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页 共 19 页
卍新续藏第 37 册 No. 0662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十七
钱塘沙门释 智圆 述
师子吼品之三
众生虽有佛性者前卷广破因中有果无果为建立众生悉有佛性竟众生以何因缘而得见之故次明于缚解迷故缚悟故解。
此惑体性者惑即依五阴所起也而其体性念念不住故云即起即灭。
经众生亦尔云何缚解者众生即前五阴念念生灭以揽阴成生故前法云阴此合云生亦是互现既前灭后生生已复灭云何此阴能缚众生又缚故有解本既无缚对谁说解故云云何缚解。
经虽有五情无觉知者以五情将谢势分羸弱故无觉知。
经理无西逝者日既没西则反照于东故山陵等影但得东移终不西去日没喻此阴灭东移喻彼阴生疏云终不归东且约日说以山影东移经语显故故疏不释。
此乃即死明生者此取合文成于譬意。
此身非是中阴所出者此身指即中阴身也谓中阴之身非是中阴自有由于死阴因缘故有。
经文非泥出者文由蜡印故。
经不余处来者亦由泥蜡和合而有文现故。
如大理狱者即九寺中大理寺也齐职仪曰大理古官也唐虞以皋陶作士即大理官也初秦置廷尉应劭曰古官兵狱官多以尉称尉者罻也言以兵狱罗罻奸非也古之听讼必质于朝廷与众共之故曰廷罻汉因之景帝改曰大理此以世之狱官类于中阴定断善恶方可受生又善恶过去已定至中阴时但是责定其事或云住中阴或经七日或经多日多日义强为受胎因缘难会故。
迳坠迳升者直舍此身便受生阴不经中阴也以现起善恶猛利故准此生净土人不经中阴。
攒鉾者粗官反。
揣食揣音团。
古人有四食章者古人章疏解经至此出四食章门也。
于此非要者今经因说中阴略简四食若也广明非经纲要然食以资益为义中阴身得住由兹三食若欲略知四食体状者如成实所明饼果饭食等名揣食思求揣食令命不绝名思食冷?等触名触食心识持身令不灭坏名为识食若依毗昙一切色法持身不坏悉名揣食心数法中思为思食触为触食六识心王名为识食此经所说多同毗昙今从多说中阴但有三食理实于中亦有揣食如杂心论云如人中阴还食人中所食香气也但现阴粗故多藉揣食中阴细故多藉三食耳。
经判合者得偏而合曰判如前记。
经于母生爱者男子受生于母生爱于父生嗔见父是其竟色女人受生于父生爱于母生嗔。
此是我见者父精出时谓是我有故属我见。
近听思行者次第寻经可见。
空中无刺者生死五阴本空无烦恼刺云何令修圣道断之。
系缚等三即此意也者此释经云等三只是缚开不缚不开之三也举此三种以喻三谛。
经合散生灭者合生即缚散灭即开。
大乘望之子果俱缚者既未见佛性则无明全在界外子缚也。
小乘不尔者已断烦恼子缚故。
此中应作下释经愚人得养也。
修能断惑者断惑即用也。
经以法性故牙则自生者此事法性也谓草木性自生故。
初虽未圆者未圆满也。
生杀羊家者由前世恶缘未尽而生此家非无漏使尔大论十五云初果生屠羊家年向成人不肯杀生父母与刀并羊一口闭着屋中语言若不杀羊不令汝出其儿便以刀自杀即生天上。
阴则不尔下释经阴不相似也。
兼出六譬者疏中但释初后二譬。
香山譬初身者应云初果身。
雪山譬恶阴者其山凛冽人居不安可喻恶阴。
又香山下重约二阴以对两山。
雪山鸟兽并不敢住者应云两山鸟兽雪字误也。
习因种类等者初果无漏习因也。
报因牵异类果者由往昔有漏报因也。
有人譬下释第六譬。
出观则无者以十六心俱不出观故。
同一无漏者以修道只是重缘见道所证无漏也故小乘中谓之重虑缘真也。
三品是因者即戒定慧也。
初伪为三品者若真伪对明应为上下二品上品是真下品是伪而于上下各分为三下下即破戒者属三涂下中持事戒属人天下上为度众生属六度菩萨若二乘人应亦在下中品摄以自畏三界若不能利他义同人天文无者略。
今取此人等者谓今世于伪三品中尚无中下二人况真中三品也此乃疏主伤感时人也然经于伪三品中但出中品疏主约义委出上下品人。
次真者下真是上品亦应开三疏文从略上下谓通菩萨上中谓别菩萨上上谓圆菩萨。
知诸法空等者即解经不见戒不见戒相等文也此语义通三教多分在通以大乘初门故通别通圆故此经部兼偏渐而皆见佛性同会圆常但就圆释亦应无爽又经中备历三学明之戒既真伪各开三品定慧例然得意自在又若准经文应先分三段谓戒定慧于此三文各分二段先伪后真疏文从省且约戒分。
是败鱼肉者此约脍字释义脍谓切割之也。
典军之人者此约魁字释义魁师也典主也尚书云歼厥渠魁。
经养食羔羊者养上声食去声。
即识处定者缘三世之识无边名无边心。
即不用处者缘无边识缘多则散能破于定故舍识转心依无所有法以无心识散乱故名净聚。
知八万劫者过去未来悉知八万。
便谓为断者谓八万后自然还无如放缕丸等。
冥初者既不知八万劫外便谓已前冥然忽生觉知乃有二十五谛等即指冥谛为世之本。
水中丈夫者谓成劫之初此天在水中坐因有众生外道观见名为水中丈夫。
即是存亡者凡夫外道得此定谓证涅槃尔一切想故言非有想此则是亡佛弟子如实知有细想依四聚而住故云非无想此则是存存亡合论故云非有想非无想。
初云下凡两番解经中生亦如是句初明生谓众生故云只凡夫也次明生谓生相也傍通次义故云若以三相等三相谓生住灭也异与灭同合为一相。
为始终故者为有始终故非涅槃也。
通上两解者即上一期及念念也。
过去二因等者亦应更云现在三因未来二果方见轮转之相疏文从省。
佛答涅槃有因非果者释经我所宣说至所谓佛性又复下释经佛性之性至大果。
又佛性下释经不从道生故名无果也。
经是故涅槃等是总结也次第对经可见故注云云。
