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25 册 No. 0504 金刚经汇纂

No. 504-A 金刚经汇纂原序

  金刚一经。括尽诸经奥义。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经已明言之矣。其大旨总在破除我执。以无住为本体。以降伏为入门。如法受持。能使人在欲忘欲。居尘出尘。不使我为境用。而使境为我用。诚烦暑中一服清凉散也。并非一味谈空。具有实用。乃有善信之人。但知读诵此经。懵然不解其义。亦有学者究心经注。或属言烦。或苦义略。是非可否。靡所适从。即或粗知经义。不究精微。止求持诵以释愆。无有信心而修证。则于如来至妙之心法。遂无由梦见。而佛教亦缘此似明实晦。不深可叹哉。(念劬)根钝习深。苦缠蔽集。晚节末路。履蹈惟艰。尝发愤于是经。不知而求其知。不解而求其解。以自袪其烦惑。爰取诸家注说。为之剪讹削肤。提纲挈维。节要以存义。参互以明体。反覆以示蕴。专录以启奥。两存以质疑。以为是说也。殆庶几近之。凡三阅寒暑而成。名曰汇纂。虽用力之勤。艰苦不辞。而谓于是经之大旨。已无不详无不合。所不敢知也。赖藉众力。镌梓以公善信。上根之人。顿以明心。次根之人。渐以穷理。世之轧轧焉惟利欲是溺。迷失本来。堕烦恼障而不知悟者。盍向清冷中觅一波罗蜜乎。

  乾隆五十八年岁次癸丑三月望日洁斋孙念劬谨识

No. 504-B 重刻金刚经汇纂序

  三藏教文。无非证明心体。为成佛阶梯。惟金刚直指无住本心。以显般若之真智妙用。不舍一法。不存一法。是中出生诸佛。慧命不断。在最上利根。随机涣释。直下承当。固得金刚正眼。即在下根。苟知信受奉行。亦能破欲离尘。遣诸烦恼。度苦济厄。灵应超然。然此经解说纷如。未易窥其崖略。诸解或博而寡要。或简而多遗。或字析而章未联。或章联而义犹隐。若欲专从一家。则谈理深奥者。有妨于初学。立辞显易者。恐弃于高明。或详事相而简精微。或指本源而脱章句。各有所长。难于并美。(念劬)不揣冒昧。于昔年会集诸家。纂成一帙。然局于见闻。搜辑未广。意义之肤浅。阐发之未透。殊有所不自知。因远方同志。索者甚众。甲寅春仲。仓猝付梓。仇校未细。字讹句脱。不可胜指。故印二百部即行停止。观察章公。乐善心切。竟将此讹本刊刻。印送已多。(念劬)自误误人。孽非浅鲜。仗佛之灵。数年内连得佳本。披览之下。悔悟交迫。因广为搜辑。易稿再镌。凡原刻之引义肤浅。阐发未透处。一一有以补其不逮。剪讹削肤。庶几精实详尽。显豁贯穿。挈领提纲。本末洞彻。至此而稿已七易矣。欲救前刻之失。镌刻反不容缓。于丁巳仲春告竣。以公同志。较原刻已十增其四。盖此经义蕴甚深。非详不达。学者当具细静心。反覆推勘。求明自性。则演说灵文。愚迷立破。圣阶可接。若存虚妄心。入文字障。或存粗率心。入邀福障。是反将金刚种智铲断矣。虽诵读万卷。岂能窥见佛法耶。经即佛也。佛即心也。无住心者。常住真心也。常住真心者。不生灭心也。不生灭心者。金刚心也。得金刚心之谓应住心。得应住心之谓降伏其心云何应住。得无所得也。住无所住也。无住何尝有。生其心何尝无。读者以心学佛。毋以口学佛。于泡影见无住。不于无住见断。于金刚见常住。不于常住见常。断常双遣。人法两空。岂不到彼岸。与诸佛同登安乐哉。

