增他心者。于离欲位。成前七智。有增他心。总成八智。无学钝利根定成九成十者。时解脱者。定成九智。除无生智。不时解脱。定成十智。

  从此第六。约位辨修。就中分六。一约见道辨。二约修道辨。三约无学道辨。四约余位辨。五约依地辨。六明四修义。且初约见道辨者。论云。于何位中。顿修几智(此总问也)且于见道十五心中。颂曰。

  见道忍智起  即彼未来修
  三类智兼修  现观边俗智
  不生自下地  苦集四灭后
  自谛行相境  唯加行所得

  释曰。见道忍智起即彼未来修者。于见道中八忍七智。忍正起时。修未来忍。智正起时。修未来智。此之忍智。先未曾得故。不相修唯修同类 三类智兼修现观边俗智者。于苦集灭三类智时能兼修未来现观边俗智。此世俗智。于一一谛现观后边。方能兼修。故立现观边。世俗智号也。现观边者。即三类智也。谓世俗智。于无始来。曾知苦断集证灭。今三类智。亦知苦。断集证灭。与世俗智。同为一事。有事现观故。三类智边。能修世俗智 问于道类智时。何不修俗智。答俗智于道中。曾无事现观故。道类智不修世俗 又必无于道。遍事现观故。谓于三谛。可遍知苦。可遍断集。可遍证灭。当谛事周。故修俗智。必无于道。可能遍修。种性多故。故道类智。不修俗智 问何故于三谛。有遍声非道谛耶。答以其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而无能修一切道谛。佛亦于道得修习修。俱不尽故。故无遍声 不生自下地者。此世俗智。三类智边。得非择灭。故名不生。此不生法。于一切时。无容起故。以见道是无漏俗智。是有漏故。于见道此无容起。以不起故。得非择灭 自下地者。修世俗智。唯自下地。谓依未至。见道现前。能修未来二地俗智。谓修未至及欲界也。修未至者。是修自地。修欲界者。是修下地。如是乃至依第四禅。见道现前。能修未来七地俗智。谓色界六。欲界一地。修第四禅。是修自地。修余六地。名修下地 苦集四灭后者。此世俗智。苦集边修四念住摄。灭边修者。唯法念住。自谛行相境者。此世俗智。随于何谛。现观边修。即以此行相。缘此谛为境。唯加行所得者。此世俗智。见道力得。故唯加行得。

  从此第二。约修道辨。论云。次于修道离染位中。颂曰。

  修道初刹那  修六或七智
  断八地无间  及有欲余道
  有顶八解脱  各修于七智
  上无间余道  如次修六八

  释曰。修道初刹那修六或七智者修道初刹那者。道类智是也。此智现前。修未来智。或六或七。未离欲者。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已离欲者七。更加他心断。八地无间者。谓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此八地中。无间道也。及有欲余道者。谓未离欲。名为有欲。此有欲圣。所有加行。解脱胜进。名为余道。是前无间道。外故名为余。有顶八解脱者。谓断有顶。八解脱道。除第九也。各修于七智者。此上所明八地无间道。及有欲余道。并有顶八解脱。各修未来七智也。若无间道。及有欲余道者。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及世俗智。有顶八解脱。修七智者。于前七智。除世俗智。加他心智。上无间余道如次修六八者。上无间者。谓是断有顶。九无间道也。此上无间。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智。类智 言余道者。谓断欲界。第九解脱道。及第九胜进道。又断上七地。诸解脱道。及胜进道。断上八地(加有顶也)诸加行道。又断有顶前八品惑。诸胜进道。此上诸道。皆名余道。此之余道。未来修八。于前六智。加世俗智及他心智。

  从此第三。约无学辨修。论云。次辨离染得无学位。颂曰。

  无学初刹那  修九或修十
  钝利根别故  胜进道亦然

  释曰。无学初刹那者。谓断有顶。第九解脱道也。此无学位。未来修智。或九或十。谓钝根者。除无生智。若利根者。具修十智。于无学位。诸胜进道。或九或十。准前说之。

  从此第四。约余位辨修。论云。次辨余位修智多少。颂曰。

  练根无间道  学六无学七
  余学六七八  应八九一切
  杂修通无间  学七应八九
  余道学修八  应九或一切
  圣起余功德  及异生诸位
  所修智多少  皆如理应思

  释曰。练根无间道学六无学七者。有学练根。诸无间道。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智。类智 无学练根。诸无间道。未来修七智。于前六上。更加尽智。余学六七八者。余谓余道。即是练根诸解脱道。及加行道。并胜进道。故名为余。有学练根。诸解脱道。未离欲者。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已离欲七。更加他心。若加行道。未离欲者。未来修七。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及世俗智。已离欲八。更加他心。诸胜进道。未离欲者。未来修七。已离欲八。如加行说。应八九一切者。应谓无学。上句余字。流入此中。谓约余道。应八九一切也。谓无学位。退法等五。修练根时。前八品解脱道。未来修八。谓四谛智法。智类智。他心智。尽智。于退法等四。第九解脱道。未来修九。于前八上。加世俗智。于第五堪达种性。第九解脱道。未来修十。又无学练根。诸加行道。未来修九。除无生智。若胜进道。是钝根者。未来修九。若利根者。未来修十。杂修通无间学七应八九者。此明杂修无间道。及修五通诸无间道也。有学杂修。诸无间道。及修五通。诸无间道。未来修七。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及世俗智(释学七也)无学杂修。诸无间道。及修五通。诸无间道。未来所修。钝八利九。八者。除他心智。及无生智。九者唯除他心(释应八九也)余道学修八者。余道。谓杂修。及修五通。诸解脱道。及加行道。并胜进道。名为余道 学修八者。学位杂修。及修五通。诸解脱道。及加行道。并胜进道。未来修八。除尽无生智。应九或一切者。应谓无学。上句余字。流至此中。谓无学杂修。及修五通。诸解脱道。并加行道。及胜进道。未来所修。钝九利十。此上修通。诸解脱道。应知唯取宿住。神境。他心修。解脱道也。谓天眼。天耳。二解脱道。无记性故。不名为修 圣起余功德者。谓余四静虑。四无量心。等诸功德也。及异生诸位者。谓异生位。修四静虑。及修通等也。所修智多少皆如理应思者。此上两句。修智多少。如道理思之。谓圣起余功德。若有学圣。未离欲七。已离欲八。若无学圣。钝九利十。其异生位。若未离欲。唯世俗智。若已离欲。加他心智。

  从此第五。约地辨修。论云。诸未来修。为修几地(一问)。诸所起得皆是修耶(第二问也)。颂曰。

  诸道依得此  修此地有漏
  为离得起此  修此下无漏
  唯初尽遍修  九地有漏德
  生上不修下  曾所得非修

  释曰。前七句答第一问。第八句答第二问。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者。此明修有漏也。诸道。谓世俗。及无漏道。此有两类修有漏道。一诸道依此地。能修未来此地有漏。二诸道得此地。能修未来此地有漏 依此地者。于九地中。随依何地也。得此地者。随依何地。离下地染。第九解脱道。得上地也。得上地时。能修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离下地缚。必得上故。为离得起此修此下无漏者。此明修无漏也。此有三类修无漏道。一为离此。谓为离此地也。二得此谓得此地也。三起此。谓此诸道。起此地也。此上三类。皆修未来此地无漏及下地无漏。以无漏道非系地摄。故得傍修。论云。为离此言。通二四道(二谓有漏无漏也。四谓加行无间。解脱胜进也)唯初尽遍修九地有漏得者。唯初尽智现在前时。力能遍修九地有漏。不净观等。无量功德。以彼自心初为王位。一切善法。起得来朝。生上不修下者。上言遍修。若生上地。必不修下。修九地者。约欲界说。曾所得非修者。若法先时。曾得弃舍。今虽还得。不名所修。曾来未得。今时方得。名为所修。用功得故。

  从此第六。明四修。论云。修有四种。一得修。二习修。三对治修。四除遣修。如是四种依何法立。颂曰。

  立得修习修  依善有为法
  依诸有漏法  立治修遣修

  释曰。得习二修。依有为善。以可修习得爱果故。故有为善。可名为修。若现若未。俱有得得。皆名得修。法体现前。名为习修。亦名行修。法现行故。约世分别。于未来世。唯有得修。起得得故。现具二修。有法俱得。名为得修。体现行故。名为习修 治遣二修。依有漏法。谓有漏法。有对治道。名为治修。遣缚义边。名除遣修。西方诸师。于四修上。加防护修及观察修。防护诸根。观察身故。毗婆娑云。防观二修。即治遣修摄。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

  从此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功德。就中二。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德。就明不共法中二。一举数标名。二依名别释。且初举数标名者。论云。如是已辨诸智差别。智所成德。今当显示。于中先辨佛不共德。且初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何为十八。颂曰。

  十八不共法  谓佛十力等

  释曰。佛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十八不共法。余圣所无故。名不共法。

  从此第二。依名别释。就中有五。一明十力。二明四无畏。三明三念住。四明大悲。五明佛同异。就明十力中二。一明佛心力。二明佛身力。且第一明心力者。论云。且佛十力相别云何。颂曰。

  力处非处十  业八除灭道
  定根解界九  遍趣九或十
  宿住死生俗  尽六或十智
  宿住死生智  依静虑余通
  赡部男佛身  于境无碍故

  释曰。初六句出体。次两句依地。次一句依身。后一句释力义也。力处非处十者。总标也。一处非处智力。以十智为体。处谓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能感爱果。造不善业。能招恶果。斯有是处。非处谓不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感恶果。造不善因。感爱果。必无是处。佛智能知处非处故。名处非处智力业八除灭道者。第二业异熟智力。以八智为体。除灭道二智也。知如是类业。感如是异熟。名业异熟智力。除灭道智者。以业异熟非灭道摄故。业异熟智力。除灭道智也。定根解界九者。此有四力。定谓第三静虑解脱(八解脱也)等持(三三摩地)等至智力(八等至也) 根谓第四根上下智力。能知众生信等五根有上下故 解谓第五。种种胜解智力。能知众生种种喜乐。殊胜解故 界谓第六种种界智力。能知众生种种性故。此之四力。九智为体。唯除灭智。以静虑等。非灭谛故 遍趣九或十者。遍趣谓第七遍趣行智力。一切诸行。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智能知。名遍趣行智力。若谓但缘能趣为境。九智为体。除灭智也。灭是所趣果。非能趣行故。故除灭智。若谓亦缘所趣为境。十智为体。宿住死生俗者。一第八宿住随念智力。能知过去宿住事故。二第九死生智力。能知众生死此生彼故。此二智力。缘事法故。俗智为体 尽六或十智者。第十漏尽智力。言漏尽者。谓涅槃择灭也。若谓但缘漏尽为境。名漏尽智力。以六智为体。除苦集道他心四智。以此四智不缘灭故。若漏尽身中所得智故。名漏尽智力。以十智为体 宿住死生智依静虑余通者。宿住死生二力。依四静虑。起所余八智。通依十一地起谓欲界四禅。未至。中间。并四无色也 赡部男佛身者。此之十力。依赡部洲男子佛身。于境无碍故者。释力义也。智于境中。知无碍故。名之为力。由此十力。唯依佛身。唯佛永断诸惑习气。于一切境。随欲能知。余圣不然。故不名力。

