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目次卷第一 卷一本从初发题至释藏题目卷第二 卷一末从入本释至释分文竟卷第三 卷二本从正宗首至盗戒中解物主卷第四 卷二末从解处门至初犯竟卷第五 卷三本从十僧残至二不定卷第六 卷三末从三十舍堕初至竟卷第七 卷四本从九十波逸提初至第三十四卷第八 卷四末从同第三十五至七悔过法卷第九 卷五本从尼律初至初戒卷第十 卷五末从摩触戒至尼律竟卷第十一 卷六本从受戒犍度第一至第三赴说中堪授法乐卷第十二 卷六末自授谛法至释三皈文竟卷第十三 卷七本从羯磨受戒至说戒仪轨卷第十四 卷七末从犍椎释至安居犍度第三卷第十五 卷八本从自恣犍度第四至药犍度第七相和卷第十六 卷八末从相和释文至瞻波犍度第十卷第十七 卷九本从呵责犍度第十一至遮犍度第十四卷第十八 卷九末从破僧犍度第十五至灭诤犍度第十六卷第十九 卷十本从尼犍度第十七至流通分五百集法卷第二十 卷十末从七百结集至律藏竟

  四分律开宗记目次(终)

  No. 735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一(从初发题至释序分文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大原寺沙门 怀素 撰

  稽首三际调御师  无边十方等正觉
  二谛真乘净妙法  四果无垢良福田
  □□□□性幽微  调伏总教义深远
  如是妙理难开悟  至诚归命请冥扶
  愿以此业断迷津  永息轮回趣真际
  为利自他法久住  故我赞述毗奈耶

  窃惟觉智圆明。理绝言枢之际。迷津自断。事超情域之源。故乃利益万殊。非豪滴之能准。汲引千计。岂尘砂之所量。遂乃大阐毗尼。广敷律藏。故经云。戒是无上菩提□□□□之持净戒。斯则登真如之政术。归实相之嘉谋。譬飞阶以可升。若浮囊之利涉。于是毁二边鹿野。导俗众而转法轮。赞十利于龙城。警法徒而宣戒品。宣戒品故。祛三惑而净六根。转法轮故。截四流而归八正。昔者象严演秘。千圣果圆。鹫岭开宗。六师道丧。神光照于石室。迦叶启善来之机。宴坐托于祇园。和先通得意之路。斯以五篇幽键。类金秧而不乖。七聚□□。□玉霜而必降。亦谓大枝小叶。取类心猿。内感外机。方调意马。悲夫双林掩化。千叠韬光。道秩销声。细徒落癊。由此波离大德苦节。冠于松篁饮光上人坚操。逾于玉石。悼法云之罢族。叹慧炬之淍华。顾命六通之俦。撰佛三藏之旨。庶使甘露垂液。随䴏雨而克臻。圣日流光。閟蟾辉而独朗。四魔由其不测。三佛何以郁兴。理在解纷。义归释滞。是使烟焰之讥。遽殄□□。□□恒销。正像遐宣。固其宜矣。

  首称四分律藏。初分等者。然我大圣。教迹有由。始此仙菀。终彼提河。其间随犯制仪。轻重位别。佛圆寂后。迦叶波等。乃至鞠多。有百余载。异人间出。奇士挺生。并道亚先贤。位隆法将。飞英振耀。袭蔼联耀。而鞠多腾芬。一朝坠颖。众师载驾。五部扬鏣。犹八剑之分锋。俱为利器。若千灯之各照。咸日光明。斯乃启九圣之宏模。辟二凡之亮则。焕乎总纫定慧之道。非戒无以举其纲。披阅止作之仪。惟律而能究其要。是以昙摩护。扬德化于五天。佛陀明。振芳猷于四主。护乃泻瓶说。控文河而归口海。握珠清禁韬骊宝以掩蛇珍明。即慧日将颀。驻三舍而返照。慈云渐落。叠五色以凝阴。斯并懿德嗣其风规。英迈标其水鉴。由此敷畅。广济无涯。闻所未闻。得未曾得。题云四分律藏。总显诠名。初等诸言。别标分位。然总诠内。名义有殊。何者。四分即离中别秤。律藏乃总内通名。言四分者。大僧戒本以为初分。尼律已下以为二分。安居已下以为三分。房舍已下以为四分。合兹四分。成之一部。此即为异余部。异余部故。五部之内。一部别名。言律藏者。梵云优波罗忏。此译为律。律则法也。非法无以肃威仪。梵曰比擿迦。此译为藏。藏则藏也。非藏无以蕰文义。此乃为简余藏。简余藏故。三藏之中。一藏通秤。夫执绳墨者。控引斤斧之工。设堤搪者。防御波澜之险。如持油钵。为解脱之肇基。若坏水生。丧菩提之萌。渐律之用也。大矣哉。所言初分等者。四章建首。号之为初。成部之因。故秤为分。金言日朗。宝轴星?。舒布有规。标之卷目。第是居位之嘉秤。一即创题之上首。此既首居。名之第一。故云四分律藏初分卷第一。

  凡欲解释本文。先以三位料简。第一总简藏别。第二别藏宗归。第三释藏题目。言总简者。圣教虽众。要唯三种。所言三者。第一毗奈邪藏。第二素呾缆藏。第三阿毗达磨藏。然兹三藏。旨趣幽玄。若不剖折科条。理义难显。然欲解者。总作三门。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分别。凡解义法。先须释名。以善迷名。于义不了。名既知已。体状须陈。名体俱知。方论差别。

  先释名者。梵曰毗尼。或云鞞泥迦。毗那耶。鼻那夜。此。等皆由梵音轻重。传有讹略。不得正名。正曰毗奈耶(此云调伏)。言调伏者。意显律仪。调伏六根。皆令清净。故云调伏。是以涅槃第三云。善持律者。为欲调伏利众生故。又梵曰毗腻多。此云已调伏。当其灭义。故母经第一云。灭诸恶法故名毗尼。又多论第二云。毗尼者灭一切恶法。然灭不同。有其三种。一能灭业。业为牵生苦报。谓灭破戒业非。故名为灭。故下文云。有犯毗尼诤毗尼等。二能灭惑。惑是发业之本。谓灭贪等烦恼。故名为灭。故下文云。为欲调伏贪等令尽。是故世尊。制增戒学。复云。有结使毗尼。多论第九云。毗尼者。言折伏。能折伏贪恚痴故。三克灭果。果是所证择灭无为。故下文云。有二法得多利益。未得能得等。谓善犯善能除犯。戒经复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多论第七云。今得成佛。始体解波罗提木叉。以授众生。波罗提木叉。非世间法是。背离世俗。向泥洹门。然此灭行。为教所诠。故能诠教亦名为灭。灭行差别。多种不同。依婆沙一百一十九云。律仪有四。一别解脱律仪。二静虑律仪。三无漏律仪。四断律仪。此四之中。但解初相。后三非宗。所以不释。其初别解律仪名。总有四。谓律仪。戒。般罗底木叉。毗奈耶。所言律者。谓是法也。以身语止作。皆合轨仪。又谓铨也。铨量重轻犯不犯相。故涅槃第三云。知诸戒相。若轻若重。非是律者。即不证知。若是律者。即便证知。所言戒者。谓是警策。以警策身语。勿令造过。又谓防非。防护身语。离诸过失。故涅槃三十四云。戒者即是遮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又婆沙三十四。有多异名。彼云。契经说戒。或名尸罗。或名为行。或名为足。或名为[这-言+筴]。言尸罗者。是清凉义。谓恶能令身心热恼。戒能安适。故曰清凉。又恶能招恶趣热恼。戒招善趣。故曰清凉。又尸罗者。是陆义。如尊者无灭。作如是言。我蹈尸罗阶无上慧殿。又尸罗者。是头首义。如有头首。即能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知法。有尸罗者。即能见四圣谛色。闻未曾有名身等声。嗅三十七觉分华香。尝出家远离三菩提寂静味。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触知蕴处界自共相法。是故尸罗。是头首义。契经说戒名为行者。故诸世间见持戒者。言彼有行。见破戒者。言彼无行。契经说戒名为足者。能往善趣。至涅槃故。如有足者。能避险恶。至安隐处。有净戒者。能越恶趣。生天人中。或超生死到涅槃岸。故名为足。契经说戒名为[这-言+筴]者。任持一切功德法故。谓持戒者。任持功德。不令退散。如[这-言+筴]持宝。尊者妙音作如是说。戒名不坏。所以者何。如足不坏。即能自在往安隐处。具净戒者。亦复如是。能至涅槃。故名不坏。般罗底木叉者。是解脱也。涅槃无为。体离诸缚。此于因中。以谈果秤。故遗教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婆沙又云。净持戒者。是众行本。能至涅槃。故名为行。然于事中。谓能远离羁缚业缘。亦名解脱。故涅槃第四云。波罗提木叉者。离身口意不善耶业。又准母经第三。名为最胜。彼云。波罗提木叉者。名最胜义。以何义故。名为最胜。诸善之本。以戒为根。众善得生。故言最胜。复次戒有二种。一出世。二世间。此世间者。能为出世作因。故言最胜。复次戒有二种。一者依身口。二者依心。由依身口戒。得依心戒。故名为首。毗奈耶义。如上已明。然母经第二云。能灭不善根。能灭障法。能灭五盖恶行。名为毗尼。梵云素呾缆(此曰契经旧名修多罗者不正)。谓佛说法。契理契机。故名为契。经者即是贯摄之义。故佛地论第一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及所化生。目之为经。此律名之为线。故文言以种种华。散置案上。不以线贯。风吹即散。法亦如是。种种家出家。在于佛法。不以经法善摄。法即疾灭。又无性摄论第一云。贯穿缝缀。故名为经。问若以贯摄及线。名为经者。如余二藏亦有是义。应亦素呾。亦得名素缆藏。答若从通义。三藏俱然。然以素呾缆者。是其根本。以是根本。故得其名。除非根本。即?斯称。犹如色处法处。虽标总称。而即别名。余之二藏。问答应知。梵云阿毗达磨(此云对法。旧曰阿毗昙者不正)。问何名对法。答此能对彼。如行是能对。法是所对。行能对法。故名对法。婆沙第一。有九大论师。二十二复次。以释对法。此中不能繁具。略举二三。以开学路。彼论问云。以何义故名阿毗达磨。阿毗达磨诸论师言。于诸法相。能善决择。能极决择。故名阿毗达磨。复次法性甚深。能尽源底。故名对法。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常能决择契经等中诸法性相。故名对法。此藏亦名邬波题铄(旧名忧婆提舍者讹也)。亦云摩呾理迦(此云本贯。旧云摩得勒伽者讹)。然此对法。差别不同。依俱舍论。且立二种。一者胜义。二者世俗。言胜义者。谓无漏净慧。言世俗者。谓有漏四慧及诸论教。此二对法。既准论立。余之二藏。应知亦尔。谓无漏定。能契实理。是胜义素呾缆。若有漏定及诸经教。是世俗素呾缆。无漏律仪真实调伏。是胜义毗奈耶。余有漏戒及诸律教。是世俗毗奈耶。释通藏名。如开题解。又世亲摄论第一云。何缘名藏。由能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此义意言。由能论教。能摄一切所应知义。令不失故。立以藏名。即是摄持义是藏义。

  次出体者。如上释名藏例成二。就二之中。先解胜义。胜义毗奈耶。克性是无漏戒。用无漏色为体。即八道支中。语业命摄。谓五蕰中。唯色蕰摄。十二处中法处。十八界中法界摄。若兼俱有同时相应。亦得通五蕰性。十二处中。意法二处摄。十八界中。意界法界意识界摄。次胜义素呾缆。克性是无漏三解脱门。即大地中三摩地性。谓唯行蕴法处法界摄。若兼相应俱有。亦通五蕴。以随转色为色蕴故。二处三界。如前所明。次胜义阿毗达磨。克性以无漏慧为体。即大地中慧数。唯是行蕴法处法界摄。若兼相应俱有。还通五蕴。二处三界亦如前明。次世俗三藏体。于中有二。一约能诠教。二约所诠行。其能诠体。通三藏教。出其教体。诸论两说。皆无评文。今依婆沙百二十六。便有正义故论问云。如是佛教以何为体。为是语业。为是名等。答应作是说。语业为体。若尔次后所说。名句文身。次第行列。乃至次第连合。当云何通。答后文为显佛教作用。不欲开示佛教自体。谓次第行列。安布连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又伽他所说颂。依名转次云何通。答有于名转。有于义转。此中且说于名转者。有说佛教名等为体。若尔次前所说。谓佛语言。乃至语表。是谓佛教。当云何通。答依展转因。故作是说。如世子孙展转生法。谓语起名。名能显义。如是说者。语业为体。佛意所说。他所闻故。既有论文名等不正。其所诠体。别解戒体。如下当辨。其静虑戒。亦以色为体。若有漏定。三摩地为体。若有漏四慧。为以慧为体。

  次诸门有七。第一集藏缘起。第二集藏处所。第三集藏仪轨。第四集藏次第。第五立藏所以。第六乘藏差别。第七释藏离分。

  初门三意。一睹佛涅槃。圣凡嗟叹。二思念结集。令法久住。三召命圣贤。结集三藏。初意者。佛般涅槃。三乘眼灭。如来舍化。六道依亡。故智度论第二云。佛入涅槃。地六振动。诸河返流。疾风暴发。黑云四起。恶雷掣电。雹雨骤堕。处处星流。师子恶兽。哮吼呼唤。诸天女人。皆大号啕。而大人等。皆发是言。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又诸罗汉。皆亦灭度。六欲诸天。乃至遍净。见诸罗汉皆取涅槃。各心念言。佛日既没。乃至广说。象王既逝。象子亦随。法商人过去。从求谁法宝。偈云。佛已永寂入涅槃。诸灭结众亦过去。世界如是空无智。痴冥遂增智灯灭。尔时诸天。礼迦叶足。而说偈言。耆年欲恚慢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严妙无比。目眼清净如莲华。如是赞已。白言。仁者知不。法船欲破。法城欲颓。法海欲竭。法幢欲倒。法灯欲灭。说法人欲去。行道人渐少。恶人转盛。当以大慈建立佛法。尔时迦叶心如大海。澄静不动。良久而答。汝等善说。实如所言。世间不久无智盲冥。迦叶受请。天忽不现。西域记言。时大迦叶。宴坐山林。忽瞩光明。又睹地震。曰是何祥变。若此之异。以天眼观。见佛世尊。于双林间。入般涅槃。寻命徒属。趣拘尸城。路逢梵志。手执天华。迦叶问曰。汝从何来。知我大师今在何处。梵志对曰。我适从彼拘尸城来。见汝大师。已入涅槃。天人大众。咸兴供养。我所持华。自彼得也。又未生怨王。信敬殷重。闻佛涅槃。深生悲裂。真谛法师云。佛般涅槃。已经七日。迦叶命属往拘尸城。路逢梵志。名忧婆柯。迦叶问言。汝从何来。外道答云。我从世尊涅槃处来。佛般涅槃。已经七日。诸天人众。无量无边。烧香散华。设诸供养。我于佛所。拾得此华。以华示迦叶。迦叶闻已。即往未生怨所语言。我须八槽。愿王令作。王即来作。须臾而来。又索良医。王亦呼来。迦叶问医。于诸药中。何药去风。何药疗疮。随医说药。复从王索。其王随教。悉当与之。迦叶令医磨药为屑。煮以为膏。内八槽中。即于是日。报大王云。佛般涅槃已经七日。王闻此语。闷绝而死。其身炮裂。遍体生疮。迦叶以王安药槽内。遍至第八。命乃得全。以药胜力。资王得苏。如是三告。闻便即死。还内八槽。如前得活。迦叶为说。一切有为。皆是无常。如来示同为有。现入涅槃。王勿忧恼。宜弘正法以答佛恩。应与眷属俱诣佛所。时王与大迦叶。并国臣众。屈申臂项。至拘尸城。王既见佛。闷绝还死。迦叶如前安乐槽内。乃至第八。王便得活。佛于衣外。出现双足。受迦叶礼。

  次念结集。有其三意。一为付属。佛本付属。令使结集。传于末代。利益众生。故智论第二云。时大迦叶。如是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难得佛法。令得久住。如是思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应当结集三藏。如是佛法得久住。未来世人。可得受行。所以者何。佛世勤苦。愍众生故。学得是法。为人演说。我曹亦应承受佛教。宣扬开化。二止诸恶比丘。自庆得脱。故下文云。迦叶集比丘僧告言。我先在道行时。闻拔难陀语诸比丘作如是言。长老且止。莫复愁忧啼哭。我等今于彼摩诃罗边。得解脱。彼在世时教呵我等。是应尔。是不应尔。应作是。不应作是。今我等已得自在。欲作便作。不作便不作。又五分第三十。迦叶告诸比丘云。昔吾从波旬国。向拘夷城。二国中间。闻佛世尊已般涅槃。我时中心迷乱。不能自摄。诸聚落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擗或踊。宛转于地。莫不哀号。叹速叹疾。世间虚空。世间眼灭。时拔难陀先游彼。止众人言。彼长老常言。应行是。不应行是。应学是。不应学是。我等于今。始脱此苦。任意所为。无复拘碍。何为相与而苦啼哭。吾闻言倍复忧毒。佛虽泥洹。毗尼现在。应同勖勉苦结集之。勿令䟦难陀等。别立眷属。以破正法。诸比丘。咸以为善。人西域记。迦叶在路闻已。谓其日徒曰。慧日沦照。世界闇冥。善逝遐弃。众生颠坠。懈怠苾刍更相贺曰。如来寂灭。我曹安乐。若有所犯。谁当呵制。迦叶闻已。深更感伤。思集法藏。据法治犯。三止外道谤。故下文云。勿令外道以致余言讥嫌。沙门瞿昙。法律若烟。其佛在时。皆共学戒。而今灭后无学戒者。

  次召集意。先明召别。智论第二云。大众议言。谁能结集毗尼法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字憍梵波提(秦言牛吲)柔耎和雅。常处闲居。住心寂宴。能知毗尼。今在天上尸利沙园中住。遣使请来。迦叶遣下。座比丘唤言。大迦叶等漏尽阿罗汉。皆会阎浮提。僧有大法事。汝可疾来。使礼僧已。如鸟飞空。到彼请集。看众宝聚。是时尊者心觉生疑。语言。将无斗诤。唤我来耶。无有破僧事不。佛日灭耶。使答言尔。佛已灭度。憍梵婆提。闻已便言。佛灭大疾。世间眼灭。我和上舍利弗。及大目连。今在何所。答言先灭。彼言。佛法欲散。众生可怜。大人过去。次问阿难罗睺罗。乃至广说。彼言。我和上大师。皆已灭度。我今不能下阎浮提。住此涅槃。说已入禅。现种种神变。身中出水四道流下。至迦叶所。水中有声。而说偈曰。憍梵钵提头面礼。妙众第一大德僧。闻佛灭度我随去。如大象去象子随。尔时使者。持衣钵还僧。如是等类。诸处圣人。闻皆涅槃。亦如此说。迦叶言。止不须更唤。终不可得虚入涅槃。令世间空无福田耳。真谛法师云。于时四部弟子。见佛涅槃。迦叶未到。皆不入灭。迦叶既至。更无所待。无量圣者。并般涅槃。涅槃既众。无圣住持。住持既无。恐正法尽。迦叶便语未灭者言。且待诸圣。未须入灭。我等宜应报佛法恩。结集如来所说三藏。以利众生。令法久住。若不从我语者。得突吉罗罪。如是历语少有入灭。次召众者。育王经第四云。佛灭度后。数千亿万阿罗汉等。悉入涅槃。诸天空中出大音声。而作是言。佛诸弟子。皆从佛去。法灯欲灭。大闇将至。若不聚集三藏经书。若诸罗汉入涅槃已。佛法即灭。时释提桓因。将诸天众。往迦叶所。作礼白言。如来之法付属尊者。尊者今当聚集法眼。令千载后利益众生。尔时迦叶。即于空中击大揵推。三千世界。皆闻其声。即有五百罗汉。应命来集。智度论云。时大迦叶。住须弥顶。挝铜犍椎。说此偈言。佛诸弟子。若念于佛。当报佛恩。莫入涅槃。是揵推声。传迦叶语。遍三千界。皆悉闻知。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来集会大迦叶所。迦叶告言。佛法欲灭。诸弟子中。知法持法者。亦逐灭度。未来众生。甚可怜愍。失智慧眼。愚痴盲冥。结集法竟。随意灭度。诸来众会。皆受教住。选得千人。唯除阿难。善见第一。所以选择而少一者。为长老阿难故。若无阿难。无人出法。阿难所以不得入者。为漏未尽。正在有学地。大德迦叶。为欲断诸诽谤故。不取阿难。诸比丘言。阿难虽在学地。而亲从佛前。受修多罗祗夜。于法有恩。复是耆老。释迦种族。如来亲叔之子。又无偏党三毒。大德迦叶。应取阿难。足五百数。此是众圣意也。母经第三云。以大迦叶。遣阿难出。诸罗汉答言。我等集于经藏。须于阿难。迦叶答言。阿难结漏未尽。云何得在此众。诸罗汉言。所废忘处。应当问之。迦叶答言。若尔当作求听羯磨。使人僧中。准此下文。及智度论等。并得漏尽。入结集数。此文得道。具如下明。智度论中。迦叶入定。观于大众。谁未尽漏。唯有阿难。不尽诸漏。从禅定起。牵阿难出。语言。汝结未尽。不应住此。阿难耻泣。而自念言。我二十五年。随侍佛后。供给左右。无此苦恼。佛实大德。慈悲合忍。念已白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诸佛法。阿罗汉者不得供侍。故留残结。是时阿难求尽残漏。殷勤疲极。息卧就床。头未至枕。廓然得悟。如日破闇。通明皆具。夜到僧堂。硗门而唤。迦叶令从户钥而入。入已礼僧。迦叶摩顶。令集法藏。

  第二门集处者。谓于王舍城。毕钵罗窟。故育王经。迦叶告阇王言。我今欲集如来眼。唯愿大王。为我檀越。王言。愿诸比丘。终身受我四事供养。尊者许可。往至竹林。作是念言。此中多饶房舍及诸比丘。或能妨雨。毕钵罗窟。房舍卧具。不多不少。当于彼处撰集法眼。是时迦叶。即共五百罗汉。往毕钵罗窟。尔者下文。诸圣皆言。当于何处。论法毗尼。食饮无乏。复云唯王舍城。可得丰足。时大迦叶作白往彼。准此。即是王城结集。如何乃言毕钵罗窟。答城是总标。窟是别处。故西域记云。摩揭陀国正中。古先君王之所都处。多出胜上吉祥香茅。以故谓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为外郭。西通峡径。北辟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余里。内城余趾。周三十余里。山城北门。佛一里余。至迦兰陀竹园。竹园西南。佛五六里。南山之阴。于竹林中。有大石室。此是迦叶结集之处。真谛亦云。于王舍城七叶岩窟。结集法藏。尔者如何。智度论云。迦叶将诸比丘。耆阇崛山中。结集三藏。此山在王城东北十四五里。接北山之阳。答教自参差。未详所以。又解。虽举崛山。而是上窟与山处所邻接。故付法传云。于是迦叶即辞如来。往耆阇崛山。宾钵罗窟。以此证知处所不别。举其总山。以取别窟。

  第三门仪轨者。准下圣众集法之中。迦叶先对邬波离(此云近取。旧言优波离者讹也)。集毗奈邪藏。见论第一复云。波离白已。整身衣服。向大德比丘。头面作礼。作礼已上高座而坐。取象牙装扇。迦叶还坐已而问。优波离随问而答。集毗奈耶竟。于是长老优波离。放扇从高座下。向诸大德比丘作礼。作礼已还复本座。阿难亦尔。今传法者。以此为轨。十诵五十五云。集一法竟。迦叶次第问五百比丘言。尔不。各答言尔。即作白二羯磨唱断。初一既尔。余下并然。次对阿难。集余二藏亦尔。付法传第一。迦叶告阿难言。汝于今者。可演法眼。阿难曰诺。观察众心。而说偈言。比丘诸眷属。离佛不庄严。犹如虚空中。众星之无月。说是偈已。礼众僧足。即升法座。而说是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国鹿野菀中古仙住处。为五比丘。初转法轮。谓苦圣谛等。乃至广说。说是语已。五百罗汉。飞升虚空。高声唱言。奇哉无常。甚大迅速。如河駃流逝而不返。我等昔者。目睹世尊。今乃言闻。皆各悲泣说偈(云云)。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有错谬。皆曰不异世尊所说。育王经第一云。尊者陈如。便作是念。昔佛为我。说如是法。今阿难说与本无异。即在地而坐说偈(云云)。智度论云。集法已竟。诸天龙等。种种供养。雨天花香。以一切物而为供养。说是偈言。怜愍世间故。结集三法竟。十力一切智。说智无明灯。余义如下结集中明。

  第四门次第者。有其三义。若准常涂经论所辨。先经。次律。后论。所以尔者。有四义故。一依说次第。谓成道已。即于鹿菀转四谛轮。是素呾缆藏。既闻法已。出家受戒。修处中行。是毗奈耶藏。既起行已。复为分别蕴无我等。是阿毗达磨藏。二约所犯。故婆沙第一云。未种善根者。令种善根。说素呾赞。已种善根者。令相续成熟。说毗奈耶。相续已成熟者。令得正解脱。故说阿毗达磨。三据结集。故出曜及智度论等。并先集契经。次集戒律。次阿毗达磨。四就根本。契经是本。故须先明。戒从此生。慧方得起。第二解者。此律五分善见。先律次经后论。何意不同。亦有四义。一约法住。谓毗尼教住。佛法方住。是故于先结毗奈耶藏。故善见第一。大德迦叶。问诸长老。为诸说法藏毗尼藏耶。诸比丘答言。大德。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是故我先出毗尼藏。二依起行。凡是起行之来。戒行居首。教既诠行。故律在初。三据制异。谓毗奈耶藏。胜故秘故。佛独制故。胜余二藏。是以先明。故律。毁毗尼藏波逸提。毁余二藏突吉罗。四约所被。谓毗奈耶藏。唯被内众。是以先明。余二不尔。故次居后。如上释义。皆依此解。唯所以门。作前次第。第三解者。若就胜劣。明其次第。是则先论次经后律。对法诠慧。种智之本。定能证心。因慧而起。戒伏身语。由定能防。

  第五门所以者。为对所犯生信起行。见法不同。故立三藏。谓就末信。劝令生信。信已起修。除修颠倒。起修非耶。能证真理。即是未入法者。引令入法。为欲断除所犯有情种种法中起犹豫故。为除此。立素呾䌫。已入法者。劝舍二边。谓在家人。受诸欲乐。外道等辈。徒自苦形。二过乖中。不能趣圣。契中思惟。便获果证。为离二边。立毗奈耶。道迹既现。诸见永亡。即除耶人六十二见。为除诸见。立阿毗达磨。世亲摄论第一云。复由何缘。建立三藏。由九种缘。谓为对治疑惑。立素呾䌫藏者。于彼彼义中。有疑惑者。即为决定。宣说彼彼义故。为对治二边受用。立毗奈耶藏。谓遮有罪着欲乐边受用故。及开无罪。不自共边受用故。为对治自见取执。立阿毗达磨藏。显照诸法无倒相故。又能说三学故。立素呾缆藏。能成办增上戒增上心故。立毗奈耶藏。谓具尸罗。即无悔等。渐次能得三摩地故。能成办增上慧故。立阿毗达磨藏。谓能决择无倒义故。又能说法义故。立素呾缆藏。能成满法义故。立毗奈耶藏。谓为调伏烦恼。勤修行者。便于此二。能通达故。能于法义。决择善巧故。立阿毗达磨藏。由此九缘。许立三藏。又此皆为解脱生死。此复云何。能得解脱。薰觉寂通。故得解脱。谓由闻薰习心故。由思觉悟故。由修奢摩他寂静故。由证毗钵舍那通达故。能得解脱。

  第六门乘藏差别者。谓佛随机教门匪等。教门虽多。莫过三藏。以三藏摄义无不周。由从如来清净法界本智所流。义分三故。故知三藏摄法斯尽。是以婆沙第一云。诸佛出世。皆说三藏。谓素呾缆等。无有差别。所以者何。一切佛教。从一智海之所生故。随一觉池之所出故。等力无畏所摄受故。同一大悲所等起故。或有差别随义离三故。云其三藏者。亦有差别。且名即差别。谓此名素呾缆等。复次为诠增上心等。亦有差别。复次所显亦有差别。于素呾䌫中。次第求故。谓此品无间。宣说彼品。毗奈耶中。缘起所显。谓佛依何缘起。制立觉处。阿毗达磨中。性相所显。谓求诸法真实性相。不应求彼次第缘起。或前或后。或无缘起。俱无过失。复次等流亦有差别。谓素呾䌫是力等流。毗奈耶是大悲等流。阿毗达磨是无畏等流。然据三藏。能所诠异。是则三藏。互不相摄。如诸律中。杂诠定慧。此杂诠处。即余二收。余二亦然。互不相摄。若约三藏部分通明。是则一一藏中。含余二藏。如律所明。非直诠戒。义亦兼明定之与慧。余二亦然。咸有通义门。此既通诠。如何藏摄。答约宗所诠。唯局于戒。定慧二种。相从故明。婆沙第一解云。依增胜说。谓毗奈耶。诠戒增胜。纵明定慧。劣而非胜。此藏既尔。余二类然。问唯此三藏。摄法斯尽。如何诸文说有杂藏。其杂藏者。乃三藏外。能说之人。差别非一。能所俱杂。称云杂藏。故分别功德论第一云。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赞颂。或说宿缘。三阿僧祇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僧祇三十二云。所谓辟支佛阿罗汉。自说本行因缘。如是等比。及诸偈颂。是名杂藏。答若约所诠三行名藏。是则三藏不摄杂藏。以不摄故。论云文义非一多于三藏。若也通论所说之法。以辨三藏。三藏摄彼杂藏。但为说兼理事。名为杂藏。据理而论。不离三藏。尔者此之杂藏。何藏所收。答素呾䌫摄。故婆沙云。种种杂说。名素呾䌫。又此律云。四合杂藏。是素呾䌫。谓杂比丘事等。名杂阿含。杂余经说。名为杂藏。又集法众圣。都集为三藏。不云有四。又解其杂藏者。随彼所诠。即彼藏摄。若诠行杂。即毗奈耶。若诠事杂。即素呾䌫。若诠理杂。即阿毗达磨。问三藏虽尔。二藏云何。答二藏者。谓菩萨声闻。言声闻者。声是音声。谓佛说法所有音声。闻者是听。谓所化生发识听受。由闻佛教。信受修行。得出三界。故曰声闻。故法花经第二云。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又云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曰声闻。言菩萨者。梵语应云菩提萨埵。为言略故。但云菩萨。无性摄论第一云。菩萨者。菩提萨埵。为所缘境。故名菩萨。弘誓语立菩萨声。此意说言。有诸智者。发大誓愿。求大菩提。度有情类。以此二种。为所缘境。既以彼二。为所缘境。立菩萨名。即是有财释。又云。或即彼心。为求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萨。此意说言。菩提是所求果。萨埵是勇健义。行者之心。为求无上正等觉故。有大志意。有所堪能。具此胜德。名为菩萨。即是求大菩提之萨埵。是依主释。或萨埵者。此言有情。即是求大菩提之有情也。婆沙云。萨埵是勇猛义。谓未证得无上大菩提时。恒于菩提精进勇猛求欲速证。是故名为菩提萨埵。既得无上大菩提已。便于菩提。勇猛心息。唯觉义胜。故名佛陀。以能成就最胜觉故。然二藏之中。各有三藏。故杂集论第十一云。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此五声闻藏中。素呾缆藏摄。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此四二藏中。毗奈耶藏并眷属摄。方广希法。此菩萨藏中素呾䌫藏摄。论议一种。二藏中阿毗达磨藏。问既菩萨藏中。具有三藏。如何智度论第一百云。迦叶将诸比丘。在耆阇崛山中。结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经。又阿难善知筹量众生志业大小。是故尔于声闻人中。说摩诃衍经。说则错乱。无所成办。既唯集经。明无余二。法花第五云。亦不亲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明知大乘。即无三藏学者。涅槃第三云。以如是等九部经典。为他广说。此九部中。无缘起譬喻论议三经。所以然者。以声闻人。根浅过多。须制戒律。菩萨不尔。得旨舍诠。岂繁禁勒为道。又以声闻钝根。难授深法。要立宾主。方能领悟。菩萨利根。说即能解。不须问答。无论议经。然智度论中。唯集经者。菩萨三藏。通名摩诃衍。法花既已小乘名简。明知大乘别具三藏。涅槃对有别机。不说三部。文不遮有。于理无违。然瑜伽显扬等。据理通具。如为菩萨说诸学处。是毗奈经藏。佛与弟子。分别体相。是阿毗达磨藏。故瑜伽八十一云。论议经者。谓诸经典。循环研核。摩呾理迦。且如一切了义经。皆名摩呾理迦。谓于是处。世尊自广分别诸法体相。又于是处。诸圣弟子。已见谛迹。依自所证。无倒分别诸法体相。此亦名为摩呾理迦。即此摩呾理迦。亦名阿毗达磨。由此传释。许佛灭后。十二分中论议一分。三藏之内对法少分。通弟子说。不许余分余藏通弟子说。问二藏之内。通有三乘。未知二藏三乘如何相摄。答据行不同。三乘差别。无别中藏。声闻藏收。问如何声闻藏摄独觉乘。一解。以皆同证人空理故。又以自利同声闻故。在声闻藏摄。尔者既俱自利。同证人空。是则立独觉藏。摄声闻乘。解声闻乘者。始终假教。彼无此事。不摄声闻。但以因中。曾闻教法。从远以收声闻藏摄。尔者因时既闻教法。何不菩萨藏收。答以所断修。及所证得。与菩萨异。不得彼收。问以独觉故。立独觉乘。如何不许立独觉藏。如俱舍云。若本种姓。必无移转。是则别应立独觉藏。又普超三昧经上卷云。声闻藏者。承他音向。而得解脱。缘觉藏者。晓了缘起十二所因。分别报应。因起所尽。菩萨藏者。综理无量诸法正谊。自分别觉。答经据乘别。名乘为藏。独觉无教。不得立藏。故入大乘论上卷云。夫说法者。具足三乘。乃名三藏。以菩萨说法。能具三乘故。是故我说名三藏经。又解约行。于二藏外。别立独觉藏。以在因中必闻教故。普超经说。如前所明。又阇王经中卷云。何谓三藏。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问独觉既许别立为藏。未知此藏之中。亦具三藏以不。答据理通明。并悉具有。以皆成就三学行相。问何名独觉。答法花经第二云。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俱舍十二云。谓现身中。离禀至教。但乐思惟。能自证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何缘独觉言不调他。非彼无能演说正法。以彼亦得无碍解故。又能忆念过去所闻。诸佛所宣圣教理故。又不可说彼无慈悲。为摄有情。现神通故。又不可说无受法机。尔时有情。亦有能起世间离染对治道故。虽有此理。由彼宿习少。欣乐胜解。无说法希望故。又知有情难受深法。以顺流既久。难令逆流故。又避摄众。故不为他宣说正法。怖谊杂故。但此独觉。有其二种。一者部行。二麟角喻。言部行者。俱舍云。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觉。有余说。彼先是异生。曾习声闻顺决择分。今自证道。得独觉名。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资粮。然后方成麟喻独觉。又可直依声闻藏说。亦即自具二藏三乘。其二藏三乘。准立可解。

  第七门离分有者。谓于菩萨声闻藏中。各有三藏。是则成六。若其杂藏别立。则亦二教俱通。以二加六。合成八藏。其独觉藏。摄入声闻藏中。不合立藏。如前已明。又可独觉。亦得立藏。无部无不可分三。俱总立一。为独觉藏。以一加八。合成九藏。又解。独觉既许立藏。如何不具。以三足八。乃成十一。又若独觉藏中。亦立杂藏。更加杂藏。合成十二藏。又若别立二藏总名。谓菩萨藏声闻藏。以此加前。合十四藏。又以菩萨藏声闻藏。各离四外。而更有彼二藏总名。独觉亦然。四外有总。若加此一藏。成十五。又可依前别解声闻藏中。立菩萨藏。此菩萨藏中。亦即自有三藏。若加此三藏。有十八。又加杂藏四外立总。是则合有二十藏别。又可若随景悟法蕴不同。合有八万四千差别。此中具含三藏。故杂集论第十一云。如是三藏。具有八万四千。又一一蕴中。复有千数。故论云。总计八万四千法蕴。成八俱胝四十洛叉。或约二藏离明。数更倍说。或独觉藏别立。亦准数增。以此故知。法藏难测。

  第二门宗归者。凡定宗旨。部类各殊。据其所明。唯诠于戒。然案律文。匪唯明戒。义亦兼通定慧二行。此据圆满学人行增具足。虽举定慧所修。而是戒学所摄。故下文云。云何学戒。答言。增戒学。增心学。增慧学。是故言学。又以受戒结劝文云。汝当善受教来。修成众果等。良由戒宗。行通止作。故约戒学。以明宗归。然欲明者。二门分别。第一定藏宗旨。第二判藏宗文。先定宗旨。三门分别。第一叙古师解。第二问答辨非。第三显示正义。言古义者。昔解以止作为宗旨。初二部戒本。是其止门。次揵度等。是其作门。由止故自行成。由作故众法就。成其皎洁之行。莫过此二。即用此二。以为宗归。又解。以受随为宗旨。受是总发。随是别修。由受总故。万行从生。以随别修。令戒光洁。要须此二。资行成就。故用此二。以为宗归。又解。以止恶为宗。凡欲起行。必先离恶。恶既离已。修行始成。以初起行。即离恶故。故用离恶以为宗旨。又解。以教行为宗旨。教不孤起。必有所诠之行。行不自显。藉教以明。教能诠行。行能成人。故用教行以为宗旨。然教有二。谓止与作教无止作。能诠止作。止谓离恶。如五种制。作谓成善。如受说等。又云专精不犯。犯已能悔。教无斯二。能诠此二。故用此二以为宗旨。又解。以因果为宗旨。谓此大文。开之为二。初二部戒本。及以揵度所明止作二行。总是其因。第二大小持戒揵度。即是其果。以此文中学其三明五种胜。复以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以受戒结劝文云。汝始发心出家。功不唐损。即是其因。果报不绝。即是其果。因是所行。果是所欣。以有果故。因有可行之理。由有因故。果有可证之义。又解。制在一代。人时处事。前后不同。一戒一经。合有六百余段。此师意云。世尊制戒。人时处事。各各不同。不可于中辄论宗旨。但随别事。次第解释。又解。以止善为宗。通说一切止作二行。但离恶边。即是其止。诸有策修。即是其善。止是能成之行。善是所成行体。即是身语止善。当其教兴之由。能治戒行。犯相轻重。是所明行。

  第二辨非者。初师以止作为宗旨。所以不立者。以止作二法。并是宗中所明别行。既辨大教宗归。不可尊其别行。第二师以受随为宗。所以不立者。谓以受随二法。对初行者。分行不同。始终有异。如何即得以此为宗。又此二法。亦是宗中所明别行。为辨总教宗归。不可尊其别行。第三师以止恶为宗。所以不立者。以离恶故。即以止恶为宗。离恶为修善。应用修善为宗。既不许以修善为宗。如何偏欲尊其离恶。又此离恶。亦是宗中所离。既是所离。不得为宗。第四师以教行为宗。所以不立者。以教通三。行该定慧。事等漫该。所以不立。虽举所明。止作等别。以不举毗尼之别名。戒行之偏号。分宗不明。所以不立。第五师以因果为宗。所以不立者。以律所明是其戒行。始未戒行。并是其因。何处别更彰其果法。虽举五胜三明。及果不绝。此等皆为增进行人。若不举斯果法。时人意谓。世尊劝我持戒。我持此戒。当得何报。欲令行者生欣。故举果法。劝令修习。即是以欣果故。因有可成之理。以显其因。果有可证之义。义理既然。是以不立。第六师以时处等殊。而不辨者。虽则时等不同。莫不为教所摄。故须约教。以辨宗归。第七师以止善为宗。所以不立者。前既不许止恶为宗。如何复更取其修善。然此离恶修善。并是宗中所离所修。谓教诠行。对行离修。如何尊所离修。以为宗旨。又此离恶修善。义通三学。如定除乱。慧遣烦恼。望修对除三学齐一。如何此藏独云止善。

  第三门显正义者。须以戒行为宗。夫论宗者。取诠所显。诠既显戒。即是其宗。故婆沙云。奈耶诠戒。又宗谓是族义。尊义。崇义。重义。此教始终。崇尊戒行。故用戒行以之为宗。余止作等是别明法。不可就别立以为宗。如法华经诠一乘。即用一乘为宗。涅槃诠佛性。还以佛性为宗。此既诠戒。如何非宗。谓身语止善。受之与持。犯相轻重。因果差别。此等并是宗所明法。问离恶修善。正顺戒宗。如何不许止善。乃取戒行为宗。答此离恶修善。别成戒行。既为成戒。以戒为宗。释宗名者。戒即宗故。名为戒宗。是同依释。

  次判宗文。昔判宗文。匪唯有一。故今随要略举其二。一解云。圣教虽众。略开二种。一者化教法门。二者制教法门。言化教者。寔以群生抱暗自俱。迷于前趣。虽欲勤修。莫能自运。是故如来启宣因果。耶正是非。欲使众生背恶崇善。修因克果。此能生解。名之为化。诠化之文。目之为教。教是生解之轨。名之为法。法通神解。说之为门。言制教者。盖是如来因过禁其轻重。勒于身口犯不犯相。名之为制。制由言显。名为制教。法门如上。所以知者。以答请云。广说契经等即化教。亦结亦说。即是制教。又以身子梵王二请别故。今此律藏。制教所收。又解。开宗理行二别。彼云。随根布教。乃有尘沙。要而辨之。不出二种。一曰理教法门。二曰行教法门。言理教者。盖是如来。宣己所证法性真旨。显示群机。欲使安心理源。开示正路。冀彼返迷从正。同沾已盖。名之为理。教显理之文。目为理教。言行教者然行不自起。依理而生。生乃资神。名之为行。显行之文。名为行教。今兹戒行。乃是行教法门。此等开宗。通简教别。简教别已。局显所明。今解。开宗局明戒行。戒行开宗。昔解五门分别。今以渐顿。乃是随中别义。故今开宗总门。不可释别。且就前四。束为受随。方可于中就总开别。故今正解戒宗有二。一者受戒法门。二者随戒行相。言受戒者。创发要期。断恶修善。建志成就。纳法在心。目之为受。言随戒者。受兴于前。持心后起。此起顺初。令戒光洁。故名为随。受以创发。故对法要期以成随。据后起故。对缘防护。以立对此。湏明受随分齐。然分齐中。教行两别。先约能诠教者。谓受戒法聚。尼聚少分。旨归彰受。自余等文。总明随相。虽有互明。所显各异。次约所诠行者。旧云。谓从归礼。讫至在前而去。判之为受。终尽一形。所有二持。局以为随又解。若据辨体。第三羯磨一刹那前。判之为受。在前而去。终尽一形。说以为随。中间说相等。事通受随。今解。第三法前。根本加行。皆能辨体。说之为受。第三法后。所有说相等事。皆名为随。此中虽有领纳。但是领随。非别辨体。不名为受。又此非由在受座上。说名为受。以望法体。体恒别故。然就受中。表与无表。是其受体。余僧界等。总是其缘。余受分齐类准应知。问所以要须此二门者。若无其受。则行无所起。以有受故。众行得生。若无其随。便有戒羸等失。以有随故。令受光洁。是故须此受随二门。就受随二门。各开为两。言受门二者。为彰戒法有为。不能孤起。要藉缘力。方乃发生。是以第一先明能发之缘。既有其缘。必有所得。故次第二所发戒体。言受缘者。寔以位阶凡圣。报殊男女。托缘不同。案文有四。所谓善来。三归。八不可越。及以羯磨。此四名义。至文当解。问此曰受缘。缘中有四。未知此是何等缘收。答缘虽有四。戒从二生。谓是因缘。及增上缘。言因缘者。即祈戒心。过去同类。通生得加行善五蕴。及戒俱有法。并能造大。总是因缘。言增上缘者。体有二种。一亲。二疏。言亲缘者。谓和上阇梨僧衣界等诸缘。于戒有力者是。言疏缘者。此戒生时一切诸法不障者是。然缘中摄因。其因通说。总有六种。谓能作。俱有。同类。相应。遍行。异熟。此六因中。戒从三生。谓能作俱有同类。然于能作因中。分为二分。一分疏者。是增上缘。一分亲者。如能造大及余二因。是因缘性。俱有因者。戒望能相得互为果。同类因者。此初念戒。从过去同类因生。第二念已去。即从初念及过去同类因生。问余之三因亦因缘性。所以非者。是善故非异熟因。非染污故非遍行因。非心法故非相应因。问所以不从余二缘生解。从等无间缘及所缘缘生者。是心心所法。戒是色法。非二所生。第二体者。凡言戒者。对患称名。患境无疆。戒乌有限。要而言之。不过二种。一曰表戒。二无表戒。此之二戒。依一切有宗。俱色为体。若成实论。作者是色。无作非色非心。此广分㭊。如戒体明。次明其随。随位有两。一是专精不犯。第二犯已能悔。言专精者。上行之流。一往顺教。恶离善行。称曰专精。但专精中有其二持。一者止持。二者作持。又此二持。有其众别。于此众别行中。谓以护体。克全净用。顺戒无违同类等法。是其因缘。所对僧别境界教等。是增上缘。第二犯已能悔者。不谨之人放纵身语。违禁兴过。污本所受。名之为犯。惭愧追谢。还令复本。亦名为持。虽非一往善成。然亦毁而还复第二白法。故名犯已能悔持。故下云。有二种清净。一者不犯。二者忏悔。又婆沙五十七云。有二补特伽罗名为清净。一者本来不犯禁戒。二者犯已如法悔除。然犯不同。有其二种。一者作犯。二者止犯。然此二犯。亦分众别。谓于僧别忏境。想难遭遇。立心厌恶。永断相续。对除防护。戒行重生。更持清净。同类等法。是其因缘。即此僧别忏境。及界法等。是增上缘。上来开宗略明。广随文解。

  第三门释题目者。先解四分。言四分者。乃是佛般涅槃一百年后。于分部内一部别名。百年已前。未有斯称。但为一部大毗尼藏。若欲料简分不分义。可为四门。第一本制通含作分由渐。第二教虽通含不分之意。第三五师弘传任持一味。第四执见离分人法部别。

  言初门者。佛从成道五年已后。终讫双林入寂已前。其中随犯制仪。咸称根性。奉行利益。清化无亏。然佛亦于轻重事中。通含互说。远作分由。所以知者。如涅槃经第十七云。四重之法说偷兰遮。偷兰遮法说为四重。犯说非犯。非犯说犯。轻罪说重。重罪说轻。何以故。如来明见众生根故。指事别者。即如僧祗律。盗得四钱三角成重。此律犯兰。彼文说兰为夷。此律说夷为兰。又云父母夫主不听辄度僧残。此律提罪。又此二众互谤。俱犯僧残。十诵谤尼。但获吉罪。此即说吉作残。彼乃称残为吉。乃至犯不犯等。阶降类然。又涅槃经三十四云。于五部僧。互生是非。舍利弗问经云罗旬分卫。不能得食。后以五种律衣更互着。便大得食。以斯文义。参验挍量。明知圣制。本有五意。

  第二门通教不分者。问圣制该罗。通含轻重。何以但有五意。而不分五。答为具三义。不即分五。一以能化教主是一。共谁诤竞而得分五。二以所被无有五机。一味修行。咸称根性。三以同修一味和合。既称根性。不相是非。以斯三义。不即分五。总为一部大毗尼藏尔者三乘之教。义亦应然。三乘机根别。随别立三乘五部随信行。随行分五部。然五部有五意。教即不分五。三乘意亦三。教应不分三。三乘既别分。五部须分五。何但义然。文证非一。如于五部僧。互生是非。及五种律衣。此等部别。即非教主是一。既云五部。即是五机。又以互生是非。即非不相是非。反前三义。决定须离。解曰。三乘为显理。根异得离明。五部随事仪。事殊不得别。又如经说五部及服色等者。此表当来分五不谬。非约现说。故无有过。亦可此非分五。见解殊途但以学行不同。有兹别类。如下律文。有五持律。此则因五区分居止。遂别服色殊。是非亦异。此虽小讼乖违。然非分教相斗。故为一部大毗尼藏。

  第三门五师弘传者。佛化将毕。告迦叶云。汝今当知我于无量阿僧祗劫。为众生故。勤修苦行。一心专求无上胜法。如我昔愿。今已满足。今将涅槃深法付汝。汝当于后。敬顺我意。广宣流布。无令断绝。迦叶言白。善哉受教。我当如是奉持正法。使未来世等蒙饶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是故如来灭度之后。大迦叶波(此云饮光)须宣正法。时大迦叶。既先受属。今欲集藏广利众生。将诸圣众。往王舍城。阇王闻已。严驾出迎。王先获得无根信故。但见佛时。自捉象下。今见尊者。捉又亦然。尊以神力。接令无损。即语王言。佛力殊胜。不似声闻。声闻入定。方能发通。自今已后。若见我等。莫捉象下如见佛时。王言受教。因即请云。如来涅槃。我不得见。尊若涅槃。必当见我。尊答言尔。时大迦叶。所作事毕。重思惟云。我极年身为老坏。臭烂之体。甚可厌恶。涅槃时到。遂更思惟。遍礼设利。礼敬毕已。还王舍城。阿难恒遂未曾舍离。畏入涅槃。或不睹见于后迦叶。语阿难言。汝独入城乞食。我亦欲独入。因此独入别王不见。逝鸡足山。入于圆寂。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大迦叶波。入王舍城。最后乞食。食已未久登鸡足山。山有三峰。如仰鸡足。尊者入中结加趺坐。作诚言曰。愿我此身。并纳衣钵。久住不坏。乃至经于五十七俱?六十百千岁。慈氏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时。施作佛事。发此愿已。即般涅槃。时彼三峰。便合成一。掩蔽尊者。俨然而住。及慈氏佛出现世时。将诸人天。至此山上。告诸众曰。乃至广说。次大迦叶将涅槃时。以最胜法。付属阿难(此云庆喜)。而作是言。长老当知。昔婆伽婆。以法付我。我今老朽。将欲涅槃。世间胜眼。今当相付。汝可精勤守护斯法。阿难曰诺。唯然受教。是时阇王。于鸡足山。烧香散花。种种供养。赞叹已讫。寻知法藏总付阿难。往阿难所。白言仁者。如来迦叶入般涅槃。自我多殃。悉不睹见。尊若入灭。愿见垂示。阿难曰善。于是阿难。既受付已。任持法藏。广令流布后。于一时在竹林中。闻有比丘错诵法句。阿难为正。彼师不受。阿难念言。我亲为说。终不信受。入定观察。亦无能改。遂叹耶法兴行。违反圣教。时无智人舍利弗等。我今当问谁说此事。以此我今但当涅槃。佛之法眼。足千年住。念已辞王。如前不见。意诣毗舍离国。入般涅槃。时王后闻。念去近远。复念河边入于圆寂。有竹林神。告知处所。是时尊者。已至恒河。王集四兵诸河而请。时毗舍离神。知阿难意。遍告国土。令使同知。其王闻已。复严四兵。诣至北岸。据河而请。于时尊者。在恒水中。地六震动。雪山中有五百仙人。见斯相已。至阿难所。阿难化水为金地。为仙说法。时仙出家得道。俱般泥洹。阿难念曰。佛记健䭾逻国。当有比丘。名末田底迦(旧云末田地。此云金地。义言从地为名。未详所以)于彼国土。广兴法眼阿难又念迦叶告云。长老于后若入涅槃。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名商那和修。高才勇猛。有大智慧。已于过去。深种善根。发意入海。采取珍宝。回还造作般遮于慧。为佛造立经行处已。复当建立高门楼屋。所为事毕。可度出家。如来法藏。悉当属付。是故阿难。临入涅槃。以法付属商那和修。而告之曰。佛以法眼付大迦叶。迦叶以法属累于我。如我今者涅槃时至。以法宝藏。悉用相付。汝可精勤守护斯法。答言受教。我当拥护。普为众生作大明炬。尔时阿难付属已讫。踊身虚空。作十八变。入于圆寂。分身四分。三王帝释。各起塔供养(旧云商那和修。此曰胎衣。此从义言。未详所以)。新曰商诺迦缚娑(此是草名)。育王经云。此人过去于久远时。逢五百辟支。皆着此衣。此人以上㲲衣。奉施众圣。而圣不受。还以商那衣施。从斯已后。五百生来。常服此衣。此最后身与胎俱出。衣随身长。变为法服。以涅槃时用以焚骸。时商诺迦。临涅槃时。以法付属邬波鞠多(此云近护)。而告之曰。佛记于汝。在百年后。坐禅第一。大化众生。今正是时。宜作饶益。令诸众生服甘露味。答言受教此人化度无边。但无相好。将齐佛德。号为无相好佛。然商诺迦。虽属付已。意欲自怡。未归寂灭。后欲涅槃。更宣微妙问定五百。鞠多眇然。商诺告云。如来三昧。辟支不知。辟支三昧。声闻不知。大目连等三昧。余罗汉不知。吾师定相。我悉不知。今我三昧。汝亦不知。如此三昧。皆随吾灭。后有七万七千本生经。一万毗昙。八万清净毗尼。亦随吾灭。是故如来灭后。贤圣隐没。如是法藏。渐当衰损。乃至末后一切都尽。汝今应当勤加守护。以前五圣导化虚通仍。全一部大毗尼藏。又付法传。从此已后。更有二十师次第传法。各达道源。化仪齐一。于中不分五部差别。然古师说。三末田底。四商诺迦。此五师化各二十年。合一百岁。任持圣教。此释不然。岂有二人亲受付属。一一别化。更付传扬。又复商诺。逆观长者生第三子。方堪付属。如是知已。始托为亲。乃至调习。出家得道。进受具后。付法流通。以此经停。岂唯二十能办。自非久淹岁序。何以济此传扬。又以健䭾逻国。未有佛事。佛记此人当兴教迹。此则传教时同处别为异。寄兴教已。化行自终。不可以斯别寄抑入相付传中。又付法传。佛记近护。在百年后。坐禅第一。育王经亦言。百年后教授禅法。最为第一。既言近护。化越百年。何以类分各二十岁。又观文意。迦叶阿难。化时甚促。商诺鞠多。稍淹年岁。故智度论第四云。长老迦叶于耆阇崛山。集三藏法。度众生竟。欲随佛入涅槃。清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已。上耆阇崛山。语诸弟子。我今日入无余涅槃。以此证知。住寿极促。如何不观化时近远。直云五圣各二十年。引则率尔判释。不尽旨归。依前义明。望顺真理。

  第四门离分部别者。但以鞠多化末。僧徒见异。悟解既殊。各为楷准。至传圣教。不能均融。于是离分遂成多部。舍利弗问经云。于笈多复有孔雀轮柯王。世弘经律。其孙名曰弗沙蜜多罗。嗣正王位。顾问群臣。云何令我名事不灭。时有臣言。唯有二事。何等为二。犹如先王。造八万四千塔。舍倾国物。供养三宝。此其一也。若其不尔。便应反之。毁塔灭法。残害息心四众。此其二也。名虽好恶。俱不朽也。王曰。我无威德。不及先王。当建次业。以成名行。即御四兵。乃至广说。破灭无余。唯有五百罗汉。登南山获免。山谷隐险。军甲不能至。于后有神。手棒大山厌王。及四兵众。一时皆死。其后有王。性甚良善。弥勒菩萨。化作三百童子。下于人间。以求佛道。从五百罗汉。咨受法教。国土男女。复菩萨出家。如是比丘比丘尼。还复滋繁。时有一长老比丘好于名闻。极立诤论。抄治我律。开张增广迦叶所结。名曰大众律。外采综所遗。诳诸始学。别为群党。互言是非。时有比丘。求王判决。王集二部。行黑白筹。宣令众曰。若乐旧律。可取黑筹。若乐新律。可取白筹。时取黑者。乃有万数。时取白者。正有百数。王以皆多佛说。好乐不同。不得共处。学旧者多。从以为名摩诃僧祇也。学新者少。而是上座。为名他俾罗也(此云上座)。他俾罗部。我去世时。三百年中。因于诤故。起萨婆多部(此云说一切有)。及犊子部(梵名跋蹉)。次于犊子部中。出昙摩尉多别迦部(此云法上)。跋陀罗邪尼部(此云贤胄)。沙摩帝部(此云正量)。沙那利迦部(此云蜜林山)。次于萨婆多部。出弥沙塞部(此云化地)经中言目揵罗优波提舍者。此是人之异名。非是部称。次有昙无屈多迦部(此云法藏。或云法蜜。此文不显出处。准宗轮论。从化地部出)。复有苏婆利师部(此云善岁。是迦叶遗名)。次于他俾罗部。出迦叶遗部(此云饮光。饮光是姓。前善岁是名。约名别分。许同坎合)及修多兰波提那部(此云经量)。四百年中。更生僧伽兰提迦部(此云说转然是经部异名。为立实我。异故别说)。如是上座部五破。或六破。本末及相摄总成十一部。摩诃僧祇(此云大众)。我灭度后二百年中。因于异论。生起鞞婆诃罗部(此云一说)。卢迦尉多罗部(此云说出世)。拘拘罗部(此云鸡胤)。婆收娄多柯部(此云多闻)。钵蜡若帝婆耶那部(此云说假)。三百年中。因诸异学。于此五部。复生摩诃提婆部(此云大天。此与根本大天名同。但是人名。非是部称。依宗轮论。此当制多山部)。质多迦部(此云西山)。末多利部(此云北山)。如是大众部。二破或三破。本末通论。合成九部。又此两位。总计合有二十部。故宗轮论云。佛涅槃后。百有余年。去圣时淹。如日久没。摩揭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忧。统摄瞻部。感一白盖。化洽人神。是时佛法大众初破。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后即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次后复出一部。名多闻部。次后更出一部。名说假部。至第二百年满。因有乖诤。流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是大众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别说。合成九部。一大众部。二一说部。三说出世部。四鸡胤部。五多闻部。六说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其上座部。经尔许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次后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次后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三正量部。四蜜林山部。次后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后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饮光部。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别说。成十一部。一说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犊子部。四法上部。五贤胄部。六正量部。七蜜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饮光部。十一经量部。问准斯经论所明。有二十部。如何余文。言有五部。答约离分有二十部。望其久后流行。但有五部。余悬记文。据斯义说。故前舍利弗问经云。如是众部。久后流传。若是若非。唯余五部。各举所长。名其服色。摩诃僧祇部。勤学众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应着黄衣。昙无屈多迦部。通达理味。开导利益。表发殊胜。应着赤衣。萨婆多部。博通敏达。以导法化。应着皂衣。迦叶遗部。精勤勇决。摄护众生。应着木兰衣。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幽密。应着青衣。舍利弗言。如来正法。云何少时分散如是。既失本味。云何奉持。佛言。摩诃僧祇其味纯正。其余部中。如被添甘露。诸天饮之。但饮甘露。弃于水去。人间饮之。水露俱进。或时消疾。或时结病。其读诵者。亦复如是。多智慧人。能取能舍。诸愚痴人。不能分别。此五化迹虽殊。契源齐一。如破金杖。彼此俱金。又大集经二十八。具有人法名字。文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例解义。颠倒宣说。以倒说故。覆隐法藏。以䨱法故。名昙摩鞠多。而复读诵书写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内外。破坏外道。善解论义。说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萨婆帝婆。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若死尸。是故名为迦叶毗。尔作地想。水火风想。处空识想。是故名为弥沙塞(经中更有一人名。然非正部摄)。经云。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是故名为婆蹉富啰。广转遍览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祇。善男子。如是五部。虽各别异。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问经中既云遍览五部。未知僧祇为总为别。古师解云。僧祇足总。故云遍览五部。加前婆蹉富啰。即离分中。自有五部。勒中但勒离分五部。总部不虑生疑。故不举勒。今解通祗。总有五部。前婆蹉富啰者。傍出犊子部名。尔者如何遍览五部。答此部僧众慧解虑通。知余所行亦契真理。故修己部。兼行余四。以此故云遍览五部。所以知者。如前经云。久后流传。若是若非。唯余五部。亦可祇是离中本部。余是末部。摄末从本。故云遍览五部。亦可离中祇总余别。摄别从总。故云遍览五部。亦可望大毗尼藏。祇等并别。故知四分之名。至此方有。又望本部中文。四分是总。余三十七法。即是其别。又可四分亦别。律是其总。

  次释律藏。三门分别。第一列数解释。第二明其废立。第三名义通塞。

  初门数者。谓律戒般罗底木叉毗奈耶。问何理为证。知有此名。答律者。如集法云。一切比丘事。为比丘律等。戒者。戒戒皆云。为诸比丘结戒。解脱者。说戒法云。我今为诸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毗奈耶者。集法总云。二律揵度等。都合为毗尼藏。此等诸文。虽非集在一处。准据安立。盖非是谬。犹如受缘。义亦同尔。解此四名。具如上辨。今略重明。前释余义。然此四名。各分教行。律约教者。谓是法式铨量。如说比丘律等。二就行者。谓是调伏灭恶。故维摩经云。譬如象马?㑦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乃可入律。咸有轨则。俱称为律。戒中约教。谓禁身语。离诸过恶。行即止恶之心。能防业本。斯并防过无处。称之为戒。木叉约教。谓能体非。身语绝缚。行者。心离烦恼。不为物拘。皆能离非。同称解脱。奈耶约教。谓殄诤论。与教无违。行谓能克灭果。断除惑业。皆能殄非。齐称为灭。

  第二门废立者。问戒与木叉。别立可尔。如何毗尼与律。复亦离明。然此二名。义正是一。谓梵云毗尼。此译为律。以无别故。首题律藏十八法中。二名不并。此言七毗尼。增一云七种律。以斯参验。不合离明。今分二途。未知何准。答律翻毗尼。本无典据。传者胸襟。未成相反。然正翻者。梵云忧波罗忏。此译为律。梵云毗奈耶。此云调伏。或名为灭。又律据教铨量部初题目。奈耶就行克灭。故云今演毗尼法。又毗尼据教。亦有铨量。断割仪轨。故云毗尼藏。律就别行。亦能调伏灭恶。故七毗尼十八法中。二名不并。减以功能不殊。故不双举。又律毗尼。义为一者。如何二律。等集为毗尼藏。又伽论第七云。有一事摄一切毗尼。谓律仪。以此校量。岂合为一。义既差殊。为别者好。若尔尸罗与戒。其义亦殊。戒即防非。尸罗性善。如何立一。不分二名。答此正相翻。不可为二。如尸罗度。净戒翻之。以此故知。体无有别。又体性善。防非为能。所望虽殊。论体不异。释律毗尼。虽复教行交参。然正翻对。各别不同。以斯义故。具立四名。四名虽殊。理趣无别。随以一名标之。并皆无失。由此故云毗尼藏。四分律藏。四分戒本。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又可此等皆是差别众名。依下文云。二律等合为毗尼藏。此是总名。余三是别。由是总故。三藏中称毗尼藏。然此部初。题云律者。且据进修轨则义说。

  第三门通塞者。各从别义论之。谓身语调柔。能离粗业。是其律行。身语清净。皎然无违。是其戒行。身语绝缚。逍然累外。是解脱行。身语止作。非惑双王。是毗尼行。通者一名之下。通有四名。四四便成十六种行。律者通名法式。或曰铨量。约行调伏。戒者防非。防有轨则。是其律行。又可戒者为律所诠。是亦名律。故多论云。佛为诸弟子。制戒轻重犯不犯等。撰为律藏。解脱之法。乃是趣求轨仪。故名律行。又可解脱之法。体性调柔。同于律行。故俱舍云。别解脱律仪。奈耶名调伏。调伏有轨。是其律行。又可灭行止作。为律所诠。故得称律名为律藏。此则四名。俱成律义。余三例然。可以准说。学者思之。不能繁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一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一末

  次下释文。文虽浩博。圣凡见异。如佛所言。毗尼有五答。一序。谓知时已前。二制。谓僧戒本。三重制。谓尼戒本。四修多罗。谓诸楗度。五随顺修多罗。谓条部已下。若依结集众圣为五复别。谓比丘律。比丘尼律。楗度。条部。毗尼。增一。以为毗尼藏。又依律主分文。自为四分。然分分中。皆摄多法。问如前二说。旨归可明。所以第三。作其四分解。但为律主四诵方终。随一诵时。即为一分。如本本藏。号八十诵。五分。十诵。准例应然。今准义分文为三。谓序正流通。第一知时已前是其序分。第二毗舍离下是其正宗。第三五百已下是流通分。故佛地论云。第一教起因缘分。第二圣教所说分第三依教奉行分。释三名者。谓因启请。作显宗由发。端起之。称之为序。正明所防犯及不犯。当于教兴。故曰正宗。道化远开。遐沾后叶。隆于永代。是曰流通。其所以者。说经制戒。必有由藉。故先有序。序分既陈。宜宣宗本。故次正宗。正说之利。亦沾未来。故后流通。然此科文。西方亦无。佛法创来。腾兰开化。亦但案文。无此次第。齐魏已前。例皆如是。自后诸德。方设轨仪。迄至于今。同行不施。作此科文。虽非是义。然得识知文分之齐。文既具三。先明序分。序文分二。初偈文者。是劝信序。毗尼本藏唯一。今乃分五别行。律主将传别教。被及遐代。恐时不信。先劝生信。以劝信故。名劝信序。第二苏罗婆下。是发起序。失圣人制戒。不得无请而陈。故须托处兴请。以作发起之端。发起圣制。名发起序。如诸经中亦分二序。问发起前兴。反在后说。劝信偈后。何以初明。有人解云。若发起前明。二种不便一彰身子请序。隔于劝信。发起不便。二显昙摩劝信不具。若劝信前明。顺前两义。故回发起。次于后说。今解不然。三分之文。皆在先有。律主今欲传此三文。恐时不信。先劝生信。以此故须劝信前说。然据实理。此劝信偈。乃在流通分后。何以不对正宗等文。以辨先后。故知不尔。虽复劝信后说法。须前明。释此二序。差别多种。一者名异。谓名劝信及发起。二能说人异。谓师弟不同。三说时不等。时有现未。四经体有异。谓发起序。出自金口。劝信序者。传于竹具。五所诠旨异。凡欲流通圣教。非信不传。故此偈文。意劝生信。长行文中。请圣制戒。托处兴请。以彰发起。第六总别。望本大藏。偈序是别。长行是总。若约当部三文。即偈序为总。长行是别。所以尔者。偈欲传此三文。恐时不信。先劝生信。即是其总。长行直是请圣制戒。发起正宗。不欲发起序及流通。故是其别。

  既知二序差别。先明劝信。劝信文三。初稽首礼三字。是云何敬。标能敬仪。第二诸佛下七字。是何所敬。显所敬境。第三今演下至于偈末。是何故敬。申其敬意欲解三文。先加三义。言三义者。一能敬体。二所敬体三明敬意。

  初能敬然。即是律主三业。故婆沙三十四云。应作是说。是身语业。及能起彼心心所法。并诸随行如是善五蕰。是能归体。若局明者。其唯是惭。故俱舍第四云敬以惭为体。

  第二所敬体者。谓即三宝。释三宝义。二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言释名者。梵曰佛陀(此云觉者)。具一切智了达诸法。自觉觉人。觉行穷满。故名为觉。然欲释此觉位不同。总有其六。第一三僧企耶所逢事佛。第二修波罗蜜多圆满时分。第三于次百劫修妙相因。第四生处人中成佛之意第五最后身出家已。修有漏行断惑。第六菩提树下作无漏观断惑成佛言初位者。菩萨于初无数劫内。供养七万五千佛。最初发心佛。号曰释迦牟尼。谓我世尊昔菩萨位。最初逢佛号释迦牟尼。遂对其前发。弘誓愿。愿我当作佛。一如今世尊。是以今佛机缘时等。皆同往圣。于劫满时。逢宝髻佛。第二无数劫。供养七万六千佛。初即宝髻。后即然灯。第三无数劫。供养七万七千佛。初是然灯。后是胜观。

  第二位。若时菩萨。但以悲心。能施一切身命体等。都无小许恋着之心。非为希求胜生差别。齐此施波罗蜜多。修习圆满。若时菩萨。被解支节。乃至无全。如芥子许。虽复未离欲贪然心无忿。齐此名为净戒安忍二波罗蜜多修习圆满。若时菩萨。勇猛精进。因行遇见底沙如来。坐宝龛中。入火光定。威光赫弈。特异于常。遂以无怠净心。至诚瞻仰。忘下一足。经七昼夜。以妙伽他而赞彼佛。如是便超九劫成道。齐此名为精进圆满。若时菩萨处金刚座。将登正觉。住金刚喻定。齐此定慧二波罗蜜多修习圆满。此则六波罗蜜多。勒成四位圆满。所谓戒忍定慧。两两合明。婆沙一百七十八云。如是所说。皆依一时一行增上。说为圆满。如实义者。得尽智时。方得圆满。

  第三位。从第三无数劫后。至应成佛时。合经百劫。修习妙相因。但由翘足赞叹底沙精进因缘。便超九劫。唯九十一。相业即圆。然后入修。趣道决定。名真菩萨。故得定名。于修已去。舍五劣事。得五胜事。一舍诸恶趣。恒生善趣。二舍下劣家。恒生贵家。三舍非男身。恒得男身四舍不具根。恒具诸根。五舍有忘失念。恒得自性生念。由此得名真实菩萨。未修妙相业时。与此相违。是故不名真实菩萨。问相是何义。菩萨修耶。答相是标帜义。殊胜义。祥瑞义。又问所以佛身。须有相者。答欲与无上菩提。作所依器。谓殊胜功德。决定依止殊胜胜身。

  第四位。问一生菩萨生睹史天。何缘唯此。非余处耶。婆沙一百七十八。解云。若上若下。俱亦生疑。然生彼天。不违法相。有说。睹史多天。是千世界天趣之中。犹如齐法。是故菩萨唯生彼天。有说。下天放逸。上天根钝。唯睹史天。离二过失。菩萨怖畏放逸。厌患钝根故生彼天。有说。下天烦恼利。上天烦恼数。唯睹史天离此二种。菩萨厌此二类烦恼。故生彼天。问复何因缘。不生色无色界。答无色无形。不得说法。色虽有形可得说法。而以深着禅味。不利众生。问何缘菩萨。于最后有。唯从天殁。不从人来。婆沙解云。于诸趣中。天趣胜故。有说从天上来。人所重故。有说。从天来时。有神变事。从人趣来。无如是事。又问。何故菩萨不即于此天中成佛。而来人间。答婆沙云。随诸佛法故。谓过殑伽沙数诸佛世尊。皆于人中而取正觉。复次天趣身。非无上菩提所依止故。复次人趣根性。猛利。多分能受如来正法。天趣不尔。复次有二事处。佛出世间。一有厌离心。二有猛利智。当知此二。唯人趣有。

  第五位。然断惑道。有其二位。一有漏道。二无漏道。菩萨于此最后身出家已。即修有漏道。断九地中。下八地见修烦恼。其有漏道。欣上厌下。方能断惑。唯非想地。更无上地可欣。故有漏道。不断彼惑。然断惑时。亦有九无间九解脱道。以所断惑。分为九品。一一品处皆具二道。诸无间道。缘次下地诸有漏法。作粗苦障三行相中。随一行相。其行相者。俱舍二十四云。非寂静故说名为粗。非美妙故说名为苦。非出离故说名为障。静妙离三。翻此应知。

  第六位。于菩提树下。三十四念。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先断见惑。断见惑时。谛现观中。有十六念。从世第一善根无间。即缘欲界苦圣谛境。有无漏摄法智忍生。此忍名为苦法智忍。此忍无还缘欲苦。有法智生。名苦法智。问何名法智。答以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次总缘上二界中苦。有苦类忍生。名苦类智忍。此忍无间。生苦类智。问何名类智。答次后境智。与前相似。又后随前而证境故。旧云。比者非也。缘余三谛各四亦然。四四便成十六行别。此皆无漏。以慧为体。谛现观中。次第应尔。然法忍智。不断烦恼。以下地惑先断尽故。唯类忍智。断非想惑。次离有顶修道烦恼。有十八念。谓九品惑。起九无间道九解脱道。以此足前成三十四。此三十四。前三十三。是菩萨学心。第三十四是佛无觉心。一切菩萨。决定先于无所有处。已得离贪。方入见道。故成佛时不断下惑。梵云达磨(此译为法)。法则有二。一持自相。故名为法。相之言性。谓自性不改。如色等法。常守碍等自性。二轨生物解。故名为法。如无常等法。生人无常等解。梵云僧伽(此译为众)旧以和合翻僧。失于正义。然实义者。众正翻僧。和合乃是僧家义用。谓四人等秉法成和。是以文言。僧者四人若过。和合者。一羯磨。一说戒。通名实者。齐为时珍。实性论第二。问曰以何义故。佛法众僧。说名为实。答有六种相。一者希有。以无善根诸众生等。百千万劫。不能得故。二者明净。以离一切有漏法故。三有势力。以具六神道不可思议威德自在故。四者庄严。以能庄严出世间故。五有最上。以出世间法故。六者不变。以得无漏法。世间八法不能动故。

  第二出体。先解其佛。佛体就胜。谓能成佛诸无学法即尽智。无生智。无学正见智。及彼随行。无漏五蕰。以之为体。然随义分。亦具三佛。谓无漏五分法身。以为法佛。王宫生等。以为报佛。化作色身化余方等。以为化佛次明法者。若以持自相故。名之为法。此即通于一切诸法。今约位别。分之为四。谓教理行果。教谓声性。即十二分教。苦集谛摄。理谓四谛十六谛理。彼谛之理。即彼谛摄。行者通说有其二种。一无漏行。二有漏行。若无漏行。唯道谛漏。若有漏行。通苦集谛。此中行者。局是无漏即菩萨二根。辟支三根。果谓涅槃离系果故。是灭谛摄。次僧体者。谓声闻僧。学无学法。四果四向。是僧宝体。此偏明理。不约事和。第三归意者。归依有二。一总。二别。总有七意。第一显法精微。简异外道。以诸邪人。执法有无。于其教初。皆置阿忧二字而今佛法。不同彼众。若其弟子制造。先须归敬三宝如也。直弘佛言。首称如是。故成实云。三宝以最吉祥故。我经初说。第二显发有情信敬心故。如诸圣人传佛教旨。先标三宝功德。劝信归依。况余凡愚。不生净信。故杂心云。开发众生佛法僧念。显等三宝真实功德。第三显示究竟归依之处。为翻有情妄计邪法。恒归天神树林园菀诸山制多。以求福祐。故婆沙三十四云。此归依非胜。此归依非尊。不由此归依。能解脱众苦。今以殷重净心。归依三宝。拔济有情。开正法眼故婆沙又云。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第四显有恃怙传教心安。若不归依。如商无侣。国无君主。心情惶惧战掉不安。故涅槃第二云。我今无主无亲。无归无趣。第五显示僧尼遵奉仪式。夫真宗至理。弘阐寔难。既欲宣扬。须归三宝(诸偈云云)。第六请威加护。将传圣教。虑有魔怨。要请冥快。方能演化。诸菩萨等。传教亦然。先请威加。后方弘唱故胜鬘云。衰愍覆护我。令法种增长。此世及后世。愿佛常摄受。第七报恩供养。三宝于生。恩深德大。以闻法戒。会理忘筌。是故下文。非是衣等四事能报。以今传通。令法不坠。用兹微盖。仰答。深恩。次别归者。佛是教主今弘佛言。故须归依。戒表受奉法。是所宣之法。盖润无穷。若不先以归依。虑恐后传无利。僧是传教之人。修齐证等。若不至诚归依。何以旌其敬业。

  次释三文。稽者孝也。首者头也。礼者敬也。所谓传法之人。归依三宝。将头孝地。表敬之甚。故曰稽首礼。亦可稽者屈也。首者头也。屈己之尊。礼彼之卑。故曰稽首。智论十二云。人身中第一贵者头。五情所著最在上故。足第一贱。履不净。处在下故。是故以所责礼所贱。贵重供养故。复次有下中上。下者揖。中者跪。上者稽首。头面礼足。是上供养。又第一百云。礼有三种。一者口礼。二者屈膝头不至地。三者头至地。是为上礼。人一身。头为最上足为最下。以头礼足。恭敬之至。然礼虽三。此局明上。所礼是何。谓是诸佛。以三际佛化仪不殊。故设敬中。诸言总摄。问所以得知礼通三际答以戒经云。如过去诸佛及以未来等。尔者佛化理均。敬通三际。过未佛教。应并禀承。答据教禀承。唯通过现。悬敬有益。故及当来。问所以得知禀承。唯过现非未来耶。答以戒经云。毗婆尸等。不言未来弥勒佛等。佛如前解。及有二义。一相违义。二合集义。此中及言。意显合集。所以得知。显合集者。以一稽首。通下二故。法义如前。比丘僧者。比丘是能成之因。僧是所成之众。能所合举。故曰比丘僧。比丘者。梵音不正。正曰苾刍。智论第四。正义有三。一曰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乞士。乞有二义。所谓上从诸佛乞法以资神。下就白衣乞食。以济命。此复二义。一为资身长道故。遗教云执持应器。以乞自活。二为利益施主故。下文云。慈愍白衣家故。然乞须离四耶五耶。正命自居。名为乞士言四耶者谓下口仰口方口维口。故智论第四云。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礔礰。不净活命。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小术不正。如是等不净活命者。是名维口食。五耶者。智论二十二。一行者为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二者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者为利养故。瞻相吉凶为人说法。四者为利养故。齐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者为利养故。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耶因缘活命故。是为耶命。二名破烦恼。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三曰怖魔。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当出家剃头。着染袈裟受戒。是时魔怖。是以初庄法裳。波旬悚栗。后敦戒行。更复慞惶。释比丘讫。僧义如前。

  次申敬意。大文分三。初有九偈半。叹戒申其德利。第二所以立王者下有三十六偈。寄喻申其损益。第三末后半偈。申讫息喟归礼。前文有八。初有半偈。明法久住。第二半偈。显传有由。第三半偈。将宣劝听。第四一偈。戒能益物。第五三偈。戒利功德。第六两偈。戒能生善。第七一偈。戒能灭恶。第八一偈。戒调三业。

  先释初文。正为宣陈行仪轨则。故曰今演说。毗尼之义。如前已明。然母经第七云。毗尼者。凡有五义。一忏悔。二随顺。三灭。四断。五舍。忏悔者。如七篇中。所犯应忏悔除忏悔能灭。名为毗尼。随顺者。七部众随如来所制所教。受用而行。无有违逆。名为随顺毗尼。云何名灭。能灭七诤。名灭毗尼。云何名能断。令涅槃灭除不起。名断毗尼。云何名舍。舍有二种。一者舍所作十三僧残是也。以作白四舍事。二者舍见事。如阿梨比丘说言。我亲从佛闻。行欲不能障道。舍是见故。名为舍也。然诸教文。有广有略。此文有八。如增二说。僧祇三十二。有五。一略毗尼。谓五篇戒。二广。谓二部毗尼。三方面。如输奴边地听五事。四坚固。如受德衣。舍五罪故。五应法。谓法羯磨。和合羯磨。了论有九。一比丘毗尼。如故意出不净等。二比丘尼毗尼。如独行等。三二部毗尼。如初夷等。四罪毗尼。谓八缘起所生。如法对治。五惑毗尼。如三界五部惑九永断智。六愿毗尼。谓十种学处。即沙弥十戒。摄未来事尽。所以名愿者。若不受十戒。则不得具戒。此戒是具戒方便。能摄未来事。故名为愿。七无愿毗尼。正羯磨竟时。四万二千学处。一时并起。无复一戒不生。故名无愿。八一处毗尼。如受戒洗浴等事。处有二义。一国土为处。如边方开等。二时节为处。如昔三归得戒。今即不得。洗为中国热便听等。九一切处毗尼。谓一切时应共学处。此等为毗尼法者。毗尼即法。名毗尼法。是同依释。为有轨则义边名法。有灭恶生善义。名曰毗尼。然由宣此令法久住。如下文中。制众别行。皆获十利。又持律人。得五功德。一戒品坚牢。二善胜诸怨。二于众中决断无畏。四有疑悔能开解。五善持毗尼。令正法久住。此由人不自立。假法以成。法不自弘。由人故显。故曰令法久住。又五分第六云。世尊种种赞叹诵毗尼。赞叹持毗尼。赞叹优婆离说。持律比丘。有五功德。一自坚护戒。二能断惭愧者疑。三自住正法中。四于僧中所说无畏。五除伏怨敌。时诸比丘。作如是念。佛为我等作如是说。我等云何而不勤修诵问毗尼。即共诵习。昼夜不懈。又十诵四十七。波离问。过去佛法。几时住世。佛言。随清净比丘。不坏法说戒时。名法住世。未来现在佛亦尔。又善见十六云。云何令正法久住。一者身自随法。二者能令他得法。因得法故正心持律。因持律故得入禅定。因禅定故即得道果。是名正法久住。又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令法久住。一毗尼者。即是汝大师。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世。三若有中国十人。边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因律师故。令正法久住。是名持律五德。又云。以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岁。是故多诸比丘。就优波离子律。云何学律。读诵解义。是名学律。又俱舍二十九云。世尊正法。体有二种。一教。二证。教谓契经调伏对法。证谓三乘菩提分法。有能受持。及正说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间。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证法。便住世间。故随三人住世时量。应知正法住尔所时。

  次显证者。我等先虽同依一教。然并不能总修学者。寔以根器不同。见闻有异故。即妙躅分阶。玄言异彻。我今既欲随信别行。恐有自制之疑。故引初闻为证。然我所传实非私谬。是佛演者。波离传者。佛但立制。皆集僧众。以因一结。教网普沾。波离在会之初。故称为首。众内同闻非一。名曰及余。亦可波离集法之初。故称为首。诸圣同会。名曰及余。亦可波离秉律。名之为首。迦叶等传。称余身证。问波离既自阐律。何不自传。传中乃是迦叶等五。旧解云。迦叶等五。理行俱通。故传法中。次第彰目。其优波离。但明行教。由德不具。故没其名。今解。但以波离。于佛灭后。与生无缘。故不付属。非是不具传通之德。以大声闻。皆堪化物。迦叶等五。于生有缘。是以世尊付令传授。问何故此列波离。不彰七佛。戒经举其七佛。不显波离。答此列波离。显传可信。不禀余佛。故不列名。戒从此生。波离理有。为禀余教。总彰七佛。又解。律戒无殊。但是绮文互显。谓此云诸。明以摄七。戒从此起。波离已通。

  次明劝听。即演不赊。名之为今。陈彰在口。所以言说。戒为德本。称为要义。故遗教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即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又戒能资出离之行。凡欲起修。莫不由此。故名要义。禀行和直称贤。贤非一故名诸。冀诸贤者。齐志详餐。恐有谬闻之失。错传之过。故言咸共听。

  次明益物。戒是履圣之初踪。起行之因本。既是行本。难可测量。故名为深。是以文云。戒如海无涯。亦可戒体幽玄。难知分限。故名为深。佛说此戒。为二种人。一是止持。故曰为乐持戒者。二是作持。故言为能讽诵者。亦可持戒故断恶。讽诵故修善。依教奉修。咸蒙利益。益者非一。故名为诸。通而言之。利益相似。据别旨趣。非无差异。所谓止持名利。作持名益。又断恶名利。修善名益。又自行名利。他化为益。又福德名利。智慧名益。又获现安名利。得离求苦名益。又得世善名利。获出世乐名益。又获有为功德名利。显得无为涅槃名益。长老者。谓有耆旧之行故。庄严论第一云。所谓长老者。不必在发白。面皱牙齿落。愚痴无智慧。所贵能修福。灭除众生恶。净修梵行者。是名为长老。

  次明戒利文三。初有半偈。举数显胜。次有两偈。彰其利体。后有半偈。结成制意。然虽戒利无边。此且论十句。则表彰义者为德。制此戒利。唯佛非余。故云诸佛之戒法。亦可木叉之戒。由佛故有。佛不出时。即无此法。故云诸佛之戒法。亦可证大菩提。皆由戒法。即是成佛之法。故云诸佛之戒法。又可外道诸师。亦有戒法。为异外道。故云诸佛之戒法。此之戒法。成依主释。

  次明利体。下有正文。且略属当文中不次。令僧喜永安第二第三利。摄取于僧第一利。不信者令信第四利。已信者增长第五利。断不持戒者。第六利。令耶道入正第八第九利。惭愧者第七利。佛法久住第十利。次结制意。世间最胜。勿过戒法。是以我今演说流布。故云世尊最胜等。

  次生善文二。初偈举喻。次偈劝持。前中上半喻。下半合。喻中众山众流。约教总喻三藏。约行总喻三学。然山中须弥。流中大海。流中胜。而今戒行。诸行中最。同彼山海。故遗教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教由诠此。亦名为最。然合喻文。影略互显。约教应言毗尼第一最。约行应云众行亿百千。次明举最劝持。第一最者。是佛菩提。有心欣乐。故曰欲求。今世正是分时僧尼。后世即是未来僧尼。过去僧尼。自禀大教。既禀大教。不合有劝。非为己谢劝之无益。虑恐人疑。后身有戒。故言当持等。

  次明灭恶。结是九结。谓爱恚慢无明见取疑悭嫉。此结系缚。名为挂碍。除此九结。虽由慧力。慧起由戒。故云无挂碍。缚者三缚。谓贪嗔痴。三缚得解。亦由戒功。故云由此。故文殊问经上卷云。解脱缚声者。缚者三缚。贪嗔痴缚。解脱者。离此三缚。此谓解脱缚声。又解。缚者是惑。谓是造业之本。戒既除本。业不能羁。故云无挂碍。七非系人。名之为缚。起染称之为着。除此缚着。莫不由戒。故云由此解。照知违顺。详其净秽。了了分别。其犹悬镜高堂。好丑斯现。故曰以戒等。

  次调三业。将修二时之行。必须三业齐䇿故。善见第四云。如来哀愍众生。三业不善。是故说毗尼藏。以制身口意业。故曰夫欲等。悬说难依。成规易仿。罗云。为彼三业加恼。忍不反报。却愍前人。以此引示。进修仪轨。故曰当观等。

  次下彰其损益。大文十四。初有两偈。能诠教兴喻。第二十偈。所诠罪相喻。第三两偈。愚智畏不喻。第四二偈。简是择非喻。第五二偈。戒如脚足喻。第六二偈。戒如浮囊喻。第七二偈。戒如阶陛喻。第八二偈。戒如伎艺喻。第九二偈。戒如法众喻。第十二偈。戒如慈母喻。第十一二偈。戒如猛将喻。第十二二偈。戒是真生喻。第十三二偈。戒如王印喻。第十四二偈。戒劝修说喻。

  先解初喻。于中文二。初一偈半喻。下之半偈。举法合喻。喻中文二。初一行偈。教兴所由。次之半偈。教兴所为。此一部律教。尊贵可重。为僧尼所钦。喻若于王贵。此教兴所由故。言所以立王者。若准合文云。如王治正法。此中不贵立王所由。但贵王立治法所以。其文应云。王所以立法者。此即以佛为王。五犯等为治法。若以戒律为王者。不知以何为治法。由世诤讼者。喻诸比丘犯罪。众人举者。喻诸比丘举过白佛。古昔常法者。喻一切佛。咸待犯请。集众呵责。制立学处。此法非今。曾当亦尔。古今恒然。名曰常法。次解所为立此治法。本为二人。一者犯已能悔。谓识药病忏灭轨仪。故言犯罪者知法。二者专精不犯。谓守教人。策修离过。故曰顺法者成就。合文可知。

  次明罪相。于中有二。初有二偈。总喻五犯。次有八偈。别喻五犯。总中先喻后合。次下诸喻例然。喻中初句观病。次句立章。下二解释。律显罪相。五七分明。犹如医王观病相似。故曰如等。次立进止二门。下之四犯。并得忏除。故名为进。初过极重。不可悔灭。名之为止。此止具其四义。一坏根本。二定障道。三不可忏。四不足僧。翻此四义。即名为进。此进与止。各合轨仪。设法不差。名得其所。下释可知。次合喻文。初句合初句。下三合下三。四事一句。合止得所。不可者则舍。可救等二句。合进得所。及可治即进药。又一义合者。初句合初三字。四事十三。余者合众病二字。不可治。合止得所门。可救不须救。合进得所门。次明别喻。初之二偈。与初犯为喻。广上总中。止得其所。不可者则舍。次有二偈。第二犯喻。次有二偈。三四犯喻。后有二偈。第五犯喻。此以三喻。广上总中进得其所。可治则进药。问所以余犯离明。三四合说。答五犯忏时。第五心念。既不对境。别为一喻。余之四犯。皆对境除。于对境中。初二对僧。三四对别。然初二犯。虽同对僧。但以忏摈不同。故须离说。三四两犯。说虽一三。同对别人。是以合辨。尔者四犯畏中。何以离说。答犯畏为取怖。显怖故离明。此文为劝持。劝持故合说。有解。犯畏为取怖。怖微者没名。显怖增四门。是故离三四。此喻非显怖。劝持有同别。同者即合明。别者便离说。初喻四句。初句自行绝分喻。次句众法绝分喻。次句作法除弃喻。后句净不容秽喻。若犯夷罪。一形永障。绝于慧命。名之为死。毕竟不成活比丘用。名之为尸。尸者。有其五义。如下文云。死人有五不好。一不净。二臭。三有恐畏。四令人恐畏。恶鬼得便。五恶兽非人所住处。是为五。犯戒人有过失。有身口意业不净。如彼死尸不净。我说此人亦复如是。或有身口意业不净。恶声流布。如彼死尸臭气从出。我说此人亦复如是。彼有身口意业不净。诸善比丘畏。譬如彼死尸令人恐怖。我说此人亦复如是。有身口意业不净。令诸善比丘见之生恶言。我云何乃见如是恶人。如人见死尸生恐畏。令恶鬼得便。我说此人亦复如是。有身口意业不净者。与不善人共住。如彼死尸处恶兽非人共住。我说此人亦复如是。是为犯戒人五事过失如彼死尸。又云。破戒有五过失。自害为智者所呵。有恶名流布。临终时生悔恨。死堕恶道。是为五。持戒有五功德(反上句是)。复有五事。先所求得物不能得。既得不护。若堕所在众。若刹利众婆罗门众。若居士众比丘众。于中有愧耻。无数由旬内。沙门婆罗门。称说其恶。破戒恶人。死堕恶道。是为五。持戒有五功德(反上句是)。为业既重。净众不纳。其犹大海不宿死尸。故言大海不容受。自四除摈。求住无由故。如疾风所漂。不应僧仪。永甄众外。故曰弃之岸上。优婆塞五戒相经云。佛告比丘。吾有二身。一者生身。二者戒身。若善男子。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于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轻。可有悔义。亏吾戒身。其罪无量。不可忏悔。故智论二十五偈云。众僧大海水。结戒为畔除。若有破戒者。终不在僧数。譬如大海水。不共死尸宿。又涅槃经三十三云。大海不宿死尸。死尸者。谓一阐提。犯四重禁。五无间罪。诽谤方等。非法说法。法说非法。受畜八种不净之物。佛僧物随意而用。或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事。是名死尸。是涅槃经。离如是等。是故名为不宿死尸。合中。上二合初句。第三合下三四劝持。次解第二喻。上半喻持益。下半喻破损。恒以念等居心。禁防身语。恶不得便。故如守门。对治行成。毕竟清净。不为缘坏。称云牢固。不惧外恶劫人善财。故曰不忧失财物。护持此行。众法成就。纲网得立。义同恒墙。遇缘毁犯。称为缺坏。虑失戒财。故曰忧惧。次合文中。佛戒合财物。不缺坏合门牢固。奉持者合如守。无忧合不忧失。禁戒合有财。不牢固毁犯合恒墙缺句。坏忧合忧惧。次第三喻。上半喻破。下半喻持。三四行微。未极根本。易为缘亏。等同坏器。坏器既坏。本行不全。名为穿漏。僧尼行者。即是凡师。睹己过?。怖畏恶道。故曰愁忧。三四行成。不为缘坏。克令净用。名为器物完具。随能资受。名为眷属。内心庆悦。故曰欢喜。合文可解。次第四喻。初句举喻。次句劝持。次句辨损。后句彰过。吉罪虽小。伤害不轻。同于熛火。故以况之。此罪虽微。性是违理。所有善根。焚烧渐尽。故曰莫轻以为小。相续善心。犹如草木。此等莫不为火所焚。故曰所迳等。一念微恶。能开五不善门。为此善根。烧无余在。故曰烧等。言五不善门者。一能烧善根。二从恶生恶。三为圣呵责。四退失道果。五死堕恶道。智度论二十五云。佛说四事虽小。而不可轻。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蛇子虽小。毒能煞人。亦不可轻。小火虽微。能烧山野。又不可轻。沙弥虽小。得圣神通。最不可轻。次合文者。句别相当。亦可初句合初。第二句合下三。下之二句引事劝持。

  次愚智喻。喻中上半。愚人不畏喻。初犯过深。永绝出路。恶声外彰。可畏之甚。如师子吼。闻者皆惧。愚痴僧尼。为惑迷乱。名为醉者。于此极罪。不惧沉沦。故曰不恐怖。此则举重况轻。重既不畏。轻则已言。下半智人能畏喻。吉罗小?。损不至极。恶声外彰。畏之不甚。如小兽声。闻皆不惧。智慧僧尼。不为惑乱。名为圣者。于此微恶。深惧沉沦。故曰闻则惧。此财举轻况重。轻既畏。重则已言。合中初句合醉者。一切恶合师子吼。不惧合不恐怖。智者合醒者。于微恶合小兽声虽微。常怀一句合闻则惧。

  次简择喻。勤修二持。能除七犯。止作相资。名为和合。对除之行非一曰众。行成灭恶。称之为药。药有不良。理须择去。简取良者。以疗众病。故曰择去不良者。僧尼常为七犯羁系。称为病者。善修二持。行成离过。名之为服。七非应起不起。已起忏除。称云除愈。七非既绝。名曰身康。不为物系。称云安乐。合文句别。相当可解。

  次脚足喻。上半喻持。近求天报。违趣菩提。果去因悬。称为远路。发意将趣。名为欲涉。意虽将趣。戒足须全。尸罗若亏。无由能往。故曰当自等。下半喻破。戒足既亏。常沦恶道。不能远涉。善趣难期。合中上半相当。下半举持反合。

  次浮囊喻。七非漂溺。?急如河。意欲舍非。称云欲度。戒体清升。能越生死。喻若浮囊。常修对除。护本所受。义同用乎。非河虽深。不惧漂溺。故曰虽深无没忧。达到二持彼岸之果。故曰便能等。合中上半相当。下半长声连合。亦可初句合如人。修行合欲度及用手。禁戒本合浮囊。耶流生死海合河终不回。及没溺合下二句。

  次喻阶陛喻。菩提法堂永绝危苦。喻帝释堂。以三十七菩提分法。庄严此堂。故曰雕饰等。将阶此堂。藉戒为镫。故如阶陛。圣贤游履。名曰天人所行。合文细解。思而可知。

  次伎艺喻。恒习二持善巧方便。故曰如善学世间。亦可言到。应云世间善学。伎者内心对决。艺者外能觉非。亦可伎者是能。艺者是业。业能非一。称云一切。艺业成就。为王识知。既蒙赏优。得虽贫贱。故曰为王等。非直绝其贫贱。亦得富贵自怡。故曰以是等。合中上半到而别。下半顺而别。

  次如法众喻。初偈牢众。次偈赞美。就初偈中。上半偈喻。下半偈合。佛法住持。假众和合。资成僧用。不为恶坏。故曰先自牢众。恶在善外。称云彼军。伏从正化。名之为破。合文可知。次偈以众和合。世尊称誉。僧既和同。佛法久住。故俱舍。众僧和合乐。同修勇进乐。又华严经第十三云。复次教化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开示甚深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宝不断。具足受戒威仪教法。是故令僧宝不断。复次悉能赞叹一切大愿。分别解脱十二缘起。行六和敬。复次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不惜身命。护持正法。善御大众。心无忧恼。若以去来今佛所说正法。不违其教。是故能令三宝不断。

  次慈母喻。饮饲曰乳。生身曰母。拔苦称慈。与乐名爱。养者长养。戒能长养诸妙功德。护者防护。戒能防护诸恶不善。母护其子。令有绍继之能。戒护行人。便有成圣之义。一切水火难者。是所护事。三涂逼恼。犹如水火。戒护行人。不遭此难。故曰护使等。合中。上半合上半。次终不堕合第四句。畜生等合第三句。

  次猛将喻。内有删决护戒之心曰勇。觉察外非。使不侵扰称猛。能破犯军。名之为将。常修二持。名为善习。犯违于持。义同战斗。增一阿含经第二十五。佛告比丘。五健大夫。堪任战斗。出现于世。云何为五。有人。着铠持杖。入军战斗。遥见风尘。便坏恐怖。第二人。若见风尘。不坏恐怖。但见高幢。便坏恐怖。第三人。见风尘高幢不怖。若见飞箭。便怀恐怖。第四人。见尘高幢飞箭不怖。但入阵时。为他所捉。或断命根。第五人。若见风尘。若见高幢。若见飞箭。为若他所捉。乃至于死。不怀恐怖。能坏他军。境界无外。而顾人民。是谓第五战斗人也。今比丘中亦有五人。一见女人。便起欲想。除去三衣。还佛禁戒。二见女人不起欲想。但与调戏。言语往来。因此调戏。便舍法服。三见女人。不起欲想。设与调戏。亦无欲想。但与彼女。手拳相加。便起欲想。还为白衣。四见女人。不起欲想。设共言语。亦无欲想。设彼女人共想捻挃。便起欲想。然不舍法服。五见女人。不起欲想。设共言笑捻挃。亦无欲想。是时比丘。观此身中三十六物。恶秽不净。谁着此者。由何起欲。此欲为止何所。为从头耶。形体出耶。观此诸物。了无所有。从头至足亦复如是。乃至广说。获得四智。今言猛将者。即第五将也。止作二犯。与持相违。名为彼敌。持能丧此犯敌。故曰降伏。降时至死不悔。故曰没死不顾。此不顾命。如庄严论第三。明草系船板比丘。合文。佛子合初句。善觉于禁戒。合二三两句。五阴散坏时。合前没死。终不句。合前不顾命。

  次真生喻。前偈真生。后偈真死。前中上半举喻。下半引事来证。戒是佛戒。得此名生。故曰从佛戒等。翻前俗生。皆非真耳。引证可知。次真死者。既受佛戒。名曰真生。明知舍戒即是真死。以不能持。弃舍法行。恐滥俗死。故曰于佛法等。次半劝持可解。

  次王印喻。上半喻持。佛戒难逢。得缘难具。难得中得。犹如王印。既得印已。行立清升。不为恶羁。名无挂碍。下半喻犯。若犯下四。须诘忏不。若犯初夷。定缚入狱。合文可解。问小毁既不定。何故下文。谤清净人。一向入狱。又饮酒捉宝。定非沙门。答此彰过言。非称理说。又问大毁既入三恶。云何难提许忏。答此从多说。据不忏者。

  次修说喻。佛制戒律。为于二人。一专精不犯。二犯已能悔。二人非一。故云一切。然此二人。为惑魔鬼。羁系三有。不得出离。如来大悲。为制戒律。教修对除。丧其惑业。故曰降伏魔鬼。神仙五通人喻佛。造设于咒术喻戒。合中为彼惭愧合初句。摄诸不惭愧合第二句。如来合第三。立禁戒合第四。半月说者。举时劝说。非合喻文。凡修行人。须具惭愧。然此惭愧。乍似相同。谓世间人。见无愧者。说言无愧。见无愧者。说言无惭。理实此二差别不同。广乃无边。界论一二。故俱舍第四云。于诸功德及有德者。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为诸善士所呵厌法。说名为罪。于此罪中。不见怖畏。说名无愧。有余师说。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曰无惭。观他无耻。名为无愧。惭愧差别者。翻初释云。有敬有崇。有所忌难。有所随属。说名为惭。于罪见怖。说名为愧。翻后释云。于所造罪。自观有耻。说名为惭。观他有耻。说名为愧。又十诵三十八云。有二白法护世间。有惭有愧。若是二白法不护世间者。则不分别父母兄弟姊妹儿女亲里。则破人法。如牛羊鸡狗野干鸟兽。若是二白法惭愧在间者。则分别父母兄弟姊妹儿女亲里。不破人法。非如牛羊鸡狗野干鸟兽。无是惭愧。有白法者。终无是处。心无白法。但有生死。无有解脱。有是惭愧。白法在心。即得清净。则不生死。度生死岸。更不受有。次约时劝说。问所以说戒。要须半月半月。答若日日说。说则数。数则繁。繁则不敬。若一月一说。说则赊。赊则慢。慢则懈怠。今半月者。去其数赊过失。即是大圣筹量急缓之法。尔者纵经半月。余日亦得。何以要在半月月尽。答准俗三十日为月。即当半月月尽。良以月半盛盈月尽正昃。令观此相者。欲使行人见盈。慨善不足。是则无善不修。睹昃。叹恶有余。是则无恶不离。既能离恶修益。便则止作行成。庶得弘至教。于当得时。传芳规于远代。亦欲彰时迅速。刹那无常。有罪勤觅。忏方无过。励修进业者。具依教立黑白两月。此之二说。俱月尽时。

  第三文者。心法无形。寄言显敬。谈德繁广。恐废所通。赞叹已讫。复更稽首。宜掩己情。息喟归礼。

  次明发起序。然有人解。序文分二。始从偈初讫当云何。明律主敬叹劝信奉修。二尊者舍利下明发起序。前劝文二。先明律主作偈赞叹立宗劝信奉修。二尔时佛游下引事证成。引成证者。文如急施衣戒中广说有六种。与此文同。一施主同。二处同毗兰若。三安居三月。四徒众数等。五阿难为侍者。六俱不得忧供。故知此文是彼成说。十诵。此([夏九文])在外道食戒。亦在药法中。五分。亦有此证文。何故须引。有二义故。一者证说持犯。损益非虚。二者显己远承圣旨传劝。非己擅意损益者。前偈始末。皆云持戒有益。破戒获损。律主恐时众谓。己妄言诈说。何足欣厌。故须引佛食麦亲事。证成可信。至文广说。承意传劝者。如偈云。今欲说深戒。乃至利益长老等。律主恐时人谓。己擅意非圣本坏。故引佛诚言。汝等丈夫。得神足可尔。未来世比丘当云何。故知须也。寻此解释。理教俱违。违理者何。文无起此非引下来。即是急施取此。非是此取急施。所以者何。以文不举滨洲等言。为开施缘。直取施事。此中诸缘具彰。不明施事。其犹坏生取房舍缘起。实得道取大妄缘起。斯类皆同。本广末略。其违教者。见论第四云。尊者舍利弗。从三昧起。请佛结戒。是佛住毗兰若。又第五。正食麦时。舍利弗请。请已许后。方共阿难往彼辞别。以此故知。令非引证。五分亦尔。又有判为成上生下。应机药等。皆同此坏。昔分解既非。今申正义。此文即是发起序摄。其文有二。第一至当云何请制处所。第二舍利弗下诧处兴请。前文分亦五。一大圣游化处所。二毗兰若下闻德庆遇。三尔时毗兰若下生信请佛。四世尊与五百下赴请食麦。五时尊者下请食自然。

  初文尔时者。即是发起之义。所谓显昔化处说时。与者。显义相违。大者。尊宿之称。毗兰若者。此是邑名。王以此邑。封此婆罗门也。那邻罗者。夜叉鬼名。濵者水际。洲即可居。但以居在水际。故曰濵洲。蔓陀罗者。练木树也。然夜叉鬼。依此树住。此郁茂林中第一。兼复近城。往来便易。是故如来住此树下。又住树下。为诸弟子。顺出家法。除贪欲故。多论第八云。所以佛与大众心此林中者。以称本要四圣种法。又欲折伏将来弟子憍慢心故。又为将来弟子作轨则故。佛既受处山泽。后诸弟子。甘心露行。又欲为天龙善神说法故。一切天龙。多乐闲静。是故如来。处林树下。十诵十四云。其国信耶。先无精舍。城北有胜叶树林。其树茂好。地甚平博。佛与大众。止此林中。

  第二文三。一闻如来游至己国。二此沙门下。所闻德号。三善哉下。闻已庆遇。初文婆罗门(此云净行)即是以处标人故也。次德号文二。初明十号。后辨三轮。此沙门等总举。次如来下别标。此者此其人。沙门者。内怀圣德。瞿昙者。举其种姓。如是者。牒法之辞。总谈其德。故曰大名称。凡论召体曰名。表德为字。名实相应曰称。响班人天为号。然诸佛号。皆有通别。别显生身。分其应相。谓释迦弥勒等。通据实德。法身平等。谓如来等十号功德。然一切佛。复有三同六异。言三同者。一由资粮等圆满故。二由法身等成办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言六异者。一者寿异。谓佛寿有长短。二者种异。谓刹帝利婆罗门种。三者姓异。谓姓乔答摩迦叶波等。四者量异。谓佛身有小大。五住法异。谓七百二千等。六设利异。谓全身碎等。然佛德量。理实无边。依德立名。数亦何限。今据化仪。且标二五。所谓如来等。今解十号。依瑜伽三十八。及涅槃十八明。言如来者。瑜伽云。言无虚妄。故名如来。涅槃云。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云何不变。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如来亦尔。故名如来。又诸佛世尊。从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十一空来。至大涅槃。如来亦尔。是故号佛为如来也。无所著者。绝二缚故。二缚者。谓所缘相应。或名为应。瑜伽云。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是故名应。然名应者。摄义即尽。若言应供。摄则不周。涅槃云。世间之法。悉名怨家。佛应害故。故名为应。夫四魔者。是菩萨怨。诸佛如来。为菩萨时。能以智慧。破坏四魔。是故名应。或名阿罗汉者。唯识第三云。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皆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具此三义。故云阿罗汉。等正觉者。等是齐等。正是正解。觉是觉悟。佛于诸法。等皆解悟。故曰等正觉。瑜伽云。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名正等觉。涅槃名为正遍知。正者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又复正者。名为可数可量可称。遍知者。不可数。不可量。不可称。是故号佛为正遍知。然此遍者是等。知者是觉。还是等正觉义。明行足者。瑜伽云。明谓三明。行如经说。止观二品极善圆满。是故说名明行圆满。涅槃云。明者名得无量善果。行名脚足。善果者。名阿耨菩提。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菩提。是故名为明行足。智度论第三云。明者宿命等三明。行名身口业。唯佛身口业具足。余皆有失。是名明行具足。善逝者。瑜伽云。上升最极。不复退还。故名善逝。涅槃云。善者名高。逝名不高。善男子。是名世间义。高者。名为阿耨菩提。不高者。即如来心也。善男子。心若高者。不名如来。是故如来名为善逝。世间解者。瑜伽云。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类染净相故。名世间解。涅槃云。东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一切声闻缘觉不知不见不解。诸佛悉知悉见悉解。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是故号佛为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者。瑜伽云。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说名无上丈夫调御士。涅槃云。上士者。名之为断。无所断者。名无上士。诸佛世尊。无有烦恼。故无所断。是故号佛为无上士。云何调御丈夫。自既丈。夫复调丈夫。善男子。言如来者。实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调丈夫。故名如来为丈夫也。善男子。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何等为四。一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善男子。若男若女。具足四法。则名丈夫。善男子。若有男子。无此四法。则不得名为丈夫也。何以故。身变者。天谓天众。魔是欲界他化天魔。梵谓初禅已去。沙门是道众。婆罗门俗众。于此诸众。最胜无比。故曰获神通作证。次教诫者。说理非耶。故曰常说正法。所说之法。初中后分。皆契辟心。名上善等。故见论第四云。初品者初善。中品者中善。后品者后善。又言戒者初善。三昧得道中善。涅槃者后善。又佛菩提者。名为初善。辟支菩提者。名为中善。声闻菩提者。名为后善。又智论五十四云。若佛在世若不在世。善住持戒。不求名利等心。一切众生。而为说法。赞叹檀义。是名初善。分别赞叹持戒。是名中善。是二法报。生诸佛国。或作丈夫。是名后善。复次见三界五受众身苦恼。生厌离心。是名初善。舍家身离。是名中善。心离烦恼。是名后善。又解。说声闻乘。名为初善。说辟支佛乘。名为中善。宣说大乘。名后善。能生解心。名之为义。义有德故。称之为味。巧妙纯一。故曰清净。所说之法。义味皆备。不假缘助。故云自然具足。次明记心。修习梵行。正彰起行。见论第四。何谓梵行。答梵天人所行。故名梵行。又解。佛辟支佛声闻所行名梵。往修佛道。今成菩提。故曰修习梵行。次明庆遇。善哉者。国主庆遇之词。已及眷属。称云我等。牒其所见。故云得见等。略举一号。云无著人。具足应言如来乃至修习梵行。我若往礼觐问讯。必令我得利益安乐。故曰我今宜往等。

  次请佛文五。初则进诣致虔。第二时世尊下。称根说法。第三闻佛下。信心请佛。第四时世下。默然受请。第五毗兰若下。遂情退还。初句到已共相问讯。亦应身业礼拜。语业申其四大安不。意业信敬尊重。文中含故。总言问讯。在一面者。居在一边。坐者。身体布地。以听安故。第二句佛以种种巧言道引。故曰无数方便。虽丈夫行同畜生。如来调伏。若男若女。是故号佛调御丈夫。天人师者。瑜伽云。为实眼故。为实知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乃至能正教诫教授天人。令其出离一切众苦。是故说佛名天人师。涅槃云。师有二种。一者善教。二者恶教。诸佛菩萨。常以善法。教诸众生。何等善法。谓身口意善。复次昔未得道。今已得之。以所得道。为众生说。从本已来修梵行。今已修竟。以己所修。为众生说。自破无明。复为众生破坏无明。乃至自既涅槃。复为众生演大涅槃。是故号佛为无上师。然佛实是六道之师。但为人天益多。故曰天人师。佛者。瑜伽云。于能引摄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遍一切种。现前等觉。故名为佛。涅槃云。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善男子。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菩萨摩诃萨。能觉一切无量烦恼。既觉了已。令诸烦恼无所能为。是故名佛。以是觉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是故名佛。世尊者。德为时钦也。此世尊言。摄义不尽。余文言婆伽婆者。亦不正。涅槃释云。婆伽名破。婆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婆伽婆。梵音正曰薄伽梵。此名具含六义。故佛地论第一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种义差别。应知总名为薄伽。故知世尊。但当一义。不摄余五。须置总名。瑜伽云。能破诸魔大力军众。具多功德。名薄伽梵。旧判十号云。前五自利。后五利他者。此为不识宗诠。率尔判释。然此名义。有何所以。前五不利他。后五非自利。复有引成实诠者。义亦不然。彼论第不。释十号已后始总云。自利利人是故应礼。本不约号。别有料判。次三轮者。轮是摧辗之义。诸论名为三种示导。一神变。二记心。三教诫。此文据修次第。不约胜劣。是故二是教诫。三是记心。初神闻法悟解。名之为闻净信忽生。称之为化。得法顺情。称彼来意。故曰欢喜。第三句。先结国主悟法怡神。次请佛僧。忧兴供养。第四句受请。十诵十四。作念云。我先世果报。必应当受。作是念已。默然受请。问所以默者。答若不受请。以身语答。今为受故。默然而许。多论第五云。佛贪结已尽。于食无贪无染。是故默然。又云。为断诽谤故。若佛于食发言许可。外道异见当言。瞿昙沙门。自言超过三界。而故于食有贪。又云。佛现大人相故。食是小事。不以致言。譬如国王。终不以小事倾移。设有大事。详而后动。佛亦然也。第五遂请欢喜。敬绕而归。问既曰默然。如何可见。答睹佛异相。故得有见。又解。不说眼见名见。以心知见名见。是以十诵云。是婆罗门知佛默然受。

  次下赴请食麦。于中四。一受请安居。二时有波离国下。得麦之所。三时世下。食麦之缘。缘中有二。一以时俭乞难。二以施主不施。次何以故者。微其施主不施所由。若婆罗门。先不请佛。今不供养。未足为疑。然既信心请佛。理应供养。何以今忽不供养。故答但为魔惑不忆知故。虽请佛僧。都不供养。其魔云何惑彼国主。五分云。时魔波旬。作如是念。今婆罗门。请佛及僧。安居三月。我当厌固迷乱其意。念已即来厌之。彼婆罗门。为魔所厌。即入后宫。受五欲乐。敕守门者云。我今游宴三月在内。外事好恶。一不得白。都不复忆请佛及僧。故曰皆是波旬作也。四尔时诸比丘下。正明食麦。其文复四。一造求食。二生施念。三如念施。但为师弟不同。故使施有差别。四食有异。依此完未不同。故云各异。若依十诵。气味不同。名为各异。但为宿因。故有斯报。惑习俱尽。而不受苦。

  次下请食自然文四。初两一对。直请纵答。次两一对。兼请抑答。问大目连者。神通足第一。何不辄往而请佛耶。见论第五云。不白世尊者。便是与如来并神力。则乖我法。作是思已。即便往请。唯除不在佛前。为利益故。问如来何以止目连者。见论云。非一时俭。未来亦俭。若连俭时。谁得如目犍连。当来声闻弟子。少有神力。若入聚落乞食。诸人见已。而作是言。世尊在世。声闻弟子。持戒具足。得神通力。即于俭时。回返大地。而取地味。以供众僧。今者众僧。持戒不具。若具持者。如前无异。复无少分施与余人。以倒见故。轻慢圣人。以轻慢故。死堕地狱。是故世尊。止而弗许。遮之义永。重言止止。五分。佛言止止。汝虽有是神力。宿对因缘。欲置何所。又奈将来诸凡夫何。目连受教。默然而止。

  次下讫处兴请。其文有四。第一思诸佛法久不久义。既有疑念在心。理须咨决。是以第二尔时下。请问住灭。世尊略答。虽知住灭。不识所由。疑既未除。更须咨决。是以第三舍利弗下。问其所由。如来广答。既识所由。心希法住。是故第四尔时舍利下。乘前答次。便请结说望得同四住益异二灭损。

  先解初文。然舍利弗智拔群品。欲使法传现未。利益今来故。思六佛住灭。以作请之端序。

  次第二文。先问后答。问身子自观足知。何须问佛。见论第五云。身子自观。但知久与不久。不解所以。故须请问。又解。弟子神智。观之不难。为依止佛。显佛尊上。愿为开示者。正显请词也。请佛为我演此因缘。使我解必朗然。识知住灭。故名为开。显在心首。称之为示。次答可知。

  次第三文三。初问住识所由。二佛告下广答所以。三舍利弗下结成住灭。然此三文。问中先问其久。次问不久。答中先答不久。次答其久。结中先结久住。次结不久。文中逐便覆逆如是。初文问意。过去六佛化仪道同。以何因缘。法有住灭。如此住灭。弟子不知。唯愿世尊。重为开示。

  次下答中。先答后问。文中有二。初明二佛无广后灭。次尔时下有略现益。初文有三。一明二佛无广法体。二不为人下正不说广。三诸弟子下明法疾灭。初法体中。但举无有化教广体。计亦合举不结不说制教之广。文无者略。教广者。谓十二分教。若欲解释。二门分别。第一翻名解释。第二辨立所以。初门素呾览。翻释如上。又婆沙一百二十六。问云契经有何义。答略说有二。一结集义。二刊定义。结集义者。谓佛语言能摄侍义。如结鬘者。以缕结华。冠众生首。久无遗散。如是佛教。结集义门。冠有情心。久无忘失。刊定义者。谓佛语言能裁断义。如匠绳墨。绳墨众杖。易了正耶。去曲留直。如是佛教。刊定义门。易了是非。去恶留善。第二梵云祗夜(此云应颂)。以长行中。说义不尽。应更颂释。名为应颂。故婆沙云。依前散说契经文句。后结为颂。而讽诵之。旧云重诵偈。谓以偈文覆诵前法。或曰等诵。义不越本。故名为等。第三和伽罗那(此云记别。或曰记说)。谓诸经中。记圣弟子。生处修证。德失差别。故婆沙云。诸弟子问。如来记说。或如来问弟子记说。或弟子问弟子记说。名为记说。律云。授记显彼当果。名之为记。圣说示人。称之为授。第四伽他(此云讽颂)。谓诸经中。非长行说。结句宣喟。或二三四五等。故婆沙云。谓诸经中。结句讽颂。律云。经谓不重颂偈。详其偈言解者极谬。然中天正音。名为伽他。诸国讹传。谓伽他也。乃至于阗名为偈陀。此转讹略。称云偈经。此偈乃是梵语讹言。传者将为唐音正字。故共释言偈者竭也。所谓说义竭尽。名之为偈。此是传者之言。本无典据。第五忧陀那(此云自说)。谓诸经中。悦意自说。不因启请。直为宣喟。故婆沙云。谓诸经中。因忧喜事。世尊自说。旧云无问自说经。律称句经。未详所以。或可经为名句所显。故名句经。第六尼陀那(此云缘起。或曰因缘)。谓藉因缘而宣唱故。故婆沙云。谓诸经中。遇诸因缘。而有所说。如毗那耶。作如是说。由善财子等。最初犯戒。是故世尊。集苾刍僧。制立学处。第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谓诸经中。有比况说。为令本义得明子故。故婆沙云。谓诸经中。所说种种众多譬喻律。在第十一者错也。第八伊帝曰多(此云本事)。除佛自身。说余前际。谓诸弟子。本想应事。故婆沙云。谓诸经中。宣说前际。所见闻事。如说过去有大王都。王名善见。过去有佛。名毗钵尸。为诸弟子。说如是法。名为本事。律称善道。在于第九。此差别名不详所以。或可说余前际前生善道事。故名善道。第九阇陀伽(此云本生)。所谓自说往报曾为某类。然佛无当生处故。说生唯本。故婆沙云。谓诸经中。宣说过去所经生事。如熊鹿等。第十毗佛略(此云方广。或曰方等)。直说为方。理弘为广。故婆沙云。方广云何。谓诸经中。广说种种甚深法义。第十一阿浮陀达磨(此云希法)。若处宣说佛与弟子。最极希有甚奇特法。故婆沙云。希法云何。谓经中说三宝等甚希有事。律云未曾有。以说希有事所未曾有。第十二忧婆提舍(此云论义)。问答显理。故名论义。故婆沙云。论义云何。谓诸经中。决判黑说大说等教。旧云。十二部经。时人不了。意谓别有十二部卷。为除此疑。今为十二分教。分者支义。类义。段义。谓教中有十二义类支条分段。各别不同。故云十二。次所以门。问以须明十二分教。答众生悟道。藉缘不同。是故缘中。说有十二。故婆沙第一云。诸有情类。虽有因力。若无缘力而觉发者。终不能修胜进之行。要遇缘力。乃能修行。譬如池中。虽有种种嗢钵罗等众妙莲华。若日月光。不照触者。则不开发出种种香。要日月光之所照触。乃能随类。开发出香。又如闇中有种种物。若无灯照。终不可见。有情亦尔。问所以缘力十二无减无增。答能听法者。宜闻故尔。又以转法轮时。三周修历四圣谛境。故诠彼教。亦有十二无减无增。上来化教广竟。略无制广。次正不说者。以所化生。闻广嫌繁。是以如来。不说二广。亦可此中化教广者。不合重举。文中错来。若依此义。制教非略。次法不久者。由无广教可依进修。略法幽微。复难趣入。是以疲厌。法不久住。

  次明说略现益。其文有五。一举略体。二说处。三正说略。四彰现益。五辨后损。初文。善见释云。是应念者。当念无常苦不净无我。是不应念者。无常莫念为常。不净莫念净等。是应思惟者。三善根应思。是不应思惟者。三不善根莫思。次下一对。总结修舍。是应断者。谓二四句。莫念莫思。当须除断。是应具足住者。谓初三句。须念须思。当宜修进。此出化略。而无制略。其制略者。不谤亦不嫉偈。是随业佛略。心莫作放逸偈。是?那含略。次说略处。依此林者。令生厌离。情既厌已。入道则易。次正说可知。次明现益。但以佛日未已。声闻在世。虽传略教。法广兴流。次明后损。文中有三。谓法喻合。法中四句。一明异类出家。二以是故下彰法疾灭。三何以故者。微灭之意。四不以下。释灭所由。初文种种名者。谓如昙无德等。种种姓者。谓如目连等。种种家者。谓贫贱等。此等异类。咸舍嚣尘。剃发染衣。同入佛法。故曰出家。次彰法灭。以异类生入法故灭。所以尔者。但以人非一种。族姓万殊。虽预道门。不能悟略。既不悟略。师心处分。不相承受。法则疾灭。次明微灭所以。此等人辈。信心出家。应令法兴。何以疾灭。次释所以。为无广教。线经任持。法不在人。是以疾灭。次喻亦四。准法应知。问华案风线。何等是耶。答种种法相为华。佛法为案。众生意行为风。广教为线。无线故尔。此据化教。若制教者。种种名姓为华。略教为案。僧尼身语为风。广教为线。无线故尔。合文可知。

  次答四佛久住。文中有四。一明四佛说化制广。二弟子下复为说略。三如是下现在流布。四若彼下未来久住。然说广文。化制具有。说略之中。有化无制。其制略者。如戒经中。忍辱第一道等僧。对此解释二教差别。四门分别。第一定广略教。第二释广略名。第三明其差别。第四辨制不同。初定教者。略且有二。一是化教止观门略。如是事应念等。二是制教调伏门略。如善护于口言等。次广亦二。一化教广。如十二分教是。二制教广。如戒律教是。次释名者。所以名广。广者。文义广博。略翻于此。又广有五义。一具缘起。待犯藉请。二显名种。如夷残等。三彰犯等行别。如广解等。四陈果报。如持破文。各堕二道等。又如目连问经。犯波罗夷。如人间岁数。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堕泥黎中。残罪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兰罪五十亿六十千岁。提罪二十亿四十千岁。可呵三亿六十千岁。吉罗九百千岁。五明忏除殄灭方轨。以斯五义。名之为广。略无此五。称之为略。次差别者。一根本枝条。二所为利钝。钝人广说。利人略说。三罪名不同。广对过故。制立罪名。略法不然。故无犯称。四说先后。化教广略。先后不定。以所化生宜闻有异。制教之中。必须先略后广。以略被净。一往即陈。广为秽人。要待犯请。然此文中。据其说次。理实不是先广后略。及以戒本广为宗故。五犯居先。七偈在后。次制不同者。一待犯不持犯。略被净人。故不待犯。广待犯故。漏过方兴。二请不请异。略是根本。故得直陈。广是枝条。必假先请。余次文同前。

  次结可知。寄此住灭。以作请由。如五分善见。三住三灭。理而言之。齐皆广略。如增一经。下当具辨。又僧祗第一云。佛在祇洹。身子请问久不事。佛答言。不为弟子广说九部经法。不为制戒。不立说木叉法。是故灭后。法不久住。若说九部经法。及结说者。法得久住。亦不别显人之名字。身子因此。即请结说。

  次下第四。正请文二。先请次答。请意。二佛无广。法则疾灭。四佛有广。便得久住。请同四佛久住之益。异二如来疾灭之损。故言今正是时。谓今正是制广之时。唯者专独之义。故云唯愿。结戒等者。旧释云。二部戒本。是其结戒。说戒揵度。是说仪轨。余受戒等。是修梵行法。亦可戒戒之中。各前结戒。酬于此结。各后说戒。及说戒揵度。复答此说余受安等。于修梵行法。此别属当。违其请心。岂可结说。离修梵行。诸余等文。即非结说。又若结等。合指别属。久住亦然。何以不尔。是故今解结戒者。请制禁防。说戒者。以结班告。即此结说。是修梵行。人凭法立。法假人弘。人法相依。故得久住。亦可结戒说戒。正说请禁防。使修梵等。申其请意。问所以得知此说戒言。即是戒本。非半月说。答如下文中。未制半月说戒。世尊托静念云。我与诸比丘结戒。及说波罗提木叉戒中。有信心等。乃至广说。以此知也。

  次答文三。一立二门。二释二门。三结二门。立二门者。所谓抑许二门。且止是抑门。知时是许门。未即为结。称之为止。止而非永。故复言且。此是抑门。待犯当结。名之为知。正为立制。称为时也。此是许门。次释二门者。句则句有六对。便有三释。唯有两六中。初三五释抑门。二四六释许门。亦可初之二句。正释抑许两门。第二未得利下。两对四句。近释生漏不生漏。远释且止与知时。舍利弗如来未为诸比丘结戒者。释上且止。何以故者。徴止所由。以比丘中下。释止所以。若漏未起而先制者。见论第五。便有二过。一生诽谤。二不钦重。谤云如我等辈。贵族出家。弃舍财色。不惜身命。于世名利。无所希求。云何反以木叉系之。二于所制不生钦重。见此无益。故不先制。若犯有漏法然后结戒者。释上知时。翻前二损。即成两益。一赞如来是好医师。善治我等诸漏病故。二者于我所立禁戒。生敬重心。令法久住。佛知此时制戒有益。故即为结。所言益者。为生十利功德。故下文云。如来出世。见众过失。为诸比丘结戒。以一义故。谓摄取信等。又复若犯有漏法者。生下诸起过文。然后结戒者。应下诸制广文。次释漏缘。乃至未得利养者。近释不生漏。远释且止。乃至者。超于中间。未得利时。故云乃至。若得利养等者。近释生漏。远释知时。未有名称等者。近释不生漏。远释且止。若得名称等者。近释生漏。远释知时。此乃言者。乃知为人所识多闻。结二可知。僧祇第一。佛答言。如来不以无过患因缘故。而为弟子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法。譬如转轮圣王。不以无过。而为波罗门居士。而制刑罚。如是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不以无过患因缘。而为弟子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法。上来序分文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一末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二(从正宗首至释初犯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释 怀素 撰

  次下正宗。然此宗文。由何起者。但以凡百僧尼。非一名姓。报殊心异。志乐不同。有漏过生。盖因名利。略教被坏。人?奉持。何期释众亡依。戒珠潜曜。空希出离。律宝韬光。是以无上法王。大悲普济。寄因启请。兴立此文。欲使犯与不犯。焕矣分明。重之与轻。昭然可镜。斯则五犯分位。三有停轮。二持别流。四果修证。意唯若此。故起正宗。正宗之文。开之为二。初二部戒本止持行相。第二犍度已下作持行相。前文复二。一大僧止持。二尼众止持。释二止持。两门分别。一僧尼离合。二僧尼先后。言离合者。问大僧与尼齐希出离。俱是具戒。犯聚无殊。何以二众五犯别立。答过兴在人。患生不等。戒防斯过。故有少多。是则多少差别。轻重不同。有无互缺。犯同缘异。以斯别状。不得合辨。问两众具戒。数有多少。二位沙弥。何以齐十。答具位满足。防过使周。对过立戒。故有多少。二众沙弥。亦应不等。以同方便。且制十戒。又解两众沙弥。亦同二具。随过差别。立戒多少。所以知者。以诸戒下。皆结罪故。若尔何不具彰五犯。答人是不满。正唯制十。进修义同。咸皆结罪。故十数外。和上应教。既已应教。明亦同等。次先后者。问大僧戒相。所以先明尼之禁防。何以后说。答为表丈夫护持。建立功强于彼。是以先明。又复兼是师徒两异。出家先后。故所以尔。次释比丘止持。于中文八。谓初四夷。乃至七灭诤。于此八中。束为五犯。谓二提合众学七灭。合不定未定。故但为五。若解此五。须为二门。第一总解。第二别明。于总解中。须释五犯等义。但为初依戒者。寻文未周。直听悬言。不能领悟。故释大僧戒。已至尼律。初演此玄章。方知旨趣。庶得僧尼俱益。新旧咸开。进修轨仪。于斯毕矣。自下诸义改换皆然。不能于中。别更申意。

  次随别释●先解初犯。于中复二。一总。二别。总中十门分别。第一起由三毒。第二身语成犯。第三自作教人。第四犯境宽狭。第五克漫不同。第六错误有异。第七明其立意。第八次第之相。第九下众任运。第十定业招报。

  初门准毗婆沙一百一十六。不善业道。一一皆以三根为加行。若论成者。淫盗二戒。由贪究竟。断生命者。由瞋究竟。妄语通以三根究竟。淫三起者。优婆塞戒经第六云。若人自乐行非梵行。是名从贪。淫怨眷属。是名从瞋。于所生母。作非梵行。是名从痴而并境悦畅思。由贪究竟。盗三起者。自为己身妻子眷属。贪他财物。而往劫夺。是名从贪。盗怨家物。是名从瞋。劫夺下姓。是名从痴。故俱舍云。谓诸王等。依世法律。夺恶人财。谓法应尔。无偷盗罪。又婆罗门。作如是说。世间财物。于劫初时。大梵天王。施诸梵志。于后梵志。势力微劣。为诸卑族。侵夺受用。今诸梵志。于世他财。若夺若偷。充衣充食。皆用己财。无偷盗罪。此等要有所顾。皆贪究竟。煞三起者。若为贪故害命。是说从贪。若煞怨家。是名从瞋。煞老父母。是名从痴。故婆沙云。虎豹豺狼蜈蚣蛇等。伤害于人。煞之无罪。父母衰老。及胄痼疾。若能煞者。得福无量。此无所顾。皆瞋究竟。妄三起者。若为财利。自受快乐。是名从贪。为坏怨故。是名从嗔。若畏他死。是名从痴。故婆沙云。诸为自他身难命。而妄语者。不得妄罪。然成业道。亦由贪等。以贪等现前。此业成故。又增三云。有三种妄语得夷贪恚痴。又云身恚口恚身口恚。旧释妄语贪痴起。成妄语规。利瞋非顺情。故无瞋心。发思成业。此是传者之言。不依圣教。义既违文。不劳别破。

  第二门身语位二。前三局身。第四唯语。淫戒形交。非身不辨。煞盗身犯。语有造义。如教人咒物等。妄语称圣。非言不宣。身有造义。如作书现相等。

  第三门自他位三淫戒自重教轻。教人为非乐。在前人故。能教者。但获兰罪。煞盗损他。自作教人。损境无殊。彼此俱犯。于中唯有能所二心。不称无期。有差脱者。有犯非犯。准文可知。妄语教人称己得圣。名利属我。即能重所兰。若泛教人彼自称圣。名利推彼。即所重能兰。因此泛明。自他能所。轻重犯不。可为四句。一自重教轻。初淫戒是。二自轻教重。犯教僧漏失是。三自他俱重。如煞盗等同犯。四自他俱轻。如教不学吉等。若犯不犯。亦为四句。一自犯他不犯。如自贩易是。二他犯自不犯。如使尼浣故衣是。三自他俱犯。如煞盗等是。四自他俱不犯。如教进修是。

  第四门宽狭位二。淫该四趣。故所以宽。余三局人。故所以狭。良以淫欲之性。顺情内逸。但得正道。畅适无殊。不简境之美恶。讵问人与非人。又以死尸犯故。不由损境。何容计境优劣。致犯阶降者欤。又通自境。如弱脊类。余之三戒。损在前境。趣别报殊。增微不等故。人犯重余趣便轻。义准人境。四戒并得。夷?非天。便有夷兰二别。畜生阶四。夷兰提吉。

  第五克漫者。此之四戒同境。论者克之。与漫俱犯夷罪。此中同境。淫戒约道。余者局人。为淫约道。不就趣分。不可例。余同为克漫。若通余趣。作克漫者。须除淫戒。约下三作。然下三戒。如其大漫。随三趣境。重轻结罪。若也专克。各相应犯。或若差互。俱成方便。

  第六错误者。错误约戒。位可为三。第一以二对淫戒。错误俱犯重。为淫约道。不就趣分。但得正道。畅本业思。纵境交涉。亦成其重。故文言。道疑道非道想夷。第二对下三戒。若其余趣境上错误俱不犯。以于异境。本无心故。若对人境。误犯错不犯。以其误无两。并不得云。无心故误。故下文言。男想盗女物。佛言波罗夷。煞诳亦尔。错据无心。故不成犯。如欲堕胎母死之类。问若此误犯错不犯者。何故人言椽梁等。误堕不犯。答此实是错误声说故。尔者如何。下文说粗恶语。欲向此说。错向彼说。一切僧残。答此实是误错声说故。又解错误二门。各通犯及不犯。但使有心成事。无问错误俱犯故。文言男想盗女等。佛言波罗夷(此是误犯)。下文说粗恶语。欲向此说。错向彼说。一切僧残(此是错犯)。若其无心成事。错误俱不犯。如文椽梁等。误堕不犯。又僧祇第四云。欲害前人。误害中人。得越毗尼。又十诵五十一。问颇有比丘。虚说圣法。不得波罗夷耶。答曰有比丘。欲说须陀洹果。误说斯陀含果。乃至欲说阿那含果。误说阿罗汉果是。五分二十八。有比丘欲煞彼。而误煞此。生疑问佛。佛言不犯得偷兰遮(此误不犯)。下文与堕胎药。错与煞母药。母死不犯。及欲盗他衣。错得己衣。不犯欲受苏错受油不成(此错不犯)第三错误对妄语。所称法者。旧云错误俱无犯。如欲称圣错言凡。错称非境。如增上慢。迷凡谓圣。误心非巧。故并不犯。此释非理。杂乱宗文。如何煞盗。唯约人趣重境为错误。不论非情无主物。及至妄语所称之中。乃就凡法。为错误境。若顺宗文。错之与误。俱就众多。圣法上作。若同圣法。还是误犯。错不犯故。大妄开文云。欲说此。错说彼不犯。又伽论第八云。若比丘欲说须陀洹果。而说斯陀等果。犯何罪。答偷兰遮。或同后解。通犯不犯。

  第七立意者。如大集经第三十。佛告频婆娑罗云。大王汝之国法。何名大罪。王言。世尊我之国法。有四重罪。一者断他命根。二者偷至五钱。三者淫他妇女。四者为五钱故。大众王边。故作妄语。如是四罪犯者不活。佛言。我今亦为未来弟子。制是四重。又为比丘制增戒学。有其二意。一欲令断三不善根故阿难答孔雀冠言世尊为欲调伏贪欲瞋恚愚痴令尽为诸比丘。制增戒学。所以尔者。凡兴圣制。为除患本。患本虽多。要谓三毒。为此贪等。恒能引导诸不善业。故须制断。问戒能防非。不断烦恼。何以乃言对之立戒。答理实戒但防非。不断烦恼。然由戒故。定慧得生。推功归本。故言对制。又解文言。调伏贪等者。但是制事不起名为调伏。不是要断。名为调伏。二为招生十利功德。文证可知。

  第八次第者。易为喜犯。建在初明。非直此文。残等类尔。故僧祇云。初戒成道。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犯。即是十月二十七日。余之三戒。并是成道。六年冬分。盗戒第二。半月十日。谓是九月十日。煞戒第三。半月九日。谓九月二十四日。妄语第四。半月十三日。谓十月十三日。以此文证。足彰次第。问此为喜犯。淫戒在初五十。如何以煞为首。答古昔多解。皆不允当。今申正义。智者应思。但以五十等戒。不假犯请。依本业道。以煞为初。具戒兴广。必待犯请。喜犯前明。淫戒居首。

  第九任运者。如沙弥时。教人作煞盗。乃称己得圣。已便受具戒。然受具已。前事方成。能教任运。犯三夷罪。若论自作。唯局不善。今取教业。通余二性。若其受戒未竟。所教事成。即是边罪难人。不发戒品。若受戒竟。戒罪俱得。以善因圆恶业满故。是以十诵五十一云。未受具人。盗心取是物。未受具戒时。离本处。得突吉罗。次句未受具人取受具时。离处吉。次句未受具人取受具人。离处夷。次受具时作方便。取有二句。一吉一夷。次受具竟取。复有二句。初句夷。次句受。具戒人。取非具戒人。离处兰。以此证知。有任运犯。淫教获轻。故无任运。

  第十招报者。戒律威严。开神益物。行之轨则。熟不遵修。良以业道多迷。不惧沦溺。纵此愚情违犯者。众今依圣教。示以重轻。存理行人。特宜崇奉。然具足戒。禁勤七支。此且明四义应通举。一一支中。皆感三报。故婆沙一百一十三云。诸欲邪行。若习若修。若多修习。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异熟果。从彼处殁。来生人中。妻不贞良。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多有怨竟。是增上果。余六业道。异熟皆同。以悉遍于三恶道。受诸不与取。来生人中。财宝遗乏。是等流果。所感外物。有灾有患。多遭霜雹。尘秽等障。是增上果。诸断生命。来生人中。多病短命。是等流果。所感外物。皆少光泽。不久坚住。是增上果。诸虚诳语。来生人中。多遭诽谤。是等流果。所感外物。多诸臭秽。是增上果。诸离间语。来生人中。亲友乖离。是等流果。所感外物。多不平正。丘陵坑坎。险阻悬隔。是增上果。诸粗恶语。来生人中。恒闻种种不如意声。是等流果。所感外物。粗弊鄙恶。毒刺砂砾。虽有金等。少而无光。不调难用。是增上果。诸杂秽语。来生人中。言不威肃。是等流果。所感外物。时候乖变。速疾磨灭。多不成实。是增上果。优婆塞经亦然。不能具述。七善业道。翻此可知。

  自下别解 初戒有四。一制戒意。二释戒名。三具缘成犯。四?缘之义。此之四义。并有通别。下诸戒等皆同于此。

  通制意者。多论第二。有四义。一知先作无罪得除忧悔。二以因之结戒。灭将来非法。三以佛结戒。知罪轻重。有残无残。可忏不可忏。决将来疑网。四以招生十利功德。此当律中制意。文证可知。别制意者。淫欲之性。体是鄙秽。爱结缠心。耽感难舍。为则沉沦生死。不绝禁则出离涅槃可期。是以如来。大悲方便。为制此戒。防过之源。二释名者。亦有通别。通者是戒能防之行。别是不净行。所防之过。能所通举。故曰不净行戒。三明具缘。通缘有三。一是大比丘简非戒所被者。以文云若比丘故。二制广教后以初作人教未摄故。三无重病坏心以狂等人圣开不犯。此之三义。该括上下。故了论云。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来已制此戒。若人不至痴法。是人则犯僧伽。胝施沙罪。于余略说。相亦如是。别缘具四。一有正境。二有染心。三起方便。四与境合。若为怨逼。亦具四缘。一有正境。二为怨逼。三与境合。四者受乐。此戒通三别四。七缘成犯。四?缘者。若?通缘。全是无罪。或可?初。及第三有罪。即七方便中。?缘方便是。次?别缘。?初二兰。谓非道道想非道疑。若?二三两缘无犯。?第四缘。轻重二?。怨逼?缘。比说可解。论其方便。?通有一。?别有四。通别合五。

  次释文者。了论偈云。解戒五相九。毗尼释曰如诸佛所立戒。于一一戒中。应了别五相。一缘起。二缘起人。三立戒。四分别所立戒。五决判是非。此中缘起者。谓由饥饿难事为缘起。起缘起人者。是须陈那比丘立戒者。若比丘等。分别所立戒者。此中何者。为比丘等。决判是非者。此中比丘。于三处。犯波罗夷。乃至说戒究竟。若人能如理了别此五相义。此人必定能解。依此论释。亦是一途。然今随义。别分为二。第一从初至最初犯戒。漏生坏略。即上若犯有漏法。第二自今已去下。制广补略。即上然后结戒。前文复二。第一至呵责已漏起呵责。第二告诸比丘下。彰过违略。前文复二。第一至号为种子。明其犯相。即是漏过。第二须提那下。发觉呵责。前中文四。一标化处。二出犯人。三明犯缘。四正明犯。对此初戒分文既然已下诸戒。贯通类尔。初住处者。示化有方。即是犯制之处。尔时世尊。上已明讫。毗舍离者(毗奈耶云秦言广博)。然毗舍离名少讹。梵音正曰吠舍厘。多论第一。问契经阿毗昙。不以佛在初。独律以佛在初。答曰以胜故秘故。佛独制故。如契经中。诸弟子说法。有时如释提桓因。自说布施为第一。何以故。我以施故。得为天王。所愿如意。佛言如是。有时化作化佛。化佛说法。律则不尔。一切佛说。是故以佛在初。有如契经。随处随决。律则不尔。若尼中有事。不得即结。必当出外。若白衣边有事。必在众结。若聚落中有事。亦在众结。若于五众边有事。必当比丘。比丘尼边结。是以佛在初。次犯人。迦兰陀村者。多论。以鸟名之。有云。聚落主名。见论第六。是山鼠名。时毗舍离王。将诸妓女。入山游戏。因眠树下。树下有窟。窟中毒蛇。闻王酒气。出欲螫王。树上有鼠。鸣唤觉王。王觉免害。以鼠恩故。即封此村。供奉此鼠。因鼠号村。故曰迦兰陀村。村中一人。有金钱四十亿。王赐长者之位。即以村名。为长者号。然须提那子者。言中倒也。应云迦兰陀子须提那。故次文云。时迦兰陀子。善见云。须提那者。是迦兰陀长者子。五分亦云。迦兰陀子。名须提那。须提那者。多云求得。为求请神祇得故。了名善与。饶财者。多论有二。一众生数财。谓奴婢牛马等。二非众生数财。谓金银七宝等。此并无量。故曰饶财多宝。此人闻法悟解。厌俗嚣尘。抱信归依。情希出益。故曰持信等。五分云。须提那。闻法欢喜。即作是念。如我解佛所说。夫在家者。恩爱所缚。不得尽寿。广修梵行。出家无着。譬如虚空。我今宁可以家之信。出家修道。多论第二云。夫出家者。为灭垢累。家者是烦恼因缘。是故宜应极远离也。

  次犯缘文二。一远缘。二近缘。文三。初举谷贵。乞难生念由起。二须提那下生归家念念欲弃其两损。而就二益。三作是念下如念归村。近缘文二。初举财劝。三劝三拒。一文广出。余二略易。第二其母使舍下举色以劝。从而弗拒。问此须提那。情既乐道。何故乃答母云。我能为之。答见论念言。我不与种。终不置我。日夜相恼。我暂与种。令其心息。不复娆我。我因此故得住道门。修习梵行。由此思念。故曰我能。问须提何以拒财而受色。答财劝长时。背道故拒。色劝暂时。在道故受。

  次正明犯。文中有二。先正犯者。以未制前。不见欲秽。此文理通一切诸戒。未制广教不知行欲。同于死人。摈出众外。虽预道门。生缘未绝。因希利故。漏过便生。问既曰三行。何以言初。答以未制故。故伽论第三云。作众多淫。佛言未制戒时。须提那犯罪。一切时不犯。次园中下彰欲之过。五分云。时兜率陀大威德天。命终受胎。尔时地神告虚空神言。迦兰陀子。于未曾有僧中。作未曾有事。展转相告。乃至梵天。超过学表。胜出独绝。故曰尊者种子。

  次明呵责。文分为二。初比丘呵。第二世尊尔时下。如来呵责。前文有三。初至故愁耳发觉得实。为呵之缘。第二诸比丘下。显类以事启尊。前文有四。一叹须提那。先时解行事皆通练。故曰无事不知。无不遵奉。故曰触事皆行。非直自行。亦能导物。故曰转教于人。第二尔时下。作过愁忧内心焦恼。第三诸同学下。见愁检问。先正问愁。故云汝何愁忧。次问愁之所由。汝既解行具足。必应无忧。今乃翻愁当应厌道。第四须提那下。答愁所由。先申乐道之情。故云我甚乐梵行。次近在下。申愁所由。次呵责文三。初总举不应。汝于如来清净法中。能断欲等。是汝所应。云何乃作如是恶事。第二于如来下。别呵不应。举是反显。欲者五欲。于此五欲。不生欣求。故曰无欲。垢者秽浊。能污净心。故名为垢。此有其六恼害。恨谄诳憍。能永除灭。故云无垢。一切众生。渴于五欲。渴由爱生。故名渴爱。比丘守戒。正念现前。渴爱自除。名为能断。破坏巢窟。古旧?云。人天生死在上喻巢。三涂生死在下喻窟。集因既亡。苦果随丧。故言破坏巢窟。至下受戒揵度中。?巢窟云。诸天在上如巢。人居于下名窟。此?随情。违背正理。今解不然。谓居止处。皆名巢窟。故婆沙五十二云。欲界窟宅所摄藏。故名欲界系。色无色界。应知亦尔。结谓九结。缚谓三缚。结缚非一。故名为众。以除结缚。能得爱尽涅槃。又可爱谓三界爱。尽者是灭。由三界爱尽。能显涅槃。故曰爱尽涅槃。其涅槃。是梵言(此云圆寂)。婆沙二十八。有多解。问云以何义故。名曰涅槃。答烦恼尽故。名为涅槃。复次三火息故。名为涅槃。复次三相寂故。名为涅槃。复次离臭秽故。名为涅槃。第三汝今云何下总结。不应经久为故。正偶为二。故曰故二。次白佛者。见论第六云。心不希佛。独誉于己。亦不令佛贱薄。遣须提那出。又不以此恶法斗乱。但依实理。白世尊言。今垢法已起。愿为声闻弟子结戒。

  次佛呵中。文分为二。初则捡问自言。第二尔时下正辨呵责。前文有三。一集众僧。二明捡问。三辨自言。初文以此因缘者。谓因须提犯戒比丘启白。故曰以此因缘。集诸比丘者。多论第二。有五义故集。故集。一佛现不自专辄。二共众筹量。而后结戒。令犯罪者心伏。三佛虽自在。为持法故。凡有法事。集众共和。法得久住。四为肃现在将来弟子。凡是僧事。不问有力无力。要问众详议不得专独。五诸佛法尔。不独一佛。次捡文二。初举应问之法。次则依法而问。初应问法文有三句。知问者。谓因比丘。启白知问。佛一切智。常知是非。现同不知。而作疑问。多论四益。一顺诸佛常法。二顺自言治法。三令众生安稳。不生怖惧。四顺于大人圣主仪体知。而不问者。如来不以己之知见。辄说人过。证言是犯。准翻前益。须有四损。一不顺佛常法。二违自言治法。三令众生。怖惧不安。四逆说人过。非大人仪。体虽因比丘。启白而知。若不应时。亦不疑问。是以次明时问不问。时而疑问。有三种时。一是对众捡问时。二是犯者自言时。三是因此制广时。时不疑问。亦有三时。一非对众捡问时。二非犯者自言时。三非因此制广时。又解时者。谓因比丘启请知问即是时而问此时不以己知而问。故曰时而不问。虽复应时。呵责制戒。若不顺义惬情亦不疑问。是故次明义合不合。然此知之与时而问。名为义合知之。与时不问。名义不合。次正问可知。次自言者。问佛作疑心不定而问。何不拒讳便臣伏邪。答五分第一云。诸佛常法。有五百金刚神。侍卫左右。若佛问三返。不以实答。头破七分。情有所惧。不敢拒讳。

  次呵文三。一总举。二别列。三总结。总举者。经家总牒世尊。呵词其无数。言即下者是。次别有二。初显须提。行有违失。所作不应。二告诸比丘下。举过示僧。齐防法众。前文复二。一明行有违失。二执作事不应。初违失者。总显作非。故云汝所为。非乖作轨则。故非威仪。沙门性。是无漏圣道。造恶违彼。故非沙门所作。垢秽名非净行。作既违教。故非随顺。总结非理。故曰所不应为。次作不应可解。次下举过诫众。其文有二。一显过失尤重。二执作事不应。显过文三。一举事中损益劝令舍顺行违。二何以故下。释成劝意。三何以故下。释堕所由。先解初句。多论有七义。一毒蛇所害。害此一身。女人所害。害无数身。二者毒害报无记身。女害善法身。三者毒害五识身。女害六识身。四者毒害得足僧数。女害不足数。五者毒害得生天上人中。值遇贤圣。女人所害。入三恶道。六者毒害得沙门四果女害。正使八正道。满于世间。犹如大海。于此无益。七者毒害人。则慈念而救护之。女害众共弃舍。无心喜乐。天龙善神一切。远离诸贤圣人之所呵责。以此损益理殊。浮沉事别。是故劝汝犯毒。不犯女人。次释劝意。何以一言顺违两责。第一何以劝犯毒蛇。毒蛇虽有暂时现苦。而无来狱长时之殃。故言不以此缘。堕于恶道。第二何以不听犯女。犯女虽有暂时现乐。必招来狱长时之殃。故言身坏命终。堕于恶道。次释犯女堕狱所由。文中有二。第一正彰欲过。第二举喻显过。初彰过者。总彰过源。令永除灭。故曰说断欲法。欲想者。思女之心。欲念者。追境之意。欲热者。欲火所烧。爱结者。明爱系缚。不为彼溺。称云越度。次举喻者。欲烧善心。故言如火欲焚戒手。如把草炬。复损戒身。如树繁果。欲乐不久。犹如假借。欲无实味。犹如枯骨。欲集众患。其如段肉。欲乐不实。如梦所见。欲伤戒足。如履锋刃。欲消众善。如新瓦等。欲性可惧。如毒蛇头。欲害善尽。如轮转刀。欲感危报。如在尖标。欲伤迅速。如利戟刺。欲患至极。故曰甚可秽恶。佛所呵责。结归教主。次执事如上。第三总结可知。

  次彰过违。略告诸比丘者。显过。同知须提那者彰罪。别属痴人者。见论。佛见须提。已作恶法。以慈悲心。而言痴人。如慈父母。见子作恶。亦呵骂其子。痴人何以。作如此事。问世尊烦恼及习。皆已断除。何以乃云痴人耶。答世尊惑习虽尽。然有似爱等。言为利益事。故呵痴人。如今亲教。及轨范师。若有近住。依止弟子。起诸过失。便呵责言。汝为痴人。世尊亦尔。问佛呵痴人。有何义趣。为从痴生。名曰痴人。为痴现行。说为痴人。婆沙十六。解云。从痴生故。故曰痴人。尔者亦从贪恚慢见等生。世尊何故。唯言痴人。答痴遍行故。若佛知呵阿罗汉等。以为痴人。于物有益。即亦呵彼。以罗汉身。亦痴生故。又解现行痴。故名曰痴人。阿罗汉等。亦现行痴。不染无知。犹未亡故。问诸余烦恼。亦有现行。何故唯说痴人非余。答前已说言。痴遍行故。多种有漏处者。开诸漏门。漏源滋长。多论云。须提那。于劫初来。未有男女。作淫欲事。而此人于彼最初行淫。作恶法根本。今佛法清净。未有非法。而须提那。最初为恶作。将来非法。罪过之始。故言开诸漏门。最初犯戒。违略之始。略教被坏。

  次下制广。其文有三。第一举宗标制。第二集十句下制利功德。第三欲说戒下正明立制。此戒既尔。诸戒类然。初文举制时分从兹已后。故曰自今已去。以因一结教网普沾。故曰与诸比丘。定犯轻重。位别防非。各有分局。称为结戒。问一切善法不言结。何以但言结戒。多论。解云。戒是万善之本。但结戒即一切结也。又可戒为止恶。兼立犯名。故结余善不尔。故不云结。对此解义。六门分别。第一制广补略。第二制除障道。第三制托缘别。第四制缘多少。第五制教所诠。第六制意老别。

  初门佛初成道启化之元。恐入法人心无所寄故。先说略示行轨模。利根奉修。无所缺犯。钝根不悟。违略起非。令教毁坏。名为教缺。然即违教成犯。污本所受。令行不净。名为行缺。是以如来慈悲护念。为制广教。顺于略教。今使二教。相顺相成。还令略有被时之用。义同补教。既闻制广。呵责示过。识相护持。资成不断。皎洁逾前。名为补行。又可悔己所犯不能为因。未来苦果。毕竟不受。还令戒净。亦名补行。故上文言。若有犯有漏法者。然后世尊。为诸比丘结戒。断彼有漏法故。

  第二门然障道业。虽复无边。要而言之。有其二种。所谓性遮。言性恶者。如煞盗等。无问圣教。禁以不禁。损害深重。作则是违。体是不善。名为性恶。言遮恶者。如房坏等。体非不善。但以事务纷动。能障修道。立制防之。名为遮也。此言遮性。就事以辨。若论罪名。悉是遮恶。以未制前作而无犯。由圣制后。方结罪名。亦可一禁已后。违教处齐。下沉义等。俱称为恶。又贪嗔痴。能障圣道。佛为断彼。制增戒学。如文可知。

  第三门教不孤起。起必托缘。缘境虽众。要唯三性。谓善恶无记。托善结缘兴者。如因论义。女人说法。同诵辄教。䨱头人等。如斯之辈。事虽是善。亦乖圣意。生过不轻。是以如来。立教防耳。托不善缘兴者。如煞盗等。性是违害。托此能起诸不善行。是以兴教防此。不善托无记缘兴者。谓掘地等。事虽无记。业务纷动。多障修道。制不听。为息彼纷动。终阶道益。然准伽论。起犯之心。亦通三性。故论第一。问颇有善心犯。不善心。无记心犯耶。答有云何善心犯戒。如新出家比丘。未知戒相。自手净地。采花结鬘。此善心犯戒。云何不善心犯戒。佛所结戒故犯。云何无记心犯戒。佛所结戒不故犯。问准依此义。犯通三性。如何下文。犯诤无善。答下文据犯戒。理实无善犯。此为兴教缘故。得通三性。又解下文定犯诤不。得有善犯。然约起诤心。亦得有善犯。故文言。比丘以善心言。诤中事作等。

  第四门制必托缘。事假犯请。要藉十缘。圣方兴结。一假先请。已许身子。漏起制故。二是比丘。谓被大僧。非余众等。三起漏过。谓犯淫等。一一自分。四须举发。若不举发。无由捡获。五佛在座。事归教主。要佛自结。六集众僧。共众筹量。法得久住。七对众问。若不捡问。恐有阿滥。八得自言。为得自言。心伏罪故。九须呵责。若不呵责。无似显非。十局最初。以最初人。教未摄故。此十具满。圣方兴结。若缘少亏。抑而未许。此之十缘位言兴也。或有阙者。义准可知。

  第五门然假缘具。义教得兴者。教不虚设。必有所诠。所诠是何。谓有其四。一犯。二不犯。三轻。四重。指文可知。作过缘具。污本受体。名云为犯。善兴义顺。受体光晖。名为不犯。方便为轻。究竟为重。亦可五犯相望。前重后轻。此四句中。各生二行。如具五缘成煞。名为犯法。于此犯法。生二行者。若依五缘。煞事成就。即名犯行。谓顺犯法成。违圣制意。若识五缘。止恶不作。名不犯行。即违犯法成。顺圣制意。以不犯法。谓止作二持。若其䇿励进修。成不犯行。懈怠不学。即成犯行。问己有犯法。成不犯行。何须不犯法。成不犯行。答犯法成不犯行。但是止持。不犯法成不犯行。自是作持。又问己有不犯法。生于犯行。何须犯法。以生犯行。答不犯法生犯行。但是止犯。犯法生犯行。自是作犯。次重生重行者。如三时俱重。受乐䨱藏。不可忏等是。重生轻行者。谓八业中。下之七业。及无䨱心。可从缘悔等是。次轻生重行者。如打佛罗汉。重惑业等。轻生轻行者。如轻心掘地等。

  第六门结意万差。理非一揆。略而言之。举要有八。一深防。二限分。三讥过。四稀数。五约相。六示过。七心境。八内外。言深防者。过未至极。预结重名。禁微防着。以护根本。如防四独。饮用二虫。染心衣食。搏脱藏等。言限分者。制未至极。意存力分。力未堪行。虽作不重。如尼漏失。比丘摩触。及䨱夷?境差?等。言讥过者。戒能防非。体性清洁。至于持护。须离嫌疑。如与女人。屏露二坐。同宿行说。赞指食等。言稀数者。犯虽藉境。境有易难心。则慢殷结罪。重如盗煞天。二众粗语。叹身造房。坏生掘地。言约相者。过损理违。道俗俱耻。为患既深。寄事兴结。随相虽多。略举其四。报时处事。立制不同。言示过者。虽有犯名。未显罪实。先标过缘。使得闻见。如唱调达大妄。无根。饮酒。畜宝。非沙门等。言心境者。犯不孤起。托境开心。或制从心。或制从境。如淫酒戒。制心从境。人非人等。制境从心。言内外者。犯不自成。成由缘集。因藉万差。要唯内外。如淫为内。摩触为外。食药为内。衣钵为外。次明制利。初句总标。但以心获荡逸意马喧疏于正教门靡能持护如来久积大悲不舍四智之誓。因过立制。皆生十利功德。斯即犯过之心永遣遵戒之意常生生乃生菩提之创基遣即遣烦恼之根本然则行不自立托教而成教能出生一切众行。所生众行。何限斯十。一方化仪略标。二五能诠之教表彰四所之旨。以之为义。自下别明文中分三。初有三利。能生众行。次有六利。能生别行。后之一利。能令法住。以有上二众别行成。能令正法。久住不灭。初三利者。戒能防非。违即不摄。顺教离非。名为摄取。身语既摄。行合崇和。绝去违诤。名为欢喜。既能禀教。永绝倾危。现未泰然。故称安乐。次下别利。初二生善。次四灭恶。未信者令信。见论第六云。若善比丘。随顺戒律。威仪具足。未信见之。即生信心。而作是言。此释种子。勤心精进。难作能作。所作极重。见是作已。而生信心。若诸外道。见略毗尼藏。而作是言。佛语比丘。亦有围陀。如我无异。而生敬心。已信者增长。见论。若有信心出家。随禁戒所说。人见所行。甚为恭敬。又言云。何尽形寿。日止一食。而修梵行。护持禁戒。见如是已。信心增长。破戒比丘。恼乱僧众。内无惭耻。名曰难调。佛为制戒。教僧责罚。改恶从善。故曰调顺。由禁无惭。不得入众。清净比丘。安隐作法。既不被恼。名为安乐。内怀不善。广造诸恶。为人打煞。名现在漏。由佛制戒。教摄身语。不起现恶。名之为断。现造恶因。后堕地狱。受苦无央。名未来漏。由佛制戒。永绝恶因。不受来苦。之为断。自下法住。由制广教。人得奉修。摄法在己。使不坠溺。名为久住。