  嘉庆元年岁次丙辰腊月望日述甫孙念劬谨识

  金刚经注说汇纂凡例此经注解。自晋梁迄今。不下数百种。或由大德。或自通儒。义无不备。非后学所可更加。然解者日众。观者日纷。论说注证。累牍难尽。抉疑阐奥。发明固多。而臆注岐言。正复不少。是编汇集各本。由博取约。因异求同。弃其粗浅。选其精要。未谛当者。概不采入。疑难处。必精求其是。经解虽繁。而足以传留者。亦只有十余种。其最善者。唐之圭峰有疏。宋之长水有记。明之憨山有决疑。曾凤仪有宗通。大圆居士张有誉有义趣广演。如如居士张国维有注说。数书实堪羽翼大乘。近代剩闲居士龚穊彩有正解。诚斋居士盛符升有五释。又汇集各家而采其精要。可称善本。以上各种。是编采录最多。近今刊送诸本。字比句栉。依文解义者。十有见其八九。提纲挈领。贯通脉络。阐发全经宗旨者。百止见其二三。是编广搜善本。弃粗择精。解必求其切实。旨必求其贯穿。于全经之纲领脉络。承接关照处。融会阐发。于各章各句。解说引证。仍不敢略。是编凡遇论说引证。及畅发旨趣处。注解同异处。俱各冠以姓氏。或即冠以原书之名。其解释字句及文义。俱杂摭各书。不列书名姓氏。三十二分。各有原题。如经眼目。每分先明题义于前。并即冠以经旨。使大意炳如。读者易晓。每分中文长义奥者。列注必多。今逐节分注。以便观览。每分后加以总注。务使旨趣详畅。脉络贯通。并将要领标于上方。以清眉目。集说次第。俱由浅至深。随顺文义。不以人代为叙。或注中又有义须解释者。并补列于上方。各本中有论说冗长者。限于短幅。不能全载。俱从节录。观者幸弗以割截为嫌。诸本引证。多用偈语及诗句。是编概不采入(弥勒作偈释经。无著天亲俱作论以释偈。天亲更为明切。倘若列偈。又须释偈。太觉烦冗。偈本可以另观。若引诗则甚无足取)。此经各本只用句点。但孰是如来语。孰是须菩提语。在明眼自易分辨。而初学不晓。此刻凡如来语句。俱用圆圈。须菩提语句。俱用尖圈。阿难结集语用点。起止加以方匡。则问答分明。了如指掌。此经各本。只用点以释句。此刻凡系功夫密旨。及紧要眼目处。皆用连圈。或用尖圈。或加连点。此经前后凡六译。一后秦罗什。二后魏流支。三陈真谛。四隋笈多。五唐玄奘。六周义净。六法师皆称三藏。今所流传。乃秦译本(魏本与秦本稍异)。此经三十二分。定自昭明太子。王真如谓其品节详明。有功佛教。而人反有议其割裂者。然如无著论本。已分十八住。天亲论本。已分二十七疑。总是婆心。欲与人一个入路耳。今将十八住二十七疑。释于上方。而昭明太子每分所标名目。仍列经前。使读者易于记忆。且与经义无违。后学不得妄生訾议(颛愚师曰。若十八住为准。则天亲不宜分二十七疑。若二十七疑为准。则无著何又判为十八住。二大士既难为准。余者可知。是则但随各人所见。成就各人一段金刚智。皆与实相不相违背。非以一美能绝其后。亦非一得尽废其前。以理无尽。智亦无尽也)。经义以能断立名。故弥勒第五偈中。即有断疑之说。天亲因之。分作二十七疑。总是佛之知见。无所不彻。所以蹑前语迹。断后疑情。有是说。即当有是发明。亦非必逆揣尊者意中。预有此疑也。经中问答。约二十九处。其间妙义。出于佛言者二十四。出于当机者十六。是集务求其所以呼示。所以酬答。所以发明之故。顺节而递释之。至经中文句每多重复。又求其所以重复之故。如言不可相见者四。度无可度者四。说无可说者四。菩提无所得者四。无四相者九。宝施命施者九。要归虽一。取义各殊。亦逐处疏别。经中句字。增减同异。从无画一。如(十三分)是名般若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二十五分)是名凡夫等句。有遗失者。(古本亦无)按以经义。不可少也。若非无想上减去若字。如照九类理应除之。有则似分二天矣。至若取非法上。(六分)何以故三字。定为衍文。(八分)若复有人句上。有佛须菩提五字。即非佛法句下。有是名佛法四字。俱照盛龚二氏定本改正。非敢擅专。而文义亦定当如此(此外尚有增减之字。无大关系。亦不备载)。则与即二字。各本每多不同。尝考其由。起于高丽王名稷。彼人欲避其音。故于经中去即改则。因此以伪乱真。海虞严氏折衷诸辨。谓合两之义为即。相仍之义为则。即或可用之相仍。则不可用之合两。此说最为谛当。是经分卷。或一或三或二。每多不同。按全经大意。自尊者再行启请。与前文浅深各见。昔人云。前言粗执。后言细执。前为初发心者言。详于发心之论。后为已发心者言。直云心无可发。憨山辨上下卷甚明。当仍之。是书原刻多讹。板已毁去。远方善士。刷印流通。须用此定本。弗踵前讹。(念劬)庶可救疏误之愆。不至抱隐憾于无穷矣。诵持此经。全在口读其文。心思其义。使微言了彻。全旨贯通。信解受持。方为有益。若是急急赶读。含糊图快。口到心不到。纵然读过万遍。亦与不读者等。