  从此第二。明身力。论云。如是诸佛遍于所知。心力无边云何身力。颂曰。

  身那罗延力  或节节皆然
  象等七十增  此触处为性

  释曰。身那罗延力者。佛生身力。等那罗延。此云人种神。或节节皆然者。或言表有余师说。佛身支节。一一皆具那罗延力。大德法救说佛如来身力无边。犹如心力。大觉独觉。及转轮王。支节相连。有差别者。诸佛世尊。似龙盘结。独觉似钩锁。轮王似相钩故。三相望。力有胜劣。象等七十增者。明那罗延力量也。象等七力。十十倍增。一十凡象力。当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当一摩诃诺健那力(此云大露形神)。三十摩诃诺健那力。当一钵罗塞建提力(此云胜蕴神)。四十钵罗塞建提力。当一伐浪伽力(此云妙支神)。五十伐浪伽力。当一遮弩罗力(此云执持神)。六十遮弩罗力。当一那罗延力。故象等七。十十倍增。名那罗延力也。此触处为性者。如是身力。触处为体。谓所触中。大种差别。

  从此第二。明四无畏。论云。四无畏相。差别云何。颂曰。

  四无畏如次  初十二七力

  释曰。四无畏者。一正等觉无畏。十智为体。犹如初力(释初字也)。二漏永尽无畏。或六智或十智。为体。如第十力(释十字也)。三说障法无畏。八智为体。如第二力(释二字也)四说出苦道无畏。或九智或十智为体。如第七力(释七字也)。正等觉无畏者。谓佛自言。我于诸法。正等觉者。若有世间沙门。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难。言佛如来于如是法。非正等觉。无有是处。设当有者。我于是事。正见无畏。故得安稳无怖无畏。漏永尽者。谓佛自言。我于诸漏已。得永尽。若沙门等。依法立难。言佛于漏未得永尽。佛为通释。无怖畏故。说障法无畏者。佛说染法必能为障。若外道难。言染非能障。佛为通释。无怖畏故。说出苦道无畏者。佛说修道必能出苦。若外难言道非出苦。佛为通释。无怖畏故。答难无惧。故名无畏。

  从此第三。明三念住。论云。佛三念住。相别云何。颂曰。

  三念住念慧  缘顺违俱境

  释曰。三念住者。以念慧为体 一缘顺境。不生欢喜。念住。谓有弟子。一向敬佛。如来缘之不生欢喜。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一念住 第二缘违境。不生忧戚念住。谓有弟子。不恭敬佛。如来缘之。不生忧戚。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二念住 第三缘顺违境。不生欢戚念住。谓有弟子。一类敬佛。一类不敬。如来缘之。不生欢戚。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三念住。颂言俱者。即顺违俱也。

  从此第四。明大悲。论云。诸佛大悲。云何相别。颂曰。

  大悲唯俗智  资粮行相境
  平等上品故  异悲由八因

  释曰。如来大悲。俗智为体。以缘一切有情事境界故。问此大悲名。依何义立。答由五义故。一资粮大。谓大福德智慧资粮。所成辨故。二行相大。谓此力能于三苦境。作行相故。三所缘大(释颂境字)谓是总以三界有情。为所缘故。四平等大。谓普利乐诸有情故。五上品大。更无余悲能齐此故 此与悲异由八种因。一由自性异。大悲以无痴为体。悲以无瞋为体。二由行相异。大悲作三苦行相。悲唯作苦苦行相。三由所缘异。大悲缘三界悲唯缘欲界也。四由依地异。大悲依第四禅。悲依四静虑。五由依身异。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身。六由证得异。大悲离有顶。证。悲离欲界证。七由救济异。大悲救济事成。悲唯希望救济故。八由哀愍异。大悲哀愍平等。悲哀愍不平等故。

  从此第五。明佛同异。论云。已辨佛德异余有情。诸佛相望法等不。颂曰。

  由资粮法身  利他佛相似
  寿种性量等  诸佛有差别

  释曰。谓佛三等。一由资粮等圆满故。二由法身等成辨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 约寿种性身量等殊。佛有差别。言寿别者。谓佛寿有长短。言种别者。谓佛有生刹帝利种。有生婆罗门种。言姓别者。谓佛有姓乔答摩。有姓迦叶婆等。言量别者。谓佛身有长丈六。有长千尺等。颂言等者。谓显佛法住久近等故。如是别者。所化有情。机宜别故。佛有三德不可思议。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 因圆德者。复有四种。一无余修。福德。智慧。修无遗故。二长时修。三阿僧祇耶修。无倦故。三无间修。刹那刹那。时无废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学。修无慢故 次果圆德。复有四种。一智圆德。二断圆德。三威势圆德。四色身圆德。智圆德中。复有四种。一无师智自觉悟故。二一切智照真理故。三一切种智照俗事故。四无功用智任运起故。断圆德中亦有四种一一切烦恼断。二一切定障断。三毕竟断。四并习断 威势圆德。亦有四种。一难化必能化。二答难必决疑。三立教必出离。四恶党必能伏 色身圆德。亦有四种。一具众相。二具随好。三具大力。四内身骨坚。越金刚。外发神光。逾百千日 后恩圆德。亦有四种。一能令永解脱。三恶趣为三也。二令出善趣生死复为一也。故名为四。又解安置善趣为一。安置三乘为三故。名为四。总说如来圆德如是 若别分析。则有无边。唯佛世尊。能知能说。诸有智者。闻说如斯。生信重心。彻于骨髓。彼由一念极重信心。转灭无边。不定恶业。摄受人天。殊胜涅槃。故说如来出兴于世。为诸智者无上福田。如薄伽梵。自说颂曰。

  若于佛福田 能殖少分善 初获胜善趣 后必得涅槃。

  从此第二。明共功德。就中有二。一总标名。二别解释。且总标者。论云。已说如来不共功德。共功德今当辨。颂曰。

  复有余佛法  共余圣异生
  谓无诤愿智  无碍解等德

  释曰。复有佛法。与余圣者。及异生共。谓无诤。愿智。四无碍解。此三二乘。亦有。五通。静虑。四无色。八等至。三等持。四无量。八解脱。十遍处等。异生亦有。虽佛功德。超过一切。然依类同。故说为共。

  从此第二。别解释。就中二。一明共圣德。二明共凡德。就共圣德中四。一明无诤行。二明愿智。三明无碍解。四明依边际定力得。且初无诤者。论云。且辨无诤者。颂曰。

  无诤世俗智  后静虑不动
  三洲缘未生  欲界有事惑

  释曰。无诤世俗智者。烦恼名诤。谓阿罗汉观有情苦。由烦恼生。恐他烦恼复缘己生。故思引发如是相续。此智生时。令他有情不缘己身。生贪瞋等。息烦恼诤。得无诤名。此行但以俗智为体。后静虑不动者。此无诤行。依第四禅。发。乐通行中。此最胜故。言不动者。六无学中。唯不动性有无诤智。退法等五。不能自防。况能息他诸烦恼诤。故唯不动。三洲缘未生者。唯人三洲。有无诤智。缘未生者。缘未来惑。令不起故 欲界有事惑者。谓缘未生迷事烦恼。诸无事惑。不可遮防。内起随应。总缘境故。

  从此第二明愿智论云辨无诤已次辨愿智颂曰。

  愿智能遍缘  余如无诤说

  释曰。以愿为先。引妙智起。如愿而了。故名愿智。此智出体。依地种性。及所依身。与无诤同。唯所缘别。愿智遍缘一切法故。

  从此第三。明无碍解。论云。已辨愿智。无碍解者。颂曰。

  无碍解有四  谓法义词辩
  名义言说道  无退智为性
  法词唯俗智  五二地为依
  义十六辩九  皆依一切地
  但得必具四  余如无诤说

  释曰。无碍解有四谓法义词辩者。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名义言说道无退智为性者。出体也。谓无退智。缘能诠名。名法无碍解。名句文三。总说为名。此名句文。持所说义。及生物解故。说名为法 又无退智。缘所诠义。名义无碍解 又无退智。缘方言词。立为词无碍解 又无退智。缘契正理。无滞言说。及缘自在。定慧二道。名辩无碍解。无滞言说。名之为辩。定慧二道。能起辩说。道是辩因。故亦名辩。是利根故。名无退智。智。缘名等。决断无碍。名无碍解。故四无碍。以无退智为体也。法词唯俗智者。此二无碍。缘名身等及世言词事境界故。唯俗智摄。五二地为依者。法无碍解。通依五地。谓欲界四静虑也。无色界中。无名等故。词无碍解。唯依二地。谓欲界初静虑也。二禅已上。以无寻伺故。义十六辩九者。义无碍解。或十智或六智为体。谓若诸法皆名为义。十智为体。若唯涅槃。名为义者。六智为体。如漏尽通说 辩无碍解。九智为体。唯除灭智。谓辩无碍。缘说道故 皆依一切地者。此义及辩。二无碍解。通依一切地起。谓九地也。但得必具四者。随得一时。必皆具四。余如无诤说者。此四无碍。依不动性。依三洲身。如无诤说。