  次明立制。文分为二。初明戒本说之仪则。次若比丘下广解戒本犯等四句。前文有三。第一对缘略立。第二牒制明随。第三满足戒本。初文将欲说戒故。先标引当说之文。即下者是对缘略立。但有四句。

  次下明随文中分二。初明跋阇心异随结。次辨林中。境殊随结。然随意者。大圣制戒本。为备防违失。欲使开禁显然。犯持决了。若事周悉。一结即定。若其制相未圆。更须明随。是则教法该罗行轨。坚固始终。流通具足故尔。又复随文文有犯不犯。犯者。防过未圆。更须随结。如此戒异语。食前食后。嫌骂掘地等。不犯者。前制理含。更须随开。如增上梦中。别众洗浴。诸缘开等。前文七句。心异起非。意欲明随。先牒前制。然须提乐道。可使是犯。我今欣俗。不应有违。二彼作念下。复生疑心。为以厌道欣俗。失戒不犯。为当不失。有戒可违于此。犯与不犯。情疑未除。故言我当云何。三即便下。陈疑请决。耻负圣颜。不敢自请。故仗同学。陈己疑心。进不听佛。故曰随教奉行。四诸比丘下。为申疑滞。亦同疑故。所以不呵。为愍彼情。举缘具白。五世尊尔时下。佛判是犯。虽起异心。以羸不舍。由是比丘故在犯限。然此比丘俱违。广略不同。须提但违略教。六是故下。开令舍戒。跋阇厌道。既在犯限。其余羸人。开令舍戒。故曰若有余人等。然此比丘。舍戒归俗。后欲出家。亦听在道。故曰若复等。为彰此人。去时如法。后得入道。来时有益。进退合仪。去来应法。既不越理。利益重重。七自今已下。随结戒本。加前四句。次境殊随结。文还七句。一异趣起犯。二时有下。发觉生疑。三咸共下。伺捡获实。四诸比丘下。举制辨违。五彼比丘下。非制不犯。六诸比丘下。举以白佛。境非惑意。故亦无呵。七尊下。判该禁限。

  次满足戒本。二门分别。一定文句。二明通塞。言文句者。戒本九句。一若比丘者。总标僧众。别显犯人。二共比丘者。明受同人。齐入犯限。三同戒者显行等一。四不还戒有戒可违。五戒羸不悔者。虽羸亦犯。六犯不净行。正显淫事。七乃至共畜生出犯境界。以对林中。加此一句。八波罗夷结罪。九不共住摈治。或可义求但应为六。谓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二二合一。于理无爽。若依广文。九句如上。次通塞者。若比丘句。义该五犯文。局上四共同。二句义五文。初不还戒。戒羸不悔。文虽在此。义该初犯。犯不净行。乃至共畜生二句文义。此戒八两九句文义初犯。问共同等四。何以下三戒无。答此以跋阇为缘。牒入戒本。余戒无缘。本中?有。然以义准。并通初犯。对有难缘。皆听舍戒。故四犯畏云。善比丘未犯。终不犯。若犯都无䨱藏心。如法忏悔。悔既得通。舍何不许。又解共同戒等。唯结跋阇。汝与比丘。共戒同戒。虽羸不舍。亦成其犯。余戒无此随结。故无此文。余篇虽有随结。非坏根本。是故不须共同等句。旧释云。欲明此戒。爱心久习。事难卒舍。是以佛听舍戒还家。以礼自处。欲使去时。如法来时有益。有舍可对。须彰不舍下之三戒。若舍戒为煞。犹亦是犯。舍而无益。故不开舍。既无舍可对故不须。不舍句来。共同理有。既?不舍。相与俱无。若尔对初开舍。岂不失下戒。答一切失。若尔何以下戒无此不舍。答以不对之开舍戒故。此释及问答。不能顺文。既失旨归。前解为正。

  次下广解。文分为二。初至灭摈。广明犯相。二不犯者下释不犯相。前文复二。初大僧犯相。二比丘尼下下四众犯相。此戒既尔。诸戒类然。就大僧中。复分为二。初至偷兰遮成犯之相。二方便下轻重相。前文复二。初解戒本九句文相。二三种下重明戒本六七二句。

  前释九句。文即为九。位各有三。谓举释结。或有少者。自是文略。先解初句。释中文二。初总标僧众。次是中下别显犯人。初文名为者。通名比丘。谓沙弥外道等。亦名比丘。相似者。谓犯重人。内实破戒。威仪相貌。似持戒者。见论第七。阿难夜行。见一犯戒比丘而问咄。此为是谁。犯戒比丘应言。我是比丘。此是假名无坚实也。自称者。十诵第一云。自言比丘者。用白四羯磨受戒。又复贼住比丘。剃除发鬓。披着袈裟。自言我是比丘。当此俭年。诈来入道。善来者如下释。乞求者。顺教乞活。着割截衣者。以刀割成。依之进道。破结使者。圣解一兴。众惑斯尽。羯磨者。举受之教。

  次别显犯人。若成戒本犯戒之人。必以羯磨受具足戒。但欲简取犯戒之人。不是为释受缘之义。第二句。共比丘者。诸余比丘。亦用白四受戒。以受法同。故名为共。第三句。释中文二。初劝修持行。次是中下出其同义。禁勒不殊。名为一戒。体性无别。故言同戒。遮制数齐。称云等戒。十诵云。同入比丘学法。释云。如百岁受戒。比丘所学。初受戒人亦如是学。如初受戒人。所学百岁。比丘亦如是学。是中一心一戒。一说一波罗提木叉。同心同戒。同说同波罗提木叉。故名同入比丘学法。第四句有二。初解不舍。二云何下正明成舍。前不成舍。反即成舍。应下文明。后文成舍。反即不成。应上文说。但是绮文。互举不繁。并明前文有七。初有三句。重病坏心。故不成舍。二有三句。重病坏根。三有两句。中边不相领解。准此类余并不成。就四有两句。心境不相应。初句心不称境。次句境不称心。此中应有静。作静想不成舍。戒文无者略。十诵云。若独舍戒。若独想不独独想并不成。第五一句。无心不成。五分。更有不定语。嗔心强逼。不成十诵。又向无所知人。眠人入定。若隔障。若自嗔。若向嗔人。若梦中。若自不定心。若向不定心人。皆不名舍。第六天子下。七句境非。所对不成。七有二句。业不辨了。不成舍戒。准此书等。舍戒不成。五分遣使遣书作相动手。相似语不成。见论亦尔。

  次明舍戒。先解其义。五门分别。第一总定舍缘。第二明舍渐顿。第三对受辨舍。第四作法具缘。第五所舍法体。初门。依俱舍第十五。舍有四缘。谓作法。命终。二形。断善。作法舍者。与受相违。命终舍者。所依舍故。二形舍者。所依变故。断善舍者。所因断故。若日夜戒舍由夜尽。有余部。立犯重舍戒。及法灭时。一切学处。结界羯磨。皆止息故。迦湿弥罗国。毗婆沙师言。犯根本罪。不舍律仪。所以然者。非犯一边。一切律仪。应遍舍故。非犯余罪。有断尸罗。然有二名。谓持犯戒。正法灭时。虽无一切。结戒羯磨。及毗奈耶。未得律仪。无新得理。而先得者。无有舍理。次渐顿门。作法舍者。约位相望。通含渐顿。余三顿失。然作法中。言我作沙弥。及优婆塞。是渐。余言是顿。问若或渐受渐舍。或渐受顿舍。及顿受顿舍。此三可尔。若本顿受。但得具戒。一无表体。如何渐舍。若得渐舍体便有三。如何乃言一无表体。答若依俱舍。三体各别。顿受唯顿。舍无有渐舍理。若依正理。一师所说。虽先不受五十二戒。但受具者。俱得三戒。准依此理。即得渐舍。又可比丘受得。防煞无表。理通三人。有共用义。是故舍时要心舍具。若与沙弥戒同随心。则在以十对。五义亦同之。约位差殊。名之为舍。望无表体。不名为舍。次约受门。善来受戒。是见法人。唯有命终。无余三舍。三归羯磨。具足四舍。八不可过受。或可唯有命终。或可具足四舍。以人不定。义可准知。次具缘门。须具六缘。一有所对。谓同地人。以边对中等。不成舍故。二根具无病非聋老等。三在见闻内。四有舍戒心。谓欣厌心。决定住自性。久思欢喜。自有寂静。五言说辨了。六前境领解。次所舍法体。问凡舍戒者。舍何等法为舍。已生戒善。为因义边。为复舍彼无表戒体。答不舍已生。为因之义。但正舍彼。无表戒体。以无表戒。一形相续为心。厌弃不续名舍。以无舍缘。则有得得。若遇舍缘则无得。得既无得。得说名为舍。虽可无得。亦不失因义。问舍戒不舍已生善者。忏悔不应。除已起业。答善顺理生。恶违理起。顺理力强。已生不舍。违理力劣。故可悔除。又解忏本生心抑伏恶业。以别对余故。得可弥舍。直厌退绝。彼相续不别对余。故言不舍。

  次下释文。文分为二。初厌上欣下。为舍方便。二便作是语下。正陈舍戒。前文复二。初有二句。立两章门。不乐修梵行。是厌上门。欲得还家。是欣下门。次厌比丘下。释成二门。初有二句。释厌上门。贪乐下七句。释欣下门。次正陈舍文中有三。初明直舍。次若复下。无益有益舍。次若复下。毁赞舍。直舍文二。初有十一句。厌上舍。次有八句。欣下舍。然厌上中。见论第七。佛有一百名号。随称皆成舍戒。法名亦尔。谓善甘露法。长短阿含等。悉成舍戒。舍僧四双八辈。无上福田等。亦成舍戒。此以弃背三宝。所以戒失。得戒本缘和上阇梨。今若舍师。戒亦随失。同和上等者。以呹共依师得戒有心厌道。随称皆舍。十诵。称比丘等七众。亦成舍戒。梵行是随戒起修之行。戒是受体律。是其教学事。是所防过境。欣下可解。次文但对上法。有无益舍。略无欣下有益舍文。次毁叹可知。第五句文二。一举章开为二门。二依门解释。释中各三。谓举释结。就释不舍中。文分为二。先明厌欣在心。立章及释。如上应知。二便作是言下。彰羸于口。此中文三。初举所欣居家等法。二我欲下。举所厌境。舍佛法等。三便欲受持下。彰欣于口。上来心有厌欣。亦陈在口。以不决定。但成戒羸。戒羸相者。见论。譬如大王无人持从。复无天冠璎珞。亦不庄严。人见不以为好。故名戒羸。次羸舍可解第六句。五分云。淫法名非梵行法。懈怠法狗法。可恶法。二身交会。出不净。是名行淫法。十诵大同。第七句下。至共畜生者。越人非人三趣最下也。见论。此是下极语。共畜亦得夷。岂况女人。可行淫处者。谓可捉行淫处也。简去极大极小。不可捉者。第八句。自行绝分。五分。名为堕法。恶法断头法。非沙门法。僧祇复云。于法智。退没堕落。无道果分。乃至尽智。无生智亦尔。余如五犯说。第九句众法绝分。多论。有四义。一生四部天龙等信敬心故。二现佛法无有爱憎。清净者共住。犯者摈出。三为息诽谤。若与恶人同事。外道世人。咸生诽谤。当言佛法。有何可贵。不问善恶一切共事。四为持戒者。安乐增上善根。破戒者。生惭愧心。折伏恶心故。

  次解六七二句犯相。于中文二。第一犯不孤起。要由托境而成。是以先明犯家境缘。虽有境缘。成由之造。是以第二比丘有淫心下。对境成犯。前文有四。初总彰境缘三趣之别。二复有下。离明。三趣有五种者。三于三种妇下。五者各三。成十五种者。者虽十五。未明重处。是以第四人妇三处下。离十五者。为三十九处。谓三妇童女。二形者。九处各有三。合成二十七。三种男。及黄门者。六处各有二。合成十二。彼此通收。总三十九。但列文中为成。亦如是故。约九三六二。分为二易。僧祇。男子黄门口中狂眠等。并有缘起。次明对境成犯。文分为四。第一先明自心起犯。六百二十四句。二若比丘为怨家下。怨逼造境。三千七百四十四句。三怨家强捉比丘下。怨逼己境。四十八句。四从道下。结罪分齐。先明自心趣境。境有其四。一觉境。二睡眠不觉境。此二俱活。觉不觉异。三新死。四少分坏。此二俱死。坏不坏殊。准十诵律。坏者据女根明。彼文五十一。云何名形坏。答言若女根烂堕。若干若虫啮。翻上名不坏。此四境上。各一百五十六句。文中觉境。广明下三合说。然对觉境。比丘行犯。长离疮门。总三十九。一一各加隔等四句。是故总成一百五十六。下之三境。准数亦然。四境合成六百二十四句。次明怨逼所以。须明怨逼来者。为释疑情。识知犯不。我先有心趣境。可使境合成重。我先无心。但为怨逼。不曾捡挍。乐与不乐。还同自心境。合犯者。教法太急。事难常行。故须开云。怨家虽能逼身。不能逼心。但不受乐。开使不犯。先对觉境。作九百三十六句。疮门长离。还三十九。且于人妇一疮门。上即有乐等六句。乐相云何。僧祇第二云。譬如饥人。得种种美食。彼以食为乐。又如渴人。得种种好饮。彼以饮为乐。受乐亦尔。云何不受乐。譬如好净之人。以种种死尸。系其颈上。又如破㿈热铁着身。不受乐亦尔。一一乐句。各加隔等四句。四六便成二十四句。一门二十四。十门二百四十。三十九疮门。总成九百三十六句。次下三境。准数亦然。是故总成三千七百四十四句。次明怨逼己境。若其具论九境逼。已合有九个四十八句。文但彰一。余者略无。又可论境虽多逼。己义一。是故不须约境离说。又于己境。二疮合有四十八句。文中略故。但二十四。又复己造他境。既分逼不逼殊。他造己境。亦分逼不逼异。文无自心作境者略也。第四结罪分齐可知。

  次轻重文四。一自作。二教人。三死尸下坏境非境。四明境想。此轻重文。诸戒通有。然有少者。自是文略。文言成者。夷等对违广教。如前对境成犯。慈约广明。岂得此文。即对略说。次教人文三。一比丘教比丘。二尼教比丘。三余众相教。此中为明出家五众。自作教他。两业之别。次坏境文二。初约了心。次约迷说了心七句。上四坏境。下三非境。以非正道。并得兰罪。亦可兰据初入。毛头分齐。不净若出。即结僧残故。五分第一云。坏境过半时。骨时出不净。僧残不出偷兰。又善见第八云。若作出精意。僧残不出偷兰。又解若于正道。初入结夷。后出不净。不结僧残。若于非道作道其道想。初入结兰。后出不净。亦无僧残。虽境有殊。结罪义一。于此不可。有残非残。次迷二句。若于非道。迷为正道。疑为正道。理结偷兰。故云如是一切偷兰遮。又下文云。时有比丘。于大小便中门。弄失不净疑。如是于股间等。乃至君持口中。如是一切若道想。若疑偷兰遮。若非道想。不疑僧残。问此与境想。四五何别。答此是不识境人。执此半坏。谓为重境。疑为重境。不结夷残。但得偷兰。境想四五二句。是识境人。本期重境。乃为轻境成差。迷此为重。疑此为重。此是境差。故结兰罪。又解此实知。是非道生。心作道想道疑境想。心迷非道。为道想道疑。又解此中想疑。约非情外色起。下约情道内色起。据境虽异。迷心不殊。次明境想。此戒及酒。局境制故。上三究竟。下二方便次结下众尼是具戒。禁犯位同。式叉是学。摩那是女名。谓名正学女。沙弥。旧云息慈者不然。今云勤策。勤者是比丘。为勤人所策。故名勤策。尼是女声中呼。位非满足。故结吉罗。同坏根本。齐须灭摈。此结余众。诸戒通然。或有?者。义准应知。以上所作。并皆违教。坏行为此。总云是谓为犯。

  次明不犯。文分为二。初不犯等。据别缘明。次不犯等。约通缘说。别有三。一睡眠无知。自分明不犯。开前逼己。二不受乐胜进明不犯。开前怨逼趣境。此为命难。开非梵行难。一切无有淫意。不作故不犯。开前自心趣境。次通缘有二。一初故不犯。二病坏心故不犯。此?通中。二三两缘。违略之始。故曰最初。广教未兴。故云未制戒。十诵五十九。未结戒前一切淫欲不犯。问佛说狂人不犯。何名狂。佛言有五相。名狂人。亲里死尽故。财物失尽故。由业人民失尽故。四大错乱故。先世业报故。次问心乱有五因缘。为非人打故。或非人怖故。或非人食心精气。四大错故。先世业报故。痛恼者。有五种病坏心。或风发故。或热发故。或冷发故。或三种俱发故。或时节气发故。所缠者。要须始终不忆是比丘故。彼文言。若自知我是。比丘作淫。得波罗夷。若不自知不犯。如此下文亦言实不痴狂。诈为痴狂。与痴狂羯磨者。是名非法。又此通别不犯有五。最初唯开犯广。余四俱开广略。若对诸戒。以明通局。此五不犯。位束为三。病缘一开。事义俱通。最初之人。义通事局。余之三开。事义俱局。

  次明盗戒 总解还四。初明制意。通意如前。言别意者。所以不听为盗。凡是资财形命之本。人情保重。恋着处深。既能舍家入道。诚宜永绝贪求。今乃非理侵他。特亏自守之行。此则嘉声不着。秽迹弥彰。污染僧伦。事不轻小。圣慈愍极。故制防之。次释名者。非理损财。名之为盗。盗是所防。戒是能防。能所通举。故称盗戒。次解具缘。通缘如上。别缘有七。一是人主物盗。以损主为义。物虽有主。转想及疑。亦不成重。故须第二有主想。问想之与知。有何差别。答此二望境。了同迷异。以知唯了。想通迷悟。了境穴彻。名之为想。迷境穴彻。亦名为想。若作知是有主物。即于?缘不便。又顺境想文。故云有主想。想虽当境。盗须满五。是以第三须明重物。物虽满五。转想为轻。亦不成重。故须第四作重物想。想虽满五。无心不成。故次第五须有盗心。心虽念盗须起方便。方便不起。损主不成。故须第六起方便。方便虽兴盗须离处。若未离处属己不成。故须第七举离本处。次解?缘。?通如上。若?别缘。?初八兰。以安双?在初缘故。且?境四者。初句欲盗人物。天物来替。缘于天物。作人物想。二非人物人主物想。三畜生物人主物想。四无主物人主物想。次双?四者。欲盗人物。天物来替。是?初缘。就天物上。复生疑心。为人物。为天物。即?第二缘。此是初句。次非人物。替人物处。复生疑心。为第二句。次畜生物。替人物处。复生疑心。为第三句。次无主物。替人物处。复生疑心。为第四句。次?第二缘。亦八?罪。谓转想有四。疑心有四。转想四者。初句本是人物至境转作天物想取。隐复结前。盗人方便。故云人主物天物想取。第二句人主物非人物想取。第三句人主物畜生物想取。第四句人主物无主物想取。次疑心四者。初句实是人主物。而生疑心。为人物。为天物。第二句为人物。为非人物。第三句为人物。为畜生物。第四句为人主物。为无主物。次?第三缘。有二兰罪。谓?境及双?。各一偷兰。?第四缘。亦二兰罪。而实重物。转作轻物想疑。?五六缘无罪。或可?六小罪。若?第七。轻重二兰。通别合论。具七方便。

  次下释文科同于上。今就漏起呵中。分文为二。一明犯相。第二时有一大臣下发觉呵责。前文有四。一标化处。二出犯人。三明犯缘。四正辨犯。盗缘分二。初明远缘。二摩竭王下近缘。前远缘中文分为十。第一睹失草庵。念造瓦屋。僧祇第二。彼造一房。种种庄严成已有上座来。便与乃至。第三彼念言。我种种辛苦。作房而不得住。傍人常待。如猫伺鼠。成便见夺。奈何可辨。便以工巧作。全成瓦屋。第二时彼比丘下如念造作。全成瓦屋。三尔时下如来捡问。四诸比丘下报佛所由。五尔时下呵责。五分。作烧成瓦屋兰。自现工巧吉。六尔时世尊下。敕令打破。为利无?。见论。无慈众生。作此凡屋。若比丘。多闻知律者。见余比丘所用。不得法即取。打破无罪。物主不得。作是言。大德已破我物。应还我直。七时诸比丘下顺教打破。八时檀尼迦下责破所由。我本造房。为资身用。无事被破。岂得甘从。第九诸比丘下申破所以。汝虽无?。我非自意。但奉佛教。故来破之。第十时檀尼迦下述教修奉。前恨比丘。无事破屋。今承圣旨。自责甘从。十诵法王教破不得有言。五分云。法王所坏。我复何言。次明近缘。近缘文二。第一矫施异计。谬索王材。然执似与之言。以告守材者。故曰汝知不等。第二彼人言下闻王教与多少无遮。次明正盗。言要材者。祇云。王有五牧飞梯材。即便取二牧。持归作屋。

  次发觉呵责。文分为三。谓俗比丘及佛。俗呵文二。一发觉获实。二大德应死下正呵。前文复二。一大臣发觉。捡事白王。二王问取由。更彰罪实。初文有五。一发觉得实。二时大臣下。责与不应。三时大臣下。以事启王。四王报下。显过于彼。五时大臣下。摄赴王所。次王问文五。一问与虚实。二答言不虚。三王索忆念。四引王昔愿文中有三。一举法要与而用。二王立愿与旧不同。但愿有二。一听随意用。是无主物。二不得不与而用是有主物而此比丘执王随意用。言于典材边。私行盗窃。第三王举前愿。须告施行。然多论云。此是比丘垂急之语。准此文中。即是预施计校。五王言说异。

  次明呵责。一王。二庶。王呵文四。一明比丘犯刑至极。十诵第一云。王言我谓无主草木。故作是说。汝今堕大罪中。比丘答言。我出家人。寄居王国。云何煞我。王言比丘去。勿复更取如是大材。王云。我本所施。不及有主。怪哉比丘。作此方便。而取人物。复语言。我是灌顶王。如何因煞沙门。汝今便可速还。诣佛法王。自当以法治汝。二明大王思念不忍。三但呵责敕臣令教。四为宽刑诸臣不分。余文可解。第三佛呵文二。先捡自言。后方呵责。呵中有三。一举。二列。三结。列中有三。一行有违失呵。二违略不应呵。三准俗制道呵。此三各二。一列呵辞。二云何下。执其所作。不应以结文言五钱者。现盗不净物。五钱直者。谓是净物为遮恶人。两言兼举。问何故此戒。独问国法。余三不问。其义何也。答由盗王财。故依王法。余三不由。故不依也。多云。此戒要依国法。盗物多少。得断命罪。依而结戒。淫煞二戒。事成罪成。不问多少妄语。国无此法。是以三戒不问。

  次明戒本。戒本八句。一人。二列物之所在之处。为欲遮防空有。并显此无空处缘起。五分。具有彼云。众多比丘。作如是语。佛所制戒。为聚落中物非。谓空地起过已。乃至呵云。聚落空地。有何等异。呵已立戒。制增空地。三不与者主不舍。四盗心取者。谓是盗心及业。五随不与取者。谓所盗物随取何等。六若为王等者。举俗治法。于中有二。一被大臣执至王所。为之言被。谓被王大臣捉。故言所捉。此但为他执捉。不是治法。二若煞下。始是治法。由此捉有所言治。有若字即是。大臣是能捉人。王是能治者。亦可王与大臣。俱是能治者。故言若被王王大臣所捉。若煞等又此治法。旧人准祇解云。若捉。是王先祖治法。若缚。是王父法。若驱出国。是瓶沙王法。若煞。是阇王法。若顺治法作文。应云。若捉。若缚。若驱出国。若煞。而此文中。谈法不次。或有以文错故。改从义正。今详异说。实冒经文。回换圣言。事不轻小。所以尔者。以制戒时。瓶沙身在。子阿阇世。犹未登位。如何悬知。后王治法。而预牒入戒本中。来又捉与缚。若是先王治法。王既崩久。法不施行。如何今复。牒入戒本。又彼文中。总无阇王煞法。先祖拍头。不言是捉王父。驱令出城。亦无有缚。又彼戒本正文。与此无殊。如何释者。妄情乃尔。今释瓶沙王时。已立煞法。如上缘云。大德应死。以此故知。国有煞法。又僧祇云。煞者夺其命。是名为煞。五分云。煞者以刀仗等。断其命根。十诵云。云何煞我及众人。曾言此比丘。决定应死。呵责便放。问既有煞法。如何复有缚驱出国。答此等治法。瓶沙具施其罪轻者。用余法治罪。若极者。须加重法。故十诵云。汝今堕大罪中。明知更有非大罪法。此文既云。五钱应死。明知四钱等不死。用余治法故。僧祇。问王治国。盗齐几钱罪。应至死。盗齐几钱。应驱出国。盗齐几钱。应用刑罚。问所以须举王治赋法。答为盗王材被王治故不同。旧云。准俗制道。汝是赋等。是呵责言。七八可解。

  次下广释科与上同。就比丘犯中。文分为二。初解成犯相。二方便下轻重相。前文复二。初略释戒本八句。第二有三种下广解戒本。二三四五四句。然前略释。文有可解。于第六句中。但解能呵捉人。不解治法。次广释中。细观文相。亦解第五句。以广释中。有重物之言。明知即是。略释之中。随不与取五钱。五钱直义。旧云不释。第五句者。不识文意也。又将第三句。是物体者。义亦不然。以释此句。但云主不舍。且欲释主不舍。未即论其物体。其第五句。方是物体。于中文二。第一合解业心主物。旧以不善。文意遂作。顺逆次第。今谈实义。故须废之。第二处者已下释上处问。初中有四。增数谓三四五六。问凡增数法。以一为初。如何此中。用三为首。答夫论盗业。不过自作教他。然教他中。有现不现。为此从三为始。不得以一为初。若从一增。收义不尽。论自不摄他。言他不摄自。尔者。若三摄尽。不应更增。既亦更增。明知不尽。既俱不尽。等更须增。并以未同。应从一起。解文中更增。但增离处。重物盗心。论其取业。此三已足。由三足故。以足为初。尔者初位虽尔余位云何。答由初为法。余无减增。故并相从。以三为首。又可此之增数。随举一门。不可于中。浪相比决。初数本中。文分为二。前之二三。释盗业及心。后之三三。解不与及物。如此分文。贯通下位。又可此之四位。准其增数。并悉通解。戒本三句。且依前释。前中又二。初三解盗业。即上取字。取有三种。初一自盗业。下二教人业。以教人现前。名为看取。教人不现。称云遣取。自无不现。但云自手。次三及释盗心。虽是他物。己想不成。故须非己物想取。虽非己想。暂取不犯。故须非暂取。虽作永心。同意不犯。故须非同意。此三展转。反解盗心。问所以盗业。盗心文中。结罪下三。物主之上。不示犯名。答略也。又可以二影三。结义皆等。更作异解。不顺宗文。

  次解物主。文虽有三。位束为两。初之三句。谓如地中伏藏。主心不知。故作他物之名。第二三者。主心知有属。主义显故。作有主之称。此之二位。虽知不知别。皆损正主。第三三者。谓是护主。又更一义。初三是总。凡非己物。即是他财。然以总相难知。复须离辨。以他有二。一损正主。他即有主。有主想是。二损守护主。他即他护。他护想是。总别虽三。其唯二主。然五分中。亦有二主。物属他。他所护。不与而取。是名盗心。十诵。释主总有四句。一者有守护。二者有主。三者无守护有我所心。四者有守护。无我所心。是中初四两句。是护主。二三两句。是本主。诸律解释虽殊。其唯二主。于此二主。互望成?。财属既殊。义无俱损。次增四中。初之二三。各增离处。为成业心。后之三三。各增重物。为欲简轻。增五之中。前之二四。各加重物。亦为简轻。后之三四。各加盗心。为成正盗。问所以物主至五。即休业心。更增至于增六。解下三物主之上。先有离处。更增重物。盗心至五。即尽不至增六。前之二三本中。先无离处。遂于本三之上。更增离处。重物盗心。为此故须至于增六。旧作具缘。及滥解者。便是繁杂。不能具陈。问所以须言非己物。非己物想。答以若己物作非己想。纵有盗心。亦不成犯。故须非己物。复作非己物想。此二合为一句。更加盗心故六。问文中但云六种亦如是。所以得知。加者是盗心。答以下增六盗心。文云。非己物想。不暂用想。非亲友想。重物盗心。移离本处。故知此文亦加盗心。又下文但至增六故。此文中。不至七八。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二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二末

  次解处门。先列章本。有二十六。旧人科章本云。前十三章。就处以明盗。二寄信下八。就所取物以明盗。三同财业下五。违要以明盗。此且强作异同。未顺文意。次下依章解释。然释之中。有三十四章。以乘担村兰。若田处所船水。此八各兼坏体。故成三十四。然诸章中。各有举释。以皆结罪。故无结文。亦可略无。初文七句。一列物之所在。二属主。三盗心。四所取重物。五取之方法。六离处。七结罪。此中举有主。摄有主想。举重物。摄重物想。即是七缘具足。亦可略无想也。初门既尔。下皆类然。然有少者。自是文略。七中初句可知。

  第二主者。不过三宝别人。先解三宝。四门分别。第一明盗结业。第二互用辨违。第三出贷得不。第四瞻待宾法。

  初门先定盗佛物罪。然盗佛物。此律无文。祗中犯重。彼文第三云。比丘作摩摩帝。若塔有物。众僧无物。便作是念。供养僧者。佛亦在中。便持塔物。供养众僧。佛言夷。此作僧用。尚结夷?。况盗入私。不成极罪。又复余趣报早盗得轻者。佛境尊高。宁容不重。又解。盗得兰罪。以佛于物无我所心。不生损恼。义同非人。故涅槃第七云。若有长者。造立佛等。以诸华鬘。用供养佛。有比丘。见华贯中缕。不问辄取。犯偷兰遮。又十诵五十一云。若盗塔寺精舍中供养具。若有守护。随计直犯。若不直五钱偷兰。既望护主成重。明知约佛不重。尔者如何僧祇成重。答或可更应别有护主。或损本主施佛功德。故奈耶第一云。若盗佛塔寺物者。谓檀越施与塔寺。断彼施主福结罪。又解。今详圣教重轻等文。佛物罪中。应分二类。谓佛在日。盗得成夷。以亲是主。摄物差别。若涅槃后。但犯兰罪。以入非情数中。不同现在。故婆沙正义。于佛处得罪。如人盗圣僧钱。必得重罪。以上座身现在。自为物主。若盗余般圆寂者财。非亲为主。但获兰罪。又如有人。身若现在。盗望现主。结以夷名。或若死后。立厝安物。若有盗者。但获兰?。佛境亦然。宁不同此。比以诸文不定。说者怀疑。作此校量。可袪情惑。问盗物结业。如上所明。未知佛像合得何罪。多云。为供养故无罪。若为得钱。转卖偷兰。十诵亦言。盗得偷兰。若尊敬心作念。佛亦我师。清净心取无罪。此应无主。或本心通。若也本主无心兼为。但自供养。计直成重。故伽论第八云。取佛舍利有主。为自活偷。满五夷。不满兰。若憎恶取彼此俱无。偷兰。为供养故。佛是我师。我应供养。满五吉罗。

  次盗法物者。以此非情别望损处结罪。故下文云。时有比丘。盗取他经。作念佛语无价。计纸墨直。疑。佛言得五钱夷。十伽五分并同。多云。盗经不问供养不供养。计直成重。此以损主读习功德。不同盗像有遥敬义。又可造经本心通为。但作净心。计不成重。此则像经义齐。论文牛举。上来但明盗经。不论法物。准经既重。物亦同然。故伽论第八。偷经物满五夷。

  次盗僧物者。教无定说。解者多途。一解。盗得兰罪。以望十方不满五故。故多论第三云。若盗僧物。五钱已上重兰。四钱已下轻兰。虽无夷名。兰逾尘数。又以此文。现结兰罪。善见。若取僧物。如己无异。行用与人得兰。又解。僧物分为四例。一常住常住。二十方常住。三现前现前。四十方现前。于中结罪轻重可知。此由教含轻重。故作四例。科分望得。顺教无违。故作斯解。今详。此说转更违文。但是解有随情。妄为阶级。且如第二物类。岂得唯兰。第三物中。属别非众。故今正解。僧物分二。一十方常住。二十方现前。其常住物。盗得夷罪。文中但言属主。不简僧别。僧既成主。盗理成夷。其罪或望护人。或于僧结。此物十方僧众。若有可分之义。可使不满五故。但结兰罪。然十方众。既不合分。如何约彼。而成轻罪。但望十方。有共用义。又僧祇第三云。比丘作摩摩帝。塔无物。众僧有物。便作是念。天人所以供养僧者。皆蒙佛恩。供养佛者。便为供养僧。即持僧物。修治塔者夷。将供佛用。尚结夷?。况费入私。不成究竟。又五分二十八。有比丘盗心。贸僧好物。生疑问佛。佛言贸直五钱犯。又大集经三十三云。是诸比丘。乃至未盗众僧田宅。园林。奴婢。驼骡。牛驴。如是等物。难可了知。是名破戒初相。若盗如是等物。是名破戒等相。是相出已。失比丘法。是波罗夷。非沙门。不得与如法众僧同共止住。应当摈出。尔者如何此及余文。有结兰者。答此文不据盗损。且结碍僧用罪。善见第十。如己物行用兰者。不言有盗心。其次即云。若以盗心取者。随直多少结罪。以此取文。极须思审。多论。直言僧物。不定色类。或是十方现前。望人不满五结。次十方现前者。如僧得施。及亡比丘物。未作法前。理望十方。不满五故。结以偷兰。若已羯磨竟。即准羯磨数结。故婆沙云。若盗命过苾刍财物。于谁处得业道。答若已羯磨。于羯磨众得。若未羯磨。普于一切善说法众处得。俱舍亦然。

  第二门。于中有二。一三宝互。二当今互。初门若三宝相望。俱不得互。如僧祇中摩摩帝。以塔僧物。互用成重。此律下文。施佛竹园。佛言施佛及四方僧。若但施佛。僧不得用。以此故知。施主本心。通施三者。即有共用之义。若各限约。理即不通。故多论第三云。若塔地华不得供养僧法。应供养佛。亦得卖取钱。以供养塔。若属塔水。功力由僧。残水多少。善好筹量。次当分互。佛物差别。分之为二。一是胜义。二是世俗。言胜义者。谓是宝物。若人施入宝者。应悬塔中供养。故多论第五云。仙若在世时。若施主言供养佛。则色身受用。若言供养佛宝。则色身不得受用。应着爪塔发塔中。施心供养法身。法身长在故。次世俗有三。第一佛受用物。谓是堂宇帐座等。此文云。佛有衣钵房等。一切天人。应可供养。第二施入佛物。谓诸文中。许令出息者。是故十诵五十八云。塔物无尽者。毗舍离估客用塔物。翻转得利供养塔。是人求利故。欲到远处。持与比丘令得利供养塔。比丘不受。白佛。佛言。听僧坊净人。若优婆塞。出息塔物。得供养塔。此回转物。得买受用物。及供养具。故新后分涅槃经上卷云。佛告阿难。若佛现在。所施佛物。僧众应知。若佛灭后。一切信心所施佛物。应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宝幡盖。买诸香油宝华。以供养佛。除供养佛。余不得用。用者则犯盗佛物罪。此经传来。恐非真也。五百云。佛物得买供养具。第三供养佛物。僧祇三十三云。塔有华果园。是中出华。应供养塔。若檀越言。尊者是中华供养佛。果与僧。应从檀越语。若华多者。得与华鬘家。语言尔许华作鬘与我。余者与我尔许直。若得直。得用然灯买香。以供养佛。及得治塔。若直多者。得买佛无尽物中。又云。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支提。支提得安佛华盖供养具。若有言。佛贪欲嗔恚愚痴已断。用是精舍供养为。得越毗尼。罪业报重。又言若佛生等大会日。得持供养佛塔中。上者供养佛塔。下者供养枝提。次法物亦二。一施宝物。即是胜义。故多论云。应悬塔中。不得作经。及与说戒诵经人。次世俗亦三。一受用物。如箱巾函帊等。二施法物。多论云。若直言施法。分作二分。一分与经。一分与读诵经人。三供养法物。准佛应知。言僧物者。施宝如上。应悬塔中供养。此是胜义物。故多论第五云。若施僧宝。凡夫僧。圣人僧。不得取分。以施僧宝故。此物应还付施主。若无施主。应着塔中。供养第一义谛僧。若施众僧者。圣僧凡夫僧。俱得取分。以言无当故。此是世俗物。此物通回转用。若持僧食。出界而食。纵使鸣钟。亦不免盗。虽供僧用。属处定故。下文。二处同利。必以羯磨通该。若但得者。岂繁须法。十诵犯吉。以还供僧。现前物互。准义应知。

  次明出贷者。僧祇第三云。若塔无物僧有物者。得如法贷用。但分明疏记言。某时贷用。某时得还。僧贷塔物亦尔。彼知事人。若交代时。应僧读疏分明付授。若不读疏。得越毗尼。又准十诵五十七。别人亦得贷僧塔物用。彼有一住处比丘。属塔物自贷用。是比丘死。是事白佛。佛言。衣钵物还计直输塔。余残僧应分。次贷僧物亦尔。

  次瞻待法。此下律文。有一住处。众多痴比丘。集在一处。时尊者波离。至此众中。而诸痴比丘。都不瞻视迎逆承事。波离以是。即日离去。比丘白佛。佛言。若有三藏比丘来。当往半由旬。迎逆承事。安处洗浴。给其所须饮食。若不尔者。当如法治。既言给饮食等而供给物。不言常住现前。准与知事人衣。是十方现前物。亦可用常住物供给亦得。如知事人。与福饶类。十诵三十四。分药人和合平等分。若有贵价药来者。应别举置。若病比丘索者。应与两钱半价药。若索多者。应从索直。五分二十一云。比丘有拘摄。四方僧有伽梨。佛言听贸易。若价有多少者。应须互陪。若贫无物可陪与僧。而必是少欲知足。亦听与之。余衣亦尔。僧物供僧。白衣绝分。故大集经四十二云。但是众僧所食之物。不得辄与一切俗人。亦不得云。此是我物。别众而食。然于众僧。有损益者听。故僧祇第三云。若损者益者应与。损者。贼来诣寺。索种种饮食。若不与者。或能烧劫寺内。虽不应与。畏作损事。故随多少与。益者。若治僧房巧匠。及撩理众僧物事者。应与前食后食。及涂身油非时浆等。若王及诸大势力者。应与饮食。是名益者。十诵。有众多王臣。数数诣竹园房舍观看。若来时索食薪火灯烛。若与畏犯。不与惧作患。不知云何。以事白佛。佛言应立分处人。立分处人已。不白众僧。得用十九钱供给少。若更须。应白僧竟与。又若练若处。有贼来乞食。作食人言。食不由我。不得与汝。汝自从沙弥索。诸贼即从沙弥索。沙弥言。我不得与汝。汝自从知食比丘索。即从知食比丘索。比丘言。为僧故办是食。不为汝等。贼相语言。是比丘。何肯与我。便捉一比丘。手脚截腰断。诸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若有如是怖畏处。若少乞少与。若乞半与半。若都索都与。莫以是因缘故。得大衰恼。问文中遣立知事处。当三宝财物。及盗损中。亦望护主成业。而全未知何人堪作。答凡知事者。必须识性昭敏。明练毗尼。善达开遮。洞知持犯。至于随务量据。不率己心。行洁冰霜惧来业道。如此之人。方堪执物。斯则远继前踪。遐开后辙。自有屋愚下辈。志性倡狂。不识圣制根由。亦迷业道轻重。直畅无明之庆快。不忧永劫之沉沦。斯乃佛法疮疣。僧中息肉。以兹慰喻。幸可思之。一旦漂零。悔之何及。岂得更纵顽心。便谓三涂可讷。斯则四山奄至。五痛焦然。故大集经四十二云。若有四方常住僧物。或现前僧物。笃信檀越重心施物。或华果等诸物。一切所须。私自费用。或持出外。乞与知识亲里白衣。此罪重于阿鼻地狱所受果报。又三十三。佛言有二种人。堪作僧事。何等为二。一者具八解脱阿罗汉人。二者须陀洹等三果学人。堪知僧事。供养众僧。诸余比丘。戒不具足。心不平等。不令是人为知僧事。宝梁经上卷云。佛告迦叶。我听二种比丘。得营众事。何等为二。一者能持戒。二者畏于后世。喻若金刚。后有二种。一者识知业报。二者有诸惭愧及以悔心。复有二种。一者阿罗汉。二者能修八背舍者。迦叶。如是二种比丘。我听营事。自无疮疣。圣教既然。即为永诫。宣人轻犯。获二愚痴。

  次别人成主不者。于中有六。第一守护主。见论第九云。若为三宝别人。守掌财物好恶之心。合陪不是。又如十诵四十七。六群比丘。与一比丘。作善知识。是比丘寄一比丘钵与六群。是钵中道破。是比丘见六群作念。若不自语。或多索价。便语彼知。六群言。是汝钵破不。答我钵不破。汝偿我来。是比丘白佛。佛言。若好心捉破者。不应从责偿。彼下文亦言。若好看失不应偿。若不好看失应偿。若论借物损失。一切须陪。不得论心有好有恶。

  第二守视主。十诵第六十。守还人与比丘衣。比丘不取。作是念。是中谁是檀越。谁是主。是事白佛。佛言但随施者受。此律下文。守视人及贼。与比丘佉阇尼食比丘意言。此非彼食。不受。白佛。佛言此即是檀越食。听净洗手受食之。理应任彼自施。不合从乞。此但守视。非正物主。若从彼乞。便是教盗。

  第三盗贼主。贼盗得物。即名为主。故下文云。他盗取物。而夺彼盗者物。疑。佛言夷。伽论第四云。有诸贼施比丘衣。比丘疑故不敢取。乃至佛言。作施主意取。十诵第六十云。诸贼破城邑已。后官力来围。是贼怖畏急故。持物施诸比丘。施已便去。后诸白衣见物。从比丘索。是事白佛。佛言莫从贼取物。若贼主与当取。取已染坏色着。若坏色已。主故索者当还。以盗得物。即成属己。故夺得重。施复成施。问物入贼手已。后见得取本物不。答诸文不定。一解。依此律文。不问心断不断。皆不合取。尔者鼠偷胡桃。六群住取。以属鼠讫。应得吉罗。所以望本人主。而成重罪。答畜生无心盗取。或未离处。不属畜生。望人成重。尔者鸱鸟亦然。何以无罪。答此已离处。不属女人。又解。若更思文捡义。或同余律。若作舍心。后不得取。若无舍心。后还得取。此律复云。去寺不远有村。诸鼠往村中取胡桃来。在寺内成大聚。六群比丘。以盗心取食。观此文势。亦是离处。但以人主不知。摄为己有。六群取时。作人物想。故望人主成重。不据畜生。其鸱鸟肉。主作舍心。以属鸱鸟。取之无罪。尔者文中结重。何不问心。答以此文中。不了说故。佛判得重。明据舍心。上来二释。各据一边。犹未能通诸教本意。然今会释犯不犯相。须据二心四句简定。唯有现前行盗。物主不作舍心。盗者未作得想。此取无罪。如五分二十八云。有一比丘。为贼所剥。诤得衣物。生疑问佛。佛言不犯。又如僧祇第三云。比丘盗马乘走。而马主觉。即乘马逐。其主不作失想。比丘不作得心。未犯波罗夷。若马主作失想。比丘作得想。波罗夷。牛等例然。或可盗者虽无得想。其失物主。已作舍心。舍已更取。决定成重。故见论第九。比丘夺他园。令园主疑兰。园主作舍心重。多论第三。若先心已舍。正使己物。亦不得取。取计成罪。又伽论。施已还取。亦成盗犯。或可物主虽无舍心。其盗物人。已作得想。对此若取。还成夺贼。前人摄物属己。已作得心离处业成。何容更取。此若取者。深违正理。故见论云若园主未作舍心。比丘取园。作决定得想。波罗夷。多论云。若先失物。作心未舍。还取此物。计钱成罪。或可主作舍心。盗者作其得想。此之一句。事是绝言。因明僧物入贼手已。后见本物。更得取不。古旧解云。若盗僧物。一切得取。以其前人不成自入。又以前施是施。后施非施。此之二解。俱违正理。智者于中。理应思择。然众僧物。还须捡验得舍二心。若其众僧。已作失想或可盗者作其得心。更取此物。必定成重。僧物若其不成自入。盗者即应不成业道。盗者既计业成。夺者。何容无罪。

  第四收因主。如似破家人。财合入官。僧祇四十云。若犯官事。未被收录。又未藉财。寄者得取。若已收录藉财。语言。世尊制戒。不得受是。若言我与塔寺得取。不得覆上而去。当露持去。若有问者。当言塔物僧物我物。若听者善。若不听者还。

  第五狂人主。伽论第七。狂人边得取衣不。或得或不得。云何得。不知父母等所在。自持物施。比丘得取。云何不可取。父母等可知。不自手与。不可取。又第四云。有比丘取狂人衣。彼见已语言。莫担去。比丘答言。后当还汝。寻生疑悔。乃至佛言。不犯波罗夷。犯偷罗遮。

  第六北方人主。十云。盗天北方人物犯兰。以彼无我所心故。余方成重。皆据此方钱断。见论第十。帝释立店贩卖。比丘天眼观知而取。帝释?惜。还不无犯。以是应化物故。次非畜者。此文不明。五分。盗非人物兰。畜生物吉。

  次明盗心。祇中。好心互用佛僧物。亦成盗心。所谓痴心犯也。十诵五十一。有五种取。苦切取。轻慢取。以他名字取。抵突取。受寄取。伽论第七。有五种取。谓强夺取。耎语取。苦切取。受寄取。施已还取。下文有五种贼心。黑闇心。耶心。曲戾心。不善心。常有盗他物心。复有五种贼心。决定取。恐怯取。寄物取。见便取。倚托取。

  次明重物。要五钱已上。问未知此是何等五钱。答准其道理。随用国所用八种钱中。计五成重。故下文云钱者上有文像。国土所用。僧祗第二。告诸比丘。从今当知。十九古钱名一罽利沙槃。分一罽利沙槃。分分为四分。若盗一分若一分直。犯波罗夷。所言四钱三角者。依此准也。又十诵五十一。问如佛所说。若比丘盗心取他物。乃至五钱。若直五钱物。得波罗夷。云何是五钱。答若一铜钱直十六小铜钱者是。计今小钱合八十成重。虽尔且依前说。

  次取之方。埋藏牵挽言辞攻击等。随设损财之仪。皆成盗罪。

  次明离处。差别为二。一约离处明离处。若准多论第三。若舍物同主。离地成重。曳而不离。未出家界偷兰。出界始重。若舍物别主。离本处即重。异邑上亦同此例。若依此文。但离处即结。不论主物同异。第二有无离处明离处。此中多句。一文书成。如非法断类。见论第九。若?地作字。初?一头兰。?两头重。二言教立如偷夏唱大。见论十七。若比丘实一腊。妄言二腊。依二腊次受利养。计钱犯重。一切言词辨说等皆同。三移标相。下文。时有比丘分地。盗心移他地相。彼疑。佛言移标相。若直五钱夷。见论。若有二标。举一兰。举二夷。若有三标。一吉。二兰。三夷。若有众多标。前者并吉。后第二兰。末后者夷。四堕筹。谓分物及付受。下文时有比丘。盗心倒易他分物筹。彼疑。佛言。举筹便波罗夷。五转齿。谓赌物人转彩。或更异门。盗他田宅。政击破村。烧埋坏色。空中吹毳。鸟杙断流。及明了所明。内界等类。不能具陈。

  次结罪者。问诸外财物。一切有情共业所感。何故盗者。唯于财主得罪非余。答婆沙二十一云。财主于财摄受守护。余则不尔。是故盗者。唯于财主得罪非余。复次财主于财。作己有想。盗者于彼。作财主想。故唯于彼得罪非余。实论第九。问曰一切万物。皆共业所。生。劫盗何故得罪。答虽从共业因生。因有强弱。若人业因缘强。又勤加功。此物则属。

  次乘上盗物。主物同异。准上所明。盗取乘体四足举遍重。言从道至道等者。但是取者。方便之心。非谓要至非道等方犯。如观军之类。盗担亦然。次空处者。谓空中所有属主之物。见论第九。空中鸟等。若捉牵尾离头处重。傍牵左翅过右翅亦重。上下亦然。次上处者。谓在树㰚杙等。次破村体。机开等者。是破村之计。若以此计。破村损财。皆成盗罪。兰若者。村外空地。此文不定近远。五分。聚落外尽一箭道。有惭愧又所便利处。次船者。僧祇第三云。顺牵尾过头处。倒牵头过尾处。若右边傍牵左过右者夷。左边傍牵亦尔。车亦如是。次盗水中物。十诵云。水中浮物来下。比丘取。直五钱夷。若捉留住。后水到前夷。若沉着水底。若举离水俱夷。复次有主池中。诸有主。比丘以偷夺心。取是诸鸟夷。若沉着水底兰。若举离水夷。复有无主池中。诸有主鸟。比丘偷夺心取夷。若沉着水底夷。若举离水亦夷。次不输税者。僧祇第三云。世尊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应输税。若卖买者应输税。既白衣应输税。若有应税物。而比丘为隐。得免者重。准文比丘无输税法。若有非理税者。方便得脱无罪。若此有罪不与贼物。亦应是犯。次园及物同异如上。次二足众生者。十诵六十。有贼捉弟子将去。和上还夺取。生疑白佛。佛言若决定属贼。得重。若未决定无罪。阇梨亦尔。又贼捉一比丘将去。还自夺身走来。生疑白佛。佛言自偷盗身无罪。次同则业。或是私心隐藏。或公强不与。满五皆重。次共要者。劫偷得物。契要共分。盗心隐藏。满五者重。此中有二罪。一以盗物故。财主边得一重。二以隐物不与共要人故。复犯一重。伺候者。伺其处所通塞之状。守者守护此物。外更经求。看者虑有发觉。恐事不成。

  次解重轻。于中文三。一自作。二教他。三境想。初自作业。举上自手取。以明轻重。二教人业。举上遣取看取明其轻重。三境想者。举上物中三三句。以明轻重。盗心傍通。理该余位。自作位三。一求过五。二求正五。三求减五。此三各四。合十二句。前四句中。初句是克。下三通二。初句可知。第二句。克之与漫。俱一夷罪。问克求过五。今但得五。不得过五。如何无犯。答虽复克求。过五。以具三同。得将过五。方便成五方钱重。第三句。若本漫心。今得减五。为?重物。但得一兰。若本克心求过五钱。今取减五。结二兰罪。一取减五。究竟偷兰。二?过五。方便兰罪。问所以此句不相成耶。答过五减五。虽同一主。以?下二。故不相成。不同前句三义具足。第四不得方便一兰。第二四句。第二是克。余通二心。释同前位。第三四句。第三句克。作通二心。问本求减五。今得过五。不得减五。应是吉罗。如何此中。明夷隐吉。答先取减五方便吉罗。后取过五方便偷兰。览轻成重。因果相顺。故得夷外无别有吉。若尔前求过五。得减五钱。亦是重轻位别。何以即结二罪。答前以先心取重。因以结兰。后取减五。方便但吉。先重后轻。因果颠倒。不类此故。不得相成。又解。不得减五。别结吉罗。所以知者。以本期心。但取减五。今见过五。理应事止。事既不止心。更别生心。以别生心。定有方便。不取减五。方便成过五重。次句同前。余二可解。次教人有十六句。前十二句。但教人为异。句不异前。唯求减五。四句之中。前前二句。能教局克。故犯偷兰。所通二心。一向夷罪。问教求减五。得五过五。望能教人。不得减五。此应结吉。何以亦兰。答以五过五。含其减五。第三俱克。第四俱通。次下四句料简。教人能所差别。此唯对前八句以简。以言教人。求五过五。不言减五又以减五。能所前已别故。此四句中。前之二句。料简重轻。次下二句。料简犯不犯。初重轻者。前八之中。物数增减。能所同犯。今此数同。但物体异。谓青黄等。或物体同。而取处异。未知此二。同上犯不。答不同上文。谓此所重能轻。如文说者是。次下二句。体处虽同。而能所以异。未知此亦同前犯不。亦亦不同前。如文说者是。若定克漫。前二下一。能教局克。所通克漫。第三能通二心。所克无罪。第三境想两重。前对重物。后约轻物。此之两重。皆约犯不犯境。成以本迷齐各四句。若对上数境想。合有三重。但以五及过五。咸是重位故作两重。摄法斯尽。问所以不对重物。重物想。作境想耶。解文言有主有主想。五过五钱。明已含说。次不犯中。与想取者。谓无盗心。反前不与。己有想。翻前非己有。番扫想取。含反主物。三三句暂取。反前不暂取。亲友。反前非亲友。

  次明煞戒 约类总明。四门分别。一约人趣。二明父母。三煞罗汉。四出佛血。

  先解初人。谓非恩养。及以福田。此中开四。先明制意。通制如前。言别意者。人者报逾下趣。蕴义怀仁。智越上天。厌增修胜。又以我执心固。爱寿命于遐龄。怨结情强。递相仇于累劫。既而形披忍服。诚令怀悲。如何不顺所宜。翻行煞戮。故失掘经言。一切畏杖痛。莫不爱寿命。取已可为譬。勿煞勿行杖。以斯义故。立制防之。次释名者。旧解不然。今解息风名生。依身心转隔断不续。名为煞生。人名别于蕴上建立。或复生者即是命根。谓以恶心。隔断他命。乃至一念。应生不生。故僧祇第四云。人者有命。人趣所摄。夺命者。令彼命根不相续。四大分散。是名夺命。此文复云。人者从初识至后识。而断其命。此是戒之所防。戒是能防。能所通举。故名煞生。三解具缘。别缘有五。一者是人简余轻故。二作人想。想疑亦轻。三有煞心。无心不犯。四兴加行。若无加行。境不可坏。第五加行虽兴。命若未断。所规未成。思心不畅。故须断命。第四?缘。言?别者。若?初缘八句兰罪。?境双?。各有四兰。旧立境差。四境来替。至此?中。不论同趣。此是义途疏略。前后相违。今解。同趣无差。加天为四。且阙境四者。一本欲煞人。天来替处。缘天作人想。二非人人想。三畜生人想。四杌作人想。次双阙四者。一本欲煞人。天来替处。名为阙境。于上复生疑心。为天为人。即是阙心。此由境心俱?。名为双?。二本意煞张。非人来替。复生疑心。同前二?。三畜生疑。四杌木疑。问境心二缘。各依缘?。别阙理尽。何须辨双。答对异起疑。不同?初。疑当异境。复异第二。以此不同。更明双?。问虽有斯别。莫不?二。?二义齐。何须更辨。答若不出者。人情意谓。疑当于异境。不成人方便。为成人家方便。故须更明。问所以辨双。是疑非想。答想由一向。不得成双。如人非人想不?境。非人人想不少心。疑中非本期故?境。犹豫故?心。此以俱?。得名为双。此之双?。寄在初缘。故单双?。各四成八。次?第二。想疑各四。转想文一。义含有四。一人作天想。二人作非人想。若本迷人。作非人想。煞人无罪。非人有吉。今文结兰者。为本煞人。临至境所。转作非人。由此转想。不畅前思。令前偷兰。住在因位。举后转想。结前心兰。故言人非人想兰。如三羯磨。舍者三兰。舍是善心。岂容有罪。但由举后舍心。结前方便。故言舍者三兰。此亦如是。问人作非人想?心。故结前心兰者。非人作人想?境。故结前心吉。答?境之中。本意煞人。人想煞心。恒在本境。但为非人境差。令前业?。即是煞人方便前生。非人之境后起。犹是举后结前偷兰。比于转想。本异两殊。不得见想名同。抑令齐一。三作畜生想。四作杌木想。次疑?决正。义亦含四。一为人为天。二为人为非人。三为人为畜生。四为人为杌木。次?第三。全是无罪谓落开缘。故不制犯。或可容得提吉。谓打道俗二众。?四无罪。不制单心。或获吉罗。以未发业。?五便获轻重二兰。此等通别。具七方便。人趣既尔。余三类然但轻重殊。不能繁具。

  次煞父母。是恩养非福田。先明别意。言父母者。身生之本。加以庭训义深。养育恩重。诚宜候志起居。七旬已寐。承颜侍觐。五恭匪[虚*予]。何期孝悌无思。翻怀逆虑。煞父害母。何恶能过。但以人命不殊。同结夷罪。违恩背义。复得逆名。故五分二十云。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形。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又增一经云。供养父母功德果报。与一生补处菩萨一等。益福既多。损罪弥重。以斯义故。制不听为。释名可解。次解具缘。别缘有五。一人父母。二父母想。三煞心。四兴加行。五断命。第一缘人父母者。简异非畜。或若非畜。自煞父母。及人父母。亦不犯逆。唯有人类。煞人父母。然于人中。除去北洲。扇?。半择。无形。二形。此等并无律不律仪。由于染净二中。无增上用。所以者何。彼身法尔。志力微劣。不能作律仪不律仪器。又解。彼等皆由根不具故。父母于子。爱恋心少。彼于父母。亦复不起殷重惭愧。又是生身父母。养母不成。诸所作事。应咨养母。次第二缘。要须母作母想。故婆沙一百一十九云。若于非母。作母想害。及于母作非母想害。俱不成逆。于父及余。应知亦尔。若本漫心。虽作余想。由心无简。亦成逆罪。次第三缘须有煞心。若作打心。或复误煞。皆不成逆。如子执杖击父身蚥。母隐在床。谓余而煞。第四不起加行。亦无无间。如人扶持父母。经过险路。恐有贼来逼令前进。父母颠仆。即便丧命。以无加行。不成煞罪。次第五缘加行究竟满足成逆。故俱舍十八云。若于父母。起煞加行。误煞余人。无无间罪。于非父母起煞加行。误煞父母。亦不成逆。但使加行究竟成满。设形改转。亦成逆罪。以依止一故。由如是义故有问言。颇有女人非母非罗汉煞成逆耶。答有。谓父转根为女。颇有男子。非父非罗汉。害成逆耶。答有。谓母转根为男。尔者若但打时。亦得打父母罪不。答曰不得。尔者煞亦不应得成逆罪。答打本就位。不据恩养。如打现父。结同余俗。何况转根。不就位别。次?别缘。准同人位。然此余人。望父无逆。亦应得作心境差句。但以余人。单唯?理。不?教名。故不辨也。

  次煞罗汉。是福田非恩养。言阿罗汉者。道契无生。证六通而自在。腾晖有顶。作九地之津梁。既圣既尊。是归是救。能利能益。可敬可崇。何容纵彼愚情。损伤胜境。恣其顽意。煞害德田。但以人同夷罪。道满逆?。过状不轻。双标理教。次释名者。煞义如前。言罗汉者。婆沙三十二云。罗汉名应。阿之言不。于诸界趣。不应流转。故名不应。又云罗汉名贼。亦名为怨。阿之言无。无烦恼怨贼。故名阿罗汉。又九十四云。应受世间胜供养故。次具五缘。一是阿罗汉。以彼身中具诸胜德。坏德所依。故成逆罪。问煞余学人。如何非逆。答由田不满。不成逆?。故婆沙一百一十九云。前说无间由二缘得。一背恩养。二坏德田。害诸有学。非坏德田。以彼身有功德。亦有过失。有妙行亦有恶行。有善根亦有不善根。复何因缘。辟支非逆。解凡成逆罪。须具六缘。一藉教进修。二观智猛利。三曾修学道。四能现神通。五善能说法。六得益深广。具斯六义。利益处宽。福田是胜。故得逆罪。其辟支佛。但能现通。田不满足。故不成逆。故涅槃十七云。缘觉之人。修寂灭法。志乐独处。着化众生。但能现通。终日点然。无所宣说。二阿罗汉想。谓作余想。不成逆罪。故俱舍问云。将死方得阿罗汉果。能煞彼者。得逆罪不。答无。于无学身。无煞加行。若本漫心。虽不了知是阿罗汉。亦成逆罪。故俱舍云。彼于依止起定煞心。无简别故。亦成逆罪。三煞心。四加行。五断命。?缘同上。

  次出佛血。佛者道过三界。智迈十方。为六趣之舟航。作四生之导首。信无伦而独秀。谅胜境而孤标。诚宜励己亡身。虔心供养。何期不思厚德。反念伤残。情过不轻。是故圣制。但以命不可断。结以兰名。出血业深。故加逆称。释名可解。问世尊身有诸无学法。说名为佛。此不可害。云何恶心出血。得无间罪。答婆沙一百一十九。世支说云。以于能成大菩提法。起恶意乐。欲毁坏故。虽害生身。于彼得逆。复次佛无学法。依生身转。若坏所依。能依亦坏。如破瓶失乳。是以得无间。问如起恶心出佛身血。得无间罪。颇有起煞心。不至出血。亦得无间罪耶。答有。应作四句。有起恶心。出佛身血。不得无间罪。谓起打心。令出身血。有起恶心。不至出血。得无间罪。谓起煞心。乃至令血移处。有起恶心。出佛身血。亦得无间罪。谓起煞心。令出身血。有起恶心。不至出血。不得无间罪。谓起打心。令血移处。问未知出血偷兰。是最初不。为是究竟。为是方便。答此是第二。不是最初。以此起在煞人或戒后。尔者煞佛有逆。余人无逆。既是逆非逆异。如何无初。答逆是违理。不由佛制。不可约此以辨最初。论其违教。煞戒已兴。此既后起。故是第二。若以逆故。即别立初。如余三煞。亦应有初。余既不然。此如何有。又此出血。是方便非究竟。以望本心欲断佛命。今但出血。不畅本思。故俱舍云。一是煞生业道加行。具缘还五。一是佛。二佛想。三煞心。四加行。五血移处。移已摄出。若不举此。收义不周。问血移成逆。心通克漫以不。答若本漫心。不简彼此。对佛虽可不知是佛。但使出血血移。皆成逆罪。若本克心。不欲害佛。知方成逆。不知无逆。次?缘者。若?初二。同前人位。若?煞心。合得提罪。?四无罪。或获吉罗。?五血不移处。无逆兰。本规断命。未断故兰。

  次下释文。科同于上。今就漏起呵中。文二。初明其犯第二时诸居士下。发觉呵责。前文有三。初如来住处。第二无数方便下。人缘合辨。第三彼即受下。正明相煞。

  人缘文二。初明远缘。第二诸比丘在婆求河边下近缘。远中文四。一说药劝修。第二诸比丘下。念说为己。第三时诸比丘下。顺教修成。第四便求刀下。习成厌报。先解初文。说不净行者彰过。叹不净行者赞行。叹思惟者劝修。所以说不净者。凡是证入初基。皆以五停导引。然五停观。非遍修行。于中要者。唯有二门。谓不净观。及持息念。此二观门。亦随行增。非要具修。能入圣道。谓观行人。总有二类。一者贪增。修不净观。二者寻增。修持息念。此中世尊接二类生。说二观门。令其趣入。先教不净。正为治贪。然贪差别。略论有四。一显色贪。缘青瘀等。二形色贪。缘被食等。三妙触贪。缘虫胆等。四供奉贪。缘尸不动等。此贪虽四。骨?能除。以骨?中。无四贪境。故教比丘。修骨琐观。即能除彼四贪不生。其作观法。总有三位。一初业位。二已熟修位。三起超作意位。谓观行者。欲修观时。应先系心。于自身中。或于足指。或额及余。随所乐处。心得住已。于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烂堕。渐令骨净。乃至具观全身骨琐。见一具已复观第二。如是渐次。广至一房。一寺一园。一村一国。乃至遍地。以海为边。于其中间。骨?充满。为令胜解得增长故。于所广事。渐略而观。乃至唯观一具骨?。至此渐略。不净观成。名观行人初习业位。复于一具。先除足骨。思惟余骨。系心而住。渐次乃至除头半骨。思惟半骨。系心而住。齐此转略。不净观成。名观行人已熟修位。又除半骨。系心眉间。专注一缘。湛然而住。齐此极略。不净观成。名观行人超作意位。若作骨观。释此文者。非直即与此文相应。亦复不乖入道次第。若取智度论中五种不净释者。非直不应趣入之门。亦与一切圣教相害。诸师不知旨趣。直见不净名同。便引来解。遂成大好。以此即是念处位收。如何至后文中。却修持息。又多论第三云。所以习不净观。先在面上者。修此观法。为除贪欲心。以欲心生。要从面起。故先观面。若作种子等不净观者。所以要从面起。又涅槃经第二十五云。贪欲病者。教观骨相。次诸比丘。点念大圣。为己宣说。应可修行。次依修克获。于中有法喻合。法中。时诸比丘。举能习观人。即无数下。方便习观。从定觉已。观成厌报。喻合二文亦三如上。次观成厌报。此谓愚人厌报。不除其病。智人除病。而不厌报。

  次明近缘。文对能煞之人。序列所煞求意。为彰过非。一切独举婆求河边。其文有四。第一举前第二圣为己说。第二举前第三习观成就。第三举前第四厌报求煞。第四举能煞者。言沙门者是性。非是出家沙门。五分云弥邻旃陀罗。见论第十云鹿杖沙门。鹿杖是名。作沙门形。剃发留少周罗发。着坏色衣。依止比丘。拾残自活。以作沙门形相故。诸比丘呼言。大德断我命来。

  次正相煞。文中有四。第一受雇行煞。第二内心追悔见论云。以世间人言河能洗除人罪。是故往河洗刀。望除罪垢。第三天魔劝赞。欲令信行。在水不陷。第四受劝行煞。谓为度人。其中比丘。观未成者。名为未离欲身毛竖等。习观成者。厌患身命。故曰爱尽身毛不竖。

  次呵有二。谓俗及佛。所以无比丘呵者。情谓为是。以观未成。方便修习。其已成者。方能厌耳。佛呵文三。第一发学所由。第二唯愿下。请更修法。第三尔时下。正明呵责。

  发觉文四。初小缘集者。旧解云。以布萨。为小因缘。四部都会。为大因缘。复有解云。谓除说戒。作余羯磨。是小因缘。此之二释。咸不应理。以文但云小缘。不言说戒。故知不得以说戒为小缘。又羯磨法。八年前无。佛亦不秉。不得为小缘。今解。但以如常集会。问经请法。以为小缘。故善见云。世尊立制。半月静坐。知五百比丘死尽。从禅定起。知而故问。欲为说法。又五分云。从三昧起。在露处坐。大众围绕。理实世尊初从定起。比丘法应围绕礼敬。为此故云以小因缘。不须别更出大因缘。第二尔时下。见众减少。第三尔时下。因前致问。第四尔时下时事白佛。

  次改观文二。先明说法方便。方便文四。初阿难陈请。次佛令集众。次奉命集僧。后集已白知。比丘疑曰。我等正欲依前佛教。习行不净。恐致前突祇欲不修。复是佛说。于此未明。称云疑惑。请更改。方离前灾经。体解圣旨。故曰永无。余文可解。

  次正说法文中有四。第一改观投机。第二念说为己。第三顺教修习。第四观成获果。此之四文。并悉次第。反前相煞缘中四句。今说息观。令既得道。明前不净。不令厌报。如何谬执。退失道门。改意如此。初文有二。一明说法体。二明对机正说。法体文。三谓法喻合。今详法喻等文。但可为二法。中二者。初举定体。叹其能治。第二诸不善下。是所灭之寻。初体应云。阿那阿波那念。此云入出息观。以慧为体。但以念近于慧。故名为念。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此相圆满。由具六因。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转。六净数。谓系心缘入出息。不作加行。放舍身心。唯念忆持。入出息数。从一至十。不增不减。所以尔者。恐心于境。有聚散故。然于此中。容有三失。一数减失于二谓一。二数增失。于一谓二。三杂乱失。于入谓出。于出谓入。又可数无次第。亦名乱遥。离此三失。名为正数。若十中间。心散乱者。复应从一。次第数之。终而复始。乃至得定。此出入息。应先数入。以生息入。死时出故。随谓系心缘。入出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念息入时。从外入内。谓从口鼻流至咽喉。复从咽喉流。至心胸。复从心胸流至䐡轮。如是展转。乃至足指。念恒随逐。复念于息。从内出外。半麻一麻。半麦一麦。半指节一指节。半指一指。半搩手。一搩手。半肘一肘。半寻一寻。乃至广说。随根势力。息去近远。念恒随逐。余止等可解。次喻有二。一秋天喻。二大雨喻。二喻之中。准法各有能所不同。旧来长分为四。合喻可解。次对机说。下之三文可知。次呵责。改观除疑。时遥事隔。更须集众。呵所不应。问世尊说不净观。已知比丘厌报。如何今乃自呵责耶。答世尊虽知。比丘厌报。此观即是。入道初基。何不依之。进求而反。厌其现报。此厌现报。不除余集因。因既未除。苦果还起。此则壅本剪条。更增郁茂。非行道人。故须呵责。又解佛既呵责。明前厌非。即令比丘。仿习心断。问此中能行煞者。本非比丘。所煞已死。不可呵责。其未死人。复无情过。未知何人。是合呵者。答已死虽不可呵现者。亦曾相赞。即呵此之相赞煞者。又解此诸比丘。住果证者。即是前习不净观人。此既修进。得增上法。明前不净。本意亦然。云何谬执。不能趣证。乃相赞叹。厌报求煞。

  次释戒本六句。一人。二故自手断。谓身作业。三人者。谓所煞境。四持刀与人。古旧断云。是安煞具煞。此释不然。其安煞。具自别立章。解释不开。此中持刀言事。又彼此文语意各异。岂以持刀名同遂则指此是彼。是故今解。此牒缘中持刀赞劝。赞劝受法。用刀自害。作如是下。结前赞劝。五结六摈。

  次下广释五六二句。略而不解。解前四中。文分为二。初明成犯相。二天子下轻重相。前中初三。别释。二四合解。别中初识者。谓初结生一念。生有后识者。谓后一念正住死有中间。识寿命根相依。息起不绝。名之为生。此等无形。不可说害。但坏所依。能依息断。息起不续。名为煞生。自下合解。二四两句。文分为二。先立章本。后依章解。准其解中。有二十章。加一遣使叹死。旧人。观文不审。乃云加一遣。使书者不然。既准释中。有其二十。明知章中。?一不足。此二十章中。八是自作业。谓自煞身口。俱及坑陷。倚发与药安具。先解初章。业虽自作。心通克漫。随称本期。皆成究竟。十诵第二云。若不即死后因。是死亦夷。后不因是死兰。问为所煞者。住死有时。能成业道。为复不尔。答要所煞者。住死有后。能煞之者。业道方成。故俱舍云。俱死及前死。不成根本业。次教人者。若本克心教害张命。所教事成。能所俱重。若教害张。所断王命。所教得夷。能教不重。或教煞坐。乃害立人。如是长短赤白。去来今明日等。类同此释。若漫心教一切同重下诸教人皆同。此判遣使。往来可解。重使煞者。最初能教。及后断命。此二获重。余者并兰。展转使者。一切成重。以皆相望。成能所故。次下四求。皆是教人异相。次现三相如文。次遣使叹煞。若为此人赞煞。余人领解。用法而死赞者无犯。若本为二人。随死皆重。劝典形人。亦同犯重。遣书者。欲煞彼人。作死书送。然使得书。自向亲说使者得重。作者无犯。望欲煞者。不死获兰。次遣使书者。自不亲对。遣人作书。令彼所取。依书死重。造坑陷者。审知怨家。所行道处。而安坑阱。堕死者夷。次倚发(府越反。谓是机发。说文射发也。或作拨者。非义。广雅拨者除也。亦弃也)审知彼来。定倚之处。赞施煞具。密害前人。与药可知。安煞具者。或如有人怖畏事逼。或遇长病。不能忍苦。此等并皆自厌身命。知已方便。与他刀等。次若作如是比下。收前不尽但以煞相众多。非如上列。更施余法死者皆夷。为欲遮防恶人矫计。一言总息。异类犯门此。则天网滔滔犯而无漏。圣刑荡荡毁者云遗。故云若作如是比等。

  次明轻重文二。一约异趣。畜能变形。谓是本性。传说老猪狗等。亦能变形。煞此等类。不得兰罪。知解人语。亦非调习。自性解者。入此犯门。十诵。波离问。若比丘以咒术变身。作畜生形。夺人命。得波罗夷不。答自忆念我。是比丘得夷。不忆偷兰。

  次明境想。境想五句。一具四关。又可相对为四。初句境心俱重。次二境重心轻。次一境轻心重。次一俱轻。又可下四束成三位。人非人想疑。心差境方便。次一境差心方便。次一心境俱差成方便。问何故本境之上。疑先想后。异境之中。想先疑后。答皆约先重后轻故尔。又解想是穴彻法。须前明故。本异中乘言便。次解此境想。六门分别。第一须境想意。第二释境想名。第三泛明境界。第四辨戒有无。第五就有之中。定其多少。第六又就有中定迷及想。

  初门业不自成。要由心境。境有优劣是非。心有浓淡谬妄。或若心境相应。犯齐一品。或若差互业有重轻。如人非人相等。心不当境。非人人想等。境不当心。或境犯心不犯。如有主无主想等。或心犯境不犯。如无主有主想等。有斯犯等四句差别。故须境想。阶业重轻。欲使僧尼。善知犯相。既识相已。息过不为。

  第二释名。境谓是前所趣之境。想者是能成。犯者心心缘前境。或了或迷。取像决定。名为境想。问于境之上。起想起疑。所以但言境想。不言境疑。答想于境定标。以想名疑。以不定故不彰也。又解人作人想得究竟罪从初立名名为境想境疑不然故不彰耳。

  第三门境界。境界有六。一约心为境。如观许想。及染心衣食。二以内报为境。或四趣齐犯。谓如淫戒。或各升降。如盗煞等。又就人中。道俗分别。俗如贩卖食家宝等。道如谤打讥抟疑等。又道俗通者。谓触媒二宿。同路两粗。又就道中。小大差别。大即谤打。小谓减年。大中复有形报不同。随顺提罪。局是比丘作衣赞食。事专尼众。三者外事为境。如掘坏非残不滔足等。或通内外者。盗夺虫水等。第四约法。法有其四。一自所称佉如二粗媒嫁毁呰妄等。二他所作法。如处分异语学家谏等。三进修学法。如学三藏。讽诵戒等。四邪正理法。如十八法法非法等。第五约时。如日暮非时。洗浴宿等。第六罪者。谤覆说类。

  第四门有无者。僧五犯中。合二十六戒有境想。谓初四戒。第二犯六摩触。二粗两房。媒嫁三十。回僧九十十五。说粗掘坏。两足非残。赞暮不滔。二虫覆发。对有三十五。二房七重。盗粗媒坏。各有其两。尼之五犯。十八戒有。于前僧犯二十六中。除去十个不同。犯戒。谓淫及触。二粗两房。日暮赞食。自足劝他。余十六戒与尼同。有与僧不同。复有二戒。如摩触五句。染心四句。对有二十一。谓盗媒坏同上二重。次言无者。诸余戒中。无境想者。或可略无。或可理无。然以略理二义。通前六对明者。初约心略无者。如解及灭。疑恼指授。背请后悔。触八染等。余尽理无。不对心故。次内报者。如漏失境假情非情不得摄。在内报中收。然于内报。或略无者。如谤打两舌。毁呰嫌骂。余即理无。不对情故。外事无者。如屏露二敷。脱脚者覆露地。然火藏衣钵等。余即理无。不对事故。法略无者。如大小妄谏随举等。余即理无。不对法故。时略无者。如洗浴过限。二入聚落。余即理无。不对时故。罪略无者。如尼覆戒。余尽理无。不对罪故。

  第五多少者。然境想文。所以或四五者。但由第三人非人想。此一不定。故或四五。所以尔者。旧解。重轻之中。位有其三。若转想定五迷。或四五。六何或四五。若想对二趣。犯境起迷。以吉罪故。为斯具五想。对无情一切无犯。是以但四。如似覆说。类则亦尔。若对下三。轻重应五。然落开通此。是全谓非罪。而覆说者。无犯故然。是以本迷或四五。若准此义。犯不犯位。亦有其三。如上重轻。应本定五。进就不犯故即成。或四五者今犯不犯。如盗戒中。是或四五。今退就犯中。对非畜二物。作想转迷。俱五亦成三位。此即二对理齐。文中绮说。谓煞等就重轻。盗约犯不犯。故有多少。又复此谓犯中。有轻重。如前所论。若处分掘地。非时劝足。犯中无量轻。但有或四五。余准可知。又可此等通本。异二镜。故言定五。及或四五。若据本境。四即齐四。谓本迷故。五则俱五。谓转想故。但文互说。用斯犯等。随据境想。可以准知。此解不然。若言想对二趣。犯境起迷。以吉罗罪故。为斯具五者。如似始终。迷人作非人想。煞人无罪。非人有吉。此吉乃是异趣。上吉何关境想。第三句事。此第三句。是本境转想。即想差方便。又盗䨱说。与煞类同。煞中亦有非畜。为重轻门。亦有非情。为犯不犯门。何须先约重轻。作三位已。次约犯不犯门。更作三位。又云。若据本境。四则齐四。谓本迷故。五则俱五。谓转想故。此亦不然。然此境想。若四若五。皆悉通对。本异两说。如何乃言。若据本境。本境但有二三。岂有四五。又于异境本迷吉者。何预境想。四五阶须。而欲通其本。异作或四五。又于本境。迷既齐四。如何后有。迷或五言故。今正解一切境想。无问重轻。及犯不犯。总为两位转想。即五本迷但四。所以尔者。转想为结前心方便。以结方便。故成五句。本迷为无。前心方便。异罪非宗。故但四句。此谓转想本迷共成或四五。而无定有。第三以成五句。第六迷想者。如淫媒煞妄二触粗两。此约重轻。犯境除淫。转想为五。若据本迷。除淫应四。然诸戒中。无此迷四。如犯不犯位中。媒嫁法想。二房掘坏。日暮非滔除滔转想为五。粗语法想。回僧二虫。赞食两足。残宿不受。发起染心。本迷故四然盗覆说。若对天等三趣。物上及下三犯轻罪。境上即是重轻门。若对无主非罪境者。即是犯不犯门。为此盗戒。且约犯不犯门。本迷故四覆说。落在开通位者。亦约迷作。非罪覆说。又可迷重为轻。得吉罪者。此非本境。转想方便。还同非畜。上吉异罪非宗故。落开位非。第三句开中。皆开煞心不犯。

  妄称得过人法戒 于中有二。第一总解。第二别明。总解四门。一列妄语多少。二定能妄语人。三释所称之法。四明镜心虚实。初门依下增四。有四妄语。谓夷残提吉。若取诳非天变畜。及余?缘。亦有兰妄足前成五。此言夷等妄者。谓举所得之罪。以标夷等非。将夷等罪名。以诳前境。名夷等妄。然此五妄。夷残逸提。同诳人境。但以所称事殊。故三阶降。兰吉二罪。通诳四趣。以其所称及境别故。次能妄人者。是凡非圣。然凡虽有。事中实语。以非理解。不能断妄。违想背心还成妄语。又亦得有缘事实想。由非理解。违成妄?圣人证理。永绝虚心。称实而谈。必无妄过。然由证理。想实非虚故。于定前闻为入水。谓是定内。向比丘说。诸比丘言。何有入定慧定闻为王入水声。目连虚称。得上人法。以事白佛。佛言有是定不清净。目连不犯。此依方便想言。不成妄语。问前之三戒。不定犯人如何此戒。独明犯者。答前之三戒。是凡不疑。此称圣法。故须辨定。又以目连语滥。亦须简定。次所称法。位约为三。夷妄所称。谓是过人。以于此法。实未交证。情希名利。假偷在己。损重过深。故得夷罪。残提所称。乃是凡法。谓无三根。横构虚状。重事谤他。欲令摈罚。恼他一生。故得残罪。或以残谤。治罚轻微。或遣见闻。背想而说。此等并结波逸提罪。次兰吉所称。通过非过。谓大妄下兰。及诳非天变化畜生。并悉同以过人法。诳二谤下兰。便是凡法。吉罗通二。义准应知。次境心者。位约为三夷妄一种。心境俱虚。残提二妄。唯取心虚。兰吉二妄。义同上二。所以夷妄。须俱虚者。以若境实。即无心虚。为实得者。永绝虚妄。若其境虚心实。增上慢人。复是不犯。若也心境俱实。不犯此戒。以此故取。俱虚成犯。言境虚者。谓不得圣心虚者。知不得圣。残提二妄境唯是事。无问境之虚实。唯取心虚对此。须以四句辨定。沓婆俱虚。彼人不清净者。境实心虚。此二是犯。有想不妄心。不得出者。此是境虚心实。不成谤犯。若实有三根。即境心俱实。便成举罪。不成谤?。残谤得提。义亦同此。次兰吉妄。所称通二。若过人法诳同夷俱虚。若凡法诳。同于残提。唯取心虚。

  次下别解大妄。先别意者。圣道幽玄。凡非所会。至理冲邈。愚不能知。以不会知。希求名利。假偷在己。惑乱群心。医法?时。过中之极。为斯损故。立制防之。次释名者。言不称实。所以名妄。妄说胜法。超过凡境。故曰过人此是所防。戒是能防。能所通举。故曰过人法戒。又大妄语者。圣法超凡。名之为大。虚偷属己。称之为妄。陈彰在口。故名为语。故云大妄语戒。尔者若称圣法。始成犯者。如不净观。阿那波那三昧。是近小法。何以多论。名过人法论。解云。此是甘露初门。一切圣人。莫不由之。天龙等来供养者。亦是称他圣人感者。多云。自现内有胜法。能咸诸天龙神。又自显断恐怖。故龙神来至我所。我无恐惧。次解别缘。别缘有九。一对人境。二作人想。三境虚。四知境虚。五说过人法。六作过人法想。七言已证。八言辨了。九前境知。次?缘别。若?初二。各八兰罪。阙第三缘。境若实者。或有提吉。或全无犯。?第四缘。不知境虚。是增上慢无犯。?第五缘。非过人法。作单双?。各一兰罪。?第六缘。作不过想疑。亦各一兰。?七不言己证。叹余实者无罪。或可得兰更相粜卖。?八不了了轻兰。?九重兰。是中具七方便。

  次下释文。科同于上。然漏呵中。文分为二。初明其犯。第二诸余比丘下。发觉呵责。前文有三。初如来住处。第二时世谷贵下。明妄缘起。第三婆求河边下。正明其犯。犯缘有二。一远。二近。远缘文六。一明谷贵分众之缘。二时世尊下。来令集众。三阿难下。奉教令集。四众僧集下。集已白知。五尔时世尊下。告众随缘。六时诸比丘下。如教分散。次近缘文二。一点念设计。二寻即念下正明设计。次犯文四。一自言己得。二兼道他证。三获以名利。四受资得益。

  次呵文二。初明发觉所由。二佛告下。明其呵责。发觉复二。初实语礼觐。以明发觉。文三可知。二妄语致虔。正彰发觉。于中文四。初直礼觐下三。各一问答。然第四文。因言捡问。正彰得实。问此中岂有实者。答云。或实不实解。僧祇第四。佛问汝所赞叹。为实尔不。世尊我所赞叹三宝。及尊者舍利弗等是实。自赞叹不实。佛言此是恶事。云何为身。利养不实。空自赞叹。宁敢灰炭。吞食粪土。利刀破腹。不以虚妄。称过人法。而得供养。次明呵责。呵责文三。初以实况虚。呵出家理。应藏名隐德。纵使是实。亦不应说。况复是虚。而向人说。第二以轻况重呵。于中文四。一总举数。并是虚情窃利。咸称为贼。第二列名一内实。破戒无恶。不造第二。为口腹故。虚称上法。第三是中下挍量虽复。咸称为贼。是前二中。为口腹者。大于初贼。第四何以故下释何以。初小后大故。谓为口腹。实无所知。虚偷上法。盗受他食。损重过深。圣制夷罪。此罪大初。故云最上大贼。亦可前非上法。后是上法。所谋法大。名为大贼。第三结呵。此中略无。汝所为非等。

  次明戒本文三。一者略立。第二随开。随开文五。一举昔虚。今实生疑之境。但为圣法。超凡名为增上。然此比丘。于增上法。未得谓得。名之为慢。十诵第二云。有空闲处。诸比丘住其中。因别相观定故。贪欲嗔恚不起。便作是念。我已得道。所作已办。到佛所。亦作是说。后近聚落。僧坊中住。数见女人。故贪欲嗔恚便起。以此为缘故。除增上慢。第二彼作念下。睹境生疑。佛说尸罗不净。定慧不行。准我境虚。违于圣教。正应是犯。不应得道。今既得道。复似不犯。于此犯与不犯。情疑未决。故曰我当云何。三寻语下。陈疑伏托。若制是犯。便即守教甘心。若言无违望除情惑进不唯然。故曰随教奉行。四为咨申。五开不犯。第三满足戒本。戒本七句。一能犯人。二实无所知者。未知圣谛。心境俱虚。三自称言下。虚称上法。四彼于异时下。自言首罪。五除开缘。六七可解。旧解自称文云。自称言等。总称圣法。二我已入圣下。别举。言入圣者。谓得生空。知胜法者得法空。我知是下。得初果已去然。此生法空言。深违理教。今详广文。自称分二。初自称言三字是总。我得上人法下是别。别中复二。我得上人法者。别明上法。此法虽凡。得者为上。但称此法。亦犯重罪。次下三句。别明圣法。我入无漏。圣智位中。故云我已入圣智胜法。此是见道已去。诸无漏位。我知是者。是无间道。知我见是者。是解脱道见若云。我已入圣知胜法者。谓入见道位中。能知谛理胜法我知是者。知圣见道。我见是者。见圣谛理。此是重述见知。据理相似。亦可更详文意。自称言我得。上人法一句是总。下三是别。然依广文不释别。三就前总中。更开为二。谓自称自言。两章别故。第四句。彼于异时者。非前行妄之时。是后自首罪时。因问有陈。称为若问。不问引罪名。为不问自言。不过有二故。总标之间。一切诸戒。皆有因问。自言所以。此戒复云不问。昔解具二义者。须言有自一罪重坏众。须众治罚。如僧尼二覆不同者。是二虚实难知。以内证法。若不自言。无由知故。具斯两义。故有自言。自言众委。治罚义易。下谤亦尔。自有难知非坏众。如小妄是自有坏众。非难知余夷残。是非难知非坏众余提等。是唯此及谤。具足二义故。有自言。此解不然。如自恣中亦有不问自言。佛本不问。行哑所由。谓但问言。汝等云何。住止安乐。不以乞食。为苦因耶。答言。为行哑法。此罪非是坏众。又非难知。如何复有不问自言。又有旧解云。自言有二。一因问自言。诸戒通有。今此戒中。有不因问。而自言犯。以缘有故。牒为戒本。如增上慢。大妄即有实。得道同此。彼遂文无。除梦亦尔。若尔不问可尔。所以复言。若问者相对。故断今详。此解亦恐不然。有何所以。须举若问相对观其戒本文句。并是望前缘说不得。直云相对。故来今解前缘。但是不问自言。不问自言既成发觉制戒。若问自言。亦成制戒。据缘不过此二。故总标之。又解若问不问。二言兼之。方可得尽。缘起中事。所以知者。谓佛问言。汝等以何方便。不以饮食为苦。由佛问此。称为苦门。佛无不问妄语之事。比丘自首。称为不问。又解不问者。是发觉文。谓但问言。云何不以饮食为苦。不问妄语之事。若问是佛问文。问云。汝等虚实。答言或实不实。作此释文。希无乖失。此戒既尔。谤戒亦然。

  次下广释戒本七句。但解三。不释下四。释中文二。初正释相。二如是虚下明轻重相。前中解初可知。不知不见者。反解第二句。自称者下释第三句。此中有二。初解三字总句。第二一法下释别四句。亦可初略释第三句。第二自言下广释第三句。略中文三。初释自称信者。谓是理解之信。戒谓性戒成就。永不作恶施。谓依正两报。不生少厷。闻慧依教。习成智慧者。谓无漏智慧。辨才者。谓无碍辨才。第二释人法。谓成人之法。即阴界入。第三释上人法。总谈胜法。故名为诸。能破有因。名为出要。由获此故。称云成就。

  自下广文。广文分二。初立十四章。次依章解。解中例三。谓举释结。且初释中。旧人分三。初发生空解。二修习下发法空解。三守护下发无相真解寻此妄情。转违理教。岂有身念。位中已得二空无相。夫人空者。声闻所得。法空观门。菩萨位。有如何忽以此言。配文解释。此违入道次第。亦乖经论宗徒。此寻旧疏。数本皆然。如是重抄。获何福利。唯显造者。不善宗文。复益学人。妄传无义故。今改踪聊。申正解。依前重写。恐转成非。冀诸智人。思文察义。希通大化。不益无知。然此诸文。总释观之功能差别。不须别作三文分齐故。今解释分之为四。第一举定显胜。第二狎习下劝使修习。第三守护下防令离过。第四已得下叹得自在。初言有念者。谓身念处观。能令人出离者。叹此观能除净颠倒。渐能趣入。后胜善根。乃至见道。离垢超升。皆由此门。称云出离。次劝修者。数系在心。名为狎习。渐增近理。称云亲附。此法之言。通其二位。亦可连为一句。习观逾明。名为增广。修令成熟。如调伏乘。次离过者。在凡习妄日久于。观恐为缘[虚*予]。故云守护观察。观成体解。无减无增。名为善得平等。次叹得者。观起随心。克用属己。故云已得决定。习观既成。无缘能碍。故曰无复艰难。永袪净想。纵任随心。故云而得自在。正忆念者。余三念处。得戒者。得无漏戒有欲者四如意足不放逸者。四正断精进者。是觉分数。广文同前。故云如上定者。有觉有观。谓是初定。及未至无觉有观。唯中间定。无觉无观二定。已上三解脱门。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昧者不正)。空三摩地。与苦下二行相应。谓空非我。若与灭下四行相应。是无相三摩地。若与苦下二行相应。谓非常苦。及集道下。各四行相应。名无愿三摩地。次明八正受。正受者。通是定名。梵云奢摩他(此云止止者是定文言正受译者谬矣)。八中前二。初想正受。谓一切有心定。对除色中乱。第二无想正受者。谓二无心定。对除心乱故。次四正受。是八解脱。其八者何。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灭受想定解脱。然初解脱。以于内身。有色想贪。为除想贪。观外不净。青瘀等色。除内贪故。以内色难除。故须偏说。第二解脱。此于内身。虽已除贪。为坚牢故。观外不净。第三解脱前观不净。其心沉戚。为策发心。故须观净。或试烦恼。前观不净。令贪不生。未足为难。观净不生。始为难也。显观转胜故。次观净令贪不生名解脱。彼观行者。身中证得。名身作证。具足圆满。得住此定。名具足住。余相可解。今此四中。随法者。是灭定。次心想者。四无色定。次除色者。前二解脱。次不除色者。是净解脱。次除入正受者。谓八除入。今云八胜处。即分前三解脱。以为此八。初二各二。第三为四。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青黄赤白为四。足前成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问此八胜处。何殊三解脱。答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彼贪不起。不能制境。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能制伏境。故名胜处。次一切入正受者。是十一切入。今云十遍处。谓遍观察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及空与识二无边处。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无有间隙。故名遍处。十中前八。如净解脱。后二如空识。应知此中。修观行者。从诸解脱。入诸胜处。从诸胜处。入诸遍处。以后后起。胜前前故。次十一支道者。旧皆取成实论。十一定具。或依舍利弗。毗昙取十一种。集数法门。此等并非。今解谓是逆观十二缘起。以老死支由生故。有乃至行支。由无明有不应复责。最初无明。以谁为因。故但十一。故婆沙一百一十云。解若法有支所摄。似有支为因。是有支果者。此中说之。无明虽亦有支所摄。而不以有支为因。亦非有支果。故此不说。此解顺理。不违法相。往招不识。此文错作异释。次修者五分法身。婆沙三十三云。无学身语业。名无学戒蕴。无学三摩地。名定蕴。无学正见智。名慧蕴。尽无生智。无学正见智。相应胜解。名解脱蕴。即尽无生智。名解脱智见蕴。智中有四智。见中具四谛智。若复下是天眼通。亦是死生智证明。余文可知。此等法门。略申名相。至于广解。论经所明。且如经论诸师。岂知戒篇轻重。彼虽守分自明。此已略侵他。学律部行。护持犯为心。纵使具明。于宗未要。但分轻重。犯不差殊。接引初基。令行成就。

  次轻重文三。初约人趣。文二可知。第二诸天下。异趣轻重。若人实得道下。通明异类。第三境想略无。法想开文。梦者。即是除梦。诸口业戒。多有此开。问戒本文中。说四事已。称云不得。与诸比丘共住如前等。有何义耶。答此中文二。前结初犯。后释再违结。初意者。以未犯前戒。即全具得。与比丘和合共住。今既犯己义同。死人不预。昔来共住之限。故云不得共住。如前后亦尔者。释重犯疑。人疑初犯。既类死人。后更再违。应非有罪。故释此疑云。后亦尔。又五分解云。若犯此戒如先白衣时。不得与诸比丘共住。故云如前重违还犯。故后亦尔。古师刊祗云。学悔人犯重但吉。应驱出者。此错引文。详而不审。其文二十六云。四波罗夷中。若有犯者。应驱出十三已下。作吉罗悔。多论第一云。若以贪故。煞一人者。于一人上。三不煞中。但犯一不煞戒。得波罗夷。似罪重故。譬如穿器不受道水。不能得沙门四果。故名非沙门。初犯一戒。已毁破受道器。名波罗夷。后更煞人。得突吉罗罪。虽重无波罗夷名。以更无道器可破故。而此比丘。故名破戒比丘。不名非比丘也。以此义推可。一时得无量戒。不可一时尽犯也。若依婆沙。此义不正。故婆沙一百一十七云。有说彼七支戒。亦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是一。彼云。于一有情。犯一支戒。即此有情。及余有情。此一支戒。断此及余生。六支犹转。此则善通世尊所说。若犯学处。非苾刍等。有说此七支。戒亦于一切有情处得。而所得各异。如有情数量。所得戒亦尔。彼云于一有情犯一支戒。但此一支戒。断余六。犹转自余有情。七支恒转。若尔云何通佛所说。若犯学处非苾刍等。答依胜义。苾刍。言非苾刍。以犯尸罗。不能趣彼。故有余师说。别解律仪。随因差别有二十一。此中亦有二说。准上应知。依如是理故。作是说。宁作出家。犯诸学处。不为五戒。邬波索迦。所以者何。彼若毁犯五种学处。身中便空。诸出家人。虽犯五处。而更有余众多犹转。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虽犯律仪。而律仪不断。如法悔除。还名持戒。无有顿受别舍得故。未悔除位。具得二名。若已悔除。但名持戒。问若犯第二。亦坏众法。何以不言后亦如是。答第二非断头。无故不释。又以初二作法难故。故须具举忏摈仪式。下三不然。故齐不举。上来初犯竟。

  四分开宗记卷第二末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三(从十三初至三十竟。合有三万六千八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解僧残。

  开之为二。第一总解。第二别明。总解七门分别。第一配属身语。第二自作教他。第三遮性差别。第四持犯方轨。第五违制不同。第六二部有异。第七下众任运。

  初门身语位分为四。一有二戒局身。谓漏失摩触。二有八戒。二粗二谤及四违谏。语正身助。三二房戒。身犯语助。四媒嫁戒。身语正犯。

  第二门位分为三。一有五戒自作成重。谓二粗媒嫁两房。若论教人。有同不同。谓盖有无。能所犯异。是以下文。使比丘言。我若报僧。恩。不在我。为此自报。使残僧兰。益若俱者。粗媒同犯。二房义殊。故如前辨。次二谤戒。恼境处齐。彼我同犯。三有六戒。自重教。轻谓漏失摩触。四违谏戒。漏摩教人。无润己义。但由劝恶。故结兰罪。教他违谏。僧未秉法。教言莫舍。但得吉罗。以无僧命众法可违。情过轻微。所以不重。若僧秉法。设谏已去。教言莫舍。即结兰罪。以有僧命众法可违。情过重故。所以不轻。门且如教人漏失。事成始兰。何故教人违谏。前人用言。违谏未成。即得兰罪。旧释云。彼处教人。但有自坏损他。无僧命众法可违。过义是少。故事成兰。不成但吉。此中教人违谏。一有自坏。二复损他。三有僧命众法可恼。过义是多。故不待事成。教即结兰。今解。教人漏失。约事辨违。事成结重。不成获轻。教人违谏。唯约恼僧。不对事明。直结兰罪。所以知者。如调达违白未竟。但得吉罗。教他莫舍。便获兰罪。以此故知。不对事明。又亦不就能所差别。若约能所明者。岂有所教吉罗。能即兰罪。尔者恼僧过重。应结僧残。解为恼过重。故结偷兰。无别可损。不犯僧残。

  第三门。三戒是遮。媒及二房。余之十戒。并是性摄。

  第四门。是中初房。除去过量有王房全一个年半戒。具二持犯。谓不从僧乞处分法。名为止犯。身造房成。即名作犯。此之二犯。体一名别。而不得有名体各别。其二持者。具含两义。或从僧乞法。即是作持。得法造房。即无作犯。翻却作犯。岂非止持。此亦同犯。体一名别。法虽不乞。亦不造房。名为止持。造即乞法。名为作持。此之二持。名体各别。余十一个年半戒。唯是止持作犯。亦可此一个半戒。据别体边。是则作犯止持。通十三戒。

  第五门。理而言之。并是违佛制。然前九戒。直作即犯。以无僧命可违。名违佛制。后四谏戒。名违僧制。僧若不秉谏法。即无违谏之罪。以此义殊。违制不等。

  第六门。一媒。二谤。及四违谏。此等七戒。僧尼同犯。违谏得罪虽齐。境界翻例。余之三戒。境罪俱等。自余六戒。僧尼不同。漏失僧重尼提者。染患内外不同。故有轻重。多云。为令二众有差别故。又云女人烦恼深重。难拘罗制。若与制重。则罪恼众生。又云女人要在和屏。多缘多力。苦乃出精。男子不尔。随事能出。故不同也。比丘触女。力能自固。限分中制。但待得僧残。尼受摩触。恐成陵逼。深防中制。故结夷罪。二粗稀数。僧重尼轻。又可尼是趣重方便。故结偷兰。僧无八事相资。故得残罪。二房就过量者。僧得独行独宿。喜触造房。故结僧残。尼须伴援。二人共造。为二共造。自无过量。是以文云。多人住屋不犯。见论。二人造房不犯。设令独造。稀故兰罪。若尔覆屋过三。何以同犯。答此据稀数不同。故使犯有轻重。下就看覆招讥。所以同犯。为此下文。但离见闻。即开不犯。既禁见闻不殊。所以齐犯。若论不处分者。旧解云。尼无兰若。制居聚落。僧傥无房。故宜须造。设不处分。情过轻微。但结兰罪。比丘丈夫。得在兰若。树下露坐。安身进业。今在聚落。营构私房。故须重遮徴其后犯。今解。前以过量喜独故残。今不处分。类准亦尔。又可本为恼僧制令处分。比丘喜恼故残。尼即不喜兰罪。

  第七门七戒。各容有任运犯义。谓二粗二谤。两房媒嫁。得有遣人为己作义。所教事成。任运得犯。余六教人。虽欲为己。以不同犯。故无任运。

  次下别释。先解初戒 别制意者。多论云。为令法久住故。又欲止诽谤故。又欲生天龙善神信敬心故。又佛平等。不问亲疏。有事则制。无事则止。又诸佛法尔。淫是恶行。法应制之。次释名。方便动转。标心究竟。名之为故。体分[泳-永+(盈-又+夕)]流。称云漏失。次别缘有五。一有六种非道境界。若是正道。不犯此戒。二作非道想。以非道道想。但得偷兰。是以下文云。若非道想。不疑僧残。三作究竟心。四动转。五失即犯。阙缘者。若阙初缘。正道来替。获重。不犯僧残。阙第二缘。两兰。谓非道道想。非道疑。阙三四缘无罪。阙五。轻重二兰。次下释文。犯相可解。次诸根下。发觉呵责。先比丘呵。文分为四。初诸根悦豫。发觉所由。二诸亲友下有二问答。明取自言。三诸比丘下。正明呵责。文中复二。一彰所作不安。妄为安乐。二此正法下。举应以显不应。四应举事白佛。次佛呵文二。一捡自言。二明呵责。呵责文三。一行违失。二污略教。三损信施。戒本文三。一略。二开。三满。开中文五。一梦中作事。二睹事生疑。三陈疑扶托。四为申疑状。五彰过开通。若取作事。即应是犯。以本无心。除梦不犯。见论十二云。佛制身业。不制意业。是以梦中无罪。满戒四句。一人。二犯。三开。四结。次明广解。不释第三句。初一别解。二四合明。其结罪名。乃至吉罗。皆无释者。别解可知。合明文云。第一释弄列精七种。对人属当。第二尔时下。辨情所为十一种事。第三若忆念下。举前七精。错互作五十句。初一漫句。情无简别。次对七色。名为七句。但对责中。初之一句。克心相应犯。下云不相应犯。次黄亦同。余五各尔。故曰亦如是。合成五十句。第四欲为乐故下。垂上五十句。配十一事。作五百五十句。初举为乐。对漫一句。次约责七句。次黄等亦尔。次举乐等类易。第五若于内色下。出其六种非道境界。列释可知。第六若于内色下。举七种精及十一事。对于六种非道境界。作五百二十八句。初约内色。取前漫句。及青等七。但作八句。计理应有五十句。余四十二略无。次举此八。对十一事明。是中先举为乐八句。次举药等类易。是则合成八十八句。次外色下。举余五乘。即成五百二十八。或可兼略总乘。合有三千三百句。次轻重文二。一自作。二教他。余文可解。

  次摩触戒 别制意者。多论六义。一以出家之人。飘然无所依止。今结此戒。与之作伴。有所依怙。二止斗诤故。此是诤竞根本。若投女人。则生诤乱。三息嫌疑故。不谓直投而已。谓作大恶。四断大恶之源。欲是众祸之先。禁微防着。五为护正念故。若亲近女人。则失正念。六为增上法故。比丘出家。迹绝欲秽。栖心事外。为世轨揩。若投女人。与恶人无别。则丧世人宗亲敬之心。释名者。身相扪摸为摩。二境界交对曰触。故曰摩触。别缘具七。一是人女。简去人男及非天畜等。然人女中。不简死活小大亲疏道俗齐犯。不下文具明。二人女想。三二俱无衣。四作无衣想。五有染心。六兴方便。七觉触便犯。次阙别缘。此中异境。谓有人男二形黄门。及天非人畜生。此六作阙境双阙。故阙初缘。有十二兰罪。若阙第二。亦有十二。谓想疑各六。阙三二兰。谓有衣作阙境及双阙。阙四亦二。谓作有衣想疑。阙五无罪。阙六亦然。或获小?。阙七轻重二兰。次下释文。俗女呵中文二。先举欣厌两人。为能呵者。次辨厌人呵责。其文复二。一显呵辞。所依违理名为不善。非顺出离仪轨。故云非法。此非比丘所作。故曰非宜。祈善得恶。不称来心。名为不得时。第二我常谓下自申来意。有法喻合。法中文二。我常谓等彰己求善之心。第二今更不下惬来意。喻中。本谓者喻初句。今更者。喻第二句。我谓三善根水能灭毒火。何期毒火翻从水生。可怪之甚。殊非所宜。合中。先合下句。即出前火。次我等夫主下举俗况道。反合初句。余呵可解。戒本五句。一人。二染心。三所触人女境界。四身相触下。正彰摩业。五若触一一下结罪。次下释相。女人如上者。非如上缘女人。谓如淫戒。通收觉不觉等四种女人。是故不以有智未命终简之。僧祇第六。女人者。母姊妹亲里非亲里。若大若小。在家出家。身者已下。释第四句。欲明相触。先标身义。触中初开九章。次依重解。若女作女相下。释结罪句。于中文三。初二俱无衣僧残。二女作女想下。衣互有无偷兰。三女作女想下。二俱有衣。情最微故吉。前文有二。初心境相应犯。二是女疑者。心不当境轻。前文九业。约初投中。准下吉中。合有六句。初二立位。以其不过乐不乐故。三四交络。以云动身不受乐。受乐不动身。五六双头。以云动身受乐。不动身不受乐。今此文中。女触比丘。第一立位。直云受乐。次句是双。动身受乐。应有交句。谓不动身受乐。比丘触女亦三。俱设亦三。合有九句。若睡眠女亲新死少分坏。但有比丘往触。三三合九。而无彼来。及俱设投业。既有十八。下八亦然。即成一百六十二残。具足应尔。文中但有女来。余者普略。等就女来。阙无交句。但有立位双头。投业既二。余八亦然。但十八句。又复文据女触比丘。故须受乐。若其比丘往即触。及以俱设触着即犯。不须受乐。又准下文。比丘无淫心触女。及女触比丘。皆问觉触受乐。若比丘有淫心触女。但着即犯。故文云。比丘欲心触女手脚疑。佛言僧残。不论乐不。次女触比丘手脚。及戏笑互相触。方云受乐残不乐不犯。又如衣互有无乐不乐俱兰。故知俱无衣中。乐不乐俱残。若待受乐始残。即与诸文相害。次起疑心。依前广说。合有一百六十二兰。若但依文。兰有十八。次明衣互有无。若具论者。于投业中。比丘触女有六。二立。二交。二双。女来俱设。复各有六。三六十八。若睡眠新死少分。复有十八。二位合成三十六句。投业既尔。余八亦然。合有三百二十四兰。文中且就活女。有其十句。彼此往触。各立位四各二交四即八。略无二双四。于俱设中。略无立位双头四。但有二交。故总十句。初比丘触女衣。二立位句。一受乐。二不受乐。次三四句。女衣触比丘二立位。次五六二交。比丘触女衣。次七八二交。女衣触比丘。次九十二交。俱设方便。投业既尔。下八同然。故曰亦如是。合九十句兰。若女疑者。还尔许吉。次俱有衣文中。但有六句。此之六句。据比丘触女。二立二交二双。并悉具足。对其九业。成五十四。准立多少。如兰中说。又此俱无衣等。三位差别。各据本心。作此分齐。若其本作无衣触心。但使着衣亦兰。以是残家方便故。下媒亦尔。次轻重文五。一约当趣。二明异趣。三男子下。形报以辨。下文与黄门二根。相触并兰。四女人下。境心有无。五境想五句。余文可解。

  次粗恶语戒 制意同前。释名者。由此表彰欲秽显了。名粗恶语。又可但作非梵行语。亦名粗恶。如说善事。意表淫欲。得成僧残。故下文消苏女人形露。比丘见已语言。汝消苏。彼言大德尔。比丘默然。疑。佛言。说不了了兰。准此解。不疑即僧残。着赤衣亦尔。别缘有七。一人女。二人女想。三有染心。四粗恶语。五粗语想。六言章了了。七前境知解。阙缘可解。戒本五句。一人。二染心。三所对女境。四对说粗语。五随说下结罪。次下广释。前二可知。女人如上者。如上缘中。识好恶者。异于前戒。粗恶语下。释第四句。文中有三。一总解。准此粗语淫欲语。别释戒本中亦二。则成六句。二列八门三。一一别释。次若比丘下。释第五句。亦即是轻重相。文五应知。

  次叹身索供养戒 情希淫欲。矫自叹身。望顺爱心。言此为最。故曰叹身索供养。制意具阙等。并同于前。戒本六句。一犯人。二染心。三所对女人。四自叹身。五索供养。六如是供养下结罪。次下广释。前三可知。释第四句。文分为四。一释叹身。叹身有二。一叹色身。二叹种姓。二以精进。解梵行。故曰勤修离秽浊。三解持戒。对治除犯戒方便之业。名为不缺。对除犯戒根本之罪。名不穿漏。离后眷属。名不染污。又解。对本全故。称之为缺。谓不犯僧残。名为不缺。如上偈云垣墙缺坏。不犯提及呵。名不穿漏。故上偈言坏器穿漏。不犯第五。名无染污。故智论二十五云。云何名不缺戒。五众戒中。除四重戒。犯诸余重者。是名缺犯。余罪是名破。复次身罪名缺。口罪名破。复次大罪名缺。小罪名破。四善法者。谓十二头陀。及诸善业。作如作是下。解第五索供养句。若在人女前下。释第六句。亦是轻重相。文四可知。

  次媒嫁戒 结媾媒嫁。和合婚姻。正是生死之源。障道之本。又以纷务妨修。相招讥丑。比丘所为。特乖法式。往返和合。以成婚娶。故云媒嫁。别缘具六。一人男女。简去非畜。而于人中。无问贵贱亲疏。二人男女想。三作媒事。四媒嫁想。五显事了了。六受语往彼还报。阙缘类说。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往来。三彼此者所媒境界。四作媒嫁事。谓持男意等是。五结罪。次释戒本。上二可知。第三句男女互为彼此解。女文四。一举。二列。三解。四结。男亦类然。次母护男下释第四句。且举女男。各一为法。次解第五句。于中文二。一明使义具不。二若言已嫁下明境界有无。前文有三。初使义具三犯残。二自受语往彼不报下。具二阙一犯兰。三受语不往彼下。具一阙二犯吉。前文有二。初以一法二法相参。作六十四句。次以三法相参。作四十八句。初文分四。谓语书指印现相。各作十六句。初语十六者。单语四句。次以书配语作四句。次指印配语作四句。次现前相配语作四句。余三各尔。广说六十四。次三法相参亦四。谓语书指印现相。各作十四。二先语十二者。语书指印一四广文。次语书现相一四。次语指印现相一四。此之二四。略易即止。次书为显十二中。俱有一四。余二略无。及余二头并略不出。并前总有一百一十二句。此据一男为头。余并类然。数过二万。次若比丘下一句文乘。或可欲明不具。先举具残。次兰吉二位。各三可知。此之兰吉并自究竟。非是方便阙缘中收。亦可将吉成兰。以兰成残。犹如违谏。于理无失。上触亦然。次有无可解。轻重文五如前。但境想文下使明持书。作使者。以类同故。

  次无主僧不处分过量造房戒 制开意有三。一制意者。上士报强。能忍寒苦。不假房舍。而得进修。是以大圣。制依冢间树下露坐。随缘栖泊。二开意者。中下报劣。不耐风霜。要藉屋宇。方能进修。是以如来。适情听许。小房石室。两房一户。三又制者。出家之人。理祛封滞。纵有离构。但取容身。然诸比丘。乘教广作。非理求乞。恼乱人非。斯则长己贪结。坏自知足。不生俗信。以灭正法。又以自专不乞处分。碍僧恼众。自坏妨慈。故制残吉四罪。多论四义。一为法久住故。二为止诽谤故。三不恼害众生。令信敬增长故。四为少欲知足行善法故。问四依之中。有开有制。四制不行。并不制罪。四开有违。而罪轻重。答四制不行。便当开限。是故于制不行。并不结犯。论其四开。乃随分限。于分不行。理须有罪。但以房舍过重。故得僧残。余者过轻。唯犯提罪。

  次辨释名及离合。初二。先释名者。本心为己。名为无主。辄自造房。称不处分。大不依限。故言过量。次制离合。先制离意。问二房何以离者。答虽同一房。三义异故。一有主无主殊。二量制不制异。三秉法处分。牒事差别。以此三义。故分二戒。又问于前房中。何以二戒合者。答生罪缘同。故须合制。谓过量不处分。并由一房而生。如急施雨衣。四独二浣。异语嫌骂等。次初二者。前房无主不处分初。后房有主不处分初。然不处分。名虽是同。以房分法。并有最初。其犹不定所捡。并举残提。对于二处。各有最初。故知二房。其义亦尔。不处分既尔。妨难类然。

  别缘具六。一自乞求。二无主。三为己。四过量不处分。五过量不处分想。六房成结犯。

  次阙缘者。若阙初缘。不自乞求。即无过量。容有余三。此三非定或有三。若作如法。全是无罪。若阙第二。便犯后戒。或三二等。如前所明。若阙第三。不自为己。为他造房。二兰二吉。或三二等。亦如前明。若阙第四。容有四兰。谓实不过量。作过量想疑。实得处分。作不处分想疑。若阙第五。亦获四兰。谓实过量。作不过量想疑。不得处分。作处分想疑。若阙第六。轻重二兰。多云。从平地印封作相。二团泥未竟已还尽轻兰。一团未竟重兰。

  次下释文。犯中。非理乞求。及斫伐神树。即是恼乱二趣。次时彼下。发觉呵责。初树神白佛。次迦叶白佛。所以不呵者。以佛听造。乘教起非。迦叶若呵。反被嫌责。又可造房者多。呵而无益。善识人心。将护故尔。

  次呵文二。先问自言。次方呵责。呵中文三。一呵恃势乞求。然佛虽听比丘造房。而不以房广令乞索。今造大房。广求功车杖等。以乞繁多。居士遥避。故曰非法而乞此物难受。次告诸比丘下。举外况内。呵文三可知。次尔时下毁赞以呵。过求越分。故曰非时。苦言逼切。名为不耎。耶乞增贪。称云不正。应机利物。名曰知时。不爽物情。称云柔耎。济物息贪。名为正乞。

  次明戒本。九句。初举犯人。二自乞求。以恼施主。有过量罪。若其自物。则无过量。三作屋显作。余物无过量。不处分罪。四无主者。以别有主。不犯过量。五为己者。除去为他。六应量作。辨量分齐。七教从僧乞。八彼比丘下教僧与法。九若比丘下违而结罪。

  广解文二。初释戒本。次若比丘下轻重相。前文余句可解。

  应量者下释第六句。然佛磔手。文说不定。五分二尺。僧祇二尺四寸。然祇二尺四者。是旧小尺。准今大尺。但有二尺。今且依祇为定。长十二磔者。谓二丈四尺。广七磔者。一丈四尺。此据内量。不取其外。故祇第六云。长者纵量也。广者横量也。作屋法有内外量。今纵广量壁内也。屋高下量者。壁边一丈二尺。今解过量。三门分别。第一应量犯未犯。第二互过结未结。第三俱互罪多少。初门应量。不犯过即结?。故言过量。作者僧残。尔者长衣。亦应过量有罪。答房是过中制衣。是满中制房。以过中制故。举开不犯位衣。以满中制故举。制出犯位。所以尔者。旧解云。长衣内开外亦开作法。外开位故。须举犯以开不犯。此出外开极小量房内开外不开无有作法外开者故。举未犯位。即是内开极大量。今解。长衣本听畜。但出作法量应量应如法不作即有?房制不听大出量开分齐应。即开无?过。即制有罪。其处分量者。见论十三云。若房长六磔手。广四磔手。作如是房者。无主亦不犯。何以故。以非房故。又此两房戒开文并言小容身屋不犯。若越四磔。六磔手已上。即须处分。是则过量不过量者。咸有不处分罪处分不处分。并有过量?。第二门。问房有广长。如何结罪。为待俱过。为互亦犯。答互过即犯不待俱过。故见论云。若灭长益广。或减广益长。并不得。何况长广俱过。又如下文坐具。雨浴衣等。亦同互犯。以此义故。今以长中过如减。对广中过如减。次第互历。合成九句。数之可知。是中五句有罪一俱四互四句无罪。故知互犯。第三门。问若房互过始终二罪。如其俱过。亦结二不。答互据二房。复两业造。是故二房。各结一罪。俱过房一。复一业造。是故一房。但结一罪。尔者。如食残等不净食时咽业一故。亦应一罪。答食虽业一。以缘异故房则缘业俱同。是以一罪。

  次难处下。解第七句。于中文二。一出妨难体。二教从僧乞。见论。房主先当治地平。正犹如鼓面。然后往乞。此乞威仪。阙无礼足。表己殷重。一言至三。

  次尔时下。释第八句。于中文三。一捡人。二验事。三与法。前文僧观此人为可作。不立二章门。次若可信下。释成二门。次第四句。前三不应。第四应与。对此解义。二门分别。第一僧别二地。须处分不。第二现有妨难处分成不。初门本制处分。为防妨难。纵非僧地义。容妨难故。但造房咸须处分。如后戒云。何处有好他。堪起房舍。尔时近拘睒弥城。有尼拘律神树。多人往返。象马车乘。止息其下。时尊者阐陀。往伐此树。即制处分。此岂僧地。第二门。问现有妨难。处分成不。旧解成就处分本防不处分僧残。不正防妨难。既所防不同。难有妨难。从僧乞处分者。免彼不乞。专任之过。故得成就。为此文言。不过量僧。处分得妨难二吉。此文良证。言不应者。得小罪故。此释不然。违于正理。凡所为事必须称法。事既现有。妨难处分如何得成。又制处分。令捡妨难。文言妨难互有。及俱并不应与妨难。俱无应与处分。今有违文。如何成就。又若与法成者。如何瞻波云。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羯磨。非法等不成。若尔何故。文言僧处分有难有妨。处二突吉罪。辞此先得法妨难。后生以法。先成无有残罪。为有妨难。但结不应。次与处分法。于中文二。一明与法。二明作弗。就与法中。先差秉法人母经第四。束为四位。不差耆年者。以耄不堪故。亦非下坐者。以卑小故。上座次座但能秉法。不问诵律不诵。故云应差堪能者作。次明与法。法是白二四人僧收。于中文二。初正与法。次僧已忍下。结前中。先白后羯磨。白中事繁重者。即有四句。一告众来听。二牒所因事令众同知。三作法时到劝众详忍。四举其所作。结成白词。白中事不繁重者。但有三句。如受日差人之类。

  次羯磨文二。初举所作咨僧可不。次僧与下。决判是非。前中。初句总告摄心。次举所作约别劝忍。次决判中亦二。初僧后别。结文可知。因明处分法。与何相应者。谓与人处相应。唯此人此处得。或此人余处。余人此处。并悉不得。多论云。若印封作相。已不得余处作房。若异比丘。不得此处作房。正应此比丘作。又云若此房上更异比丘欲作房。不须白僧。但房主听得。不听不得。以此故知。唯是人处相应。尔者结界亦然。答界本为众。即是众同之本。此无为别。故不相类。次明作事乃至一团泥在偷兰竟即僧残。又后一团拟作者。兰若其心绝亦残。

  次解第九句。文有五三。第一三二残作头妨难俱互作。第二三以不处分为头作。第三三以过量为头作。第四三无残直吉俱互作。第五三无吉直残俱互作。据理合然。有文同此。或有经文。残中唯有过量一句。略无余二。故有十三句。

  次轻重文五。一自作。二使他作。三为他作。四房主巧师。此彼犯义。文有四句。初句现前拼地。应量作者。过量作者犯。此谓房主结残。巧师兰罪。为欲一言。通结彼此。是故直言作者犯。次句亦然。三不报。四不问。此之问报但苦吉无残。第五境想文有四重。此是犯不犯门。转想故五。

  次有有主不处分造房戒 以有主故。不辨尺量。唯此为异。余悉同前。问。既有主辨。何须斫树。答为欲取地不须树用如文。何处有好地。堪起房舍。即便伐树。

  次无根谤戒 别制意者。法众所居。理须和合。不相恼触。是曰众僧。今乃怀瞋横诬重事。尘盆良善。甄出众外此则增长生死毁灭正法欺?事深。故须圣制。多论云。为法久住故。为止谤毁。令梵行安乐住。不妨读经行道故。

  次释名有三。一释名者。内无三实。称曰无根。重事加诬。名之为谤。次离合者。问谤义是一。如何分为二戒。答望无根处齐理应合制。但以无根假根殊。是故别禁。若其一向无根。或见言闻疑等。或淫言盗杀等。并前戒中收故。十诵五十一云。若比丘语比丘言。我犯淫。是比丘。以无根谤言。汝犯杀盗妄语。得僧残。余盗杀妄绮互类此应知。若或异事上见。假言见此闻疑亦尔。咸假根摄。问三根谤人。名别得罪。何以合一不分三戒。答若望三根。名别得罪。不必相假。亦应立三。但以无根处。齐得罪义等。又客共证一犯。是以合制。次多少者。问谤他犯重。实无三根。僧虚解边。犯妄提不。答若准见论。得谤无妄故。论十三云。以无根夷谤比丘得僧残。无夜提以谤一向假虚成故。又解若望所谤之人。理实得谤无妄。以谤一向假虚成故。若对僧前妄心说实令僧虚解。亦成妄?故。五分第三。僧语慈地云。于僧前妄语。其罪重于百。阿罗汉。犹如妄语。恶?两舌。对心有无定罪者是。

  次缘有八。一大僧尼。二僧尼想。三起瞋心。四无三根。五知无根。六说重事。七言词了。八前境知解。初缘大僧尼者。甄下三众下三。罪名既轻。谤岂得重。犹如打夺。下三罪亦不重。尔者随顺解义。何以同提解同违僧命众法齐故。又大比丘不问净秽。若以无根事诬。皆成谤罪。故文云。彼人云不清净不见彼犯便言见犯无根法谤僧残。下戒云。不清净人。不清净人相似以此谤彼复以清净者根谤不净者。皆成谤罪。以此故知。秽亦成谤。次下诸缘随义可解无根谤法。至文中解。

  次阙缘者。若阙初缘。以大僧与尼。互为阙境。及下三众阙境双阙。各四成八。余阙准知。

  次下释文犯相文三。一明如来住处。第二尊者下谤缘。第三时慈地下谤犯。第二缘中分二。初请营僧。为谤远缘。二时有慈地下为谤近缘。前文分五。初默念营僧。第二时沓婆下举念申请。第三从世尊下遂请差遣。第四时尊者下受差处分。第五时世尊下称惬嘉赞。问阿罗汉者。所作已办。云何念身不穿营僧。以求牢固。答此身危脆。不久无常。望清营僧。希求胜利。故见论云。大德何以作如是言。此最后身所作已。极当取涅槃。譬如然灯。置于风处。不久当灭。此身亦复如是。我当为僧。分布房舍。及诸饮食。又解罗汉虽复。诸惑皆除。然余福智。垣须修习。如下离波伽耶那。入慈空等定。次应四方僧法白二差之。见论。请佛听已世见未来慈地比丘。必生诽谤。为止诽谤。语诸比丘。汝当请沓婆为僧差会。分房请竟。应作羯磨差。次明撩理僧事。于中文二。先旧次客。旧中复次二。初总次别。所以总举者。欲使同行相钦资缘易具住止和合不废正修。故曰同意者共同。次别复二。先举行同人次呗匿下。举业同人。先行同者。谓十二头陀。义如下释。次明业同。此有五人。多论但四。谓除呗匿。僧祇乃至四果。三明六通。及无威仪者名别。次营客比丘。五分陀婆。即入火光三昧。左手出光。右手尔处。僧祇亦云。左手小指出灯明。见论云。从定起放右手第二指。以为光明。须臾名闻满阎浮提。诸比丘从远方来。欲看神力至已。语沓婆言。长老为我等。安止住处。敷施床座。如是众多沓婆。自随一比丘。为安止处。为余比丘。安止住处。悉是化身。如真身无异。问光明神力。要入定心。云何不定心中。而有光者。解定心所留。不违道理。多论第三。有三解。一云有四不可思议。谓诸佛禅定龙业报。第二此人利根。禅定亦利。当正分时。或入或出。其间駃速。谓是散心。如人手击口唱二心恒别。但以駃疾。谓是一心。第三先入定心。手出光明。出光明已。然后出定。以定势力。光明不灭。如陶师轮。余势未尽。次撩理合仪。大圣嘉赞。次近缘文二。初得恶房恶食生嗔之由。

  次罗阅下兴谤方计。文有七句。一尼法兄所鼓虔问讯。二乘前恚意默无所说。三无?怪默徴问所由。四举事相击。以申默意。五问其所欲请设方仪。六示以谤仪。令僧摈彼。七印述所言。彰己能作。五分。兄弟二人逼尼令谤尼。弥多罗言。陀婆清净。我若谤之。僧必当作自言摈我。我既出众。当何所依。慈地等言。我当证汝摈于陀婆。何缘使汝得自言摈。弥多罗言。若僧摈陀婆。我岂得异。慈地等言。但令世尊斥逐陀婆。为吾受摈。亦复何苦。我等自当好相安处。妹敬重兄。不敢违命。

  次下正谤。此希僧摈故。对僧说实。理成谤。不假对僧故。僧祇第六云。对面骂谤。语语僧残。次发觉文二。初沓婆自言。以彰发觉。次捡挍慈地。以明发觉。前文五句。初明佛问。二彰知请证。三世尊不可。四白言清净。梦中行者。以难况易。余之三律。沓婆自言。清净与忆念毗尼。尼以身证谤故。与灭摈白四。五世尊嘉赞。问佛一切智。善知净秽。所以不证。沓婆清净。慈地是犯。答佛若自证一是一非。生人诽谤。谓佛爱憎。故佛不证。止诽谤故。次捡挍文三。初令捡问比丘奉教。二比丘奉教。捡问本末。本者比丘。末者慈尼。又解准。次自言文本者。因得恶房恶食。末者是己谤情。三雪彼清净自申谤意。次明呵责佛。呵文二。初行有违失呵。次得报决定。呵文言。一向入地狱者。彰过言也。

  戒本七句。一犯人。二嗔心。三所谤境界。此中虽言清净。广解言不净。四无根。五波罗夷下。重事诬谤。显己谤情。故言欲坏等。六若于异时下非前行谤时。是后雪沓婆时。见论。若问若不问者。以无根波罗夷法谤己若众僧。问若二三人。乃至一人。若于师前自说成罪得僧残。七若比丘下结犯。广中不解六句。余者具明。嗔恚者下解第二句。十恶法者。僧祇云。嗔者凡恼及非情处起。谓爱我怨家。憎我善友。及我己身。配之三世。及通非情处起。具名为十。

  次根者下。先解第四句。将解无根。先反释有根。解此根义。五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第二定根多少。第三明根虚实。第四举谤成不。第五问答释妨。初门根者。能有生举之义。故名为根。根义不同。有其三种。谓见闻疑观视青等。称之为见。纳响餐声。目之为闻。见闻之后。犹豫不决。心无定执。名之曰疑。唯此得举。齐号为根。多论第三云。眼根者。必使清净。见事审谛。可依可信。唯听肉眼。不听天眼。若听说过者。妨乱事多。耳根亦尔。第二门。三根约位。总有其四。谓自他想疑自根。文明他者。文云。若他见从彼闻亦名见。若彼说从彼闻亦名闻。然文不出疑者略也。理实应有想三根者。文言见闻疑。想疑三根者。文言。彼有疑。然想疑二位。不得名根。但今就通。故言有四。第三门。以境而言。此四并虚。以清净者。不妨有根。犯者无根。是以文言。清净。清净相似。以此谤彼不净。不净相似。以此谤彼。然就四中。前二是实。后两横起。说之为虚。前中。各见闻是实。疑又是虚。虽有虚实。但有听举。第四门。自他两种。有则成举。无则成谤。想心三者。有不成举。以想横起。证义弱故。亦不成谤。以心实故。若无成谤。文言。后妄此想便言。我见闻疑犯。疑心三者。有不成举。谤则成谤。若称疑说。亦不成谤。为隐横疑。以实根往谤故。文言。彼有疑后便言。我无疑我见闻疑以无根谤僧残。第五门。问见闻境界别。从别立二根。疑从见闻生。应当亦分二。如小妄中。疑见疑闻。说戒中复云。见疑亦如是。闻疑亦如是解。小妄与说戒。不欲别立根。随句以相反。疑从见闻别。此中为立根。不得别分二。就通收彼。此总立一疑根。如恶心兰。随事虽多。一名命尽。此疑亦然。又解文中。绮明详理无别。所以知者。以此文云。疑有二种。谓从见生疑。从闻生疑。故知并已别竟。则与小妄说戒无殊。但以随事故。离立根即合。问想通见等三。以三别三想。疑亦该于三。如何合为一。直言。彼有疑解根中。无想名。以立别三想。根中有疑名。故不以三别。若以三别。应云疑。疑作文不便。总言彼有疑。又解想义。当见闻穴彻分三想。疑当于豫根。不了故合一。又寻文意。疑别亦得。或是集法圣贤。或是翻译大德。为离繁文。故合为一。故多论云。见疑闻疑。疑疑见妄闻妄疑妄。又可一种是横起。而文想离疑。合者为显。作文显略。学者应知。自古诸德思不洽文。虽复推寻。终令人惑。次下释文。先解有根见根。但约前三戒说。声非见境。故无妄语。闻义则通。总举四戒。从见生疑。略举淫。煞从闻生疑。还通四戒。除此已下。顺解无根。

  次下合解戒本。三五七三句。谤之方法。文有七章。第一无三举三。谤作六句。二无一见根。以闻疑二根谤。三无一闻根。以见疑二根谤。四无一疑根。以闻见二根谤下文繁中。更有三章。五无见闻二根。以一疑根谤。六无见疑二根。以一闻根谤。七无闻疑二根。以一见根谤。此之七章。位约为三。初一以三根往谤。次三以二根往谤。次三以一根往谤。位虽如是。且从七说七位。各有六心。即成四十二心。此亦理尽。不须更作多句。解此六心。三门分别。第一定心名字。第二释除妨难。第三对小妄辨异。初门六心者。一无想不妄心。二有想妄想心。三有疑言无疑心。四有疑妄。五无疑言有疑心。六无疑妄。第二门。问初心。既是无想不妄何以文中。不言无想不忘。答不见是无想。知无是不妄。为此虽无律文。得称无想不忘门。初句既是无想不忘。对此应有无想忘想。所以但立不忘。而无忘想。答如想先是有对有得。称忘无想。先是无先。无不得忘。尔者。无想先是无。先无不得忘。无疑亦先无。不立无疑忘。答疑心犹豫。得有隐没。虽复先无。而得立忘想。是穴彻不可隐没。先知是无。不得立妄。又解初心是根本。直是无而言有。不须更以忘等别之。下五是枝修。为别前故。故举忘不差别相对。问第二心是有想忘想。所以不立有想不忘。作文应云不见闻疑彼犯。是中有见闻疑想。便言我见闻疑犯。答夫言谤者。必假虚成。若有三想。而复不忘。即是心实。岂得成谤。如小忘第二心不成俱违句。如彼见想。还言道见。乃是实语。不成妄?。妄既不成。宁得成谤。又下开云。意有见想。便说不犯。古德不能熟详文义。立有想心。成滂者。违前理教也。尔者有疑言。无疑亦不成滂。答此为隐却横疑。以实根成谤。是以文言。是中有疑。便言我无疑。我实见闻疑。若尔即应许隐横想。别举实根。以成其谤。答想是穴彻。一向是有不知是非。故不得隐疑。是犹豫自知是非。恐他不信隐而成谤。余有疑等想对。理尽不繁。更作问答分别。第三门此处六心并是。境心俱虚。以有想疑心。要忘方成谤。下小妄中。直辨违心。不要俱虚。故无有忘。又下妄中。前六初三五。此狭于彼。以无不触知故。后六初三五。全是翻倒。二处二四六境。顺心违与此悬殊辨异可解。

  次下释文。初章可解。第二章中。初句不见。彼犯以闻疑不见。然以闻疑有故。不应成谤。既以闻疑无故。得成谤者。亦应通举不闻疑。何以独言一不见。答论其理实。并无三根。今文所以独言不见者。此据谤情。不以见谤。为用闻疑往谤。故作是言。又为显此闻疑是实。望僧生信。摈斥前人。第二句不见彼犯。是中有见想。后忘见想。以闻疑谤者。亦可前章第二心。为举三谤。不应举有三想。还忘三想。答前章是总。据三为法。俱有并忘。方尽其理。此等皆为谤。情防巧平举多少。不同前位。尔者此以闻疑往谤准前。应云有闻疑想忘闻忘相如何。乃举有见想忘见想。答理实准前。应作此说。然为初句。立不见对。前有见想为?。不闻疑故。无闻疑想。余下类同不能繁述。

  次轻重文三。一谤比丘。二谤尼。三谤下众就比丘中复三。初以四重往谤。但使内无三根。莫问实不实自作使等。皆成谤罪。第二以非比丘法十三难事。谤实比丘。亦成残罪。若实十三难人。虽无三根。冥伏说着。不成残罪。但以比丘想故。得偷兰遮。不同四重。往谤体是污戒比丘第三除此下谓以余篇谤人残得提罪下三犯吉。以有重轻。故云随前所犯。次谤尼等可解。五分。比丘谤尼四众吉。尼谤比丘提余众吉。理有境想。无者文略。不犯中说实者。谓实三根。

  次假根谤戒 此假异事上根。以谤于此见虽想。当事不想。当即是人。畜类殊。名之为异。取彼诠此。称之为分。故曰异分。余异准此。制意等同前。唯以假根为异。戒本八句。一犯人。二嗔心。三假异分上根。四所谤境界五无根。六重事。七彼于下自言。八是比丘下结罪。广解中。不释五七二句。余悉具解。解中上二可知。异分下合解三四六八句。于中文五。第一异趣明异分。第二若比丘不犯下异罪明异分。第三不清净人下异人明异分。第四若见本在家时下异时明异分。第五若比丘自语下假响明异分。初异趣者。如缘起说。但假见根。略无闻疑。次明异罪。有二六句。初六不犯夷见。谓犯余六。假余异分。谤言犯夷。此中分二。初之一句。谓犯僧残。后之五句。见夜提等。此之见。谓文错故。尔理应齐见。并谓始顺文意。次之六句。实犯僧残。见谓余六。谤言犯夷。此中亦二。初之一句犯残。谤言犯夷。后之五句犯残。谓犯提等。亦可此之四句文中不次。初句是第四句头。第二句是第三句尾。此中且约见。谓作法不论闻疑。次明异人。文有四句。初二以不净上根谤不净净。次二以清净上根。谤不净净。文中直言。以此人事。谤彼理实。并通异分三根。次异时中。但举见闻。略无疑也。次假响中。局是闻根。以余二根。非所对故。余文可知。

  次破僧违谏戒 谏戒之初。五门分别。第一别戒多少。第二谏不谏别。第三定罪各种。第四明违重轻。第五举不异。

  初门比丘有六尼。有十二。二众合有十八谏戒。然比丘六戒该及尼众尼。别有六故成十八。此中二是屏谏。余是僧谏。

  第二门屏谏就通。总立一戒。无问止作。咸须谏故。故文言。展转相教。展转相谏。乃至此中违僧。亦设屏谏言。僧谏者。悉是作犯。但于事中。有倚傍者。须僧设谏言。倚傍者。二破倚傍。四依言说。相似污家。谤僧执六人。同作西性违谏。自恃释种说。欲见有在家圣人。余尼谏戒。倚傍准知。自余诸戒。无倚傍义。直作即犯。故不须谏。

  第三门违谏之罪。据究竟说。但有其四。谓夷残提吉。若通方便。更加一兰。若以因果往分。即有十二夷残二果。各自带因。二提亦然。故有其八。又违屏谏事实。及余六众。复各有因。合十二罪。于中六是僧谏。谓夷残提。各及因罪。余六是屏。一提五吉。

  第四门旧释云。就心虚实。故罪轻重。此之四戒。所谏之人。了了知已。所作事非僧谏者。是故违僧命。不护众法。情过是重。违谏僧残。利吒说欲。迷情执实。谓己见为是。僧谏者。非不作故。违僧谏之意。情过轻微。违谏提罪。又以所谏事证。如调达破僧非法想等。前三罪重。第四句轻。岂况违谏宁不约。就心虚便重。心实则轻。又一人谏中。心虚提罪。心实吉罗。岂况僧谏。不就心之虚实。以明轻重。问所以得知此虚彼实。答此戒既言。我身灭后。可得名称。故知此虚。下戒文言。唯此真实。余皆虚妄。故知不同。尔者若由虚实罪有重轻者。且如破僧四句之中。初句心虚。可获残罪。第四心实。应得逸提。中间两句。合结兰罪。以通虚实。何以俱残。又比丘尼。习近居士子。既获提罪。心应是实。瞋心舍三宝。发起四净。何得成虚。结以残罪。说欲心实。可结提?。如也心虚。应获残罪。然真实言。不显心实。望其本计。亦是矫词。随举违谏。虚得成夷。实意拒僧。同吒犯堕。以此推究。旧释不然。义既不通。别中正解。但是世尊。善知诸法。通达罪相。结位不同。违谏虽齐。犯。非一盖。故随轻重定业差殊。不须于中强明所以。且五犯戒。违教二齐。何不对篇。以明轻重。非谏既不尔。谏者岂如何。

  第五门利吒说欲。有顺情义。恐多信受。举绝化道。今此二破。倒说成邪。准不律文。亦是合举。所以不举者。若望应不应。如增二说。若论作法如呵责明。今此辨谏。何须出举。尔者利吒亦然。何以有举。答事相由者。故即出举。若不出彼所随之举。何以结此能随之?。又以随及违谏俱得?。假令此明。随非残故隐。此谓理合治举。不须此明。又解倒说成耶。理须举者。谓此耶人不作破事。若作破事。即不须举。以分众徒。列行法事。非同一和。何待有举。若与举者。非是对治。下二非耶。何须有举。故四违谏。并不须举。

  次随别释。制意有三。一不听破僧者。僧众和同。安乐有法。理应详遵。犹如水乳。今反倚傍。圣教说相。似语惑乱。群情坏僧。断法坠陷。无事为恶。滋甚由斯损。故制不听。为其破僧义。至文当解。二须谏意者。然以调达。立计像真。翳法?时。事是可愍。须僧设谏。开示是非。冀彼改耶从正。弃恶崇善。三结罪者。然彼僧众。详心设谏。明宣是非。开示令舍。而复固执己心。不肯从劝。恼众情重。故结僧残。次释名者。耶法改真。分众异轨。称为破僧。固情为恶。不祗众命。名为违谏。

  别缘有五。一立耶三宝。谓是谏所为事。二行化于时。若不行化。即不须谏。二如法设谏简非法等。四固执不舍。五三羯磨竟。

  次?缘。若?初缘。并无余罪。若?第二。亦?下三。单有立耶三宝方便吉罗。若?第三。无有违僧残兰吉罪。容直有彼屏谏吉罗。若僧秉法不成知。不成者。亦无违谏。因果等罪。若其羯磨。落在七非。作如法心拒。得七兰罪。若?第四。作白未竟舍者吉罗。白竟一兰。乃至第三未竟舍得四兰。?第五缘。准前可解。余违谏戒。释皆同此。但诸谏戒。犯缘少异。此中文二。初至不食鱼肉。起破曾因。谏所为事。第二众多比丘下呵责设谏。前文有五。第一先出能破僧人。第二尔时世尊下化得太子起破僧心。第三时提婆达下篡夺胜位煞佛害王。第四尔时提婆达下恶名断利。同情别食。第五提婆达下立耶三宝。破坏僧轮。

  初人文二。初明出家之缘第二尔时世尊下出家受戒。前文有六。第一睹事为缘。第二时有下相率求度。第三时跋提下厌俗事毕。第四时阿那律下诸释云集。第五各净洗浴下进诣致虔。第六白佛言下正请出家。初文所有诸释出家者。智论第四云。佛初还国。迦叶兄弟。千比丘。本修婆罗门法。苦行山间。形容惟悴。父王见之。以此诸比丘。不足光饰。世尊即选诸释贵人子弟。兼人少壮。户遣一人。强令出家。次相率辞亲文二。先明那律辞。亲中文有四。初明俗法娱乐。二相率推让。三辞母再三。但以恋子情重。初不欲离。望尽余生。终不听去。又死非我。欲尚不舍之生。由我裁岂当听别。四母施抑计。次䟦提文五。初对跋提。三劝三拒。二以己要修。三责要所以。四申己劝情。五劝受辞母。法式如前。次赏俗可知。次云集者。问那律跋提。具彰缘起。诸余六释。何以忽来。五分。释子有七。甚相爱重。若有所作。誓不相违。于是那律。白跋提王言。今有微愿。愿必见从。王言。吾等本要。担不相违。若相违者。头破七分。但令卿愿必可从耳。那律初论。跋提不许。举要更劝。遂不相违。次告五人。欣然莫逆。次进诣文四。一出城进诣。二厌舍车服。三舍宝寻从。四俱往致敬。次请如文。第二出家受戒。文中有三。一出家受戒。二修道克获。三除疑通化。佛度五人。余三无缘不度。又为止谤。不调达等度。问佛所度者。皆是初果。如何度已。始获增上。答增上名通。岂局初果。乃至以四望三。皆是增上。五分。六人漏尽。得阿罗汉。阿难侍佛。不尽诸漏。调达一人。空无所获。既无所得。愧耻益深。便往佛所。请说通法。佛即为说。调达学通。安居之中。便获神通。

  次化太子。文中有四。一化令信念畜徒众。二尔时下目连以迦休语白佛。佛彰彼语无实。三尔时下重现神通。增信获利。文中有五。一改形说法。二益增信敬。三加利供养。四比丘白佛。五佛令摄念。有法喻合。四时摩竭下妒利失通。求索徒众。文中有四。一妒佛重利。退失神通。釜者器名。六升四升曰釜。二从佛索众。三佛呵不付。四生不忍心。前得外护。加利供养。即是顺情之极。今失神通。更被呵责。便是违情之甚。为此创起逆心。故曰最初不生忍心。

  次规胜位。文中有二。初立二章。次依章解。解中先释煞佛。于中文三。初正起害。二时众多下弟子欲护。三时世尊告下差人说过。前害文三。初明教人。次提婆达下正明自害。三时世尊下酬因念忍。前文有六。一立计煞佛。二佛念本缘。谓弥法摩纳事。如下文明。三念害不前舍害往见。四圣慈说法。获利悟道。五分。展转三十二人。皆得初果。若准彼文。此六十四。亦到佛所。五教复本道。破前立计。六重见本人白知驱摈。次明自害。但伤足指。诸余佛王。皆无此事。唯我独有宿缘出血。此乖佛仪。故白未曾有也。次念忍者。顺世法也。次弟子护文四。一比丘护佛。二佛从窟下问答所以。三佛告下彰胜诸怨。四告诸比丘下举五须护。头不须护。以现作恶。后受苦报。故曰后自当知戒。据受体命。谓耶求见慧是解。言说是教。行不依教故。法律外下五。反说可解。次说过文四。一差令说过。二陈疑为决。三奉命彰过。不于佛僧。亦彰恶名。即是治罚远与下。作得脱之缘。四明大众忍不忍异。次解煞文。文有六句。一受教害文。二发觉得实。三详评治罚。四举以启王捡实呵责。调达虽教太子害我佛法。治人唱恶如死罪不重加。故曰不应。五来令赦过。六不平王意。

  次别食文四。谓过举呵制。次作破事文分为二。第一兴心立计。第二时提婆达下依计施行。前文有五。第一不忍前制起念破僧。第二时提婆下以事劝诱。希同所作。第三时提婆伴下恐事不果。拒而未从。第四提婆达下立计谋真。必望谐遂。第五时三闻达下显耶有能发言顺可。余文可解。但第四文中。开之为四。一立计谋真。二当语下陈谋宣示。三年少下所破违顺。四由此下结耶功力。初文破计像真。而立我者是耶佛。五法是耶法。出离是耶僧。然佛僧已识耶法未知故。尽形寿下出耶五法。此五耶中。前三相似。后二妄语。故下文云。以二事破僧。谓妄语及相似语。相似语者。言同意异。妄语者。自制施行。亦可前三若文中。若出不受施房等。出不受亦是妄语。以出所听受。故言相似。后二若文中。若出所受。亦是相似。以出不受。故言妄语。苏盐着味合为一断。鱼肉害生。复同为一。上座者。谓是耆旧了知耶正。故杂心第三云。凡夫坏非圣人。以正定聚。不坏净故。又说得忍。凡夫亦不坏。已入决定。圣僧是世尊。不坏眷属故。

  次明呵谏。先辨其呵。呵文分三。第一比丘白佛。第二佛告下说正显耶。第三时世尊下显己呵责。问众多比丘。何以不呵。答言滥惑。彼不了故。无但见异法。举以白佛。亦可情惧。不敢辄呵。第二文三。第一总举欲断。第二举所断体。第三总结欲断。初文说五耶法。诱诳新学。令使行耶灭。正名为欲断。问所以五法为耶。四依为正。答佛说具四义。故名之为正。一本为益生。慈心所说。非为希求。眷属名利。二善识根性。称机授药。依教修行。必能会圣。三为识根性。善达开遮。令三品人。称根修进。四以识根药。称法而谈。如多论云。四圣种。能得八圣道。成沙门四果。调达所说。翻前四义。不如实说。名之为耶。一恶心所秉。本求名利。故云我等死后。可得名称。二不识根性。无长道益。三唯制无开益不具足。四不识根药。颠倒妄说。故多论云。八圣道。趣向泥洹。反更迟难。修行五法。以求解脱。其道甚速。次所断体。先徴次释。释中初依别说。下三合明。我当以等者。叹上行人。着粪扫衣。为着此衣。更无异望。故曰趣得知足。次开中下。着檀越施衣。着此衣时。亦袪封滞。故曰我亦说等。下三合说可解。次结如文。第三呵责。先问自言。次正呵责。呵中文三。谓举列结。列中文三。一呵行断。二是故下。彰报决定。三时世尊下。经家牒呵。有少利益。初文四句。一呵所行。故云。汝云何以五法教。诸比丘等。如上。二呵所断。故云汝莫断四圣种。如上。三举前所行。将成破事。即是断前所行。故曰汝今莫方便破等。四举前所断。劝令不断。即是行前所断。故曰汝当与僧和等。即是初三句。呵行令断二四句。呵断令行。余文可知。次明谏法。文分为四。一佛教比丘设谏仪轨。二僧为下。奉命设谏。此应广彰。谏之轨则并回在下辨相中。明以下。结罪义便故尔。三比丘白佛。四因辨谏法。通被一切。然调达拒僧。应有呵责。为辨谏法。该通便立戒本。由此佛僧。并无呵责。非直此戒。余谏亦然。乃至违略。亦无直有制。广以此足得违文不繁多解。

  次明戒本。戒本六句。一谏所为人。二欲坏下。谏所为事。三彼比丘下。屏谏方法。四是比丘下。拒屏谏。五彼比丘下。僧谏。六不舍者下结罪。此六通该一切谏戒。次下广解。文中分二。初释戒本六句。次作白二羯磨竟下。明轻重相。释中初句可知。二所为事中。先解和合僧。谓以二法。释成和合。四人等众。以解僧义。众正翻僧和合。乃是僧家义用。不得总以和合众。以翻于僧。次明坏义。破是坏之异名。文中有四。一举破数。二列破名。三结破数。四属破事。然十八法。并依多论第三解。然论中。无粗恶非粗恶。制余七对。具明法非法。律非律。并约五法。八正互说。犯说不犯者。若不剪剃发抓。佛言犯戒。而言发抓。有命不犯。不犯言犯者。律防身语不制心戒而说。心起三毒。即是犯戒。轻言重者。如钵罗龙。以摘树叶。罪不可忏。因此便言。煞草木者。一切是重。重言轻者。见须提达尼等。先作不得重。便言淫盗等。一切是轻。有残者。下四篇戒。犯则有残。而言无残。无残者。四重犯则无残。而说有残。粗恶者。如初二犯。及二逆偷兰。此是粗恶。说非粗恶。非粗恶者。提等余兰。是非粗恶。说作粗恶。常所行非常所行者。八正五法互说制者。五犯金口所宣。名之为制。说为非制。非制者五法非出金口。名为非制。说以为制。说不说者。四禁是重。余篇是轻。此是正教。名之为说。以为非说。重轻倒说。此非佛教。名为非说。而以为说。但下诸文。十八法者。皆同此释。不能更明。次第三屏谏。文举四众。理应通七。第四若不用语者拒屏谏。问此得何罪。答此违七众因。并吉罗。然约事成果罪两别。第五僧谏如文。第六若不舍下。结罪。总览四兰。以成僧残。此中上下四重因果。一破僧。二违比丘屏谏。三违尼等大众谏。四违僧谏。此之四因。其位还四。及论得果。阶级唯两。僧残在此。余三伽耶。是则残因虽后果。乃先成余三。因虽在前。果便后克。

  次轻重文二。初约自作。次辨教人。前文复二。初约羯磨分齐。明业多少。次若一切未白下。辨法前方便罪。随时长短。乃至未羯磨前。故曰一切。次教人有三可知。应有法想。文无者略。

  次助破违谏戒 调达破僧。众徒不忍。既乖和合。齐心设谏。僧正谏时。四伴影助。复寻设谏。拒而不从。故曰助破违谏戒。别缘具六。第一调达执耶行化。第二诸比丘设谏。第三遮僧设谏。助成破僧。第四僧寻谏彼。第五拒而不从。第六三羯磨竟。?缘比知文二如前。前文有三。一牒调达执耶行破。二诸比丘如法谏劝。三正影助为所谏事。次呵谏类知。戒本六句。一举伴数。为谏所为者。二明伴助相。用谏所为事。于中文二。初则一往遮僧莫谏。二此比丘下。释其劝意。所以劝者。为人如法。是故此中四句。初二句明人。如此调达发言有轨。故曰法语。复能灭恶生善。名为律语。次两句法。是能合我等。庆遇所闻。故曰喜乐。称合道理。安心顺从。名为忍可。次屏谏文四。一总举人法。俱非遮其影助。二然此比丘下。且显人非。不出法非者略。三大德下。申其谏意。四大德下。彰和利益。余句可解。广解具释。初句文三。一比丘义如上者。正是所谏之人。二以顺从。释伴党义。二种顺从。俱须设谏。三明伴党无数共兴谋立计。名为伴党要。四人已上。始成耶僧。若余群党。名为助伴。谓从一人。乃至众多。无二伴党。俱须设谏。余文准前。

  次谤僧违谏戒 别意有六。一解听依聚落意。谓比丘进道。要藉资成。复合白衣。得修福业。二不听污家。恶行意听。依聚落本。欲益及自他。今坏俗信。翻成两损。三摈出意。违教坏行。具有见闻。若不摈治。无由改往。四解谤僧意。同过六人。不治其四。言僧受憎。故摈我二。五明设谏意同过者。六但治二人。似有爱憎。须僧设谏。六结罪意如前。次释名者。依势及财。损坏俗信。故曰污家。所为垢浊。能感秽果。名为恶行。别缘有七。一作污家。恶行二心。不改悔。三作摈法。四非理谤僧。五如法设谏。六拒而不从。七三羯磨竟。?中?初全是无罪?。二直有污家等?。?三四缘。同于?二。?五谓落七非。客七兰罪。若?六七。义可准知。次下释文。谏所为事中四。一作恶行。其污家者。在辨相中。二明呵责。三告舍利下摈罚。四时阿湿下。非理谤僧。?中文二。初立摈法。以付身子。二舍利弗下。奉命行罚。于中文六。一将徒众之造[革*(立-一+可)]连。二时阿湿下。求其外护。三时舍利下。因乞略化。四时诸下。承教诽谤。五时舍利下。调伏生信。六时尊者下。正行摈罚。谤僧如文。身子亲为他谤。不得有呵。但以谤事。具白世尊。次呵谏如文。戒本六句如前。第二谏所为中者三。一依处起过。自他俱坏。近者目属。名为亦见。远者耳餐。名为亦闻。二诸比丘下。牒过驱摈。三是比丘下。非理谤僧。以闻陀迦留陀夷。逆路忏悔党。不治故。名为有爱。三闻达多磨醯沙达多。走至王道聚落。惧不治故。称云有怖。唯瞋我二。名为有恚。我观众僧。秉此摈法。非是解心所为。故曰有痴。如是同罪。比丘下。显其谤意。次屏谏亦三。一劝不听谤僧。故曰莫作是语等。二而诸比丘下。明僧自雪。逆路忏者。无罪可治。名为不爱。走人不现。复不合治。名为不怖。汝等二人。进则不忏。退则不逃。人过俱现。正合治罚。故曰不恚。然僧善解。摈治方法。名为不痴。三大德污他家等者。推过属彼。余文可解。释中初人可知。次所为文三。一解比丘所依住处。戒本之中。虽无村字。然以城聚。通得名村。二明污家恶行。此中先明其家。次释其污。然污家文四。一总举四。二列四名。三云何下一一解释。四以此下总结。次恶行可知。三若比丘下。明秽响[泳-永+(盈-又+夕)]流。次屏谏等同前。

  次恶性违谏戒 别意者。恶性愚人。纵情造罪。既无师敬。触事有违。有德之人。以法开晤。反被轻陵。不受训导言。佛是我家。佛法是我家法。我应教诸大德。诸大德不应反教我。说此语时近情谓是。须僧设谏。开示是非。是非既分。理宜从顺。固执不舍。结以僧残。别缘具六。一身语不净数数犯戒。二诸善比丘。如法谏劝。三望人自师敬。不受训导。四众僧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法满足。次释文谏所为事文三。一明不受语。二举两喻及合。三是故下。结拒谏意。初文持戒。顺理名好。犯戒违理名恶。此好与恶。止勿语我。我应教诸大德。此是倚傍胜人。恃己凌物。何以故下。释不受谏意。次二喻者。水喻于教。风喻于行教。有津润之益。犹如于水。行有远化之能。譬若于风。次结可知。呵谏如文。戒本六句如前。于所为事中文三。一明恶性不受人语。二于戒法下。诸善比丘。如法谏劝。三自身下。拒谏不从。屏谏文二。一谏前人。令互受语。二如是下。显谏利益。余文可知。广文具解。屏谏互相受语。道根时进。故曰增益。训以善法。名曰相教。遮防未非。称云相谏。灭除已起。故言忏悔。各彼此互为咸称展转。多论第四。问云经中说但自观身行。谛视善不善。今云展转相教。不相违耶。答佛因时制教言乖趣合。不相违背。佛以前人。心有爱憎。数言有损。是以云但自观身行。若为慈心。有利益者。应共相教。又解若钝根无智。言说无利。是故说言但自观身。若听智利根。发言有益。故言展转相教。余文可解。上来僧残竟。

  ●次解不定。

  先总料简。六门分别。第一释不定名。第二辨所防体。第三置之处所。第四定罪初二。第五人处通局。第六僧尼有无。

  言释名者。可信虽举不识罪名。僧有未得。定结何等。是以文言。是中无定法。故名不定。又以立戒。通防诸罪。不的其一。名为不定。十诵第四云。云何名不定。可信优婆夷不知犯。不知何屏露处起。不知犯名字。但言我见女人。是处来去。坐立亦见比丘来去。坐立不见。若作淫欲。若作偷夺。若夺人命。若触女人身。若煞草木。若过中食。若饮酒。如是事中。不决定故。名为不定。此不定言。义含有四。一犯不定。望实犯事。虽是其定。然以不的夷等。名为不定。文中虽举二三。理通六七。二举不定。圣女不识名种。但如举事白佛。三自言不定。谓言夷等及不犯。四治罪不定。谓作摈覆等。若全不言。与罪处所。又言二者。谓屏露也。此中虽通七罪。然数不足。但摄爱染。招讥等戒。如违谏长等。不定中无。故了论云。此二不定。似律本义。以数少故不得。如律篇聚本义即是。此略彼广。若人能引略入广。谓以不定中罪与篇聚相应。或摄广入略。以篇聚中罪。与不定相应。如是引略入广。摄广从略。是人于律则明了。

  次所防体。旧解云。谓于二处四威仪中。为可信女。举来告僧。僧众既闻。应须穷检。于屏二十八四仪中。各七。露二十四中。未获实者。是所防过。无别罪名。离染清净。不于二处。行住坐立。是能治行。若尔三罪二罪。岂非罪名。答此是所检之事。若未获实者。摄在不定。定即篇聚。非此所收。今此所明制令检审。既言不定。何有罪名。今古诸师。贵重戒者。众虽各睿。思释此所防。但以无其实事。意趣难见。今述旧章。一解稍将近理。余释繁多。不能广引。又可更解。但以可信。举事不识名种僧。又未知定结何等。于此中间未得定者。名为不定。而此比丘。将拒讳心。不引实事。是所防过。作实语心。顺教引罪。是能治行。又解此中。但欲勘检。比丘知犯不犯。本无有过。犹如减年受戒。受后生疑。开数胎等。识知犯不。不是开时。始结其罪。此亦如是。不繁多解。然比丘犯。实已定讫。为事难知。制令穷检。检未实时。在不定摄。勘检实已。即定聚收。何须于此。明所防体。

