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No. 283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一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将释以经。大分为二。初题目。二经文。初又二。初大佛下法题。二唐天下人目。今先释法题。
题中大佛等二十字。乃一经之总名也。就此一题有通有别。别题中云大佛等。乃据经而立。非无由也。如后第八卷中文殊请结经名。如来金口亲宣。即此一经而有五种。第一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第二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第三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第四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第五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盖如来金口亲宣如此。经家就五题中存其三隐其二成是一题。则知大佛顶三字。略取第一题者。所谓存其一也。若夫第二隐而不存。又知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八字。全存第三题者。所谓存其二也。若夫第四亦隐而不存。又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八字。略取第五题者。所谓存其三也。如是可见如来以妙智说彼五种。经家以巧慧集此一题。故曰大佛顶(云云)。略叙一经之来由如此。若释其义。大佛顶之三字。古解甚多。今但举其一二。有云大之一字。盖赞楞严大定。以其最尊是胜犹如佛顶一般。故曰大佛顶也。若如是而释者。明指大是法体佛顶是譬喻。若以法喻而释。此大佛顶之三字。乃题是经之题。经是题之经。据何明文而有是义。唯下文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不言如大佛顶。以此则知以法喻释此三字乃不可也。又有云。大即法身。佛即般若。顶即解脱。盖以三字分配三德。若尔则此三德。何经不谈。何题不阐。乃独以此三字割截分配。不唯于义不当。于文亦不稳。以此则知以三德释此三字亦不可也。毕竟何以谓之大佛顶。无他。即下文所谓常住真心者便是。这种常住真心尔我现前。若圣若凡若染若净无不具者。良由旷大劫来因一念不觉。为彼无明动转。或于一切法念念分别。或于一切物心心贪爱。既曰分别。乃无过不招。又曰贪爱。乃无恶不造。因此招过造恶。常住真心本不生灭而翻为生灭。常住真心本无去来而翻为去来。于是流转三界。汩没四生。如环而无穷轮而不息。不唯众生者然。即阿难虽曰出家。乃见如来三十二相之相而发心。虽曰多闻。乃缘如来八音四辨之声而听法。所以遇登伽淫女亦为所转。闻梵天邪咒亦为取摄。究其所以。总由阿难不知常住真心。唯以声色为事。以故遇如来即为如来转。见登伽即为登伽摄。是于如来欲救护之。非无大神通也。乃手不为之援。非无大乐说也乃。口亦不为之说。唯顶中放光光中化佛化佛说咒而已。其故何哉。要阿难领会。佛既曰化。则所有三十二相之相相非相。咒又化佛所说。则所有八音四辨之声声非声。而如来之相尚云非相。而登伽之相岂得以相而为相乎。如来之声尚云非声。而梵咒之声岂得以声而为声乎。繇是可了内之见闻外之声色全体真宗无一可得。而常住真心自得显现。即就此常住真心这种廓彻圆融无不周遍。即是今题中佛顶之大也。就此常住真心这种灵明洞照无不明了。亦即今题中大顶之佛也。就此常住真心这种尊极高胜无不超越。亦即今题中大佛之顶也。如是大佛顶三字。全是常住真心之理体。皆因如来一番放光化佛说咒之所显现。所谓举事显理以象示意者此也。何等事。何等象。即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也。何等意。何等理。即常住真心妙净明体也。今理既显即事亦理。意既彰即象亦意。以故称之为大佛顶也。然此大佛顶之理体何人得之。唯是如来。故即曰如来。如来者乃果人之号也。若夫众生背觉合尘。但如而不来。唯如来以妙明智合如来藏。亦如亦来。故称为如来。如来有三。一法身如来。所谓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者是也。二报身如来。所谓以如实智契如实理。理如如智。智如如理者是也。三应身如来。所谓智与理冥能起其用。如月在天影临万水者是也。此三者皆能得之人也。若法身如来非得非不得。所得者即佛顶廓彻圆融之大也。报身如来非得而得。所得者即大顶灵明洞照之佛也。应身如来得即非得。所得者即大佛尊极高胜之顶也。则知如来乃得大佛顶之理体者也。故曰大佛顶如来。然此如来以何为因而能得之。故即曰密因。密因者。如来即以大佛顶理体以为因心。最为微妙秘密之者。如下文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既曰三摩提。名大佛顶。应知奢摩亦名大佛顶。禅那亦名大佛顶也。奢摩者。观一切法皆空。乃一空一切空者是也。三摩观一切法皆有。乃一有一切有者是也。禅那观一切法皆中。乃一中一切中者是也。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圆融不可思议。是为妙奢摩。乃报身如来。以大佛顶之灵明洞照理体为因者也。三摩。乃应身如来。以大佛顶之尊极高胜理体为因者也。禅那。乃法身如来。以大佛顶廓彻圆融理体为因者也。故曰大佛顶如来密因。然此修乃是性修。证乃是性证。以其性修。自不同凡夫偏乎俗。不同二乘偏乎空。不同偏渐偏乎中。如彼人等皆不得谓之修了义。唯如来全性起修。修性中之所具。方谓之修了义也。以其性证。自不同或证乎天魔外道者。或证乎声闻缘觉者。或证乎次第历别者。如彼人等皆不得谓之证了义。唯如来乃泯修在性。证性中之本有。方谓之证了义也。如是则知以大佛顶三。发之乎奢摩等三。还得乎法身等三。而显现大佛顶也。故合而言之。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就如来之果人所有如此。若就菩萨因人亦不外此。故曰诸菩萨。诸菩萨者。一往而言。有大小偏圆不同。故称曰诸。若在今经之所的指。始于干慧终于妙觉。中间有十信十住等五十七之伙。故云诸菩萨也。然此菩萨。亦以大佛顶性具理体发为行因。故曰万行。行以进趣为义。略言之即六度。广言之即八万四千法门。今处中而说但言万行。若众生有六蔽。从大佛顶性体行六度而对治之。若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从大佛顶性体行八万四千法门而对治之。今言万行者。若介尔一念心舍即是布施。一念心不犯。即是持戒。乃至一念心无痴即是智慧。六度既尔十度亦然。十度既然。万行亦尔。虽有万行。莫不从大佛顶理体而为修习。故言诸菩萨万行。则知如来果人之所以得果唯此大佛顶。菩萨因人之所以。成因亦唯此此大佛顶。如是若理若行若证无一不究竟坚固者。故曰首楞严。首楞严者是梵语。此云一切事究竟坚固。何以见得一切究竟坚固。如下文。如来对阿难所明破妄心显真见。及夫三科七大一一显发。无非常住真心妙真如性。又对富那所明妄之所起大性但遍。始以非心非空乃至非常乐我净一切法俱非。次以即心即空乃至即常乐我净一切法俱即。三以心空乃至常乐我净皆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唯一如来藏本妙圆心等。如此两番。岂非是理之究竟坚固者乎。又自阿难请问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要因门入而去。如来为其始则泛明二种决定。次则的指圆通本根。三则更示安立道场。如此三番。岂非是行之究竟坚固者乎。又因阿难请问干慧及四十四心乃至等觉。如来一一为其发明。岂非是证之究竟坚固者乎。如是若如来果人。菩萨因人。果人之果法。因人之因法。所有之理行证三。无往而不究竟坚固者。故曰大佛顶(云云)也。别题已竟。
经之一字乃通题也。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何谓契经。以一经所诠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又经者常也。法也。常则三世不易。法则十界同遵。又经者。此方圣人所作谓之经。贤人所作谓之传。西方佛说谓之经。菩萨所说谓之论。以此代彼。故谓之经。又此通题之中。亦具通别二意。若佗方众生余根峻利。六尘皆可为经之体。如净名之香饭。食轮等者法轮亦等。法轮等者食轮亦等。即味尘可为经体也。如有土或放光或雨华。观此光与华者皆得悟道。即色尘可为经体也。如有土以天衣为触。触着身者亦得悟道。即触尘可为经体也。如众香国中。闻其香者亦得悟道。即香尘可为经体也。如有国土令诸众生但观诸法。于一念中亦得悟入。即法尘可为经体也。若娑婆世界之众生。余根俱钝。耳根独利。故下文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则知此土唯声尘为经体也。此就别言如是。若通言之。即此土亦可色尘为经体。如佛现在。闻法音而得悟者。乃声尘为经体。若佛灭后。所有教法唯纸墨传持。众生观此白纸黑字亦能悟入。即此土亦可以色尘为经体也。然又一往。声唯现在。色通灭后。若更推之。即灭后或从经卷中得者。乃属色为经体。或从法师及善知识闻而得入者。亦可声为经体也。如是则知此土声色二尘皆通现在及灭后耳。上来因果并称。通别合举。故曰大佛顶云云也。
若约五重玄义而释。此题人法为名。常住真心为体。微密观照为宗。破妄显真为用。圆顿生酥为教相。及夫通别各有教行理三。义皆可见。释法题竟。
人目具如通疏及诸部。不复委记(圆)。
二经文分为三。即序正流通也。自如是我闻至归来佛所。为序分。自阿难见佛至十卷将末不恋三界。为正宗分。自阿难若复至尽经。为流通分。初又分二。初证信序。即如是等。二发起序。即时波等。初又有六。所谓经前六事也。如次释之。
初如是二字。是所闻法体也。亦指法之词。又信顺之语。指法者。前指乎一题之略。后指乎全经之广。谓如是之题如是之文虽总别有殊。其所诠者同一法体耳。信顺者。如世间之事。信者言此事如是。不信者言此事不如是。今经法体。为九界众生宜信顺者。故言如是也。此就一往。若欲深明其义。所谓不异名如。无非曰是。今经所说心见五阴乃至七大。皆即常住真心妙净明体。岂非不异名如。唯此常住真心妙净明体。岂非无非名是。如此如是方是今经之法体也。
次我闻二字。是能闻之人也。谓上如是法体。非他人闻。乃我阿难所闻耳。我以主宰为义。有分别我憍慢我名字我。三种不同。阿难闻此经时。已证初果。见惑已断。则无分别我矣。结集之时。已证四果。思惑已尽。亦无憍慢我矣。既无二我而云我者。唯为传持教法弘宣经典。不妨无我中立一个我。所谓名字我。亦即真我也。
三一时二字。是说经时分也。不言某某时但云一时者。如西土称三际。此方分四季。乃彼此正朔不同。又人间五十昼夜为四王天一昼夜。四王天五十昼夜为忉利天一昼夜。乃人天长短亦异。所以止称一时也。若更推之。乃机教相逗感应道交为一时耳。
四佛之一字。是谈经教主也。以其十身圆证三觉圆满如莲华开若大梦觉最尊最贵超然独立是为之佛。即释迦牟尼耳。
五在室罗等。是宣说处所也。梵语室罗筏。此云丰德。其物也有货财欲之丰。其人也有解脱多闻之丰。故为丰德。
六与大等。是同闻伴侣也。分为三。初声闻即与大去。二缘觉即复有去。三菩萨即十方去。初又分五。即举类示数显位叹德列名也。如次释之。
初与大比丘众举类也。义与尝同。但云大比丘者。盖此经列众应从大乘。若非大乘则内秘外现不彰。如法华当约小乘。若非小乘则开权显实何着。所以自举类至列名皆大乘也。
二千二百等。示数也。可知。
三皆是等。显位也。无漏有二义。一渗漏。二漏落。于法性理一一持而不失。故无渗漏。生死烦恼不使落于其中。故无漏落。若就烦恼生死明无漏。不漏落于见思无明二种烦恼之因及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果耳。罗汉具含无生杀贼应供三义。所谓多含不翻仍称罗汉。无生者。若小乘断见思烦恼之子缚。使分段果缚不复更生。今大乘一入初住。分断无明。分见中道。了知生本不生灭亦无灭。故谓之无生也。杀贼者。贼以劫夺为义。以其烦恼能劫夺功德财及法身慧命耳。在小乘止杀见惑之八十八使思惑之八十一品。今就大乘。不唯杀见思。更杀无明。故谓之杀贼也。应供者。在小乘止应供天上人间以作福田之主。今大乘应供九界众生以作福田之主。如法华云。我等今日真阿罗汉应于其中而受供养也。具有大乘无生等三义。不曰罗汉乃曰大罗汉耳。
四佛子等。叹德也。分二。初佛子去正叹。二从佛去转叹。虽有二番。总以显位中无生等三为叹耳。正叹中。住持二字叹无生。善超一句叹杀贼。能于二句叹应供。佛子二字直贯三句。言佛子者。如来是法中之父。声闻是法中之子。如世间克绍箕裘克传书礼者是克家之子。今在法中。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堪绍法王果位。能承法王家业。是传法之子。故称佛子。住持者。其人既证无生。全显中道。不为空有二边之所动转。以观智为能住能持。以谛理为所住所持。所以约住持叹无生德也。善超诸有者。因果不亡曰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也。以见思之因定招分段果故。若小乘既杀见思贼之因。不复受分段死之果。乃超乎界内三有。今大乘分杀无明贼之因。分断变易死之果。更超乎界外三有。故曰超诸有。所以约善超叹杀贼德也。能于国土等者。其人既能应供九界。使诸众生见之。莫不以其威为畏以其仪为则。则一切众生无一不成就其威仪矣。故曰能于(云云)。所以约威仪叹应供德也。正叹如此。
二转叹中。初从佛二句。转叹住持所以。二严净二句。转叹善超所以。三应身四句。转叹威仪所以。初中意谓何以为佛子住持。乃转云从佛等也。佛有不思议三轮。身为神通轮。口为说法轮。意为鉴机轮。轮有摧碾之义。身口意三皆能摧碾众生恶业。故喻如轮。以己所证度入他心。是为之转。佛子助佛宣扬。故云从佛转轮。如来一期化导。有如是之教法可说。有如是之众生可度。其既助宣。即以应说之教法应度之众生遗付嘱累于彼。故云遗嘱。倘中间机教少不相逗。及说法度生二相不亡。尚不堪遗嘱。那得妙堪遗嘱。今能以如是之教契如是之机。机教相逗。人法相宜。虽曰说法无法可说又不妨终日说法。虽曰度生无生可度又不妨终日度生。故不曰堪遗嘱。而更曰妙堪遗嘱。如是。若非住持中道何能若此。以故从佛二句转叹住持之所以也。
次中。意谓何以为善超诸有。乃转云严净等也。严以严饰为义。谓善无不备。净以净洁为义。谓恶无不去。毗尼此云律法。即禁止之义。如世间之律条也。于毗尼中大小开遮作止持犯一一明了。所谓善无不备之严饰义也。又就大小开遮等。不唯摄身不行。亦且摄心不起。乃至摄相亦亡。所谓恶无不去之净洁义也。故曰严净毗尼。如是。则诸有之若因若果无不超起矣。自既如此。还化三有众生亦严净其毗尼。尊无不备者备之。恶无不去者去之。亦超越三有之若因若果。故曰弘范三界。如是。若非善超诸有何能若此。以故严净二句转叹善超之所以也。
三中。意谓何以为成就威仪。乃转云应身等也。能于十方世界随类现形。使众生见者无不度脱烦恼之集因生死之苦果。故曰应身(云云)。不唯现身十方。更能现身三世。使众生见者所应拔之苦无不拔之。所应与之乐无不济之。而超越乎烦恼尘坌生死牵累。故曰拔济(云云)。上云度脱众生。下云越诸尘累。文互显也。以越诸尘累众生得以度脱。以众生度脱尘累得以超越。但约人约法异耳。如是。若非有威可畏有仪可则何能若此。以故应身等转叹威仪之所以也。上来正叹转叹。其声闻之德无不明矣。
又可佛子二句为总叹。住一心中所得之三智。持一念中所显之三谛。不超而超超过九界众生。如是。乃佛子之住持乃佛子之善超也。能于下别叹。初二句定也。二二句慧也。三二句戒也。乃无作三学耳。应身等四句结其普利也。不止一土故云无量。亦及三世故云未来。所谓化道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也。
五其名等。列名也。舍利弗此云鹙子。连母得名。在大众为智慧第一。今楞严观眼识而入圆通者也。目连此云大菽氏。在大众为神通第一。今楞严观意识而入圆通者也。拘絺罗此云大膝。即身子之舅。在大众为论议第一。今楞严观鼻识而入圆通者也。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那即西方男名。尼即西方女称。富楼那此云满。即其父也。弥多罗尼此云慈。即其母也。连父母得名。故称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为说法第一。今楞严观舌识而入圆通者也。须菩提此云空生。其初生也库藏俱空。及出家也解法相空。在大众为解空第一。今楞严观意根而入圆通者也。优波尼波陀此云尘性空。今楞严观色尘而入圆通者也。此之六人。乃千二百五十人中之首。故称上首。
二缘觉。文虽略亦应约大乘释。初心即有学也。有学之研真断惑。不唯研偏空之真。亦研中道之真。不唯断见思之惑。亦断无明之惑。在无学之真穷惑尽。不唯偏空之真穷。乃圆中之真方穷。不唯见思之惑尽。乃无明之惑将尽。如是则知顺观生起逆观迁灭。不唯观界内思议不思议两种因缘。更观界外思议不思议两种因缘也。又知举无学不云后心。举初心不云有学。亦互显耳。以其无学即后心有学即初心故。虽学之有无心之初后之不等。不前不后俱来法会。故曰复有(云云)。属诸比丘等。正出所为也。义应作声闻缘觉之总结。意谓。上来所明之声闻有如是之多若彼。缘觉有如是之多若此。适值乎休度自恣之日。所以同来佛所也。休夏者。僧当结夏今方解制。故谓休夏。出家宜乎结夏。其有三意。一若欲安心入道必须结夏。二若欲摄护生灵亦宜结夏。三若欲避诸讥嫌也应结夏。讥嫌者。世人或讥出家者。鼠鹊尚有巢穴行人反无处所(云云)。结夏虽一意涉乎三。则僧之结夏不可少也。自恣者。有人云。九旬禁足劳顿之后自宜肆散耳。若尔岂出家人之所应。当知自恣者。倘自犯律。或有见者或有闻者或有疑而未信者任其悉举。然后恭对佛前忏悔披露。故曰自恣。
三菩萨。始于十方至上首也。若恒沙菩萨等从通序。属诸比丘等属别序。文义间错。恐未便耳。咨决心疑者菩萨分内。不出解行证三。如似解而未解。似行而未行。似证而未证。于心有碍其道何进。以故当九旬禁足之后一一而咨决之。勿使犹豫在心有妨于大道也。乃咨是咨请属菩萨。决是开决属如来。师资并列。能所合举。故言咨决耳。慈严者。慈为可爱。能摄爱一切。严为可畏。能折伏一切。此一往也。若如实论之。德无不备曰慈。惑无不破曰严也。将求密义者。欲然未然谓之将耳。密义者。盖即指下之妙奢摩等三。及最初方便也。如来敷座等者。入定也。乃如来之身如金刚不可破坏故称宴。如来之心如虚空不可动转故云安。法筵清众者。就菩萨而言。已破无明已断变易故也。合大会而论。当自恣决疑已后。所有过?悉皆忏悔。所有疑惑无不消释。故云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者。谓如来一番入定必为说法。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为得未曾有也。迦陵仙音等者。如下文所明声尘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则声尘亦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如来已证此理。所有音声遍十方也。在如来固证法界之理。而菩萨亦早已得耳根圆通。不复待声来耳边耳往声处。虽在十方。自得闻佛音而来道场耳。文殊师利为上首者。自有上意。一能领众应供。二能将咒往护。三能腾疑代问。四能拣选圆通使当机可以修入。五能请结经名令后世得以受持也。
二发超序。分二。初时波等当机误堕。二如来等如来悲救。初又二。初误堕繇即时波等。二正误堕即尔时等。初又二。初时波去远繇。二唯有去近繇。初又二。初王臣设供。时波下也。二圣贤分应。佛敕下也。初又二。初时波下匿王。二城中下臣庶。
初匿王中。波斯匿此云胜军。亦云月光。舍卫国之主也。讳日者。一曰忌日。乃父死之辰也。有云。父死之日。倘或举之。为子者不胜哀悼。以是隐而不言。故云讳日。亦云忌日若尔。其子不欲闻父死日矣。岂是子乎。当知言讳日忌日。凡遇父死之辰。一切余事。禁而不行。隐而不言。所以称讳日亦名忌日。为其等者。盖匿王为父营齐以资冥福。可谓极其孝也。不款他所请至宫掖。可谓极其肃也。不遣臣下自迎佛来。可谓极其诚也。广设珍羞无上美味。可谓极其丰也。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可谓极其敬也。其既如是。盖佛之自应不可免矣。
二臣庶可见。盖王臣俱设供。以其是自恣日也。
二圣贤分应。问如来自应王家。来文殊领众应诸臣舍。盖限以佛应王请。僧应臣斋。似不平等。佛菩萨岂不平等耶。答佛是法中王也。王是人中王也。臣是人王之臣。僧是法王之臣。以法王应人王。以法臣应人臣。乃极平等非不平等也。
二近繇分三。初唯有下远行无供。二即时下平等行慈。三经彼下正行乞食。
初远行无供中。先受别请者。有人云。阿难曾为侍者自有三愿。不受别请是其一也。云何今受别请耶。答涅槃经明不受别请。不随如来受别请。非谓自耳。既有上座等。足见其日无一人不应请矣。云先受别请及不遑僧次者。盖僧次论心。心有广狭故。别请应田。田有优劣故。若就田而言。供多诸凡夫僧不若供一修十善者。供多诸修十善者不若供一得初果者。从是而去传传转胜。若就心而言。供多诸阿罗汉不若于僧次供一凡夫僧。以此可知别请专约所供之福田优劣。所以简取以为别请。僧次唯从能供之心量广狭。所以应依僧次不宜简别。上座是同辈也。阇黎是轨范也。佛制二人比丘远行。防其毁犯严其行止耳。云独归。正见其无上座与阇黎也。无供。见其不遑僧次也。今阿难既受别请而不预僧次。及乞食而又无伴无供。乃误堕近繇之一也。
二平等行慈中又二。初行乞即时等也。二出意即阿难等也。
初中云即时等。叙乞食之仪轨也。心中等。叙乞食之心愿也。初求而又云最后者。似乎不解。然初求。在阿难方将乞食作念之时。最后。在王臣设供虽有不同总为最先。除王臣外未设供者为最后耳。檀越者。檀即檀那。亦即布施。越即超越。盖从来己之所有念念不欲与人。是为悭。他之所有念念欲得于己。是为贪。繇此悭贪无业不造。无苦不招。则知悭贪乃生死苦海之本。今不唯不贪他有。且破悭囊而为布施。生死苦海从此得超越矣。故名檀越。方行等慈者。方即法也。如来具有平等大慈。阿难意欲法而行之。故称方行等慈。正是阿难作想之处。故云发意等(云云)。若内有净秽贵贱之心。外有净秽贵贱之境。心境隔别。能所对待。安能圆成平等。盖阿难期欲心境双亡能所绝待。方是如来平等行慈。而众生之无量功德得圆成也。
次出意中。谓阿难欲行如来等慈。非出无因。实仰体如来呵诫之意。故曰已知(云云)。良繇空生迦叶一富一贫两不平等。内有拣择之心。外有贫富之境。所谓心境隔别能所对待。是不均平非均平也。是有遮非无遮也。钦仰等者。如彼二人。既舍富从贫未免以贫而遮富。又舍贫从富未免以富而遮贫。于是使贫者不无生谤。富者不无生疑。今欲平等。贫不遮乎富。富不遮乎贫。贫富两不相遮。疑谤得以远离。此乃如来意。阿难欲行故云钦仰及开阐也。
三正行乞食中。肃恭斋法者。如分卫经云。入城不见城相。见人不见人不相耳。
二正误堕中。尔时等者。阿难初果圣人。云何为淫女所转邪咒所摄。以其但破分别之见惑。未破贪爱之思惑故。究极而论。良繇阿难虽曰发心乃见相而发心也。虽曰听法乃缘声而听法也。既因见相发心。虽如来三十二相之相与登伽淫女之相不同。其能见之心则一。既因缘声听法。虽如来八音四辨之声与梵天邪咒之声有别。其能听之心不殊。以故昔日为如来转凡入圣。今日为淫女转正入邪。总不出声色二字。以娑下出其能摄所以也。娑毗迦罗此云黄发。外道也。其于先世从梵天得此邪咒。登伽亦习此咒。以此咒而摄阿难。故云以娑等也。淫躬等者。以登伽通身淫态谓之淫躬。以阿难专持戒法谓之戒体。既云淫躬抚摩将毁戒体。盖登伽将欲淫犯阿难。非阿难将欲就于登伽也。如下文云。如来知彼淫术所加。及后文云。心清净故尚未论溺。诚可验也。
问云何此经借阿难大权示堕淫室为发起耶。答佛菩萨度世。所谓但有利益无不兴崇。逆顺关头。纵横自在。良繇淫欲一着乃生死根本最为深害。故下文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生从此生。死从此死。头出头没了不知觉。乃如来恐其丧法身殒慧命。故叮咛告诫为保护之。然昏迷者终不得悟。因此小而丧身丧家。大而失国失天下。乃至危妻子辱父母者不可胜数。其法身慧命安得保乎。是故今经借阿难之大权示现。于昏眠睡中忽喝一声。聋瞽中作一样榜。为后世之生死大海作舟航耳。
二如来悲救分三。初如来下斋毕旋归。二于时下放光说咒。三敕文殊下将咒往护。
初齐毕旋归中。如来知彼之知字。乃化他权智之鉴照也。余可知。
二放光说咒中。于时世尊等。若约修性。具有两种三德。世尊顶者。表法身也。以无相顶最广大故。百宝无畏光者。表般若也。以百宝光明普照耀故。光中出生宝莲。表解脱也。以莲花染净不二故。以此三法明性中三德。若夫有佛化身。表乎般若。以佛即觉离一切染故。结加趺坐。表乎法身。以趺坐入定寂照不二故。宣说神咒。表乎解脱。以咒之力不可思议故。以此三法明修中三德。初世尊等。皆就佛身故表性中三德。次有佛等。皆就化佛故表修中三德。总显本始不二修性相即也。以一经所谈理即法身行即般若证即解脱故。用两种三德以表发起耳。
三将咒往护中。问咒既神妙。何须往护令得脱耶。答咒虽神妙。如世之帝王。凡有宣布必须遣官。非诰敕之无力也。然此经以阿难误堕为发起。如来欲救不自说咒。转令顶中放光。光复化佛。化佛说咒。无他。总欲发起一经所以。举象示意。召事显理。举何等象示何等意。召何等事显何等理。当知如来法身无相不相。尽法界而言无非法身。如来般若无说不说。尽法界而言无非般若。如来解脱无现不现。尽法界而言无非解脱。良繇阿难迷而不觉昏而不知。见三十二相之相而发心。缘八音四辨之声而听法。如是根境历然能所不亡。唯是生灭非不生灭。以故遇登伽淫女之色。虽不同乎佛相。便为所转。闻梵天之咒。虽不似乎佛声。亦为所摄。佛意从来以指标月。今阿难反认指以为月矣。佛意从来以筌得鱼。令阿难反执筌以为鱼矣。到此田地无可奈何。只得作大方便以无相顶中放光光中化佛化佛说咒。意欲阿难见光中化佛知三十二相之相不可以为相。闻化佛说咒知八音四辨之声不可以为声。然如来之相尚非相。而登伽淫女之相岂得为相。如来之声尚非声。而梵天邪咒之声岂得为声。于此不待转登伽而登伽自为我转。那更为彼所转。不待摄梵天而梵天自为我摄。那更为彼所摄。不唯悟如来之相相非相。即登伽之相亦相非相无非法身。又不唯悟如来之声声非声。即梵天之声亦声非声无非般若。此皆如来神力所现之大解脱。又知如来现非现无非解脱。无一而非是如来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若能了此。见色自不干乎色。闻声自不干乎声。见色不干色不妨终日见色。闻声不干声不妨终日闻声。方谓之闻闻。方谓之见见。所以下之所明。从破妄心显真见以去。五阴六入乃至七大。无一而非如来藏心妙真如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从是举象示意意无不彰。召事显理理无不着。以故顶中放光光中化佛化佛说咒。如是则知序有性中三德而为发起。则正说所明究竟坚固之理可见矣。序有修中三德而为发起。则正说所明究竟坚固之行及究竟坚固之位又可见矣。更而言之。序有法身德。正说有究竟坚固之理。序有般若德。正说有究竟坚固之行。序有解脱德。正说有究竟坚固之证。所以发起是正说之发起。正说是发起之正说。苟有上根利智之人目击道存者。形教一番已得益矣。但中下未明斯旨。更有下文之声教耳。序分竟。
二正宗分。复分为二。初自阿难见佛至八卷中汝当奉持。为正道。二自说是语已至十卷末不恋三界。为助道。初又分为四。初明究竟坚固理。从阿难见佛至四卷中尚留观听。二示究竟坚固行。从及诸大众至七卷中所作如愿。三显究竟坚固位。从即从座起至八卷中名为邪亲。四结究竟坚固名。从尔时文殊至汝当奉持。初又为二。初从此至三卷尽。对阿难明破妄显真以开圆解。二从四卷初至尚留观听。对富楼那明迷真起妄以开圆解。初又分三。初阿难下当机启请。二于时下大众愿闻。三佛告下如来答示。
初当机启请中。菩提乃所证之果体。奢摩等三乃能证之因行。若要从因至果。必须所入之门。即最初方便也。奢摩等三。奢摩他体真止也。三摩方便随缘止也。禅那息二边止也。合三止如此。奢摩他空观也。三摩假观也。禅那中观也。合三观又如此。然圣人立法。而非一偏。止者止其散。观者照其昏。在情而论。昏则散。散则昏。立法对治。岂单止而不观。单观而不止。是以奢摩他止三摩观禅那止观不二也。止观共合又如此。上来虽有三番分合。乃三番俱。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三义既同。且就三观而明。奢摩之空观。空则俱空。中假亦空。所谓一空一切空也。三摩之假观。假则俱假。空中亦假。所谓一假一切假也。禅那之中观。中则俱中。空假亦中。所谓一中一切中也。三一圆融不可思议。故云妙奢摩妙三摩妙禅那。以此之因无别有因。全以果体而作因心。还以因心而克果体。故曰十方如来得成菩提等也。预提下去奢摩等中心见五阴七大等。及富那章三如来藏对显亦可。最初方便者。问三种工夫下手所在。盖的指耳根为最初方便耳。所以下文拣选圆通。乃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又观音自陈云从闻中入(云云)。信知耳根圆通为最方便也。合而观之。以其问妙奢摩等三故。初三卷半经所明莫非酬其所问也。以其问最初方便故。自阿难请入华屋已去所明亦莫非酬其所问也。以其问得成菩提故。自七卷至八卷中始于干慧终至妙觉中间五十五位菩提之路。亦莫非酬其所问也。
二大众愿闻可知。
三如来答示中分二。初从此至三卷末如来酬请。二尔时阿难至七言偈尽当机领悟。初又三。初酬奢摩。从此至二卷中是也。二酬三摩。从汝犹未明至三卷中是也。三酬禅那。从白佛言至三卷末是也。初又四。初佛告下审问发心。二佛言下双标真妄。三汝今下劝进直心。四我今下正破虚妄。初又二。初问。二答。
问中言顿舍世间深重恩爱者。世间最重者无如父母之恩。最深者莫若妻子之爱。除非出家学出世法将以得慧命悟法身则无过此。是以顿舍世间深重恩爱也。
二答中。我见如来等者。阿难大大病根正为此耳。然见三十二相之相而发心。其内之见根。外之色尘。及夫中间分别之识。根尘识三全属生灭。是以纵得初果。犹未免为登伽淫女所转。梵天邪咒所摄。若能了达根尘识三当体寂灭。又不妨根尘识三法尔宛然。又宛然处寂灭。寂灭处宛然。遮照一如。空有不二。如是谓妙奢摩可也。妙三摩可也。妙禅那可也。彼登伽也其奈尔何。所以下之所明奢摩等三。不过除其病根而已。问云何须要审其发心。答修菩提行事非小可。务在发心端楷。如发心不正道那得来。故下文云。若以生灭为因欲求不生灭果。无有是处。盖亦谓此。
二双标真妄中。言善哉阿难等者。要看得好。盖云汝能发心可谓善矣。故称善哉。然见相发心犹未尽善。故又曰汝等(云云)。一切众生者。以五阴之实法成众生之假名。即九界也。故云一切。若凡夫有六道。若圣人有三乘。无始者。无明法性二俱无始。今言无始乃无明也。此是集因。生死者。在六道有分段。在三乘有变易。其虽不同总属生死。生而死。死而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环而无穷轮而不息。故云相续。此是苦果。如是烦恼生死皆因不知真。故曰皆由不知常住(云云)。及夫不知妄。故曰用诸(云云)。常住二句等分字释之。亘三世而不生不灭是为常。遍十方而无去无来是为住。于一切虚妄永离是为真。于一切染污不着是为净。观照诸法是为明。诸法所依是为体。若夫心即用性即体也。若总明之。当其三千性相一尘不立。为之真空。一尘不立不妨三千性相。为之妙有。三千性相处一尘不立。一尘不立处三千性相。为之圆中。三一相即。三一不二。如是之心方是常住真心。如是之性方是性净明体。然此之真汝既不知。所以有此无始之生死也。以不知真。所以用者唯诸妄想。故云用诸妄想。若凡夫所用唯幻有。二乘所用唯偏真。菩萨所用唯但中。如是对常住等之真空妙有圆中而言。止是妄想而已。既是妄想。自非真体。所以有生死之轮转。则妄想是因。轮转是果。然此之妄汝又不知。所以有此生死相续也。云何此处既标其真而又标妄。以阿难既问奢摩等三。如来下去为他答明。就其破妄而言。破妄心破妄见破生灭因缘自然和合不和合等无非是妄。故标其妄以为后破之把柄。就其显真而言。显真心显真见。乃至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更有五阴三科无非如来藏心妙真如性。地等七大无非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此皆显真。故标其真以为后显之伏案。如是标真要他知真。标妄要他知妄。若知真真应修。若知妄妄应破。若能修真妄自破矣。若能破妄真自显矣。到此时节。那得为生死相续。所以为当机特标此耳。
三劝进直心又二。初正劝。汝今等也。二引同。十力等也。可见。
四正破虚妄二。初阿难下徴审。二佛告下破显。初又二。初审将何爱乐。阿难等也。二徴心目所在。佛告等也。
初审将何爱乐。有问有答。皆可见也。
二徴心目所在有二。初佛告下示意。二吾今下问答。初又三。即法喻合也。
初法可见。
二喻中。譬如国王等者。国王即常住真心也。以其能王法性土故。贼即妄想也。所谓六媒引贼自劫家宝耳。兵即奢摩等法也。
三合中。使汝流转等者。阿难因是心目循声逐色。其初也为如来三十二相之色八音四辨之声流转。其后也为登伽淫态之色梵天邪外之声流转。皆是心目为咎耳。
二问答有二。初问。二答。
初问中。专问心目。以其属流转故。
次答中。十种异生者。若依下文十二类生应有十二。盖空散消沉不在心目止言十耳。异生即众生也。唯识论中皆云异生。以其十种各各因招各各果。以其因有善恶致果有好丑耳。浮根四尘者。指眼根也。地水火风四大为其能成。色声香味四微为其所成。今通举之。故云浮根四尘也。言世尊等者。盖阿难一向来认心在身内眼在面上。不敢直言。故先举十种以明其心在内。则知其眼亦在乎面矣。次举如来以明其眼在面。则知其心亦在内矣。但各举一边以互显耳。取以后就自己乃具言耳。意谓如来眼在面上。例我阿难亦然。又谓十种异生心在身内。例我阿难亦然。故曰我今(云云)。
二破显又二。初佛告阿难去破妄心。二闻已重复去显真见。初又二。初七处破妄心无所。即佛告阿难等也。二三处诘妄体无无。即阿难在大众等也。初又七。初佛告阿难下破计身内。二阿难稽首下破计身外。三阿难白佛下破计潜根。四阿难白佛下破计内外。五阿难言我下破计随合。六阿难白佛下破计中间。七阿难白佛下破计无著。初又三。初佛告等举事审详。二尔时等摩顶诫许。三佛告等例事牒破。初又分三。初定内外。自佛告去也。二定先后。自阿难去也。三定因繇。自阿难去也。
初定内外中。汝今现坐等者。盖以阿难例心。讲堂例身。祇陀林例山河大地。明暗塞空者。所以阿难在讲堂内。祇陀林在讲堂外。先定其内外如此。
二定先后中。汝今堂中等者。盖以阿难在堂中先见如来等。例识心在内应先见心肝等。如是外望方见林园。例识心在内亦应先见心肝次见乎外。次定其先后又如此。
三定因繇中。汝属林园等者。盖讲堂既例汝身。汝心在内。何以得见外之林园。以户牖开豁例根之窍穴故。我等例心在内。因根之窍穴得以见外。再次定因繇。又如此。则知三文以事审定。然后下文即以其言为例翻破。此乃如来之妙辨也。不尔。此文为无用矣。而如来之说岂无用耶。下皆仿此。
二摩顶诫许中。摩阿难顶者。有二意。一将开常住真心之解。先摩顶而许之。一首当七处破妄心无所。妄心乃彼所计。今忽破之虑其恐怖。故摩顶而慰之。有三摩提等者。三摩提因也。大佛顶果也。又三摩行也。首楞严王理也。此乃因果不二行理同体者也。若三摩之因而以大佛顶果名之。则知三摩所以为三摩全大佛顶为三摩。又大佛顶之果为三摩因之名。则知大佛顶所以为大佛顶全三摩为大佛顶。所谓因果不二修性相即者也。楞严之理。对显亦然。乃结云所谓行理不二修性相即者也。具足万行者。既三摩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又云具足万行。正显大佛顶果德首楞严理体具有三摩之万行耳。若六度而言。一念无贪即名施。乃至一念无痴即名智。六度既尔十度例然。十度既然万行亦尔。故曰具足万行。十方如来等者。三摩既名大佛顶。又名首楞严王具足万行者。乃是十方如来出生死之门。到涅槃之路。以其全果以成其因。全理以成其行。故云一门。以其因果不二行理一如。不可以心思语议者。故云妙庄严路。如是则知其门也是三摩提。其路也亦三摩提也。非一方一佛者然。故云十方如来。阿难前问三种。今三摩既名大佛。又名首楞严王。更具足万行为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则奢摩禅那皆亦然耳。今当为其发明之初。故总明之。然但就三摩者。盖此经所重在显真故。然显则俱显。如奢摩中显真心则云常住真心。显真见则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三摩中显五阴三科之真则云如来藏心妙真如性。禅那中显地等七大之真则云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谓一立一切立。不独三摩是显真之妙有者也。又当其显真妄心随破。所谓一破一切破。不独奢摩是破妄之真空也。又破显俱时。真妄相泯。所谓一统一切统。不独禅那是破立俱时之圆中也。所以谓之妙奢摩妙三摩妙禅那。则破云三摩者。正显三法圆融不思议耳。
三例事牒破又三。初佛告下依例重审。二阿难下牒执推破。三是故下结非在内。
初依例重审中。有问有答。更作一番审者。上虽举事审详。今欲破之。恐其不知所以。故重审耳。
二牒执推破又二。初牒执。即阿难等。二推破。即尔时等。
初牒执中。汝亦如是等者。意谓。汝云众生在堂不见如来及夫林泉无有是处。则汝之所言如此。然在我看来。不唯众生者然。即汝阿难亦然也。盖牒其众生在堂应见如来及夫林泉之言。则汝心在内之执可例知矣。以上举事审定中。意欲以阿难在讲堂例心在内。如来大众例身内心肝等。祇陀林例身外山河大地等。故牒之曰汝亦如是(云云)。二推破又三。初尔时下夺破。二纵不下纵破。三必不下责破。
初夺破中。尔时等者。意谓汝计明了之心实在身内。若以汝言之事例之。犹汝阿难在讲堂也。汝在堂中先见如来等。例汝心在身内。亦应先见身内所有。故曰尔时(云云)。虽就汝所计如此。今可有众生先见身中所有。犹汝在堂先见如来大众。后及观乎外物。犹汝次见林泉等事否。故云颇有(云云)。先见及下能见二见字义与知同。但就能例故云见耳。以此计心在内不成矣。
二纵破中。应先补一转计云。心虽在内不能先见身内。如来即破之曰。纵许心在内不见心肝等。乃纵其在堂中不见如来也。故曰纵不(云云)。若夫爪之生。发之长。筋之转。脉之摇。如是等通乎内外者。诚应一一分明晓了。乃例其在讲堂虽不见如来则大众通乎内外者应当见也。故曰爪生(云云)。如是心在身内不见心肝等。例汝在堂中。岂有不见如来姑许其不见耳。又不见爪发等。汝在堂中而大众亦不见岂有事乎。故曰如何不知。以此计心在内亦不成矣。
三责破中。必不等者。意谓上来所明汝心在内不知内矣。若汝必然不知。则汝心在内尚不知内。其山河大地明暗塞空等一切外物。与内了不相关。如何得知。犹汝在堂不见如来等。那得见堂外林泉等。汝在堂中。必见内之如来及夫大众。后见外之林泉。以其身在内也。若汝计心在内。既不见内。则不同在堂见如来大众之例矣。内尚不知。外何能知。则又不同在堂外见林泉之例矣。如何汝计在内。故曰必不(云云)。以此计心在内又不成矣。上来夺破纵破责破三番。皆按所定之事而例破之。方见前之汝今现坐等及此如汝所言等有着落有开会耳。
三结非在内可知。
二破计身外为二。初阿难等陈计。二佛告等审破。初又二。初阿难下正陈。二是义下请证。初又二。初立计。阿难等。二转计。所以等。
初立计中。闻如来如是法音者。即指上破在内不成之说耳。悟知等所立计也。
二转计中分二。初所以下喻前。二一切下正喻。
初喻前中。譬如灯光等。喻前之识心在内不见内也。
二正喻又二。初举法。一切等。二喻合。亦如等。皆可见。
二请证中。同佛了义者。非题中之了义也。阿难意谓。向之所计以不了义故被如来推破。想如来必以在外为了义矣。今我悟知心实在外。欲同如来了义之意。得无以了义而借妄于如来了义否。故曰同佛(云云)。
二审破分三。初佛告下以事审定。二佛告下牒计推破。三是故下结非在外。初又二。初问。二答。
初问中。适来乞食者。有人疑云。说经之日正属王臣设斋。何更乞食。如来亦应其供。何言我已宿斋。此盖不知如来说喻与法相似。便以为例。非实在乞食应供。上说所以云适来。适者即适才也。云宿斋等者。宿即预也。含下一人食时之意。谓诸比丘既行乞食。还行就食。故曰汝观(云云)。一人二句。盖例心在身外心与身不相干耳。既有一人多人彼此相隔。那可一人食多人饱。阿难答中亦即此意。例心在身外亦有彼此之分。岂得心有知身亦觉乎。故下正破中即以此事例破。虽有事理及更责三番。同此意耳。
二答中。躯命不同者。罗汉子缚虽断。果缚犹存。故云躯命不同云耳。
二牒计推破分二。初牒计。即佛告等。二推破。即身心等。又分三。初身心下约理破。二我今下约事破。三佛告下更责破。及结非在外皆可见。不复记。
三破计潜根分二。初阿难下陈计。二佛告下推破。初又二。初泛陈。阿难去也。二的指。佛言去也。
初泛陈中。知在一处者。此阿难之偷心也。因前来计在内在内被破。计在外在外被破。所以此中不敢实指某处。但一处耳。
二的指又分二。初如来徴。即佛言等。可见。二当机答。即阿难等。文有三。法喻合也。
初法可见。
二喻中。犹如等者。盖以琉璃喻根。以眼喻心。琉璃无碍乎眼眼即得见。以例识心潜根。根若见时。心即分别也。故曰犹如(云云)。然阿难虽依此喻。则犯法喻不齐之过。所以下文如来即此而破斥之。
三合中文可见。
二推破亦分三。初就例审定。佛告下也。二牒执推破。佛告下也。三结非潜根。是故下也。初又二。初问。二答。
初问中。犹如琉璃下。应补云。汝之所言如此。所执如此。我即以汝之所言所执问汝。故曰彼人(云云)。
二答中可见如此审实。定其法喻不齐。以作破斥张本耳。
二牒执推破。为二。初佛告等牒执。二当见等正破。正破又二。初当见下总破。二若见下分破。
初总破可见。
二分破中。以见眼不见眼分破耳。若见等者。眼是能见之根。有照了者。物是所见之境。不动转者。若见山河又见其眼。能见之根同乎所见之境矣。故曰眼即同境。然若根同乎境。境无动转。则根亦不动转。云何如汝上之所云彼根随见随即分别。故曰不得成随。初破见已明。次不见可知。如是则见所立。乃法喻不齐矣。那得潜在根内如琉璃合眼等耶。
三结非潜根即是故等。可知。
四破计内外为二。初阿难下陈计。二佛告下推破。初又二。初正陈。即阿难等。二请证。即是义句。
初正陈中。我今等者。谓我初计心在内。被如来必不内知破。乃至计心潜根。被如来法喻不齐破。然我之心岂终无依。还应思惟得之。故云我今等也。开眼等下。应补云。以其窍穴居外有窍则明故也。闭眼等下。亦应补云。以其腑脏在中有藏则暗故也。在阿难虽有见明见外见暗见内。其所计者重在乎内。意欲救第一之在内耳。是以如来破斥。初文即云汝当闭眼见暗之时(云云)。乃至总结归亦云。汝言见暗名见内者。可见破亦专破其见暗见内也。
二请证可知。
二推破中分三。初佛告等约外见破。二若离等约内对破。三是故下总结归破。有人云。汝当下破其见明见外之不成。若离下破其见暗见内之不成。此皆不然。今初约外见。破其见暗见内之不成。二约内对。亦破其见暗见内之不成也。初约外见破中又分为二。初审定。佛告下也。可知。二推破。若与下也。又分二。初若与下以对破。二若不下不对破。
初以对破中。云何成内下。应补一转计云。如来所言之暗虽在眼前。则与内腑之暗不殊。故能成对。即破之曰。若成(云云)。意谓。汝言眼前之暗同于身中之暗故成内对。则内暗之焦腑外暗之暗室同一暗矣。设若汝居暗室之中。尽其暗室之暗皆汝之焦腑矣。那得暗室成汝焦腑。
二不对中二句可知。所以见暗见内之不成也。
二约内对破分二。初正破。若离下也。二转破。见面下也。
初正破。初若离之前亦应补一转计云。吾之所言暗者。乃在身内闭眼而可见者。如来所言暗室。在乎身引开眼方见。是以我之见内离乎外见也。既离外见。岂不成其内对。即破之曰若离等也。盖谓汝言内暗不同室暗。以离室暗而内对得成者。故云若离(云云)。此牒文也。合眼去正破也。可知。
二转破中又分为三。初见面下在空非内破。二若在下自他混乱破。三汝眼下身眼两觉破。
初中。先应提起在空非外之意。消文之后。更结成在空非外之过破之。下二亦然。后应展转结云。一身那成两佛。一身不成两佛那得一人而有两觉一人若无两觉。那得如来之见是汝之体。如来见既不是汝体那得根在虚空得见汝面。虚空根既不见汝面那得开眼见明得见汝面。开眼既不见面那得闭眼见暗名为见内。如是推破。则见暗见内之不成亦明矣。
三说结归可知。
五破计随合。自此以去三种皆引经而作转计。阿难意谓。始自计内。次计外。三计潜根。四计内外。皆出己见。所以一一被斥。今即如来所说之法立义为问。谅不能破。故从此立皆引经而立。亦阿难之词屈理穷耳。随合中二。初阿难下依经起执。二佛告下牒执推破。初又二。初引经。即阿难等。二谬计。即我今等。
初引经中。由心等者。盖法本不生。由一念分别心生而种种之法遂生。又心亦不生。由诸所分别之法生而能分别之心亦遂生法既由心而生。心若未生乃法性了不可得。心既由法而生。法若未生乃心体亦了不可得。如是若法若心悉不可得。即所谓心法两空。又法即六尘等。心即六识等。即由尘发知。由知发尘。全生自体耳。故曰由心(云云)。如来正意如此。
二谬计。阿难不知佛意。乃谬计云。在如来之所说看来。则心随所合矣。而以如来之说验我阿难之心。我思惟心随所合处亦应随合而有。故云我今(云云)。亦非等者。亦非二字应约即离并看。既曰随所合。则何处不遍。不可定其即内外中间之三。又不可定其离内外中间之三。故曰亦非(云云)。应知阿难虽牒心法两意。所计唯在随合。
二牒执推破。分三。初牒执。佛告等也。二推破。是心等也。三结破。是故等也。然初牒执可知。
二推破分二。初是心下总破。二若无下别破。
初总破中。是心等者。总以无体而破其合也。意谓。既随所合心则随有。则汝能合之心尚无自体。将何所合。如函盖为合。其函也有体。其盖也亦有体。方能成合。今乃无体如何成合。故曰是心(云云)。虽知不成其合。我且问汝。故下有无体有体之二破也。
二别破为二。初若无等约无体破。二若有等约有体破。
初无体中。则十九界等但有其名而无寔事。将何为合。如十八界六尘。根尘识三各有所合。若十九界七尘。则十八界之外有何界。六尘之外有何尘而为合耶。今汝无体而欲随合。犹如乎十九界七尘无可成合之义。故曰是义不然。则就无体而云随合不成矣。
二约有体破。为二。初内外出入破。即若有等。二一多遍局破。即阿难等。初又二。初若有下正破。可知。二阿难下会归。又二。初阿难下当机转计。二佛言下如来正会。
初转计中文可知。二如来正会中。佛言等。谓见虽是眼。其所以见不在眼耳。盖以室例身。阿难例心。门例眼。既阿难在室。门不能见。则见在阿难不在门矣。以此例之。可知见在心不在眼矣。故曰若眼(云云)。诸已死者。谓诸人已死其眼犹在。不可作诸根已死眼根犹存。以诸根死眼亦死故。
二一多遍局破。分二。初定。阿难等也。二破。若一等也。又分四。初若一下以一体破。二若多下以多体破。三若遍下以遍体破。四若不下以不遍体破。皆可知。
六破中间为二。初阿难下依经起执。二佛言下牒执推破。初又二。初引经。即阿难等。二谬计。即如我等。
初引经中。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者。谓方等中说楞伽等经也。实相者无相不相谓之实相。无相者无生死相。无不相者无涅槃相。涅槃生死两不可得当体真尝。故曰实相。言心不在内等者。心即实相之体。廓彻圆融周遍法界。是以不在内不在外也。若有内外可得岂是实相体哉。如是解释。方是如来正意。如我下乃阿难之谬计耳。如我等前亦应补云。据如来所说。心不在内及不在外可知矣。故曰如我(云云)。内无所见等。翻前所破所计也。今相知故等。正定中间也。
二牒执推破三。初约身处破。佛言等也。二约根境破。阿难等也。三结非中间。是故等也。初又二。初佛言去徴定。可知。二若在去推破。又二。初约身。若在下也。二约处。若在下也。皆可知。
二约根境破。分二。初阿难下当机转计。可知。二佛言下如来推破。又二。初定。佛言下也。可知。二破。若嫌下也。又二。初若兼等兼二破。二兼二等不兼破。
初兼二破中。若兼等者。谓识心兼根尘之二也。物是根尘。体是识心。心若兼乎根尘。根有照了之者乃更有知。尘是无知之者。若其兼之则亦有知。根尘之物与心之体相杂乱矣。故曰物体杂乱。何以故。根尘之物不同心之体故。故曰物非体知。如是两兼。一半分在尘。尘本无知亦有知矣。一半分在根。根有照了乃又知矣。二皆有知。则根尘两家互成敌立。所谓尔我相知止成两位。如何有汝心之中位。故曰成敌(云云)。
二不兼中。兼二不成者。谓既不兼根又不兼尘。故曰兼二不成。根既不兼。其虽照了亦难言知。尘若不兼。其虽无知亦难言不知。如是不可以为知。不可以为不知。故曰非知不知。彼根尘者汝其能生也。既云非知不知了无体性。汝心之所生居乎中间有何相状。故曰即无(云云)。前兼二就根尘为物识心为体。如此消释。若根为体尘为物。物本无知。体能照了。心若兼之。照了者固有知。无知者亦有知。若根若尘全无定局。故云物体杂乱。以其尘之物非若根之体有照了故。故曰物非体知。成敌等同前。
三是故下结非中间可知。
七破计无著。为二。初阿难下依经起执。二佛告下牒执推破。初又二。初引经。阿难等。二谬计。则我等。
初引经中。虽曰既不在内等止显偏空。有人因见共转二字。谓是般若转教。盖不知教相者也。若在般若。带通别二正说乎圆。那得有如此语。其言共转者。乃或为发起或为当机等助扬佛化为共转耳。则知常言等。即析于二十五有之有俱无等显于偏真谛理之空也。如来正意如此。则我下。乃阿难谬计也。则我等者。意谓以如来之说定我阿难之意。以我阿难之意还合如来之说。经是无著。我亦无著。两相契合。第不知如来肯印可否。故云则我等也。
二牒执推破。分三。初牒定。佛告等。二斥破。无则等。三结归。是故等。
初牒定中。为在为无者。意谓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言一切无著。以有在为无著耶。抑以无在为无著耶。如是消释。与下推破之意自合。不必作他说。
二斥破。分二。初无则下正斥。二无相下重破。及结归皆可见。
问云何破其妄心多不至八少不至六却当七耶。答如来法药应病而施。盖世间所执计者不出四种。四种共有乎七。阿难既是大权示现。岂不预为堤防。故一一对治有是七耳。一是一切凡夫所计。即身内一番也。二是一切外道所计。即身外潜根及内外三番也。三是偏渐菩萨初心所计。即随合中间二番也。四是二乘初心所计。即无著一番也。此系师资并阐机应砧槌。为后世之法药而设为之。非阿难之寔有是事也。七处破妄心无所竟。
二三处结妄体元无。云三处者。一指咄破阿难此非汝心。即汝今欲知等也。二指此是前尘虚妄想相。即阿难矍然等也。三指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即阿难白佛言等也。今预分二。初尔时阿难去当机责躬陈请。二尔时世尊去如来现瑞开示。初又二。初尔时下责躬。二惟愿下请法。初又二。初皈敬。尔时下也。二陈词。我是下也。
初皈敬可知。
二陈词中。我是最小等者。阿难是斛饭王子。如来是净饭王子。阿难初生适当如来成道。则知阿难乃兄弟中最小。故云我是最小之弟。自最小第至不知真际。具有往返两番生起。可见。
二请法又三。初正请。惟愿等。二明益。令诸等。三谛听。作是下。
初正请中。开示我等奢摩他路者。上真际是所诣之理。今奢摩是能诣之行。故前云诣今云路。
二明益中。令诸等者。阐提此云信不具。弥戾车此云恶见。意谓若得如来奢摩他路开示一番。不唯我等显常住真心以得其益。即此辈亦应毁裂恶见而生信矣。以前来不闻真性。所以不信而生恶见。今若闻此真性。自当转不信为信。转恶见为正见也。
三谛听可知。
二如来现瑞开示。为二。初尔时下现瑞。二佛告下开示。初又四。初尔时等放光。二普佛等。动地。三如是等合界。四其世等远闻。
初放光。表不思议智德。二动地。表不思议断德。三合界。表不思议理体。四远闻。表耳根圆通。初云从其面门者。面门在两耳两眉两眼之间。表三德秘藏。以面门是一身最尊之处。三德乃如来极果之体。故以表之。放种种光。表从三德秘藏发为妙奢摩等之智也。所谓全由果体发为真因。故以从面门放种种光表之。其光晃曜。表此奢摩等智圆观圆照全空全假全中。所谓泯一切法。泯则俱泯。即中假亦泯。乃至统一切法。统则俱统。即空假亦统。故以其光晃曜表之。如百千日。表百千三昧也。以此三智而为妙行。百千三昧自得成就。故以如百千日表之。表智德如此。
二从来智德未成。则不思议断德亦未能证。今智德既成。其六根所有无明悉皆断尽。故下文云。生死流转也是六根。安乐妙常也是六根。又云。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如是则知生死流转全在六根。是以应破六根无明。无明破生死断全成断德。故以六种地动表之。表断德如此。
三前来智断二德未成未证。这种不思议理体亦不能显。今论其智智德成。论其断断德证。其不思议理体从是显现。所有地狱界乃至佛界无不圆彰。故以十方国土一时开现表之。既十界圆彰。如地狱成一法界。法界外无别有法界。则九界亦不可得。如佛界成一法界。法界外无别有法界。则九界亦不可得。无非一大总相理体。故以诸世界合成一界表之。又此理体全由智断二德。盖佛即智。威神即断。故以佛之威神等表由智断得显理体也。表理体如此。
四如是若智若断若理悉皆得成得证得显。而行人自当从此发行而修。以获耳根圆通妙门。若耳根一悟。其声也声是法界。其根也根是法界。无非法界。不必如来之声尘来菩萨之耳边。菩萨之耳根往如来之声处。故以远闻表之。表圆通如此。何以现瑞作如此表。无他。总是如来化导不出形声两教。如是一番放光。放光元是本具不思议智德。一番动地。动地元是本具不思议断德。一番合界。合界元是本具不思议理体。一番远闻。远闻元是本具不思议圆通。今经所明全为四种。所以现瑞之中法尔表报。非是勉强配合。从是利根机宜目击道存。当下便能成此智。证此德。显此理体。得此圆通。若夫钝根未免声教得益。故有佛告以去之文也。
二开示。分二。初佛告阿难等直示二种根本。二阿难汝今等正显妄处无体。初又二。初佛告下斥迷。二皆由下示由。初又二。初众生。佛告等也。二行人。诸修等也。
初一切去是不修行者。故分为众生。二诸修去是修行者。故分为行人。初中若总言之。一切众生谓九界也。种种颠倒。失真曰颠。认妄曰倒。谓九界众生。如六道于身受等四无常计常乃至不净计净。如二乘于身受等四常计无常乃至净计不净。如偏渐菩萨于身受等四常计无常亦无常乃至净计亦净亦不净。此皆不知本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是为失真也。而起常无常亦常亦无常乃至净不净亦净亦不净。是为认妄也。故云种种颠倒。若分言之。此单斥一切凡夫不修行者。于身等四起惑造业招报。是为之三道也。此之惑业苦三。有了烦恼必造恶业。造了恶业必招苦报。乃一定不移。故曰自然。则知一切众生是苦报也。种种颠倒恶业及烦恼也。从无始来。以无明无始业果亦无始也。如恶句复以喻明可见。
二中诸修行者。斥一切修行人。不能全性起修须离性而修。不能全妄即真须舍妄寻真。以故不成无上菩提也。菩提下应补云。不成菩提成何等。故云乃至。总不出前明种种颠倒中二乘及偏渐也。所以乃至之上还有一种成偏渐菩萨者。今超略之。故云乃至(云云)。要知魔道亦从修行而成。故下三决定云。纵有智定现前。淫心不断必落魔道。及杀盗妄心不断必落鬼道。及乎妖魅及爱见魔失如来种也。
二示由。又二。初皆由下标举。二云何下徴释。
初标举中。皆由等者。谓前不修行者三道缠缚。修行者不成菩提。总由不知二根本故。故曰皆由(云云)。错乱修习者。谓其不知全妄即真。舍妄体外更欲寻真。是为错。谓其迷妄不知是妄。从妄体上更起邪行。是为乱。如是则上之修行者固错乱修习。不修行者亦错乱修习。以凡夫中人大修戒善外道亦修邪三学故。其喻可知。
二徴释。又二。初云何句徴也。可见。二阿难等释也。又分三。初示真。一者下也。二示妄。二者下也。三结责。由诸下也。
初中云诸众生等者。亦指九界为诸众生也。能缘为攀。所缘为缘也。如人中以六尘攀缘为自性。外道以断常攀缘为自性。诸天以欲乐攀缘为自性。二乘以但空攀缘为自性。偏渐菩萨以次第攀缘为自性。虽各浅深邪正不同。以理该之。总由不知无明烦恼之妄。乃是生死根本而认为自性。故曰一者(云云)。
次中云无始等者。乃真性菩提性净涅槃也。元清净体者。所谓常住真心妙净明体。即真性菩提性净涅槃之体也。识精元明者谓八识也。以其生灭与真如和合而有。一分生灭为识精。一分真如为元明。若迷之。真如亦是生灭。悟之。生灭亦即真如。今真妄并标。故云识精元明。识精有二意。一是识最为微细。所谓生住异灭分剂头数。故名识精。二是识发之于眼根则为见精。发之于耳根则为闻精。乃至发之于意根则为知精。故名识精。元明者。谓其本来元白净故。若以识精等分配诸识。元明九识也。识精八识也。能生句前七识也。有云是前六识也。今合七者。六识固缘前之六尘。七识亦缘第八识为自内我。以故配前七识也。缘所遗者。即上元清净体也。
三中云由诸等者。责其不知真所以失真不知妄所以用妄。枉入者。责其不知真而不求显真不知妄而不求破妄。以致流转六趣之中。然非其所当然。故云枉入。则知初云生死对次中涅槃言。云根本即烦恼对次中菩提言。则汝今等正明生死根本之烦恼也。自性者者字正结指生死根本。无他。即汝与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便是。此明其不知妄也。又知次云菩提等亦对初中生死及根本而言。则汝等恐其不知真体。故指识精等妄缘之所遗者便是。则知所遗者者字亦结指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也。上云元清净。下云缘所遗。文互显耳。可知生死根本之烦恼前攀缘等已具明矣。今复言识精等者为示其所遗之真体故重明之。所以初明其不知妄。次明其不知真也。
二正显妄处无体。分三。初咄破缘心。阿难汝下等也。二指属妄体。阿难矍然等也。三委明无体。阿难白佛等也。此即三处诘妄体元无耳。初又三。初阿难下举拳验见。二佛告下。据见徴心。三佛言下直斥非心。初又二。初正示拳。阿难等。二辨能所。佛言等。
初正示拳中。如来举拳者。前七处止破妄心无所而已。然阿难不知此心毕竟是妄。又不知此忘心毕竟无体。今欲诘其无体。故先示拳徴之。五轮指者。有云佛之五指表地水火风空五大故名五轮。又有云如来指端皆有轮相故名五轮耳。
二辨能所中。曜我心目者。据意止应云目。而兼言心者。若为如来下文徴心预立一案也。若非大权示现何能是哉。我与大众同将眼见者。亦阿难之躲闪处也。恐如来如前破斥。故兼大众言。
二据见徴心。分二。初佛告等正问。二阿难等谬答。皆可见。
三佛言下直斥非心。亦可见。
二指属妄体。分二。初阿难下阿难惊问。二佛告下如来指属。
初阿难惊问中。矍然等者。阿难前来叠叠陈计。虽被如来重重破斥少无惧色。意谓我心不在彼只在此。谁知到此中来。不唯所依之处不可得。即能依之心亦咄破之。是以大生惊惧也。
二如来指属中。此是前尘等者。指六尘之诸法为前尘。此之诸法乃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别离而灭。元非真寔。故云虚妄相。今汝之心由此而生。故云虚妄相想。认贼为子者。如其真性能资我法身。长我慧命。生我功德法财。堪绍法王果位大乘家业。乃是我子。若虚妄相想欲丧我法身。失我慧命。劫我功德法财。不能绍法王位承大乘家业。是贼也。非子也。汝反认此为真性则认贼为子矣。故曰认贼为子。失汝元常者。元即元明。常即真性。此之元明真性本来具有。而菩提得成。涅槃得证。今既认虚妄相想惑汝真性则元常失矣。自当轮回于六道流转于三界。故曰失汝(云云)。
三委明无体。分二。初阿难白佛下陈请。二尔时世尊下答释。初又三。初阿难下历叙所用。二若此下备陈所疑。三我示下结意请示。
初历叙所用中。阿难白佛言等者。论其来由。总因如来咄破非心。又曰此是前尘虚妄相想。在如来所说如是。而阿难犹未知其是非心是虚妄相想。所以有此一番之陈请也。令我出家者。出家有三。一出世俗家。二出三界家。三出无明家。若闻三宝尊名遂发至心。弃田园。舍家私。上别父母。下离妻子。剃落须发。着持衣钵。犹如间云。亦如野鹤。天子不得臣。诸候不得友。是为出世俗家也。从此出家。若能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依是而修。必如是而证。见思烦恼一破。分段生死自断。不复轮回六趣流转四生。从是如火宅之三界亦超。如牢狱之三界亦超。是为出三界家也。若从善知识及法师边闻。或从经卷中得。这种常住真心性净明体。遂发微妙奢摩等三。圆观圆照圆证圆显所有之无明烦恼悉皆断尽永无缠缚。是为出无明家也。阿难所出之家其世俗家不待言矣。其时已证初果。又下云。断除修心六品已证二果。而三界家亦将出矣。若如下文所云。消我亿劫颠倒想。及断除修心六品微细烦恼。已横断界外同体思惑。则无明家亦分出矣。故云令我出家。及善知识者。知识有二。一者知识乎法。二者知识乎机。凡诸佛所说偏圆顿渐等法无不领略。而指摘之曰。何者是偏。何者是圆。何者是顿。何者是渐。如是可谓善知乎法也。凡众生所有人天大小等机悉皆明了。而点示之曰。谁是人机。谁是天机。谁是小机。谁是大机。如是可谓善知乎机也。从此自能以教逗机。以机契教。说法度生。故称之善知识。如法华疏云。闻名曰知。见形曰识。又就他人分上而名其知识耳。叙修善已后应结云。就出家也是我心。就供养诸佛及知识也是我心。就发心行行也是我心。那得不是我心。故曰皆用此心。纵令等前应补云。不独修善者然。纵使一念之差。一见之失。或致谤法也是我心。或退善根也是我心。故曰纵令(云云)。更结之曰。如是论其修善不外乎此心。论其造恶亦不外此心。那得非是我心。而如来咄破云此非汝心耶。
二备陈所疑。分三。初若此下土木无心疑。二虽此下执吝难舍疑。三云何下嫌佛斥非疑。意皆可见。问何以见得此文具此三疑。答提下如来所答之文而悬合之便可知也。三我实下结意请示。可知。
二答释。分四。初尔时下经家叙意。二如来下正释所疑。三即时下大众嘿领。四佛告下如来结责。
初经家叙意中。欲令心入无生忍者。无生法忍。若通途而释。法性本无生灭。其生也缘生。生未尝生。其灭也缘灭。灭未常灭。唯是缘生缘灭。而法性之体了无生灭。故称无生法。此乃中道谛理。以此谛理忍可于心。不能举似乎人。故称之忍。圆之初住别之初地才能显此也。若在今经。唯是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以为无生法忍。令心者即令所破之此非汝心及前尘虚妄相想。虽属之妄妄无自体。由真而有乃全妄即真。故所破之心可入无生法忍也。入者。即以此心发为妙奢摩等三智以为现照。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之无性理自得而显。故合举言曰欲令心入无生法忍如是。入之一字是智。无生法是理。忍之一字是位。即五忍之一也。师子座者。师子乃兽中之王。不出则已。出则百兽潜踪。不吼则已。吼则百兽脑裂。喻如来法中之王。不现身则已。现则魔外隐蔽。不说法则已。说则魔外畏伏。所以称其说法师子吼。谓其教味师子乳。名其所居师子窟。号其所坐师子座。应知其座取意为言。非取形如师子也。摩阿难顶者。未破七处妄心无所之前。以其所计非一朝一夕而然。乃多生多劫而致。一旦破之恐其恐怖。已曾摩顶慰之。今并破其能依之心。阿难遂有瞿然惊惧。故亦摩顶为慰。
二正释所疑。分三。初释土木无心疑。如来等也。二释执吝难舍疑。若汝等也。三释嫌佛斥非疑。我非等也。初又可分三。初如来等总以诸法唯心所现破。二一切等别以依正因心成体破。三阿难等举色相虚空况以真心破。
初中。意谓汝疑无心同诸土木。汝之所疑如此。在我如来所尝说者看之。未尝有云心同土木。故曰如来(云云)。如来等者。一往而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而的指之。诸法不出色心二种。即所谓五阴众生国土也。此之诸法。皆由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觉而起。以不觉为因遂有虚妄相想为缘。这种根尘器界之诸法杂然得生。则知诸法虽曰妄相全从真体而有。如镜中之影全影即镜。如水中之波全波即水。如是诸法之所生生唯心之所具。唯心之所具具诸法之所生。即此乃知诸法唯心所现。汝心那同土木。
二中。一切等者。意谓上言诸法者何。即十界正报之因果十界依报之界尘。故曰一切(云云)。虽十界正报不同。皆有其因而感其果。因既有善恶果遂有好丑。所以有善道有恶道。有凡夫。有圣人有二乘有菩萨。有因行者有极果者。优劣高下条然不同。是为一切因果。如此因果全由此心而成其体。故曰一切因果因心成体。又十界依报。合言之即世界。散言之即微尘。虽十界界尘不同。亦由此心而成其体。故曰一切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如是正报中。因之所以为因无别有因。乃全心以成其因。果之所以为果无别有果。乃全心以成其果。依报中例之亦然。即此又知依正皆因心成体。汝心那同土木。
三举色相虚空况以真心破中。又分二。初阿难等举色相虚空。二何况等况妙明心性。
初云何阿难等者。意谓在我如来看之。法法唯心所现。法法因心成体。即就其世界中所有色空二法言之。如有相状之最微者如草叶。最细者如缕结。虽一草一叶之最微。推其所因必有根种之体性。一缕一结之最细。原其所由必有元本之体性。莫说有相状者如此。若就虚空推之。亦有太清之名显相之貌。
二中云何况等者。意谓如是而推。色相也皆有体性。虚空也亦有名貌。况汝之真性无自体乎。故曰何况(云云)。此即以况心体也。清净体者。无生死无烦恼之可得曰清净。入生死而不染曰妙。处烦恼而不污曰净。圆照一切诸法曰明。能为不思议力用曰心。能具不思议理体曰性。性一切心倒文也。应云一切心性。上来就一句诸法而论诸法唯心所现。就十界依正而论依正因心成体。最后更举色相皆有体性。虚虚亦有名貌。以况汝心必有其体。如是无性而非是心。那得汝心同乎土木。而疑云我乃无心同诸土木耶。
二释执吝难疑中。若汝等者。意谓汝言离此觉知之心更无所有为疑。我今问汝。若汝执吝此心毕竟不无。汝且离了六尘事业应别有全性。才可言离此觉知别有心体。然汝今纵灭见闻等唯是法尘影事。那可言离此觉知别有心耶。故曰若汝(云云)。诸尘事业者。作事未成谓之事。事若一成谓之业。今言事业。正指根尘交结之所以也。内守幽闲者。即是幽深间静。但识心不外缘耳。寔非湛然不动的境界。法尘分别影事者。法喻交参之语也。心因法尘而有分别。如影之因形而有。故云法尘分别影事。若灭见闻等犹为分别影事。则知元非汝之心性。那可疑离此觉知更无所有执吝难舍耶。
三释嫌佛斥非疑中。尘非常住等者。意谓汝言云何如来说此非心。盖嫌我如来斥汝非心为疑。汝阿难之疑如此。然我如来未尝敕汝非心。汝且于心细揣摩之。离了前尘汝之心性有体无体。若毕竟无。汝之法身尚同断灭而无修证。故曰尘非(云云)。但汝认此缘尘分别之心以为真心。若曰真心即是法身。今既同乎龟兔毛角。岂汝法身亦同龟兔毛角无修而无证耶。如是汝自认此非心为心。何疑我如来斥汝非心耶。前来阿难陈请之中备述三疑。如来一一为之消释。所以默然自失也。
三大众默领可知。
四如来结责中。世间一切等者。有云已得阿罗汉矣但不得成大阿罗汉。如是恐扬之太高也。有云。四禅四空中有二岐路。若从岐路即不得成阿罗汉。如是恐抑之太下也。今成九次第定未得漏尽等者。虽成九次定中之第九灭受想定。未尽虚妄相想。以故未得成四果罗汉。以虚妄相想即思惑耳。如唯识七卷中释灭受想云。于藏识义未信受者若生无色不起此定。恐无色心成断灭故。据此与今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成罗汉者同矣。彼云恐无色心成断灭者。以其既在无色又灭其识。则色心俱无。所以恐成断灭。若在色界无此虑也。九次第定者。四禅四空各一及灭受想为九耳。从初禅成以至二禅。循循而进。传传而上。故名次第。
二显真见分三。初阿难闻已去见性寂常。二阿难承佛去见性无还。三阿难白佛去见性离相。初又三。初直显见性。即阿难闻佛下也。二重显见性。即阿难虽复下也。三更释余疑。即尔时阿难下也。初又二。初阿难去陈请。二即时去开示。初又二。初迷悟齐陈。阿难等也。二心眼并请。惟愿等也。初又二。初阿难下陈迷。二今日去陈悟。
初中。三昧者梵语也。华言调直定。谓一切众生曲而不直。佛菩萨以此而调直之。故云调直定也。身心不相代者。盖谓如来之身与我阿难之心两不相代也。失我本心之本心非元明自性之本心也。盖其初心意欲如来惠我三昧。到此中来毕竟不得失其所望。故云失本心耳。譬如穷子等者。不必言本觉如父始觉如子。其意但云未出家时。如来是兄我是弟也。今已为僧。如来是父我是子矣。言穷子者。未得如来功德法财。虽子而犹穷也。舍父逃逝者。既为法子当依觉父修行以开妙解。今不能修行开解如来教法。如背舍一般。故云舍父逃逝也。
二中云二障所缠者。即烦恼与所知也。何处是其二障所缠。但有多闻而不修行。是其所知障之缠。为彼登伽淫女所转。是其烦恼障之缠。烦恼者。昏烦恼乱。因其昏烦恼乱或为分别或为贪爱。一切善事胜行遂不得修。故谓之事障。所知者。所谓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凡所理性遂不明了。故谓之理障。寂常心性者。心相本空谓之寂。性体宛然谓之常。又此之心性元非别有。一切诸法便是。以其一切诸法当体寂灭。故曰寂。虽是寂灭而又宛然。故曰常。总之寂照一如寂照不二耳。即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但变其文耳。
二心眼并请中。穷露者。无功德法财以资培谓之穷。无权实父母以恃怙谓之露。发妙明心即真心。开我道眼即真见。有人云。阿难已经如来七处破妄心无所三处结妄体无元。如是逼拶。犹作心目发问。此不然也。不知问的意思浅深。只看答的口气何如。下如来如此答法。岂阿难不离巢臼肯如是耶。又有人云。此中当机与如来一请一说。乃是会见归性。此亦不然。若作会见归性。有前后问答两重四番不相应也。前徴心中阿难曰。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否。此时早已会见归性。所以与前不相应也。若后文云。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嘿然心未开悟。若是此中会归见性。其阿难与大众何复口已嘿然心未开悟。所以与后不相应也。据阿难请曰。不知寂常心性唯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性开我道眼。乃如来云何忽以会见归性答耶。所以与问不相应也。若谓阿难前来不知寂常心性等语乃是会见归性之问。云何如来忽答之曰获妙微密(云云)耶。所以与答不相应也。如是前后后前问答答问多不相应。若以会见归性看自不应也。今作直显寂常真性看。方与一问一答契如函盖。于前于后昭若日星耳。
二开示分二。初现瑞。即时等也。二为说。告阿等也。
初现瑞者。又作形益也。前一番为破妄心。此一番为显真见耳。从胸卍字等者。光表智。此智从万德果体而出。卍字乃万德吉祥所致。故此卍字涌出宝光表之。其光晃昱。表具此智能圆照圆观。故以其光晃昱表之。一番观照。百千法门从此便得成就。故以有百千色表之。总表智光如此。十方下表理境也。若智光未成理境不显。今智光既成。这种理境法尔显现。故以十方微尘等表之。如是全智即境。全境即智。境智不二境智一如者也。这种智光理境。何人已证之果。何人正修之因。唯十方诸佛为己证之。故以遍灌等表之。唯今日阿难等乃正修之。故以旋至等表之。如是果之所以为果无别以为果。唯以智光以为果。因之所以为因亦无别以为因。唯以智光以为因。因果虽殊。其智光一也。
二为说又二。初告阿下许说。二阿难下正说。
初许说中。云大法幢者。幢以摧邪竖正为义。而言大法幢者。乃邪无不摧正无不竖也。摧邪如前七处破妄心之所依无所。三处诘妄心之能依无体。竖正即今显真见也。若摧邪中有竖正。如摧其所依内外乃至无著之邪。其非内非外乃至非无著之正竖矣。如摧其能依咄破缘心虚妄相想等之邪。其非缘心非虚妄相想之正竖矣。若竖正中有摧邪。如后之离生灭颠倒乃至因缘自然和合不和合等也。所以谓之大法幢。获妙微密等者。如今读法是义句也。若作文句。应云获妙微密性妙净明心。一往训字。不可思议曰妙。深固幽远曰微。无能测识曰密。离染污曰净。能照了曰明。若如实论之。微密性者性体空寂故也。此乃即俗而真。净明心者心相宛然故也。此乃即真而俗。如是真俗不二。遮照平等。不可以心思之以语议之。故云妙微密性。妙净明心。此许说其发妙明心之请也。得清净眼者。烦恼不能染曰清。生死不能污曰净。以其照明一切悉皆真故。乃一眼中具有五眼方是真见。此许说其开我道眼之请也。
二正说分二。初蹑事审定。阿难等也。二依例发明。佛告等也。初又二。初问。二答。
初问可知。
二答中。赩如宝山清净所生者。佛之金体全由无上戒定慧熏修得来。故云清净所生。
二依例发明分二。初佛告下类定。二佛告下正示。
初类定中。云今寔言告汝者。非谓昔日是虚今才是寔。要知前来所明但破妄心从此以去方显真见。所显者既真。能显者亦寔。故云寔言告汝。其中问意可见。答中云事义相类者。乃阿难之谬答也。以眼之有见例手之有拳。其事相若。其义寔异。以故如来下斥之曰。汝言相类是义不然。
二正示分二。初盲人见暗。佛告等也。二见不关眼。阿难言等也。初又三。初佛告下直斥非义。二所以下转释所以。三以是下正显不灭。如是三重展转推之。则盲人瞩暗以显见性不灭。见性不灭乃见性当体真常可知矣。
二见不关眼为二。初阿难下申难。可见。二佛告下释明。又三。初审定。佛告等也。二正明。阿难等也。三结显。是故等。也初可知。二正明又三。初阿难下牒事。二彼暗下正例。三若灯下推破。又如是推显。则见不关眼以明见性不生。见性不生乃见性当体真寂又可知矣。所谓灭未尝灭。而灭者乃缘灭。非见性之有灭也。生未尝生。而生者乃缘生。非见性之有生也。如此两番皆直显见性也。
二重显见性亦二。初当机嘿请。即阿难虽复等。二如来显说。即尔时世尊等。
初中。阿难与诸大众口已嘿然者。盖阿难由前来破妄心中七处破妄心无所及三处诘妄体元无。知此二番不胜恐畏悲泪。故陈发妙明心开我道眼之请。如来答将过来毕竟不说明白。唯以盲人瞩暗显见性不灭当体真常。又以见不关眼显见性不生常体真寂。在乎如来无不明了。然阿难辈仍未领悟。若自己未曾问还可再问前已问矣。若如来未曾说还可待说今已说矣。到此时节无可祭何。只得默然其口耳。心未开悟者。前已破妄心无所。诘妄体元无。尚未知其无所无体之所以。今又显见性真常见性真寂时。亦未知真常真寂之所以。故云心未开悟。
二如来显说分二。初尔时世尊下寄陈如以悟阿难。二于是如来下寄阿难以责大众。初又二。初尔时等陈如巧喻客尘。二即时等阿难回解主空。初又三。初如来问因。尔时下也。二陈那答果。时憍下也。三如来印可。佛言下也。
初中。开五轮指者。前破妄心屈五指。今显真见开五指。若一往论之。总欲其专心耳。若再而推之。所谓破妄处破无所破。破此中之所显。显真时显无所显。显前文之所破。犹之乎指屈即所开开即所屈耳。诲敕阿难者。如来之所宣非别有宣。宣阿难之所请。故曰诲敕。我初成道者。如来之所成非别有成。成性中之所具。故曰成道。菩提者乃大乘之果智。罗汉即小教之极称也。客尘烦恼即见思二惑也。自有界内外不同。若大乘所断者是界外惑。亦名别惑。小乘所断者是界内惑。亦名通惑。有人云。此之客尘不应是大乘。以其在鹿苑耳。虽然。也有大小之殊。如五人得初果固是小乘。分证罗汉所断者止是界内。若八万诸天等悟无生忍。岂非大乘真位。菩提所断者自应界外。则知断界外见思者即证菩提。断界内见思者唯得罗汉。且菩提与罗汉各有多种。菩提有三。一方便。二真性。三寔智。若五人所证。就显边当教亦可谓菩提。然于三种犹未梦见。罗汉有二。一断通惑。是小乘。二断别惑。是大乘。如法华云。我等今日真阿罗汉应于其中而受供养是也。
二陈那答果分二。初时憍下总述。二世尊下别陈。
初总述中。独得解名者。如来在鹿苑为五人转四谛法轮云。汝知否。汝解否。答云。我已知已解。故曰独得解名。
二别陈又二。初以主客喻。世尊等也。二以空尘喻。又如等也。
初以主客喻中。譬如等者。行客喻见惑也。既曰见惑。一切法上周遍计度。犹行客于四方道中周流经历。故曰譬如行客。因邪解还求邪理。犹行客当薄莫时必投旅舍。故曰投寄旅亭。欲求邪理未免计常。犹行客之宿无殊。更又计断。犹行客之食不异。故曰或宿或食。既或计乎常。或计乎断。以常破断。以断破常。常断互破两不相成。犹行客宿食事毕。常断破已更有计亦断亦常。犹行客之不遑安住。以客喻见惑如此。若夫偏真谛理。自离断常等见。犹主人自无所往。故曰若寔主人自无攸往。又以主喻真理如此。于是若惑若理二者之间。思量惟忖过来。可知其断常等见为分别者如客之经历不住。其偏真谛理离四见者。如主之住无所往。故曰如是思惟(云云)。如是则知见惑是客而非主矣。以是之故。我陈那当时于见惑分别之上。悟得这种不住之义。名为客也。故曰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二以空尘喻中。尘喻思惑也。前之见惑以邪解解邪理。犹天之阴雨也。见惑已破真理已显。犹天之初晴也。故曰又如新霁。见惑虽破思惑仍存。还以析空之智观察偏真之理。所谓重虑缘真。犹新霁已后日出晹谷光升于天。故曰清晹升天。虽以观智观真谛境。但能观止。是析空所显。唯是偏真。犹清晹之光入乎隙中。故曰光入隙中。无他。以其离有显空离俗显真故耳。因此重重观察。而八十一品思惑念念贪着心心不舍之相纷然现前。犹光隙中之尘相。故曰发明空中诸有尘相。思惑之相昏昏扰扰若尘之轻轻疾疾。所谓野马也。尘埃也。熠熠不定者然。故曰尘质摇动。以尘喻思惑如此。若夫偏真谛理全体空寂。所谓苦无逼迫乃至道无能通。犹虚空之寂然也。又以空喻真理如此。于是若惑若理二者之间。思量惟忖过来。可知其偏真谛理离贪爱等者乃澄湛寥寂。犹空之澄寂。其思惑之贪爱等相乃扶摇动转。犹尘之摇动。故曰如是思惟(云云)。如是则知思惑是尘而非空矣。以是之故。我陈那昔日于思惑贪爱之上。悟得这种摇动之义。名为尘也。故曰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在如来止问客尘二义。陈那呈解出来。不唯解见思于客尘。亦解谛理于主空。若非师资并演乌能如是哉。
三如来印可中。云如是者。盖陈如既能以尘客喻烦恼。又能以主空喻谛理。以其客尘之行动而喻之于烦恼。以其主空之不迁不变而喻之于谛理。于是客尘也主空也烦恼也真理也。以法立喻。以喻合法。法喻双齐正当佛旨。故印可之曰如是。问见惑具有十使。何独指四见耶。答利钝十使。通乎凡外。今唯举利者之一。以甚外道执犹甚耳。问此经显寂常心性。全是中理及乎别惑。何借陈如所断通惑所证偏理为发明耶。答法无大小。大小在机。理无迷悟。迷悟在人。陈如虽叙鹿苑之所断所证。乃阿难大机既动。不妨因之而悟寂常见性也。
