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5 册 No. 0652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三

  天台山华顶嗣祖沙门 ?震 述

  无相法品第二之中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若有众生。见法生时。令灭何见。见法灭时。令灭何见。

  此问灭见。发起性空义。意谓如佛言。若心之生灭。则令灭其妄心。若见法生时。一切法相。念念出生。见法灭时。刹那不住。念念迁灭。又当令其灭何等见耶。

  佛言。菩萨。若有众生。见法生时。令灭无见。见法灭时。令灭有见。若灭是见。得法真源。无入决定性。决定无生。

  此示其性源。谓正当见法生起之时。便好识取本有之性。若二乘执法本无者。知毕竟非无。即可令其灭此无见矣。又如正当见法迁灭之时。便好识取本无之性。若凡夫执法本有者。知毕竟非有。即可令其灭此有见矣。若灭此有无二种妄见。则知前尘自相有无。于我何预。如此便得法性真源。达法本空。知心妄计。灭心妄见。于有于无。何有定执。若谓有不应无。云何刹那不住。若谓无不应有。云何念念出生。由是而观。亦无有所入于决定之性。此乃为决定而住于无生者矣。此与真性空品为张本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令彼众生住于无生。是无生耶(北藏作也)。

  此拣问误解。

  佛言。住于无生。即是有生。

  此顺遣其非。

  何以故。无住无生。乃是无生。菩萨。若生无生。以生灭生。生灭俱灭。本生不生。心常空寂。空寂无住。心无有住。乃是无生。

  此徴明其义。言自应无所住于无生。乃是无生。若生心住于无生。即以能生而灭所生。殊为不可。直须生灭二种妄心。俱乃寂灭。使本生之妄。更不复生。如是则心体常自空寂。既得空寂则无所住。若心既无有所住。乃真是无生矣。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心无有住。有何修学。为有学耶。为无学耶。

  此问修学之功。发起如来藏义。修者修于德业。学者学其道法。上古之世。无文字记识。若欲成一大业。先于木上。以刀斫痕计其数。名之曰业。凡一功成。即修去一痕。故圣人皆言修业。以木痕修尽。为卒业。其义如此。又学字。谓童稚初授书时。两手捧持。如玩卦画爻象而已。此学之义也。又学未满。谓之有学。至无所学地。为无学。又研真断惑名为学。真穷惑尽名无学。解脱谓心无有住。即同空寂。既是空寂。有何所修。有何所学。又问。得此无生之心。为是学未满之有学耶。为是至无所学地之无学耶。

  佛言。菩萨。无生之心。心无出入。本如来藏。性寂不动。

  此示如来藏性。言无生之心。无有所住。亦无出入。即是众生本来自性清净如来之藏。其性体本自空寂不动。有出缠在缠二义。在诸佛证得。为出缠如来藏。众生不了。为在缠如来藏。又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号净法身。此为如来藏品之张本。其义在后品中发明。

  亦非有学。亦非无学。无有学不学。是即无学。非无有学。是为所学。

  此明非学不学。言其不同二乘四果。有学无学之比。汝言有何修学。殊不知此中。无有学与不学。是即无学。非无有学。是即为所学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云何如来藏性寂不动。

  此问其名义。

  佛言。如来藏者。生灭虑知相隐理不显。是如来藏性寂不动。

  此示相拣过。夫如来藏。本无生灭。本自空寂。皆由前七识。无始名言。有支及业。三种虚伪。恶习所熏。而为生相无明。转为识藏。含藏一切种子。为善不善因。又依此藏识。复生住地无明。起前七现行。此住地无明。即与前七和合。由此现种相生。因生而有灭。因生灭而有虑知。因有此四相。故隐覆真理。不得显现。然此生灭根源。实从如来藏。转为识藏。而起于七识也。今众生但为四相隐覆。而不知如来藏性。本无生灭。本自空寂。故不为其所动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云何生灭虑知相。