有因而非果者只众生本具正因佛性即是涅槃不假修成故云非果盖非修成之果也。
是果非所得者究竟显出本具之理不从他来故云而非所得。
经佛性之性不生涅槃等者佛性即是涅槃非谓佛性是因能生涅槃之果也佛性既即涅槃故涅槃无因。
经能破烦恼等者性虽本尔迷故不知转迷成悟名破烦恼故得果名。
经不从道生者夫言果者必从因生今此涅槃是本具法故非所生故名无果。
经是可算数者人人各得是可数法故。
不一故非共者约事则彼彼自异迷悟两分。
不二故非各者约理则一一常同生佛共贯其犹千灯一室约灯则灯灯不杂约光则光光互遍以喻观(平声)法大旨可知。
虽尔下释经一切众生同共有之也虽事理两别然即事而理必也体同。
一人得时应多人得者一切既同法界体性一人悟时应余人同悟何故此悟彼迷耶此由地人但得不二之言全昧不一之旨也。
成论下彼师谓因中性异果上事同。
但成佛时等者彼但知十方果佛同一法身力无畏等岂晓生佛亦同法身力无畏等是则一心一尘无非三身三德之性种也。
若尔下且破因中性异。
然佛性下今师正明佛性义也略如向记人人各修喻彼彼事异我彼俱解喻一一理同。
言我解彼解者谓解持戒成益毁戒成损人人无异也。
岂可一者谓五性有因果能所之异故。
问众生下因便料简五性之义。
尽有尽无者理具必得故五性尽有在迷未现故五性尽无。
众生无观智下先示尽无次明尽有。
亦无观境者无所观境界因性也。
非因非果谓正因性也。
从缘现者此之五性随教行净缘悉能显现此明修之必证也。
次譬如文者雪山譬众生阴身忍草譬同有佛性牛食譬修八圣成醍醐譬则得明见成佛果也。
经众生佛性下合法。
经不得名萨婆若智者果智唯一各各得者智不名一各各得之等者各各得故不一不相妨碍故不异。
经憩驾却厉反尔雅憩息也。
经无漏正道者中道无漏之理心佛众生同共有之无有障碍修者皆得不同世道障碍之喻。
桥等亦然者皆是分喻非偏喻也。
经诸界有道者谓三界二十五有六道也烦恼是因四生诸界有道是果。
十六大国名出长阿含经一央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憍萨罗五䟦祇六末罗七支提八䟦沙九居楼十槃阇罗十一阿湿波十二婆蹉十三苏罗婆十四轧陀罗十五剑浮沙十六阿槃提。
君子所居等者论语云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马融注曰君子所居则化而况法王大圣所居住乎。
经奉修十善者达善法界故发大心。
经诸法无常佛身是常者此约离义以简显若约即义以会归者则诸法即佛身毗卢之体遍一切处无常即常常即无常双非两照无非三谛。
经鸡飞相及言其近也以鸡飞不远故。
经常乐游止四法者从本四心垂迹四心以化众生也。
邪穷正尽者鸟丧弓藏机度应灭故于此城般涅槃也。
溃乱者溃散言外道众多散乱行化也。
三迦叶者优楼此云木瓜林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经中但出二弟名但云迦叶氏即优楼也。
通慧二人者谓神通目连智慧身子昔并事外佛于王舍而化度之。
经苟能不畏公厚反广雅苟诚也且也韩诗苟得也。
经如经中说者如阿含经也。
经婚姻说文昏妇家也婟婿家也尔雅妇之父为昏婿之父为姻礼记娶妇以昏时入故曰昏。
经五智者成论第六五智品云一法住智知诸法生起名法住智如生缘老死乃至无明缘行以有佛无佛此性常住故曰法住二泥洹智者知此法灭名泥洹智如生灭故老死灭乃至无明灭故行灭三无诤智者随以何智不与他诤此名无诤智四愿智者于诸法中无障碍智名为愿智五边际智者随行者得最上智以一切法禅定熏修增长若于增损寿命等中得自在力名边际智又如第二十八卷明五智三昧。
经十力四无畏三念处等如法界次第中说。
翻胜氏者父王战胜因立子名。
六大居士者言是六大城中居士也。
孟浪飘瞥者孟浪而闻飘瞥而见皆未真也。
经清厕广雅作圊释名曰或曰清言至秽之处宜修治使洁清也。
师子吼品之四
巧言令色者巧好也令善谓好其言语善其颜色皆欲人悦之。
剧谤者剧奇逆反增也。
经清夷夷平也。
经若有父母者外人意云佛若从父母生者则应令人供侍其亲不应夺他父母儿息为己弟子及断人妻娶令无子胤亦是令他不得为人父母名劫夺他人父母疏中具有二释子胤胤嗣也续也。
妻娶者妻去声谓女妻于夫男娶于妇。
经如称谓斗称之称。
如贤愚经者彼经第二卷中缘起甚广即是腊一日至十五日故西国于今谓腊月为大神变月也贤愚经说至第八日受帝释请如来升师子座徐伸譬以手按坐歘然有大声如象鸣吼应时即有五大神鬼摧灭抛抴六师惊怖奔突而走惭此重辱投河而死四分律云斯尼外道自经而死六师徒类九亿人众皆来归佛出家得罗汉果于十五日中佛在试场日日现变不同委在彼经故注云云然今经所明六师悉于俱尸降伏不言投河等只是机见有异。
经殡殓力艳反释名敛也藏不复见也礼小殓户内大殓于阼阶。
一邪教下此乃大权垂迹成熟众生令入秘藏所以示为邪人也故知六师由分证涅槃义故非邪现邪如来由究竟涅槃义故非正示正众生由性具涅槃义故感乎师弟邪正论议砧捶互扣成圆顿器是知邪正始终不出同答涅槃义也义即三德三德一心生佛互融岂离当念指归之功盖在此矣。
经向中见物者向牕也。
即十六知见中一者谓第十五是知者第十六是见者法界次第云于名色阴入界等法中妄计我有眼根故能见一切色亦计我能起邪见我起正见名见者。
何不见内者何不见自内根也此以见者名我百论云是一识外道所计今经但云六师。
为前难甚者前立邪义被佛诘难既甚未能解救故且问之。
藉诸因缘者经中阙一空缘但有四缘余五根但用四缘。