  洁斋居士谨识

  引用书目隋天台智者大师疏(法名智顗)唐曹溪法师直解(六祖法名慧能)圭峰禅师疏论纂要(法名宗密)宋长水大师刊定记(法名子璇纂集诸家)中峰禅师略义龙舒居士王日休注致政陈雄注明憨山大师决疑(法名德清)宗泐禅师经解(法名如玘又名晓月)曾凤仪宗通李腾芳集解张有誉义趣广演(号大圆居士)张国维疏解(号如如居士抄本)似空法师金刚鎞(法名广伸)王化隆直指莲池大师注说洪莲和尚集注(采集五十三家)(本朝)剩闲居士龚穊彩集解诚斋居士盛符升五释黄成采经贯王履昌句解无名氏芥疏(抄本)顾旦初圆旨范季珍如解(经旨提要俱摘大圆居上)石成金注论讲证(采读法四条)(附记)陆腾金刚经演说(字渔云。国初松江人。此书甚佳购之未得)

  (以上各书引用最多者。长水之记。憨山之决疑。张有誉张国维两家疏解。龚穊彩盛符升两家集说。此数种书经疏中。最为精美。令人有观止之叹)。

  (张有誉张国维两家疏解。精实透辟。得未曾有。而龚氏集解。尤明备详。悉得所折衷。惜此三书得之最后。致有祸枣灾梨。自误误人之恨)。

No. 504-C 总说(采摘各书)

  此经要义有五。一以法喻为名。二辨实相为体。三明无住为宗。四论断疑为用。五判大乘为教相。若昧法师曰。法身真智曰般若。法身理果曰彼岸。必以真智为先导。然后能断烦恼。出生死。圆证理果。故曰智慧到彼岸。实相常住为体。体即法身。观照契理为宗。宗即般若。文字断疑为用。用即解脱。般若二字。包括宗体用。而独标般若为名者。以法身非智慧不显。解脱非智慧不成也。

  智者大师曰。般若有三种。实相。观照。文字。实相即第一义谛。观照即智慧。文字能作诠。亦为般若。

  无著云。金刚难坏。坚也。金刚能断。利也。坚喻般若本觉。利喻般若始觉记云本即实相。始即观照也实相是体心本无相以本来真理为实相(是生实相妙解真诠)。即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观照是用。心本有觉。以真智所现为观照。即相应本觉之妙慧(体用双疏理智互发分明的当一读一快)。故体用虽分。理智则一。疏云。即智之理为实相。即理之智为观照也(破的语)。般若正翻曰慧。今云智慧。慧即智体。智即慧用。

  记云。金刚般若有二种。实相者。理也。观照者。事也。离理无智。离智无理。故能断一切。即坚即利也。

  此经为众生性中所有。人自不见。但知诵读文字。祗于身外觅佛。句下求经。若悟得本心。始知此经不在文字。始知诸佛皆从此经出。学者持内心经。以立见性之法。即此经不假立法矣。

  此经通部总是发明大乘义理。善现耻小慕大。故特为启请。有应住降伏之问。此问直开千万世教门心法。经云。是经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明以大乘为教相也。

  此经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字为纲。一点菩提心。却是金刚正眼。万法总持。要看得十分郑重。方知切实下手工夫处。菩提心一发。智光便现。名为般若。一切万行。从此而生。所以学佛人。初从净信。直至成佛。总离不得发菩提心。(倘不发此心。则不应住而住。当降伏而不降伏。即护念付嘱不信从矣。是以经中于发阿耨多罗句。凡二十九见)。

  金刚经佛说无相。但去妄念。不去天理。若并天理去了。岂非行尸走肉。虚生世间。故于第十四分中说出生实相三字。慧根人虚于此着眼。(要知说无相处。俱是说实相处。乃是佛家命脉)紫柏老人云。后人目释氏为空门。殊非释氏本旨。吾儒不去细究。但言佛氏虚无寂灭。岂不罪过。