二即时如来去。阿难回解主空悟寂常之文也。如来原欲借陈如之解客尘用悟阿难。今陈如既已述竟。如来即引悟于阿难也。要知此意从阿难上文不知寂常心性之请发来耳。分二。初即时等屈指令阿难悟主客。二如来等飞光令阿难解尘空。则知如来初借陈如主客之解逼拶阿难悟见性常也。二借陈如空尘之解逼拶阿难悟见性寂也。如是则其前之寂常之请亦答明矣。只此一文。若心性。若见性。两种寂常无不显也。初又三。初屈指审定。即时下也。二依例验解。佛告下也。三如来即可。佛言下也。初可知。依例验解。分二。初佛言下以开合验。二佛言下以动静验。二飞光令阿难解尘空亦三。初如来下飞光审定。二阿难下依例验解。三佛言下如来印可。皆可见。
二寄阿难以责大众。有人云。乃是结责阿难。此盖不然。开口便云大众。岂是结责阿难。又云汝观阿难。若责阿难。岂令阿难观阿难耶。则知定是借阿难之悟责大众之失也。分四。初于是下劝进。二汝观下寔验。三云何下斥过。四性心下结责。
初中。若复等者。意谓汝等同在楞严法会。同具见性寂常。其阿难也因陈那悟见思于客尘。解谛理于主空。一番过来。已悟得手自开合见无开合。佛手不住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此即于客尘主空之义得显见性常矣。又悟得我头自动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此即于客尘主空之义得显见性寂矣。设若尔等复欲如阿难因客尘主空之义以解见性寂常。亦应如摇动名尘等也。故曰若复(云云)。应于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下补以澄寂者名之为空二句。即以见性生灭悟见性不生灭之常也。又应于以不住者名之为客下补以无攸往名之为主二句。即以见性动转悟见性不动转之寂也。经不云者盖隐略耳。然其意未尝无也。
二中汝观等者。正借阿难因尘空以悟见性寂寔验一番。又汝等者。亦借阿难因主客以悟见往常寔验一番。
三中云何汝今等者。斥其既与阿难同在一会同具寂常。阿难业已悟矣。云何汝等犹以摇动之身为真身。不能悟见无所动为真身耶。犹以摇动之境为真境。不能悟见无舒卷为真境耶。已上斥其不知真之与妄。从始下斥其逐妄失真也。汝等既以摇动之身为身。复以摇动之境为境。所以始而终终而始。逐乎妄而失乎真也。于真反失为颠。于妄反着为倒。而颠倒行事也。
四中心性等者。结其颠倒之状也。性心一句。以失真结责。认物一句。以逐妄结责。轮回一句。责其汝等寂常心性未尝不具。今失性心之真反认物为己。是乃轮回于寂常见性中。若能悟之。即显寂常见性于轮回中也。自取一句。责其流转生死为轮回者。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乃汝等自取者耳。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一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二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自卷初至可怜愍者两文。即第三更释余疑也。分二。初释身心真妄疑。即初文是。二释颠倒行事疑。即二文是。初又二。初尔时去启请。二佛告去演说。初又二。初当机密请。尔时下也。二匿王显问。时彼下也。
初当机密请中。闻佛示诲者。有远近二意。如前来首以屈指令阿难悟见性常于手自开合见无开合。又以飞光令阿难悟见性寂于头自摇动性无有止。此就通而言示诲也。如佛顶放光。口门放光。胸卍放光。及屈五轮指。开五轮指。如是三处之放光。如是二时之示指。总谓之示。若七处破妄心无所。三处诘妄体元无。及盲人见暗见性未尝有灭显见性之常。见不关眼见性未尝有生显见性之寂。如是之破妄心。如是之显真见。皆属乎诲。此就远而言示诲也。要知经家叙事之巧。正以示诲二字一卷经意摄无不尽。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者。出家者以如来母作依怙。学道者以法乳味为资养。如是法身得长。慧命得增。乃阿难身虽出家。从见相以发心。犹无母之依怙者为异。心未入道。由缘声而听法。若无味之资养者不殊。今在楞严会中。得蒙吾佛如来重重开示一一教诲。才得悟妄心之生灭了真见之寂常。从是不致夭丧慧命亡失法身。就喻而发明之。如失乳之婴儿忽遇法王之慈母也。愿闻如来显出等者。盖阿难由来认贼为子。深入肺腑。原非浅鲜。今一傍陈如悟主客空尘一一之指陈。又一依如来以屈指飞光重重之逼拶。虽能达见性常于手自开合见无开合。悟见性寂于头自摇动性无有止。尚未认得真知着见。所谓依人作解反者犹迷。以故今日复有是问。然不知真妄虚寔生灭不生灭。从来全妄即真乃至全生灭即不生灭。盖彼所谓悟者。真之与妄。生灭与不生灭。犹然未知谁是真谁是妄谁是生灭谁是不生灭。故曰愿闻显出。以此则知显出二字在如来分亦说。发明二字有二意。一谓其真寔虚妄生灭不生灭。由虚而妄发明之生灭为一。由真而寔发明之不生灭为一。虽有真妄生灭不生灭。各有所以发明。故云二发明性。此即在真妄等所诠分中论发明也。一谓其这种真寔等所以成真寔。应妄等所以成虚妄。皆由经教而发明之。此又在能诠真妄等分中论发明也。又愿闻如来显出等者。以前来被如来七处破妄心无所。三处诘妄体元无。然未知妄之所以为破。以故至显真见中。虽悟手自开合见无开合。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犹用这种所破妄心为悟。所以到此中来。而疑同一身心云何前是虚非寔是妄非真是虚而妄之生灭非真而寔之不生灭耶。又云何今是真非妄是寔非虚是真而寔之不生灭非虚而妄之生灭耶。故有是疑。乃大权之示现也。如此岂真不知全妄即真全生灭即不生灭哉。
二匿王显问中。波斯匿王起立白佛等。与前阿难愿问显出等。一往而看。似乎相乖。若以二问克寔论之。一问生灭不生灭也。一问断灭不断灭也。其词虽异其义寔同。以故如来所答似为匿王而说。然以义推未常不合。以其答中大旨唯有乎二。一身有生灭。二性无生灭。则知身有生灭者。即阿难所问中虚也妄也生灭也。性无生灭者。即阿难所问中真也寔也不生灭也。所以虽有一答一不答。寔酬此亦酬彼矣。故阿难问后匿王随问也。又阿难问后匿王随问者。其意有二。一者匿王先闻外道所言断灭。然既有断为计度。亦必有常为对待。似知断常即生灭矣。今又闻如来不生灭。宜知其外道所言非也。然从欲问者。无他。以其未知不生灭与生灭迥不同耳。故有云何发挥等也。二者阿难所问者。真妄生灭及不生灭。与自己所闻外道断灭之说并闻如来不生灭之旨似乎相同。故随后而发问也。意欲如来一答而俱答自己一闻而俱闻耳。乃如来预为鉴照。即以一文而双答也。今犹狐疑等者。狐之为性其疑最多。假如见冰堪蹈履者。犹恐是水听寔无声方蹈履之。以此足见狐性多疑也。故云狐疑。有人云匿王疑者。盖曰若如来前日之说非今日之说应是。若如来今日之说是前日之说应非。因此不定故有是疑。此亦不然。若作是看。说虽好听于义未当。应云迦旃昔日以断灭为涅槃。如来今日以不生灭为涅槃。以彼之言相形于此。则吾之心不能无疑。然不知如来如何发挥使吾寔证。寔知此心于不生不灭之寔际理地。而迦旃延之断灭顿为破坏也。如是体贴。方是匿王之口气耳。云证知者。此心确然有据曰证。了然无疑曰知也。
二演说为二。初佛若下开示。二王闻下领悟。初又二。初身有生灭。佛若等也。二性无生灭。佛若等也。初又四。初佛若下问灭不灭。二佛言下未灭知灭。三佛言下以形论灭。四佛言下以时论灭。
初意可见。
二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等者。谓微细观察其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灭则后后念又生。如是则知以后后念而迁谢于前前念矣。故云念念迁谢。又后念新前念故。后念故则后后又新。如是则知以后后念而新新于前前念矣。故云新新不住。如此念念迁谢新新不住者。若假喻发明如火成灰相似。乃火之渐渐消渐渐殒。消之又消。殒之又殒。如是消殒了无休息。火之消殒如此。故曰如火(云云)。不息下应结云。就法而言。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彼。约喻推之。如火成灰渐渐消殒又如此。以法喻合而观之。决然知此身当灭也。故曰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三以形论灭中。如来问止有一幼一老二意。匿王答有从幼至壮从壮至老之三意也。
四以时论灭中。汝之形容应不顿朽者。如来口气。似谓匿王身虽灭尽。以我观之。其中应不至于顿朽。前因此一问匿王下。便有五重迁灭之答耳。变化密移者。即下文我见密移及年变月化也。此是总标耳。以此迁彼是为变。有而忽无是为化。方是今文变化之义。殂落者。非同尚书云人死谓之殂落。但借其文不用其意。盖谓强壮寔去衰老渐至耳。刹那刹那时之最少者也。仁王经云。一念之间具有九十刹那。则其时之少也何如。余可知。
二性无生灭又三。初佛告下略问真性。二波斯下直答不知。三佛言下广为点示。
初略问真性。可知。
二直答不知中。我寔不知者。意谓如来问我既知迁变之有灭矣。可知灭中有不灭否。以我思之。但知有灭之灭。不知有灭之不灭。故云我寔不知。
三广为点示。分四。初垂许。佛言等也。二推审。大王等也。三正示。佛言等也。四出过。云何等也。初垂许可知。二推审又二。初大王下约时论恒河。二佛言下约相审能见。
初约时论恒河中。据匿王所说。了不迁改故云宛然无异及亦无有异。然而前浪灭后浪生。后浪灭后后浪又生。如是灭者渐渐灭。生者渐渐生。生生灭灭了不休息。以此观之。则有异也。如世间圣人亦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亦有异也。如佛法中以相而言则有灭。以性而言则不灭。肇公所谓江河竞注而不流也。
二约相审能见。可知。
三正示中。而此见精性未曾皱者。见精即识精也。所谓分之于眼即见精等也。性之一字即真性也。今明真性并见精而云者。良由真性无朕发悟良难。暂托第二月之见精以明之耳。元无生灭之后。应结云。可知彼变者即虚而不寔妄而不真生灭而不生灭也。故当受灭。彼不变者即寔而非虚真而非妄不生灭而非生灭也。既无生灭。岂非虚妄中自有真寔。生灭中自有不生灭之真性也。我故前云汝知身中有不生灭耶之问耳。
四出过中。云何等。出其不知真之过也。而犹等。出其不知妄之过也。上来既云。变者受灭不变者元无生灭。所谓非虚而寔非妄而真非生灭而不生灭。如是不生不灭之真性云何受汝生而且死。而言我今此身终是变灭耶。无他。总由汝不知其真性不生灭故。故曰云何(云云)。汝未值如来之前问。此断灭之言不知其为非者可也。既遇如来非一日矣。云何不解如来所说之不生灭为真性。犹然引彼断灭之言为疑。而云迦旃延毗罗胝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耶。无他。总由汝不知其虚妄是生灭故。故曰而犹(云云)。以此则知学道不由正路。出家不遇明师。而识见不差谬者恐不能也。请以匿王试一观之。问我今此身终从变灭等者人谁不然。何独匿王知而且问。答匿王能知而能问者。有二意。一匿王年过六十有二。可谓老矣。唯其老而能知迁变。故有是问。以此则知迁变虽老至六十而不免也。二匿王乃是人中之主。可谓贵矣。唯其贵而易为倡化。故有是问。以此则知迁变虽贵极是王亦不免也。若贵若老尚知迁灭而发问修行。如其少而贱强而壮者。不回头于生死苦海借宝筏于大觉者。哀哉。可见匿王亦大权示现助扬佛化毗赞宗乘者也。
二领悟中。王闻是言等者。在匿王所问者。断灭涅槃及不生灭涅槃。在阿难之所疑者。真而寔之不生灭虚而妄之生灭。如来答将过来。约身而论则有生灭。约性而论则不生灭。既以约性答不生灭。更而推之。亦可了知身虽生灭亦无生灭可得矣。就阿难分中。若知真寔是不生灭。即虚妄之生灭亦全体真寔不生灭矣。如是不唯答匿王之断灭与不断灭之问。亦释阿难之生灭与不生灭之疑也。在如来虽曰一答乃俱答矣。在阿难与匿王虽曰一闻乃俱闻矣。此系昔所未见者今已得见。昔所未闻者今已得闻。是以王及大众皆踊跃于身欢喜于心也。
阿难即从座起去。第二释颠倒行事疑之文也。分二。初蹑迹生疑。阿难等也。二垂臂开示。即时等也。初又二。初阿难下经家叙仪。二世尊下当机陈词。
初可知。
二中若此见闻等者。蹑前文如来示匿王见精之不生灭迹而生疑也。我等辈等者。蹑前卷末斥大众遗失真性迹而生疑也。意谓如来破我妄心显我真见也是见闻。示匿王见精也是见闻。云何于匿王即生灭便不生灭。于我辈为失真性颠倒行事。若我辈遗失真性为颠倒事。何匿王则不然。若匿王生灭即不生灭。何我辈则不然。所处无殊。所示有异。似于匿王为亲于我辈为疏。然亲疏全是情见。岂法王有如此事。是以抱迷未遣犹蒙尘垢者然。惟愿兴大慈悲洗涤我尘垢也。
二垂臂开示分二。初即时去举事明颠倒。二则知去约法辨迷悟。初又二。初正明。即时下也。二结责。佛即下也。初又二。初即时等以正为倒。二佛告等以倒为正。此之二文。就其大意而言。如来示金色臂等者。正显真性离乎分别也。以金色臂有何倒正。云倒正者但首尾相换耳。例真性有何真妄。云真妄者但迷悟相翻耳。良由众生反以真为倒以妄为正。致使轮转生死海中永无登岸之日。如来为欲破其颠倒。故假金色臂预审定之。
初中。母陀罗此云印手。如来之手。欲成功德。手转转无不成就。欲破魔外。手指之无不破坏。故名印手。阿难言等者。阿难因如来垂手下指心亦为倒。然未敢作如是说。托言世间众生以为倒也。然我阿难不知谁者是正谁者是倒。故曰世间众生(云云)。此亦阿难偷心处耳。
次中。阿难等者。虽以世间人之正为正。寔是阿难自己之所执耳。若正意。如前下指应为正。后上指乃为倒。若据阿难所答者。反以正为倒以倒为正也。盖手以下指为正上指为倒者。无他。人生于天地间。上法乎天。下肖乎地。天地气运自然下降。则人臂亦应以下为顺以上为逆。以其有动转而言耳。若夫天地大象自然一定而无移易。如人之身亦一定而无迁改。所以臂应下指为正上指为倒也。
二结责中。若此等者。谓其以正为倒是颠以倒为正是倒。如此之颠倒者但以臂之首尾相换而已。言首尾者。臂之膊为尾。臂之手为首。则知以下为倒者乃首换乎尾也。以上为正者乃尾换乎首也。故曰若此(云云)。诸世间人一倍瞻视者有二意。一意倍者类也。谓世间人以倒为正以正为倒。如斯瞻视皆同一类耳。一意倍者即倍蓰之倍也。既以正为倒一番颠倒矣。更以倒为正又一番颠倒也。故曰一倍瞻视。
二约法辨迷悟。为四。初则知下。比例。二随汝下审察。三于时下迷闷。四佛兴下开示。
初中。则知等者。意谓若以例而明乎法。如来以正为正以倒为倒。可知如来之身自得清净。若汝阿难以正为倒以倒为正。则可知汝身自非清净。其身不同如此。若将汝身与如来之身比类发明。如来既以正为正倒为倒。则其身乃可名正遍知矣。若汝等以正为倒以倒为正。则其身乃可号性颠倒矣。性颠倒者倒文也。应云颠倒性耳。其名不同又如此。如是不唯身不同。身之名亦不同。无他。总由如来悟是真性故也。阿难等迷此真性故也。所以下令其随汝谛观为审察耳。
二中。随汝等者。随即任从之意。有云汝身之颠倒与佛身之颠倒(云云)。此则不然。上文既云佛身名正遍知。那可云佛身颠倒。文虽隐略义自可知。意谓任汝谛寔而观。汝身号性颠倒。佛身名正遍知。则佛身名正遍知不待言矣。但汝身既号性颠倒。则世间有号必有名。今汝之名字在何处所。故曰随汝(云云)。究其所以。总由不知真而遗真。不知妄而认妄。是名字耳。
三中。不知身心颠倒所在。正不知遗真认妄是性颠倒名字之处也。
四开示分二。初经家叙。佛兴等也。二如来说。诸善等也。
初经家叙中。佛兴等者。前阿难陈疑中云。愿兴慈悲洗我尘垢。故今云佛兴慈悲。发海潮音者。世间潮音不失时候遇时则起。如来说法必称机宜有机则说。犹海之潮音不失时候也。
二如来说分二。初诸善下正明颠倒。二晦昧下转释认迷。初又三。初举昔。即诸善等。二明今。即汝身等。三斥妄。即云何等。
初中。我常等者。常指方等以前也。盖非特今时作此说耳。色心等者。应以百法释之。色即质碍为义。所谓色法十一也。心即了别为义。所谓心法八也。诸缘即二十四不相应也。虽于诸法不相应。又依色心分位假立。故称诸缘。就二十四中之得非得一种言之。如天昨雨今晴。若昨得今非得今得昨非得。其一既尔。余可例知。及心所使者即心王之所使也。如王之有臣主之有伴。故称心所使。即五十一心所也。诸所缘者即六无为。其为圣心所缘。故称诸所缘法。前俱属妄。无为是真。合真与妄。虽有百法。悉从常住真心之所现起。故称唯心所现若约吾宗而说。所谓理具事造也。就理具而言即唯心也。就事造而言即所现也。具无所具全以造为具。造无所造全以具为造。此举昔日之所以如此。
二中。汝身等者。意谓如上色心诸法皆从唯心所现。则汝之六尺生灭之身及缘尘分别之心。莫非常住真心之所现者。故云汝身汝心等也。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于一念中法尔圆彰是为妙明。法尔圆彰之处全体空寂是为真精。当其法尔圆彰乃全体空寂。全体空寂乃法尔圆彰。乃遮照平等空有不二是为妙心。能现之心既曰妙明又曰真精。及夫妙心无非三谛妙理。则其所现之身心岂外乎此。
三中。云何等者。如上所明汝之身汝之心无一不是妙明心中之所现物。能现之心既是妙明真精妙心乃三谛妙理。则所现身心皆即本妙圆妙等矣。本妙即不假施设由来具有者是。圆妙即廓彻圆融无不周遍者是。明心即灵明洞彻照了一切者是。宝明妙性即如来藏中具有万德者是。历言妙者。正显圆中圆假圆空不思议之三谛。故皆称妙。总是常住真心之异名也。上就能现具云妙明真精妙心。此明所现亦称本妙圆妙明心等。则知现无所现。全现妙心之所具又知具无所具。全具所现之身心也。汝之身心既是本妙圆明。云何汝等遗失此之本妙圆明认此悟中迷耶。故曰云何等也。认悟中迷者。若能了达身之与心皆是妙心中所现物。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法相即。能所不二。唯一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迷也不可得。悟也不可得。真也不可得。妄也不可得。如是则以真为真以悟为悟尚皆不得。岂可以迷而为悟以妄而为真乎。今言悟者。因对其昏迷众生不得已而称之曰悟耳。然阿难于首卷之末。因如来屈指飞光。乃曰手自开合见无开合。头自摇动性无有止。似已悟得寂常真性。所谓迷中悟矣。到此中来。乃云若此见闻心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乃复疑缘尘分别为寂常真性。此又是悟中迷也。所以如来将其若身若心一切诸法指示过来。无非如明心中所现之物。直斥之曰。云何汝等遗失妙明心性。反认悟中之迷为圆明心性也。故云认悟中迷。
二转释认迷分三。初晦昧等释迷。二一迷等释认。三汝等等结责。
初中。晦昧为空等者。真如之体本来寂常。因一念不觉而起无明。无明为缘使本来真空翻为之顽空矣。如是则其大觉因一念动转为无明。遂名晦昧。因无明为缘则真空转作顽空。遂名为空。故合之曰晦昧为空。即下文所谓迷妄有虚空也。于是顽空为所缘。无明为能缘。能所交结两不相舍。遂而结成四大暗色。故曰空晦暗中结暗为色。即下文所谓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也。并上总是依报生起。以此四大昏暗之色杂于虚妄相想之中成我四大之身。故曰杂色妄想想相为身。即下文所谓知觉乃众生也。此是正报生起。由是境来引心。故曰聚缘内摇。心去取境。故曰趣外奔逸。又聚缘等者。即六尘之聚缘乎内心。遂致念念贪爱心心分别。则不胜摇动矣。更以内心趣乎外尘。奔即奔逐。逸即流逸。如下云。始于浮根四尘流逸奔色。乃至第六浮根四尘流逸奔法是也。因是色心互入内外趣聚。一番过来。心本明明翻为昏昏矣。心本寂寂翻为扰扰矣。即此昏昏扰扰而为心性之相。故曰昏扰扰相以为心性。要知本来常住真心元明自性。乃是大觉真如之体。因其一念鼓动。遂而逐虚迷妄以至如此。岂非是迷也哉。
二中。一迷等者。认妄也。心体本来周遍法界。以其认此迷故遂执在乎色身之内。此即在内等之计也。不知去失真也。了不知色身之外及乎大地皆吾妙明心中之物。云何更执自心反在乎色身之内耶。以故更以譬喻发明之也。喻文可见。
三中。迷中倍人者。迷妄失真一迷也。认妄为真又一迷也。故称迷中倍人。此即法也。如我等复牒前例以显之耳。前以正为倒一迷也。以倒为正又一迷也。然前之迷倒正。正为今之迷真妄者预立。所以到此还牒彼而合明也。
又晦昧为空等。若曰因一念不觉而起无明。似先有众生也。又曰色杂妄想想相为身。似先有世界也。今世界众生合而论之。言有先后寔无先后也。何以故。世界由众生业力共成。众生由世界而有生起。则知世界未有之先。是等众生或在他方世界积聚业力。业力一成即有世界。如是乃众生先有也。世界成后众生出生。如是又世界先有也。故云虽有先后寔无先后。以其互相成故。
问世界既是众生业力共成。下文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其来诸佛发真归元者已多。云何虚空犹然具在。答世界虽由众生业力共成。然一人成佛秪可破得一人业力。余未成佛尚不得破。是以虚空具在也。若约喻明之。众生业力共成世界。如千灯聚一室也。灯虽有千其光秪一。中有一人成佛消殒虚空而虚空具在者。如分去一灯而光无减也。如见可知一人成佛秪破一人业力。纵坏虚空而虚空具在也。然成佛者无明既破法身自显。则虚空不坏而坏。坏即不坏。所以成佛者见无虚空。尔我现前纯是一团无明。彼所坏之虚空非可得而见也。如是成佛虽多虚空具在无足疑耳。问世界由众生业力而成。然真如体上未起不觉。众生尚未得有。何有业力成世界耶。答于言则有次第。于事则无先后。众生世界。本一齐有。但其业力约果而言耳。以其真如体上无明不动则已。动则自然造业。业必招感果报。是以约果而言有业力也。若欲知业力招感果报者。以其不觉无能照了。遂分能所即成障碍。所谓因能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于此自然有能造之众生。所造之世界。能成之世界所成之众生也。如是。岂非众生世界一齐有也。
从阿难承佛去。第二见性无还之文也。分二。初阿难承等直显无还。二阿难言等更释余疑也。初又二。初阿难下陈请。二佛告下答示。初又二。初经家叙疑。阿难下也。二当机陈词。我虽下也。
初中。阿难承佛等者。前因如来为其垂手显其倒正。故云悲救。及指若身若心皆是妙心中之物。故曰深诲。因恨无始迷失真心今乃知之。是故垂泣。于如来前犹有所问。是故叉手。
二当机陈词。又三。初我虽下已悟。二而我下未悟。三愿佛下申请。
初中。如是妙音者。盖指若依若正无非妙明心中所现等也。悟妙明心等。意谓我闻如是妙音。悟得妙明心性本来廓彻圆融不生不灭无去无来。乃常住真心寔际理地也。科云已悟者。则以悟妙明心为已悟耳。
次中。而我等者。意谓既闻妙音悟妙明心。宜以妙心而听法。现前仍以缘心瞻对仰止。所谓徒得之而不能用。故曰而我(云云)。然非不欲认为妙心。但寔未敢。故曰未敢(云云)。科云未悟者。则以缘心听法为未悟耳。
三申请可知。
二答示又二。初佛告等缘心有还。二阿难等见性无还。初又二。初如人下明所缘法。二若以下。明能缘心。各有法喻合三。
初中。佛告下法。如人下喻。汝亦一句合。有以能缘心中若以等文顶汝亦如是一句。作所缘法中合文者非也。
初法中。汝等等者。牒阿难所陈现以缘心等也。缘心即能听。乃缘尘分别之心。是生灭非不生灭也。法即所证常住理性。是不生灭非生灭也。亦即能诠之语言。汝若以分别之心听法。即能诠语言及所诠理体亦属能听之缘尘矣。以其生灭见生灭故。然能诠语言元亦生灭。则不生不灭法之性体自非汝之所得。故曰汝等(云云)。作如是看。与喻方合。
二喻中。如人喻如来之能说。手指喻语言之教法。月喻不生灭法性之所诠。人喻阿难等之同闻。明月之明也。即喻所诠法性理体。以其不生灭故。暗指之暗也。即喻能诠语言教法。以其是生灭故。意谓听法者当于能诠语言之指。领会所诠理体之月。若认能诠语言之指以为所诠理体之月。不唯失了所诠理体之月。亦且亡却能诠语言之指。不唯不知所诠之月能诠之指。亦复不识所诠之月是不生灭明者能诠之指是生灭暗者。无他。总由缘尘分别以为能听。则于能诠所诠生灭不生灭无明了矣。故曰如人(云云)。此就文解。若约意言。不唯不了暗之生灭为生灭明之不生灭为不生灭。亦复不了能诠之指以为指所诠之月以为月矣。不唯亡失月之所诠指之能诠。亦亡失己之所以听如来所以说矣。不唯亡其听之与说。亦亡其己之所以为己如来所以为如来矣。如是而释。文之与义皆了然也。
三合可见二明能缘心中。初若以下法。二譬如下喻。三此亦下合。
初法可见。次喻中。有客譬缘心。寄宿旅亭譬缘心听法。暂止二句譬缘心听法。所听之声一歇能听之心亦无。所谓遇尘而有分别离尘而无分别也。而掌亭等。譬真性不同缘尘分别之心而有流转与去来也。其意有二。一可喻寂常真性。二可喻见精元明。
三合又二。初直示真心。此亦下也。可知。二转责妄心。云何下也。又三。初正责。云何等。二例责。如是等。三结责。离诸等。
初中。云何等者。意谓汝之缘心听法离彼所缘之声了无能分别者。云何认此以为真心。故曰云何(云云)。不独虽声无分别心。若离色离香乃至离法皆无能分别者。故曰斯则(云云)。正责如此。如是二句。若作结可属正责。若作起可作例责。所以正责中消文至此。
二中。如是等者。有二意。一者谓其既离六尘。分别缘心皆不可得。故云如是(云云)。根既不缘尘亦不偶。故云非色。虽曰根尘不接。止成内心幽间。故又非空。内守幽间之际。外道不能知者。但观八万劫已前不见其生。八万劫已后不见其灭。于此中间冥然无辨。谓之冥谛。故云拘舍(云云)。二如是者。即六识也。乃至分别都无者。所谓六识不行也。非色非空。即七识也。以其不同六识缘六尘。故称非色。然念念执第八识为内自我。故言非空。拘舍等。即八识也。以第八阿赖耶识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有。中有一分白色。所谓真。即不生灭也。一分黑色。所谓妄。即生灭也。外道不知所以。但见黑白二相了无动静。自谓冥于寔谛。故云拘舍(云云)。则虽一文而有二意耳。汝之缘心听法。纵离前尘。始虽六识不行。终同外道所执。如是之心汝可执为真乎。例责如此。
三中。离诸法缘等者。谓就前之六七八识而论。离六尘则无六识之分别性。离八识之内自我则无七识之分别性。离根身器界及种子则无八识之分别性。故曰离诸(云云)。则汝等者。汝所认为真性者乃缘心也。非真性也。既离诸法无分别性。则知汝之心性各有所还矣。故曰则汝(云云)。云何为主者。乃正结责。既是缘心各有所还。犹行客之暂止而去也。如何认为真性之主。而真性之主反遗失也。故曰云何有主。
二从阿难言去见性无还也。分二。初阿难下重请。二佛告下更说。
初中。若我等者。即牒上离诸法缘等结责之文也。如来说妙明元心者。此即见精。然阿难尚未知见精与见性不同。所以下文如来为其拣显之也。
二更说又四。初佛告下拣显。二汝应下诫许。三此大下正示。四则知下结责。
初中。且汝等者。以阿难上请云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所以如来还述之曰且汝(云云)。见精明元。即前所谓识精元明也。乃属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有。就其生灭为见精。就其不生灭为元明耳。此见等者。正拣见精非妙明真精明也。然又不离乎真。若约喻而明。犹第二月也。以第二月虽非真月。却因捏目所成切近于真。又非月影。今见精虽非真体。全由真性而有亦近于真。又非缘尘分别。故如第二月耳。月影者水中月也。以喻缘尘分别之心。此之月影有水则有无水则无。彼之缘心缘尘则有离尘则无。故喻之于月影也。则应真性喻真月矣。如是妙精明心即真性喻如真月。见精即第八识喻如第二月。缘尘分别即前六识喻如月影。法之与喻皆可见也。然用此见精发明真性者。无他。总由阿难前请发妙明心开我道眼。然妙心无朕。发悟良难。所以巧托见精重重推显。若至见见之时则见精亦破也。此特拣非真性之真月及缘尘分别之月影。显是见精之第二月耳。
二诫许可知。
三正示又二。初境有还。即此大等。二见无还。即汝见等。初又二。初此大去定境。二汝咸去明还。
初中。分别之处复则见缘者。以前四后三俱是所缘。唯此是能缘。以其缘尘则有离尘则无故。亦列其中耳。
二明还又三。初汝咸下标起。二云何下释明。三则诸下结广。
初中。诸变化相者。以无为有是变之义。以有为无是化之义也。即指上之八种中。如讲堂本无明曜之相。乃因日轮忽而有之。所谓变无为有者也。既有明曜。又因中夜忽而无之。所谓化有为无者也。余二可知。
二见无还分三。初汝见下标。二何以下释。三诸可下结。
标释文义可见。唯结中。诸可还者等。应与上之阿难陈请中而我悟佛至未敢认为本元心地等对看。意谓汝说所悟是妙心。所用是缘心。非不欲认妙心。但未敢认(云云)。汝之疑请如此。合我如来一一推将过来。诸可还者自属所见。非汝见性。今不还者自应是汝见性。云何汝言未敢认为妙心耶。所以下即责云。则知汝心本妙明净等也。如是方使前之疑请有结束此之答文有指归耳。
四结责中。则知等者。前来一一推之。可还者非汝真性。不还者是汝真性。若此真性是汝心性。可知汝心无始已来未尝不妙不明不净者矣。故曰则知(云云)。则知汝心本妙明净。乃文句也。若以义句读之。应云汝心本妙汝心本明汝心本净。以其了达一切诸法当体寂静非从外得乃是性具。故曰汝心本净。又能观照一切诸法法尔圆彰非从外得乃是性具。故曰汝心本明。又虽曰一切诸法当体寂静。寂静处乃法尔圆彰。虽曰一切诸法法尔圆彰。圆彰处乃当体寂静。非空非有空有双亡。非遮非照遮照平等。无非中道妙真如性。亦非外得乃是性具。故曰汝心本妙。如是三而一一而三。三一无碍。一三圆融。故总称曰本妙明净。于后乃责之云。妙明净心非是本来有。汝之不觉犹可。非全妄即真。汝之不知亦可。既本来具足。全妄即真。云何汝自迷而不觉。闷而不知。丧失本有之妙净明心。受轮转于生死海中。为彼所漂溺耶。所谓真可怜愍者也。故云则知(云云)。
二更释余疑分二。初阿难言去人己物见疑。二阿难白佛去大小舒缩疑。初为二。初阿难下疑请。二佛告下答释。
初中。我虽二句。牒上不汝还者非汝而谁之文为疑端耳。此一疑文。有云阿难所识见性之无还者止见精耳。然其真性尚未得知故有此问。若尔与佛所答了不相应。若将答文推其问意。其初列于五眼。其五眼见量条然不同。人见己见自不混乱。据此则知其疑云。我之见性既曰无还乃遍一切人之见性亦是无还。亦遍一切人见己见彼彼互遍不胜混乱。何以得知此是我之见性非人之见性耶。故曰云何(云云)。其次引阿难现四天王以下乃至人间。遂令择其所见。谁为我体。谁是物象。又云是物非汝。又云亦物非汝。又云咸物非汝。其见性与物象迥然有异。则见性物象自不相杂。据此则知其疑云。见性既遍一切物一切物彻在我见中。则物之象及我见性互互而遍不胜交杂。何以得知此是我之见性非物之象耶。故曰云何(云云)。如是看法。方可谓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则知一疑有二意也。
二答释分二。初正释。佛告下也。二结责。若汝下也。初又二。初佛告等释人已。二且吾等释物见。
初中。具列五眼者。五眼胜劣不同。以显人见己见不混乱耳。五眼中阿难慧眼也。那律天眼也。诸菩萨法眼也。如来佛眼也。众生肉眼也。如阿难止见初禅犹须承佛力者。盖彼只在初果。唯有分证慧眼。然分证之慧眼初禅尚未应见。故须假佛力耳。如是五眼高下不同。而阿难人己见性混乱之疑则当下可释矣。
二释物见疑分二。初且吾下劝令分别。二令吾下转为分别。
初中。且吾与汝等者。前已释人见己见混乱之疑。今当释见性物象杂乱之疑。所以同其纵观劝令分别之也。可见。
二转释分别分二。初今我等总。二极汝等别。
初总中。今吾等者。前如来同阿难从四天王来而纵观之。劝令分别谁是己之见性谁是他之物象。阿难毕竟不能分别。今如来引阿难择于所见之中谁是我阿难见性之体谁是所见物之象也。故曰今吾(云云)。
二别又四。初极汝下约物不是见释。二是诸下举见不是物释。三若见下用见即是物释。四又则下以物即是见释。
初中。极汝见源者。犹云尽是眼力也。日月宫等。推上所见也。七金山等。推中所见也。渐渐等推下所见也。意谓。上自四天乃至人中及夫中间所见。虽有照昼者之日。照夜者之月。云之腾。鸟之飞。风之动摇。尘之起伏。树木之翘夭。山川之流峙。纤毫也草芥。灵动也人畜。如是周遭经历过来。就汝上之所见者日月宫也是物象非汝见性。就汝中之所见者七金山也亦是物象非汝见性。既汝下之所见者虽有云鸟风尘乃至人畜等也亦咸是物象非汝见性。如是约物而推。皆物象而非汝见性。云何疑见性物象为杂乱耶。
二中。阿难是诸等者。即牒前之所见。若上若中若下。自日月乃至人畜也。清净所瞩者有二意。一就阿难能见。乃是慧眼。所谓慧眼了知空故云清净所瞩。二就彼之所见。虽有山河大地明暗塞空等殊。总是妙明心中所现。故亦清净。其中既曰同汝见精。又曰见性无殊。乃更结曰诚汝见性。则知其所见自有差别。汝之见性莫不用遍。云何疑见性与物象为杂乱也。
三中。若见等者。意谓汝疑见性物象相为杂乱。前来已为汝约物不是见举见不是物两番消释。而见性物象不相杂乱明矣。若更推之。既汝疑见之性物之象两相杂乱。则汝见亦同乎物矣。故牒之曰。若见是物汝见既是物我见亦是物矣。则汝阿难亦可见吾如来之见。故曰则汝(云云)。阿难转计云。如来之见吾岂得见。但同观一物之处即为见佛之见矣。乃牒之曰若同(云云)。若同见物名为见吾如来之见。当吾不见之时亦应见吾不见处矣。今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耶。故曰若同(云云)。此总破也。若见下分破。设若见吾不见。吾不见如一物象矣。吾之不见那得如物象之可见耶。则汝所见之不见自然非吾不见之相矣。故曰若见(云云)。设若不见吾不见之地亦不见吾见处。既不见吾见处吾见自然非物。故曰自然非物。吾见既非是物。汝见亦非是物。既非是物那得非是见性。既是汝之见性了然可见。云何疑见性物象为杂乱耶。故曰云何非汝。
四中。又则等者。前来已作三番消释。汝之见性物象杂乱之疑应已除矣。若汝毕竟以见性物象互为相见。则汝之见物时物亦应见汝矣。故曰又则(云云)。然汝之见性有知也。彼之物象无知也。既已互为相见。有知者固知。无知者亦知。则物体与见性纷然错乱矣。故曰体性纷杂。然世间所以安立者。以能见之性及所见之物不相乱耳。如汝所疑见性物象体性纷杂。则世界亦不应安立矣。故曰则汝(云云)。然今世界犹然安立。则知见性物体自不纷杂。云何以见性物象互相杂乱为疑耶。前来约物不是见乃至以物即是见。如四番消释。则阿难见性物象杂乱之疑当下明矣。所以下之阿难若汝等。乃结责也。
二结责中。若汝二句。结五眼之高下人见己见自不混乱也。意谓。就五眼之量而分别之。若汝所见之时自然是汝之见非我之见。那得人见己见有混乱耶故曰若汝(云云)。见性二句。结见性之周遍。见性物象不杂乱也。意谓。就能见所见而分别之。彼物象各有差别。汝见性自然周遍。既周遍非汝之见性谁之见性耶。故曰见性(云云)。云何下正责也。意谓。这种见性定是属汝。云何自疑而不肯认。反取我之言词为证寔耶。故曰云何(云云)。
二释大小舒缩疑。分二。初阿难等疑请。二佛告等答释。初又三。初阿难下叙大小。二世尊下叙舒缩。三我今下正申请。
初叙大小中。四天王等是叙大。所谓逾远逾大也。退归等叙小。所谓逾近逾小也。
二叙舒缩可知。
三申请中。不知斯义所在者。谓缩大为小夹令断绝二者不知何是。故曰不知(云云)。
二答释分三。初佛告下正释。二若如下反难。三一切下结示。初又三。即法喻合也。
初法中。一切世间等者。指四王天乃至檐庑分大小耳。
二喻中。若曰定方。其中之空不应圆矣。今乃圆者。可知方不定矣。若曰不定。即方器中不应有方空。今方器仍有方空。又不定于不方矣。总是无方圆。方圆在器。若合法。方器合所见之一界。方空合能见之见性。定方合定于见大耶。不定方合定于不见大耶。若定于大。入一室不应见小。今见小。不定于大可知也。若不定于大。见一界不应见大。今见大。又定于大也。如是则知。见无大小。大小在尘。遂接合法汝言(云云)。
三合又二。初正合。二阿难下劝除。
初正合中。汝言等者。意谓今空之方圆。既不定于方圆。方圆在器。则汝言见性之大小亦无定于大小。乃大小在尘矣。故曰义性如是。既空无大小大小在器。以喻见无大小大小在尘。那有缩大为小及夹令断绝所可得更言不知在耶。故曰云何为在。
二劝除中。若复等者。总令其不应因所见之大小。而定其能见之大小也。入无方圆之入字。即悟入证入之义。谓欲悟入空之无方圆耳。
二反难中。入室等。既入空之时可缩大为小。则仰观日时还应挽下为高。今世间可有挽见性齐于日面乎。故曰若如(云云)。若筑墙等者。既筑墙之时可夹令断。穿窦时还应使其续迹。今世间可有续见性于穿窦乎。是义不然者。既不可以挽见齐日。那可入室缩见为小。一不然也。又不可以穿窦续迹。那可筑令夹断。二不然也。故云是义不然。
三结示中。亦可分二。初示迷。一切等也。二示悟。若能等也。
初中。一切等者。正示阿难所以见大为大。见小为小。皆因失己见性之真。而随他物尘所转。所以观大观小。然于己之见性未尝有大有小也。故曰一切(云云)。
二示悟中。若能转物等者。乃寔有事。非空言也。何以故。如来所有之身以法界为身也。如来所有之心亦以法界为心也。既法界为身本来圆融廓彻即法界之大无不应现。如是之身故谓之圆。既法界为心本来灵明洞彻即法界之大无不照明。如是之心故谓之明。具此身心。何劳动己道场方能于一毛端之小遍含十方国土之大耶。无他。总由其身也法界心也法界。虽曰一毛端之小。也是法界。纵使十方土之大。也是法界。以法界现法界无乎不是法界。则十方国土悉在我身应现之中矣。又以法界照法界无乎不是法界。则十方国土悉在我心照明之中矣。到此有何毛端之小十方之大。乃大小圆融也。有何十方之多毛端之大。乃一多无碍也。此乃如来不思议之妙用也。然何以有此。唯能转物。转物无他。唯悟己之见性而已。如是。则知在阿难迷己见性为物所转。无大小中观大观小。如来悟己见性而能转物。能大小圆融一多无碍。一迷一悟。其得失也如此。阿难辈得无勉乎。
自阿难白佛言去。第三见性离相之文也。大分为三。初离是非相。即阿难白佛等也。二离因缘自然相。即阿难白佛等也。三虽颠倒合和相。即阿难白佛等也。初又二。初阿难去正明离相。二是时文殊去更释余疑。初又二。初疑请。阿难下也。二开示。佛告下也。初又三。初阿难下蹑前起疑。二见必下展转生疑。三惟垂下请示未悟。
初蹑前起疑中。若此等。阿难牒前见性不可缩为小舒为大等也。今此等。阿难牒前若能转物则同如来等也。意谓。我之见性既是小不因缩大不因舒。是我之妙性矣。故牒之曰若此(云云)。又前明即能转物同乎如来身心圆明等。乃如来明能悟见性者如是。阿难不知。遂疑见性应在我前。故牒之曰。今此妙性应在我前。
二展转申难中。意谓妙性既在我前。其身外之见定是我真性矣。故曰见必我真。若身外之见必是我真。我身内之心又何物耶。故曰我今(云云)。若身外之见必是我真。云何我身内之心能有分别。彼身外之见无别分别我身耶。故曰而今(云云)。若不能分别我身。则应寔是我心令我得见。故曰若寔(云云)。若令我见而见性是我。则我身反非是我矣。故曰见性(云云)。如是则何异于如来先所难我云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之言耶。故曰何殊(云云)。细按阿难展转中难。其所重者唯现在我前一句。既在我前。只在诸物象上皆可见矣。所以下文如来单牒这句。作是见非见两番推破皆不可得也。
三请示未悟。可知。
二开示分四。初佛告下约意总非。二若寔下立理别破。三于是下大众茫然。四如来下如来安慰。
初中。是义非寔者。谓其若云见在汝前。不唯不当如来之所说。亦且不合一经之所诠耳。
二立理别破又二。初若寔等立理。可知。二且今等别破。又二。初且今等明离是见。二佛复等明离非见。初又三。初且今下推审。二阿难下酬答。三佛言下印可。初又二。初指境。且今等也。可知。二指见。若必等也。又二。初若必去总举。可知。二阿难去别示。又二。初阿难下即境推。二汝可下离境推。咸可知。二酬答又二。初阿难言等答即境推。二世尊如等。答离境推。
初答可见。
二答中。初学声闻盖止断见未断思者。菩萨盖止断见思未断无明者。所以皆不能析出精见耳。
二明离非见分四。初佛复下牒说。二今复下更审。三阿难下酬答。四佛言下印可。余皆可知。唯离是见离非见。佛皆印可以如是如是者。有人云。阿难言离物无是见。如来印可曰如是如是。又阿难言离物无非见。如来亦印可曰如是如是。既印可于前不应印可于后。或印可于后不应印可于前。如何前后俱作印可。将非如来同乎外道双亦双非之断常耶。答此非然也。原有真妄二意。若就真体。四句咸离百行永绝。如明精见。既无是见亦无非见。所以如来下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若就妄体。体既是妄了不可得。亦无是见及无非见。所以如来下云。此见及缘如虚空华本无所有云何于中有是非是。但巧顺物机随他意语。彼将曰无是见。则应之曰无是见。彼将曰无非见。则应之曰无非见。以故于阿难两重之中皆印可云如是如是。在如来分中无一而不可者。岂同外道邪计者哉。
三大众茫然中。非无学者即有学也。乃遮诠耳。研真断惑谓之有学。惑尽真穷谓之无学。今言非无学者。以其惑未尽真未穷耳。自三果已还之总称也。茫然不知等者。始即无是见如是如是之印可也。终即无非见如是如是之印可也。若止印可无是见不印可无非见。犹可知而泰然者也。又止印可无非见不印可无是见。亦犹可知而泰然者也。今既印可无是见复印可无非见。所以不唯不知更茫然也。既皆印可。若守于无是见之是又失于无非见之是。若守于无非见之是又失于无是见之是。所以惶悚而失守也。
四如来安慰中。如来知其等者。大众既曰茫然不知。又曰惶悚失守。还恐怀疑同乎末伽黎等之外见。故作是说以安慰之。如所如说者。上如字是如智。下如字是如理。盖以如智而说如理。自无疑耳。四种不死者。如下之十卷中亦变亦恒亦生亦灭亦增亦减亦有亦无等也。无忝哀慕者。勉励之词也。哀哀愍。盖哀愍阿难者是如来也。慕仰慕。盖仰慕阿难者是众生也。以其阿难行菩萨道有上求下化之任。故所以用此为策进耳。
二更释余疑分二。初是时文殊等启请。二佛告文殊等答说。初又二。初是时下经家叙仪。二世尊下文殊陈词。
初中。文殊在大众中起而白佛者。据义而推具有二意。一者前之大众。闻如来于阿难所言无是见乃印可曰如是如是。于阿难所言无非见亦印可曰如是如是。于此二者不无惊疑。故有茫然不知惶悚失守等。虽经如来一番怜愍安慰。但免得魂虑变慑。然不能复发一问。是以文殊为其申请。二者楞严会中宣演唯是寂常心性。此乃无上菩提果体。自非深智无能领略。然佛菩萨摄化众生。岂其不悟弃舍而已。以故有如来安慰乎前而文殊发问乎后也。
二文殊陈词分三。初世尊等述前未悟。二世尊等代为腾疑。三惟愿等愿垂开示。
初中。此诸大众等者。意谓。如来宣说寂常见性。因不可以有见为是见者。又不可以无见为非见者。所以因阿难言无是见之时即印可曰如是如是。又因阿难言无非见之时亦印可曰如是如是。然无是见亦印可。无非见亦印可。就如来分内不无深旨。于大众心中殊难领会。以故有茫然不知及惶悚失守。此但略提不悟之意。故曰此诸(云云)。
二中。若此等者。正牒前文以腾疑而代请也。意谓。阿难既认着见性是可见者。应有所指也。及如来命其一一指陈过来。唯有是物无是见之可得。其始也既认有见。及推之又称无见。则不当印可矣。乃如来从而印可之。此大众所以为疑者一也。又阿难知其无见可得。应无所瞩也。及如来命其一一指陈过来。唯皆是物无非见之可得。其先也既推无是见。及后来又曰无非见。则不当印可矣。乃如来又从而印可之。此大众所以为疑者二也。故曰若此(云云)而彼之大众为不知此义之所指归。有是茫然惶悚之惊怖。然非宿昔善根之轻微鲜薄所致也。故曰而今(云云)。三中可知二答说分三。初佛告下约法直明。二文殊下举人例显。三是以下结示迷悟。
初中。十方如来。果人也。菩萨。因人也。三摩地。楞严大定也。见与见缘等者。见即根。见缘即尘也。想相。即分别心也。所谓根尘识三也。此之三法包一切法。全体虚妄如空中华本无所有。故曰见与(云云)。然妄不自立。因真而有。故曰此见(云云)。而言十方等者。意谓。这种是非。咸离妙精明心。若欲发挥。须就如来果人之所证及菩萨因人之所修而推显耳。故曰十方(云云)。自住三摩地者。如来所以成如来必由此而证。菩萨所以为菩萨亦由此而修。虽因果修证不同无不由此。故云自住三摩地。以其三摩乃即性而观。绝待而照。空有不二。遮照平等者。若曰遮则凝然真寂万法当前一尘不立。若曰照则廓然圆彰森罗万象法尔宛然。所以见与等即凝然真寂万法当前一尘不立之遮的处也。此见等即廓然圆彰森罗万象法尔宛然之照的处也。如是则知见与等妄体也。既空华而本无所有。云何于中有是见非见之可得。又知此见等即真体也。既元是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见非见。以故阿难其初也向诸物象推一番而曰无是见。我即印可之曰如是如是。其次也又向诸物象推一番而曰无非见。我亦印可之曰如是如是。然我如来无隐义于其间。有何疑哉。须知生灭法元是虚妄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即生灭法元是妙净明体。非谓佛与菩萨独修独证。乃诸佛之所证。证无所证。证众生之所具。菩萨之所修修无所修修众生之所具。若能以性具之三智发修中之三观。便可即根尘识生灭之诸法而显真俗中之三谛也。而是见非见皆可得而知也。所以如来特以佛菩萨修证之三摩提为法明之。约法直明如此。
次举人例显。分二。初文殊下举人。二佛言下例显。初又二。初问。二答。
初中。吾今等者。意谓。妙净明体中无是见非见之可得。若欲例明。不必远借。即例文殊能问之人便可知也。故曰吾今问汝。若消文应云。如汝文殊外更有文殊是文殊耶。则知初如汝文殊句真文殊也。以例妙净明体。次更有文殊是文殊者句真文殊外有是文殊。以例妙净明体有是见也。三为无文殊句真文殊外有非文殊以例妙净明体有非见也。
二中。如是等者。意谓。如来问我文殊之外更有文殊是文殊。为无文殊是文殊。故曰如是。然如来虽作是问。我文殊看之。我文殊真文殊矣。真文殊外无别有文殊是文殊也。故曰世尊(云云)。何以故下。释明无是文殊转出无非文殊。何以故文殊外无是文殊为文殊耶。无他。世间是非法尔对待。若有一个是文殊必有一个非文殊。故曰若有(云云)。然就我文殊今日而言非无文殊。但止一真文殊而已。于真文殊外固无是文殊。亦无非文殊。故曰然我(云云)。如是可见我真文殊答真文殊也。寔无是非二相答无是非二文殊也。则知文殊答意以例妙净明体无是见非见。亦可知也。
二例显又二。初佛言下例前。二本是下重例。
初中。佛言等者。意谓。我问汝文殊之外有是文殊及非文殊。正欲例明妙净明体之上无是见无非见之可得。今汝云止一真文殊无有是非二相。可知妙净明体犹汝之真文殊也。无是见无非见之可得犹汝真文殊外无是非二相也。故曰此见(云云)。
二重例又二。初喻本。即本是等。二正喻。即如第等。
初中。本是等者。意谓。云何妙净明体。无是非二见可得。以见与见缘等相本是妙净明体元无是非二见。故曰本是(云云)。但因众生妄于见与见缘色空之中。以色空为所见。见闻为能见。即之则为有是见。离之则为有非见。故曰妄为(云云)。
二正喻中。文分二。初如第下喻妄。二文殊下喻真。
初中。如第二月等者。谓见与见缘等虽是妄虚切近乎真。即以喻明之。犹之乎第二月捏目而成切近于真月也。故曰如第二月。真体尚无是非二见。妄相那有是非可得。亦以喻明之。真月固无是非二相。第二月捏目而成。那得有是月及夫非月之二相耶。故曰谁为(云云)。
二中文殊等者。意谓。何以毕竟无有是非二见。以其真性妙净明体元无有是见非见之可得。即以喻明之。犹乎世间但有一月。自无第二月之是月。及月影之非月耳。故曰文殊(云云)。上来如是约法直明。举人例显。委曲明之。则知前之阿难其始曰无是见。我即印可之曰如是如是。其既曰无非见。我亦印可之曰如是如是之义。无不了然。而彼之大众有何疑虑为惊怖耶。
三中。是以等。结其不能达见与见缘等根尘识三全体妙净。反起妄想种种分别。而不能出是见及非见也。由是等。示其唯我如来悟此诸法全体真空。故云真精。而又法尔圆彰。故云妙觉明性。所以今日能令汝阿难及夫大众出是指及非指也。指非指不必引南华为用。犹前文所谓非无指示及举手指陈之指也。即上之是非是耳。就所指谓之。无是见无非见。就能指谓之。无是指无非指。但换其字。义无异途。又汝今令汝二汝字。元指阿难及夫大众。若文殊但为代请。其结示迷悟非关彼也。
二离因缘自然相。分二。初阿难白佛等正明离。二阿难白佛等更释疑。初又二。初阿难去疑请。二佛告去开示。初又三。初阿难去疑同外道。二世尊去疑违昔经。三云何去结请开示。
初中又可分三。初诚如等述佛说。二与先等提外道。三有何句正立疑。
初中。觉缘等十四字。自显见性寂常已来。文之与义摄无不尽。何以见得觉缘等。觉即觉性。缘即根尘。遍十方界者。谓这种觉性根尘无不遍乎法界。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即指前文见与见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也。湛然者。灵明洞彻之谓。即指前文诸法皆可还。唯见性无还。及见性无缩大为小夹令断绝等相也。常住者。不生不灭之谓。常即指前文手自开合见无开合以显见性之常者。无去无来之谓住。即指前文头自摇动性无有止以显见性之寂者也。性非生灭者。非灭即不灭也。即指前文盲人见暗见性不灭以显见性常也。非生即不生也。亦指前文见性见不关眼见性不生以显见性寂也。更以性非生灭合而读之。即指前文答匿王中生灭即不生灭也。要知如来为欲破妄显真。或时显其见性之常以不灭。或时显其见性之寂以不生。或时显其见性之寂常以生灭即不生灭。乃至显其见性之寂常以离人己物见大小舒缩是非等相。如此重重开示。转转破显。今阿难以十四字中。若文若义摄无不尽。所谓善说法要者也。
二中。所谈冥谛者。前观八万劫而无始。后观八万劫以无终。中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似乎谛寔。故云冥谛。及投灰等。即苦行外道也。真我类如神我。谓此真我能遍十方。皆邪计耳。
三中。云有何差别者。意谓。如来法王与彼外道自不相侔。然世尊所说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无生灭等。及与彼外道所计冥谛神我亦遍十方等。合而较之。似无同异。然法王之说岂同乎外计。毕竟中间何等。分明辨别自得。邪正不相侔也。
二疑违昔经中。亦可分三。初世尊等牒经之义也。二彼外下出经之意也。三我今去立疑之词也。斯义即指下文之彼外等也。彼指外道也。我如来自谓也。自然所谓天自其然也。如云谁开河海堆山岳。谁析荆棘尽凤凰。乃至松之直棘之曲。鹄之白乌之黑等也。因缘者。资始曰因。功成曰缘。因如谷种。缘如水土人力也。我今等立疑中。与彼之与。义即同也。意谓。如来所说觉性非生灭等。似非与昔因缘相同。及与外道自然相似。故曰我今(云云)。然如来所明觉性乃大乘圆顿之理。自不同昔破邪之因缘。尚不同夫小乘因缘。那同邪外之自然耶。阿难明知不同。但无能领会斯旨。作此疑耳。
三结请开示中。云何等者。意谓。如来之说自不同乎外道。但我等不能明了自生疑意。故曰云何开示(云云)。
二开示分三。初离自然。佛告等也。二离因缘。阿难言等也。三总结示。当知等也。初又二。初佛言下直斥。二汝且下推破。
初中。我今等者。如前文凡举事显理以理融事事理圆融。谓之开示。如前文凡依法立喻以喻合法法喻宛合。谓之方便。如前文若身若心乃至山河大地。莫非妙心中物。乃心外无法也。及见与见缘元是菩提妙体。乃全妄即真也。如此心法相亡真妄同体。谓之真寔告也。既以法喻作方便。事理为开示。更将心外无法。全妄即真。真寔告汝。不唯不悟反惑同于外道自然。乃历叙而备责之。故曰汝犹(云云)。阿难下。正牒其所计也。
二推破分二。初汝且下定。二阿难下破。皆可知。
二离因缘分二。初阿难言等转计。可知。二佛言汝等推破。又二。初佛言下破因。二复次下破缘。初又二。初定。二破。二亦二初定。二破。亦皆可知也。
三总结示即当知等也。分二初正示二结责。
初中。当知之前应先云。前来汝执为自然及夫因缘我一一推破。因缘自然二皆不得。无他。总是这种妙明体中元离自然及因缘故。故云当知(云云)。亦非自然。应有非不因缘一句。依义则有。但文略耳。非因等二句正遣也。非不因缘等二句重遣也。无非一句遣又遣也。以非因缘自然之非固当遣。非不因缘非不自然之非亦当遣也。无是一句乃更遣非之非之非是非不非之是也。皆重重遣者。以妙明体中破则俱破。故即云离一切相。然又不妨立则俱立。故又云即一切法。则知离一切相乃离即双遮也。即一切法又即离双照也。然初句是遣情。故云相。次句是立法。故云法。所谓一破一切破。一切破一破。乃破情不破法也。一立一切立。一切立一立。乃立法不立情也。可知离一切相。即前文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之真空也。即一切法。即前文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之妙有也。只此消释便是。不必重以法药帖之。
次中。汝今等者。意谓。妙明体中。破则俱破。一尘不立。立则俱立。法尔全彰。如是妙体。云何汝等以因缘自然为疑耶。故云汝今(云云)。于中之中。即妙明体也。措心。犹举意耳。戏论。即所疑因缘及自然也。如以下约喻也。手掌。喻因缘自然之戏论也。虚空。喻妙明体也。撮摩。喻措心。疑体为因缘自然也。世间安有得撮摩虚空者乎。故云秪益(云云)。
二从阿难白佛言去。更释疑之文也。分二。初疑请。二开示。
初中。必妙二句。牒前推破因缘之文也。前阿难疑见性属因缘。如来就因明因暗乃至因空因塞推之皆不可得。又缘空缘塞乃至缘明缘暗又不可得。更及非因非缘乃至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以显妙明之体。所以牒云必妙等也。非因非缘下。应补云。然如来今日所说如此。若以今推昔。以昔验今。世尊何故常说见性具四种缘(云云)。四种缘等者。眼以离中知故因空。非日月灯不能成见故因明。必以心为分别故因心。眼为增上缘故因眼。此中唯四。若夫唯识乃有九种。九种中空即因空。明即因明。眼即因眼。余之作意分别染净根本种子总属因心而摄。既有能缘之心。境亦为心摄也。第唯识谈相。所以开四成九。今经谈性。故但合九为四。然开合虽殊义无不同。因心因眼下。复应结云。昔日所说又如此。则一今一昔。霄壤之异。在如来不无指归。然我阿难看之。同一见性。昔之所以具因缘。今之所以离因缘。皆不得而知之。故曰是义云何。
二开示分四。初佛言下申前所说。二吾复下。辨今所疑。三是故下直破见精。四汝等下结示劝进。
初义可知。
二又四。初吾复等微定。二阿难等。酬答。三若无等推破。皆可知。四若在等责示。分二。初反责。即若在等。二正示。即若复等。亦可知。
三直破见精。分二。初破外尘。即是故等也。二破内见。即汝复等也。
初中。见明至成就一文。乃文句也。若约义句应云。见明之时见义非明成就。乃至见塞之时见义非塞成就。所以前有见明等云。后有四义成就之句耳。固如经家巧集。亦笔授之巧文也。既云见明暗等。而见明暗等之所以又非明暗等而为成就。则外尘所见之境破矣。
二中。见见之时等四句。古解甚多。乃最著者唯云。上见字是真见。下见字是见精。以真见见见精之时乃真见。非同乎见精(云云)。然不知以真见见见精。何等为能见。何等为所见。又何等为能见见所见之时也。若夫吾宗论之。以观智谛理释见见二字。上是观智之能见。下是谛理之所见也。谛理即是见精。见精即第八识识精也。乃生灭与真如和合而有。故前云识精元明。识精谓其生灭。元明谓其真如。生灭之妄由真而有。则其生灭全体真如唯一妙净明体。故下见字是为谛理之所见也。从是妙体发乎妙智故。上之见字是为观智之能见也。即以所发之妙智照乎能发之妙境。所谓不思议三观照圆融三谛也。如是智照乎境。境发乎智。境智一如能所不二时节。而观智圆成。谛理圆显。故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上见字即真见。下见字即见精。以真见既为不思议妙观所显。乃全体是不思议妙境。自不同乎见精也。又此见精既即妙净明体不思议境。非复是见精矣。故云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谓真见离乎见精也。既全体而显。乃云离者盖不离而离耳。故云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者。谓真见既离见精。则非见精之所及矣。故云见不能及。如是前破外尘今既显真见。而云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则内之见亦破矣。故曰汝复(云云)。不能及下。应云。前明见性无还。缘尘分别之妄见破矣。到此第二月之见精亦破。无非一妙净明体。遂接云。云何复说因缘等为疑耶。故曰云何(云云)。则知此破见精之案。前文此见虽非妙精明心之处已伏矣。然此一文。全由阿难迷妄为真。彼之妄处全在心之与见。所以破妄心。不唯破七处无所依之所。亦且破三处无能依之体。至显真见。既破缘尘分别妄见。无可作一把柄而显真见。所以巧托见精以畅发之。所谓以贼攻贼。以毒治毒。至此真见既显。即第二月见精亦破矣。然即见精而显真见。所谓破无所破而见精自破。显无所显而真见自显。以故不唯破缘尘分别之妄见。亦且破第二月之见精也。
四结示劝进。分二。初汝等下结示也。二吾今下劝进也。
初中。汝等等者。阿难止是声闻。其智也最为浅狭。其见也甚为卑劣。以浅狭故。但知小乘不知大乘。又卑劣故。但见遍空不见真空。如是。虽有知见与无识同。清净寔相者。无相不相。所谓无生死与涅槃相也。以相相皆真。法法皆寔故。然此寔相乃是真空。烦恼不能染是为清。生死不能污是为净。汝等既是声闻。知见狭劣。同无识者。于此清净寔相。自不能通而无塞达而无障耳。清净寔相即妙净明体。以其不能通达之故。所以惑为因缘及自然也。故曰汝等(云云)。
二中。思惟而称善者何也。若止破缘尘分别之妄见。但可谓之思惟。今更破第二月之见精。不惟思惟而已。乃善思惟也。妙菩提路即奢摩他也。菩提是果是所通。奢摩是因是能通。全以果体而为因行。故云妙菩提路。今对奢摩而云菩提路者。以阿难最初请云。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等。又如来将答之初。乃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故今答其奢摩。将竟云妙菩提路耳。意谓。汝虽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寔相。我岂弃舍也哉。今当教诲汝等。于思惟处当善思惟。于妙菩提路勿生疲怠。而清净寔相自得通达之也。所以前云不能通达。今云勿生疲怠。此乃如来深心之处。阿难辈自不生退屈也。
三离颠倒和合相。分二。初疑请。二开示。初又三。初阿难等陈疑。二伏愿等请答。三作是等受旨。初又三。初陈己悟。阿难下也。二陈未悟。诸和下也。三陈更问。而今下也。
初中。意谓。我等承佛宣说此之见性。因缘自然皆咸离之明矣。故曰为我(云云)。然未知此见性于诸和合及诸不和合等相离与不离不能无疑。故曰诸和(云云)。不唯此之未得开悟。更闻佛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等。前既不明。今又闻此。不唯迷闷乃迷闷更增矣。故曰而今(云云)。迷闷者。于理未明谓之迷。于心未开谓之闷也。只一陈疑之文而有三意也。然以因缘自然作已悟看。以和合不和合作未悟看。一据前破因缘自然之已说。二据后破和合不和合之未说也。又此有诸和合等之未开。下有破和合不和合等也。此有见见非见等。下文为其明二种妄见也。又因其请云觉心明净。所以下文同分之后亦诘云清净本心等及同是觉明等也。
二请答中。大慧目者。一往而言。慧眼了知空。此就小乘边说。今文所谓见与见缘等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故云大慧目。又不唯破缘尘分别妄见。更破第二月见精。及前破妄心。不唯破其无所依之所。更破其无能依之体。所以不曰慧目而曰大慧目也。觉心明净者。以妙觉明心之中既无昏暗又无染污故。若合疑请而论。亦有三意。见见非见。及觉心明净。并和合不和合。文虽有三。正意在二。见见及明净为正请。和合不和合为傍请也。乃以下之答文对勘可见。
三受旨可见。
二开示分二。初尔时世尊下离颠倒。二阿难汝虽下离和合。初又二。初尔时等经家叙。二告阿等如来说。
初中。怜愍等者。世尊见阿难等既曰心犹未悟。又曰重增迷闷。遂运无缘慈悲以为哀怜矜愍耳。将欲等者。廓然圆照。一假俱假。故曰诸三摩提。陀罗尼。此云总持。总能总一切法而不散。持能持一切义而不失。今言大陀罗尼者。尽三摩中所有之法无不总。所有之义无不持。合而言之。故曰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者。三摩提中。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一假俱假。全性起修。以此为能通之路。而菩提大寂灭海自得而到也。敷演者。即敷开演说也。首卷至此。虽曰破妄心显真见。见即属也。总是色心二法。在奢摩中之所说也。若至三摩提中。五阴三科无非妙真如性。是即敷开演说色心成一五阴。所谓合色开心者是。又敷开演说色心成十二入。所谓开色合心者是。又敷开演说色心成十八界。所谓色心俱开者是。故云敷演。将欲者。将然未然之际耳。若以此去即属三摩。恐亦未然。以下云于奢摩他心犹未了看之。如来意谓我本欲说妙三摩提。然汝于奢摩他心犹未了。以故即说颠倒和合以竟奢摩他事。至下文阿难汝犹未明去方说三摩提。
二如来说分三。初告阿等指迷。二汝今等诫许。三一切等正说。
初中。汝虽强记之强。应平声。若顺文上声亦可。汝既强记。应随闻生解依解起行以行证入方使多闻得力。汝不尔尔。但益多闻而已。故曰汝虽(云云)。以汝多闻之故。于奢摩之微妙观照。心犹未了也。微密观照者。如前破缘尘分别之妄见。及破第二月之见精。圆观圆照凝然真寂之处。所破者不破而破。所显者不显而显。故云微密观照也。
二诫许中。诸有漏者。如阿难今日计心在内计见在眼。又计是非因缘自然等相。皆谓之有漏也。亦即未破缘尘分别及第二月见精。未破缘尘。因漏落于见思。果漏落于分段。未破见精。因漏落于无明。果漏落于变易。
云亦令等者。奢摩一明。令后世有漏众生依此而修。自不漏落于计内计外乃至因缘自然等相及缘尘分别第二月见精。菩提果体自然获证也。
三正说分三。初一切众生下标列二种妄见。二云何名为下徴释二种妄见。三阿难吾令下合明二种妄见。
初标列中。别业同分二种。古人解亦不同。有谓别业属阿难一人造妄见业。同分属众生多人造妄见业。此说不然。经但云一切众生。曾无一多之分。又有谓别业在能造边说。同分在所造边说。此亦不然。经止云由二颠倒。曾无能所之别。又有谓别业在缘尘边说。同分在见精边说。此亦不然。自首卷阿难请发妙明心开我道眼已来至本卷云则汝心性各有所还。所破是缘尘分别。乃前六识。所谓枝末无明也。自本卷如来云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已来至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所破是第二月见精。乃第八识。所谓根本无明也。那得到此复将缘尘分别及第二月见精为对说耶。今作别业在造业之时属因。同分在招报之时属果。以其因中造妄见之业。果上感妄见之报。所以同业文云睹诸不祥境界有二日两月等。则知造因有异谓之别业。受报不殊谓之同分。如世人为非虽异。若至处罪及监禁之往往同耳。前来虽为阿难见见之时见精亦破。但其犹然未明。所以重为发明。若此见精不破。造业招报出入生死无非是彼。所以有此一文也。妄见如此。云颠倒分别等者。失真曰颠。认妄曰倒。即烦恼也。既有烦恼。定造恶业。故云当处发生。若造恶业。定属果报。故云当业轮转。而惑业苦三。如影随形。如向合声。即前所谓业种自然如恶叉聚也。彼云自然。今云当处及夫当业。总明其曾无差脱少不舍离之状耳。已上是标文。云何等即所列也。可见。
次徴释分二。初别业。二同分。皆有徴起与释明也。初中。云何等徴起。阿难去释明。徴起可见。
二释明分四。初阿难下举事审定。二于意下约义辨破。三是故下结示虚妄。四如第下重以喻显。
初中如世间等。乃是举事。非属譬喻。虽有如字应作假如之如看。世间人例一切众生也。目例真智。赤眚例真智一念不觉翻为无明。故云目有赤眚。既动无明当入于生死长夜。故以夜例之。灯例真理。
夜见灯光。例其虽在生死长夜所闻所见莫非真理。故以夜见灯光例之。别有圆影。例其闻见虽皆真理不唯不觉乃更别有虚妄。故以别有圆影例之。五色重叠。例其于虚妄中成此生灭五阴。故以五色重叠例之。
二约义办辨。又二。初即灯见。于意等也。二离灯见。复次等也。
初中。于意云何之句。如来徴审阿难之词。意谓生死长夜于真寔理上别见一个虚妄之影五阴成灭之色。汝之作意若何。故曰于意云何。我且问汝。生死夜中。于真寔理上。别见虚妄五阴光色。还即真理而有是色耶。还即真见而有是色耶。故曰此夜(云云)。此是定词。阿难下推破也。先推即灯。次推即见。初中此若等者。意谓。虚妄五阴之色即真理而是。然真理无无明人而能见之。则今非无明赤眚之者何不同见。唯无明赤眚之人见此虚妄五阴圆影。既为无明赤眚人见。非灯真理而有可知也。
二中。若是等者。意谓。若此五阴虚妄之色即真见而是。其真见既已成五阴虚妄之色。无复应有无明赤眚之妄见矣。以其妄无自体全依真有。既无无明妄见。则彼赤眚能见五阴虚妄之圆影者又名何等。若既为无明赤眚所见。则五阴虚妄之色非真见而有又可知也。如是即灯见而推皆不可得矣。
次离灯推见中。亦应有为非灯色为非见色二句之定词。今无者略也。先推离灯。次推离见。初中。若此等者。灯例真理。屏帐等例山河等事相。意谓五阴虚妄圆影。离灯真理而有非真理矣。既作真理。则应屏帐几筵事相之上皆有五阴虚妄圆影而出之矣。今屏帐几筵既无。则五除虚妄圆影非离真理而有可知也。次中。离见等者。意谓。非离真理而有。则应离真见而有矣。若离真见别有五阴虚妄圆影。则不应为无明妄见所瞩。以其妄无自体全依真有。则今妄眼原即真见。而五阴虚妄之色既离真见而有。亦不应为妄眼所瞩也。若不应妄见眼瞩。云何今日五阴虚妄之影乃为无明赤眚人所见。既是无明赤眚人见。则五阴虚妄圆影非离真见而有又可知也。如是离灯见而推亦皆不可得矣。
三结示虚妄中。是故等者。结上五阴虚妄之色即灯见而推不可得离灯见而推又不可得。故云是故当知者。正示其五阴虚妄之色即灯见离灯见皆不可得之所以也。五阴之色虽是虚妄。妄不自立。由真而有。如下所谓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故云色寔在灯。然此五阴虚妄之影。虽曰寔在真理。又是无明见病之所成者。故云见病为影可知能见是妄见。所见是五阴。所见之影能见之见皆是无明而为病眚。故云影见俱眚。就无明虚妄而言。如此若明见。其所见影能见见皆是病眚。皆是病眚者。其人乃是真见而非病眚者也。故云见眚非病。如是既曰色寔在灯见病为影。则不应言五阴之影即真理而是。然虽见病为影色寔在灯。亦不应言五阴之影离真理而是。既曰见眚非病。则不应言五阴之影即真见而是。然为非病者所见。亦不应言五阴之影离真见而是。故曰终不应言(云云)。如是则前来即灯见而推皆不可得。离灯见而推亦不可得。二者之所以无不明矣。
四重以喻显。分二。初如第等立也。二此亦等合也。
初中。如第等者。谓五阴虚妄之色既不可即真理真见而推云是灯是见。又不可离真理真见而推云非灯非见。如是之理若假喻发明。亦如第二月非月之体非月之影。故云如第二月(云云)。何以故下。释其非体非影之所以也。是形非形二句。即同上之是灯是见非灯非见也。此是文句。若约义句。应云是月是见离月离见。今以形代月以离代非。夹字对耳。以第二月既捏目而成。有智者自不应言此是真月之形为是见。虽非真月然见真月捏目而有切近于真。有智者又不应言此非真月之影为非见。如是则知不应言是月是见。所以云非体也。又知不应言非月非见。所以云非影也。
次中。此亦如是等者。谓第二月既因捏目而成。不可云是月是见。则今五阴虚妄全因无明赤眚所成。那可欲名其谁是灯谁是见。又第二月虽因捏目而成。切近乎真。不可云离月离见。则今五阴虚妄。虽因无明赤眚。全依真体。那可更说此非灯此非见。故云此亦(云云)。所以前云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也。可知全因无明妄见而有五阴妄色。还以无明妄见而见五阴妄色。既不可云是真理是真见。又不可云非真理非真见。如前阿难云无是见。如来乃印可云如是如是。阿难云无非见。如来亦印可云如是如是。前破其第二月见精。今更例明妄见业因。所以其义两相同也。
二释同业分四。初云何句徴起。可见。二阿难句释明。分二。初阿难下泛明国土。二若复下的指恶缘。
初中。正中大洲。即三千中之一也。东西括量等。即以大洲而论也。其余等者。指三千中除大洲之外所有者也。
二中。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等。正谓妄见因招妄见果。晕适等。具如圆通疏。
三合明二种妄见。分二。初阿难下总标。二如彼下别示。
初中。云吾今等者。前来徴释二种但就例而论。未法例合明。然徴释中先别后同。今合明中亦应如之。正当徴释同分方竟。所以应退同分而进别业。法例合明。故曰吾今(云云)。则知进即进来退即舍置也二别示又二。初如彼去退同进别。二如彼去退别进同。初又二。初进例。即如彼等。二合明。即例汝等。
初中。如彼等。牒前举事审定及约法辨破之文也。虽现等。牒前结示虚妄中色寔在灯等也。然见等。牒前结示虚妄中见眚非病句也。前色寔在灯等示五阴虚妄之色。即灯见不可得。离灯见亦不可得也。又前见眚非病句示五阴妄虚之色。即真见不可得。离真见亦不可得也。所以此中牒曰虽现(云云)。义与彼同。按之可见。但前之色寔在灯。今云非色所造。前指全妄是真。今指妄不可得耳。若与下之正合对明。如彼等例下例汝等也。虽现等例下见与等也。眚即等例下觉见等也。然见等。例下觉所等也。
二合明中又二。初正合。即例汝去也。二结答。即此寔去也。
初中。例汝等合上如彼等。彼此四节文义俱显。例汝下合上如彼等也。见与等合上虽现等也。觉见下合上眚即等也。觉所下合上然见等也。如是分对。若例若合无不明也。初中。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者。谓上之所见虽有依正不同。总是汝阿难无始已来无明妄见所成耳。所以合上是如彼等也。次中。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者。谓上之见与见缘能见所见虽似现境。究而论之。皆是妙觉明心真性中见精所缘之病眚也。以见精妄见全是妙明真体故耳。则知上之见与之见乃缘尘分别亦即见精也。下之见所之见唯见精耳。所以是合上虽现等也。三中。觉见即眚者。谓妙觉明心中之见精即是眚也。本觉等者。本觉觉体也。觉缘即见精所觉之缘。全体妙明而非眚耳。所以是合上眚即等也。四中。觉所等者。上之觉字真觉也。所觉之觉见精也。以真觉之见精病眚。然真觉自不堕于病眚中耳。所以是合上然见等也。
二结答中。此寔等者。由阿难前疑云。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所以到此中来。既以法例合明别业妄见。遂答之曰此寔(云云)。意谓。汝前疑见见非见。今此法例合明过来。不唯真见定真。即见精亦全体真。又不唯缘尘妄见须破。即第二月见精亦破。云何更有缘尘分别之觉闻等可得耶。故云此寔等也。是故下正结也。意谓。以是之故。则知汝阿难所见虽有圣凡依正种种差别。然其能见总是无明妄见之眚。然非见病眚者之真见也。故曰是故(云云)。彼见下。释明非见眚者之所以也。以彼真见妙精明性寔非病眚之见精。故吾如来不以见精名真见也。故曰彼见(云云)。如是则知别业所明乃妄见所造之业因也。
二退别进同分二。初进例。二合明。
初进例中。如彼等。以同分例别业也。一病等。以别业目有赤眚之一人例同分同感恶缘之一国也。一人一国两相例定。彼见等。复以一人眚妄之所生及以一国不祥之所见。同是见精业上所造。而瘴恶由是而起也。更推其由。总是无始已来无明见妄之所生也。故曰彼见(云云)。
二合明中分二。初例阎下正合也。二若能下结答也。
初中。例阎等者。以一国始例南阎浮。次例娑婆。再例十方。由狭而至广也。若此方若十方。若正报若依报。皆见业之所招感也。同是下。谓上之国土依报众生正报总是本觉元明无漏妙心所出生也。见闻等。正明所出生之相也。无他。由其觉明妙心中黏湛发见乃至黏湛发知。六根之所以出生。又见精映色乃至知精映法。六尘之所以出生。和合等者。觉明等是真。见闻等是妄。此一往也。若更论之。觉明亦可作见精看。如是见精即生灭之妄。无漏妙心即元明之真。由此一真一妄两相和合遂成生死果报。此乃真妄和合招变易生死也。若以六根之根六尘之尘。若根若尘两相和合遂成生死果报。此乃根尘和合招分段生死也。所以若此方若十方。若依报之国土若正报之众生。同是觉明(云云)也。如是可知同分妄见莫不由见业之所招感也。应知此句亦可作正答阿难请示觉心明净也。所以云觉明无漏(云云)。
二结答中。若能等者。正答阿难前请云开示我等觉心明净。所以到此来同分法例合明之后。遂答之曰若能(云云)。然此若能之前。应云。既成生死。若欲断之应先除因。故曰若能(云云)。此顶上文之意言耳。诸和合缘。即指真妄及根尘两番和合也。真妄之缘可属八识。根尘之缘自属六识。若真妄之八识离。则变易生死之因除矣。根尘之六识离。则分段生死之因除矣。故前云若能。后云则复。益见得生死之因即和合等。和合等即生死想本也。生死因灭。即菩提圆满也。生死果断。即涅槃深入也。故下云圆满(云云)。圆满下。以答觉心明净也。意谓。汝欲如来开示觉心明净。无他。总应远离诸和合缘。除生死因而菩提得涅槃证。觉心明净尽于是矣。菩提自得故曰圆满菩提。涅槃自证故曰不生不灭。菩提得。自不为烦恼之所染污。故曰清净本心。涅槃证。自不为生死之所流转。故曰本觉常住。如是岂非觉心明净乎。正见得请中。见见非见及觉心明净为正。诸和合及不和合为傍。所以约二种妄见答其见见非见觉心明净之正请。下去方答其和合不和合之傍请也。问之与答。正之与傍。不无次第耳。
二从阿难汝虽去。离和合之文也。分二。初提前所问。即汝虽等。二正为推破。即吾今等。
初中。汝虽等者。即前文疑请中云。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等。是其所陈已悟之者。今特提其所悟。故云汝虽等也。觉元者即见精也。所谓见精元明耳。
二正为推破。分二。初吾今去破和合。二白佛去破不和合。初又二。初斥疑。可见。二正破。即则汝去也。分二。初破和。二复次下破合。和合分破者。以其和合义不同故。如水土均。是为和。如函盖契。是为合。故分破之。如前因缘分破意同。初破和又二。初定。则汝等也。二破。若明等也。
初中。云妙净见精者。即见精也。前由见见之时一番破显。亦真见矣。故云妙净见精。
二破又二。初破明和。二彼暗下例余境。初又四。初相杂。若明等也。二离即。若非等也。三半满。必见等也。四失性。见必等也。
初相杂中。若明等者。意谓。明不自明繇见而明。故云观明明现。然见与明似有和义。第见无体质。从何处杂。且见与明历然可辨。以能见见所见之明有相状可辨耳。若曰和杂则成何等形象。形象既不可得。则见与明和无此事也。
二离即可见。
三半满中。必见等者。意谓。如泥之与水彼此各半才得为和。能见见所见明悉皆圆满。那可成和也。
四失性中。见必等者。谓能见之见及所见之明二不相同。若经和杂。失却能见之性所见之明。名之与字。以能见杂所见则能见名字失。若所见杂能见则所见名字亦失。故云见必等也。既杂而失能所名字。而云见与明和。非其义也。故曰杂失(云云)。二例余境。可知。
二破合亦二。初定可见。二破。又二。初破明和。若明等也。二例余境。彼暗等也。
初中。既不见明等者。谓其不能了知明非是暗耳。二例余境。亦可知。
二破不和合。分二。初疑请。二佛言下推破。
初中。觉元即见精。根也。与诸缘尘。尘也。及心念虑。识也。阿难既被破斥和合。复转计不和合。故以根尘识三非和合为疑请也。
二推破又二。初佛言等牒疑也。二吾复等正破也。牒疑可见。正破分二。初破非和。二又妙下破非合。初又二。初定。可见。二破又二。初破非和合。二彼暗下例破余境。皆可知。二破非合亦二。初定。二破。破又二。初若非下正破非明合。二彼暗下例破余境。皆可见。酬奢摩竟。
从阿难汝犹下。第二酬三摩之文也。分二。初总举。二别示。初又二。初略明。即阿难等也。二广显。即如是等也。
初略明中。汝犹未明等者。谓前所闻。止就心见两法发明奢摩。其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尚未发挥。故云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者。诸法生灭灭生了无定止。状似尘之飞飏摇荡耳。诸幻化相者。西土有大幻师。用幻药幻作男女及牛马等。化者。天仙等。类得其神通亦能化出种种奇异之相。他经具明十喻。初曰如幻。后曰如化。中间更有镜中影水中月空中华等。今举初后。故云幻化。如此幻化之相。智者识其是幻是化。愚者便认为真为寔。而诸法莫不皆如幻化。故称诸幻化相。上浮尘云一切。今幻化云诸相。照应也当处出生二句。当处犹言当念也。随即当也。变字法耳。谓妄念不起则已。起则当念出生。如下所谓因缘和合等也。妄念不离则已。离则随处灭尽。如下所谓因缘别离等也。幻妄称相等者。上之当处生随处灭。如此生灭乃幻化虚妄而有是相。所以云当处与随处也。如前文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如后文云。观相元妄无可指陈犹邀空华结为空果。故曰幻妄称相。就诸法而言妄相如此。若夫如来藏真性。虽曰生。其中自有不生者在。所谓真空也。虽曰灭。其中自有不灭者在。所谓妙有也。非离此幻妄相而别有。即此幻妄相而便是。所以即云其性云。如前文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如后文云。观性元真唯妙真明妙觉明心。故曰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就此一文。分为广略。文虽有殊义寔不异。此云一切浮尘(云云)。即下云如是乃至等也。此云其性(云云)。即下云殊不知等也二广显又二。初如是等顺推。二殊不等逆推。
初中如是下标一切浮尘之名。因缘下出一切浮尘之相。因缘和合总是诸法。如其色法略而言之。皆繇众生无始以来揽四大之色纳于八识田中为其亲因。还假父母交媾赤白二渧为其疏缘。从是以成五阴色身。以其因与缘合。故云和合。于此有生。故云生。虽曰有生全由虚妄。故云虚妄。有生。如前所谓当处出生也。因缘别离者。以其既有此身。少不得有修短之期。若因若缘一经别离便名之灭。亦繇虚妄故云虚妄名灭。如上所谓随处灭尽也。合而观之。即上所谓幻妄称相也。