  次明处者。问此二不定。是诸罪因。能生诸罪。不过屏露。既有此义。应在初明。或应置在定罪之下。答不定。若其置在初者。即使轻提之?。在于重夷之上。或若置在定罪下者。复使重夷之罪。在于轻吉之下。义势隔绝。轻重难均。是故不得置于初后。故今通论。五犯能治。皆有防非。齐称为戒。故诸戒言。最初犯戒。若据五犯。身语进止。咸有法式。总曰威仪。故诸戒言。非威仪等。今且约位。分之为二。前两过粗。能防称戒。下三罪细。行曰威仪。今置戒下。威仪上者。为彰可信。通举七五。上收于戒。下摄威仪。义势得中。故置于此。是以十诵。忧波问可信。举下四品罪。得在不定中。治不佛言得。

  次明初二。昔解不定。是第二人。以戒本云。如优婆私治复不定。无无最初。开五除不定。不入犯戒本一。无治罪法下。有寂初开。尔者。云何缘起。有最初犯。答名同义异。诸篇违略。此中犯广。以处别故。各得最初。五篇制广补略云。初此不定制。总广以补五。别广初五篇随事别制随事难故就处略广处总制各别得初。今解不然。若就所检三罪二罪。以明初者。岂是第二。以彼犯中。并制初讫。明此获实。即当第二。若取此中。要须穷检。穷捡未得名不定者。即此穷捡。是其初人。以对此前。未有犯故。故使文云。最初犯戒。故此初二。望于犯中。体既不同。条然有异。问此是初人。何以无开。答此就穷检。必须获实。既未得实。是以无开。又解应有如善见。最初不犯。及颠狂等。此文无者略也。

  次人处通局者。人位有四。谓僧尼二俗。未知不定。唯是俗女。为亦得通。僧等三位。解僧尼二位。体识名种。又同道分。故无不定。又僧尼举罪。通于凡圣。但验三根。有无不显。勘当之事。与此俗女。全是不同。以此义故。僧尼不成。然俗男者。义亦通许。可得执文。唯听圣女。俗男举来。不为穷检。俗义既同。女男皆许。犹如谤人。虽寄沓婆为缘余。不知僧事者。谤亦成犯。处中有三。谓僧尼俗处。若执文者。唯是俗处。若以义通。亦该僧尼二处。若对此处。圣俗举来。岂以僧尼住处。不合穷检。若既须检。义何不通。然旧更立。有非上三。离见闻屏处。此之屏处。不离前三。不得见文。别说即亦离明如文略。更说障处。障处亦合离明障处。既也不离屏处。岂繁别说。

  次僧尼有无者。旧解云。佛制举罪。男女二众递相监察见过。须举无造罪之地。如大僧有犯。同从举过。若女众见。亦须举白。然尼弟子。恐违敬教。不得举师。是以可信俗女替尼举罪。由俗圣女。多喜得实。又不识名种。致有差殊故。使比丘有二不定。尼若造出家。男女二众得举。既举义备。何须俗男。替僧举尼。有不定义。故无不定。此或容尔。又有一义。尼无不定者。以制伴故。谓若被举僧。开有伴以不。若言无伴。先治独罪。恐治独故。便应引伴。伴即定故。亦或无犯。进退有妨。故无不定。又解此是僧尼。有无不同戒比丘有缘故。有尼为无缘。故无立制。应不出在。圣情不得。以事浪相比决。且如尼后四谏。所以僧残。比丘作时。何以不犯。但知有无轻重等。戒制法故然。不繁相决。

  次下释文。多论。四义故制。一为止诽谤故。二为除斗诤故。三为增上法故。比丘出家迹俗秽。为人天所宗。以道化物。而与女人屏处。私曲鄙碎。上违圣意。下失人天宗向信敬。四为断恶业次第法故。初既屏处。渐冉缠绵。无所不至。是以防之。于始释名如上。别缘有六。一屏处。二人女。三无第三人。四说非法不见实事。五可信告僧。六捡未获实。具此六缘。摄入不定。下戒亦然。唯以露处。为异。?缘比说。缘起可解。戒本五句。一人。二犯不定。三有住信下。举不定。四是坐下。自言不定。五如住信下。治罪不定广解。具释第二犯中。文有六句。可解。信乐下。释第三句。五分。可信者。见四真谛。不为身。不为人。不为利。而作妄语。若比丘下。解第四句。自言不定。此自言五句。古师以五犯来配。谓初是吉。乃至第五是夷。又旧解云。自言所趣向处。是行威仪。到是住坐。是坐卧。是卧作。通作七屏。约四威仪。二十八罪露。除夷故但二十四。今解七罪。虽是义通。不合配文局限。又此不欲具彰威仪。理亦不劳。指文属当。但此五句。唯约戒本。三罪释之。所以知者。以后戒无夷。即除其作为。此自言所趣。向处及到。是所住处。坐者是提。或可兼前往处。亦得提罪。卧是残。作是夷。次若比丘下。解第五句治罪不定。此中五句。虽有引不引。成罪处所。即应是定。然以治中。或是夷等。随夷等治。故言不定。下戒并同。不劳别释。上来不定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三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三末

  ●次明三十舍堕。

  总作四门分别。第一释舍堕名。第二先后次第。第三九十对决。第四正辨三十。

  初释名者。梵云尼萨耆(此译为舍)。古旧诸师。依多释云。舍有三义。一舍财物。二舍相续贪心。心事俱舍。故次第三便能舍罪。今解。论无三义。正文据理。但舍财故。名之为舍。若以舍罪舍心。名为舍者。是则单提亦应名舍。以单提中。亦舍心罪故。提名堕者。如下当明。故曰三十舍堕。

  次先后者。三十九十。罪性均等。合为一犯。斯义可然。所次先明三十。后辨九十。答此三十戒。本由财生。若欲忏除。要先伐本。故须对境。先舍过财。过财既舍。罪方可悔。由此舍故。作法是难。九十不舍。作法是易。欲使僧尼先识于难。后知其易。次第故尔。

  次对决者。古旧释云。凡入舍者。咸具三义。一是属己财物。二财体现在生罪。受用有过。三舍已归主。受用无?。今解不然。但由不舍。用财有罪。作法舍竟。用则无?。由此一义入舍。不须余二。下九十中。虽有因财生者。纵使舍竟。用还有罪。是以但在九十。不入三十。

  次辩三十。先总解十门分别。第一定能犯人。第二配属身语。第三自作教人。第四遮性差别。第五持犯方轨。第六二问之意。第七重犯不重。第八舍忏仪则。第九二部同异。第十下众任运。

  初门所以定能犯人者。以下文有三人。犯尼萨耆。故今须定。然此三位。一人遍犯众多与僧有犯不犯。且僧位中。有四方现前。其四方僧。全是不犯。以物属众。别人无分。故下文云。众僧衣过十日。佛言不犯现前。若其据四已上。同共领作。名为僧者。是则诸戒。一切同犯。以同领作。各有分故。如和僧作媒嫁事。又如一切僧同犯。不得忏悔。及僧为根。僧举僧等。其同活人。虽四已上。但是同活。非僧所收。其众多犯者。谓是多人同心作者。若据此为众多。一切同犯。若望由我作故。令彼成犯。约此为众多者。唯同活人是。于中不共犯者。有十五戒。谓二虽浣帖过杂黑白二毛六年乞雨夺药。其药据长殊。理应同犯。但为有法成拥。已异余长。故不同犯。

  次身语门。此三十戒。离有三十二。或对二浣。各有三戒。虽有三十六。且依前说。于中。担用局身。余通身语。通中位三。一有五戒。语家止业共身犯。谓五长是。二有两戒。身语止作业共身犯。谓二虽衣。三余二十三戒。语作共身犯。位复为三。一有三戒。自语假他身。谓二浣乞缕。二有八戒。自作局身。若望教他。自语假他身。谓五敷二宝夺衣。三余十二领受戒。自身语假他身犯。

  次自作教人者。此三十中。二浣乞缕。一向教人中犯以自乞缕。但犯吉罗。二自浣无罪。前言一人尽犯者。通自作教人故尔。若泛教人。作此三十。不为己者。尽不犯提。但以教人作恶。故有吉罗。若其教人为己。但十一有犯。谓二浣乞缕。唯教人犯。以假使尼。及非亲织。并五敷二宝夺衣。自余诸戒。非不为己。但以利损不专。唯犯吉罗。亦可教人贩易过前受急施雨衣回僧。既以为己。有遂情义。亦应同犯。文无者略。

  次遮性者。唯回僧是性。余悉是遮。

  次持犯者。此中八戒。具二持犯。谓五过过十作犯。二虽六年。释相可知。其畜宝戒。通有二持。然以不得自畜。故?不论。自余诸戒。唯是止持作犯。

  次二问意者。三十有财可舍。作法不得别众。九十为无舍法。悔时许得别众。以此义故。分为二问。尔者前聚谏不谏别。亦应分二。答此为舍罪缘殊。故分二问。前则无别众。故合为一。又可此有别众。不别众殊。故分二问。前虽谏不谏别。唯不听别故一。

  次重犯不者。有四戒重犯。谓担用二浣。然浣染打三尼萨者。是异类重。不如担用同类重犯。谓担毛数过。雨衣数用。然吉师云。语使浣染打三尼萨耆。浣上既犯。染打类知。浣浣亦然。今解不尔。再浣义同。新衣不犯尼萨。然准多论。一时作三事。得一舍堕。若浣舍堕衣告吉。染打相别。尚不再违。况复浣浣得有重犯。自余诸戒。咸不得重。谓一夺二虽五十月钵药急过六作十杂黑白二毛六具织作四领受。领受者。谓取尼衣乞衣过知足受一二居士王臣二宝贩卖。乞钵劝织。雨衣急施。过前求受。及回僧物。所以须明重不重者。为识业累多少故尔。次舍忏者。准文有四。谓财忏罪还衣不还。先明舍财。舍财有四。一所舍财。谓衣药钵宝。尼加十六牧器。此舍有二。全坏不同。绵褥坏舍。余皆是全。二所对境。境有对不对。绵褥独舍。余咸有对。对中道俗。俗唯二宝。道通余戒。道中僧别。乞钵局僧。余通僧别。又绵褥二宝。听别众舍。以不对道。余咸尽集。三舍财处。谓自然作法。乞钵一局。余通二位。二作法中。复有大小。钵唯大界。余通大小。三住处非住处者。乞钵局此住处。以留胜者。入僧库故。自余诸戒。通一切处。四舍财法。法中位二。谓语羯磨。羯磨一法。舍财中无。以舍己财。不须羯磨。若论语法。绵褥即无。以不对人。岂繁须法。余者通有。有中道俗。复有僧别。辨异可知。次舍罪亦四。一所舍罪。须知所犯财事多少。设财已无。业累须殄。罪须缘知品类多少。此诸品类至文当辨。二舍罪境。若论舍财。有对不对。对中复有道俗差别。论其舍罪。一切对道。以除往?。境须同类道中乞钵。属唯对僧。宝等三戒。专对其别。余二十八通该三境。此望所对假不假说。论其除罪。唯是别人。又宝等三。舍得别众。论其忏时。亦不同集。三舍罪处。宝等三戒。处该一切。余二十九。若论僧秉。钵唯局大。余通二作。若其除钵。余二十八。对下二境。同前宝等。又与舍财之处。差互亦得。谓此处舍财。余处忏罪。对处差别。位约为二。第一乞钵局大。第二除宝等三。余二十八对僧舍边。专在二作。第三宝等三戒。及二十八。对下二境。处通一切。四舍罪法。宝等三戒。唯是语法。除宝等三。余二十九。对僧舍边。有受忏白。则具二法。若除乞钵。余二十八。对下二境。亦但语法。次还衣亦四。一所还财。还财之中。须除绵褥。既不对境。不须论还。余戒还中。除去二宝。总为四位。谓长等五。经宿方还。离等二十四即座听付。所以尔者。良由长等贮畜经日。贪心续生。不得即付。要须经宿。事隔还者。断彼畜心。方成清净。若当有缘。许令转付。问舍若各别。还法可知。或若合舍。还复如何。解或若一二三等。与长合者。长等自经宿还。余者不妨。即付。故多论第四云。衣已舍。罪已悔。次续心断。即曰若先所求衣来。若意外衣来。不堕次续。以心断故。不同古旧释云。长等与余合舍。唯除二离二毛乞钵。余诸戒等。若舍即还。容为长染。相从经宿。次还财境。除去绵褥。不对无境。自余诸戒。还通道俗及以僧别。一唯舍财。不得差互。然对别中。容可差互。别众得不。义可准知。次还财处。准舍中说。次还则法。若论语法。理是义通。论其羯磨。三人下无。若是僧还。须有白二。然钵不同。具如文载。但为舍财有离有合。若合舍者。还或二一。若各别舍。但一白二。次不还者。绵褥无还。以不对境。余有境故。不还有罪。二俗不还。如文追索。不欲虚。损信施故尔。余若不还。计直犯重。

  次同异者。十八戒同。不繁解释。十二有异事须别明。此十二中。束成三位。一有九戒轻重不同。谓五敷具取浣二毛。但以僧作数故提。尼为稀故吉。次有两戒。僧有尼无。雨浴衣者。僧有局限。用定分齐。喜过求用。又听兰若。恐成失夺。因开六夜。故有过六。尼是浴衣。圣开常用。既无分限。何有过?。尼又劣弱。不行兰若。既不开六。亦无过六。三有一戒犯同缘异。谓长钵是。僧尼俱提名为犯同。十日一宿殊。名为缘异。

  次任运者。任运得犯一十三戒。谓五过除药。约日任运。数满便犯。二浣乞缕五敷夺衣。但使事成。一切成犯。余?此义。皆无任运。

  次随别释。先解长衣 其开制意者。寔以行者根性不同。报有强弱。资须有异。大圣开遮。治终将补。各称根宜。有四差别。俱有资身长道之益。第一人者。报力资强。唯畜三衣。便能长道。故下文云。未来世善男子。畜此三衣不得过。第二人者。报力次劣。若同初人。便废修道。是以听畜助身百一。记识受持。不须说净。第三人者。报力更劣。虽畜百一。犹?进修。复听受施。说净而畜。欲使彼获施福。此资道缘。第四人者。报力最劣。虽畜轻资。犹不进道。更开重物被褥床等。方能济身。进业有益。次明制者。多论第四云。以为俗利。则道利不成。又失檀越信敬净心。比丘无厌。与俗无别。有违佛教。四圣种法。此既因圣开听。广畜盈长。即非节量知足之行。故使不加净法。制与舍堕。此谓制下二人。

  二释名者。贮用属己。名之为畜。限分之余。称之为长。越于期限。故曰过十日。

  三具缘者。别缘有六。一是己之长物。甄去三衣。以是三际诸佛应法之服。体无长过。故须除去。三衣若受。明不犯长。设若不受。亦无长过。故多论云。若比丘不受三衣过十日。无长衣罪。无离衣宿罪。有坏成仪罪。有缺衣罪。虽是己衣。忘则无罪。是故第二知属己物。物虽属己。财须应量。若不应量。畜过无犯。是故第三应量之物。物虽应量。说净无过。故须第四不作净法。虽不作净。若有一月五月。四想被举留难缘等。亦是不犯。故须第五无缘。虽无因缘。畜须过限。若未过限。亦不得罪。故须第六十一日明相出犯。见论。梵曰阿留那(此云明相)。多论云。明相者。有种种异名。有三种色。若日照阎浮提树。则有黑色。若照树叶。则有青色。若过树照阎浮提界。则有白色。于三色中。白色为正。

  四?缘可解。

  缘中三时衣者。盖是随时厚薄不同。五分。诸比丘见问言。世尊不听畜长衣。汝不闻耶。答言。我亦闻之。但我此衣。或僧中得。或居士问得或是粪扫衣。彼以着故与我。本不使我为五家畜。

  戒本文三。随开文五。一举制生疑。问未知阿难与迦叶衣。为是决定心不。答文中既言欲与。明知不是决定。若决定与。即非己物。以不定与。故须陈疑请决。二正明请。三问还期。四答时限。五开十日。多论。佛知法相不缓不急。不增不损。正制十日。

  满足戒本。三位分别。第一定戒文句。第二定缘有无。第三定利同异。初位戒本六句。一犯人。二衣已竟者。简非长体。以衣不竟。不名为长。三迦絺那衣已出者。显出犯时。以迦絺那衣未出。不名犯时。四畜长衣者。所畜财体。五圣开十日。六若过下违教结犯。次定缘者。直就此戒。十日有缘。未知迦絺那。与长等五戒。何先何后。若迦絺那前开。便不得言为长等五开受迦絺那衣。若长等先制。后开迦絺那者。所以无缘。即言已出。答长等先制。迦絺后开。故下律言。为长等五。开受迦絺那衣。然此无缘者。即是略无。故五分初戒本云。畜长衣过一宿犯。又那律衣坏。恐一日不成。犯尼萨耆。不敢取僧衣。又有诸比丘。安居讫十六日。进诣佛所。道径泥水。三衣粗重。甚大疲极。并以那律事白佛。佛言听受迦絺那衣。不犯五事。第二戒本云。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长衣过一宿。尼萨耆。又因阿难。得二张劫贝。为与身子。恐犯白佛。佛开十日。第三戒本云。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长衣乃至十日。若过尼萨耆。次定余戒余利同异者。问时利开一月五月。所以通于三戒。答本为五事开受迦絺那衣。今以初三是长。第二是离。以此时利。得通三戒。问所以此开不通余戒。答余戒若与五利开法者。即须有除。如急施衣。及背别等戒。若与五利。不相关者。即无有开。问所以急施等开语不同此。答随事不同。开语亦异。语虽有异。时利不殊。更有多解。皆悉有妨。且作斯释。以遣文违。

  次下广解文二。初释戒本。第二舍忏仪轨。释中初句可知。次句衣竟者。五分云。浣染缝竟。次句迦絺那衣已出。出者舍也。依下八舍延促。故名为出。释下二戒竟出同此。衣者已下释第四句。于中文二。一辨十种衣体。释上衣义。绝衣者憍奢耶作。劫贝衣者华作。钦婆罗者毛作。刍摩者。纻麻作。忏摩者野麻作。麻者家麻。扇那者白羊毛作。翅夷罗者鸟毛作。鸠夷罗者。绛色羊毛。忏罗钵尼衣者。尨色羊毛。二定衣量分齐。释成长义。释此长义三门分别。第一定量分齐。第二应量犯未。第三互应结未。初门量者。此文尺六八寸五分。除长三衣。若长余衣。乃至手巾。过十日。皆突吉罗。僧祇。长衣者。除所受持衣余衣是。又须广一肘长二肘。第二门。问为始应量犯。为待过耶。答应即须净。不净即犯故。言长衣者。若长如来八指等。第三门。问衣量互有应减。须作净不。答若量互减。不须作净。尔者房互亦然。何以处分。答房恐妨难。设互亦须处分。衣无此难。互减不须。次下合解五六二句。于中文二。一畜过结犯。二染贸明犯。初文八章。始从得不得。终尽忘不忘。初章得不得。有十个日。一日为一章。即是十章。初得衣日有多有少。互相间错。总成四十六句。初章十日都得衣。至十一日犯者。初日体过故犯。下之九日。为初日衣染相与俱犯。故言尽尼萨耆。见论十四。若多衣缚束一处。过十日得一罪。若散衣不缚束。计衣多少随得罪。伽论第七。云何得长衣。谓若入手。若在膝上肩上作想。此是我物。次第二章九句。立法有一。转降有八。谓转空日向下。得日向上。第三章二日不得衣作八句。立法有一。转降有七。如是乃至第九章二句。立法转降。各有一句。观此章中。文势义趣不合。更有子注转降。然文有者。理是误耳。若非是误如何重诵前句。有人约此。即作倒句七句。如是展转向上。至第三章有一。即成二十八句。今以文错。不繁须作。第十章一句。是则第十章一日得。第二章九日得。相对为十三。九相对为第二十四。八为第三十五。七为第四十。第六章五日得为五句。初章十日得为一句。即成六句。合为四十六句。次净施门。略无初章十日俱不净。故但有九。乃至下门例亦应然。若遣与人替前净施及不得衣日。此单举一边。亦应言道不遣与人。故坏者坏使不应量非衣者。作革屣囊等。忘者。忘此财体。意谓元无虽经多日。开使不犯。次染犯者。谓使人贸得。或自于五众边贸得不犯。贩卖者。为前长染。故曰一尼萨耆。然此舍堕衣。理应舍已贸易。以不应不舍而贸易。复得吉罗。不同旧释云是着用不净衣罪。计此未合论者用?。若此明者。义次不然。

  次明舍忏。文分为四。一舍财法。二彼舍衣竟下舍罗法。三若众僧多下还财法。四是比丘下不还结罪。所以四文次第尔者。此之罪咎。本因财生。若欲忏除。要先伐本。是故先舍有过之财。过财虽舍。业累未除。?若现存。不成应法。故次忏罪。财物舍讫。罪复悔除。行既无违。堪消物利。故次还衣。圣教一宣。理宜从顺。若当有违。必有?失。故次结不还者罪。此之四文。行事大轨。既通诸戒。举者应知。然此忏境虽三。且约僧说。初文有四。一财集制舍。第二与僧下所对境界。第三。舍与下舍之威仪。第四当作是下正舍词句。初言此舍堕衣应舍者。财集制舍。此须除去负债。未入手者。及以共物。未分之类。除财但使制加净法。不作净者。岂须入舍。及寄他者。亦须索取。若不尽集。皈主还染。问舍财不尽。迷谓为无。舍已方见余财。不知先舍成不。答若所舍物。在僧未还。先舍得成。续舍所忘。若物还主。已说净竟。成亦如前。续舍所忘。若物还主。未净见者。即成相染。俱须更舍。次所舍境。众睹详悉。故须尽集。欲使犯者对众殷愧。内生耻心。息过于后。次舍威仪对众谢?。理须谦下。若不卑恭。业难除遣。但使对僧。齐具五法。若对别人。事分大小。小但四法。?无礼足。大者同僧。亦具五法。次舍词句。既自舍物。理合宣情。若不陈言。舍难成遂。文言尔所者。出法之言。善见十四云。若一衣言一。若二三众多。还道二三众多。名其差互。作法不成。律但一说。不须至三。

  次明忏罪。文中开六。一从僧乞忏。二别请忏主。三忏主和僧。四正陈忏法。五呵责治之。六领受立要。文言彼舍衣竟当忏悔。当知义含乞请。准下自言毗尼。对众忏中有乞。此亦合有。文无者略。乞忏词句。准舍应知。乞已复应请忏悔主。其忏悔主。缘生已善。必须清净。具在下明。忏主受请。未得即许。作白和已。然后许之。次正除罪。将欲忏时。先辨罪之多少。始终位别。合有一十二位三罪。谓犯长提。及根本展转二种覆藏。合是一三。乃至第十二。着用舍堕衣三。此十二位中。除本长提。余三十五有无不定。然欲立心忏除往业。一一并须缘知具阙。准文正解。忏开三位。第一先忏二十四覆罪。以此覆类是同。齐作一减。第二忏不应说等七位吉罪。以此非覆类同亦齐一减。第三忏长等五位提罪舍罪词等。至下文解。若舍堕物用尽。直忏罪者。品数多少。准上应知。次明还衣。上来具前十法。即是悔犯清净。道藉资成。托缘以立。若不愍接。阙修出离。故须还衣。还衣之法。先列缘。后作法。若当无缘。要须经宿直付。今为大众难集。及彼远行。即许羯磨转付亲友。亲友得已经宿还之。僧祗。律师问。此众中谁是汝知识。答某甲。即作法付。此是即座转付物法。而无经宿直还羯磨。次不还者。此文且结不应吉罗。究竟不还。计直犯罪。故多论第五云。以罪言之。是根本舍。以法言之。是则暂舍。此对僧舍。始终十二法。若众多人。十一法。谓须除乞一人但十。除问边人。此义通三十二说者。位别五阶。除绵褥二宝。余二十九。对僧十二法。又除乞钵。余对众多。十一法。一人十法。二宝九法。绵褥但六。上下收摄。不过此五。谓约具法多少。以辨相别。若据物类。舍还不同。位亦为五。杂野一戒。坏舍而无还。二宝对俗。全舍转体而尽还。乞钵一戒。入僧还主舍。七日药。入僧入俗还主舍。余二十七戒。唯还主舍。上来四文。对僧说竟。余众多一人。准应可解。多论第四。沙弥应当上下衣。一常着衣。当安陀会。二当郁多罗僧。令清净入众僧。及行来时着。得畜泥洹僧一竭支一富罗。随身所著物。各听畜一。自外一切。尽是长财。次不犯者。谓十日内作净施等不犯。若十日外已是犯竟。不可更有余缘来开。

  次离衣宿戒 别意者。衣是应法之服。成就威仪。余道所无。不可有阙。故下文言。比丘所去之处。衣钵随身。如鸟二翼。羽翮身俱。今乃置衣在此。身居异界。寒暑卒起。急须难得。又阙守护。容成失夺。废资身用。事恼不轻。是以圣制。次释名者。人衣异处名离。经夜曰宿。久则事慢。促便致恼限期一宿。过则便犯。故曰离衣宿戒。次别缘有六。一是三衣。二加受持法。三人衣异界。四不舍会。五无因缘。六明相出。次释文。戒本三句。随开文五。一人病衣重为清之缘。第二自思念下。举制生疑。第三即语下。陈疑仗托。第四时诸下。为申疑意。第五世尊下。开结不失衣法。文言结不失衣法者。谓得此法赏受不失。而无离?。故曰不失衣法。若作四句定者。唯人病衣重一句成就。余之三句。并不成就。不同多论满戒类。长衣亦作三门。此中但定文句。余二比知。后戒亦尔。戒本七句。一定犯人。二简衣体。三定犯时。此不犯时。但约时开。谓一月五月。旧释亦摄非时开者。不然。四三衣者。列所离衣名。五离一一下人衣异界。六除僧羯磨者。是非时开。羯磨有二。一得法离宿。二作不失衣界。七尼萨下结罪。

  次下广解。前四第六别释可知。不失衣下合解五七二句。于中文二。初约十界明离。二不失衣下就兰若明离。前文有五。第一列十界名。二僧伽蓝下解十界体。三僧伽蓝下十界差别。四僧伽蓝下十界势分。五僧伽蓝下离宿结罪。先解初文。义分为二。第一依此文释。第二明诸部同异。初依此解蓝一界者。谓一蓝中。俱是僧住。遍蓝无别。名为一界。若有俗人男女。来至界中杂住。有村界起。名若干界。故多论第四云。如王来入界内。施帐幕住。近王左右。作饮食处。大小行来处。尽非衣界。非王来住。亦如王法。又解。蓝有四周院相。诸房虽别。皆为蓝摄。名为一界。若其蓝相不周彼此房别。各不相收。名若干界。又解。虽同一界。但有隔碍。不得自在往返者。皆名若干界。故五分第四云异者僧不羯磨。作不失衣界。虽作。而于其中。不得自在往返。虽有斯理。且依前明。下诸界释皆同此。其相同者。不能繁述。然十诵第五云。树有一界有别界。是中不相接树界者。若日中时。影所荫处。若比丘在一树下。衣在余树下。应取衣来。若至衣所。若受余衣。若不取衣来。不至衣所。不受余衣。至地了时舍堕。相接树界者。若是诸树枝叶相接。乃至一拘卢舍。是中随所著衣。至地了时无犯。又村界者。比丘至村。随住一处。于住分齐。中间无别。名为一界。若此分齐之内。有异界生。名若干界。问所以不同僧祗。兄弟情通。任往来者不失衣。答彼常情碍。此不同彼。但以村多讥染。不合置衣。下文除村。明非衣界。纵令自己缘家。情无隔碍。比丘身在别房。衣在女男住处。夜或须衣。取恐逼触。此不得往。即名为难。难者表不与衣。岂得留衣此室。辄宿余房。古旧诸德。有立染碍者。成立可解。然无正文。故今不立。

  次诸部同异。僧祇第八。有道行界。师与诸伴共行。论议而去。弟子持衣钵从后来。不及师。师至日没时。畏离衣宿。故出道外待弟子。弟子持衣直过。不见师。至天晓相待。若是师待衣处。离道二十五肘内。与衣合者不犯。过外者犯。若弟子持衣在前。问答亦尔。十诵多论四十九寻。十诵复有空界。谓衣在地。比丘在空或衣在空。比丘在地。过明相犯。以空是有界外。故见论。有林界。若衣在内林中。十四肘内不失衣。海洲亦尔。此林若有人往来。无十四肘界。衣应随身。若不随失衣。复有水界。比丘在兰若处。竟夜坐禅。天欲晓。患眼睡。脱衣置岸上。入池洗浴。洗浴未竟明相出。此衣犯舍。了论。通明作法自然。有六种不离衣。论偈云。善解三衣六怜愍。释曰。律中佛许六种不离三衣利益一僧和合同许羯磨所作。此有二种。一约迦絺那衣。僧和合所作。二为行路人及有病人。僧和合所作。二依地所作。如布萨相应学处中说。三不离所作。如于皮阇延多楼。及剡浮树等所。四垣墙所作。谓僧伽蓝摩。及寺舍中。如转车方便所显。五约露地所作。如比丘行路。四十九弓所度处相对。覆地直身申臂。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许不离衣。六住处月时节所作。于安居学处中。广说应知。复次小便等所逼事中。由他加行难所作。是名于三衣六怜愍。僧祇。若夜中大小。行。离衣二十五肘内。与衣合无罪。

  次十界体如文 次十界差别。谓此非彼合有百句。广有三十。余者类易 次明势分中。人者。见论第八云。不健不羸。掷者。尽力掷也。取石下处。不取势分转处。

  次结罪者。计合具有百句。略故但有二十。又此二十约位而有。据文但有十八。谓留衣在此蓝。身往彼蓝宿。阙此一句故。即二位各九。初句文五。一人衣异。界二明相未出下。教不犯法。望开次第。应须先言手投衣。次至掷石及处。次始须言舍。今文据说次第。故先言舍。言手投者。为对若干界。要须手投。掷石所及处者。谓是一界。入势分内。即成会衣。舍者会而不逮。宁可?衣犯吉。不可离衣获提。故僧祇第八云。比丘着上下衣入聚落。主人为供养形像作福德。殷勤留宿。若彼住处诸比丘。有长衣者。应暂借受持。若无者。随近有诸比丘住处者。应从彼借。若无者。有尼住处者。亦从彼借。若无者。是处俗人。若有衣被者。应从借作净施纫。然后受持。若无是事。后夜分城门开者。当疾还寺。莫逾城出。到精舍门。犹未开者。当索开门。若不得者。乃至无孔内手脚者。逾垣墙入。应作相令内人识。莫令疑是贼相惊动。若不得入者。当疾舍衣。宁无衣犯越毗尼罪。以轻易重故。三若不舍衣下。不行舍会。四明相出下。虽三衣犯提。五除三衣下。离余衣获吉。此谓助身。百一加受法者。余文可知。次兰若文五。一明界体。八树七间。一间七弓。弓长四肘。肘各尺八。此尺八者。是旧小尺。望今大尺。但有尺五。一弓四肘。合有六尺。计七弓有四十二尺。余六间各尔。合有二百九十四尺。五尺为步。计有五十八步四尺。五分。露地同界者。结加趺坐。去身面七尺。异界者。七尺之外此是兰若界。二人衣异界。三不行舍会。四离三衣重。五离余衣轻。次舍忏应不。并如上明。

  次一月衣戒 三衣故烂。不堪资身。财少未成。开满无长。六群因为同衣不足。为求足故。寄人起过。故佛立法。极限一月。纵财不足。过亦成犯。别缘具六。一三衣弊坏。二得新不足。三拟作三衣。以替故者。若作余衣。初戒所摄。四不行开法。谓作净等。五除不犯缘。六随过结罪。犯相文二。初开满足。第二时六群下。因开起过。彼有粪扫衣者。谓无主纳。余种衣者。檀越施衣。同衣不者足者。是二衣当类。不足取中者。取向二中粪扫衣。撩理作净。戒本七句。一能犯人。二除非长。三显犯时。四若比丘下。明非时及衣。五受已疾疾下。同衣足故不开。六若不足下。同衣不足。开限一月。七若过下。随违结犯。广中具释。前四句别解。若十日下。合释余句。合中分二。初至二十九日来。有犯不犯。第二若同衣下。三十日已去。一切成犯。初文先约十日为法。以十日内。修常不犯。于十日中。复分为二。初明同衣。若足不开。教作不犯五相。释第五句。第二若不裁割下。违而制犯。释第七句。如是十一对十二。十二对十三。开犯义同。故曰乃至二十九日亦如是。于诸位中。若同衣不足。即是第六句义。第二三十日已去。同衣足不皆犯。然同衣者。谓十种衣中。当分自同。不同者各异不同。亦可同衣者。谓三衣财具。不同者是余长衣。

  次取非亲里尼衣戒 所以制者。有三义故。一者凡是为下敬上。仰奉情殷。所有财物。皆不顾?。大僧非亲。不善筹议。得便受之。令彼乏少。二男女形殊。理无参涉。财物既交。恩情偏密。因兹起染。容坏梵行。临危事险。可惧之甚。三状涉讥嫌。难分清浊。脱被诽谤。无以自明。以此诸?。制之不许。别缘有五。一是大尼。除下二众。二非亲里。三应量五衣除余物。多论。应量钵亦犯。四本拟送施除贸易。五领受便犯。多论第五。若多比丘。取一尼衣。多人犯。一比丘多尼边取一衣。计尼犯。十诵第六。若先请若别房中住故与。若为说法故与。不犯。呵中。尼着弊衣往佛所者。作发觉之由。佛语尼言汝不应如是等者。五衣本为资身长道。今辄施人。衣便不具。破戒行檀。事不应法。故曰不应也。佛听余衣。谓五衣外。随意与人。满戒五句。一犯人。二非亲里尼。三取衣。四除贸易。五结犯。广中具释。然亲里者。谓是父母。乃至七世骨血之亲。了论。解亲相应有四。一从母母亲相应。二从母父相应。三从父母亲从亲相应。此之四亲。摄亲斯尽。余文释亲。皆同于此。问何以尼取僧衣。但得吉罪。答大僧上尊。与尼不数。尼受义稀。故但犯吉。尔者僧与既稀。何以提罪。答僧与尼衣。讥过中制。生患义深。故得提罪。作此释者。二与解义讥无讥别。论其二取。稀数不同。故使大僧取数与讥。俱获提罪。尼则稀而无讥。取与并吉。

  次使非亲里尼浣故衣戒 所以制者。僧是上尊。使下义顺。尼居下位。裁上事难。故不筹量。辄便驱使。因生染违。废业招讥。别缘有五。一是大尼。除下二众。二非亲里。三是故衣。四除因缘下。文开病及借不犯。五浣染打竟。满戒五句。一人。二非亲里尼。三故衣。四使浣染打。五结罪。问所以浣染打三戒合制。答三义故合。一使尼处同。二故衣不异。三犯相。由致垢故须浣。失色即染。舒张故打。释中。上三别解。下二合解。准其八业。应有八句。此但有五。初句三提。次有三句。二提一吉。次复有三句。一提二吉。文中略无。次一句三吉无提。僧祇。使染便浣。使染便打。教打便浣。教作而不作。不教作便作。越毗尼罪。

  次从非亲里居士乞衣戒 所以制者。多论。有四种益。一以佛法增上故。二为止诤讼故。三为灭前人不善心故。四为众生。于正法中。生信乐故。别缘有六。一三衣具足。二无四因缘。三非亲居士。四为己。五应量。六得入手。满戒五句。一人。二非亲居士及妇。三乞衣。四除因缘。五领便犯。余时者。下列不犯缘。但解四句。不释开缘。

  次过知足受衣戒 忽遇四患。失夺三衣。净信闻之。竭贫以施。今不节量过限而受。长贪恼物。殊所不应。别缘有六。一失夺三衣。二非亲居士。三为失故施。若不为失。随施听受。四知为失施。五过所应量。六领受入手。缘中。取居士衣。与六群比丘。及与余人者。此据为他亦犯。若准此文。但使过受。不问自他。一切皆犯。是则旧古三义。属他财犯。己财者坏也。戒本六句。一犯人。二遇四因缘。三非亲居士。四自恣请下。为夫故施。五是比丘下。教知足受。六若过下。过受结犯。次释唯除第二。余者具明。若失一衣下。释第五句。教应受相。于中文四。一明应取不。谓若失一失二。皆不应受。若失三者。当知足受。第二知足有二种下。释知足差别。白衣为比丘失衣故施。但顺本施心受者。是名知足。然此知足。顺在家人法。故曰在家人知足。出家人知足者。即是三衣。谓本失三。是名不足。今还受三。即是知足。然此知足。顺出家人法。故曰出家人知足。若居士自恣请下。开自恣请。及衣细薄过受不犯。若有余残下。元不为失。随施听受。释第四句。若比丘下释第六句。过受结犯。谓失一受二。乃至失三受四。此等并是过知足受。

  次劝一居士增价戒 所以制者。净信虽施。标心有限。今乃嫌少索多。违情恼物。别缘具六。一非亲居士办衣价。二情期有限。三知施有限。四嫌少劝增。五彼增缕价。六领受便犯。满戒六句。一犯人。二施主非亲。三衣价定。四是比丘下。不受自恣请。五到居士家下。嫌少劝增。六若得衣下。领受结罪。广中具解。求者已下。释第五句。戒本虽无求字。而有求义。是故广中牒而解释。此中增者。要本体上增。若其异体。落前乞戒问何故增缕一线犯。乞中要一领耶。答乞非本心。任彼筹量。恼义是微。一领方犯。劝为先心期限已定。今违施心。一线即犯。是比丘下。合释四六二句。

  次劝二居士 余义如前。唯劝二为别。问劝令合作。有增不增。为犯何戒。答虽复增者犯。不增不犯。犹是二人同作。故属此戒。五分。正劝夫妇合作犯。

  次过限索衣戒 所以制者。但为衣价是宝。长贪处深。比丘进修。应须舍弃。既不自畜。令付俗人。后若须衣。索须容豫。今乃催促。逼恼前人。故作限约。过则制犯。此戒在畜宝戒后。故作如此方便。别缘具四。一送衣价。二转付净人。令贸衣物。三过限从索。四得衣便犯。此戒但为王臣心动生直。匆切急索。损净主结。戒本十句。一犯人。二若王下。施主遣使。送宝为衣价。三彼使人下。奉命送付。四是比丘下。惧犯畜宝。不敢自受。五彼使语下使问净主。六须衣比丘下示净主处。七时彼使下使付还报。八须衣比丘下。开索方法。九若不得下。过索结犯。十若不得不不得进不。次十释中。唯解初二及八九。余总不释。释第八句文三。一三语。二六默。三语默相破。初语者如文。次默然者。不知默。得时。僧祇第九云。如人入库取物着店上顷。又如裹幞物。须臾即应去。见论十五。云何默然者。口不言。立不坐。若唤坐不得坐。若与饮食。亦不得受。若请说法咒愿。悉不得为说。若檀越问言。何缘至此。答言居士自当知。次语默相破如文。余相可解。

  次杂野蚕绵作卧具戒 多论第五。四义故制。一止诽谤故。二长信敬故。三行道安乐故。四不害众生故。别缘具五。一往蚕家。二是憍奢邪。三为己乞求。四作卧具。五作成犯。戒本三句可知。此言杂野蚕者。显其通名。余文憍奢邪者。即是绵称。五分云。憍奢邪者。虫所作绵。卧具者卧蓐。多论五云。憍奢邪者。是绵名也。此国养蚕。如秦地法。蚕熟得绵。名憍奢邪。此国以绵作衣。凡有二种。一擗绵布[袖-由+着]。如作毡法。二以绵作缕。织以成衣。作此二衣。名作敷具。敷具者衣名也。此以害生。舍令斩坏。余不害生。故听全舍。但有舍财。略无忏罪。为不对境。无其还不。

  次黑毛卧具戒 然诸卧具。言惑其人。或言是三衣。或言是敷具。今详制意。略知其趣。然前一戒。以损生故。随作衣服敷具等。皆成其犯。余戒不尔。以不损生。如法得故。作衣服着。招讥故制。若作敷卧之具。是则无?。若其敷卧犯者。今诸比丘皆用黑白毡卧。并应是犯。然既不犯。何惑其情。谈授虽言卧具。用时不惮黑白。此岂不是传传者迷文。致令行人亏其教意。又多论云。黑羊毛作衣法亦二种。一以黑毛擗治布[袖-由+着]作细毡。二作缕织成衣。此二种衣。尽名敷具。敷具者衣名也。又云此羊毛衣。得作三衣。尽中受持。尔者如何此文为名卧具。答卧具者。通是衣名。或可覆卧。不以敷故。僧祇第九云。比丘作毡三衣。及尼师檀。唯除漉水囊及络囊。余一切毡作。佛未制前。诸比丘着毡衣。露地如庵帐安隐住。制戒已不复着毡衣。故多病不安隐住。以事白佛。佛听杂作。谓黑白下三。以此故知。非敷卧物。又开文有卧毡。足为明验。又五分云。应舍与僧。僧以敷地。若敷绳床木床上。所以不听纯黑者。以此毛贵。着增贪求。又滥世人行欲法故。别缘具四。一纯黑羊毛。二作卧具。三为己。四作成结罪。见论。纯者不杂余毛。十诵第十。黑羺羊毛者有四种。谓生黑蓝染。黑泥染黑。木皮染黑。开文。作蓐枕方小座具卧毡等。非着不犯。

  次白毛卧具戒 白非法服。黑复招?。唯有参为。乃便应耳。此已纯白起过。制使参作。若据纯白。别缘具四如前。戒本四句。一犯人。二作卧具。三教参作。四若比丘下。不参结罪。此文不显。五分云。二分黑。第三分白。第四分下。钵罗者四两。

  次减六年卧具戒 此体虽故。堪得资身。今乃弃故造新。每常营构。长己贪结。虚损信施。招讥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卧具先有故者未满六年。二不得僧法。三弃故造新。四为己。五作成结犯。文中与法成不。如上离衣宿明。满戒六句。一犯人。二作新卧具。三制限六年。四不满更造。五除开缘。六制罪。

  次不帖坐具戒 坐具资身。不论新旧。弃故造新。长贪损物。佛为息贪。不损信施。制以故帖。不帖故犯。别缘有五。一有故坐具。二更造新者。三为己。四不以故帖。五作成结犯。文中。初制以故帖新。二六群下。不帖起过。前文有三。一睹坐具狼藉。二起制帖之意。三告众令知。戒本三句。余文可知。多论。若比丘作尼师檀。应用故敷具。周匝修伽陀一磔手。坏色故。

  次担毛过三由旬戒 出家担毛。迹同瓦碎。既乖法式。不合道仪。又以有待之形。假资方立。故复开三。过担结犯。别缘具四。一是贵毛。二为己。三自持。四过三结罪。戒本三句。一犯人。二开持至三。三过。三结罪。广解中。初二可知。若有人持下。释第三句。于中文三。一不应助持。二不得使余众。三担余贱物。

  次使非亲里尼浣染擗羊毛戒 多论。三义故制。为增上法故。若诸尼众。执作浣染。废自正业。则无威德。破增上法。又为止恶法次第因缘。又为二部众。各有清净故。余义同前。此中新故俱犯。直以损功故制。问所以使尼擗毛提担毛吉。答担稀擗数。故有轻重。

  次畜宝戒 宝体利重。长贪妨道。多论。制戒有三益。为止诽谤故。为灭斗诤故。为成圣乞食等种故。别缘具四。一是钱宝。谓金银国土所用钱。二知是钱宝。三为己。四受取。文中。时王下彰其应不。于中文四。一大臣说非白佛。第二佛告下。彰过不应。决定非沙门释子者。彰过言也。既以佛为师。不应畜宝。第三我有下。开为作屋。以资道要故。第四大臣下。举患喻非。日月四患者。应离为五。婆沙正文。开为五翳。今言四者。为对沙门四患故也。既举其四。义合烟云。所以尔者。以相同故。或可烟者。即是修罗烟也。沙门患者。有酒为放逸本。淫是生死源。金银生患重。邪命坏善根。

  次明戒本。应作七门。一定戒文句。二所捉宝体。三明能捉业。四开捉不犯。五许助净人。六作净方法。七沙弥应不。初门戒本五句。一能犯人。二自捉业。三所捉宝。四教人业。五结罪。次体者。此文据体有三。离分为七。余是为宝。畜犯小罪。然钱直言上有文像。盖是国土所用。祇中四句。或有国土所用。相不成就者。越比丘尼。或国土不。用相成就。捉者越。国土所用。相成就捉者舍堕。国土所不用。相不成就。作铜铁捉者无罪。多论第五。宝者重宝。金银。摩尼。真珠。珊瑚。车?。马瑙。若受畜如是宝舍堕。若种种钱似宝。颇梨虎魄水精。种种为珠。鍮古铜铁白蜡铅锡。如是等名似宝。钱及似宝。若畜得吉罗。若以似宝作器。入百一物数。不须作净。若不入百一物数。一切器与非器。皆应说净。次捉业者。僧祇第十云。自手者。若身。若身分。若身相续。身者。一切身。身分者。若手若脚若肘若膝。身相续者。若系三衣等诸衣带。或置钵小钵键?等。是名身相续。比丘凡得钱。及安居衣直。不得自手取。当使净人知。若无净人。指示边地语言。是中知。着地已。自得用草叶砖瓦等物。遥掷覆上。待净人来令知。若净人来。知已持去。不可信者。教使在前行。使知置一处。若可信净人者。从意使知置一处。次开捉者。五分十九云。阿耨龙王请比丘安居。彼用金银。比丘不敢。以是白佛。佛言。彼金银犹此土石。随意用之。十诵亦尔。又有非人天处。请比丘亦如是。又就人间物中。如九十戒。开捉蓝中遗落。及寄宿处宝。次佐助者。僧祇云。若幞裹中。有金银钱。在杙上者。不得自捉。使净入知。若净人小不及者得抱举使知。抱时应作是言。我举净人。我举净人。得下物已。当使解。若不知解者。得捉手教使解。解已教知数。若不知数者。得捉净人手数。数已余者还教着囊中。若不知著者。得捉手教着囊中。着囊中已教净人系。若不知系者。使净人捉囊底。比丘得自系。系已还置[厥/土]上。若净人短不及者。得抱举。若遗箱帘等在架上。舍上取时。举时覆时亦复如是。若行道时。净人担金银。净人若小。得手牵去。若渡水时。得抱渡。应作是言。我渡净人。我渡净人。若净人小。不能上船。得抱上。应言我举净人我举净人。下船时亦如是。又若四月八日。大会供养时。金银塔菩萨像。及幢幡供养具。一切有金银涂者。比丘不得自手捉。使净人捉。若倒地者。当捉无金银处。若遍涂者。当以衣物华等裹手捉。若无物裹手。像上随有未涂处捉。及浴金银菩萨形像。使净人洗。若大会时。有金银像。使净人持出。比丘得佐。不得捉有金银处。比丘不得先捉后放。次作净法者。多论第四云。净施法者。如钱一切宝物。应先求一知法白衣净人。语意令解。我比丘之法。不畜钱宝。今以檀越为净主。后得钱宝。尽施檀越。若净主死。远出异国。应更求净主。然说净有二种。若白衣持钱宝来与比丘。比丘但言。此不净物。我不应畜。若净当受。即是净法。若白衣言。与比丘宝。比丘言。我不应畜。净人言易净物畜。即是作净。若白衣不言易净物畜。比丘自不说净。直置地去。若有比丘。应从说净。随久近畜。十诵五十四亦言。此是不净物。若净当受。次沙弥应不可知。次下广解舍法。既不对道。?无忏罪。此宝佛不听畜。故舍言我所不应。还中文二。初不解事净主以宝还者。当为彼人故受。使净人赏之。贸净物受。次解法净主。即转净物与。次不还追索。进不如文。

  次贸宝戒 以其宝体利重。长贪处深。贸易招讥。亦制不许。又以畜不假贸。贸复不假畜。是以立此畜贸两戒。复与下卖买戒。体异不同。故立二贸。别缘具五。一者是宝。二互相贸。三决价。四为己。五领受。戒本三句。广释金银各三。及钱为七。一一互易成七七句。然金等者。见论云。成器未成器等。成器者。谓镮钏钳锁等。余可准知。

  次卖买戒 多论第五。有四益故制。为佛法增上故。为止斗诤故。为成圣种故。为长信敬故。此贩卖于一切波逸提中。最是重者。宁作屠儿。不为贩卖。何以故屠儿正害畜生。贩卖一切欺害。不问道俗贤愚。持戒毁戒。无往不欺。又常怀恶心。设有居谷。心恒希望使天下荒饿。霜雹灾疫。若居盐贮积余物。意常企望四远反乱。王路隔塞。夫贩卖者。有如是恶。此贩卖物。设与众僧作食。众僧不应食。若作四方僧房。不得住中若作塔像。不应向礼。又云但作佛意礼。凡作持戒比丘。不应受用此物。若此比丘死。此物众僧应羯磨分。释名者。贩易有五。称为种种。决价下高。名为买卖。此文但使买卖。买卖即犯。设不为利。直取亦犯。亦不开净语。不同余文。余文净语者。十诵第七云。若实须是物。审思量言。我以尔所物买。若彼不与。更应再语。若复不与。又应三语。若三索不与。比丘急须是物者。应觅净人。使买是物。若净人不知市买。当先教以尔所物买是物。应教此物索几许。汝好思量者。僧祇第十。肆上衣先已有定价。比丘持直来买。置地时。应语物主言。此直知是衣。若不语默然持去者越。买余物亦尔。别缘具五。一在家二众。亦摄外道。二共相贸易。三为己。四自决价。五领受。文中开五众者。以同道故。实言论直。故曰应自等。不得与二俗外道贸易。故曰不得与余人贸。既不得自贸。应令净人贸易。出家法体。须顺物情。故有悔者。咸遣还之。十律限七日内。若众僧物者。多云。众僧衣未三唱得益价。三唱已不应益。众僧亦不应与衣。已属他故。比丘三唱得衣。不应悔。设悔众僧莫还。僧祇云。若众僧中卖物。得上价取无罪。若和上阿阇梨。欲取不得抄。若比丘还共比丘。市买博易。作不净语。买者无罪。一切九十六种出家人边。作不净语。买者无罪。戒本三句。释种种中。对于五物。各互为头。成五五句。卖买者。先释其卖。文有其三。一总言上下。次增卖。次重增卖。此是上价。买中亦三一言直五钱。数数上下。次与三钱名减买。次与一钱名重减。买准于卖。故言买亦如是。

  次长钵戒 钵为应供之器。一则资身。今乃贮畜无厌。招讥损道。又以物变无恒。因施听受。限期十日。过则结?。别缘具五。一先有受持钵。二更得如法钵。谓体量色三如。三不说净。四无因缘。五过十日犯。满戒四句。一犯人。二长钵。三开十日。四结犯。释中。钵者已下。解第二句。文中有四。一总举六钵。通明体处色。二大要下辨体唯二。三出量分齐。四以具三如。制令受持。及以说净。十诵二十一受钵云。我某甲此钵多罗应量受长用故(三说)。祇律二十三云。此是我钵多罗应量受用乞食器。今受持(三说)。若比丘下。合解三四两句。犯相八门。舍还等法。一准长衣。唯钵为异。

  次乞钵戒 一钵五缀。足堪资身。况减不漏。而复更乞。此则长己贪心。损坏僧众污辱不少。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先有受持钵。二减五不漏。三更从非亲居士乞。四为己。五得如法钵。六领受便犯。戒本两句。初文有三。一犯人。二旧钵未满。三更求结罪。二彼比丘下。异余戒故。诵出舍还方轨。于中复二。初诵舍钵。二展转下。总诵还文。文言此是时者。谓是用旧持新时。然下还中四文。并应此诵。忏及不还。无异不诵。释戒本相可解。次舍忏法。文四如常。然舍文言。此住处者。谓除戒场小界及自然。此三皆非住处故。又甄无住处。为无僧库故。言僧中者。简三人等。次忏如文。次还钵文四。一贵者夺留。直还下钵。二彼比丘下。犹以为胜。转取下钵。三若持此比丘钵下。罚令持新。用旧下钵。四比丘守护此钵下。恐畏坏故用新。制令护旧下钵。此之四文。并是取下钵令持。初文分二。一处分留还。二作法还下。僧祇第十云。若是钵大贵者。应卖取十钵直。九钵直入僧净厨。一钵还主。如是随得多少。皆限一还主。余悉入僧。次转取下钵文中亦二。初作白。次行钵。五分。羯磨差知法比丘。于僧中行之。是比丘应唱。使诸比丘各持钵出。然后持所舍钵。至上坐前。问须是钵不。若言须。应取上坐钵看。若无钵。若太大太小。穿缺喎耶。不应与。若无五事应与。与竟取上座钵行。从第二上座。乃至新受戒人前。亦如是。行钵之法。随僧量宜。或可取新。故言取上座钵与次座。或上座处分。即还彼比丘钵亦得。故言若与彼比丘。彼比丘应随上座教。取此钵。不应护余僧意不取。又不应以夺好与恶。嗔恨因缘故。受持下钵。乃至下座。展转亦尔。次罚持新用下文二。初牒前二下。以不定故。二作羯磨令持。文言与此比丘受持者。非谓加法受故名为受持。直是罚令受行。持此两钵。故曰受持。乃至破者。谓旧钵破来恒持。故曰乃至破。多云。若食时当持二钵。终身如是。以示多欲罪过。断后恶法因缘。次护钵如文。余文可余。

  次自乞缕使非亲里居士织衣戒 三衣备具。资道不亏。今更乞缕。以冯势力。强逼织师。织作三衣。长贪招讥。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自乞缕线。二非亲织师。三恃势不与价直。四织成便犯。戒本四句可知。广释如文。释第三句非亲者。此中织师。有亲里非亲里。及亲非亲合。与线者亦尔。互历应成九句。但为俱亲不犯。故有八句。此戒正损织师犯提。缕主但吉。为以一言。通结两位。是故但言非亲里者犯。

  次屏劝织师增缕织衣戒 居士本为比丘织衣。理荷其恩。称施而受。今乃屏劝织师。自与价直。自坏损他。故所以制。别缘具六。一居士办缕遣织师。二情期有限。三知有限。四与价劝增。五彼为增织。六领受结犯。问此与前戒织师何别。答有四不同。一前损织师。不损缕主。此损缕主。不损织师。二前戒由损织师。不与价犯。此损缕主与价结犯。三前损织师。开亲不犯。此损缕主。亲非亲俱犯。四前是己缕织成即犯。此是他缕领受方犯。满戒四句。一犯人。二缕主遣织师为织。三彼比丘下。劝赞织师。自与价直。四若得下结罪。释相可知。

  次先与他衣强夺戒 先与他衣。规为行伴。彼既不去。索须和豫。忽以嗔心强夺。特非所宜。逼恼情深。故所以制。别缘具五。是比丘除沙弥。二规行与衣。三不定与前人决定取。是中应为四句。一决定与决定取。二决定与不定取。此二夺重。不犯此戒。若不定与不定取。夺犯小罪。若不定与决定取。夺悉生诤。是以犯舍。四嗔心强夺。五得物入己。文言不知诵戒等者。前定二句。防未起非。初句不识自行。次句不知众法。后之二句。除已起罪。初句自行忏法。次句众法悔仪。戒本四句。一犯人。二先与他衣。三嗔心强夺。四结犯。释中。夺而藏举者。谓是现前。次着树上等。是不现前夺。但为夺有现不。结罪不同。非谓重犯有兹二别。

  次七日药 四大乖违。诸病竞起。六腑差互。众药咸须。圣为蠲痾。故听畜服。因斯贮积。立制防之。别缘具四。一是七日药。二加口受。问所以得知要加口法。多论第六云。若病比丘。须七日药。自无净人。求倩难得。应自从净人手受。从比丘口受已。随着一处。七日内自取而食。设受已净人若触。更受。若受药已经二三日。有药入中。应还更受。更从一日作始。次第七日。此药至七日应作净。若与人若服。若不作净。不与人不服。至八日地了时舍堕。又十诵。举口手二受。为问答。五分戒本云。一受乃至七日。下药法中。皆云受七日服。若无口法。手宁经七。三不说净。四畜过限。问所以畜七日药重。余三药轻。答七日资强。用通内外。贮畜情殷。过限罪重。余三不尔。是以过轻。次下释文。犯相文二。初开服药。二尔时世尊下因开起过。前文复二。初正开药。第二时诸下释疑。前文复二。初对病开。二时世尊下无病亦听。前文有三。初开五药。二时诸比丘下。明残食法。三舍利弗下。听服五脂。前文复三。初明如来托静生念。二从静处下。陈已屏念。告众听服。三时诸比丘下。了前谬执时服言故。前文有四。一念所为人。身有二病。谓风病及疮。二我今下。念药功能。为有充躯之能。故云当食。复有除疾之效。名为当药。而无非时之讥。故曰不令粗现。三复作是下出药名体。四听诸比丘下结成听服。次陈念如文。以病为畜药之缘。故曰病因缘时。次了教文四。一谬解圣教。病不疾除。迷前时言。谓非午后。二世尊捡问。三阿难答。四了教说。前言时者。谓是病时。此药体通非时。故曰时非时服。次余法文二。一者病残不须作法。恐损信施。开瞻病人食。次非病残作法文二。一是僧食。二子注下。是檀越食。作法应不。至下文明。次听五脂。此脂即是油类故。是七日药摄。但以对病。别举佛思。药体中。无时受等者。谓净人难得无人作者。使净人暂煮变生作熟。从彼受取。自于净地中煮。以变生故。无自煮?。在净地故。无内宿过。即时中故。受法不失。煮已澄清。水滴作使汁滓相分。得如法受用。若非时煮漉者。经时失受。即有恶触过生。服之得罪。故曰如法治。若其净人。有客作者。不简时与非时。故五分二十二云。若时煮时。前时漉时受。得七日服。若非时受。不得经宿服。次无病比丘。亦听随时服药。文中。遣令悲敬二田行施者。欲使施主福田满足。此残石蜜作变现者。是佛神力。非余能裁。故曰不见诸天等能消。唯除如来。次释疑如文。余者可解。

  以释戒本。二门分别。一定文句。二问答释妨。初门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有病者畜药之缘。三残药下。所畜药体。四开七日。五过结罪。次问答者。问所以此言残。十日衣云长。答三衣非长。故对非长以得长名。药无非长可对。以是食余。故云残也。又解。残之与长。其义相似。趣互举之。不劳为妨。问所以定开七日。僧祇云。随其药势。七日乃知。又云。七日者数极齐七日。多论。正从作法生。兼随药势。随药势者。如初日是。若二三日触。听更受七日者。即是从作法。问戒本应言畜。而言过服耶。答为服畜者。可有长?。即甄外用。无其长罪。由此义故。文中言服。理实结罪。都不约服。亦可言中是倒。应言服若过也。

  次释上三离明。四五合解。合解之中。八门分齐。悉同长衣。句少为异。先解初门。二位分别。一犯长不犯。二服犯长药。得罪多少。初位一日得药。至七日得。八日明相出相染俱犯。故曰尽尼萨耆。问下六日药。被染犯长。未知受法为失以不。答七日得药。总不净施。长位是同。相与俱犯。受防宿触。不防于长。所防既殊。不可染令失受。即是初日。限满受法。自已下六未过。受法不谢。是以文言。至第七日药。与诸比丘食。若当失受。即有宿触等生。何故乃听诸比丘食。尔者受既不失。还至应食。所以乃令涂然等用。答以受不失。由成拥已。是故遣令涂足然灯。为有贮畜情过。罚不听服。第二位生饮过七日药。一咽得六罪。非时不受残宿三提。内宿恶触食舍堕药三吉。业一缘异。各不相假。若就饮八罪。更加二煮。因明药余罪多少者。非时过服五罪。熟饮即七。亦加二煮。时药一咽。理即具七。随有?者。准应知之。尽形无限。受法不谢。若无病缘。但获吉罪。若其不加口法服者。唯无非时。余悉同有。余句类知。总二十二。舍忏位同。还药文四。初对舍言还。二彼比丘下。处分应不。所有过七日等。三种处分。并据舍日。反望以说。或不具三。义准可解。三应作白下。作法付彼。四此比丘下。示用法式。

  次雨浴衣戒 谓过前求过前用。二戒合制。所以制者。雨衣资身。非全急要。是以圣开时中乞用。今时未至预乞先用。长贪违教。故所以制过前求。别缘有五。一是雨浴衣。二过前求。三为己。四彼与。五领受。犯过前用。别缘有四。一是己雨浴衣。二于时前得。三时前受持。准多论。要须加法受持。四过前用犯。犯相文二。初开雨浴衣。二时六群下起过。前文有三。一发八愿。施浴衣缘。二尔时佛语下。赞愿听受。三略舍闻下。行其八愿。前文有五。一因供乞愿。二佛抑不许。三自言清净。四佛遂听许。五正列八愿。前六内资。后两外资。斯之八愿主及僧田。利益既宽。遂为佛赞。次赞述文三。一至觉意来。如来反问愿意。答己愿祈。二世尊下。佛赞精妙。三尔时下。告僧听受遂前八愿。前文有二。先问后答。答中反明问答。文中有三。一问八人所趣向果。二问八人至此国不。三若我闻曾来等者。逆知必受八愿供养。以此资给僧田。心则欢喜。我见此利。故兴愿也。次赞述文二。一述可非虚。故言此事如实等。第二颂说赞美。令心喜悦。颂中分三。初一行颂赞因深胜。其因既胜。感果精妙。故次一颂来果殊胜。果虽殊绝。恐不恒有。故第三颂显果无穷。初颂上半。举六内资。下半举二外资。欢喜者。心离悭垢。三时俱净。庆己所作。故曰欢喜。此叹心净。施饮食者。应法之物。施僧受用。简余非法物施。获福微少。即是财净。若施外道。及破戒弟子。福田浅薄。植福不多。故言持戒佛弟子。便是境界田净。三事既胜。宁不精妙。以衣外资。奉献众僧。故曰布施于众人。亦可通衣及食。以奉大众。故曰布施等。施虽不能究竟断结。亦能暂伏现行贪心。故曰降伏等。次颂感果者。上半感果精妙。下半属当处所。克于乐果。由于乐因。故曰依乐。此明因药。受乐报者。近得人天乐报。永得等者。远得无漏道果。属当可知。次颂显果无穷者。上半显无漏果。下半明有漏果。前中初句举前因胜。次句显果无穷。谓得胜进无漏。以自适神。故曰快乐。此之快乐。唯证乃知。非是世事能况。故曰无可喻。次有漏果可知。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求用时节。三过前求用结罪。广解可知。僧祇十一。此雨浴衣。得四月半受用。至八月十五日应当舍。舍法者。一比丘应众中作是唱。大德僧听。今日僧舍雨浴衣(三说)。若至十六日舍者。越毗尼罪。尼无过前。今吉罗者。结多求罪。少利故轻。

  次急施衣戒 忧劳未满。不合受施。对有急缘。开听为受。因开急故。非急亦受。既有过生。故须圣制。此两戒合者。同由一衣生故。过前受具五缘。一是急施。二知是。三过十日前。四无因缘。五领受便犯。过后畜具六缘。一是急施。二知是。三十日内得。四不作净。五无因缘。六畜过限。犯相文三。一开受夏衣。二六群下。因开起过。佛即呵制。三尔时下。开受急施。既开十日内受。应有过前受。过文无者略。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受衣时限。三诸比丘下。是急听受。非急不听。四受衣下。开时畜无罪。五若过下结罪。又前缘中。二罪俱无。戒本但结过后畜罪。广解及开。方始具二。广中一五。别释中三合解。合解三中。第一先解第三句急施衣。二衣时下。解第四句衣时。三自恣十日在下。总举三句。合而广释。既言自恣十日在。明知即是戒本第二句。问从尔长衣过十日犯。何故此急施衣。七月六日受。至十六日明相出。更言一月五月应畜。等长衣不与时分相接者。但有前开。是以即犯。此急施衣。两开相接。是以不犯。尔者七月十五日出界。不成破离。以入十六日。是即应去之限。答夏衣但有后开。无其前开。以十五日夜。犹须守夏获衣。是故不类。去则成犯。次第二句开一月摄十日。五月摄一月。何故此中迦提德衣月。不摄十日。而言过一月五月后。更增一日。答一月摄十日者。一同非时。二俱防长。功能既齐。以长摄短。德衣摄迦提月者。一月时位。二俱五利。功能亦齐。以长收短。今德衣迦提。不摄十日者。一时非时别。二十日唯一长德衣等。五利功能有宽狭。是故不相摄。以不摄故。更增一日。余句类同。不能繁释。但还衣言过前过后者。此是出法之言。理实过前受。即座还主。过后是长。应经宿还。不犯中。初总次别。别中先开过前。次明过后。

  次兰若离衣六宿戒 此戒同异如前。但前戒聚落一宿即犯。此兰若怖处。过六夜犯。又前戒常流人犯。有德衣开。此胜行人。不受德衣。但对难故。开听六夜。尔者既是胜行。无德衣开。如何得有除迦提月。答迦提非作法。是以故开。别缘有七。一受持三衣。二冬分非时。三有疑怖处。四置衣聚落。五不舍会。六无因缘。七第七日明相出。文中有二。初为贼难开置舍内。二尔时六群下。因开起过。既因六群。乘教起非。设住兰若。亦限六夜。戒本五句。一人。二反显犯时。三在阿兰若下。出难开缘。四比丘下。开六夜一会。五若过下结犯。释中。不解第二句。余者具释。兰若下。解第三句。舍内下。释第四句。若比丘下。解第五句。见论。若兰若处众僧多。房舍坚密。不须寄衣聚落。亦有除僧羯磨。此虽无文。义通无失。

  次回僧物戒 制意者。僧利不轻。辄回入己。恼众长贪。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许僧物。二作许想。三回入己。四领受犯。满戒四句可知。释中。二四合解。初三别释。僧物下。解第三句。三句之物。回有重轻。初物犯舍。第二物回之无罪。下文未许。许想吉罗。故知未许。未许想无犯。第三定属僧物。回入犯重。此之三物。相对故举。越次差会。定属之物。既损别属。计直成重。又解。第二句物正当缘起。回之犯舍。余二并定属僧。回则获重。又解。此之三物。俱犯舍堕。以于本主边回无盗心。故不犯重。若比丘下。解二四两句。文三。初正解回物入己。二若物下。四对八句。物不入己。但犯轻?。一塔僧相对。二四方现前。三僧尼两众。四料简上三同类。同类回此与彼。故言许异处。与异处。三境想四句。上来三十舍堕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三末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四(从九十初至七灭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明九十波逸提。

  先总解七门分别。第一配属身语。第二自作教人。第三遮性差别。第四持犯方轨。第五违制不同。第二六部有异。第七下众任运。

  初门身语位分为三。初有三十一戒身业成犯。次有二十戒语业招?。后有三十九戒身语合犯。初身三十一者。二宿强腕覆作屏施别三非宿不外请三坐及三军酒水击半白二随打搏宫。次语二十者。妄毁两同说得女嫌辄讥日悕疑发欲劝毁悔同谤。次身语合。复分为三。一有两戒身语止作业共身犯。谓屏露二敷。若自敷者。是身作业。若教人敷。是语作业。去时不自举身止业。不教人举语止业。出门界犯。岂非结身。二有七戒。语家止业共身犯。谓覆粗背足二入聚落辄着不与欲。如覆粗罪。止不露发。名止语业。经明相结罪。岂非共身犯。余皆类然。不能繁具。三有三十戒。语作共身犯。此中位四。一有十九戒。自语作业假他身犯。若论自作。唯局身犯。今者且就教人义说。谓掘坏牵用劝然藏煞驱饮使与尼衣投高床下有七如教人掘地。虽复言子所教不掘。能未犯罪。要假所教掘地。方结教罪。故名自语假他身犯。余皆类然。不能具述。第二有四戒。自身假他语犯。谓赞食减年不摄屏听。以尼不赞。食本无?。以假赞故。食方成罪。此一既尔。余类亦然。第三有五戒。自身语假他身犯。如四期索美食。第四有两戒。自身语假他语。谓异语恼他及不受谏。异语假僧作白。及须唤问。谏中所谏之事。通于七犯。即自身语假他语犯。

  第二门位分为四。一有一戒。唯教人犯。谓劝足食。二有十一戒。自他俱犯。谓掘坏牵二虫恐火藏煞谤捉宝第十一。第三有十戒。教人有同不同。谓屏露二敷持衣与尼高床下七教人润己。是则不同犯。直教无益。但得轻?。此等二十一戒。劝足唯教他。余通自他作。第四余六十八戒中。六十七自重教轻。足食一戒唯自作业。

  第三门。三十是性。谓妄毁两粗异嫌强牵用讥驱谏恐煞饮疑覆起说随摈拒毁同欲悔听打搏谤。余六十戒并悉是遮。

  第四门。位分为四。一有十戒。具二持犯。谓说粗辄教背别二入聚落作余食法不犯足食劝足净施问主无其辄罪。知粗发露僧事与欲。此等二犯名异体同。论其二持阶之两位。准上应知。不能繁具。次有二戒。残宿不受。谓七日尽形。加口法竟不犯。二罪非时无。不受时药。唯是身作。以此义殊。故须别说。三有一戒。唯是作持止犯。谓不摄耳听戒。四余七十六戒止持作犯。亦可不摄耳听戒唯作持止犯。及前十三小分。亦有作持止犯义。又余七十六戒。止持作犯。及十三少分。据别体边。亦有止持作犯义。

  第五门。通而言之。并违佛制。若望成罪。位分为二。但诸羯磨要须僧秉。僧不秉法。违而无罪。谓异语说欲及以二随。故此四戒违僧制犯。自余诸戒并违佛制。

  第六门。有二十一戒。不同此中位三。一有三戒。僧有尼无。谓辄教日暮讥教。所以可知。二有十三戒。辄重不同。谓食三衣五坐一行三互角针筒。大僧数故重。尼为稀故轻。言食三者。谓赞劝索美。衣五者。谓与尼衣作衣及三过量。余者可知。三有五戒。犯同缘异。且背请足食。开缘不同。或可离合不同。与外道食戒。与缘不同。减年受戒。受缘不同。过量浴衣。用缘不同。或可名字不同。此等俱得提罪。若为犯同。以缘异故。尼律别制。制缘别义。至下更门。余六十九。同戒尼律。直列戒本。此据位言。细论亦有异者。如覆藏僧宽尼挟。或有境界翻倒。如毁两二宿过五六语等。此随义别。可以思之。

  第七门。前教人犯四位之中。取第二第三两位教人。二十一戒除屏露二敷。余十九戒有任运义。余无可知。

  故妄语戒 所以制者。怀道之人。言须称实。今反违想背心。欺诳前境。令他虚解。自失圣利。过中之甚。是以故制。言释名者。了心不实。名之为知。求犯不虚。称之为故。言不称实名妄。陈彰在口名语。是名故妄语。别缘有六。一人。二作人想。三违想说。四知违想说。五言彰了了。六前人知解。阙缘比知。具七方便。犯相可解。戒本三句。广文具解。初句可知。二知而妄语下合解二三两句。于中文二。初解妄语方法。二于大众中下明轻重相。前文复二。初至逸提对外事明违。二所见异下约内心辩妄。前文有四。一列八种不净语境。二解八种差别离合。三若不见下诳人犯义。四本作是念下前后方便。前文先列不见等四。次列见等四。次释先解后四。见闻触知。见者。具五缘故。名之为见。一眼根不坏。二有色境。三假空。四须明。五作发识意耳闻四缘。一耳根清净。二有声境。三假空。四作发识意。触具三缘。一三根不坏。二有触境至根。三作发识意。意知一切。不假具缘。问所以六根三合三离。答多论第六云。三根性利。力用偏多。各分为名。三根性钝。力用处少。总名为觉。复次三根能远取境界。各分为名。三根近取境界。故合为名。次却解前不见等四。言不见除眼识者。除犹无也。谓无眼识。名为不见。既言余五识是。明知以五识所得诳他。亦是不见。下三释相。准此应知。如是解时。不见等四。以无为境。所违境宽。如似直尔不见。是名不见。余五识所得亦是不见。论其所称即狭。谓对不见言见。见唯眼识。是故言狭。此一既尔。下三亦然。下四见等以有为境。所违境狭。谓唯眼识。所称体宽。谓不见等。次明妄语。先解不见等六心。约义具明。应作二十四句。今据位说。故总为六。释此六心。二门分别。第一定心名字。第二问答分别。初定心者。位有其四。一无想心。二有想心。三有疑心。四无疑心。今言六者。无想唯俱违。有想单违心。有疑无疑中。各出单违心。是则初三五俱违句。二四六单违心。第二门。问所以无想心中但有俱违句。有想心中唯单违句。不同有疑及无疑中。各有单违及俱违句。答想是彻不得同疑。所以尔者。以想一向知无。不得言有。言有即是初句。心境俱违。想若实有。说实不犯。违此想说。方名犯者。此是违心。望境是顺。即是第二境顺心违。以斯义故。无想唯俱违。不得有单违句。以单违心。即是第二。有想唯单违。不得有俱违句以若俱违。即是初句。疑是两缘。得有隐没。是故疑中单俱并具。问所以此无妄心不同谤者。答谤取虚心。要必须妄。若不妄者。心实岂成。此取违心。必不得妄。若当妄者。心实岂成。次随文释。初句实不见等。答言见等。此是无想心中心境俱违句。第二实不见等。谓有见等。诳言不见等。即是有想心中境顺违心句。第三实不见等。内生疑心。不知为见为不见等。诳言无疑。我有见等。即是有疑中俱违句。第四实不见等。生疑同前。诳他无疑。我不见等。即是有疑中单违心句。第五实不见等。复无疑心。便言有疑。我有见等。即是无疑中俱违句。第六实不见等。亦无疑心。便言有疑我不见等。即是无疑中单违心句。此应广说者。谓举后四见闻触知作法同前。不能重述。次前后方便者。具应有八。为取成提。但有四句。初一句三时有心。次有二句。二时有心。一时无心。后有一句。根本有心。前后无心。余有四句。皆不成提。谓根本无心。前后有心。前一有心。后二无心。后一有心。前二无心。此三吉罗。三时俱无心。不犯。次约内心者。行心见虎狼。口言见佛像。答他异本所见。故曰所见异。行心忍苦。诳他得乐。行心之中。希于财色名欲。答他欲得闻法。心得冷触。言得热触。实作怨想。言有亲想。行心缘此。答言缘彼。次轻重文二。一当宗结提。二默妄结吉。多论。若先无心妄语。误乱失口。尽吉罗。若说法议论。若传人语。若凡说一切是非。莫自称为是。常令推寄有本。则无过也。次下明开不见等四。开前六中。初三五见等四。开后六中。初三五意有见想。便说开前六。第二句理应更有意有不见想。便说开后六中第二句。复应更有疑。疑便说开。前二六各第四句。复应更言意有无疑。便说开前二六。各第六句。又解不见等四翻前六。见等四翻后六。意有见想者。翻所见异等。

  次毁呰戒 出家理应递相赞美。令彼欢喜。不废正修。今以鄙语伤人。过于剑割。恼处不轻。故所以制。别缘具六。一大比丘。二作毁呰语。三知是毁。四作折辱心。五言彰了了。六前人知闻。戒本三句。释中初一别解下二合明。合明文二。第一恶法毁呰。第二若以说下善法毁呰。前文有三。初列七种恶法。先列章。次解释。二若比丘下行骂方法。亦先列章。次解释。三若比丘下结犯。次善法行骂有三。一列。二释。三结。余文可知。

  次两舌戒 出家理应同心和合。今传屏言。破坏彼此。故诤未有令生。已有不灭。恼坏不轻。是以圣制。别缘有六。一大比丘。除破僧伴助。二说鄙恶事。三传于彼此。四作离别意。五言章了了。六前境知闻。多论四句。或有两舌。非妄语。非恶口。传语实说。故非妄语。以耎语说。故非恶口。以离分心。故名两舌。或有两舌。是妄语非恶口。以作别离心故是两舌。以妄说故是妄语。以耎语说故非恶口。或有两舌。是恶口非妄语。以作别离心故是两舌。以粗语说故是恶口。当实说故。非妄语。或有两舌。是妄语是恶口。以作别离心故是两舌。以妄说故是妄语。以恶声说故是恶口。妄语恶口四句亦尔。戒本三句。广中具释。两舌者下释第二句。此中有二。初列所斗乱境。境有十众。道俗各五。互历为头。总成百句。次斗乱下出所传言。若比丘下释第三结罪句。此斗乱境。虽列十众。论成提者。局大比丘。问所以毁呰有善法。此无者何。答此以屏传善法无恼。前为对面。故有轻?。

  次与女人同室宿戒 男女形殊。理须别处。至于宿止。须避嫌疑。今轻同宿。容生秽染。为患不轻。是以圣制。下诸染戒。制意同此。别缘具五。一人是女。但是人女。不简道俗亲疏。人别余趣。女简异男。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宿。四知共同宿。五随卧转侧。缘中似犯。寄缘制戒。以爱尽人无心故违。文中有三。初则寄缘似犯。第二彼淫女下显实无违。第三淫女见下悔过获益。旧解。以罗汉具二解脱。呵无痴言。此解不然。罗汉亦得言痴。如上明讫。又同行戒中有多种漏语。又足食戒非时戒中。呵无痴漏之言。犯此二戒之人。岂是罗汉。又诸尼戒呵处。亦无痴言。戒本四句。广释可知。多论第八。若房中有一女一提。有十女十提。此戒亦身教成罪。亦人上成罪。一卧一提。十卧十提。是名身教成罪。若一卧一女一提。若一卧十女十提。是名人上得罪。五分云。若同覆异隔。若大会说法。若母姊妹近亲疾患。有有知男子自伴不卧。皆不犯。开文除自病不犯。下戒亦尔。

  次与未受具人同宿过三夜戒 多论第八。与诸比丘结戒者。为佛法尊重故。为息诽谤故。所以听二宿者。以都不听。或有失命因缘。又有种种恼事因缘。以怜愍故得共二宿。以护佛法故不听三宿。别缘具五。一未受具男子。简去女人。女不开二。何有过三。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宿。四知共同室。五过三夜犯。问诸比丘违罗云出。正顺佛教。如何呵言痴人无慈。答夫为弟子之法。每事须咨。今辄驱遣。岂非失仪。佛因事故制。因事故开。是故呵言痴无慈耳。满戒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共宿。四过三结罪。然前开中。若堕三宿。明相未出时。应起避去。至第四宿。若自去。若使未受具人去。是则三四具明应不。戒本直结过三夜罪。广释但论第四夜?。以言随胁犯。明知即是第三夜避明相人。释相可知。

  次与未受具人同诵戒 多论。四义故制。一为异外道故。二为师与弟子差别故。三为分别言语。令分了故。四为依实义不贵音声故。别缘具五。一是佛所说法。二是字句味。二未受具人。四齐声同诵。五言说了了。戒本四句可知。解中上二别释句义。下释第三句。此中文二。一解同诵。二出法体。前中复二。一列。二释。释中句义者。二人齐声。同诵句义。表行理周。名为句义。非句义者。前说未终。后人抄诵。表行不周。名非句义。此亦获提。为令教义表行不周。何以非犯。下二释相。准例应知。但阿罗波遮那者。是名欲显名表体周是字义也。法者。见论云。若佛涅槃后。迦叶为上座。五百罗汉所集三藏。同诵此法。得波逸提。准此末代菩萨声闻造诸论者。诵皆不犯。此中声闻等说者。谓得佛印可。以成经也。次若比丘下。释第四结罪句。一说者举前句义。二说者句味。三说者字义。亦可随诵句味字中有一二三。了了皆犯。且举三为法。余亦类然。若口授者。诵被抄言。若书授者。写被截句。余相可解。

  次说粗罪戒 多论第六。与比丘结戒者。为大护佛法故。若向白衣说比丘罪恶。则前人于佛法中。无信敬心。宁破塔坏像。不向未受具人说比丘过恶。若说过罪。则破法身。别缘具七。一是比丘。二犯粗罪。三知粗罪。四向未受具人说。五无因缘。除被差者。六言彰了了。七前人闻知。满戒五句。一犯人。二知粗罪。三向未受具人说。四除差不犯。五结罪。释中先解第三。却解第二为异。此定粗罪。但初二犯文中除僧羯磨者。藉说调达为缘。理实结罪。唯初二犯。故多论云。若说出佛身血坏僧轮。对首偷兰。若说四事边十三事边。一切偷兰。得突吉罗。解第五句。文开为四。一说他。他中有二。二自说。问所以自说粗罪轻者。答他数自稀故。又解说他过多。一自坏。二恼他。三坏俗。自说?无恼他。是以但吉。三余众。四境想。

  次实得道向未受具人说戒 所以制者。多论二义。一为大人法故。若称德行。覆藏过罪。是小人法。二为平等法故。若自称圣德。则贤愚各异。前人于众僧。无平等心。别缘具五。一内有实德蠲上慢。二自言已证。三向未受具人说。四言彰了了。五前境知闻。此无别缘。取大妄中实者制。旧解云。此圣人制竟。不复更犯。谓制圣遮凡。此义不然。如学人犹有故犯。此非性戒。何废有违。以此义惟。还是制圣。凡得不净观等。亦成其犯。戒本五句。一人。二所向说境。三说过人法。四自说己证。五结罪。释中具解。若彼下解第五句。文四可知。

  次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戒 说法开生。理无强授。事不应时。反增奢慢。然虽染境亦须接引。若全不开。永绝出路。故复开听齐五六语。过则招讥。是以制犯。别缘具六。一是女人。二知是。三不请。四无俗男。五言了。六过五六语犯。若请随说。设过不犯。满戒五句可知。释中相显。有知男子者。多论云。谓解人情语言意趣。可作证明。若方类不同。一切不听。男子必是白衣。一切出家人不得。以相同故。纵使众僧集会。亦不得为说。为尼说者听。以得教诫故。五分。比丘为女人说五六语竟。语言。姊妹法正齐此。从坐起去。更有因缘。还复来坐。为说不犯。若说五六语竟。更有女人来。为后女人说。如是相因。为无量女人说。皆不犯。若自诵经。女人来听。若女人问义。要使得解。过五六语。不犯。

  次掘地戒 多论。此戒及坏生戒。制有三益。一为不恼众生故。二止诽谤故。三为大护佛法故。若不制者。一切国王当使比丘。种种作役。有此戒故。帝王国主一切息心。别缘具五。一是生地。二作生地想。三自掘。四使人掘时不作知净语。五随伤结犯。立戒有三。一对自掘略立。二以教掘不作净语。制相未圆。更明随结。三制满足。满足五句。一犯人。二自作业。三所伤地。四教人业。五结提罪。释中初三别解。若用锄下。合解二四五三句。然释地中。初总分二。但未掘地为一即定。已掘地中更分为二。是则地体开合为三。不问覆露。坏者皆堕。僧祇十九。地有二种。谓生及作。生者大地。作有二种。一者基。二者上。基作者。露地墙壁。上作者。重阁屋上覆土。此等地体。坏者皆提。见论。地有二种。一者真地。无有沙石瓦砾纯土。二者非真地。应取少土以水洮看。若四分石一分土可得掘。若掘真地。掘掘提罪。次下合解文中有五。第一损地结罪。僧祇云。自手者。若身身分身方便。身者。举身跳掷走来走去。身分者。若手若脚若膝若肘若指示。身方便者。若锹钁斧釿竹木自手掘地。若遥掷欲令坏者。波夜提。又云。若比丘欲使平。作方便扫地。越毗尼罪。若伤如蚊脚。波夜提。不作方便无罪。若方便曳木。若驱牛马等。亦如是。若河边坎上以脚踏。随踏夜提。若池坎岸边行土崩无罪。若土块一人不胜。破者提。破减一人重者无罪。若死土被雨。己不得自取。使净人取。尽雨所沾际。然后自取无罪。若新雨后。比丘不得自抒井。应使净人抒。若净人小不能者。当先令净人扰浊。然后自抒。若池水潦水。新雨后。比丘不得自抒。若牛马先涉。得自抒。若瓨瓶水等诸物于露地雨后。比丘不得自取。使净人知。第二打杙入地。僧祇云。若地打橛越毗尼。伤如蚊脚提。拔橛亦尔。第三地上然火损地故提。见论。若把火烧手。掷地不犯。第四境想可知。第五失法罪。见论十五。若比丘语净人言。汝为众僧掘地及斫木不犯。若指示教掘是斫是提。今准此文。但不作净语。不问现不皆提。下众无事自掘者吉。若为三宝利益。开掘无罪。故下药法中云。僧得果园。不知谁撩理。佛言。僧伽蓝人若沙弥。坏生义亦同此。开文。直许除土。不得损地。见论十一云。若人放烧火来近寺。为护住处故。比丘得铲草掘土以断火不犯。下文祇洹外火烧蔓筵来至。诸比丘不知云何。佛言听逆除中间草。若作坑堑断。若以土灭。若逆烧。文中不言遣净人作。计有此事。亦开无罪。

  次坏生戒 制意具缘同上。无别犯相。是房舍戒缘。戒本四句。一犯人。二坏业。三所伤境。四结罪。释中初句可知。次略释第三句。一切草木为非人所依故。十诵。第十村者。谓生草木众生依住。众生者树神等。乃至都道神。蚊䗈蛣?蛱蝶等。乃至蚁子是。众生以草水为舍。亦以为村聚落城邑。若斫截下释第二句。若一叶坏。多生随坏。获多罪。故十云。若比丘一时烧五种子。一时犯五提。一一烧一一提。村者村有五种下广解第三。此文有三。一举。二列。三释。列中有五。义合为三。谓根枝子。文分五者。根中不假节生者。作根种之名。假节生者。作覆罗之称。枝种分二。义亦如之。子子种中当体为一。始末差分。离成五种。僧祇十四。对此五种。明其净法。根茎二种。若刀中㭊净。节种刀中㭊净㭊。若甲摘却互目净。心种罗勒蓼蓝。若平揉[打-丁+修]净。子种者。十七种谷。脱皮净。火净通五种。又云若僧中行豆胡麻苷蔗等。上座应问作净未。若言未作。应使作净。若言已作应食。若在一器中有众多果。若一果处作净。余者亦通得为净。若在异器者。别须一一器作法。若苷蔗着叶者。当茎茎别作净。若无叶者。得合束如果总净。又摩摩帝有仓谷未净。畏年少比丘不知法。使净人火净。至仓谷尽。比丘恒得语言舂去不犯。僧祇三十一云。果欲食核者。火净已听食。若皮净不火净食核者提。若火净不皮净。皮核俱得食。若不火净不皮净食者。一提一越。若俱作无罪。夫作净者。不欲令永不生。但为息外道谤。故言沙门净法。次下翻释并见论第十五。呵梨陀者黄姜。文中唐梵并彰。忧尸罗是香菜。贸他致咤是雀头香。卢犍者黄连。陀楼者(外国草名)。柳者可知。舍摩罗是菩提树。婆罗醘陀者贝多树(此二种树唯见交广有。余方不见)。苏蔓那华者。其华香气与末利相似(广洲有其华藤生)。苏罗婆者(不得此草名)。菩醯那(外国草名)。余相可解。若生下释第四句。亦是结业轻重文。文中七句。第一境想。据坏生种。一提四吉。僧祇云。以五生种。掷池水中。若井中。若大小便中。粪扫中。得越毗尼。若种烂坏者波夜提。若比丘欲使草不生故在中经行。行时越毗尼。伤草如蚊脚许。得波夜提。如是立坐卧亦如是。若断生青耎叶波夜提。若断长足坚强叶波夜提。若叶已衰黄者越毗尼。若风吹三种叶落。取用无罪。若摘生华提。半熟者越毗尼。熟者无罪。第二草木下约生相明坏。余文可解。净语者。五分第六。比丘一一所须。语净人言汝知是。若不解。复语言汝看是。若不解。复语言我须是。若不解。复语言与我是。僧祇云。若为僧作知事人。一切不得作不净语。截是。破是。碎是。烧是。剥是。皆应言知是净是无罪。多论。三众是净人。故不犯。开中皆无损心。僧祇。若山中住。泥雨滑。行欲倒地。捉草挽断。挽断复捉。如是无罪。若为水漂。捉草随断。断亦无罪。

  次异语恼僧戒 出家理应清心守道。有所言说。须合轨仪。今乃弃实怀虚。矫言绮说。业虽是微。恼僧至极。是以众僧立法呵制。违法重作。故获提?。别缘具五。一身语互绮。二数作不止。三僧立制法。四如法唤问。五重作结犯。若僧未作法前。违者吉罪。若作法已即获提?。但语业绮者。作异语之名。身业绮者。作触恼之称。此则二结同为一戒。以不随问答恼僧不殊。下戒亦以知事一故。二结合制。故九十中唯此二戒合制。前语绮文四。一起过。二呵责。三作法。四立戒。次结身绮亦四如前。戒本三句。释中。初一别解。下二合明。五分。不随问答。问问皆提。此言一切尽提。同彼问问。若上座唤者。泛明应不。五分开云。若误取他语而答。及先相恨不共语故不答。不犯。

  次嫌骂戒 凡僧务事广。处之寔难。故简德人。如法撩理。理应知劳赞德。翻乃侠情嫌骂。事既不轻。故须圣制。释名者。见而不闻处。说有爱等名嫌。闻而不见处说名骂。前后二结。合为一戒。别缘有六。一是知僧事人羯磨差者。二知是。三如法经劳无有爱等。四说嫌骂语。五言章了了。六在前人见而不闻。闻而不见内。结犯嫌。制文三。一起过。二呵责。三立戒。骂亦同尔。戒本三句。释相可解。

  次露处敷僧卧具戒 多论。三义故制。一为行道安乐。二为长养信敬。三为令檀越善根成就。故母经第四。所以教诸比丘。护敷具者。见五种过。一不令风吹。二不令日暴。三不令得天雨。四不令尘土分土土分土之。五不令虫鸟敷具上放不净。别缘具七。一是众僧卧具。二知是。三露处。四为己受用。五自敷教人敷。六去时不自举不教人举。七出门便犯。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是僧物。三露处下为己敷用。四舍去下结罪。辨相具解。初句可知。释处第二句中列三种僧物。与前回僧物戒同。文虽是同。回收义别。故此三中详其文意。初三获提。第二小罪。亦可此三同是僧物。齐皆犯提。五分。有诸比丘见僧卧具敷在露地。以不自敷。不使人敷。己不坐卧。而不收举。佛言。若见僧卧具敷在露地。而不举者波逸提。有诸白衣来入僧坊。索僧卧具。在露地敷。佛言。伺候去时举不波逸提。复有白衣请僧。借僧卧具。于家敷之。诸比丘坐去不举。波逸提。比丘到尼僧坊。露地敷尼僧卧具。谓非僧卧具。而不举者。亦波逸提。若比丘下解第三句。去后下解第四句。此中文二。先解举法示不犯相。次若比丘下违法结犯。文四可知。

  次屏处敷僧卧具戒 制意具缘等如前。戒本四句。一犯人。二于屏处敷卧具。三若自等者为己受用。四去时下结犯。释中前三可知。若去时下解第四句。此中文二。初明永去。文二可知。次辩暂行亦二如上。开中亦二。初开永去。次若时还下开暂。

  次强敷卧具戒 先自施功。求得住处。后来理应筹量进不。今乃强逼。事爽物情。过状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先住已定。二知住已定。三强敷故恼。四无因缘。谓无亲友人许及病二难。五随卧犯。满戒四句。一犯人。二知先住处。三后来下强敷逼恼。四作如是下结犯。文言作如是因缘者。谓作逼恼因缘。非余者非余不犯病等诸缘。非威仪者。彰过结犯。释中。初三别解。若比丘下合解。二四句。

  次牵。他出房戒 僧房属众。非局别人。辄以嗔心。驱逐前住。然先住者。居止已定。反被后驱。伤情太甚。多论。结戒者为不苦恼众生故。为灭斗诤故。别缘具六。一春冬僧房。二先止已定。三住恼彼意。四嗔心牵出。五无因缘。谓被举等随。六出门犯。问前房开亲不论净秽。此何局净而不除亲。答前是私处。不简净秽。属先借者。亲则无?。此是僧房。净者得住。不得开亲。秽驱不犯。戒本四句。辩释可知。五分。若于后屋牵至前屋。若于前屋牵出户外。若于户外牵至?中。若于?中牵出?外。皆波逸提。若牵无惭愧人。若欲降伏弟子牵出。不犯。

  次重屋上坐脱脚床戒 比丘作事。理宜审谛。危险之处。特须安庠。今于重屋薄覆之上。恣心受用脱脚之床。坠堕伤人。恼他故制。余相可解。

  次用虫水戒 出家理应慈心愍物。伤生造作。岂是悲人。别缘有四。一是虫水。二知。三不作漉法。四随用结犯。满戒五句。一人。二知有虫。三自洗泥草。四使人。五结罪。释中。初一别解。下四合明。合中。物三一虫水。二虫浆。三境想。多论第六云。此煞生戒凡有四戒。此戒最是先结。既不得用有虫水浇草和泥。便取有虫水饮。既不得用一切有虫水。便故夺畜生命。既制不得夺畜生命。便夺人命。凡夺物命。有四结戒。以事异故。尽名先作。若比丘取有虫水浇草和泥。随用多少。用了波逸捉。若欲作住处。先应看水。用上细叠一肘。作漉水囊。令持戒审悉者。漉竟着器中。向日谛看。若故有虫。应三重作囊。若故有虫者。此处不应住。余如杂法中明。见论。自浇随息。一一得提。教他浇。随语语得提。

  次看覆屋过三节戒 纵贪重覆。令屋崩摧。损业丧功。招讥故制。别缘具四。一为己作屋。二使人覆。三三节未竟不离见闻处。四第三节竟便犯。余相可解。此戒事稀。不能繁释。然三节相难识。如缘中说。以草三重覆故。名为三节。五分。若至第四重。若草若瓦若板覆。一一草瓦板。皆波逸提。

  次不被僧差辄教授尼戒 此有三意。一尼请教授意。女人出家。本以遵崇敬法。今既入道。理应䖍奉修行。若不半月请示行仪。触途未明。岂能修进。第二须教授意。女人在道。不可安然。理须进修。阶其出益。祇欲修进。?于游方。故藉大僧示修轨则。第三须差意者。教授事难。须备德行。由此委众量遣德人。既不蒙遣。辄往宣扬。于教有遣安能利物。

  别缘具五。一不被僧差。二往尼处。三集尼众。四说八敬及法。五随说言了。犯相文二。一开听教授。二因听起过。前文有三。一明尼请教授。二尔时下依请差遣。三尔时尊者不依差进诣。前文有五。一列尼所依众。文列十二人。等者等取五百。为须咨决疑滞。故依大僧。二列能衣尼众。十五人等。亦等取五百。三明爱道请僧教授。问何不请佛而请僧耶。答以顺敬教。故不请佛。尔者敬教已有半月请言。何不直来求僧。而更白佛。答敬教虽有此言。比丘未蒙。佛遣爱道。悬知不得。故更白佛。教诫说法者。谓理行法也。四佛告下依请听许。多论第七云。所以令诸弟子教诫尼者。答有四义。一以现无吝法故。二师与弟子知见同故。三欲现槃特比丘功德智慧故。四为诸比丘于尼众各有因缘应受化故。五既蒙遂请致敬还退。次差遣文三。一告令差遣。二奉命差遣。三预生讥毁。为明教授师难。要须具位。又为生下二种教化。为有信人说法教化。为讥毁者神足教化。次进诣教授文中有二。一说法方便。二尔时爱道下正明说法。前文有四。一将伴进诣。二尼众迎逆。三尊者就坐。四尼众起集。若不来者。应须与欲。故尼律云。三宝瞻病事。听属授教授师。于尼应如女想。尼于教授师。应如佛想。次正说法。先为信人。次为无信。前文有三。谓三请三说三中各四。一爱道请。二正为说。三说已入禅。四尼众讥敬。唯第二文阙无。第四前正说中所说偈者。即是般陀得道之偈。偈中分三。初二句证法。次四句举喻。后两句显胜。前文证得无漏。鉴理分明。故曰入寂等安乐。次喻为两对。举事乐来况。皆以后句释。前世中为最。次显胜者。非直慢除。余惑亦尽。此惑尽证灭。称云第一亦可。次前四句是有漏乐。此下两句是无漏乐。无漏胜有漏。更无过此。故曰第一。次入禅讥敬如文。但以渴法情殷。乐闻无厌故。复二三重重请说。次为无信人神足教化。十诵十一。种种现神力已还坐本处。诸比丘尼见已轻心灭尽。生信敬心。尊重净心。拆伏憍慢。即随比丘尼所喜乐法。所应解法。而为演说。众中有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有种声闻道因缘者。有种辟支佛道因缘者。有发无上道因缘者。尔时众中得如是种种大利益故次起过。文二。初口差起过。二界外自差。此二文中各三。谓起过呵制。前过文二。初告尼众令知当他。问可不时。次进诣教授文中复二。前进诣集尼。即是说法方便。第二正明说法。说法文四。一明六群所不说法。且举三科。类余亦尔。二但说下出所说法。反前正法。三或㗛下非法威仪。反前神足。四明尼众叹默。反前讥敬。次呵责立制如文。次过三中。初文有四。一界外自差。二遣尼白众。三比丘间呵。四尼为白众。次二众白佛呵责。次立制法。要具十德。方堪教授。此中文三。先标。次列。后结。戒律具足者。奉持戒行。毫厘不亏。防护律仪。心无退屈。多闻者。博考经论。问无不和。采摘群言。庶事能决。诵戒者。两众木叉。善持不忘。决断无疑者。非直诵文。亦能裁义。善能者。开导应法。与理无差。族姓者。生处高门。人标望美。颜貌等者。色相端严。睹者发欹。堪任等者。说法开生。称机惬欲。问此与前善能说法何别。答前说称法。无颠倒过。未必即能。应机惬欲。此为称机。与前有异。不为佛等者。谓坏异见出家者。故言不为佛。出家而被法服。犯重法。准此即应云为佛出家而被法服。不犯重法者。堪教授尼。问何为重法。答准善见论。即是污尼三众摩触二粗者。以为重法。以作此事。纵悔清净。尼见犹慢。不听教授。又解犯一切残。名为重法。纵使悔已。亦不听教授。类知提等忏竟。即得教授。问此与初德何别。答犯残悔竟。具初?九。犯余未悔。具九?初。余若悔竟。九初俱具。残若不悔。九初俱?。满二十岁者。见云。持法坚固。少有退败。年少轻躁。易可退败。问未知差无德人羯磨成不。答今古诸师咸言。下至具五。差得成就。为简全无德人。永无教授之义云云。成立不能具张此等。释者不了缘法如非。今解得成所以成者。以不牒德入羯磨中。如余恣等。差人亦须其德。彼然?德。谓成不疑。此与彼同。何繁致惑。无德度人其类亦尔。尔者何以人衣互非。无缘受日。妨难处房。除村衣界边等受人。总不成就。答比以牒缘。入羯磨法。以事非故。法并不成。此则类余一切羯磨。羯磨文中牒事者。事非不成。文中不牒事者。纵非法得成就。尔者如何。下文云。下至具五德。应教授尼。答文中但言具五应教授。不言要五。差得成差。又问如结大界不牒道。远隔河若也。道远隔河。作法应就。答道远隔河。文虽不牒标相。入羯磨中。以若道远隔河。不成安唱。安唱既非。羯磨焉得。又以文称同一住说。若有此碍者。不成住说也。

  戒本三句。一人。二不差。三教诫下结罪。释中初句可知。次合解二三两句。于中文二。先解被差人教授仪轨。次若僧下解不差结罪。前文复二。一解僧差可知。二解教授仪轨。此中复二。一解教授所说法体。二于说戒下释教授仪轨。前说法体是八不可过法。文中有三。谓标徴列。义如下辩。次仪轨文四。一对僧请时。二众为差时。三克定期往时。四迎供教授时。定文虽尔。释义四门。一约时。二约处。三约人。四约法。一约时者。时总有六。一尼众差请人时。二属授比丘时。此上二时在尼法中。三为尼对僧请时。四众为差遣时。五克定期往时。六迎供教授时。此之四时。并随文解。然教授时。母黑白月。除去前三。及以后二。故僧祇云。白月一日至三日。是名时未。至十四十五日。是名时已过。中间十日。任取一日。往要与此时相应。方免日非之罪。第二处者。处唯作法。作法之中大界非小。此大非小。通于六时。第三人者。僧尼二众咸须满五。数虽满五。但是四人僧摄。然尼使人明须解法。愚讷不了者。不堪为使人。比丘受属者。理亦须然。僧祇二十七云。从今已后。比丘尼与欲应受。除五人。一上座。二教授尼人。三诵木叉人。此三应各自说不应受。四守房人。五病人。此二应言我不至。僧中更与余人。若言我是乞食。阿练若粪扫衣。大德不取者越。众既满和。非病理合差遣。然所差者。具德如前。第四法者。白二非余。彼此二众。差法并然。复应更有属授法及对众请法。此文但有广法。而无略法。五分二十九。有略法。彼云。有诸比丘尼与比丘共布萨。见比丘犯罪。便欲举之。以是白佛。佛言。比丘尼不得共比丘布萨。应半月请。一比丘令从比丘僧。乞教诫人。诸比丘不肯为乞。佛言。听尼为作供养。钵囊漉水囊。腰绳香油。前食后食。或未布萨为白。或已布萨。乃白佛言。不应尔。应唱不来。诸比丘说。欲清净时。从坐起。在僧前立。白言。大德僧听。其精舍和合。比丘尼僧顶礼和合。比丘僧足乞教诫人(不言三说)。若无教诫人者。上座应答云。此无教诫人。又无能说法者。汝等莫放逸。此比丘明日尼来时。应如是传上座语语。释文可知。

  次解不差结罪。文分为二。一结不差日非。二明不问计。先解初文。古旧释云。若僧不差说八敬吉。以八敬文。定生患义微。故犯轻罪。说法宽慢。耶正难分。容说耶法坏尼心行。生患义多。故犯提罪。若日非说二。同犯吉罗。以俱日非不听教授。更无余过。故同小罪。通对被差人。可为四句。不差有二。若不差非日。即得四罪。三吉一提。是日二罪。一提一吉。若被差人日非犯。二吉罗。是日往者。轻重无犯。若僧不差。或非教授日说八敬吉者。一得不差说敬吉罗。二犯日非吉罗。并得二吉。是以双结。容是日往。所以言。或次明不差说法提。问所以说法但举不差。不牒日非耶。答前说八敬不差日非。同犯吉罗。以一罪名。括二罪种。故须并牒。此中不差说法。罪重日非。便轻非但种别罪。名亦异滥。故不牒非。谓说法无日非吉。今解不然。说八敬亦得提罪。言僧不差或非教授日往说八敬吉者。举敬结日非罪。非是说八敬?说敬得提。戒本已结。如戒本云。教诫者提。释中教诫者。八不可违法。又五分云。教诫者说八敬法。若不差教诫。比丘尼语。语波逸提。伽论第二云。何教诫尼。答说八重是名教诫。故此二戒合制还同异语嫌骂说敬得提。戒本中结说法获堕。广释中明。又解脱敬及法同得一提。若说敬不说法。或说法不说敬。各获一提。若俱说二。共得一罪。以同一业。如俱过房。文中结罪。绮年不同。举八敬结日非。陈说法论辄罪。日非亦然。同结一罪。心业不异。岂获两?。十诵教诫。一尼一提。乃至四尼四提。次不问讯。结业如文。尼及沙弥等吉者。皆由不得僧命辄互往来。为使者是。

  次说法至日暮戒 书一日详聚。尚避嫌疑。况暮交参。不招讥谤。别缘具六。一是僧差。二集尼众。三教诫说法。四日暮。五日暮想。六随说不绝。戒本三句一人。二为僧所差。三教授结罪。释中上二可知。教授者下释第三句。文四。应知以缘起是比丘住处故。开文。开比丘尼寺。伽论第二问云。颇有比丘。日没时。教诫比丘尼。不犯耶。答有若比丘尼寺中聚落中近聚落寺中白衣家不犯。聚落外犯。次讥呵。教授师戒僧差德人教授尼众。本情为法。不希饮食。见他得利。嫉妒讥呵。恼乱德人。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是僧差。二情为法。三得供养。四生嫉妒。五讥言了。六前闻知。戒本两句。解释如文。尼等三众稀故吉罗。

  次与非亲里尼衣戒 意如前明。别缘具五。一是大尼除下二众。二非亲里。三非亲想。四与应量衣。五除贸易。五领受犯。满戒五句。一人。二非亲尼。三所与衣体。四除贸易。五结罪。多论。应量衣钵俱提。不应者吉。解释可知。

  次与非亲里尼作衣戒 不能自尊。辄为尼作。非直招讥不轻。亦乃于道为耻。别缘具六。一是大尼除下二众。二非亲里。三非亲想。四故心为作。五除因缘。开文为借。六随作结犯。满戒四句。及释可解。问所以作衣针针结罪。答以过失多。复妨修道。故随作结。不待全成。如尼在僧寺中造塔。亦为过多。博博结罪。

  次与尼屏坐戒 意如前明。别缘有四。一是大尼简异下众诸师皆准五分。多论尼下二众亦俱犯提。此不同彼。虽复讥染不殊。然以下众各有师属。纵与俱坐。稀故犯轻。然诸师浣故取衣即除下众。此等余戒便即通取。岂非寻文不审。令义乖张。今不同彼俱除下众。二是屏处。诸师云。缘是露处。戒本明屏。故知俱犯。此亦不然。俱是屏处缘中云。门外坐者。谓是院内。门外犹是屏处。故广解中。具彰见闻。二屏。乃至不闻常语声者。亦是屏处。五分。始终皆言屏处。三无第三人。四共坐便犯。戒本四句。解释可知。多论。与尼屏坐。随起还坐。随得尔所。波逸提。十诵亦尔。所以尼罪轻者。答僧是上尊。尼每遵奉。制不由己。故获轻?。不盲不聋。开前盲而不聋句。不聋不盲开前聋。而不盲句所对异故。有期两句。余戒文。咸同兹释。

  次与尼期同道行戒 别意如上。别缘具六。一是大尼亦除下众。二与尼期除遇相逢。三同一道除去异路。四在见闻内。五无因缘除与估容大伴。若疑怖处力势所持。六随越界犯。多论。水陆期行。悉属此戒。谓僧与尼各别乘船。同水路行。越界得罪。若同一船落在后戒。满戒五句。一人。二与尼共期。三同一道行。四除异时。五结罪异时者下诵第四句。释中上二句可知。有疑者下释第四句。道者下劫释第三句。若比丘下解第五句。文二可知。尼假伴授。过微故轻。

  次与尼期同乘船戒 别意如上。别缘具六。一是大尼。二与尼期。三同一船。四作顺流上下之意。除去真海及船失济。五无因缘。除命命梵行。力势所持。六双脚入般犯。共俗女同船亦是犯限。此略不明。下房舍文。共女人上船。疑佛言听直渡。若准此义。第一缘应言人女。满戒五句如前。释中上三别解。下二合明。十诵。随共一二三等同船。亦得示许。提罪。

  次食尼教化食戒 尼以偏心。曲叹无德。现有别情。招讥损道。又赞无德。定毁贤良。情过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是尼赞叹。二知赞叹。三受得。四食之咽咽结罪。问所以不开病者。答但使不赞一切得食。何须对病开使赞叹。若其开赞病人。高德。犹毁贤善。是以不许。又别众食七缘对此无益。亦不得以此七缘来开。满戒六句。一犯人。二知。三赞叹。四得食。五除开缘。六结罪。此六之中。第五除开缘。不解余句。具明一二四。别解。僧祇十五云。尼语檀越言。某甲徒众多闻精进。当须通赞一切名赞叹食。若言。某甲众主多闻精进。为是比丘。通请女人。一人是赞。余人非赞。若有如是赞食。当展转相贸食。不得舍食而去。若比座垢秽不净。不喜贸者。当作是念。此钵中食。是某甲许我当食。无罪。若尼语优婆夷言。尊者某甲。可长请供养。此即名赞叹。若言。尊者某甲。可常乞食。不名赞叹。彼比丘下合解二六两句。此中文三。一正结提。二以外用赞稀故吉。三境想四句。大僧赞尼。亦以稀故吉罗。

  次与妇女共期同道行戒 制具释相同前。与尼期行戒。但此中俗女为别。又此但使共期不。问第三人多小皆犯。以非同法不类于尼。开多伴不犯。

  次施一食处过受戒 施主标心。限期一食。理应节量。随施而受。今乃久延。过受他食。过损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五。一施限一食。二知限一食。三无病及无请住等缘。四过限而受。五食则成?。满戒五句。一出施标期。二无病者反定开缘。三比丘者犯人。四应一食者食之分齐。五若过下结犯。辩相具解文中不次。初先解第三句人。次解初句。次食者下解第四句。次病者下顺释开缘。次若无病下解第五句。文二可解。但以食资要急。喜过故重。余过不数。所以故轻。

  次展转食戒 设供延僧。情祈福利。希存赴纳。毕以施功。今先受已。辄便后违非直。六味徒施。亦令二益蠲备。受前请已。复受后请。互背彼此。称为展转。别缘具五。一先受前家五正食请。二体净堪足。三更受后家五正食请。四无因缘。谓除有病等缘。五随食结罪。今将前请对后请。可为三对四句。初四句者。一前后俱正背得提罪。次二差互及俱不正但吉。次足不足为四者。初前后俱足背犯提罪。次三差互等并吉。次净不净为四者。前后俱净及以前净。此二背提。余二背吉。次下释文。文中分二。初食稠粥背请。第二尔时下食五正背请。前文复二。一明犯相。二尔时少信下可责。犯相文四。一是施粥缘。二尔时下正听食粥。三种药粥者。一是时药。谓胡麻乳。二七日药。谓苏及油。三尽形药。谓姜椒毕钵。佛赞食粥有五事。善五事可知。僧祇二十九。有十利。即持戒清净等偈。三时阿那下庆得修福。四犯如文。次呵责文三。一发觉得实。二时少信下讥已白佛。佛为说法。令得道果果。三尔时下呵责立制。以画不合。即是正食。若先受请而食此者即犯。背请故曰如法治。亦可先食。稠粥后成。足缘一结。通收背足。故言如法治。次食五正背请犯。呵如前。立戒文三。满足五句。一人。二展转。三食。四除开缘。第五结罪。余时者下诵前第四句。问所以。不言衣已竟等。应解云。除余时者。是以此文中先举其犯。后除不犯。前长衣等者。先除不犯。以取犯时。以其专不专故。所以语异。亦可此等三戒。时与施衣合。故对下解。便所以语异。今解不然。但为长等三戒衣。若不竟不可结。其长离之?。为结长离?。须言衣已竟。迦絺那出者。相由举也。此等三戒体与衣殊。岂得同彼。言衣已竟。为无衣竟。迦絺亦无。然验开缘。理应有三。谓更加一衣时不犯。以受迦絺那衣不犯五事。缘在下文。不在此戒。以无缘故。本中不除。准下合有广文便解。故言自恣。一五月等。以此故知定得时利。纵于时利分中有病及施衣缘者。但为时开不以病等。即是病及施衣局非时分不同。旧释云。病人施主体知不生讥恼。非情所欣。十二月常。开不局时限。施衣开者。衣利既重。或长贪结故。以时开之。非一切时故。文言一月五月。若复有余施食及衣者。前言一月五月。是时捉时望衣食衣食是时家之余。单时无开。要假施食及衣故。言若复有余施食及衣。此释不然。违害正理。但以余属非时分。即是时家之余。次下广释。释中前三可知。病者下释第四开缘句。但以病人苦恼。开无讥过。施衣等者。即案此文。二缘具显。以一月五月是时分利。若复有余即非时分。若今日下解第五句。文中有二。初教舍请。次若比丘下结背请罪。然案此文。必须舍与同类一人。令彼代去。方得免罪。不同余文心念舍得。诸师对此解。僧祇。六念计与此文。不果快会。其六念义至下文解。次结背罪者。且如一日受十家请。若赴最后请者犯一提八吉。以初一是前余八是后。若背后九获九吉罗中间。多少义准应知。又解前后并据赴者。论云且如十请。赴第五者。即前四为前。犯四提罪。后五为后得五吉罗。如是类知。余请前后。若赴初者。下九为后。若受后者。上九为前。尼以缘异。且结吉罗。开文非食者。不正食也。或食不足者。食虽是正。少故不足。或无请处者。元无有请。随食不犯。或食已更得食者。受前家食已。然后受后家食。容或有足。不犯背罪。若先食后家食。即犯背罪。或一处有前后食者。谓一施主再设五正。亦或犯足。而无背?。

  次别众食戒 别意者。出家理应共遵和合。今结私众别食恼僧。又令施主供此别人。失于僧田反报之福。故上文言。有二事故制。又十诵十三云。语诸比丘。从今以二利因缘。故遮别众食。一利者随护檀越。以怜愍故二利者破诸恶欲比丘力势故。莫令恶欲人别作众别作法。与僧共诤。次释别名。古旧诸师。皆将别众。对于破僧。以辩同异。故今寻思。理恐不尔。但知别众者。能别之处。四已上以众别他。名为别众。所别之处。不简多少。下至一人。亦成所别。故此同别。唯约情说。其别众羯磨者。以人不集。彼此情乖。事不共同。名为别众。所以知者。如秉对首心念法。亦非是众。但望应须集者。不集名别。其破僧者。望失和合。彼此无益。名之为破。别缘具十。一有施主。二在时中。三别请别乞。四食要。五正五必须体净。六食请须足。七食处成众。八界内不集。九无因缘。十食便犯。初缘所以须施主者。以四方僧食。及自己食不犯别故。故多论第七云。若僧祈食时。应作四相。一打楗槌。二吹贝。三打鼓。四喝令。令界内闻知此四种相必使有。常限不得。或时打楗槌。或复打鼓。或复次具。令事相乱。无有定则。不成僧法。若不作四相而食。僧祈食者。不清净。名为盗食僧祈。若使有遮。虽打楗槌不清净。名盗僧祈。又论云。若四人已上虽在界内。各自有物。共作食不犯。别众以此故。须别有施主。其施主者。通道及俗。故论云。若四人中。一人出食。三人无食。共一处食。波夜提。此文复言。沙门食者。在此沙门释子外。诸出家者。及从外道出家者。是故知内道沙门亦成犯限。前言慈愍白衣家者。且就缘说。次第二缘。须在时中。若在非时分中。即无同味义。故假别无?。故要时分。次第三缘。虽有施主。若僧次请者。亦无别过。故须别请别乞。故见论云。别众食有二种。一者请。二者乞。云何请成。别众有一优婆塞。往至四比丘所。以正食请比丘。愿大德受之。是名请成。别众云何从乞得罪。有四乞食比丘。或坐或立。见优婆塞语言。与我等四人饭。或一一人乞言。与我饭亦如是。或俱去。或各去。一时受食。得是名从乞得罪。此文乞者。提婆达多别将四人。通已为五。家家乞食。佛因故制。其别请有二。一题名别标。理是别请。二以法取人。亦则成别请。如言禅师若干。即简律师法师。余亦类然。明非僧次故。五分云。若于众中。别请四人已上。是名别请众食。设虽别请。有僧次者。亦是不犯。以僧次人破其合计。兴谋义故。其僧次有二。一直言僧。次是名僧。次二从上座次第若干人。亦成僧次。然檀越请。在于界外者。随何僧次。即是不犯。若在界内者。必须请本界内。布萨处僧方免别众故。多论云。若有檀越。请四人已上。在僧布萨界内。食应布处。请僧次一人。若送一分食。若不请一人不送一分食者波逸提。若二处三处亦如是。若各至布萨处。僧中取一人。若送一分食。则清净自处。不须展转。取人送食。设请一人送一分食。外有异处比丘来。若遮乃至不与一人食者波逸提。若僧食竟。有客比丘来。檀越与四人已上无罪。次第四缘。正食者若非正食资身义微。故须正食充躯成犯。是以文言。食者饭麨等。次第五缘。虽是正食。必须体净。以不净食无同味义。旧问答云。若尔非法羯磨。不合同遵。应不犯别众。答非法详聚。容可翻非为如。故制有别众。食已不净。设往不能回令作净。往而无益。是以不犯。故下文言。非法别众。此难及解。俱不应理。然非法详遵。名为如法。食犹不净。可为问答。设使同遵。不成如法。何须对食。问答释妨。又此非法羯磨。本谓为如。及至秉作。落非不成。故言非法别众。次第六缘。要须足者。以食不足。?无资身。故多论云。若别房波演(此云大)。檀越别与小食四人已上。非足食故无罪。次第七缘。能别食处。必须成众。故文言。四人若过。分作二部。更互食。又多论云。若各别食。食不成众不犯。又云。三比丘一比丘尼。三比丘尼一比丘。乃至三比丘一沙弥尼不犯。若三比丘在界外。一比丘在界内。若三比丘在界内。一在界外。若三比丘在地。一在空。若三在空。一一在地不犯。若狂心乱心病坏心灭摈人。为四亦尔。次第八缘。界内不尽。下至一人。不集成犯。故多论云若同伴四人已上。在聚落界内。受一檀越食。先虽无僧。但知有一比丘在中。不请共食者波逸提。若生疑心。不问有无食者吉罗。若欲如法者。应好隐悉聚落。有比丘无比丘。不生疑心食者。无过。若不尔者。应打楗槌。则清净如法。九十二缘。至文当释。次下释文犯相等可知。

  次满戒五句同前展转食戒。对此释开缘句。五门分别。第一定缘多少。第二定时非时。第三定缘共别。第四相摄强弱。第五通塞同异。初定缘者。准此开缘。但有其七。取下功德衣利。便有其八。此为无缘。不除义如前辩。其作衣时者。本以迦提月中作衣故开。问此迦提月自得别众如何乃云以作衣开。答望本迦提月中未有功德衣。缘要作。方开不作。不得后有功德衣。缘设不作衣。于迦提月中。开别众食。据斯道理。应立衣时。然言作衣时者。犹是标初别开望后总缘。即是衣时。是以广释之中。两缘并显。故言作衣时者。自恣竟。无迦絺那衣一月有五月。乃至衣上作马齿一缝。尔者衣时既自得。别不假作衣者。所以乃言。衣上作马齿一缝。答此文为举受利者。不以此文证。要作衣得别。又解。若后安不安人不合受利。此于迦提月中。亦须作衣。此假作衣。方开不作。不许由此。二人亦合作衣。故于时外有作衣开。又准五分。亦有八缘。彼戒先开病时。次开衣时施衣时缘云。如数数食戒说。其数数食戒云。世尊听诸比丘。受迦絺那衣。不犯五事。诸比丘作念为衣时。不犯。数食衣。竟亦不犯。佛言。衣时不犯。过衣时犯。次施衣缘云。有诸白衣。知比丘不得数食作念。我当作方便。为诸比丘。作衣比丘来受。并得供养。即便作衣。请诸比丘。诸比丘言。我等不得食。但与我衣。诸白衣言。大德。若受我食。乃当与衣。诸比丘作念。世尊。若听我以施衣。故数食者。可不之衣。以是白佛。佛听数食。次始别开。作衣不犯。文言。有诸比丘欲作衣为乞食。故衣不即成。妨废行道。作念若作衣时。佛听我受别请众食者。衣乃速成。不废行道。以是白佛。佛便听许。次明道行等都合八缘。以彼证此。俱有八缘。次定时非时者。唯衣时是时利。余七是非时开。虽于功德衣月有余七缘。然以时利故开。不以余缘故许。故不受德衣人。设于时分位中。有余缘者。亦非时摄此。谓约人受利为定不得。局于时限。定时非时。虽复当他时分月利。望已不合受。即是非时。次共别者。施衣时。大众集时。沙门施食时。此三共有。以施衣沙门。缘非别属。开在前境。故咸共有。大众集者。相假为也。独望不成。亦共缘摄。故此三开。但有必共。自余诸缘咸皆是别。或有各带别缘。名为共者。此之共别。不同前位。次相摄强弱者。若望受利人。时利月中。不得更有余缘来开。设有余缘。但时利摄。名之为强。若以余缘。互相望者。但有前三共缘。即共缘摄本。以共缘故开。不以余缘故许。以无余缘。自得别故。余缘纵杂。各自缘收。次同异者。船行大众。沙门唯局。此戒道行通于浴戒。少有同异。义可准知。衣时等开。通在展转。及食前食后戒病缘少宽。然有差别。不同□□之义。随相应知。

  次下释相。但前三可知。病者已下解开缘句。但以病人共恼。开听别众。又无异计。破僧之义。见论。病者脚破。沙土入中。不能行故。得受别众食。作衣时者。谓一月五月为作衣故。求食作衣。恐事难成。开别众食。若开此文为二缘者。相亦可显。如上义明。但以衣时一开。受利时定。作衣即是时利之外故。后安等人于迦提月。为作衣开者。亦非时摄。施衣时者。衣利虽重。二义故开。一益施主。二利比丘。然准此文。施通二时。时中自得别众。不由施衣。但以施衣开者。即是非时。以余即是时家之外。次道行者。要是即日。下至半由旬。有来去者听。十云。昨日行来今日食。或明日欲行。今日食皆提。以时过及未至故。船行亦尔。次大众集者。五分云。诸佛常法。岁二大会。春夏末月。诸方比丘皆来问讯。以众多故。次请甚疏。乞食难得。诸比丘作念。若世尊听我等大会时受别请众食者。不致此苦。以是白佛。佛便开受别请众食。此开缘云。尔时众多比丘。从拘萨罗国游行。诣一小村。诸居士念言。众僧多而村落小。我等宁可与众僧作食耶。勿令众僧疲苦。即来请僧。佛便听许。详此皆已。众大难供。佛愍比丘。开别众食。此言食足四人长一人为患者。昔解云。谓四人中长一人。非谓四外。别有一人乃至百人长一人者。应云长九十七人为患。但以同名。长处义齐。故云一人吉。释云。大众集者。唯此处有食。余处无食故开。言四人长一人为患者。以食易得。是患制犯。若食难得。开患不犯。下至长一人为患。多不待言。乃至百人长一人亦尔。今解。多论云。或以法事。或以余缘众僧集会极少。旧比丘四人。容比丘四人。名为大众。虽大众集食。不难得者。不听别众。以难开许。准此即是食难得时。所别虽一。不名为患。若食易得。所别下一。能即犯别。名之为患。此则举患以开不患。乃至百人长一亦尔。患者犯别众也。次沙门施食者。多云。是外道沙门。除佛五众。一切外道出家皆名沙门。但为外道异见。暂生信心。屈请比丘。益彼故许。文言。在此沙门释子外诸出家者。谓是旧沙门。及从外道出家者。是始欲出家者。次解结罪句。文中分二。初教比丘食之方轨。二若比丘下违而结罪。初文四句。初旬无缘须白出者。此释众外疑。故以余食。人皆悉有。缘咸非僧。次不能益我。此谓有缘无缘。共杂一处。故我无缘白出。余无缘者。勿入次句。众以听随意食。次句众多分。二众食后句有缘。须白入者。此除众内疑故。为显我非。僧次不能益他。余无缘者。理须白出。次结罪可知。

  次取归妇食贾客道粮过三钵戒 归妇贾客。内怀信心。故持食粮。奉施僧众。受须筹量。过则罄竭。故作限约。越则成?。别缘具五。一是归客。二粮二知是。三无因缘除病不犯。四取过三钵。五出门便犯。文中二缘具显。伽若那此云瞎眼。故五分云。不复用汝瞎女。僧祇云。此女端正。恐王强取。我当为作不吉之名。王于后时。果然欲取。以名不吉。遂适余人。满戒三句。第一若比丘等请施二食。第二若比丘等开受及食。第三若比丘等除病结罪。提?过受故结。不以不分。文中乘便。故言不分与余比丘食者。此之三文各有其二。一者牒人。二明仪轨。次下广释。释比丘。义通三位中人次释白衣家。次除病缘。次若比丘下广释。第二开受及食。次若比丘下无病结罪。文有五句。一提四吉。此第四钵犯。准论。义当下钵过受出门获提。不分独食但吉。故知戒本文中乘信言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四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四末

  次足食戒 凡食资身令修梵行。少则亏道。多则增食贪。故佛随根。将补有四。谓从一抟至作余法。今第四人不作残法。贪心重食。违教成?。

  别缘具五。一是足食。二足食想。三舍威仪。四无因缘。谓除病及作法。五更食犯提。

  次下释文。犯相文五。一为上行人说一食法。二时诸病比丘下开病无足。三时诸病比丘下开病人残。四尔时诸比丘下非残制法。五时舍卫国下违法起过。初文有三。一说一食法。第二尔时下了前一食之制。第三诸比丘下了前饱足之言。初对上行人。故说一食法。然修一食。必能省缘修道。故言赞叹一食法。第二文四。一谬解圣教服下当法。既?食资致身损瘦。二佛慈检问。三阿难具答。四了前一食。虽复一食。要须饱满。次第三文亦四如前。第二开病。第三除残。各四如前。不能繁具。第四余法文二。初约僧食。作余食法。文四同前。然作余法须具十缘。一是食足比丘。除未足者。二在时中。非俭午后。三是时食除去非时。四须体净除去。宿触病残见等。故多论第七云。若以不净食不净肉受不。名受残食法。不净食者。残宿恶捉共宿。不净肉者。狗肉恶鸟肉等者。第五手受露持在舒手肉。第六言说谓言我已足食等。第七所对比丘未曾成足。第八自持取食。第九说言我止汝取食之。第十还本食主。准文可解。然僧祇十六云。有五非法。不名作残食。何等五。离处。离食。离境界。离申手。离语。初离处者。若为作残食。比丘行时与啖食住坐卧时。说残食法。是不名作。余三威仪。互对亦尔。二离食者。不与啖作残。食即便说。与不名作。三离境界。食放地作。残非手中。四离申手。申手外作。非申手内。五离语者。如不作是。言我手中。钵中食我。今一切不须是。残食与长老。是五非法不成。反上五离。即五不离其成就。其五不离翻。上应知。五分第八云。佛言。应在食未竟比丘边。作残食法食。若无应在未食比丘边作。若众中无未食比丘。应近处不见。若近处复不得者。与应受具足戒。沙弥疾与受戒。然后于是人边。作诸比丘。不知作残食法。白佛。佛言。持食着钵中手擎。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作是言。长老一心念。我某甲食已足。为我作残食法。彼比丘为。取钵问言。是食与我耶。答言。与便为食。少许余残还之。若都不食。但取已还之。语言。此是我残。与汝亦名残食。多论又云。若比丘行洗口时。有檀越与五种食。比丘应食。应行受残食法。不应住坐卧。若住坐卧。当知坏威仪不名受。若以此为受者。皆波逸提。十诵亦尔。问未知作余食法竟得通。余比丘食不解。但经作结成。残余人得食无犯。故僧祇第十六云。从今听一人作残食。余人尽得食。尔者如何。多论第七云。若一人受残食法。余人食不成解。多论。法局对人。余人无法不得食。僧祇。直据成残。所以通余得食。次檀越食同前。第五起过不知正食成足。非正不成。故云不知足食。不足食又不知具几缘作法成。?几不成。故言不知余食不余食。

  戒本三句。一人。二食竟者彰己成足。三或时下且举食檀越食违。而结罪。次释文二。一解戒本三句。二尔时尊者下问决足缘。前文释初可解。次食者下释第二句。于中复二。一者释食。二明其竟。其食五者。饭肉各二。麨独为一。据此合离。故有其五。然论实体。但有其三。谓饭麨及肉。如五生种。次明其竟。文中有二。初释饱足。次明足缘。饱足有二。谓自恣及境界。自恣足者。要须饱满。境界足者。受得多食。望境堪足。设食一口。离处成足。故触恼戒。开文云。若不作余食法。不起不犯。故知以境多。故亦名为足。若不尔者。随起随食。何须佛开。

  次足缘有五。一知是饭者。谓知饭是正食成足。二知持来者。了他持来自作饭想。三知遮者。知多堪足遮后再食。四知威仪者。知行等四仪。五知舍威仪。谓离行至住等。对饭既尔。余四类然。故五分云。于此五食。一一食中有五事。名为足食。一者有食。二者授与。三者授啖。四者不复受益。五者身离本处须足食。已释第三句。文言。足食已舍威仪者。彰足事毕。不作等者。违开结罪。次问决文二。一正明问答。二明作法成不。前文有二。初约食五正犯足。二佉阇尼下食不正犯足。前文复二。初约行威仪广辨。二约余三类易。前文有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结。第四释中。五食文五。初饭有二句。一约食饭犯足。二约杂食。余四食犯。饭既作头有二。余四亦然。此则成其五对十句。其行既尔。余三类然。此四十句。计理亦足。次约九佉阇尼食。以彰犯相。磨细末者。谓非正食。不正之末。此佉阇尼食。若未食五正。不成足缘。随食无罪。若食五正舍威仪。己更食不正。亦成其犯。然油蜜犯者。谓与时食杂也。若其独食。是则无?。如十非中立和。问言云何和。答谓足食已舍威仪。以苏蜜等和酪。一处得食不。离波多言不得。问言何处制。答舍卫国不作余食法中制。以此证知。犯者是和。若其不和。所以指同此制。五分亦言。以苏等和酪。次明作法成不文中四对八句。初二愚闇相对。次二恭慢。次二道俗。次二悭贪。此中第六句。在净人前作法者成而有罪。但以应对比丘故成就。不应在净人前失法故获罪。余之七句不成获罪失法故吉。不成故提。次境想者。但有四句。初之二句就正食上作。初句心境想应过量提。次句旦食稠粥。而生疑心怀疑故食。心轻获吉。问所以无第三句足食非足想。答情迷无罪。落在开文。故开文言。食作非食想不犯。又解转想容犯。文无者略。次之二句非正食上作。初句久停薄粥见稠。谓正以谓得吉。非正无提。次句生疑为异。尼吉罗者。同于多论。论云。此戒不共三众不犯。又解。准五分云。尼亦如是。明则与僧同犯。尔所以。此文结吉罗耶。答为彰离合不同。且结小罪。次开云。食作非食想等者。然虽是食。一向作非食想。故不受作余法。次非食者。以体非食故。不作余法自取作者。开前第五使净人句。若不置地者。开前置地。既不置地。应在手及处。若与他开。前自捉他。与己开前。尽持去前。八句中略翻其四。余开可知。

  次劝足食戒 别意者。出家守行。理益自他。今伺不周。使恶劝彼。前既受劝。人我俱损。彼此无益。故所以制。问所以足离为两戒。答以自劝他两缘别故。又应解云。多义差殊一起业不同。谓足食贪心起劝足。嗔心生二业。具有异足。食口止共身犯。劝足口止作业。假他身犯。三开缘别足食。病缘开劝足则无。四食不食异足食要食犯。劝足自身不食犯。有斯别状。故不得合。次缘有四。一知他食竟。二不作残法。三侠恶劝彼。四前食成犯。满戒三句。一人。二知他食竟。三若受请下违而结罪。释中。初句别解。余二合明。合中先出食体。次正明犯。八句之中。初句情重。二俱逸提下七缘差。所以并吉。尼为稀故。且结吉罗。开中余句。并悉反之。唯前病句。略而不反。

  次非时食戒 志食应时。增其业行。过时食者。患累道门。既不顺法。损道招讥。为过不轻。故须圣制。次释名时者。从旦至中。食不生罪。故名为时。过午已去。食生罪累。故曰非时。是以处处经云。中后不食。有其神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稳。亦不作病。是故沙门道士知福不食。翻成五过。故是非时。别缘具四。一是非时。二非时想。三是时食。四食便犯。缘中。难陀䟦难陀因观伎乐。非时啖食。逼暮方还。迦留陀夷夜巡门。乞惊恐主人。乃损胎命。戒本四句。一人。二非时。三食。四结。释中具解。前三可知。释第四结罪句有四。一时食。二约非时。三七日。四尽形。然尽形寿药。无失受分齐。故约无病。以解非时。次境想五句。开文者。麦令皮不破者。以是清汁。无粗相故开。五分第八云。有比丘服吐下药。不及时食。腹中空闷。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是白佛。佛言以苏涂身。犹故不差。佛言以麨涂身。犹故不差。佛言苏和麨涂身。犹故不差。佛言以暖汤澡洗。犹故不差。佛言与暖汤饮。犹故不差。佛言。以瓫盛肥肉汁坐着中。以如此等。足以至晓。一切不得过时食。唯中哯出为无粗相不犯。见论。若食吐未出咽喉。还咽不犯。若出咽喉入口还咽。犯波逸提。

  次残宿食戒 饮食长贪。令人不节。曰求济命。是曰沙门。今乃故贮。拟充后食。所为垢秽。立制防之。释名者。今所食者。乃是作余。余故名残。经夜为宿。是中四句。一者残而非宿。谓此食余。贮充后食。宿非同界。但得吉罗。二者宿而非残。贮宿非余。获内宿吉。三者亦残亦宿。谓得提吉。残宿故提。内宿故吉。四者非残非宿。谓清净食。别缘有三。一残宿食。二知是。三食即犯。戒本四句。一人。二残宿。三食。四结。解释可知。结中亦四。同前残食。永弃无心。重食后遇。缘得不名为残。五分二十二云。有住处比丘。大得庵罗果食饱。以余与净人。净人明日持作羹与比丘。比丘不敢食。白佛言。本不作还食意。皆听食无犯。又僧祇云。昨日残食。弃在石上。及草叶上。明日复入聚落乞食。都无所得。空钵而出。不作意还。从本道来。见本石上。饭聚故在。若有净人。当使净人。授已得食。若无净人者。有乌鸟食处。当净洗却。得自取食。又云。比丘晨起。应净洗手。不得直粗洗五指头。复不得齐腋。当齐腕已前令净。不得粗鲁。洗不得揩令血出。当以臣磨草未灰。若灰土净洗。手揩令作声。净洗手已。若更相揩者。便名不净。应更洗。若洗钵已。湿时重磨。拭者名不净。当停使?。比丘食前时。当护净手。若磨头。若捉泥洹僧草屣。若捉盛苏油囊。当更净洗如前。若捉僧伽梨等。余衣亦当更洗。十诵五十六。比丘新勋。钵苏着钵。二三过洗。腻气不净。便白佛。佛言。若一心三者洗。是钵名净。

  次不受食戒 所以制者。五分第八云。世尊未制。比丘受食。食诸比丘。各于知识。家不受食。食白衣讥云。我等不喜见。此恶人身。着割截坏色衣者不受食。食是为不与取。又多论第八。有五义故。一为断窃盗因缘故。二为作证明故。从非人受食得成受食。不成证明。所以听非人边受食者。旷野之处。无人故听。若在人中。非人畜生。及无知小儿。一切不听。三止诽谤故。四为少欲知足故。五生他信敬心故。谓以衣器等。领纳四药。故名为受。

  别缘具四。一是应可食物。二不受。三知不受。四食成犯。

  满戒五句。一人。二不受。三食体。四除开缘。五结罪。

  释中具解。第二句中文二。初明不受。次明受法。对此解义。三门分别。一明手受。二明口受。三二受差别。初门有四。第一所受食境。第二所受食体。第三受者业心。第四受已失不。初门境者。通有其四。故五分第八云。舍利弗患风。目连从龙取藕根。与舍利。舍利不敢食。佛言。听从龙受食。又听猿猴授食。又帝释作一贫女。与迦叶食。迦叶观知不敢食。白佛。佛言。从今听诸比丘从天受食。又因鬼神请。佛及僧手自下食。比丘不敢食。佛言。听从鬼受食。又十诵五十八。佛言。从今日听从非人受食食。次食体者。但应食者。皆须受之。故文言食者。谓佉阇尼等。又了论云。物者有五种。一依时量。二依更量。三依七日量。四依一期量。五依大开量。此五摄一切物尽。谓有啖食。不生讥过。又非自力遮防者。听不受食。故十诵五十七。佛言。从今日听五尘不应受食。米尘。谷尘。水尘。衣尘。风尘。尔者如何。僧祇云。若风吹尘坌草叶及食者。一切更受。答此文为净人易得。故须更受。若净人难得处。亦开不受。所以知者。即僧祇十七云。比丘欲食处。当从净人受。若无净人者。当洗手令净。自取食。冰雹亦如是。又见论十六云。若尘大可除去食不犯。若尘细落不可除者。应使人度。若急病因缘大小便及灰土。得自取服。又十诵五十六。佛言。从今日听担食藏。莫使人见。若食当出道取一搦。不受得食。以经旷泽故。次业心者。要须具受仪轨。举器离地。心境相应。净手仰受。下文错受不成者。以无心故。然心有其错误。克漫对境药等。思而可解。又此文中受业有十。前九据制。后一约开。单心成受者。如五分云。有诸长老比丘眼闇。佛言。应受草叶敷之。以手案边。令食着上。此亦名受。又有白衣恶贱比丘。不肯亲授。以食着比丘前地。语令自取。佛言。亦听以彼语取为受食。母经第八。有国人。恶贱道人。持食着地。不过手中。比丘白佛。佛言。虽非手受。施心已竟。可取食之。十诵五十六。有看马人信佛法。办种种饮食。入着僧前。是人闻马屋失火。是人言。大德自食。我等有急事。留食便去。比丘白佛。佛言。信佛法人一心与。若舍去。便应食。又了论云。至边有三。一至身边。谓以食置比丘手中。名至身边。二至物边。谓施至捉食。或担令比丘自取。比丘手至食边。自取食。名至食边。三至器边。以器贮食。授与比丘。比丘手不至食边。但捉器名至器边。僧祇十六。明受法。先列章本。谓食上树上。井中屋上。净厨器受。非器受。床船乘心念。受道路粮。次依章解。食上者。若比丘食时风吹尘来。坌钵下草。不坌食者得食。草叶当受。若坌草叶及食者。一切更受。若牛驰等。尘坌亦尔。若畜生振身尘来。若作意受者。得名为受。若众鸟尘。女人行衣曳。地尘亦尔。若净人行草叶时。应语言悬放。行余亦尔。若行果堕草上。即转去者。不名为受。少停者。得名为受。若大会时。净人难得。比丘应到菜聚边受行盐。麨饭亦尔。若净人举不离地。得名为受。但非威仪。比丘应语净人。汝举离地授我。若净人小不能举者。应言。汝稍稍分授我。受羹饼等亦尔。若受苏瓮时。绳着地者。应语合是绳举。若净人小不能举者。应教稍稍减。授我如是一切。若铛镬热不得受者。当以两木横置地。比丘脚蹑上。当作是言受。受是名食上。树上者。净人树上食果。比丘言。与我果。净人即摇树落果。堕比丘钵中者。得名为受。但非威仪。若以手脚等下果时。果触枝叶。比丘当更生心言受受。得名为受。净人食麨豆时。比丘欲得。即从索。作是言。与我麨豆。净人不与。比丘擗净人。手写着衣裓中。言受受。得名为受。但非威仪。是名树上。井中者。谏若比丘住处。井水满无净人。比丘自抒井。欲井中食。净人应盛饮食。着一器中。以绳纽系下。食时井底比丘应语净人言。下绳手捉。若井股边有生草木者。应教令避下至井底已。比丘应一手挽绳。一手承捉。作是言受受。是名受。若井水清者。自得取饮。若浊者。语净人言。持新净瓮。纽系下水。如上说。是名井中。屋上者。谏若无净人。比丘自覆屋。上下难废作。即屋上食者。持食着器中。上比丘下长竿拘。语净人着是拘上。作是言受受。是名受下。绳亦如是。是名屋上。余相准知。不能繁具。次失受不者。然失受有三。一任运失。谓受食时至过午后。即任运失余。二越分齐。尽形寿药。虽无分齐。然约无病。以结不应。二遇缘触失。如受食已。为净人触。即失受法。准明了论。不住自性人。亦成触食。不住自性者。谓十三难。三举灭摈。应灭及学悔人。三者变生作。熟失可解。

  次明口受。此部无文。准义应有。以非时等。药许经时服。若不如法。岂得久延。故十诵二十六。波离问佛时分药七日药尽形药。是三种药举宿恶捉得口受不。佛言不得。是三种药手受口受不病得不。佛言不得。若病得服不。佛言得。以此证知。为加口法。故须问净及病。若直手受。岂问病不。又复多论。前七日药戒。亦云口受。文如上引。既准文义。知有口受。释此口受。四门分别。第一所对受境。第二所受药体。第三受者心业。第四受已失不。初门境者。是道非俗道有具非具形报等可知。次明药者。药虽有四。论其口法。局下三药。既下三药。加其口法。药体必须清净无过。谓无二内自煮恶触等诸罪。及受已停过须臾。复体变改者皆不成受。问所以时药不加口法。答时药唯听时中服用。时中是近不失。手受既不失。手不须口防。但以非时等。药服许长时。故加口受。以延手受。次明心业。心有克漫错误。且心克漫者。标名作法。要克方成。于同药中。漫亦通得。论其错误者。是则误成错。不成同异之药。准义应知。业者。对药加法。差别各殊。具缘如非。思而可解。次受失不者。若被净人触。受法即失。故多论云。触已更受。故知失受。问触既失受。何用口为。答口防任运。不防遇缘。以遇缘强。故不防也。又以时药无任运。即不加口法。明知防任运。不防遇缘。又解遇缘无过。口法不防。

  次明差别。五门分别。谓境药防生及强弱。言约境者。手是异类。不通同类。以同类中。宿触缘等。口唯同类。不通异类。以秉法故。异类不成。又复口具二境。谓同异类。手但一境。谓唯异类。次约药者。药有净秽。手受皆成。口受持开。故唯局净。如功德衣。要即日来应法。又时药一种。唯手非口。余之三药通手及口。次约防者。手但防两。谓不受恶触手。后即失。不防二宿及非时。论其二煮。复非对除。以此手受。但二故少。口法通下三药。对三说者。非时亦防二罪。谓不受恶触。此防任运。失受恶触。不同手受防。一往不受恶触。此义通下二药。但至明相。故无二宿。二煮亦非对除。故不防也。七日防四。以经宿故。更加二宿。尽形准此。亦防四罪。或防二煮。至下文明。次约生者。时药唯手。受手正生。残义兼恶触。以任运失受。便有恶触。过生下之三药。由口生者。正是非时长及无缘服吉。故言非时过非时。七日过七日。尽形寿药。无缘吉罗。亦义兼明相出时残宿恶触。虽明相出。后更有余罪。然并不由口法而生。次强弱者。具二义故。手强于口。一若不手受。不合加口。二以手受。是根本故。又解口受。亦具二义。得名为强。一若无口法加。延手受。过时即失。不得长时。二以口受防过多故。此则二受互为强弱。次下释文可知。结中四句同前。

  次索美食戒 出家理应舍诸美味。耽求好食。恼物增贪。别缘具四。一是美食。二自为己。三无因缘。四食便犯。满戒四句。一出四种美食。二能犯人。三如是下无病。四自为下索而结罪。释文可知。尼乞义稀。故犯可呵。此之吉罗结方便罪。五分第八开云。若为病比丘索。若从亲里家。若知识家索比不犯。

  次与外道食戒 异学精疏。不知恩分。虽得饮食。反生诽谤。又此邪人辄自与食。谓是胜田比丘不如。故五分白衣云。沙门释子尚供养外道。我等何为而不奉事。别缘具六。一是在家外道。古旧释云。是出家外道。甄去在家外道白衣。犯轻故尔。所以然者。出家名同。真伪难分。容生惑倒。故制得重。在家白衣道俗位别。不生人惑。所以犯轻。此释不然。详其文意。唯是在家。故言时彼乞儿众中。有一露形外道。家女颜端正。又次缘云。时彼会中有一梵志。既在乞儿会中。定非出家者。由缘如此。故戒本中云。外道男。外道女。以此故知唯在家者。然广释中云。波私波罗阇者。在此众外出家者是。准此即通出家外道。然以此名悬牒。解释缘起戒本二处俱无不以此。故证是出家者。若准此义对尼别者。此唯在家尼。通出家及在家白衣。僧祇三十八亦云。在家俗人及出家外道。又解准广解文。亦通出家者。故多论第八云。若自手与。一切九十五种。异见人食。不问在家出家裸形有衣。悉波逸提。准此但是外道皆犯。不问在家出家尼。若据文唯是出家外道及白衣。以此故是缘异。亦可义通。在家外道以与白衣亦犯。故是缘异。二知是。三非亲除父母。四是食除衣。衣犯小罪。五自手与。除置地遣人。六领受即犯。缘中不呵者。以无情过。五分中佛亦种种呵责。满戒四句。一人。二外道男女。三自手与食。四结罪。解释可知。尼是犯同缘异。且结方便吉罗。

  次先受请已前食后食诣余家戒 既受他请。赴须及时。辄别经过往不齐。集僧既未尽。不得设食。稽留大众。食不得足。恼众不轻。所以圣制。别缘具五。一先受他请。二不属授。三向白衣家。四除因缘。五入门犯。戒本有三。一略结前食。二次明随然随有两。一者随结。二者随开。随开有四。一开属授。二开病时。三作衣。四施衣。或可更加衣时。为五废立开合。如别众明。三满戒五句。一是比丘先受他请。二食前食后诣余家。三不属授。四除开缘。五结罪。余时者下诵前第四句。释中具解余比丘下释第三。属授句凡属授者。要属界内。同受请者。不同非时。展转相白。故母经第七云。若无檀越。请不语比坐。得入聚落。乞食无过。若受请者。不语比坐。去则有过后。食时亦如是。若比丘下解第五句。于中文二。一失属分齐。二若比丘结罪。前失属授细分有七。一欲诣村中道还失。二不至所属处。更诣余家失。三至库藏失。四至聚落失。前第二句欲入村。更诣余家失。此句至白衣家。更入聚落。义是相似。绮文而已。五至边房。谓是零居之所。六至比丘尼寺。七若即白衣家。还出失此等失者。谓在中前时。促存护众僧。故佛制随白处直往。或别经过。即失前属。若更往者。应须重白。不同非时入聚落中。以时长远。不须护僧。虽更经过。不失前属。次结可知。作白法。僧祇第二十云。长老忆念。我某甲离同食行至余家。答言尔。开中若无比丘不属。开至库藏等五处所属白衣家。谓是本所属处。若众多家敷座具者。谓多家共作一会。随所至家。皆是请处。是故不犯。

  次食家中有宝强安坐戒 在家俗人耽欲之所。比丘不应在中久住。今辄居此。妨彼邪心。伤情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食家甄去断淫家及俱受齐。二是夫妇常所居屏处。三无第四人。四无因缘。五申手不及户处坐。戒本四句。一人。二食家。三有宝。四结罪。解释可知。

  次食家中有宝在屏处坐戒 余义同前。唯是屏处。有第三人为异。

  次与俗女露处坐戒 余义亦如前。但此犯及戒本彰其露处。广释言屏。理实非重物障。故名露。为离见闻。名屏。对前二戒。受名不同。十诵十二云。随起还坐。随得尔所。波逸提。若相去半寻。坐一寻坐提。相去一寻半坐吉。不犯者。相去二寻。若过二寻坐。

  次驱比丘出聚落戒 出家出家理应存信守道。先许后违。恶心驱逐。时节已过。令不得食。恼损不轻。是故圣制。别缘具六。一是大比丘。二先许他食。三后违不与。四无因缘。谓有举摈命梵等难。五恶心驱出。六相离见闻。戒本四句。一人。二共至聚落期许与食。三彼比丘下方便逐驱。四以此下结罪。以此因缘者。谓以时过。令不得食。缘非余者。非余不犯等缘。广释可解。

  次过受四月药请戒 居士虽复办药延僧。然有分限。理随施心。今辄过受。长贪恼物。败善增恶。故所以制。别缘具六。一是药请。二作限定。三知限定。四过限受。五无因缘。六食结犯。缘中彰索。是制之缘。论其正犯。要须过限。问未知四药之中过受何药成犯。答释中但言药者。医所教服。理实通于三药。除非时。以非时药体贱。除患义微。过受义稀。故吉。如施一食处。过受尚犯。况过四月。不得提 。满戒六句。一人。二请四月与药。三无病下明受分齐。四明过受。五除开缘。第六结罪。释中不次。前二可知。病者下解开缘句。请者下却解第三句。此中文四。一者举数。二列。四名。三云何下解释。四请各有举释结。四是中已下料简四请。谓初三两请应四月受二四两请。应随施受。次彼比丘无病下合解四六两句。余文可知。

  次观军阵戒 凡军阵者。丘刃相交。实则败损不轻。戏则令心荡逸。故多论三义故制。一为佛法尊重故。二为灭诽谤故。三为息诸恶法。增长善法故。下之二戒制意同此。别缘具四。一是军阵。二故往观。三无因缘。四见便犯。满戒四句。一人。二观军阵。三除开缘。四结罪。释中略不解开缘句。余者。具明初句可知。次所观中。先解其阵。次释其军。军中文二。初列本数四军。故曰一二三四。次一军下解释。释中四军。即为四段。一军之中有四个一。僧祇十八云。四人护象足。是名象军。八人护马足。是名马军。车军十六人护。是名车军。步军三十二人。执持兵仗。是名步军。次明纯军。亦四个纯。此为一数统收。唯纯无杂。下之三军。以数非一。故悉具有。纯之与杂。此有八军。一纯各一二军中纯四杂六。三军中纯四杂三。此中应可更有一句。谓或有象车步。文无者略。或可亦得不须此句。四军中纯四杂一。都合总计有三十军。次彼比丘下解结罪句。

  次有缘至军宿过三夜戒 前戒一往无事。直见成犯。此戒有缘。听至军中。开无直见。过三夜犯。别缘具四。一至军中已经二宿。二第三宿不离见闻。三无因缘。四明相出。戒本三句。反释可知。

  次有缘至军二宿复观军阵戒 既也有缘。听至军中。宜应静坐。而复往观。过同于初。是以须制。五缘成犯。一先在军中宿。二军阵合战。三方便往观。四无因缘。五见成犯。戒本四句。释中不解第二句。余者。具明解第三句中文四。一解?。二释军。三明力势。四论阵相。次彼比丘下释结罪句。

  次饮酒戒 酒性惛人。犹如狂药。既失本志。广造?违。故多论第九云。饮之者能作四逆。唯除破僧。三缘成犯。一者是酒。二无重病。三饮之即犯。犯中文二。初至绕已而去。神力伏龙。为施酒缘。二明日下饮酒成犯。佛呵文三。一失本了心。呵世间毒龙。害人肉身。损处轻微。名为小龙。三毒烦恼害人。法身毒中之极。名为大龙。今娑伽陀为酒所困。不能入定发通。降此小龙。况能发无漏慧。降彼三毒大龙。若依僧祇。以虾蟆为小龙。故彼文云。佛语比丘。是善来比丘。本能降伏恶龙。今者能降虾蟆不。答言不能。此律准彼。以众鸟为小龙。次佛语下显酒多过呵。次佛告下明师不摄呵。戒本三句可知。释中酒者已下解第二句。于中文二。初列五酒如文。第二木酒者下偏举木酒。料简是非。于中文四。一列木酒差别有六。二梨汁酒下杂酝方法。三杂酒者下四句以是无酝成酒。假无酒色香味。亦不应饮。四非酒。酒色下四句假有酒色。香味以非元酝成酒。是故应饮。良以木酒有滥。偏牒解释。余四无疑。故不料简。次彼比丘下解结罪句。五分。有咽咽言。此文略无。十诵。酒糟甜酒酢酒亦咽咽提。不同此文。食麹者。多论云。此麹以麦及药草。酒和卧之。后干持行和水。饮令人醉也。余麹无犯。

  次水中嬉戏戒 多论。四义故制。一为佛法尊重故。二为长敬信故。三不废正业故。四为修正念故。次具缘释相可解。

  次击历他比丘戒 比丘纵逸。辄相击历。事微恼重。故须圣制。五缘成犯。一大比丘。二作恼乱意。三手脚十指。四无因缘。五触着便犯。文相可解。

  次不受谏戒 人多迷己。不自见过。要籍良缘。共相训导。然比丘此将欲作罪。不从他谏。损坏不轻。别缘具五。一欲作七犯事。二他如法谏。三自知所作非明前谏者是。四拒而不从。五随作犯根本。不随语波逸提。戒本三句可知。释中先解其轻。谓自知所作是明他谏者。非故作犯根本。违谏突吉罗。次明其重。谓自知所作非明他谏者。是故作犯根本。违谏波逸提。此中违谏并以识事。随作七犯。皆获根本。

  次恐怖他比丘戒 比丘理应递相安慰。今伺不周。更相恐怖。非直长恶。亦废修善。损败不轻。故须圣制。五缘成犯。一大比丘。二作恐怖彼意。三以六尘等事。一一显尔。四言词了了。五前人见闻触知便犯。不待前人怖以不怖。犯相文三。初怖佛起过佛。显三业俱恶。此人反被拘执。作其恶色。是身业不善。云我是鬼。复作恶声。是语业不善。此二恶业本由心起。故佛呵言。心亦是恶。次帝释护持三宝。常谓僧中纯善。忽遇斯恶。故惊讶云。众中亦有如是人耶。佛彰此人耶。佛彰此人。现生漏尽。故言此生得清净法。天帝赞佛。佛显无怖如文。然此怖佛为过云然不须。更问自言。故直立戒。戒本三句可知。释亦有三解。第二怖法文二。初列六事。二一一解释。凡欲怖者。要先言告。然后方以六事示之。余文可知。

  次过半月洗浴戒 所以须洗者。十诵三十七。洗浴有五功德。一者除垢。二者身清净。三者除去身中寒冷病。四者除风。五者得安稳。凡洗身垢。事须应法。故限半月。过则成犯。四缘成犯。一曾前洗浴。二未满半月。三无因缘。四洗半身犯。满戒四句。一人。二明半月一洗。三除开缘。四结罪。余时下诵前第三句。释中不解第二句。余者具明可解。伽论第三云。颇有半月内浴不犯耶。答有着雨衣浴。若迷闷时浴。不犯。入水举木因浴不。若渡水举浮时浴。不犯。若结安居已。一月数数浴。不犯。过一月已。半月应浴。次无事露地。然火戒火性焚烧事变无定。既有斯损。不可不慎。又复然火。详聚多着俗话。废修正业。是以圣制。别缘具四。一是露处。二无因缘。三然草木等火。除炭。然炭患微。但犯小罪。四烧便犯。此中但制无事。然火若坏地。及生种上。已制竟。戒本六句。一人。二无因缘。三自为身。四在露地。五教人业。六结罪。释相可解。

  次藏他比丘衣钵戒 辄藏他物。容生盗心。临危事险。可惧之甚。又若被谤。清白难分。过损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四。一是大比丘衣钵等。二作惊动意。三无因缘。或物主慢藏为诫敕故。或借他许。或因此物。有于二难。四藏举便犯。戒本五句。一人。二出所藏之物。三自作业。四教人业。五结罪。下戏犹犹。上恼亡言。解释可解。

  次辄取真实净施衣戒 凡有受畜。不应封着。故作净法令遣滞。精物在彼边。取与须问不问。辄取惊动非轻。别缘具四。一是己物。二作真实净法。三不问净主。四取即成犯。戒本四句。一人。二作净法。三不问净主。四辄取结罪。释中初句可知。次解第二句因。即便明净施差别。释净施义。五门分别。第一净施之意。第二净施之人。第三所净之物。第四明净施法。第五净法失不。初门意者。凡净施法。为遣滞情。常有属他之心。己无贮畜之过。又异外道。故多论第四云。一切九十六种。无净施法。佛大慈悲方便力故。教令净施。是方便施。非是真实。次人有三。一是施主。谓通五众。故此文中备列如此。又五分第九云。诸比丘作念。佛听我等净施便净施。父母兄弟姊妹。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净施白衣。应净施五众。于五众中。取一人作。多论云。若净主死。远出异国。应更求净主。除钱及宝一切长财尽。五众边作净。应求持戒多闻。有德者而作施主。后设得物。于一比丘边。说净主名。而说净法。除不见摈恶耶。不舍摈六罪人。一出佛身血。二破僧并犯。四重。于六罪中。但犯一事。亦不得作净主。但简非如此人者。作不论大小。又五分云。告诸比丘。不应净施。与五种人。一者不相识。二者未相请悉。三者未相狎习。四者非亲友同师。五者非时类。无此五法。然后可以净施与之。复有二法。不应净施。一者不能赞叹人。二者不能与人。作好名称。僧祇第八。波离问长衣。何等人边作净。佛言。于比丘等五众边作净。又问相离近远。得从作净。佛言。齐三由旬。知其存亡。又问沙弥边作净。是沙弥受具云何。佛言。称无岁比丘名作净。又问若死云何。佛言。得停十日。于余知识边作净。问此中净主乃列五众。未知五众互为得不。答论其展转。物不付彼。不生讥过。互为皆得。虽有此义。论其大理。不如当众三二。自为其真实净。必须同类。以物付彼。不同展转。又僧与尼无有互对作法。尔者此是真实净戒。如何列其五众。以此故知二净通五。释此是同戒通举五众。据理真实。必须同类。又解下列二净显有辄不故使。戒本通言五众。二能作净人者。谓比丘等五众以内教摄故。三所对作法人者。若展转净。各对同类。若真实净。对施主作。次约物者。谓衣药钵及尼十六牧器宝亦合净主。非五众为。是以义中简别而说。然古师云。如绫罗锦绮等。一切重物不须说净。此义不然。比寻诸文。皆无开处。若以重物即不说净。如十六牧药。岂是轻耶。论量应不如上明讫。次约法者。一是请施主法。大者须具威仪。后申请意。小者直请。不须威仪。论说净法对物及境。如常应知。然作展转净法。不得对施主面。僧祗十九云。不得对面前说净施。当余人边说净施。十诵十六云。有比丘现前作净。与他衣已。便不肯还。即生斗诤。是事白佛。佛言。不应现前与。又有比丘受他衣已。便不肯还。佛言。是施不名真实。为清净因缘故与。即时是比丘应还索取。若得者好。若不得应强夺取。应教彼作吉罗悔过。此是对首法。余文亦有心念法。故五分第九云。有诸比丘。独在房中有长衣。不知云何作净施。以是白佛。佛言。应作遥示净法。应偏袒右肩。脱革屣。胡跪捉衣。心生口言。我此长衣净施。某甲从彼受用。至十一日。复应如前法。次净法失不者。准祇。但三由旬外。即合失十。多二文云。出国休道。摈举命终。咸失净法。次下释文。文中有四。一举。二列物即付彼取与。须问名为真实作法转施。物不付彼。称云展转。并是绝贪惠施。名为净施。三解差别。四是中下料简。次若比丘下释三四两句。