  圆旨云。般若固在离相。然必以离相般若。贯彻于施忍等五度中间。实实去行。方能打成一片。故经文说般若。必从布施忍辱等处见之。

  修学人心有解悟。而未从事上证过。所见终不实落。空生既悟实相。佛复为说忍辱一大段经文。正欲其从极难忍境界。一一历过。毫不动念。方是真正实相般若也。

  离相般若。原从森罗万象中见。并非断灭相也。佛一路说离相般若。入后陡提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试空生。空生直答云可以观。正见其所见谛当处。后人不知佛意。见转轮王一难。便谓空生不该如此说。埋没空生多矣。

  布施为六度之首。是修行中一大事。首言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度。是如来之般若法施也。此经句句是般若法施。菩萨心施。与财宝施身命施不同。一无住着。不落根尘。故第四分中。即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末世以布施为修行。以施舍为布施。又藉布施以求福利。是执四相以求佛也。根尘不净。性海弗澄。修行者岂其如是。

  经中屡言清净。盖一切诸相。有清有浊。有垢有净。实相般若。一切舍离。故清净二字。惟实相般若足以当之。长老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苟未清净。不名信心。

  舍利弗告佛言。菩萨有四清净行法。情清净。法清净。愿清净。佛土庄严功德清净。

  此经彻底掀翻。一味鞭挞妄情。直下如迅雷杲日。古剑太阿。无物不摧。无微不照。(所谓般若如大火聚。触着便烧)直使法法皆无所得头头始是家珍。而本来清净之体见矣。

  金刚经无前半部。演说不开。无后半部。搜括不尽。自十七分中。复说云何应住一段。收拾全旨。已后先详者略之。先略者详之。节节相承。各有妙义。

  上半部说无相三昧。是菩萨法。下半部说第一义谛。是佛法。菩萨即佛因。佛即菩萨果。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第六分中一信字。与第二十八分中一忍字。相为表里。信是入道之门。忍是守道之根。

  大圆云。十三分以前。止说根本智。结经名般若。十四分后。从六波罗蜜说起。直至得菩提。俱明一切法皆佛法。连差别智亦说完了。恐人疑般若外别有善法可修。故二十四分又提出般若经名。以见差别智。即在根本智内。总名般若。因以修善法福德。较量结之。(十六分前。说解行发心。是从根本说到差别。十七分后。说证发心。皆从差别摄归根本)。

  自十七分至二十五分。是证发心。意在泯一切法。以通达无我之真如法。以一切法无我为义。以菩提无得而得为趣。二十六分至三十一分。是破一切见。以显如来知见无见之正见。总为发菩提心人说。以知见无见为义。以不生法相为趣(二十五分前。是教人通达无我法。二十六分后是。教人破除有我见)。

  欲通达无我法。先须破除有我见。通达无我法。要合得浑成。合得浑成。方能破一切相。所以将即非是名三句一时说。拣破有我见。要分得清楚。分得清楚。方能破一切见。所以将即非是名三句劈开说。我见不出有无一异。二十九分。说出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方是三句一时说。而有无四句之我见破尽矣。三十分断法身化身一异疑。说个尘非尘。界非界。一合非一合。而一异四句之我见又破尽矣。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二句。是以离相会如。为说法之式。而本之观法妙智。非根本差别二智俱圆。不能成此一观。故一部般若。以此结之。

  圣贤差别。不在实相理体上。却在观照智用上。说出般若即非般若。连觉照亦无住着处。然后遍尘遍界。即相非相的大身。一时现出。空生方才解得实相即是非相。众生相即是非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眼法眼。一时开矣。不住相的般若。方得彻底。根本智已得。才可去行六波罗蜜。忍辱下便教他将这离一切相约智慧。贯入万事头边。实实行将出来。俾众生咸受利益。自此至不可思议。总在功德上说。所谓回理向事也。及再问离相如何发心。却又从度生说出实无有法发菩提得菩提。十七分自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以前。是回事向理。无实无虚。至真是菩萨。是事理无碍。五眼福德相好言说四章。是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教中则双照双遮。宗门则所谓同生同死也。到此方了得三四分之度生行施。不住相之案。一经大旨方完。后面有无一异将四句劈开。正所以显即非是名三句一时说妙旨。以见分之即成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有个一合在。四见亦未全忘。直到有无一异俱离。一合相亦不可得。方是四见俱离之正见。因示人以受持之法。教以演说之方(已上四说俱摘张有誉)。

