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论第十卷本文抄四十四目次

  品智段
  圆镜智名
  众生平等
  虽独法空
  转识得智
  能熏胜种
  诸处境识
  成事非真
  或二俱说
  事智间断
  究竟段
  亲光等言
  本说虽略
  简他受用

  论第十卷本文抄四十四

  四智段(云所生得)
  问。圆镜智名六种释中何。
  问。以无为名圆镜智依主释欤。
  问。以净位第八名圆镜智之时可有依主释义耶。
  问。要集意以净位名智是有财释(云云)。
  尔者淄洲大师可许之耶。
  论云。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云云)。
  疏云○圆镜即智持业释。相应心品言通相应法○如大圆镜现众色像。佛地经云。如依圆镜众像影现。依佛智镜。诸处境识众影现平等。平等故以为喻(云云)。
  十卷私记里书云。问。约大圆镜智名。有余师作异说破之。如灯第七以云持业释为正。如云妙法即莲花也。意云。妙法以莲华名妙法莲花。以妙法即莲花名持业。如此以大圆镜名大圆智。此何名大圆镜物即智也。大圆镜即智故。为持业释也(云云)。
  玄赞一云。法即是妙。是莲之花。持业依主二释。如次亦可大法之妙是依主释。妙法如莲花亦持业释(云云)。
  灯云。论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本释如疏。西明云。从喻为名。然云镜智。即用相应心品为体。要集等云。或净位第八亦名为智。从喻相应名圆镜智。是有财释。又云。或智用增。即别境惠名圆镜智。或依主。或持业。余心心所或是有财。或依主释。所变种现唯有财释。今谓本释但是总释圆镜智名。圆镜虽喻。六释之中无从喻释。然智及识诸相应品。亦总名智智相应故。圆镜即智。并持业释。除种及相定道戒等。不能现生身等影故。现虽种生现望于种。现非种影。但由现智变带生故。名之为智。如说识言识自相故等。然别解五净得智名者。心心所法相应故。邻近得名。不相应等依相应释。即非名邻近者。亦通邻近。故下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言各有二十二法能变种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故余名智皆邻近释。然无为名智。或邻近名。或有财释。宝性论中。云由此有诸趣及涅槃故。得名有财。然正解者是依主释。智之性故。不可相应名为镜智。从有财释智非能有。镜非所有故。若云识及余所有惠俱故名有财者。亦不应理。不为余所有此智故。现相应故。是邻近释。如四念住。若净第八名为智者。亦同念住正是邻近。不通依主。依所依定故。此下文云。识为主故。虽果智强不名为主。设主言不同能所依。以识依智应名智识。如眼识等。既不如是。明非依主。若别境惠名圆智者。亦非住主。主非智故。此别境惠是智自相故。但持业名。然诸经论不同。去各据一义(云云)。
  文义记云。言一大圆镜智等者。基说。圆镜即智是持业释。相应心品言通相应。测释从喻立号名圆镜智。即用相应心品为体。只言品类。谓心心所及彼俱有定道戒等。若所变现及种相分。皆为自体故。佛地论如是四智具抄一切佛地无漏心及心所。若俱有信。若所变现品类差别余之三智。准此应释。观解佛地第三云。三由立名果。梁摄论名显了智。庄严论云镜智。皆讹略也。唐本摄论。唯第八净识假名大圆镜智。智相应故(摄论无佛地第四虽有此文不违。余文复当更辨)三智亦尔。佛地经等及此论智及相应心品。皆名等圆镜智。智有此大圆镜为喻。是有财释。范云。如释天等大圆镜面能现色像故。智从喻名大圆镜。证曰。佛地经云。大圆镜智。又彼经云。当知圆镜如来智镜平等。是故智境名圆镜智。庄严论第三。大乘摄论第九境智智。魏本摄论名如镜智果。本摄论十三显了智。大唐本云圆镜智。世亲无性名大圆镜智。与此论同。佛地经云如大圆镜有乐福人。悬高胜处乃至广说。佛地论第四云。谓诸如来第八净识。能现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圆镜。乃至智相应故。似说名智。若依此说。但云净识如镜现影。亦名为智。从喻相应圆镜智是有财释。然彼又云。圆镜智相应心品显像显现。乃至在此智中分明显现。乃至大圆镜即同此论。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乃至能现能生身智影如大圆镜。又云虽有二十二法(云云)。
  忠安记云。论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者。基云。圆镜即智是持业释。测云。从喻立名。圆镜智即用相应心所为体(此解约依主释)和上云。若惠数名大圆镜者持业释。如基若相应法名圆镜智。即相应法名大圆镜依主如测(云云)。
  疏下文云。佛地论第三卷。初具明功德相摄。故此四智。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智为主故。说智用增。诸余功德智差别故(云云)。
  释故四智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文也。
  论下文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各定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云云)。
  疏云○智为主故。说智用增(云云)。
  佛地论第三云。诸功德中。智最殊胜。以智为名(云云)。
  又云。此中无漏心心所法等智为主故。皆说名智(云云)。
  同卷云。复次如是四智转何法得。摄大乘说。转识蕴得。何故转心而得心法。非得心法。四无漏心智相应故。假说名智故。论说言问正智。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俱有。此中智是实有。若智眷属诸心心法。亦名为智。说之为假。故有二种。此中无漏心心所法等智为主故。皆说名智(云云)。
  问。西明意释平等性智名谓有情平等(云云)灯师可许之耶。
  论云。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云云)。
  疏云。述曰。此据正义七通无漏。平等性者。真如理智。缘于此故言平等。此在因中有我执故自他差别。今我无故自他平等(云云)。
  次下者释大慈悲等恒共相应等句也(义演为三解可思之)。
  灯云。论平等性智。本释真如名平等性。智缘于此云平等性智。西明云。谓有情平等。庄严论名众生平等智。今谓本释是尽理。言余众生平等者。由何能缘众生平等。意由智证真如平等。是一切法平等性故。故能缘生而为平等。又复说言平等性智故。不但言平等智故。众生是平等之性。又经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故。佛地论云。先通达真法界时。得诸有情平等心等。不障平等性智通缘性相。但正释名不唯约有情(云云)。