  次白色三衣戒 凡衣坏色。应于道服。复能内遣贪情。外增信敬。今著白色。内外俱坏。过损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是三衣。二是己物。三是白色。四着成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示坏色仪轨。三若比丘下以不坏故。违教结罪。释中具解。五分第九云。若得新衣。应三种色作识。若不作识。若着着提。若不着。宿宿提。轻重衣不作净者。谓是点净法。僧祇十八。若得青黑木兰新僧伽梨等乃至覆疮尼师坛不作净。波夜提。作净时不得大不得小。极大齐四指。极小者如豌豆。若持呵梨勒。?醘勒。阿摩勒。䥫上研取汁作点。净不得并作。或一三五七九不得。如华形作净。若染㲲时有泥堕上。若乌鸟泥足踏上。即名为净。若得众多杂碎物。合补一处者。一处作净。若各各别补者。一一作净。一切衣乃至新纽。揲亦作净。

  次故煞畜生戒 多论。三义故制。一为怜愍故。二为断罪恶故。三为长敬信心故。别缘具五。准上应知。满戒四句。一人。二故煞通自他业。三所煞境。四结罪。释中。初三别解。二四合解。合中初列十九章。次作如是下结罪。

  次饮虫水戒 制意具缘。并悉同上。前据外用。此约内用。满戒及释可知。僧祇十八。比丘受具足已。要当畜漉水囊。应法澡灌行时。应持漉水囊。若无者。下至受持郁多罗僧一角头。看水时。不应以天眼。亦不得使眼闇人看。下至能见掌中细文者。得使看水。看时不得厌课。当至心看。不得大速。不得大久。当如大象一回顷。若载竹车一回顷。无虫应用。若有虫者。应漉水用。多论第八。器中粟无边无量。见已断食。经二三日。佛来令食。凡制有虫水齐。肉眼所见。漉水囊所得耳。

  次故恼他比丘戒 夫出家者。应护物情忽。以生年等六。恼他比丘。非直触恼。情深几许。不能崇道。五缘成犯。一是大比丘。二作疑恼意。三于六事中随有显示。四言词了了。五前境知闻。但使闻知即犯。不不待恼与非恼。戒本言。少时不乐者。此就恼者之意。非待前人。不乐方犯。戒本三句。一人。二故恼他。三结罪。释中解第二句文二。一列生年等六章。二次第举章解释。次若比丘下解结罪句。开中六事。还次第开前五。皆云其事实尔者。谓前人实有此事。复作实心。利益彼意。有复不开。第六文言。若彼为性粗疏。不知言语者。谓前问法人便语言等。显如汝言非我恼也。或戏㗛等者。通开前六。

  次覆藏粗罪戒 出家理应递相发露。今覆他罪。令心不净。复令前人造罪滋漫。彼此无益。故须圣制。别缘具七。一是大比丘。二犯粗罪谓夷残。三知粗罪。四作覆心。五不发露。六无因缘。下文无人可向说。及有命梵二难。七明相出。满戒三句可知。释中初二如文。彼比丘下释第三句。文中有四。一覆大比丘结罪。二别二自覆藏。七罪并吉。三覆余众。四境想四句。粗罪非粗罪想。谓向非罪迷故。是以入开。

  次减年受具戒 年满二十。志干成立。堪能持戒。及耐众苦。未满与受。损道不轻。?其进修。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年未满。二知未满。三与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文中有四。初度年未满人。二时诸童子下索食发觉。三如来捡问。四制不听度。此戒之中?无呵者。谓此已前未制年限。为无情过。是以不呵。满戒三句。一出年限应受分齐。二出犯人。三知年已下明违结犯。问所以言可呵废故者。答知年不满。不合为受。劳僧设法。愚教之甚。故曰可呵废也。释中初句略而不解。第二犯人可知。其受戒人下释结罪句。此中文二。初约四心定犯不犯。二彼比丘下明轻重分齐。前文有十六句。但和上有四心。知谓疑不知。知者了知。不满谓者。虽年不满。睹相作满想。疑者犹豫不决。不知都无所知。僧缘彼境。亦有四心。今将和上四心。一一历僧四心。四四故成十六。此四四句中。初三两四。和上犯提。二四两四。和上不犯。僧四四句。各初三犯吉。二四不犯。但以和上是主。知疑得提。众僧非主。知疑犯吉。余想可解。不犯中听数胎闰等者。此谓元受之时。计俗年满。后以日月。不足生疑。故开。若其元受。俗年亦少者。即是知年不满。无有开理。故多论第九云。要数日满为年。下不满得戒者。以母胎足也。准此如似一人十二月三十日生。至年二十正月一日。受戒者。计实日月。始十八年余。有二日犹少。七百一十八日。不满二十。然开胎者。胎中有九月。计胎九月日。须满足为有四个小月。欠四日。更加四日。即是九月四日实日。但二百七十。次开闰者。依俗历法。十九年为一章。章有七闰。今十八年。闰不满七。但得六月。余十九日。其中有三个月小。欠三日。实日有一百九十六。次开十四日说戒者。一年减得十八日。计十八年。总得三百二十四日。此之三位。犹未重除小月。及开十四日。说戒已得七百九十日。于中除小计。用七百六日。足前得满二十余。有八十四日在。若将此日。更向前开。是则俗年不满。受戒不得。或可当受之时。俗年亦不满。但睹形相。迷作满想。更取前日。向前开得。复应重计。前七百九十日中小月及闰十四日。说戒除之。诸德计数各异不同。文省义周。勿过于此。

  次发起诤事戒 凡诤乖理。众已殄除。辄便发起。令更增炽。此则自怀恼僧。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四诤事。二僧伽法殄灭。三知如法灭。四辄发起。五言章了发起。文言。不善观者。言僧不识。诤起因本。故曰不善观。观谓观察。若作如是观者。不成正观。不善解者。言僧不识七药是非。故曰不善解。解谓决了。若作如是解者。不成正解。不善灭者。言僧不识。以药对病。殄灭仪轨。故曰不善灭。灭谓除殄。若作如是灭者。不成正灭。故曰不成灭。此之三句发起皆提。满戒四句。一人。二知是四诤事。三如法灭已。四发起结罪。释中具解。然二三两句不次。彼比丘下释第四句。文中有五。一发四诤提罪。二起余诤。五分第六。若僧不白。二白四羯磨。断事而发起者吉。若发起私事吉。三自诤。四余众。五境想。此之境想若对七药及药病相对。各合有四句。文无余二者略也。

  次与贼期行戒 盗贼伤人。王法所禁。辄与同行。还同贼相。此则清白难分。丑累佛法。败损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七。一是贼。二知是。三共期。四同一道行。五不离见闻处。六无因缘。七越界便犯。满戒五句。一人。二知是贼。三结要。四同道。五结罪。解释可知。

  次恶见违谏戒 欲是生死之源。障道之本。不应说是非障道法。然此比丘耶心倒说。倚傍有滥。须僧设谏。故五分第八。诸比丘复问。汝云何作是解。答言此闻有质多须达多二长者。及诸优婆塞皆在。五欲为欲所吞。为欲所烧。今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道。又诸外道不舍本见。于正法出家。亦得四沙门果。以是故我作是解。所作违理。名之为恶。耶心穴彻。目之为见。固执拒僧。名为违谏。别缘具四。一耶心正说。二僧如法谏。三拒而不从。四三羯磨竟。科解同前。不能重述。然阿利吒。耶心矫说。望人生信。故言此是真实。余皆虚妄。

  次随顺恶见被举比丘戒 制意有二。一须举意者。欲性违理。于道为灾。今以耶心。说言不障。此则自坏损他增长生死。于正法中。无所任用。故须众僧举弃众外。令使思?。改过从道。次不听随顺意者。然此比丘生耶谤佛僧。本举云。令绝化导。理应同僧。勿与来往。今辄随顺。令彼恶僧。复自坏行。不能长道。情过不轻。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是恶见举人。第二知是。三无因缘。四随顺同事。一一结罪。犯相文四。一举恶见比丘。是所随顺者。二呵不舍。三作法治举。四随顺起过。满戒五句。一人。二知是恶见举人。三未作法者。谓未与解举。四如是下牒恶见人随顺同事。五结罪。释中前三可知。第四句文四。一解恶见。二明不舍。三供给。四止宿。此中四句显成室相。开中九句。不成室相。余戒定室。皆不及此。若比丘下释第五句。五分。随久近共语。语语波逸提。共坐坐坐提。共宿宿宿提。共事事事提。

  次随顺被摈沙弥戒 制意具缘并同前戒。问所以沙弥作摈名者。答夫欲入道。要须有信。今以耶说。怀其信心。若不重加。摈名无以。怖之从道。又须共行不净。情过不轻。然行不净者。谓是漏失非淫。若是淫者。应须永摈。何有设谏。不听随耶。又伽论第二云。彼若忏悔者。还当摄受。犯相文四。一违谏不舍。二呵所不应。三作法治摈。四随顺起过。初文复四。一说欲不障为谏所为事。二呵责。三设谏。四拒谏。满戒五句。一犯人。二明沙弥说欲不障违谏仪轨。三彼比丘应语下正明治摈言。三宿者。谓第三宿明相未出。无上二三同宿事故。曰无如是事。汝出去等者。结成其摈。四若比丘下随顺起过。五结罪。释中除第二句。余者具明。

  次拒劝学戒 凡欲起行。不能自成。要藉良缘。方能进业。今既良缘劝进。理应顺从。意欲为非。拒而不受。故作是言。我今不学此戒。当问余智慧持律比丘。即是轻篾胜人。无心进善。于道无益。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作不学意。二前人如法劝学。三作不受意。四无因缘。五言了犯。戒本四句。一人。二前人如法劝学。三如是语下不受结罪。四开不犯。若为知为学。应反难问。又下开云。彼比丘痴不解。又云。其事实尔。事实者谓前劝人非理。更须咨问胜德。释中不解开句。前三具明。

  次毁毗尼戒 戒为灭恶之源。众善之本。理应赞叹。令法兴显。今反毁呰。废人诵习。败损不轻。是以圣制。故多论第六云。与诸比丘结戒者。为尊重波罗提木叉故。为长养戒故。为灭恶法故。别缘具五。一是毗尼。二前正诵时除去未诵诵竟。三作灭法之意。四发言轻呵。五言了便犯。戒本三句。一人。二前人诵时。三作是语下举其呵意结罪。所以须呵者。以说此戒时令人恼。令人愧。令人怀疑也。次释具明。然说有自他。诵亦应尔。文中据总。但言诵时。问何以呵戒。罪重余二轻耶。答多论有五义。故罪重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而生。二一切佛弟子。皆依而住。若无戒者。则无所依。三一切众生由戒而有。四入佛法之初门。若无戒者。则无由入泥洹城也。五戒是佛法之缨珞。庄严佛法。是故罪重。

  次不摄耳听戒 夫论解者。不能自生。要假说听。方能开悟。今乃痴心怠法。不肯听受。不知耶正。岂达是非事等面墙无由进道。失利处深。故次圣制。别缘具四。一是广说戒时。二者身在众坐。三作不听之意。四说竟便犯。随其中间。一一戒不听者吉。戒本四句。一人。二将说戒时自言始知。三余比丘下证其久知。若实久知而言始知者。犯妄语提罪。若实本来无知无解。无妄语罪。有不听法?。四彼比丘下结罪。属彼由不听故。不识戒相。故曰无知无解。虽无知解。以识事故。随作犯根本。故曰若犯罪。应如法治。五分。若比丘与比丘受戒。即应教为广说。若二若三。于说戒中坐。若知若不知。作是语。波逸提。于根本罪。缘而不了。复有无知之?。故曰重增无知罪。语言下显不听过。辩相具解。谓犯根本及无知罪外。复有不摄耳罪。故言重。与不与者吉。谓是秉众比丘。亦可得名以不用心听法无知。波逸提。

  次同羯磨赏物已后悔谤僧戒 多论云。与诸比丘结戒者。为灭斗诤故。为灭苦恼故。为得安乐行道故。别缘具四。一是僧物。此是僧得施物。非是常住。常住物者。不合赏知事人。故祇云。僧物者僧伽梨等。一切应分物。二同作羯磨。赏知事已。三悔反谤僧。四言词了了。戒本三句。一人。二同作羯磨赏僧知事。三后如是言下谤僧结罪释中不解第二句。释第三句中文三。一亲友。二僧物。三结罪。

  次不欲起去戒 如法僧事。理应详遵。今辄舍去令。不知合。恼众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五。一如法僧事。简非法。二知如法。三不与欲。四辄起去。五霍脚出门。五分第八云。僧断事者。白羯磨白二白四羯磨。若屋下羯磨。随几过出。一一皆提。若露地羯磨。出去面一寻。波逸提。若神通人去。离地四指提。若僧不羯磨。断事出去吉罗。若私房断事来而去吉罗。满戒三句。一人。二僧作法。三不与欲下去而结罪。释相可知。

  次与欲已后悔戒 先知僧事。如法已与欲讫。后以偏私之情。辄便悔反。同恶相朋。增长生死。恼众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四。一是如法僧事。二已与欲。三辄悔反。四言章了。戒本三句。一人。二如法与欲已。三后悔结罪。释中具明。

  次屏听四诤戒 凡是屏言。多随情欲。意在斗乱。辄往盗听。过是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五。一是先起四诤事。二前人平量。三作斗乱意。四辄往盗听不令彼觉。五闻语便犯。问盗听结罪。既在闻时。何以戒本云。听此语向彼说。答此就听者。本意欲向彼说。理实听时得罪。不待彼说。若向彼说。便是两舌戒收。又问何以此戒听时即犯。前两舌中要向彼说。解前戒先未有诤。听时不犯。以听之时。未定生诤。此戒先有诤事往听即犯。以听之时。必生诤故。戒本三句。及释可知。

  次嗔心打比丘戒 出家理应齐修忍行。和合相得。不废正业。今以嗔心打他具戒。逼恼情深。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是比丘。二起嗔恚。三作打意。四着结犯。问此打比丘获以提罪。如何大集经云。打骂出家人。过出一万亿佛身血。答经据违理故重。律就违教故轻。又解律据同类相打制以提名。经就俗打上尊。所以罪重。犹如凡人相打即轻。打文即重。故此亦然。结意异故。余相可解。

  次手博比丘。或前戒 限分中制。着始成犯。此戒深防中制博拟获?。祇律十八云。六部比丘以侧掌刀。疑十六群。作是言。我以掌刀。斫堕汝面。彼恐怖故。即便大啼。文相可解。

  次无根僧残谤戒 制意等。同前大谤。戒本五句。一人。二嗔心。三无根。四举残谤。五结犯。辩相之中。略不解第二句。余者具明。谓初三别解。四五合明。亦应具举六心防巧及书使手印。并同其前假根理犯。文中略无。

  次突入王宫戒 王者自在。婚会无时。辄入宫中共相逼斥。彼此怀愧。殊非所宜。情过不轻。是以圣制。过如下辩。别缘具五。一是刹利王。二王与夫人同在一处。三未出未藏宝。四无因缘。谓有奏白被请难等。五入宫门内犯。五分。双脚过提。随远近步步提。犯相文四。一以施佛饭故。获得现报为夫人。二在高楼上下报恩致敬。三还至宫下化王生信。听诸比丘入出宫中。第四时加留下正明其犯。第二致敬文中。有其三句。初因致敬。便问因果。四句疑事。第二尔时世尊下广为解释。今生信乐。如是末利下一一结示。三尔时末利下闻法领悟。受道获益。乃至二三归三宝者。但是增其善心。戒不重发。余文可知。戒本四句。一人。刹利王甄余小者。三王与夫人同是一处。四而入下结罪。释中具解。多论第九云。其进御时。所著宝衣。轻明照彻。内身外现。以发欲意。未藏此衣。名未藏宝。又女为男宝。夫人未以余衣覆身。亦名未藏宝。五分云。宝者所重之物。及诸女色。皆名为宝。未出者。女在宫中未出。未藏者。女在此宫。未使藏隐。

  次捉宝戒 前三十中为畜故捉。此不为畜直捉故犯。制意同前。然遗落者。好恶难知。虽为还主。终招讥谤。又取此物容生盗心。禁微防着。故须圣制。别缘具三。一是宝物。二除蓝中及寄宿处。三捉便犯。古旧诸师皆云。若非遗落捉。犯小罪者。不知依何理教。故作此言。理实此戒。且寄遗落为缘。一禁已后是宝皆断。然非遗落。即许捉者。何因对事。别开蓝等。以此例余。同该禁限。然余文中正以他宝为缘。又多论第八云。若僧㰚墙外。复非白衣住处不应取。又第五云。若捉他宝。自说净宝。得波逸提。一切钱若他钱。若说净钱捉得吉罗。十诵第十五云。是中犯者。若比丘捉举他钱金银车?马瑙琉璃真珠。波逸提。若比丘有似宝物。作男子庄严具。女人庄严具。器杖斗具。捉举是物。波逸提。捉为珠突吉罗。彼文若非他物。卅戒收。前戒金银获提。钱但得吉。满戒五句。一人。二所捉宝体。三自他捉业。四除开不犯。五结罪。次若比尼下诵前不犯句。作如是缘者。谓是开缘。非余者唯蓝内及宿处不犯。余者总犯。故云非余。释中不解三五二句。余者具明。僧祇十八云。若塔园内见宝净者自取。若不净者使人取举。作念有主求当与。作如是念。不异佛生时等。大会诸人忘严具。种种诸物。比丘见者当取。应唱令问。此是谁物。若是主者与。若无识者。应悬着柱上显露处。令人见之。若有人言。此是我物。应问言汝何处失。答相应者与。若无人识者。应停至三年已。若塔园中得者。即作塔用。若僧园中得者。当作四方僧物用。若是贵重物。宝璎珞金银者。不得露现。唱令得宝。比丘应审谛数看。有何相貌。然后乃举。若有人问。我忘宝物。有见者不。比丘应问。汝何处忘汝宝。有何相貌。若不相应者。语言此僧伽蓝广大。汝可广求。若相应者。出宝示言。长寿。此是汝物不。若言是。不得于一人前与。应集众多人。教言汝归依佛法僧。若世尊不制戒者。汝眼看犹不可得。乃至广说。若无有人来者。至三年。如上随所得处。当界用之。

  次非时入聚落戒 时为资身事。须往返非时游散。妨废正修。此则招讥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非时分。二往白衣村。三无因缘。谓有启白请。唤难等不犯。四不属授。五入便犯。满戒五句。一人。二非时。三入聚落。四不属授。五结罪。释相可知。若有三宝等事。无比丘白者。直去不犯。多论第九。入聚落内时。若总白入聚落。后到随意所至。若别相白。若先不白。随见异寺。比丘白无犯。五分第十云。若行路经聚落。若暮须往宿。若八难起不犯。此文除道由村过。

  次过量床戒 坐卧高床。增贪长慢。既乖法式。制不听为。别缘具五。一床。二为己。三自作使人作。四过量。五作成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示作法。三截竟下结。释相可知。多论云。八指者。一指二寸也。所以不入舍堕者。以截断故。截使应量。入僧中悔。五分亦云。应先截然后悔过。僧祇二十。开福德舍中。床高无罪。

  次兜罗绵纻床戒 多论第九云。兜罗绵者。草木华绵之总称也。以是贵人所畜故。又人所嫌故。喜生虫故。又若卧耎暖上。后得寒及粗。硬时不堪忍故。别缘具四。一是兜罗绵。二为己贮床。三自作使人作。四成结犯。戒本及解可知。五分第十云。若不坏。坐坐波逸提。若卧若卧波逸提。若他与受波逸提。要先弃。然后悔过。若不尔。罪益深。

  次骨牙角作针筒戒 物小费功。招讥损业。长贪违教。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牙角。二作针筒。三为己。四自作使人作。五作成结犯。戒本及释可知。五分云。亦应先坏。然后悔过。尼多在寺。不喜游行。作之义稀。故犯小罪。

  次过量尼师坛戒 此下四戒。制等并同。寔以信施之物。用须节量趣得。资身长道而已。今作过量。患累处深。坏行不轻。故须圣制。五分第十。居士呵云。大德何不称身作之。虽不出家财。岂应不惜。释子常说。少欲知足。而今如此。无沙门行。破沙门法。别缘具五。一是尼师檀。二为己。三自作使人。四过量。五作成犯。尼师檀者。是梵言。故言自今已去。听诸比丘为障身障衣障卧具。故作尼师檀。若其从用。名为坐具。五分又云。不应不敷坐具坐僧床蓐。犯者突吉罗。十诵五十八。佛听畜尼师檀。为爱护卧具。故无尼师檀。不应生僧卧具。伽论第六亦尔。又十诵五十九云。师檀法者。比丘不应受单尼师檀。先受尼师檀。不应离。若离得吉罗。母经第七。尼师檀不得裹木土。护尼师檀法。如护身皮。戒本三句。一人。二出量之分齐。三量过结罪。磔手大小如上明讫。坐具作者。有师云。必须先依小量。后更别增半磔。若不尔者。即同䟦阇。不割截净。今释不然。先本小者不可弃之。故须旧上别增半磔。若更别为。即须通计不劳。先依小作。后更增新。尔者。如何成割截净。答䟦阇过量。不截不净。截却始净。名割截净故。五分三十立非云。作坐具随意大小净。又复三衣割截。圣教示有轨仪。此若割截同衣。何不显其修数。又此割截坐具。皆无至教可凭。若以不截。即同䟦阇。所以彼殄非中。指同此制。此制过量不论割截。故文六群便多作广长尼师檀。戒云。若过裁竟提。余相可解。

  次过量覆疮衣戒 五分亦云。今听诸比丘护身护衣护僧坐蓐。故畜覆疮衣。用细滑物作。余相可知。

  次过量雨浴衣戒 此衣障身浴。多论云。昔有罗汉比丘。浴有一比丘。见其身体鲜净细耎。便欲心生。后不久男根堕落。即有女根。则休道为俗生子。后还遇见。即便识之。知本所因。即归情求。及罗汉教令悔过。用心纯至。还得男根。故宜不露形也。

  次过量三衣戒 多论第九云。佛身丈六。常人半之。衣量广长。皆应半也。佛弟难陀短佛四指。衣应减长中一尺。广中四寸。佛衣色如金。诘施毡色亦尔。故难陀衣。宜当覆沙。覆沙者。言坏色也。令同比丘衣色。问前三戒量依佛磔手所。以三衣随己身量。答前三非是道服正标。故随大小。皆得受用。是以即定量之分限。三衣为是。道服正标。以磔手定。皆不称体故。各随己身量为限。又以衣量不定。故有等过。前三定故即。无等过。问衣制等过钵亦应尔。答衣以体同。谓量亦尔。钵体全异。故无等过。上来九十戒竟。

  ●次明四提舍尼法。

  先总解五门分别。第一置四所以。第二次第之相。第三持犯方轨。第四违制不同。第五二部同异。

  初门。凡起讥过托。二眷属。一内二外。内中复二。谓在私屏及以众中。初戒屏处尼边受食。容生染秽。故在第一。次戒众中偏情与食。同受不呵故制。第二外中二者。聚兰有异。聚中学家过受。令他财物罄竭。招讥不轻故制。第三兰中安坐受食。贼逼送食。女人亦过不轻。制此。第四是则首末差分。有斯四损。翻损成益。故立四戒。

  第二门。内众情亲。兼是师位。喜起此过。故在前明。俗人外众。墨服不同。致犯义稀故。次居后然。在内中屏处为数。众中作稀。故有先后。外中起过。亦为聚数兰稀。次第应尔。

  第三门。此中二四两戒具二持犯。若论二犯。体一名别。二持具含两义。准上应知。不能繁述。初三两戒。止持作犯。或可二四两戒据别体边。是则四戒俱成。止持作犯。

  第四门。唯学家戒。是违僧制。以僧秉此。学家羯磨。由无法时。受食无犯。作法已后方成罪故。理实得罪。亦违佛制。以佛不秉羯磨法故。余之三戒并违佛制。以无僧命众法可违。

  第五门。尼以稀故。并获吉罗。僧为作数。咸得提舍。

  在白衣舍自手从非亲里尼受食戒 制意同前。取衣戒说。别缘具五。一在俗人家。二非亲里尼。三无因缘除亲及病。问所以此中除亲上同行宿坐中无。答前为外相不练。故不除亲。此在俗家知委故许。病为苦恼。无讥故听。四自手取除置地。使人表敬不绝。五食成犯。满戒五句。一人。二是村非亲里尼。三无病除去开缘。四自手受食。五是比丘下明违。广解具明。

  次在白衣家食尼偏心指授食戒 凡是众聚。清谧仿佛。给园之俦。容止寂寥。依希鹫岭之会。然此弊尼公然坏法越。次指授状涉曲私。秽迹既彰。不可容忍。众默同受。并犯可呵。别缘具五。一白衣舍。二比丘尼。三偏指授。四众不呵。五食方犯。戒本五句。一人。二在白衣家内食。三是中下偏心指授。四比丘下教呵方法。五若无一下不呵犯也。解释可知。

  次违制学家受食戒 今此学家以见谛迹。诚心供养。触事无余。以施无余。财物竭尽。今僧立法。使绝受取。而诸比丘贪无慈愍。故违受食。结以可呵。缘具五。一夫妻俱得见谛。二僧与作法。三无因缘除病及请。四自手取除置地使人。五食成犯与作法者。五分第十云。不听处处与。余家作学家羯磨。若妇是圣人。婿是凡夫。或妇是凡夫。婿是圣人。皆不应作。若夫妇俱是圣人。无悭贪心。财物竭尽。然后乃与。作学家羯磨。满戒四句。一先明学家僧作羯磨。二出能犯人。三于如是下无缘自手受食食。四是比丘下辩违。释中初二不次。余相可解。僧祇二十一。啖者饼果等。食者五正五杂。正食不犯中。财物还多乞解。学家羯磨。十诵十九云。僧应筹量可舍不可舍。若财损减不增长。尔时若乞不乞。不应舍。若财物增长。若乞不乞皆应舍。若财物不增不减。尔时若乞应舍。不乞不应舍。若作法竟。五众俱不得取。若舍羯磨竟。五众随意取。

  次兰若受食戒 凡是兰若之处。多有盗贼所依。理应翘勤。出外受食。今以安坐。诸女送食。因彼贼掠。招讥故制。别缘具五。一是兰若险难之处。二先不语檀越。三无因缘。四自手受。五食成犯。满戒四句。一人。二是兰若难处。三若比丘安坐受食。四应向下结违然。第三句云。先不语檀越者。谓先不语莫来而忽来者。在蓝外受不犯。蓝内即犯。故言在僧伽蓝内无病自手受食。问唯在蓝内是犯。蓝外道路不犯者。何故缘中语诸女云。莫出道路。有贼恐怖。若已出城。应语言。莫至僧伽蓝中。道路有贼恐怖。答此恐诸女来至蓝中。故复语言。道路有贼。不以此言。证道路犯。详其戒本及释。并皆蓝内成犯。余相可解。上来提舍尼竟。

  ●次明众学戒法。

  言众学者。以上四犯所防过粗。故举数限。标以别名。此中所防微细。乃有无量不可定数。故名众也。尔者如何。文彰一百。答此就所防喜犯者说。余并摄在杂行法中。又言式叉迦罗尼者。见论十六云。尸沙者学也。迦罗尼者。应当作此言。是到顺日。应当学。多论第九。问曰。余篇不言应当学。而此戒独尔。答曰。余戒易持而罪重。犯则成罪。或众中悔或对手悔。此戒难持而罪轻脱尔有犯心悔念学罪即灭也。以戒难持易犯。故常慎心念学。不结罪名。直言应当学也。此就所防。即是吉罗。今应学者。劝学名也。以此所防。威仪微细。自非专持。无由行立。以行立故。显学功成。是故独名应当学也。于此有作义门释者。便是无义强立。不繁须设。然古旧诸师分戒为四者。初有五十一戒。明敬僧威仪行。所以明者。以其威仪服饰行住。往来食请违失。便自坏行。复令众生不重僧宝。为此须以敬僧居首。第二不恭敬人不得为说法下有八戒。明敬法威仪行。所以明者。法是济溺。丧之玄律。超升彼岸。趣涅槃之正躅。实相嘉谋。敬而行之。永离众苦。慢而毁犯。长没爱河。第三不得止宿佛塔下有二十六戒。明敬佛威仪行。所以尔者。佛为导主利益群生。开化之功莫过于佛。其恩既深。其德弥广。事须殒命。亡身虔心供养。第四人坐己立下有十五戒。收前不尽能敬之仪。故更杂明四威仪行。就前敬僧之中。复分为四。初有二戒。教诸比丘。着衣裳法。使齐整端严。应法无失。第二从不得反抄衣下有二十三戒。入村受请行来进止。第三从不用意受食下有二十三戒。食上方轨。第四生草菜上大小便下有三戒。便利进不此非顺理。不假须然。

  先解初戒 十诵十九云。尔时诸比丘极高着泥洹僧。极下着。参差着。不周齐着。佛见已作是念。我当观过去诸佛。云何着泥洹僧。空中净居天言。世尊。过去诸佛周齐着泥洹僧。佛亦自忆。知过诸佛周齐着泥洹僧。佛复念。我当观未来诸佛云何着泥洹僧。天告等同前。佛复作是念。我当看净居天云何着泥洹僧。天告等同前。

  次至三衣戒 观亦同此。多论第九。问曰。五篇戒中。佛何以止制着泥洹僧。着三衣。观去来佛。及净居天耶。答曰。佛结五篇戒。皆应观三世诸佛及净居天。但年岁久远。文字漏落。余篇尽无。此中独有。复次结五篇戒。此最在初结。后集藏者。诠次在后。以此篇贯初。故余篇不说。复次此戒于余篇是轻者。将来弟子不生重心。是故如来以佛眼。观去来诸佛及净居天。而后结也。使来世众生。不生慢罪。复次三世诸佛结戒有同不同。于五篇戒中。不必尽同。此着泥洹僧袈裟。三世诸佛一切尽同。是故此戒观诸佛及净居天。余篇不观也。又云极高着泥洹僧者。非是五比丘。非是优为迦叶等。又非善来比丘。多是白四羯磨受具戒者。如释种千人。同时出家者。此诸人等多坏威仪。如释种比丘。本出豪族。以先习故。下着泥洹僧。诸婆罗门外道在佛法中出家。高着泥洹僧。诸六群比丘参差着泥洹僧。言故作犯应忏突吉罗者。谓犯根本罪。以故作故。犯非威仪者。复得失威仪罪。以此例余。诸戒并尔。又如谓上座收摄卧具。出门获提。复得非仪吉罗。若不故作者。谓不作故违圣教心。识事故。直犯。根本吉罗。此之三罪根条虽异。论其忏者。咸并责心。然母经云。对手一说忏者。极与此文相违。不可依用。此一既尔。下戒同然。

  次三衣戒 僧祇二十一云。齐整披衣时。不得如缠轴。应当通肩披着。纽齐两角。左手捉时。不得手中出角头如羊耳。又着衣时。须现福田。及供养相。故舍利弗问经。舍利问云。云何于训戒中。令弟子偏袒右肩。又为迦叶村人说城喻经云。我诸弟子当正披袈裟。俱覆两肩。勿露肌肉。使上下齐平。现福田相。行步庠序。又言勿现胸臆。于此二言。云何奉持。佛言。修供养时。应使偏袒。已便依事。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田文相。云何修供养时。如见佛时。问讯师僧时。应随事相。若拂床等诸作事。云何作福田时。国王请食。入里乞食坐禅诵经。巡行树下。人见端严。有可观也。余戒释相并应类知。义既不难。岂劳广辩。上来众学戒竟。

  ●次明七悔过法。

  此之七药。能除四诤。文义包富。非此略论。若欲广明。至下当辨。然直遣文。可分为四。第一标宗。此七毗尼能除四诤。以能除诤。名悔过法。第二显本。谓此不离半月说中。以不离故。名戒经中来。第三举功。若欲殄除已起四诤。必用七药。故曰应灭。第四明用。正示用药灭诤仪轨。文言应与者。谓有德人。与此七药令诤除灭。名为应与。若其不与。明即有违是上式叉迦罗尼义。前据自行以彰应学。此约众法劝令应与。二文并无所防之过。直言应学应与。明是一类。但以众别不同。开为二问。理实总收为第五犯。又复应与。即须与之。不与犯者。是突吉罗。故尼律中尼提僧吉。即是离合不同。亦是轻重有异。释所以者至下当辩。

  此释悔过法已。总是比丘犯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四末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五(从尼律初至尼律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明尼律。

  戒本六文。先定同戒最初有无。旧解云。大僧与尼。男女位别。何得因此制彼。又复望尼漏过未起。如何逆制。谓二众犯同。皆别有初。所以知者如尼初戒。与僧同犯。下开亦言最初不犯。故知别初。如斯解时。可同犯戒。应更别出起过之人。呵责制戒。但大僧中。已明起过。若更出者。不异于前。为离繁文。略而不出。直列戒本。余二律中。告尼众言二部持者。此谓告知同别共学不学。非是由此制彼名共。以是义故。各别有初。此释不然。违于理教。故今正解。但同犯戒。无别最初。以僧与尼俱是具戒。形虽有殊。禁持义一。但使大僧犯讫。因即制尼。尼后犯者即是第二。岂有结局比丘。不通尼众。待后别犯。更立最初。故五分第十一云。佛为比丘制初戒已。波罗问云。是戒我当云何持。为应作一部僧持。二部僧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从今是戒应如是说。即立戒本。自下同戒。问答皆然。又十八云。诸比丘尼见优波离。嗔骂言。坐此比丘恒问世尊。此戒应作二部僧持。一部僧持。佛便令作二部僧持。由此使我多受困苦。十诵四十六。尔时佛不在比丘尼僧前结同戒。在比丘僧前结同戒已。语诸比丘。汝等向比丘尼僧说。诸比丘遣跋提比丘往语云。诸善女。佛结同戒。我及汝等应共受持。是中有长老比丘尼。皆言善好。偷兰难陀比丘尼。暗嗑不受。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乃至白佛。佛种种呵责已。乃至言。若比丘尼暗嗑向比丘者。波逸提。僧祇三十六。爱道白佛言。世尊已为诸比丘。制四堕重法。我等得广闻不。佛言得。瞿昙弥。若信心善女人。欲得五事利益者。当尽受持此毗尼等。次第为说。以此义推。明无初也。尔者岂可一切同戒。皆因比丘先犯。而无一戒因尼制僧。解但列同戒者。悉是比丘先犯。比丘犯已。因即制尼。所以知者。以同戒云。世尊在某处。以此因缘。集比丘僧。为尼制戒者。还是比丘犯制之处。若此同戒别有初者。即应别举缘起呵制。如何但云以此因缘。尔者如何灭年受戒。与外道食戒。及长钵等戒。尼中别举缘起。解此等犯虽是同。以缘异故。故尼戒中别举缘起。又解。此等诸戒并尼先犯。虽尼先犯。不得因此制僧。以尼行法皆依僧故。必无因卑有制尊义。故多论第九云。若二部同戒。必于大僧中结后。令大比丘告尼。以女人贱。当从大僧受故。若独结尼戒。就二部中也。故此等戒。僧后别犯。以缘异故。而有最初。尔者既因比丘先犯。以制尼者。然尼漏过未生。如何逆制。解比丘与尼戒体无别。但僧犯竟。即与尼同。非要更须对尼起漏。若以人别必未生者。如须提起漏。非开余人。何得因此遂禁余者。尔者若准此义。尼则无初。如何尼初戒云最初不犯。解此言初者。非是尼犯最初。以对比丘立制云初不犯。今将此制。宣示尼众。还是从比丘初犯。名为最初。不是以尼别犯有初。名为最初。若以此文。即谓尼有初者。如何尼中不举犯人缘起。既无人缘。明因僧制。

  次解六文。于中开二。一总二别。总中四门。第一五犯聚。第二七犯聚。第三方便。第四持犯。

  先解五犯。五门分别。第一位列五犯。第二立五所以。第三解通犯名。第四释别夷等。第五彰犯次第。初门大僧四戒。尼八戒。为初犯。僧十三僧残。尼十七为。第二犯。僧三十舍堕九十单提。合百二十。尼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单提。合二百八。为第三犯。僧四提舍尼八。为第四犯。僧百众学及七灭。尼但众学。为第五犯。问何故具位戒多。广立五犯。沙弥戒少。唯局吉罗。解比丘行满。力分堪行。防过使周。广立五犯。沙弥不满。力分未堪。且就化宜。犯唯一品。又解。比丘五犯。托缘以兴。沙弥不然。何以来难。尔者沙弥无犯缘。制罪唯一品。如何诸戒下一一并结?。解祇为无犯缘。制罪唯一品。道分修义同。诸戒齐结罪。若不尔者。具不何殊。次立五者。但佛制戒。准俗而立。俗有五刑。故施五犯。又以药有五。故立有五犯。又解。但为众生轮回五道。世尊哀怜。为制戒律。欲使断因不受苦报。故母经第七云。云何名犯。能使众生轮回三有。名为犯义。又可世尊善知法相。随化机宜。立此五耳。次解名义。然下律文名五种犯。违禁起非。名之为犯。又名五种制。以须禁防。称之为制。亦名五犯聚。一犯含多。名为犯聚。然有诸师。弃此正文。取祇篇名释者。不顺正理。既取篇名。即释篇云。轻重相形。故名篇。或云偏跛故名篇。又云。流类均等。相似义者。说有五阶。故曰五篇。谓其三齐。故是均等。一名齐。二体齐。三究竟齐。如初篇四戒。但名波罗夷。轻重义等。后都畅思。有此相似。录为初篇。余非类者。理不得同。如是展转。乃至第五。类亦同尔。故名为篇。此但略引。不能繁破。古师序列。疏向一纸。斯则枉释异名。费多言从。用兹传授。不益学人。但知篇者编也。编此法义。成其一聚。此即章品异名。岂劳广释。次解夷等名者。梵曰波罗夷。此无名译。既无正目相当。且从义解。故多论第二云。波罗夷者。名堕不如处。如二人共斗。一胜一负。比丘受戒。欲出生死。与四魔共斗。若犯此戒。则堕负处。名堕不如。十诵亦然。彼文是罪极恶深重。作是罪者。即堕不如。不名比丘非沙门等。或名他胜处。以犯戒故。魔必得胜。故俱舍十五云。破苾刍体。害沙门性。坏灭堕落。立他胜名。或从喻故。名曰死人。故上文言。譬如有死尸。大海不容受。又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又曰无余。故下文云。遮波罗夷者。是名无余故遮。但无余有二。一自行无余。以坏根本。无比丘用故。二众法无余。以同死尸。二僧不摄故。望此二行。更无余分。故曰无余。又名为弃。若犯此戒。内法不收。弃之于外。故名为弃。为此文言弃之于岸上。又戒经云。是四弃法。此弃即是边之异名。又母经第七云。波罗夷者。为他刀梢所伤。绝灭命根。名波罗夷。佛法中波罗夷者。与烦恼共诤。为恶所害。名波罗夷。又复波罗夷者。为三十七住道法所弃。为四沙门果所弃。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一切善法所弃者。名波罗夷。又波罗夷者。如人犯罪。施其死罚。更无生路。犯波罗夷。永无忏悔之路。于比丘法中。更不可修。名波罗夷。如人欲到彼岸。愚痴中道为他所诳。而失彼岸。于佛教中。为烦恼所诳。失涅槃彼岸。是名为堕。僧残者。犯此罪已。垢缠行者。非全净用。故名为残。有残之罪。假僧除殄。故曰僧残。奈邪第三云(秦言语众决断)。又多论第三云。僧伽婆尸沙者(秦言僧残)。是罪属僧。僧中有残。因众除灭。又云。四事无残。此虽犯有浅因僧灭故。故曰僧残。母经第七云。僧残者。残有少在不灭。名为僧残。又复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名之为残。如二人共入阵斗。一为他所害命绝。二为他所害。少在不断。若得好医良药。可得除着。若无者不可差也。犯僧残者。亦复如是。有少可忏悔之理。若得清净大众。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无清净大众。不可除灭。是名僧残。然残诸义。亦通下犯。此以对初。故彰总称。多论第三。问曰。四篇皆是有残。何以独此戒言有残。答曰。四篇虽是有残。不一切尽因僧灭。十三事。一切因僧灭。又犯此戒行。波利婆沙亦在僧中。摩那埵亦在僧中。出罪亦在僧中。余戒不尔。故名僧残。波逸提(此名为堕)罪有此能。即是功能为义。十云。波逸提者。烧煮䨱障。若不悔过。是障碍道。母经第七云。所犯罪微。故名波逸提。又复非断灭善根罪。枝条罪。名波逸提。又复如被斫者。少伤其皮。不至损命波逸提罪。亦复如是。此罪伤善处。少名波逸提。此且约别为义。理亦通余。提舍尼者。多论第九云。此戒体无罪名。一人边一悔过。若其从义。名为可呵。即是责过为义。故文言我犯可呵法。以若持戒顺教。即合赞叹。今既犯戒招?。事须呵责。亦可谢过为义。文言我今向大德悔过。以所造恶。谢在于往。今追生厌。故云悔过。母经第七云。犯即忏悔。数犯数悔。故名波罗提舍尼。又复忘误作。非故心作。故名也。僧祇二十一云。向人发露不䨱藏。突吉罗者。见云。突者是恶。吉罗者作。谓恶作也。又言式又迦罗尼者。即是劝学名也。问毗尼者。戒行为宗。何故乃言波罗夷耶。答行通于五。不能自分。举彼所防。以别能治。故言波罗夷等。即是五犯解义。咸就所防。若言式叉者。义则有两。上四同前所防。第五劝学受称。次明先后。推寻大圣本制之兴。随犯即禁。轻重事乱。又准多论。先结吉罗。后制余戒。今此次第何所禀承。解重者先明。轻者后说。次第法然。不违道理。又此次第。并佛自施。如略说中。仪则已尔。故优波离佛涅槃后。一依圣教。集为次第。欲使僧尼观过兴厌。先识粗?。后知微过。善修对治。离过行成。有克道益。故所以尔。

  次七犯聚。六门分别。第一位列七聚。第二立七之意。第三解通聚名。第四释别夷等。第五偷兰先后。第六入五犯不。初门四八为第一聚。十三十七为第二聚。一切偷兰为第三聚。舍堕及诸提为第四聚。四八提舍为第五聚。恶作第六。恶说第七。次立七者。古旧释云。若约三聚。总明业相。亦得名为一不善聚。但为制戒本心。为欲备防违失。若其就体。总为一聚。此则轻重通含。何由可识。以斯义故。不得立一。若其就具往分。不过身口。身犯名恶作。口犯名恶说。此亦体含轻重。相又未分。故不从具立于二聚。若其从境别制尘沙。文则广而颇寻。行乃博而难立。故圣兴制。事唯是要。进不就广。恐令起退。止不住略。恐难解知。是以逐义离广。出于五聚。五所不摄。还复二位。以五配二。故有七聚。罪相差分。粗以可识。问据圣本制。随犯即禁。分何为五。而言逐义离广。岂可先有一法。分为五也。故知不尔。答逐义离广者。以身口所造。有五义边。即置前五。不同向五轻微相者。当位立二。即成七聚。何必要须先有今分方明离广。今解不然。盖是如来善知法相。随化机宜。立此七聚。既云古昔常法无别。所以既许身语所造。有五义边。即置前五。如何不许有七义边。真立七聚。次释名义。所言聚者。罪种虽多。名类贯摄。集在一处。称之为聚。偷兰一罪。虽无别文。或可聚在大教之中。或可聚在一名之下。次释夷等别名。同五犯者。如上已明。不同者今解。偷兰遮者。昔解云。偷兰名丑恶。故下文云。汝莫破僧。甚大丑恶。以出佛身血。或与佛竟化。相鄙之甚。故曰丑恶。今解。名大障道。故善见云。偷兰名大遮者。言障善道。后堕恶道。又母经第七云。于粗恶罪边生。故名偷兰遮。又欲起大事不成。名为偷兰遮。言恶作者。作恶故恶。由作得恶。俱名恶作。如反抄衣等。作恶故恶。持佛像等。由作得恶。言恶说者。说恶故恶。由说得恶。并名恶说。如说自?等。说恶故恶。如为持仗人说法等。由说得恶。此七并就所防罪解。若不举彼所防能防。不可为七。问彼前第五犯体。此六七收。如何劝学名局。前不及后。答为成七聚。身语别分。论劝学名。彼此无别。次偷兰先后者。问兰之一罪。或在第三。或在第五。其义何也。答戒与威仪。以分七者。偷兰位次。合在第三。以过粗重。戒门所摄。为此下文。若以破戒故遮。谓夷等上三。为以威仪故遮。谓提等下四。若以均离往分。须在第五。以体杂故。不在均前。过复是粗。须居杂首。既是均下杂初。位当第五。又解。兰聚不定。须就果因。即是作因故三。为果故五。为辨成他成故尔。

  次入不入。二门分别。第一约七聚明。第二定默妄罪。初门七聚。位约为三。上之四聚即为四犯。偷兰一聚一向不入。六七二聚有入不入。门所以偷兰一向不入。六七二聚有入不入。解凡入五犯。须具二义。一并体均。二齐究竟。然以兰含轻重。非是体均。又通果因。非齐究竟。以斯义故。一向不入。吉罪之中虽通因果。简取究竟。并即体均。是以六七有入不入。尔者吉罪简究竟。以体均故入。偷兰义亦然。同吉应有入。解兰设究竟。体亦不均。约此不同。束成三位。大众忏兰。如破僧逆兰。及佛灭后东西二洲一切破主。然此逆兰。是可忏罪。故十诵第五十。波离问。破僧犯何罪。佛言犯偷兰。又问破僧罪云何悔。佛言偷兰遮悔。其出血偷兰。是波罗夷下。不成罪摄。亦是可忏。又此律但言四事不可治。不言兼二逆。尔者如何言提婆达多此应灭摈。解此以逆故摈。不以兰故摈。如外道故煞父母。亦言灭摈。岂亦犯兰。以此故知。无不可忏偷兰。问兰既可忏。所以难谤犯残。解如谤黄门。破内外道。亦得犯残。岂有兰罪。故知但为举事谤。驱摈处齐。结以残罪。不为偷兰。又以兰故谤成残者。岂有所谤名轻。能谤罪重。二少众忏兰。如破僧助伴。及坏羯磨僧兰。三一人忏兰。如五百比丘兰。及人皮石钵。食生肉血。剃三处毛。裸形见佛等。非直果兰。有此三位。因兰亦尔。十诵五十九。波离问佛。偷兰遮云何忏悔除灭。佛言。有四种偷兰。从波罗夷生重偷兰。一切僧前悔过除灭。从波罗夷生轻偷兰。应出界外。四比丘众悔过除灭。残边重兰。同此从僧。残生轻兰。一比丘悔灭。伽论亦尔。由此不同一向不入。尔者究竟吉罗。有其二种。如沙弥四重灭摈。大僧责心。此亦不均同兰。何以有入。解本立五犯。对于具戒。沙弥灭摈。简而不论。然依此文。但四人为大众。故文言。不白大众者。四人若过。类知二三人。即是小众。对其三境忏悔仪则。如下灭诤自言中明。

  次定默者。但僧说戒。不问广略。默妄吉罗。吉净提罪。若二三人。唯提无吉。以皆自言称清净故。一人心念。虽复口言。以?所对。还是吉罗。问未知默罪。为是究竟。为是方便。一解是究竟。所以尔者。无心作默。不欲发言。今遂本期。岂非究竟。若以默故。即是方便。和众默时。应非究竟。和僧在众默。合众得僧残。问净默亦然。如何是方便。是则前二是因。第三是果。览前二因成后一果。犹如违谏结业之类。又解。案其实义。非是究竟。所以尔者。凡结业门。皆据身语。如何约心不了。而成究竟。然此默妄意造语业。为造不了。方便所收。故俱舍云。语业者或默然。如布洒他时。若不以此成业门。定不息余词。难为永轨丸。又以列在小妄方便位中。尔者默妄隐在心。不得成究竟。大妄身现相应。当是方便。答妄为现身相。故得成究竟。默隐无别相。所以是方便。默是方便不入五。犯提是究竟。故入五中。次解方便义。言方便者。虽复之造前境。未畅本思。或复境缘互差。不成究竟。如斯等例。是曰方便。方便不同。有其二种。一者进趣方便。二者不成方便。然古旧师立三方便。第一先立远方便。亦名远资成。所以合不立者。良以远中。但有资义。体事既殊。故今不立。又准了论。但于进趣之中。分为近远。本更不假余别体事。以此故今除远立余。言进趣者。心规前事。发动身语。造境求成。名为进趣。但心该于克漫。作业通于自他。俱能资果。称云方便。定此有无。三位料简。第一叙异说。第二显过非。第三立正义。初昔义。一解。亦有亦无。如违谏等。有法隔绝。不待心息。故言三兰。如煞盗等。本无法隔。故要心息得罪。进趣中无。第二解。进趣之中。一向无罪。以文言不成者兰。不言未成者兰。假使步步增其不善。而无步步兰吉之名。又如向佛。步步有顺理之福。今假作过。步步有违理。亦无兰吉。尔者如何白二羯磨舍者三兰。解此是第三息处。故言三罪。犹如门外三即。非具有三。

  次过非有五。一立义违理无因过。教防身语。通及果因。因既言无。果应非有。但以见佛。果无名。因增步步福。违教果有称。宁无因业名。汝以因类其因。令因不立称。我以果类其果。令果无犯名。然罪果类福果。罪有福非有。罪因类福因。亦罪有福非有。第二要假心息事止过。若言毗尼者。因缘以求。即心为因。前事为缘。心因及缘。俱一不息。如何不息因缘之业。而得有罪。尔者若以不息即无罪者。且如违谏至四。心若息。息故得偷兰。四竟结夷?。明心不是息。心既不息。如何有罪。果既许然。因岂假息。又如独行未至村兰。此有将至之心。明知未至不息。又五分第一云。比丘作书。字字偷兰。岂可作书字字皆有止心。第三二因差平相成过。凡论不善。有其二位。一者违理。二者违教。违理因果俱无名种。违教因果俱有名种。若言但增不善。而无兰吉名者。岂将违理之因成违教果。计理不然。名平成过。又违理业。略教所收。违教果名。广教中摄。如何略教中因。乃成广教中果。又此违理。性罪可然。若犯遮戒。如何违理。第四滥开圣意引证过。以八事成重。但积势成。体既不览。明不藉因。尔者若不览体。即不藉因。如何要须前七未忏。既言未忏。必假相成。又若不览。兰须别忏。如何文中隐其悔语。第五乖诸律论正文过。文如下引。

  次立正义。三门分别。第一显有因罪。第二定罪重轻。第三因罪览不。

  初门。定因罪者。进趣之中。定有其罪。故下文云。比丘厌报。投崖不死。白佛。佛言。方便欲自煞偷兰。又云。时有比丘。去浣衣处不远。见有晒贵价衣。即忆识而去。念言还时当取。便疑。乃至佛言。方便求五钱。未离本处偷兰。又谏文言。白二羯磨舍者三兰。明知前二进趣中结。若望?果。三皆不成。又言白未竟吉罗。岂非是罪。又如了论。夷有十六部。后二方便。并是进起。以收。又多论第三云。欲取五钱已上。始从发足。步步轻兰。乃至选择取三已还轻兰。四钱重兰。又僧祇第七云。屏处一人三谏不止。三越毗尼。众多人中三谏不止。三越毗尼。至僧中初谏时。说未竟越毗尼罪。说竟偷兰遮。第二谏亦尔。第三谏说未竟偷兰。说竟僧残。僧残罪起。以屏处谏。多人中谏。及僧中谏。诸越毗尼罪。诸偷兰遮罪。一切尽合成一僧伽婆尸沙。若中间止者。随所止处治罪。以此故知。并有其罪。

  次重轻者。依此宗文。一切诸犯。无问重轻。但使起心。皆获吉罪。故文言。或念犯罪。或发心犯。若发进趣已去。初二犯兰。下五获吉。此通相说。然别明者。如调部云。有勇健人出家。有异破戒比丘。谤言彼某村中多有财物。可共往取。即答言可尔。彼去不远。此作是念。我信乐出家。不应作如是恶事。乃至答言不往。疑白佛。佛言无犯。先然可彼突吉罗。问此之然可已发语业讨是偷兰。如何言吉。答此且发言然可作事。犹未造境。故吉非兰。故见论第九云。何谓方便突吉罗。答如偷人觅伴。及刀斧钁。随其方便。是名方便吉罗。若发身语已去。即获偷兰。故多论第三云。执刀欲煞人。发足步步轻兰。乃至未伤人已还轻兰。若刀着人。不问深浅。命未断已还重兰。又五分第一云。比丘作念。我当煞彼人。发心时吉。作方便时兰。死者夷。尔者媒初受语。何以非兰。触女二俱有衣。不应得吉。设谏拒违。作白未竟。计亦是兰。何以云吉。解媒初受时。未动身语。如先许可吉罗之类。又解。此据本心。直欲受语。若作究竟意者。即合得兰。故多论第八云。若打比丘波逸提。举拟欲打便止。突吉罗。以打不满故。此戒本意不规打。直欲掌拟。令其恼怖。但拟波逸提。如本竟欲女人上出精。若遂意忆僧残。若不精出。直摩提便止。偷兰遮。若本心直规摩提乐意。僧残。以此例余。成皆如是。摩触义同。不劳更释。违谏约法。未过分齐。白竟始兰。未竟故吉。又以法隔。因去果悬。白既未终。所以吉罗。又复名中。是违僧谏。白既未满。宁容结兰。亦如然可吉罗之类。对白既尔。余法准知。

  次览不者。夫论果法。必览因成。如八事成重。要假前七未忏。后成重说。不言别忏偷兰。又如白竟得偷兰时。不言更忏白前吉罪。乃至谏说成夷因兰。不见别忏。又五分第三云。第三羯磨未竟舍者。三吉三兰悔过。第三羯磨竟。舍不舍皆僧残。文结残竟。不言更忏兰吉。明知览前兰吉。以成僧残。又第八利吒违谏云。第三唱未竟。亦应作六突吉罗悔过。第三羯磨竟。若舍若不舍。波逸提。又僧祇三十六。尼违谏结云。一切越毗尼。一切偷兰遮。成二十重罪。名波罗夷。又此文直言作者夷。不言作者得夷及兰。又不见说忏根本已。后令别除方便罪文。以此证知。定览成果。尔者准依俱舍等文。加行根本后起三业。感报各殊。如何览加行。以成根本。又婆沙三十五云。谓染净法。皆加行时势用增上。非究竟时。解若望违理。业体各别。不可览此以成于彼。然论违教结业异彼。故览加行以成根本。又若加行不览成者。是则犯夷。不入恶道。以论根本业。不入恶道。来生人中。感等流果。但知违理违教。一向相反。如律男想断女命夷。俱舍不成根本。以此校量。故知全异。

  次解不成方便。文言成者夷。不成者兰。又云。方便欲取而不取偷兰。然此不成方便。有其七种。谓?缘。境强。缘差。境差。想心。疑心。善心息。释此七种。三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分别。

  初门言?缘者。造境成犯。本由比丘病舍等生。事不究竟。然?缘非偷兰。兰由?缘而生。故曰?缘。释余准此。言境强者。本心造境。希望事成。今以境强煞不谐遂。言缘差者。造境成犯。本由具缘。缘或[虚*予]违。事不究竟。言境差者。克欲害怨。异境未替。迷非谓是。谬畅本思。言想疑者。念怨之造。犯藉了心。迷谓想疑。不成究竟。言善心息者。怀毒造境。希望事成。今起善心。恶息非重。

  次出体者。谓随?等。显事决了。即是体性。言?缘者。若遇病舍。即非比丘。不成戒本犯戒之人。故多论第三云。若二人相刺一时死。无犯戒罪。以受戒誓。毕一形故。又五分。比丘自煞偷兰。设是比丘。须除狂等。十诵第六十云。比丘以煞心打人。是人未死须。比丘若狂若反戒。得偷兰遮。次境强者。谓本期境。不可毁坏。或入甚深禅定。或能反害于我。如出佛身血。伏害打力子等。次缘差者。如欲作事。或逢异人。恐有发觉。不成煞等。或可弓刀断折。事不遂心。乖本要期。是缘差也。次境差者。如境想中非人人想。非人疑是。解此境差。三门分别。第一叙旧。第二辩非。第三显是。

  初叙旧三门。一定境差多少。二本期定境方便。三定异境有无。初门定多少者。然含四境。一人境。二非人境。三畜生。四非情杌木。此之四境。俱有差义。先约人趣。谓以?缘境强缘差心息。各对不疑疑说。即成其八。断命不疑疑后二。即成五对十句。二趣各尔。杌应有八。谓除二强。四境通论总成三十八。此三十八皆能差张故。故曰境差。定义既竟。次解相别。先辩人中五对十句。上五者。一异境不强而煞。二异境?缘。三异境境强。四异境缘差。五异境善心息。此非人人想离为五。下五者。六异境疑善心息。七异境疑缘差。八异境疑强。九受境疑?缘。十异境疑不强而煞。此非人疑离为五。故成此十受境。初十非。此方便摄中。八方便收。本境十句。并境差摄。第一句欲煞张。王来替处。缘于王人恒作张想。煞王命断得夷。由异境差故。煞张心息。故曰境差方便。问但作张心。无害王意。何以得重。答张王非煞缘。人是煞缘。当煞王时。虽无王心。而作人想。缘具故夷。问煞王得夷。为以张方便成。为别有方便耶。解有二种。一解。以取张方便成。类盗说者。不然。又解。人趣虽同。者有别故。宁得览彼成此。两境既别。起心亦异。故知害王别有方便。谓与王境。交对已来。虽无王心。而作人想。往煞王命。断时尚得损王究竟重夷。岂况王命未断。宁不别有方便。以成重罪。不类于盗同是一主。故用过五方便成五重罪。若别主同盗。自余九句。类说可知。次非人境五对十句。数法同上。但单?上五。非人境上。一向无罪。以无心当非人故。不同张王人趣是同。故下文言。男想煞女。佛言夷。双?下五。非人境有罪。以疑故。本境十句。还在第四第三。畜生十句。一同非人。第四杌木八句。异境无罪。非生数故。本境方便。亦第四收。

  第二定本境方便者。此本境上三十八兰悉第四中摄。即境想四五(二句是)。第三定异境有无轻重。第一犯不犯分别。二十有罪。二趣上五。杌境中八。是说无罪。以其二趣无心。杌非煞境。不同人中虽张王别。莫不是人。故前五有犯。第二犯中。究竟方便分别。人趣初十此是究竟。中八余十并是方便。第三方便中。重轻分别。人趣入重。谓是兰故。余十是轻。谓是吉故。二趣第十。此二吉重。余八则轻。所以可知。问二趣第十吉罗者。何以文言非人疑兰。答此望本期之境故兰。即上本坏三十八等是。此谓疑从二境结罪。第四方便相摄。人中初十。此二非方便收。余之十八以位言之。?缘境强缘差心息。位各有四。四四十六。四方便摄。二趣两疑。疑心以收。问三趣第十句俱疑。乃有究竟方便耶。答人中望本期故。说以为疑。煞缘具故。是以得夷。余二望本期犹豫故说疑。即以?心故但得是方便。是故人言自有疑不成。疑即人中第十是。

  次辩非者。问克心趣本境。如何结异罪异境。若结罪异境。即本境境差义不成。是漫非克故。又异境若结罪。本境非是克。今由立克心异境定无犯。许是克心异焉有罪。又若无简别心。可结异趣罪。无心简别异境。克定无?。本定境差。岂论异罪。又对异想疑。既立?等。本境亦然。何以不出。以本想疑之后。亦有?等生故。又缘非畜作本想疑。如何疑心结罪。想心不结。若以无心。当非畜上五。许无罪。今亦无心。当非畜下五。如何犯。若以疑心。缘二结者。是则非畜应是本期。若许非畜非是本期。如何缘异得起进趣。又本害张。王来替处。缘王即许别有方便。而言两境既别。起心亦异。今亦非畜替本张处。异作本想。与王不殊。如何不许心异结罪。若以张王同人结者。是则王外无别差?。以王非张即许别结。非畜亦然。何以无犯。又两境别起心异者。如何于一克中。有二进趣。进趣既二。定是漫心。又对异境。别起方便。何关本境境差之事。又十诵第二云。若比丘为人作坑。人死者夷。非畜死兰。若为非人作坑。非人死者兰。人畜死吉。若为畜生作坑。畜生死者提。人非死吉。若比丘不定为一事作。诸有来者。皆令堕死。人死者夷。非人死兰。畜生死提。都无死者偷兰吉罪。准此克心异皆无罪。

  次显是者。境差谓在进趣位中。被异差本。直据本境无处。齐曰境差。约心谬缘。合分为二。一者单?境。谓非人人想。二者双?境心。谓非人疑。又此单双二?各含四境。总成八句。亦不违文。或可心虽谬缘。心非境故。约境不同。随境为四。此境四者。谓天非人畜生杌木。旧以天同非人。隐而不说。若同非人即不立者。本煞非人。天来替处。以同非故应不成差。若许成差。如何不说。准依此理。故立天差。于此差位。谓除同趣。同趣齐犯。不得论差。如欲煞张。王来替处。为有缘人心故重。不以张王别故差。为此境想。但言非人作人想疑。不言王作张想疑。如淫约道。是道皆犯。不以趣别立有境差。煞等亦然。是人皆重。岂以张王不同。许有差义。又古旧诸师。共许张王非煞缘。既许此义。如何立差。即将张人方便。成王究竟。于张人边。无别有罪。为此文言。男想断女命夷。不言男边别有方便。盗诳亦尔。又如五及过五。俱重无差。亦将过五方便成五重罪。对此差别。应为四句。一境差非罪差。如王替张是。二罪差非境差。如想疑方便是。三亦境差亦罪差。如非畜等异境是。四俱不差。如人作人想是。尔者既立同趣无差。如教害张。所断王命。能教重不。答以非本期。能教不重。尔者此则成差。如何不立。解夫境差者。据心谬妄。缘异作本。名为境差。教人造业。不约心谬。但为能教无心。王死不犯。所作人想。故获重?。此为显示能教所教。有心无心。成重非重。不欲辩立境差之义。问下文欲盗他衣。错得己衣。佛言偷兰。岂非是差。解错得己衣。理实无罪。但为不得他衣。故结偷兰。又解。本立同趣无差。谓约张王等物。然己物无罪。义同无主。既是无主。得名为差。问异境替本境。缘异起想疑。想疑想疑既谬缘。于异有犯不。答于彼异境。无心欲害。心缘不具。并悉无?。所以然者。为克害怨。异境来替。异替本处。即是境差。不可对差之后。初心谬缘。于此谬缘心中。得结异罪。若此差位。结异罪者。何殊非畜之上。复辩二形等难。上来解释非是故情。直为旧义背理违文。既失旨归。触途成妨。事不获已。有期立破。次想差者。人非人想。一切转想者是。疑心者。对境生疑。为人非人。缘于两境。疑心煞者是。善心息者。先起心息恶心。进趣作事。今善心生。止事不作。即善心是能息。恶心是所息。能所合彰。故曰善心息。

  次诸门有十。第一望境对不。第二对不同异。第三克漫想别。第四错误有异。第五心息不息。第六作事不作。第七本异通不。第八对缘辩?。第九约戒通塞。第十诸部同异。

  初门若身对前境。诸自作业。傥遇缘不成。具七方便。或教人现前。亦同此说。若设坑倚发。身不对境。及诸教人不现前等。但五方便。谓无于疑。于疑二者。缘此谓彼。既不对境。故无想疑。是则想疑唯自对起。余五通对不。然约诸戒犯。通对不者。如煞盗等。通对不对。妄语作书置地。是设置方便。如淫漏失违谏等戒。并无不现及设方便。余可类知。

  次同异门。想疑二种。不对中无。不对既无。岂论同异。余五既通对不。须明同异。五中?缘境差。想同无别。境虽对不。?差一种。不以境有对不。遂令?差有异。余三对不大位是同。然于设置之中。有少差别。设置中强。要须得通越度。又如提婆达多。教人害佛。二人念害不前者。亦是不对中强缘差。必须火坑。得两善心。要废煞具方成。

  次克漫门。于前对不门中。各通克漫二心。是则两克七五不同。如其大漫对不俱四。言克七者。于人境中虽罪不差。望境有差。局张为法。故于对中克欲害张。望余人余趣作境差想疑。克对张境。多少既尔。余咸类然。广说无量。次约趣辩。即是克漫相对。谓克简余趣。漫通人境。以克简余。得作境差想疑。此境差等。狭于前位。人趣既尔。余咸类然。次对非情。准同前说。俱境差等。更狭于前。不对五中。宽狭准说。言二漫俱四者。谓无境差想疑。以心宽该。情无限局。随境优劣。皆是本期。假使临事平缘。非境差等。

  次错误门。凡言错设。皆是舛谬之心。随事总释。相则难分。以名克定。事则有异。谓若二境历然。无心害彼。事成有舛。名之为错。若其一境易脱。缘彼谓此。有心成犯。称之为误。既知错误差别。对七辩者。然七方便并无有错。对境成事。错犹无?。况方便位而得有错。或可错者。异虽无?。而于本境即是境差。是故错中说有境差。论其误者。谓境差想疑。比三心想迷谬。名之为误。境差一种。缘彼谓此。想疑二者。缘此谓彼。余四钱事了心。皆非误摄。亦可七中来成三位。想疑二种。误而非错。境差一种亦错亦误。余四方便非错非误。

  次心息不门。凡论心者有其二种。二者煞心。二缘人心。此七位三。?缘境差。二俱不息。以于进趣位中。病舍异起。是则进趣被拥。不成重果。岂不二心。俱不被息。境强缘差善心息三。但止煞心。人想不息。然遇强差二缘。须止煞心。若无止心。更求方便。犹是进趣。未成强差。其善心息必须止心。心若不止。还属犯门。想疑二种。二心俱息。转心当异境。本境无害心。然望本境。即是俱息。或可缘异欲害。俱息人心煞心。缘异有不。言息煞心。疑心犹豫不了人非。以心两缘。亦俱不息。

  次事作不门。七中位二。?缘想疑。义通作事。以?缘少。通缘想疑。?别二望。结方便时。未必待事成。余四望本期。一向事不成。境差望本虽不作事。然于异中。事通作不。若异作本想。一向得事成。若异作本疑。事有作不作。逼境制不得。是事即通作。远境容豫生。是事必须止。以对异疑。不起止心。即当是漫。岂关于克不对中五。一成四不成。异境义通。准同前说。问文言不成者兰。为当局准不作事。为通七俱不成。答今将不成之名。望七说者。即是名狭体宽。与七无异。但是望罪不成。非望于事。旧云唯摄不作事者。是义不然。

  次本异通不门。七中位三。想疑属本。境差唯异。余四方便义通本异。问?等不通异可异。不结罪。既许异境生。如何得无犯。解不以?等通异生故。即于异境。别更结罪。为拥进趣本由境差。对差之后方有?等。?等既起在于差位。故是差收。非?等摄。犹如?后得有境强缘差心息。然是?收。非强等摄。余皆类同。先想疑后。亦有?等。仍想疑收。非?等摄。境差亦尔。

  次对缘辩?门。然戒众多。不可具载。且寄煞戒。显相论之。煞戒成犯。总具八缘。所谓通三别五。今以能?七种。?彼成犯缘者。谓?缘?通缘。通缘三中。但?初三。所以不?第二缘者。以教一兴。终乎法灭。故第二缘不论有?。此一?通。余六?别。境差?于境。想疑?第二。境强缘差善心息三。同?煞心加行断命。既?煞心。加行便止。加行既止。断命事隔。故境强等。通?三缘。旧释煞心方便二缘不?。以若?心及方便。方便不起。则令无方便罪。今谓不然。别皆?尽。以此七种起在进趣位中。拥彼进趣。不成重果。若不?心及方便者。即应恒时是进趣位。既拥进趣。始成方便。明知此二亦须有?。又此二种不论?者。如何得有不成之罪。又若煞心不得?者。如何乃云强等余三。止煞心人想而不息。

  次通塞门。淫酒无想疑。设有亦究竟。以过失多。但五方便。受戒但四。疑得提?。谓心不犯。复无境差。亦可据有转处。闇中灯火不明。得立差义。谓心不犯者。谓是本迷。若其转想亦成犯限。如此解时则便具六。然诸戒中。犯对非情者。皆无境强。如畜长离衣掘坏等戒。若其逼令说净。不许离等。皆是缘差。何关强事。如古旧师共许杌木无强。类对非情。其义亦尔。余?等三。理通诸戒。问方便境想宽狭如何。答境想具因果故宽。方便但因故狭。亦可除淫酒戒。余戒下四因中方便则宽。境想便狭。以余因中。但三方便。

  次诸部同异门。僧祗。性恶谓从境制。辟无想疑。但五方便。故第五六。谓是黄门。而是女僧残。疑准亦然。若论遮戒。即从心降。谓心境相应重。不相应轻。则有想疑。具七方便。故第十四云。挽生草枯草想。得越毗尼罪。疑准亦然。五分。无疑不问遮性。疑皆究竟。以疑恒有缘本之心。故使从境。制其正罪。故第二云。女疑僧残。第六云。生草疑虫水疑皆提。想心不定。性戒即有。遮戒便无。故第二云。女男想黄门想。触兰。第八云。非时时想提。十诵。或七或五。若其先有方便进趣之心。并从境制。无有想疑。故第五十八云。人作非人想煞。及人中生疑皆夷。第三又云。女人所男想黄门想二根想。触僧残。又第十云。生中干想及疑皆提。若其先无方便进趣之心。不从境制。便有想疑。故第五十云。若不知有异想。误煞父母未受戒者。应受。已受者不应灭摈。疑亦同类。即是具七。

  次持犯义。八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次第。第三成就。第四渐顿。第五宽狭。第六通塞。第七持犯增微。第八结位总别。

  初门释名者。持犯相望。各有二种。且持中二者。一者止持。二者作持。言止持者。奉戒之徒。禁防身语。不造诸恶。目之为止。止而无违。顺本受体。令戒光洁。因之为持。持由止成。故曰止持。言作持者。奉顺圣教。作法作事。对事作法。称之为作。释持如前。持由作成。故曰作持。然犯亦二。一者作犯。二者止犯。言作犯者。不能守行。违教起非。广造诸恶。称之为作。作而有违。不顺受体。令戒毁坏。名之为犯。犯由作成。故曰作犯。言止犯者。不能准教。䇿进身语。习成行解。名之为止。释犯如前。犯由止成。故曰止犯。问所以持犯相对明者。释良以二犯。顺情恒造不善恶因。相仍不得解脱。今欲舍恶行善。令戒皎然。故崇二持。以希出离。由此义故。对犯明持。

  第二门次第者。问对犯明持。后先无定。何故须以持先犯后。答但由入法之人。有久有近。创入情殷。专精在先。久参事慢。悔犯居后。如说相云。一切不得犯淫盗等。即是先持。若作者非沙门等。即是后犯。又所以持中先止后作。犯内先作后止。解凡起行人。皆先离恶。若不作断一切恶心。是则离苦不能究竟。为欲离苦究竟。故先明止。恶既离已。次明修善。若不化修一切善心。是则得乐不能满足。为欲得乐满足。故次明作。然二化中先作后止者。对翻二持次第故尔。亦可作犯过粗。理宜先禁。止犯罪细。故次后明。欲使僧尼粗细俱离。离过趣修。克成道益。对犯翻持。粗细亦尔。此据持犯相望。以明先后。若取成持义边。竟无先后。

  第三门成就者。若约制教成就。唯在身语。谓离煞生淫盗摩触打搏突等。是身止持。如应来者来。收摄卧具。然灯火等。是身作持。如离妄语粗恶欲身。毁呰两舌。是语止持。如受衣钵。处分说净。作知净语。是语作持。身语二犯。翻说应知。意成身语。不须别明。尔者意成身语。无持犯者。如何止心不学。得止犯罪。答兼止身语。故说止犯。若但起心。不名止犯。问若真起心不说犯者。如何文言或念犯罪。或发心犯。及云汝以何心六犯中由身心等。偈云当审观其意。答此心助成身语。而非独意。独意之中。无有持犯。故实论云。但意不犯。又六犯中云。由身口不由心。若约进修三业明者。是则意中亦有持犯。或能修慈不起煞等。是身止持。翻为作犯。或能礼拜策进檀等。是身作持。翻为止犯。或能慎护不作妄等。是语止持。翻为作犯。或叹三宝。读诵经等。是语作持。翻为止犯。恒修正念不起三耶。是意止持。翻为作犯。能观不净对除离恶。是意作持。翻为止犯。

  第四门渐顿者。若对制教明渐顿者。止之四行。唯渐非顿。且如止煞对境修慈。不得更修余戒对治。作持随事次第渐成。不可一时顿修余行。二持既尔。两犯亦然。但可一时顿得诸戒。不可一时尽犯诸戒。由如是义。故俱是渐。若望端拱无恶来污。二百五十恒清净者。此之二持。即有顿义。然是端拱而非修行。二犯不先属己。即无此义。旧以端拱中有止持。判此为顿。故云二作唯渐非顿。二止通含渐顿。此不应理。不繁须破。然约进修。谓唯止犯。释此止犯。三门分别。一定犯名。二明分齐。三释渐顿。然定名者。止犯有两。一者不学。二者无知。言不学者。受戒结劝。文云。汝应学问诵经。既劝云汝应学问诵经。明知不学成犯。又云日三时入和上等房。请经问义。又制五岁比丘诵戒羯磨使利。不者如法治。又应当学名。理该余犯。言无知者。文云不一心两耳听法。以无知故。又云可呵痴故。又云汝是贼汝痴无所知。此犹约戒别明。下有愚痴五犯五种制。五犯聚亦如是。古师不能究斯文义。遂释云无知义解。不见文证者。其疏略也。

  次分齐者。论其学问。理通一切。该于始终。及以愚智。望诸教行。恒须修学。但作止心即结。不学。其无知者。结约愚智位别。若智慧比丘五岁方结。以满五岁。是其知位。不须依止。堪为轨范。五岁翻前。故不结也。若止学心。虽未满五。计其道理亦结无知。其愚痴比丘。尽形依止。假缘不了。不结无知。此谓学而未知。圣不制犯。若止不学。亦结无知。此无知罪。忏得除灭。纵使不了相续。圣不制犯。犯不相续。故可悔除。

  次渐顿者。旧云不学止犯。义含渐顿。无知止犯。唯渐非顿。不学顿者。本受要期誓修诸善。还得尔所戒善。以防不学。今若息心总止不学。违本要期。宁不随境。顿犯一切不学之罪。言渐犯者。起心偏学。望不学者犯。岂非是渐。故使不学义含渐顿。问元受令学。不学成犯。受言得果不得应犯。答学据自分。不学故犯。得果力分未堪。是故非犯。无知渐者。要是对境缘别不了。方结无知。然一心中不可备缘。咸使不了。今随不了。以结无知。明知渐犯。今解渐顿。其位大同。论其结罪。即不同旧。然不学约心。无知从境。若缘三藏教门。总止不学。其不学罪。亦总结一。若缘教门随别起心。其不学罪亦随止结。不同古旧诸师。于一一境缘不了处亦结不学。然不学罪非缘境生。如何一一境中。皆结不学之罪。又此止心。非缘普境。缘既不能普周。如何悬犯诸罪。惰人不学。行是处中。岂同根本律仪。遍缘而发。又复后缘境时无心止学。既无止心。如何结罪。但可获以无知。不得论其不学。故上文云。若犯罪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罪。以此故知。缘不了处。但结无知。不结不学。不学无知。位既不同。如何至后无知缘中。方始结前不学之罪。又解。由前不学。后结无知。无知本由不学而生。故无知外。无不学罪。如遇宿触等缘。未食无过。后食成犯。无别宿触等罪。以此类之。无知亦尔。但可直结无知。不得更论不学。又解。此不学无知。体同名异。由不学故即无知。由无知故即不学。体既不殊。犯宁有异。是故今解合为一?。虽有此义。且依前明。

  第五门宽狭者。若对制教明者。以止持宽。作持狭。止通五犯。以之为宽。作局下四。故所以狭。又就下四。设有作中不遍诸戒。而亦是狭。于第二犯。但在二房。余之十一。一向是止。亦可望其止法止事。是则止持通。于十三。作局初房中半有主房。令余犯多少。准此应知。若尼作持。虽通初犯。第四聚中即无作义。又就有作之中。亦是其狭。以初唯一。第二有两。余犯例然。可以思准。唯不摄耳听戒。及尼受等十八戒。专作不通止。以外诸戒咸悉是止。对事二持。既止宽作狭。两犯翻持。义亦作宽止狭。问所以制教称为对事。解以直止法。不说为犯。要假作房畜长等。是以称为对事。若对进修辩者。作持即宽。通三藏故。止犯翻作持。故亦是宽。进修无止持。是故止持狭。作犯翻止持。故亦是狭。

  第六门通塞者。于一行中。有余三行。说之为通。无则称塞。释此通塞。可为四门。一一心成行门。二通望止作门。三自业相成门。四教人通不门。此之四门。局约制教以说。以进修中。唯是作持止犯。既知是塞。不须通在余门。若通一一门说。义成繁杂。又与制教事监故须除去。初门一心四行俱塞。以持望犯。善恶相违。持犯当分各有止作。此望一切单持犯戒。如离煞等即无作义。如摄耳听等。复无止义。二犯翻持。反说亦尔。故约一心。四并不通。问如止煞等。必修慈等。若欲禅诵。先舍怠?。此则止中有作。作中有止。如何乃称四行俱塞。答此之止作更相有者。但约对除义说。不就克成行论。止中有作。举作成止。即作是对除离。作是果行离。作中有止。举止成作。即止是对除离。作是果行离。举宗往摄。止作恒殊。故克成行。四俱是塞。

  次通望止作门。若其一业通望两境。是则二持自通两犯亦尔。此约一切双持犯成。且二持通者。如处分说净。称之为作。以作法故。造房畜长无罪。反却作犯。可非止持。此则体一名别。二犯翻持。反说亦尔。望不处分。称之为止。身业造房。即是其作。此亦体一名别。岂非止中有作。作中有止。

  次约自业前后相成者。于一行中。即有余三。且如前煞未成谓成。修离染行。修此行时。前煞方就。即是作犯。与止持心俱。或畜长覆藏。事经明相。即是止犯。与止持心俱。或受日出界九月离衣。即是作持与止持心俱。既于止中。有余三行。余三互通。义准应尔。如古旧解云。如煞烧埋等。是作犯通。如畜长衣钵离衣等。名止犯通二。持通者。如德衣月五利无罪。而于两犯心中得有作止。二持离衣九月及杖囊等。岂非并通次教人门。如教人煞盗。为己造。房遣人为。己持欲至僧先安煞具。拟欲害生后。起善心遣人废具。作此四事。却入止心。正在止心。四俱成就。前煞盗事。成即是作。犯造房止。犯说欲作持废具止持。然于止心既成。此四入余三心。其类亦尔。

  第七门增微者。先明二持。若望有心护戒。顺教无违。俱名持戒。不分上下。但以人行。心殊非无差别。释此差别。可为三门。一者约人。二者约行。三者约心。言约人者。具戒满足。持行为增。不具?减。说之为微。又就具中。圣凡位别。于圣位中。学无学异。但无学人。持行坚固。胜余学人。说为增也。诸有学人。行未究竟。虽护律仪。以为微也。于圣学中。三果差别。持行不同。增微亦异。然凡诸位。持行亦然。差别增微。准义应释。

  次对行者。若约五犯。轻重相形。止离重过。故何以增作离细罪。故所以微又。可止防粗过易成。故微作离细罪难成。故增斯以止持局。在初犯作通下四。故作此说。若约下四止持义边。是则止作。增微不殊。又尼作持。通于初犯。望尼止作。亦无优劣。

  次约心者。元受之心。既有九品。明持戒心。亦复如是。如本专精。皎然无缺。宁碎身首。不犯诸戒。及为怨逼。能禁心等。如此止持。岂非上品。或有防护。虽不犯非。但惧恶名。事不获已。内实无有清净之心。为病开等。说为微也。余戒类然。咸有上下。作持阶降。准此应知。又依俱舍十八。戒有四种。一怖畏戒。谓怖不活恶。名治罚。恶趣畏故。受护尸罗。二希望戒。谓贪诸有胜位多财。恭敬称誉。受持净戒。三顺觉支戒。谓求解脱。及正见等。四清净戒。谓无漏戒。彼能永离业惑垢故。又实论第一云。戒品清净者。佛弟子众持戒无暇。乃至小罪深坏畏惧。又佛弟子不为福报。生天人等。亦不怖畏。堕地狱等。而勤持戒。但乐善法。故名清净。

  次明二犯。若望有心成犯。于教[虚*予]违。俱名破戒。不分上下。约人行心。殊非无差别。释此差别。还可为三。第一约人。第二约行。第三约心。言约人者。具戒犯增。以有夷等。沙弥即微以唯吉。故又就具中无学误犯。以之为轻。凡夫及学人故。犯说之为重。故下文云。若凡夫人学人。故犯戒无著人不。故犯。戒又就。故中圣轻凡重。又圣学人望。欲界。惑断具差别轻重。应知然凡诸位罪。又重轻阶降。不同准义。可解问学人。故犯戒有恶道报不。答曰无也以犯戒后。寻生悔心抑伏恶业。不受苦报。设有余残。应可受者。寄在圣身。人天中受。且如忍位之中。尚得三恶。非择灭况。复圣人得有恶道。

  次约行者。轻重相形。反前持说。谓作犯过粗。以之为增止犯罪。细说之为微亦可此望。初犯若约下四。还则止作增微。不殊又不对。尼明义亦应尔。然通止作犯有。故者以之为重。若不故犯。说以为轻重。非故者。不作故违圣教之心。非不高下。着衣等。犯而是轻。故上文云。以不故作。故犯突吉罗。无非威仪。若故作者。复有非威仪罪。又就故中通诸犯。内违性即重犯遮。即轻又遮。性中通成。不成成者。即重不成者。轻又就成中。感报优劣。增微不等。可为四句。一犯重报轻谓。二房媒嫁律禁情过数故。成重体非尤害。感报即轻。二犯轻报重谓有比丘。嗔心打骂。罗汉及佛。律就上忆稀。故犯提体。是尤害感报即重。此之二句。以理言之。结戒法异。轻制重名。重制轻名。得罪福异。因果相当。三俱重如。初四夷无根谤等四俱。轻如畜长足等。此之二句。结戒法不异得罪法。得罪法不异结戒法。

  次约心者持戒之心。既有九品。犯戒之意。宁容一准。或有犯戒。因心增上。苦恼有情。以为庆快。如斯犯者。岂非上品。或有犯戒。愧心殷重。事不获已。为他逼犯。如此等。违判为微也。然优婆塞经。第七因定五逆轻重。次云有物重意轻。有物轻意重。有物重意重。有物轻意轻。言物重意轻者。如无恶心。煞于父母。物轻意重者。如以恶心。煞于畜生。物重意重者。以极恶心。煞所生母。物轻意轻者。如以轻心煞于畜生。如是恶业。有方便重根本成。已轻有根本重方便成。已轻有成。已重方便根本。轻有方便根本重成。已轻有方便成。已重根本轻有根本成。已重方便轻。有方便根本成。已重有方便根本成。已轻物是一种。以心力故得轻重。果此八句中。勒成四位。初之三。句。二轻一重。第二三句二重一轻。第三一句。三时俱重。第四一句三时俱轻。次以有心无心。准小妄久相对明者。亦可为八。且约初犯四。夷以说初三时俱有。心诸方便根本成已。四皆犯重。第二以二时有心。一时无心作三句。初前二有心成已无。心亦四俱重。次根本无心。余二有心初戒重余。三兰次方便无心。余二有心。四俱成重。第三一时有心二时无心。作三句第一句。初戒重余三轻。第二句四俱犯重。第三句初重余轻。第四三时无心。为一句此之一句。四俱不犯。

  第八门结位者。于中有两。第一总定。第二别明。总定有三。第一述正。第二序异。第三辩非。言述正者。教从事分。虽无定限要而言之。莫过制听言制教者。要作不作。作者制修。止使获罪。如受说所应作事不作者。制离作则结誉如淫盗等。不应作事言听教者。若作不作此之作不圣。俱顺可如房长等。所应开事。此之制听。听摄教斯尽。便是大期遮。开恒以轨。又此制听且就开遮义。立若从所诠之事。应名止作。二教虽有斯理且依前明。又此听言。且对制立以约所开。作不俱顺若据有结罪。还是其制。故制戒宗。制教所摄。虽有斯理。亦依前明。又此制听两教各诠。止作二事制教作持。如受说等。止持如盗煞等。违禁起非翻为二犯。即当诸师制。教中事通学不学。听教作持。如房衣等。体量等如许顺教。作止持谓是非法体等。与道相违。制不听作。问此不得作。与制止同。即应制收如何听摄。答望不得作理虽可然。为与所开体同。故在听收非制违。禁同前翻。为二犯。即当诸师听教中事。唯是可学。然佛施设。诸教及事。咸是所学。要学方知。若不䇿修。缘而不了。随不了处。结以无知。又所缘处。但结无知无不学?。已如前辨。

  次序异者。古意解云。止持约两教者。一局取不可学。如人非人相等。是上制教中要不作者是(此不作者如淫触等)二听门谓唯可学。即上听中。若作不作。谓房衣尺量等(别定中指过量境想)。作持对两教者。谓制中可学事。如受说安恣受持衣钵等。听中结净德衣。诸长离衣等。复有古师立制教事。二种云。一不可学事。如人作非人相等是。二者可学如衣钵体量等。是因有问云何。故非衣钵量事。名为可学。答此事一者。可以缘教生解识衣钵。如非二者。事中可以造修。故言可学。

  次辨非者。初师立不可学事。为据何义。为以人非人相等述。故不可学。为以淫触等事。不可作。故不可学。若尔何失二俱有过。云何若以述。为不可学。是则处分等。想亦然。如何处分等。想名为可学。若以淫触等。事不可作。为不可学。是则过量亦然。如何过量。是可学事。次立人非人想等。为不可学者。即不应云。制教中事。通学不学。次问答中。云可以造修。故言可学者。即此非衣钵量。如何造修。又云可以缘教生。解识衣钵。如非者淫等。亦然何以不名可学。又所证作止。摄事斯尽。有何不周离此二外。更立可学不可学事。若既宗学不学。即须直依此明如何。复就作止。分位解释。又可学。不可学事。还是作止二持。此作止持。俱是所学。既俱所学。不学并犯。如何缘止。不了不结。不学无知。缘作不了便结。不学无知。故知斯义拥。而未通进修学人。应所思审。又过量境想。便与煞等。不殊既与煞同。如何偏结。又如止中淫等。缘知重轻及境是。不自非进修。无由得了。既假进修方知。如何言是不可学事。又若淫等是不可学。如何律言舍学事。又俱舍等久不应言。若犯学处非苾刍等。

  次别亦作三门。第一序昔所说。第二昔意相违。第三申今正述。初门。昔解位例有二。止持作犯。对二以明作持止犯。唯对可学。以辨先对。止持中明。有无轻重作两个九句。初可学作九句者。上品一句。中下各四上品者识事识犯是。中品四者。多用二识作头初识。事疑罪二。识事不不识罪。三识罪疑事。四识罪不识事是。下品四者。多用二不识。作头初不识。事疑罪。二不识事不识罪。三疑事罪。四疑事不识罪是。上品一句事罪俱识。无不学罪。中品四句。由不学故。于事于罪。有疑不识等生。故制四个不学。下品四句。八不学罪。若对无知罪中。下二品上各加。倍说可知。问此中。有二十四吉罗。云何称为止持。答以不犯根本。故名止持。但以上品俱识清净。无犯故称为上品止持。中品有八罪。不如上。故称为中品。止持下品有十六吉罗。不如上中。故称为下品止持。次对不可学明止持。九句者有二例。谓罪事。事有三种。一识事。二疑事。三不识事。罪三同前也。九句者。先以罪中三对。识事作三句。一识事识罪。二识事疑罪。三识事不识罪。次以罪三对。疑事作三句。次以罪三。对不识事。作三句此。下二三句。准前数可知。此三三句中。各下二句。句别有不学无知二罪。合有十二吉罪。此亦望不犯根本。故称为止持。但以事是不可学。故虽疑不识。圣不制罪。罪是可学。故若疑不识。悉法制罪。次对可学事。明作犯九句者。如初九说后对不可学事。明九句者。如后九句。说但以犯根本罪。故犹于可学。若疑不识法。结罪如上唯除不可学事。虽疑不识。一向不犯可知。次辨作持九句者。若从对事对法。以辨实亦应作。两个九句。但明差别。阶降不异。故合一九句。此唯对可学。以明如止持中对可学。明九句即是唯此中。顺圣教作前事为异。次论止犯。或九或八。九句者。对可学事上品四句。多用二不识。作头有四。僧残十六个吉罗。可知中品四句。多用二识作头有四。僧残八个吉罗。易知下品。唯一句谓识事识犯。而不乞处分作房者。是可知此以多罗为上品。故言八者对教行。不学明止犯如。次亦前九句。除下品一句。前八句是广说。可知。此总通为亦九一八句。

  次相违者。然此昔义辨非如前。旧人序已将非应理。次即辨非后。便显是此二相。求僻不能述破。但知昔义事罪识等。普约进修。非开制教破者。不究斯旨。谓依境想久立遂约境。于广辨其非此为不了。他宗立意。破不相当。虚名显是。据斯一节。自道三师所立中。繁杂矛盾。又立进修止犯名有二云。一者不学下久。遣诵羯磨。各言不诵因制五夏。诵戒羯磨。若不如法治。二者无知。故下久云。先诵今者悉忘制言如法治立。既引此结。亦合然如何弃。所引久别。约境想人法然。此境想人法缘心。谬妄并不由学。岂合招傥。但以法意义。[虚*予]于正教。遂发学之者。滞理忘思。寻之者迷文守句。余今为鉴前失。欲徴复非。故更察义详文。定教释事。

  次述正者。然教及事。各别不同。一一行门。足自显了。显了即制持犯之行。义理既然。何须句定。以句来定。良谓不然又解若必要须定。为句者如前。宗义诸教及事咸是。所学并进修者。斯则通望进修。总为一九。此之九句。如昔止持。对可学事为九者。是又解欲令教事。差别显然。为句数者。但为二九。初九对二。教中止持。作犯合明。此不望法。佛法假作。成持止便犯故。此止持作犯有三。一制教止持。二听教止持。三复于听中。取别体止持。此之三位。同是止持作犯。又以同缘。一事生心故不分。二合为一九。所言九者。上品一句中下各四上品。一者谓识事识罪。中品四者。谓以二识作头。初有二句。事上识罪。上疑不识。次有二句。罪上识事。上疑不识。下品四者。谓以不识。及疑更互。为头初有二句。事上不识。罪上疑不识。次有二句。事上疑罪。上疑不识。此以上品。事罪但识。不结无知。次品四无知。下品八无知。次九对二散中。作持止犯。事法合明。此作持止。犯位亦有三。一制教作持。二听教作持。三复于听中摄。同体止持。以此止持。作持摄故。三同是作持止犯。又亦缘事不殊。宁分为二。九数如前。不繁再述。进修八句中是作持止犯。亦总摄说。不须别明。或可要须。别为八者。谓对进修教行。作其八句。此之八句。翻前品数。谓上品四句。八无知。次品四句。四无知。此以犯门。故论约罪。多为上品。小为次品。旧人更加作持一句。谓识法识犯。足成九者。不然位举止犯。宁加作持。又此作持。又此作持识法。识于犯诸句中。以合有说。作斯二九一八。义何不周。须更离分。以成多九。又作句法。皆不须以缘事。三心历罪三作。但以事罪更互作之。所以尔者。以境相缘事心。及人法缘罪。心。此全不关不学无知事。斯则教事头能无劳重览。犯持有据岂是假再思。上来总释义说。

  次随别释。先解初文。初文复二。一总。二别。总中十门。分别。第一起由三毒。第二身语成犯。第三自作教人。第四犯境宽狭。第五克漫不同。第六错误有异。第七谏不谏别。第八持犯方轨。第九二部同异。第十下众任运。

  初门起由三毒者。前之四戒如比丘中说。后四戒者。摩触八事。爱染同淫。故三起贪成覆随。二戒类同大妄。起由三事。成亦通三。斯等辩相随事可解。

  次身语门。位分为三。淫盗煞触局身。妄诸覆随唯语。虽同延之语。语有别相。如妄发言。成业覆藏。语止结身随举自止。语业藉他语表八事。一戒身语合犯。

  次自作教人门。亦为三位。初一下四此之五戒。自作成重教人但轻。次煞盗二戒。自作教他彼此俱犯。次妄语一戒。自作五重教人不定。如前已明。

  次犯境者。初戒境通四趣。余七犯局人成。又就人中。淫触八事局界覆藏。唯女余之四戒。义通男女。随举力异。准文可知。又就女男之中。道俗分别七八局道。余通道俗。又就道中具非具者。亦七八唯具。余六通二。

  次克漫者前之四戒。同比丘说。谓若同趣一切皆犯若约异趣即除淫戒。余之三戒大漫随犯。克各相应。差互轻罪。后之四戒局唯是克。以取染心。知人识罪。违谏拒僧。缦岂得犯。又解触八。亦有漫义。以同男子。并有染心。

  次错误者。前四位三同比丘说。若论后四。并须了心。错误谬妄。并不成犯。又解触八。容有误犯之义。以俱男子并有染心。七八不然。故唯了犯。

  次谏不者。前七条然。无有倚傍。作则是违。不须设谏第八一戒倚傍有滥。故须误谏。开示是非。此设谏者。是违僧制。除不谏者。是违佛制。

  次持犯者。覆藏一戒具二持犯。言二犯者。见他重罪。止不发覆。名为止犯。明相出持。罪成究竟。名为作犯。此是体一。名别言二持者见罪。发覆名为作持。以作法故。明相出时无其作犯。翻却作犯。岂非止持。此亦体同名别。若论别体持者。守戒自清。一向不覆。是名止持。若见有罪。作法发露。是名作持。余之七戒并是止持作犯。

  次同异者。初之四戒僧尼同犯。而此四中下。三无异淫之一。戒境界翔。例又复犯境。亦有宽狭。尼唯局男僧通。二作又尼。唯局他境僧通自他。后之四。戒尼为深防并得夷罪。僧犯不然。故分二位。前三轻重。后一有无摩触差别。有四不同。八事之中。僧犯三罪。捉手得残语期容有粗语。僧残捉衣获兰。余容小罪覆藏者。尼重僧轻。随举尼有僧无。所以可解。

  次任运者。初一下四。无有教人。得同犯义。故无任运余之三戒。教人为已有同犯义。故有任运。

  次随别释。先明初戒 总申制等。如前文中分二。第一漏生坏略相亦如前。第二告言下制广补略。文中有三。第一举宗标制。第二集十句。下制利功德。第三欲说戒下正明立戒。前二如上。第三文二。初明戒本说之仪则。次若比丘尼下广释其相。然前戒本但有五句。一显犯人。二作淫等者正显淫事。三乃至共畜生者。出犯境界。四结。五摈。问所兰无共同等四句。旧解云。祇五二律悉具足有。同于大僧。此律文略。十律尼戒本同者。文不别列。故知亦有共同等四也。其比丘舍戒为成去时。无障故尔。尼中舍者。恐在俗中污犯故尔。如十律说无重出家。故彼文第四十。尔时诸妇女。为舅姑所苦恼。故出家作尼。尔时为和上阇梨。共活尼所苦恼。故还作白衣居士讥嫌白佛。佛言。若比丘尼一反戒。不复听出家受具。又第五十问颇有比丘尼。舍戒更与受戒不犯耶。佛言。有若比丘尼舍戒。已转根作男子。与受戒不犯。伽论亦尔。今解此共同等文。局比丘者。以尼无缘戒本不列。如比丘四戒之中。淫有䟦阇为缘。牒入戒本。余三无缘本中非有。僧既尚然。尼岂须责。又解计此共等。理通尼有。但以共等。本因䟦阇厌道不舍行。非有此四句。今尼为无。舍戒。故此文无。又解。此䟦阇缘起在唱二部。持后为此局。僧尼戒非有。次下广释。科同于上。就尼犯中。文分为二。初至如上成犯之相。二若比丘尼下轻重相。前文复二。初解戒本五句。文相可解。二有二处下重明戒本。二三两句。于中文二。初列犯家境界。第二比丘尼有淫心下对境成犯。前文复二。初总举三趣。二复有下举趣各三。各三合九。此之九者。是犯重境。次对境成犯。文中有三。第一自心起犯有四。百三十二句。第二若比丘尼下怨逼己境。作二百一十六句。前文有二。一对觉境。二对不觉。觉境通计。总有其九。先约人男。于己三处。各加隔等四句。即成十二。一境。既尔。下八亦然是故通明。合一百八句。次不觉境。有三谓睡眠新死少分坏。一一皆有一百八句。通前觉境。合成四百三十二句。次怨逼亦二。先造觉境。觉境还九。先约人男。于己三处。各有乐等。六句文中。阙少计。理合具此。则三六成十八句。一一复加隔等四句。是则合成七十二句。一境既尔。下八亦然。是则合成六百四十八句。次不觉境。境还有三。一一同前。有尔许句。通前觉境。总成二千五百九十二句。次逼己境文中。但云为贼所捉。于三处行淫。且约人三不须余境人。三逼己三处为九。于上加乐等六。又加隔等四。故成二百一十六句。次轻重文二。一自作。二教他教他三别可知。问所以覆藏犯夷。教他兰罪。答制有深防限分。故有轻重。余相可解。次三同戒。五分一一举问佛。皆遣作二部僧持。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五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五末

  次摩触戒 女姓爱多。不能自制。身受摩触。必为重事。又以人轻易陵。义难自固。恐坏梵行。故须重遮。次其缘有十。一人男。二人男想。三二俱无衣。四作无衣想。五前境有染。六知前有染。七自有染心。八兴方便九掖已上膝已上。腕已后身分。甄去轻境。染微不重或尼以轻。触男重境。或男以轻。触尼重境。皆成夷罪。不必二俱重境。十觉触便犯。次下释文犯相等可知。戒本八句。一人。二明尼有染心。三所触境亦有染心。四从掖下出身分齐。五若提下明其摩业。六是比丘尼下违教结罪。七不共住摈治。八是身相触者制名。对僧摩触。有四不同。一比丘触女。不惧陵逼。不问前女死活俱犯。尼取陵逼。简死取治。二比丘触女。不惧陵逼。无问大小。触着便犯。尼触不然。要大非小。三比丘触女。俱须自染。尼惧陵逼。亦假前染。四比丘触女不问境之重轻。是以文言。若捉手若捉发。尼惧陵逼要须重境。若是轻境。落八事中。次明辩相。略不释七八二句。余者具解。下三戒类然。问定身分齐。捉掖已下夷。明知已上即兰。何故八事中捉手乃至腕兰。解前就身中明分齐。故须掖下膝上。捉手据枝分齐。是以腕前兰腕后夷。五分十一云。发际已下膝已上肘已后。其文显矣。释摩业中。先列章。次解释。男子下解结罪句。于中文三。初二俱无衣夷。二若男作男想下。互则情微。得偷兰罪。三男作男想下俱则转微。但获吉罗。其间是非废五多少。一同比丘。准前可解。次轻重文五。一约当起。二明异趣。三若与女人下形报以辩。四若男子下境心有无。五境想五句。

  次八事成重戒 前戒得其重境。生染不轻。深防中制。一触成重。此戒虽亦染心所为。但以境轻。生患不重。要假八事资过尤甚。染情转深。故得夷罪。别缘具十。一人男子。二男子想。三前境有染。四知前有染。五自有染心。六犯前七事未忏。七作至第八便犯。或一男犯八。或八男犯八。或一时犯八。或八年犯八。但使满八。皆览成夷。若八度捉手。虽犯八兰。以事一故。不犯夷罪。戒本七句。一人。二内有染心。三犯境亦染。四正作八事。五结。六摈。七制名。释中可解。然解结罪中有三。一当趣。观此文时。夷罪并览兰成。以来成果。假七未忏。及得夷讫。不言更悔。二异趣。三形报。不犯中八事别开。问下文入屏处犯提。何以此开不犯。若下无所为讥嫌故提。此为福缘。故开不犯。

  次覆比丘尼重罪戒 制意同比丘。但为知他犯重。故相容隐。合犯滋剧。自坏污僧。深防中制。故与夷罪别缘具六。一是大尼。除下二众。二犯重罪。除去残等。三知犯重。除去不知。四作覆藏心。除入护心不犯。故开文云。若说有命难梵行难不犯。五不发露。甄去作结。若发露者。要对未知者作。若彼已知。俱有情过。如有犯者。不合对忏。凡发露者。须得犯人名字。及罪名种。若不尔者。不成发露。既发露不成。亦不成覆。若受发露者。不须更发露。便有无穷之过。如尼违谏。大众咸知。若作隐心。并成覆藏。若无隐心。覆不成覆。若彼犯人已发露竟。余覆不成。以无本故。六明相出犯。满戒七句。一人。二知他犯重。三不发露。不自发露者。不对一人。不语众人者。谓二三人。不自大众者。谓不向僧发露。四若于异时下自言引䨱。五结。六摈。七制名。释中初句可知。知者下解第二句。僧者下解第三句。然僧名是不满戒本中文。大众者是解满足戒本中文。休道者下解第四句。此中五句。平牒前二戒本解释。寻之可知。彼比丘尼下解结罪句。文中有三。一覆他罪。他罪有重轻。故文阶二。二自覆。僧尼自覆罪有。重轻者。为深防限分不同。故所以尔。三余众。略无境想。

  次随须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 制意有二。一不听随顺者。比丘见坏。不堪在道。大僧作法举弃众外。僧既举已。尼须绝敬。而辄随顺。恼众不轻。又若许随。长。彼邪见。永不改?忏悔从善。此则自坏损他。制之不许。二须谏意者。此比丘尼倚傍亲教。是以文言。此是我兄。今不供养。更待何时。又以佛遣恭敬大僧。有斯滥相。须僧设谏。谏言佛开亲及许敬者。谓是正见清净比丘。有法益尼。故须虔奉。而此比丘耶心成就。虽复是亲。不堪恭敬。今僧令彼识是知非。故须设谏开晓如此。问僧尼平随。何以乃有谏不谏别。答为约倚傍有无。故有谏不别。又问何以尼随二众。罪有提吉。答尼是问类。结罪同僧。第三得捉。前二犯吉。比丘与尼非是同类。故随三举并得吉罗。三结罪意如前。别缘具六。一是被举比丘。二知是被举僧未为解。三随顺。四尼僧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文相如前。戒本八句。一谏所为人。二谏所为事。此中准广释。文有五句。一僧举如法。二不顺从。三不忏悔。四僧未为解。五而顺从者。正是随顺谏所为事。三屏谏。四拒谏。五僧谏。六违僧结罪。七不共住。八制名。释相可解。

  ●次明十七僧残。

  先总料简。七门分别。一身语。二自作教人。三遮性。四持犯。五谏不谏别。六二部同异。七下众任运。

  初门身语位三。一独受二戒。唯身业。犯。二者九戒。一向语业。于中劝受一戒。语作结违。八谏要藉语止成犯。三有六戒。通该二业。于中位四。度贼一戒。自身假他语犯。谓秉法竟。和上始残。次解举一戒。若秉法者其唯语犯。自余众僧同度贼女。次二谤戒。语正身兼。次言媒二戒。身语正犯。

  次自作教人。位约为四。劝受一戒唯教人业。次二谤戒彼此同犯。次言媒二戒自作正犯。教人有同不同。次余十二。日重教轻。

  次遮性者。唯媒是遮。余并是性。

  次持犯者。度贼女解举。具二持犯。谓不皇臣是止犯。度与受戒是作犯。体一名别。度若白王大臣是作持。与受戒时。无其作犯。翻却作犯。岂非止持此亦体一名别。论其别体二持者。一向不度是止持。度即白王大臣是作持。解举类知。余十五戒。唯止持作犯。亦可此之二戒。据别体边。是则作犯止持。通十七戒。

  次谏不者。前九无滥。下八有滥。为此故有谏不谏别。此之设谏。即是违僧制罪。余不谏者。是违佛制。

  次同异者。于中同犯有七。谓媒嫁二谤。前四违谏。然前三戒一切皆等。四违谏戒。能秉人异。谓各自违当众谏故。自余十戒并是有无不同。或可轻重不同。如自习近住戒云。比丘随所犯。谓犯覆罪。自余九戒比丘并吉。良以为之义稀。又复讥过不重故尔。

  次任运者。即上教人五中。除劝受一。余之四戒。得有教人为己作义。故有任运。劝受一戒。唯约自作。言了成罪。故无任运。

  次随文解。九初犯中。前三同戒略出戒本。后六不同。一一别释。

  言人戒 所以制者。一以出家之人。恒须济物。今辄告他。深违道法。二以女性闇讷。不闲进不。外涉言人。丑累佛法。别缘具四。一诣断事官所。二言白衣居士。三指陈曲直。四处断决了。戒本文三。随开中五。一为他言佛开对事。二时彼尼下妄陈其事。三诸断事官下断人错判。四尔时诸比丘下圣决是非。前施与尼。事已决定。后取前施定属之物。转更与人。即是非施。五尔时下王奉佛制。治断事官。以女闇讷。败损如此。满戒五句。一人。二诣官言。三居士下所言境界。四若尽下出言时节。五是比丘尼下结罪。以女少智。须别条示。故言犯初法应舍。释中前三别解。后二合明。五分十一云。若比丘尼为人轻陵。应语其父母。若无父母应语其亲族。若无亲族。应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比丘比丘尼有势力。不受护者。吉罗。语时应。云。彼轻陵我。为我呵谏。不应言之。若诣官言人。一往返一僧残。

  次度贼女戒 凡胜福田。理宜清显。生他信心。表敬之甚。而此女人行盗至死。辄度出家。污辱尼众。别缘具六。一是贼女罪应死者。二知是。三不问王及大臣。四度与受具。五作和上。六羯磨竟。满戒五句。一人。二知是贼女。三多人所知。四不问王臣。五结罪。释中具明。和上主故残。余非主故兰。文言三羯磨竟。谓是比丘羯磨。非是本法。诸度人戒。咸准此释。比丘度稀故吉。或可即此度女故吉。

  次界外解举戒 彼尼坏见。不堪居众。若不治举。无以息耶。今既举已未肯从顺。不蒙僧命。私心辄解。此则党援恶人。轻篾僧众。过状不轻。故制残罪。故五分云。彼比丘尼既得解摈。倍更憍慢。不敬众僧。别缘具六。一前尼为僧作三举治。二不顺从未忏悔。三不白僧。四无因缘。缘如开说。五辄为解。六三羯磨竟。戒本五句。一人。二知是为僧所举尼。此中有四。一僧举如法。二不顺从。三未忏悔。四未为解。三为受故下不白僧。四出界解。五结罪。释中具明。此中但预羯磨者皆残。以不牒名。无有简别。不同度贼女有牒名别罪便阶降。

  次四独戒 女人志弱。恐成陵逼。要假伴援。方能离过。是故宿处村内水中及以道路。皆不得独。独度河水。别缘具四。一是河水。二独度。若前尼疾疾入水。不待后伴偷兰。出彼双脚上岸僧残。后尼独入偷兰。上彼岸时。前尼为伴。不犯僧残。若俱入俱出。乘车畜等无度水威仪者不犯。三无因缘。若为命梵二难。及伴命终。为贼将去等不犯。四出彼岸独入村。别缘亦四。一是俗人村。不问界内及伽蓝中。独入皆犯。二独入三无因缘。除二难等如前。四越界便犯。若至村入村门。不待后伴。双脚入村犯。若村中先有尼者不犯。以前尼为伴故。若入城门亦尔。若直遇者越界结犯。无村十里独宿三缘。一须申手外。若村内寺中无门。同林别床。要申手内不犯。出即犯。若本相近。因眠远者不犯。二无因缘。谓二难事。及伴大小便。乐静作业等不犯。三随胁转侧。一一僧残。独行三缘。一在道行。二无因缘。二难等如前。三离伴见闻处犯。戒本三。一犯。二列四独。三结罪。释中初句可知。次下两句合解。既释四独。文还为四。独度水中。先教不犯法。文中水者河水。独不能度。不论阔狭深浅。界内村中但使脱脚褰衣。异陆行仪则。皆是其犯。不同五分水要广十肘。深半体僧残。次明犯法。先明犯残。文中入水令伴不及残者。谓不待伴乘便直过。若论入者。是兰非残。次。明偷兰。兰有此岸彼岸犯不犯法。如文可知。以非全度。故结偷兰。次独入村。先教不犯。次明其犯。犯中文三。谓残兰吉。文各二句可知。然一鼓声者。如上同行无村道处十里。多论第五云。凡言鼓声所及处。是一拘屡舍。律师云。此是定义。次独宿先蓝中不犯犯。次村中不犯犯。次独行不犯犯。亦可知。不犯中具开四独。然文有五。上二可知。三若二尼共宿下。开蓝内宿。四与二尼下开独行。五若一尼下开村中宿。

  次受漏心男子食戒 女性多染。恒须离缘。今不离缘。纵情故受。因受被陵。事难自固。损败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是人男子。二男子想。三染心与衣食。四知染心与。五自亦生染。六领受入手犯。满戒五句。一人。二尼有染。三前境有染。四从彼下所受食等。五结罪。释中具解。若比丘尼下解第五句。于中文四。一当趣重轻。二天子下异趣。三染心女下形报。四明境想四句。

  次劝受染心男子衣食戒 制意有三。初不听劝者。前已患深。世尊制断。今故相击。劝受染食。此则令他得罪。自亦招?。人我俱损。故所以制。二同犯意者。知他染恶心故劝。又以言中谤佛不遵圣教。情过不轻。故使同犯。三离二戒意。前是身犯。此是语业。又前得衣食。此令不得。又谤佛不谤殊。故分两戒。别缘具五。一人男子。二染心与衣食。三知彼染与。四发言劝受。五言彰了犯。戒本三句。一人。二劝他。三结罪。释中初一别解。下二合明。

  次八谏戒 前四同前。直列戒本。余不同者。一一别解。

  先明习近住违僧三谏戒 制意有三。一不听习近住者。佛为女人。志难自固。制有伴援。令得防?。今乃曲构私情。染心共住。互相覆藏。心不改悔。是则丑累。佛法生患不轻。故须禁防。使行成立。二须谏意者。倚傍圣教。制二为伴。何得众僧遣我别住。即是违于教。不了制意。须僧设谏开示是非。三结罪意如前。别缘具六。一是染心习近住。二尼众劝使别住。三倚傍不肯。四僧如法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文相如前。戒本六句亦尔。然所为事中文有四句。释中具明。

  次谤僧劝习近住违僧三谏戒 制意有四。一不听劝者。彼以染心共住。互相覆罪。僧见无益。谏令别住。令此秽尼谤僧劝彼。情过不轻。故须圣制。次须谏意者。凡事交杂。相则难分。迹涉爱憎。致招言谤。故须众僧如法设谏。彰己内无恚心。意欲令彼离罪。次结罪意。有三种过。一劝他为恶。二非理谤僧。三固执拒劝。以此过深。故制同犯。次离二戒意者。前戒谏自习近住。此戒谏谤僧劝习近住。又以谏辞不同。故为二戒。别缘具六。一前尼习近住。二尼僧谏使别住。三谤僧劝习近住。四尼僧如法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余相可解。不能具言。

  次嗔心舍三宝违谏戒 制意有三。初不听舍者。本归三宝。所以出家。今以嗔心。辄便弃舍。此舍真宗。投于耶法。自坠义深。所以弗许。次须谏意者。但以女人见近。不能及远。闻出家名同。谓梵行亦等。迷心归趣。可愍之甚。须僧设谏。令识正耶。次结罪竟如上。别缘具六。一因事生嗔。二发言弃舍。三背此向彼。四尼僧如法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文相可解。

  次发起四诤谤僧违谏戒 制意亦三。一不听发起谏谤僧者。凡诤乖理。令众不和。僧已决断。如法除灭。而此女人见不及远。妄引比类。发起谤僧。此则过损不轻。故所以制。次须谏意者。彼自不能条持诤事。还谓众僧违法决断。相则交杂。似有爱憎。故须众僧自理谏彼。次结罪意如前。别缘有六。一已起诤事。二僧如法灭。三谤僧发起。四尼僧如法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余相可解。

  ●次明卅舍堕。

  准上僧中。亦须先总四门分别。但以前之二门明义不异。故今直对单提门答。今者且约显相言之。有三十八戒。滥故须定。此中内外分二。内资有十一。同戒有十。谓一背过别非残不受药须虫水。不同有一。食䔉。此等假食成犯。食已则无可舍。故在单提。不入舍内。次外财有二十七。同戒有七。谓脱脚看覆真实净施白色三衣高床兜罗浴衣。不同有二十。水扇生谷同床同被作衣过五日过五日不着僧伽梨着他衣纺绩取衣不为受贮跨衣(十)畜女严具持不着祇支及七涂身(二十)此等造作招讥。故并有罪。然无用?。不入舍堕。

  次正辩三十。总作十门。第一定能犯人。第二配属身语。第三自作教他。第四遮性差别。第五持犯方轨。第六二问之意。第七重犯不重。第八舍忏仪则。第九二部同异。第十下众任运。

  初门人位有三。谓一人众多及僧。若论一人。遍违不惑。其众多者。谓是多人同心共作。若据此为众多。一切同犯。若望由我作故。令彼成犯。为众多者。唯取同活。于中七戒不共犯。谓离衣过受乞钵二夺七日药病衣。余悉同犯。僧位之中。四方僧令是不犯。其现前僧。若据四人已上同共作者。是则诸戒一切同犯。所以如上明。或可但除病衣。以是别物。

  次身语位二。谓四互用及病衣。此五身犯。余通身语。于中分三。初有一戒。谓离衣宿。身语止作业共身犯。第二七戒。谓六通时摄非时物。语止共身犯。第三余十八戒。语作共身犯。谓急施衣离为二戒。故有十八。于中复三。初乞缕一戒。一向假他身犯。第二受宝二夺。若论自作。是身业犯。若也使人自语。假他身犯。第三十四领受戒。不同有三。互乞苏油重衣轻衣。同有十一。谓非亲乞衣过知足受衣居士一二居士王臣送宝货宝贩卖乞钵劝织过前受急施衣回僧物。并悉自身语作业。假他身业犯。

  次自作教人者。若泛教人不为己者。于己无润。并得吉罗。若也教他为己作者。有四戒得同犯。谓同戒有三。谓受宝夺衣乞缕使织师织衣。不同有一。谓贸衣已还夺。余者即无。然约位判乞缕一戒。专使人犯。受宝二夺。事通两位。余悉自作犯舍。

  次遮性者。四互回僧五戒性恶。余悉是遮。

  次持犯者。此中有七戒。具二持犯。谓六过及离衣。其六过戒。若不说净。名为止犯。而畜过限。即是作犯。此之二犯。体一名别。而不得有名体各别。其二持者具含两义。若其畜则说净。名为作持。以作此法。过限不犯。反却作犯。岂非止持。此亦同犯。体一名别。若其一向不畜。得名止持。畜则说净。是名作持。此之二持。名体各别。离衣义同。不能繁述。自余诸戒并止持作犯。亦可此之七戒据别体边。是则作犯止持。通三十一戒。

  次二问之意。如上已明。

  次重犯者。此诸戒中。全无重犯。一有四个一。谓一离。一作乞缕。一违开时摄非时物。一违要病衣是。二夺无重夺。四互无重互。六过无重过。十五领受无重领受。前十四中。更如受宝。此中三戒异。余者并同。

  次舍忏者。既无绵蓐舍咸对境及令无坏。余义大同。不能具述。

  次同异者。有十八戒。二众同犯。余十二戒束成三位。病衣一戒有无不同。长钵犯同缘异。自余十戒尼重僧轻。

  次任运者。六过中除药。余五及四教人。合有九戒。容有任运犯义。余戒皆无。

  次下别解十八同戒。直别戒本。余不同者。一一别明。

  先辩互乞苏油戒 凡物资身。索须限定。得已弃。更求异物。令人志性无恒。长贪恼境。招讥不轻。故结其罪。别缘具六。一是非亲里居士。二为己故索。三已索得苏。四不用还主。五更求异物。六得物入手犯。戒本三句。解释可知。

  次互用说戒堂直戒 自下有四互戒。释义皆同。施主舍物。情期已定。理随施心。不得差互。今依余用。乖本施心。招讥长贪。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施现前僧说戒堂直。除四方僧堂直。二知是堂直。三受得属己。四转作余用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知檀越施异。三回用结罪。释中初句可知。二三合解。合中文三。一明互相。元作堂直。回作衣用入舍。若其本施作衣。回作堂者。不合入舍。文举互义。故须并列。次释僧物。僧物三句。此是第三定属现前僧物。不同前回僧物入己。取不定属僧者。亦可三物回并入舍。次结罪可知。

  次食元乞虽标安隐。然得还拟供众。或檀越本心施。回皆入舍。

  次别人房 次众僧房 旧云堂者不然。观文无有堂字。但言乞欲造屋亦可堂之与屋。名别义同。

  次长钵戒 制意同前。别缘具五。一先有受持钵。二更得钵如法。三不说净。四无因缘。五过一宿犯。问所以尼畜长钵。不同比丘开十日者。答古旧释云。一尼是少利。既得一钵。宜即受持。及以说净。何须开十。布施人须二。既是有伴。即作净法。何须开日。觅人作法。大僧多利。开于十日。欲使筹量布施人须二。复不制有伴。喜独修道。不故开十日觅人说净。是以不同。若尔尼有二义不开十日者。尼畜长衣。亦有二义。何故与僧同开十日。答是钵一用。理无多畜。未成无过。成虽制犯。然为有伴。得即说净。故不开十。比丘无伴。故开十日。论其长衣。资具用处。实未成已来。亦有长过撩理簪缝。不可即成。以斯义故。同开十日。问即说净竟。然始作衣。义亦无妨。何以要须同开十日。答初缘开时。对一不说净尼。故开十日得待成须。一开已后盖通三品。故齐十日。又更一义。尼多共活。长衣同生。不得说净。以共用故。为须觅人。齐开十日。钵虽同生。亦得说净。即是有伴。故唯当日。以无共受用故。今解不然。未必以同生得向说净。即令当日成犯。但以女人于器多贪。喜为贮畜。为欲伏彼贪心。故不开十。又解。开不重开。以开十六枚器。不许更畜多钵。若其畜之。经宿即犯。僧既不开十六枚器。若限一宿。教急难恒。又解。长钵尼众先犯。不得因尼。制僧比丘。后寄缘兴开。亦不至尼戒。尔者长衣何以同开十日。答长衣缘同。开禁齐一。钵为缘异。许制不同。戒本三句。及释可知。五分听畜七种粗钵。一以盛余饮。二以盛香。三以盛药。四以盛残食。五以除唾。六以除粪扫。七以除小便。

  次过畜十六枚器。女人志劣。修道事难。若不缘充。无由起行。故于应供器外。更复开听。法余杂事。一十六枚。计缘已充。应须进业。而更多畜。妨道故制。别缘具四。一先有十六枚器。二更得器。三不说净。四经宿犯。戒本三句。释相可知。十六枚者。二釜谓大及小。二瓶谓水瓶洗瓶。四盖谓二釜二瓶各有其盖。四瓫二大二小。四杓亦二大二小。此等开听。余者净施。五分云。器物者资生器物。唯听畜盛苏油蜜香药酱酢各一瓶。又听畜釜枪拘各一。及一小瓫。盛米食。过是者尼萨耆。

  次先许病衣后违戒 凡身多秽。女更倍增。每月[泳-永+(盈-又+ㄆ)]流。身衣被污。若不遮障。无已进修。先许与他。理应相济。今乃爽言。令他致恼。既乖法或式。立制防之。别缘具五。一是病衣简余用物。二先许他。三前来取。四无因缘。谓破戒等被举二难缘。五不与他犯。戒本三句。释中并余衣轻重。合明可知。

  次时摄非时施戒 凡施虽多。且约为二。物既局限。分须合仪。苟有可贪。不遵圣教。将非时物。作时法受。此则长恶不轻。故须圣制。此施元本是时。时分已过。至非时分。合作非时法摄。而于非时分中。作时法摄。故得此物。合入舍堕。若不尔者。损非时僧。计合成重。岂得逸提。五分十二云。诸比丘尼非时衣作时衣受。诸客比丘尼。便不能得衣。十诵分为两戒。非时衣受作时衣。主尼过时衣受作非时衣。客尼犯。别缘具四。一是安居施物。二入非时分。三作时法分。四作法分竟犯。戒本三句。及释可知。

  次贸衣已后强夺戒 凡物贸易。事已决判。怀嗔强夺。不应道仪。此则公相触恼。增长斗诤。情过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共相贸易。二决价已定。三嗔心强夺。四自作教人。五无因缘。谓无借着及举等缘。六得入手犯。戒本三句。一人。二共易说。三后嗔恚下夺之结罪。解释。开贸易者。为同法人无讥。得离驰求之恼。夺有现不现故。文中结罪。两句差别。余相可解。

  次乞重衣戒 出家理应标心累外。至于取受。须合轨仪。何期不能守道。广纵贪情。辄索重衣。亲非并损。由斯过故。立制防之。问此与前非亲里乞衣戒何别。答三义不同。一前戒直乞犯。自恣请不犯。此就自恣请中过分索犯。二前戒乞得一条犯。此十六条已上犯。三前戒除亲。此戒亲非亲犯。有斯三异。故分两戒。别缘具五。一居士自恣请。二乞重衣。三过分索十六条已上。四为己。五得入手犯。起犯文二。一非亲。二亲里。各自恣请。过分索犯。戒本三句。释中云。十六条者。谓四叠张别四条成。故云十六也。余相可知。

  次乞轻衣戒 制意具缘并同前戒。唯以轻衣为异。不能繁述。

  ●次明一百七十八单波逸提。先总料简。五门分别。第一自作教他。第二遮性差别。第三持犯方轨。第四二部同异。第五下众任运。

  初门自作教人。位分为四。第一有二戒。唯教人业。谓教谓咒术及以世俗伎术捉白衣。第二有十一戒。自作教人。彼此同犯。谓掘坏牵二虫恐大藏煞谤捉宝第十一。第三有十一戒。自作正犯。谓同戒有五。屏露二敷卧具高脚床兜罗绵过量浴衣。不同有六。谓五涂身戒及安居中牵他出房。戒若教人于己有润。是则同犯。与自作无殊。若泛教人于己无润。但获吉罗。则不同犯。是则两位合有二十二戒。有同犯义。第四位余一百五十四。自作犯提。教人但吉。

  次遮性者。有三十六戒性恶。如僧有三十戒是性。妄毁两粗异嫌强牵用讥。驱谏恐煞领疑露起说随。摈拒毁同欲悔听打博谤。此中除吉讥教授师戒。余二十九。不同有七。谓洗净过分。胡胶。相拍。夏中牵他出房。习延居士子。违僧三谏。骂比丘骂尼众。诸余等戒。并是遮收。

  次持犯者。位可为三。第一有二十三戒。具二持犯。于中同戒有十。谓说粗别背残宿不受食前食后辄取净衣露藏粗罪僧事与欲非时入村。不同有十二。取辄有十一。束为五对一只。如俗家辄坐及吉一对。二辄宿及去一对。三日暮日没开蓝门一对。四着他衣及破㿈一对。五突入僧寺及问义一对。一只者。夜入聚落。又三时游行少分取夏中及畜众。此二十三戒。并悉止法不作。名为止犯。作事有违。名为作犯。此体一名别。论其二持。具含两义。所以可解。第二有十九戒。唯作持止犯。一是同戒。谓不摄耳。余十八是不同戒。约受有五。谓取衣不与受具一。不与二岁学戒二。不说六法名字三。式叉学戒已不与受四。作本法已经宿往大僧中五。违八不可过法。有五。谓不请。不听。不恣。不依安居不礼。又对余事有八。不二岁随和上。不与他灭净。不结安居。被摈不去。不以二法摄受弟子。不看同活尼病。安居竟不去。不送淫女过五六由旬外。此等作则是持。止便犯故。第三余一百三十六戒。止则是持。作则是犯。

  次同异者。亦分三位。一有三戒。有无不同。谓洗净过分。胡胶。经宿往大僧中受戒。二有四戒。犯同缘异。谓外道食戒。俗衣。背请。减年童女受戒。自余诸戒尼重僧轻。此且位言。如剃毛事虽是同。而罪名异。又如覆藏宽狭毁呰两舌。及与男子同宿独露处坐。境界翻倒。如斯等类。思而可知。

  次任运者。谓于前二十四戒教人犯中。局取掘坏等一十一戒一向同犯者。及高床。兜罗绵。过量浴衣。安居中牵他出房。合十五戒。有任运义。除二咒术屏露二敷及五涂身合九。虽复教人。得有犯义。然无任运。以即对故。

  次下解有六十九同戒。直列戒本。余不同者。次第解释。

  先明第七十食䔉戒 䔉非香洁。食秽道门。进修之人。理宜永断。今贪美味。食此熏辛。损道招讥。故须圣制。别缘具三。一者䔉甄去余辛。二无病缘。三食结罪。犯缘可知。戒本三句。释中生熟杂等并提。僧祇三十八云。䔉者种䔉山䔉。如是比一切䔉不听食。熟生重者烧作灰并不听。若身有疮听涂。涂已当在屏处。疮差净洗已听入众。五分十二。诸比丘尼。中前中后啖生熟䔉。若空啖若合食啖。房舍臭处。诸居士讥嫌。即立制之。生䔉提。熟䔉吉。

  次剃三处毛。次下四戒。过损并同。咸长欲原。齐违圣道。但以背俗之人。情希出离。理应断于欲想。永绝爱心。且三处毛。别缘具三。一是三处毛。二除病及势力执。三随力结罪。文相可解。比丘直据妨道。以结偷兰。

  次洗净过分戒 具缘有四。一以水净。二有染心。谓因作此。以畅欲事。三无因缘。谓有病去虫不犯。四过限犯。僧祇第四十云。洗法者得齐一指节。不得令过。若过洗以歇欲心者。偷兰遮。是名洗法。伽论第六云。若比丘不说大小便。不得礼拜。不得坐卧僧卧具上。除无水处。若为非人呵嗔。水神所嗔。或服药。

  次用胡胶作男形戒 别缘具四。一是胡胶腊及余饭麨等。二作男形。三除病。四内便犯。僧祇第四十云。胡胶形者。各胡胶作。各铜铅锡白腊。各互各腊蜜。如是比作身生。以歇欲心者。偷兰遮。是名胡胶形。五分。比丘尼作男根内女根中。波逸提。若内内波逸提。出不净偷罗遮。

  次相拍戒 五分。若以手拍。手拍波逸提。出不净偷罗遮。

  次供给无病比丘水扇戒 墨服虽同。僧尼形别。来往容仪。须离讥过。今忽供给大僧水扇。丑累不轻。故须圣制。僧祇三十八。若比丘尼持水瓶。不持扇者越。持扇不持瓶。亦越。二俱持者提。二不持者无罪。是罪一比丘一比丘尼。若众多比丘无罪。若众中有父母者。扇扇无罪。

  次乞生谷等戒 出家但应善修乞食。今乃乞生谷等。相招讥丑。纷动妨修。故须圣制。或从亲里乞。或从出家人乞。或为他。他为己。或不乞而得。不犯。别缘具四。一非亲里家。二生谷麦等。三为己。四随乞结犯。

  次好生草上大小便 一切草木。人及非人俱以为依。共同受用。今乃于上大小便利。招讥处深。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是好生草。二众人聚处。三无病等缘。四在上活之便犯。问众学戒中已有此制。未知此制与彼何殊。昔解云。众学戒中。应须除此一戒。今解不然。此中谓是生茄蒌草。须是多人聚处。故获提罪。众学类翻前。但结吉也。

  次不看墙外弃不净戒 凡所为作皆须审谛。说弃便利。而不看人。由辄云秽。损污他人。情过不轻。故须圣制。三缘成犯。一是便利。二不外看。三弃即犯。

  次观看伎乐戒 出家之人。应须静念救。系心守道。方合轨仪。今观伎乐。妨废正修。招讥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种种戏笑。二方便往观。三无诸难缘。四往见便犯。见论十六。下至猕猴孔雀共戏。往看得波夜提。若寺中作伎。往看不犯。余相可知。

  次共男子入屏处共语戒第八十 男女既殊。理无参涉。辄入屏处。容生染秽。余义如上。别缘具五。一人男子。义通道俗。五分。入屏处戒。入露处戒。遣伴耳语戒。对比丘立三。复对白衣外道立三。部成六戒。以此故知。通道及俗。余屏等戒皆同此释。二离见闻屏处。三无第三人。四无因缘。病及力势二难等不犯。五立语便犯。此无染心立语故提。若有染心。落前八事。若直立不语者吉。比丘吉者。直为招讥。下有比丘犯者。释皆同此。

  次共男子入屏障处戒 问此与前戒有差别。答前戒离见闻屏。假语方犯。此覆障屏。不假语犯。有此不同。故分二戒。五缘成犯。一人男子。二覆障处。三无第三人。四无重病二难缘等。五入便犯。立位吉者。以不行故。若坐即犯。共坐逸提。

  次遣伴远者与男子屏处立耳语戒 此亦离见闻屏。唯以遣伴远吉耳语为异。五缘成犯。一人男子。二离见闻屏。三遣伴远去。谓离伴见闻处。四无难等缘。及伴举摈等。五立耳语便犯。

  次入白衣家坐已不辞主人去戒 出家乃是方外之宾。来往经过。事须应法。今坐他家。去不辞别。迹同贼仪。岂成客礼。由此损失主人床座。事恼弗轻。故须圣制。五缘成犯。一白衣舍。二语主人在好床上坐。三去不辞别。四无因缘。五出门便犯。

  次辄坐他床戒 床既有主。坐须咨问。不问辄坐。殊所不应。具缘有五。一是白衣舍。二是好床。三语主。四无因缘。五坐便犯。

  次白衣家辄宿戒 不问主人辄宿他舍。迹同贼相。所以不许。五缘成犯。一白衣舍。二不语主。三敷卧具四无因缘。五随转犯。

  次共男子入闇室戒 前屏是覆障处。有光明故。无第三人犯。有则不犯。此是闇室。绝无光明。虽是昼日。生患处深。纵有多人。亦是其犯。余相是同。以此为别。四缘成犯。一人男子。二闇室无窗牖光明。三无因缘。四入即犯。

  次不审谛受师语戒 凡受师言。必须审谛。明忆记持。依言奉命。如何谬承师语。轻心错传。过是难容。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师如法教。二受不审谛。三传言遣偷。四言词了了。

  次嗔心咒咀戒 出家之人。宜发善愿。自度度人。彼我俱益。今乃咒堕三恶。令舍佛法。垢障处深。故所以制。三缘成犯。一有嗔心。二咒咀。三言耳犯。释中教称南无佛者。引佛为证。佛大慈悲。知他心智。我若欺汝。便同诳佛。事若不虚。愿知我意。

  次因事嗔心椎胸啼哭。出家理应虚心进道。纵逢恼境。须以法裁。今不忍事。啼哭椎胸。此乖道仪。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因有诤事不善修持。二嗔心。三无因缘。四随椎泪堕。多论第四。五众尽不得啼哭。乃至父母丧正亡。一切不听。四众吉罗。尼得提罪。

  次无衣同床卧戒第九十 二人同床。容生染习。自坏心行。妨废修道。四缘成犯。一同床。二露身。三无因缘。除病及难。四随卧犯。

  次同被蓐戒 共同被蓐。染习更增。损道招讥。故复须制。

  次语业恼他戒 出家理应犹如水乳。和合相得。不爽物情。今不和穆。公相触恼。彼此废修。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知比丘尼先住后至。二作故恼意。三在前诵经问义。四言词了了。

  次不看同活尼病戒 病人共恼。事须瞻视。若不供承。令病增剧。又同活义重。尚?悲心。咒复余人能生慈愍。三缘成犯。一是同活尼。二无因缘。谓自病二难等。三不看便犯。

  次安居中牵他出房戒 先许在房安居已定。又是夏中。不合移动。此比丘尼轻人慢法。纵嗔驱。恼重故制。别缘具五。一是僧房分得属己。二先许彼住。三嗔心牵出。四无因缘。谓破戒及举摈等。五出户便犯。问大僧前戒驱获提?。所以此中但得吉罗。答前春冬房。有共用义。驱出恼重。僧尼并提。此房属己。彼便无分。恼微故吉。与尼不同。尔者亦尼义同。何以偏重。旧解云。僧有二义。一无房分。二不犯独。恼徴故轻。尼则有独可犯。致恼还俗。故得提罪。今解不然。不以居有独故驱出即重。呵中但云恼彼还俗。不言驱出。为犯独罪。但以夏中比丘知法。驱出义稀。但获吉罪。尼多迷法。喜生嫉妒。驱出义数。故得提?。

  次三时无事游行戒 进道之人。理息缘务。无事游散。妨废正修。又断生命。自丧资缘。招讥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三。一春夏冬三时游行。二无因缘。除为三宝病尼受日难等不犯。三随越界。

  次受请安居意竟不去戒 本请供养。期在夏中。今以限过久近不去。非直增长贪求。亦乃无惭太甚。恼物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受请安居。二随前后安居日满。三无因缘。谓病无伴二难等。四不去经宿。理圣明相为分齐。文中略无。

  次边境怖处游行戒 边方回险。盗贼所依。尼辄游行。恐成污损。是故斯处。制绝游行。今者故违。结以提罪。别缘具三。一边界恐畏难处。二无请等缘。三行越界犯。

  境内恐怖受游行戒 制具同前。

  次习近居士子违僧三谏戒 制意有三。初不听习近者。男女形殊。理无参涉。共相习近。恐成大损。次须谏意者。以佛开畜。净施檀越。若见俗人。善言慰喻。由执此故。不肯别住。虑恐因斯便生爱染。须僧设谏。开示是非。欲使识是遵修。知非弃舍。次结罪意可知。问前与女人习近。违谏罪重。此与男子习近。何以翻轻。答前为有染同类为如。此为无染异类故稀。作有稀如不同。罪亦轻重不等。别缘具六。一与居士子习近住。二如法比丘尼谏令别住。三倚傍不舍。四如法僧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意竟。释文如上可知。

  次观王宫园林浴池戒第一百 王宫绮丽。事等诸天。今辄往观。废修正业。又恐染着俗事。自坏心行。损道招讥。制之不许。别缘具四。一王宫浴池。二作观意往。三无因缘。四见即犯。

  次渠河水中露身浴戒 女人形鄙。事须遮障。今故露身。招讥损道。四缘成犯。一渠河水。二露身洗浴。三无因缘。四洗身遍犯。

  次过量浴衣戒 释同其前。唯名浴衣为异。又用无限。

  次时中缝僧伽梨过五日戒 为他作衣。理应早了。情贪利养。久近不成。又损衣财。令彼致恼。情过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与他作衣。二是时中。三僧伽梨。四无因缘。五过五日。理取明相。为结分齐。文中求僧伽梨者。是衣主尼。六难事起者。是作衣尼。六难者。母云。一父母。二兄弟姊妹。三六亲。四国王大臣。五盗贼。六恶兽。

  次过五日不看僧伽梨戒 三衣虽可俱为道服。然大衣价高。营求颇办。久不看捡。事容损坏。阙资身用。故须圣制。三缘成犯。一是大衣。除去余者。二举处不坚牢。三过五日不看。理结分齐。亦取明相。十律。五夜不看五衣提。

  与僧衣作留难戒 修道立行。理须益损物。见他施时宜应助赞。今反悭惜他物。令不施僧。彼此俱损。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施主许施。二知他许施。三劝不听施。四依言受劝息心便犯。

  次辄着他衣戒 辄着他衣。迹同贼相。被他诽谤。清白不分。又令前人谓失生恼。情过是重。故须圣制。别缘具三。一是他衣。二不问主。三着便犯。

  次与白衣外道衣戒 制意同前。僧祇三十八云。自手与俗人外道沙门衣。波夜提。别缘具四。一是非亲白衣外道。二是沙门衣。三持授与彼。四彼领即犯。问所以不开置地与者。以沙门衣异。纵开置地遣人。亦招讥损。是以不开。不同其食以相无异。是以开听使人置地。

  次众僧如法分衣遮令不分戒 众僧和合。欲分施衣。理应详遵。许无乖别。今为弟子。遮僧分衣。恼众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僧得施物。二返欲分摄。三众集和合。四恐弟子不得。遮不听分。五不分便犯。开文中非时分者。谓尼众未集时。有沙弥尼时。

  次遮僧不得出功德衣戒 众僧和合。出功德衣。理应详遵。共同作法。今贪五利。遮令不出。恼众情深。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先受德衣。二时中作法。三为利故遮。四不出便犯。开言非时者。谓过五月。计出衣单白。但有三非。今言五者。文中乘列。亦可非出妄情。纵五非妨。

  次遮僧欲出功德衣戒第一百一十 释义同前。但前戒现遮故起犯。文言。众僧如法出衣。又结罪中望法不成结。或僧不出犯。此戒是当遮故起犯。文言。时诸比丘尼僧。欲出迦絺那衣。及结罪中。取言了为分齐。然有释言。此语业遮。故了了犯。若是当遮者。何有五非。前戒身遮。谓身在申手外故。不言了了。此解不然。若以当遮无五非故。即言是语业者。前戒是身业遮。身在申手外。如何有五非。进退既然。前解为正。

  次不与他灭诤戒 自有解慧。堪能殄诤。彼复来求意。竟不为灭。令诤增炽。般恼还俗。败损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四诤事。二诤人求请除灭。三有德堪殄。四无因缘。谓前人有举摈及二难等不犯。五不为灭。开文若言不行者。不行我言教。

  次与白衣外道食戒 释同大僧。此是犯同缘异戒。为与白衣上。亦犯提罪。

  次与白衣作使戒 出家理应栖心物外。今与白衣作使。特乖修道之义。又令白衣轻慢僧众。过损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四。一是白衣。二非法作使。三无因缘。谓父母及信乐人病势力持等。非作犯。

  次自纺绩戒 纺绩劳务。下人所为。出家作之。特亏道望。别缘具四。一是十种衣缕等。二自纺绩。三无因缘。谓须索綖强力所执。四随引手犯。

  次着俗人衣辄坐卧他床戒 进修之人。每应清洁。爱染之所。恒须绝心。辄着妇人严具。卧在常居之所。生过不轻。是以圣制。五缘成犯。一是白衣舍。二着妇人严具。三是夫妻常居止床。四无因缘。除病二难。五随坐卧。

  次经宿不辞主人辄去戒 前昼日不辞。此经宿去不辞。释义同前。

  次自诵咒术戒 进道之人。宜守正法。今辄舍弃。谓杂咒术。此则增长生死。患累道门。过损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三。一世间咒术。二无因缘。三言章了。

  次教人诵戒 释义同前。但为自他业殊。故分两戒又复前自诵中四事不犯。一治病。二学书。三折伏外道。四护身。教人诵中全无是开。

  次度任身妇女戒 出家尼众理应清显。永绝讥嫌。生长信敬。今知任身度令受具。后产丑累。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任身。二知。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余非根本。但获轻?。

  次度乳儿妇女戒第一百二十 余义同前。唯以乳儿为异。五分二十九。有一比丘尼。产一男儿。不知云何。白佛。佛言。听白二差一尼伴之。时二尼捉儿生疑。佛言无犯。二尼共儿眠亦无犯。若离怀抱。应与比丘令出家。若不欲令出家。应与亲养令成长。

  次度减年童女戒 释义同大僧。唯以童女有二岁学戒为异。缘文有三。一起过。二呵责。三告诸比丘下明受戒法。于中复三。初度沙弥尼法。二自今已去下与式叉学戒法。三彼二岁下年满受具。戒本及释。文相可解。僧祇应问。汝何时生。若不知者。应看生板。若无者当问父母亲里。若复不知。当问何王时大丰时大俭时。若复不知者。不可相形。若乐人家女。年小而形大。当相其手足骨节。

  次不与二岁学戒羯磨戒 不与学戒。既迷戒相。广兴诸过。行无由立。既亏匠训之功。不成相利之道。违教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是十八已上童女。二不与学戒羯磨。三年满二十四为受具。五作和上。六三羯磨竟。文言彼非十八者。谓不满十八。及已上者不与学戒。便即受具。为净身故。制二岁学戒。故智论十六。问比丘尼法中。何以有二岁学戒。答佛在世时。有一长者妇。不学怀任。出家受戒。至后身大转现。诸长者讥嫌。因此制有二岁学戒。

  次不说六法名字戒 现不示名。犹不识相。坏行违教。如前无异。别缘具七。一是十八童女。二与学戒羯磨。三不说六法。四年满二十。五为受具。六作和上。七三羯磨竟。戒本三句。一人。二不与六法。三年满下结犯。释第二句中。此六法者。谓前四方便。后二根本。是所学法。前四根本犯须灭摈。非所学法。又此六法学须尽形。临逼受具。下须二岁。二岁未满。犯此六事。缺其学法。更与二岁。若其六外犯者。但是缺行。不?学法。不须更与。纵满二岁。未得受戒。有缺学者。亦须更与二年以犯缺学。不合受戒。若尔行覆藏竟。犯应坏法。答覆随日治。不是尽形。故曰满不坏前法。论其学法。是其尽形。犯即坏法。故须更与。

  次度诸遮童女戒 僧众要须胜人崇集。先显佛法利益世间。今此女人诸根不具。辄度出家。污辱尼众丑累不轻。故所以制。别缘具五。一诸根不具。二知不具。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起。文三。一起过。二呵责。三告诸下广明受法。于中复三。初受戒方法。二族姓女下说相法。三汝已受具足下总结劝持。初文有三。明尼中本法仪轨。二时诸比丘尼下诸大僧中受具方法。广释其相。具在下文。

  次度少年曾嫁妇女戒 十二曾嫁。已经事人。斯堪能持戒。故佛听许。年不满者。志未成立。既不离过。制不听度。别缘具五。一年减十二妇女。二知减十二。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余相同前。然母经第八云。若女人十岁。已有夫主者。度令出家。受沙弥尼戒满二年。后得与受式叉摩尼戒。须满二岁。后得受具足戒。是名二岁相应法。

  次度曾嫁百遮妇女戒 释制意等同前。此中亦应具明。四戒且略。出初后中二义同。亦可前制二十减年不得。今为曾嫁。开减年受竟。谓余遮亦同曾嫁。为此故有初后两戒。中间两戒起过。由能授人。非关所为。故不得有乘因起过。岂得言道。已曾嫁故。不须学戒。不示六法名字。

  次度淫女戒 耽欲女人虽非正障。度受具已。为人嗤哭。此还丑累不轻。要须深藏远送。故违招讥。圣制提罪。别缘具五。一是淫女。二知是。三为受具戒竟。四是和上。五不深藏远送。

  次不以二法摄受弟子戒 凡具二法相摄养者。始成师训。相利之道。其二法者。济给衣食。免其形苦。诲以教法。开晓心神。今亏二法。形心不安。致令弟子不能进行。此则患累事深。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清净尼甄。去破戒举摈等不犯。二恒随和上除离去不犯。三和上有法及衣食。四无因缘。或以此故。致有二难。五不以二法摄受。即便是犯。

  次不二岁随和上戒 新受戒人未有闲晓。每应咨禀。以成己益。辄离师去不蒙训导。?于进修。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是和上。二清净有德堪能摄受。三师不听去。四未满六夏依。五分理须如是。今言二岁者。文误故尔。五无因缘。谓由此住有二难生。六离去便犯。

  次不乞畜众度人戒第一百三十 人不自知。非分自处。须僧筹量有德无德。今僧不听。辄度起过。事多轻损。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增不听。二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自下三戒不约羯磨竟。结罪者略也。缘中文三。一无德度人不知教授起过。二时诸下呵三告诸比丘尼下制乞畜。众遣僧筹量有德者听。无德者制。问无德乞者。谓羯磨成不。古旧释云。无德度人。别可有罪。作法成就。若尔无德教授亦应成就。解云。教师无德。全无教授尼义。故不成差。无德和上令前得戒。故所以成。此解不然。定法成不。如上明说。

  次未满十二夏度人戒 年夏小者。行德未圆。志既不立。岂成师训。要须年夏满足。解行具备。堪能摄受。故所以听。别缘具四。一夏未满。二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男女受戒。学无学异。两众和上亦有差别故。十诵。诸尼欲共诸比丘等。便言汝等五岁。不依止他十岁畜弟子。我等亦尔。有何差别。诸比丘白佛。佛言。从今已去。尼满六岁不依止他。满十二岁。得畜众。

  次无德度人戒 自行不立。何能济人。彼我俱损。故所以制。别缘具四。一无德。二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此戒即是简愚取智。次前戒简小取大。不以二事摄受。简无行取有行。尼为过损多。故并获提?。僧即损徴但犯小罪。

  次不听度人谤僧戒 不量无德。非理谤僧。恼众自伤。故所以制。别缘具四。一实无德。二僧不听。三非理谤。四言了犯。问所以不谏者。答自知无德。非分谤僧。无有傍倚。故不须谏。

  次父母夫主不听辄度人戒 既有所属。不合出家辄与受具。为他牵捉。此则丑累僧徒。不得清显。情过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有所属。二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

  次度与童相敬爱喜嗔戒 直尔耽欲。尚秽道门。况与男子相爱。而能进业。又以喜瞋自恼恼彼。过损不轻。故须合制。别缘具五。一是耽欲喜嗔者。二知是。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

  次不与学戒 尼受具足戒学戒满足。专心希具。及贪供养。不为时受。此则不成师训摄受之方。过状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学戒清净满二岁。二僧衣缘具。三是和上。四无因缘。五不为受。

  次取他衣不为受具戒 前制和上。此是依止师。先取他衣。许为受具。今不为受违要故提。别缘具五。一学戒清净满二年。二取衣许为和上。三僧衣缘备。四无因缘须不为受。

  次多度弟子戒 凡度弟子。须知教授之方。既不教授。随缘坏行故作限约年度。一人纵贪。故违圣制提罪。别缘具五。一曾前度人。二未满十二月。三更度人。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文中不约羯磨竟结罪者略无也。

  次作本法竟经宿往大僧中受具足戒 即日往者善心相续。经宿方诣。事多留难。故制不听。经宿诣僧。违即恼彼。圣制提罪。别缘具四。一曾作本法竟。二不即日往。三无因缘。四不往经宿获提。理约明相。文无者略。五分。明相出和上提。余师吉。母经第七云。若比丘尼比丘尼。僧中受具足竟。即昼日大僧中受具足。不应夜来。

  次教授日不往听戒第一百三十 备德之人慈心诲导。理应听受。咨禀未闻。今乃慢法。轻人不听教诫。自失法益。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僧所差。二正教授三无因缘。四不往听。

  次不半月请教授戒 尼须教授意如前。今以慢法轻人。不遵敬教既违元受之心。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二部僧满下至五人。二请教授时。谓十四十五十六。僧说戒时。三无因缘。四不差往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三若不下违教结罪。其释相中。此及自恣不解结罪句。但解前二。释初可知。解第二立法句中。文分为二。第一满和无病广教授法。第二若比丘僧病已下减别多病。问讯法前文有四。第一尼众差往。第二彼当法大僧中下请教授法。第三彼既属授下问取不克期往法。第四若比丘尼闻下迎送供养法。初文有三。一举圣制。故言世尊有如是教等。第二而彼下制差之缘。第三佛言下正制作法。差往此中复二。初尔差法。次明正差。正差复二。一羯磨差使。二口为差伴。次第二请教授法。文中亦三。一别请词。次闻属授。三简所属之人。余文可知。母经第七云。若十五日比丘尼。就大僧中。受戒僧集时。即乞教诫。更不须后时来乞。

  次不诣大僧自恣戒 制意如前。又以受戒。既由比丘。忏悔除?。亦须仰藉。故仗大僧垂慈诲示。令行无违。业累消灭。别缘具四。一安居竟。二两众俱满和合无病。三无因缘。四不差往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三结罪。释中初句可知。第二法文二。初广自恣法。二灭减别多病。问讯法前中文三。初明差法。文中复三。如前戒说。第二往至下对。僧自恣法。大僧总须尽集不容乖别。初列威仪。二正自恣。止恣五句。一举尼众安居竟。正是自恣时。第二又举大僧安竟。所以须举二部僧者。以尼要对二部恣故。三比丘尼僧下正明纵宣己过请举见闻疑罪。四大德下仰求尊众垂慈诲示。第五我若见下彰己识过诲除以成皎洁之行第三彼即下辨尼当部自恣时节。若不疲倦。同日无过。自恣之法。一同大僧。法式仪轨。具在下文。其恣五德。还须差向往大僧中者。以此或承僧命。举尼罪故。问教授何以开属一人自恣要须对众自说解教诫。真欲请说。法师不假。对众开听。属授自恣。同此举罪。不备自非。对众陈修。见闻无由得具。次问讯可知。若僧不满。及多病者。尼僧须作一部恣法。

  次不依大僧安居戒 制意如前。又以安居。正时须依明德。随有疑滞。咨决造修。今乃不依大僧。失于法利。抱暗自俱。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在无比丘处。二作不依意。三无因缘。四结安竟犯。五分十二。虽依比丘众。而无教诫者吉罗。若安居中比丘众移去死亡罢道。若为强力所制。为若病皆不犯。

  次突入大僧寺戒 僧寺尊居。不可轻尔。往来入出。须有咨量。不白入者。容生染患。喜相触恼。故所以制。别缘具四。一有比丘伽蓝。二不白。三无因缘。四入门犯。

  次骂比丘戒 大僧上尊。是其师位。理应祇奉。不失敬仪。如何反以恶言呵骂。慢法轻人。违敬故制。别缘具四。一大比丘。二以恶言呵骂。三在间内。四言词了。上尊骂下恼徴故轻。

  次骂尼众戒 夫众僧者。尊贵可重。先显佛法。利益无边。今乃因诤起嗔。轻骂大众。自坏恼僧。故制提罪。别缘具五。一是尼众除别人不犯此戒。二因诤嗔忿。三恶言敬骂。四在闻内。五言了犯然。尼骂别尼。及众俱犯提罪。若其骂僧。别人失敬师仪提罪。若骂僧众异众义稀。获轻。若尔大僧同众。应结重?。何以骂众。亦得告骂罪。答大僧敬众稀故吉罗。女人少智骂数故重。

  次不白众僧使男子破痈戒 男女形殊。恒须远离。辄破身㿈。恐生染习。此则败损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身有疮㿈。二使男子。三无染心。若有染心不犯此戒。四不白大众及余人。五随下手刀一一提罪。

  次背请戒 制意具缘。同大僧说。然古旧释云。尼背请足食。合制一戒。大僧离制此。谓离合不同大僧。异多同少者。少者咸有病开。异多有三。一背请有施衣开之食即无。二背请无余法开足食即有。三背请要背正请受正请犯。非正不犯。足食足竟。正非正俱犯。有斯别状。故分二戒。尼同多异少。异少者。背请有施衣开足。食便无据。是应离。同多有三。一并有病缘开。二俱无余法开。三俱食正方犯。同多故合。问罪以尼无余法。解女人不食九日。命终堪耐。饥苦故无余开。丈夫不食。七日命尽。不堪饥苦。故开余法。今解不然。尼以开不重开。故无法余。如比丘足已更食。正非正俱犯。若不开作余法。教急难恒。论尼足竟。更食五正始犯。不正不犯。已开食不正说。何须更开余法。作此解者。非关七日不死不开。又解尼有余法。如见大僧不起云。大德。我不作余食。法食既不作法。开使不起不犯。故知作者须起。不起即犯。又五分。足食劝足。并是同戒。王至尼法中直列。戒本以此。故知其义即通。文对大僧。设法仪轨。论其义旨。亦须该尼。不得见戒不同。即言余法亦隔。又尼二戒合者。直为俱贪。正犯不劳。更以余义解释。戒本三句。一人。二举缘。先受请者。背请缘。次若足食已犯足缘三后食下双结两罪。又戒本广释。并论两罪。缘起之中。直论背请。亦可缘中受节食者。背请方诣。居士家食。即是足食。不犯中有。五句。初三五句开背。二四两句开足。

  次家悭生嫉妒戒 师得供养。弥应助喜。友以如心。轻言于汝。此则坚惜他心。

  次家悭生嫉妒戒 物轻慢于师。垢障处深。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施主好心供养于师。二内生嫉妒。三发言汝。四言彰了了。

  次以香涂身戒第一百五十 出家理应弃舍。饰好观身。不净是其所应。反以香涂。令身光洁。耽着放逸。患深故制。别缘具三。一是香泽。二无病。三随涂结犯。

  次胡麻泽涂身 如前。

  次使比丘尼涂身戒 次下教人。总有五戒。一戒落后。次第有四。若就教人业同。应云一戒。戒云。若比丘尼使女人涂身。波逸提。或就自作戒中。合制亦得。戒云。若比丘尼以香涂身。自涂教女人涂提。或就所用物殊。应立二戒。一香涂身。二泽涂。并通自作教人。如掘地坏生。义亦同足。今随境别。乃立多戒。

  次使式叉涂身 次使沙弥尼涂身 次使白衣女涂身 次着贮跨衣出家威仪。众生物善。以衣贮跨。反增恶习。既非道仪。故制提罪。

  次畜着妇女严身。具畜俗严。具多生染习障道之源。故须圣制。

  次着草屣擎盖戒 出家入道谦己为怀舍。俗趣求须除慠逸。今着革屣持盖而行。长慢招讥。制之不许。别缘具四。一着革屣持盖。二在道行除寺内。三无因缘除病强力二难不犯。四随越界犯。

  次乘乘戒 出家理应。修慈济物。今辄乘乘苦恼。前境动越威仪招讥损道。由斯过故制。与提?。僧祇第三十九云。若者老羸病。若乐人不能行。得载㹀牛车。及雌马雌驰。若病不觉雌雄。无罪。比丘反说。得越毗尼罪。

  次不着僧祇支戒一百六十 女身不覆丑相外彰。又生他染。招致讥过。四缘成犯。一有僧祇支。二不着。三无因缘。四入村犯。

  次夜入出白衣家不白主人戒 夜暮入出。多有奸非。迹同贼师。清浊难了。此二戒合制。缘中。彰入而还出。戒本制入。广解及开双明。入出入出具五缘。一夜分。二白衣舍。三无三宝请唤等缘。四不语主人。五入门犯。问此与非时戒有何差别。答以纵属来不犯。非时为不语。主人即犯。夜入若不属来犯。非时罪语舍主。故不犯。夜入若属授来及语舍主。二过俱无。若不属来。复不语舍主。并犯两罪。以此故知。二罪缘别。出具五缘。一夜分。二先在白衣家。三无三宝二难等缘。四不语主人。五出门便犯。

  次向暮开僧伽蓝门戒 暮辄开门。喜增奸盗。入出无节。岂护众仪。别缘具五。一向暮。二蓝门已开。三不属授。四无因缘。五开出便犯。

  次日没开僧伽蓝门戒 前戒日犹未没。故称向暮。此戒要日没后开。有此差别。释义同前。唯以日没为异。

  次不安居戒 圣制安居。为防嚣动。今还游散。岂得无事。又是正时。妨修道业。招致讥丑。故制提?。别缘具三。一是后安居日。二不结。三过后安日。问居结安居有其前后。所以违前。获吉过后犯提。答虽不结前。犹可结后。以有后结。但犯吉罗。若不结后。更无结法。情过是重。故得逸提。尔者破前犹得结后。可获吉罗。破后更无结法。应得提罪。如何两破并获吉罗。前后不安。罪有轻重。解结有时。限违有重轻。破无分齐。一种吉罪。