次中。殊不能等。即其虚妄生灭幻相元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但众生迷而不开。昏而不悟。了不知如来藏中有何生灭有何去来。虽曰生缘生也。如来藏中生未尝生。虽曰灭缘灭也。如来藏中灭未尝灭。虽曰去相去也。如来藏性所谓去无所至。虽曰来相来也。如来藏性所谓来无所自。故曰殊不能(云云)。如来藏有性德修德。若更言之。犹有证德也。三虽不同。同具如理总名如来藏。此乃性具不从外得。故称本如如来藏也。常住下正出如来藏之体也。无生灭谓之常。无去来谓之住。离昏暗谓之妙明。不迁变谓之不动。若其无少缺陷谓之周圆也。自无生灭乃至无缺陷总是虚妄谓之真。亦无一异谓之如。
又不离生灭去来乃至缺陷等。而当体常住乃至周圆等。谓之妙真如性也。就字分解如此。若约意而言。如下文一切法俱即俱非俱非即非离中所明。今常住妙明一句一切法俱即也。所谓即如来藏元明心妙耳。于一切法俱即。森罗万象法尔圆彰无不常住。成其妙有。所以诸佛之三号四德俱即而是妙有。菩萨布施乃至智慧等亦俱即而妙有。二乘四谛十二因缘等亦俱即而妙有。乃至凡天五阴三科生灭等法亦俱即而妙有。所谓一立一切立十界俱立。乃不思议圆融俗谛。不思议圆融之假观也。故曰常住妙明。又今不动周圆一句一切法俱非即非离也。所谓即如来藏妙明心元耳。于一切法非即非离。遮照平等离即不二无不不动。成其中道。所以诸佛三号四德乃至凡夫五阴三科生灭等法。无一而不俱即俱离而是中道。所谓一统一切统十界俱统。乃不思议圆融中谛。不思议圆融之中观也。故曰不动周圆。又今妙真如性一句一切俱非也。所谓如来藏本妙元心耳。于一切法俱非。万法当前一尘不立无不真如。成其真空。所以自诸佛三号四德乃至凡夫五阴三科生灭等法。无一而不俱非而是真空。所谓一泯一切泯十界俱泯。乃不思议圆融真谛。不思议圆融之空观也。故曰妙真如性。如是岂非如来藏之理体乎。故曰本如来藏(云云)。性真下初句。亦如来藏之异名也。以一切法皆如来藏。若横论之。遍满十方法界。有何去来可得。若竖论之。彻入三谛渊源。有何生死可得。又众生如。如来如。一如无二如。更有何迷何悟可得耶。故云性真(云云)。则知此文又可如是等明妄。殊不下显真性。真下结示也。
二别示分四。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也。初五阴又二。初总徴。二别释。
初中。五阴者。亦名五蕴。蕴以积聚为义。阴以覆盖为义也。若以功过分之。犹三道与三障也。如坚碍为色。领纳为受。想相为想。迁流为行。了别为识。谓之五阴。若对上总举。所明五阴二字。即一切浮尘等及如是乃至等之妄相也。本如二句。即其性真为等及殊不等之真性也。今总徴起。其文虽略义无不收也。下去例之。
二别释分五。即释色受想行识也。初释色阴分三。初举例显法。譬如等也。二就例推破。是诸等也。三结示虚妄。是故等也。二又二。初立理。二正破。
初中有人。下去皆然。不复具出。皆云举例者别非耳喻。例众生清净目例能观真智。观晴明空例所观真理。所谓以如如智观如如理也。唯一晴空例智理不二。迥无所有例无九界之相。已上例真。其人下例从真起妄也。无故犹无因也。不动目睛乃直视也。例无因而不以真智为观也。瞪以发劳。以其直视故发劳。劳即病也。例一念不觉翻为无明也。以其不以真智照理。无明得以生耳。虚空别见狂华。例其一有无明于真理中而见色阴虚妄之华也。复有一切狂乱非相。例色阴不生便有九界之相生也。以上举例。色阴二句显法耳。云色阴亦复如是者。义如举例中约法为释耳。则知色阴本是真理。由众生一念无明而出生。下四亦然。
二就例推破。分二。初阿难下立理。二如是下正破。
初中。是诸狂华等者。正理而论。元非空非目。所以下云云何晴空。但因无明而有。寔非号清明眼也。
次中亦可分二。初推非空。二推非目。
初中。可知。后应逆云。汝阿难不更容阿难。虚空那容华相起灭。不容华相起灭那有华相出入。既无出入那得华从空来。如是则知华从空来无是理也。
次中。目应无翳下。应补云。若目无翳华当翳空。乃遂接云。云何晴空号清净眼。盖举例中以清净目观晴明空。所谓以如智照如理。元无色阴狂华。今欲推破。即以理智显耳。亦应逆云。既晴明空号清明眼。那得华翳乎目复翳乎空。既不翳空翳眼那得有见见眼。既不见眼那得从目出入。既不出入那得华从目出。如是则知华从目出无是理也。以其不从空来及目出故。所以前云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也。
三结示中。是故等者。上来既不从空来。又不从目出。乃华是虚妄矣。以是之故当知色阴亦虚妄也。何以故。以其本非因缘。不唯本非因缘亦兼本非自然。既非因缘又非自然。唯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凡是破文逆相之法。及结示虚妄之意。下入处界中皆应例之。不复具出。
二释受阴。初举例显法中。有人亦例众生。手足例见闻觉知。以手足各二则成四耳。宴安。例根既不缘尘亦不偶也。百骸调遇。例心亦不起于一切法不分别也。忽如妄生。例根尘不偶舍受亦不可得也。性无违顺。例苦乐三受亦离也。已上例如来藏之真。其人下。例从真起妄也。无故。例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也。二手掌。例无明既生根尘相对也。于空相摩。例根尘相对于第一义空无结交中而起交结也。于二手下。例根尘相对而生苦乐舍三受也。涩滑例苦受。冷热例乐受。诸相例阴受耳。
二就例推破中。不从空来。能发触所发受。不从掌出。专破所发之受不破能发之触。所以有合则掌知等知也。
三释想阴。初举例显法中。虽有酢说崖想二番。皆想阴之寔事。故以例之。所以五阴皆例而非喻也。然上之色受皆先明真次明妄。此立唯如妄。以显妄从真起全妄即真。知其妄便知其真耳。
二就例推破。亦二。初立理。可知。二正破又二。初破酢说。二例崖想。然立理中亦应有例崖想之文。盖略耳。但破酢说崖想。不破口中水出及足心酸涩也。
四行阴。初举例显法中。暴流。迅急之流也。例行阴也。波浪相续例行阴生住异灭念念迁变也。前际等。例前念灭后念生后念灭则后后念又生。皆有次序而不参差也。
二就例推破。初立理中具立四则。即自他等四性也。可见一经推简不过四性。前后虽止有二义亦应四。所以下立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及夫七大皆具四耳。
正破中。若因水有等者。意谓。暴流若是水生。能生之体本来停湛。其所生者既是暴流。其性不应同能生之体矣。又暴流若因水有。所生之流性应不与能生之水同。如树之有华华性自不同乎树耳。故曰若因(云云)。有所二句。意谓必曰因水而有。水为能生。流为所生。若有所生则应有相。既有其相应现在前。若不现前那是水生。故曰有所(云云)。若即等者。意谓水是能生其性澄清。净是所生其性流动。若所生之性流动者即是能生之性。则使能生澄清之时。反非应是水体。故曰若即(云云)。
五识阴。举例显法中。有人亦例众生。取频伽。例揽四大为身也。塞两孔。例起我法二执以障人法二空也。满中擎空。瓶例身。空例识。所谓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内也。千里等。例识心念念迁流也。用饷他国。例随业感报也。就例推破中。若彼方来若此方入二文疑有问错。应云若彼方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若此方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如是读法。于彼于此于出于入悉无不合。若依原文。既贮空去之去应作去彼来此看。又若此方入之下应有到彼方去四字。如是看法。则彼此出入亦皆合耳。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二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三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此去正明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也。即根尘识耳。在众生边说。无非幻妄称相。在诸佛边论。皆是如来藏性。今因众生不知幻化虚妄种种计着。所以一一约四性而推破之。而显乎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问根尘识三既法法皆如来藏妙真如性。然不知作何寔际见得皆如来藏耶。答根尘识三不出色心。如前所谓色心诸缘唯心所现。又云。汝身汝心皆是妙心中所现物。又云。一迷为心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既云心是妙心。即所谓如来藏妙真如性也。能生能现者既皆是妙。所生所现者亦应是妙。所谓理本是妙。粗由物情。所以众生种种分别种种贪着。尚不知是妄。那知是真。若夫诸佛菩萨了得。虽有根尘识三千差万别。究而论之。孰非如来藏妙心之所现耶。所以就根根也法界。就尘尘也法界。就识识也法界。其生也生是缘生生未尝生。其灭也灭是缘灭灭未尝灭。如是则根之炽然见当体不见。尘之炽然生当体不生。识之识然了别当体不了别。那得有能生所生及夫能缘所缘而以自他等四为执计耶。既约自他等四一一推破。皆结之曰本非因缘亦非自然。既非因缘自然。岂非如来藏之性乎。只此便是寔际。无别有寔际也。今破入处界三各有所以。入中正破根兼破尘。处中正破尘兼破根。至若乎界。正破识兼破根尘。此系大旨。不可不知。
今先释六入。若承前五阴。是第二也。分二。即总徴别释也。总徴中。六入者。如法界次第云。入以涉入为义。盖根尘互为入耳。如云尘入根则发根。根入尘则发尘。以其根尘原无自性相因有故。就今文中而论。如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此是尘入根也。如吸此尘象名为见性。又是根入尘也。但今所破重在根耳。若夫六入及本如来藏等。对前总举而论。义如五阴。例之可见。处界亦然。
二别释分六。即释眼耳等也。各有举事显法就事推破结示虚妄三科。其初后无复子科。唯第二就事推破亦各分二。初立理。二正破。下去不复更出。例之可见。若夫初之举事显法不必分矣。如欲分之。眼入即彼下耳入乃至意入皆辟如下是举事也。又眼入兼目下耳入兼耳下鼻入兼鼻下乃至意入兼意下是显法也。
眼入中。举事云即彼目睛者。乃借色阴能显之例。作此中所显之事。若彼此较之。有三种不同。前是能例之例。此是即显之事。一不同也。前是真此是妄。二不同也。前是色法上论所该者广。此中唯在眼根边说所摄者狭。三不同也。此亦深意。不可不知。
显法中。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者。谓其全真起妄也。余之五入亦云瞪发劳相者。因眼入既借色阴之例。余五亦借之也。因于明暗等。乃色生眼见。如前之聚缘内摇。如后之黏湛发见。吸此下乃眼生色相。如前之趣外奔逸。如后之见精映色也。下去亦尔。发见居中之见。有云是见精。有云是缘尘分别。此皆不然。见精缘尘。多是识分上事。此中止明眼入。唯是净色根。亦名胜义根。然不离乎浮尘。盖发胜义居乎浮尘之中也。胜义者。乃天眼所见胜乎浮尘耳。于第八阿赖耶识相分之上。一作所缘。又能发识。乃一体而有二用。大似蜗牛两角生必同生者也。六根皆具有者。若曰胜义与浮尘称蜗牛两角者非也。吸此尘象之吸如磁石吸铁也。石与铁或气分相似。或天性相关。不见则已。一见则吸。今根与尘义亦然耳。此见离彼等。谓其由尘而有。离尘无体也。下五皆然。
立理中。非于根出者。指能见之胜义不从浮尘根之所出耳。乃至意入其义亦然。
正破中。若从明来等者。谓见性若从所见之明而来。不关乎暗矣。当其暗相现前之时。明已灭矣。则同来之见性亦灭。暗虽在前。不应见矣。今犹能见暗则不从明灭矣。既不从明灭那得从明来。则知从明来无是理也。下去凡遇结破皆应如之。若从根生等者。谓能见之根。元从明暗二种而为体性。今若根生与明暗不相涉矣。既不相涉则体性亦不可得。如上云此见离彼等也。总由见性缘尘则有离尘则无耳。余五破根生亦然。又空自观等者。若在空见象归不能见根。则知在空之见象乃空自见。何关汝眼入也。下去皆尔。然眼之明暗俱见。乃至意之生灭俱知。正示六根功力。若众生所计。止见明不见暗。乃至止知生不知灭耳。耳鼻舌三入皆可知。
身入中。合觉之触显于离知者。有云触不自知。由合方觉其触。合不自知。由离方觉其合。若尔文虽明理未当。今谓离亦能知也。问离合违顺四相云何止言二尘。答以其违顺总在离合。如细滑者合为顺离为违矣。粗涩者离为顺合为违矣。所以虽四但云二耳。
意入中。劳倦二句。胜义浮尘二根相依为眠为睡也。胜义以浮尘为所依。其浮尘劳倦能依之胜义不为发用。则成乎眠。若浮尘睡足之时而胜义之能依复能发用也。览尘二句。寤寐相对而言也。览尘。谓意根法尘乃五尘落谢影子耳。颠倒者。指上眠寤忆忘等相。今就真体论。同属颠倒耳。又忆忽忘忘忽忆亦颠倒也。生住异灭。如唯识二卷初云。生表此法前非有。住表此法能作用。异表此法非凝然。灭表此法后无时也。今盖忆为生住。忘为异灭也。又如下云吸习等。即吸此生等为所习耳。则知忆忘皆有生已住住已异异已灭之四相也。
吸习中归之习。如学而时习之习也。即以生等为时习之。故成不相逾越。兼意与劳者。劳即上之劳睡忆忘等相也。集知者。前所对属外以发为用。故曰发见发闻等。今所对在内以集为用。故曰集知吸撮。内尘吸五尘落谢影子为内尘也。见闻逆流等者。流即缘也。借彼五根不能逆缘。以显意根能逆缘也。以见闻等但可顺缘。前五尘于外不能逆缘乎内之法尘。纵使能逆缘者。自不能缘内之意地。乃彼不取及之地。即名意根觉知性耳。寤寐二相随身开合者。谓形开名寤。人若寤时六根俱开故。形合名?。人若?时六根俱合故。如列子云。其窹也形开其寐也形交之谓耳。
三十二处分二。初总徴。二别释。
总徴中。云十二处者。以根尘各六为十二也。处即所依也。即尘以根为所依。根以尘为所依故。互相为依名十二处。但今所破正在尘耳。他经亦名十二入者。今因前标六入故名处耳。盖入以能入为言。处以所入立名也。若以此总徴对前总举。例如五阴。可见。
二别释分六。即释眼色处乃至释意法处也。各有举事审定牒计推破结示虚妄三科。初皆从阿难去。二亦皆从阿难去。唯身触处从若在去。三皆从是故去。总标于此。临文可见。
初眼色处。举事审定中阿难下举事也。于意下审定也。下去皆然。唯意法处中此法下为审定耳。初云汝且等者。观即根处。祇陀等即尘处也。下去皆尔。
牒计推破中。若复眼根等者。谓色既根生。乃根有生色之性。若见空非色之时。不唯所生之色应销。则能生之性亦应销矣。故云见空等也。以有能见所见成其显发。若既销所生之色。又销能生之性。则显发皆不可得矣。故云销则等也。以有色相能显乎空。若曰显发一切都无。则色相既已无矣。将何以显其空之质也。又可云。色相是眼根所生。若所生之色既无。则能生之性亦无。谁为见性以辨其空之质也。故云色相等也。空亦如是者。谓显空者唯色相。显色相者唯空质耳。今空质既无。谁为辨色相耶。故云空亦如是。
二耳声处。举事中。食办而击鼓者。意在欲集众也。众集而撞钟者。意在令就食也。
牒计推破中。若无来往二句。防其转计也。恐他既被推破乃转计云。声亦不来。耳亦不往。故先立之曰。若耳声无往来则亦无闻也。声来耳边耳往声处皆不可者。以其声无定体。一声能遍入众耳。若曰声来是忘计也。耳亦无定体。一耳能遍闻众声。若曰耳往亦妄计也。总是若耳若声无一不遍乎法界者。所以声来耳往皆妄计而可破也。
三鼻香处。牒计推破中。合蒙烟气等者。谓鼻以合中知。佛所说也。云何烟未腾空而四十里内皆知耶。故云若鼻等也。有云。鼻虽合中知。得了六根清净自在神力。香烟虽未及远便能闻也。如是融会。似能得闻却是有过。其六根清净何等地位。乃圆之七信也。今在凡夫那得有此。若凡夫便得闻远。则又违合中知之佛旨矣。盖总由香之殊胜力耳。博物志云。汉制香不满觔者不入贡。有外夷入贡。因其未及一斤不约。彼使向午门止爇一铢一城咸闻。则知未及遥远而四十里皆闻者香之力也。
四舌味处。举事中。其间或遇酥酪等者。近日沙门中颇有志者。据此认酥酪为可食者。此不然也。佛制有三种因方可食之。一有病。今沙门果有病而食耶。二草菜不生。今沙门果草菜不生而食耶。三大权示现。今沙门果能如古之逆行菩萨而食耶。若无三种因欲食此者。殊违圣教多矣。所以云其间或遇。非二时之定有可知矣。二时者。佛制止一午食。为施方便更开早食。故云二时。
牒计推破中。若生于空等者。谓既是虚空。一无所有。那得有味可生。若必有生。则虚空是能生矣。汝还啖其虚空作何味耶。故云若生(云云)。
五身触。举事中。汝常晨朝等者。摩头一事乃佛制也。然何等意须摩其头。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此儒宗之大典也。今人出家剃须发者。欲舍所惜之小而成所求之大。成何等大。欲出生死得菩提演法化度众生耳。如是国王父母之恩可报。檀那师长之德亦酬。可知所舍者乃一色身中之一种。是以为小。所成者不独自己得法身慧命。令见闻蒙益之众生莫不得法身慧命。则其所成者不唯大。乃大之又大矣。是以为大。以故剃之不为碍也。即太伯断发纹身尼山犹称至德。则沙门之剃除须发自无伤乎至德也。恐此沙门须发虽剃不勤求于所成。故制晨朝而摩其头。不唯策其进修。亦助其不忘初念也。
审定中。摩所之所。非同寻常论能所。手为能触。头为所触。今在一身本无能所。约能所破者。正破众生谬计以显如来藏耳。
牒计推破中。具有四意。初若在等约互有破。二若各等约双存破。三若头等约一体破。四若二等约二体破。二体破中。在能非所者。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也。在所非能者。若在于头。手则无知也。能所两既不得。岂有虚空与汝成触耶。故云若二等也。
六意法处。举事审定中。所缘等者。善不出戒定慧三也。恶不出贪嗔痴三也。法则即法尘也。谓意根所缘之法尘。不善则恶。不恶则善。不善恶则无记。乃一定之者。故云生成法则。此法亦法尘也。即心离心之二心谓意根也。
牒计推破即心中。心即意根。法即法尘。非尘谓非法尘乃是心也。所谓遮诠耳。谓汝之法尘若即心生。能生者既是心。所生者亦应是心。则汝之法尘乃是心而非法尘矣。故云若即等也。若是法尘方成所缘。今既是心而非法尘。那可以心还缘乎心。故云非心所缘。以其根尘相对则成乎处。既非所缘法尘。云何得成其处。故云云何成处。离心中。于心名心心量即心汝心皆意根也。则法之法即法尘也。知则名心等者。意谓法尘无知。意根有知。若法尘有知即是意根矣。故云知即名心。汝之法尘是尘而非心也。若即名心则异乎汝之法尘。故云异汝。乃非汝法尘矣。故云非尘。既非法尘乃是心矣。虽即是心乃同他人之心。以其法尘离乎心故。故云同他心量。应补一转计云。虽曰非尘乃即吾心非同他心。遂破云。汝意根是心矣。法尘又是汝心。云何汝心而离为二耶。故曰即汝等也。若非知等者。非知即无知也。若曰无知。世间无知者不出色声等及夫虚妄相。汝之法尘乃此等落谢影子。虽曰无知自不同乎此等。除此等相当在何处所耶。故云若非等也。今就五尘之色虚空之空。了不见汝法尘而为表示。故云今于等也。然人间五尘之外或更有五尘。而虚空之外那更有虚空为汝法尘之表示耶。故云不应等也。谓法尘是意根之所缘。意根是法尘之能缘。今既无表示则心无所缘。非即无也。故云心非所缘。以其法尘意根能所相对方成其处。既无所缘那得成处。故云处从谁立。
四十八界亦二。先总徴。次别释也。
先中十八界者。根尘识三各有六种。则成十八。而云界者。界以界畔为义。根尘识三各有边畔。是为之界。又界是因义。故下云因眼所生以眼为界等。又界是种义。根尘识三各有种性族类也。若对前之总举。亦如五阴中明。
二别释分六。即释眼色识界乃至释意法识界也。初释眼色识界分三。初阿难下指说审定。二阿难下牒计辨破。三是故下结示虚妄。余五皆然。初中先指说。此识下审定也。
初指说中。如汝所明等者。此是如来小乘经中之所说也。以其小乘但知根尘共能发识。若夫大乘不然。单根单尘亦能发识。如寔推之。则识亦能发根与尘也。然此二句既是佛说。而云如汝所明者。总由阿难七处徴心中已被如来若内若外重重破斥。不胜词穷理屈。所以第六番中立计之后。更引如来所说为转计曰。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云云)。此中要破众生识界之执。遂牒阿难所引之语为一断案。故云如汝所明。所以但言明不言说耳。下五例此亦云如汝所明耳。
二牒计辨破中。又三。先破根生。次破尘生。三破根尘共生不成。其共生不成唯意法识中无耳。又每破中。皆先破生识不成。次破为界不成也。下去皆然。此中。初若因下破眼生为界。二若因下破色生为界。三若兼下破共生为界。
初中。若因眼生等者。破其识因眼生不成也。谓其识是眼生。则眼为能生识即所生。于色空无涉矣。既无涉于色空。于色空无能分别。故云若因等也。然识以了别为义。既无分别。则将焉用彼识耳。故云纵有等也。
汝见下破其以眼为界不成也。汝见即眼根也。谓其识因眼生眼能生也。则汝见能生非同青黄等色矣。能生尚非青黄等色。汝所生之识则全妄无表示矣。故云汝见等也。以有表示可立界畔。既无表示将何立界畔耶。故云从何立界。
若因色生等。破其识因色生不成也。谓其眼识因色而生。色为能生。但可与色相应。设若遇空。汝之眼识则应灭矣。以其能生尚无所生安得而存。故云若因等也。汝识既灭云何知其为虚空也。故云云何等也。
若色下。破其以色为界不成也。意谓汝之眼识既从色生。与色同一体矣。设若色有迁变。汝识亦应知其迁变。故云若色等也。色若迁变。汝识不迁。尚不知其色之相状。将何为立界耶。故云汝识等也。若曰色变汝识亦变。识既随变。何有界相可得。故云从变等也。若曰色自迁转汝识不变。则汝识乃恒常矣。故云不变则恒。汝识原从色生。既云不变。则不应识其虚空之所在矣。以非所生故。尚不知其所在。将何立界耶。如是则知其变不变以色为界皆不成也。
若兼二种等。破其共生为界不成也。应补一转计云。吾识从眼之根色之尘而共生者。遂牒云若兼等也。合则下正破也。合即共也。上离字当作无字看。下离字当作开字看。意谓汝识若是根尘共生。则应合根尘于一处为能生。方可生眼识于一处为所生。如是则能生与所生两相对立。汝识之中位无矣。故云合则中离。若曰虽则共生原非一处。若非一处而为共生。则应开根尘二以为能生。既开二处。则使所生眼识半与根合半与尘合。故云离则两合。若既两合。根之有照了者固应有知。尘知无分别者亦有知矣。如是则尘之体根之性。相为杂乱而为辨也。故云体性杂乱。如是就其合则中离。则汝识尚无中位。云何成汝识之界畔。就其离则两合。则根尘相为杂乱。汝识又从何而成界畔。故曰云何成界。合而观之。识从眼生以眼为界不得识从色生以色为界。亦不得至。若根尘共生。以共为界则又不得。安可以眼识为界哉。下去例然。
二耳声识界。牒计推破中。若因耳生等。破其识因耳生不成也。谓汝识若因耳生。耳是能生。识为所生。然耳之所以为耳全繇动静二尘。设若二尘不现。尔根全无所知。故云动静等也。既二尘不现。闻根必无所知矣。则能生之根尚不得成。则所生之识成何形段相貌耶。故云必无等也。
若取耳闻等。破其以耳为界不成也。意谓若取耳根为界者。耳之为用总由动静而成。若无二尘。则耳之闻根亦无得成。以是根尚不得。则为界不成盖可知矣。故云若取等也。此破胜义根为界不成耳。下去破浮尘根为界不成也。意谓上之动静不生。闻根不成。为界亦不成矣。如何将汝耳形如卷荷叶之状。四大色法有形可触之物。为汝耳识界耶。又可谓。既无声尘发汝闻性。岂可将汝耳形以能所八法所成眼之色身之触等尘发汝闻性生汝耳识而为界耶。故云云何等也。如是则耳识尚不可得。复纵谁而立为界畔耶。故云则耳等也。
若生于声等。破其识因声生不成也。若汝之识因声而有。声是能生。识是所生。则与闻根不相关矣。故云若生等也。既不关闻乃无闻矣。若是无闻。则声尘之相皆不知其所在矣。如是则能生之声尚无。尔所生之识从何而生。乃云从声生耶。故云无闻等也。
识从声生下。破其以声为界不成也。初识从等纵词也。意谓我前破汝声相尚无。汝既云识从声而生。我亦许汝声尘因其闻性而有声相也。故云识从等也。闻应等破词也。意谓能生之声虽许汝有。但识既因声生。则与声无二矣。若闻声时识亦应闻。故云闻应闻识。若曰唯闻声不闻识。若不闻识。识体尚无。将何立为界畔。故云不闻非界。若曰闻声其识亦闻。则识体同乎声矣。故云闻则同声。既闻其声。识亦被闻。故云识已被闻。识既被闻。了无分别之者。谁个知其闻中之识。故云谁知闻识。由此而观。则识无知之物矣。识若无知终同乎草木矣。若如草木安得立界。故云若无等也。
不应声闻等。破其共生为界不成也。意谓上来识从耳生以耳为界识从声生以声为界皆不得成矣。岂可将声之尘闻之根共生汝识为中界耶。故云不应等也。既是共生。半在根。半在尘。则根尘两相能所敌立。那得有汝识之中位。故云界无中位。若尔不唯无汝识之中位为界不成。则内之根外之尘既无。汝识从何者而知其是根是尘耶。故曰则内等也鼻香识界。牒计推破中。若因鼻生等。破其识因鼻生不成也。若因下总标二鼻。双爪之相浮尘根也。嗅知之性胜义根也。若取下别破二鼻。初破浮尘。若取肉形等也。二破胜义。若取嗅知等也。初浮尘中。初破因生。名身下破为界。破胜义中。初破因生。二物下破为界也。初破因生中。初总徴。以肉下别破。别破有三。即肉空香也。初约肉知。可见。二约空知中。空即鼻端空也。空虽在鼻。寔与虚空不异耳。三约香知中。何预于汝下。应补云。虽属香知犹是吾鼻之知。遂破之云。若香知。即汝鼻知则所知之香与臭必生汝之鼻矣。故云若香等也。
破为界中。初二物等以根从境破。可知。二若鼻下。以境从根破中。臭则非香二句。谓嗅鼻若臭则不应闻香。嗅鼻若香则不应闻臭。非但云是香非臭是臭非香也。香应非臭下。应补转计云。吾鼻非止闻香不闻臭闻臭不闻香。乃香臭俱闻者也。故遂破云。汝所嗅之物有二。则能嗅之鼻亦应有二。故云若香等也。若鼻是一等者。谓其能嗅之鼻止一。则所嗅之物虽有香臭亦止一矣。故云若鼻等也。
二性等。正结为界不成。谓香臭二性不能核定。则汝识之功能从何得见而立界耶。故云二性等也。
若因香生等。破其识因香生不成也。若因等者。汝识若因香而生。香是能生。识是所生矣。故云若因等也。就此二句。应含香既为之能生。恐汝所生之识未必能知汝香之意。所以引例云如眼等也。既见从眼生不能还观乎眼。则汝识因香而有不应知香可见矣。故云因香等也。若识必能知香。香本无知。汝识有知。则非香所生矣。故云知即非生。若曰不知识以了别为识。既不知香则非识矣。故云不知非识。知与不知二皆不可。那即识因香生耶。
香非知有等。破其以香为界不成也。谓其香不自知其为香。全赖识之分别而知。乃所生之识既是不知。则香之所以为香终无得显。香既不显。以香为界则不成矣。故云香非等也。
识不等。正破为界不成。意谓不唯香为不成。汝识既因香生而不知香。则识界之所建立无从来矣。故云识不等也。
既无中间等。破共生为界不成也。若识为耳之根声之尘共生者。则必有中间所生之识。才显其内之根外之尘之能生。而中间既无所生之识。则能生之根尘内外亦不成矣。故云既无等也。既中间内外而不可得。彼闻之识性云何得有。如是三皆虚妄。那得共为生复共为界耶。故云彼诸等也。
舌味识界。牒计推破中。若因舌生等。破其识因舌生不成也。谓其识若舌生。舌为能生。识为所生。识既舌生但可知舌之能生之味。不能知世间甘蔗等甜酸苦辣所生之味矣。故云若因等也。今汝识犹然知世间甘蔗等味。则非舌生可知也。
汝自尝舌等。破其为界不成也。汝识既从舌生。必能自尝其舌。请尝其舌为是甜耶为是苦耶。并以能尝为所尝耳。故云汝自等也。此是定。若舌下破。汝若尝舌是苦。必竟那一个尝汝舌耶。以其舌不应自尝故。故云若舌等也。又舌无自尝之理。必竟那一个从中知觉分别其味是苦耶。故云舌不等也。汝若尝舌非苦则无味矣。味尚不生。以味为界从何得立。故云舌性等也。
若因味生等。破其识因味生不成也。汝识若从味生。味是能生。识是所生。汝味既可生识。汝识还即是味。故云若因等也。同于下例破也。谓汝识既即是味。不应能尝诸味。犹之乎舌不自尝其舌。故云同于等也。汝识既不能自尝味。如何得知其味之可非味之否耶。故云云何等也。既不知是味。非味而识非因味而生可知也。
又一切等。破其以味为界不成也。初以识从味破。识体下以味从识破也。汝识既因味生。而味之能生有一切则识之所生。乃非一矣。故云又一等也。汝识若从多味而生。能生既多。所生亦多。则汝识应多体矣。故云味既等也。如是汝识可得多体乎。若曰能生虽多所生止一。故云识体若一。若所生止一则能生虽多亦当同为一味能生。故云体必味生。若一切味同为一味而成能生。则汝所生之识。于能生咸淡等。应不应分别是和合是俱生是变易等之味矣。故云咸淡等也。变异者。即炮炙等及酝酿等也。然识之所以名识唯分别耳。既无能以分别。则不应名为识矣。故曰分别等也。如是汝识可得一体乎。以其味为所识识为能识。方成其舌之味识界。今味之能生识之所生皆不可定。如何得成其舌之味识界耶。故云云何等也。终不应以虚空作能生生汝识而为分别也。故云云何等也。如是则识因味生以味为界皆不可也。若作通结为界不成。应云。其始也推因舌生舌生不得。其既也推因味生味生又不得。如是云何得名舌之根味之尘生汝识之界即。然终不应太虚空生汝识心而为分别成其界耳。故云云何等也。
舌味和合等。破其共生为界不成也。若汝识为舌之根味之尘和合而共生者。则又不然。尝论汝根尘相对而有。汝识处中以为分别。彼之根尘既已和合。何用汝识分别。则汝识无自性矣。故云舌味等也。若有根尘分之内外汝识居中以成界畔。既汝识之中尚无自性。如何得生其界畔耶。故云云何界生。如是则识因共生以共为界皆不成也。
身触识界。牒计辨破中。若因身生等。破其识因身生不成也。汝识设若从身而生。则无合离二触尘矣。触尘若无。则汝身根尚无。又何能生汝识为分别也。则识从身生无是理矣。故云若因等也。
若因触生等。破其识因触生不成也。汝识若曰从触尘生。则与身根不相涉矣。故云若因等也。若有身根觉其触尘之合离者能生汝识以为分别。既曰必无汝身。谁有虚空之非身而知合离之者。如是能生触尘尚不可得。而所生之识从何而有。则识因触生又无是理也。故云谁有等也。
物不触知等。破其共生不成也。意谓汝识触尘身根而共生者。然触即物也。物不成触。由身而显。故云物不触知。又身亦不自知。由触而发。故云身知有触。既曰身知因触而发。乃身即触矣。故云知身即触。又曰触尘由身而显。乃触即身矣。故云知触即身。若知由触。即触知非身知也。故云即触非身。又触因身。即身触非触触也。故云即身非触。如是则身之所以为身不可以为身矣。触之所以为触不可以为触矣。而身之根相触之尘相互相杂乱。原无处所定其为身为触矣。故云身触等也。由是而论。则知物不二句知触两不能也。知身二句知触相因成也。即触二句知触互相夺也。身触二句双结不成也。合身去破其转计。其转计云。不必论其知之与触。当其离合之际自有知与触也。遂破云。若曰离合之际而有知触。当其合身也欲求其触触乃全是身体之性。那有触得。当其离身也欲求其身知乃全是虚空之相。那有知得。故云合身等也。汝虽转计离合之际自有知触。然就离合而推又不可得。则汝身之根触之尘能共生者尚不可得。何论其所生识耶。已上破识从共生。内外去。破为界不成也。一往止破共界不成。若其前之因身因触。但破因生不破为界。今应通破。其单身为界单触为界身触共为界。皆不成也。意谓前来推识因身生。身尚不得。推识因触生。触亦不得。又推识因身触共生。身触又不可得。则知身不得内不成矣。触不得外不成矣。共生之身触不得内外不成矣。能生之身触尚不得成。云何有识之所生成中位耶。不唯内外不成。中亦不立。又中不立。内外亦空也。故云内外等也。可见内外二句。由内外不成。中亦不成也。中不二句。还由中位不立。内外性亦空也。其时纵有识之生也。从何而立界耶。故云则汝等也。如是不唯因生不成。为界亦不成也。
意法识界。举事中。意法者。意即意根。法即法尘也。审定中。因意因法。即因意根及法尘也。
牒计辨破中。若因意生等。破其识因意生不成也。谓识从意根生。意是能生。识是所生。我今问汝。能生之意因何而有。若究其自必须所思法尘。然后发明汝意根。故云若因等也。则知有法尘。汝能生之意根才生。若无现前所对法尘。汝之能生意根无由而生。故云若无等也。若离所缘法尘。能缘意根终无形相可得。故云离缘无形。若有所缘之法尘及夫能缘之意根。汝之识心从中而为分别。今离缘无形。纵生汝识将何以为用耶。故云识将何用。如是则知识因意生无是理也。
又汝心识等。破其为界不成也。如俱舍所明。识心即心。诸思量即意。了别性即识也。又有云。识心即第八识。诸思量即第七识。了别性即前六识。又经云。集起为心。筹量为意。了别为识。此以功能而立名也。然此文中一往而看。似乎三种识相。究而论之。则又不然。以其止论第六意识及意根。若作三种识看。有二不相应。一此是十八界止应明六识。若作三识。与十八界不相应也。二此中止云同异唯二种耳。若作三识。与同异不相应也。以此则知识心即意识也。诸思量即意根耳。以其能缘五尘落谢影子故。了别性者。总谓意识意根皆能了别。故云兼耳。不可因有兼与二字便认三种识也。意谓汝言识心因意根生。则所生之识心。与能生意根之诸思量。二种皆有分别性者。我且问汝。其二者之了别性。为是同耶。为是异耶。故云又汝等也。同意去推破也。若识心与意根同者。意根有分别。识心亦能分别。如何识是意根所生。既曰所生。则不应同矣。故云同意等也。若识心与意根异者。意有分别。识心应无所识。故云异意等也。识之所以为识者以其识耳。若异于意根无所知识。如何云是意所生耶。应补转计云。虽异意根元有所识。遂破云。识心能有分别。则应分别法尘。汝既意根所生。将何分别。岂可还分别能生之意根耶。故云若有等也。如是同意则非所生性不成也。异意有识无识性又不成。故云唯同等也。同异尚不得成。识界从何而立。故云界云何立。
若因法生等。破其识因法生不成也。汝识若因法尘而生。法为能生。识为所生。然世间诸法不出色等五尘。五尘又是五根所对。皆非意根所摄之法尘者。盖能生之法尘无矣。故云若因等也。共转计云。诸尘虽是五根所对非意根摄。然识必因法尘而生。遂破云。汝识决定法尘所生。汝当谛寔而观。法尘之法作何相状。故云汝识等也。然一一推之。唯是眼根所对之色空生灭。耳根所对之动静生灭。乃至身根所对之合离生灭。此皆五尘也非法尘也。越此五尘生灭诸相。终无法尘可得。故云若离等也。则能生法尘无矣。又转计云。即色空等中生灭便是法尘。遂破云。若必以此五尘生灭之相为是法尘。当其生也元是五尘之生。而无关乎法尘。其灭也又是五尘之灭。亦无关乎法尘。故云生则等也。则能生之法尘又无矣。如何汝识因法尘而生也。
所因既无等。破其为界不成也。如是所因之能生法尘既无。而能因之所生意识作何形貌相状耶。故云所云等也。相状尚不可得。识之界畔如何得而生耶。故云界云何生。始自五阴已来终至乎此。一一破显过来。无一法不属性计虚空之幻化者。又无一法不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者。若非三摩提不思议妙假之观。何能见不思议妙有之谛。所以其破也破无所破而无所不破。破处即立。其显也显无所显而无所不显。显处即破。是故前之总举中云。五阴六入等皆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又云。殊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也。
自阿难白佛言去。酬第三禅那之请也。皆由阿难前来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妙三摩妙禅那之三法。所以为他一一发明。从审问发心以来。七处破妄所无所依之所。三处诘妄体无能依之体。随有盲人见暗以显见性之不灭。见不关眼以显见性之不生。更寄陈如主客之解。令阿难悟见性常于手自开合见无舒卷。又寄陈如空尘之解。令阿难悟见性寂于头自摇动见无有止。更示身有生灭性无生灭。以释真妄之疑。及乎臂无倒正见有倒正。以释颠倒之疑。由是明见性无还。于明暗色空等相皆无还明见性离相。于是非因像等相无不远离。不唯破缘尘分别之妄见。亦且破第二月见精之妄见。唯一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见之真性耳。此就心见二字发明奢摩之真空也。于是更告阿难。汝从未明五阴六入乃至十八界。论其相。无非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论其性。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所以始自五阴终至十八界。一一约四性而推破之。既非因缘又非自然。唯一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所谓破无所破破妄处即显其真。显无所显显真处即破其妄。此就心见开为五阴乃至开为十八界。发明三摩之妙有也。至此更发明乎七大。一一约四性而推破之。此皆识心分别计度。惑为因缘及自然性。以显其真。无非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发明禅那之圆中也。先叙其由致。若此文分为二。初疑请。即阿难白佛去。二开示。即尔时世尊去。初又分三。初阿难下述昔所闻。二云何下陈今所疑。三惟垂下申己所请。
初二二番合而释之。阿难等者。阿难意谓。如来显三摩中法法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吾已悟矣。但本非因缘亦非自然。因缘自然二皆非之。不无所疑。此是如来今日之所说也。如此还以如来昔日所说验之不无同异。故云如来等也。此是如来昔日之所说也。如此以今验昔以昔验今。似乎因缘不可排摈。云何到今日来。不唯排摈其自然。亦且排摈其因缘。自然乃外道所计。排摈犹可。因缘乃如来所说。云何亦排摈耶。在如来二俱排摈不无指归。在我阿难斯义未晓。故云云何等也。然云常说者。自昔已来不止一番。故云常说。一切世间者。世间有三。一众生。二五阴。三国土。合而言之。总不出依正二报情与无情也。种种变化者。在有情。生而死死而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无情。变生为熟。化有为无也。虽曰一切世间种种变化。非是无因而忽有。全由四大以发明。故云皆因等也。
三中。开示等者。以因缘破自然。以自然破因缘。皆戏论也。若以因缘为因缘。则众生未免著有。以自然为自然。则众生未免耽空。如是不离二边皆非中道了义也。今因缘自然既皆排摈。似非二边之说。若得说其排摈所以。明了因缘之应排应摈自不着乎有。明了自然之应排应摈自不耽乎空。方是中道了义无戏论之法也。故云开示(云云)。此文正属发明禅那。故当机之请便云中道也。若非大权示现师资并演。何以有此。
二开示分四。初尔时下诃斥。二汝今下诫许。三阿难下受旨。四阿难下正示。
初中。汝先厌离声闻等者。指序分中方行等慈发意圆成也。发心勤求等者。指正说初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也。开示第一义谛者。指前奢摩中破妄心显真见破无所破显无所显等。三摩中。五阴三科皆本如来藏妙真性等。此乃圆教所诠之理也。而言中道者。遮其空有名之为中。此理虚通而无壅塞。称之为道。最上无过谓之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诸佛菩萨之所修证审定不虚命之为谛也。真药者。世间戏论等。即牒阿难所疑之因缘自然也。但略自然耳。前请云无戏论法。所以牒其所缘为戏论也。缠绕即疑惑也。就喻上说。能起膏肓之危症乃系仙人之秘术。为之真药也。就法上论。犹第一义谛也。即烦恼生死之病。作对治烦恼生死之药。命其烦恼无不可以破。生死无不可以断。法身得长慧命得增。是为之真药也。
二中。初一句诫。我当下许。云我当等者。正许其发明禅那。演四大而成其七大谓之分别。即当处而无非法界谓之开示。若例前所说。如奢摩中。破妄心妄见谓之分别。显真心真见谓之开示。三摩中。扩心色为五阴三科谓之分别。即虚妄本是如来藏谓之开示也。亦令当来等者。谓禅那是正观不二之法。不独为汝阿难一人及夫现前大众以为修持。亦令其当来后世凡修大乘者皆可依之而通达乎寔相也。寔相是菩提果体。禅那是能通因行。所以奢摩中显见见之后结示云。汝等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寔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也。总由阿难最初请云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等。及如来将答之初示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以故许说。禅那亦云令修大乘者通达寔相耳。
三可见。
四正示分二。初阿难如汝去约意总明。二汝观地性去历大别示。初又三。初阿难下牒疑也。二阿难下对辨也。三阿难下喻显。
初可见。
二中。云非和合及和合者。由阿难将如来昔之所说和合因缘。疑今因缘自然二皆排摈。盖以和合为因缘则有非和合为自然之意矣。今欲说明二皆排摈。仍将非和合及和合为对辨耳。分二。初若彼下非和合。二若和下和合。皆有法有喻也。
初非和合中。若彼等法。犹如等喻。法中云若彼等者。盖牒其和合以出非和合也。喻可见。后应结云。约法约喻以明之。非合如此。此非和合之相即自然也。而莫非虚妄。岂得不排摈乎。
次和合中。若和等法。如旋等喻。法中。若和二句即牒其所疑也。始终二句明依报国土也。生死二句明正报众生也。初中。国土不出成等四相。成住为始。坏空为终。以成住成乎坏空。以坏空成乎成住。互相为成。故云始终相成。又成住为生。坏空为灭。以成住之生续乎坏空之灭。坏空之灭还续乎成住之生。互相为续。故云生灭相续。而依报之国土所谓和合变化如此。
次中。众生不出生死二相。以有其生还有其死。以有其死还有其生。互为生死。故云生死死生。从是生而复生复生而不穷。死而复死复死而不尽。生死无际。故云生生死死。若约国土论之。始之生成终之死。终之死还成始之生。乃始终之相成也。以现在之生成续过去之死灭。以未来之死灭续现在之生成。乃生灭之相续也。正报之众生所谓和合变化者如此。如是国土之生灭众生之生死。皆相成相续了无穷尽。若假喻发明。犹如旋火之轮而未尝休息也。又约法约喻以明和合如此。此和合之相即因缘也。亦莫非虚妄。岂得不排摈乎。
三喻显中。如水等者。总喻和合非和合也。以和合犹水之成冰也。以非和合犹冰还成水也。如是之水而冰。冰而水。皆非水之澄湛之体。彼之非和合之自然。和合之因缘。亦非性之本然之体。以非清净本然体故。所以因缘自然皆排摈也。昔之说因缘者。为破外道自然。乃小乘非大乘也。今因缘自然皆排摈者。乃大乘非小乘也。汝之阿难早已应知。云何引昔疑今而言不知斯义也。有云火轮喻和合。冰水喻非和合。此则不然。非和合以虚空为喻。和合以火轮为喻。各有法喻明矣。犹恐阿难未晓因缘自然二皆排摈之旨。重约冰水总结显之。那可对火轮分喻和合及非和合耶。但冰水之喻作结前起后可尔。然结前起后意各不同。结前如向所明。起后者七大中循业发现。如水之成冰也。清净本然如冰还成水也。就法而论。虽有真妄之殊同一藏性。就喻而言。虽有冰水之分同一湿性。盖循业发现染七大也。故以如水成冰喻之。清净本然净七大也。故以冰还成水喻之。在藏性本非染净。由迷悟而分染净。所以其迷也即佛界之净成九界之染。如水之成冰寒凝故也。其悟也即九界之染成佛界之净。犹冰还成水阳和故也。如来正欲为明七大之相皆是循业发现。显七大之性莫非清净本然。故就喻而预明也二历大别示。七大之前应先总示大意。具如圆通疏。七大文后兹不重录。有云前奢摩之心见三摩之五阴等皆近取诸身。唯今禅那是远取诸物。所以明七大也。此皆不然。如奢摩心法近见即是色亦是远。如三摩。余不必论。六尘中前五尘岂是近乎。今禅那。五大亦不必论。见识亦岂是远乎。所以作是说者断不可也。大科分七。即地大乃至识大也。
初地大为四。初标举。汝观等也。二推破。阿难等也。三指示。汝元等也。四斥责。世间等也。
初标举中。地性之性。在阿难正是自他差别之性。故有粗细。在如来乃清净本然之真性也。性本无二。就阿难所见不无异耳。以地大就妄推故。若夫下六皆约真而辨也。析彼等者。所谓之析空也。然析空通乎三藏行人及夫外道。当知三藏析空时。破外道所有。外道唯知析之又析。析大地以成微尘。至乎邻虚以成乎空。殊不知空之所以为空。若其三藏行人。以观观之。皆因缘和合而有。了不可得。如四大各还谁是我身。于此研穷真理。自不同乎外道之析空。而外道之析空自当破矣。今且就彼为言。故云粗为大地等也。
二推破分二。初若此下辨例也。二汝今下例破也。
初中。若此等者。指上析彼等也。谓邻虚色也既可析成乎空。例之乎空亦可出生乎邻虚之色相矣。故云若此等也。例此正欲破他和合发明之计。所以遂牒其疑云汝今问言等也。
二例破分四。初牒问。汝今等也。二反难。汝且等也。三正示。若色等也。四结破。色犹等也。
初牒问中。正牒其和合因缘种种变化之问。故云汝今等也。
二反难中。又分为二。初汝且下难合空为色。二又邻下难合色为空。
初中。汝且之前应云。例析邻虚以成虚空。似乎还可合虚空以成邻虚。汝既问云。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我还问汝。虚空可和合而成邻虚乎。若曰可。汝且观。用几虚空和合而成一邻虚也。故云汝且等也。若曰不可。现在有邻虚。岂合邻虚而成邻虚耶。然终不应邻虚合成邻虚。故云不应等也。
次中。又邻虚之前。亦应云。我还问汝。虚空既不可合成邻虚。则邻虚亦不可析成虚空矣。在汝阿难可析邻虚成虚空乎。若曰可。汝又观用几邻虚色相和合而成虚空也。故云又邻等也。亦应有若曰不可亦不应虚空合成虚空之文。盖略耳。
三正示中。若色之前应云。在汝阿难未知作解若何。如我如来看之。因无合虚空成邻虚之理。亦无合邻虚成虚空之理。所以者何。若合邻虚之色欲成虚空之时。原是合色而非合空。既以色合色。那得合邻虚而成虚空。故云若色等也。若合虚空之空欲成邻虚之时。原是合空而非合色。既以空合空。那得合虚空而成邻虚。故云若空等也。汝云和合出生世间诸变化相。变化虽多不出色空。空既不可成色。色又不可成空。则知汝云和合诸变化相者皆虚妄也。
四结破中。色犹等者。意谓如是推破。虚空固不可成邻虚之色。则邻虚之色亦不可成虚空之空明矣。从许汝邻虚色犹可析成虚空。其虚空那得合成邻虚。故云犹等也。
三指示中。汝元不知等者。谓阿难疑一切世间和合诸变化相。此不知妄也。不知妄者无他。皆由不知如来藏之真性。特指示之。故云汝元(云云)。如来藏有三种。所谓性德修德及证得也。性德者。谓这种藏性之理。如来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有佛无佛其体恒在。在诸佛得之不为高。众生失之不为下。在圣不为净。在凡不为染。乃染净同源。高下平等。圣凡不二。生佛一如。天然本有不假造作。具此性功德故。是为性德如来藏也。修德者。虽曰性德众生本具。乃全体在迷。或从法师及善知识闻此性德妙理。发为不思议妙观。全性起修。全理成行。三谛由此而分显。三惑从是而分破。然破无所破全破即显。显无所显全显即破。无非性德。而破而显。是为修德如来藏也。证得者。既从性德发为妙行。由境发智。由智照境。境智一如。境智不二。菩提由是而成。一成一切成。涅槃从此而得。一得一切得。成无所成。得无所得。乃证得本有性德而已。如下文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是为证得如来藏也。今所言者乃性德也。以一切众生性中具有果人众功德故。有是性具必当证入。约果明因。谓之如来藏也。性色二句。有云性色真空即俗而真也。性空真色即真而俗也。色空不二。真俗并显。即中道也。虽作是释。然与下文犹未能合。何以故。此中欲显四大无非法界。还以空大而为对显。空既周遍法界。四大亦遍法界。所以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乃至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欲显空大。还以见识二大并显。故云性觉真空性空真觉。觉即见识二大耳。欲显见大。还以本觉妙明真见并显。故云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欲显识大。还以本妙觉明真识并显。故云性识明知觉明真识。见识二大既真。则色空五大亦皆真也。则知今言性色等者。正以空大对显地大也。谓此色非合色而有。乃性具之色。故云性色。此空非析色而成。乃性具之空。故云性空。色既性具全真无妄。故云真色。空亦性具亦真无妄。故云真空。举其色。色是如来藏。举其空。空是如来藏。无一而非如来藏性。所以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约空大对显色大如此。清净下单。显地大。三惑不能染是为清。二死不能污是为净性。中之所具有是为本然。无乎不有无乎不存是为周遍法界。所谓地大不为小。法界不为大。所以云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此乃似自然寔非自然也。随众三句之前。应云。既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则无往而非清净矣。云何现有十界染净不同之相耶。故释之云随众生等也。此盖十界众生。性体虽同。业感有异。佛是无上。众生若六道心著有。以有漏为业。二乘心着空。以无漏为业。菩萨心着中。以亦漏亦无漏为业。如来心究竟。以非漏非无漏为业。随著有者。知有而发现有。乃至随究竟者。知究竟而发现究竟。知究竟者是净。余知者是染。是故性虽清净周遍。相分十界染净不同。若举事而例明之。如同一水而有四别。天上视之以为琉璃。人间用之以为浆饮。鱼龙处之以为窟宅。饿鬼着之以为火?。水唯是一。业感不同而有四种差别。此亦然之。所以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此乃似因缘寔非因缘也。
四斥责中。世间等者。谓九界众生不知其相也。随业发现似因缘寔非因缘。遂惑为因缘。不知其性也。清净本然似自然寔非自然。遂惑为自然。以其惑为因缘。我所以排摈因缘。以其惑为自然。我所以亦排摈自然。有何可疑汝阿难云不知斯义之所属耶。此正斥责而结答之。故云世间无知等也。究其所以。无他。皆由识心用事。于一切法种种分别种种计度。所以非因缘惑为因缘。非自然惑为自然。总是虚妄而已。但有言说都无真寔之所以也。故云皆是(云云)。汝元不知等之指示。世间无知等之斥责。消释意义。下皆例此。
二火大分四。初阿难下标举。二汝观下辨破。三汝犹下指示。四世间下斥责。
初标举中。云火性无我者。我是主宰之义。若执主宰定此而不可。彼定局而不能遍。今云无我者。乃周遍之义也。一往而言。五行不同。克寔而论。五皆具火。如下文云。风金相摩故火有光。乃金中有火也。彼大海中火光常起。乃水中有火也。是故山石击则成?。乃土中有火也。又如钻众木而取其火。乃木中有火也。又本文云。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所以云火性无我。虽曰无我。又非无因而发。故云寄于诸缘。缘有二意。一互具缘。如云金中水中土中木中皆有者也。二各遍缘。如云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也。遍具虽异。缘止是同。所以云诸缘耳。只此二句正显火性周遍。下去止是敷演其意而已。下皆例之。所以此去皆约真而论唯地大就妄而推耳。
二辨破分五。初举事。汝观等也。二引类。阿难等也。三审定。阿难等也。四正破。阿难等也。五重审。汝又等也。
初中。阳燧者取火之具也。日前求火者。日是太晹。乃火之母。火是太晹之子。欲求其子须向其母耳。
二中。名和合等者。正与求火相类。故先立此。为下辨破之本。众虽为一等者。谓一千二百五十人为一众时。虽曰和别以为总。合多以为一。总中未尝无别。一中未尝无多。所以云诘其等也。至瞿昙种姓下。应结云。汝之阿难所谓和合者。可如是乎。氏族名字等者。意谓千二百人不能一一备举。且略言几人。故云如舍利弗(云云)。舍利弗名字也。婆罗门种氏族也。优楼频螺名字也。迦叶波种氏族也。阿难名字。瞿昙种姓氏族也。余可例知。
三中。所定者即四性之三也。
四中。即就所定为破耳。可见。
五中。日镜相远等者。日在天。镜在人。相去四万由旬。故云日镜相远。既云相远。那得如水乳之和函盖之合。故云非和非合。此破其和合也。不应下。更破其非和合耳。又转计云。原非日镜和合而有。故遂破云不应等也。以其和合即因缘非和合即自然。一一破之。益见因缘自然皆应排摈也。下五例然。
三指示中。汝犹不知等。例前皆可见。唯当知世人等。应牒前标举中火性无我以为对讲。以火性无我故。能成一处执镜(云云)。以一处执镜等故。能显大性之无我也。下五亦应例然。
四斥责。亦如前释水大中亦四。初阿难下标举。二如室下辨破。三汝尚下指示。四世间下结责。
初中。水性不定者。非谓决之东方则东流决之西方则西流谓之不定。如下文云。宝明生润故有水轮。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是故山石融则成水。是故林薮绞则成水。及本文云。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等。所以谓之无定也。流息无恒者。谓求之则流。不求则不流。流无恒也。又求则不息。不求则息。息无恒也。此二句正明其水性周遍耳。
二辨破分四。初如室下举事。二此水下审定。三阿难下正破。四汝更下重审。
初中。太阴即月也。乃水之母。精即水也。乃太阴之子。方诸者取水之珠。淮南子云。方诸见月则津为水。高诱注曰。方诸阴燧。许慎注曰。诸即珠也。方即石也。白月昼者。言其月白如昼耳。
余皆可知。
风大中亦分四。初标举。阿难等也。二辨破。汝常等也。三指示。汝宛等也。四结责。世间等也。
初中。风性二句。亦明其周遍也。无体非谓其无形。正言无处不遍耳。不常非谓其无恒。正言无时不有耳。所以下云。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耳。
二辨破又分四。初汝常下举事。二此风下审定。三阿难下正破。四汝审下重审。
初中。僧伽梨此云大衣。即二十五条也。
次中。袈裟此云坏色。亦即衣也。就衣而言为僧伽梨。就色而言为袈裟耳。
三中。此风若复等者。谓其风若从衣而生。衣即是风。汝今披者乃披风矣。故云此风等也。汝既披风。衣应飞摇离汝之体。故云其衣等也。汝衣既有风出。我衣亦应有风。若有风有所。今我垂衣。汝应看我之衣。所有之风在何处所。故云我今等也。风若有所。则衣应有藏风之地。然衣那有藏风之地。故云不应等也。破风从面生。云若风等者。谓风若自生。而披拂乎面。则应从披衣者之面而生。故云若风等也。若从彼面而生。还应拂汝阿难。故云从彼等也。则汝阿难自为整衣应拂他人云何反拂汝自面耶。故云自汝等也。余可知。
四大外更有空见识三大者。如阿难止云四大和合。虽曰四大。所谓一切世间之诸变化相未能尽摄。以故对四大之色说一空大。色空既明。所谓之尘尽于此矣。既有所对之尘必有能对之根。以故色空之外说一见大而兼收乎六根。所谓之根尽于此矣。既有根尘必有了别之识。以故根尘之外说一识大而为了别之者。所谓之识尽于此矣。如是一切世间之诸变化无不具备。所以从四大更开乎三也。且奢摩中所明止于心见。心即心。见即色。三摩中从心色而扩大之。开心合色而成五阴。开色合心而成六入十二处。色心俱开而成十八界。至此禅那之七大亦即色心之所开者。然五阴三科无不含摄。则知名异而体同也。总不越若色若心妙心所现之旨。所以法法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也。
空大分四。初标举。阿难等也。二辨破。如室等也。三指示。若此等也。四结责。世间等也。
初中。空性二句亦周遍意。以法界而为体也。元无边畔故云无形。因色显发者。即本文云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等也。正显空性乃周遍耳。云显发者。因色而显空是为显。离色而见空是为发。
二辨破又四。初如空下举事。二此空下审定。三阿难下正破。四汝更下重审。
初可知。
二若因土出等者。破其虚空因土而出也。虚空若因土出。则土出井之时应见一空从于土出而入乎井。故云若因等也。设若土先出时不见虚空从土出而入井。如何得言虚空因土而出者耶。故云若土等也。若曰虚空既无其出亦无其入。则空之与土其因无异者矣。故云若无等也。余可知。
三指示又分三。初若此下空均四大。二阿难下斥迷令悟。三汝全下正为指示。
初可知。
次中。当观虚空为出为入者。即和合之因缘也。为非出入。即非和合之自然也。
三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者。所谓约见对空而并显也。觉即见闻觉知。以见摄六根故耳。
见大分四。初标举。阿难等也。二辨破。如汝等也。三指示。若见等也。四结责。世间等也。
初中。见觉无知者。非无知也。谓其不自知耳。因色空有者。谓其因色空二尘而有见耳。就妄边说如此。若就真性。当知色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则见觉之无知亦无乎不知也。似乎单在见根上说。如下云。若见闻觉知等。则又兼余根矣。所以有云。见觉单指见根。有云。见觉亦兼余根。两皆可也。
二辨破亦四。初如汝下举事。二此见下审定。三阿难下正破。四汝更下重审。
初中。云白月者前十五日。黑月者后十五日。所以律中指望日为白月十五。指晦日为黑月十五也。
二可知。
三正破。破一体中。则明等。先出明暗互互相亡。若与等。谓明暗既互相亡。设与暗为一体。当其明来之时。暗相若灭则见亦应灭也。与明为一体。例之可见。如是见有灭矣。如何复能见明暗耶。故云灭则等也。见明见暗下。应补一转计云。所见等暗虽有差别。能见见性了不生灭。遂破云。若明暗虽有差殊尔见性不为生灭。则见性与明暗是异而非一矣。如何得成一体。故云若明等也。如是则知见与明暗等相为一体者无是理也。破非一体中。若此见精等者。意谓汝之见性与明暗虚空非一体者。应离明暗虚空之外别有见之形相矣。然汝向明暗虚空等上析其见性。作何形段相状。故云若此等也。此是标起。离明下释其析之不得。意谓汝欲离明暗等相析其见性。若离明暗等相。则汝之见性同乎龟之毛兔之角。但有名字寔无其体。故云离明等也。明暗下正破也。既离明暗等相同夫龟毛兔角。则汝见性与明暗等三俱异体矣。故云明暗等也。既与三俱异体。汝之见性从何得立。若欲立之。从明而立耶。从暗而立耶。从虚空而立耶。故云从何立见。如是则知见与明暗等相非一体者无是理也。明暗相背立破见性与明暗等相或同或异非同非异也。上来推简过来。见性与明暗等相一体之同及非一体之异悉皆无是理矣。汝若云或同者。其明之与暗迥然违背。汝之见性了不因违背。而违背。如何得言。故云明暗等也。汝若云或异者。应离明暗等三别有见性。今离此三了无见性。如何得言或异。故云离三等也。汝若云非同者。既是非同。则应所见之空相能见之见性各有一边涯际畔矣。今就二者之间而推简之。何者是所见之边畔。何者是能见之边畔。既不可分。如何得言非同。故云分空等也。汝若云非异者。其所见之明暗互相生灭而为迁改。则能见之见性亦应随生灭为迁改矣。今所见之明暗虽相迁改。汝能见之见性非同迁改。如何得言非异。故云见暗等也。如是则知见与明暗等相。或同或异非同非异亦皆无是理也。自五阴来皆约四性简。唯此就四句推。各有所以。具如辅行中明。
四中。云见觉空顽者。谓能见之见有觉知所见之明暗色空等无觉知。非和合等。正明见性与明暗塞空等知与无知为非因缘之和合亦非自然之非和合耳。故云见觉等也。
三指示又三。初若见下见均五大。二阿难下斥迷令悟。三汝曾下正为点示。
初中。若见闻知等。以见大之周遍例同乎地等五大也。见性本来圆满而无缺陷。周遍而不狭小。凝寂而非动摇。所以当与地等均称为大。皆如来藏也。见根既尔。闻觉等三亦可知耳。故云若见等也。
二中云性沉沦者。非谓其已断分段而犹有变易为沉沦。以阿难正得初果即其分段尚有几反。自不应以变易为沉沦也。但谓其多生汩没耳。不悟等者。斥其迷见闻等本如来藏。令其就见闻等上一一推之而悟见闻等本如来藏均称为大也。生灭同异。所谓之和合也。非生灭同异。所谓之非和合也。就见闻等。体即虚妄。元是生灭同异之和合。及非生灭同异之非和合。皆有就其见闻等全体真性。那有生灭等之和合非生灭等之非和合可得。如是则因缘自然二皆排摈之旨亦一见矣。若释见闻觉知为生为灭等者。生灭非是生灭。通论见闻等性。同异非同异于见闻等互互而论也。若云生者。明暗现前。见等随其互亡。那得生。若云灭者。明暗等相自相陵夺。见等未曾有灭。那得灭。若言同者。如下云头奚不履足奚不语。那得同。若言异者。亦如下文云心有所问身起钦承。那得异。若言非生者。明来见明暗来见暗。那得非生。若言非灭者。明暗若亡见亦随灭。那得非灭。若言非同者。如下文云生死流转唯汝六根。那得非同。若言非异者。如下文云听不出声见不超色。那得非异。谓此见精即是本觉妙明。故曰性见觉明。谓此见觉之精全体元明自性。故曰觉精明见。虽是见根本是性具。故曰性见。如是乃全妄即真也。
三中。性见觉明等二句。妙德莹然者。以见闻等有览物之照了谓之德。虽览物不为物染谓之莹。内根内尘若能若所无不遍乎法界清净本然。谓之妙也。余可知。
识大分四。初阿难下标举。二汝今下辨破。三若此下指示。四汝更下重审。
初中。识性无源等者。据妄边而言也。以其必须根尘方得有故。若依真体那得无源。所以下云性识明知觉明真识也。
二辨破为四。初举事。汝今等也。二审定。此识等也。三正破。阿难等也。四重审。汝今等也。
初中。汝今等者。谓根等根但能了境耳。云但如镜中无别分析者。谓镜但照一切物。然不能辨其某是某物。今例之于眼耳等。根但可照了前尘。不能分别一切也。问六根之名虽别。六根之用乃同。今既眼根但可照物。前识界中谓其意根亦能了别何耶。答根之与识似乎一也。然了别之名可同了别之用寔异。其识可以了别为了别。若夫根但可照了为了别耳。以其识能分别故。遂云汝识于中等也。从中次第标举指陈过来。此是了了见佛性者之文殊也。此是说法第一者之富那也。此是神通第一者之目连也。此是解空第一者之须菩提也。此是智慧第一者之舍利弗也。如是一一分别点示。皆识之力。非根之用。故云汝识等也。
二可知。
三中。破识于见生。云若汝识性等者。意谓汝识若从见根而生。则与明暗色空等尘不相涉矣。故云若汝等也。然必无明暗色空尘相。汝之见根元不可得。故云必无等也。其能生之见根尚不可得。汝所生之识性从何得发。故云见性等也。破识于相生。云若汝识心等者。汝识若从明暗色空等相而生。则非从见根而生矣。故云若汝等也。若非见根而生。则于前尘明暗等相不能明了矣。既不明了。则明暗色空皆不可得矣。故云既不等也。彼能生之相尚不可得。汝所生之识从何而发。故云彼相等也。破识生于虚空中。若生于空等者。汝识若从空生。汝之能生不唯非色之相。亦且非见之见。故云若生等也。若日能生非见。则非见闻等矣。于明暗等相自应无辨。故云非见等也。若曰能生非相。相是见之所缘。所缘之相若灭。能缘之根从何处立。故云非相等也。如是不唯处于非相。亦且处于非见。故云处此二非。既是二非那得生识。汝若定执空亦能生。既曰空则应同无体。故云空则同无。又转计云虽则曰空非无有者。遂破云。若以空为有者。其有自不同乎世间之物。故云有非同物。既能生非同世间之物莫说不能发识。纵能发生。汝识于明暗等相何所分别。以其非所生故。故云从发等也。有云空则二句便谓识之有无。断不可也。但是能生耳。
四中。见托等者。正令阿难更审识心。必竟从见生相生空生也。若果见生。应托寄于浮尘目睛。此审见生也。故云见托汝睛。若果相生。应推测于明暗前境。此审相生也。故云相推前境。若果空生而有者。有则同前有非同物也。若果空生而无者。无则同前空则同无也。故云何状等也。如是根也相也空也皆不可得。毕竟汝之识心从何有耶。故云如是等也。识动见澄者。以识心能分别谓之动。以见根但照了谓之澄。则知动是流动澄非澄湛也。既一动一澄条然不同。那得如水乳之和函盖之合为和合也。则知识动等明根与识之不可为和合。不应等明根与识之不可为非和合。六即排摈因缘自然之意也三指示又分三。初若此下识均六大也。二阿难下斥迷令悟也。三汝元下正为默示也。
初中。若此二句。是识之真性也。谓其不从见生乃至不从空生也。故云本无所从。当知下。明识之与地等均称七大皆如来藏也。以识性之无所从。例于见闻觉知之见大亦无所从也。故云当知等也。此正以照了为了别。兼彼下。以识心例于地等五大也。均名等。相虽有七同一如来藏妙真如性。其生也所谓因缘和合虚妄为生性未尝生。其灭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性未尝灭。故云均名等也。
二中。所明为同为异者。若曰同者。眼识但能分别色。乃至意识但能分别法。云何同。若曰异者。元以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云何异。若曰空者。根尘相对识随分别。云何空。若曰有者。根既不缘。尘亦不偶。云何有。若曰非同者。性中相知。云何非同。若曰非异者。用中相背。云何非异。若曰非空者。离尘则无。云何非空。若曰非有者。缘尘则有。云何非有。
三中。性识明知二句。谓此识心全属性具。即本妙觉明。故云性识明知。此之识心既是性具绝无虚伪。故云觉明真识。如是消释。真捷明了。不必作八九识配合。况此正明六识。何关八九识耶。设若用之。反不显全妄即真之旨矣。妙觉湛然者。谓其性体用遍法界也。而言妙觉者。这种识心既同如来藏。以此分别色而不著于色。以此分别声。而不著于声若分别声而不着声不妨终日闻声。若分别色而不着色不妨终日见色。如是见方是见见。如是闻方是闻闻。色声如此。余尘亦然。眼耳二识既然。余识亦尔。以故不曰觉而曰妙觉。若就见大对显乎识。止就见闻上讲。意亦不远。含吐十方者。含以具足为义。亦包括之意。吐以出生为义。亦发挥之意。以一识含乎十方。十方不为大。一识不为小。以十方入于一识。一识不为一。十方不为多。所谓小大相融一多无碍也。吐义例然。自始于地大终乎识大。乃色空之依报见识之正报无非清净本然周偏法界。那得有和合之因缘及非和合之自然。所以因缘自然二皆排摈。总答妙禅那之请已竟。通前来始答奢摩次答三摩终答禅那。三妙谛从此而显。三如来藏乘此而明。三妙观自此而可修。三妙智由此而可成。在阿难而如是问。如来而如是答。如来如是证。阿难如是悟。总是如来酬请已竟。
自尔时阿难去。第二当机领悟之文也。由阿难前来以妙奢摩等三法为请。如来为其一一发明答之以圆融不思议三谛。当机阿难及夫大众闻如是法无不领悟。既领悟已。还说偈以赞佛。所以有此文耳。若释此文。应先牒未闻法时之计置之于前。才将已领悟之理帖之于后。如是一牒一贴。义无不了然也。大分为二。初长行。经家叙。二偈颂。阿难赞。初又三。初总叙。尔时等也。二别叙。是诸等也。三结叙。了然等也。
初总叙中。自闻奢摩已来无不叙述。故谓之总。云微妙开示者。如奢摩之破妄心显真见。三摩之开色心二法成五阴三科。禅那又扩四大而成七大。是为开示。当其破妄心处。破无所破。全破即显。当其显真见处。显无所显。全显即破即五阴三科之幻妄称相全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又即地水火风等七大无非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不曰开示而曰微妙开示。身心荡然等者。身心二字。在奢摩即心见。在三摩即五阴三科。在禅那即地等七大。以其所说不出色心二法。但有开合不同。如其未闻法以前。所执之心是妄心。所有之见是妄见。所有之五阴三科无非是虚妄生灭之相。所有之地等七大总不出因缘自然之计。大如着敝絮入荆棘触处成碍。今蒙开示过来。所有之心乃常住真心。所有之见乃寂常真见。所有之五阴三科乃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所有之地等七大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故云身心荡然。所有之妄心妄见及虚妄生灭之相因缘自然之计无一而不破者。故云得无挂碍。总叙如此。
二别叙中。是诸等者。叙奢摩所悟也。一切等。叙三摩所悟也。反观等。叙禅那所悟也。是诸等者。如其未闻法乃前。其心也所谓如是识心寔居身内。其见也所谓浮根四尘秪在我面。此乃局而不遍。狭而不广者也。自闻法已来。则知心是常住真心见是寂常真见。破妄心。七处之所依无所。三处之能依无体。破妄见。不唯破缘尘分别。亦破第二月见精。更离是非相大小相因缘相及夫颠倒合和无等相。而且了知若色若心皆妙明心中之所现物。无复认见在面上心在身内。所以自知心遍十方。不唯知见十方而已。亦且知见十方如手中叶。心是一是小。十方是多是大。而心能知见十方。则心之一小不为一小。乃即一小是多是大。十方为心所知见。则十方多大不为多大。乃即多大是一是小。所谓一多无碍小大相容也。能如是者。总由闻奢摩之妙法悟真空之妙理故。
二中。一切等者。如其未闻法已前。不知五阴三科之诸法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别离而灭。起种种计而为执着。自闻法已来。即其因缘和合虚妄而生。因缘别离虚妄而灭。全体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则知一切世间等者五阴三科虚妄生灭之诸法也。皆即菩提等者即此虚妄生灭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故云一切等也。既皆是如来藏性。所谓妙明心精乃广大而周遍具足而圆满者。则十方所有不出五阴三科自当为如来藏之所含褁矣。故云心精等也。若夫心对十方论。一多无碍。小大相容。例前可知。能如是者。总由闻三摩之妙法悟妙有之妙理故。
三中。反观等者。如其未闻法已前。定执父母所生之身为我。而地等四大为我所。或计和合之因缘。或计非和合之自然。念念执计了无休息。自闻法已来。不唯知地等四大似因缘寔非因缘乃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似自然寔非自然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亦且知空见识三均称为大。似因缘寔非因缘。乃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似自然寔非自然。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由是尚不计身为我身。那得四大为我所。故有反观等云。喻有两番。初虚空微尘。二湛海浮沤。初番中。虚空而言十方者大何其大也。微尘而止云一者小何其小也。以最小之微尘吹于极大之虚空。有也不可得。故云若存。虽极大之虚空而吹最小之微尘。无也不可得。故云若亡。若存若亡者。乃似存不存似亡不亡者耳。就喻而明如此。若就法上。虚空喻法界。微尘喻父母所生之身。喻此之身即是法界。其身也似因缘寔非因缘。乃循业发现。生未尝生。故曰若存。又喻法界即此之身。其身也似自然寔非自然。乃清净本然。灭未尝灭。故曰若亡。
二番中。巨海而言乎湛。何等广大澄淳。浮沤而云乎一。何等微细迁转。以微细一沤流于广大湛海。沤虽微细乃全沤即海。其起也无非是海。起从何得。又广大之湛海而流微细一沤。海虽广大乃全海即沤。其灭也亦无非是海。灭从何得。故云如湛等也。就喻而明如此。若就法上。巨海亦喻法界。浮沤亦喻父母所生之身。喻此之身即是法界。其生也生是如法界。生何从生。又喻法界即此之身。其灭也灭亦法界。灭何从灭。故云起灭无从。如是两番喻显。则父母所生之身唯是法界。其七大也亦唯法界而可知矣。能如是者。总由闻禅那之妙法悟中道之妙理故。上来奢摩三摩禅那别叙如此。
三中。了然等者。谓既闻三种妙法悟三种妙理。就其奢摩悟心是妙净明性见寂常见性。就其三摩悟五阴三科无非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就其禅那悟地等七大总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总收过来合而言之。以了然四字结叙能悟之悟。获本二句结叙所悟之理也。结叙如此。虽有三番总是经家叙竟二阿离赞分二。初叙仪。礼佛等也。二正赞。妙湛等也。
初中。礼佛等者。上来闻如是法。乃昔日之未闻者已得闻之。悟如是理。乃昔日之未悟者已得悟之。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三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四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前所说者及乎今文。总为明究竟坚固理之一科也。已前对阿难明破妄显真以开圆解今对满慈明迷真起妄以开圆解耳。云何此经必假二人发起。总由一经所谈纯是如来藏性。自非多闻广说之者。不唯不能领解。亦且不能生疑。如阿难多闻者也。若满慈广说者也。法门推为多闻说法二俱第一。以其多闻而言。定是能知法相的人。以其说法而言。定是能释法相的人。是以此经为二人发起也。且阿难将来凡世尊所说之教法都从结集。今日倘不作一番审实。将何以结集流通于未来世耶。又满慈现在凡如来所谈之经典悉为演说。今日若不发一番疑问。将何以演说开示于晚学耶。则二人之为发起无容缓也。文分为二。初疑请。尔时富楼去也。二演说。尔时世尊去也。初又二。初尔时下经家叙敬。二大威下满慈陈词。
初叙敬可知。
二满慈陈词为五。初叹佛所说。大威等也。二陈己未悟。世尊等也。三述他未悟。世尊等也。四正陈所疑。世尊等也。五结请开示。惟愿等也。
初叹佛所说中。云大威等者。以如来具神通之大威。凡众生所有颠倒想最难消者悉能指点令其审除。故云大威。又如来有慈悲之大德。凡众生所具妙法身极难证者无不开示令其早登。故云大德。如是乃世出世间无可得而拟者无可得而上者。故云世尊。若人若法。合而称之。是为大威德世尊也。云善为等者。世出世间最尊胜者。谓之第一。深有所以莫能测识。谓之义。诸佛菩萨审实不虚。谓之谛。此第一义谛。即前来妙奢摩等不思议三谛妙理。谛理是所证之法。如来是能证之人。以法显人。以人显法。亦人法合举。故云如来第一义谛也。然此第一义谛乃生佛一如圣凡不二。在如来之所证。即众生之所具。若为众生说法。不说所具。但可名之数演。未可称之善为。今所说者乃即所具。故不云敷演而云善为敷演也。
二陈己未悟中。云世尊等者。显己之名称也。以其自鹿苑已来便有说法第一之称。故云常推。今闻去正明己之未悟。微妙法音即前来奢摩等之能诠也。以其妄心妄见便是真心真见。以其阴入界虚妄生灭之相便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以其因缘和合之七大便是清净本然之法界。虽有真妄生灭不生灭因缘不因缘等。乃破无所破。妄即真故。显无所显。真即妄故。不可得而思议之者。故称微妙法音。犹如下立喻也。消释喻文。应云。既曰聋人。于近犹可。且去百步所闻者亮亦可。且聆蚊蚋。蚊蚋甚小。见也不得。况闻其声。意谓。我富那既为说法第一。乃如来凡所说者闻无不解。今日不然。故云今闻等也。虽曰第一。与所闻妙音不无大小之别。所以自谓声闻根机狭劣喻曰聋人。自谓声闻地位与圆顿大乘相去甚远。喻曰逾百步外。圆融三谛能诠法音最是幽微而深细者。喻曰蚊蚋。自谓这种教法尚不能解。何能从解起行由行入证。故喻之曰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以不能解故下即云不能无疑。此之喻文。应作是看。庶像富那口吻不必粘著闻见上讲。若即闻见其如喻何。佛虽下法上明未悟耳。意谓。如来宣扬发明这种妙教欲令我辈所有疑惑悉皆除尽。奈我辈闻之如聋人百步外聆蚊蚋声者一般。犹然不知斯义究竟之所以。故云佛虽等也。
三述他未悟中。云阿难辈习漏未除者。谓未断思惑耳。我等会中登无漏者。谓思惑已断尽也。阿难辈开悟者。悟前说奢摩等所诠之妙理也。我等会中尚纡疑悔者。疑前说奢摩等能诠之妙法也。然悟者未断。断者未悟。有云二障自有轻重。故有悟不悟断不断异耳。盖谓阿难辈烦恼障重所知障轻者也。富那等所知障重烦恼障轻者也。若更约信法二行。如圆通疏说。尚纡疑悔者。声闻人依折空观观二十五有诸法缘生缘灭。得断见思证偏真理。自谓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于心见五阴三科七大但知是因缘生灭。不知全体常住真心寂常真见本如来藏周遍法界。前来如来如是而说。则知昔之所修所证尽情扫荡。是以生疑。然因缘生灭全体三谛理体。云何我等不依此而为修证以致今日。虽已证真于佛所说了不领解。是以为悔。则知疑因昔以疑今也。悔因今以悔昔耳。
四正陈所疑有二。初世尊下疑妄之所起。二又如下疑大性周遍。下文如来亦即此而为答也。初中文义。不必看作。既是清净。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既是本然。云何忽生诸有为相。若了得富那问之口气。庶明白如来答之意思。盖富那意谓。一切等法悉皆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如此理体吾已得解。第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中间所以吾尚不知。以故问云云何等也。当知一问之中具有三种。山河大地世界也。诸有为相众生及业果也。次第等即问三种次第相续。如成住续乎坏空。坏空读乎成住。是为世界次第(云云)也。生而死死而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是为众生次第(云云)也。种子缘现行。现行缘种子。是为业果次第(云云)也。所以答中。自妄为明觉去。答其世界众生业果出生之所以。即圆通疏所谓妄因者也。自觉明摇空去。答其世界众生业果相续之所以。即圆通疏所谓妄果者也。可知此中云何忽生四字是问的大关节处。下之妄为明觉四字是答的大关节处。此乃不可不深心体会者也。次疑大性周偏。可知。
五结请开示中。云开我迷云者。上云不知是义攸往。所谓抱迷未遣。犹若浮云弥满虚空。故请云开我迷云。
二演说亦五。初尔时下叹法。二令汝下显益。三汝今下诫许。四富楼下受旨。五佛言下答示。
初叹法中。云宣胜义中真胜义者。如前文对阿难。破妄心妄见显真心真见。说虚妄生灭之五阴三科即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说因缘和合之地等七大即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虽曰破显不二真妄相即。但即谓之胜义。未可谓之真胜义也。若夫此去所明。如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则十界俱非。万法当空一尘不立。乃不思议之真空也。又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则十界俱即。森罗万象法尔圆彰。乃不思议之妙有也。又即如来藏妙明心元。非即非离则十界俱非即非离。是即是离则十界俱是即是离。空有平等真俗不二。乃不思议之中道也。如是三智圆照。三谛圆显。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一如。一而三三而一。三一圆融。虽云似不异前不曰胜义。而曰真胜义也。盖所说既同。一云胜义一云真胜义者何也。总由前对阿难但云真妄相即。而不云妄之所从真之所自。所以彼但云胜义。此云胜义中真胜义耳。妄之所从者无他。即性觉必明等也。真之所自者亦无他。即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也。然胜义有四。一世间胜义。所谓阴处界也。二道理胜义。所谓苦集道灭也。三证得胜义。所谓二空真如也。四胜义胜义。所谓一真法界也。今之胜义即第四耳。虽深浅有异。同是佛之所说。皆谓之胜义也。