  蕴云○疏有二释。初以真如为平等性。即平等性之智。依主释也。后云以无我故自他平等。此持业释。问。若缘真如故名平等之智妙观圆镜应得此名。若云彼二智○不唯缘平等真性故不同者。此智亦现受用身土。云何平等。答。此智得名由具二义。缘真如故。自他平等悉平等故。余智不然。不可为例。若尔余智自他既不平等。答。此识因中执余相续。自他差别莫不由此。今于果位不执我故。偏得此名。非余三智不平等也(云云)。
  演云。疏平等性智者真如理至自他平等者。疏有三解。一云○第二解云○(如义蕴)彼解为胜。或一云。此智中有悲智二法故。于怨亲中而行平等性智(云云)。
  寻云平等性智性言通力为欤。
  论云。有义遍缘真俗为境。佛地经说平等性。证得十种平等性故。
  疏云缘十平等故。通真俗第三说也(云云)。
  佛地论第三云。如实义者。此智亦缘一切为境。普缘一切平等性故○此经中说证得十相平等性故。此平等性通真及俗故。缘一切亦无过失(云云)。
  十平等相第四卷处演秘引经委释之。可见之。
  问。地前法空观带生空观欤。
  问。地上法空观可有不带生空观欤。
  论云。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生空观品。二乘见位亦得初起。此后展转至无学位。或至菩萨解行地终。或至上位。若非有漏或无心时。皆容现起。法空观品菩萨见位方得初起。此后展转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智果或无心时。皆容现起(云云)。
  疏云。论妙观○现起。述曰。此即初解生空观品。渐悟入者。至解行地终。顿悟者至无学位。或至上位者。谓至菩萨十地位中顿渐皆尔。既不障法空。明法空观必带生观。加行入心虽独法空。入必细故带其粗意。此非有漏及无心通上诸位论法空○现起。述曰。法空观品要菩萨见道位方初起。法空观品准前应释(云云)。
  疏上文云○见道以前唯伏法执(云云)。
  灯七云○观能取无能伏于法执(云云)。
  以所伏限法执之边能伏可限法空难。
  论九云。为引当来二种见故(云云)。
  又以相似观门如实证可带生空观难。
  章云○然且法观必带生空论成说故(云云)。
  六卷私记云。
  灯二云○据实断法必能断生。以彼加行期心别故(云云)。
  以三心相见道第二心为难(云云)如第一卷抄。
  问。付转八识得四智义。转何识得妙观察成所作智耶。
  论云。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云云)。
  疏云。第四转何识得何智问。八七六五等。如次而得。无性菩萨及庄严论说。且观智转五识等。此中唯转第六识得。佛地论中有二师说。彼非次故。说法断疑非五用故。广如佛地。不能繁引。与此无违。转识得智所以。此中有二复次。初释可解。第二释中。识是分别有漏位强。智为决断无漏位胜。转强得强故言得智。此中因解舍识得智。因重成名智所由(云云)。
  秘云。论此转有漏八七六五等者。问。庄严论颂云。八七五六识如次而得故。即转五识得妙观察。如何相违。答。佛地第三有二师释。正义同此。第二师云。转第六识得成事作智。转五现识得妙观察。正义破云。此不应尔。非次第故。说法除疑周遍观察非五用故。释曰。彼第二师意同庄严。正义显彼庄严论说非次第也。故不相违(云云)。
  蕴云。疏庄严论回观智转五识等者。谓转前五识回作观察智也。应捡(云云)。
  演云。此转有漏八七六五等者。问。庄严论颂云○故不相违。庄严论说回观智转五识等者。然庄严论是旧许名回观智。今新翻经论名妙观察智。○若妙观察智转五识得者。是不正义。问。何故诸论有此不同。答。谓佛地经中。但说四智。而不配属转何识得何智。所以诸论异说不同。以前六识皆有说法现化等用。由斯道理。庄严唯识。各一义以为所宗然无性中具存二义。亲光菩萨。虽有两释。正义所存同护法故。彼此教互不相违(云云)。
  灯云。释转识得智中。大庄严论。转第六识得成事智。转五识得妙观智。此论相违。如何会释。答。本有二解。一云庄严不依次说。非言转六得成事智。故不相违。二疏外别解云。庄严论中。据第六识能作神通等诸成业。云得事智。五识因位粗不观察。果位方能云得观察。故亦不违。无性两释。各随一义不违二论。然佛地论。破转五识得观察智。云说法断疑非五识能者。是破别师。非破庄严。如理门论破古因明言。诸师异释。繁不具叙(云云)。
  常记云。又云。一云庄严至故不相违。解云。此意显云案彼论第三云四智境不动○次第转得故(云云)今观彼文云。虽不依常次第说。而非云谓转第六识得成事智故。今说云转八七五六识如次得。圆镜平等成事妙观。非谓转六识如次得。妙观成事。各依常徒本来次第。转第八识得圆镜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转第六识得观察智。转五识得成作智。庄严不尔。次第稍异(云云)。
  大庄严论三云。偈曰。四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八七五六识。次第转得故。释曰。四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者。一切诸佛有四种智。一者镜智。二者平等智。三者观智。四者作事智。彼镜智以不动为相。恒为余三智之所依止。何以故。三智动故。八七五六识次第转得故者。转第八识得镜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转五识得观智。转第六识得作事智。是义可知(云云)。
  无性摄论第九云。由转阿赖耶识等八事识蕴。得大圆镜智等四种妙智。如数次第或随所应。当知。此中转阿赖耶识故。得大圆镜智○转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转五现识故。得妙观察智。具足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转意识故。得成所作智。普于十方一切世界。能现变化(云云)。
  佛地论第三云。经曰。尔时世尊。告妙生菩萨。妙生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成作智。论曰○复次如是所说四智。转何法得。摄大乘说。转识蕴得○转第八识得大圆镜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性智○转第六识得妙观察智○转五现识得成所作智相应心○复有义者。转第六识得成所作。转五现识得妙观察。此不应尔。非次第故。说法除疑周遍观察非五用故(云云)。
  最胜疏三云。准大庄严论第三说。净智是观察转五识得。能于大疏说法雨大法雨。能令他净故名净智○不思议者是成事智。转第六得。于一切世界作种种变化事。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动者是圆镜智。转第八得。故彼论云。四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释云。彼镜智以不动为相。恒为余三智之所依。不动者是相续一类唯舍受义。三藐等者是平等智。转第七得。故彼论。云众生平等智修净证菩提(云云)。
  论五云○有义五识容有此五○五识皆有作事智故(云云)。
  疏六本云○佛地五识有作事智故有惠。庄严论等说故(云云)。