  从此第四。明依边际定得。论云。如是所说无诤行等。颂曰。

  六依边际得  边际六后定
  遍顺至究竟  佛余加行得

  释曰。六依边际得者。无诤愿智。四无碍解。此六皆依边际定得。边际六者。此边际定。体有六种。谓四无碍。无诤愿智。此六除词。更加延促寿等边际。故体成六。谓无诤边际。乃至延促等边际也。词无碍解。虽依第四边际定发。体是欲界。初静虑摄故。词无碍解。非边际体 后定者第四定也。此明边际唯依第四禅故 遍顺至究竟者。释边际名也。从一切地。遍所随顺。增至究竟。故名边际。谓从欲界加行善心。入初静虑。次第顺入乃至有顶。复从有顶。入无所有处。次第逆入乃至欲界。复从欲界。次第顺入。展转乃至第四静虑。名一切地遍所随顺。谓专修习第四静虑。从下至中。从中至上。如是三品。复各分三。上上品生。名至究竟。如是静虑。得边际名。此中边言。显无越义。胜无越此。故名为边。际言为显类义极义。如说一颂。有四句故。名为四际。显类义也。如说涅槃名为实际。显极义也。佛余加行得者。此边际定。佛离染得。所余圣者。唯加行得。

  从此第二。明共凡德。就中分六。一明六通。二辨三明三明三示导。四别明神境。五别释眼耳。六明通种类。且第一明六通者。论云。已辨前三唯共余圣功德。于中亦共凡德。且应辨通。颂曰。

  通六谓神境  天眼耳他心
  宿住漏尽通  解脱道慧摄
  四俗他心五  漏尽通如力
  五依四静虑  自下地为境
  声闻麟喻佛  二三千无数
  未曾由加行  曾修离染得
  念住初三身  他心三余四
  天眼耳无记  余四通唯善

  释曰。初三句者摽列六通。一神境智证通。神谓等持。境谓行化。智证神境。无拥名通。二天眼智证通。三天耳智证通。天眼天耳。所依根也。智是二识相应慧体。智证于境。无拥名通。四他心智证通。智证他心。无拥名通。五宿住随念智证通。于宿住事。随所忆念。智证宿住。无拥名通。六漏尽智证通。漏尽者择灭也。智证漏尽。无拥名通。或漏尽身中。所有智证。名漏尽智证通 解脱道慧摄者。出体也。此六神通。解脱道摄。慧为其体。四俗他心五者。神境。天眼。天耳。宿住。此之四通。俗智为体。他心智通。五智为体。谓法。类。道。世俗。他心。漏尽通如力者。漏尽智通。如漏尽力。或六智。或十智为体。五依四静虑者。前之五通。依四静虑。问何缘此五。不依无色。答初三种。通缘色为境 他心智通。初修之时。以色为门。谓欲修时。先审观己身心二相变异相随。谓心喜怒。形之于色。后复观他身心二相。由此加行。后得他心。于他心等能如实知 若宿住通。渐次忆念分位差别。谓忆前念。渐复逆观于此生身十位差别。次第而忆。乃至能忆中有已前一念之心。名宿住通。加行成就。根本成时。能忆过去生中。某处某姓。种种事故。依无色地。无如是能。又于无色观减止增。五通必依止观均地。未至等地。观增止减。以增地故。亦无通 自下地为境者。五通唯缘自下地境。如神境通。于初禅发。能于初禅及下欲界。行化自在。于上不然。势力劣故。余四通亦尔。声闻麟喻佛二三千无数者。诸大声闻。能于二千世界。起神通用。麟觉能于三千世界。佛能于无数世界。神通自在 未曾由加行曾修离染得者。此明五通于无始来。若未曾得。由加行得。曾已串习。由离染得。念住初三身他心三余四者。念住分别。初之三通。唯身念住。缘色起故。他心智通。唯三念住。不知色故。无身念住。所余宿住。及漏尽通。四念住摄。谓缘五蕴一切法故。天眼耳无记者。天眼耳二通。无记性摄。以二通体是眼耳识相应慧故。谓眼耳识。生得善者。非异地起。若色界生得。不能生定。今此二通。与定相生。故二通体。唯无记性。四无记中。通果无记。余四通唯善者。除天眼耳。所余四通性皆是善。

  从此第二。辨三明。论云。如契经说。无学三明。彼于六通。以何为性。颂曰。

  第五二六明  治三际愚故
  后真二假说  学有闇非明

  释曰。第五二六明者。第五宿住通。是第一宿住智证明。第二天眼通。是第二死生智证明。第六漏尽通。是第三漏尽智证明 治三际愚故者。于六通中。唯三名明。谓能对治三际愚故。宿住智明。治前际愚。死生智明。治后际愚。漏尽智明。治中际愚。后真二假说者。此三明中。后漏尽明。容有是真。通无漏故。前二名明。但是假说。以有漏故。学有闇非明者。有学身中。虽有宿住及死生智。不名明者。以彼身中有闇惑故。

  从此第三。明三示导。论云。契经说有三种示导。彼于六通以何为体。颂曰。

  第一四六导  教诫导为尊
  定由通所成  引利乐果故

  释曰。第一四六导者。第一神境通。名第一神变示导。第四他心通。名第二记心示导。第六漏尽通。名第三教诫示导。能示能导。得示导名故 教诫导为尊者。三示导中。教诫示导。最为尊胜。定由通所成者。教诫示导。定由第六漏尽通。成故最为尊 前二示导。咒药亦成。非定由通故。非胜也。如有咒术。名健驮利(此云持地也)持此便能。腾空自在 复有咒术。名伊刹尼(此云观察)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引利乐果故者。教诫示导。以能如实方便说法。故能令他引当利益果(人天果也)。及安乐果(涅槃果也)。前二示导。无此胜能。由是故教诫最为尊胜也。

  从此第四。别明神境。就中二。一正明神境。二明能所化。且正明神境者。论云。神境二言。为目何义。颂曰。

  神体谓等持  境二谓行化
  行三意势佛  运身胜解通
  化二谓欲色  四二外处性
  此各有二种  谓似自他身

  释曰。神体谓等持者。神名所目。唯胜等持。由此能为神变事故。境二谓行化者。神变名境。境有二种。一行二化 行三意势佛运身胜解通者。释行境也。行有三种。一者运身。谓乘空行犹如飞鸟。二者胜解。谓极远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三者意势。谓极远方举心即至。此势如意。得意势名。意势唯佛。运身胜解。亦通二乘 化二谓欲色四二外处性者。释化境也。化有二种。一欲界化。二色界化。欲界化四。谓四外处。色。香。味。触。名欲界化。色界化。二所谓色触。名色界化。以色界中无香味故。此各有二种谓似自他身者。此二界化。各有二种。一似自身化。二似他身化 身在欲界。化有四种。谓作欲界自他二化。及作色界自他二化。身在色界。化亦有四种。如欲界说。故总成八。

  从此第二。明能所化。论云。化作化事。为即是通(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徴也)是通之果(答此能化心从神境通。能化生是通果也)此有几种。差别云何。颂曰。

  能化心十四  定果二至五
  如所依定得  从净自生二
  化事由自地  语通由自下
  化身与化主  语必俱非佛
  先立愿留身  后起余心语
  有死留坚体  余说无留义
  初多心一化  成满此相违
  修得无记摄  余得通三性

  释曰。能化心十四定果二至五者。从神境通。生变化心。总有十四。谓初定果有二。二定果有三。三定果有四。第四定果有五。且依初禅。有二化心。一欲界摄。谓初禅。作欲界化也。二初禅摄。谓初禅作初禅化也 第二静虑有三化心。二种如前。加第二禅化也 第三静虑。有四化心。三种如前。加第三禅化 第四静虑。有五化心。四种如前加第四禅化 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无依下。如初禅化。依初禅名自。依二禅等。名之为上。二禅等化。不依初禅。故无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者。谓势力劣故。如所依定得者。如得初禅定。必得初禅化。乃至得第四禅定。必得第四定化。以果化心与所依定。俱时得故。从净自生二者。净者善静虑也。自者化心也。此能化心。一从净生。二从自生。又此化心。能生二心。谓生净心。及生化心。谓从静虑。起能化心。此心必无直出观义。且从净定。地起初化心。此后后化心。从自类化心。生最后化心。还生净定。故此化心。从二心生。能生二心。化事由自地者。化前境事。由自地心。如化四境是欲化心。化初禅境。是初禅化心。必无异地化心生起异地化事故。语通由自下者。化所发语。通自下心。谓欲初禅。化所发言。此言必是自地心起。依二禅等化。所发言。此必依下地心发。谓二禅等。无寻伺故。无发语心。起下初禅心。而发语也。化身与化主语必俱非佛者。若一化主。起多化身。要化主语时。诸所化方语。言音诠表。一切皆同故。有伽陀颂曰 一化主语时 诸所化皆语 一化主若默 诸所化亦然。

  佛则不尔。与所化语。容不俱时。言音所诠。亦容有别。以佛定力不思议故 问发语心起。化心已无。应无化身。化如何语。答颂言先立愿留身。后起余心语。谓先愿力。留所化身。后起余心。发语表业。故虽化语二心不同。而依化身。亦得发语。有死留坚体者。有说愿力。留所化身。亦得死后。如大迦叶留骨锁身至慈尊世。唯坚实体。可得久留。即骨锁身。名坚实也。谓简肉等。余说无留义者。有余师说。无有留身得至死后。迦叶留者。天神扶持。非愿力也。初多心一化成满此相违者。初起化事。由多化心。方能化作一所化事。后若成满。与此相违。但一化心。即能化作众多化事。修得无记摄者。此前十四。能变化心。从定修生。无记性摄。四无记中。通果无记也。余得通三性者。余生得等。能变化心。即通三性如鬼神等所有化心。或善或恶。或是无记。

  从此第五。别释眼耳。论云。天眼耳言。为目何义。颂曰。

  天眼耳谓根  即定地净色
  恒同分无缺  取障细远等

  释曰。天眼耳者。谓眼耳通。依四静虑。所生净色。眼耳二根。见色闻声。名天眼耳。此名天者。定地摄故。天眼有三。一者生得谓生天中。二者修得即前所说。三者似天谓由业得。如轮王鬼神。及中有等。唯有修得天眼耳根。恒是同分。又无缺坏。能取被障细远等。诸方色声。故有颂曰 肉眼于诸方 被障细远色 无能见功用 天眼见无遗。