二显益中。定性声闻者。谓其沉空滞寂株守偏真。所谓焦芽永无芽事。败种永无种事。破瓶永无瓶事者也。一切未得二空者。未得大乘之二空也。则知定性声闻乃小乘中未回心者。未得二空乃大乘未成就者。回向上乘阿罗汉等乃小乘中已回心者。虽有小乘大乘已回未回。皆令证寂灭场地耳。寂灭场地者诸佛所证之理体也。外无二种生死所侵。内无五住烦恼所害。所谓涅槃山顶诸法不生般若不生者也。正修行处者。即以寂灭场地之不思议果体为因。还克寂灭场地之不思议果体也。乃全因即果。全果即因。修性不二。因果相即。是为正修行处也。既为正修行处。则阿练若自不同乎小乘。故云真耳。处字与上地字对看。处即以果体为妙因的所在。地即以妙因克果体的所在。
三诫许。四受旨。皆可见。
五答示分三。初佛言富楼那去答妄之所起也。二富楼那又汝去答大性俱遍也。三富楼那言我与去为更释余疑也。初又二。初正答。即佛言等。二释疑。即富楼那言等。初又五。初佛言下牒所问。二汝常下举所闻。三佛言下验所解。四佛言下答所疑。五富楼下结所因。
初牒所问。可知。
二举所闻又二。初问。汝常等也。二答。富楼等也。
初问中。云汝常等者。盖不止今会才作是说。故云汝常等也。然即指前对阿难所说者为常亦可也。性觉二句。不必用寂照真俗对讲。若用此等反属支离。不唯与富那所问不切。亦且与如来所答犹泛。何以故。富那之疑问者。正为三科七大皆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吾已得解。然云何随众生心循业发现而忽生山河大地等也。所以如来之答。虽云十界不同。总是三科七大。须知如来藏中无法不出生者无法不具足者耳。性觉本觉。名虽有二实则是一。妙明明妙义复尔尔。性觉者。此之觉体。性分而具少不迁改者也。本觉者。此之觉体。天然而有绝无造作者也。妙明者。这种性觉所有之明。乃全体起用最为灵明亦为洞彻者也。明妙者。这种本觉所有之明。虽从全体起用还照这种觉体。不唯离能所亦且绝对待也。广而言之。若如来藏但可一空不能出生诸法未可谓之如来藏也。今则不然。阴等诸法无不出生。虽云出生而当体真空。虽云真空而当体出生。是为妙明。若如来藏但可一空不能具足诸法。未可谓之如来藏也。今则不然。阴等诸法无不具足。虽云具足而当体真空。虽云真空而当体具足。是为明妙。如是生无所生。生本觉中之所具也。又具无所具。具性觉中之所生也。生具不二。具生相即。故曰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也。则知如来藏中有何忽生可得有何迁流可得。如来将欲答其所问。先举所闻而为问之。
次答可见。
三验所解亦二。初佛言下问。二富楼下答。
初问中汝觉等者。因其上有云何忽生等问。既举其所常闻。即其所闻设为二意问之。探其迷解何如。凭他认来随可而破。所谓平剖玉环施异饵。任渠左右上吾竿也。意谓。汝称性觉本觉之觉。及妙明明妙之明。还是性具。而然灵明不昧者称为觉耶。还是为其不明。要加明而明者称为觉耶。故云汝称等也。
二答中。若此等者。富那不解如来两关设问之意。即为答曰。若不明者是为妙觉明体。则不可为性觉妙明矣。故云若此等也。则知富那之答。以下句为觉不明。而疑于上之为复性明句耳。
四答所疑分二。初佛言下略示。二性觉下广示。
初略示中。若无等者。乘彼所疑遂为破也。谓如汝所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据汝所解如此。故云若无等也。在我如来看。将起来性觉之中元无能所。若有一个所觉便非真觉。故云有所非觉。岂如汝之所解若无所明则无明觉者同。故云无所非明。此之一句作如是看方得妥贴。若曰性觉之中有所固不可得无所亦不可得。以无所便为非明故。如是而看消文亦可。则于佛意恐未当也。然据汝所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必有能明之明所明之觉矣。如是能所宛尔特一无明而已。故云无明。若是无明岂是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觉湛之体耶。故云又非等也。略示如此。
二广示分二。初云何忽生。即性觉等也。二次第迁流。即觉明等也。初又二。初性觉下释。二起为下结。初又三。初性觉去世界忽生。二异彼去众生忽生。三如是去业果忽生。有人以三细六粗消释世界忽生等三节。今但点示大略而已。妄为下。是无明不觉生三细。异彼下。是境界为缘长六粗。如是下。是细复引粗粗复引细。所谓种子缘现行。现行缘种子。种现交加无可得而休息者也。解者至此引为细释各逞手眼配亦不定。然此三细六粗出自起信论。起信论乃集诸大乘经以成之者。以彼释此亦无不可。但此文字深奥义理幽玄。将彼配合反更不明。所以唯略点示耳。初中。云性觉等者。谓性觉必明。全无明与不明。故云性觉必明。既无明与不明。欲加能明之明及夫所觉之觉。元非本有。是为妄也。故云妄为明觉。性觉之觉元非所明。是以上曰有所非觉。故云觉非所明。然既非所明。因汝无明不觉要去明他便有所矣。故云因明立所。不应有所而加之者是为虚妄而立者也。既有妄所。还生妄能。故云所既等也。何以故皆称之妄。以其性觉原不有故。既曰妄能。又云妄所。则无同异之中炽然成同异矣。故云无同等也。炽然成下应有一同字。今略者以四字成语故。无同异者非性觉也。以其始起一念不觉亦无同异之可分也。第因能所妄为角立。便有同异炽然生矣。下云虚空为同世界为异。正指此中同异。所以是世界生起也。如前所谓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也。如后所谓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也。
二众生忽生中。异彼二句。为起众生之文。先借世界同异为敷演耳。上句既云异彼所异。下句应云同彼所同。今不然者乃变文耳。彼所指上因明立所之所也。虚空世界言同异者乃对无明而言也。以虚空顽然无知似乎无明。故称为同。以世界流叠不定异乎无明。故称为异。故云异彼等也。同异下正明众生。谓其既有虚空之同。亦兼世界之异。一同一异互相发明。遂有非同虚空之无同及夫非异世界之无异。含灵抱识名众生者。乘彼发明而出生焉。故云同异等也。云何众生谓之无同无异。无即非也。须知众生无别有众生。唯揽五阴而成。然五阴不出色心二法。以色法有形相故。非若虚空之洞达者然。故云无同。以心法有知觉故。非如世界之浑浊者然。故云无异。则知众生之忽生亦从一念不觉也。如前所谓色杂妄想想相为身也。如后所谓知觉乃众生也。
三业果忽生中。云如是等者。以一念不觉而有无明。遂有同异之虚空世界非同非异之众生炽然生起。故云如是扰乱。因此妄明待妄觉。妄觉待妄明。无情待有情。有情待无情。众生待世界。世界待众生。彼此相待烦恼生起。故云相待生劳。劳即烦恼也。因有烦恼造业感果。此盖无始而致然者。故云劳久发尘。然有烦恼业果皆由一念而起。故云自相浑浊。从此一念不觉细相而生粗相。粗相复生细相。种子而缘现行。现行复缘种子。种现交加粗细互生。了无休息可得而止。故云由是等也。如前所谓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也。如后所谓亦即知觉乃众生也。以其知觉即烦恼众生即业果耳。
二结中。起为等者。起即动也。静即沉耳。非澄静之静也。自因明立所已后全是无明境界。其起也即为千差万别之世界。其静也即为顽然洞达之虚空。故云起为等也。然而虚空者何物。即上之所谓同者是也。故云虚空为同。又世界者何物。即上之所谓异者是也。故云世界为异。此就虚空世界结上同异也。彼无下。还约上之无同无异结众生及业果也。彼亦指无明。谓众生与无明既非同又非异耳。此之众生既非世界之异又非虚空之同。唯是烦恼生死有为之者。以前富那问中诸有为法之句具问众生业果。所以结答之曰真有为法也。如是则应补如来一结语曰。汝问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我看来。只因一念不觉遂有世界之所以忽生也。众生之所以忽生也。业果之所以忽生也。如此。
二觉明空昧去次第迁流也。初世界相续。觉明去也。二众生相续。复次去也。三业果相续。富楼去也。初又三。初觉明等释相。二交妄等显意。三以是等结示。初又二。初成四大。即觉明等。二成诸相。即火腾等。
初成四大中。觉明等者。原夫性觉明体乃无虚妄可得。当体真空本来妙明之者。第因一念不觉而起。翻真空而成顽空。翻妙明而成无明。故云觉明空昧。既有所缘之顽空及夫能缘之无明。互相生起。致有动转。故云相待成摇。既无明顽空相待摇动。风大得以生起而世界有执持者矣。故云故有等也。既有无明顽空互相摇动。其所生之妄能妄所坚执不已。遂成质碍之相。故云因空等也。然坚碍者将是何物。即彼金宝者。是又金宝由何而有。即能明之妄明所觉之妄觉二者所成之坚相也。故云彼金等也。金轮者即地大也。以金由土生故。坚碍之宝既成。还以风动摇。明一风一金互相摩荡不一。遂有火大乘此而生。火大既生。能令万物变生作热化有为无。故云坚觉等也。既有妄明之坚宝遂生润焉。兼有火大之烈?遂发烝焉。一润一烝之为因缘。遂有滔滔水大含褁十方界矣。故云宝明等也。四大如俱舍等论明世界安立。最下风。次水。再次金。今论生起所以不同耳。如是则知四大之所以成莫不由一念不觉也。
二成诸相中。交发立坚之坚。即下巨海洲潬也。虽曰水土不同总属一坚相耳。余可知。
二显意中。交妄发生二句。应跟上文妄为明觉因明立所等看。以此递相为种生诸相故。
三结示中。云因缘者。妄为觉明为因。交妄发生为缘也。
二众生相续分三。初释相。复次等也。二显意。情想等也。三结示。以是等也。初又二。初复次去成六入。二同业去成四生。
初成六入中。明妄是倒文。应云妄明。谓妄明非因他有。皆由性觉妙明体上一念不觉为咎耳。而能明之妄明所明之妄觉既互而立。则使性觉妙明之理不能超中能所之间。故云明妄等也。以是下。正出不逾之相也。谓六入无非如来藏性清净本然。良由妄明妄觉之因缘故。遂致六根不超于六尘也。故云以是等也。既见闻等不超色声等。以成六妄。本来如来藏性清净本然无不互互通者。今分开之成为六矣。故云由是等也。
次成四生又三。初总标四生。即复次等。二别示胎生。即见明等。三更明四类。即胎卵等。
初总标四生中。同业句标胎卵也。合离句标湿化也。胎卵而标同业者。以父母己三。同成一业。缠缚而不得舍故。又胎卵二生情想俱多。故云同业相缠。湿化而标合离者。合即附也。以己之气附湿种耳。离即离故生新也。从此合离之中生生不已是为成。化化不绝是为化。故云合离成化。
二别示胎生中。见明色发等者。明中阴托胎之相也。人有三种阴。身未死前谓之前阴。已死后谓之后阴。既死之后未生之前谓之中阴也。中阴身乃因前业而有。若善业身。如三四岁小儿其色亦白。若恶业身。唯尺二三许其色亦黑。虽有大小黑白。然其所见唯一黑暗。今云见明色发者。父母交媾之时。淫火炽盛。有一点明。状如金灯。其虽在黑暗中即远必能见之。谓之见明色发也。此明不见则已。若一见之。自己求托生之想及父母淫欲之想悉皆得以成之。故云明见想成。当其托胎之际。若男子。以父为异。见而成憎。女人。以母为异。见而成憎。则知男以母为成想。女以父为成想耳。这段光景罪岂胜言。流爱下。明受胎之相也。以父母己三之情受处流而为种。以父母己三之思想处纳而为胎。故云流爱等也。总由交会遘合互为发生吸引三人宿生业耳。故云交遘等也。以是因缘之故遂有羯罗蓝等胎位。故云故有等也。
三更明四类中。胎卵等。明其四生而各成也。情想等。明其四生互相成也。若各若互虽有不同。总是随业胜劣分受报之飞沉耳。故云所有等也。
三业果相续分三。初富楼去释相。二汝负去显意。三唯杀去结示。初又三。初欲贪。富楼等也。二杀贪。贪爱等也。三盗贪。以人等也。
初欲贪中。云想爱同结等者。即上之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为想爱同结也。由此想爱而固结自不得舍。故云爱不能离。此正明欲贪为业之相续。以其互互而同结故。则诸下。正出业所感之果相续也。所谓以是因而招是。果由是果复起是业也。下二亦然。是等下。结成也。
二杀贪中。云同滋等者。明其以血肉互相贪爱也。故云贪爱等也。则诸下。正明大小强弱互啖之相也。是等下。亦结成也。
三盗贪中。俱用杀中之事者。盖显所盗者身命。则知世盗财物或盗名闻犹其小者也。然盗有二。一者不与而取为盗。二者阴以取之为盗。人若杀众生时众生未尝以身命许汝。汝竟杀之。岂非是不与而取之为盗者乎。人若杀众生时众生未尝知有此事。乘其不知汝竟杀之。岂非是阴以取之为盗者乎。所以盗贪唯用杀为事也。
二显意中。应补足四句云。汝负我命汝还我命我负汝债我还汝债。则盗杀业果之相续盖不越此。汝爱等显爱贪之意也。亦应补足云。汝爱我心我爱汝心汝怜我色我怜汝色。则欲之业果相续盖不越此也。
三结示中。亦以妄为觉明为因。杀盗淫三为缘也。
五结所因中。总结世界众生业果之所以生起及夫世界众生业果之所以相续。皆由性觉妙明体中妄为明觉一念而起。则山河大地之世界诸有为相之众生业果从是而生起也。又世界众生业果之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亦从是而相续也。汝问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及云何次第迁流终而复始者如此。
二从富楼那言去释疑之文也。分二。初蹑迹生疑。即富楼等。二约喻答释。即佛告等。
初蹑迹生疑中。云若此等者。蹑前如来所说为疑也。意谓若此妙觉妙明众生如来平等不二。在如来而不增。在众生而不减者。其众生由一念不觉。而山河大地之世界诸有为相之众生业果已忽生矣。若夫如来妙空明觉中。山河大地之世界有为习漏之众生业果何当更复生耶。故云若此等也。无状者。即无因也。妙空明觉者。即性觉妙明等乃当体真空故也。彼之所疑正在生佛平等之处。若生佛有殊。一生起一不生起可也。既平等而不增减。云何一生起一未生起。所以有此疑也。
二约喻答释。具有四喻。诸解作一样看。似无指归。今作四样看。庶觉法喻宛合彼此不混滥也。分四。初佛告下迷方喻。喻觉不生迷也。二亦如下翳华喻。喻迷不更生也。三又如下金矿喻。喻真不成妄也。四如木下木灰喻。喻妄不更成也。初又二。初喻。佛告等是。二合。富楼等是。初又二。初佛告下指迷因无本。二佛言下示觉不生迷。
初指迷无本中。迷人喻十方如来为众生时也。聚落喻如来藏性。惑南为北喻如来藏性之理清净本然惑为虚妄生灭因缘自然之事也。
次示觉不生迷中。悟人喻先佛也。
二合中。此迷等者。谓迷因一念不觉而有。乃全虚妄故也。昔本等者。谓迷悟于藏性中二皆不可得也。
二翳华喻。喻迷不更生。分二。初正喻。亦如去也。二斥责。佛言去也。
初正喻中。翳人亦喻如来为众生时也。空中亦喻如来藏性也。翳病喻无明妄见也。余可知。
三金矿喻。喻真不成妄。可见。
四木灰喻。喻妄不更成。分二。初正立今喻。如木等也。二总合前法。诸佛等也。亦皆可见。后应总出四番之喻。以显如来不复生山河大地也。
二从富楼那又汝去。答大性俱遍之文也。分二。初牒疑问。即又汝等也。二为答释。即譬如等也。
初牒疑。可知。
二为答释分三。初譬如下正释。二真妙下合明。三如何下结责。初又二。初举喻推审。譬如去也。二例法斥责。观相去也。初又三。初譬如等正喻。二所以等转释。三于意等审破。
初正例中。譬如等。例如来藏非四大之相也。而不等。例如来藏虽非四大却不拒彼四大纷然而发挥也。立此以显相容不相凌灭耳。
二转释中。彼太虚下日等七种。有人即配七大。盖以日为火。云为空。风即风。霁为见。气为识。土即地。一往合之。似乎使得。若细推之。地等四大依稀相若空见识三如何相应。且佛本举喻如实配之。其如喻何。然前虽明七大。阿难所问秪在四大。可见此中日等亦喻四大出生。不必定配于七大也。
三审破。云如是殊方者。谓日等七随处而发也。诸有为相者。谓日等七元属因缘生灭者也。因彼之彼指日等也。空即指太虚空也。此是审定。若彼下推破。推破中止就日破以例余六。意谓虽有七种我且只举一种。一种既尔。余六亦尔。所以初云且日。谓日照虚空之时。十方虚空尽成日轮之色。故云且日等也。既十方虚空同一日色。不应空中更有一日轮矣。如何空中更见日轮。故云云何等也。若空中更见圆日。则虚空那得同为日色。虚空既不同为日色。则知照明之相因曰而生无是理也。若是下。破空生也。照明之相既不日生。若曰空生。空若能生明相则空应自为照矣。何关彼日。故云若是等也。且能生之空体性常恒。则所生之明亦应常恒。如何或中宵时或云迷时或雾障时明之光耀而不生耶。故云云何等也。既于中宵等时光耀不生。那同虚空常恒。既不同空常恒。那得空应自照。虚空既不自照。则知明相因空而有无是理也。当知下。结破也。意谓始推也非因日生。既推也又非空生。则知明相固非日之自生。亦非空之他生。若更而推之。又非日空共生。更非离日空二而无因生。如是而推皆不可得。元是虚妄非真实也。故云当知等也。日明既尔。余可例之。日等七喻既皆虚妄。地等四法之虚妄可见也。
二例法斥责分二。初观相下责不知相。二观性下责不知性。
初中。观相等者。意谓就喻而论。日等既皆虚妄。则知地等之相皆幻化虚妄者也。所以云观相等耳。地等之相皆是因缘生灭。那可得以指陈。故云观相等也。如三摩初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因缘和合虚妄有生等也。又如奢摩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也。地等之相既皆虚妄无可指陈。汝疑相陵相灭及不相容那可得耶。相之虚妄如空华也。汝疑相陵相灭。如欲邀空中华而结为空中果无二矣。故云犹邀等也。其空华既不可结空果。如何汝疑地等四大为相陵相灭而不相容耶。故云云何等也。就相而观。则知地等四大互相陵灭而不相容无是事也。
次责不知性中。观性等者。意谓地等皆虚妄者相也。若就性体而观。元即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之真体也。所谓真空之中。当体具足当体出生者耳。亦如三摩初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又如奢摩中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也。故云观性等也。既皆真性。所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乃至性空真风性风真空。无一而非真性。那有地等之相可得。故云先非水火。既曰同一真性先非水火。那有相陵相灭而不相容。如何汝疑地等四大为相陵相灭不相容耶。故云云何等也。约性而观。则知地等四大互相陵灭而不相容无是事也。则知论相是虚妄生灭不可以为指陈。何疑陵灭等事。论性无一而非真性。亦何疑陵灭等事。无他。总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而大性俱遍者也。
二合明分二。初以喻合喻。即真妙等。二以法合法。即富楼等。初又二。初真妙下正合。二云何下转释。
初正合中。真妙二句。合前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也。汝以下。释出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也。初明其各各次第发明次第现生。若俱等。明其诸相一时发明则一时现生也。如是藏性之中。随其地等四大或次第或一时。随其发明。随其现生。自无相陵相灭而不相容可见也。
二转释中。云何等者。转释俱发俱现之所以也。一水喻藏性。日影喻四大。两人喻染净二种人。同观水喻染净二人所依四大皆如来藏也。东西各行喻染净造行不同也。各有日随喻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者也。一东一西先无准的。喻染净二人所见四大虽有染净不同总是如来藏性。如前云先非水火也。又可二人虽有染净之分皆属虚妄然于藏性而言本无染净可得耳。不应下应分二。初不应以性难相。二各日下不应以相难性。则不应二字应贯各日句看。初喻随染净二人之心应所知量而发现者总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勿得难言而有见染见净之分也。犹如一水天视之为琉璃乃至鬼着之为火?之不同也。二不应以相难性中。云各日等者。各日喻染净所见之不同也。现一喻所见虽有染净之分同一如来藏性。所谓观相元妄则各各有。观性元真则唯一也。所以勿得难言既有染净之分云何同是如来藏也。宛转下。正出染净二见皆是虚妄也。前云无可指陈。此云无可凭据。同一意耳。此盖指以性难相以相难性重重虚妄。故云宛转等也。
二以法合法分二。初汝以下释前观相。明众生以生灭之心皆如来藏也。二我以下释前观性。明如来以不生灭心合如来藏也。
初中汝以等者。意谓云何我前责汝不知相而有观相元妄等言。皆由汝以生灭心背如来藏故。故云汝以等也。色即地等四大。空即空大。总谓其不了四大虚妄生灭之相。以疑陵灭而不相容。为色空相倾夺于如来藏也。而如来等者。如来藏性本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因其以生灭心疑为色空倾夺翻如来藏性而为生灭。色空纷然生起法界矣。其生灭色空而云周遍法界者。相即性故。亦可谓法界但见性灭色空而非藏性清净之周遍矣。故云而如等也。若就一切众生而言。总是从真起妄迷妄失真耳。是故下。出其色空周遍也。众生下。结其背如来藏之所以也。一往而言。谓其不达如来藏性逐乎四大妄相耳。如实推之。背觉即妄为明觉也。合尘即因明立所也。发尘等即生起世界众生业果之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也。如是岂非以生灭心背如来藏乎。
二释前观性。明如来以不生灭心合如来藏者。分二。初我以下正明。二而如下出意。初中。我以等者。意谓云何我前责汝不知性而有观性元真等言。皆由我以不生灭心合如来藏故。故云我以等也。如定多慧少者但寂而不照。未可谓之妙。如慧多定少者但照而不寂。未可谓之明。今如来之定全慧为定。如来之慧全定为慧。所谓大乘之定唯实相。大乘之慧亦唯实相。如是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能所一如者也。故云妙明。既是妙明。虽曰生当体不生。虽曰灭当体不灭。故云妙明不灭不生。总是以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以为其智。此即如来不生不灭之妙智也。如来藏者能出生一切法。谓其生也了不可得。以全体真空故。能具足一切法。谓其具亦不可得。以全体真空故。故如来藏亦是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以为其理。此即如来不生不灭之妙境也。以不生不灭之妙智照不生不灭之妙境。还以不生不灭之妙境而发不生不灭之妙智也。如是智无所智。全境以为智也。境无所境。全智以为境也。境智一如。能所不二。故云而如等也。圆照法界一句。正明智境全彰也。上既曰全智即境。虽有能照所照惟以智照智也。上既曰全境即智。虽有所照惟以境照境也。如是寂则三谛俱寂。照则三谛俱照。尽法界无非不生不灭之妙智及夫不生不灭之妙境。故云圆照法界。是故下。正明其境智一如之处起为大用也。一为无量等四句标起。不动道场等四节释明。一往看之。似乎四节秪释二句。再而推之。标既四释亦四也。但初后约依报。二三约正报耳。其小大相容一多无碍如常不录。灭尘下。结其合如来藏之所以也。可知。二出意中。广明如来藏之圆融三谛也。非心非空等。具明十界法也。心即识大。空等即六大。以摄五阴眼耳等入处界也。总是六道法也。明无明等。即二乘谛缘法也。檀尸等。菩萨六度法也。如是等三号四德佛之法也。初俱非。次俱即。三俱双非双即离即离非二句文句也。约义而句应云离即离非即是即是非即也。空则一空一切空。即中有亦空。故云非心非空乃至非我非净所谓非则十界俱非也。有则一有一切有。即空中亦有。故云即心即空乃至即我即净。所谓即则十界俱即也。中则一中一切中。则知其始也心之与空双遮双照。其终也我之与净亦双遮双照。所谓遮照平等空有不二。所谓十界俱离即离非俱是即非即。所谓双遮双照也。如是真空可也。妙有可也。中道可也。所以就俱非而言。揭而出曰而如来藏本妙圆心。本妙即妙有之有。本圆即中道之中。本心即真空之空也。以空为主。故居其后。正显空则俱空耳。妙有而揭出曰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元即中道之中。明心即真空之空。妙即妙有之有。以有为主。故居其后。亦显有则俱有耳。中道揭而出曰即如来藏妙明心元。妙即妙有之有。明心即真空之空。元即中道之中。以中为主。故居其后。亦显中则俱中耳。如此才见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不思议圆融之三谛也。
三结责分三。初法。即如何等。二喻。即譬如等。三结。即汝与等。
初中。如何等者。正斥富那及夫大众也。意谓如来以不生灭心合如来藏而如来藏乃如是之妙体也。那有相陵相灭不相容耶。故云如何(云云)。三有即凡夫也。唯知乎有。声闻缘觉唯知乎空。有之与空自不能知空则俱空乃至中则俱中也。用世语言者。就近而云。即富那所疑相陵相灭不相容也就远而云。即阿难计内计外乃至因缘自然等也。佛知见者。有能所不同。所知见者即如来藏也。能知见者即三智一心中知五眼一眼中见也。
二喻中。琴瑟等喻佛与众生也。妙音喻藏性。琴瑟而有妙音喻佛与众生皆有如来藏也。妙指喻妙智。若夫如来有妙指之智者也。彼之众生无妙指之智者也。所以下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也。
三结中。如我按指等者。海中无不具足无不出生者。而云海印发光者。谓上以不生不灭智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之时。一中现无量。无量中现一。种种妙用全体显现。故云如我等也。如来有妙指者如此。若夫众生无妙指故。故曰汝暂(云云)。谓上以生灭心背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等也。不得妙指者无他。总由不勤无上道故。故曰由不等也。上来初答妄之所起。次答大性俱遍竟。
三从富楼那言去。为更释余疑之文也。分二。初释何因有妄疑。即富楼那言等也。二释因缘自然疑。即即时阿难等也。初释何因有妄疑亦可总结富那之问也。所以中有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之语。盖以性夺修耳。如下释因缘自然疑亦可总结阿难之问也。是以中有虽曰多闻秪益戏论之语。盖以修夺性耳。初分二。初富那下富那疑问。二佛告下如来答示。
初富那疑问中。云我与等者。性觉妙明心中具有恒沙性功德。是为宝觉。以无缺陷谓之宝觉圆心。以无昏暗谓之宝觉明心。以离虚妄谓之宝觉真心。以绝思议谓之宝觉妙心。以无染污谓之宝觉净心。这种宝觉心体。在诸佛所证得者。在众生所具有者。诸佛证无所证。即证众生所具。众生具无所具。即具诸佛所证。平等平等不二不二。故云我与等也。虽曰无二圆满。然就修证而论不无差别。所以下正明差别也。昔遭无始妄想者。谓因妄为明觉遂有世界众生业果之生起也。久在轮回者。谓世界众生业果之相续也。今得圣乘者。谓如来所说四谛教也。犹未究竟者。以其所成止折空智。于佛菩提犹在遥远。以其所证止偏真理。于大涅槃尚未得近故也。此犹小乘边说。若约内秘外现。或登住。或登地。惑未尽。理未穷。亦是未究竟也。一切圆灭者。谓如来五住究尽二死永亡。所谓一破一切破一断一切断也。独妙真常者。以其五住尽。固无虚妄之烦恼。二死亡。亦无染污之生死。所谓破无不破断无不断矣。究竟不可心思语议真如寂常也。如是虽曰我与如来无二圆满。一因一果。一修一证。不无霄壤之隔。故曰而我(云云)。敢问等者。意谓前以随业发现而问。云何发现有世界等三之生起。云何发现有世界等三之相续。已蒙如来开示。皆因妄为觉明因明立所。遂有如是之世界等三为之生起。及夫如是之世界等三为之相续。我已明矣不复疑矣。然不知妄为觉明之妄又何因而有耶。故云敢问等也。则知此问与前迥然不同。不可作一意看以致彼此混淆。自蔽句。即妄为觉明等世界等生起。受此等。即觉明空昧等世界等相续也。
二如来答示分二。初妄本无因。佛告等也。二真元无得。富楼等也。初又三。初佛告下举事辨审。二佛言下约法详明。三如彼下提事合显。
初举事辨审中。初斥责。二正举。初中。汝虽除疑等者。谓其前疑忽生山河诸有为相等。及疑地等四大相陵相灭而不相容。我已为汝开示。尚有余疑而未除尽。更以妄因而为问也。我以下。正举事而辨审也。室罗城即丰德城。以例五浊世界也。演若多此云祠授。盖因祈祠而得者耳。例一切众生也。忽于晨朝以镜照面。例于性觉妙明之中一念不觉因妄境而起妄心也。爱镜中头。例还因妄心逐妄境也。眉目可见者。例于妄境尘象可耽而不反也。瞋责己头不见面目。头例真性。言瞋责者例背觉也。以为魑魅。例迷真为妄也。无状狂走。例一念不觉而起无明。总属虚妄故云狂走。然于妙性原无虚妄。故云无状。又九界众生虽曰不同。所执不过俗有偏空但中三种。皆非全性起修。故云无状。又非泯修归性。故云狂走。是人心狂等者。富那答得。正是与所问妄因甚相应耳。既曰心狂更无他故。若以心狂为狂走之因。未照镜前何不狂走。若以照镜为狂走之因。一城之人谁不照镜。唯演若多而狂走耶。狂走之因既不可得。其妄因也那得有。故所答得。正是与所问甚相应也。
二约法详明分四。初约理。佛言等也。二约教。自诸等也。三约行。如是等也。四约果。得菩等也。初云约理者。以妙觉等是理故。次云约教者。妄想等既是佛为发明。岂非是教。三云约行者。既云识迷无因。识迷之识岂非妙智。所以是行。四云约果者。既云菩提。自应是果。其四之后皆应结云。那有妄因可得而为疑耶。就义分文如此。
初中。妙觉二句即上性觉二句。但换字耳。明妙下。应牒其所问而断之曰既称(云云)。
次中。自诸二句。即上妄为明觉等而有世界等之生起也。展转二句。即上觉明空昧等而有世界之相续也。虽佛二句。正指上之答示世界等三之生起及相续也。总指妄之所起及大性俱遍之二答也亦可。意谓如是分明为汝开示。犹然不能返妄归真。仍以妄因问之。盖叙前来备责之耳。故云虽佛等也。
三中。迷因者。迷即因也。犹人之自与己耳。迷为妄之所依。若以观智了得迷本无因。则妄无所依之处矣。故云识迷等也。所依若无。妄何得生。生尚不得。那更有灭。故云尚无等。详如圆通疏。
四中。复以喻而显之也。意谓众生不唯在迷无妄之因可指。即如如来纵使在觉亦无妄因可指。故喻之曰得菩提云。如寤等所谓梦时非无也。心纵等所谓及至于醒了不可得也。已上是喻。况复下合法。应先云。梦中非无物也。寤时尚不可取。何况迷本无因。即我如来得菩提者从何可得而指之耶。故云况复等也。如是约理教因果四番。皆无妄因可得。则其无妄因也明矣。如其未明。更当提事而合显之。故有如彼等云。
三提事合显中。忽然二句。若合法。上狂心一歇证得本有也。纵无二句。若合法。上虽在迷中随缘不变也。若了得狂走时头不失。歇狂时头自非外得也。则知如来藏性。其妄也不失。其歇也不得。既是不失不得。那有妄因汝为疑也。明妄本无因竟。
二真元无得分二。初法。富楼等也。二喻。譬如等也。初又二。初富楼去劝息妄缘。二歇即去令显真性。
初中。妄性等。牒前所明妄本无因。而为徴起耳。汝但下释明也。不随分别者。一往而言。眼□□所转。耳不为声所转。如是六根不涉六尘。所谓根尘之不偶也。若克实论。于凡夫之俗有。二乘之偏空。菩萨之但中。如斯三中虽有胜者。于妙性中总属分别。若能了得空有中三。无往而非如来藏性。不随其而为分别耳。世间等者。有云淫杀盗三为之三缘。此非然也。应即世界众生业界之三种相续。所以今云世间等。彼云以是因缘世界相续。乃至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则知非淫杀盗之三也。以其但业果一种相续耳。如下阿难云。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者。此乃所引不全。未可据此以淫杀盗为三缘也。若夫三因即能缘之分别心也。克实论之。即妄为明觉耳。能以妄境不生妄心不起。故云三缘断故三因不生。
二令显真性中。云歇即等者。有人疑云。云何狂心得歇耶。云何歇即菩提耶。须知即者直下便是。应约六种以明其即。歇者即前不随分别便是。则知歇即俱应有六。但就歇明即。唯除理一皆可得也。肯綮二字。虽出南华。但用其文不用其意。盖彼论妙技自在。此说行之委宛耳。此正以性夺修。故作是说。问何以对富那之结文以性夺修耶。下对阿难之结文以修夺性耶。答前与富那所说皆是性故。若对阿难。不唯其请奢摩等三是行。亦且下文即欲起行。是故以修夺性耳。此一往就机而分如是。然修未尝离性。性亦未尝离修。修性相即方是圆宗。
二喻中。譬如等者。正喻歇即菩提也。有人喻众生也。衣喻五阴也。阴以覆蔽为义。故喻之衣。如意珠喻如来藏性。珠能具一切宝。雨一切宝。藏性中能具足一切性功德。能出生一切诸功德。故喻之珠。穷喻乎无功德法财。露喻乎无慈悲覆盖。他方喻随逐于九界。乞食驰走谓九界中有执有者如凡夫。有执空者如二乘。有执中者如菩萨。故喻乞食。空有中三而无一定故喻驰走。虽实二句喻虽九界随逐如来藏性依然无恙也。智者喻如来。指示其珠喻开示如来藏性。所愿从心喻以藏性发智还观藏性。即前之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也。致大饶富喻理智一如能所不二。即前之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等也。方悟二句喻迷时无失悟时无得。所谓歇即菩提者也。上来约妄本无因真元无得两番答示。真既无得。妄岂有因。则知其妄因之疑应释然矣。
二即时阿难去。释因缘自然疑之文也。此之因缘。不同前之显见性中所推破者。彼是在缠。此是出缠。前但明理下去将欲明行。有修有证。恐有众生疑为因缘故以为问。岂同醉汉东扶西倒西扶东倒也。分二。初阿难疑请。即阿难等。二如来答示。即佛告等。初又四。初阿难下牒前反难。二我从下己他从悟。三今说下难同自然。四惟垂下结请开示。文虽分四。义皆可见。二如来答示分二。初佛告下辨破。二菩提下诫劝。初有三。初总破。即佛告去。二别破。即阿难去。三结破。即木然去。
初总破中。佛告阿难下。应补云。汝之因缘自然之疑。若欲假喻发明。不必他取及夫远举。故云即如等也。狂性因缘等者。狂性属因缘也。不狂性属自然也。若狂性之因缘得破。则不狂性之自然应出矣。出即灭也。一灭一出。因缘自然之理。尽乎此矣。故云狂性等也。此之理字非谓妙理。但云无是理耳。
二别破又三。初阿难等寄事。二是故等约法。三犹如等举例。初又三。初破因缘自然。阿难去也。二破转计自然。本狂去也。三总结成戏论。若悟去也。初又二。初阿难下以因缘破自然。二若自下以自然破因缘。
初中。无然非自者。谓无往而非自然也。何因二句。谓有何等因缘而怖头狂走耶。设若有一因缘。则自然宗坏矣。故云何因等也。
次中。若自等者。意谓汝自然头若有因缘故有其狂。何更不以汝自然头亦因因缘而故失耶。故云若自等也。然汝自然之头本来不失。但由汝之狂妄而出。出即认为失耳。故云本头等也。又汝狂走之时。头或有所迁改须藉因缘而得。头既依然具在何用因缘。故云曾无等也。
二破转计自然中。应补其转计云。其狂走也乃自然而然者。非待因缘而然故。即约狂不狂两番破之。上文在头上讲。此中就狂上看。可见。
三总结成戏论中。若悟等者。意谓。谓其头本不失。徒自狂走。固不可为因缘。亦不可为自然。如是则知因缘自然俱属世间戏论。以其皆虚妄故。阿难因缘自然之疑。被如来寄演若怖头狂走之事委宛破之。两俱不得。可见矣。第恐犹未释然。故下文还约法而破。
二约法分二。初破因缘是故等也。二破自然。若有等也。
初破因缘中。初是故等。乃顶上寄事所破而言也。又即牒前所言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者也。以阿难所疑从此生故。菩提等出其疑也。意谓汝疑歇即菩提。菩提心生三因不生不生心灭。随计此一生一灭但是因缘而有生灭。故云菩提等也。灭生下破也。意谓就汝所疑如此。然不知其生也生未尝生。其灭也灭未尝灭。乃破显不二修性相即之者。不假造作。任运流入。那有一生一灭之因缘可得耶。故云灭生等也。则因缘破矣。
二破自然分二。初若有下正破。二无生下结破。
初中。应补云。我以灭生俱尽无功用道。破汝生灭因缘之疑。汝之阿难将非遂计生灭俱尽无功用道为自然耶。故牒之云若有自然。如是下正破。意谓汝前见三因不生歇即菩提遂计为因缘。又见灭生俱尽无功用道遂计为自然。汝之所疑如此。据汝所疑。则亦自然心生因缘心灭。既是一生一灭。犹然生灭。那得自然。故云如是等也。
二结破中。云无生等者。意谓上之自然生因缘灭。犹然生灭非自然。那可为自然。复结破云。必须无生无灭方可为自然。故云无生等也。然不知有生灭可有无生灭。既无有生灭。那有无生灭得为自然耶。则知二句结破之词也。
三犹如下举例也。又二。初正例。二重遣。意兼因缘自然而双言之。其始也见三因不生等遂计为因缘。其既也见灭生等遂计为自然。若举例明之。汝计因缘。犹世间诸相和合成一体者无异。汝计自然。犹世间诸相非和合不成一体者相同。故云犹如等也。重遣中。本然等。双遣而双显耳。本然即自然也。非然即因缘也。明所例和合一句即和合非和合也。向二句重牒上之法。例合然下双遣而双显之。初句合即和合谓因缘也。此就例说。然即自然谓非和合也。此就法说。因缘自然俱不可得。故云合然俱离。次句离即上之合然俱离之能离也。合即上之合然俱离之所离也。故云离合俱非。遣之又遣。显之又显。到此离合俱非之句。能离之离尚不可得。那有所离之因缘自然可得。故云此句方名无戏论法。虽和合非和合。是例亦阿难辈曾所计者。故并破而显之。上寄事结云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此中结云方名无戏论法。其意虽同。今以双遣而即双显。故云方名无戏论法。阿难既疑因缘又疑自然。如来其始以寄事辨破。继以约法辨破。后以举例辨破。则因缘自然当下释然而可知也。
二诫劝分二。初总举。菩提等也。二别示。虽复等也。
初总举中。应先云。汝之欲修菩提。当以菩提中法而修。汝既以因缘自然为疑。乃菩提涅槃尚在乎遥远矣。故云菩提等也。此去正是以修而夺性之文也。
二别示又二。初虽复下诫。二是故下劝。初又二。初正诫。虽复去也。二实验。汝虽去也。
初中。秪益戏论。指因缘自然之疑也。何须待我之上。亦应先云。汝多闻有益。非属戏论。不唯不遭登伽。纵遭自能解脱。何须待我佛顶之神咒方得解脱耶。故云何须等也。
二劝分二。初正劝。是故等也。二实验。如摩等也。
初中。秘密妙严者。如如来八教中。或为此人说渐。或为彼人说顿。彼此互不相知者即秘密也。能以一音出无量音。能以一义出无量义。是为之妙严也。修无漏业者。即修奢摩等三法也。若修奢摩时。这种不思议空观法尔现前。乃万法当空一尘不立。此是真空。自不漏落于俗有偏空但中。乃至修禅那亦然也。远离憎爱二苦者。一往言之。即违顺二境也。因此憎爱为因。必受无端苦报也。若广推之。九法界人皆有憎爱。如凡夫憎空爱有。二乘憎有爱空。菩萨憎空有二而爱乎中。今若修奢摩等无漏之业。自得远凡夫等空有之憎爱。故云远离等也。
次中。同悟宿因者。悟宿世淫欲之因也。或得受记者。问此经既在方等。盖耶输受记千万光相如来。是法华中事。云何得其或蒙授记耶。答经有前分后分。前分即是本经。后分若他经有同类者收归乎一。今以法华收归此经。以其是同类耳。如何上亦应云。彼登伽者一淫女耳。尚能如此。汝阿难乃须眉丈夫也。如何尚留观听于色声间而自欺之若是耶。故云如何等也。尚留观听者。斥其见相发心缘声听法不能超其色声见闻。亦即斥其因缘自然之疑也。自首卷已来明究竟坚固理竟。
自阿难及诸大众去。第二示究竟坚固行之文也。分二。初启请。即阿难等。二开示。即尔时去。初又二。初阿难下经家叙相。二无上下当机陈词。
初中。闻佛示诲者。即如来对富那已来所说者也。疑惑消除等者。阿难大众前虽领悟。因富那发问已来然心未免有疑。更蒙重重开示。疑又消除一番。故云疑惑消除。不唯除疑。且闻妄本无因真元无得。了达中道第一义谛实相之理故云心悟实相。问前之阿难自云亿劫颠倒想已消矣。及夫法身已获矣。如何此中更消疑惑并悟实相耶。答前所消者是见惑。今所除者是思惑。若夫无明正当断也。又前所悟者。在初信已后之似因位。今所悟者。可是初住真因位矣。如是则知其消也时有后先。所消者亦有粗细。其悟也时有远近。所悟者亦有浅深。是以昔日消颠倒获法身。今日除疑惑悟实相也。且就阿难一人如此。若就众人。或有破界内惑者。或有破界外惑者。或有得相似位而悟实相者。或有证分真位而悟实相者。其惑之粗细。位之浅深。更未可一端而言也。是以圆教有四十二番破无明。四十二番见真理耳。
二当机陈词分四。初无上下赞显。二世尊下述领。三唯愿下申请。四作是下待旨。
初中。无上大悲等者。世出世间最尊最胜无可得而加上之者。故云无上。具有无缘之悲。遍拔众生之苦。故云大悲。所得菩提智德如出矿之金不复杂矿。所证涅槃断德如成灰之木不重为木。智断合举故云清净。具有一切性功德财。出生一切诸大功德。乃世出世间最为自在。故云宝王。以众生之所具。还教之于众生。故云善开我心。如卷初之善为说法也。能以下。正出善开之意也。或直说法相。或假喻以明法相。或直显理体。或托事以显理体。有如是不同。故云种种等也。溺于生死海中永不得出。谓之沉。迷于烦恼海中永不得出。谓之冥。能令众生破烦恼断生死。故云引诸等也。
二中。知如来等者。即述前之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等也。以包括而言之为含。以出生而言之谓育。无大小便利坑坎荆棘等。是为清净。有宝地宝树金绳界道等是为宝严。如来复等者。述前汝虽谈说因缘自然等。诫劝其积劫多闻不如一日修无漏业等文也。不逮修习下。应补云。从如来所知者如彼。蒙如来所责者如此。我之今日这段光景。假喻发明犹如乎旅泊者。故云我今等也。言旅泊者。阿难未出家前心心分别乎有。如陆宿之旅者一般。既出家后念念耽着乎空。如水宿之泊者一般。到今日虽解其理未能起行。犹之乎旅泊之人耳。忽蒙等者。天王喻如来。谓是天中天圣中圣耳。华屋喻藏性也。如来种种开示令其得悟藏性。如赐与华屋也。云虽获大宅要因门入者。意谓若欲入华屋必得其门。若欲入藏性亦须行入也。若就喻言。屋是所入之处。人是能入之人。然由而入者门也。若就法论。藏性是所入之理。奢摩等是能入之行。然由而入者唯耳根圆通也。所以拣选云。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此中入字正与彼之入字相照应耳。
三中。回小向大。谓之捐舍小乘无余涅槃。乃最上大涅槃也。本发心路者。如来从此发心而得证此涅槃。欲令回小向大之人。亦获此路进修如来大涅槃也。则知无余涅槃乃所趣之不生不灭之果也。本发心路。乃能趣不生不灭之因。所以下文如来有第一决定之答也。从何摄伏畴昔攀缘者。正是择六根烦恼得圆通根本处。所以下文如来有第二决定之答也。则知如来之所说正说阿难之所请耳。令有学者。亦即回小向大之者。今虽向大犹未成就。故云有学。从何下。总欲断惑证真也。然不知何因得入。故云从何。攀缘有多种。若修奢摩他时。空观法尔现前。使俗有之攀缘自得摄伏。若修三摩提时。假观法尔现前。使偏空之攀缘自得摄伏。若修禅那时。中观法尔现前。使空有二边之攀缘自得摄伏也。且就一往而论如此。若夫三观圆修。所有一切攀缘自应圆摄伏耳。陀罗尼即总持也。亦名遮持。总持。以其总一切法而不散。持一切义而不失。遮持。以其遮一切恶而不起。持一切善而不失也。入佛知见。即三智一心中知为知。五眼一眼中见为见也。分释如此。若总言之。意谓令有学者从何摄伏攀缘。从何得陀罗尼。从何入佛知见。佛之知见未入以未得陀罗尼故。陀罗尼未得以攀缘未摄伏故。可知攀缘伏而陀罗尼自得知见自入。乃至知见入而攀缘自伏陀罗尼自得也。所谓说虽次第。事在一时耳。
四中。云在会等者。以叙相既云及诸大众。以申请又云示我在会诸蒙暗者。所以在会皆一心而伫佛慈音妙旨也。
二开示分二。初经家叙。尔时等也。二如来说。汝等等也。
初经家叙中。云哀愍会中缘觉声闻等者。正是阿难请中捐舍小乘而向大乘者也。于菩提心未自在者。谓二乘人虽回小向大。然未得本发心路。未获无余涅槃。故云于菩提心等也。开无上乘者。乘以运载为义。然大小乘运载不同。若人天之戒善。但可运出于三途。若二乘之谛缘。但可运出于三界。偏渐之度门。但可运出于三空。唯如来不思议微妙之乘。不唯运出三途三界三空。亦且运入三德秘藏。故名无上乘也。妙修行路者。即奢摩等三乃性具之行。举一即三。言三即一。全性起修。全修归性。不假造作及夫施设。不可思议者也。
二如来说分三。初自汝等决定去。泛明二种决定。二自五卷初阿难及诸大众去。的指圆通本根。三自六卷中阿难整衣服去。更示安立轨则。初又二。初正明二义。汝等决定等也。二展转释疑。阿难白佛等也。初又二。初汝等下标举。二云何下徴释。
初标举中。汝等等者。牒阿难最初所请妙奢摩等及今所请本发心路而言也。有人见此妙三摩提之句。谓从此去正答三摩之请。盖拘妙三摩提一言辄判。前为奢摩。后是三摩。则首卷有三摩提名大佛顶。岂七徴已来皆属乎三摩耶。此中汝等等诫也。如前奢摩结云无得疲怠妙菩提路同耳。应当下劝也。云发觉初心者。觉即菩提。即发菩提之初心也。二决定之义。一从五阴审观一番。决定为能观。五阴为所观。若能择去生死根本之生灭。依不生灭而修。即生灭亦成不生灭矣。所以文云。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等也。二从六根详审一番。决定为能审。六根为所审。若能拣去烦恼根本之不圆通。依圆通而修。即不圆通亦圆通矣。所以文云。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也。然名决定者。其有二意。一是如来圣人决而方定。故名决定。二是受决于如来楷定而不可易。故名决定。同名决定。但就机应授受之分。有此二义耳。
二徴释又二。初总徴。云何等也。二别释。阿难等也。初总徴可见。二别释又二。初第一下第一义。二第二下第二义。初又三。初劝观。第一去也。二出意。若于去也。三正审。以是去也。
初劝观中。若欲等者。牒前阿难所请之词也。应当等。正劝观也。云因地与果地为同为异者。毕竟如何同而不异。按下出意中云生灭不生灭。正审初云变坏不灭。则知大乘之因无别以为因。唯常住真心。大乘之果无别以为果。唯常住真心。即以常住真心理体作我因心。以此因心还克常住真心理体。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事理不二。修性相即。自得同而不异。正欲劝其以常住真心发心。故云应当等也。
二出意中。若于等。正出宜同不宜异所以。故结云无有是处。
三正审又二。初以是等指事。二云何等约法。
初指事中。诸器世间者。世间不出乎依正也。皆有局量。如器之有界限。故名器世间。不烂坏虚空者。借虚空对有为而言不坏。若实论之。虚空亦坏。以其由一念不觉翻真空而为顽空。若转不觉还成乎觉。应顽空还转乎真空。所以下文云十方虚空悉皆消殒。
二约法分二。初拣妄。则汝去也。二依真。汝今去也。初又二。初则汝下总标。二云何下别释。
初总标中。云则汝等。正出可坏之相。由此下言性觉明体分为视听等六。皆由地等四缠也。从始入终者。以其视听六根即是色等五阴。但开合之不同耳。就五阴而言始终。依生起。以识为始色为终。据破灭。以色为始识为终。故下云生因识有灭从色除二别释又二。初释浑浊。即云何等。二释五叠。即汝见等。
初释浑浊中。譬如等喻也。汝浊等法也。喻中。清水喻藏性。本来妙明故云清洁本然。尘土喻四大。生成凝滞故云本质留碍。二体等者。喻藏性本来明妙之清洁。与四大生成凝滞之留碍。一真一妄。迥别而不同也。有世间人等。喻众生逐四大妄失藏性真也。土失二句。谓土本留碍。一投其水即留碍不留碍矣。下文所谓水火风土旋令觉知者也。水本清洁。一受其土即清洁不清洁矣。下文所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者也。容貌等。喻藏性四大一真一妄和合相杂而莫辨也。法可知。
二释五叠。即五浊也。应知此中五浊不同他经。他经所明。见浊五利使为体。烦恼浊五钝使为体。众生浊因此十使招感假名。即以二浊为体。命浊既有众生朝生暮死修短不定。即以众生浊为体也。劫浊亦无别有体。以此四浊聚在一时。大小三灾无不具有。是为劫浊。此中唯以五阴为体。劫浊以色阴为体。色即质碍义故。见浊以受阴为体。受即领纳义故。烦恼浊以想阴为体。想即想相义故。众生浊以行阴为体。行即迁流义故。命浊以识阴为体。识即分别义故。彼此所以。思之可见。然何以见得此之五浊五阴为体。亦不必远引他经。即下破阴魔中。初破色阴。则云是人则能超越劫浊。乃至五破识阴。则云是人则能超越命浊。所以此经五浊五阴为体断无疑也。今次第为五。
初劫浊中。汝见虚空等者。见即五根之一。举一以摄余四。空即五尘之一。亦举一以摄余四。五根五尘同是色法。正以色阴为体。故根尘各举其一以明之。能见之见所见之空无不周遍。故云汝见等也。既皆周遍。所见之空能见之见无分别矣。故云空见不分。汝若云空与见可分者。虚空元无体相。有空可分反无空之体矣。故云有空无体。汝见但可了别。有见可分反非见之觉矣。故云有见无觉。相织妄成者。织本经纬。以无体之空为纬。而织乎无觉之见。以无觉之见为纬。还织乎无体之空。互互不已。妄相遂成。如是根尘之色皆虚妄而为织成。则所成之劫自非清洁。故云相织等也。下四相织等意皆应例此。
二见浊中。搏者取也。正受阴领纳之意。见闻觉知本是妙明藏性。一因搏取四大。分妙明而为六。故云见闻等也。水火风土本无知也。一分藏性以为见等。则无知者而亦有知。故云水火等也。应以无知四大有知六根相对为织。此皆领纳而成见浊也。
三烦恼浊中。忆识诵习。正想阴想相之意。忆即忆过去之尘相。识即识现在之尘相。诵习即诵习未来之尘相。因忆识诵习妄性。发为内之知见。故云性发知见。容者影也。以三世诸尘影子现为外之尘相。故云容现六尘。如是外之容全以六尘为相。故云离尘无相。内之性全以知见为觉。故云离觉无性。应以无性能知无相所知相对为织。此皆想相而成烦恼浊也。
四众生浊中。生灭不停。正行阴迁流之意。知见等者。谓众生知见每欲长生于此世。奈何业果必为迁改于他方。故云知见等也。应以欲住知见必迁业运相对为织。此皆迁流而成众生浊也。
五命浊中。元无异性。亦是识阴分别之意。约无分别之性以明识之分别耳。云元无异性者。所谓元是一精明。众尘隔越。所谓分成六和合也。性中句。释上元无句也。用中句。释上众尘句也。以其元是一精明故相知。分成六和合故相背。若论性则无用异可得。论用则无性同可得。故云同异失准。应以相知之性相背之用相对为织。此皆以分别而成命浊也。上来拣妄竟。
二依真分三。初法。汝去等也。二喻。如澄等也。三结。明相等也。
初中又可分二。初汝今下标。二以湛下释。
初标中。
见闻等生灭也。常乐等不生灭也。欲以生灭而修不生灭。故云欲令远契。谓既是见等之生灭。欲契常等之不生灭。应择去其生灭生死根本。当依着不生灭圆湛明性。故云应当等也。云依不生等者。谓前既分圆湛明性以成见闻觉知。欲契不生灭果。应当旋转生灭见闻等相还归如来藏性。妄相若旋。真性自圆。所以下即以湛(云云)。
二释中。以湛之湛即顶上之圆湛性成看。伏即复也。以圆湛真性旋乎虚妄生灭。则元明性觉自得复矣。故云以湛等也。元明觉性既得即此以为因心。故云得元等也。正为初心之人立行之本。未论入位。但约效验预明。故有然后(云云)。因既不生不灭元明觉性。果应不生不灭元明觉性。所修之因乃是性修。所证之果乃是性证。所谓修性相即因果不二之者。故云然后等也。
二喻中。云如澄浊水者。前以清水喻乎藏性。因彼四大分湛为视听等。今欲以湛旋其虚妄。故喻如澄浊水。贮于静器。喻根既不缘尘亦不偶。静深二句。喻识亦不行。如是即生灭皆不生灭矣。清水下。法喻双明也。谓土虽沉水虽现。但伏而已。土全未去。法上正是初伏界之内外见思客尘。所谓五住圆伏。故云清水等也。去泥下。正喻圆断也。初信去见惑之泥。二信至七信去思惑之泥。八之十信去尘沙之泥。初住至等妙去无明之泥。如是断无不断。故云去泥等也。
三结中。明相一句。如前之唯妙觉明圆照法界也。一切二句。如前之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等也。皆合等。正明不生不灭因心合不生不灭果地也。以涅槃山顶五住究尽二死永忘般若不生诸法不生不生不生故也。
二第二义去。明第二决定义之文也。前之第一决定义中。决择五阴生死根本。依圆湛性为因地心也。此之第二决定义中。决择六根烦恼根本。以故详审六受用根。逆彼生死欲流。得循圆通一门深入也。分二。初正劝审详。第二等也。二别劝详择。汝今等也。初又三。初第二下劝审。二汝修下出意。三汝观下正审。
初劝审中。决定等者。谓欲发菩提心修大乘行。不惟弃舍世间根尘识等。亦应弃捐小乘空无愿等。总而言之。俗有偏空但中悉应舍之。故云决定等也。发业者。业是恶业。能发者乃烦恼也。润生者。生是果报。能润者亦烦恼也。谁作谁受之二谁字正令详审之也。然作受者皆六根也。有以六识为作者之主。八识为受者之主。此一往论则可。今文恐不然也。以其专在择六根耳。所以下云。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又云。六为贼媒自劫家宝。又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及结云。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则知专在择六根也。虽重六根作之与受。亦应着八识之精而讲。以其六根元八识耳。所谓分之乎眼则成见性。乃至分之乎意则成知性者也。
二出意中。汝修等者。正出其决择烦恼根本之所以也。处尚等者。譬如国王讨贼。须知贼之所在方能发兵以问罪也。
三正审分二。初汝观下指事。二则汝下约法。初指事中。解结人不见所结者。非欲见其结之而已。正欲知其结之所由方可从之而解。所以下有若不知其解结之元。及若欲除结当须结心等。云结喻烦恼根本也。解结喻决择烦恼根本也。虚空喻藏性也。
二约法又二。初总举。则汝等也。二别释。云何等也。初总举中。眼耳等为贼媒自劫家宝者。贼喻六尘。媒即喻六根。家宝喻藏性也。乃性具之者。是为家宝。由此等者。指六根为六尘之所缠缚。所谓聚缘内摇趣外奔逸也。于器等。谓六根既被六尘缠缚。遂不能超越于六尘矣。如前见不超色听不出声等。
二别释又三。初云何下明世界。二一切下明相涉。三汝复下定优劣。明世界示相涉者。欲其知烦恼根本也。定优劣者。欲其知圆通根本也。圆通根本一经入手。烦恼根本当下化矣。所以云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也。
初明世界中。云何等者。总由世界元不在远。只在众生一念一刹那间。眼之见耳之闻乃至意之知。即有如是世与界也。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常念等也。
二示相涉中。上下无位者。非谓上复有上下又有下是为上下无位。以其既有四方方方各有上下。故云上下无位。中无定方者。亦非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以为中无定方。意谓四维皆因四方而有。如无东之与南。则东南维从何而立。故云中无定方。上既列十。今欲拂去上下及乎四维。唯得东西南北之四方。所以知其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当如是看也。三四四三者。以世而涉乎方。是为三四。以方而涉乎世。是为四三。总括始终者。初叠曰始。乃至三叠曰终。功德者。乃是业力。非若法华六根清净持经之功德也。
三定优劣分二。初标。汝复等也。二释。如眼等也。初标中。先定优劣者。正欲以此为下选圆通之张本耳。
二释有六。即眼耳等也。初眼根中。如眼等者。就其千二百。于十方界分作二分。如前所见正南有二百。又见东南及西南二维各有一百。故云前方全明。又见东西二方各有二百。故云左右旁观。若后之正北二百及西北东北二维各一百皆不见故。云后方全暗。合而言之。不见者四百。见者八百。故云三分之二。下可例之。
二耳根中。如耳等者。正显耳根胜余根也。谓声尘有边畔。闻性无涯际。所谓十方俱击鼓十处一齐闻也。
三鼻根中。云阙中交者。呵为出。吸为入。两楹之间而不无阙。故云阙中交也。
四舌根中。如舌等者。取其能说为力用耳。尽诸世出世间智者。以智在说故。就其言诠则有方分。就其理体。元无穷尽。故云言有等也。
五身根可知。
六意根中。如意默容等者。谓十方三世世出世间凡圣不等之法而意根嘿而了之。故云如意等也。嘿字对舌宣扬而言二别劝详审分四。初汝今下寔验。二若能下较量。三我今下许说。四十方下出意。
初中。汝今等者。以六根缘六尘为顺流。乃生死根本。是名生死欲流。若能逆彼顺流。即成法性流矣。以其流根全从湛然觉体分为六者。一经返穷当体不生灭法。故云汝今等也。当验下。令其即将上之所定优劣而验之。谁与真性合者。谁与真性离者。谁与真性合而为深者。谁与真性离而为浅者。谁与真性合而深乃为圆通者。谁与真性离而浅不为圆通者。故云常验等也。
次中。若能等者。苟得圆通之根。便能逆彼生死妄流。自然相顺而不相违。故曰若能等也。若与不圆通之根而较量之。得圆通而修者。虽一日之短。犹胜其一劫之长。不得圆通而修者。纵一劫之长。不若其一日之短也。则知日与劫元相倍矣。日之短者犹胜乎劫。劫之长者。反劣乎日。则成之相倍矣更何如哉。如是较量。欲修习者岂可舍圆通根本乎。
三中。我今等者。指上八百千二百功德为修显之。故云我今等也。六湛圆明者。目其六根虽属虚妄。原从圆湛真性分出。约真以明妄也。较量下。令其详择。谁是八百功德之数缩者。谁是千二百功德之数盈者。谁是数盈而可入者。谁是数缩而不可入者。故云数量等也。吾当下。正许说也。汝若详择一定心当发明。令汝依之起行依行证入。故云吾当等也。
四中。十方等者。意谓若夫十方如来。根之胜者。即根尘识三之十八界。皆可修圆通成无上菩提。故云十方等也。但汝根劣。不能于十八界圆融自在而为互摄。故云但汝等也。以汝根劣之故。令汝根尘识三之中择去六尘六识而取六根。六根之中更除余五唯取耳根。如智者大师拣境。伐树得根灸病得穴去丈就尺去尺就寸者同耳。则知如来祖师所用虽异其揆一也。入一无妄等者。若从一门逆生死流一根得真。则其余根皆清净矣。更而推之。不唯六根。则六尘六识皆可清净。虽曰一门。与十方如来所入者不二。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者此也。
二展转释疑。大分为三。初释一入六净疑。即阿难白佛去。二释因果不齐疑。即阿难白佛去。三释云何结解疑。即阿难白佛去。初分二。初阿难下疑请。二佛告下答释。初疑请中有二意。一者前云逆生死流。又云六湛圆明。意谓既是六湛圆明何须逆流。故问之曰云何逆流。二者前云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意谓既是一门深入入一无妄秪属一根。彼根条然不同。云何一时清净。故问之曰云何深入(云云)所谓摄迹生疑也。
二答释分二。初释第一疑。佛告去也。二释第二疑。今汝去也。
初释第一疑中。佛告阿难下。应补云。汝云六湛圆明何须逆流。汝之所疑如此。然我看起来。就真性而言六湛圆明。若就妄相而论。即汝阿难多所未断。故曰汝今(云云)谓其初果止断三界见惑。故云汝今等也。而犹有三界思惑未断。故云然犹等也。思惑尚未得断。何况有前非有之生相。暂有用之住相。非凝然之异相。后是无之灭相。及夫种种头数等之无明惑未断耶。故云何况等也。如是若不逆流安得六湛圆明。汝阿难有何疑也。
二释第二疑分二。初今汝下总徴。二阿难下别释。
初总徴中。今汝等前。亦应补之。汝疑其六根也条然不同。云何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汝之所疑者如此。我且问汝。彼之六根还是一耶。还是六耶。故云我今问汝等也。
二别释分三。初法。阿难等也。二喻。如太等也。三合。则汝等等也。初又二。初阿难下约理元无一六。二阿难下由惑一六义生。初又三。初破一。即阿难去。二破六。即若此去。三结示。即是故去。
初中。既耳不见乃至足无语。则不是一可见矣。
次中。既曰耳闻。而口为问而身钦承。则不是六又可见矣。
三中。正示彼六知根。非一处而终非六。非六处而终非一。然终不可谓汝六根元有其一元有其六。则知一之与六皆不可得。故云是故等也。
次由惑一六义生中。云虽得六销犹未忘一者。谓其已伏思惑根尘不偶。故云虽得六销。如下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六和合已销。一精明犹在。故云犹未亡一。盖指识精为一也。
二喻亦二。初如世下喻一六义生。二彼世下喻元无一六。
初中。如太虚空等喻生六。除器等喻生一也。
次中。同不同。谓不可有一之同有六之不同相矣。不唯无一六之相。亦且无一六之名。又云何况等也。
三合分二。初则汝下总合。二由明下别合。可见。别合又二。初正合由惑有一六。由明等也。二正合约理无一六。汝但等也。初又二。初由明去出六种相貌。二阿难去结总属虚妄。
初出六种相貌。次第有六。六中云粘湛发见乃至粘湛发知。与下粘妄发光对看。前是从真起妄。后是迷妄失真。所谓单真不立独妄不成者也。粘湛一句。因前明暗二尘而引起根。所谓尘入根也。见精二句。根去缘尘。所谓根入尘也。成根者。成胜义浮尘二根也。说虽次第事在一时耳。根元等。所成之胜义根也。因名等。所成之浮尘根也。浮尘二句。正结胜义依浮尘而为用也。可知。二根俱是能所八法所成。上胜义但举能成。故云清净四大。四大云清净者。本从藏性分出。如六湛圆明意耳。浮尘中但言所成。故云浮根四尘。所以二根皆应有八法也。一文既尔。余五例然。唯舌根中如偃月者。初三四已去是仰月。十七八已去是偃月。今云偃月者。乃指十七八已后者也。意根中之浮尘云如幽室见者。以意根有异于余根之形相者耳。
二结总属虚妄有二。初示所由。即阿难等。二辨无体。即是以等。
初中。如是等者。此之六根。若寻其根。讨其源。皆从性觉妙明之中。有一能明之妄明及一所明之妄觉。从是失其真性起其妄相。故云如是等也。
二中。正辨其六根缘尘则有离尘则无也。
二正合约理无一六。分二。初但汝下结答问词。二不由下转释伏难。初又二。初外不依尘。汝但等也。二内不依根。随拔等也。
初中。汝但上。应先云。汝问云何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然我看来。也无他法。秪要不随前尘而已。故曰汝但(云云)此是外不依尘也。还当内不依根故。次曰随拔(云云)拔即逆。伏即复也。然根是所拔。能拔者即奢摩他等之妙行也。了得根虽生灭当体是不生灭。由境发智。由智照境。昔所粘湛之湛自得脱矣。内性元真亦得复矣。故云随拔等也。既脱其妄粘。又复其元真。所谓妙净明体元明真性归复还全。故云复归元真。因此三智为因。得复元真妙理。又于所复妙理。还发本有妙智。故云发本明曜。到此乃境智一如。能所不二。不唯拔一根而已。其余之五根亦应圆拔而圆脱矣。故云诸余等也。如是则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可见矣。
二转释伏疑又二。初释根。不由等也。二释尘。今汝等也。初又二。初不由等正释。二阿难等引例。初正释中。不由上。应先出伏难。云既是六根拔脱。内不依根现前。将何以为闻见耶。遂释之曰。其时见闻无复用此前根。故云不由等也。以其自有真明为主。不随六根而转。故云明不循根。现前虽有见闻。但寄六根发明而已。故云寄根明发。从是虽曰见色不关乎色。乃所谓见见之真见。虽曰闻声不关乎声。乃所谓闻闻之真闻。即就一根有诸根用。故曰由是等也。二引例中。阿难汝岂等者。恐阿难不能释然。更引凡小之事以例明之。所谓以浅浅况深深也。故云阿难等也。舜若中。如来下。释其空神能觉触也。如来二句。谓其无身可现身也。既为二句。虽云暂现亦能觉触也。最后结云。那律憍梵及诸灭尽定小乘中不因眼舌意三根而能见能尝能知者。舜若殑伽难陀凡夫中不以身鼻耳三根而能触能嗅能闻者。而凡小之人尚能如此。何况根尘圆拔脱者不能六根互用而为疑也。
二释尘分三。初今汝下正释。二如彼下例显。三缘见下合明。
初正释中。今汝上。亦应先出伏难。云既曰不循内尘。外不依尘。云何现前犹有诸尘相耶。遂释之曰。汝之六根不拔则已。若能圆拔内性莹发。则诸尘相如汤销冰。冰既消时而还成水。尘相若消即成知见。那得更有尘相而为疑耶。故云阿难等也。如汤消冰等者。彼之尘相元从妙明所现。犹水而成冰也。尘相既消应念化为知觉。犹冰还成水也。
二例显中。阿难汝彼等者。亦恐阿难未能了然。更举世人之事而例显之。故云阿难等也。就事例法一一明显。如彼二句。例未得拔根者也。若令二句。例六根圆拔者也。六根二句。例浮尘诸变化相也。彼人二句。例内莹发光也。彼虽三句。例内光之力令尘相消而成知觉也。法上以真性光而为圆照。不用眼根。此中唯以手外绕。亦不用眼。其类相若。故举此以例显之。若止消文。应云眼主乎见。今聚所见之物到于眼前。故云聚见于眼。既对其物应以眼视。反将能见之眼急而合之。是时唯得暗相现前。不复得见乎前物矣。故云若令等也。他所聚之中亦有人焉。其人非无六根也。因已合眼唯见暗相。其头足相类而莫能辨。故云六根等也。彼合眼人。因眼不见。寻以手顺乎其人之体绕而摸之。故云彼人等也。彼人眼虽不见。以手摸之。此是头也。此是足也。从头至足无不了然。故云彼虽等也。然手眼之相虽异。知觉之性不殊。故云知觉是同。应结显云。彼之劣者尚能如此。何况尘脱根拔之最胜者犹有尘相可得汝为疑耶。
三合明分二。初缘见下合。二根尘下结。
初中。见缘等者。谓向来因之妄明见乎外境。设乎明不现前复不能见。以其不能发真明故。故云缘见等也。若能不依妄而见。自发真明以为观照。故云不明自发。其时所有之暗相皆属我之真明。无复更为昏暗。故云则诸等也。消文如此。若合法例两文。缘见二句合例之如彼二句法之未得拔根者也。不明一句合例之急令合眼至循体外绕法之六根圆拔内莹发光也。则知二句合例之彼虽三句法之诸浮尘相如汤消冰应念化为知觉也。如是方见法例合三乃一气耳。
次中。根尘既消者。谓其根尘拔而且脱也。前来阿难疑问。云何一门深入能令六根一时清净。如来若法若喻若合重重发明。由惑一六义生约理元无一六。至夫随拔一根余五圆脱。所有六根皆为互用。所有尘相皆化知觉。则阿难之疑当下应释。所以责之曰根尘等也。
二自阿难白佛去。释因果不齐疑之文也。分二。初阿难下疑请。二佛告下答释。初又二。初按定佛言。即阿难等。二陈述己疑。即世尊等。
初按定佛言中。云如佛等者。乃按如来第一决定义。云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等。及第二决定义中。详择六根之一以为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以为疑端。故云如佛等也。
二陈述己疑又四。初世尊下陈果常住。二若此下述因无常。三云何下正申疑难。四云何下结请开示。
初中。七常住果。皆十方如来之证得者。即真如佛性二种已是证得。非特性具而已。余可见。即如来所谓之果地也如此。
次中。若此等者。即牒详择六根入一无妄等之文也。以其六根因尘有故。故云若此等也。犹如等者。引例也。乃引首卷三处结妄体元无中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而为例耳。即如来所谓之真因心也如此。
三中。云何等者。标立也。意谓如来既云因地心果地觉名目相应。则知不生灭之常住因心。才与不生灭常住之果地。名之与目乃得相应。如何将此毕竟断灭之六妄根为因地心。欲获如来之不生灭果地觉耶。故云云何等也。世尊下释明也。若离等。谓六根因尘而有。如无等。仍引妄心无体为例进退等。非指见根为进乃至意根为退。意谓进而推之于心。乃离尘则无。固非我心之可得。退而推之于根。乃因尘而有。亦非我心所可得故。故云进退等也。既心与心所皆不可得。将何立因地心而求住果地觉。故云将谁等也。如来下结成也。意谓如来先说。六根六湛圆明可选圆通根本。以为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此如来之诚言也。今我微细推求过来。所有六根全是断灭。则于如来诚言乃相违而相越矣。故云违越诚言。如是若谓断灭。则如来已说是不生灭。若谓不生灭。则我已推是断灭。彼此前后全无定则。竟成戏论。故云终成戏论。既能诠是戏论。所诠生灭不待言矣。那可得为因地心求果地觉耶。
四中。云何等者。意谓虽成戏论。然如来常云我之所说真而无伪实而不虚。则知如来之说不应是戏论矣。但就今而言不识如何是如来真实之语。故云云何等也。在如来或是真实。我阿难不无蒙吝。愿垂无缘大慈开揭我之蒙吝。故云惟垂等也。
二答释分三。初责迷许说。佛告等也。二击钟验常。即时等也。三结会迷悟。以诸等也。
初中。汝学等责迷也。以其但断见惑未破思惑及无明。故云未尽诸漏。阿难但知粘湛发见闻等为颠倒所因。故云心中等也。然不知全虚妄即真实全生灭即不生灭。犹然惑为虚妄生灭。此真颠倒也。如斯颠倒不能识者总由诸漏未尽耳。故云真颠倒也。恐汝下许说。意谓汝既问了一番。我若直约理说。恐汝心虽诚敬诸漏未尽。犹未能生信伏。今且试借浅近之事易明之者为汝说之。故云恐汝等也。
二击钟验常分三。初即时下审定有无。二佛语下点示闻性。三汝当下结劝引例。初又二。初约根。即时去也。二约尘。如来去也。
初约根中。音响者。初声直吼谓之响。余声断续谓之音。阿难大众答言有声则闻无声无闻。非正说耳。声尘虽有有无。而闻性岂因有无而有无耶。如下有声无声之答。乃为正也。
二约尘可见。
三点示闻性亦二。初佛语下斥矫乱。二阿难下正点示。
初斥矫乱中。佛语等者。上既约根约尘诱答已定。所以斥其矫乱也。盖声与闻报答无定为矫乱耳。佛言等。意谓后声销无响。我问声不。汝言无声。此正也。前钟歇无声。我问闻不。汝言无闻。此倒也。若从前无声无闻。则钟再击不应更闻。若从后答声有有无闻无有无。如此报答无定。岂非是矫乱之言说乎。故云佛言等也。
二正点示。可知。
三结劝引例分二。初结劝。汝尚等也。二引例。如重等也。
初结劝中。汝尚等者。责其尚不知声有去来闻无生灭。今以有去来之声尘。惑为无生灭之闻性。那得怪尔不以真常之因疑作断灭耶。故云汝尚等也。
二引例分二。初例梦中闻性不昏。如重等也。二例死后闻性不灭。纵汝等也。
初可知。次中。云纵汝等者。形即四大所成而可败坏者。谓之形销。命虽识心连持不断。识若一离。命亦随化。谓之命光迁谢。纵使尔形尔命有销有谢。所有闻性自不同其形命而为销灭迁谢。故云纵汝等也。如是闻性真常而不断灭。则知见等皆真常而不断灭也。
三结合迷悟分二。初以诸□□□□常即无常二□□□□□□□□即常。
初中以诸□□□□□□□□□□□□□□□□□至梦中不昏及□□□□□□□□□□□□□□□□□□之因心耶无□□□□□□□□□□□□□□□□□□□若弃句犹前□□□□□□□□□□□□□□□□□□□伏归元真等也□□□□□□□□□□□□□□□□□□应补云当知六□□□□□□□□□□□□□□□□□□落不生灭应显以其□□□□□□□□□□□□□□□□贪六尘之垢以为情□□□□□□□□□□□□□□□□无不远离矣故曰想相等也二俱远离□□□□□□□□□显现故云法眼清净法眼净应圆之□□□□□□□□□□常正是果地觉之因心那得因果□□□□□□□□□□□云云何等也。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四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五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三自阿难白佛言去。释云何结解疑之文也。分二。初结解无体疑。即阿难等。二六解一亡疑。即于时等。初又二。初疑请。阿难等也。二答释。尔时等也。初又四。初阿难下述前所说。二世尊下陈今所疑。三惟愿下正申结解。四作是下翘伫开示。
初中。如来等者。述前第二决定义中。如来云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于是为其明世界示相涉定优劣之后。令其详择之可入者作一圆通根本。自得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在如来既作是说。而阿难亦已知矣。第恐余人未知结之所由从何得解。所以即牒所言为问。故云如来等也。以所结之元为问者。是阿难深心处。若非深心。何能究其结元。若论结元。自有远近二处见之。远者即妄为明觉因明立所等也。近者即于妙圆中黏湛发见等也。次中。从无始际等者。总是人之死也是无明。人之生也是无明。故云俱灭俱生。虽得等者。世间疟病一日安好一日复发。阿难喻无明无始已来俱灭俱生之故。虽得多闻出家但得少伏。犹之乎疟之安好日也。以其但伏法尔现发。犹之乎疟之复发日也。故云如隔日疟也。
三中。今日等者。正问其结之所以解之方法。若论结之所以。即下文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是也。若论解之方法。即下文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是也。四中可见。
二答释分二。初尔时去现瑞。二于是去正说。
初现瑞中。又可分三。初从尔时下叙意也。二从以阎下示相也。三从是诸下结益也。初中。云为出世因作将来眼者。既因阿难所问结元及问无明俱生灭等并问结解方法。今欲为其发明此事。此事不明则已。一明不唯堪为出世良因。亦且能作众生眼也。
次示相中。手摩阿难顶者。如奢摩他中摩顶。破其所执。恐其惊怖而安慰之。今示其无上妙行。欲策其进故亦摩顶。六种震动者。表破六根无明烦恼以其正解结文耳。他方佛顶之光还灌此土佛者。以表同证常住真心及夫共显如来藏性。
三结益中。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以其大众欲行此行。乃常住真心之未证者应证。如来藏性之未曾显者应显。故云得未曾有也二正说分二。初诸佛同宣。于是等也。二释迦亲说。阿难等也。
初诸佛同宣中。告阿难言善哉者。盖世间众生尚不知有生死。那知有无明。尚不知六根之有结。那知六根之有解。尚不知现在身心流转三有而欲出之。那知有未来众生漏落六道而欲度之。今阿难不唯知生死之苦果为问。且知无明之苦因为问。不唯知六根之有结为问。且知六根之为解为问。不唯知现在身心流转三有为问。且知未来众生满落六道为问。是以十方如来同音称曰善哉。汝欲识知等者。在阿难问。虽有多意。总而言之。唯流转与不流转。故云汝欲等也。意谓使汝流转于生死者非他物也。唯是六根。因其六根取着六尘。既为分别。又为贪爱。以故念念迁流永无解脱之期。遂至沉论于生死耳。又谓令汝速证于妙常者亦无他物唯是六根。若能了达六根当体虚妄而生。固不为之分别。亦不为之贪爱。黏可脱。根可拔。根尘相亡速得清净。而涅槃四德自然现前耳。故云汝欲等也。
二释迦亲说又二。初阿难下重疑问。二佛告下正答释。
初重疑问中。虽闻等者。因闻生死结根也是六根。安乐妙常也是六根。意谓生死结根唯是六根。则可知也。若曰安乐妙常也是六根。吾不知也。故云心犹未明。稽首等者。意谓常闻如来说。以生灭因求不生灭果无有是处。今六根生灭因也。妙常不生灭果也。然使我流转于生死者唯是六根更非他物。明矣。若夫速证于安乐妙常。云何同是六根更非他物。然六根可速证于安乐。云何又使我流转于生死。如是我心诚难明了。十方如来虽作是说。唯愿吾佛而为开示。故稽首白佛(云云)。
二更答释分二。即长行偈颂也。长行分三。初佛告下标举。二阿难下释成。三是故下结显。
初标举中。虽有根尘识三。阿难既因十方佛说生死妙常同是六根。以为疑问。则知答虽有三唯重在根。以故标有三释则二结唯一耳。若作三种对看与问。恐不相应。谓根尘也虽有其相。以其皆从妙净明体之中妄为觉明而引起者。故曰同源。虽有缚脱。以其本是如来藏性之所现者。故曰不二。若从根尘而流转之则为之缚。所谓以妄逐妄也。若能了达而逆流之则为之脱。所谓返妄归真也。如是有何根。有何尘。根尘总是妙净明体。有何缚。有何脱。缚脱无非如来藏性。是以为之同源也不二也。根之能缘尘之所缘既同源而不二。则识之所以生者由根尘而有也。根尘之能生元是虚妄。则识性之所生亦虚妄矣。若假喻发明之。如空之有华也。空华何有。瞪目而成。本晴明空有何华得。根尘之能生同若瞪目。识性之所生犹若空华。瞪目之根尘尚不可得。空华之识性那可是真。故云识性等也。如是不唯识性虚妄。根尘亦虚妄耳。
二释成中。正释其根尘同虚妄也。谓其所以成虚妄者。无他。皆由外尘黏湛发乎根。即前之聚缘内摇也。还由内根逐妄映乎尘。即前之趣外奔逸也。所谓妄境引妄心。妄心逐妄境。故云由尘等也。如是所见之尘相不可以为相也。全从妄而有元无性故。能见之见根亦不可以为见也。全从妄而有元无性故。故云相见无性。若假喻发明。同乎交芦交互倚立皆无自性。故云同于交芦。既是犹若交芦。那得有性。所以根尘皆虚妄也。
三结显中。汝今二字。应贯下句知见。应先云。根之与尘既皆无性同如交芦。以是之故而推之。则知汝今若以知见等六根能知能见。逐于色声等六尘所知所见。念念牵引。心心流转。全是无明体段。故云汝今等也。又知汝今若不以知见等六根为能知能见。自不逐于色声等六尘。故云知见无见。根固不交于尘。尘亦不接乎根。能所不立。根尘绝待。唯是不生不灭涅槃真体。故云斯即等也。如是则知。无明所以为无明别非他物。止一知见立知而已矣。涅槃所以为涅槃亦非他物。止一知见无见而已矣。所以十方如来同告汝曰。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安乐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我亦谓汝同是六根元非他物。所谓狂心若歇歇即菩提。那更容有他物而为疑耶。故云云何等也。如是不唯为十方如来释疑。则阿难结解之疑乃更明矣。
二偈颂。偈颂之由有四。一论文体。二为机宜。三逗好乐。四因未闻。论文体者。此方文体。先以文叙其事。后以词铭其意。如来说经而亦然之。故先长行后重颂也。为机宜者。利根众生。即繁长者亦能领略。钝根众生。唯简短者可能明了。既所为之根宜有二。则能为之说亦二。故先长行后重颂也。逗好乐者。如来说法有长行重颂。如华之有贯与散也。或有好其散华者。或有乐其贯华者。是以长行重颂两俱说之为逗其好乐也。因未闻者。如来法会听者乃广。如先集者已闻之于长行。若后来者更为说之以偈颂。到会虽有前后。法无不被者也。略言四种如此。若夫广明具如法华疏。文可分二。尔时下经家叙起。真性下如来正颂。正颂有二。初谓之应颂。应长行而说者也。即真性等。二谓之孤起。别为发明者也。即解结等。此亦一往。若细推之总一意耳。应颂分三。颂长行之标举释成结显也。初真性等一行。颂标举。二言妄等行半。颂释成。三结解等行半。颂结显。