  六卷私记第四云(子岛)然灯师作二释会之。初释同疏义。后释别解也。故其文云转识得智中○不具叙(云云)。
  问。此二释意如何。答。具文中本有二解者。云转识得智本有二解。一者转六得观智。转五得事智。谓唯识论及摄论一师并佛地论正义也。二者转六得事智。转五得观智。谓庄严论及摄论一师并佛地论不正义也。此二解本在诸论中。非今所释故。云本有二解也。今释此义灯师作二释。此中初释本疏释别助释也。即初释意云庄严论非次第说。亲光菩萨护法等正义师。非说转六得事智故。既不可依庄严论。故此唯识论无相违失(为言)(中算大德云非言之字可读奇非者破义。亲光及今疏中破之故。今云非也)问。庄严论是慈尊说。何破之。答。亲光菩萨是慈尊之弟子。非可乖师意。但破之者。天竺得论传诵之人自乱文。执转六得事智等故。亲光菩萨破之。非弥勒谬说也(凡经论之误有其二途。一者天竺诵经论之辈。自然错乱。诸部不同。多因此有即成梵本之谬。随其翻译展转之谬也。二者翻字之误。新古不同。多因此有也)问。第二释意何。答。是灯师别释之故。疏外别解。即意云亦可依庄严论。不可偏破。所以者何。若云至佛果时。第六有起神通等诸事业。五识有起观察之用。就此一边。庄严论师。三转六得事智等也。然亲光等。就大道理理如次得也。无性菩萨。能得两意作二解。云如数次第。或随所应不违二论。故彼此论不相违也(为言)言然佛地论破转五识等者。重会文意云。然佛地论破云。此不应尔等者。非破庄严。是故余师。谓有余师执云因位五识有说法断疑之能故。转五识得观智。是故亲光破云。说法断疑非五识能。是难因位五识。非难庄严师。云依果位五识。起观察用。转之得观察智。如理门论。破古因明师义之言。不破弥勒世亲等。更破余古师(为言。已上先德为遣唐未决。而今所案。颇以得旨可悉之也云云。已上私记文)。
  西明疏云。问。庄严论如何会释○答。说四智诸教不同。依佛地经。广说四智而不配释。转识得智。由斯诸论取意不同○何故如是诸教异者。解云。世尊不说转识得智而有差别。然前六识。皆有说法现化等用。由斯道理。庄严唯识。各取一义以为所宗。无性论中具存有二义亲光菩萨。虽有两释。正义所存意同护法。故彼此尚不相违。又解。庄严许家宀可谬。取亲光护法弥勒宗不应理故。此既相违。须勘梵本(云云)。
  研补章五云。问。庄严论云。转于五识得妙观智。转于意识得成事智。何与此诸论相乖返耶。答。其庄严论许家错可。有人说云。为显示用其理不显。
  忠安记云○今谓二义通彼违文。一义云*许家容谬。三论皆同。一义云于梵本中即应谬传。谓弥勒业。虽是正造。而彼受持者。随自意乐如是误传(云云)。
  源信僧都唐决云。尔宽弘六年之流忧流浪九例之问。得一卷书。载自他宗及经论疑三十条。人传横河之僧都。付舜照上人。送大宋之书也。未闻报章有无矣。抑此中以五问疑法相。先问山阶不穷根源者。更付便风可渡苍波耶。奈何当朝化例见闻之人。不知天台之加问恐疑法相无全主恩。幸&MT00082;先师三千之未。昔学唯识一二之文。今任稽古试释。此疑耳。第一疑云。庄严论颂云四智不动○次第转得故(云云)。
  灯师作二释。一云庄严不依次说。非言转六得成事智。故不相违(云云)疑云。彼颂云次第转。长行亦言转第六识得成事智。而何云非言转六得成智耶。今案。此解意云庄严不依次说者唯识论等。以八七六五为次第。以不列六五云不依次说也。言非言转六得成事智者。非言庄严说转第六得耶成事智。意云庄严论文及无性佛地后义者。佛地论中破此不应尔。非次第故。说法疑周遍观察非五用故(云云)。
  诵者谬之例证文。
  上生经疏下文云。此经云当阎浮提五十六亿万岁者○亿字之上应加七字。其前六字应万上置安。恐梵诵有参差过许家自成谬义。不尔便少一亿五万载(云云)。
  贤圣广章云。又诸部中列二十七贤圣之名。皆列给孤独长者任。而其所引各不同者。随部异诵故不同也(云云)。
  问。金刚无间道中品种子现行可熏。佛果上品种子耶。
  灯云。论金刚喻定无所熏等者。要集云。由现行多闻能熏力故。法尔种子增长胜用。故下文云此四种姓虽皆本有。而要熏发方得现行。因位渐增果位圆满等。今谓。此判见道可尔。以见道前无现无漏熏起新种。至修道。已有现能熏。熏得新种。若言及其成佛法尔种生。又云由此道理现熏等种。种生胜现。由现力故劣种成胜。谓金刚位种体虽具。其用未成胜。至佛果位。前念类种生胜解脱现行果道。由此道力。彼能生种亦成最胜。故言转齐者。理即不尔。护法宗意。新熏本种俱许生现。如何生果新独不生唯本有起。镜智成事因无现智而为能熏。由他现资唯本有起。理即实尔。平等妙观唯本种起。理即不可。若云金刚无间现行既劣。如何熏种即得成胜。故本有生者。此亦不尔。本种既劣。如何能生胜现解脱。既许劣种能生胜现。如何不许劣现能熏生胜种子。又现能熏不生胜种。种非能熏。生胜现行道理不可。又能熏义至果不增。现胜解脱增其本种。即果犹增故不应理。由此应信。金刚无间现行虽劣能熏胜种。并令本种功能亦增。圆境成事唯本种生。妙观平等本新合起可应正理。转齐转灭义如前释(云云)。
  常腾记云。文要集云。由现多闻等者。解云。案论文云金刚喻定无所熏识。无漏不增应成佛故。寂云。今准此文。能熏现行无漏劣品熏成胜品无漏新种。种生现行必与种等。若言现熏等种种生胜现者。佛果解脱。更须有熏增长旧种过去。证曰。此文意者。金刚道时有所熏识。金刚断道能熏种体。增数成多。不言能熏成种用胜。由此不可证。熏胜种资粮等位。由现行多闻能熏力故。法尔种子增长胜用非转法尔种成。有漏种舍法尔名。故下文云。此四种姓虽皆本有。而要熏发方得现行。因位渐增果位圆满等在见等位。由现无漏熏习力故。法尔种用增胜。能熏不舍种体。不增种数。乃至成佛法尔生○由此道理。现熏等种种生胜现由现力故。劣种成胜。谓金刚位种体虽具用未成胜。至佛果位。前念类生种生解脱现行果道。由此道力。彼能生种亦能最胜故。云转齐种子。即是现行气分如熏种胜。彼能熏故。寂云。说不可为依(云云)。
  有灯里书云。对法抄第六云。现行熏等下不熏胜者等(云云)现行者中品现行无漏也。金刚无间道智也。熏等者中品现行种子(尔)与熏修力。而令齐上品种子也。中品现行(波)又熏上品新熏种子。又令增长上品本有种子功能也。熏下者。下品新熏本有种(尔)中品现行(伊)与力。令齐中品也。不熏胜者。上品本有种子(尔)与力。而又更不令齐也(云云)。
  三身章义赏记云。问。以金刚无间道。熏种子生解脱道时。与解脱道品等不耶。答。古来有二说。一云金刚道熏种子。与解脱道品所。由现行道力故。熏胜品种子。一云金刚道熏同品种子。然解脱道生时。以解脱道势。令自种子品增。由同品解脱道生。今基师意。金刚道熏种子。与金刚道品等。由前熏习故。此种子生后胜品种子。胜品种子生解脱道。不当初二说。此基说好(云云)。
  灯第六云。论八以佛功德。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菩萨不知。缘何熏成亦不可说。名言熏习非彼境故。如欲界心。虽变上界不熏彼种。是缘名境非缘事故。果得亦尔。
  论次下云。此四种姓虽皆本有。而要熏发方得现行。因位渐增。佛果圆满。不增不减。尽未来际(云云)。
  疏云。第六种姓本有始起门。地前种增。入地二增。地前用增。入地体增。现起别故。余文可解。唯护法义(云云)。
  秘二云(论一)论无想定前○招彼异熟识者。有义○详曰。论自明言无想定前求无想果。不简远近。微微之心。是非定前。若微微心。劣者。云何前微微心时熏异熟识。成极增长厌心等种。是劣现行所熏得种。乃成增上。故行相细名为微微。非据微劣名微微也(云云)。