  次度大小。便常漏人戒法 众理应清洁。先显带病入道。不应僧仪。别缘具五。一病。二知。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自下度人戒缘皆同此。

  次度二形人戒 身有两形。不堪进道。既不得戒。制以提?。

  次度二道合人戒 次度负债病人比。此亦招讥不轻。二戒合制。

  次诵咒为活命戒 前戒为弃舍正典。不为活命。此为活命。以此为异。别缘具四。一世俗咒术。二诵习为活命。三无因缘。四言词了。

  次以世俗伎术教授自衣戒一百七十 前戒诵习咒术。为自活命。此以阴阳吉凶教授白衣。又前自诵戒。亦为活病等四种事。开此教授。白衣全无此开。别缘具三。一阴阳吉凶等事。二教授白衣。三言词了了。缘中先教。不应谓向日月等。次又言已下教其所应。戒本三句。一人。二教授白衣。三结罪。释中初句可知。第二句中文分为四。初举缘中教不应作文。故日伎术者如上说。二若欲说下列如来塔等。不应向之。举是显反。非前第一三。又言今日下举前教授中应作之文。四应语言下举是显非。反前所应。次彼比丘尼下解结罪句。

  次被摈不去戒 行不自立。损及自他。既被摈治。理祗僧命。而故不去违法。恼僧情过不轻。制以提罪。余六羯磨。治人在寺。不遣离处。故无不去之罪。唯此摈法。遣出本处。故违不去。制与提罪。别缘具四。一被摈活。二不下意求解。三无因缘。四作意不去。或可须经明相。文无者略。

  次辄问大僧义戒 僧是上尊。理难轻触。凡有问决。要先咨白。不启辄问。慢法轻人。又失敬仪。制以提罪别缘具五。一是大僧。二先不求听。三非常听问之次或亲友或彼从此受等。四问义除戏笑等。五言彰了了。不犯中。若彼从此受者。谓此常从比丘受法。若二人俱从受法以是同习故。若彼问此答者。谓同习人彼此问答。若六诵者。谓同诵部卷。此等并辄罪。

  次身业恼戒 释义同前。口恼唯以身为别。

  次在僧寺造塔戒 僧尼位别。居止亦殊。交杂往来手相触恼。又令容僧不知。致敬乖礼。以此情过。故制提?。别缘具四。一有比丘伽蓝。二知有。三造尼塔。四随用博等一一提?。遮义永故。不待竟犯。

  次百岁尼不礼新受戒 比丘戒僧是上尊由敬得戒。今不设礼特[虚*予]受心。别缘具四。一是比丘。二知是。三无病。四不起迎礼。祇云。尼入僧寺。应头面着地。一一礼。一切比丘足。若老病不堪者。应随力多少礼。不遍者得总礼。应言我尼某甲。头面礼一切僧足僧至尼寺。尼敬亦然。五分。尼见比丘。不起不礼不请。坐者皆提。

  次摇身趍行戒 威仪容止。事须合法。内自肃清。外生物善。今乃摇身趍行。相同鄙染。损坏不轻。故须圣制。

  次作妇女庄严香涂身戒 出家进行。须绝耶心。忽作妇女庄严。香涂身者。此失宗敬之心。招讥损道。污辱不经。故制提罪。

  次使外道女涂摩身戒 释义如前。

  ●次八提舍尼。

  初戒乞苏者。离俗进修。须异凡品。苏是上味。乞增贪求。内?贞廉。外[虚*予]信意。为过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从他乞苏。二自为己。三者无病。四受得。五咽咽成犯。下七义同。事别为异。戒本四句。一人。二除病。三乞苏而食。四结罪。释相可解。

  上四比丘吉者。苏等资微。稀故吉罪。下四提者。丈夫喜乞。故获提?。若望尼说。前数后讳。并得可呵。

  ●次众学戒法。

  与僧同。为离繁文。不能重举。尼七灭诤。摄在提中。不合重明。故亦不举。上来尼众止持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五末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六(从犍度初至释三归文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自下作持二十犍度 先总料简。后随别释。总中三门分别。第一先后。第二释名。第三次第。

  先解初门。然佛立制。本无先后。今明戒本居前。犍度次者。但以前是止持。今辨作持。先止后作。义次第故问准何义知先止后作。答止持自行。法须前明。作持化他。故次后说。所以尔者。自行不立。无以利他。自行既成。义须兼济。故佛修行满已。方始化物度人。问戒本匪唯明止。亦有作相。犍度不纯是作。亦有止义。如何判云前止后作。答据起行义。止作互有。论成行边。止作恒别。亦可前略辨二持。后广明二持。前略后广义之次第。又解。戒本宗明作犯。作犯过粗。犍度宗明止犯。止犯四细。欲使犯相昞然。观过兴厌。先识于粗。后知其细。护行始终。持法坚固。亦可前略明二犯。后广明二犯。又解。戒本明随。不说其受。显理未周。称之为略。犍度已下受随双明。摄二持义尽。名之为广。先略后广。义次第故。问如尼戒中。已明受法。即是前亦明受。非局是随。如何释言。但明随相。显理未周。称之为略。答尼律明受。显罪有无。举罪立戒。还是随相。又问。若言犍度受随双明。摄二持义尽。称为广者。且如戒本。随相极多。犍度辨随。望前由少。应言随相。前广后略。论其受法。前略后广。如何立义。反覆乖文。释准行多少。义虽可然。今广略言。不依此说。谓前未尽。后始周圆。望说尽处。称之为广。问行法次第。先受后随。何故今文先随后受。答若据次第。先受后随。今就化宜。先随后受。所以尔者。以其随相。广彰损益。欣厌易成。人道中要。以显要义。是故先明。受中不显损益深趣。识相护持。欣厌未要。以未要故。回之后说。亦可前略明受随。后广辨受随。先略后广。义之次第。

  次释名者。梵云犍度。此译为聚。所谓受等当分诸法。集在一处。称之为聚。即举受等。以标其聚。乃至于杂。故曰受戒等犍度(又可梵云塞建陀。此译为蕰)。

  次辨次第者。虽据本制。事乱无准。今明结集次第意者。犍度二十。位以为三。初一犍度明其受法。次十五聚辨其随行。次有四聚明二之余。所以先明受者。受是根本。开生万行。以是本故。建首而明。问受据次第。应在律初。何故今者置之于此。答夫欲化物度人。必先自行成立。为此须在自行之下。尔者据行成立。止作俱然。是则应在律末而说。答据行成立。理实应然。作义是通本故初说。欲使上收自行。下摄化他。义势得中。故置于此。由如不定。又解。受是根本。开生下诸作行。作行处同本故前说。计受开生。一法即足。若不对受明修。行则难立。故于受后。以辨其随。随中位二。初七犍度明别行法。以皆资成别人行法。次具睒弥下八犍度彰其众法。以皆资成众行之执。所以尔者。别行不成。谁秉众法。是故光明别人行法。别行既成。纲网事立。是故次明众法之行。此二之中。前有众法。为成别行。后有别法。为成众行。举宗往摄。众别恒殊。就前位中。开之为二。初三揵度明随行体。次四揵度彰行资缘。为成其行。须有资缘。前行体中。复分为二。所以先明说戒法者。夫欲起修。必资解行。说戒生解。故在前明。安恣起行。故次居后。然起行中。莫过有二。一专精行。即安居是。二悔犯行。如自恣是。亦可行为除过。过有已未。未即安居。已乃自恣。次下资缘。资缘四中。前三正资。后一辨开。正资之中。有其内外。外则无时不须。内则制有期限。外中革屣下用。是故先明。衣是上资。故次后说。虽得外资。?内不可。故次明乐应不应义。然此正资。事须经理。经理或亏。恐违其教。是故大圣开受德衣。令无过?。行得成立。又解。自恣既竟。游行化物。履屣资要。是故次明。虽得行具。衣须蔽形。又是受畜时节。故次明衣。衣虽外御。复藉内资。?即废修。故次明药。或于衣食。取济乖方。便生道?。事须通许。是故次明功德衣法。开上衣食。资道两缘。次明众法。众法分三。初一能料理德。次一所秉之法。后六料理事人。若无德。不能护法。是故先明护法德行。既有能秉之人。必须所秉之法。法之要也。其唯羯磨。是故次明瞻波犍度。广彰羯磨如非之相。人法既兴。事须施化。故次六法正行僧事。众中若有七种恶人。心志难调。不遵僧命。若不料理。岂成迬护。是以先明呵责犍度。呵等七法。折伏情过。形心虽调。罪由未灭。故次人法悔除往?。人既得法。事须顺行。若不顺行。业累难遣。是故次明行䨱之法。行若依法。足遣往?。仍覆不发。事须遮举。是以次明举罪仪式。或无具德。举不知时。乖竞相明。事成破坏。是故次明破僧犍度。众既乖违。不成和合。若不除灭。何名为僧。是以次明灭诤仪轨。次二余者。僧尼同行。已如前说。尼之异法。事须别举。是故次明尼别行法。二部正法。已具显宣。客等食请。复须备举。为是次明法之仪轨。式虽周资。缘须有资之中。由少房舍。是以次明房舍犍度。但此房舍资缘强胜。事最粗者。故独标名。余资非一。不可别件。是故统收。以之为杂。是以末后明杂犍度。

  自下别释。初受戒犍度。

  言受戒者。创发要期。断恶修善。建志成就。纳法在心。目之为受。受有悬防。称之为戒。戒有多缘。集在一处。名为犍度。就此文中。大开为两。第一为明度人受戒。由佛故有。事归教主。是以先明后身菩萨。厌俗出家。修行成佛。既成佛已。化物为心。欲使众生同沾己益。是以第二尔时已下。正明如来度人受戒。初文复二。第一寄托俗荣。色身具足。将成佛器。必须殊胜。第二尔时菩萨渐渐已下。顿绝爱网。舍荣出家。策励进修。成无上道。前文有三。第一先明托相胜苗。第二适生已下记相所表。第三时摩竭王下间相钦奉。前文复三。一明菩萨胄族高远。二懿师摩下别举日种。三北方国界下举能仁种。前文复三。一列粟散三十三王。经列波离曾间。古往诸仙所说劫初等王。故曰我曾间等。既云有作如是说。明知不从佛闻。大人众所举者。如上文云。古昔之常法。俱舍十二云。往者劫初众人随取香稻为食。无有贮积。后时有人。禀性懒惰。长取香稻。贮拟后食。余人随学。渐多停贮。由此于稻生我所心。各纵贪情。多收无厌。故随收处。无复再生。遂共分田。虑防远尽。于己田分。生?护心。于他田分。有怀侵夺。劫盗过起。始于此时。为欲遮防。共聚详议。铨量众内一有德人。各以所收六分之一。雇令防护。封为田主。因斯故立刹帝利名。大众钦承。恩流率土。故复名大三末多王(此云众许)。自后诸王。此王为首。佛本行大同。不能具录。

  二从真阇下列十轮。三从伽㝹支下轮散次第。王数总计。合有八万四千二百五十三。次举日种。文中除菩萨罗云。次第七王者。旧人皆云同俗七叶。此善生王。即是懿师摩后第九十四孙。故今正解。义未必然。但欲取其日种。或苷蔗种。举得彼种。自从是后。始曰乔答摩(旧云瞿昙者。讹略也)。西方传说。曾闻往时。刹帝利种。被贼篡位。父死子逃。有仙仁慈。收其子养。意欲令其后嗣不绝。后渐长大。有瞻星者。白怨王云。刹帝利种还有星王。怨王出赏。令人捕捉。其仙行后。遂被捉获。将送怨王。怨王遂令在于尖标锵身令众。仙还所止。不见小儿。观知所在。来至其边。劝喻小儿。令起情欲。寄留遗体。后嗣相承。小儿苦楚。有志不从。仙化密云。为其掩障。细雨沾润。暂息苦饥。现一女人。以动其想。小儿缘此。汝精于地。仙以牛粪承裹而归。置甘蔗园。因日光触。粪团开发。生一男子。形容殊妙。后长为王。因此相传为牛粪种。或曰地种。或名日种。又本行集第五云。彼一百八。最在后王。名大茅草。其王无子。舍位出家。乃至血堕地处。生二甘蔗。一出童子。相师立字。以日炙熟甘蔗生。名曰善生。又以从甘蔗生。名为甘蔗生。又以日炙生故。亦名日种。后长为王。一出童女因缘如上。名为善贤。复名水波。后匹为妃。以此证知。善生王者。即苷蔗种也。谓是懿师摩次第百王。后第一百一孙。既云懿师摩后有王名大善生。明知善生等七王。即是一百数外。若此七王是百数外。是则足前。合有八万四千二百六十。悦头檀者。此云净饭王。菩萨者如前解。次能仁种。文有其三。一立释迦所由。故曰豪族等。五分十五云。王舍城王。名曰郁摩王。有四子。一名照目。二名聪目。三名调伏象。四名尼患。聪明神武。有大威德。别妃有子。名曰长生。顽薄丑陋。众人所贱。妃言我子虽长。才不及物。而彼四子并有威德。国祚所归。必钟此等。当设何计。固子基业。即作方便。令王摈斥。四子被摈。从者如云。谓己亲眷及诸士庶。到雪山北。东西遐迥。南北广大。地平如砥。四望清净。多诸名果异类众鸟。四子见之。即便顿止。数年之中。归者如市。遂大炽盛。郁为奇国。父王思问。傍臣答言在雪山北。近舍夷林。筑城营邑。众人炽盛。地沃丰野。衣食无乏。王闻三叹。我子有能。从此遂号为释迦种。以此证立能仁所由。二父母真正者。简余外种。谓以自族为妻。恐种杂乱。又以余姓卑劣。不堪为婚。之是以故云父母真正。三众相具足者。内报殊胜。三十二备。故云具足。问所以佛相但三十二。答婆沙一百七十七云。三十二者世间共许。是吉祥数。故三十二不减不增。又解。若三十二。庄严佛身。则于世间。最胜无比。若当减者。便有?少。若更增者。则亦杂乱。皆非殊胜。但唯示所。如佛说法。不可增减。佛相亦然。无增无减。

  次明记相所表。文中有二。一总。二别。总中适者始也。谓始生已问。未知此生。何生所摄。答胎生所收。问于四生内。何生最胜。释化生最胜。尔者后身菩萨得生自在。应当受化。何以胎生。俱舍第八解云。见受胎生有大利益。谓为引导诸大释种。亲属相因。令入正法。又引余类。令知菩萨是轮王种。生敬慕心。因发正勤。专修正法。又若不尔。族姓难知。恐疑幻化。为天为鬼。如外道论。矫设谤言。过百劫后。当有大幻。出现于世。食啖世间。故受胎生。息诸疑谤。相师所谓阿私陀仙。问佛身之中相有有好。如何相师言相非好。解相为粗显。占者易知。好为微隐。睹而不委。二道者谓轮王与佛。次下别叹。先表轮王。后显佛道。轮王文四。一位极轮王。内报殊胜。二七宝下依报具足。三有千子眷属威雄。四从海内下正化遐被。此轮王者。谓是金轮。以文中云主四天下。此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俱舍十二云。若金轮者。诸小国王。各自来迎。作如是请。我等国土宽广丰饶。安隐富乐。多诸人众。唯愿天尊。亲垂教来。我等皆是天尊翼从。若银轮王。自往彼土。威严近至。彼方臣伏。若铜轮王。至彼国已。宣威竞德。彼方推胜。若䥫轮王。亦至彼国。现威列阵。刻胜便止。一切轮王皆无伤害。令伏得胜。各安所居。劝化令修十善业道。故轮王死。定得生天。次七宝者。皆为王重。称之为宝。华严第五十七云。轮名胜自在。象名青山。马名勇疾风。珠名光藏云。玉女名净妙德主。藏臣名大财。典兵名离垢眼。余文可解。次显佛道。十号三轮。文如上解。

  次闻相钦奉。于中文四。一边境卫逻。二逻人间说。所谓间上二表之事。言中是到。故言王闻。三请王除去。恐后侵吞。故曰将由此起。四不从请意。初间名高伏。一往即拒。次若彼下申其拒意。我当臣属。应上轮王。当为弟子。应前佛道。此在宫中。闻名息慢。上来依器殊胜竟。

  次下舍荣出家。就中文二。第一不顾尊位舍荣出家。第二时有人下策励进修成无上道。前文复二。一舍荣出家。二时摩竭下对面息慢。前出家文四。一明菩萨厌苦难尽。思尽苦源。第二时菩萨下父母愁念。恐舍俗荣。第三时菩萨下强违父母。弃而出家。第四尔时下既出家已。修乞知足。初文渐长大者。五分。年十四。因果年十九。故云长大。既大长已。观见生死。循环不绝。故云以此身故不尽苦际。菩萨唯求断苦方便。睹其苦因不除。苦果相续。故曰如是苦身何可得尽。此文自观生厌。略无现相。五分十五。睹相生厌。现厌有三。彰欣唯一。菩萨少小。有出家志。父王常以五欲娱乐。至年十四。城东游观。出东门已。见一老人。头白背偻。柱杖羸步。问御者言。此是何人。御者答云。年耆根熟。形变色衰。坐起苦极。余命无几。故谓之老。问御者言。吾身免不。答言不免。回驾宫自念。未离老法。愁忧不乐。父王闻已。更增欲具。又于异日。城南游观。遂见病人。形体羸瘦。倚门喘息。御者答云。四大增损。饮食不能。气息羸微。命在刻漏。又于异日。城西见死。舆尸在前。室家男女。哀号随后。御者答云。气绝神游。无所复知。弃之空野。长离亲戚。回车还次。逢见一人。剃除须发。法服擎钵。视地而行。问是何人。答曰出家。又问何谓出家。答曰善自调伏。具诸威仪。常行忍辱。怜愍众生。故谓出家。菩萨间见。三称善哉。唯是为快。至便下车。恭敬而问。何故形服与世绝异。答与三叹。并悉如前。有一女人。见菩萨便生爱心。即说偈言。母有此子乐。其父亦甚欢。女人有此婿。乐过于泥洹。菩萨说泥洹闻声。欢喜踊跃。自念。我何当得此无上泥洹。还宫思惟。未离生老病死之法。王问御者。今出乐不答言始出不悦。还时甚乐。具陈所见。王复念曰。相师言实。出家必矣。复增五欲。昼夜娱乐。次观乐具宫殿等。作恶相已。三称祸哉。舍而出家。因果经中大同。不能繁具。第二年虽盛壮。厌恶情深。故曰心不乐欲。父王贪国重位。心希绍继。故曰愁忧等。第三绝爱出家听许。故曰强违。恐损他人。故自剃发。着袈裟者。智度论第一云。持上妙宝衣。贸粗布僧伽梨。又本行集第十云。时净居天。应时化作獦师之形。身着袈裟染色之衣。太子与身上迦尸迦衣。价直百千亿金。易之而着。既严整讫。口发如是大弘誓言。我今始名真出家也。此文虽有袈裟。不显所以。在家迫迮。犹如牢狱。羁系行人。名之为家。于此厌背。称之为舍。出家宽廓。事等虚空。不溺行人。名曰非家。发意归趣。名之为入。第四乞食。此则弃国出家。游于罗阅千途之行。不可具陈。但为报藉资须。且行乞食。须令施者得福。现未获安。文虽持钵。不显得由。既无得由。不可斟的。虽行乞食。具诸威仪。庠序可观。

  王见息慢。其文有四。第一经家牒王所见。第二见已已下一行半偈。发言赞叹。第三王即遣下五偈半。来使寻逐。第四王间彼使言下亲谒验实。初文可知。第二叹中五句。初句一往劝观异宾。第二别叹内行殊胜。第三显其色相丰美。第四赞述种族高贵。第五两句威仪可则。胜相殊妙。此士无。王劝同观异国之士。故云观彼客。亦可仪则庠序。严整可观。劝诸群臣。同瞻异相。故曰观彼客。圣行虽多。此最超物。由行此行。道立人尊。故曰为最胜。相谓三十二相。好谓八十种好。相好昞着。故曰甚严好。相好既备。明非庶品。必是刹利胜族苗?。故非下贱。湛然若大海。安住如须弥。徐行喻师子。顾视等牛王。故曰谛视等。次知处文三。初有半偈。王来使人寻知处所。次有三偈。使奉王来寻知处所。后有两偈。既知处已还来启王。初文可知。次文复三。初偈奉命寻问。次偈见其所作平等利人。摄根无染。福人感物。誉毁不移。后偈寻逐知处。第三文二。初偈白王之法。次偈启奏王知。第四礼谒文三。初一偈半致敬问讯。第二共相问讯下共申问答。第三来意既周。致敬辞退。初文须问暄凉。起居轻等。第二欲申问答。先结前生后。前虽遥叹。未决心疑。今既亲承。须申问答。故名为复。亦可问讯既竟。更决心疑。故名为复。就问答中文分为二。初尽偈末。问得族姓心中所祈。次长行下。虽知族祈。未识真为。故须舍位。验其虚实。就前之中。初问后答。对面申前。遥相赞意。问中有二。初偈问心中所祈。我观仁者。壮年胜行。理应绍位称王。恩流率土。而今剃染修乞。祈意如何。此问出家修乞之意。次偈问种族生处。今观仁者。颜貌端正。必是刹利胜族苗?。我既共汝相对问答。愿说本之族姓生处。次答三偈。文中不次。初偈先答后问。初之两句答前生处。故曰有国等。次有二句答前种姓名。父姓名为日。是前大善生等日种。生处名释迦。举前北方下能仁姓。次有两偈。却答初问。初偈舍缘入道。次偈祈断苦源。初舍缘者。生死循环。皆由缘伴。欲绝苦因。必须弃舍。故云舍彼行等。次偈断苦者。观欲多过。是前轮王。苦集相仍。不得解脱。此释初句。出离安隐。是前佛果。既显灭道。励意进求。释第二句。息苦会真。本心所趣。故曰要求等。释三四句。此中观欲是集谛。多众恼是苦谛。出离道谛。安稳灭谛。次验虚实。其文有二。一验知实。应上轮王。二求先度。显前佛道。验知实中半令为二。舍全之中。有法喻合。既验知实。方求先度。五分。王欲诚菩萨语言。比丘族姓尊位。世为王胄。圣德自然应居四海颙。四海颙莫不企仰。若能降志。亦当称番。比面相事。菩萨答言。世间贵位莫尊轮王。吾已弃之。况四海乎。所以出家求道。欲度一切生死大苦。何不请我。道成先度。乃反区区以此相要。王言善哉。斯言甚快。道成之日。愿先度我及此国人。菩萨许之。王大欢喜。礼拜辞退。第三还退可知次明修成等觉。其文有二。一同耶修不悟真果。第二尔时菩萨下。念昔正因。依修作佛。前文复二。一者同耶习定。二者同耶苦行。习定复二。谓不用及非想。然余文中具习诸定。此且举二。余亦应修。就不用中。文分为二。初明同耶习定。第二时菩萨下非夺而去。前文有十。一举耶师习定教授。二时菩萨下往问学法。第三报言下答所学法。第四时菩萨下校量有无。第五我今已下修令得证。第六时菩萨下更问学法。第七报言已下答无有余。第八菩萨报言下略以非之。第九阿蓝下劝共同事。第十时阿蓝下敬之为正。次非夺文二。一校量非夺。二知非弃舍。前中复二。初有四句。不能除过。次有四句。不能成德。过即生死过患。德谓涅槃有德。前文有业不绝。名非息灭。有因不除故非去。欲有果相。仍名非灭尽。以此循环。故非休息。后文非成等觉。举其觉果。非沙门沙门果。此二有余涅槃。下之二句无余涅槃。初句谈体。次句叹德。亦可连声云。非得涅槃永寂之处。同为一句。旧人配文解释。极成违理。既不顺宗。岂繁述破。次舍可知。第二同习非想。但少非成等正觉一句。余文同上。更求胜法者。旧解云。谓执自饿是道。以见事中俭节。将为毕竟离欲。曰无上休息法也。今解不尔。但以欲求胜法。中路遇缘。遂经六年。不获圣法。故曰虽尔犹不证增上圣智胜法。其休息法。即后成佛文是。共行是耶。非休息法。又舍耶定之时。未见苦行之事。南游象山。睹处起念如何悬。即指此为休息法。次同苦行者。为欲化耶令归正法。依大乘方便经中卷云。昔迦叶佛时。菩萨作如是言。我不欲见此秃头道人。何有秃人能得菩提。菩提之道。甚深难得。乃至广说。复次菩萨为教化五人。及自示业报。以业障故。六年苦行。其五人者。父王简得五豪族子。令使侍卫。四女者。当时缘有。亦可为彰菩萨无染行。亦可远表当来僧尼二众。是故今举四女五男。虽复六年苦行。良由所习非真。但增疲弊。故曰虽尔等。

  次下依修作佛。就中文二。初默念思惟挍量得失。第二尔时菩萨下。食食修禅。断惑成佛。然挍量中。文有九句。初有四句。挍量旧道。次有三句。思惟欲依。后有二句。悟正因法。前四句中。一举父王田上所得之智。第二审察此道。能尽苦不。第三知有堪能。第四依之得尽。次三句中。第一举欲为依。欲者惑因。不善法者是业。以此惑业相资。轮回诸趣。既云颇因欲不善法得乐法不。明知不由不善之因。以感乐果。第二知其无力。第三习无欲舍。不善得乐法耶。计理更有一句。言舍即得无者略也。后之二句。悟正获资。如上所思耶依无力。欲尽苦源。岂由自饿。故曰然我不由等。然则行藉资成。缘亏丧道。若不受食。何以超升。故曰我今等。

  次下修禅成佛。文中有二。初食食修禅。二断惑成佛。前中复二。初食食。次修禅。食食文三。一明食食。反前自饿。言异时者。非思量时。此食饭麨。余文乳糜。问所以不同者。菩萨先食饭麨。气力渐增。后食乳糜。方成正觉。所以知者。断食六年。一顿无益。自非长时。无由受润。故婆沙一百八十二云。菩萨舍苦行已。而食美饭苏乳。以油涂身。习处中行。五人谓犯失志。遂便舍去。于时遂有难陀难陀䟦罗二女。俱时给侍。菩萨尔时便作是念。若彼五人。不舍我者。岂令女人来相亲近。菩萨受十六德乳糜食已。身力转增。从吉祥人边受草等。乃至成佛。问菩萨气力。岂由食耶。答菩萨虽有那罗延力。若不食者。谓自饿得道。为破耶见故食乳糜。因果第三云。今我若复以此羸身而取道者。彼诸外道当言。自饿是涅槃因。我虽节节有那罗延力。亦不以此而取道果。我当受食。然后成道。第二五人不了正耶。固情舍去。第三食已得充气力。次下修禅先明方便。方便文三。一洗身垢。将欲净心。先去身垢。次欲往其道树。以未成佛。不可即在道树下。故坐乞草已往吉祥树下修禅。所以草座者。一为表己少欲之行。二令弟子放以成规。其草作青绿色。如孔雀王项。柔血细滑。因果经观知过去。以草为座。帝释化人。执净耎草。问名何等。答曰吉祥。菩萨闻之心大欢喜。我破不吉。以成吉祥。此人亦请先度。次明坐法。身端故直。系心不耶。故曰正意。专注一境。名曰系念在前。不显加趺坐者略也。菩萨理应结加趺坐。婆沙三十九。问诸威仪中。皆得修善。何故涅说结趺坐。答此是贤圣常威仪故。谓过去未来过殑伽沙数量诸佛。及佛弟子。皆住此威仪而入定故。复次如是威仪。顺善善品故。谓若行住。身速疲劳。若倚卧时。便增惛睡。唯结加坐无斯过失。故能修习殊胜善品。问结加趺坐。义何谓耶。答是相周圆而安坐义。声论者曰。以两足趺。加致两䏶。如龙盘结。端坐思惟。又解。重叠两足。左右交盘。正观境界。名结加坐。唯此威仪。顺修定故。又僧祇三十五云。六群比丘。在禅房中。作骆[马*色]坐。诸比丘白佛。佛言。从今日后。不得作骆[马*色]坐。应加趺坐。

  次正修禅。新名静虑。静虑不同。有其四种。释四静虑三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分别。

  言释名者。梵曰䭾南。此云静虑。俱舍二十八云。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答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寂静是定。审虑是慧。尔者诸无色定应名静虑。以皆寂静能审虑故。答就胜立名。非余定等。如世间说。发光名日。非萤烛等亦得日名。问静虑如何独名为日。答诸等持内。唯此摄支。止观均行。极能审虑。是故唯此独得胜名。

  次出体。此四静虑。一一有二。谓生及定。生者非定。是居止处。定静虑体。唯是善性。以三摩地。能令心王专一。专一所缘。故名为定。以大地中善等持为体。若兼助伴。五蕰为性。以随转色为色蕰故。问若一一境性是静虑者。依何义立四静虑耶。答此由具支。有其多少。故一境性分为四种。

  次诸门有四。第一何定摄支。第二定支多少。第三立支所以。第四诸地通局。初门静虑有三。一者味定。谓爱相应受着净定。二者净定。与无贪等诸白净法。相应起故。三无漏定。爱不缘故。三中后二摄支。非初味定。第二门定支总有十八。初定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等持。等持是定别名。二定四支。一内净。二喜。三乐。四等持。三定五支。一行舍。二正念。三正慧。四受乐。五等持。四定四支。一行舍清净。二念清净。三非苦乐。四等持。然支数虽十八。实事但有十一。谓初定五支。第二定中。唯有内净。余三如前。足前为六。第三定中。等持如前。余四体别。足前为十。第四定内。增非苦乐。余三如前。故成十一。然此十一。喜乐舍三别说故尔。若据种类。但唯有九。以喜乐舍。同是受故。又此九中。念定慧受。是大地法。信轻安行舍。大善地法。寻伺大地外数。问何名静虑支。婆沙八十解云。随顺此静虑。故名静虑支。第三门。问静虽四。支应数同。何以初三等五。二上齐四。解前说随顺是支义故。谓四静虑。各有尔所能随顺法。不增不减。复次欲界诸恶。难断难破。难可越度。故初静虑。建立五支。为牢强对治。第二静虑重地极喜。难断难破。难可越度。故第三定。建立五支。为牢强对治。初及第三。俱无如是难断等法。故二四定各立四支。复次为欲对除欲界增上五欲境贪。故初立五。为治二地。五部重地喜受。故第三定亦立五支。初及第三俱无是事。故二四定各立四支。问若初定支。亦第二定耶。答应作四句。有是初支非第二。谓寻伺。有是第二非初。谓内等净。有通初二。谓喜乐定。有非初二。谓除前相。又问若是初支。亦第三耶。答应作四句。有是初支非第三。谓寻伺喜乐。有是第三非初。谓舍念慧乐。有是初支亦是第三。谓心一境性。有非初三。谓除前相。又问若是初支。亦第四定耶。答应作四句。有是初支非第四。谓寻伺喜乐。有是第四非初。谓中受舍念。有是初支亦是第四。谓心一境性。有非初四。谓除前相。第二定等。相望四句。准释应知。第四门四静虑支。总有十八。此中四等持体。与诸地为依。故通诸地。不劳问答。次有六种。谓初定寻伺喜。二定喜。三定乐。四定中受。此之六种。地法应有。故在诸地。无劳问答。次有八种。谓初定乐。二定内净乐。三定舍念慧。四定舍念别缘建立。须释所以。问轻安行舍。一切地有。何故初二立轻安非行舍。三四立行舍非轻安。解前说随顺是支义故。谓轻安顺初二行。舍顺三四。复次为除欲界五识身。及所引身粗重。为除初定三识身。及所引身粗重。故初二定立轻安支。二三定中。无粗识身。及所引身粗重可对治故。故三四定不立轻安。既无轻安。故立行舍。又三定舍极喜。四定舍极乐。为弃喜乐故立行舍。初二不弃喜乐。不立行舍。既无行舍。故立轻安。问信通诸地。理应遍有。何故唯于二定中立。答前说随顺是支义故。义信唯顺二。故立为支。复次初定寻伺如火。身识加泥。令心相续热恼浊乱。信不明净。不立信支。如热泥中面像不现。二定之中无火泥故。信相明净。立信为支。如清冷水面像得现。第三静虑。有极悦受。第四静虑。有胜舍受。覆心相续。信相不现。故彼不立内等净支。问慧通诸地。亦应遍有。何故唯于第三定立。答前说随顺是支义故。慧唯顺三。故立为支。复次初定有粗寻伺。覆障正慧。二定极喜覆障正慧。四定胜舍覆障正慧。以胜舍受是无明分。正慧是明。明无明分。互相违害。故皆不立正慧为支。第三无彼覆法。故立为支。问念通诸地。亦应遍有。何故唯于三四定立。答既云随顺是支义故。念顺三四。故立为支。复次初定有粗寻伺。犹如暴风。二定喜跃。如水涛波。覆障正念。故俱立后二。由无斯过。立念为支。次下释文。四定文四。先解初定。初定复四。一除定障。二辨得定。三结显得。四释得由。一定既尔。余定亦然。初文除欲爱等者。解释如前。又婆沙八十解云。欲者五欲。恶不善法者五盖。复次欲谓欲爱。恶不善法。谓欲界诸余烦恼。既除惑本。所以得定。觉观者对除支。粗心名觉。细心名观。即是寻伺别名。喜乐者利益支。心悦名喜。身悦名乐。乐是轻安。一心者是等。是等持彼二所依。余文可知。次明二禅。文四如前。先明除障。觉观娆乱二禅。故须除去。譬如净水波动。则无所见。次得定者。内信是对除支。信者净相。谓名内等净。离外鼓动。定内等流。故名内等净。喜乐是利益支。释同前位。一心者彼二所依。余文可知。次三禅四者。喜者是障。观喜多过。故须除去。譬如贫人得宝虽喜。一且失之。其忧更甚。由绝喜忧。即便快乐。次得定者。圣智所见是正慧。护者行舍。念者正念。念知喜过。慧正分别。舍者离过。此三是对除支。由离喜故。念慧为正。乐是乐受。是利益支。略无一心。余文可解。次四禅四者。三定得乐。虽是利益。若望四禅。极为妨害。重病人观妙音乐。为障四禅。故须除去。若尔但应舍乐。云何复言舍苦。答理实苦根。初禅已断。今获第四。始云断者。此已断故说名为断。谓于远事而说近声。又解。依双法尽。俱说断声。言双法者。谓苦与乐。得初禅时。虽已离苦。而乐未尽。今离第三静虑染已。苦乐俱尽。俱说断声。问所以复言先已去忧喜。答乐未断时。忧喜已离。故言先已。亦可初禅灭忧根。三禅灭喜根。二禅灭苦根。四禅灭乐根。欲明四禅绝去四受。并前总举。故言舍苦乐等。次明得定。无苦无乐。是利益支。护者是舍。谓行舍清净。念者是念清净。此二是对除支。略无一心。由离八灾。谓苦乐忧喜。入息出息等伺。是故舍念。名为清净。余文可解。问菩萨前修非想定时。下八地染已得离贪。如何将趣菩提。却念田中初定。重更思惟断除下染。答前习非想。实断下染。以禀耶师不悟真理。今将成佛。寻本正因。但欲依踪游履。不是为断下惑。文中说言离恶等者。于已离处。说今离声。如王已来。说名今来。

  次往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成等正觉。以佛身有殊妙功德。随依地山皆悉倾动。唯此树下。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余依及余处所。有坚固力。能持此故。婆沙一百三云。曾闻菩萨知修苦行非真道已。遂受难陀难陀䟦罗姊妹所奉。具十六德香蜜乳糜。食已身心安稳有力。从吉祥人边受吉祥草。诣菩提树下。手自敷设。如婆苏吉龙王盘身。结加趺坐。坐已便发坚固誓言。我若于此不尽诸漏。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誓当不起。尔时大地诸山。六种震动。如海轻船逐浪高下。乃至他化自在天宫。皆悉震动。犹如猛风吹芭蕉叶。魔王惊慑观动所因。遂见菩萨坐菩提树。端身不动。誓取菩提。远自出宫。往菩萨所。劝受轮王位等。如彼广说。然佛坐于菩提树下。诸功德门。虽复无量。且应化故。略辨三明。释此三明。三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分别。

  言释名者。一宿住智证明。由知往昔前际中事。称为宿住。此知由智。故云智证。二死生智证明。逆知未起后际果因。故曰死生。释智同前。三漏尽智证明。谓稽留有情。久住生死。称之为漏。漏亡之处。名之为尽。尽由智故。故名智证。通名明者。通达了故。婆沙一百二云。如是三明。皆能随顺厌舍生死。皆能引发殊胜功德。皆能趣向毕竟涅槃。故名为明。

  次出体者。如是三明。慧为自性。然约智者。前二俗智。以作事观。观知过未前后际事。其死生智明。若望根本。即用天眼通为体。但缘现在。若据通家所引眷属。即用意识相应慧为体。以能通缘未来事故。非天眼通能知此事。以诸有情有三业行。随业所感善恶趣生。天眼只可知色。不知语意。有别胜智。是通眷属。依圣身起。能具足知。此眷属智。亦名死生智此死生智。由天眼通力所引故。与通合立死生智名。所以由彼引者。谓天眼通。能知死此生彼。彼死生智。亦知死此生彼。流类相似。故能引生。其天眼通。但缘现在色。死生智证。通缘现在未来五蕰为境。其漏尽明。若缘漏尽为境。但六智性。以漏尽是无为。六智缘着。除去他心苦集道四。以苦集智唯缘有漏。道智缘有为。他通缘漏无漏法。此并不能缘无为。故须除去。若谓漏尽身中所起。即十智性。

  次诸门有三。一三性不同。二照境有异。三对通问答。言三性者。此三皆善。其死生智。若以流类相似。是天眼通摄者。即是无记眼识相应慧。若取有别胜智。是彼眷属。据眷属论。即唯是善。次照境者。婆沙云。复次宿住随念智证明。通达解了前际法故。死生智证明。通达解了后际法故。漏尽智证明。通达解了涅槃性故。皆说为明。复次初明知诸有情前际之中。由如是业。死此生彼。因果相续。次明知诸有情后际之中。由如是业。死此生彼。因果相续。后明知诸有情。由如是道。能尽诸漏。隔断因果。唯此一种。是胜义明。前之二种。是世俗明。问此既世俗。如何是明。答由此能引胜义明故。假立为明。非真胜义。

  次问答者。问何故六通中。立此三通为明。答由此三种。有胜用故。谓宿住智证。见前际事。深生厌离。死生智证。见后际事。深生厌离。漏尽智证。既厌离已。欣乐涅槃。复次初明。见前际中自衰损事。深生厌离。次明见后际中他衰损事。深生厌离。后既厌离。已欣涅槃。余三无此胜用。是故不立。俱舍云。由此对际三际愚惑。故此三种。独立为明。

  次下释文。三明文三。先释初明。初明复三。一举智明。二得时节。三释所以。初中复三。第一结行彰智。第二举所照境。第三识无数下总结。初文。禅获第四。故云得此定意。离过行成。故云诸结除等。绝去三灾四受。故云住坚固处。正举明体。故曰证宿命智。第二照境文四。一约生数彰智。二劫成下约时彰智。第三我曾生等约报彰智。第四从彼终下约处彰智。余文可解。然无明尽明生者无间道。闇尽光生者解脱道。亦可前断染污无知。次断不染无知。次第二明。定文如上。第二照境文二。初总次别。总中先果后因。别中先因后果。次第三明。文三如上。初文但二。阙无结文。第二照境文四。第一如实缘谛。第二已得下缘谛断漏。由前知谛。今得断漏。故云已得等。如实如漏。是其漏体。知漏集。谓知漏因。漏尽向道。谓断漏道。亦可如实知漏是苦谛。知漏集是集谛。漏尽是灭谛。向道是道谛。即是缘谛断漏。第三彼作如是下。断漏故解脱。彼作如是知。牒前断漏。如是观下得解脱。言三漏者。谓欲界中根本烦恼。除痴三十一物并十缠。为欲漏。有者色无色界。根本烦恼。除痴合有五十二物。为有漏。问何故上二不取缠耶。答彼界缠少。不自在故。又问何故上二界惑。合为有漏。答同无记故。于内门转依定地故。具斯三义。故合为一。三界合有十五无明。为无明漏。问何缘唯此别立为漏。答无明能为诸有本故。以无明有故。行等得有。为此无明别立为漏。问漏是何义。答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如泉出水乳房出乳。又禁持义是漏义。如人为他所禁持故。不得随意游。持义是漏义。如人为他所禁持故。不得随意游适四方。如是有情。诸烦恼所禁持故。循环诸界诸趣诸生。不得自在趣涅槃故。第四已解脱不四智究竟。已解脱。牒前解脱。得解脱智。谓无漏智。在解脱人身中所起。故曰解脱智。言我生等者。谓由无漏观内尽无生力。于出观后。后得在俗智中。作如是语。故云我生等。问此我生等。其相云何。婆沙一百二解云。应作是说。尽三世生。所以者何。此中生名。既显非想非非想处四蕰。诸观行者。总观非想非非想处三世四蕰。离彼染故。令生因果皆不得成。故云我生已尽。又解。唯尽未来世生。谓修行者受持禁戒。勤修梵行。皆为遮止未来世生。以过现生。不可遮止。诸未来生是可遮止。故修行者而遮止之。令永不生。故说为尽。梵行已立者。谓无漏行。此是学梵行。非无学梵行。以无学梵行。今始立故。所作已办者。一切烦恼皆已断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不受后有者。诸阿罗汉皆无后有。故通说为不受后有。又解。若诸烦恼未断。未遍知者。皆不说为我生已尽等。若诸烦恼已断已遍知者。皆总说为我生已尽等。又此为智别者。此中我生已尽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办是灭智。不受后有是苦智。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遍知集。梵行已立是遍知道。所作已办是遍知灭。不受后有是遍知苦。余文可知。至此漏尽惑亡。知穷道满。故曰如来等。上来化主成道讫。

  自下化物度人。将欲释文。先以四位料简。一明不说时节。二明不说之意。三明所游法门。第四随文解释。初时节者。因果法华三七日。此律六七。兴起出曜七七日。五分八七日。智论五十七日。为对见闻不同。故有斯别。

  次不说意者。多论第二。问云佛三僧祇劫。习菩萨行。为成佛道。度诸众生。何故四十九日。游诸法门而不庶耶。答佛先安身。然后度彼。是故游诸法门。以自娱乐。令身心调适。后度众生。又为憍陈如五人。根未熟故。又为佛法尊重。详而后说。又满梵王本愿故。梵王愿佛成道。要先请佛转于法轮。是故待梵王请。而后说法。

  次明所游法门。多论云。佛初得道。于七七日中。游诸法门。及观众生。初七日入喜法门。第二七日入乐法门。第三七日入诸解脱。第四七日游入大舍。第五七日。入逆顺观十二因缘。第六七日。重复游历前诸法门。第七七日。观诸众生应受化者。此律直言受解脱乐。不分喜舍等别。以理言之。佛所证法。无不出障离相。故言解脱。

  次释文相。于中分二。初明游诸法门。受解脱乐。以二归法。度外眷属。第二尔时世尊游文驎下。以善来等。度内眷属。前文约化不同。分之为六。一贾人。二树神。三婆罗门。四婆罗门妇。五婆罗门男女。六文驎龙王。然此六文。初三七日菩提树下。次二七日离波多树下。后一七日文驎龙王处。化境虽六。趣唯有四。初会人天。第二非人。次三局人。第六畜生。即人天龙鬼四辈檀越。初文有二。第一受解脱乐。第二尔时世尊下。二归化度。此中文五。一树神生信。劝兴供养。第二尔时兄弟下。受劝献奉。第三时世尊复作是念下。悲心纳受。第四受彼麨蜜下。说法化度。第五尔时贾人下。事讫请还。第三受施。文言当以何器受食者。以前凡夫时钵。即成佛时。度尼连禅河。没在水中。海龙王将供养。自成佛来。无人施器。故言当以何器受之。然亦念知一切诸佛法畜石钵。故言不以手受。然四天王知佛心念。遂各持钵。以奉世尊。佛若总受。钵无多用。若但受一。利益不普。为明等利众生。及表钵无多用。故总受四。合成一器。五分云。佛复惟念。若取一王钵。不可余王意。便悉受四钵。左手中右手按之。合成一器。佛创成道。即受天钵。食人中食。为表二趣受道最胜。佛益亦多。故曰天人师。第四说法化度。文中有八。一者咒愿。即是说法。第二汝等已下劝受二归。以无僧故。不言归僧。因果云。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将来僧。第三时二贾人下。请祈作福。第四时世尊知彼下。授与发爪。令修供养。第五时贾人下。虽得发爪。不能至心。以是人间所弃。不生殷重。第六时世尊知贾人下。劝勿生轻。若能至诚供养。获大功德。第七贾人白佛下。虽闻福多。未能悬信。言必不虚。何验知实。第八佛告贾人下。广引证验。然我往昔为摩纳时。虽得记言未断诸漏。以记欢喜踊身虚空。发犹布施。众人供养。我今成佛。以道眼观。悉入无余。其验如此。况我今日惑尽果圆。诸妙功德所重发爪。若能供养。丰无报应。是故我今劝汝殷重。下之五会。文二如前。

  次下度内眷属。其文有三。初明如来思惟不说。第二时梵天下知念请说。第三时世尊下逐缘赴说。初文复三。第一思惟不说。虑之在心。第二尔时世尊下。显不说意。陈彰在口。第三尔时世尊下。说既唐劳。不如息化。前文复三。第一思己所证。深妙难知。第二众生异见已下。以难知故不能趣会。第三我今欲说下。以不会故说则唐劳。前文复三。第一总举所证。第二甚深已下。难证精妙。第三智者已下。显修是智。寔以旧释词繁。不能契会。今进别途。用将允惬。初文涅槃无为。惑尽故显。诸妙功德积行方圆。此之显圆。皆由功力。故云我今已获此法。次叹此法。七句众名。真性穷极。故曰甚深。理非虑知。名为难解。体非心测。称曰难知。纷荡不侵。名为永寂。生死长隔。故曰休息。精胜独绝。目为微妙。妙中之微。称云最上。次智能知。理既难会。会者是智。故曰智者能知。不会非智。故非愚习。即下余人不知是也。次不能趣会。其文复三。第一生死因长。窟宅恒安。第二众生已下。以宅恒安。不了缘起。第三爱尽已下。以不了缘。涅槃难见。初文见忍非真。心希异道。耶求起证。故因异见等。犹依此因。苦果不息。常轮三界不得解脱。故曰依于等。巢窟如上解。次不了缘者。众生乐居三界。常造有因。于缘起法不能解悟。缘起法者。谓十二缘。故智论第六云。佛告阿难。是十二因缘法甚深。难解难知。五分复云。众生乐着三界窟宅。集此诸业。何缘能悟十二因缘。甚深微妙难见之法。然因缘有二。初则不解顺流缘起。故五分十五云。缘是故有。是谓无明。有故行等得有。次复有下。不了逆流缘起。故五分云。缘灭则是灭。谓无明灭故行等得灭。次涅槃难见。既不了缘。涅槃不显。故云爱尽涅槃。是处亦难见。故五分云。无余泥洹益复甚深。若我说者徒自疲劳。次结唐劳。我今欲说甚深缘起。唯智能知。非愚所习。故曰余人不知。于我疲苦。次明陈彰。将欲说偈。先拂疑情。非先所闻者。谓不从益等受。亦未曾说。谓证来未说。旧来诸师。取慈二偈。一一配合长行文句。今者寻思。理谓不尔。何必属文相配。始成祇夜。既不依旧。别科解释。初偈。由我说法。在于巢窟。愚痴者不入。次偈。以我所说法。体精微着。欲者不见。次结者。众生患重。闻即增迷。故我默然不为说法。故曰作是思惟等。又此默然便是说法嘉瑞。所以尔者。以默故请。请故便说。其犹鸟伏方飞。兽踯便缩。如来亦然。欲说故默。问如来智周三界。道洽四生。理应遇感便宣。何以见默要请。答洪钟不击。无以流音。诸佛虽悲。法须待请。不请而说。人增慢法之殃。待请方酬。生敬道之益。

  次明请说。其文有三。第一如念请说。第二尔时下受请观根。第三尔时下逐请还退。前文有四。第一遥知佛心。以入俗心。故得知也。多论。佛即告念。令梵王知。第二念相败坏。以不闻法。永劫沉沦。既不超升。称大败坏。第三乘念进诣。梵王睹众生失法之利。觌度品沉没之忧。遂即如念屈身。躬临请说。问上界色细。下界色粗。梵王请佛转法。身依何住不没。答下色粗疏。理难依住。别化色地为依。是以身不陷没。第四正明请说。其文有三。第一真请。第二不受。第三催请。初文唯愿表意殷殷。十号之中。且标其二。以有堪闻佛机。是故启请。堪闻者何。谓垢薄等。结使轻微。称云垢薄。照理分明。名为智慧。一闻解悟。故曰聪明。会证不难。称云易度。能灭不善法。生死因亡。成就善法。出离行满。亦可能灭成就。通上诸位。谓垢薄智慧聪明易度者。并皆能灭不善法。成就善法也。次拒不受。初印如文。请既有理。何不宣唱。故我向者下申不说意。次明催请。先序后颂。序中复举根器有受道之益。闻法获利无边。不闻成大败坏。如前。又大败坏者。谓丧菩提涅槃。佛本为生修道获果。今既证已应须济度。既不为说。永绝超升。长没爱河。是大败坏。唯愿世尊。不违先志。扶济群生。时演正法。庶使无上佛种。藉此敷荣。稠林之因。由兹殄灭。亦可众生闻法。便能离恶修善。佛若不说。大有所失。故言大败坏。如言大异事是也。次释颂本。序文既云亦有垢薄等机。明知更有垢不薄等。此不薄等。在于薄中。故称杂垢秽。然此众生虽非纯净。是佛依愿成道之处。故云从中生。既在此生。请依昔愿不弃先悲。济度群品。愿者专注之辞。开者因言悟理。理益照怡。称云甘露。由通神解。况之为门。故曰愿开等。次观根文二。初默受观根。次发言许说。前文有三。谓法喻合。法中先结默许。后观所化。然所化中。品类非一。不可并言。且标二类。谓生及长。生小长大。亦可刚强为生。调柔为长。又长生中。惑有轻重。故曰少垢多垢。亦就惑中受法有难易。故曰利根钝根。又利钝中。悟道有迟速。故曰易度难度。已前诸位。上下相对。畏后世等。直举一边。文中略无不畏等者。理少不足。学者应知。又可世间生长是物。于生长中。有少垢多垢等。畏后世等文。偏举少垢等一边人。非是多垢等。以多垢等不能畏罪灭恶。然此为显所化有情。生长不同。品类差别。不是为明三乘九姓。若以世间生钝根。畏后世罪。为声闻上中下。少垢多垢难度。为缘觉上中下。长利根易度。为菩萨上中下者。不知依何理教。作此判文。若无理教可凭。定是传者胸臆。又佛总观所不简乘与非乘。如何配文局约乘说。故知旧释不合旨归。冀诸智人。思文取悟。次明喻文。池河生华品类差别。有目男子。见此不同。非即将此池中三华。等三乘根有上中下。问所以得知显类非一。不定三乘上中下姓。答如五分中华有四品。明知不定三乘九姓。文云萌芽在泥。出水未出水不染污者。又法说观根中。但云根有利钝。有畏后世三恶道者。又能受法如大海者。以此故知。不定乘根姓别。次合既有如来。喻中略无观者。次发言文二。初一偈发言许说。次半偈释去疑情。言对请主许陈微妙。禀受亦多。皆为利益。故曰梵天等。又可如下云以法将去者。汝等何忧惧。故知但为法说明。则不为娆生。次释疑者。佛前思惟甚深不说。今请方陈。恐非前得。故曰梵天微妙法。即是牟尼所得法。次辞退可知。

  次下赴说。多论云。譬如大龙从大海出。令密云弥布。欲注大雨。观阎浮提何处国士应可雨者。佛亦如是。从四无量大法海出。布慈悲云无所不遍。欲雨法雨。观诸众生谁可度者。其文有六。第一念所为人。第二时世尊下观知处所。第三见已即往下逐缘赴说。第四尔时世尊下闻法悟道。第五时地神下告彻请主。第六尔时尊者下出家受戒。前文有二。初念二耶师不闻胜法。多论问曰。若彼诸人必应入道。不应命终。而得闻法。若不应闻不入道者。佛何故生念欲度彼人。答欲令众生不忘恩德。此人先有小恩。佛尚忆度。况大恩者而可忘乎。又此异道诸师。时人所宗。咸谓得道。欲灭一切耶忆想故。明九十六种无出要法。痛彼长衰生死不息。次念五人有机感。五分云。甘露当开谁应次闻。父王昔遣五人。随侍劳苦。此功应报。

  第二知处如文。所以在此处者。以顺古昔诸佛法故。故因果云。又自思惟。古昔诸佛转法轮处。皆悉在于波罗奈国鹿野菀中仙人住处。又此五人所止住处。亦在于彼。我今应往至其住处。

  第三赴说。其文有二。第一劝所为人令生信乐。二比丘夫出家者下。既有信乐。堪授法药。前文复二。初则立志拒劝。二佛告下生信不拒。前文四对八句。一往而立制。二时世尊下到已破制。三我今坐已下汝佛。四时佛告下。劝勿汝佛。拒而不从。初对往中路逢梵志者。显此外道机根未熟。法性幽玄。不能测度。具见世尊。神和色悦。心有异疑。发其三问。一问出家师。二问受学师。三问所学法。文明问虽有一二五别。皆是当处。文意不同。今依本文直释三问。次下佛说四偈以答。初偈答第二问。次二偈却答初问。后一偈答第三问。诸无漏智。起在佛身。皆胜余乘。名之为上。智起惑亡。是欲皆尽。不为羁缚。称云爱解。斯咸自悟。不假师资。故曰自然等。次答初问。我今道立清升。不由师训。前无受学师。今亏出家近。故曰亦无有师。非直无师。亦无等侣。等侣尚无。况有师者。将无等侣。释成无师。所以无等侣者。以一界中唯有一佛。证法清凉。或热永尽。故曰世间唯一等。次偈释一佛所由。或业不除。常轮三界生死系缚。名为有着。今袪有本。永绝漏源。因果患亡。称云无着。既无有着。世间中尊。一切人天皆无边等。故曰我为等。次答后问。准答及五分文。不应问所学法。应问行何道法。我今道满行圆。更不学法。但为转法开生故。往波罗奈国。此初一句示化处所。以法授彼。彼便悟解。称之为转。所转法轮。甚深微妙。名为无上。轮者但是摧辗之义。犹转法时辗诸惑业。四谛法轮唯在见道。以憍陈那等。见道生时。说名已转正法轮故。故婆沙一百八十二妙音说云。学八支道。展转和合。一时至他相续中转。故名法轮。然虽闻法入见道者多。彼非一切皆是法轮。但取最初最后得正解者。说为法轮。初谓憍陈那等。后谓苏䟦达罗。世间众生惑业尤重。不见真理。名为盲冥。将欲为彼敷说至真。故名为当。击者扣也。因言扣理。法洒群心。永无惑热。等于甘露。教旨相击。理显于外。义同于鼓。梵志不闻无着之义。故更请说。众结皆离。称云我脱。显因患尽。得尽于诸漏。显果患亡。二患既除。人天独拔。不为恶娆。故曰我胜等。但以法轮精胜。不被无缘。外道虽闻。不能领悟。故曰默然等。五分。梵志不受。拍䏶而去。然彼梵志宿有善根。即于空中为说偈曰。佛始出世间。天上天下尊。如何汝遇之。而返弃舍去。梵志虽闻。不顾而去。初往可知。第二不堪佛威到已破制。第三汝佛不信。问五人既不信佛得真实道。何故乃言汝如来耶。答若望内心。全不信佛。以随他语。故道如来。亦可望后拒中全不信佛。但可有汝。不曰如来。后集法人。故加此称。其汝是谁。谓如来也。第四拒者。执昔疑今。往修苦行。犹不得道。况今行耶。有所克获。故曰如本所造。乃至迷荒失志。

  次明生信。文中有三。第一举昔不虚。验今是实。第二佛言下。言既不虚。汝等信受。第三所以下。汝若生信。知我果圆。必能受行。定同我得。五人至此始是根欲具足。

  次授以法。其文有三。第一劝舍二边。第二令立中道。第三授以谛法。前文有四。一举二边数。二别列二边。名。昔解。乐习爱欲。即不用非想。谓是法边。或自苦行谓苦行边。此释不然。故今正解。众生有二。一者断见。乐习爱欲。二者常见。或自苦行。亦可乐习爱欲。在家多贪。或自苦行。外道少欲。此着苦乐。乖中故边。故五分云。世有二边。不应亲近。一者贪着爱欲说欲无过。二老耶见苦形无有道迹。问五人现修苦行。应劝舍苦。既不习乐。如何劝舍。答独劝舍苦。恐成着乐。故举二边并令修舍。三彰二边过。乐故奢诞。非贤圣法。苦无道迹。劳疲形神。四结二边损。凡欲修进。须舍二边。此着苦乐。皆不成办。

  次中道文三。一举二释三结。初文除此已者简非。谓除苦乐二边。更有等者举是。谓即眼明等。是中道果。证果由因。劝修八正。修此道谛。翻前自饿。其眼明者。天眼谓是死生智证明。智明者宿住智证明。永寂休息者。漏尽智证明。此是三明。成神通者。谓成天耳他心神境三通。以余三通。入明数内。得等觉者。是尽智无生智。此是有为。解脱般涅槃无为。为沙门证得。故曰成沙门涅槃行。此是无为解脱。次释先问后答。答中八正显中道体。以自饿成边不可修习。八正道中。三学别者。语业命三是戒学。正念正定二是定学。正见正行正方便三。是慧学。戒学三者。问离身语业。无别正命。如何此中建立三种。答婆沙三十三云。七不善业道中。嗔痴所起身业。名耶身业。嗔痴所起语业。名耶语。贪所起身语。业名耶命。耶活命故。远离此三。名正业等。次定学二者。念者令心不散。定者守境不移。次慧学三者。谓无漏慧鉴法非耶。名为正见。正行者是正思惟。谓是缘心筹虑。正方便者䇿心善知巧。谓是正勤。勤修不堕。八皆无漏见道中起。次结可。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六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六末

  次明授以谛法。先解其义。三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

  言释名者。逼迫为苦。聚积为集。凝寂为灭。赴证称道。故婆沙七十七问云。苦集灭道。各有何相。胁尊者云。逼迫是苦相。生长是集相。寂静是灭相。出离是道相。名谓五取蕴。如从炉出极热铁团。三海杂苦而住。犹如䥫团与火合故。火势随逐。极复如是。与苦合故。是苦谛相。如是苦蕴从烦恼生。由业故能生转。是集谛相。此烦恼业究竟杂苦。于诸趣生不流转。是灭谛相。修净戒定正观生灭。能断有因。能证有。问谛是何义。答实义。真义。如义。不颠倒义。无虚诳义。是谛义。

  第二出体者。依一切有宗。苦集是一物。因果。故说二。谓一切有漏法。为果义边是苦谛。为因义边是集谛。择灭是灭谛。八支圣道是道谛。故婆沙云。阿毗达磨诸论师。五取蕴是苦谛。有漏因是集谛。彼择灭灭谛。学法是道谛。

  次辨诸门。总有其四。第一建立四谛。第二四谛次第。第三四谛行相。第四说谛利益。

  初门。问此之四谛。如何建立。为依实事。为依因果。为依现观。答设尔何失。若尔三皆有过。若依实事。谛应有三。谓苦集谛。实体一故。若依因果。谛便有五。谓苦集谛是有漏因果。道谛是无漏因果。及以灭谛即成五谛。若依现观。谛便有八。谛上下谛各别观故。答应作是说。此四圣谛。依因果立。若尔应成五谛。答圣道因果。总合立一。故立谛门唯四非五。若尔有漏亦合总成三谛。答以其行相有总有别。故建立谛。有离有合。谓有漏果有四行相。于其因性亦四行相。然无漏因果。总四行相。以此立谛。唯四非三。

  第二门。问何缘行者。入现观时。要先观苦。后观其道。答苦集滓秽。广彰其过。欲使生厌。是故先明。灭道清升净妙无累。欲使生欣。故次后辨。以有厌欣。便生取舍。又以苦集。无始来俱。是以先说灭道会圣方克。故次后辨。又欣厌中。何以果先因后。答若据因果次第。理合因先果后。今据观行次第。是故先果后因。所以观人次第尔者。以因果性粗细不同。是故观人先粗后细。故婆沙七十八云。依粗细故。观有前后。谓苦谛最粗。故先现观。乃至道谛最细。故后现观。如学射人。先射粗物。渐次乃至能射毛端。俱舍二十二云。今说四谛。随瑜伽师。现观位中。先后次第。问可缘现观次第必然。答由加行中。作是观故。谓若有法是爱着处。能作逼恼。为求脱因。此法理应最初观察。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观苦。苦即苦谛。次复观苦以谁为因。便观苦因。因即集谛。次复观苦以谁为灭。便观苦灭。灭即灭谛。复观苦灭以谁为道。便观灭道。道即道谛。如是病已。次寻病因。续思病愈。后求良药。契经亦说谛次第喻。夫医王者。谓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状。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病良药。如来亦尔。为大医王。如实了知苦集灭道。故加行位。如是次观。现观位中次第亦尔。由加行力所引发故。如已观地纵马奔驰。

  第三门。缘谛行相。四谛各四。四十六。苦谛四者。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集谛四者。一因。二集。三生。四缘。灭谛四者。一灭。二静。三妙。四离。道谛四者。一道。二如。三行。四出。此之十六实体亦尔。应知行相慧为自性。问何等名为苦等行相。答婆沙七十九云。伤痛逼迫。如荷重担。违害圣心。故名为苦。由二缘故说名非常。一由所作。二由属缘。由所作者。诸有为法。一刹那顷能有所作。第二刹那不复能作。由属缘有。诸有为法。系属众缘。方有所作。违我所见。故名为空。为违于我见。故名非我。如种子法。故名为因。能等出现。故名为集。合有续起。故名为生。能有成办。故名为缘。所蕴永尽。故名为灭。有为相息。故名为静。是善是常。故名为妙。最极安稳。故名为离。是离自体。非有离故。违害耶道。故名为道。违害非理。故名为如。趣涅槃害。故名为行。能永超度。故名为出。是能出性。非没性故。

  第四门。问何故世尊。为诸有情。宣说如是四圣谛法。答为拔有情令出生死。是故世尊宣说四谛。问未知拔济是何义耶。答诸有情类没在泥中。世尊哀怜授正法手。拔彼令出烦恼淤泥。安在圣道及道果中。故婆沙云。从险难所。引诸有情。置平坦处。故名拔济。险难处者。谓异生性。如山岩等诸可畏处。平坦处者。谓诸圣性如大王路。无怖畏处。由佛宣说四圣谛法。从异生性极险难处。引诸有情。置诸圣性极平坦处。令得道果。故名拔济。复次从大苦处。引诸有情。置大乐处。故名拔济。大苦处者。谓是生死。大乐处者。谓是涅槃。由佛宣说四圣谛法。引诸有情。令出生死。得大涅槃故。名拔济。

  以下释文。于中有二。第一约谛别转。第二若我不修下更为总转。前别转文四。第一举数。第二何谓下徴列。第三何等下辨释。第四是谓下结。问苦等四谛。何故并以圣名来。答说圣者成就。故名圣谛。故婆沙七十八云。得圣法印。印相续者。得圣者名。彼所有谛名为圣谛。复次已得圣财。名为圣者。彼所有谛。名为圣谛。第三辨释。文二。初明三转十二行轮。第二此苦圣谛下。举上转中。皆生六德。前中四谛。即为四文。初谛文二。一明三转。第二当修下劝修八正。诸谛咸然。唯道谛中。阙无劝修。以谛即是八正体故。言三转者。第一示相。第二劝修。第三引证。此谛既尔。余谛亦然。谛别有三。成十二转。先解初转。初转文三。谓举释结。余谛亦尔。今言苦谛者。谓是八苦。以生等时有苦。故名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者。缘交染境。称之为爱。本合今分。名曰别离。恼由爱别离生。故名爱别离苦。结。恨不舍名怨。违缘侵恼为憎。缘交事合称会。恼由死憎会生。故曰怨憎会苦。求不得者。情希名之为求。差本所求称云不得。苦由求不得生。故曰求不得苦。谓是善法未得苦。情背恶法。亦名为求。求不免离。云不得苦。由求不得生。故曰求不得苦。谓是恶法未离。七苦并集。诸苦炽盛。故曰五盛阴苦。说八苦相。令生厌离。故曰示相转。余二可解。既识苦相。欲除其苦。要修道谛。翻前二边。次明集谛。示苦烦恼相。名示相转。诸惑起时。爱能为导。发业之本。烦恼为根。以此舍云。如草根未拔苗。剪剪还生。未拔烦恼根趣。灭灭还业起。惑起皆由爱生。故曰缘爱本所生。染着前境。称本业思。故曰与欲相应。与思相应。妄以为适。故曰受乐。余文可知。次明灭谛。三谛尽处。称之为灭。示此灭相。名示相转。彼爱永尽者。还是惑业起皆由爱。对其惑业称爱。为彼无欲灭者。余惑亦亡。此是集谛尽。舍出要解脱道谛尽。永等者苦谛尽。余文可解。次明道谛。示八正体。名示相转。余文如上。次明一一转中皆生六益。既有斯益。如何不修。先明苦谛示相六益。旧来以六通配释云。智生者宿命。眼生者天眼。明生者漏尽。觉生者他心。通生者身通。慧生者天耳。皆云举益劝修。未实得益。今释不然。此是见道位中。何以举通来劝。斯利实生。非是末得。如婆沙云。一一转时。各别发生眼智明觉。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觉眼是观见义智是决断义。明是照了义。觉是警察义。此中更加通生慧生。通是除障义。慧是简择义。以此解文。不违正理。冀诸学者详而镜之。次复次下观修六。复次下引证六。此于苦谛有十八益。余谛类然。合七十二。文中苦集有结。灭道阙无。

  次明总转。以别不悟。更劝知。文有其四。第一明已修谛成道无疑。第二如来下彰此众中有机应悟。第三沙门下显法深胜。转唯是佛。第四是故下。举前三益。劝令修学。第一是故是我下修四真谛理。如实知者。不得成道。由我修谛。如实知故。是故得成无上等觉。既成等觉而无疑滞。汝应思推。同我所得。第二是故是此众中。无觉悟者。如来终不虚转法轮。由此众中有觉悟者。是故我今为汝转法。第三是故是此法轮余人能转。如来亦不转于法轮。由此法轮唯佛转故。是故我今劝汝修学。

  次闻法悟道。见垢斯尽。称曰诸尘。照理分明。名法眼净。佛转法轮。憍陈悟道。五中先证。故佛赞言阿若憍陈如已知。阿之言无。若之言如。五中独拔。故曰无如。然依婆沙一百八十二。释即异此。彼云阿若多憍陈那。阿若(此云解)多(此云已)憍陈那(是姓)。佛问彼云。汝解谛未。答言解已。如是教化。经于四月。令彼五人善根熟已。于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如来为彼转正法轮。时憍陈那。最初见法。佛便三问。汝已解耶。此意问言。汝今观我。是懈慢多求。亦乱失志。不证菩提涅槃。而诳汝耶。故三问解不。彼还三反答言已解。此意答言。我今观佛。实非懈慢多求。亦非狂乱失志。又实证得菩提涅槃。而非诳我。我今为佛证人。故三答已解。是。故为止诽谤。佛三问之。有说。世尊令余四人。闻法勇励。速入见道。故三问之。

  次告彻请主。世尊转法通益。神祇获度。非常发发声相告。本转法轮。功由大梵。令声上问唯至请主。故曰须臾闻彻梵天等。然依此文。佛赞陈如。地神闻声。展转相告。婆沙四十一。问地神药叉举声遍告。世等今在波罗痆斯国。仙人鹿苑。三转法轮。具十二相等。时为彼地神。有正智知佛轮转法。苾刍见法耶。答无。此事甚深。非彼境故。尔者彼云何知。答或佛告他。我转法轮。苾刍见法。故彼得闻。问世尊何故告他令知。答世尊欲显善说法中所言诚谛。一见一乐众生告同许。故告他知。复次三无数劫。修多苦行。为益有情。今初得果。深生欢喜。故告他知。复次世尊自显于九十六诸外道法中。最尊最胜。无能及者。故告他知。复次佛欲显示憍陈那等真实功德。亦示世间良福田故。告他令知。问会中亦有余天神等相告。何缘但说地神唱耶。婆沙一百八十三云。由彼地神先发声故。问地神何以先发声耶。答彼恒随佛而作卫故。谓从菩萨处胎初生。逾城出家及修苦行。乃至成佛转法轮时。恒随卫护。令无留难。今见如来转法轮已。欢喜踊跃。自庆先来所施功劳。今得果满。故先唱告。复次为彼地神。性轻躁故。是以先唱。如今众中性轻躁者。多喜高声。彼亦如是。复次此是近远次第法故。地神先唱。次虚空神。次四大王众天。如是展转经须臾顷。声至梵世。声虽念念灭。依展转义说。上来诸文请说。虽对陈如。即是世尊转法。一代缘起。

  次出家受戒。文有其三。第一善来度受。第二尔时世尊下三归受戒。第三尔时尊者下羯磨受法。所以三文次第尔者。解有二义。一以能秉人验。上来世尊自行成道。既成道已。理须化度。是以先明善来受戒。善来受者。咸契无着。既证果已。亦须化人。是故次明三归受戒。上二受者。自行既成。须行众仪。摄利群品。故次羯磨。二约所化。以彰次第。善来机感最强淳熟先度。三归稍劣。故次第二。羯磨最微。是以居后。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及平地。后沾幽谷。次第之仪。亦复如是。先解初文。善来文六。第一憍陈等五。第二尔时四尊下度耶输伽。第三尔时下耶输伽同友四人。第四尔时下耶输伽同友五十人。第五尔时下度长者五十人。第六时世尊游波罗奈下度那罗陀梵志。初文有二。第一五人出家受戒。第二世尊与三人下说法增解。修成无着。前文有三。初度陈如。次阿湿毕摩诃男。次婆提婆敷。

  陈如文三。一请出家。二佛言下。正为受戒。三时尊者下请修知足。凡预善来。须证初果。所以先牒已证。后求出家。文言见法者。见于谛法。得法者。得无漏法。谓得无漏。了谛分明。故曰见法得法。成办诸法者。谛理众多。备皆修获。故曰成办诸法。亦可已害萨迦耶见断恶趣因。无边生死今得有边。无际轮回今得有际。已见圣谛。入正定聚。故曰成办诸法。得果不虚。故曰已获果实。亦可果体坚牢。非缘坏没。故曰已获果实。往修苦行。不了正耶。今游谛门。始知得法。得法了真方求出离。故须白佛请度进修。

  次正受戒。一往秤彼来情。示其行体轨则。故曰来比丘等。尽苦源者。彰戒功德也。五分。唱善来竟时。须发自堕。袈裟着身。钵盂在手。是为憍陈如已得出家受具足戒。得戒最初。结名为首。对此须明能发戒缘。所发戒体。先解其缘。总作一十二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第二定缘废立。第三诸受具缘。第四缘境立心。第五诸缘次第。第六说结多少。第七挍量优劣。第八明受渐顿。第九诸受通局。第十所被圣凡。第十一能秉差殊。第十二诸部同异。

  初门列数者。案此宗文。但有四受。谓善来三归八不可过法及以羯磨。言善来者。善是众生心。来是如来教。众生蒙以谛理。开心布欲。厌俗求真。出家修寂。此称如来本导之意。引令入法。能所双彰。故曰善来。良以夙树妙因。早崇胜业。闻法解悟。知生有边。遂厌无始之转回。乃求有终之寂灭。故曰来比丘于我法中快自娱乐等。母经第一云。如来言已身上所着婆罗门服。乃至须发。即皆随落。沙门法服自体在身。威仪庠序。手执应器。如二十年学法者也。三归者。归是求向之心。三即所归之境。夫欲绝妄寻真。栖心累外者。必须凭杖三宝。以作津梁。越度四流。超升彼岸。是知欲本难除。爱源叵息。自非克诚竭志。无以空丧或销樊。此人行不夙成。未蒙早悟。缘在罗汉。不遇如来。亦深厌生死。希求出家。三说归依即发戒品。母经第一云。佛告憍陈如。此诸人等。三语受戒。具足成就。善得其戒。何以故。过去诸佛。亦曾与此三语受戒。未来诸佛亦当与此三语受戒。我今现在亦同彼也。是故得有三语受戒。八不可过者。八是所行之法。不可过是劝敬禁勒之言。尼众厌俗牢狱。希求出家。佛睹过?。抑而弗许。生主(梵云钵罗阇钵底。旧云波阇波提者。讹也)倍增凄泣。抱厌还宫。遂自落发被衣。倚于门外。更欲申请。耻改形仪。但知倚望俳徊。悲诚哽咽。阿难身居学地。魔或其情。不忍服异心悲为彼求请。因请虽许。而以敬法往要。若能导行。即是出家受戒。阿难奉教传授生主。生主闻即奉持。遂发戒品。故曰此法应尊重等。羯磨受者。隐其所为。从法为名。谓名所作办事等。此人虽植妙因。行非淳厚。但承教法。不遇如来。又以信意难生。善心颇着。假僧胜境快彼弱因。方称所祈发于具足。缘僧秉此羯磨教得。故曰羯磨。此是聪名。对人分二。约处中边。便有其四。随事别彰。乃开为六。六通开制。制唯有二。谓十人二十。开便有四。谓僧尼边地遣信曾嫁。又此六中。僧二尼四。言僧二者。一是十众。以其中国僧多。求之易得。要假十人。方能发戒。二是五众。以其边地僧少。求之稍难。若不曲开。无由济拔。因此除半故云五众。十诵五十四。波离问。如佛说边地人。持律第五得受具戒。颇有十人但取五人。得名为受戒不答得名受具与受者。得罪。伽论言。犯可呵。准此即是约处定开。计理亦应更问白木。调内假使便少。不开成受。以是中国约处定制。文无者略。问边地僧少反。云持律此则增制。如何是开。答古人解云。中国十者四人解法。六人足数。由僧多故。不言持律。边地僧少。秉法难成为遣此疑。须标持律。今解不尔。愚痴义通边有持律。中亦须然。又解。五中下至一人持律。故俱舍云。持律为第五人。于边地得十诵。亦尔又母经第八云。边方通律师得五人受戒。次尼四者。一是二十众女人。惑重垢深。信心难发。若不睹其胜境。无由纳法。是以要假僧尼二十清众。方生信心。发于具足。问所以尼受。须二部僧。益有四义故。一因心难发。二令行坚固。三不违敬文。四表成师义。尔者即应本众非师。答本众正摄受作法故。成师尼行状大僧故。须经二部。二者遣信。此女姿颜挺异。形貌殊常。出寺诣僧。恐成陵坏。圣遣尼中作本法竟。开使往僧。为彼受戒。僧为秉法。一如常则。因此得戒故。曰遣信受戒。问对此难缘。应开使忏。答已起之恶难除。未生之善易就。所以知者。十人二十。足为良验。又解受须往僧。故开使受忏得请来。故不开也。尔者所以受戒。不许请来。答为尼慢法。制往僧中。若许请来。便违敬教。又解。僧尼二众。尊卑不同。宁可将卑就尊。不可屈上从下。忏异于受。故许请来。三者十二。曾嫁。曾嫁女人。年始十岁。学法满足。即听受具以经事人。志得成立堪耐恼缘。亦能持戒以此开减。八年受戒。四者边尼义立十众。边方既有尼众。亦得唯僧同开。若以文对僧开尼不立者。如结界等法。起不对尼。是则僧行尼应不秉然既二众通备。边尼何以不听。若云以尼佛制不许。边方恐怖处行。故不开者。此无义言。不能繁破。上来从缘离为六受。合则唯一。谓名羯磨。然此离六。并余三受。开即为九。合唯有四。

  第二废立者。问受缘唯文更有四种。所谓上法破结。自誓自然。言上法者。道证无学。自然获戒。故文云。若人修道成罗汉。即名出家受具足。言破结者。修道进德。惑尽解满。契证无学。自然感戒。即八比丘中。破结使者是(或准此文立作上法)。言自誓者。谓八比丘中。自称比丘。是言自然者。谓佛。答忧陀耶难云。自然得解悟。云何从人学。此并依文。何以不立解。夫论立义须依本宗正文。不可取不正文。依他部立何者。且如上法。非本受缘。无替减年。开令得戒。故下文云。年不满者。受已生疑。听数胎等。若复不满始言修道成罗汉。即名出家受具足。若以开文有成道等言。即宜为缘者如胎等。开亦应别立胎等。既非成道焉。得又以义推。此即名等。言通前诸位。非?成道。应言胎年满闰年满。说戒日满。即名出家。受具足戒。问若罗汉是开非上法者。何以减年戒未开通。文无。答无者略也。亦可缘在下文。减年非有。尔者十诵沓婆。十六成道。何不开受。而要年满。答此就开缘羯磨。后事彼据常行。不可逆用。其犹胎等。开缘亦不逆教。诸余罗汉沙弥准例并尔若立。立上法不应。有罗汉沙弥。若言为无。求心不得戒者。准何教文知有此事。然诸教中不见说。有百祈戒心果戒。俱得无祈戒。心得果不得戒。如斯之义。应熟思。寻又准母经第一。亦是羯磨。一缘故。文云如有一人。尽一切漏。未满二十受已。生疑开数。胎闰不满。问得罗汉。佛言此是上受具也。次文即除罗汉开缘。故文云。后受戒者。听数胎中年。准此即是为无。后得者以所开通。文无以是羯磨开缘。下文中有。又第二云。上受具中。除尊者摩诃迦叶。苏陀婆。其余一切不得建立善法。上受其立者。不能熟详文义。既无的据。难可依凭。又破结者。通于初果。又亦该随不专。是受文中。亦有乞求。割截应成受缘。乞割既非破结。焉。是又自称比丘非开。自誓及自然受破。可准知。咸是刀刀。无劳广述。

  第三具缘者。善来具四。一得初果。文言见法得法。二有求心。文言欲于如来法中。出家修梵行。三须对佛文言前白佛言。四假佛教谓命来等。三语亦四。一出家相。具文言剃发被着袈裟。二对诸罗汉。三授教应法。四领归具足。八不可过亦四。一假佛听许。二亲对阿难。三具宣敬教。四顶受遵行。羯磨受戒。昔来所辨。具于四缘。如释八比丘中羯磨。比丘文。文云若受大戒者。僧数满足缘。白四羯磨如法成就者。教法成就缘。得处所者。结界成就。界内不别众缘。住比丘法中者。年岁满足。身无遮难。缘若具此四。是大比丘。得成戒本。犯戒之人。四中若阙。非大比丘。故须此四。方成受法。即是灭诤。五现前中。除灭所为。具余四现。一能秉僧。二所秉法。三秉法处。即界现前。四所为事。谓人现前。今此受戒。即别所为。故具此四。即能发戒。若成所戒。便由具缘。故取此文。解比丘义。今解不然。详其文意。此但料简成犯。戒人不是为解具缘之义。文言若受大戒者。简非具戒。谓沙门等。外道俗人。白四羯磨者。简白二等(此为一句)。如法成就。得处所者。总是法成。处所非是地界之处。如下多文。皆言非法。别众羯磨。不得处所。法和合羯磨。得处所皆悉不约地。界处说。住比丘法中者。简颠狂等人。不住自性。亦可若受大戒等。四句总简。善来等余受。非犯广人。住比丘法中。一句简颠狂等。以此今解具十三缘。一身无遮难。二结界成就。三尽集和合。四体如数满。五教请和上。六问答缘具。七差教授师。八教授捡问。九问已白僧。十教从僧乞。十一戒师作白。十二对众捡问。十三白四满足。此之具缘。不违道理。冀诸学人思而取悟。

  第四境心者。如前释戒起由二缘。一者因缘。二增上缘。言因缘者。于中且论立心缘境。然心及境。总开为七。第一愍重。第二断恶。第三修善。第四度生。第五趣求。第六护法。第七承受。初心所以须愍重者。故多论第一云。凡欲受戒。先与说法引导。开解。今于一切众生。起慈愍心。既得增上心。便得增上戒。此增上心者。是其总言。若别分者。便有九品。沙必须起。上上品心者。谓于此戒想难遭遇。如病得医。如饥思食等。本犹无戒。永劫沉沦。今欲进受超升。心须增上。多论又云。若淳重心有身口。无数若轻浮心。但有作业。无无作业。次断恶者。以未受前。不断诸恶。遍一切境皆是罪缘。今既受戒。立心猒恶。翻前罪处。律仪备生。然境虽多。总为二类。谓情非情。言情境者。多论第一云。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非想处。及三千界乃至。如来有命之类。尽得此戒。以初受时一切不煞等。无有限齐。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上无不得戒。又俱舍十五云。无有不遍于诸有情。得律仪者。以于一切诸有情。所住善意乐方。得律仪异则不然。以恶意乐不全息故。又云。若人不作五种定限。方可受得别解律仪。言五定者。论谓有情支处时缘定。言非情者。上极妙高。下穷水际草木生种。大地萌牙。随损一尘。一花一叶。分分坏处。皆结其罪。故多论云。三千世界。下至金刚地际。一一微尘。上得一戒。色是以故。言众生无边戒。亦无边大地等。无边戒亦无边。出家僧尼。佛圣弟子。位尊人天。寔由于此。次修善者。谓策三业勤修。一切菩提资粮。令使圆满。菩萨缨络本业经云。摄善法戒者。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次度生者。以四无量心。誓救群品。无问怨亲平等并济。故本业经云。所谓慈悲喜舍。化及一切众生。皆得安稳。次趣求者。戒是趣向三乘正因。我今誓二乘菩提趣求。无上等觉。故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等。次护法者。以我受已。复授余人。如是展转。佛法不绝。即是然无尽灯义。故遗教经云。自今以后等。次承受者。众缘既备。作并受心。当须专想。专思不得。余想余思。如是心心相次。念念相续。一心承受。诸妙功德。若其无心戒。则不得由此。诸道之中。唯人得受。又于人中诸根须具。就根具中。须无遮难。遮难既无。身器清净。众缘备具。方始发生。以此授人。持须明了。开道应法。律仪始生。若有[虚*予]违。从劳设法。空施轨则。过在戒师。所以然者。以此戒是诸行之元。凡修万行。以此为始。故遗教经云。依因此戒等。次增上缘有。二。如上既知。如此我今为汝。对众秉法。此之羯磨。有大神验。能令恒沙善法。汝身中现成。比丘当得道果。

  第五起次第者。善来最初陈如为首。三归第二以一百一十。阿罗汉游行。化度化得。人已将至佛所。道路疲极。失本信心。因听罗汉。先与剃发。着袈裟已。三语受戒羯磨。第三以息三归与白四。故八不可过。最后以多论云。八年与羯磨。至十四年八敬虔。女以此故知。居在第四。

  第六说结者。诸师释云。善来缘强八敬情重。故一遍得不须结。劝三归心慢。故须三说别人。所为复加三。结羯磨。和难故须四遍。众心齐忍。一结即成。今解余受无结。唯羯磨有。所以尔者。羯磨对众表。和须结余不对众悉。无有结文。三归前三。能发戒可使后三说。名结。假后戒始生如何说。名结若此戒。生名为结者。羯磨第三。亦应名结。又复羯磨结文。不诵前法。体三归后。是结应不诵法体。以此故知定非是结。言有结者。太成滞理。然诸受中。善来八敬。各一可解。三归心劣。兼别人为。口口别授。丁宁至三。前后六遍。方能发戒。羯磨对众。先白表宣。白已众知。方陈所作。故所作体。但三非四。是则众秉者三。别秉者六。以此足知。说结差别。

  第七挍量者。诸受缘中。善来最胜。以得初果。佛为增上。八不可过居次。远承佛教。亲对学人。次复三归。以对无学。羯磨最劣。秉通凡故。又准多论。羯磨受戒。福德浅薄。感得此戒。到使不能牢固。有诸灾患。一戒羸。二舍戒。三根变。四断善。对损翻益。一胜三劣。谓善来极。至苏跋陀罗。三归八年即止。八敬一得无重。白四羯磨。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时得。佛法始终以白四羯磨戒为宗本。能绍继三宝。作无边利益。莫上于白四。是故最胜最妙最为尊重。

  第八渐顿者。寻诸受戒。并依教生教。有减增体。咸不发故。约体明皆无渐顿。不得以五十二戒望。具为渐顿。又若具体。要假五等。方名具者。可得名渐。具无不假。余如何得。称渐又受具时。再三秉法前则再纳二百。后得更加五十。如是增成。方名为渐。既无斯义。渐相如何。岂得虚立。渐顿之名。而实无渐顿之义。然约位明。不就体说。次第别受。为渐顿者。即是羯磨。一受亦渐。亦顿。余之三受顿而非渐。问如何羯磨。亦渐亦顿。答先受十戒。次受具戒。是名为渐。不受十戒。直受具戒。说名为顿。问受既顿。得何用渐为。多论第一云。虽一时受得三种戒。染习佛法必须次第。先受五戒以自调伏。信乐渐增。次受十戒。既受十戒。善心转深。次受具戒。如是次第。得佛法味。好乐坚固。难可退败。如游大海。渐渐深入。入佛法海。亦复如是。若其一时。受具戒者。既失次第。又破威仪。又以众生得道时异。故须次第。三时渐受。又解。若论犯不犯。羯磨制渐顿犯。渐不犯故。下文云。不与沙弥戒。佛言得戒众僧。有罪余三。不制顿而。非渐。问善来等。三并许顿。受如何羯磨制。令渐为。答善来等。三不限年岁。缘具即行。不须渐受。羯磨受戒。制满二十。年既未满。不令受具。且与十戒。令使进修。若全无戒。何所冀心。

  第九通局者。谓约时处。及报以辨。言约时者。善来三归八不可过。局佛在时不通末代。羯磨一法。通被二时。问善来既唯佛秉不通末代。所以付法传中。阿难亦秉善来度诸仙众。答彼中具据别缘。异说既非。本文不系。会释第二。教迹差殊难为。一准但是。见闻不同。有斯别状。第三欲显阿难是法藏主替佛处。故得秉善来。第四一时化宜不同常例。第五仙人根熟。寄此为缘。第六阿难虽度。但不比佛。言约处者。亦前三受。局此洲中。故多论第二云。白四羯磨。通三天下。余受但在阎浮。或以义准。三归得通。以文不遮。余圣往故。义文应知。言约报者。善来羯磨。此二说通故。八比丘尼中有善来羯磨。母经明了。各有显文。羯磨法虽是通不同善来。善来能秉是一羯磨使异。故一部不得互行。十人二十亦不齐用。又所为别思。而可知归敬二局。诸文大同。问所以女人无三归受。答三归先止尼众。后来是以。女人阙无此受。所以知者。女人出家。阿难启请。阿难身是。羯磨受戒。明知所为女人不及归教。又准多论。足彰不及。引文可知。此约具戒。故唯局僧。若五十八。恒通女众。然僧无有不可过者。尊位不可敬。尼下众又以女性。过多不听入道。因请听许。须以敬要。丈夫不然。故无此受。上来直据羯磨。总相故四。受法二局。二通若约羯磨。离为六有总则为九。一通八局。

  第十所被者。善来受戒。局是圣位。以得初果。方应善来。降斯已还。不证真理。未能感佛。命唱善来。三归所为。不同旧释。且如多论。八年已后。止三归兴白四未止。已前局内。凡者于此。八年中间。岂无外凡入道。故知此义拥而未通。又于六年。制煞人戒煞戒。缘中习不净观。若三归受是内凡者。如何此中劫修不净。故以此知通。是凡位又律文中。不定位。次既无别定明。义是通又云。失本信心明知志道。非远通是凡位。于理无违。又多论通。言六种受戒。众生福德深厚。致得此戒始终坚固。无灾患也。而不别言三归。是圣八不可过者。受通一人。定是初果。故下文云。乃至七生人天。便尽苦际。未知五百位。在何许答。厌俗心猛同请出家。总是圣人义理无爽。是以王宫诸释并是圣人。故琉璃王受害学报。又解虽同。一席岂得齐圣何妨释种通有凡夫。羯磨受者。通及圣凡。利益宽多。无过此法。

  第十一秉人者。若以义言。戒由佛有佛。若不出即无此法。今以亲发为论。便即师弟不同。善来佛秉余三弟子。问所以教通。弟子秉者。答为彰所化。藉缘不同。又解为通末代。若唯佛秉灭后云何。问所以善来独唯佛秉。答具二义故。唯佛秉一。或尽知圆威德力大能令众生爱俗成道。故母经云。乃至如二十年学法者。二善识根性应机授药。谓于此身必证无学。故十诵五十八云。佛法王自与受戒。无有在学地命终。故诸弟子等。阙此二义。一为威德力劣。如僧祗中比丘。亦秉善来。须发不尽威仪不净。佛言汝不可得。如佛无畏口也。二为不善识根性。如涅槃云。舍利弗令弟子。教不净观。浣衣教数息等。以斯义故。弟子不秉。尔者如来所以不秉余受。答缘在佛者。善来教度既与无缘。余亦不秉。又以三归所为。机劣不能感。佛具如文明。又准母经。第一。众生有二类。一有障道业故。不得善来复有现身。无无学因缘故。不得善来八不可过者。佛抑女人不听入道。阿难为请。因宣敬法。阿难言下即发具足。是故如来不秉此教。羯磨受戒。多论十义。故佛不秉。一为平等与此作师。不与彼作违平。等故。二止斗诤。故为有亲疏。便生斗诤。三止诽谤故。外道当言沙门瞿昙。自言慈等。一作和上。一不与作凡人无异。四为成三归故。若秉羯磨。即随僧数无有佛宝。五成四不坏信。六成六念。七若秉羯磨。弟子有病。应当着视。供给所须。岂是自在。法王所应为耶。八不灭前人功德。谓弟子有病难事。供给所乏。则灭前人所有功德。如一整富罗轮王业谢。九不恼众生。不问近远。成就佛故。十者为通末代。佛若自秉灭后为谁又实论第三云。佛不入僧羯磨中。亦不同诸余僧事。又以三宝差别。故佛不在僧中。

  第十二同异者。先明律。十诵五十八。受戒有十。一自然谓佛世尊。自然无师得具足戒。二五比丘得道即得。三摩诃迦叶自誓得。四苏陀随顺苓佛论。故听受具足戒。五边地。持律第五得。六波阇八重法得。七半迦尸尼遣使得。八佛命善来得。九归依三宝得。十白四羯磨得言自然者。悟理道圆。本无师训。律仪具足。不假众缘。故曰自然。多论。问佛与辟支云何得戒。答无师得戒。又问从教得不。答不从教得。有言从教得佛在树下。结加趺坐。言我要不解此坐。而得漏尽。即身口教成就。后得漏尽戒。亦俱得言。见谛者。闻法思惟。四真谛理。既见谛理。戒品得生。故曰见谛。言自誓者。谓大迦叶宿种善根。蒙佛略言。要心立誓。发誓既竟。精勤苦修。得尽智时。律仪具足。故曰自誓。体此从缘。名有多种。善见从初。名为教授。故论文云。佛告迦叶。汝当发惭愧心。微于骨髓。应如是学。因此教授立誓要期。名为自誓。或名受师。以心信受。佛为大师。故多论云。迦叶来诣。佛所言。佛是我师。我是弟子。修伽陀是我师。我是弟子。母经据后名。为建立善法上受具。问准此众名自誓等。师皆未得戒。如何付法传云。作誓言已。所有诸戒。悉皆具足。答彼约缘说。故言自誓时得。诸论中名受师。亦尔此约理明。故尽智时得此言摩诃迦叶。约姓说大悲。是兄弟三人中。大者以彼善来。非自誓得。又以性少烦恼。名为无欲。故智论五十四云。摩诃迦叶。娶金色女为妻。不生爱乐。弃舍出家。或以身作金色。名金色迦叶。言论义者。此沙弥识性照明。善通物理。年始七岁。能答佛问。词理无滞。称惬圣心。因此听与羯磨受戒。从初立名。故云论义若从余部。名多不同。母云来听伽论。问答见言。答问杂心。问乐此等名殊与论义。无别余六。大同四分。义可准知。又羯磨缘中。僧得一众。名尼受戒。故第四十波离。问佛波阇。受八重法。即是出家。受具成比丘尼余尼云何。以言现前。白四羯磨。

  次辨诸论。母经第一。二众各五。即为十受。比丘五者善来建立善法上受具来听三语羯磨。彼文问曰何故名为上受具足。答佛在世时。不受戒直在佛边。听法得阿罗汉。名上受具尼。五受者善来建立善法上受具师法遣信羯磨。此之十受。义摄唯七。谓善来上受羯磨。此三通被二众。余四便局。局中三归来听唯比丘。众师法遣信专比丘尼。三归师法局。已上明来听遣信。今须解释。来听局比丘者。有其二义。一以丈夫智慧。增强。答难称惬来听受戒。二以沙弥与佛形。同进止俱游得有问答。女人翻前。故阙斯受。遣信局尼者。许其二众。梵行难齐。理亦俱听。遣信受戒。但以沙弥受戒。当众进求下远之造。故无此开。尼经两众。进诣僧徒。路有难缘。故开使受。

  次明了论三乘人得戒。合有九种圆德。言圆德者。谓有四万二千功德。一时并起。无不具满。故称圆德。偈曰。于七依他得圆德。释二圆德了别相。声闻人有七圆德。比丘有四善来。三归略羯磨(谓初缘时闻白即得)。广羯磨尼三受者。善来遣信(谓瞿娄达磨此曰八尊法)广羯磨上。七声闻得戒。第八独觉有量功德。至得第九。佛无量功德。至得上来缘竟。

  次明受体。夫戒体者。性相幽玄义理微隐。自非学穷三藏。识洞五明。无以测其旨。源知其诠际。是以往古俊杰。当今彦英。于此一门。不通悟者。寔以律无正录。论有明文。既不自照。宗由每凭。他决虽复假资成立。理昧调疏。余遂发愤于坏。累年寻考。搜经括论。探二凡之宏摸。核旧研新。捃三四之洪范。是以摘扶宗之妙旨。掷违理之繁文。述此义章。用传同业。冀诸学侣。不再沉研。庶望一览。洞开无劳。三复者矣。然章准其立破。旨归亦得。称云诠戒体论。然论剖析。总作三门。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分别。

  言释名者大论戒数位。总有三。三位之中。辨律仪相。律仪三中又除。定道别解。防过唯禁语。身至于心?圣开不犯。语身戒者。对患称名患境无疆。戒乌有限情非情数。遍周法界戒。随境发还。乃无穷数。虽无穷位。束为两。一曰表戒。二无表戒。先释别名表与无表。次释通名所目之戒。所言表者身语造作。有所表示。令他了知。故名为表。言无表者。因表发生。无见无对。不可表示。名为无表体。得在身相续。随转纵入。余心不名。失戒次释通名所目戒者。此表无表俱有悬防。咸称为戒。依俱舍十四。通有六名。论云别解脱律仪。名差别者。一曰尸罗训释。尸罗词者。谓清凉也。故伽他言。受持戒乐。身无热恼。故名尸罗。二者妙行。三乘圣人称为智者。彼众称叹名为妙行。三者名业身语皆是所作。自体名之为业。四者律仪能使。身语。调柔合法。故曰律仪(此之四名通初及后)。五者别解脱。以初刹那别。别弃舍一切恶故。故名别解。六者业道于初刹那。作事究竟。畅思义成。故名业道(此之二名唯局初位)。又可初位。名别解脱。亦名别解脱。律仪后位。但名别解脱。律仪不名别解脱。论云从第二念。乃至未舍不名别解脱。名别解律仪(唯此众名则有其七)。又可。第二念已去。唯名后起。不名业道。论云。从第二念。乃至未舍不名业道。名为后起(若加后起名便有八)。或可后起。是前第三业。摄此对根本等。言不得为众名。数限既除后起。名七如前。

  次出体者。然今案佛灭后二十部宗。此文即当二戒。并以法密部。摄古来传律。诸人不寻分部。所以言依成实宗者。理不然也。但以法密宗义。弘在西方。此出先来盛传说一切有部。故今解释并依说。一切有部。明今此色法为体。所以知者。以俱舍第十三云。由思力故。别起如是。如是身形名。身表语表。业体谓即言声闻。表与无表。既但是色。未知色是何义。为二性耶答俱舍第一云。色是碍变性。尔者即应极微。非色极微。即体非变碍。故答无一极微。各处而住。众微聚集。变碍义成。五识必须依积集缘。积集若尔即应过未。非色以无积集不同。现在解此约。曾当变碍义说。尔者主法可然。有曾当义。未来不生。如何当碍解是当碍。如所烧薪虽现不烧。亦名薪也。尔者表色。可然无表。不尔由无曾当及彼类。故今有二解。第一杂心论主云。由表变碍。故随表得。名色如树。动时影必随动。次俱舍论主。法喻俱破。先破法云。若由表色。是变碍故。无表随彼。亦名色者。此无表体。体非是色。由表是色。随表受名。无表非是。色从表名。为色无表。非是碍随。表亦名碍。碍既不同。色宁齐等。次破喻云。譬如树动影必随。动由表是色无表。亦名色者。表色灭时。无表应灭。如树灭时影随灭。故影生依于树。树灭影亦灭。无表依表生。表谢无表灭。灭既不同色。亦不等正理第二破云。此不应理。随心转色。不从表生。应非色故。第二一切。有师解云。由所依大种是变碍。故无表依。彼亦名为色。论主难云。由所依变碍。故无表得名色者。五识依五根。应当亦名色。五识依五根。不随根。以名色无表。依四大如何。随大以名色。此师解云。无表起时。定依大种。如影依树。光依珠宝。五识依五根。即不如是。唯能为作助生缘故。论主破云。影光理应。别依大种。如何影光造色。而依树宝。四大(破已解云)以五识。依不定或有变碍。谓眼等根。或无变碍。谓无间意。无表所依。即不如是。定依变碍。故名为色。次下兼明。成实论宗。然依成实。先明无作。其无作体。定用非色非心。故论第七问曰。已知有无作法非心。今为是色。为是心。不相应行。答曰是行阴所摄。又问若无作是色相。有何过。答色声香味触。五法非罪福性。故不以色性。为无作又佛说。色是恼坏相。是无作中恼坏相。不可得故。非色性。次明作戒。可为四门。第一叙异说一师以色心为体。故论云。口业者。非直音声。要以心力助成。故知身业。亦以心力助成。明知二业色心为体。第二师以心为体。心是虑知得为戒。体色顽无知。故非戒体。故论云。离心无思无身。口业故知。二业用心为体。第二辨过非。初师以色心为体者。不善论意论。第七问曰。是身作或。善或不善。而身不然是故非身所作。答曰随心力故。身余处生时能集业。是故集名善不善。非真是身业口业。亦尔非直音声语言。以心力随音声。语言所集善恶是名口业。然论说心能引导业。不即以心为作业体。又复色是色法。色顽无知。心是心法。心是虑知。二合为体。不应正理。第二师以心为体者。是则亦应防心。既许以心为体。何不防心。若防心者何。故论第十云。毗尼中无意犯罪。又云但发恶心。不得无罪。但不结戒。以难持故。粗罪持戒。能遮。细罪定等能除。又若以心为体。戒应虑知。既不虑知。岂应正理。第三立正义者。色为业体。故论第二云。无色法者。心及无作法也。既云此二非色明知作戒是色。又论第七云。身业者。身所作名身业。问曰不应有身业。所以者何。身所动作。名为身业。有为法念念灭。故不应有动。答所谓法于余处。生时损。答他是名身业。其口业者。四大相击。于中出声。声成音曲。有所表彰。以为名字。句用此名。字句即于声上。建立为口作业。业无别体。用声为体。第四释妨难者。问若以色为体者何。故论云。口业者。要以心力助成。此之业体。定是声性。心是发业之因。非是业体。问论言离心无思。无身口业。是则心为思体。明知二业。亦不离心。以心为体。解此破外宗。故作是说以一切。有宗心王之外。别有思数。而思与心。同时别体。故论云。离心无思。然心未必思。思必是心。又以外道立义。身口之业。不由心助。故论破云离心无身口业。

  次诸门分别。总作一十六门。第一为无为分别。第二就有为中漏无漏分别。第三就有漏中三聚分别。第四就色聚中三色别。第五就三色中依类分别。第六就等流中三性分别。第七就善性中生得加行分别。第八就通二中约处分别。第九就其处中依大分别。第十就依大中。始终分别。第十一就于终中得时分别。第十二就得时中先后分别。第十三就俱生中证成分别。第十四就证成中重不重分别。第十五就不重中显数分别。第十六就头数中同异分别。

  初门。二戒俱是有为法聚。非三无为。无为是常戒从缘发。故此二戒并有为收。

  第二门此有为戒。是有漏摄。诸漏于中等随增故。谓爱缘时。摄为有已。如衣润湿埃尘。随住无漏。上法非爱。能摄如于炎石。足不随住。

  第三门。此有漏戒。俱是色法心。及心所不相应行。是其戒因非正戒体。所以然者。以其声闻力劣。但防身语故。今发戒还从身语获无表色。以护七支。

  第四门身语色中。总有三种。一者有色有见有对。谓是色界。二者有色无见有对。谓五根四境。三者有色无见无对。谓法界中无表色。若表戒者。前二色收其无表者。第三色摄。故杂心第三云。彼身作可见有对口作。不可见有对无作俱。不可见无对。俱舍三十云。除无表色。何法名为无见无对。非三有对。故名无对。

  第五门别解律仪体既是色有漏色中。自有三类。一异熟。二长养。三等流。然此二戒等流。色摄以从。同类因所生。故等谓齐等流。谓流类所以。唯等流者。以余二类。唯无记故。

  第六门。身语色声。是善非余。二故俱舍云。谓在即前居卑劣座。或蹲或跪。曲躬合掌。复云起殷净心。发诚谛语然色差别总有二十。于中形八。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此通三。性局取善。边为身表。业余十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一向无记。故非戒体语表。是声声有八种。一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声可意。二有执受大种。为因有情。名声不不意。三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可意。四有执受大种。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无执受大种。为因亦有四句。准此应知。此八声中。初二通三性局取善边为语表。业余六唯无记。故非戒体。泛论身语。无表通于二性。今明善戒。局是善性。故俱舍十三云。无表唯通善不善。性无有无记。所以尔者。以无记心。势力微劣。不能引发。强业令生。可因灭时。果仍续起。

  第七善有二种。一生得。二加行。此二善心。皆能发戒。所以尔者。若其趣入闻慧。已去者即是加行。心得亦通生得善心。中得若其未得闻。慧者一向生得善。心中得故。正理论四十二云。诸律仪果有从加行。有从生得。善心所生。若从加行。善心生者律仪。先者舍从断善根。然断善根。加行根本。皆名断善。依此故说断善根。位舍诸律仪。若从生得善。心生者。随何品心。能生善根。所生律仪。尔时便舍。舍能等起彼随舍故。以此证知通二心得。

  第八门。别解律仪。得唯现处加行根本。后起情与非情。性罪遮罪。故俱舍十五云。从一切二现得。欲界律仪。言一切者。谓加行根本后起。二者情与非情。及性罪遮罪。现谓现在。蕰处界得。不从去来。蕰处界得。静虑无漏。二种律仪。从根本恒。时得根本者。除加行后。起及遮罪。非情恒时者。谓遍于三际。蕴处界得。问别解律仪。得唯现在。何故定道通于过未。答定道律仪。是心俱有心缘。三际戒亦随转。别解脱者。为是有情。依止去来。不然。故不得也。又解定道律仪。非直防。非亦能断惑。故俱舍云。静虑无漏。二种律仪。亦名断律仪以惑通三戒。亦随转别解不然。故不同法久解定道律仪。心成随心。转戒既与心俱。故防三世。别解不然。故不同法。若尔如何不从加行。后起遮罪。非情处得。解定道不起即已。起即根本。故得不从加行后起。又解。身语业道。皆有加行后起。意业道三。起即根本。定道既与心俱故无。加行后起不息嫌疑。不于遮罪非情处得。正理论云。若得静虑。无漏律仪。应知但从根本业道。以于定中唯有根本业道。在不定位。无此律仪。故从有情数。所发遮罪。尚不得此二种律仪。况从非情所发遮罪。由此差别。论作四句。有蕰处界。从彼唯得别解律仪。非余二等。第一句者。谓从现在。加行后起。及诸遮罪。第二句者。谓从去来。根本业道。第三句者。谓从现在根本业道。第四句者。谓从去来加行后起。

  第九门问。未知表与无表。所依大种。为有差别。为无差别。答所依各异。若从一具。和合有细粗两果。不应正理。所生既细粗不同。能生亦差别不等。问细粗虽异七支如何。答七支既殊。能造亦异。尔者七支能所。既各不同。然一期身所生无表。为当与作俱时一时。悬造为待。后后起时。念念别造。答作俱四大一时悬造。故俱舍十三云。唯欲界系。初刹那后。所有无表。依过大生。此为所依。无表得起。现身大种。但能为依。为转随转。因随其次第如轮行。于地手地为依尔者。此之未来多念无表。既依过去。大种而生。为当一具。四大能造。多念无表。为复多念。无表各别。大造西方。自有三解。第一云。但有一具。四大能造。初念不煞。无表复能悬造一期。身中众多无表。第二解云。一具四大唯造初念。不煞无表。复更别起。一具四大。悬造未来。一期身中。众多无表。所以然者。以彼未来。未起无表。种类同故。一具能造。第三解云。起一具大种造初念不煞。无表复更别起众多大种。悬造未来。无穷无表。此多无表。念念别造。

  第十门昔解此善作等。通于始终。故知表业。始终通取。若局第三。为表业者。前二落非亦应发戒。又身语业皆色为体。第三羯磨刹那竟时。身止之色。为眼所得。可使说有身表业。体语止之。业非耳所。得当时无声可无语表。既许语表。通生不局。第三为正。故今正解。局取第三。若其未至。第三秉未究竟。要期不满。善而非戒。要至第三。要期心满。秉法圆具。善而是戒。故俱舍第十六云。且如勤策受具戒。时来入戒。坛礼苾刍。众至成发语。请亲教师。乃至一白二羯磨等。皆名为善业道。加行第三羯磨。一刹那中。表与无表。名根本业道。从此已后至说四依。及余依前。相续随转。表无表业。皆名后起。问发局第三不兼前者。是则应无语表业体。答许无语表有何过耶。尔者语表既。无应无无表。答虽可当时无语表业无表得。从加行发。故又由互发。由身表业。发语无表。或可加行语表。亦发身表。如乞戒云。受具足戒。因此须述古旧诸师。报方便义然。色通二报及方便身作。是方便非报。故心论云。作者身动身方便。口作唯方便。以声非报法。故身口无作非报。非方便。故涅槃云。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一师。解云非异色。因谓非报色。报色是方便也。因报非方便。故言为异非异色果。谓非方便。方便是报色果。方便非报。故称为异。故知无作非报。非方便。复有释云。作既方便。非报无作。异前明知。非是报色。及方便色。又旧释云。然彼经文未必证成。非报非方便。义菩提王子意。疑比丘余二性中。所以不名失戒。佛即答。言非异色。因非异色。因异其心。虽在恶无记中。本所受戒。不名漏失。言非异色。因谓非受中之作。以彼作者。但一念。故不作异色因果者。谓非随行之中。及以处中。作无作。以彼作无作短。故既非此二。仍是比丘明知。有彼受中。无作形俱长。故纵入余心不名失戒。今详诸解。未顺经文。虽复各逞异端。终乖圣旨。失方便业。须对根本论之。报色自共长养等。流辨其同异。如何乃将方便对报。分别又旧。引经深成谬乱。夫取文者须依伦次。如何不识旨归杂乱。抄引然涅槃经三十四。菩提王子问。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佛言戒有七种。从于身口。有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以何因缘。名无作色。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经文。理实次第如是。旧人不寻问。意两。答倒写连抄。共作一通。深违理教。故今依文聊申正解。夫身语业。由心故起言。非异色因者。谓无受戒善心。色因非彼恶无记因。故言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者谓但感得。自类善果必不能招恶。无记果既。于自类因果。性成一得在身。相续随随。转转不绝。是无作色。故言不作。异色因果。以此解经。异无违失。依前重写。恐误后人。又解此是身语业色。因果心异业色。故非异等。问旧解既非。何繁序引。答若不剖折。熟知是非。指事再明。息诸野论。

  第十一门。善来受戒。唱善来竟。至尽苦源时得。三归受戒。后三法满得。故俱舍十四云。起殷净心发诚谛语。自称我是邬波索迦。愿尊忆持。慈悲护念。尔时即得五戒律仪。为令了知。所应学处。故复为说离煞生等。由如苾刍。受已说相。此释五戒。具戒类同。若尔如何。尼律与三归。竟始云。次与汝受戒解。次授随戒。故云受戒非是受体。体已先发。八不可过法说讫。即得以其受者。作顶受之意授者。复云若能行者。即是出家受戒。羯磨受戒。缘虽众多。莫不咸以。第三竟得问。羯磨受戒。得既竟时。未知遣信。为同此不。答今古诸师。皆存报得。以下文云。己与汝受戒竟。今解羯磨。竟得以报。文云已与汝受戒。竟报有已言。明知得在大僧言下。故见论第七。遣使八语。得具足戒。从比丘尼。得白四羯磨。比丘僧复白四羯磨。是名八语得具足戒。又复发戒缘在羯磨。何因缘加不得使报方生。若待报生。便有三过。一戒非羯磨缘生过。二别人言下发戒过。三违下正文已言过。尔者既不待报。何因余文重令尼众秉羯磨法。答具三义故。更须秉法。一佛去疑情。二为在生善。三传使须。具若以尼众秉。大僧法令。使戒生法便杂乱。故此戒生便有三过。一有秉法杂乱过。二尼有一部发戒过。三违见论八语过。

  第十二门。今此二戒。并同时发。故俱舍十六云。第三羯磨。一刹那中。表与无表。名根本业道。以此故知无前后得。然表有三。一是因时非是戒体。二是果时。三是果后。第二念等。此后二种。正是戒体。

  第十三门。俱舍十四云。唯初刹那。表反无表。得别解脱。及业道名。又十六云。七善业道。若从受生。必皆具二。谓表无表。以斯文证明有二戒。所以要须此二戒者。若无其表无表。无所从生。以有表故。无表得生。若无无表。不可一形。防非以有无表。故得尽形防护。

  第十四门。诸受相望。当位不重。咸各自能辨戒体。故若约五等。异类相望。体各不同。故得重发。所以知者。俱舍十四问云。若从近事。受勤策戒。复从勤策。受苾刍戒。此三律仪。为由增足。远离方便。立别别名。为体各别具足顿生。答三种律仪。体不相杂。其相各别。具足顿生。三律仪中。具三离煞。乃至具足。三离饮酒。余数多少随其所应。尔者同类何别。答以诸远离。依因缘发。故因缘别远离有异。若无此事舍苾刍戒。尔时即应三戒。皆舍前二。摄在后一中故。既不许然。故三各别。尔者若诸戒中。当分不重者。如何式叉学戒。缺已更与又末利私呵。二三重受。答式叉学中。元无戒体。体既非有。何论缺与。又末利私呵。得法欢喜。善心增着。二三归依。据实而论戒不重发。若立重者。皆无证文。

  第十五门。论其戒数。理实无边。以缘一切普境生。故门律仪要。缘普境生者。且如异趣方域煞等。不成于彼。如何律仪能发。答由性类。同境有转。易是。故从彼亦得律仪。故俱舍十五问云。于非所能境。如何得律仪。解由普于有情。发起增上。不损命意乐故。得律仪若尔前佛及所度生。已涅槃者。后佛于彼既不发得。别解律仪。如何尸罗无灭前过。答以一切佛别解律仪。皆从一切有情处得。设彼有情。今犹在者后佛从彼。亦得律仪。故后尸罗无灭前过。问律仪若从非情境。发境有灭。生戒应增减。且如春受应多。冬便渐减。冬受戒少。春则续生。如是便有别解律仪。离得舍缘。有得舍过。婆沙一百二十解云。无有增减。以总得故。谓此律仪。总于一切生草等。上得一无表。而实无有无生等时。总于一切蒲桃等酒。则不坏时。得一无表而实无有无诸酒时。是故律仪无有增减。余亦如是。又准明了论戒。有数量谓。四万二千福。河由此福。河恒能洗浣垢污。言四万二千者。根本戒。有四百二十。所以尔者。如婆薮斗律戒。有二百多明轻戒。忧婆提舍。戒有一百二十一。多明重戒。比丘尼别戒有九十九。合成四百二十。是一一戒有摄。所于僧等。十利功德一一功德。能生十种。正行谓信等。五根无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护一。戒即百戒。有四百二十。岂非四万二千。然言无愿毗尼者。由得此也。问僧尼二众戒数。各别所以。无愿毗尼。齐皆不异解。此据二众。总说理实。各随本戒。又解二众。俱有四万二千。以转根时。即成所戒。

  第十六门。昔解受随义。一譬如一。楯能捭众。敌为破斯义。故立此门。受随二法。具表无表。且论无表。有其八种。谓形作俱。俱心俱愿。俱事在从。用助缘异缘。此八位三形。俱定受心。俱事在从。用局随余。四义通受。随助缘异缘。通受者。如遣使。受形及身语。互造者。是次。明同异。受随无表。同义有三。谓名体义异。便有六。第一总别。第二根条。第三悬对。第四长短。第五三性。第六一品多品。前四可解。后二须释。言三性者。受中无表。体善随行。亦不通余此。就列性受随俱狭。今约通不通说者。受是形俱。通余二性。说之为宽。随是作俱。唯局善性。说之为狭。此就一心。自作为语。若取先后。心及教人。说余二性中随。亦通有准。此便是受随。俱宽作此解者。约为三位。局体俱狭。受随同善。若约随中教人。义说便即俱宽。通余二性。若以自作随行对受。分别方有宽狭。即是受宽随狭。言一品多品者。受中无表。义均一品。以本上上心受所发。无表心增上。故戒亦上上。或容犯戒。终至罗汉。酬本一品。心因故无优劣。上中等。心受亦同此。随中无表。乃有多品。以所防非。五犯非一。故能防行。亦五义殊。又对诸犯。一一戒中。心有增微。事亦不等。故随无表。有此不同。次解二表。同义有五。谓名体义宽狭长短不同。有四总别。根条悬对。一品多品。皆准前说。既有如此。差别不同。岂同昔解。受随义一。上来体竟。

  次修乞食。翻前自饿。次度余人。文三如上。然为余人转名说法。所以尔者。依前转者。切力尤多。又于深法。离趣入故。初以近报。接使修行言。布施者举善。令修言持戒者。举恶令断。既能修善。离恶必有胜报来酬。故曰生天之法。次授谛法。令使修证。呵欲不净。是集谛有漏系缚。是苦谛赞叹。出离是道谛。为乐是灭谛。至此度五人已。始是三宝具足。次说法增解。文有其二。初食前说。合心欢喜。次食后说。令进道门。然食前中。为三人说法。二人乞食。为二人说。三人乞者。欲明听法。不空乞食。得辨故使三二。去住不同。

  次食后说法。文有其五。第一释蕰无我。第二云何下审比丘解。第三是故下重为广破。第四如是下观成获果。第五尔时下结数显德。初文有二。第一释色无我。第二举余类易。初文破色有三。一举宗。立无我然。五比丘虽断我执。恐于境中。计有我性。故告比丘云。色无我第二。若色是我。下开成两章。一受苦章。若色是我者。不应增益。以不增益。我不受苦。文无不言。是其错耳。亦可以色增益。而我受苦如何。是我二不自在章。若色是我者。应随情欲。欲得者得不欲者。不得第三。以色无我。下依章解释。初释受苦。以色增益。我受诸苦。故知非我。次释不自在。欲得者便得。谓少年盛色不申者。不得谓老年衰色。既不随情。明知非我。余阴类然。故亦如是。次审比丘。解先约色审。一问常无常。二问苦非苦。三问色既无常苦者。是变易法。汝等意解。云何为常。是我是彼是我所不。言是我者。是自身我。是彼者。他是身我。是我所不者。是诸境中所计我不。五人以已解心对佛。故曰非也。余阴问解。类准于前。次明广说。于中文二。初总举一切色然。一切中有五对。十一问。过去者已灭。未来者未至。现在者已生。未谢内者。自身为内外者。他身及非情。为外有对。名粗无对。名细好者。不染污色丑者。染污色远者。去来近者。现在次明正破。还举一切色非我非彼等者。前二非我见。后二非所见。作此观智。是实非耶。故云如实正观余阴广释。皆类于前。次辨列获。先观色阴。观见色过。便生厌离。以严不着。故得解脱。智在解脱。人身中所起。故曰解脱智我生等者。如前释色阴。既尔余阴亦然。若论观法。先观后证。然此文中。据说次第。观色证已。方明余四。次然数者。举五比丘。咸具二解。皆成罗汉。总合六人。

  次度耶输伽文五。一度耶输伽。二耶输伽文。三耶输伽道契。无著五分。至此始命善来。四明二请之法。五度耶输伽母。及本二。次三文可解。次第六文。龙王曾于过去佛边。受法将验。来尊虚实。遂自出宫。兼持实粟。诵先偈句慕佛求解。梵志初闻。欲为解释。但以教义幽深作难。准拟展转。寻访得见。如来因此发心出家受戒。于中文六。第一龙诵八问。来人解释。第二梵志领问。访得佛解。第三将解重为。龙王宣说。第四见解生疑。问知佛出。第五寻更诣佛。出家受戒。第六佛问悲喜。

  龙王具答为龙解中文。有三偈。初一偈半。次第答前六问。次有一偈答第七问。下有半偈释第八问。六识开导。同名为王。第六最强称之为上。此答初句。染者与染等。牒文即解。染是能染烦恼者。是所染行人。行人为戒。羁缠名为染者。者既被染。与染无殊。故曰与染等。五分问云。染与非染等。佛答染者与染等。此答第二句。心离烦恼。名为不染。既无烦恼。即是无垢。此答第三句。既为或羁。名为染者。不能除染。故谓之愚。此答第四句。此愚垣徼。诸界趣生。此答第五句。丧此瀑流。功由慧解。此答第六句。四流非一。称云一切能断此流。名为舍也。此明因尽。天及于世间果。流永泯。逆流证灭。不与相应。生死长隔。不为死或。此答第七句。念者是定。因定发慧。慧起流亡。不为漂溺。故曰能以等此。答第八句。余文可知。

  次明三归受戒。大分为二。初明三归。第二尔时世尊下还明善来。名从初立。故曰三归。前文有四。第一叹田满足。第二佛告下遣众分化。第三诸比丘下三归受缘。第四佛言下三归正受。前文六偈分三。初一叹田满足。次四告魔问答。后一举宗重。告初偈上半彰。己德满初句。因患尽次句果患。已下之半偈。释同其前。唯难弟子堪化为异。次明魔王心坏。嫉妒难佛。及僧福田。不满上半。难佛初句。因患未尽。三缚非一。称之为诸。不得自在名为缚也。诸缚是能缚。次缚。是所缚。次句果患未亡。第三句难弟子未脱。二缚第四句。总结次佛答。难初句三缚。不羁因患。尽次句果患。亡次句彰。弟子二患尽后句。总以结胜。魔王不分。复更难云。汝内有结缚。明有三缚九结。心在于中。行谓在结总网中。以是随逐。因患未尽。沙门不脱果患不亡。次佛答意。凡夫具缚。不断贪等。而彼五欲。尚不染意。况我惑习俱尽。缘尘起染。二患既除。超魔境界。是故我今得胜于汝。佛辨过于劫火耶难。状若纤毫不可拟议。隐形而去。次重告可知。余三如文。

  释三归法。五门分别。第一归意。第二归体。第三归境。第四归则。第五归趣。

  初门诸佛积劫大悲。久弘誓愿。今既道登。正觉广济。群黎众生。若以殷重。净心至诚。归依必难众苦。多论第一云。譬如有人。有罪畏故。投向异国。以来救护。彼王语言。汝求无畏。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相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患。归向三宝。以求救护。若能诚心。更无异向。于魔耶恶无如之何。如昔一鸽为鹰所追。入舍利弗影。战惧不安。移入佛影。泰然不怖。大海可移。此鸽不动。所以尔者。佛大慈悲。舍利弗无得习气。尽舍利未尽。佛三阿僧祇劫修菩萨行。舍利六十劫中。修习苦行。以是因缘。鸽有怖不怖。别问佛与二乘。俱能断。或云何习气有行不行。答声闻独觉。慧不独利。虽断烦恼。而有余习。如世常大。虽有所烧。而余炎烬。佛慧猛利。断诸烦恼。而无余习。如劫尽火。随有烧物。不余炎烬。

  第二门。归依佛体。谓无学等。如前以色等。身前后等。故尔者如何。经说何名。佛谓有释子。剃除发须。披服袈裟。正信出家。具一切智。是名为佛。答以所依身。显能依法。故作是说。于理无违。然经部说。亦摄依身。若其归佛。不摄依身。佛住俗心。即应非佛。言归法者。唯是择灭。问一种是无为如何。非余二。答三无为中。唯择灭法。是善是常。余二无为。常而非善。诸余善法。善而非常。故诸法中。此法最胜。由最胜故。偏以标名言归僧者。谓归能成觉。无觉法。由得彼故。圣众成八。然经部说。若唯归依。学无学法僧住俗心。即应非僧。以此故知。亦摄依身。问佛依法生法胜于佛。何故先说归依佛耶。婆沙解云。佛为教主。若佛不说法不显现。故先归依。复次如有病者。先访良医。次求妙药。复觅看者。佛如良医。如法妙药。僧如善巧。看服药人。故三归依次第如是。

  第三门言归佛者。理通一切。非局释迦。故俱舍十四云。为归一佛。一切佛耶。答理实应言。归一切佛。以诸佛道相无异故。尔者如何但言归佛。不言一切。过殑伽沙数量诸佛。答理实应说。过数量言。但以佛言。总收一切。以种类同。一言摄故。尔者所以复言。我是胜观弟子。或是顶须。或能寂耶。答随依彼佛。出家见谛。即说我为彼佛弟子。此论依止。不说归依。言归法者。理通一切。择灭涅槃。谓自他身烦恼尽处。及于非情所证择灭。故婆沙三十四云。应作是说。归依自他相续及非情数。一切蕰灭。问答如前。次归僧者。理实归依。一切佛僧。以诸僧。道相无异故。问答如前。尔者如迦叶波有圣弟子。在山林间。入灭心定。及余过现圣弟子无边。如何贾人。但归佛法。又答婆沙三十四云。过现虽亦有余弟子。而非现见当来解憍陈那等。现可见故。是故偏说。又复僧有二种。谓真与俗。第一义僧。虽复常在。以此依俗。俗僧未有。为重俗僧。故且归二。又解为欲除谤生信。若也唯归圣众。时人当言。我归圣众。非汝僧以不归依。心生轻贱。以轻贱故。不修供养。以此不供养便丧善利。以丧善利。更获重?。

  第四门。二归总有六种。一授不与律仪。俱五与律仪。俱此等者。须知词司。若语杂乱。不得律仪。俱成律仪。相似妙行。又须开导。令起祈心。及缘境等。如受缘说。问若不受。三归得成。受不。答不得俱舍十四云。是故归依普于一切。受律仪处。为方便门。异此则无除。不知者。婆沙三十四有二说。初云不得以受律仪者。必依三宝。以三宝为门。得律仪故。又解亦得。谓若不知。三归律仪受之先后。或复忘误。不受三归者。受得律仪。而授者得罪。若有憍慢。不受三归。但受律仪。彼必不得受者。师前居卑劣座。或蹲或跪。曲躬合掌。恭敬而受。若不恭敬。不发律仪。必须从师。无容自受。以后若遇。诸犯戒缘。由愧戒师。不造众恶。受此戒人。应随师教。受者后说。勿前勿俱。如是方成从师教。受异此授受。二俱不成。或称佛而越法。或后佛而先僧。有所阙少。不成三归。依此律文。贾人归依。亦由归少。未有律仪。若故倒说。获罪不成。若无晓知。三数不阙。说不次者。无罪成就。若师言佛弟子。言弗或。师言弗弟子。言佛此开成就。俱弗不成。或师言归依。弟子言尔。或语不出。言不具足。或华夷未融。沧吴音隔。如斯等例。总不成归。说义表兆。翻邪得成。

  第五门。翻耶三归。理通五道。除重地狱苦。适故无已外山。问海边空林。旷野轻系之类。皆成归依。余之五种。唯局人中。故婆沙三十四云。归依有二。一与律仪俱。二不与律仪俱。与律仪俱者。唯在人。趣三洲非余不。与律仪俱者。通余趣处。又人中八众。戒体俱四。一苾刍。二勤策。三近事。四近住。故俱舍十四云。离苾刍律仪。无别苾刍尼律仪。离勤策律仪。无别正觉勤策。女律仪离近事。律仪无别。近事女律仪。所以知然由形改。转体无舍得。而名有异。但由形转。令诸律仪。名为苾刍。苾刍尼等。

  次善来文二。初善来化度。第二尔时下拂去讥嫌。前文有三。第一先度同友。五十。第二郁鞞罗兄弟千人。第三舍利等二百五十。初文可知。第二文二。初度千人。受具足戒。第二时。世尊下三事教化。前文复二。初度大兄师弟五百。次度二弟师徒五百。前文复二。初广现通。并非二计次。迦叶念下生信出家。前文广现神变。有十八事。迦叶自谓罗汉无能及者。沙门虽得罗汉。国人不识。既无名闻。不如我得。又解在于事中。虽复速疾理中不及故。不如我创瞩神光。即合归伏事。存我执不肯受行。今不获已。放果执因。佛知将伏。并非二计。非阿罗汉者。果非非向阿罗汉道者。因非此观。作事越我心期今蒙示非。故须弃舍弃舍出家。如文可解。二弟因此生信。亦具如文。

  次教化文三。第一就处总举三事。第二别列三事化仪。第三所化道契无著初文。千人漏尽。要须待时处伴。此云三事。论言三示导。一神变。二记心。三教诫。释三示导二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言释名者。示谓示现。现希有事。导谓导引。引入正法。故名示导。此之示导。若为示现。神境智通。变一为多。变多为一。乃至梵世。神力自在。令多有情。深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导。若为示现。他心智通。记说彼心。思念差别。如所记说。皆实非虚。令多等如前。若为示现。漏尽智通。随其所宜。教诫教授。速令见谛。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展转乃至。诸漏永尽。令多等如前。次出体者。即亦通中一四六性。以慧为体。约智说者。初是俗智。次是五智。谓法类道。世俗他心。后者或六或十。如明中说。次列化仪。前二可解。第三说法者。令详文意。可分为三。谓三徴释。释中文二。初对眼根广释。二约余根类易。初文复二。一出炽然体。二释炽然。名出体。复三。约根境识三。生触出体。三从触生。三受出体。次释名亦二。一约三火。二约八苦。我说此苦。生处者。谓从炽然。以生于苦。又解文分为四。一约生触解。以触必从三。因生故。三因既尔。果亦同然。第二从触。以生。三受。第三从受生三烦恼。第四从三烦恼生于八苦。我说此苦生处者。谓此八苦。从三大生。余根同前。故亦如是。次漏尽可解。次度舍利弗等。文二。初受请施园为度之处。第二尔时世尊下。正明化度。前文有三。第一除国人疑。第二尔时下闻法悟道。第三瓶沙王下愿果施园。前文佛赴王请。与众同行国人情疑。不识师弟。故须说偈。问答显有尊卑。初偈。问云汝见事火。何变忽舍。吾今问汝。舍火所由。次得答云。爱等起时。名之为垢。此增苦集。故复舍耳。次偈又问。汝见诸垢。心不耽求。今情所欣。欲乐何处。次答情乐生死循环。名之为迹。此迹灭故。称云休息。集因无故。苦果亦亡。故曰三界无所碍。苦集既无。即是灭谛。灭无殊状。故云不异心见。亦然名不可异。亦可见无别趣。名为不异证。与见同故。不可异我见灭。然不乐事火说。偈问答。钝根犹疑。故就事中。以显师弟。余文可知。然受请入城。天主化为人像。引导赞叹。以显三宝。威神国人。见此异相。说偈以问。上三句。问能敬者。下一句问所敬者。次天主说五偈。次答各上三句。答前下问所敬者。是如来各第四句。答前初问。能敬者是我。

  次度舍利等文三。一舍利于阿湿卑所悟道。二舍利转授目连。目连复于舍利所证果。第三二人俱诣佛所。出家受戒。前文复二。初二问答。问知宗承。所说之法。次闻法悟道。初问有三。答亦含三。次问所说法。答是四谛。文言如来说因缘。生法是苦谛。亦说因缘。灭法是灭谛。若法所因生。如来说是因。谓说诸法生因。即是集谛。若法所因灭。谓说诸法灭。因即是道谛。大沙门亦说等指法。同师不异佛说。又解前之二句。是逆顺缘起。故五分十六云。法从缘生。亦缘灭次之三句。即是三谛四中。除道即同。智度论中。闻三谛悟道。故论十三云。诸法因缘主是法。说因缘是法因缘。尽此是我师所说之义。余文可解。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六末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七(从羯磨受戒。至安居揵度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明羯磨受戒。文分为三。第一彰无师弟过失。第二比丘以缘白佛。第三制立师弟摄养。初文二过。一为无师教授随缘起非。着衣不齐者。谓作象鼻等。乞食不如法者。谓乖乞仪。受不净食者。谓见闻残等。不净钵者。不以澡豆等洗。二无弟子瞻养。师僧命终。第二白佛如文。

  第三立制。文分为四。第一制立师弟。第二时诸比丘下师弟德行。第三尔时佛在下简所被人。第四世尊有如是教下教僧授法。初文复四。第一立有师弟。第二展转下明立利益。第三当如是下对益加请。第四。佛言下兴教正摄。初文。和上者梵音。或云和阇(此曰力生。此之翻对。不详所以)。或云优婆陀诃。及修郁波第耶。此等声虽相近。皆非正目。正曰邬波提耶(唐云依学)。或云亲教。言依学者。有其二义。一以学处依彼生故。二以解行依彼修故。言亲教者。以恒教授显异余师。善见十七云。和上者外国语。汉言知有罪知无罪。是名和上。言弟子者。得戒及修在我后。故名弟。即此戒等从我生。故名子。次利益者。五分十六云。从今以十利故。听诸比丘有和上。和上自然生心。爱念弟子如儿。弟子自然生心。敬重和上如父。勤相教诫。更相敬难。则能增广佛。法。使得久住。是则以教诫故不。坏法身。相瞻养故。不损道器。故曰久住增益广大。次请文二。一请师法。二摄受法。所以请法在僧中者。今古释云。为彰见闻具故。复有释云。欲使大众堕其见闻简择沙弥。非为量师。以和上须乞度人羯磨。今者思文捡义。未必须在僧中。以作此法。摄成师弟。成法元不由僧。岂劳众中加请。又以加请法后。始云自今已去等。又下正授戒法中。及尼受中并无请文。虽下尼揵度式叉本法中。有应求和上言。然亦不言僧中加请。又彼求和上已。次始云。式叉学戒已。若年满应与受大戒白四。五分十六。制立师弟共别行记。比丘一二三归。及善来受。佛言不应尔。时诸比丘作是念。但佛与比丘受戒。我等亦得。若得者应云何授。以是白佛。佛言。今听汝等。与比丘受戒。应作白四。即教从僧乞。乞已作白四。亦无请文。准斯文义。决定应然。理虽如是。然准僧祇。僧中加请行法亦好。彼文第二十三云。欲受具足人。初入僧中。一一头面礼僧足已。先求和上。偏袒等三请。俱舍亦云。来入戒坛。礼苾刍众。至诚发语。请亲教师。十诵云。欲受具人初来。应教次第头面。一一执足礼僧。礼已教受衣钵。受已应求和上。既有请法。理须许可。若不印顺。请法不成。次舍三语立白四法。所以尔者。以三语中未相摄受。既无师弟。彼此有失。故立白四制相摄受。欲使离过行成。克隆道法。又母经第一。有一病比丘。无供养者。病困笃已。即便命终。诸比丘等见此比丘。困笃命终。一无看病者。二无弟子。二俱无故。苦恼如是。往白世尊。佛即集诸比丘僧。从今已去。断三语羯磨。于十僧中白四羯磨。听使受具。于中文三。初制立白四。次对众陈乞。后正明与法。秉法者既有差言。计理不劳加请。问若不加请。岂成师耶。答以差秉法。即成阇梨。或准余文。请亦非妨。然行事者。须知部别。此初制立。未有检问说相等缘。非谓略无。

  次解师弟德行。于中文二。第一从初至五事失依止二师随事摄受仪轨。第二有五法下重明二师摄受之德。前文有三。第一至文同故不出。相摄受法。第二时诸弟子下呵责行法。第三时有新受戒下依止失不。前文有二。初和上行。次阇梨行。和上行中复二。初至如法治。和上摄法。第二和上于弟子所下弟子行法。前文有三。初简小取大。次简愚取智。后简无行取有行。此三文中。各有其三。谓起过呵责立制。就后第三立制文中。复分为三。初对和上制法。第二若弟子下列八行法。第三自今下不行结罪。其八行法。第一弟子有过。僧欲治罚。当应求僧。莫作若作劝令如法。第二若僧已作法竟。当须料理。令僧疾解。第三忏残。除其业累。且举悔中。重者为法。非谓余?不须料理。第四看病除其情恼。第五移处以安其形。第六除疑悔以法律。第七舍耶近以真教。第八将护当须二事。详其文意。应为此八。若合初二为七者非。申意离合。准义应知。次明弟子行法。于中文三。谓起过呵责立制。立制文二。初对人制法。次列共别两行。先明共行。共行复二。初列共行。八法如上。次不行者。违而结犯。次别行法亦二如前。前列行中。文分为三。初明白事方法。年少比丘不了行相。随所为作。皆须白师。故十诵五十八云。一切所作皆应白。除大小便啮齿木礼佛法僧。五分十六云。凡有所作。乃至剃头。若为人剃。皆应白。唯除大小便及用杨枝。僧祇二十五。随所作事。乃至浣染剃发。皆应白师。问齐几许得不白取与。半条綖半食。是名不白取与。若出僧伽蓝门。过二十五肘。应白而去。若经行若坐禅。应白令知处所。伽论第六。佛言应亲近和上。承事问讯随逐行。作事时应白和上。和上所作事应代作。除四种。谓大小行嚼杨枝。界内礼支提。凡欲出行。先须白师。白之法式。如常威仪。师既受白。筹量事伴八句如非。前七有过。遮不听去。第八无?。方依所请。得许可已。始宜束带。不得预严行相。后来白师。若远行者。五分十七。有诸弟子。临行时。辞和上阇梨。佛言不听临行时辞。要先二三日白师。师应筹量。所往处有可依止人。乃至听去。僧祇亦云。不得临行乃白。应先前一月半月预白。弟子欲至其方国土。师问去由。筹量可不。第二彼当清旦下。请法训诲。以资神解。祇律三十四云。日三教晨起日中向冥教法者。若九部经波罗提木叉略广。若不能者。应教知罪轻重。知綖经义。知毗尼义。知阴界入义。知因缘义。教威仪。非威仪应遮。受经时。共诵时。坐禅时。即名教。若不受经共诵坐禅者。下至应教莫放逸。不如是教者。越威仪。此三教诫。随时量宜。不得常诵。不放逸言。第三当除去下报恩供养。广如文说。见论十六。若和上将去。着衣持钵。随和上后。不得近不得远。去和上七尺而行。又云。若和上多有弟子。一人供给。余者随意读诵。问所以须明弟子行行法者。答欲明师有训导功也。

  次辨阇梨行。于中文三第一无师起过。第二比丘白佛。第三制立师弟。于中文二。初制立依止阇梨及弟子。第二时诸比丘闻下明摄受法。前文有三。第一制立师弟。第二明立利益。第三对益加请。先解依止义。四门分别。一定能依止人。二定所依止人。三明共别行法。四辨依止失不。初门凡新受戒人。触途不了。犹若婴儿。莫知前趣。若不教授乳养心神。行既不成。岂能离过。故言新受戒比丘无人教授等。无人教授者。略有五义。一和上命终。二和上休道。三和上决意出界。四和上舍于畜众。五谓自身更求胜法。以此?无教授。制须依止。然有五人听无依止而住。一乐静比丘。二守护住处。三是病人。四瞻病人。此四五岁已下。五是五岁已上。有智慧者。然须依止。有其二人。一未满五岁。二愚痴比丘尽形寿依止。此愚痴人数犯众戒。行不自立。触恼僧者。此则须僧治罚。落在七羯磨中。若其过损不预大众。直犯众戒。行不立者。此求别人依止而住。次所依止人。阇梨有五。唯依止师得摄弟子。替和上处。余四阇梨不合摄授。要加请法。方成依止。论依止师行位有三。一十岁已上。二须有解慧。三能以八法摄受弟子。余诸行德。广如增五。次共别行有二。一共别行法顺而摄受。二呵责治法违而摄受。此等广随文解。不可悬言。次依止失不者。凡论依止有其三法。一请成师法。二相依住法。二白事行法。今言失者。但失下二。以初请法。必然不失。如和上出界外。亦言失依止。还是失下二法名失。不是失却请和上法。和上既然。阇梨亦尔。请成师法既也不失。后若还来。不须更请。但更起心作依住意。下之二法。还即续生。余杂失不。对文广明。次下释文。梵音阿阇梨。或阿祇梨。阿祇利此云正行。或云应可行。或云应供养。正曰阿遮梨耶。此云轨范。或云教授。言轨范者。谓即是戒。此戒得由阇梨秉法。故能秉者。称云轨范。或轨范者。谓教弟子轨则仪范。故云轨范。其教授者。见论云。共于善法中教授令知。是我阇梨。准依僧祇二。十八云。欲请依止时。不得趣请。有五法成就。然后得请。何等五。一爱念。二恭敬。三惭。四愧。五乐住。是名五法应请依止。以有五法。故看阇梨犹如其父。次利益者。前立和上。已有两益。今制阇梨。还无二损。此则益利重重。故曰倍增流布。次请文二。先明请法威仪可知。正请五句。初句言对正行。第二自斥己名。第三正求摄受。第四愿垂摄受。第五自显求心。表己殷勤。故须三说。次许可知。五分。若如法乞竟。彼不语言汝莫放逸。是亦不成与依止。类余亦尔。

  次明摄受法。于中文二。一明摄法。文三如上。二师弟行法。各指同前。

  次呵责行法。文中有三。初不承事起过。次比丘白佛。后佛遣呵责。呵中复三。第一能呵之药。第二世尊既听下出所呵过。第三世尊既听下明呵违失。前文有二。初和上。次阇梨。凡呵责法。须具三种现前。一弟子二出过。三呵词。三中随?。是名非法。为此文言。不应不现前。及不出过呵责。又欲呵者。必须内怀慈愍。外现威肃。准过重轻。以设呵药。或有过重轻呵。过轻呵重。此则反增垢累。不成相利。然此五呵。不可定其轻。重。但量前机。应设何药。汝去者。一往逐之。莫入我房者。不许入屋。于外作使。容可得作。莫为我作使者。容许入房。一切执使。皆不得作。莫至我所者。不得至边。外事亦容得作。不与汝语者。言诲斯绝。虽绝诲言。事容营理。次依止师呵。大同和上。唯换第四句云。汝莫依止我住。此等并是别人行罚。僧法折伏。非此所明。次所呵过有三。谓举列结。列中增数。合有八五。究其不同。唯有十四。若离沙弥尼精舍。便有十五。作恶不耻。名曰无惭。于善不修。称云无愧。不祗师训。名不受教。犯下聚。故曰作非威仪。懈怠自居。名不恭敬。若作斯五情无愧。虽犯小?。亦合呵责。若其情恒谨摄。错误而为。但应方便开晓。令忏往?。次五难与语者。闻教抵拒。前不受教。闻言不行。恶缘坏行。不可交通。故曰与恶人为友。数近染缘。梵行难立。故曰往淫女家。次六个五。皆易第五句。一妇女家。二大童女家。三黄门家。四比丘尼精舍。五式叉及沙弥尼精舍。六看龟鳖。此等皆生讥染。妨废正修。随一即呵。不待满五。若对尼呵。应反说云。大童男家比丘精舍等。优婆塞经第三云。宁受恶戒。一日之中。断无量命根。终不畜养弊恶弟不能调伏。何以故。是恶律仪。殃齐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众生作恶。谤无量善妙之法。坏和合僧。令多众生作五无间。是故剧于恶律仪罪。次师弟违失。随相可解。

  次明依止失不。于中文二。第一离明失不。第二世尊游罗阅下正明失法。前文有八。第一乐静等二人以自行立听无依止住而住。第二有两对四句。约心暂永明失不失。初之两句。作心永去。虽即日还。出界已失。后之两句。为作暂心。故出界时。依止不失。第三有四句。正明不了。教人合须依止。一众集不起。二不诵羯磨。三诵之不通。四所为多少。如余三律。不问有难无难。皆得一时为二三人秉法。此律有难时开。无难不得。见论十七云。一时为三人受戒。一时戒腊同无大小。第四两句。师徒违失。第五两句。虽无永去之心而作经宿之意。故出界时依止亦失。此失分齐。同前决意。以其依止。两情相舍。心隔即失。不待事隔。若无暂去。忽经宿者。有难不失。无难即失。因此料简依止时节。此律但开饮水洗足。小停息已。即受依止。五分十七。若一宿不受依止。乃至不听饮僧坊内水。若饮突吉罗。后有缘故。佛言。今听不受依止。乃至六宿。伽论第六云。佛言。听诸比丘。脱衣钵拭足尘洗足已。二三日。然后求依止。第六两句。互相简择。五分。作依正比丘应问。汝和上阇梨是谁。先住何处。诵何经。答若如法。应与作依止。若不如法。应语言。汝不识我。我不识汝。汝可往识汝处求依止。若疑应语小住。乃至六宿观之。合意者。应与依止。若不合意。应语如上。第七两句。病及瞻病。听无依止。第八两对四句。被治失不。初之二句。师弟互得。七羯磨法。师若得法。虽言不失。而无白事教诫之法。以师有过。弟子清净。若受白事教诫。师则有罪。弟子被治。三俱不失。师须诫约。令顺僧仪。次之两句。明得摈法。理实犯重。不摈亦失。此中但举得摈法者。对前得法为言。非谓未摈不失。又解得摈法者。事已彰露。无相依义。文中言失虽可犯重。未得摈法。事不彰露。亦成依住。

  次正明失。文中分二。初举缘白佛。第二世尊尔时下明失分齐。欲明失依止。先举须依止。人有两位。一五岁比丘者。谓始入五夏。应依十岁智慧人住。二若愚痴者。应尽形寿。十诵二十一云。从今听比丘五法成就。满五岁。不受依止。何等五。一知犯。二不知犯。三知轻。四知重。五诵波罗提木叉利。广说。虽复受戒岁多。不知五法。应尽寿依止他住。僧祇二十九云。若比丘不善知法。善知毗尼。不能自立。不能立他。如是比丘尽寿应依止住。母经第一。告诸比丘。从今已后。有出家者。至五腊要诵戒使利。若根钝者乃至百腊。亦应诵之。若故不诵。若先诵后时废忘。若复钝根不能得者。此等三人有四种过。一不得畜弟子。二不得离依止。三不得作和上。四不得作阇梨。是名不诵戒者罪。若准此律。但?师德者。即合尽形依止。次举失依止。文中增数有其八。五。据取不同。唯有其八。一师呵责。二去。三休道。四入戒场。五死。六五岁已上。七见本和上。八和上目下住。于初五中。除去第四。以不与依止。同第一故。次五有二。谓死五岁。三八五中。各有其一。中间四五。全无有异。此八之中。去休道死。师弟俱有。余之五种。一向是弟子。戒场失者。戒场为是别行法处。年小无知。恐为他误。但入即失。不待经宿。尔者暂至他界。亦是别行法处。何以不言入他界。失解他界。为是众僧住处。不虑坏行。开入不失。戒场非是众僧住处。入恐坏行。故入即失。见本和上者。本立阇梨。为替和上。既见根本无空可补。是以见时。即失依止。和上目下住者。若离和上。理须依止。今住目下。故言失也。又可和上先舍畜众。见而不失。今若作心摄受。在目下失。亦可见本和上师从界外行还目下住者。弟子行还。初作暂心。入界不失。后兴永意。在目下失。此八兼前被摈。不同合九。

  次明其德。增数八五。初十唯圣。下通圣凡。穷其不同。但三十九。以减十岁。重明故尔。

  次明教所被者。于中文二。第一略明遮难。第二尔时众多下广明遮难。初文有十七事。第一第七是难。余通是遮。先解十三难义。四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第二明其体状。第三收难尽不。第四趣等通塞。

  初门。难义随缘乃有无量。今从重说。标此十三。言边罪者。戒是众行之初。喻王为上。庶德之本。譬佛为尊。既上既尊。特须持护。今违重法。内教不收。甄在分外。名之为边。此边罪人舍已更受。虽被众缘。唐劳无益。障不发戒。名之为难。难由边生。故曰边罪难。问犯尼等难。受亦不得。既甄分外。何不名边。答此初一难。假先犯重。甄在分外。名之为边。此甄分外。但名为边。此边即是十三别事。后受不得。始名为难。此难即是十三。通称不可。以别名之边。类他通名之难。如犯尼等。自是业重成难。本不由戒。岂得名边。如六度等。一切诸法立名。亦有通别不同。岂以波罗蜜通。亦令檀那义遍。故知别名即异。通名即同。然此边罪。旧解取出。家已去。受十戒者。凡言边者。对内为名。以五八戒。元非内故。今解不尔。凡言边者。谓受佛戒。毁犯重者。名之为边。故多论第一云。若破五戒中重戒已。欲舍五戒。更受戒者。无有是处。若舍戒已。更受五戒。若受八戒。十戒具戒并禅无漏戒。一切不得。若毁余戒。如五戒说。准此即是但犯重者。悉名为边。不唯简十。又母论第一云。若在家受优婆塞戒。若毁破一。有受八齐毁一。若受沙弥十戒毁一。如此人者。后出家亦不得戒。亦不得作和上。十诵。名为先犯戒人。次坏尼难者。净具之境。生善福田。理应竭诚处心供养。今反轻陵。毁坏梵行。业重障戒。名之为难。难由坏尼而生。故曰犯尼难。旧解。坏尼净秽俱成。以文但言与着袈裟者行淫。不论净行。今解。局净成难。秽者不成。纵使陵秽。业不至重。文着袈裟据行全者。不以此文证秽成难。故见论十七。坏比丘尼净行。永摈不得出家。五分十七。佛问汝破比丘尼梵行耶。答言如是。祇律。必须净尼成难。又须是淫甄去触等。十诵五十三。若一人事以八污尼。尼得名污。是人非污。得与受戒。问此既唯净得成难者。如何谤中不简净秽。答谤据无根通其净秽。此约坏体。故局净尼。次贼心者。未受具人。身非所应。盗窃法财。称为贼也。辨相如文。次破内外道。先是外道。归心佛法。舍耶从正。出家受戒。但为教法初沾。信未坚固。复舍真宗。还受耶法。受耶法已。更复重来。简余外道。归正非难。故曰汝非破内之外道。次黄门者。戒是入圣之基。超生之本。有胜因者。方可受行。黄门虽预人伦。性多烦恼。与道相违。不能升进。障不得戒。名之为难。次五逆。如煞戒破僧明。僧祇二十三云。作无间罪。腐败烂坏。于正法中。不能生道根裁。正使七佛一时出世。为其说法。于正法中。终不生善。次非人畜生者。恶趣所收。报非道器。既?进修。不堪入法。故名为难。次二形难。凡道器者。必须男女相别。今既身有二形。心怀两欲。先受今生。尚应灭摈。况始发心。宁容得戒。故称难。

  第二门出体者。若约三聚明者。位分为二。非畜二形黄门。总用三聚为体。余九唯色。具表无表。于中身语别者。破僧语业。坏尼破内。此二是身。余通身语。纵比丘犯逆。亦以逆为难体。以违理极故。不取夷兰。以夷与兰。皆违教故。又以夷兰非定灭摈。若随事明者。此十三难。还用边等十三事为体。辨折如文。

  第三门收难尽不者。此之十三收难得尽。是中难者。要须身相具足。有心乞受。僧为作法。戒不生者。是此难收。余非所摄。如八难自障圣道。非开戒事。然若有者。亦不得戒。唯非畜少分。入此障中。地狱等六。无乞受义。既无此义。不说为难。尔者收难既尽。所以祇律二十九。四人舍斗欲出家。共入毗舍离城。门中见本仇。时守门人有弓杖。一人即捉弓。一人张弓。一人射而不死。一人射断命根。是中后二人不应度出家。已出家者应驱出。前二人不应度。已度者置。若后作恶时应驱出。答此为轻躁志性无恒。故有驱不。非是难摄。及明了论。举难重遮。通说二十人不得戒者。亦非局简成难之人。

  第四门通塞者。于中分三。第一约趣。第二就处。第三约时。言约趣者。非畜各一人有十一。此彼通收。合十三也。然以人堪受戒。不合受者别说。故须除去。九种重业。及黄门二形根不具者。其非人畜生。即体为障。不假须除重业及根不具者。又就人中。七众说者。比丘约事但十。谓除贼心。名但有九。以若犯尼。即边罪摄。尼若约事但九。无贼心同前。又兼除破。名唯有八。以犯比丘还成边罪。式叉等五。事亦有九。谓有贼心除去二破。名还有八。谓污具人亦边摄故。若元不受戒人。除边二破。即是事八。名亦有八。以是义故。于十三中。位束为六。贼心唯是下五。及不受戒人。不通上二。破内上二不及下五。及不受戒人。犯尼唯是不受戒人。边唯受者。破僧局是比丘。非余四。煞二形黄门。通其七众及不受戒人。次何处有者。四天下中除去。北方难地。余三方中。此方具足十三。东西二洲但有十一。除出血破僧。次何时有者。时有现未。假就此方。佛现在时。具足十三。若涅槃后亦唯十一。除二如前。义准可解。问瞻部灭后。东西二洲及于女人。如何具问。答秉法该通不可。无者除却。又解。得起加行。故令具问。亦可元不问有。遍诘何违。又解。无者应除去。问者依旧制。

  次下释文。先明破内外道。于中文三。第一明作破内之业。第二佛言下教僧度法。第三时裸形下重来遣殡。前文有四。第一论义心伏。第一时彼裸形下生信出家。第三后于异时下作破内之业。第四时诸下举以白佛。初文四辨者。所谓通达解了。俱舍名为四无碍解。一法。二义。三词。四辨。释此三门。一释名。二出体。三所缘境。初门。问何故名无碍解。答论云。于所知境通达无滞。有说于所知境。现见而知。名无碍解。如世于一现见事中。云我于此解知无碍。言出体者。以慧为体。皆以无退转智为性。智即慧故。所缘境者。法无碍解。缘名句文身。义无碍解。或有欲令唯缘灭谛。或有欲令缘一切法。词无碍解。缘方言词。辨无碍解。缘应正理。无滞碍说。即此了了辨。是论师成此四辨。外难不通。文义尽者。无此道理。故曰无有是处。五百迫难者。彰理急切也。余文可解。

  次度法。文二。初与四月共住法。欲彰外道着耶来久。信既未坚。故须调试。此言共住者。为在界内住。故余文言别住者。谓不得与比丘同一覆故。先与沙弥戒者。欲使心有所冀。凭之入道。虑恐退之成难。是故不与具戒。若准长阿含经第四。不须四月试。文云。佛告阿难。我般涅槃后。诸释种来。求为道者。当听出家。授具足戒。勿使留难。诸异学梵志。来求为道。亦听出家受具足戒。勿试四月。所以者何。彼有异论。若小稽留。则生本见。然大般涅槃下卷。论涅槃时。还令试验。又婆沙一百九十一云。佛告苾刍。从今已往。及我灭后。不应辄度。外道出家与受具戒。唯除释种。及事火多发外道。若有释种。作外道服。来求出家。汝等即应度令出家。与受具戒。所以者何。我之眷属应开许故。见论十六。若结发外道。事火外道。不须波利婆沙。何以故。此二外道有业信因果。

  第二验知好恶。于中复二。初经四月于验。第二尔时下不经四月听度。决定心者。初文。僧祇二十四。作羯磨已。若能如沙弥。随僧作务者。在沙弥下。次第取食。若不能者。应语汝自求食。应日日在前毁呰。不信耶见犯戒无惭。如是种种毁呰。若言长老莫作是语。彼间亦有贤善。亦有持戒。一切尽有须陀洹等。应语言汝还去彼间。求阿罗汉。若言实如长老所说。外道耶见。乃至作泥黎行。长老愿拔济我。若试满四月。心不动移者。应与出家。若中间得圣法者。即名试竟。若舍外道标试。着俗人服来者。应与出家。见论十六。若波利婆沙。垂满四月。闻毁佛法。生欢喜心。闻毁外道嗔恚。应更与四月。次不经可知。

  次遣摈如文。又母论第一云。若有外道。于佛法中出家。后时厌道。不舍戒而去。从外道中还来不得。准此即合舍戒去者不障。

  第二度奴。见论十六。奴有四种。一家生。二买得。三破得。四自来奴。自来奴者。为衣食故。自求为奴。是名自来奴。若奴主放奴出家。语诸比丘言。若奴有道心者放。若无道心。还复为奴。若如是语者。不得度出家。

  第三度贼。五分十七。复有诸贼。厌作恶业。求出家受戒。诸比丘白佛。佛言听。将至人不识处。与出家受戒。

  第四负债人。第五减年。僧祇二十三。太小者。若减七岁。若满七岁不知好恶。皆不应与出家。若满七岁。解知好恶。应与出家。若小儿先已出家。不应驱出。度者越毗尼。太老者。过七十。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又。是人不听。若过七十。能有所作。是亦不听。年满七十。康健能修习诸业。听与出家。若太老。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者。不应驱出。度者越毗尼。

  第六五种病。多论第六。有先出家。而后癞者一切僧事故得共作。若食时莫令坐众中。

  第七边罪。文分为四。第一犯夷不覆。文中虽言从四禅起。而此比丘实未得禅。若得四禅。欲贪已断。如何得有犯不净行人。又文不言从四禅退。应知虽坐四禅。但得欲界世俗心定。是以犯也。第二与学悔法。母经第三云。比丘犯已即悔。脱三衣着肩上露身而走。唱言贼贼。边人问之。有何等贼。答云。为烦恼贼所劫。尽向诸檀越及众僧发露。无覆藏心。僧中智者语言。有尊者波奢。善持毗尼。能除汝罪。此比丘即到波奢所。如其所犯。向波奢说。波奢答言。汝欲除罪。能用我语不。答曰无违。波奢遣人作大火坑。满中炎火。语言汝欲除罪者。可投此坑中。波奢先共余比丘论。若直入坑者。汝等投之。此比丘直入坑。边人捉之。知此比丘心实。即为作白四除。从今得羯磨已。名为清净持戒者。但此一身不得超生离死。证于四果。亦不得无漏功德。然障不入地狱。喻如树叶落已还生树上。无有是处。犯夷得证四果。获无漏功德。亦无是处。此人虽与僧同在一处。但僧与其方途隔也。第三夺其七五。第四问答疑滞。

  第八父母不听者。不得辄度。祇律二十四。儿有三种。亲儿。养儿。自来儿。是中亲儿。此国及余国并不听。养儿自来儿。此国不听。余国听。

  第九度沙弥法。于中文二。初明度沙弥法。第二时有下。安处之法。前文复二。初明剃发形同单白。第二若欲下度令出家。法同单白。前文复二。初明作法缘起。次正与法。众和总白。不者别报。欲令众知。问答无失。息去讥嫌。制作斯法。若依僧祇三十二。白者非白羯磨。直令遍告。故文言。从今日后。不听不白僧度人出家。应白一切僧。下至上坐八人。五分十七。若度人时。应先问汝为何等出家。若言为饮食故。不应度。若言为求善法。厌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者应度。又云。从今若度人。应房房礼僧。自称名字。令僧尽识。古旧诸德。依清净居士子度人经。广设仪轨。或云清净士经。但为此经正录不载。未敢辄依。学者思审。白已然后与剃发。善见十六。阇梨剃时。当顶留五三发置。以香汤洗浴。除白衣气。来至和上前胡跪。和上问言。今为汝去顶发许不。答和上言尔。和上自为剃去顶发。剃顶发已。在和上前胡跪。和上授与袈裟。得已顶戴受。受已还和上。第二第三顶戴受已。和上为着。不得自取自着袈裟。须和上授。次第礼诸比丘。往阿阇梨所。礼足胡跪等。智论十六。着袈裟。剃除须发。应两手捉和上两足。何以捉足。天竺法以捉足。为第一恭敬供养。又云。和上如父。阇梨如母。以弃本生父母。当求出家父母。次明法同。以此行法。绍隆圣种。故曰法同。于中文二。初作白如文。次作如是下授十戒法。于中复二。初正授戒。将欲授时。应须开导。立心轨则。如上缘明。三归三竟。六遍成法。遍别文五。一自厈己名。第二显归境界。第三彰其归意。背俗之始。故作出家之名。第四出教授主。总化虽沾。事须别主。第五结归教主。显异耶师。次明戒相。初列次结。戒别有五。一举时分。二显所防。三结属人。四审能不。文中略无。五彰持意。次结文四。一举戒数结法属人。二彰时分。三正禁防。四明持护。古师云。应法沙弥。教诵五德十数。然十数者。是沙弥法。故僧祇二十三云。沙弥应数有几五德。准经正是僧法。兼及沙弥。不得专是沙弥行。故诸德福田经云。佛告天帝。众僧有五净德。名曰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何谓为五。乃至广说。次安处如文。