经所见真实者见色缘生无我也。
婆罗门种下文略具足应云何故复有四姓不同只应唯作天身何故复受六道不同四姓中婆罗门最为清贵时所尊崇故西域记中天竺通称婆罗门国彼国沙门亦称婆罗门僧。
我从因缘者以眼根为因见色为缘我见则是所生之法。
如来我者者妙理虚通遍一切处名如来我。
外道改宗者前以见者为我既已被破故今转计遍处为我故曰改宗。
或云别部者别是一部外道所计非是前六改宗但见前既被破谓己义胜故此陈之而经但云六师者总举耳不妨六人宗计各别。
经则应悉到者恶应到善中善应到恶中。
应善恶自行者善恶应自然而有不假作为。
百千灯下云云与佛法喻同而彼是邪计其犹自然之名内外俱有。
灯譬于法者法即是业。
与暗共住者暗喻无常我明喻常我。
外更请问者被破既极自疑己解又疑佛说故更请问若实无我谁作善恶。
经无相故空者无二边相故。
经则非空也者具四德故非空非有即是中道。
菩提树者佛于此下得菩提故因此立名如来好居树下故降生无忧树下得道菩提树下转法轮吉祥树下入涅槃娑罗树下。
西方行佛教者西天竺国也。
出家之处者即雪山也以雪山在北故西域记明天竺之境三垂大海北背雪山。
昔召伯等者召伯姬姓名奭食采于召作上公为二伯召伯之教美于南国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故有甘棠之诗焉诗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毛传云蔽芾小貌甘棠杜也翦伐击也郑笺云苃草舍也。
言得仙者未知所据应是谓登假(音霞)为得仙也曲礼曰告丧曰天王登假郑玄注云告赴也登上也假已也上已者若仙去云尔然此是天子所称今召伯言得仙者或可借用即是名薨为得仙也。
次合释者经从我亦如是去也。
见闻等者谓见色闻香嗅气触形尝味皆得乐也。
法身亦尔者诸佛已证众生理具生佛虽异法身体同生若觉知六根咸契法身常住之乐如上见闻嗅触等。
三时各有前后者西土俗有四时佛法没秋但立三时则一时四月各有前后者以前两月为春前分以后两月为春后分夏冬并然故前有六时招提所释一往符经。
经孚乳上匹付匹于二切下而注切通俗文卵化曰孚苍颉篇乳字也字养也谓养子也。
经和液夷石反说文液津润也。
即是真应者真身则理可轨则应身则事可轨则故使真应并号法身或解云真法身即平等法身应法身即五分法身此与前释语异义同。
俱为照世者现常无常皆为破众生惑闇也。
经二月乐者乐去声。
初就本次就迹者以月体无亏盈喻法身之本月光十一事喻应身之迹。
经月无?盈者以十五日光已极圆故无前十四日之渐盈后十五日之渐?也以喻如来智断具足入于涅槃亦喻如来非常非无常也亏喻无常盈喻于常此无亏盈正喻法身妙本不可涉应以解。
言庄严下非但以法严树由人得法故以人严若无人严树不端美。
具德者分证四德也具行者圆修五行自利利他也。
三智一心中得名多知五眼具足成菩提名多见不思议通随机设化名巧示。
妙辨纵横通达深义名巧说下佛举因果七人悉皆具此德行知见说示之美故能庄严双树因六人是分具果一人是究竟具又复应知因中六人虽各具其德行等美而不无旁正若舍旁取正则各唯一事故知疏云德行等六对下六人具德即迦叶具少欲知足之德具行即善吉具无诤空行圣行多知即身子具大智慧多见即楼䭾天眼普观巧示即目连神通示现巧说即阿难为人开说各具一德皆可庄严故云故能庄严双树也然疏具德等六对下六人寻经贴释方见深旨始识章安著述之巧。
亦是下更约人人各具六事以说。
或是略说下次第对三悉唯阙第一义。
常随侍佛者以常随故备历五时在枯在荣来至今经方能究竟。
不可作小乘意释者准此前之五人神通空行等皆须约中道释之。
经大智等凡十句叹智大智是总利等是别于理速入名为利智于事速解说为疾智断障自在名解脱智于理穷照名甚深智世义博通称曰广智穷佛教海名无边智高出余人名无胜智所知不谬名为实智具足慧根总以结之。
经唯愿大慈等者师子乘前请住唯有如来乃能严林无则不端唯愿大慈为严常住既具大慈则应常住如其不尔何名大慈。
经性无住住者只我此身本性空寂无住而住何须请住梵行云无定定德王云不生生语势与此同也。
经住名憍慢者汝今请住不达无住则同二乘凡夫俱是憍慢。
道品亦然者以四念处类上六度并在于果不应以六度念处就因以释以经云满足之身故。
反以差别简空者经中明若有恶得善报者无有是处请住拘尸其例亦尔以身如虚空不住东南西北故。
或言六心者第六信也。
恐是六地者通教六地与罗汉齐烦恼已尽故。
经真女者以成佛悉是男身故又三祇菩萨已离女身此简示现为女故云以真女身等若有此事可言请住。
或为灭恶等者轻贱善法令生尊贵等即对治灭恶意未种善根令得种等即为人生善意文相虽广不出此二故云即四悉意又若约生善灭恶不同令物欢喜即世界灭理恶生理善即第一义是知文显唯二义必含四。
经夫著相下痴爱是惑系缚是业生死是报上二是因下一是果亦是三障。
第三明修道之用者文误应云第二明修道之因前明处时人悉外助之缘今此禀教修定慧舍三即内修其因也。
力用者即修三法能感乐离苦耳。
舍是调停者了定慧不二不得异相名曰调停故下经云不见三昧智慧异相是名舍相又或时舍定修慧或时舍慧修定各随所宜名曰调停。
时时调均者如是时中宜修即照而寂如是时中宜修即寂而照如是时中宜修寂照如止观善巧安心中说方名调均又定即解脱慧即般若舍即法身。
造事心专者只以专注之心便名为定众生皆有此心故云本有。
非谓犹是问境之一者谓不同前问唯约所缘一境为定也。
盖是下谓约能缘定心是一所缘之境虽多而境随心转诸境咸一故云以定一于一切也一切即境也。