  此文劣现行不熏胜种见也。
  问。论云佛地经说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现故(云云)大师如何释欤。
  论云。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真如为境○有义此品缘一切法。庄严论说○佛地经说如来智境诸处境识众像现故。又此决定缘无漏种。及身土等诸影像故。行缘微细说不可知。如阿赖耶亦缘俗故(云云)。
  疏云。论有义此品至亦缘俗故。述曰○言诸处者。谓内六处。境者六境。识者六识。此十八界。或十二处。六根六识并名识故(云云)。
  演云。或十二处者。但说根境。即六识同根处。即六根六识俱名或故。所以但说十二处。更不可言十八界也(云云)。
  西明疏云。佛地经说至众像现故者。第二因。经云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境诸处境识众像影现。佛地第四广释。彼经有二说。复次初云。言诸处者。谓内六处。即是眼等。言诸境者。即是外六境即是色等。此内外处。即是十二摄三智所心及心法。识为主故。总名诸处。即此诸识名众像影。种种行相差别现故。又处境识三事各别。处谓六根境谓六尘。识谓六识。即十八界。众像影现。此众像影。随其所应三智品现净识为缘。生三智影故名为现。乃至广说(云云)。
  佛地论三云。复次如是所说四智相应心品。为何所缘。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若一切相说。唯缘真如无分别智。非后得智。所缘行相不可知故若具相说。缘一切法。庄严论说。大圆镜智。普于一切所知境界。不愚迷故。此经中说。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境。诸处境识众像影现。诸处者。谓内六处。言诸境者。谓外六境。言诸识者。谓六种识。如是智上有十八界众像现。故知。此智缘一切法(云云)。
  同论四云。经曰复次妙生。大圆镜智者。如依圆镜众像影现。如是依止如来智镜。诸处境识众像影现○论曰○言诸处者。谓内六处。即是眼等。言诸境者。谓外六境。即是色等。此内六处外六境界。即十二处。缘此十二生三智品心及心法。识为生故总名诸识。即此诸识名众像影。种种行相差别现故○又处境识三事各别。处谓六根。境者六尘。识谓六识。即十八界众像影现。是众像影随其所应三智品现。观察智尽所有性。如所有性皆能现故。如来镜智相应净识为缘。生此三智影像故名为现。亦唯如来智等所现○又十八界。皆在如来大圆镜智相应心品影像显现。以诸如来镜智生时。皆能照了一切境故。诸处境识犹如影像。在此智中分明影现。由此镜智摄受彼相。而生起故(云云)。
  唯识义私记三云(子鸣)章云。五果唯识。佛地经言。大圆镜智。诸处境识。皆于中现(云云)问。文意何。答。释此论有三义。即文云。大圆镜智是能生○差别现故(第一义)此义意云。如来以妙观平等成所作智缘十二处。其能缘三智影像现大圆镜智。即所缘十二处影像。随影现大圆镜智上。故诸处识境。皆于中现也。识者三智及相应心所也(为言)文云。又处境识三事各别○唯如来智等所现(第二义)是义意。以妙观察智等三智缘十八界。其能缘三智影像镜智为缘生故。影现大圆镜智。即所缘十八界影像。随亦影现镜智上。故言皆于中现也(为言)文云。又十八界而生起(又第三义)是义意。云六处六识是十八界影像。影现大圆镜智中。以圆镜智生起之时。皆能照了一切境故。故云诸处境识皆于中现也。问。既有三义。正不如何。答。辄以难判然。是第三义能顺经文。章家亦存是第三义意也。问。以知第三义为正。答。佛地论之意。以正义必后陈。若一师有多义。正义最后陈之。若一义中有多师。亦以正义为后名如实义者也。况见是义第三义理尽也(云云)。
  问。成所作智可缘真如耶。
  论云。成所作智相应心品。有义但缘五种现境○有义此品亦能遍缘三世诸法。不违正理。佛地经说。成所作智。起作三业诸变化事。决择有情心行差别。领受去来现在等义。若不遍缘无此能故。然此心品。随意乐力。或缘一法或二或多。且说五根于五境转。不言唯尔故不相违。随作意生缘事相境。起化业故后得智摄(云云)。
  疏云。论成所作智至后得智摄。述曰○同类境故。说缘五境。不定唯尔故不违也。五识皆能缘六境。不违理故。行相浅近缘事智故。但遮无为如文证成(云云)。
  同五云(末)为缘如不。西方二说。一云许缘佛智通故。二云不缘名成所作事智故。准下论文此解为胜。然甚难知(云云)。
  同七云(末)得转依位。随在何处。此疏所缘即不定有。或说亦缘真如。有说不得。但缘去来等故。然今大乘至佛位已一切皆所缘。唯除见分非相所缘。因中五识诸根互用。唯除相应自体。亦是所缘缘故(云云)。
  同二云(末)有漏一识因。无漏二识果。无漏三智。或说八识(云云)。
  灯第三云。无漏三智。或除成事。不说缘理。或通八识。智遍缘故。然识变者独影。唯从见无别种生(云云)。
  唯识章云○成事非真唯观俗识。此解依论理或有真(云云)。
  又云○成事唯俗行缘浅故。或亦通真自在满故(云云)。
  周记云。或亦通真者。或可得变影缘。言不缘者。据不尔如何遍智也(云云)。
  唯识义私记四云。问。何故事智无正体智。答。章云。此解依论(云云)唯识论护法菩萨云。随作意生○后得智摄(云云)问。若尔何云理或有(云云)答。此叙亲光菩萨义也。问。其亲光菩萨义如何。答。佛地论第七云。经云法智彼所缘。自在无尽相(云云)论云。法者大圆镜智。智者平等性智。彼所缘者。即余二智(妙观成事)由对。治力。转去世间分别六识。转得清净依他性。惑出世间(正智)惑世出世。彼后所得缘上真如及法智等依他起性。以为境界(云云)文广取意。问。二菩萨义各别。以何为正。答。今捡章主御意。乍二用之云理或有真之意如此。又下文云。或亦通真自在满故。故可用二义也。又疏·五末·为缘如不。西方二说○然甚难知(云云)。
  最胜王经第二云○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云云)。
  同疏二末云。如如即自性法身。如如智者。即四智品。虽事智品不缘真如。离能所取故。由如如智起故。总名如如智(云云)。
  理趣分疏上云。平等性智者。非是四智中第二平等性智也。毕竟空寂平等法性能证之智。名平等性智。即无分别智。正能断惑为无间道。犹若金刚即妙观智中之正智也。若为住持众德之本。为能摧坏之根本智。即圆镜智中平等性智。若能摧坏。差生死涅槃住无所得。即第七识所作平等性智。若能摧坏二乘异生一切烦恼。住于慈悲利他功德。即成所作平等性智。今以正义。即诸智中。随其所应证性平等智。能坏分别及二障等。诸德之本名为金刚住平等性智(云云)。
  释金刚住持平等性智文也。
  问。佛果位妙观察智可有唯缘事非理时耶。
  论云。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法空观品菩萨见位方得初起。此后展转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智果或无心时。皆容现起(云云)。