  第十因制十二。遂开驱乌。此文直云。能驱乌能持戒不。不限年几。十诵二十一。正制不满十五。不应作沙弥。后开能驱乌作沙弥。最下七岁。五分。亦七岁。

  十一不得畜二沙弥。后开度二。制者防过。开者为益。

  十二受戒后疑。听数胎等。此胎闰等四。同是羯磨后开。今若别析。罗汉为上法缘者。不应正理。广如上明。

  十三难结小界受戒。此中集僧。理须依常。有难无难。二种分齐。界体大小。随数人等应知。

  十四无和上。或二三等。不成受戒。僧祇二十三。若二三多和上。及二三人共一羯磨。别和上共一众并受。不名受具。

  十五说四依前后。五分十六。婆罗门言。此四依世所薄贱。我等不能依此。复言。若大德。先与我受具足戒。然后说者。我不获已。或能行之。于是还归。诸比丘念言。佛若听我等。受具足已。后说四依者。不使此人于佛法退。以是白佛。佛言。听授具已。后说四依。

  十六度官人。见论十六。王问臣言。度官人者。其罪云何。臣答王言。若和上应斫头。羯磨师应截舌。余临坛人应打肋折。下至食王俸禄者。皆是王人。若父食王禄。儿得。出家。若食禄有限。禄尽者得。若必欲出家。转禄与兄弟儿子。后得出家。若食禄白王。王听亦得。

  十七无衣钵。及借衣钵。若无不得受戒。以缘不称羯磨文故。若借衣钵。义容得戒。以作得戒心故。若知不应借。复作不得戒心者。理不成受。准和上四句。故有得不得。五分十七。应问衣钵具未。若言未具。应语先为具衣钵。若言已具。应问自有从人借。若言从人借。应语可令主舍之。

  次下广明遮难。于中文二。第一专明其难。第二尔时将欲受戒下局辨诸遮。然非人一难落在遮中。光明坏尼难。义如上辨。次明贼心。文分为二。初举缘启佛总制灭摈。第二是中下料简应不。此中复二。初列二重四轻。以为章门。次是中下料简轻重。先解四轻。却解二重。释文可解。此之六句。昔解前四不成贼住。以盗对首法故。后二成贼住。以盗众法故。文至一二三比丘所不共羯磨者。谓不共下三非。不共一人作法。佛既制听。明不成贼。又以众法如五钱。别法似方便。故偷别法不成贼住。十诵五十复云。若再三听布萨。是人未受者不应受。已受者应灭摈。若一布萨。未受应受。已受不应摈。僧祇二十三。若沙弥聪明。觉初中后语者。后不得受具。若闇钝若眠若余缘念。不记初中后者得受具。又解。若盗众法对首。如说戒自恣二种分衣者。成贼住。盗余对首不成贼住。今解俱非。下众身既非应法。便非分故。初四句皆云。不共羯磨说戒。不成贼住。以偷形故。未出家者不得。若已出家者听。即名出家。下之两句。以共羯磨说戒。故言不应。若如昔解。往一二人处。盗对首法。可不成贼住。若至三四人处。通己并四人已上。即偷众法。何以听受。故知文言不共羯磨等者。谓不共所住处人作法。故言不共。又如昔解。前三句对后一明不共。第四句已至僧中对。何以明不共。诵祇二文。非证妄引。

  次黄门者。古今共作二释。初云由根坏故。遂令面色萎黄。又解为坏根故。守黄家门。从守处为名。故曰黄门。尔者黄字全非解。以五帝中黄帝最尊。由从尊故。作此黄字案其典据。二释俱非。今正解云。以次合门。皆以雌黄涂之。以守此门。故曰黄门。又古时五品已上贵人。并以雌黄涂门。后为反逆。遂坏根门。于宫中驱使。本是黄门家子弟。故曰黄门。

  次龙者。是畜生难。五分。因度龙故。从今受戒。不相识者。应七日试看。

  次五逆者。义如煞戒及破僧明。然如调达比者。还是恶心出血。及破法轮。主者。五分。直问调达。不言比也。

  次明二形。因辨转根无根。义相涉故。先解转根。五分十七云。有一比丘。男根灭女根生。比丘白佛。佛言。应即以此受戒。即以此请师。即以此年岁。往比丘尼住处。依尼法住。比丘尼根变亦尔。释转根义。六门分别。第一能防之行生不生。第二已起之罪灭不灭。第三顺行忏法作不作。第四违情罚法解不解。第五衣药净等失不失。第六受戒结界成不成。

  初门有二。一约受体以说。二约随行以明。言约体者。众生定业不定。有转变者可尔。所以僧转成尼。尼转成僧。古师不善发戒所由立有多。无表转时。戒有生灭。如比丘转为尼者。本得受辄教诫尼等戒。以所防无故。能防戒谢。又以所防独行等事生。能防戒起。尼转为僧。洗净过分等灭。辄教等生。亦如是。何以故。以本受时。总断一切恶。有善皆修。此即是因。今转为缘。因缘具足。是以还生。今释不尔。若当转根不同戒生者。是则转根。应能发戒。又应受戒缘中。加此转根受缘。又有不受而得过。又有渐受之过。以斯推验。明知不生。又若不同戒谢者。是则转根应成舍戒。又应舍戒缘中。加此转根舍缘。又有不舍而舍过。又有渐舍之过。以斯推验。明知不失。故知受体无生无灭。虽可僧尼互有转变。不得以本恶境无故。即使能防随舍。又不可以所防恶趣故。复使能防续生。所以尔者。本要期有恶当断。是故戒体一时总发。祗可过境。自有兴废。其能防行不生不灭。故俱舍十四云。非转根位。有舍先得。得先未得。是以僧变成尼。尼变成僧。又如受恶戒时。恶心煞羊。犹于一切生边。皆悉发得恶律仪戒。况今总断诸恶。宁不戒行具生。问若即得尼不同戒者。何不名尼。答虽可戒体无殊。随形有异。现是男报。岂得名尼。次约随者。如诸同戒。所防不殊。故能防行。亦不兴废。如不同戒。即有无废。如尼转为僧者。洗净过分等。所防既无。能防用谢。如比丘身上有辄教等。既有过境。能防用生。或有所禁事同。罪名轻重者。此轻重行。有兴有废。然此随行既有兴废。能诠彼教。兴废亦尔。如煞盗等。缘犯俱同。此教仍行。不得有废。或复缘异。但今犯同。如长钵浴衣等。自有犯同。而事中相反。如诸谏戒二宿两舌嫌骂打搏等。亦是同行。教亦不废。或所禁事同。而轻重罪别。如漏失摩触索美七灭等。此诸教中有兴有废。有无不同。一向全废。

  第二门罪灭不者。但犯同戒转变不灭。以报虽异。过境恒存。有续犯义。是以不灭。若犯同缘异。轻重不同。有无等戒。犯者皆灭。非直报异。过境复亡。既不相续。是以即灭。故伽论第一。问颇有比丘。犯四篇戒。不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耶。答有若比丘犯不共四篇戒。彼转根作比丘尼。即得清净。又问颇有比丘尼。犯五篇戒。不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耶。答有。若比丘尼。犯不共五篇戒。彼转根作比丘。即得清净。十诵亦尔又十诵五十一。问云颇非比丘作罪。比丘得脱耶。答有。若比丘尼得。不共比丘僧残。是比丘尼转根作比丘。即时得脱。又问颇比丘作罪。非比丘得脱耶。答有。若比丘得不共比丘尼僧残。是比丘转根作比丘尼。即时得脱。伽论亦尔。又五分云。若先犯共比丘尼戒。应于比丘尼中。悔。若先犯不共戒不复悔。比丘尼根变亦如是。伽论第一。又问云。颇有犯边罪。得与出家受戒耶。答有。若比丘尼。犯不共波罗夷罪。彼舍戒转根成男子。得与出家受戒。问若以不共戒。无续犯义故灭者。是则命终休道。亦应得灭。以无续作同彼不共故。答为具三义异。命终等一业转。非自心。不同休道自心背故。二过境不续异。于同罪得续犯故。三转变皆具戒异。于命终身无戒故。

  第三门作法不者。同罪顺行。谓约忏残行中以说。但犯不同戒。正行忏时转者。无问行法满与不满。如其互变。皆成清净。以根本除。不须续作故。多论第三云。若比丘故出精。即变为尼。即清净住。若作六夜未竟变。及别住未竟变为尼。亦清净住。若尼变为比丘亦尔。次犯共戒。若比丘犯僧残一念变为尼。乃至十年五年䨱藏然后变为尼。一种十五日除罪。若尼犯残一念不䨱。乃至发露行十五日。法。中一日二日变为比丘。但作六夜。然后出罪。义准行经六夜变者。理亦不须。更与六夜。问若尼犯残有䨱变者。未知更须治䨱以不。答以本尼位不治䨱藏。今虽转变。亦不治䨱。故见论第八云。比丘尼时。行媒嫁法。覆藏不出。转根为比丘。不须覆藏。不同多论云。若先犯罪有覆藏日。即变为比丘。随本覆日行别住。

  第四门违情罚法。谓约七羯磨论之。古旧释云。若于不同罪中有七情过。便互变者。未治不须治。若已治者。不问调与不调。咸不须解。以根本罪谢治法随亡。又云。若以义说。须除遮不至。此一罪事虽灭。犹须忏谢白衣。非可直尔得了。治法不谢。今解不然。纵令罪事俱亡。治法犹在。所以尔者。以七羯磨是治人法。元不治罪。罪谢法存。诸师释七羯磨云。前四先忏后解。既许忏已治法不亡。如何此释乃云随谢。又三举治。亦许罪灭法在。故增三中先忏后解。又此何以许余治法随罪事谢。偏言遮不至一。罪事虽灭。犹须忏谢白衣非可直尔得了。治法不谢。然此为忏白衣。许法不谢。余者为调伏人。法在何失。尔者罪既许灭。如何治法独存。解此罪事灭。非是失法之缘。如难妨生不坏处分之法。其同罪者。理应未治须治。若已治者。尼中顺行。若调伏已。尼众为解。尼变亦尔。

  第五门净法失不者。见论第八。比丘时三衣钵失受持法。至比丘尼所。应更受五衣。先有长衣钵者。依比丘尼法。应更说净。所受七日药失受。法应更受。先时施主于今不失。即为施主。论虽如此。义释不然。如先安居转时不失。得依本腊在尼众中。又先施主。今亦不失。如何衣等独言失法。然此转变。非是离衣等缘。岂转变时。抑令作法。由斯义故。转变之时法先成者。一切不失。

  第六门有二。一约受戒。二约结界。言受戒者。十诵五十六云。沙弥受具足戒。僧忽变为尼者。去竟势分。远不得戒。尼无与男子受戒义故。又法不满故。若临竟变为尼者。沙弥得比丘戒。若弟子变者。如比丘为他受戒。此沙弥变为女者不得戒。以少本法故。又法不满故。若临竟变者。得尼戒。若十比丘与本法尼受戒。师徒互变。类亦应然。又有十尼与式叉作本法。若论师变成不同上。若弟子变者。一向不成。以丈夫身不假本法故。次明结界。十诵。次文问。若一切比丘结界羯磨。僧都转成女。是界名比丘界。名比丘尼界耶。佛言。名比丘尼界。次问答一切尼结界如上。此名比丘界。又问若比丘结界羯磨时。或转者或不转者。是界名比丘界。名比丘尼界耶。佛言。若说羯磨人是男。界属比丘。成女界属比丘尼。次尼结界问答同前。此等成者。皆谓与竟。相应者。若其去竟远者。并皆不成。

  次二形者。见论三种。一者自受胎能令他受胎。二者自受胎不能令他胎。

  三者不能自受胎。能令他受胎。此三种人悉不得出家受戒。若已受应灭摈。

  次辨无根五句。前四无道不摈。第五有道故摈。五分。若为恶兽啮。若怨所害。及自烂坏。不复能男。皆应灭摈。

  次下广遮。文分为十。第一三句由全不语。第二三由服非法。第三三由心不领。第四三无衣及心。第五如是截手等者。由相丑故。修罗乾闼婆。是非人难摄。第六三种空在有界外。或客在见闻内。但以界异不成。第七三种由不现故。客在闻内。第八三种离见闻故。第九三种在界外故。第十不与沙弥戒者。以失入法次第。此十文中。第五有得不得。第十得戒。余并不得。

  次明授戒方轨。文分为二。初授戒法。第二众中下拂疑。前文有二。初以奉教脱看。稽留受事。因听捡问。即是问难缘起。第二佛言下正明授法。授法文二。初举法标宗。第二尔时下正辨授法。授法文三。第一授戒方轨。第二时有比丘下说相令知。第三汝已受具竟下结劝受持。前受方轨。总有九法。第一先明请和上法。无文义加。虽伽论第三云。不乞和上为得戒不。答得戒。众僧吉罗。要必须请。请之应不。如上明讫。第二安受戒人处所。为令睹相生善。安在见处。恐闻法成难。须离闻处。第三时戒师下差教授师。问戒师不差。独差教授。答戒师在众。故不须差。教授出众问难。虑恐专辄须差。又解戒师正合秉法。故不须差。教授非秉法人。故须差遣。教授既被差遣。不须白众。又在众外问难。无众可白。戒师反前。故须作白。又可戒师既不被差。亦恐专辄。故须作白。第四时教授师下奉命捡问。若在众问。虑恐惶怖。故在屏处。令心审定。问中初问衣钵外缘。次应语言下捡其内难。捡难文三。初教如实答。二汝今字谁下正明捡问。略无十三难。问者须知。以不问难。不成受戒。十诵。广问诸遮。唯问不曾作比丘不。答言作。清净持戒不。舍时一心如法还戒不。余难尽不问。尼受唯问诸遮。不问诸难。第三若言无下示知答僧方轨。第五教授问已作白唤来。第六彼唤言下唤来入众。教授师代捉衣钵。教礼僧已。于戒师前。胡跪合掌。教使至诚。从僧乞受。表己殷勤。故须三说。第七戒师作白对众捡问。不可专辄。咨僧可不。第八众既和可。正明捡问。僧祇二十三。将捡问时。教受衣钵敕如实答。云于诸天世间天魔诸梵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阿修罗。若不实者。便于中欺诳。亦复于如来应供正遍知。声闻众中欺诳。此是大罪。理应具问。而无十三难者。文中还略。准文必定须问。无有不问得成受事。虽伽论第三云。受具戒时。不问遮道法。便与受戒。为得戒不。答得戒。诸比丘犯吉。不可依用。第九正为秉法。将作法时。先教缘境立心。说法开导。然后与法。法中白及羯磨总收方便。牒入法中。寻推可解。受既事重。要须称教。秉或落非。受法不就。师及大众咸达如非。专心侧听。方得成办。十诵二十一。分亡比丘物。有一沙弥受戒。众中有六群。六群言。新受戒比丘不应与大比丘分。应与沙弥分。师言。何以故。答言。受戒羯磨不满。师不知云何。是事白佛。佛言。应问在羯磨中比丘。是羯磨满不。即问诸比丘。诸比丘言。我虽在羯磨中。不忆不知。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听羯磨时当一心听。莫余思。莫余觉。莫余思惟。当专心。当勤。当敬重。当思惟。心心等同忆念。应如是听羯磨。作羯磨者。应分别言。是第一第二第三。不分别说。突吉罗。祇云。此是第一成就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见论十七。受戒已应步影。步影者。正立取住脚为初等。记言某持日月等。五分十七。佛言应教令知。语言。汝今受戒时。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汝应尽形忆是事。十诵大同。

  次辨说相。于中文二。第一对过制说。不可具陈五犯。且彰初四。第二善男子下正说。于中复二。初明四重止持行相。第二四依作持行相。前文复二。初总标举。文四可知。次汝一切下别列四重。初戒文五。初一切不得彰甚止持。第二若比丘下明其作犯。于中有法喻合。第三是中下举持时分。第四能持不。审其内心。第五答者自言立要。下三例同。事别为异。次四依文二。初总标举。亦四可解。对此释四依义。四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立意。第四次第。初释名者。凡修解脱。必藉资粮。趣诣圣门。事须由起。故此四种是生圣缘。为此俱舍称云圣种。又婆沙一百八十一。问何故圣种。有说。亦圣亦种。故名圣种。谓善故名圣。无漏故名圣。即此能生诸功德法。相续不断。故名为种。又曰四依。依者凭也。杖也。行人托此。资成己行。故曰四依。次出体者。此四皆以无贪为性。但此无贪有其二种。一者喜足。二者少欲。今无贪体。唯取喜足。以少欲性。劣于喜足。所以然者。谓于衣食卧具医药。随所得中。皆生喜足。少欲谓于未得物处。无心希求。名为少欲。是故喜足。胜于少欲。故婆沙一百八十一。问少欲喜足。俱对治贪。无贪为性。何故喜足立圣种名。非少欲耶。答少欲之名。有过失。有增益。喜足不尔。有过失者。但言少欲。不言无欲故。有增益者。于实无欲。而名少欲故。于喜之中。无如是事。故立圣种。言立意者。行藉资成。事须将补。资缘虽众。要唯内外。事各有两。便成四依。食药是内。对报病不。衣处是外。服饰进修。故此四依通内外立。又俱舍二十二。问云。为显何义立四圣种。以诸弟子舍俗生具。及俗事业。为求解脱。归佛出家。法主世尊愍彼安立助道二事。一者生具。二者事业。前三即是助道生具。最后即是助道事业。汝等若能依前生具。作后事业。解脱非久。何故安立如是二事。为欲对除四种爱生。为治此四。说四圣种。言次第者。衣御外寒。食须内济。外要先明。内次后说。内外缘备。理须修道。修道托静。须在树下。此等资道。无时不须。药待病缘。稀故在后。问未知此药。体事是何。答古来解是。内身之秽。如上文云。谁能自触己物。及未至地。开不受食。今释不然。此由圣教初兴。传人不寻本意。率尔施化。遂久流行。然西方梵僧并皆清洁。若有食兹秽污。众所不容。又若外道等闻。极生笑谤。故今正解。谓是残弃药。梵云布你阿喝(此云腐烂食药)。即是所弃之物。故五分第十六云。残弃药。又施主以四事供僧。岂可将斯秽物。以奉大众。又药法云。腐烂药尽形寿服。此岂须停加法而服。准此定知。非是粪秽。释引文妨可解。次别列四。初依文二。初制上行。次开中下。制中文五。一举所凭粪扫衣体。第二依此得出家下显其依益。第三举其时分。第四审其内心。第五发言领受。次开准其力分。不须问持。下三亦同。事别为异。五分同此说十二法。十诵。羯磨竟说四依。次四重。次十三僧残。一一问答如上。

  次结劝文五。第一总结受缘具足。第二汝当下劝受教法。第三应当下劝修福智。于中有二。初举福智别劝。次汝发心下总结所修感应无尽。第四余所未知下。除此说外余问二师。第五恐有过非制令防护。

  次拂疑文二。初拂受戒人疑。第二尔时阿难下释和上疑。前文有四。初问被举疑以见难提犯重。得法休道还来。是边罪难。今此被举。比丘亦不足数。休道还来。同难提不。佛言。难提犯重。根本行[虚*予]。是障戒难。不。合为受。今被举人不肯见罪。治法重故。不足僧数。非坏根本。不成边难。若言不见。是遮勿度。见即非遮。得为受戒。但为折伏恶人。举法不谢。问被举还俗。举法不谢。舍戒重来。旧夏应在。答夏依戒生相与俱。失举为治人。是以不谢。问今此比丘。本作不见举治。何故受已。问言汝能忏不。答此言忏者。忏本不见之愆。非谓忏言。是本举忏之罪。次拂制前年不满疑。次三语。疑。次不问难疑。次拂和上疑。事阿难既见问。弟子已因此生心。遂问和上。若和上身有十三难事。与他受戒。不知得不。答言。未制已前众僧无罪。制后有者。僧即有罪。问既言制者。是何等制。答谓为弟子立十三。难制。从是制后。不合为受。若故为受。众僧有罪。既言有罪生下弟子疑心。不知得戒。故有罪。不得故有罪。故作四句料简。言不持戒者。谓是边罪等人。前三得者。为有求心。第四不得者。都无领意。所以问和上者。以是根本余师不然。故不举问。上来受戒法竟。

  次明说戒。以生解故。是以先明半月辨宣五犯罪相彰于时听。故曰说戒。广明三种说戒方法。集在一处。称云揵度。于中文二。初至令心不散正明修道净人堪闻净法。第二世尊在闲静处下示前净人说戒仪轨。前文有四。第一睹相问知。第二时瓶沙下请佛同作。第三时世尊下敕令集会。第四时诸比丘下自行修禅。前文有三。一睹前事。二问傍臣。三臣实答。第二诸佛文三。第一王请集会。第二默受王请。第三遂请退还。第三集会文中有二。第一正敕集会。第二时诸比丘下奉教集会。此中复二。初明比丘集会。俗行财施。即是资道之缘。十诵二十二云。未听诸比丘。布未听布。二十羯磨未听说。波罗提木叉未听会坐。尔时异道梵志问诸比丘。汝有布萨等不。答言。不作梵志。嫉妒讥嫌。责言余沙门。婆罗门尚有布萨等。汝诸沙门释子自称善好有德。而不作布萨等。比丘白佛。佛言。从今听作布萨等。如我结戒。半月半月应说波罗提木叉。第二比丘愍俗正行法施。于中文七。第一对请听说。第二既听下尔说法体。广释契经。如开宗辨。第三时请比丘下说之仪则。第四时诸比丘下明说。法声。五分。诸比丘便合声赞叹三宝。佛言。不应尔听请一人。第五时诸比丘下辨说时节。五分十八。听八日十四日说法。十五日布萨。第六若说法人下明说法人。伽论第六。诸比丘半呗佛言。不应半呗。半呗者吉罗。又两人共呗亦吉罗。又云。众中无能呗者。当次第差。若都无者。各诵一偈。于中有能者请说。请而不说偷兰。五分。布萨时。诸白衣以衣布施。欲得咒愿。佛言。应为咒愿。诸比丘不知咒愿。佛言。应使维那咒愿。第七时诸比丘下明说法座。第四修禅上来说法。是贤圣语。次夜修禅是贤圣默。

  次明说戒仪轨。大文有三。第一念欲为说。第二尔时下举念告僧。第三以是下说尔仪轨。此中大文有二。第一明说由序。第二时诸比丘欲歌咏下明说仪轨。由序文二。初列八句章本。第二波罗提下次第解释。将欲释文。先定默妄缘。种差别释。此差别。五门分别。第一定问总别。第二生默境界。第三辨默因种。第四对问分别。第五覆发重不。

  初门。总别者。序问是总。下八是别。以序不列罪名。总问净不。余皆举犯别问。故知是别。又下诸问各不相通。谓问夷时不问残等。残等类然。故亦成别。问序无名种如何成默。答序中虽无。名种为序。二百五十戒。义既序戒义。故有默?。故言我已说戒经序竟。是中清净不。又如多论。毁序成?。毁尚成?。况默无罪。又序问通总不列罪名。但忆识不疑者有默。余不忆等即无。下之八问。既列罪名。是则通忆不忆等。俱成默妄。诸忆等罪。二处犯默。余不忆等。但别中犯兰。无别聚。犯唯在总。总中亦局忆等。余不忆等无?。又文言是中者。序是诸戒中。若余八问是夷等罪中。二不定是屏露处造罪。为他举来。应捡事中。

  次境界者。问如犯一罪。经三问时。为从僧众人别结罪。为从问缘。约问结罪。昔解从人得多罪。不随其问。发问虽是一人。良以众情委问。今解不尔。但随问结以默诳。问不诳众僧。是以文云。譬如一一比丘相问答。既云一一相问。如何约僧结罪。其告净提。对众发言。自云清净。告时无问。故随人结。

  次因种者。问如犯十罪。默然在僧。默罪为从。问得为约所默结耶。旧解约问结默。不从于罪。以其默妄。僧问便有不问。即无问缘。既一何得多默。不同覆藏。覆罪生罪。故随覆多罪。今解问但是缘罪为正种。理随种结。岂得随缘。其如覆藏。亦随罪结。此默即是覆藏。别名覆。既不随明相。默妄宁得从。问若默定从。问生净者。亦应有犯。净既经问无?。明默定从罪。结如人身有三举。一礼获三。况此默?不从罪结。

  次约问者。问默经三唱。为结几?。旧解云。虽经三唱。默但一罪。以共成一法。故如一切三乞成一法故。今解问既有三随问。皆隐故随三问。以结三?。犹如违谏白四。亦是共成一谏罪。既随谏而生。此岂不随于问。

  次覆发重不者。问净虽有总别。但对序中发露。至别问中。不须更发。以经发露。义同无过。如清净人经问无罪。尔者序问隐过。可使犯默。下八隐时不应更犯。答默本对问。但隐皆犯。不同发露。同净无?。一序说戒。必无再隐。更逢后座。理有默?。如人法中。先发后覆。问前说后说。同有默?。总问别问。齐须发露。答二说缘异法殊齐。皆犯默两问。法等缘同。总发非别。

  次下释文章本八者。凡欲秉说。理应和集。是以先明集在一处。僧众既集。须显说宗。是以第二作。如是说下显说法体。说既被物。听须专心。是以第三汝等谛听下敕令谛听。然有犯人。不合闻戒。是以第四若自知有犯下劝有犯人。悔成清净。若行净。人堪闻戒法。是以第五不犯者下教无犯人。默然表净。净秽既知。示答进不。是以第六若他问下劝如实答。有犯者发露答。无犯者默然答。若也知罪覆藏。必成大损。是以第七如是比丘下默同净?深障道。若能悔过。必成大利。是以第八若彼比丘下以忏净故。便得安乐。次释八句。初二不次。所以先释第二者。以是所说法体。于中文四。第一举名转释。第二自摄持下叹戒功能。第三我当下尔说方轨。第四是故下结说成就。初文戒与木叉。傍名转释。各别翻对。如前已明。五分十八云。波罗提木叉者。以此戒法。防护诸根。增长善法。于诸善法。最为初门。故名木叉。母经名最胜。亦如前明。次功能者。戒能防护。身语恶业。名为自摄。由摄离非顺本受体。故名为持。对相彰戒。总曰威仪。此由离非。轨则成就。故曰自摄。持威仪然。此威仪轨则。摄在戒门。故曰住处。戒能出生一切诸行。名曰行根。又一切行戒最幖炽。胜余诸行。称云面首集众善法。成前行根。故遗教云。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三昧成就。成前面首。故遗教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亦可集众善法。是集散善。三昧成就。是集定善。以一切善。勿过定散。故此二善摄行斯尽。次方轨者。虽未即陈待后必唱。故曰当说。示此说方。后违有罪。故曰当结。将为比丘。宣陈五犯。故曰当发。起如戒序。是次陈五犯。令众同闻。故曰演布开现。说五犯已。总更结立。我已说竟。等是反复分别。亦可五犯之中。一一有三。初言诸大德。是四弃等。是当发起。次陈四戒是演布。次诸大德等。是反复。亦可第三当字通下余句。次结可知。次劫解初句。广如下明。次敕听者。端意释上。善心念之。专心听法。解前谛听。次劝悔者。自知有?。须行忏法。既不悔过。不合闻戒。故曰犯事未悔。次表净者。有其两人。一者不犯是专精人。二者犯已忏悔是悔犯人。此二净人堪得闻戒。五分十八云。默然故。当知我及诸大德清净如圣默然。我及诸大德亦如是。次实答者。人既净秽不同答便默发差别。是以有犯者发露答。无犯者默然答。犹如一一相问答。是名如实答。次彰覆过。若实有犯而默答者。便获妄?。既显妄是道遮答者。理须如实。此是远资说障。而非是亲。次彰忏益忏悔除?。尸罗得净因。此发生定慧。终阶道益。故曰忏悔安乐。然忏亦未得圣还。是远资中说。

  次明说戒仪轨。于中文二。第一和合同修时说戒法。第二尔时俱睒弥下破久不和非时说戒。计理应有却减说戒。以说戒法。大位有三。但以却减一法寄下遮法中明故。此文中但有二说。前文相望。分为十五。第一明说戒声。第二时诸比丘下辨说时节。第三时六群比丘下制集一处。第四尔时诸比丘下尔说处所。第五时上座比丘下明应作事。第六时诸白衣问下行筹缘起。第七尔时诸比丘下结大小界。第八尔时说戒日下明说法体。第九时说戒日下开欲清净。第十说戒日闻下略说戒法。第十一尔时世尊下除疑调伏。第十二尔时有住处下忏?表净。第十三客比丘十四日下客旧应不。第十四六群比丘下叛说戒法。第十五六群尼下简余众法。

  初文歌咏声者。五分。佛言。应直说之。

  次说时文三。一约日。二约月。三约时。文言听布二十日说戒。明知布萨说戒。两法差别。布萨者(三千云。奉言净住义言长养)十诵五十八云。何以故。佛听作布萨。答令诸比丘。安住善法中。舍离不善离。不善法得清净故。是名布萨。伽论第六云。云何布萨。半月半月诸比丘各各自观身。从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间不犯戒耶。若忆犯者。于同意比丘。所发露忏悔。若不得同意者作念。若得同意。当悔是罪。又云。舍诸恶不善法。舍烦恼有爱证。得清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布萨。

  次尽集文二。初明六群。心同形别。次尔时下大迦宾形心俱别。不听乘神足。往者滥无神足人。不肯赴说。故令步往。

  次说戒堂者。示知说处。而非是界。

  次应作文二。初是下座应作。以是作务上座。不应作。次时六群下。上座应作。以是言谈说法。下座不应作。五分十九云。有一住处䟦难陀。为上座。唱言今僧十。五日。布萨说戒。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僧。今何所为。诸比丘作何事。诸比丘答言。某甲比丘。应与作呵责等羯磨。某甲应与别住等羯磨。䟦难陀言。我不知羯磨。诸比丘问。若不知羯磨。何故问僧及诸比丘作何事。以是白佛。佛言。上座应说戒持律应羯磨。

  次舍罗缘起。此文应在前。明前文应在后说。所以尔者。若无缘起如何。前文已言。具舍罗既有此言。明须前说。

  次明结界。于中文二。初以自然集。难作法缘起。第二佛言下正明结界。于中有三。初结大小界法。摄人以同法。第二时有厌离下结不失衣界摄衣以属人。第三尔时有二住处下重更开结大小界法。然依正文。界有三种。其摄食界。在下药法中明。初文复三。初结大界法。第二时诸比丘下开结戒场。第三时诸比丘下明解界法。前结大界。文中有五。第一制集无欲。第二是中旧住下差唱相人。第三若东方下尔相令唱。第四众中下差秉法人。第五当如是下正明结法。先解结界义。六门分别。第一开制结意。第二列数释名。第三辨其体状。第四有法起不。第五弃舍失不。第六处法相对。

  初门意者。羯磨说戒。正是住法之仪。既欲秉行。须得依处。然此所依。尽一化境。尽境同会。极是劬劳。大圣愍此废修。开令境局结界。当处同遵。即成法事。一开已后。即是秉众所依。但作法事。非此不济。先开后制。意在于斯。故祇律第八云。不羯磨地者。不得僧作事。

  次列释者。位且为二。谓自然作法。先明自然。自然有四。一聚落无难。二聚落有难。三兰若无难。四兰若有难。此等随人。即有界分。不为物造。名曰自然。次作法者。加法限约。分齐各殊。称之为结。既有分齐。彼此差分。名之为界。了论。梵曰四摩(此云别住)。谓此住处。与余住处。分齐各殊。称为别住。别住不同。有其大小。大界约位。通说有四。一别说戒。别利养。名为人法同二。界二同说戒同利养。名为合。二法食同界。三同说戒。别利养名为合。二单法同界。四别说戒同利养。名为合。二单食同界。此一无别界体。但作羯磨通食。故约位明。次小界亦四。一者戒场竖标唱相。二者难结小界受戒。三者难结小界说戒。四者难结小界自恣。然以界处。局狭名小。宽远名大。

  次辨体者。先明自然分齐。于自然中。先定聚落。故十诵二十二。诸比丘于无僧坊聚落中。初作僧坊未结界。尔时界应几许。佛言。随聚落界。是僧坊界。僧祇第八。优波离问。若有处所。城邑聚落。界分不可知。若欲羯磨。应齐几许。名为善作羯磨。使令异众僧。各各相见而得成就羯磨。不犯别众佛答五肘弓量。七弓种一庵婆罗树。齐七庵婆罗树相。去尔所作羯磨者。名善作羯磨。虽异众相见。而无别众之罪。是名为七庵婆罗树界。然唯七树合有六间。间别七弓。合四十二。古尺小故。以九尺为弓。六尺为步。是则一弓有一步半。合计四十二弓。有六十三步。今尺大故。一尺故一尺当尺二。是则七尺五寸为弓。五尺为步。一弓还一步半。乘步还六十三步尺。虽今古不同。计步无异。此集分齐。四面各尔。又此集者。十诵。据可分别。即是无难尽聚落界集。僧祇。据不可分别。即是有难。但取六十三步集。尼集分齐亦准此明。兰若无难界者。五分十八。诸阿练若比丘不知己界齐几许。以是白佛。佛言。自然界去。身面二拘卢舍。十诵。诸比丘无聚落空处。初作僧坊未结界。尔时界应几许。佛言。方一拘卢舍。是中诸比丘不应别作布萨及僧羯磨。但拘卢舍大小不定。祇律第九。五肘弓二千弓。名一拘卢舍。计一俱卢舍。有三千步。三百步为里。即有十里。杂宝藏云。五里此二教不定。集亦太宽。今依俱舍等。定望将应理。故五百弓为一俱卢舍。弓各四肘。计五百弓。有三千尺。五尺为步。即六百步。三百步为里。即有二里。五分。二俱卢舍一向取。十诵。方俱卢舍四方取。计此二教。里数一种。既曰二俱卢舍。即以四里为限。次有难者。见论十七。阿兰若界极小方圆七盘陀罗。一盘陀罗二十八肘。若不同意。二十八肘外得作法事。计有一百九十六肘。今尺肘别一尺五寸。合有二百九十四尺。计五尺为步。合有五十八步四尺。此与四分。衣兰若同。既言不同意者。明知是难。然于空聚欲集僧者。必须依前分齐。内集即是。集僧远近分齐。谓是标狭界宽。或若标宽界狭集。亦依前标将欲结。然未是界。次作法大界分齐者。五分十八云。若结界随远近时。诸比丘结无边界。佛言。不成犯吉。比丘复结。十二由旬。或十由旬。说戒时往。四五日行。乃至或遇野火。或遇瀑水。遇贼劫剥。便有梵行。难衣钵难及命难。佛言若结十二由旬。若十由旬。不成结界犯吉。今听极远三由旬。祇见二文亦言。极广三由旬。母经第七。但云极远听。一日往还。结大界。是名尽相应法。此无定文。但言十五日说戒。十四日先往。十四日说戒。十三日先往。既经宿方至。亦与余文相似。尼界分齐。准多论第四云。尼结大界。极大一拘卢舍。次小界者。戒场一种。结有标相。永久作法。见论十七。极小容二十一人。义准不得更远以远。还成妨难。祇中四五人外。更开一寻。余三小界非是永久。一时避难。但随僧集。数人坐处无别分齐。然界体状。准见论。有五种。谓方圆鼓形半月形三角。若相依结已。后若失相。界亦不失。若人掘地乃至水际。皆不失界。其自然分齐。理须圆取。对此因明。自然作法。异相差别。但此二界。异相有四。一作法不作法异。二多少不同。作法随事。故多自然。不尔故一。但作空聚分齐。三宽狭异。谓自然界昔宽今狭。本该一化。故所以宽。以集难故。开境局结。若依旧集。恐不成结。故作空聚分齐。是以今狭作法对本。开结故狭。然望今集。互有宽狭。四强弱不等。若望初集。亦无强弱。对今集者。自然即弱。弱故法事极狭。但得结界。不得作余。及无欲法。作法强故。秉法极宽。下至解界。及通欲等。

  次法有无者。问于此作法。结界处中。为有法起。为无法起。答于此处中。无别法起。以经作法。异于自然。如有情类。别有造业。发生无表。故有得。得此结界法。不属别人。界处无情。系属何许。但是曾加羯磨。唱制处所。故下文云。界现前者。在内羯磨。作制限者。是类如受持衣钵处分离等。并是曾经作法。说为无罪。既是非情。并无法起。尔者如何见论十七云。若结界已。水荡成坑。有水流处。知其处所竖柱为。问于上作法事得。答由知处所。咸是标内。无问高下浅深。并同一界。

  次弃失不者。僧若作意永舍住处。所依之界。出界便失。故十诵四十七。有诸比丘。舍僧坊去。作如是念。我不复还是处。是名舍界。不佛言舍。又五十六。舍利弗游行中。道有空精舍。是说戒日不知。何者是界内。何处是界外。是事白佛。佛言。若有弃空精舍。是名一切界外。是中说戒随意。尔者如何。下文治故僧伽蓝。疑有净地。佛言。解已更结解。此文古旧诸师并皆错用。下文疑有净处。即无故言。有故言。处不知云何。佛言更结。此当部文。尚自错用。说他部文。而能具委。若论二众。重结不失。见论十七。若比丘结界已。于比丘尼非界得。更结比丘尼界。比丘于尼界上结亦尔。若非法比丘恶心解界。亦不成解。类如解净。

  次相对者。若将白等三法。对处通局者。且自然作法。白二位通。白二虽通二处。自然极狭。唯结大小界白二。以是根本得在。自然中秉。

  次就作法大小界中白等。三法俱有通局。且如受忏等。单白通于二处。舍受德衣。简德断诤。现前草覆。结集行钵异恼等白。局是大界。白二位中。还衣六年离衣杖络。通于二界。处分结净。学家痴狂。摄衣覆钵。用旧持新。不礼分衣。四月八德等。局唯大界。白四法中。受戒出罪。通于二界。忆念不痴。罪处所及。七羯磨等。局唯大界。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七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七末

  次下释文。犍椎者。梵音不正。正曰臂吒。犍椎臂吒。此云打犍椎。所打之木。打法如常。五分十八。应唱时至。若打犍椎。若鼓打。若吹螺。不知谁应打。佛言。应使沙弥守园人打。彼便多打。佛言。应打三通。若无沙弥比丘亦得打。问所以结界制令尽集。不听与欲。解有三义。一自然无界弱故。不摄余法。凭界强故。能摄二结界。是众同之本。理宜急制。故无欲法。自余羯磨。非众同本。不从急制。故听与欲。三令识界相。不碍僧事。余法反此。故听与欲。次差唱相人。所以须旧住者为取。委知界之分齐。设非先住识者亦成。次所唱之相。文中具列十二。如指山者。必须言某山某边。若不别指直言山者。理即不成。其山既尔。余相类然。见论十七。界相有八。谓山石林树路封江水。山相者。大如须弥。小如象大。石相者。大者如牛。小者三十称。若漫石不得。别安者得。林相者。若草林竹林。不得作界相。以体空不实。林大者乃至百由旬。小者下至四树连接。亦名为林。树相者。不得以枯树为相。大如阎浮树。小高八寸。形如针大。若无自生。种者亦得。路者。除向田取水等。穷路不得。大路或车步。短者乃至经三四村。得蚁封者。大者如山。小者高八寸。江者。若好王化。五日一雨。此雨江水不得作相。若四月不雨。常流不断。水深二尺。得作界相。水相者。自然池水。得作界相。若通水入田。或甄盛水。不得作相。既知相已。若无戒场。但安一重标相。唱法如常。若有戒场。须竖三重标相。先唱戒场相结已。次结大界。先唱大界外相一周云。此是大界外相。次唱内相一周云。此是大界内相。次总合云。此为内相。彼为外相。此是大界内外相一周讫。如是至三。其相若不现显。及不唱者。总不成结。故五分十八。佛言。若不唱界相。不成结界。犯突吉罗。诸比丘以众生。及烟火作界相。或并界或两界相入。佛言。皆不成结。犯突吉罗。此及诸部唱相。皆不言三。计其道理。一说成就。但以行事已然。共存三唱。次众中下差秉法。人唱相人不合秉法。秉法人不合唱相。以此义故。文各别举。五分十六。应一比丘唱四方界相。又唱除内地。更一比丘白大德僧听等。次正秉法十五。二律牒唱相人名此。既无名不得辄依他部。言同一住处者。是处所同对二住处。本别今同者。以彼不得言同一住处。此为本同。今同故言。同一住处。同一说戒者。谓是法同。

  次明戒场。先解其义。四门分别。第一明其开意。第二释别场名。第三安置处所。第四辨结先后。言开意者。大界僧居处所宽远。数有别事。尽集稍难。故开。大界之中。别立戒场。随作受等。事时不恼大众。即如文中四人等事起。开听别立。即是利益比丘。

  次释名者。所以名戒场。本为别人。灭恶生善。简秽取净。故名为场。如似俗场。从喻受称。问余界亦有此义如何。不与场名。答大界本为众僧所居。不专灭恶生善。不与场名。诸余小界。虽亦灭恶生善。为难别开。非久作法。又无标相。不与场名。

  次安处所者。论其戒场。须在界内。为以界众大难集。开结戒场。故知在内。又羯磨文言此住处。比丘称四方小界相。若在外者如何。言此住处戒场无结。虽不为住。良由在他住处内故。又在外者如何。下戒场大界互有见闻。佛制令唤。母经第一云。外更不结大界。直结小界。亦不得受具。

  次先后者。诸传法者言。此无正文。应先大后小。以是大界内安戒场故。今解不然。戒场既在大界内安。据理戒场应须先结。故五分十六云。应先白二舍僧坊界。解已然后结戒场。结戒场。已更结僧坊界。母经第二云。解界先解大界。后解小界。结界先结小界。后结大界。善见大同。不能具录。

  次下释文。文中分二。初举缘开结。第二当如是下正明结法。结法分齐等如上应知。问如何不言同一住处。答戒场无兴。不为住故。既不为住。不言同一住处。尔者所以不言同一说戒。答戒场无不为说戒。说戒制作岂恐大众疲劳。听往戒场说戒。尔者戒场无兴。为别羯磨。是则应言同一羯磨。解大界言同说戒。则有本界异界同戒场。若言同羯磨。恐同大界。亦须本界异界同。是以不言同一羯磨。又解大界。无为僧住。复欲摄人同法。是以须言同一住说。戒场无不为住。不欲摄人同法。是以不言同一住处。同一羯磨。

  次明解界。昔云。此之一解通解戒场及与大界。今谓不然。但解大界。不解戒场。以其结解文不类故。唯此一结对之辨解。余三及戒场。并无解文。以义而言。欲解戒场者。但应翻结作解。翻云。大德僧听。此住处比丘戒场。若僧时到僧忍听。解戒场白如是。大德僧听此住处比丘戒场。僧今于此解戒场。谁诸长老忍僧。于此解戒场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于此解戒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如解大界。翻亦同尔。释文分。先辨解缘。母经第六。解界有二缘。一者水漂标相坏不知处所。二为贼难故。诸比丘皆出界外。次明解法。结时为识相。故须立标相解。为舍界相。直解不须牒。

  次明不失衣界。自然衣界。如上已明。今辨作法。先解其义。二门分别。第一正明衣界。第二举衣。对僧辨其同异。先明衣界。三门分别。第一开结之意。第二释衣界名。第三除村不除。初门。三衣制畜。理应随身。今若远之。岂成持护。又以比丘经禅靡替。界宽蓝狭。隔碍便生。故圣开听。于僧界上。结摄衣界。遍界共同。故僧祇第八云。舍利弗于那罗聚落安居。日日诣竹林。礼世尊足。值天七日连雨。念言我今体羸。是僧伽梨重。正欲持去。被雨遂重。若不持去。脱不得还。便应舍堕。且住持晴。往诣世尊。道逢外道共论。佛问何以多日不现。具说上事。告诸比丘。从今日后。王舍城。竹园精舍。那罗聚落。作木离衣宿界。今诸比丘得安乐住。羯磨法可知。作不失衣法已。此王舍城。趣那罗聚落。道两边各二十五肘。名为界。若衣在道中。得道左右。各二十五肘。置衣王舍。得至那罗聚落。无罪。置衣那罗聚落亦如是。又祇洹精舍有一比丘。食后欲诣开眼林坐禅。便作是念。我或于彼宿。便失伽梨。即持三衣。遇见世尊。问佛知已告言。从今日后。从祇洹林。至开眼林。东坊精舍。西坊精舍。东林精舍。西林精舍。王园精舍。受筹塔婆罗林精舍。尽同作不失衣法。今诸比丘得安乐住。羯磨如文。然不应练若。通结聚落。应阿练若处。通结阿练若处聚落处。通结聚落处。唯此界宽。蓝狭。得结摄衣界。欲使可于僧界。同一衣界。或若蓝望僧界。或等或宽。此二衣界。即不须结。对此若结。反成局碍。非谓衣界一切须结。

  次释名者。由加此法。摄衣属人。今无离罪。故曰不失衣界。或可加法。结后去之虽远。但不离界。衣犹属人。故曰摄衣界。

  次除村不者。问作羯磨法。时为有村。故须言除村。为得无村。亦言除村。旧解村界。若有若无。一切须除。今释不尔。若现有村可须言除。若现无村即不须除。若当无村结言除者。此即事不称法。岂得成就。如瞻波中无病浪治。及被客呵。无覆与覆。此等不成。其例非一。问衣界所以除村者。答村是俗人所居。衣随比丘。分齐体性相违。故须除去。多论具五义。须除一聚落。散乱不定。衣界是定。二为除诽谤故。三为除斗诤故。四为护梵行故。五为除疑嫌故。又问僧衣二结。所以有除不除。旧解云。俱是禁缓从急。有除不除衣。以别为过故须除村。别而就急。僧以同界不集为?。故不除村同而就急。又解僧界开不重开。所以不除衣界。亦是开不重开。是故须除。今解僧衣二界既殊。所以除不除别。又解衣与村界一向相违。虽复开依处结。亦须除去。然与僧界。性不相违。以不相违。故不除也。

  次明同异。三门分别。第一宽狭多少。第二相可不可第三势分有无。言多少者。僧衣对辨。可为三位。一以二自然五句不同。二以衣自然对僧。作法亦五差别。三以二作相对三句。辨异初五者。第一僧宽衣狭。谓在兰若摄僧。二拘卢舍摄衣八树间。第二衣宽僧狭。如依伽蓝集僧衣。界外有势分。第三僧衣俱等。如蓝势分与七树齐。第四僧一衣多。如七树内有众多家。第五衣一僧多。如空地大树百由旬。比丘精异衣许通护。僧有多限。有人云。蓝相宽故衣一。此有众多。六十三步故僧多。此不应理。若此蓝内。是可分别。六十三步。不得有多。若以不可分别。僧多衣岂为一。次位五者。一僧宽衣狭。如界大蓝小。是二衣宽僧狭。如蓝大界小。是三俱等。如可蓝势分。结僧界者。是四僧三衣。一有戒场故五。僧一衣多。无戒场故僧一。蓝有若干界故衣多。次位三者。一僧宽衣狭。谓除村村外界。以被除处无衣界故。二僧界三衣界。一有戒场故。僧三以结摄。衣界无村故且言衣一。三者俱等。谓无戒场故。此中不得有衣宽僧狭。以衣作法。依僧界故。复以衣界。假僧界生。亦不得将衣作法。对僧自然辨。

  次相可不者。二种自然具三义。故不得相可。一衣制随人。僧则随处。僧衣既殊。岂得相可。二各不相假。三势分有无。次二作法翻上三义。故得相可。一衣以随人急故。开急就缓。可大界上结。为是相可。二衣必假僧。三俱无势分。自然作法。既是法无法异。亦不得相对。明可与不可。

  次势分有无者。僧界约处分齐。垣定不问。自然作法。俱无势分。衣界翻此。理应俱有势分。但为自然。摄衣随人。不定以不定。故开。有势分作法。衣界开依处结。处则是定。故无势分。亦可作法衣界。假僧界生。所依既无。能依岂有。

  次下释文。文中分三。初无村结法。次有村结法。后料简进不。无村文二。一举缘。二作法。母经第二云。先结大界。后结不失衣界。先舍不失衣界。后舍大界。次有村结法。初亦举缘。次明结法。问所以界内有村。答多论第四云。以界威力故。恶不得便。又在界内。善神所护。是以为檀越故。通聚落结。次料简。有四句。唯释可知。

  次下第三开结大小界法。文中分四。第一结解大界。第二尔时有二住处下对食料简。第三尔时布萨日下结解小界。第四时天瀑雨下对法料简。初文有四。第一明法食。二同界文分为五。第一举前昔别。第二诸比丘下显欲。今同为法食互[虚*予]。递相假故。第三诸比丘下以缘启请。第四佛言下解前昔别。第五应尽集下开结。今同结法分齐细解如上。第二法同食别界。食虽自丰。法便有阙。释文准上。第三食同法别界。良以食俭法丰。须作斯制。食是常住。不可辄通。自非作法。无由得共。犹如僧得施物。亦通十方。作法竟时得摄属己。物既尔。食亦然。此无别界。不须解言。但欲同食。作斯羯磨。释文准前。第四举初二合。解为两别下二唯亦应然。文无者略。

  次料简食者。若随得食。便各食之。此则乖本结心。岂成同食。若来往送。复恐时过。但作口和。彼此无犯。虽作斯法。据其少食。食若多者。即不得通。

  次数人小界。先结后解。解此小界。人处相应。既此人结。还此人解。以暂作法无。第二为后人如何。辄解此界。不同戒场。永久作法。兼有标相后人牒解。

  次对法料简。一约河水。二就道远。

  次明说戒法体。将欲释文先义。四门分别。第一约时。第二约处。第三约人。第四约法。初时有四。谓年月日时。年者。一年二十三大小可解。月者。谓黑白月。日者十四十五十六。随其住处。自为恒式。时者。通昼及夜此文多就夜说。如文。然灯火故。又以夜多寂静赴。说者集故。此文虽知是夜昼亦无失。故十诵云。从今听二布萨。一食前。二食后。一昼一夜。

  次说处者。以人通于僧别故。处该于作法自然。然于作法之中。复有大小。大界理遍。小局数人。

  次明人者。除下三众。以非所秉。具戒位三。三皆说戒。僧有四别。四人僧收。又于僧中。义分广略。三人已下但是略法。若论减却非时。并据僧说。复应有诵戒人。其诵戒上座应诵。五分十九云。有一住处布萨。䟦难陀为上座。众僧请说戒。答曰诵忘。诸比丘言。若忘。何以坐上座处。以是白佛佛言。应上座说戒。若不说吉罗。比丘不知齐。几为上座。佛言。在上无人。皆名上座。又若上座不能说者。僧祇三十四云。僧上座应诵戒。若不能者。次第二上座诵。若复不能。乃至能者应诵。又五分十九云。诸比丘先不请。诵戒人以此稽留说戒。白佛。佛言。应先请说戒人。增一经四十四云。今听上座。使说禁戒。若僧上座不堪说者。听持律说。若无持者。其能诵戒通利者。当唱之使说戒。

  次明法者。法位通三。谓心念三语羯磨。羯磨之中。复有三位。此制常行。故但单白。

  次下释文。文分为三。第一单白摄众。第二尔时说戒日下正辨说戒法体。第三若有三人下明是非相初白可知。若更有余法事。并须未白前作故。五分十九云。时诸比丘先说戒。后作诸羯磨。六群比丘说戒竟便去。不与僧和合。以是白佛。佛言。应先作诸羯磨。然后说戒。以是摄僧。今不得去。

  次明法体有三。众法对首心念。略辨僧说。料理前事。鸣槌集众。不局大僧。沙弥亦集。众既集已。当相捡校。若有见闻。复应唤觅法事。次第废立可知。应辨净水香汁。然灯舍罗。舍罗者是筹。五分十八。诸比丘便作金银筹。以是白佛。佛言。应用铜䥫牙角竹木。除染毒树。诸比丘有短作有长作。佛言。短应并五指。长应拳手一肘。粗不过小指。细不减?。应染以同盛。悬着布萨堂上。僧祗二十七云。若欲诵时。应先净洗。互已捉筹。若有者应作香汁浴筹。余人欲捉筹者亦尔。复云香汁洒地散华然灯。三十四云。应一人行。一人收。不得覆头覆肩行筹。应脱革屣。偏袒右肩。受筹人亦如是。先行具足人。筹。然后行沙弥筹行已。白尔许受具足人。尔许沙弥合。有尔许人。次对首者。以非众故。不得互问。清净表同僧法。故须自言清净。次一人心念言者。以不对境称云心念为欲。表净同僧。故须言也。

  次是非。文二。第一对前三位明。第二别定是非。前文二句。初句。是非法别。众以白说戒。应四人为。今三人作。即是非法三又非僧。不成与欲。即是别众。次下二句。是法别众以应三语。是法不应受欲。即是别众。次别定文四。一六群造非。第二比丘白佛。第三佛制不得。第四如非对显。此中文三。初举四数。次列三非。一如言。二非者若僧不集。一白处作。二白或三人受。第四人欲白说戒。是名非法别众。若四人尽集重作留白。或可四人共作三语。是名非法和合。若四人不集如白法作白。或三人等受欲作法。是名法别众。言一如者。若四人已上尽集白说。或三人等不受欲。共作三语心念。是名法和合。凡举非者。欲使识非令弃。显其如者。欲使达是遵。修显成不。如文可知。然佛示此法。和合说戒。令使比丘识相同修。故言是我所教法。

  次与欲清净法。文中有三。第一与欲应羯磨。第二尔时说戒日下与清净应说戒。第三尔时六群下料简进不。前文有四。第一病轻与欲法。第二不能如是下扶将赴集法。第三若卢此下病重围绕法。第四若病者众多下病多出界法对。此解义七门分别。第一开意。第二释名。第三定缘。第四约时。第五约处。第六约人。第七约法。初门者。僧若秉法。理须同遵。情有乖违。不成和合。然和合中身心两别。身为缘遮开。单心集情既到。僧得名同事。既不犯别。开听与欲。

  次释名夫论欲者。乃是希须为义。故伽论第六云。何以故名欲。欲者所作事乐。随喜共同。如法僧事。十诵五十八云。欲法者欲名发心。如法僧事中。随僧法与欲。是名欲法。实论第七云。心有所须。是名为欲。然应与中。自有彼此相藉。如说戒自恣。制所常行。若当不为必制。有罪。或有僧须别人。别人不藉。如受戒忏悔治人等法。以若不为。圣不制罪。虽复望已。有须不须。然僧秉作。并须齐集。

  次定缘者。即此文中为病故开。然有瞻病三宝等事。于教无违者。咸在开限。如不与欲。戒云。若为僧事塔事瞻病事。及后悔戒。作衣缘。亦得。

  次约时者。谓作说戒自恣羯磨等时。时义不定。约法以辨。故下文言。作羯磨时应与欲。

  次约处者。专约作法。自然中无。故结界时不得受欲。然作法中。复有大小。小中除戒场。余者即无欲。所以可解。

  次约人有三。第一能与欲人。谓上二具非下三众。就二具中体须应法。第二纳欲人。谓唯是僧。非下二位。故文言。一二三人。不得受欲。僧有四别。通皆摄欲。然四人少分。结界无欲。第三持欲人。随文解释。

  次约法者。法位有二。第一所应之法。于所应中。位有其三说戒。一法说戒。及羯磨自恣。一法自恣及羯磨。余一切法专唯羯磨。然羯磨三位通皆摄欲。唯白二少分。结界无欲。第二与欲法。亦至文解。

  次下释文。初文有三。第一举僧作事。第二有异下牒不来缘。第三佛言下开与欲法。此中复三。第一与成不成。第二若受欲比丘下持成不成。第三若受欲人下说成不成。初文有二。第一举欲成法。第二若不下反显不成。前中复二。第一总举应与。第二别列欲法。欲法五种。五中四略。一广。略开重病轻者。不得广说一种通病不病。次不成中。若不现身相。翻前第四。若不口说。翻余四种。此等不成。应更与欲。欲法既尔。下清净法亦然。乃至恣中亦同此说。

  次持中有三。一病人所。二至中道。三至僧中。初病人所有。二十七人不成持欲。下自恣中。有二十五。略无神足离见闻。此中位三。初有七人。谓受欲已有。次若自言下十九人通及与时。第三离见闻。一种唯局与时。所以唯局与时。以受欲已离。见闻不失。故知受时不得离见闻。余处行者。谓出界外。故恣中言。若出界。又十诵三十九与欲者亦不得出界。故文云。佛言从今日与欲者。不得出界。犯者吉罗。及不得受界外人欲。问余行既是出界。所以复明戒场失。答今言戒场者。实已出界竟。以是大界分内。别作法处。情或不失。故更明之。其十三难等。有过人以不知故。须有自言。若其知实不假自言。问所以无痴狂等三。答此随一相举之。理不备尽。文无者略。五分中有。问下一据不足数中。更有尼等。四人别住隐没。及所为者。何以此等七人不来。答所为人者。成持故无。尼等六人理有并略。五分具有问。此中六人。谓命过余处行罢。道入外道。众别部众。明相出。何以不足中无。答此取往来失欲分齐。故有命过等。及经时失。彼不足中。不据往来。唯约体说。故无此六。次中道僧中者。设离常行道见闻欲。亦不失持欲。既是使命往来。岂可离道。见闻即令欲失。以此故知。道中无离见闻。尔者道中既?见闻。所以言亦如是。答理实见闻局。是受时中道不可。偏除此一。是故总望前位。言亦如是。次僧中亦无离见闻。以局受时故。又解此之三位皆对受明。于病人所受既尔。若中道僧中亦然。省过顺文。此释最胜。故与自恣。文云若到病人所。便命过等。准彼此则不合有已。然古师说。僧中离见闻有四。一隐没。二到出。三隔障。四远坐者。自论不足。非关失欲。

  次说成不。如文可知。

  次赴集等。具如文说。五分十八云。佛言。应举众到病人。所使说戒。比丘于中央坐说戒。令诸病比丘向说戒人。复有诸病比丘。不能向说戒人。背而坐卧。佛言。应出界外。布萨不得。在界内作。别众布萨。

  次与清净其位并同。

  次进不者。其文有九。第一欲清净令法。第二不得称事说欲。第三明欲清净不失。第四受欲多少。第五更明说戒仪轨。第六转欲清净法。第七得称和上阇梨字不。第八事说往不。第九制往及坐。初文欲清净合者。为令不稽僧事。随作皆成。故制。合与是则欲与清净。合欲与自恣合。

  次听称事者。亦为稽留僧事。欲令众僧秉法无碍。复除非法。不与情和。是以但言。如法僧事。与欲清净。尔者既不许称事。如何与欲自恣答不听称事者。谓称僧中所作之事。自恣者自宣己情。纵僧举罪。不是称他僧所作事。

  次欲清净失不者。但以路中有难。不得诣僧。开从外来。欲法不失。

  次受欲多少者。此文皆得不能记识姓字相貌。但言众多等。十诵亦尔。僧祇二十七云。若取欲时应自思惟。能传欲不。不得取众。欲得至三人。集人多少者。祇律又云。从今已后。不听与欲者。多及等作布萨。若与欲等多作布萨。越毗尼。五分十九。今听多比丘。集比丘持清净欲来。此望说戒集者须多。若论余法。不论多少。

  次说戒仪轨者。为说戒故立。不成别众。除此及威仪师。余有坐立者。皆成别众诵戒。忘误授等可知。

  次转欲如文。前对病人。说有广略。转欲非病。一切须广。母经第八云。取欲者语一人。如是展转。语第七人。皆得取清净。是名七相应法。不同祇律转与失欲。十诵。佛言。从今不得展转与清净。与欲与自恣。与除罪。犯者吉罗。

  次不得称和上等字。祇云。有人问汝和上阿阇梨字何等。不得直道和上阿阇梨字。应说义因缘令知。

  次说欲事讫。须往僧中。以情先和不犯。别众但为事讫。应须听戒。不往违教。故如法治尔者。说欲事讫。不往不犯。别者受日。事讫不来。夏应不破。旧解云。事讫未来。不即破夏。令解不尔。受日对事。事如听受。事谢法亡。不还破夏。说欲送情。非正由事。故说欲时。不称事说。

  次说戒事。须往赴坐听。两对四句。如文可知。

  次略说文三。先明略缘。第二自今已下示秉法时。第三彼比丘下正明略说。前文重者。名难。轻者是余缘。八难中病者。是说戒师。余缘中病者。是余僧众人。难者住处有众多白衣。妨说戒故。或有恶人。来至座上捉比丘。次尔时者。但明相未出。须作羯磨。以明相出欲即失故。次正明。略文分为二。初作七略。一直去。次复有五种。下作三位。五略前文。初句难犹未至。应可广说。此是说尽提舍尼。名为广说。谓是略中之广。非全说五犯。所以知者。以其次句。说尽九十证知前句是提舍尼。问所以无有广说。众学七灭。言僧常闻。答若说众学。便是五犯。已周纵余七戒。不得名略。余句可知。即是七略。一真去尼无不定。故有六略。一直去次错互。前七以为三五。前根本七。从缘向急。今此三五从急向缓。初五单序作头。至尽三十。还是略中之广。故曰广说。第五但以略去广。文广取名数。所说不殊前闻。故曰僧常闻。次二五可知。尼本六略但有二五。

  次除疑调伏。文中有五。第一立制除疑。第二尔时世尊下自言治法。第三尔时说戒日下制愚依智。第四尔时难陀下折伏弟子。第五尔时有一下瞻奉德人前文有四。第一立制除疑。为净众故。第二有三种下列数料简。初人滥故须作。后二无滥不须狂病。既然余二类尔。第三狂止为解众僧。作法除疑。立制非关别人。故无有乞解。是别人等。僧乞解前制。既为列人所以须乞狂止。未解不犯。别众以法不舍。须僧解故。不同母经。彼经第二。佛言。得心者可舍后还失心。更与得。本心还舍。僧祇作白三羯磨。若病差即舍。第四更发复作。

  次制自言治法。文中有五。第一佛止不说对此释佛说戒。二门分别。第一明说法体。第二说戒时节。初门所说法者。佛在僧中为众说者。但是略教。不说广教所以尔者。旧解云。略教法门。言虽是略。理实包含。通于轻重。是以如来说此。总教通被五。根机利益。广有五差。轻重不等。若为说广。利益不普。此释不然。佛说略教。本无五机。如何乃云。通被五根。又佛灭后百年已前。犹为一部。未有五差。如何在日。始十二年。即云广有五差。轻重不等。故今解云。以略是其列行之法。佛说此法。教诫学徒。广是众法。共相摄受。佛既非僧。宁容唱此。是以戒经云。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此戒经。明知是略。又善见云。过去诸佛。但说教授波罗提木叉。不说威德波罗提木叉。问何名教威德解略无。名种称云。教授广有。名种怖人。故曰威德。问佛有无边智慧。无边辩才。何故十二年中常说一偈。多论解云。虽有无穷之辨。为众生故。更不异说。更不多说。次明时节。诸文不定。若依僧祇。五年已后。渐渐为非。立说木叉法。见论第五云。佛从菩提树下。二十年中皆说教授。波罗提木叉。复于一时。语诸比丘。从今已后汝辈自说威德。波罗提木叉。又云。过去诸佛不为声闻弟子结戒。不犯非故。亦不结威德波罗提木叉。亦不半月半月说戒。乃至六年六年止说教授波罗提木叉。往昔阎浮利地有八万四千寺。寺或有十万二十万比丘。亦不諠?。皆寂静而住。是时诸天人心思欲闻佛说戒。恒计年岁。应到六年。即集大众。往佛所待佛说戒。是时诸比丘有神力者。从远而来。无神力者。诸天来白。时至可去。即取衣钵。承天神力。到布萨堂。到已礼足。时毗婆尸佛知众集已。为说忍辱第一道偈。若依增一经。皆具广略。乃至第七佛。十二年中无有瑕秽。但说一偈。以为禁戒。自今已后。令僧说广。因此乘明。弥勒千岁之中。众僧无有瑕秽。恒说一偈。偈云。口意不行恶。身亦无所犯。当除此三行。速脱生死渊。又多论第二云。十二年中。常在众说。十二年后有恶法出。心不说。令弟子说。十诵亦尔。问诸文明说时节。何以不定解。僧祇。制广时节余文。见论乃是说之时节。问所以见论。余文说时。又别解。盖是随根见闻有异。或可部别不同。不可互为妨难。问五年制广已是有事如何复云。十二年前。为无事僧说此戒经。答广教虽兴。未名有事。谓非犯广之人。故云无事。若实犯广。非真沙门。欲令世尊于斯秽众。说清净法。无有是处。约此差别。义来为三。五年已前无事。名无事。以行清净。无有?违。五年已后。十二年前有事。名无事睹事。虽是乖违。最初还成清净。十二年后有事。名有事。以过重兴。摈令出众。问佛越此时如何不说。答以众不净。故不为说。尔者弟子亦然。还被净者。进止合仪。方得闻戒。此则与佛无殊。如何不等。答十二年后犯结罪名。虽有悔除进止仪轨。然以过显群心。众非淳净。是故如来不为秽说。不同弟子。但制见闻中净。睹事无违。即得为说。又问佛为彼说。有何过耶。答为护众生。故五分二十八云。佛告阿难。从今汝等自共说戒。吾不复得为比丘说。所以者何。若众不清净。如来为说。彼犯戒人。头破七分。又十诵三十三云。若佛于不清净众中说戒者。是不清净人头破七分。目连从今。汝等当自说波罗提木叉。佛不复为汝等说。增一经亦尔。第二时尊者下辄行驱摈。文中犯戒。内怀腐烂者。谓犯四重。不显其名。祇中犯盗。阇王作布萨堂。种种严饰。有金莲花堕地。此恶比丘盗心取。侠掖下。第三佛语。目连下制自言治法。第四自今已去下付弟子说此。是如来最后说略。以十二年前未有犯广。今既犯广。故止不说。第五显法奇特。文二。初列海水八喻。次如是目连下举法同喻。海水八喻。文中通举。此破戒者。净教不收。同第六喻不宿死尸。

  次制愚依智。文二。初制五岁比丘。诵戒羯磨使利。第二制依能诵。戒人安居。

  次折伏弟子。文三。谓起过呵责。立制。立制文二。初教和上检问方法。次明应去不应去。此中应有八句。初之一句。事处伴俱非。次有三句。二非一如。次有三句。一非二如。此之七句。有过不应去。末后一句。俱如听去。于中四五。二句文中不次。或有文中。但有七句。一处非。余二如句。五分十八云。和上应筹量。若道略有疑。恐怖和上。听去吉罗。若不听去。弟子强去。得轻师波逸提。

  次瞻奉德人供给等。如文。十诵二十二云。若闻客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知布萨。知布萨羯磨。知说波罗提木叉。知会坐旧比丘。应迎耎语。问讯代担衣钵等。乃至种种供给。若不供给供养旧比丘。一切得罪。何以故。无佛时。是人补佛处。

  次忏?者。文中分二。第一别人犯罪忏灭方法。第二尔时当说戒日下僧犯进不。前文复二。初说戒前犯二罪一识一疑忏悔发露法。第二尔时说戒日下说戒时忆二罪一识一疑俱教发露。就前文识罪中文三。初举缘启佛。第二佛言下示其忏方。第三作如是下结我闻法。初后可知。亦忏文五。第一请忏悔主。第二修忏威仪。第三正忏词句。第四呵今生厌。第五领受立要。此之五句。是对一人忏法。若对二三人忏。须问边人。对僧须有单白和众。初文以有犯人。不得受他忏悔。故言当诣清净比丘所。五分十八。以无清净比丘。及不同犯者可忏悔。遂命过。以是白佛。佛言。今听同犯不同犯。皆得向忏。十诵五十六。初为急事。开不相应。罪听忏悔。后有恐怖事。佛言。从今日若有相应罪。是比丘一心生念。口言后当向清净比丘忏悔。听受相应。罪忏悔。然此忏主必须加请。若不加请。无由愍接。请词可知。次辨威仪。具如上释。次辨忏词。此中忏者。谓三四两犯。及对首兰。文中八句。一言对忏主。请令摄念。故曰大德听。第二自庠己名。第三显罪名种。第四今向已下。正明发露不作隐心。第五忏悔等者彰其损益。显己将欲弃损就益。第六忆念犯下除其不忆。忆皆发露。不敢覆藏。第七愿长老下请作证明。第八戒身已下戒得如本应。于净法除?事难。故须三说呵责治者。僧祇第八云。持律问言。汝自见罪不。答见。汝更作答言。顶戴持如是。第二第三遍问答亦尔。见论十四。作白和僧竟。先问言。汝见罪不。答言见。汝当来罪莫犯。答言善然后受忏悔。次领受可知。次疑罪者。疑有二义。一疑犯不犯。二疑重轻名种。故开发露。得闻净法。次说戒时者。但为逼说。不容忏悔。复恐众喧。不作对首。虽复识罪。分明开作。心念发露。表心净故。亦得闻戒。疑亦如前。不须别说。

  次僧犯文三。第一说戒日。二罪识者忏悔。疑者发露。文中但言当差人往余处。而无差人之法。五分。即出差人白二。第二说戒时。二罪作白。向四方僧。忏悔发问。此中疑言。发露罪。理不除识。言忏悔其罪灭不。古释云。作白即灭。不须更忏。所以知灭。文言忏悔。不云发露。今解不尔。但作此白。表无隐心。使得闻戒。罪未得灭。文中既言。白已当忏悔。明知作白表净。罪不得灭。又如草覆。忏中文除重罪。既简重者。明轻得灭。此既无简。明总不灭。又十诵二十二。单白云。若后是罪。如法忏悔。准彼后言。此当亦尔。不得苟欲。除愆当是当。又临说戒。识疑发露。皆有当言。罪亦应灭。彼许是当。此岂为当。第二说戒日。一切僧犯。不识名相。问忏方法此中不识名者。谓不知露地。然火坏生等。不识相者。不知罪体多少。此为教作。问忏仪轨。但有说戒日。无说戒时。此不识罪。对有执情生净。故曰不得强逼忏悔。

  次客旧者。文中有四。第一说日同不同。来有少等多。明应不应。有三十六句。第二说戒日。下僧伽蓝里。互见闻疑。有四十句。第三有异住处下大界戒场互见闻疑。有二十四句。第四有异住处下界里蓝外互见闻疑。有二十四句。初文有二。第一广明应不。第二应从不从。结恶心罪。前文有三。筒十二句。第一说日不同来有少等多。作十二句。第二说戒日同互不相知来有少等多。作十二句。第三十二正以知未来为异。初十二中有二。六句谓十四十五。作一六。次十五十六。作一六。初六有两位。三句初三。客十四。旧十五。客有少等多少等。制客从旧。若旧须出外。次三旧十四。客十五。客有少等多少等。制客出外。若多旧须从客。次六但有。下三客十六。旧十五。略无前三。客十五。旧十六。问旧说客来等。是则制客以从旧。所以客说旧来等。而不制旧以从客。乃令客比丘出界外说。答欲明旧强客弱。故有制不制。尔者次下日。同中客与旧等。如何制旧。更与客说。答下以即座作法。不多劳扰。客旧虽等。皆为重说。又问曰。不同中所以无客。客相望旧。旧相望耶。答为辨强弱。故有客旧相望。若其客旧。客旧自相望者。是则无强弱。或可合有。文无者略。次十二句。总有四三。初三旧望客。次三客望旧。次三旧旧相望。次三客客相望。问所以外来入界不犯。别而许告清净。答以心无别。向僧不犯。尔者余法向僧亦应不犯。答说戒制作。一切同遵。以心向僧不犯。别众余法。别为非皆同遵。纵心向僧。亦在犯限。次十二者。翻前以说。初三客望旧。次三旧望客。次三客客相望。次三旧旧相望。次结罪者。通前诸位。或应出不出。应作不作。以不集故。为破坏他。恶心秉法。故结偷兰。或懈怠故。不为破他。而作法者。但得吉罗。次第二文。四一有十句。客见旧相。二有住处下十句。旧见客相。三说戒日下十句。客闻旧声。四有住处下十句。旧闻客声。初文十句。分为二五。初见不疑有五。前四成不。第五成就。前中复二。初三不成有罪。第四不成无罪。以不集故不成。谓无非过不犯。前中复二。初二不成犯轻。以懈怠故。第三不成即重。以恶心故。次见疑五者。见已生疑。为大比丘。为是沙弥。作文同前。故曰亦如是。一十既尔。余十同此。次第三文亦四位如前。唯以句少为别。初文六句。分为二三。初见不疑有三。三中前二成而有罪。以是别界。故所以成。应唤不唤。所以有罪。第三唤集作法。成而无罪。次见疑三句。作文同前。一六既尔。余六类然。次第四文。义准前说。

  ●次叛说戒法。

  六群比丘自知多过。恐僧治罚。故叛说戒。文中分二。初一九自为。次一九为他。释文可知。

  次简余众法。文中有二。初简余众。尼虽具戒。形别不得。十诵。听比丘在尼前。说比丘戒。不听尼说。若比丘忘听尼口授。尼说翻此。僧祇二十七。从今日后。不听向未受具人说五篇名。得教语。汝不得作非梵行。不得盗。不得煞生。不得妄语。如是比丘得为说。第二除人开余不犯。

  次非时说戒。除十四十五十六。余日作者。即是非时。但以众僧斗诤日久。情既乖违。不成和合。今既诤灭。还同一味。自非作法。无以表和。于中文三。初诤灭作白。次问答应不。次白是非时说戒白。此白即替常说戒白。若望时说。诸文唯除客旧。余咸具有。准同上明。上来说戒法竟。

  ●次二揵度。

  同明离过。安居防未。是以以先明要期此住。故曰安居。广明四种安居之法。集在一处。称云揵度。大文分三。初游行起过。第二时诸下呵责。第三告诸比丘下世尊立制禁断。游行遣结安居。翻前行损起过可知。呵文分三。初白衣呵。于中复三。初执所作不应呵。次诸外道下举外况内呵。次至于虫鸟下举下况上呵。次比丘呵佛呵如文。次释立制。文分为六。第一结安居法。第二若安居竟下分夏房法。第三尔时舍利弗下杂安进不。第四尔时诸比丘露处下安所依处。第五尔时有檀越请下出界进不。第六尔时拘睒弥下明安居请背不背义。先解初文。文中分二。第一翻损就益。总兴其教。第二白所依人下列安居法。但以安居顺理故。佛言听。听而有违。还名为制。对此总申安居之义。释安居义。四门分别。第一约时。第二约处。第三就人。第四对法。

  先约时者。于中有三。一结夏非春冬。第二夏有四月结三之意。第三夏中有闰通数以不。初门。问过举三时。应须通禁。如何结夏不制春冬。答夏中生过。重于余时。虽复同废正修。招讥丑累。然为雨等诸过。异于余时。以此坏行义多。所以偏制。余时行者坏行义少。招讥复微。故不制耳。是以文言。听诸比丘。三月夏安居。即是夏中益多有法住。住既有法。去时为益。亦有法去。余时益少。住无有法。住既无法。去宁得有。问夏为过重。结夏非余时者。何故尼三时游行。并得逸提比丘俱吉。答安居游行。二义差别。自有不安不行。自有安而亦行。是以尼律安居游行。各别立戒。故知非类。

  第二门。问所以夏有四月。但结三耶。释有二义。一者为开不逮之流。若无缘者结前。有缘者结后。若当尽结四月者。唯四月十六日成就。十七日已去即不成安。教法太急。事难常行。故开一月筹量进不。是故文中舍利弗目连十七日到。佛言听结。后安居。二为赏劳。若当定结。四月者有待之形。无日可赏。故开夏分一月。以充五利赏劳。故文言。若前安居。住前三月。又云。不受迦絺那衣一月。

  第三门。数闰以不者。本制安居。是夏时分。故使有闰。摄在夏中。故多论夏中有闰。亦得一百二十日。畜雨衣。雨衣开畜。尚听含闰。安居制修。岂客除去。又解修道慕急。多日为善。不听数闰足满三月。尔者既不许数。即非安居中日闰中出界。应不破夏。答中问出宿。即非相续。在要期处。是故破夏。尔者受日逢闰。亦得通摄以不。答安居局处修道。故便摄闰受日。对事别开。故但随日。尔者夏中有闰。闰则夏摄。五事赏劳。亦得两月。六月不一。解五利宽。奢俱不摄。闰数满一月五月。便舍不同安居。又解五月摄闰。以言冬四月满。既约时辨。故知含闰一月。局闰夏余。故不摄闰。既言安居含闰。其中若闰五月六月。定须一百二十日住。若闰四月者。结位有三。若前四月结者。一百二十日住。后四月结者。随日不定。五月结者。定九十日。是中或有安居。隔一月去。时隔一日。如似一人前四月三十日结。一人五月一日结。是名隔一月。若论去者。前人七月尽日去。后人八月一日去。是名隔一日。若闰月中三十日结者。并与五月一日同。亦得云安居隔二十九日。乃至一日去并同时。若当闰七月者。结位有两。五月一日已前十六日。九十日住。二日已去十五日。百二十日住。是中或有安居隔一日。去时隔一月。如似一人五月一日安居。一人二日是名安居。隔一日。前人闰七月一日得去。后人至八月二日去。中间逢闰。不成实日。是名去时隔一月。乃至有安居。隔十五日。去时隔一月等。

  次约处门。夫安居者须依界。所以知依界者。文云。一脚入界内。又受日出界外。又背请成不成中云。界内界外布萨。又云。此彼界僧破等。又十诵五十三。问颇有一比丘。四住处安居。亦名安居不。答若床㯓材木连接四界。是中安居。得名安居。又问。是比丘何处应与安居施物。答四处一切合与一分。又问众多僧坊共结一界安居得不。答得名安居。诸比丘应住何僧。坊。答随意住。尔者如何。文言。某甲伽蓝等。答此谓举处。以取其界。然界有二。自然作法。此之两处俱成安居。问依自然界安居。得结界不。旧解不得结。结即破夏。文言。安居竟应结界故。若尔先在自然摄衣界里。忽结衣界。亦应失衣。答不类以本受。衣不假。自然衣界故。今虽结不失受法。安居之法无成局界。入界成安居故结。即破夏。问作法处安居得解界不。答不得解。解即破夏故。文言。安居竟应解界。若尔解不失衣界。即应失衣。解言。安居假界成。今若解者。失所依故。解而即破。受衣不假界。解不失受。又以局处故。入界园等成安居。但解即破受衣。不局界故。故使入界不成受衣。纵解衣界。不失受法。今解不然。夏中解结。并不破夏。尔者如何。文言。安居竟应解结解。若其安居未竟而解结者。但得不应之罪。夏实不破。如有百遮人。不应受戒授者。获不应。不妨发戒。此亦如是。其类寔多。若以依界安居解即破者。如依房蓝。安居房蓝破时夏亦应失。若以房蓝虽破。以不离处。夏不失者。今界亦然。设有解结。亦不离处。如何夏失。又祇律云。尼依比丘安居。安居中比丘若死罢道。若余处去。尼不得去。三由延内。有僧住者。通结界半月。往问布萨。以此证知。解结俱得。又解安居之中有解结者。此之解结。并悉不成。如安居竟。四事应作。唯自恣一法。替说戒处。道其音许。将竟作余之三法。必得竟为未竟。受德衣共许不成。受未竟有解结。如何成解结。虽有此释。且依前解为正。

  次约人者。谓出家五众。皆须安居。如尼戒中。具彰犯目。既以进修。不殊明知。讥过亦等。又十律二十四。波离问佛。谁应安居。佛言。五众应安居。问俱同安居。齐应数岁。答数岁安居。二义差别。不得以安居同。即令齐数岁。又以具戒满足须分。师德位殊。沙弥不然。故不数岁。

  次约法者。法有其二。谓前及后。四月十六日。一日为前。十七日已去。总名为后。此约赏罚。以定前后。若对比丘尼。结罪说者。唯五月十六日。一日为后。已上皆前。此望结罪。前吉后提。今定前后。据前义说。若约作法时分以明。若当无闰者。三十一日中结。若闰四月者。六十一日中结。所以尔许。日并成结耶。答以许日。并是结时分内。又以向后三月。悉满足故。故下文言。后安居者。住后三月。随前安居得。自恣不得。数岁住待日满。不同祇律。唯四月十六日。五月十六日。结成安居。故彼文二十七云。若比丘行未到住处。安居日至。即于路侧。依树车等受安居。至明相出。趣所住处。到后安居。日应偏袒等。三说安居。比丘行道前安居日。不受安居。一越毗尼。到所住处。后安居日不受安居。二越毗尼。又准增三文。更加一中。义束应云。四月十六日为前。十七日已去即是。其中五月十六日。一日。为后。然准结法。无有其中。余义至文当解。

  次下释文。文分为四。谓对首心念。忘成及界。初对首文二。一前二后。前中白所依人者。谓是所对法人。五分十九。具列威仪。此中文略。作法文五。一请摄念。二?己名。第三依某聚落等者。显所依处。此谓随事以称。不劳并牒。如下文中依山窟树空斫材人等。四正明作法。要期此住。前者简别于后。三月者。除第四月。夏者甄去春冬。安居者标心拟住。五房舍等者撩理资缘。欲令四方众僧不失受用之益。显要殷勤。故至三也。若在聚落等中安居者。不须撩理资缘句。以非四方僧处。不合为白衣作使。十诵二十四。上座欲说。安居从座。起具威仪。对下座三。三说。说已。下座答言。莫放逸上座言。受持下座。对上座作法亦尔。唯言两互投上座。两足为异。又问持律等者。以夏要须。依第五律师。故行法者。准文作问。尼法亦同。后三月者。三月者。谓从十七日已去。作法同前。唯称后三月为异。故言亦如是。次心念者。以无比丘可对作法。虽言心念。必须口言。口言之法。律无正文。准对首法。除初句即是。或在村落等中。又除资缘句。问既有心念安居。亦得心念受日不。答安是正修。结有期限。恐违期限。故听心念。受日本为别缘。要须牒事。请他筹量。故无心念。

  次忘成者。从外投此。本为安居。无人可白。忘不心念。佛见与处相应。亦开成就。故言。若为安居。故来便成。安居准文。即是从外来者。先此界者。不开忘成。以义而求。通开无爽。一则忘法。是同第二。为安不出。第三文据外来者。以作开缘。一开已后。是忘皆行。又复文中。为无所依人可白忘不心念岂可要无所依。人开忘成就。若有所依人即不开忘。开忘既不问有所依无所依。明知约界。不简此处外来。故五分十九云。有一比丘。分房卧具竟。不作是念。我今安居。口亦不言。后生疑悔。我不结安居。为成安居不以是。白佛。佛言。为安居受房舍卧具。虽不发心口言结之。亦得名安居。

  次明及界。界分二位。界是作法界。园是自然界。又解园者。非是菜果之园。即是伽蓝之体。梵曰僧伽磨啰蓝者。不正。此云众园。又如给孤独园。亦与伽蓝不别。以此故知。界园一种。又今言寺者。谓是公院。亦众园之别名。又可寺者司也。此约园界相别。便有双脚入二。一脚入二。是则随事分四。初双脚入界者。前开忘成入界。经久为有。起此之心。佛开成就。今我入界。心实不忘。直为时促。不及作法。未知安居。为成以不。佛言。虽不秉法。不同前二。忆而不忘。复异第三。然以本有起。此之心与界相应。亦开成就。次入园义。同次一脚入界者。双入全及。判之如前。我如一入。不知成不。佛言。时转逼促。匆迫逾前。遂本期心。亦开成就。问一脚入界。许成安居。一脚出界。应成破夏解为遂益。故成易破难。若反前说。便损其行。若尔如入净地。亦同安居。一入是触。一出免宿。各随利益。不同安居。触要双入。一出免宿。次入园亦同。

  释文虽尔。次以义解。解义三门。第一列法多少。第二定其前后。第三新旧分别。

  初门法者。据制但二。作法心念。约开即四。加忘成及界。亦可及界。离为四句。是则安居总有七法。

  次前后者。安居望法。但有前后。故此七种。前后俱通。然约日辨。则有通局。谓作法心念。乃至该于六十一日。忘成及界。唯局初后。两日成就。谓已至十七。明不及前。犹有余日。不虑失后。若望中居通局说者。初二通三。余五唯局。前后既有位。法横竖明者。若约四法。前后为八。中唯初二。总合为十。离成七者。前后十四。中亦初二。合有十六。都计五众八十安居。

  次新旧者。前三安居。通新及旧。不问此界外来。皆得成就。唯及界者。是从外来。先本住人。即无此义。故言为安居故来。便成安居。

  次分房文三。第一举缘。第二从今下简德差人。第三差分房下处分仪轨。此中文四。一正处分。僧祇三十四云。远者四月十二十三日分。近者十四十五日分。五分二十五云。时诸比丘日日分僧卧具。佛言不应。尔听春末日分卧具。夏初日结安居。然四方僧房净者应用。故言恶比丘来不应与。此无与沙弥文。受戒法中。能护者听与。僧祇三十四云。不得与沙弥房。若师言但与。我当治应与。第二时诸比丘下都集等处不应分。第三时诸比丘下记分居处。第四彼比丘下移转卧具受用仪轨。文言定卧具者。施心局处。言不定者。施心不局。彼此之别。

  次杂居文七。一开后居。二列两安。三恣前后。第四数岁分限。功德法故。要须取终。第五应遣不应。第六受可分物。第七卧具取不。

  次居处文二。初明随处。二尔时牧牛人下随人虽言依人。必须取处。处还不离。作法自然。

  次出界法。文中分四。第一受日出法。第二尔时世尊下为有二难护僧故。听移夏法。第三尔时比丘于住处下有四句文。为和僧故。圣听直去。第四尔时有比丘受七日下日满不还。为难不破。初文有二。一受七日对首法。二十五。一月羯磨法。

  先总解义。六门分别。第一定缘如非。第二明缘离合。第三悬受得不。第四重受应不。第五缘互成不。第六事讫还不。

  初门缘者。受日牒事作法。必须如戒。为非法等。缘秉无成。义缘虽无量。要束为五。一三宝境界缘。如文。经劳比丘。有作事须往林树间。及不信大臣。夺佛众僧衣。被饮食所须之物。又怀恶心。欲凿祇洹通渠。即是佛僧缘。又文言。诵六十种经。如梵动经。为求同诵人。即是法缘。又伽论第六云。安居中无事。不得出界一宿。若有事。当受七日法。或为偷婆。或为法如。是等因缘。听出二出家五众。生善灭恶缘如文。受戒者。生善忏悔者。是灭恶三道。俗病患缘如文。信乐优婆塞病。若父母若有诸忧恼事。若有利益事。及伽论云。或为和上阇梨病。四俗人生福缘如文。大臣能作损益事。父母恩重。不问有信无信。皆许受日。诸余俗人有信者听往如文。有檀越请比丘言。我欲施等。是五自求衣钵药草缘如文。不应专为饮食。故受七日去为衣钵等。听虽为衣钵。要如法施等应去。若为求利贩易者。不应去。五分十九云。若有请若无请。复出界外一切皆听七日往返。又云。从今若有佛法僧事。若私处于七日外。更听白二羯磨。受十五日若一月日。

  次缘离合者。随别缘受作法。定成纵多。如缘合亦无失。其犹悔残三举等类。问缘若短长等者。合加可然。或多短缘垒长得不。答文言不及七日。还应受。十五一月今由垒。故不及合。作何失。

  次悬受者。若据前缘。要须现起。若其预指未来。悬受不得。如无举病。行覆客呵。此并不成。其类非一。若望用日。理有悬义。如虽得法。未即成行。尔者如七日药。义亦应然。答药以作法。得七日故。从加法日。为定受为本期出界。故以出界为限。

  次重应不者。旧解云。安居立行。专修道业。何须重受。是以十律。听受一七夜。不得受二七夜。故知无重。又文言。先受七日去。若七日尽。应受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尽。应破安居去。准此文意。故知不重。若得重受。受日去。是何因。答言。破安居去。若更引文。多缘事别立。有重受者不然之义。随时以破。不繁广说。今解不然。本以游行起过。制令安居。今既结坐进修明无?犯。但为两利不虚。众僧与法。既非专意。重受何妨。文中但云。佛未听有如是事去。不言未听重去。以此故知。有缘皆得。又复僧有要事。许受经营。事仍未终。如何即断。又此文中。列缘不少。但言听去。不见遮重。又五分。听近持律。七日得往返处。安居岂可前疑。即许往问。后须决者。不遣咨陈。如斯断义。拥而未通。尽其旨归。实利皆得。又若不合重受。作法不成。此秉不成。何非所摄。尔者如何。十云。听一七夜。不听二七夜。又为灭诤受七。乃至令破安去耶解。十诵。与此部别。不同不可。以余别文。乱此行事。若以十诵。遣破类此不重者。此文为和。不受反彼。十诵亦然。既已不类。明知部别。又解。详彼文意。义旨似殊。前受一七。用竟更受。不应未用。重加二法。又事不了。遣破去者。但为净事难灭。未知了期。故遣破安。不须受日。

  次缘互成不者。受日法成。本由事实。事有短长。束为三品。此三品缘不得差互。缘法差互。并悉不成。纵夏将未三二日在。若遇长缘须加。羯磨不得。见日将尽。即作对首法去。如此出行。咸皆破夏。如似七日尽形。药未必要。须经七日尽形服。方加二法。纵有少许。亦加二法。此亦同尔。称缘加法。又得法后。用亦不互。如为佛受。行乃营僧。一一差违。不能具载。但有之者。夏悉不成。若本多缘。共加一法。纵使偏用。夏亦不破。所以尔者。以此诸缘。咸悉有法。随本为缘。营者皆得。

  次事讫还不者。古旧释云。受日出界。事讫须还。讫虽不还。夏亦不破。所以尔者。以法在故。其犹七日药叉与欲类。又如癫狂比丘得癫狂法。病止法存。从僧乞解。今解受日不开药等。受本为事。无事不成故。今事亡法则随谢。如僧祇事讫与此冥会。又受德衣限满不舍。岂言不舍法得在耶。夫守夏人。恒须明察。岂得取他。误言不护。自夏其药。局法为正。复以手为所依。说欲送和。至僧已和。岂即成别。癫狂本除。众疑狂止。更须乞解。问所以受日。定知约事。答如有三品。长短受缘。互秉不成。故知约事。尔者受既一向约事成者。如有二三。日缘。如何乃加七法。答受约缘成。缘难定限。故随长短。勒为三品。但不及即日还。应受七日往不及七日等。类前亦然。

  次下释文。缘中长离。总二十二。父母请唤。虽复重叠。但为父母二缘。余相可解。

  次释羯磨受法。先明作法方轨。可为六门。第一约时。第二约处。第三就人。第四辨法。第五作法次第。第六有乞无乞。

  初门时者。要是夏分。成安者受为明。有法住有法去故。若论作法。期限诸部。不同七日。一法通诸部。用羯磨受者。五分。所明一同。四分。余二有异。十诵三十九夜。僧祇有事讫。彼二十七云。如是事讫。应还若半月若一月若二月。乃至后自恣应还不还者。越毗尼罪。

  次依处者。十诵四十七。波离问。云何处受七日法。佛言界内受。既言界内。盖是本来安居之处。此本居处。通于二位。七日一法。二界俱成。羯磨受者。唯是作法。然作法中局是大界。以诸小界不合安居。又就小中戒场容得。但可获以不应成安听受。

  次约人者。能受之人。要上二具。下三虽安。不论受日。然有立义。尼无羯磨受法。女弱不听。多游入俗。外化所物。故与大僧不同。是以祇律尼无求听。羯磨受日出界。今释不然。尼合具行。岂以缘对僧说。即不通尼。又无遮文。如何不受。然所对境亦上二具通。于本界外来。不局当处。下众虽不数岁行。亦须白故。十诵云。从五众受。

  次约法者。七日无文。准白安立。虽非正文。行用无失。羯磨法者。如文可知。又十诵四十七。有心念受七日文。问心念得受。七日不。佛言。不得除五种人谓兰若独住远行长病饥饿时亲里边住人。

  次受次第者。昔解要须先受七日。次十五日。次一月日。若某已受。十五不得。更受七日。以长摄短。故如功德衣。五月即摄迦提。一月又一月夜开。便收十日。一月望十五。其义亦然。今解不尔。受日约缘。缘起不定。如何要遣。先短后长。若受不随。三品缘者。事不称法。夏岂得成。若尔如何。文言受过七法。答十五望七日。事过故过。羯磨形对首法过故过。是以言过。七日不以用竟名过。又问一月望十五。亦是事过。如何不言过十五法。旧解云。相望长短言过。十五日义亦无妨。且并举此二。对七以说。故尔。今解不然。羯磨望对首。故得称过。十五一月。日虽多少。同用白二。不得称过。若一月用白四。可称过耳。

  次乞有无者。此部诸文皆无有乞。有加乞者。定不成就。立之与破。先德具明。但依文得失非我。问此既增乞羯磨不成。如何杖囊加乞成就。答杖囊法体中有。缘中略无。准法前增。不名非法。此受日法。前后俱无。人辄妄增。故不成就。又问如处分离衣受戒忏悔。并皆有乞。此何独无。答如所列者。并是自事。假僧量宜。故须有乞受日。乃为三宝等事。非专为己。所以无乞。设少为己。相从亦无。然羯磨中云。若十五若一月者。此是出法之言。不定之称。但不及七日。或即十五一月。随缘牒事。不得并言。

  次二难护僧。文中有三。初有五句。是净行难。次有六句。命难。十诵二十四。有病比丘夏安居。若不得随病食。及随病药。看病人有如是事难。故出去无罪。第三有四句。以见闻两位。各对僧尼。既破由我。为护须去。此等皆由本处有难。直尔听往。移夏彼成。既不受日。从初去时。即应勤勤觅安身处。若觅住处。未得已还。随经宿处。不破安居。以非心慢。翻前即破。若得住处。夏法彼成。辄更出外经宿。即破于后。虽可本处难尽。亦不合来。来须受日。然准五分等文。有缘听破无罪。故五分十九。有一比丘。安居粗食。不足白佛。佛言。听以此因缘。破安居无罪。又善见十七云。若安居中。有因缘移去无罪。不成安居。

  次和僧四句者。闻异界僧。欲破已破。各对僧尼。故成四句。谓前二句。闻异界僧尼欲破。后之二句。闻异界僧尼已破。此等元非本处有难。为僧直去。事了须通。谓若中前了。中后须还。暮了旦还。若停不还。经宿破夏。母经第五。有一比丘。独处安居。闻一比丘欲行破僧。此比丘心生疑。若往谏恐破安居。若不往恐恶法流行。佛闻已告言。若为法事不破安居。比丘尼亦如是。复有比丘闻彼已破僧竟。生疑同前。佛告曰。若为和合破僧法者。不失安居。比丘尼亦如是。

  次日满不还文中。但举作法出界。逢难过限。开成安居。若本无法。暂出逢难。义同前开。文无者略。

  次背请文二。初明无缘背而获罪。第二尔时有比丘下彰有难缘。背而无罪。前文有三。谓起过呵责立制。立制文二。初举跋难陀背安居。请不得前岁。违要得罪。二若比丘下广明立法。于中复二。初举前安背之仪轨。二后安居亦如是者。举后类前。前文复二。初之六句。至界外布萨已去。次有五句。来至界内。布萨已去。但四月十五日。未至请处。彰背不背。故言界外。谓十五日已至请处。彰背不背。故言界内。外中前四成背。是破下二非背不破。破中初句。不至请处。下之三句。来至请处。先解初句。问此元便去。本未成安。如何乃言破前获罪。答若不便去。来即成安。以去不来。故名为破。即是应成不成。说名为破。不是先成。名之为破。次下三句来至请处。皆悉结竟。已成前安。今言破者。破有二义。一者要须经宿事隔。若未过限。破不究竟。二至后处。作法结竟。以后法成。前法谢故。今文直言。背前破过。不论后处。成不成义。次五六两句。翻前并成。次界内五句。前三句破。后二句成。准释可解。次后安同前。还须约界内外。作十一人。且如受他。十七日请。若十六日未至请处。当他界外布萨。有其六句。若十六日已至请处。当他界内布萨。有其五句。如是展转。乃至五月十六日。作法同前。故言后安亦如是。次非背可知。上来安居法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七末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八(从自恣万度至瞻波竟。合有三犍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明自恣。

  悔除已起顺教安居。恐迷己过。既不省察。道行难成。故须仰凭德人。乘慈诲示。自不讳短。恣他举?。故云自恣。广明三种。自恣方法。集在一处。称云犍度。大文分二。初明非法。举罪为恣之缘。第二自今已去下广明自恣如非等法。前文有六。一明六群受行哑法。第二作如是制下因问呵制。第三时六群下非法举罪佛制求听。第四时六群下侠恶求听佛制五德。第五彼六群下为彰求人应受不受。第六时六群下既许听已。制立言要初文可知。第二有三。百恣竟礼觐世尊。当时实无具法自恐。但为一夏。行哑不言。令既安竟。恣情申说。故云自恣。第二时世尊下因慰劳言捡获得实。第三佛告下正明呵制。此中复三。一呵行哑。谓受哑违教。故实是苦。妄立耶制。称实为患。无言法复。犹如怨家。忍苦自伤。白羊无别。次微所以。何以是苦是患。如怨如羊义故。次释结罪。以不受行如来正教。同于外道。妄受哑法。十诵。犯受亚法三兰。次求听者。以得听许。使无诤讼。即有生善灭恶之义。伽论第二云。比丘僧中。出比丘罪。成出罪不。答不成出罪。比丘犯突吉罗。不先语故。次制五德如文。遮中广释。五分十九云。成就五乃法。应问听说罪。若有惭愧。多闻智慧。自如法实。欲使人离恶。复有五法。不随爱恚痴。畏知时非时。反上不应问听说罪。次二文可解。

  次下广明。如非仪轨。于中长望。分为十七。第一正制自恣。第二诸比丘下兰德差人。第三时诸比丘下自恣仪轨。第四尔时有异住处下摄众进不。第五尔时自恣下明恣前后。第六时诸比丘下定恣时节。第七六群比丘下制集自恣。第八诸比丘下示恣处所。第九尔时有众多下难结小界。第十尔时自恣日下明恣法体。第十一尔时自恣日下与欲恣法。第十二尔时自恣日下略自恣法。第十三尔时有异住处比丘犯僧残下遮自恣法。第十四尔时有异住处下客旧应不。第十五时六群比丘下叛自恣法。第十六尔时群比丘尼下简余众法。第十七彼自恣意下恣说不并。此诸文中。总有三恣。一时自恣。二增益。三灭劫。问所以不同说戒。有非时自恣。旧解云。恐反生诤故。无非时自恣。今解不尔。恣唯夏分安居竟。为余时不作。故无非时说戒。垣为无差半月。为诤痴久。故有非时。

  初文听安居竟自恣者。以恣即是听。更不须求听。又此竟者。是最末后日。故五分十九云。诸比丘便日日自恣。或二日三日五日一恣。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尔。应夏三月最后日自恣。憎一阿含云。七月十五日。佛告阿难。集僧今是受岁之日。

  次第二文简德差人。先举其缘。次明差法。此文不显差人多少。应须二人已上。不得过多。故五分十九云。差自恣人。若二若多。文举合差。故云某甲某甲。[竺-二+沬]二律亦同。若准此文。即须别作。三千云。卷广自恣要差人。所以二人者。僧自恣竟。相向出罪。不得求余人自恣余人。僧不差故。

  次第三仪轨文三。初举威仪及说。不如为制之缘。第二自今已下制说仪轨。第三时有下对病进不制说之中。初举灭仪。次明陈。陈六句。初大德者。言对五德。以其德行具足。为僧所差。裒赞之词。非简大小二众僧。今日恣者。此显即座僧。为非开十方。同作三我。某等者。显己同僧。不乖众法。故曰亦自盗。第四申其举事。故曰若见闻疑罪。第五从宣己情请举我罪。故曰大德等语我。此中大德。还对五德长老。别加叹词。犹如长老。舍利弗等。又如离彼多语一切去云。大德长老。第六我若下彰己见过。即能悔除令行无违。应于净法。表己殷勤。故须三说。五分十九。自恣人不知己。何时当应自恣。以是白佛。佛言次第至已便应自恣。

  次第四摄众文二。初明白法。白中但云。今日自恣。不须妄增黑白月语。次六群造非佛示应不如文可知。

  次第五明恣前后。祇律二十七云。若安居众中有一人前安居者。至七月十五日。举众应同。此一人受自恣。自恣说座。至八月十五日。是处安居。是处自恣。若余处自恣者。起毗尼罪。

  第六定恣时节。约日及时可解。

  次第七制集如文。

  次第八恣处。五分十九云。佛言应好泥治地布草于上自恣。僧祇云。应香汁洒地散华能灯。

  次第九结解小界。此座处界。如上释说。

  次第十明恣法体。文中有二。先明恣体。次辨如非。恣体有三。谓僧对首心念。释义四门。谓时处人法。第一时者。谓安居竟时。非余可解。此位有三。一时。二增上。三减劫。时中复三。谓十四十五十六日。后安居者。随日不定。若前后杂者。随上坐。上坐亦不定者。随旧人。旧人复不定随多。以此三义。定恣前后。又约日时。通昼及夜。第二处者四人已下通于二处。五人已上。其唯作法。作法遍大小局坐处。或可义通戒。又该自场。以违故坐人亦须恣。故他二界。如客旧。应不中说。第三人者。唯上二具非下三众。下众虽可安居义通。以非具修。故不自恣。具中通其三位僧是。五人所收。又所差人德具不具。差之多少。离合如上。第四法者。位分众别。众法有二。谓一白二广略。各一单白。及有说恣之法。如上明讫。增上灭劫。准类应知。对僧恣中。前法仪轨。一同说戒。问对僧说中。即言见罪当悔。对人心念。乃云自恣清净。古旧解云。僧自恣中。举治义具。故云忏悔。对人恣中。举虽义具论治不足。为异前故。但言情净。谓举夷残。及大众阑。现无治义。若望经兰提等。亦应言悔。滥对僧故。但言清净心念。恣中既无举义。又治罪不备。故言清净。谓唯得治心念之罪。可呵已去。即无治义。如别行羯磨。对人心念。并无清净之言。理甚不足。违律文故。若行事时。须依大本。今解不能。对僧恣中。请举见闻疑罪。既请他举。故言若见当忏。对首心念。本不求举。直欲表己无累。应他僧法。故言清净不云忏悔。次辨如非文中五句。初句若有五人。一人受欲。次句若有四人不得受。第五人欲。此之两句。望人相似。但初作句。白差人自恣。是非法别众。次句更互自恣。是法别众。下之三句。并法别众。

  次第十一。与欲恣法。文中有八。第一与欲恣法替前。说戒清净。第二尔时下重明失恣。第三尔时下难开不失。第四诸比丘下受人多少。第五年少下教诏恣法。第六若比丘下转与恣法。第七彼比丘下事讫往不。第八时六群下制往坐说。初文与法。一同说戒。成立进不。并如上明。文中至僧有如是事起者。旧解云。前言举者。谓先得三举治人。今言如是事起者。谓先有三举之病。未得行罚。因僧集次。寻为加治。故言如是事起。欲虽未说。以在此人心中故。今举法得成。欲虽到僧处。同能以人。此得举法故。无有传信之义。故使自恣不成。更须取自恣。前虽未说。以此人未得法故。无失自恣分齐。故不类此。又前说戒者。被清净人。非行治法故。无如是事起。若或有者。释同于此。今详文意。或谓不能。文中广列。不成持已。次云若在道中。若至僧中。有如是事起。明并属前。此不成持。非直病人。所有至中道。僧中有者。亦不成持。故此三位。同于说戒。前说戒中云。若至中道。僧中亦如是。此无亦如是言。乃云有如是事起。次始别云。若僧为作不见等。此不见等文中。重举如前。不成持中。已有命过等。次下更云命过休道戒场明相出。岂非是重。此重既不生疑。举重何须苦责。余文可解。唯第八文有二对六句。谓不往不坐不说。名为自他。故成六句。

  次第十二略恣法。此中文二。初举八难。及事为略之缘。第二诸比丘下对缘彰法。就中文有七句。初一广恣。以难远故。次五略恣。以渐近故。后一难逼。直尔散去。就五略中。前之二略五德。自量不改。众法下之三略。事须改法。若不作白。众不委知。此改众白。或是上座。或秉法人作。既是略法。不得差人。先作自恣。和众白已。次作改众。略恣之白。两两相对。三说自恣。若难渐逼。再一同前。

  次第十三遮恣之法。文中有七。一出所遮之罪。第二尔时下所遮之诤。第三自恣时下约人成不。第四若遮无根下对根成不。第五未说三语下辨遮时节。第六遮自恣人下治能所遮虚实之罪。第七尔时自恣日下劫遮方法。初文为罪故。遮治已自恣。残罪虽治。客有余化。故言与䨱等。己应自恣。亦可与此人别住已。余人自恣。次为诤文二。初对轻诤。治已自恣。谓约赞食指授食。以兴其诤。次对重诤。未可即殄。故言不应。即恣应小停自恣。谓约盗取常住现前物。以兴其诤。次约人如文。次约根者。文中六句。初三五不成。以无根故。二四六成遮。以有根故。初句不作故不成。但不作有两。一不作有余。谓残等是。二不作无余。谓是夷罪。即初三五。第二句但言作。作有其两。一作有余。二作无余。即二四六。次约时中。但据不改众仪。故言一再亦如是。改众三略。无有遮事。次治罪文二。初治能遮谤罪。次若遮自恣人下。治所遮实罪。前文有四。初舍能遮三业净秽。二若遮下捡事虚实。三复应下。捡根有无若遮下正治谤罪。问此治为是五德。为是余僧。答此是余僧举罪。以不实故治五德。先以差讫。不应始捡净秽。又若唯五德者。何以病遮无病等。能虽余人。要语五德。故文语云待差。各如法说。次治实罪。如文。前治罪者。是先知犯。今所治者。举得新罪。次劫遮文四。初为病劫文互三句。第二尔时下增益自恣。为贪修道。此彼相得恣。以夏分为限。故但一月。第三尔时下减劫自恣。为避恶比丘。恐有破僧事起。先作减日如文。次作僧上二劫。亦以夏分为限。不作三劫。说戒对此。故亦有二。第四尔时下文互三句。不听以前要。而举他罪。

  次第十四十五十六。并与说戒文同。不繁更释。

  次第十七自恣。即是说戒。不应恣已更说。欲明恣说。二法不并。上来自恣法竟。

  ●次四揵度。

  彰行资缘。资中革履下用。是故先明有毛为皮。无毛为革。广明皮革。应不应义。聚在一处。称云揵度。于中文六。第一举人开着革履。第二尔时大迦旃下开听五事。第三尔时得被补下杂明应不。第四尔时舍卫下不听畜䟦。第五尔时世尊下制相恭敬。第六尔时佛在下又明杂行。

  初文有九。第一值佛得道。第二尔时下厌俗出家。第三尔时守笼下施食修乞。第四尔时守笼下修不列证。第五尔时世尊下说喻调策。第六尔时守笼下依策条证。第七时守笼下证己说义。第八去未久下大圣嘉赞。第九尔时下开着革履。初文。五分二十一云有长者子。名首楼那。其人大富。有二十亿钱。时人号曰首楼那。二十亿是人生便受乐。手脚梯耎。足下生毛。佛语娑竭陀。此二十亿。九十一劫来。始今足蹈于地。又问何缘如。是佛言过去毗婆尸佛时(设供缘繁不能具述)于家敷六万八千座。一比丘坐一座。各以五百釜美。而供养之。一一比丘。施劫具二张。革履一量。复为四方僧作一房。地敷卧具。皆悉妙好。从是已后。受天上。人中福等无有异。祇十。大同不能具录。余文可知。次第七文。但说证义。不言自得文三。初往。次说。后辞。说中文二。初序。次颂。序中文三。初举无学所得二脱。第二世尊颇有下举彼二脱能得之因。第三彼尽欲下。举根对境。验得不虚。初文复三。谓举释结。释中论其所得。理实无量。且随愿情。彰此六句。此中乐于寂静。是定解脱。余之五句。是慧解脱。解脱绝缚。称为出离。圣情所欣。名之为乐。乐不嗔等者。恒以三善。居心乐尽。阴者不受后有。又此六句下。诸文中。互有阙少及有不。次辨其因。信是行故。本须先明。依信起行故。次持戒。持戒行成必须断利。利开漏源戒防制文中。皆言不应。作如是意者。以已解心。自除疑倒。次根境相对。文中有三。谓法喻合。一一广明眼根。余根类易。法说文三。初举能证之人。彼尽脱欲等。是慧解脱。如是下。是心解脱。此文脱字。义似不同。准下合中。应云心解脱。尽于有漏。亦可长声云心解脱。有漏亦得。体据实理。应云诸漏。直言有漏。义亦不周。亦可此之有言。通于三漏。即是有彼漏故。名为有漏。次根境相对。故曰眼见多色。次举二脱之人。不为色染。二脱绝缚。称俱不染。又不与色杂。住禅无患。次喻亦三。初喻所证果智坚牢。起诸学表。如大石山。证法冥体。故全一段二脱具足。故曰不缺。见修或尽。称云无孔。对境绝贪。名为不漏。次东方下。喻根对境。次喻不染。此山不移。是不染不离。不可倾动。是第四禅。次合亦三可知。次颂文三。初一偈半颂。前无学所得。次有半偈颂。前得因。次有三偈颂。前根境相对。此中复三。初行颂法。次半颂喻。次一行半颂。合此颂不尽。亦不次第。虽有左右。据位如是。次赞如文。次开文言舍五象王者。见论十七云。一文象有六母象。名为象王。如是有五象王。尚舍出家。岂贪一重革履。而独着耶。

  次请五事文二。初记得道如上。次请五事。僧祇二十三云。若语阿难。敷床蓐者。当知与世尊同房宿。若语尊者陀骠子者。当知随次与房。言十六句义者。谓四谛各四苦非常等。问此亿耳比丘。为佛说法。佛亦受弟子法供养耶。答曰无也。所以尔者。佛于诸法。已得究竟。不复从他受学法。故无有能为。世尊说法。今生甚深。善功觉慧。尔者。所以世尊。叹彼善能说法。了了可解。婆沙三十复云。善哉善哉。汝乃能以和雅清妙明了易解美高音声。诵持正法。令我叹答。世尊欲令闻俱胝耳。得无畏故。如作是说。非佛作彼受法供养。彼承亲教迦多衍那。来诣佛所。请求五事。世尊威重。释梵护世。尚不能侧近正观。况彼敢申请。佛知是事。告阿难曰。汝可将彼。至我寝室。敷设卧具。而安置之。阿难如教。佛与同止。至后夜分。知彼倦息。便告之言。汝应为我诵所解法。闻俱胝耳。以三契声。诵所解法。世尊欢喜。为欲令彼得无所畏。能申所请。是故赞言善哉善哉。乃至广说。次五事者。受戒长衣通余方得。诸余三事局湿婆国。此中受戒。经历三年。五分六岁。母经十二年乃得。

  次明应不。在白衣家。听坐高床皮床。及与上座同床坐。多论第四云。与女人同床坐吉。同席同蓐亦尔。长床相接。但异席蓐盘令中间空绝[袖-由+(旃-方)]蓐各异得坐。伽论。地敷蓐得与。未受戒人。坐迦罗富罗革屣者。见论。是漫跟革屣。此律有刺脚缘听着。次下文脚跟破。亦听着鹿角革屣。刻皮作鹿角形。阿罗梨。以鸟毛安革屣边。富罗䟦陀罗者。以木绵及诸杂物。与皮合缝。使中央起。真誓梨者。以漏革作。编边者。以孔雀尾编边。五分二十一云。得新革屣。应令净人。着行七步。体后着之。多论第八云。若得革屣新靴。应令白衣着行五六七步。即是作净。又五分。听着富罗。作?大深。俗讥如靴。佛言。不应深作?。听至踝上。又作?如靴。居士讥哥。佛言开前。又有诸比丘。得种种形色。种种皮革屣。不敢取白佛。佛言除人马象皮。余听。坏本形色。若形色不可坏。于僧坊内着。不得出外。三千云。不得著白屣入众。余文可解。上来皮革法竟。

  ●次衣揵度。

  外御寒丑。名之为衣。广明应不。称云揵度。大文分二。初对上品人。遣着粪扫衣。第二尔时世尊下开受施衣。

  初文复二。第一五人请持何衣。佛言。粪扫衣及十种衣。染作袈裟色持。第二尔时比丘下明粪扫衣。此衣体贱。离自贪着。又复不为王贱所侵。常有资身长道之益。故十住婆沙十二云。着粪扫衣。有十种利。一不以衣故。与在家者和合。二不以衣故。现乞衣相。三亦不方便说得衣相。四不以衣故。四方求索。五若不得衣亦不忧。六得亦不喜。七贱物易得无有过患。八顺行初受四依法。九入在粗衣数中。十不为人所贪着。

  次明受施分法。作用如非。先总解义。三门分别。第一定时非时。第二时与非时。各有现前僧得。第三分摄仪轨。

  初定时者。谓请比丘。一夏供养。以此夏劳施者。即名为时。如毗兰若。请者是虽为安居故施。要须局在一月五月内得。乃名为时。以此元为夏劳故开。若反前说。并名非时。故下文云。为欲施塔。乃至若为亡人作会等。诸比丘留至夏安居。比丘往白佛。佛言不应留。此是非时衣。现前僧应分。问如开一月五月。亦为夏劳。如何此中得施。不名为时。答此开比丘受五利时。不是为受施故。名之为时。

  第二门。与非时各有二种。言时施二者。一时现前本为夏劳。而数人施者是。如文。尔时众僧。得夏安居衣。僧破为二部。佛言。应数人多少分。又如毗兰若婆罗门。以三衣奉佛。僧与两端㲲。明知为夏数人。即是时现前摄。二者时僧得施。还为夏劳故施。名之为时。心遍僧田。不简彼此。称云僧得。如文。佛言若有一比丘安居。大得僧夏安居衣物。彼比丘应作心念言。此是我物。又云。尔时有比丘。未分夏衣便去。后比丘分夏衣。不取去者分。佛言成分应相待。亦应属授等三句是。次非时二者。一非时现前。谓心标别人物有限。随人准物等分者是。如文。初听受施。不知云何白佛。佛言。当数人多少。若十人为十分。乃至百人为百分。分衣时好恶相参。当掷筹分。二者非时僧得。以心普及一切僧田。既无限局。名为僧得。如文。比丘分衣时。有客比丘。数数来分衣疲极。应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第三门分摄者。此之四施。二种现前。并数人分。不须作法。二种僧得。心该彼此以不定故。加法定之。又旧释云。非时僧得。不定者。一时不定。除时施。二处不定。异界得施。三人不定。简二现前。四法不定。异同羯磨。为期不定作法以定。时僧得者。以时劳定故。并数人分。问若言须作法分者。所以得属授取耶。颇有要须作法。而不及法。得属取者。用此法何为。故定不尔。心虽普及。施主得僧田之福。为止贪故。不听异处受衣。以佛定制局处取故。不假作法。但须消去。一比丘心念受文者。非心念法。谓兴念属己可知。今解不依施主本心。通说一切。如何此处之僧。独摄斯物。又与非时僧得何殊。不念作法。又不作法者。如文。未分夏衣。便去后分。不取去者分。此则物属人定。如何佛制成分。既制成分。明知有法。又文云。一人得夏衣。佛言应作心念言。此是我物。既一人心念。明知二人已上。作对首等法。又五分二十云。时舍利弗目连自恣竟。于左右游行。同安居及近住处诸比丘。多有随从。诸白衣见人人各念。当为舍利目连。施僧安居衣。即便施之。大有所得。彼得施处诸比丘。语舍利目连言。共分此衣。答言我等不同安居。正可得食。无此衣分。以是白佛。佛言。应尽共分。问既须作法及法方得。如何身不及法。开听属取。答若望局法为正理。无属授取义。但于此处。有安居劳。不同外界之人。故听属取。体文此处安居。不应余处受衣者。此是时现前。非是时僧得。体欲细解四施分法。一一须作三门分别。言三门者。一一部摄法。二二部摄法。三耶正摄法。四施各三。总有十二门分别。此中二现三门。并数人分。若其施主清耶正僧。对面行施。应问施主。随彼施主所说处与。若言不知俱与。亦数人分。第三时僧得施。初一部分者。如文。未分夏衣便去三句。及一比丘应作心念言文。第二二部摄者。应须分为二分。以其二众。不合同法。各持己分。将至本处。鸣钟集众。作法以分。或若僧尼互有?者。准五分文。许令互摄。互摄既定。还须作法。第三耶正摄者。如文处分非时僧得。有其六句。初三分为二分。非时既尔。时僧亦体。亦可此文通简时非时施。第四非时僧得施。初一部摄。须作法定。法有心念对首羯磨。此三至文广摄。第二二部摄者。亦须分为二分。还以二众。不合同法。如文七句。其中五句分为二分。四七二句。是互摄法。又五分二十云。若有比丘住处。非安居时。得施僧物。若无比丘。比丘尼应分。若有比丘尼住处。非安居时。得施比丘尼僧衣。若无比丘尼。比丘应分。安居时得施。皆亦如是。上来互入既定。各及法者得。第三耶正者。文有六句。初三对僧。后三约别。既是僧物。分须有法。耶正两部。不合同法。既不同法。分为二分。各至本处。作法分之。

  次下释文。大开为十。第一非时现前施。第二尔时世尊下作衣仪轨。第三尔时有住处下非时僧得施。第四时有病比丘下杂明应不。第五尔时有比丘在异住处下时现前施。第六尔时有比丘未分下时僧得施。第七尔时诸比丘下耶正摄法。第八尔时有一居士下总明八施。第九尔时诸比丘下净施方法。第十尔时比丘下受成不。

  初文分二。第一耆婆奉衣因请开施。第二时世尊以此下开听受施。前文有五。一明耆婆医道成就。第二时耆婆下六种治病。第三时耆婆童子下将衣奉佛。请听比丘受施。第四尔时世尊下佛为纳受。第五耆婆下遂请还退。

  次开受施。文中有二。初文虽听受施。仍兼粪扫。但粪扫衣者。知是行胜。檀越施者。自他并利。次正受施。示其分法。以数人分故。是非时现前。

  次明第二作衣仪轨。衣是三衣。先解其义。六门分别。第一制意。第二释名。第三作之如非。第四受授轨则。第五行护方法。第六补染应不。初制意者。此是三除。诸佛应法之服故。文言。过去未来佛弟子。着此三衣亦尔。又以御寒故听畜着。如文。世尊初夜在露地坐。着一衣。至中夜觉身寒。即着第二衣。至后夜觉身寒。着第三衣。时世尊作念。当来善男子。不忍寒者。听畜三衣足。智论六十七。白衣求乐故。多畜种种衣。或有外道。苦行故裸形无耻。是故佛弟子。舍二边处中。多论第四。五意。一以除寒故。二以除惭愧故。三入聚落故。制三衣。一衣不中入聚落。四为生前人欢喜心故。五为威仪清净故。制三衣。一衣威仪不清净。若比丘尼欲留二衣亦不同。所以制五衣者。为威仪故。三衣不成威仪。余如前说。次释名者。所以有此三名差别者。多论云。欲现未曾有法故。一切九十六种。尽无此三名。以异外道故。作此差别。体僧伽梨等梵音。此无正名相及。若从义译。僧伽是众。梨名为伏。谓是伏众衣。以着僧伽梨。能伏一切诸外道众。是故令着僧伽梨。或名重衣。以重数多故。或名杂碎衣。以修数多故。或若从用名入王宫聚落衣。如文。入聚落者有五事因缘。留僧伽梨。郁多罗僧。义云上衣。次在五条上着。亦名中价衣。从用即是入众衣。安多会。是下着衣。以着最近身故。从用即是道行作务衣。新名僧伽胝。嗢怛罗僧伽。安怛婆[前-则+(企-止+巳)]。

  次仪轨有四。一体。二作。三量。四色。三衣成受。须具四如。四如若亏。加法不就。于中先明体如。体如复四。一者体如。谓绝衣等十种衣。故上离衣戒云。衣者十种。准此即非外道等衣。如文。比丘着草衣。树皮衣。树叶衣。珠璎珞衣。外道皮衣。鹫毛衣。佛言此是外道法。不应着。若着如法治。通明应法。是十种衣。体论清净。要须毡布。以诸缯帛。皆损生命。是以佛初入道。身着粗布伽梨。二是真文。如紬绝绢布等。虽是十种衣。绮文者不得。谓绫罗锦绣。故文言不得着绣手衣锦衣。应染作袈裟色着。五分二十。不得作斑劫月衣。及不应着斑色线织衣。不应以杂色线缝着衣。上作条幅。三须密致。虽是直文轻薄。生疏不得。谓轻薄纱绢孝布等不成。故僧祇二十八。不听生疏。又二十一云。若作安陁会。当用致物作。若疏者。当两重三重作。郁多罗僧亦尔。僧伽梨直云当用致物作。四须清净。衣虽密致有过者不得。谓非犯舍贩卖回等。故下文言。尼萨耆衣若不舍。不应受用作三衣。准此求时亦须应法。谓离耶命发相等。

  次作如亦四。第一割截不截。若论下衣。俱得上二。必须割截。五分二十云。长老柯休。得一衣少。不足作割截三衣。佛言听作割截上二衣。缦安陀会。若言帖叶。三衣俱得。故文言。世尊见有比丘。舒僧伽梨在地欲安叶。语言。汝何故舒衣在地。比丘言。欲使表里相着。外有叶现。佛赞听许。又云衣少。欲作帖叶衣。白佛。佛言。听作。十诵五十九云。若比丘贫少衣。不能得割截衣。应衣上安帖。若五若七。乃至十五。若过十五。若能得。应割截作三衣。二横竖叶者。此文不知当作几条衣。佛言应五不应六。乃至应十九条。不应二十。若能过是条数应畜。体不论横。祇律二十八。有比丘作衣。横叶相当。佛言不听。五条应一长一短。七条乃至十三条。两长一短。十五条。三长一短。多论第四。僧伽梨。有上中下。此三中复有上中下。下中三者。九条十一十三。中中三者。十五十七十九。上中三者。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下者两长一短。中者三长一短。上者四长一短。五分。佛言。若不足应三长一短。若复不足。听两长一短。若复不足。听一长一短。若复不足。听帖作叶。准此即有四长一短。三重数者。此文新衣。一重下二衣。二重僧伽梨。若是故衣。二重下二衣。四重僧伽梨。若粪扫衣。随意多少重数。多论第四。若新僧伽梨。极上三重。一重新二重故。若纯新作衣。伽梨二重。尼师檀亦尔。下二衣一重。若故衣者。极多四重。僧伽梨尼师檀亦尔。二重下二衣。十诵大同。不能具述。四缝刺方法。条数虽复应法。仍须四周安缘。及帖钩纫。如功德衣法具明。又须帖角故。与尼作衣戒云。下至舒张角头安帖。又三千云。三衣要须帖四角。又须却刺。不得直缝。故十诵十五。制令却刺直缝。所以不得者。以是世人衣法故。却刺异俗。又叶边速破。尘垢入内者。听叶作鸟足缝。若编叶边。若作马齿缝。然文编及二缝。并叶边作。比见梵裳。鸟足缝者乃大缝。曲刺马齿缝者。始叶边坚。为准文鸟足缝。不合大缝上作。又此大缝。不合像鸟足作。若像鸟足得。何故见论第九。若作袈裟。不得缝作蜈蚣脚。不得绣作文章。不得作锁形缝。可却刺缝。若安钩纽。五分第二十云。有诸比丘。深缦衣作条。又有缝叶着衣。或褶作衣叶。或半上向半下向作叶。佛言不应尔。并犯吉罗。阿难教比丘。左条叶左靡。右条叶右靡。中条叶两向靡。作竟着之。极是所宜。祇律又云。有比丘作衣尽作叶。佛言不听尽作叶。有比丘叠作叶。佛言不听叠作叶。应割截。有比丘对头缝。佛言。不听对头缝。应作叶极广齐四指。极狭如䵃麦。复有比丘。一向作叶。佛言不听。应两向。复有比丘。作衣缝叶。与衣相着。佛言不听。复衣宣脱。佛言。应作马齿缝。又文云。患风吹割截衣随肩。佛言。听肩头安钩纽。僧祇三十一。若衣无纫。着入聚落。越毗尼罪。若入家家。随入得越。若有而不着亦越。若入尼精舍。外道精舍。若檀越唱言。随所安者无罪。十诵三十八。尔时佛自施䩙纫。前去缘四指施钩。后八指施纫。语诸比丘。应如是作。比作衣者。前八后四。为威仪齐整。不名违教。

  次量如者。文中彼受小小衣。当三衣。佛言听以长四肘广二肘。广衣作安陀会。广三肘长五肘。作上二衣。多论。正衣量三肘五肘。若极长六肘。广三肘半。若极下长四肘。广二肘半。若过若减。得成受持。以可延促故。不同其钵。过减不成。以无截续义故。

  次色如者。谓青黑木兰。青者铜青。黑者杂泥。木兰者诸果木汁。下有染法。多论第八。有五大色。黄赤青黑白。黄有郁金根黄蓝染。赤者羊草落沙染。青者或言蓝黛是。或言其流非即是也。凡此五大色。若自染吉罗。若作衣不成受。若作应量不应量衣。一切不得着。若先得五大色衣。后更改作如法色。则成受持。若先作如法色。后以五大色坏者。不成受持。虽不成受。若作三点净者得。五分二十。有一比丘白佛言。愿听我等。着纯青黄赤白黑色衣。佛言。纯黑色衣。产母所著。犯者逸提。余四吉罗。又着杂色衣。佛言不应尔。犯吉。

  次受持者。出家所为。皆资以法。凡所受畜。并有轨仪。以其服着无法。便有?衣之?。理须顺教。受持。令无罪咎。文中但有受舍之言。而无受舍词句。此既无文。须依他部作法。十诵二十一。不分截不截异。总云若割截。若未割截是衣持。四十五分别受云。我某甲是衣僧伽梨若干条受。若干长短。割截衣持。三说。下之二衣。以条数定。文中直云两长一短。及一长一短。若不截者。应云是僧伽梨缦衣受持三说。下二衣亦尔。尼受下二衣云。是衣覆肩衣受。长四肘广二肘半。是覆肩衣持三说。厥修罗衣云。是衣厥修罗衣受。长四肘广二肘半。是衣厥修罗衣持(三说)。舍时应制受云。是衣僧伽梨塔绦受(若干)。长(若干)短割次行护者。下文三衣钵。如鸟二截衣持今舍(三说)。余衣舍法同此。翼羽酬身俱。十诵二十七云。所之处与衣钵俱。无所领恋。譬如鸟飞与毛羽俱。飞在空中。比丘亦如是。从今日不持三衣。不应入聚落俗人家。若入得突吉罗罪。又四十一云。从今不得着僧伽梨。辇石泥草泥涂壁等。扫洒僧坊涂地。不得脚蹑。敷坐卧上。及儭身看。看僧伽梨。如着僧伽梨法。下二衣亦尔。又下文大同。加当护衣如自服。

  次补洗者。若依此文。破不失受。故一月衣戒云。有僧伽梨。故烂弊坏。但任受持。不堪着用。又多论第四。三衣若破。不问孔大小。但使缘不断绝。故戒受持。若衣破补。必须却刺。故十诵十五云。补衣皆应却刺。若直缝者。衣主命过。应摘此直缝与僧。乃以此衣与看病人。若是长财。先虽说净。后若作衣受持。则失净法。此衣后舍。应更说净。若其失色。及更增色。并不失受。多论。若衣久故失色。不失受持。又云后更上色。亦不失受。

  次下释文。文中有八。第一示阿难田。令仿成衣。此中有四。一示田令仿。二时阿难下奉命教作。三尔时下佛赞阿难。举同过未。三际俱然。令生钦重。四从今日下听割截作。第二诸比丘下明其条数。第三时比丘下带衣之法。第四尔时舍利下制钩纫法。第五尔时世尊在王舍下制衣头数。此中复四。一见持衣过失念许制限。二尔时下受庵婆园施。五分二十。佛言。但以施僧。我在僧数。奈女受教。即以施僧。三尔时下托处生念。四夜过下告众立制。第六尔时异住处下明杂应不。第七时世尊在波罗下制衣量数。第八尔时世尊下复明应不。此中复四。一有三句。明畜应不。二尔时下上衣不得下用。三尔时比丘下有十事白衣法不得用。四时诸比丘下有十事外道法不得用。

  次第三明非时僧得施。文中有四。第一僧得施法。第二尔时世尊在舍卫下二部现前显前僧得。第三诸比丘作如是念下料简有过等人应与不与。第四尔时佛在舍卫下看病赏劳问债等法。前文有二。第一一部摄法。第二尔时有异住下二部摄法。前文复二。初檀越物。以明僧得。二尔时舍卫下亡比丘物。义同僧得。前文有三。第一举其初缘。数人掷筹分法。第二比丘分衣时下作羯磨等法分。第三尔时有住处下分受成不。前文复三。第一受施听分。第二复不知下示掷筹法。第三时分物时下明有客来。应不八句。前四应与。以未竟故。此中二三两句。但是形前对。复有少差别。不是全异。后四不应与。以并竟故。若有二人已上。故有掷筹之名。为有一人。故作欢喜受分之称。非谓初缘。作心念法。若有余更分竟来。不合与分。若不竟来。即合与分。次句亦尔。次作羯磨等法文二。初举缘示法。婆输等衣错来故也。次明三法分摄仪轨。就僧法中有两白二。一差人白二。文中直言应持等。举付分法。略无差又。准下人白二。五分十诵。具有文。差分粥人等中。亦有分衣之言。又沓婆知僧事。亦有白二差法。第二付分白二。文中言倒。故言应持等。若顺应言白二持与衣一比丘令分。体是付分法。又分亡人衣注中。即前文是。文言僧今与某甲比丘者。以付别人。四方无分。彼当与云。僧中羯磨差一人分。此非正文。僧者遮入别人。还令与众。故十诵二十八云。若是比丘得僧羯磨与衣。取不肯还。如是言。实布施善与善取法善断事。皆出僧中。何以还索。佛言。是比丘应如是教。是布施为清净故施。还者善。若不还。应强夺取教作吉忏。既付物已。随彼处分。即是分法。不劳更作羯磨。体有立义云。彼所差人。复须更作分物白二。既是僧物。不合辄分。是以文言。应持衣与一比丘。令白二羯磨分。今解不体。但是举前白二。持衣与一比丘。彼所差人直分。不劳秉法。若五人已上具此二法。或但四人不成差付。以所差付。不定僧数。众僧直须作羯磨摄。羯磨应云。大德僧听。此住处若衣若非衣。现前僧应分。若僧时到僧忍听。今现前僧分衣物。白如是。羯磨准白成就。所以知者。如母经第八。有四相应法。五人共住。一人终亡。四人作羯磨分之。此文不言展转施一人。五相应法者。五人羯磨分亡比丘物。四人羯磨施一人。一人还施僧。体后得共分之。既至五人。方有转施之言。故知五人已上。作其二法。沙弥使人。身虽不预法限。但令作法之时。身在界者。即当及法。亦得其分。次对首三语法。作法应云。二长老忆念。此住处若衣若非衣。现前僧应分。此处无僧。此是我等分(三说)。但以别人。秉法弱故。故须各各自申摄意。如说戒自恣。申情亦体。又以文言。彼此共三语受。共分不同。旧云。此文既不言各各三语受故。但一人作法时。言此是我等分者。即是等分。不劳互作。不同说恣。各表行净。此释不然。母经皆有展转相语言。又十诵二十八。有彼此作法文。不能具录。次心念法者。应言此住处。若衣若非衣。现前僧应分。此处无僧。此是我分三说。次成不文。有十二句。初六对。僧羯磨成不。下六约三语心念成不。亦可前六约羯磨对首。分成不成。以二三人。亦须分故。次六约心念受成不成。以独一人。直受不分。于二六中。各前三不成。下三成就。又于四个三中。各前二犯。第三不犯。

  次明亡比丘物。义同非时僧施。先解其义。准文上下。摄法有五。一一和众摄。二耶正摄法。三负债死法。四被举死法。五无住处死法。下四门义。并随文释。以皆有文对解义便。初门义二。有具不具。沙弥死者。此律无文。五分二十。同具处分。文言。有一沙弥命过。诸比丘不知云何处分其物。以是白佛。佛言。若生时已与人应与之。若生时不已与人。现前僧应分。十诵大同。僧祇三十一。有沙弥无常。诸比丘问佛。此衣钵物应属谁。佛言属和上。准义令和上处分与僧。和上不得摄将入己。次具之中。有净不净。不净有三。一犯重死。犯重有三。一未得?。理同常制。二已得摈。入亲里白衣。三学沙弥。十律二十八。当死时现前僧。应分衣钵物。二呵责等四罪处所。及别住等。同清净判。三被举死。如下文说。次清净死。应为四门。一定同生共活。二定重轻差别。三明看病赏劳。四辨属授成不。此下三门。亦随文释。

  先同生者。若本心要一事已上。无问多少。悉共同者。作要已后。若死休道。应准人物。等分入僧。若违要者。计直犯罪。若非同生。假称同者。随其得物。亦计直犯。又师无意。给弟子物。已与者得。未与者属僧。

  次定重轻。于中文义合三。一列十三章制入僧意。二须简定重轻二门。三随文别释。合分不合初十三章。谓僧伽蓝。乃至多衣钵。尼师檀等。所以入僧者。凡预出家。行同水乳。齐策三业。等条六和。既生所作。僧法以收。故使终亡物还入众。纵施佛法。比丘无分。乃至王臣亲属。皆亦如是。道俗差别。分位不同。得不相由。死不入彼。故曰多知识无知识一切属僧。次定轻重。位且为三。一佛制畜物。如三衣等类。二不听畜物。如田宅园林奴婢等类。三听畜物。如长衣钵宝药等类。此三物中。第一入轻。资道要故。第二入重。妨道深故。此即勒为轻重二门。第三物中。分为三别。一性轻重。二事轻重。三从用轻重。言性轻者。谓十种衣。及衣缕等。以所成衣。既是轻限。能成之缕。何以入重。言性重者。谓诸钱宝。食药染具。釜镬瓶分。凡十六枚等。言事轻者。一切随身裙衫等类。言事重者。如大毡蓐。大帐小帐。步障机扇等。言从用轻者。如衣箱钵函针剃刀等。言从用重者。如户㡘床帷幄帐案癿车舆篦㡘幔幕等。今以性事从用。三轻之物。摄入初类门以收。性事从用。三重之物。收入第二重门所摄。次第三随文别释。于前十三章中。束成九位。初六二二合以为三。九与十合。余五还五。故总作此九门判之。初门入重。更无别义。第二门属别房物者。谓房中校具㡘障等物。或着舍物。为己造房。房未及成。而主死者。其物有变未变。此皆据现轻重处分。以物及房。皆属比丘。不同舍与佛法别人。以物别属即入彼故。第三门瓶贫牙角器等。十诵。皆有量数。此不同彼一切入重。种种重物者。谓几案药草。染汁木石等。第四门并重。皮革法云。锦蓐杂色卧具氍毹。若獭毛用贮蓐。佛言不应。第五门伊梨延陀。传言步障。或应是鹿王皮。耄罗者小帐。耄耄罗大帐。或是?㲪之类。氍?者。谓是纯色。堪应法服。是以听分。毡被亦体。其有轻薄。堪褶叠披者。纵使过量。亦得入轻。不同五分毡总入重被咸可分。第六门蓝人入重。所有私物。入彼私用。死入亲属。若无亲属。僧用亦得。母经第三云。若有奴婢。应放令去。若不放。应使作僧祈净人。驼马牛驴。与寺中常住僧运致。第七门水瓶澡罐。十诵有量数。准此一切入重。不简多少大小。第八门铁等五作器。应分二类。一能成器并须入重。二所成器。有可分者。谓剃刀钵针及针筒。体既针筒应分。刀函类尔。其有刀子翦刀。母经第三言。是可分。十诵五分伽论亦尔。香炉有处分。与能供养者不体。十诵云。铁铜石瓦具。皆听分。母经第三亦言。香炉可分。又伽论。轻物可分中。亦有香炉香匕香器。其文既体。理难违越。唯有定供养佛。不转易者。此定属佛。不合辄分。香炉既体。随物亦尔。其文又云。复有所不应分物。何者孝在时。所有经律应分处。与能读诵者。若不及分处现前僧。应与能读诵者。此物不可分卖。经律既尔。章疏函癿亦体。经架不定。本定属经者随经。若属人者。即合入重。第九门并以应法。咸总入轻。其漉水囊。资道中要。理合入轻。

  十诵。赏看病人。祇律。听分革屣。故知靴屣鞋等并然。钵既可分。次钵键?匙箸等类尔。此文听分。俱夜罗器者。即键?之类。此等并举要略。而未具委。

  次二部摄法。以前一部摄中。有檀越及亡人物。今二部中。同前亦尔。初檀越物。处分如上。次亡人物。为有信人。方能赏录。恐失僧物故。五众先来者与。古旧释云。无问重轻。悉入先来。但轻不待法。即入其人。重者非属人物故。随先来者处分。还入常住。准依此义故。亡人物亦同檀越所。但以俗人不知施。得有二部摄法。令解不然。此是无住处摄法。二众既不等分。故非二部摄法。内法恐失僧物。遣付先来。先来得已。应须勘问。若是比丘物。知本寺者送之。不知处者。入近僧寺。尼死亦尔。但是恐失僧物。令付先来。不是先来为合得与。若是先来即合得者。重亦应入。何唯独轻。又若取者。要须加法。既是僧物。如何辄入。若无来者。送与近处。但取最近。不简僧尼。近处虽得。亦未即入。要须捡物。如前处分。故十诵五十七。一比丘死。是死比丘。以衣钵物。寄比丘尼精舍。不知云何白佛。佛言。若比丘死前。寄比丘尼衣钵物。现前比丘僧应分。尼寄比丘物亦尔。以其二众知法。不同俗处。是以遣还本处。同类分之。互寄既尔。互债亦体。又准五分第二十。僧尼亦有互摄法。文云。若有比丘住处。非安居时。比丘命过。无比丘。比丘尼应分。若有比丘尼住虚。非安居时。比丘尼命过。无比丘尼。比丘应分。安居时得施。皆亦如是。

  次第二现前施。文三。一告静三月。比丘立制。十诵第五。欲制诸比丘。多畜衣故。语言我欲四月燕坐。令诸比丘。不得来至我所。除送食比丘。及布萨诸比丘立制已白佛。非此二人。往者提制。制亦可之。婆沙二十六。佛告苾刍。吾欲两月宴坐。汝等不须集问。唯除送食布洒他时。于时世尊。入室宴坐。问世尊何故久宴坐耶。答去来诸佛过殑伽沙。法尔皆应如是宴坐。有说欲为诸天说密法故。有说为断慢缓苾刍心故。有说欲为他界有情说妙法故(多解云云不能具述)。大德说曰。由二因缘。如来经于两月宴坐。一者自受大法乐故。二者哀愍诸有情故。第二尔时长老下。识佛意故。礼觐赞叹。第三尔时诸比丘下。为欲行同舍衣行施为文遣与比丘尼非衣。是以名作二部现前施。其中虽亦通佛及塔。僧是主故。具约僧说。

  次第三料简应与不者。文中有二。初对七众。与应不应。第二舍利弗下。明取应不。初文别住等人。与清净同。次七羯磨。以过重故。不自手与。次白衣计功酬直。次沙弥。僧若和者。应等与分。次与半。次三分外与一分。故十诵二十七云。诸比丘如是思惟。佛言应与。不知与几许。白佛。佛言。诸沙弥若立若坐若次第。诸檀越。手自布施。多少属沙弥。若诸檀越。不分别与。作四分第四分与沙弥。若不肯者。不应分。虽是僧物。具不位别。学沙弥。十诵五十三。与大比丘等分。次僧伽蓝人。虽可非僧。于僧有劳故亦须与。道俗位别。复异沙弥。故四分外与一分。不与不应分。次父母恩重故听许。次借他衣。五分二十一。目连白佛。愿佛听我化作铁笼。笼彼大城。佛告目连。汝虽有神力。何能改此定报因缘。佛说琉璃王却后七日。当受害学人罪。其眷属大小亦复并命。王闻心念。佛无空言。余苦尚可。唯畏火烧。即与眷属。乘船入河。七日期至。水忽瀑张。于是覆没。一时死尽。次取他衣。要具七法。是大亲及七法。不足取助身衣。不嗔者。是小亲友。故言不应取。

  次第四赏劳等法。文分为七。第一赏劳分法。第二尔时舍卫下示应与衣。第三佛听与下明德具不。第四若病人下属授成不。第五彼病比丘下重明赏物。第六尔时卫下负债死法。第七听瞻病人下问委二日法对。

  初文中。解赏劳义。五门分别。第一须赏之意。第二所赏之人。第三约德应不。第四所赏之物。第五赏分仪轨。

  初门赏意者。彼看病人。怀慈愍物。昼夜恭勤。不辞劳倦。又奉圣教。瞻视病人。既是有功。宁容不赏。故僧祇三十一。看病比丘恨言。我不避寒暑。执众苦事。求索汤药。乃至除大小便器。其实如是。是杂得言众僧得耶。比丘白佛。佛言看病甚苦。应与三衣钵。及所受残药。十诵二十八云。衣钵僧分竟。问谁者是病比丘。有比丘言我。僧言。担是死人去。比丘言。大德。我非旃陀罗。非白癞病。衣钵僧分。我何以担死人去。是人活时。恭敬爱念我。我已报竟。是死人谁欲得者。便担去。是诸比丘。以事白佛。佛言。应先与者病比丘六物。余轻物僧应分。

  第二门看病之人。通于七众。若比丘死二众得。尼死三众得。以余互看劳不满故。五分第二十云。佛言。若比丘命过。应与二人衣。比丘沙弥。虽父母兄弟。亦不应与。若尼命过。应与三人衣。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有诸比丘分看病物。与沙弥三分之一。佛言应等与分。十诵五十四。白衣比丘尼看病。不应与看病人物。余处安居人及前后安居者应与。若沙弥看病。大比丘等与。

  第三门约德者。德有其五。如文。僧祗三十一。不应得者。暂作差作乐福德作耶命作。应得者。佛言欲饶益故。下至体一灯炷。欲令病人除差应得。若为病人求医药。若为塔事僧事云应与。十诵五十四。看病人出界去。病人命终。言佛实为病故出应与。为余事故出不应与。五分第二十云。有诸看病人。或为病人。或为和行去。后病人命过。余人得其衣钵。佛言。不应趣与一人。应与究竟看病者。

  第四门。约物五重。一定物体。十诵。应与六物。六物谓三衣钵漉水囊尼师檀。此文但言衣钵座具针筒盛衣贮器。亦有其六。此六通尼。五分。但云三衣钵。僧祇。更加所受残药。二明有无随有赏之。若其无者无不可赏。三就有中现与不现。现者须赏。或在余寺。即属彼僧。多论第四。若比丘。重缝三衣。设有因缘。擿分持行。到于异处。名不离衣宿。比丘若死。又云本界内羯磨此衣。又云应与看病人。以本是一衣同受持故。律师云。后是定义。又云得羯磨法。离衣宿。此衣应与看病人。以衣属死比丘故。四就现中持不持。持者应与。第五不知持不持者。量三品看病。赏三品衣。

  第五门仪轨有四。一分赏时物。将欲作法。众僧先须处分重轻。及应赏物。分处之法。如常应知。二分赏处。谓非尸前。十诵二十八。憍萨罗僧。在死比丘前。分衣钵物。是比丘动起。语诸比丘。诸大德上座。莫分我衣钵物。比丘白佛。佛言。莫即于死尸前分。若死尸已去。若僧在异处应分。母经第三云。先将亡者去藏已。僧还来到寺。现前僧应集已。取亡比丘物。着僧前分处分。体虽异处。谓是大界内戒场。是别行法处。不应分物。故五分二十一云。有一住处。僧得可分衣。一比丘持至戒坛上。独取受持。佛言不应尔。犯吉。现前僧应分。若对三人已下。处通自体。三约人者。谓僧众多一人。僧有二别。谓四人五人。四约法者。若五人已上。具行三法。谓赏劳差人。付分三个白二。若四人者。直行一法。如前已明。对首心念。义准应知。若四人已下。随作摄物法意。口和赏之。义不违理。次下释文。文中有二。第一制看病法。第二尔时有比丘下。顺教看病。前文有二。第一佛自看病立法。第二尔时世尊下。制看病法。前文看病。僧祇二十八。世尊案行僧房。见一病比丘。卧粪秽中。断食七日。世尊问有和上等不。答无。唯言孤苦。欲为说衣。阿难请置。阿难为院。世尊灌水。乃至安置已说法。得法眼净。此比丘为无师。及同师同房。世尊集众。语比丘言。汝等各各异姓异家。信家非家。舍家出家。皆同一姓。沙门释子。不相看视。谁当看者。若比丘病。和上等乃至同房应看。不看者。越毗尼。若无僧应差看。若不差者。一切僧越。佛语汝还看本比房病比丘去。去佛不远。佛化作一病沙弥。佛言汝通看是病沙弥。此即是福罚汝。看病进不。如文中具问。不能广陈。略引如此。十诵。闻法得罗汉。制法文三。第一制看病法。悲心看病与立教心等。故言欲供养我者当供养病人。第二听彼和上下辨七众别。第三病人有五事下明看难易。次顺教看病文三。第一顺教看病。第二尔时比丘下为圣嘉赞。第三彼持亡比丘下赏劳分法。其文有三。第一总举属僧。故言僧应分。第二尔时世尊下别示赏法。第三子注下明分摄法。初文可知。赏劳文三。初举应与。第二舍物付僧。文据现有。故言衣钵等。理而言之。牒须称事。又以亡人物多。不可一一题说。准前僧得云。若衣非衣无妨。体有立义。不随有无简别。依文诵者。法定不成。第三僧中下作赏劳法。法中牒物。亦随有无。次分摄可知。十诵。正羯磨中。有若衣非衣言。理有对首心念。无者略也。

  次示应与之衣。谓是常持者。

  次约德。如文及义。

  次明属据。三门分别。第一属据差别。第二善不善。第三成不成。初差别者。分为四句。且如人现物不现。物现人不现。人物俱不现。此三不得即授。故唯是属。若人物俱现。如衣钵等物堪移转者。即是授而不须属。又如奴婢田宅等。不可移转者。须属亦授。即是亦属亦授。若非属非授可知。次善不善者。属与不属俱。道善不善。且属授中善不善者。如有比丘自知贮积。临终惭愧。破悭布施。施三宝等。名之为善。如有比丘恐后僧得。即便决心。属与亲里。此虽属授。名为不善。不属之中善不善者。如念资生佛有威利。入甚二僧利益最大。我今但当奉顺圣教。自修行业。名之为善。若其生来。多积众物。为病所苦。欲修功德。暂起舍心。后还追吝。恐后患除。无物可用。如是舍命。是名不善。次成不成者。夫属授者。作决定心。无变悔者。皆得成就。故僧祇三十一云。若决定属。言我若死若活。其心决定与者应与。如是决意者成。如有处分言。我以尔许物造像营齐等用。可速令造。令我及见。如此决心者皆成。若言我此诸物死后造经像等。如此属授。并不成就。故言若我终后与。若不死还我。佛言不应如是与。现应前僧分。又五分二十一云。有诸比丘未命过。处分衣物言。我死后。以此衣物施某甲。以此衣物。作如是如是用。佛言不应尔。犯吉。与不成与。用不成用。十诵三十九云。有一病人。语看病人言。汝能好看我爱念我。我若命终。所有物尽当与汝。语已便终。僧集欲分。看病人具陈病人言。比丘白佛。佛言无如是死当与法。现物僧应分。既云死后不成。明知处分。作墁墓衣衾等。并不成就。

  次重明赏物三句。一受不好。二送余处。三量品数。

  次明负债。释处分法。可为二门。第一先明偿债之法。文言汝负谁。谓若病人负三宝别人重轻物者。随有重轻。各相当还。无相当者。互还亦得。计理有债先还。益亡者故。还已有余。方依常法。故言持长衣偿。若无卖三衣与。第二明索债法。文言谁负汝。谓若佛法别人负亡者物。俱应索取。以合入僧。若轻重相当者。各随其本。纵互索得。亦随其本。若常住僧负重。即随使入轻者。须取入现前僧。故十诵五十七云。一比丘衣钵物贷四方僧用。是比丘死白佛。佛言。四方僧物。计直还。现前僧应分。若现前僧负重轻物。减须索取。以重者入常住。轻者加羯磨。

  次问病人委二日如文。

  次第四杂明应不。既是杂法。亦无次第。随情逐要应解者解。

  次第五时现前施。文中有二。初文以是现前故。须曰多处取。若等各取半。若时僧得。即须及法。不及法者理不合得。旧解云。此时僧得物。故言取半。若现前者。随施主心。俱取无过。此释非理。不繁须破。食者随施应食。次始开受夏衣。谓开过呵制。理实此开。应在前说。

  次第六时僧得施。文中有三。初且衣食一对。衣中三句。初句开属授。次句缦属。次句受属者忘。并以作法分故。身不在界成分。由于此处有劳。开听属取。食亦随施应食。次舍利弗。是非时现前施。不应作时法摄。次一比丘。作心念摄。明知有多。须作对首羯磨。

  次第七正耶摄法。文中有二。初有十句。是非时僧施。次有六句。是时现前施。前文有三。初有六句。檀越将物施僧。次有三句。约三人物。后有一句。清僧就家布施。前文有二。初三对僧。次三约别。或可此六通简时非时施。初三约物有得未得。及得未得。初句分为二分。次句问施主。后句同前二。所以分为二分者。以是僧物正耶。俱有其分。不可计现人分。须作羯磨。既作羯磨。耶正互不相足。故须分为二分。各至本部作法。及法者得。如常所明。次三僧先已破。约物为三。物既分为二分。到耶部中。自合得分。故不与去人分。理合更有三句。从耶归正。应与来人分。文无者略。此之六句。据正众领物。若耶众领物。应更有六。初有三句。如向初三。复有三句。如向后三。次对亡人物。初有二句。物入耶部。以其本心。背正向耶故。亦应更有二句。从耶归正。物入正部。文无者略。又此直据随身衣物。自心归背。判入往处。十诵二十八云。佛言有受法比丘。不受法比丘中住。是受法比丘死。遣使语衣钵物持去。受法诸比丘。若取去善。若不取。应用治四方僧房卧具。若不受法比丘。于受法比丘众死。反说亦尔。又有受法比丘。摈一比丘。到不受法比丘所。言诸大德除我罪作清净。我当作不受法。若未除罪而死。受法诸比丘。应还摄衣钵。若除罪而死。衣钵物。属不受法诸比丘。有不受法诸比丘。摈一比丘往受法所。及说应知。次被举死。随所同羯磨举僧者与。谓同被举人。以得法后。财法不同。何因死后。辄得摄物。若尔一人被举死。当入谁解。若一人被举。入彼能秉法僧。但预秉法众者。即合得分。故言随所同羯磨举僧应与。即是赏彼功能僧故。次对面施可知。次时现前施。初三对僧约物得未得等。并以处劳定故。数人分之。次三约别。亦以处劳定故。并与去人分。若据耶众领物。背耶归正。更有三句。亦与去人分。又以义推。更合有六。正耶互望。不与来人。此等并略。

  次第八总明八施。文分为三。初总举八。且随一方化仪。彰其外施。以境分心。略标斯八。割己惠他。名三为施。次列八施。一比丘僧。含其四种。谓二现前两种僧得。二比丘尼僧亦四如上。三二部僧。亦合四种。二现须数人两僧各分半。四四方僧。谓常住四方。义合一部二部。若施二部。应分二分。五界内僧。随何界中。当界内得。以处定故。数人分之。六同羯磨僧。但预羯磨者。并合得分。此亦义通一部二部。既以局法为正。并数人分。七称名字者。题名别与。八与一人。直付者是。三释可解。

  次第九净施方法。义如上解。有作法者。依此文诵。

  次第十取受成不。文中有二。初对比丘。次约白衣。前文二十四句。初十二句借衣。前六物三不成取。以作所借衣人。亲友意故。次三成取。以作能借衣人亲友意故。次六前三不成受。以所与人非衣主故。次三成受。以能与人是衣主故。后十二句。遣衣与乞人。初六前三不成。以与乞属彼故。次三成取。后六前三不成。下三成故。次居士物。以舍心定。故听受用。上来衣法竟。

  ●次药犍度。

  为有疗患之能。名之为药。时等四药。集在一处摄云犍度。此隐时等别名。就通名药。大文分二。初明其制。第二尔时世尊下明开前文。

  初明乞食。即第二依。俱跋陀罗饭者。见论穄米饭。条步者青豆羹。吉罗罗者是竹筝。次明腐烂。即第四依。其腐烂药。已如前辨。

  次开四药。先解药义。四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尔作净法。第四相和服义。

  言释名者。通释药名。已如前辨。药义不同。有其四种。言时等者。从明相后至日午前。是应食时。名之为时。听此时中服者。名为时药。从过午从至明相前。非应食时。名曰非时。听在非时分服。故曰非时药。圣限七日服者。名七日药。许尽形服故。名尽形药。体尽形有三。正取报形。兼明药病。

  次出体者。时体谓是五种蒲阇尼。及五佉阇尼。又文言得甘蔗。佛言听时食。僧祇二十八云。药法者。时根非时根者。芜菁根䓗根。乃至藕根等。如是等与食合者。是名时根。非时根者。婆吒根。毕钵罗根。尼俱律根等。如是比不与食合者。是名非时根。如是茎皮叶华果。亦复如是。浆者。时浆非时浆。时浆者。一切米汁。粉汁。乳酪浆。是名时浆。非时浆者。一切豆及谷麦。须头不卓苏油蜜石蜜。是名非时浆。若比丘病。医言与食便活。不与便死者。应净洗器。七遍非谷。致囊盛系已。器中煮令不破。体后与饮。又此文八种浆。佛言听非时饮。问果体是时药。浆许非时饮。饭亦是时收。浆得非时饮。答果中有义。汁浆得非时饮。饭为外水。投浆亦时食摄。尔者饭为外水。投浆则时食摄。果浆亦假水。岂得非时收。此难不体。饭以水投为浆。无水即非浆也。果汁以水为净。无水亦自成浆。又解。但是五谷浆。资强故不许。果浆非谷。引资弱故开听。是以见论十七云。一切木果。得作非时浆。唯除七种谷不得。又解。凡食资身义微。复无识过。是则世尊开非时饮。若资身强。食招讥者。是则世尊制之不许。七日药体。如五种奢耶尼。及五种脂。僧祇第二云。苏等五种。及五种脂。此诸药清净无食气。一时顿受。得七日服。故名七日药。尽形药者。文言。不任为食。即一切辛咸苦等。祇云。呵梨勒阿摩勒胡椒毕钵姜盐等。此诸药无食气顿受。病比丘终身服。是名终身药。

  次作净者。时药净法如文。非时浆者。必须证清水为净。为坏味贪。然后得饮。故十诵二十六云。若蒲桃不作火净。若汁中不以水作净。若蒲桃作净。汁中不作净。若汁作净。蒲桃不作净。并不应饮。若蒲桃作净。汁亦作净应饮。僧祇二十九云。若持浆来者。应作净。若器底有残水。即名作净。若天雨堕中。即名作净。或浆不证清。净人欲去者。当应即受。作记识言。是中净物生我当受。有因缘不得受。复不记识停过须臾。不得受。以杂时食体故。七日药者。亦须清净。与时食别。水滴为净。然后食之。故祇云。若车载石蜜。被雨者。即名为净。若船载水羡。若净人洗手水羡。总名为净。若杂时者。亦须记识受持。僧祇第十云。比丘乞食时多得苏。少知识比丘。即以细致㲲。净漉取苏。得七日受。若有事缘。不得中前作。当作是言。此中净物生我当作七日药受。若误忘不受。不作净时过。是名不净。若多得油及鱼脂。如苏中说。尽形寿药。义准应知。僧祇第十云。若比丘食上大得苷蔗食残苲作浆。得夜分受。若饮不尽。得前作石蜜七日受。石蜜不尽。烧作灰终身受。若有事不得压。即中前应以水作净。当作是言。此中有净物生我当受。

  次相和者。但四药相和。皆从强服。以石蜜中有罽尼。佛言作法应尔。以此类余。并皆如是。多论第六。据相助成云。若以时药终身药。助成七日药。作七日药服无过。以七日药势力多故。又助成七日药故。如以苏煮肉。此苏丸汁得作七日药服。或以时药或七日药。以成终身药。作终身药服无过。或以终身药或七日药。以成时药。作时药服。随势力多故。相助成故。若分数势力等者。随名取定。如石蜜丸。虽势力等。以名定故。七日药服。如五石散。随石作名。作终身药服。此文相和据体强说。若随势者。如以毒物和余药者。皆不住为食。应作终身药服。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八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八末