经云余缘亦一境者义在此矣然此定心即首楞大定亦名一心三止慧心即实慧般若亦名一心三观舍心只是双亡二相是故定慧遍融诸法咸一。
善修之定者谓达心本具三止圆修名曰善修众生不觉故云未有。
先答其慧相者此明即定而慧故经云以注善三昧中等。
答其舍相者定慧均调即中道体也。
非定执色相之心非同散心取着色相也乃是息慧修定名取色相禅定方法名为门户。
入住出相者谓入禅住禅出禅也亦如法华疏释善入出住而以诸禅对之如彼说。
正作静摄者正修于定即上取色相也不作照知即息慧也故云不观色常无常相。
经名为正见等者正见中道了见二边能见佛性即三而一名遍见即一而三名次第见三一俱照名别相见斯皆一心三智之异称也。
经不诤等者定慧等修名不诤不偏修慧名不观不偏修定名不行。
经复有四种者远师解云下品净定喜为下地烦恼所败名为退分非是已退又为自地烦恼所杂亦名退分中品净定坚守自地不为下地烦恼所败名住分又为自地烦恼之所陵杂亦名为住上品净定能猒自地欣求上静名胜进分能作大益是决定分有漏心中学观谛理趣向圣道名决定分能生圣道名作大益百论云达分三昧者彼判禅有五分谓退护住进达于今四中阙彼护分大利益即彼达分谓达所得禅定之浅深也。
失火字者此解非也况经十数整足岂是误失泽州解云与余处少异无火一切加无所有是其异也何故如是此乃为破事火外道是故除火一切为成十数加无所有疏引河西及招提解义皆可见。
经无食三昧者是初禅离揣食宝法师云是未至定猒段食名无食三昧。
经无过三昧者亦是初禅离欲界恶。
经身意清净者是二禅离六识中觉观粗名身清净。
内净一处名为一心。
经因果俱乐者是三禅修因招果与乐受相应名为俱乐。
经常念三昧者是四禅已上唯一舍受相应无喜乐受故名常。
经观骨三昧者即不净观治贪。
慈三昧者慈悲观治嗔。
十二因缘者即缘生观治痴。
阿那波那者即数息观治散乱也。
念觉者即是记持寻伺十八界性差别求我颇得即无我观已上是五停心观即菩萨方便观也。
经观生灭者即无常观也。
异体非故者定慧相即则名为舍定慧异体非是舍义故闻不论。
师子吼品之五
定慧相资者以法互助故曰相资法体无二名为相即。
果知不破外人等者师子既非自立其疑但是引佛偏教设难故知向下佛约总别二破悉是自破昔时偏说非破外道及师子吼也。
何所不该者不然之语该收邪执及以三教。
若小下小共渐如次对三教。
皆堕不然之中者以前三教定慧体异不相即故。
但是下明佛总别两破但破内法偏渐之留滞非破外道之闲邪也此语出僧肇中论序彼云百论冶外以闲邪斯文祛内以留滞然闲训习训防周易闲邪存其诚闲训防也今云闲者盖取习义谓外道习邪何者下先叙师子以别为难。
次佛以下明如来以圆为答。
其犹水火等者智明惑暗若水火冷热大异烦恼如冤贼能害智慧之命也。
自别已还等者前三教皆谓惑智大异。
挟此为难者挟偏难圆也明文虽约定慧体异为难其实兼难惑智两殊以定慧是能破烦恼是所破故前经云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也。
祈于异闻者祈告也谓求告也。
法界之解惑者法界即唯心之理解惑既唯一心一心岂分能所。
若然下在迷全智是惑既离惑外无智慧故无能破若有智下在悟时全惑成智故无所破。
言何所论破复何所破者非能所之所言所者处也既无能所何处论破。
彪炳文彩分明也。
自三藏下先出师子难意。
不能虚己亡物者虚亦亡也若达自他互遍即空即中则物我俱亡谁论惑智偏小不尔故曰不能。
二乘下明两教二乘不能虚己。
菩萨下明三教菩萨不能亡物。
己我双存下总结三乘有自他智断之主宰。
此则有谁者谁即主宰之称。
佛以下次示如来答意即正释现文也。
谁以烦恼断于烦恼者智慧既即烦恼若云以智断惑岂非以烦恼断烦恼耶。
智慧是法界者法界无外摄无不周岂有烦恼出法界外。
纵令下明佛发到不到之言是纵彼历别所计作此破之彼所犹彼处也。
凡夫不到者谓凡夫在迷无法界内智故不到外惑。
初念破等者初念谓智之前心后念谓智之后心。
若初念下若云初念是伏后念方破者且念体是一初既不破后何能破后既能破初亦应破。
经初到便破是则不到者初念是初修观智伏惑犹是凡心若便能破即同上云凡夫应破也是则若到不到初念后念皆不能破此由别人理外有事则是法界外别有烦恼故须非之今明圆融不破而破破而不破惑智相即体本无二六即甄之有伏有断。
智慧是法界(至)无有异释经若独能破也谓独修于慧不须别修戒定以智慧体即戒定故。
那忽下释经菩萨何故修八正道等八正中有戒定即是慧之伴侣既慧即戒定那忽慧外别修故云法界外而犹有伴等。
既无伴破者谓伴不能破也。
独亦不能者以三学体一故戒定既不破惑则慧亦不能。
经云若伴故破等者谓破惑既由戒定当知独修于慧则不能破惑疏既无伴破乃是反释。
若独若伴是缺减义者如盲与伴俱不能见以喻慧与戒定俱不能破。
不可动转者不可令火性冷水性热等。
与智同性者智以能断为性惑既即智亦是自断知火性本热等也。
决定不能破烦恼者以惑智性无能所故不同师子吼所执别义有能断所断之殊也。
此夺智慧无断惑之功者正夺师子吼所引偏智无断惑用下之纵夺悉约偏智。
自念念灭者谓藏通智及别缘修智悉是无常故云念念灭。
正以性灭夺之者经列二种灭一性灭谓体性念念自灭二毕竟灭断惑证灭也佛虽举二正斥偏智性自是灭灭故无常岂能断惑。
前一纵夺者应云前一纵一夺即前二科也文略耳无常苦空是藏通缘修是别。
后一纵夺者谓后一更夺一复纵也。
不见能断所断方所者方所犹处所也。
智慧破谁者明无惑可破也。
经遗烬说文火之余木也。
无方定慧者圆融自在虽相具相即而二法名相宛然四悉适时有断有证不定系于一方故曰无方周易曰神无方易无体。