  从此第六。明五通种类。论云。前说化心修得等异。神境等五亦有异耶(问也)。亦有(答也)。云何(徴也)。颂曰。

  神境五修生  咒药业成故
  他心修生咒  又加占相成
  三修生业成  除修皆三性
  人唯无生得  地狱初能知

  释曰。初五句明通种类。次一句三性分别。后两句约趣通局。神境通类总有五种。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咒得。四者药得。五者业得。他心智通类有四种。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咒得。四者占相。所余天眼。天耳。宿住。三通唯有三种。谓修。生。业 此五通中。神境等三。若修得者。唯是善性。天眼天耳。是无记性。除修得外。余生得等。皆通三性。人中都无生得通者。余皆容有。于地狱趣。初受生时。有生得他心智及宿住智。知过去等。苦受逼已。更无所知。若修得通。唯人天趣。能入定故。生得除人。通余四趣。皆有生得 咒药二种。通人天鬼趣。占相唯人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八

  释曰。心一境性名之为定。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总分三段。一明定功德。二明正法住世。三明造论宗旨。就明定中二。一明所依诸定。二明能依功德。就明诸定中分为四段。一明四静虑。二明四无色定。三明八等至。四明诸等持。此下第一明四静虑。论云。已说诸智所成功德。余性功德。今次当辨。于中先辨所依止定。且诸定内静虑云何。颂曰。

  静虑四各二  于中生已说
  定谓善一境  并伴五蕴性
  初具伺喜乐  后渐离前支

  释曰。静虑四各二者。四种静虑。各有二种。一生静虑。二定静虑。于中生已说者。于二静虑中四种静虑体。世间品已说。谓世间品。说色界中有十七天。是生静虑也 定谓善一境并伴五蕴性者。定静虑体。谓唯善性。心一境性。克体言之。以善等持。为自性故。若并助伴。五蕴为体(有色蕴者定共戒也)问何等名心一境性。答谓能令心专注一所缘。问何等名静虑。答由定寂静。能审虑故。虑体是慧。定有静用。及生慧虑。故名静虑 问无色等持。亦能静虑。应名静虑。答无色等持。不名静虑。谓就胜义。立静虑名。色界定胜。独名静虑。如世间说发光名日。萤烛虽光不得名日。问何故色界定。独名为胜。答一谓诸等持内。摄十八支。二止观均行。最能审虑。三名现法乐住。四名乐通行。故色界定。独名静虑 问色界染定。宁得此名。答由彼亦能邪审虑故。世尊亦说有恶静虑。问心一境性。是静虑体。依何相立初二三四。答颂言初具伺喜乐后渐离前支。谓初定内。具伺喜乐。名初静虑。后之三定。渐离前支。谓唯离伺。有喜乐支。立第二静虑。若离伺喜。唯有乐支。立第三静虑。具离三种。立第四静虑。故一境性。分为四种。

  从此第二。明无色定。论云。已辨静虑。无色云何。颂曰。

  无色亦如是  四蕴离下地
  并上三近分  总名除色想
  无色谓无色  后色起从心
  空无边等三  名从加行立
  非想非非想  昧劣故立名

  释曰。无色亦如是者。无色定体四。各有二种。生无色体。世品已说。定无色体。亦善性摄。心一境性。与色界同故言如是。四蕴者。然助伴体。唯有四蕴。彼无色故。除色蕴也。离下地者。辨差别也。虽一境性体相无差别。离下地生。故分四种。离第四静虑生。立空无边处名。离空处生。立识无边处。离识处生。立无所有处。离无所有处生。立非想非非想处 并上三近分总名除色想者。前四根本。无色。并上三无色。近分。此七总名除去色想空处近分。未得此名。缘下地色。有色想故。无色谓无色者。无色界中。谓无色故。立无色名。依大众部。化地部等。无色界中。许有色法。以色微故。立无色名。问无色多劫。色相续断。后没生下。色从何生。答颂言后色起从心者。谓昔所起。色异熟因。熏习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色从彼心。生此是论主依经部释也 空无边等三名从加行立者。谓修定前起加行位。厌色境故。作胜解想。思无边空加行成时。名空无边处 又于加行中。厌无边空。起胜解想。思无边识。加行成时。名识无边处 又于加行中。厌无边识。起胜解想。舍诸所有。寂然而住。加行成时。名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昧劣故立名者。立第四名。由想昧劣。谓无下地明慧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故约彼处想昧劣故。当体立名。名非非想。前三无色。约加行立。第四非想。约当体立。

  从此第三。明八等至。就中二。一总明。二别明。且总明八等至者。论云。已辨无色云何等至。颂曰。

  此本等至八  前七各有三
  谓味净无漏  后味净二种
  味谓爱相应  净谓世间善
  此即所味着  无漏谓出世

  释曰。此本等至八者。此四静虑。四无色。地根本等至。总有八种。前七各有三谓味净无漏者。于前七地。各具有三。一味等至。谓爱相应。爱能味着。故名为味。由定与彼爱相应故。定得味名。二净等至。谓世善定。与无贪等诸白净法。相应起故。定得净名。三无漏等至。谓出世定 后味净二种者。后是有顶地。有二种等至。谓味与净想昧劣故。无无漏也。味谓爱相应者。释味定也。爱名为味。定与爱相应。故名味定。净谓世间善者。释净定也。此即所味著者。此净等至。是前味定。所味着境。谓净定灭彼味定生。缘已灭净。深生爱着。无漏谓出世者。爱不缘故。非所味着。

  从此第四。别明八等至。就中有二。一明静虑支。二明净等至。前中分六。一明静虑支数。二明支体。三明染无支。四明名不动。五明生受有异。六明起下心。且第一明静虑支数者。论云。于四静虑。各有几支。颂曰。

  静虑初五支  寻伺喜乐定
  第二有四支  内净喜乐定
  第三具五支  舍念慧乐定
  第四有四支  舍念中受定

  释曰。唯净无漏。四静虑中。有十八支 初静虑中。具有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等持 第二静虑中唯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等持 第三静虑。具有五支。一行舍(解云。是大善地中舍故。名行舍也)二正念。三正慧。四乐受。五等持(前二是轻安乐此乐受乐) 第四静虑。唯有四支。一行舍清净。二念清净(离八灾患。得清净名。下文释也)三非苦乐受。(此是颂文中受)四等持 问何故初二静虑立轻安。不立行舍。后二静虑立行舍。不立轻安。答第三定舍极喜。第四定舍极乐。故立行舍。初二既不立行舍。故立轻安。问信通诸地。何故唯于第二静虑。立信为支。答随起增上净信。必依大喜。第二静虑。有胜喜故。立内净支。问慧通诸地。何故第三定。独立慧为支。答彼有乐受。为耽此乐。不欣上地。对治此故。立正慧支。问念通诸地。何故三四定。独立念为支。答此第三定。为第二定胜喜漂溺。若第四定。为第三定胜乐留碍。由为下地所留难故。于自地染。不能出离。是故世尊劝住正念。问何故初三静虑。等具五支。二四静虑。等具四支。答欲界诸恶。难断难可破。难可越度故。初静虑须具五支。第二静虑有极重喜。难断难破难可越度故。第三定建立五支。初及第三无如是事。故于二四。唯立四支。又解为欲随顺超定法故。谓从五支定超入五支定。复从四支定。超入四支定。以支等者。易可超越。

  从此第二。明支体性者。论云。静虑支名既有十八。于中实事总有几种。颂曰。

  此实事十一  初二乐轻安
  内净即信根  喜即是喜受

  释曰。名虽十八。实体十一。谓初五支。即五实事。第二静虑。三支同前。增内净一。足前成六。第三静虑。定支同前。增余四支。足前成十。第四静虑。三支同前增非苦乐受。足前成十一。问初二。已有乐支。何故第三。说增乐受。答颂言初二乐轻安。由初二定乐是轻安乐。故于第三说增乐受。问何故初二无乐受乐。答初二定中。无乐根故。谓初二定。无心受乐。说有喜故。虽初二定有身受乐。正在定中无三识故 依经部宗。初二定乐。是身受乐。非轻安乐。以经部师。许在定中。得有身识。谓在定内。有轻安风。从胜定生。顺生身识相应乐受。遍触身故。又引经云。诸圣弟子。于离生喜。已断五法。修习五法。所修五者。一欢。二喜。三轻安。四乐。五三摩地。此经轻安。与乐别说。故初二乐。非是轻安。内净即信根者。谓若证得第二静虑。则于定地亦可离中。有深信生。名内等净。信是净相。故立净名。离外均流故。名内等。净而内等故。立内等净名。喜即是喜受者。谓上座部等。于心所中。别有喜体。非是喜受。谓简彼故。故言喜即是喜受。谓初二定。喜名喜受也。

  从此第三。明染无支。论云。诸静虑支。染静虑中。谓皆有不(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徴也)。颂曰。

  染如次从初  无喜乐内净
  正念慧舍念  余说无安舍

  释曰。初禅染中。无离生喜乐。非离烦恼。而得生故。第二染中。无内等净。烦恼浊故。第三染中。无正念慧。染乐乱故。第四染中。无舍念净。烦恼染故。余说无安舍者。有余师说。初二染中。但无轻安。后二染中。唯无行舍。以此二种大善地摄故染定无。

  从此第四。明不动。论云。契经中说三定有动。不动第四。依何义说。颂曰。

  第四名不动  离八灾患故
  八者谓寻伺  四受入出息

  释曰。第四静虑。无八灾患动。是故世尊说名不动。灾患有八。所谓寻。伺。忧。苦。喜乐。出息。入息。有余师说。第四静虑。如密室灯照而无动。故名不动。

  从此第五。明生受有异。论云。如定静虑所有诸受。生亦尔不(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徴也)。颂曰。

  生静虑从初  有喜乐舍受
  及喜舍乐舍  唯舍受如次

  释曰。生静虑中。初有三受 一喜受。意识相应 二乐受。三识相应 三舍受。四识相应 第二有二。谓喜与舍。意识相应 第三有二。谓乐与舍。意识相应 第四有一。谓唯舍受。意识相应 是谓定。生。受有差别。