初中。云真性者。如来藏心妙真如性也。有为者。谓心之与见五阴三科七大等法。以其造作而有故也。空者。即谓是法虽因造作而有。然于真性莫非虚妄。故云真性有为空。缘生一句。释有为空也。毕竟有为。何以是空。总由因缘和合虚妄而生。因缘别离虚妄而灭。既是缘生。又是缘灭。犹如大幻师以幻术作幻药幻出一切男女牛马一般。故云缘生故如幻。以其如幻故云有为空也。无为下。转出无为也。真性之中有为是空明已。若夫无为何如。就其无为而推。不同有为之生灭以为起灭。故云无为无起灭。虽无起灭。全因有为对待而立。有为既是虚妄。无为亦是虚妄。故云不实。若假喻而明之同若空华。空本无华。华因翳眼。今无为本无。亦因有为对待而有。犹之乎空之华也。故法喻合云不实如空华。若尔真性二字应贯无为句看。则知心见三科七大皆于真性。所以长行云根尘同源。又知有为是缚无为是脱亦皆于真性。所以长行云缚脱无二。又心见三科七大既皆为空如幻。则如识心自当虚妄。所以长行云识性虚妄。又无为不实尚如空华。明知有为之根尘识应若空华。所以长行云犹如空华。颂标举竟。
次中。云言妄等者。意谓有为妄也。无为真也。而有为如幻无为亦如空华者。无他。由无为之真本无因有为之妄而显。能显之有为妄固妄。所显之无为真亦妄。有无为别。其妄自同。故云言妄等也。所谓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如是妄尚不可以为妄。真尚不可以为真。那得有能见之根所见之尘。故云犹非等也。识性因根尘而生。今既无根又无其尘。那得中间生汝识心。则知识性亦不可得。故云中间无实性。如是根尘识三皆是虚妄。故喻之以交芦也。交芦有二意。一相依而有。二中空不实。今因尘有根。因根有尘有识。犹交芦之相依也。如是之三。全体虚妄。犹交芦之中空也。此中。初一行真尚是妄。而根尘之不待言矣。颂长行由尘二句也。次二句颂长行相见二句也。则知长行虽曰根尘亦兼识也。
三中。结解等者。正颂结显。兼答阿难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之意也。意谓汝问云何是结。在我看来。总是一念不觉发为知见等念念入于生死。则知所因不远。唯是六根。是为之结。汝问云何名解。在我看来。一念了达遂逆生死流而成无上涅槃。亦知所因不远。唯是六根。是为之解。如是结无别以为结。唯六根而已。解无别以为解。亦六根而已。结解虽殊。六根是同。故云结解同所因。若就其解也则为之圣。若就其结也则为之凡。结解既同。则凡之所以为凡也由六根。圣之所以为圣也由六根。故云圣凡无二路。然毕竟如何同所因无二路。请观交中之性。便可知也。故曰汝观(云云)。识即识性。即第八识。交即影上交芦之意。空有句正明交性所以。若曰离尘则无是为空。缘尘则有是为有。全属浅近。若的指之。如上无为之真不可以为真。有为之妄不可以为非真。无为之空有为之有二者皆遣。故云空有二俱非。目其交性虽是八识全体如来藏性。所以有无二为皆不可得也。又可交芦既是第八识。所谓识精元明和合而有。则真之无明之空及妄之识精之有。于妙净明体两不可得。故曰空有两俱非。问何故性之一字看作八识。答前之所说虚妄根尘颠倒之处正谓此耳。及夫前文之结元下文之结心总指此识。是以其中应就八识。若不能了达空有俱非。随六根而流转生死。是为迷晦。迷晦者非他。即是无明烦恼。故云迷晦即无明。自长行知见立知也。若能了达空有俱非。而不随六根逆生死流。是为发明。发明者非他。便是解脱涅槃。故云发明便解脱。即长行知见无见等也。
二孤起分三。初解结下劝择根。二陀那下出所以。三是名下赞叹法。
初中。解结等者。上云结。又云解。则知是结不可不解。无别方法以解其结。总是随举一根。一根之中拔其根脱其结。余根圆拔。余黏圆脱。根尘若破。观亦不立。如前之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之文。下之此根初解之文。此皆言解结次第者也。故云解结因次第。不可谓解一解二乃至解六为次第耳。如是六根圆拔六尘圆脱是为六解。六解之后一也不存。故云六解一亦亡。若要六解一亡。须得择一圆通根本。故云根选择圆通。圆通根本若得。自然六解一亡入乎圣流成乎正觉。故曰入流成正觉。
二中。陀那等者。然选圆通而入正觉。其关节处则亦不远。唯在照妄而已。故曰陀那(云云)。陀那者即八识也。谓之执持。执持身根而不坏。执持种子而不失。习气者即种子也。其体虽曰微细。若缘现行之时不胜潆洄。故曰陀那等也。此之识体元是生灭真如和合而有。说其真也固不可。说其非真也亦不可。若说其真。元有一分识精在。若说其非真。元有一分无明在。如是如以识精而为真。恐外道之人迷之便计为神我。如以无明为非真。恐小乘之人迷之无修进之方。以是之故。我如来于小乘中不开演此识体为真为非真耳。故曰真非等也。当知此识元是妙净明体本来自心。汝若起一念而欲灭之。则为取着自心。故曰自心取自心。又知此识元非幻法。若一取着则成幻矣。故云非幻成幻法。则知不成幻法唯不取着。故云不取无非幻。一若不取。非幻者尚不得生。其幻者从何得立。故云非幻等也。如是空有双遮。真妄并遣。不唯六解而已。则一亦不可得。所以解结因次第也。
三中。即赞叹妙奢摩等三法也。是名二字应贯三句看。初句赞禅那。以其禅那所明空有不二遮照平等。所谓统则俱统。此乃不思议中道。犹若乎莲华处污泥而常清净常清净而处污泥。故云是名妙莲华。二句赞妙奢摩。以其奢摩所明。不唯非有亦且非空。不唯非妄亦且非真。所谓泯则俱泯。此乃不思议真空。犹若乎金刚之最坚利能坏一切物一切物不能撄其锋。故云是名金刚王宝觉。三句赞妙三摩。以其三摩所明。不唯有立空亦立之。不唯真立妄亦立之。所谓立则俱立。此乃不思议妙有。犹若乎幻人以幻药幻出一切男女牛马身相宛然神韵俱动。故云是名如幻三摩提。如是全空全假金中之法。依之而修一弹指顷。而小乘之无学位顿超越矣。故云弹指超无学。阿毗达摩此云无比法。如是奢摩等三。无可得而拟议之者。无可得而比例之者。故云无比法也。不唯释迦如来以此为能通之路以此为能入之门得证无上涅槃。则十力如来无不以此为路为门而到涅槃。故云十方等也。所以最初如来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奢摩结云无得疲怠妙菩提路。阿难行初请云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要因门入。其致一也。
二从于是阿难去。释六解一亡疑之文也。即蹑颂中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为疑端耳。分二。初疑请。即于是等。二答示。即即时等。初又二。初于是下经家叙仪。二我今下阿难陈词。
初中。无上慈诲者。若遣其有不遣其空。若遣其妄不遣其真。但可为慈诲。未可为无上。今空有双遣。真妄并离。故称为无上慈诲也。妙理清彻者。若破其有后显乎空。此理未可为妙及为清彻。从有入空。从空入有。此理亦未可为妙及乎清彻。今空有不二。有空俱遣。不唯曰妙。且清彻也。
次中。无遮大悲者。若以不幻破幻。及以幻显不幻。于其大悲皆有遮也。唯幻与不幻两俱不得。此乃大悲之无遮也。又若止云生死流转是六根。不言安乐妙常是六根。以苦而遮乎乐。若言安乐妙常是六根。不言生死流转之六根。以乐而遮乎苦。今生死涅槃同是六根。是以谓之无遮大悲也。性净等者。指前卷击鼓验常之文。即指上真妄双遣空有不立之颂亦得。已上是已悟。心犹下是未悟也。云心犹未达等者。谓心犹未达六之所以解。一之所以亡。后之所以舒开。前之所以萦结。中间伦类之宛然。及夫次第之不乱。三句之中具有六意。则知犹未达之句应贯下六意看。是以如来下发明之。有结成即结也。有伦类即伦也。有次第即次第也。有六之解一之亡即六解一亡也。更有解结由心解当次第即舒也。
二答示分二。初结巾示迷。即时去也。二解中示悟。佛告去也。初又二。初即时下举事例显。二佛言下约法合明。初又三。初结成。即时等。二伦类。佛告等。三次第。佛告等。此皆是例非喻也。
初结成。例元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劫波罗此云时分也。次伦类。例虽成六和合本是一精明也。我初绾巾等者。盖使阿难自知一根既是其结。余根亦当解之。故以一名是结。余不当名是结。而反诘之(云云)。
二合明中。毕竟一句。例性中相知也。生乖一句。例用中相背也。
二解巾示悟分三。初佛告下一解六亡。二阿难下解结由心。三阿难下解当次第。初又二。初就事审定。即佛告等。二合法例显。即佛言等。
初中。汝必等者。意谓阿难汝必以六之结要解目一之体不亡。那可得六之解一之不亡耶。以其初果止得六根不入六尘。如前虽得六销犹未亡一之意耳。所谓一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也。此结非彼二句。谓见不是闻。闻不是嗅。乃至知不是触也。
次中。有法喻合三。初法中。心性狂乱。即妄为觉明也。知见发妄。即觉非所明因明立所也。发妄不息。即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也。劳见发尘。即无同异中炽然同异等世界众生业果之生起也。如劳下。喻中可见。于湛下。合中。于湛等者。总谓湛然觉明之中一念不觉而有也。对法之心性狂乱等。可见。生死涅槃等者。生死者即六根也。涅槃者即精明也。六根之生死如空华。固不可执。所以要解。涅槃之精明亦如空华。则不可执。所以要亡也。所谓生死涅槃同如昨梦亦如空华也。
二解结由心分二。初阿难下正显由心。二阿难下还劝择根。
初中。如来以手等者。谓能破之二边所破之根尘皆不可也。若就所破。单破其根不可故偏左云。单破其尘亦不可故偏右云。若就能破。单以空观不可故偏左云。单以假观不可故偏右云。当于结心等者。亦破能破所破而言也。若所破者。即第八识识精也。若能破者。即一心三观妙奢摩等也。以此妙观观之。即其识精全是妙净明体。所以当于结心耳。
次中。我说佛法等者。由阿难见世尊凡有所说即疑因缘。此中前来因结有解因解无结。恐阿难又作因缘之疑。是以先告之曰。是佛法之因缘。非可取世间和合而为疑也。则知佛法因缘所谓出缠因缘也。世间因缘所谓在缠因缘也。如来下。正出佛法因缘。知其本因者。凡举色即性色。凡举空即性空。总是一切诸法皆是妙明心所现。故云知其等也。随所缘出者。所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者也。如是下。正出其所知。非可谓其是业感也。皆了元由者。即上知其本因。上总标但云知其本因。此已开说。故云皆了元由。其文虽别。义无异耳。无由下。应结云。若尔所有之法无不而能知者。以是之故劝是择根自无谬耳。故云是故等也。根结若除者。根既不缘也。尘相自灭者。尘亦不偶也。诸亡二句。正结六解一亡也。又根结句。即前一根拔余根圆拔也。尘相句。即前一尘脱余尘圆脱也。诸亡二句。即前内根而六根互用外尘而化为知觉也。
三释解当次第分二。初阿难下引例。二佛言下合明。
初中。同时解萦。萦即结也。今日当须等者。若以结而例乎根生次第。从一至二次第。而六事与法同也。若论解之次第则不同矣。其结必须次第而解其根。所谓随拔一根余根圆拔。故不同也。
二中。此根二句。先空根尘。故云人空。人空者即我空也。人是假名之意。我是主宰之称。若能解除六根。了无假名可得。那有主宰之我。所以人空即我空也。空性二句。空能空之观智。即法空也。解脱二句。还空所显之谛理也。又空所空更重遣之。故云俱空不生。是名下乃结名也。三摩地能得之行也。无生忍所得之理也。若夫前此根初解等所空之相也。只此而分已明了矣。若引耳根圆通中所入既寂等来合乎此。具如彼明。按之可见。上来结巾示迷解巾示悟重重发明。而阿难六解一亡之疑自应释也。
二从阿难及诸大众去。的指圆通根本以答最初方便之文也。所以如来询诸圣众。总云汝最初发心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耳。大分为五。初当机疑请。即阿难及诸去。二如来普告。即尔时世尊去。三诸圣各陈。即憍陈那去。四现端印可。即尔时世尊去。五文殊简选。即于时如来去。四五二文在六卷耳。初又三。初阿难下迷悟并陈。二世尊下法俗双请。三惟垂下结请冥授。
初中。慧觉圆通者。有人指前妙奢摩等三法。有人指旧文六解一亡。若以此文如实推之指奢摩等三者。乃泛而未当。浮而不切。指六解一亡者。亦狭而不广。局而不遍也。必欲妥贴稳当。具有二意。一者谓第一决定中因地心果地觉为同为异之文。故云慧觉。二者谓第二决定中谁为圆通谁不圆通。及得循圆通与不圆通日劫相倍之文。故曰圆通。以其前之二义乃是泛明。此之已去乃是的指。故疑请之初即陈之也。如是不惟妥贴。亦且稳当。得无疑惑者。于第一义慧觉中。就五阴。决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得无明觉为圆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皆已明了。于第二义圆通中。就六根。审观烦恼根本。择一六根而可入者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亦皆明了。兼又一入六净之疑。因果不齐之疑。云何结解之疑。无不重重消释。所以云慧觉等也。我等等者。即因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从是论身。远生死根本而法身可增。论心。远烦恼根本而慧命可长。故云身心等也。此皆陈悟。虽复下陈迷也。
次中。我辈等者。以俗请也。阿难自谓。因境界风吹鼓动识浪。飘蓬乎五道。零落乎三有。从是无大觉父母以为怙恃。未免乎孤。无无缘慈悲以为覆荫。未免乎露。不唯飘零已经多劫。孤露亦经多劫。故云我辈等也。如斯光景极下劣矣。于中心想不到意虑无由。殊不知何等因缘得忝预乎如来之天伦也。故云何心等也。天伦者。如君臣夫妇等皆由人合。谓之人伦。其兄弟伦序乃天然而成。谓之天伦。然以飘零积劫。如失乳婴儿不殊。又以佛预天伦。若忽遇慈母无异。乃大觉父母已得。无缘慈悲亦被。不复更经飘零再遭孤露。法身得长慧命得资。故云如失乳等也。若复下以法请也。至此与昔而较诚隆遇矣。若更得因际会之间而成无上正觉之果。感激于怀殆非浅浅。故云复因等也。所得密言等者。密言谓二决定以在后故。本悟谓奢摩等以在前故。阿难意谓。如来答我奢摩等法。重重开示。一一教诏。这种藏性我已悟得。然修行之方未得。证入之门无由。故以赐与华屋要因门入为请。遂蒙如来初示以第一决定。审择五阴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因心证不生灭果地。次示以第二决定。审观六根烦恼生死根本。择一可入之者以作一门深入一时清净。深心思忖过来。与吾奢摩等中所悟藏性无异无别。故云所得等也。则与二句。重申所得等也。闻悟虽殊。藏性一耳。如是方见阿难陈请之意。
三中。惟垂等者。意谓如来虽示二决定义。在我阿难但解其理。修行之法犹然未得。愿垂无缘大悲更当教我秘密妙严。使我不但解理更进修行。方是楞严最后之说。故云惟垂等也。云最后者。初明奢摩等理为先。次自请行已来为后。又就行中。初泛明二决定义为先。二的指圆通根本为后。则知圆通根本乃后中后矣。今正请之。故云最后。尚非一经最后。有人据此便谓此经在法华后。良可笑也。退藏密机等者。意谓此行必非散心得入。亦非显说得授。所以息其机。敛其虑。以冀如来冥授乎法。
二如来普告中。普告等者。如来已知阿难意欲冥授。因念此行元非小可。乃十方如来之所说。三世菩萨之所修。在如来说无所说。说菩萨之所修。菩萨修无所修。修如来之所说。正当人人听闻个个领会。岂可冥中得授。见以普告大众也。菩萨而言大者。以其能解究竟坚固理起究竟坚固行证究竟坚固果也。漏尽大阿罗汉者。一往而言。因不漏落见思。果不漏落分段。若据内秘外现回小向大。因将不漏落无明。果将不漏落变易也。若下之阿罗汉等及问最初得成无学所以。又不必约秘现而论也。则知罗汉见思惑尽偏真理穷以为无学也。若夫菩萨初住已去。分破无明。分证三德。亦可为分得无学耳。生我法中。所谓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也。问下文既有二十五圣。此中何止言十八界耶。答以十八界摄乎七大。地等五大尘也为六尘所摄。见大根也为六根所摄。识大识也为六识所摄。是以但云界不云大耳。
三从憍陈那去。诸圣各陈之文也。有谓此经在法华后已经开显。二十五圣所证圆通直作圆顿消释。又有谓如来前说三科七大悉皆如来藏性。二十五圣依之而修证乎藏性。既证藏性。亦当圆顿释之。此皆不然。殊不知此经确在方等。四教并谈。众机溥被。原有大小偏圆之意异耳。彼不是此。此不见彼。彼此衡之如隔霄壤。岂可直作圆顿消释。又二十五圣。因如来徴问云最初发心谁为圆通从何方便。所以各陈昔之所修所证如此。例如净名述昔诃意。说虽在今。而事在昔。岂因令说藏性依之为修证耶。今正随其大者以大释。随其小者以小释。随其偏渐者以偏渐释。随其圆顿者以圆顿释。庶不失师资之问答。亦不外时味之次第也。大分为五。初六尘。二五根。三六识。四七大。五耳根。
初六尘又六。各有因由开悟结答三科。随文点示。起止可见。
六尘次第。尼沙应先。今陈如声尘而先者。意盖有三。一以娑婆世界音声为佛事故。二以初转法轮陈如最先悟故。若夫其三耳根圆通为此方最初方便。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今以音声而居先者。正欲显普门所修为当耳。
初陈如观声尘中。憍陈下因由也。于佛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我在二句。乃如来说法之处。亦陈如修道之所也。二中。于佛等。转四谛法轮也。佛问等。谓佛三转轮已问云解否知否。陈如答言已知已解。故云佛问等也。印我名阿若多者。此云最初解。所谓随其实定其名也。下去例知。妙音密圆者。非可以性声真空为释。乃陈如既悟四谛。已证偏真。了达声尘四性推简而不可得以为妙音密圆也。三中佛问等者。如来问我谁为圆通从何方便。我观声为圆通。即以声为方便也。故云佛问等也。下去结答随其所观为圆通为方便。例之可见。
二尼沙观色尘中。优波下因由也。观不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我亦之亦对上陈那而言也。二中。观不净者。大都贪欲之人令观不净。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也。不净有五。即生处种子相性究竟也。义如集注辅行具明。今不净是所观。所谓种子等也。观是能观。不唯观生处等五皆是不净。观内身外身内外身悉皆从不净业生。所以生大厌离也。悟诸等者。先悟得四大之身原从父母精血而成。所有生处种子乃至究竟皆不净也。此就所成而言。若夫地等四大。乃是能成之者。推而及之亦不净也。故云悟诸等也。白骨微尘六观门也。先观不净。次观白骨。三观微尘。名虽有三。总属不净观耳。微尘归于虚空析色观也。空色二无。空色双亡。皆不可得也。
三香严观香尘中。香严下因由也。我时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香严称童子者。非谓其是童子。以其妙香而为庄严住童真位耳。诸有为相者即观境也。谓三界二十五有之诸法。皆因缘和合虚妄而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故称诸有为相。二中。晏晦清斋者。修观之所宜晏然晦寂者。所谓闲居静处也。则知晦是韬晦。非明晦之晦耳。我观此气下。正是四性推简也。香若在木。既成烟成火。那更有木。故云非木。香若生空。空性常恒香应常有。何待爇方才有。故云非空。香若生于烟之与火。一切烟火皆应有香。何独此之烟火。故云非烟非火。当知非木者不自生也。非烟火者不他生也。非空者不无因也。既非因木。又非因烟火。则不共生又可知矣。如是推简皆不可得。故云去无等也。既非木等则尘不可得。尘不可得则根亦不可得。既根尘不可得则分别之识亦不可得。故云由是意销。到此自不为根尘识所转。故云发明无漏。尘气二句。谓其既非木等。全体空寂。唯一真谛理秘密妙圆之香也。然此四性推简。四教皆有。藏之析空。通之体空。别之次第三观。圆之一心三观。就罗汉菩萨分之可见。
四药王观味尘中。药王下因由也。承事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变异者如炮炙等也。亦酝酿等也。二中。承事如来等者。谓多劫来。但知药味而已。今日承事吾佛闻法修习。四性推简。味不可得。故云承事等也。了知味性等者。味若空生。所谓试啖虚空当作何味。故云非空。有谓味之自有也。味若味生孰知其为味耶。故云非有。味若舌之身识之心而生者。谁为能尝。谁为能知汝之味耶。故云非即身心。味若离乎身之舌识之心而生者。味是所尝所知者。舌是能尝识是能知者。若离舌之身识之心而生。谁尝谁知汝之味耶。故云非离身心。从是非空乃至非离身心四性皆不可得。故云分别味因而得悟也。
五䟦陀观触尘中。䟦陀下因由也。于浴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开士者。自既能开悟妙理。令化亦开悟妙理。自行化他皆能开悟。故名开士。我等先于威音等者。按法华威音王佛有二万亿之多。想䟦陀在最初佛世谤不轻。而最后佛时出家也。今称先于者。对下今时而言也。次中。忽悟水因者。非言不曾作观便悟水因而言之忽。意谓从来常以四性推简尚未得悟。今偶入浴得悟。故曰忽悟水因。既不句。悟尘不可得也。亦不句。悟根不可得也。中间安然。悟识不可得也。如是根尘识三皆不可得。故云得无所有。不必约尘有前尘法尘之分根有浮尘胜义之别而论可洗不可洗也。宿习未忘者。在昔佛时。虽得此悟。然宿习烦恼尚未除尽。未得无学。至今遇佛闻法。烦恼得尽无学得成也。亦可为谤不轻。宿习未忘。虽得悟明。经历多劫。还遇如来方得无学耳。妙触宣明者。谓触不自触。由知有触。今了知触中有触全体空寂唯一真理。即前之妙音密圆妙香密圆也。
六迦叶观法尘中。摩诃下因由也。我观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可知。二中。我观等者。迦叶所观既是法尘。云何而言六尘。当知六尘元非他有。乃是五尘落谢影子。亦可云六尘也。且既云六尘。则法尘亦在其中矣。则知举法尘。而云六尘者。以见法尘不离五尘耳。唯以等者。以偏空寂灭之理而灭受想二阴。法尘既亡。不领纳前境故灭尽受阴。亦不想前境相故灭尽想阴。从是不唯受想阴破。识阴亦破。识阴破则思惑自尽。所以弹指顷得阿罗汉也。身心等者。以能如此故。受如来之嘱入灭受定。于鸡足山待弥勒下生付其衣法耳。妙法开明。亦无前妙音密圆义同也。
二自阿那律陀去是五根之文也。亦各有因由开悟结答三科。
初那律观眼根中。阿那下因由也。世尊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可见。次中。乐见等者。依法华疏。乃系心在缘也。其目既失。深忍乐于这种能见。故云乐见照明三昧。当分而言。止是天眼。跨节而言。自有性具妙智。能显发一切众生无上智德也。三中。旋见循元者。有二意。一旋缘尘分别以循见精。二旋见精以循元明真见。
二周利观鼻根中。周利下因由也。佛愍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忆持等者。以一句最少之偈诵百日极多之功根何钝哉。无他。总由昔为法师吝法之报耳。二中。教我等者。据吾宗所论想观。摄散归静。照昏归明。自有六种。一曰数数鼻之息。从一至十又从一至十也。二曰随乎息之出入。知其所以出所以入也。三曰止。即以能观之心系乎所观之息也。四曰观。以此能观照乎所观了了分明也。五曰还。以所观摄归乎能观也。六曰净。至此能所不立全体空寂也。如是之六。随其教之大小观之偏圆无不可证入耳。止观中所谓六妙门者是也。周利能依教而修观。故云教我等也。诸行刹那者。就息而观。生等诸行若是速也。其心等转愚痴为智慧也。
三憍梵观舌根中。憍梵下因由也。如来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可见。二中。如来等者。以其有牛呞之状被人轻谤。如来示以念佛法门。不唯成就三摩地。亦且弭乎众谤也。观味等者。观其能尝之知不在舌之体味之物也。若尝其舌何能知味。又尝是味于舌何关。故云非体非物。应念下。不唯尝性不得。即味尘识性当念之问悉超越之。故云应念等也。由是内而身心之正报外而世间之依报无不脱去。出乎三界。犹似乎鸟之出笼也无复羁縻。故云远离诸等也。离垢等者。前之所谓想相为尘识性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故云离垢等也。但大小不同耳。
四毕陵观身根中。毕陵下因由也。我念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数闻如来等者。即三界中生老等八苦及所有诸法无非苦因也。二中。虽觉等者。谓能觉之觉及所觉之痛也。虽有能所。总一身根耳。觉清等者。谓清净心中自无能觉之身及所觉之痛可得耳。我又下更一转也。谓我一身之中。有了清净之觉心。更有身根之能觉乎。上来虽遣触尘身根。其能知识心犹在。如是摄念未经久许。根尘识三悉不可得。故云摄念等也。三中。纯觉遗身者。谓唯一偏空观智。而身之根尘识三皆不可得耳。
五空生观意根中。须菩下因由也。初在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我旷等者。了得诸法缘生缘灭全体空寂。则能知之心亦空。故云我旷等也。既了诸法缘生缘灭心得无碍。则其受生虽如恒沙之多。止是缘生。缘不可得。故下即云初在母胎等也。二中。初在等者。以其多劫之前早已了知诸法缘生缘灭心得无碍。所以今生胎中便知。若身若心缘生缘灭。而身与心全体空寂而不可得。故云初在等也。如是等。空依报也。由身心而推。虽至十方之远。莫不缘生缘灭全体空寂。故云如是等也。上来依正空寂总属自行。亦令等。化导众生皆能了达依正缘生缘灭全体空寂。故云亦令等也。未遇佛如此。蒙如等。遇佛开发也。前所悟之空但藏教析空而已。今蒙开发已。进乎通教体法之空不待析之。又析全色便是空寂。故云性觉真空。既了体色即空。不复同前析之方空。故云空性圆明。理既显果自证。故云得阿罗汉。虽曰罗汉乃通之已办地也。勿得借七大中性觉真空来释此文。若顿入如来等乃别圆意耳。宝明空海。如来所证之理体也。盖法喻双举耳。谓此理体之中。出生一切功德法财。是为宝。还有妙智能为照了。是为明。虽生功德及乎照了。在如来当体真寂。是为空。具有宝明空犹如大海能出生一切能照明一切。虽能出生照明。在大海而无出生照明之念。故云宝明空海。此是如来所证之理。佛之知者乃三智一心中知也。佛之见者乃五眼一眼中见也。如来有是理体则有是知见。有是知见则有是理体。今空生既已空性圆明。则与如来之理体不二。故云顿入如来空明空海。又与如来之知是无别。故云同佛知见。问空生所证。据前云空性圆明得阿罗汉。据后云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深言之不过通教七地。浅言之止一藏之四果。其理体也止一偏真。若夫如来宝明空海佛之知见。就其近也则应别之初地。就其远也则当圆之初住。若空生位之已办理之偏真。如何顿入而云同耶。答有二意。一者此虽通之已办及夫偏真。所谓含中之真。所含者。若但中即彼别教来接。所言者。若圆中即被圆教来接。所以前之如来溥告中大阿罗汉及无学。皆有此意耳。解脱空性者。前来虽空寂。能观所观尚未泯合。既已证入。与佛无二。理智平等。能所一如。故云解脱空性。三中。诸相入非者。金刚所谓四相皆空也。非所非尽者。亦金刚所谓法相空非法相空也。此乃共般若耳。
三自舍利弗去是六识之文也。凡讲六识。须看明白。勿得涉乎根尘二边。分六。亦各有因由开悟结答三科。
初身子观眼识中。舍利下因由也。我于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心见者。以眼识为能见耳。既是心见。于诸法上不为分别。亦不贪爱。故心见自得清净也。世出等者。世即苦集二谛。出世即道灭二谛。以四谛中烦恼菩提生死涅槃互相倾夺。故云世出等也。以是清净眼识。于此四谛无不明了。故云一见等也。二中。宣说因缘者。此诸因缘即诸法从缘生亦复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之偈也。非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之偈。经在如来现在之谈。论是灭后龙树之设。那得以灭后作现在以龙树为如来也。若据止观誓愿中。四教皆有因缘所生法等四句。乃身子之因缘即藏四句也。如前空性之所证入。则四教四句皆可耳。悟心无际者。既闻如来诸法缘生缘灭全体空寂。则心亦诸法之一全体空寂耳。见觉三句。谓其心见之觉遂得明净圆满。见思烦恼自得破。分段生死自得出。了无怖畏之所可得。而证入于四果位也。为佛长子者。问小乘罗汉云何称佛长子。答如来固有无上智慧。而身子虽是小乘。智慧第一。以其第一亦可云长子也。又问其从迦叶兄弟问说因缘得悟。云何从佛口生耶。答虽从迦叶闻法得悟初果。后之果位遇佛方成。且迦叶所说之因缘元即佛说。则亦佛口生也。三中心见二句。谓其眼识达得缘生缘灭之理。当体根尘空寂。既分别识心无所分别之根尘偏真智光自得发生。此光一发。极为明远。所谓眼识清净耳识亦清净。乃至意识亦清净也。故云以见等也。不必引下静极光通达来解乎此。
二普贤观耳识中。普贤下因由也。世尊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普贤者即其名也。行弥法界谓之普。位邻极圣谓之贤。总依法界理起法界行证法界果耳。普贤行者。即法界为行。舍法界外无行可得。舍行外无法界可得也。次中。心闻者。正谓耳识也。分别等者。众生九法界也。了知谁是普贤行谁非普贤行。是为分别。若于等。正明能成就众生普贤行也。发明普贤行者。所谓能依法界理起法界行者也。六牙象等。应补云。非一众生修普贤行者而至其处。即其百千众生修普贤行者无不以六牙象而至其处。故云分身等也。其处者。亦应补云。我既现身。若人障浅自应见我。纵惑障深而不见我。我必为其摩顶而拥护之。使其魔业驱除而安慰之。今其身心精进所修之行自得成就。故云纵彼等也。他方恒沙何其远也。有一众生何其少也。其远其少尚尔。其近其多可知。三中。心闻等者。总显耳识圆照圆应无乎不有无乎不到。所谓以法界合法界无一而非法界者耳。
三孙陀观鼻识中。孙陀下因由也。世尊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入道下应提起云。若欲入道必先持戒。由戒生定。还发乎慧。我虽具戒律。每因淫心而为散动。定不能生。故云虽具等也。定既不生。慧从何发。故云未获无漏也。次中。世尊等者。在我难陀常为淫心散动。固应观白。然拘絺罗曾有世间智慧。亦当观白。故云世尊等也。观鼻端白者。非谓眼根而观鼻根。乃以鼻识观乎鼻息。观若成时其息白耳。我初等者。其观未成心亦未定故也。身心等者。观渐成。烟渐消。所以内之身心外之世界无不圆明洞然虚白。犹之琉璃一般。而鼻息白自得成也。心开等者。前之能观所观未能双亡。但鼻息白而已。今能所双融。即时心亦开发漏亦尽除。所有之息皆为光明洞照乎十方也。故云心开等也。若略言之。心开句。理显惑破也。诸出句。由境发智也。照十句。以智照境也。得阿句。从是境智一如能所不二而果位自得证也。世尊等者。记有显密不同。法华中声闻皆得记者。是显记也。方等会上一经弹诃便欲回小向大。则应密为授记。故云世尊等。三中。我以等者。鼻息既消智光自发。智光发处所有惑业无不消尽。故云我以等也。
四满慈观舌识中。有谓我旷去助佛说小。如是去助佛说大。殊不知旷劫等在过去。世尊等方是今佛。岂可古今隔别合为一大小耶。今富楼下因由也。世尊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宣说等。者非是大乘实相以为深达。唯因宣说身受等四。悟得身不净乃至法无我之偏真谛理以为实相。所谓诸法实相三乘人得不名为佛。故云宣说等也。如是等者。谓古佛具有不思议身口意三轮。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或为此人说大。或为彼人说小。使其彼此互不相知。是为秘密法门。亦名三密及三不护也。满慈即以如来所说秘密法门。应小者即大中而为说小。应大者即小中而为说大。应顿应渐亦复如是。使彼此亦互不相知与佛无二。是为微妙开示。既能微妙开示。虽有大众威德亦无所畏。是为得无所畏。则知满慈微妙开示。无别有以为微妙开示。即以如来秘密法门而为微妙开示。又知如来秘密法门。无别有以为秘密法门。即以满慈微妙开示而为秘密法门。所以在如来则云法门。在满慈则云开示。合而言之。故云如是等也。次中。世尊等。正在今会也。有谓唯是般若转教之时。恐亦非然。法华中岂不明五时教味无不助宣。何独在般若一时也。则知此中云教我者。称其说法第一之处。即有教我意矣。音声轮者。如来口为说法轮。以此法音能摧碾众生惑业。即名音声轮也。因师子吼者。即上无所畏也。凡佛说法为师子吼。满慈既助佛转轮。自当与佛无二也。则知世尊说无所说。说满慈之所助。满慈助无所助。助世尊之所说。所以在佛则云音声轮。在满慈则云师子吼也。问此明舌识。前说辨才无碍。辨才属乎根也。后说法音降伏。法音属乎尘也。既是根之与尘。何处显其舌识耶。答了别识心元无他有。今欲显此识心。离根尘二从何可见。故借根尘以为发明。则其所以观所以悟唯舌识也。
五波离观身识中。优波下因由也。承佛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优波离者此云上首。以其精严戒律堪为众中之纲纪故。亦云近执事。以其近事如来堪为法门之执持故。亲随亲见亲观。正显以身识而为用也。解脱等者。谓如来成道也总是三十四心一时现前。见思正习一时断尽耳。次中。三千等者。有威可畏曰威。有仪可则曰仪。比丘二百五十戒行住坐卧各各具之。则成一千。如此一千定共道共及摄律仪三各具之。即成三千。是为三千威仪也。以此三千对治身口七支。即成二万一千。更约贪等四分。即成八万四千。今举大数。是为八万微细等也。性业者。性是不改之义。谓杀盗淫等。无论其受戒不受戒。不犯则已。犯则一定有罪。是为性业。遮业者。遮是制伏之业。其余等戒如来随其犯者而制。遮伏后来无使有犯。是为遮业。身心寂灭者。戒律严持已久。能持所持而双亡耳。我是等者。于重轻开遮毁犯作止无不为众指示。是为众中纲纪也。执身执心等者。有谓执身不行。在小乘边说。执心不起。在大乘边说。此亦一往。岂小乘但有执身不行而无执心不起者乎。大乘但有执心不起而无执身不行者乎。只就此文看之。那得各偏而不融耶。则知大小乘其始也皆执身不行。其继也皆执心不起。其后也能执之执亦不可得。故曰我以等也。
六目连观意识中。大目下因由也。我顿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宣说等者。即前身子中宣说因缘也。此之因缘云深义者。因诸外道执此诸法。或从时生。或从方生。更有从微尘生。乃至从梵天生。此皆邪而不正。如来为破此等邪计。乃云诸法皆从因缘而生。还从因缘而灭。那得时生方生等耶。如是不唯破他之邪。亦且深有所以。故云宣说等也。次中。我顿等者。意谓一闻迦叶说此因缘深义。便得了达缘生缘灭。了无诸法可得。故云我顿等也。须发自落等者。若以佛之神力而言。使其须发自落何难。然虽有此事。亦不必这样看。总是如来惠其袈裟之时须发从此剃落。故曰自落。神通发明者。谓意识发明也。能达诸法生灭皆从因缘。所谓不逐物转而神通自当开发明显也。宁唯等者。谓其神通第一。不唯为释迦一佛赞叹。乃为十方诸佛赞叹。故云宁唯等也。三中。我以等者。意谓未遇佛时。此之意识念念攀乎妄境。心心逐乎妄缘。一禀佛教修行。即得返妄归真。从是这种本有智光便得发扬宣布。故云我以等也。此盖旋缘尘分别妄心而归乎识精之湛。若约内秘外现而言。亦可识精而归无明之湛也。喻文可见。
四自乌刍瑟摩去明七大之文也。问七大顺叙应先持地。云何而先乌刍耶。答此经阿难大权示现。以堕淫室为后世众生犯淫者诫。是乌刍制淫火者居乎先耳。又问乌刍作后诫居先明矣。若夫后之弥勒识大云何居势至见大之前耶。答涅槃经云。众生不能证入泥洹。因其识心未破。则知识心未破是障妙理者也。是以此中借弥勒能达唯识者居乎其先。令诸众生识心若破。随闻势至念佛三昧。得证不生不灭涅槃妙理。生净土乃生唯识净土。见弥陀乃见自性弥陀。又可势至观音同为弥陀辅弼。似不应作两处。以故势至居后。得与观音相次耳。大分为七。次第可见。
初乌刍观火大中分二。初缘起。乌刍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又三。初乌刍下遇佛受教。二神光下依教修观。三从是下观成入证。
初中。于如来等者。已前诸圣皆从座起。此独不然者何。盖乌刍是护法列。曾未就坐。所以不云从座起也。性多贪欲之性乃习性耳。古佛名空王者。以其证得第一义空于一切法无不自在。合而言之。故称空王说多等者。元是实有。非假喻也。当其淫心初动之时遂有烦恼火。当其淫事正行之际便有恶业火。当其后受淫报之时则有果报火。有是三障火生。故云说多等也。教我等者。观境发始之时也。有人以冷字配地等三大。以暖字配火大。如此配合皆非然也。此但观火大而云冷暖者。盖其淫心若一动时所有冷气通为暖相。故云遍观等也。次中。神光等者。正明观智渐成也。这种智凝而不流。所有淫心皆成智火。故云神光等也。应知淫欲之时既成猛火聚。所有功德林无不焚烧。观行之时既成智慧火。所有恩爱河悉皆枯竭。虽有淫慧二火。总由性具而有所谓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循业发现者也。所以淫欲也成猛火聚。观行也成智慧火自当有火头之名。盖以火光三昧为火头。与下生大宝?同耳。
二结答中。诸漏等者。正见得智慧火生也。以其誓愿拥护佛法。头有许多火?示乎降魔之形势耳。
二持地观地火中亦二。初缘起。持地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亦三。初持地下遇佛受教。二我即下依教修观。三我于下观成入证也。
初可为二。我念下遇多佛也。毗舍去遇一佛也。遇多佛中。初正行。即我念等。二助行。即或有等。初中。佛号普光等者。以一心三智圆照圆明耳。若其照理。但照于有不照于空。乃至但照于中不照二边。鉴机。但鉴凡夫不鉴二乘。乃至但鉴菩萨不鉴凡小不名普光。今照理理无不照。鉴机机无不鉴。故名普光也。我为下。正出持地之正行也。要路等者。乃见妨挽车马之处。我皆等者。如其田地。险阻者平而下之。狭隘者增而阔之。津口不能涉励者或作桥梁以津济之。要路不能行步者或负沙土以填补之。故云常于等也。助行。可知。遇一佛中。亦有正助二行。初助行。即毗舍等。二正行。即时国等。助行中。佛号毗舍者。华言遍一切自在。一切指诸法说。自在即王义。以其法身遍一切法。犹之乎王之大自在耳。即过去庄严劫之最后佛也。我为负人者。谓自为负物之人。如今之脚夫也。唯取一钱。即一文也。此云唯取一钱。前云不取其直。盖前是丰年饭食易得。故不取直。此是荒岁谷米勇贵。故取一文。正行中。毗舍如来摩顶等者。意谓汝行如此。行心何苦哉。世界颇大众生亦多。为能处处平填人人得负耶。我今示汝一法。特平心地。心地若平世界自平矣。无他。山河大地无非妙心中物。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则知要路津口田地唯一如来藏妙净明体。既是如来藏性妙净明体。何须劳顿若是。心若一平无不平矣。故云毗舍等也。
二依教修观。我即等者。明平心地之妙观也。所以见身根之微尘。是四大之所造也。见世界之微尘。是身根之能造也。虽有能造所造两种微尘。同一如来藏性妙净明体。有何差别可得。所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故云我即等也。如是内之身根。外之世界。同一微尘。同一藏性。那有能触所触可得。犹如以空合空以光合光。故云微尘等也。如是不唯身根与微尘皆是自性不相触摩。即身根刀兵亦即自性不相触摩。既皆藏性。那有能触之刀兵所触之身根。肇公所谓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故云乃至等也。如是之观。则一切大地自为平矣。
三观成入证中。我于等。正明入证也。问既得无生法忍。云何止得阿罗汉耶。答悟有解悟证悟不同。此但自利功多利他功少。但成罗汉。虽则罗汉。以其无生之力。即回小而向大也。若约圆论。相似即也。所以今入菩萨位矣。若约圆论。分证位也。有云成阿罗汉是大乘罗汉。此非然也。若既大乘。何待回心才入菩萨位也。闻诸等。有云是诸佛会中之事。亦可。有云今佛法华会中证明普门人法。亦可。若在今佛。乃经家收彼法华而归此耳。故云闻诸等也。持地证明法华者。以法华所说佛之知见诸法实相。今持地既已悟得依正微尘同一藏性。在能悟即佛之知见。在所悟即诸法实相。无二无别。所以云我先明也。二结答中。我以等者。即前我即心开等也。身根世界虽是如来藏性。总由一念不觉而发尘相。故云本如等也。尘销智圆者。非谓尘销然后智圆。乃三智圆观圆照即大地微尘无非妙智。即三观之妙智无非大地。境智一如。能所不二。若就破显边说。犹如明生即暗灭。暗灭即明生。故云尘销智圆。然实非待尘销智始圆也。
三月光观水大中分二。初缘起。即月光等。二结答。即佛问等。初又三。初月光下遇佛受教。二观于下依教修观。三如是下观成入证。初遇佛受教中。童子名月光者。此之菩萨观水大成。证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如来藏性唯一智光。月是太阴之精。水是太阴之子。既以水观得成。乃兼母而立名。是为月光童子。亦童真住位耳。古佛号水天者。亦因水观成就性水真空性空真水第一义天。故云水天。则知古如来之果人。今菩萨之因人。因修水观共悟此理。古今不二。师资相契。所以一号水天一名月光也。教诸菩萨修水观者。此经之水观与观经不同。其不同处具有二意。一依报正报之不同也。二真实方便之不同也。一不同者。彼经但观依报中水。不观身内之水。不若此中若内若外无不观也。二不同者。彼观琉璃之地不易。水与琉璃相似。借水作一方便而修。不若此中直以水观而显藏性。
二依教修观中。文可为三。初初心观。观于去也。二中心观。我于去也。三后心观。逢无去也。初中观于等者。有谓水与地等诸大同一如来藏。是为无夺。此则非然。但以水论。不诸大论也。谓其正报水性及夫依报水性同一藏性而无相夺。故云观于等也。初从去。正观依正二水之无夺也。初从至精血自外而观内也。津液至便利自内而观外也。身中等总显也。自内至外。自外至内。周旋谛审往返观察。无非同一藏性也。自见水去。论依正二水同一藏性耳。此中止应云香水。浮幢王刹乃带言也。以其在香水耳。香水海中有一大莲华。华中具有无数华藏世界。一华藏中有二十重世界。既在香水其状如浮。是为之浮。重重高累其状如幢。是为之幢。王者谓其最高而无比也。虽有香水之大。与正报水同一藏性而无差别。故云见水等也。次中。我于等者。意谓依正水观虽成。然犹未忘内之身耳。当为去。明内身未亡之所以也。我出等者。出定之后忽觉身痛。因念身子曾禅定于恒河之畔。被一宿业鬼以掌掌头。出定之后遂觉头痛。我昔身痛亦如身子之头痛耳。故云如舍等也。久离病缘者。有人问云。罗汉但断子缚。果缚犹在那得离病。如舍利弗之头痛毕陵伽之身痛。彼皆罗汉诚可验也。今之月光也是罗汉。何得云久离病缘耶。答罗汉之位不可概论。若身子等但断子缚。未离病缘自无疑也。然月光之罗汉。果缚早已应断。时为度生受生三界。故自叙曰久离病缘也。将无退失者。因心痛而疑云。将非于罗汉果位退失而致痛耶。身质如初者。若照前文。应有二意。一者谓我前未得亡身。二者谓我前出定忽得心痛。因其童子掷瓦砾故。今既拾出。及夫亡身不复有痛。故云身质如初。三中。山海自在通王者。非法华得记之佛也。乃过去世一古佛耳。其福德也高累如山。其智慧也渊深如海。所有之神通无可得拟最为自在。犹如乎王。合而称之是为山海等也。方得亡身者。前来但见依正之水同一藏性。其内之身尚未得亡。遇山海佛时才得亡身耳。从是离依报无正报可得。离正报无依报可得。依正相即。内外不二。故云与十方等也。
二结答中。我以等者。谓凡是水同一藏性耳。得无生忍等者。因此得证一切之水当体不生。现有生者乃虚妄而生。当体不灭。现有灭者乃虚妄而灭。如是不生不灭唯一无生之理。从初住去分证分入。乃至妙觉究竟果海止一无生而已。故云得无等也。
四琉璃观风大中分二。初缘起。遇佛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又三。初琉璃下遇佛受教。二我于下依教修观。三逢佛下观成入证。
初中。菩萨名琉璃者。观风大成证得妙智。一切诸法无不洞然。犹如琉璃无异。故名琉璃光也。佛号无量声者。亦观风大证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风既遍乎法界风无量矣。声亦遍乎法界声无量矣。故号无量声也。则知菩萨就能观智而名琉璃光。如来就所观境而号无量声耳。开示下受教也。本觉妙明。即前之性觉妙明二句也。此之妙明性体。即动而静。即静而动。悟此妙明之性。便可了达诸法。故观世界之依报及夫众生之正报。全由虚妄因缘。即风力之所动转也。
次中。观界等者。正观上之所谓世界依报众生正报也。依报分而言之。故云观界观世。正报分而言之。故云观身观心。观界安立者。东西南北一定故也。观世动时者。过现未来变易故也。观身动止者。行住坐卧不一故也。观心动念者。生住异灭迁流故也。虽有世界身心不同。观其动之所以唯一妄风之力。故云我于等也。有人以诸动二句即讲真性。不唯与上之皆是之句不合。且下之来无二句将何释也。我时下。正出群动之相。虽殊其性唯一如来藏也。藏性之中有何来耶。其来也乃虚妄而来。故云来无所从。藏性之中有何去耶。其去也乃虚妄而去。故云去无所至。既云无来。又云无去。则知虽为妄风之所动转。全妄即真。故云我时等也。十方下。别明虚妄动相也。十方等句。总收世界身心同一虚妄也。如一下喻也。一器喻藏性。贮百蚊蚋喻一切众生也。啾啾乱鸣喻颠倒虚妄也。于分寸等喻一切众生在三千大千世界流转三有轮回六趣也。虽百蚊蚋乱鸣狂闹于器了无所动。则知世界身心虚妄风力所转。然于藏性未曾有动。所以前云我时觉了(云云)。皆由风大观成。故能了达如此。
三中。逢佛二句。观成也。从是逢佛未久之间证得即动而静即静而动。虽有动静之相动静了不可得。则知诸法虽曰生。生未尝生。诸法虽曰灭。灭未尝灭。故云逢佛等也。尔时下。正明悟无生忍登住已后之相也。东方群动之首。有不动国。即动而静。又不动国在群动之首。即静而动也。既已分证。故云心开及云乃见。所谓三智一心中知五眼一眼中见也。不唯见彼国而已。且见己身为彼法王之子。不唯为彼法王子。且见承事十方诸佛。从是若身若心即发智光洞然照彻。了无留碍。故云尔时等也。
二结答中。我以等者。观其风大全体藏性。而虚妄动转之力无所依矣。令十方等者。应知诸佛乃究竟即动而静即静而动本觉妙明之者。诸佛之究竟无别有究竟。即究竟菩萨之分证。菩萨之分证无别有分证。即分证诸佛之究竟。虽曰因果因果不二。虽曰一多一多相即。故云合十等也。
五虚空藏观空大中分二。初缘起。虚空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又三。初虚空下明所得。二尔时下显所明。三此大下出所由。
初中。菩萨名虚空藏者。空大观成证得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为虚空。然而此空但止是空中无所具。即遍空也。此之虚空乃是真空。真空不空中。能具有一切诸法。亦能出生一切功德。犹如库藏森然具有而发生者。是为虚空藏也。我与等。明观成而有所得也。如来指释迦行因之时。定光即然灯也。与释迦同师然灯。故云我与等也。因观空大本是生灭当体不生灭。推之四大及夫诸法。皆即生灭元不生灭。所得真空乃遍法界。即以法界为身。法界无边。故云得无边身。
次中。从法身而起其大用也。初尔时等显境智一如。二又于等现生佛不二。三诸幢等出依正相即。境智一如中。四大宝珠者。珠能具有一切诸物。又能出生一切诸物。今言四大宝珠。显不思议真空之四智也。若从此法身发为照有之时则为妙有之智。发为照空之时则为真空之智发为双遮之时。即为俱非之智。发为双照之时即为俱即之智。所以四大宝珠显不思议之四智也。此之四智。皆由证得真空法身而起能观四大之智。故云尔时等也。还以四大宝珠照微尘佛刹。则知微尘佛刹乃所观四大之境也。以其法身无边。即十方佛刹亦是法身。还以法身起四大智照十方刹。故以照明等显之。虽有能观之观。观即法身。虽有所观之境。境亦法身。境智一如。能所不二。无非真空。周遍法界。故以化成虚空显之。可知虚空从来周遍。今境智既化成乎虚空。乃境智亦不动也。由真空法身而起境智一如如此。生佛不二中。又可分二。又于下。自心生佛不二。流灌句。他心生佛不二。自心现大圆镜者。即真空自性之理体也。真空自性之中能具有十种法界。如大圆镜当乎其台无不影现于其中也。故以自心等为显之。自性体中既具十界。还发十种妙智照明十界。智虽非十。界既有十智亦十耳。故以内放等显之。十界之中生佛具在。既从自性具有。及夫自性发生。所以谓之自性生佛也。既曰自性发智照明十界。则其十界之智亦各照明十界。故以流灌显之。显生佛各有生佛。所以谓之他心生佛也。虽有自他两种生佛。同是真空而为出生。以故自心之十界也遍法界。他心之十界也遍法界。故以尽虚空际显之。既曰同一真空法界。虽有自他自他不二也。
依正相即亦二。诸幢下。以依涉正。身能下。以正涉依。云诸幢等者。以真空自性无不含摄。是以十方佛刹悉现其中。真空即法身也。既现真空还涉法身。虽有诸幢之多一身之一。唯其同一真空自性。犹如虚空两不妨碍。故以诸幢等显之。身能等者。真空法身既能含摄一切。还能遍应一切。身虽是小国土虽大。唯其真空自性而能遍应。故以身能等显之。如是则知身止是一诸幢王刹何其多也。以多而涉其一。同乎虚空无碍。如千珠涉入一殊一珠涉入千珠。重重影现一多无碍也。又知微尘国土是大唯是一身何其小也。以小而应大。善入而无勉强。如一珠照映千珠千珠照映一珠。互互显烁大小相容。也。广行等。总结也。以如是诸幢涉入乎身。又以一身遍映诸土。非无为也。广为说法度生以行佛事。或为说顿。或为说渐。或先开示三乘然后会归一乘。无一而非佛事也。或有欢喜机说世界。或有生善机说为人。或有破恶机说对治。或有入理机说第一义。又无一而非佛事也。如是说顿。说渐。说开三。说会一。说世界。说为人。说对治。说第一义。皆随机相逗。少无违逆之者。故云广行等也。依正相即如此。又依正中。身同虚空。正显若依若正同一真空法界也。唯观空大证得真空无边法界身。所以境智一如自他不二依正相即。皆总归于虚空藏性也。
三出所由中。亦可分二。此大下正出。于同下陈悟。此大一句。指上境智一如乃至依正不二也。然此神力由观四大证得四大妙智而有者也。故曰由我(云云)。四大无依者。了得内身四大皆无可依者也。何以见得无依。以其生也从因缘虚妄而生。其灭也从因缘别离而灭。既皆虚妄生灭。那得有依。了达生时生未尝生。灭时灭未尝灭。全体不生不灭真空自性。故云四大等也。不唯四大虚妄生灭。虚空皆尔。佛国亦然。以虚空世界犹之乎内之四大。即虚妄之生灭全体真空自性之不生灭。故虚空云无二。佛国云本同也。陈悟而云于同等者。谓既观内之四大及夫虚空佛国。悟明其生也当体不生。其灭也当体不灭。唯一不生不灭理体。既证理体发为妙用。以故有大神力耳。
二结答。妙力圆明者。谓此神妙智力圆照圆显也。
六弥勒观识大中分二。初缘起。弥勒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又三。初弥勒下遇佛受教。二历劫下依教修观。三世尊下观成入证。
初菩萨名弥勒等者。梵语弥勒。此云慈氏。所谓慈隆即世。悲臻后劫。以其慈隆即世。现在是等觉菩萨。以其悲臻后劫。未来是妙觉如来也。古佛号日月灯明者。日能照昼。以喻彼佛之道种智能知于有。月能照夜。以喻彼佛之一切智能知于空。灯明照日月之所不及。以喻彼佛之一切种智能知乎中。以彼如来三智具足三谛圆显。就德彰人。故号日月灯明。此即法华所明二万中之最后一佛也。心重等者。此非同庸俗之僧身虽出家必涉名闻利养谓之心重世名。亦非同势力之僧心不入道身游华屋朱门谓之好游族姓。良由菩萨初出家时。不了依他幻有遍计本空。是为心重等耳。然何以谓之依他幻有。乃一切诸法虽千殊万别。总是仗因托缘而生。亦由虚妄和合而有。以其仗因托缘全无自性。是为依他。以其虚妄和合全无其体。是为幻有。又何以谓之遍计本空。乃不了所有诸法皆是幻有。起种种分别以为计度。起种种贪爱以为执着。是为遍计。所计之法固是幻有。能缘之心原亦不实。是为本空。唯心识定者。唯遮境有。识简心空。境既遮乎有。乃心外无法之妙有也。心亦简乎空。乃法外无心之真空也。依此妙有真空而修其定。谓之唯心识定。从是证得即空即假即中之三摩。故云入三摩地。
二中。约位分之。历劫下观行也。求世下相似也。至然下四十位也。观行中。三昧即唯识定也。依唯识定发为妙有真空之观。已入第五正行六度之品。故以三昧而事恒沙佛也。相似中。求世等者。以此三昧而事诸佛。观道将着。理体将显。所有依他遍计之粗垢自当先落。圆成实理相似而见。故云求世等也。四十位中。我乃等。分证圆成实理之法身德也。乃至等。正明圆妙识心也。如来国土等者。如同居等四。一往论之。寂光为有净无秽。下三有秽无净。又同居为有秽无净。上三为有净无秽。中间二土亦有净亦有秽也。克实而论。如妙宗所明。四各有净秽。同居以见思重轻为净秽。方便以体折巧拙为净秽。实报以次第一心为净秽。寂光以分证究竟为净秽也。则知见寂光时。全下三土而为寂光。见同居时。全上三土而为同居。中间例之。今所明者。在实报是净。以其一心观故。在寂光是秽。以其在分证故。然既寂光心性那得有净秽之相。故云尽空等也。自初住乃至十地。分入分深也。世尊等。乃观成入证中等觉位耳。上四十位中。言国土依报唯心变现。此中云如来正报唯识流出。乃互显耳。
二结答中。识心句。能观智也。全识是智。故云识心圆明。入圆句。全妄即真。所观境也。故云入圆成实。圆即圆满。成即成就。实即真实。又圆即法身。成即般若。实即解脱也。到此能观所观唯一大圆镜智。而依他遍计自当远矣。故云远离等也。
七势至观见大中分二。初缘起。大势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又三。初大势下所师之佛。二彼佛下所受之法。三我本下所悟之由。
初所师之佛中。菩萨名大势至者。思益经云。此菩萨动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名大势至。若夫此中则不然也。以其观见大证得不思议智发为不思议光。而于法界圆明圆照。使法界中所有众生无不蒙其光开其智念弥陀佛而往生也。有是力用。故名大势至耳。同伦等者。以其同有妙智照见众生令彼念佛者也。有佛名无量光者。彼佛亦观见大证得性见觉明觉精明见。发为微妙观智。照见法界众生。故名无量光也。十二如来相继者。具如圆通疏及直解。最后佛名超日月光者。以日止照昼月止照夜。昼夜之间然有所不照处。彼佛具有权实二智。若横论则照乎十方之广大。若竖论则照乎三世之高深。彻远彻近。彻古彻今。彻迷彻悟。彻圣彻凡。无一而不照者。殆非日月光之所及。故名超日月光。
二所受之法分三。初彼佛下法。二譬如下喻。三十方下合。
初中。念佛三昧者。如妙宗钞具明持名观相实相三种。今且就实相一种明之。达得净土虽在十万亿程之遥即我行人唯心便是。弥陀虽在无上极果之圣亦即我行人自性便是。既全土是心。全佛是性。即此心性发为妙行。内无能念之身与心。外无所念之佛与土。全行人之心性即佛之依正。全佛之依正即行人之身心。能所相即。圣凡平等。遮照一如。空有不二。无非中道实相理体。从此一念念念实相。一日日日实相。乃至一年一年实相。及夫久久无非实相。而弥陀自得亲见。净土自得往生。虽见弥陀乃自性弥陀。既自性弥陀。见无所见。见自性之弥陀也。虽生净土乃唯心净土。既唯心净土。生无所生。生唯心之净土也。不离当处便是净土。不舍己心即是弥陀。古人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正谓此也。如是尔我现前谁性不即弥陀。谁心不即净土。若能念之。佛是自性佛。土是自心土。而弥陀净土何患不见而不生也。二中。有人者。喻佛与众生也。一人专忆者。喻如来有大誓愿。有大慈悲。有大智慧。有大神通。具如见等。无一念而不念众生。无一时而不念众生。无一处而不念众生。故云一人专忆也。一人专忘者。喻众生随乎六根。逐乎六尘。起乎六识。念念分别。心心贪爱。如是纵升也唯在人天。若堕也直至三途。故云一人专忘也。若逢不逢者。论其理性。如来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谓之若逢。论其事相。于诸法上分别贪爱。了不修行那得成佛。谓之不逢。故云若逢不逢也。或见非见者。若论乎应。有誓愿等遍缘法界众生似乎可度。谓之或见。若论乎机。了不欲念弥陀父母净土家乡。谓之非见。故云或见非见也。己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二人下喻生佛相念者也。同于等者。形喻如来。影喻众生。如来既念众生。众生亦念如来。犹之乎形端影正而无乖异者也。三中。十方等。合一人专忆一人专忘也。如母忆子者。世间母之忆子。或倚门长望。或兀坐遥思。或停梭罢织。或忘餐废饮。世间母之忆子也如是之甚。若大慈母之忆众生也更何如哉。其如子不忆母。母虽忆也何益。故曰若子(云云)。子若等。合两人俱忆也。初子若下正明。二如染下重喻。初中。现前等者。谓众生深心念佛。或在梦寐或在禅定皆得现前。故云现前。或在临终得见佛者。故云当来。不假等者。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重喻中。香光庄严者。染香人以香庄严为庄严。念佛人以佛庄严为庄严也。
三所悟之由中。我本等者。自因念佛得悟。还以所悟摄持众生念佛者耳。摄念之念有二意。一摄持念佛之人念念增明心心开豁也。一摄持念佛之人必得往生自无退转也。
二结答中。都摄六根者。都即总义。前来五根各观一门。以为圆通。念佛之法总摄六根。以意根念佛余根无不念佛也。具如圆通中说。净念相继者。一往而言。一心念佛也。克实而论。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双亦心念。不以双非心念也。以其不以有心。即奢摩之真空念佛。不以有心即三摩之妙有念佛。不以双亦双非。即禅那之中道念佛。若能奢摩等一心三观念佛。百非尚遣。何四句之不离也。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五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六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五自尔时世尊去。明耳根圆通之文也。大分为三。初正陈。即尔时等。二结答。即佛问等。三出名。即世尊等。初又四。初尔时去遇佛受教。二初于去依教修观。三忽然去观成入证。四世尊去由证起用。
初遇佛受教中。菩萨名观世音者。此与法华不同。彼在佛灭度后弘通妙经。取十界音以为观境。化他边说。此在了达闻性最初方便。取闻根性以为观境。自行边说。故下有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等云。其观既成。即以此观以立其名。是为观世音也。又观世音辅弼弥陀。摄持此界众生往生净土。所以长在娑婆世界。以其有无缘大慈与一切众生乐。有无缘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又其所修耳根圆通与此界众生相应。所以观世音与娑婆世界有缘也。于时下所师之佛也。我于下所受之法也。古佛号观世音者。亦观闻性以为因行。其观既成。亦即此而立名也。然而古佛也作此观。今人也作此观。则知此法古今不二。因果同源。所以如来既以此而彰果德。菩萨亦此以而显因行。人虽有二。同名观世音也。彼佛教我等者。此中之闻思修亦与他经不同。他经闻即闻法。思即闻法领解。修即依解起行。今言闻等则不然也。闻者即此闻根以为观境。了达闻根之性当体是圆满而非缺陷。是通达而非壅塞。是常住而非迁变。了无生灭可得者也。思者解得闻性是圆满而非缺陷等了无生灭之相。修者既解闻性是圆满而非缺陷等了无生灭之相。即此不生不灭理境。还起不生不灭观智。如是虽有能观之智。全境以为智也。虽有所观之境。乃全智以为境也。境智一如。能所不二。无非圆通常住如来藏心妙真如性。而三摩地自得成就。故云彼佛等也。又即于彼佛教我之时。便可以立观也。既有法音以为所闻流入耳根。必有闻性以为能闻还闻法音。达得这种闻性元不生灭。发为妙观而观照之。无非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从此久久行持。自得深深证入。如是则与彼佛教我等更觉亲切。
二依教修观分三。初标举。初于等也。二释成。所入等也。三结显。生灭等也。
初中。初于等者。谓初心闻其教。即依教而修。其外也拣非动静之尘相。其内也拣非分别之识心。唯是闻根之中。故云闻中。这种闻根本来圆满而非缺陷等者全体不生灭相。所以下有十方俱击鼓十处一齐闻等云。向为缘逐声尘。翻圆满为缺陷。乃至翻常住为迁变。全是生灭之相。所谓顺而出之以成生死欲流。今以不生不灭之妙观。还观不生不灭之妙境。即其缺陷等三全体圆满等三。所谓逆而入之以证涅槃性流。故云入流。既是法性。诸相咸离。故云亡所。合而言之。故云初于等也。只此标举中。入流亡所四字。自首卷已来摄无不尽。所以如来如是问。菩萨如是说也。何以见得摄无不尽。流之一字既是法性。前来为阿难显真心中常住真心。显真见中寂常真见。此是一真一切真。摄无不尽也。又五阴乃至十八界。全体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此是一有一切有。摄无不尽也。又始于地大终乎识大。当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此是一中一切中。摄无不尽也。又为满慈说空如来藏非则十界俱非。说不空如来藏即则十界咸即。说空不空如来藏双非而十界俱双非。双即而十界皆双即。此是全空全假全中不思议三谛。亦摄无不尽也。又请行已来。第一决定。依不生不灭圆湛性成。第二决定中。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又摄无不尽也。此就流字摄无不尽如此。又入之一字。不思议之妙行也。如奢摩之真空三摩之妙假禅那之圆中。及满慈之歇即菩提。真非外得。及请行已来第一义中旋湛之旋。第二义中入一之人。而摄无不尽也。此就入之一字摄无不尽又如此。又亡所二字乃是破妄。如奢摩中。破妄心也。七处无所依之所。三处无能依之体。破妄见也。既破缘尘分别。又破第二月见精。及离是非大小舒缩和合不和等相。三摩中。五阴三科咸离虚妄生灭等相。禅那中。地等七大皆非因缘自然等相。及满慈妄之所起。四大相陵。妄本无因。狂心若歇等相。及请行已来第一决定中决择五阴生死根本。第二决定中审观六根烦恼根本。皆摄无不尽也。此就亡所二字摄无不尽又如此。就当文释成而言。一入闻性之流。声尘之所亡矣。一入观智之流。闻性之所亡矣。一入能空观智之流。观智之所亡矣。一入重空之流。能空观智之所亡矣。所以入流亡所四字。若后若前。若远若近。若妄若真。若理若行。摄无不尽。若非如来之所证即菩萨之所修。又非菩萨之所修即如来之所证。安得是最初方便圆通妙门之若是也。
二释成中。亦可分四。初所入等。入闻性流亡声尘所也。二如是等。入观智流亡闻性所也。三尽闻等。入谛理流亡观智所也。四空觉者。入重空流亡谛理所也。然四文中。各有二字为吃紧者。余皆助显而已。初中之既寂。二中之渐增。三中之不住。四中之极圆。是也。
初云所入者。有谓。即上亡所之所入流之入。此亦不然。所者乃虚字。所入者。盖指所显法性之流。既寂之寂。应与下文寂灭二字照应。云既寂者。意谓前来闻性逐乎妄尘。今既圆照。自得圆显。不复如前生灭。当下已是真寂。故云既寂。则知既寂二字。圆通已到手矣。下去不过释其既寂及其亡所所以而已。云动静等者。向之根尘相对互相交结。今既已入法性之流。前之声尘动静二相自不生起。故云动静等也。小乘中。动而有声方谓之闻。静而无声便谓不闻。大乘中。声动固闻。声静亦闻。以其性常耳。是为入闻性流亡声尘所也。次云如是者。即指所入之闻性也。此时工夫益进乎先。能观之智渐明所观之境益显。故云如是渐增。到此不唯止所闻之声尘。能闻之闻性亦不可得。故云闻所闻尽。是为入观智流亡闻性所也。三云尽闻等者。谓上闻性虽亡。能空之智仍在。今虽闻性已尽。犹不住于尽闻性中。从是而进。并能观之觉亦亡。唯一所显谛理。故云觉所觉空。是为入谛理流亡观智所也。四云空觉等者。上之观智之所既亡。所显谛理无少缺陷。故云空觉极圆。然止于此亦未殊妙。乃更进之。并其谛理亦重遣之。故云空所空灭。是为入重空流亡谛理所也。如是则流无不入。所无不亡。所以释成止释成入流亡所四字而已。若以此四合五卷解结之文。初二文。即彼之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第三文。即彼之空性圆明成法解脱也。第四文。即彼之解脱法已俱空不生也。若夫下之寂灭二句。即彼之是名菩萨等也。三结显中。寂灭二字。一往而论。内无五住烦恼谓之寂。外无二种生死谓之灭。今言生灭等者。谓自入闻性亡声尘已来。重重遣去。传传增进。乃生灭之已灭矣。而不生不灭之寂灭现乎前耳。然应前之四文次第升进。论其生灭。自入闻性为生亡声尘为灭。乃至入重空为生。亡谛理为灭。更而言之。如声尘虽亡闻性尚在。犹生灭也未得寂灭。如闻性虽亡观智尚在。犹生灭也未得寂灭。如观智虽亡谛理尚在。犹生灭也未得寂灭。到此中来。重重遣尽。方是寂灭非生灭也。故云生灭等耳。现前二字。须看稳当。非谓向之所无今才得有谓之现前。乃本性具。向迷不现。今既悟明得显露耳。
三观成入证中。忽然等者。既云生灭灭已。乃惑无不破。又云寂灭现前。德无不显。则六道之世间及四圣之出世间。了不可得。而超越之。目其惑破理显。不执乎有。则超越于六道矣。不执乎空。则超越于二乘矣。不执乎中。则超越于菩萨佛矣。所谓非则十界俱非。故云忽然等也。又不碍十界宛然俱在。以其惑破理显。所有之六道六道妙有。所有之二乘二乘妙有。所有之佛菩萨佛菩萨妙有。所谓即则十界俱即。故云十方圆明。初殊胜云上合等者。本觉妙明乃诸佛之所证得。即观音之所具有。今既寂灭现前。而具有者亦证得矣。如是诸佛之所证证无所证证观音之所证。观音之所证亦证。无所证证诸佛之所证。因果虽殊。所证无二。故云上合等也。理体既同。慈力亦尔。诸佛所有无缘大慈遍缘法界众生。今之观音亦能有之。故云与佛等也。二殊胜众生中下。亦应有本妙觉心一句。今不言者。以众生虽具全体在迷未证得故。问既是十界。而止云六道者何也。答合而观之。上合下合而必有中。中即菩萨。上即佛也。但缺二乘。以二乘人已断见思已证偏真自谓究竟。不复知有佛之可仰己之可悲。故略耳。与诸等者。悲即悲恨。仰即仰慕。其众生也流转生死海中最为苦恼。其诸佛也高超涅槃山顶甚为安乐。悲恨自己之生死。仰慕诸佛之提拔。观音欲拔其苦。亦同众生悲恨及夫仰慕。故云与诸等也。有云。悲属众生。仰属观音。若尔是异非同耳。则知观音不唯本觉妙明是证得。慈之与悲皆证得也。
四由证起用分三。初三十二应。世尊去也。二十四无畏。世尊等也。三四不思议。世尊等也。初又三。初世尊下总举。二世尊下别示。三是名下结归。
初总举中。如幻等者。二闻字即不生不灭之闻性也。熏是熏习。修是修治。以不生不灭之闻性为熏习。是为闻熏。以不生不灭之闻性为修治。是为闻修。闻性之具者也。既是闻性而为熏修。终日熏修而无熏修可得。又不妨熏修宛然。是为如幻。又声尘乃至谛理等所。不拟则已。拟之则亡。是为金刚。以是之法调直众生。是为三昧。闻熏闻修是法。幻与金刚是喻。法喻合明。故云如幻等也。入诸国土者。观音既在等觉。分证寂光土矣。盖从寂光应三土耳。以其三十二应不出十界。十界之中。若应菩萨则入实报。若应二乘则入方便。若应六道则入同居。故云入诸国土。
二别示分二。初出世身。二世间身。初又四。初佛身。二独觉。三缘觉。四声闻也。
初佛身中。云诸菩萨者。菩萨通乎别圆二教。故称曰诸。入字进字现字皆将成未成之时也。下去皆然。别人证但中为无漏。圆人证圆中为无漏也。别人但不漏落二边。故是但中。圆人不漏落次第三谛。故是圆中。即以无漏为胜解为现圆也。别人为说次第法。令断十二品无明。而解脱变易生死。圆人为说圆融法。令断四十品无明。亦解脱变易生死。盖别人以证与圆同为胜解现圆耳。菩萨能现佛身者。现在虽是菩萨。过去已是正法明如来。以佛而现乎佛。自不应难。又初住尚能百界作佛。况等觉之深位现佛身而又何难。然所应之菩萨。别未入地。圆未登位。例如凡夫法师尚为等觉菩萨说法破最后生相无明。今等觉菩萨现佛身为别圆说法。而入地位。更复何难。如是。是以明显不必以别圆现藏通佛为释耳。以所应者是别圆非藏通故。
二独觉中。云寂静妙明者。即法华云乐独善寂求自然慧也。为说十二因缘。令其顺观生起逆观还灭而断见思也。虽是缘觉。既当现身为说与佛世者不异。故应尔尔。若独宿孤峰观缘悟道。自属出无佛世。不待说法得解。今义不然。故作十二因缘令观逆顺也。
三缘觉中。断十二因缘等者。谓顺观生起逆观还灭也。说法同前。
四声闻中。得四谛等者。谓观上下二界两四谛下三十二行最后苦下空之一行得证见道者也。修道入灭者。若得见道之时。还应重虑缘真进修道位证灭谛也。又可暖顶至上忍似解已生。解得苦不能迫集不能招道不能通灭不能证也。虽得似解真理未显。还须修三十七品道谛而入证于灭谛也。
二世间身分三。初天身。二人身。三八部。初又二。初王天。二属天。初王天即色欲二天也。
初梵王中。三欲字。有人俱作互欲之欲看。此不然也。上下二欲是乐欲之欲。欲尘之愿是五欲欲耳。五欲是烦恼之本。散动之因。其欲明悟五欲之欲非小不使有犯。不犯五欲无他。止欲身根清净。故云欲心等也。以其厌离欲界苦粗障。乐欲梵天净妙离等。为说戒善及禅定也。
二帝释中。欲为天主等者。以帝释为欲界之主。能统六天也。若就本天而言。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二。其居中间以为主耳。
三自在天。欲界第六天也。
四大自在天。即色界顶天。三目八臂身骑白牛手执白拂者也。
二属天中。四天王者。亦是天属。有云既是天王。何云为属。此亦不然。以其是帝释之外臣。故云属天。今云王者。是本天称。谓其能护世耳。
二人身分三。初俗众。二法众。三杂众。
初俗众。人王中。乐为人王者。王即往也。能令天下往而归之。然人王有四。大者金轮等四。乃至小者谓之粟散。犹如粟之散细甚言其多耳。长者中。世间推让者。以其年高德长为世之推举所让耳。居士中。爱谈名言者。谓欲谈道论德著书立言也。以欲谈道论德化导于现在。以欲著书立言垂范于未来。此乃有德而无位者。故称居士。又清心寡欲以道自居。亦称居士也。宰官中。爱治国土者。三台宰辅等也。剖断邦邑者。郡伯邑长等也。婆罗门中。爱诸数术者。此是仰观星象推步盈虚等也。目其观星象推盈虚。自能趋吉避凶。故云摄卫自居。
二法众。比丘中。持诸戒律者。应兼沙弥菩萨而言。盖欲成比丘。止持比丘戒耳。比丘尼中。诸乘戒者。即五百戒也。以其女人淫染难伏故。其戒倍比丘耳。
三杂众。女主中。内政立身者。谓其小学等书无不通晓。妇道闺仪无不具足者耳。言家国者。大夫以降皆称为家。王候以上皆称为国。女主者。天子之后也。夫人者。邦君之妻也。命妇者。以夫荣而贵者也。大家者。家应作姑。乃后妃师耳。童男中。不坏男根者。一生不行淫欲者也。童女中。不求侵暴者。既是处女。不欲适人者也。因其不欲适人。父兄宗族逼其适人。是为侵暴。彼虽侵暴唯自不适。不以侵暴为侵暴。故云不求侵暴。
三八部分二。初正明八部。二出人非人。
初中。乐出天伦者。生天元非为乐。皆由福力所致。福若尽时还当堕落。犹如仰箭射虚空。力尽终堕落。所谓假饶生得非非想不若西方归去来。故乐欲出天伦耳。诸龙者。多种不同。有护世者。有护日月者。有行雨者。如梁论所明。更有多种。故云诸也。
二中。为乐人修人者。说法亦说戒善也。
三结中。是名等者。以其所现虽三十二不出十界。此之十界。介尔一念法尔具足。随缘感应称机显发。是为之妙。虽现如是之身并不为彼所染。是为之净。然此十界一念能应者。总由念有性善性恶。若欲现佛界。即性善之所现也。若欲现九界。即性恶之所现也。虽有善恶。总是性具。以其证得全体妙用。故称皆以(云云)及无作妙力耳。下之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皆应以此意为结显。
二十四无畏。亦分三。初世尊下总明。二一者下别示。三是名下结归。
初总明中。云无作妙力者。以其全性起修全修归性。不假造作称性施设。有是力用。故云无作妙力。令诸等者。身。即下文知见旋复观听旋复等也。心。即下文断灭妄想心无杀害等也。总而言之。我证圆通入三摩地。所有身心无不遍乎法界。故能令彼众生于我身心得获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有云。无畏属众生。功德属菩萨。不必分看。总由菩萨具不思议悲仰自得能令众生离苦得乐也。故云无畏。既令离苦得乐必有功德。故云功德。别示分为十四。次第可见。十四文中。皆应者下有由我二字。令诸众生下有观其音声一句。今止初后有者是略文也。然在讲者应补足之。
初众苦无畏中。由我等者。意谓何以有此无畏。皆由我菩萨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而有之耳。故云由我。所以下去皆应有也。不自观音者。不以耳根逐乎声尘也。以观观者。唯以观智观乎闻性也。以不自观音闻根不缘乎境矣。又以观观者闻性得返乎真矣。则知一切众生所有一切苦恼。皆因以根缘乎尘。尘复交乎根。根尘交结了无休息。以故致有烦恼恶业果报三障之苦恼也。菩萨不自观音。且又以观观者。不唯远乎苦恼。亦且得乎圆通。故云由我等也。菩萨之自行成就也如此。是以能令法界之中凡有苦恼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不自观音以观观者。自得根不缘尘。尘不入根。根尘二相两不相偶。妄所得亡。真性得显。所有三障苦恼自当得解脱也。故云令彼等也。观其音声。若详言之。虽在众生。必当备知观道。若略言之。唯其云观其名号音声。义在其中也。以以则知。观其音声在众生边说。若夫法华在菩萨边说耳。
二火灾无畏中。知见等者。应知此中单论见根。知之一字乃带言耳。然人之见闻觉知。交乎内外四大。其见属心。心既属火。则眼之见。亦属乎火以此之眼见一切色。其始也而为分别。其既也而为贪爱。分别贪爱皆是烦恼。即有烦恼火。有了烦恼火定造恶业。便有恶业火。既有烦恼恶业定受果报。遂有果报火。所以烦恼火通二乘行人。恶业火通六道凡夫。果报火通至乎初禅。此就逐妄说也。若今菩萨知见旋复。不唯不逐乎妄。亦且得显乎真。真性显现之处。烦恼火即是般若。恶业火即是解脱。果报火即是法身。当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有何真妄之可得耶。故云知见旋复。此菩萨之自行也如此。以故能令法界之中凡有三障火之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得破妄心显真性不复为三障火之所烧也。设若有时入者。菩萨慈力而为摄护之。其火自不能为烧耳。故云令诸等也。应知其火而言大者。世间之火止烧色身报命。若烦恼等火能烧法身及夫慧命。故言大也。下之大水则亦然耳。
三火灾无畏中。观听等者。观听即观闻性。不逐乎声尘也。旋复。旋其闻性复归乎真性也。如是所有烦恼恶业果报三障之水。当体即是般若解脱法身三德。无非如来藏性。总是妙真如性。故云观听旋复。此菩萨之自行成就也。如此以其闻性既复。能令法界中凡有三障水之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观听旋复不复为三障水所溺也。设若有时溺者。菩萨慈力而摄护之。其水自不能为溺耳。故云令诸等也。
四鬼国无畏中。断灭等者。妄想乃是杀之机。妄心乃是杀之心。若杀机杀心不起。而杀因杀缘不远。则知众生常为冤债仇对。良由杀机杀心两未能断。今之菩萨。自昔已来。所有杀机而断灭之。及夫杀心亦断灭之。永不为冤债之仇对矣。无非一法界明净之理体也。故云断灭等也。此菩萨之自行成就也。如此既明净理体遍乎法界。所有众生皆我理体。是以能令法界之中有杀机杀心之众生观其名字之音声者。自得断灭妄想。心无杀害。所有冤债尽为解脱。自不入乎鬼国也。设有入时。菩萨慈力而摄护之。其鬼自不能害耳。故云令诸等也。
五刀兵无畏中。闻熏等者。应知一切众生常遇刀杖毒加。皆因妄根逐乎妄尘。随处交结自不能舍。是以感种种刀杖之果报。今言熏闻等者。上闻字是妄闻。下闻字是真闻。熏者以妙智熏习妄闻。成者以妄闻成就真闻。故云熏闻成闻。从来全妄运用六根各各隔碍。今真闻之既复。六根亦为销落。故云六根销复。声尘虽有去来全体空寂。今六根之销落亦如声尘全体空寂。故云同于声听。所谓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也。此菩萨之自行之成就也如此。是以能令法界之中有刀杖被害之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能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而彼之刀杖悉段段坏。故云能令等也。设若有不坏时兵戈毕竟来加。菩萨慈力而为摄护纵割其身。犹如割水而无害也。亦如吹光而不动也。既如割水吹光。虽加犹不加耳。故云使其等也。
六鬼暗无畏中。闻熏等者。要知一切众生各具元明自性。尽法界无不圆照。尽法界无不圆显。翻作蒙蔽而不彰则为幽矣。以故法界众生皆是幽暗。今云菩萨则不尔也。于不生不灭之闻性。起不生不灭之观智。还熏不生不灭之自性。久久行持。深深证入。本来精一元明从此而显。元明一显还发妙智。妙智之力遍乎法界。令法界中所有幽暗悉皆破坏而不复全矣。故云闻熏等也。此菩萨之自行成就也如以。诸暗性者。即药叉等也。菩萨妙智遍照法界。而药叉等自不能全。是以能令法界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能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而药叉等幽暗者自不能近。设有近时。菩萨慈力而加护之。莫说为害。则目亦不能视。故云能令等也。
七枷锁无畏中。音性等者。从来所听之音为妄所转。今得音性圆销妄尘亡矣。即前之亡所也。由来能听之听亦为妄转。今观听返入者真性显矣。即前之入流也。如是根尘双亡。能所不二。无非清净本然。总是周遍法界。故云音性等也。此菩萨之自行成就也如此。既根尘也同一法界。是以能令法界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能音性圆销观听返入。而一切禁系枷锁所不能着。故云能令等也。
八劫贼无畏中。灭音等者。要知一切所有闻性同乎法界无不周听。奈由无始已来为彼音声妄尘所染。所有闻性则亦妄矣。今之菩萨。以观智力。灭其妄尘。圆其闻性。闻性既圆已遍法界。妄尘既灭亦遍法界。若根若尘无非法界。则其所证慈力亦应遍乎法界。故云灭音等也。此菩萨之自行成就也如此。如此慈力既遍法界。法界众生皆我慈力所摄。是以能令法界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灭妄音而圆闻性。根之与尘无非法界。纵往险阻之路。贼亦不能害也。故云能令等也。