  疏云○若至佛位唯生空观。或唯理非事。有唯事非理。或二俱观。皆自在故(云云)。
  疏上文云○自身既胜不由六行。六入生空。七恒法空。平等转故(云云)。
  蕴云。问。果位第六。如何但入生空非法观耶。答。既无法执理恒法空。但以如来未得自在故。偏入生空。理亦无失(云云)。
  疏云。下文云因有二类种。果恒唯一种。生二用现行(云云)。
  蕴云。疏因有○一种者。因中可许唯入俗观。果位不然者真故。问。若许果位唯一种生。何故前疏云。若至佛位。或唯理非事。或唯事非理。或二加行或二俱观。答。前说佛果自在功能可尔。非谓真俗二智各别种生。实唯一也(云云)。
  问。成所作智可间断耶。
  论云。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而数间断。作意起故(云云)。
  灯云。论成事智而多间断者○今谓。若以依根境等方始得起。智既遍缘。缘何不具。但为佛果事智缘境。不为希望五尘境。但愿度有情。欲无减故。以机不恒会互有所属故。多间断。化地上菩萨。平等观察二智能故不假事智。常无分别(云云)。
  佛地论第三云。成所作智者。谓能遍于一切世界。随所应化应熟有情。示现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方便利乐一切有情常无间断。如是名为成所作智(云云)。
  又云。于佛果上此智亦不恒现在前。作意起故。数数间断(云云)。
  同论七云。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虽有间断。而暂作意。即能现前。数起无穷亦名无尽(云云)。
  究竟段
  问。亲光论师意云佛果功德三科所摄欤。
  问。今论第一师清辨欤。
  论云。集论等说。十五界等唯是有漏。如来岂无五根五识五外界等。有义如来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离诸分别绝诸戏论。非界处等法门所摄。故与彼说理不相违。有义如来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摄。非佛五识。虽依此变然粗细异。非五境摄。如来五识非五识界。经说佛心恒在定故。论说五识性散乱故○有义如来功德身土。如应摄在蕴处界中。彼三皆通有漏无漏。集论等说十五界等唯有漏。彼依二乘粗浅境说。非说一切。谓余成就十八界中。唯有后三。通无漏摄。佛成就者。虽皆无漏。而非二乘所知境摄等(云云)。
  疏云。论有义如来至理不相违。述曰。答有三义。此第一说。如来身土。离能所分别三七分别。绝名言戏论。非蕴处界有情等所摄。不可言此五根此五境等。今大般若大有此文。今三论诸师多为此解。故不可以十五界等有漏为问。彼言有漏明非佛身。佛地第一卷说。此师当第三义。彼亦无详○三师说中。此义为正(云云)。
  西明疏十云。问。佛地第一如实义者。佛地功德非蕴所摄。如何护法正义。解云。此有三解。一破论就所执性蕴处界故非所摄。此就依他圆成而说故。彼此互不相违。一云亲光约法自相离言道理非蕴等。此就安立法门道理故蕴等摄。亦不相违。一云论者意异亲光立义。佛果功德甚深微妙非实蕴等。护法菩萨以理依教破。如理应知。准有三解。三藏意存后说为胜(云云)。
  义蕴同之。
  佛地论第一云○若尔净土非三界摄。便是无漏。若是无漏有为所摄。即是道谛便是善性。云何用色声香等为其体性。以十八界十五有漏八无记等余处说故。有义十八界通有漏无漏皆有善性。然据二乘境界粗相相似。说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八无记等。有义净土定心所变。虽有色等似十处相非十处。非诸世界五识所得。如蕴处等所缘青等。皆是自在所生色故。法界所摄○如实义者。如来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非是有漏亦非无漏。非善非恶亦非无记。非蕴界等法门所摄。但随所宜种种异说。余处说言。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八无记等。但就二乘异生等境粗相分别。不就诸佛诸大菩萨甚深境界故。余处说如来非实蕴界处摄。所有善等皆是示现。乃至广说(云云)。
  同论三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诸佛无有一切有漏种子法故。虽复现化作生起身业烦恼等似苦集谛。实是无漏道谛所摄。随世俗相名五十二十八蕴等。而实非是蕴处界摄。离戏诸相故(云云)。
  玄赞第一云。问。为佛说法言我能闻。为佛不说言我闻耶。答。有二解。一者龙军等言。佛唯有三法。谓大定智悲。久离戏论。曾不说法。二者亲光等言。佛身具有蕴处界等。由离分别。名无戏论。是不说法名无戏论等(云云)。
  释如是我闻处也。通赞疏上全同之。
  三身章第二出体○一者有义唯识佛地。皆说如来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离诸分别。绝诸戏论。非界界处等法门所摄故。胜义谛非身非不身。讵有三种。依世俗谛。随机所现说有三身。法身空理。报身空智。利物所说名变化身。清辨等师。皆有此义。
  理趣分疏上云。佛地论说。有义如来慈悲本愿增上缘力闻者识上文义相生○此师意说。佛有三法。谓定智悲。三法为体实不说法○有义闻者善根本愿增上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师意说。佛有五蕴十八界等。实有说法利他事业○此中二解。初是龙军无性等一类师解。后是护法亲光一师之义(云云)。
  补阙章(五蕴)问。漏无漏门云五蕴俱可通无漏者。何佛地论中如实义者。如来五根非蕴处界耶。答。依唯识中第三师义。蕴处界收涅槃。亦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受相行识亦复如是。彼释违经。故非正释。或可彼据非二乘境非三科收。即二乘知三科摄者。彼中所破唯识克实非约知人。佛根境等亦蕴处界摄。或可依胜义非蕴等收。三摄世俗故彼中破(云云)。
  忠安记云。测云佛地第一有三师说。此当彼论如实义者。晓师云。佛地如实义者。当护法义。和上云。测解为正。以如实义者者。如来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等同初解故(云云)。
  唯识义私记第四云。第一有义十八界通有漏无漏(云云)(此当护法正义唯识第三师也)第二有义净土定心所变(云云)(此师云前十五界唯有漏师也。唯识云第二师义也)第三如实义者(云云)(此亲光正义也。唯识之第一师也云云)。
  佛地论第四云○净法界中○而有真理功德法门。增上缘生长一切有为功德○是蕴所摄。无断尽故亦说名常非永不灭生必归灭一向记故。蕴所摄故。非无为法。有缘虑等作用义故。以其胜故。且说五蕴(云云)。
  且说五蕴等且说无漏五蕴云也。更又可说色等五蕴(云云)又诸处境识所(可见之)。
  寂公章云。详此辨体。虽叙六说摄受判义有错。初说佛身非蕴等摄。是佛地论如实义者。非清辨义(云云)。