  从此第六。明起下心。论云。上三静虑。无三识身。及无寻伺。如何生彼。能见闻触及起表业(问也)非生彼地。无眼识等。但非彼系也(答也)。所以者何(徴也)。颂曰。

  生上三静虑  起三识表心
  皆初静虑摄  唯无覆无记

  释曰。生上三地。起三识身。及发表心。皆初定系。生上起下。如起化心故。能见闻触及发表起下三识。及发表心。此唯是无覆无记。不起下染 谓已断故。不起下善。以下劣故。无记中庸故。得起下身识威仪无记。起下眼耳二识。若修得者。通果无记。若泛起者。威仪无记。起下发表心。亦威仪无记。

  从此已下。第二明净等等至。就中有九。一初明得等至。二明等至相生。三明顺四分定。四明修超等至。五明等至依身。六明等至缘境。七明等至断惑。八明近分差别。九明中定不同 且初明得等至者。论云。如是别释静虑事已。净等等至。初得云何。颂曰。

  全不成而得  净由离染生
  无漏由离染  染由生及退

  释曰。全不成而得净由离染生者。八本等至。若全不成。而获得者。即净等至。由二缘得。一由离染得谓在下地。离下地染。得上地净定。二由受生得。谓从上地。生自地时。得自地净。下七等至。由此二缘。有顶等至。唯由离染。无由受生。谓无上地生自地故 问遮何故。说全不成言。答谓为遮已成更得少分如由加行得顺决择分及胜进分。彼于先时。得顺退分及顺住分。今由加行。得顺决择分及胜进分。已先得彼顺退分等。故决择等。而不名得。谓由四分同净定故 又退离自染。得顺退分定。亦不名得。谓彼先得顺住分定。顺胜进定。或决择分。今方由退。得退分定。故此退得。而不名得。以此四分同净定故。无漏由离染者。无漏等至。由一缘得。谓由离染。离下染时。必得上地无漏道故。染由生及退者染污等至。由二缘得。一由受生。谓从上地。生下地时。得下地染。二者由退。谓于此地离染退时。得此地染。

  从此第二。明等至相生。论云。何等至后生几等至。颂曰。

  无漏次生善  上下至第三
  净次生亦然  兼生自地染
  染生自净染  并下一地净
  死净生一切  染生自下染

  释曰。无漏次生善上下至第三者。无漏等至。次生于善。于上下地。各至第三。远故无能超生第四。言善者。具摄净及无漏也。上下至第三者。如从初禅无间生六。谓自初禅。二禅。三禅。各净无漏无所有处无间生七。谓生自地及下识处空处各净无漏。生上有顶唯净等至 第二静虑。无间生八。谓生自地及上三禅。四禅。各净无漏。并下初禅。净及无漏 识无边处。无间生九。谓生自地。及下空处。第四静虑。各净无漏。并上无所有处。净及无漏有顶唯净 第三第四静虑。无色空处。无间生十。谓上下八。并自地二 净次生亦然兼生自地染者。从净等至所生亦然。而各兼生自地染污。故有顶净。无间生六。谓生自地净及染污。并下识处。无所有处。净及无漏。从初静虑。无间生七。无所有处八。第二定九识处生十。余生十一。思而可知。染生自净染并下一地净者。染污等至无间。能生自地净染。并生次下一地净定。言次生者。谓邻次也。如从有顶等至。唯生无所有处等至也。生下净者。谓为自地烦恼所逼。于下净定。亦生尊重。故有从染生下净定。死净生一切染生自下染者。前说净染相生。唯约定说。今据命终。故言死也。谓命终时。从生得净。容生三界一切地染。随生何地。生彼染故。若命终时。从染污能生自地。及生下地。一切下染。不生上者。未离下染。不生上故。

  从此第三。明顺四分定。论云。谓所言从净生无漏者。为一切种皆能生耶。不尔云何。颂曰。

  净定有四种  谓即顺退分
  顺住顺胜进  顺决择分摄
  如次顺烦恼  自上地无漏
  互相望如次  生二三三一

  释曰。初一行颂者。明净等至。总有四种。一顺退分。二顺住分。三顺胜进分。四顺决择分。七地各四。有顶唯三。由彼处无上地可趣故。彼地无顺胜进分。如次顺烦恼自上地无漏者。释四分相。顺烦恼者。名顺退分。顺自地者。名顺住分。顺上地者。名顺胜进分。顺无漏者。名顺决择分故。唯顺决择分。能生无漏。互相望如次生二三三一者。顺退分。能生二。谓顺退顺住。顺住分。能生三。除顺决择分 顺胜进分。能生三。除顺退分。顺决择分。唯能生一。谓自顺决择分也。

  从此第四。明修超等至。论云。如上所言。净及无漏。皆能上下。超至第三。行者如何。修超等至。颂曰。

  二类定顺逆  均间次及超
  至间超为成  三洲利无学

  释曰。二类定者。谓本善等至。分为二类。一者有漏。二者无漏 往上名顺。还下名逆同类名均。异类名间。相邻名次。越一名超。至间超为成者。明修超也。谓观行者。修超定时。先于有漏八地等至。顺逆均次。现前数习 次于无漏七地等至。顺逆均次现前数习 次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次。现前数习 次于有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 次于无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 是名修习超。加行成满 后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超。名超定成。三洲利无学者。明处及人也。修超等至。唯人三洲处也。于三洲中。是利根不时解脱。诸阿罗汉。人方能修也。以利无学定自在故。无烦恼故。故能修超。

  从此第五。明等至依身。论云。此诸等至。依何身起。颂曰。

  诸定依自下  非上无用故
  唯生有顶圣  起下尽余惑

  释曰。初两句者。诸等至起。依自下身。依上地身。无容起下。一上地起下地。无所用故。二自地有胜定故。三下定势力劣故。(已上通简净与无漏)四于下地。退弃舍故。五下地法。可厌毁故(此二唯简净等至)唯生有顶圣起下尽余惑者。前约总相。此委细说。谓圣生有顶。必起下地无所有处无漏等至。为尽有顶诸余烦恼。以自有顶无圣道故。于下圣道。欣乐起故。唯起无所有处者。谓最邻近故。

  从此第六。明等至缘境。论云。此诸等至。缘何境生。颂曰。

  味定缘自系  净无漏遍缘
  根本善无色  不缘下有漏

  释曰。味定缘自系者。味定唯缘自地有漏。不缘下地。谓已离故 亦不缘上。爱地别故 不缘无漏。应成善故 净无漏遍缘者。净及无漏。俱能遍缘自上下地。有为无为。皆为境故。有差别者。无记无为。无漏不缘。非谛摄故。根本善无色不缘下有漏者。根本地摄。善无色定。不缘下地诸有漏法。自上地法。无不能缘。唯能缘下类智品道无漏法也。无色近分。亦缘下地。彼无间道。必缘下故。

  从此第七。明等至断惑。论云。味净无漏三等至中。何等至力。能断诸烦恼。颂曰。

  无漏能断惑  及诸净近分

  释曰。诸无漏定。皆能断惑 诸净近分。亦断烦恼。即欣上厌下断也 言近分者。简根本地。以根本净。不能断惑。不能断下。谓已离故。不能断自。自所缚故。不能断上。以胜已故。中间禅净。亦不断惑。故言近分。

  从此第八。明近分差别。论云。近分有几。(一问)何受相应(第二问也)于味等三为皆具不(三问)颂曰。

  近分八舍净  初亦圣或三

  释曰。近分八者。答初问四。本静虑。四本无色。各有近分。与八根本。为入门故。舍者答第二问。此八近分。皆舍相应。作功用转。故无喜乐。净字及初亦圣或三者。答第三问。净者谓八近分。皆净定摄。初亦圣者。初禅近分。亦通无漏。此八近分。皆无有味。离染道故。或三者。或言显别有说。初未至定。有味等至。未起根本。亦贪此故。由此未至。具三等至。

  从此第九。明中定不同。颂曰。

  中静虑无寻  具三唯舍受

  释曰。中间静虑。无寻唯伺。具三等至。唯舍相应。言中间者。谓初静虑。寻伺相应。二禅已上。皆无寻无伺。唯中间静虑。有伺无寻故彼胜初。未及第二。依此义故。立中间名。此定能招大梵处果。多修习者。为大梵故。

  从此第四。明诸等持。就中一明寻伺等三。二明单空等三。三明重空等三。四明修四等持。且第一明寻伺等三者。论云。已说等至。云何等持。经说等持。总有三种。一有寻有伺。二无寻唯伺。三无寻无伺。其相云何。颂曰。

  初下有寻伺  中唯伺上无

  释曰。初下有寻伺者。初谓初禅。下谓未至。此有寻有伺。谓与寻伺共相应故。中唯伺者。中间静虑。无寻唯伺。三摩地也。上无者。二禅已上。乃至有顶。无寻无伺。此名无寻无伺三摩地也。

  从此第二。明单空等三。论云。契经复说三种等持。一空。二无愿。三无相。其相云何。颂曰。

  空谓空非我  无相谓灭四
  无愿谓余十  谛行相相应
  此通净无漏  无漏三脱门

  释曰。空谓空非我者。空三摩地。谓空非我。相应等持。空即空我所。非我空其我。故二行相。俱得名空。无相谓灭四者。无相三摩地。谓缘灭谛。四种行相。相应等持。涅槃离十相。故名无相。定缘无相。得无相名。言十相者。谓色等五。男女二种。三有为相(除住相也)无愿谓余十谛行相相应者。释无愿三摩地。谓缘余谛。十种行相。相应等持。言余谛者。谓余苦谛。非常苦相。集谛下四。因集生缘。道谛下四。道如行出。此名余谛十种行相。非常与苦。及集谛因此二谛相。可厌患故。道谛如船筏。必应舍故。故缘彼谛。得无愿名。不愿乐故。名为无愿。谓此超过现前所对。苦集道谛。可厌舍故。于苦谛下。空非我相。非所厌舍。以与涅槃相相似故。此通净无漏者。此上等持。各通二种。二谓净及无漏。世出世间。等持别故。无漏三脱门者。唯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解脱涅槃。为入门故。