九贪欲无畏中。熏闻等者。要知众生所有闻性真体圆离乎声尘也。良由内之闻根为媒。引乎外之声尘妄贼。劫夺真性家宝。家宝从此而失。唯此菩萨微妙观智。熏习不生不灭之闻根。而闻根离乎声尘。则声尘妄贼不能劫夺真性家宝。故云熏闻等也。此菩萨之自行成就也如此。还能令法界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能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而圆离乎一切贪欲也。故云能令等也。
十忿恨无畏中。纯音等者。要知一切众生忿恨不舍。皆因根尘交结两不相舍。若能根尘相亡。忿恨自得远离。又知所有声尘本来元清净者。皆由妄根奔逸则亦翻为虚妄。今之菩萨。既能了达纯是性音非妄尘也。既外无妄尘。内亦无妄根。根境当下圆融无非清净本然。自无根之能对。那有尘之所对。故云纯音等也。此菩萨之自行成就也如此。还能令法界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能根境圆融无能对所对。所有忿恨悉远离也。
十一明暗无畏中。销尘等者。一切众生本有性觉元明。皆由涉乎妄尘。元明隐而不现。今之菩萨。三智圆观三谛圆显。所有前尘销落。元明遂得返复。如是若身若心唯一清净法界。了无彼此可得。犹如琉璃之照明无不明彻。犹如琉璃之通达无一留碍。故云销尘等也。此菩萨之自行成就也如此。还能令法界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得销尘旋明犹如琉璃无异。所有取相之昏及夫无知之钝。更有无明之障性等诸阿颠迦悉永远离。故云能令等也。阿颠迦此云无善性。又云不乐。以无善性不乐涅槃为修行故。
十二求男无畏中。融形等者。从来所有六根无不遍周法界。皆由逐乎妄尘。闻性真体便失。形质遂为留碍无复融通。菩萨唯以一心三智微妙观照。了达闻性当体不生不灭。前所失者今已复矣。闻性真体一旋复之前留碍者亦融通矣。故云复形等也。从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劳动乎道场便能涉入世间。亦不坏彼世界。所谓以法界合法界。若彼若此同一法界。那得有动及有坏耶。故云不动等也。于是不离当处便能供养微尘诸佛。不离一念便能为诸法王之子。供养诸佛福德也。为法王子智慧也。福之与慧悉皆圆满。法门能事无可加矣。故云能遍等也。此菩萨之自行成就也如此。还能普令法界之中有求男子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当得菩萨。融其形质。复其闻性。道场世界互相涉入。供养诸佛而修福。为法王子而修慧。所以福慧之男自得遂愿诞生。故云能令等也。
十三求女无畏中。六根等者。菩萨耳根既证圆通。余根则亦圆也。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故云六根圆通。既曰六根圆通悉能明照无碍。故云明照无二。以其圆通无不包括。故云含十方界。以其明照不二无不了达。故云立大圆镜。虽含十界。所谓万法当前一尘不立。乃空则俱空之真空如来藏也。又立圆镜。所谓森罗万象法尔齐彰。乃有则俱有之不空如来藏也。合而言之。故云空如来藏。以真空如来藏能含十界。于微尘如来所有秘密法门自能承顺受领。又以不空如来藏立大圆镜。于微尘如来所有秘密法门自能承顺无失。合而言之。故云承顺等也。又可立大圆镜不思议能观之观智也。空如来藏不思议所观之理境也。此乃境智一如能所不二之者。以智如境。于微尘如来法门自堪承顺受领。以境如智。于微尘如来法门自复承顺无失。言承顺者。微尘如来之所说所证即观音菩萨之所修所悟。观音菩萨之所修所悟即微尘如来之所说所证。若因若果平等不二。则果人所有秘密法门因人自应领受无失。是为承顺耳。此菩萨之自行如此。既能承顺如来而不违背。则有坤仪之柔德矣。又领受法门而不散失。则有妇道之能事矣。是以能令法界之中有求女之众生观其名号之音声者。亦当如菩萨。六根圆通。照明无二。含十界。立圆镜。承顺法门。受领无失。所以爱敬有相之女自得遂愿诞生。故云能令等也。
十四称名无畏中。亦可分三。初此三下叙诸圣之教化。二由我下明自己之妙用。三能令下明平等无异也。诸圣教化云此三等者。若夫出世圣贤。不待言矣。如其世间圣贤。莫非出世圣贤之教化现耳。其一曰孔子。以仁义礼智垂范于世者。于佛教即儒童菩萨也。故无行经云。今之儒童彼之仲尼。其二曰老子。以清净玄虚垂范于世者。于佛教即迦叶菩萨也。故无行经云。今之迦叶彼之老聃。其三曰颜子。以聪睿明敏垂范于世者。于佛教即净光菩萨也。故无行经云。今之净光彼之颜回。以此则三教同源而异派耳。但门庭各别施设不同。是以佛宗云。说能诠法化转物心谓之教。濡宗云。教者效也上行下效为之教。道宗云。处无为事行不言教。据震旦对印土而言如此。其余例知。故云此三等也。自己妙用云发妙耳门者。以其闻性元是不生不灭之圆通。常令还证得本有不可思议之者。故云发妙耳门。然后等者。前来未得耳根法门。一为分别即着贪爱。既证耳根圆通。所有身心自不分别。而能周遍法界。自不贪爱。而能含容法界。乃大小相融。一多无碍。不可心思及夫语议。故云然后等也。
平等无异中。能令等功德无异。我一等名号无异。由我等正明无异之所由也。意谓我之所修所证之圆通。人虽一多。圆通不异。圆通之体唯一藏性。那有一多之分彼此之别。所以持我名号之功德。与持彼诸名号之功德。乃平等平等不二不二也。法华普门品之较量同此意也。
三结归中。是名等者。通结十四无畏也。单结第十四亦可总一圆通法门广被法界一切众生。故云福备众生。
三四不思议分二。初总明。世尊等也。别二示。一者等也。
初总明中。无作妙德者。犹如一月在天影临万水。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自然感应道交。不可以心思语议者耳。
二别示分四。次第可见。四中皆先明证得。后明妙用也。初令得大自在。由我等证得也。故我等妙用也。证得中。上妙字是能观之观智。下妙字是所观之闻性。以闻性即生灭元不生灭。即此闻性。发为不生不灭之观智以为观照。则不生不灭之闻性当体显现。如是所观之闻性也是即生灭是不生灭。不可心思语议者。能观之观智也是即生灭是不生灭。不可心思语议之者。合而言之。故云妙妙闻心。向来闻性不显。闻根缘乎声尘。今日闻性既显。妄尘之所自亡。故云心精遗闻。如是一根返源六根解脱。故云见闻等也。到此法尔六根互用无非圆融法界。故云成一圆融。无惑不破。无障不除。而功德法财无不具足。故云清净宝觉。若以此文合前依教修观。初获下即初于等之标举也。心精下即所入等之释成也。成一下即生灭等之结显也。妙用中。故我等形教也。能说等声教也。下之所明虽止是形。未有现形。而不说法。故双标耳。妙容及秘密神咒。皆由全体证得。还从性具发现。所以云容是妙容咒是秘密神咒也。首云烁迦罗者。此云坚固。即金刚坚固不坏者也。臂云母陀罗者。此云印纹。以其臂上有印纹故。目云清净宝者。以其五眼一眼中见故。其头也为六根之总。表显法身。其臂也有提拔之功。表显解脱。其目也有照明之德。表显般若。皆云八万四千者。即所破八万四千烦恼乃至八万四千生死全体三德发是大用耳。以其首即法身。是以欲令法界之中一切果报众生全体证入无上法身妙德。故现首八万四千也。以其臂即解脱。是以欲令法界之中一切恶业众生全体证入无上解脱妙德。故现臂亦八万四千也。以其目即般若。是以欲令法界之中一切烦恼众生。全体证入无上般若妙德。故现目亦八万四千也。或慈下总成也。若柔弱之众生。即现慈容而摄受之。故云或慈。若强暴之众生。即现威容而折伏之。故云或威。若散心之众生。即施定力而抑制之。故云或定。若昏昧之众生。即施慧力而照明之。故云或慧。如是之若慈若威。若定若慧。皆是不思议之妙用救护众生。故云救护等也总明。中云无作妙德。此云得大自在。其致一耳。
二令无畏可知。
三令舍悭贪中。皆令等者。令一切众生舍诸受也。若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悉皆不受。不受不受而亦不受。如是所有悭贪无不破矣。故云皆令等也。
四令满所求中。我得等者。有人疑云。既得佛心。证于究竟。何更供养诸如来耶。殊不知佛还供佛。自有二意。一者众生修行顺流而进。菩萨已证逆流而出。逆流出者更欲广其行耳。以故供佛。二者所得究竟。于究竟中但得分证。故不云直证究竟。而云证于究竟。更当行行进乎极果。以故供佛。故云我得等也。
二结答中。我从等者。以其返闻闻性是为缘心闻性既显。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从此起为妙用。应以三十二应者。即现三十二应。应以十四无畏者。即现十四无畏。应以四不思议者。即现四不思议。称性施设。随机显现。不假造作。无待勉强之者。是为自在。故云我从等也。因入等者。相即性也。闻性既入性相。不二。故云入流相。
三出名。世尊等。谓彼佛因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乃至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故即授记号为观世音也。
四尔时世尊去。现瑞印可之文也。分二。初尔时下印前。二即时下印后。
初中。于师下总印二十五圣之圆通也。何以见得总印诸圣。以其五体放光是为五矣。既曰同放。彼此交互则成二十五矣。所以是总印也。则知二十五种圆通。若此土若他土。若因人若果人。无不修此。无不证此。以故自土之佛放光。灌于彼土之佛顶及诸菩萨之顶。彼土诸佛放光。还灌此土佛顶及诸大士之顶。正表种种圆通法门生佛一如自他不二今古同源师资平等者也。林木下别印观音菩萨之圆通也。林木等。表一得耳根圆通遍法界皆是般若。所谓性声真空性空真声。故云林木等也。交光等。表既得耳根圆通遍法界皆是法身。所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故云交光等也。是诸等。明大众之得益也。大众既见能印之瑞相。即得所印之圆通。故云是诸等也以耳根圆通名金刚三昧故。印后中。即时等。表从第一义天发起不思议妙行以成功德法财也。青黄亦白。表四十位也。间错纷糅。表位位以耳根妙行而经历也。十方等。表从四十位进成七常住果也。以七常住果体遍法界故。此娑等。表生灭灭已也。唯见等。表寂灭现前也。梵呗等。表既得耳根圆通法门必常流通此法。令当来后世天上人间各各修证性具法耳。
五于是如来去。文殊简选之文也。分三。初于是去如来告敕。二文殊去文殊受命。三于是下大众获益。初又二。初告证无优劣。于是等也。二敕简有所以。我今等也。
初中。告文殊为简选者。以文殊了了见佛性具有权实智。必能达诸圆通法门谁合当机阿难及夫后世众生。以故如来敕文殊也。彼等等者。意谓诸圣所修。似有优劣实无优劣。似有差别实无差别。何以故。虽有从析色而入者。有从体色而入者。有从次第而入者。有从圆融而入者。则其所入同一藏性。以其圆融而入者圆中藏性。次第而入者但中藏性。体色而入者含中藏性。析色而入者离断常中藏性。譬如多人同登一堂。一堂之上元无中边。但登者不无左右前后异耳。故云彼等等也。
二中。阿难开悟下应句。当犹对也。意谓二十五行之中。谁堪对现在当机之根器者易得成就。及堪对当来后世众生之机宜者易得成就。故云我今等也。则知诸圣圆通元无优劣及乎差别。但欲逗当机与众生。所以须简选耳二文殊受命分二。初文殊下经家叙相。二觉妄下文殊正简。
初叙相中。承佛神力者。在诸圣既各呈修证。在如来又谓无优劣。乃文殊简去二十四法。唯取耳根圆通。设非如来威德神力。恐诸圣不能无惭德。文殊难免有慢心。以故承佛神力而说偈也。
二正简又三。初叙意。觉海去也。二简选。色想去也。三总结。顶礼去也。初又二。初觉海等叙修习圆通。二归元等叙简选圆通。初又三。初直明本体。即觉海等。二从真起妄。即元明等。三妄体元无。即空生等。
初直明本体。觉海上应提起云。在性觉本体何有圆通可修。但因一念不觉从真起妄。必须修习而返复之。故云觉海(云云)。海之一字喻也。有人直以法解非也。下文云如海一沤发。岂非喻乎。意谓大海之为性也不唯极其澄湛。而又极其圆满。今觉性之为体也亦如大海之极其澄湛。又如大海之极其圆满。故云觉海性澄圆。上句之澄圆即寂而照。下句之圆澄即照而寂。总是澄湛处即圆满。圆满处即澄湛处也。然而真性觉体。由来寂而能照。照而能寂。相融相亡。不可心思语议之者。是为觉元妙也。如是本体有何圆通而可修也。真明本体如此。
二从真起妄中。觉明自性之体本来自明。是为元明。若生一个能照之明。便有一个所照之昏。然其能照因虚妄而有。则其所照亦虚妄而有。以其虚妄两不□立。所照之妄昏一立。能照之妄明即亡。故云元明等也。若对前之性觉必明等文。元明是真。如前之性觉必明也。照字即能明之明。如前之妄为觉明也。生所二字。如前之觉非所明因明立所也。所立一句。如前之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也。迷妄有虚空等者。谓其能所未立已前。所有之性乃有元明。所有之空乃是真空。妄能妄所一立之时。即其元明翻作无明。即其真空翻作顽空。故云迷妄有虚空。既有能缘之无明及夫所缘之顽空。一能一所互相交结。乃迁流之世。方位之界。乘此时也遂得立矣。故云依空立世界。此之二句如前无同异中炽照成异也。既有虚空。又有世界。而无情之国土所谓依报。及有情之众生所谓正报。一依一正。当其无明妄想澄结之时遂得成矣。故云想澄等也。想澄之澄非澄湛之澄。盖澄结耳。如前之无同无异之众生也。
三妄体元无中。空生等者。谓其所有觉性本来妙净明体。因其一念不觉。遂有能缘无明所缘虚空。此之虚空生于大觉性中。若假喻发明。犹之乎大海之中起一浮沤。一沤虽小全沤即海。虚空虽妄全妄即真。故云空生等也。虚空既生。而正报众生及依报国土皆有漏者乃依虚空而生。故云有漏等也。既云空生大觉如海一沤。沤若灭时全无灭相可得。以其沤即海故。若夫虚空不待其灭。本来元无。以其妄即真故。故云沤灭空本无。能生之虚空尚不可得。所生众生国土之三有者那得可有。故云况复诸三有。如是则知妄体本元无也。
二叙简选圆通中。云归元等者。上来从真起妄妄性元无明已。若欲返妄归乎自性。当体即是元明少无差别。故云归元性无二。然而归元须假方便。此之方便殊非一二。故云方便有多门。多门者即二十五圣之修也。彼皆圣人。于此自性无一而不通者。故云圣性无不通。以其无一不通之者。或诸圣所修是顺。于观音所修则逆。或观音所修是顺。于诸圣所修则逆。如此若顺若逆无一而非方便。故云顺逆皆方便。则知二十五圣所修顺逆皆名方便是已。若夫现在阿难未来众生初心之者。依之而修。不无迟速之分。故云初心等也。迟速者。如前得循圆通与不圆通日劫相倍之谓。则知顺为速逆为迟也。如是欲逗当机及乎末世。于彼逆顺迟速不可不简选矣。所以先叙其意如此。
二简选。当知此之简选。非谓众生不圆通也。盖文殊了了见佛性者。且如来又云。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岂有背所见逆所命而谓诸圣非乎。但为现在阿难及夫末世众生根有利钝机有大小不能一一皆逗。所以须简选耳。则知所简。简机不简圣。简情不简法。所谓法无大小大小在情。圣无利钝利钝在机也。大分为三。初简非。色想等也。二简是。我今等也。三结示。成就等也。
初四。又初色想去简观六尘。二见性去简观五根。三识见去简观六识。四若以去简观七大。初又分六。次第可见。自简观色以去。乃至简观见大等偈。皆应将耳根圆通常三以为简选之本。意谓如来藏性未常不具乎三。然于二十四法。似有缺一及乎缺二。若夫缺者可修。唯其圣者能之。其初心人自不能也。所以皆有如何云何之句。
初简观色中。先应提起云。优波尼沙所观而得证乎圆通者也。此是圣人所以能之。若其阿难及乎众生则恐不能。所以者何。以其色想(云云)。色想等者。此色全由无明想相结成。觉了之心不能融彻。故云色想也。既不融彻则是不通。非属不通定为不常。此之三法。若不具足。如是能获圆通。故云如何等也。下去二十三偈。悉应例此消怗。
二简观声尘。陈如所观而证圆通者也。但伊名句味等者。伊字应作彼字看。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味即是文为二所依。则知名不是句。句不是味。故云一非含一切。
三简观香尘。香严所观而证圆通者也。
四简观味尘。药王兄弟所观而证圆通者也。
五简观触尘。䟦陀婆罗所观而证圆通者也。
六简观法尘。迦叶所观而证圆通者也。法称等者。法尘乃五尘落谢影子。故云法称为内尘。然法尘为意根所凭。则法尘是所凭矣。故云凭尘必有所。既有所凭之法尘。必有能凭之意根。是为能所。属所非能。属能非所。又于能凭之中有善恶无记等三。或涉乎善不能涉恶及与无记。乃至涉乎无记不能涉善及恶。则能与所涉不能遍。故云能所非遍涉。
二简五根为五。次第可见。
初简观眼根。阿那律陀所观而证圆通者也。
二简观鼻根。周利槃特所观而证圆通者也。
三简观舌根。憍梵钵提所观而证圆通者也。舌非入无端者。倒文耳。应云舌入非无端。
四简观身根。毕陵婆蹉所观而证圆通者。身与等者。同即合也。各即离也。谓能觉之身与所觉之触。合则能知。离则不知。合离之间知不能遍。故云身与等也。身之与触各有涯量际畔。何能冥然契合。故云涯量不冥合。
五简观意根中。空生所观而证圆通者也。知根等者。为意根纷杂乱起。则使元湛明了之体反不能显。故云知根等也。
三简选六识为六。次第可见。
初简观眼识。身子所观而证圆通者也。识见等者。应云二和。今言三者。谓根尘之二是能生。识性之一是所生。合而言之。故云识见杂三和。本即能生之根尘也。二皆虚妄。是为非相。能生之本既是虚妄非相。所生之机那得真实有体。故云诘本等也。
二简观耳识。普贤所观而证圆通者也。心闻等者。心闻即耳识也。谓耳识洞十方。乃依法界理而起普贤行之力。非汝耳识之力。故云心闻等也。既依法界理起普贤行。初心之人自不能入。故云初心不能入。
三简观鼻识。孙陀罗难陀所观而证圆通者也。
四简观舌识。满慈所观而证圆通者也。说法等。谓其助转诸佛法轮。全是音声文字而作弄引。但可开悟已成就者。故云说法等也。然所说之名身文句皆是生灭有漏之者。故云名句非无漏。
五简观身识。优波离所观而证圆通者也。持犯等者。谓戒律之应持不应犯。但可约束身根而已。除身已外则无可以束矣。故云持犯等也。
六简观意识。目连所观而证圆通者也。神通等者。谓神通本是宿因所致。无关乎意识分别法尘。何以故。以其意所缘不离法尘之物。所以神通不关分别。故云神通等也。
四简观七大分七。次第可见。地性乃至念性七性字。乃虚妄差别性。非如来藏真性也。
初简观地大。持地菩萨所观而证圆通者也。
二简观水大。月光童子所观而证圆通者也。如如非觉观者。谓其藏性如如不动。不可以想念觉观为如如不动也。
三简观火大。乌刍瑟摩所观而证圆通者也。若以等者。谓其厌乎欲火之有而求出离。不能了达淫欲当体清净。故云若以等也。
四简观风大。琉璃光法王子所观而证圆通者也。若以等者。动即风大。静即藏性。既有动静则成对待。岂是无上觉体。所谓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故曰若以等也。
五简观空大。虚空藏菩萨所观而证圆通者也。若以等者。以其虚空元因一念不觉而有。既是不觉。则与所求菩提觉体不无差异。故云若以等也。
六简观识大。弥勒所观而证圆通者也。
七简观见大。大势至所观而证圆通者也。因果今殊感者。谓其念性元属生灭。圆通本来是不生不灭。以生灭因求不生灭果。所谓果因名目两不相应。故云因果今殊惑。
二选是为五。初直取闻根。即我今等。二委明人法。即离苦等。三剖定功过。即今此等。四诲斥阿难。即阿难等。五劝修赞叹。即大众等。
初直取闻根中。我今等者。意谓自从观色简择过来。皆非当机阿难及夫未来众生之所宜者。然当机与众生皆娑婆之人也。其所利者唯在耳根。其所称者必须声教。如来且出娑婆。自当逗此机宜。故有我今(云云)。此方等者。不与名字文句者同。是为真教。不因思惟了别而有。是为清净。若其他方余根峻利。五尘皆可以为教体。此娑婆中唯耳根利。为逗耳根应从声教。故云此方等也。欲取等者。明从耳根而修圆通。即前初于闻中等也。
二委明人法。分二。初离苦等约法叹人。二我今等约人显法。初又二。初约闻。即离苦等。二约意。即妙音等。
初中。离苦等者。离苦即前生灭灭已也以。其所无不亡故。得解脱即前寂灭现前也。以其流无不入故。故云离苦得解脱。如是之事唯吾观音乃能。故云良哉观世音。此即由观入证也。于恒去。明从证起用也。于恒句。言其历时极其久也。入微句。言其应土极其多也。得大等。言其力用极其广也。云得大等者。菩萨极久之时。极多之土。随类现形分身说法。或三十二应。或十四无畏。或四不思议。称性施设不假造作。犹如一月在天影临万水。月不下降。水不上升。感应道交法尔如然也。
二中。妙音者。音声本来性声真空性空真声。良由众生念念分别翻为粗重。非妙也。唯其菩萨不起分别。而以妙观了知当体性声不可思议之者。故云妙音观世音。即返闻闻自性也。梵音者。音声从来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良由众生心心贪爱翻为染污。非净也。唯其菩萨不起贪爱。亦以妙观了知当体清净而无染污之者。故云梵音。海潮音者。海之潮候应时而起无少差谬。菩萨说法应机而说亦复如是。故云海潮音。救世二句者。菩萨所度不出十界。救六道而离见思分段之因果。故云救世悉安宁。救三乘而证三德秘藏之常住。故云出世获常住。若就三十二应所说之法。令世间各得成就。是为救世悉安宁也。令出世各得解脱。是为出世获常住也。
二约人显法分三。初我今下显圆德。二目非下显通德。三音声下显常德。圆文亦应约五根不圆以显耳圆。例通可见。若夫常文。五根不常则在后耳。
初可见。
次中。口鼻二句。疑是倒文。以其三根俱合知故。不尔口鼻与眼何相同也。
三中。纵令等者。如前所明。纵在梦中闻性不昏也。应总结云。非曰无十方鼓声我闻性不圆满无隔垣音响我闻性不通达无声尘去来我闻性不常住。所谓昭昭乎天地之间。荡荡乎见闻之中者也。如是圆满具通达常住。乃至常住具圆满通达。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一三虽殊闻性不异。从圆德发为禅那。乃至常德发为三摩。能观所观同一闻性也。所以谓之最初方便秘密妙门也。
三剖定功过中。初二句功也。意谓简选过来唯其声教而论。乃与娑婆。最为宣演明白。如前清净在音闻也。有人谓。声论得宣明。即大论五明中声明。此不然也。彼之声明释训诂之类。若尔仍属语句分别。岂得为真教体乎。众生下过也。众生不觉迷本闻性之体。逐乎声尘。或为贪爱。或为分别。以致流转生死。故云众生等也。一切凡夫如此。若汝阿难。虽不同彼凡夫。于佛法中自得多闻。然就多闻秪益强记而已。故云阿难纵强记。又汝强记本期出离。翻为登伽之所摄入。亦不免落乎邪矣。故云不免落邪思。如是景状岂非犹之乎凡天随声尘致沉沦也。故云岂非随所伦。设若出离。须得如观音之旋流。流若得旋。法性流入矣。自得获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之无妄也。故云旋流获无妄。
四诲敕阿难。分二。初约一根。阿难去也。二约六根。见闻去也。
初中。阿难句。诫听也。我承句。言拣诸圣选耳根皆如来威德神力。非我文殊意也。宣说二句。别赞奢摩等三法。金刚王。奢摩之空则俱空。如幻。三摩之假则俱假。不思议。禅那之中则俱中也。佛母句。总赞奢摩三法。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故云佛母真三昧。汝闻二句。赞耳根圆通为诸佛之秘密门也。皆以此为最初方便故。欲漏二句。谓阿难蓄闻成过道力未全也。将闻二句。谓阿难以闻根持诸佛所说之法。云何不返闻闻自性也。闻非二句。谓闻根对境而显也。旋闻二句。旋闻即前之入流也。声脱即前之亡所也。能脱欲谁名。即前之观智理体重空意也。
二约六根分三。初一根等法也。二如世等喻也。三六根等合也。法中。一根二句。总明可知。见闻下。别明也。见闻句。谓六根之幻妄。如目中之翳也。三界句。谓六尘之虚浮。如空中之华也。闻复下。六根合看。闻复。即入流也。翳根除。闻性流既复所有之妄根顿除。尘销。即亡所也。觉圆净。即观智谛理之重空也。净极。即生灭灭已也。光通达。即寂灭现前也。已上即依教修观也。寂照句。即由观入证也。又静极寂也。光通达照也。静极而有光通达。寂而照也。通达而由静极。照而寂也。如是寂照不二境智一如。所有之虚空无不含摄矣。故云寂照含虚空。却来等。从证起用也。若为妄转。于诸世间念念分别心心贪爱。今得返妄归真。却观世间犹之乎梦中之事。所谓梦时非无。直至于醒了不可得。今既证真。却观妄境乃亦然耳。故云却来等也。世间在梦。则登伽淫女亦在梦矣。彼既在梦。汝已在寤。汝当急醒其梦。谁得更留汝之形耶。故云摩登等也。如是不唯耳根乃然。六根皆尔也。
二喻中。应先云。前来一根既返源等。若约喻发明。犹如幻师之幻术也。故曰如世等也。有人谓幻作男女等即世间傀儡。此则不然。此是大幻师之幻术。幻出种种男女等神韵灵动者也。则知幻作二字与下一机抽三字其意相应。又有云。幻人喻藏性。幻作等喻从真起妄。要以一机出喻从耳根返妄归真。若尔则与上法下合皆不相应。今巧幻师喻众生也。幻之一字喻识精明也。作诸男女喻六根也。虽见等喻虽成六和合元是一精明也。息机二句喻一处成休复也。如是看去。方与合法相应。
三合中。六根等对喻可见。一处等。休即不随顺流而出。复即返闻自性而入也。尘垢等。如四卷末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等也。余尘二句辨位也。谓无明尘相少有未尽。尚在金刚后心。谓之有学。若得究竟悉尽。方是涅槃山顶也。故云余尘尚诸学。至妙觉果体。惑无不尽。障无不除。理无不显。智无不成。故云明极即如来。
五劝修赞叹分二。初劝修。大众去也。二赞叹。此是去也。
初中。六众等。正劝阿难等修耳根圆通也。旋即转也。倒闻机者。凡夫众生向以颠倒为事。闻根逐乎声尘也。今旋闻根。逆闻自性。自性若显。自得成乎无上菩提。耳根圆通有是之力。故云旋汝等也。
次中。此是等。正赞耳根圆通。微尘如来无不由此奢摩等三耳根圆通为修证也。路与门不同也。路指奢摩等三法而言。门指耳根最初方便也。过去下。约三世明微尘如来一路涅槃门之所以也。消文后应遂择云。非唯观世音乃尔。我文殊亦然。不唯我文殊乃尔。未来学人亦然。不唯未来学人乃尔。现在诸菩萨亦然。不唯现在诸菩萨乃尔。过去诸如来亦然。如是则知现在菩萨未来学人皆由此而当成如来矣。所以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也。
三结示分二。初示选是意。诚如等也。二示简非意。自余等也。
初中。诚如等可见。成就涅槃心者。上云涅槃门。此云涅槃心。其义同也。涅槃具有法身等三德之理体。耳根亦具圆通等三法之闻性。虽一在果一在因。以耳根三法克证乎涅槃三德。以涅槃三德始资乎耳根三法。如是因之所以为因无别以为因。即以果之三德为因。果之所以为果无别以为果即以因之三法为果。所谓以不生灭因地心成不生灭果地觉也。如是之法。唯观音菩萨耳根圆通乃能尔尔。故云观世音为最。
次中。自余等者。谓之二十四方便虽皆得成圆通。全由如来威神之力。即其事相以舍尘劳。即事相舍尘劳者。如律陀失目。毕陵刺毒。及难陀波离等。故云自余等也。非是二句。盖以二十四圣之非长修学浅深同说。以显观世音之耳根乃是长修学浅深同说也。故难陀优波离等。虽曰成圆通。但可使初心学不便便后心学。非若观音之耳根初后皆可学也。但可对深位说。不便对浅位说。非若观音之耳根。浅深皆可说也。故云非是等也。
三总结分二。初请加顶礼等也。二正结方便等也。
初中。顶礼句。一体三宝。以如来藏有三种故。空如来藏即僧宝也。不空如来藏即法宝也。空不空如来藏即佛宝也。无漏句。即一体三宝而成圆融三谛也。其空也一空一切空。不漏落于假中。假中亦然。不可心思语议之者。故云无漏不思议也。若直就文看。此乃约法以赞人也。愿加二句。谓现前有如来告敕我文殊之简选观音之证明阿难之亲闻。若其未来。如来既灭度。我文殊又不在。观音更不现。阿难亦不预。只恐于此生疑。故请加也。
次中。方便等者。意谓如来敕我简选二十五法。谁堪当机之阿难未来之众生。唯此耳根方便。正对阿难当机末世沉沦众生。故云方便等也。只此而得修行。圆通妙门自得成就。涅槃果海必得证入。能超乎二十四法。故云但以等也。真实心如是者。一往而言。我之所简所选。真而无妄。实而无虚也。若再往之意。谓我承如来威德。以为简选。在二十四圣固无惭德。在我文殊亦无慢心。故云真实心如是也。
三于是阿难等。大众获益之文也。身心了然等者。既得耳根圆通而修。法身可生。慧命可长也。犹如等者。喻一念不觉。流转三界。为有人等也。喻虽未显真已闻耳根圆通以为修入奢摩等法。如来藏性自得可显。为明了等也。皆得本心者。皆得了达本觉妙明也。远尘离垢者。亦如四卷末想相为尘识情为垢等也。此法眼净圆初信也。性比丘尼等。既因圆顿经力。非小乘四果。亦圆之七信也。
三自阿难整衣服去。更示安立轨则之文也。初疑请。阿难等也。二答示。尔时等也。初又二。初阿难下经家叙仪。二大悲下阿难陈词。
初经家叙仪中。心迹圆明者。前来但解理性未得修行。止可谓之心圆。迹尚未明。今开圆通法门进修有路。不唯谓之心圆。迹亦明也。悲欣交集者。中有二意。一就自行边说。欣者欣自己若理若行于己心中无不了了者也。悲者悲自己于理于行既皆性具昔何不知今始知邪。二就化他边说。欣者欣现在大众各各得法眼净乃至发菩提心。悲者悲后世众生未获如斯法利眼何得净心何得发耶。如是之一悲一欣两相交集。谓之悲欣交集。
二阿难陈词。分三。初述前所悟。即大悲等。二陈今所愿。即常闻等。三正申所请。即世尊等。
初中。我今等者。既闻耳根圆通以为最初方便。佛之果位自可得矣。故云我今等也。依是法门修习涅槃先已明了所归道路。故云是中等也。
次中。自未等者。以烦恼未破生死未断。故云自未得度。而且伏惑而化众生行因。故云先度等也。自觉已圆者。十身圆具三智圆满也。能觉他者。随类现应法界众生也。应世下。应结云。在如来所说如此。我阿难所闻如此。然我今虽烦恼未破生死未断。亦当伏惑行因愿度末劫众生。故云我虽等也。
三中。世尊上应补云。云何愿度末世众生。无他。秪是此诸众生(云云)。邪师说法者。非是外道谓之邪师。是佛教中坏法者也。所谓狮子身中虫还食狮子肉耳。如智者大师说观心论云。邪师有三。即法师律师禅师也。虽曰法师。然其所行与诸法相了不相应。虽曰律师。多诸毁犯。亦与戒不相关。虽曰禅师。不知禅之所以。唯以一棒一喝儱侗而已。欲摄等者。佛现世时。说法者如来乃色心俱胜。闻法者大众根器峻利若是。末世说法者非是如来。则色心俱劣。闻者是大众根器顽钝。所以须假安立道场。以摄其心。以远其魔。自得不生不灭因。克证不生不灭果。然毕竟如何得安立此之道场。故云欲摄等也二答示分四。初尔时下赞许。二汝今下诫许。三阿难下受旨。四佛告下演说。
初赞许中。善哉善哉者。赞其不唯利益现在之大众。更欲利益末世之众生也。二三可知。
四演说分四。初执持禁戒。自佛告阿难去。二持诵神咒。自阿难汝闻去。三安立道场。自若有末世去。四重请说咒。自阿难顶礼去。二三四皆在第七卷也。初又二。初佛告等总明三学。二阿难等别开四重。
初总明三学中。毗奈耶律藏也。三决定者。具有二意。一者唯如来亲口开决已定永不改移。谓之决定。二者众生受决如来永不毁坏。谓之决定。所谓等者。戒以止恶防非。此中既闻圆通法门。即应返闻闻性以为摄心。用不思议之妙观。观不思议之闻性。不唯能观妙。所观亦妙。所谓妙妙闻心者也。所有之恶无不止。所有之过无不防。故云摄心为戒。由是闻性当体真寂。是为之定。故曰因戒生定。又以闻性法尔圆照。是为之慧。故曰因定发慧。虽戒等三。总一摄心收尽。所以此开三学。下去明四律仪耳。如是自无漏落五住之因二死之果。故云是则等也。
二别开四重。此之四种律仪。既不同乎菩萨。又不同乎比丘。何则。比丘止云束身不行。今言其心不淫乃至其心不妄。则知不同于比丘也。菩萨杀戒居先。今以淫戒居首。则知不同于菩萨也。然此四种其意若何。无他。在持菩萨者自有梵网。在行比丘者自有四分。但今修此耳根圆通。倘为魔事之所扰害。则其四种不可阙也。所有禅定三昧。皆悉消归耳根圆通也。分四。次第可见。皆有明持犯。令转教结邪正。初淫戒明持犯又二。初持则断生死。若诸等也。二犯则落魔道。汝修等也。
初持则断生死中。若诸上应提起云。一切众生流转六道汩没四生。皆由淫心所致。故曰若诸(云云)。其心不淫等者。淫为生死之因。因既不有果何得生。故云其心等也。下去三种其意例然。
二犯则落魔道分二。初汝修下明误堕。二我灭下诫灭后。
初中。汝修等者。意谓汝之阿难修此三昧。本欲求出尘劳。故云汝修等也。设使淫心不断。则尘劳何能得出。故云淫心等也。若末世众生欲修三昧。淫心不除。其智慧何以发生。禅定何以现前。纵使其赖修习之力。智慧得以现前。因淫不断必落魔道。故云纵有等也。下去三种例之同然。必落魔道者。其修三昧本期上升。无奈淫心作碍。反落魔道。魔最好淫。所以淫心感此。所谓求升而反坠也。然既落魔道。魔有几种。如云上品等也。然淫当堕地狱。云堕魔者。酬其智定之因也。定慧因毕还当堕地狱耳。各各自谓者。他人元是修习智定。但因淫心不断而堕落魔道。是以自谓成无上道而不知落乎魔道也。
二诫灭后中。末法者。应约教行理果对正像以释。以其淫心不断故广行贪淫也。以其修习三昧故为善知识也。既多贪欲必成乎爱。又为知识必成耶见。如是则令相从之众生失于菩提路矣。故云令诸等也。
二转教分三。初汝教下教断也。二是故下出意也。三必使下正断也。
教断中。如来即释迦也。先佛即古佛也。所谓先圣后圣其揆一也。以律仪唯佛亲说。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故云是名等也。下去三种亦应例之。
出意分三。初法。是故等也。二喻。如蒸等也。三合。汝以等也。皆可见。
正断中。必使淫机者。机是发弩之器即机括也。一发有偃倒之势。所以虽能束身不行摄心不起。其机犹在。或有再发。所以令其断性亦无方可也。故云必使等耳。
三结邪正。即如我等也。可知。
二杀戒三。初明持犯亦二。初阿难下持则断生死。可知。二汝修下犯则落神通。又二。初汝修等明误堕。二我灭等诫灭后。
初误堕中。总是人死之后。屈者为鬼。伸者为神也。
二诫灭后又三。初指定。我灭去。二释妨。阿难去。三斥责。奈何去。
初指定中。自言食肉等者。鬼何能言。或附他人。或化身耳。
二释妨中。我令等者。疑云。如来既说不许比丘食肉。云何前曾许食五净肉耶。故释之曰。我令向之所食五净肉者。但许有病比丘可食。今食肉比丘果有病耶。所食之者果五净耶。故云我令等也。此肉下正出五净也。
三斥责中。纵得等者。亦能知未来之吉凶过去之事缘。然非真语。故云似耳。
二令转教亦。三初教断。汝教等也。二出意。是故等也。三正断。必使等也。
初可知。
次又分三。是故下法。譬如下喻。清净下合。
法喻可知。合中又二。初清净等正合。二若诸等释成。
初可知。
次中。不游三界之句。有云应置比丘之下。亦不必也。总是不还夙债自不游三界耳。如人等者。劫初光音初降之时。不沾地味。自能飞行往还。一食五谷。便为缘着。不复能飞。故云如人等也。
三正断中。必使上应云。若食五谷。足不离地。今服丝绵靴履等。则于众生有缘。自当酬还三界矣。除非不服不食。方能脱此。故云必使等。若身身分者。身即食其头目骨髓等也。
身分即服其丝绵裘毳等也。
三如我下结邪。正可知。
三偷戒。初明持犯亦二。初持则断生死。阿难去也。二犯则落邪道。汝修去也。
初可知。犯则落邪道又二。初汝修下明误堕。二我灭下诫灭后。
初明误堕中。落邪道者。以其偷心不除。未免多方掩护。则属乎邪。故遭其果耳。
二诫灭后分二。初指定。我灭等。二教斥。我教等。
初指定中。詃惑等者。有智之人自不为彼所惑。其无识者自难免矣。或说怖畏事。或罪福事。而恐动之。故云詃惑等也。
二教斥又三。初我教下教舍贪。二云何下斥疑误。三若我下教酬偿。
初中。循方乞食者。遵依方轨而乞食也。残生者。只此一生之后永不来于三界。是为残生。
次中。假我等者。佛在世时有多许外道。欲害如来终不得便。遂立愿云。今佛现在欲害不能。誓于末世之时。当着其服还说其说。复作种种邪行之事以坏其教。今当其时。是以有种种坏法僧出行是之事。故云云何等也。
三中。身然一灯烧一指节等者。此盖非徒一灯一指而已。其人所有依报悉已舍尽。还得正报亦施舍之。所以有身然一灯烧一指节等者。又以妙观运入其中。内无能供之众生。外无所供之如来。中间更无所烧所然身之与指。唯一实相理体。是以其人能一时酬偿夙债。及于法中能决定也。如我等者。引例也。佛为凡夫世时。见五百比丘皆食精美之味。乃叱之曰。汝等之人当食马饭者。云何得食此精美耶。以故虽至成佛。犹感九十日马麦报也。然在如来尚尔。今日为比丘者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二令转教分三。初教断。汝教等也。二出意。是故等也。三正断。必使等也。
初可知。二出意又三。即法喻合也。法喻可知。
合中。身肉等者。一与众生之身同由四大而成。二与众生之身同一如来藏性。则知若事若理皆内无所舍外无能受。故云身肉等也。又以此身念念欲舍。是为与众生共。不将等者。如三衣之外得畜百一众具之说。佛意元不许可。以其不了义故。故云不将等也。
三正断可知。
三如我下。结邪正。亦可知也。
四妄语戒。初明持犯亦二。初阿难等。承前所持。可知。二若大等。明今所持。又二。初明狂妄。若大等也。二诫灭后。我灭等也。初又三。初若大下标示。二所谓下释相。三是一下结过。
初可知。次释相中。求彼礼忏等者。欲求彼人作礼忏谢于我供养我我。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等也。
三可知。
二诫灭后分二。初我灭下料拣。二云何下斥责。
初中。或作沙门等。现其形也。奸偷等。同其事也。此即四摄法中同事摄耳。所谓以同类化同类。以同事摄同事也。泄佛密因等者。如来敕诸菩萨罗汉现形。一欲救众生之苦。二欲成菩萨之行。所以无泄如来秘密之因。此乃菩萨罗汉已成就者之事。其初心人未可得预知者。故云终不自言等及轻言未学也。唯除命终等者。非公灼惑众。但私示耳。如南岳之言铁轮天台之言五品功德铠之说偈真观师之屈指。至若永明定光。皆其事也。
二斥责可知。
二令转教分三。初汝教下教断。二是故下出意。三若诸下正断。
初教断中。后复等者。谓于淫杀偷后更当断此。故云后复等也。
二出意又三。即法喻合也。
法喻可知。合又分三。初我教下正合。二况复下转合。初又三。初以法合法。我教等也。二以喻合喻。譬如等也。
初中。直心者。谓其理体无委曲及虚假者。谓其行仪无纡回及虚妄者也。
次可知。
二转合又二。初况复下法也。二如噬下喻也。
法可知。
喻云如噬等者。语出左传。彼云今若不取后悔无及。所谓悔之无及也。谓其一度被人取去脐中之麝。即悔亦不及矣。今但借其文。不用其意。故不言鹿与人耳。意谓欲以妄语而求菩提。如人以口噬己之脐。如何能得。故云如噬等也。
三正断可知。
三如我下结邪正。亦可知也。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六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七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二自阿难汝问去。持诵神咒之文也。分二。初结前。阿难等也。二明今。若有等也。
初结前中。身三口四生必无因者。有疑云。心三是贪等三今淫等三。是身三也。云何反以身为根本心为枝叶耶。不独此也。又口四之妄语。前已在四中矣。云何犹有四耶。此皆不然。若论生起因。其贪等后有身三口四造业。以身三为重。比意三为轻。所以持戒之时。内淫等心不起则已。起则一破一切破矣。那有身三口四而不成也。然其妄语虽在前四之内。今言口四。又当连举。若止云身三。则不便矣。一切魔事上应云。心若不悬色香等尘。内心既寂。外境自空。其诸魔类从何得生。故云一切等也。
二明今分二。初若有等劝持。二且汝下实验。初又二。初直劝。即若有等。二结劝。即斯是等。
初正劝中。若有等者。前四种是现业。自可摄伏。此中是宿习。若非神咒何能消落。故曰汝教(云云)。一心诵我等者。此之一心。当以事理两番消释。佛顶光明者。谓因佛顶放光光中化佛化佛说咒。故云佛顶等也。摩诃等者梵语也。此云大白伞盖。大者当体得名。遍一切法故。白者清净立称。离染污故。盖者普覆为义。摄诸法故。是以大即法身。白即般若。盖即解脱也。无上神咒者。具是三德理体。最尊而无可加。最胜而无可比。故称无上。又不可得而推测之者。故称神咒。无见顶相者。佛之肉髻之顶。应持菩萨乃至等觉为佛乳母。欲求见之尚不得见。此是不思议果德之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故名无见顶相。无为心佛者。如来虽有因行之修。乃从性起修修无所修者。如来虽有果德之证。乃泯修归性证无所证者也。是以虽说一切法藏。亦是性具。乃说无所说。虽化一切众生。亦是性具。乃化无所化。不待造作及夫施设。故云无为心佛。从顶等者。正显化佛之说咒也。上佛既是心佛。今咒虽从化佛所说。化从何有。总一性体流出故。咒亦云心咒。然云何诵持能治宿习。要知咒体。既称摩诃萨怛多般怛罗。全是不思议三德。所持咒体既即法身遍一切处。则能持之心性亦即法身遍一切处。如是能持所持无非法身。那得法身容有宿习。即其宿习当体亦是法身也。般若解脱例之可见。以此所有宿习总是三德。其宿习也不治而自治。所谓不破而破而无所不破者也。所以教人诵咒以治习耳。
二述验分二。初汝且下验明。二彼当下较量。
初中。我亦宣扬等者。登伽闻究竟坚固理中已得三果。及夫爱河干枯。从选圆通已来更成四果。故云爱心等也。然四果之所以成。爱心之所以脱。皆由化佛说咒之力。故云我亦宣扬等也。积劫淫女尚能速脱爱心。尚得速证道果。其咒力也盖何如哉。
二较量又二。初正较。彼尚等。二举喻。譬如等。
初中。阿难与登伽相为较量有三不同。世间淫女出世声闻。染净之不同也。无心修行求最上道。缓急之不同也。止证无学决定成佛。高下之不同也。其染者缓者下者。尚能顿除夙习而证道果。其净者急者高者。速除有漏得成佛道自不难也。故云彼尚等也。
二中。譬如等者。有二意。一就成佛道边说声闻求佛道如扬微尘。加持神咒而求如扬微尘于顺风。自当顺运流入而无艰难险阻。二就治夙习边说。治夙习如扬微尘。加持神咒而治如扬微尘于顺风。自当法尔销殒而无艰难险阻。故云譬如等也。
三若有末世去。安立道场之文也。大分为二。初略明。若有末世等也。二广示。阿难白佛等也。初又二。初若有下方便。二然后下正修。
初方便中。若有等者。指末世欲求无上菩提正觉道场者而言。此是得道之场。若云欲坐。但在因耳。此是修道之场。盖求证道必先修道。二意皆具。故云若有等也。先持等者。比丘所应持也。不唯摄身不行。及夫摄心不起。亦须摄心并不可得才为清净戒也。要当等者。若受禁戒。自非清净真戒之师。安能大小轻重持犯开遮一一分明令人成就。故云要当等也。诵持一百八遍。对治百八烦恼也。然此一文具明五缘。先持等第一持戒清净也。要当等第五亲近知识也。戒成等第二衣食具足也。然香等第三间居静处也。诵此等第四息诸缘务也。五缘既具。五欲可呵。五盖可弃。五事可调。五法可行。所以总一五则余四该矣。只此一文。二十五之前方便义悉具也。
二正修分三。即三七日也。初然后等即初七日。二阿难等二七日。三如是等三七日。
初中。云然后等者。结界之仪盖不一定。有刀画地为限者。有以白芥子散掷为限者。有以五色线经于四外为限者。有以心之想到为限者。有以净水散洒为限者。是皆佛制无不可耳。求于十方等者。求佛来应也。
二七中。比丘尼同坛修忏。讥嫌当避。法尔应然。在今末世断不宜也。若夫白衣如欲同坛。必须受戒搭衣备佛仪式。至出坛外不复用也。发菩萨愿者。即下广示中先有愿教也。
三七中。我自等者。佛现身也。初七已来既求十方诸佛今即来应。所谓感应道交。如水清则月印。众生心水既清。佛月自得应现也。方便中。而言诵持。则正修诵持不待言矣。又虽初七有求十方佛。二七有发愿澡浴及六时行道。三七有不寐。此皆一往。若具言之。三七皆然也。所以三七中总结云如是三七不寐(云云)。
二广示分二。初阿难等启请。二佛告等答示。
初启请中。我蒙等者。指上四种律仪及夫诵持治习为无上悲诲也。既请安立道场已来。得闻律仪治习更兼略明。则其大义已领会矣。故云心已开悟。从今已去所修之行是了义行。所证之理是了义理。无学地位自得而成。故云自知等也。此是叙前。末法下正请今也。意谓我前问于如来末世众生欲摄其心及建道场云何可得。今摄心之法已得闻矣。然不知建立道场。云何得合如来清净轨则。故云末世等也。清净轨则者。为其如来凡所施设决非徒然。其始也必依理而立事。其继也必托事以显理。方得事理相融及夫修性并运。故令后世行人凡触其事即会其理。若会其理即融其事。若事若理。若观若境。无非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谓一华一香福等河沙。一瞻一礼功周法界。是为之清净轨则也。所以下之结坛乃至坐禅五章。皆约清净轨则以明义耳。
二答示中。通分五章。初若末世人去。明建立清净轨则。二取白牛乳去。明设供清净轨则。三于坛空中去。明设像清净轨则。四于初七中去。明行道清净轨则五从三七后去。明坐禅清净轨则。五章之中其事可见。然既依理而立事。还须即事以显理。中间一举一止一旋一礼。无非即事以表理耳。
初结坛清净轨则分二。初表选根机。若末等也。二表行因行。方圆等也。初又三。初若末下选圆机。二若非下拣藏通。三别于下取别教。
初选圆机中。若末等者。正显末世众生修圆通法门也。先取雪山。表取圆教之法也。雪山迥出众山之上。圆教超过诸教之外。故以先取雪山表之。大力白牛。能运动于一切物者。圆教根机不唯运出于三途三界及夫三空。还得运入三德。故以大白牛表之。白牛所食唯雪山香草。圆机所具之智唯是微妙三智。故以食其肥腻香草表之。白牛所饮唯是雪山清水。圆机所具之文亦唯实相妙定。故以唯饮清水表之。白牛之粪最为微细。圆机所有无明生住异灭分剂头数。故以其粪微细表之。牛食香草清水所有之粪。即染而净。堪可和香。圆机虽有无明。以其具有圆解。达得三惑染当体三德性。全妄即真。全障即德。故以其粪和香表之。地取其粪和以栴檀泥之。圆机既是三惑染全是三德性。无一而非实际自性理地。以为观境。故以以泥其地表之。
二拣藏通中。若非雪山者。上既雪山表圆教之法。今云若非雪山。盖是藏通矣。故以若非雪山表之。藏通所破止于见思二惑。故以其牛臭秽表之。藏通智唯折体。理唯偏真。不能显自性实际理地。故以不堪涂地表之。
三取别教中。别于等者。其圆教也未可易得。其藏通也又在所拣。则应求别教矣。故以别于表之。别机修观。从假入空。从空出假。后从空假还入中道。其始也假之与空也。是相平。其次也空之与假也。是相平。其后也虽有假空入乎中道也。是相平。以其次第进故。所谓平等观也。故以平原表之。别机不达全妄即真全障即德。必欲离妄显真破障成德。故以穿去地皮表之。别机破五住烦恼。显出清净真如但中谛理。故以五尺表五住。黄是五色之中。土是五行之中。故以黄土表但中谛理。还知其理涉乎十种度门。即以十香次第分合。故以取其等以为表之。既知涉乎十度。还知十度历乎八万四千微细法门。故以十香罗为粉表之。既知但中谛理。复历微细法门将来自得行理一契。故以合土表之。理行冥合。其解亦深。故以成泥表之。知此但中谛理可为观境故。故以涂场地表之。自圆机至此但就根机而明所知。未说所行。若夫下之因行。方明其所行也。
二表因行又二。初行圆因。方圆等也。二行别因。镜外等也。
初圆因中。方圆等者。起土为坛者是。除土为坛者非。以其除土乃是场故。方圆丈六。非各有丈六也。坛表圆明自性。八角表八识之精。丈六表十六知见。若离十六知见及夫八识之精。无圆明自性可得。离了圆明自性。亦无十六知见并其八识之精可得。犹之乎离了丈六八角无坛可得。离了其坛无丈六八角可得也。更而推之。离了十六知见无八识之精可得。离了八识之精无十六知见可得。犹之乎离丈六无八角。离八角无丈六也。正是圆之即生即灭八识之精。全体不生不灭圆明自性。故以方圆丈六为八角坛表之坛。心至莲华者。表从无明自性起耳根圆通之妙行也。虽有金等四种莲华。止用一种。随其财施丰薄以斟酌耳。既修耳根妙行。应须执持禁戒。即以闻性而为摄持。故以华中安钵表之。如前所谓摄心为戒也。既持其戒。法尔生定。故以钵中盛水表之。盖八月秋之中。盛八月露表中道定。如前所谓由戒生定也。戒定既具。必发妙慧。故以水安华叶表之。如前所谓因定发慧也。虽有三学。总在耳根妙行中具。故云华中等也。取八圆镜者。表八正智也。各安等者。华即妙行钵即戒也。以八圆镜围绕华钵。表圆人之行无别以为行唯以智为行。圆人之戒无别以为戒唯以智为戒。故云取八等也。
二别因中。镜外等者。圆行如是。别行何以表之。故以镜外等而为表也。镜外建立莲华。表别教之道行也。建立香炉。表别教之观慧也。虽有道行及夫观慧。总属次第。故以间华铺设表之。然俱云十六者。以道行观慧悉对破宿世十六知见故。庄严香炉者。表别教次第观也。次第观成。但中理应显。故以纯烧沉水表之。理既显。其十二品无明应断。故以无令见火表之。上来表根机及因行两番。明结坛清净轨则已竟。
二明献供清净轨则分二。初表自行。取白等也。二表化他。令其等也。初又二。初取白去表圆因克圆果。二每以去表别因克别果。初又二。初明因。取白等。二显果。以奉等。初又二。初取白下正行。二并诸下助行。
初正行中。取白牛乳者。表从闻性发微妙三智也。以白牛为五色之本平步疾行。智为万行之先观照圆融。又乳能滋润色身。智能增长法身。故取白牛乳表之。以此微妙三智观十六知见全体妙境。故以置十六器表之。又乳置乎器即器为乳。表全境即智。器置乎乳即乳为器。表全智即境。境智一如。能所不二。故以取白牛乳置十六器表之。乳为煎饼者。饼乃是圆。以表妙智圆观圆照十六知见之妙境也。随其发也空则俱空。乃至随其发也中则俱中。故以乳为煎饼表之。正行如此。
次助行中。并诸二字对正行而言也。砂糖表四念处。油饼表四正勤。乳糜表四如意。苏合表五根。蜜姜表五力。纯酥表七觉支。纯蜜表八正道。合而言之。总是三十七道品无不具表。助行如此。所有正行牛乳之妙智。及夫助行糖等之道品。悉成耳根妙行。故以于莲华外表之。正行助行皆对十六知见。故以各有十六表之。又其正助无不彻入耳根妙行。故以围绕华外表之。此之莲华乃擅中之一大莲华也。非同镜外建立十六。此一表圆。十六表别。相不同故。
二显果中。以奉等者。上来牛乳十六器及糖等各十六器自当奉佛。以表正助因成法尔应克无上佛果。既供诸佛。还供菩萨。以表诸大菩萨悉因此之妙行而克佛果。又显行人所行即诸佛所证及菩萨所修。所谓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等也故以以奉等表之。
二表别因克别果亦二。初明因。每以等也。二显果。享佛句也。初又二。初每以下总举。二以兜下别明。
初每以等者。如来食必中日。乃是阳之中。可表不思议中。今言中夜者。乃是阴之中。正表别教所显清净真如但中谛理。故云每以等也。既欲显理。须破五住烦恼。故以取蜜半升表之。既欲破惑。应修次第三观。故以用酥三合表之。观既消惑可破。惑若破理可显。从是当教果头可克。故以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为表也。总举如此。次中。以兜二句。表从假入空观也。以香煎成乎水。但有其香。全无其质。其从假入空之时。但见真谛。全无假相。犹之乎兜楼香煎水也。故以表之。沐浴一句。表从空入假也。既以香水而浴其炭。但存其炭。全无水矣。其从空入假之时。但见俗谛。全无真理。犹之乎沐浴其炭也。故以表之。然令一句。表从空假入中观也。既以水洗炭。以炭然火。但见其火。全无水之与炭。其从空假入中观时。遮乎二边。但显中理。犹之乎然令猛炽也。故以表之。已上表三观如此。投是下。表能破所破皆不可得也。前来有能破三观。所谓酥也。有所破五住。所谓蜜也。至此虽有能破所破能观所观皆不可得。唯一中理。犹之乎投酥蜜于炎炉烧令尽也。故以表之。从是十二分三德理将穷。十二品无明惑将尽。别因成矣。应克当教果佛。故以享佛表之。上来圆因克圆果。别因克别果。自行已成。自行既成还应化他。故下有令其等文也。
二化他中。令其等者。前之献供但在坛内。全事即理。全性起修。以表乎自行成矣。然而一切众生犹然未了。以故四外遍悬幡华亦同见之。以显全事即理全修即性也。由诸众生向来识心用事。到此中时。亦见其事即会其理。所有五六七八等识一一转成乎智。有四智矣。故以四外表之。又幡有动转之势。凡见之者。可以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故以悬幡表之。华即耳根妙行。凡见之者了达乎此。亦能返闻闻性。亦成耳根妙行。故以悬华表之。如是自行既成。化他亦就。明献供清净轨则已竟。
三明设像清净轨则分三。初于坛下设四壁像。二应于下设当阳像。三帝释下设外护像。三处皆设像者。欲令行人睹像生敬因敬生悟也。
初中。坛室表明自性。四壁表自性中见闻觉知修耳根三昧也。亦可表照有之智照空之智照亦有亦空之智照非有非空之智也。如来是究竟之极果。菩萨是修习之真因。设乎坛室。亦表自性极果及真因也。又行人修是三昧为供养之。亦当如如来证极果之证。亦当如菩萨修真因之修。即此见闻觉知而能如是显发。所谓安乐妙常也是六根也。
二中。当阳者。表如来所证中道之谛理。卢舍那报身佛也。此云净满。惑无不破为净。德无不显为满者。修此三昧为供养之。表行人亦当如舍那如来惑无不破理无不显成报身佛也。释迦乃娑婆教主应身佛也。此云能仁。不住生死。不住涅释。还来娑婆。教化众生者。修此三昧为供养之。表行人亦当如释迦如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还来娑婆教化众生成应身佛也。弥勒即释迦当来之补处佛也。此云慈氏。所谓慈隆即世。悲臻后劫。与一切众生之乐。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修此三昧为供养之。表行人亦当如弥勒如来慈隆即世悲臻后世与一切众生之乐拔一切众生之苦补处将来也。阿閦东方佛也。此云不动。东方群动之首。而有不动如来。此乃证得即动而静即静而动动静不二者。修此三昧为供养之。表行入亦当如阿閦如来证得即动而静即静而动动静不二者也。弥陀西方佛也。此云无量光。亦云无量寿。具有四十八种之大愿一十六种之妙观。摄受众生往生其土者。修此三昧为供养之。亦当如弥陀如来具四十八种之大愿一十六种之妙观摄受众生往生净土也。已上皆如来果人。诸大下菩萨因人也。观音菩萨。称为诸大变化者。以其能现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更现八万四千烁迦罗首八万四千母陀罗臂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故也。观音是耳根圆通之主。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乃至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者。修此三昧为供养之。表行人亦当如观音之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乃至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而起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及八万四千烁迦罗首母陀罗臂清净宝目而为圆通王也。金刚藏以其破无所破而无所不破是为金刚。以其具无所。具而无所不具是为藏者。修此三昧为供养之。表行人亦当如金刚藏破一切惑具一切德而称金刚藏也。以此二位菩萨列于五佛之左与右。故云安立左右。上来如来究竟极果。菩萨修习真因。而当阳所设如此。
三中。帝释欲界主也。具修五戒及夫十善者。修此三昧为外护之。表行人戒无不备善无不生也。梵王色界主也。能离六欲能生禅定者。修此三昧为外护之。表行人欲无不断定无不生也。乌刍瑟摩。正是厌淫欲观火大而成就者。修此三昧。亦为外护。表行人亦得离欲而成火光三昧也。自帝释已下为外护者。总表行人圆通成就。当来凡有建坛修圆通者。亦得为外护耳。则知外护所设有大威力也。坛壁当阳所设。具有大慈悲也。赖慈悲故。令行人所修之三昧自得成就而入证之。仗威力故。令行人所修之三昧天魔邪外而远离之。明设像清净轨则已竟四明行道清净轨则分三。初悬镜。又取等也。二期限。于初等也。三行成。即于等也。
初悬镜之文。古来分入设像。今分行道中者。以其后有镜交光处承佛摩顶故。且前是设像。于镜有何所关。所以分入行道也。取八镜者。表果人之八正智也。悬虚空者。表八正智观第一义空之妙境也。坛中镜是表因人智。今以虚空方及乎面悉相对者。正表因人之智彻入乎果人之智。果人之智彻入因人之智。因果虽殊其智不二者也。形影相涉者佛菩萨及外护圣也。修习三昧行人凡也。以佛菩萨外护之形影涉人乎三昧行人之形影。三昧行人之形影涉入乎佛菩萨外护之形影。形影虽别圣凡一际。正显圆明自性之体因果圣凡无不平等之者。所谓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离下凡之一念也。
二期限分二。初于初下初七日。二第二下二七日。三第三下三七日。今总释之。一时常行者。即常行三昧也。若下文端坐又是常坐三昧也。一百八遍。即对治百八烦恼也。我毗奈耶等。即指梵网中十大愿也。云恒于六时行道及一向发愿一向持咒。盖尽其七日行道七日发愿七日持咒也。此就别言。若就通言之。三七日之中皆应有行道发愿持咒也。如是行道发愿持咒。皆了达即事成理全性起修之旨。所以感佛摩顶也。镜交光等者。即前空镜及与□镜光光相照之中。佛现其身以摩行人顶也。从是摩顶障可破德可显耳。此与前之略明三七之文。文虽广略义盖同也。
三行成分二。初正成。即于等也。二不成。阿难等也。初中。即于二字承上摩顶而言也。谓行人三七日中精勤修习。感佛摩顶。即此道场。便得身心明净也。身心明净者。以其修是耳根三昧得证圆通之时。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是为身明净也。又入流亡所乃至寂灭现前唯一性净明体。是为心明净也。合而言之。故云身心明净。若假喻发明。犹琉璃之内外映彻也。
二中。若此等者。文虽重在戒师。则其十人皆并重也。所谓一清净皆得清净。一成就皆得成就。设有一不清净皆不清净。一不成就皆不成就。其关系也盖非浅小。设不尔之。所谓徒劳施设终无利益。如来金口叮咛若此。今之建坛修三昧者。可不慎哉。可不慎哉。明行道清净轨则已竟。
五明坐禅清净轨则中。端坐等者。谓前或行道或发愿或持咒。到此一味。以奢摩等微密观照成就妙三昧也。有利根等者。问如此圆顿教法。且加利根之者以为修习。云何所证止初果耶。答有二意。一者约深深而言。须陀洹者此云入流。今修三昧已得入流亡所。故借须陀之入流以名所证之入流耳。二者约浅浅而言。虽曰须陀洹乃初信也。盖借藏之初果以明圆之初信耳。实非藏教之初果也。若非圆之初信。云何上有身心明净。下有成佛不谬之语耶。成佛不谬者。以其已在位不退也。无明将破中道将显故耳。已上明坐禅清净轨则已竟。汝问下总也。意谓汝阿难前问我。云何建立道场合佛清净轨则。如是之结坛清净轨则。乃至如是之坐禅清净轨则。方可谓之建立道场合佛清净轨则。故云汝问等也。三安立道场竟。
四自阿难顶礼去。重请说咒之文也。分三。初重请。阿难等也。二正说。尔时等也。三护持。说是等也。初又三。初阿难下叙咒力。可知。二惟愿下正申请中。尚未亲闻者。如来在室罗城中说咒。阿难在登伽淫室。故云尚未亲闻。三于时下众作礼。亦可知。
二正说分四。初尔时下如来化现中。世尊等者。化而复化。所谓无记化化通也。二大众下大众观听。可知。
三南无下说正神咒。咒是秘密不翻。不翻而有翻者。止翻其字。不翻其义。既云不翻。不必云其某处是归依之词某处是鬼王之号乃至某处是部党之名也。但经文是显。显诠也是藏性。咒文是密。密诠也是藏性。显密虽殊藏性是一。则知显无所显全以密为显。密无所密全以显为密耳。
四举益劝持分二。初阿难等约果德。二阿难等约因行。初又三。初总明利益。阿难等也。二别示五双。十方去也。三总为结归。若我去也。
初总明利益中。是佛顶等出生诸佛者。如前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是显诠也。今佛顶咒出生十方诸佛。是密诠也。则知显密同能出生诸佛也。然咒是大白伞盖三德之理。诸佛所证正是三德理体。是为出生之诸佛耳。以其神咒能出生十方诸佛。所以下有别示五双也。
初别示五双分五。初成道降魔一双。二应身说法一双。三授记拔苦一双。四上求下化一双。五入灭付法一双。
初双中。正遍知者。以不偏乎空有中三。是为之正。全空全假全中。是为之遍知觉。即三智一心中知及夫三觉圆满也。执此咒心降伏等者。其法如金刚王。无情不破。无执不殒。所以诸魔皆伏外道皆制。
三双中。大小诸横者。大横有九。小横不知数也。
五双中。严净戒律等者。如今如来涅槃会中扶律谈常也。故云悉得清净。
三总为结归分三。初若我下指广。二若说下别名。三汝等下劝持。
初中。经恒沙劫终不尽者。以其所诠乃是藏性。亘古今而无始终。遍法界而无去来。所以经恒沙劫说不尽也。
二中。别明可知。
三中。汝等等者。正以小况大以浅况深也。谓其小乘之果。尚非此咒不能。何况大乘。欲坐道场。舍是咒而能远诸魔事无有是理之处。故云汝等等也。
二约因行分二。初阿难若诸去明书写以劝持也。可知。二阿难我今去明持诵以劝持也。分三。初阿难下总明。二当知下别示。三是故下总结。
初可知。
二别示又十。初能除诸难。当知等也。二能生诸善。阿难等也。三不生他处。从第等也。四聚诸功德。此诸等也。五众行成就。是故等也。六能灭罪障。阿难等也。七满其所愿。复次等也。八能安国家。阿难等也。九年丰障除。阿难等也。十恶星不入。阿难等也。
初中。不能烧等者。能持此咒。唯一法界理体。安更有水火等之所害也。
三中。从第一劫至后身者。初心谓之第一劫。金刚后心谓之后身也。
四中。此诸众生至悉与此人者。若尔三昧亦可慧矣。不然虽曰与此功德。然持者所得功德。与诸佛所证同一藏性。似乎与者。实非无因而得也。
六中。设犯禁戒于未受时者。谓未受持咒之前也。纵经者。正指前所犯耳。设着不净等者。此又指时咒之后也。纵不作坛。等者。为显咒之力用。非谓不作坛而可修三昧也。
八中。脱阇者。此云幢也。
十中。二十八大恶星者。有云别有二十恶星。则亦不然。即此二十八星。亦可为善。复可为恶。若人行善。恶亦善矣。若人行恶。善亦恶矣。诸恶灾祥永不能入者。云何祥亦不入耶。盖灾既不生。无一而非吉祥之者。何待入而为祥。若待入而为祥似有不祥者在。故云灾祥永不能入。
三是故下总结。可知。
三护持分六。初说是下金刚也。二尔时下天王也。三复有下鬼神也。四复有下天神也。五复有下灵祇也。六尔时下金刚藏也。
前五可知。六中。散心游戏者。非同凡夫之散乱也。但其不结制耳。我以宝杵殒碎其首者。问金刚藏菩萨是大慈者。云何行此不慈事耶。答要知金刚藏亦具折摄二门。其恶也应以威力而折伏之。故加以宝杵也。其善也应以慈力而摄受之。所以恒令此人所作如愿也。即此一□具有慈威耳。
自阿难即从座起去。第三显究竟坚固位之文也。最初阿难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最初方便。是则有因有果。有因中之先务。如来总答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皆由一切众生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故有轮转。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此一番问答。楞严大旨已尽。嗣后不惮重烦一一启请。如来约色心开合一一详答。自七处徴心。至四卷中云何自欺尚留观听。总发明究竟坚固之理。圆通疏所谓约不思议三谛以酬三止之请是也。已统开圆解。自请入华屋之门。如来约二决定义。复令二十五圣各陈圆通。至文殊拣选。的指耳根最初方便。以至摄心轨则安立道场显密双修。无非行门之事。所谓依究竟坚固理。起究竟坚固行。圆通疏所谓依解起行以明不思议之修。至此中来。理行既备。当广开圣位以示证果之相。故有此文之生起也。然近指则行门中叙益云。观佛菩提及大涅槃。明了其家所归道路。但归家之路。必有种数故请。若远稽首□初云如是终始地位永无诸委曲相。今须祥明故请。正与最初通请得成菩提照应。文分为二。初陈请。阿难等也。二答示。尔时等也。初又二。初阿难下经家叙相。可知。二我辈下当机陈词。分三。初迷悟双陈。即我辈等。二申请位次。即世尊等。三大众作礼。即作是等。
初中。我辈等者。愚必自用。故好多闻。钝必难入。故不求出。已上叙迷也。蒙佛下陈悟也。指前的指耳根圆通及摄心轨则安立道场为慈诲耳。得正熏修等者。指前闻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此修无别以为修。全以闻根自性为修。以熏亦无别以为熏。全以闻根自性为熏。是为正熏修也。则知不能全性起修。乃是错乱修习非正熏修也。前来唯生灭身而已。今得耳根正熏修之法。当转生灭身为金刚不坏之身。前来唯生灭心而已。今得耳根正熏修之法。当转分别心证常住真心之心。是以身心俱为快然。而获是丰饶利益也。
二中。如是修证佛三摩提者。自有二意。一者如来所修皆以性为修。修无所修。如来所证皆以性为证。证无所证。今不言全性而修全性而证。但以佛字而双摄之。故云佛三摩提。二者此三摩提耳根圆通之法。从佛金口演说。今以能说之人以明所说之法。是以云佛三摩提。未到涅槃者。以初心对后心。中间位次甚多。故云未到涅槃。正请位中。当以云何至何诣何云何分为四科。与下文一一相对。具如下辨。而或以前一为通请。下三为别请。其始也至何渐次发是修行。其继也诣何方所深入地位。末乃穷极因□。则三渐次在干慧前断无疑矣。则以渐次为三。干慧为一。十信至四加行为四十四位十地为十。等妙为二。后止云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者。以其妙觉非路。干慧非真。又三渐次乃是能成□是所成。所以后云清净修证渐次深入。又云皆以三增进故。□能成就五十五位。以故止言五十五也。然证有浅深。位有高下一为执理迷事。二为执偏迷圆。其谓理本无修。何更有证。天然具有如来性德。言修证者但得其事而已。又谓圆顿修习直下便是。何有许多位次可历。若虽修习不能直入。必须假位而得证者。但是偏渐而非圆顿。此皆不然。若论其理理则顿悟。若论其事用次第尽。徒以理为是。不因修习。从何证入。譬如家人流落他方。若要归来。必须从路。中间不无程限次第。论理顿悟。犹了知家中者也。论事因次第尽。犹从路而归也。若论其圆。是利根也。若论其偏。是钝根也。既有利钝之分。不无迟速之别。然其修习及夫证入皆不可少。何得圆无位次偏有高下。犹之乎二人同在他方归来。一聪利者得其捷径。一愚钝者得其纡路。虽有纡捷。其路是同。但到家有前后耳。今圆顿犹聪利得捷径者也。偏渐犹愚钝得纡路者也。但证果有迟速耳。其修证位次安可得废。为后世者执理迷事执偏迷圆二号人。所以阿难为请如来为说。若曰理之与圆无修证位次。此皆渎乱圣经疑误众生者也。三中可知。
二答示分三。初尔时下赞许。二阿难下受教。三佛言下正说。
初赞许中。言善哉善哉者。一赞其从圆解以修圆行。一赞其从圆行以请圆证也。悬示等者。从是耳根。以为修习。任运分破无明。分显三德。到涅槃山顶。坐菩提觉场。□无委曲之相及乎退屈之事。是为正修行路也。
二受教中。刳心者。易云刳本为舟。今取屏除妄虑虚净其心也。
三正说。分二初总明。佛言等也。二别示。阿难等也。
初中。当知等上应先云。如来欲示诸圣位次。先明世界众生二颠倒因者。正以妙性湛圆绝诸名相。此中尚无依正之假名。何有智断之证相。但由迷真起妄性颠倒故。转菩提成烦恼。则成十二类生。若能返妄归真性不颠倒。转生死为涅槃。则成六十圣位。此迷悟之源不可不知者也。是则世界众生因迷妄而有。菩提涅槃亦对迷妄而立。然于妙性体中了无诸相可得。故必先示颠倒以为所破。复明位次以为所证也。妙性圆明者。以其圆满周遍法界是为圆。以其明净照了一切是为明。此之妙性之中。世界众生菩提涅槃俱为名相。本来圆离。故云当知等也。现在有世界众生者。由生灭名妄而有。妄之所以生者。皆因一念不觉。从是而有因缘和合虚妄之生及夫因缘别离虚妄之灭。又因妄而生。是因有无明有世界众生。因生有灭。是次第迁流终而复始。故云因妄等也。又有菩提涅槃可修证者。既从真以起妄。还返妄以皈真。则有菩提及夫涅槃。故云灭妄等也。
二转依号者。在迷□起妄。转真实而依虚妄。则有世界众生。是一转依也。在返妄归真。转生灭而依真实。则有菩提涅槃。是则又一转依也。则知世界众生。非因他有。秪迷真而起妄故。其菩提涅槃亦非他有。秪□妄归真故。然于自性体二皆不得。是为二转依号也。此正明□菩提涅槃之所以。意显一理原无名相今说地位因灭妄故不得已而强立名相也。
二别示分二。初从真起妄明颠倒。自阿难汝今去也。二返妄归真明地位。自阿难如是去也。初又分二。初阿难下叙意。二阿难下示相。
初叙意中。先当等者。意谓二转依号既因灭妄以名真。则虚妄颠倒之因不可不知。若知其因。则妄可灭而颠倒不生。不生则无生矣。故曰斯则真三摩地。譬如讨贼要须知贼之所在也。
二示相又三。初合明。阿难等也。二分释。迷本等也。三相涉。三世等也。
初合明者。合明世界众生生起之相也。有云止明众生。不明世界。以初但云众生故耳。此非然也。但以标起唯是众生。若其所结。二皆具耳。由性二句。先明其真而有妄也。初句指上妙性圆明也。即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及元明自心性净明体。俱换文耳。次句结上起下。谓其真性本来明妙而无昏闇。是为性明。本来圆满而无缺陷。是为性圆。如是性明圆中本无其妄。因一念不觉即有其妄。故曰因明(云云)。因明二句正起妄也。盖性本圆明。将欲一个妄明以为能发。则其真性翻为所发。然真性本来自明。何待而发。若立一能发之□。则有一所发之性。故云因明发性。能所之性一立。则其妄见从此而生。故云性妄见生。如前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也。圆明心性之中。真尚不有。那得有妄。今妄见一生。则毕竟无中而成究竟有。故云从毕等也。如前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也。此有等者。上有字□□究竟有之有。以无明为体者也。下有字。指根身及乎器界也。既从无明而有。乃虚妄之因以为其因。则非其因。故云此有等也。能生之因既是无明。全体虚妄。而为非因。则其所生能住之众生。及夫所生所住之世界。二者之相亦皆虚妄。而无根本可得。故云住所等也。能生之无明既是虚妄。所生之世界众生亦皆虚妄。从此无住虚妄之中。而世界众生纷然生起。故云本此等也。合明世界众生如此。
二分释为二。初迷本下释众生颠倒。二阿难下释世界颠倒。标起不言众生。结文而云众生。所谓结而不提者也。世界中。标起而言世界。结文不云世界。所谓提而不结者也。
初中。迷本四句。总示众生之颠倒也。将欲三句。别明偏渐众生之颠倒也。非真二句。别明二乘众生之颠倒也。展转六句。别明六道众生之颠倒也。由是等。总一切众生之颠倒也。初总明中。迷本等者。一切众生从何而有。皆由迷其本来圆明自性一念无明虚妄而生。故云迷本等也。既从无明虚妄而生。那有真性之体可得。能生妄既无体。所生众生何依。故云妄性等也。□偏渐中。将欲等者。偏渐之人不能达妄即真。必须破妄显真。□知自性之中真妄两不可得。汝若欲舍其妄而复其真。则汝欲复真之真亦是妄矣。真尚不生。安有妄舍。故云将欲等也。则知偏渐众生是颠倒耳。明小乘中。非真等者。二乘之人。必欲离□才显乎空。不知离有见空已是妄矣。故云非真。更复离有见空之中求复真性。乃更妄矣。故合云非真等也。非相即妄相也。乃妄中之妄耳。非生下。正出妄不可得。四非字不同上之非字看。皆遣词也。非生非住者。谓其生住异灭是无明之相。若就圆明心性了不可得。但略下之异灭二相。故云非生非住。非心非法者。谓其身受心法是无明之体。若就圆明心性亦不可得。但略上之身受二法。故云非心非法。若欲观身受等四。而破生住等四。以显偏真。以求复真。自当成妄更妄也。又可四非字从上非相发来。此正言惑。而未言业与众生。生住言其相。心法言其体。正指起惑之本本于心法。起感之相相在生住。意谓非真求复根本既妄。凡所有心妄更妄矣。故云非生非住等也。则知二乘众生是颠倒耳。明六道中。展转等者。谓凡夫众生。自一念不觉。六尘引起六根。六根还缘六尘。互互相引。重重生起。即下云六乱妄相者是。故云展转发生。发生不已。纯一虚妄烦恼之见。故云生力发明。烦恼既成自当造业。故云熏以成业。业既成已自当感报。故云同业相感。同业者。四生中止取胎卵而言。□□父母己三业之所同者。是为同业也。既招其报。必有杀盗淫酬偿之相灭。及夫杀盗淫缠缚之相生。故云因有等。则知六道众生是颠倒耳。若论其偏渐。若二乘。若六道。无一而非颠倒。皆因一念无明之故而有。所以初云迷本。至结云由是等也。
二释世界众生颠倒中。是有等释界义。非因等释世义也。是有所有非所因等。牒前此有所有非因所因等为世界因也。谓此有所有。则四方分段妄生。既有分段界畔自立。能有指惑业说。所有指众生说。故云是有等也。谓本非真因。妄为所因。本非所住。妄为所住。因此转变迁流。而三世遂成矣。所因亦指惑业说。所住指众生根身说。以此无住无明念念熏彼所住。故云非因等也。如是则知世界颠倒亦由无明而有者也。
三相涉又二。初三世下标举。二是故下释明。
初标举中。三世等者。非若前之以世涉方以方涉世。盖谓世界依报与众生正报互相涉入生六乱妄相也。从是相涉了无休息。自得致乎变化一十二类众生也。
二释明又二。初释成因。是故等也。二释成果。乘此等也。
初释成因中。因动等者。动即上文之相涉也。因其无明不觉。遂致根尘相生。是为因动有声等。如前觉明空昧相待成摇之义同也。因动有声之句贯下五句。因味知法之句彻上五句。一贯一彻。一上一下。以根缘尘。以尘引根。互互相生之相尽于是矣。若欲显了明白。其始也因动有声之句传传而下。曰因动有声乃至因动有法。其后也因味知法一句传传而上。曰因法而知乃至因色有见。中间可推而知也。六乱妄相等者。其心或缘乎声忽又缘色。或缘乎香忽又缘味。于六尘中了无定体。是为六乱妄相。因此乱想之中习成恶业之性。即欲等十二颠倒以为本。而造杀等十恶之业。是为成业性也。以其成业性□远成乎苦果。是以十二区分由此而轮转不息也。十二区分。各以自类为言。十二轮转互为感报而言也穷十二变等者。如因色有声因色有香乃至因色有。法。又因声有香因声有味乃至因声有色。如是六尘互互而生。具有六番。若因见有闻因见有嗅乃至因见有知。又因闻有嗅因闻有尝乃至因闻有见。如是六根互互而为。亦具六番。合言之。是为穷十二变一旋复也。
二释成果又三。初乘此下立名。二阿难下示相。三是名下结归。
初列名中。乘此等者。盖因世界颠倒六尘之中一一互显。尘以牵生。众生颠倒六根之中成乎六乱妄相。而此妄想取着六尘之时。或缘之为虚妄轮回动颠倒。以至杀颠倒。故名果报。有胎焉卵焉更相变易。亦六乱而无定趣也。卵生等十二类。若按瑜伽俱舍等论。从壳而出曰卵生。从胞而出曰胎生。从湿而出曰湿生。离故趣新曰化生。本质既无但因明耀之色。曰有色。空无色相曰无色。唯以想心成质曰有想。顽无所知曰无想。自质非实托彼成故虽有若无。曰若非有色。己本无想。由彼想以心成我质。曰若非有想。我有儿想。彼无父母想。虽彼无想现以□我儿想。曰若非无想。有云有色是色界。无色是无色界。有想无想至非有想非无想。亦无色界空处等四天。若作是说。皆非然也。一者因果不相应。二者名义不相应。何以故。此十二类生。□体六乱妄想者也。若夫色无色界。禅定之人方生彼天。今乱想亦生彼天。则因何劣而果何胜。是以若作是说。因果不相应也。
下文云。有色羯南流转国土。无色羯南流转国土。乃至非有想非无想羯南流转国土。云何名是有色羯南无色羯南等。而义又是色无色界。是以若作是说名义不相应也。当知此十二类唯在欲界中论。以故皆谓之羯南也。若夫忉悧已上。所谓有定天人。未必如下地众生六乱无绪。上之二界又可知矣。不知但就现前幽显可验者略示之耳。若曰通上二界。深违佛旨也。
二示相中。分为十二。次第可见。此十二种。总由六乱妄想为之因以生十二类颠倒。复以十二颠倒为之缘以造十恶等业。故逐妄别其升沉。随业分其轻重。此十二类之所以区分也。然一一类中各具八万四千乱想者。盖此烦恼乱想各各具有。但随类转变。则烦恼亦随类偏显。故如鱼鸟之类以飞沉偏显。则诸烦恼俱属飞沉。所以遂有八万四十飞沉乱想。下例明之。又复应知。此乃类生果上之乱想。非因中虚妄动等六乱妄想也。初动类中。言因世界等者。六乱妄想。于六尘中起虚妄动颠倒时。其想有升有沉故和合气成。遂有八万四千飞为羽族沉为龟蛇。此亦理势之必然也。余可例之。虚妄者。以其想生故也。动颠倒者。亦以其想故也。气成者。卵以气交故也。飞沉者。想有重轻。若轻者升而飞。若重者沉而坠也。则知鱼为想重。鸟为想轻者矣。此中虚妄及下杂染乃至怨害等。又此之动颠倒及下欲颠倒乃至杀颠倒。皆属烦恼障也。此之气成飞沉等乃至怪成含父母等。总属恶障也。此之卵羯南鱼鸟等乃至下文非无想羯南土枭等。总属是果报障也。具如教观旨抄。欲类中。横竖乱想。正以六根妄想。起杂染欲颠倒时。有邪有正。正则为人为仙而竖生。邪则为畜而横生。邪正相半则为龙类。以龙在天为竖。在水为横耳。言杂染及欲颠倒。以其是情生故也。滋成者。胎以精交故也。趣类中。翻覆乱想者。由六乱妄想。起执着趣颠倒时。逐心背信翻覆任情致成其形。或覆或翻。或飞或走而无定趣。言执着及趣颠倒者。以其是合感故也。
假类中。新故乱想。正以起变易假颠倒时。情念乖离新故更变。故受生时。或转□为飞。蜕飞为潜。触类而成。假借相禅也。言变易及假颠倒者。以其化以离应故也。障类中着即显也。余可知。
惑类中。此正厌有着空灭身归无。销之散之。遂成阴隐乱想。如舜若多是也。
影类中。此正蹈迹附影。似有似无。忆以成之。故为潜结乱想。而感神鬼精灵之类也。
痴类中。枯槁乱想者。正以起愚痴颠倒时。以心如土木形如金石。为长生久住之计。故成枯槁乱想耳。
□类中。非有色相成色羯南。谓自质非实。托彼而成。以起相待。因依伪颠倒故也。例如水母。性类中。非色无想无色羯南。自质本无。托彼咒诅而成色质。正由邪业相引性颠倒故。不由生理也。罔类中。非有想成想羯南。己本无想。因彼质而成我想。正以□乱妄想。证罔取他。纳为已有。故成蒲卢等。盖蒲卢等本为桑虫。非有蜂想而成蜂想。故云异质相成。
杀类中。非无想相无想羯南。盖我有儿想。故云非无想相。而土块毒果本无父母想。故云无想。正以怨害相酬。杀伤相反。良由因中畜养一切。始则亲养。终则杀伤。恩反成怨。故感土枭之伦。始则居然一父子也。终必食之。此形类相随。果报不忒。亦不期然而然者耳。破镜乃是食母之兽。非鸟也。今言鸟者。应云等如上土枭等。