  对法抄一(末)云。五外境色○一有漏无漏者。有义此五皆唯有漏。此论下说十五界唯有漏故。佛身功德。非有非无非蕴界等法门摄故。或佛可有根境等色。妙定所生法界摄故。如实义者。此五皆通有漏无漏。论下但依粗浅境说。非为尽理。舍有漏蕴得无漏故。如唯识第十卷佛地论第七卷等。具广成立(云云)。
  问。十五界唯有漏。师意可许法界所摄色耶。如教体抄。
  问。自受用身凝然常住欤。
  论云。四智心品所依常故。无断尽故亦说为常。非自性常。从因生故。生者归灭一向记故。不见色心非无常故(云云)。
  疏云○四智心品所依真如常故常。其四智品体。无断乃无尽故说常。无断常者。是不断常义。报身也。无尽常者。是化身。相续常义。庄严论说三种常故。如常施食受乐等事。四智非自性常义。从因所生者。谓修从种生故。若初唯生后不灭者。便违佛说。一向记言生者皆灭故。又若色心是自性常者。不见说故。违比量故。获得常色等者。由愿力化有情。是不断相续常义。七十八解深密说化身有生起相故。穷未来际。亦释不断无尽常义。愿力常故(云云)。
  灯云。要集云。相传二释。一云自性法身。体凝然常。受用变化皆是无常。一云三身皆凝然常。说无常者据化相故。二家皆广广通理成立。后断云。上来二释。皆为应理。今谓必无二俱应理。互相违故。本说虽略以明理尽。应依摄论金光明经无上依经楞伽经等。说报化无常以为尽理。经言常者。经及论文皆自会说(云云)。
  腾记云。要集云。相传二说。一云应化二身。亦凝然常住。涅槃经云。应常修习佛法及僧。而作常想。是三法者。无有异想无常想无变异想。若于三法修异相者。应知。是辈清净三漏即无依处(乃至)虽言一切诸佛三身凝然常旧成二说。一者南道勒那云现常。二者北道菩提留支名当常。如常分别。后代诸师而立量云。应化二身体是常住。所生所显二随一故。犹如所显。又有量云。自受身体应凝离障周遍故。犹如法身。一一法身凝然常。受用变所化所依。不断相续说常。如此论一所依常故。二无漏故。三无尽故。第二受用第三变化。初一通二。然受用变化体。是生灭无常之身。涅槃云。佛身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又二十二中。以有智故七因成非常住(乃至)上来二释皆为应理。令长信故非教理故(云云)。
  文义记第十三云。言四智心品所常故等者。基说○测释四智心品具三义故。亦依为常一随所依真如常○二无漏尽故。佛地第七。初二智常无间断故。后二智虽有而数起不穷。亦名无尽故。庄严论云○观禅范云。皆同测释。证曰。相传两说。一云应化二身亦凝然常。涅槃经言○然金光明第一三身品云。二身假名不灭念念生灭不住故者。此二身者。即是法身用示同生同灭非实生灭○又有人云。四记论中一切生皆死。是论一向记故。佛智既生即当有灭者。此人不解四记论者。此约三界分段生死作此问答○又问。一切死更生是名分段。答。无佛灭故应受不生。便同烧灭。虽言一切诸佛三身是凝然常旧来二说。一者南道勒那云现常。二者北道菩提留支名当常。如常分段。后代诸师而立量云。应化二身体常住。所生所显二随一故。犹如所显。又有量云。自受用体。应凝然离障周遍故。犹如法身。一一法身常。受用变化所依。不断相续说常。如此论说○金光第一三身品云。如是三身以有漏故。而说于常○是故说无常○又云○(如上)涅槃第二十八云○又二十二云○庄严论第三亦同○无著菩萨摄论梁本第十五○(已上诸文如惠日论引)诸佛经中说诸佛身常住者。如金光明佛自会释○又云四记论者○相传释云。四记有二。一者人四记如常所说。二法四记位通变易及佛果位。若有因缘灭而后生。无因缘者灭而不生故。法四记得证无常。今谓一向起者。更无异趣。若分别记应更分别灭无惑者。定不生耶应受。答言。佛菩萨者无惑更生定性二乘更不得。由此四记通说。一切前说二量皆违圣教。又此论中二量成立○从因生故如余有为○是色故如余余色心。又判量云。报佛常住离诸患故。犹如法身。或立无常以有知故。如众生心。若别立者。皆得为因。若相对立俱成。不言由此经说非常无常二偏有过故。此则顺情未为应理。理有不定何待相对故。设别立亦不成因。然常量者有违教失。如大品等十八不共大慈大悲等法有为故。又如金光明等。若言法界变显似有动化生灭非生之生灭者。真如即体变现应非常住。犹如识立量可知。若言离体变现耶有生灭有为功德。又违金光明念念灭等。此即通破当现常计。若当常计立前量者。法差别相违因。彼立许佛道后智生亦应不生以离患故。犹如法身○上来二释皆为应理。令生信故顺教理故(云云)。
  西明疏云。然四智品至无断尽故者。此以二因释四智无断尽义。一由本愿二由所化无尽期故。故摄大乘三因成立常住为相。彼之论四常住为相。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尽期故。世亲等云。三因缘故一真如○三因缘故一真如○二本愿所引。谓昔发愿常作一切有情乐。由此本愿非空无果。应知来常住为相。三一切有情未涅槃故。由是因缘常住为相。解云此诸亦尔等(云云)。
  行贺记下云○问。若尔何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云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耶。既云一切皆苦是无常法非苦耶。答。一切者说一切有漏法故。伽论有漏皆苦。问。若无漏有为虽无常无简者。他宗立比量难云。汝执无漏有为可有诸苦谛诸行无常所摄故。犹如有漏有为有何过。答。有决定相违。量云。彼乘所说无漏有为可无苦谛诸离有漏之因故。如理法身。若尔因有不定过。为如理法身。离有漏因故无苦。为如二乘无学。有余身不离有漏苦因故。问。烦恼苦因已断烦恼因。云何言不断苦因。答。有漏种未都断故。若舍异熟识已时。有漏种皆舍故。可名离有漏因也(云云)。
  又云。问。若尔何最胜王经云。法身者。非是行法。无有异相。是根本故。犹如处空。是故说常。答。约此有二说。一云唯约理法身说智法身应身摄故。一云智法身非业烦恼所作故。非是行法。能证所证真合差别难知故。无有异相犹如虚空○问。他宗立量云。报佛智自性常离诸患累故。如理法身有何过。答。有不定过。为如理法身离诸患故。是自性常。为如依受用之身土离诸患类故。非自性常。问。他受用身土无常故。不离诸患累。何开自。答。极乐世开经说云。但受诸乐。又无量寿经说云。永离身心恼等(云云)有何患累。若有患累者。苦集谛摄。今云是道谛摄。无漏有为故。开因为不定。问。智法身非自性常者。何涅槃经云说如来无常是为破戒。答。约三种常不说。说无常是为破戒。诸化身不相续。应身断灭。约自性身。言非自性常等。是为破戒(云云)。