即定具慧者即寂而照三智宛然故经云得正智正见也。
定具世间等者楞严妙定即理而事即实而权故具九界生灭等法故观九界但见性具方知诸法有所依本。
引证是者即经云我经中说已下文此是佛引他经所谈五阴生灭是今圆定所具。
经善男子下明举损显益不修则致损也。
经世间之事尚不能了者以有漏五通是世间事若不修禅尚不能得。
经平处颠坠者不修圆融定行则于本具佛界平处起偏小解犹如颠坠。
经心缘异法下至身涉异径不出三业皆为不修圆定致使迷实执权名异法等随文配释亦应可见。
具三菩提者菩提之果亦是圆定本具之法也文似阙略应云三具菩提三菩提是也初句标科次句指经文方委悉。
定为下疏主结例。
此义则疏者以定慧相资犹成异体似滥偏权若云相即方显性融圆义斯着。
妙能断惑者惑智体同不断而断故名妙断。
在危能安等者此明即慧而定故能安能益由心冥寂理故下经云调摄五根堪忍众苦等即在危能安。
经云不为利养下即在损能益也。
经执急则断都管反定如手急执慧如用刀断。
菅草经本作葌说文葌香草也葌非此用。
甘锅者字体作鬲古和反方言秦云土釜也今皆作锅。
慧达清净者圆慧普照不滞二边不着中道故清净三一相即生佛一如故云无愿求也。
此巧用为人者修定则生恭敬之善。
巧修对治者修慧能破悔心等恶然修定亦破慢恶修慧亦生理善但定有寂静之乐生善义强慧有破暗之功故对治义强。
定即有门者依定有支林功德故属有门。
慧即空门者以慧荡诸相着故属空门舍谓不着二法故属双非十二部经双诠定慧故属两亦。
化他四悉者谓他人若因受乐生慢等应教修定等皆如前说但是以此教彼名化他耳。
修者须具者圆修行人必具自行化他之德方名菩萨。
第三修道力用者此科两处分之于前修道中大科当第三复于子科修道因中亦当第三文既相涉故两分之今依大科次第也。
但因答竟等者前卷佛已答师子吼云涅槃无十相故名为无相虽已领无相之旨未晓无生无出等一十二法之义故此问之疏云十法者文逸二字。
皆答涅槃之圆德者圆融无碍因果通收云何二师各执因果。
但是涅槃果果之异者涅槃即果果向十二法皆是果果异名欲克此果复须十法为因也。
经而不为戒乃至唯为第一义等明舍诸相唯求实义谓不着此出世戒及化他利养智断二乘等相唯为三德一心无取无著一止一作无非法界名为唯为最上护持禁戒也。
经身心寂静五阴即涅槃名身心寂静又四禅名身寂静四空名心寂静。
经时语者离非时语儒书尚云寝不语食不言又云时然后言人不猒其言北远曰实语者即离口四过也实语即不妄语妙语问讯即不恶口时语谓合时善言即不两舌真语不绮语。
先问善业次问恶业者以善恶二业受报俱无尽故云何当得成佛。
语端者托佛告纯陀之言以为问端。
经是报无尽者纯陀施佛既受无边人天福报应碍成道故经云何时当得菩提。
经如法句偈者十诵律说有一金锵从地而出欲锵佛足佛作神通上升虚空至色究竟锵亦不舍佛便入海锵亦随逐潜入须弥锵还逐入周遍十方处处逃避锵恒不舍还复本坐锵乃伤足因说此偈。
业力者即十力中第二力也谓佛知众生三世诸业果报等名业力。
故称为大者即经云业力最深也。
初开权者作决定说且顺权机此是施开之开也。
智转重为轻者俱舍云愚智所犯轻重不同愚作罪小亦堕恶智为罪大亦脱苦如丸䥫小亦沉水为钵䥫大亦能浮。
一以恶业不定者恶自改为善。
善业不定者善或当为恶既俱不定何须修梵行求涅槃。
一行不成者若不晓此由业不定必须修道之旨则如来之行不得成就。
经远离修习圣道者谓不修为远离也。
经不得解脱等者若不解脱二死云何得证三德。
结无修道者既永永定受善恶果报如何转迷为悟修习圣道耶由不定故故迷可转。
现生后三时应受者现世即受名顺现报舍此阴身次生即受名顺生报第二生去至无数劫其间受者名顺后报。
缘合即受者受报之时亦不出现生后也。
既其有益者如经云诸人闻已坏恶果报令地狱空是有益也。
初略经从往昔众生已下是。
次广经从是贤劫中下是然此段经通明乘形三趣及恶人身而疏以地狱为略证诸趣为广证也。
经摾猎渠向反字书施罥于道曰摾正作弶。
经贾客白虎通贾固也固其物待民来以求其利也经说现世报者以现世无恶心是因现世得眼目是报。
不能具说者忍为法界具余五度经文从要且举忍度具戒度之一端耳。
劓刖者于此方即古五刑之二也。
虽不可现报者以地狱之报必须改阴非即世受故复不得受后报者以恶业厚重才舍此身当生即受故云应生报。
此时菩萨者约等觉说也。
同于分段等者必舍身兜率下降阎浮此名顺生不名现报。
虽一生乃名现报者但是因移果易既非舍身受身故是现报。
经缘合则受迷染因缘和合故受。
不合不受者即反迷成悟转染为净则染缘不合故不受生死恶报故经云以是义故应有梵行等也。
不定为得者以不定故则能修道得涅槃即经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也。
储轴为副者储亦副也蔡邕独断曰乘舆之车皆副辖者施辖于外乃复设辖者也若如经云则不移处者即是中途折伤既无副轴则不移处故知初解为优。
合束为言等者持戒捡身学慧照心故唯二也今以禁防身口七支为修身禁防意地三支为修戒修禅那为修心学般若为修慧故开成四若论十支俱名戒修禅为发慧故合之唯二。
入住出三相者谓修善入出住百千三昧也。
梵行具三法者四心各具三法也何者若无戒防三障慧荡三惑定安其心不名净行然疏释经有二义相反经以不修七支为不修戒疏以为不修身经以不修圣行为不修慧疏云不修梵行虽似违现文而得意无在下六复次中悉具此义。
无烧鱼肉者恐秽气至天天食此气故。
经种子精血究竟不净者此五不净中略举初后。