三结可知。统上约生灭明妄。以成十二类生已竟。大约要显迷真故有世界众生种种颠倒之不同也。若其破妄。即有菩提涅槃。诸位证入之少异。迷悟相翻。意在于悟。从悟说位。用酬阿难前□□□。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七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八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二从阿难如是去。返妄归真明他位之文也。此中位次。众说纷然。或以三渐次为横遍诸位者。或以干慧三渐次位圆家五品十信尽摄其中者。或以单复十二乃至妙觉为七者。或以经文但言五十五位而未许六十圣位者。或以金刚心为等觉别开者。今试以当机问词及吾宗六即定之。自无余议矣。尽当机问词有四。初通请云。未到涅槃。云何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次别请云。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得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如来答中。先明渐次。次明干慧四十四心。次明十地。再次始明等觉。故总结云。如是重重单复十二始尽妙觉。次序条然无烦别说者。如吾宗六即者。凡夫本具圣位为理即。从此得闻为名字即。干慧为观行即。十信为相似即。十住至等觉为分证即。妙觉为究竟即。则知此中三种渐次。正名字升进之位。以其不独解名。且能修观。但未入品。非观行位。若其修之不已。近能伏五住而登干慧。远能破三惑而跻分证。故经云因不流逸旋元自归。以至六用不行。是人即获无生法忍等。俱系如来悬示。后位功由于此。而非三渐次当位功行。何能如是。此乃大旨。不可不深知也。圆通流云。此法修之始于名字。成之登于观行。至哉言矣。干慧地中。以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达阴入界本如来藏。人法二执了无性实。故云执心虚明纯是智慧。而如来藏唯妙觉明。故云妙性圆明莹十方界。但欲爱初干。未与法流水接。判属观行无疑也。十信位中。能破界内见思。及破界内外尘沙。以伏无明住地惑。故初信即云一切妄想灭尽无余。则后后胜前前。而十信又可知矣。谓非相似也乎。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觉。此诸位中虽浅深有异。而分破分证。位位具诸功德。则总属之分证。唯后妙觉乃名究竟即耳。况结文云。重重单复十二始尽妙觉。则十二为能尽。此在于因。妙觉为所尽。而在于果。乌得并妙觉为七乎。当知三渐次干慧四加行等觉谓之单。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谓之复。不唯称谓无乖。亦且义意有据。则六十圣位亦从可识矣。其经言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者。例如吴兴渐次干慧非真妙觉非路。达者详之。分文为二。初正答。阿难如是去也。二结显。是种种地去也。初又分十。始于三渐次。终于等觉。次第可见。
初三渐次又二。初阿难等结前。二汝今等明今。
初结前中。如是等法也。指前十二类众生一一互具十二类也。前十二类。因十二颠倒之因。感十二颠倒之果。今以一一之果还资一一之因。如胎一类造余十一。乃至非无想类亦复如是。故云如是等也。犹如下喻也。妙净明体中。一念不觉即有十二类生各具十二。犹如捏自空华而发生也。捏目喻一念不觉之颠倒也。乱华喻六乱妄想而有十二类更各具十二类也。颠倒下合也。颠倒等者。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圆满者。因颠倒故。翻圆满为十二类缺陷矣。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真实者。因颠倒故。翻真实为十二类虚妄矣。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清净者。因颠倒故。翻清净为十二类染污矣。性净明体本来微妙而明了者。因颠倒故。翻明了为十二类昏暗矣。犹之乎清净眼晴明空。因一捏目。而虚空中狂华乱生。空华因捏目而有。十二颠倒因一念不觉而有。故云颠倒等也。良以真性不可思议。翻此性德而成乱想。业力亦不可思议也。
二明今又分三。初标举。汝今等也。二徴列。云何等也。三释明。云何等也。
初标举中。汝今等者。虽牒前请词。实统收前之解行二门也。盖修无所修。全以不生灭为本而修。则即于耳根返闻自性旋倒闻机以为能修之要。证无所证。全证众生本有。则即于常住真心中中流入以趋究竟之妙。故云汝今修证也。云佛三摩提者。拣非偏渐之修证也。本因元所乱想。即上一一类中各各互具者也。又即因动有声乃至因味知法等也。欲除此想当立渐次。故云立三渐次等也。如净下立喻也。喻行入因心。除去二字正喻三渐次功行。毒蜜喻十二颠倒。毒蜜能丧色身报命。此之颠倒能丧法身慧命。故喻毒蜜。汤水喻耳根法门之正行。灰香喻三十七品之助行。甘露喻所证也。所谓先净因心。后证果德耳。又可除去二字总喻三渐次。净器毒蜜同前。汤水等别喻三渐次。违其现业喻以汤水。刳其正性喻以杂香。除其助因喻以杂灰。以三渐次即修耳根三昧故。后贮甘露喻五十五位及妙觉也。所以下之结显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则知三渐次为能增进能成就也。五十五位为所增进所成就也。
二徴列中。初二句徴也。二六句列也。徴可知。列中每各二句。上句修。下句断也。言修习者。谓初于闻中不令循声流转。数数返闻自性。除其助因者。五辛为资助正性之因。然亦就饮食中一端。类而推之。凡五根所入生烦恼因皆可除之。为入证初门耳。真修者。谓返闻自性务以真三摩地渐次熏修。刳其正性者。杀盗淫为一切众生之正性。使入诸苦故。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今刳而去之。则生死轮回可息矣。增进者。即此反闻工夫增进其行。违其现业者。谓六根之中现前流注新新造业。违之使内六根不复流逸六尘。乃至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如是所谓现前之业无不违矣。又违其现业及前除其助因刳其正性。一经所谈不出此之三句。何则。若果违其现业除其助因等三。圆解从是以开。圆行从是以成。圆位从是以证。便可请结圆经之名。乃至七趣自得乎精研。五阴自得乎详辨矣。所以谓一经所谈不出此三句也。此中虽列修习等三之所修除其助因等三之所断。下释明中正明所断之三。不言所修之三。以所修是能断。举所断能断见矣。又前来所修无非是修习等。所以但举断不举修也。
三释明分三。即除助因等也。次第可见。初除助因又三。初云何句徴。二阿难等释。三阿难下结。初徴可知。二释又三。初明因由。阿难去也。二劝断荤。阿难去也。三出过患。如是去也。
初科为因由者。为欲断五荤之助因。借此四食而叙来源。所以有食甘句结四食也。食毒句指五荤也。不能自全等者。谓其各有形命。非食则死。故必依食而住也。段食等四。若依经论所说不一。然此十二类生止在欲界。则知四食亦应就欲界而释也。一段食者。段即抟也。经论皆称抟食。以手抟取曰抟。今言段者谓分段也。食有资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名段食。二触食者。触即对也。谓六根所对色等六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是以翻译名义云。见色爱者名食。岂非触义乎。设非触食。何以观戏剧等终日不食而不饥也。三思食者。思即意思。谓第六识。思于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于诸根。如人饥乏。至有食处。望所得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四识食者。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
二劝断荤中。正明食辛非行者所宜也。食甘二句。明食有利害。盖指五辛为毒类也。虽不致死。而发淫增恚。非毒而何。故求三摩地者当断此也。五辛如别释。言其发淫增恚。总是助火耳。
三出过患中又二。初如是下明说法人也。二是食下明坐禅人也。初可知。次中。大力魔王等者。魔王唯恐行人成就。时欲坏之。今既修禅。食其五辛。天仙不来守护。而魔王乘隙可入矣。故曰大力等也。现作等现身也。非毁等说法也。命终等者。既闻其说。命终之后为其眷属。受魔福尽还堕地狱也。非毁禁戒者。自不能除。反毁持戒者。曰何必斤斤两两以戒为持。若作是说。所谓法说非法也。赞淫怒痴者。因大乘经云。淫欲即是道。贪痴亦复然。便谓淫怒痴等不碍于道。殊不知此是全妄即真达性之言。若作错解。所谓非法说法也。
三结可知。
二刳正性。亦有徴释结三也。初徴可知。二释亦三。初直示功行。阿难等也。二正出方法。当观等也。三预明效验。禁戒等也。
初直示功行中。要先之句总明严持。承断下别明严持也。所谓使淫杀不生也。淫须从心止绝。不唯执身不行。亦且执心不起。到此不行不起之心亦不可得。故云永断淫心。酒能致乱。助欲性故。肉能伤慈。起杀心故。以火助食而不啖生者。防杀之至也。酒本昏性。行人若饮。其昭昭者翻为昧昧矣。其惺惺者翻为昏昏矣。则其慧命之失可知也。肉本丧慈。其形虽人畜之别。其体本同有佛性。若食其肉。即断佛性种子。则其法身之丧又可知也。所以不应餐酒与肉。是修行人等。反显劝持也。可知。
二正出方法中。当观等者。正示断欲之法也。犹如等者。世间毒蛇止杀色身报命而已。淫欲能丧法身及夫慧命。世间称怨贼者。劫财为贼。夺命为怨。今淫欲不唯劫功德法财。亦且夺慧命。故喻之以毒蛇怨贼也。所重全在当观二字。下之执身不动执心不起全由此中得力。先持等。复明持戒有序不可躐等。先持等比丘戒也。后行等菩萨戒也。近有谓比丘戒难持菩萨戒易持。然在比丘执身不动犹可把提。若其菩萨执心不起了无摄持。反为易者良可慨矣。
三预明效验中。禁戒等者。预序其效验也。若近在观行。远在相似。所以禁戒去叙观行也。是清去叙相似也。下之违现业之预明效验亦然。云戒成就者。谓于淫杀二种。执身不动执心不起戒当成就。永无相生。断淫故也。永无相杀。断杀故也。既无生杀业因。何有生杀业果报哉。偷谓窃取。劫谓强取。无负累者。无负债之业累也。不还宿债者。如以大妄语贪其供养。还当酬偿。今既不妄。不须还也。总而言之。淫杀盗妄四皆清净。故云禁戒成就。预叙将来得观行之效验如此。是清等。预叙相似之效验。即六根清净也。不须天眼。眼清净也。闻法。耳清净也。亲奉圣旨。舌清净也。得神通者。身清净也。宿命清净。意清净也。虽略鼻根亦可兼耳。若要释此。即于法华六根清净为对显之亦可知也。以叙相似之效验也如此。
三结可见。
三违现业。亦徴释结三也。初徴可知。释亦有三。初阿难下正出功行。二十方下预明效验。三从是下随行安立。
初正出功行中。以无贪淫等。若承前不止于无淫。乃至无妄语亦具也。又就文不唯无贪淫。凡六根所对皆无贪矣。所以云于外等也。外六尘不多流逸则贪淫无矣。盖流逸奔尘起现前业。今无贪淫而不外逸。则旋转欲流自归元觉。是以尘既不缘此境寂也。根无所偶此尘空也。根境双亡则入一亡六。故云反流等也。又可返句入流也。六用句亡所也。此乃违之极矣。然违现业。若欲详明。具如玄义十乘观法始尽其义。正出功行如此。
二预明效验中。十方下明观行也。身心下明相似也。是人下明分证也。以违其现业功行已去。近可得相似。远可得分证。若夫观行乃又近之近也。观行中。十方等者。乃所观之境。既是皎然清净。皆由能观之智也。以能观之智照所观之境。犹之乎琉璃内悬明月也。若所观之境发能观之智。犹之乎明月悬琉璃内也。以其境智一如能所不二。又可明月即全一之心琉璃即六尘国土也。相似中。身心一句。总标六根清净也。妙圆平等。非不二不异谓之平等。但至此际。圆明之理相应相似。如瓜比瓠如鍮比金。故云妙圆等。正显其清净也。亦应法华六根清净对释于此。以其十界无不圆见圆闻乃至圆知。故云一切等也。又可身心句根无所偶故也。妙圆句不起分别故也。获大句不为所转故也。一切等所谓法身理显性德圆明也。云分证中。证入无生。自初住乃至等觉。分分增进。可知也。
三随行安立中。从是等者。意谓预明效验过来。所有五十七位无不具在。随汝所发之行是观行即。安立于干慧圣位也。所发之行是相似即。安立于十信圣位也。所发之行是分证即。安立于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妙四十六圣位也。所以下去。其始也干慧。其终也妙觉。及夫中间皆是三渐次所发安立之位。以故皆以三渐次为初基耳。
三结可知。问三种渐次。前已判属名字升进之位。何以释文。或指为观行。或指为相似。或指为初住已去。不唯自语相违。且更前所说者于经无所据耶。答前不云乎。三种渐次名字中修。近成观行。远通真似。故于世间永无相杀相生等者。此正圆伏五住。使杀盗淫不复发生。在观行也。于父母肉身见十方世界等者。此正六根净净见思先落。在相似也。已上第二渐次如此。第三渐次中。十方等。同前观行位也。身心等。同前相似位也。是人等。此正分破无明分证三德。在分真位也。如来巧施预为悬示。要使众生直下修习以为入证之本。故后文结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亦犹功成九仞不忘一篑之意也。然言三渐次又言三增进者。所以初渐次但明过患。第二渐次。不唯明功行。且预明观行相似之效验。若夫第三渐次。不唯明观行相似效验。且更明分真效验。则知后后胜于前前。是为三渐次。亦云三增进也。
二从阿难是善男子去。明干慧之文也。正承上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观行位耳。自此去总酬当机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之请也。是善男子。即指能修三种渐次之人。由刳正性故欲爱干枯。由违现业故根境不偶。若有欲爱为因根境为缘。故有残质所生之法。今既生无贪欲而六用不行。则因缘双绝。更从何而续生现前残质乎。此就所灭之恶而言。乃指前也。执心下。正约所生之善以明今耳。盖以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达阴入界处本如来藏。人法二执了无实性。故云执心等也。而如来藏微妙觉明圆照法界。故云慧性等也。金色外映为蓥。今之慧光外映亦如之也。干有下。结显名义也。法流水者。的指中道佛性说。流水二字约喻说。盖中道谛理源远流长混混不竭。喻如流水。言未与接者。谓欲习正在初干。以圆伏五住为初干也。虽是圆明圆照圆伏五住。若较后位。则今之位欲习犹未得尽。故未与中道理水接。在吾宗六即中。此正圆伏五住观行初成之位也。
三自即以此心去。正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十信相似位之文也。初信心中。所言信者。于中道佛性深忍乐欲确乎不拔之谓。此有十心。以信为首。故通名信。即以此心者。指前干慧心也。依耳根圆通用妙奢摩他等圆伏五住观行现前。是以中中流入。盖此心以常住中道而为其体。今从中道之中而流入也。亦可以中道观观中道而流入其中。故云即以等也。因此流入。见惑先落。而常住圆妙之理如莲华开敷而显现矣。故云圆妙开敷。已上明前干慧。从真去明本位也。谓从干慧本妙圆心。重发明似真妙信心。故云从真等也。心之与理冥契相似。见乎常住真心决然可信。故云妙信常住。八十八使悉皆净尽。故云一切等也。中道二句。受初信名也。盖能信是行者因心。所信是中道谛理。杂妄既尽。是以纯真意显。全所成能即理是信故也。然住即是信。有人云。十信即从十住开出。以故名住者多。此非然也。若尔位位应言为信。云何前后言住中间又言心耶。殊不知此是圆教相似之位。住即位耳。
二念心中。真信者。上云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即指初信心也。明了者。此位进断思惑。所有信心圆明常住更明了也。唯其明了。故一切圆通而念慧现前也。此句标。阴处下示圆通之相也。阴处不碍则横通诸法。三世昭然则竖通多劫也。舍身受身者。分段生死也。一切习气者。思惑正习也。皆现前者。由念慧圆明忆念无忘故尔。是以结名为念心住也。盖前是深信本有佛性。此是忆念近习种性。于五根中即念根也。
三精进心中。妙圆者指初信心。纯真者指二信心。言向之妙圆纯真。至此真精发化。故云妙圆等也。化即变也。谓诸习气纯成真明。故云无始等。此言其精而无杂也。以此精明之信。进趣中道真净妙理。故云唯以等。此言其进而无退也。是以名为精进心也。
四慧心中。心精句指前精进心。言其理益显也。纯以句明本位。言其智益圆也。如是能照之观慧。及夫所照之心体。理智一如。能所不二。是名慧心住也。
五定心中。执持智明者。前来纯以智慧。则慧多而定少。到此中来定慧均平。所有智行及夫理体悉以执持不失。是为执持智明也。如是则能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故云周遍寂湛。亦能境如智。智如境。境智一如。故云寂妙常凝。深契首楞严大定。故名定心住也。
六不退心中。定光发明者。谓其定慧并用也。此时思惑将断已尽。所有明性更得深入。唯有进趣而无退屈。故名不退心也。然此节五心亦即五根。五根既立则成五力。而五障可排。永无退转。是以明性深入。得不退名耳。
七护法心中。心进句。指前定慧并用也。保住句。明今。谛观不二而能保护摄持也。从是则与十方如来中道气分便能交接。是则名为护法住也。前圆伏五住干有其慧。未与如来法流水接。今见思俱尽。见相似中道之理。故交接耳。
八回向心中。觉明。即七信所获之法。保持。即七信能保之心。总指前护法心而言也。能以等者。前虽中道谛理十方气分交接。但诸佛来接于我。我未能应诸佛。到此见思既以断尽。更破尘沙。还能于前所接回而归之。所谓摄果回因以因趣果耳。言慈光者。八信菩萨修出假智有与乐之义也。亦可向来全本觉以起始觉之修者。今则回始觉之修以向本觉之性而安住之。若假喻发明。如双镜光之相对也。即本始二觉一合俱亡。因果二法两相回复。故得妙影重重相入不尽。即指修性所具之理。非寂非照而寂而照。亡能所。绝对待。唯自相应不堪说示。故称为妙也。以其回光向信。是名回向心耳。
九戒心中。心光句指前信也。获佛下明本位也。由前始觉心光凝然密运。故得佛之常凝本觉也。此之本觉。即中道第一义谛。离二边杂染者。是为无上妙净。今即安住无为之法不令少有遗失。而无明之恶自得堤防。故名戒心也。
十愿心中。住戒句指前信也。能游句明本位也。既能止无明之恶。而于戒体无往而非自在。故云住戒自在。而无明可得分破。中道可得分显。一入初住。便可百界作佛八相成道。故云能游十方。以其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是名为愿心也。
四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住之文也。所言住者。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之为住。以不住法从浅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从此中观现前开佛眼成一切种智。由初至十。各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耳。初住中善男子。指十住成就之人也。以真等承前十信也。心精等正明本位也。云真方便者。有二意。一者从性起修谓之乎真。由修显性谓之乎方便。二者能达妄颠倒即无明自性。起一心三观。修耳根圆通。当未入流已前但可谓之似方便。若得一入流已便可谓之真方便。则知上之十信位次。皆从全性起修耳根圆通而发。故云以真等也。十心既发。更进破一品无明。向之十心精纯发越而有光辉。故云心精发辉。一一互相涉入如帝网珠重重相入。将一一心各具十心。转相似以成分真。圆成初住一心。故云十用等也。如是十心所以为相似即。今初住之分真而为相似也。初住所以为分真即。今十心之相似而为分真也。从此所谓三因开发三德圆证。是名为发心住也。
心中下二住也。心中者指前初住。以前等明今本位。心中句。即此圆成一心中。智为能发明。理为所发明也。如净句。即喻上心精发辉也。内现句。即喻十用涉入等也。以前等者。谓即以前十用所成初住之心以作中观之智。加功密治。使其冥契于理。出生无量德用。是为履以成地。即名治地住也。
心地下三住也。初二句指前位。游履去明本位。云心地等者。心即初住所发始觉之智。地即二住所发本觉之境。始本一合。智境一如。故云心地等也。既得境智一如始本不二。至此智益深理益显。从是六度万行遍游十界任运而行。心境圆融如水乳合无有留碍。故云游履等也。则能度之化导益广。所度之众生更普。故名修行住也。
行与下四住也。行与句指前住。受佛下明本位。盖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如来之妙行也。菩萨既能如是与佛不二。故云行与佛同。其行既同。所有中道气分亦无不尽受之。故云受佛气分。如中阴下举事例明。凡人前阴既谢。后阴未生。中有阴身自求同业以为父母。故云如中等也。三缘和合。即揽遗体以为托生。此之中阴。凡夫之所不见。今四住菩萨。行之与理皆同诸佛。则与究竟权智之父实智之母两相冥契。故云阴位冥通。是以禀佛行理而入乎如来种以托圣胎。故云入如来种。盖世间以王种为贵。出世以佛种为贵。是名生贵住也。
既游下五住也。初二句指前住。如胎等明本位。既游等者。既始本冥符而入如来种。则道胎已成。亲为佛之胤嗣。故云既游等也。如胎等者。入此位来以权显实即实而权。克肖于佛无所乏少。如人克肖父母。故云如胎等也。从是圆通妙用具足一切善巧方便。故名方便具足住也。
容貌下六住也。初一句指前住。心相等明本位。上云人相不缺。故此指云容貌如佛。盖容貌如佛谓其功行与佛同也。心相亦同谓其理体亦不异也。体之与用既皆同佛。自得正乎其心。是名正心住也。
身心下七住也。初一句。亦指前。日益等正明今。谓其体用既与佛同。所有之心境及夫心智。自得合而为一不复可分。故云身心合成。从是理体益显智用益广。故云日益增长。于中自无退屈。故名不退住也。
十身下八住也。十身有二种。一者声闻身。缘觉身。如来身。法身。智身。虚空身。业根身。众生身。国土身。二者如来身中自有十身。谓菩萨身。愿身。化化身。力持身。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此之二种十身如来悉具。入此位来。由前身境心智日益增长。自当分证分得。故云十身等也。云一时者。所谓一成一切成也。但始本初合。具体而微。是以结名童真住耳。
形成下九住也。初二字指前十身具足而言。出胎等者谓本位。从体起用绍隆圣种为佛真子也。从是法王家业直下承当。故立名曰法王子住。
表以下十住也。表以成人者。上虽出胎为法王子。年尚幼稚。名未成人。今则年齿方刚。当以表显成乎道品堪应化于法界也。如国下引例也。世间国王。见太子长成。集诸臣僚。取四海水注金瓶内而灌其顶。表以成人。令出青宫。委诸国政。分摄教令。今十住菩萨亦复如是。诸佛智水以为灌之。堪行佛事。受大智职。故云如国等。是名为灌顶住也。如法云地亦名灌顶菩萨者。当知名同义异。以此同是分得深浅异耳。其言世子太子者。诸候之子为世子。天子之子为太子。今就通途泛说。而非异其文也。
五自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行之文也。所言行者。正从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十翻智断。进破十品无明。是为之行。然有横竖二义。论竖。初行不如二行。乃至九行不若十行。论横。行行之中具有十行乃至无量行。所谓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任运流入。萨波罗蜜法尔生长。自行化他所有功德与虚空等。故名十行位也。
初行中。善男子。亦指十住成就之人也。成佛等。指十住表以成人为法王子。则具有如来无量妙德。妙德即十身等也。十方句。明本位也。乘此妙德随顺十方。如法华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上具下顺得大法喜。故名欢喜行也。
善能下二行也。上之初行自行化他二俱随顺。故生欢喜。今则善推妙德使诸众生无不利益。故云善能等也。众生既得丰饶利益。即名为饶益行也。一往全属利他。自行未尝不具也。
自觉下三行也。自觉等者。既曰自觉。必上求乎诸佛。于诸佛教法自得无少违背。既曰觉他。必化乎众生。于众生机宜亦得无少拒绝。故合举云自觉等也。倘教法机宜少有违拒。于心未免瞋恨。今既得无违拒。自无瞋恨。故即名无嗔恨也。
种类下四行也。种类者。指上自觉觉他之中所有理智无非一理体也。从是理体自得出生力用。竖彻三世。横周十方。故云出生等也。既竖彻乎三世。三世平等而无去来。其化导自无尽也。又横周十方。十方通达而无远近。其化导亦无尽也。故即名无尽行也。
一切下五行也。一切等指上种类出生。穷乎三世。遍乎十方。得平等而无去来。得通达而无远近。悉皆融会成一理体。故云一切等也。虽一理体。不无分别以致差池失误。故云得无差误。既无差误。自免痴乱。故名离痴乱行也。
则于下六行也。则于等者。前无尽行可谓同中现异。然未能现同。离痴乱行可谓一一异相各各见同。然而现同未必现异。今于同中现异。故云则于等也。又异中现同。故云一一等也。从是事理双融真俗并显。所谓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故名为善现也。
如是下七行也。如是二字承上同异也。由上事理双融真俗并显。故此中现尘现界事事无碍。十方虚空满足微尘。此现尘也。一一尘中现十方界。此现界也。虽曰小现乎大大现乎小。乃大小相容而不相陵。故总显云现尘等也。则知以微尘含世界而世界不小。以世界入微尘而微尘不大。周遍含融不可思议之者。故名为无著行也。
种种下八行也。种种等者总收前来。或于同现异。或于异现同。或同异一如。界尘不二。无一而非般若真空。故云种种等也。既皆般若性德。总是无作妙力自然成就之者。故名尊重行也。
如是下九行也。如是句指上同异等四种现前也。设若有一不是般若则非圆融。今皆般若。故云如是圆融。至此无一而非诸佛轨则。故云能成等也。如是悉皆全性起修之善法矣。故即名为善法也。
一一下十行也。一一二字亦指前也。皆是清净等者。有二解。若约当体。无漏即般若。无为即解脱。本然即法身也。若作因缘。清净无漏。谓非贪染于凡外欲有无明。一真无为。谓非劬劳于权小肯綮修证。性本然者。作二句之由意明。从性起修。不妨全修在性。所以清净不属诸漏。本然不堕有为。如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名为真实也。统上八九十行。与前四五六行相承而显。盖前之四行是修三观。今之三行明成就也。盖亦就一往而言耳。
六自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回向之文也。云回向者。回是转义。向是趣义。转自万行趣向三处。如自行已满当度众生。即回自向他也。度无度相。即回事向理也。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即回因向果也。亦即向众生向实际向菩提也。亦即大悲心深心真心也。下去诸位例皆有之。是为十回向也。
初向中。善男子。亦指十行成就之人也。满足神通。牒上初行至八行。成佛事已。牒第九行。纯洁精真。牒上第十行也。远诸留患者。盖十行功成。自他平等。空有圆融。一切诸患不相留碍。悉皆远离。此总摄十行而结定也。当度等明本位也。当字有二义。一是劝勉义。谓自行既圆当度众生当灭度相当回无为当向涅槃等。一是正义。谓正度众生即灭度相。表非前后也。此与金刚意同。盖回向之行悲愿最深。故须度生。若有能度所度即名有为。而非涅槃路。所以修回向者。当救护一切众生而复离众生相也。又当度句。是回自向他。灭除句。是回事向理。回无等。是回因向果也。如是炽然度生无生可度。无生可度又炽然度生。故名救护等也。
二向中。坏其可坏者。若度生有生相。此相是可坏也。今虽度生无生可度。乃坏其可坏矣。故云坏其可坏。上虽坏其可坏。然能坏之心不空。亦复可坏。今更坏其能坏。故远离诸离。到此唯是一真法界永无可坏。故名不坏也。以有二义。一是不妨终日度生。一是执情既遣其理自彰耳。
三向中。本觉句。谓上之坏可坏离可离。则本觉之理自显。本明之智自彰。故云本觉湛然。则我觉体与佛平等不二。故云觉齐佛觉。诸佛之所以为佛者唯此觉体。菩萨既与佛觉平等。是以即名等一切佛也。
四向中。精进句。即上本觉湛然也。地如句。谓上智如佛智。今则所证之理亦如乎佛。故地如佛地。如是因地果地不思议一。故名一切处也。所谓毗卢遮那遍一切处耳。
五向中。世界等。指前二位而成互融也。盖世界即所至之处。如来即所等之佛。又可世界即地如佛地。如来即觉齐佛觉。则智照于境境照于智。境智互融不相挂碍能所不二。故云互相等也。如是则一毛孔中有无量宝刹。或一微尘中有无量如来。妙用难思。功德无尽。故云无尽藏也。
六向中。于同等者。于本觉实际理地。起为清净妙因之心。以此清净妙因。还克乎无上涅槃。则知前是从果生因。此是乘因克果。故云同时等也。如是所有善根。无不随顺。无不平等。故名随顺等也。
七向中。真根等指前。谓平等善根既能随顺。则真根已成。一真一切真。将见佛心众生全体显现于前。故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本性成。一成一切成。所谓悟则俱悟。而三千在果同名常乐。故云性圆等也。如是心佛众生三皆随顺平等而观。故名随顺等也。
八向中。即一切等指前二向也。盖依因发挥取涅槃道。离一切相也。此即是空。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即一切法也。此即是假。唯即乃中道双遮。是本位所进所显也。如是则以唯即唯离皆无所著为真为如。故名真如相也。
九向中。真得句。牒前离即皆无所著亲证真如。故云真得所如。然虽离即俱离。不妨离即俱即。故云十方无碍。此正双照。以显中道。故名无缚解脱也。
十向中。性德句牒上三谛具足也。法界句正明今也。法界秪是三谛俱遮泯然无迹。不妨三谛俱照修性宛然。遮照同时。思议莫及。故云量灭。唯其量灭则无量矣。故名法界无量也。统上十种回向一往而分。初二及七向众生也。三四五六向菩提也。八九向真如也。十向乃总摄于法界耳。若再往之。一一皆有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之三义也。
七自阿难是善男子去。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四加行之文也。分二。初阿难下结前生后。二即以下正明加行。
初结前生后中。尽是等结前也。次成等生后也。是善男子。指十向成就之人也。云尽是等者。结干慧为一。信住行向为四十。合而言之四十一心也。云清净者。以全性而起修了无妄染。更以伏断之力除诸位无明。是为清净也。云加行者。加行之名通于大小偏圆。故特言妙圆以拣之。盖十地难发。故于地前加修四行。以造理既深功用愈密。必须更为研习。始堪登于圣地。故皆以地而为名耳。
初暖地中。即以等者。以初地佛之觉体作我因心。还以此因而克初地佛之觉体。故等即以等也。若出未出者。谓初地之理将显。故云若出。然而初地之惑未破而犹未显。故云未出。犹如下喻也。如彼钻木而取火者。虽未得火而见暖相。虽见暖相实未是火。若夫菩萨亦复然也。谓其未显初地之理。似乎已显。谓其已破初地之惑。其实未破。故云犹如等也。从喻得名为暖地耳。
二顶地中。又以等者。前以初地佛觉作我因心。今以己之因心而成初地佛之觉体。故云又以等也。若依非依者。亦是初地之理体似显。故云若依。然而初地之惑未破而犹非依。故云非依。如登下喻也。如彼登高山者。虽未入乎虚空。身已在山顶矣。是为身入虚空。若云已入虚空。犹未离乎山顶。是为下有微碍。若夫菩萨亦复然也。谓其未显初地之理。似乎已显。谓其已破初地之惑。其实未破故云如登等也。亦以喻名为顶地耳。
三忍地中。心佛等者。盖指初位。以初地佛觉作己因心。次位以己因心作初地佛觉。到此位中。心佛相即而无二相。固不即佛亦不离心。可谓善得中道矣。故云心佛等也。如忍下喻也。如忍事之人。虽有事忍无形可得。是为非怀。虽曰无形实有事忍。是为非出。若夫菩萨则亦然也。谓其有初地理忍可于心。乃中理也。当体不生。犹之乎忍事之非怀也。谓其无初地理忍可于心。乃中理也。当体不灭。犹之乎忍事之非出也。故云如忍等也。亦从其喻名忍地耳。
四世第一地中。数量句。谓暖地以佛觉为己心。顶地以己心为佛觉。及乎忍地心佛相同。皆有数目与涯量也。若夫此位。不唯非心。非佛亦非。心佛相同。尚无数目安有涯量。故云数量销灭。迷觉等。释数量之所以也。暖顶位。一以佛觉为己心。一以己心为佛觉。是皆迷乎中道者也。忍位。心佛相同而无二相。是为觉乎中道者也。正是有数有量。而非数量销灭。故云迷觉中道。唯若此位固不可谓心佛双即。亦不可谓心佛双离。即离之间皆无名目。故云二无所目。如是则最尊最贵之者。故名为世第一也。其世第一。在藏教。将破见惑将显偏真。乃是世第一。此中将登初地为出世。地前为世间耳。此之四位。约四句料拣。暖地是即佛是心。顶地是即心是佛。忍地即心即佛。世第一地非心非佛。有人云。四加行藏教之内凡也。此经既是圆顿。又在十向之后。何有藏之内凡名耶。殊不知。此经虽是圆顿。所有之名全借三教。四种加行是藏教位。今地前加功用行亦列四位。是借藏明圆意也。如前干慧地是通教位。今于地前开列。谓未与如来法流水接欲习初干。是借通明圆意也。至信住行向等。其间行布圆融圆融行布。虽复始终不二而位位竖进。似与别教无殊。此则借别明圆意也。是以此中位次。较仁王缨络等经各不同耳。近见有称当下即佛无复位次之异。而云位位不同。何以为纯圆之教。嗟嗟谈诸理则始终平等。言诸教则因果历然。孰谓圆无位次浅深哉。但以名虽借显义无不圆。所谓借名不用义。统上是答云何名为干慧四十四心竟。
八自阿难是善男子去。亦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十地之文也。所言地者。地以坚实为体。发生为用。自干慧来。种种行法修持。悉以称乎本性。无不究竟坚固。至于成实。而一切佛法一切功德从此发生。故谓之地。若一往论。初地为因妙觉为果。再推则地地因地地果。又不但此。前初住已来。是位位因位位果。则初为因。究竟为果。中间传传为因果耳。
初地中。善男子。指十向后能修四加行之菩萨也。于大等者。菩提即智德体。即三谛不可思议。唯佛与佛始能证得。到此位中。亦能通而不塞达而不碍。故云于大等也。言善得者。以十向复加四行。从此而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故也。如是智同佛智。故云觉通如来。以其通达大菩提果智故也。理同佛理。故云尽佛境果。以其通达大菩提理体故也。云尽者。以一即得一切故也。初心所期。期此智理。今始得入欢喜无已。故名欢喜。自能荷负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善法。故言地。下去例地义可知。
二地中。异性句指前地。同性句明今也。云异性者。如前之己心佛觉谓之异性。心佛不二谓之同性。心之与佛及夫不二。数量销灭。二无所目。及觉通如来。尽佛境果。谓之入同。到此中来。己心佛心两果不立。及夫不二之二亦无所目。更至初地。觉之与体及乎欢喜皆不可得。故云同性亦灭。如是实际理地之中。异性固是垢。同性亦是垢。同异之二皆无所目。亦是垢。正以有欢喜在亦是垢也。今既同性亦灭而全灭之。故名离垢地也。
三地中。静极明生者。上来方以离垢。未至离离。今离垢之离亦复远离。是为静极。从是真觉益显。是为明生。如古镜离尘之后更加拂拭则静而生明。所谓静极光通达也。故名发光地。
四地中。明极者。承前明生而言。盖前位如火始然光明未满。此则如火炽然成大猛聚。称乎觉性。故云觉满。所谓寂照含虚空。故名?慧地。焰慧者乃法喻并谈耳。
五地中。一切等者。盖欢喜离异性。离垢离同性。进乎发光由静而明。?慧由明而满。若夫至此。则前同异远离已久杳不相及。故云一切等也。既一切所不能至。则超胜一切。一切不能超胜矣。故名难胜地耳。
无为等者。前来一切既不能至。唯一无为真如性体迥然独露。故云无为等也。以其真如独露故名现前地也。
七地中。尽真如际者。前则真如既现。今则智随境遍。行称体周。尽其边际。故云尽真如际。既行称体周尽真如际。是名为远行地也。
八地中。一真如心者。真如性露之后。复以远行之行而尽之。至此唯一真如妙心。所谓根身器界一身一毫悉是真如。彻法底源。故云一真如心。从是一切功用悉皆无动无坏。故名不动地也。
九地中。发真等正明本位。阿难等结前显后。初中。发真如用者。一真不动理体。即其理体还起智用也。从是全智照境。全境发智。触处洞然无有障碍。故云善慧地也。次中。是诸等者。众说不一。或有谓宜在等觉下。而引唯识五位以证明者。盖唯识。地前三十心名资粮位。四加行名加行位。登初地名通达位。二地已上名修习位。唯妙觉名究竟位。或唯四加以至九地。谓前已总四十一心。此但从四加显修位以结耳。或以诸之一字。非但只指九地已往。乃通指上位。此皆不知是结前显后者也。意谓。是诸前来菩萨。从此以去更无修习。故云修习毕功。所得功德究竟成就。故云功德圆满。此显后也。不唯前来是修习。即此九地亦是修习。故云亦目等。此结前也。盖修习者学习之谓。如人学艺未成习之令成。既成直用其艺无复习学矣。此亦如是。自凡夫习入干慧。自干习信习解习行习愿习有功用无功用至此地来从体起用。是修习已成。此后但断障利生。广行佛事。虽曰修习而非修习矣。
十地中。慈阴等者法喻并显也。盖慈是菩萨大悲如阴者。取其广润之相。妙是菩萨大智如云者。取其普遍之意。此为能覆。涅槃海是其所覆众生本有性德。所谓本自寂灭不复更灭之者。今菩萨修习已毕。悲智已圆。唯在利人。故以大慈之阴妙智之云。普覆众生本有涅槃。拔性苦与性乐也。结名法云者。法之一字双收悲智。云即摄阴。在于一一刹那一一相一一好一一毛孔。而雨无量无边法雨充足一切如阴如云。涅槃而言海者。取其涵纳百川映现无尽之意。统上是答诣何方所名入地中竟。
九自如来逆流去。亦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分证中等觉之文也。有二。初明等觉本位。如来等也。二明金刚干慧。阿难等也。
初中。如来逆流流字。即指妙觉果海。所谓涅槃流也。如来已证妙觉。但以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流而出。故云如来逆流。菩萨方趣果海。正取顺流而入。故云如是等也。如来初入而方出。菩萨将入而未入。一出一入。恰当交际之间。则始本二觉平等不二。故云觉际入交而名等觉也。
次中。从干慧等。总结前来诸位次耳。是觉者即等觉也。始获金刚心者。等觉之后心也。断其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此之无明最为难断。如世坚硬之物唯金刚能坏之。其生相无明唯后心能断之。法喻兼举。故名金刚心也。凡入一位必有三心。初入为初心。入已为中心。将出为后心。此将出等觉而入妙觉。谓之后心耳。金刚心中初干慧者。但生相无明初干。未与如来究竟法流水接。得干慧名。温陵于此别开一位。然据文云是觉始获。则知在等觉位中得此金刚干慧明矣。况缨络经云。等觉性中有一名金刚幢慧。乌得于此别开乎。既云始获。则知至等觉已。复起金刚心。重历诸位。破断缘影。已入妙觉。故是等觉后心而无疑也。故前之与今皆云干慧皆云初者。各有二意。前后皆名干慧者。前之干慧。圆伏五住烦恼。以其伏而不起。故名干。而与相似中道理水未接。故名干慧。若夫此中干慧。圆断五住烦恼。以其断而不生。故名干慧。亦与究竟中道理水未接。故亦名干慧。盖前以圆伏伏无所伏。伏所断之五住也。此以圆断断无所断。断所伏之五住也。如是前之与后。浅深虽殊。伏断是同。故皆得名干慧也。前后干慧皆云初者。前以圆伏五住已尽欲习初干为初。此以圆断五住已尽生相初干为初。则知前之初对十信而言。此之初对妙觉而言。又究竟与初心前后不二。如善财始因文殊启信。至等觉位再见文殊勉令生信。则显初后一心因果相彻也。如是则金刚后心初干慧地乃更明矣。何用别开一位耶。问前之圆伏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而名干慧。可知。今乃圆断生相无明。岂与妙庄严海而犹未接。名干慧耶。答金刚干慧秪尽无明之初效耳。然与妙觉之位尚未得莅。亦得为未接也已上是答云何名为等觉菩萨已竟。
十自如是重重去。亦承前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以明妙觉究竟即之文也。重重者。指前诸位也。单复十二者。约一往名单。约十名复。单有七。渐次干慧四加行等觉是也。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是也。合而言之。是为十二。言重重单复者。以三渐次干慧之单。进而为信住行向之复。又以信住行向之复。进为四加行之单。又以四加行之单。进为十地之复又以十地之复。进为等觉之单故云重重单复十二。如是消释。十二自有十二。单复自有单复。重重自有重重。不须勉强。何劳诸家各出己见。或以干慧至等觉合为十二。或以信住行地为单。十向为复。或以干慧暖顶忍世第一及等妙为单七。信住行向地为复十。试以文定之。十信十住等。单则俱单。复则俱复。何得有为单有为复。又文云。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则十二为因。妙觉为果。又何得以果作因而滥成单七之说也。若尔则以三渐次为横该诸位。及别开金刚后心。其庶几乎进。此便是涅槃山顶永别无明父母。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不生。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最尊最胜妙觉果位。故云方与等也。统上约返妄归真得转依果明六十圣位竟。
二从是种种地去。结显之文也。分三。初结修观。是种等也。二结渐次。阿难等也。三结邪正。作是等也。
初中。是种种等者。总结诸位功由三观也。盖诸位为所历。三观为能历故。复结明使造入者不至躐等。是种种地。总收诸位。金刚等者。由当机启请妙奢摩他等三观。如来始约心见三科七大以开当机之解。次则约二决定义及耳根圆通以起当机之行。至此中来。约迷悟相翻广陈五十五位以令当机知所证入。虽解行证三法不同。而总不离乎三观。盖解者悟此三观也。行者修此三观也。至若其证亦以三观也。故云皆以等也。以其万法当前一尘不立。谓之金刚观察。以其一尘不立万法森然。谓之如幻十种深喻。十种深喻者。如他经云。如幻如?如空中华如水中月等十也。此乃大乘所明。故云深喻。奢摩他即是止。毗婆舍那即是观。言奢摩他等者。乃即止而观。即观而止。遮照不二。空有一。如故云奢摩他等。用诸如来者。以其是十方如来所修得菩提故也。则知金刚观察即奢摩不思议之真空也。如幻十种深喻即三摩不思议之妙假也。奢摩他等即禅那不思议之圆中也。如前所谓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又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也。此乃位位用之而为修。修无所修。全性起修。修了义也。位位用之而为证。证无所证。泯修归性。证了义也。是为清净修证。从是由初至后。由下至高。圆观圆照分破分显乃至究尽。是为渐次深入。当知皆以二字直贯清净句看。谓五十五位皆由三观为修为证耳。
二中。如是等。亦是通结始终归功于三渐次之初步耳。所谓为山九仞不忘一篑也。谓圆顿行人虽究因极果。而发足进取须重初心。故复郑重以显五十五位皆由三渐次增进之力也。所以前云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则知三渐次为能成就能增进。五十五为所增进所成就也。
三中。作是等者。双示邪正使知甄别。不正邪修以成外道天魔偏小等也。始于渐次。终至等觉。位位皆以金刚观察等三以为能历。则惑从此断。理从此证。名为正观。反此则为邪观矣。又有二意。一者谓其五十五位真菩提路。皆由三增进而入。是为正观。外此皆邪观也。二者当知菩提非渐次。渐次取菩提。所谓虚空无丈尺。丈尺度虚空也。如是即菩提而渐次。即渐次而菩提。即还有六不生上慢。六还有即不生退屈。若拨无地位一向执理。此永嘉所谓不依地位修行总属魔外。故云作是等也。亦即方等弹呵之意耳。
自尔时文殊师利去。第四结究竟坚固名之文也。前为阿难辈明究竟坚固理令开圆观。示究竟坚固行以起圆修。显究竟坚固证以入圆证。如来一一委曲详明。一经能事至矣尽矣。然斯三者一往之所诠也。则此一经是三者之能诠也。所诠既胜。能诠亦尊。且名者实之宾也。实者名之主也。既有十卷别文之实。可无一经总题之名。故问当何等也。然结经名必假文殊者。良以此经。理则三谛一心中具。行则三观一心中修。证则三德一心中得。所谓微妙圆融究竟坚固。非大智大德。卒无以订名召体而为宗用之纲维。是故文殊始终承领其事。初则领众应供。次则将咒往护。再次则申请见性是非。更次拣选圆通耳根。今复请结经名。佛法大海唯智能入故也。据后精研七趣详辨五阴。则此中正宗未竟。何以即结经名。盖初示密因。次开修证。而卒乎极果。则经之正轨毕矣。故此问名成前教部。后文虽有种种发明。总属行证两楹之间。特其余绪者耳。所以下去为助道也。分文为二。初尔时下问也。二佛告下答也。初问又二。初问经题。二问持法。
初问中。当何等者。意谓一经别文必有一经总名。所谓别无所别全以总为别。总无所总全以别为总。派总为别揽别成总者也。且题之义殊有多种。然举最要而说。不出五重玄义。若得名名之。方知为体若何。为宗若何。为用又若何。为教相则又若何也。故问之曰当何名是经。然未知奉持此经有何方法。故问之曰我及等也。
答中。佛告等答经名。汝当句答持法也。答经名中具有五种。次第释之。初云是经等者。此全从神咒得名义兼体宗用也。悉怛多般怛罗。乃神咒之总称。以其从大佛顶中所说。故云无上。能别魔外。故云宝印。三世诸佛莫不由此破诸妄想彻照万法。故云清净海眼。盖阿难缘心听法见相发心。未免为声色所转。如来光中化佛。化佛说咒以救护之。及其归来佛所。即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等。如来答之。有三摩提名大佛顶。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自是说修说证。破妄显真。始于因心。终于极果。显密双修。体宗并显。故此结云。是经名大佛顶至无上宝印。此即显是密也。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此即密是显也。只此一题。全经大旨罄无不尽。次名救护亲因等者。此用契宗体以得名也。初句总标。阿难为佛堂弟又为侍者故亲。性比丘尼以淫术而为启教故因。言护者。即敕文殊将咒往护等也。度脱下。显亲与因也。度脱者何。使阿难登伽得菩提心入遍知海者是也。菩提心者不生不灭之真因也。遍知海者正遍知觉之果海也。阿难向以生灭心求常住果。今佛开示令其因地心与果地觉名目相应故也。夫度脱则灭恶。得菩提心入遍知海则生善。力用既彰。而体宗斯在。
三云亦名如来等者。此兼体宗力用及以教相得名也。因即显密二因。神咒以秘密为因。大定以微妙为密。依此修行。三观一心入法性流。依此证果。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如是修性因果一一皆圆。能诠此者必究竟了义之说也。
四云亦名大方等者。此兼体宗用以得名也。大方广是法。大以常遍。方以轨持。广以包博之谓。则其为三德也。如次可知。妙莲华王是喻。因果同彰即包博之义也。染净不二即轨持之义也。最为自在犹若乎王即常遍之义也。已上法之与喻皆显乎佛母陀罗尼之体。即前文十种咒心因此轨持得成正遍知制诸魔外等也。是以名诸佛母。
五中亦名灌顶等者。此兼用体宗以立名也。言灌顶者。西竺。凡方等深经有密语者通为此部所摄。若约本经。则诸佛放光交灌其顶。及明菩萨受职智水灌顶。是故云也。诸菩萨等者。经云。佛及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了知见与见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所谓三科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故云首楞严。首楞严即究竟坚固也。所谓理行证三无非究竟坚固。故称为首楞严也。万行者。此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佛菩萨者不与二乘共也。经云。有三摩提(云云)。故曰诸菩萨万行云。
二答奉持。云何当受持者。盖文殊请结经名以便流布。今五名之中。各以体宗用三及夫教相申释之者。以吾宗释题凡有名等五重故耳。名如经列。体则常住真心。宗则微密观照。用则破妄显真。若夫教相乃大乘生酥也。文殊答名意必通请五章即称奉持。亦决定奉持五章耳。但旧以五章中体宗用各释于五名之下。殊不知随举一名。即可以尽全经。故今一一具释五章意有在也。结名为五。而经家立题乃存隐二者何也。第一题中有总问。摄别入总故但取大佛顶。第二题中得菩提心秪是密因。入遍知海秪是修证。摄入第三故全隐也。第四题中摄别入总。复以总名入大佛顶。故亦全隐。第五题中。灌顶章句摄入第三之了义。故名大佛顶(云云)。大佛顶理。理即是体。密因了义教。教即是宗。菩萨万行。万行即是用所谓举一即三。不可思议故。开首题名得无量功德也。既知如是之五章。即此以为方法。故云汝当奉持。
从说是语已去。第二大章助道之文也。盖如来一期施化。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要而言之。不出正助二行。行之有正而必有助。大如鸟之双翼。亦如车之二轮。其鸟也若单翼何以高举。其车也若只轮何堪重运。设双翼齐备。空冥自得扶摇而上。二轮兼具。重远必能平疾而游。即彼二者。合而观之。则正助二行不可偏废。所谓目足交资清凉池可到也。以故自从首卷已来。初依究竟坚固之心以开圆解。次依究竟坚固之心以起圆行。三依究竟坚固之心以证圆位。四依究竟坚固之心以结圆经。如是四者。正行具矣。倘其助行略而不明。使其行人修三摩提。设若一时之差。及乎一念之失。非坠落于七趣之苦。即被转于五阴之魔。于是其初也而阿难发问精研七趣情想之重轻招感乎升沉果报。以预诫行人。不致堕于此也。其次也而如来再示详辨五阴破灭之方。将致招乎魔业之炽盛。预诫乎行人。不致失于此也。今初详辨七趣。究其来意。由前圆通既竟。阿难启问。云何安立道场远离魔事。如来示以摄心为戒。四种律仪皎如冰霜。六道众生自不随其生死相续。然虽持戒。而或以一行邪。或以一见错。遂至见戒俱破如宝莲香者。罪福俱空如善星等者。皆生身陷入地狱。循辙以求。狱毕而鬼而畜而人。及乎天仙以至修罗。莫不由片念偏邪遂成如是。此圆顿人不可不慎者也。故结请云。惟愿开发童蒙令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至如来结答云。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受此轮回。习气不灭落于魔道。如来说为真可怜愍。而必如此详辨者。正由前之所说十二类生但示欲界因果之相。其界与趣说而未周。以故结经既终。摄前妙性以发疑问。下文发明十习因六交报等。皆六乱妄想因果之相符也。大分为二。初疑请。说是等也。二答示。佛告等也。初又二。初说是下经家叙相。二大威下阿难陈词。
初经家叙相中。开示密印等者。此经有显密二印。三如来藏为显印。大白伞盖为密。今叙建坛闻咒已来。为开示密印。更闻结成圆名亦为显印。故云兼闻等也。总是一经所谈不出显密二诠耳。顿悟等者。圆修三观。举禅那以兼其二。非谓此去才说禅那也。即指前之结修观中金刚观察等一时悬见。此是能进。若诸圣位乃是所进。亦兼言之。故云顿悟等也。增上妙理者。以惑分分破。则理分分显也。随文获证妙定现前。故云心虑虚凝。此为能断。三界修心等为所断也。而言断除等者。盖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今不曰欲界六品而曰三界六品。不曰烦恼而曰微细烦恼。此正温陵所谓增上顿断如斩一握缘一断一切断。不唯断欲界前六品。即上二界前各六品一时俱断。若谓闻深证浅仅得二果。尚不其然。既是横断三界九地之前六品。不止二果。应是三果。然此三果既因圆顿经力。应即圆之初信之后七信之前为三果。非沾沾于藏之三果也。如此消释。而于圆经方相应耳。
二阿难陈词分三。初赞述。大威等也。二陈疑。世尊等也。三申请。惟垂等也。
大威德者。能令断除三界微细烦恼。是大威也。能令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是大德也。若在本文。开众生沉惑为大威。令得大饶益为大德耳。慈音无遮者。若其说法。必须离妄以显其真。则真遮于妄也。又须离染以显其净。则净遮于染也。今如来所说。即妄而真即染而净。是为慈音无遮也。亦可谓。如为一人众多亦然。终不舍疏为亲舍恶为善耳。善开等。正如来大威力处。令我等。正如来大慈德处也。
二陈疑又二。初若此去约理总间。二如宝去据事别问。
初约理总问中。初若此去指真为问。二佛体下指妄为问。三世尊下结问也。初若此等者。盖谓如来前文所说三科七大总是如来藏性无非周遍法界。及夫大性俱遍相容而不陵灭。以故牒此为问端也。意谓若此妙心本来普遍一切圆满。则生佛同源。依正平等。如是推之。其无情也大地草木。其有情也蠕动含灵。无一而非本元之真性矣。故云若此等也。此真如即如来究竟所证真体。故云即是等也。只此一句。正举极果以为验耳。
次佛体等者。意谓佛体既其真实。理应一一俱真法法皆实。云何复有地狱等六道。故云佛体等也。
三中。世尊等者。意谓妙净明体如来所证不当有此。今既有此六道。还是真体本来有耶。还是众生习妄有耶。故云世尊等也。约理总问如此。
二据事别问中。世尊等者。欲明众私同分。而引三事以为问者。盖杀盗淫妄四种。乃如来决定明诲。或因一念之邪。于此律仪随破一种。以致多劫之苦。不但不能出生死脱尘劳。而坠入阿鼻实由此矣。所以预为问明使知戒备不至有失错也。如宝等。持菩萨戒。而私行淫欲。破戒也。妄言淫欲无有罪报。破见也。意谓杀生必当还其身命。偷盗亦当酬其财物。今之淫欲。固非杀生之酬身命。亦非偷盗之偿财物。是无业之与报。故云妄言等也。既破其戒。罪已重矣。又破其见。其罪更重。以故生大猛火华报也。堕无间狱果报也。虽分华果。亦即生身堕地狱耳。琉璃挟宿怨诛瞿昙族种。犯杀也。善星谓一切罪福皆空。造福无福得。造恶无苦报。亦是破见。乃大妄语也。所以琉璃诛瞿昙。固应地狱。善星具妄语。亦应堕地狱。故皆生身而陷入阿鼻也。此诸下结问也。意谓上来三人生陷地狱。方处不一。为有一定同分所在。今犯者同入此中耶。为复自然各随彼彼所作之业各随其处而私受耶。故云此诸等也。据下答明众私同分。夫众私彼作彼受。非此作此受者。而同分则同感一狱。非无定处者。吴兴所谓别业同报者也。
三申请中。惟垂等者。结请出意以祈开示也。言今诸等者。盖戒以摄心为义。若不知六道果报毫发无爽。何能怖果绝因身心俱断。故欲如来发明更不于杀盗淫等有所犯而堕耳。
二答示分二。初佛告等赞许。二阿难等演说。
初赞许中。快善等赞也。汝今等许也。赞中。令诸等者。盖诸佛众生本同一体。真则真如。以诸佛已证体唯真实。六道众生体非真实。甚至豁达空拨无因果。以杀盗淫妄罪性本空。耽湎三界。罔知果报。此等皆名邪见人也。今因汝请得明七趣升沉因果不忒。则一切众生皆由妄习发生。而妙净明心本来圆遍与佛同体。又何入于豁达空拨无因果邪见之中。故云快哉等以为赞也。
次许可知。
二演说。亦有总别两答。非谓以总答总以别答别。即于总中亦答总别二问。别中亦答总别二问。初总。一切众生等也。二别。此等皆是等也。此有二。初一切下正答。二循造下结答。初又二。初内外二分。即一切众生去。二趣生差别。即一切世间去。初又二。初一切下标举。二内分下释明。
初标举中。一切众生等者。前问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六道。今云实本清净。则妙圆妙净明心本来圆满。而生佛同体法法俱真从可知矣。前问为本有为妄习生。今云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则全体虚妄而非本有可知矣。见即是惑。习即是业也。因此分开内外二分。此总标也。下去释明。然此内分外分不出情想二。言内以情言。情钟于内。如下所列心忆珍馐等趣外奔逸。则此情未尝不缘乎外。然其所缘者。皆众生一身所受用物。故情想俱情而内外俱内。所谓缘身起爱是也。故谓之内。外以想言。想游于外。如下所列心存佛国等发明虚想。则此想实是静存乎内。然究其所存者。皆众生身外所企慕物。故情想俱想而内外俱外。所谓欣彼胜境是也。故谓之外。外内一分升沉遂异。所以三界六道。悉由妄习生起也。
二释明分二。初内分下释内分。二外分下释外分。初又二。初正释。内分等也。二结成。诸爱等也。
初正释中。内分二句释名。可知。因诸四句释义。最初对境起着为爱染。贪恋不舍为妄情。情习不休者。惯习深厚潜滋贪业也。能生爱水者。坠业已成下坠所不免也。夫水有形之物属于色。情是无形之法属于心。情积生水。正由妄心能融色。如下所谓融通妄想是也。是故等句。释相可知。
二结成中。流结者。流是流逸。结是结缚。由结缚情爱而流也。润湿二句。正结明贪爱生水。以显沦坠之由也。
二释外分亦二。初正释。外分等也。二结成。诸想等也。
初正释中。外分二句释名。可知。因诸四句释义。诸渴等者。初闻胜境。发心希望如渴思饮。想极神驰。意常超越。故云因诸等也。想积等者。气必自下而上。今积想不已。必成超举之因。故云想积等也。是故等句。释想可知。
二结成。亦可知也。
二趣生差别。正承前情想二言以明升沉也。又二。初一切等明前阴灭所以。二纯想等明后阴生所以。
初明前阴灭所以中。一切世间总指七趣。生从二句。盖好生恶死。物之皆然。故生则顺其习。所谓知见每欲留于世间。死则逆其习。所谓业运每常迁于国土。故云生从等也。临命等者。人禀识息暖三为命。其生也识先投胎。揽父精母血而为种子。次有息。而后有暖。其死也先舍暖。次舍息。而后舍识。今云未舍暖触。正是将死未死之际也。而一切所作。善之与恶。业成感果。前报既终后报欲续。诸业争集。强者先牵。一时现前。故云一生等也。死逆等者。好生之心即是顺习。恶死之心即是逆习。今生欲尽死欲来时。所以二习交错于怀。故云死逆等也。其死者不能为之计。随其情想轻重以别其升沉也。
二明后阴生所以有五。初纯想无情。纯想去也。二想多情少。情少去也。三情想均等。情想去也。四情多想少。情多去也。五纯情无想。纯情等也。
初纯想无情中。明天趣也。亡者神识。若其生前纯想无情。则当命终之际。即飞举上升而生天上。此天应指忉悧已上。观下想多情少但在四天之下。则可知也。此正以上品十善为业而无福慧净愿者也。若飞等者。盖净土法门。须以信行愿三为主。既有纯想。兼有福慧及行。宜其心开见佛而往生也。此就想中别论一途。下去皆尔。
二想多情少。明仙鬼等趣也。情少等总举。即为下别明。盖一情九想即为飞仙。二情八想为大力鬼王。三情七想为飞行夜叉。四情六想为地行罗刹。游于等总结也。此等竖不越四天。横不出轮回。虽云想多轻举。不能远游。唯于四天去来无碍。则知前之生天上者常在天界。犹如帝王时在王宫。今如群臣。暂到而已。此但以下品十善为行而无善愿善心者也。其中下既是想多情少。兼有善愿善心。而能护法护戒护咒。并护持戒持咒及护禅定。乃是乘急戒缓之者。故住座下听闻大法。即八部是。此亦就想多情少别开一途也。
三情想均等。明人趣也。若其生前情想均等。临命终时不飞不坠。盖想本乎飞也。今既与情相等。便不能飞。故曰不飞。情本乎坠也。今既与想相等。便不能坠。故曰不坠。如此不飞不坠。生到何处。唯为头之圆象乎天。足之方象乎地。与天地鼎立为三才者之人也。故云生于人间。想明等者。盖想属明。情属幽。明主聪。幽主钝。想虽等于情。而想之明有力则明胜而聪。情虽等于想。而情之幽有力则幽胜而钝。则知情想者总报之业。幽明者别报之业。此就情想均等别开一途也。
四情多想少。明畜等趣也。言情多想少。盖六情四想为横生。就横生中。更分重轻之殊以为毛羽之别。盖以地行不飞为重。羽族飞举为轻。亦是就六情四想中别开一途也。
七情下明鬼趣。沉下水轮者。经言此地厚四十八万由旬。依水轮而住。水厚六十万由旬。今饿鬼更在此下。故云沉下水轮。云水能害己者。水本息火之物。以其饿鬼受火轮报。纵有其水亦变为火。故云水能害己。
九情下明地狱趣也。下洞火轮者。洞是洞澈。沉过于火下与风轮交际。火依风住。故其狱种身入风火二交之地。但以一想未尽坠底。一说谓。火轮即八热狱。身入风火二交之地。乃超寒入热也。八情二想略而不言。就九情一想而言。重生无间正是九情一想。轻生有间盖是二想八情。所以不云八情二想。但于九情一想分轻重耳。亦就九情一想八情二想中别开一途也。
五纯情无想。明极重地狱也。盖无间有三。一轻二重三极重。若其亡者神识。生前纯情无想。临命终时。即沉坠下堕而入极重无间。此以上品十恶为业。故云纯情等也。则知前之九情一想为重无间。八情二想为轻无间也。有不谤大乘等者。至劫坏时亦得出离。若沉心中兼谤大乘等。此劫虽坏。更入十方地狱永无出期。此亦就纯情中。别论一途也。嗟嗟六道升沉总由情想差别。明如指掌。可不恨哉。又情想均等唯人道为能。则想明斯聪之者。而脱生死。绝轮回。修三摩提。心希无上菩提。易若反掌。可不幸哉。若舍是而不修。无所用其力矣。
二循造恶业等结答之文也。正答前问。前阿难问云。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各私受。此答造虽各私报有定处。乃别业同报。循是随义。谓随其所造恶业以招其报。而同业所感不无定处。其各各私造本业无由不泯不谢。故云兼有元地。统上总答竟。
二别答。始明地狱之十习因六交报。乃至第七修罗因果历然毫不相滥。圆顿行人。因教知非。则此现前一念是情是想是轻是重。尚不取着人天。又何失足于三途也。亦分为二。初此等皆是去正答也。二如是地狱去结显也。初为七。即七趣也。次第可见。初地狱分三。初此等等标举。二云何等释明。三是名等结示。
初标举中。此等等者。盖前论情想自胜向劣。今明果报自劣向胜。以语势之便相蹑而起。故曰此等(云云)。此蹑前也。造十等此标后也。习是熏习。即十使烦恼于六根门头起识造业。为恶趣生。因致感未来恶报。言六交者。如造业因眼而余五为助。故受报时乃遍及之。此亦六乱妄想使之然也。
二释明分二。初释十习因。云何十习去也。二释六交报。云何六交去也。初又二。初云何句总徴。二阿难等别释。初总徴可知。二别释又十。次第可见。然十虽皆曰因殊。难以辨彼此。故假报中所受以为辨耳。六交报虽曰论果。亦难以论长短。故借因中所造为论。所以十因中有地狱器械等件。六报中有见报招引等事。至于后之从地狱出而为饿鬼。从饿鬼出而为畜生。从畜生出而为人伦。虽曰种种不同各各有异。总由十因之感召也。以故一一各十合乎十因。所谓因果井然自不纷杂者也。
初淫习中。爱染名淫。数重名习。交接乃心境相偶之谓。盖单心不起。独境不生。故凡业习之起必递相以为染合。故曰交接。交计乃至交諠皆云交也。发于相磨者。所谓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也。从是两不能舍。故云研磨不休。当知此之一句正明淫习交接之相也。亦是以果推因。果既诸根交报。验知今交接等亦是一根为主而余根互相构造。故云交接等耳。此造因也。如是下感果也。夫交而发于相磨则现因已成。而不休不止则积熏成种。所以临命终时即见大猛火于中发动。此亦如来藏中性火真空循业发现。如人下喻显可知。二习下。正果中所受者也。二习相然者。以己淫习之心。缘彼狱中猛火心想以为可乐之境。举身趋附。而即淫习然境而火烧心耳。铁床等。此正报相也。则知地狱之中所受之报。皆由因中淫习胜故。以此苦具即现乐境。彼若一念耽着。当下即是苦。具故云故有等也。又故有大猛火等习果也。故有铁床等报果也。是故下。明圣贤之所呵弃。令持戒众生不至误犯也。色目即名目也。如来是教主。目此淫习以为欲火。菩萨是奉教之人。闻佛所说谨洁无犯如避火坑。如来菩萨如是教诏。可不慎哉。十章大意皆应尔尔。下去例之可见。略为消释。不复更出。
二贪习中。引取无厌曰贪。言交接者。彼此互相谋计也。发于相吸者。此谋计之贪由吸揽而发。以口缩气入内名吸。谓贪外物如口吸气也。积寒坚冰等。盖贪爱属水。所以临终即发此以为引果之缘。吒吒等忍寒声也。青赤等受寒色也。贪水。西方有贪水。人饮则贪。犹此方之贪泉也。下之痴水亦然。
三慢习中。恃己陵他曰慢。言相恃者。如恃贼恃势等。慢情本属于水。而性高举。如水逆奔。故云驰流不息。鼓者如风之鼓物。皆是上腾逆奔之意。见慢者。谓见其心之慢。非以见为慢也。后皆仿此。
四瞋习中于心恚怒曰瞋。交冲者互生忿怒也。相忤者两相忿怒境也。心热发火者。违境拂心不能舒畅。由斯故热。由热发火。以此心火铸气为刚。能令懦夫亦有力也。
五诈习中。欺伪不实曰诈。交诱者互相诈欺诱引也。相调者互相谄害勾引也。绳木交校如孤山解。如水下。谓行谄诈者必浸渍之久。而后能系缚于人不能委脱。犹水之浸田草木滋蔓也。以言陷人名谗。私窃奸伪如贼。如畏豺狼者。其大似犬。最多诈心。每遇人来逐伴为死。俟人不防跃而啮之。其被害者不少。所以见其诈习犹若畏豺狼耳。
六诳习中。诳者以狂欺人也。罔即诬罔。如诬虚为实诬有为无等。飞心造奸者。谓驾提凭虚以陷人而人不知堕其计也。故临命终时见有尘土。此从飞心感也。屎尿等。此从诬罔感也。诳能陷害于人。故受没溺。诳能飞心鼓动。故受腾掷。没溺腾掷自溺而腾也。飞坠漂沦自腾而溺也。
七怨习中。冤习衔恨阴隐为伤。故感阴隐之事。违害鬼者。背违正理暗中害人。鬼之最恶者也。
八见习中。见即见解。交明者。谓各以己见虚妄分别。萨迦耶即身见也。见取戒禁取。取是执着之义。邪悟诸业通收诸见也。总不出执断执常双亦双非。故云交明及发于违拒也。出生相反者。断常四见互互相破。犹水水不同器也。如行路人等者。喻异见之各趣也。
九枉习中。横曲不直曰抂。即世之称冤枉之类也。合山等皆陷害相加。令人无逃避之感也。衡度之度应音渡。有音铎者非也。盖衡即权衡。别轻重。度即丈尺。较长短耳。
十讼习中。上是诬人本无。此是诘人本有。向以隐藏者。今则讦露其事。所谓发人之阴私也。或申奏于王臣。或表扬于里党。皆讼之类。故云讼习等也。色目覆藏等不同前文。前文皆就本习。此就所讦阴覆上说。盖因其阴覆有是讼习耳。所以目之为阴贼。喻之如戴山履海也。
二云何六报去。释六交报之文也。前习十因因中有果。欲彰差别之因。今六交报果中有因。要显随因之果。二义相须。则地狱之相昭然在目。可不畏果而绝因乎。分二。初云何等徴。二云何等释。徴中。初句总徴。可见。一切四句总明。识通三性。故能造业。根唯无记。但为识缘。识缘境时。境依根得。故今受报亦从根出。释为二。初云何等总徴也。二一者下别释也。总徴可见。别释为六。次第可见然前三及后一言根。故云见报乃至思报。中二言尘。故云味报触报。正见六识造业根境必俱而为因耳。六文之中皆可分二。初一者等标。二此见等释。释有三。一此见下因果交也。二发明下根境交也。三如是下六根互交也。初以业熟受报果因相接故。二以造业之时根境相对故其受报根亦对境。三以造业之时一根为主余根助成。所谓穷十二变为一旋复。故受报时亦互互相交耳。
初见根中。见报报字应作业字看。此是因地招引恶果方是果耳。所以释中云见业也。云招引恶果者正是见报。如前淫习发于相磨文无异也。此见业交四句正因与果交。眼根属火故见火。此临终之相也。亡者下正乘业受生。乘烟入狱此入狱之相也。发明二相等。正根与境交也。眼根所见唯明与暗耳。如是见火等。正诸根互交也。烧听等闻属水故。烧息等嗅主气故。烧味等舌属金故。烧触等身属土故。烧心等心属火故。皆言见火烧是。以五根助成见根。所以见感火报余根皆感其所报也。又可此见下为本根正报。如是下为余根傍报。盖由眼家造业之时。六乱妄想因动见色。因色有香。乃至因色有法。故本根先见猛火等。以因动有色为之因也。见火烧听等。以因色有声为之因也。如斯之意。下五例之可见。
二闻根中。先见波涛。闻属水故。耳根所对唯动静二尘今言开闭。变其文耳。种种闹。如剉烧舂磨剥裂等。故云精神愗乱。寂无闻。如行旷野幽寂无寄。故魄魂沉没。责是责问。诘是盘诘。属声尘类。皆闻业之感也。注见为雷等者。闻属水。见属火以水注火。则成阴阳感激而为雷也。
三嗅根中。先见毒气。鼻主气故。从地涌出等者。一往而论。或有先在地狱今又涌出。或有初从脚板出而入于狱。然此从地之地又非地狱之地。以鼻具出入息。吸则下入。呼则上出。故神识亦复从地而上又从上而坠下入无间狱也。质是塞义。履是通义。鱼败曰馁。羹败曰爽。肉裂为绽也。
四味根中。先见铁网舌属金故。亦是以贪味故。则网捕禽兽故见铁网等相。吸气由因中取顺。吐气由因中舍逆。所以感报有吸气吐气等也。为承为忍者。承是承当。忍是忍耐。因中杀生之时。众生承汝之苦忍汝之苦。其感报时乃亦然耳。
五触根中。先见大山。身属土故。亦是触以合故。刺者以刀插肉也。
六意根中。先见恶风。意动而又属风故。为方为所者。皆治罪之处也。
三结示分三。初是名下直显虚妄。二若诸下更明轻重。三由是下结答问词。
初中。是名等者。所谓迷本圆明自生虚妄。所以如是恶因而招如是恶果若原其本。则如来藏中循业发现而已。
次中。恶业同造者。六根十因具足而造也。各造者。亦六根具造十因。但前后异时。故云各耳。所谓一不兼余也。兼根兼境者。或兼其境。若二若三乃至五也。或兼其根。亦二亦三乃至亦五也。身口意。六根中三也。杀盗淫。十恶中三也。三业不兼。止二根也。一杀一盗。止二恶也。或一杀一盗。或一淫一盗。或一淫一杀耳。见见一根者。眼见一根也。亦可上见是能见之见。下见是所见之境。所谓单根单境耳。单犯一业。十恶中一恶也。就此之中厘为五。则初若诸下。六根同造十恶。此最重者。故感极重无间。二六根下。六根各造十恶。比前轻矣。方后为重。故感次等无间。三身口下。三根止造三恶。方前为轻。比后尚重。故感十八地狱。四三业下。二根止造二恶。方前更轻。方后犹重。故感三十六地狱。五见见下。一根唯造一业。唯轻非重。故感一百八地狱。虽有轻重之分。所造皆是地狱之因。故皆招地狱果也。总而言之。根业数少则罪轻。地狱数多则苦轻。所以根业渐少狱数渐多。就同是地狱而分轻重如此。
三中。由是等者。正结答前问为本来有为妄习生及同分私受等也。别作别受等者。谓其所造之业虽别。及受果报则同。例如世间或杀人或劫财等种种不同。及其坐罪同一狱也。以显众私同分皆由妄习生起而无关于本来有也。
二自复次阿难去。明从地狱出而为鬼之文也。分三。初总明。复次等也。二别示。若于等也。三结成。阿难等也。
初总明中。复次等者。自地狱出而为鬼耳。应知本是人伦。因纯情谤佛谤法谤僧及造十恶。所以堕落。到此罪毕方得为鬼。所以别示中皆云是人罪毕也。
二别示分十。次第可见。以此之十对前十因。一往似对。再而推之小不次第。下去自见。
一鬼怪中。本因贪物为罪者。因中因贪种种诸物造一切恶招地狱苦。故云本因等也。十类皆云贪者。盖非贪不成恶耳。则知十文皆应有若于本因四字也。以其地狱之罪虽毕。贪习未忘。所以遇物即为贪着以成其形。此正由贪习而成者也。
二魃鬼中。魃即女鬼也。贪色为罪者。由淫习而受地狱罪也。其罪虽毕。淫习未忘。所以遇风即成其形。风即淫风也。
三魅鬼中。贪惑诈习为因者也。贪是因。鬼是果。以是因验是果。昭如日星。余可例知。
四毒鬼中。贪恨瞋习为因者也。
五厉鬼中。贪忆怨习为因者也。
六饿鬼中。贪傲慢习为因者也。
七魇鬼中。贪罔诳习为因者也。
八魍魉鬼中。贪明见习为因者也。以其从断常等四计邪理故。
九役使鬼中。贪成诬习为因者也。以其驾捏巧凑成故。
十传送鬼中。贪党讼习为因者也。以其发心阴私为党故。
三结成中。是人等者。正结鬼趣亦是虚妄所造。非真如体本来有也。
三自复次阿难去。明从鬼类出而为畜之文也。分三。初总明。复次等也。二别示。物怪等也。三结成。阿难等也。
初总明中。鬼业等者。以其九情一想及夫八情二想皆入地狱。地狱罪毕出而为鬼鬼。罪又毕出而为畜。则情与想皆已空矣。故云鬼业等也。则知狱之与鬼正受罪报。今为畜生。方是酬偿元债。故云方于等也。
二别示十。次第可见。前鬼之十对乎十因有不次第。今对鬼十无不同也。
初枭类中。物怪等者。谓前遇物成形以成其鬼。其物若消鬼报亦尽。即为世间畜生中枭鸟一类。故云物怪等也。
二咎徴类中。风消报尽者。以其前鬼遇风成形。其风既消鬼报亦尽。然世间之风云何得尽。彼之所遇淫风。淫风得尽报即尽耳。下去例之可见。咎徴类者。如群雀众鼠商羊舞鹤等也。
三多为狐类者。为狐狸以媚人也。
四多为毒类者。即蚖蛇蝮蝎等也。
五多为蛔类者。即身内蛲蛔也。
六多为食类者。为人所杀以充口腹者也。
七多为服类者。为人驱使负载者也。
八多为应类者。如社燕秋鸿等也。
九多为休徴类者。如麟凤等也。
十多为循类者。循即是顺。如鸡司晨犬司夜等也。
三结成分二。初阿难下直示虚妄二如汝下牒事结显。总而言之。皆是虚妄所造。非妙明性本来有也。
四自复次阿难去。明从畜生出还为人趣之文也。分三。初复次下总明。二汝今下别示。三阿难下结成。初又二。初反徴其剩。复次等也。二果报难息。阿难等也。
初中。从是等者。则知果报酬偿分毫不可爽也。世之恃强者负而不偿。固多恃强而越分取者亦多。其中心也可无愧乎。
次中。若用下。明负钱财偿足可停。如于下。明杀身命报无休息。若非微妙三观之力及佛出世说法令其忏悔。不可得而寝也。
二别示中亦为十。次第可见。对前畜十亦无不同。一一皆云酬足复形者。以其人中因纯情及情多想少。坠入地狱。出而为鬼。鬼复为畜。所有之罪酬偿已毕还复人身。是为酬足复形也。云参合者。有二意。一是人类必须戒善而方得入。是为参合。一是从出地狱已来复受人类。元非正局。但属相参而有。故云参合。初顽类中。顽类者。以其畜是枭鬼是怪因是贪习故也。余可知。应类者即社燕秋鸿等。以见习为因能执常等四而计邪理。是以为人还参于斯文也。休徴类者即麟凤等。以其诳习为因能驾捏虚诬。是以为人还参于高明也。循类中即晨鸡夜犬等。以其讼习为因能发人之阴私。是以为人还参于聪达也。
三结成中。是等等。正结其皆从虚妄而生。不遇下兼明其若不见佛闻法此之轮回终不得息。所以前总明云。除奢摩及佛世不可停寝也。若须见佛闻法方息轮回。其佛不可不见。其法不可不闻。然见佛闻法岂不难乎。所谓佛在世时我沉沦。我得人身佛灭度。是以为之可怜悯也。
五自阿难复有去。明从人还仙趣之文也。他经不闻仙类。唯云六道。盖以人而摄耳。仙者迁也变也。迁短寿而为长寿。变粗质以为细质耳。亦分为三。初总明。阿难等也。二别示。阿难等也。三结成。阿难等也。
初总明中。复有等者。谓其因不依佛法而修三观。别修等。谓其又不修戒善及禅定而修人天之因。故云别修妄念。存想固形者。以人寿长不遇百年。今欲炼精以固其形以祈长年。是为存想固形也。余可知。
二别示。即为十。初地行仙中。服饵者即服药也。药有生熟之别。此盖是熟。故云服饵。若天下之草木是生药也。柏子黄精等耳。食道圆成。谓服饵之得力也。地行之行。非行动之行。乃行门之行也。下去飞行乃至绝行皆同。
二飞行仙可知。
三游行仙中。化道圆成。谓其点石成金烧丹为银皆成就也。
四空行仙中。气精圆成者。谓其初炼气入精。次炼精入神。皆得成就也。
五天行仙中。坚固津液等。谓其固天池咽精液之类皆成就也。
六通行仙中。坚固精色等者。谓其采日月之精华。揽山川之秀色。无不成也。
七道行仙中。术法圆成者。能以此法化导于人也。
八照行仙中。坚固思念等者。或注想于脐轮。或结念于顶门。无不成也。
九精行仙中。坚固交遘等者。有云是采战之意。此非然也。看其前来。始坚固服饵。次坚固草木。乃至坚固思念。到此岂更行如此污秽之事。但于内心以震男次女等融会之于阴阳无不成耳。
十绝行仙中。坚固变化等者。谓其如停河在耳变释为羊等无不成耳。
三结成中。别得生理者。如其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止百年而已。今修仙者已得长生。故云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一往而言也。若再推之。仙亦有八万四千劫之长年。斯亦轮回等者。言其虽于人类较之差胜。未免福尽还当堕落。所谓纵经千万岁未免一髑髅。以其皆是虚妄不修正三昧故。
六自阿难诸世间去至九卷初。明天趣之文也。大分为三。即三界也。初欲界者。有财色名嗜睡等五欲为之欲界。分二。初阿难下正明。二阿难下结成。初正明分六。即六欲天也。次第可见。从六天已去乃至四空皆约因行而言。如某行应生某天。今六欲天皆就人中淫欲味薄为因应得生天。消释此文。当于因中体认。若将六欲天交抱等事而分释之则不然也。
初四王天中。未能等者。谓正淫虽未能免。邪淫了不涉也。澄蓥生明者。以其不邪淫故。自能心澄清而生明也。命终等。以此生明之因。感邻日月之果。以明还得其明。所谓因果不爽者也。
二忉悧天中。于清居等者。谓其未修欲定故也。
三?摩天中。运欲等。谓遇境时未免为其所动。暂行其事然而不复留恋。故云运欲等也。于人下正释上也。运欲暂交故云动少。去无思忆故云静多。
四兜率天。即知足天也。一切时静等。正修未到定之际也。上升精微者。正生知足天也。不接下界等者。此天分为内外二院。若其外院。是诸天所居。有天女等欲境。亦未免乎三灾。若其内院。乃补处菩萨寄居之所。不唯无淫欲。亦三灾不到。所以?摩以还诸天皆不能接应也。以故今人有慕内院。亦欲求生于彼天者。殊不知。初心之人纵能舍得世间华丽。然彼外院天女等境若一经过未免为彼所转。安得由汝生内院耶。若住外院。福尽之时依然堕落。莫若修净土者。不生则已。生则决定往生。所以古德云。假饶生到非非想。不若西方归去来。
五化乐天中。于横等者。任其欲境交横陈列于前。我只无心。以其味如嚼蜡之故。故云于横等也。非谓成事于横陈之际而味如嚼蜡耳。所以初云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乐变化者。凡所乐境自可变化也。
六他化天中。超化无化境者。化即化乐天。无化即前之四天也。以其能超越下之五天故。能生第六天耳。他化自在者。凡所乐境他之所化以为其乐。不待复自化也。此即名魔王。天人间有修三摩提必来扰害。下五阴中所谓天魔是也。盖其未奉佛教故耳。
三结成可知。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八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九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二自阿难世间去。明色界天之文也。云色界者。以其虽有定力胜下六欲。然犹为色笼络。故名色界。分二。初别明。阿难世间等也。二总结。阿难是十等也。初又分四。即四禅也。次第可见。
初初禅分二。初阿难下正明。二阿难下结成。
初正明中。三天。一名梵众。如王之有人民也。二名梵辅。如王之有宰弼也。三名大梵。如国之有君王也。若二三禅则亦然耳。
初梵众中。不假禅那。谓修天行者不修首楞严大定也。无有智慧。谓修天行不修奢摩妙观也。此之二句。下去诸天皆应有之。而不云者略也。盖此经所明唯耳根圆通。乃是首楞大定奢摩等妙观。今修天行者非其所修。故云不假等。及每结成皆云虽非正修真三摩提也。但能谓其执身不行淫欲事耳。若行下。谓其执心不起淫念也。是人下。谓其当下未到定成即生梵众天为梵王之伴侣也。如是下。结名。可知。