  从此第三。明重空等三。论云。契经复说三重等持。一空空。二无愿无愿。三无相无相。其相云何。颂曰。

  重二缘无学  取空非常相
  后缘无相定  非择灭为静
  有漏人不时  离上七近分

  释曰。重二者。标名也。缘无学下。正辨释也。空空等故。名为重二。缘无学字。流入下三句中。取空非常相者。一取空相。二取非常相。取空相者。释空空也。空空等持。缘前无学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空相顺厌。胜非我故。唯取空相。不取非我。于空取空。故名空空。如烧死尸。以杖回转。尸既尽已。杖亦应烧。先以空相故。烧烦恼已。后起空定。厌舍前空。故名空空。取非常相者。释无愿无愿也。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观前无愿。作非常相。厌舍无愿。无愿不欣。重言无愿。不取苦相因集生缘者。此五非是无漏相故。不取道等。四行相者。为厌舍故。谓此无愿。不愿圣道。作道等相。便欣于道。不能厌故。后缘无相定非择灭为静者。释重无相也。无相无相。即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灭。为境。以无漏法无择灭故。观前无相非择灭故。于无相上。复更无相。名无相无相。观非择灭。但取静相。非灭妙离滥非常灭。不作灭相。以非择灭是无记性故。不作妙相。非离系果。不作离相。有漏人不时者。重三等持。唯是有漏。厌圣道故。唯三洲人。不时无学。能起此定。离上七近分者。明重空等三依十一地起。谓欲界。未至。中间。四本静虑。四本无色也。初禅已上。七近分地。无重空等三故言离也。

  从此第四。明修四等持。论云。契经复说四种等持。一为住现法乐。二为得胜知见。三为得分别慧。四为诸漏永尽。修三摩地。其相云何。颂曰。

  为得现法乐  修诸善静虑
  为得胜知见  修净天眼通
  为得分别慧  修诸加行善
  为得诸漏尽  修金刚喻定

  释曰。为得现法乐修诸善静虑者。善言通摄净及无漏。修诸善静虑。得住现法乐故。修净天眼。得殊胜知见。知见即是。清净眼识。相应慧也。若修三界诸加行善。及无漏善。得分别慧。修金刚喻定。得诸漏永尽。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八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九

  从此第二。明能依功德。就中六。一明四无量。二明八解脱。三明八胜处。四明十遍处。五明得依身。六明起定缘。且第一明四无量者。论云。如是已说所依止定。当辨依定所生功德。诸功德中。先辨无量。颂曰。

  无量有四种  对治瞋等故
  慈悲无瞋性  喜喜舍无贪
  此行相如次  与乐及拔苦
  欣慰有情等  缘欲界有情
  喜初二静虑  余六或五十
  不能断诸惑  人起定成三

  释曰。初句总标。次一句显唯有四。次两句出体。次三句明行相。次一句明所缘。次两句明所依地。次一句明不断惑。次一句明处及成。无量有四种者。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问此何缘唯有四种。答颂言对治瞋等故(等取害等三障故也)此有四障。一瞋。二害。三不欣慰。四欲贪瞋。对治此四多行障故。建立慈等。慈悲无瞋。性喜喜舍无贪者出体也。慈悲二种。无瞋为体。若依论主慈用无瞋。悲是不害也。喜即喜受。舍即无贪。此慈悲等。若并眷属。五蕴为体 问若舍无贪性。如何能治瞋。答此所治瞋。贪所引故。若依论主。舍用无贪无瞋二法为体。与乐及拔苦欣慰有情等者。明行相也。与乐是慈。拔苦是悲。欣慰是喜。有情等是舍。谓怨亲平等。舍怨舍亲。名为舍也。愿诸有情。得如是乐。如是思惟。入慈等至。愿诸有情。离如是苦。如是思惟。入悲等至。诸有情类。得乐离苦。岂不快哉。如是思惟入喜等至。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怨亲。如是思惟。入舍等至 缘欲界有情者。明所缘境。此四无量。普缘欲界一切有情。不缘上界者。谓能治彼瞋等障故。上界无瞋等故。不缘上界也 喜初二静虑余六或五十者。明依地也。喜无量。唯依初二禅立 余六者。谓余三无量。依六地也。谓四静虑。未至。中间。或五者。或有师说。唯依五地。除未至地。谓修无量。是容预位。已离欲者。方能修故。故除未至 或有欲令此四无量。通依十地。谓欲界。四根本禅。及四禅近分。并中间。此意欲令定不定地。根本加行。皆无量摄。故通十地。不能断诸惑者。此四无量。不能断惑。谓有三义。一谓有漏根本静虑摄故(前文已释根本不断惑耳也)第二胜解作意。相应起故。断惑要须真实作意。此既胜解故。不能断。三遍缘一切有情境故。断惑要须缘法作意。此缘有情故。不断惑。前文说此治四障者。约加行位制伏瞋等。或此能令断已更远故。前说此能治四障。若依根本。四种无量。实不断惑。问初习业位。云何修慈等。答谓先思惟自所受乐。便作此念。愿诸有情一切等受如是快乐。若彼本来。烦恼增盛。不能如是平等运心。应于有情分为三品。所谓亲友处中怨仇 亲复分三。谓上中下。上亲友者。谓生法身。中亲友者。谓财法交。下亲友者。谓唯财交 处中为一。怨复分三 上怨仇者。谓夺名誉命及亲友中怨仇者。谓夺己身命缘资具。下怨仇者。谓夺亲友。命缘资具。总成七品。分别品已。先于上亲。发起真诚。与乐胜解。此愿成已。于中下亲。亦渐次修如是胜解。于亲三品。得平等已。次于处中。下中上怨。亦渐次修如是胜解。由数习力。能于上怨。起与乐愿。与上亲等。修此胜解。既得无退。次于所缘。渐修令广。谓渐运想。思惟一邑。一国。一方。一切世界。与乐遍满。是为修习。慈无量成 修悲法者。谓观有情。没众苦海。便愿令彼皆得解脱。修喜法者。谓想有情得乐离苦。便深喜慰实为乐哉。修舍最初从处中起。渐次乃至。能于上亲。起平等心。与处中等 人起定成三者。此四无量。人起非余。随得一时。必成三种。

  从此第二。明八解脱。论云。已辨无量。次辨解脱。颂曰。

  解脱有八种  前三无贪性
  二二一一定  四无色定善
  灭受想解脱  微微无间生
  由自地净心  及下无漏出
  三境欲可见  四境类品道
  自上苦集灭  非择灭虚空

  释曰。初句总标。次两句别明前三解脱。第四句别明次四解脱。第二行颂别明第八解脱。后一颂总明所缘。解脱有八种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于内身。有色想贪。为除此贪。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故名解脱。第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谓于内身。无色想贪。虽已除贪。为坚牢故。观外不净青瘀等色。令贪不起。名为解脱。第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谓观净色。令贪不起。名净解脱。观净色者。显观转胜。此净解脱身中证得。名身作证。具足圆满。得住此定。名具足住 四无色定。为次四解脱。此四解脱。各能弃舍下地贪故。名为解脱。第八灭受想定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弃背受等。名为解脱。依婆娑论。此云解脱者。谓弃背义也。前三无贪性者。初三解脱。无贪为体。近治贪故 三中初二。不净相转。作青瘀等诸行相故。第三解脱。清净相转。作净光鲜行相转故。此三助伴。皆五蕴性。二二一一定者。谓二二定。一一定也。上二谓。初二解脱。下二谓初二静虑。以初二解脱。依初二静虑。起名二二定也。一一定者。一谓第三解脱。此一解脱。唯依第四禅起。名一一定也。以第四禅。离八灾患。心澄净故。有净解脱。四无色定善者。四无色解脱。以善定为体。非无记染。非解脱故。亦非散善。性微劣故。无色散善者。如命终心也。灭受想解脱微微无间生者。灭定解脱。有解厌背受想。有释厌背一切有所缘心。有释解脱定障。故名解脱。微微心后此定现前 入灭定心。总有三种。一者想心。二者微细心。三者微微心。前对想心。已名微细。此更微细。故名微微。从微微心。入灭尽定。由自地净。心及下无漏出者。明出灭定心也。出灭定心。或起有顶净心。或起下无所有处。无漏心。如是入心唯是有漏。通从有漏无漏心出。三境欲可见者。初三解脱。唯以欲界色处为境。有差别者。初二境可憎。第三境可爱。四境类品道自上苦集灭者。四无色解脱。各缘自地上地。苦集灭谛。及缘九地类智品道。为所缘境。非择灭虚空者。无色解脱。亦缘自地。上地苦集谛上非择灭。及缘九地类智品。上非择灭。及与虚空为所缘境 问第三静虑。宁无解脱。答第三定中。无眼识所引。显色贪故。又自地妙乐。所动乱故。故无解脱 问行者何缘。修净解脱。答为欲令欣。修净解脱。前不净观。令心沈戚。今修净观。策发令欣。或为审知自堪能故。谓前所修。不净解脱。为成不成。若观净相。烦恼不起。彼方成故。问何故经中第三第八解脱。得身证名。非余六耶。答以于八中。此二胜故。二界边故。得身证名。第三解脱。唯取净相。令惑不起。名为殊胜。第八解脱。以无心故。名为殊胜。第三解脱在色界边。第八解脱。在无色界边。

  从此第三。明八胜处。论云。已辨解脱。次辨胜处。颂曰。

  胜处有八种  二如初解脱
  次二如第二  后四如第三

  释曰。胜处有八种。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青黄赤白。为四胜处。足前成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贪心。不能制境。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能制伏境。心胜境处。故名胜处。

  从此第四。明十遍处。论云。已辨胜处。次辨遍处。颂曰。

  遍处有十种  八如净解脱
  后二净无色  缘自地四蕴

  释曰。遍处有十。谓周遍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及空.与识。二无边处。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无有间隙。故名遍处。十中前八。如净解脱。谓八自性。皆是无贪。若并助伴。皆五蕴性。依第四静虑。缘欲可见色。后二遍处。如次空识。善无色。为其自性。各缘自地四蕴为境。应知此中修观行者。从诸解脱。入诸胜处。从诸胜处。入诸遍处。以后后起胜前前故。谓修解脱。但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行相。前四遍处。谓观青等一一无边。复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故。次观地等一一无边。复思此所觉色。由何广大。知由虚空故。次观空无边处。复思此能觉谁为所依。知依广识故。观识无边处。此所依识。无别所依故。别更不修上为遍处。