经如驼食蜜者涉公云外国有草状如狗?其刺如蜜驼贪蜜味而受其刺至死不顾。
兜罗眊杨华者疏翻为杨华也未治本云此言杨华然杨华但翻兜罗之名以彼绵细软如此方扬华故也眊则此方语眊仁志反通俗文毛饰曰眊槊上垂毛亦曰眊。
经纴婆者女林如深二切树名叶苦如此间苦拣树言此虫甘之耳楝音力见反。
五胞者头四体是身之相。
四大和合者由四大成六根致有假名实法之异故名身二。
此身自身他者彼身者具足应云此身者自身彼身者他身。
所修之法者所修即三品。
经若见戒者见有戒体防止戒相修时名因成时名果圣上凡下多戒名聚总一别二自此他彼息过名灭余善名等修上七门名为戒修修人名者戒能到果名波罗蜜见如是相名不修戒。
经若见心等者远云见有心体攀缘心相往业名因报心名果多心名聚心王名心想等名数总一别二自此他彼断离名灭心法名等。
经若见慧者见慧体体谓慧数觉知慧相余并准前。
师子吼品之六
那有六道差别者既皆有佛性应以理具之力自然俱能修道皆得涅槃同一佛界何故犹有六道耶经云一切众生即六道也亦可云九界。
即能吸得者既有佛性合自得菩提如磁石自然吸䥫吸䥫既非作意得道何假修成。
世尊下经有两世尊此指后也牒现病品正取不遇不闻为难。
二作譬者作日月四河阐提三譬也。
咸备手足等者以喻同有佛性而有得涅槃不得涅槃之殊。
初七人下释七种人是通义以此经兼偏故佛以通教义答既谈佛性同了圆常。
五方便者谓四念为一并四善根为五然四念犹是外凡。
两两相对者虽六不同唯是一河若不修道品则不出生死不入涅槃是生死河若修道品则出生死入涅槃即涅槃河故知只是一河佛性亦尔修者能断烦恼则能见性即佛性河不修者不断烦恼不见佛性即烦恼河恶能离善至极名善法河不能离不至极名恶法河又此六河还是三德生死即涅槃法身德也烦恼即佛性般若德也恶法即善法解脱德也即六而三即三而一一心三德六河同归。
合四果为一第四者合四果为一人当第四也。
七净华者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断疑净五知道非道净六道迹知见净七道迹智断净委释七义如前记。
即是求因者七净后四是果而言求因者且据前二通因以说。
诸觉华者还是七净谓之七觉净华。
即是求果者且约后四在果以说又净义约因觉义约果故此配释。
出家应是出河者下经合云欲度生死大河出家剃发而此譬文合云出河而言入者何以相反故释云欲明生死涅槃体性不二故云非迢然别也。
将立而退者将入内凡名立而今起恶名退。
今生不修者显过去世时已修五停四念今既无信不重修习故能断善经虽没还出是过世出已复没是今生。
昔日经没者未入内凡已前曾起恶故。
不知大乘出处者不了佛性也。
而去者度生死河而去也。
从其心边者安心利物虽有生死如无生死故云浅耳。
经即名五大者谓色大乃至识大或云外人计四大及虚空为五大者非今经意经明五大是五阴异名故云即名五大。
一云五众者谓出家五众也。
摩诃僧祇大众不同者僧祇即上座部谓于毕钵罗窟内迦叶等上座与五百无疑解脱罗汉结集名上座部众大谓于时大众有不得预五百数者乃于窟外结集名大众部然摩诃僧祇此翻大众则名与窟外何别应云窟内大众窟外大众即泾渭自分而言上座者别从迦叶以彰其称他鞞罗是窟内结集之门人故取迦叶等上座之号大天是窟外之后裔故立大众之名。
育王设会等者宗轮论云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百有余年去圣时淹如日久没摩竭提国王号无忧统摄赡部化洽人神是时佛法大众遂破言大天者其未出家犯三逆罪谓煞父煞母煞阿罗汉造三罪已深生忧悔欲求灭罪适逢窟外结集大众部僧既不知其犯逆便与出家登具之后以聪明利智大为无忧王所宗后与上座乖争大天谓戒经中若灭诤者依多人语时上座部中耆德虽多而人甚少大天党内耆德虽少而人甚多故王以大天为是故二部抗行。
大集经亦预指五部者大集第二十七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解义颠倒宣说以倒说故覆隐法藏人名昙摩鞠多此云法密部经言覆隐即是密义或云法藏藏即密义法名四分经言而复读诵书写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内外破坏外道善能论议说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萨婆多此云一切有此部计三世有实三性悉得受戒法名十诵经言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是故名为迦叶遗此云重空观数论外道执有实受用尘境名为受者转犹舍也故喻死尸法名解脱此有戒本相同五分经言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名弥沙塞此言不著有无观法名五分经言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是故名为婆蹉富罗婆蹉此翻犊富罗此翻子名犊子部也此部计我非是即蕴亦不离蕴而有实我律本不来经言广博遍揽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祇此云大众此有律首疏云总别有其六部僧祇是总前五是别此僧祇部众行解虚通不生偏执遍顺五见以通行故故知是总。