  次下释文。大分十五。第一宗明尽形寿药。第二尔时舍利下余法应不。第三尔时世尊下禁五种肉。第四尔时世尊在波罗奈下檀越请法。第五尔时世尊在舍卫下明七日药。第六若时药下相和服义。第七尔时比丘患疮下明其杂法。第八尔时世尊患风下禁其二内。略明净处。第九尔时世尊在毗舍下开食三净。第十尔时世尊从毗舍下许净人赏食。第十尔时世尊从阿牟下开八种浆。第十二尔时世尊从此住下杂明应不。第十三尔时有吐下比丘下置药净地。第十四尔时不净地下护净方法。第十五时六群畜升下还明杂法。前十二文可解。今解第十三置药净地。文中有二。初举缘白佛。二佛言下开结净法。开文有三。初对缘开结。第二有四种下列净差别。第三诸比丘下释疑。

  对初解义。三门分别。第一开意释名。第二定二内处。第三结之方轨。初开意者。良由行者报力不同。故使大圣开遮有异。且如上品之徒。堪行乞食。不假贮畜。自得修道。中下力劣。事藉余资。若不开听。无由进业。初以病缘开结净地。一开已后。三品通益。即是大圣。诱恤随机。各称根宜。故有斯法。准其类定。局食障僧。加以羯磨。名之为结。人食有殊。宿煮无过。食不生罪。称之为净。从处立名。故言结净地。

  次定二内处者。旧解云。界是久居。蓝有[廿/教]鄣故。单界单蓝。并有二内。互有尚尔。何况俱有者。引证可知。除自体露地。一者非僧久居之处。无贮聚义。二来又无讥丑。故无二内。言自体者。简别于界。言露地者。异于伽蓝。今解异此蓝有界无。所以尔者。伽蓝无为僧住。文言。同一住处。大界本为法。同结云。同一说戒。蓝既僧居。即非作食之处。于中作食。有讥嫌故。前文言。比丘持食饮着露地不牢藏牧牛羊人。若贼持去。比丘白佛。佛言应在边房静处。结作净厨屋。以蓝不得送。在露地过。若界中。应送界外。又此文言。听在僧伽蓝内。结作净地。又前三净。亦蓝非界。又云。不得结上好房作净处。又鬼神庙屋。何必定有大界。准此皆蓝不开界事。但以蓝有障。蔽睹院相。以招讥界。或狭宽瞩。何分齐生谤。又僧祇三十一云。时僧院内作食。厨潘汁荡器。恶水流出巷中。为世人所嫌。云何沙门释子。住处食厨不别。比丘白佛。佛言不应。乃至潘汁流外者越毗尼。又十诵。初听房中。白二作净。后因讥嫌制断。又入楞伽第九云。寺舍烟不断。常作种种食故。为人所作。行者不应食。尔者既云蓝有二内。如何上下文中。皆言不得界内宿煮解。但是僧伽蓝界。非界摄僧界。故上文言。此僧伽蓝界。非彼僧伽蓝界。又以蓝中有界。界与蓝等。言界即蓝。独界无犯。又上下言是者。皆是结罪。文正开结处。并曰伽蓝。问所以净地不得宿。看煮不犯煮。答宿以人食。同处招讥故犯煮。为事不经久无讥故开。又解煮为随处宿为随人。以煮随处故。看煮不犯煮。为宿随人故。与食同处犯。又以煮随处故。于不净地煮。纵无比丘。亦犯内煮。以宿随人故。于不净地宿。若无比丘。不犯内宿。

  次结法者。理应遥作不得。在中为表人食有殊。故言僧今某处。结作净地。此之某处。未必专依界起。或界自体。二处俱得。如结衣界。定依僧界。故结法言。同一住处。同一说戒。今以净地。不定依界。为此结法。不言同一住。说但云某处。又母经第二云。众僧住处。初立寺时。众僧齐集。广先羯磨。作净厨处。后羯磨众僧房舍处。若当时忘误不羯磨。作净厨处者。后若忆还解大界。后解小界。先羯磨净厨处。既先有界。尚须解劫说。今始结用界何为。又下文有净不净间。若唯依界。何得有间。又此结法一法结一处。以处别故。不得结多处。又解一法。结多处。亦不违理。犹如三举忏残。得成之类。次下解文。文中有二。初总指处法。处是伽蓝。法是白二。次别明处法。别处即是蓝内房等。别法即是。结净白二。

  次净差别。释文可知。解义有四。第一正简差别。第二自他周不。第三定处不定。第四明其宽狭。

  初差别者。第一第四作法中净。第二第三自体中净。初四虽同作法。体有三异。一能净人异。谓道俗众多及僧别故。二宿不宿别。其处分净要僧未宿。若已宿竟处分不成。良为别人口约故。故僧祇三十一云。支尼耶梵志。闻世尊来。作僧房净厨。遣人请佛。佛告波离。汝于先去。为僧处分受食厨。勿令初夜过。若过者。即名僧住处。其羯磨净随。结皆得三。二净结解。各须依本。次二三两种。虽同自体。第二以他处故。净可为四句。一食己处他即第二净是。二食他处已如寄食是。三俱他此三是净。四俱已有净不净如送食等。第三院相不周无讥故。净如同室。宿室相不成者听。

  次自他周不者。第二周而非自。第三自而非周。初四俱是。亦自亦周。

  次定处者中二。自体遍皆是净初四。作法则有分局。如祇云。应南方西方。作又波离。问得一覆别隔不。佛言得。如是复问。通隔别覆。通覆通隔。别覆别隔。一边二边三边隔道。阁上阁下。佛皆答得。此文比丘房等。故知。亦有分局体。准僧祇谓是西南二方。此方僧厨。多在东者。以敬西方。亦不违理。

  次宽狭者。先明诸部。祇律。唯有处分。十诵。但有他处。故四十七言。瓶沙王死。阇王伐处。不名内宿。五分。有三净。初四分明体许职师屋中置食。即是他处净。引文四净最宽体就此四。亦有宽狭。狭者初四。宽者中二。

  次释疑者。并对羯磨。净说比丘房。既许作净。除去比丘房。余人房不知得不。佛言皆得。乃至亦如是。此是领解之语。非欲遣人。次疑有应解者。不言故蓝。次故伽蓝。以曾云廿舍无界。是以佛言得。五分若十二年。空听随意。更作净屋。祇律停废二年。得受作处分净。

  次第十四护净方法。先解其义。三门分别。第一列罪释名。第二辨其体状。第三通塞之义。

  初门若据净地。但防二内。今以类同。总举其四。谓内宿内煮。恶触自煮。内宿者。比丘与食同处经夜名宿。伽论第五云。云何内宿。食若界内。不结净地。食在界内。是名内宿。内煮者。蓝本僧住不合煮。食在中煮故。名为内煮。故伽论云。云何内熟。若比丘界内。不结净地。界内熟食。是名内熟。恶触者。凡应食物。皆有受法不受而捉。名为恶触。此谓由触得恶。故名恶触。故十云。恶捉者。若持净戒比丘。故自取食。大比丘不得食。是名恶捉。又有恶捉受。彼文云。若大比丘。先自取体。后从净人受。大比丘不应食。是名恶捉受。自煮者。具戒之人。不合营造。躬自变生。名为自煮。故十诵五十八云。大比丘自作饮食不应食。若食犯吉罗。是故名自熟。

  次出体者。直约人处。四药生熟。成过分齐。名之为体。内宿体者。要取长足。长未足者。不成宿?。自余生熟食等。皆有宿过。果菜谷等。须知合结时节。是中四句。一人在净药在不净。二俱在净。三俱不净。此三成宿不应食。四药在净人在不净。此一清净非宿应食。内煮者。无问生熟长足未足。在不净地煮。并名内煮。故文言。重煮粥。不得界内煮。纵净果菜。亦须在净地中。是应为四句。一果在不净地。二净者在不净地。三俱不净处。四俱净处。是中初三两句成净。是内煮不得食。二四两句。非煮应食。次恶触者。先定其体。体有其二。谓不受而捉。及以失受体。不受唯一。失受有二。口受时中失。手局非时分。次料简成不者。义为二门。先对故投成不。触有其三。一恶心触。为遮恼乱。善比丘故。故恶心触。望他不成。故文言触者是不净。不触者净。二持戒比丘。误触为无情过。是以不犯。故文云。忘不受食。便持在道行后忆。佛言若见净人。应置地更受。三懈怠心触成触。非恶心不同初人。非谨护又异第二。故十诵五十二。有二种触。食食无罪。一清净持戒比丘误触。二破戒比丘无惭愧触。是二俱净。既此二是净。明知第三是触。因此四句。一恶而非触。谓恶心故。触望他不成者是。二触而非恶。谓持戒人误触有是。三俱是。谓恶止自望。及懈怠者是。四俱非清净好食是。次对具戒染不染义。谓二具戒。湿腻等物不得入净。厨中与净物交涉。及以户钥器非器等。皆成触染。广说可知。故五分二十二云。诸比丘无净人。不知谁应行僧食。佛言比丘应受已行之。有诸木器行食。肥腻不净。以瓦石揩洗。破坏僧器。佛言不应以瓦石揩洗。应沸汤灰洗。次自煮者。但具戒人。变生作熟。皆名自煮。

  次通塞有四。谓药时人处。第一对药。药有其四。时药始终具于四过。以资用强一切须故。余三但今为病开者随三分齐。并无四过。故文言。非时过非时七日过七日。既云过犯。限内无?。若论生熟。自煮局生。生有二种。谓生相生生熟生。俱成自煮。余三通熟。其内宿煮。不简生熟。但非宿煮之处。俱成二罪。计触造作中。制应内自煮。但以圣不开触。故道生熟。是中内煮。义通一切。其宿触二。不通生长未足。次约时者。若望食而生罪。通时非时食。据成过之时。其义即异。位可为三。第一二煮通时非时。以非净地身业自为。即便成彼两种过缘。第二内宿局是时中。以明相出。方成其犯。第三恶触不定。若其不受而捉。通时非时。任运失受。其义即异。口是时中手非时分。次约人者。人有具不。且内宿自煮局具。具中说通。故残宿食戒云。明相出时。一切沙门释子悉不清净。他比丘煮亦名自煮。以是同释。并不合煮。内煮约处。以成谁简具不。恶触不定。不受捉者。局具非小。相染触者。义通大小。次约处者。处中有两。一净不净相望。二内局不净。以非宿煮处故。自煮恶触。通净不净。以造作成故。第二以人对药。就处论者。触自既通不须更辨。直将二内约人处明。若人药俱在不净地。及人在净药在不净。俱成二内。若其俱在二作净中。有宿无煮。若在二自体净。亦无有宿。若人在不净地。药在净地。宿煮俱无。

  次下释文。文中有六。第一内宿有无。第二时六群下。制作净法。第三尔时众僧下。恶触有无。第四诸比丘下。宿煮应不。第五尔时世尊下。俭开八事。第六尔时众僧下。明无内宿。先解初文。文有二对六句。初二更互相荫。次二更互相堕。次二更互相入。初相荫者。从根以判。次相堕者。不净地果。生长未足。运运变改。得入净厨。若长足者。即名不净。问若其长足。即犯宿者。何故文言。无人触自堕者净。答为不知熟无取食。心情既不缘。自堕者净。若其心缘熟果。作意欲食。虽复自堕。鸟触不净。不应食故。言若不作意。欲使堕者净。后句从根判净。生熟俱体。次相入者。亦名随根。初句据熟不净。次句约生故净。若反前说。前生后熟。是则前生是净。后熟不净故。此二句各含净不净义。文举一边。义须通贪。次作净法。外道但有刀火二净。佛因事故。说净有小。净法如上体二五净法。准义前是子种。次是根种。茎种体亦五分二十六云。若食果。应作沙门法。五种净。谓火刀鸟伤未成种。若食根。亦应作五种净。剥截破洗火。若食茎叶。应作三净。刀火洗。次恶触有无文中有七。一以净人修理。及有转变非触。二尔时下三句扶助无触。三时诸下虽有所触。护僧故开。五分二十二云。应用新物。覆勿令手近。瓶颀翻卒。无净人可正佛。佛言应自正。但勿使器离地。四时六群不重明净法。以菜非果事别故尔。水洗连根菜。佛判是净。观文无有。水减火相。古旧诸师不善净法。故作此释。令解为食其根。及以茎叶。是故水洗得成其净。故诸部中。有水洗净。五时有比丘下恶心故触。为护善比丘故。触不成触。五分二十二。有一婆罗门。以僧不净米一把。投车中。佛言可别除去。若不可别趣去一把。净入强多与食。为受非触。六时诸居土下他物非触。七时病比丘下为净人难得开听。自煮受故非触。次明宿煮。重煮粥听。自煮者熟开。不犯生则有违。虽听自煮。须在净地。尽形寿药。理开二内。许自煮者。还据其熟。犹如重煮。不犯之类。准此七日。非时例应如是。故五分药法云。诸比丘服苏苦臭。佛言听熟煎。若自煎。若无使人煎。若无净地听非净地煎。及未过限。亦无二内。因此有四句。明受成不。次俭开八事。事虽有八种。但有五。谓二内自煮不受。余法有四僧食。村中食故。桃等果。及水中可食物。罪名唯二。谓提与吉。咸以对他损食。是以须开。既开不受。明亦义兼恶触。既听自煮。亦有坏生。除外局内。为煮者开。又准五分。直食亦开文云。诸比丘欲食果无净人使净白佛。佛言听先去核体后食之。但为俭开丰。则须断不断行者。并如法治。次无内宿。文中四句。初有一句木在不净地。次有夜移三句。无心故净。净不净间者。为不依界起者。故有疆畔。次有嫌彼二句。防恶护善。是以触解者犯。非触解者净。次有客去二人。心恒求净。以无情过。是以并开。

  次第十五杂法如文。然五分。食法未云复吉。诸比丘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上来药法竟。

  ●次迦絺那衣法。

  迦絺那者。梵音。此曰赏善罚恶衣。赏谓前安居人。得五利。罚谓后安破安人不得。又曰功德衣若受此衣。能生五利功德。从功能彰名。故曰功德衣。又云坚实衣。此衣作时。为多衣所成。故曰坚实。广明受舍仪轨。集在一处。名为犍度。文中分二。初明受衣仪轨。第二彼六群下舍衣方法。前文复三。明受衣之缘。第二众僧应如是下受之方轨。前文分三。初以二国比丘为缘。第二尔时世尊下彰安居竟。四事应作以因受衣。乘列余三。初一通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余之二事。局十六日。第三有五事下明其五利。此中文二。初为五事受衣。次受衣已得作五事。

  次受方轨。先解其义。五门分别。第一受时。第二受处。第三明人。第四约衣。第五辨法。

  初时有二。一受衣时。二得利时。言受衣时者。依此律文。唯局十六日。以十五日安居未竟。劳不满故。若十七日受时。已过向后。冬分无五月故。是以文言。听冬四月竟。僧应出功德衣。又云自今已去。听自恣竟。不受功德衣。一月受功德衣五月。又伽见二论。后安居人。不得受衣。故知受时。定局十六。次得利时者。定局五月。中间八舍。长短不定。

  次约处者。谓是作法界作中。是大非小。大中要此界人异。界人不得。见论十八。若作处不满。五人得唤。余寺众僧。足数受衣。客比丘不得受。

  次人有三。一受衣人。二持衣人(二)。初僧别。言受人者。五众之中。上二非下三。见论。四比丘一沙弥。安居欲竟。为沙弥受大戒。得足成五人受衣。新受戒人亦成受。一比丘四沙弥。受戒亦如是。以此故知沙弥无受衣义就具中有安不安。不安者不得。以非安居竟故。就安中局前非后。就前中取成非破。就成中有僧伽梨者。得。就有伽梨须在界内。虽在界内须在僧前。如说欲人不合受衣。二持衣人者。谓取同界安居有德行者。十律具五德者差遣。谓不受等。知受未受。此虽无文。义亦应尔。三僧别者。是僧非别。僧是四人。僧收作法要须具五。故见论。问几人得受迦絺那衣。下至五人。

  次衣者体是三衣。还具四如方得。?如及余衣等。并不成受。引律五条不许缦作。论功德衣。必须割截故言五条裁作十隔。伽论减量衣。亦不成受。论多少者。下一极三。又求亦须应法。耶命等不成。如文所说。若得未成者。即须使作。文中但言羯磨差比丘令作。无羯磨文。五分二十二。即出白二差一二三。乃至众多助之。祇律亦言。一二三人。次约法如文。

  次下释文。文中分二。第一示作应法体色如非。第二尔时有异住处下明受衣法。前文复二。初体如非。次时六群下明色如非。前文有三。第一举如成受。第二云何僧不成下举非不成。第三云何成受下举前体。如应法合受。前文有三。初总举应受。第二别明应法。三结成应受。第二别中文三。初明衣体。次不以下明求如法。第三即日下示应受相。初体三句。初句以初得故。总名新衣。体新两种。次别二衣。一从人得。故曰若檀越施衣。此以佛听受施。二自拾所遗拟充法服。故曰若粪扫衣此是制衣。次第三尔作净法。于前衣中。道新及故。此新故衣。戒以新物怗为净。或可浣已纳为净。次求五句。求非占卜故不耶命。准次两文。应加一不谄曲句。得如常仪故。不以相无言判动云不激发得。非十五故。不经宿体元无过。不曾舍堕作净。次应受四句。一来应法。二尔条数。故云五条。十隔等。三教作仪故浣染等。四教受相故在僧前。次结可解。次不成中。有难者。谓是八难。无僧伽梨者。无所为故。次应法合受如文。次色可知。

  次受衣文五。初举缘启佛。二佛言下示以受法。三尔时优波下问答疑滞。四若得下料简成不。五彼六群比丘下示受利时。初文得衣不解持法。希示轨摸。故须启圣。次示法文四。初明白僧知受不受。第二如是下差守衣人。问所以自恣。先差次白。此受德衣。先白后差。答自恣制作故。先差后白衣。为是开不知受不是故要须先白后差。三大德僧听下为重此衣羯磨付彼。于此住处持者。谓不得衣利。四彼比丘下正明受法。法文三。初持衣人以衣摸置。两辟随得手。及言相了处。三说受法。次彼诸下众僧领受。为彰持受合仪。故曰已善受。此中所有功德者。谓是五利既无过损。美响外彰。故云名称。由我获此名为属我。次答尔者。谓持衣人发言许顺。有欲受者。应如是作。其不受者。默体任过。次波离见说九句。生疑发问。佛答为现。故。受不为去来。次衣成不及受利时。如文可知。

  次舍衣文二。初时满制舍。次有八因缘下广明舍法。前文有五。一不舍白佛。二佛言下彰其不应。三自今下辨舍时分。四应如是下。制其舍法。五若不下过限。结罪。第四舍法文二。初舍方便。次正作法体。前方便遍通诸法。若有?者。作法不成。此方便为六句。一者僧集如文云。当敷座打犍椎。尽共集一处。又云应来者来对此。须知集数。多少依用分齐。少者不成。二者和合如文在现前应呵者不呵。此之僧集和合。所望有二。不得为一。谓有僧集不和合。或有和合。而僧不集。故知僧集据数。如文。僧者若四若五。和约情同如文。和合者。一羯磨一说戒。三未受大戒者出。为非类故不合同法。四不来者说欲。如文云。应与欲者与欲来。然前集中计亦摄欲。然以说欲事别故更离明。五者问其所作。故言僧今何所作为。六者答所作事。故言出功德衣。然此问答有通别可知。次白如文。五分白二法舍。

  次广明舍。文中分三。第一直明八舍。第二复有六事。下错互差别。第三有二种下明究竟失。此中前八后二。随事彰十。论其舍体。位束为三。八中。前六要心舍。次二同是作法舍。后二之中。但取持衣比丘出界舍一。众僧和合。共出者同前。前文有四。一举。二列。三释。四结。释中一去有。要心永去作不还意。此要或受时作。戒欲去时作。后遂要心。故言去舍。二竟者。本要作衣竟而即舍。今作衣竟遂要故舍。三不竟者。本受衣。利为欲作衣。今至界外息心不作。又不还至留衣界。内。衣虽不竟。遂本要心。名不竟舍。四失者。本要出界。为欲作衣。衣竟若失不须衣利。今失遂要。故言失舍。五望断者。本要受衣。有希望处。此望不得。有续不舍若其前家望断。后无望续。既无望续。我舍德衣。后至望处。遂要故舍。六闻者。本要作衣拟闻即舍。今闻僧出遂要故舍。旧解此闻通虚实。问若闻僧舍名闻要者。僧若舍竟何待要心。又若无要闻应不失。解谓闻僧中别人不受衣利。故名闻僧出衣。今解。此闻是虚非实。僧实不舍。自有闻要。有人谬传称要故失。若实即当第七冥伏。岂冥伏已更假要心。又文正言。众僧出衣。不得言是僧中别人。上来六舍由有恶心。若无要心。有六不失。第七出界者。受已出界僧作法舍。彼在界外冥伏失衣。若不知舍受利无罪。第八共出者。受已作衣。若竟不竟还本住处。共作法舍。故名共出。

  次第二文五。初有二六。第二有四十五。第三有二十四。第四有三九。第五有二五。此之五位合有一百一十八句。先解初文。此中初六对未得衣。次六对已得衣。亦应更有得不得合。文无者略。问初六既未得衣。何有竟等舍。答以初受无故。称言未得。后得后作衣。故有竟等。此中且随位别作其二六。依文解释不违。大理。不须更以竟等来配。二二除之成其多六。次第二位。谓得衣。未得。及得未得。各为十五。文云错互上八者。八中第七唯局界外。此冥伏失不通界内。以来在内和合共出。即是第八。若不和合别众不成。余之七种通界内外。内外各七故成十四。冥伏唯外。合十五句。次第三位。初十二句约一家起望作三位四句。初四句得所望衣。次四句不得所望衣。及得非所望衣。后四句同是望处得一不得一。故言得所望衣。不得所望衣。此之三位。各有竟不竟失望断。故成十二。去闻出界共出同不对衣。故所以无。次十二句作法。同前。相传但对众多家起望为异。次第四位还约得。衣未得等。各作九句。初九者界内闻道路闻至彼闻各三如文。以对作衣。但有竟不竟失。以不求衣故。无望断余二类体。次第五位。初五为往余方故无去要。元不求衣故无望断。身在界外。故无共出。但五如文次五唯以乐静为异。次第三位如文。本为此人守衣利及余者。今既根本出宿。余人并失。上来迦絺那法竟。

  ●次八犍度。

  明其众法。此拘睒弥。据辨能秉德行。在护众仪。应名护众犍度。又就所料理事。即是斗诤犍度。今就斗诤起处。及说护众行处为名。故曰拘睒弥。明广护众德行仪轨。集在一处。名为犍度。就中大文分之为三。第一举诤为释理事。第二尔时世尊下默摈舍去灭诤方法。第三尔时佛告优波离下示其护众轨则令使受持。前文有四。一举诤事。二时举罪。下具以白佛。三佛言下彰其应不。四尔时世尊往被举下对诤劝和。前文复四。一与犯罪比丘作不见。举此犯罪者。文无定说。且寄翦剃。论其应不。二犯罪比丘下自言不犯不肯伏举。三彼即往下求伴起诤。四彼彼举下别部成破。次白佛佛呵可知。

  次影应不。文中分四。初彰应不。二彼被举下斗诤增炽。三时众多下不知瞻法。四佛言下。示安处所。前文有二。初对能举一往彰破。谓一界中彼此秉法。相望不成。故言破僧。次若彼下明其应不。此中文三。初举应成。父言若彼者。以不对其所举。故言若彼。若彼所举。如我所说。不妄求伴。同一和合。成就不犯。汝等者。以对能举。故云汝等。汝等能举。如我所说。求得良伴。相助和合。亦成就不犯。次何以故微成所以。次有二下释。释中先举。不同举非合弃。文有五句。一者举数。二者微问。三列二名。四云何下。释二差别。此中自作不同住。谓前外求伴党是。僧与非不同住。谓前僧与作举者是。五是为下结。次举其同显是令修。文准其前。亦合有五。为?微问。但四同上。次下三文可知。

  次劝和文二。初屏处别劝。二七尔时下对面总劝。前中先劝所举。文有其五。一劝犯罪比丘见过忏悔。若言不见等。众僧咸是三藏国之所重。实是可惧。当应见罪。二彼犯罪比丘下劝思。众僧有大威力。若不见罪。必当举我。三若彼比丘下既作举治。必夺三十五事。四若彼比丘下既不同事起诤成破。五若比丘重此下劝自见罪和合利益。次劝能举亦五如前。次对能所总劝文二。初序。次颂。序文有三。谓三劝三根。初一广文。谓引俗事白衣。有此重怨。尚舍和合。汝等云何执轻不舍。世尊如是劝时。比丘不受。二三重劝广文同前。次颂分二。初十二偈通劝能所息诤余怨。又今实行外彰与服相称。次四偈半。偏教能举匡众之仪去住谐和进不之状。前文有九。初有一偈影过至极。举重说轻。二有一偈诵前舍怨。以俗况道。三有一偈显怨由诤。四有一偈彰忍除怨。五有一偈无怨自适。六有一偈忍益自他。七有两偈劝知坚法。八有两偈劝修胜行。九有两偈劝行同服。初偈初句。正以诤故秽响[泳-永+(盈-又+ㄆ)]流。次句忍是上法不能修行。次二破于众僧匪由大事。以其小忿遂至如此。次五偈释相可解。次第七坚法。文二。前偈举非令弃。谓是斗诤增怨生死不绝。故曰无坚。愚夫不了及谓此胜。故曰说坚牢。忍能除怨。永绝苦报。故是坚牢。亦谓愚夫不了。将此为劣。故曰见不坚。由此心迷是非之理。不称圣教。故曰彼不解等。次偈显是令修。由心了达是非之理。解持有益。知破获损。称教修行。故曰坚牢知坚牢等。次第八胜行亦前非后如。各上半喻下半法合。斗诤比丘三毒如箭。内无勇决对治之心。义同执缓。意欲害彼毒从心生。先自灭善。故曰自伤手。沙门合上犹如人。不善良合上等执缓。增益地狱。合上自伤手。次偈诸善比丘。恒以三善为心。不纵三毒。故曰若能善执箭。内善调伏勤修对除。义同执急。善因既成。不为毒损。故曰不伤手。沙门合上若能善。善自良合上箭执急。便得生善道。合上不伤手。次第九行同外服。亦先非后如。虽彼忍服。不除烦惑。故曰虽有等。不除怨害行与衣乖。故曰不能等。次是若能除结守戒无违怨诤自己泰体安乐。是则内行应于外衣。乃名出家入道人也。次明迬众之仪。于中文二。前二偈半。求伴不得去住仪则。初偈虽无善伴。于己无损。理须谨意。不与愚同。次一偈半。宁既无善伴。恐为愚侵。应舍独行。如山顶象。次之二偈。明伴有无进不之状。前偈既得善伴。众可料理。宜应善御。令无忧恼。次偈无伴不可料理。亦速舍去。如前野象。

  次明灭诤文中有二。先明灭诤方便。次作如是念下正明灭诤。前中文二。先佛默舍作断利方便。次时拘睒弥下诸人共损作伏罪方便。次正灭文四。初明被举思?伏罪。第二世尊告诸下以心归伏佛为刊定。第三若彼比丘比丘下教僧为解。第四佛言下非时和合。前文有三。初由断利诣佛求灭。第二时舍利弗下四众请瞻诤比丘法。此中四众请故。文则为四。初比丘请复有其四。谓知法非法处所利养坐起。尼请文二。谓法非及教据处三四。二俗请中。文各为二。知法非法及以利物。第三尔时被举比丘下自验知非相将白佛。次刊定解举如文。次非时和合。文三如上。

  次示仪轨。文中分二。初举所料理事。有应治不治。第二长老下明能料理人德。有应作不作。前文有三。一举。二徴。三列。此五人中前三虽有实犯。或众不满。或僧不和。不应即治。治成破僧。但慰喻言。汝若见罪。当应忏悔。后之二人。众满和合。要须治罚。令使调伏。若其置而不治。不成匡众之德。第一犯罪人。正当缘起。此不合治。治成斗诤。由此一故。因列余四体。此初人罪是提等。二是残罪。故言僧中悔。三犯乞钵。故言此僧中忏。四是恶马治法。此人犯罪。罪体不虚。众并见闻。即须治罚。又以无轻僧解拒。既不伏罪。弃同恶马非直此众。余众亦然。故言所住之处亦当举汝。此即义同自言及等求听。故言不应求听。此即是听。文中有三。谓法喻合。五是不见举。屏有实犯。为他所举。不肯引伏故举治。又恶马治者。事罪俱不引。二举治者。引事不引罪。

  次明应作不。文中分二。初明应作不。次尔时下问答胜美。前文有五。初波离问既见所断理。事有合治不合治。未审能秉之人。成就几法。堪为护法匡众。次佛答有五。三微四欲作事下别列其五。一实不实。实谓有犯应作。无犯不应作。第二彼比丘下事虽有实。应观有利无利。利谓因此观过故恶从善。应作无利者。谓不观过及生忿竞。三若比丘下事虽利益。复应观时非时。时谓数满和合。事顺应法应作。非时谓数缄不和。事不应法不应作。四彼比丘下虽知是时。复须观僧和破。五若比丘作事下验伴有无。此对前缘。但有实犯。?下四法。故合僧破。五优波下结。

  次问胜美。上半领言。佛为僧说所断理事。及说众主匡救之行。故言为僧说此语。此领前语。益润无穷。可令比丘。永为心轨。故言义利决定故。下半发问。初句不知。更复有何胜美。堪持上法处众料理。故言云何得知胜。次句不知。如何识所断理。以法决断。堪为护法。故言比丘得坚持。次答文二。前七言偈答初问。次五言偈答后问。前文分六。初有两偈。彰其行胜。将匡众绍隆。行须超物。若其触事有违。何人遵奉。故须先明持戒行胜。行虽是胜。若无其解。即无决断之能。肃物之德。为此第二一偈明其解胜。解行既备。堪能决断。秉众断理。情无疑虑。为此第三三偈明决断胜。在众决断。理应谦恭。如其慢高反招讥青。故第四一偈明卑下胜。既也谦恭。能匡众法。理须识事。由起怨言是非故。第五两偈明调物胜。既具前五。堪任秉众。能令正法。久住不灭。故第六一偈明持法胜。次释其文。初句内心清净。次句外相可观。由此怨家。不能呵语。次偈初句。能离怨言。次句以行简人。名之为彼。彼匡众主行净无无违故能得。是以得。是故他无谤也。次明解者。初句牒前行成。次句解无疑滞。次明决断。文中有二。初之一偈。立决断宗。屏虽无畏。未堪秉法。要须在众心。安方能匡护。故曰在众不怖。处众断理。色心如常。故曰无变异随有决断。皆称正理。故曰不失等。次两偈正明决断。此中初一句问。余三句答。内有捷疾之辨。故曰卒答等。复有广见之能。故云随时等。情无变惧。故曰应答等。次卑下可知。次调物者。辨事起因本。细解怨言。以是怨家。不得其胜。行此法时。实为摸轨。一切众人。莫不瞻仰。故云调伏多人。次持法者。德行既然。堪为师训。秉众断理。先道答时。故曰常为等。

  次答所料理事。文亦有六。初有二句。知犯不犯。二有四句。知悔不悔。三有二句。劝知悔人。四有三句。能受僧命。五有三句。能离其慢。六有二句。结成护法。初文若犯如是事。谓止作二犯。是前五种犯罪人。不犯得罪。除谓专精人。以不犯非罪得除灭。次文此垢牒前犯人。犯有止作称二。此二皆了。故曰俱知。知垢忏除。即是悔犯之人。次二句示众驱相。或可知垢悔者。是五种人中。前三不悔等是。后二次劝知如文。次受僧命是有信人。为有信故。能用众言。次下二文可解。上来护众法竟。

  ●次明瞻波所秉之法。若其就法为名。应云羯磨犍度。今约说处标目。故曰瞻波。广明羯磨。如非之相。集在一处。称云犍度。就此之中。大文分三。第一无事被治情疑成不。第二尔时此旧比丘下举以白佛发觉呵责。第三告诸比丘下广明羯磨。如非之相。前文复三。第一止不供养。第二彼客比丘下无事被治。第三彼比丘下情疑成不。

  次白佛文二。第一旧住比丘启请发觉。第二时彼客比丘下对问自言以辨呵责。前文有五。第一进诣致处。第二尔时世尊下问其安不。第三汝比丘从何所来下问其来方答陈上事。第四佛告彼比丘下佛判不成。第五汝比丘可还去下佛与为伴。次文亦五。一明进诣。二问安不。三问来方。四问言彼颇有下问得自言。五尔时下辨其呵责。

  次下广明如非。将欲释文。四门分别。第一科判经文。第二定其宗意。第三寄缘有无。第四随文解释。

  初门此中随缘事别总为十一。第一对缘略举罪结示应不。第二有四满数下约就满呵以明应不。第三时六群比丘下约体未成僧及所为是僧非。第四尔时六群比丘下。不得重秉增加叠法。第五尔时佛告下明四种僧用之分齐。第六尔时六群比丘下对起七非以明应不。第七尔时优波离下问其药不当病傍秉应不。第八尔时有异住处下秉法对众临事难成。第九尔时有住处众僧下为彰非体识难众诤不同。第十尔时波离下问得法人应解不解。第十一波离下复问此人应驱不驱。

  第二门宗意者。初文对缘。略举四非。次则东为两个二法二非不应作二如应作。第二文中。满数故如。不满者非。不应呵者不成。呵非应呵者。成呵不止非。第三文中。六群比丘。一二三人。然非僧故。举他一二三四。或虽是僧而复举。即所为是僧非。此但举非。异不明如。如者僧活一二三应秉故如。第四文中。寄其治人灭罪弥诤。不得重秉。增加垒法。此亦举非。不辨其如。如者称病直作不重故如。第五约其用僧。以明分齐。随其分齐。满如少非。余次文中。是非相显体。第八文中。亦但举非。论其如者。尽集和合。不落非故。名之为如。即诸文中。如非具有相对辨者。便成二十二法。今以略故。但有十九。然诸文中。据其宗意。并须相对以显故唯十一。

  第三门。此诸文中第二第五。无别缘起。佛直为辨。第七第十一寄波离问答。以显如非。余之六文。咸有缘起。并以比丘对事兴故。以缘启佛。佛为具辨。斯亦表其众法难成之状。

  第四释文先解初文。文中有三。第一总举其数。故言告诸等。第二列其四名。此中初句直言非法羯磨。正是缘起事非。或可既不别列。更含余非。下之三句。以人秉法故。使人法相参。以明文言非法。别众者人法俱非。非法和合者。法非人如。法别众者。法如人非。上来四句。若其人法离明。使有其七。第三是中下。结示应不。于中折取五非。以为人法二非。文言非法者。是上三句中非法。言别众者。是二四句中。别众。此等皆无轨要。故言不应作。言法羯磨和合羯磨应作者。法谓第四句中法。和合是第三句中和。此有轨要。故言应作。此中非体。即是四非。下但结示应不。不是非如体状。所以知者。文言是中二羯磨。不应作非法羯磨。别众羯磨。岂可非法。离人所秉。若其和人所秉。即是第三别人所秉。当其第二。宁得直言非法羯磨不应作等。别成二非之体。二非既无别体。二如亦尔。释文虽尔。须以四门分别。第一能秉僧。第二所秉法。第三秉法处。第四所为事。初约僧者。缘据治人故。是四人僧摄理实四僧。道有以四种僧。通秉白等三法。此白等三法。咸具四非。望僧秉法。虽有宽狭。论其四非。四僧通有。次约法者。缘据治人。是白四法。理实四非。遍通白等三法。且如单白当体。文句增减。及有事非。即是初摄。如一白处作。二白别人秉故。即第二非。若一白处作。二白和人秉故。是第三非。若其如白法作白。别人秉故。是第四非。白二白四。四非者。若其法体增减。及事非者是第一非。第二非者。若为此事作白为彼事作羯磨。名为非法。别众秉故。是非法别。第三非者。非法同前。和人秉故。是非法利。第四非者。如白法作白如羯磨法作羯磨。名之为法。别众秉故。是法别众。以此故知。白等三法。具有四非。次约处者。通明其处位二事四于此四处。并有四非。乃可以法望处。自有通局。论其四非。实遍诸处。次约事者。所为通明。有其三种。一者情道事。如受戒受日呵责覆等。二为非情事。如结界净地等。三情非情合。如处分离衣等。此之三种。是所为事。对事兴非。咸悉具四。

  次解第二文。文中分三。第一举数。文言。四满数有。谓以四句。释满数义。若文具足。应云有四满不满数。今隐不满直明其满。故言有四满数。古旧解云。非四皆满。从初受名。故曰四满。此释不体初句正本。但列三人。文略不举。遮不至法体。或有者人准义加正。本既列三人。如何乃云。从初作名。第二列其四名。第三牒名解释。初句四羯磨人。情过轻微。治不重故。得满数体。以身有行法。不须呵限。次句身无具戒。不得满数。以事重故。是以听呵。此呵准文临义。即是恐法不成故呵。若依十诵。即是心不用受。故五十七云。或有沙弥受具戒时。心悔不用受。作是言。我不用受具戒。是言成遮沙弥尼。受六法时。或又受具戒时亦尔。比丘忏僧残。作别住等时。及差知事人时。作是言。我不用成遮。次句俱不得。广列二十八人。次句俱得以善比丘等六。翻二十八人。一善比丘反上二十二。此约通说。若别说者。善及十八比丘及尼等四。亦可善及三举二灭比丘。及余十七。次同一界住。翻前二人。同一住者。谓舒手内翻前别住同一界者。翻前戒场。次有三人。直相及对六。乃至语傍人。翻前所为。作羯磨人。所为人者。不成可非。此既成呵。明相及对。五分第二十四云。若同界比丘呵。乃至使比丘坐闻。成呵准此。呵时虽不对羯磨人语。直共比丘坐。评论是非。亦成呵限。

  次义应以六门分别。第一满呵相对。第二定人多少。第三约僧。第四约法。第五约处。第六约事。

  初门。若其一往。以满不满相对者。若满数者。即是即其如。以应呵故。有呵不止非。若不满数者。即是其非。以不应呵。故不成呵。不止非体。此四句之中。初与第四。并是满数。若望其呵。有应不应。二三两句。俱不满数。体望其呵。亦有应不应。又以呵应不应。对满不满者。谓应呵之中。有满不满。即二四两句。是不应呵中。复有满不满。即初三两句是。问此言应呵者。未知是何等呵。答道明呵者。有其二种。一情乖故呵。呵成别众呵。二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呵。今此呵者。但据情同呵不止非说。不约情乖别众呵。明所以知者。如第二句不满得呵。但成呵不止非。不成别众。此句既尔。余句类体。亦可双望二呵。辨应不应者。初句被治人故。不成呵不止非。得满数故。呵成别众。文对初呵。故曰不应。第二句不满数故。呵不成别。以听呵故。呵成不止。第三句以不满数。呵不成别。不合呵故。不成呵非。第四句俱成二呵。以满数故。呵成别众。以应呵故。成呵不止。

  次定人多少者。初句文列三人。或有四人者。具足合有九人。谓加别住等四。及罪处所。第二句中。但有其一。以义而言。通男女二报。第三句中。文列二十八。此须除去呵责等四。别住等四。及罪处所。若对作此九事。合有三十七人。不得满数。复不合呵。故下文言。别住等四。不得更互秉法足数。别住等既尔。呵责等五类。体以此九人。并夺三十五事。若除此九。复除为众秉作。要无别所为者。通望余法。始有二十八人。以为俱句。第四句。谓除呵责等九。通望余法。以善比丘等六。翻前二十八。即是满而合呵。若对呵责等九。总翻三十七人者。则有七人。应加第七。非被治罚。以此一句反其九人。

  次约僧者。初句如文列。及义加者但通五十两僧。二十人僧不得。有四人僧中。除八个白四法已。余法通有。第二句。唯在十人僧。全五人僧半。余二位僧。及五人中半。全不得有。第三句。若望二十八人。以为俱句。即道四僧不满不合呵。若以义加九人。为三十七者。唯在二十人僧。及四人僧少分。余五十两僧。全不得有。第四句。若望六人。翻二十八。即通四僧。若其以七翻三十七者。唯在二十人僧。及四人僧少分。余五十两僧。亦不得有。次约法者。初句须除九个白四。若望作此九法。即是第三句摄。除此九法。已通余白等三法。第二句唯是戒师。一单白及一白四。此通二众受戒。合有四法。诸余法中。全不得有。第三句若望二十八人。以为俱句。即通一切白等三法。若以义加九人。为三十七者。唯对呵责等九法。余法中无。第四句若其以六。翻二十八。即通一切白等三法。若以七翻三十七者。唯对呵责等九。余法中无。次约处者。初句遍该诸处。谓位二等二句。局作法界。于作法中。遍诸大界小界。通二余二小界。及自体中无。第三句。若以二十八人。为俱句。遍诸自体作法。若以义加九人。为三十七者。即于大界。及戒场中。除去少分。第四句翻第三义。及可知。次约事者。约句于情道事中。除呵责等九法。若作此九。即第三俱句摄。除此九外。遍通余事。第二句唯局情道。余二全无。三四两句。义可准知。次第三体未成僧。文中分四。一六群起非。文有十三句。谓一二三中各有四句。僧中但一故有十三。第二白佛亦应具言。为离繁文。故略标举。第三佛言下彰其不得。具十三句。第四若一人下判成非法。亦十三句。于十三句中。前十二句。以体非僧。第十三句虽体是僧体。以所为是僧故成非法。文应举如。无者略也。次释其义。还为四门。先约僧者。此中文意。正约四人僧。辨以三人下非僧不应秉作。若满四人。虽体是僧。以所为是僧。复成非法。若以义准通五人等。余三僧者。并成非法。以应五人秉法。四人非僧。不成十人二十类准并尔。今文直以四人成僧。应秉诸法。故偏说也。

  次约法者。文寄治治人故。专白四望。并道白等三法。不得专望白四。说以为非。但知体未成僧秉者。皆成非法。

  次约处者。文据治人。似专作法。于作法中。是大非小义准亦通自体小界。以三人下。对处皆非。

  次约事者。文据治人。即是情事。若以义准。余二并通。

  次第四重加叠法。文中有三。第一六群造非。谓呵责等七。别住等四。及七毗尼。合十八法。约治人灭罪殄诤论之。次举白佛。次彰不应。略无第四判不成文。又无如者。亦是略也。次义还以四门分别。

  初约僧者。据文治人等。十八法是四人僧。及二十人僧摄。义准亦道。五十二僧。以重秉者。皆成非故。然四人僧中。所秉事多。重非亦多。余五人等。三僧所秉事少。重非亦少。

  次约法者。文中约缘。且彰十八。理实义通自等三法体。白等三法。约位总举。若其搜求上下诸文。对事设法。合有一百五十七。谓白四十。白二七十一。白四四十六。若约僧尼二部。通局总明。便成二百七十八法。单白四十。形法二同白。差教授师。唤人众。戒师问难。二部受问难(合六)。说戒白非时和合。非时说戒。增说戒二白。僧忏及发露二白(合七)。白恣白。略恣白一。却恣三白(合五)。受忏。行钵。异语触恼受功德衣及舍(合六)现前灭诤兰众白。遣出三人三白草覆白(合五)。五百结集中六白。差众一。正集一对波离阿难问答。各有二白。七百中。有五白欲结集一。差众一。正集一。问答各一。旧出单白有四十三。今以略恣三白。体同合一。及七百中。对众刊法。三白体同。屏处论法三白。是以不离。既除此五。更加增说戒。二白为四十。此四十中尼受问难。白局为尼。秉结集中十一白。局比丘秉。余二十八通二部。即五十六法。及十二局者。合六十八单白。白二七十一。二房两法。还衣有二转付反直离衣。六年持钵(七)。学家癫狂覆钵。不礼舍教舍及解(十)。结大小界八。及说戒堂摄。衣界三净地。库藏并解。合二十六。分僧德施二转付。及直摄分。亡人物亦然。赏劳法二(六)四月共住受日杖络囊请畜众持故。房与居士修一营付德衣六切差人为一亦得。或可随类别者。离明亦得。差身子说过差自恣人。差教诫尼人。尼差请教授人。差往僧中恣人。差人作德衣。差人守德衣。差人守库藏。差分房卧具。差人忏白衣。差人告覆钵家。差行等人。差人取欲。差受戒使。差撩理房人。差分衣雨衣粥等。如沓婆类为一(合十六)此中解覆钵舍。教舍及解。解戒场二摄衣。说戒堂净地库藏。余三大界。取得作德衣。赏知事人。衣分僧施。亡人二直。摄此十七法。准文合有。略无法体。旧出白二。有六十一。合加还衣。转付无村。衣界及解。分僧得施。及立人物。各直摄法。差分房人。差忏白衣人。差守库藏人。及舍库藏。赏知事人衣。为七十一。此中不礼及解差。请教授人。差往僧中。恣人差受戒使合五。是尼法差教授。尼人舍教。及解合三。是比丘法。除此八法。余六十三。通二部秉。即一百二十法。及局有八。合一百三十四白二。白四四十六。僧尼及沙弥违谏。合有十二七法。解作为十四。僧尼受戒。及六法三。别住等五。忆念等三。及解罪处四。犯重及逆人等合为一。摈学悔重犯。摈法摈沙弥及解五。尼有半月本日。出罪三法。此半月等三。及解摈沙弥。并边等摈法。准文合有。略无法体。旧出白四有四十一。今除本法白四既本法中三白不离白四。何目别出。更加尼半月等三。以能秉异故。及解摈沙弥。又摈及本日。各加其一。为四十六。此中不同谏有六。及六法为七。局是尼法。为尼受戒。半月本四。出罪四法局为尼。秉别住等五。是比丘法。除此十六。余三十法。通二部秉。即六十法。及十六局者。合七十六白四。今此重非随以一法为头。乘作余法。并悉成非。亦可以法对僧。明应秉者五人。应秉有八。谓自恣中和众改众二白受戒中。有四单白二白。四十人应秉。但有受戒六体。此六法与边受体同。约僧用中。有。别据法体边。即同二十人僧。有二白四。余一百三十七法。是四人所秉。随以一法为头。重秉余法。便成一百四十六非。此一既尔。余类亦然。总成一百四十七个。一百四十六非。余五人等三僧所秉。各各当分明重可知。问未知重秉余法。根本成不。一解根本。呵责法成。以药病相当故。重作摈等。十七不成。以其药病。不相当故。故文言。不应作呵责羯磨已。复作摈羯磨。乃至如草覆地。此中计法。有三百二十四。唯根本。十八法。成余三百六非。又解前法虽竟。事犹未终。如说恣德衣。受忏白等。若便重作。即成其非。若其法竟。事亦得终。如舍德衣。解界等类。纵使重作。前法得成。又解望心以说若其本心。憎恶前人。拟重治者。此则不成。如恶心解净。不成之类。若其本心。直作呵责。作此法竟。恐畏不成。如是重增摈等十七。此则前法成就。重秉者非。依文十八。解释既然。广对一百五十七。重义亦尔。

  次约处事。准类应知。

  次第五明四种僧。先解其义。三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第二定其体状。第三诸门分别。

  言列数释名者。法虽辨事成本由僧。僧随事用。略列四种。谓四人五人十二十。释相翻名。如上辨。

  次明体者。正论僧体。是善五蕰。僧以秉法成和。和合体者。依一切有宗。不相应行中。别有和合性。此和合性。即是僧体。以僧破时。舍此性故。或此和合性。即众同分收。僧破不和合。是非得所摄。

  次诸门有四。一立四所以。二收僧尽不。三人法相对。四用位通局。

  初门。所以须四者。古旧解云。要须四人已上。作法方成。有除罪灭诤。始名为僧。且如说戒。一人秉说。一人上座。一人唱白。三人秉众。下至一人听戒。四人和合。始可名僧。若三人已下。即?此义。今解。但以四人和难。若能和者。始名为僧。如有一人。随心作事。二人同处。即有违拒。虽有违拒。调和不难。若也三人。遂成二部。一同二见。亦非是难。若其四人。彼此各二。共相党授。情和即难。于此能和。方成僧用。又若一人起事。二人平量。一须断决。始成僧用。又解。法尔须四。不须论其所以。如林军等。岂辨所以。次五人者。旧云。义道受随。随自恣举罪治罚。若但四人。不成差治。故要五人。方成僧用。若尔受日处分。离衣六年等。亦须五人。应五人收。答受是别为。不得五皆受日。故所以非。若尔功德衣为众。应是五人僧耶。答有得利不得利。故亦非类。今自恣者。一则为僧异。受日等二五皆自恣。不同德衣故。是五人僧。问为差治故。须五人者。正差正治。是五以不。答差治四人僧。问何时五人僧用耶。答正自恣是。所以尔者。本为举罪。若但四人不成差。不成治举。义则?故。始终须五。方成恣举。正取白竟。受自恣时。是五人用。以其但明三非及遮时以说。故知专取自恣时。为五人僧用。今解。理实为恣。制须五人。正取作白说时。为五人用。所以尔者。以作恣时假白摄众。复一一对五德宣情。如旧解云。若但四人不成差治者。义则不尔。以正差治四人僧摄。边地。五人对中开半。又解。五人僧亦是法尔。以说戒自恣。制常行故。言十人者。佛知彼等因善义微。自非十众强缘。无由发戒。为斯益故。下局十人。即以十人办事。故曰十人僧。二十人者。为犯僧残。可悔中重。将欲除殄。救拔事难。自非强缘。无由灭业。故制二十人除罪。名二十人僧。又此四僧。位分为二。前二法尔。后两逐情。法尔二者。四为成说。防其未非。五为成恣。除已起罪。逐情二者。十人为受。发生众善。二十为忏。殄灭往?。位事通论。离成四别。

  第二门。问此既位事通论。立僧四种。未知此四。收僧尽不。答立僧既约位事通论。明知此四摄亦周尽。尔者未知忏重偷兰。何僧所摄。答虽余部言夷边重兰一切僧中忏。今依此律。但四人僧收。故文言。大众者四人若过。又此文中。四人约用。但除三事。不甄悔兰。明知悔兰是四人摄。尔者。所以五分第二十四。有无量比丘僧。解彼真列名。不别显用。故知四种摄僧斯尽。此虽不言无量。义亦通有。故文言。二十人僧者。一切羯磨应作。况复过二十。此即当彼无量之义。问如四人僧为唯局四。为过亦得。余三亦尔。答通论四位。少非僧用。故文言。四人二十一人。非法非毗尼。余三亦尔。多则成就。故文言。二十人僧。一切羯磨应作。况复过二十。问其事云何。如虽五十人。乃至百千。但除恣等。秉余法者。皆四人收。故文言。四人僧者。除自恣。受戒出罪。余一切如法羯磨应作。五人等准类应知。问何故不言二十人僧者。除受恣等。答在上通下。得为多用。下不辨上。相望说除。即是四人用宽。体成僧故。余三约事。转次渐狭。

  第三门。问所以能秉之僧。有其四别。所秉之法。唯有其三。今解。能所相对。虽可如是。论其立意。义则不体。通论能秉。位总有三。谓一人众多僧。一人秉心念。众多秉对首。众僧秉羯磨。羯磨三位。并是僧秉。体僧四种。本为法尔逐情中立。不望所秉。所秉三法。自对事立。事有三品。上中下异。对此三事。立三羯磨。如说戒自恣二同行钵等。或是制所常行。或是事不繁重。和既不难。单白即能办事。以能办故。立名单白羯磨。如受日离衣。六年四月。事稍为重。情和次难。先须白表申一羯磨。量其可不。方得成济。立名白二羯磨。如受戒忏残治人设谏。事当上品。情和最难。故须一白。表宣三羯磨量可。方能成办。立名白四羯磨。尔者。如忆念等。事有三品。何故俱用白四羯磨。答约事细分。应可为九。此忆念等。俱当上品。以是齐用白四羯磨。

  第四门。且论能秉。大位有三。次即为六。以约僧中。位分有四。或可为八。以分众多。作其三位。广为十一。谓四有两众多。五有三众多。一人随前二。僧位有四。故成十一。体一与众多。局在四五两僧下。所以尔者。为通常行制令作故。十人二十逐情中立。必专僧秉。无下二用。次论法者。以初能秉。大位有三。法亦有三。谓心念对首翔磨。于中相望。位有通局。且论局者。如忏吉罗就戒座中发露。此局一人秉法。第二局对众多人秉。如受衣钵属授净施忏提可呵小众兰等。第三句是僧秉。如结界处分离衣六年忆念不疑罪处所等。次论通者。该三位秉。如说戒自恣。二种分衣。有则对多。无便对少。一人作心念舍堕者。以三为境。无一人秉心念舍。又有安居法尔须一。众多虽可四五所为。通僧及别。今局明僧非众多等。问如说恣等。通三位作。有何异相。专明其僧。答异相众多。且标其五。一秉人多少。二用法不同。三处有通局。四欲无欲异。五别众多少。谓应来等三二一别。有斯异故。专局明僧。若论尼所秉者。准比丘说。

  次释其文。文中有四。一告四数。二列四名。三是中下。示用分齐。四若应下。明不足义。于中文二。初约四明。次易五等。初文复二。一直明少作法不成。第二乃以尼等。二十三人。足满四数。尼虽具戒。异类不足。下三未具。不合同法。十三难人。非是具戒。被举三人。治法重故。灭摈应灭。体不清净。所为之人。为他裁断。以此等人足满四数。同前少限法事不成。此中文略。不明足义。若以足翻。应有其二。一善比丘反二十二。二乃至语傍人。翻前所为。亦可此中直简不足。不欲明足。故?此文。问前四满中。有二十八。别住等五。所以此无。旧解云。此取在座不足者。既别住等五。来即足数故。所以不说。若尔身若在座。即成呵满。何故彼有。答欲明遥呵。不成呵故。若尔为显不成遥足。解言此举四种僧等。故对少一人中摄。上不举四僧等。对何辨少。所以尔者。此处专解不足数义。何故不足。少故不足。何处去少。谓别住神足故少。但言少一。隐余名字。故唯列二十三人。前文通解呵满。若言少人者。对满可尔。呵义不顺。正是少人。岂可由少。呵不成呵。如四人三人二人。亦应呵别。故彼不得举少一人。摄别住等。以无可摄。广列二十八。今解不体。计应合有。无者是略。又解。彼以满呵相对。故须具足而列。如第三句不满不合呵。第四句满而合呵。以此相反。具足而列。此明不足。无足以反。既无足反。岂类满呵。故知满呵与不足数。义既不同。无劳比决。

  次第六七非应不。先解其义。五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第二辨其非相。第三名体具不。第四明其总别。第五收非尽不。

  初门者。非出妄情。事乃无量。今随缘起。略辨七非。一非法非毗尼。二非法别。三非法和合。四法别众。五法相似别众。六法相似和合。七呵不止作无轨要。名为非法。不能灭恶生善。是非毗尼。余名解释。随文可知。皆名羯磨者。以实不能济办前事。是故皆名非法等羯磨。次辨相者。谓约事法等辨。此七非中。以为三位。初一事法俱非。次五人法相参。后一呵不止非。第二人法五中。非似二别。人法俱非。非似二和。法非人如。法别众一。法如人非。体以义求。位应有五。谓非法非毗尼一。非法二。似法三。法四。呵不止五。若以此五。对人和别。应各为二。便成十非。所以文中但有其七。解法和是如。故须除去。呵不止者。若未呵时。不名为非。因呵不止。始名为非。是则但名呵不止非。不可对人和别。以分二呵。初非且约事法以明。若对人分。与余无异。由此义故。非但有七。问如三非中。非法别等三。与此非法别等三。有何异相。答如三非中非法者。或一白处作二白。或此事上。作彼事白。此中非法者。如为此事作白。乃为彼事作羯磨。别众及余可解。问略四初非与此初非。并言非法。有何异相。答四初唯事。无有法非。此初通有事法二非。是则此初非体。宽于四初。又解。此中初非除去下六。除六非外。始是初收。四中初非。但除下三。除三之外。则初非摄。准此四初非体。宽于此初。又此七非。准文但从白二白四两法中来。问所以不明单白非者。答以单白中。无七非故。又以说恣法中。已明竟故。体以义道。久说单白。虽说单白。无有二以。次名体具不者。此之七非。具有名体。不同昔云呵不止非。有名无体。以呵前六。更无别体。又旧解云。此呵不止有名有体。谓前六非未呵。是六呵即呵不止收。如似非法别非法和。用人和别。以分二非等。类而可知。及六非外。呵而不止。此释虽有少异。亦未尽理。以不应言未呵。是前六呵。即不止收。若其未呵。是前六非。如何因呵。转为不止。故今正解。但便是前六非。即前六摄。不以呵故。名呵不止。论呵不止者。羯磨实如。谓非故呵。因呵不止。名呵不止羯磨。故此体状离其六外别有。由此七非具有名体。次总别者。此之七非体各不同。不得有总相摄之义。虽非总别。而有通局。初非是通。以下六非。并无轨要。及以生善灭恶之义。准此即是初通下局。次收非尽不者。此之七非。收非不尽。所以知者。若以四种现前来验。但有僧法事如非。而无处如非相。即如处中有隔河道远。二界错涉。曾经弃舍。戒场在外。或有秉法对处差互。如于戒场恣说。处分分衣。并悉不成。如及前说。又僧法事中。随缘更有如非之相。不能具述。以此推之。明知七非。且从起说。收非不尽。又此据文。唯是白二白四。不论单白中非。不尽何惑。

  次下释文。文中有四。一六群起非。二比丘白佛。三佛判不应。四云何下。牒章解释。既释七非。文即为七。先解初文。于中有二。初则举非令弃。二云何下。显是劝修。此二各三。谓举释结。次下诸句各三类体。就前释中文分为二。初约法体以明非。二是中下。无事治人以明非。前法体中有二。初约白二。次约白四。就白二中有三。初有十九句。先白后羯磨。此中有五位。初纯白无羯磨作四句。次一白为头。增二三众多羯磨为三。若增一羯磨。即是如故不来。次二白三白众多白为头。各有四句。故成十九。次十九句。先羯磨后白。此中位亦有五。初四句纯羯磨无白。次有三句。一羯磨为头。增二三众多白。若增一白。即落似法。以除此一。故但三句。次二羯磨三羯磨众多羯磨为头。各有四句。复成十九。次有一句。约体增减三位。合成三十九。句。下白四中。亦三十九。类此应知。次事非有三七句。初七实无有罪。他问见不。答云不见等。寻声行罚。有三单三双一合。故成其七。次七亦实无罪。答言见等为异。次七实有其罪。答言见等。此虽实犯为答言见。即无耶过。治成非法。三举既尔。类余亦然。文不载者。是其略也。次明其如。初就法体明。如白二白。各有一句。翻前两位。三十九句。次就事明如。但有七句。各以一句如。翻三句非。谓有罪翻前二。不见等翻后两。问所以非多如少者。答捡寻上下诸文。非如多少。趣举一义。亦无揩据。如此文及灭诤中自言等。即非多如少。或有如多非少。如默体及与欲。或有非如等。如作呵责等。如非各有九三。及遮说捉筹等。

  第二非法别众。非法可知。别众者。此之三句。皆成别众。于三句中。第一局申手外。和通内外。以后来入。告净成和。第二与欲和别。并申手外。在内即是。初人成和中。摄第三呵者。和之与别。俱申手内。又十诵三十有四句。三别一和。第一是羯磨中。所须比丘不和合一处。二可与欲者不与欲。三现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别众。第二句。?初一句。是名别众。第三句云所须比丘和合一处。二可与欲者与欲。现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别众。第四句。并?上三。是名和合。问此呵与第七何别。答各别不同。此情乖故呵。呵成别众。下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次下四非。释相可解。

  第七文四。一举章徴问。二列成不成。三何者下解释。四是为下总结。但解释成不。文中分二。二中各三。谓举释结。文中列二十八人。不成呵非。明知更有余非法人。亦本不合呵。纵有呵者。亦不成非。又前满呵中。第三俱句。不得满数。复不合呵。即与此文相同无别。次第七文。傍秉余法。于中文二。初明药不当病三百六非。二佛语下对非辨如。有一十八。非中有二。先约呵责为法。次如是展转下举余类易。前文须二。先明作不相当。谓应与作呵责羯磨。于上乃作摈等十七。次不应与作下复有十七。佛判不应。次类易以余十七为头同前。故曰如是展转乃至草覆羯磨。此傍非合三百六。次辨其如。但一十八。次义准上。亦作四门。初约僧者。准文十八头傍非是四人僧。若约及二十僧人所为之事。体以义准。亦通五十二僧。若约应秉论之。即是四人僧家。所为事多。傍非亦多。余五人等三僧。所为事少。傍非亦少。或可既是傍非。并悉具起。不须约僧分齐别说。言约法者。文中且寄十八法论之。谓有十八个十七傍非。合有三百六。准义亦须通余一百五十七为头辨之。始可尽理。即是具有一百五十七个一百五十六。傍非计数。合有二万四千四百九十二非。若其对非辨如。依文但有十八。义通总说。合一百五十七如。次约处事。准义应知。

  次第八临事难成。文中有三。初五处僧秉法不成。二诸比丘白佛。三佛言下。判不成就。昔来所说。还寄十八法论。先约呵责作五非请佛。佛判不成。故言诸如是不如法。羯磨不成就。呵责既尔。余十七类体。故言如是一切羯磨亦不成就。义还为四。初约僧者。准十八法。即是四人僧少分。二十人僧全。五十二僧准义通有。但是四人僧中。所为事多。临事难成。落非亦多。余三僧中。所为事少。临事难成难。落非亦少。次约法者。若约文中。五非寄十八法论之。合成八十四非。谓现前自言草覆三法。各带三非。即有其九。余十五法。各带五非。合七十五。此及前九。总八十四。若约七非说者。十五个七。即一百五。余现前等各五。合十五非。如是总成一百二十非。若欲广约一百五十七法。辨非多少者。是中单白四十。计有二百非。白四一百一十七。计有八百一十九非。如是总成一千一十九非。或约二百七十八法明者。准类应知。又约文中五非说者。亦准类知。处事准知。不能繁具。

  次第九文众共诤非。文中有四。一明众僧。作非法别众羯磨。此虽不显羯磨名字。下佛定中。言是呵责。二尔时下七人共诤。三诸比丘下。比丘白佛。四佛言下。佛定如非。此中唯言非法别众者是法语。乃至法相似和合亦尔。以此等人。咸称非说。故是法语。准五分二十四。应言二人语如法。谓言非法者。及言不成者。次义还四。先约僧者。亦是四人僧中。所为事多。诤非亦多。余三僧中。所为事少。诤非亦少。言约法者。若此还寄十八论者。诤非多少。义准应知。又若准义。须通一切羯磨。据文五非。四十单白。各兴五诤。除其二似。若一百一十七白二白四。并起七诤。计诤多少。准数应知。处之与事。亦可准知。

  次第十文应解不者。文中有二问答。先总次别。初文若作永摈法者。解不成解。除永摈法解。余则成解。故文言。或成不成。次文若为十三种人作羯磨后。解不成解。除此十三种人已。为余人作后解成解。问未知何者是十三人。昔解。僧四重尼八重为十二。加下众灭摈为十三。尔者。既以僧尼四八。离为十二。何不亦离下众。为其十六。又若唯此为十三者。如十三难人何位中摄。为比今解。十三人者。即是十三难摄。如向所列十三人者并边罪收。以文如此等人。咸应灭摈。余非灭摈。解者俱成。次义还四。无约僧者。如十三人。不须解者。并是四人僧中。所为之事。余须解者。是四人僧中。所为之事。亦通五十二僧。二十人僧。不得说有。次约法者。准文不须解者。是永?白四。即是白四中少分。除此已外。并似须解。体更寻思文据一相。以余诸法五亦有不解。且如白四羯磨。合有十二法须解。谓呵责等七。及罪处所。本为调人。调已听解。又摈沙弥。亦合有解。僧尼受戒。及六法听舍。此之舍法。即是其解。诸余白四。即无有解。白二之中。有十八法。谓结界等十三。及学家癫狂覆钵不礼舍教舍有解。余悉无解。单白之中。唯有功德衣舍。又望舍戒。岂局白四。是中通尼说者。更有四个单白。及形法二同两白。并有舍法。诸余单白。并无有解。昔解。无心乞领。并是须解。有心乞领。便不须解。今寻此释。不尽旨归。究其实义。各通解不。且如呵责等。及罪处所。为无心领。须解可体。如永摈法谁欲领之。阐陀二白。诸谏亦尔。有心领中。行钵受三离衣六年受日杖囊别住等法。不须解者。此义可尔。如何德衣受戒。并有舍法。次约处事。准应知之。

  次第十一应驱不者。若永摈者。驱出成驱。非永?者。驱不成驱。故文答言。或成不成。体还举前十三种人。是合驱故。驱即成驱。除此十三。诸余人等。不合驱故。驱不成驱。释义四门。准而可解。上来瞻波法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八末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九(从呵责揵度至灭诤了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明呵责犍度。

  众内七人。性无惭愧。唯知恼僧不护众法。既已过犯相。仍行不自立。须僧折伏。令使调顺。然此犍度。总治七人。纵置余名。皆来一难。但以呵责数犯。人之喜为。从初立名。故曰呵责。七法非一。集在一处。名为犍度。将叹释文。先开十例。第一明应治不。第二摄治尽不。第三立七之意。来四轻重次第。第五已离合不同。第六足数不足。第七随顺有无。第八解忏先后。第九谏不谏异。第十随文别解。

  初门者凡行七法。必须过犯。现前无过加治。并成非法。若轻众僧。耶心例说。斗乱彼此。令众不和。与作可责治之。若因倒说破坏俗信。令于僧田数不平等。须作?治。若因倒说多犯众戒。又与白衣杂住。行不立乙自。与作依止治之。若因倒说恼谤白衣俗信已而便舍去。作遮不至治。若因倒说有罪不见者。与不见举。若因倒说不忏法?者。与不忏夅。若因倒说言欲不障者。与不舍夅治。故增二文言。有二法。比丘应与作呵责羯磨。非法说法。法说非法。乃至说不说。如是?依止遮不至夅。羯磨亦如是。二处二事二见亦如是。又增三文云。有三法。僧应与作呵责羯磨。破戒破见破威仪。如是乃至夅羯磨亦如是。虽可实犯。要须有根。故增四文云。有四法作羯磨。非法非毗尼。不成不得处所。谓无根破戒破见破威仪破正命。有根破戒等。翻上应知。又须应其九三。如文具明。五分二十四云。若有三法。应与作呵责羯磨。既自斗诤。后斗乱他。前后非一。后有三法。亲近恶知识。与恶人为伴。自乐为恶。后有三法。破增上戒。破增上见。亲近随顺白衣。

  次摄治尽不。虽可恶人随缘有七。佛为伏彼。制七治法。然以七义来证。摄治亦尽。一为治人违情行罚。不欲除罪责忏残等。二用众法治令调伏。责不作法恶马治等。三为治取不同灭摈。四不弥诤责罪处所。五唯当众行罚。责不礼等互治。六满治具除损沙弥。七唯治道除去覆钵。

  次立七意者。古旧解云。七中位二。前四坏行不坏于信。后之三夅。信行俱坏。四坏行中。行虽无量。略明二种。一内护行。谓出家人。顺教修行。众法成立。摄法在己。千载不坠。名为内护佛法行。二外护行。谓在家俗人。数信三宝。援护佛法。使不坠没。名为外护佛法行。内护有二。谓众法内护。自行内护。若坏众法内护者。作呵责治。若坏自行内护者。作依止治。外护亦二。谓有违顺。若顺情生过。不问多家一家。并须摈治。即是护令生于正信。若违情恼物。不问多一。皆不至治。以骂生恼。便是护令无恼。是以随事。若分立四治法。就后三俱坏中。行虽无量。不出二种。一者信善恶二因。感苦乐两报。是入道之初门。二依信起行。行要而言。亦唯有两。一是止持行。谓信罪忏灭者是。二作时行。谓见欲是障。修离染清净行是。此是三修。反此三修。即成三耶。对此三耶。故立三夅。又更一义。言此三法并是不信邪见之人。不孤起。托境而生。境略药病。不忏一种。对药起耶。自障二见。皆从病起。谓不善业。有于二能。一能感苦不信。此者即初举治。二能障道言不障者。第三举治。决此合论故有三夅。今解。但此七人随缘故有。佛为伏决立七治法。必若人有增减。治法亦尔。是以但七强释所由。前释不然。辨非可解。

  次轻重者。治法虽七。轻重分二。前四坏行。不坏其信。治法不重。得住僧用。制之为轻。后三夅人。信行俱坏。治法重故。不住僧用。名之为重。问此既轻重。分之为二。何以行法俱同七五。答莫不皆是治人之法。俱夺胜次。故畜七五。如罪处学悔覆藏等类。亦有轻重。并夺同此。

  次离合者。七中分二。前四唯离合为非法。后之三夅。离合俱得。所以尔者。前四名别。唯离方成。理无并牒四过。合加治法。后三名同。合离无在。故得。并牒三过。合加治法。是以瞻决中。有三单三双一合。得名如法。

  次足数不者。前四坏行。不坏其信。治法轻故得足僧数。故瞻使文言。呵责等四人得满数不得呵。后三举人。信行俱坏。治法重故。不足僧数。故瞻决文言。被举人不得满数不得呵。

  次随顺者。前四无后三有。所以尔者。后三耶人。信行俱坏。不足僧数。随即结罪。前四非耶。不坏其信。并得足数。无随顺罪。二就有中。须除师徒尼伴。所以尔者。师徒为有共行八法。互相劝近。故无随罪。尼伴僧差。非己心故。故五分第二十九云。忧蹉比丘尼。数数犯罪。僧与作不见罪羯磨。便啼泣言。我愚痴僧。与我作不见罪羯磨。我或于中。更犯粗罪。愿僧为我。解此羯磨。诸比丘尼白佛。佛言不应为解羯磨。应白二羯磨。若一比丘尼。伴之共语。共同行止。三就余人中。后轻重不同。前二犯吉。来三获提。四就重轻之中。明多少者。随共同事。一一皆结。若论自违行法。一有罪无罪。七皆有罪。以并自违行法故尔。二就有中轻重一等。畜犯吉罗。不同顺他。三明多少。随事获罪。

  次解忏先后者。且一义解。前四无随。故得先忏。后解三夅过重。恐犯其随。是以先解后忏。如受戒中文极明矣。尔者如何增三中。先忏后解云。下为始终在道。先忏后解。上为中富还俗。先解后忏。亦可俱得。义并无妨。本为忏悔障耶。何有随罪。故此七种。并为治人。虽复忏竟。治法不谢。

  次谏不谏异者。前六羯磨条结有异。无有倚傍。不须设谏。后一倚傍圣教言说相问。是非难分。须僧设谏。

  次下释文。先解呵责。言呵责者。此人例说不耳正耶。慢法轻僧。情存斗乱。又后专接屏言传于决此。令僧破坏住止不安。今欲折伏苦言切勒。故曰呵责。作羯磨法。呵责前人。故曰呵责羯磨。祇云折伏。就呵责中。文分为四。第一先明过状。第二诸比丘六发竟呵责。第三告诸比丘六作法治罚。第四若众僧在小食六随顺为解。此一既尔。余六同结。前二文可知。就第三文中。分之为四。第一示应作法。第二众僧为智慧下奉教作竟。第三诸比丘白佛。第四佛言下广辨如非。前文有二。第一示作法体。第二为作呵责竟下夺七五行。前文言增罪治者。谓是恶马治法。又解。若不调伏。增其日月令行七色。未得为解。故十诵三十一云。几肘作不清净行恶口不止。随尔所肘僧与作苦切羯磨。除下意。余六法并尔。次夺七五者。初五夺其眷属。二五夺其智能。三五制令随顺。四五令息后犯。一不应更犯此罪。余亦不应犯者。不应更犯本罪。故曰不应更犯此罪。余者本为残。作呵责法。谓犯提罪为余。若为提作。可呵为余。二若相似。若说此生者。相是本罪种类。名若相似。因此更犯。名说此生。三若后重于此者。本为提罪。今乃犯残。余类亦尔。四不应慊羯磨者呵法。五及羯磨人者呵人色。色不偈受他借给。六五不得受他恭敬。七五不得夅罪。辄共他净。次二文可知。

  次是非文二。初三法如非。次五法如非。三中后二。谓先非后如。此二有各三。夅释结。先非有二十七。初有两个三夅列章门。次有六三。举前六为本。若加非法别众。末有一三。举不现前非法别众。通收诸位。合有九三。次如九三。反前而说。次色非唯前可解。次解文四。一例僧集改过求忏。二佛言下僧以七色捡驱应不。三应如是下自表殷勤求僧三乞。四众中下为作解法。次摈者。此对俗人例说佛法。污家恶行。损坏俗信。作法加罚。遣出本处。令使折伏。改恶说善。是生俗信。故曰摈羯磨。释文唯前。次依止者。而此比丘在道虽久。痴无却慧不耳是非。又与白衣杂住。共相亲附。多犯众戒。行不自并。须僧折伏。令依有德。咨禀法训。以成己益。故曰依止羯磨。文相同前。以方国土等五皆不定故。不得称之。但应语言。应受依止住。为表心凭法故。次遮不至白衣家者。治于有信在家人前毁谤三宝。骂辱白衣。作此坏信。而便舍去。以舍去故。名为不至。僧治令就白衣忏悔。遮其不至。要令自法。故名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文中量四。前二可知。次作法文三。谓三种量。先以五法称量白衣。次以十法称量比丘。次应如是化下称量羯磨。次忏解文二。初明忏谢白衣。二时善法下随顺为解。前文有四。一称量使德。二佛言听僧下正明差法。三僧差使竟下忏谢缘执。四如是阿难下正受彼忏。十诵三十一。若居士不受忏者。是居士多知多识。有大势力。有官力贼力。能自作恶事。恼乱僧众。若令人作僧。应语是比丘言。是居士多却多识。乃至生人作汝。当离是住处告。若是比丘强住者。众僧无罪。次解如文。次不见夅者。不信善恶二因。感得苦乐两报。邪心在怀。障于学语。宜加折伏。夅弃众外。不住僧用。名之为举。作斯夅法。治不见人。故曰不见夅。文相同前。解中略无有乞。次不忏举者。罪无定性。说缘而生。理可悔除。说缘而灭。今以耶见在心。不信缘能灭。须僧折伏。令信忏除。故曰不忏夅。释文同前。次恶见不舍夅者。欲是道怨。说言不障。耶心究徴。名之为见。见心违理。目之为恶。作法治罚恶见之人。故曰恶见不舍夅。文亦如前。上来呵责法竟。

  ●次人犍度。

  若据法?消除。应名忏悔犍度。今约能忏行者。以标其目。故名为人。广明忏仪。集在一处。称云犍度。特欲释文。先解其义。解义依耳。论偈曰及上起罪五种方。释曰五方者。如人犯残。求得出离。若人欲为彼作提舍那羯磨。此人必定。应先忆持色种。上起方法。后作羯磨。一亲僧残罪相。二为曾择人知藏罪不藏罪相。三亲业聚学处。为曾择四部等众。四亲业相应学处。为行白四等羯磨。五亲于十三僧残中。一日夜等藏不藏。为显有藏无藏等地。立宿住摩㮈多等。问所以名上起者。为前堕在犯罪处故。令戒不净。名之为下。今若忏悔。还令戒净。翻前下处。名为上起。是以忏悔。总名上起法也。又提舍那者。此名发覆。谓此忏悔是发覆法。此之五方。僧须亲察。始可为人。作上起罪。

  第一方治须舍定是残非残。是残即是具缘得成。非残即是罪缘不成。故论言。此中僧残罪相者。于故意出不净罪中根本相。若人已受大比丘戒。若如来已制此戒。若人不至痴法。若人有无心求出不净。若方便已离。于男根边。若不净已出。若惑执己息。若触乐已生。此人则犯僧残。于解略说相亦如此。此出具护。通别两相。谓不痴法已前是通解。若人有欲心下是别缘。以具缘故。得成僧残。明知罪者不成僧残。乃尽十三捡验亦尔。所以尔者。恐不成残。治成非故。

  第二方知藏罪不藏罪相者。论云。若人于僧残罪中。起僧残罪。见不欲从彼上起。由无发覆心藏一夜。于此人此罪已被藏。若人不知不忆。或疑或起非罪见故。藏此罪不被藏。论中。总定藏不藏相。唯论解律。总有十三种人。覆不成覆。于十三人中。分之为二。前八约位。后色约心。前八位者。即八护差。位非比丘。于中有三。初二罢道沙弥体非比丘。次三狂等病解差故。次三三夅治法差故。次约心中。离为色对。一覆不覆。二忆不忆。三疑不疑。四识不识。五乞不乞。所以须此五者。如发覆者。不成其覆。不发覆者。即成其覆。是以先须覆不覆来障其发覆。却体覆中有忆不忆。忆者成覆。不忆者非覆。除其不忆。却体忆中有忆生疑。有忆不疑。疑者非覆。不疑覆障其疑者体不疑中。有识不识。识者成覆。不识非覆。又障不识却体识中有乞不乞。不乞成覆。乞不成覆。故须展转。曾取覆忆不疑识不乞者。成覆须治。若其不覆不忆疑不识乞者。不成覆故。治即是非。故容呵云境者与覆。藏者善不。境者与覆。藏者不善。应与摩那埵。僧作突吉罗忏。此中初色。为作发覆法。故覆不成。覆中三心迷故。覆不成覆。又此五对唯只覆中。具解文四。或三者。皆以当处。文意不同。不同之义。至文解释。然依余部。更有不成覆相。僧祇二十五云。持律比丘与他出罪时。有罪亦知。无罪亦知。覆亦知。不覆亦知。覆亦知者。比丘犯残。却是罪作覆藏心。不覆亦却者。不作覆心。未得发覆。若忘若罗道者。若入定若命终。是名不覆。五分二十三云。佛言一切覆藏。名为覆藏。若于和上阿阇梨所敬畏人间覆藏。不名覆藏。于余人间覆藏。名为覆藏。若于此土。以多人识重。不欲令却覆藏。不名覆藏。于彼土覆藏。名为覆藏。十律五十四。独住比丘。无人可间发覆。虽覆不成覆。又虽竟日共比丘住不发覆。出界至地耳时。亦不名覆。又共贼住人。摈人。别住人。狂人。散乱心人。病坏心人。哑人。聋人。哑聋人。边地人。比丘尼等下众。二俗共住。不名覆藏。伽论第三云。颇有犯僧残。终身不发覆。不犯耶。若有治。若昼日有比丘处。夜在无比丘处。不成覆藏。若于聋人所。痴人所。边地人所。人在地空中。不成覆藏。诸部曾不覆中。与此文乖者。皆成覆藏。如色分敬畏人等。余可准却。不能繁述。

  第三方业聚学处。为曾四部等众者。四部治四种僧。僧虽位四。今此忏境。前二四人僧收。后一二十人僧摄。若异此者。化法不成。若望行时假境说者。别住下至一人在界六夜。须在僧中。出罪一席法事。

  第四方业相应学处为行白四羯磨者。以其法位。解有其三。治残事是上品。畜用白四。用法多少。极有其四。谓波利婆沙。摩那埵。本日治。阿浮呵那。分别此四。至文当解。

  第五方亲于十三僧残中。一日夜等藏不藏为显有藏无藏等地。立宿住摩捺多等地者。即是处所之名。谓波利婆沙等四位之中。若有藏者。即行宿住地以别住法。随宿而治。要结宿行。故曰宿住地。若无藏者。真行摩捺多。故曰有藏无藏等。即是有覆行三法。无覆行二法。以所治罪藏不藏别。对病设药。位亦有两。一者治覆。二治不覆。于此二中。复各有两。谓不坏及坏。故成四别。先时覆中不坏及境。不坏法三坏法位色以别住六夜。若带本日。此唯责种。合行重治。本日中新罪。与本日合。若据约时重犯文中。新旧罪别。故文言。若行覆藏比丘。中间犯罪。知日数覆藏。僧应随中间犯罪。与覆藏羯磨。与覆藏羯磨意。与本日治行覆藏。本日治竟。与摩那埵。与摩那埵竟。应为出罪。此谓本犯覆法。一新犯覆法。二旧犯本日治。三次六夜亦三。次无出罪。总成七法。准此二文。离无俱得。但秉法者。须知分畜。然本覆法差别位四。第一一罪一得法。即建初文是。第二多罪一得法。如广中第一文。尔时有一比丘。犯众多僧残罪。或有犯覆藏。一夜二夜乃至十夜。合乞行者是。第三多罪多得法。如广中第二文。时有一比丘犯二僧残罪。二僧覆藏等七句文前四句是。第四一罪多得法。如广中第三文。时有比丘犯僧残罪。覆藏两月等七句文前四句是。于此四位。位别通三。谓所治罪。有知日数不知日数。或知数不知数。以三对四。合十二头。今约得法位收。具说四说。若谓重犯坏法。于上四位及十二头下。具有坏等五法及七法。今者且缘行覆时说。于行覆中。约一罪一得法下三头为法。此之三头。头下有九。九中三三以为三位。初三。一知日数覆。二不知日数覆。三知数不知数覆。次三。一知数不覆。二不知数不覆。三知数不知数不覆。后三。一知数覆不覆。二不知数覆不覆。三知数不知数覆不覆。此是根本智数。下重犯九人。一头既尔。余二头下若九亦然。合成三九二十七人。于一位下三九既然。余三位下亦若同尔。即是四位二十七人。此四二十七。据行覆中重犯。行覆中既尔。余三时亦然。即成十六个二十七人。合有四百三十二人。头别法异。起犯不同。若或第二重犯。当位倍说。若加旧新。并覆出罪。诸位既殊。须知分局。若互秉者。法并不成。或若三四重犯。准义应知。上来但约识不识明。若约忆不忆门。疑不疑门。义同前说。是故治法长短中。通约忆疑识等三门说也。岂可识不识门得有本日。忆之与疑即无重犯门。如一罪中。知不知二门可尔。如何得有亦知不知合解。如犯一罪。覆已经年。但百日已来。分明记忆。百日已前。不知定数。若欲乞法。虽忆少时。以有不知定数。理亦从长以治。次治不覆。不覆之中。亦有坏不坏。然本得法差别位三。一一罪一得法。即略中三番羯磨是。二多罪一得法。三多罪多得法。此之二位。准覆以说。问所以无一罪再得法者。答以六夜位定。不随长短。故无一罪再得法义。于三位中。若有知不知等三头。总成三位二十七人。委细分别。同前覆明。若坏法者。但有二时。谓行六夜时。行六夜竟。于二时中。若有三位二十七人。合一百六十二人。头别不同。治救方法。或若重犯。亦同前明。问上来可以约五方解者。若下文。一一治处。咸须此五。谓知具罗成覆。不成能秉僧所秉法。及用药分畜。是故此中总解已说。对文咸须举斯五方。一一作心加被。即知成不之状。次随文解黄。唯灭诤文三科。此亦为三别。初有十番羯磨。明能治药。既有能治妙药。须明所治之病。是以第二时有比丘犯二僧残下正明其病。既有药病。若不相对。药无能治之功。病无可灭之义。是以第三时有比丘犯僧残下明药病相对。忏灭方法。药中有病。夅病成药。病中有药夅药明病。如是药病两分夅宗。若异如此科制。良谓不然。斯等上下诸文。一文即是一事。当分设治。治无不周。何有初文独举其药。第二文中。唯是其病。至第三文。始取初文中药。第二文中病。名为相对。故知不尔。此与灭诤非类。不得妄引彼文。以定斯旨。但诸文中。所列法药。对事既殊。牒法亦异。不得以此文中药。乃治余文中病。若如所辨。并皆不成。今解此文。大分为二。初则略治僧残覆及不覆。第二尔时有一比丘犯众多僧残罪下广治僧残覆及不覆。此二文中。既有覆及不覆。是则为四。问所以得知初略后广。解夅上五方中。第色方义。验此前后。足知初略后广。

  就前略中。先明其覆。覆中四法。文亦为四。谓覆法一。本日治二。六夜三。出罪四。对此四法解义有五。第一翻名解释。第二所治分别。第三先后次第。第四诸部同异。第五僧尼差别。初门梵曰波利婆沙。此云覆藏。约就所治情过受称。故文言。听僧随覆藏日。与覆藏羯磨。亦名别住。故僧祇。五分。十诵。伽论。并云别住。以其同聚。妨修废业。制令别住。思?改过。梵曰摩那埵。见论十四。译云折伏贡高。亦言下意。下意者谓下意承事众僧。伽论第五。云何摩那埵。若比丘已别住竟。与摩那埵。作白四羯磨不动肘。于一切比丘所下意。故名摩那埵。了论。摩捺多。译云悦众意。或云发喜。由化此法度罪明灭。内心踊跃。故曰发喜。问覆藏摩那埵行法作同。所以前名别住。后称下意。解覆非僧中宿。又不日日白。彰其下意不。故与别住之名。六夜要僧中宿。复日日白。鄣下义显。故名下意。本日治者。但后本日行罚。故曰本日治。不知梵名何等。梵曰阿浮呵那。见论十四。谓云唤入。亦言拔罪。云何唤入拔罪。与同说恣法事共同。故名唤入拔罪。亦可以六夜前行未清净。今既净已。故名唤入。此律摄云出罪。以化此法人从罪出。故曰出罪。或由作法罪得除灭。故云出罪。然此四种畜。名羯磨者。由作羯磨。令行别住。乃至出罪。故曰别住等羯磨。

  第二所治者。但治有二。一治方便。二治根本。方便又二。一者别住治覆情过。二者六夜治残情过。初治覆过。有其两种。一以覆故犯覆藏突吉罗。此覆吉罗。通解六聚。二为覆故。治覆情过。此唯局残。不通余六。故文言。先忏覆藏吉罗。然后与覆藏羯磨。又以不忆等。耳不治覆。忆等方治。故是情过。以此情过假日而成。故治覆藏。必须谓日。问所以治覆情过唯残非余。答夷罪灭摈。岂劳治覆。提等为轻。复无治法。唯残可悔中重。假僧而除。若不折伏苦治。罪无由灭。以是义故。独治僧残。次六夜治残情过者。以故造残。须治情过。以情过同畜行六夜。又以行别住竟。僧与六夜摩那埵。故伽论第五云。摩那埵是别住功德利。本日治者。治其自违行法。以犯坏法。罚令后本而行。其新犯者。随覆不覆治。得法已后。行同前二。伽论第五云。何以故本日治调伏。调伏者使诸比丘。知是长老。如是炽盛烦恼犯罪惭愧。更不作故。是名本日治调伏。次出罪治根本者。由作此法罪得除灭。故伽论云。云何阿浮呵那。于不善处。举差善处。是名阿浮呵那。又云阿浮呵那。是摩那埵功德利。已调伏求清净自求出罪。诸比丘言。是比丘求清净求出罪。是贤善比丘。我等当与作阿浮呵那。是故阿浮呵那。是摩那埵功德利。对此所治。有定不定。故使设法。或有二三四五。

  第三先后者。先别住。次六夜本日。随前二位后出罪。所以如是。十诵五十八。问何故善法中别住。答为摩那埵故。问何故本日治。答为折伏心故。问何故摩那埵。答为出罪故。问何故出罪。答为戒清净故。问何以故别住为摩那埵。答是比丘行别住法。能令诸比丘心悦。诸比丘友心思惟。无与摩那埵。问何以故本日治为折伏心。答若还从本日行是事。令心折伏。诸比丘作是念。是人结使厚重。以本日令惭愧。更不后作。尔时诸比丘。友心欲与摩那埵。是故名本日治。为折伏心故。问何以故行摩那埵为出罪。答是比丘行摩那埵法时。能令诸比丘心悦。诸比丘是作念。长老一心好作善法。无出是罪。不欲违逆。我等当今是人得从罪出。是故名摩那埵。为出罪故。问何以故出罪为戒清净。答是比丘若得出罪。离诸罪故。得持清净戒。如毗尼中说。二人清净。一人先不作罪。一人作罪已。如法除灭。二俱清净。是比丘以出罪羯磨故。是得清净戒。是故名以出罪为戒清净故。

  第四诸部同异者。此及五十三律。若当重犯。并治本日。僧祇。不坏本法。但随日补足。故彼文二十六。先约本罪作法说。次明中间罪。言中间罪者。比丘覆藏行别住。语比丘言。长老我更有僧残。应问本罪中间罪。答言是中间罪。问言何时犯。答言别住中犯。问言覆不覆。答言覆。应语言。长老。先别住者。已如法行。但少一夜。今覆者。应更乞别住合行。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是名别乞共行别住。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六夜中犯。问答同前。应语言长老。先别住摩那埵已如法行。但摩那埵中少一夜。今覆者应更乞别住行已。更乞摩那埵合行。共阿浮呵那。是名别乞别行别住。别乞六夜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问乃至出罪竟。言更有罪。别住中犯。问答同前。应语言长老。先别住已如法行。但少一夜。六夜出罪不成。今覆罪。应更乞别住合行已。更合乞六夜出罪。是名别乞共行别住。合乞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乃至出罪竟。言六夜中犯。问答同前。应语言。先别住摩那埵者。已如法行。但摩那埵中少一夜。阿浮呵那不成就。今所覆者。应更乞别住行已。更乞摩那埵合行。共阿浮呵那。是名别乞别行别住。别乞合住摩那埵。共阿浮呵那。准此行覆。要须日满方成。又体四五十三伴中。四分五分。必须具行覆等。乃至出罪。一一如法方得罪灭。反此不成。故如法文言。覆藏如法。彼比丘行覆竟。与六夜如法。行六夜竟与出罪如法。彼比丘清净罪得出。既言行覆六夜竟。故知具行。十律。设使行覆六夜。不具满者。出罪亦成。众僧有罪。

  第五门僧尼差别。于中有三。先明有无者。问所以比丘尼不行别住。答古旧解云。由名相翻故。尼本为别生过。今异遣别。正是相违。是相无覆摩那埵中非名相翻。得开二人同宿。又解。尼若犯残。佛造二众中障尼于大僧无冒涉过。故不行之。今解复更有义。为治覆藏。无有期限。既无分畜。不可二部中行摩那埵行。定期半月。既有分限。可得行之。又可尼众法尔。不行别住。既是法尔。岂论所以。次体有中。明长短者。问所以比丘六夜尼经半月。答为不治覆。加至半月。亦可女人志弱。因行难成。自非半月里?。无由清净。次辨行之执则。如常应知。若依五分。行时二部不同处得。故二十九云。时有一尼。媒嫁犯残。佛听二却僧白四。与半月摩那埵。乃至广说。僧与法已。应晨起扫洒比丘尼住处。乃至客尼来其。亦皆应白。又应白又应物。一比丘为伴。至比丘住处。若有可作。皆应如上作之。若客比丘来。及有去者。亦皆应自日是暮。异比丘尼住处。如是半月已。于二部僧。若二十人中。求出罪羯磨。如比丘法。

  次下释文。先解覆法。覆中文四。第一比丘犯残。夅以应佛。以见初夷及六提等。并不治覆。今犯僧残。未闲法戒。故曰不知云何。第二佛言下随病设药。文言。随覆藏日者。出法之言。若忆数者。须摄日数。若不忆日数者。须乞清净已来覆藏。故伽论第八云。若比丘犯僧残罪已。不知时日。何处与别住。答从初受戒日。十律亦尔。虽言初受日。必须言乞清净已来。十日百日一年十年等覆藏。若不言日数者。则不知竟之分齐。第三应如是六教从僧乞。第四众中下正明与法。乞与长短。亦同前说。下诸羯磨。分畜皆尔。此中应有七五行法。为离繁文。并回在下覆法中明。六夜中行亦尔。次本日中直言重犯。不言覆不。文略不载。次六夜法。明化法时。僧祇二十六。应问行别住满不。不空僧伽蓝。行别住不。无本罪中间罪不。不共比丘同一房一障住不。客比丘来。时集非时集白不。如是捡挍如法已。复教立心作障罪意。如是已为作羯磨。次是出罪捡问。六夜如非同前作。出罪法竟。应语言。善男子听。汝已如法出罪。一白三羯磨。众僧和合。满二十众集。僧作羯磨难。汝当谨慎。莫后更犯。次不覆文。准说应知。上来略文已竟。

  次下广辨治残。文中分二。第一治覆方执。广前初文覆藏。第二时有比丘犯僧残罪不覆藏下。说未治不覆人。广前后文不覆。前治覆中。大文为十。第一多罪一得法人短长合行法。第二时有比丘犯二僧残罪下七句文。多罪多得法人离合是非法。第三时有比丘犯僧残罪覆藏两月下七句文。一罪多得法人离合是非法。第四时有比丘犯二僧残罪下。约时缘差治旧新法。第五时有行覆藏比丘中间重犯下。约时重犯治旧新法。第六尔时有比丘犯僧残罪知日数下。异种合行重犯治法。第七若众僧为彼出罪不如法下。僧治覆等设药如非。第八尔时有异住处下。以人对人简覆非处法。第九时有比丘犯残谓是夷下。通约六秉释识不识相。第十时异住处下。局简覆人治有长短法。若作如此科释文者。谓此犍度。略广分二。若据何治覆不。便即为四。约文长分。乃为十三。于中初一及第三十文。此十一文略广治有覆人。第二第十三。此之二文。略广治不覆人。今对广中十文。须作五位料简。第一简覆不覆。第二明坏不坏。第三辨成不成。第四通局。第五释文。初门位二。谓二三四及以八九。简覆不覆。治救方法。自余五文。不论覆不。第一五六直是设药总别。第七专辨如非。第十论治长短。次明坏不。位亦为两。四五六七四文。寄坏以辨。上三下三。明不坏法。次明成不。位亦为两。二三四七八九六文。明成不成。自余四文。直辨设法。文中不举成不成相。次通局者。第七九十。此三虽在。七九与十义通余七。如第七文广辨如非。此则通摄一切如非。以余诸文。直明设法竟。不辨其如非之状。或虽简覆局是事非。今此如非。具摄四现。第九文明覆不覆相。即释一切覆不覆义。以前诸文出法。言随覆日治覆。不定长短。今第十文。明覆长短。以其治覆。不过长短。故知此简亦通余文。余咸自了。并不相须。次下释文。先解初文。文有三法。覆中文四。同前所明。但此犯者。不同前文。为犯众多。覆日不等。以斯异故。夅事白佛。佛今以短从长。合与十夜覆法。五分二十三。若犯一残。乃至众多。覆藏一夜。乃至众多夜。僧若与别住者。但斗覆藏最久者。随日数与别住。次六夜出罪。如文可知。

  对此须化。四门分别。第一定罪及种。第二明覆等不。第三等不离合。第四设法仪则。

  初门者。文中但言众多残罪。竟不定此种之同异。理实此之十罪。或可种二三四。乃至其十。随事称之。以文不定种同异。故罪中亦约十罪为法。虽可以此十罪为法。遇缘有遇咸者。亦随事称。不得执文限心作法。

  第二门者。文据覆日不等。从长十日治之。又后先夅短日。却夅长日。故言或有犯。覆藏一夜。乃至十夜。理而言之。覆十夜者。以最先犯。故经十夜。第二九夜。乃至第十犯者。覆藏一夜。是则先长后短。说先长治。或约犯日隔绝。亦得如犯一残一夜覆。发露经多日已。后犯一残二夜。覆后发露。经多日已。更犯一残三夜覆。乃至经多日已。更犯一残十夜覆。此便先短后长说。后长十夜治。事既不定。随事称之。或可十罪等覆十夜。

  第三门者。此等不等。若有离合。其不等者。此文合作十夜别住。便是治短。或若积日累舒亦得离。成五十五夜别住。便是治长。故僧祇二十五云。别覆者。月一日犯一残。知是罪。他覆藏心。不问他说。二日后犯。知是罪犯。覆藏心不向化说。乃至十日后犯。知是罪化覆藏心。不向他说是十罪。若别覆最后罪一夜覆。如是二夜三夜。乃至初罪有十夜覆。应与化十别住等三法。亦得化一别住等三法。若言十别住等三法。即是一罪一得法。累日长治。若言一别住等三法。即是多罪一得法。合日短治。斯之后义。正当此文。次等覆中。亦有离合。彼文有四句。或有罪合非夜合。或有夜合非罪合。或有罪合夜亦合。或有非罪合亦非夜合。言罪合非夜合者。比丘犯十残。一切十夜覆。僧合与百夜别住。比丘言长老我羸病。不堪得与。我略行波利婆沙。不应语言。得百夜羯磨。合化十夜别住。或夜合非罪合者。比丘犯十残罪。一切十夜覆。僧合与十夜别住。比丘言长老我惭愧。我欲广行波利婆沙。应语言得。或俱合者。比丘犯十僧残。十夜覆藏。僧合与作十夜别住。或伦非合者。各各别作波利婆沙羯磨。唯此等不俱有离合。此文且据不等。行者准知。

  第四门者。文中出法真言犯众多残或覆一应二夜。乃至十夜。若秉法者。必须具牒种名同异。若随覆日短长摄之。若其守文诵者。法定不成。又若白时还须具牒。随意停者。理则不然。

  次第二文多罪多得法。文中七句。七中分二。初有四句。与法成体。所谓彰是。第二佛言汝曹下三句。与法不成举非显是。前文复二。初有三句。法虽成就。言滥不耳生。下三飞九句。次有一句非真法成。后耳教说。不生下非句。前三之中。先解初句。初句文五。一彰犯。二残罪二二俱覆藏。所谓犯已。俱不发露。三忆一不忆一者。复欲行法说僧乞覆。对众惶惧。遂不忆一。亦可临乞意谓一罪。四彼比丘随所忆下随所忆者。乞得覆法。五彼比丘行覆藏时下行时方忆。第二佛言随忆与覆此言不耳下生下初飞。所以然者。若言乞时忆一不忆一。即是耳教。而说不生不飞。以文不言乞时。直言忆一不忆一后随忆。第二佛言随忆与覆。由此滥故。客有犯意。忆一不忆一。亦俱乞覆。故得生不。初飞文虽如是。释义五门。第一定种同异。第二忆不长短。第三忆不多少。第四得法重数。第五约时明忆。初门者。文中直言犯二残罪。竟不定二种之同异。以理而言。或一种二罪。或二种二罪。或可罪有众多种亦同尔。并随前事种名称之。不得执文。局限二罪。第二门者。文中但言忆一不忆一随所忆者。说僧乞覆。彼行覆时续忆。第二佛听随覆藏日。与覆藏羯磨。都不定覆时节长短。理而言之。斯之两罪。或可等覆。俱长并短。或不等覆前短后长。前长后短。但须随忆与覆。不可一准。第三门者。文中且夅二罪为法。若其广说三四五等无妨。谓或忆二三四等不忆一。或忆一不忆二三四等。或忆二三四等。不忆二三四等。参差友络。相当并得。但化法时。牒须周尽。不得执文。局二为法。第四门者。如忆不忆。虽通多罪。文中但据两得为法。或随多罪三四五等。重重与法。实如以答文。举两得为法。多理非妨。但作法时。亦须牒尽。以其第二续得。既不碍前三四等得。何殊不许。第五门者。文约行覆藏时忆。第二犯佛听随忆。与覆藏羯磨。即是别得覆藏。共行覆藏。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夜后有行覆竟忆。亦听随忆。与覆羯磨。即是别得别行覆藏叔得。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后应有六夜中忆。语言六夜。且置随忆与覆。便是别得别行覆藏。别得六夜。共行六夜。共行出罪。次六夜竟忆。准上应知。次出罪竟忆。即是覆藏。乃至出罪。一切皆别。文中行覆藏时者。略举一时以示法。僧祇二十六。本罪者。比丘覆藏乞别住已。后言长老我更有僧残罪。问言是本罪中间罪。答言是本罪。后问覆不覆。答言覆。语言长老先别住者。已如法行。今所说覆者。当更乞别住。已是两罪合行波利婆沙。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是名别乞共行波利婆沙。共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行至半。后言更有半本罪。覆藏作法。共别如上。次句行别住竟。后言有本罪。问答同前。应语先别住者。已如法行。今何覆者。应更乞行。是名别乞别行波利婆沙。叔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乞六夜已。后言有罪问答同前。是名别得别行别住。别乞合行摩那埵。共阿浮呵那。次句行六夜至半已。故言有犯问答。与法共别如前。次句行六夜竟。问答与法亦如前明。次句乃至出罪竟。后言有犯。应语言先波利婆沙摩那埵。阿浮呵那。已如法行。今何覆者。应更乞行。是名别乞别行波利婆沙摩那埵阿浮呵那。次乞别住已言有二罪。一覆一不覆。应语言不覆者。倚覆者。更乞别住行。或共别等。乃至出罪同前。次乞别住。已言有三罪。一覆一不覆一疑。应语言不覆者。倚疑者。当决了覆者。更乞别住行。或共别等。乃至出罪同别。彼约七时。以彰离合共别。今文总有五时。用彼七时无失。上来随忆。一门既尔。疑识类同。不叔繁具。次明了教文中。既言乞覆藏。时说一罪。覆藏一罪。明知。唯有一人。不得事有。第二既说一罪。从僧乞覆。明知。根本二俱覆藏此文。为有乞覆藏言。即是耳说不生下非。又以故心隐罪。文言。惭愧心生上忆等。心迷不言惭愧。对此亦须五门分别。释不异前。不能繁述。此中五对。䚵悉具足。并为约覆说故。明中有四。

  次解不成三句。先明忆不忆。文有其五。第一彰犯二残迷心乞法。第二僧与彼犯下。僧同谬见俱与覆藏。第三彼行覆藏时下。客三藏来因白捡问。第四旧比丘答言下。答行覆藏仪轨之状。第五彼客比丘言下。制非结犯示僧正法。初文二罪俱覆。约情以说。以即犯日。作隐过心。故曰二俱覆藏。言忆一不忆一者。约理以说。谓亦犯竟。即有忘不忘。虽不发露。同皆经宿。然忆者成覆。不忆者非覆。故言忆一罪不忆一罪。彼比丘执相。似文忆与不忆。俱从僧乞。问执相云何。答以见前文佛听与彼随忆第二。犯覆藏羯磨。前文忆一不忆一后忆第二。佛听随与覆藏羯磨。我今亦是忆一不忆一。后忆与前不殊。何为不得俱乞。以是谬执。俱说僧乞。次僧同谬见。俱与覆法。次问有二。先问其犯。故言此比丘何所犯。此问含二。谓犯何罪成覆不成。次问其行。故言何故行覆藏。此问含三。谓问乞与及行。亦可据文。二问亦得。次答先酬初问。次二俱说僧乞下。答第二问。次制不成。文有其三。初制不成。次何以故徴。次彼比丘下释。释中复三。第一制定是非。以忆成覆不忆非覆。以非覆故。与法不成。次结僧犯。次示正法。释文虽尔。义还为五。第一定种同异。第二忆不长短。第三忆不多少。第四得法重数。第五约时明忆。初门者。圣言二罪。假出法言。而不定二种之同异。然据实理。或种一两罪。或种二两罪。可随十三事别称之。不得执文。局限二罪。第二门文中。但言忆者。与覆藏善。不忆者与覆藏不善。竟不定此忆不长短。然据实理。各通长短。随与覆者。并成非法。第三门初约两罪。对前成就。以理言之。通三四五等。如似忆一不忆二三四等。或忆二三四等不忆一。或忆二三四等不忆二三四等。并悉成非。不得执文局二为法。第四门文中。随忆不忆。俱说僧乞。此约一重得法。以辨其非。若得法已方忆第二。后与法者。亦成其非。岂可一时得法。佛制是非。前后与者。即不成非。但使二三四等。随与皆非此谓反前如中重重生非。第五门者。文中乞时随忆。是共得法。或可乞已别得法者。亦成其非。乞时生非既尔。下六时亦然。但使依文。共乞共得者。两俱不成。以法增减覆者亦非。若后随忆。别乞别得者。后不忆者自不成。前忆者自成。次疑不疑门。识不识门。准前应知。不能繁述。

  次第三文一罪多得法。文中七句。七中文二。初有四句。根本成覆。经于两月。所谓彰是。第二佛告已下。本覆一月。不覆一月。所谓显非。前文有二。初三言监生下三非。第四耳教不生下。非对初文相。准前应知。文中且约两月为法。若其三等及年类安无别。此中释义。还须五门。法戒翻前。不能繁述。但是一罪多得。离合为别。次疑识二门。亦同前位。又此等三。皆须先不忆疑不识。一月后忆不疑识。一月随行忆等。方始忆前不忆等。次耳疑准知。次举三非。亦准前位。不成以说。亦应五门通释。义不异前。

  次第四文约时解差。文中有三。初双覆双发覆。第二只覆只发覆。第三明其二续。

  初双覆中。但有四句。前后道分。体是比丘隐不发覆成覆。须治中富。罢送既非比丘无发。覆法非覆不治。释文可知。问此中为唯四句。为后更得成多。答依文但四。余者不明。又可准下只中合有五对。五对各四。成二十句。然此五对四句。各初句同。各下三异。谓五个初句。前后道分。俱同五个。第二前同后异五个。第三前异后同五个。第四前后俱异。以有异故。得成多句。是则成覆一向同。非覆一向异。所以尔者。如忆不忆。说覆中来。今忘非覆。宁同发露。疑不疑者。忆中以辨。以犹豫故。不成其覆。便非是忘。宁同不忆。识不识者。不疑中辨。以不识故。不成其覆。非是犹豫。何得同疑。乞不乞者。识中以明由从僧乞。不成其覆。既非迷谬。宁同不识。此二十句是行覆前对下四时。例皆如是。于中前二十句二罪化得下八十句。义须三罪一缘作法。既有百句。下七缘差各百亦尔。问所以唯言二罪不言三四覆等。答且以二罪为法。多亦非妨。但以约治不殊。更不别举。

  次明只覆只发露。约八解差各为百句。第一罗道形差自有五位。一覆藏前。二行覆时。三行覆竟。四行六夜时。五六夜竟。各有二十成其一百。先齐行前二十明者。于二十中。分为五对。初约覆不覆。作其四句。随治前后释相可知。问先既发覆。后所成覆。答以缘差故。更须发露。为隐不发。故成覆藏。无问对首。对僧后覆成覆。如前说戒罪虽发覆。至后说时。更须发覆。隐不发覆。还得默?。文中且约覆一不覆一为法。或若覆一不覆二。三等化法无殊。更不别夅。次下忆不忆门。疑不疑门。识不识门。乞不乞门。若四同前文不具举。对此释义。须作二门。第一定对离合。第二五初不同。初门。问何故发覆露藏。作两对四句。谓是根本及以乞时忆疑识三但一四句。唯有根本忆不忆等。而无乞时忆不忆等。答覆等四对并就根本以说乞覆时者。自约行法以明若其时。此四对总入行法。是则四对各八。成三十二句。今以发露覆藏。对于作法。为对作法。作法不同故。约根本乞时。以分二对忆等。余三不对作法。既不对法。无有异相。真有根本。无有乞时。所以尔者。如亦犯竟。即有覆藏。发覆者。此是根本覆不覆。从僧乞时。后有覆藏发露者。即是乞时覆不覆。为有此义。得分两对忆等。余三无斯义。故但有根本无有乞时。又解从先犯来。未曾经覆。今从僧乞有隐不隐。是故此名乞时覆不。若先覆藏。今乞还隐。此隐仍是乞时覆者。由心耳知得分两对。忆等卜三心迷。故不分二。第二门初五不同者。问第五乞覆藏时覆藏发覆。与初四句发露霜藏。有何异相。分为两对。释有二义。一以时异故分二对。如初四句本覆不覆。第五四句乞时覆不覆。尔者若以时异分两对者。乞时可尔。行时云何如至行中不得有乞。既无有乞。唯是覆一发一。是则但应十六。何以亦二十有。答至行等时。明乞不乞者。更约新犯。以说不齐。旧罪而论。若唯取旧。不约新明。其义即局。摄法不周。为寄五时。以彰事别。故行等时。亦有乞不。二以非覆法体不同。初发露者。谓对三境发露。第五乞时局。是从僧乞法。以斯异故。分为两对。又解初之四句。曾先经覆。假使乞时。有覆不覆。然与初同不得分二。合第五四。不曾经覆。犯已即乞。乞时有覆不覆。此与初异故。第五收既知初五相异不同。不假僧文浪相比决。自下诸位。咸须二门通释。释义既同。不繁再述。上来行前二十句竟。

  次下四时有八十句。对此后作二门分别。第一二三分别。第二旧新分别。初门前二十句人未被。谓罪未得法两罪作足。今以十句人已被。治罪有得法。来得法要须三罪作之。若两罪作四句皆妨如覆不覆四句中初句覆一不覆一。罢道后来二俱覆藏一罪。前后俱治。明非行覆藏者。一罪治后不治前。亦非行覆者。明知一罪已得法行。名为行覆藏者。后须更有两罪。一覆一发露。故须三罪。两罪即妨。此句既尔。余句同然。然古师云。若二罪作初三句。妨二四句。得第二句覆一发一。罢道后来一罪。先覆后亦覆。前后俱治。明非行覆者。一罪先发后亦发。先后俱不治。即是所行之罪。以无覆义。同即以行者为发。覆一配前。先后俱覆一。故言两罪。作得第四句。得同此说。此释不然。如望覆乞二门。客以不覆及乞。即是所行之罪。如不忆疑不识。皆不成覆。岂得时不忆疑不识即是所行之罪故知此义权而未通诸六八十畜须三罪若其二行。既妨二竟之言。对何辨竟故皆是妨。第二门旧新者。此下四时。重更犯者。并约新罪。不据旧论。为明新罪。成覆不成覆。须治不须治故。行法中。犯新成覆。所以然者。虽行法中夺三十五事为有隐心不殊。覆还成覆。此第一缘差竟。下七类尔。

  次明二续文约四时。作其五句。应合有六。以本日含故。五中初与第四续行。余三续作。谓罢道已覆来。更假作法者。名为续作。不假作法续前行。次行者。名为续行。八缘各五。合四十句。

  次第五文约时重犯。文约行法四时以明。先对一罪一得法人。行覆中辨。然行覆比丘准六治。不覆中。位有三人。一智数覆藏。二不知日数覆藏。三知日数不知日数覆藏。此三根本得法行覆文言。时有行覆藏。比丘明知。义通三人。此三头下。一一各九。于初九中有三三位。初三位者。一重犯知日数覆藏作四番羯磨。一新罪与覆法。二旧罪与本日。三合与六夜。四合与出罪。二重犯不知日数覆。三重犯知日数不知日数覆各四如上。此初三人十二番法。文中具列。余者略无。次三位重犯不覆。有九番羯磨。一知数不覆。作三番羯磨。谓新犯不覆。直与本日治。次六夜及出罪。二不知数不覆。三知数不知数。不覆各三如上。次三位重犯覆不覆。有十二番法。如初三说。此三十三番羯磨。据初九为法。余二九下准类应知。此二十七人。合九十九番羯磨。若旧新罪。合与法者。但八十一。谓除新犯十八个覆法。上来且据一罪一得法。若以余三得法。位乘便成四位二十七人。此行覆中。起犯既尔。下三时中。犯新亦然。文中覆竟同前。次第三时。直取行摩那埵时。应言亦如是。为其摩那埵行中。重犯故举犯罪。不覆藏言。次第四时出起犯处。非直位局。罪各不通。以一一位重犯二十七。具有覆等治法。不开余时。然此四时。计旧新法。别与于二行中。各具九十九番羯磨。总计八位。合有七百九十二番法。于二竟中。既不坏法。俱除二十七个。本日治法。各有七十二番羯磨。总计八位。合有五百七十六番法。都计四百三十二人。合有一千三百六十八番羯磨。然此且据一重重犯。若其第二三等。类应倍明。故下文云。行覆藏时中间第二重犯亦如是。上来重犯。约覆以明。若对议等。余三辨亦同上。此约根本以明。故无有乞。

  次第六文异种合行。文中四法。谓覆藏本日治那埵出罪。前三广明。后一略举。初覆藏法文四如前。言覆藏者。作隐过心。不覆藏者。作发露法。等不等覆者。约其覆日长短论之。一名者同名僧残。多种者。十三差别。自性非自性。旧云。性十遮三者不然。正是忏残。岂论遮性。今解。若以初方义验。相即是性。若其作过缘。具成残罪性。解若罪者。不成残性。住别异者。旧云。种类有四。气分不同。故言住别异。此亦不然。岂有时忏。僧残始定。初犯种类。今解若以第五方验若有覆者。行宿住地。无覆者。行摩捺多。故言住别异。问若以性非自性曾具。及罪住别异。是行不同者。如何时罪及行说僧乞法。答此之二句。是曾差别不合将此从僧乞法。如言覆不覆。不覆亦不合从僧乞覆。如何文举不覆。以此故知。文中假出法言。故须备列。若其作法。必须随事而牒。然此为彰厌恶心猛。总列十三。咸得消殄。若以理言。未必要具。随有多少。皆得忏除。次佛总示其法。故言随覆藏日。次从僧乞不得依文而诵。并须具名之。与种覆日短长。从僧乞法。次与亦然。次两重本日。同故合一。次六夜出罪可解。对此重坏三门料简。第一重坏多少。第二约时以明。第三对人以辨。初门此明重犯本日治法。以前诸文未明此事。今若重坏本日治救如何。佛言若更重坏复与本日。不同学悔重犯灭摈。问所以不言第三重坏。答初一重犯听与本日。第二更坏恐不合与。是以今明第二重坏。第二既与三等例然。以其重坏不殊文不备举。第二约时明者。且约覆中重坏。覆中既尔。下三时亦然。已前坏法。并约四时以明。今第二重坏义应亦尔。又若准文。若于二行中第二坏者。有二本日治法。若于二竟中。第二坏者。但有新犯治救方法。即无旧罪本日治法。以不坏于二竟法故。第三门约人辨者。文中出法但据犯新知日数覆藏一人为法。若准如非易中。复应更有知数不覆知数覆不覆为三。及有不知数为三。及有不知数为头三。知数不知数为头三。合成九人。旧释复以根本三头。乘此九人成二十七。复以得法四位。乘成四位二十七。此皆不然。既是异种合行。岂得更以三头四位次第相乘。但应时此九人。约四时辨。是则四九成三十六。问何以此中准如非文。乘人成九。不得更多。答以六如非牒此文起六既有九。此岂成多。又以此九本是异种合行。横数一九。即书无余。

  次第七文设药如非。其文还举异种合行。于中有二。初举非令弃。第二是中下。显是令修。前文重犯不过有知日不知日等。及有覆藏不覆藏等故。今以知数等。互历覆等。有其九人。初三以知日数为头历其覆等。初人有三句非。一三法俱非。覆中有三番。谓根本覆。及第一重犯。第二重犯。虽有其三。合是覆非。二覆如下二非。三覆及六夜。如出罪非。问但言非法。不知是何等非。答非还不离四种现前。以此四种摄法宽故。问非中所以无覆非下二互如。答后非不废前如。后如必无前非。以皆牒前起后故尔。问所以出罪须牒前者。答为此三法共成一治。前二是方便。出罪是根本。第二第三人各三非亦尔。此是初位三人九句非竟。次不知数为头三人九非。次知数不知数为头三人九非并悉如上。次如之中翻非以说。若其以句望句。一句反一句。乃至二十七句反二十七句。若其以如翻非。一如翻三非。以其覆藏六夜出罪。合成一如法故。即是九如。翻二十七非。

  次第八文对人简覆。以上诸文。未对人辨。是中四句。初举二人俱成覆过。见异比丘便覆藏者。谓见清净比丘羞耻故隐。此之初句二俱成覆。下之三句一成一不成。然忆不忆。就覆中。明一人记忆经宿成覆。一人当日即忘。虽不发露。以无隐心故不成覆。次就忆中。辨疑不疑。次就不疑中。明知不知。此知不知。即是识不识。为简根本覆不故无乞时。

  次第九文通曾识不。理亦应对忆疑以明。为文略故。偏曾识不。前言不知不成覆者。不知如何是不知相。故出不知。迷想即是不识异名。此中犯残迷。谓余六正望僧残。但应有六。为犯下五象类是同。是以通举成六。六句夷坏。根本不得犯夷除去。初夷且三十六。问犯此。谓彼心不当境。既不治覆。何以获者。答以不当境。无情过不治。为有隐心。皆获吉罗。前言知者。覆则成覆。不知如何是其知相。故次明其知成覆相。亦通下说。故成六句。设药次第。先除方便。乃至恶说。类亦同然。

  次第十文明覆长短。以覆随日。须明长短。文中分二。初约同名同种罪。明覆长短。次约同名异种罪。以明长短。前文三句。初二并皆不忆日数。故与清净已来。覆藏羯磨。后之一句。经可不忆犯数。为忆日数故。须数日与覆。次疑识门亦同。此说次同名异种三门类前。祇律二十五。有无量覆作其四句。一忆罪不忆夜。二忆夜不忆罪。三罪夜俱忆。四俱不忆。初四两句治长。二三两句治短。此文略故但有其三。此为约心迷耳。辨其长短。覆乞曾体。故此不明。

  次下第二广治不覆是中许摩那埵比丘根本有三人。一知数不覆。二不知数不覆。三知数不知数不覆。此之三人。各作九句。初人重犯有三。一知数覆。二不知数覆。三知数不知数覆。此重犯三人。各作三种羯磨。是则为九。初人三者。一摩那埵法。若于其日犯者。旧新合乞更行。若于六夜中犯者别与新罪摩那埵。问新罪覆者。何不治覆。答此已隐故。名之为覆。皆不经宿。是以不治。二与摩那埵本日治。此文即是新旧不合。三与出罪。此是初人三法。第二第三人。若三类然。此九合是根本知数不覆。下次不知数不覆。及知数不知数不覆。若九同前。故言亦如是。又后此中文略。但有重犯三人九法。若以义准更应有六。谓知数不覆。不知数不覆。知数不知数不覆。为第二三。后以知数覆不覆。不知数覆不覆。知数不知数覆不覆。为第三三。此之九人是根本知数不覆下。若以不知数不覆。及知数不知数不覆。乘之便成三九二十七人。以得法三位。行中二时。乘之更多。广如上辨。上来忏残法竟。

  ●次明覆藏行法。

  以先犯罪隐不发覆。今欲忏除。须治情过。从其所治情过立称。故曰覆藏。广明覆藏行法仪轨。集在一处。称云揵度。又若从后彰名。应云摩那埵犍度。今为从初受称。故曰覆藏。于中文三。初明四种人不得更互作法足数。第二彼行覆藏者下行覆行法。第三佛言听行摩那埵下六夜行法。初文有两个十六句。初十六句。明四种人不得更互秉法。次有十六句。明四种人不得更互足数。前中四人。一自行覆藏。二自行本日。三自行六夜。四自行出罪。此四互历成十六句。次足数亦然。十诵。更加别住竟人六夜竟人亦不得秉法足数。

  次行覆行法。文中有三。初明三十五事制不听作。第二彼行覆藏者下俶给净众制令使作。第三彼行覆藏者下白等行法。初夺七五。令使调柔。其七五行。如前已明。

  第二供给文中复三。第一制使敬上已在末坐。次行覆藏比丘下。众僧衣物听随。次取五分二十八云。别住比丘有三最下。最在大比丘下行。与最下卧具。最下房舍。有三事随本。次僧得施物时。自恣时。行钵时。十诵三十三云。若僧次第差会满钵水雨浴衣自恣。应随上座次第受。应与最下房舍。最下卧具。卑下座处所。谓行三最下。及四次第。次彼行覆藏比丘下开受同类。及余众恭敬执事。

  次第三白等行法。文中复三。第一第作白法。第二若大众难集下白倚事法。第三彼行覆藏者至余覆下失宿差别。初文但是布萨日白。依僧祇律。更有二白。谓欲行及行竟。

  次白倚事法。若欲释义。六门分别。第一定其舍缘。第二明舍调句。第三舍境多少。第四倚时短长。第五重舍得不。第六舍及行覆。初门舍缘。此文云。若大众难集。若不欲行。若彼人软弱。多有羞愧。听白倚之。五分二十八云。别住比丘。欲远行白佛。佛言应舍竟去。见论十八云。若有人请戒。与人受戒。得停行法事罗还续行。十诵真云。若有因解不及行。是事应停。次舍调句。此文云。应至清净比丘所。白言大德。上座我今日舍教敕不作。若欲作时。应至清净比丘所。白言我今日随所教敕当作。又五分云。问一如汝比丘。言大德听我今舍别住法。后更行之。如是三说。见论但言。我今舍波利婆沙三说。次明舍境。文言。大德上座明知对一人。五分云。向一如法比丘。以此故知。一人成舍。若对众多僧舍义亦不妨。次舍长短者。文无限期。但随其解。不可定局。然十诵三十三。波离问佛行别住人。摩那埵人。若有因解不及行。是事应听几夜。佛言应听二十五夜。余文不论。准此亦得。次重舍得不者。文中不定。重与不重。计其道理。有解皆得。如别住等法。尚听续行。况数舍行。抑而不许。故见论十八云。若寺中多有比丘来去。难白昼日得舍行法。明相未出。应将四五比丘。出界白行。若欲还者。应留一人。待明相出。为舍行法。共还入寺。如前法满六夜。已得出罪。次舍行处者。若此处舍。还此处行。或余处行。或余处舍。还余处行。或此处行。并皆不妨。但须续计日满。故五分云。彼比丘舍别住。到余处应求。彼僧更行别住。彼僧应听。若不听突吉罗。

  次失宿差别。文中有三。第一夅缘。第二有八事下。正明失夜。三佛听下。半月白法。解文可解。失夜有三。谓举释结。一法余。寺不白者。谓不白余寺僧。失此一夜不得入数。若其未白行。前无宿可失要白行。后有宿。方失不可为。先有违后都折宿。此但一白。不须再为。释下失等。例此应知。二有客比丘来不白者。谓客比丘来至此界。或当界人。或界外。客数来法者。不须更白。彼以知故。不同布萨。须白旧僧。三有解出界不白者。谓不白二界中间。道诺上僧。四寺内徐行者。不白寺内曾寺外。徐行简度行。谓外比丘。经过此界。十云。有客比丘去便走遂。佛言如常行法不应走遂时出界。佛言不应出界。前人出界。白畜界住。五病不建信白僧说戒时。须自法白。若病不得法。应建使白。故十云。行别住人布萨时。应入僧中三自说罪。若病应建使到僧中。白言某别住人。病不得来僧。当知。六二三人同一屋宿者。以违别住名故。又制别住。今使恩?改过。今若同宿过情相续。七在无比丘处住者。本今俶给伊众。折伏贡高。今若无人。何所敬给。又后对谁行三最下及四次第然。既论十八云。若别住摩那埵。当行法时。比丘去都无人。但作意言。若比丘来家。当白六日中。都无比丘。可白亦得出罪。准此不成。八不半月半月说戒时。白白众发露。正翻覆藏。解白亦翻。非正众法。白法如下。然此八事。一日并犯。但失一夜。不并失八。以初一事。即失此夜。后更违者。无夜可失。不可以事多故。并夺八夜。虽无夜失。亦得吉罗。若其八日犯八。一一失夜。又此八中。六七二事。悔法须然。余之六事。是发露法。故有人云。白等八事。发露悔法。又发露白亦有广略。三五二略。病略如前。道路略者。五分云。诸别住比丘。于诺上广说别住白衣。见言。此比丘有何罪而悔过。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诺上不应广说。但言大德。我某甲比丘行别住法。已若干日。余若干日。大德忆持。余之四白。即是广法。又此八事轻故不坏本法。为乖忏仪。得罪失夜。七五行中。若重于此。若犯此罪。若相似生。此三不犯即已犯即坏法。余者虽犯。不坏本法。次白法如文。白余寺僧等。亦准此作。

  次六夜法。文中有二。第一夅行同前。第二行摩那埵下。于异于后异者有二。一假境不同。谓常僧中宿界内六至四人。二者日日白。此白据本不覆人。六夜白调。然非八事之限。以非说戒众故。若有覆人行覆竟者。六夜白中。须牒前覆见余寺僧等。白亦准此。然依僧祇。更有欲行。及行竟二白。上来覆藏法竟。

  ●次明遮揵度。

  以行乖违。不肯行忏。勿令应净举建悔除。故名为遮。广集遮法聚其一处。称云揵度。于中文二。第一举遮罪缘还同恣中。第二佛言汝曹下正制遮法。前文有五。一举世尊相受语教便夅净人佛制求听。二六群下使恶求听佛制五德。三时六群下明具德人夅者应受。四时六群下许他听已制立言要。五佛言下听遮说戒。以佛听遮说戒。六群还举清净比丘。以之为缘。

  次辨遮法。就中文十。第一正辨遮法如非。第二若比丘欲夅他者下明具五德呵慰是非。第三遮说戒比丘至上座前下佛教捡问求听退不。第四尔时有异住处下明所遮罪。第五尔时有异住处下所遮之净。第六佛言下约人成不。第七遮无根下对根成不。第八若五种说戒下辨遮时节。第九若遮说戒下治能何遮覆实之罪。第十尔时异住处下却遮方法。十中下之七文。大同自恣。初文有二。第一对列如非。各有十门。第二依门解释。释中前之八文可解。九中若作者。谓实犯若不作者。谓实不犯。若作不作者。谓有二事。一作一不作。对破戒等。若三合九。无根故非。有根即如。十中十非可解。十如先列章本。后次牒解。十者一。犯夷。二入犯夷说中。三舍戒。四入舍戒说中。五如法僧要违犯。六如法僧要呵说。七入如法僧要呵说中。八破戒。九破见。十破威仪。各须有根。此十体非合遮故如。又此十中。第五及后三少入说中。余六三是正事。三入说中。所言入说中者。谓举至僧。八难事起。未及处断者。名入说中。释相可知。次呵慰是非文中有三。第一制具五德。第二何以故者徴。第三我见下释。初文五德者。众满和合伴助无违。故名为时。所作犯事。有根不虚。称云真实。令彼行净。善若流布。名为利登。和言晓喻。不令彼恼。故云柔耎。愍彼行违。令无?犯。名曰慈心。反说即名不具五德。次徴可解。次释文二。初有四文释不具损成前十非。第二被真实。举下二文。释具利益成前十如。前中文二。初一彰举无德。次三慰呵能所。于此慰呵。复有两位。初之二文。举其无以慰所夅前文对刚强人劝勿嗔恨后文对善耎人劝勿愁忧。次有一文。举其无德。以呵能举。此中文三。初举无德以呵。次何以故下。徴释呵意治谤。次以真实举他。亦有其二。初彰具德。以呵所举。以具德故。治其实罪。次以具德。赞美能举。后释赞美之意。次捡问求听。捡问者。捡其五德有无。求听者。前解求听。唯是所举。此中求听通求僧听。以若不得上中下座和合听许。遂成破斗。无伴援。如拘睒弥。次三文可知。次约根文二。初有一六。约法总明。谓初三五不成以无根故。二四六成遮以有根故。次有二六。对事别明。谓余无余可知。次时节可解。次治能遮所遮覆实之罪。于中文二。先治能遮谤罪。其文有四。初捡能遮三业净秽。第二遮说戒比丘下。捡事覆实。第三应问下。捡根有无。第四遮说戒比丘六。正治谤罪。次若遮说戒六。治所遮实罪。次却遮方法文有其二。第一为病故却文有三句。第二时有异处下。咸却说戒。此中文二。初为避恶比丘。恐有破事。故作咸日说戒如文。次若不能下。作其二却。为同自恣。无有三却。上来遮法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九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九末

  ●次明破僧揵度。

  行六和敬。秉法无违。蠲事共同。是其僧义。今以耶法改真。分众异轨。别行法事。不成和合。故曰破僧。广彰破相集在一处。称云揵度。大文分三。第一明破分僧异部。第二尔时舍利弗下二土和僧。第三尔时彼离下彼离因此问破仪轨。前文有三。初明调达破僧。二尔时众多下举事白佛。三佛言下呵责彰过。前文有二。一破行法。二破众法。前破行法亦二。初无智捉筹。此文一唱更有五百十练第三十七经众三唱。初一唱时唯四伴捉筹。后第二唱有二百五十捉筹。后第三唱更有二百五十捉筹。前后三唱。合有五百。次尔时阿难等。智人不受有化。阿难睹事不忍。故税袈裟。六十见同。咸作斯法。

  次破众法。于此伽有秉行众法。如是信耶具足。破正义备。对此释破僧义。三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初释名如前。

  次出体者。破有能所。若能破体以覆诳语为性。谓彼俱生表及无表。故五蕴中色蕴。以摄处界之内声法二故。问破僧亦有身业法来。加行思惟。及余语业。何故但说覆诳语性。答此覆诳语。加行究竟一切时。有能令僧坏。余业不然。是故不说。若所破体。俱舍十八云。僧破体是不和合性。无覆无记。心不相应。于五蕴中行蕴。何摄处界之内法处界。问此不和合性。以何为体。答非得为体。尔者僧破有二。谓法轮羯磨。未知此二为同。以不解此之二破。俱以非得为体。然此非得。所望不同。若法轮僧。取理和上非得。若羯磨僧。取事和上非得。虽僧非得。所望如此。

  次诸门有八。第一定破境界。第二释破具解。第三明破同异。第四定破之处。第五解其初二。第六究竟方便。第七对出血明先后。第八舍戒入狱时处。

  初门破境。境有其二。一者破僧。二者破轮。言破僧者。要一界中。分僧二部。一时秉法相望不成。言破轮者。辄以五法。诱诳新学愚夫。妄受新佛四依。故上文云。我今以此五法。教诸比丘。足令信乐。文云。告诸比丘提婆达。今日欲新四圣种。又伽论第六云。云何僧坏非轮坏。于一界内。各作布萨。云何轮坏非僧坏。八圣道名轮舍。八圣道说余道。是名轮坏。非僧坏论中。分别此之二句。余二句。准应知之。以此故有僧轮二别。

  次明具解。约坏行轮以解。通解有三。一是大比丘非解异众。故俱舍云。能破僧者。要大苾刍。必非在家苾刍尼等。唯见行者。非爱行人。住净戒人。非犯戒者。所以要大苾刍。以与佛对。自称为佛。非在家等者。以彼依身无威德故。准见行者。以恶意乐极坚深故。非爱行者。于深净品。俱操动故。住净戒者。以净戒人。言能肃物。非犯戒者。以犯戒人。言无威故。二者违僧三谏。当他余戒。制广教后望事。是最初得。罪同第二。故见论十二云。以其僧三谏不舍故。犯三无重病坏心。谓颠狂等。次别缘有十四。第一须起破念。故上文中。因制不听别众食遂起心云。未曾别沙门瞿昙乃新人口食。我今宁可破彼僧轮因。后更起求名之心。故言我身灭后。可得名称。第二非[皮*(刀/巴)]未故起舍云。于正戒见[皮*(刀/巴)]未起时要二[皮*(刀/巴)]生。方可破故。言二[皮*(刀/巴)]者。谓有戒耶见。有戒者说五法是。道有见者。拨八正非道。第三非初及后。故论云。初谓世尊转法轮。未久后。谓善逝将般涅槃时。此二时中僧一味故。第四非佛灭后。故论云。无真大师。为敌对故。第五要此洲中。故论云。唯瞻部洲人少至九。或后过此。能破法轮。非于余洲。以无佛故。有世尊处。方有异师。第六此洲异处。故论云。要异处破。非对大摄。以诸如来不可轻逼。言调威肃对必无能。然异处者。谓伽相成破。第七已立第一双贤弟子。故论云。未立止观第一双时法尔。由彼速还合故。第八非未结界。故论云。未结界时无一界中分二部故。第九伴数须满。故论云。要八苾刍分为二众。以为何破能破。第九故众极少利须九人。此下文言。此彼众各四人。若过行破僧。舍罗作羯磨。优波离畜。是名为破僧者。此谓废主论。伴故各四人。若并主论。还须有九。第十破是异生故。谓云准破。异生非破圣者。以诸圣者证法性故。有说得忍亦不可破。上文上座比丘。恐不信受。十一异见异忍。故论云。要所破僧忍师异佛。忍异佛。说有余圣道。能障圣道轮。坏僧和合故。十二已制众行二法。众法者。谓羯磨说戒。行法者。谓四依八正。十三行非法筹。愚夫忍可。十四秉行众法别作说戒。此下二缘是坏。行众二法。始终通别。具此成破。论云。非破法论。诸佛皆有必依。宿业有此事故。于诸解中。随有罪者。并不成破。?相可知。对此因明。破羯磨僧。具解之相。通解还三。大同随戒。别缘有五。一须有心要作破心。坏僧和合。若懈怠心及无记心不犯。二在界内非羯磨地。不得秉法。三众数满彼此二众。各须四人。于一界中。别部秉法。四在佛法时中。若法住时。即有坏义。法没之后。破则不成。五彼此二众。一时秉羯磨。俱不成者。名为破僧。若唯一处化法。直是别众。故杂心第三云。若于一住处界内二部僧。各别作布萨羯磨。当知是僧坏。尔者既俱秉法。方名破者。何故上文言。见相闻疑求。方唤不得。便作是言。失去灭去欲使他破坏作羯磨者。不成犯偷兰。遮解此是恶心罪。非破僧?。

  次同异者。释此差别不同有十。一者约时破法轮僧。局佛在时。以涅槃后。无此事故。破羯磨僧。现未俱有。以不假佛通一切时。二者约处破轮。唯局瞻部。不通余方。以佛不法余方化故。佛既不法。共谁竞化。为须忍师异佛。忍异佛说。又欲破僧。自称为佛。彼无大师。无人信处。破羯磨僧。通三天下。除去北方。是难地故。三者约人破轮。局是比丘。及见行等。非比丘尼。及爱行等。破羯磨僧。通比丘尼。及爱行等。仍非余类。四约凡圣破法轮。僧唯凡非圣。以证法人。无破事故。破羯磨僧。通凡及圣。以事中迷圣容破故。五约众数破轮。六至九人成破。以是破正亦相三宝。一人为佛。四人成僧。下至五人方成能破。所破之中。亦须五人。一人是佛。四人成僧。既言破僧。故须解佛。破羯磨僧。但八成就。谓彼此四别行法事。六者约主破轮。要须一人作佛。以徴如来。是法轮主。破羯磨僧。同类相破。不须假佛。为法轮主。七者约行破轮。要须五种行法。先唱五法。是道后始秉。行羯磨破羯磨者。不假行法真尔。二众秉法成破。八者约界破轮。能破须在界内。以秉羯磨界外。不成所破之人。通界内外。遍大千法轮不持。破羯磨僧。要须两众。同界一时。秉羯磨法。九者约罪破轮。违理以种破正损义宽多。犯兰得逆。破羯磨僧。事中相违。以正破正轻兰非逆。十者约报破轮。业重无间一劫。羯磨释轻。余狱非劫。

  次约处者。依此文中。王城虽后化得五百。但是方便。后持所化至伽种山。自秉羯磨。方成究竟。僧祇亦尔。上文复言。一切未谏前欲坏等。乃至坚持不舍一切吉罪。又伽种名文中。错举应言。揭阇尸利沙山(此云象头以山顶如象头故)。此山在鹫峰山北。可三四里。同一界内。天授不对。大师住彼。而破文言伽种者。梵音相近也。但以译人谬错故耳。然彼实有伽有山。此山其鹫峰山。东北。可一百五十余里。非同一界。岂得破僧。又僧祇云。调达正欲破时。佛建阿难。于一日中。三度法唤。计三四里。一返七里。三回合有二十一里。若一百五十余里。一返即三百三回合有九百余里。阿难不得神通。理须步法。不经半日。岂得三回。准此即是。揭阇非伽种也。

  次初二者。若论逆罪。并无最初。以逆违理。罪违教故。如上文中。有一外道。故煞父母。来求出家。佛言煞父母者。于我法中。无何长益。乃至应灭摈。若论违教偷兰。合有最初。已从前来。未有犯故。虽后事。是最初得罪。同于第二。所以尔者。已先谏故。今既违谏故破。故是第二。非谓此前已有破事。问调达破僧。既是第二违谏。僧残亦应第二答破僧是谏所为之事。今以违谏作破故。破第二谏时。谏破僧。不谏于违谏。是以违谏。僧残合有最初。

  次方便究竟者。今此破僧偷兰。是究竟非方便。以提婆达多。本希名利。规夺佛位。坏僧断法。今既破得僧徒。归说己见。即是所规事成。思心得畅。更无进趣。故是究竟。问破僧既是究竟。何以不与夷名。古师解云。若体无余义通。理亦应然。但以破僧事一。为欲咏结。三人若置夷名者。即名甄。彼此谓非一事故。不与夷名。今制兰者。名含轻重。通结三人义便故。如以正主故。犯逆余非主故。但得偷兰。四伴大众兰。五百对首兰。今解不然。但为所作事成。故获究竟。而非违教极。是以不结夷。又以违教极者。立四重法。破僧非四所取。故获兰罪。尔者所以破僧违教非极。若以事轻。不应犯逆。既已犯逆。即是事重。事既是重。应与夷名。如余三煞。理教俱极。解破僧获逆?。自为违理极。对事损非重。是以无夷名。问五百既为他破。何以得兰。答望为他破。不应犯兰。以忍异佛信受耶教。故正理四十三云。要所破僧。忍师异佛。忍异佛说。有余圣道。

  次对出血先后。若依此律。及五分。十诵。并悉先起破僧方便。次出身血。次后更起方便。乃至究竟。尔者既先出血。后破僧者。如何十云。九清净人能破又杂心第三云。余无间业后不能坏僧。解余部虽有净言此文不障。不可以余部文妨此解义。又解。十诵。以不犯夷。名为清净。所以知者。文自言九清净。后先出血。后破僧。明知据不犯夷。名为清净。又解。十诵。问答破仪轨中。始云九清净。同见比丘。本不定其先后。故无有失。若不尔者。便即自文相违。又婆沙一百一十九云。若先造余无间业。彼后不能破僧。若先破僧。后便能造余无间业。彼后所造。皆由破僧增上力故。同招无间地狱中果。杂心。据此为论。故言余无间等。又此亦不定其先后。直简坏僧人。要族姓端政或闻才辩。以彼自立为大师犯戒者。非增上。若依知论。及鼻奈种。先破僧后出血。是则于义无违。故知论第十七云。舍利目连说法教化。僧还和合。尔时提婆达。便生要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血遥掷之。破石迸来。伤佛足指。莲华色比丘尼呵之。以拳打尼。尼即眼出血死。作三逆罪。鼻奈种亦尔。不能繁录。

  次舍戒入狱时。此文但言。彼即惊怖而起。极血从面孔出。竟亦不论舍戒入狱事。五分二十五云。时三闻达多。以足指蹴调达。骂言释如起。舍利目连。以余方便请诸比丘去矣调达惊起骂言。是恶欲比丘。始有善意。如何忽生恶心。以方便将我比丘去。便大怖惧。极血从鼻孔出。即以生身堕大地狱。此明入狱。不论舍戒。十诵三十七。明舍戒时。不论入狱。故彼文言。时舍利目连。化五百比丘。将诣佛所。时调达讲堂空无大众。唯有四伴。尔时迦留罗提舍。以各脚蹴调达令觉。语言乐众调达舍利目连夺汝众去。调达觉已。见讲堂空。迷闷堕床。时四伴以冷水洒。还得醒悟。作是念。我是释种姓瞿昙。大人不可屈下。从他语诸比丘。先有调达外道法。隐没不了。我今当发起。明耳住是法中。汝等当知。我从今不后属沙门瞿昙。作是语时。即名舍戒。智度具明。乃至打莲花色尼死。与恶有富兰那外道等。为亲厚。断诸善根心。无惭悔(此是舍戒时)。后以恶毒着指爪中。欲因礼佛。以中伤佛。欲去未达于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

  次下释文白佛具举前事。

  次呵文二。初对前事呵其所作。故言痴人破僧。第二有八非下彰其业重难救。就中有二。第一明缘支业择重难救。第二我若见下释其不救所以。前文有三。谓举列及结。先明总举。此八非是出离真轨。故非正法。情[身*既]八法。名为缠缚。为八惛溉。摄云覆翳。又能除殄起修之因。故曰消灭善心。调达今造恶业满足。故云趣于非道。彰受报处。故在泥犁。以一劫言。明知处重。显受择时。称云一劫。彰无滀方。名为不救。次列八者。十诵反余文。名利衰毁誉摄讥苦乐。此中名字。虽有少殊。义终不异。利无利约施。以明过分赞德。名之曰誉。非分毁呰。名曰无誉。刑心祇奉。名为恭敬。懈怠慊呵。名不恭敬。此是称讥。对违缘逼恼。名恶知识。欣恶适心。名乐恶友。此是苦乐对。次结可知。次释所以文三。谓法喻合。法中逆顺彰其善尽恶成。故堕泥犁一劫不救。次喻合可知。

  次和僧文二。初正明和。第二彼比丘见下举事显昔。会古同今。前文分四。第一法彼而坐妄安如文。十诵。调达见舍利目连来。即驱迦留罗提舍。安目连舍利弗。第二尔时提婆下法像如来。第三时舍利弗下化众归正。第四舍利弗下失众焦恼。文相可知。次举事显昔文三。初举身子过去破事。以对今破。因即便明五百不失先戒。但作偷兰忏悔。非正障故得获果。第二目连白化下。举过去法像。对今法像。第三时诸比丘六举过去背恩。以对今背。昔以恶教破。对今有破是第二。

  次明破僧仪轨文二。第一明破仪轨。第二破和果报。初文复二。先问后答。问中有三。一问调达行何等法。断佛法轮。分僧二部。故言云何破僧。二问秉法坏和合时数至几人得成破事。故言畜几名为破僧。三问究竟能坏轮者。不知是谁能成此事。故言谁破和合僧。次答但二。初问别释。下二共答。前中复二。先以五有破正行法。五中。前三相似语。后二妄语。解释如上。次作非法羯磨。谓于正中。增加回换作有羯磨。破正众法。所以尔者。佛为比丘说二种行。一者别行。谓四依八正。学之所行。生行之轨。二者众行。谓羯磨说戒。住法之仪。成众利益。今提婆达多破僧和合。亦徴如来立二种法。一者立有五法。破佛四依八正。二者非法羯磨。破正众法。若比丘信受修行。是名破正具足。僧祇第七云。于戒序四波罗夷。乃至七灭诤法随顺法。不制者制。已制者便开。乃至其家出家共行法。所谓九部经。于此九部经中。更化异句异字异味异义。各各异文乱说。自诵持上教他谓持。次答下之二问。数者谓至八人。人者谓比丘非尼。或可四人是能破者。文中分二。初明数减不成。文言一比丘不能破。意谓一尼等能破。故复须言。亦非尼等。既非尼等。意谓彼此各一能破。故复须言。彼此各一亦不成破。非直一人不成。乃至二三亦尔。次指破数。彼此两众。各须四人。废主论伴。故下至八。

  次问报果。文中分三。第一问答破僧果报。第二问答和僧果报。此二如文。第三优波离六。重更料简一切破主堕不堕义。于中先问后答。问中为一切破僧。皆堕一劫。为当亦有不经劫者。次答有二。初总酬答不尽一劫。次别料简经劫不轻。此中约法非法等。合有九对。于九对中。各体非法等一遍作十二句。破其法等一遍令使断灭。九对各十二。合为一百八句。此以与有灭正。故体非法上作。然于法等一遍不得。更有十二。若体法等一遍。作破非法等。即是和僧。故今不说。又若倒说初句法等。得成其有。应作十三。故上文云。住破僧事者。住十八法。又不增二文。举十八法倒说成有。增四佛后言犯说不犯。不犯说犯。轻言重。重言轻。畜是名为破僧和合。准此合作。不繁致或。又可虽有此文。不得更作。此等直据倒说成有。论成破僧。义则不尔。夫破僧者。必须以有破正。有法为能破。正法为何破。倒说四依成有可尔。不知以何为能破法。既无能破。不繁更为。又此文中。现约非法上作。故今还约非法等一遍解释。

  于结对中。先明初对。初对三位四句。初四句中。前三句主堕于一劫。后一句主不随一劫。初句非法想破非法想说。第二句非法想破法想说。第三句法想破非法想说。第四句法想破法想说。先解初句。文有其七。一若比丘者举能破主。二兴有灭正。文言非法者。谓五有法。执此有法即是出离真轨。故云言法坚持。此法者。谓行化于时。破和合僧者。明轮被破。三心耳知非。文言非法想破者。谓加行中。耳知非法。言非法想说者。正行化时。亦知是非。四妄安有法。执五有法能契真理。故言是法。又执有法。能有灭恶之功。言是毗尼。欲规他信。妄指佛说。言是佛教。五心口相违。心见知非。口说为是。口说乖心所见。故言异见。心忍是非。口说为是。口说乖心所忍。故曰异忍。六秉行破事。以破众及行沙行舍罗。亦可直明秉众取究竟处。此中毗无作羯磨言。六句中有。七结堕一劫。

  次第二句非法想破法想说。前加行心。知是有法。故言非法想破。至于说时悉非为是。故言法想说。此中但有六句罪。无异见异忍。望前方便心。应言异见。望后说时心。名为不异见。若言异见。不摄不异见。若言不异见。后不摄异见。以是前后心异。文中罪无。释文可知。

  次第三句法想破非法想说。正以前心迷有为是。故言法想破。后心说时。知是有法。故言非法想说。文不异前。故言亦如是。问此二三两句。心互不耳。应同时想获轻。何以亦堕一劫。答计心互迷应同时想。但望所损过多。不从心降。如淫须戒。时想亦重。尔者。若以过多说境制者。第四亦应得一劫报。答以第四句始终心悉。不互解非。不堕一劫。准此淫须。始终迷者。互无了心。亦非究竟。

  次第四句法想破法想说。正以前心迷有为是。故言法想破。后心说时亦迷为是。故言法想说。文有七句。释相同前。但为口说。不乖心见。名为不异见。亦不违心所安。故言不异忍。情过轻渐。不堕一劫。

  次作第二四句。文言疑不疑四句亦如是者。理应非法想上安不疑。法想上置疑。初句非法不疑破。非法不疑说。第二句非法不疑破法疑说。第三句法疑破非法不疑说。第四句法疑破法疑说。作文释相与前无异。亦前三句堕。第四句不堕。

  次作第三四句。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古旧师解云。非法想上安疑。法想上置不疑。初句非法疑破。非法疑说。以其俱疑无非法想兼。是以不堕一劫。第二句非法疑破法不疑说为异。由于非法起疑。无非法想兼。情过轻渐。不堕一劫。第三法不疑破非法疑说为异。此亦不堕一劫。第四句法不疑破法不疑说为异。是以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问此第三四句。总不堕一劫。与前两位四句不同。何故文言亦如是。理应同前两位。有堕不堕。始顺文中亦如是语。以不顺文。故须更解。以疑通于二处。非局一边。前第二四句法上安疑。今第三四句即须非法上安。初句非法不疑破。非法不疑说。第二句非法不疑破。非法疑说。第三句非法疑破。非法不疑说。第四句非法疑破。非法疑说。故文言。非法想疑四句亦如是。谓非法想非法疑。相对为四句。此不疑者。即是想也。若作此解。还前三句随。第四句不堕。故言亦如是。此三位四句。相对明者。各初句同。各下三异。然下三中。前二下三。心缘非法。一向是同。以想不疑名异体一。即此下三缘法皆异。前是法想。后是法疑。后位下三境唯非法。一边同前二位。以不疑故。一边全异诸位。以起疑故。此是初对十二句竟。下之八对同上应知。上来破僧法竟。

  ●次灭诤法。两情乖背。彼此纷纭。名之为诤。论诤不同。有其四种。此四皆为七药殄除。称为灭诤。广彰灭法。集其一处。故言犍度。文中分三。第一七毗尼能除之药。第二尔时世尊下明其四诤所除之病。既有药病。若不相对明者。是则药无能殄之功。病无可建之义。故次第三若一比丘下广明药病相对仪轨。三中先明能除之药。对此解义。三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

  言释名者。先释现等七种别名。次解通言毗尼之种。然释别名现前中。有五种三种。言五种者。谓法毗尼人僧界。三种者。谓法毗尼人。若欲释此五三总名。应云三五殄诤。体皆是现。并非过未。总曰现前。若别释者。灭有轨则。称之为法。能息于诤。故曰毗尼。起诤者名人。秉法者为僧。僧依集处摄界。三即五摄。不须别明。次忆念者。清法人被谤。秽响外彰。为他所举。而复纷竞。众知此人实是清净。为作羯磨。证成不犯。由记知净。故言忆念。次不痴者。法病虽犯。今差不为。忽举前?。以生纷竞。僧知此人差来不犯。为作羯磨。证成清净。为不痴来不犯。故曰不痴。次自言者。诤起本由执犯轻重。不了罪相。转更纷纭。今得自言。识知罪实。既了根本。诤得消除。故曰自言。次多人语者。本因论义。诤理正有。别人现前。殄不得灭。制令尽集。详心捉筹。以筹殄非。筹多表语。故曰多人语。次罪处所者。此人犯罪。为他举来。前引后违。以生纷竞。众僧作法。微寻前言。责其犯处。重处而治。故曰罪处所。次草覆地者。僧舛评犯。执诤纷纭。人既相明。事难寻究。故圣开听。不说名种。直尔忏谢。如草掩泥。故曰草覆地。此之七种。摄教殄非。诤无之处。名曰毗尼。

  次辨体者。现前须约五种出体。释五种体。二门不同。一正辨体。二明有无。初门法者。谓依圣教。出其定诤。是非道理谐和进不。是故文言。好言教语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又言。云何法现前。所持法灭诤者是。谓持能灭诤事之法。言毗尼者。谓依圣教出其灭理。劝受息忍。令诤得除。是故文言。此是法是毗尼是佛所教。汝当受是忍是。又言。云何毗尼现前。所持毗尼灭诤者是。谓村能灭息忍之理。言人者。谓起诤人及能灭者。现前问答。是名为人。是故文言。若一比丘在一比丘前。又言云何人现前。言义法反者是。此谓能所含名为人。若就所为名人。谓唯起诤者是。或可约能名人。文言受忏者是。言僧者。谓断诤时。尽集和合秉行法事。决断是非。是故文言。云何僧现前。同羯磨和合集一处不来者前授其现前应呵者不呵者是。言界者。谓僧界和集分畜。即是僧秉所依之处。是故文言。云何界现前。其界内羯磨作制限者是。上来所辨约说次第。若据行之次第。应言僧人界法毗尼。此约五种出其体意。论其三体。不离此五。但知三中无羯磨法。所以非僧。又不假界。然余三中。法准语法。毗尼亦尔。人通能所故异五。然五中人唯所为。法通语法及羯磨。毗尼亦尔。

  次明有无者。还辨此五体性有无。古师多解。一释云。余四有体。毗尼无体。毗尼是灭。灭既是无。如何有体。又解。名虽有五。体但有四。谓人僧界三。别有名体。法与毗尼。更无别体。但据有轨用遍名作法。灭诤遍名作毗尼。又解。毗尼无别体。用上四法为体。此等释者。并不应理。若此毗尼。实无有体。斯义可尔。今此毗尼。实别有体。故知不然。谓以法等劝受息诤。即是有体。故文言。云何毗尼现前。所持毗尼灭诤者是。又五分第二十三云。何谓毗尼现前。应以何法以何律以何佛教得灭而以灭之。是名毗尼现前。问如有法时未有毗尼。有毗尼时已是无法。既不并集。如何言五现前。答并以相续在现。故言五现。又解。为对起诤人。一一皆现。故言五现。问五现所为。亦通有僧。如何僧名说能非何。答能为秉法。何为他裁。以此不同。立名亦异。问三中所为亦通有僧。如何名亦说人。不约僧设。答若就数分。应立僧称。为不秉法。合是人收。又与僧名。恐滥秉法。是以痴僧说人受称。

  次忆念者。沓婆实净。为所他谤。因谤有根。执根举罪。能举执根。恐谓谤罪。可举恃净。畏僧滥治。因此执情。遂生其诤。今忆念者。能所申情。能举忆念。闻根不虚。所举忆念。实是清净。又僧忆念彼此无违。忆念能举。执根不虚。忆念所举。实是清净。又可忆念者。谓所举人自不忆犯。从僧乞忆念。忆念证不犯。是以文言。我今不忆念。从僧乞忆念毗尼。是故众僧与作忆念。忆念是净。实不犯戒。故僧语彼能举者言。此人法为他谤。外有闻根。我等共住。实知清净。是以文言。云何忆念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应举。不应作忆念。

  次不痴相。类前大同。但僧与法。证知此人不痴来不为。彼此无过。是以文言。云何不痴毗尼。彼比丘此罪更不应举。不应惟忆念者是。

  次自言相。前人犯戒。虽为他举。但使不引。未得即谓。若即谓者。恐滥无辜。又恐执情以生诤讼。是以文言。目连亲察知已。法彼比丘所语言。汝今可起。世尊知汝见汝。出去灭去。汝不应此中住。捉臂牵着门外。佛告目连。不应如是。若于异时。亦不应如是。目连重彼伏罪。然后与罪。不应不自伏罪而与罪。又容横评他犯。以生其诤。灭时须得犯者自言。彼犯罪人。虽非是诤。由彼自言。能弥他诤。是以文言。云何自言。说罪名说罪种忏悔者是。云何治。自责汝心生厌离者是。

  次多人语。以现前中。简人别断。众不尽集。不肯伏理。今僧总会行筹弥诤。诤灭由筹。以筹表语。是以文言。云何用多人语。若用多人说。持法。持毗尼。持摩夷。

  次罪处所。罪为他举。恐僧治罚。前引后违。以生其诤。然此比丘。若实无犯。前言即应违其举者。今既前言与举者同。明知后言惧治拒讳。以前言犯。后言不犯。前言重后言轻。今僧作法。微取前言。责其犯处重处而治。故文言。云何罪覆所。彼比丘此罪与作举作忆念者是。

  次草覆地。此诸比丘皆共犯戒。迷情不了。执诤纷纭。或复困评他罪轻重。执见纷纭相朋灭。如有食尼指授食时。半见提舍尼。半见波逸提。正欲轻忏。见重者言不灭。正欲忏重。见轻者言不除。若更寻究问答根元。令诤谏重。不可除灭。故圣开听。不说名种。直尔二众递相忏谢。如草掩泥。不令相现。不污其足。令人得过。是故文言。云何草覆地。不称说罪名罪种忏悔者是。

  次诸门有七。第一定灭次第。第二法体出不。第三名体通塞。第四能秉不同。第五所为凡圣。第六辨治差别。第七缘差失不。

  初次第者。药体所除。难易差别。从下向上。具分为二。初四毗尼拟弥诤中。轻渐四诤易除弥者。作一番而列。次三毗尼拟弥诤中。尤重四诤难除弥者。后作一番而列。前位之中。所以先举现前毗尼者。答现前以是众药本故。是以先明。又后四诤之中。言诤居首。为殄言诤。先举现前。觅诤第二。次明忆念不痴犯诤。第三次列自言事诤。以一切灭灭。通用其四。此即除其轻微四诤。次除上品四诤。多人语除其言诤。是以先明。罪处除其觅诤。故居其次。草覆除犯。最立其后。事诤还以一切通用此三。此即除其上品四诤。毗尼次第。虽复如此。困辨分离。以药多少。如向所列。难易分二。对除事诤。即离为四。若其以名摄用。随名有七。对除事诤。即有十四。或约秉用相假。合有十三。以下六灭。并带现前。然对言诤有别现体。若对事诤。即二十六。或以言等灭有差别。约此离分。数更多也。谓弥言诤独。现前有八。多人中。十三种行舍罗。各带现前。即二十六。并及前八合三十四。对除觅诤。通论有六。犯诤对境自言有四。及草覆为五。各带现前。即十三位。总合五十毗尼。对除事诤。即为一百。此谓随用离分。以药弥诤。有尔许种差别不同。今言七者。名摄用尽。如一现前。总取五十八。余摄亦然。故无不尽。

  次法体出不者。谓忆念不痴罪处。并出法体。余四毗尼。便不出法。所以尔者。以忆念等三。对除觅诤。齐用白四。乐法楷定。以楷定故。便出法体。余四不然。故不出法。问所以忆念等殄觅楷定。余殄余诤即不楷定。答以忆念等。作竟诤除。更无流转。是以揩定。如忆念者。不作不犯人。不痴者作而不犯人。罪处。何者亦作亦犯人。余四毗尼流转不定。如殄言净。现前有八。及多人语。若其具彰不合并用。随分少列。便谓恒定。为此总言应与现前。而不广略出其药法。如殄犯诤。自言有四。及草覆地释不出意。如前所明。问现前等三不定可尔。草覆更无流转。定故应出。答草覆若能独除犯诤。可使定故。得出法体。为殄犯诤。亦有自言。自言既不出法。草覆相从亦无。又解。草覆有二。亦是不定。一从自言流来。二即直行草覆。或此草覆已曾经行。为诤不除。故复更殄。又解。忆念等三。彰灭究竟。以灭究竟。故出法体。现前等四。杂有白等。灭未究竟。故不出法。问现前中。三藏谐和。自言中。正忏责心。多人语中。数筹白断。草覆地中。递相忏谢。此等并是忏法。文何不载。答许合此明。文中不便。并回在下相对中辨。如污家七五等。旧解云。法之与体。差别不同。先明出法不出。次明出体不出体。仍云。即此法以辨灭体。此解不然。若既即法。以辨灭体。如何不许古师法与毗尼体一。又既即法。以辨灭体。如何法体。分位别说。