  此问拣过之相。

  佛言。菩萨理无可不。若有可不。即生诸念。千思万虑。是生灭相。菩萨观本性相。理自满足。千思万虑。不益道理。徒为乱动。失本心王。

  此示四种过。言如来藏中。真性之理。本无可之与否。若有可否。即有是非。有是非。即诸念纷飞而起。遂有千种思万种虑。由此有菩提烦恼。更互相侵。不知此皆是生灭之相。若返观于本性之相。其理本自满足。若随意识思虑。则不能益于至道之理。徒为其所动乱。而使心王失于所守矣。

  若无思虑。则无生灭。如实不起。诸识安寂。流注不生。得五法净。是为大乘。

  此明五法净。释前修学之功效也。言若心无思虑。则无有生灭。便得入于真如实际之地。妄念决定不起。诸识安住空寂。流注之识不生。则五法皆净。是谓之大乘也。

  ○楞伽经云。诸识有二种生住灭。谓流注生及相生。流注住及相住。流注灭及相灭。起信论中。谓第八中现识。三相微隐。是细中之细。名为流注。此流注。全是真如不生灭性。因无明不觉。忽与生灭和合。转而为识。名流注生。长劫相续。名流注住。至等觉金刚道后。得一念相应慧。顿断生相无明。此是业识动念。念中最细者。断已。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方灭第八中现识之相。名流注灭。此流注边际。极为细微。唯佛及住地菩萨。真断我法二执。证法性身者。方能知耳。其余大乘资粮加行位中。以善巧方便观察。远离分别我法二执。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观生死涅槃平等。得证如来平等法身。初获无分别智者。亦知之。既知此已。即以无分别智。观察微细流注。若上品修。顿超十地。中品修。顿超八地。下品修。从地至地。渐断渐证。直至十地。始能见自心微细妄想流注耳。此第八现识中。生住灭三种流注也。若生住灭三种相。乃前七识中相。但就前流注住中。分而为三。有细中之粗。是前五与七了境。粗中之细。粗中之粗。是第六了境。此三相为粗显。如七识初生。执第八为我。名相生。即与前境和合。相续不断。名相住。若大乘。从初发正信相应地。即断执取相。是灭粗中粗相。即是断第六我执分别。以第六分别事识。因第八现识计度。而生执取故。又从初地。证遍行真如。断相续相。得随分觉而见道。谓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即是断第六法执分别。此亦是第六依第八现相计度。而生相续故。至七地断智相。此亦是第六。因现识而成智相故。此断第六法执俱生。此法执。以与身俱生。任运而起故。是灭粗中细相。总为第六了境。自八地断现相。以第七唯内执第八为我。而无法执。此空第七俱生我执。又以前五识。依第八转相而转现相故。九地即断转相。以第七依第八业相。而转转相故。此二。乃前五与七了境。是灭细中粗相。是为相灭。然相。即流注中相。流注。即相中流注。若流注识灭。即得灭尽定。苟或微细习气不灭。流注识亦不能灭。今观众生心中。刹那刹那。念念生灭。以何治之。其必观生也。犹石女之怀胎。观住也。若阳?之翻波。观异也。同浮云之万变。观灭也。类狂华之谢空。观刹那也。于真如心中。未尝动着一纤毫意念。如是则流注与相。一切都尽。所以八地中菩萨。于灭尽定。能念念入。念念起。此灭第八识。转现二相中。生住灭三种相。然尚有一分无始无明业相未断。故十地悟入微细秘密愚。等觉金刚心。断微细所知烦恼障。此所知与烦恼。名为二障。即从我法二执。根本上生。烦恼障大涅槃。所知障大菩提。唯识中。谓染法障所知境。令智不知。名所知障。故曰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至等觉。方断此二障。且于境上。犹有微细执着愚。及微细碍愚。所以云。等觉菩萨。犹坐在无明窟中。至妙觉解脱道。第八。依真相而转业相。及前五。所依转相而转现相。一时灭尽。此是空第八。及前五中法执。而得入于佛地。即前所谓流注识灭。是灭第八中。一分无始无明业相。此业相灭。即流注灭。若流注灭。第八真相方显。真相。即心真如相。乃亘古亘今。不断不灭。虽则随缘而生。本未尝生。随缘而灭。本未尝灭。此即本觉心体。自古自今。不变不坏。其流注灭者。唯灭心相。而心体常存。以故谓之真常流注。因众生迷此。故流转三界。诸佛证此。即成等正觉。但相宗。论我法二执。有粗有细。粗者是分别。细者是俱生。又唯识百法中。前九十四种。是众生分上。我法二执。后六种无为。是二乘菩萨。我法二执。又八识中。以六七皆有二执。五八俱无。性宗则五八。唯法执。七唯我执。六我法二执俱有。若无相无见。无分别。无二执者。真如也。又五法者。即楞伽中。所云相。名。妄想。如如。正智。是也。又云。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有我。悉摄摩诃衍。夫世间万有。皆名相所摄。故凡有相即有名。皆吾人强为安立者也。然一切有形色者是相。即相而称谓是名。因名相而生分别。是妄想。知此名相。自性本空。实无一法可立。亦无一法可遣。知一切法。其体空寂。离于所作。是如如。从如如之体。返观一切名相妄想。犹如过客。来去不停。求其实相。了不可得。是正智。又楞伽别示三性八识二无我。亦以此五法收尽。盖三自性。一缘起自性。即名相。二妄想自性。如其名。三成自性。即是如如正智。又八识是名相妄想。若转八识而成四智。即是如如正智。又二无我。谓人无我。法无我。我与法是名相。执我执法是妄想。证二空无我。即是如如正智。以故一切佛法。总不出此五法。且名初本无名。相初本无相。皆由妄计。谓此名非彼。彼相非此。若知其不实。无思虑计度生灭之相。即如智亦是假名。何有相之可得。若谓实有如智。亦属妄想。如此则五法皆净尽无余矣。