如宗轮论者彼论云至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三部一假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言一假说者真谛云此部执世出世法无有实体但一假名名一假说部二说出世者此部明世间法从颠倒生皆是虚妄故非实有悉是假名出世之法不从倒起有道果二空境是真实二空智亦真实真实境能生真实智真实智能通真实境故是实有也三鸡胤者上古有仙染鸡生子是此之族文殊问经云是律主姓次第二百年从大众部又出一部名得多闻部以部主学通三藏深悟佛旨故曰多闻次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说假部大乘基云此部所说世法有假有实次第二百年满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非造逆大天也于大众部中出家受戒多闻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乖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者此云灵庙谓初生成道转法轮涅槃四处皆有灵庙供养故也二西山住部制多山西名西山住三北山住部制多山北名北山住本末别说合成九部二上座部至三百年初迦多衍尼子于上座出家盛弘一味法少弘经律既乖部旨遂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者有二一有为三世二无为离世即虚空择灭非择灭其体皆有名一切有亦名说因部谓此部立义广出所因也此执前五部中十诵为宗二上座部转名雪山部上座弟子本弘经教说因部起多弘对法既闲义理然伏上座上座部弱遂移入雪山避从所住处为名也次第三百年从说一切部流出名犊子部上古有仙染犊生子自后仙种皆云犊子即婆罗门姓执前婆粗富罗部为宗次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有法可上故名法上二贤胄部贤者部主之名胄者苗裔之义是阿罗汉之苗裔故言贤胄三正量部谓权衡刊定名之为量量无部谬故言正也即明了论所宗也四密林山部即近林蓊郁繁密部主居此从所居为名也次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部主昔作国王化沾地上人庶后舍国出家从本为名名化地部执前弥沙塞部为宗次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或名法密亦云法护部此罗汉是目连弟子目连灭后法护习师所说以为五藏一经藏二律藏三论藏四咒藏五菩萨藏化地部中有同其所立五藏者别为一部名法护部执前四分为宗次第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饮光部梵云迦叶波此云饮光迦叶是姓上古有仙人身光极盛饮蔽余光令不现故此部主是彼苗裔也执前解脱律为宗至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此师唯依经为比量不依律及对法凡所解义以经为证此从部主为名也本末别成十一部并前大众九部合二十部也上座部中虽分十一部异每一一部中皆含五部宗计其中一切有部偏执萨婆多部为宗化地部偏执弥沙塞五分为宗犊子部偏执婆粗富罗部为宗饮光部偏执迦叶遗部为宗法藏部偏执四分昙无德为宗然此分部虽非经要后之学者不可不知。
经信施等者亦信一体三宝经略不说。
小大两位俱在中者此第三人是四善根内凡位正当小教而云信于如来常恒不变则灭大义故云两位俱在中也二乘是小菩萨是大故云三人共位。
大乘教异者以别教是独菩萨法不应与二乘同位况下明第四第五人是二乘故是以不可作别义消释。
一云下引胜鬘以申今意通教内凡正当初业既信常住则是不愚于法。
如胜鬘说者彼经一乘章云罗汉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是作念我离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罗汉支佛观察时得不受后有观第一苏息处涅槃地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于法不由于他亦自知得有余地必当得阿耨菩提何以故二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彼是方等密谈二乘往昔元发大心故云初业不愚或是尔前密解于常岂同今经显露之说三并知圆故使三乘咸信不变。
多有所关者只由今经重施偏小所以释义通于四教前约三乘初业已是藏通故今更约别义以释多有所关义在于此。
则似别义者别人初心知常住理为惑所覆。
以大下谓圆顿之心修入历别行位则岂唯别义即圆藏通亦尔须䟦得小乘果即是藏通而云因无常而果是常复当别义。
既具两文者经明第三人具大小二义而疏文约通别释之以此一文贯通初后七段皆然俱关两教。
未可专是者不可偏就一教释义也。
今作下且作通教释之问既云未可专是何故但作通义释耶答以经文明三人共位义显现故故下文云答问宜作此说。
以大涅槃心等者以圆顿观心寄通教行位而修也若出分段河则正齐六根净位。
答问宜作此说者前问同有佛性应同得涅槃那有六道差别故今约通位答之以通教人杂足显差别之义同证即真足显佛性是同但修之必得不修不得。