  次通塞者。古旧名为总别通塞。凡言总者。以释摄为义。别者以躯分为称。通者以体遍诸处。塞者唯局自分。然此中名有总别。体殊通塞。毗尼之名是总。以有释摄义故。现前名等是别。以名各不相择故。现前是总者。体通用通故名总。余六不独行。要假现前。即是体通。要假现前。方得灭诤。即是用通。若下六六自相。望六六恒别。忆念现前。非是不痴现前。故知是别。若以余六望现前。现前恒是总。若以现前望下六。即是其别。如似羯磨望受日结界。受日结界是其别。若以结界受日望羯磨。羯磨即是总。今解。但为通塞。不得为总别。夫论总者。束别成总。离出别体。即失总名。现前虽通下六。仍有别体。故知但是通局。不得为总别。又毗尼通名。望现等七。亦是通局。而非总别。以不束别。以成总故。问如仍现前通下后别。以下六灭不离现前。故知现前即是通义。仍于其中。有别现前。专对言诤即是塞义。问现前通下其状如何。答如忆念中。乃至第三羯磨。谁诸长老忍已前。调和进不。是法现前。僧已与下。乃至谁不忍者说。是毗尼现前。作此法时假僧人界。即是五种通下不痴五种。准此应知。自言通者。自忏名种。谓和进不。是法现前。责心生厌。诤事得灭。是毗尼现前。后假余三故五通。而多人语者。文言作如是语者。捉不破舍罗。作如是语者。捉破舍罗。乃至十三种行已。释筹别数。是法现前。数已如法比丘语多。白僧断灭。是毗尼现前。后余三五。亦通有罪处五种。准同忆念。草覆地者。二众求作草覆忏法。乃至和众白竟。是法现前。二众各言。长老乃至作草覆忏悔。是毗尼现前。后假余三。是五通义。是知五种通六六用。下六事别。各不相通。即是现前。亦通亦塞余之六体。塞而非通。又五种通六。大位是同。其中僧法毗尼及人。非无少异。寻相可解。

  次能秉不同者。此中现前自言灭人通三。余之五灭。局僧方秉。能秉人有差别故。类余四种。不同亦然。即是五灭僧秉。一向具五。二灭通三。现或三五。若以五三相对。明宽狭者。五种遍七。说之为宽。三但局二。不遍故狭。

  次所为凡圣者。准阿含经。要罗汉被举得作忆念。余者不得。所以然者。以无著人不故犯戒。凡夫及学人。有故犯故。又见论十八亦云。忆念毗尼。为爱尽比丘。下至阿那含人。不为凡夫。此及余律。不分圣凡。净者皆得。多论云。得忆念已。若反戒为沙弥。及根处作比丘尼。即先忆念。若唯圣人。何有反戒根处事。准此岂非被凡净者。又以义准。罪处准凡。无有圣人作妄。前引后违。自余六灭。圣凡通为。不可约人。限成彼此。

  次辨谓差别者。此七通言俱殄其诤。然于其中。自言草覆。兼灭其罪。以灭罪竟。诤方得除。罪处所中。有罪不灭。余直灭诤。并无有罪。治人不者。余之六种。但是灭诤。以人无过。故不治人。诤是斗乱。故须除殄。罪处所一。兼治其人。以人讳过。故须加罚。即是持治人法。以灭其诤。以治人故。作竟夺三十五事具行折伏调已为解。余非治人。故无有解。

  次缘差者。多论第九。若比丘得忆念已。若反戒作沙弥。即先忆念。若反戒还俗。后更出家。若作沙弥。若受具戒。即先忆念。若根变作比丘尼。即先忆念。若沙弥得忆念已。若受具戒。即先忆念。若反还戒僧。后更出家。若作沙弥。若受具戒。即先忆念。若根变作沙弥尼。亦即先忆念。若比丘尼式叉摩尼。得忆念已。展转次第。如比丘沙弥法。不痴一同忆念。不能具载。论既分别忆念不痴。余轻不说。义准罪处亦同。如被举及别住等中富缘差。不坏前法。准此罪处及呵责等亦然。以皆同是治人法故。

  次下释文。文亦为七。但现前自言多人语义覆地。不出法体。但有列解结名。余三毗尼。并出法体。其文若三。谓列缘辨体结名。但不痴中。略无结名。自言缘中。是其重罪至于药病相对中。但举对首忏者。以初二犯。非可即灭。故行忏中。罪而不论。准此二文合明。即通七聚长。自言是非中。具举其七。

  次解第二所除之病。文有其三。第一起过。第二呵。第三责。告诸下广辨四诤起过。文言比丘与比丘尼诤者。不在四诤之限。所以然者。以僧与尼。形类差别。不成破僧。不在言摄。又无一药。通被二人。或比丘举尼尼举比丘。亦非觅摄。或比丘与尼诤二众犯。或二比丘诤尼犯。或二尼诤比丘犯。皆非犯诤。或比丘与尼诤二众羯磨。亦非事摄。或二比丘诤尼羯磨成以不成。此是言诤。所以尔者。以得成破。及共用药。若二尼诤比丘羯磨亦尔。互诤轻非四诤之限。为诤通故。文中总列。

  次呵可知。

  次广文三。第一总举。第二列名。第三广释。对此广文。先解其义。七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辨体。第三次第。第四诤境。第五诤根。第六三性。第七是非。

  初门释名者。诤有其四。谓言觅犯事。言诤者。理不自显。寄言以宣。因此诤言。遂成其斗。斗由言起。名为言诤。觅诤者。因有三根。互相伺觅。遂致不和。以生其诤。诤由觅起。称云觅诤。犯诤者。因举七犯。以生其诤。或评他人犯之轻重。诤由犯起。名为犯诤。事诤者。羯磨本为成办其事。以有所办。名之为事。评事生念。称云事诤。故文言。言诤中事作等。又云是事如是持。五分。十诵。亦指羯磨为事。

  次出体者。论诤本起。由言等四。成斗之体。并悉是言。此之语业。具表无表。广如戒体所明。

  次次第者。但为理显由言。圣德论义。因评佛法。遂生其诤。是以言诤。最在初明。因此论义。前后相违。递相伺觅。次生觅诤。因兹伺觅。违教过生。是以犯诤。次居第三。事说三起。故在第四。次下四门。并随文释。若坚义者。应取此明。

  次下释文。文分为四。第一明其诤境。第二言诤以何为根下。明其诤根。第三言诤是善不善下。三性通不。第四言言诤下。简定是非。所以四文次第尔者。诤不自起。托境而生。是以初明四诤之境。既识其境。须知起由。故次第二明其诤根。虽识诤根。不知为善不善。是以第三明通三性以不。三性之诤。义含是非。若不简定。恐滥行药。故须第四简定是非。是者须用七药。非者不须。既知如此。先解初文。初文四诤。文即为四。初文既尔。下三亦然。就初言诤。文有其三。谓举释结。余三亦尔。就前释中。文有其四。一举起诤人。二引十八下。举诤境界。三若以如是六法后评理。四遂彼此等明成其诤。初文人者。谓是比丘。既比丘与比丘诤。明知已简余众讫。对尼反说。义亦如是。第二所诤境界。谓十八事。旧解云。若淀论十八理相是非者。是言诤摄。若诤已起十八方生四诤。于九对中。可为三分。一谓犯不犯轻重两对。约行法以辨。二约说不说众法以明。三约余六对以说。行法复二。若诤犯不犯。正生觅诤。或生言诤。若诤轻重。正生犯诤。或生言觅。众法中诤说不说。但起事诤。其余六对。多生言诤。此释不然。但十八事。若起未起诤其理相是非者。是言诤境。如僧十二中。文义相应等四句。准此岂唯事一见异。又不应执已起方生四诤。下二文可知。

  次觅诤释中文三。一明起诤人。二以三举六三句。彰觅境界。三举者。彰何举事。破戒等者。列何犯行。见闻疑者。举所依根。三化如是者下。正明举罪。化如是相觅罪共语者。正出举语不妄。求伴势力者。觅得好伴相助。安慰其意者。耎言晓喻。若举作忆念者。引事证犯。若安此事者。安有根作事。若不安此事者。不安无根。不作事不痴者。彰举者。解慧不说者。举者亲词。汝若不从我举。忏悔清净。必为恶业羁缠。故曰不说。亦可言。我以痴不了心举汝。汝可容有得脱之义。我今以解心举汝。汝必无有得脱之义。故云不痴不说。?无第四共?成诤句。次犯诤释中。但有评犯境界。更无解句。次事诤中。亦但有境界。言诤中事作等者。但诤一切已起羯磨成不成理。而生诤者。应用现前多人语灭。即是言诤中事作。所以尔者。以此羯磨事同用言诤毗尼灭。故云言诤中事作。如瞻波中作一非法别众羯磨。乃有七人共诤。如斯等类。咸是言诤中事作。觅诤中事作者。如作羯磨被谤有根。或瘨狂时作非法羯磨。或作非法羯磨。为他所举。前引后违而生其诤。如斯之类。并是觅诤中事作。犯诤中事作者。如似二人横评非法别众等羯磨。一人言此恶心秉得兰。一人言懈怠心犯吉。或因此故。众共相用。此是事见俱异。须用自言草覆灭故。是犯诤中事作。

  次明诤根。根者生义。四诤之兴。莫不由此。先明言诤根。言诤根中。位有其四。一贪无贪等者。约内心为根。二僧界人。三约事说根。评四种僧。以生其诤。诤由僧。名僧为根。界人亦尔。三六诤为根者。约因说根。六诤者。中阿含五一二云。一瞋恼。二不语。三憎疾。四谄诳。五无愧。六恶欲耶见恶性。故下文言。斗诤有六根本。如中阿含说。四十八破事者。约法为根。

  次觅诤根。初贪无贪等还是内心。次约事者。举僧犯故。以僧为根。因界生诤。故界为根。犯由人起。以人为根。三举事者。即是所举之事。此不诤理有正故无十八破事。事次犯诤根者。余如前释。言六犯所起为根者。约业说根。如增六文云。或有犯由身起非心口等六句。但八业中除心及不由身口心犯二句。解六句是。次事诤者。事从三起。解释如前。

  次解三性言觅事三。皆通三性犯。无善犯。故但通二。先明言诤通三。文有其二。先总问答。若为显理不求明名利。如此诤者。是名为善。若为名利情存胜负。如此诤者。是其不善。非前二心。从尔论理。如此诤者。是名无记。次别问答通三所以。一一有三。谓举释结。通六诸诤。各三亦然。文相可解。次觅诤总别如前。然就别中。先解善见。善见释中。文有其三。一明举人善心伺觅。二以三举下彰觅境界。三以如是相下出其举语。初文是中比丘者。出其举人善心共相伺觅者。出善心相。次释觅境。文有其二。初有三句。举觅境界。解释如前。次内有五法下明其善相。前言善心。不知如何是善心。今以内具五法故是善心。次出善相。如何知善具二义故一今前人自行清净。故言令此人无犯等。二令僧众无外见闻之讥。故言莫令此人有意名等。次出举语。释文如上次明不善。文亦有三。初明举人不善心觅。二以三举等者。释觅境界。科解同前。真翻前善。即是不善。三以如是相下出非法举。言莫求非法伴党相助。故曰不妄求等。内无五德粗言呵诘。故曰不安慰其心化。举忆念者。妄引证明。安此事者。安无根不犯事。不安此事者。不安有根犯事。内无解慧。故名为痴。非法举罪。彼此获?。故曰不说。次无记同前。次明犯诤。初总问通三以不。次总答但二无其善犯。次别释二。不善犯者。谓凡夫及学人故犯戒。文言。学人故犯者。通相总举。理实但是前二果人。以不还人欲界惑尽。所有犯者。亦是无记。或可虽无不善。有故违心。即是说故违心。名为不善。次无记犯者。谓凡夫及学人。不故犯戒。及无差人。又准十诵第五十。无学人犯者。亦唯无记。故长老波离问。罗汉为善心犯不善心无记心。佛言。罗汉有所犯者。皆无记心。若阿罗汉心不忆有长衣。数数食别众食。不白入聚落。不着僧伽梨等。又准十诵。亦有善心犯戒。彼文第五十。波离问佛。为善心犯。为不善心犯。为无记心犯。佛言。有善心犯。不善心犯。无记心犯。善心犯者。若新受戒比丘不知戒相。手自拔塔前草。自治经行处草。自采华。是名善心犯。不善心犯者。故犯佛结戒。无记心犯者。不故犯戒。次事从三起。亦通三性。释文可解。

  次简定是非。是非者诤理之言。是其言诤。余言余诤。则非言诤。伺罪之觅。是其觅诤。余觅余诤。则非觅诤。评犯之诤。是其犯诤。余犯余诤。则非犯诤。诤羯磨事。是其事诤。余事余诤。则非事诤。总定虽然。次须别解。别中。先定言诤。余诤类知。就言诤中。文分为三。第一以言对诤总为四句。第二或有言六是非互显。开为七门。第三云何言下。依事解释是非之相。初学本文多少不定。为末下诤字或有或无。有者即五句。无者但四句。为此至见诤子注中。或云五句如上。或云四句如上。今者且存四句分别。一言言诤。二言诤言。三言诤。四诤言。定文虽然。义须解释。有古师云。此四句中。为简余言。第一第三。以言石诤。为简余诤。第二第四以诤云言。然此四中。初二以为一对。后二后为一对。此二对中。所以前对言即言诤。言诤即言。为别后故。何故后对言即单即。单即为别前故。实理相似。为别二对。故有单复。莫不初与第三同简余言。第二第四同简解诤。古释众多。且陈此一。余并繁词不能具述。又此四句并是散文。句别义殊。岂得总束为对。束为对者。理则不尔。为言医宗。故今别解。欲得理教分明无过。直释。初举四句章本。次开七门。后随解释。如此顺文于义何失。又若要须释章本者。此四句中。前之三句。将言对诤简言是非。第四一句将诤对言简诤是非。然前三中。初之二句。举言诤体简言是非。第三一句。简生诤因。又前二中欲举诤体。以言通有是非。故须初句简言是非。故文云。云何有言即是言诤。云何有言非言诤。次句言既简已直举其体。故文云。云何言诤石是言。此直举体不简其非。此虽识体。未辨其因。故第三句简定其因。自有因诤十八法言即是言诤。诤余言者不是言诤。故文云。云何言即是诤。云何言不诤。问观其初三简无别相。如何乃言体因有异。答初句既云言诤。明知诤用言成。成诤既以由言。明知无是诤体。第三单举其诤。诤即未定。言成成诤。若定由言因。亦须简别。第四句将诤对言。简余诤者。以上三句但简其言故此一句直简其诤。故文云。云何诤即是言。云何诤而非言。观其简文相应如是。直以旨趣幽深意促难见。磨古群德并竭智谋。释者隆多契者甚少。余每称校之次。詹此生惭。聊申此解。异诸学人详文察义。希望永决迷津。长开法眼。次开七门。望第二句。直举诤体无举非句。自余三句是非相对显。故成其七。次依牵解。一一有三。谓举释结。初牵释中。比丘共比丘者。举起诤人简异余众不成言诤。尼共尼诤亦尔。十八法者。举何诤法。以如是相等。显其诤相。第二牵中举父儿等善言不成言诤。类比丘善言亦非言诤。余牵类知。次觅诤但有四句章本。余二略无。次犯事二诤。总类用前。

  次明第三药病相对。然中文三。第一总明现前是非。第二尔时阿难下药病相对殄灭方轨。第三尔时长老优波离六问答自言是非之相。初文以现前是众药之本。故须先简是非。欲令非者弃舍是者随用。至于对诤。不后重彰。悬指上文。省而义要。然中分二。初先明非。第二若一比丘下明其如法。此中泛明是非。未有主当。今者且拟一法。以释此文。如人持欲至僧忘而不说一人云欲既不说。别众不成一人云隆后不说法事得成。因此纷纭经人取断。非中。四四成十六句。谓一比丘为头有其四句。余之三头。各四亦尔。然十六中。位分为二。初十二句三种非。次有四句五种非。前十二中。有三位四句。先解初句。文分为二。初明现前三非。次如是下胜成非法。文若一比丘在一比丘前者。谓断诤人在起诤人前。合是人现前。次好言教语若摈者。妄定谐和。辄有取舍。然此不应真轨。故曰非法等。此是非法法现前。次彼作下。印非为如。劝受息忍。无是非法毗尼现前。次结非法亦具三种。故称相似。释初一句既尔。余十一句类知。次五种非四句。准同前说。次释如法亦十六句。前十二句三种如。次有四句五种如。前文十二亦三头各四。先解初四。于初四初句中。文分为四。一举三种现前。二若作如是下。结成如法。三是中下。牒名解释。四若比丘六结发起罪。初文三种现前。一人。二法。三毗尼。人者谓断诤比丘。在起诤比丘前。能所合是人现前摄。次法现前好言教语者。定前所诤之事。谓欲至僧表情无二。虽妄不说法事得成。出此道理。谐和彼此。故曰好言教语。此之断决。契合真轨。后有灭恶生善之能。亦称圣教。故曰如法等。此谓是前作事如法无是。如法法现前。次彼作下毗尼现前。此谓印如为是。劝受息忍。即是如法毗尼现前。次结成如法。次牒名解释。如文可知。次发起罪有三人。一即座断诤人。二后来比丘。三新受戒人。然下两人物是初诤。初者新也。我等先来未断此事。望我即同未灭之诤。故言谓是初诤。佛言但使灭竟。皆是已灭之诤。非谓望已不灭。即名为初。是故发起皆获提罪。次三句同前。又二三为头亦四应尔。次明五种现前。先明僧为。一比丘文亦分四。一五种现前。二若如是下结成如法。三牒名解释。四结发起罪。初五现中。略无其界。亦可僧所依处。必须有界。余相可解。但发起中。加与欲为四。下三类知。

  次明药病相对殄灭。殄灭四诤。即为四文。先明言诤。言诤文二。先总问答知用多少。次阿难下别问相对。殄灭方轨。初文问意。药有其七。诤但有四。不知欲除言诤当困几药。故曰以几灭灭。佛前七中。但用其二。简余五药。故言现前多人语。所以尔者。言诤起由诤理解正。解正道理圣教所明。是以三藏法师。依教刊定。愿正理分。诤情消殄。故现前多人语是相对除。余之五药。用不相应。如似觅诤起本由人。以人清浊未分。是以生诤。故以忆念等三。定人清浊。清浊既分。诤情消殄。言诤评理而生。本不谓人清浊。岂得辄用忆念等三。如似犯诤本由辄治。求后评他罪之轻重。今欲灭者。要得前人白言引过。定罪重轻。或可相朋经历年岁。自言不灭。须用草覆。言诤评理。不用白言引过。理须彰何用学霞。

  次别问答。文分为二。初明腊现前灭言诤下品易除殄者。第二尔时舍卫下用二毗尼灭言诤上品预除殄者。凡灭之来。从下向上。要须先轻后重。前文复二。初一问答阿难闻说。用二毗尼灭于言诤。后更知生不用多人语。独用现前。颇得灭不。即是别问。佛答言有。即是别答。问阿难何不更问独用多人语。不用现前得灭言诤不。答阿难已知现前。是众药本。纵单多人语。亦不离现前。是故不得更兴此问。第二问一灭方。故言何者是。佛言下示其灭法。灭隆能灭人异。即可为八。初一比丘灭。二二比丘灭。三三比丘灭。四僧灭。五若彼诤比丘在道诺下异界僧灭。六若彼诤比丘不能中道下众多三藏灭。七性二比丘下二三藏灭。八性一比丘下一三发灭。此八能灭之中。若以界分。前四同界。后四异界。若约现前三五多少。初三后三。是三种现前。中间四五僧灭。是五种现前。若约人之多少别者前四从一至僧。后四从僧至一。今分八者。不约现前三五。又后不约界数不同。但约三藏能断诤人德行胜劣。以分次第。既知次意。

  先解初文。一人灭中。分之为四。初明三种现前。第二如是下续名成灭。第三牒名解释。第四应明发起。文无者略。既欲刊定。不知所定是何。故须先出所诤之事。如下增十二中。文同义异。文异义同。四句所诤是刊定事。既知如此随起皆得。今且寄一遮性以明。如有竖义者言。粗语戒等性恶故重。媒嫁戒等遮恶故轻。治义者言。同一犯聚。何有轻重。执此轻重生诤。经三藏断决。能灭之人。为所灭者。故云若一比丘为一比丘。合是人现前。次好言等。是法现前。三藏法师。依教决断言。竖义者是。治义者非。故曰好言教语。如此断时。契合真轨等。故曰如法等。次彼作下即如为是劝受息忍。即是毗尼现前。余之文相。同上应知。为一既尔。为二三僧亦然。

  次二比丘灭三比丘灭轨则别异。并言亦如是。

  次第四僧灭。文分为二。初对僧灭。二佛语阿难下。道诺不对僧灭。前三同界无道诺灭。此趣异界。故有道诺。僧为一人。四文如上。为二三僧。文亦不异。并悉略无发起之罪。次道诺灭者。彼诤比丘。不忍僧灭。欲往异处。更求人断。但在道诺思量。忍可此灭。若能如此灭者。是前僧之力。文计有四。略无发起。

  次第五僧灭。文分为二。第一对僧前灭。第二彼诤比丘下道诺思量灭。前文有三。初明起诤比丘付诤方法。第二此僧应语下教僧受诤仪轨。第三受已应断决下示僧灭方。就前付中。文有其六。第一说诤起由。申其来意。文言我此诤事如是起者。总申诤由。如实因是起者自彰说实僧作如是灭者申前僧灭法。我不忍可者。自除不受。是故已下结其来意。第二善哉长老下请求为灭。第三若长老下灭若如法彰己能舍。第四若长老不能下若其灭不如法。诤更深重。以此悕令如法灭诤。第五不如法下灭若非法非直诤增亦令比丘住不安乐第六彼诤比丘六胜成舍诤。次教僧受。文有其四。第一敕如实说许量为灭。文言长老诤事若如是起者。责起所由。如实如所因起者。责说如实。如彼众僧灭诤者。责前灭法。此之三事说若如实。我等当共量宜。不知能灭以不。第二若长老下若说不实我不得意。违理断诤。令更深重。此则悕令说诤如实。第三非法下说不如实。非直诤增。亦令比丘住不安乐。第四彼僧应下结成受诤。次示灭法。先结前生后。次若彼下正教灭法。灭法文四。如前说。初灭中。文分为七。初教安诤比丘进不如文。第二众僧下念欲简德。第三佛告下许简智人。制具十法。五分二十三。彼诤比丘。具说本末。若僧作二种语。或言应尔。或言不应尔。不可定者。僧应语言。随汝所取。二种语中各四人作断事僧白二差之。下七百结集中亦尔。第四断争比丘中下长出三人。三人如文。此虽不足断诤数中。若在界内。咸须取长。如七百中羯磨差人取。第五若许断事下具德之人。僧应佐助。第六若此语事下教量前僧灭之仪轨。第七僧无应语下正明断灭。余文可知。道诺灭中亦四如上。

  第六法众多三藏所。文相同前。释亦如上。

  第七法三三藏所。

  第八法一三藏所。文并同前。不更繁载。又六三文。略无道诺灭法。

  次明二毗尼灭。于中文四。初彰斗诤比丘不忍八灭。此中初至灭诤争不忍。前四能灭。次闻彼住处六不忍后四能灭。第二彼诤比丘下举白世专。第三世尊无集六呵责。第四告诸比丘下制用多人语。于中文二。初立章门制用多人语。第二依章解释。解释文二。既欲以筹表语。先须简德。差行筹人。第二有三种下行筹弥诤。此中复二。先明多人灭诤仪轨。第二有十不如法下辨是非优劣。前文有三。第一举数。第二列名。第三云何下解释。解释三相。文则为三。第一显露。第二覆藏。第三耳语。初显露中。文四。第一正明灭诤。第二若化如是下结名成灭。第三是中下牒名解释。第四若如法下结反起罪。初文有二。第一当处僧灭。第二若如法语比丘少下外求他界僧灭。前文有四。第一明行舍罗五种差别。此五句中。初二句众中非法者多。然师及智人如法。次二句不知众中如非多少。亦师及智人如法。次一句一切如法者多。第二应作二种下制作法式。为表是非二语。故使完破不同。五分二十三云。僧应作二种筹。一名不如法。第三作舍罗已行筹白法。五分唱言。若言如法捉如法筹。若言不如法捉不如法筹。第四行舍罗已应别处下白令诤灭。四文之中。前三是法现前。第四是毗尼现前。余三现前。理有可解。次他界僧灭。作乱起者。任五德量宜。随作一法。令众得散。五分二十八云。自收筹取于屏处数。若不如法筹多。应更令起相去远坐人人前窃语言。此是法语律语佛之所教。大德当舍非律非佛所教。如是语已。后更行筹。若不如法人犹多。应后唱云。僧今未断是事。可随意散。后当更断。若如法人多。应白二羯磨灭之。下三文可知。次覆藏。次耳语。此二之中。唯无狂露中第五句。以人非法者多。恐相仿习。故覆藏耳语行。不得发露。释相可解。次辨是非优劣。文中分二。初明捉筹如非。次辨德之优劣。前如非中。先非后如。非中有三。谓举释结。释中有二。初列章本。次牒解释。释中白异羯磨异者。轨异伦是中无一非行筹刊定。是名非法。此念罪此不故犯。或发心化者。旧解云。若评小罪。此言对首。忏此云心念。二于是法。若行舍罗。定一是一非。名为小犯行舍罗。此释不然。今解。或念犯者。起心未作。如起不正思惟。名为非护。或不故犯者。以无故违心。无非威仪罪。或发心作者。物欲发动身语。合得吉罪。此等轨者俱是不应行筹定之。是名非法亦可此虽是犯。未动身语。行筹定者是名非法。异见异忍者。心见其非忍非捉筹。如法反前可解次明断诤比丘德之优劣。文有五句。一举。二列三云何下释前四句四是中下。校量胜劣。五是为下结。

  次殄觅诤。文分为二初总问答困药多少。次阿难下别问相对殄灭之方。初文问意。已知言净用二药除。未审觅净。当用几药。故佛答言。以四灭灭。所以然者。以净根本净人犯不。故用忆念等三。定人清浊。人定净消。是相对治。觅不评现。不用多人语。又不治罪诤犯。不用自言草覆。次别问答。随用分三。初现前与忆念合。二现前与不痴合。三现前与罪处合。就初别中。文分为二。初文阿难既见用其四药。不知直用现前忆念。不用不痴罪处。颇得灭不。即是别问。佛答言有即是别答。又忆念等三。所定各异。是故此三。无并用法。次又问下别问灭方。佛示灭法。于中文四。第一正明殄诤。第二若若如是下结名成灭。第三是中六牒名解释。第四若比丘六结发起罪。初文有三。第一明其诤过。第二阿难下教与忆念毗尼白四如上。第三有三非下辨如非法。此中先三法非如。次五法非如并具如文。次现前不痴。准忆念说。次现前罪处。文并同上。准是非文。言不作白。言是非法者称异。问文中若不自言是非。翻则自言是如。既得自言。何故与罪处法。答若其此人本不自言。无可微责。治成非法。今为此人。先已引罪。后惧僧治辄便拒讳。故僧化法寻取前言。所引罪处。以加治法。今文言不作自言者。治本来无自言也。又文言清净者非法。谓本无犯。若与罪处。是名非法。若不清净者如法。谓犯残等。名为不净。治则如法。若犯夷者。应须灭摈。若作罪处。是名非法。

  次明犯诤。先总问知用药多少。次阿难下别问相对。初文问意。虽知言觅。不知犯诤后用几灭。佛言用三。所以非余者。答此已执犯重轻。以生其诤。僧若灭时。要须得彼白言引过。诤方除灭。或不能定。纷纭难息。即须依教化草覆地。此不评理不用多人语。又不诤人清浊。不用忆念等。

  次别问答。随用分二。初现前与白言合。次现前与草覆合。前文分二。初文阿难既见用其三药。不知直用现前自言不用学覆为得以不。佛答言得。次问言下别问佛示灭法。于中约法分寂。应分为二。先对三境三种现前自言。次若长下五种现前自言。今据然灭人以分次第以人有四故文亦四。先对一人忏中文分为四第一正灭。第二结名。第三解释。第四发起。此对一人忏者。治三四犯及残下轻兰。人皮石钵剃裸生等。余者则非对此释忏仪轨。四门分别。第一明忏悔意。第二释忏悔名。第三忏灭方法。第四忏解同异初门意者。凡论罪业。皆无定性。既从解生。理从解灭。然此先作恶业。虽谢于往为因成就。必招苦果。故今于恶生厌。立对除道。用此精诚。能灭先恶。既灭苦因。戒如本净。不受来报。名为忏悔。次释名者忏是梵言具足应云忏摩。悔是唐语。如呵梨陀姜。故言忏悔。义言兴善伐恶。称之为忏。姄往修来。目之为悔。次灭法者。忏悔必须至诚殷姄。惭谢往?。方能灭恶。然所造恶治。须感报不定。以报不定遇□□□□□可转。然此忏心。能除被报。以除不受。名之为灭。问所造恶业谢在于往。谢性既无。无何可忏。答造业虽谢。业性已成。成则是有。故得忏悔。问罪有违理及违教。未知知忏灭何者。解以牒名种。依教忏故。但违教。不除违理。其违理罪。摄在化教中明。又解。俱忏违教违理。所望虽摄。论所厌?。体无有异。若使违教违理体有异。可忏违教违理在。今此二违体是同。如何体灭违理在。次同异者。凡论惑者。从虚至细。以其虚惑障理浅。微惑翳理深。其观智者。从微至着。初起者劣。后生者胜。初起虽劣。能除上惑。故九品中先断上上。后起渐胜。能除下惑。故九品中下下后断。论其忏悔。对除义则异。此以所造业。有其三品。忏洗之心。亦上中下。悔是事中递相抑伏。要须敌对。相当方能除连其所造恶。若是上品中下心忏。必无灭义。通须起彼上品善心。伏彼恶因。方遮苦果。中下相对。其义亦然。凡忏悔者。既不能定。先所造业。上中下别。但应总起上品心。除以上品心。能断一切。是则上品善心。尚除上恶中下恶。而不消亡。若取防未起非。即类断结道。如初犯过虚。离之则易。如是展转。乃至第五自非专心护持无由行立。以此故知。初劣后胜。释文等法。并如上明。然三说已前。是法现前。自责心等。是毗尼现前。余文可解。次对二比丘忏加一问通人。此中忏者。舍堕通三位。?此应作。余非此限。但小众者。须对三人。次三比丘文。亦不异。此中忏罪者。限是夷递轻兰。残边重兰。及坏羯磨僧。并破法轮伴。余非此限。次对僧忏。余法如上。所忏罪者。是夷边重兰。及二逆兰。并余破主舍堕。该三位不须别互。余者则非计。对僧忏应摄僧残。化法不同。故且除去。

  次现前草覆。文中有二。初一问答知用分寂。次又问下而答灭法。文四如前。前正灭中文亦为四。第一彰其诤过。第二阿难下。两众量可求化草覆。第三阿难下制作单白和其二众。第四阿难下正制二众各作草覆。忏悔文中。已除重罪。轻者并灭。而何者为重罪。答如忆念不痴中。以夷残偷兰为重罪。此准于彼。理亦须然。故多论第九云。我等所化罪。除偷兰遮。除白衣相应罪。今白为及为彼。故当现前发露。悔过不覆。不同僧忏文中。不简被为闻戒化法故。罪不除其遮。不至白衣家。法事须忏谢白衣非直谢僧能了。故须除去。除此已外。并作草覆。此中罪者。无前白言中。相用不灭难定者。是谓如赞欲食。及指校食。各执不同不得忏悔。故听不说名种作草覆忏众中。第一堪秉法者。应起白众。求灭如文。第二众亦尔。次问事诤。以位别故。须别而答。然以体同三诤故言一切灭。灭若更问答。不胜前三。恐滥俱用。又言堕所犯。

  次明自言如非。前文余六。并明是非。唯有自言未辨为此波离举问就中文二。先总明自言非一切如法。次是中下。别出如非相。就中文三。初明非法自言。次优波离下。明如法自言。次时有比丘下。辨浅自言。得失之事。亦可对。余比丘。无出自言不成之事。先解初文。非法位二。初有两位四十九句。据不犯成非。次有两位四十二句。据有犯成非。前四十九。实不犯罪。不化举不作忆念。便自言犯。对其七聚为头。互勿成四十九。次四十九不犯是同然作举化忆为异。次四十二中。并隆实犯。各以引不相当。故成非法。此中前四十二。据不作举不作忆念。为实犯夷。若言犯夷无是如法为言残等六句七头各六。合四十二。次四十二俱作举忆念为异。次如法中。但二七句。皆据实犯。前七实犯不作举不作忆念。反两位非中。各初四十九四十二。后七实犯作举作忆念。反两位非中。各后四十九四十二。以各引过相当。故是如法。次不成如文。上来灭诤法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九末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十(从尼犍度至律藏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明尼犍度。

  今此犍度。广明比丘尼别行之法。隐所行法。从人受称。故曰尼犍度。就中文二。第一明授戒法。第二诸比丘尼聚一处下对受起修明杂行法。前文复二。初明启请为入道之由。第二尔时阿难下正授戒法作起修之本。前文复二。初明波阇自请不得。第二尔时下阿难为请佛便许之。前文有三。初明致敬请求出家。第二佛言下为难正法。抑而弗许。文对请词一法遮止。何以故者徴。瞿昙弥下释。第三既不遂意致敬退还。然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同是梵音。文随言。次遂便举之。

  次阿难请文中有二。初明请之端序。第二尔时下正为陈请。前文复二。初明波阇作求道相阿难见异。为请之由。第二尔时下问知心祈许。为求请问。波阇先请世尊不许。理应守教在宫。何忽剃染。如此若此文不显所由。欲似专报。然五分中。世尊教尔。故二十九云。瞿昙白佛言。愿听女人于佛正法出家受具足戒。佛言止止莫作是语。所以者何。法古诸佛。皆不听女人出家。诸女人辈自依于佛。在家剃头。着袈裟衣。勤行精进。得获道果。未来诸佛亦复如是。我今听汝以此为法。

  次正陈请。文有其三。第一举事直请。第二阿难下举恩养请。第三阿难下举得道请。前文初请次答。答中文二。谓法及喻。法中初直不许。次何以故徴。次若女人下释。次喻有二。前喻为彰女人自行不立。次喻欲明女人坏他不轻一一如是下随喻便合。次恩养请。先请后答。答中文三。一因我故知三宝名。二因我故于三宝生信。三因我故受持归戒。乃尽苦际。此等大恩。非衣等能报。彰彼小恩。我已报竟。次得道请。请中先审证得道果。便则陈词请令入法。次答听许文有其三。谓法喻合。法说复三。有举列结。初听出家。制行八法。佛见阿难。以证道请。此事难速。是故听许。僧祇。十诵。阿难请云。三世诸佛皆有四部众。今佛何故。独无对此释八。不可过义。四门分别。第一制意。第二释名。第三次第。第四违罪轻重。言制意者。女人志劣护持行微。王于传扬事归僧众。又以愚闇行不自成。要假比丘咨禀法训为法故。理须敬人。敬人之来庶事等尔。但为此八。资行中要。又如桥梁不坠正法。是以如来未即许度。能行此八。方听入道。次释名者。此之八事。尼须遵奉。依教修行。不得过越。故曰八不可过法。余文名异。及事别者。部既不同。不须会释。亦可此文中名得。总收余称。掎相可解。次明次第者。此八之中。位分为三。初三敬人。次二敬法。后三咨承。所以然者。法由人弘。人能通法。是以最初明其敬人。人若无法。行则不成。是以次明处奉正法。既有人法。事须咨承。欲使生解起行。故次明也。初敬人三中。身业粗显故。在前明咨。敬相微故。次后说于语敬中。骂谤恼重。是以前明遮。举损微故次后说。亦可骂谤不须具德数故前明举。须具德稀故后说。次敬法中。受是根本。是以前明忏。是枝修故。次后列咨承三中。教诫生解。故在前明。安恣起行。是以后说。然安居时长九旬苦住。又防未非。是以前说。自恣作法。欲表清美。又除已起。是以后明。次结罪轻重者。初一后三。戒本结提。余二三四五不定。第二骂者得提。是骂戒掎。若其谤者。或得残提吉三。第三可及遮举。并获吉罗。又若呵中。说过恶者。还前骂摄。戒毁呰牧。第四全不与受获吉。经宿法者得提。或可并提。第五得吉。或全无犯。问所以敬之得戒义等。违之结罪。乃有轻重。若以敬不殊故齐得戒。违义不等。罪有重轻。又问此及善来等。俱是受法。何以违此获罪。余不结事。若此制尽形遵行故违结罪。善来等不然。是以无犯。是则八不可过受。亦受亦随。余善来等。唯受非随。次列八数。何等八者微。于八法中。一一有三。初百岁者。举能敬人。此谓尊中之极。举尊以况卑。见新受等者。对境修敬。此谓卑中之极。举卑以况尊。如此法等禁令遵奉。一文既尔。余七类然。结文可知。喻文如[揇-(幸-土)+口]不坠正法。合文可解。

  次下受戒文二。初明八不可过法受。第二时有余女人下羯磨受。前文有三。第一阿难宣此八法授与爱道。第二摩诃下遵修顶受。说喻自庆。第三时阿难下事讫重白。此中复三。第一百上爱道遵奉。第二如是下结成得戒。第三佛告下彰度女过。此文正法直减。五百经亦尔。彼文第三迦叶因请度女。罚阿难十事。一女人不出家者。诸檀越等常应各各器盛食。在道侧胡跪。授与沙门。二者诸檀越等常夜与衣服卧具。逆于道中。求沙门受用。三者常夜乘象马车乘。在于道侧。以五体投地。求沙门蹈过。四者诸檀越辈。常应在于路中。以发布地。求沙门蹈过。五者诸檀越辈。常夜恭心。请诸沙门至舍供养。六者诸檀越辈。见诸沙门。常夜恭心。净扫其地。脱体上衣布地。合沙门坐。七者诸檀越辈。常应腕体上衣。拂比丘足上尘。八者诸檀越辈。常夜舒发。拂比丘足上尘。九者沙门威德。过于日月。况诸外道。岂能正视于沙门乎。十者若女人不出家者。佛之正法。应住千年。今减五百年。一百年中。得坚固解脱。一百年中。得坚固定。一百年中。得坚固持戒。一百年中。得坚固多闻。一百年中。得坚固布施。善见十五云。何以不听女人出家。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得五百岁住。犹世尊制八敬法。还得千年。彼文法师曰千年。已佛法为都灭也。若曰不都灭尽。于千年中。得三达智。后千年中。得受尽。罗汉无三达智。后千年中。得阿那含。后千年中得斯陀含。后千年中。得须陀洹学法。后得五千岁。于万岁后。经书文字灭尽。但现剃头袈裟服法而已。

  次明羯磨受戒。于中文三。第一举缘启佛。第二佛言下对缘开受。第三应如是下正教受法。于中复三。第一度沙弥尼法。第二听童女十八下度二岁法。第三应求和上下受大戒法。此中文二。第一尼中作本法。第二彼受戒者下诸大僧中受大戒法。前文有九。此有诸和上。广释其相。如前已明。次诣僧受文分为二。第一无难自受。第二时舍夷物梨下有难开使受。前文有二。第一正授。第二拂疑。前文有三。第一正授戒体。第二善女人下。授以随相。第三汝已受戒竟下。结劝受持释并如上。次拂疑可解。次遣使文二。第一授戒法。第二世尊有如是教下。料简进不。前文有三。第一举缘启佛。第二佛开使受。为避难故。第三听一已下。差使法受。对此明具缘者。约文及义。合十三缘。一本法成就。二量使净秽。三差使及伴。四界处如法。五尽集和合。六体如数满。七须请戒师。八问答缘具。九使尼为乞。十戒师白。十一对众捡问。十二白四应教(具此戒生使法须报)。十三还报。此十三缘文中有六。第一量使是第二缘。第二差使是第三缘。第三乞戒是第九缘。第四捡问是弟十一缘。第五作法是第十二缘。第六使报是此文直报令知。不同余文。秉法报有已言。明第十三缘。戒先发。次明料简。古师云。遣使受戒后无得者不然。此文既云小小颜貌不应。遣使受明如还。如前者。亦开使得。又母经第二云。此女颜容挺特世所无比丘。若往者恐恶人抄掠。是故佛听。今时若有如是比者。可得遣使受具。其余一切要现前得具。不现不得。又十诵五十八。云若有欲出家。道路障碍相似亦得是使人。四十一云。若有如是比者。亦听遣使受戒。余文可解。

  次明杂行。既称为杂。不可科别。但随文相应释者。释五分。听比丘尼从比丘受经。若经中。有粗恶语。听书授。若不知书。听隔障授。各无障隔。听相背授。又尼既嗔恚不成舍戒。类比丘尔。次得教比丘持憎上戒等。不各呵骂。十诵四十。不得出比丘见闻疑罪除语言。莫近恶知识恶伴党。次沽酒。但言不应。五分二十九。尼作酒沽犯偷兰。次听贸易住处者。谓为僧故得。下房舍中。为己不得。亦可此是别人住处。许听贸易王园中兰若处牢固听。次比丘有过于尼。听作不礼羯磨。以佛遣然。不遣敬教。十诵第四十。尼得与比丘作三种羯磨。不礼拜。不共语。不供养。五十三更加不问讯为四。次有式叉等互恼二众者。真治不改。亦与二师。作羯磨。若尼有过于比丘。得与作舍教授羯磨。谓作羯磨治有过。尼不得约别人有过。总舍尼众。次大小便。须有处所。五分。诸比丘尼于住处住处。大小便臭秽。佛言不应。尔犯者突吉罗。应作厕不应深作厕坑极深。听拳手一肘小作口。上来尼揵度竟。

  ●次明法揵度。

  起行有轨。称之为法。明七行法药在一处。称云揵度。然就通相无非是法。此立总名。余标别称。此中大文有七。第一先明客比丘法。第二自今已去下旧比丘法。第三尔时世尊下大小便法。第四尔时世尊在舍卫下乞食比丘法。第五尔时世尊在王舍下兰若之法。第六尔时世尊在舍卫下食请进不。第七尔时世尊下浣染衣法。然食请进不者。此文应唱等得然后食。五分云。有比丘下食。未遍便食。白衣呵言不待等。得食便食。甚于小儿。佛言不应尔要须等得然后听食。有处僧多上坐不知等得食时。佛言应高声唱僧然。伽论亦尔。十诵五十七云。从今日应行上座法。云何应行。若闻楗槌声。若时到声应。疾往坐处。坐观中坐比丘。下坐比丘。或有坐不应法者应示。若不觉应弹指。弹指不觉。应语比坐。安详语食。时不应先。令待得遍闻等供声。乃至一切僧。应随上坐法行。次文云。未唱等供不得食。若食吉罪。又五十九云。若饮食时上坐应教一切等与应待唱僧。䟦一切众僧。应随顺上座。是名僧上坐法。僧祇三十四云。若有人请明日饮僧。僧上坐不得。即受应知前。请人姓名。容旧巷陌处所。恐有人试弄。比丘不应即受。若有人识彼请人得受。受已不得便随去。至明且应遣直月园民。若沙弥往者之。或遭县官水火盗贼死亡。不能得辨。戒请主诳僧。乃至檀越行食时。多与上坐。上坐者应问一切僧尽得尔许不。答言正上坐得耳。应语言一切平等与。若言尽得者。应受乃至不得。随下便食应待行遍唱等。得已然后食上坐法。当徐徐食。不得速食。竟住者合年少。狼狈食不饱。应相望看。不得食竟。便在前出去。应待行水随顺咒领已。然后乃出。上来法揵度竟。

  ●次明房舍揵度。

  荫覆所居。是房舍义。广彰其相。名为揵度。就中文二。初五比丘问住何房。佛遣兰若等住。此对上行者说。第二尔时世尊下广明开畜房舍应不。就中大文分之为八。第一听受檀越施园及房。第二时诸比丘欲作房下听比丘自造房及开随房所须。第三尔时世尊在王舍下明给孤独食。设供请佛。并造精舍。第四尔时世尊从王舍下制相恭敬。第五尔时有居士下杂明受畜房物进不。第六时罗睺罗下明施前后如非。第七尔时世尊在迦尸国下明僧物不应分等。第八尔时世尊在舍卫下明营事比丘房德应不。

  初文随施主所造施者。听受。

  次第二文比丘自造房。及作房所。须亦听应不。众多具如文列。时有小沙弥听房中。安隔上同室宿。安隔同此共女人上船疑。佛言听直渡。准此证知。上戒本中。尼女合制。

  次第三文。文中有三。一明长者诣佛徴非。问施物极多。何以不如诣佛一步之福十六分之一。答施是福分。不生慧解。今以诣佛听法。开生慧解。剪除生死。故不相类。发心将听。尚自如然。何况闻而生信。信已修行。第二时给孤独下。见佛欢喜请设供养。第三时给孤独食。买祇陀园。造立精舍。祇陀言。此以金钱侧布满地。令无间者。我亦不与。长者检旧制。证知是决价。五分二十五云。若能以金钱布地令无空缺。然后相与。须达便以金钱布地。祇陀言。我说此譬。不欲相与。须达后言。说此为价。岂得中悔共诤纷纭。遂便彻官。官即依法。断与须达。

  第四相恭敬法。于中文四。一举缘启佛。二尔时下审比丘解。三佛告下举下况上。四自今下明应礼不。初文可知。

  第二文比丘或言。大姓等人应受者。皆不可佛意。亦不以头陀行高。应受对此释头陀义。三门料简。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分别。

  初门。旧曰头陀。新云杜多。此梵音相近。杜多(此云洗除或曰洗浣)。头陀(此云斗撤)。犹如抖擞衣物。振吉尘垢。行者如是。皆行头陀。振吉一切贪等尘垢。故圣善住意经下卷云。若比丘斗擞。贪欲嗔恚愚痴。斗擞三界内外。六入。我说。说彼人。能说斗擞。如是斗擞。若不取不舍。不修不着。非是不着。我说彼人。能说头陀。新阿含经第四十一。佛劝迦叶受居士。坏色衣及赞头陀行。于大众中。分半座与迦叶。所以尔者。良由此行达受施之不贪蠲除患本悟杜多之无欲。得绝累缠。是以苦节逾明净尸罪之皎镜。贞操弥固。杨定慧之端严。上文唱制静坐。唯除一供养人时。有六十头陀比丘。以行同故。直入见佛。佛亦赞叹扬励。余慢众。

  次出体者。以无贪无痴二善根为体。故解脱道论第二云。以此不贪于十三处。能除贪欲。不以此痴。于十三处。能除无明。问所以不用无嗔为体。答以嗔于所除无用。故论言。嗔人受苦。更成其恶。如淡病人。若服热汤。转增其恶。是故真人不当修行。

  次诸门有五。第一辨相。第二对除。第三修意。第四问答。第五诸部同异。

  初辨相者。文中杂乱。不定次第。今以义收束成三位。谓衣食处。所以尔者。衣服所资。济身家要。若也无衣。便废修道。故先辨衣。外御寒丑。令得身安。策修进业。虽后得衣。外御寒丑。若无内资。道亦难立。故须对食。以辨节童趣令身安。长道而已。既得衣食。内外缘宛。理须进修。以消物利。凡欲修进。必须庇彰闲林处。若喧繁无由进道故。次后明修道之处。初衣有二谓。三衣粪扫。三衣者。道服正标。资身受用。既离二边。处中应法。粪扫者。随拾所弃纳以成衣。事绝内贪。后杜外夺。次食有四。谓常乞食。不作余法。一坐一团为离恼缘。修常乞食。既无异望。堪能进道。其余三食。皆就初中离明。不同旧释。通是二种食人。为食僧常檀越食者便成中。岂名头陀。但以数食增贪行。非知足为此故。须不作余法。余法虽绝。虑有再贪。为离此贪。但修一坐。若其一坐恣足利。恐不绝贪心故。更节重一团而已。恒修一坐一团。余法已绝。对行不同。故更别举。次处有六。练若。冢间。树下。露坐。随座。常坐。梵音正曰阿练若(此曰无声处)。但以聚落之中。境缘諠杂。为离声色。舍就闲。尼虽尼练若。恐观难成。故观冢尸。息其净想。久在冢间。哀声乱道。舍就树下。专意思惟。在树众鸟。雨乱禅仪。后舍演林。更居空静。但为进道思惟。不简敷设。随得座等。起令身安。谓于坐卧所敷设中。随得即坐。名为随座。旧解云。随坐家胜于余所行。咸能同彼。故称随坐。余十一偏能未必通行。此解不然。若以随坐通行余者。衣食既非是坐。如何得称是坐。又昔解云。于坐四中。恐生贪着。故立随坐。此亦不然。于坐既尔。若贪衣食应知亦然。斯并不识文意。故作兹释。此是随座敷具。不名为坐。故瑜伽。名为处如常座。问云何名为处如常座。谓所坐卧。或诸草座。或诸叶座。如旧敷设草座叶座而常坐。卧一敷设。后终不数数翻。举修理如是。名为处如常座。小品般若第七。名为若随敷座。母经。名为随得敷具。解脱道论。名为遇得处坐。上来托处。皆易威仪。志节无恒。恐难进道。故须常坐。系想思惟。克念专精。作圣由起进道之人。托缘起行。三位之行。各后胜前。

  次对除者。于衣服中。有多衣贪。上妙贪能障修善。为欲断除多衣贪故。但持三衣。为欲断除上妙贪故。持粪扫衣。于饮食中。有美食贪。多食贪能障修善。为欲断除美食贪故。修常乞食。为欲断除多食贪故。修余三食。此三所离类同对除合辨。于处之中。瑜伽。有四贪能障修善。一諠杂贪。二屋宇贪。三倚乐卧乐贪。四敷具贪。为欲断除谊杂贪故。住阿练若。为欲断除屋宇贪故。常居树下回露冢间。又为断除淫佚贪故。常住冢间。为除倚乐卧乐贪故。常期端坐。又欲断除敷具贪故。处如常座。是名成就杜多功德。

  次修意者。瑜伽二十五。问云何故名为杜多功德。若譬如世间或毛或㲲。未鞭未弹。未纷未擘。尔时于着不耎不轻不但造作缕线氎蓐。若鞭若弹。若纷若擘。尔时分散柔耎轻妙。堪住造作缕线㲲蓐。如是行者。由饮食贪。于诸饮食。令心染着。由衣服贪。于诸衣服。令心染着。由敷具贪。于诸敷具。令心染着。彼由如是杜多功德。能净修治。令其纯直柔耎轻妙。有所堪住。随顺依止。能修梵行。是故名为杜多功德。

  次问答者。问此文中云粪扫衣。上文言纳衣。未知此二差若如何。答此二名异体同。谓舍粪扫纳以成衣。粪扫。谓从取处为名。纳衣便是补缝之称。又解。或有粪扫不纳成衣。以不纳成。但名粪扫。或有粪扫纳以成衣。以纳成故。名为纳衣。尔者若无粪扫。纳体是何。若纳衣要须体是粪扫。如无粪扫。纳体亦无。以受施人即是中下。既曰头陀。下合受利。又解。纵无粪扫纳。亦通许施衣。尔者受施即中下。岂得成头陀。答若以受施解头陀。但是头陀不受施。不以受施解头陀。何妨头陀。得受施故知。受施头陀行别。又问纳衣是粪扫。三衣体是何。若此三衣体。亦是粪扫。如无粪扫开受施衣。但为三受。不名中下。又问身着纳衣三衣具不具若。尔者。持三与纳何别。答三衣若不纳得受。三衣名此衣。若纳成若加纳衣称。又解。若纳不纳唯三衣。即加三衣称。纵纳三外有余衣。此名纳衣者。余约食处问答。可以类知。

  次同异者。母经第一十二中。无不作余法加一。若有嗔心不止不食。灭已乃食。智论。还无不作。余法及随座。加次第乞食。及食后不饮浆。解脱道论。正有十三还无不作。余法加次第乞食。及时后不食。瑜伽见论等。余文皆有差别相。不能具陈。

  次举下咒上可知。

  次明应礼不应。文有其三。一明不应礼。二何等下。明所应礼。三世尊既有下。杂明应不。初文不应礼有四一白衣女人道俗若故。二后受大戒者小大异故。三犯边等净秽不同。四一切非法语者。耶正善若。次文应礼者。文有五头及佛即六。小沙弥尼应礼有十二。人塔各六。小沙弥亦尔。次小式叉应礼有八。人塔各四。次小尼应礼有六。人塔各三。次小比丘应礼有四。人塔各二。此虽应礼。礼有仪轨。失仪轨者。亦不合礼。故增一阿含二十七云。告诸比丘有五时不应向礼。若在偷婆中在大众中。又在道诸病痛着床若余食时是谓五事不应向礼有五事知时而礼反上者是。五分。若人多但若礼师总礼余人而者。次杂时应不文中。遣记受戒时者。为知岁数及斗大小。此记受戒年岁。即六念中一念。六念制法。僧祇第十六。明此律上下有多少事。以非正制。文不具足。具依彼部每日诵念。于理不违。弥增其行。若欲解释。须作二门。第一释名。第二作念方法。言释名者。于此六法。系心不忘。于六生念。名为六念。然论念体无六随缘彰六。故曰六念。第二作念方法者。第一念念知日月。谓是一日乃至十五。及月大小黑白差。若西方本制月。有黑白。白月纯大。黑有小大。此土立法。乃以三十日为月。故作念者。通知大小。即应此方立其月法。若言黑白一二日等。复顺西方本制月日。第二念念知食处作施食念。文言。比丘清旦当作施食念。今日得食施与某甲。某甲于我不计我当食(唯此一念云清旦三说余并一说)。其何施境比丘乃至沙弥尼。若依此文念则不尔随知食处。一遍称之。或食僧常。或常乞食。或受彼请。或自食等。若有二请意。赴后者。前请必须舍与一人。今彼代法。方得无事。若全不知有食处者。但作总念云。今日念不背请食。第三念念自受戒。时日岁数。谓其年月若干影时。随夏多少。有无称之。第四念念知衣钵。缘资具不。若衣钵有?者。随有称之。余不具者。念当时具。若其无?。直云三衣钵具。余长衣药钵。当知。已说未说。若有者。念当时说。若无者。当言无长衣等。第五定定与众同。故言念不若众食。第六念念知病不。若有病者。应言有病念当疗治。若无病者。应言无病。依众行道。时人不了通诵者。非问所以敕二念三说。余皆一说。若余但念知一说即罢。此第二念舍食与他。自非三陈法不成遂。以此着若。一三不同。

  次第五文杂明应不。此中文三。第一羯磨房与比丘撩理。文相可知。第二时诸比丘下。明为房中。所须诸物。老病比丘。不能出听。在房内安。大小便器进不如文。拾虱弃法。具如文明。五分二十六。诸比丘拾虱差房内还入衣中。佛言拾着房外。诸比丘雨时。拾着水中。佛言应拾着弊物中。慈心气之。第三尔时世尊下。明给孤独。以园奉施。及明诸杂应不应义。文中听作火炉。五分二十六云。不知以何物作。佛言听用铜䥫泥石作之。听僧四方僧私畜。又听因地作大炉。

  次第六文。明施如非。此中文二。第一举缘启佛。第二时世尊下。辨定如非。前文但为信心居士。作房施僧。受用之人。要须清净。若其人净。无可呵过。转将若施。是名非法。若人不净。有可呵过。转更若施。不名非法。是以世尊。重遣检问。知净秽已。方定如非。此对如人。须捡净秽。上尼律中。对外道一法。制是非法。次定文二。初立章门。第二依章解释。释中各三。谓举释结。非法释中。有其五位。一一人。二众多人。三僧。四己所同部。五异部。若依文中施一人。已转施众多人等。一头之下。各有四句。总成二十句。若以义说施一人已。后施一人等。即成五句。如是互庶成二十五句。如中准□说亦尔。

  次第七明僧物应不。文中有三。初举过白佛。第二世尊以此下。总彰僧物不应分。不应自入。不应卖买亦非僧。众多一人所分。自入卖买。皆犯偷兰。问此结偷兰。为望何义。若此谓本心权作此法。碍僧受用。故结偷兰。若其本作。盗损之意。斗直成重。不合得兰若。执此文言。盗犯兰者。如五分二十二。佛言不应。以僧果饷白衣犯者。突吉罗。岂盗僧物饷人。但获吉罪。故知亦结不应之?。又僧祇二十七云。佛告诸比丘。从今日后。众僧田地。不得借人。不得私受用。正使一切僧集。亦不得借人。不得卖。不得私受用。若集僧借人。卖私受用者。越毗尼罪。此亦结不应非处盗损。彼文盗僧物。正结夷罪。第三何等四下。重更料简。应不之相。如文可知。

  次第八明营事人应不。文中分二。第一赏营事人房。第二有五法下。约德应不。前文若僧地中营造。不随僧法。应语言还地。更无有理。以僧地入己。僧祇云。比丘僧地中。作屋时。上座来次第付房。此比丘不与诸比丘白佛。佛言吉罪。若不尔者。应持草木。更余处吉。此文营事人住房极至三月。五分二十五。经营者真恚言我经营辛苦。而反不得安住。以是白佛。佛言听经营主随意所乐住。诸比丘便长与之。以是白佛。佛言应还其功。夫多少极多。听至十二年住。应白二与之。次约德文二。初明应差不应差二。有五法下。明其损益。文具五德者应差。总有十一事。一分粥。二分小食。三佉阇尼。四差会。五敷具。六分浴衣。七分衣。八可取。九可与。十差比丘使。十一差沙弥使。此具德差中。有分衣人。故上分衣中立差。依此十诵。并有羯磨庆差法。又彼文三十四云。僧坊中无比丘知时唱时。无人打揵椎扫监涂治讲堂食处。无人次第于续敷床座。无人教净果菜。无人者。苦酒中。虽饮食时无人行水众散乱语时。无人弹指。以事白佛。佛言应立那维成。就五法者。作谓不随。爱嗔怖痴。知净不净。白二差之。又前文云。随有大德高明。比丘不应作使。次损益者。释上须具德意。上来房舍法竟。

  ●次明杂揵度。

  资道之缘。乃有无量。不可随事。一一标名。是故统收。名之为杂。广集诸缘同居一处。故云揵度。就中文二。第一广彰诸杂应不。第二尔时世尊在拘睒弥下别明大小持戒行法。前文种法计无宗次。且随所明事中。分之为五。第一明钵法。第二时诸比丘下杂明资具。第三尔时世尊在王舍下还重明钵。第四尔时世尊在王舍下辨钵如非。第五尔时世尊下杂明诸事。

  初文迦罗钵者。黑色钵。舍罗钵者。赤色钵。

  次第二文不应剪爪。令如半月形。及以头尖。极长如一麦应剪。非谓齐一麦听留。比丘不知发长几许应剃。佛言极长长两指。若二月一剃。此是极长时。母经第三云。所以剃发者。为除憍慢自恃心故。若发长不得用剪刀押。应用剃刀除之。

  次第三文。文中分五。第一不许辄现神足。第二时诸外道下因佛立制请桶神力。第三时王舍城中下外道檀越生信调伏。第四尔时诸外道下广集徒党王及土度。第五尔时世尊东面看下广现神变。类前立制。初文目连言我未曾白衣。前现神足者。未曾自为故现。若为利他应现即现。如污家戒有益即现。分别功德论云。宾头卢大惧佛教。为伏外道。六师并神通故。勉仰不已。便现神通取钵。此不言摈。余文即摈。不得般涅槃。住阎浮提。已如上明。次余四文。文相可解。

  次第四文钵法者。洗钵时不应立洗。腻不去者。应用澡豆。若卤土若灰若牛屎若泥。自余护畜等法。具如文明。

  次第五文。广明杂法。漉水囊化法如文。或句形等。若作漉瓶。若患细虫出。听安沙囊中。沙虫不应弃陆地。还着水中。无水囊行。乃至半由旬。应以伽梨角漉。五分二十六。有二比丘。共道行无漉水囊。渴欲饮水。见有中有虫。一比丘饮。一比丘不饮而死。饮水比丘法至佛所。以事白佛。佛言彼比丘有惭愧心。乃能守戒而死。从今不听无漉水囊行。犯者突吉罗。余同此说。伽论第六。无漉水囊。不得远行。除江水清。除涌泉净。除半由近。若半由近内。寺寺相接。不持漉囊不犯。

  次然灯如文。僧祇三十五。灭禅坊中灯时。不得九十灭。当言诸大德。敷蓐欲灭灯。便以手遮。唱言灯欲灭。灯欲灭不听用口吹灭。手扇灭。及衣扇灭。当[革*(立-一+可)]折头焦吉。然时不得九十。入然灯当唱言。诸大德灯欲入。灯欲入次不听以外道言论。杂糅佛经。佛言听随国俗言音所解。诵习佛经。五分二十六。有婆罗门兄弟二人。诵阐陀书。后于正法出家。闻诸比丘诵经不正。讥呵言。诸大德久出家。而不知男女语。一语多语。现在过吉未来语。长短音。轻重音。乃作如此。诵读佛经。诸比丘闻羞耻。二比丘白佛。佛言听随国音诵读。但不得违失佛意。不听以佛语作外书语。犯者偷罗遮。次诸杂行。具如文明。

  次身子目连。移涅槃许造塔。然佛双贤弟子。以不忍见佛。入般涅槃。并在先般。故婆沙一百九十一。释贤先云。由法尔故。谓法应尔。不可改易。不可徴诸是法尔义。此显一切诸佛。双贤弟子。法应先般。此理无异。有况如转轮王欲法彼。彼未至方域。必令前军勇将。先导而法。如是十力法。转轮王欲法。未至无余依界。亦令前军勇将弟子。先导而法。五分二十六。佛言有四种人。应起塔以来。圣弟子。辟支佛。转轮圣王。若凡夫比丘。有德望者。僧祇律中。亦许起塔。彼文二十七云。若持律。若言法师。若言营事。德望比丘。应语长老。是人持戒贤善。多供养僧。执事有劳。应与起塔。如是语已。当为起塔。作声闻塔。不得先见塔。后见世尊。当今先见世尊。后见塔。不得在多人行处。当在屏处。不得在比丘经行处。若多人行处。起声闻塔者。越毗尼罪。问所以听造塔者。答有三义。一表人胜。二令他信。三为报恩。又问未知塔是何言。解。塔是梵音。传者不正。或云塔。或云塔婆。或云鍮婆。或曰兜婆。或私鍮以欺。或薮斗波。然梵正音。名为窣堵波(此云高胜谓浮图是)。其供养塔。食比丘等。食如文。次起佛塔。因发故起。是现在塔。供养塔。食塔。作人应食。次明造塔福深。及开浴室。

  次作䨱钵羯磨。文中有二。先作次解。作中文四。第一教受行谤。第二时沓婆不可责。第三告比丘下正明作法。此中有三。一有五法。称还自衣。二有十法。称还犯事。第三应如是下正与作法。第四使告如文。僧祇三十一。法豫优婆塞。以解义故。请问诸比丘义不解者。轻慢。佛言与作覆钵白四。佛遣问一比丘盐义。不解轻慢。更问一比丘甚解名义。佛言此是凡夫。于我法中。未得法味。前比丘者。是罗汉而汝憍慢。不识真伪。长夜作不饶益事。于是法。豫闻佛语已。忏悔乞解。佛言与白四解。次开送烧断火。次杖络囊羯磨。余律亦无乞词。

  次解默然和合三位分别。第一明默然意。第二随文解释。第三定其成不。

  初明意者。凡秉众法心须共同。递察是非。详鉴得失。今既见异。理须呵诸。但欲呵时。自须进不。若其言不鉴物。后无善伴。虽见有非。但应忍默。是以文言。舍利弗见众僧。作非法羯磨。无同意者欲点然任之。佛言听点然。又母经敕二云。诸比丘集作法事不如法。众中有见众僧。作法不成。此人若有三四五伴。可得谏之。若独一不须谏也。何以故。大众力大。或能摈出。于法无益。自得共恼。以是义故。应默然不言。若其受能鉴物。后有善伴。见有非法。即须呵结。故下文言。佛告阿难。阿尼楼陀。何时能灭此净事。岂非汝舍利弗目连事耶。

  次随文解释。然今文三五位分为二。前十默然。次五和合。此是默非默别。若以如非相对。亦分为二。初五非法。下二五如法。今者约前义解然前两位。初五非法。次五如法。此之非如。约心以辨。所以知者。以初五中。境有是非。以心异故。皆名非法。初句若如法羯磨。理应和合。以心不同。即名非法。第二句既得同意伴。理应呵谏。亦默不可名为非法。第三句若见小罪者。如无难略说。法虽得成众僧犯吉。见亦须呵。以不呵故。名为非法。或可说戒本备净人。见他犯吉与己同说。既无大事不可轮呵。故曰见小罪。第四句或秉法时见有别众。露离申手䨱安隔障。亦默不呵。名为非法。第五句如说恣须时须唤戒场上在。独知有僧。不告大众。默然任之。名为非法。次五望境亦有是非。以心应默故是如法。初句见他非法理合呵谏。但为言不鉴物成如法。第二句言虽鉴物。以无善伴。默不呵者。亦成如法。第三句见犯重人处众足数呵成败损默亦是如。四五两句类前可知。次五应和合者。初句法事称理。名为如法。发语劝成。故曰和合。第二句若默然任之者。以事如法。心同所作。第三句形虽有碍送情表和。第四句自心虽不了达是非。以从可信人闻故亦和合。第五句前之四句集众时和合。此第五先在众中忍僧所作。预表情同故是和合。然此五中第三情和。余四身心俱和。亦可初四即是应来者来。二五便是应呵者不呵。第三是应与欲者与欲。此五顺教称理故是和合。

  次成不者。初五之中。前三第五成就。以心不同为若非法。第四不成心境俱非。次五之中。前三不成。后二成就。以心应默说为如法。次杂如文。不能具述。梵云鞞铎佶(唐言嚼杨枝)。

  次明大小持戒揵度。此举果法劝修。还是作持掎。就中文二。第一少欲行成持戒缘起。第二佛尔时下因况大小持戒德法。前文有五。第一失位因缘。第二时守象人下正明失位。第三彼教王儿下被系得脱举口筹议。第四时王忧陀近下法请来起不受象金等不净之物。第五还寺内下展转白佛对此敕四不受象金等物。即释一切不净诸物。不净有八。诸文广呵。若欲解释。三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第二应畜不应。第三畜之得罪轻重。初门列数者。一田宅园林。二种植根机。三贮聚稻粟居盐求利。四奴婢人民。五畜养群畜。六重银钱宝。七象牙金银刻镂大床。并绵蓐氍氀。八一切铜䥫釜镬。除十不牧器。不在此限。若畜此八。长人贪求污染净心。故曰不净。此虽上下有多少文。然非次第杂乱不足。次应不者。于初物中。田利过多别人禁断。然于宅舍之中。分有听义。若其广畜园宅圣制不许。一口小房资要听许。若望众僧一切皆得。以供大众别人绝贪。故五分二十六。诸比丘畜田宅店肆。诸白衣讥呵。我等有妻子累故。畜田宅店肆。诸比丘亦复如是。与我何异。比丘白佛。佛言皆不听畜。犯者吉罗。有诸白衣。以田宅店肆布施僧。诸比丘敢受。便讥呵言。此诸比丘不堪受供养。以是白佛。佛言听僧受使净人知。此虽为僧。依大集经。要五人已上常住僧者得受。第二物者。亦以过多别人不许。为僧无累。是以听之。第三物类若圣众僧。一切皆计。于别人中。有听不听。其听不相如上明说。第四第五二不净中。若其不病一切俱遮。若老病者。开之无犯。故母经第三。尊者毕陵伽婆差。为国人所重。或用罗网施者。或与象马骆驼车乘。及作一小寺施者。如此等施。佛皆听受之。此文亦听乘舆使净人挽之。又五分第五云。从今听诸比丘畜守园人。若治施僧。一切虽得。然发施言。须作净语。故善见十五云。若有人布施。众僧奴不得受。若言净人。或言执事人得若施。施牛不得受。若言施乳酪等五味得受。余一切畜生亦尔。第六金银钱宝。别人无问病不皆遮。以其利重。长贪妨修废业。然以资道中。要令作净法说付净生自免?各。恒作转死净物之心。自余应不。如前已明。若论众僧一切。皆得七八二物。无问病。不有开不开。如绵蓐氍数。三肘五肘。得净施畜。及十六牧。亦听无罪。自余不合。谓象牙金银刻镂大床。及铜䥫等。大釜镬类。若望众僧。一切皆得。次罪轻重不七二种。虽长贪心。为资道要故。有净施法。不净过重。违教犯提。自余非要不制净法。既无违净之?。畜但吉罪。次明大小持戒行法。就中文二。初直制名。二如来下。正辨行法。言制名者。沙弥不满受体未圆。称之为小。比丘具人。受体圆满。称之为大。次辨行法。大文分三。第一正辨大小行法。行既成已。因戒生定故。次第二自见未断下。明修定行。修定既成。因定背慧故。次第三彼得定心清净。绝缚无累。证得五胜三明。前文有二。第一先明教主十号三轮。为生信境。第二若居士居士号下明得信人出家入道。初文十号三轮。如前已辨。次出家人道文二。初明沙弥小持戒法。第二行则知时下明比丘大持戒法。前文有二。一明得信人生念出家。第二彼于异时下如念修行出家之书。前文有三。第一经举生信求出家者。第二以信乐下举所厌事。第三我今宁可下彰其所欣。初文居士子等者。欲明此等诸人。闻佛说法。至诚奉持。心不退转。故曰彼闻正法。便生信乐。既信乐已体知在家迫迎狱。如牢狱不得解脱。故曰我今在居家等。既有所厌。必有所欣。所欣莫过出家修道。故曰我今宁可等。舍利弗所得经云。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次行出家事。文中分分二。初明形同。二与诸比丘下法同。前文有三。一弃其所厌非生念时。故曰异时钱财亲属物系名家。今总弃背。名为舍离。第二剃除须发等。行其所欣。第三彼与下结成同法。次明法同应有三归受法。文无者略。直辨随行。随行有二。初初举十戒行体。第二不取妻妾下远离讥嫌行。前文初戒云。与诸比丘同戒者。显此所禁。与比丘同不煞生者。举果行离施舍力等。是对治离。慈念是无嗔善根。惭愧是于应数是为下结。盗淫同此。妄语中无对。除离具两离舌等三。始成不妄。非治沙弥七支戒具。次不顾须等。合举余六。次远离行可知。

  次明大持戒法。于中文二。第一举事禁防离过。第二彼于此事中下教令起行修善。前文复二。初举行仪令应道法。第二如余下异余耶徒修不应法。前文有三。初举行应道法。事顺无累。名之为时。类此游散。名曰非时。次禁衣食知。足衣之与食。是资道缘。于此缘中。理须知足。所谓还腹度身。勿增勿灭。灭则损形。增便致恼。故曰取足而已。次尔法来威仪进不。故曰衣钵自随等。次异耶徒如余沙门者。谓是外道沙门。此等不能䇿励进修。唯知饱食。虚损信施。总举十七事。彰过令弃。

  次明起行。于中文五。第一守掎根门行。第二彼有如是圣戒下内资节还行。第三比丘有如是圣戒下精进觉悟行。第四比丘有如是圣戒下一心无错行。第五比丘有如是圣戒下断除诸盖行。所以知有。此五文吉。以皆牒前起后故尔。古旧诸师制此五文。唯是圣行故。是圣人大持戒法。今释不然。岂可世尊。说此行时。唯为圣人。不备凡众。又后圣人证理恒自䇿励。岂繁对事。尔许丁宁。又若是圣如何教修念住。又就圣中。位次是何为。唯无学为。亦通学诸位。尔者若非唯圣。如何文言。修集圣戒得圣根等。若此是劝修圣戒。非即是圣。如上转法云。此四圣谛。岂可所为。即是圣人。

  先解初文劝护诸根即根戒。文中有二。初总泛举圣戒。第二明虽视色下对根别明。初文彼于此事中者。谓根境事中。修集圣戒者。䇿进离非。名为修集。举所修体。名为圣戒。此戒非圣。圣人所行。劝同圣行。名为圣戒。起行无染不贪胜位。故曰内无所著。离过行成。悟然取适。故曰其心安乐。次对根明文有其二。第一约根别说。第二于如是下约待总明。前文对眼四句。第一举根对境。故言眼虽是色。此释总中彼于此事中。第二椅根不乱。虽视色境。而不取相。谓不取其顺违美恶不为色。却生贪染心。守护根门而不纷授。故曰眼根坚固寂然而住。此释总中。修集圣戒。第三对除离恶起行离缘心无异起于顺不贪于违不苦。故曰无所贪欲而无忧患。既护根本。永绝有因。故言不漏诸恶不善法。此释总中。内无所著。第四结成行体。以能离缘行得成就。故曰坚持戒品。以行成立。名为善护眼根。此释总中。其心安乐。对眼广释既尔。余根类释亦然。故曰耳等亦如是。次约待明。文有三位。谓法喻合。法中六待入者。谓根境识三。和合生待。于待生护。故曰六待入中。准喻合文。此中?二善学。应言善学护持。善学调伏。善学止息。亦可以一善学通下二句。又有古师以此三句。配三学行云。护持是戒。调伏是慧。止息是定。此释不然。自与科文为妨。今解。护持者。起对除护如念智等。调伏者。彰其行体。身语调柔。止息者。行成离过。次喻之中。平地交道是境。驾象马等是根。善学等三句是识。与法句别相对合亦可知。

  次内资行文中。先牒前行成就。故曰彼有如是等。次明第二行体。文有其二。第一法说。第二举两喻两合。前法文三。第一总举食法。第二亦不贪味下起观防非。第三取自支身下教食所为。初食法者。凡食皆须知其止足。故上文言。还腹而食对此应食。须修二行。第一计功还德。谓一粒米当直百功。若其身无净戒。设有不持期。则施者果微。为施所堕。故下文言。宁吞热䥫丸等。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欲食等。又虽戒具。若不思惟进等。亦为施堕。故母经第二云。若比丘不坐禅。不诵经。不营佛法僧事。受人施者。为施所堕。若有三业受施无过。若前大无三业。知无转施与者。受施能施二。皆为施所堕。若受施已系念思惟施者。受者得大利益。故宝梁经云。若有比丘。受衣钵汤药等施已。若入无还定。令彼施主得无还福德。无还福报。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海。尚可穷尽。而此施主所得福报。不可得尽。第二兴心椅生。宝梁经云。临欲食时。如是思惟。今此身中有八万户虫。虫得此食。皆悉安乐。我今以食椅此诸虫。我得菩提时。以法椅取。又起屎尿等想。及偈诵等应知。次防非者。非有其四。故了论云。余一切文句。从广道应知。真谛解云。如律中明出家人受食。先观后食。谓离四事观。一离戏乐。谓着看味纵情取适。二离食醉。身心康健不计他人。三离颜色。谓食令身光泽鲜洁。四离严身。食已令身转增色力。离此四事。故言应知。今文亦不贪味。是离戏乐过。以养其身是离食醉过。亦不之言。通及以养。而不贡高是离颜色过。憍慢是离严身过。而不两众。流至憍慢。亦可总为二对。前则不许贪味养身。次令不起贡高憍慢。又咋母经。正食之时。不应起嗔。其嗔既尔。余戒类然。次食所为。所为有二。一令修行。二令身安。前文食者。为修戒定慧。故言得修净行。次令身安者。此欲界身依抟食住。若其不食。即便散灭。虽为此食。勿舍二喻。二喻居心。能除二苦。一除故苦。二除新苦。故云无有增减。故舍利弗阿毗昙第十二云。云何断故受。不生新受。若饥缘饥能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何谓新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是名新受。食既增减。皆成过失。理应平等。节还而食。有力者。以能支身。无事者。无其苦患。由此身不坏散寿命相续。名曰安乐。次释喻文。初喻令身安乐。文有四句。一男子女人喻僧尼行者。二身患疮喻僧尼饥渴。三以药涂喻食资养。四令疮差喻除饥渴。合文可知。次喻得修净行。其文亦四。一譬如人还喻僧尼。二以膏油膏车。喻受食资。三为财物故。喻所祈为。四欲令等者。喻至道果。从凡入圣。得此解脱。合喻可知。

  次明觉悟行。文亦先牒前二行成。次初夜下彰第三行体。于中分二。初则总示䇿修时。分中略无尽日中夜。次若在尽日下示其堕时。䇿修执则。如文可知。

  次心无错乱行。文亦先牒前三行成。常尔下。举第四行体。此中文二。初开二章。第一若动若静常尔摄念故。是一心门。第二修念处观与法相应故。是念无错乱门。第二依章解释。先解后门念无错乱。有徴释结。释中先总解义。二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言释名者。先释通名念住有四。谓身受心法。此四何缘。名为念住。若念缘四住名四念住。又解。此四念住。慧为自性。由念力故。慧于境转。故云念住。又解于所缘境。先念摄持。后慧观察。而断烦恼。譬如田夫。先以手揽取草等。后以右手执镰刈之。此亦如是。故名念住。解别名者。以念住缘身。名念身住。乃至缘法。名法念住。次出体。此四念住体。各有三。谓自性相离所缘别。故律文直言。念处不辨差别。据其实理。各须有三。其自性念住。以慧为体。相离念住。以慧所余俱有为体。所缘念住。以慧所缘诸法为体。次下释文。先解身念住观身有三。诸自与他及自他。合观内身三十六物。九孔常流。甚可患厌。而于此中求净不得。以不净有五。广如智度论明。修此观成。由心策励。故曰精进不懈。正观现前永无净想。故曰念无错乱。作此观成。非直除贪。亦遣余惑。故曰调伏等。虽后观内不净如此。恐染他身。故次观他与自无别。一等不净。又恐于境不除贪心。故次内外合观不净。一行既尔。余三亦然。故曰受心法亦如是。次释一心门。有法喻合。文相可解。

  次明断盖。先牒前修四行成就。次乐在下举第五行体。文中有二。第一先示策修之处。第二彼乞食还下托处断盖。于中复二。初断盖方便结加坐等如前释。第二断除已下正明断盖。此中有三。谓法喻合。法中五盖二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初门释名。先立五数。一贪欲。二嗔恚。三惛眠。四掉悔。五疑盖。先释贪等别名。耽求追逐是贪欲义。憎忿有情是嗔恚义身心?滞是惛现义。令心昧略是睡眠义。身心躁动是掉举义。令心处悔是恶作义。即此恶作。名之为悔。以恶作是心追悔性。令心利豫是其疑义。次释通名。盖者。治是障义覆义。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故名为盖。覆者。谓覆有为诸善。令不得生。故名为覆。次出体者。谓此五盖。总用欲界三十烦恼。为其自性。谓欲贪嗔恚惛。次睡眠掉举。各通欲界五部。五五二十五。恶作唯修断。疑唯见道断。此五足前合有三十。次下释文。以对色境。修不净观行成。离染不为贪缚。故曰断除悭贪能治之行。不与所治同体。故曰心不与俱。余相可解。但惛眠盖中。唯举睡眠惛现应有。文无者略。调愧盖中。调者是掉。愧者是悔。次喻亦五。初喻贪盖行者为贪䇿役。不得自在。义同于奴贪。使行人有自在义。义同大家。习观断贪。不为彼役。义同与姓安隐。既奴彼自念。下出观之后。庆喜之言。次第二喻嗔心却人善财。如伽债主。又如有人是修观人。为背嗔故。故曰举他财物。䇿励修道。故曰而行治生。观成憎长。故曰能得息利。正断嗔善。名为还本。既毕非直断嗔。亦得自适。故曰后有等。彼自念等。庆喜如前。次第三喻惛现睡。令人?滞眛略。故曰如人久病厌彼修道。能断惛䁕。故曰从病得差定味资神内心欣悦。如食消化。食既消化。必受资答。故曰身有色力。次度可知。次第四喻。以有掉悔覆障。修观不成。故曰如人久闲牢狱䇿励精勤。能断掉悔。故曰从狱得脱。自庆可知。次第五喻行者。勤修三学。故曰多持财宝。生死无崖。故称旷野。断疑斯尽。故曰不遭贼劫。于法决了。不为疑侵。故曰安隐得过。自庆如文。次合可解。

  次修定行初定文四。一除定障。二辨得定有法喻合来。三结数显得。第四释得所以。余之三禅分文亦尔。但二三两文。少释得所以。第四禅中。二喻及合各别。

  次下修证五胜三昧。先五胜者。身通分三。第一从实四大色身化。作化身四大。第二所化色中无有化心。第三广辨身通。第四天耳。第五他心。诸文并皆先结前行。初胜法文三。谓法喻合。法中化作化身与实身无异。观此能所了了分明。喻中三。喻鞘筐帘。喻实身力蛇衣。喻化身。次结释可知。

  次明化色。无心化色。依实而起。而无有心。此心在此身。依此身系此身者。谓依实身喻中。化身如珠。依实心练定心。观此了了分明。第三胜法喻有四重。同对自在。此下三胜法略无。释得所由。次下三明。广释如上。上来杂法竟。即是正宗文耳。

  ●次明流通分。

  如来在日。化利无边。今为缘尽。应迁将归寂灭。故以正法。付大迦叶。欲使结集流通利益末代。元意为此。故是流通。于中文二。初五百七百后代结集。以辨流通。次修部下现在付属。以辨流通。问所以后代之事及在前。明佛现时事回之。后说解。盖是集法者。情见不同耳。古旧解云。盖是集法者意。情见不同。如五分说。此五百者。律未而明。为表末代。方有此故。十诵。名之为序。为表由结集故。三分之文。于兹流演。有发起义。称之为序。此律置在正宗之下。佛流通上。为表结法。上收正宗。下摄流通。义势之便。故在此说。斯释不然。十诵。此序自是第九诵中序品。卷当第五十五。不得见有序言。将为彰初总序。前文有二。先明五百。次辨七百。此二何殊。分之为二。释有多义。一集意不同。五百止外道谤。七百弥比丘净。二所集宽狭。五百通集三藏。七百局结毗尼。三时节不等。五百佛创涅槃后。七百灭后百年余。四处所复异。五百在王舍城宾钵罗窟。七百在毗舍离国。五能集人殊。五百是大迦叶优波离等。七百是一切吉离波多等。六人数不等。谓五百七百数有多少。又五百据重合有千人。七重不重异。五百重集。七百不重。既知如此。先解五百。言集法毗尼者。佛本散说。结法随缘。今标次序。载于竹具。故名为集。所集之文。有轨则故。名之为法。后有灭恶之能。称曰毗尼。就中文二。第一佛般涅槃结集缘起。第二时大迦叶下恐法坠没集今久住。前文有三。第一安置佛身焚烧之法。第二尔时摩诃下迦叶众从忧喜差别。第三于是大迦叶下法见现足。供养焚烧。欲释其文。先解其义。明佛涅槃。总为七例。第一明般所以。第二寿年分限。第三般涅槃处。第四北首卧由。第五右胁卧余般卧意。第六辨般节。第七显所入法。初门所以者。佛般涅槃。有其三义。一为缘毕化修。须归寂灭。故遗教云。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二顺魔请。故摩耶经云。时魔波旬。即来佛所。稽首礼足。而白佛言。我于法昔劝请世尊。入于涅槃。于时世尊。而若我言。我诸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未具足故。所以未应入于涅槃。世尊今者。诸四部众。皆悉具足。所度已毕。唯愿善逝。速入涅槃。尔时世尊。即答魔言。善哉波旬。当知如来却后三月。入涅槃时。魔波旬见佛许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顶礼佛足。还归天宫。三顺诸佛当法。谓次明寿曾现当诸佛皆尔限者。问世尊入灭寿年几耶。义佛般涅槃寿年八十。然佛般泥洹经下卷。七十有九。问计佛寿寿有留舍。婆沙解云。命应合百年。所以今者舍。第五分寿为伏落魔。若从此魔。应寿百岁。为欲伏故舍故。第五分留三月者。为伏死魔。若从此魔八十应死。为伏此故。后留三月天。或二魔道树伏论。释相可知。问所以唯留三月不增减耶。答起此之外无所化事。减此利生不究竟故。又解以佛自言我善修行四神足故。欲住一却或一却。余如心所期则便能住。为成此言。故今留舍。次涅槃处者。谓是拘尸那城。熙连河侧。娑罗林间。入于寂灭。梵曰娑罗(此云坚固)。然则四时有改八树无雕。故云坚固。又以林处解佛隐密。称云坚固。又解其树体实。名为坚固。又在娑罗林下。演坚固法。是故此林名为坚固。如成佛树。名为道树。亦云双树。树总有八。四方各二。故曰双树。故佛世尊。于娑罗林。右胁而卧。首杭北方。西方一双在如来前。东方一双在如来腹。北方一双在佛之首。南方一双在佛之足。尔时如来。移但槃已。其林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合为一树。尔时二树。乘覆如来。惨然处白。犹如白鹤。枝叶皮干。悉皆爆烈。堕落摧折。渐渐无余。次北首卧由者。问世尊何故令敷北首床而卧。婆沙一百九十一解云。欲显彼国论师法应尔故。谓彼国论师。皆敷北首床而卧。世尊亦尔。以佛能伏诸论师故。即是无上第一论师。令随彼敷设而卧。有流欲显远离世所妄。执吉祥事故。谓彼国死者。乃令床上北首而卧。佛为破彼妄吉祥执。是故未般涅槃。即令敷设北首床而卧。有说欲止拘尸城中。诸力士等。不净心故。谓彼国俗。皆于北方。建立天祠。若佛北足而卧者。则诸力士。生不净心。云何轻篾。我等所事。北足而卧。有说为欲显佛恭敬正法故。谓佛预知般涅槃后。无上法炬。北方炽然。久久不灭故。故于床上北首而卧云云。次胁卧意。婆沙云。尔时世尊。趣所敷床。右胁在下。累足西面。北首而卧。住光明相。具足正知。乃至广说。问世尊何故右胁而卧。答欲显佛如师子王而卧故。如契经说。卧有四种。佛是无上人中师子。故右?而卧。问世尊何故卧般非坐。答欲令大众于佛一切身分易了知故。有说欲显如来离矫诳故。若佛坐涅槃者。则不信者。当作是言。此是矫狂。何有死人而能端坐。有说为止当来。于诸圣者。生诽谤故。若坐般者。则于今时罗汉卧。般涅槃者。世便谤言。非阿罗汉。若其是何乙者。不同佛坐涅槃耶。次般时者。问世尊何故般于中夜。答初霄群声未息。后夜众语渐喧。准中夜分离二过失。又解初霄众齐感恸。以是故喧。半夜咸息悲号。由斯故寂。婆沙云。以此时分家寂静故。谓彼土暑热昼时不堪。作务多于初夜。后夜分中。作诸事业。唯中夜分。一切寂然。如来恒时受乐寂静。赞美寂静。故于中夜而般涅槃。有说佛欲令大众。于生死黑闇。超大厌怖。谓佛于迦栗氏迦月白半八日中夜而般涅槃。尔时月轮。没于山顶。如是佛正遍知。月亦隐静虑。大涅槃山。即时二种黑闇但起。谓色性闇。及无明暗。时大大诸众观斯事已。便于生死。起大厌怖故。于中夜而般涅槃。次显所入之法。依宗涅槃有其二种。一者有余。二者无余。世尊入今无余依界故。此涅槃是所入注。

  次释文可解。梵云涅叠般那(唐言焚烧旧云阇维讹略不正)。梵云䭾都(此云身界或曰)设利罗(此是体义旧云舍利者讹也梵呼稻壳为舍利)佛之䭾都。十诵五十五云。尔时佛?然尽。迦叶思惟言。当云何灭火。即念应以牛乳灭之。迦叶适生此念。四边自然有牛乳池。净净洁香好。是时迦叶。即取此乳以灭是火。而说偈言。千叠缠佛身。以火耶旬之。佛之神力故。常一内衣在。家外亦不烧中者皆然尽。尔时迦叶。以成治㲲。取佛舍利。与诸力士。诸力士从迦叶。取佛舍利。盛以金瓶。举着车上。烧种种香。持诸幡盖。作诸伎乐。入拘尸城。城中有新论义堂。扫除清净。种种供养。置象牙床上。乃至八国王。兴兵竞取。尔时众中。有一婆罗门姓烟。在八军中。高声大唱。拘城尸诸力士。主听佛无还却积善修忍。诸尹亦常闻赞忍法。今为舍利。起兵相夺。诸君当知。此非敬事。舍利现在。但当分作八分。诸力士言。敬如来议。尔时婆罗门。即分作八分。各还本国。超塔供养。尔时婆罗门。乞得盛舍利瓶。起塔供养。第九瓶塔后有。必波罗近那婆罗门。乞烧佛处炭。起塔供养。第十炭塔初般。后起此十塔。自是已后。起无还塔。

  次正明结集。故出曜论第一云。佛临欲般泥洹时。告大迦叶。及阿那律。汝等比丘。当承受我教。敬事佛语。汝等二人。莫取灭度。先集契经戒律阿毗昙。及实杂藏。然后当取灭度。广说乃至。供养舍利。文有其三。第一恐法坠没简集法人第二难时阿下撩理资缘。第三时大迦叶下正明集法。初文此真科差。无别名集。释余名集。如上已明。五分三十。迦叶便于僧中唱言。此中五百罗汉。应法王舍城安居余人。一不得去。作是制已。五百罗汉。至王舍城。于夏初月补治房舍。卧具二月游戏诸禅解脱三月。然后共集一处。集法毗尼。次文可知。次集法文复为三。第一单白和僧。第二时阿难下刊定是非。第三时大迦叶下。集正辨法。初文可知。第二文二。初明弥净杂碎戒者。谓是心?。不动身语。佛舍不制。若制此罪。无由得离。不称根宜。无奉行益。非谓已制身语?违令不持诸名之为舍。诸余罗汉。不达此理。执已制者。言各不定。迦叶亲是秉宗之人。达先制者。今不应舍。故立制云。若佛先所不制。今不应制等。母经第三。迦叶说言。汝等所说。皆未与微细戒。合随佛所说。当奉行之。佛不说者。此莫说也。又云。若舍微细戒者。诸外道辈。当生谤言。如来灭后微细戒。诸比丘皆已舍竟。瞿昙沙门法如火烟。焰忽生已灭。若舍微细戒者。但持四重。余者皆舍。若持四重。何名沙门。然佛不制不应制者。如唱辄入见佛波逸提制。次明除罪者。罚其七事如文。迦叶恒据教相有违。结令忏悔。阿难常据内心。自省无过。信大德语。今当忏悔。余文罚中。皆有少异。部既不同。不劳会释。问迦叶立制云。佛所不制者不应制。今者七事。岂非先所不制。答迦叶见此事。非息谤故。罚以非佛。制不集入藏。又为不舍离碎戒故。次正结集。文中有二。第一大迦叶等。五百人结集。第二后为富罗等。五百人重集。前文复二。初对波离集毗奈耶藏。次第阿难集余二藏。初文先作自问答。次问制事。僧祇三十二云。阿难波离升座结集皆自言。诸长左。若使我集者。如法者随喜。不如法者应遮。若不相应应遮。勿见尊重而不遮。是义非义愿见告示。众皆言。长老阿难。汝但集法藏。如法者随喜。非法者临时当知。文言展转如初分说者。非于当时有是初分之类。或是律主。或类译人。不能具文。自指如此。总二律等五集。为毗奈耶藏。次对阿难集余二藏。长阿含等五。为素呾缆藏。有难等五。为阿毗达磨藏然假立宾主往复击扬。名为有难。直辨真理。显法正邪。称为无难。义味属著名理。互从名击。显宗由致。教理会符。称曰相应。共相诸问。各有旨归。名为作处。付法传第一云。集三藏讫。迦叶说偈云。以此尊法轮。济诸群生类。十力尊何说。皆当勤修行。此法是明灯。能破诸黑闇。诸贤宜受持。慎勿生放逸。尔时迦叶。入愿智三昧。观所集法。无?少耶。思惟已讫知皆具足。育王经同此。加余五百罗汉。并皆思惟。次重结可知。上来五百集法竟。

  卷第十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十末

  ●次七百结集。

  文中分三。第一跋阇擅行十非。言是清净。第二时有耶舍伽那下欲定其非反被毁罚生诤。第三伽那子下简集智人殄非灭诤。初文可知第二文二。初作遮不至已后差八德送忏白衣。至彼广引世尊所说沙门不合受钱宝。及为具陈过喻等事。令彼众人欢喜生信。为此次与不见举治。

  次下正明殄诤。文中有二。第一广求德人善伴灭诤。第二一切去下正殄诤事。前文释所立非倚傍之相。然立十非。并悉倚傍圣教。说相似语。言佛听可。一二指者。若其食已不节贪心恣意多食可使犯足。我虽重食但二指抄。是其少欲故不犯足。今判犯者。以曾经足。若更食者。不问少多不作余法同是犯限。故指上戒舍卫中制。二村间者。本制僧食及聚落食作余食法不制村间食。我足食已。食此村间食不犯。今亦制犯同前。但使重食。不问村非村间。一切是犯。三寺内者。如灭言诤现前驱出三人。彼在寺内法事得成。我今亦别众作法。何以不成。今制不成。如布萨犍度中制者。彼文众僧说戒。有比丘在房眠。因制作白摄众。四后听可者。如文先听与欲。后作羯磨得成。今我先作羯磨。后求和合。亦得成就。后先虽殊。和合不异。故曰后听可。今制前与欲者秉法时和是以成就。今后听可秉时不和。以是不成。如布萨中言。信告比丘寂静。今僧有事。有异比丘白佛言。有病比丘不来。佛言应与欲。以制先与。故如彼制。五常法者。谓得修习本俗时事。如先习慈空定等。不违背法律。是以得作。若作淫盗饮酒等。违背法律。是不应作。五分云。习白衣时所作。释云。或有可习。或不可习。六得和不者。苏从酪出。许不作残食法食。我今以苏和酪食不犯其足。今以酪是时食。和食成犯。故指上制明上亦和。七得与盐共宿不者。谓执药犍度中尽形寿药。佛许共宿。今盐亦然。故得共宿。今制盐不加法不同其药。上文六群比丘以共宿盐合食食。佛言不应尔。故如药犍度中制。八得饮阇楼罗酒不者。五分名未熟酒。此虽未熟。以是酒故不应饮。上文但使是酒。纵非酒色香味。亦不应饮。故言在拘睒弥制。九得畜不割截座具不者。本以小爪故。更听半搩。今后嫌小。欲得更大。过此不截。亦得为净。制言以佛撰手制还已定。过则应截。不截是犯。故言因六群比丘制。十得受金银不者。元自受付与净主。净主将来听为彼受。我今一法即作彼物意受。既作彼物不殊。何以是犯。制云净主本拟贸净衣钵。至净主边即是入净。若其一法自受。宝在我边。即名为畜。故言因䟦难陀释子制。

  次正殄文三。第一僧简智人诸上座皆集。第二时一切去下明在屏处料理灭法。此用多人语。五法现前灭。第三彼长老下对众唱灭。欲令众人皆知。释相可解。上来七百集法竟。

  ●次明现在流通。

  于中文二。初修部者。正明波离问若疑滞以辨流通。第二增一下约其数法次第宗序。以辨流通。言修部者。条录别事。一一咨问。欲使识相侍持。后无疑滞。问诸经皆有问名流通。何以律中不问其名。答经为诠理。随缘化生。立名不同。故须咨问。律是行教毗尼藏收。更无别名无滥不问。次问之中。广问初犯四戒。第二问六。余并毗无。问若初戒文相可解。次盗戒。盗损约本取物处结。本处不满兰。约处既尔。贵贱时亦然。多人分物。虽不满五。通作一分。教人业满盗经如上释。先然可彼吉者。谓且直结然可不应。不是即明盗方便罪。若是盗方便罪。即应如前文云。方便求五钱。未离本处摄。并得己衣兰者。于己衣上实无有罪。但为替他衣处故。是境差偷兰。夺盗者物。分别如上。次盗心。例易他分物筹者。据随筹分物例易回换。次句盗他分物筹。此见付受以筹论数。盗隐此筹故得成重。次句转例他筹者。见初句堕筹分摄。但为转例故兰。亦可三句并据堕筹。初句据换易。次句直盗取筹。后句是前二方便。次再盗不满五。佛言前后满五犯夷。此谓主一。前后心不断。若其异主。或中间心断。但合得兰。不犯夷罪。次守视人及贼皆已盗成属己。故佛言。此天是檀越食。听洗手受食之。然守视人非正物主。不合从乞。从乞即是教他盗故。解放牛等。慈心不犯。不同慈煞。彼有煞心故犯无根取他食者。如师不遣取。诈传师语。故是无根。损他施主物。所以犯重。次煞戒可知。妄语戒中。时比丘有檀越下次第十句。前之四句。谓常为汝说法者。次数至汝家。次数坐汝床。次数受汝食。皆为檀越重问不语。令彼不了故兰。下之六句。檀越语供养比丘言。若大德是阿罗汉者。脱僧伽梨。次着及坐起上下。为现相不了。前人生疑。为当比丘为我故现相。为当不尔。以是故兰。次有十句。一同其前。但言是佛弟子声闻为异。余相可知。问严好比丘言。忆五百劫事。如何世尊言严好比丘忆一生事无犯。答彼从无想天殁来生此间。彼寿五百劫而名为一生。次第二犯欲身中四句。如上粗语中者。第一句比丘言。汝但不能一切与我。女人若言大德不能何等一切与。比丘默然疑。佛言说不了了偷兰。次句知心。若言一切能与。此亦能与僧残。第三句比丘言汝不应一切与。彼问大德何等不应一切与。比丘默然疑。佛言。不了了兰。次句意解。重问何等不一切与僧残。余文可解。上来调部竟。

  ●次毗尼增一。

  言毗尼者。举一部之都名。为欲总收大教。故举斯称。言增一者。以一为本。一上加一。故云增一。乃至增二十二。类亦同尔。此中一摄一增一。乃至二十二类尔。又此数中毗无十四十五十六。及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七门。但有十五。既是增数法门。理应随次解释。

  先解增一。就增一中。文分为二。第一明序证说不虚。第二时世尊下明所说法。初文序分应有六句。?无徒众。但有其五。一者信成。二者闻成。三者时成。四者主成。五者处成。解释此文。可为四句料简。第一明有之由。第二须有之意。第三置之处所。第四解释文相。

  初有由者。此序分文。为佛教故。所以集法众圣。依言置立。佛何故教。为阿难请。阿难何缘故请。由阿泥卢豆教故。彼何缘教。以见阿难心没忧海。阿难何故心没忧海。为见如来入般。亲爱未除。故智度论第二云。如佛般涅槃时。于俱夷那竭国。萨罗双树林中。北首而卧。一心欲入涅槃。尔时阿难。亲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尔时长老阿泥卢豆语阿难言。汝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愁忧。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佛涅槃后。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初首作何等语。如是种种未来事应问佛。阿难闻是事已。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于佛末后卧床边。以此事问佛。佛告阿难。若今现在。若我过去后。自依正法。莫依止余从今解脱戒经即是大师。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天法应当治。若心耎后应教迦旃延经。即可得道。后次是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宝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树林中。何以故。过去诸佛。经法初头。皆称是语。未来诸佛亦称是语。现在诸佛。末后涅槃时。亦教称是语。今我解涅槃后。经初亦称是语。以是当知。是佛所教。非佛自言如是我闻。此律虽非度喜诵出。义准近取。轨则亦然。

  次须有者。凡入佛法须有信心。信是道元功德母。故须起信。是以智论云。如住所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如是入佛法无摄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佛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门果。不空剃头染袈裟。若无有信。是人不能入我大法海中。如枯树不生花实。不得沙门果。虽剃头染衣读种种经能难若。于佛法中。空无所得。又此信者。是圣财之初。故入法者。观令生信。又此劝信。谓劝信正之人。以信正人。受行佛教。若是传者之言。则不遵奉故。以如是等言。劝令生信。若是耶见之人。不修正法。以是等劝。则不足。要须广现神通。为说因果道理。方生信心。受行佛教。

  次处所者。问如诸经中时等一者。置一如是。劝则义具。答其时等则者。立多如是。以一如是劝义不足。今此律藏。禁该一代。人时处事各别不同。理应随戒立多如是。如阿含经。何以但一。解凡如是者。证信为义。若其一戒立一如是。即有䟦阇林中差别。若其随事立多也是。便谓多戒。不同一制。由此义故。不置如是。又问由斯义故。不置可尔。何故至此方始有耶。若以于此安得通大化。文省义周。劝信义具。如言。如来出世。见众过失。故以一义。为诸声闻等。即是以一通收一部中一。乃至二十二类亦同尔。但信增一。是佛所说。当知亦信一部中一。由有斯义故置于此。文解依如大毗尼藏。戒戒之中皆有如是。今文无者。为后分部圣人。恐文繁略。吉问所以得知本藏中有。若智论第二。波离诵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尔时须㵪那迦兰陀长者子。初作淫欲。以是因缘故。初结大罪。又十诵结集。迦叶语阿难。从今日一切修妒路。一切尼一切阿毗昙初。皆称如是我闻一时。出曜论亦尔次解文相。如是者为约法释。如则指法。是为定词。如佛所说一切皆是。故言如是。又解。所闻之法契理曰如。如说者是。故云如是。又约传持解。如者如佛之言。是者是佛之教。即是今何诵法不异佛法说时。故言如是。又解。波离今持不异佛说为如。如说者乞。故云如是。又约信行解。如是者即是信相。故智度论第二云。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譬如牛皮未柔石可屈折。无信人亦如是。譬如牛皮已柔随用可作。有信人亦如是。又解。如是者信顺之词。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即师资之道成。文无丰约。非信不传。故言如是。次我闻者。我是诸落随俗假者。智度第二。问佛法中。言一切法空。一切无有吾我。云何佛经初首。言如是我闻。答佛弟子辈。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譬如以金钱买铜钱。人无笑者。何以故。卖买法应尔。言我者亦如是。于无我法中而说我。随俗故不应难。闻者。所谓耳根不坏。有可闻境。发识听受。具缘如上。次一时者化辰也。即是尔时别名。反指法。昔说听之时。所谓说听究竟总且时。次佛者。是其化主。义如前释。次在舍卫等者。列其化处。梵云室罗筏悉底国(在中即度文言舍卫讹略不正)。梵云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祗陀者讹也)。给孤独食。名苏达多(唐言善施旧云须达者讹也)。但以园是善施所买。树是胜林所施。买园施树。如上文明。世尊居此善施园中。为诸比丘。敷陈行轨。

  次明所说耶正之法。于中文二。初文将欲说法。先须来听。恐有证闻之失。错传之过。端意专心听。故曰谛听。善思者。来令筹虑。以学须思。不思则㘝为使里还简择耶正。念之者。敕令持法。既闻正法。须落在心。为使修行奉持无赞。次若比丘下辨耶正法。于中文三。第一辨所说法耶正差别。第二尔时佛告下举制利益。第三尔时佛告下对制明舍。前文有二。第一总明。第二离辨。总中有三。第一明说耶正。第二是故下举正劝修。第三佛说下度闻修奉。前文先耶后正。愿说文二。第一说耶妨正。第二此比丘下明说耶损。前文若比丘说。相似文句者。正说听法。言同意异。如调达五法。䟦阇十非。遮法略尼者。正明妨正。次说耶损。损有其二。一者损人说耶。非直自损。亦损他人。以此耶法教人。令他仿习。故曰令多人不得利益。明今作者是恶道因。故曰作诸苦业。二者损法。故曰以灭正法。次明说正亦二如前。然说正法。顺其道理。故曰随顺文句。以随顺故。不违法毗尼。以不违法毗尼。便有利益。益还有二。一者益人。非直自利。亦利群品。故曰利益多人。既说正法。非恶道因。故曰不言作众苦业。二令法住。既说顺理。便不坠没。故曰正法久住。

  次明劝修。上来既辨损益差别。汝等应各称法而说。

  次度所闻。闻未曾有。得了是非。耶正既分。顶戴修奉。故曰欢喜等。然则心心领纳。目之为。久久不失。称之曰持。

  次离明法非。第二尔时下毗尼非毗尼。第三佛告下制非制。分文解释。一同总中。

  次明制利。于中文二。初总举制利。第二尔时下对事别明。前文见家过失者。即是漏过诸戒所防。以一义者。以是增一文故。故举其一。谓是十个一。为诸声闻结。戒者。显制所由。次别之中。或可文二。前是众法。次制四波罗夷下是别行。二可通明所制之事。总举二百八十。不须分二。以文举呵责为法。余例皆同。望制一部重轻。众行一一成招十利功德。然文毗举呵责等而不备具。言舍挍法律所制者。谓闻他说。应须具说。然后捡其法律制相是非。是者应行。非者应弃。阿菟婆陀者。梵音(此云随问答分别)谓不得与僧问答。不得随会集起。请众制戒者。举其制体。制说戒者。制米月说戒。余相可解。

  次舍戒。合有十九个一。

  ●次解增二。

  大文总有十二。第一举例四境。第二尔时佛告下举毗尼数。第三尔时佛告诸比丘有二种人下明性不调。第四尔时佛告诸比丘有学比丘下略辨修进。第五尔时佛告诸比丘破戒堕二道下持破堕不。第六尔时佛告诸比丘有二种人谤如来下明说谤不。第七尔时佛告诸比丘有二家下是非两众。第八尔时佛告诸比丘比丘有二法下明法住灭。第九比丘有二法者应举下明应举不。第十有二法增长有漏下辨漏增不。第十一有二语下开听舍戒。第十二如来出世下制戒之利。

  先解初。初文成耶例说有四。第一明二处。第二后有二事下明二事。第三明二法。第四后有二见酒见非。酒下明二见。先解初文二处。问文中但言有二种犯。一轻二重。云何乃言二处。解以此二犯。起依屏露二处。屏处犯重。露处犯轻。今言二犯者。偏彰犯名。不举犯处。下言二处者。即举犯处。不标犯名。文中互明。于理无失。亦可指此屏露。生轻重二行之处。故曰二处。亦可此二生有正处。故名为二处。言轻重者。论其犯相。虽后众多。以轻重法收。收无不尽。故言一轻二重。二者是夷以坏本故。轻是残等不坏本故。或可方便。为轻。究竟为重。或可性罪为重。遮罪为轻。或可故作者重。非故者轻。若其顺说此二。名为正见。例说期两。即是其有。次明二事。言轻而有余者。以非绝分。故曰有余。以是有余。得应众法。故言轻者。得作羯磨。若其以重翻轻。应言后有二种。一重而无余。二重不得作羯磨。无此类者。是文略也。次以夷等一轻一重相对为二事。以夷为头有六句。残有五句。乃至恶说。渐各少一。合有二十一对灭。以二二相对不殊。故言亦如是。非谓数齐名亦如是。次二法者此举缘心。故言二见。下文约境。称云二法。以能缘心。乖于正理。有见例说。故言不应行。还约九对十八法论。旧非旧者。还是常行非常行。次明二见。有其多对。八种浆停久。喜受成酒。饮则醉人。名之为酒。停近未变。不名为酒。今说已变者是非酒。未变者是酒。故言酒见非酒非酒见酒。饮非饮者。互说八浆。食非食者。五正为食。不正非。食。时非时者。如迦提月。圣开五事名时。过限是非时。及余开等为时亦尔。净不净者。衣药等物畜顺开法不生过各。名之为净。畜不应法。名为不净。重非重者。夷残是重。说为非重。提等非重。说为是重。难非难者。十三障戒。名之为难。余不障戒。及说为难。无虫见虫者。准说可解。破见不破者。谓不见罪人其实是破。而言不破。不破见破者。谓不识罪人。其实不破。而言是破。种非种者。约五生种前人义已解说。而言未解。实未解者。言已解说。亲非亲者。约父母等亲。怖不怖者。佛说四种犯畏。实是可怖。情乐作罪。名为不怖。佛劝持之。畏慎轻戒。重若金刚。等学诸戒。此名不怖。反生惧心。不肯修学。故言不怖见怖。道见非道。约五法八正。互说可。行见非行亦尔。道性清升。不为或系。名为出离。说非出离。漏业系人。不得解脱。名不出离。说为出离。若犯四夷无用名弃。说为非弃。犯余得用。名为不弃。反说为弃。次下五对。并是外道执我之异名。但执断常见者。必缘我为境。于中计世间常者是常见。见世间无常者是断见。无际是常见。有际是断见。是身命等。计一异者非见。然与断常计为其根本。是身是命。即是断见之本。身无常故。命亦无常。身异命异。即是常见之本。身虽谢灭而命常存。有如来灭度是断见。无灭度是常见。有无灭度者。断常合计。粗我虽谢。细我常存。非有无灭度者。是其空见。

  次举毗尼数。言犯诤毗尼者。犯诤非毗尼。以能除犯除诤。约其所灭标名。故曰犯诤毗尼。下之三对。准释可解。

  次明人性不同。总有土对。以此等人怀其离毒。自坏恼他。故言住不安乐。触缘易忿。故曰喜嗔。结恨不舍。名为怀怨。所为九十暴。名为急性。固执坚牢。称云难舍。吝彼财法。名之为悭。忌他财德。故曰嫉妒。亦可见他得利生恼。名之名嫉。自耻内德劣他。称之为妒。意欲害彼。语悦其情。名为欺诳。心存名利。身相亲附。称云谄曲。慠诞陵物。名为自高。数起斗讼。称云诤。染着衣服。名为好饰。任情纵荡。称云放逸。于等计胜。名之为慢。未得谓得。称增上慢。多求无厌。名之为贪。匿怨侵人。称之为悉。自叹己德。名曰自誉。讥人过恶。称曰毁他。拨无谛宝叶果。称云耶见。断常乖中。名为边见。识性愚钝。故曰难教。闻悔不行。名为不受训导。

  次辨进修三学。先明戒学。戒学文三。第一示进修法。第二是故下劝令修学。第三佛说下度。闻修奉。前文复三。第一举修二法利益。有学比丘未得无学。心希无学常修二法。即于无学果法未得能得等。此未得等。并望无学果说。不同旧云未得令得。谓得生空解也。悟达法空理解转深。故曰未入令入。心冥无相乃至具二解脱。故曰未证令证。此释违理。义不应然。第二何等二下出二法体。言善犯者。善浅犯相轻重分明。此谓有解。解而不行。无以获益。故次明行。即是善能除犯。除犯有二。一防未非。二除已赴。离此二过。令戒清洁。故曰善能除犯。亦可善犯防其未非。善能除犯。除其已起。已未双亡。成其皎洁。第三如是下结余二如文。次明定学。善入定者。从粗至细。善出定者。从粗至细。善修此二。得益同前。重明不异。故亦如是。次明直学。文三如前。苦集滓秽。体能障道。名可厌处。观过弃舍。故曰生厌。已生厌故。修道证灭。解兴或丧。众累斯除。故曰已厌正忆念断。次劝修学。先序后颂。颂中两偈。前偈颂前可厌处生厌。次偈诵前已厌正忆念断。前偈内有胜智。名为明者。为或未除名在厌处。情背修道。令永断除。故曰能生厌离心。集因既无。苦果随丧。故曰无畏不恐怖。以能断故。得名圣者。次偈上半修道。下半证灭。

  次明持破堕不。于中有四。一明堕不堕。二明脱不脱。三明缚不缚。四明净不净。初文三句。一约行相对。二约处相对。三约见相对。释相可解。次文佛圣弟子者。谓此戒法。圣者修行。得此戒法。名圣弟子。天人中尊贵。违禁起非。名之为犯。或业露心。不惧恶报。故曰不见犯。有此二法。不得解脱。翻前以说。即得解脱。余二对可解。次缚不缚者。约因以说。因黑成者。名为被缚。因累若除。便不被缚。亦有三对。如前不别。故言亦如。是。次清净者。漏举不堕得脱不缚。一边而说。

  次明谤不。文有七对。一谤不谤。二不受如来善教。三违如来。四坚持与如来诤。五不奉如来。六不值如来。七于如来所粗矿无有慈心。初文有三。一举不信等。二法直谤如来。二例说增一中三对六明谤不谤。三例说增二中四对八明谤不谤。初文谓起耶心轻大诬大圣。故曰不信乐。憎嫉佛法幽深。凡情难恻。自解犹如豪露。及谓穷理尽源。故曰信乐不解。受持此二。皆以越于情童诬誷大圣。名之为谤。故告汝等令知谤余罪轻谤如来最重。若其自识分齐解准至此。诸余深义。圣者能知。如此反增福慧。何有过咎。次例说增一中六可解。次例说增二中四对八者。初二法者。是前二见中。初十八法。此约境说。名为二法。二处者。是初轻重二处。二事者。次轻及夷等。二见者。酒见非酒等。作文同前。故言亦如是。第二门违拒圣说。故曰不受善教。第三门说永正理。故曰违如来。第四门执见难悟。故曰坚持与如来诤。第五门自师已见。故曰不奉如来。第六门构耶背正。故曰不值如来。第七门纵耶慠逸。故曰于如来所粗矿无有慈心。作文同初。并言亦如是。

  次是非二众。文分为四。第一先列是非二众。第二时舍利弗下能举所举各自观过。诤得消殄。是名法众。不自观过诤转增炽。名非法众。第三尔时佛告下二种痴者是非法众。二种智者是如法众。第四尔时佛告下明断举应不。若能顺法断诤举罪。是名法众。若断举违教。是非法众。前文有二。初法说是非二众。第二尔时佛告下举是非两喻及合。前文有三。第一法语非法语众类是等众。以纯如纯如非故。第二如法非法众类是不等众。以如非不等故。第三等不等众。初文等众五句。一举。二列。三何等下释。四此二众中不赞。五佛说下度闻修奉。第三释二众中。各有其三。谓举释结。列中先如后非。释中先非后如。众中不用法毗尼。不依佛教。而说犯残等罪。不教忏悔而共住。故曰应教不教而住犯夷。不灭摈而共住。故曰应灭不灭而住。亦可云应教策修防非之行。而不教故。故曰应教不教而住。应灭已起罪诤而住。不教灭故。故曰应灭不灭而住。次法语众。反说应知。次不等众。亦五如前。释中前二句人非。次三句法非。次如法众翻说可解。次明等不等众。于中差别六句不同。一彼此数齐名等。力伴有无。名为不等。二俱有力故名等。数伴不齐。名为不等。三俱有伴故名等。数力不齐。名为不等。四数力俱有名等。对伴有无。名为不等。五数伴俱齐名等。对力有无。名为不等。六力伴俱齐名等。对数多少。名为不等。文相同前。故言亦如是。次喻有二。一与非法比丘强炽喻。次与如法比丘有力喻。此总喻上是非二众。初喻五句。第一法王力弱如法比丘无力喻。第二众贼炽灭非法比丘有力喻。第三尔时法王下如法比丘为非法者恼出入不安喻。第四边国小王下群小比丘不遵教法喻。第五国界人民下令余下众不得修善喻。废修道业。故曰生业休废。非直废修。亦令生恼。故曰忧苦等。合中初二不次。余者相当。配释可解。次喻亦五。第一法王力强如法比丘有力喻。第二众贼下非法比丘无力喻。第三时法王下如法比丘出入安乐喻。第四边国下群小比丘遵行法教喻。第五境内下令余下众修善安乐喻。次合文句。相当可解。次明观过。文有其三。第一总举观不。第二诸比丘下别显观相。第三若比丘下总结。前文有二。初明能所不观过损。次辨能所观过利益。次别之中。先明有罪比丘。自观过相。彼犯罪者。应作念言。由我犯故。令他举我。我若不犯。彼便不举。既由我犯。令他举我。即是愍我。应须忏洗。次明能举。自观过相。彼举罪者。应作念言。由彼犯非令处得见。彼若不犯。我则不见。既由彼犯。我今举彼。应起善心令彼罪灭。次结可解。身别说此比丘修奉。次明痴智。即前脱不脱文。三对如前。次明断举。初制断诤之利。应成多二。但举一门。余者毗无。次举罪德。能何举一。余亦略无。

  次明法之住灭。已上是非相翻合说。今此文中。如非离辨。先明疾灭。次辨久住。初文有七。一疾灭正法。二不能生善。三自破坏。四犯罪。五智者可责。六多得众罪。七死堕地狱。此之七门。名例说增二中。二法二处二事二犯。计随文相。历别应七。但为初二第七别明中。四合辨故成四位。此中二犯是上二见。犯据境明。见约心说。次明久住七门四对。及说应知。

  次明应举不。文有其三。第一对其可举有过合举。故名为应。第二后有二法下对应举人设药当病。故言如法。第三后有二法下病药既如众治行法。初文有六。一举。二忆念。三自言。四遮阿菟波陀。五遮说戒。六遮自恣。初应举者。为例说二法。次忆念等五义同。故言亦如是。次二处等亦尔。此中以四例为位。名如举等。即是四六二十四句。次如法中。先明其举对四耶过。次修念等五。各四如前。此中以举等六为位。各加四过。即成六四二十四句。次众行治法。以呵责等七法为位。各加四过。成其七四二十八句。谓若例说此四。随其所应。作呵责等治。

  次辨漏增不增。略举七门。一惭无惭。二净不净。三犯不犯。四重轻。五余无余。六法非法。七制非制。

  次舍戒二二为法。故成多二。

  次明戒利。于中文二。初直举利。有九个二。于中后五。并二世漏中离明。怨者对境逼恼为言。怖者约情恐惧为目。次约众别两行。各有九个二法。于中呵责广明。余者类易。余下等文。成准斯说。

  ●次增三。

  文五。第一杂明三法。第二有三学下进修三学。第三毗尼有三答下更明杂行。第四舍戒。第五制利物。

  初文羯磨随事虽一百五十七。以三法摄。摄无不周。忆念不痴非如。如上三种调法。谓治人令调举。七中前三。三种灭法。谓灭上品四诤。故举灭中后三。然破戒作呵责等者。谓犯残闻非夷可解。既言应见见等。故知即是先忏后解。以违本见不结随?。次三中应信不信者。谓约心说。前文舍者。据见以明。次遮不至应不。称还比丘者。本来实是好人。忽然骂谤白衣。即生惭谢者。不应治罚。若其无惭骂谤无心悔谢者须治。称还白衣者。若信心殷重。具五法者须治。五中有?者不须治。称还事者。为利益骂。不合治罚。作损灭意。是则应治。应作法和合羯磨。故曰称量羯磨。犯夷不治。残等须治。故曰称量。犯实不实。约三根有无说。作不作者。明犯虚实。次呵责应不如上。次约诸戒明三。余戒可解。大妄中有三。初三约所称圣法。次有五三约业。次有七三。约或业中。身犯谓作书表已得圣。身相者。身现圣相。口相者。谓白衣言。明日至汝家者是圣人。身咒者。谓符书厌祷表己得圣。口咒者。诵咒咒物。令使受动。身非威仪者。兜身例悬。服艾断谷。口非威仪者。口诵自然经律。言从佛出。身耶命者。端坐不动诈为圣相。口耶命者。言有天龙恒供养我。次下约人以明。初有三三对单提等。次有三三约尼萨耆。三默然者。善解是非。默忍所作。名知默然。未学比丘而默然者。名不知默然。学不悟者。名痴默然。次三三住者。守戒而住。名为戒住。不坏正见。名见住。如结界摄衣。得羯磨住。名羯磨住。离下三犯。威仪违失。名威仪住。绝身语耶。正命自居。名为命住。次对诤事。有七个三。此中前三约起诤人。下四约能灭人。然七灭中唯现前自言通三位。余者局僧。又四谛中。觅局僧灭。余之三诤。通三位灭。余相可解。谓作三种羯磨。治三种放逸人。故名三种放逸羯磨。

  次明三学除得。于中文三。初辨所学法体。二糸时有众多下约行以明除得。三后有三学下。释学相别。初文有二。初有三学辨三学体。次有三学。就戒学中约行以辨初三学体。旧解云。始于外凡。专加护持。悟达生空。资成牢固。逾胜于前。故曰增戒学。四现理静绝吉纷动。定品成就之始。故曰增心学。入无相已吉证真空无漏。决定明白。故曰增慧学。此解不然。正违明诰。次下文中即自分别。如斯孟浪上下非一。久无悟人流之遂远。次戒学三者。习下三犯威仪法戒。故曰威仪学。善修初二对治之行。名净行学。善识戒相。轻重分明。故曰波罗提木叉学。

  次第二文除得有二。初略辨三学修进除得。第二尔时佛告下广明除得。前文有五。第一比丘请佛佛教修学。第二尔时下佛审比丘比丘答学除得。第三尔时阿难下。为好雀冠说学除得。第四尔时世尊下对迦叶比丘以明赞毁。第五尔时世尊下为跋阇子说。初文有三。一问。二答。三闻修奉。然答中复三。初若学戒。二云何下明所学体。学虽彰三。行不过二。故止行威戒门摄。三彼增戒等明其所除。调伏贪等。以惑除故。不造不善。明不起业。不近诸恶。谓离恶缘。次佛审文二。初问后答。问有其二。问云汝云何学问其学法。云何为学问学何祈。答中亦二。初若学法。次若所祈。谓求四果。次为孔雀冠说。文有其四。初一问答明其制意。次一问答问知无学。次一问答饮知无学。次明修奉。次对迦叶赞叹。文有其四第一愚痴不耳不信获罪。第二于是下。法求悔谢。第三佛告下。佛受彼忏。第四时彼下。明其赞毁。于中文二。初对比丘。明其赞毁。有两个三。谓上中下座。次约喻明。喻有其四。一举喻文。二如是下合。三是故下劝学。四佛说下修奉。喻文。破戒比丘。行不依理。出言违教。故喻如驴。持戒比丘。进止合法。出言成轨。故喻如牛。如非并集。故曰共行。此破戒者。亦自称是比丘。故曰我亦是牛。而此净秽不同。念不相似。故曰毛不似牛等。然毛喻于戒。脚喻于定。音声喻慧。次合等文可知。次为跋阇说如文。次下广明除得。于中文二。初约三行重不明证差别。第二后有下明行满不修证差别。前文有三。初明所学法体。第二何等下约行修证除得差别。第三修奉行中文二。初约修证差别。第二满足下结前差别。前文三学差别约人。修证亦三。初人纯戒。文有五句。第一徴问。第二重戒。第三彼于此戒。下明修戒行。第四彼断下五使明其所除。第五于上下彰其所得。第三修戒之中。别有三句。一犯轻戒劝令忏悔。二于重戒劝使坚持。三应亲近下。劝令修学。初文轻谓残等。既非绝分。劝令忏悔。何以故徴。此中下喻释。次文重谓夷罪。犯即永障。犹如破石。既是绝分。劝使坚持住戒。次劝修应亲近行。是修方便。不毁?行根本行成。不染污行。后起清净。戒戒皆然。常如是修习即舍恶业道。加行根本后起。次下五使者。谓欲贪嗔恚身见戒禁取疑。释此五下。二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问何故此五名顺下分。婆沙四十九解云。如是五结下界现前不界所断。结下界生。取下界等流异熟果。故名顺下分。后次下有二种。谓界下有情下。界下者谓欲界。有情下者谓异生。由初二结。过患重故。不越欲界。由后三结过患重故。不越异生。故唯立此为五下分。次体性者。总以三十一事为体。谓贪嗔在欲界五部即十。身见三界见苦所断为三。戒禁取三界见苦道所断为六。疑三界见四谛断为十二。由此下结有三十一。次所得者。于上般涅槃。不后还生欲界。次第二人重戒及定除得如上。次第三人具重三学。除漏得无学。释相可解。结中满足行者。结第三人。不满足者。结前二人。为彰随因胜劣。果必不虚。故言我说等。次明满不修证。于中文二。初明所学法体。第二修证差别。约修三学人亦有三。初人对有学三果除得有三。第一证不还果。释相可解。约行不满不得罗汉。次人其行更劣不得那含。故曰若不能至如是处。薄贪等三结是所除。以欲九品断六品故。称之为薄。得斯陀含下。是其所证。但一来人天便尽苦证。次第三人但证初果。释相可解。问三结是何。答谓身见戒禁取疑。次敕二人如上。如前初人。次第三人如上。若指此中初人云如上。但证学果。不得无学。若指前文第三人为如上。即得无学果。究其大理。后释胜前。

  次释三学相别。于中文二。初释三学。次重解慧。前文复二。初总举三学。第二何第下。别释三学。总彰戒相。故曰具足相木叉。据合法则。故曰成就威仪。惧轻若重。故曰畏慎轻等。轻重齐防故曰等学诸戒。释余可解。次文戒心如上。释慧有三。一对五盖。二对六根。三对七觉。初五盖中。先约贪释。释贪三对六句。一观贪欲有无。二观贪生不生。三对贪过修二正断。谓勤断二恶。下四亦然。合三十句。次对六根。先约眼根观过。亦有六句。余根类易。合三十六。次约七觉。先对念觉。文合六句。略无第五句。应云未生念觉。当合㝵生。此对觉支。修二正断。谓勤修二善。余觉亦然。合四十二。次三聚是前三学别称。

  次明杂行。毗尼三答。非有言词共相问若。但为迷于律教。每恒求解。义同于问。因观文相。忽然生解。名为见若。从闻生解。名为闻若。因心忍许。名为忍若。三使约传教明三子。对修行辨三病者。初人福命俱尽。敕二人俱不尽。第三人福尽命不尽。此一藉缘听与随意食等。但以前机难识。故三病人并悉通与瞻视供养。知而作者。解脱分明。不知而作者。虽作未了。见而作者。先本无心为见他作而作。痴而作者。一问愚法不取而作。或身者身同作说。口者谓口唱和与欲同事。身口者两业并为平断犯罪。序谓缘起。制是立戒。重制是随结。若犯序者。谓与犯缘相应。未至根本。若犯制者。正违戒本。犯重制者。如跋阇林中死尸转想等。随违此三。断言是犯。顺三制意制入不犯。三种净者。违三犯法。三种不净。顺三犯法。听不听亦尔。三辨者古旧释云。谓外凡夫净持戒行。事中无违。未有胜行可彰。就人受称。故曰比丘辨。内凡已吉。理解资成。禁守根门。离诸染着。故曰不放逸辨。得定道无作。离过绝染。名清净行辨。今解不然。许其文意。令无此义。以对前文。持波罗提木叉等。名比丘辨。善摄根门。名不放逸辨。行成离过。名清净行辨。

  次舍戒制利。各含多三。

  ●次明增四。

  于中文五。第一明四大教。第二尔时佛告下辨断诤德。第三子注此中下。杂明众行。第四舍戒。第五制利。

  初文有五。第一标法敕听比丘乐闻。二何等四徴。三若比丘下列四差别。四是为下结。五度闻修奉。初久欲使验知耶正。故陈四种广说。十诵五十八。问佛何以说是四默印。若欲说真实佛法相故。来世比丘当耳耳知。是佛说。是非佛说。是故说四默印。何以故说四大印。为成就大事。不令诸比丘错证。故说四大印。此四非广。以闻斯说。皆须广寻三疮。故曰四广说。次徴可知。次列四说。一从佛闻。二从和合僧闻。三从众多三藏闻。四从一三藏闻。初文有四。第一亲从佛闻流通传授。第二若闻下若闻彼说。不应嫌呵。审定文句。寻究三藏。第三若听下明寻取舍。此中文二。初文既与三藏不相应。劝舍勿行。次若闻彼下寻验知是劝使修行。第四此是下结。次三句可解。同前无异。次结修奉如文。

  次断诤德。文有其二。初一四句。明德优劣。次有五位四句。明失多少。五位四句者。一无惭有惭。二破戒不破。三破见不破。四破正命不破。五破威仪不破。各以谙经文不谙配。初一广文。余四类易。但以内无惭耻。后有情过须呵。不谙经文。非己力分。无其情过。故不须呵。

  次明杂行。前非法起事者。谓举罪人。虽有三根。内德不具。举不知时。因生忿竞。故曰前非法作。后非法作者。众僧见他举得残等及夷。不教忏灭而信。故曰后非法作。下三句准释可解。次明四种利法。初列章。次依章解。初章分二。第一明非法求。第二有所偏为下明非法与。求不应法。广生罪累。名非法求。非直求时。非法施时。有所偏为等。后招罪咎。名非法与。与中文二。有所偏为总举筹还人物是非。第二取是下正明非法。施就中有三。初有两对四句。屏处简物好恶多少。次取是来下两对四句。索物将诣僧时简其好恶多少。次与此下三对六句。正行施时简择人物。此中有二。前之四句简物。后之两句简人。余下三句。准类可知。没受戒师德有四个四。持律亦尔。四犯畏中文二。第一总举。第二别释。释中初畏文三。第一举犯治罚喻。第二智人见下明能畏喻。第三此是下结。初文有三。第一与犯为喻。如是男子。喻犯戒人。被发着黑衣。喻三根外彰。持刀喻犯夷罪。为犯此罪。同于死人。故以持刀来喻。第二至大众下自言引罪喻。至大众中者。喻至僧中。作如是言下。正得自言。随僧驱摈。故曰随汝等所喜我当作之。第三时诸大众下治罚为喻。取彼自言。坚执不舍。如似捉缚相似。齐声唱摈。故曰打恶声鼓。结过属彼。故曰为现死相。彰恶同知。故曰顺路唱令。顺其治法。从右门出。至净众前。名至煞处。作法除摈。喻言煞之。次能畏喻。文中有二。第一举喻。第二合喻。喻中智人即能畏者。见已已下举所畏事。我今已下自敕及教人不作此恶。合中比丘比丘尼合智人。于波罗夷法下合所畏事。作如是念下合前自他不犯。结中犯者是初文。畏者是第二文。第二犯畏残罪次死。未即伤人。如合鞘刀打之。喻覆藏等法。第三犯畏轻微如林打。第四最轻。如似合掌。三语布萨是对首。清净布萨是心念。说波罗提木叉。是僧说戒。自恣布萨者。以恣忏?心净故尔。毗尼阿毗波罗妄语。是轻心杂碎。戏笑不实语。四损法者。智能耳法。损坏愚痴。据体是一。随用说四。忍据内心观照忍许。亲近即是进修方便。能解谓是悟解诸法。能断便能决耳诸法。四信法。一息教化合信。二余比丘遣。第三对住处与夺怖。四对夺三十五事怖。余相可解。

  ●次明增五。

  为文分四。一明师弟应不。二有五种与欲下离明众行。第三舍戒。第四制利。

  前文总有六十个五法。此中位二。前三十一。约就受门。明师弟应不。次有二十九。约就随行如非应不。前文复二。前二十六。正明和上。兼依止及教诫师。次有五五。明弟子净秽。前中初二是圣。余通圣凡。是中第二十一五。一不具持二百五十戒。二不多闻。三不能教弟子增戒学。四弟子有疑。不能如法解释。五不能决断诤事。如是增心下更有五个五。于前五中。余四恒定常换。第三谓以增心等五。替增戒学。广说可知。故曰如是五五为句如上。望其增数。总有一百三十。究体不同。但四十三。次调顺等总结。既备上德。心不刚强。名为调顺。情不情惮故称无畏。能有宣坐之功。故曰堪能语言。自具此德。后能教人。方堪为师。摄受二众。

  次弟子净秽如文。对此应解五逆义。释义三门。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分别。

  言释名者。不释文等别名。但解通标逆无。所言逆者。违化故尔。虽一切恶。皆违佛化。以违恩养。损害德田。此五最极。标以逆名。余非极故。隐而不说。故婆沙一百一十五。问云如前所说。能碍圣道。及圣道加行。故名为障。除此五外。后有定威诸恶趣身。第八有业。及起增上烦恼。害生亦定。不能现入圣道。如何此等不说为障。若由此五业。具五因缘。易见易知。是故偏说。何等为五。一自性故。谓此五种性是决定极重恶业。二以趣故。此五决定于地狱受不于余趣。三以生故。此五决定顺次生受。非顺现受及后不定。四以果故。谓此五种定感世间极不受果。五以补特伽罗故。谓能造此五种补特伽罗。又名无间者。婆沙一百一十六。问云何故名无间。若由二缘故。说名无间。一遮现后。二遮余趣。以舍此身。次生即受定于地狱。无余趣杂。又前卷云。以于此中。无间无隙。可令乐受系现在前。故名无间。又云依异熟果。说名无间。以诸有情造大恶业。生彼地狱。得广大身。一一身形。悉皆广大。遍彼多处。中无间隙。故名无间。如阿鼻狱。纵广八万四千逾缮那。还若一人。或一切人。入身皆遍满。不相障碍。

  次明体性。俱舍十八云。此五无间中。四身一语业。三煞一妄语一煞生加行。通论业体。具表无表。如戒体明。

  次诸门有六。第一定逆轻重。第二明可忏不。第三明受生后。第四定业牵引。第五明受果处。第六定寿量时。

  初门逆中破僧家重。所以尔者。以坏众时。极大谊授。恼乱大众。应得圣得者不得。应证果者不证。应离欲者不离。应漏尽者不尽。不得诵持思惟三藏。不得静虑思惟诸法。不得种殖三乘种子。遍三千界。法轮不转。展转声至净居诸天。令其觉惠不得安静。明了显现。若僧和合。翻上诸事。以损益大罪经一劫。余逆异此。不轻劫住。故俱舍十八云。由此伤毁佛法身故。障世生天解脱道故。谓僧已破。乃至未合。一切世间。入圣得果。离染尽漏。皆悉被遮。乃至习禅温诵思惟业息。遍大千界。法轮不转。天人龙等。身心扰乱故招无间一劫异熟。由此破僧罪为家大。又于佛所。起嫉妒心。违害正法。损恼大众。次出众煞罗汉母父。以母恩养重于父故。德田势力。后胜恩田。

  第二明忏不者。此之逆罪。依大乘中。悉许忏悔。以理深药妙故。或遇佛为强缘。求悔心重。如涅槃十九。阿逸多犯三逆罪。谓煞父母及罗汉已。至如来所。求哀出家。如来即听。又如阇王入狱。等于人中七日。然准律文。咸须灭摈。以逆无初。不对略辨。由如外道煞父母已。出家受戒。佛言灭摈。又此逆上所有五罪。悉是第二而非是初破僧。事虽是初。得罪同来二。然罪佛制。开有忏法。三夷许学悔二兰准十说。

  第三明受生后者。问如人犯多逆罪。为当同顺生受。为后亦有顺后受者。答依一切有宗。同顺生受。问如何多逆。同感一生。若虽同一生。受苦不等。故正理四十三云。谓由多逆。感地狱中大柔耎身。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倍重苦。又婆沙一百一十九云。由一无间堕地狱者。其身狭小。苦具不多。苦受现前。非极猛利。乃至由五堕地狱者。其身广大。苦具增多。苦受现前极为极猛利。又涅槃十九。空中告大王云。作一逆者。即便具受如是一罪。若造二逆罪则二倍。五逆具者罪亦五倍。乃至王问汝是谁般。答曰。吾是汝父频婆沙罗。应随耆婆所说。勿随六臣之言。实论敕八。问曰若人作一逆罪。则堕地狱。若作二三亦于一身尽受报不。答曰是罪多故。久受重苦。于是中死。还生是中。烋法师解云。成实论意。具五逆者。五劫受报。劫劫之中。五业俱受。若依此解。五逆俱通生后二报。然从初受名。名为生报。若依正还部及经部。具五逆者。次第受五劫报。初是生报。余是后报。

  第四明业牵引者。问如造五逆。同感一生。岂此五业。俱为一引。答随造五逆。初者为引。余者为满。不可多业同感一生。故正理云。唯一能引。余助满故。随彼罪增。苦还增剧。又解。如造诸逆破僧家重。重者为引。余则为满。故婆沙一百一十九云。如先破僧。后造余无间业。彼后所造。皆由破僧增上力故。同招无间一劫寿果。正若依量及经宗。咎一劫报。此之五逆。总为引业。以五逆人。具受五劫。

  第五受果处者。破僧定于无间狱受。故俱舍十八云。此必无间大地狱中。经一中劫。受极重苦。余逆不必生无间中。婆沙三十五云。若断善根诸无间业。及余破僧。定于无间地狱中受。若不断善根。余四无间。或于无间中受。或余地狱中受。

  第六受时者。准破僧一劫。余非一劫。问未知破僧报是何劫。若是一中劫。云何知耶。答婆沙一百一十六云。或有说者是成劫。后有说者是坏劫。后有说者是大劫。如是说者此是中劫。由彼亦有不尽中劫而得脱者。如毗奈般说。提婆达多。当于人寿四万岁时。来生人中。必定当证独觉菩提。若尔如何经言寿量经劫。世友解云。虽减一劫。亦名一劫。如世间人。于减一日。住持所作。亦名直日。此亦如是。

  次明随行。文有其五。初有二五。依止师摄弟子法。二有十五。依止须不。敕八五不知诤者。不识四诤体性。不知诤起者。不知诤根三性等。不知诤灭者。不知药病相对灭法。不知向灭诤者。不知趣灭方便谐和进止。增数总有五十。体有三十五。三有六五。明失依止。四有二五。呵弟子药。五有九五。所呵之病。

  次明杂行。和上有五法。应忏吉者。是四种中二种和上。出家无心。为法不□衣食。师既不能训导。应须忏谢而吉。我如法不知者。不知我行成立。我不如法亦不知者。不知白事违失等法。若我犯戒舍不教呵。不解呵责仪轨。若犯亦不知。不知犯相轻重。若犯而忏悔亦不知。不知忏院除罪之法。毗尼五若者。为求解故捡寻律藏。未得决了。义同于间。观五文中。豁然生解。以释己心。名之为答。或可对事须决。亦同于问。披文生解。称之为答。发起大律称序。大僧戒本名制。尼律名为重制。受等揵度。为修多罗。修部已下重牒解释。名随顺修多罗。持律人。有五个五。望体但十一。初一五为五。次三五各下一别第五五。前三不同。此五五中。前四是秉宗律师。下之一五是谙文律师。比丘夏中。不依第五持律提。若比丘尼。不简第五。但使夏中不依比丘安居者提。次持律五功德。五中分三。初一自行。次三迬众。二行既成便能持法。是故末一兴建正法行。持行皎然。不为缘坏。故曰戒品坚牢。恶能损善。故名为怨。内行皎然。超胜于彼。故曰善胜诸怨。行既清净。情无怯惧。故曰决断无畏。善识持犯。决滞分明。故有疑悔能开解。以能持法自利利人。故曰正法久住。伽论第七。以持律故。一切沙门波罗门。顶戴供养。五种贼心。纵业烦恼。损他财者。皆名为贼。随相别彰。乃有二五。无明䨱障。不了所缘。名黑闇心。贪心乖正。名曰耶心。恚心损物。名为曲戾。求财违理。称云不善。每规他物。故曰常有盗他物心。下五可知。五种犯等如前。

  释被举人有五事。不应为解。一骂谤比丘。二作损减谓先利物令使损秏。三无利。谓未得者应得不得。四无住处。谓坏住处。五若在下总明在界内外。违七五行。反上应解。能举所举。各自观过。如文开为义等五事毁呰。不犯提罪。

  次五种疾灭正法。前三法主过。下二受学者过。次有六五。损益相对。言比丘有五法。而自损减者。以五恶法。损减善法。一有犯。二为有智者所呵。三得罪无量。下从罪生罪。四若受彼自言下正明治不如法罪不得脱。五不知言说远近损减。谓应见不见等。名不知言说。作法治罚。不与同法。名近损减。当来复有三涂苦报。名远损减。翻此即名不自损减。余二五可知。下有六经如上者。谓指此文。年少比丘。对上座忏五法者。谓是忏前威仪。应说罪名下非五数限。世贼有五长寿。恶比丘亦有五法长寿。不速为他所举。一无寺舍住处。二有多闻智人作伴。三多有衣等货求。四有胜人为友。五处远难知。

  次举他罪。德行具者不生他语。若不具德即生他语。一身不清净。二言不清净。三命不清净。四寡闻不知修多罗。五不诵毗尼。翻前应举。次有二五。令法住灭前五不敬佛法僧及戒定如文。

  次五据其说听。然以法之兴废。寔在于人。敬法传通。据受俱利。五中初一是师。下四弟子。说法之人。不希名利。唯存出离。即是至心。若其专求名利。不敬说者故曰不至心。二亦不至心。听法意持。三设后坚持。不能思惟义趣。四彼不知义。不能如说修行。不能自利五既不自利。亦不利人。并翻前说。即是久住。

  次有比丘清法世尊为说出离行。文中初请。次教。后证。说中先明五非彰通令弃。一知世法者。诸有漏业。称云世法。缚在三有不能出离。二知有受者。受是三。受。从此三受。以生三缚。故曰不能超度。三知有欲。欲者耽滞于境。既恒滞境。岂得无欲。四知有结者。由耽境界。便起业结。为结婴缠。岂得无结。五知亲近生死者。恒习业结。轮回颇休。此近生死非无亲近。应知此过是非法等。

  次举五如。显是令修。一知出离者。谓无漏业破有超升。故非世法。二是越度。无漏一兴。缚因皆丧。故非受法。三是离欲。除欲不贪。故无有欲。四是无结。既无或本。业结自亡。故是无结。五不亲近生死。业或既除。轮回自息。既无过患。知是法等。次后有比丘请法世尊教离过行。文三如前。说中先非后如。五中贪嗔分二。痴独为一。此约资具求用论之。于未得财驰求无厌故是多欲。不令少欲。于已得财过分受用。故是无厌不知足。缘外资追具求起嗔。故言难护不易被缘内资具追求愤恼。故曰难养不易养。不能觉察内外资具。得未得财过失差别。故曰愚痴无智慧。此是过失行人应知。故曰汝应知等。次如释相。翻非应知。

  次有四个五句。明说违顺。初五正说无过故听。次五非法有过故制。第三三五句。于前制法有违遮心。第四五句。于前听法无过不遮。于中初四二五相对明。是。二三两五相对显非。初五为顺句善字。成其教诠。说以为听。初句总举法体。是善无过。故曰若我所听。次有三句。离明所听。初句波陀舍提音不正。正曰钵陀。此释为迹。如见象迹。以表于象。随义译之。亦名为句。谓举善法句阿㝹波陀舍。随前分前句。第二便阇那。亦梵学士曰。便缮那。此译为文。谓举善法字阿㝹便阇那。亦随分别字。第三恶叉罗此译字。谓举善法宕阿㝹恶叉罗。亦随分别。别即是文。西方俗语名恶叉。次应如是作。劝罗典语。名便缮那。然名句文中。?无名也。名者梵云南摩。如说行总别通论。合成五句。第二五中。分文如上。初句总举不善法体。为有过故。故言如我所不听。次句谈不善法句。及随前分别。次句举不善法文。及随前分别。次句举不善法。及随前分别。次应呵等者。总结恶法应舍勿行。次二五准释应知。

  次入众五法。先修五法。后诣僧中。即能善肃物情。和合大众。一应以慈心者。若于善众不起慈心。粗矿恼僧。岂能利物。二应自卑等者。心卑览秽。如拭尘巾。显彼无暇。方严大众。三应善知等者。立身行道。谄慢须除坐起越仪。众圣为耻。四彼至僧中等者。道众清虚。须策法语。纵情杂说。岂应僧仪。五若见僧中等者。法徒聚会。和合为先。纵见有非。亦须忍默。凡入众者。以此五法居心。即能匡领众徒。绍隆真化。次有亦经如上者。如前自损减中六五。以此文言。后有五法。在僧中应语。故知此五对僧而说。又言如上自损减中。明知前约自行。次明举罪应不。初五德。一具持二百五十戒。二多闻。三善于语言。四有修持。五有智慧。次五一有慈心。二有利益。三令增长。四令忏悔。五清净。次五取遮犍中五。复有说者云。更有四作五德。谓心不善善等四常换前。第五嗔恚不以慈心为五。不善非毗尼世间作损减不应举。善是毗尼出世宿利益应举。今解。详其文意。真以不善善等。释应不应。不可展转更为四五。由斯义故。五德差别。此中有三五。及前文身清净等五。总成四位五德。不同旧解。更取遮犍度中七位五德为十一。直见文言。如上遮揵度中说。故作此言。若其详文审者。理不合尔。若牵说字属下。即无疑惑。应言说有五非法举。谓非时等。又可遮法。中五。总为一位。更加不善等四。今为七五。释应虽应又此四位五德中。前身清净等五。及此初五。望其能举。远离嫌呵。然前五是本。此五即是前中差别。又时非时等五。及此有慈心等五。望其所举损益以明。然前五是本。此慈等五。前中差别。二位相摄。准文可解。又下增十及增十七中。所列五德者。皆取此中五德。更无三别。文五句语无第三者。谓但得有时非时相对。更无第三句。亦时非时句。故云无第三。余皆类然。

  次舍戒制利。各贪多五。

  ●次明增六。

  文有七六。初一辨遮如非。次一教诫尼德。次一作疑恼。次一六犯者。然明了论。有八缘起所生。八中除去由心不由身语。及不由身语心。余六者是。然须取彼余六。以释此文。一有犯由身起非心口者。如不闭户共非大戒眠等。二有犯起于口不以身心。如善心为女人说法过五六语等。三有犯从身口起不以心。如善心为男女行淫使等。四有犯从身。心起非口。如故心出不净等。五有犯起口心非身。如染污心对女人说淫欲语等。六有犯从身口心起。如有染污心为男女行淫使等。然论文余二者。谓有从意生。不从身口。如心地诸罪。有不从身口意生者。如先对人。说大妄语。彼人不解。此人已对治三方便。后时彼人若追解其语。此人即得波罗夷罪。次诤根如上列。次二六约盗业盗心明。略无舍制二文。

  ●次明增七。

  总有十四个七。于中位五。初有四七杂明众行。次有七七明持律德。三有一七离慢如非。次舍戒。次制利。

  ●次明增八。

  总有八个八。位分为五。初一遮法如非。次一教诫尼德。次一八不可过法。次有四八明互治如非使伴之德。次尔时下教僧捡验罪之虚实。有八马八人。及损益八喻。合为一八。若离便有十位增。八。

  就此验罪之中。文分为三。一明德人依根举罪。第二当举下正明讳罪嗔恚。第三佛告下教僧捡验。持破。相别。此中中复三。一教众僧验罪虚实。第二尔时佛。告下因前恶比丘生嗔。故通举八种恶人。八种恶马。第三尔时世尊在拘萨罗下损益八事。前文有三。初对恶人教僧审问。第二譬如下验罪虚实。第三度。闻修奉。初文以彼犯罪。于佛法中。无所堪任。无所增长。僧应审定问所犯相。次验文二。初序次欲。序有三喻第一田苗喻。第二治谷喻。第三井栏喻。此以众内持破难分。故教众生三喻捡验。此中各有喻合。初喻四句。第一譬如农夫与众生为喻。第二田苗等者。与所撩理持破难分喻。此中田苗稊稗参生。谓持破苦住。苗叶相类不别。谓善恶相滥。而为妨害。谓恶损善。第三乃至莠等。以过彰显捡得实罪喻。第四既知非谷下捡得不虚作法除弃喻。此中知已即除。谓作摈罚。何以故徴。恐害等等释。次合准喻亦四可解。次喻亦四。第一农夫与众主为喻。第二治谷当风簁扬。与所撩理净秽难分喻。第三好谷留聚。既好留聚。明有下恶。捡得实罪喻。第四其下秕等作法除弃喻。合中略不合初。余三准类可解。亦应合有。何以故下徴释。无者是略。次喻亦四。第一譬如有人与众主为喻。第二须木下与所撩理好恶难分喻。简有德人。共援佛法。故曰须木作井栏。护法行成理深津益。故如于井。德人护法又似于城。举心从此而起。故曰从城中出。执根决然。故如利斧。诣彼众内。故曰法。彼林中。一一取其。白言。故曰遍扣诸树。净者言行相覆。故曰实。中者其声真实。秽者言行相违。故曰害中者。其声虚㽄。而彼空树等者。正喻好恶难分。第三至于扣时等验得实罪喻。第四既知等作法除弃喻。既知内空。总举其过。即便已下正行治罚。获得夷罪。须僧灭损。故曰斩伐。若得残罪与别住等治。故曰截落枝叶。提悔三说名。者粗朴。望下二犯故此称先。可呵一说作法中易。故曰斤刬。吉罗心悔。名曰细治。令彼?除。称云内净。众无丑累。名为外净。既忏净已堪护佛法。故日以作井栏。次合。?无初句。余可类知。次偈文二。初一偈半诵前喻合中第三段。次两行半诵前喻合中第四段。

  次明恶马恶人。其文有三。第一总举二恶合听。二何等下别列二八。第三我已说下总以结劝。第二文中分二。第一先列八种恶马。第二举恶人马喻法对显。此二文中。各有其三。一徴。二列。三结。前三可解。次解后三。列八之中。一一有三。谓法喻合。然喻中利如恶马喻恶比丘。授勒者喻举三根。与鞭者喻前言罪。欲令者等喻前我不修。合中。直合其人。自下诸喻。同者不须释。异者须陈。二恶马中倚傍犯不犯两辕。三恶马中。而更瘨蹶倒地。谓不肯忏。自更增恶。又恼五德故曰伤膝折辕。四恶马中。而更却行者。喻更反呵五。德。五恶马中。起非道者。喻恶比丘作余语若。僧不列本罪。折轴破轮者。喻生嗔恚恼乱众僧。此一恶人。正当缘起。以因此一。乘列余七。六中不畏御者。喻前不畏众僧。亦不畏鞭。喻亦不畏犯。啮衔奔等。喻不受五。德语。便捉座具置肩而去。七中而更双脚人云吐沫者。喻前左抄衣等。八中而更蹲卧者。喻前彼即舍戒。等。次彰损益。文分为二。第一列其损益八事。一一先审比丘所解。后始为辨损益差别。第二尔时下人有。利钝进退四阶。

  ?无舍制二门。

  ●次明增九。

  文有四九。初一白衣家如非。次一遮法如非。次一舍戒。次一制利。

  ●次明增十。

  总有二十个增十。位束为十。初有两位。明其衣体。次有两位。遮法如非。次有一位。教诫尼德。次有一位。明举罪德。以身威仪不净等不举应。净等应举。总成一增十。无义可为多注言。如上五法中。说。有人解云。此中总有四个增十。一五如文。第二五上四常定。以广诵毗尼。替前第五。即第二五。复以坚住毗尼。替前第五为三五。复以善能灭诤。替前第五为第五。为第四五。故言如上五法中说。下复以常五德。配前四五。有四个增十。今详文意。全无此义。如上增五文中。总无广诵毗尼。坚住毗尼。善能灭诤。更替句法。既无此文。不可虚设。注言如上五法者。总指上文。明应不应。此之应不。如前无异。故云如上。不是更有多五注言如上。次一投等如非。次一制。次有四个十。杂明众行。次有两位受戒师德。后十中不知木叉者。不知戒相轻重。不知木叉说者。不解众法说之仪则。不知布萨者。不知对别忏除罪法。不知布萨羯磨者。不解众法忏灭仪轨。次有三位断诤之德。初十。一不持戒。二不多闻。三不广诵毗尼。四不善巧言语。令人易解。五不能问答教呵令彼欢喜。六有诤不善灭。谓不解四诤用药进不。七不知木叉。八不知木叉说。九不知布萨。十不知布萨羯磨。次两位十。如文可解。次有三位增十。明诤生不生。诤根非诤根。破不破。如文可解。

  ●次增十一。

  但有舍戒一门。此中展转。亦含多种。

  ●次增十二。

  于中文二。第一约诤及举作一十二。第二如是比丘和合欢喜下对除言诤复一十二。前文复二。第一正明十二。第二是故优波离下辨应不。前十二中有三。初约诤根作三句。次对灭诤有四句。后以身清净等五德配之。即成十二。初诤根文二。先非后如。非中文三。先总举数。二何等下辨释。三是故下结。辨中三疾灭者。谓无贪无嗔无嫉妒。此中念出离者。即是无贪。类前三法增长。即是贪等。以此贪等于修道者为害。是故偏说。次如类非。即是无贪等增贪等疾灭。如是便得和合不诤。次灭四者。是非相对。初彼此不忍。诤则增炽。各怀忍默。诤则消殄。二若比丘下。牒前不忍起诤。应以七灭灭之。此举七灭总明应。不。不得见有七灭之言。即云唯对事净。又不得见有五德之语。便云唯对觅净。三若比丘下不共上中下座平宜。四若不下不与持法者平宜。次明五德。初身不清净及口合明。次命不清净及宽闻合明。次离辨不知毗尼。次劝知应不。此下诸文但是劝知应不。然亦十二数限。此中文三。初对波离劝知应不。第二波离下问若应不。第三尔时世尊下审比丘所解。先解初文。次前为对波离。明其五德应不。便即还对波离。劝知应不。是以文有是故之言。此中有六句明其应不。一有爱恭敬。二无爱有恭敬。三无恭敬有爱。四无爱无恭敬。能令舍恶就善。五无爱恭敬。亦不能令舍恶行善。而彼众中。有所重比丘应举。第六总无上益。弃之如恶马。波离闻此。欢喜受持。次问若有三。一问答所举事。二问答所依根。三问答能举德。次审解文二。初明审解如文。次审得解已劝令修学。此中复二。初劝修学。汝等知我慈念说法。应须修学我所证法。第二若欢喜下汝既解意修学不应举他。于中复二。一劝察应举之法。二若如是下还应举不。前应举法有七。一不令自恼。二亦不害人。三彼犯罪者。不喜嗔恚。四不结怨嫌。五不难觉悟。六自能除罪。七能舍不善住于善法。次量应不。有其三句。第一句于前七中?一及第五。虽复?二犹益听举。第二比丘作是念下?一及三。为具余五益物听举。义准。若以一法为头。余者相配。二二?之。更成多句。第三比丘后作是下七中?五具二。虽有四七。以损物故不应举。义准。为以余二。次第二二具之。亦成多句。次明言净十二。以体佛说和合修受。于何学法中。起种种诤语。于中文三。初明评四种法起诤为四句。第二众僧下观过三句。第三若作如是下灭有五句。合成十二。初四句者。一评文义相应。如僧尼五犯。坚义者言。文义相应。治义者言。文既分二。义不相应。因此执情。遂生其诤。第二评其文异义同。坚义者言。如饮用虫水屏露二敷。文虽少异而义是同。论义者言。文既是异。义何得同。因此执情。亦生其诤第三评其文同义异。竖义者言。如灭年及受中开数胎等。自行众法损益六经。文虽是同。而义是异。论义者言。文既是同。义何得异。因此执情。亦生其诤。第四评其文义俱异。竖义者。随立一义。论义者。举异此决。亦因此执。而生其诤。次观过三者。一观诤是留难。二后问下彰是可呵。三次问下不能得沙门果。次灭诤五句者。第一付诤请灭。第二彼比丘下受许为制。第三若彼比丘下舍诤除灭。第四比丘作下众主谦下。第五如是下明断合法。无可呵失。

  ●次增十三。

  但有所据障戒难说。

  ●次辨增十七。

  一身不清净不应举。身净应举。广又二口不清净。三命不清净。四不多闻。五不诵毗尼。六不观修多罗。七言不辨了。八于善比丘无慈。谓于善众作破坏意。不应举。作文同前。故言亦如是。次复次下有四。一有实犯。二取自言。三善能言说辨了。四利益。足前八为十二。次复次下。以常五德配之。故成十七。问第四不多闻。第六不观修多罗何别。解不多闻。谓不解阿毗达磨法相是非。不观修多罗。谓不达经中合举不合举事。问前位第七。与次位第三。俱言辨了。异相云何。解前位真据言音流泽。未必称机。次位称机授与。悦契群情。问第八慈心。与五德中慈何别。若第八谓于善家有慈德中慈心。愍其所举。又问次位初实犯。与德中实何异。答次位初实是犯实。德中实论是根实。又问次位第四利益。与德中利益何别。若次位据自身无恼。德中利是所举。

  ●次增二十二。

  于中文二。初约生善受戒师德。次据灭恶断净人德。前文十八法即为十八。十九不知可忏罪。谓不了知残等可悔。二十不知不可忏罪。谓不识知夷?灭摈。二十一不知忏悔。不悟解用药分齐。二十二不知忏悔清净者。不知药病相对成不。若觅此不听度人。反则为如。生善听度。次断诤中有二。初有十一自行善成。正是德体。次有十一远离讥嫌。方能殄诤。初十一者。一具持二百五十戒。二多闻。三善解阿毗昙。四善解毗尼。五既是家主将除他诤。不应更与他人共诤。亦复不应坚住此事。六应呵者呵。七应教者教。八应灭者灭。次不爱等四。故合十二。次十一者。一者饮食。二衣钵等。三供给。四入村。五期要。以此五事。对其二家。彼此各五。合成其十。上来都解律藏文竟。

  律藏甚深冠群籍  威德幽微总众行
  能断三结制心猿  亦伏四魔调意马
  我于往昔种善因  今依像法入僧众
  志在无上佛菩提  故释尸罗求解脱
  愿此福业兼自他  超彼迷津登觉路
  相续利益尽无尽  流注将来穷不穷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十末(终)

  宝永六丑八月二日 照山晃拜校

  小师照洲笔