二梵辅中。欲习句。谓其离淫欲也。离欲句。谓其禅定现前也。于诸句。谓其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与五戒禅定相应也。是人等。谓其功行已成当下应生为梵王辅弼也。如是下。结名。可知。
三梵王中。身心句。执身不行淫事。执心不起淫念。执亦离也。威仪句。四威仪中唯一禅定也。清净句。兼持五戒皎如冰霜也。加以句。明其淫欲是散乱之因。悟其淫欲是烦昏之本也。是人下。当下应生为大梵王也。如是下。结名。可知。
二结成中。此三句。谓其已舍六欲苦粗障。已得初禅净妙离。则此三天胜下六欲。故名为胜流也。一切等。正明已舍六欲苦粗障也。清净等。正明已得净妙离也。虽非等。盖此经所明唯是耳根三昧。乃出世上上定。今非所修。故云虽非等也。下去仿此。
二二禅。亦分二。初阿难下正明。二阿难下结成。初正明三。即三天也。
初少光中。其次二句。盖言大梵虽为色天之主。唯其有语言故。若论禅定。不如二禅已去。则如二禅胜于初。禅故云其次等也。圆满句。谓其能修根本禅及修四无量心也。澄心句。生定也。寂湛句。由定生慧也。如是下。结名也。云少光者。对后无量光言。少字应读上声。乃多少之少。下之少净亦然。
二无量光中。光光等。谓其光复生光也。映十等。正映本界。非映他方世界为十方也。显其禅益进光益多也。所以结名为无量光。
三光音中。吸持等者疑是倒文。应云持圆吸光。盖持少光之圆满梵行。吸无量光之光也。此天已去不以语言诠显。即以光为教体。故云吸持等也。发化等者。既以光为教体。即以光为宣化。传传无尽。胜于语言粗涩。故云发化等也。所以结名为光音耳。
二结成中。一切忧悬之悬字。有云应作愁字看。此亦不然。盖谓忧心悬悬耳。乃二禅是定生喜乐。故云一切等也。清净等者。谓其已得二禅之净妙离。已伏初禅及六欲之苦粗障也。
三三禅。亦分二。初阿难下正明。二阿难下结成。初正明三。即三天也。
初少净中。如是等者。牒前光音天成就之光而言也。披音等者。到此更加修进。披去教体之光音。显露本位之妙定也。发成等者。谓其定益进也。盖三禅是离生喜乐地。今当其初。故云通寂灭乐。所以进而若二成寂灭乐若三归寂灭乐。故得名为少净也。
二无量净中。净空等。亦言其定益进于前也。余可知。所以得名为无量净也。
三遍净中。世界等。亦言其定更进乎前也。所以得名为遍净耳。
二结成中。具大等。言其定生也。得无句。言其喜乐也。安隐句。正显其三禅之乐胜也。
四四禅。若照前三。亦应三天止于广果而已。今因福爱已进有二岐路。若从坦道得广果也。若从纡僻为无想耳。则知无想一天因岐路而生也。下去五不还天。三果圣人寄位于此。以故四禅有凡天也。若分判之。广果已还是凡夫天。即本禅也。无想一天是外道天。以其妄计无想为涅槃耳。五不还天是三果圣人也。同一禅中。有三种耳。今且分二。初凡夫四天。复次天人去也。二那含五天。此中复有去也。初又二。初复次下正明。二此四下结成。
初正明四。即四天也。初福生中。不逼等者。谓其二禅已还及下六欲之苦粗障皆离也。乐非等者。谓其兼知三禅之乐亦不久也。如是不唯离苦。亦且舍乐。故云苦乐等也。苦乐粗重相也。苦未能舍。净妙之福不生。今既苦乐顿舍。则粗重相而亦灭矣。粗重相舍。净妙之福自得。故云粗重等也。四禅是舍念清净地。今当其初。便能尔尔。进而更胜不待言矣。如是下结名可知。
二福爱天中。舍心等者。前之苦乐二境虽舍。尚未得圆。到此苦乐更不可得。故云舍心圆融。而解更胜其福更增。故云胜解等也。解脱清净。福既无遮。乃得不可思议之用尽乎未来世中。故云得妙等也。结名可知。
三广果中。从是天等者。指福爱天进有二岐路也。若于等者。谓从三禅之第三天已来。经福生出至福爱。其福转圆。其解转明。此正从坦道而修证者。故云若于等也。结名可知。法华云大自在者。即今之广果也。然今四禅若亦三天。则乃广果为最上天矣。故法华云色界顶天。以此则知。无想等之寄居明矣。
四无想中。若于等者。谓前不唯厌苦。乐亦厌之。故云若于等也。然前苦乐虽舍。能舍之心犹存。于此舍心重加详审而无断绝。故云精研等也。从是舍心既舍身亦不得。故云圆穷等也。既身心两灭。所有心虑犹若死灰凝然不动。可经五百劫之久。故云心虑等也。是人等者。如来之断词也。谓其苦乐双厌已来是生灭因。心虑灰凝住五百劫是生灭果。如是生灭之因但可得此生灭之果。自不能显不生不灭圆明自性。故云是人等也。初半劫等。复申其生灭之果妄计为涅槃也。就五百劫论其始终耳。初到无想天时定力未就。经半劫方得心灭。故云初半劫灭。既经四百九十九劫半时定力衰微不能按制。取灭之心又复生焉。故云后半劫生。据此止得四百九十九劫如灰凝然。此但世间定力令其无想而已。无非微妙观力之所显发。遂计不生不灭之涅槃。所以无想为外道天也。
二结成可知。
二那含五天分三。初此中下标示。二苦乐下释明。三此不下结成。科目先分正明结成为二。正明又分为二。今直分三。亦便也。
初标示中。此中等标也。可知。于下等示也。谓其断欲界九品思尽。故云于下等也。从是偏真更显。欲界之苦禅天之乐皆不可得。故云苦乐双亡。欲之思惑九品既尽。不复生于下之欲界。故云下无卜居。然于上地之惑未尽。不妨就于舍念清净四禅同分之中安立以为处所。故云故于等也。正示三果圣人寄居之所以耳。
初无烦中。苦乐句。承前也。斗心不交者。若苦乐二境未灭。而所灭之境与能灭之心似为交相斗诤。苦乐既灭。能灭所灭两不相缘。是名斗心不交也。从此以去总属重虑缘真进断上地之惑。其名或从所破及夫所显。皆可见也。
二无热中。机括独行者。指能灭之心也。能发生一切之为机。能含摄一切之为括。前境既灭唯存能灭。是为独行。合而言之机括独行。研交无地者。若其心境相对有交之地可得。其境既灭机括独行。是为研交无地。
三善见中。十方等者。若境未亡所显未妙。其境既亡其理更显。故云十方等也。此之十方世界止就本界而言。以罗汉尚未见界外故。纯一真理。故云更无等也。
四善现中。精见等者。前约能见故云妙见圆澄。今就所见故云精见现前。一能一所。其理愈显。犹之乎陶冶镕铸其光而无留碍。故云陶铸无碍。所以前名善见此名善现也。
五色究竟中。究竟等者。谓既能见所见陶铸无碍。所有诸法几微无不究尽。故云究竟群几。穷色等。正明其究竟群几也。以析空观析之又析。穷其色性之性。以显偏真之理。故云穷色等也。所谓离色入空耳。是以此五是三果圣人所居也。
三结成中。此不等。正明五天虽寄四禅。其四禅之天王但闻名钦仰而已。不能知见乎其形也。故云此不等也。无他。那含是圣。本天是凡。凡圣自当迥别也。如今等。引例也。五百罗汉住天台山。又有五百天冠菩萨住支提山。如华严说。如斯之类。世人皆不得见。故云如今等也。
二阿难下。总明色界之文也。是十等。谓其唯修禅定。故云独行无交。未尽等。谓其为色笼络。故云未尽形累。所以究竟已还共十八天皆名为色界也。
三自复次阿难去。明无色界之文也。名无色者。谓无业果色。故云无色。若定果色犹存也。大分为二。初正明。复次阿难等也。二结成。阿难是诸等也。初又二。初复次下标类。二若于下释相。
初标类中。从是等。即指色究竟天也。复有二种岐路。正标回心不回心利钝二号人也。
二释相又二。初明利者回心。若于等也。二明钝者不回心。若在等也。
初利者回心中。若于下明出界得累。成阿下明回小入大。初云若于等者。诸其根利之故。于前色究竟天舍念清净地中。即发八忍八智九无碍九解脱三十四心现前之时。顿断思惑尽。便出三界成四果罗汉。故云若于等也。又以利根利故。不唯证小乘果。更能回心向大断无明见中道成大阿罗汉。如法华云普于其中应受供养。故云成阿等也。
二明钝者不回分三。初若在下正示也。二此等下结归也。初正示中分四。即四空也。
初空处中。若在等者。谓于舍念清净地中已得色究竟天。故云若在等也。舍心难得成就。其色未离。故云觉身为碍。今销其色之碍度入乎空。然色有三种不同。有可见可对色。有不可见可对色。有不可见不可对色。此之三种悉为销尽。故云销碍入空。结名可见。
二识处中。诸碍句。承上销碍入空也。无碍句。不唯销其诸碍。无碍之无亦不可得也。其中下。拣所存也。意谓。诸碍既销。无碍亦无。其所存者唯阿赖耶之八识也。全即留也。末那七识也。七识唯念八识为内自我。亦能外缘六识。六尘既销。六识不行。外无所缘。则半分无矣。然八识体不动。所缘尚在。以故留半分也。若作全字看。谓其末那全分中之半分亦得也。微细者。以其所缘八识乃是无明最为微细。其能缘也亦微细耳。又可全于末那全留七识也。半分微细六识也。以前所断是欲色二界之思。乃是粗重半分。其未断者无色界思。故云半分微细。若夫后之无所有处无色正使将尽。则云识心多灭。以故此之半分微细看作六识亦得也。销其碍唯存乎空。到此中来空亦不得。秪存识体。是以名为识处。
三无所有处中。空色句。谓前之空色二俱亡矣。然识体犹存。到此识体亦灭。故云空色等也。正谓无色思将尽耳。十方等者。攸即所也。不唯空色亡。亦且识心灭。唯一寂然真理而无所往也。是以名为无所有处。
四非非想处。识性等者。二乘之人但知六识。不复知有八识。又不知六识可灭六识性不可灭。以六识性即八识体。然其八识。就妄边说是为识精。就真边说当体元明。因其不知六识是八识体。亦欲动而灭之。如何得动为汝所灭。故云识性等也。从来无尽。如何为汝发宣得尽。故云于无等也。识生元不动者。汝欲灭之。使其存者若乎不存。而实存之。故云如存不存。识性元无尽者。汝欲灭之。使无尽者若乎欲尽。而实无尽。故云若尽非尽。名为等者。若就本文而言。指如存不存谓之非想。指若尽非尽谓之非非想。若约前文而言。谓不同前识处。故云非想。谓不同前无所有处。故云非非想。
二结归。盖此四天。其有二种。谓圣人与凡夫也。若从色究竟来。不能如大阿罗汉早已回心。更复重重至此非非想。乃是圣人见思二惑悉断尽也。若唯本天。止修根本定。见思二惑伏而不断。如石压草石去还生。如冰挟鱼冰泮还游。以其事禅不能发无漏故也。此等等。正结凡夫也。谓其但能穷空之相。不能显空之理。故云此等等也。从不等。正结圣人也。谓其不能如阿罗汉回小冋大。唯从色究竟天往历至此。方断见思。止是钝阿罗汉。故云从不等也。若从等。借无想天以例。虽不回心终不堕落也。盖无想天元非究竟。妄计涅槃。不能穷空究理。迷于有漏之天而作无为之解。不闻如来正法。心若复起。即为堕落。若夫罗汉不同无想复入轮回。故云若从等也。
二结成分三。初总结三界。阿难等也。二别结四空。阿难等也。三指属虚妄。此皆等也。
初总结三界中。各各天人。民也。民则实行凡夫。所以福尽还入轮回。所谓仰箭射虚空力尽还堕落也。彼彼天王。王也。王则权行菩萨。所以示为渐次等也。如是则知三界之中。不唯色之五不还是三果圣人及无色利钝乃是罗汉菩萨之圣。凡三界诸天之王皆大圣之示现也。
二别结四空中。是四等。即指空处等四天空色双亡识心都灭乃至识性不动等而言。此但就凡夫而结四空天也。余可知。三指属虚妄中。此皆等者。谓三界诸天。及前之地狱等四。后之修罗之一。皆由不了妙明心性一念不觉而虚妄之发生也。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亦即中阴耳。
七自复次阿难去。明修罗之文也。阿修罗此云无天。但有天福无天德故。亦云无酒。性极嗜酒。采四天下华酝于大海欲酿成酒。鱼龙业力不得成就。遂发瞋性。誓断酒故。若论其福。可与天齐。若论其德。当在人下。今备列于此。以其为四趣所摄故也。云何一类为四趣摄。由其宿因能奉出世圣人教法。持五戒十善。此是上品之善。应生天中。亦能奉世间圣人之教。行仁义礼智信之五常。此是中品之善。应生人中。此就所持而言耳。若就本类而言。虽能戒善及乎五常。念念欲胜他人。唯恐他胜于己。则中品之恶。应生鬼中。不唯胜人之念。更有嫉妒之心。或闻人行善事。心生嫉妒。意谓斯人如何能行斯事。永使他人不能行善。则为下品之恶。应生畜中。既有是善。复有是恶。所以不舍本类而为四趣摄也。复有为四生所摄者。以鬼是卵生。人是胎生。天是化生。畜有湿生。所以生在海底。同乎鱼龙之湿生也。分文为二。初复次下总标。二若于下别明。别明分四。大意如前。次第可见。初卵生鬼类所摄中。云护法力者。因其宿因能奉出世圣人之教。故能护法也。乘通入空者。修罗无通。既为鬼类所摄。鬼有五通。是亦有通。余可知。
二从阿难如是去。结显七趣之文也。文分为二。初迷妄成有。阿难等也。二照真则无。若得等也。初又二。初阿难下迷因虚妄。二阿难下转由恶业。
初中。云精研七趣者。精即精细。研即研核。如前其总答也。由胜至劣其别答也。由劣至胜。一总一别。一往一复。如此精细而为研核。七趣因果无不昭然。是为精研七趣也。如是则知。七趣皆属乎昏昧诸有为相为因。遂有乎沉溺诸有为相为果。故云皆是等也。其受生也因虚妄之想。其随业也亦因是虚妄之想。故云妄想等也。如是虚妄受生随业。总由从真起妄背觉合尘。然于妙明心性如空中华。那得根本及夫由绪。故云于妙等也。
次中。此等等者。复指此诸众生。了不自知。迷本妙心。所以虽经多劫。不得复乎真净妙明。故云此等等也。不知其真而归其净者无他。总由杀盗淫之三故。故云皆由等也。如是若能返乎三者。不唯无三而已。又能出生无杀盗淫之三者矣。故云反此等也。于是而推。应知。有此三者则名鬼等之三恶道。无此三者则名天等之三善道。故云有名等也。善之与恶。无之与有。互相倾夺。从此回旋轮转了无休息。故云有无等也。此皆迷妄而成有也。
二照真则无分四。初若得下明妙观。二阿难下答问词。三汝勖下劝断除。四作是下辨邪正。
初明妙观中。若得等者。正明微妙三观。虽云三摩而奢摩禅那亦具也。以其三法全性而起。是为妙发三摩提也。则妙等者。正明妙观所显妙谛也。若修奢摩他时。不思议空观法尔现前。而圆照之。则万法当前一尘不立。当体真空理境。是为寂。若修三摩提时。不思议假观法尔现前。而圆照之。则森罗万法无不宛然。当体妙有理境。是为常。若修禅那时。不思议中观法尔现前。而圆照之。则当体空寂处而万法宛然。万法宛然处而当体空寂。遮照平等。真俗并显。唯是中道理境。是为妙。故云则妙常寂。于是则万法当前一尘不立当体真空之时。即善恶等亦真空也。那更有善恶天鬼等可得。又森罗万法无不宛然当体妙有之时。即善恶等亦妙有也。那更有善恶天鬼等可得。又双遮双照双即双离当体中道之时。即善恶等亦中道中也。那更有善恶天鬼等可得。故云有无二无。到此不唯有无所遣之境不可得。即能遣之观亦不可得。故云无二亦灭。则知不杀等三之善尚不可得。那更有杀等三之恶可得。故云尚无等也。如是观之。轮回之苦当下息矣。所以明其妙观以照真耳。
二答问词中。不断等者。正答其为复本有为妄习生及为有定处众私同分之问也。初二句标也。因各下释也。因各等者。谓其造业是各各之私。感报是同分之同也。如是则有定处。非无定处。故云因各等也。自妄下。正明其皆因一念不觉虚妄而有。如空中华不可究其根绪。故云自妄等也。前阿难如是申问。今如来如是结答。一问一答了然明矣。
三断除中。汝勖等者。勖即劝勉之义。正劝其修圆通法门也。前来既明妙观。又答问词。则阿难自应以此妙观而断其妄返其真故劝其断除也。三惑。非见思等。即指其杀等也。以其杀等三业由贪等三惑。所以先当断其根由。故云汝勖等也。纵得下反显。可知。
四辨邪正中。作是等。可知。后应结云。如是则知地狱因即生地狱果。乃至人天因即生人天果。若能作是说。修是观。照妄妄破。照真真显。无患乎无上之菩提不成也。精研七趣已竟。
二从即时如来去。助道中详辨五阴之文也。其行人也观行将成未成之际。五阴将破未破之时。能所相当。彼此敌立。若能圆观而圆照之无非圆融三谛。如是不用破魔魔自破矣。又能达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亦不用破魔魔自破矣。傥其不能如是观达。或一念邪一见错。则魔党乘间而入。不唯观行不成。犹招恶道沦坠。此是最为紧切关头。然阿难辈不及预问。所以如来兴无缘慈。将罢座矣还来说也。魔者梵语具云魔罗。此云杀者。亦云夺者。能杀行人法身。及夺行人慧命耳。然魔有天魔死魔烦恼魔五阴魔。今虽五魔具有之也。大分为二。初经家叙。即时等也。二如来说。汝等等也。
经家叙中。即时等者。前来正行中解行证三及夫结名。更于助行中精研七趣。一经所谈至矣极矣。无可加矣。故云将罢法座。然五阴魔尚未详辨。以故回紫金山而再说耳。此虽阿难辈紧要着子。非如来之佛知佛见。何能预为照浊。所以普告大众。及夫阿难。其时谅已知之。但现前大众及末世众生犹不能知。所以正告大众傍及阿难。以阿难是当机耳。
二如来说。更分为三。初汝等有学去就意许说。二佛告阿难去约义开示。三阿难即从去更释余疑。初又二。初指前。即汝等等。二明今。即汝犹等。
初指前中。回心趣大等。拣异于小乘也。已说真修等。谓前来所说耳根法门全性起修为真修行。亦拣异于不达全性起修者也。
二明今又二。初汝犹下备举未知。二汝应下诫许受说。
初备举未知中。初总举。即汝犹等也。二别举。即或汝等也。
初中。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观也。止观既具。而止观不二之禅那具可知也。此举所修也。微细句。举所不知也。魔境等。举能不知也。魔境现。前如止观中具有十境。从阴入境至菩萨境。魔境其第五也。初心唯观阴入。余九待发方观。则知魔境现前具如止观。洗心非正。有多意。若略言之。内心不缘外尘。洗心自正。魔不得入。又了魔界佛界唯一如无二如。亦洗心自正。魔不得入。若广言之。一者凡修禅定。必须洗涤先心。从来所有邪恶知见悉皆忏断净尽无余。如前净器除去毒蜜复以灰香荡涤习气堪贮甘露。小有不净便为致魔之端。二者凡修三止皆是洗心慧水。如体真止洗见思。方便止洗尘沙。不二止洗无明。所有三惑既洗。心自得正。倘有少不清净。便为魔所乘也。
二别举中。或汝等。预举后之四十八种阴魔也。如后所明天魔鬼神魑魅皆是阴魔中所现者也。魑魅下应结云。此是贼也。元非是子。汝若不能了知。反认贼为子矣。故云心中等也。若是子。方能克绍法王家业。若是贼。不唯不绍法王家业。则其法身慧命反为所丧失也。可不慎哉。又复下。预举识阴中后之声闻缘觉二种也。如第等者。引例也。彼比丘曾闻如来所说。证阿罗汉不堕后有。彼乃不达四禅。妄计为阿罗汉。其福尽时。将为堕落。遂谤佛曰。佛说罗汉不堕后有。我证罗汉。今复堕落。则知佛说非真实也。如是未证谓证。是大妄语。更谤如来。又大妄语。是以直堕阿鼻地狱。具如辅行中说。今云四禅。盖以初禅谓得初果。乃至四禅便谓证四果也。是为妄言证圣。彼既尔尔。设习三昧得少为足亦复如是。故云如第等也。
二诫许受说中。汝应下诫许。阿难下受说。皆可知。
二约义开示。更分为三。初总明。佛告阿难等也。二别显。阿难当知等也。三总结。此是过去等也。初又三。初佛告去出因由。二汝辈去明魔动。三然彼等为劝诫。初又三。初一真自性。即佛告下。二迷真起妄。即由汝下。三妄体元无。即当知下。
初中。佛告等。正明一真自性乃生佛平等不二者也。
二迷真起妄中。明其本来自性生佛不二。但由汝等一念不觉。迷其真起其妄也。如前妄为明觉。亦如元明照也。痴爱发生。如前因明立所。亦如照生所也。生发遍迷。如前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亦如所立照性亡也。故有空性等。如前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也。以前同为虚空异为世界故。亦如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也。已上所明。皆由一念不觉虚妄而有之相。则此下出皆由一念不觉虚妄而有之意。十方国土非无漏者。的指拣异于寂光国土也。泛言对下三土拣异寂光。对下二土拣异寂光实报。对同居拣于上三土耳。
三妄体元无中。当知等者。谓世界因虚空而有。虚空又因无明而有。则知无明为虚空之能生。虚空又世界之能生。然无明当体虚妄。那得有汝所生之虚空。更汝虚空有所生之世界。故云当知等也。犹如片云等者。片云喻虚空。以其容易消故。太清喻真性。以其无动转故。以片云之小点太清之大了不可得。如前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故云犹如等也。则能生虚空之于真性。尚如片云之点太虚起灭无从。况所生世界那可有得。如前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也。就以妄生妄如此。究其所以。皆由一念无明迷真而起。若破无明之妄。发其真性归其元明。能生无明一破。所生虚空自然销落殒灭。虚空尚尔。而世界国土法尔振动破裂。如是安有妄体可得。故云汝等等也。发真归元者。真是一真自性。本来具有。为妄所迷。今迷既破真得现前。故云发真。元即元明。本来不灭。为妄所逐。今妄既灭元明自归。故云归元。则知佛告等明一真自性生佛不二之者。由汝等明迷真起妄全妄无真者。当知等明若破其妄妄不可得者也。出因由竟。
二明魔动中。汝辈等。魔动因也。一切等。魔动相也。凡夫等。知不知也。恋此等。魔所恋也。是故等。魔来恼也。云汝辈等者。意谓汝辈若修三摩则当发真归元。彼诸菩萨大阿罗汉亦修三摩亦当发真归元。彼此所显理之心而无不通。所证智之精而无不㳷。如以水合水以光入光。同是一真自性湛然之体。故云汝辈等也。魔动之因如此。一切等者。以既发真归元自当销殒虚空而振裂国土。所以宫殿崩裂大地振拆水陆飞腾也。盖宫殿等三是所见之相。魔王等三是能见之人。无不惊慑者。谓见是相而惊慑也。所见中。无故二字。宫殿等三皆亦有之。云无故者。魔王等三亦皆有通。能使宫殿崩大地振水陆腾。今彼不使其通而有此相。故云无故。无故而动自应惊慑。则知水陆句亦属所见。古来皆作能见看。是以此义不无疑耳。魔动之相如此。凡夫等者。谓魔王等三虽见无故而动致生惊慑。其间凡夫不得通者。不知此是修三摩者发真归元迁动虚妄之讹。此拣不知以其未得五通故也。彼等去。明知者也。可知。知不知者如此。然汝彼虽修三摩坏其虚空。彼恋虚妄之尘劳者云何容汝振裂推灭。故云恋此等者。魔之所恋如此。因不容汝摧裂之故。魔等皆来恼汝三摩行人。使汝行不成就不致摧坏其处。故云是故等也。魔之来恼如此。则知魔来元因修行。盖修行者可不慎欤。故下有劝诫之文也。虽曰发真归元坏其虚空国土世界。犹在魔类可以依托。何沾沾恼于行人。但惧其成佛之时光明照烛其魔类也无可全生。所以将成未成之际来恼乱耳。问一人发真归元。十虚悉皆销殒。大地悉皆振裂。自古以来成佛者多矣。云何虚空世界依然在耶。答诸佛成佛发真归元。唯破己之无明。止坏己之虚空。众生无明不破。而空之与地依然在也。又问既是诸佛正坏己之虚空大地。云何天魔等。皆见宫殿崩大地坼水陆腾而惊慑耶。答如相宗说。无明有自相共相不同。若破自相无明。坏虚空大地。彼诸魔等自不知也。若破共相无明。坏虚空大地。彼诸魔等自应知也。然诸佛众生虽有迷悟不同。其众生也同在虚空世界。是以坏时理应知耳。且彼等皆属邪类。佛成道时。正欲转其邪而复其正。其于彼也法尔相关。故无不知。若更克实推之。诸佛成佛。销殒虚空振裂国土。而空之与地依然在者。无他。十方诸佛固无量。十方众生亦无量。彼皆无量。恰当诸佛成道之时正值众生出生之际。如是则知诸佛成佛当坏虚空国土。众生出生当成虚空国土。一坏一成。两当其处。是以坏不见坏。成不见成。而依然在耳。所谓虚空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诸佛无尽耳。
三为劝诫分二。初以明悟劝。然彼等也。二以不悟劝。若不等也。
初以明悟劝中。然彼等。承前诸魔来恼而言。故云大怒。彼尘二句。真妄相对也。彼虽大怒。但在虚妄尘劳之内。汝既修乎妙观。则在微妙性觉之中。如风下。喻妄不能坏真。汝如下。喻真能破其妄。徒恃下。谓汝若能坚固修行。在他徒得其力。止是其客。不能坏汝主人也。成就下。汝若要令三摩成就破他恼乱无他方法。唯由汝之五阴主人。五阴主人即常住真心也。主人若能惺惺。客魔自不得便。主人倘或昏昏。客魔乘隙即入。故云成就等也。当处下。若要五阴主人而为惺惺。唯以禅那等三不思议妙观观之。无可奈何汝也。阴销等者。彼魔暗也。妙观明也。妙观觉照。彼魔暗应念销落。那更恼乱。故云阴销等也。如是为劝。则知魔之来不来唯在观之修不修。其为观也岂可缓哉。
二以不悟诫中。若不下正诫。如摩下例明。此乃下结示。初云若不等者。汝若一不觉悟。不唯不能破他。则汝反被所破而为魔之子及为魔党矣。故云若不等也。二中。如摩等者。引彼微少例此炽盛也。谓登伽止一淫女。且止以咒咒汝。止欲毁汝淫之一戒。然汝戒体清净。虽遭所摄尚不被毁沦落沉溺。故云如摩等也。三中。此乃等者。意谓彼之登伽止一淫女毁汝一戒而尚不能。今乃魔业炽盛。汝之所有性功德财并汝微妙法身悉皆毁坏。故云隳汝宝觉全身。又可宝觉全身总是法身。以阿难前云不历僧祇获法身。所以云隳汝法身。法身若隳。断佛种子。为害何如。如宰下。复以喻显也。意谓如前登伽咒汝为害甚小。若庶民家之剽掠而已。若夫魔类作隳汝法身。如宰臣家之遭籍没也。故云如宰等耳。如是为诫。汝本欲破其魔而为修习。反为魔转而为其子与党。如宰臣家之遭籍没。究其所以。由汝不悟其为悟也。可不勉乎。总明已竟。
二别显分为五。初显色阴。乃至五显识阴。破五阴者。非谓破坏其五阴也。但从来未曾修此圆通法门。这种妙智不现乎前。不达五阴当体如来藏性。今得观行渐进渐入。则能了达五阴当体如来藏性。所谓破无所破。全妄即真。显无所显。妄真不二耳。又五阴中位有横竖不同。若竖论之。破色阴是观行。破受阴是相似初二二信。破想阴是相似三四二信。破行阴是相似五六二信。破识阴是相似之七信也。若横论之。设若一念而能断者。即破无明而显中道入初住位百界作佛也。然今就竖论耳。
初显色阴。大分为三。初阿难当知等标举也。二阿难当在等释成也。三阿难如是等结劝也。初又二。初观成。即阿难下。二境现。即当住下。
初观成中。汝坐等者。属观行位也。言坐道场者。场有修道得道之异。今在修也。以其修三摩故。若约六即。此乃观行即佛坐道场耳。销落诸念者。如前三渐次之修习。真修增进为能销落。助因正性现业为所销落也。则诸等破妄显真也。动静句三谛圆融也。忆念句三观圆照也。
二境现又二。初当住等色未尽相。二若因等色已尽相。
初色未尽相中。当住等者。承前观成而言。意谓应在观成之际而入三摩。今色未尽。其犹未然所以。如明下约喻明也。如明句喻观行成也。处大句喻色未尽也。精性等法合明也。精性句合明目人之观行成也。心未句合处大幽暗之色未尽也。此则句正结色未尽相。区即寰区。宇即宇宙。所谓色阴世界耳。
二色阴尽相又二。初正明。若目等也。二因由。观其等也。初中。若目句明观成也。十方等。色阴理显。是为色阴尽也。十方泛言之耳。非定指十方世界也。是人等结显色阴尽也。色以质碍为义。即以四大身为色。有是身则为劫浊。色阴既尽劫浊自超。所以前云色为劫浊体也。
次中。观其等者。其真之理既显。其妄之由亦见。云坚固等者。由父母三缘和合虚妄之想有是色阴而为劫浊之本。故云观其等也。余如下之更释余疑中所明。后四亦然。此中虽明已尽未尽。其实未尽。令人因未尽而至于尽耳。为欲其尽。所以下有过加研核之患而观其境。下去皆尔。不复更出。
二释成分十。次第可见。各有功行现境名意功过四科。每就本文略为点示。初身能出碍中。当在下功行也。少选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不作下功过也。
初中。当在等。正指色阴之将尽之中而现其理。故云此中等也。下去皆云此心。与今同也。了知四大之色元因虚妄而生了不可得。故云四大不织。
次中。既显色阴之理。四大是妄身。亦不为四大羁縻。故云少选等也。以此正是色阴。所以下去皆云身耳。
三中。此名者。出其名也斯但等。出其意也。
四中。不作等功也以其不作圣解故。若作下过也。以其作圣解故。下去九文大意皆然。略示章段。不复烦重。
二拾出蛲蛔中。复以下功行也。是人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不作下功过也。
三空中说法中。又以下功行也。除执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不作下功过也。初中其时魂魄等者。以魂等依肝等。魂依肝。魄依肺。意依脾。志依胆。精神依肾也。次中。云除执受身者。身是八识持也。空中闻说法者。所谓尘尘说刹刹说炽然说无间歇也。可见说法之声无处不遍。但为色所覆。色阴既尽。便能闻空中说法也。下去忽见法身佛。忽见十方成宝色。忽夜半见种种物等。可例知耳。三中精魄递相等者。即指上之魄与魂等互互离合也。
四见佛据屋中。又以下功行也。十方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不作下功过也。
初中。澄露句为三观圆照。内光句谓三谛圆显。
次中。十方等。现依报而至正报。于时等。见依报而及正报耳。
五空成宝色中。又以下功行也。于时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不作下功过也。
初中。观察句观也。抑按等止也。制止句正以止观照摄得超越于色阴也。
六暗室见明中。又以下功行也。忽于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不作下功过也。
初中。研究句亦三观圆照。精光句亦三谛圆显耳。
七烧斫无碍中。又以下功行也。四体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不作下功过也。
三中。此名句。了四大之身唯是一色。排四句。无四大性可得。一向句唯一理耳。
八遍现依正中。又以下功行也。忽见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不作下功过也。
次中。忽见等。见正报清净。又见等。见依报清净耳。
九夜见远方中。又以下功行也。忽于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不作下功过也。
十见善知识中。又以下功行也。见善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不作下功过也。
二中。见善知识等者。前之九种自心生魔。此乃引动外魔而来恼也。
三结劝分二。初结过患。阿难等也。二劝弘宣。汝等等也。
初中。如是等。结十种现境也。皆是等。结十种功行及名意也。欲其色尽。故皆研核。反为魔生之患。故云皆是等也。众生等。结十种认为圣解而招报也。
二劝弘宣中。汝等等者。劝阿难将色阴中十种现境宣演指示末世众生。勿使修三摩者当此色阴既尽之际过加研窍致令魔便而恼乱也。故云汝等等耳。如是末世行人。得以保持所有功行不失。得以覆护所有魔障不生。自得成乎极果菩提。故云保持等也。下去四阴结劝。其文皆同。唯想阴中分为广略。广虽不同略则无异。皆可例知。不复更明。
二显受阴。亦分为三。初标举。阿难彼善等也。二释成。阿难彼善等也。三结劝。阿难如是等也。初又二。初阿难下承前。二若有下明今。
初承前中。修三摩提。虽止云三摩。乃圆修三观也。奢摩等。正以不思议奢摩空观而破色阴。故云奢摩等也。其妄既破其真自显。故云见诸等也。所谓破显俱时空假不二者耳。见诸佛心者。即见十方如来所证妙净明体也。以行人修三摩提见元明自性故。则知果因虽列。元明自性无少异耳。如明镜二句。以喻见诸佛心也。镜喻能见观智。像喻所见佛心。承前色阴如此。
二明今亦二。初受未尽相。若有等也。二受阴尽相。若魇等也。
初中。若有等者法也。犹如等喻也。此则等结也。法中。若有等。谓观虽成。受阴未破。亦可谓色阴尽而受阴未尽也。喻中。犹如等喻观成。亦喻受尽。心触等亦喻受阴未尽也。此正是受阴未尽世界。故结云此则等也。
二喻相尽又二。初若魔下正明。二观其下因由。
初正明中。若魇等者。谓受以领纳为义。受阴若尽。不被诸法所碍。犹之乎魇人之醒。故云若魇等也。是人等结成受尽也。既不领纳诸法。于诸法上不起分别之见。自得超乎见浊。所以前云受为见浊体也。
二因由中。观其等者。其真之理既显。其妄之由自见。由虚通明了虚妄之想。有是受阴而为见浊之本。故云观其等也。
二释成分为十。次第可见。亦各有功行现境名意功过四科。初发无穷悲中。乃难下功行也。忽于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悟则下功过也。
初中。当在等者。谓受阴将尽。于此之中。观益进。境益显也。内抑句。谓其过加研核也。受阴将尽而过加研核未免成患。所以即有境现耳。下九皆尔。
次中。发无穷悲者。悲盖有三。空观现前有生缘悲。假观现前有法缘悲。中观现前有无缘悲。今受阴尽过加研核所现之者乃爱见悲。非前三也。故见蚊虫犹如赤子。下去所现虽异。亦可类推。
三中。此名等出名。而兼明意。下去皆尔。
四中。悟则等功。若作等过也。下去亦尔。
二生无限勇中。阿难下功行也。忍于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悟则下功过也。
初中。胜相现前。同前得大二句。谓观胜境显也。感激过分。同前内抑过分。过加研核也。余可知。
三生大枯竭中。又彼下功行也。前无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悟则下功过也。
初中。受阴明白下。例前二境应有得大光耀等及内抑过分之句。今盖略耳。下去亦然。
次中。前无等。受阴未破是为前无新证。色阴已破是为归失故居。定多于慧是为智力衰微。进退两楹之间。因智衰微而毁其行。是为入中隳等也。余可知。
四得少为足中。又彼下功行也。慧力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悟则下功过也。
二中。因怀胜性便疑自是卢舍那佛。此乃增上慢耳。
三中。忘失等。慧多于定。不能恒审。其慧既多。反沉溺于知见耳。
五生无尽忧中。又彼下功行也。新证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悟则下功过也。
次中。新证二句。亦谓色阴已尽受阴未破也。然历览与中隳有异。前唯毁行。此有踌躇。故不同耳。余可知。
六生无限喜中。又彼下功行也。处清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悟则下功过也。
次中。处清净等。谓色阴已破外无所缘故也。余可知。
七起大我慢中。又彼下功行也。自谓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悟则下功过也。
四中。不礼塔庙等者。塔乃安佛灵骨。庙乃设诸佛尊像。经是诸佛慧命之所寄。像是诸佛法身之所托。不礼塔庙。更毁经像。永丧法身。终断慧命者也。
八忽生轻安中。又彼下功行也。于精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悟则下功过也。
功过中。云多作无闻比丘者。以其认轻安谓证圣。则同无闻比丘妄计四禅谓证四果。自既堕落。令信从者亦堕。所谓一盲引众盲同入于火坑也。
九拨无因果中。又彼下功行也。于时下现境也。空心下名意也。悟则下功过也。
三中。略去此名二字。余可知。
十爱极发狂中。又彼下功行也。味其下现境也。此名下名意也。悟则下功过也。皆可知。
三结劝分二。初阿难等结过患。二汝等等劝弘宣。皆如色阴可知。
三显想阴。亦分为三。初阿难彼善等标举。二阿难彼善等释成。三阿难如是等结劝。初又二。初承前。即阿难下。二明今。即从是下。
初承前中。受阴等。谓其受阴虽尽。不唯识阴未破。亦且想行犹在。自未得漏尽也。心离等。谓漏虽未尽。色受二阴既破。外无质碍之色。内无领纳之受。所有之心自得如鸟出笼成就去来无碍。故云心离等也。即前受尽相中。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来自由等耳。
二明今又二。初从是等想未尽相。二若动等想阴尽想。
初想未尽相中。从是下法。譬如下喻。此则下结。法中。从是等者。谓受阴既破。从此已去六十圣位可历。故云从是等也。意生身。即身如意通。又从此去身如意通可得。故云得意等也。则知从是二字应贯得意句看。虽云将来如是。然在行人想阴未破未知有是事也。喻中。有人等。喻想行未破之行人也。其言等。喻将来得历六十圣位也。令不等。喻想阴未除者不知将来可得六十圣位。其已破五阴者无不知也。结中。此则等者。结其将来有是之事。而未知者此正想阴世界。故云此则等也。然六十圣位三渐次亦在数矣。若约破阴对位。已破受阴应是相似中初二之信。则超三渐次与干慧矣。如何更有六十。盖渐次即名升进。正是观行。观行对破色阴。乃连本位而言耳。
二想阴尽相又二。初正明。若动等也。二因由。观其等也。
初中。若动等者。想以想相为义。是为动念。动念既尽浮想自除。故云若动等也。于觉等。谓想阴尽。观益进。境益显也。一伦等谓想阴尽行阴当前也。行阴念念迁流。首指生而始也。尾指死而终也。如是之相无不圆见。故云一伦等也。行既当前。想尽可知。故名想阴尽耳。想阴未尽。于诸法上未免想相。而起贪爱之私。想阴既尽。自得超越乎烦恼。所以前云想阴为烦恼浊体也。
二因由中。观其等者。其真之理既显。其妄之由自见。由融彻通达虚妄之想。有是想阴而为见浊之本。故云观其等也。
二释成。亦分十。次第可见。各有三科。初善男子下功行。二三摩地下现境。三汝当下诫劝。起止皆同。前后并无子科。唯二现境更分为二。初内生贪爱。三摩等也。二外致魔事。尔时等也。外致魔事又二。初尔时去魔来恼乱。二恼乱去魔去招殃。初魔来恼乱又四。初尔时等魔来。二其形等现形。三口中等说法。四此名等指名。十文皆然。但起止又小不同。临文略为点示。
初贪求善巧之功行中。受阴虚妙者。谓其受阴既破唯一真理也。不遭邪虑等。邪虑想阴也。谓将破想阴。其观更进。故云不遭等也。下九文同。义亦同耳。
初内生贪爱中。圆明所成之智也。善巧所发之用也。克实论之。二止是一。所以心爱圆明思求善巧。乃至心爱长年思求永岁。锐飞等字。总形容贪求急耳。然此二者。行人固不可缓。想阴若破法尔现前。今为欲破想阴。其心爱乐圆明。其思贪求善巧。此乃致魔之端。所以外遂致魔事也。下去心爱游荡贪求经历等。例之可见。
魔来中。飞精附人者。较乎前之色受二阴二意不同。一者前来外有所缘之色。内有能受之受。内外交结色受并立。其魔乘间即入肺腑。然此想阴。唯一想心存乎其内。而无外境得近其前。彼魔无由得入。但飞其精附其外人而来魔耳。二者前来色受相对有境可见。是以彼魔不复现境即入其心。此中想与外境两不相接。正在怀想之时。即附他人现境乎前。令其行人而信受之。是以飞精附人也。问魔既不附行人。云何他人得附之耶。答所附之人亦是行人。非无因也。但得破色阴未破受阴。以故飞而附也。几个人字。一一了知其义自易明也。飞精附人其人不觉去彼人体三人字。是所附之人也。令彼人见是人愚迷恼乱是人三人字。是被魔之人也。所现所说。即是所爱之圆明所求之善巧者。下去皆尔。此名鬼怪。即前鬼趣中贪鬼。此十对前十种同者多。唯后一二种不同耳。口说经法。乃附圣经。未必是经也。口中说言唯虚诞之词也。下去皆然。余可知也。
魔去招殃中。弟子与师。师即所附之者。弟子即被魔之者也。俱陷王难者。当其魔事炽盛之时。即王法虽严或恐是真亦不敢动。其魔既去。与前迥然不同。便知为魔。遂遭王法。王难华报也。地狱果报也。
三劝诫中。汝常等劝也。迷惑等诫也。下去功行劝诫。及现境中内生贪爱。与外致魔事中魔来恼乱。魔去招殃中二三皆同前。唯第三现形。或自形或其形或能令或令其小不同耳。亦随文可见。不复分也。
二贪求经历之现形中。云邪见密兴等。邪正不并立也。汝若观智圆明圆照则邪智自远。汝若心念少有差错则邪见遂与。间不容发。故云密耳。
三贪求契合之内心贪爱中。云绵㳷者。将欲因行与果理契合耳。现形中。云外无迁变者。不同前之令彼听者或为帝释等及坐莲华台。唯令自开性。故云外无迁变。说法中亦有真佛者。即就大小先后之中分真伪等耳。洗涤本心者。本心指所修之三摩也。为魔所恼。转真修而为邪行。前之所修亦无所存。犹之乎洗涤者也。
四贪求辨析之内心贪爱中。心爱根本者。欲求物之元由也。故即云穷览等耳。现形中。将佛等者。涅槃解脱菩提般若法身。法身也谓三德秘藏现前内身。即是非魔而何耶。
五贪求冥感之内心贪爱中。心爱悬应者。欲先诸佛来应。故即云贪求冥感。余可知。
六贪求静谧之内心贪爱中。心爱深入者。所谓愈精而求其精。愈深而求其深。故即云贪求静谧。现形中。各知本业者。令前听者亦得宿命通也。此中具五通。信知魔亦得五通耳。余可知。
七贪求宿命之内心贪爱中。心爱知见者。欲得三智一心中知五眼一眼中见耳。指名中。或有宣淫者。以淫事互相宣布也。余可知。
八贪求神通之内心贪爱中。心爱神通者。通有大小不同。小乘修得。大乘证得。证得者乃无记化化通。修得者不过作意神通而已。然小乘尚不可得。况此中之大乘乎。现形中。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者。彼是邪法不能无碍于刀兵耳。若夫持地菩萨证性具者。即其刀兵亦无触也。诽谤禅律者。禅是明性。律是摄身。若诽谤之。非魔恼乱何有是也。余可知。
九贪深空之内心贪爱中。心爱入灭者。欲求当体真寂也。故即云贪求深空。现形中。其形等存自在也。还从等没自在也。故结云存没自在。说法中。无因无果者。了不知众生以烦恼为因招生死之果。菩萨以观智为因感涅槃之果。那可因果都拨无也。余可知。
十贪求变易之内心贪爱中。辛苦研几者。辛勤刻苦研磨几微之理以求其长寿也。弃分断等者。欲求长年永岁。故希变易。欲希变易自应弃分段也。变易者。变粗形为细质。易短寿为长年。此一往耳。若再推之。变报龄而易法性身耳。现形中。或经等。正释上之往还无滞也。或经下即远现近。或于下即近现远也。说法中。十方众生皆吾子者。要知邪外所说亦窃佛说而为说也。尝闻佛说一切众生皆是吾子。以故亦作是说。欲人生敬信耳。指名中。遮文茶有二。若发心者必护佛法也。未发心者恼行人也。利其虚明者。谓贪受阴虚妙也。或不因师者。不必因所附之人而自见之也。口兼独言者。兼字盖承上现美女言。独言者唯自语也。余可知。
三结劝分为二。初阿难下广。二阿难下略。广又二。初结过患。阿难等也。二劝弘宣。汝今等也。此广中。结过患。劝弘宣。与前之色受二阴文意不同。彼皆结其现在十种过患。劝令弘宣。使后世众生得以保护成道。此即结其十种于末世时迷惑行人。以劝阿难救度之耳。若夫略中。文意皆同前也。
结过患。云在我法中出家修道者。有收简不同。如其真修三昧之人。乃所收也。若其或附人等。是所拣也。所拣之即前裨贩等类。着如来衣食如来食坏如来法者也。九生百生。生即世也。谓其魔类盛行。在我灭后。近而言之则九世。正法之末也。远而言之则百世。像法后未法时也。
劝弘中。汝遵等者。所谓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也。
略中亦二。阿难下结过患。汝等下结弘宣。同前色受例之可见。想阴既有广略两番。余四应然。盖中之既尔。前后可例。所以但略而无广耳。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九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十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自阿难彼善男子去。明行识二阴也。然不同前色等三阴有自心生魔以作邪解者有飞精附人而来恼人者。今此二阴。唯自卜度。同乎外道断常等耳。
四显行阴分二。初承前想尽。阿难等也。二明今行阴。生灭等也。
初承前想尽中。彼善等标。是人等释。释又二。初释想尽。是人下也。二显所见。觉明下也。初中。梦想。不同心经所说。彼指初住已去乃至等觉。不唯分断无明。亦且断已将尽。此中但在相似之四五二信。约惑止破见思。就阴止破三阴。近有以彼解此。菩萨或同。而位之浅深惑之粗细不无差别。恐不便也。若在今论。想阴未破之时。所谓昼驰于想。夜结于梦。既尽想阴。想尚不得。梦从何生。故云梦想销灭。其梦想也设未销灭。寤时必有想。寐时必有梦。寤之与寐自不恒一。梦想既灭。虽有寤寐而恒一耳。想尽如此。想阴尽。理自显。所有妙觉明体。虚而不滞。静而不动。故云觉明虚静。假喻发明。犹之乎晴明空也。故云犹如晴空。晴空之中。虚通洞达无复幻翳。故云无复等也。能观之心既如晴空无有尘影。则知所观山河大地明暗色空非不见也。但见之时。如明镜当台照明而已。故云观诸等也。当其物像来时未尝有所粘黏。当其物像过时未尝有所踪迹。故云来无等也。虚受等法合也。惟其受想既尽。尘于根也了无所依。所谓聚缘内摇自遗。根于尘也亦无所托。所谓趣外奔逸亦远。犹若明镜鉴物唯一虚静照虚而已。故云虚受等也。
二明今行阴又三。初生灭根元等标举。二阿难当知等释成。三阿难如是等结劝。初标举又二。初生灭下行未尽相。二若此下行已尽相。
初行未尽相中。生灭等。即行阴密密迁移念念流转生住异灭之相也。前来想阴未破行阴未现。想阴既尽行阴当前。故云生灭等也。见诸等者。殚即尽也。谓其十二类之所以生。唯行阴生以为生。十二类之所以灭。唯行阴灭以为灭。行阴既现十方之十二类生灭。所以无不得见。故云见诸等也。虽未等者。一切众生皆以识为根由头绪。不唯识阴未破。亦且未现。故云虽未等也。识阴未现。然行阴为十二类生之生灭者。犹之乎野马熠熠之相。无不见其底里。故云见同等也。野马熠熠。有谓光明烁烁者。非也。此系阳焰尘埃。但乍生乍灭忽明忽暗之状耳。为浮尘者。谓众生内之六根外之六尘。内外相对。根尘交结。念念分别。心心贪爱。皆以行阴为之关楗。犹之乎门之有枢所谓梗也。门之有穴所谓臼也。故云为浮等也。此则所谓行阴世界。故结之曰此则等也。
二行阴尽相又二。初正明。若此等也。二因由。观其等也。
初中。若此下法也。若此等者即行阴也。云元性者但习性耳。元澄指六识也。六识元非元澄之体。第已离前四阴。故云性入元澄。则知元性元澄皆非与元明自性可同年也。一澄下喻也。一澄元习。即承性入元澄之识阴也。以其离前四阴唯一识阴。故云一澄元习。假喻发明。犹之乎波澜转为澄清之水。盖行阴如水之波澜。识阴如水之澄湛。今行阴既尽。唯余元澄识阴。如转波澜而为澄湛。故云如波等也。然识阴如急流水。乍而观之。似为定体。再而观之。密密流注少无休息。所以六识。与而言。喻以澄水。夺而言。犹生灭也。到此乃是行阴尽相。故云行阴舍尽。是人下结也。意谓行阴未尽。生住异灭念念迁流。而感众生之浊。行阴既尽。众生之浊自得超越。所以前云行为众生浊体也。
二因由中。观其等者。其真之体既显。其妄之由自见。由幽深隐密虚妄之想。有是行阴而为众生浊之本也。
二释成分十。次第可见。各有初功行二起计三结名三科。功行同是三摩中等。结名同是此则等。皆无子科。下去可见。不复更分。唯起计起止不同。且有子科。今备指之。初于圆等。二于圆等。三于自等。四于分等。五于知等。六于无等。七于光等。八于行等。九于后等。十于后等。其子科也临文更分。
初二无因之功行中。是得正知等者。谓其奢摩他等。乃全性起修不思议三观。拣于偏小性外别修者也。凝明正心等者。谓其想阴未破。于内尚有贪爱心起。难以言凝。想阴既破。内心不起。是为凝。又谓想阴未破。观智不明。不能觉照外之邪魔。难以言明。想阴既破。观智益显。是为明。合而言之凝明正心。如是内心不起。觉智益显。不唯邪外不干。自然魔不得便。故云十类等也。方得精研之句十皆应有。下九无者略耳。生类本者行阴也。即前见诸十方等耳。云方得等者。正谓色受想三既破。才得精详研核行阴。故云方得等也。于本等者。正谓行阴当前。即前生灭根元等也。观彼等者。以此精研详察行阴之相自见。以其行阴幽隐妄想人所不知人所不见。是为幽。然生住异灭各有分齐。是为清。能遍十二类生。是为圆。然密密迁流未尝休息。是为扰。其虚妄相将破未破。而扰动于元明自性。是为动元也。此所观也。能观者乃不思议奢摩等三。故云观彼等。当下了得全妄即真。行阴自破。其或未破。不免妄生计度。所以即起计度耳。下去九文义意皆同。例之可见。
二起计分二。初于圆下合标。二一者下分释。合标中。二无因即本末也。可见。分释又二。初本。一者等也。二末。二者等也。初又三。初一者等标。二何以等释。三由此等结。
标中。见本无因者。正起计度也。
释中。是人等先明因由。生机即行阴也。全破者。前来想阴未尽。行阴为彼所覆。今想阴尽行阴披露。是为全破。盖在将破实未破也。乘于等正出计度。云乘于眼根等者。若对位。此在相似五六二信。将得六根清净圆照十界三际。未是其时。虽乘其力。止见八万劫六道生死横竖黑白等也。八万劫内。众生生而死死而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了无休止。故云见八万等也。此所见也。秪见下所不见也。便作等正起计也。自有下应结责云。若以妙观圆照圆显。彻古彻今。彻始彻终。至乎六根清净相似而见。及夫初住已去分证而见。那得八万劫便作圣解耶。下去例之亦尔。
结中。微妙三观是为正知。三观圆照是为遍知。正知拣异邪知。遍知拣异偏渐。今由妄计出而妙观失。故云由此等也。有拣异邪外之正知自不堕落外道。有拣异偏渐之遍知。自得证乎菩提。既云亡正遍知。而外道应堕菩提应惑也。下去皆尔。
二末亦三。即标释结。例前可见。标可知。
释中。既见其根者。止八万劫之所见也。知人下计世间法之无因也。今尽等者。谓人还为人。乃至畜还为畜。乌还为。黑乃至横还为横也。而我下计出世法之无因也。意谓。无菩提因那有菩提事。故云而我等也。当知下合世出世而言也。意谓。世间法八万劫中既皆无因。出世法八万劫中亦皆无因。则知今日一切诸法物象皆无因也。有云本应作末。亦不必也。盖本既无因。以本而推末亦无因。然此本末二因。总计八万劫中所见而已。八万劫外冥无所现。则知前无所观无始之本可得。后无所观无终之末可得。故分本末。二皆无因无异意也。
结例前可知。
三结名中。是则等者。正结其断见外道也。
二四遍常之起计中。分三。初于圆下合标。二一者下分释。三由此下总结。
初合标中。圆常即圆满常住耳。此是真起计。下妄计也。四遍常者。彼之外道。意欲同佛圆常。终不如也。元非元明自性。以其能为十二类生之本是为遍。以其生住异灭化理不住是为常。初心境。二四大。三色受想等。四生灭。盖前之广于后后。后后狭于前前也。
二分释四。初二万劫常。二四万劫常。三八万劫常。四不生不灭常。
初二可知。
三八万劫常中。是人穷尽等者。六根即六识也。以所显能耳。末那即七识也。执受即八识也。以含藏为执受耳。心意识乃总八七六识也。有谓此是行阴云何说识。此非然也。行人观境无乎不观。唯其破时先色次受等耳。岂可不以识观。况三科诸法无不为观。此但就五阴而言。岂无识乎。
四不生灭常。可知。
三总结。亦可知。是则等。正结其常见外道也。
三常无常之功行中。坚凝正心者。外魔不干为之坚。内心不起为之凝。观智益显之为正心。下去皆然。起计中亦分三。初于自下合标。二一者下分释。三由此下总结。
初合标中。于自他中等者。即以行阴而分自他。如二于国土三于我心四于行流。皆名自他起计度也。以例第一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等。自即行阴。彼即所具十二类生。乃于无自他中。妄计自他也。元明自性岂有常无常耶。
二分释为四。初我常彼无常。二劫坏劫不坏。三我是微尘转。四行常余无常。
初中。大意可见。云观妙明心者。始本妙观了达行阴。即是妙明心性遍乎十方界也。但其过加研核。一念之错。一见之差。同其外道计也。
二中。见劫坏处等者。若就一世界中竖言之。自三禅已下为三灾坏。是为坏处。从四禅上三灾所不能到。是为不坏处。若约诸世界横言之。或此世界坏。是为坏处。或彼世界不坏。是为不坏处也。
三中。别观我心等者。前观妙明。此观其心。精微密等。亦是计真起妄也。
四可知。
三中。总结。亦可知。
三结名中。是则等。正结其是亦断亦常之外道也。
四有边论之起计。亦分四。初于分下合标。二一者下分释。三由此下总结。
初合标中。于分位者。即时分与方位也。时分虽指时。方位虽指处。实时处相兼也。
二分释为四。初三际。二闻见。三彼我。四生灭。
初中。心计生元者。指行阴为十二类之根元也。流用不息者。正指行阴生住异灭无休息也。计过未等者。过即行阴。前色受想三阴早已破矣。是为有边。未即行阴。后识之一阴以其未现。是为有边。相续指现前行阴密密迁移新新流转。是为无边也。合而言之。所谓过去已过去。未来尚未来。皆是有边。唯现在不住。为无边耳。
四中。半生半灭者。谓色受想阴已破。是半灭。行之一阴现前。是半生也。
三结名中。此则等者。正结其亦双亦断常之外道也。
五不死之矫乱起计中。亦分三。初于知下合标。二一者下分释。三由此下总结。
合标中。四颠倒者。不知常住真心。之为颠。反执断常为真。是为倒也。
二分释又四。初总计。二计无。三计有。四计有无。
初中。观变化者。谓变有为无化无为有也。此总说也。然生而住。住而异。异而灭。于中密密迁流。是为之变。故云见迁等也。生继乎灭。住继乎生。异继乎住。灭继乎异。互互相续。是为之恒。故云见相等也。生住二相有可见之见者是为之生。故云见所等也。异灭二相无可见之见者是为之灭。故云不见等也。生于灭相续。住于异相续。不少间断。是为之增。故云相续等也。其生于灭。住于生。虽为相续不无所离。是为之灭。故云正相等也。生生住。住生异。异生灭。各各生也。是为之有。故云各各等也。生亡乎灭。住亡乎生。乃至灭亡乎异。互互亡也。是为之无。故云互互等也。于彼变恒等八无不而观。故云以观都观。虽云都观。唯见其一。故云用心别见。以其用心别见之故。人问乎生。即答之曰亦生。人问乎灭。即答之曰亦灭。乃至人问乎灭。即答之曰亦灭。如是一时之中。或言乎生。或言乎灭。乃至或言乎减。了无定见。故云于一等也。说既如是。闻者亦无一定。故云令彼等也。
二中。谛观其心者。即观行阴也。互互无处者。同前互互亡处也。
三中。谛观其心。亦观行阴也。各各有处者。同前各各生处也。
四中。双计有无。可知。树之旁生曰枝。皆云其矫乱者。若是有以言有。无以言无。似乎属正。何谓矫乱。当知元明自性有无皆不可得。既计为有为无。此是矫也。又计非有非无亦有亦无及互互无各各有。此是乱也。故皆谓之矫乱。不死者即不迁之意。彼之外道。欲生不死天为果执计不死。又矫是矫强。乱是杂乱。以矫乱因欲得不死果也。
结名中。此则等。亦结其是双亦断常之外道也。
六死后有相之起计为三。初于时下标。二或自下释。三由此下结。
初标中。死后有相等者。外道所计。不出即色是我离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耳。二释二。初正计。或自等。二别计。从此等也。
初中。或自等。即即色是我也。或见等。即我大色小也。我圆者。谓我之我圆满十方所有国土在我内也。或彼等。即离色是我也。前缘者。所缘之色也。堕我句。随我运用耳。或复等。即色大我小也。如是循环十六相者。就行阴已生等四。举色一阴而有前四。余之三阴亦皆有四。则有四四一十六相。有云除去行阴。就前之三阴后之识阴。成乎十六。或亦可耳。
次中。毕竟烦恼等者。毕竟二字乃言有也。然有烦恼。有菩提。不为过耳。过在两性并驱不相触耳。
结名中。云立五阴等者。问前之三阴既已破矣。云何复将以为计耶。答三阴既破。而又依之以起计者。以三阴遍计虽破。而依他之性未亡。故依之以起成其十六。盖约行阴为我四阴为缘耳。此亦常见之外道也。
七死后无相之起计亦三。初于先下标。二见其下释。三由此下结。
标中。死后无相者。如释所明。可见。
释又二。初正计。见其等也。二别计。从此等也。
初中。见其色灭等者。谓其有色才显乎色。有想才系乎心。有受才得连持色心以为寿命。色等三阴既破。故云见其等也。阴性句总所灭色等三阴。纵有等指行阴之独存也。此质等指色阴之已破也。因之等正起计也。勘校即计度耳。八无相。就因果各有色灭等四也。
次别计可知。
结名中。五阴同前。此亦断见之外道也。
八死后俱非之起计亦三。初于后下标。二色受下释。三由此下结。
标中。于行句。谓行阴当前也。兼受句。谓受阴已灭也。双计句。于行阴当前为有。受阴已灭为无也。自体句。受想行三同是心法。谓之自体。以行之当前破受想已灭。受想已灭。还破行之当前。谓之相破也。前第六计死后有。第七计死后无。今双非有无。故云是人等也。
释亦二。初正计。色受等也。二总计。又计等也。
初中。色受等。谓色等三阴本自有者早已灭之。则有成非有也。行迁者。谓行阴迁流似乎无者。今言当前。则有成非无也。如是循环等。有云阴界指五阴十八界者。非也。但穷四阴之际畔耳。下结名中。亦云五阴者。盖四阴是五阴中四。乃总言也。八俱非相者。谓色受等四皆有非有非无也。有相无相者。非谓其有是相及无是相也。盖以有相即是非无相。无相即是非有相。正双非计也。
次中。又计等者。谓行阴似无反有迁流则无非无矣。讹者正言其无非无耳。心发句。行阴既尔。推诸法之有者则非有矣。故云又计等也。有无等者。如是不可谓有不可谓无。故云有无俱非也。既曰非有。实不可以为实。又曰非无。虚不可以为虚。故云虚实失措。
结中。后际昏瞢等者。正谓未来昏昏茫茫杳窅冥冥而无正见也。结名中。是则等。结其是双非之外道也。
九七断灭之起计亦三。初于后下标。二或见下释。三由此下结。
初标可见。
二释中。或计句。计欲界人天二种四大色身死后。便为究竟断灭也。或欲句。计初禅已离下界财色名嗜睡五欲。便为究竟断灭也。或苦句。计二禅定生喜乐已离初禅有觉有观。便为究竟断灭也。或极句。计四禅舍念清净苦乐双亡及无色之四空。便为究竟断灭也。皆言或者。谓七中随计一种耳。下之五涅槃亦然。论句虽五。断灭有七。以初句有人天二种。后句有四禅无色二种。故总云如是等也。七际。言其七种之边畔也。从此断灭更不复生。故云现前等也。
结名中。此则等。谓七断灭亦依五阴而立也。此亦断见之外道也。
十五涅槃之起计亦三。初于后下标。二或以下释。三由此下结。
标可知。
释中。或以等正释其相。迷有等如来断词。如是等复合言也。五涅槃。初有为正转依及观见与生爱慕等。有不更轮回及生灭性等。皆应具有。若具足之。如初禅应云。或以初禅为正转依观见无忧不受轮回生灭之性生爱慕故。今以初禅互为具足。中间可例。所以初后阙略中三全略。则知初中圆明。次中无忧。三中无苦。四中极悦。五中苦乐双亡。是其所以为计者也。
初计欲界中。为正转依者。妄计欲界正报四大即是转生死依涅槃而住。观见圆明等正其所计。谓身中所修欲定及未到定为涅槃圆明。非自性之圆明也。初禅已离欲界苦粗障。已得上界净妙离。故云无忧。二禅不若初禅有觉有观。以定生喜乐。故云无苦。三禅乐胜。以离生妙乐。悦充乎内。乐遍乎外。故云极乐。四禅以舍念清净故。云苦乐双亡。不受句。正其非涅槃计涅槃也。余可知。
结名。此则等。亦结其是断见之外道也。
三结劝亦二。初结过患。阿难等也。二劝弘宣。汝等等也。
初中。禅那狂解者。前之色受想而言禅那现境及故现斯事。以其或自心生魔或外魔现境。今唯同乎外道而起妄计。故言狂解与故现斯悟也。皆云禅那者。由修三观而圆破五阴。过加研核致生魔事及夫妄计故也。余义同前。可知。
次中。枝岐者。树之旁出曰枝。路之杂出曰岐。清净标指者。欲人见月以指标示。前人因指见月。喻经之能诠如标指也。因能诠经会所诠理。如因指见月也。以其能诠是了义者。故云清净标指。余亦同前。
五显识阴亦二。初承前行尽。阿难等也。二明今识阴。深达等也。
初中。彼善下正明行尽之相。对前行阴标举中行尽之文。可知。沉细纲纽等者。以行阴为十二类生死之本。喻以纲纽。行阴既破则十二类数所趣生死微细纲纽沈而绝矣。故云沉细等也。感应即生死果报之果名耳。于涅下兼明所显之理。涅槃天者即元明自性也。故喻之天。常被五阴所覆。犹天为五更所闇。今行阴已破。故云将大明悟。如鸡下正喻将大明悟也。所谓鸡三唱已东方既白。今正在将明之际。故云如鸡等也。六根下合明也。正谓行阴既破根尘不偶。故云六根等也。内外等。色阴为外。受阴为内。其妄破其真显。故云内外等也。
二明今。亦分三。初深达十方等标举也。二阿难当知等释成也。三阿难如是等结劝也。初又二。初识未尽相。即深达下。二识已尽相。即若于下。
初中。深达等谓十二生皆以识阴为元由也。所以元诸与由即识阴耳。如前行阴云。虽未通其各命由绪。及性入元澄。皆指识阴故也。观由等。谓识当前也。诸类句。识为因而招十二类生之果也。识既当前。不久自破。故云诸类不召。于十下。谓十二差别之相同此识阴之中。故云于十等也。精色句。所显益深也。发现句。以识阴当前谓之发现。以识未尽谓之幽秘。此正所谓识阴世界。故云此则等也。
二识已尽相又二。初若于等正明。二观其等因由。
初中。若于等。重指十二类生同在识阴中也。销磨等者。销即销化。磨即磨砻。犹攻玉也。销化六根烦恼以成无上知见。磨砻六根生死以证无上灭度。故云销磨六门也。合开成就者。合即所谓元是一精明也。开即所谓分成六和合也。在凡夫但开为六。乃用中相背。在初果但合为一。乃性中相知。皆不得为成就。今得六根互有。论其性元一。论其用有六。无不成就之者。故云开合成就也。见闻等。谓见亦可闻声嗅香乃至知法。知亦可见色闻声嗅香。中间亦尔。此正六根互用。不为六根所染。故云见闻等也。十方下。正如法华所明。六根清净。圆见十方依正。乃至圆知十界依正及三世诸佛之法。故云十方等也。对位而论。识阴一尽。即入相似七信。乃正六根清净之者。故能尔尔。非若前之妄计见八万四千劫为本末二无因者也。故名之曰为识阴尽。是人下结也。意谓。识阴未尽。起惑造业。而感朝生暮死摧朽命浊。识阴既尽。命浊自得超而越之矣。所以前云识为命浊体也。
二因由中。观其等者。其真之体既显。其妄之由自见。由颠倒虚妄之想。有是识阴而为命浊之本也。
二释成分十。次第可见。十皆有三。初善男子下行尽识现。二若于下妄起邪计。三是名下结示生种。唯第八第九妄起邪计始于观命及于命耳。余无不同。下去但依文消释。不复更出。
初因所因行尽识现中。究诸句。谓行阴尽也。于识句。识阴现前也。还元之元亦即识阴。有真妄不同。真即真如。妄即生灭。今识还元者。但还其妄未还其真。故云于识还元。识既还元。行阴生灭则已灭矣。故云已灭生灭。而于下。明识阴将破未破。但还妄元未还真元也。能令下。六根清净将得未得。故但云能令己身根隔开合。不同前之已获同中销磨等也。亦与下。虽应相似之理将显未显。然但还妄元未还真元。所以止云十方诸类。而不云十方诸佛菩萨也。则知能令至圆元一节下去九文皆应有之。以初例后可见略耳。妄起邪计中。若于等所起之计。是人等所堕之类。下去皆然。若于等者。意谓。所归之元未真。仍然观照真自得还。设若认为真常以作圣解。便应起乎邪见。故云若于等也。下去若于等皆应作如是看。是人等者。以非真常之因妄计以为真常。故云则堕因所因执。此既妄因。自不克真常之果。反入邪外伴侣。故云娑毗等也。本欲求菩提而修三摩。极至菩提反生迷惑。则三智一心中之知五眼一眼中之见皆亡失矣。故云迷佛等也。下去消释能非能乃至真非真等悉应例之。但换能非能等耳。
结示生种中。是名等者。真常本无所也。彼若立此为因则有所矣。故云立所得心。以此虚妄之因还成虚妄之果。故云成所归果。本欲修习圆道。以妄计为因反违隔于圆通矣。本欲证入涅槃。而因招妄果。反背远于涅槃矣。既违圆通。又背涅槃。全非真实因果。唯是外道种类而已。合而言之是名第一等也。下去亦应例之。
二能非能之妄起邪计中。若于等。所归之元。本非自性真体。而作自性真体解者非也。是人等。我之自体本无能生。妄计为能。故云能非能。摩醯首罗即色界之大自在天。大慢天即其异名也。
三常非常之妄起邪计中。若于等。所归之元既妄。所有身心那得常住。而作常住解者非也。在生等。如来之断词也。以其计生灭为不生灭。计非常住为常住。故云在生等也。以生灭为不生灭。故云既惑等也。
四知无知之妄起邪计中。若于等。所知是妄。本非周遍圆满。而作圆满解者非也。有情有知无情无知乃正理也。今计情与无情皆知遍圆。所以堕知无知执也。问教中所称情与无情同一体者。与外道十方草木皆称有情知遍圆者何分别也。答教中言情与无情同一体者。谓其同一元明自性。若其无知觉者为无情。草木是也。有知觉者为有情。众生是也。以其同一妙明心中所现之物为同一体。非同外道所计众生固有知草木亦有知知遍圆者同也。
五生无生之妄起邪计中。若于等。元非真实六根清净。认以为是故云已得随顺。便于等。计识体能出生一切诸法也。识体为能生诸法。所生亦应出生诸法。是以所生之四大中各各计其能生诸法。而云各各崇事也。此盖计一切众生从时生方生微尘生之外道也。即此四大各各崇事为常住解。以非常住计常住耳。是人等。元非常住真解。不可以为生不可以为无生。故云生无生执耳。
结示生种中。迷心从物。谓迷乎己之元明性体。逐乎四大之物也。
六归无归之妄起邪计中。若于等。此圆明亦非自性。计为圆明。故云若于等也。非群灭化者。断其非灭群妄而归化乎真耳。以永等。正计非真灭而为真灭也。是人等。以非真灭依计为真灭依。故堕归无归执也。
七贪无贪之妄起邪计中。若于等。所圆常住元非真常。而作常住解者妄也。是人等。常住不可以为贪者。妄计常住。不应贪而为贪矣。故堕贪非无贪执也。
示生妄种中。执着元命者。识阴是众生命之元由。元非常住。执以为常。故云执着命元也。生妄延种者。以其非常计常。应生如是种也。
八真无真之妄起邪计中。观命等者。若论识阴真体。通乎三际。今识阴命元本非真体。那可互通。三际劫留等。正起计也。如正教中有留习润生此其妄认命元互通。故有如是计也。是人等。非互通认为互通。应堕真无真执耳。
九定性声闻之妄起邪计中。分别等。精即道灭二谛。以出世因果故。粗即苦集二谛。以世间因果故。疏是疏通。决是决定。出世道灭之因果为真。世间苦集之因果为伪。于此因果二者之间而求有余涅槃。是为因果等也。此是小乘唯知六识可破。不知圆顿全性起修之清净者。故云背清净道。所谓下结其所计也。所作已办。故云居灭已休。住于偏真。故云更不等也。是人等。以其不知圆顿修证。唯耽四谛偏真。故堕定性声闻类也。诸无闻僧等者。一往所谓无闻比丘也。再言之。以定性声闻不闻界外无明可破变易可断无上菩提可得可证也。
结示生种中。生缠空种者。所谓沉空滞寂者也。
十定性缘觉之妄起邪计中。若于等。计识阴之破元非圆融觉明。若作圣解而不进者。即是缘觉流也。以其所破止于六识。今识阴破处认为涅槃而不进耳。是人等者。诸缘即缘觉。出佛世。观十二因缘而得悟者也。独伦即独觉。出无佛世。独宿孤峰观华飞钏动而得悟者也。成湛明果。证偏真涅槃也。
结示生种中。不化圆种者。谓其不能回小向大耳。此十种中。前七是外道。第八是天魔。九十是二乘。问云何二乘亦在魔类中耶。当知如来出世。本欲一切众生皆悟元明自性常住真心。良由众生根器浅劣不堪闻。是以故。先施方便而诱引之。或以四谛而得度脱者是为声闻。或以十二因缘而得度脱者是为缘觉。然彼二人。不知方便。著于偏空涅槃不复前进。则于如来大失本性。似与魔类相同。故于魔类之后相继明之。欲其回小向大。舍小取大。即方等弹诃之意耳。
三结劝分三。初阿难下结过患中。斯位者。指上七种外道一类天魔及二乘也。先习者。即指外道等各有所习。二汝等下劝弘宣中。觉了斯义者。即指上十类中因所因能非能等之义也。无令见魔者。前言心魔。乃生于贪爱。今言见魔。生于分别耳。余义同前色受等所明。
三如是下明澄相又三。初引同诸佛。如是等也。二位证相似。识阴等也。三超入金刚。如是等也。
初引同诸佛中。如是等者。以其奢摩等法是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行。所以识阴十种。亦是过去诸佛乘此心开而得道也。既曰乘此心开。自得识阴破而显真。非违隔于圆通者亡失知见也。又曰得无上道。自得任运流入果海。非背违于涅槃迷佛菩提也。总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尔。
二位证相似中。识阴等。正明相似也。从互等。因似位而进乎真位。四十一位之分证。然六根清净真似不同。似即十信。所谓互用诸根。真即初住已去。所谓从互用中等也。下之于中发化亦应用此二意也。圆明精心等者。正显相似而见元明自性也。于中发化。谓六根清净也。如净琉璃。喻圆明精心相似所见之理。内含宝月。喻于中发化六根清净之用也。
三超入金刚中。如是等者。有云。前文之干慧进至金刚干慧。乃从渐而进。是圆中之别也。此中超十信等。乃是顿入。是圆中之圆也。此盖不通教相者作是说耳。那得圆教更有圆中别圆中圆之分别耶。殊不知。四教中各有利钝两种。若夫前之所说圆之钝根也。此中所明圆之利根也。亦可谓法行信行之相殊耳。云金刚十地者。地上无明微细难破难断。从四加行去一登初地。难破者能破。难断者能断。如金刚之能坏一切坚利者。故云金刚十地也。等觉圆明者。前圆明精心。乃相似所显圆明自性。今是分证已极圆明自性。与妙觉所证相邻近矣。故云等觉圆明。入于等者。正明妙觉也。以其修奢摩他等三种因故。得是三种果。妙庄严海行满也。圆满菩提智满也。归无所得理满也。行满是显解脱德。智满是显般若德理。满是显法身德也。奢摩等三。乃是从性起修不思议圆融三法。故皆云妙。此皆泯修归性不思议三德秘藏。故亦云妙庄严海等也。以其所修皆是性修。所证皆是性证。故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也。已上第二别显竟。
自此是过去等第三总结之文也。分四。初此是下止观分析。二魔境下魔灭道成。三若诸下劝持神咒。四汝当下钦奉修道。
初中。此是等能分析之止观也。觉明等所觉明之魔类也。奢摩他止也。毗婆舍那观也。若夫禅那乃止观不二也。但略之耳。此之止观乃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故云此是等也。既成菩提。魔类虽有五十之多。无不觉照明了而分析之。故云觉明等也。合言之。即前备举未知中汝犹未识等。
次中。魔境等。谓阿难汝若修是止观。亦如过去诸佛魔境现前无不觉明以为诸识之者。故云魔境等也。自然洗心得正。不为魔外乘便。故云心垢等也。已上总明。阴魔下别明。阴魔等即四十八种。故云阴魔等也。直至等即声闻缘觉二种。故云直至等也。合言之即前之备举未知中。微细魔事等。彼此对看。无一不同。但前在不知。此在知耳。
三中。必须假神咒为密助者。以其末世时不同乎佛世也。愚钝人不同乎阿难也。未识禅那无观可修也。不知说法无教可禀也。其中心也且欲修乎耳根三昧。在汝阿难看之。其人既在末世。又是愚钝。并不识观以起行及夫知教以开解。中心且欲修乎三昧。无论魔来恼乱。只恐自同乎魔耶。此时汝之阿难。欲令成其三昧。别无佗法。唯劝其一心持佛顶神咒而已。若其愚钝纵不能诵。或写于安禅之所。或带于行人之衣。以是神咒密助之力。所有微细阴魔一切等皆不能恼乱矣。如是三昧自得成就也。无他。此之神咒。十方如来无不因此得成菩提而降其魔。乃至无不诵此得入涅槃而传其法。更有一切金刚一切灵祇及夫天龙以至八部。无不护是神咒及护书写持是神咒者。所以有是之力。故云若诸等也。
四中。汝当等者。意谓。在汝阿难等。现在修习。无不藉此止观除魔得成三昧。及夫末世中愚钝众生。亦无不藉是神咒远魔得就三昧。如是之力。非我释迦一佛者然。论止观。乃十方如来以此所修进论神咒。又十方如来因此所究竟。此乃十方如来及我释迦之最后垂遗轨范。不可不恭敬钦承之者。故云汝当等也。最后垂范者。唯属楞严一经最后非一期化导之最后也。前来初总明。二别显。三总结。合为第二约义开示竟。
自阿难即从去。第三更释余疑之文也。已前辨破五阴中所生之魔。今正辨五阴耳。分二。初疑请。阿难等也。二答释。佛告等也。初又三。初阿难下经家叙相。二如佛下当机陈词。
初经家叙相中。闻佛慈诲者。即所闻详辨五十种魔事也。忆持无失者。一自行。正在修习圆通自应无失。一化他。如来一一结劝亦应无失也。此亦三业恭敬。顶礼身业也。钦奉意业也。白佛口业也。以忆持为意业亦可。但非在一时耳。
二当机陈词二。初申疑。即如佛下。二申请。即惟愿下。申疑中有三意。五阴等问五阴皆虚妄想也。又此等问五阴并次第尽也。如是等问五阴所诣界畔也。初问中。未蒙微细开示者。以前但结云坚固妄想乃至颠倒妄想。然非说其一一妄想所以。故云未蒙等也。余可知。
二申请中。为此等者。总谓心不明。目不开。不能知见其五阴为本想心为并除次第尽及诣何界畔。若得如来兴无缘慈发明宣扬一一所以。不唯自之心目清明。更得为末世众生之眼也。故云惟愿等耳。盖此请意。近因末世众生乐修习者劝持神咒令其成就。远因一一结中劝其末世弘宣。所以为请而云作将来眼也。以其末世众生根甚愚钝。不识观之所以起行教之所以开解。而且乐修三昧。不知邪魔所恼。犹之乎无目者。然若能为他指示令得心目清净。是为作将来眼矣。
二答释又二。初佛告去正答。二汝应去结劝。初又三。初答妄想。即佛告等。二答因界。即汝今等。三答销除。即此五等。初又二。初佛告下总释。二汝体下别释。初又二。初迷真起妄。佛告下也。二妄因元无。妄元下也。
初迷真起妄中。精真等正明妄起。斯元等因迷有妄。初中。精真等。即性觉妙明二句。正是元明自性妙净明体也。非留下。谓真本无因果依正。而今有者依妄起也。则知非留二字应贯尘垢虚空句看。非留句。无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苦果也。及诸句。无见思无明五住烦恼之集因也。总而言之正报皆无。乃至句。并无依报可得耳。皆因等。正结因果依正本无今有皆妄之所起也。
次中。斯元等真也。妄以等妄也。诸器世界。即五阴众生国土三种也。上云依正。今言三种。名数虽殊其体同耳。如演等。正喻妄之所起因迷而然。迷头。喻迷元明自性之真认影认起因果依正之妄也。
二妄因元无分二。初妄元下正破。破无因也。二阿难下出意。意无因也。三是故下结示。示无因也。
初正破中。妄元下出计。彼虚下斥破。初中。妄元等。非因缘计因缘也。迷因等。非自然计自然也。次中。彼虚句。举依而兼正也。犹实句。谓此依正犹之乎幻师幻出男女牛马者也。就相而论。所谓循业发现似因缘实非因缘。就性而论。所谓清净本然似自然实非自然。总是众生妄心计度。惑为因缘。惑为自然。元无因缘自然可得。故云因缘等也。破无因而兼破自然者。恐认无因计为自然。故并破耳。
二出意中。知妄等。正出无因缘意。何况等。转况无自然意也。
三结示中。是故等。以阿难不知五阴妄想为疑。所以前文皆明妄想。复结示云是故等也。以故别释一一示妄想耳。
二别释分二。初汝体下正释。二阿难下结成。初又分五。次第可见。坚固。明色阴也。而用想阴酢梅悬崖者。以此中虽明色阴重答妄想之问。所以借此而为发明。及夫余四盖皆然耳。汝体等标举。如我等释明。是故等结答。云汝体等者。体即四大之色身也。正明色阴。故标举之。此之四大由父母赤白二渧而成。又二渧由父母想爱而有。故云汝体等也。汝心下。又由自心之想得来父母想中传命。传命者即托生也。所谓父母与己三缘和合而成身命。故云汝心等也。释明中。如我等。引事可知。汝体等。实验通即同也。意谓。汝体若不与酢梅悬崖虚妄者同伦。何因说梅口中随有水生。想崖足心随受酸起。此正妄想所致。则知汝体想中亦然。故云汝体等也。虽就想说。实明色阴所以。重举汝体验之如是。则知色阴即是汝之妄想。故结答云是故等也。坚固者。色以质碍为义故云坚固。又以己之托胎妄想投入父母交遘妄想之中。三缘交结而不可舍耳。
二虚明。即受阴也。即此下释明。名为下结答。
初中。即此等。重引前事。虽引前事意在乎受。故云真受。及夫受生因由二句即释能令二句也。汝今等。正明受阴。领受前之五尘境界顺我而有益者。违我而有损者。故云汝今等也。乃违顺损益不相同类。故云二现驱驰。如是则知受阴亦汝妄想。故结答云名为等也。虚明者。受是领纳为义。或领顺境为乐受。或领逆境为苦受。或领中庸境为不苦不乐受。名为虚通明了耳。
三融通。即想阴也。由汝下释明。则汝下结答。
初中。由汝等。谓想念不同乎色身。色身不同乎想念也。却色身随想受而使。故云汝身等也。不唯身随念。使心亦同之。故云心生等也。寤即等。所谓昼结于想夜驰于梦。正释心生等也。如是则知想阴亦汝妄想。故结答云则汝等也。融通者。想以取相为义。相为所缘。想为能缘。然相不自相。全因想有。名为融通彻达耳。
四幽隐。即行阴也化理下释明。则汝下结答。
初中。化理等。明其行阴密密迁移之相。阿难等。示其行阴元是虚妄体迁即为甲长等也。如是则知行阴亦汝妄想。故结答云则汝等也。幽隐者。行以迁流为义。化理不尽。生生无尽。人所不见亦所不知。名为幽深沉隐耳。
五罔象。即识阴也。又汝等释明。则湛等结答。释明又二。初又汝下正明识相。二阿难下重示妄想。
初中。忆念俱无者。既经年久。不唯妄之为无。即忆之念亦无也。次中。流急不见。似乍灭也。非是无流。似无耳。若非等。拣真明妄也。中串习几之串。字贯义亦贯也。如是则知汝之识阴亦是汝之妄想。故结答云则湛等也。湛是妄湛非圆湛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颠倒者。以其不知真谓之颠反认妄为。真谓之倒耳。
三结成可见。
二答因界中。汝今等者。牒前问而为答也。界即因也。又种族也。如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之义。盖小乘但知色是界。不知空亦是界。乃至但知妄湛是界。不知圆湛亦是界。彼乃是浅而非深也。若夫今之所明。色之与空皆是界。乃至妄圆二湛亦皆是界。此乃似深而非浅也。又可就五阴中如色为浅空为深乃至妄为浅圆为深也。故标举云因界浅深。唯色下。正明边际即界畔耳。湛入合湛者。上湛是妄湛。六识体也。下湛是圆湛。即元明自性八识之真体也。
三答销除分二。初此五下法也。二我已下喻也。法中生因识有者。谓五阴初生时因识而有行乃至因受而有色也。灭从色除者。谓五阴将灭时。色阴灭然后受阴灭。乃至行阴灭然后识阴灭也。若以喻喻之。其生也如人着衣从里而渐增。其灭也如人脱衣由表而渐灭也。就逆顺先论生灭。约事理正指销除。初约理并销者。能达得色阴当体如来藏心妙真如性。无情不破。无法不立。那更有五阴妄想可得。故云理则等也。二约事次第尽者。以其生从次第而生。灭亦从次第而灭。例如三惑。虽在圆顿。必须先后而断。亦如脱衣者然。故云事非等也。然非先空次假后中为次第耳。如是之事非外乎理。如是之理非外乎事。乃理事相即。真俗并显。亦如即不妨六六不妨即也。喻中示劫波巾结者。指前六解一亡中所明也。巾喻元明自性。结喻生灭五阴。若论巾体。一不可得那可有五。今既有结。须从解一乃至解五也。则理则并销事则次第尽意在中矣。故云何所等也。如是阿难以三者为问。如来以三者为答。无不明了。故下有结劝一段二结劝中。汝应等者。因前阿难请云。清明心目作将来眼。上来一一既为答明。心目已得清净。故云心得开通。自行成矣还应化他。所以劝他传示于将来也。令识等。正出末世弘宣之利益也。深厌自生者倒文也。应云自生深厌。若正行若助道合为正宗已竟。
自阿难复有人去。第三流通之文也。如来说法必欲永永流传。盖不止利益一方一时而已。要令未来未来一切天上人间他方此土无不蒙其教法而证常住真心耳。大分为二。初如来劝流通。阿难等也。二经家结流通。佛说等也。初又二。初阿难下约灭恶劝。二阿难下约生善劝。初又三。初举能较。即阿难下。二举所较。即佛告下。三正较量。即得福下。初又二。初阿难等问。二阿难等答。
初中。遍满等者。所施之物贵而广也。持以等。所供之人尊而多也。心无等。能施之心专而切也。自应福多。故阿难答言虚空等也。
二举所较中。诸佛如来等者。欲显殊胜功德。先示能说之人无虚妄也。变其地狱等者。以其所修耳根圆通法门无非三观圆照以显三谛妙境。那有罪业可得。所谓销落六尘应念化成无上知见也。
三正较中。得福等者。以其所诠无一而非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既云如来藏性。则何法而不具足及夫元明。又云周遍法界。则何处而不弥满及乎圆遍。则知如来藏性既周遍法界。则前人所施之物虽贵而广。所供之人虽尊而多。自不能超越乎如来藏性与法界周遍也二约生善劝中。以其达得藏性本空而具足圆满。若依之而诵。则所得之功德亦复如是。故如来虽穷劫广说犹未尽也。依我教。即依经而开圆解也。如教行道。即依解而起圆行也。直成菩提。即依行而入圆证也。则知依我句劝其流通究竟坚固之教经。如教句劝其流通究竟坚固之行经。直成句劝其流通究竟坚固之理经。此是正道。无复句劝其流通。助道中精研七趣以兼详辨五阴等经也。若正若助既为流通。而究竟坚固之总名在乎中矣。故不复言经家结流通其意可知。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十(终)
0283 13.P0044 楞严经秘录(十卷)〖明.一松大师说 门人灵述记〗
- 说明
- 分类:04.中国撰述·方等部疏
- 点击数: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