  菩萨。入五法净。心即无妄。若无有妄。即入如来(自觉圣智)之地。入智地者。善知一切从本不生。知本不生。即无妄想。

  此明入佛智地。夫自众生至于佛地。无非皆欲空此五法而已。盖众生流转六道。只为执著名相妄想。而起毁誉爱憎。种种意言分别。若得名空。则毁誉不动。相空。则憎爱不生。名灭。则言语道断。相灭。则心行处灭。若妄想灭。则一心独显。若得如如之体。则炽然作用而常在寂灭。若得正智。住烦恼即是菩提。处生死不异涅槃。如是则一切心识。所不能缘。名本无名。相本无相。名相既无。妄想非有。亦无正智。亦无如如。亦无佛无众生。此所谓入五法净。心即无妄。若无有妄。即入如来自觉圣智之地。此自觉圣智。是妙觉所证境界。如佛言。思惟无所有。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又云。此则是我地。自在最胜处。故知此即是佛智地。然入此智地。善知一切世间出世诸法。从本不自生。既知本不自生。又何有于妄想耶。此章总结无相中。无生。觉利。实际性空。如来藏。总持品之义也。

  

  

  ○楞伽中。佛尝示七种第一义。即是此七品法。一谓心境界第一义。即心自性。更无分别。即是无相。二谓慧境界第一义。观一切法。无不通达。而实无所有。即是无生。三谓智境界第一义。采集业。说心。不采集。是智。即是本觉利。四谓见境界第一义。得佛正知见。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即是入实际。五谓超二见。境界第一义。离有无。一异。俱不俱。一切对待。即是真性空。六谓超一子地境界第一义。初说三乘法。住一子地。今说一乘一性。故超一子地。即是如来藏。七谓如来自到境界第一义。即自觉圣智。不由他悟。通达佛法。此即诸佛善知之妙。但众生迷本。即以此知。而变为妄想矣。故曰。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亦众祸之门也。后地藏菩萨。首问法不缘生。以收此中之义。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无妄想者。应无止息。