  惠日论二云(种姓不同谬二)又云。带迷即赖耶无常。悟理即第八常住。故密严经中卷。阿赖耶识。是意等诸法习气所依。为分别心之所扰浊。若离分别即成无漏。无漏即成犹如虚空。金光明经。法身是常应化无常。涅槃亦说。若至佛果即非三世。又云。佛不同诸行是有为也。亦不可说。非业烦恼为。故名为无为。一切无漏皆非所为。何独说佛智非有为耶。故唯识论云。因证佛是无常者。限已见闻为妄说也者。此亦不然。若云报佛是相续常立已成失。若凝然常即有四失。一违教失。且报佛菩提为是本有。为是今有。若是本有非从因生。则菩提涅槃但俱有了因。不有生因者。何故涅槃二十六云。复有生因。谓六波罗蜜菩提。又若是成。云何因生。涅槃第十三云。若有诸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下文云。善男子。虚空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为法。如来亦尔○如来性佛性亦尔○者。此说真如法身。非报身法体也。不尔如何报佛名修得。又维摩经从诸功德生等。又涅槃第十九云。智惠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无有因缘。又云。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又高贵德菩萨云。凡因庄严而得成者。悉名无常。此大菩提庄严成故。因修方有。名本无今有。何是常○二违理失。佛性论第二解三如来藏。三能摄为藏者。谓果地一切过恒沙数功德。如来应得性时。摄之已尽○故知本有。是故言常。此说自性法身。若是报身。是应得因时已得圆满。云摄已尽○又第三云。转依有四种相。应知。一者为生依。二灭依。乃至云。一生依者。佛无分别道相续依止○既云无分别道相续依止。明不同如凝然常住。又解涅槃难中云。非道所生○菩提既是道生○故异涅槃。非是常住○又梁摄论第十五。六因证受用身不成自性身。此意真如为自性。报佛名受用。六因者。一由色身及行身显现故○六阿梨耶识及生起识见转依。非道理故。释云。阿梨耶识及生起识。即受用身。此二识转依名法身。若自性身即是受用身。转二识依复得何身。由此非道理故。受用身不成自性身○然大庄严论第三云。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名法身者○因此二智得法身故○不尔。二论俱无著造。何故庄严论说二智为法身。摄论不许二智为法身。又复八识因俱无常。何故果位常无常别。既许常无常别。应许虑非虑心色非色等别。又复应化及色二等俱镜智现。何故能变之心是常住。所变智身是无常。不得难言能变唯是心所变心色别。何废能变心常住所变是无常。何以故。所变种各殊。能变唯心。所变能所俱智。何得常无常○又天亲般若论云。分别有为体。非彼故成熟。三相异体。离彼是如来。此说法身离有为相。是报身相离有为耶○又云应化有来去。法身无来去○又摄大乘论云。于法身中色行不可得。明报身等色行可得○故是无常○梁摄论云。若以法身为应身佛。无利益众生事○准此论意。以法身常无能利物。报身既常。是不同如无能利物○又法花经论释三身中唯法身文内云。非实非虚非如非异。释云谓离四种相者。是无常故。不言报佛亦离四相。三妄引圣教失。○密严经○涅槃经云。舍无常色○此不成证。何以故。梁论本云。复次受用身及变化身无常故。云何诸佛以常住法为身○答云。由应身及化身恒依止法身故。释云。法身为二身本。本既常住。末依于本相续恒在故。末亦常住。论云。由应身无舍离故。由化身数现起故。如恒受乐如恒施食。二身常住应如此知。大庄严论金光明经无上依经佛性论等。释皆相似故。不同如凝然常住。亦不得言此说应身是他受用。释云。如来自圆德及利益诸菩萨。此亦不恒相离故。又前云。若自性身即是受用。转二识依复得何身。乃至云。若受用即是自性身。则无大智等众德故。此言应身即受用身。又涅槃第十九云。又善男子。以性故。生住异灭皆悉是常。然念念灭。不可说常○此等皆同约所依如性。故名常○非自性常。密严等文。准此应知。此乃无上调御大论师智解盛周。教理显具。自无法眼。刻舫守株。狂药入心。出斯凶勃。言护法等固违经文。抑令生灭说会中道。圣智可生。非常见常。随邪定聚。四不悟四记失云。若依四记。以生必死故证佛智有生必灭。亦应以无惑死死不生。证佛智灭更不起。不可一向记者。说刹那分别记者。即分段即无惑灭还生。有生必死。非约佛者。不尔。由未善知四记之意故。此难生解斯四记。猛难便息。何者生者皆死。一向记。不论刹那一期。死者生耶。分别记。刹那一期俱分别。若不分别。何名分别说记。今为分别。若约一期。无烦恼者死必不生。若据刹那有惑无惑俱说分别。无烦恼中且据如来。现起之智望更生种。名为生现。起灭已不熏种。即死者不生。若据种子生现行。不妨现灭。余种起。虽无烦恼死后生。举一倒余○是故报佛既有。生已必定有灭。不说分别。刹那一期死者生耶。则说分别。若如是知名解四记。佛自定说生者皆死。是一向记。如何今者更为分别耶(云云)。
  同第四云(明佛三身常无常异品)诸佛功德离分别地四句。不可说言三身差别常与无常。而寄诠显。三身功德。能所证。心色理智。性相不同。常无常别。广如摄论智断殊胜中明。及庄严论瑜伽佛地解深密经等说。烦不解引。今但略引余少文证。如楞伽经第七云○如来应正遍知。非常非无常。何以故。二边有过故○第六法身品大意亦同。若寄诠显。报佛化佛可是无常。修因成故○楞伽第七云。大惠。如来非常。何以故。虚空之性。亦无修业诸功德故。此意反显报化有修行诸功德。故无常○涅槃经说云。获得常色○非自性常。从如说常故。楞伽第七云。若言常者。同于兔马驴龟蛇鱼等角。是故不得言如来常。若从所证所依常故。得言为常○金光明经第一云。如是三身。以有义故。而说为常。以有义故。说于无常。化身者。恒转法轮。处处如如方便相续不断绝故。是故说常。非是本故。故说无常。应身者。从无始生死相续不断。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摄持故。众生未尽。用亦未尽。是故说常。非是本故。故说无常。法身者。非是行。法无有异相。是根本故。犹如虚空。是故说常。无上依云。阿难。何者无上菩提常住法。而此常住有二种法。为作因缘。一者不生不灭。二者无穷无间。是名菩提常住法。唯此二因。初是法身。后是应化。佛性论第四云。此三身者。恒能生起者。世间利益事。故说常住。常住者。依十种因。一因缘无边。二众生界无边。三大悲无边。四如意足无边。五无分别无边。六恒在禅定无散乃至。十本性法然无生无灭。无量劫来舍身命财。为摄正法。正法既无边际。无穷无尽。以无穷之因感无穷之果。即是三身故得是常○乃至云十性无生无灭故是常者。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过三世法。是故名常。准此所明性生无灭故是常者。唯说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应化是○本无今有。复不说岂性无生无灭。故是常住。明有生灭相续名常。宝性论第四亦同此说。○楞伽第七云。凡作法者皆是无常○准此因修方成应化。即是作法○又涅槃说。凡因生者皆是无常。常住之法即非因生。广如引。问。若应化身是生灭五蕴作法。何故楞伽第七云。若言一切皆无常者。一切智人一切功德。诸亦复无常。以同一切作法相故。准此经文。虽修因得。而是常住。经复云。又复有过。若云一切皆无常者。诸佛如来。应是作法。而佛如来非是作法。准此经文。应化常住非作法故。何得说言应化无常。答。准彼经文。以应化身因圆果满。更无可修。名非作法。既无胜因。果即无异。前后相似故名为常。非不由因令彼果起。故经自云。以无更说有胜因故。准此文意不遮因生。但更无胜因可修作。令胜同余类故(云云)。
  同论二云(本性住种但谬所)佛说生因是无常。乖佛说为常。佛说有无性。违说有性。此即执自智见为是。将佛菩萨为非。何异持兔角抵妙高。拔龟毛以填渤澥。是可得耶。宁不尽耶(云云)。
  同论一云。然佛因既为无为异。亦佛果亦常无常分。依三义而标常住之名。或据或无立无为之称。或有迷斯妙旨。云三佛而总凝然。见说无为。将明四智故。而无生灭。皆是正遍智导。依四秘密。四种意趣。随自随他。十二分教。佛自会通。散在诸经。乖难披究。弥勒菩萨广副瑜伽论释云。理无不穷○得自所证。无著等师或别释一部。或通明大趣。并教理符焕。本末遍照。然有情昏察旨○无分毒药醍醐薰莸弗别。持萤火而指日月。陵宝剑而振铅锋(云云)。