  从此第五。明得依身。论云。此解脱等。三门功德。为由何得(一问)。依何身起(二问)。颂曰。

  灭定如先辨  余皆通二得
  无色依三界  余唯人趣起

  释曰。灭定解脱。根品已释。余解脱等。通由二得。若曾修者。由离染得。未曾习者。由加行得。四无色解脱。空识二遍处。一一通依三界身起 余唯人起。由教力故。异生及圣。皆能现起。

  从此第六。明起定缘。论云。诸有生在色无色界。起静虑无色。由何等别缘。颂曰。

  二界由因业  能起无色定
  色界起静虑  亦由法尔力

  释曰。生上二界。总由三缘。一由因力。谓于先时。近及数习。为起因故。二由业力。谓先曾造感上地生。顺后受业。彼业异熟将起现前。势力能令进起彼定。三法尔力。谓器世间。将欲坏时。下地有情。法尔能起上地静虑。生上二界。起无色定。由因业力。非法尔力。无云等天。无灾坏故。生在色界。起静虑时。由上二缘及法尔力。若生欲界。起上定时。于前三缘。更加教力。

  从此大文第二。明正法住世。若三分明义。已下是流通分。论云。前来分别种种法门。皆为弘持世尊教法。何谓正法(一问)。当住几时(二问)。颂曰。

  佛正法有二  谓教证为体
  有持说行者  此便住世间

  释曰。上两句答初问。下两句答第二问。正法有二。一教。二证。教谓契经。调伏对法。证谓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说者。教法住世。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证法。便住世间。道藉人弘。法依人住。人在法在。人亡法亡。故世亲云。故随三人住世时量。应知世法。住尔所时。圣教总言。唯住千载。有释证法。唯住千年。教法住时。复过于此。

  从此第三。明论宗旨。于中分二。一正明宗旨。二伤叹劝学。且正明宗旨者。论云。此论依摄阿毗达磨。为依何理释对法耶。颂曰。

  迦湿弥罗议理成  我多依彼释对法
  少有贬量为我失  判法正理在牟尼

  释曰。迦湿弥罗。毗婆沙师议。阿毗达磨理。善成立。我多依彼。释对法藏。少有贬量。为我过失。判法正理。唯在世尊及诸如来。大圣弟子。

  从此第二。伤叹劝学。就中分二。一伤叹人。二劝学法。就伤叹人中分二。一正伤叹人。二重释伤叹。就正叹人中分二。一伤叹有德。二伤叹起失。且伤叹人有德者。颂曰。

  大师世眼久已闭  堪为证者多散灭

  释曰。三界大师。为世眼目。涅槃日久。名为已闭。舍利子等。名堪证者。随佛灭度。名多散灭。

  从此第二。伤叹起失者。颂曰。

  不见真理无制人  由鄙寻思乱圣教

  释曰。既失大师。又无法奘。凡厥异生。便无慧眼。不见真理。无法自制。起恶寻思。乱惑圣教。其过大矣。

  从此第二。重释伤叹分二。一重释有德。二重释起失。且重释有德者。颂曰。

  自觉已归胜寂静  持彼教者多随灭

  释曰。佛名自觉。无师悟故。涅槃日久。名已归静。舍利子等持彼教者今亦随灭。

  从此第二。重释起失颂曰。

  世无依怙丧众德  无钩制惑随意转

  释曰。世无依怙。由丧如来及大弟子众德者故。由此众生无正法钩制诸惑象。随意起执。

  从此第二。劝学法。颂曰。

  既知如来正法寿  渐次沦亡如至喉
  是诸烦恼力增时  应求解脱勿放逸

  释曰。佛灭度后。九百年中。世亲制诸论。正法寿命。渐次沦亡。如人欲终气临至喉。须臾便死。于此时中。烦恼增长。诸有智人。应求解脱。勿令放逸起烦恼也。

  破我品

  夫云披月现。执亡空明。若不摧邪。将何显正。此品来意良有以焉。有滞相之宾迷方之子。法无主宰。横生我执。身见一起。诸惑随生。溺三有河。背八正路。其为过也。不亦悲哉。论主将爱一子。情殷止心。伤而愍之。故制斯论。执我不同。总有三种。一犊子部。二数论宗。三胜论宗。破此三计。广如长论 今唯释颂。不可具陈。略举纲宗。以为发起。犊子部者。十八部中之一部也。佛在世时。有一外道。厥名犊子。今此部执同斯外道。故以标名。此品破中。先破犊子。次破数论。后破胜论。良为此部是佛弟子见同外道。殊所不应。故先破之。今欲破彼。先料其计 论云。然犊子部执有补特伽罗。其体与五蕴不一不异。解云。彼计真我名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蕴刹那灭。于转无能。但由于我能舍此蕴。能续余蕴数取诸趣。故执实我体名补特伽罗。计我与蕴不一不异。非断非常。若言蕴一。蕴灭我灭。便成断见。若言蕴异。蕴灭我在。是则常见计。皆堕其边。故知此我与五蕴法不一不异非断非常。论主破云。汝所执我为实为假。若言是实。应与蕴异。有别性故。如色等实与受等异。又有实体。必应有因。如五蕴实从因生故。若计因生。是则无常。便违汝宗我非无常。若有实体。不从因生。应是无因。同外道见。又汝计我非无为也。若非因生。又非无为。汝所执我应成无用。若我是假。便同我说。无实我故 又彼部法有五法藏。三世为三。无为为四。我为第五不可说藏。我在生死。不可说与三世为一为异。若入涅槃。不可说与无为亦为一为异。故立此我为不可说藏 破云。我与前四法藏。若不可说为异故。即不应说为第五法藏。我与前四。若不可说为一故。即不可说为非第五。非第五者。即是前四法藏。既第五非第五俱不可说。但应建立前四法藏。上来理破 已下教证。论云。薄伽梵告梵志言。我说一切有。唯是十二处摄。若数取趣。非是处摄。无体理成。若是处摄。则不应言是不可说。又汝部诵契经亦言。诸所有眼。诸所有色。广说乃至。苾刍当知。如来齐此。施设一切。建立一切。有实体法。此中无有补特伽罗。如何可说彼有实体。频婆沙罗契经亦说。此中无有我我所性。唯有一切众苦法体。将正已生。乃至广说。据上理教。都无我性。如何犊子横计执我耶。

  从此论主引颂证破。于中有二。一正破。二流通。初有十七行颂。是正破。后有三行。是流通。初正破中。束成六分。一正显真空分。第二明佛遍知分。第三置答益物分。第四因相不测分。第五果生先后分。第六业报难知分。就正显真空分中。初是罗汉尼说。次是世尊说。今则是初。论云。有阿罗汉尼。名世罗(此云小山)为魔王说。

  汝堕恶见趣  于空行聚中
  妄执有有情  智者达非有
  如即揽众分  假相立为车
  世俗立有情  应知揽诸蕴

  释曰。汝堕恶见趣者。摽魔过也。汝此魔王堕恶见趣。身见名恶。一障圣道。二为痴覆。三为惑因。称之为恶。趣向生死。为流转因。因之为趣。恶见即趣。名恶见趣 于空行聚中妄执有有情者。正释恶见也。五蕴和合。名为行聚。都无作者。称之为空。执实有情。为恶见也 智者达非有者。显真空也。有情是假。圣达非有。既除我执。故显真空 如即揽众分至揽诸蕴者。举喻释成。初则喻显。后则法合。揽轮辋等以成其车。车则是假。揽五蕴法以成有情。情何得实。

  其次世尊。于杂阿笈摩中。为婆罗门婆抱梨说(婆抱梨此云枣。父母怜子。目此枣名也)。

  婆抱梨谛听  能解诸结法
  谓依心故染  亦依心故净
  我实无我性  颠倒故执有
  无有情无我  唯有有因法
  谓十二有支  所摄蕴处界
  审思此一切  无补特伽罗
  既观内是空  观外空亦尔
  能修空观者  亦都不可得

  释曰。婆抱梨谛听能解诸结法者。劝听法也。结谓结缚。解结妙法汝能听之 谓依心故染亦依心故净者。标所说法也。心染即染。心净便净。汝依净心结能解矣 我实无我性颠倒故执有者。释前依心染也。都无实我。横计作者。倒想起其心成染焉 无有情无我唯有有因法者。标依心净也。果由因起。名有因法。但由因力。果遂得生。果由因生。实无作者。故无我见也。因果和合。假名为人。故无有情也。达有因法。情我见灭。心便净矣 谓十二有支至亦都不可得者。释前有因法也。十二有支。蕴处界三。此一切法唯有因果。无数取趣。但有情身无数取趣。即是内空。外非情法。亦复法空。修此空观 亦不可得。详此经颂。是佛世尊于小乘经密谈大乘。真空之理于是尽矣。犊子部难。若无实我。是则世尊非一切智。要因真我。非刹那灭。方顿遍知。以心心所刹那刹那异生灭故。故心心所非顿遍知。论主答云。但约相续有堪能故。知一切法名一切智。非由一念能顿遍知。

  从此已下举颂以答。即是第二明佛遍知分。于中有二。一举颂正明。第二引颂证成。今则是初。颂曰。

  由相续有能  如火食一切
  如是一切智  非由顿遍知

  释曰。火食一切。岂一念火能烧一切。但约相续说烧一切。佛智亦尔。但据相续名一切智。

  从此第二引证。犊子部问。如何得知。约相续说。知一切法非我遍知。论主答云。说佛世尊有三世故。犊子部问。于何处说。

  从此论主引颂成证。如有颂曰。

  若过去诸佛  若未来诸佛
  及现在诸佛  皆灭众生忧

  释曰。此颂既说有三世佛。故约佛智。于相续位。知一切法不由于我能顿遍知。以佛世尊三世摄故。彼此计我体是佛世尊。复说我体非三世摄。此颂既说佛在三世。故汝计我非是世尊。我既非佛。明知遍知不由于我名顿遍知。理亦应尔。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九