  此问无妄无止。即从前品中不生二字。转出此无止息句来。

  佛言。菩萨。妄本不生。无妄可息。知心无心。无心可止。无分无别。现识不生。无生可止。是则无止。亦非无止。何以故。止无止故。

  此明止无止义。正显入如来自觉圣智境界。夫一切众生。皆由前七识。执取五阴自相共相。乃有因缘生灭之法。而为妄想计着。相续不断耳。所言自相者。谓自身现量证知。触火则热。入水则寒。非言说所及。是也。共相者。乃比量之境。是言说所及。如言一法。则贯通多法。共有此相。犹一切火。同一热性。一切水。同一湿性。是也。又如假智。以诠自性之名。亦属言说。亦是共相中收。故凡心生灭相。总只因自共二相。而有妄想计着之相续耳。又即于五法中观之。不特名相妄想。是计著相续之相。若执如如正智为实有者。亦为妄想相续矣。何故以如如正智。良由对治名相妄想而设。究竟何有如如正智之可得耶。此所谓一真法界。纤尘不立。非凡愚所知。须是住地菩萨。证平等法性。始能知耳。以平等法性中。既无凡情。亦无圣解。观察自心现量境界。知自共二相。心及心所。一切诸法。本来空寂。虽从自心显现。犹如镜现形。本无留迹。当处出生。随处寂灭。于妄想计著相续。本自不生。亦无妄想计著相续之可以息。固知心之本无其心。无起无动。亦无心相之可止。如是则无分无别。即得第八现识。流注不生。当体空寂。更无有生之可止。是则谓之无止。然则亦非无止。以止于无止故。

  ○篆书以[止-一+┐][(ㄐ*〡)/(乏-之)]为步字。犹夫举左足复进右足。斯谓之步。若左足已停而右足不起。乃谓之止。昔尝论大学止于至善之义。犹夫人之前念后念。妄惑竞生。逐恶流染而不知止。若知自己灵明性德。而止于至善。更不容有第二念。即谓之止。至者。极尽之称。善者。精微之谓。是必当止于极尽精微明德之奥耳。吾固曰。此心一止。便得其正。又何有于私欲之萌念乎。此是孔门下手用功处也。且吾宗以第一念。为现量境界。故黄檗和尚云。顿超等妙二觉之表。决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门。盖宗门全提大用。直下截断意识分别。此是真止。如临济立第一句法云。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何容心识筹度于其间耶。若向未举已前。撩起便行。略较些子。才生第二念。即落意识分别。便成妄想执着。相续不止。是为比量。此由外缘五尘。而比度其长短好恶等相。故为从上诸圣所诃。谓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至若比度不着。如梦中境。及病中狂乱所见。名为非量。此三量。是能缘之心。与五尘所缘之境。而为对现。于境有好恶长短。而心则依之。起于憎爱取舍。至乎耽染。习成善恶二性。以感苦乐二报。故流转三界不已。奈何众生迷此。不知皆从意识而起。若乃勘破妄心妄境。直下能所俱亡。分别不起。是真得无生可止。即能转根本无明。为般若智光。于尘劳生死。显大机大用。处处自在无碍。一一任运纵横。如此。真得入自觉圣智之境界者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若止无止。止即是生。何谓无生。

  此徴止生之义。言若生止于无止之心。非可为之止矣。盖生心求止。止即是生。如三祖信心铭云。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然今若求止之心已生。何以谓之无生耶。

  佛言。菩萨。当止是生。止已无止。亦不住于无止。亦不住于无住。云何是生。

  此示不住无止之义。然此但答止即是生一句。谓正当止息之时。而心虽是生。且念念无住。此止亦已无其所止矣。况亦不住于无止。亦不住于无住。云何而言止即是生耶。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无生之心。有何取舍。住何法相。