  中边义镜章云○蜜严经云。密严土人超过刹那怀等。此亦不然。蜜严土人有二。一性二相。若蜜严土人性。是凝然常故。超过刹那。若蜜严土相具刹那。是故无常。然摄相归性云超过刹那。此复云何由所依。如性超过刹那坏故。能依仙人随所依常如如超过刹那坏(云云)。
  守护国界章下云。中卷云。弹粗食者谬破报佛智常章第三。有为报佛梦里权果。无作三身觉前实佛。夫真如妙理有两种义。不变真如凝然常住。随缘真如缘起常住。报佛如来有两种身。梦里权身有为无常。觉前实身缘起常住。相续常之义亦有两种。随缘真如相续常义。依他缘生相续常义。今真实报佛。摄随缘真如相续常义。粗食性所执凝然真如定为偏真。以三兽同涉故。不具随缘故。缘起不即故。教有权实故。权教三身未免无常。实教三身俱体俱用。四记之答幻智所用。三支之量何显法性○粗食者曰○若云报佛是相续常者。是立已成失。若云凝然常者。即有三失。一违教失。二违理失。三不悟四记失。一违教失者。涅槃经第二十二云。如来非有为○常乐我净故○(理法身也)亦非无为○有身分故。是故非○又涅槃经第十三云○二违理失者。违比量道理故。量云。报佛色身是无常。从因生故。如余色心。蜜严经云。蜜严土中人。超过刹那坏。此亦不然。蜜严土人有二。一性二相。性是凝然常住故。超过刹那坏。若密严土相。是具刹那坏故是无常。然摄相归性。云超过刹那坏○三不悟四记○又会胜鬘经道谛无常文云。有作四谛道谛无常。无作四谛道谛常○此亦不然。若从彼经应云四谛皆常。既云三谛无常○报佛智是道谛收。故是无常。然无作四谛是常。约何而说为一期为一刹那。若一期者立已成失。若刹那者不然。违教理故。佛地论第七引庄严论说。常有三种○依此等文。明知报佛智是无常○弹曰。粗食者所备四失都不正义。粗食者立已成失。不同天台。何者山家圆教。不立不即相续常故。是执梦里之报佛。难觉禅真如报佛耶。又粗食所引涅槃第二十三第十三文所望不同。都不关天台。何者山家指报佛以不为凝然。何有违教失。又从生法者有四种义。望凡夫二乘新发菩萨等。为粗无常亦说为空。望菩萨时是细。无常亦名为假。若望圆教即是中道义。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即为报佛。既不四性生。何以粗缘生欤破妙佛智。粗食者违教失。还着粗食者。何以故。相违涅槃法花密严遮那法花论。如是大乘经论等故。其违文。灵润师并营法师。大荐前法后宾已为大卷。真指要文。开元以来辩鉾云飞义箭雨发。具如别章。又粗食者违理失○破云。此量有过失。具示一两等。宗有自教相违。违密严故。因有法差别。喻所立不成。粗食者会密严经云。密严土人有二。一性二相。此会释者专违经旨。粗食者未见新经者有此妄会。新经文云。密严之人。一切同佛相。超过刹那坏。既云佛相。是作性相会耶。此经正文。且如日照闇。更不可疑。粗食者不悟四记失。胜鬘道谛。证佛地庄严三种常等。准密严经可会释。大唐诸师润宾等新罗晓营等。都不许无常。破四记失会道谛等。繁文下写。庶将来圆宗学者。以新经文可为龟镜。夫大涅槃经。已闻呵责佛无常。处处赞叹佛常住。未闻呵责佛常住。赞叹报佛无常义。是故即作颂曰。落舌章难止。干唇词易成。莫言其业报。真镜在彭城(云云)。
  蜜严经云。蜜严佛土阿若悉坛非因明者。所量境界。
  上文云。
  太义抄云○又第五云。若有人言如来无常。云何是人舌不堕落(乃至)嵩法师舌相于彭城实在。兹牵前车既覆后乘。改湖因明僮自宗偏执着宗义。以勿观世为佛家之恩内。后生作三涂之炭火焉。
  中论疏云。如来灭后至百十六年净佛入灭。而有两部。一上座部。云佛毕竟入灭涅槃。二大众部。云应身杂灭法身不灭。自后汉等宗代亦有二师。还同二部。谓彭城竺僧弼造丈六即真论云。如月在高天影现百水。水清则像现。水浊则像隐。缘见有生灭。佛实无去来。此同大众部也。次彭城嵩法师云。双林灭度此为实说。常乐我净乃为权教。故信大品而非涅槃。此同上座部也。后师得病舌烂口中。因改此迷。引悬镜高殿为喻。像虽去来镜无生灭。然境虽起谢而智体凝然(云云)。
  大佛顶经四云。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奄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云云)。
  总聊简八卷私记六云(如清辨记量所摄之尔用此经事也)。
  问。自性等三种常中他受用身何常哉。
  论疏(如上)。
  义演云。疏无断常者至相续常义者。今此文中。且总相说应应自受用身即不断常。即约成佛已去。始从相续不断绝也。若他受用及变化身时。化缘时毕即有断绝。后时余处还复起身故云相续常。如法花云。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此意也(太抄意全同也)。
  疏下文云。言相续者。简自性身。有生灭故。言湛然者。简他受用。及简化身。彼时断故(云云)。
  释自受用身相续湛然之文也。
  蕴云。疏简他受用及变化身者。问。化身简断理即可然。受用既是平等性智。云何不续。答。能变之智相续无穷。所现之身何妨间断。如第八识变色等故。为住十地菩萨。所宜应物现形现须间断。如无量寿佛。虽报身亦有补处事故(云云)。
  别抄云。相续言简自性身。无生灭故。湛然简变化身。有间断故(云云)。
  庄严论三云。复次一切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住。毕竟无漏故。由无间常故。一切诸佛食身常住。说法无断绝故。由相续常故。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彼现故(云云)(演秘引此文外无私释仍略之)。
  又云○食身以自利成熟为相。化身以他利成熟为相(云云)。
  最胜疏三云○准大庄严论第三云○此中食身摄自他受用说为自利。即自受用为他说法名为食身。即他受用与摄论等同(云云)。
  又云。经应身者至不断。赞曰○应身依法起法。是应本性故。从本性称无垢。故摄大乘云。所所常故。应化亦常。故今所依无始应身亦无妨。若尔化身亦应无始。答。应说不说互相影显故。若自受用。刹那相续。若他受用。此处灭余处复续(云云)。
  同卷云。问。若他受用。云何下云应身者从无始相续不断。一切诸佛不共之法能持故。众生无尽用亦无尽。他受用身既现灭度。如何得言无始相续不共之法能摄持故。答。言相续者。约多分说。不同化身多百千劫始一现故。又他身文中亦云。恒转法轮哉是常不灭(云云)。
  惠日论二云○若云报佛是相续常。是立已成失。若凝然常。即有四失(云云)。
  最胜游心决善珠云。他受用不断常。恒受法乐无间断故。变化身是相续常摄(云云)。
  对法抄一云○此句显示他身利用德恩德相续常三轮化物(云云)。
  又云○二句显示受用修生德智不断常菩提(云云)。
  显幽抄一本云。问曰○即他受用身是何常摄。答曰。亦名相续常也(云云)。
  又云。问曰。不断与相续何别。答曰。不断者本不断故。相续者有少间断故(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