大正藏第 41 册 No. 1823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卷第三十

  从此第三置答益物分。先难后答。犊子部难。若补特伽罗即诸蕴者。世尊何不说命者即身。论主答云。观能问者阿世耶故(阿世耶此云意乐)谓由问者执一实我。名为命者。依此问佛。命者与身为一为异。故佛答。以我无体。一异不成。如不可答龟毛硬软。本无龟毛。答何硬软。命者本无。答何一异。观问者意故佛不答。古昔诸师已解此结。昔有大德。名曰龙军。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于时一毕邻陀王至大德所。作如是说。我今来意欲请所疑。然诸沙门性好多语。尊能直答。我当请问。大德受请。王即问言。命者与身为一为异。大德答言。此不应记。王言。岂不先有要耶。今何异言。不答前问。大德责曰。我欲问疑。然诸国王性好多语。王能直答。我当发问。王便受教。大德问言。大王宫中诸庵罗树所生果味。为醋为甘。王言。宫中本无此树。大德复责。先无要耶。今何异言。不答所问。王言。宫中此树既无。容可答言果味甘醋。大德诲曰。命者亦无。如何可言与身一异。又犊子问。佛何不说命者都无。答亦观问者阿世耶故。问者谓蕴因果相续。名为命者。依此发问。世尊答命者都无。彼堕邪见。谓无因果。故佛不说。又问。佛何不说假名命者。答观彼问者。未能得了缘起理故。非受真空正法器故。故不为说假有命者。理必应尔。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有性筏蹉(此云犊子)出家外道。来至我所。作是问言。我于世间为有我非有我。佛不为记。所以者何。若记为有。违法真理。实无我故。若记为无。增彼愚惑。彼便谓我先有今无。对有我愚。此无我愚为过更甚。若执有我。则堕常边。若执无我。便堕断边。执我是常。为我修福。执我断灭。便谓身无。更何修福。此二轻重如经说言。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断见。如芥子许。上来依论略此问答。

  从此举颂正明置答益物分。于中有二。一经部师中鸠摩逻多颂。第二论主颂 今则是初。颂曰。

  观为见所伤  及坏诸善业
  故佛说正法  如牝虎衔子
  执真我为有  则为见牙伤
  拨俗我为无  便坏善业果

  释曰。观为见所伤者。标不说有我也 及坏诸善业者。标不说我无也 故佛说正法如牝虎衔子者。举喻释成也。如虎衔子。太急则伤。太缓则堕 执真我为有则为见牙伤者。释初句也。执我之见犹如其牙。必伤于人。合前太急喻也 拨俗我为无便坏善业子者。释第二句也。因果相续世为假我。拨此为无。便坏善业。如子生胜果故。合前大缓喻也。

  从此第二复说颂言。

  由实命者无  佛不言一异
  恐拨无假我  亦不说都无
  谓蕴相续中  有业果命者
  若说无命者  彼拨此为无
  不说诸蕴中  有假名命者
  由观发问者  无力解真空
  如是观筏蹉  意乐差别故
  彼问有无我  佛不答有无

  释曰。由实命者无佛不言一异者。释置记所以也 恐拨无假我亦不说都无者。摽不说无实命者所以也 谓蕴相续中至彼拨此为无者。释前标也。谓蕴相续由业引果。于此业果。假立命者。若闻佛说无实命者。闻者不解。便拨假命。亦以为无。便堕断见。故佛不说 不说诸蕴中至无力解真空者明不说假命所以也。假名命者真空之理。发问者愚。非受法器。故佛不说 如是观筏蹉至佛不答有无者。结成置记也。筏蹉意乐。我有是常。我无谓断。佛观此意。故不为答。说有违理。说无断善。置记之答于斯尽焉。

  次破数论难言决定有我。事用必待事用者故。谓如识等能了等用。必待有我以为所依。识等方能有了等用。能了之者即是我也。如天授行必待天授。天授是我。行即事用。故知事用必待于我。论主释通云。天授能行无别行者。即此天授运之动转。从此至彼。相续生时。说为行。离天授外。无别有行。然此行时。前念为因。引发后果。因是行者。无别我也。如天授能行。识能了亦尔。如天授身能为识因。世间亦谓天授能了。然诸圣者为顺世间。亦说天授是能了者。又解。或识于境相续生时。前识为因。引后识起。说前因识名能了者。亦无有失。世间于因说作者故。如说钟鼓名为能鸣。声是所鸣 非钟鼓也。谓钟鼓能生于声。即说钟鼓名为能鸣。亦是于因说作者故。故知识因名能了者。离识之外无别有我名能了者也。又解。或如灯能行。识能了亦尔。灯焰相续说名灯行。无别行也。即识于境相续生时。说名能了。离之无能了者也。数论又难。若后识生。从识非我。何缘后识不恒似前及三性心不定生耶。若有实我。此即无妨。谓我自在能令于识不恒相似及不定生。理无妨矣。论主通云。识由异相令后异前。谓诸有为自性法尔微细相续。由异相力后必异前。非由我也。若不尔者。应无出定。以入定时相续相似。既有出定。故知后念必异前也。又诸心生必有定次。更无杂乱。如二十心相生者也。亦有少分行相等心。方能相生。种性别故。如女心无间起庄严身心。或起染污心。或起夫心。或起子心此心起时必熏成种。后从此诸心相续转变差别。还生女心。如是女心后能生起严污心等。异严污等即不能生。故知女心生严污等。若是男心即不能生严污心等。种性别故。女心无间虽皆容起严污等心。就严污等。若先数起。于数起中。若明了者就明了中。若近起者女心无间。便先引起。由如是心修力强故。数论又难。若有修力最强盛者。宁不恒时生于自果。论主答云。由此心有住异相故。故不恒时生于自果。此住异相。于别修心相续生中最随顺故。

  从此论主推让世尊。即当第四因相不测分 论云。诸心品类次第相生因缘方隅。我已略说。委悉了达唯在世尊。一切法中智自在故。故有颂言。

  于一孔雀轮  一切种因相
  非余智境界  唯一切智知

  释曰。孔雀轮有青黄等一切别。此一切种由何因感。如是因相非余境界。唯佛能知。色差别因尚为难了。况心心所诸无色法因缘差别。岂易了知。

  从此第五业生先后分。先难后明。次破胜论。胜论难云。若实无我。业已灭坏。云何复能生未来果。论主答云。不从坏业。未来果生。业虽已坏。种子仍在。但从业种相续转变差别功能。生未来果。犹世间果从种生。然果不从已坏种起。亦非从种无间即生。但从种子相续转变差别功能果方得生。谓种生芽。芽生于茎。茎生于叶。叶生于花。花为最后方引果生。胜论又难。若尔何言从种生果。论主答云。克实果唯花功能。由先种子展转为因。引起花中生果功能。约展转因说种生果。故此花中生果功能 由先种子展转引故。所生果相而似种也。今业生果亦如外种。由业为先熏成种子。相续转变差别果生。胜论问云。何名相续转变差别。论主答云。由业为先。于色心中重成种子。即此种子中无间断。名为相续。即此相续后后刹那异前前生。故名转变。即此转变有胜功能。最后生果。胜余转变。故名差别。因此问答便明先果。即当第五分也 如命终时于识心中。虽带众多感当来果所有种子。然此业种略有三种。能先引果。一者极重。譬如负债强者先牵。二者近作。如临终时逢善恶友所起善恶便先引果。三者数作。谓一生来其数作业。能先引果。故经部师有此颂曰。

  业极重近起  数习先所作
  前前前后就  轮转于生死

  释曰。一业极重。前感异熟。二业近起。前感异熟。三业数作。前感作异熟。若业轻等便感后熟。由此业力轮转生死。

  从此第六业报难知分。此是论主推让世尊。业所熏种相续转变。至彼彼位彼彼果生。唯佛证知。非余境界。故经部师有是颂曰。

  此业此熏习  至此时与果
  一切种定理  离佛无能知

  释曰。业起之时。必熏成种。此业此种至于此时能与其果。此种定理。唯佛能知。已上六分正宗已讫。

  从此第二流通。于中有三。一赞道劝舍。二赞道不睹。三略显劝学。今则是初。颂曰。

  已善说此净因道  谓佛至言真法性
  应舍闇盲诸外执  恶见所为求慧眼

  释曰。已善说此净因道者。标赞道也。涅槃名净。此无我道。能证涅槃。名净因道。我执已破。无我理成。名为善说 谓佛至言真法性者。释前标也。无我之教是佛至言。无我之理是真法性。教之与理俱涅槃因。净因道矣 应舍闇盲诸外执恶见所为求慧眼者。劝舍也。外道执见名为恶见无智慧眼称之闇盲。背还灭道为流转因。舍亦佳矣。

  从此第二赞道不睹。颂曰。

  此涅槃宫一广道  千圣所游无我性
  诸佛日言光所照  虽开昧眼不能睹

  释曰。无我理性趣涅槃宫。此一广道为千圣游。无我正教诸佛日言。其教破闇。犹如赫日。依教显理。名光所照。道之功也。外道恶眼。名昧眼无我之日安能睹乎。

  从此第三略显劝学者。颂曰。

  于此方隅已略说  为开智者慧毒门
  庶各随己力堪能  遍悟所知成胜业

  释曰。无我方隅我已略说。为开智者慧毒之门。如身少破安少毒药。斯须毒气遍满身中。此论亦然。开少慧门。诸有智人能深悟入。名慧毒门。此慧毒门。普劝人修。庶各随己三乘力能。遍悟所知。必成胜业。其功既尔。安不习哉。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三十(终)

  写本云。

  宽正二年(辛巳)极月廿一日以灵山之静重本书写之又借觉林之顺勤本校合之者也。

  三井能盛

  书本云。

  应仁二年(戊子)春三月三日以右本写之毕

  秘之窗中莫出之房外而已。

  权大僧都尊通判

  若是圆晖释者慧晖何不释之乎如何(云云)。

  书本云。

  同年三月七日一览之处文字不正如何(云云)。

  书本云。

  七年九月十一日以幸尊赠僧正─尊通判(职事平松中将资冬上乡德大寺黄门)

  延德三年(辛亥)孟昏十六夜书毕

  永正元年(甲子)孟秋下浣一日遂一览功毕

  三井末流 盛玄

  于时文永七年(丁亥)七月十日于三井寺法泉房之内北窗以右本遂写功毕

  武州长荣实宪

  武州池上长荣山本门寺佛寿院

  权大僧都日现判(三十二岁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