  此问无生取舍。徴前何谓无生一句之义。

  佛言。无生之心。不取不舍。住于不心。住于不法。

  此示无住之义夫一切法。若有所住。即有取舍。盖取舍者。只为五阴中。识阴未破。内取识藏谓之我。外取识所分别五尘。而为我之所。此是我执也。若既舍识藏。则又取能舍者而为我。所证者为我之所。是则名法执矣。此二执。即是心法二种。今言无生之心。于一切法。不取不舍。无生之相。而住于不心不法。则我法俱空。能所皆泯。乃为自觉圣智之实义也。

  解脱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云何住于不心。住于不法。

  此问不心不法。徴前所示之义。

  佛言。不生于心。是住不心。不生于法。是住不法。善男子。不生心法。即无依止。不住诸行。心常空寂。无有异想。譬彼虚空。无有动住。无起无作。无彼无此。得心空(北藏。作空心)眼。得法空心。五阴六入。悉皆空寂。

  此重释不生心法。因前问无生住何法相。故答住于不心不法。其实即不生心法一句。既不生心法。即无可依止。既无依止。即不住一切有为诸行。心常空寂。无有取舍可否是非。及一切异想。譬彼虚空。无有动相住相。无起相。无作相。亦无彼此之相。果能如是。即得心空。悟四大之无我。得法空。悟一切法无我。故曰得心空眼。得法空心。夫心空之眼即如来正法眼藏。法空之心。即如来涅槃妙心。从上佛祖惟契证。此心眼而已。所云五阴者。四大积聚是色。领纳资贪是受。取相驰求是想。微细迁流是行。炽然分别是识。此五能覆真性。故名阴。然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六入者。眼耳鼻舌身意内六根。取着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尘。有互相涉入之义。故曰入。然今既契证此心此法。而阴入等相。自然悉皆空寂者矣。后地藏菩萨。问诸法云何不一。以收此中之义。

  善男子。修空法者。不依三界。不住戒相。清净无念。无摄无放。性等金刚。不坏三宝。空心不动。具六波罗蜜。

  此明空法具摄六度。夫空为大乘之初门也。然修此空法。不依三界。以出于三界有为法故。不住小乘有为戒相。以三轮体空故。自性清净。无有念虑。离于散乱。无有摄心。离于懈怠。无有放意。性体等于金刚。不坏自性三宝清净光明之体。夫自性常觉不昧。是佛宝。自性轨执不失。是法宝。自性清净和合。是僧宝。又自心清净。念念无染。即是佛。自心光明。无不照烛。即是法。自心清净光明。处处无碍。即是僧。总不用外求。只在自性一心之中也。若信此一体三宝。即得空心不动。具六波罗蜜。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又云度盖。谓世间有为法。祇在此岸。不得到彼岸。如人修施。以能施所施及受施者。为三轮。此三轮空寂。名无相无为。是到彼岸。若三轮不空。则因果不忘。如轮之回转。是世间有为法矣。六度中。皆具三轮。若不空。不得称为六波罗蜜。又二乘人与菩萨。同行六度。但自利利人不同。又权教。只修六度为因。实教。先求悟明自心。既得明了。止息一切。惟修本性。惟欲度生。是名发菩提心。既已发心。应修诸行。成万德庄严法身妙果也。

  音释

  预

  (与豫同。干也。在也。及也)。

  卒

  (毕也)。

  稚

  (音治。幼小也)。

  玩

  (同玩。闲观取适也)。

  窟

  (坤入声。窟穴)。

  萌

  (音盲。草始生芽也)。

  筹

  (音酬。计算也)。

  瞥

  (篇入声。忽然一见也)。

  羁

  (音鸡羁系)。

  锁

  (音琐。俗作锁)。

  耽

  (都含切。答平声。爱恋也)。

  奈

  (音耐)。

  勘

  (堪去声)。

  轨

  (音癸。法也。循也)。

  金刚三昧经通宗记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