  宗密曰。此经为对治我法二执。烦恼所知二障。二执若除。二障随断。为除二执。故说此经。

  宋徴舆曰。凡夫计五蕴以为我。名我执。外道二乘计诸法有性。名法执。由我执起烦恼。为烦恼障。由法执起所知。为所知障。故曰二执若除。二障随断也。

  陈雄曰。植善根者。始而诵经。终而悟理。得坚固力。金刚是也。具大智慧。般若是也。度生死海登菩提岸。波罗蜜是也。五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自能见性。必至成佛。

  盛诚斋云。观大乘诸部。多诸菩萨。互相参证。而是经当机。独一空生尊者。或启请。或呼示。或领受。浅深粗细。自成条理。当于前后一贯中求之。诸经问答每以逆徴取证。而空生领受。语语顺承。随机所触。迎刃辄解。故毋烦辞费。大乘所论。如五法三性八识二执界入处有种种多名。而是经惟说一心。前有无住生心一语。后有不可得三言。枝叶悉空。独标根本。斯为了义。第三时后。一味谭空。而是经所说。空字亦所不立。惟以无相为实相。即无住为应住。自发心以至心无可发。再以无实无虚统而明之。

  金刚经中。佛言其大。则谓如须弥山王。言其多。则谓如恒河沙等。言其久。则谓如无量阿僧祗劫实因极大极多极久。无尽之数也。非如来形容过当。亦非如来好为此等语以骇世俗。读者当求其理。

  金刚经(第八)依法出生分中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持经之福。(第十一)无为福胜分中。恒河沙世界七宝。比大千又多矣。亦不如持经之福。(第十三)如法受持分中。以河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徒七宝矣。较之受持解说。终不能胜。(第十五)持经功德分中。以恒河沙等三度身命布施。视前又甚矣。终不及持经功德。能净业障分中。自叙供养诸佛之多。视七宝身命布施。大有间矣。亦不如持经解说之万一。(第二十四)福智无比分中。以须弥山王之七宝比喻。又多且高大矣。亦不及持经解说之福。言虽重叠。意实一步紧一步。总表此经乃见性要旨。能见自性。即得成佛。岂布施之福所能比量哉(佛知末法劫中多以布施当修行。不知解说见性要旨。所以谆切反覆言之耳)。

  读金刚经者。当先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又须静坐观心。心无其心。然后可入大道而悟金刚之义(七祖所撰开经偈。先请八金刚。欲转身中之八识也。次请眷索爱语四菩萨。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吾身中之菩萨也。能见自性。何必于身外觅佛)。

No. 504-D

  全经纲领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三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五分)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七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十分)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此法无实无虚。(俱十四分)实无有法。 通达无我法。(俱下卷十七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十八分)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二十八分)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三十一分)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三十二分)

  各分经旨(一分)是证信序(二分)是询求要旨(三四)是正答住降。(五分)明有相皆妄。而显无相之真佛(六七)明非法皆相而显无为之真法(五分至十四分)明诸佛总是离相见佛。(九十)是历徴一切圣贤证修处。皆不可取说(十一十三)较量经胜(十三)示以经名。并示奉持之法(十四)教以从解起行。离相发心。以利益众生(十五十六)明行持此经功德难量[下卷](十七分)详言实无有法以明诸法之如义。而以通达无我法结之(十八至二十一)正明一切法无我(二十三二十四)言修善法不外般若(二十五分)说如来度生。实无灭度(自十七分至二十五分)总名忘法证如。(自二十六分至三十一分)总是破见显智(二十六分)明著有者之为邪道(二十七分)明着无者之为断灭(二十八分)明无我之功德独胜。一切法无我。是成于忍。非忍则不能守道(二十九分)约法身破有无以明无去来(三十分)约尘界破一异。为诸人扫除贪着事相。以界喻法身。以尘喻化身(三十一分)约止观破我法二见。 我空法空。故能无住。无住故能住。此是般若究竟(三十二分)以流通终焉

No. 504-E 金刚经三十二分总提

  (明王化隆撰)