举三譬者文误应云五譬一良医二施主三日出四河水五大地也。
自恃有性等者世有滥学大乘语者自谓本来具足毁呰造修正当斯贬故十不二门云可由事不移心则令迷修成了故须一其迷了照性成修见性修心二修俱泯。
欲令吸取者者石不动而䥫自来名之为吸以喻执己有性不假修道而菩提自证义当吸取。
经罐绠罐汲器也绠说文汲井绳也。
此地般若现前者暹说云古人以十度竖对十地故般若当第六现前地。
即是理内等者中道不思议空名理内空以所证中空譬在迷佛性也。
造譬初心等者初心即名字位智三也修习即观行相似位行三也见性即分真位证三也。
有六句者泽州释云造已谢往身内即无名非内系属造人名非外业谢在往现无法体名非有成在过去所以非无先造已竟非是本无今始有也由造故有故非无因。
不由此阴等者但有现因而于后果故属断见。
人作天受者非谓人中作业天上受果盖言此人作业彼天受之。
有因无果者此人作业不获果故。
有果无因者彼天受之昔无因故。
是常见者不假修因而果常现。
是断见者人非其因不招来果故。
是断见亦应有下彼天作业此人受之。
同第一句者与此作此受句义同也谓彼阴作业彼阴受果则是一阴一即是常等余皆例前。
时节和合者即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也。
琥珀吸芥者吸芥子也玄中记云松脂沦入地千年为琥魄。
水土为牙缘者子是牙因水土为缘子与水土于牙乃是异法。
为譬作譬者为磁石譬作猛火等六譬文云凡举五譬者字误。
无明岂能吸诸行耶者离缘不生余亦如是。
经亦得名为无明缘行者得缘能生余亦例尔。
正显不吸者理性无迁故有佛不增无佛不减法华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斯之谓乎。
经若言佛性住众生中者乃至云即是无常世谓佛性不遍无情岂逃斯责。
经十二因无定住处等者相生之理无所定属故无住处相生理定未曾暂无故名为常故约因缘以喻佛性。
经都无住处者此无住之性而众生皆有。
但听业缘者听许也但许过去业缘总感现在四大果身故经云而是四大亦无有业。
时至则现者修道时至也如四大受身时至则现。
大乘明风有色者如仁王经有六色风黑赤青天地火也法华云假使黑风斯皆大乘言风有色。
秋气白者梁元帝纂要云秋曰白藏气白而收藏万物。
经异法界故等者四大不同名异法界故令坚等各不相似。
经佛性亦尔等者以佛性异彼兔角之无是故众生修道时至即便显现又复妄法修至则灭佛性异彼修至则现名异法界。
尔雅作芦菔者尔雅释草云葖芦[萉-巴+巳]郭景纯注曰[萉-巴+巳]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疏引小异芦菔字林上力何反下蒲北反经本或莱茯音与上同讲者或以来伏二音呼之谬之何甚。
不得出于即离两句者一存是即义一亡是离义而佛性之理不即不离故知汝解尚未出即离二句况能出两亦双非句乎故云况得绝于四句若绝四计则离百非四句不亡百非岂离。
头足下今师正释。
非即六法等者五阴及神我名六法。
非内非外者非内六根非外六尘根是正报尘是依报。
如诸婆罗门所谤者如前经说仙豫劝婆罗门发大乘心彼云大乘是无所有云何大王令人同虚空等若谓佛性离六法者全同彼谤。
取不即不离等者修道方证故不即六法即是故不离如水非水亦即是水思之可知。
一一皆三者前五皆三后一但二阙结文若例前五应云以是故说我为佛性。
或言常遍者谓我遍虚空此即计我大色小。
或言如芥子者此计色大我小。
经和合为军者周礼夏官大司马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此乃众人和合而得成军以喻五阴和合而得有我。
假名有用有名无体者开善谓假名之我虽有其名及宰主之用而无实体以揽阴而成故亦犹拳有名有用而无体由揽指而成故庄严意谓既有名用岂得无体。
此两下今破。
亦复非假者既有名用则同实法何谓假名。
观师下今引观师以为正义。
亦破即离者无我破即无无我破离。
皆是假名者我与无我皆假名也无我尚是假名岂应计我有用体耶。
别有名教者诸经中别有此四名数也。
十二因缘是观智者但是因因性也。
别有所出者如法华玄等明十二因缘三道即是三德可申此义。
余二如文者第七第八二文也然此八文始自慈悲终顶三昧皆指众生理性本具所以修之必得。
经顶三昧者实相极理如人头顶最尊贵故观此理故名顶三昧。
寻捡无此字者若依应法师音义云亡皮反禾稔也关西谓之?冀州谓之穄。
经不生恶心如食子肉者不生贪残杀害之心但为治病事不获己强而食之犹如饥穷食子心无有欢。
亦是称欢三宝者弘经人是僧故成三宝。
前总略叹次广释者经文但有通别二段略广分文恐误。
经有因亦胜者谓欲有之因即生兜率天因也。
此天处中者上有三天下有三天故又佛生中天表证中道。
中寺者寺名在建业。
王俭南齐宰相也。
古人作教字者应作觉字音教谓睡觉也。
那作单解者经既云深乃是一三相即不纵不横名为深也若作单横单竖释之则是纵横之义浅而非深。
经潮不过限者海潮之事诸经多说且据正法念经云有海名大波广五千由旬水下风起众生因缘一切大海及与洲渚海波出过二由旬阎浮人说名海潮王充论衡曰以水者地之血脉随气进退而为潮经顺风而行者波涛鼓激令大海渐深也。
独一种耶者何故独是胎生也。
经云何得有碎身舍利者以化生必化灭故无骨分俱舍云如灭灯光则无所见。
经无明㲉口角反。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