  此一卷经。俱谈真空无相。佛初于鹿苑三转四谛法轮。不过令人知有。迷人遽执有相以修行。佛又恐人著有。方说此经。名破相宗。盖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必悟有而非有。空而不空。始是本来真性也。始焉群弟子聚会说法。(法会因由分)而须菩提致一问端云。此菩提心如何住。妄心如何降伏。(善现启请分)佛告以胎卵湿化。色相想非色相想等。皆是众生妄心结习所致。皆当灭度。若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乃为大乘正宗之教。(大乘正宗分)故凡有布施。不可住相。(妙行无住分)以其虚妄不实。必见相非相。则照心启而如来见矣。(如理实相分)此其理最宜笃信。而不多得者也。(正信希有分)皆尔本有之性。自悟自修。何假言说。(无得无说分)是诸佛皆从此经之所流出。(依法出生分)四果皆从此理之所印证。(一相无相分)吾心清净。始为庄严。(庄严净土分)吾心无为。始称福德。(无为福胜分)乃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当尊而重之者也。(尊重正教分)又当受而持之者也。(如法受持分)离一切诸相。则寂灭现前。(离相寂灭分)能诵读演说。则功德无量。(持经功德分)凡有业障。悉皆清净。(能净业障分)究竟将来名为菩萨无我法。(究竟无我分)所以然者。盖由过去现在未来之心本无可得。(一体同观分)虚明湛寂。浑然一法界也。(法界通化分)三心既泯。则色相俱离。(离色离相分)言说俱亡。(非说所说分)又何一法可得。(一体同观分)但当悟平等性。(净心行善分)施妙智福。(福智无比分)凡圣互融。安知有众生可化度(化无所化分)有如来可相求乎。(法身非相分)夫曰无相。则落于顽空矣。故于法不说断灭相。(无断无灭分)妙湛圆通。时或布施。心不贪受。(不受不贪分)时或应感。理无来去。(威仪寂静分)则理与相合。表里兼该。(一合理相分)妄见尽融矣。(知见不生分)然此经教人诵读演说。只是一个真空本性。而凡应用感化。曷尝有真实哉。(应化非真分)一言以蔽之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斯言至矣尽矣。能直下承当。一字尚无。何用三十二分。不然渡河藉筏。过海须船。此经皆当奉持。幸谛观之。

No. 504-F 全经大纲

  (述甫纂录)

  此经初序分有二。初陈信闻时主处众以证信次陈戒定慧以发起。自二分至三十一分为正宗。佛告须菩提起至如所教住(二分至四分)。是略说般若。自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应作如是观(五分至三十二分)。是广谈般若。智度论所谓广略二门是也。略中分三。佛告须菩提节(第三分)略说降伏。内具四心。是菩萨所修理观也。复次须菩提节(第四分上)略说应住。外行六度。是菩萨所修事行也。何以故节(第四分下)。是较量功德。为遮断灭见故。福等虚空。是菩萨所得果报也。广中分七。上卷三段。是菩萨无相三昧。正答应住。而降伏在其中。初约菩萨果以明无相。如来现身无相(第五分)。说法无相(第七分)是也。次约菩萨位以明无相。教通十地。即菩萨之位也。首言四果以无相证(第九分)。二言辟支以无相证。三言菩萨以无相证(第十分)。四言佛以无相证是也。三约菩萨行以明无相。行六度。修忍辱。即菩萨之行也(第十四分)。首即慧度发明无相。次即忍度发明无相。更即布施以申言之。而极言相无可住之故。为离相究竟了义。以结前起后。中间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一段。乃破我见以入中道。为承上接下之文。文故重起。(此重起者。见经家重叙。非是须菩提之重问也)下卷分四段。是如来第一义谛。正答降伏而住修在其中。初约如来见智。安立第一义。五眼能见明见净也(第十八)。三心不可得。明智净也。次约如来三业安立第一义非相是相。为身具足(二十分)。无法可说。为语具足(二十一分)。得无所得。为心具足(二十二分)。三约如来度生安立第一义。见有众生。是凡夫偏计。不见有众生。是二乘空观。实无众生得灭度。如是而度。所谓即空即假即中方是如来第一义谛(二十五分)。四约如来来去安立第一义。如来法身遍一切处。安得有去来。众生缘熟则见其来(二十九分)。譬如微尘之合为世界。众生缘尽则见其去。譬如世界之碎为微尘。故以世界微尘作喻。天亲论作一处异处释之。立义可云精矣。段段较量功德。起信论所谓如实不空也。末云应如是知见信解正结。答前云何应住云何降伏等问也。我见破。法见无。故能无住。无住故能住。此经以无相无主。故以不生法相收拾全经。末后又标不取于相。以为演说之要。示以六喻。为般若正观要门。诸修行人。宜从此入。第三十二为流通分。有二。一较福胜。二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